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重讀劉昭民著《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灣商務,1982),驚見劉在書中結論就預判CO2與全球緩化(p.182)。
是嗎?那可比美國的<政治科學人>還有科學良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700255/20070422072654
算了,別扯啥<氣候政治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819970/20080114061940
還是來篇劉著<中國歷代氣候變遷大勢>
前言
氣候變遷不外乎旱潦寒暖的變化。中國歷史上雨災和旱災的紀錄如表一所示,晉、南北朝、隋及唐初旱災次數特多,而雨災次數特少,故當時乾旱情況最為嚴重,明代次之,唐、宋、元時旱災則較少。
植物的生長深受氣候的影響,植物的花粉(孢子)也隨之發生變化,所以比較古代遺留的花粉(孢子)化石與今日的花粉(孢子),並參考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即可求出古時各朝代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情形。晚近的中國科學家用這種方法,配合考古學上的發現──如歷史上有關各種植物與動物的生長及分布情況,與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相比較,並參考圖書集成等古籍中有關氣候變化的記載──例如冬大雪奇寒、冬暖無冰、冬無雪、夏大燠、夏霜、夏雪、夏寒如冬時、夏凜如秋等等(見表二),再與高修氏(Gauthier)現代平均氣溫的紀錄曲線相比較,於是定出中國五千年來完整的氣溫變化曲線和冷暖期分布情形,而能與挪威的雪線變化曲線以及格陵蘭冰帽的變化曲線相比較(見圖一、圖二、圖三、圖四),提供有史以來分析全球 氣候變遷特性的實證基礎,對研究全球氣候變遷有極大的貢獻。
五千年前到殷商時代的氣候
由上述的許多研究,可得知過去五千年的最初三千年中,中國黃河流域有大部分時間屬於溫暖氣候時期。近世考古學家在西安東郊15公里的半坡村仰韶文化的地下遺址,發現大量的竹鼠遺骸,科學家利用放射性碳元素(C14)的年代測定儀測定這些竹鼠遺骸,證明牠們都是五千年前在西安一帶出沒的動物,而現在,竹鼠僅生長在長江以南及華南暖濕多森林之地。可見距今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氣候應比今日為暖。又由近世紀中原和長江流域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形(前者為14-15℃,後者為16-18℃),亦可知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應比今日高出2-3℃。
近世紀以來,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動物化石也相當多,計有水牛、竹鼠、貘、象等熱帶和副熱帶動物,殷墟甲骨卜辭中有殷人手牽象的圖案以及殷人獵象和犀牛的紀錄,銅器上也多竹類和蠶桑圖案。由甲骨卜辭中所記載播種和收穫的季節來看,可見當時耕作時間比現在要早一個月。故可推證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2℃,一月份平均溫度應比現在一月份平均溫度高出3~5℃。
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
自殷商以還,中國歷史上的氣溫有一週期性的升降波動,其升降範圍為1~2℃,吾人可根據其升降波動情形大致分成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包括六個小冰河期,見圖四)。
(一)暖期
1.第一個暖期自黃帝以前300年(西元前3000年)至西周前半期(周穆王二年,西元前1000年)
2.第二個暖期自春秋時代開始(西元前770年)至西漢末葉(西元開始時)。
3.第三個暖期自隋文帝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經唐、五代而至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
4.第四個暖期為南宋後半葉(自宋光宗紹熙三年至宋端宗景炎二年,即西元1192年~1277年)。
5.第五個暖期自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迄今。
(二)冷期
1.第一個冷期在西周時代之後半期(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小冰河期)。
2.第二個冷期自西漢末葉至隋初(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小冰河期)。
3.第三個冷期自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至南宋前半葉(為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小冰河期)。
4.第四個冷期自明代(西元1368年起)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其中又包括下列三個小冰河期:
(1)明代中葉(明英宗天順二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458年~1552年)──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個小冰河期。
(2)明代末葉的後半期(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以後)至清代前葉(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寒冷乾旱的第五個小冰河期。
(3)清代末葉(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40年~1880年)──為中國歷史上次冷的第六個小冰河期。
在第四個冷期中有下列兩段時期有較暖和的冬天:
甲、明代末葉前半期(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西元1557年~1599年)的四十二年中,呈夏寒冬暖的情況。
乙、清代中葉(清康熙五十九年至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720年~1820年)的100年中。
周朝到西漢時代的氣候
在西周前半期,氣候還是相當的暖和,由地下出土之物如當時布料、帽子、家庭用具、使用工具以及刻在銅器上的竹類符號等(見圖五)看來,當時這種竹類曾經在黃河流域生長地非常繁茂。但是西周前半期(大約在周穆王時代)以後,開始有冷期侵入中國,此可由竹書紀年所載:「周孝王七年(西元前903年),江漢冰。」「周孝王十三年(西元前897年),江漢冰,牛馬多凍死。」以及周厲王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西元前847年~851年)連年皆大寒大旱之事實得到證明。
從春秋時代到秦、西漢時代,除秦代氣候略寒(秦代夏雪夏寒的紀錄有兩次)以外,皆是溫暖多雨的情況。據許多當時的文獻記載,當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尚多老虎、象、犀牛等熱帶和副熱帶的動物棲息其間,中原亦多竹類、稻米、桑分布其間,而屬於副熱帶作物的苧麻曾經延伸到中國北方,如詩經中七見麻字,漢書地理志也說:「魯地地狹民眾,頗有桑麻之業。」漢書東方朔傳載:「漢興,去三河(中原)之地,止霸產以西,都涇渭之南,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史記貨殖傳有曰:「齊魯千畝桑麻。」可見當時氣候比現在暖濕。
新朝到南北朝時代的氣候
新朝和東漢以後,氣候轉寒且旱。從新朝到南北朝,不但旱霜連年,而且夏霜夏雪的記載也非常多。魏書有載:「驚蟄三候:始雨水,桃始華(花),倉庚(黃鶯)鳴。春分三候:鷹化為鳩,玄鳥(燕子)至,雷乃發聲。」其中所記載的物候都比春秋戰國時代的夏小正、呂氏春秋以及西漢時代的禮記月令、淮南子、逸周書等所記載的物候遲一候以上,可見南北朝時氣候比較寒旱。
又賈思勰在所著的齊民要術中也曾經述及:「三月上旬及清明節桃始花。」「四月上旬及棗葉生,桑花落……。」當時中原桃始花、棗葉生、桑花落的時間比現代要遲15天至30天之久,可知當時氣候較寒,其年平均氣溫應比現時低0.5~1℃(由物候之同時線分布圖和現時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的比較而推算之)。又齊民要術水稻第十一中僅述及中國南方六、七月間早熟稻種的情形,可見當時中原已不再普遍種植稻米,此乃因當時中原和北方氣候已轉寒所致。
隋唐以後至宋代的氣候
隋唐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濕時期,當時「冬無雪」的年數居各朝代之冠。又唐書有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兩京路(長安和洛陽)城中苑內種柑橘等果樹。」而今中原僅能種植蘋果和柿子等溫帶果樹,不再種植副熱帶園藝作物之柑橘了。可見當時氣候較今日暖濕。
北宋太宗以後,氣候又急遽轉寒,江淮一帶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現,長安和洛陽一帶的果樹也凍死不少,當時寒冷氣候向南影響到華南一帶,太湖流域、長江、漢水、淮河以及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境內的河川都曾經結冰,馬車可以在河面上行駛而過。而在南宋的133年中,晚春降雪的記載竟達45年之多,將這些晚春下雪的時間與近世杭州最後一次下雪的時間相比較,可以發現南宋時代比現在的平均時間要晚兩個星期,而與近世上海的情況相若(上海緯度比杭州高1度1分)。根據南宋時,杭州之最晚終雪日期與近世上海、南京最晚終雪日期的平均溫度相比較,再以現世杭州和南京、上海的年平均氣溫相比較(杭州為16.7℃,南京為15.3℃,上海為15.6℃),可推算出當時杭州年平均氣溫要比現世低1~1.5℃,冬季則低2~3℃。迨南宋後半期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期,這是由南宋冬無雪及冬燠熱的紀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一段時期而得知。
元代以後的氣候
元代氣候又轉為旱霜連年的情況。明代以後的氣候比元代更加寒冷乾旱,尤其明代中葉以後,廣西的梧州和雲南的昆明更是「漫天大雪不殊北方」,連廣東海南島冬季也下雪,是為顯著的小冰河期時代。而明末前半期有較暖和的冬天,那一段時期多冬無雪的氣候紀錄(佔明代總數的七分之五)。而明末後半期到清代前葉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當時四川和雲南夏秋竟下大雪,而冬季廣東也下大雪,可見當時氣候之寒冷。
清代中葉以後,中國境內開始有現代氣象裡雨量和氣溫觀測數值的紀錄,研究並統計這些雨量和氣溫的數值紀錄,以及北平古柏、古銀杏樹木年輪的變化,可看出清代中葉有較暖和的冬天。而清代末葉以後,氣候又轉寒,再度進入小冰河期時代,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次冷的時期。一直到清末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後,才漸漸轉變進入暖期,而於民國三十年達到最高峰──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0.6~0.8℃。而民國三十年以後,平均氣溫又慢慢下降,民國三十四年~三十九年,為較冷氣候時期。民國四十年以後的氣候又轉暖,呈升降波動現象。但就整個變化趨勢而言,自清末迄今,仍然屬於暖期(見圖六)。
結語
綜合上述的研究,吾人可以得到下列五點結論。
1.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最初兩千年大部分屬於暖期,暖期中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左右,一月份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
2.四個冷期的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1~2℃。
3.每一個冷期和暖期的大週期時間是400~800年,大週期中又可分出50~100年的小循環週期,其平均氣溫變動範圍為0.5-1℃。
4.由中國和西方的平均氣溫變化曲線來看,可見冷期有由東向西推移的情況,即由中國向西推移到歐洲及非洲大西洋沿岸。暖期的變遷則剛好相反,由西向東推移(即歐洲先轉暖),也有從北向南變化的趨勢。
5.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可看出歷代政治動亂大多與長期性乾寒氣候和連帶出現的嚴重饑荒有關。而歷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進和發展,也都和當時氣候的寒旱或暖濕有某種程度上的相關。
參考資料:
1. 竺可楨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三號 民國十四年。
2. 劉昭民譯 中國有史以來氣候之變遷 文藝復興月刊第七十四期 民國六十五年。
3. 戚啟勳 大氣科學 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民國六十六年。
劉昭民現任職於民航局氣象中心。
http://library.hwai.edu.tw/science/content/1979/00090117/0013.htm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天下長河劇情簡介
自康熙十五年一場巨大的水患之後,年輕的康熙帝設科開舉招納治河賢才,二十四歲的落第舉子陳潢脫穎而出,長於治河。年輕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將他簡拔而出。陳潢與同樣有志於治河的靳輔搭檔,跨越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歷經了康熙朝幾次大政治風波。年輕敢言的陳潢死于奸臣結党的污蔑之下,臨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臺灣收復,准格爾平定,黃河安瀾,河水轉清。康熙帝探訪揚州,見到了河神廟。廟中塑著靳輔、陳潢的像,仁人志士,遺愛自在民間。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其實只看前幾集的質量就知道了。
先說題材,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而是將真正的主角光環聚焦在了兩位治河大才:一位落第書生陳潢,一位安徽巡撫靳輔身上。藉著這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可以說這一個題材,這樣一個故事,確實新穎,獨到。
再說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羅晉飾演的康熙大帝,奚美娟老師出演的孝莊,還有公磊飾演的明珠,樑冠華飾演的索相。雖然這些演員,都是第一次挑戰這種歷史風雲人物,但是他們的演技,確實開場就立住了腳跟。特別是公磊和樑冠華這一瘦一胖的組合,他們一出場,真的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個味。
當然還有這部劇的質感,也是相當了得!這部劇《天下長河》大部分戲都是水戲。而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一個水戲場景,導演組花了5個月的時間,真的挖出來一條“黃河”,而第一集中大堤決口。最後呈現出來的浮屍遍野的場景,真的讓人一秒入戲。別的都不說,就沖這部劇的質感,這部劇就值得一追。
所以說晴晴不得不感慨一句,芒果臺是真的會挑劇,一挑又是一部年終爆款。那麼這部劇具體有哪些爆點呢,請聽晴晴慢慢說!
第一個爆點:演員選角,絕了! ……..
第二個爆點:題材新穎,立意深遠!……
第三個爆點:細節戳人!……
《天下長河》2022-12-07 柯志遠
感動值一路飆昇的歷史大戲《天下長河》開低走高,口碑爆棚。造成「現象級」紅火熱潮的歷史正劇已經斷炊一段時間了,…….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最近有遊客發現黃了幾千年的河水竟然變成了綠色?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
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黃河壺口瀑布河面寬40米,高度落差達到30多米,流量最高可達2700立方米每秒。黃河平水期的流量約為1000~1700m³/s,枯水期只有300~800m³/s。在自然和人工的黃河上游萬家寨水庫蓄水兩重因素之下,壺口瀑布的水位不斷降低。
河水變更清澈,光線就能夠進入河底,水中的藻類變多,所以清澈的河水看起來自然就變綠了。河水的變綠促進了黃河流域魚類繁殖和經濟發展。
對於黃土高原的整治,國家提出了二十八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具體就是將當地的降水儲存起來,然後在黃土高原上進行開墾種植,恢復土地活力,以此達到整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隨著方針的貫徹落實,黃河河水變黃的根本原因也在逐步解決,當黃土高原真正的實現了“青山”,黃河自然也就會變成“綠水”。昔日的“塞上江南”也將煥發生機,為我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
中國西北“暖濕化”究竟真的假的? 2022-11-30
近年來,新疆的洪水災害呈現多發態勢。2018年7月,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突降特大暴雨引發洪水,造成20人遇難,8人失蹤。2022年7至9月,新疆塔里木河的洪水持續了80天。洪水的背後是異常的高溫融雪和多次暴雨的襲擊。
“西北暖濕化”最早是由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在21世紀初提出的。隨後,大量針對西北的氣候變化研究陸續展開。1979到2019年,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顯著,尤其是新疆每10年降水的增加趨勢超過15mm。
西北暖濕化的原因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提升“全球變暖”,“西北暖濕化”正是全球變化的小小縮影。
回應
小時候,都是一片片的黃土坡。兩年前返回老家上墳,發現山上的野草沒入腰間,最多的一條建議是:千萬別點燃山火。最後,我沒敢按照老傳統給老爹燒紙錢,只是在墳頭獻了點果蔬和鮮花了事。
西北暖濕化和植樹造林的雙重加持是顯著可見的。雖然到甘肅西部和新疆地表植被還是少一些,但是內蒙、陝北、甘肅東部變化真大。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17 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強
在過去三十年時間內,我國科學家逐漸得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歷史上寒冷乾旱的西北地方,正在逐漸“暖濕化”!
科學家發現,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2002年,西北降水一直在增加的趨勢。以西北地方西部為主的克孜河、疏勒河等許多內陸河流量也在增加;還有就是阿牙克庫木湖、鹽湖、青海湖、烏蘭烏拉湖、阿其格庫勒、西金烏蘭湖和庫賽湖等一些內陸湖泊的面積也在顯著擴大,另外還在塔克拉瑪幹和庫姆塔格沙漠東緣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湖泊。
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每十年大概增加6毫米左右。這個地區的平均降水量以前不到200毫米,現在已經到230多毫米了。同時,2009-2012年, 湖泊面積增幅大於10.0 km2的湖泊共有27個, 其中7個湖泊面積增加超過50.0。
降水量增加對乾旱地區的葡萄和棉花種植是有利的,但是棉花和葡萄實際上抗旱能力比較強一些,適合在相對比較乾旱的地方生長。如若降水太多的話,反而對葡萄生長不利,但目前西北地方降雨少,增加也比較有限,因此變濕總體比較有利於葡萄的種植。
當然,在西北種植棉花或者葡萄,主要依賴灌溉,自然降水的貢獻相對比較小,所以西北降雨增加對農業是有積極影響,但是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專家: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長江委預估旱情後抬高了5米 2022-08-24中國新聞週刊
【導讀】 基於氣象、水文等種種跡象,以及今年全球整體大氣環流情況,水利部在6月、7月間已經對今年乾旱可能性進行了推演,並命令各地水庫適度增加蓄水量。前述水利專家指出,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這次長江委根據對未來旱情的預估,適當抬高了五米,“只能說是一種有限的防範手段”。“如果蓄多了,防洪庫容不夠了,來一場突然的洪水怎麼辦?而且也會影響下游的供水和航運;如果蓄少了,真的遇到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乾旱,又怎麼辦?”
回應
沒有預報準確,造成國民經濟重大損失,國家氣象局該不該負責?專家們的看法是不應該負責。
天氣預報一周還比較準確,預測幾個月那是胡說八道了!
45℃刷新記錄,重慶回應“能否人工增雨” 2022-08-24 重慶日報
這輪高溫究竟有多強?還要持續多久?8月23日,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譚暢說,截至8月22日,重慶35℃以上高溫日數全市平均為39.2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超過2006年同期(36.9天);日最高氣溫突破40℃以上的區縣有31個,較2006年多2個。
“也有市民關心能否通過人工增雨作業來緩解旱情,但這需要一定的條件。”譚暢提到,降水天氣系統的出現需要四個條件:一是作業區雲厚至少要2到3公里;二是雲底高度2公里以下;三是雲的面積達到幾十平方公里;四是有一定上升氣流的雲。
9月上旬將迎來兩次降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馬鳴謙:安史之亂後,中國文化轉向保守? 2022-06-25
深究安史之亂的禍亂根源,實由唐玄宗在天寶年間施政昏聵、剛愎自用造成。行政一味交托權相李林甫,而邊鎮則一味信用番將,無所節制。它造成的動盪和毀壞,比之西晉“永嘉之亂”更為嚴重。自李唐立國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前後已承平140年,所以對唐人造成的心理震動尤為劇烈。
回應
從長時間的歷史來看,安史之亂在隋建立時就已註定。首都在西北長安,但主敵在華北和東北,必須在燕山腳下維持一個巨大的軍事集團,隨時應付來自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的敵人。宋之後元明清,首都在北京,天子守國門,拱衛京師和征服蠻族的武裝力量合二為一,解決邊軍尾大不掉的問題。同樣,兩漢,長安首都也是軍事重鎮,那時主敵在西北和陝北。
從北宋到南宋,儘管百病纏身,但是非常有錢,前後統治了351年。宋的重文輕武,原因是五代十國的“武德過剩”。從長週期來看,南北宋的燕雲十六州的長城被北方少數民族統治了,長城是農民民族修建用來防禦遊牧民族的預警系統,大部分在中國400毫米降水線附近(以北是半乾旱草原適合遊牧,以南是半濕潤旱地適合農耕)。從長週期來看,南北宋進入“冷週期”,400毫米等降水線南移,導致遊牧民族的南移。
很奇怪,保守難道就是罪大惡極?這種政治正確不要搬到中國這個世俗國家來。
保守,是實力下降衰敗後不自信的表現
5000年以上的歷史足夠長,經歷足夠豐富。各有各的“開放”“保守”。不存在單一不變的“正確”,所謂過猶不及,過不過必須在當時條件判斷。羅馬帝國末期,非常開放,結果蠻族進入羅馬帝國,導致羅馬帝國被顛覆。美國工業化的過程其實長期是保護主義對外不開放的,如開放,整個市場早就被英法製造占滿了。
楨:有些公知大V噴子還「理盲濫情」到史盲、說啥「漢唐長城都矮,主動出擊,才能勝利,宋明長城再高,消極防禦,還是會被突破。」其實自從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失去騎兵天然屏障之後,宋根本沒控制過長城,北宋太祖和太宗幾次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恢復對長城的控制、但皆敗。而明朝一直採取主動進攻戰略,但除了明成祖數次北征稍有成之外,明英宗土木堡被俘、明武宗兒戲般御駕親征、也皆敗,直到萬曆後國衰才變消極防禦,後金也無法突破山海關,最後是靠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比超級電腦快千萬倍!陸量子計算研究再獲重大進展 2021/10/26 中時
《央視新聞》指出,超導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66比特「祖沖之2號」,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一千萬倍,比谷歌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高一百萬倍。光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2號」,速度比超級電腦快億億億倍。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指出,下一步希望能夠通過4到5年的努力實現量子糾錯,如此就可以來探索用一些專用的量子電腦或者量子類比機來解決一些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
會讓美軍優勢瓦解的量子電腦是什麼?連愛因斯坦都難接受 2021/11/27 中時
美週三以國安為由,將涉及量子運算的中國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
量子電腦是根源於1920年出現的量子物理,迥異於古典力學,連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首先,世界不是「粒子」組成,而是「機率波」,波動的大小,是代表電子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機率。另外,量子「纏結現象」的「超距幽靈作用」測量其中一粒子時,必會影響另一粒子,。
量子物理的應用,就包括量子電腦,不是傳統位元,可以同時有0和1,所以位元可以進行多工處理,計算能力乃以指數性爆炸成長。
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認為,如果中國成功發展量子電腦,不但可以偵測到美國的匿蹤戰機,美國軍事優勢可能完全瓦解。
回應
關鍵時刻講的話有參考價值嗎?
