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071型兩棲登陸艦新雷射武器上身 和美國拚了
《戰區》網2024/08/19報導,一艘中方海軍071 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上似乎新安裝了雷射武器
美國海軍在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波特蘭」號2019 年底首次被發現安裝了雷射武器系統,並於2020年 5月成功擊落1架小型無人靶機。150 千瓦級「雷射武器驗證系統」Mk 2 Mod 0主要是為軍艦船提供額外的防線,以對抗無人機和小型艦艇群。此外,美國雷射武器還能作為眩目器,使光學感測器和尋標器失去作用。
筆者認為,在兩棲大登上部署雷射武器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受制於目前的儲能技術,高能量雷射武器想要連續發射,對於電力供應有較高要求只有071型船塢登陸艦這樣的大傢伙,在動力系統和內部空間方面都有冗餘能滿足雷射武器的需求。不過美媒的相關報道恐怕還是輕視了中國雷射武器的發展進度。儘管美國海軍號稱裝備了多種雷射武器,但在紅海攻防戰最激烈的時候,美國海軍卻無奈地承認,這些雷射武器並不具備實戰能力,無法投入戰場。相較之下,中國早在珠海航展展出多種陸基雷射武器,出口沙烏地阿拉伯的「寂靜狩獵者」近防系統還曾創造連續擊落13架小型無人機的輝煌戰果。中國海軍起碼使用過某些低功率雷射眩目系統,如在與澳洲和美國海上巡邏機對峙時,就動用過相關系統。
最新076兩棲攻擊艦結構曝光 雙艦島電磁彈射5萬噸大排量 2024/08/05
美國智庫近日分析一張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衛星圖像時指出,正在打造的最新型076兩棲攻擊艦的規格與主要結構已經非常清楚,這艘可能做為對台登陸作戰主力之一的兩棲攻擊艦為雙艦島設計,有一條電磁彈射器,排水量在5萬噸以上。它將是共軍執行航空作戰和跨海作戰時,用來彌補航母數量不足的重要主力裝備。
海砸115億美元美一次買4艘兩棲攻擊艦省大錢
綜合外電2024/08/16日報導,根據周二送交國會的通報,美國海軍在通報中說,打算採購3艘Flight II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還有1艘Flight I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說,「一次採購多艘軍艦證明,我們對擁有31艘兩棲戰鬥艦的承諾,並展現了明智的支出。」
阿楨
俄軍坦克「頂籠」升級 加裝電戰干擾器對抗無人機 2024/04/07 中時
為了抵抗防不勝防的無人機,俄羅斯坦克在砲塔頂上加裝「頂籠」,至少可以減少直接爆炸的威力。現在頂籠又出現升級,加裝偽裝網與電子戰系統,希望能在遠距離就將無人機干擾至故障。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幾張俄羅斯坦克的戰場照片( ,俄羅斯坦克變得愈來愈高大,因為在砲塔頂上還有防護無人機的「頂籠」,再其上又加上8面圓柱形天線,這些裝備的真正用途還不清楚,猜測可能是電子干擾設備,利用跳頻無線電來干擾來襲的無人機,只要讓無人機出現偏差,就能達到保護坦克的目的。
我們並不清楚這些電子干擾系統的來源和製造商,一些消息人士稱,這種新設備可以查覺1.5公里的範圍的無人機,並在1公里的範圍做出有效的關停與訊號干擾
然而,這種保護設計可能「捉襟見肘」,就算它能干擾無人機,但是如此高大卻也容易被發現,其他的反坦克飛彈、火箭彈武器仍然可以將其摧毀。報導稱,已經有配備了電子戰設備的T-90M坦克被摧毀的實例。
阿楨
揚基一周軍評:“紅旗”再卷巴爾幹,HQ-17AE怎麼打無限制無人機戰?
各類輕量化防區外打擊武器投入戰場,讓武裝直升機的最遠打擊範圍增加到了15-20千米以上,這使“道爾”/紅旗-17的射程顯得有所不足。因此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出現了彈體明顯延長、最大攔截斜距增加到30千米的FM-3000;後來逐漸演化成滿足戰艦垂直發射系統需求、可以“一坑四彈”的FM-3000N型。
紅旗-17AE雷達已優化探測無人機等低慢小目標,但面對無人機時,單車攜彈量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2022年珠海航展,紅旗-17AE “以蜂群反蜂群”、可與前出的小型無人導彈發射車組網作戰的FK-3000,適合攔截3公里範圍內目標的LW-30鐳射防禦武器系統,出口沙特的“寂靜獵手”等已在實戰中證明了卓越效能。
另外,對於塞爾維亞空防來說,雖然引進了FK-3遠端中高空地空導彈系統,但中低空防禦仍然存在短板:的俄制“鎧甲-S1”到貨了一個營之後,其餘兩營因俄烏戰而無法交付。
如果說紅旗-22/FK-3還並非我軍自用的“頂級裝備”,那麼紅旗-17A/AE則是我軍中型合成旅防空營當之無愧的“貼身匕首”,因此紅旗-17AE出口塞爾維亞,不僅標誌著中塞軍事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對於在背後攛掇科索沃地區矛盾衝突的域外勢力也是一種震懾。
回應
HQ17系統多目標能力很差很差,與鐵穹系統相比,相差不是以道裡計!
鐵穹壓根不是一種具備實戰意義的“防空導彈”,而是一種專門對付巴勒斯坦遊擊隊土制簡易火箭的“防空火箭”。它根本不具備攔截機動目標的能力,攔截彈小速度慢機動能力差,連肩射式導彈都不如。即使面對民用的大疆無人機,鐵穹也是個毫無反擊能力的靶子。紅旗17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伴隨防空導彈系統,吸收了道爾系統的優點,改良導彈並用我們更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補足了短板,實彈演習中,紅旗17不僅擊落飛機和炮彈,還把飛機發射的對地導彈也擊落了,堪比科幻電影。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阿楨
大疆無人機強大功能性讓烏俄雙軍既怨又稱讚
烏採購中國雲輪無人機
回應
美國光明正大賣武器,怎麼了嗎?
烏俄民用改軍用,關我屁事啊
L15將出口阿聯酋 與運20“鶻鷹”亮相阿布達比防務展
2023-02-20,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開幕,中國軍工國家團參展,在新一代教練機L15表演機與阿聯酋成功簽約下,有人機展品包括L15、運20和五代機FC-31鶻鷹,無人機展品包括翼龍10A、AR-500W、AR-36及VESPA虎頭蜂,同時還展示了外置式火控系統的實物。
相關新聞資料
阿聯酋在IDEX以9億美元購AR3(PHL-16外貿款)採模組化設計,火箭彈從最107毫米到750毫米/射程40-600公里,也可射戰術/反艦導彈。採用衛星制導\光學制導技術命中精度在幾米之內,可在大氣高層進行S彈道機動。比美國海馬斯的40-300公里更遠、更狠。
052D南寧艦:參加2023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將助力外貿版10億美元052DE出口
052DE基於052D改造而來,長161米寬18米,柴燃混合動力系統驅動,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8節時4000海裡;未進行海上補給狀態下,海上自持力大於15天。裝備探距超400公里的4面列陣346A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052D主桅頂部的364雙座標雷達,成了新型雙面旋轉的相控陣雷達,提升了對海空目標的探測。052D後桅上的517HA晾衣架米波反隱身雷達,換成新版JY-27A蒼蠅拍米波反隱身雷達。64單元HT-1E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對導彈的相容性優於美國MK-41。能射紅旗-9防空導彈(射程260公里)、鷹擊-18亞超音速結合射程公里(400-600公里)/鷹擊-21E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000-1500公里)、魚-8反潛導彈(100公里)。
美國海軍部長:跟不上中國造艦步伐,不是錢的問題 2023-02-24
2021年中國下水軍艦17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海軍強國總噸位。美正為年造3艘而努力,實現355艦隊目標。美將造的11艘軍艦單艦30美元,而中國055只有10億美元。美只有四個軍艦造船廠,一些設備歷史上百年破舊不堪。2027年美只有280艘,遠少於巔峰時350艘,中國艦隊規模將超過美國。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控中國用奴隸造航母 帥化民打臉: 中國焊工持證上崗
阿楨
沙特軍宣意外曝光中國A300新遠火 2022-10-06 司馬平邦
A300每輛發射車可攜帶兩個發射倉,每倉內裝有4枚300毫米火箭彈。因為是模組化設計的緣故,所以也可以使用其他不同口徑的火箭彈吊艙。
A300的每一枚火箭彈都可以單獨瞄準一個目標,齊射8枚彈僅需50秒,打完就可以轉移陣地。
和A100及A200相比,A300最大射程到300公里,遠超美國“海馬斯”和俄羅斯“龍捲風”。A300不僅射程遠,且有慣性制導和GPS制導,打擊精度在30至45米。為了減少被攔截,A300還會飛行過程中適時做出各種機動動作。
這一切綜合起來,使A300的作戰效能堪比目前大部分戰術彈道導彈,但這一整套系統的採購和使用成本卻低廉得多。
A300的強大不光體現在紙面上,且經受住了實戰的檢驗:艾瑟爾比亞政府軍對戰“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還有阿塞拜疆對戰亞美尼亞當中,都能看到A300火箭炮家族威震沙場的身影。
阿塞拜疆用從白俄羅斯進口的“波羅乃茲”300毫米遠程火箭炮,配合從以色列無人機,把亞美尼亞一方的地面部隊打得落花流水。“波羅乃茲”實際上白俄羅斯版A300。
提人陣更是將從政府軍手中繳獲的A300系列玩出了新高度,憑藉著射程和精度優勢打得艾瑟爾比亞政府軍提丟盔卸甲,甚至一度到了兵臨首都的地步。
阿楨
100公里外打坦克,中國戰術打擊導彈性能飆升,玩壞地面攻防戰規則 2022-12-14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olhnStKyU
甩掉光纖用無線,中國開發超遠程反坦克飛彈,射程高達70公里 2020-09-01
中國陸軍最近些年,裝備了多款先進反坦克飛彈,包括紅箭-10/11/12飛彈,11和12是單兵可攜式,射程4-5公里,11採用雷射制導的低端便宜飛彈,必須保持持續照射,而12採用紅外成像的高端飛彈,射後射手可撤退,非常安全。10射程10公里,在採用光纖制導技術,可穿透1.8米裝甲,全世界最強坦克都頂不住一擊!
中國最近些年展出了先進的垂直發射遠程反坦克飛彈,取消了導線,射程更遠,CM-501GA多用途戰術精確打擊飛彈武器系統:包括遠距離壓制面目標、精確打擊點目標,射程可達70公里,該飛彈系統由飛彈、箱式垂直發射系統、指控車和技術支援與保障系統組成,主要用於打擊地面各類固定目標,以及地面或海面機動目標。無線電傳輸信號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被干擾,中國為這款飛彈設計了先進的高速保密防干擾數據鏈,這也是全世界反坦克飛彈發展的趨勢,中國在軍用和民用通訊技術上都居於世界前列,研發成功多款先進數據鏈,自己大量使用並成功出口就是例證。
阿楨
2022珠海航展外貿新版“自動迫擊炮機槍”像機槍連發 2022-11-15
圖:新一代82毫米速射迫擊炮,外形與傳統迫擊炮差別很大
圖:老版本82速射迫擊炮直瞄/高射角間瞄射擊
新版的82毫米速射迫擊炮雖還是用猛士4x4高做底盤,但不再是敞開的戰斗室和駕駛室,成員在全封閉雙排防彈駕駛室內,火炮系統的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都提高了,不再需要炮班手動操作,可在以駕駛室內遙控操作。
老版使用的是4發彈夾供彈,新版改為封閉彈箱,射速提高了1倍,達到40發/分鐘。新版價格對第三世界國家,可能不如老版更吸引人,對不差錢的中東國家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8uXuyvknQ
相關新聞資料
詳解PCP-001型82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
https://www.gushiciku.cn/dl/12yop/zh-tw
速射迫擊炮:被蘇聯淘汰後竟然在中國獲得新生
中國兵器即仿製外國最新型武器,也仿製淘汰的落後武器通過改進,變成一種適用的先進武器。如中20世紀九十年代仿過義大利M56式105毫米馱載榴彈炮,成為外貿105mm輕型榴彈炮。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94241
國產新型外貿型120毫米車載自動迫擊炮 2022-12-03
車載82毫米迫擊炮存不足和問題,首先是口徑威力不足。其二,簡易觀瞄火控系統,數字化和資訊化程度較低。120毫米自動速射迫擊炮,採用第三代東風猛士長軸距版的6×6車體,炮身被科幻的殼體所包裹,採用全自動供彈模式,可採制導炮彈,誤差約1米(傳統約50米)。
阿楨
飛豹A2與隱身彈藥(似美AGM-158)亮相珠海,還能再戰幾十年,讓俄羨慕又給美上一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JMlOT5e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8CHi3AbF0
回應
JH7作戰半徑航程載蛋量是不錯,但有一個致命弱點,有多次墜機事件。
殲轟-7--維基百科
長度22.32米 翼展12.80米 高度6.22米 翼面積42.20平方米
空重14,5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28,475公斤
WS-9×2發動機 單台最大推力(12,250磅)最大後燃推力(20,515磅)
最大速度 1,808公里/小時(1.75馬赫)
實用升限 16,000米(51,180英尺)
最大航程 3,700公里(1,970海里)
JL-10A 神鷹多普勒脈衝被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ECM莢艙
9個武器掛點
霹靂-9短程空空導彈
鷹擊81/91;雷電-10反艦/反幅射導彈
CM802A/ KD-88空地導彈
雷霆/飛騰精確制導炸彈
殲轟-7(JH-7),又名飛豹、FBC-1,設計用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1973年研發,1988年首飛,2004年改良型殲轟-7A。
事故與空難記錄
1991-07-08,閻良試飛的殲轟七原型機在空中突然大量漏油,測試飛行員盧軍在燃油剩不到30公升的狀態下安全降落。
1994-04-04,082號原型機在當天試飛時墜毀,試飛員殉職。
1996年,上海大場,海航6師16團一架JH7墜毀。
1996-08-12,遼寧興城,085號原型機在機場降落失敗,兩名試飛員犧牲。
2009-07-18,一殲轟-7A參加中俄「和平使命-2009」演習對地攻擊墜毀,兩名飛行員犧牲。
2010-04-15,浙江寧海,一架JH7墜毀,飛行員犧牲。
2011-10-14,陝西蒲城,2011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後艙飛行員彈射成功。
2011-11-07,浙江麗水,一架飛豹戰機墜毀,兩名飛行員罹難
2014-06-05,東海艦隊一架飛豹戰機,夜訓時墜毀,兩位飛行員犧牲
2014-12-22,裝備秦嶺發動機的飛豹戰機在進行交付部隊前的試飛時墜毀於渭南沙王大橋。
2016-10-22,一架殲轟7A在廣西柳州墜毀。
2019-03-12,一架殲轟7A於海南樂東縣失事墜毀,2名飛行員為了躲避民房,未能及時跳傘。
2019-05-18,一架殲轟-7A在山東威海高村鎮墜毀,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
阿楨
AKF98A空射隱身巡航導彈,首次亮相2022珠海航展
AKF98A射程在500-1000公里,戰鬥部400-500公斤,可掛在殲-16和殲轟-7/轟-6翼下。與美國JASSM-ER相近,只是概念相似, JASSM-ER是下單翼,AKF98A是上單翼有利於飛行的橫滾穩定。JASSM-ER是單垂尾,發射前向左折疊;AKF98A是雙鰭尾,大迎角飛行時穩定效果更好。JASSM-ER只有與彈體同寬的“鴨蹼”平尾,緊湊,但氣動控制效果有限;AKF98A有正常平尾,氣動控制效果好得多。總的來說,JASSM-ER更加緊湊,那是為了B-2、B-52和B-1B轟炸機機內攜帶的需要,但AKF98A的氣動控制能力更強,機動性更好。在隱身設計上, JASSM-ER相對圓滑,而AKF98A則是明顯的多面體。
阿楨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將提供上百台信號干擾器,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觀察者網
回應
伊朗造的無人機單從航空技術上不什麼難題,幾十年前的航模級別的,用了一個活塞發動機,有消息說發動機就是深圳德造的,還是德國的技術。裝上炸藥,就是飛行的炸藥包,特點就是便宜,太便宜了,量大管夠,難的是遙控通訊這塊,但是伊朗是完整的俘獲過美國無人機的,抗干擾性,準確的都很強,伊朗他是有這個技術能力的。這幾個條件相加,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便宜,量大,數量管夠,炸的准,勁大,難以干擾,都是極為頭疼的事,能改變一部分戰場態勢。
伊朗無人機制導方式為CRPA天線(多星多頻段抗干擾陣列天線,能對抗電子戰的影響)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系統。為了有效干擾CRPA天線,需要來自不同側面的多個干擾器(最多4個)。也就是說,幾個電戰設備陣位元從不同方向瞄準飛機。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受到金屬外殼的很好保護,因為飛行航線上沒有無線電控制。在受到電磁壓制的情況下,無人機可能會自動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沿直線飛行,直到它離開電子戰的影響半徑。之後,它會恢復準確的定位和路線。因此,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手段的對策效果極低。
阿楨
俄自殺無人機炸烏4大目的曝 專家:全世界該警戒了 2022/10/19 中時
俄羅斯2022/10/17出動大批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神風」(kamikaze)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美聯社分析,俄軍動用相對便宜的無人機進攻,除了破壞主要目標外,也包括磨損烏克蘭士氣、耗盡烏克蘭戰爭資金與武器等目的。另外專家認為,俄軍將會繼續利用無人機、甚至飛彈來增強遠程打擊能力,歐洲及全世界應該對此有所警戒。
見證者-136,呈現三角形的機長3.5公尺、寬2.5公尺、重約200公斤,戰鬥部50公斤,50馬力的發動機,時速185公里,飛行距離1000公里,一台約2萬美元,巡弋飛彈單顆100萬美元。能低空、慢速飛行,更容易避開防空系統,並且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在上頭盤旋、徘徊,最終再猛烈俯衝撞擊目標,令人想到執行自殺任務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伊朗見證者-136無人機 2022-10-11
見證者-136無人機,使用小型拖車或卡車運輸,火箭助推發射的一型自殺式無人機,採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無平尾式佈局,與機翼融合的圓柱形機身,比以色列哈比無人機大(哈比航程500千米, 32公斤戰鬥部,單價50萬美元),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子產品或者戰鬥部。
相關新聞
烏軍只能對空「盲打」 見證者-136無人機難追蹤
伊俄否認提供見證者-136無人機
伊朗援俄更多導彈和無人機,烏要求制裁伊朗,美將採取限制措施(回應:烏:誰給俄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誰不給我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伊朗被制裁幾十年了,還怕嗎?)
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維基百科 1997年巴黎航展首次公開,曾售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
中科院反輻射無人載具保密到家酷似哈比
紐時10-18報導,最近幾天,烏軍近乎停滯,俄軍增援到位
阿楨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精确毁伤弹药指哪打哪!2021-10-18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10-18/doc-iktzscyy0401269.shtml
精確制導武器
精確制導武器是採用高精度探測、控制及 精確是相對的概念,是指這些武器對射程內的點目標如坦克、裝甲車、多數人認為,直接命中概率高於50%的製導武器才稱為精確制導武器。
目錄
1 發展歷史
2 系統特點
3 制導方式
▪ 尋的製導
▪ 慣性制導
▪ 衛星制導
▪ 匹配製導
▪ 遙控制導
▪ 複合制導
4 分類
5 未來趨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2%BE%E7%A1%AE%E5%88%B6%E5%AF%BC%E5%BC%B9%E8%8D%AF/22635325
阿楨
號稱可打擊大陸縱深 雄風-2E真身首次曝光 2021-09-22
臺灣“國防部”近日提交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中提到“雄昇飛彈”就是 “雄風-2E”,十多年來從未公開。20年前曾以“戰備急需”名義小批量生產部署,射程達600公里,此次最新型號,可達1200公里,有10-15米的命中精度。除原有導彈七九一旅所轄兩個營、六個連的雄風-2E外,還在屏東萬金、新竹湖口、關西等地,陸續增建具現代化掩體、吊臂導彈發射車庫的基地。
有分析認為,解放軍早在上世紀末就在“新三打三防”中,將反巡航導彈納入其中,並制訂出一整套的應對方法。美國也發現“戰斧”等傳統巡航導彈不再適應現代戰場環境,尤其是它的飛行速度慢、路線相對固定等缺點日益明顯,因此新的“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AGM-158)更注重隱身性能和智慧化水準。因此雄風-2E可謂服役即過時,台軍指望靠它來“威懾大陸”只能是“癡人說夢”。
回應相關新聞
預設陣地半固定發射裝置。估計是移動中發射技術不過關。
拖車移動雄風-2E
開戰時無人機專打雄風-2E拖車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9-22/doc-iktzscyx5564329.shtml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大陸專家指出,大陸對於遠、中、近程的來襲飛彈、火箭彈,都有相應的系列防空、防導武器發展計畫。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環球時報》報導,美媒渲染台「中程飛彈」對大陸的威脅,是火上澆油的蓄意之舉,解放軍經過數十年的科技強軍歷程,列裝了型號更多、射程更遠的空基、海基、陸基巡弋飛彈,還有威力更加強大的彈道飛彈。對台灣方面構成壓倒性優勢,即使台灣武力挑釁,解放軍也絕對有能力攔截來襲飛彈。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阿楨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初具“癱瘓臺灣”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台8月31日公佈所謂202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稱,解放軍結合北斗衛星全時域定位,掌控臺灣四周巴士海峽、南海、東海及釣魚島機艦動態。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初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台防務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這份報告書客觀呈現了大陸當前的軍事實力。
回應
台獨別那麼自信,解放軍不是初步,而是完全。
能夠公開承認這點,是很不容易的!
灣灣這麼謙虛麼?你們有宇宙無敵的超級武器-----掃把,我們的電子戰真的沒法癱瘓它。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因此正聚焦於開發匿蹤次音速反艦飛彈,以及速度6馬赫以上的極音速反艦飛彈,讓ASM-3地位十分尷尬,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阿楨
解放軍列裝戰斧旋翼無人攻擊機,攜兩具榴彈發射器,火力炸裂! 2020-10-04
近日,某集團軍特戰旅在一場演練中展示了“戰斧”H16旋翼察打一體無人機,攜帶有兩具35毫米榴彈發射器,戰士通過遙控發起打擊。H16由瞄準儀、高清攝像頭、榴彈發射器和指揮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兩具榴彈發射器攜帶有12發榴彈,可壓制數百米內的火力點,殺傷一公里範圍內的有生目標,火力相當炸裂,成為又一款巷戰利器。該機配備有北斗、GPS和格洛納斯三種衛星定位系統,能720度全向感知周邊態勢,可以上下左右避開障礙物,感知範圍為20-200米。其最大載重量為25公斤,飛行速度為每秒18米,最大飛行高度為5834米,作戰半徑14.4公里,最大續航時間為一小時。該機作業溫度範圍為-40攝氏度到85度,能抗7級大風、能防中雨、防塵,具備高原作戰能力。還擁有完善的抗磁干擾、冗餘保護、失聯返航和斷槳保護等功能,具備適應高烈度戰場的能力。該機在機腹部位配備有一個高清光學攝像頭,擁有36倍變焦能力,也可以攜帶震爆彈、催淚彈和導彈等。除了兩具轉膛榴彈發射器外還能在機腹配備一具六管彈藥垂直發射器,也可以攜帶一枚空對地導彈,都具備對裝甲車輛的頂攻能力。近日爆發的亞阿戰爭顯示,面對野戰防空體系不完善的對手時,大量低端無人機是作戰效能最高的戰爭工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O3VF07S0515CFRI.html
英軍新型“榴彈”無人機一機多能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2021-02-04報導,英國陸軍正在測試由澳大利亞特克斯防務公司製造,種配備可展開旋翼的40毫米低速榴彈。該公司將其描述為一種“通過40毫米榴彈發射器或手持發射器部署的自動巡飛榴彈。除配備攝像頭外,40無人機還可以搭載煙霧彈、閃光彈、硬殺傷或軟殺傷炸彈。製造商還解釋稱,它還能配備鐳射目標指示器,或者某種電子戰干擾器。自身僅重180克,但最大起飛達300克。最大射程為20公里,最長飛行30-60分鐘。有自動駕駛功能,多架無人機形成“蜂群”後,該功能將會發揮作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2-09/doc-ikftpnny5999465.shtml
阿楨
中國陸軍40MM埋頭彈曝光
中國陸軍埋頭彈,威力超大,還可以衛星北斗制導。出口型比肩西方同類產品,自用型性能翻倍!
埋頭彈(CTA)即將發射藥有效覆蓋並包裹住整個彈丸,以增加發射藥用量並提高彈丸彈道性能的彈藥。起源于美國後來搞不下去,歐洲接著搞還出了成果,但最後也沒有裝備部隊。沒想到中國軍工研發出來了,不但裝備了部隊,還用於出口。
央視介紹國產40mm埋頭彈火炮,相容英法合資CTI公司的CT2000,水準90°旋轉直通彈膛,右側進彈,左側拋殼。射速200發/分,70倍徑身管,由於埋頭彈不是縱向往復運動供彈,耳軸後炮尾很短,所以火炮俯仰角做到了-6~87度。能使用很多新技術彈藥,已經移植35炮的AHEAD彈,正在開發衛星制導彈藥,北斗軍用定位精度可以讓炮彈達到2m以內,其榴彈殺傷半徑達到20m,有效射程超過10km(?),一個點射下去覆蓋一個足球場的軟目標。
基本作戰效能(外貿版)
一、穿甲厚度140毫米。相當於二戰德軍虎式坦克(85毫米坦克炮)的穿甲性能,等同於新一代至少57毫米火炮性能,雖不能擊穿三代坦克正面裝甲但可以打透其側裝甲,瑞典CV9040步戰車40毫米機關炮,只能打穿100毫米勻質鋼板。
二、射界範圍大,-6~87度的射角,兼具高射炮性能,能打擊直升機和無人機。可炮轟反裝甲末敏彈,在距離末敏彈6米處散發出幾百個鎢珠。
3、適用於城市作戰。由於射角大,可以用來對付高樓等城市目標。
三、埋頭彈火炮總體性能與西方相當,但極具中國特色。比如射界範圍大,自動供彈系統,埋頭彈的二次點火等技術。謙虛的說,就是世界第一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6Y3IsD_FY&list=PLYG8vFcMYIaKhU0ZrL6B4UFwcaI3HcWig&index=36
阿楨
規模創下歷屆之最 警博會上有哪些“黑科技”
2020年11月23日,由公安部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在推遲六個月後在北京開幕。本屆警博會彙集了全國600餘家企業參展,展示的產品包括警用武器、車輛、無人機、裝具以及各類電子設備等,規模創下歷屆之最。
在諸多現場展示的產品中,筆者還是發現了不少亮點。
“哈瓦戰斧”H16-V12型無人機,其攜帶了兩門榴彈發射器,非常霸氣。
H16-V12型6軸12旋翼多用途無人機,採用GPS、北斗、格洛納斯以及RTK三星七頻多種衛星定位系統,具有航線規劃和多工管理能力,機身採用T800碳纖維和航空鋁材製造,以鋰電池為動力源,最大續航時間60分鐘,最大載荷25千克。
H16-V12分普通版和5G版。普通版的最大飛行半徑只有15千米,而5G版可以借助更大的信號覆蓋範圍飛得更遠。不過,5G版的最大飛行速度和最大飛行高度要稍遜于普通版。對於排-連一級的部隊來說,普通版15千米的飛行半徑也能夠滿足作戰要求,但是到了連-營一級就無法滿足要求了。所以, H16-V12如果要成為我軍合成營一級部隊的主戰裝備,還需要利用軍用戰術資料鏈對其進行改造升級,以獲得戰鬥力的大幅提升。
H16-V12擁有40種以上的任務模組可供使用,機身下有4個掛點,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類型來選擇不同的任務模組。按照用途不同,這些任務模組分為應急救援、輔助、打擊震懾、運輸補給、情報偵察取證以及三維地理資訊航測等六大類。
H16-V12還可以掛載一種小型空對地導彈,彈徑100毫米左右,屬於近程輕型反坦克導彈,其尾部採用四片方向舵設計,適於打擊地面高速運動的目標。而在西藏軍區部隊H16-V12還擔負起了運輸重要物資的重任。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0-11-25/doc-iiznctke3167628.shtml
軍武出口大增 陸稱霸無人機市場2020/11/26 旺報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報告,十大軍火公司中有三家是中國公司。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武器生產國,僅次於美國。
2011年至2019年,18個國家獲得武裝無人機。其中,11個國家從中國購買無人機產品。
阿楨
劍翔易受干擾 難突破S-400 防空 2020/11/05 旺報
美國即將向台灣出口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機航程可達上萬公里,比台灣現役無人機隊的航程高出數十倍,偵察範圍將可覆蓋整個台海。台灣很早就希望擁有先進無人機,在2019年8月,首次展出的新型反輻射無人機「劍翔」,稱「可有效反制解放軍在大陸沿海部署的S-400新型防空飛彈。」
中科院新研製的「劍翔」無人機,技術水準與早期以色列「哈比」無人機性能相當,屬第一代反輻射無人機。
速度慢 專注低空突防
至於大陸研發的ASN-301無人機及其自用型,性能也與「哈比」相當,「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巡航飛行速度在300公里/小時左右,飛行速度慢,而且在巡航階段只能按照預定航線飛行,自身沒有任何防護能力,依賴的是飛行高度低,低空突防目標小,是典型低空突防型無人機。
應對它,需要在戰時完善雷達防空網路,在主要針對中高空目標的雷達網上,布置大量低空補盲雷達、低空光電偵察系統,以及低空反無人機系統和低空防空系統。
陸雷達網路成熟 防跟蹤
大陸近年在中低空探測監視系統領域技術發展快,各種聲、光電、雷達體制低空探測監視系統不但性能越來越好,造價也低。
據大陸軍方分析,「劍翔」無人機屬被動雷達導引,從體積尺寸來看很小,意味導引頭的被動雷達天線尺寸小,從技術上來講分辨角較大,難以分辨多個相鄰輻射源,是「劍翔」這種單一導引模式反輻射無人機最大的缺陷,只要實施有源誘騙干擾,能讓它輕鬆識別錯誤目標,從而撞毀「自殺」。
解放軍防空雷達網路,為應對台軍反輻射飛彈等武器的攻擊,早已建設成熟而技術水準較高的雷達網路,採用許多針對性的抗反輻射武器技術,比如裝備新一代雷達普遍使用高增益超低副瓣天線,使反輻射無人機很難持續穩定跟蹤信號。
阿楨
惹錯人!阿軍無人機侵入伊朗,立馬被擊落,美軍無人機也照打不誤
2010-10-22,伊朗邊境防空部隊擊落了一架阿塞拜疆的以色列“哈洛普”無人機。
伊朗可不是亞美尼亞這樣的小國,不僅擁有先進的無人機技術,還曾經多次擊落竄入伊朗領空偷窺的全球鷹/哨兵在內的美軍先進無人機。
“哈洛普”是阿亞戰爭中非常出彩的無人機,在衝突早期成功空襲了亞軍S-300PS遠程地空導彈陣地。
“哈洛普”前身是著名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都是專門打擊雷達和防空系統的反輻射巡飛彈,主要承擔防空壓制任務。
中國試射48架無人機蜂群 美國就拿出64聯裝防空導彈 2020-10-28 新浪軍事
目前,對付無人機的挑戰越來越緊迫。阿塞拜疆無人機突破亞美尼亞防空系統,中國也展示了 “彈幕式無人機發射器”可發射48架小型無人機能夠在蜂群攻擊中協調行動。而美國現有的SHORAD-IM防空系統無法有效對抗這種大規模的空襲。
SHORAD-IM裝備了四枚毒刺導彈,一門30毫米口徑的機關炮和兩枚地獄導彈。毒刺每枚15萬美元,用來對抗一大群價值僅2000美元的無人機蜂群,是非常不划算的。
美國野人公司的“智慧反飛行器制導交戰”系統,這是一種低成本的裝備,由碳纖維和鋁製成,重量不足1公斤不到毒刺的十分之一。野人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速度1馬赫,有效射程5公里。依靠推力向量噴口,導彈能夠靈活的打擊快速移動的小型目標。
野人發射裝置包括四聯裝火箭筒發射器,重7公斤,可由單兵攜帶。另一款是64單元的導彈發車,可以擊落整個無人機蜂群。美軍對一種可從現有40毫米榴彈發射器中發射的射程400米的“野人”很感興趣。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0-28/doc-iiznctkc8161831.shtml
阿楨
比俄制伊斯坎德爾牛在哪?詳解中國M20戰術導彈 2020-10-15 兵工科技
航太科技集團的M20地對地導彈全程在大氣層內6馬赫數高速機動飛行,射程500千米,但由於出口限制到280公里。相比之下,出口型“伊斯坎德爾”-E導彈的最大射程為280公里,最小射程為50公里。同伊斯坎德爾射程相當,M20也擁有“飛行末端進行高機動變軌”的能力,可“對目標實施垂直攻擊”,這意味著對加固目標的穿透和毀傷能力更強。M20戰鬥部艙長2米,可容納殺傷爆破、整體爆破、侵徹爆破、反跑道子母彈、溫壓等。可以打擊面狀軟目標(集結狀態的人員、車輛、油庫、炮兵陣地、交通樞紐等)、點狀高價值目標(防空導彈陣地、雷達站、機場等)和堅固設防的加固點目標(指揮通信中心、地下掩體、加固工事、重要建築等)。
M-20採用了儲藏/運輸/發射一體箱體容器,在突防能力以及後勤保障和維護方面無疑更為突出。
回應
按現在的技術而言,導彈與制導火箭已經無太大區分,射程與精度都相差無幾。
導彈的第一輪打擊的是高價值目標,遠端制導火箭彈的第一輪攻擊是軍用機場的機庫和跑道。
打擊大型混凝土工事只能靠導彈的高侵徹能力,火箭彈適合打擊地面有生和輕裝甲目標
阿楨
美國大片中的無人機“蜂群”,這家中企實現了 2020-10-14 觀察者網
近期,中國電科集團電科院開展了陸空協同固定翼無人機“蜂群”系統的相關試驗試飛工作,驗證了陸上發射和空中投放固定翼無人機“蜂群”開展對地察打、精確打擊等各項任務能力。
固定翼無人機具有速度快、航時長等優勢,然而技術難度遠高於旋翼,旋翼蜂群的數量世界紀錄超過3000架,而固定翼只有200架,由電科院2017年11月創造。
回應
這種無人機很小,不能掛載炸彈或者導彈,基本上就是自殺無人機。
就是48管巡飛彈發射車,主要是可以精確打擊,破壞關鍵節點的。
哈比落後了,蜂群有數量優勢,可以抗擊地面的防空火力。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0_10_14_568011.shtml
哈比無人機-維基百科
以色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長2.7米,翼展2.1米,航速185公里/小時,航程500公里,續航4.5小時。一個基本火力單元由54架無人機,1輛地面控制車,3輛發射車和輔助設備組成。
相關新聞
1994年中國曾以五千五百萬美元購買120架哈比,13年後西工大中國版ASN-301航速快隱身好單價白菜化(2018年哈比單價250萬美元/台灣版劍翔單價1億台幣/ASN-301單價200萬人民幣)! ASN-301長2.5米、翼展2.2米、航速220公里/小時,續航4小時,航程288公里(出口限制所致,自用版會超過)。
阿楨
阿塞拜疆的以色列造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S300 2020-10-01 新浪軍事
2020年0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發生武裝衝突,阿表示,亞有2700多人傷亡,多達130輛裝甲車被摧毀。此前,亞稱,已摧毀了阿137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擊落72架無人機、7架直升機和1架飛機。
阿使用以色列無人機滲透到亞空軍陣地,至少擊毀了一套S-300防空導彈,S-300的國際聲譽受到了沉重打擊。
亞部署的是蘇聯時代的S-300PT,射程90公里,半主動雷制導。阿在蘇聯解體後從俄羅斯獲得了先進的S-300PMU-2,二者存在15年的技術差距。
相關新聞
"雙亞戰"持續5天 遠程砲火皆為中國產 2020-10-01 TVBS
回應
中製有關係嗎?台灣武器都美製不是嗎?兩國發生戰爭,為何扯上武器生產國……
全世界用的武器基本都是五常的,这有什么……
現在是兩亞戰爭,未來臺海戰爭,一定也是這些武器用在臺灣,臺灣切記。
相關新聞
阿的以土無人機已不是中東地區的改裝民用機型,也不再是東烏戰鬥蘇俄傳統的中小型無人機;而是利用無人機“發現即打擊”的能力,無人機在此次衝突中,已開始承擔要點打擊、防空壓制等重要戰役級任務。反觀亞美尼亞以9K33為代表的野戰防空裝備,已愈發難以應對當下無人機的威脅。其實,早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就已發現鎧甲-S1無法防禦無人機襲擾。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相關新聞
俄副總理:俄軍事電子產品關鍵部件不再依賴北約 東南亞替換 2020-09-30 觀察者網
回應
東南亞?不是東亞?
其實就是中國唄,不好意思說出來。
看來,我們強大的無人機,就可以幹死印度阿三全部坦克、火炮、雷達。
這種無人機對付小國有效,對付大國只有空優才能保證無人機的安全。
阿楨
殲20進駐浙江衢州 攜這款導彈可對台執行斬首行動 2020-09-26 新浪軍事
日前臺媒驚呼解放軍殲-20進駐浙江衢州機場,稱該機場距臺北僅500公里,殲-20以時速2000公里巡航,7至8分鐘即可攻擊臺北部上空戰機,15至20分鐘就能飛抵臺灣上空轟炸。
PL-15空對空導彈射程可達200公里,在海峽西岸大陸上空即可構成對台島北部上空台軍戰機的攻擊態勢。
殲-20是空優型戰機,空對地打擊主要由殲-16等戰機完成,但對地打擊能力一點也不弱,不是說必須抵達目標上空才能執行轟炸任務。目前已經專為殲-20研製成功了一款小型空對地導彈TL-20,該型空對地導彈採取了抗干擾的北斗加慣性的複合制導方式,常規情況下射程可達85公里。TL-20空對地導彈長度僅有1.8米,而殲-20的彈倉長度4米、寬度2米,足以容納12枚TL-20空對地導彈。且該型導彈是智慧型空地彈藥,其目標識別能力能辨出履帶式裝甲車輛和輪式裝甲車輛,執行斬首行動有獨門絕技。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9-26/doc-iivhuipp6583852.shtml
回應相關新聞
目標列裝500架!陸殲20可全疆域作戰
阿楨
國產航空隱身制導布撒器/制導炸彈公開亮相 已批量生產列裝
2020年08月14日,CCTV走入中國兵器湖南雲箭,看到國產航空制導布撒器投放重量在500公斤/距離達到60公里,採用慣性制導加北斗衛星導航複合制導系統,它與美國JSOW相當,採用矩形彈身加多面錐形彈頭設計,提高布撒器隱身能力,降低RCS,增強突防能力。還有一個大展弦比平直翼,掛載的時候收攏以節約空間,投放之間展開,延伸投放距離。可配6種戰鬥部,包括區域封鎖子母炸彈,用於封鎖機場、港口和交通樞紐。反坦克末敏彈,可以攻擊和壓制對方裝甲集群,配備碳纖維戰鬥部,專用於摧毀和壓制對方電網等等。將會系列化發展。首先應該是增加動力,繼續提高射程。JSOW就發展了JSOW-ER,增加了一個渦噴發動機,射程超過300公里,這個距離已經超過大多數遠端防空導彈射程。國內也推出了GB500C布撒器,它與JSOW-ER相當,也增加了一個渦噴發動機,射程為280公里。還有就是增加末制導系統、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更好探測和識別目標,從而提高攻擊精度和摧毀能力。
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列裝
從畫面我們清楚看到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和美國JDAM一樣,都是在現有航空炸彈基礎上改裝而來。可以利用現在庫存炸彈,降低系統成本和費用。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與美國JDAM改裝,都是去掉原來尾錐,取而代之是制導組件艙。這種系統優點體積小、重量輕。從節目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國產制導炸彈也在向縱深發展之中。例如有用滑翔增升彈翼,進一步提高投放距離,實現防我外打擊。採用末制導系統,炸彈可以自主探測和識別目標,能夠對目標進行更加精准打擊,還能打擊移動目標。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8-15/doc-iivhvpwy1212893.shtml
阿楨
簡氏:中國新型毫米波制導導彈曝光 射程超美軍一倍
據簡氏防務網站2020-08-07報導,中國新型直升機載反坦克導彈的更多資訊曝光。
中國的國有媒體在8月6日發佈了視頻片段,展示了從昌河公司(CAIC)武直-10(WZ-10)發射的武器。
視頻中可以看到WZ-10與至少一架配備了桅頂毫米波(MMW)雷達的Z-19A攻擊直升機協同工作,該雷達的外觀與安裝在波音AH-64“阿帕奇”的AN / APG-78“長弓”火控雷達相似。
種新型導彈有點類似於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的藍箭-21(BA-21)導彈,該導彈在2018珠海航展上展出過,射程約為18公里,並裝有雙模毫米波雷達/半主動鐳射尋的器。
相比在目前反坦克導彈上普遍採用的鐳射制導,紅外成像制導,電視制導等方式,毫米波雷達具更高的抗惡劣天氣的能力,並且制導距離更遠,不受鐳射和紅外線干擾裝備影響,能夠全天候作戰。因此世界軍事裝備研製大國均對這種制導方式進行了研究。目前使用毫米波雷達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有英國的“硫磺石”和美國的AGM-114L“長弓地獄火”等。受限於“地獄火”的彈體,AGM-114L“長弓地獄火”的最大射程只有約8公里。
相關新聞
武直10從071船塢登陸艦上掛彈起飛
第3艘075兩棲攻擊艦10月下水
回應
為了對抗現代野戰防空系統,美俄的武直都在測試射程更大的空地導彈。美用“長弓阿帕奇”武直試射了以色列射程25公里的“長釘-NLOS”。米-28NM或卡-52可以掛載8枚程25公里的“產品305”。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8-13/doc-iivhuipn8410719.shtml
阿楨
發現大罩門 美空軍可能丟包GPS以地球磁場取代 2020/08/09 中時
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網報導,地球磁場不但精確,極難受干擾,並能提供地面部隊、海上船艦,還有戰機導引。此外,地球磁場還能導引飛彈攻擊目標,誤差僅略超過30英尺(約9公尺)。
世界各地的GPS是在1980年代末建立,GPS讓陸、海、空三軍隨時掌握自身定位,然而,五角大廈對GPS的依賴,卻使它成為戰時敵方干擾或摧毀的頭號目標。
如反衛星武器、GPS干擾器,甚至GPS誘騙裝置等設計都在於摧毀、阻絕,或是削弱衛星網的性能,迫使美國與盟軍改用較老舊,較不準確的方式定位。
無論是中,俄和北韓都研究出並運用了GPS反制手段,其中部分甚至干擾到民用GPS。如2019年時,美國駕駛發現,俄為了保護駐敘利亞部隊,干擾到從塞普勒斯到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區GPS民航通訊。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美軍已提出一些替代GPS方案,其中包括靠六分儀導航船艦等。不過,其中有個構想似乎有龐大的潛力,那就是地磁仿生導航(MAGNAV)技術。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侵襲的磁場無所不在,但因地而異。其中的變化可在地圖上發現關聯,而地球磁場圖根本不需要衛星。
而地磁仿生導航的精度在10米內,雖然不如GPS精確,但遠比其他方式好多了。它不需要靠容易受攻擊的衛星網路,並極難干擾。事實上,要「干擾」地球磁場,讓它提供不可靠的導航資訊,得要發動核爆才成。或許這意味著地磁仿生導航無法用來打核戰,但在傳統衝突中仍很有用。
相關新聞
陸研三種電磁武器EMP 可瞬間癱瘓美國電網和航母群
北斗打破老美壟斷 大利陸導引武器 產值已逾3450億元
回應
不是丟包GPS,船艦導航有天文觀測和磁場羅盤,近30年有了GPS,美軍不再用天文觀測和地球磁場羅盤,只靠GPS,信號被干擾或GPS機件故障、就無法導航!所以回過頭來加強磁場羅盤導航!
手機也有磁感電子元件,下載個apps就變指南針了!
高級慣性導航精確度不輸GPS了!地磁只是輔助啦!
