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步槍
臺灣於2003年底最新推出的自動自動步槍,尚未批量裝備部隊。該槍可單發和三發點射,槍口初速840米/秒,有效射程600米。XT91基本設計仍依照T65K2步槍和T86步槍,保留了T86的伸縮式槍托設計和槍機結構,但外形有改變,槍口的準星和槍身上的提把都不同了。
T86式5.56毫米自動步槍
該自動步槍于1990年代初設計,1997年裝備部隊。它主要配備空降兵、海軍陸戰隊、裝甲車輛乘員及炮兵等非一線戰鬥人員使用。該槍採用伸縮槍托,可分三段伸縮,適於各種戰鬥環境;大量採用模組化結構,便於大量生產;可掛裝40毫米榴彈發射器。該槍上機匣與T65系列相似,為圓柱形結構。氣體調節器與槍管平行,位於準星下方,槍機拉柄為T字形,攜彈量比T65K2步槍有大幅提高。它可用30發彈匣或90發彈鼓供彈,帶兩腳架可作輕機槍使用。瞄準鏡放大倍率較低,為2-2.5倍之間。該槍口徑5.56毫米,全槍長1米,全槍重3.2公斤,理論射速600發/分,有效射程800米,可單、連發射擊和3發點射。
T65式5.56毫米自動步槍
該槍由臺灣於1976年仿M16而成。目前,已經推出改進型,如T65K2步槍,1988年研製成功,裝有3發點射機構,配備TS75光學瞄準鏡;T65K3步槍是T65K2的縮小型,採用環狀全包覆式,拉機柄由T型改為L型,可使用兩腳架射擊。
該槍口徑5.56毫米,全槍長990毫米,槍管長508毫米,槍重3.07公斤,初速990米/秒,理論射速700-800發/分,射擊方式單發、連發、3發點射,供彈方式20或30發彈匣,有效射程400米,配用彈種M193式或SSl095.56x45毫米。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63
T91戰鬥步槍
T91戰鬥步槍(正式名稱:5.56公釐T91戰鬥步槍)為中華民國聯勤205廠的最新產品,其設計融合M16、AR-18、HK G36等歐美名槍設計觀念,並且以成熟的T86戰鬥步槍為基礎,於西元2002年(民國91年)正式定型,定名為T91戰鬥步槍。T91戰鬥步槍比T65步槍更輕更短,並裝有六段伸縮槍托供士兵依體型調整。
槍械設計
T91戰鬥步槍特點為短衝程活塞傳動式、活塞鋼管組快拆系統、氣體冷卻、迴轉式槍機、彈匣/彈鼓供彈、可選射擊模式、模組化、可裝上戰術配件、可拆式提把的戰鬥步槍。T91戰鬥步槍與T86戰鬥步槍一樣,是T65K2步槍的卡賓槍版本,槍管縮短至406.4公釐,使單兵機動性更高,易於快速瞄準目標,和T86戰鬥步槍一樣採用三角型護木,使士兵較易握持射擊。T91戰鬥步槍的總零件數由原本的T65K2大大小小總計25個分開的獨立零件縮減為一體的四大部分,因此在維修上與保養上更為方便。另外可搭載聯勤205廠開發的國造T85榴彈發射器,使T91戰鬥步槍由點殺傷武器變成面殺傷武器,增強班組與單兵攻擊火力。
研發歷史
T91戰鬥步槍設計承襲了T86戰鬥步槍,而T86戰鬥步槍的起源則源自T65步槍。T65步槍是為了取代當時裝備的中華民國製造的57式步槍和美國M14步槍而開發的,外型與M16步槍相似,但採用發展自AR-18步槍的短衝程活塞傳動式,而非M16步槍慣用的導氣管傳動式。T65步槍經歷T65K1、T65K2兩代步槍的改進,而後延伸出成熟的T86戰鬥步槍,T91戰鬥步槍便是由T86戰鬥步槍為基礎開發所衍生。T91戰鬥步槍於2002年(民國91年)由王惠坡少校主導開發,張登文、王光宇,以及許毅萍三位士官長協助設計定型,在戰術測驗階段,限於全案時程緊迫,無充裕時間就更改部分作完整驗證,導致首日戰測結果不佳。第二日便針對所有戰測缺失,逐項檢討,並陸續完成修改,直至戰測複測階段,十把樣槍全槍細部分解互換後,抽取二把樣槍作一萬發子彈耐久壽限測試,經測試結果,前六千發射擊零故障,成功地符合戰測規格,至於槍管部分則射擊至一萬發,精度仍在規格範圍內,滿足陸軍作戰需求,證實研改成效。並通過泥水、砂塵、海水等環境試驗。T91戰鬥步槍可在氣溫攝氏40度及最低攝氏零下70度環境下作戰,於水中射擊時亦可流暢擊發。
外觀
T91戰鬥步槍全長在槍托縮起後為800公釐,槍托全開時為880公釐,全重約3.17公斤(不含彈匣),比T65K2步槍(不含彈匣)輕約0.5公斤,外觀不同的是提把與美國M4A1卡賓槍一樣可供拆卸,或另行加裝戰術瞄具。子彈方面仍然沿用中華民國陸軍現役的5.56 x 45公釐NATO彈藥,亦可發射中華民國製造的TC-74鋼芯彈,及搭載T85榴彈發射器。為了避免產生如M4卡賓槍等因槍管太短而造成子彈初速降低的通病,所以使用406.4公釐(16吋)槍管,在槍管長度與子彈威力間作出一個平衡選擇。另外聽取軍警人員對使用M4卡賓槍的意見,重新計算槍托整體張力,槍托底部加裝橡皮墊,並且縮小迷你化(避免勾到裝備),T65步槍的傳統三角式準星座也改為採用直立式準星座。
護木
T91戰鬥步槍護木結合方式是上下兩片式,內部有一層鋁質隔熱片,並且於上護木左右兩側開6個散熱孔位,上護木上方另有2個散熱孔位與2個戰術滑軌片結合孔位,下護木下方則有一大型散熱孔位,下護木另有防滑肋紋止滑。
戰術滑軌
T91戰鬥步槍有三處可以自行添加戰術配件,分別是護木、機匣頂部和前準星下方,由於有軍警人員反應整套M4卡賓槍的金屬戰術護木太重,所以改以較輕的塑料製作。與一般戰術護木不同,聯勤製造的是導軌片,可以依照需要鎖上,而不需更換整個護木,但歸零比一般的戰術導軌較為麻煩。準星座下方約5厘米長的戰術導軌可依射手需要加上如戰術燈、兩腳架、雷射指示器、前握把等戰術配件,但加裝後無法與刺刀同時使用。
彈匣
T91的30發可視式彈匣T91戰鬥步槍改用可視式彈匣,士兵可透過檢查孔計算大略子彈量,檢查孔標示從「2」至「15」,以方便士兵判讀子彈數量。
刺刀
刀身雙邊刀刃有特殊紋路設計,以刀把卡榫連接刀身後,可以作為破壞剪,同時也可以做為野外的開罐器。
精度表現
T91戰鬥步槍進行175米射擊時,其彈著面積相較於T65K2步槍擴大近10公釐,其後座力也因槍管縮短比T65K2步槍上昇約20%。
機匣內部
T91戰鬥步槍的槍機雖與T65步槍系列結構相同,但是兩者卻不可互相混用。因為T91戰鬥步槍的槍機突耳比T65步槍槍機突耳短1公釐,所以如果以T91戰鬥步槍的上機匣混用T65槍機,便會造成栓鎖距離過小(閉鎖不完全)進而造成膛炸意外,以T65步槍的上機匣混用T91戰鬥步槍的槍機則會有擊針打擊不到子彈底火所造成的啞火現象。在T91戰鬥步槍的槍托,也貼著T91戰鬥步槍的槍機不可與T65步槍系列混用槍機的貼紙。
傳動系統
T91戰鬥步槍的傳動系統與比利時FN FAL類似,聯勤205廠特將其模組化,將傳動桿與活塞一同放入一根粗鋼管內,稱為「活塞鋼管組快拆系統」。但是活塞鋼管組快拆系統不具備FN FAL的進氣調節鈕,儘可能簡化單兵野外保養麻煩,在拆卸保養方面也比舊型T65步槍系列簡便。活塞鋼管組快拆系統是將外露的瓦斯鋼管頭解鎖向前抽出後,它只是一個單一部件,在之後連接的部分則是活塞頭加傳動桿(活塞跟傳動桿是設計成結合在一起的,但是卻可以活動的,並且不可分解),傳動桿外部有一複進彈簧,之後,再接上一組粗緩衝簧後,再之後就是一個轉接座,然後以上所有部件再裝入一個長條形的鋼管,鋼管再跟瓦斯鋼管頭做結合,結合後轉接座會外露出來。
使用評價
中華民國製造、換裝使用了T65步槍系列超過30年,早期的T65步槍系列由於製程、工藝、材料還有人為保養不佳,導致其評價遠低於美國的M16步槍。但是近幾年來,製程、工藝、材料還有保養的手法逐漸進步,質量也漸漸提高。
換裝情形
由於中華民國陸軍現役T65K2步槍自1987年(民國76年)出廠後,使用近二十年,槍管麻膛嚴重。加上無法順應潮流搭配戰術配件,所以自2005年起已逐步換裝T91戰鬥步槍,最先換裝單位為中華民國憲兵部隊與特戰部隊,另搭配槍背帶強化執勤安全。中華民國陸軍預計配發10萬把T91戰鬥步槍,平均每把要價將近18,000元新台幣。聯勤另推出洗槍機供部隊選用。為了解決國軍靶場不足問題,中科院曾向軍備局購入T91戰鬥步槍進行改造,配合自行研發的電子靶具。可使單兵在無法出操的天氣,仍可於室內進行打靶訓練,該電子靶具可進行各種天候、距離、風向模擬。中華民國步兵學校亦擁有中華民國第一座電子靶場。中華民國陸軍步兵學校向國防部軍備局購置乙批「色彈槍套件」,即將分發部隊使用。色彈槍是以T91步槍為骨架,套裝色彈槍管後即可轉換成色彈槍,並配合國造TC89漆彈,在訓練及維修上極為便利;色彈槍的初速每秒約四百公尺,可在十五公尺內精準命中目標,此外,色彈槍是以塑膠彈匣給彈,容易辨識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外銷情形
約旦國防軍亦採購T86戰鬥步槍,目前也正逐步換裝T91戰鬥步槍。並且經過該國國防軍測試。波士尼亞特種部隊採購T91戰鬥步槍。科威特曾採購約8千把的T91戰鬥步槍。印度尼西亞採購約1萬把的T91戰鬥步槍,亦採購不少T85榴彈發射器供其邊境巡邏隊打擊走私。阿聯曾有傳言採購T91戰鬥步槍,但中華民國國防部表示不予置評。東南亞某國叛軍透過中間軍火掮客拉線欲下單採購T91戰鬥步槍,亦被國防部回絕訂單
http://zh.wikipedia.org/wiki/T91%E6%88%B0%E9%AC%A5%E6%AD%A5%E6%A7%8D
解放軍裝備的95式步槍好還是臺灣的T91好?