中國朝代為什麼大多持續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 2021-09-05
1972年,竺可楨老發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指出中國五千年歷史氣候可以分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但在這個大週期之下,也分很多中週期,溫度都是在上下波動的,甚至每一次小週期,都會引發王朝的滅亡,相關性非常之高。只有清朝這一個例外,在氣溫暴跌後還熬了幾十年沒死。
回應
開國時,因為戰爭,無主的土地多,人口少,儘管開國功臣封得的地很多,但普通平民也能有一份地,隨著時間推移,人口逐漸增多,土地兼併現象卻愈演愈烈,最後普通人沒地種,要麼餓死,要麼當佃農,國家向掌握大量土地的豪強收不到多少稅,只有下狠手往死裡收尚有自己田地的平民,導致平民要麼賣田,要麼造反,基本上,這個兼併輪回過程大抵就是兩、三百年……
不衝突,背後就是氣候變化。當這些社會矛盾積累到頂點時,寒冬、乾旱…接踵而至。王朝管理失能已無力對付天災,大饑荒來臨。北方遊牧民族面對天災更是聽天由命,為活命只能南下。王朝末日來臨。等所有軍事勢力打出一個結果時,一方面人口數量低於土地承載能力,另一方面如果趕上氣溫回升,則盛世來臨,如漢唐。要是命不好沒趕上氣溫回升,新王朝轉瞬即逝,典型如西晉,王公大臣都被餓死。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氣候變化就是背後那只看不見的手。
風雲四號02星2021-06-03成功發射 3萬公里外可感知0.05度變化
風雲四號用戶為中國氣象局,將幫助預報員更靈活地觀察颱風、暴雨等中尺度災害性天氣的結構及其演變的精細化動態,也讓短時強降水、颮線、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壞性大的強對流天氣更容易被識別和捕捉。
回應
這種技術應用於彈道導彈預警絕無問題
你不知道有個詞語叫“軍民兩用”麼?
深綠學者稱台缺水是大陸陰謀 彭啟明傻眼:小學教育真的很重要 2021/05/20 中時
台灣水情拉警報,中南部水庫持續探底,但遲遲盼不到梅雨到來,對此一名深綠經濟學家在節目上表示,這是大陸打「氣候戰」,不讓華北鋒面南下至台灣導致,對此「氣象達人」彭啟明也忍不住在臉書回應「地科教育真的很重要,中小學都有教」。
彭啟明19日在臉書PO文「氣候戰?」,他表示近來看到很多人討論某政論節目的經濟專家,在談到台灣旱災時,說是對岸的氣候戰不讓華北鋒面南下,藉由這種方式恐嚇、重創台灣。
彭啟明說不談兩岸關係、衝突,單純從氣象角度出發,解釋所謂的梅雨鋒面並非來自華北,而是五六月從台灣生成後逐步往北,七月到華北或北海道。而今年到目前為止,長江中下游到華南,延伸到日本的梅雨鋒面發展旺盛,但台灣只有移動型鋒面在北方掠過,還沒有滯留鋒影響。
彭啟明指出,氣候跟氣象完全不同,目前只有氣象戰,而其也只是改造短時間天氣,從沒聽過長時間氣候的氣候戰。彭啟明進一步補充,表示大陸每年都有人工影響天氣的計畫,從十一五到目前的十四五,都有提到,但也沒到學者講得那麼誇大,否則為何大陸還會出現水災與旱災?
彭啟明文末也大嘆「全民的氣象地科教育真的很重要啊~這些中小學都有教喔。」,也貼出影片網址供大家評論。(回應:反共反到失智人一綠腦就殘)
回應
这是民主的停电,是自由的灾害!怎么可能跟美国基础设施有关系?绝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啦,没有买澳洲煤炭缺电,百姓受冻!官方到现在都没有爆出一例风雪灾害死亡,不科学。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保卫美国民主自由!
德州大斷電…台灣電力脆弱嗎? 2021-02-22 聯合報 / 林基興教授
最近寒雪侵襲美南,導致德州斷電數日影響數百萬人。紐時專欄作家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明,德州電力政策沒擴充備用發電容量備援,雖成本較低,但系統較脆弱;德州也忽視極端氣候風險,雖2011年已遭寒流與斷電。
台灣可學到什麼教訓呢?德州氣電約四成,設備急凍而停擺,台灣氣電預定五成,若因故停擺,怎麼辦?其次,德州風電與光電約占一成,台灣政策目標風電與光電占兩成?第三,德州自成獨立電網,結果寒雪停擺時,外界無法救援。台灣為獨立電網,真有本事自主?第四,德州產業主要是石化業,不久就可回神;台積電(護國神山)則一秒鐘也不能斷電。
相關新聞
美媒回應得州寒潮:別拿停電對自己的國家“定體問”
德州「明天過後」:水電冰封的酷寒求生記
胡錫進:這樣的狗官 在中國至少會“社會性死亡” 2021-02-18 環球時報
美國中南部遇極寒天氣,至少26死,得州科羅拉多市長居然直斥老百姓“只有強者才能生存”
“生存還是死亡是你們自己的選擇”“政府和電力供應商並不欠你們什麼”,甚至還說遇到困難就找政府要援助是“社會主義政府的可悲產物”。這人要是在中國可不光是要辭職的問題了,他至少還會“社會性死亡”。
回應
弱肉強食叢林法已在美根深蒂固了,所以官員才會說出這種混帳話.
相關新聞
美國2020年上半年人均預期壽命因新冠疫情縮短一年
回應
弱肉強食
美發展新能源不再依賴中東石油 卻轉向依賴中國 2020/12/17 中時
去年是美國60多年以來能源出口首次超過進口,美國終於結束長達半個多世紀對外能源依賴的歷史,今年1月川普總統也自豪地宣布「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不過美專家警告,隨著新能源時代來臨,美國脫離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卻在新能源的設備與礦產上轉向依賴中國大陸,這已經是美國能源安全的重大隱憂。
《美國之音》指出,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打擊全球經濟,美國歷任政府都把維持能源自主做為施政目標。但是,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美國卻陷入對大陸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大陸不但控制很多關鍵的礦產資源,還主導電池、電動車、太陽能板等終端產品的製造,美國歷史上從未在能源領域如此依賴單一國家。
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減低,但新能源產業設備所需要的關鍵礦藏如鈷、鋰與稀土金屬卻成為重要戰略物資。從太陽能板到動力電池,大陸主導了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而且很多新能源技術已經可以不依靠美國,美國對大陸控制關鍵的礦產資源也幾乎無能為力。其中有很多礦產是陸企在非洲開採,美國就算要建立類似供應鏈,也要很長時間。
報導舉例說,像鋰電池裡所需要的鈷,大陸鈷礦儲量僅占世界1%左右,但全球鈷精煉排名前6名的企業中,大陸佔據五席,大約控制著全球80%市場。剛果鈷產量占世界60%以上,其中14個鈷礦有8座為大陸公司所擁有。
大陸天齊鋰業持有世界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礦─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51%的股權。另一家江西贛鋒鋰業則擁有7個優質礦源,金屬鋰產能全球第一。鋰電池裡使用的石墨,大陸占86%原料供應,電池負極石墨100%都是大陸製造。
在軍工、航太、化工、醫療等眾多行業需要的金屬銫,大陸也壟斷了全球供應。美國在2018年將銫列入經濟與國安關鍵礦物清單,大陸則在今年10月將它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計畫。
相關新聞
中國制裁澳煤反自傷(楨:?) 多省市強制限電停工 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台灣蘋果日報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11月全國用電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2020/12/18 中時新聞網
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英媒妄稱警惕中國"氣象武器" 是想起了美國的惡行? 2020-12-22 觀察者網
12月中旬,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設法控制半個中國的雨雪,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警惕”。言下之意,中國的人工氣象控制會帶來災難。
氣象武器是媒體界討論了幾十年的話題。然而通過搜索,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國內國外,在常規的軍事科學和氣象科學研究當中,很少出現“氣象武器”這個話題。可以確認的比較能接近“氣象武器”的實戰案例只有幾個。根本沒有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
原因很簡單:人類距離能操縱氣象還遠得很。
[越戰時期正在人工降雨的美軍飛機]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利用有利氣象條件實施人工降雨,導致越南局部地區洪澇氾濫,著名的“胡志明小道”通行能力銳減,嚴重影響了北方對南方的支援。1970 年,美國對古巴實施了代號為“藍色尼羅河”的氣象戰,在古巴“上游地區”播撒碘化銀,造成了“下游地區”的無雨可下,導致糖類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當然也有人在討論,用大功率鐳射或者核爆來製造風暴、海嘯,或者改變颱風的方向。然而與這些災難性現象所釋放的能量相比,人類所能操作的能量實在太少了。有研究認為,一場颱風的功率是全球發電功率的200倍。而颶風的能量相當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千萬噸級當量的核彈。五個核大國的核力量加起來,都不如一場颶風。
[特朗普曾經希望用核彈轟擊颶風來改變走向]
而且天氣是個複雜的巨系統,人們改變了這個局部的氣候,會不會在另外一個局部帶來意料之外的災害?會不會殺敵不成反噬自身?這都是當今的人類尚且不能把握的東西。
為了防止氣象武器的研製和使用給人類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頒佈了《禁止將影響氣候手段用於軍事目的公約》,並在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再次重申了禁止研發氣象武器。
[中國的人工干預天氣活動主要是為了減災]
中國在氣象研究和人工改變天氣方面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並且在人工降雨防災減災上擁有數十年的成功經驗,但從來不曾把這當作武器來威脅其他國家,也不曾對其他國家造成實質性傷害。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問題。
我們且看,西方媒體的下一輪謠言會讓哪個學科無端中槍。
回應
英國人已經被變種新冠搞得神經錯亂了吧。
受害妄想症晚期患者
壞事幹多了,就害怕別人也向他們學習!
岑少宇:網友一討論,原來北方供暖還有這麼多改進空間 2020-12-12 觀察者網
沒有人想中斷供暖,問題是否有必要在冬季把室溫保持到20度以上。
南方認為,如果北方朋友在室內穿得像南方一樣多,那麼就可以適當降低供暖的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北方朋友吐槽南方夏天空調低,這非常正確,南方人夏天也經常在商場和地鐵裡冷得要命,所有浪費能源的行為,都要反對。畢竟節約能源和浪費能源的現象,都不分南方人北方人。
回應
北方人對南方人的熱難以理解,南方人對北方的冷難以理解!因為都存在理解的境界差距!
關鍵北方人每年供熱費都是幾千元左右,我們要求室溫高一點這很正常啊,你說我們錢也花了,然後摸著門口入水管的溫度冰涼,不罵娘才怪了。 如果南方人家里弄個電暖氣或者冷暖空調,在冬天每月多花一千多元的電費一樣可以達到東北的室溫,南方冬天最多2個月,算下來電費花的錢跟東北的取暖費差不多,他們自己不花錢就靠一身正氣禦寒,也不能怪我們啊
我覺得爭論的重點不是北方不該裝暖氣,而是北方是不是可以降低1,2度,南方夏天升高1,2度,犧牲點體感舒適度以節約能源,畢竟我國對外能源依賴還是挺大的。
相關新聞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岑少宇:網友一討論,原來北方供暖還有這麼多改進空間 2020-12-12 觀察者網
沒有人想中斷供暖,問題是否有必要在冬季把室溫保持到20度以上。
南方認為,如果北方朋友在室內穿得像南方一樣多,那麼就可以適當降低供暖的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北方朋友吐槽南方夏天空調低,這非常正確,南方人夏天也經常在商場和地鐵裡冷得要命,所有浪費能源的行為,都要反對。畢竟節約能源和浪費能源的現象,都不分南方人北方人。
回應
北方人對南方人的熱難以理解,南方人對北方的冷難以理解!因為都存在理解的境界差距!
關鍵北方人每年供熱費都是幾千元左右,我們要求室溫高一點這很正常啊,你說我們錢也花了,然後摸著門口入水管的溫度冰涼,不罵娘才怪了。 如果南方人家里弄個電暖氣或者冷暖空調,在冬天每月多花一千多元的電費一樣可以達到東北的室溫,南方冬天最多2個月,算下來電費花的錢跟東北的取暖費差不多,他們自己不花錢就靠一身正氣禦寒,也不能怪我們啊
我覺得爭論的重點不是北方不該裝暖氣,而是北方是不是可以降低1,2度,南方夏天升高1,2度,犧牲點體感舒適度以節約能源,畢竟我國對外能源依賴還是挺大的。
相關新聞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NASA去年那張說中國讓地球變得更綠的照片 又有後續了
2020年10月29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學術文章《從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估算出中國陸地碳匯量巨大》引發媒體關注。
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簡言之,至少近六年來,中國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近一半,都被我們所種植、培育的森林吸收掉了。據文章指出,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
作為一直以來被公認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一旦所排放二氧化碳的近一半能夠被日益茂盛的森林所直接吸收,那麼這麼多年來圍繞碳排放等氣候議題而形成的話語場無疑將發生深遠變化
,對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借中國碳排放量說事兒的一次有力回擊。
而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撐,無論是在曾被發達國家佔據主場的氣候談判中,還是對未來中國承諾的踐行中,中國的底氣和信心都會更足——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領導人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回應
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到了讓沙漠面積逐年減少,為此我感到自豪!
法國人說:中國推廣的環境綠化不符合科學,對環境保護有害。公知們也可勁的吹捧轉發,看到這篇文章,公知們又要忙了。
給宇航員的好消息:月亮上的水比想像中多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本周發表于《自然—天文學》的兩項研究給出了證據:月球極地真的存在陰暗的大坑,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
2008年,人類在月球探索到水的痕跡。大多數水會蒸發,但還有些水會通過稀疏的大氣層直達月球上的那些陰暗角落。
此前,洪尼伯等人使用NASA紅外天文學的平流層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窄帶上,每公斤月球土壤可能含有100-400毫克水。這不僅能讓NASA決定將宇航員送往何處,還可以減輕有效載荷,攜帶更多科學設備到太空中。
中國已有耕地紅線政策保證糧食安全,為什要建紅旗河?2020/10/28
新疆氣候很適合種植高質作物,白天熱光很足,夜晚氣溫低,糖分很足。而新疆乾旱少雨,是靠高山冰雪融化水。
橫斷山脈在豐水期是大量降水的,東南亞也是雨水期,通常都形成洪災,中國利用通過紅旗河運水是合適的,對東南亞也是有利的。
紅旗河運水不只是新疆的,甘肅,青海,等地也可以抽調部分水用於滴灌種植,實質上有利於西北部發展,只是因為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
回應
勞民傷財的想法,硬要搞就是國運的轉折。
當初南水北調時也是這麼說的,結果現在呢。
有紅旗河的施工量,你從渤海搞海水淡化往上抽不好麼....
紅旗河是永久型工程,建好後也不消耗能源,哪一樣不比海水淡化強?紅旗河工程量是巨大,但和鄭國渠/都江堰一樣,建好後沃土萬里,況且開工後,會帶來多少的就業機會、材料設備需求?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為動力,將海水製取為100℃~120℃的熱淡水。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實現了零能耗海水淡化。從連雲港到大連沿海地區的1億千瓦火電和核電,可滿足這一地區40億平方米建築冬季供熱需求,占我國北方供熱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在供暖期產生的35億噸淡水,還能滿足20%的淡水供應需求。
為什麼塔拉灘的地表以前很缺水,建了太陽能電站就不缺水了? 2020-10-03
其實很簡單:因為扶貧建了太陽能電站後地表有了水了。
這地方以前是荒漠。因為:1.缺水。也就是天上基本不下雨。2.巨曬。啥生命都能迅速曬乾曬死。
1.架起來的太陽能板提供了遮蔭。2.太陽能板需要清洗維護,洗太陽能板的水流到地面後滲入地表,地表有了水,撒上草籽後,草就長出來了。
回應
近些年來,中國西北內陸的降水量普遍明顯增加,這是全球氣溫變暖的同步進行的一個現象。歷史上的王朝盛世跟較高的平均氣溫有高度的正相關。可以預料,中華盛世再臨,是有生之年看得見的。
機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西北假如沒有人綠化,不照樣還是荒漠?有了綠植也就固定了沙土,涵養了水分,久而久之變成了草原,再持之以恆幾個百年過去說不定就是森林。
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中國樹立扶貧領域光輝典範2020-10-03
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日,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屈四喜高度評價中國在扶貧領域的成就:中國的耕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中國整個耕地面積只占全球的9%,但是人口占到20%,中國很好地利用了9%的耕地,解決了全球20%人的吃飯問題。
柬埔寨洞裡薩湖無魚可捕 可能與大陸11座水庫有關 2020/07/22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最大湖泊洞裡薩湖(Tonlé Sap),以往在夏季會遇到定期的擴充,但是卻連續第二年推遲,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業,也威脅了超過一百萬人的糧食供應。
泛濫延遲,歸因在2019年降雨減少,以及湄公河上游太多的水壩,其中2座在寮國,11座在中國大陸。就寮中的立場來看,這些水壩帶來了重要的經濟利益,調節了水流量,有助於防止嚴重的洪水和乾旱。但是,對下游的國家來說就造成悲劇了,湄公河水量減少,不止影響漁業,也影響農業和飲用手。
回應
去估狗地圖,這也能黑中國?
現在最夯神經病「甩鍋中國」!
大陸現在水很多,你要多少都會放給你!