阿楨
中國試射世界領先的新導彈 武直10打擊範圍將翻倍
2020年6月22日19時30分,在內蒙古阿拉善某試驗基地,某型機掛載某新型空對地導彈起飛,對目標進行投射,導彈精准命中目標。
▲我軍現役三型武裝直升機的主力空對地導彈都是AKD9,尺寸稍大的AKD10主要用於直-10;下圖可見外貿型藍箭-7和藍箭-9(重量僅為26千克)的尺寸對比
▲在“裝甲與反裝甲日”上展示的多型外貿空對地導彈,可見氣動佈局與AKD10相似,但明顯放大的藍箭-11和藍箭-21;後者最大射程達25千米,使用複合制導模式
雖然相比之前武直-9用紅箭-8對付的時代強了很多,但受限於研製時的技術儲備情況,AKD10在尺寸、重量與美制地獄火相當的同時時,射程要明顯短於後者特別是其改進型。
而為了對抗現代野戰防空系統,美俄的武直都在測試射程更大的空地導彈。美用“長弓阿帕奇”武直試射了以色列射程25公里的“長釘-NLOS”。
塔斯社去年3月20日報導,米-28NM或卡-52可以掛載8枚程25公里的“產品305”,該型導彈同樣採用複合制導,並在敘利亞的反恐實戰中試用過。
雖然系統小型化一直是各型機載導彈研製的目標,但新型導彈的尺寸和重量也不可能完全停留在AKD10的標準上。這就難免讓很多人擔心,“直-10的小身板能扛起來新導彈嗎”?我們今年2月曾提到,北部戰區陸軍第80集團軍陸航旅的直-10裝甲強化型,通過使用功率更大的渦軸-9改進型發動機,加裝了帶有彎曲混合管的國產新一代紅外抑制器,降低了信號特徵,全面提升了戰場生存能力。
▲雖然已有多個型號的桅頂毫米波雷達在直-19上試用,但在現代陸戰戰場資訊不斷整合的今天,新型導彈的使用並不一定要依託載機本身的“長弓化”才能實現
武直-10除了升級渦軸-9改進型發動機之外,也採用了類似水準的綜合航電系統和機載匯流排系統,以任務管理為核心,實現了系統的高度綜合化,為使用新型導彈提供了便利。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7-15/doc-iivhvpwx5498928.shtml
阿楨
國內相關單位還是非常關注輕微型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如天雷-2的大小、重量與BRM1相近,不過它採用了更加先進的制導系統,包括中繼慣性制導加半主動鐳射制導系統,這樣導彈不需要載機全程照射,只需要在彈道末段進行照射即可,降低協調作戰難度,提高抗干擾能力和載機生存能力,另外中國相關單位還研製了100公斤級、50公斤級甚至25公斤級精確制導炸彈。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2-03/doc-ihmutuec5712185.shtml
簡氏:印尼軍方赴中國觀看WS-43巡飛彈演示 或撥款4500萬美元採購
印尼軍方2016-10-10宣佈,軍方高級代表日前赴中國,觀看由火箭助推的WS-43巡飛彈實彈射擊演示。WS-43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最大荷載20公斤,最遠飛行距離60公里,在命中目標前最長巡航時間為30分鐘。WS-43的飛行制導依靠的是慣性導航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而末端制導依靠的是紅外成像。該武器能追蹤及命中移動與靜止目標。
https://www.sohu.com/a/116145835_161623
CM-501G多用途戰術導彈_百度百科
CM-501G導彈武器系統。根據展板資料,該型導彈系統由CM-501G導彈、發射車、指控車和支援保障系統組成。發射車採用陝西汽車SX2190型6*6軍用越野卡車,分兩組發射器,每組3*3枚導彈,全車可以安裝18枚導彈。CM-501G採用X型佈置的大展弦比彈翼和尾舵,最大射程70千米,侵徹爆破戰鬥部重40千克,整彈重量在150千克以內。
阿楨
美軍輕戰車裝利器,長眼睛的火箭彈射程8公里,卻未必是山貓對手
2020-06-01,BAE公司成功測試先進精密殺傷武器系統(APKWS)火箭。
APKWS其實就是加了半主動鐳射制導的“九頭蛇”70mm空對地火箭彈。九頭蛇是美軍阿帕奇、眼鏡蛇等多種武裝直升機標配的武器,由於海爾法(地獄火)空對地導彈價格太貴,美軍委託BAE改進九頭蛇,8公里的射程可以和地獄火媲美,加裝半主動鐳射導引頭,CEP精度可達半米,變成了單價只有22000美元的廉價導彈(採用鐳射半主動制導的地獄火7萬以上,而使用“長弓”毫米波雷達導引頭的長弓海爾法更高達11萬), BAE已交付35000枚給美軍。
陸地型APKWS的載車,是S-ATV輕型全地形突擊車。重2.8噸,CH-53、CH-47直升機都可以空運,整體上來看,和我國的“山貓”系列很類似。
比起山貓,4輪驅動的S-ATV雖然速度更快,但在越野、兩栖性能上恐怕要差了不少,在拓展性上更是被山貓完爆,山貓衍生出了人員運輸、40mm新型埋頭彈、82mm速射迫擊炮、120mm迫榴炮在內十多種變形。
帶有107mm火箭炮的山貓,在火力密度上遠遠超過APKWS。36枚107mm火箭彈,雖是60年代的武器,但射程8500米,8公斤的戰鬥部也比九頭蛇4公斤的大一倍,如裝上鐳射半主動或者簡易修正制導系統,那將是所向披靡。
火箭彈制導化目前是很多國家廉價高效的精確打擊手段,以我們的軍工實力,將其“白菜化”完全不是問題。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930635561_19d191b2901900xzou.html
中國小口徑精確制導火箭彈-相關資料
我國產制導火箭彈BRM1已外銷 重量輕還便宜更適合無人機
2018珠海航展展出了BRM1型90毫米精確制導火箭彈,它是在國產90毫米非制導火箭彈基礎上加裝控制面、半主動鐳射制導系統製成。
國產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配備是藍箭-7、AR-1反坦克導彈,相當美國海爾法,這些導彈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但是成本和價格相對偏高。
BRM1重15公斤,而藍箭-7重50公斤,藍箭-7彈徑0.17米,而BRM1只有0.09米。
阿楨
翼龍無人機為何成為中國最暢銷武器 2020-04-17 環球時報
比利時陸軍識別網站4月14日分析了中國的翼龍無人機家族在國際軍用無人機市場的地位。指出近年來翼龍家族已經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客戶遍佈中國,埃及,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 ,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和阿爾及利亞。中國無人機的銷量仍在逐年增長,在全球享有良好的聲譽。
翼龍操作性能已被許多國家廣泛認可,而高性價比則構成了這些無人機的另一個優勢。
翼龍I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80 km / h,可以在4,000 km的範圍內飛行,最高飛行高度約為5 km。它可以執行20多個小時的任務,並可以在200公里範圍內傳輸資料。
翼龍II具有細長的單翼飛機機身和尾翼,並帶有突出的V型垂翼和腹鰭。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飛行20小時,最高時速為每小時370公里。能攜帶12枚鐳射制導炸彈或導彈,總重480公斤。翼龍I只能攜帶兩枚炸彈或導彈,總重100公斤。
用全球鷹對付陸是找死 美要淘汰2/3 2019/11/20 中時
在伊朗擊落荷莫茲海峽上空價值1.3億美元昂貴的美國無人機後,如今五角大廈正在考慮,要淘汰約2/3的RQ-4全球鷹,美國列星頓研究所說,RQ-4適合用來對付恐怖份子,但面對像中國根本就活不了。
洞悉老美戰術 陸軍演打趴無人機 2019/11/06 中時
據《南華早報》6日報導,自從美軍用無人機在中東擊敗敵人後,解放軍就致力設法對抗無人機。央視4日說,解放軍已提高地面防空能力,以對抗無人機機隊攻擊。北方戰區的第79集團軍某旅最近在日夜包括惡劣天候的實戰環境下,進行了全天候實戰演習,擊落了所有無人機目標。
阿楨
中國SY400遠火出口緬甸 擁有本地區最強遠程打擊火力 2020-04-09 新浪軍事
卡塔爾是SY400制導火箭炮第一個用戶,不過BP12A戰術彈道導彈,而不是制導火箭彈,緬甸尚不得而知。
SY400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研製新一代火箭炮,主要用於遠端精確火力打擊。它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垂直發射系統,這在世界火箭炮發展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垂直發射系統與火箭炮傳統傾斜定向器相比,最大優點就是隨時能夠全向攻擊,不需要象傳統火箭炮那樣還要轉動定向器。因此不需要安裝高低機和方向機,簡化了火箭炮結構。當然缺點就是火箭彈設計比較複雜,需要增加中繼慣導系統和推力向量,以便讓火箭彈發射之後能夠迅速轉彎對準預定目標。
SY400火箭彈長度大約在6米左右,直徑0.4米,每輛8個發射箱。配備300公斤戰鬥部最大射程為150公里, 200公斤為200公里。美國ATACMS戰術彈道導彈,150公里。SY400火箭彈採用了中繼慣性制導,也可以加裝末制導系統,具備較高的命中精度。另外它還採用邊條翼,可以為火箭彈提供較大升力,讓它能夠在大氣層內進行機動變軌飛行,提高突防能力。所以海外資料大多稱它為近程戰術彈道導彈而不是多管火箭炮。
由於SY400採用了垂直發射系統,因此可以實現模組化。最常見的就是集成BP12A近程戰術彈道導彈,BP12A導彈長度為6米,直徑為0.6米,它配備一個480公斤戰鬥部,射程為280公里,外界認為它的射程應該可以更遠。制導系統為INS/BDS,也可以採用末制導,命中精度可以達到30米。具備可變程式彈道,具備較強突防能力。BP12A和SY400即可以單獨安裝在發射車上面,這個時候,發射車可以配備2個BP12A導彈發射箱或者8個SY400火箭彈發射相,也可以混合安裝1輛發射上面,即1個BP12A導彈發射相和4個SY400火箭彈發射箱。
緬甸SY400是為了抗衡鄰國的遠端火箭炮。泰國已經從中國引進了WS1B遠端火箭炮,射程可以達到150公里,還實現了國產化DTI-1型。孟加拉也有計劃從中俄引進遠端火箭炮。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4-09/doc-iircuyvh6756908.shtml
阿楨
我03式遠火又秀新高度:一彈命中150公里之外的坦克 2020-03-22 新浪軍事
官媒央視視頻顯示,03式遠火又秀出了新高度,一彈命中了150公里之外的一輛坦克。逐幀慢放可以看到,300毫米遠火彈的彈著點大致就在坦克的首上部位或車頭前一點的位置,由此精度10米、3米之類的說法已成過去式,這一彈的精度是0~1米!
300毫米遠火彈在未採用穿甲戰鬥部的情況下,能否有效毀傷一輛坦克?此前有一個問題與之類似,軍事迷一度對155毫米榴炮彈能否毀傷一輛現代主戰坦克發生了爭論,在眾說紛紜中有一個說法比較靠譜:毀傷效果與距離和裝甲厚度相關;如果落彈距離坦克超過5米、坦克裝甲厚度超過50毫米,則坦克基本無損;否則,就會有程度不同的毀傷;全毀則沒有可能,除非坦克人品太差。一顆155毫米榴炮彈裝藥6~10公斤,一枚300毫米遠火彈的裝藥量推算約為90公斤,相當於10顆以上的155毫米榴炮彈。就這樣一枚遠火彈有多強,直接命中坦克,或者在坦克近旁一米處引爆,估計即便“阿瓊”、T-90、甚至號稱“地表最強坦克”的M1A2T,也要返廠大修了。
300毫米遠火彈採用單一戰鬥部打坦克並不是一個好選擇,採用子母末敏戰鬥部顯然更有效,單車齊射可投射72顆末敏彈,可以團滅一個坦克營。此番遠火打擊展示的還是精度和射程,什麼叫“資訊主導、火力主戰”,遠火給出了答案。可以預見,在遠火的射程之內,所有暴露的、無防護的、固定的目標,都將面臨生存危機,例如,機場、港口、後勤基地,等等此類;甚至可以放言,遠火射程之內無空軍。
此前美空軍的兩個空軍基地遭到彈道導彈攻擊,充分展示了彈道武器對機場之類目標的殺傷效果。美軍儘管堅稱沒有傷亡,但後來卻爆出100多名士兵腦震盪。11枚彈道導彈就有如此效果,48枚370毫米遠火彈的炸藥投射量超過其50%,精度是其30倍,甭管F-16V還是愛撫多少,射程之內通吃。
對此美軍也是心知肚明。他們近日叫停了從以色列採購“鐵穹”系統的計畫。公開宣稱是因為無法獲得系統的原始程式碼,無法與美軍現有系統相容;真正的原因,一是“鐵穹”無法攔截高彈道、高速度的遠端火箭彈,二是以導彈攔截火箭彈的做法局限性太強,一時看不到推廣的價值。(作者署名:阿二)
回應
就是說放在平潭縣可以定點清除那邊岸周圍的一切標目標。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22/doc-iimxyqwa2464882.shtml
阿楨
中國超強水泥鋼板專防美軍鑽地彈 導彈打到直接彈飛 2020-03-22 新浪軍事
多年前的伊拉克戰爭刷新了我們對戰爭的認知,伊拉克一個個深藏地下的指揮所、彈藥庫、機庫被美英聯軍的精准炸彈、導彈掀翻,近百萬大軍陷入群龍無首之地,短短18天便全線瓦解。警鐘已響起,我國開展了全面的軍事革新,要求能打也能防,其中“防”方面研發出了抗毀能力是普通水泥10倍以上特種“橡皮防彈衣”“水泥鋼板” 硬度指標達到了60000 psi以上,據悉,僅需鋪設5米厚度就能抵禦美軍GBU-57巨型鑽地彈的打擊。
在深山之中建許多地下秘密地堡與基地可以起到防護作用,但是單憑大自然形成的天然庇護是不夠的,一方面是太遠太偏僻不方便,另一方面是天然的材料在科技的力量下顯得有些單薄。
2004年,美軍再次開發出更加重型的MOP鑽地彈,據報導稱,這種經過改良的“重型鑽地彈”憑著重量與彈頭就能擊穿60米厚的水泥層。當然了,這60米主要是指普通的鋼筋水泥結構,換成花崗岩層就會變成40米,如果換成美軍自己研製的超強加固水泥,那麼鑽地彈就只能啃進8米而已。
如此看來,我國研發出來的“鋼板水泥”的確比美軍的最強水泥還要強些,不過單從資料上很難論斷雙方的勝負,畢竟沒經過實戰的檢驗。雖然美軍MOP鑽地彈能夠貫穿60米厚鋼筋水泥層,但防守方也不可能就傻傻的只用水泥作防禦掩體,在實際瞭解中發現,地下工事或基地的修建分成厚度不一的各種材料的防禦層,目的就是讓進攻方單一針對某種防禦材料的彈頭無功而勞。其實美軍也承認鑽地彈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對於那些複合型的地下掩體的打擊能力是很有限的,否則美軍只需要一路用鑽地彈開路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
矛與盾總是共存的,而且也是相互消長的,武器性能與防護技術都在不斷進步。(作者署名:谷火平)
回應
你會防難道別人不再會繼續研究更厲害的炸彈?
難道人家還會繼續研究,就可以貶低我們的防禦科技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22/doc-iimxyqwa2457188.shtml
阿楨
解放軍將裝備兩款巡飛彈 可劃區巡邏30分鐘自動攻擊 2020-03-17 新浪軍事
最近中國軍隊招標網公佈了最新一期目錄,其中有兩款CM-501X和CM-501XA是全世界第一次實用的巡飛彈!
巡飛彈和普通直瞄導彈不同的是,發射前沒有明確目標,對於某個特殊事件段,戰區某個特殊區域,發射這種導彈在這個特定區域進行巡航,巡航過程中,不斷掃描,發現目標後,就發動攻擊,假如一直沒有發現目標,就發動自毀。
巡飛彈是巡航導彈的一種,但是這種導彈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長時間在戰區徘徊,正常設計飛行時間達到30分鐘,普通導彈就是幾分鐘,為了長期飛行,這種導彈經常採用噴氣發動機推進,導彈採用比較寬大彈體容納更多的燃料和能源,維持導彈長時間的飛行,搜索以及控制。
巡飛彈的關鍵技術是:目標的自動識別技術,如何識別真目標排除假目標,這是巡飛彈最核心的科技,現階段巡飛彈要求僅僅是識別出來是不是目標,所以對飛行控制區域做出嚴格限制,所以嚴重限制了友軍的行動,未來巡飛彈則需要極大提高智慧化程度,不僅僅能分辨出真假目標,而且能識別出敵我,這才是巡飛彈真正的技術飛躍,在敵我交錯的戰場上,瞄準敵人猛打,避開友軍,這是一個世界級的挑戰。
CM-501X是可基於現有箱式火箭炮平臺傾斜發射的小型綜合火力打擊系統,集動態規劃、長時巡飛、偵察監視、精確打擊與毀傷評估等功能於一體,主要擔負陸軍戰術縱深內的點目標精確打擊和任務地域協同封控等任務。
而CM-501X巡飛彈則基於通用垂直發射箱發射的導彈,性能和CM-501X導彈基本一致,這一次招標,或許會催生未來作戰模式,前方敵情如何,可以先射一發導彈過去看看,後方通過通訊網路可以看到整個危險區域情況,特殊時候可以自動發動攻擊或者遙控發動攻擊,而不需要犧牲無人機或者偵察人員!
如何理解巡飛彈,這就是一款便宜的察打無人機,不過做成了導彈的樣子。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17/doc-iimxxstf9690593.shtml
阿楨
中國新型BZK005C無人機高原射導彈 靶標灰飛煙滅 2020-03-01
近年,中國多種作戰無人機,在中東、北非打出了威風!
中國北航研製的BZK-005C察打一體無人機也參與到了這一發展浪潮之中發展了出口型號TYW-1,展示了精彩的實彈打靶演習視頻,微型制導炸彈、多用途空對地導彈,精准命中目標。
BZK-005C,是BZK-005中高空遠端無人偵察機的改進型,加裝制導炸彈、多用途導彈等武器系統,構成了最新一代察打一體無人機。優化設計之後,進一步提高了短距起降性能,這在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低、機場條件較差的中國西部高原地帶,有巨大的意義。該機能夠在土跑道起降,提高了在實戰條件中的適應性。
BZK-005C最大武器搭載量超過300公斤,能掛載的武器為100公斤級,包括多枚炸彈、導彈,實現一次飛行可對多目標實施攻擊的目標。
TYW-1是一個全面開放的模組化平臺,不僅可以使用中國設計開發的各種設備和導彈、炸彈,還可以借助常見的西方國家武器標準,運用西方設備和武器。
TYW-1能夠飛行大約40個小時,而無需降落加油。最大起飛重量為1500公斤,能夠攜帶總重300公斤的有效載荷。TYW-1高度自動化能夠自主起飛和降落,甚至部分具備不需要任何人工參與的全自動追蹤和攻擊目標能力。操作這種無人機很容易。培訓一名操作員僅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2-29/doc-iimxxstf5291633.shtml
阿楨
美軍打仗有多燒錢:年耗萬枚導彈 最貴1枚600萬美元
據美國“驅動”網站2020-02-19報導,美國軍事戰鬥機、無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在海外執行任務,往往使用大量各種導彈和其他精確制導武器。美國在這一領域花了很多錢?
根據官方資料,僅在2019年,美國軍用飛機在阿富汗使用了7423枚不同類型的武器,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使用了4729枚導彈,共計超過12000枚。2020年,美軍已經在上述地區分別使用了415和68件武器。
以下是美國軍方各部門預計在2021財年為各種空中發射武器支付的單位價格。
空對空導彈:
AIM-9X響尾蛇(空軍)- 472,000美元
AIM-9X(海軍)- 430,818美元
AIM-120D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空軍)- 109.5萬美元
AIM-120D(海軍)- 995,018美元
空對地導彈:
AGM-88G先進反輻射制導導彈擴展射程改進型(AARGM-ER)(海軍)- 614.9萬美元
AGM-114“地獄火”(空軍)- 7萬美元。
AGM-114(陸軍)- 213,143美元
AGM-114(海軍)- 45,409美元
AGM-158聯合空對地導彈(JASSM)(空軍)- 126.6萬美元。
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LRASM)(空軍)- 396萬美元
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LRASM)(海軍)- 351.8萬美元
AGM-179A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陸軍)- 324,805美元
AGM-179A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海軍)- 243,281美元
很多美軍現役空射武器,並沒有被美軍列入2021財年購買清單,這是因為這些武器的存量令美軍無需增購。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預計將在2022財政年度開始購買AGM-154帶有動力的衍生型號。
阿楨
空軍捨增量國造萬劍彈改買美遙攻武器 預算曝光 2019-11-20 聯合報
空軍司令部今年執行「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計畫時,修訂並增列「自動防撞系統」及「聯合距外武器」等需求,預計增加總經費105.8億餘元。空軍證實,經過調整報價,F-16戰機部隊將增購56枚AGM-154C JSOW遠距遙攻精準彈藥,預算達40億元,威脅中科院自力研發性能類同的萬劍飛彈。
空軍代號「神斧專案」從2015年到2020年編列69億餘元預算,由中科院進行小批量的遙攻「萬劍彈」,可配備在IDF戰機上,但今年上半年進行的全空域作戰驗證曾出現在2萬呎以上高空實施戰術動作後投下萬劍彈,雖彈翼與尾平衡翼都順利展開,並進行滑翔,但渦輪引擎未點火啟動等狀況,經「補考」射擊,才勉強通過空軍要求的高低空同時驗證,因此空軍並未規劃將「萬劍彈」增量計劃,排入年度預算之中。
但中科院日前證實,萬劍彈已順利通過空軍戰術測評,目前迎頭趕上。
但因此波折,空軍改弦易輒,今年藉由「鳳展計畫」增購56枚性能類同的AGM-154C JSOW遙攻精準彈藥,經調整報價後,預算需求為40億元。配備在改裝後的F-16上。
AGM-154C JSOW遠距遙攻精準彈藥屬「滑翔炸彈」,採衛星定位、慣性導航與紅外線影像瞄準,可精準打擊目標。在高空投彈,射程達約110,低空投彈的射程則約22公里。
回應
台灣自製的那些都是騙你的,只是騙無知台人,中科院想"國造萬劍彈"來騙預算,米國爸爸下令把錢給米國,那才是真的!
阿楨
第3次:2018年4月12日南海大閱兵,首次公佈了094戰略核潛艇和093攻擊型核潛艇,共有48艘軍艦、76架戰機、1萬多名官兵參與,是中共建政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正式對外宣示,中國已經完成積極防衛南海主權的工作,改變了以往在南海被動的地位。
第4次:2019年4月23日海軍成立70周年閱兵在青島海濱舉行,同時也舉行國際艦隊檢閱式,各式艦艇32艘(包含首次受閱的航母)、戰機39架。另有61國艦艇與代表團參加國際閱艦式。
第5次: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是歷來首次亮相新型武器裝備最多的一次。
談到國慶大典 阿扁一肚子鳥氣 2019/10/01 中時電子報
雙十國慶即將登場,蔡英文總統卻面臨兩友邦斷交等問題。前總統陳水扁呼籲蔡英文總統取消勞民傷財、勞師動眾的「國慶大典」,並細數往事,指國慶閱兵是軍國主義產物(楨:?) 、橘營立委大鬧會場,「生日」成「祭日」。所以,這種國慶大典不辦也罷。臺北府前總共舉辦過十七次國慶閱兵。除1949年的第一次,蔣介石總統已經辭職下野,李宗仁代總統逃亡美國,是由東南軍政公署長官陳誠主持外,其餘16次歷經4位總統,蔣介石共11次,蔣經國及李登輝各2次,嚴家淦1次。2000年阿扁上任就把國慶閱兵給取消了,直到現在,馬蔡都沒有再恢復。
相關新聞
閱兵是軍國主義產物?
閱兵-維基百科
閱兵,是指對武裝部隊進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用以慶祝、致敬,同時展現本國的軍事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提振軍威,鼓舞士氣。
目錄
3 知名閱兵
3.1 中華民國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
3.3 蘇聯/獨立國協
3.4 美國
3.5 英國
3.6 法國
…..
阿楨
對港自制,大陸70周年國慶閱兵展現更大自信 2019-10-01 陳一新
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周年,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各種新武器首次亮相,北京並沒有如預期,在10月1日前對香港展開大規模的鎮壓,反而是對香港提出和風細雨的呼籲,顯示出中國大陸在天安門事件30年後,不僅在包括經濟、科技與軍事的綜合國力有長足的進展,而且在國家治理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當天受閱的人員有1.5萬人、160多架軍機,以及580輛坦克和其他武器。首次公開露面的飛彈至少有以下4種。
第一類有「航母殺手」改良型之稱的東風17超音速導彈,射程達2500公里,約10分鐘即可到達第一島鏈外延海域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海上大型軍艦。(楨:安裝在履帶戰車上,安裝輪式卡車上的為道爾M1T。)
第二是巨浪二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最大射程目前為7400公里,可改進到10000~12000公里,並可攜帶1~3個核彈頭。
第三是東風41型洲際導彈,可攜帶10枚彈頭,最大射程約14000公里,超過美13000公里的民兵飛彈,最高速度可達25倍音速。
此外,東風100陸基巡弋導彈,最大射程2000~3000公里,飛行速度達3至4馬赫,可以對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或攻擊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水面艦艇。
相關新聞
國慶閱兵受閱裝備全部中國造 40%首次亮相
美媒高度關注國慶閱兵:東風-41/17A,偵8/攻11無人機,無人潛航器太先進了
施洋:大閱兵中的“大混編”與我軍的合成化體系發展方向相似
絕殺南海 陸最新反艦巡航導彈鷹擊18首次亮相
繼俄之後陸首款高超音速武器曝光 東風17彈頭造型奇特(回應:美五年內搞不出來,至於俄就吹吧。東風-17外型上可明顯看,後段長型圓筒狀是火箭推進器,屬長型圓筒狀;前段尖頭扁形是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火箭推進導彈至大氣層邊緣後,彈頭與火箭分離,彈頭再以幾乎「水漂」式的彈道繼續飛行,在重返大氣層後能進行機動,突破反導彈系統的攔截,達到精準打擊的目的。
一次看懂習近平領導下的5次大閱兵 2019/09/30 中時電子報
第1次:2015年9月3日首次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是建政以來第15次大型閱兵,也是首次在非「十一」國慶期間舉行。
第2次:2017年7月30日,在「八一」建軍節90周年前夕,於朱日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是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閱兵,也是習首次在野戰沙場檢閱部隊,更重要的是這次是軍隊改革後首次閱兵。
阿楨
隱形技術加身 陸進化版長劍亮相 2019/09/30 中時
央視(CCTV)科工觀察9月28日首度報導,火箭軍巡弋飛彈部隊列裝了新一代自製巡弋飛彈。新浪軍事的分析指出,從報導來看,這款飛彈與長劍10相比,打得更遠、精度更高、隱形性能更佳,突防能力更強。由於這款新型巡弋飛彈列裝,使火箭軍戰略/戰役打擊能力更上一層樓。
這新一代巡弋飛彈最大特點,就是大幅採用了隱形技術,進一步降低了導彈雷達截面積(RCS)。由於巡弋飛彈體積小,RCS本來就比較小,加上在低空飛行,雷達探測比較困難。新飛彈採用隱形技術之後,對方雷達更難探測,突防能力顯著提高。
分析指出,新一代巡弋飛彈採用先進複合制導系統,包括中段數位地圖匹配、數位地圖、慣性制導加衛星導航定位複合制導系統(INS/BDS)、末段數位元影像匹配等,導引精度大為提高,能在千里之外打擊對方重要目標。為了對付不同目標,新版巡弋飛彈配備了模組化戰鬥部,便於更換不同戰鬥部,如高爆、子母和末敏彈等。既能一車打擊不同目標,也能一車多彈打擊同一個目標,提高了任務的靈活性。
此外,分析說,除了飛彈外,發射車也有顯著變化。首先,它的飛彈佈置由第一代發射車的品字形改為一字形。這樣做的優點在於,能降低整車重心和高度,提高車輛的機動性能和通過性能,越野力更好。另一方面,它採用了更先進的車輛綜合電子系統,發射車採用車載資料匯流排,聯結各控制系統,形成統一網路,讓資料能統一處理並綜合顯示。而駕駛員則更能掌握車輛狀態,及早判斷故障狀況,排除相關問題。至於指揮員也能更方便取得各發射車的相關資訊,更精準地下達命令,提高任務效率。
而新版長劍的另一個進步,就是採用了更先進的任務規劃系統,以提前規劃巡弋飛彈航跡,避開對方防空系統攔截,精確打擊目標。分析認為,任務規劃系統號稱巡弋飛彈的大腦和神經中樞,而美國巡弋飛彈技術的進步,主要就體現在這系統上。早期戰斧巡弋飛彈完成一次任務規劃,可能需要好幾天,而且資料一旦上載到飛彈上就無法更改。反之,最新的戰術戰斧飛彈完成一次任務規劃,就只需要幾小時,同時發射之後,還能利用資料鏈更換目標。
阿楨
在二代半之後,新一代反坦克導彈的技術出現了分叉。
一方是以西方為代表的國家,他們利用先進的熱成像元件研製了全新的圖像制導。在發射前,射手鎖定目標,導彈根據靶心圖表像自動飛向目標。其優點在於,射手只在發射前瞄準目標,發射後便可以轉移陣地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射手的安全性;另外由於不再需要什麼測量導彈與目標的角偏差什麼的,制導裝置可以做的很小,並且可以採用高飛俯衝彈道,直接打擊坦克的頂部,不用再強調戰鬥部威力,可以將更多的空間用來增加射程。紅箭-12便是此種類型。
另一方是以俄為代表的國家,他們在熱成像元器件上的水準一般,他們走鐳射駕束制導導彈。鐳射駕束導彈在發射時一樣需要射手瞄準目標,在導彈發射後到導彈命中目標的過程中,射手需要全程用雷射光束照射目標,並將導彈引導到雷射光束中,導彈感應與波束軸線的偏差自動修正航向,整體價格要便宜很多。並且由於實現了自動修正偏差,導彈的速度可以做的很快,並且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紅箭-11便是此類型。
當然中國反坦克導彈的發展並沒有止步於此,據外媒分析,新一代的導彈將圖像制導導彈和雙向資料鏈融合在一起,不僅在更遠的距離上實現了射後不管,還可以實現人在回路,射後鎖定。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9-27/doc-iicezzrq8691580.shtml
阿楨
中國新一代反坦克導彈已追平世界頂級水準 2019-09-27 環球時報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大批新型裝備的出現讓我軍裝備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可擕式反坦克導彈方面,新一代的紅箭-11和紅箭-12將替代原先的紅箭-73和紅箭-8。
紅箭11採用鐳射駕束制導,紅箭-12使用圖像制導。如果按照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分類方法來分類的話,兩者都可以歸為第三代的發射後不管反坦克導彈,當然硬要分個高下的話,紅箭12的制導更為先進一些。
第一代反坦克採用線控手動操控,射手通過瞄準裝置來觀察目標與導彈之間的角偏差,然後手動操控導彈飛向目標,這些導彈的射程大多不遠且飛行速度不快,例如紅箭-73。第二代仍然採用線控,但是導彈的操控由火控系統自主來完成,飛行速度大多超過了200米/秒,同時為了對付新出現的三代主戰坦克,導彈的體積和直徑都比一代導彈增大的不少,紅箭-8及美國的陶式便是。在二代後期出現了很多取消導線採用指令制導的型號,他們的發射和制導仍然需要發射裝置始終對準目標,火控系統自動測量導彈與目標的角偏差,然後通過毫米波或者激動指令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由於導彈和發射裝置之間沒有了導線的束縛,射程可以做的更遠。例如紅箭-9,通常稱之為二代半產品。
阿楨
中國海軍“下餃子”船廠能賺多少錢?1艘055或僅3億 2019-09-14 新浪軍事
中國武器物美價廉在世界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現如今,中國海軍正在瘋狂的“下餃子”,對於噸位不一,性能不一,造價不一的各式艦艇,很多人便會疑問,船廠在造完一艘艦艇之後,能夠賺到多少純利潤?
實際上,對於這種事情,國內早已頒佈了相關法律和條款。根據《軍品價格管理辦法》和《海軍艦船訂貨合同管理規定》,軍品的利潤必須保持在5%以內,相關的專案會有專門的監督組和督查組監視,一旦違規則會被移交給軍事法庭受理。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一艘造價60億人民幣的055驅逐艦,船廠實際上能夠拿到的錢只有3億。而一艘造價為35億的052D驅逐艦,利潤1.75億。一艘造價為14億人的054A型護衛艦,利潤僅為7000萬。056型護衛艦單價7億人,利潤也就是3500萬。071型船塢登陸艦造價19億元,利潤也就是9500萬元。利潤最豐厚的當然是航母和核潛艇,一艘航母保守估計造價在100億以上,那麼它的利潤就是5億以上。核潛艇造價如果按照80億元計算,則是4億。
這樣的利潤相對於國外,真的非常良心。如果同樣的訂單放在國外,軍火商估計都不會正眼瞧。以英國31E型護衛艦為例,單價據說不超過2.5億英鎊,但就是如此價格,英國造船廠竟百般推辭,表示要先滿足民用訂單。(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回應
中國的軍工體系說到底,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穩定與安全。不是和洛馬公司那種西方軍工集團一樣只為了賺錢。這兩者有巨大的區別。所以,軍工哪怕賠錢,也要幹下去。這為的是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這個收益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阿楨
中國新型迫擊炮彈裝備複合制導系統 命中率提高10倍 2019-09-05 新浪軍事
近日海外介紹了中國MH1705型120毫米迫擊炮彈,採用了半主動鐳射/捷聯慣導系統,極大提高了炮彈命中精度。在此前珠海航展等國內外展會上面,已經公開了半主動鐳射制導迫擊炮彈、INS/BDS制導迫擊炮彈。前者具備較高打擊精度,但是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需要前沿照射,後者可以全天候作戰,發射後不用管,但是容易受到電子干擾影響。這樣的話,步兵分隊在作戰之中就需要攜帶多種型號炮彈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步兵分隊攜行能力又比較有限,有可能出現顧此失彼的尷尬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相關單位研製了MH1705。
MH1705安裝了半主動鐳射制導系統、INS/BDS兩種制導系統,既能全天候作戰,又具備極高打擊精度,抗干擾能力更強,使用更加靈活。步兵在攜帶炮彈的時候,只需要攜帶一種炮彈即可,不需要為選擇哪種炮彈發愁。從國內外經驗來看,採用普通迫擊炮彈可能10發才能消滅1個火力點,發射精確制導炮彈只需要1-2發就能解決問題。
陸軍數位化建設正在向縱深推進,步兵分隊開始列裝戰術互聯網終端、無人機等資訊裝備,戰場態勢獲取能力迅速提高,可以覆蓋更大的範圍。傳統迫擊炮彈受到裝藥限制,射程較近,無法支援資訊裝備效能發揮,精確制導迫擊炮彈採用了制導系統,炮彈飛行更遠距離,仍然能夠保持較高打擊精度。因此採用這樣增程精確制導迫擊炮彈能讓步兵分隊打擊更大範圍目標,從而降低對遠端火炮的依賴。
中國相關單位還研製了120毫米迫擊炮(末敏彈)配備了毫米波/紅外成像制導系統,對於坦克、裝甲車具備較強探測和摧毀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回應
說鬼話,普通迫擊炮要10發才能消滅一個目標,在現實中就被消滅了!第一發校射,第二發精度就很高了!
120迫擊炮曲射打山背後目標,除非山頭有觀察哨,是無法校射的。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9-05/doc-iicezueu3583470.shtml
阿楨
5年800億元 我建構劍翔無人機群攻對岸雷達站 2019-06-19 聯合報
軍方證實,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編列5年800億元預算,以「劍翔計畫」為名,建構反輻射無人武裝載具系統,預算已通過立法院審議。國造反幅射無人機群可鎖定敵艦雷達、武器系統電磁波來源展開攻擊,航程涵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雷達站,可跨海進行不對稱作戰,全系統包括發射箱與拖車將在8月臺北航太展中亮相。
曾於2017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首度展出,當時被外界認為外型與性能神似以色列哈比(Harpy)反輻射無人機,恐涉抄襲,中科院當時強調「劍翔」反輻射無人機載具從尋標器、電腦、控制系統,均為中科院各所自行依需求設計,為中科院獨立設計製造;同時我國並沒有Harpy無人機,因而也無從進行抄襲。
軍方宣稱劍翔無人機造價將比天劍2A反輻射飛彈為低,更比要價上億元的美製AGM-88反輻射飛彈便宜,可在有限資源下,發揮不對稱戰力,但當完成建案後,平均每架單價近億元,被國會質疑明顯偏高,案經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等立委提案修正,節省經費近24億元。
回應
無人機速度慢,且易受幹擾,戰場存活率有限!更重要的是中國是攻擊方,台灣要對付攻擊方不是去打雷達,是攻擊方才要打雷達...
民進黨又一個A錢的財路,作幾隻玩具飛機,就可以發大財了
阿楨
衛士火箭炮性能優秀為何解放軍不裝備 因有這項缺陷 2019-04-12 新浪軍事
▲土耳其曾經山寨過中國出售的WS-1火箭炮,並出口中東國家
衛士系列火箭炮為什麼沒有和85IIAP坦克、B-611導彈等武器一樣出口轉內銷,寧願裝備老舊的300遠火。
其實原因很簡單,衛士系列火箭彈的賣點在於遠高於普通火箭彈的精確度,WS-2D火箭炮在使用了慣性制導和末端衛星制導之後也僅僅能保證小於600米的圓概率偏差,而和WS-2D射程相似的DF-11A戰術導彈因為採用了慣性/全球定位制導系統和光學相關導向目標就輕而易舉的得到了200米的圓概率偏差。而東風-15的圓概率偏差甚至達到了15-30米。
所以衛士系列處在一個異常尷尬的地位,價格上遠高於各國軍隊裝備的常規火箭彈(其中包括龍捲風火箭彈、A300火箭炮、M270火箭炮等),而精確性又遠低於常規近程戰術導彈(包括伊斯坎德爾導彈,中國東風11A/ 15)。可謂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是中國將這種火箭炮投入國際市場,還是有著一定道理的。
至於在2016年就出現的WS-64火箭炮,是為了那些囊中羞澀的小國所準備的,射程120-280千米,圓概率偏差小於10米。再加上艦載版使用垂直發射的方式,這就間接説明了那些小國建造一些二線使用的火箭彈發射船,在爆發戰鬥的時候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著數量眾多的國家想要尋求高精度的打擊手段,但是這些高精度打擊手段掌控在美俄等國家手中,正是因為囊中羞澀和擔心美俄的軍事禁運制裁,這些國家很難從美俄手中購得技術先進的近程戰術導彈,而相對廉價的飛毛腿導彈和WS-2D的參數相差又不是很大,都是300千米左右的射程300米左右的圓概率偏差,雖然說飛毛腿導彈已經落後於世界,但是畢竟還是導彈,實在很難在軍火市場上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但是衛士就不一樣了,這些火箭彈都是在航展上面大大方方的展出的。只要想買,隨時都可以和中國進行購買意願洽談,而且衛士還可以進行大面積的火力覆蓋,這是飛毛腿所不能做到的。(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4-12/doc-ihvhiqax2054494.shtml
圖博館
中國再破歐美封鎖攻克一技術 可助無人機精確定位 2019-02-05 新浪軍事
2018年12月底,中國石化宣佈,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技術攻克,這項技術以前一直被歐美國家壟斷,中國再次打破了歐美技術壟斷。
完成這次檢測杭州灣海底原油管道長53多公里,管道直徑762mm,這種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需要三項技術來完成,其一是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其二是慣性導航測量系統,其三是弱磁技術的管道應力檢測系統。
三軸高清漏磁檢測技術中國在數年前就已經攻克,在2014年,直徑1219毫米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就成功應用到西氣東輸的管道的檢測上。
這次的看點在慣性導航測量系統,這項技術本來是軍用技術,由慣性測量裝置、電腦、控制顯示器等組成,結合地球自轉、重力加速度,計算出戰鬥機、軍用飛機以及無人機的位置資料。
慣性導航這項技術雖然應用到民用並一舉打破西方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但是並不如此簡單。
現代資訊化戰爭對衛星過度依賴已經成為大國的焦慮之一,反衛星武器從鐳射、導彈到太空獵星衛星,不斷進步,一旦戰爭打響,衛星將極大的可能成為首個被攻擊物件。
這個時候導彈、隱身戰鬥機、萬噸驅逐艦、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都會變成“瞎子”,馬上失去位置,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處。
實際上,現在先進的導彈上都使用了這項技術,但是還要依賴GPS等衛星定位。對於慣性導航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是替代衛星導航。美軍已經研發出這樣的系統,將陀螺儀、加速器和原子鐘集成在8立方毫米的晶片上,然後安裝在各個武器裝備上,這樣就可以完全拋棄GPS等衛星導航。
軍用轉民用,民用轉軍用,軍民融合,這樣可以將尖端科技創造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別以為殲-20的研發同你沒有直接關係,或許我們生活中某個環節就是應用了他的技術,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再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5/doc-ihrfqzka3768663.shtml
圖博館
中國空對地導彈可從窗戶打進去 俄導彈卻只能炸整棟樓 2019-02-01 新浪軍事
俄蘇-34在敘利亞使用X-35反艦導彈對付恐怖分子,通過蘇-34機載光學轟炸瞄準吊艙發回的建築物被摧毀的畫面,目標被精准擊中。
X-35U多用途導彈是X-35反艦導彈的改進型,“U”是萬能、多用途的意思,該導彈的出口型號為X-35UE(英文為KH-35UE)。
X-35U是作為蘇-57五代機的武器系統研製的四種空對地導彈之一,能夠摧毀從小型登陸艇到航母的任何海上目標,以及地面目標:防禦工事、庫房、倉庫、甚至軍用裝備。該導彈不受雷達干擾和高射導彈壓制。
X-35的搭載平臺多樣化,包括戰機、直升機和岸基導彈系統。即可以在卡-27和卡-28型艦載直升機上使用,也可以在米格-29K、米格-29M,蘇30SM,蘇-34,以及伊爾-38和圖-142M”反潛機等飛機上使用。
X-35U具有可折疊的彈翼和縮短的進氣道,發射重量550公斤,戰鬥部145公斤,速度高亞音速0.88馬赫300米/秒,最大射程為260公里。X-35U最大的改進是安裝了一個雙模雷達導引頭,第一種工作模式是雷達主動制導,甚至能夠以雷達成像的方式,識別艦船、海上運輸設備,還包括石油貯存罐、港口目標、陸上裝甲車輛等,從而能夠打擊陸上目標。第二種是被動制導,通過接收和測量敵方艦船發出的雷達信號,來進行被動的跟蹤,直至命中目標。
X-35U的性能西方和中國的反艦導彈設計相似,例如中國鷹擊-83、法國AM-39飛魚和美國AGM-84魚叉,這些導彈的特徵都是小型導彈,高亞音速,掠海飛行。X-35的優勢是多用途,例如美國斯拉姆是以魚叉為基礎,中國的鷹擊88也是以鷹擊-83為基礎研製的,這些空對地導彈都採用渦噴動力,射程200公里左右。中美的專用空對地導彈特點是採用光學圖像制導,比雷達成像的X-35U的精度更高。例如中國KD88H採用了紅外熱成像圖像制導,技術水準與斯拉姆空對地導彈相當,精度可確保從目標的窗戶(精確到第幾個窗戶)打進去。而雷達制導的X-35U就只能轟炸整棟大樓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1/doc-ihrfqzka2897271.shtml
圖博館
以軍F16擊殺鎧甲S1防空系統 俄訂單失血臉上無光 2019-01-23 中時電子報
在以色列F-16戰機空襲敘利亞,敘啟動俄製防空導彈未能攔截以國戰機,反遭摧毀防空系統,導致許多已購買俄羅斯鎧甲-S1防空導彈的國家立即變卦取消訂單,原打算採購尚未下單的國家則快速轉向。足證實戰表現雖是軍火製造大國最好的表現機會,只是一旦失手,難免損失慘重。
《新浪軍》引述以色列媒體報導指出,日前以國F-16戰機空襲敘利亞,敘國已購4個月並聲稱超級威猛的S-300遠端防空導彈並未開火,卻使用另外兩款新購俄制防空導彈。雖然敘軍與俄媒都表示,新購的俄製「山毛櫸M2」與「鎧甲-S1」防空導彈表現出色,擊落了大部分來襲的導彈,但以軍卻有完全不同的說法。
以軍指稱,敘利亞防空系統沒有攔截到任何導彈,而且由於敘軍無視以軍警告,啟動防空導彈,以軍戰機被迫還擊,炸毀了多部俄製防空導彈,以軍還對媒體主動公開摧毀防空系統的影片。影片中可以看到鎧甲-S1防空系統連續發射多枚導彈試圖攔截以軍戰機,但似乎是導彈受電子幹擾而失效,隨後就出現防空系統被瞄準與炸毀的畫面。以軍此次並未搬出最先進的F-35隱形戰機,只出動了F-16戰鬥機,然而卻能輕鬆反殺俄軍寄予厚望的新型防空導彈,這無疑讓外界對該導彈的性能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次並不是以軍首次摧毀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早在2018年5月以軍戰機在空襲敘國時就曾成功炸毀過鎧甲-S1。根據當時的襲擊影片,多名敘國士兵正在防空系統車外面抽煙聊天,發現導彈來襲時試圖跑回車上開火攔截,但是還是晚了一步。當時俄軍事專家聲稱,攔截失敗主要是因為敘軍士兵的輕敵造成的,和防空導彈本身的能力無關,而這次以色列戰機在鎧甲-S1火力全開的情況下成功反殺,這讓之前俄方的解釋蒼白無力。
回應
防空系統向來是俄國強項,應是敍軍素質差,操作能力打折扣。
俄國很會吹牛!