解放軍裝備的95式步槍優于是臺灣軍隊裝備的T91步槍!
解放軍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
1995年設計定型,現已開始陸續裝備部隊。該槍采用無托式結構;自動方式爲導氣式,機頭回轉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塑料彈匣和75發快裝彈鼓兩種,機械瞄准裝置照門爲覘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裝置。
該自動步槍能發射40毫米槍榴彈系列;並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榴彈發射器;還配有3倍的白光瞄准鏡和微光瞄准鏡,微光瞄准鏡可在夜間弱光條件下對200米以內生動目標精確瞄准。該槍配的多功能刺刀可快速裝卸。
95式5.8毫米槍族包括:自動步槍、班用機槍及4個配屬産品――白光瞄准鏡、微光瞄准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挂榴彈發射器。另外還有短步槍及折疊式槍托的步槍。以自動步槍爲新槍族的主體槍,其他各種槍與步槍基本結構相同,而自動機、供彈具等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換或通用。
95式5.8毫米槍族結構優化設計,布局合理,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綜合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顯示我國步槍的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其性能特點如下:
(1)爲充分發揮5.8毫米槍彈的威力,槍管有足夠長度。它采用了無托結構,縮短了全槍長度(步槍746毫米,機槍840毫米)。供彈具可通用,容彈量大,可連發射擊,具有猛烈的持續火力。
(2)全槍短、質量輕(步槍3.25千克,機槍3.95千克),機動性好,優于國外同類武器。
(3)5.8毫米槍彈後坐力小,全槍動力特性平穩,整體布局合理,射擊時持槍、瞄准舒適,震動很小,單、點精度均達到很高水平。
(4)機構動作可靠,能適應各種氣候、環境條件下作戰,全槍壽命長,優于國外同類武器。
(5)槍族內各槍基本結構相同,大部分零部件通用,自動機、供彈具等活動部件可互換,勤務使用、維修極爲方便。
(6)有機械瞄准、簡易夜間瞄准裝置,還配有白光瞄准鏡、微光瞄准鏡,能適應全天候作戰。
(7)一槍多能、一族多槍。該族步槍下挂35毫米榴彈發射器,亦可從槍口用槍彈發射槍榴彈,擴大了點面殺傷能力。有多功能刺刀及刀鞘,攜帶方便,具有刺殺、砍、剪、鋸、削的功能,還可當匕首使用,擴大了步槍的戰術作用。新槍族除步槍、機槍外,還有短步槍(全槍長560毫米,全槍重2.8千克)、折疊槍托步槍,實現了一族多槍,可滿足各兵種人員的需要。
(8)廣泛采用工程塑料、硬鋁合金等新材料,對于改善全槍外貌,提高防腐能力,減輕全槍質量,簡化生産工藝都有很大好處。
(9)針對構件不同,材料采用黑色磷化、陽極氧化、全色噴塑等先進工藝以提高防腐防脫色能力,徹底解決了原56式武器抗腐蝕能力差的難題。
(10)在制造工藝上進行了改革創新,采用了精鍛槍管,熱模鍛鋁機匣,以及塑料件注塑成型等新工藝,較多地利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加工關鍵零件,保證加工精度要求,實現總裝零部件完全互換。
臺灣的T-91步槍
臺灣的T-91步槍:2003年,臺灣“國防部”就宣布,由于臺軍現用的T—65K2步槍服役時間已經超長,而且槍管頻頻出現問題,臺“國防部”決定撥款18億元新臺幣,首先采購10萬多支由臺軍“聯勤總部”自制的新型T—91步槍。這是約20年來臺軍首次大規模對單兵武器進行更新換代,引起了外界的普遍關注。
臺軍方稱,自制的T-91戰鬥步槍目前已完成各項技術測評,將替代目前的T-65K2步槍,成爲臺軍步兵的新武器。T-91步槍是在T-86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由位于高雄的臺軍聯勤總部所屬205廠生産的,屬臺軍裝備的第4代步槍。
各種附件可靈活選裝
根據資料顯示,T-91步槍比起臺軍現役T-65步槍,槍身輕約600克到800克。T-91屬于類似美軍現役M4“卡賓槍”一類的短步槍,其槍托爲伸縮式,槍托收縮時全長僅80厘米(槍托伸展時爲88厘米)。
另外,T-91步槍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配備T-85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夜視鏡、熱瞄具、激光指示器和激光測距機等,這些組件均可根據環境的不同靈活選裝。
作戰風格貼近美軍
T-91步槍口徑仍然采用北約標准的5.56毫米,小口徑的優點是射擊後座力小、彈道低伸、射擊精准、彈藥輕便易于攜帶,更符合人體力學。該槍小口徑的缺點是彈頭侵徹力差。根據美軍在多次戰爭中使用5.56毫米口徑槍支的經驗,在射擊有薄裝甲防護的目標時,不太容易做到“一槍一命”。
另外,T-91步槍的射擊模式仿照美軍,采用了單發或3發點射兩種模式,這與美軍追求精確打擊的風格比較相近。但該槍不具備解放軍81式步槍或95式步槍那樣的連發射擊模式,雖然該槍在中遠距離上具有較好的精度,但在近戰、城市遭遇戰中如果遇到使用自動武器的對手,T-91步槍可能遭到壓制。另外該槍屬于短步槍,其有效射程僅600米,在與使用有效射程達1000米左右步槍的對手對射時會稍微吃些虧。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051102385.html
T-91比95在近距離火力方面處于是劣勢,在中遠距離精度方面也未必占太多優勢,而且解放軍還大量裝備了小口徑狙擊步槍KU-88。
阿共那邊介紹台灣T-91步槍
據近日台灣媒體報道,台灣“國防部”宣布,由於台軍目前使用的T—65K2步槍服役時間已經超長,而且槍管頻頻出現問題,台“國防部”決定撥款18億新台幣,首先採購10萬多支由台軍“聯勤總部”自制的新型T—91步槍。這是近20年來台軍首次大規模對單兵武器進行更新換代,引起了普遍關注。
為T—91步槍配了清洗機
據台軍“聯勤總部”人士透露,T—91步槍為5.56毫米口徑小口徑自動步槍,外觀取消了美國M—16/AR5式突擊步槍系列特有的提把,安裝了筒形小倍數瞄准鏡等。該槍採用單發或3發點射,有效射程約600米,各種性能參數相較台軍現役的T—65K2步槍和T—86步槍也有較大提高。不僅槍身比T—65K2輕約400克,而且全長僅為80厘米(槍托伸展時為88厘米),比T—86還要短11.5厘米,同時,其600米的有效射程比起T—86的350米也提高了不少。由於該槍的槍托採用全新材質制造,伸縮自如,強調了人性化設計,因此士兵在瞄准時,貼近臉頰部位更舒適。該槍配備的刺刀不僅可以作為剪鐵絲網的剪刀,同時也可作為野外的開罐器。此外,台軍“聯勤總部”還同步推出了自動清洗T—91步槍的洗槍機,一次清洗便可保証槍支正常使用3天。
根據台軍計劃,T—91將優先配備本島的台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特勤隊等特種部隊,然后推廣到其他守備部隊,最后配發金門外島部隊。
適合特種部隊使用
台軍在T—91的設計理念中,強調了模塊化的思想。首先,該型槍支安裝了多用途鏡座,不僅可以方便地安裝夜視鏡、激光瞄准器等輔助設備,而且可根據不同部隊的作戰特性快速結合其他各式配件,執行全天候作戰任務。同時,該槍后坐力小、具備比較出色的防水性能且重量較輕,因此非常適合特種部隊進行傘降突擊以及城鎮、叢林等復雜地形下的特種作戰。此外,由於設計過程中還突出了單兵武器的遠近配合思想,因此台軍計劃未來還將使T—91結合40毫米榴彈機槍、近程反裝甲火箭及T—85榴彈發射器,戰斗時增大火力攻擊力。
歷經四代仿造為主
此次台軍推出的T—91自動步槍是台軍的第四代單兵步槍,在此之前,“國軍”的單兵步槍的發展比較滯后,在漫長的70多年中才發展了三代。
其第一代制式步槍是1934年至1935年,在德國的毛瑟1924式標准型基礎上仿造而成的“中正”式步槍,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種全軍統一的制式步槍。
20世紀60年代初期,台軍“聯勤總部”60廠(現稱205廠)又從美國購得了M—14步槍的圖紙和模具,並於1968年仿制成57式半自動步槍,這成為了台軍第二代單兵制式步槍。由於該槍射擊精度高,有效射程在500米以上,因此台軍目前仍將其作為短距離狙擊槍使用。
1974年,台軍“聯勤總部”又繼續“盜版”美國M—16和日本制造的美式AR—18型來復槍,仿制成了台軍第三代制式步槍,即口徑為5.56毫米的“六五”式自動步槍,又稱T—65。為滿足台軍各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的使用要求,台軍“聯勤總部”205廠又於1986年在T—65K2的基礎上研制了T—86突擊步槍。
2001年,205廠又規劃了台軍方第四代先進步槍研發計劃,而且還給這個計劃取了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即所謂的“百年步槍”計劃。T—91步槍便是落實“百年步槍”計劃的研制成果。
目前台軍的單兵武器花樣繁多,和台軍的重型武器一樣,都以仿造、引進產品居多,存在著種類繁雜、通用性不強的缺陷。除主要使用自行仿造的幾代武器外,還雜七雜八地從國外進口了諸如美制733短突擊步槍,M—4A1卡賓槍,以色列的“迷你型”烏茲沖鋒槍以及價格昂貴、極其稀有的IMIM89狙擊槍等,而且還千方百計從瑞士買了SSG—2000狙擊步槍。這些槍支由於生產國家不同、設計理念不一,因此制式無法統一,戰斗整合能力較差。《環球時報》 2003年09月19日 第十版
http://www.airborne.org.tw/talk/viewthread.php?tid=1504&extra=page%3D2
感想只有一個,最好是老共的槍械沒有「盜版」啦
盜版~~~不會啦~~~偶們口訴自己作出最佳系統整合,領先hk-416十九年。因為美國盟國5.56彈藥的規格尺寸雖然共通,但是底火與火藥成份各國不同,要徹底解決火藥廢氣積碳問題,還是~~~~改向六五的短衝程活塞系統才能一勞永逸