7月颱風不見影 天氣風險公司一張圖看今夏為什麼特別不一樣 2020-07-22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夏天本來就是太平洋高壓的主場,但今年6至7月的太平洋高壓已經是異常的強勢。以往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盪。但今年高壓的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台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中南半島附近。
為什麼今年的高壓如此異常?目前初步有幾種看法,包括印度洋海溫偏高,尤其是西印度洋一帶的上升對流雲系很旺盛,讓東印度洋、靠近中南半島和菲律賓一帶出現下沉氣流,增強高壓勢力。有研究指出,聖嬰年的隔年,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的高壓勢力都會比較強,讓高壓容易往低緯度伸展。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20335
為什麼我們能碰上這麼多“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0-07-06 新浪科技
很多時候,公眾會對科學名詞產生望文生義的誤解,“N年一遇”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很容易將這個詞理解為“N年才會出現一次”。
以“100年一遇”為代表的“N年一遇”類詞彙,是一組科學術語,對於某事件來說,在觀察以往資料的基礎上,該事件在一年裡發生的概率。
例如對於某地域來說,我們觀測了該地100年的夏季降水資料,發現只有1次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對該地來說,大於1000毫米的降水量就是“100年一遇”。因此,100年一遇的意思不是“100年才出一次”,而是“每一年出現的概率都是1%”。
那麼為什麼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以前沒有過這麼多的100年一遇呢?主因是媒體和網路很發達,無論什麼地方發生災害我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所以會造成一種“以前沒有這麼多災害”的假像。另外,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確實在逐漸增加。
科學界的“歷史遺留問題”
“N年一遇”的歧義很早之前就被人們詬病了,這套術語能夠沿用至今,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但是原來的術語由於已經被很多人使用開了,就不好糾正了,所以只能放任了。
科學是嚴謹的,但是語言承載了交流的功能,需要考慮交流的方便性。如果非要嚴謹,強行把“100年一遇的洪水”改為“每年發生概率是1%,兩次之間的平均間隔是100年的洪水”,那麼就大大影響了語言的交流功能了。
相關新聞
中國應急管理部7月3日統計「1938萬人次受災,121人死亡失蹤,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7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560千公頃(1.56萬平方公里),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6%、51%、80%和46%」
中國南方洪災二十年來最大,長江中下游幹流可能全線超警,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再部署
武警部隊緊急投入南方多地洪澇災害搶險
李克強在貴州銅仁大山深處走訪看望受災貧困戶
日本熊本暴雨成災40死12失蹤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新危機出乎意料:天氣預報可能不准 2020-05-16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多個國家宣佈停航,飛機飛行次數明顯減少,這也減少了飛機飛行時在大氣層內的觀測,這些觀測值能夠説明ECMWF估算地球系統的狀態。
ECMWF有大型超級電腦來進行氣象模式的運算,從得出全球未來的天氣情況,而這個過程基於的是地球現有的氣象資料。在這當中,飛機的觀測報告對預報的影響僅次於衛星資料。每天ECMWF收到和使用大量的飛機氣象資料,但到了2020年的3月23日,收到的報告與3月3日相比減少了65%,在全球範圍內,減少量約為42%。除了數量下降外,很多地區測量密度也明顯下降。
事實上,《自然》關於植樹造林可能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觀點,對中國顯然是找錯了對象。經過多年治沙摸索,中國早已積累了豐富的植樹經驗。自然不會低級到把南方的高大喬木,種到西北荒漠裡去,否則也不會全球獨一份實現“人進沙退”。
以我國黃土高原為例,隨著1999年“退耕還林”的推進,黃土高原因地制宜種上了數百萬棵樹,以修復被破壞的生態和不斷的荒漠化。結果成效很快就顯現出來,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趨勢得到了控制:毛烏素沙漠80%面積得到治理,甚至榆林也由“沙漠之都”變為了“大漠綠洲”。壓根兒沒出現植樹造林還讓水枯竭的現象。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超過22%,不出意外,植樹造林大業還會繼續進行下去。未來我們會造出整個亞馬遜雨林出來,屆時“地球之肺”或許真要易主了,你覺得可能嗎?
假如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地球會發生何種變化?專家:恐龍時代 2020-04-17 新浪科技
生態就像是一個天平一樣,是需要保持平衡的,植物的增加也必然會使得動物增加。
綠洲的環境與恐龍時代的環境十分的相像,無論是茂密植物的森林,亦或是大氣層的環境,都極大的還原了恐龍時代。所以,科學家才會說綠洲的出現也許會重現恐龍時代。
中國成“植樹狂魔”,40年種660多億棵樹,“地球之肺”或易主? 2020-04-20 新浪科技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破天荒讚揚起中國,認為自進入21世紀後中國已造出1/4個亞馬遜雨林,正在引領全球的綠化。事實上,這只是中國植樹造林成就的“冰山一角”。
中國是全世界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1/3的國土被黃沙掩埋。本世紀初,漫天風沙更是幾度肆虐平津等華北多地。為了對抗沙漠擴張,中國人啟動了世界級“三北防護林”工程,短短40年間就種下了驚人的660多億棵樹,被國外網友驚歎為:植樹狂魔。
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的“無心插柳”,竟一夜間完成了“人進沙退”驚世壯舉。剛進入2000年時,中國大陸沙漠每年還擴大10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吞掉寶島臺灣1/3的面積。然而到2017年時,大陸沙漠面積反而每年會減少2400多平方公里。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無疑就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庫布其沙漠。
庫布其沙漠原有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但隨著中國大規模推進植樹造林,如今庫布其沙漠被“欺負”的僅剩下不足200畝。庫布其治沙模式大獲成功,甚至引發了全球關注。2015年,庫布其生態創造模式被巴黎氣候大會標舉為中國樣本。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2%左右,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連頻頻“光顧”北方的沙塵暴也明顯減少。中國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更是沿著“一帶一路”造福各方。
然而,受到NASA點贊的中國造林運動,也招致了不少非議,其中調門最響的就數英國《自然》雜誌。針對中國在西北大規模植樹造林,《自然》質疑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這些工作“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給出理由無非是,許多樹木並非原產於西北,如果強行把它們種植在雨量稀少的西北地方,肯定會消耗很多水。
觸目驚心!澳大利亞山火肆虐,2萬多隻考拉葬身火海 2020-01-07 觀察者網
猶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森林大火,正讓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面臨滅頂之災。
從去年9月以來,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澳大利亞山火已造成近5億動物喪生。其中,素有“動物天堂”之稱的袋鼠島上,考拉死傷慘重,死亡數量達到2萬多隻。
澳大利亞全國的過火面積,已經超5.25萬平方公里,接近600萬公頃,相當於一個克羅地亞。另外,還有24人死亡,1500餘棟房屋被燒毀,逾5億隻野生動物喪生。
相關新聞
氣象組織:澳大利亞叢林野火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2019-12-15,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在延時兩天之後落下帷幕,碳市場機制的探討上,各方未能取得共識,只能留待來年審議。
涉山火相關犯罪,澳大利亞一州起訴183人
澳洲大火已燃燒四個月至少七人喪生200房屋被燒燬,總理挨批.
澳大利亞將撥款20億澳元未來兩年重建林火災區
澳大利亞一州5天內將射殺近萬頭駱駝 因為它們喝了太多水
回應
這要在中國發生,早就被公知、環保動保組織、明星帶路党聖母婊罵出翔,一定是體制的問題。
環保組織出來喊幾聲
環保組織:不能滅火,人類不應該干預自然,火災是自然的結果。
虛偽的西方,我們都習慣了
氣候變遷釀災 全球經濟損失慘重 2019-12-29 聯合報
英國慈善組織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二十七日發表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至少發生十五起造成超過十億美元損失的氣候變遷相關天災,其中七起甚至造成至少一百億美元的損失。
報告說,「在氣候變遷的助長下,二○一九年極端氣候衝擊全球每個角落。從非洲南部到北美洲,從澳洲和亞洲到歐洲,洪水、暴風雨和火災帶來各種混亂與破壞」。
根據報告,有七起天災造成超過一百億美元損失,包括肆虐印度北部的洪災、中國的利奇馬颱風、美國的多利安颶風、中國洪災、美國中西部和南部洪災、日本超級颶風哈吉貝,以及美國加州野火等,其中加州野火造成的損失高達二百五十億美元。
報告說,「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因為他們經常只計算保險損失,並未將其他財務成本列入考量,像是生產力損失,以及沒有保險的損失等」。
報告指出,全球氣候會繼續變得更加極端,世界各地的民眾也將持續付出代價。未來的挑戰在於大幅、快速減少碳排放,以降低衝擊。
相關新聞
均溫24.6度 台灣72年來最暖1年
暖冬亂收成 水果蜂蜜都慘澹 只有蔥農笑
全球排碳創新高 學者:天然氣過度使用 2019/12/04 中時電子報
研究人員周三表示,儘管全球煤炭消費量下降,並且許多國家宣佈關心氣候問題,但是2019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這與天然氣使用量猛增有關。專家提醒各國的決策者,天然氣只是碳排較煤碳為低,但是並非低碳能源。
物理學網(phys.org)報導,學者正在對全球化石燃料消耗趨勢進行年度分析,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去年增長0.6%,雖然增長幅度比往年來的低,但是這與原先期望的降低碳排的目標相去甚遠。同行評審的研究發現,今年美國和歐洲的煤炭使用大幅下降 ,但是相對的,天然氣和石油的消耗量都「強勁增長」。
2019年全球碳排報告的聯名作者-東英格蘭大學的科琳•勒奎爾(Corrine Le Quere)說:「我們清楚地看到全球煤炭使用的波動,大多數國家的煤炭使用量都在下降,但是相比之下,天然氣的使用卻沒有減少。天然氣現在成為碳排放量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勒奎爾說,近十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率呈指數增長,預計今年平均將達到410ppm(百萬分之410),這是至少80萬年來的最高水準。
這項報告應該會使聚集在馬德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的各國代表們感到不舒服,意思是大家交出的成績單不及格。聯合國上週表示,到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每年必須每年下降7.6%,才能將升溫限制在1.5度C。
作者指出,各國確實有做了一些改善,儘管風能和太陽能等低碳技術的快速增長,燃煤發電廠也逐步在停用,美國和歐洲的碳排放預計將下降1.7%,但是不少國家是以天然氣來取代燃煤,這只能減緩二氧化碳的增加速度。
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研究主任葛倫•彼得斯( Glen Peters)說:「與煤炭相比,天然氣確實是一種較清潔的化石燃料,但現在的情況已不是減緩排碳就足夠,還必須降低排碳,各國應該使用不排碳的清潔能源,才是對環境友善。」
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升高了1度C,後果就是極端氣候,比如2019年,全球出現了一系列致命的超級風暴、乾旱、野火和洪水。聯合國星期三說,2010年代,幾乎可以肯定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今年極端天氣可能造成多達2200萬人流離失所。
全國首個!山東這個市居民今年用上核能供暖了
2019-11-28“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山東省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城市”揭牌儀式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這是繼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工程一期專案第一階段投運後又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國內首個大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商業化清潔供熱示範項目正式落地。目前實施的70萬平方米核能供熱,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這不僅為山東能源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思路,更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貢獻了“山東方案”。
海陽市豐源熱力董事長趙新向記者介紹了核能供熱的原理,主要是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後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整個過程,就是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個大步驟,核電站與供熱使用者之間設置了多道回路進行隔離。每個回路之間只有熱量傳遞,沒有水的交換,沒有任何放射,用戶供暖管道中的熱水也只在社區內封閉迴圈,與核電廠層層隔離、十分安全。”
回應
燒的開水會有核輻射?
非要杠的話,自然環境本身就有背景輻射,也沒見人天天說輻射。
首先從核電機主出來的冷缺水(熱水)是有核輻射的,目前熱回復都讓蒸汽或熱水通過回熱裝置回收熱量,用熱水或熱氣加熱另一個水管的的冷水,要設備完全隔絕輻射材質成本也不會小,那就多次回收,只要最終入戶成本比用煤燒水便宜就好,不然熱水還是要浪費的,目前聽說回收效率還是很不錯的。
確實太不專業了,不但有錯別字,還有概念錯誤。海陽核電站是AP1000三代壓水堆,本身就有兩個水回路,一回路在反應堆內迴圈,有放射性,二回路是推動汽輪機的,已經沒有放射性了,因為兩個回路是經蒸汽發生器隔離換熱的。而給居民供熱的水又是跟二回路換熱的另一個回路,就更沒有輻射了。
人類起源地找到了!波劄那尚比西河 20萬年前豐沃湖區 2019-10-29 聯合報
澳洲迦文醫學研究機構遺傳學教授哈耶斯(Vanessa Hayes)認為人類祖先在非洲巨大湖泊馬卡迪卡迪湖泊(Lake Makgadikgadi)附近安頓下來,在這裡待了7萬年後,開始遷徙。氣候變遷導致綠色土地生成促使人類發生三波遷移,第一波及第二波遷移發生於13萬年及11萬年前。第一波遷移往東北方,第二波遷移往西南方,第三波則在非洲待到今天。
該研究透過非洲人身上數百個粒線體DNA追蹤人類族譜比對而成。
然而,這份發表在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教授斯金格(Chris Stringer)表示,人類的演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他說,「你不能光用現代線粒體方式重塑單一地方人類起源,我認為這是過分解釋資料,因為你只專注在一小部分的基因體,這無法給你人類起源的全貌。」
中科院之聲:我國西北變“暖濕”了沒?
2019-09-30,“中科院之聲”就此前熱傳的“中國西北變暖變濕”發表了文章,指出天氣是短期的,而氣候是長期的,某一兩次的天氣過程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扭轉,需要多考察幾年。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西北區域溫度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由此帶來的潛在蒸發量增加巨大,遠超降水增幅,會導致這些區域乾旱化更為嚴重。而植被能夠恢復,部分是因為雪線衰退導致融水增加,還有部分是因為國家的治理工程改善了生態,這些應該繼續堅持,但對西北的幹濕狀況不可盲目樂觀:儘管近20年這個地區降水增加趨勢明顯,但其增加絕對值並不大,並不能說明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發生質的變化。這個認識後來基本就成了業內共識。
回應
林木把水分從底下蒸騰到大氣了,怎麼保?
照你的邏輯,亞馬孫森林應該早就成沙漠了啊!那麼多參天大樹,豈不是把水早就蒸發光了嗎???哈哈!