圖博館
俄新型防空導彈堪稱多面手:既能打軍機還能反坦克 2019-01-23 環球時報
1月21日,以色列發動空襲攻擊敘利亞境內的目標,敘利亞防空部隊“鎧甲S1”進行了反擊,成功擊落數枚以色列戰機發射的導彈(楨:?),作為一種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其實還有反坦克能力。
俄美都曾經研製出半主動鐳射制導炮彈。“紅土地”在性能上甚至比美國的“銅斑蛇”要好。在半主動鐳射制導技術上,俄並不落後。
不過在反坦克導彈應用半主動鐳射制導上,美國研製裝備了AGM114“海爾法”,俄卻沒。以致俄武直米28和卡50/52一直使用較為落後的指令制導反坦克導彈。
在2010年,研製防空導彈的圖拉儀器製造設計局,展出了一種名為“赫爾墨斯”(Hermes)的半主動鐳射制導的多用途導彈,用以對付地面和艦艇等目標。這款導彈是在9M311防空導彈的基礎上研製的,採用一級170mm的助推,90mm二級無動力的彈體。通過短時間高加速的方式,與助推分離後依靠慣性飛行打擊目標。多用途彈改用了更粗的二級彈體,直徑增加到130mm,口徑增大,使戰鬥部的重量達到28kg,裝藥量達到了18kg。這個威力對付坦克和小型艦艇也足夠了。射程上達到20km,比美國的“海爾法”大一倍有多,在武裝直升機掛載顯得太長太重。而且由於半主動的制導,需要鐳射照射器照射,機載照射器的有效照射距離受功率限制基本都在5~8km這個區間。Hermes20km的射程是遠超機載照射器的能力。即使使用前方照射組的方式,也限制了靈活使用,跟火炮發射的半主動鐳射制導炮彈沒區別。而且導彈助推工作時間短,主要都是無動力狀態,大射程依賴高飛行彈道滑翔,難以採用“海爾法”這種發動機全程工作的低空飛行彈道。“海爾法”機載適應性更強,成為非常成功的空地近程導彈。中國也研製出類似的“藍箭7”型導彈,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即使是地面發射的型號,“鎧甲S1”作為防空導彈,發射車體積龐大,價格昂貴,靈活性不足,並不適合對付地面目標作戰,而且市場上中遠端的反坦克導彈系統有以色列“長釘”系統這種競爭力更強的產品。Hermes多用途導彈前景似乎並不樂觀。
相關新聞
我空軍武直10疑配新型空對空導彈 使用頭盔瞄準具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19-01-23/doc-ihqfskcn9727378.shtml
圖博館
我國這家民企將旋翼機變身新型“攻擊機” 可掛導彈 2019-01-03 新浪軍事
陝西保和防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和是一位年近7旬的老企業家,他的民營企業研製、生產有多款型號的軍警用裝甲車,近年來又新研製出水陸兩栖突擊車、旋翼機等,產品用途覆蓋陸、海、空領域。該公司新研製的“獵鷹”旋翼機不但可以在地面、雪地、水上自由起降,還能掛載導彈,遂行多種作戰任務。具有安全性高、低空低速性能好、用途廣、維護保養簡單等性能特點,特別適合特種部隊進行前沿低空突防、人員輸送、高空跳傘機降人員等作戰任務。
相比“獵鷹”兩座型,三座型的軍事用途更為廣泛,它不但可以搭載更多的人員及單兵武器系統,還能執行運輸傷患、雙人高空跳傘機降、高原地區進行大載重飛行、水面和雪地的起降等多種戰術機動任務。
近日,三座型又有新改進:機身掛載四枚INS+鐳射半主動制導導彈,變身成為“攻擊機”。其中一名為飛行員,另一名為武器操作員,導彈的制導方式為INS+鐳射半主動,彈徑128毫米,彈長1100毫米,彈重18.5千克,殺爆戰鬥部裝藥6.5千克,最大末速度0.85馬赫,目標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任意方向上的命中精度CEP小於1米,在2千米巡航高度上的射程可達8千米。配備有可見光、紅外觀察與鐳射測照轉檯、光電顯控及武器操控台等設備。
從低空突防到人員運輸,到高空跳傘、高原作戰,再到可以發射鐳射制導導彈,“獵鷹”旋翼機不斷取得技術新突破,目前已形成系列化產品大家族。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能走到今天肯定是經過了很多的艱難困苦,非常不容易。當我們看到“獵鷹”旋翼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場景時,我們想起了這位老企業家走過的不平凡道路,也看到了他充滿鬥志,朝氣蓬勃的創新精神。
讓我們再次表示對他的敬意!(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03/doc-ihqfskcn3729690.shtml
圖博館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中國兵器集團就首次展出了兩種可以掛載末敏彈打擊敵方裝甲部隊的小型無人機,其中一種為四旋翼小型電動無人機,可以掛載2枚末敏彈,另一種為稍大一些的六旋翼活塞發動機無人機,可以掛載3枚末敏彈。這樣,步兵以及輕型機械化部隊就可以利用運輸車輛裝載一定數量的此類末敏彈無人機。
當發現敵方裝甲部隊後,在緊急情況下就可以不必上報指揮部、召喚後方火力,而是直接遙控無人機起飛,利用此類無人機目標小、特徵不明顯的優勢,飛到敵方上空投下末敏彈,將其徹底摧毀。
從理論上講,1枚末敏彈可以摧毀1輛敵方坦克,那麼摧毀敵方1個坦克連(按12輛坦克計算)也只需6架四旋翼無人機或4架六旋翼無人機。而且,這兩型無人機也應該具備再裝填能力。這樣,一定數量的無人機就可以對敵方裝甲部隊實施輪番攻擊,不讓任何一輛敵方坦克逃走。(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這是為大疆開發的嗎?
攻頂是個好辦法!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1-30/doc-ihmutuec4957878.shtml
圖博館
中國亮出反裝甲新神器 4架無人機就可摧毀1個坦克連 2018-11-30 新浪軍事
坦克面世至今已有超百年的歷史,但仍是無可爭議的陸戰之王,以坦克為代表的裝甲戰車也仍在地面戰爭中扮演著絕對主角。當然,樹大招風,你是主角大家就得想著怎麼打你了。
如今各類反坦克武器已經非常成熟,除了傳統的炮彈、導彈,現在就連精確制導炸彈也能客串反坦克裝甲。對於全面開花的中國軍工而言,它自然也是“白菜化”的目標。
由中國兵器集團研發的末敏彈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珠海航展。不過,本屆珠海航展上所展出的末敏彈卻呈現出新的特點。
首先,就是系列化和多樣化。以往,末敏彈由300毫米遠端火箭彈和155毫米榴彈來發射,相對來說發射平臺和適配彈藥都比較單一。不過,在今年珠海航展上我們可以看到,220毫米火、122毫米火箭彈以及120毫米迫擊炮彈也都擁有了末敏彈。
這就意味著在原先大口徑末敏彈基礎上,中國兵器集團還研發出了口徑稍小的型號,以便適配更小口徑的火箭彈和炮彈。由此,SR5火箭炮、120毫米炮迫榴炮甚至122毫米榴彈炮都能擁有發射末敏彈,打擊敵方集群裝甲目標的能力。這對敵方陸軍裝甲部隊來說,將是具有毀滅性的火力優勢。
再者,末敏彈的投送手段也出現了新的形式。以往,將末敏彈發射到敵方裝甲部隊的目的地區域,主要依靠火箭炮和身管火炮,這其中會存在一定的打擊延遲問題。也就是說從我方偵察平臺發現敵方裝甲集群到打擊任務下達到炮兵部隊,再到炮兵部隊發射彈藥,經過一定距離的飛行到達目的地區域,這個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的。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應該盡可能壓縮從發現到摧毀的反應時間。
圖博館
航展上展出的93mm單兵修正火箭,採用了圖像制導,小型脈衝側推火箭的控制方式。捷聯式圖像導引頭固定在彈體上,沒有複雜的陀螺穩定光學支架,通過軟體處理的方式進行圖像穩定。這種捷聯式的導引頭雖然在視場上不如帶穩定平臺,攻擊的扇面有限,但是,對付一般的地面目標基本足夠,還可以使用商業的器件,火箭彈的價格控制在較低的範圍,便於大量裝備,這種技術基本是世界各國發展簡易制導火箭的主流。
考慮到單兵使用的限制,火箭筒不能太重,射程較近,對付移動目標不超過800m,固定目標最大1000左右,相比2代反坦克導彈,射程沒有優勢。但是因為發射後不管,可以迅速隱蔽,暴露時間短。
除了對付裝甲車輛,還非常適合對付堅固的火力點。帶制導的功能使射手可以在機槍的有效射程外精確攻擊目標。
93mm修正火箭使用簡單,跟普通火箭筒的使用沒太大區別,普通士兵稍微培訓一下就能上手,相信對國外用戶來說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武器。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1-21/doc-ihmutuec2325094.shtml
圖博館
中國軍工為"RPG"裝上制導系統 將成精確打擊利器 2018-11-21 新浪軍事
在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軍工展出了一種帶眼睛的單兵修正火箭彈,這種新型制導火箭可以說是步兵武器的一大進步。
單兵使用的火箭筒,具有重量輕,威力大,使用簡便的特點,在世界各地的武裝衝突中,扛著RPG火箭筒穿梭于戰場。
但是火箭彈存在初速低,直射距離短的缺點。在對付移動目標時命中率非常低。打移動的裝甲目標時,射手往往要抵近發射,很容易被殺傷。
圍繞著如何提高火箭筒的精度,首先為火箭筒加裝具有火控解算能力的觀瞄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擊靜止目標的精度,但是對付移動的目標,帶火控的觀瞄依然不能很好解決火箭彈飛行速度低帶來的命中率低的問題。
相對無制導的火箭彈,反坦克導彈讓步兵有了對遠距離坦克的精確打擊能力。但是導彈也很貴,而且反導彈在體積重量都對士兵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需要3到5人,導彈數量有限,不能像火箭筒一樣大量裝備。
新型的單兵制導火箭系統,讓士兵有了一種新的選擇。現代微電子微機電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把小型化的制導器件安裝在火箭彈上。為火箭彈加上制導,讓火箭彈成為精確打擊能力的高效武器已經成為單兵火箭的發展潮流。
圖博館
中國造出世界最小導彈僅重1200克 專打敵狙擊手 2018-11-06 新浪軍事
2018年珠海航展上面國產精確制導彈藥可以琳琅滿目,其中最讓人感覺震驚是一個小不點-高德紅外展出的QN202微型導彈,它可能是當今最小紅外成像制導戰術導彈。
我們知道傳統步兵武器一直以非制導武器為主,遠距離殺傷精度有限,限制步兵遠端交戰能力,因此為步兵配備導彈就成為大家心中理想,不過傳統導彈重量較大,成本較高,無法實現,進入新世紀,隨著資訊技術、微機電技術等新技術發展,這個理想正在成為現實,例如美國就研製了長矛微型導彈,這種導彈長度只有0.4米,直徑0.04米,重量700克左右,射程卻可以達到2000米,採用半主動鐳射制導,高爆殺傷,殺傷可以達到10米,它能夠遠距離打擊對方高價值目標,例如對方狙擊手、輕重機槍、非裝甲車輛等,提高了步兵分隊遠程交戰能力。
美國研製的長矛微型導彈,它的體積和重量小於QN202,不過它採用半主動鐳射制導
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QN202長度和直徑略大於長矛導彈,重量也稍微大後者,大約是1.2公斤,增程重量可能來源於制導系統和戰鬥部,QN202採用紅外成像制導系統,可以自動搜索與跟蹤目標,實現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射程也在2000米左右,而長矛導彈採用半主動鐳射制導系統,發射之前必須有用鐳射照射器照射目標,然後導彈才有發射,長矛導彈這樣設計應該是考慮到降低導彈成本和價格,不過付出代價非常大,首先步兵分隊必須指定1個人攜帶鐳射照射器,1人推攜帶導彈,影響武器和彈藥攜帶量,另外導彈攻擊前、飛行過程之中需要照射器始終對準目標,這在戰場上難以做到,容易貽誤戰機,QN20採用紅外成像制導系統雖然成本和價格相對高一些,但是步兵分隊指定1人攜帶導彈即可,對於步兵分隊整體作戰能力影響較小,導彈具備自主搜索能力,能夠識別目標偽裝,這對於步兵分隊來說是非常寶貴,導彈發現目標即可進行攻擊,反應速度更快。可以說是單兵武器一個技術突破。(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1-07/doc-ihmutuea7863958.shtml
圖博館
中國軍品以低價取勝?我們先進裝備能賣得比美國還貴 2018-10-03 新浪軍事
如果談到中國的軍工出口,往往有人說我們以低價取勝,這話屬於誤會,我們只是不想坑客戶,其實,早已是歷史了,我們可以把先進裝備賣個高價,有時賣的比美國還貴,比如:PLZ45自行榴彈炮,現在我們又多了一樣:AH4超輕型榴彈炮。
目前全球僅有2款超輕型榴彈炮,一共只有兩款,一款為我們的AH4,另一款為美國的M777。
如今這款型號已經出口海外,給競爭對手最大的感覺就是:不公平。中美這兩款火炮同樣採用39倍身管,結果我們把炮彈打到38公里外,比美國造還要遠,已經接近於國外52倍口徑的產品。沒辦法,我軍對火炮射程的高要求,造成我們在相關技術上領先一步,如此巨大的差距,連美國一樣無法接受了。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在模仿M777,可惜毫無根據可言,兩者設計理念一樣,追求重量輕,也一樣採用155毫米口徑,整體的佈局似乎也相當接近,但是它們也僅僅是接近,從具體的設計上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大了,完全就不是一樣東西。
我們的產品之所以重一百公斤的主要原因,為我們在選擇製造用的材料時,使用大量鋼材,而不是以鈦材為主,以求節約生產成本,畢竟鈦的成本過高,相比之下,鋼鐵非常的便宜。
但是,別以為我們降低成本,就是低價出售了,從已公開的情況看,這批AH4火炮已交付給中東土豪客戶,價格也相當高昂,絕對可以與M777一比高低了。如今不要再說中國軍品以低價取勝!現在這款也是證據之一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科技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我們已經沒有必要模仿別人的設計,自主發展已經成為主流,事實證明,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任何一款產品,關鍵因素不在於能不能,而是到底是否需要的問題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03/doc-ifxeuwws0593648.shtml
圖博館
我軍新型火箭殺傷爆破彈首現演習 讓直10戰力提升5倍 2018-10-03 新浪軍事
近日的朱日和演習場上,一款“新型火箭殺傷爆破彈”首見魅影:在這場以彈藥運用為核心的合成營規模演習中,中國陸軍社交媒體對這款火箭殺傷爆破彈的公開描述是“精准點穴”,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情況。
毋庸置疑,能以“精准點穴”來描述的火箭彈,那就只有鐳射制導火箭彈這一個選項了。
在傳統的武裝直升機以無控無制導火箭打擊地面目標的場景裡,即便目標是沒有重裝甲防護的裝甲車,武裝直升機也要在有限的射擊窗口裡,用少則數發,多則數十發的火箭彈打一個“彈幕覆蓋”,確保能夠在一次攻擊中就消滅目標。當然,這些火箭彈可能全中,也可能全不中,更有可能命中1-2發,這一切都主要取決於運氣,而非是飛行員本身的操縱水準。
因此,即便是攜帶了4個火箭巢,武裝直升機的打擊目標數量依舊非常有限,通常在打擊6-7個軟目標之後就不得不返回補給彈藥。
而對發動機功率不足,繼而導致武器掛載量比西方同類直升機要略遜一籌的中國武裝直升機而言,這一問題無疑顯得更加致命:單個掛點搭載數量多的57毫米火箭對軟裝甲目標的打擊效果非常有限,而90毫米火箭巢只能攜帶6發火箭,口徑略小的70毫米火箭巢也只能攜帶7發,再多就超過直升機本身的承載能力了。
而制導火箭彈最直觀的效果,便是武裝直升機的“攻擊續航能力”大大增強了。以直-10和直-9系列4個70毫米火箭巢的掛載標準來看,使用制導火箭彈的打擊效果將比未使用之前高出至少5倍。
而至關重要的是,制導火箭彈還不僅僅是武裝直升機的專利,只要戰鬥機和攻擊機具備鐳射照射能力,那麼在固定翼戰機上應用這種低成本,高收效的制導武器也是可行的選項:即便目前中國陸軍使用的90毫米航空制導火箭彈體積和重量都不輕,但較大的體積反而使得它對坦克之類的重裝甲目標也有一戰之力。(作者署名:利刃/TO)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03/doc-ihkvrhps1839395.shtml
jsoujsou
我軍制式集束彈頭出口中東多國 炸出數萬鋼珠可打坦克 2018-9-10 新浪軍事
最近,在中東戰場上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火箭彈用集束彈頭殘骸,西方軍事觀察家通過對留有的英文字母分析,MZD-2是型號名稱,PHL-81-1是指中國8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我們知道,國際社會有很多條令是禁止集束炸彈的,但是基本上也沒有幾個國家聽,大家照樣我行我素造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又叫子母彈,是一種內部裝有許多小炸彈的特殊炸彈,炸彈炸開後先是有子炸彈,子炸彈再炸開又有很多鋼珠來反步兵,或者是有反坦克雷來打坦克。高效卻又極其殘忍的反步兵彈藥。
這種彈藥可以配屬我軍的81式以及出口的90式,蘇聯出口比較多的BM-21理論上也能夠發射這種彈藥。
按照設計,一發這種火箭彈有35枚子彈藥,每枚子彈藥有1400枚小鋼珠,也就是說一枚火箭彈可以打出上萬枚鋼珠,簡直就是步兵收割機。
其實,這種彈藥還不僅僅是為了殺傷步兵,這種子彈藥底部有一個金屬藥型罩,說明它還是一枚破甲-殺爆多用途彈,可以拿來的對付輕裝甲車輛甚至T-54/55這類的中型坦克。
目前這種中國制式武器已經隨著90系列火箭炮的出口而帶到了世界各國,特別是中東戰場上經常就能夠看到這種彈藥的身影。
而有趣的是,成系統的90式火箭炮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也不是一般武裝分子能夠擁有的。但是彈藥卻很容易地流到這些人手中。他們將這些火箭彈中的子彈藥拆出來,每顆小彈藥裡面有1400枚鋼珠,也是很有威力的。這些人將其掛載在中國的大疆民用無人機上,扔下去的威力顯然比羽毛球炸彈要強不少。
其實世界各國在中東都使用了類似的集束炸彈,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使用量非常大,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10/doc-ihiycyfw4122098.shtml
jsoujsou
我軍03遠火演練反輻射作戰 可率先拔除台軍防空火力 2018-9-10 新浪軍事
300遠火的精確打擊能力,現在已經是官方日常曬出來的內容了
如今依靠不斷完善的戰場偵察體系(衛星、無人機等等),我軍對台軍的大型防空雷達陣地的監控能力正逐漸強化,有利於充分發揮遠火系統持續打擊能力強的優勢,實現不間斷打擊;即使不能保證完全摧毀,這種打擊也能使得對方雷達無法在同一陣地上長時間開機警戒,客觀上也部分實現了反輻射作戰的目的。
另外B611MR早已引入了反輻射制導技術,300遠火系統使用專門的精確制導彈種實現反雷達能力,也不是難事兒
建軍90周年閱兵上的JWS-01反輻射無人機,該機通過引入反輻射/光電複合導引頭、高速資料鏈和人在回路中控制等多項技術,部分性能還超越了以色列“哈比”的最新改進型
這種在對台軍事鬥爭準備時期引進的,箱式發射、活塞動力、以低信號特徵在戰區上空長時間盤旋、發現目標後立刻直撲敵雷達的小型無人機,是掌握在我東部戰區空軍多個雷達旅手中的一款長期秘而不宣的主動攻擊手段。當年為了阻撓我軍把原裝“哈比”送回以色列原廠升級,美國人還從中作梗過;如今國產改進型JWS-01,已經在2017年朱日和沙場大閱兵之後正式公開。
JWS-01的外貿型ASN-301,任務半徑280千米(這是考慮到國際軍火出口的技術限制),續航時間4小時,可以想見JWS-01的性能只會更加出色
相比之下,我軍目前唯一裝備的空射反輻射導彈系列——俄制Kh-31P/PD及國產型鷹擊-91,儘管“飛豹”和殲-10B/C頻頻掛載它亮相,然而在我軍近年來組織的多場聯合演習中,它們也並非是打擊敵雷達的唯一手段。
至於國內研製的LD-10和CM-102這類更為輕便,利於戰術飛機掛載的外貿型空射反輻射導彈,也推出一段時間了。
隨著我軍各種遠端打擊手段的功能持續拓展,它們之間的“交集”必然會越來越多,反輻射作戰僅僅是這些交集當中的一個。自從十幾年前列裝部隊以來,遠程火箭炮一直深受部隊喜愛,由此引發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催生著武器系統本身性能的不斷提升,也激發著部隊不斷挖掘其潛力、研究新戰法。
相比其原型“龍捲風”,遠火有些“萬能”的味道。這種“萬能”的產生,當然有武器系統技戰術性能出色、發展潛力大的因素,但也和當時中國陸軍其他戰場支援力量的裝備進度相對滯後有關係。(作者署名:揚基幀察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10/doc-ihivtsyk9518997.shtml
jsoujsou
中國03式遠端火箭炮開火神似垂直發射 這玩的是哪招 2018-9-8新浪軍事
火箭炮的最大射擊仰角一般都很大,通常都會達到70度左右。如果在大仰角發射情況下,從某些角度來看,就很像是垂直發射一樣。不過,在多數情況下,火箭炮都不會採用最大仰角發射,除非有一些特殊情況。
一是打擊某些隱蔽物後方的目標,比如山坡、建築物、斷崖等等。如果採用小仰角的低伸彈道,火箭彈一般就會打在隱蔽物上,從而達不到摧毀目標的目的。而採用大仰角的高拋彈道,火箭彈下降彈道的俯角就比較大,這樣就可以避開隱蔽物的遮擋。而且,這種比較特殊的打擊模式再配合採用侵徹戰鬥部的大口徑火箭彈,也非常適合摧毀一些堅固的地下或者半地下目標,比如指揮所、倉庫、地下隱蔽所等。
此前,在國內軍事新聞的視頻中,我們就曾經看到過這種場面,其毀傷效果和命中精度並不比戰機投射的鐳射制導鑽地炸彈遜色多少,而且打擊的效費比反而更高。
另外,在執行一些特殊的打擊任務的時候,也會用到大仰角射擊模式。比如,一個火箭炮連要對50公里外的一處敵軍集結地實施毀滅式打擊。那麼,這個連所屬的多門火箭炮就可以採用不同的射擊仰角,使得發射的數十枚火箭彈通過不同的飛行彈道,在幾乎同一時刻到達目標區,使得敵方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會被悉數全殲。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方國家已經開始研發和裝備C-RAM(反制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武器系統,此類武器系統對火箭彈的攔截概率頗高,而且火箭彈的彈體較為脆弱,只要被命中很容易失去戰鬥力。
在此類火箭的防禦武器系統逐漸擴散的情況下,提高火箭彈機動能力,用不同彈道、同時彈著的打擊模式會極大增加對手攔截的難度、從而有效增加我方的突防成功率。(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08/doc-ihivtsyk0943446.shtml
jsoujsou
中國03遠火一枚造價200萬 能打出美軍JDAM一樣的精度 2018-08-20 新浪軍事
長期以來,炮兵部隊都是中國陸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遠端炮兵中,300mm的PHL03遠端火箭炮是軍一級遠端縱深打擊武器,這種脫胎於俄羅斯著名的“龍捲風”火箭炮的遠端打擊重器,加裝了簡易制導系統,可以瞄哪打哪,日前,陸軍某炮兵部隊就在旋轉式天線罩高原上演示了一下它和導彈無異的驚人精度。在“極遠射擊”的情況下,兩枚火箭彈分毫不差擊中了預定靶標,基本上是10米以內的驚人精度,要知道PHL03的300mm火箭彈,基本型射程都有70公里,增程型射程在150公里,即使是70公里的基本型,達到10米內的精度已經很驚人了。
此前,根據北方工業公司曾經展出過名為GR122-II的外貿型火箭彈性能指標,它不僅採用了末修技術,還採用了北斗/GPS衛星制導,40公里射程上CEP精度卻高達30米。
PHL03也裝備了300mm口徑的新型末修彈藥,彈頭處有和新122火箭彈類似的末修小翼,加上部隊訓練水準高,才打出了10米以內的驚人精度,可以有效“點穴式”毀傷敵炮兵陣地、指揮部,無需面覆蓋,一發即入魂,10米以內的精度,大概和美軍JDAM這樣的衛星/半主動鐳射制導的航彈差不多了。
我軍在未來作戰中講究的是多軍種、多兵種的體系作戰,一開始火箭軍的“東風快遞”,如東風11、東風15乃至東風16家族,自然會把高價值目標敲掉,而陸軍無需裝備昂貴的地地導彈,把相對便宜,一枚只一台寶馬7系價格的300mm遠火加了末修制導後,達到的毀傷效果不會比俄 “圓點”(SS-21)、美軍的ATACMS這種射程150到300公里的短程地地導彈差多少,價格卻要便宜得多。
一枚基本型的300mm遠火造價如果是100萬人民幣的話,加裝了簡易末修系統後,往多了說也就是200萬人民幣(不到30萬美元),而美軍ATACMS最便宜的Block1型造價也要百萬美元級,這中間便宜了好幾倍,讓陸軍炮兵部隊在未來炮戰中可勁兒打,不心疼。(作者署名:烏龍防務評論)
回應
遠火雖然比戰術導彈便宜,但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用來洗地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8-20/doc-ihhxaafz0678028.shtml
jsoujsou
台媒:台軍開始部署可破襲福建廣東大殺器 無堅不摧 2018-08-05 環球網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在類比實戰狀況下完成戰術測評的“萬劍彈”將開始部署於IDF(自製防禦)戰機。台媒號稱該彈將對大陸沿海軍用機場及海上登陸艦隊具有攻擊能力。大陸軍事專家認為,這樣一款被台軍寄以厚望的武器裝備只是一根弱不禁風的救命稻草,對解放軍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為了達到目的,台軍不惜血本還升級了掛載此彈的戰機。按照計畫,台軍用經國號戰機作為加掛及發射“萬劍彈”的武器平臺。為此,台軍制定“翔升計畫”,專門對“經國”號戰機進行大規模升級與更新。“經國”號戰機即IDF戰機,是臺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殲-8對地攻擊飛機。
報導稱,“萬劍彈”是目前臺灣空軍戰機配掛射程最遠的集束炸彈,具有巡航導彈的功能,對福建、廣東等地區的機場、部隊集結區、裝卸區、或陣地等,以多彈頭廣泛區域實施破壞。經漢光電腦兵推多次驗證,已是台海防衛作戰“多重嚇阻”的重要武器之一。
由於美軍暗中參與該專案的研發, “萬劍彈”與美軍現役的AGM-54聯合遙攻武器類似,具有次彈頭(子母彈)攻擊特性,射程在兩百公里以上,可在對手防空導彈射程外發動攻擊,也就是IDF在海峽中線即可發射,減少被防空導彈攻擊的風險。
軍事專家宋忠平8月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所謂的“萬劍彈”也就是防區外使用的子母彈。這種武器裝備確實能夠對目標形成面殺傷,而且殺傷的力度很大。但隨著解放軍縱深打擊能力越來越強,制空權完全被解放軍掌握,台軍的飛機根本無法從機場起飛。
宋忠平表示,靠一兩種武器,尤其這種極其常規、其他國家和地區早在幾十年前就有的武器裝備,是無法提升台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和作戰的效能,對台軍整體作戰體系能力也沒有太大幫助。“台軍現在把其作為救命稻草,對解放軍來講是小菜一碟,絲毫構不成威脅。”
最後,再補一刀: 就是這樣一款聽起來威力無比的導彈,一個半月前在“漢光演習”的測試中失敗。
回應
我靠,我以為灣灣造出了什麼宇宙級別的武器。原來就一集束炸彈。
還測試失敗了,太丟人了。
經國戰機先能飛出臺灣島在說吧。
飛出臺灣島?如果開戰,解放軍根本不會允許台軍戰機起飛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8-05/doc-ihhhczfa8642328.shtml
jsoujsou
我軍殲8戰勝多款3代機奪金飛鏢亞軍 用的還是火箭彈2018-06-27新浪軍事
中國空軍網官微近日發佈資訊透露,東部戰區航空兵一個裝備殲-8戰機的旅力壓眾多三代機部隊,在剛結束不久的空軍“金飛鏢-2018”對地突擊突防大賽中奪得團體第二名!“金飛鏢”是空軍對地攻擊的頂級賽事,與金頭盔、紅劍、藍盾一道並稱“四大品牌”實戰化演訓平臺。東部戰區空軍的這個殲-8戰機旅雖然裝備還是二代機,卻常年駐守東部沿海一線,掛載實彈戰鬥起飛,對外機進行查證識別和警告驅離是“家常便飯”,其戰鬥力之強悍可想而知。
由於東部沿海地區形勢特殊,東部戰區空軍大量裝備的是三代機殲-11、殲-11B、殲-10、蘇-30MKK等,國產3.5代機殲-16也是首先裝備該戰區空軍一線部隊。所以在這樣三代機“林立”的戰區出現殲-8戰機旅就顯得很是特別。而這個旅能在強手如雲的東部戰區脫穎而出,並成為常年擔負防空識別區警戒巡邏任務的戰備部隊,靠的顯然也不是殲-8的“先進”性能,而是飛行員高超的戰術素養和潑辣的作風。
該旅裝備的應該是殲-8F標準的戰機,可以發射主動雷達制導PL-12中距空對空導彈,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殲-8F或者是達到其技術水準的殲-8DF,機載火控雷達為中電科14所開發的1492系列機械掃描脈衝多普勒雷達,其性能甚至超過了殲-10早期使用的火控雷達。
不過在“金飛鏢-2018”大賽中,PL-12中距彈、PL-8格鬥彈基本都用不上,因為比的是對地打擊能力。殲-8雖然因為1492系列火控雷達而擁有下視下射能力,並可以投擲制導炸彈,但從軍報資訊來看,此次大賽主要比的是戰機用火箭彈、航空炸彈進行對地攻擊的能力。在這樣的要求下,東部戰區空軍殲-8旅還能奪得亞軍,殊為不易。因為眾所周知,殲-8的低空低速飛行品質是出了名的不咋滴。
在對地攻擊中,我空軍要求較高速度進入攻擊航線,完成攻擊後也需較高速度脫離。所以對殲-8來說,以火箭彈或航彈打地靶不如想像中那麼難。
然而,再好的獵手還需一杆好槍。對於戰備任務異常繁重的這個殲-8戰機旅來說,儘早換裝殲-16、殲-10C這樣的3.5代戰機,才能更好地履行保護東部沿海領空的使命。(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27/doc-ihencxtu9287826.shtml
jsoujsou
中國遠火威力強大卻存缺陷 美陸軍用戰機導彈來解決2018-06-21新浪軍事
眾所周知的是,在當今世界的遠端火箭炮領域,身為後起之秀的中國可謂當之無愧的領跑者,諸如A100/200/300、AR-1/2/3、“衛士”-1/2多種產品線涵蓋了280毫米到370毫米口徑,用途從傳統的戰場遮斷打擊,到先進的遠端對地精確打擊應有盡有,甚至個別型號還能一定程度上替代短程彈道導彈,成了“小國的戰略武器”。
但這些遠端火箭炮系統並沒有解決一項固有的缺陷:它們所發射的火箭彈,只能攻擊時速不高的地面目標。
而在大洋彼岸,同樣裝備有M270和HIMARS(前者輕量化版本)的美國陸軍顯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成本極高的NLOS垂直發射導彈因成本問題,和整個FCS(未來作戰系統)專案一同下馬之後,美國陸軍就被迫和接近成型的遠端機動目標打擊能力失之交臂。
為此,美國陸軍就盯上了美國空軍的一樣“新玩具”,那就是原本專為隱形戰鬥機設計的“小直徑炸彈”(SDB)。
據美國陸軍目前公佈的資料來看,搭載第一代“小直徑炸彈”的試驗產品在GPS模式制導下能達到3米的圓半徑誤差,因為火箭彈只負責將滑翔炸彈推舉到目標附近的高空,最後的制導是在彈翼滑翔狀態下進行的。在今年已經經過美國陸軍的多輪測試。其機制和美國空軍的“第二代小直徑炸彈”完全類似,其制導流程也能用無人機解決。
那有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射程達到280公里,圓概率誤差也在五米之內的中國遠端火箭炮就不能攻擊移動目標呢?根源還是在其制導方式上。就和第一代“小直徑炸彈”一樣,使用GPS/北斗/格洛納斯等導航系統座標制導的武器一般來說只能打擊靜止/地速地面目標,因為要令制導系統即時更新目標座標的難度非常之大。(楨:中國火箭炮末敏彈?)
而美國的“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顯然是另闢蹊徑,給出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思路:在成熟的空射精確制導武器的基礎上,使用遠端火箭炮的火箭系統提供助推,以此達到優化前線打擊力量分配的效果。雖然打擊機動目標時,依舊需要無人機提供照射制導,但武器不需掛載在無人機上,這無疑在提高了打擊持續性的同時,還極大地提升了無人機本身的生存能力,整體成本甚至要比原本的打擊手段更低。(作者署名:利刃/TO)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21/doc-ihefphqm1003959.shtml
jsoujsou
美軍“長矛”導彈僅黃瓜大小射程2千米 中國也有類似產品2018-06-18新浪軍事
子彈會自動命中目標,這是一般商業科幻電影最喜歡運用的鏡頭之一。就目前而言,能夠實現這一科幻子彈的途徑,就是採用微型導彈技術,將導彈微小型化,使其達到子彈大小,卻還可以保持導彈的功能。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武器微型化的發展,“子彈”和導彈一樣自主飛向目標不再是一件遙遠的事情。例如美國著名的“長釘”導彈,就是微型導彈的典型代表。
“長釘”2006年5月26日研發技術並試射,長度僅有63.5釐米,彈徑57毫米,重約2.4千克,採用了發射後不管的設計,但是2.4Kg超出了美軍士兵對於微型導彈的定位,於是,美國雷聲公司研發 771克“長矛”,長度42.7釐米,直徑只有40毫米,射程為2000米,採用高爆破片殺傷,殺傷半徑為10米。 “長矛”可以裝到步槍榴彈發射器上進行發射,採用半主動鐳射制導,因此需要兩名士兵進行操作,一名士兵負責發射,另一名士兵負責使用鐳射指示器瞄準目標。
微型武器研發,我國也沒有放鬆,此前在珠海航展上,就曾經展出中國航太研製的“袖劍”長40釐米,口徑約為60毫米。但袖劍重量大約為4KG,隨著中國材料科學與導彈技術的迅猛發展,導彈的輕型化,假以時日一定能夠突破!(作者署名:利刃/張陽)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18/doc-iheauxvz0076753.shtml
jsoujsou
台媒稱美對台軍售或逐案審查 台最想要GPS制導炮彈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018-6-11報導,在所謂“灘岸決勝”的構想下,臺灣最想要的軍售項目是精准炮彈,年底前亦可望對美提出戰車專案,而先進的F-35戰機並非首要優先項目。
報導稱,台軍已將軍購建案作業流程改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台軍參謀本部確認作戰需求,落實由上而下的建軍指導,緊密結合整體防衛構想,支持聯戰任務所需。換言之,在軍方調整戰略後,以往由台軍各軍種先提出軍購建案需求的做法,現全改為參謀本部由上而下指導,軍購權握在台軍參謀本部手上,而非軍種。
報導表示,由於台軍每年只有110億美元預算,其中近一半是人員維持費用,台軍參謀本部在有限預算資源下,認為向美軍售的優先採購專案並不是F-35,而是可以精准打擊灘岸目標的炮彈。台軍陸軍出身的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則認為仍需要坦克,數量不必多,對臺灣陸軍而言,坦克是戰力象徵,有助士氣。
據報導,軍購建案的第二階段進入籌獲方式規劃,借由完整之自製能量評估、系統分析、整後支援與產業經濟效益分析,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提供武器籌獲選項與最佳方案建議,並檢討防務財力,合理配賦預算,遂行建軍備戰任務。
報導稱,回顧美對台軍售,最早是一年一次軍售會議,每年批一次,陳水扁時期改成包裹作業。
報導披露,至於美對台軍售流程,根據去年出版的防務報告書,在美方部分的流程是審查、回復報價資料、知會國會程式、國防安全合作局網站公告、回復發價書;臺灣的流程是依作戰需求擬定所需武器、送交報價需求信函、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送交發價書需求信函、簽署發價書。
圖為有GPS制導的M982 Excalibur精准炮彈。
http://mil.news.sina.com.cn/2018-06-13/doc-ihcwpcmq3550338.shtml
jsoujsou
俄軍精確制導炸彈為何總是打歪 問題出在戰機身上2018-06-13新浪軍事
俄羅斯空中作戰力量在敘利亞戰場上非常突出,大量不同型號的戰機也都獲得了參與實戰的機會。不過,它們的表現並不是十分盡如人意,甚至還有多架戰機被對手擊落,很多時候是空軍缺乏精確制導武器的原因。
用巡航導彈打擊目標雖然效果很好,但是這種武器的使用成本實在太過高昂,即使是美國也承受不起。針對持久的戰爭,還是炸彈、炮彈這樣廉價武器來得實惠。可問題是,俄軍自用的精確制導炸彈的實戰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多次執行轟炸任務都嚴重偏離了目標。
俄軍圖-22、蘇-34、蘇-24戰鬥轟炸機、蘇-25攻擊機主要承擔對地面目標的打擊能力。然而俄空軍的武器裝備都已經落後於時代,有些時候甚至要靠最廉價的無制導炸彈和火箭彈、機炮完成攻擊任務。這就大大影響了作戰效能,而且附帶損傷很大。由於俄羅斯經濟的長期困頓,也使俄軍沒有財力去大量採購新型的精確制導武器。俄軍不乏優質打擊平臺,空軍戰機雖然大部分比較老舊,但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還是完全能夠勝任的。但是現在還拿無精確制導炸彈去打擊對手明顯會讓西方看笑話,所以俄軍現在的處境也是非常尷尬的。
與巡航導彈相比,精確制導炸彈的缺點在於不能實現遠距離飛行,所以作為投射平臺的飛機也會處於相對危險的境地。這個問題實際上也不是不能解決,例如,中國生產的雷石-6滑翔制導炸彈加裝了一組可自動彈開的滑翔翼套件,搭配第二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發射後的炸彈產生極佳的空氣動力,從1枚普通的航空炸彈變成速度超過0.7倍音速的滑翔炸彈,能從65公里外攻擊10公尺範圍內的目標。相對于普通的炸彈,這種武器有無與倫比比的優勢。
圖博館
俄剛賣給中國一先進軍工技術沒幾年又上門求購同款2018.2.11新浪軍事
上世紀90年時,我軍從俄羅斯引進龍捲風火箭炮,其火箭彈的戰鬥部有一款稱為:末敏彈,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為集束子母彈技術的升級版,屬於製導彈藥的一種,將非制導的子彈藥變成有製導的,適合打擊裝甲集群目標。這對我們提高的自已相關技術提供了一個機會,故而很快突破相關技術,成為少數掌握全部技術的國家之一。
由於它採用攻頂的方式,再強的坦克也很容易被其摧毀,據說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首次使用了它,一枚發射121枚,摧毀了至少48輛坦克,以及其它目標,這個水平相當高了,要知道普通砲彈壓制坦克群最佳命中率也只有五十分之一。
我2011年,中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實彈測試,當時特意弄了30輛62式坦克充當標靶,以模擬一個坦克營進攻的戰鬥隊伍,結果僅一輪打擊之下,多數坦克被末敏彈摧毀,這充分證明國產技術的可靠性。
如果我軍遠火營以齊射的方式打末敏彈覆蓋目標區,那麼威力就將太震撼,成片坦克瞬間消逝,一個03式遠火營進行一次齊射144枚火箭彈,使用末敏彈的話,足以一次摧毀150個以上的裝甲目標,再強大的攻勢也會一下子失去沖擊力。
讓人沒想到的,俄羅斯剛向中方轉讓有關末敏彈的先進技術沒幾天,又上門要來買同款技術,具體為;末敏彈控制與目標探測識別組件與技術。原來中方在引進相關技術之後,又結合自已的東西,進行了不小的升級,結果比俄方的技術水平更高,最終俄方把技術又買回去,這成為中俄軍事技術合作歷史上第一次中國向俄羅斯轉讓軍工技術。有關情況為見於當時有關203所的事蹟報導中。
這實質就是,俄方精於整合,讓多項簡單技術發揮了最大的效果,卻在單項技術上的有所不足,我們則相反,單項技術過關,卻缺少整合的經驗。我們後來更推陳出新,開發了紅外、毫米波雷達、激光:三模式複合製導技術,並應用在國產新一代末敏彈上,讓中國在相關技術領域達世界一流水平!目前也僅有美國掌握三模式製導技術。如今不僅我軍列裝末敏彈了,還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推銷,成了俄方的主要競爭對手。
回應
如果俄將含有中國技術的火箭發射末敏彈賣給阿三,你中國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導引參數在中國手裡,俄國能賣,印度敢買嗎,不怕那東西把自己炸了?這也是所謂高科技可怕之處。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11/doc-ifyrkuxt3096294.shtml
圖博館
中國為搶先將期投向國際市場,但是嚴格的說,其思路並非中國首創,西方國家更高從事有關的研究,可惜全部半途而廢,讓我們反超了。
也許是看著中國搶先推出產品,西方國家坐不住了,2017年時,歐洲導彈公司宣布重啟啟動火影導彈的項目,這差不多中斷5年了。這個項目原本為英國陸軍提出,2007年時,首次公開。
火景的設計類似於WS-43,採用方型發射箱,全長約4米,彈體為近於方形,只是其設計原始一點,由小型固體火箭助推器發射升級之後,彈體中部會展開一個彈翼,依靠一部小型螺旋槳發動機進行巡航,而不是小型渦噴發動機,這樣造成它的巡航速低,據說速度在150-300公里/小時,但是有點讓人無法相信。與渦噴相比,速度低一點,但是更省油,故而巡航時間可達到10小時,最遠可以攻擊150公里外的目標。
火景的主要任務為進行戰場監控和偵察評估,可以通過數據鏈將獲得的圖像傳輸回後來,一旦發現目標,可以按指令對目標發起攻擊,具備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據說命中誤差小於1米。曾在測試中,成功命中了機動中的汽車。但是戰鬥部較小,基本型設計僅為5到10公斤,但是考慮到整體彈重達到約200公斤,僅憑動能已經非常有殺傷力。
按原來的計劃要求,它應搭載於機動車輛平台使用,功能上也要進一步的開發,可惜在2012年時,英國自廢武功廢掉全球首創裝備,突然宣布放棄,不再裝備它,至於理由:嫌貴,當時先後投資約2億英鎊,相當花18億人民幣,不是很貴的。由於失去裝備對象,研發中止,當時許多測試工作,後繼功能開發等完成就中止了,所以有關它的性能,尚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主因就是處於開發狀態,最終技術狀態沒有確定,專用發射車根本沒造出來,僅看到由簡易發射架來發射使用。
英國花18億人民幣的代價去研發全球首款裝備,自已卻嫌貴不裝備,最終給別人做為嫁衣。波蘭撿了便宜,前期的開發已經完成,如今只是完成後繼的完善,幾乎就是一個撿現成了。
由於中斷了5年多,火影巡飛彈失去搶先入役的機會,在技術也落後了,與WS-43比,也就是巡航時間長一點,其它性能談不上先進了,火影屬於獨立系統,只能算無人機系統的補充,為其追求大巡航時間的原因,WS-43則為做為遠程火箭炮系統的一款新式彈約,屬於作戰系統的一個部分,兩者的定位不同,任務也不盡同意,誰優誰劣只能看客戶需求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03/doc-ifyreyvz8724093.shtml
圖博館
中國新型火箭炮亮相非洲買家試射後大喜訂購70門2018.2.3新浪軍事
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SR-5型火箭炮就曾吸引了多國的注意,而近期阿爾及利亞在野外試射SR-5,再次將其拉入我們的視線,此次阿購買的火箭炮數量總數在70門,中國斬獲海外大單,加上此前擁有的50門中國PLZ-45型火砲,使阿軍事實力大幅增強。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尋找,能替換服役中老舊火箭炮的新型裝備。而國際上先進火箭炮的選擇並不多,只有俄“旋風”G型火箭炮等幾種,可惜這些火箭炮的性能大多並不先進,對作戰效能提升有限。
而採用模塊化設計的中國SR-5,不僅可以同時兼容122毫米和220毫米的火箭彈,還可以和300毫米的大口徑火箭炮形成銜接。其框架前部配備的可伸縮吊架,可實現彈藥的遙控自動裝填,有利於減少人員負擔,強化快速打擊能力。
而在彈藥方面,SR-5可選擇多種122毫米火箭彈,而其最大的“殺手鐧”,採用INS+GPS激光末端制導的神龍60(GR1)型220毫米製導火箭彈,最遠射程可達70公里,具有極高的打擊精度和優越的抗干擾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火箭彈都能選裝包括殺爆、子母等在內的多種不同戰鬥部,大大的強化了SR-5在戰場上對多種目標進行火力打擊的靈活性。
正因如此,俄近幾年在火箭炮市場的銷量並不盡如人意,讓俄軍工部門抱怨,“真是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而在阿大量採購SR-5後,其強大的實力成為良好的口碑,或將引起急需大量先進武器的中東多國跟進,從而為SR-5的出口全面打開市場。(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03/doc-ifyrcsrx3043948.shtml
英國放棄這款全球首創裝備卻讓中國WS-43巡飛彈趁機超車搶市場2018.2.3新浪軍事
2016年的俄羅斯舉辦的防務展會上,首次公開的:衛士/WS-43巡飛彈。即能像無人機一樣巡邏,又可如製導炸彈一樣打擊目標,屬於一種全新概念彈藥。
圖博館
天龍-20在外觀上GBU-53/B型類似,那麼它的有效射程也不會低,主要是製導系統有所不同,我們採用衛星導航修正的慣性制導技術,與光電制導能力結合,從其制導頭看,可能還要加上紅外、毫米波雷達,成為複合製導頭。
中國在武器製導方面已廣泛應用複合製導技術,這並不成為什麼問題,可以保證極高的命中精度,同時它本身就是不是利用普通航彈改裝,而是全新設計的彈體,所以它的戰鬥部非常有針對性,實際威力相當大,可以有效的對付各類目標。所以我們還敢稱:這是世界唯二裝備,只有中美研發與列裝。它的技術難度相當大,這樣說吧,我們把它的圖紙給俄羅斯,俄羅斯都造不出,許多細節的東西,俄方根本解決不了。
中國已發展出多種多樣的航空彈藥,許多東西雖已展出,只不過不引人注目,這次以TL-20為例,只是想告訴大家,中國在軍事技術領域已今非昔比,每一項進步都充滿了科研人員的努力,對於我們應表示敬意,不要總抱著懷疑態度去質疑。(作者署名:浴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19/doc-ifyqtwzu7485530.shtml
圖博館
中國這款小炸彈技術與美相當俄羅斯有圖紙都造不出2018.1.19新浪軍事
中國在軍事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仍某些人依然總把“山寨”,“抄習”之類的詞掛到嘴邊,以知道某個國產品與西方的親戚關係為榮,可惜這招越來越不好使了。例如:天龍-20制導炸彈,又稱:TL-20型,會讓某些人相當頭痛了。
最近在國產新型的L15高級教練/攻擊機測試活動中,竟然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小小的驚喜。到底曝光了什麼?原來該機加掛一款小炸彈:TL-20型成為一個意外的驚喜,為何不是新款戰機,而是掛載的彈藥成驚喜?原來它不簡單,按術語說,它就中國國產的小直徑炸彈,又稱:SDB,為適應隱身戰機的內置彈艙而研發的新型彈,可以讓飛機攜帶更多的彈藥。
當有關的照片四處流傳時,許多人都說,TL-20與美製非常類似,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山寨說法,看似合理,其實可笑。TL-20是作為一種標準彈藥用L15的作戰測試中,實際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展出過,細究起來,實際推出時間更早,研製時間更早。
它展出時,讓美軍說:不可能的,原因就是於,與它類似的美製GBU-53/B型,美軍第二代小直徑炸彈,在當時時也是最新式產品,美軍也剛列裝沒多久的東西,沒比TL-20早什麼。
如果細研究起來,只能是中美設計人的思路撞車,技術研發多次出現的現象,否則不好解說,這兩款武器相似度那麼高,但是又有明顯的區別,研發進度又相差無幾。
中美都擁有隱身戰機,自然要研製這樣的產品,別看殲20服役晚點,但是對相關武器的研發不慢的。GBU-53/B採用了滑翔組件,有效射程可以達到60公里以上,甚至達到100公里,由於採用三模導引頭:毫米波雷達、非製冷紅外成像及半主動激光,並通過數據鏈進行人工的目標選擇,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使用。
圖博館
6000米高原作戰中印砲兵戰鬥力哪家強?2017.12.18新浪軍事
根據印度陸軍日前發布的信息,印軍目前有好幾百門現代化的155毫米重砲,而且正在陸續進口美製M777A2超輕型榴彈砲,能夠在高原進行精確打擊。而中國軍隊的重砲還以66式152毫米牽引加榴砲為主,這種火砲已經服役40年以上,十分落後。然而事實是這樣麼?
