2008-07-17 05:59:18阿楨

《社會人類學方法》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其遺著《社會人類學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左批文化進化論和傳播學派、右攻舊的社會人類學,却又在下列三者影響下、新生結構功能論之社會人類學: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論主要受下列三者影響:(一)爱米尔·杜尔凯姆的社會有機體概念,以及部分赫伯特·史賓賽的演化觀點。(二)伯特蘭·羅素與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科學哲學觀點,即一種自然科學式的分析方法。(三)威廉·黎佛斯(William Halse Rivers Rivers)與阿弗列·海登(Alfred Cort Haddon)的人類學研究,尤其是社會組織與田野調查這部分的研究成果。基於這三者,拉德克利夫-布朗開創了結構功能論的理論,即主張以科學與實證的方式,找出社會運作的結構與各種功能,進而相互比較,以求普同性的社會特質。
結構功能論強調結構、功能以及一切事務的過程。在拉德克利夫-布朗眼中,他假設所有社會都可以切割成許多部分,每個部分的發展乃為了適應整個環境,即生態、文化和制度上的充分圓滿。也因此,社會的各功能應是相互矛盾而不衝突,各體系之間並具有相當的一致性,而避免彼此的衝突與摩擦。
為了探究這些相互整合的功能結構,拉德克利夫-布朗建立起兩套基礎關係,即受到時空限制下的相互關係,以及獨立於此之外的數學與邏輯關係。另外又將社會關係看成結構與結構形式。由此,人類學家可以分析並將結構自實體之中抽離出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於此即是他所主張的比較社會學。
由於結構功能論本身需要緊密的觀察與分析,自然帶有相當程度的共時性研究特質:雖然拉德克利夫布朗承認歷史的存在,但他認為沒有文字的原始社會裡無法獲得確切的歷史資料,因此必然充斥者錯誤的可能。基於這觀點,他十分反對民族學式的資料收集,認為神話與民謠的收集只能建構出虛假的歷史。因此他期望以現有的殘存結構,分析並還原這些社會的真實面貌,而這即是人類學存在的目的與理由。
影響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一生著作不多,但影響力卻遠超過其作品的數量。他一生到過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地任教,並在當地重要的大學成立人類學系和相關研究機構,並展開多項研究計畫。這些對早期人類學的推廣有深遠的影響。
但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影響並不僅止於此。雖然在他之前,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已經提出功能論以質疑演化論等學派的觀點,但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論述才真正確立了人類學的發展之路:他釐清了人類學(特別是社會人類學)的學科性質以及研究方法,使該學科的性質真正確立,並審慎對待研究的材料。另一方面,他主張的比較社會學以及尋求一般性法則的研究方式,也影響到後來艾德華·伊凡-普理查以及克勞德·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
結構功能論在1940年代到1960年代的人類學界是最有影響力的理論。雖然到了1970年代後,象徵人類學以及詮釋人類學的觀點逐漸取代該理論的論述,而懷有後現代主義觀點的學者也不斷質疑或批判該理論的正確性。但不可否認的是,結構功能論開啟了一道解釋文化現象的道路,使得後人根據其成果獲取更進一步的發展。

阿楨 2014-04-28 09:35:24

科學哲學:邏輯邪7/66

科學是形而下學
哲學是形而上學
上下其手將變邪

科哲真的是門很邪門的學問
從傳統的歸納經驗之肯證論
到現代的演繹先驗之否證論
K.波柏說可經驗性即可否證性
一理論愈能驗證即愈能被否證
故否證是科學與偽科學的判準

那台灣為反對而反對 理盲又濫情的
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不只最政治正確最投民粹所好也最科學

要如此比附亂推的話
T.孔恩的典範論認為
典範之間不可共量
科學的典範革命
就像政治鬥爭
宗教改宗了

當科學主義變成科學霸權
當科學權威不再被民粹接受
Feyerband的科學虛無論即將臨
費氏認為理性科學已變最獨斷宗教
科學不理解也不寬恕不同的意識形態
科學多元主義應容納與現行理論相違的
新假設 新理論 甚至神話宗教狂人囈語

如此後現代啊 如此不依
理性專業事實之研究原則
難怪連學者專家教授
也會變邪者磚家叫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626609