百萬年前,是什麼力量讓亞馬遜河流向逆轉 2019-09-30 科技日報
今年夏天,巴西亞馬孫地區持續的大火,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亞馬遜河河底的鋯石年齡在13億到21億年,但安第斯山脈只有幾百萬歲,這表明亞馬遜河流域的礦物質不可能來自年輕的安第斯山脈。亞馬孫上游雖然緊靠安第斯山脈,但河底的岩石顆粒與安第斯山脈的岩石並不一致,反而與河流中下游的岩石屬同一種類。
美國科普作家希德•帕金斯在《亞馬遜河為何會倒流?》一文中說,數百萬年前,自東向西流淌的河流在今天的巴西北部轉而流向大西洋,才誕生了偉大的亞馬遜河。
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維克多•撒希克認為,該山脈的中間部分形成於6500萬年前,而山脈北部則在稍後的幾百萬年中逐漸形成。滿載安第斯山脈的泥沙橫穿美洲大陸流向大西洋的亞馬遜河成型於1000萬年前。在那之前,在如今的亞馬孫盆地,雨水向西流入安第斯山脈東部邊緣的眾多湖泊,然後向北流入加勒比海。
如果單純從學術觀點來講,我肯定也非常反對一刀切地種植樹木來抵抗沙漠化,因為我知道這並不符合生態的自然規律。但是,問題在於現在我們並沒有這樣做,作者的說法完全是自己豎起靶子自己來打。
在這些問題上,咱們國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確實走過一些彎路。寫到這裡,我猜肯定有人要黑一波三北防護林了。當年三北初建的時候,曾經樹種比較單一,有歷史局限性。楊樹種了太多、太密,在今天看來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路。但當年也不是只種了樹,還有別的。
所以說,單把種樹拿出來講顯然是不合理的,畢竟我們從來就沒有搞過所謂的一刀切,走的一直是“喬、灌、草”相結合的道路,最多也就是中下層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實踐方面的問題。
更具體的咱們還可以參見2002年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檔中充分指示了關於因地制宜、恢復原生植被等若干方針。換句話說,文章作者指出的問題,咱們自己都在源頭上做了預防,而作者2019年還把這個寫成新聞,至少也是個拾人牙慧。而新聞,講究的就是時效性,不然為什麼叫news呢。
客觀上講,樹必然要耗掉一部分水,但大面積的乾旱是由植樹造林引起的麼?這種論調不僅缺乏因果性的證據,連相關性的證據也非常匱乏。作者說我們植樹造林把水資源弄短缺了,把國家搞乾旱了,那歐美沒我們綠化做得好,難道就不乾旱了麼?歐美也乾旱啊。乾旱是全球問題,怎麼就到我們家變成了植樹造成的呢?這個邏輯講不通吧。
而且作者引用的文獻和他的論述,存在著眾多不協調。比如他用來論述我國越來越乾燥的文獻中就有明確的表述,認為近年來國內乾旱問題與東亞夏季風減弱有關,絲毫沒提植樹造林的事情。也就是說,乾旱本身確實存在,論文也沒有講和植樹造林有關,這個新聞的作者非要把兩件事捏在一起,造個大新聞。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嘛。這就像是說海盜數量減少可能導致全球變暖一樣,只能當個玩笑而已。但《Nature》偏偏把它當回事一樣發到官網上,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中國不搞環保炒作?因為我們是種樹狂魔 2019-09-27 觀察者網
最近,16歲瑞典輟學學生桑伯格可謂是風頭無兩。9月23日,她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指點江山”、“怒斥政壇”,引來全球目光。
此情此景,讓部分國內網友開始“積極反思”,質疑中國人在環保方面的作為。在桑伯格聯合國演講之後,還有網友稱讚她是在為地球的未來而奔走呼號,指責那些反對她的中國網友思想層次不夠。
層次不夠?一位網友表示,桑伯格只是在“放嘴炮”。
另一位網友則回復了《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聽其言而觀其行”。
既然說道了“觀其行”,中國表示有話說。
1991-2016年,中國一共新增林地527152平方千米,遠遠超出第二名美國的79186平方千米和第三名印度的69205平方千米,庫布齊、毛烏素......一片片綠化了的沙漠見證了中國人種樹治沙的功力。而同一時間段內,森林的消失其實是主要發生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南部,特別是巴西和印尼。
雖然中國的種樹面積冠絕全球,但光靠一個“種樹狂魔”根本不足以概括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截至2016年,中國是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世界並沒有無視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效。早在此次聯合國氣候大會,王毅外長表示: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一員,中國將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義務,言必信、行必果,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變,與各國深化氣候合作的意願不變,推動氣候多邊進程的努力不變。
只要各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建成一個清潔美麗、共同繁榮、命運與共的美好世界!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9_27_519543.shtml
難道就因為是中國,《Nature》說我種樹都有錯? 2019-09-27 觀察者網
2019-09-25,在學術界非常有名的期刊《Nature》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新聞”報導,我認為它的觀點並不是很客觀,論證也並不如何妥當,整體論調比較偏頗。報導對於中國的植樹造林運動表示了部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比較大的質疑。其核心觀點認為,在中國的植樹造林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的短缺。作者部分肯定了我國植樹的成績,說樹木阻擋了沙漠化。但話鋒一轉就說很多非原生植物被用於沙漠綠化,還說有科學家擔心這樣的種植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甚至引用了牛津大學地理學家的言論,說這個主意不錯,但是在沙漠中種樹是愚蠢的。
氣候變遷!大陸西北正變濕變暖 戈壁也泛綠意 2019-09-18 聯合報
千百年來,中國西北給人的印象都是冬季酷寒、全年乾旱少雨。但大陸長期的研究卻發現,受氣候變遷影響,一個日益明顯的趨勢是,大西北正在變暖、變濕,曾經寸草不生的戈壁,如今也開始泛出綠意。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注意到,中國西北降水增多的變化。他後來並提出,西北氣候可能正在向「暖濕」轉型的推斷。
大陸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丁一匯說,「30多年來的情況證實了這一推斷。降水增多主要由於氣候變暖,趨勢預計持續到21世紀中葉。」
根據陝甘寧青等省區氣象部門的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呈升溫趨勢,大部份地區降水也增多。2000年之後,「暖濕化」更為顯著。
以甘肅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十年升溫攝氏0.29度,降水則是東西有異,河西走廊每十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7.7%。
丁一匯表示,「自然變暖的正周期與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正趨勢疊加,導致這一情況。這是趨勢,而非周期震盪。」
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張強指出,西北地方對全球變暖的回應更敏感,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更顯著。如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十年升溫0.45度,明顯高於全國和全球平均水準。
新華社稱,專家認為,這將是西北發展和生態改善的大好機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的資料顯示,2018年甘肅省植被覆蓋度為近18年來最高,戈壁荒漠面積減少,生態環境顯著恢復。
在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鎮建立農業合作社的何甲奇說,經濟作物適種區正在向北、向高海拔地區移動。「現在高海拔地區也能種菜,錯季上市菜價高。」
但專家也警告,氣候變化是「雙刃劍」。目前中國西北地方出現「旱澇並存並增」的新情況,極端天氣增多、加大了防災、減災壓力。
中科院副研究員李宗省說,氣候變化為西北帶來新機遇,但西北乾旱的本底環境不會改變,應協調好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關係以應對新挑戰。
極端氣候大挑戰/全台半年農損破12億 農業地圖大挪移 2019-08-14 聯合報
極端氣候正逐步改變台灣的農業地圖,過去只種在熱帶的咖啡樹,如今爬上了海拔800到1000公尺的摩天嶺,甜柿要好吃,得往更高的梨山種植,以往全台蓮霧種植曾達8000多公頃,現在面積剩不到一半,過去適合東南亞的紅毛丹、山竹,已在台灣攻城掠地,氣候改變,台灣農業地圖正面臨歷來最大挪移。
農委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長李文立表示,近年台灣常乾的時候太乾,暴雨驟降又成水患。冬季該來的低溫沒來,或一下子暴冷,環境充斥不規律性。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水稻博士楊嘉凌說,地球暖化帶來極端氣候,造成今年多種水果農損程度,前所未見。
楊嘉凌說,去年暖冬現象很明顯,今年入春後更持續高溫,造成應在清明時分開花的荔枝,開花率都奇差,接著龍眼也不開花,蜜蜂採不到蜜,「是60年來第一次看到」。今年荔枝、龍眼和龍眼蜜都奇貨可居,有錢難買。彰化市農會總幹事林毓源說。全國龍眼蜜評鑑也停辦。
一會兒霸王級寒流又暖冬 農民:投降了
南台灣驕傲的蓮霧,去年3斤15顆拍賣價曾賣出3萬天價,但這幾年一會兒霸王級寒流、一會兒又是暖冬,全台蓮霧種植面積從極盛期的8000多公頃,到最近2年只剩3800公頃左右,種蓮霧近30年的王瑞雄說,幾乎每年都有新考驗,所有看家本領都得拿出來。有同行農民看到他感嘆「雄哥,我今年投降了。」
因應極端氣候 農委會將召開會議
台中區農改場作物環境課課長白桂芳博士說,大數據要經過幾年才能捉住大自然變遷的規律,耕作技術、管理與習慣都須開怡慢慢調整。中興大學植物病理教授蔡東纂說,近幾年氣候加劇改變,農民因應氣候改種植物要「適時適種」,評估作物經濟效益,多向學術單位請教新知、學習技術,同時了解市場需求。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室陳盟松博士說,作物跟人一樣,只要免疫系統強自然健康,面對不可測的天氣變數,一定要讓果樹在逆境更有抵抗力,短期內農友可動手做的,就是果樹強壯樹勢,田間管理更不能再以傳統思維與習慣面對,要隨時調整出最適合的條件。
不過, 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卻是我們哺乳動物的復興時期,過於溫暖的環境不利於恐龍這樣的大型爬行動物的發展,但是恆溫又散熱能力佳的哺乳動物卻可存活,加上植物茂密,因此哺乳動物開始大型化。
除了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以外,在2.52億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也來自於全球暖化,那是地球生物史上最災難性的浩劫。這次暖化事件也是由火山活動引起的,一般認為,是西伯利亞出現極大面積的地殼破裂,地幔物質大規模噴發,稱為西伯利亞玄武岩事件(Siberian Traps),引發了氣候混亂和廣泛死亡。
當時氣溫在很短時間上升了10度,這比人類開始燃燒化石燃料後,造成的升溫1.2度還要劇烈,大約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都滅絕了。
我們不確定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期間,溫室氣體濃度有多高,但它們可能遠遠高於今天。一些模型表明,當時二氧化碳含量高達百萬分之3500ppm,今天的二氧化碳濃度略高於400 ppm 。
不過,我們人類的威力也不弱,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期間,溫度上升的時間很長,長達15萬年;至於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花費了1萬到2萬年 ,才達到全球災難的暖化。而我們人類造成1.2度的全球升溫,只用了150年。
這就是當今氣候變化與地球史高溫記錄的最大差異,也是我們對於當前氣候變化的後果難以預測的原因,關注的不僅僅是「地球正在暖化」,還有「我們不知道生命調整的速度該多快」。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如何落幕已不可考,不過古氣候學家倒是已經知道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是怎麼結束的,是一種小型的漂浮型水生植物救了地球,它叫「滿江紅」(Azolla),當時的北極海是個巨大的淡水湖,滿江紅長滿了北極湖,一年一生,枯萎後就沒入湖底,也就碳給封存住了,滿江紅花了80萬年的時間,將大氣層裡的二氧化碳給降低,從始新世早期的3500 ppm,下降到650 ppm,之後交給其他的植物接手。
以前曾經這麼熱嗎?談地球史的高溫時期 2019/07/14
全球暖化正在進行,幾乎每一年都在刷新「有測量以來的最高溫度」,這是人類造成的氣候異常,我們有責任好好收拾,否則人類僅是地球上的一個短暫過客。那麼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有沒有比人類造成的氣候異常還要熱的高溫時期?是有的,大約在5600萬年前。
生活科學報導,地球經歷了不止一次的極端氣候振盪,全球從極端寒冷到極端溫暖,南北兩極也從極度的封凍到完全無冰。今天的全球環境,屬於全球溫暖時期,冰山只存在於寒帶,多數地方都無冰(除了高山)。然而在5600萬年前,即使是北極圈,也都是一片郁鬱蔥蔥的綠色景觀,甚至還要提防鱷魚,古氣候學家將那段時期,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Paleo-Eocene Thermal Maximum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的古氣候學家斯圖亞特‧蘇瑟蘭(Stuart Sutherland)表示,地球的氣候自然會振盪,原因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與地球軌道的週期擺動,以及地軸的變動有關。由於這些振盪,地球經歷了冰河時期,和更溫暖的間冰期。
但是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的高溫環境,地球在2萬年的時間裡,全球增溫了5到8度,而且海洋嚴重酸化,造成底碳酸鹽大範圍溶解。這可能不只要地球軸線的傾斜度,還要改變其地球公轉軌道的路徑形狀,即使如此還不夠,另一個罪魁禍首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我們今天對此非常熟悉。
但是,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並沒有人類,那麼二氧化碳濃度是如何變高的?日內瓦大學的地質學家賽巴斯欽‧卡斯泰爾特(Sébastien Castelltort)說,科學家還並不十分確定當時的二氧化碳來源。其中一種猜測是「火山爆發」,火山氣體中,二氧化碳佔最大量,大量噴射到大氣中自然引發溫室效應,同時可能融化封凍的海洋甲烷層(也就是在大陸棚的「可燃冰」),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有效,大約8~80倍。
嚴寒天氣讓“氣候變暖說”受質疑 事實上極寒也是全球變暖的表現 2019-02-03 環球時報
美國中西部氣溫比北極還要冷,歐洲多地被大雪覆蓋得嚴嚴實實,而澳大利亞如同置身於火海一般,巴西、智利和印尼等地則洪水肆虐。進入2019年才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極端天氣已經使世界多地的人類生活陷入了停滯。在美國,極寒天氣已經造成包括數名學生在內的至少21人直接死亡,多個州宣佈進入緊張狀態,學校關閉,地方政府要求人們待在家中,因為在外僅數小時就可能凍傷。與此同時,野火在澳大利亞連日來破紀錄的高溫炎熱中肆虐,超載的電網導致廣泛的電力故障,許多野生動物因高溫缺水成群死去。極端天氣也引發了全球熱議。一些政客還趁機“蹭熱點”,呼喚“氣候變暖趕快到來”。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科學家稱,目前的極端天氣就是因為氣候變暖。
“美國天氣將坐上過山車——創紀錄寒冷後將是創紀錄的升溫。”德新社2日稱,美國的天氣很瘋狂。根據天氣預報,在經歷了極寒後,美國多地氣溫將大幅上升。在伊利諾州羅克福德市,未來兩天氣溫將從零下35攝氏度升到零度以上約10度。
與極寒相比,每年的酷暑可能更難熬,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統計,有歷史記錄的20個最熱的年份都是在過去22年中出現的。美國PLOS Medicine最近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80年美國與熱相關的死亡人數將增加5倍,而不發達國家更嚴重,如菲律賓預測同期同類死亡人數將增加12倍。
極地渦旋效應 會不會凍傷美國經濟? 2019-02-02 經濟日報
美國經濟景氣向來在冬季萎縮,但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效應可能使情況雪上加霜。
巴隆週刊(Barron's)報導指出,自2002年以來,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從一年的末三個月到次年的頭三個月,以年率計算平均縮減約13%。
這是因為年終假期購物旺季結束,而且舉家出遊活動減少了。受寒冬天氣影響,民眾減少上酒吧和餐廳消費,買車和購屋的支出也縮減。
極地渦旋會帶來什麼經濟效應?以2014年的極地渦旋為例,當時美國經濟呈現榮景,但第1季GDP季增年率卻仍萎縮1%,這還是經過季節因素調整過的數字。
那麼,今年會是什麼情況?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Nowcast模型估計,美國第1季GDP季增年率可達2.2%,但此數自1月18日以來就未曾更新。就算先前聯邦政府局部關門並未妨礙經濟數據發布,相關效應也要到數周後才會浮現。在那之前,投資人宜穿暖和些,準備「禦寒」。
美國為何「龍捲風」特多? 2018-11-15
(黑點是1951年至1982年龍捲風的發生地。其中,美國、加拿大、孟加拉的黑點最密集)
龍捲風(tornado),是威力很強且極具破壞力的空氣旋渦,直徑,由數十米至數百米不等,平均約250米。
龍捲風路徑的長度,平均約在5到10公里之間,然而亦有長達300公里的紀錄。龍捲風的生命期,最短的不到1分鐘,但有些則可長達數小時,平均約10分鐘。
龍捲風的風速大致在每秒100米左右,有時更可高達每秒200米以上。強烈颱風,中心最大風速亦極少超過每秒80米,可見龍捲風之旋轉風力遠大於颱風。
【生成條件】
不論陸龍卷、水龍卷,其生成條件均極相似,基本上必須有旋轉量並有極不穩定空氣擾動,或高溫高濕空氣與冷空氣的劇烈輻合作用。因此,龍捲風常見於中緯度溫帶氣旋及強烈對流雷雨的附近。5至8月間,出現龍捲風的頻率最高。
在大部分地區,龍捲風常發生在白天最溫暖的時刻,因為當時地表空氣被加熱而變得不穩定;在美國中西部大平原,大多數龍捲風發生在午後到傍晚這段時間。
【美國中西部大平原】
世界上75%的龍捲風發生在美國(每年約800至1100個),另5%則侵襲加拿大。
美國中西部大平原是龍捲風盛行地區,因為西側有從洛磯山脈吹來的幹空氣,南側有墨西哥灣吹來的暖濕空氣,兩股氣流交會的結果,使得該地區大氣非常不穩定,經常發生龍捲風。中西部大平原的西側,發生龍捲風最頻繁,更有「龍捲風走廊」之稱(Tornado Alley,如下圖紅色區域)。
【孟加拉】
孟加拉,是僅次於美國、加拿大的龍捲風盛行地區。
因為孟加拉「颶風」頻繁,以前看新聞報導「龍捲風」重創孟加拉,我還以為是記者的筆誤,後來才知孟加拉真的龍捲風盛行。
孟加拉與美國中西部大平原有類似地理狀況,孟加拉位於平原地區,北方有雄偉的喜瑪拉雅山,南方是印度洋。
十二月至次年三月,東北季風的冷幹空氣,與從印度洋來的暖濕空氣,兩股氣流在孟加拉交會(如下圖),使得孟加拉在此季節經常發生龍捲風。
始皇祖母陪葬墓發現已滅絕新種屬長臂猿遺骸2018-6-25新浪科技
2006年,考古人員在戰國時秦陵園挖掘了13個陪葬坑,其中12號坑內出土了很多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此前從未在墳墓內發現過長臂猿,從在墓中的放置表明它曾被當作寵物飼養,可能因此加速了它的滅絕。
這種長臂猿被命名為富有象徵意義的“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這參考了長臂猿在中國傳統上的崇高地位
研究人員在6月22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導說,在一個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古猿頭骨可能屬於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長臂猿,然而在過去的2000年裡,這種靈長類動物已經滅絕了。儘管在這段時間裡,其他幾種靈長類動物也相繼消失,但這種長臂猿將成為自上個冰河時代在距今12000年前結束後消失的第一種猿類。
2004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發現了一座大型墓葬,其歷史可追溯至距今2300年前至2200年前。該墓葬據考證屬於秦始皇祖母夏太后,而秦始皇墓及兵馬俑則位於該墓葬東北約50公里處。
對該長臂猿顱骨形狀進行的仔細研究表明,其前額更陡峭、顴骨更窄、眉骨更細,比長臂猿的4種活屬的任何一種都要窄。同時,古代長臂猿的臼齒也很獨特,其磨面比大多數長臂猿的都要大。研究人員尚無法確認這種長臂猿是當地物種還是從其他地方進貢而來。
Chatterjee說,如果“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原產於中國,它的滅絕可能與人類造成的環境壓力有關,因為在過去的2000年裡,中國的人口曾迅速增長。
然而,其他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這些遺骸應該被放入一個新的屬中。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卡本代爾分校人類學家Ulrich Reichard說,長臂猿的化石記錄很少。這就意味著很難知道現有的4種長臂猿(Hoolock、Hylobates、Nomascus和Symphalangus)是如何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進化而來的。
長臂猿是靈長目一科動物的通稱,有4屬16種,因臂特別長而得名。長臂猿棲息於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雨林,樹棲,白天活動,善於利用雙臂交替擺動,手指彎曲呈鉤,輕握樹枝將身體拋出,騰空悠蕩前進,一躍可達10余米,速度極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飛鳥。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時,雙臂上舉以保持平衡。
https://tech.sina.com.cn/d/c/2018-06-25/doc-iheirxyf4294771.shtml
相關新聞
拍板!台灣獼猴等8種保育類動物 降為一般類
一文讀懂“風雲二號” 奠定中美歐三足鼎立格局
2018年6月5日21時07分,中國最新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1977年11月開始,中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了17顆,目前在軌運行的有8顆,形成了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兩大系列,包括其中5顆運行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E/F/G/H,風雲4號)和3顆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B/C/D)。風雲二號衛星總指揮李海生介紹說,由於風雲二號的每一顆衛星都在不斷改進,這次發射的風雲二號H星是該系列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穩定的衛星。相比早先發射的G星,H星有15項技術狀態得到改進提升。
趙堅還透露,風雲二號H星的一大亮點是它的定點位置。據介紹,原先它計畫定點在東經86.5度,由於目前運行於印度洋上空的歐洲氣象衛星均處於超期服役狀態,應世界氣象組織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要求,它的定點位置改為東經79度,使其覆蓋範圍不但包含我國全境,也可以彌補歐洲氣象衛星退役後,印度洋上空出現的氣象衛星監測空白,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等提供氣象衛星監測服務。
可以說,風雲二號H星的定點位置之變,也體現了中國風雲氣象衛星的國際話語權不斷提高。該系列衛星已經達到國外同類衛星的先進水準,也是國際災害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目前已經形成與歐洲和美國氣象衛星三足鼎立的局面,東半球的氣象預報就主要靠我國的氣象衛星提供資料,它正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家使用者提供服務。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介紹說,風雲二號系列衛星已經成為我國定量化應用最好的衛星,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測算,風雲衛星的投入產出比達1:40。作為風雲二號的收官之作,風雲二號H星的發射對於我國兩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業務接續有著重要意義。今年5月1日,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已經正式投入業務運行。按照規劃,中國還將發射一系列與氣象相關的衛星,包括3顆風雲三號衛星、2顆風雲四號衛星、1顆晨昏軌道氣候衛星、1顆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衛星和1顆高光譜衛星。此外還將研製一顆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和2顆降水測量雷達衛星,它們將大幅增強我國對天氣預報、尤其是各種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的監測能力。
比火星更冷 美國一億人籠罩冰封氣溫下2018-01-08 中央社
由於極地風暴和致命冬季風暴相繼襲擊,美國約有一億人口目前籠罩在酷寒氣溫之下。位在美國東北部最高峰的華盛頓山天文台更測到攝氏零下69度的體感溫度,比火星表面更冷。在普羅維登斯和新港(Newport),至少有40人因氣候原因在醫院接受治療,包括心臟病發、因吹雪機或鏟雪而受傷、凍傷和其他傷病。
地球怎麼了?南北半球 溫差直逼100℃ 2018-01-07聯合報
極端氣候作祟,北半球的美國和加拿大近日天寒地凍,已造成二十一人死亡,海陸交通大亂,加拿大低溫甚至下探攝氏零下五十度;南半球的澳洲卻遭熱浪強襲,雪梨氣溫飆上攝氏四十七點三度,刷新近八十年來紀錄,墨爾本部分柏油路融化,當局頒布全面禁火令,以免星火燎原。
美加東部遭大雪、刺骨低溫和強風侵襲,美聯社說,約一億人受影響,從威斯康辛州到德州,至少十九人死亡,加拿大也傳出兩死。惡劣天氣造成美國數以千計航班取消,六日逾三千四百廿架次延誤,其中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和南卡查爾斯頓國際機場情況最嚴重,許多跨洋班機掉頭或轉降。新英格蘭和中大西洋地區數以百計學校關閉,鐵路服務暫停或減班。
氣候為何亂了套? 全都怪暖化2018-01-07聯合報
氣候變遷造成各地溫度失常,不僅北半球美加酷寒、大陸各地出現寒潮現象,南半球澳洲則出現出現酷暑情況。國內這波雖僅是一般寒流,但兩年前也曾出現過「霸王級寒流」,連平地都降冰霰,全球各地氣候「大逆轉」愈來愈頻繁。氣象專家分析說,這跟副北極震盪、極渦偏弱有關,都是全球暖化長期的趨勢之一。
氣象局預報員程川芳表示,正常情況下,北極圈氣流是東西向快速流動,會把冷空氣鎖在北極圈中,冷空氣就不會南下。而當副北極震盪時,氣流轉為南北向,冷空氣會往低緯度潰堤,造成強烈寒流南下。導致北極變暖,而中低緯部分地區卻變異常寒冷的原因。
但是在推廣種植方面,仍需要朝廷的介入和乾預。以紅薯為例,它雖然在乾隆八年即已傳入河南,但乾隆五十年仍需要皇帝親自叮囑河南官員推廣種植。(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諭軍機大臣等:“閩省地方向產番薯一種,可充糧食,民間種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屢經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種豫省,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著傳諭軍勒渾,即將番薯藤種多行採取,並開明如何栽種澆灌之法,一併由驛迅速寄交畢沅,轉飭被旱各屬,曉諭民人依法栽種。”)
與玉米和紅薯相映成趣的是占城稻在中國推廣普及的歷程。宋真宗時遣使至占城,取稻種三十石種於福建(也有研究者認為占城稻進入中國的時間可能更早,甚至在宋朝建立之前)。因其耐旱,大中祥符五年又取稻種三萬石,分種於江淮、兩浙。當時的中國晚稻(如紅蓮稻)自播種至成熟需150天,粒肥而香;占城稻只需100天(後縮短至60天)即成熟,但單產量低,且味道不好,屬於下等米,只供農民食用,或用做軍糧、馬料。而正賦(上供米)仍徵收宋朝本國的晚稻粳米。宋朝官米(以及地主租米)只收晚稻粳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占城米不耐儲存,容易腐爛變質。
馬鈴薯在歐洲的境遇與占城稻、紅薯和玉米在中國的遭遇相似。它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就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並且傳播開來,但是在此後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歐洲對馬鈴薯的消費量並不是很大。直到十八世紀初歐洲因工業革命、醫學技術改善、經濟進入良性發展等原因而發生人口膨脹,馬鈴薯才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由此可見,在選種育種技術相對落後的古代,糧食作物的“產量高”與“口感好”這兩個特徵就像蹺蹺板的兩頭,很難兩者兼顧。在過去的小農經濟年代,農民種地都是自給自足,在正常年景,農民肯定會優先選擇種植口感更好而產量偏低的糧食作物,在交納租賦及市場出售時,這類糧食也更受歡迎。
由此可見,玉米和紅薯在明朝中葉以後便已傳入中國。明朝晚期,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比如徐光啟就為推廣紅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藷十三勝”進行宣傳:“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敻絕,二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當米穀,兇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幹久收藏屑之,旋作餅餌,勝用餳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而利多,易於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種,初冬收入,枝葉極盛,草穢不容,其間但須壅土,勿用耘鋤,無妨農耕,十二也;根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複生,蟲蝗無所奈何,十三也。”
雖然玉米和紅薯至遲在隆慶、萬曆年間便已進入中國,但它們也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這兩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相信很多70、80年代以前的朋友都吃過玉米飯,在中國經濟落後的年代,很多地區就只能吃玉米飯,這東西雖然吃下去很耐飢餓,但口感太差難以下嚥,若不是迫於無奈很少有人吃。紅薯更是吃了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對玉米和紅薯這些高產作物種植積極性不高。而到崇禎年間,全球進入小冰期,再在全國范圍內,特別是最嚴重的陝西地區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從中央氣象局編纂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佈圖集》、《華北東北近五百年旱澇史料》等文獻中收錄的氣象記錄來看,崇禎大旱始於1627年(天啟七年)的陝西北部,1630年(崇禎三年)擴大到陝西全境及河南,1633年(崇禎六年)擴散到京師(河北),1638年(崇禎十一年)擴散到山西、山東、南直隸(江蘇安徽)。到1641年(崇禎十四年),旱災席捲明朝十五省(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中的十二個,僅廣東、福建、雲南沒有旱災的記錄。從形勢上來看,此時北方各省的旱災已持續十年以上,陝西的極旱已經持續了近十五年,這些地方的大量饑民已經變為流民或參加起義軍,而且外有清軍不斷犯境。即使明朝中央政府有心,也已不具備在這些受災省份推廣種植紅薯和玉米的條件了。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雍正“攤丁入畝”,這兩項政策是清朝中葉發生人口爆炸的根本原因。人口增加導致糧食壓力增大。再加上大片良田改種商品價值更高的煙草棉花等作物,紅薯、玉米,以及後來傳入的馬鈴薯,這些高產作物的種植規模才擴大。
玉米紅薯成就了康乾盛世,為何沒能拯救之前的大明王朝? 2017-02-27
明王朝的滅亡,最主要的是持續多年的旱災,朝廷對饑民流民的處理不當導致農民起義,若不是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遼東的滿清很難跨過山海關。明末清初經過改朝換代,中國人口從明朝的一億多人銳減至1400萬,但在清朝中期又出現人口井噴式增長,乾隆年間人口突破3億大關,清朝人口繁榮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土地政策和推廣玉米、番薯、土豆等耐旱作物。
玉米紅薯成就了康乾盛世,為何沒能拯救之前的大明王朝?