報告學長,我是很菜的1959t,T91那時在我要退伍前5個月時撥下來的新槍,此後就幾乎天天打靶(感覺跟65-2差不多,只是槍托可伸縮)。第一次看到槍時是全新未拆封的槍箱,當時槍還有一股新味道(就好像新車),弟兄們還開玩笑的說好像玩具槍,說真的還真的有點像,(槍托沒伸出真的好小一把跟65-2差很多槍托),但整把槍全黑比65-2帥氣很多,槍背帶是新型的戰術背帶,所以後來持槍走時就不像65肩背,改像雙手持槍,有點像美軍的感覺,記得剛到部時,行軍還是用學長用的戰背包,後來山地叢林作戰訓練時全面換新式的戰背包,新式彈袋,s腰袋,水壺,有點美軍的感覺差在迷彩顏色不同。說真的小弟還滿喜歡這把t-91還是撥下來第一次使用真的很不錯^^
HK416
HK416是由黑克勒-科赫以M4卡賓槍的設計重新改造而成,現已成為完整的步槍推出,並可以換裝導氣裝置、上機匣組件、槍管和彈匣來改造AR-15系列的組合而成。
歷史
黑克勒-科赫聘請自美軍三角洲特種部隊退伍的拉利·維克斯(Larry Vickers)擔任HK416卡賓槍項目的負責人。HK416卡賓槍項目原本稱為HKM4,但因為柯爾特公司(Colt)擁有M4系列卡賓槍的商標專利,所以黑克勒-科赫改以「416」為名稱,而「416」就是指M4和M16。HK416的運作設計類似AR18與HK G36,而外型則與M4卡賓槍相似。目前,挪威國防軍已宣佈在2008年以HK416全面替換原本的AG-3(HK G3)作制式步槍,美國陸軍亦對HK416進行實驗,而名為MR223的半自民用型目前只在德國發售。
設計
HK416採用短衝程活塞傳動式系統,比M16及M4的導氣管傳動式更為可靠[1],冷鍛碳鋼槍管以增長槍管壽命,機匣及護木設有5條戰術導軌,採用自由浮動式前護木,整個前護木可完全拆下,改善全槍重量分佈,槍托底部設有降低後座力的緩衝塑料墊,機匣內有泵動活塞緩衝裝置,有效減少後座力和污垢對槍機運動的影響,從而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另外亦設有備用的新型金屬照門。
另外黑克勒-科赫亦同時推出高可靠性的新型30發鋼制STANAG彈匣,可與舊式鋁制彈匣通用。
HK416的4種槍管長度版本:
D10RS (10寸槍管)
D145RS(14.5寸槍管)
D165RS(16.5寸槍管)
D20RS(20寸槍管)
裝備的部隊或國家
美國陸軍三角洲特種部隊有少量購買HK416,以測試替換M4卡賓槍的可能性,但其後宣佈美國陸軍不會大量採用HK 416,其後軍方又收回這數百把HK416,因為軍方認為特種部隊應該採用官方通用武器,而其他美國執法部仍繼續採用。
中華民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特勤隊曾測試HK416及柯爾特M4卡賓槍作裝備,最終採用M4卡賓槍。挪威國防軍於2007年4月11日簽約訂購8200把HK416,以替換在1969年開始裝備AG-3(HK G3),他們的HK416裝有改裝過的護木及握把。
Pasukan Gerakan Khas(PGK)於2007年亦以HK416替換其原有的卡賓槍。
波蘭GROM購買HK416替換原有的M4A1卡賓槍。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HK416&variant=zh-tw
1953年式7.62mm步騎槍
仿自苏联AK-47的56式冲锋枪,实际上应称为56式突击步枪更确切
中国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仿自苏制C-41步枪,曾大量装备普通士兵
1956-1式7.62mm衝鋒槍
挂带榴弹发射器的81式自动步枪
87式5.8mm自動步槍
03式步枪
從史料記載的有關槍械文字來看,中國從清末到民國,其間軍閥各自為政,槍械來源多為購買和仿造,比如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就曾仿造日本6.5毫米口徑步槍。後來,蔣介石用仿自德國7.9毫米毛瑟槍的“中正”式步槍統一了中央軍用槍,之後又改為美制7.62毫米步槍。新中國成立後,部隊所裝備的步槍幾乎全是從敵人手中奪來的,型號雜、口徑多、性能落後。
當時,裝備的雜亂和缺乏標準化,是新中國的槍械後勤供應部門最感頭痛的問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從蘇聯購買了100個師的裝備,全軍統一換裝蘇式槍支,並按其系列建立兵工廠。當時,蘇聯已開始裝備新研製的AK—47 7.62毫米突擊步槍,把已淘汰的1891年式納甘步槍和1943年式波波沙衝鋒槍大批半價賣給了中國,而中國的對應仿製品則定名為53式步槍和50式衝鋒槍。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這些槍械的威力並不如美制步槍,但在可靠性方面還是值得讚賞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步槍的第一代換裝帶有應急性,部隊對槍械的要求不是太高。看到蘇軍裝備了新型步槍,為了提升本國軍隊的作戰能力,1955年,中國同蘇聯簽訂協定,引進蘇制AK—47突擊步槍和C—41半自動步槍技術,在國內自製,分別定名為56式衝鋒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1959年國慶閱兵時,上述兩種槍首次亮相。到1964年,中國全軍完成了第二代步槍換裝,接著又向外援助了數百萬支56式。據記載,越南戰爭中有大批美軍扔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主要是中國產56式衝鋒槍),56式槍作戰性能之優良由此可見一斑。對於C—41半自動步槍,因為其射速較低且製造複雜等,蘇軍不太喜歡而裝備時間較短,但在中國,一些老同志由於保留著“不見鬼子不扣弦”的珍惜彈藥的觀念,卻對其偏愛有加。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軍隊僅正副班長才配有56式衝鋒槍,普通戰士一般都用56式半自動步槍。
1979年,對越作戰證明,56式半自動步槍已經落伍,因為在遠程炮火打擊和叢林地帶,作戰人員大多只能在50米內發現敵人,瞄準射擊是來不及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梭子子彈掃過去,而這恰恰是半自動步槍所不具備的。吸取對越作戰的教訓,中國軍隊決定將56式半自動步槍全部淘汰,配備給了武警和民兵,而對56式衝鋒槍作了改進,定名為81式自動步槍,清一色裝備全軍。這是中國軍隊步槍的第三代換裝。相比AK—47,中國81式自動步槍的基本結構無大大變化,但在射擊精度方面卻比AK-47高。該槍性能不錯,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
嘗試小口徑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後,美蘇步槍又向小口徑、高射速方向發展,分別出現了美國的M16 5.56毫米步槍、蘇聯的AK74 5.45毫米步槍。為了緊跟世界步槍發展形勢,中國在多年的努力之後,也推出了自己的小口徑,即5.8毫米口徑,並於1987年定型了87式步槍。相比國外同類產品,87式步槍整體性能不佳,且因部隊對步槍尚無急需,故該型槍未能裝備部隊,而是進行了繼續改進,這就是隨後推出的95式5.8毫米。
中國式5.8毫米步槍由於推出較晚,因而能吸收其他國家同類槍的優點。該型槍採取了新工藝和塑膠構件,重量只有3.25千克,因採用無托結構,長度僅0.74米,可加掛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榴彈發射器,並配有三倍的白光瞄準鏡和鐳射瞄準鏡,能在夜間弱光條件下對200米內目標精確瞄準。此外,該槍還配有多功能刺刀。在使用方面,凡是用過美制M16A2 5.56毫米步槍及蘇聯的AK74 5.45毫米步槍的人,在試用中國95式5.8毫米步槍後,普遍感覺此槍動力特性平穩,持槍、瞄準舒適,射擊時後坐力和震動都很小,單發和點射都達到很高的水準。整體而言,95式步槍團輕便易攜等特點大受歡迎,尤其是在乘車作戰或特種作戰方面更為出色。在中國派往阿富汗、伊拉克執行保護大使館任務的武警所持裝備中,95式步槍就是主要裝備。然而,一些野戰部隊在試用過95式步槍後,卻感到不大習慣且意見較多,比如射擊時左手不能持彈匣而要把持前面的握把,臂短者會感到吃力,很難像過去使用步槍那樣“端”著打,而要“抱” 著掃射;在射擊中射手瞄準時其頭部比以前使用步槍時要擡高一倍,臥姿射擊時會增大暴露面積;無托結構又造成射手在瞄準時臉部距退殼口太近,連發過程中硝煙的刺鼻、熏眼和持續射擊後護手握持的熱度都比過去的步槍明顯得多。因而許多陸戰經驗豐富者反映,95或步槍適合於那些短兵相接、狹路相逢時的端槍掃射,而在野戰中利用掩蔽物或在戰壕中交戰時便相形見絀。95式步槍的另一個缺點在於結構複雜,造價較高。因5.8毫米子彈不同于北約和蘇聯的兩種口徑標準,為中國獨有,在國際通用化方面不是很佳。在經過一番討論後,中國國內相軍工部門將95式步槍的槍管改為西方通用的5.56毫米,定名為97式步槍,並推向國際市場。對於新推出的97式步槍,雖然不少國家的客戶稱讚該槍比美俄同類產品有不少優點,但與美制M16AZ等產品相比卻無價格優勢,因而在銷售業績方面,還不及單價只有100多美元的56式衝鋒槍。種種原因,使得中國國內軍工部門從1997年以後又從95式步槍起步,努力研製一種適合野戰部隊普遍適用的主戰步槍。經過六年的重新研製,2003年12月,中國新型5.8毫米自動步槍終於定型,並被命名為03式5.8毫米自動步槍。據介紹,03式5.8毫米步槍被認為是中國小口徑槍族中的最後一名成員,中國將用它來完成部隊的第四代步兵武器換裝。
如果從1983年中國下決心研究小口徑步槍算起, 到最後定型的03式5.8毫米口徑步槍,整整經歷了二十年;若從1965年M16問世算起,在國內引發是否要搞小口徑槍的爭論,已有三十八年,可謂歷經磨難。究其原因,這與中國槍械的一貫發展不無關係。一是由於中國56式衝鋒槍所創造的輝煌成績變成大包袱背上後不易卸下;二是由於沒有大戰急需;三是中國軍工企業要鍛煉出自主開發能力還需要較長時間。這些因素,致使中國全軍裝備的三代槍械都是對蘇製品的模仿,而只有5.8毫米系列槍才是地道的國產貨。
從槍支本身性能看,03式5.8毫米步槍達到了目前世界現役裝備的先進水準。同美、俄裝備的M16A2及AK74相比,它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小一點,戰術性能卻毫不遜色,故障率也更低。不過同中國傳統的56式和81式步槍相比,在槍長差不多的情況下,03式步槍要輕0.3千克,攜行時感覺要輕便些。