1994年,中國首次從俄羅斯引進152毫米紅土地,一是進口原裝實彈,用於台海登陸戰役的緊迫要求。二是引進全套生產技術。隨後中國發展了155和152兩種,2001年底定型。
在此基礎上,中國還提高性能射程,拓展用途和彈種,陸續研製了155/152/122/105毫米等激光制導砲彈,以及120/122/152/155毫米半主動激光末端修正砲彈(即固定導引頭,不使用陀螺穩定平台的低成本型號,精度7~10米)。
印軍其實是1985年3月,從瑞典博福斯採購的410門FH-77B,13億美元。由於過度使用、缺少備件、不能自主維護,數量已由原來的410門下降到不足200門,膛線也已經快磨平,技術壽命所剩不多。
印軍在1999年卡吉爾衝突以後,深感精確制導彈藥的重要性,於是從俄進口了1萬枚紅土地M,單價4萬美元,配備給FH-77B,近幾年也有補充進口。不知是印度軍隊的使用原因,還是俄國人的質量原因,紅土地在印度實戰打靶命中率只有28%,不能在3000米以上高原使用。
紅土地的早期設計是基於蘇聯自用的,只能在平原使用,沒有考慮到高海拔的低密度空氣需求,因此在氣動和飛行控制方案上有所欠缺。砲彈在高原地區使用,會導致飛行彈道超出射表範圍,命中率會大幅度的降低。
俄2006年推出紅土地M2型,配備有半主動激光制導,以及法國DHY307自動火控,射程增加30%達25公里。
紅土地M2尾翼由原先的4個增加到了6個,這使砲彈在高海拔山區和復雜天氣條件下飛行的更加平穩。2007年印軍進行測試,最高使用海拔達到了6000米。經過幾年的測試,俄最終定型了紅土地M2,印度隨即進行了小批量採購。
目前中國生產的比俄優越。制導更先進,重量更輕,紅土地M2的火控系統重量為31公斤,配備熱成像儀時達42公斤。而中國GP-6激光制導砲彈的火控系統僅23公斤,改進火箭增程和飛行控制系統,射程超過100公里。(作者署名:科洛廖夫)
回應
中國有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砲
嘴上樣樣領先,現實步步後退
總有些閉眼說瞎話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2-18/doc-ifyptkyk5098109.shtml
圖博館
中國亮相全新長航時無人機能在3千米高空看清車牌號2017.11.14環球網
2013年,出現在釣魚島附近空域的一架中國無人機讓日本戰機緊急升空應對,這是BZK-005在世人面前的首次公開展示。幾年之後,它的升級版也高調亮相,2017.11.13,號稱國內外同級別無人機中最先進的“天鷹”在浙江台州總裝下線。
“天鷹”翼形具有非常高的升阻比,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500公斤,可以裝載650公斤的燃油和任務設備,使它能同時裝載光電、雷達、電子等偵察系統以及電子對抗設備,實現多手段偵察。
其次,智能控制是無人機的關鍵技術,“天鷹”機採用智能自主控制技術,能實現一鍵檢測、一鍵起飛、自主飛行、自主降落,操縱人員只需短期培訓就可操控飛行。它採用導航、飛控與任務設備的綜合智能控制技術,偵察時能自動搜索和跟踪,對目標實時定位。
美軍無人機戰時頻繁因各種原因墜毀。為此,“天鷹”在加強可靠性設計的同時,更注重安全性。它的舵面、執行控制機構、傳感器、導航設備、飛控計算機、電氣系統都採用雙餘度設計,並通過多餘度智能管理和控制律重構技術,在主設備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備用設備也能實現無人機的飛行控制,保證安全。
“天鷹”裝載了一套多光合一、多傳感器、多光譜的超遠距離成像系統,作用距離可達50公里,內部集成有先進圖像處理系統。據稱,它依靠複合軸控制技術保證超遠距離成像的清晰穩定,以及復雜背景下的高抗干擾觀察和瞄準能力,即使在3000米高度也能清晰辨別出地面的車牌號。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1-14/doc-ifynshev5984255.shtml
美媒:美國將難以打破中國對無人機市場的壟斷
2017.11.11,美國《航空周刊》雜誌網站刊登文章《中國無人機在中東擴散》,稱中國察打無人機已經進入埃及、約旦軍隊,甚至已經開始向墨西哥展示“彩虹”無人機,美國無人機想要打開市場會越來越困難。
圖博館
“雲影”綜合性能僅僅遜於尺寸更大的“全球鷹”,相對美軍現役著名的MQ-1“捕食者”和MQ-9“死神”機,在綜合性能上都佔有明顯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高端無人機。“雲影”的出口,表明中國無人機已經從當初依靠物美價廉的優勢來搶占市場,發展為依靠高技術與競爭者進行比拼,中國無人機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雲影無人機搭配這型導彈可在南海扮演快艇殺手
在2017迪拜航展上展示的雲影無人機由三個成員組成。雲影1配裝高空高清CCD相機和合成孔徑雷達(SAR),可在13KM高空每小時獲取1萬作平方公里的光學圖像情報。
雲影2則配裝全頻段雷達信號偵測設備和通信信號偵察設備,能偵測和定位400KM範圍內所有地面雷達位置和200KM以內的通信信號。
而云影3則是察打一體型,配置合成孔徑轉達和先進光電偵察設備(EO),配合多型先進攻擊武器,能在50KM外執行高空察打任務。
可以說,雲影無人機是把全球鷹的偵察功能和死神無人機的打擊能力結合在一起,且比翼龍系列具有更高飛行高度、更快飛行速度的一種新型無人機,目前國際上類似的也僅有美國的複仇者無人機(即捕食者C型)可以比較(楨:?)。
地面展示的機載武器中,鷹擊9E型小型多用途導彈十分引人矚目。這種導彈採用模塊化導引頭,可在主動雷達末制導、電視制導和半主動激光制導三種導引頭中選擇,其高空射程可達25公里,由直升機攜帶時射程約15公里。
這種導彈,其實是中國海軍直9D型直升機的標配武器,直9D型擁有新型的機載雷達,對60噸以上的小艇能夠在60公里以外發現,攜帶4枚鷹擊9,是敵方導彈快艇的殺手。
雲影攜帶鷹擊9E,可以在更大的活動範圍內,在對海作戰、對地作戰方面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反導彈快艇作戰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目前南海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模仿當年中國海軍曾走的“空潛快”路線,大力引進導彈快艇,妄圖以“狼群戰術”發展不對稱戰力。
但這些導彈快艇無法和中國海軍的056型輕型護衛艦一樣具備較強的防空能力,面對雲影無人機和鷹擊9E導彈的組合,只要被發現,便是死路一條。(作者署名:非著名鍵盤俠烏龍 )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14/doc-ifynstfh8281858.shtml
圖博館
中國最高端雲影無人機亮相迪拜性能遠超美軍捕食者
兩年一度的迪拜航展2017.11.14在阿聯酋迪拜舉行,作為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軍用航空展,一向是非洲、中東和歐洲地區的航空武器買家們最為青睞的大市場。中航組織了強大的參展團隊高調參展,曾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無人機“雲影”首次亮相迪拜,這款性能力壓美國“捕食者”,將再次刷新世界軍貿市場對於中國無人機這一響噹噹品牌的認知。
“雲影”共展出了三種不同的任務配置型號,分別是圖像偵察型、電子偵察型和察打一體型。
“雲影”機長9.05米,翼展17.8米。具有優異的氣動特性,採用小後掠角大展弦比下單翼,V型尾翼、背負式S彎進氣道。雲影”與“翼龍”和“彩虹”等的區別,主要就是三句話,第一,高空高速;第二,參加中等烈度戰爭;第三,既能偵察也能察打一體。
第一,高空高速。高空,則是指“雲影”能夠飛到14到15千米高度,最大速度620千米/小時,是國內同類型無人機的將近兩倍。它之所以具備這一能力,是因為其採用了渦噴發動機,高空高速具有重要的實戰價值,得高飛得快可以很好躲避來自地面的火力威脅;飛得高,攜帶機載武器發射距離也更遠。同時,戰爭中戰機稍縱即逝,為了打擊時間敏感目標,需要攻擊型飛機有較快的飛行速度。
第二,定位於中等烈度使用環境。國內其他一些無人機,主要是在低烈度戰爭條件下作戰,也就是說我方掌握完全的製空權,敵人基本沒有防空武器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使用,這限制了無人機的使用範圍。而“雲影”高空高速無人機在敵人有中近程防空武器條件下也能進行作戰。
第三,“雲影”具有偵察、察打一體雙重定位設計。“雲影”偵察型配備了專門的出口型偵察設備,偵察性能很好,偵察範圍廣。
“雲影”運用十二五國家重點科研成果,在無人機智能化技術領域有很大突破。“雲影”無人機的飛行平台,和它的火控系統,以及機載偵察系統,三者之間實現統一交聯。可以實現自主發現目標、自主決策攻擊,無須無人機飛行員在地面遠程控制,這目前在國內是唯一的。
此外,“雲影”全機複合材料應用率已經達到60%,時整體式複材機翼內設計有整體機翼油箱,裝有佔整機一半的燃油,大大提升了飛機的航程。
圖博館
這就是一枚小型導彈了,而且射出去的這款小導彈找不到目標能返航,可以回收,下次再合使用。由於採用以存儲/發射管,不僅方便使用等,也利於儲藏,據說貯存期可達10年,以目前的技術進步,10年之後保證有更好的型號,到期直接退役了。更重要的是,擁有20次的使用壽命。如此一來,非常有利於減少使用成本,平時也可以大量使用。
從公開介紹看,它主要採用車載方式,至於徙步便攜,也許可以更合適的型號。按展會時的介紹,已經列裝我軍了,可惜沒有任何照片為證,後來國內展會時,大家才明白原因:原來經過改進之後,發射系統可以收起來,藏內車體內,多外表上看,它與普通車輛沒有區別。
每輛偵察上,可以安裝多個發射管,不止於3個,這樣兩種不同型號的CH-901型可以混編。先發射無人機型偵察,一旦發現目標踪影,可以再發射巡飛彈進行定點清除了,對於個單個目標,不值得招呼砲兵等單位,一枚巡飛彈夠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14/doc-ifynstfh7839914.shtml
圖博館
中國又搞出黑科技:導彈找不到目標能返航下次再用2017.11.14新浪軍事
為了快速掌握敵情,各式各樣的無人機得到廣泛的應用,各國都在進行許多開拓性的研發。中國也進行自已的償試,那麼又搞了什麼新技術?類型不少的,其中之:CH-901型,原本歸類為:無人機,後來改為:巡飛彈。
2012年時,第一次在珠海航展上公開時,只是一款小型無人機,沒有引起人們注意,主要是沒什麼特點,等到2014年,再次在同一展會推出時,樣子完成變了,它竟然被裝入發射管中,為此原本平直的固定機翼變成活動式,可以整體轉到180度,與“機身”融為一體,所以發射管近於正方型。
2016年初,在國際展會上出現時,又變樣了,機翼分成兩個部分,收縮到機身內。這時它也改稱為:無人機作戰系統,按當時公開介紹,系統全重45公斤,由3架無人機,一個三聯裝存儲/發射管和一台作為控制體系的筆記本電腦。該系統可由單兵攜帶,也可用小型車輛搭載。其機長1.2米,全重9千克,最高時速150公里,飛行半徑15公里,留空時間120分鐘。由於選用電動發動機具有“低噪音”特色,有利於隱蔽,可無聲無息的在戰場上活動。
如此一來,解放軍偵察裝備另闢蹊徑,可以把無人機變火箭彈打也去,更重要的是,遇上目標直接砸下。因為它實際分成為兩個型號:無人機型,巡飛彈型,前者為偵察型,可以攜帶小型搜索跟踪攝像機,可以搜索2千米內的目標。
巡飛彈型,在外觀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增加了一個戰鬥部,可以用於攻擊目標。由於增加戰鬥部重量,那麼可以會影響到飛行速度時與續航時間,但是這個代價值得付出。從其即可偵察,又能攻擊目標的特點,歸類為巡飛彈也算合適。只是沒有談及其戰鬥部有多大,估計在一公斤左右,對付工事也許差點,但是殺傷人員夠用了,僅提及命中圓概率誤差小於5米,基本可以保證對人員進行精確殺傷的要求了,也可以破壞雷達天線之類低防護目標。
圖博館
白俄首次試射中國A300制導火箭彈射程300公里
俄“軍工聯合體”報導,白俄羅斯宣布2017.10.26進行了“波羅乃茲”火箭炮試射,“波羅乃茲”是中國航天科技研製的火箭炮系統與白俄自製的MZKT重型越野車底盤結合的產品,在A-200火箭基礎上,採用滑翔增程技術研製的A-300射程可以延伸到300公里。
白俄稱,這次試射是在近似實戰條件下進行的,驗證了這種武器系統的獨特性能,2枚火箭彈準確擊中了各自的預設目標,這表明經過現代化改裝後,“波羅乃茲”的技戰術性能、射程和精度已經達到要求。
火箭彈落在距離靶標紅旗10米之內,因為沒有安裝戰鬥部,火箭彈直接扎在地裡,僅濺起了一些泥土,300毫米火箭彈如果安裝戰鬥部,殺傷半徑是要大大超過10米的,所以目標無疑可以算是已經被消滅
A-200火箭彈採用了2級火箭發動機設計,而A-300則利用高空滑翔進一步增加射程,而命中精度問題,則通過使用衛星制導來解決,這是一種可以用來消滅敵方大範圍內分散部署目標的有效武器
如果要對付具備“愛國者”之類反導系統掩護的重要堅固目標,則可以使用具備彈道機動能力,可攜帶重型戰鬥部的M20彈道導彈來攻擊
回應
300公里射程只是國際規定,導彈和火箭出口的最高限度,自用的不受這個限度限制。300公里圓概率誤差十米,也就是巡航導彈。不知那些相同中國在陸地做對手的人,看到此有何感想?
這玩意成本 可比彈道導彈便宜多了 一打一大片 看看灣灣有多少愛國者能攔截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0-27/doc-ifynhhay5997195.shtml
圖博館
而且,轟-6K展現出來的性能優勢不僅僅是電子戰方面,同時在低空突防方面。根據央視在採訪中國空軍轟-6K飛行員時候的採訪稱,曾經在某個特定區域進行超過30分鐘的超低空飛行,飛行高度之低,甚至透過座艙觀測窗連地面行人的一舉一動都能看得清楚,這個高度已經在50米以下。這已經不再是飛行員個人技術的體現,而是整個超低空地形匹配跟踪系統的作用了,可以存儲特定區域的高程和地理特點,並展開突防。飛行員只需要按照存儲的數據對照飛行就可以,極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操作負擔。否則,連續超低空30分鐘後,人高度緊張是很容易出現疲勞的。而且這套超低空地形匹配系統是集成到轟炸任務管理平台中,在這個平台上會顯示,敵方防空陣地位置,我方計劃突防路線,我方實時動態等等參數,這才是現代化轟炸機區別於傳統轟炸機最明顯的不同。
正因為內在的性能的提升,使得解放軍可以越來越自信的對外展示自己的轟炸機部隊。在僅僅在2016-2017年上半年,解放軍就組織做個批次轟-6K搭配轟-6D輪番進行遠航訓練。尤其是當日、韓計劃部署“薩德”和“陸基宙斯盾”後,轟-6K更是展開了多樣態的訓練,不僅僅只是戰略威懾,還展開了利用機載KD-20空射巡航導彈模擬打擊“薩德”系統的演練。由於KD-20的射程可達1500公里以上,可以直接打擊到部署“薩德”等系統核心的腹地縱深區域,使得轟-6K可以隨時震懾潛在的外敵,成為一代保家衛國的利器。(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湊合著用吧
在現有條件下,中國軍工人把轟6平台的潛力挖掘到極致
H6只能說是維持大國空軍飛行員隊伍全面而存在的,就從這點上,中國做的是很對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0-01/doc-ifymmiwm2972001.shtml
圖博館
解放軍新改進的轟6K落後?美專家要打開天窗說亮話2017.10.1新浪軍事
一談起轟-6K轟炸機,其實是一款頗受爭議的機型,甚至很多人認為其在21世紀,生來就是一款“落後”機型。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分為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目前,中國官方消息中稱呼其更多的為“戰神”,一般會把它劃歸到中遠程轟炸機範疇內。橫向來看,全球同時保有中遠程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中;縱向看,21世紀以來,真正完全自主建造重新轟炸機也只有中國,俄只不過是利用舊部件組裝圖-160,生產線還未完全恢復。因此,轟-6K並算不上落後。
同時,轟-6K所展現出來的其內在先進性,已經得到更多方面的肯定。美國蘭德公司的分析專家內森·博尚·穆斯塔法加在《飛往中國南部海區的轟炸機》分析說,轟-6K儘管機體上是來源於俄式圖-16,但是機載設備已經接近於美軍上個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水平。尤其是中國空軍也在不斷測試新的作戰態勢,例如電子乾擾與壓制等“制電磁權”爭奪方面。這一點可以通過中國空軍近期對外披露的轟-6K上搭載的天線可窺一面。
這種特殊天線天線其實也曾出現在美軍的類似機型類似機型上,美軍的EF-111A就有這樣的採用幾個可以旋轉的喇叭天線,可以覆蓋VHF波段上的頻率,而且利用平板天線還可以接收雷達特徵信號。而轟-6K的平板天線都已經改成了機身上的貼片天線,所以同樣可以完成針對電子作戰任務。美軍曾經使用EF-111A對伊拉克、敘利亞的防空系統進行干擾,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根據美專家內森分析稱,如果中國樂意,可以派遣轟炸機群直接飛抵任務海區,而周邊的雷達上會一片雪花,這個時候其實根本不用開火,就展現出絕對的強悍實力。這其實就是一種“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手段,不需要打你,只需要展示絕對實力。
對於電子戰來說,並不僅僅是大家想像的必須每次要出動電子戰飛機進行護航才算數。實際上我們現在出動“高新”系列電子偵蒐機,最主要的作用不是乾擾而是“搜信號”;只要你掌握了對方的雷達信號特徵和頻譜特點,就可以編制針對性的干擾的方案並存儲到轟-6K的干擾機上,只需要根據不同空域可能存在的敵方設施選擇不同的干擾方案,其餘工作就是調整天線和強度的問題了。
圖博館
目前最常用複合製導系統包括主/被動雷達製導系統、主/半主動雷達製導系統、被動雷達/紅外成像製導系統、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其中發展最為迅速就是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原因主要是這兩種制導系統工作頻率較高,目標探測精度較高,可以對目標進行細節描繪,從而得到更多目標信息,其中毫米波制導系統探測距離更遠,範圍更大,能夠得到目標距離信息,可以直接進行火控解算,而紅外探測系統精度更高,可以對抗電磁干擾,兩者相結合提高系統制導精度和抗干擾能力,特別重要的這兩種制導系統具備良好反隱身性能,現代隱身作戰飛機、導彈隱身設計主要針對厘米波雷達,對於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效果較差,所以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反隱身、抗干擾能力較好,是發展熱點,美德等國末敏彈就採用了這種制導系統。
不過現代電子乾擾系統也在發展之中,能夠干擾雙模製導系統的技術手段已經出現,所以現在美國等國家又在研製三模製導系統,例如美國聯合空地導彈就採用了毫米波、紅外成像、激光三模製導系統,對地面目標探測能力、精度、抗干擾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根據精確制導系統發展趨勢,中國也開展了複合制導系統研究,在新世紀實現了技術突破了,先後發展了多型複合製導系統,包括紅外成像/激光復合製導系統、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等,這些系統已經在精確制導武器上面得到運用,例如中國CM-506KG精確制導炸彈就配備了這樣複合制導系統,另外中國第二代末敏彈則採用了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它採用了155毫米加榴砲發射,整體性能已經達到當今先進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在精確制導領域遲遲沒有取得突破,已經選擇從中國引進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
在這些雙模製導系統基礎上,中國還在研製更加先進多模製導系統,預計這些系統將和美國新一代製導系統一樣,採用毫米波、紅外成像、激光等多種制導系統,探測能力更強、精度更高、抗干擾更強,這些系統配備在國產精確制導武器上面,可以進一步提高這些武器打擊能力,從而增強我軍作戰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23/doc-ifymfcih3526770.shtml
圖博館
俄軍裝備最先進複合制導系統卻原來是從中國引進的2017.9.23新浪軍事
進入新世紀,美國等西方國家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批量裝備部隊,有的還投入實用,中國也在國內外防務展上面展出這樣武器,但是俄羅斯方面這樣武器卻遲遲沒有露面,已經成為製約俄軍作戰能力一個瓶頸。
限制俄研製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主要因素就是信息技術落後,新一代精確制導系統發展滯後,其中一個明顯例子就是俄最先進毫米波/紅外成像複合制導系統就需要從中國引進。
我們知道精確制導武器優點就是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作戰效能比普通武器要高的多,迅速成為現代戰爭主要打擊手段,當然有矛也有盾,抗擊精確制導武器干擾手段也在發展之中,現代精確制導干擾手段已經原來干擾物、煙霧等簡單手段發展到光電壓制、硬殺傷等多種手段,在這種情況原來單一模式或者頻率制導武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場要求,這樣複合制導就出現了。
所謂複合制導技術就是使用兩種不同類型製導系統,獲取目標不同頻率特點信號,然後在後端信號/數據處理進行信息融合,從而得到目標詳細信息,讓導彈能夠準確擊中目標,複合制導系統與單一制導系統相比,它提高了末制導系統探測能力,包括探測距離和範圍,尤其重要的是提高了導彈抗干擾能力,只要有一種制導系統工作,導彈仍舊能夠擊中目標,因此導彈能夠在激烈對抗環境下執行作戰任務,整體效能得到增強,不過複合制導系統技術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導彈狹小彈頭之內要安裝多種制導系統,對於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要求較高,現在復合製導系統結構有兩種;分離式和綜合式,分離式每個探測系統都有自己天線,在後端進行融合,實現起來難度較小,但是缺點就是系統體積較大,綜合式就是採用共孔徑,它能夠同時接收不同製導系 信息,然後進行綜合,系統體積相對較小,適合較小導彈內部安裝。
圖博館
美軍目前對其的採購需求也沒有特別多,只停留在百餘架左右的規模,也就說並不打算將其作為全面取代專業攻擊機的機型,而只是在需要進行類似任務的地方提供一定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
當然這種輕型飛機面臨的對手也一般沒有什麼很強的防空火力,使得該機在正確運用的時候,往往也不會遇到強敵的襲擊。
不過在當下看來,美國空軍對於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輕型攻擊機項目雖然在穩步推進,卻一直顯得不甚上心——對美國空軍而言,受其軍種意識的濃郁以及長期以來只追求高精尖先進戰機的思路影響,當下美軍最希望獲得的仍然是盡可能多的F-35及其所具備的非接觸、防區外打擊能力,而支援陸軍作戰的近距離空中支援這種危險的臟活累活不管陸軍有沒有需要,至少美國空軍自己是看不上的。
實際上,退役A-10的提案在美國空軍內部早已幾次三番提出,最終幾次三番要對其進行延壽,與其說是美國空軍的需要,不如說是陸軍的強烈要求甚至是“威脅”。因此這個看起來缺乏關注的攻擊機項目,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照顧陸軍的情緒而存在的。
但在其他國家,受限於經費、產能以及實際威脅的考慮,很多空中力量對於攻擊機的需求其實還是相當迫切的。比如俄羅斯空軍,根據目前在敘利亞上空持續作戰的實際情況看,蘇-25SM在敘利亞仍然經常要使用240毫米重型火箭彈對各種地面目標進行突擊打擊,也就是說,傳統強擊機的職責到了今天,實際上仍然沒有過時。
當然,這種保留,同樣也和俄羅斯空軍新型戰機數量有限,有限需要滿足防空需求和大航程的遮斷轟炸任務,而將同樣“臟活累活”的近距離對地支援交給皮實耐用的飛機來幹。
對於先進戰機同樣不夠用的中國空軍而言,美俄兩國在近距支援上的這種追求經濟實惠的思路,顯然也是值得我們藉鑑的。【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施洋】
回應
黴鬼在國內養了一群狗編,不時的給國人洗腦。
反正無論美國人做什麼,國內都有人鼓掌喝彩。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9-11/doc-ifykusey7642238.shtml
圖博館
再加上這些提供近距離支援任務的飛機往往都是“遠道而來”,B-1B提供支援任務時往往是飛行了幾千公里才抵達戰區的,長途飛行加上空中加油也讓這些支援行動雖然只是投擲炸彈,成本卻高到不知哪裡去了。按照美國空軍的設想,未來F-35將全面取代F-16、A-10執行近距離任務,其成本自然會進一步水漲船高。
至於無人機,雖然其成本一度比正規戰機便宜許多,但其遠程操控的特點使得戰場上空的戰機密度並沒有獲得增加,加上早期“捕食者”級別無人機攜帶的彈藥無論數量還是威力都都嚴重不足,後期的“收割者”在載彈量提升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造價。考慮到無人機為了長航時的飛行性能,往往犧牲了飛行速度,在“及時抵達戰場”這一方面往往難以達標。加上無人機往往被空軍視作有人機的信息和火力延伸平台,而並非協調指揮空中支援任務的中心機構。
當然包括美國空軍,都會有人提議讓A-10在延壽後繼續承擔這些任務,畢竟這些任務的難度,讓A-10來負責是綽綽有餘,但是一方面A-10已經老邁到不得不退役的程度,另一方面,A-10作為一款近距離空中支援的攻擊機,本質上與蘇-25等其他攻擊機還有相當的區別:
蘇-25是一種強化防護能力的普通攻擊機,實質與“美洲虎”、“狂風”甚至強-5一樣,其任務的拓展主要取決於其掛載;而A-10則是一款圍繞30毫米轉管航炮設計的飛行平台,在冷戰時期,面對蘇聯坦克海的轉管炮還是生逢其時,但在當代對地支援任務已經不需要這種武器時,這杆大砲就成了他的負擔,無論到哪兒,A-10那貫穿前部機身、後坐力、重量都巨大的GAU-8轉管炮以及為了這門砲所付出的各種設計上的代價都是其扔不掉的。
因此,美國空軍對於一種具備戰場觀測和指揮能力,造價便宜、飛行速度比無人機高、同時擁有一定能力載彈量的“戰場飛機”的需求就十分明顯了。當然,當代的戰場飛機對精確制導武器等武器的要求是一貫的,因此在本次美國空軍的測試之中,投擲激光制導炸彈已經成了一項基本的需求和測試科目。按照美軍的需求,500磅的航空炸彈、空射火箭以及輕型的導彈都是其必備的武器裝備,而根據幾架投標商的產品,其武器載彈量則大多數在1500公斤左右,打擊能力只能說相當於一架大型無人機。
圖博館
當代空中作戰中的對地戰術打擊任務,包括了從強擊機承擔的近距離支援作戰到縱深戰場遮斷在內的多種任務。在冷戰末期的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裝備的對地攻擊機型中,大致包括以A-10、美洲虎為代表的前線近距離空中支援攻擊機、以F-4E(80年代末期為F -15E)、F-16、“狂風”IDS為代表的多用途戰鬥機以及以F-111為代表的執行戰場遮斷任務的戰鬥轟炸機;同時代的蘇聯空軍,也差不多按照相應的級別依次配備了蘇-25、米格-27強擊機,蘇-17/22戰鬥轟炸機以及蘇-24重型戰鬥轟炸機。
時至今日,俄羅斯空軍新一代的蘇-25SM、蘇-30SM和蘇-34的機隊組合,依然相當完整地繼承了這一套打擊系統;而美國空軍的體系看起來則更加“高效”一些,他們用F-16和F-15E(未來是F-35)向上兼容了F-111的遮斷任務,同時一直試圖讓這兩種飛機向下把A-10的任務也給兼容了(到F-35這一代,這個兼容的設想算是真正實現了)。
這種“兼容”本質上屬於減員增效的一種,是讓任何管理人員都很難抵制的巨大誘惑,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一兼容卻長期遭到美軍的抵制,原因除了A-10所特有的強防護、重火力等一系列特點外,另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美國空軍其實希望盡可能保證在前沿待機實施空中支援的戰機數量,而這要求戰機本身在成本和運行費用上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實際上,由於現役的A-10數量短缺,美軍很多時候進行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已經交給了F-15E、F-16等一系列多用途戰鬥機甚至B-1B這樣的戰略轟炸機。這類戰鬥機由於本來就是“兼任”近距離支援任務,加上其飛行速度快,理論上減少了戰區內需要的戰機數量,看起來確實是“減員增效”,但反映到被支援的地面部隊身上,就是支援任務實際上的不及時和“不給力”。
我們在各種諸如“使命召喚”一類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裡體會到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一般都是在順手掏出激光引導設備或者乾脆在望遠鏡裡下達命令,幾秒鐘之後屏幕之外的空中支援就會投下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彈,精確命中你引導他們要打擊的目標;但在現實環境中,美軍在治安戰環境下遇到的空中支援一般都需要漫長的等待。
對於治安戰中的美軍而言,十幾分鐘的等待已經算是比較快速的了,很多時候,空中支援要在申請提出之後三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之後才會抵達。雖然在長久的等待之後,一發一千磅航空制導炸彈從天而降把目標所在的小土樓一下子炸沒的感覺讓美軍士兵們如釋重負,但到底有沒有取得可靠的打擊效果,其實誰都沒有底。
圖博館
美軍為何採購輕型攻擊機追求經濟實惠值得中國借鑒2017.9.11新浪軍事
日前,美國空軍正式宣布,本國的輕型攻擊機項目的第一輪選型試飛在上月底結束,好幾款看起來很先進的螺旋槳攻擊機和一款看起來不那麼先進的噴氣式攻擊機的這場競爭,在上有大批量五代機,下有大把攻擊無人機的美國空軍裡,“戰場飛機”存在的意義究竟如何,而對於其他大國而言,輕型攻擊機的前途又在哪裡?
本周傳出消息,美國空軍部長證實,美國空軍輕型攻擊機的第一輪測試已經在上個月月底在新墨西哥州霍勒曼基地結束。接下來,美國空軍還將對各種機型進行測試成本和表現的相關報告,並決定是否要將這些飛機投入更接近實戰環境下的戰場測試。
目前參加美國空軍輕型攻擊機選型的共有4款機型,其中三款是使用單台渦槳發動機的螺旋槳飛機:A-29“超級巨嘴鳥”、AT-802L“長劍”和AT- 6“狼獾”,另外一款則是使用噴氣發動機的“蝎子”攻擊機。
這幾款飛機在尺寸、起飛重量上都和美國空軍曾經使用的OV-10“野馬”戰場監視飛機頗為接近,再加上這一項目標準的稱呼之一就叫“輕型攻擊/武裝偵查機”(另一個則是“輕型空中支援飛機”),這款飛機的用途和定位實際上也差不多定下來了。
對於當代美軍而言,這種“戰場飛機”的前身也就是OV-10早在1991年海灣戰爭後就退出現役,美軍也已經很久沒有裝備這種級別的飛機了。而按照傳統的技術理論,隨著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的發展,這類飛機原本應該是躺進歷史的棺材裡再釘上一圈釘子的存在,怎麼在今天就忽然“詐屍”了呢?
不久之前,觀察者網的另一位專欄作者席亞洲曾經詳細論證了所謂“強擊機的謝幕”,介紹了包括A-10所代表的強擊機退出各國空軍作戰序列的時代和技術原因,從單件武器來看,A-10本身的確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一款機型,但如果將各種攻擊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所謂強擊機的角色是在當下是否有必要,不同國家又需要什麼樣的攻擊機,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話題。
圖博館
美稱中國展示新型無人機偵察範圍廣可實施自殺攻擊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2017.7.31發表題為《來看看中國的新型6旋翼無人機和自爆無人機》的報導稱,作為解放軍建軍慶祝活動的一部分,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在舉行一系列令人興奮的展覽,讓人們可以一睹解放軍的新型自行火砲、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發射車和可能最值得注意的戰術無人機系統。
首先,官方確認解放軍正在使用CH-901巡飛彈。這種短程小型無人機在2016亞洲防務展上首次公開展出。它是一款20磅(約合9公斤)重的固定翼無人機,飛行速度為每小時9至90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它裝有一台電子光學攝像機,可對1.2英里範圍內目標進行偵察。在必要情況下它能撞向敵方目標,引爆機載彈頭。它類似於美國航空環境公司製造、用於特種作戰的“彈簧折刀”式無人機。在軍事博物館,CH-901的發射裝置安裝在一輛4×4型裝甲車上。該裝置裝有8個CH-901發射管,以及另外4個較細的用於發射更小型固定翼偵察無人機的發射管。CH-901巡飛彈發射車很可能被用於支援特種作戰或兩棲及空降部隊等輕裝部隊,這些部隊不能總是得到常規的空中和火砲支援。
另一輛4×4型裝甲車上搭載了一種更有趣的東西:3架大型6旋翼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採用可折疊的螺旋槳支架,安放在可從裝甲車後艙門拉出的抽拉式收納架上。該機高約4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翼展約6.5英尺,機身上裝有一台大型半球式攝像機。
根據其他類似尺寸的六旋翼無人機的性能來判斷,這種偵察機的航程約為6-9英里,飛行高度超過3000英尺,最高時速為50英里,電池容量足夠其飛行1小時。這樣的配置表明,這種無人機很可能部署於營連一級,用於通信和偵察。
在六旋翼無人機搭載車旁邊是另一種設計有趣的戰術無人機系統。這是一種翼展2米的飛翼無人機。朝下的電動推進器說明它可能是一種擁有垂直起飛和常規飛行能力的傾轉旋翼無人機。這種假定的傾轉旋翼戰術無人機也很可能由另一輛4×4型裝甲車搭載。
報導認為,這些展品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更廣闊展望十分契合。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8-02/doc-ifyinvwu4627348.shtml
圖博館
美軍是否有能力在30分鐘之內清除上萬門火砲2017.6.12新浪軍事
美軍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能力一直獨步全球,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多次實戰表明,實力強大的美國海空軍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摧毀一個中等國家的防空網絡以及高價值軍事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美軍還沒有完成過對集群分佈式地面火砲等普通目標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在特定的作戰條件下,美軍是否有能力在極短時間內清除集群分佈的地面火砲?
就目前美軍的裝備水平來看,美軍完全有能力在30分鐘甚至更短時間之內完成對上萬門地面火砲的清除工作,不過這個工作需要多型裝備同時動用才能完成。具體說來,電子戰飛機、戰略轟炸機、巡航導彈是主要的參戰裝備,而且需要密切配合。
在戰爭中,反砲兵雷達可以快速地確定敵人發射砲彈的陣地位置,並指揮反擊火力進行摧毀,這讓那些指望採用“打了就跑”策略的敵人嚐到了苦頭。在美國陸軍中服役的近距離AN/TPQ-36“火力發現者”雷達對火砲和火箭炮的有效測程分別為約15和24公里。測程更遠的TPQ-37雷達作為TPQ-36雷達的補充,主要用手探測射程在30公里以上的增程火砲和多管火箭炮系統。據稱,從探測到摧毀,理論時間僅為8秒。這里特別提一下末敏彈,末敏彈是一種針對地面裝甲集群的範圍殺傷式彈藥,其毀傷精度、毀傷範圍以及毀傷效果都相當出色。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空軍僅使用2枚CBU97末敏彈就摧毀了伊拉克一個裝甲師半數裝甲車輛,在JDAM彈藥、巡航導彈的配合下,100枚末敏彈完全可以在瞬間毀傷上萬門火砲並消滅其火砲手。(作者署名:無悔的軍旅人生)
回應
跪舔的,美軍30分鐘內能清除上萬頭豬嗎?
小便是標準美國粉呀,伊拉克戰爭美軍兩枚末敏彈干點半個裝甲師的戰績你是從野史裡聽到的嗎
他從他娘肚子裡聽說的。
朝鮮會傻到一萬多門火砲都放在一個陣地嘛!小編你去吃翔吧!再說朝鮮還會把一些火砲隱藏在山洞!