實際上玉米、番薯和土豆等耐旱作物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就進入中國了,這些耐旱作物從萬曆年間到明朝末年,經歷了幾十年,為何明朝廷不將其推廣到全國,來解決旱災和飢荒的問題呢?玉米紅薯成就了後來的康乾盛世,為何就救不了之前的大明王朝呢?
實際上根據方志記載,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紅薯。而生活在隆慶年間的徐渭更是詠過馬鈴薯“似芋而此差松甘”。由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收錄了紅薯在各省推廣種植的時間:雲南1576年,廣東1580年,福建1593年,浙江、江蘇1608年,四川1733年,廣西、江西1736年,湖北1740年,山東1742年,河南1743年,湖南、陝西1746年,河北1748年,貴州1752年,山西1758年。
《中國史稿地圖集》還收錄了玉米在中國推廣種植的時間:廣西1531年,河南1543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73年,福建1577年,廣東1579年,山東1590年,陝西1597年,河北1622年,山西1672年,江西1673年,湖北1669年,遼東1682年,湖南1684年,四川1686年,安徽1735年,新疆1846年。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書的《鞏縣志》中,稱其為“玉麥”,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則稱其為“番麥”。最早稱呼其為“玉米”的是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在明朝萬曆年間的小說《金瓶梅》裡面,提到過“玉米麵鵝油蒸餅”的做法:將玉米麵與小麥麵摻勻,打好池子,澆入燒化的鵝油,再開水燙,邊燙邊攪,略冷用手搓揉成塊待用。把搓揉好的面塊分成五大塊,每塊揉好擀薄,抹上鵝油,撒上鹽、花椒面,卷出條按薄,逐塊如法待用。將搓好的椒鹽坯料,放籠中蒸二十分鐘,出籠待涼後,剁成二指寬條,擺盤上桌。《金瓶梅》當中出現瞭如此講究的做法,可見當時玉米的各種食用方法也已經為北方人所熟知。
研究:全球變暖帶給中國的好處將“很快出現”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5-10-16報導,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說,如果全球變暖現象持續下去,地球的熱赤道將北移,使得東亞季風雨帶從中國南方向北方推進。
熱赤道是指每一條子午線上年均氣溫最高的一系列地點組成的一條環繞地球的連線。
專家預測,假如這樣的氣候變化發生在中國,從西部青海省流至東部沿海山東省進入渤海的黃河兩岸將重新出現竹林。
此外,水稻種植區很可能會擴大至中國北方乾旱地區的長城一帶,而常年缺水的北京將不再需要從南方調水。
在權威研究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中,由楊石嶺教授領銜的科學家團隊說,這一根本性變化將“很快出現”在中國。研究團隊在報告的結論中說,中國北方將“最終隨著全球持續變暖而變得濕潤”。
報導稱,支持其說法的證據深埋在黃土高原之下。黃土高原位於黃河中上游,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研究團隊對距今2萬年前的末次冰盛期之後的C4植被(光合作用初級產物為四碳化合物的草本植物)生物量進行了分析,發現全球變暖導致季風帶向北推進了多達300公里。
報導稱,這一新發現對全球變暖將加劇該地區缺水問題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近幾十年來,亞洲季風雨帶逐漸南移。由於恰逢全球氣溫升高,中國主流科學界擔心,目前中國每年出現的北方乾旱、南方洪澇現象正是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之一。
此類擔心幫助中國三峽大壩和南水北調工程贏得了支持。這兩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分別是為了抗擊洪澇災害和解決缺水問題。
報導稱,然而,與包括西部新疆省區在內的中國北方其他地區一樣,北京近年來的降雨量卻在增加而不是減少。
科學家還發現,由於草原和樹林面積的擴大,新疆和內蒙古的沙漠面積在縮小。
這位甘肅省蘭州大學的研究員說:“從長期來看,也就是從每數千年就會重複的規律來看,他們的說法似乎是可信的。”他說:“但中國北方在今後幾十年是否會變得濕潤仍有待討論。過去幾十年的觀測數據似乎與他們的說法相矛盾。我們看到中國北方以與全球變暖相同——或更快——的速度變得乾燥。”
他說,這一最新發現不應被當作藉口來逃避當前緩解全球變暖負面影響的努力。
相關新聞
中國將投865億建16個“海綿城市”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0_18_337956.shtml
氣候改變歷史
作者:(美)約翰 2014 金城出版社
內容簡介
薦舉的學者,或多或少都須經受「環境決定論」之批評的風險。他們必須在兩極——或者是人類完全被動地受制於自然環境,或者是所謂「人定勝天」的偉大實踐——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也許就是最接近歷史真相的那一點。編者相信,從這本《氣候改變歷史》選譯的文章中,讀者可以捕捉到某些思想的閃光,更可以體會到環境歷史學者在處理氣候與疾病此類敏感歷史素材時,所顯示出來的謹慎的治學態度,以及那種敢於標新立異的學術品質。
狄·約翰(John Didier),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授,現任該校人文學院副院長。1961年出生在美國懷俄明州一家偏遠的農場,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西部牛仔。1984年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土壤科學專業,其后留學台灣,學習中國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1989年秋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攻讀東亞研究博士學位,曾師從余英時、崔瑞德(Denis Twitchett)、浦安迪(AndrewPlaks)、彼特森(Willard Peterson)等海外漢學泰斗。攻讀博士期間,專注於中國10世紀《化書》的解讀,對自然環境與人類存在之間的關系,產生了深厚的關切,由此成為他摯愛環境歷史這一新領域的契機。著有《在方框內外:古代中國和世界的天空與信仰之變遷力量,公元前4500年—公元200年》(2009年)等。
目錄
全球同此涼熱
氣候變化與歷史
氣候與近代世界環境歷史
中國人對氣候的態度
怕熱的歐洲人
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熱是一種罪
發明熱帶性
對自然的殖民
怕冷的草原人
停滯的文明
——波利尼西亞人、愛斯
基摩人和游牧民族
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
移動的初步考察
氣候循環和成吉思汗的崛起
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
氣候變遷和農業衰敗對
羅馬帝國覆滅的影響
「所有的人都跑了」
——17世紀中葉(1644—1683)
的戰爭和環境危機
冷吱吱! 北極「極地渦旋」掃台灣2014-02-11
這幾天全台冷颼颼,到底為什麼台灣氣溫會這麼低呢?其實是因為北極上空冷空氣形成了「極地渦旋」,這個「極地渦旋」往東南偏移,擠開了台灣上空的暖空氣,使得全台都可以感受到這波寒流的強大威力。
台北低溫10度C以下,帽子、手套、圍巾全身包緊緊,到底為何會這麼冷啊,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我們亞洲西伯利亞這一帶,冷空氣也慢慢增強,那我們這邊算是也受到一些邊緣的冷空氣影響,所以我們也感受到連續持續地冷。」
看看氣象圖中深紫色的區塊,這種環繞在北極上空的冷空氣,逆時針旋轉的低氣壓就叫做極地渦旋,畫面中左邊就是北美地區,日前因為極地渦旋發威,讓美加邊界的尼加拉瀑布結凍了,在右邊的亞洲地區威力也不小,讓日本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大風雪,而這極地渦旋往東南偏移當然也掃到台灣,讓民眾凍到不行,再加上這回北極被暖空氣入侵,兩大高氣壓渦旋切斷了西風,讓天氣系統停滯不往東走,變成一個像是希臘字母Ω一樣的圖案,在氣象學上就叫做阻塞高壓,阻塞高壓讓冷空氣在定點發威,因此這個星期大家都凍到骨子裡,不過因為近幾年來的暖化現象,否則極地渦旋會讓氣溫更低。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小時後其實台灣的天氣比現在冷很多,那個時候冬天一到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結霜,平地也可以,這就是我們講說全球暖化的影響。」其實10度以下才叫做寒流,1974年和1977年一年有約9天寒流來襲,到了2005年只剩下6天,2010年根本是暖冬只有3天,近30年來寒流日遞減,如果不是極地渦旋,台灣民眾要見到霜雪的機率,越來越低。
今年冷熱旱澇四重天 「極端天氣成趨勢」【聯合報2012.12.29
二○一二年走到盡頭,回顧今年天氣,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以「極端天氣真多!」總評今年氣候,且這或許不是異常個案,未來可能變成趨勢。
鄭明典細數,今年從年初到年尾都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甚至可追溯至去年十二月。上個冬季全台日照異常偏少,有八個氣象站都測得當地同期日照時數最短紀錄;到了二、三月,冷暖交替頻繁、起霧次數多,很多建築物的牆壁、地板都出現「反潮」現象,看起來就像「牆壁冒汗」。
鄭明典說,今年「入梅」早、「出梅」晚,梅雨季的累積雨量是一九五○年以來最多;到了七月,台北非常熱,單月氣溫達到攝氏卅六、卅七、卅八度的日數都破紀錄。
從九月中到十月中,台灣東部近海有個「大低壓渦旋」,讓台灣經歷了一小段乾旱,但是十一月中旬風向轉變。
從十一月廿一日到十二月九日,台北連續下了十九天雨,紀錄上僅次於一九五六年的連廿天;如果從十一月十五日算到十二月十五日,這卅天台北的累積雨量刷新一九五一年來的紀錄。
鄭明典認為極端天氣應該和全球暖化有關。他解釋,全球暖化不是氣溫「一起上升」,各地增溫幅度不一,大氣的冷、暖區域改變,影響大氣環流,造成的天氣現象就和以往不一樣。他說,中緯度地區最常有天氣異常狀況,台灣因為介於中緯度和熱帶地區,天氣變化相對比較緩和。
鄭明典表示,明年第一季的台灣天氣主要受來自大陸的冷空氣影響,大致上以乾冷為主;中、南部日照多,可能抵銷「冷」的效應。他說,總體看來北部、東半部氣溫正常略偏低,中、南部在二、三月正常略偏高,全台雨量都是正常略偏少。
美國二○一二年伊始,冬季悄悄地消失了,提前報到的春季與夏季帶來了野火、酷熱與乾旱,秋季則出現百年一見的可怕颶風珊蒂。美國並非特例,一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現象頻繁程度創下紀錄,也符合科學對氣候變遷後果的預測。
科學家曾在期刊或現實生活影像中警告的暖化現象,今年都一一出現,包括北極浮冰大量消融、美國許多城市氣溫飆破攝氏卅五度、旱災頻繁、洪澇肆虐,以及暴潮淹沒紐約市。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賈拉說:「預測指出全球極端氣候將愈來愈多。」
巴西里約熱內盧廿六日出現攝氏四十三點二度的高溫,創下一九一五年以來最高紀錄。今年全球有五國平均溫度創新高,但沒有一國打破嚴寒紀錄。今年是美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全球均溫若以截至十一月為止的數字推算,今年是一八八○年有紀錄以來的第八熱。
過去一年,全美逾六萬九千個地區創下高溫新紀錄。美國心臟地帶極端氣候一個接一個出現,無法恢復常態。美國國家氣象局代理局長蘿拉‧佛吉歐尼說:「常態已改變,極端就是常態。」
非洲部分地區、俄羅斯、巴基斯坦、哥倫比亞、澳洲與中國大陸則面對致命的洪災。賈拉表示,今年最令人困擾的是北極融冰。北極夏季浮冰面積劇減,比過去最低紀錄還少百分之十八。
格陵蘭冰蓋有消融現象的部分,面積達百分之九十七。賈拉說:「北極的改變會影響其他地區的氣候,融冰即為暖化現象擴大所致。」
想辦法適應吧… 氣象專家:地球沒救了!【聯合報 2012.12.29
中央氣象局認為今年台灣極端天氣現象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許晃雄指出,這陣子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很奇怪」,不過目前還沒有公認的解答;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直接說,「地球沒救了啦!想辦法適應環境才是真的。」
許晃雄舉例,這兩年美國出現不少極端天氣,卻沒有一個夠完整的解釋;他說,原因有可能是全球暖化,但也只是科學家的推測,不是結論。
既然全球變暖,歐洲怎麼會酷寒?許晃雄說,今年夏季北極的海冰面積是破紀錄的少,有科學家認為,海冰少代表當地空氣比以往暖,會形成一個類似「Ω」形的「阻塞高壓」。在夏天,高壓區造成熱浪,到了冬天,高壓區東側就出現嚴寒。
彭啟明認為,全球的極端天氣將愈來愈多,例如英國氣象局就預測明年會很暖,只是在台灣不一定「有感」。彭啟明也提到許晃雄的例子說,在「暖化」的趨勢下,可能某些地方要注意的是「寒害」,或是空氣品質變糟,人們以前不容易將這些影響和暖化聯想在一起。
彭啟明說,氣候變遷已是趨勢,目前人們能做的,大概就是透過政策、風險評估管理等措施,幫助自己適應環境。
各國只顧利益 誰管氣候危機?【聯合報╱鄭方婷/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卡達多哈) 2012.12.10
第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在卡達首都多哈落幕。主辦國卡達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加上OPEC會員國長期以來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冷感與採取不合作態度,一開始便令人懷疑卡達積極爭取承辦本次會議的動機。兩周會議下來,果不其然議長的表現遭到NGO強烈批評,認為其缺乏促使國家間達成共識的決心與意願。
里約+20峰會落幕 聲明被批「慘痛失敗」 2012/6/24 人間福報
一連三天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20」峰會)周五落幕,大會在抗議聲浪中通過並簽署共同聲明,承諾改善全球超過十億人口的貧窮問題,及復育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但批評稱,這項共同聲明是「慘痛的失敗」,對其受到各國利益左右而感到失望。
這項共同聲明將從二○一五年起,取代屆滿的「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但其目標定向會留待未來討論,預料將是漫長且充滿激烈爭議的過程。批評者認為,今次峰會白白浪費了改善全球環境的「歷史性機會」。
全球氣候變遷政策奠基人、英國經濟學家斯特恩說:「我們今天面對的兩個明確挑戰,是要根除全球貧窮及管理氣候變化的威脅。但峰會沒有提出有關其嚴重性的證據,以及所應採取的緊迫行動。」
儘管這是聯合國二十年來有關可持續性發展的最大型峰會,但只有不到一半國家領導人赴會,只派出大使、部長,甚至只是代表團出席。缺席的重量級領袖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亭、德國總理梅克爾及英國首相卡麥隆。
中國環保進步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日報》6月22日認爲,中國在3年前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被看作新氣候保護協定的阻礙者",這次在裏約熱內盧峰會上"只是對具有約束力的環境保護不感興趣的許多國家之一"。"然而與峰會結果無關的是,中國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 2012-12-29 13:45:36
進入小冰河期? 氣象專家:嚴寒天氣是暖化後果 2012-02-8
最近全球多國正受到極寒天氣侵襲;有人說地球目前正進入「小冰河期」。但「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提出反駁。更有科學家指出:極端的嚴寒天氣其實是暖化的後果。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指出,跟2009至2010年相比,今年寒潮來得比較遲。2009年的寒冬由12月開始持續至翌年2年,而2006年冬季的情況亦較今年嚴重,因此即使歐洲當前受到嚴寒天氣侵襲,但並不代表今年會是歐洲歷史上最冷的冬季。
事實上,歐亞縱然目前正面對極寒天氣,但北美洲的天氣近日卻連連出現反常高溫,加州的長灘市(Long Beach)更錄得破紀錄的攝氏30度高溫,顯示「小冰河期」之說並不成立。
嚴寒乃暖化後果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亦指出,由於地球變暖讓北冰洋表面冰層融化,極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層覆蓋,海面上的空氣溫度會上升,繼而擾亂北極氣流,讓寒冷空氣湧向歐亞大陸北部,導致當地氣溫驟降。
稍早前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持續的極寒天氣顯示地球正進入「小冰河期」。縱然英國氣象局事後發文反駁,指當前的寒冷天氣是地區性的短暫現象。然而「小冰河期」之說仍然於全球各國不逕而走。
歐亞酷寒 源於「北極濤動」2012.02.09
世界氣象組織2012.02-7日在日內瓦發布消息說,根據成員氣象組織提供的信息,近期歐亞大陸部分中緯度地區出現的極寒天氣與北極地區大氣環流現象—「北極濤動」的變化密切相關。
橫掃歐亞大陸的寒流目前仍未停下腳步,截至7日,歐亞大陸至少有368人死於寒冷。歐洲大部分地區氣溫創下歷史新低。瑞士夜間溫度降至攝氏零下35度,捷克部分地區則降至攝氏零下39.4度,被媒體形容為「冰河期」。 與之相反的是,北大西洋、冰島至北極地區氣溫偏高。位於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連續出現攝氏5度的氣溫,高於地中海沿岸的米蘭和伊斯坦布爾等地。北美地區氣溫也較常年偏高。
專家指出,通常北極地區冬季受低氣壓系統支配,而中緯度地區受高氣壓支配。此時「北極濤動」處於正位相,限制了極地冷空氣向南擴展。但世界氣象組織7日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北極濤動處於負位相,導致冷空氣南侵至歐亞大陸中緯度地區,而暖空氣則北上北極地區,出現「南寒北暖」局面。
新華網北京2012年2月6日電 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遭遇了持續性嚴寒,即使本就冰天雪地的俄羅斯,多地溫度也比往年低10至17攝氏度,不少地區最低溫度破了紀錄;多國因冰雪來襲而導致機場癱瘓、道路阻塞甚至路人凍死……
“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變暖逆轉”等頗具轟動效應的詞語被一些媒體頻頻使用,以此“解讀”極端天氣。這讓不少專家乃至世界氣象組織頗感不妥,因爲對當前寒冷天氣的誤讀,會使人誤解氣候變化的真相,誤導人們應對極端天氣的努力方向。
事實上,當前的寒冬可能並非“最冷”,有關用詞並不科學,而天冷可能使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誤會進一步加深。
打噴嚏一定是感冒嗎?