與95式相比,03式步槍不足之處在於其攜帶和狹路相逢使用時沒有95式那麼方便,但它克服了95式步槍無托結構的固有缺點,用折疊式槍托可以讓槍可長可短,基線長,便於利用各種地形地物隱蔽自己頭部並發揚火力,對遠距離目標的命中精度高,射擊時火藥燃氣也不會刺激眼睛。除了戰場適應性好外,03式步槍更符合傳統的單兵用槍習慣,人機適配性更佳。在作戰中,03式打開折疊槍托後長度可觀,可以安上刺刀進行肉搏,而95式則因槍身太短不適宜於格鬥。雖說現代戰爭中拼刺刀的機會很少,但有此性能總比沒有強,說不定在某些情況下還用得上。值得注意的是,03式的設計返回到了士兵習慣的老式有槍托結構,其工藝比95式要簡單些,造價也低,易於大量生產。
根據中國軍工部門對5.8毫米系列槍支的不同設計思想,95式和03式將會在今後同時生產,並在全軍範圍替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期列裝的幻式步槍。而具體的裝備情況可能是中國野戰部隊的單兵將會普遍裝備03式步槍。一些不利於以正常體位使用步槍的人員,如特種兵、內勤和保衛人員等則還會裝備95式步槍。由於95式和03式步槍的子彈和瞄準鏡、夜視器材等都可通用,其作戰性能的差別可以使其在執行不同任務的人手中各自發揮長處。
在現代兵器使用方面,好馬同樣需要配好鞍。現代步槍發展的方向,是步榴合一,將子彈對點的射擊和榴彈對面的爆炸結合起來,並裝備電子火控系統和夜視儀。以前的中國槍支在國際市場上反應雖還不錯,卻欠缺精良的配件,現在推出的95式及03式步槍在此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比如它們都有配屬產品,如鐳射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等,同時槍上還設有簡易夜瞄裝置,能在昏暗環境或夜間對可見目標射擊。總體而言,中國的小口徑步槍雖然比起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同類產品還有些差距,但已跌身世界先進步槍之列。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513&ArticlePage=2
外軍稱中國5.8mm彈藥需要多發射彈才能制服目標
本文是譯自美國《輕武器評論》雜誌上的一篇關於中國5.8mm小口徑槍彈的文章。原作者Timothy G.Yan描述了他眼中的中國小口徑槍彈,並針對2003年第8期我《輕兵器》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有關小口徑槍彈評測文章發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刊將其原文譯出,不代表證實其內容和贊同其觀點。口畢詩波 編譯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5.56×45mm槍彈和俄羅斯5.45×39mm槍彈一直佔據著世界上小口徑槍彈的主導地位。令人關注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軍方公開了自己的5.8 X 42mm小口徑高速槍彈。早在1960年代,小口徑高速槍彈在越戰中表現出的優勢就引起了中國軍方的注意。1971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北京 召開輕武器科研工作會議,簡稱“713會議”,決定研製本國的小口徑槍/彈系統,提出的指標為:口徑6mm左右,初速1OOOm/S,在減輕彈重、減小後 坐、提高終點效能等方面都要優於56式7.62 X 39mm槍/彈系統。後來的“744”會議決定進行5.8mm和6mm兩種口徑的論證。全彈長在56~59.5mm的7種方案中選擇。然而,在最初的8年裏,小口徑彈藥的發展一直停留在論證階段,直到1978年,研製工作才真正開始。1979年,確定了5.8 X42mm作為小口徑步槍彈的最終方案。該彈於1987年設計完成,型號為DBP87。
在1988年,中國的輕武器設計者開始研製用於5.8mm狙擊步槍和5.8mm通用機槍的遠程、大威力5.8mm重彈,5.8mm重彈擬取代已經過時的帶突緣的53式7.62×54mm大威力槍彈。5.8mm重彈於1995年設計完成。
中國軍方曾經試用了QBZ87式自動步槍,這支槍是在原有的8l式自動步槍基礎上改進而成,使用新的5.8mm標準彈。
根據QBZ87式步槍的使用意見,中國又研製出QBZ95式小口徑槍族。QBZ95槍族包括QBZ95自動步槍、QBB95班用機槍以及 QBZ95B短步槍。95式槍族採用無托結構設計。此外,採用5.8mm重彈的QBU 88式狙擊步槍也是無托結構,1997年正式裝備使用。中國還研製了QJY88式彈鏈供彈通用機槍。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專門針對5.8mm重彈設計,但也 可以使用5.8mm標準彈。最近5.8mm槍族又出現了一個新成員——QBZ03式自動步槍,該槍採用彈匣和自動機設在板機前面的傳統結構,而不無托式, 它的握把類似於美國M16步槍。
5.8mm標準步槍彈彈頭品質4.15g,採用覆銅鋼被甲。24.2mm長的彈頭外形新穎,有著尖銳的彈尖和較大的尾錐。5.8mm彈頭的心部,由位於彈頭基體附近的尖形硬質鋼心和充滿鋼心與彈頭被甲之間的尖形空腔內的鉛套組成。鋼心長16mm,直徑4mm,品質1.5g。
5.8mm重彈的彈頭設計完全不同於標準彈。它的彈頭特點是一個小的輕型硬質鋼心位於彈頭的尖端部位。這種做法增加了彈頭品質,鋼心前置也提高了彈頭的彈道性能。5.8mm重彈比標準彈稍長,近似圓弧形的彈尖和更深的尾錐體改善了彈頭在接近亞音速飛行時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彈頭品質增加到5g。
5.8mm槍彈錐形彈殼長42mm,錐體從直徑10.5mm的底緣開始,錐度設計有利於供彈和退殼。可能是為了降低成本,5.8mm彈殼採用鋼製成。與5.56mm銅彈殼相比,5.8mm鋼彈殼造價低,品質輕,但是需要塗一層褐色漆以防止受腐蝕,這本身也帶來了一些其他問題。作為堅硬脆性金屬,鋼彈殼在彈膛裏氣閉性不是很好,而且比銅彈殼更容易發生斷裂從而導致武器故障。為了確保抽殼的可靠性,5.8mm彈殼的彈底緣很厚,抽殼鉤槽尺寸也很大。
5.8mm槍彈採用銀色雙基球狀發射藥,裝藥量1.8g,多於5.56mm SSl09彈的1.7g和俄羅斯5.45mm 7N6槍彈的1.6g。出於降低成本考慮,5.8mm彈發射藥用的是有腐蝕性的藥劑,而北約和其他西方國家從二戰結束後就不再使用腐蝕性發射藥了。5.8mm腐蝕性發射藥不能產生更高的能量,它產生的膛壓為284MPa,僅比使用單基發射藥的7.62 X39mm槍彈高一點,遠低於5.56mmM855/SSl09的380MPa。用來引燃發射藥的是伯爾丹底火。中國的彈藥設計者稱5.8mm槍彈的彈道性能和侵徹力都要優於5.56mm和5.45mm彈藥,事實上5.8mm槍彈的槍口動能和初速確實要高一些。
5.8mm標準彈和5.56mm北約彈在400m射程內的彈道性能差別不大;超過400m,5.8mm槍彈的彈道係數要占上風。用短槍管的M4卡賓槍發射5.56mm北約彈的彈道性能和5.8mm槍彈更是不可比較。5.8mm重彈和MK262 5.56mm槍彈彈道性能基本相同,但5.8mm槍彈的高初速使它的穿透能力更強,這兩種重型彈頭的速度下降都要比它們的標準型彈頭慢。
筆者曾有機會用過QBZ95自動步槍,用的是5.8mm標準彈,100m的射擊精度達到了3個密位。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使用5.8mm步槍,射擊精 度都可以達到2.5個密位或更好。以筆者在海軍陸戰隊的經驗,855/SSl09 5.56mm槍彈用M16A2射擊的精度可以達到2個密位或更好,新的M16A4憑藉它更重更長的槍管,可以達到更高的精度。AK74發射7N6 5.45mm槍彈在300m處的精度可以達到2.5~3個密位,但是超過300m其精度就急劇下降。用OBU88狙擊步槍發射5.8mm重彈在100m處 射擊,據稱其精度可以達到1.2個密位。總體上,5.8mm槍彈精度確實比老的7.62×39mm槍彈有所提高,而具勝於俄羅斯的5.45mm槍彈,精度達到了5.56mmSS109槍彈的水準。
中國大陸的槍械雜誌《輕兵器》在2003年第8期發表了5.8mm槍彈彈道測試的文章,引用了美國輕武器作者的一些研究資料,作了軟、硬靶試驗的對比圖表。
前3種試驗證實了中國設計師所稱的5.8mm槍彈的侵徹能力要強於5.56mm和5.45mm槍彈,然而,試驗使用的是長槍管的QBB95班用機槍而不是QBZ95自動步槍。QBB95班用機槍發射5.8mm標準彈初速比FNC突擊步槍發射的5.56mm北約彈要高得多。不過,5.8mm槍彈在300m距離對10mm鋼板100%的穿透率還是令人佩服的。
實際上,5.56mm槍彈的侵徹能力與5.8mm槍彈是不相上下的。與中國所做的彈道試驗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亞伯丁試驗基地作了比較客觀的試驗,用槍管長508mm的M16A2步槍發射5.56mm M855/SSl09彈藥在700m距離上穿透3.5mm的A3鋼板毫無問題。雖然如此,5.8mm槍彈的穿甲能力確實要好於5.56mm槍彈。 5.8mm槍彈的彈頭結構類似於穿甲彈彈頭,或者可以說它就是穿甲彈。它的高侵徹能力正是得益於此設計。5.8mm重彈的穿甲性能資料顯示,在85m距離上可穿透15mm低碳鋼板,在1000m距離上可以穿透1.3mm硬質鋼板。據說5.8mm重彈在任何距離的侵徹力都要強於53式7.62X54mmR槍彈。很多來自中國的資料都經常提及5.8mm槍彈的穿甲能力是多麼的好。對中國這種設計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5.8mm槍彈的設計論證,就側重於穿甲能力。而普通北約彈側重的是侵徹力。
像多數穿甲彈一樣,在肥皂靶試驗中,5.8mm彈頭的創傷效果並不理想。5.8mm彈頭形成的空腔容積比5.56mm彈頭的小1/3,只有5.45mm彈頭的一半左右。厚重的鋼質被甲,而且沒有刻槽,致使5.8mm彈頭不能產生破片。彈尖部位為了平衡尾部的鋼心而設置過多的配重鉛套,也妨礙了彈頭及時失衡並翻滾。當然5.8mm槍彈的殺傷力依然比56式7.62X39mm中間型槍彈提高了60%。