美國有沒有能力30分鐘毀滅10門大砲,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像朝韓之間這樣的對立狀態,又不能使用核武器。美國不敢也沒有能力毀滅10門大砲。10萬門大砲三十分鐘毀滅,那麼也就是每分鐘3333門大砲。可是呢每分鐘大砲可以發射一發來算的話,那麼大砲被毀的同時,韓國就會受到97000-94000-93000發每分鐘的打擊。所以他們負擔不起因此而致使韓國的人員損失。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2/doc-ifyfzhac1446843.shtml
圖博館
中國出口PLZ45火砲被曝在中東實戰五分鐘殲敵600人2017.6.14新浪軍事
砲兵是戰爭之神,哪怕在“空軍制勝論”盛行的今天,威力巨大的地面炮火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火力支援。中國作為陸軍傳統強國,同樣擁有強大的砲兵部隊和火砲技術。新式火砲不僅廣泛裝備解放軍部隊,更出口到了國外。
作為“土豪國”的沙特,在外購武器上十分的不差錢。土豪們就購買了一批中國的PLZ45式自行榴彈砲和配套的彈藥補給車、指揮車等設備。PLZ45是PLZ05外貿。
在近年來沙特和鄰國武裝爆發的戰爭中,中國的PLZ45成為了其最為可靠的火力支援武器。其採用的45倍徑155毫米重砲採用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竟然達到了50公里。得益於高度的自動化設備和配套保障車輛,在反砲兵作戰中,PLZ45可以在8秒內鎖定敵人的砲兵陣地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射程進行火力反制。得益於自動化底盤,PLZ45可以打完就走,防止敵人利用類似的手段進行反擊。整門火砲的乘員為5人。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對沙特與鄰國武裝作戰的文章稱,沙特部隊十分欣賞PLZ45的超高效作戰能力和威力。每當部隊作戰受阻時,前線部隊指揮官最關心的就是PLZ45火砲在哪,並且命令砲兵部隊立即把這種中國火砲開上來進行火力覆蓋。比如在一次城鎮爭奪戰中,沙特一線軍官直接對砲兵營中校下令,立即把PLZ45開入發射陣地進行支援。後來,PLZ45直接用速射覆蓋了對手陣地,對手600名守軍在五分鐘的猛烈砲擊後徹底灰飛煙滅了。當然了,因為沙特軍隊自身的很多問題,哪怕是購買到了中國、法國等很多國家的新式武器,也難以取得戰爭勝利,但這些重型裝備的確在一些戰鬥中給予了對手很大的打擊。
科威特的砲兵對PLZ45一個頗具人性化的設計很感動。中國設計師針對中東地區的高溫環境,刻意在中東外貿型號中添加了空調設備。這很有利於乘員堅持長時間戰鬥。(作者署名:軍事家)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4/doc-ifyfzhac2137081.shtml
圖博館
而從當時報導中提供的各種信息可以推測,報導中的這支部隊是一個新型的合成營,營領導可以近乎實時獲得偵察彈傳回的前沿信息,並能夠迅速指揮砲兵分隊實施精確打擊,未來該營的這種偵察方式很有可能在全軍範圍內推廣,從而使得解放軍擁有一種全新的偵察手段,這種堪稱“戰場神眼”的大幅提升戰場感知能力。
特種偵察砲彈其實有很多種,但其外形結構都和正常砲彈相似。 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電視偵察砲彈和和視頻成像偵察砲彈
電視偵察砲彈是指砲彈上裝有電視攝像機和發送信號的裝置,可拍攝敵方陣地圖像,以視頻信號傳給發射機發射,經陣地接收裝置轉換為電視圖像在顯示器上播放,從而獲得敵方陣地和軍事行動的直觀戰況。
這種砲彈發射到預定地區上空後,起爆索便打開降落傘,拋射系統將攝像機、發射機、天線等拋出,並使其懸吊於降落傘下方。
視頻成像偵察砲彈的基本工作原理與電視偵察砲彈相似,但不同的是它安裝有光學傳感器和電子掃描裝置,利用彈丸向前飛行和旋轉,使彈載傳感器對飛越的地形進行掃描。 飛行期間地面設備可對其進行精確跟踪和控制,就如同操控一架微型無人偵察機。
目前美軍已裝備部隊投入使用的是裝在155 毫米榴彈砲上的TV/BDA 電視偵察砲彈和視頻成像偵察砲彈。 前者在砲彈上安裝了一台視頻攝像機,能夠在空中懸停5分鐘,作用距離可達60千米,如安裝紅外線或激光攝像機,還可以在夜間對敵實施偵察。 後者在彈上裝有光學傳感器、機械和電子裝置,在這種砲彈上還裝有GPS 接收機,在其飛行期間地面設備可對其實施精密跟踪。 這兩種砲彈可以為指揮員提供一種在間瞄火力系統射程內進行實時目標偵察和進行戰鬥毀傷評估的可靠手段。 (作者署名:迷彩派)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27/doc-ifyfqqyh8744673.shtml
圖博館
解放軍打出這枚特種彈為何比齊射上萬發砲彈都重要2017.5.27新浪軍事
在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和未來戰爭中,信息都將是取勝的關鍵要素。 可以說,誰能獲取信息,奪取信息優勢,誰就可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以往戰場偵察中,主要依靠衛星、飛機、雷達和特種兵、但隨著近年航空技術、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無人機脫穎而出。 不過,由於無人機普遍系統龐雜,戰場突防能力受限,所以存在一定“軟肋”。 這時,一種造價更低廉、突防能力更強的戰場偵察新裝備——特種偵察砲彈,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
這種砲彈可以通過攝像機、傳感器等電子設備在師、旅級砲兵近程作戰中,用於戰場監視、偵察和戰鬥毀傷評估。 是一種集彈藥技術、視頻成像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於一體的特種彈藥。
(圖)解放軍特種偵察砲彈
相比於其他偵察手段,特種偵察砲彈具備遠程偵察、電子乾擾、定點毀傷等戰術優點,但其結構要求要比常規彈藥的結構複雜,尤其是其內部的部件,如傳感器、攝像儀、信號發射器等,在隨砲彈發射到目標空域實施空中偵察時,要承受巨大的衝擊過載。
這個問題也是特種彈研製過程中最難攻克,也是最為關鍵的技術環節。 不過,中國科研技術人員經過鑽研,終於攻克包括這一技術難題在內的諸多難關。 現在大量的特種砲彈已經裝備到部隊中顯示出巨大的軍事效益。
在2016年下半年的報導中,《解放軍報》就曾報導了39集團軍某旅某營砲兵分隊在演習中著重演練在戰術背景下,使用特種用途砲彈奪取戰鬥最終勝利的內容,報導中提到的特種用途砲彈就是特種偵察砲彈。
圖博館
殲-16之所以得到我國空、海軍高度重視,主要是它是一個對地、對海精確打擊整體項目。不但殲-16載機本身的雷達、火控、航電、飛控等系統均是專門圍繞多用途性展開的設計,其配套精確制導武器的研製也保持同步進行。
在殲-16原型機試飛階段,就出現了其掛載類似美軍JSOW的防區外攻擊武器照片。推測該防區外制導武器彈倉也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裝載集束炸彈子彈藥、傳感器引爆武器子彈藥、鑽地彈彈頭等不同載荷,適用於人員殺傷、裝甲目標殺傷、堅固目標摧毀等多種任務要求。
同時,該武器最大射程有望超過60千米,如果加裝推進系統,射程可超過200千米,足以在防區外發射。與該型武器類似的國產隱身防區外武器布撒器已在去年珠海航展上亮相,並顯示可裝置推進系統。
我國新一代投擲距離超過30千米(已在野戰防空武器射程之外)的1000千克級別激光制導炸彈、北斗衛星制導防區外滑翔炸彈,指示距離可達100千米的新一代光電目標指示吊艙,新一代激光目標只是吊艙等精確制導武器系統也已在近年各大防務展上亮相。相信這些外貿型武器的自用型號離裝備我軍亦不遠矣。
我軍還在開發類似美軍JASSM、德國“金牛座”的隱身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目前所有這些新型空地導彈、制導炸彈應該已隨著殲-16的批量入役而裝備或接近裝備空軍。未來,飛豹、蘇-30等較老型號戰術攻擊機有望通過軟件升級,也具備掛載這些新型彈藥的能力。
在強五強擊機全部退役後,我軍戰術攻擊機將逐步形成以殲-16戰鬥機為核心,飛豹、蘇-30等戰機為主體的較現代化陣容。相對二代機數量還很龐大的殲擊機部隊,戰術攻擊機部隊已率先進入“全三代機”時代。硬件建設逐步跟上的同時,我軍海空軍戰術打擊航空兵還需加強實戰化訓練、研習新訓法和戰法。在空地一體打擊體系建設方面,我軍的短板效應比裝備更明顯,更需要加快赶超步伐。(作者署名:百戰刀)
回應
這小編真能噴,看航展防務展就知道,國產彈藥種類實在太多了,隨時可以拿出來。例如大狙,每個廠都展示其設計,實在多,軍方也只能選擇性能優秀的來列裝。
為什麼每次演習中飛機對地攻擊都只是用火箭彈呢,不管什麼飛機,只要對地攻擊,就是火箭彈。
打火箭彈是其中一個訓練科目西方國家也有。美國人的F-16也打火箭彈。至於你說演習只打火箭彈嘛……你只從新聞看演習嗎?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5/doc-ifyeimqc3965168.shtml
圖博館
KD-88有效射程超過220千米,戰鬥部重量為280千克,數據鏈通信距離超過220千米,主要戰術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和接近美國的AGM-84H/K增程斯拉姆導彈水平,超過俄羅斯KH-59M2E空地導彈。但與目前國外先進的防區外攻擊武器如美國的JSOW、JASSM、法國的阿帕奇等相比,KD-88彈體沒有隱身性,容易被對方發現攔截;沒有採用模塊化彈艙設計,不能靈活方便地換裝不同彈藥,攻擊不同目標。
海軍戰術攻擊機使用的國產空艦導彈有鷹擊-83、鷹擊-91A兩種型號。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主要由轟-6G掛載使用。鷹擊-83分為雷達製導型、紅外成像製導型,其中紅外成像導引頭可以提供10千米以上的探測距離,可以讓導彈具備攻擊小型、機動目標的能力。鷹擊-91A射程不及鷹擊-83,在100千米左右,但其超音速飛行能力大大縮短了攻擊時間。
海空軍戰術飛機共同使用的還有一型反輻射導彈——鷹擊-91。該導彈與鷹擊-91A均根據俄KH-31導彈研發而來,為超音速反輻射導彈。鷹擊-91/91A導彈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射程較近,攻擊方式單一,已跟不上現在防空網抗擊反輻射導彈技術的發展水平。
在精確制導炸彈方面,目前我軍公開亮相的有LT(雷霆)-2/3型500公斤級激光制導炸彈。LT-2投擲距離為10千米,導引頭為較老的“風標式”;LT-3投擲距離為24千米,採用陀螺穩定激光導引頭。LT-2性能與美軍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相當,是我軍當前主要裝備的激光制導炸彈。
激光制導炸彈結構簡單、威力大、成本低,但是機動能力較弱,攻擊運動目標能力有限,防區外攻擊能力也有限,還易受天氣乾擾,不能全天候作戰。衛星制導炸彈可全天候作戰,不受天氣乾擾,但目前我國衛星制導炸彈多為外貿型號,基本沒有自用型號公開亮相過。
我軍裝備的製導炸彈不但型號單一,而且均未裝備滑翔套件,基本不具備防區外投擲能力。這使得掛載激光制導炸彈執行任務的戰術飛機得冒著敵方防空火力投彈,危險係數大大增加。
反觀美軍,JDAM衛星制導(GPS)炸彈已使用多年,JSOW、JASSM等隱身防區外精確制導彈藥層出不窮。無論彈種豐富性、模塊化、作戰效能等都遠超我軍。
殲16戰機項目帶動國產製導彈藥發展
可以說,在殲-16“雙重任務”戰鬥機出現之前,我軍戰術攻擊機配套制導彈藥屬於“入門級”水平,也就是解決了“有無問題”,正在向更高階段奮進。
圖博館
我軍攻擊機進入全三代機時代但配套彈藥比美差不少2017.4.15 新浪軍事
近日,中國軍網發表空軍強擊機某團相關報導,其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早前已有消息稱開始全面退出現役的強五強擊機,日前完成退役封存工作。在目前唯一一型對地支援強擊機全部退役後,中國空、海軍航空兵戰術攻擊機基本完成二代向三代轉變。以飛豹(JH-7/7A)、蘇-30MKK、蘇-30MK2、殲-16等戰機為主的三代、三代半戰機共同組成解放軍現有空對面(地/海)戰術打擊體系。
同樣具備對面精確打擊能力的還有主要職責並非對面攻擊,卻有著不錯的多用途能力的殲-10A/BC系列戰機,以及對面攻擊“新銳”力量——察打一體無人機。
也就是說,隨著強五強擊機的全部退役,我軍空、海軍對面戰術打擊飛機已全部為具備精確打擊能力的三代及以上戰機。相信隨著我軍空對地(海)精確制導彈藥種類的不斷豐富,飛豹、殲-10/11、蘇-30等戰機對地傾斜火箭彈的場景會越來越少見,發射空地、空艦導彈,投擲制導炸彈等場景則會越來越常見。
國產精確制導彈藥種類不多性能不足
目前我軍戰術攻擊機使用的國產精確制導彈藥以空面(地/海)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為主,衛星制導炸彈、防區外制導炸彈/武器布撒器等相對廉價制導彈藥則以外貿型號為主,我軍並未大批量裝備。空對地、空對艦導彈精確度高、殺傷效果好,但造價相對昂貴,不利於在大規模戰爭中大批量使用。我軍空中力量的國產精確制導彈藥明顯存在兩個短板:一是空地、空艦導彈種類稀少;二是精確制導炸彈彈種單一。
空軍戰術攻擊機目前使用的國產空地導彈只有KD-88一種。KD-63因體積龐大,主要由轟-6轟炸機;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屬於戰略打擊彈藥,無論是掛載能力還是火控軟件要求,都只有轟-6K/M等轟炸機能符合。
KD-88系利用鷹擊-83空艦導彈彈體,更換制導系統研製而來。早期只有電視制導一種類型,近年來又開發出紅外成像製導型。電視制導結構簡單、造價較低,但是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無法在黑夜或者惡劣氣候下使用,因此作戰範圍和靈活性受到很大限制。近年來改用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後,KD-88不但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探測距離、打擊精度、抗干擾能力也得到增強,有利於在嚴重干擾條件下探測、識別和攻擊目標。
圖博館
中國最新TYW1無人機曝光可掛300公斤導彈飛40小時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7.4.6報導稱,據官方的《中國日報》4月5日報導,中國將在2018年向國際市場推出一種新型軍用無人機。
北航無人機系統技術公司副總經理、首席設計師王建平(音)說,能夠發動攻擊的偵察無人機TYW-1預計將於今年9月進行首飛,並將在2018年推向全球市場。他說:“我們希望開發鄰國以及東南亞和中東的市場。”
TYW-1是以多用途的BZK-005中高空遠程無人偵察機為基礎發展而來,據信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使用BZK-005無人機。
王建平說:“利用BZK-005的優良設計,TYW-1將能夠飛行大約40個小時。最大起飛重量為1500公斤,能夠攜帶總重300公斤的導彈或者炸彈。”
此外,TYW-1將是一個“開放的模塊平台”,這意味著它將不僅可以使用中國公司開發的設備和武器,而且還可以搭載其他國家開發的設備和武器。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4-10/doc-ifyecezv2932464.shtml
圖博館
中國這款新武器為何能讓美軍無語美難以發現躲避2017.4.10新浪軍事
我們最為熟悉的美國彈簧刀巡飛彈,它的長度只有0.36米,起飛重量2公斤左右,作用半徑10公里,續航時間10分鐘,配備有探測系統和戰鬥部,戰鬥部重0.36公斤,可以由單兵發射,它主要配備基本作戰單元執行偵察、打擊任務,它獲得的信息可以通過戰場信息系統傳遞傳遞給後方指揮所,從而數字化戰場的一個前沿的傳感器。
中國的軍事雜誌兵工科技就介紹了一款國產的新型單兵巡飛彈。從外形上看它與美國彈簧刀巡飛彈十分相似,著實讓五角大樓很無語。其外形小巧採用鈍頭、長方體的機身設計;前後各裝有一對彈翼,尾部還有一對呈一定夾角的方向舵,彈翼完全展開時為大展弦比下單翼結構,尾部還安裝有雙葉片螺旋槳。它採用管式發射,可以放在背包裡隨身攜帶式,發射時後能迅速展開攜帶十分的方便,適合於裝備到解放軍的班級作戰部隊。據兵工科技介紹該單兵巡飛彈採用GPS+慣性導引,未制導為圖像製導。它的頭部安裝導引頭,其後是戰鬥部和處理器等電子部件,彈上還裝有兩個攝像頭,一個為機頭處的前置攝像頭,一個為機身的側攝像頭。
它的出現表示中國陸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C4ISR系統在部隊運用的深度和廣度方面不斷拓展,數字化部隊、戰術互聯網不斷向前推進,國產相關單位在無人機、精確制導系統、數據鏈/信息處理系統等方面也取得突破。(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0/doc-ifyeceza1910247.shtml
圖博館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本次蘭卡威防務展上的中國智能彈藥僅僅是其大家族的冰山一角。我國在2007年就推出過一款最大射程13km、CEP不超過2米的120毫米迫擊砲彈,相比於之前的這款成熟型號,GP120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這次推出的製導迫擊砲彈都曾經在2015年兵器工業集團主辦的“火砲與智能彈藥日”上展出過,相比較於普通120毫米迫擊砲彈成本升高較少,但作戰效率大大增加。普通無制導迫擊砲彈的CEP一般達到了60-75米,打擊8km內的單一目標,使用制導迫擊砲彈的成本更加低廉。
末制導迫擊砲彈與末制導身管火砲砲彈在彈道和控制原理等方面都有所區別,目前國際上掌握末制導迫擊砲彈技術的國家較少。激光末制導砲彈技術與早已裝備我軍新一代火砲平台的彈道計算機相配合,可以實現步兵營級火力在8km內“指哪打哪兒”的能力。這無疑將使迫擊砲所承擔的任務進一步豐富化提高其反應速度和多用途能力。
廣泛裝備我軍的PPZ05A型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砲,與PPL05型輪式是“一炮兩車”,每個裝步營有1個砲連6門,機動靈活,極大提升了我軍火力
目前人民解放軍機械化部隊的步兵營已經廣泛裝備PPL05型輪式和PPZ05A型履帶式120mm自行迫榴砲,相信在配合各種智能彈藥後,我軍的營級合成作戰能力和節點化作戰能力必然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26/doc-ifycspxn9927734.shtml
圖博館
英媒稱中國在馬來西亞防展上推出新型製導迫擊砲彈
英國《簡氏防務》網站2017.3.23報導,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近期舉行的馬來西亞蘭卡威防務展上推出了兩款新型製導迫擊砲彈GP120和GP120A,主要由WMA029型(自用型號PPL05)120毫米自行迫榴砲使用。
防展上的GP120型120毫米激光末修正迫擊砲彈,注意其後部的橫向脈衝側推末修正組件
GP120型(也稱為GP4)制導迫擊砲彈口徑120mm、長1080mm、重18kg,通過頭部導引頭接收激光導引,由重心處的橫向脈衝側推進組件調整方向來實現精確落點。該彈最小射程1km、最大射程6km,圓概率誤差(CEP)不超過5米,已經達到了美軍XM395 APMI(加速部署精確制導迫擊砲彈)迫擊砲彈的標準,該項目要求CEP不超過10米。
2015年“火砲與智能彈藥日”上展出的GP120A型120毫米激光末修正迫擊砲彈,請注意其有別於GP120的修正組件,依靠彈體前部的鴨式舵控制翼面調整
GP120A型(也稱GP9)制導迫擊砲彈同樣採取半主動激光制導,通過前部的四個鴨式舵控制翼面來實現飛行姿態調整和末修正。該彈口徑120mm、長980mm、重20kg,最小射程2km、最大射程7.5km。該彈可以攻擊移動目標,當目標位移速度小於36km/h時,命中率超過90%。
北方工業兵器試驗場上的LDTR OL1型激光目標指示器,最大作用距離5km
這兩種激光末修正制導迫擊砲彈都需要和激光目標指示器配合使用,有兩種型號可供選擇,分別是最大作用距離5km的LDTR OL1型和7.5km的LDTR OL2型。
2015年“火砲與智能彈藥日”上展出的GP120B型120毫米末敏彈,該彈將使步兵擁有前所未有的反裝甲能力
本次還展出了GP120B型120mm末敏彈。末敏彈就是在普通砲彈殼內裝上子母彈,子彈藥彈頭安裝識別器、控制器等,利用普通火砲/火箭炮按照普通砲彈射表發射出去,在彈道末端,子彈藥被拋射出來,自行尋找和識別目標,依靠空氣動力圓錐掃描目標區,依靠紅外/毫米波器件感知目標,依靠爆炸成型彈丸打擊目標。GP120B結構與GP120相似,依靠後部的橫向脈衝側推組件調整飛行姿態和落點。其子彈藥擁有對裝甲車輛的攻頂能力,是名符其實的“坦克殺手”。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第二種迫擊砲用末敏彈。
圖博館
美國大型鑽地彈的投擲高度在10000米左右,其著地速度為每秒440米,按照動能公式,13噸的GBU-57炸彈落地時的動能可達13.7億焦耳。如果東風15C彈頭重量為1噸,末端達到6倍音速,也就是每秒2000米,那麼這種彈頭落地動能為20.8億焦耳,遠遠超過GBU-57。
中國在2004年徹底掌握了超高速鑽地武器的所有技術,實驗研究的戰鬥部速度從1200米/秒至1700米/秒,採用鎢合金六花瓣厚壁彈體設計,侵徹深度彈體直徑比值在50以上。東風15C導彈的彈道末速在6馬赫左右,為了進行精確制導和突防,還需要拉起減速機動和進入末制導,這時導彈的速度將降低到5馬赫,也就是1700米/秒,以戰鬥部直徑0.5米計算,按照上述單位侵徹深度彈體直徑比值在50以上的研究成果,東風15C的最大鑽地深度應該大於25米,這意味著東風15C導彈能夠打穿大多數國家的重要防護目標,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在很多人的印像中,導彈戰鬥部爆炸時產生巨大破壞力,所以對命中精度的要求不高。但實際上,鑽地彈的命中精度是越高越好。因為鑽地導彈在命中目標時,往往需要姿態最佳,即導彈與目標掩體呈一定角度,才能使戰鬥部發揮最大效能,取得最佳毀傷效果。這個角度稱之為侵徹角度,而要保持最佳侵徹角度,就需要導彈有較好的命中姿態和足夠的命中精度,這也就是提高該型導彈命中精度的重要性。
東風15C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在鑽地武器發展上,已經在部分領域走到了美國前面。由於大幅度的增加了命中精度,使得中國近程地對地導彈的精度跨入分米級水平。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下一步將發展速度更高,侵徹深度彈徑比值超過75,穿透鋼筋混泥土厚度超過60米,與美國GBU-57A/B超級鑽地炸彈水平相當的鑽地武器。
未來的“沖繩外賣”——射程1200公里的東風16中程彈道導彈,以及“關島快車”——射程5000公里的東風-26中遠程導彈,也都非常有可能應用這種超高速鑽地戰鬥部。
這些鑽地型導彈,可以對中國周邊700~5000公里範圍內的關鍵目標“一發入魂”,實施精確鑽地打擊,全方位覆蓋第一和第二島鏈的大部分國家與地區,其威懾作用十分明顯。(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1/doc-ifyavvsk4058385.shtml
圖博館
以前,總有軍事專家和媒體認為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的優勢只是火力反應速度快,但存在價格昂貴、精度較差的缺點,尤其美軍一直以來對中國火箭軍的打擊力度不屑一顧,認為中國火箭軍一個導彈旅的一百多枚東風15,也只不過相當於幾架F15E掛載數十枚衛星制導炸彈的威力。原因是美國人認為即便是東風15的精確制導改進型,圓概率命中誤差CEP也要高達30米左右,遠不如衛星制導炸彈5米左右的精度,所以要精確打擊敵方目標,需要發射更多的東風15。這種自大的想法到2016年戛然而止,這時美軍驚訝的發現,中國東風15的改進型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能夠在600公里射程外實現一米以內的精確狙殺。
據2016年7月29日解放軍報,從報導配發的圖片和文中細節來看,某導彈旅一級軍士長王權海發射的是東風15C鑽地彈道導彈,該型導彈達到分米級命中精度,意味著鑽地毀傷效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東風15C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彈頭換成了拉長圓柱體的侵徹彈頭,可對機庫、地下掩體、指揮中心等目標進行鑽地打擊,是解放軍新一代的殺手鐧。
東風15C射程為600~700公里,擁有一個細長圓柱體的戰鬥部,彈頭長度為2.5米,直徑為500毫米,戰鬥部重量大於1000公斤,材料為厚壁鎢合金,裝填高爆炸藥,命中精度的圓概率偏差(CEP)為1米~10米。
對於東風15C的鑽地深度,各國軍方都有不同的猜測,美國軍方認為東風15C的打擊能力相當於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GBU28的BLU122戰鬥部。該彈長7.6米,彈徑356毫米,重2268公斤,配備BLU122戰鬥部,可侵徹9米深度的鋼筋混凝土,按照量綱-侵徹深度比值為25(X/D=25,其中X和D分別為侵徹深度和彈徑)。通常在鑽地彈研究領域,把侵徹深度彈徑比值50定義為先進鑽地彈的標準,例如美國GBU-57A/B,13噸重,炸彈長度6.5米,戰鬥部直徑0.8米,可打穿60米鋼筋混凝土或40米中等硬度岩層,侵徹深度彈徑比值高達75。
東風15C的戰鬥部直徑應為0.5米,以BLU122戰鬥部侵徹深度比值為25計算,東風15C導彈只能打穿12米厚度的混凝土,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可以從國內的一些基礎研究得出結論,在2000年至2004年前後,中國國內發表了大量的鑽地戰鬥部研究論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力學所和解放軍理工大學等單位關於《先進鑽地彈概念彈》、《深鑽地武器的發展及其侵徹》等研究成果。在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發現,中國力圖以超高速侵徹來解決鑽地彈道導彈戰鬥部重量不足,無法到達美式亞音速重力鑽地彈侵徹深度的缺陷。
圖博館
中國疑研成空射反航母彈道導彈遠洋追擊獵殺美航母2017.03.01新浪軍事
近日,據網絡信息顯示解放軍空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轟-6K改進型首飛成功,時間在2016年12月底。轟-6K是轟-6家族的最新最先進型號,於2011年入役,該機最大幅度的提升來自動力系統,2台D-30KP2渦輪風扇發動機在推力提升30%的同時油耗下降25%,由此帶來的航程提升達2000多公里。該機主要武器是機翼下6枚可攜帶核彈頭的KD-20(長劍-2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其最大射程2200公里。據悉,轟-6K最大航程可達8000公里,作戰半徑可達3500公里,如果結合KD-20,可達到覆蓋美軍駐關島基地的能力,因此正在成為中國的倚天長劍。
不過,轟-6K僅僅能打擊美軍關島基地,似乎還不能滿足中國戰略空軍的要求,因為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部署中在中國周邊還有不少重要戰略目標,比如澳大利亞北部的的達爾文和廷德爾基地,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和算是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等。為此,必須為該戰機加裝空中受油系統,以便大幅延伸其航程,使其具備雖然不能攻擊美國本土,但可打擊那些封鎖中國的島鍊和基地群。
在今後具體的運用上,可以使用轟油-6伴隨轟-6K作戰的模式,進行編隊集體出動,不但可以更好的隱藏作戰目的,還有利於兩種同型戰機之間的加油作業。一般而言,一架轟油-6一個航次可以為一架轟-6K實施空中加油一次,加油量為20噸上下,可以使轟-6K延長航程4000公里,這樣就能使該戰機的打擊範圍擴大到5000公里左右,再加上機載長劍-20的射程,就能攻擊上述美軍的基地,甚至也有攻擊夏威夷的可能。當然,通過示意圖來看,也許新型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轟-6K將攜帶新型反艦導彈,主要用來進行遠洋大海上的反航母獵殺作戰,從而讓美軍航母即使不在中國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的打擊範圍內,也沒有安全可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型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轟-6K的誕生,將使中國空軍的反介入作戰能力獲得更大範圍的延伸,這是一個不小的喜訊。(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1/doc-ifyavvsh7238953.shtml
中國東風15C鑽地彈威力有多大精確狙殺誤差僅一米2017.03.01新浪軍事
按照中國火箭軍的戰役理論,高精度的中近程地對地彈道導彈(SRBM),是對敵方空中優勢的非對稱反擊手段,甚至在失去空中優勢的情況下,這種導彈也可以對敵後大縱深目標進行有效打擊,在一定情況下甚至可成為爭奪空中優勢的手段之一。
圖博館
主因是,美國海軍是以航空母艦作戰群為作戰單位。航空上有E2C的鷹眼預警機巡航距離達到2,700公里,搜索範圍達600公里。其艦載機F/A-18 E/F可以攜帶空射型的AGM-84,攻擊3,300公里以外的敵艦。超音速反艦飛彈因為速度快,燃料耗費大,所以射程受到限制,更不符合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作戰群的作戰模式。
美國爲什麽不造超音速反艦導彈?
答案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産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並不高(楨:?),而且比亞音速反艦導彈的作戰效果還要差,超音速導彈至少要在距離海面2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達到目標上空才轉入俯沖,也就是說飛行高度偏高很容易被雷達捕獲,此外導彈超音速低空飛行時由于多譜勒效應太大,雷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從海面雜波中捕獲到導彈的回波,而且信號清晰跟蹤穩定,至于轉爲高空突防則太容易被脈沖雷達發現鎖定,此外導彈進行超音速飛行必需使用大推力的火箭或沖壓發動機,導彈高速飛行時産生的摩擦熱也很大,拖著長長尾焰的超音速導彈對于光學探測器紅外探測器來說,很遠就能發現跟蹤。而亞音速導彈的飛行高度可以降低到波峰高度,此外多譜勒效應不明顯,對于雷達來說很難從海面雜波中截獲到,而且即使能夠發現導彈來襲也很難穩定的跟蹤上導彈,只能在非常近的距離攔截。
美國長程反艦彈道飛彈試射成功 中國遼寧艦挫著等
根據美國國防部先期防衛計畫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網站指出,美國長程反艦飛彈(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LRASM)在2013.11.12的第二次試射中,再度成功擊中、長260公尺的移動靶船。1970年代,美國海軍曾有衍生自戰釜巡弋飛彈的RGM/UGM-109B長程戰斧反艦飛彈,不過自1990年代除役之後,美軍僅剩AGM-84。2009年,國防部先期防衛計畫局與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合約研發長程反艦飛彈。原先,洛馬團隊開發出二種LRASM款式,一種是LRASM-A次音速巡弋飛彈,射程達920公里、裝有450公斤彈頭,以AGM-158B聯合空對地離岸 飛彈增程型( JASSM-ER)為基礎進行研發;另一款LRASM-B為使用先進渦輪衝壓發動機,性能類似印俄合作的布拉莫斯(Brahmos)長程反艦飛彈。不過由於RASM-B研發失敗風險較高,因此國防部先期防衛計畫局於2012年初取消RASM-B研發計畫。
圖博館
臺灣之榮光! 世界第一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雄風三的體型重量遠低於日炙這表示雄風三的技術層次比日炙高很多。雄三射程普通型300KM,加強型600KM;速度約2.5Mh;僅兩噸多,空射型僅1800KG,而射程同樣300KM。日炙彈長:9.4公尺 彈徑:1.3公尺 彈重:4000公斤 最大射程:120公里/改進型160。連俄印製的布拉莫斯,比臺灣雄風三還差了一點,更不用說中共老舊的C101/301(楨:CM-400AKG與鷹擊12/18呢?「雄三的載艦能逃過大陸的空襲及艦潛攔截嗎?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形容為「蚊子叮大象」)。
雄風三-維基百科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有效射程,目前軍方尚未公佈資料,有推測為130公里,台媒報導為150,單位造價約1億新台幣(高300萬美元)。改良增程型升為400公里,速度三馬赫。增程型是將雄三彈體等比例加大,增加引擎燃料空間來實現,因此比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體積更大。
技術數據
長度 6.1米
直徑 46 cm
翼展 不明
整體總重 1,500公斤
發動機 固態燃料衝壓發動機
最大速度 2.5~3.5 Mach
有效射程 130公里(海平面)~ 400公里
飛行高度 20M~200M
導引方式 慣性導航 + 主動雷達導引
彈頭 150公斤
日本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
ASM-3長度約6米,重約900公斤,速度M3,射程150公里,制導方式為中繼慣導加末段主/被動復合制導方式,具備較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
美國有超音速反艦飛彈嗎?
美國目前沒有超音速反艦飛彈服役,RGM-84魚叉只有0.85馬赫。 美在2005年4月測試成功,射程110公里,速度2.8馬赫的 GQM-163A土狼超音速掠海靶彈,測試短程反反艦飛彈如麻雀或公羊飛彈效能之用的,不用來攻擊敵艦。
圖博館
超音速反艦導彈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CM-400AKG 類似印俄合制的布拉莫斯(?) 鷹擊12出口型(?)
楨:布拉莫斯射程300公里,但重3.2噸、彈長9.4米,徑寬0.67米,空射也重2.5噸,速度才3馬赫,單價則高達200-300萬美元!(鷹擊12每枚約100萬,亞音速的中國C802A/803約50萬/法國飛魚100萬以上)中國梟龍FC-1(巴基斯坦稱JF-17雷電)戰機攜帶的CM-400AKG 重約兩噸、彈長6.5米,徑寬0.4米,最大射程達250公里,速度超過4馬赫。
鷹擊12(出口型CM-400AKG) 維基百科
服役 1999
設計生產 601、611所和海軍研究院、航天三院聯合研製
技術數據
長度 7m
直徑 0.6m
負載重量 2-2.5噸之間
發動機 衝壓發動機
最大速度 2-4.5馬赫
有效射程 250公里到500公里
導引方式 追熱和主動雷達導引
彈頭 200~300千克
發射平台 艦射、陸射、空射(轟炸機)多平台
鷹擊-18的攻擊方式很特別。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該導彈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垂直升空後,利用其尾部的燃氣舵迅速轉向,固體助推段完成助推任務後被拋離;緊接著彈體後部的渦噴發動機點火,使導彈進入勻速巡航階段,以0.8倍音速的速度飛行180千米,燃料耗儘後,渦噴發動機再次被拋離;分離出來的前部彈體是一個獨立的小導彈,該導彈採用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飛行速度可達2.5-3.0倍音速,航程達到40千米;此時,該彈主要依靠命中目標時巨大的動能來增強威力。水面艦艇攔截超低空目標時一般來說最大射程也在40千米左右,這樣的導彈對於防禦一方的艦艇來說極難攔截,因而鷹擊-18具有很高的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圖博館
而中國現在使用的整體式固體沖壓火箭發動機,有可能還是可變流量的固體沖壓火箭發動機,這樣才能在長度並沒有特別加長的前提下,獲得一倍以上的射程提升。 而且,如果把鷹擊-12掛載在戰機上發射,採用“高-低”彈道,射程可接近400公里。
這一點引起了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的關注,他在2015年的《俄羅斯衛星網》上刊發的《中國反艦導彈成就》一文中,表達了自己的驚訝之情。 畢竟俄羅斯到現在為止自己用的Kh-31PD也才剛達到300公里的射程,而同樣採用整體式固體沖壓火箭發動機的日本的ASM-3,也未能到達400公里的射程,儘管它更輕。 這已經超過了大家對中國反艦導彈的認知,畢竟以外更出名的鷹擊-83在跨音速領域飛行。 而能夠結合高超音速和射程二合一的導彈,更顯得難得。 不過, 卡申同時認為,如果沒有當年的中國引進Kh-31P的經歷,是造不出來這樣的超音速導彈的。 但是顯然,俄羅斯這位專家並不知道,總中國靠自己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研發了海鷹-3超音速反艦導彈,使用了四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和兩個沖壓發動機, 所以就算沒有俄羅斯的技術支持,中國照樣能夠研發出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
如果說400公里的射程用來打航母似乎還有點短,但是對於單艘防空型“宙斯盾”戰艦那則是富富裕裕。 最主要的是, 中國能夠研發400公里的反艦導彈,背後則是中國海軍建立了強大的數據鏈傳輸系統 。 利用衛星、巡邏機、中繼通訊機、潛艇等跟踪手段對目標實施跟踪。 使得掛載鷹擊-12的H-6K/H-6M轟炸機根本不需要自身搜索到敵方艦艇,也可以依靠數據鏈發動打擊。 就算是針對航母作戰中,這些轟炸機也不是依靠自己突防,有護航戰機掩護,而在400公里外能夠攔截中國轟炸機的也就剩下敵方艦載戰鬥機,在雙方纏鬥的同時轟炸機完全具備發射窗口。 因此,未來中國周邊的戰艦, 無論是單艘的“宙斯盾”艦還是龐大的航母戰鬥群,將會面臨更高密度,更多層次,更多數量的飽和式反艦“導彈雨”。 (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1/doc-ifyavvsk4025080.shtml
圖博館
不過,一直都有一種疑問稱:鷹擊-12的技術來源是俄羅斯KH-31P導彈,不過由於一直只有一些模糊的試射照片很難確認。 一直到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對外展示了一款外貿級的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讓外界對中國鷹擊-12反艦導彈更為期待和好奇。
由於現代艦艇的防禦能力成倍提升,使得傳統的凌空轟炸和超低空突防都變得更佳困難。 因此,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引進蘇-30MKK開始,一同引進了Kh-31P反輻射導彈,並在此基礎上國產化了鷹擊-91。 根據俄戰術導彈武器公司總經理奧布諾索夫在2003年巴黎航天航空展上接受美國《航空周刊》記者採訪時證實,中國從俄羅斯採購了200套俄製Kh-31P的L- 112E反輻射導引頭,用於配屬給中國在俄羅斯授權製造的Kh-31P上。 當時, 奧布諾索夫認為中國現在根本沒必要自行生產這款導彈,俄羅斯足夠確保中國供貨量,並且將會成為中俄合作的典範。 不過,中國並沒有引進KH-31A,中國自行研發出的鷹擊-91反艦型號,則可以看做是中國自主嘗試的開端。 而後,中國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微電子技術提升,給鷹擊-91更換了頻率覆蓋範圍更廣的導引頭,而不是像Kh-31P那樣,根據不同任務更換不同的帶寬的導引頭。
Kh-31P和中國的鷹擊-91的長度都是4.7米,直徑0.36米,射程150千米左右,而且中國還利用自己的技術升級了寬頻引導頭技術,使得摧毀目標範圍成倍提升。 可畢竟這只是公開的參數,而且隨著現代艦艇防空技術的提升,150公里的射程並不足以確保載機的安全,所以鷹擊-12也就隨即進入大家的眼簾。 不過,一直以來外界無從得知鷹擊-12具體性能參數,只能通過猜測來判斷。 而這次中國公佈的CM-302恰好給了外界一個合理猜測窗口。
這次公佈的CM-302,長度約7米,直徑0.6米,重量估計約在2000至2500公斤。 雖然公佈的射程只有290公里,但是是為了能夠出口,自用型號必然射程會接近400公里。 其戰鬥部重量大於250公斤,命中概率達到了0.9,對於6000噸左右的戰艦具備“一擊必殺”的能力。 而在彈長並沒有顯著增加的前提下,射程較Kh-31或者鷹擊-91有了1倍的提升,這就說明中國在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上獲得了新的提升。 從進氣道長和整彈長之比來推斷,中國出口的這款CM-302採用的是整體式固體沖壓火箭發動機, 這項技術只有俄、美、法、日四國掌握並應用,這也足以驗證中國反艦導彈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 而且,美國的相應技術也是在引進俄羅斯的KH-31研究基礎上研製的。
圖博館
2.美國民間專家則分析,認為094核戰略潛艇的巨浪2洲際導彈射程在1萬公里以上,不必拼死去突破美日嚴密封鎖的第一,二島鏈,進行所謂戰備巡邏,在渤海灣內便可反擊美國。
5.阿楨館長傾向美國民間專家的看法,這不只料敵從寬,而是從094遭人詬病的龜背和巨浪2的陸基版東風31射程已超過1萬公里上分析,共軍是以龜背為代價,取得不超過萬噸排水量便可在渤海灣內反擊美國之利。至於094為何長出龜背,也與它是雙殼艇有關,單雙殼之析、見貼文。(其實我早於094級與三叉戟級、颱風級言:東風31A/巨浪2長程飛彈射程可達10000公里?那不再出海便可打擊美國本土了!東海-10巡航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那再加上「轟-6」,可進行防區外精確打擊,作戰範圍將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關島!)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42172
高超聲速武器的優勢及研究領域
[據航空周刊網站2017年2月14日報導]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於1946年提出“高超聲速”概念,描述馬赫5及以上速度的飛行。國防領域逐漸形成共識,高超聲速將是21世紀類似於隱身技術的新的顛覆性技術。目前,高超聲速領域研究焦點仍然集中在氣動熱、推進和飛行控制等關鍵問題上。
根據2015年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國防研究團隊的一份報告,高超聲速武器可提供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在較短的時間內打擊更遠距離的目標;提供新的交戰機會;解決多種類型的攻擊;增強未來的聯合作戰。
熱防護技術已經滿足航天器和導彈高超聲速再入大氣層的需求,但仍然是實用助推滑翔和機動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研究的核心。對於武器來說,這些能力可以使武器具有改變飛行軌蹟的能力,可顯著減小飛越它國領空的問題,降低被攔截概率,提升側向機動能力隱藏打擊目標。
其他高超聲速領域還有助推滑翔飛行器和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的高速吸氣式推進系統,其重點是在研製實用的超燃沖壓發動機,單獨作為高超聲速導彈動力裝置或作為組合循環推進系統的一部分。
中國早就能在400公里外對敵航母下導彈雨俄很驚訝2017.03.01 新浪軍事
長期以來,中國首要對海作戰戰略就是以摧毀敵方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為基礎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而構成這一戰略的核心除了“東風”系列反艦彈道導彈以外,還有種類繁多的反艦導彈, 其中以鷹擊-12反艦導彈最為著名。 3倍馬赫的極速,在400公里外對敵方目標發動打擊,一架轟-6M/轟-6K轟炸機能掛6枚,可以隨時給敵方航母下一場“超音速導彈雨”。
圖博館
美國會召開中國先進武器聽證會最顧慮這兩款導彈
2017.2.23,華盛頓,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USCC召開了名為“中國先進武器”的聽證會,透露出了對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嚴重關切和焦慮,這是更大規模的中國反介入行動的一部分。
無論精確的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如何,中國都在對美軍構成潛在威脅。但確保有效瞄準目標是代價高昂的,且會增加更多電磁頻譜漏洞為美國所利用。
中國在近海的很多海域越來越活躍,在有主權爭議的區域保持越來越大的優勢,並旨在挑戰美國的海洋控制權,發展精確目標系統來增加美國干預的風險。”
安德魯最後建議:“美國的決策者應當加強努力,制訂新的政策,尤其是電子戰領域。美國還應當試圖確保中國不把黃岩島發展為南海的一個關鍵節點。美國還應當增加海軍的戰艦數量,以避免中國集中力量獲得兵力優勢。”
USCC委員會是美國國會2000年10月創辦,立法任務是監督、調查並向國會提交有關美國與中國之間雙邊貿易、經濟關係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年度報告,並酌情向國會提出立法和行政行動建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1/doc-ifyavvsk4112954.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第7次成功測試高超音速飛行器2016-04-25 代號為DF-ZF(WU-14)。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美上將評中國試驗高超音速武器:技術更新比美強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中國M20導彈遠超俄伊斯坎德爾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2016.11.06 新浪軍事
2012珠海航展: M20戰術導彈具有兩段式爬升功能,可改變飛向做「S形飛行」,任何當今的防空飛彈都無法攔截。(詳參【圖博館】:中國火箭)
漢和稱中國研發短程高超音速導彈針對韓國部署薩德2017.2.26
簡氏稱東風31或將裝上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可達10000公里 一小時打遍全球
094與巨浪2之謎(楨:解放軍的戰略核潛艇部隊多年來一直是謎,隨著2013-10-28以來中國各媒體大幅報導,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成立42年以來總算首次進行大規模解密。對此各方的反應不一:
1.美國官方一方面藉以宣傳中國威脅論(沒公開又批極權不透明),一方面又說還沒能力達到戰備巡邏的水準。
圖博館
而且,由於沙特採購了中國的精確制導武器,為了確保精度也將會引進北斗系統的地面站,此舉將會使得中國北斗在沙特進一步站穩腳跟,進而影響整個周邊區域。目前阿聯酋也有意採購中國無人機和配套彈藥系統,自然也會像沙特一樣,確保北斗系統落地。這無形中,使得中國北斗的實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自然美國對北斗這種“搶市場”的行為恨之入骨,以至於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在2016年12月2日刊發的該報記者比爾•格茨的文章稱,接受采訪的美軍官員正在考慮制定摧毀中國北斗導航等潛在對手衛星系統計劃。可見這種“恨”,已經轉換成了實質行動。
接著中國無人機的春風未來的北斗市場將會必然遍地開花
不過,正如“ 敵人所反對,正是我們要堅持的 ”這句話所說,在保持傳統技術的追趕同時,中國需要繼續下大力氣在北斗市場全球化的上下功夫。而藉著無人機的春風,北斗在全球遍地開花的時代也不會太遠了。(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只要中國能造了,啥都成白菜價。走自己的路,讓美帝無路可走嘻嘻
紅旗九在土對不同目標九發九中,就說明了一切,赫的歐美從中作梗,毀了這軍單!
中國外貿版的精確制導武器用的都是GPS系統! “無名高地”腦殘奉獻!
能掛載北斗制導的炸彈,就代表使用了?北斗目前信號有沒有覆蓋伊拉克地區?你就敢說可以在伊拉克用了?對付沒有任何干擾能力的恐怖份子,和對付有強大電子戰的美國?能是一樣的效果?希望中國的軍隊能清醒
覆蓋亞洲地區了,你的信息還真閉塞。
中國宣傳還不夠,我們一定要大力宣傳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這在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是能救命的。
這只是自己演習的命中率。真實戰對對方的干攏下命中率會不會降低?
我擦,你能先把新聞看了再噴嗎
用得著糾正麼? 一樓是專業噴子,望文生義為噴而噴!細讀再噴? 噴子操守裡沒有這一條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5/doc-ifyavvsh6571217.shtml
圖博館
根據英國簡氏的記者採訪參展人員的報導稱,中國已經小批量採購了這種火箭主推精確制導炸彈,而且還是在一年前。說明這種炸彈已經試列裝中國部隊。而由於可以使用北斗/慣性導航制導系統,飛騰-12炸彈的CEP(圓概率誤差)在針對固定目標時,可以控制在20米以內。《簡氏防務周刊》在評論中國近些年來在精確制導武器市場的成就時,用了一個詞“ 中高端全球製導武器提供商”。這其實是對中國精確制導武器的認可,未來“普通炸彈+北斗制導套件”或許會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主流。這也說明了中國“北斗”系統在軍用領域的成熟,可以隨時投入全球實戰中。由於《簡氏防務周刊》在防務領域的專業性和相對獨立客觀性,作為一個旁觀者清楚的捕捉到了中國精確制導武器和北斗系統的發展動態,這才是“旁觀者清”。
美國對中國北斗搶市場行為是恨得咬牙切齒,主要是中國的產品線太全了美國都沒有這麼全!