寒暑自然變換,出現一些冷天對全球氣候來說之正常,便如人們常常會打幾個噴嚏。大家都明白打噴嚏不一定就是感冒,不過因此擔心也是人之常情,這就需要全面“診斷”各種征兆,不能只因爲幾個冷天就斷言地球要“得”小冰河期這個“大感冒”。
針對歐洲個別地區百年不遇的低溫,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表示,去年整個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時間裏,歐洲整體氣溫較往年偏高,“因此我們不認爲這次寒潮能創低溫紀錄。當然,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創紀錄低溫。”
歐洲今冬也並非最冷。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認爲,歐洲等地區的嚴寒天氣將持續幾天,但對比一下2009年至2010年那個冬季就會發現,當時寒潮來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它自2009年12月開始,貫穿整個2010年1月和2月的大部分時間。而2006年冬天,情況也比今年嚴重。因此,當前的嚴寒天氣並不意味著今冬是歐洲最冷冬天。
對整個地球來說,當前歐洲一些國家的冷天連“噴嚏”都算不上。這邊的確寒氣襲人,但同屬北半球尚未脫離冬季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卻連日出現反常高溫,長灘機場氣溫超過30攝氏度,打破了最近40年的紀錄;在華盛頓,一些櫻花也已經提前開了。如果只看北美的天氣,恐怕人們只會想到全球變暖,冰河期一說顯得滑稽。
“冰河期”結論源自何方?
天氣新聞、寒暑現象,與人息息相關,“極”而言之,容易制造“轟動”,但新聞報道終究還是要有原則:不能爲求“轟動”而忽略真實和准確。事實不會因炒作而改變。記者調查發現,英國《每日郵報》最先播發了“小冰河期”這樣的判斷文章,這也是目前國內許多媒體所引用的“小冰河期”的來源。在不斷引用和演繹下,媒體對情況的解讀慢慢走了樣。然而,《每日郵報》文章的結論並非出自專家。
了解英國媒體的人都清楚,《每日郵報》慣常使用聳人聽聞的標題。它在1月29日刊登的這篇文章,雖然引用了一些認爲地球會因爲太陽活動減弱而變冷的科研人員的話,但沒有一處直接引語中有“冰河期”這個詞,而是文章作者本人寫道“我們可能甚至會走向一個小冰河期”。就在文章見報當天,英國氣象局就迅速在網上發布了一篇官方博客,反駁這篇文章中的“多處錯誤”。英國氣象局認爲,現在的寒冷不能用來否認全球變暖。該局發言人丹?威廉斯說:“當前的寒冷天氣是短暫的地區性事件,而全球變暖是長期的全球性趨勢,兩者之間沒有聯系。”
全球變暖,因嚴寒而被誤讀
無論要證明全球變冷還是全球變暖,都不是簡單地列舉幾個事例這麽容易,而需要統計和分析長期的氣象資料,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現在科學界主流看法是全球正在變暖,它和當前的寒冷並不矛盾。
事實上,歐洲嚴寒天氣已經連續多個冬天,卻未能改變全球變暖的總體趨勢。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在全球最熱年份榜單上,前13位都出現在過去15年中。因全球變暖,北極冰蓋仍在退縮。
多數氣象學家認爲,全球變暖在時間上是不均勻的,有相對的冷期,也有相對的暖期,但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因此,階段性低溫不能說明氣候變暖的停滯或減緩;部分地區的寒冷,也不能阻止其他地區的變暖。
許多專家把歐洲嚴寒天氣歸咎于北半球大氣環流異常以及拉尼娜現象。但誰都不否認,它們與全球性氣候異常有關。世界氣象組織預測,隨著全球變暖,今後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將更爲頻繁,強度更大,影響地區更廣。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對英國《獨立報》說,由于氣候變暖,北極冰蓋的體積在近30年裏減少了20%。極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層覆蓋,其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就會向寒冷的高空移動,影響極地大氣循環,其結果是極地冷空氣在高壓系統推動下,向北半球大陸地區進發,導致當地氣溫驟降。
全球變暖,或許不只是溫度上升那麽簡單。它會引發一系列極端天氣,熊熊的山火、呼嘯的颶風、炎熱的酷暑、滔天的洪水都是它的結果,當然也包括現在的天寒地凍。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6/14426687667.shtml 2012-02-09 08:55:15
殺遍歐亞 成吉思汗意外「減碳」【聯合報2011.01.26
一項最新研究宣稱,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打遍歐亞殺人無數,讓許多土地因居民死光了而變回樹林,相當於減少逾七億公噸的碳排放量,被封「史上最環保的入侵者」。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學院全球生態系科學家發表的報告,比較並計算歷史上大量人口死亡的事件的造成的碳排放量改變,包括歐洲黑死病、中國明朝滅亡、美洲大陸開發等。
研究發現,成吉思汗於13世紀率領蒙古鐵騎殺遍歐亞,造成約四千萬人喪生,使人類開墾的部分地區因居民遭大量屠殺而恢復至森林的植被景觀,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讓大氣中減少了七億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消耗石油一年造成的碳排放量。
這種減碳手段沒人會認同,但學者指出,成吉思汗的作為可能是史上首次人類造成的「全球冷化」。
所有歷史上人類大量死亡的事件,都有森林景觀廣泛回復的共同點。主持研究的科學家茱莉亞‧彭格烈茲(Julia Pongratz)說:「許多人認為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大量燃燒石油和煤礦,是人類首度影響氣候,其實這是誤解。」
彭格烈茲說,成吉思汗戰爭規模既廣且遠,植被回復時間也相對較充裕及廣泛,因此減少碳排放量居歷史之冠。她強調,成吉思汗仍會被史家認為是殺戳君主,研究只是提供氣候變遷研究的另類思考。
另參本館:停烤肉拚減碳? 氣候政治學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地球沒人較自然
最新研究指出,中美洲馬雅文明的滅亡,可能係因長期濕潤氣候轉變成乾旱形態,進而引發饑荒、戰禍所導致。主導這項研究的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人類學家凱內特(Douglas Kennett)表示,氣候變遷也可能對現代社會造成衝擊,尤其是在歐洲和非洲等地。
過去科學家即認為,馬雅文明的終結應與氣候變遷有關,但迄今一直缺乏確切的氣候證據。這次凱內特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重建中美洲貝里斯過去兩千年的氣候紀錄,檢視當地洞穴的石筍數據及馬雅文明留下的豐富遺跡後發現,馬雅文明之興衰確與氣候變遷有關。馬雅文明包括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部分地區。
凱內特表示,在高降雨量時期,馬雅農業生產力大增,人口成長、社會繁榮,也強化馬雅王朝國王們的統治權。當時國王們常舉行公開血祭儀式,祈求天降甘霖,並把「風調雨順」當作自己的功勞。
不過,西元六六○年前後,當馬雅地區的濕潤氣候逐漸轉變成乾燥形態,國王無法再透過血祭「呼風喚雨」,人民便開始質疑他的「神力」,加上乾燥天候導致資源枯竭,引爆政治動盪和戰爭。
凱內特說,在長年乾旱後,馬雅王朝約在西元九○○年崩毀。西元一○○○年至一一○○年,長達近一世紀的嚴重乾旱,迫使人民逃離各大城。不過,馬雅文明仍又維持約一世紀之久。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期刊。 2012-11-11 09:14:13
古木年輪 暗藏文明興衰史2011-01-16 中國時報 潘勛
歐美學者最新研究指出,古代樹木的年輪與氣候變遷,以及人類歷史重大事件如民族遷徙、大瘟疫及帝國的興衰,其實都有關連;針對樹輪痕跡的研究顯示,潮濕溫暖的氣候出現在羅馬帝國及中世紀繁榮期,而乾旱、寒冷則導致民族徙居。
學者將年輪上的紀錄與歷史比對,研究過去二千五百年的樹木化石標本七千二百件;橡木年輪對降雨量的變化極其敏感,據此可顯示出環境中發生的變化。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科學》雜誌。
研究主撰人、瑞士「聯邦森林、雪暨景觀研究所」專家邦特根(Ulf Buntgen)表示,歷史上文明的興衰都與環境變遷相關。學者研究世界各地的老樹樣本後發現,羅馬帝國及中世紀繁榮期,許多年代夏季都溫暖潮濕。而西元二五○到六○○年間,氣候變化加劇,與西羅馬帝國滅亡及中世紀民族大遷徙,同時出現。
另外,砍伐樹木供營建使用逐漸增加,可見於六到九世紀之間,當時社會經濟走向穩固。年輪紀錄亦透露,氣候惡劣助長第二波鼠疫(黑死病)的蔓延,導致西元一三四七年以後,中歐的人口大減四到六成。
《氣候創造歷史》(聯經出版)作者許靖華院士多年來研究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遷。他曾任國際地質學聯盟的國際地質與生物地球計畫委員會主持人,以及歐洲科學基金會召開的第一屆氣候變遷科學研討會召集人。在此次研討會中,ICPP總科學家提出科學數據,藉由1975年之前的數據,證明IPCC針對人類造成氣候變遷所提出的電腦研究預測並不正確。
許靖華院士與裴瑞(Charles Perry)通過《氣候創造歷史》,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目前的全球暖化多半是太陽輻射增加的結果,此理論首先發表於Proceedings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但遭到傳播媒體忽視。後來應Orell Fuessli的邀請出版了《氣候創造歷史》的德文譯本Klima und Geschichte,但歷經一百多次努力,本書的英文原稿仍然未能在英語國家發行。但由於21世紀最初10年的氣象紀錄印證了許博士的全球冷化預測,本書的英文原稿也即將於美國發行。
黃河長江西元309年乾涸過 人可以涉水過河
小冰川期於西元二世紀後半正式到來。西元一六四和一八三年的冬季非常寒冷,西元一九三年的夏季還吹著來自西北方的冷風。乾旱隨著嚴寒而來,西元一七六年、一八二年和一九四年農作物欠收格外嚴重,當時正值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時代。
三國時代氣候持續惡化。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段軼事,西元二二五年非常寒冷,魏國的水軍甚至無法在長江中航行,因為長江都結冰了。
寒冷的天氣同時也十分乾旱。魏國開國後四十年內(西元二二○―二六○年)有三十年乾旱。有降水時又經常是下雪,例如西元二七一年六月。西元二七七年極為寒冷,不僅八月下雪,中國中部甚至有五個郡的河流結冰。
惡劣氣候一直持續到西元三世紀末。晉朝開國後十年(西元二八○―二九○年),每年都十分寒冷乾燥。農作物被提早來到的霜破壞,各地民生用品的價格大幅上漲。
不過,西元四世紀和五世紀還有更糟的狀況。西伯利亞高氣壓在中國上空徘徊不去。當時天氣極度嚴寒,同時乾旱到難以忍受。從以下這些歷史紀錄可以看出當時的惡劣狀況:
三○六年 中國中部九月下雪
三三一年 中國西南部九月下雪
三四三年 中國東南部九月下雪
三四七年 中國中部九月下雪,有人凍死
三五四年 中國西北部六月下雪
三五五年 中國東南部五月下雪
三九八年 冬季嚴寒
四○四年 一月嚴寒
四二六年 十一月嚴寒
四四七年 中國中部六月下雪,有人凍死,出現政治危機
四六五年 中國中部五月下雪
四八○年 中國北部十月積雪三公尺
四八五年 中國北部夏季降霜
四九六年 六月寒冷,數十人凍死
五○○年 中國北部五月降霜
五○一年 中國北部六月下雪,數十人凍死
五○四─五○九年 中國北部春夏季降霜
五二一年 中國北部五月下雪
五四○年 中國北部六月下雪
天氣寒冷時,雨也隨之缺席。西元三○九年,黃河和長江全都乾涸,人可以涉水過河。此後乾旱氣候持續了一段時間。西元三三六到四二○年這段時間,乾旱的年份超過三十年。其後的西元五世紀降水也不算多。西元四七三年是中國歷史上饑荒最嚴重的一年,餓死的人多達數千。不過,中國在西元六○○年走出了小冰川期。中原地區從7世紀後半到八世紀這一五○年間,共有十九年的冬季沒有下雪。
西元三○九年長江乾涸這件事相當令人匪夷所思。如果實際看過長江,就知道這次旱災有多麼嚴重。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穿越中國西南部的雨林後,成為洶湧壯闊的大河。通過陡峭狹窄的三峽後,龐大的水量無法完全疏導,因此有許多水流入洞庭與鄱陽兩個大湖。長江在三角洲地區規模相當大,江面非常寬。另外,長江也相當深。中國工程師在南京建造長江大橋時,地基深達六十公尺,這麼大的河怎麼會乾涸呢?