5.8mm槍彈在戰場上表現如何呢?來源於新華社的消息稱,5.8mm槍彈在海地聯合國維和部隊中國分隊與當地反抗者的一次交火中首次表現了它的威力。5.8mm槍彈在城市作戰中表現的優缺各半。一方面,它的極佳的穿透能力非常適合於穿過磚牆、亂石堆、金屬門、機動車外殼等障礙進行攻擊,另一方面,5.8mm槍彈不太如人意的終點效應,需要更多的射彈數才能制服目標。而在沙漠、山地等開闊環境中,5.8mm槍彈憑藉較大的有效射程應該有更出色的表現。
5.8mm重彈是不錯的遠端小口徑槍彈,但是要想取代傳統的、高效能的7.62X54mmR53式槍彈是不可能的。小口徑槍彈本身在打擊能量、彈頭能量等方面都不可能達到7.62mm口徑槍彈的水準。這也可能是為什麼中國軍方沒有大量裝備 5.8mm通用機槍的原因。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25/0715441406.html
從無到有——新中國步槍發展歷程(組圖)
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輕武器又是武器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步槍作為輕武器骨幹,其裝備的廣泛性、重要性為世界各國所重視。步槍在我國尤為重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槍,但步槍卻是基本上是靠繳獲而來的,“三八大蓋”,“美式卡賓”乃至舊中國的“二四”式和漢陽造,而我軍只能少量的生產一些步槍和子彈,這段時期的裝備很繁雜,差不多裝備有十多個國家生產的步槍。
解放後,部隊實現制式化,因此國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發展兵器工業,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廠,建立了兵器工業基礎設施;設置兵器專業高等院校,培養專業人才;設置了研究機構,開展專題研究。經過長期的努力,使我國步槍得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至今,我國已經有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5.8MM槍族,表明我國步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我國步槍的發展,始終密切配合部隊的作戰需要,基本上實現了定型一代、裝備一代,研制一代、更新一代;在不斷提高水平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其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3個階段,即倣制、自行設計、獨立自主研究階段
56式7.62mm半自動步槍
56式衝鋒槍的最大特點是火力猛烈,動作確實可靠,能適應在特殊的環境、氣象條件下作戰。全槍較短,便于攜帶操作,結構簡單緊湊、便于訓練維修。
56式衝鋒槍自裝備以來,深受部隊歡迎,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在裝。然而該槍也有明顯的不足,為了突出射擊動作的可靠性,自動機運動能量偏大,射擊時產生強烈震動,難以操槍,射擊精度稍差,點射更難以掌握,該槍質量也偏重。
長時間以來,我國戰術指導思想是“全民皆兵”,強調傳統步槍的作用,即能在中遠距離上瞄準射擊,在接近距離上要刺刀見紅,可以大量裝備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彈藥消耗,所以對單發步槍情有獨鐘。因此,56式衝鋒槍並未在全軍戰士中配備,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裝。
63式自動步槍所具備的良好性能,方便的勤務使用性和綜合了半自動步槍、衝鋒槍的優點,使該槍在裝備部隊後深受歡迎,很快被批準全軍裝備,替代56式半自動步槍,各槍廠在幾年內生產一百多萬支。
然而,63式自動步槍生不逢時,其生產裝備的高峰期正處于“十年動亂”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亂,更改審批制度形同虛設,一切經過試驗的規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時間內更改產品設計圖達700多處。
經過一係列大修大改以後生產的63式自動步槍,已經面目全非了。該槍裝備到部隊後,反映強烈,最主要的問題是射擊精度太差,校槍以後常發生變化,不得不經常校槍。有的戰士說“坐不得車,過不得夜”,意思是槍校好後放一段時間,或打靶坐車等外部震動都會變化,說明了槍的不穩定性。另外也反映槍托頸部及兩側面容易斷裂,射擊時從導氣箍向後冒火星,甚至傷及射手等重大質量問題,並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沒有半自動步槍美觀。
1978年,上級根據部隊意見,作出了撤裝63式自動步槍的決定。部隊不得不重新換上56式半自動步槍,工廠又恢復了半自動步槍生產。
導致63式撤裝的直接原因是質量太差。但是也有潛在的原因,就是戰術思想發生了變化,63式自動步槍已不能滿足發展變化了的戰術技術要求。
第二,符合要求的武器定型後,必須嚴格按照定型資料文件進行生產。在生產裝備過程中,對部隊反映的意見應積極慎重地處理;對生產中提出的改進意見,必須以確保武器性能為前提,一切經過試驗證明其實際成效後妥善處理。因此,必須有健全的足,更促進了研制以突擊步槍為主體槍的班用槍族的進程。
81式槍族自裝備以來,以其射擊精度好,動作可靠,質量輕,槍身短,結構簡單緊湊,操槍、攜行方便,機動性好,火力猛,壽命長,一槍多用,以及彈鼓、彈匣等多數零部件都可以在槍族各槍之間互換通用,全槍外形美觀大方等優點深受部隊歡迎,並經過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期的實戰考驗。從1983年起全軍裝備,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軍目前的正式裝備,並已進入國際市場。
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81式槍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及應用,甚至外形與56式衝鋒槍也很相象。這是81式槍族的嚴重不足。不過81槍族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開式彈鼓的創新發明,為步槍新的研制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5.8mm槍族包括5.8mm步槍和5.8mm機槍。87式5.8mm槍族結構與81式7.62mm槍族基本相同,只是為適應發射5.8mm槍彈改變了某些結構設計和尺寸。5.8mm步槍在設計定型後為了某種需要專門集中進行了一次外觀改型設計,其主要變化是槍托為“L”型,撐桿用鋁合金管,外面包塑料,形狀特別,也很好用。上、下護蓋,握把,握把座都採用塑料件,彈匣為整體塑料結構,全槍為黑灰色,整槍外觀變化很大,獨具特色、美觀大方。機槍則沒有任何變化,與81式機槍相似。5.8彈鼓與81式彈鼓相比體積小,剛度、可靠性好。
87式5.8mm槍族是配合我國實現小口徑化研究的產品,極具探索性和攻關性。屬于過渡性產品,只在1989年小批量生產,以後不再生產。
從90年代開始,獨立研制小口徑槍族已是兵工戰線和部隊的強烈願望,從戰術需求到客觀條件都已具備。
我國早在1971年就開始了小口徑槍/彈藥全係統研究。當時國外小口徑槍族已經出現並裝備部隊,我國沒有走倣制的老路,而是堅持了高起點、高水平、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立研制方向,為慎重起見,僅論證、試驗並選定口徑歷時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徑槍彈設計定型,命名為87式5.8mm槍彈。
我國的步槍發展,在經歷了倣制、自行設計階段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掌握了武器的特性,認清了現代世界輕武器的發展方向。先後定型了81式7.62mm槍族和87式5.8mm槍族及外貿產品這些都為獨立研制新一代5.8mm槍族做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新5.8mm槍族結構優化設計,布局合理,採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綜合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顯示我國步槍的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1965年部隊有感于狙擊步槍的需要,才正式提出自行設計狙擊步槍,要求使用53式槍彈,手動直拉槍機,槍上帶有伸折刺刀,在機匣上面的燕尾槽裝瞄準鏡,木托,10發彈匣供彈。全槍外形是一支細長的非自動步槍,質量比1930年式蘇狙擊步槍輕,800M射擊精度尚好,但由于該槍是非自動武器,又是直拉式槍機,操作不便,抽殼困難,因此沒有定型生產。
我國的5.8mm武器係統定型後,顯示出明顯的優越性,獨立研制具有中國特點的5.8mm狙擊步槍就提到日程上了。經過周密論證,確定了戰術技術要求,研制了KBU-88式5.8mm狙擊步槍。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4/01/content_2773288_5.htm
在此還需補充的是,根據西方相關規定,進入民用市場的步槍不能設置或改造爲連發武器,故本文所指步槍均爲半自動武器。
有關“國産M4”的傳說已經流傳很長一段時間了。
國內媒體早在2005年就登載過這個“外貿版”CQ 5.56mm A型半自動卡賓槍的消息,其在2006年的某些國際軍警展覽裏面也亮過相。關于這支槍的制造品質衆說紛紜:有的說做得不錯,驗收標准非常高,准確性和可靠性都,整支槍的品質不比國柯爾特的原裝産品遜色;有的說做工很差,鋁合金強度、塑料加工水平以及表面處理都不過關。可惜這個瞄准西方民用槍市場的産品生不逢時,受到國政府的進口限制,至今仍然無法在國這個全球最大的AR15類型槍械的市場銷售,因此我們無以得知國使用者的反饋意見。