對於中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自然是買家異常高興,能夠買到便宜又好用的武器自然誰都喜歡。可有人高興,就有人“恨的咬牙切齒”,其中一個就是美國。美國海軍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就在接受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採訪時稱,中國的北斗系統蘊含著巨大的戰場潛能。尤其是中國已經形成了體系化製導彈藥,從50公斤到1000公斤級別的全部覆蓋。而且根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從中國公開報導以及其他國家使用的情況匯總來看,其命中精度近乎於達到了“百發百中”。這無疑將會對美軍的JDAM系列市場造成衝擊,而且美軍的JDAM最小的是225公斤,而中國的可以做到50公斤,掛載到無人機上非常實用。50公斤對於航空炸彈來說,足夠小了,這麼小的炸彈都能裝,還能百發百中,誰不喜歡?
沙特引進中國無人機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需要引進北斗地面增強站推廣北斗系統
並且,事實上已經有美軍訂單被中國武器“搶走”的情況發生。就在2017年的阿布扎比全球防務展會上,沙特和中國正式確認了興建一條無人機生產線的消息,並且將會採購與之配套的武器系統。這被視作在美國2016年未能向沙特交付已經採購的JDAM炸彈後,沙特的轉向求助中國。
圖博館
中國軍用北斗是否成熟?實戰中命中率超97%說明一切2017.02.25 新浪軍事
中國以“北斗導航”為核心的精確制導武器已經可以隨時投入全球實戰
在國際上,有個大國俱樂部,只有四個成員卻是所有國家都嚮往的,那就是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而其中的四大會員則是: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中國的北斗。而且在這其中,現在已經實現全球覆蓋的只有美國的GPS,而穩定在軌運行提供長期服務的,只有北斗,“格洛納斯“和”伽利略”都存在衛星老化和星載系統失靈的問題。所以,衛星導航系統雖然是國國都想建立,可實際上並非國國都能建。在預備第二梯隊上,還有印度、日本等國家,紛紛躍躍欲試,但是只是完成了區域導航輔助系統的建立,仍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而檢驗一個導航系統是否真的可用,最好的辦法還是看其在實戰中的應用。
諸多海外用戶的實際測試表明中國無人機武器近乎於“百發百中”!
美軍的GPS強大是舉世聞名,開創了打遍全球的模式。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雖然有了實戰應用,可頻頻被吐槽效果不佳。剩下具備實戰經驗就剩下中國的北斗了。不過,中國北斗並不是以終端形勢參戰,而是集成到精確制導彈藥上參與戰鬥。無論是在伊拉克、沙特、還是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實戰記錄,尤其是伊拉克國防部在2016年披露的信息,僅僅在2016年下半年,就使用中國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是彩虹- 4無人機)的精確制導武器對地面目標發動了超過150次打擊,命中率到達了97%以上。一般來說搭載在彩虹-4無人機上使用的會是兩種彈藥,一種是AR-1激光制導導彈和50到200公斤級別的北斗/慣性導航組合技術的炸彈。僅僅這一個案例就足以說明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在這次展會上展示的“飛騰-12”個頭更大最顯著是帶有火箭助推發動機如圖所示
根據英國著名防務周刊網站《簡氏防務周刊》在2016年2月23日的報導稱,中國的衛星制導武器仍然在繼續推陳出新。在2017年的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會上,中國就拿出了個自己更新型的飛騰-12滑翔制導炸彈。相對於之前的型號,這枚飛騰-12個頭更大,達到了700公斤級別,並且首度使用一個5到10公斤重的火箭發動機,這使得這型滑翔制導制導炸彈的最大射程可達150公里。如果能夠加裝尺寸更大的火箭助推發動機,射程還可以進一步提升。火箭助推發動機,可以不僅僅是在從掛架脫離上提升初速,還可以在滑翔階段幫助制導炸彈躲避低空防空網攔截,或者中途修正奔向其他目標。
圖博館
同時,因為擁有動力,飛騰12本身的飛行也變得更為靈活,部分程度上擺脫了彈道式、滑翔式飛行路線的限制。例如,加入飛騰12需要攻擊一個正面由嚴密防空火力保護的目標,可以在火箭動力的作用下,先飛向目標側面,繞過防空武器,再轉彎飛向目標。而在以往,沒有動力的製導炸彈因為射程和氣動控制力上的限制,很難實現類似的作戰能力。
當然,飛騰12的火箭發動機與導彈發動機相比還是相當的小,它在設計規劃上也並不以具備導彈那樣的機動能力為目的,因此其飛行控制能力、改變路線的能力較為有限。但是,正是因為它與導彈相比顯得較為簡單,成本控制上也有著更好的表現,能夠更大批量的採購、裝備和使用。因此,這種相對簡單的遠程空地精確制導彈藥依然有著重大意義。
假如在外形尺寸上加以控制,還可以由現有的大型多管火箭炮進行發射。這樣的火箭助推起飛飛騰制導炸彈,因為具備較好的改變飛行路線的能力,還可以令陸軍部隊可以攻擊山脊背面、洞穴內部等等無法直接瞄準攻擊的目標,而傳統榴彈砲、火箭炮和地地導彈由於彈道的限制,很難命中這樣的目標。
飛騰12打破了美國GPS導航系統的枷鎖,它綜合性的利用了中國北斗衛星定位技術、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導航系統提供的定位信號,即使美國對GPS信號實施進一步的限制或加密,飛騰12依然能夠保證命中目標。據稱飛騰12實現了圓概率誤差20米的精度,對於幾百公斤、射程150公里的製導炸彈來說處於較佳的水平,經過進一步改善後可以改善至幾米。
飛騰系列制導炸彈目前已經發展了FT-3、FT-4、FT-6、FT-7、FT-9、FT-10等等多個系列的型號。全系列均已開始外銷,價格、重量體積、技術水平覆蓋了多個不同的級別,例如覆蓋了25公斤微型炸彈(適用於無人機)到700公斤級的大型炸彈,令各國軍隊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我國的北斗定位衛星系統正在緊張建設、升級之中,近日北斗系統第21枚衛星、第五枚改進型新一代衛星已經發射升空。由早期的16枚北斗衛星組成的第一代網絡,覆蓋了我國國土,而最新發射的新一代衛星,正在組建全球導航網絡。(作者署名:空軍世界加特林)
回應
這不就是小型巡航導彈嗎?
巡航導彈打1000~2500公里!這火箭助推滑翔炸彈打擊範圍200公里外!實現防區外精確打擊!能配合利用火箭助推無人機快速到達指定空域盤旋精確定位引導攻擊!這就完美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3/doc-ifyavvsk2840833.shtml
圖博館
中國最新遠超制導炸彈亮相打碎美GPS枷鎖射程翻倍2017.02.23新浪軍事
這次在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上引起外媒注意的火箭助推制導炸彈,是由航天長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展出的飛騰12滑翔式精確制導彈。這是一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製導武器產品。
飛騰系列制導炸彈早已曝光,但使用火箭助推動力的遠射程飛騰12炸彈,是第一次曝光。該公司資料顯示,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飛騰12安裝了火箭助推發動機。在火箭動力作用下,該制導炸彈的射程顯著提高。
在以往,制導炸彈的射程主要取決於:飛機投放的高度、投放的速度、炸彈本身的氣動設計。以往展出的飛騰滑翔式製導炸彈,在彈翼、彈體產生的升力作用下,配合飛機投放的最佳高度、速度,可實現80公里左右的射程。
最早的滑翔式製導炸彈之一,是德國著名的Henschel Hs 293制導炸彈(下圖),它一問世就展現了出色的遠距離打擊能力。
而這次曝光的700公斤級飛騰12火箭助推滑翔制導炸彈,因為擁有了自帶的動力裝置,在飛機以600至1000公里/小時投放時,可實現的釋放速度可實現150公里的最大射程,是以往最佳射程的兩倍左右。這一火箭助推器,據稱重量、大小有多個級別,重量在5至10公斤之間。
因為擁有了自帶動力,飛騰12炸彈也不再苛求作戰飛機必須以較高的高度、較大的速度飛行。以往飛機在使用滑翔式製導炸彈時,必須盡可能達到較高的高度、較大的速度,以確保炸彈的射程。但在實戰中這往往帶來相當的風險,因為在特定場合裡,飛機飛得太高、太快,一來可能導致暴露在敵方火力之中,二來對作戰飛行靈活程度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有了火箭助推制導炸彈後,飛機可以較為靈活的選擇投放武器的高度、速度,主要依靠火箭動力保證射程,這樣對生存力和任務安排靈活性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另一個重大意義就是,帶有火箭助推動力的飛騰制導炸彈,將使得我國已經成功裝備、出口的多種作戰無人機如虎添翼。因為無人機個體偏小,一直以來只能攜帶相對較小、射程有限的製導炸彈或導彈。無人機一般飛行高度遠低於現代戰鬥機、轟炸機,例如我國彩虹系列無人機中最新、最大的彩虹5號,典型作戰高度只有5000米而已。最大速度甚至低於二戰螺旋槳戰鬥機,能夠超過400公里/小時已屬不易。從這些角度來看,作戰無人機是較為不理想的投彈平台—— 這時候火箭助推制導炸彈的意義更加重大,因為它們部分克服了無人機投彈高度、速度上不可克服的劣勢。
圖博館
但是如果換成常規彈頭就完全不一樣,如果你誤差達到10米,一艘普通戰艦的甲板寬度,也就在20米左右,航空母艦也就是80米左右。而地面上1個機庫的跨度大約是15到20米,如果偏出去50米到100米,那麼這次攻擊是很有可能會徹底失敗。
打擊機場和跑道傳統打擊手段 相對來說需要多個波次才可以
這其實就是中國在2016年進行了實彈演習的意義,軍報報導中提到了“臉盆級誤差”,這其實已經把中國東風導彈的誤差範圍從米進入到分米級。在摧毀機場過程中,傳統打法需要是首輪打擊波次中對100到300米間隔的砲彈範圍內進行多次爆破,達到摧毀跑道的目的。而如果精度足夠,首個波次我們全部使用鎢合金的小當量鑽地彈頭,直接先摧毀機庫;第二波使用子母彈加延時智能彈藥,對跑道進行破壞和布雷,這樣打擊完全可以控制在30到40枚導彈的量級。這樣,打擊美軍最大的基地有個2東風導彈旅就足以完成任務。
什麼叫“砍瓜切菜”?看看上圖就懂了東風導彈的威力名不虛傳
其中有張畫面非常引人注目,一個模擬的混凝土機庫直接在一枚東風-16打擊下,如同紙糊一般,直接被撕碎了!相對於小直徑炸彈或者空地導彈那種打擊效果,顯然彈道導彈摧毀效果更好。(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專門打擊油庫跑到和彈藥庫的鑽地彈,這樣的炸彈不能少於2噸重。
用滑翔炸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分層次分時間間隔持續不斷的打擊軍事基地飛機場港口碼頭,用彈道導彈摧毀發電廠煉油廠煉鋼廠石油儲備基地。
說得好!滑翔火箭彈是最好的!價格便宜是數量的保證!利用火箭助推無人機快速到達指定空域盤旋精確定位引導攻擊!提高打擊精度!減少損失,導彈是用來對付美狗的!美狗插手台海問題就是持久戰!所以要為小日本和美狗準備導彈!
呵呵,現在都有專門對付火箭彈和小型助推無人機的輕型區域攔截武器一次就能鎖定10-30個目標還是秒速攻擊攔截,美亞太基地肯定有部署~唯一的方法就是導彈飽和式攻擊,一次性癱瘓打擊,戰爭初期首要摧毀薩德,台灣,澳大利亞的偵測站~
反跑道炸彈也叫鬆土器。不過現代有灌漿機配合特種水泥和化學製劑也可以搞定。要說最有效果的是核武器了,其次是化學生物武器
有點神經的想法,什麼不能觸發核大戰,憑什麼?應該是為了國家統一,不惜一切代價!
你想得太簡單了。要是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話早就解放台灣了。有些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31/doc-ifxzyxmt1672943.shtml
圖博館
機場跑道怎麼炸?中國去年近百枚導彈試驗如砍瓜切菜2017.01.31 新浪軍事
飽和打擊雖然有效但是單純數量堆疊並不能到最佳打擊效果
美國的蘭德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戰略戰術推演預測而著名,在2016年由蘭德公司空軍部發布的報告《亞太空軍基地防衛2016》這份報告中提到,美國現在在亞太的空軍基地都在中國火箭軍和空射巡航導彈的打擊半徑內,尤其是最大的沖繩嘉手納基地將會被重點“照顧”,至少有1000枚導彈隨時瞄準。而且,如果僅僅是確保這個基地沒有戰機能起飛作戰的話,只需要278枚東風導彈就可以癱瘓這個基地1個月。由於這是基於數學公式的模擬推演,因此僅僅是一種理論計算,並不是實際上打擊測試。不過實際上,中國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最少彈道導彈,達到更好的突防效果和打擊效果。在2016年中,中國火箭軍實彈發射了各類導彈近100枚之多,其中大多數都是針對各種目標進行的毀傷測試,其中就有最為壯觀的10發東風-21C齊射飽和打擊機場基地的測試。
10發齊射不過是火箭軍的一個測試目標 更主要是追求打擊效能
雖然10發齊射的畫面很壯觀,但是正如火箭軍的建軍宗旨“核常兼備”要求一樣,儘管中國仍然在增強核彈頭技術,但是盡可能不首先觸發核大戰。所以,在不使用核彈頭的前提下如何能夠盡摧毀敵方的目標,這需要導彈技術不斷提升。對於現代彈道導彈來說,有一個問題不能繞過去,由於反導攔截技術不斷發展,現代導彈在彈頭質量不能再增加前提下(火箭燃料技術基本到達瓶頸期-新型燃料仍沒實用化),需要有更多空間進行反導突防裝置的設置,也就是說需要安裝假彈頭,等重的或者等體積大小的充氣彈頭,還有一些變質心變化彈道假彈頭,包括可變形彈頭等等欺騙手段才能夠有效突破反導。單單依靠可變彈道以及高速突防,都對於多層次攔截的反導系統來說,都不能100%確保突防。因此,在現代彈道導彈的發射過程中,反導技術是和彈道導彈技術,存在著“矛與盾”的關係。
在不使用核彈頭的前提下精度比當量更有意義
這就對現在彈道導彈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朋友一定好奇為何現在又提出精度?因為,在以前以核大戰背景下,精度1000米和精度10米,是完全相同概念。因為無論是100萬噸或者10萬噸的熱核彈頭,在1公里範圍內或100米範圍內引爆之後,其造成殺傷都是相當可觀的,至少可以覆蓋數十公里。
圖博館
中國剛放飛67架無人機美就撒出103架俄只能羨慕2017.01.21新浪軍事
有關注軍事最前沿技術的朋友一定發現了,最近中美之間開始在“袖珍小傢伙”上較上勁了。 什麼小傢伙呢? 其實就是就是迷你無人機。 大家一定有印象,在2016年,中國的無人機機群系統打破了美國海軍保持了多年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的世界紀錄,使用67架無人機完成了自主編隊和自助著陸的工作。 不過到了2017年,美軍就要打破這一記錄,使用3架F/A-18“超級大黃蜂無人機”,撒出去103架迷你無人機。 不過,由於自主起飛,所以還算不上新的記錄,可中美之間爭創紀錄的態勢已經非常明確了,這是要幹什麼呢?
很多朋友都以為這是為了測試未來戰場的新型偵察系統,不過美國國防部很快就給出了“正解答案”:替代末敏彈。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1月20日的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正在招標一款可以折疊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將會攜帶EFP(自鍛成型破片戰鬥部),攻擊類似碉堡、火砲、坦克、裝甲車等目標。 所謂”EFP(自鍛成型破片戰鬥部)“通俗的說就是大家熟知的末敏彈系統,但是現在的末敏彈使用的都是降落傘投擲,只能攻擊固定範圍內的目標,而且可控性和可回收能力都不好。 美軍最終希望,能夠採購到可以裝到導彈裡無人機,未來一枚導彈發射後,在目標區域上撒出去,就可以完成搜索、跟踪、摧毀的作戰目的。
我們可以放到具體場景中來看,在未來戰場上,陸軍仍然要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擔負地面作戰的任務。 可敵人則會化整為零,不會正面展開決戰,這就決定了戰鬥的規模通常會發生在排、班級別。 美軍遭遇的很多情況都是這樣,小規模遭遇戰。 可無論是呼叫無人機空中打擊、還是武裝直升機或者空中的空襲,都需要至少15到20分鐘的時間。 如果對方精心安排,這段時間內都可以完成對美軍的合圍了。 而這種新型無人機則會提供全新的選擇,呼叫後方或者乾脆小隊自己對著上空發射一枚導彈,灑出十幾個無人機,自動對周邊進行搜索和打擊,15到20分鐘後,一場遭遇戰結束,沒有人傷亡但是敵方目標都被殲滅了。
再也不用等著空中支援了 自己就能給自己火力支援 右上角為美軍測試103架無人機現場圖 再也不用等著空中支援了自己就能給自己火力支援右上角為美軍測試103架無人機現場圖
圖博館
美軍現在宣傳的SDB小直徑炸彈技術,最主要也是利用高精度實現準確殺傷。 這比之前的JDAM(聯合製導攻擊武器)再獲得一個新層次的提高。 JDAM技術,就是利用常規炸彈和美軍定制的獨家衛星等製導模塊組合後的產品,現在至少已經打出10萬枚。 按照美軍2000年時候訂貨清單,美國空/海軍總共訂購74000顆JDAM,總資金20億美元! 這個市場可謂相當龐大,現在美國的盟友們都必須需要採購美軍JDAM來實現精確打擊,這其實讓美軍賺翻了! 甚至美軍還利用“JDAM效應”來限制盟友們的攻擊行動,比如沙特就被美軍限制購買精確制導武器,可見市場這個東西,誰掌握了製造權,誰就牢牢把握了一切。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加無人機採用美軍的JDAM模式絕對不愁市場!
因此,北斗除了在民用市場進行深耕細作以外,還要進一步挖掘武器市場。 好在,中國現在已經學會了美軍這招,並靈活應用起來,以後不愁賣不掉。 中國的無人機正在熱賣,而且,中國還在幫助採購無人機的國家,組件自己的製導武器組裝線,積極整合中國的精確制導組件到其採購國空軍的戰鬥機上。 這一做法的好處,可以進一步推廣中國的北斗,拓寬市場。 而且中國的製導武器系統是類似於美軍推廣的JDAM改進套件,改裝炸彈的尾翼,加裝“北斗+GPS”的複合製導插件,100公斤級的炸彈破壞半徑可達50米,射程15到80公里。 不僅僅可以由無人機掛載,有人駕駛飛機也可以掛載。 並且中國還有“激光+北斗”導航插件,這樣命中的精度CEP高達3米! 同時中國還在出售增程折疊彈翼,這也可以使得制導炸彈的飛行距離可達100公里,具備對敵方防區外精確打擊的能力。
俄也想藉助北斗產業鏈條,提升自己500公斤的超大炸彈以及看起來就很俄羅斯化的手持機。
正因為看到了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成績,俄才會主動要求加入中國的北斗組網建設,一方面是加速自己的格洛納斯系統,其他方面也是藉助北斗產業鏈,提升自己的武器裝備。 我們可以看到,俄近些年來在小直徑武器和無人機察打一體彈藥上都沒有顯著突破,藉此機會使用中國“北斗”成熟彈藥,可以快速形成戰鬥力。 中俄在這一領域聯手,有助於加速打破美軍GPS在這一領域主導地位,實現打遍全球不求人的目標;同時,還可以反向補給民用市場,加速擠占GPS市場份額。 (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19/doc-ifxzuswr9409611.shtml
圖博館
中俄合作打造衛星導航俄欲借助北斗提升導彈精度
俄新社2017.17採訪中國國家航天局駐俄代表處總發言人稱,中俄聯合建設的微分控制和檢測系統地面站正在建設當中。 這也是中俄聯合建設的衛星導航控制系統中,地面部分的關鍵一環,中俄互相在各自境內建立3個地面站,主要是為了提升雙方導航系統在對方國家的內部的精確導航能力。
全球四代系統想挑戰GPS 單打獨鬥幾乎辦不到聯合是個快速之路可惜歐洲人太小家子氣
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被並成為全球四大導航系統,可實質上差距還挺明顯的。 現在具備全球組網能力的只有GPS和北斗,格洛納斯建設是覆蓋俄羅斯及遠東區域,而伽利略現在的在軌衛星數量只有18枚,尚不足建成覆蓋全球的24顆,更別說跟中國北斗的35顆總數對比。 因此,此時中俄聯手開始互相建設地面站,也是為了加速自己的全球部署戰略。北斗和格洛納斯有互補空間,雙方採用1:1形式建立地面站,可以保證地面站兼容雙方系統,提升各自導航系統的精度。
左下角為中國北斗在泰國建立的地面站主要服務覆蓋示意圖可以看出俄羅斯在高緯度上有優勢
雖然理論來說,有3顆衛星就能確定你在全球的任何一點的位置。 可實質上,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城市林立和地球本身對並非是個絕對圓,衛星信號的水平未必會達到極高的水準。 如果不依靠地面站,GPS的誤差可能要到百米級別,有了地面站可以做到15米,要是再輔助手機通訊網絡,則可以做到2米以下,逐級精確。 而在戰時,利用預警機加臨時地面站模式,可以做到1米以下。 由於GPS是全球最大的衛星定位網絡,其在全球的地面站超過了200個! 這也是為何現在新型導航系統無法撼動GPS市場老大地位的關鍵。
所以,此時中俄互相建立各位系統地面站,目標就是反制GPS設置的市場門欄和諸多的圍堵策略。 當然,當你覆蓋範圍和精度都獲得提升後,打遍全球就不再是美軍的專利。 以俄現在正在進行的對外作戰來看,其衛星武器的製導精度大約在10到50米左右,並不穩定。 而如果採用北斗+格洛納斯雙制導,可能把精度控制在10米以內,這對於小當量武器尤為重要。
圖博館
美國在南海玩火,後果很嚴重。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美國要在南海部署火砲還只是想法,即使美國真的在南海部署機動火砲部隊,其火控和雷達探測等設施也與之不匹配,可以說毫無意義。南海這片水域作為戰場來講太過狹小,漫長的補給線根本滿足不了美國在南海與中國開戰的需求,如果發生戰爭,唯一佔優勢的國家就是中國。就是美國航母戰鬥群擺在南海,真打仗的話可能都回不去。(作者署名:大國之翼)
回應
几门榴弹炮,能部署到哪儿?用军舰拉着满南海乱跑?
美帝真的黔驴技穷了!轻型火炮除了轻外其他的性能都比不上普通火炮。想不通这货放在南海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派些炮艇来的实在些。
南海可以部署中国的火箭炮
中国也应该到美国家门口部署导弹火箭炮。
看了這篇文章,深感自己孤陋寡聞,原來美軍的M777榴彈砲可以擊落火箭彈和巡航導彈,真是開眼了。
用MX982神箭制導砲彈就能,吹子軍盲好好補補課吧
既然美国的火炮能耐这样大,干嘛还要搞标准6呢?!吹牛吹破天了吧!
楨:MX982神箭制導砲彈能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 除非將多管機關炮(美國密集陣/中國730,1130)升級到C-RAM(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系統!或以色列的鐵屋導彈(Iron Dome)C-RAM系統(2012年有了戰果).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03/doc-ifxzczff3568737.shtml
圖博館
中美南海開戰中方將佔據一優勢 美航母可能都回不去2017.01.03新浪軍事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中國和相關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已經日趨穩定。但是美國卻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特別是在菲律賓鐵心倒向中國之際,美國人惱羞成怒甚至不惜赤膊上陣,妄圖在南海挑起事端。新年伊始,美國多家媒體就爆料稱,美國將把“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派往亞洲,並想辦法在南海部署更多進攻性和防禦性武器,包括在南海地區部署機動火砲部隊。
其實,早在2016年5月份媒體就就曾多次傳出美國企圖在南海加強部署軍事力量。2016年5月,美國《國家利益》刊文稱,美國陸軍和五角大樓戰略和規劃人士考慮,將美國在全球的武器系統重新部署,包括可能在南海部署機動M777火砲系統,利用精密砲彈和日益先進的火控技術來摧毀威脅性的空中目標,作為擊落火箭和巡航導彈的地對空防衛武器。
如今,美國已成功讓南海周邊成為美國的武器秀場。可以看出,導致南海地區軍事化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2016年菲美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中,美軍首日即以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發射6枚火箭彈。有美國官員就表示,在南海部署M777也是選項之一,當敵方使用火箭彈或者巡航導彈時,美軍可以用榴彈砲將其擊落。當時,美國還想在菲律賓部署火砲部隊,後因杜特爾特上台菲律賓與中國關係越來越親密而破滅。
…..
對於美國軍方這種狠話,中國肯定會作出對等反應。誰要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中國人民決不答應!
中國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去年底,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就中方在南沙島礁部署必要防禦設施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別人在你的家門口耀武揚威,難道你還不能準備一個彈弓嗎?”儘管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稱這些必要的軍事設施,主要是用於防禦和自衛,是正當合法的,但也相當於確認中國正在7個南沙島礁修建防空陣地,部署防空砲等裝備。
2016年,空軍出島鏈遠海訓練、遼寧艦赴西太演練,第11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下水,殲-20精彩亮相…….2017年,殲-20隱身戰鬥機、東風-41洲際導彈、直-20直升機、05式主戰坦克、AG-600水陸兩棲飛機、翔龍無人機、901型綜合補給艦等大國利器呼之欲出!這些都是我們守衛南海的本錢!
圖博館
另外GPS/INS還可以讓砲彈在彈道頂點下降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角度,從而讓彈翼(舵)接近最佳角度,最大限度提高全彈升阻比,並且減緩其下降曲線,進一步提高砲彈的射程。
正是憑藉大展弦比彈翼、鴨翼和GPS/INS系統制導系統,有效的提高了81毫米迫擊砲的射程和精度,從而提高它的火力支援能力,從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使用精確制導迫擊砲彈的經驗來看,它的實戰效能差不多是普通迫擊砲彈的4-5倍,原來需要10發左右普通砲彈才能壓制一個機槍陣位,現在可能只需要1-2枚砲彈就可以做到。
中國相關單位在精確制導迫擊砲彈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研製成功120毫米激光制導迫擊砲彈,它採用了多片式彈翼來提高砲彈的射程和控制能力,在此基礎上有關單位也研製成功120毫米GPS/INS複合制導迫擊砲彈,並且申請了國家專利,根據有關資料,120毫米迫擊砲GPS+慣導複合制導砲彈以120毫米迫擊照明彈為設計原型,在盡可能保持原彈丸外形的前提下,去掉了原頭部的引信部分,將原來的放置降落傘的艙段部分的型線進行了適應性修正,改造成滿足控制設備安裝的控制艙;根據殺傷需求,合理調整了戰鬥部艙和控制艙的結構比例,保證戰鬥部裝藥重量。完全保留原尾翼結構,保證迫彈飛行中的穩定性。制導砲彈仍沿用原120毫米口徑迫擊砲發射,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砲彈發射後通過空中自主對準獲得初始姿態信息。彈體起控後,彈上利用慣性/GPS複合制導,實時控制砲彈修正彈道,準確命中,可對敵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如果以此為基礎,為砲彈增加大展弦比彈翼,那麼就可以研製一型類似於ACERM這樣遠程精確制導砲彈,不過這樣的改進是否能夠進行,可能還需要型號是否有足夠的效費比。(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1-15/doc-ifxxsmif3086362.shtml
圖博館
美軍又一高精尖武器被中國攻克作戰能力提高4倍2016.11.15新浪軍事
美國ACERM砲彈的想像圖
國產120毫米精確制導迫擊砲彈
前不久,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提到美國海軍正在研製81毫米滑翔制導迫擊砲彈,它的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21公里,並且在這個射程範圍內仍舊保持10米的命中精度,有效的提高了迫擊砲的火力打擊能力。
從相關報導來看,美軍這種先進性能增程迫擊砲-ACERM,採用了大展弦比滑翔彈翼、GPS/INS制導系統來提高砲彈的打擊範圍,儘管這些技術看起來高不可攀,中國相關單位也掌握了這些技術,因此也可以發展中國版ACERM。
對於砲彈這樣的無動力物體來說,提高射程取決於兩個參數:彈道高度和升阻比,對於迫擊砲彈來說,它的彈道高度難以提高,如果想向上提高,則需要藉助外力,如助推火箭,但是這樣會擠占砲彈戰鬥部的空間,並且也會增加砲彈的成本和費用,因此ACERM放棄了這種做法,轉向提高另外一個參數,提高升阻比,砲彈採用圓錐體,自身升阻比較小,所以需要採取其他措施增升,ACERM採用了兩片大展弦比彈翼來增加砲彈的升力,以提高全彈升阻比,增加射程,這也是各種砲彈、炸彈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比較特別的是ACERM在彈翼前方又增加了一個彈翼,用來提高彈道控制,另外這個彈翼和主彈翼形成了雙層翼,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升力,同時降低對主彈翼材料和強度的要求,有助於控製成本和造價。
不過對於砲彈來說,打得遠只是第一步,還要打得準,這是因為砲彈在空中飛行受到各種因素干擾太多,包括各種氣流、橫風、砲彈自己的姿態等等,這樣都會導致砲彈偏離原來的命中點,距離越大這樣的干擾越多,砲彈的命中精度也會迅速降低,因此需要製導系統來糾正砲彈的誤差來提高火砲射擊精度,從相關報導來看,ACERM採用的應該是GPS/INS複合制導系統,這也是這類武器常用的一種精確制導手段。
砲彈發射之後,INS(慣性制導系統)不斷測量砲彈的姿態、航跡、速度等參數,據此與預定從標進行對比,得到砲彈飛行軌蹟的誤差,形成砲彈控制指令,命令控制機構進行動作,讓砲彈修正彈道來糾正這個誤差,不過INS的缺點就是它的導航精度會隨著時間、距離的增加而下降,所以需要其他系統來進行糾偏,GPS的導航精度不會隨著時間和距離增加而下降,所以一般用GPS來糾正INS的誤差,以提高制導系統的精度,現代製導砲彈憑藉GPS/INS系統可以在100公里的射程情況下打出20米左右的精度,這個精度已經是相當驚人了,
圖博館
首先,中國軍工人將衛星定位修正的慣性制導系統,與光電末制導技術結合,令我國最新型小直徑炸彈獲得了複合式製導體系。這一舉多得的解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個難題。因為有了比衛星定位修正更好的末端命中精度,炸彈將在距離目標更近的地方爆炸(近至一米),也就不再需要攜帶太多的炸藥,可以從過去的250、500公斤級,降低至100,甚至50公斤級。
因為使用光電末制導,包括了電視、熱成像、半主動激光等多種高精度末制導方式以供選擇,新型炸彈獲得了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其中熱成像和半主動激光制導具備完全自主的晝夜良好氣象制導能力,完全能夠令炸彈有效的發現、跟踪並命中高速行駛的坦克裝甲車或者快艇目標。
三,中國小直徑制導炸彈有何最新突破?
中國軍工人最新的相關技術突破,是為這類炸彈安裝毫米波末制導設備,保證獲得晝夜全天候末端制導能力。這是光電末制導手段不具備的能力。CM-506型小直徑制導炸彈甚至有了毫米波/熱成像雙模式末制導能力,兼有兩者的優點。
在氣動設計方面,中國軍工人突破了改造現有普通炸彈的束縛,為新型小直徑制導炸彈設計了高效率的氣動外形與控製手段。
例如,最新型中國製導炸彈配備了鑽石背彈翼,這一可折疊在背部的翅膀能夠提供較大的升力,令炸彈飛行至90公里處。更重要的是,新的氣動外形最優化了炸彈的動能控製手段,炸彈的飛行彈道,以便提高炸彈對於目標的穿透能力。中國最新型小直徑制導炸彈,在飛行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以最佳的飛行方式前進,並以最恰當的命中角度攻擊目標。例如在攻擊堅固掩體時,以完全垂直於地面的角度撞擊目標,從而最大化炸彈貫穿掩體頂部的能力。這令只有100甚至50公斤級的炸彈也能夠穿透厚達一米左右的鋼筋混凝土頂蓋,確保裝藥部分在掩體內部爆炸,最大化殺傷效果。
雖然全新設計、專門製造的小直徑制導炸彈,在成本上將高於由普通炸彈改造的製導炸彈,但是其作戰效能、一次出動載彈量遠遠超過了後者,意味著其性價比最終將全面佔優,可用於大規模的空地交戰。
小節
我們還應注意到,隨著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精度的不斷提高,我軍以及我國外貿武器用戶將可以徹底擺脫美國GPS系統的束縛,獲得一種完全自主的精確制導手段。在中國軍工人研製出這一系列最新型小直徑制導炸彈之後,我國戰機的空地武器技術水平已經一躍進入了世界頂尖水平的範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1-10/doc-ifxxsmif2631923.shtml
圖博館
中國新型製導彈藥曝光可助一架殲20獵殺12個目標2016.11.10 新浪軍事
中國珠海航展現場消息,我國最新型小直徑精確制導彈藥,成為了此次航展的熱門焦點之一。
這些比傳統制導炸彈更為輕巧細小的先進制導武器,適用於我國各種戰鬥機、轟炸機、翼龍2無人機、CH-5無人機,乃至武裝直升機。例如,殲20戰鬥機預計可以在內部彈倉攜帶至少12枚小直徑制導炸彈,可在一次出動中攻擊12輛坦克等目標。
隨著100公斤級小直徑衛星制導/光電末制導炸彈的公開展出,表明中國製導炸彈向微小型化、高精度化、動能最優化等等方向繼續進軍。
展出的中國小直徑制導炸彈形成了家族化的序列,覆蓋不同重量級、不同用途,可以比拼美國最先進的SDB II家族制導炸彈。俄歐強國的技術差距,已經被越拉越大。
一、為什麼要研製小直徑制導炸彈?
從歷史上看,早期的製導炸彈存在缺乏晝夜全天侯作戰能力、難於同時攻擊多目標、不具備自主制導功能的缺點。美國第一代衛星制導炸彈JDAM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困局。它使用GPS衛星定位系統信息,對自帶的慣性導航系統進行修正,保證了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中仍可自主完成製導,準確命中目標。而且用普通炸彈增加製導套件而來的JDAM、成本極為低廉。在實戰中,JDAM獲得了巨大成功。
中國早已擁有了類似於JDAM的衛星制導炸彈,例如飛騰FT系列炸彈。FT-1炸彈在5000-12000米高度、0.6-0.9倍音速範圍發射的話,攻擊距離達20公里,精度根據用戶需求,可控制在10-30米。
二,中國小直徑制導炸彈解決了哪些難題?