河確實會乾涸,龐大的長江在西元三○九年就乾涸了。當時完全沒辦法灌溉,當然也種不出東西。中原地區的土地成了「沙塵盆地」。沙塵乘著強烈的西北風,選擇台灣中央山脈大鬼湖的湖底作為最後長眠之地。
沙塵盆地中也種不出農作物。中原地區的人民離開了,和史坦貝克「憤怒的葡萄」中的「奧基」一樣。他們離鄉背井,因為不得不這麼做。歷經小冰川期兩段為期三十年的乾旱後,他們已經無法在這裡耕作。
游牧民族入侵占據中原地區數百年後,氣候逐漸好轉。朝廷官員和公務員,包括我的祖先等,都回到了北方。但包含許多高陽許氏族人在內的農民,離開中原後並沒有回去。新一代的鄉村人口是已經被漢人同化的胡人。就這方面看來,我們不能完全歸罪於匈奴。趕走人民的不是他們,而是變遷的氣候。 2012-08-19 11:29:20
超級「女嬰」降臨,今年冬天暴寒 四十年來最強大 2010-12-15新新聞
坊間所謂「千年寒冬」的說法並無科學證據,不過,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上個月確定「反聖嬰」現象形成,以台灣而言,將會是冷暖交替明顯、變化比較極端的氣候型態,最冷的時候會出現在一、二月,也就是農曆春節前後。
入冬以來的第一波強烈冷氣團在本周南下,為台灣平地帶來攝氏十度以下的低溫,許多人已經感受到一股「暴寒」氣氛。氣象專家指出,今年將遭逢四十年來最強大的「反聖嬰」現象,這個冬天冷的時候將會很冷。但坊間所謂「千年寒冬」的說法純屬誇大訛傳,目前沒有科學證據。
早在今年夏天,歐洲及中國大陸的網路和媒體即盛傳「千年極寒」的說法,還引用俄羅斯的氣象單位、義大利物理學家背書。由於去年冬天歐洲和中國大陸長期冰封的痛苦記憶猶在,今年傳出「千年寒冬」說法後,九月間一度在大陸引發「搶煤」風潮,使得大陸當局不得不請出世界氣象組織澄清謠言。
反聖嬰&小冰期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根據他們的查證,今年夏天俄羅斯氣象單位確實預測今年冬天會偏冷,但其所依據的是可能會有的「反聖嬰」;而今年夏天國外剛好也有科學單位一度監測到北大西洋暖流有一段時間變弱,引發歐洲是否進入新的「小冰河期」的揣測。
兩件不相干的事被混在一塊兒講,以訛傳訛,便出現了「千年寒冬」這個聳動名詞。
「小冰河期理論」源於古氣候研究發現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仙女木是一種極寒指標性植物,生長於北凍原的邊緣,當地球氣候有顯著大規模變化時,仙女木的生長線也會移動。
……〈全文未完〉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po/new7/3245/129234240018218001001.htm
聖嬰現象
東太平洋漁民很早便發現每隔數年,該地的海水就會異常升溫,一帶的漁民用以西班牙語稱呼此種異常氣候為「El Niño」(音譯:厄爾尼諾)意為「男嬰」或「聖嬰」,因為此種氣候現象通常於聖誕節前後開始發生。而相反的現象稱為「La Niña」意為「女嬰」,或譯作「反聖嬰」。
海水變暖的範圍主要為太平洋東部與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聖嬰情況(condition);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聖嬰事件(episode)。
南方振盪
南方振盪為聖嬰現象在大氣的對應關係,不過早期學者並不暸解這點。所謂的「振盪」(oscillation)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處之氣壓變化,最早由英國氣象學家沃克(Gilbert Walker)於20世紀初期發現並提出。
成因
ENSO形成的原因,科學界有多種觀點,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翻,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減弱,甚至變為西風時,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影響
ENSO規模顯著的年份: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但規模較小的年份: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7、2009-2010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現象,是幾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一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大利亞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範圍地區均少雨乾旱。
1990年初又發生ENSO前兆現象。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溫度高於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溫度比往年高出0.5℃外,國際換日線以西的海域水面溫度也比往年高出將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層比往年淺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時上漲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現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3至4℃,令長江出現大水,華南地區有持續暴雨,東南亞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森林大火。這次聖嬰現象緊接1990-1994年發生,頻密程度罕見,但規模較小。
同時,ENSO帶動的溫暖海水,影響魚類的成群移動,破壞珊瑚礁的生長。
特別的是,在聖嬰現象發生當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強大的颱風和颶風
例如: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當年就曾出現十個威力達到等級最高的五級颱風,在1997年太平洋颶風季也出現兩個等級最高的五級颶風分別是:颶風琳達和颶風蓋勒摩。
1997-1998年的長江洪水可能不是聖嬰現象,而是反聖嬰現象。否則2010年的長江洪水如何歸類呢?2010年7月下旬長江上游發生7萬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比1998年6到8月間63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要大;2010年6月份長江中下游一些主要支流發生超歷史性洪水,下游水位甚至比1998年同期水位偏高。
反聖嬰現象>維基百科
自1949年有記錄以來,1949年-195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2年、1973年-1975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09年初、2010年7月至今都發生了反聖嬰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84年-1985年、1992年至1993年、1995年-1996年,2006年年頭發生的反聖嬰現象則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暖化的趨勢,反聖嬰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2010-12-17 09:34:46
氣候變異 中國內亂外患關鍵2010-07-15 旺報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教授張志斌與歐洲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昨天指出,中國兩千年來無論是受到外敵入侵或是爆發內戰,都是受到氣候寒冷化的影響,與政治變化沒有直接關係。
據法新社報導,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部分媒體誤植為北京中國科學院(CAS))教授張志斌率領的中國與歐洲科學家,將2組逾1千900年的數據拿來比較。
研究發現:「農業王朝的崩解,像是漢朝(25─220)、唐朝(618─907)、北宋(960─1125)、南宋(1127─1279),以及明朝(1368─1644),都與低溫或是溫度迅速下降有關。」
雖然中國歷史上因為發生乾旱、洪水、蝗災等種種氣候現象,導致改朝換代的說法並不新鮮。但以前從未有研究團隊如此系統化地將中國長期以來的歷史變動做出統整,他們除了研究戰爭頻率、米價變動、蝗災、乾旱以及洪水,他們也將內戰和外敵入侵作出畫分,透過研究,重建當時的氣候狀況。看看氣候與中國社會變動如何相互影響。
研究發現,氣候變冷會引發乾旱及洪水,但是直接引發戰爭與朝代變動的,則是米價變動以及蝗災。
研究團隊認為,氣溫1年若平均下降攝氏2度,就會讓草原的生長期短40天。團隊指出,低溫所導致的食物短缺可能讓這些朝代國力衰退,北方遊牧民族也在缺糧下,不得不南侵而爆發內戰。
該研究團隊推測,每160或320年氣溫的周期性變動,與自然氣候的變化,亦即太陽活動和地球自轉、公轉的波動有關。
他們發現羅馬帝國和馬雅文化,也是在氣候變冷時衰亡。張志斌研究團隊還推測,每一六○年或三二○年氣溫的周期性地變動,與自然氣候的變化,亦即太陽活動和地球自轉、公轉的波動有關。
相關新聞
洪峰席捲11省市 災民3千萬
洪災重損農作 推升六月CPI
農產價狂漲 地方CPI紛破3%
氣候變異 中國內亂外患關鍵
中國古王朝更迭 氣候搞的鬼
康森可能從粵瓊登陸
特大山洪衝雲南
昆明石林景區 2遊客遭落雷擊斃
百年暴雨降安徽
贛州遇洪不澇 歸功宋代建設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4218x112010071500138,00.html
另參本館:中共的救災能力 天災?人禍?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中國天文大發現
作者:陳久金 張明昌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第一本介紹中國天文史上的重大發現的書。
《中國天文大發現》從古代和現代兩個不同時期梳理了中國天文學發展過程中重大發現。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斐然。在古代,有以太陽和三辰定季節規律的發現、交食規律的發現、五星運動規律的發現、歲差和潮汐現象的發現等重大發現。作者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串聯起來,講述了古人如何以太陽出沒方位和三辰定季節、四分歷何以被發現,介紹了古人所發現的交食、五星運動、歲差和潮汐及異常天象的發生規律。
而在現代中國天文學的篇章里,作者主要介紹了近現代中國在小行星、彗星、恆星、行星、致密星以及星系方面的重大發現。
本書語言簡練生動、圖文並茂,是適合廣大讀者了解中國古代和近現代天文學重大科學發現的科普讀物。
陳久金,1939年生于江蘇金壇。1964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天文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1991-1997年任該所副所長。2000-2004年任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出版天文史專著《彝族天文學史》、《回回天文學史研究》、《西周金文歷譜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天文學史》等二十余部。其中《彝族天文學史》獲中國科學院1989年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西周金文歷譜研究》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獎,《星象解碼》獲台灣吳大猷第三屆科普佳作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08776
看完了 [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 這本書,在看到你的轉載的這篇文章, 真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中國因為幅員廣大,歷史上各地的動植物,農作也記錄了冷暖交替的循環.好文章!
氣候影響歷史進程
人類文明從農耕時代發展至今,與氣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許多歷史事件的產生也與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氣候未必能決定歷史,卻可以改變歷史,氣候是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風拯救了三個國家
希臘文明以及接下來的整個西方文明能夠延續下來,可以說離不開希波戰爭中的一場海風。西元前480年,波斯帝國以海陸軍百萬之眾大舉入侵希臘,希臘人在陸地上丟掉了雅典等地,主力敗退到薩拉米斯島上,以300多艘雅典戰船為主力的希臘海軍尚有能力一戰。9月23日拂曉,波斯王薛西斯命令600余艘巨艦駛入薩拉米斯海峽消滅希臘艦隊。不料,海上突然颳起大風,帆高體笨的波斯戰船控制不住,在狹窄的海灣內互相撞碰起來,隊形大亂。趁此機會,小巧敏捷的希臘海軍飛速地向波斯艦隊撲來,並插入波斯艦隊,利用大風和地形形成局部優勢,猛衝猛打。8個小時後,希臘以40艘艦船的代價擊沉波斯戰艦200艘,俘獲50艘,擊傷無數。此戰後,波斯人喪失了在愛琴海上的制海權,陸軍後援受到巨大威脅,希臘開始走向勝利,從而為希臘文明贏得了發展繁榮的可能性。
西元13世紀,蒙古帝國統治者忽必烈可汗一心想征服日本,結果卻因兩場神奇的季風而遭到挫敗。西元1274年,忽必烈派出一支90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東征日本,遭到日本武士的頑強抵抗,在撤回北韓的途中,又撞上一場颱風,很多艦船沉入海底。忽必烈沒有放棄,1281年又派出近5000艘戰艦,分為南北兩支艦隊再次東征。日本舉國以石墻為掩護,依靠精銳軍隊在日本九州一帶的九龍山血戰,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守軍已岌岌可危。這時,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從8月1日起風暴持續4天,元軍艦船幾乎全部損毀,元軍指揮官眼看回天無術,丟下大部隊率領殘存的幾艘船逃離,陷入絕境的10萬元軍或被殺,或被俘。幸運的日本人認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了兩次“神風”擊退了元軍,挽救了日本滅國的命運。實際上,這不過是兩次季風帶來的強烈的颱風。
1588年8月,大風幫助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當時,西班牙派出由130多艘艦船組成的“無敵艦隊”攻打英格蘭,英國海軍僅能以34艘戰艦和一些武裝商船迎戰。雙方遭遇後,海面風勢較大,由於西班牙戰艦不善逆風航行,只有佔據上風頭才能發揮優勢。而英軍軍艦卻有著優越的逆風揚帆能力,多次破壞了“無敵艦隊”搶佔上風位置的企圖。8月7日夜,西風大起,英軍又趁勢派出8艘火攻船突然襲擊“無敵艦隊”,次日又重創“無敵艦隊”。數次戰鬥後,英軍借大風之力最終獲勝,使得西班牙艦隻損失一半以上,徹底解除了“無敵艦隊”對英國的威脅。
冷濕氣候使盛唐走向衰落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在世界歷史上也很有影響,但就是這樣一個朝代,其興盛和衰落都與氣候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唐朝統治的300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數都比較少,冬天無雪的年數竟達19次之多,居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之冠,屬於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溫暖期。唐代張籍《送蜀客》詩有:“木棉花開錦江西”,說明唐代成都有喜溫暖的木棉生存。隨著氣候變得溫暖,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唐朝傳統的農牧業界線北移,這使唐朝的邊防有了當地的給養支援,軍事防禦更穩固,北方遊牧民族也不敢輕易南下。
唐代後期,氣候開始由溫暖轉而冷濕,寒冬和雨災相繼到來,有時春秋兩季也出現了霜雪凍壞莊稼的現象。冷濕的氣候更是給契丹等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資治通鑒》記載淫雨一下長達六十余日。反常的氣候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十分大,為了生存,他們只有向南推進,形成對中原農業民族的威脅。唐玄宗重用安祿山等胡人將領的重要原因也是為了壓制北方民族,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安祿山等人的政治野心,加上本身骨子裏“歉饉則剽劫”的遊牧民族習性,促使其發動叛亂,使得大唐的繁榮從此不再。
惡劣氣候推動匈奴西侵歐洲
在阿爾泰山和天山山脈以東,長城以北的大草原,氣候一般比較惡劣,夏季短冬季長,還常有大風雪。氣候好壞直接關係到活動於此的草原民族的生存,饑寒交迫時,他們要麼南下中原,要麼轉而西進。
西元372年,一支自稱為“匈人”的強大騎兵向西渡過伏爾加河向歐洲挺進,他們強大的軍事實力使歐洲各族聞風喪膽,強大了近千年的羅馬人也失去了往日的驕傲。在俄羅斯平原他們摧毀了日耳曼族的東哥特人,接著又兵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452年,匈人首領阿提拉率兵打到羅馬城下,逼西羅馬皇帝妹妹與他成親,僥倖的是羅馬教皇利奧一世勸說有力,才使得羅馬城倖免于難。這支匈人騎兵就是西元前3世紀到西元5世紀先後在我國活動了大約800年的匈奴的一支,迫於氣候的變遷和漢朝的有力反擊,南下無望,只有西進,從而震動歐洲,使歐洲的民族大遷徙持續了80多年
嚴寒氣候三次拯救俄國
寒冷給俄羅斯人帶來很大不便,但這種嚴寒的氣候對俄羅斯民族的生存來說未嘗不是一種保護。彼得一世時,俄國努力振興,然而遭到瑞典的壓制。1709年春,瑞典國王查爾斯十二世率領在歐洲戰無不勝、裝備精良的軍隊遠征俄國。彼得一世的軍隊無力與瑞典軍隊決戰,只有實行堅壁清野政策,靠空間,更靠嚴寒的氣候削弱孤軍深入的瑞典軍隊。7月,4萬多俄軍同在嚴寒中跋涉了數月的3萬瑞典軍隊在波爾塔瓦展開激戰,並一舉將其擊敗。
1812年,征服了大半個歐洲的拿破侖組織了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60萬軍隊,對俄國發動進攻,以圖徹底征服歐洲大陸。拿破侖沒有把嚴寒放在心上,準備攻佔莫斯科,以戰養戰,逼迫俄國人簽訂投降條約。然而俄國人將莫斯科付之一炬,拿破侖大軍在空城中等了兩個多月,未見到投降的使者,補給逐漸變得非常困難。攝氏零下40度的嚴寒將這支饑餓寒冷的軍隊逼出莫斯科,在俄軍的尾追之下,60萬大軍只有15萬士兵活著返回了法國。
1941年,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號“颱風”的大規模攻勢,妄圖在10天內攻佔莫斯科。顯然,希特勒沒有汲取拿破侖的教訓。當時,莫斯科氣溫已下降到攝氏零下20-30度。在嚴寒中,德軍沒有棉衣,飛機和坦克無法發動,坦克上的光學窺鏡也失去了作用。而蘇軍習慣了寒冷生活,而且身著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最後,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來源:浙江線上新聞網】
http://big5.china.com.cn/city/txt/2007-02/25/content_7860911.htm
簡述中國曆史上的氣候變遷?
中國曆史上氣候的變遷,不僅具有明顯的時間差異性和空間差異性,同時由于兩種差異性的交互運行,對中國社會曆史的發展産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本文試圖勾勒出這種特點和影響的大致輪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時間差異性
二、
氣候包括氣溫和幹濕狀況兩大基本要素,研究曆史氣候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論文,〔①〕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氣候變遷的基本規律,表現在五千年來溫度變化上,可以明顯地總結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1.第一個溫暖期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商時代。甲骨文記載當時安陽人種水稻是陰曆二月下種,比現在早一個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層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裏生長著大量的闊葉林,代表著相當溫和的氣候。
2.第一個寒冷期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3.第二個溫暖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東周到秦漢溫暖期。《春秋》中有魯國“春正月無冰”、“春二月無冰”、“春無冰”等多次記載。《荀子?富國篇》和《孟子?告子上》載齊魯地區農業種植一年兩熟。
4.第二個寒冷期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即東漢南北朝寒冷期,這個寒冷期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鑒》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5.第三個溫暖期從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時期,其間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長安無雪無冰,當時氣候溫暖可見。
6.第三個寒冷期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兩宋時期,此間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
7.第四個溫暖期從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溫暖期。1225年,道士丘處機在北京長春宮作《春遊》詩雲:“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說明當時北京氣候比現在溫暖。
8.第四個寒冷期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交替變遷,其時間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
二、空間差異性
影響曆史時期氣候變遷的是太陽輻射、下墊面、大氣環流及人類活動影響四大因子,這幾個因子相互作用決定著氣候的變遷,加上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廣闊面積、複雜地形及支配氣候的環流因素,決定了我國氣候變遷的又一個特性——空間差異性的産生。
地球上氣候波動首先和太陽輻射的強弱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寒、溫、熱三帶的分別,都是因爲太陽輻射強弱不同的緣故。我國領土北起黑龍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個緯度。從南到北,包括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等六個熱量帶,其中又以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面積最廣,這是決定我們氣候類型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的空間差異性的基本因素。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由于地表熱量狀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溫壓場,從而産生明顯的季風環流,對我國的氣候産生了深刻的影響,與世界同緯度相比,我國黃河流域相當于地中海一帶,長江以南的緯度相當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若按行星風系規律,我國江南則屬于一片沙漠,但因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卻使我國東部和南部成爲溫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亞熱帶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從我國呈東西走向的三列山系來看,它們作爲南北冷暖氣流的屏障,又構成了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嶺山脈作用最明顯。秦嶺以北爲暖溫帶,以南爲亞熱帶,所謂“十月先開嶺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詩句,正說明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濕潤氣候,又被喜馬拉雅山切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國西北內陸變成爲沙漠性的幹燥氣候。加上西伯利亞冷氣流由蒙古高原爆發性地南侵,形成強大的寒潮影響了冬半年北部大半個中國,又加大了西、北、東、南氣候變化的空間差異性。
在中國,氣候由南向北,由東向西依次漸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現,從而形成了東、西、南、北氣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東南中國與西北中國氣候的自然分異。這種氣候變遷的空間差性與時間差異性交錯運行,對每一個時期中國曆史發展都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時、空差異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響。
氣候的時空差異性所造成的東南與西北中國的分野,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爲深刻。現代地理學家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沖爲兩端,在中國地圖上劃一斜線,斜線以西以北爲西北中國,擁有占中國領土面積57.1%的土地和占總人數5.6%的人口,大體上是曆史上遊牧民族或少數民族的主要活動區;斜線以東以南爲東南中國,擁有占領土面積42%的土地和占總人口數94%的人口,基本上是曆史上農業民族(漢族)的主要活動區。〔②〕其中,隨氣候的變遷,東南部經濟文化日漸超過北部,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
在西北中國與東南中國之間,古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處機北過張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嶺時吟詩曰:“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風自此隔絕矣。”《遼史?營衛志》亦雲:“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徒隨時,車馬爲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曆史上農、牧分區和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對峙,兩種經濟、兩個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當寒冷期代替溫暖期之時,總有大規模的遊牧民族向南方溫潤的地區遷徒,中原地區的農業王朝便面臨著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挑戰。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亂華”,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滿族入關,是農牧民族軍事沖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和關系始終是影響和制約中國社會曆史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農牧民族的對峙,最直接的影響是在政治方面。隨著幾次最大的軍事沖突,出現了幾個典型的南北朝對峙的政治局面。與“五胡亂華”相伴隨的是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十六國及北魏、北齊、北周與南方的東晉及宋、齊、梁、陳對峙;與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隨的是第二個南北朝時期——遼、金與兩宋政權的對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權與北元蒙古的政權對峙;繼而是明末南明政權與清政權對峙。由于長期的南北對峙,農業民族要抵抗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憑藉專制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組織分散的農民去修築萬裏長城,保衛自己的安居樂業,這就是中國專制集權體制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經濟上的影響。