拉德克利夫-布朗 2008-07-17 06:49:01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原名Alfred Brown),英國人類學家,結構功能論的創建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英國人類學界最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相較於馬凌諾斯基強調實證主義的功能論,拉德克利夫布朗結合爱米尔·杜尔凯姆的社會學理論、伯特蘭·羅素等人的科學哲學以及威廉·黎佛斯(William Halse Rivers Rivers)等人的社會組織研究,提出一套結合自然與社會科學的人類學理論。他認為透過觀察抽離出來的社會體系與結構,能夠找出套有系統的社會分析方式,進而探究人類的普同法則。
雖然有人認為芮克里夫-布朗的研究粗劣,且理論僅止於資料的收集,缺乏深度的關懷。但他的學說深深影響了戰後的人類學發展,使其逐漸走向系統化的理論研究。而其足跡遍及歐、亞、非、北美與大洋洲,所到之處皆設人類學系與相關研究單位,這對人類學推廣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  

生平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生於1881年英國伯明罕的史巴伯洛克區(Sparkbrook),5歲時父親去世,他被母親托付給外祖母照顧。中學時就讀伯明罕當地的艾德華國王學校(King Edward`s School),但還沒畢業就輟學到當地圖書館打工。為了鼓勵他繼續升學,布朗的哥哥出錢資助他到伯明罕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唸一年醫科預備課程。
1902年,他拿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給予的“道德科學”獎學金,加上哥哥的部分資助,使他得以進入該學院修習“道德科學”課程。這門課程包含實驗心理學、經濟學和哲學,因而布朗接觸到早期心理學家威廉·黎佛斯(William Halse Rivers Rivers)、查爾斯·邁爾斯(Charles Samuel Myers)和阿弗烈·赫騰(Alfred Cort Haddon)等人,並於1904年第一名拿到學士學位後成為黎佛斯第一位人類學學生。
1905年,布朗擔任英國科學促進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人類學組秘書,並前往南非。隔年拿到劍橋大學安托尼·威爾金基金(Anthony Wilkin Fund)提供的獎學金,得以在黎佛斯的指導下前往安達曼群島(Andaman Islands)從事田野調查。經過兩年的調查,他於1908年回到英國,並發表一份初步報告,並憑此獲得三一學院的研究金。之後兩年他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擔任民族學講師,同時於劍橋大學開授比較社會學課程。
1910年,布朗再度領取安托尼·威爾金基金的研究金,前往澳洲西部進行田野調查。這次隨行的只有三位成員,其中兩人在中途離隊。雖然人手少,但布朗在當地的演說為他爭取到一些資助金,使其得以持續研究。兩年的調查裡,布朗待過三斯通(Sandstone)、伯尼爾島(Bernier Island),最後沿著科斯加因河(Gascoyne River)探訪土著部落。這段期間他重新整理了澳洲原住民的親屬制度,澄清過去許多錯誤,並提出一套“挽救”即將失傳的文化之方法,即針對結構與形式的理解,這也影響了他日後的理論發展。
1913年,布朗暫時回到英國與新婚妻子團聚,並在伯明罕大學發表一系列演說。1914年又趕回澳洲,於雪梨一所中學擔任校長,並在澳洲東南部進行研究。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研究也遇到阻礙。
為了躲避戰爭的陰影,布朗於1916年前往東加擔任東加皇家學院院長兼教育主任。但1919年東加爆發感冒大流行,因此他請求在南非的哥哥幫忙,得以於1920年前往普利托尼亞(Pretoria)川斯瓦爾(Transvaau)博物館擔任研究員。隔年,南非總理傑·史墨茲(Jan Christian Smuts)將軍請他擔任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首任人類學系系主任,兼任非洲生活與語言學院(School of African Life and Language)主席,從事非洲律法與習俗研究。這段期間,布朗整理之前在安達曼群島的研究成果後,於1922年發表著作《安達曼島民》(The Andaman Islanders),同年被推選作南非科學促進協會人類學組主席。
《安達曼島民》裡,布朗提出最初的結構功能論概念:他以爱米尔·杜尔凯姆的觀點解釋土著的宇宙觀,認為土著的儀式是一套維繫和傳遞社會情感的情感意向,進而凝聚社會組織的情感意向。為了佐證這套說法,他從宗教著手,認為原始社會如安達曼人,乃結合自然與社會秩序,使人能服膺於存在於自然界的偉大力量,因而維持兩者之間某種穩定秩序的關係。這種關係布朗認為能透過宗教的儀式觀察到,因此儀式本身即是宗教的持續體現,並且是宗教之所以能持續保有聯繫情感的關鍵所在。
在南非近五年的生活中,他一方面保有學術上的影響,另外持續對當局提供建言。1926年由於缺乏經費補助,布朗回到澳洲雪梨大學教書,並創立當地第一個人類學系講座,同時首次開辦課程,指導即將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殖民官員和傳教士認識當地文化。除此之外,由於當地政府的大量補助,他也開辦了一分名為《大洋洲》的學報,並擬定許多研究計畫。也在這年,布朗加上母親的姓氏,正式改姓為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Brown)。
儘管拉德克利夫-布朗在澳洲有不錯的開始,但人緣欠佳的作為卻導致其一手創立的學系與諸多計畫瀕臨瓦解。1931年,他暫時回到英國,並在接任英國科學促進協會人類學組主席後,接受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職位。在美國,拉德克利夫布朗避免接受行政職務,專注於教學上。這個時期,法蘭茲·鮑亞士(Franz Boas)、阿弗烈·克魯伯(Alfred Kroeber)等人在北美的影響力逐漸發酵,但拉德克利夫布朗仍培育出一些學生。另外在1935年,他應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之邀,到該校擔任客座教授三個月,除講授比較社會學的課程外,還帶領學生進行短期的鄉村田野調查。