但JDAM仍有若干缺點:一、體積重量依然較大;二,命中精度有限,導致無法減少攜帶的炸藥總量;三,缺乏精確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例如攻擊運動的坦克裝甲車;四、普通炸彈改造而成的這類製導炸彈氣動性能不佳,未能最大化射程和命中精度。
此外,現代戰爭要求重視降低附帶損傷的問題,這也要求以高精度來實現減少裝藥總量,避免誤傷周邊群眾。
為此,中國軍工人向研製小直徑制導炸彈的難關發起了衝擊。
圖博館
彈體後部裝有雙向信號發射/接受天線,巡航段採用慣性制導,末端採用人在迴路中的電視制導方式,可利用彈上電視導引頭攝取戰場畫面,並將畫面實時地傳送到載機,顯示在座艙的多功能顯示器上,由武器操縱員操縱導彈飛向目標。系統跟踪狀態下分人工跟踪和自動跟踪兩種,可以由操作手根據要求任意切換。對於某典型目標(機堡、工事等),最大目標截獲距離18公里,最大鎖定距離12公里,最小制導距離6公里。自動狀態下對目標的截獲概率為98%,人工狀態為99%。命中概率為90%以上(理想氣象條件),命中精度2米。
這是空十師的轟-6H,這枚帶有渦噴發動機,灰色塗裝的鷹擊-63,是一枚實彈。鷹擊-63的優點是系統價格低廉,戰鬥部威力大。缺點是受氣象條件影響比較大,抗干擾能力差。受發動機動力限制,導彈的飛行速度比較慢,大約只有0.7馬赫。
此次由轟-6K掛飛到珠海的鷹擊-63,其彈體外部的型號標識為K/AKD63-(XL-FX/M)。按照國軍標武器系統型號命名標準,K/AKD63翻譯成漢語為:K空軍/A導彈K空D地-63,而後面的(XL-FX/M)應該為XL訓練-FX飛行,意為這是一枚鷹擊63的訓練飛行彈。
2013年初,央視軍事報導節目還首次曝光了鷹擊-63的紅外熱成像型號,該新聞顯示南空航空兵某師數架轟6在戈壁陌生機場升空,發射了4枚新型導彈,對陌生靶標遠程精確打擊,精準命中目標。此次實彈打靶被安排在夜間,靶標只有平時一半大小,轟炸機在陌生航路低空突擊,同時伴有復雜電磁干擾、雷達搜索照射和地空導彈攔截,指揮所只提供目標概略方位數據等等。這些要素都顯然表明是全天候的紅外熱成像空地導彈,這意味著鷹擊-63已經由原來的白天型電視引導頭,換裝了紅外熱成像導引頭,數據鍊和衛星導航天線,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和發射後不管能力。導彈的標準型號名稱為A/AKD-63H。
鷹擊-63是我國第一種實戰化空地彈,由於技術老、體積大、速度慢,正逐步退役,由更先進的鷹擊-88等新一代空地武器所取代。但該彈的製導系統仍比較先進,渾身上下充滿這黑科技,例如該彈可由彈載火控計算機自動執行尋的打擊,從跟踪到命中的全過程,都無需人工干涉。也可採用人在迴路中的製導方式,在自動跟踪的同時,切入武器操縱員的控制信號。
總之,別小瞧任何一種中國武器,中國武器通常很低調,從不大聲叫喊自己性能有多先進,他們只是在戰場上讓敵人發出痛苦的尖叫。(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8/doc-ifxxfysn7969487.shtml
圖博館
深度:轟6K在珠海航展掛鷹擊63導彈究竟有何黑科技
2016/11/1,廣東珠海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將盛裝開幕。
這次來到珠海航展參展的轟-6K轟炸機,機翼下攜掛的不是標配KD20遠程巡航導彈,而是較為老式的AKD63/鷹擊-63空地導彈。很多人認為這算是一個遺憾,其實大可不必。
AKD63曾被譽為“攻勢空軍第一彈“,是中國第一種可以在防區外發射的戰術中程空射巡航導彈。這種導彈在2004年才進入中國軍隊服役,距今僅12年,完全稱不上是老式武器,至今仍是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主戰導彈之一。
在八九十年代,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國空軍開始向空中精確打擊轉型,推出了多種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在海灣戰爭等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中國空軍進入90年代以後,也開始向攻勢空軍轉型,此時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還以製空型殲擊機為主,對地攻擊手段極為原始,以火箭彈和航空炸彈為主。於是空軍提出發展一種能夠在防區外發射的空對地導彈。
通過充分的論證,決定研製“轟-6H導彈機武器系統工程”,空軍用轟-6改裝了兩架鷹擊-63的專用試驗機,試驗機於1995年正式研製,分別於1998年12月2日和9日首飛,2000年4月25日完成自控彈飛行試驗,2002年11月雙發連射試驗完成,2004年定型。
2005年中俄“和平使命”演習時,剛剛改裝完導彈武器系統的空軍轟-6H,在距離目標60公里外齊射了二枚鷹擊-63,準確命中。鷹擊-63的最大射程相當遠,有效射程最大可達180公里,最大動力射程240公里,最小射程20公里,但實戰中很少以最大射程發射,多打擊距離載機100公里內的目標。(最大動力射程,是指載機以最大允許速度在5000米高度發射導彈,順風直飛平滑下降,導彈不做大過載機動,理想氣象條件,導彈所能達到的最大射程,現實中通常無法做到。)
鷹擊-63採用一台WP-11型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矩形彈腹進氣口,巡航段飛行速度850公里/小時。巡航高度7米~1000米,典型任務巡航高度600米。該導彈是從海鷹2B型岸艦導彈發展而來的,導彈外形有少量變化,尾翼由“Y”型改為“X”翼型,這樣改進是為了投彈後由俯衝改為巡航段平飛時,導彈更容易控制。導彈長7米,彈徑760毫米,全重2噸,裝有500公斤爆破殺傷戰鬥部。
導彈發射高度200~5000米,在攻擊地面目標時一般採用俯衝攻擊,在打擊水面目標時一般採用掠海水平攻擊。採用自由落體式發射,發射後導彈脫離載機下墜約70~120米,發動機點火併進行爬升或俯衝,同時校正航向開始巡航段自動飛行。
圖博館
深度:俄軍蘇33完成升級 暴露一基本功能仍不如殲15 2016.10.13 新浪軍事微
近日,有媒體報導俄羅斯派出庫滋涅佐夫號航母編隊前往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艦上的蘇-33戰鬥機經過了升級,配備了SVP-24-33攻擊/導航系統,可以讓蘇-33能夠把非制炸彈扔出精確制導炸彈的效果出來。
這個報導看起來非常炫目,實際上卻反映了俄羅斯空軍在空地攻擊能力方面薄弱的現實,這樣的攻擊/導航系統實際上是三代機早期時代的產物,舉一個例子,當年法國向中國推銷的強-5K方案就配備了這樣的攻擊/導航系統。
實際上這樣的攻擊/導航系統也是航空電子綜合化早期的產物,當時電子設備價格昂貴,性能也比較有限,只能採用低速數據總線聯結少數幾個系統,一般用ARINC429總線將導航、火控主要系統進行聯接,形成攻擊/導航系統,當年法國人推銷強-5K方案的時候就介紹說這樣的改裝只是一根ARINC429總線將設備聯結在一起,成本和費用較低的情況下,可以顯著的提高飛機的導航精度和攻擊能力。
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其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成本和費用卻顯著下降,機載航空電子系統採用1553B數據總線將機載火控、導航、飛行、通信、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有機的聯接在一起,這樣的攻擊/導航系統已經成為其一個基本的功能,例如當年中美和平典範工程,美方就曾經介紹,F-16的任務計算機是主控計算機,如果任務計算機出現故障,慣導計算機也可以用於替代一部分的功能,所以也就不在強調這些功能。
從目前來看,俄新一代飛機普遍採用了與1553B數據總線相近的雙向多路數據總線,導航系統換裝了激光慣導、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高了導航和作戰能力,可能由於經費等原因,蘇-33一樣沒有進行改進,所以俄海軍航空兵選擇了一個低成本、簡單的改進方案,就是換裝備SVP-27,替代現有的PNK-10,這也反映了蘇-33的航空電子系統結構比較落後,能夠聯接的設備不多,擴展及升級潛力有限的事實。
相比較之下,中國殲-15艦載戰鬥機的航空電子系統則要先進的多,它的導航、火控系統就包括在整個機載電子系統網絡之中,而攻擊/導航是機載電子系統一個基本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專門的註明,由於系統的處理能力較高,並且實現了數字化,所以系統升級和擴展也比較容易,想增加用途在機載任務計算機之中增加相應的軟件及功能即可。(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13/doc-ifxwvpaq1214873.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為何公開東風21C實射場面威懾西太美軍2016.9.29 新浪軍事
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光明網、中國新聞等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了一名軍人的事蹟:火箭軍某新型導彈旅旅長李正連。
眾所周知,任何國家的戰略導彈部隊的訓練或演習的公開披露都有兩大目的,一是提高部隊實戰能力:二是對構成本國安全的目標對象進行有效戰略威懾。而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是東風-21的最新改型,將原來的核戰鬥部改為常規戰鬥部,採用末端雷達景象匹配製導主要用於打擊敵方縱深的海、空軍基地。
東風-21C導彈武器系統由導彈及其配套的地面設備組成。其中,地面設備包括導彈儲存、發射準備和發射所需的各種裝備和設施。據稱導彈全長10.7米,直徑1.4米,兩級固體發動機採用聚丁二烯複合推進劑和低合金高強度鋼殼體,發射重量14700千克,有效載荷為600千克熱核或傳統彈頭、子母彈頭。其最新改型通過加裝多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而且打擊精度接近巡航導彈,因而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
戰時發射導彈時,各型車輛依次進入陣地,迅速啟動地面設備,豎起導彈,平台調平、瞄準完成且射擊諸元準備好後,導彈即可發射,準備時間約10-15分鐘。發射方式是冷發射,先以燃氣動力將導彈推離發射簡,當導彈離地20米時,火箭再點火加速升空。與其他彈道導彈原理一樣,東風-21C導彈發射後先飛出大氣層,到達預定空域後再入大氣層,高速飛向目標。
可以說東風-21C為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火力打擊。不管怎麼講,東風-21C導彈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形成了嚴重的威脅。美國有多種方法和途徑來進行對抗,一是試圖發展高超音速打擊能力在二炮反應前消滅這種能力,二是消除中國的精確制導能力,包括衛星、雷達的精確定位和製導能力,三是艦基反彈道導彈系統,四是末端電子乾擾誘導系統。
其實由此產生的結果很好笑,中國擁有矛,美國擁有盾,似乎雙方都投鼠忌器。如果真這樣,那麼就是中國區域拒止/反介入戰略的巨大成功。(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9-29/doc-ifxwkzyk0620287.shtml
相關新聞
中国为何不怕印核洞库:DF21C曝光意味长
圖博館
深度:中國一炸彈令對手撓頭不傷人但破壞力無窮2016.9.21新浪軍事
現代工業對於電子供應非常依賴,如果供電系統癱瘓的話,後果為災難性的,那麼對付電網,最有效的東西就是:石墨炸彈。海灣戰爭之中,美軍使用它讓對手供電系統癱瘓了85%,與電網中斷沒什麼區別了。如此良好的效果,令各國家投入開發與研究,但是真正研發成功的國家並不多,中國為少數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之一。
中國沒有公開有關石墨炸彈的研發情況,人們只是通過各方面的資料才知道,本世紀初時--比許多人預計的時間更早,我軍即列裝了國產的石墨炸彈,我們稱之為:碳纖維石墨炸彈,也有一個說法叫:電網干擾子母彈。最早曝光的型號被稱為“250千克航空碳纖維炸彈”,從外表上看,它與普通航彈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類似於航空反坦克子母彈改進而來。據稱該彈內裝有147枚子彈藥,每一枚子彈藥包含32束碳纖維,每一根碳纖維絲束長30米。主彈體在一定高度被引爆,從而將子彈藥釋放,碳纖維會被成團地拋撒出去,覆蓋一大片地區,每枚約可以覆蓋6000平方米的範圍。
聽起來這個炸彈很簡單,其實難度非常大:原理簡單,細節頭痛。主要問題即在石墨纖維上,它本身為相當廣泛的複合材料,中國的石墨纖維產量為世界第一的,可是需要使用並不是石墨纖維就行,而是特製的石墨纖維絲。首先,要求直徑相當小,僅有幾千分之一厘米,又要非常長,往往在幾十米,這樣才能有漂浮性,可以在高空中長時間漂浮。其次,需要進行再處理,以提高了導電性能--造成電網癱瘓,並提高附著性,可以沾到一切物體表面,甚至進入電子設備內部,還要難以清除。
這樣的需求不低,相當考驗中國的加工技術水平,到於其它方面就簡單多了,彈體等可以直接採用集束子母彈的設計,也不需要什麼精度,後來又推出製導型,僅加裝一個慣性制導系統,讓載機可以進行防區外打擊,以提高載機的安全性,甚至為遠程火箭彈開發了石墨戰鬥部。
這在西方國家看來,純正的浪費,因為這種炸彈屬於大面積覆蓋,再加飄散屬性,完全沒有必要研製什麼制導型,似乎我軍的想法太多了一點。(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9-21/doc-ifxvyqvy6975054.shtml
圖博館
從航展介紹上來看,這種全重150千克,最大射程130千米,基本型號採用慣性導彈加衛星複合制導,同時還有系列產品,可以安裝多重彈頭:紅外制導、電視制導、激光制導,以及上述方式的複合製導彈頭,總體水平已經接近了美軍第二代GBU-52的性能。美一枚GUB-39就達到了9萬美元,而中國的CM-506KG相當於它的一半,基礎型號只相當於美軍的1/3。威力上處於同等水平,精度上不相上下,造價還便宜。這個誘惑力就太大了。
而且,這種彈藥對中國自己使用來說,也非常的適合。我們用專門執行多用途對地打擊任務的殲-16戰鬥機來說明。殲-16目前正在處於新型號的改進中,相比於中國殲-11BS,殲-16在武器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6個重載外掛掛架,而且這6個重載掛架如果要懸掛大型彈藥(鷹擊-91反艦導彈、防區外播撒器、或者大型KD系列導彈)是都可以懸掛彼此不相干,殲-11BS則只能懸掛3個,其餘隻能掛在輕型空空彈藥。在這樣的設計下,殲-16的12噸載彈量可以獲得最大利用空間。而我們上文說的小直徑炸彈的優點就是可以採用複合掛架進行多重懸掛,美國的GBU-53彈在一個複合掛架上能夠懸掛4枚,F-15E一口氣能夠掛20枚。對比中國殲-16來說,6個重載掛架也可以懸掛24枚,儘管中國尚未對外展示過這樣的複合掛架掛載模式,但是採用複合掛架的已經是中國戰機的常態,因此不存在任何技術難度,就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炸彈”卡車。
這樣大量掛載意義就更大,舉例來說,中國周邊越南、印度都在積極擴建自己的戰鬥機基地,大量前置部署的戰機都配備有專門加固後的鋼筋混凝土機堡。常規彈藥要摧毀它至少得預備500公斤炸彈,還要進行凌空轟炸精確命中,費事費力。如果使用對地導彈打擊,百萬美元的戰術地對地導彈換千萬美元的戰機,也算不上十足合適的買賣。而要換了小直徑炸彈配合中國殲-16,最遠可在150公里外一次性投擲這些彈藥,並結合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精確定位,一架殲-16對付24個地面目標根本不成問題。越南、印度在機場上也就駐紮1個戰鬥機團,附近的機堡數量絕對不可能超過20個,轟炸一次就能摧毀一個團,這效費比太高了。而且你用幾萬美元的炸彈換千萬美元的戰鬥機,這樣的買賣可就太划算了。而且,傳統轟炸跑道的方式,對方會在短時間內修復,但是你要把機堡內的戰鬥機都乾掉了,就算修復了跑道也沒有戰機可以起飛作戰。(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8-29/doc-ifxvixer7406098.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小型炸彈技術緊跟美國價格僅為後者一半 2016.8.29新浪軍事
自從精確制導武器開始大行其道後,傳統炸彈不僅僅在性能上獲得了提升,更在打擊效能上獲得了飛躍,也把現代化戰場的空對地打擊態勢從傳統的“地毯式”轟炸進化成了現在的“精確點穴”式轟炸。不過隨著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想要盡可能的殺傷敵方,炸彈的質量必然就大,而未來的五代戰鬥機都採用的是內置彈倉,武器質量上肯定有所限制,有沒有用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這事還真讓美國人研究出來了,小直徑炸彈(SDB)。150千克左右,攜帶支持遠程精確打擊的增程折疊翼,使得這種炸彈在機動性能上更為靈活多變,最給力的還是精確制導能力和殺傷力,能夠在萬米高空投擲後,滑翔超過50公里以上,準確命中目標半徑1米內的位置,已經遠遠超過現有CEP10米的先進精確制導武器的範圍了,可謂精度全球最高;最主要還是還是其殺傷力,能夠鑽透近2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機堡,直接對機堡內的戰機進行毀傷。如果我們粗略計算下,一架F-15E“攻擊鷹”戰鬥轟炸機裝備有20枚這樣的小直徑炸彈,對敵方加固機堡發動一次性打擊,以90%的命中率計算,那就18個機堡被摧毀,這可就是越南這樣空軍1個團的戰鬥機數量啊,就這樣被摧毀在地面上了!精度最高、穿透力極強、這個“機堡殺手”名副其實。就算換了F-22來,一架F-22能夠攜帶8枚,2架也就足以突防高強度防空網絡並在地面上就摧毀敵方的戰鬥機,這個殺傷力想想就太驚人了。也難怪美國人會如此重視它,已經開發出了2代產品,第二代的GBU-52小直徑炸彈甚至具備3模式引導頭,可以打擊移動裝甲目標、海上目標等,這個“小殺手”真是不簡單。精度高,毀傷概率高,外掛能力高,這“三高”就把普通精確制導彈藥甩在身後了。
既然發現不簡單,全球都想研發類似的炸彈,不過看起來卻小的東西一點也不簡單,在確保炸彈體積足夠小的前提下還要保證殺傷力,同時還要安高強度複合材料的折疊彈翼,並且要有空天一體的數據鏈系統,想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國家已經是鳳毛麟角。同時還要有迫切需要裝備自行研發的五代戰鬥機,這樣篩選下來,就剩下美、俄、中三國了。美國已經研發出來;俄羅斯從目前來看尚未起步,尚未有類似的研究成果或者照片證實俄羅斯研究過類似的彈藥;那就剩下中國了。於是乎大家就在2012年看到了中國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跟美國概念非常類似的“機堡殺手”CM-506KG靈巧彈藥。
圖博館
深度:殲10如何發射制導炸彈更安全可依靠一老戰機2016.8.10新浪軍事
隨著技術進步,戰鬥機投放激光制導炸彈已經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只需要改裝一個激光照射器即可,在6、70年代這個照射器已經可以安裝在座艙之中,如F-4D配備的AVQ-9激光照射吊艙,現在的體積更小,所以安裝在戰鬥機的機體之中或者以吊艙的形式安裝在機身或者機翼下面也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光電吊艙本身的價格比較昂貴,現代光電瞄準吊艙配備有前視紅外探測系統、CCD攝像機、激光測距/照射系統,其價格在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左右,對於各國空軍來說恐怕很難為全部作戰飛機都配備光電瞄準吊艙,因此只能採用一架飛機掛載吊艙,其他戰鬥機掛載激光制導炸彈的戰術,由前者為後面幾架飛機提供目標指示與照射,這也是各國空軍比較常用的一個戰術。
另外一個問題來自激光制導炸彈本身,我們知道激光制導炸彈雖然精度高,但是在它飛行過程之中,需要激光始終照射目目標,激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大氣之中傳播距離較短,這樣作戰飛機距離目標就比較近,顯然會受到對方的攻擊,所以這個過程也是比較危險,因此各國都傾向採用比較落後的作戰飛機執行這樣的作戰任務,以降低成本和費用。中國可由強-5和殲轟-7A來執行。
殲-10B掛載的是國產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比第一代具備更遠的投放距離,,第一代探測、打擊距離約20公里,在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約可對目標進行防區外打擊,不過隨著防空武器的進步,俄羅斯鎧甲防空系統已達20公里,這樣就要求光電瞄準吊艙能夠在更遠的距離對目標進行探測。
從目前來看,中國已經研製新一代紅外焦平面陣列,從相關企業的主頁來看,國內浙江大立、武漢高德已經可以公開提供600*500級別的器件,這個指標已經與國外新一代光電瞄準吊艙相同,足夠研製新一代光電瞄準吊艙,前不久曾經有新聞說國產CH-4無人機進行了升級,用更先進的器件替代了原來的器件,讓CH-4的光電吊艙探測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確定新一代國產光電瞄準吊艙與國外新一代光電瞄準吊艙相同,可以在更遠的地方探測目標,同時用功率更大的激光器對目標進行照射,然後投放新二代激光制導炸彈進行攻擊,這樣殲-10B就可以自己掛載吊艙對目標進行打擊。(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圖博館
深度:導彈也用坦克發射中國製導砲彈五千米不脫靶2016.7.26新浪軍事
上個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就提出炮射導彈的概念,到了60年代,研製出了坦克用砲射導彈,並在70年代得到運用。類似於法國的“阿克拉”、美國的“橡樹棍”都是採用了炮射導彈的理念,只不過由於當時工業水平的限制,炮射導彈因此也不能廣泛運用。
而通常處於發展中的國家,都會採用先進的高新技術,對常規武器的戰鬥能力進行提高,這種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從而精確打擊武器在常規兵器中也是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說坦克這一武器裝備,雖然人們都熱衷於新型坦克的研製,但研製坦克所需的技術極高,所需的費用也是一般國家不能承受的,再加之技術的限制,這使得一個發展中國家很難真正實現坦克這一武器裝備的新型研製,因此,在各國,老式坦克扔被廣泛應用,因此,如何改進老式坦克,提高其火力系統的能力、提高戰場生存能力,成為老式坦克是否被淘汰的主要問題。
我國在砲射導彈這一武器系統中研製中也是費盡心思,如何將炮射導彈與坦克結合,還不影響原武器性能,並且怎樣使炮射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5000米?這一問題我國在研製中已經做了完美解釋。
中國最出色的砲射導彈還屬105毫米激光架束炮射導彈,主要通過激光制導儀發射一束帶有空間位置信息的編碼激光束,這種光束的中心軸和瞄準線一致,當射手將瞄準線對準目標中心時,激光的光束也就與目標中心一致,導彈發射後,自動進入激光束軌道,當導彈距離目標有偏差時,導彈尾部的激光接受裝置在此時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彈上解算器算出導彈距離瞄準目標中心的位置,在偏離目標中心時,產生偏差信號,該信號控制導彈前部的舵機動作,修正偏離中心飛行的導彈,這樣,導彈在舵機的作用下,自動沿著目標中心線直至目標中心。
科技在發展,我國的研製技術也在進步,而在105毫米激光架束炮射導彈的研製上,也已經使其具備了實際作戰能力,已經可以達到有效射程4000-5000米,命中概率為90 %以上,並且在對運動中的目標精確度達到90%以上,最值得驕傲的地方還是在於相比於普通砲彈,在發射時不用試射還能一擊命中。(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7-26/doc-ifxuhukv7500997.shtml
圖博館
深度:美軍一武器可讓世界陷入黑暗中國說你有我也有2016.7.12 新浪軍事
石墨炸彈也稱石墨纖維炸彈,其攻擊目標是電力輸配系統,目的在於切斷城市(包括鄉村)的電力“生命線工程”。該彈於2009年進入中國空軍服役,隨後中國又發展了更先進的防區外電網摧毀彈藥。
專家們估計,這種炸彈在500米高空爆炸,其有效範圍可達1-3平方公里,每枚炸彈中有50個像汽水罐大小的小盒子,起絕緣的作用;通過飛機把炸彈投放到電網或電話網上空500米處爆炸,每個小盒子中有一個小降落傘用以降低降落的速度,50個小降落傘在電網上空如同飛舞的雪花;當它們碰到電線時,小盒子就會爆炸,一旦炸開,彈內大量經過專門處理的碳纖維絲就會隨著爆炸衝擊波向四面八方飛散開來。這種碳纖維絲的直徑非常小,細細的長絲可以在空中較長時間懸浮漂移,慢慢降落,落到電線上致使電流偏離軌道而後中斷,進而切斷供電。
中國這款250千克航空石墨纖維炸彈的母體是國產化的250公斤BL-755反坦克子母彈,BL-755子母彈是80年代中國從英國引進的,廣泛掛載於國產飛豹和強-5戰機,執行空地反坦克集群任務。不過石墨彈藥的技術含量並不是高不可攀,一般人以為很高端主要是讓科索沃戰爭期間的外國媒體忽悠的。
1999.5.2晚,美國空軍在轟炸南聯盟首都貝爾格菜德時使用了一種神秘的武器,造成了貝爾格菜德市及一些周圍地區的停電。7日傍晚,美國空軍又對南斯拉夫5個大的電站和輸變電工程再次攻擊,又使用了這種神秘武器,這次空襲造成了南聯盟70%地區的供電中斷,使軍事通信、指揮、防空指揮系統等部分失靈。其實,這種被北約稱之為電力開關的神秘武器便是石墨”炸彈,美國人稱其為電力炸彈,也叫做E-bomb,專門用來摧毀對方的通信和電力設施。
石墨炸彈投入使用後其毀傷效應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波及範圍廣,影響面大;由於石墨炸彈攻擊的目標為發電廠或其他重要輸變電樞紐,一旦命中目標將導致整個電力系統癱瘓致使全國大面積停電,很大範圍內的民眾將無法得到電力供應,即使遠在空襲地區以外也無法倖免;其作用範圍已不再是某一戰爭前線而是全國范圍內;將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和軍工生產,極大地降低戰爭潛力。
二是影響民眾心理,具有軟殺傷效應,從而影響民族的戰鬥意志; 所以石墨炸彈便成為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非常有奇效的新式武器。(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7-12/doc-ifxtwihq0110436.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激光制導砲彈在中東參戰命中率高達95% 2016.5.26 新浪軍事
砲兵號稱戰爭之神,它是地面作戰時,最主要的支援火力,別看如今空中製勝論相當流行,其實這類言論基本上都是媒體在叫喊,各國軍隊對於砲兵裝備的發展從沒有停止過,既便以依賴空中支援為出名的美軍,實際也非常依賴於砲兵火力,一直在不斷地改進其砲兵裝備,比如,M777,世界上最輕的155炮。
目前各國壓制火砲的主要型號為155毫米級別,對它的技術改進與升級工作相當多,不過受限於火砲技術的原理,從發展路線只有二條,一是:加長身管,以獲取大初速,提高射程,二是:研發新型彈藥。
未制導砲彈的特點只是相對於其它類型而言,實際上一點也不簡單。涉及到:微電子、光電、探測、小型化、新材料等等技術領域。它只是像普通砲彈一樣發射,僅在彈道末段靠彈頭部的導引頭,主動或被動的接收目標的信息,修正道彈以攻擊目標。
這一技術,美國最早開發,俄羅斯緊隨其後。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從國外引進了激光末制導砲彈。
與其它國家重點發展幾個型號不同,中國的末制導砲彈研製應用領域較廣,幾乎涉及到了,目前我軍砲兵列裝的所有壓制火砲口徑,以及大口徑迫擊砲。僅向國際市場推出的155毫米火砲即的GP-1型、GP-2、GP-4和GP-6系列激光末制導砲彈。
中國製造的末制導砲彈性能不比別人差,價格也相當便宜,更重要的是通用性好,自然在國際市場特別受歡迎的。比如:阿聯酋陸軍在實戰中首次 投入使用中國產GP-1型155亳米激光制導砲彈取得20發19中的成績,唯一的一發沒有命中原因就是使用的法制激光照射器出現故障。
我們對於彈藥技術研發從沒有停止,也沒有局面於未制導砲彈,為坦克研製炮射導彈,為火箭炮研製未敏彈,近年還對未制導砲彈技術進行了再升級,增加火箭增程技術,改進飛行控制系統,讓其射程大大提升,幾年前即在國際展會上公開了射程超過100公里的型號,近年列裝的海軍052D驅逐艦上的130毫米艦炮配用新彈藥,可以達到100公里以上的射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26/doc-ifxsqxxu4441625.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成功試驗世界頂級彈藥技術俄竟上門求購2016.5.23 新浪軍事
自海灣戰爭之後,制導彈藥大量應用,雖說提高了效率,但是消耗量不減反增,甚至更麻煩。制導武器價格昂貴,又有儲備年限,尤其是各類導彈,也因此平時,各國根本無法大量儲備,結果消耗起來的速度更快。
美國媒體就報導過,俄羅斯由於沒有儲備太多的製導彈藥,以至儲備已快消耗完,不得不越來越多地使用普通彈藥,甚至將反艦導彈當對地導彈使用。
這就要求研發更便宜,更方便於大量生產的製導彈藥,這讓未敏彈顯現出優勢。所謂的未敏彈,從廣義說,就是製導彈藥,狹意上,實為製導技術與子母子彈技術的結合。子母彈非常適合於打擊坦克集群之內的大面積目標,可惜它的命中率太低了,現在給它增加一個制導系統就不一樣了,給子彈安上一個降落傘,下落時,給它減速,讓製導系統找到目標,然後脫開降落傘,修正彈道攻擊目標。這樣的話,它一次打擊的目標就非常多,效費比自然也就是高了。這個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不過直到90年代才算成熟一點。中國起步要晚一點,不過進步很快。
中國早已經在國際防務展會上推出了相關產品,國內則早已經列裝,多種武器系統的子母彈戰鬥部已採用末敏彈技術。近年有關打靶試驗的資料也逐步流出。
2011年時,曾公開過一段採訪介紹,其中就談及軍方為了測試剛列裝部隊的03式遠程火箭炮的實戰效果,曾調運了30輛坦克到靶場,以充當國產末敏彈的標靶,這些坦克安戰鬥條令的要求擺成戰鬥隊形,然後對其進攻試驗,結果僅一一輪攻擊,就一舉擊毀大半個營以上的坦克。按設計師的說法,國產末敏彈的命中率超過美國同類產品59%的命中率,具體多少保密。
當時採用的標靶為62式坦克,因為它體積最小,發動機功率小,熱紅外感應特徵就小,如果換成現役主戰坦克,那麼信號特徵會更大,更高命中率。由於是從上方攻擊,效果非常好,無論任何一種坦克,其正上方絕對是防禦的弱點,只要命中即基本被摧毀。
這次試驗的成功進行,證明我們已經掌握了世界頂級未敏彈技術,目前全世界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只有四家,中美俄,加上最早從事這一研究的德國。中國曾從俄羅斯引進過有與未敏彈的相關技術,可是俄方很快就發現中方掌握的技術水平更高,後來竟又主動要求中方轉讓技術,這也算中俄軍事技術交流史上非常少見的事情。(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23/doc-ifxsktkr5907249.shtml
圖博館
SFW結構圖
SFW攻擊目標過程示意圖
SFW攻擊集群目標
集群裝甲目標一直是大陸空軍重點對付的目標,所以大陸空軍發展了航空子母炸彈,不過由於這種炸彈只能投放普通的子彈藥,因此作戰能力受到限制,從上世紀80年代起,相關單位開始將末敏彈列入重點攻關項目,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研製出國產末敏彈,先後研製出國產火箭武器末敏彈系統和國產身管武器末敏彈系統,需要指出的是國產末敏彈在技術上實現了對引進系統的超越,如引進的俄羅斯末敏彈只配備有紅外探測系統,而國產末敏彈配備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系統,因此俄羅斯曾經要求引進國產末敏彈的製導系統,而大陸相關單位又研製成功更加先進的紅外/毫米波/激光三模製導系統,這樣就為大陸研製國產SFW解決了一個最關鍵的技術障礙。
中國空軍裝備的250-3反坦克子母彈
珠海航展公開的國產第二代末敏彈
從相關圖片來看,國產SFW的大小和形狀和美國的CBU-97/SFW大約差不多,不過國產SFW的尾翼與SFW相大的多,顯然可以提高更大的升力,增加全彈升阻比,這樣意味著SFW的投放距離可能要大於SFW,由於國內已經突破了INS/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發展了國產INS/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因此可以推測國產SFW配備了INS/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提高投放距離和投放精度。
國產SFW的研製成功,大大提高了大陸空軍對於地面小型、移動的打擊能力,尤其是地面集群裝甲目標,由於國產SFW對於載機要求較低,它把主要難題都交給子彈藥來解決,因此即使強-5這樣的老式飛機也可以投放,從而可以讓大陸空軍集中高性能作戰飛機用於空中作戰。
漢光演習經常出現的畫面
顯現集群坦克衝擊灘頭是對方裝甲兵主要戰術
不過在大陸末敏彈面前和自殺沒有太大的差別
從對方漢光演習來看,對方裝甲兵一個主要的戰術就是利用集群坦克衝擊灘頭陣地進行所謂的灘頭決戰,這對於我方登陸部隊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威脅,不過隨著國產SFW的研製成功,這樣戰術就和自殺沒有區別,大大降低了對方對我軍灘頭陣地的衝擊能力,從而為我軍奪取兩棲作戰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者署名:小飛豬)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4-20/doc-ifxriqqx3106161.shtml
圖博館
深度:解放軍裝備新型SFW彈藥讓老強5也能獵殺台軍2016.4.20新浪軍事
掛載新型彈藥的殲-16,外側可能就是大陸版的SFW
美國CBU-97/SFW
近日,網上出現了殲-16掛載武器的畫面,其中有一種武器是首次公開露面,從它的形狀來看,它與美國的CBU-97傳感器引爆武器(SFW)相當,可能是大陸版的SFW。
SFW的名字看起來高大上,通俗一點的就是投入末敏集束炸彈,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作戰飛機對於地面裝甲目標尤其是集群裝甲目標的打擊能力。
我們知道作戰飛機速度較快,而座艙狹窄,飛行員視野受到限制,對於地面目標探測能力較低,尤其是坦克這樣的小型、移動目標,加上坦克具備較強的防護能力,往往需要炸彈直接命中才能保證將其摧毀,這對於飛機的武器投放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電吊艙、激光制導炸彈的出現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海灣戰爭之中,2架F-15利用光電吊艙和激光制導炸彈連續摧毀數十輛伊拉克,戰果輝煌,不過也暴露出這個組合一次只能打擊一輛坦克的缺點,對於集群裝甲目標的打擊還是受到限制,特別是對方有比較嚴密防空掩護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樣SFW就出現了。
戰場上坦克這樣的小型、移動、具備較強防護能力的目標比較難以摧毀
SFW是典型彈藥布撒概念的武器,所謂的彈藥布撒是指發展精確制導、智能化彈藥來提高武器系統對於目標的打擊能力,也就是效能的提高由傳統的載機提高改變為對於彈藥的升級,傳統作戰飛機對於坦克這樣的目標打擊能力低是因為配備的普通炸彈,那麼如果炸彈具備對坦克的探測和打擊能力,那麼傳統作戰飛機對於坦克的打擊能力就會大為提高,甚至不需要對其進行較大的改進,並且先進的彈藥及其技術還可以用於其他武器系統,因此其成本和費用都比較低,可以得到較好的效費比。
SFW與傳統集束炸彈相比,它投放的是末敏彈,而不是普通的小炸彈,每個SFW有10個布撒器,裝備有4個末敏彈,也就說每個SFW可以投放40個這樣的末敏彈,控制面積達到5.5萬平方米,末敏彈配備有紅外探測系統,可以攻擊目標的頂部、發動機艙蓋等薄弱部位,美國還計劃為這些子彈藥加裝小型主動激光雷達,這樣它的目標探測能力和選擇瞄準點的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覆蓋範圍將達到10 萬平方米。由於早期的SFW缺少制導系統,因此投放距離較近,精度較低,所以美軍又為其裝備了INS/GPS制導系統,提高它的投放距離和精度。
圖博館
中國公佈CH901巡飛彈細節留空2小時誤差小於5米(圖)
CH-901早期3D展示模型,航天長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展示
2012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公司展示的CH-901無人機,注意此時其設計與最終定型的CH-901還是有較大區別
2014年保利集團PL-02偵察車上攜帶了4架CH-901無人機
攜帶CH-901無人機作為偵察校射手段的PL-02砲兵觀察車
亞洲防務展上展示的CH-901無人機/巡飛彈系統展示模型,似乎布展時方向顛倒了
2014年土耳其航展時保利集團展示的CH-901巡飛彈,其中列出了多種數據,定位精度小於50米,命中圓概率誤差小於5米
英《簡氏防務周刊》2016.4.19報導,中國保利防務集團在馬來西亞主辦的亞洲防務展上公佈了CH-901小型無人機/巡飛彈的細節,該刊認為,CH-901類似美國“折刀”巡飛彈概念。
《簡氏防務周刊》文章認為,從CH-901的代號來看,這可能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產品。(注:早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團就已經展示了CH-901無人機/巡飛彈。2014年珠海航展上,保利集團展示的PL-02砲兵偵察車上安裝了此型無人機/巡飛彈,作為偵察器材使用)
保利集團一位官員說,這種無人機已經經過“多年”發展,無人機和巡飛彈兩種型號都已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列裝。這位官員補充說,已經有“多個友好國家”表示了興趣,不過目前尚未外銷。
作戰系統全重45公斤,包括3架無人機,一個而發射管和一台作為控制系統的筆記本電腦。該系統可由單兵攜帶,也可用小型SUV搭載。
無人機本身長1.2米,重9千克,最高速度150公里/小時,飛行半徑15千米,留空時間120分鐘。
該機可以攜帶小型搜索跟踪攝像機,可以搜索2千米內的目標。採用電動發動機具備“低噪音”特點,有利於隱蔽。該機壽命可維持20次飛行任務,或儲存10年。
保利公司官員沒有回答該機作為巡飛彈時攜帶的戰鬥部類型。(觀察者網)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4-20/doc-ifxriqqx3096740.shtml
圖博館
中國舊迫擊砲竟也能精確打擊衛星導航指哪打哪2016.4.9 新浪軍事
迫擊砲誕生於上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時期,成名於一戰時期的塹壕戰,二戰時期,已是步兵的基本裝備,蘇聯甚至製造了多達30萬門以上的迫擊砲。
自問世以來,結構與原理一直沒有發生變化,讓它顯然落伍,不過它的特點就是:構造簡單、輕便靈活等特點,依然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武器,特別是做為伴隨步兵作戰的支援火力擁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為了提高迫擊砲的作戰效能,克服其反坦克能力弱的缺點,上世紀80年代末,英國率先研製了默林末制導迫擊砲彈,它採用了毫米波末制導系統,專門攻擊坦克頂部、發動機蓋板等薄弱部分。
迫擊砲制導砲彈的設計其實很簡單,不對迫擊砲本身做什麼修改,只在砲彈上做文章,加裝製導與控制系統。當然了,說起來簡單,作起來麻煩。
我們最早研製的是120毫米半主動激光制導迫擊砲彈,在120毫米普通迫擊砲彈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個制導頭,內部安裝有半主動激光制導系統,彈體質心周圍安裝有多個脈衝力發動機以控制飛行彈道。
制導砲彈發射之後,會利用尾翼穩定迫彈,為製導頭尋找目標引導信號提供條件。由前方人員負責使用的激光目標指示器始照射目標。砲彈上的接收器一旦接收到激光回波,便鎖定目標。然後製導系統開始測量彈目視線與彈軸的偏差角,根據測量的結果啟動脈衝發動機,消除誤差,確保彈道與目標重合,以保證導彈能夠準確的命中目標,命中精度可以達到3米,這足以摧毀任何目標了。
毫米波未制導的方法與半激光制導類似,相比之下,衛星制導的迫擊砲彈的結構要簡單一點,包括戰鬥部、控制艙、尾翼,其中控制艙內安裝GPS制導裝置和慣性制導裝置,後者負責計算砲彈的飛行運動參數,前者接收導航衛星播發的信號,對比數據再通過尾翼來修正砲彈的飛行路線,以保證準確命中。
當然了,同樣的製導系統也可以應用到100毫米或82毫米迫擊砲上,只是這二種口徑的迫擊砲並非目前的重點發展型號,因此沒有研發。
目前各國陸軍都喜歡以120毫米自行迫擊砲充當機械化營級戰鬥群的伴隨支援火力,讓迫擊砲制導砲彈更有用武之地。
中國的製導迫擊砲彈技術水平不錯,並不比國外同類產品差什麼,實際處於這一新技術的領先地位,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它讓老舊迫擊砲不必進行任何改造就實現了質的飛躍,可以實施精確打擊任務。(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4-09/doc-ifxrcizs7122344.shtml
圖博館
相關新聞資料
美國陸軍FCS未來戰鬥系統的無人值守彈藥: (1)非直瞄導彈發射系統(NLOS—LS,亦稱“網火”)。由一系列導彈和一部具有高可部署能力、不依賴于平臺的儲存與發射裝置(C/LU)組成。每部C/LU包括一套計算機與通信系統及15枚精確攻擊導彈(PAM)和巡弋攻擊導彈(LAM)。 (2)智能彈藥系統(IMS)。
美陸軍花費了140億美元的FCS項目2011被砍了
深度:中國測試最新防空武器 獲空軍副司令肯定2014-5-4 新浪軍事
资料图:中國32管防空火箭炮
在傳統的防空系統中,防空導彈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單發殺傷率高、殺傷空域大,特別是具有殺傷概率在其殺傷範圍內基本不變的突出優點,具備防禦和擊毀敵武器發射平臺的能力,一度有取代防空火炮的趨勢。經過實際戰爭的檢驗,儘管防空導彈戰果顯著,但也存在耗費驚人、難以持久、近距盲區大、超低空作戰性能較低、反應時間較長、對精導武器殺傷概率低、易被干擾、對超高速目標打擊困難等弱點。常規防空高炮成本低,效費比高,但精度差,尤其對來襲武器,其命中概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而且,傳統高炮在對抗飽和攻擊能力上也非常不足,因此現有的導彈和高炮防空技術均已不能適應未來防空作戰的要求。
採用制導火箭技術實現防空火箭炮的制導化,提高火箭炮打擊來襲目標的精度和實現多目標打擊能力,將是未來防空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與防空導彈比較,簡易制導化的火箭系統具有成本低廉、維護簡單、工作可靠和易規模化生產等優點,外軍有關研究表明,與普通彈藥相比,簡易制導彈藥的作戰效能可能提高5至20倍,費效比可提高5至10倍。以以色列研製的“鐵穹”和“大衛投石車”防空火箭及導彈系統為例........據悉,中國32管彈箭炮三結合武器系統可以利用導彈、簡易制導火箭彈以及高炮分別進行遠中近火力射擊,即導彈遠端精確打擊、中程火箭彈彈幕攔截、末端高炮防禦進行3層有效攔擊。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5-04/1620777378.html
2016-04-09 11:05:00
圖博館
為台灣做榜樣:美陸軍試驗新型防空導彈系統(圖)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6.4.7報導,美國陸軍自行研製的多用途導彈發射系統成功使用AIM-9X導彈在試驗中擊落一枚巡航導彈靶彈和無人機,這兩次試射是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進行的。
美國陸軍的這種新型發射裝置可以混合發射AIM-9X防空導彈、“海爾法”反坦克導彈和“毒刺”防空導彈,自90年代美國陸軍“小槲樹”防空導彈系統退役後,美國除了發射“毒刺”導彈的“復仇者”防空系統外一直沒有裝備性能較好的野戰防空系統,這種新型多用途導彈發射系統可能填補這一空白。通過美軍近年來重新重視陸軍野戰防空系統發展可以看出,美軍對空軍“統治天空”能力的信心正在下降。另外,軍事評論員指出,昨天美國蘭德公司新出台的報告建議台灣削減空軍,增強防空導彈系統,在這個時候報導關於美國陸軍新型防空導彈系統的消息,恐怕很難相信純屬巧合。
美國陸軍自從“小槲樹”系統退役後就沒有像樣的近距防空系統,雷神公司研製了C-RAM系統,將“小槲樹”導彈翻新後改為半主動雷達製導,未獲陸軍首肯
在MML系統裝備之前,美國陸軍除了“愛國者”和THAAD等遠程防空反導系統,就只剩FIM-92“毒刺”導彈撐場面,在潛在對手已經擁有第五代戰鬥機的今天,這樣的防空系統漏洞太大了
報導稱,擊落巡航導彈的試驗是在4月1日進行的, 而擊落無人機的試驗則是在3月29日成功的。這次試驗是“非直射火力掩護能力增量2-攔截(IFPC Inc 2-I)”研製項目的首次工程展示。
IFPC Inc 2-I計劃的目的是為美國陸軍提供對抗無人機、巡航導彈、火箭彈、砲兵和迫擊砲的能力。
美國陸軍發表聲明稱,4月4日,他們還進行了一次“微型直接殺傷導彈”(MHTK)試驗,這次試驗也是通過MML發射車(陸軍多用途導彈發射器)進行的,MHTK導彈沒有安裝高爆戰鬥部,它能通過直接碰撞方式擊落火箭彈、砲彈和迫擊砲彈。
MML發射車是美國陸軍內部發展項目之一,這也是30年來美國第一個國營工業部門單獨開展的重大國防科研項目。
美國陸軍花費了1.19億美元來製造首批原型車,包括技術資料授權費在內。如果由陸軍之外的單位承擔這一研製項目,估計要花費三倍於這一數字的經費。
美國陸軍計劃在工程與製造發展階段由萊特肯尼陸軍兵工廠製造6輛以上的MML發射車。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4-08/doc-ifxrcizu3812425.shtml
圖博館
六、國產M20短程戰術導彈。該導彈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全程飛行在大氣層內,最大飛行高度不超過5萬米,這一高度介於美國末端高空反導系統THAAD和PAC-3“愛國者”低空反導系統之間,再加上彈道不是拋物線,而是多次垂直機動變軌,彈道無法預測,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可以有效規避反導系統的攔截。M20導彈的射程為280~500公里,末段具備垂直貫頂攻擊能力,打擊精度高,誤差半徑(CEP)小於30米。上圖為航展宣傳視頻,M20導彈從頂部垂直貫穿一座加固建築物(指揮所或通信站等重要目標)的多層樓板,進入建築物後爆炸。
七、飛騰-7精確制導炸彈。FT-7型精確制導炸彈是一種重量為130公斤級,採用慣性+衛星制導,防區外投放、精確打擊的小直徑精確制導武器,採用滑翔翼的增程方式進行遠距離打擊的,“菱形背”的彈翼採用收放式的結構,射程更遠,可達90公里。FT-7採用大長徑比侵徹戰鬥部,菱形背彈翼,集成一體化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具有防區外投放,體積小,重量輕,侵徹能力強,射程遠等特點。適合載機內埋攜帶,可以掛載到中國自行研發的第四代殲-20戰機的彈倉中,被稱為殲-20的特供彈。
八、系列無人機用小型炸彈。中國從2012年珠海航展開始展出了航天和兵器集團各自研製的多種型號精確制導小型炸彈,主要配用於偵打一體無人機,例如FT-9型50公斤小炸彈,FT-10型25公斤小型炸彈,YZ-200型激光制導炸彈,。GB50(GB7)型50公斤和GB100型100公斤制導炸彈,CS/BBM1型1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這些制導炸彈都可以配備侵徹型戰鬥部,用於精確打擊地下掩體的堅固目標。(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3-27/doc-ifxqswxk9701735.shtml
圖博館
三、東風-15C鑽地導彈。東風-15C是中國在世界上首創的常規彈道導彈精確打擊鋼筋混凝土加固目標的技術。導彈射程為600~700公里,彈頭長度為2.5米,直徑為500毫米,命中精度的圓概率偏差(CEP)為15米~30米。導彈擁有一個細長圓柱體的高侵徹能力動能戰鬥部,重量大於500公斤,材料為厚壁鎢合金,裝填高爆炸藥,中國在2004年前後徹底掌握了超高速鑽地武器的所有技術,實驗研究 的戰鬥部速度從1200米/秒至1700米。秒,採用鎢合金六花瓣厚壁彈體設計。東風-15C導彈的再入速度在6馬赫左右,大約2000米/秒,經過拉起減速和進入末制導,速度將降低到5馬赫,也就是1700米/秒,最大鑽地深度大於25米,能夠侵徹25米厚度的鋼筋混凝土,這意味著東風15C導彈能夠打穿大多數國家的重要防護目標,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四、300毫米侵徹制導火箭彈。將侵徹型戰鬥部安裝於遠程製導火箭炮上面,是中國軍隊的創舉。陸軍使用遠程火箭炮發射鑽地彈,可從地面發起空襲,威力超過美國的SDB小直徑航空制導炸彈。國產的火龍140系列遠程火箭彈,彈長8米,全彈重800公斤,戰鬥部重150公斤,射程大約150公里,採用激光、慣性和衛星制導技術,配備雙用途子母彈、溫壓彈和末敏彈等多種戰鬥部。其中整體式半穿甲侵徹戰鬥部,屬於可頭體分離式戰鬥部,在彈道降弧段依靠時間引信控制戰鬥部與火箭彈體分離,使用降落傘穩定垂直降落,鑽入目標內部爆炸,對鋼筋混凝土的侵徹深度為1.8米以上。
五、國產CM-506KG小直徑靈巧彈藥。在2012年的第九屆珠海航展上,中國公開了兩種100公斤級炸彈,其中雷神-6/100炸彈的彈體外形與國產1000公斤鑽地彈相似,只是等比例縮小。而CM-506KG炸彈外形則與美國SDB小直徑炸彈類似,可極大增加戰機的載彈係數。採用大長徑比彈體結構的100公斤級炸彈在著地速度達到670米/秒以上時可以達到與1000公斤級穿甲炸彈相當的毀傷效果,甚至可以擊穿4米厚混凝土或10米泥土。這種炸彈的成本要比大型鑽地彈小得多,可以用來打擊未來戰爭的各種火力點和掩體,大大減少摧毀這些目標所需要的飛機架次數量。
圖博館
中國八種威力無比的鑽地炸彈堪稱地堡毀滅者2016.3.27新浪軍事
鑽地武器又稱深度侵徹彈藥,是指能夠鑽入堅固目標深層並引爆的武器,一開始的侵徹武器都劃歸為穿甲彈和半穿甲彈。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打擊機堡和砲彈,西方研製出以迪朗達爾反跑道炸彈為表代表的侵徹武器。隨著各國將重要軍事目標堅固化和地下化,侵徹技術和智能引信技術獲得了較大發展,從海灣戰爭開始,美國就先後使用了十幾種侵徹武器,威力最大的甚至可打擊地下60米深度的加固掩體。中國也自然不能置身局外,在防護工程和侵徹技術領域也獲得了顯著進步,目前中國軍隊為陸海空火箭四個軍種配備了大量鑽地武器,其中有八種威力無比的鑽地炸彈。
一、“天戈”1000公斤制導炸彈。國產“天戈”10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最早露面是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這種武器一經公佈就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這是中國首枚深侵徹精確制導鑽地炸彈,與以往的現役雷霆-2短粗彈體完全不同,“天戈”10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採用了超大長徑比彈體,外形和技術性能與美國的GBU-28“寶石路”Ⅲ激光制導鑽地炸彈相當,能 夠配備智能引信,可以打穿6米厚的鋼筋水泥工事和30米厚的硬質土層,未來會成為中國空軍的標準鑽地武器。
二、KAB-1500KR激光制導炸彈。中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隨著蘇-30MKK戰機的引進,也同時引入兩種俄羅斯研製的電視/激光制導炸彈,KAB-500和KAB- 1500,數量為數千枚。這兩種精確制導炸彈都配備鑽地戰鬥部,採用電視或激光制導,命中精度4-7米。KAB-500配380千克鑽地戰鬥部,在發射前鎖定目標,飛行途中自動飛向目標,所以飛機投彈後即可離開發射區域。KAB-1500可供蘇-30MKK在高速飛行中從高空投放,配用1100公斤鑽地戰鬥部,可穿入地下20米或穿透3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層。圖為俄軍蘇-30SM戰鬥機投放KAB-1500重型炸彈資料圖。
圖博館
躺床上繼續做你的春夢吧
30年前告訴你中國要有最好的高鐵,你會說“做你的春夢吧”。30年前告訴你中國會成立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世界多數國家將參與。你會說“做你的春夢吧”。30年前告訴你中國家庭擁有的私家車是如今這番情景,你會說“做你的春夢吧”。30年前告訴你美國總統稱中國是它的競爭對手,你會說“做你的春夢吧”。如今在你嘴裡的“春夢”都實現。氣死你這類的----(氣死你這類公知大V噴子的什麼?大家會告訴你)
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俄精確制導武器 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
圖博館
在第一代末敏彈紅外/毫米波雙模製導系統的基礎上,以203所楊紹卿總師為首的技術團隊又向紅外/毫米波/激光三模製導系統發起了衝擊,毫米波的優點探測距離遠、覆蓋範圍大,全天候探測能力相對較強,但是容易受到假目標源的干擾,紅外探測系統探測精度高,但是受天氣及煙塵的影響較大,而激光系統的探測精度更高,甚至可以對目標進行細節描繪,不過它受到外界的影響更大,三者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國產末敏彈系統的覆蓋範圍和探測精度,尤其是可以降低對目標的識別和定位時間,提高系統對於目標的探測能力。
三模製導可能是精確制導系統發展的一個趨勢,圖為JAGM的三模製導系統
根據相關報導,國產新一代末敏彈先後攻克了彈載小型激光雷達、紅外與毫米波傳感器、目標智能識別系統、複合結構ERP 戰鬥部等關鍵技術難關,解決了解決了共孔徑、信息融合、小型化、抗下過載等關鍵技術,研製成功新一代身管發射末敏彈,已經設計定型並裝備部隊,並且向國外用戶進行了技術展示,在新一末敏彈的基礎上,相關單位還研製了中口徑迫擊砲末敏彈,不久即將設計定型裝備部隊,這將有力的增強人民解放軍的反裝甲能力。
利用新一代末敏度在三模製導系統上取得的成果,203所等單位也在研究進一步推廣這個技術,用於其他武器系統應用到海、陸、空三軍,增強人民解放軍的精確打擊能力,利如可以發展類似於SDB-2這樣的多模製導空地精確打擊系統,以提高中國空軍的對地打擊能力。(作者署名:鼎盛小飛豬)
回應
俄羅斯求我們的時候會越來越多
美國才是科技創新的領導者,百年內無人超越。要問為什麼,看看我們的教育就知道。
世界只有一個美國,看來世界其它地方的教育都是失敗。
科技創新是需要技術積累到一點程度才會發生的事,而不是人才腦袋一拍就會有的。就比如電磁炮,原理超級簡單,就是電能轉成磁能再轉成動能,問題是一瞬間超大電流,什麼導電材料才能負擔得起?而這種問題,只能靠成千上萬次的實驗,而不是某個天才的靈光一現。以前中國太窮了,人家做一萬次的實驗,我們甚至100次都做不到,現在國家經濟實力上來了,而且擁有連續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算,等著看吧,創新,中國正在路上。
圖博館
中國末敏彈曝出重大喜訊令俄方主動上門求購2016.3.22 新浪軍事
採用三模製導的SDB-2
近日,有關部門公佈了北方工業公司203研究所的技術創新事蹟,其中提到203所在末敏彈方面的進展,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就是203所已經完成了激光/紅外/毫米波三模製導系統的研製,並且應用在國產新一代末敏彈上面,這是國內相關單位在精確制導領域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SDB-2結構圖
從相關資料來看,國內外採用這樣三模製導的方式的只有美國的SDB-2,它也採用三模導引頭。新的導引頭有三種作戰工作模式:毫米波雷達、非製冷紅外成像和半主動激光。這些傳感器使武器能夠搜索和摧毀移動和靜止目標,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能實現防區外攻擊。
國內已經突破雙模製導技術,CM-506已經配備紅外/毫米波複合探測系統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尤其是高技術局部戰爭對抗激光,威脅日益增加和呈現多元化的特點,目標的機動能力、防護、干擾能力也越為越強,因此憑藉單一傳感器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武器系統的需要,為了提高武器系統的抗干擾、打擊精度,需要多模製導系統。通過多個制導系統從不同頻譜來獲得目標的信息,然後進行對比和分析,取偽存真,同時還可以對目標的狀態、性質和屬性進行評測,然後對其進行打擊,因此多模製導系統已經為現代精確制導武器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對於提高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三模製導系統系統結構圖
採用三模製導系統的美國JAGM導引頭正在試飛
根據相關報導,203所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末敏彈系統,1996年這項技術被國家列為重點技術攻關項目,國產敏彈一開始的起點就比較高,採用了紅外/毫米波雙模複合制導系統,這一點相當於美國的SADARM,為了提高國產末敏彈的技術進度,中國又引進了俄羅斯9K55K1火箭炮末敏彈,結合國產技術,研製成功國產火箭炮末敏彈,不過9K55K1的製導系統比較簡單,只有紅外探測系統,採用線列陣,與國產紅外/毫米波雙模製導系統相比,俄羅斯末敏彈的探測能力和覆蓋範圍、抗干擾能力遜於國產型號,所以203所的先進事蹟提到“2007年,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與北方工業公司洽談,希望能夠引進國產末敏彈控制與目標探測識別組件與技術,用於本國末敏彈的升級,並且雙方合作擴展末敏度的市場,這中俄軍事技術合作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顯然俄方希望能夠引進中方的紅外/毫米波雙模製導系統來提高本國型號的作戰能力。
圖博館
此時,掛著3噸鐵炸彈的轟-6就可以出場了,其作用和“雷擊處分”是一樣的,要炸沉近10萬噸的大型水面目標,即使對方已經受了重傷,也是越大的炸彈越好。
某種意義上說,這“痛打落水狗”的戰鬥確實不會有太大的機會用上,只能算是“未雨綢繆”的做法吧。
而且之所以要用3噸鐵炸彈,原因倒也不是因為3噸炸彈沒辦法做制導——重10噸的GBU-43“炸彈之母”都能用GPS制導,更別說3噸的炸彈了。關鍵問題其實在於,目前我們的轟-6還沒有進行類似美國B-52H的改進,尚不具備攜帶精確制導炸彈的能力——否則的話轟-6投擲KAB-1500L激光制導穿甲炸彈應該是比3噸鐵炸彈更合適的選擇。
2014年珠海航展上轟-6M前方的各種精確制導炸彈,實際上它能發射的並不多。 但這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嘛,這種改裝並不難,隨著近年來轟-6部隊頻繁參加支援地面部隊的演習,相信WMD-7導航瞄準吊艙出現在轟-6機翼下,伴隨著成串的精確制導炸彈出擊的日子,或許不會太遠。
不過即使那樣,作為基本轟炸要領訓練的一部分,使用“鐵炸彈”,仍將是飛行員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而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地毯式轟炸”離過時也還遠著吶。(作者署名:席亞洲獨立軍事評論員,IT業觀察者)
回應
六爺拄著拐杖扔炸蛋啊,挺辛苦的.