與國相反,加拿大目前是中國産槍械的樂土。CQ 5.56mm A型卡賓槍的同宗“長輩”——仿M16的CQ M311步槍早已由溫哥華的利華槍店銷售了很長時間。利華槍店算得上是加拿大的一個很另類的槍店——老板從建國先生來自香港,他把大陸的出口槍械作爲一個主要的經營方向。當年就是他們首先把大陸産的、打著NORINCO(中國北方工業)商標的各種槍械帶到加拿大市場,爲這裏的槍友提供多種全新的選擇。從先生還親赴中國大陸,訪問軍工企業,並陸續取得部分新槍的獨家專營權,例如仿M16的M311步槍、92式手槍、97式步槍、97A式短步槍等。
但是,神秘的“國産M4”一直沒有露面。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爲在北美的民用槍市場中,手槍總是M1911手槍最暢銷,而半自動步槍則幾乎被AR15所壟斷。這兩種槍都已經進入了“霸主”地位,衆多的生産廠家各顯神通,爭相推出自己的M1911與AR15,以求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國産的M1911型手槍進入得較早,聲譽也比較好,現在已經站穩了腳跟,還培養了許多本地的鐵杆愛好者,以至于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形,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北方M1911到貨了——別只買一支!”但是在ARl5的範圍內,國産CQ M311步槍造型古怪,而且也太長,銷售幾乎等于零。占領市場的幾乎清一色是美國貨。
這就是爲什麽最近當我瀏覽利華槍店網站的時候,被首頁上的這一行大字所震撼:“即將到貨!中國産的M4卡賓槍!”國産M4終于來了!于是我立刻跑到利華槍店詢問詳情。從先生告訴我說他們確實訂了一批中國生産的仿M4卡賓槍。現在貨還沒到,但是店裏有一支中國廠家提供的樣槍,可以讓我拿去看看。我問是否可以借給我到靶場試打一下?從先生很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來到槍店,並向從先生問起“國産M4”的預計零售價。他說價格還沒有定下來,不過,估計會在1000加元以下。由于美元的貶值,這半年以來在加拿大市場上,美國制造的AR15都紛紛從每支1600美元降到1200~1300美元左右。爲了保持絕對的價格優勢和競爭力,確實有必要把處于品牌弱勢的國産M4保持在1000加元以下的水平。
我把國産仿M4卡賓槍放在槍店的工作臺上,打算先對它進行簡單分解,看看內部構造,然後下午再拿出去試打。我把自己的Rock River Arms ARl5(以下簡稱RRA)也拿來了,以便作個比較,看看國産M4和美國的中檔ARl5究竟有哪些差別。
外觀處理 亟待提升
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機匣上面的廠徽。和大多數中國出口槍械不同,這支槍上面沒有打北方方公司的商標NORINCO,而是打著CQ的標志。這個標志可以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個扁三角形,“CQ”兩個字母嵌在中間。這與形形色色的美國槍廠的廠徽比起來差異很大。我猜想也許因爲這個槍廠是國營兵工廠,並不太在意産品的行銷和形象。商業槍廠非常看重的徽號,對于國産M4的生産廠家來說似乎並不在意。
槍的序列號是00005。既然這種槍早在2006年就已經問世,那麽這支可能就是廠家的第一批樣槍裏面的其中一支?有可能。
把這支國産M4拿在手上,我注意到其外觀完全和美國的AR15一樣。從“鳥籠”形消焰器,到配有隔熱片的圓形塑料護木、小握把、可拆卸式提把,直到後面的伸縮槍托,一切都完全一樣,再也沒有它的前任CO M311步槍的那些讓人詬病的“獨創造型”了。確實,在這個大家都可以合法生産AR15的時代,故意顯示區別已經沒有必要。更何況在CO M311步槍上,幾乎每樣特意不同的設計都受到了顧客的批評。很多人把槍買回去以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這些“難看”的零件拆下來,把正宗的M16零件換上去。無疑,這支仿M4采用完全和主流産品設計相同的策略,是明智的選擇。
因此我手裏是一支非常接近美軍M4A1的卡賓槍:368mm長的槍管,加挂M203榴彈發射器的接口,平頂機匣上的皮卡汀尼導軌以及可拆卸提把,可選擇6個不同長度位置的伸縮槍托。快慢機是民用的半自動版本,只有保險、射擊兩檔。塑料件的制造工藝都很不錯,比我的RRA的塑料零件加工水平還好一些。雖然可拆卸提把的寬度明顯比我的RRA寬一點,固定的旋鈕也大一號,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麽問題。
從外觀來說,我覺得這支槍和美國造槍最大的區別在于鋁合金機匣的表面處理。美國各個槍廠的鋁合金機匣表面都經過打磨、噴砂、陽極硬化處理,以産生一個不太厚但比較耐磨的亞光深灰色表面。而這支國産M4的表面是純黑色的,很光亮,而且塗層較厚,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噴漆,而不是陽極氧化處理。
對産品外觀的不重視,一直是國産外貿民用槍支的一個通病,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己的價值。最近一些廠家作出了明顯改進,譬如雄鷹出口到西方的霰彈槍,由于表面普遍采用了細致的打磨和磷化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槍的精致和美觀程度,同時也使槍的檔次大大提升。但是在這支國産M4上面,我看到的還是多年前的那種又厚又亮、不甚平整的塗層。我希望這只是一支老樣品槍的表面,期待即將抵達的批量産品有更好、更美觀的處理方法。
國産M4隨槍配備一個鋁合金彈匣。除了也是亮黑色的表面之外,看上去和美國造的彈匣區別不大。但是在後來試槍的時候,這個彈匣頻頻發生上膛卡彈的狀況。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國産彈匣的右邊“唇”部長度不足,對槍彈/托彈板的包裹不夠完全,使托彈板的後部向上頂出了一點點,這樣造成了托彈板前低後高,無法保持槍彈的水平狀態,並會使右邊那發槍彈的彈頭稍向下傾斜,槍彈的上膛可靠性爲此大受影響。當我換用了別的牌子的彈匣後,這個問題就沒有再出現。彈匣可靠性一直是ARl5系列槍的弱點所在,看來國內廠家要注意提升彈匣的生産品質了。
內部剖析 同中有異
該槍的分解和普通的AR15系列完全一樣:把機匣前後兩個大銷子從左往右推出,上下機匣就分開了。分解的過程徒手就可完成,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從上機匣裏取出槍機框和拉機柄。對比RRA的拉機柄,國産M4的鋁合金拉機柄已經嚴重磨損,在摩擦較大的右側,表面的黑色塗層幾乎蕩然無存。看來拉機柄的耐磨度也不夠好。
從槍機框中取出槍機的過程也是完全相同的。把RRA槍機框和槍機和國産槍的放在一起比較,我發現RRA的槍機和槍機框是深黑色的氧化處理表面,而國産槍機是淺灰色的磷化處理表面;RRA零件的表面平整光滑,而國産的零件表面能看到一道道的刀痕,顯得比較粗糙,像是半成品;國産槍機的抽殼鈎比RRA的更粗壯一點。
此外,我還注意到這兩支槍區別于其他槍而呈現的不同特點,即兩槍都沒有采用“標准”的柯爾特M16/M4規格擊錘。國産槍擊錘加寬了不少,幾乎和槍機框的下開口同寬,目的是確保即使槍機框位置偏斜都能對擊針進行有效擊打。而RRA的擊錘則是比較窄的輕量“骨架形”設計,目的是減輕扳機力和改善扳機手感。
這兩個廠家對“原裝”擊錘作小的不同修改充分反映了他們不同的設計思路。中國廠家的做法是在零件加工較粗糙和配合精度不能保證的前提下,采用加大擊錘橫截面的做法以確保擊發可靠性;同時也避免了低敏感性的彈藥底火不發火的情況。但是,這個修改的後遺症就是擊錘質量較大,阻鐵簧也因此需要強化,扳機力相應就大了不少。
而美國的做法是在較高加工精度的保證下,大膽地把擊錘改窄改輕,以減輕扳機力,最終目的就是改善射擊精度。但是這樣做的前提就是必須配合高加工精度的上機匣、槍機框、槍機、擊針等零件,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零件的規格有問題,或者說安裝了不能緊密配合的零件,槍就非常容易發生故障了。
另外,我也看到國産下機匣後部的快慢機部位特意大幅增加了厚度,估計這是爲了確保下機匣強度而專門做出的補強。據說國産鋁合金機匣的材料標號是T60-60,比美國的機匣材料T70-74的強度低一點。但由于鋁合金的質量較輕,這個厚機匣並不令人感到過分沈重。
除了這幾個有限的區別之外,這支國産M4與美國産的同類産品基本上是兼容的,而且大部分零件也可以互相通用。加拿大的槍友早已有把別的品牌的上機匣安裝到CQ M311步槍的下機匣上使用的先例,使用到現在也沒有發生過故障。因此我的推論是:如果把美國槍的上機匣和槍機安裝在國産槍的下機匣上,槍的動作並不會有什麽問題,只是扳機力會比較大;而如果把中國槍的上機匣和槍機裝在美國槍的下機匣上,有可能因爲擊錘較窄而出現擊發故障。所以第二種配合我並不推薦。
靶場試射 起伏跌宕
看完了內部零件,我給各個活動部件上了油,把槍重新組合起來。下午,槍店職員Jeremy和我一道開車去靶場試槍。我們先試50m距離,用覘孔瞄准,每次打5發彈。采用坐姿有依托射擊。我選擇的彈藥是雷明頓生産的0.223英寸口徑、彈頭質量爲3.66g、全金屬被甲的商業新彈。
槍操作起來的感覺也完全和普通的AR15一樣。但是扳機確實比較重,扣扳機的時候,手指要非常用力才能把扳機扣到底。這個緊要關頭的肌肉扯動會極大地影響射擊精度。這種超重的扳機我在幾支不同的國産槍上面部體驗過,似乎是國産槍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有些是阻鐵的加工粗糙造成的,有些是彈簧過硬造成的,但這支槍主要是那個加大的擊錘造成的。
另外,射擊過程中,上面提到的彈匣問題導致幾次槍彈無法上膛。排除這種故障就必須卸掉彈匣,反複拉動拉機柄,才能讓頂住的那發槍彈掉下來。
最終,這個50m的射擊結果有點令人沮喪。Jeremy有點不甘心:“不如找一天我們再試一次?”我們決定下次換一種方式:給槍裝上光學瞄准鏡,打100m距離,看看這支槍在100m的散布如何,測試一下其MOA值(在100m距離上,散布圓直徑爲1英寸時,即槍的射擊精度爲1MOA)。這是目前廣泛采用的衡量步槍精度的方法,而且較容易理解。例如,美國的軍用M16步槍的精度一般是1.5~2.0MOA的水平。