步入巔峰
晚年的拉德克利夫布朗1937年,拉德克利夫-布朗回到英國,應牛津大學之邀擔任該校人類學系教職兼系主任。由於當時英國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理論逐漸受到質疑,而他本人也於1938年離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前往耶魯大學任教。因此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影響力與日漸增,其主張的結構功能論也逐漸完善,並成為當時英國學界的主流論述。1939年,他接任英國皇家人類學會主席,並陸續發表幾篇以親屬制度、社會結構為題的演說。
由於期間洽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拉德克利夫-布朗於1942年卸下主席職務後,奉協會的指示前往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擔任客座教授。1944年返回英國繼續膽任牛津大學教職,直到1946年正式退休。

晚年
自牛津大學退休後,拉德克利夫-布朗於1947年前往埃及亞歷山卓,擔任當地一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51年又前往南非葛雷漢城(Grahanstown)任教。隔年,他出版論文集《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將過去在安達曼群島的儀式、澳洲的圖騰以及南非的親屬制度等研究彙整起來,試圖建立一套具有普同性的原始社會宇宙觀。他認為這些社會裡,人們將道德秩序融入自然的秩序之中,使其成為和諧的規範,並且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保持穩定而不間斷。
1955年12月24日,阿弗烈·拉德克利夫-布朗病逝於倫敦的醫院,享年75歲。

結構功能論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論主要受下列三者影響:(一)爱米尔·杜尔凯姆的社會有機體概念,以及部分赫伯特·史賓賽的演化觀點。(二)伯特蘭·羅素與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科學哲學觀點,即一種自然科學式的分析方法。(三)威廉·黎佛斯(William Halse Rivers Rivers)與阿弗列·海登(Alfred Cort Haddon)的人類學研究,尤其是社會組織與田野調查這部分的研究成果。基於這三者,拉德克利夫-布朗開創了結構功能論的理論,即主張以科學與實證的方式,找出社會運作的結構與各種功能,進而相互比較,以求普同性的社會特質。
結構功能論強調結構、功能以及一切事務的過程。在拉德克利夫-布朗眼中,他假設所有社會都可以切割成許多部分,每個部分的發展乃為了適應整個環境,即生態、文化和制度上的充分圓滿。也因此,社會的各功能應是相互矛盾而不衝突,各體系之間並具有相當的一致性,而避免彼此的衝突與摩擦。
為了探究這些相互整合的功能結構,拉德克利夫-布朗建立起兩套基礎關係,即受到時空限制下的相互關係,以及獨立於此之外的數學與邏輯關係。另外又將社會關係看成結構與結構形式。由此,人類學家可以分析並將結構自實體之中抽離出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於此即是他所主張的比較社會學。
由於結構功能論本身需要緊密的觀察與分析,自然帶有相當程度的共時性研究特質:雖然拉德克利夫布朗承認歷史的存在,但他認為沒有文字的原始社會裡無法獲得確切的歷史資料,因此必然充斥者錯誤的可能。基於這觀點,他十分反對民族學式的資料收集,認為神話與民謠的收集只能建構出虛假的歷史。因此他期望以現有的殘存結構,分析並還原這些社會的真實面貌,而這即是人類學存在的目的與理由。