五六千年前,與溫暖期同時,是一相當濕潤的氣候。當時的黑龍江流域,爲幾千年來最濕潤的時期,北京平原爲河流縱橫、池沼廣布之鄉。距今2500年左右,氣候轉向幹燥。在北京考古發掘中發現代表濕潤氣候的混炭沼逐漸消失。距今約1000年左右,氣候再次變幹。根據大量的地方志中的旱澇記載,我國東南地區自公元初以來,水災相對減少,旱災相對增加,以公元1000年爲界線,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續時間短,濕潤時期持續時間長;此後的濕潤時期短,幹旱時期長。最近500年來旱澇材料排成年表顯示,旱災明顯地多于水災。
氣候的幹濕變化對農業生産的影響極大,幹冷地帶農業生産受到嚴重限制自不必說,在其它地區,也因氣候冷暖幹濕的變化而左右著農業生産的發展。一般說來,氣溫每降低1℃,亞熱帶北界位置也隨著向南推移一個緯度左右,適宜于農作物生長的北界位置也隨著南移。五千年來中國氣候波動的總趨勢是:溫暖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度一個比一個低,這就從整體上決定了農業經濟爲基礎的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大趨勢。中國曆史上經濟重心南移主要表現在三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經濟停滯和衰退,長江流域大規模開發與南方經濟上升;五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上升並超過北方,形成了新的經濟重心,經濟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繼續發展;明清以來,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畸形發展,東西差距及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縱觀這三次大規模的經濟重心南移,正好與曆史上第二、第三、第四個寒冷期的到來相始終,從中不難窺見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響。
經濟是基礎,它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築的變化。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層建築中的文化發生巨大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應地移到了南方。
秦漢時期定都關中,經濟文化重心在黃河流域,有所謂“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和“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到了隋唐以後,糧食供給開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開始向南遷移。到宋代,有了“蘇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說法。到明清時期,又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此時中國文化以最富裕的長江流域爲根據地,形成了“東南財富地,江浙人文藪”的局面。至近現代,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廣東、福建在經濟上漸漸占據重要位置,中國的文化又有了進一步南移的傾向。
關于中國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從“中國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這裏介紹兩家,借以說明文化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丁文江在《曆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系》〔③〕一文中根據二十四史中漢、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爲:
時代 前漢 後漢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東 河南 陝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陝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蘇
日本桑原騭藏在《由曆史上觀察的中國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舉爲例,交明清兩代登科第者列表統計,明代從洪武四年起至萬曆四十四年止,每科狀元、榜眼、探花和會元總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占88%,北方29人,占12%。清康熙十八年開制科,共錄取50人,其中南方占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占14人。明清兩代共出狀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關問題的討論
1、通過上述中國氣候變遷的特點及影響的討論,進一步認識地理環境對曆史發展的作用問題。怎樣看待地理環境與曆史發展的關系,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過去由于片面地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因而很少具體地研討地理環境對曆史發展的作用。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和討論,認識到地理環境本身是人類社會及其曆史發展的一部分,在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時,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約束,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但是,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究竟怎樣?地理環境對社會曆史的發展究竟有什麽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是衆說紛紜。通過本文分析,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環境對社會曆史的影響是一個曆史的範疇,隨著時代的演進,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發生著不斷地變化,因此,我們要重視曆史地理學這個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在中國曆史的研究中,中國封建社會何以特別漫長?資本主義萌芽爲什麽發展極其緩慢?不少同志認爲地理條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體地說,中國內外部地理環境及其相應的社會生産方式的特點,既産生了對專制政體的要求,又維護了封建小農業的強盛,使中國難以具備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客觀條件,從而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這些觀點正確與否?還需要對中國曆史地理作深入細致地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
其次,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認識到,人類曆史與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兩者之間相互制約、互相作用,這種相互間的制約和作用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說來,生産力水平越低,人類受地理環境的制約作用越大;社會發展階段越古老,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越大。在中國古代,因氣候迹遷的時空差異性而影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方向,表明地理環境對中國曆史的確起到了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曆史上幾次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政權的對立(秦漢與匈奴,東晉南朝與“五胡”,宋與遼、金,明與蒙古、滿族等),無不起因于氣候時空差異所造成的農、牧區對立的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對地理環境制約作用越來越大,地理環境可以爲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等于說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減少了。由于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了地理環境的變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環境系統,在原來的自然環境之外,又增加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系統,從而對人類社會産生新的影響。在近現代的中國氣候變遷中,我們就不得不探討人們對環境污染所造成氣候環境的新變化和新影響,這就決定了研究曆史地理對現實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2.通過對中國曆史上氣候變化特性的討論,進一步認識曆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曆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關于它的學科性質,在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國內各高校曆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開設了《中國曆史地理》課,但由于對它的學科屬性看法不同,講授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當作曆史學的分支學科,偏重于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當作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偏重于對曆史時期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探討;有人把它當作曆史學與地理學邊緣學科,側重于跨學科的研究。
我們認爲曆史地理學既是曆史學與地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多門學科邊緣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聯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曆史地理學不僅研究自然環境變化的自然過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環境變化的人爲過程,更重要的是,它重點探討的是曆史時期人地關系的變化規律。由此可見,它不能簡單地歸結爲曆史學或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多學科相互聯系的一個新的學科體系。正如前蘇聯曆史地理學家熱庫林所說的那樣,它不僅是在地理學和曆史學的銜接處形成的邊緣學科,而且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又“曾與民族志學、地名學、農業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學門類緊相關聯。”因而准確地說,它是“處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地位上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社會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⑤〕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對曆史地理學研究的視野才會得以逐步地開闊。
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科的研究途徑。世界是一個整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現代科技已走到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發展階段,曆史地理學正是適應這樣的時代要求而産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們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在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這方面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達到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159957.html
竺可楨與中國曆史氣候研究
曆史時期的氣候沒有完善的紀錄可查,必須采用各種特殊的手段進行研究。
長期以來曆史氣候的研究一直是地球物理學界所矚目的熱點。
竺可楨先生在其數十年的科學生涯中,就付出很大精力在從事曆史氣候的研究,
並且取得非凡的成就,成爲我國科學界在這一領域的開山。
氣候現象與人們的生活生産活動密切相關,氣象預報是現代人最關心的信息之一,每天出門以前最想知道的就是今天天氣如何。還有對長時段氣候的關注:多年以來大家都在談論溫室效應,都擔心日趨溫暖的氣候會給世界帶來災難,冰蓋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帶被淹,前景似乎有點悲觀。但與此同時,變冷的例子其實也有,今年莫斯科就遭遇七十年未遇的大寒。因此,除了人爲的效應以外,地球與宇宙還有自己的演變發展規律,用專門的術語來講就是還存在著氣候的自然振動現象,這一點是不能忽視的。人類有觀測的氣象紀錄至多只有二百來年的曆史,這只是地球曆史上的一瞬。我們還很難說現在就是地球上最溫暖的時期。如果以觀測紀錄爲標准,那麽從第四紀以來,或者說大致從有人類以來的兩百萬年裏,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比現在冷,而如果同大約五十億年的地球氣候的平均情況相比較,則有百分之九十時間的氣候比現在溫暖。
爲了知道未來氣候的變化趨勢,除了用高科技手段進行預測以外,還要回顧研究曆史上的氣候變遷情況,才能重建氣候變化的輪廓,了解氣候變化的原因與趨勢,使未來氣候的預測有更強的科學性。那麽在沒有觀測紀錄的情況下,我們是如何知道曆史時期的氣候情況的呢?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是一個氣候學與曆史地理學交叉的大課題。通常我們將人類出現以前的時期稱爲地質時期或古地理時期,而將人類出現以後的時期稱爲曆史時期。對于地質時期氣候的研究由于有地質變遷的考察做基礎,反而比曆史時期氣候的研究還明確一些。換句話說,地質時期的氣候變遷都“紀錄”在地質現象裏,我們可以通過地學研究觀察到。而曆史時期的氣候卻沒有完善的紀錄可查,必須采用各種特殊的手段進行研究。因此長期以來曆史氣候的研究一直是地球物理學界所矚目的熱點。竺可楨先生在其數十年的科學生涯中,就付出很大精力在從事曆史氣候的研究,並且取得非凡的成就,成爲我國科學界在這一領域的開山。
在最近出版的《竺可楨全集》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以下這些有關曆史氣候的專門論述:一九二四年《南宋時代我國氣候之揣測》,一九二五年《中國曆史上氣候之變遷》,一九三三年《中國曆史時代之氣候變遷》,一九六二年《曆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一九七三年《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半個世紀以來,竺先生鍥而不舍,致力于曆史氣候研究的過程,可以由這五篇文章看出基本的脈絡來。起先只是梳理個別朝代的氣候情況,後來初步接觸整個中國在曆史上的氣候變遷,進而討論世界氣候的波動,最後作爲其總結性的成果,是一篇反而稱爲“初步研究”的中國氣候變遷的裏程碑式的重要論文。以之作爲指導性文獻,地學界在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相繼推出了《曆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方法》與《中國曆史氣候變化研究》等重要著作,使我國的曆史氣候研究達到一個新階段。
盡管曆史氣候研究受到矚目,但世界範圍內曆史氣候研究的實質性起步並不算早,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古氣候研究開過三次世界性的會議,但多數論文仍然在研究地質時代的氣候,而于曆史時期氣候則研究者寥寥。其主要原因就是其他國家沒有我國那樣豐富的天文學、氣象學與地球物理學現象的可靠記載。中國曆史悠久,又是一個重視文獻記錄的國家,長期以來保留了許多珍貴的曆史資料,古代文獻中關于臺風、洪水、幹旱、冰凍等自然災害的記載,關于氣象學與物候學的資料,在世界上都是無可比擬的。加之中國的領土廣袤,所記錄下來的曆史氣象資料覆蓋面遼闊,對于世界範圍內曆史氣候變化的研究能夠提供廣闊的基礎。
竺先生利用中國文化的優勢,以研究手段與資料依據爲標志,將五千年的中國氣候變遷大勢分爲四個階段:一、考古時期(約公元前三OOO~一一OO年),二、物候時期(公元前一一OO~公元一四OO年),三、方志時期(公元一四OO~一九OO年),四、儀器觀測時期。
考古時期指尚無文獻記錄及文獻極少的遠古時代。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遺址之一是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大約存在于五千六百至六千多年前,屬于仰韶文化。在這個遺址中發現原始人獵獲的動物中有和竹鼠,現在這些動物只存在于亞熱帶,而不見于西安一帶,從而推斷當時的氣候必然比現在要溫暖潮濕。在河南安陽,則有另一個遺址——殷墟,這是殷商(約公元前一四OO~一一OO年)故都所在。這裏發現的動物亞化石除了水與竹鼠外,還有、水牛與野豬,甚至包括了今天只存在于熱帶的動物。就從這個時代開始,中國有了文字的紀錄。殷代的甲骨中有數千件記載著與求雨、求雪有關的文字。當時安陽人種稻時間相當于現今陽曆的三月,現在則要到四月中。甲骨文還記載有一位商王在狩獵中得一象,聯系到河南所處古地名爲豫——是人牽著象的標志,可見河南在當時比現在要溫暖一些。再往東,在山東曆城縣,曾在一個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炭化的竹節。根據這些發現,對照今天黃河下遊與長江下遊的月平均溫度與年平均溫度,竺先生認爲,正月份的溫度比當時減低3℃~5℃,年平均溫度大約減低2℃。針對有人認爲冰川時期以後氣候不變的錯誤想法,他特別指出,曆史時期氣候的變化與地質時期是一樣的,只是幅度較小而已。
第二時期與第三時期都是利用曆史上的物候記錄來推斷氣候變化,只是第三時期重點使用我國豐富的地方志,其物候記錄更加集中,易于利用。古代雖然沒有氣象儀器觀測氣候的變化,但卻有豐富的物候記錄。所謂物候是指人觀察到一年之中何時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植物開花結果,候鳥春來秋往等等。中國以農立國,爲了農事的需要,至遲從西周(約公元前一一OO~七七O年)開始就有了物候的觀測。《夏小正》、《禮記?月令》都記載有當時物候觀察的結果。這種觀察積三千年之久,經驗豐富,記載翔實,是一筆寶貴的曆史氣候研究資料。例如夏殷之際的郯國(在今山東),用家燕的北來,以判定春分的到來。而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春分時節,家燕只飛到上海,還未到上海以北的郯國,兩相對照,上海與三四千年前的郯國年平均氣溫要相差1.5℃。這一結果與考古時期用竹子分布區域變化的方法推測氣溫的結論是一致的。
周代的文字初有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後來有更多地刻或寫在竹簡上的文字。竹簡的普遍使用與當時文字中有許多是以“竹”爲頭,說明周初溫暖,黃河流域普遍有竹類生長,與現在大不相同。到了周朝中期,氣候轉冷,《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漢江有兩次結冰,發生于公元前九O三與八九七年。不過一二百年以後的春秋時期,天氣又再度轉暖。竹子與梅樹等亞熱帶植物在《詩經》裏常被提及。例如《秦風》中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以南,現在並無梅樹之蹤迹。戰國、秦與西漢,氣候一直暖和,到了東漢才有趨冷的記錄,但爲時亦不長。到了魏晉南北朝,氣候真正地冷了下來,在公元四世紀上半冷到極點,渤海灣連續冰凍三年,冰上可行車馬軍隊。六世紀中期北朝賈思勰所寫的一本農業百科式的著作《齊民要術》,很注意物候情況。書中提到,河南山東一帶石榴樹從十月中開始就要用蒲槁裹起來,否則會凍死,可是今天在這些地方,石榴可以在室外安全生長,無需裹紮。
隋唐以後,天氣又變得和暖起來。據記載,公元六五O、六六九與六七八年的冬季,首都長安都無冰無雪。八世紀初,皇宮中長有梅樹,種有柑桔。梅樹只能耐寒到-14℃,柑橘則只能耐到-8℃,有梅有柑是氣候暖和的證明。但到了十一世紀初期的宋代,華北已經沒有梅樹,氣候冷于唐朝。十二世紀,氣候繼續變冷。太湖不但在公元一一一一年全部封凍,而且冰上可以行車,湖上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凍死。從一一三一至一二六O年,杭州春節降雪,每十年降雪平均最遲日期是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紀及前十年最晚的春雪差不多推遲一個月。十二世紀的寒冷從北到南直到華南與西南地區。一一一O年與一一七八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凍死。四川的成都曾經生長過荔枝,張籍的《成都曲》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但到蘇軾所生活的北宋,荔枝只能生長于成都以南的眉山了。到了十二世紀的南宋,據陸遊詩與範成大的《吳船錄》,連眉山也不長荔枝了。
雖然十三世紀初期到中期一段時間天氣有轉暖的迹象,但到十四世紀,冬季又是嚴寒了。一三二九年與一三五三年太湖再次結冰。黃河在一三五一年十一月時就有冰塊漂流到山東,而現代的記載表明,河南與山東要到十二月份,河中才出現冰塊。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來看,氣候變化似乎是由東往西推進。據前蘇聯與歐洲的科學家研究,俄羅斯平原的寒冷期約在一三五O年開始,中歐的德國與奧地利在一四二九至一四六五年間氣候顯然開始惡化,在英國,有人以爲一四三O、一五五O年與一五九O年的英國饑荒都是因天氣寒冷所致。因此竺先生認爲“可能寒冷的潮流開始于東亞,而逐漸向西移往西歐”。
以上氣候變遷的資料都是從十分零散的詩文、史籍中發掘出來的。到了明代(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以後,各類文獻存世數量很大,難以窮盡,因此將物候材料的收集集中于地方志方面是最爲合適的手段。在這第三時期中,竺先生主要注意兩種異常氣候的出現。一是異常的嚴冬,即平常不結冰的河湖有結冰現象;二是熱帶平原冬天下雪結冰。根據方志記載,將太湖、鄱陽湖、洞庭湖與漢江、淮河的結冰情況以及兩廣熱帶地區降雪落霜的情況分列成兩個表格,那就可以發現,在十四世紀以後的五百年中,我國的寒冷天數不是均等分布的,而是分組排列的。暖冬在一五五O~一六OO年與一七二O~一八三O年間,寒冬是在一四七O~一五二O年,一六二O~一七二O年和一八四O~一八九O年間。以世紀來分,則以十七世紀最冷,有十四個寒冬,十九世紀次之,有十個寒冬。竺先生再從最冷的十七世紀選擇兩種筆記所見物候材料作爲旁證。其一是《袁小修日記》,記于明萬曆三六~四五年(一六O八~一六一七年)的湖北沙市,另一是談遷的《北遊錄》,記其一六五三~一六五五年在北京之見聞。兩部日記都詳細記載桃、杏、丁香、海棠春初開花的日期。與今天相較,袁小修時候的春初物候比武昌要遲七天到十天,可見當時變冷的大概。談遷所記北京物候比今天也要遲一兩個星期。根據物候學上“生物氣候學定律”就可以從等溫線圖中標出北京在十七世紀中葉冬季要比現在冷兩度之譜。
儀器觀測時期在中國主要是一九OO年以後的事。但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零星的觀測記錄。最早是十八世紀中葉耶穌會士錢德明測量了北京一七五七至一七六二年間的日氣溫,後來一八六七年有俄羅斯科學院在北京建立氣象與地磁站。據我所知,十九世紀前期還有西洋人在廣州的氣象記錄(包括氣溫,雨量,風向等)。這些記錄雖與現代的儀器觀測的精密度有一定距離,但仍是很好的參考數據。以北京冬季三個月而言,將現代與上述兩個記錄相比,二十世紀中期有明顯的暖和。北京而外,上海、天津、香港也有較長時間的氣溫記錄。比較這些地方的氣候變化就比過去來得可靠了。
以上就是竺可楨先生用大半生的心血給我們勾勒的中國五千年間氣候變遷的大致脈絡,其間的精詳考證本文不能一一舉出。曆史時期的氣候存在變遷過程,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爲常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歐美的大多數正統氣候學家還認爲,氣候在曆史時代是穩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時代就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所以才以《南宋時代我國氣候之揣測》爲始,五十年來,將中國曆史氣候變化的研究一直進行到底。就在改定那篇扛鼎之作《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後的翌年,他就與世長辭了,而且這篇論文竟然也是文化革命開始到其生命結束八年間,他發表的惟一的一篇學術論文。人的一生有限,想做的事太多,但能立定腳跟將一件事做到底,並對中國與世界的科學研究事業有裏程碑式貢獻的並不算多,竺可楨先生這篇大作足以彪炳千秋,即使後來者研究水平會不斷提高,但是其領軍地位依然不會改變。
學術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對曆史氣候的研究自然也不會停步不前,先生逝世三十年來,曆史氣候的研究又有了長足的發展。對先生所說的隋唐暖期的看法有所修正,對先生提出的研究方法有更精詳的引申,但先生所提出的指導思想與基本研究方法至今仍然被曆史氣候研究的專家學者奉爲圭臬。之所以然者,因爲先生的一生是以科學精神貫串其研究工作,不但在曆史氣候研究方面如此,在與曆史氣候研究密切相關的物候學,以及其他學術方面也是如此,竺先生曾經講過,所謂科學精神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這種精神不爲圭臬而爲何?
http://www.51dh.net/magazine/html/435/435663.htm
中國世界領先的58項科技 2021-04-15 07:02
兩岸民主們貶低中國科技,指中國差美國二萬五千里。美國總體科技雖領先中國,但中國還是有58項科技領先美國。
一,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
二,超級鋼技術領先
三,超50%熱效率柴油機。
四,稀土分離加工技術/專利第一!
五,光纖技術領先
六,艦艇全電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及電磁炮技術:
七,雷射技術領先。
八,中國核電站壓力容器的C形密封件技術領先。
九,領先的新一代永磁電機和潛艇AIP發動機技術;
十,高鐵技術
十一,電動汽車
十二,造島神器:“天鯤號”
十三,煤制油技術
十四,飛機刹車技術
十五,治療帕金森的腦起搏器
十六,基因測序儀
十七,特高壓電網
十八,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十九,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啟明星2號熱核聚變;
二一,燃煤高效清潔利用技術
二二,量子技術
二三,第三代核電技術
二四,高超聲速導彈
二五,暗物質探索
二六,光伏產業(太陽能發電)。
二七,軍民用無人機技術
二八,中國火箭振動臺
二九,超級電腦
三十,互聯網商務支付
三一,風洞技術
三二,導彈反艦技術
三三,工業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
三四,三D列印
三五,脈衝強磁場裝置
三六,納米技術
三七,超輕氣凝膠
三八,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
三九,世界第一個半浮柵電晶體(SFGT)
四十,首個卵細胞基因組測序。
四一,雲計算
四二,首創衛星單原子銥推進劑。
四三,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
四四,可燃冰開採技術
四五,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
四六,中國郵政光學分揀技術。
四七,雜交水稻技術。
四八,人工降雨和驅散雲團技術。
四九,肝,流行性,sARs等疫苗。
五十,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研究。
五一,超導研究。
五二,在納米應用。
五三,深海機器人
五四,在礦漿電解設備。
五五,蠶生物技術,絲織。
五六,船舶三維數控彎板機。
五七,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五八, 舟山CHD海洋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