一周以後,我和JeremyY,來到靶場。這次參加的還有他的左撇子朋友Jeff。我們采用的是一具2.5~10×40的Osprey光學瞄准鏡,十字加圓點分劃。
這一次,有了瞄准鏡的幫助,國産M4的表現比上次好了很多。在100m距離上,彈著點基本上都可以落在3英寸(76.2mm)範圍以內,即不大于3個MOA。但我相信這根槍管的精度接近1MOA應該是非常可能的,只是異常沈重的扳機力讓我無法有效地體驗這支槍的最好精度表現。
用國産M4射擊的過程令我感受頗深。我對准靶紙的正中間後,呼出一口氣,吸入半口氣,摒住呼吸,慢慢地扣動扳機。但扳機力較大,只好用力扣,此時十字線開始搖晃。努力穩定的同時,繼續扣扳機,這時遇到了第二重阻力,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拉動。我的額頭冒汗了:“竟然還是加料兩道火?!”這時腦部已經開始缺氧,十字線也在不斷晃動。這個異常困難的過程在射擊RRA時並不會發生,在打國産97式步槍的時候也沒有發生。
我打了幾張靶紙。頭幾槍都可以打好,但是往往打到第四、五槍的時候就會出現由于控制力減弱而導致的“飛彈”現象。下面的靶圖裏,那兩個遠離“集體”的孔就是這種“飛彈”。所有的“飛彈”都有一個特征:偏到右邊,這就是最後擊發的瞬間右手食指用力扣扳機造成的。
後來,我放棄了每次打5發,改打3發,終于避免了“飛彈”的再度出現。最好的一次是3發散布剛好在1英寸(25.4mm)多一點點,就是接近1MOA了。我不敢繼續打下去,來個“見好就收”。
本來,我對這支槍的試用和體驗算是到此爲止了。但是對于一支出生于“突擊步槍”家族的半自動步槍來說,只是坐著打靶似乎對它很不公平。剛好在那個周末,本地的TMSA射擊俱樂部舉辦“戰術步槍比賽”。我又邀請Jeremy和Jeff兩人帶國産M4參加,讓這支槍和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半自動步槍同場競技,算是給這支槍最後一個考驗吧。
“戰術步槍比賽”是一種類似IPSC的多場景、多目標的自由式快速射擊比賽,計分方法是靶上得分除以時間,要求參加的人盡量以最短的時間,盡量准確地打中目標的最高得分區域。但如果發生脫靶或者誤中“人質”(不同顔色的幹擾靶),則會被罰分。比賽的射擊距離從5m到100m不等。在這種比賽中,有各式各樣的半自動步槍參賽,除AR15類型的以外,這次我們也看到SKS、SIG 552、伯萊塔C×4等參賽槍支。
這場比賽我還是用我的RRA,並配用Eotech公司的激光全息紅點瞄准鏡及輕量競賽型扳機。Jeff使用國産M4,再加上Jeff是個左撇子(槍的彈匣解脫按鈕在右邊,抛殼也在右邊),這場競爭似乎並不公平。
然而經過一個100m遠距離場景、兩個40~50m的中等距離場景以及一個近距離CQB場景以後,我發現我的分數竟然落後于Jeff。很不幸,我爆了一個“人質”的頭,被扣了10分。另外有一個彈匣沒有插牢,也被迫花了點時間來排除故障。而Jeff一直打得很順利,沒有什麽失誤和意外。比賽結束,Jeff最終得了總分第4名,而我只排在第7名。
比賽後,我很不甘心地借過國産M4,重新把最後一個CQB場景再打一次。原來,在這種有壓力的快速射擊環境下,扳機力的因素變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支槍的手感、操作、瞄准、後坐等都和典型的ARl5毫無區別。Jeff勝出的原因很簡單:他比我打得更快更准,而且犯的錯誤更少。
尚有差距 仍需努力
到此爲止,我對國産M4的試用體驗結束了。總結起來,這是一支比較“忠實”地仿制美國M4A1卡賓槍的半自動版本。它與其他廠家的AR15系列基本兼容,內部結構、操作用法也完全一樣。可惜槍上面帶有一些典型的“中國制造”特色,例如粗糙的表面處理和內部零件以及沈重的扳機力等。但是只要使用好的彈匣,這支槍的動作可靠,而且槍管的精度非常不錯。
希望生産廠家將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提供一個改進的版本——一支不僅僅是能用,而且是好用、精致的槍。這是國産槍能否在西方民用槍市場“登堂入室”的關鍵。到目前爲止,國産槍主要還是依靠模仿、低價格作爲擴大市場份額的工具,但是對長期發展來說,優秀的産品設計和可靠的品質是更重要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7cf2b0100ei2i.html
M16是美國軍方給由阿瑪萊特AR-15發展而來的步槍家族指定的代號。它是一支突擊步槍,使用北約標准的5.56毫米彈藥。M16曾經是1967年以來美國陸軍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也被北約15個國家使用,更是同口徑中生産的最多的槍械。M16是一支輕巧的5.56毫米風冷氣動彈匣步槍,同時具有由直接碰撞氣動操作啓動的轉動式槍機。它由鋼,鋁以及複合塑料制成。M16主要分成三代。第一代是M16和M16A1,于1960年代裝備,使用美軍M193/M196子彈,能夠以半自動或者全自動模式射擊。第二代是M16A2,在1980年代開始服役,是用來發射比利時M855/M856子彈(北約5.56毫米)的。M16A2可以半自動射擊,也可以以最多3發進行點放射擊。射擊模式是由槍支一側的選擇開關決定的。最後,M16A4成爲美伊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准裝備,也越來越多的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國軍隊中,M16A4與M4卡賓槍的結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現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備護木的四個皮可汀尼滑軌,可以使用光學瞄准鏡,夜視鏡,激光瞄准器,握柄以及手電筒。
隨著M16A2的研制成功,美軍也開始考慮爲特種部隊研制發射SS109/M885彈的新型卡賓槍了。就像M16A2一樣,這種新型卡賓槍也是根據海軍陸戰隊的需求而在1983年開始設計的。當時海軍陸戰隊的武力偵察連(ForceRecon)正式裝備的小型肩射武器只是M3A1“注油槍”(非正式使用的是XM177E2),而裝甲車組成員也是使用M3A1,海軍陸戰連認爲應該爲這些人提供一種卡賓槍。最初柯爾特公司爲海軍陸戰隊研制的M16A2卡賓槍基本上只是把M16A2上的改變應用到653型卡賓槍上,即更換了1/7纏距的14.5英寸(368mm)重型槍管,改用M16A2消焰器,用3發點射代替全自動射擊,改用M16A2的機械瞄准具。這種M16A2卡賓槍在1985年完成設計,柯爾特公司的型號編號爲720型,而在軍方的測試計劃中稱爲XM4。但國會否決了海軍陸戰隊的XM4采購預算,結果武力偵察連不得不采用海軍的HKMP5-N沖鋒槍來代替老舊的M3A1沖鋒槍,而其他的美軍特種部隊則在1988年開始使用的RO727等其他M16A2卡賓槍。美國陸軍的試驗與鑒定司令部(TECOM)在1986年4月重開XM4卡賓槍的研制工作和第2階段試驗。經過進一步試驗和改進後,XM4在1991年3月被正式定型並命名爲“美國5.56mm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TheUnitedStatesCarbine,Caliber5.56mmNATO,M4)。M4與其他M16A2卡賓槍最明顯的區別特征是其槍管在距離准星座前25mm的位置上加工了一個縮頸的形狀,這是在後來的試驗中爲了挂裝M203榴彈發射器而作出的改動。爲了能夠挂裝原有的M203榴彈發射器,M16A2在護木內的槍管直徑與M16A1是相同的,但卡賓槍的護木較短而護木外又采用M16A2式的厚槍管,因此柯爾特的工程師就在護木外的槍管中段加工了這個縮頸,這樣就能挂裝M203榴彈發射器。固定槍托也能裝上去用,但在美軍中並不常見有這樣做的。1994年,柯爾特公司在M4基礎上改進爲M4A1,編號927,最早稱爲M16A3卡賓槍,是爲美軍特種部隊生産的。M4A1的主要改進是把原來固定式的提把改爲可以安裝不同瞄准裝置的RIS導軌,另外配有一個可以安裝在RIS導軌上的移動式提把,這也是M4和M4A1在外形上的明顯區別。
在1964年2月8日,美國空軍把XM16正式命名爲“美國5.56mm口徑M16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5.56mm, M16)。由于AR-15的拉機柄只有拉動槍機功能,不能助推,而槍機比較輕,慣性小,一旦因爲某種原因使槍機不能複進到位,槍機就無法閉鎖,出于對這個問題的擔憂,陸軍采用的試驗型就在M16上增加了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槍機到位助推器,或稱呼爲“輔助推機柄”),並命名爲XM16E1。所以XM16E1與M16的區別在于其機匣右側有沒有一個活塞狀的輔助推機柄,而且M16的機框表面光滑,而XM16E1的機框右側表面加工有多道凹齒,以便與輔助推機柄作用,萬一槍機沒有複進到位,可用手按壓這個輔助推機柄,把槍機向前推到位。其實在當時,柯爾特、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尤金?斯通納認爲沒必要步槍上增加這個使采購單價增加4.5美元的複雜裝置,而且也認爲這個裝置沒有實際好處。(QBQER或C2KER都熟悉的丁總大人,他的Bushmaster M4打了無數子彈也從未使用過這個裝置,當然靶場的環境是要比軍隊幹淨得多,而且老百姓維護自己的愛槍也可能比士兵維護政府的財産要勤快得多,但我未能找到這個裝置實際使用頻率的相關調查信息。)無論這個受到爭議的“輔助推機柄”裝置是否有效,三年後陸軍還是在1967年2月28日訂購了有這個裝置的840,000支的XM16E1(另一些資料指柯爾特在1966年6月16日獲得這份價值約91,700,000美元的合同),並正式命名爲“美國5.56mm口徑M16A1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A1)”(另一些資料說M16A1是在1967年2月23日正式命名)。