影響
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一生著作不多,但影響力卻遠超過其作品的數量。他一生到過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地任教,並在當地重要的大學成立人類學系和相關研究機構,並展開多項研究計畫。這些對早期人類學的推廣有深遠的影響。
但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影響並不僅止於此。雖然在他之前,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已經提出功能論以質疑演化論等學派的觀點,但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論述才真正確立了人類學的發展之路:他釐清了人類學(特別是社會人類學)的學科性質以及研究方法,使該學科的性質真正確立,並審慎對待研究的材料。另一方面,他主張的比較社會學以及尋求一般性法則的研究方式,也影響到後來艾德華·伊凡-普理查以及克勞德·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
結構功能論在1940年代到1960年代的人類學界是最有影響力的理論。雖然到了1970年代後,象徵人類學以及詮釋人類學的觀點逐漸取代該理論的論述,而懷有後現代主義觀點的學者也不斷質疑或批判該理論的正確性。但不可否認的是,結構功能論開啟了一道解釋文化現象的道路,使得後人根據其成果獲取更進一步的發展。
著作書籍
1922年:《安達曼島民》(The Andaman Islanders)
1939年:Taboo
1952年:《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1950年:African systems of kinship and marriage
1958年:《社會人類學方法》(Method in social anthropology ,未完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C%97%E5%88%97%C2%B7%E8%8A%AE%E5%85%8B%E9%87%8C%E5%A4%AB-%E5%B8%83%E6%9C%97

結構功能主義 2008-07-17 06:48:10

功能學派

英國社會人類學學派。1922年﹐英國人類學家馬利諾夫斯基﹐B.K.和 A.R.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別發表實地調查專刊《西太平洋的探險隊》和《安達曼島人》﹐最早把功能主義思想貫徹在民族學著作上﹐人們因而將發表兩篇專刊的這一年作爲功能學派創立的年代。其後﹐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又在其論文和著作中進一步發展了功能主義理論。但是﹐功能學派並非完全由于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同年發表調查專刊而偶然産生﹐它主要是當時英國的政治形勢和學術傳統的産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帝國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受到了民族運動浪潮的劇烈沖擊﹐開始搖搖欲墜。因此﹐英國政府希望人類學家能提出適合各地情況的辦法以維持其殖民統治。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西方的實地調查研究開始流行﹐科學界和思想界都開始重視比較的方法和事物的功能研究。這一切爲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功能主義理論准備了社會的和思想的基礎。他們的理論在英國學術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尤其在社會人類學界吸引了許多追隨者﹐從而形成了人類頗多的功能學派。直至今日﹐英國社會人類學界還打著功能主義的旗號。由於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曾到美國講學﹐因此﹐功能學派在美國也有一定的市場。
功能學派認爲﹐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不論是抽象的社會現象﹐如社會制度﹑思想意識﹑風俗習慣等﹐還是具體的物質現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滿足人類實際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們中的每一個與其他現象都互相關聯﹑互相作用﹐都是整體中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學術上又不盡相同。馬利諾夫斯基偏重對人類生物需要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側重“社會結構”的研究﹐因而後來人們習慣地把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論稱爲“結構-功能論”。他們的分歧使功能學派內部分爲兩個不同的傳統。
30年代中期﹐中國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一些學者﹐翻譯和介紹了功能學派的一些主要著作﹐邀請拉德克利夫─布朗來中國講學和輔導研究生﹐派研究人員去英國﹐直接受教於馬利諾夫斯基。他們還參照功能主義方法對中國某些少數民族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被稱爲中國功能學派。
功能學派對進化學派﹑曆史學派和傳播學派都持反對態度。他們直接或間接地爲推行英國政府的殖民政策做了許多工作﹐因而受到官方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他們不歡迎曾爲帝國主義殖民政策服務過的人類學家再去作實地調查。因此﹐以實地調查爲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主義理論就不再象以前那樣時興了。時代的變化﹐科學的發展﹐又使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類學家認識到功能主義理論的局限性﹐從而紛紛疏遠了它。50年代法國結構主義學派的興起和英國功能學派內部的分化﹐也是功能學派影響縮小的原因。
英國功能學派誕生60多年來﹐在隊伍﹑機構和學術觀點上有不少發展和變化。在隊伍方面形成了三代人﹐即﹕馬利諾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以及他們在20年代﹑30年代培養出來的學生﹐爲第一代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人類學專業的﹐爲第二代人﹔1963年前後進入人類學專業的﹐爲第三代人。在機構方面形成了 6個主要教學和科研中心﹐即﹕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人類學系(馬利諾夫斯基的主要基地)﹐倫敦大學附屬學院的本科人類學系﹐東方和非洲研究學校的社會人類學系﹐牛津大學的社會人類學系(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主要基地)﹐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曼徹斯特大學人類學系。第二代人於1972年掌握這一學派的領導權後﹐在學術觀點上發生了一些分化。如劍橋大學人類學家E.R.利奇的新結構主義理論便是一例。
功能學派的主要代表著作除上述《安達曼島人》和《西太平洋的探險隊》外﹐還有馬利諾夫斯基的《科學的文化理論》(194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原始社會的結構和功能》(1952)及他們的學生的一些重要著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717.htm