但是在1965年至1967年期間,XM16E1在越南的戰鬥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來。對于AR-15能成爲M16,以前在越南初期的問題頻生,M14都可謂“功不可抹”,事情還要從1950年代說起。在北約進行“彈藥通用化”即要在北約內統一槍彈口徑時,美國認爲T65式7.62×51mm槍彈射程遠、穿透力強,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彈藥,美國憑盟主地位施加強硬影響,使北約在1953年正式決定T65彈爲北約制式彈,美軍的制式步槍也選定了春田T44,並定型爲M14。M14剛剛裝備部隊便立即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在越南的叢林山區中,M14的缺點暴露無遺。M14全長1120mm,帶實彈匣時全重4.54kg,由于7.62mm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射擊精度很差。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越南戰場上配發的M14都安裝了快慢機鎖(參見M14/M14A1的介紹),士兵只能半自動射擊,在AK47強大火力的壓制下,使用M14的美軍士兵苦不堪言。此外由于步槍和彈藥都太重,通常在巡邏任務中的單兵攜帶的彈藥量不超過100發子彈。其實M14也並非是一支一無是處的槍,它只是一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使用的槍而矣。假如1960、70年代的美軍並不是在潮濕陰暗的越南叢林裏面,而是在開闊的中東沙漠打仗的話,那麽現在美國大兵手上的武器估計仍然會是中、遠程威力和精度俱佳的M14。但偏偏美國就是要幹涉越南事務,而不是中東,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比M14更適合叢林環境的步槍。XM16E1全面配發到部隊後首次在戰鬥中登場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Ia Drang)的戰鬥,而且表現得相當好。哈羅德?G?摩爾(Harold G. Moore)中校(後升爲中將)在報告中寫道:這次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題外話:哈羅德?摩爾與當時的隨軍記者約瑟夫?L?蓋洛威合寫了一本關于德浪河谷戰鬥的回憶錄,書名爲《我們曾經是年輕的士兵》,該書在2002年被拍攝成同名電影,由梅爾?吉布森主演。)但當XM16E1配發的數量在逐漸增加的時候,其名聲都也在逐漸變得更壞,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消息,許多關于戰鬥失利的報告都提到該槍的問題。在1967年5月,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所寫的家信中就有這樣的內容:“我今天上船時剛好收到了你的信。從上個月的21號到今天我們都在實施一次行動。目前敵人傷亡很大,而海軍陸戰隊的傷亡比較輕微所以我才能回到基地看報紙。讓我給你一些統計數字看看爲什麽說傷亡輕微。在我們營裏失去了接近1400人,有半數的人能回來。我們連裏失去了250人,有107人回來。我們排裏失去了72人,有19人回來。我想我的運氣到頭了,他們(死神)最後也會找上我的。可是,我只是被一塊小彈片打中了。我希望我的夥伴們都可以說這樣的話。……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麽東西殺了我們大部份的人嗎?是我們自己的步槍。在我們離開沖繩島之前,我們全部都配發了這種新式步槍——M16。實際上我們發現幾乎每個人的死的時候都在維修他的步槍——因爲他的步槍出故障了。有一位跟我們在一起的女記者拍下了這些照相,五角大樓發現後不讓她公開這些照片。他們說不希望會影響到美國公衆的情緒。這不是很可笑嗎?”
除上述原因外,裝備M16的部隊缺乏必要的訓練和指導以及缺少維護裝備也導致M16在戰鬥中出現了很多戲劇性的故障。斯通納系統的優點是槍機和機框形成的“活塞”在槍膛軸線上運動,這樣槍機組在運動過程中質心變化小,不會對精度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且沒有獨立的活塞也使得結構簡單和減少活動部件。但該系統的缺點是火藥氣體直接進入槍機組,很容易在槍機組內積碳,因此,M16需要經常清潔和潤滑以確保其可靠運作。使事情變得更糟的是,軍隊被告知這種太空時代的武器不必清理,因此沒有配備相應的維護裝備。如果仍然用最初的IMR發射藥這倒可能是真的,但偏偏現在使用了比較“髒”的球形藥。結果,M16經常在戰場上卡殼。
日本自衛隊換裝單價4000美金世界最貴"瘦身SCAR"20式新步槍 2020-05-26 新浪军事
槍托:可伸縮、可調整腮托,但不能折疊。
上圖從右到左,分別是上方的可折疊機械尺規;專門用來標記銘文的部位;插銷;背帶環;行程約120°的快慢機;分別為保險-半自動-全自動;瞄準鏡鏡橋;空倉掛機解脫鈕與彈匣解脫鈕;拉機柄行程的開槽,以及拆卸拉機柄的大孔;應該是用於固定槍膛的星型螺絲;上下機匣開合鉸鏈/插銷位於下彈匣井前方,但是有個膨起的弧度,有更多的材料,應該會更加堅固些。
比較讓人疑惑的是,下圖裡黃箭頭所指的,護木和機匣過渡段的那一小段皮卡汀尼導軌——這個位置非常靠後,且在拉機柄正下方,安裝附件幾乎必然影響到拉機柄的使用。
比較讓人疑惑的是刺刀卡榫座後方的環孔——從上文幾張光照條件更好的圖片可知,其表面處理工藝與槍管更接近,不像是護木上的零件。因為槍上已有專門的背帶環,按照之前日本自衛隊裝備的步槍的特性,這個環孔很可能是用來安裝腳架的——不過當前較新的步槍往往追求浮置槍管,把腳架直接安裝在槍管上實在有些復古;加上和很多新槍一樣,20式小銃也在護木下加裝了“腳架握把”,這個環孔的作用仍然讓人不解。
除了腳架握把之外,此次展示的20式小銃,還安裝有瞄準鏡和榴彈發射器這兩個附件。其瞄準鏡是近來時髦的LPVO(低可變倍率瞄準鏡),而其榴彈發射器則是一門“義大利炮”——伯萊塔GLX-160型。
當然,到底誰才是20式的“爹”這事兒還是有說頭的:20式通過螺絲將槍膛固定在輕質合金(鋁合金)機匣上,以實現減重的方法,之前的經典範例正是SCAR。
當然,20式現在也只是進行了公開,尚未大量裝備。如果在測試中對材料、製造工藝等方面進行改進,自然具備繞過特定“坑”的可能性——總之,對這支“瘦身”SCAR現在就下定論,還是為時尚早了。
回應
輕武器發展到現在都是在抄,一看就是抄SCAR!「世界最貴」90式主戰坦克…日本製造的武器為何都是天價?
日本抄得的啊,那一定是黑科技附體,工匠精神精雕細琢,顏值與性能的巔峰!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25/doc-iirczymk3426665.shtml
台相關機構並未對此走出回應,但是美國Wolf Ammo公司已經確認將要開始銷售WolfA1步槍。“武器博客”等評論網站已經指出了這一步槍源自於台灣軍隊標準的T91步槍,但也指出WolfA1雖然有著T91的改進之一:活塞導氣組件快速拆裝能力,但並沒有復進手動輔助裝置。
美方評測Wolf A1步槍,上機匣由台方提供
台當局近年多次嘗試外銷武器,以賺取外匯,分攤裝備研製成本。按照目前的規定,台方導彈、軍機、精密雷達、電子戰系統等等,需要由立法部門批准才可以外銷。槍械、子彈、小口徑火砲、戰鬥裝具、降落傘等等,只需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審核。再低一級的軍用物資,只需要報備主管機關。
但這一項目的交易總額目前非常的低,第一批將要交付Wolf Ammo的T91步槍零件只有一千套。將來交付多少,將需要根據美國市場反映再做決定。在不下幾十個廠家生產的各種AR系列步槍競爭極為激烈的美國市場裡,T91步槍部件能否殺出一條血路,實在不太好說。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0/doc-ifyarrcc8232691.shtml
美軍用6.8公釐武器取代M4、M249 專家曝致命風險 2022/02/07 中時
「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網站報導,在經過多年發展後,美國陸軍即將在數週內決定6.8公釐「下一代班用武器」(NGSW)計畫(7540萬研發與3580萬首批採購費)的獲勝者,不過專家指出,部分6.8公釐彈藥的膛壓遠高於現役北約彈藥,對新武器的耐用性表達嚴重懷疑。
西格爾的6.8x51公釐彈藥的最大膛壓達80000psi,遠高於5.56公釐北約彈藥的61000psi,以及7.62公釐的60000psi。通用的True Velocity廠6.8TVC彈藥,最大膛壓約65000psi,不過6.8TVC採用類似塑膠的複合材質彈殼,雖然能有效減輕重量,但也被懷疑是否能在武器連續射擊後的高溫環境下穩定運作。
191步槍又慢瞭一步?美國新槍族或改回無托,用6.8塑膠尖頭彈
國產QBZ191步槍最大的特點,是將無托式95式槍族整體轉變了有托式,而最近美軍的新槍族方案中就出現了一款無托步槍--通用RM277,這是否說明191步槍又慢了一步呢?
美國6.8mm口徑次世代突擊步槍 為何能600m外打穿重型防彈背心? 2021-06-10
美軍自從1953年和1964年,分別研發出7.62 x 51mm子彈口徑的M14自動步槍,以及5.56 x 45 mm的M16後,便成為北約(NATO)標準彈藥,甚至還影響前蘇聯的華約,也推出5.45mm的步槍。
7.62 mm的優點為威力大、有效射程遠,但後座力強影響連續射擊,子彈大又重造成攜彈量少。5.56 mm有效射程較短、制止力不足,防彈背心與防彈插板,貫穿力漸漸不敷所需!
美軍NGSW標案,經過激烈的競標,德事隆系統(Textron Systems)、西格&紹爾(SIG Sauer)、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進入最後決選,並已開始交付樣槍給官兵測試,預計2022年第一季決定獲勝廠商。
美軍希望NGSW將槍口初速提高到M4的幾乎一倍,能在中距離擊穿可防禦7.62mm穿甲彈的4級防彈板,以及在600m處能殺死穿防彈背心的敵軍。
https://strategy.style/archives/us_army-next-generation-squad-weap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