功能主義

社會學解釋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社會學理論的一個流派。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可以說是社會學中功能主義的濫觴,借用當時盛行的生物學跟演化論觀點,斯賓塞的社會演化理論強調不同的社會組織滿足不同的社會需求之現象正如不同的人體器官滿足不同的生理機能一般。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也深受這個19世紀以來頗具影響力的演化論啓發,他所著的社會分工論一書中也指出人類社會組織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間的關系,組織之間的功能互補成爲社會穩定生存的重要條件。近世美國社會學家帕深思(Talcott Parsons)整合這些功能主義的觀點,奠定了曾經盛極一時的結構功能論典範。

心理學解釋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興起于1890年,由于馮特的實驗欠缺驗證性,招致反對其主題、方法、理論的質疑聲浪,進而在美國興起功能學派(functionalism),其主要是研究個體於適應環境時所産生的心理功能,以此爲基礎理念,適應和實用便成爲中心思想。功能學派分別誕生自哈佛、芝加哥、哥倫比亞,受實用主義影響。一般而言功能學派並無主導全學派的導領型人物。然而自此之後,心理學的重心漸漸的從德國轉移至美國。其相關人物有達爾文、斯賓塞、高爾頓、詹姆斯、杜威、安吉爾、霍爾、卡特爾、比奈、戈達德、賈德等。

建築學解釋
功能主義或理性主義建築是1950年由瑞典建築師漢斯?阿斯普隆德(Hans Asplund)命名,主要是指一種建築形式:藉由純幾何體,鋼筋與玻璃,特別是藉由模版顯現粗獷痕迹無覆蓋的「素混凝土」外觀,使建築物的材料樣貌清晰可見,並從他的作品看到設計曆程及建築群組,結構的組成關系。
著名的功能主義建築, 包括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奧林匹克體育館, 和著名的巴黎龐比度中心。
(functionalism)在現代建築中設計中,將實用作爲美學主要內容、將功能作爲建築追求目標的一種創作思潮。芝加哥建築師沙裏文是功能主義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早期功能主義的重點是解決人的生理需要,其設計方法爲“由內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義發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進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形式成爲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

結構功能主義
現代西方社會學中的一個理論流派。 它認爲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社會科學中的功能主義由來已久。孔德和斯賓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論述。迪爾克姆、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馬林諾夫斯基比較系統地闡述過功能主義。
現代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主義就是在以往的功能主義的思想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了結構功能主義這一名稱,他爲結構功能主義的形成作出了很大努力,並成爲這一學派的領袖人物。帕森斯認爲,社會系統是行動系統的4個子系統(有機體系統、人格系統、文化系統和社會系統)之一。在社會系統中,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結構形成了社會系統的基本結構。社會角色,作爲角色系統的集體,以及由價值觀和規範構成的社會制度,是社會的結構單位。社會系統爲了保證自身的維持和存在,必須滿足4種功能條件:(1)適應;(2)目標達成;(3)整合;(4)潛在模式維系。在社會系統中,執行這4種功能的子系統分別是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社會共同體系統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統。這些功能在社會系統中相互聯系。社會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社會系統內的各亞系統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具有輸入—輸出的交換關系,而金錢、權力、影響和價值承諾則是一些交換媒介。這樣的交換使社會秩序得以結構化。帕森斯認爲,社會系統是趨于均衡的,四種必要功能條件的滿足可以使系統保持穩定性。
R.K.默頓是結構功能主義的另一個主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結構功能方法,提出了外顯功能和潛在功能的概念,區分了正功能和負功能,並引入了功能選擇的概念。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K?戴維斯、M?J?利維、N?J?斯梅爾塞等社會學家。在整個50年代,結構功能主義在美國社會學中曾占主導地位。從60年代中期開始,結構功能主義受到了相當多的批評。其中有的直接針對它的功能邏輯前提,特別是對它采用唯意志論和目的論的解釋方式,也即把系統各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歸之于對系統整體産生的有益後果或正功能,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有的批評它只強調社會整合,忽視社會沖突,不能合理地解釋社會變遷。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