呵呵,B-52H機隊平均服役年齡是52年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3-09/doc-ifxqaffy3811035.shtml
圖博館
後來這變成了B-52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的主要任務,臨空投擲各種精確制導炸彈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憑藉其驚人的長時間滯空能力和巨大的載彈量,B-52成了阿富汗美軍最希望在頭頂上盤旋的友軍飛機。
相比之下,俄羅斯空軍對非制導炸彈仍然重視,在敘利亞戰爭中,仍大量使用非制導炸彈,不過由於現代戰鬥機的轟炸瞄準系統的進步,帶有阻力環的高阻炸彈彈道穩定的優勢反而體現得很明顯,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的許多轟炸任務都是用非制導炸彈完成的,準確摧毀各種地面目標,毫無阻礙。
俄軍每年的“航空飛鏢”競賽中,俄軍也是以使用無控火箭和非制導炸彈為主要科目。反而是中國代表隊的殲轟-7部隊使用類似西方的分多路進入,各自使用制導炸彈攻擊的戰法被俄軍視為“不科學”。
這件事也從側面說明中國空軍現在在訓練上“不差錢”,前幾年空軍一次打靶扔掉的製導炸彈就有俄羅斯航空工業半年的產量。
既然制導炸彈這麼多,為啥我們的轟-6還在仍非制導炸彈?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目前轟-6除了空地導彈外,還沒有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的能力。如果要讓它臨空轟炸, 目前還是只能用轟炸瞄準儀和轟炸雷達來進行瞄準轟炸,扔“鐵炸彈”。
轟-6M機翼外側掛架也常被用於掛載各種吊艙,圖為掛載兩個自衛電子吊艙的轟-6
不要小看轟炸瞄準儀,早在二戰時代美國B-17使用的轟炸瞄準儀就號稱能做到“把炸彈從5000米高度扔進泡菜桶”。現代條件下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在惡劣複雜天候下,乃至夜間,我們的轟-6也能做到這一點,這其實毫不奇怪。
用3000-2鐵炸彈攻擊海上大型艦艇,那是立足現有裝備,研究的一種新戰法。其主要用途就是給那些被重創的敵人一個“痛快”,在太平洋戰爭中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只不過那時一般是用驅逐艦“雷擊處分”被重創的艦艇。
轟-6M的領航員艙,裝有完整的光學轟炸瞄準具,以及雷達顯示器,這種轟炸瞄準具可以和機載火控雷達交聯工作,轟炸精度是很高的
這個時候敵人艦隊能開走的早就逃走了,剩下被重創、一時半會又沉不下去,但放棄又不甘心,於是用拖船拉著慢慢走的大型敵艦。對於今天的解放軍來說,繼續對這樣的目標發射寶貴的反艦彈道導彈顯然不划算,調動其他海上兵力也困難,因為敵艦很可能是在距離我軍相當遠的地方被打傷的。
圖博館
與西方國家相比,蘇聯/俄羅斯的“鐵炸彈”狂熱其實更勝一籌,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軍甚至用直升機去投擲各種無制導炸彈,來攻擊“聖戰者”。
轟-6M轟炸機投擲500-2炸彈
其實對於轟炸機來說,加裝一些新電子設備並不難,走線的空間有的是,圖為B-52H轟炸機過道內為新的吊艙和精確制導武器增加的各種線路
海灣戰爭中美軍的B-52和B-1都曾使用鐵炸彈對地面上的伊軍進行面積轟炸。
不過與某些輕信“度娘”的讀者所說的不同,1998-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中使用精確制導炸彈的比率達到了98%。比較中立的人道主義組織估計南斯拉夫方面平民死亡數字可能是在488-527人,其中90-150人死於集束炸彈(非制導)。此外,塞爾維亞現在承認自己有1031名士兵被北約空襲炸死。當時曾有報導稱美國B-52轟炸機對科索沃邊境上的南聯盟軍隊進行地毯式轟炸,並炸死超過2000人——但戰後的調查卻顯示根本沒有這樣的大規模傷亡的跡象——這可能是有些中文“真相文”說非制導炸彈打贏了科索沃戰爭的來源。
B-52H轟炸機領航員艙,注意左側領航員面前的兩塊液晶顯示器,主要用來方便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
加掛藍盾吊艙,正在投擲激光制導炸彈的B-52加掛藍盾吊艙,正在投擲激光制導炸彈的B-52
我國類似藍盾的WMD-7導航攻擊吊艙
雖然南斯拉夫軍隊損失並不像北約最初說的那麼大,但是北約的精確制導武器確實給南聯盟造成了慘重損失,所有無法隱藏的軍事固定建築,例如空軍基地、通訊中心、指揮中心、交通樞紐,到後面甚至是許多重要民用設施都陸續被精確打擊所摧毀。雖然傷亡人數並不大,但這樣的破壞讓南聯盟軍事機器,乃至國家正常運轉無以為繼,最終只能屈辱求和。
與海灣戰爭中主要投擲的仍是無制導炸彈不同,科索沃戰爭是精確制導炸彈的勝利,也是第一次單純用空襲解決戰爭。
當然,我們也得講道理,未來的戰爭肯定是要轉向精確制導炸彈廣泛使用的,但非制導炸彈,仍將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對於我國來說,精確制導炸彈還處於方興未艾階段,非制導炸彈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會繼續被廣泛使用。
從此之後精確制導炸彈的神話時代開始了,2004年伊拉克戰爭中,美國B-52轟炸機開始攜帶“藍盾”導航攻擊吊艙,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我國轟-6K轟炸機機身後部有小型掛架,可用於掛裝各種吊艙
圖博館
美軍之所以能夠把M117炸彈“處理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越南戰爭,當時美國飛機在那裡投下的多數炸彈是M117和更重的M118,而越戰中美國消耗的彈藥數量據稱5倍於整個二戰期間雙方發射的彈藥總數。
相比之下,與M117“同齡”的蘇聯FAB M54系列炸彈就沒有碰上過一場越戰這樣規模的戰爭,至今仍未消耗完,也因此還在敘利亞戰場上扮演重要角色。蘇-24、蘇-25乃至蘇-30SM和蘇-34天天都扔這種生產數量多得驚人的“鐵炸彈”。尤其是俄羅斯為報復IS人彈在埃及炸毀俄客機而出動遠程轟炸航空兵時,從本土起飛的TU-22M3轟炸機投下了大量FAB-500 M54炸彈,俄羅斯還專門安排人員在地面上拍攝了密集爆炸的壯觀景象。
有人說圖-22M3在敘利亞沒有扔非制導炸彈,這絕對屬於睜眼說瞎話
不過圖-22M3在敘利亞扔鐵炸彈,主要是因為它沒有使用精確制導彈藥和新型巡航導彈的能力,除非你讓它發射帶核彈頭的短程導彈……
當然,俄羅斯動用TU-22M3投擲鐵炸彈也主要是因為這種戰略轟炸機並不能攜帶除了鐵炸彈之外的常規對地攻擊武器。相比之下,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在這次行動中的任務就是發射巡航導彈。
今天,人們常常說鐵炸彈是“笨炸彈”,但實際上這種傳統武器如果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現代化的飛機來使用,一樣有很好的作戰效果。
1981年,以色列空軍實施“巴比倫行動”,攻擊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度娘”搜出來的中文資料會告訴你以色列人用了精確制導炸彈,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以軍飛機分好幾撥,甚至把炸彈投入了前面炸彈打開的缺口裡。
美國B-52H轟炸機要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的話,需要攜帶“藍盾”吊艙
2004年伊拉克戰爭的時候,試驗攜帶“藍盾”吊艙的B-52H
然而事實是,那次行動中以色列人使用的是沒有製導的MK.84型908公斤炸彈。這些炸彈安裝了延遲引信,以便在穿透目標外殼後進入內部爆炸。每架F-16攜帶兩枚炸彈,攻擊編隊共有8架F-16組成。所有F-16戰鬥機以30米高度掠過沙漠飛行,在距離反應堆20千米的地方躍起,爬升至2100米,隨後進入35度俯衝,運用F-16戰鬥機火控雷達的“連續彈著點計算”功能,在1100米距離上投下炸彈。5秒後,16枚炸彈中至少8枚擊中反應堆頂蓋。在攻擊過程中,伊軍地面的防空火力對以軍F-16進行了射擊,但未能擊中目標。
這可算是進入“精確制導炸彈”時代後,非制導炸彈的一次輝煌勝利。
圖博館
深度:中國轟6為何還用鐵皮炸彈美軍也搞地攤式轟炸2016.3.9觀察者網
目前轟-6K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充當AKD-20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它的腹部彈艙這個時候多半是裝滿了燃油,但在訓練中,也會裝上無制導炸彈去投彈.
“鐵炸彈”沒用?呵呵
4日,《解放軍報》報導了我國空36師轟炸機部隊在不久前的一次高原演習中,使用轟-6轟炸機用非制導炸彈直接擊中坦克的事蹟。
這本是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新聞,但有些讀者或許是看多了一些實為外行的“軍事專家”的所謂“科普”,跑到新聞評論區裡來大談“鐵炸彈”無用論。甚至認為解放軍進行非制導炸彈投彈訓練都是“浪費燃料”。當別的讀者試圖糾正他們的時候,就被要求“去查度娘”。
B-52H正在投擲美國軍火庫裡最後一批M117高阻航空炸彈……
別以為扔完了M117就完了,非制導的MK.80系列炸彈還有的是吶
關於這種說法,筆者只能說句“呵呵”了。或許應該說,網絡時代發展到今天,網上出現了太多的“大神”,其中有不少是在“跳大神”,卻還有不少“善男信女”信以為真。至於用搜索引擎搜出來文章還談“權威性”……
為了說清楚這件事,我們首先擺事實,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當今世界上戰略轟炸機裝備數量最多的國家,實際上都在訓練和實戰中大量使用非制導炸彈。
JDAM炸彈的尾翼部件和上面圖中的非制導炸彈有明顯區別,還是很容易辨認的
2015年6月17日,美國空軍一架B-52H戰略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對太平洋中一個小島投下45枚M117型750磅(340千克)“鐵炸彈”(非制導炸彈的代稱)。這是美國空軍武器庫裡最後一批此型炸彈。在這最後一次儀式性投彈後,美國空軍B-52型轟炸機將繼續使用MK.80系列炸彈執行各種任務,換言之,使用光學瞄準具,投擲非制導的MK.80系列低阻炸彈,仍將是美國空軍B-52機組成員的基本訓練內容。海灣戰爭中,美國B-52轟炸機更是用鐵炸彈對伊軍直接搞過地毯式轟炸。
海灣戰爭,B-52低空投擲炸彈,注意邊投彈還在邊投放乾擾彈,說明擔心可能遇到防空導彈攻擊。 實際上轟炸機有很多自衛方法,只要戰法合適,不必大幅度機動也能躲避導彈
圖博館
此時,掛著3噸鐵炸彈的轟-6就可以出場了,其作用和“雷擊處分”是一樣的,要炸沉近10萬噸的大型水面目標,即使對方已經受了重傷,也是越大的炸彈越好。
某種意義上說,這“痛打落水狗”的戰鬥確實不會有太大的機會用上,只能算是“未雨綢繆”的做法吧。
而且之所以要用3噸鐵炸彈,原因倒也不是因為3噸炸彈沒辦法做制導——重10噸的GBU-43“炸彈之母”都能用GPS制導,更別說3噸的炸彈了。關鍵問題其實在於,目前我們的轟-6還沒有進行類似美國B-52H的改進,尚不具備攜帶精確制導炸彈的能力——否則的話轟-6投擲KAB-1500L激光制導穿甲炸彈應該是比3噸鐵炸彈更合適的選擇。
目前轟-6K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充當AKD-20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它的腹部彈艙這個時候多半是裝滿了燃油,但在訓練中,它也會裝上無制導炸彈去投彈
不過嘛,這種改裝並不難,隨著近年來轟-6部隊頻繁參加支援地面部隊的演習,相信WMD-7導航瞄準吊艙出現在轟-6機翼下,伴隨著成串的精確制導炸彈出擊的日子,或許不會太遠。
不過即使那樣,作為基本轟炸要領訓練的一部分,使用“鐵炸彈”,仍將是飛行員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而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地毯式轟炸”離過時也還遠著吶。
http://www.guancha.cn/XiYaZhou/2016_03_06_353043_1.shtml
圖博館
其實對於轟炸看大圖機來說,加裝一些新電子設備並不難,走線的空間有的是,
相比之下,俄羅斯空軍對非制導炸彈仍然重視,在敘利亞戰爭中,仍大量使用非制導炸彈,不過由於現代戰鬥機的轟炸瞄準系統的進步,帶有阻力環的高阻炸彈彈道穩定的優勢反而體現得很明顯,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的許多轟炸任務都是用非制導炸彈完成的,準確摧毀各種地面目標,毫無阻礙。
俄軍每年的“航空飛鏢”競賽中,俄軍也是以使用無控火箭和非制導炸彈為主要科目。反而是中國代表隊的殲轟-7部隊使用類似西方的分多路進入,各自使用制導炸彈攻擊的戰法被俄軍視為“不科學”。
這件事也從側面說明中國空軍現在在訓練上“不差錢”,前幾年空軍一次打靶扔掉的製導炸彈就有俄羅斯航空工業半年的產量。
既然制導炸彈這麼多,為啥我們的轟-6還在仍非制導炸彈?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目前轟-6除了空地導彈外,還沒有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的能力。如果要讓它臨空轟炸, 目前還是只能用轟炸瞄準儀和轟炸雷達來進行瞄準轟炸,扔“鐵炸彈”。
不要小看轟炸瞄準儀,早在二戰時代美國B-17使用的轟炸瞄準儀就號稱能做到“把炸彈從5000米高度扔進泡菜桶”。現代條件下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在惡劣複雜天候下,乃至夜間,我們的轟-6也能做到這一點,這其實毫不奇怪。
我國轟-6K轟炸機機身後部有小型掛架,可用於掛裝各種吊艙
轟-6M機翼外側掛架也常被用於掛載各種吊艙,圖為掛載兩個自衛電子吊艙的轟-6
轟-6M的領航員艙,裝有完整的光學轟炸瞄準具,以及雷達顯示器,這種轟炸瞄準具可以和機載火控雷達交聯工作,轟炸精度是很高的
2014年珠海航展上轟-6M前方的各種精確制導炸彈,實際上它能發射的並不多。但這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至於觀察者網小編在那篇文章裡寫到的用3000-2鐵炸彈攻擊海上大型艦艇,那是立足現有裝備,研究的一種新戰法。其主要用途就是給那些被重創的敵人一個“痛快”,在太平洋戰爭中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只不過那時一般是用驅逐艦“雷擊處分”被重創的艦艇。
這個時候敵人艦隊能開走的早就逃走了,剩下被重創,一時半會又沉不下去,但放棄又不甘心,於是用拖船拉著慢慢走的大型敵艦。對於今天的解放軍來說,繼續對這樣的目標發射寶貴的反艦彈道導彈顯然不划算,調動其他海上兵力也困難,因為敵艦很可能是在距離我軍相當遠的地方被打傷的。
圖博館
此外,塞爾維亞現在承認自己有1031名士兵被北約空襲炸死。當時曾有報導稱美國B-52轟炸機對科索沃邊境上的南聯盟軍隊進行地毯式轟炸,並炸死超過2000人——但戰後的調查卻顯示根本沒有這樣的大規模傷亡的跡象——這可能是有些中文“真相文”說非制導炸彈打贏了科索沃戰爭的來源。
雖然南斯拉夫軍隊損失並不像北約最初說的那麼大,但是北約的精確制導武器確實給南聯盟造成了慘重損失,所有無法隱藏的軍事固定建築,例如空軍基地、通訊中心、指揮中心、交通樞紐,到後面甚至是許多重要民用設施都陸續被精確打擊所摧毀。雖然傷亡人數並不大,但這樣的破壞讓南聯盟軍事機器,乃至國家正常運轉無以為繼,最終只能屈辱求和。
與海灣戰爭中主要投擲的仍是無制導炸彈不同,科索沃戰爭是精確制導炸彈的勝利,也是第一次單純用空襲解決戰爭。
美國B-52H轟炸機要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的話,需要攜帶“藍盾”吊艙
2004年伊拉克戰爭的時候,試驗攜帶“藍盾”吊艙的B-52H
當然,我們也得講道理,未來的戰爭肯定是要轉向精確制導炸彈廣泛使用的,但非制導炸彈,仍將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對於我國來說,精確制導炸彈還處於方興未艾階段,非制導炸彈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會繼續被廣泛使用。
從此之後精確制導炸彈的神話時代開始了,2004年伊拉克戰爭中,美國B-52轟炸機開始攜帶“藍盾”導航攻擊吊艙,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後來這變成了B-52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的主要任務,臨空投擲各種精確制導炸彈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憑藉其驚人的長時間滯空能力和巨大的載彈量,B-52成了阿富汗美軍最希望在頭頂上盤旋的友軍飛機。
轟-6M轟炸機投擲500-2炸彈
B-52H轟炸機領航員艙,注意左側領航員面前的兩塊液晶顯示器,主要用來方便使用各種精確制導彈藥
圖為B-52H轟炸機過道內為新的吊艙和精確制導武器增加的各種線路
加掛藍盾吊艙,正在投擲激光制導炸彈的B-52
我國類似藍盾的WMD-7導航攻擊吊艙
圖博館
當然,俄羅斯動用TU-22M3投擲鐵炸彈也主要是因為這種戰略轟炸機並不能攜帶除了鐵炸彈之外的常規對地攻擊武器。相比之下,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在這次行動中的任務就是發射巡航導彈。
今天,人們常常說鐵炸彈是“笨炸彈”,但實際上這種傳統武器如果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現代化的飛機來使用,一樣有很好的作戰效果。
1981年,以色列空軍實施“巴比倫行動”,攻擊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度娘”搜出來的中文資料會告訴你以色列人用了精確制導炸彈,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以軍飛機分好幾撥,甚至把炸彈投入了前面炸彈打開的缺口裡。
海灣戰爭,B-52低空投擲炸彈,注意邊投彈還在邊投放乾擾彈,說明擔心可能遇到防空導彈攻擊。實際上轟炸機有很多自衛方法,只要戰法合適,不必大幅度機動也能躲避導彈
然而事實是,那次行動中以色列人使用的是沒有製導的MK.84型908公斤炸彈。這些炸彈安裝了延遲引信,以便在穿透目標外殼後進入內部爆炸。每架F-16攜帶兩枚炸彈,攻擊編隊共有8架F-16組成。所有F-16戰鬥機以30米高度掠過沙漠飛行,在距離反應堆20千米的地方躍起,爬升至2100米,隨後進入35度俯衝,運用F-16戰鬥機火控雷達的“連續彈著點計算”功能,在1100米距離上投下炸彈。5秒後,16枚炸彈中至少8枚擊中反應堆頂蓋。在攻擊過程中,伊軍地面的防空火力對以軍F-16進行了射擊,但未能擊中目標。
有人說圖-22M3在敘利亞沒有扔非制導炸彈,這絕對屬於睜眼說瞎話
不過圖-22M3在敘利亞扔鐵炸彈,主要是因為它沒有使用精確制導彈藥和新型巡航導彈的能力,除非你讓它發射帶核彈頭的短程導彈……這可算是進入“精確制導炸彈”時代後,非制導炸彈的一次輝煌勝利。
與西方國家相比,蘇聯/俄羅斯的“鐵炸彈”狂熱其實更勝一籌,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軍甚至用直升機去投擲各種無制導炸彈,來攻擊“聖戰者”。
海灣戰爭中美軍的B-52和B-1都曾使用鐵炸彈對地面上的伊軍進行面積轟炸。
不過與某些輕信“度娘”的讀者所說的不同,1998-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中使用精確制導炸彈的比率達到了98%。比較中立的人道主義組織估計南斯拉夫方面平民死亡數字可能是在488-527人,其中90-150人死於集束炸彈(非制導)。
圖博館
“鐵炸彈”沒用?呵呵
4日,《解放軍報》報導了我國空36師轟炸機部隊在不久前的一次高原演習中,使用轟-6轟炸機用非制導炸彈直接擊中坦克的事蹟。
這本是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新聞,但有些讀者或許是看多了一些實為外行的“軍事專家”的所謂“科普”,跑到新聞評論區裡來大談“鐵炸彈”無用論。甚至認為解放軍進行非制導炸彈投彈訓練都是“浪費燃料”。當別的讀者試圖糾正他們的時候,就被要求“去查度娘”。
關於這種說法,筆者只能說句“呵呵”了。或許應該說,網絡時代發展到今天,網上出現了太多的“大神”,其中有不少是在“跳大神”,卻還有不少“善男信女”信以為真。至於用搜索引擎搜出來文章還談“權威性”……
B-52H正在投擲美國軍火庫裡最後一批M117高阻航空炸彈……
別以為扔完了M117就完了,非制導的MK.80系列炸彈還有的是吶
為了說清楚這件事,我們首先擺事實,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當今世界上戰略轟炸機裝備數量最多的國家,實際上都在訓練和實戰中大量使用非制導炸彈。
2015年6月17日,美國空軍一架B-52H戰略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對太平洋中一個小島投下45枚M117型750磅(340千克)“鐵炸彈”(非制導炸彈的代稱)。這是美國空軍武器庫裡最後一批此型炸彈。在這最後一次儀式性投彈後,美國空軍B-52型轟炸機將繼續使用MK.80系列炸彈執行各種任務,換言之,使用光學瞄準具,投擲非制導的MK.80系列低阻炸彈,仍將是美國空軍B-52機組成員的基本訓練內容。海灣戰爭中,美國B-52轟炸機更是用鐵炸彈對伊軍直接搞過地毯式轟炸。
美軍之所以能夠把M117炸彈“處理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越南戰爭,當時美國飛機在那裡投下的多數炸彈是M117和更重的M118,而越戰中美國消耗的彈藥數量據稱5倍於整個二戰期間雙方發射的彈藥總數。
JDAM炸彈的尾翼部件和上面圖中的非制導炸彈有明顯區別,還是很容易辨認的
相比之下,與M117“同齡”的蘇聯FAB M54系列炸彈就沒有碰上過一場越戰這樣規模的戰爭,至今仍未消耗完,也因此還在敘利亞戰場上扮演重要角色。蘇-24、蘇-25乃至蘇-30SM和蘇-34天天都扔這種生產數量多得驚人的“鐵炸彈”。尤其是俄羅斯為報復IS人彈在埃及炸毀俄客機而出動遠程轟炸航空兵時,從本土起飛的TU-22M3轟炸機投下了大量FAB-500 M54炸彈,俄羅斯還專門安排人員在地面上拍攝了密集爆炸的壯觀景象。
圖博館
2014年,在美韓聯合軍演期間,朝鮮從此次試射的同一地點向海上多個島嶼靶場發射了上百發各種火箭彈和彈道導彈,讓韓國緊張不已。而美國獨立智庫“鸚鵡螺研究所”當時利用仿真軟件對朝韓衝突進行了推演。不過令人好笑的是,這個智庫的研究員顯然看不起朝鮮的技術水平,認為朝鮮的240毫米火箭炮頂多相當於蘇聯BM-27型220毫米火箭,射程35公里——也就是夠不到漢城核心地區。至於那種射程40-60公里,中俄兩國都已經裝備的122毫米火箭炮也被認為“朝鮮不可能有”。
只計算240毫米火箭炮和170毫米“谷山”大砲,且大大低估240毫米火箭射程後,他們的結論是,如果朝鮮只攻擊軍事目標,在突襲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將造成韓美雙方2881人死亡;同樣條件下如果朝鮮無差別攻擊軍民目標,將造成29661名平民傷亡,其中可能有790名外國人——其中605名還是在韓國的中國人。朝鮮進攻不論勝敗都將在2週內因為彈藥燃料耗盡而不得不暫停,除非他們能夠奪得韓軍的燃料彈藥。不過朝鮮等不到彈藥耗盡就會失敗,因為按照他們的計算,美韓的反擊可以讓朝鮮每小時損失1%的軍力,也就是說美韓100小時內就能擊敗朝鮮軍隊。
怎麼說呢,這種想法,簡直已經連“一廂情願”都談不上,純屬是在自我陶醉了。在這種情況下,金正恩的300毫米火箭炮展示了100公里以上射程,並且能夠精確打擊,這已經足夠給那些以為朝鮮是個軟柿子的人們敲響警鐘了。
美國媒體此前吹牛說中國已經和美國達成一致,要對朝鮮實施徹底禁運,言下之意朝鮮“死定了”。然而事情沒有照他們的劇本走,中方堅決反對將煤炭、石油禁運包括在聯合國2270號決議之中。我國明確表示,在朝鮮核武器問題上,中國不僅強調製裁,更強調製裁後如何促使朝鮮回到對話的軌道上。
昨天(4日)我國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傅瑩在被問及對朝鮮制裁問題的時候,引用了科幻小說《三體》,認為朝鮮和韓國就處於“黑暗森林”之中,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都恨不得立刻將對方置於死地。在美韓兩國頻頻舉行軍事演習,美國不停向韓國調兵遣將的情況下,朝鮮試射300毫米火箭炮並聲明要用它攻擊漢城,就是一個直接的回應。傅瑩講話中提出“走出東北亞安全的怪圈,用安全換安全”。雖然大家都希望朝鮮半島走向這個結局,但是美韓和朝鮮之間的“黑暗森林”現狀恐怕已經很難改變,某種程度上,我們只能期望,朝鮮有個合格的“執劍人”了。
圖博館
所以筆者推測,朝鮮的這枚“鑽地彈”可能採用了半主動激光制導來提高精度,以確保直接命中靶標。激光制導彈藥的命中精度可達1-2米,即使出現偏差,也能確保落在幾米之內。在前沿激光照射配合下,直接擊中靶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去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舉辦的“火砲與智能彈藥日”表演活動中就展示了SR-5火箭炮發射122毫米激光制導火箭彈直接命中目標,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朝鮮早已擁有自行製造接近蘇聯早期S-300技術水平的新型防空導彈的能力,有這個技術水平,要自行研製一種制導火箭炮並不困難,而且這種火箭彈的價格也不會很貴,朝鮮還能用得起。當然,以現在朝鮮的電子技術水平,在火箭炮上用一些走私電子元件恐怕是免不了的。
朝鮮的火箭炮可能使用的是俄羅斯GNSS制導,以目前朝鮮的對外關係狀況,這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有了衛星制導,以色列的EXTRA精確制導火箭彈都能拿出來忽悠人,圖為阿塞拜疆的以色列EXTRA型300毫米火箭發射車
美國GLMDS火箭彈,戰鬥部重量90千克,射程120千米
俄羅斯GNSS衛星導航系統2014年以來有些“多事之秋”的感覺,一枚衛星電池爆炸,多枚衛星因年事已高停止工作,還有幾枚新發射的衛星未能按時投入工作。還出現過全球信號中斷12小時之類的重大事故。目前其定位精度在4-10米左右——軍用和民用信號精度基本相近——這遠比美國GPS軍碼小於1米的定位精度要差。中國“北斗”系統目前覆蓋範圍內的導航精度可達2米以下,和GPS相比還有一些差距,不過隨著未來衛星數量增加,最終可以達到與之相同的水平。
現在“北斗”和GPS導航接收機在民用市場上也很常見,更何況還有很多可以做到“三合一”,接收各種導航信號的芯片。必要的話, 朝鮮直接買幾台“蘋果”手機回來拆都行,嫌貴還可以買“小米”,也是一樣的。
不論如何,對於朝鮮而言,能做到發射普通火箭彈時CEP在5-10米,發射激光制導火箭彈時能直接命中目標,而射程還能有100公里,夫復何求啊。
當然,類似這樣技術水平的火箭炮,也就是國際上出口型火箭炮的一般水平。目前中美都有了更加廉價、射程更遠、性能更好的遠程火箭砲彈藥,估計短時間內還不會推向市場。
圖博館
當然類似的遠程火箭彈其實這幾年已經很常見了,從美國的GLMRS火箭彈之後,這種設計已經成為經典設計,只要有性能較好的慣性導航裝置,這種模式顯然可以取得更好的精度,相比之下,傳統的“簡控式”制導是在發射瞬間修正一下以後就讓火箭自由飛行。
根據我國公開的資料,採用“簡控式”制導的A-100火箭彈縱向密集度可以控制在1/300,這已經可以接近性能較好的身管火砲——例如PLZ-52自行火砲——的水平。換算成在120公里上的偏差值,大概是400米。再換算成圓概率誤差(CEP),大概是100米左右水平。
相比之下,中國也有全程用頭部翼面控制的火箭炮,例如航天科工的SY-300型,它在130公里射程上不用衛星修正偏差情況下的圓概率誤差(CEP)250米,這個精度比A-100要差不少。
像“波羅乃茲”這種火箭炮,才是未來大國火箭炮應該發展的方向,火箭彈頭體不分離,出門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先進國家?
在上述比較條件下,這兩種火箭彈都單純採用慣性制導,為什麼精度會有區別呢?問題在於SY-300會全程調整自己的飛行軌跡,而隨著距離的增加,陀螺儀的積累誤差也不斷增加,結果到了目標頭上,精度就反而還不如只在發射後瞬間進行一次彈道修正的A-100了。
但是,近幾年來全世界各地流行的製導火箭彈都採用了類似它的製導方式,而命中精度卻從CEP百米級別迅速提高到CEP十幾米甚至幾米級別。
原因就是衛星制導已經普及了,現在的製導火箭彈可以通過衛星導航信號獲得自己的實際位置,然後修正慣性系統的積累偏差,從而在飛行全程中保持慣性制導系統的良好精度。只要能連續接收衛星信號,現代火箭彈的精度已經和射程沒有直接關係了。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彈頭小控制翼可以極大地簡化火箭彈的結構構造,而且精度可以更高,何樂而不為。
不過,話雖如此,國際市場上此類武器一般標註CEP也就是5-10米,可以推算,其實際偏差值可能在25-50米之間。這次朝鮮為金正恩表演的時候,一發火箭彈直接命中尺寸不算很大——估計不會超過20*20米見方的靶標。如果使用衛星制導火箭,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因偏差量過大而無法直接命中,那就失去了“鑽地彈”表演的意義了。
圖博館
至於這種火箭部署用來幹什麼,朝中社聲明說得很清楚了,最初部署的火箭將放到韓國首都漢城以北地區,“讓敵人無法睡安穩覺”嘛。
中國WS-32和WS-3A火箭彈,較細的是WS-32型302毫米火箭彈,注意控制翼位置,以及不可折疊的尾翼
從朝中社的聲明中,我們可以解讀出上述這些內容。那麼接下來,重頭戲來了,朝鮮這個火箭彈是從哪來的。或者說,它的技術源頭可能是哪裡。因為無疑的,所有人看到朝鮮的這個火箭炮首先聯想到的恐怕就是中國的火箭炮,尤其是AR-1和SY-300兩種採用較廉價商用自卸卡車底盤的型號,而韓國媒體提到的名號則是WS-1B。
其實,朝鮮這個火箭炮與中國的火箭炮應該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首先被否決掉的是WS-1B,它的發射管直徑較大,原因是沒有用折疊式彈翼,包括最新的WS-32在內的同系列火箭彈都沒用上這個技術。很難想像朝鮮仿製了一種WS-1B,然後給它裝上了折疊彈翼,那樣做並沒有什麼好處。
中國的AR-1火箭砲採用8聯裝,但發射車是8*8底盤,比朝鮮這個大
SY-300火箭炮前部也有儀器艙,同時發射管數量為6個,且並沒有採用模塊化設計,其實朝鮮用6*6底盤帶8聯裝300毫米火箭,肯定談不上什麼越野機動性
SY-300火箭彈細節,可見這類火箭彈其實還是比較粗糙的,成本不至於讓朝鮮無法承受
即使是美國的GMLRS火箭,其內部結構其實也很簡單,朝鮮“攢”一個完全有可能
還有另一個很簡單的辨識特徵,A-100、PHL-03、SY-300等幾種從當初引進的俄羅斯BM-30基礎上開發來的火箭炮,在每根發射管上都附著有一個“盒子”,這個“盒子”裡裝的是給火箭彈慣性系統注入數據的部件。俄羅斯的BM-30“龍捲風”和模塊化的9A52-4“龍捲風”U的300毫米火箭發射管上也都有這個部件。包括中國最新的AR-3火箭炮的模塊化300毫米火箭發射管也有這個附件盒。
此外,從朝鮮發射的“鑽地彈”火箭發射瞬間照片來看,它並沒有像中俄的300毫米火箭炮發射瞬間一樣,使用側推小型火箭來進行彈道修正。顯然其全程控制都是依靠頭部的四片小彈翼。
圖博館
“金正恩強調,國防科學部門要盡快把新型大口徑火箭跑等最新研發的打擊武器部署在最高司令部作戰地區,讓敵人無法睡安穩覺,直到在本土上落得最後下場。”
3月3日韓國方面曾報導稱,朝鮮從元山地區向東發射6枚短程飛行物(不過從朝方公佈的照片來看,應該是8枚火箭彈都發射出去了,或許是韓國未能探測到全部火箭彈),飛行距離約100-150公里,顯然說的就是這次試驗。據報導,2014年朝鮮曾從元山附近的葛麻半島進行大量導彈和火箭發射試驗和演練。
從朝鮮公佈的火箭命中目標的照片,結合韓國稱的發射地點和距離,這次試驗的靶場有可能是在元山東北的新浦港外的馬養島西南角靠近海岸處。馬養島上設有朝鮮重要的潛艇基地,從葛麻半島到馬養島距離大概為110公里左右。
朝鮮公佈的照片顯示,火箭彈直接命中了山坡上的一個掩蔽部目標,爆炸產生巨大橘紅色火球。
朝鮮所說“混合高能源物質”的戰鬥部,可能表明這種火箭的裝藥使用了特里托納爾炸藥,這實際上是TNT和鋁粉的混合炸藥,常用於裝填航空炸彈。與TNT相比,特里托納爾炸藥威力增加18%-50%,尤其是可以產生更高的超壓和溫度。這種炸藥當然算不上什麼高精尖技術,現代還有一些新的先進混合炸藥,例如BLU-82炸彈採用硝酸銨和硝酸鋁混合炸藥,威力更大。不過或許是因為混入鋁粉的說明經常能讓公眾覺得“高大上”,美國媒體也經常吹噓美國的BLU-109鑽地彈是“鋁熱劑”炸彈(有人和筆者一樣聯想到《勇闖奪命島》不?)。考慮到美國人都這幅“德性”,那朝鮮吹一下也無可厚非。
至於“碎片地雷彈”,可能指反人員地雷布撒器,而“散佈彈”當然應該就是反人員/車輛集束彈了。
美國一次運輸事故中鋁粉爆炸景象,非常壯觀的橘色大火球
這些彈種並不稀奇,各國的大口徑火箭炮都有類似的彈藥。不過朝鮮的“鑽地彈”就有點讓人感興趣了,這次放出的照片中直接命中碉堡掩體的應該就是一發“鑽地彈”。顯然,和中國的東風-15C鑽地彈不同,朝鮮的鑽地彈並沒打算去摧毀深入地下的戰略指揮部一類頭上有十幾米乃至幾十米混凝土的目標,它應該是針對三八線南邊大量的掩蔽部。這也得到了朝中社文章中相關內容的證實。
從300毫米火箭彈的口徑和射程推斷,它的戰鬥部重量可能略超過100公斤,如果採用結構強度較高,厚度較大的鋼材製造外殼,再精心設計頭殼外型,是有可能擊穿一兩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的,加厚頭殼可能造成火箭彈裝藥量下降,便依靠混合炸藥來彌補。
圖博館
朝鮮制導火箭炮從哪來? 席亞洲 2016-03-06
本週末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視察了朝鮮新型300毫米火箭炮試射。網絡上很快出現關於這款火箭炮的種種奇怪說法,韓國媒體聳人聽聞地稱射程可以達到200公里,國內一些人認為朝鮮的火箭還在用阻力環設計,不過是放大的蘇聯122毫米火箭,射程精度都很差。而比較客觀的評論則認為朝鮮的火箭炮已經趕上世界主流的大口徑制導火箭炮水平,那麼究竟朝鮮制導火箭炮是怎麼來的,和中國的火箭炮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梳理一下。
同樣是在周末前,《解放軍報》提到了我軍主力轟炸機部隊空36師去年的演訓,著重介紹他們演練使用非制導炸彈準確擊中坦克,以及出遠海轟炸訓練的情況,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很多讀者提出,未來戰場上無制導武器還有沒有用?平時訓練中其他大國是否和我國一樣重視這些“古老”的裝備?我們就來回答一下讀者的疑問。
朝鮮制導火箭炮從哪來?
3月4日,朝中社發表消息稱,金正恩視察了朝鮮新型大口徑火箭炮試射。朝中社文章稱,這次試射是“為即將部署在預備砲兵部隊的新型大口徑火箭炮,舉行操縱火箭彈戰鬥部威力判定試射。”
朝鮮300毫米火箭炮發射照片,注意圖中的火箭似乎採用了穿蓋方式發射,未發射火箭彈的包裝桶是密封的
朝鮮火箭彈直接命中目標
圖中可見8枚火箭已全部射出,韓國可能是沒有發現其中的兩枚火箭
朝鮮的“預備砲兵部隊”指的不是“預備役”,而是類似“統帥部直屬砲兵”之類的高級砲兵單位。而所謂“操縱火箭彈”,應該就是“制導火箭彈”之意。
據稱,試射中發射了“碎片地雷彈、鑽地彈、散佈彈”,試射的結果證明“混合高能源物質而提高威力的火箭彈戰鬥部的破壞殺傷力非常驚人。”“金正恩對操縱火箭彈的高度命中性及其戰鬥部把假想敵堅固的人員、坦克、火砲、戰車隱蔽處砸得粉碎的威力,表示巨大的滿意。”
谷歌地圖上馬養島西南角小半島影像
與朝鮮公佈的照片基本吻合
圖博館
2015年世界兵器工業發展回顧——直升機載制導航空火箭彈
1.美國陸軍計劃採購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制導火箭彈
2015年10月美國陸軍協會年會期間,BAE系統公司透露,美國陸軍已經在中央司令部的作戰區域內部署了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 70毫米製導火箭彈,並將為兩支AH-64“阿帕奇”直升機部隊採購該制導火箭彈。美國陸軍最初一批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將通過美國海軍購買,並正在考慮長期採購計劃。
2.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制導組件與FZ 90航空火箭彈相集成
2015年4月,BAE系統公司稱,應澳大利亞國防軍的要求,集成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制導組件的FZ 90航空火箭彈成功進行了實彈射擊試驗,共試射了10發製導火箭彈,對付1.5~4.5千米外的目標,並且全部命中目標。澳大利亞正在考慮為陸軍的“虎”式攻擊直升機和海軍的MH-60R“海鷹”直升機裝備該制導火箭彈。
3.法國披露“螯刺”LG激光制導火箭彈
2015年9月波蘭國際防務展期間,法國泰勒斯集團TDA武器公司展出了“螯刺”LG激光制導火箭彈及“毒蠍”數字化火箭彈發射器。“螯刺”LG激光制導火箭彈重8.8千克,射程1~5千米,戰鬥部可以將附帶毀傷半徑控制在20m以內,能夠摧毀皮卡等輕型車輛及車上人員,以及運動或靜止的輕型裝甲車輛目標。“螯刺”LG激光制導火箭彈具備發射後鎖定能力,打擊靜止目標和運動目標的精度均可控制在1m以內。法國軍隊將於2019年裝備“螯刺”LG激光制導火箭彈,首個裝備平台為“虎”式攻擊直升機。
4.美國、土耳其拓展應用制導航空火箭彈
2015年2月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期間,美國雷聲公司展出了車載“魔爪”激光制導火箭彈系統。系統採用阿聯酋“尼莫”4×4輪式裝甲車,安裝在雷聲公司的遙控武器站上,有16枚“魔爪”制導火箭彈。2015年5月土耳其國際防務展器件,土耳其洛克桑公司披露了車載“標槍”70毫米製導火箭彈系統,發射車基於土耳其FNSS公司生產的ACV-19裝甲步兵戰車,車載紅外光電套件包括晝用攝像機和熱成像儀、激光測距機、激光指示器,用以捕獲目標及對製導火箭彈的。火箭彈發射器採用箱式設計,每部發射箱可裝填4枚“標槍”制導火箭彈。(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圖博館
2015年世界兵器工業發展回顧——陸軍砲彈
2015年度,美國陸軍依然注重全面提升火砲武器系統的精確打擊能力,在研項目進展順利的同時,新項目陸續啟動:精確制導組件開始大批量生產,美國陸軍的總需求量超過10萬發;陸軍拓展“神劍”制導砲彈的應用平台,老式M109A2/A3火砲通過驗證;美國陸軍發布120毫米製導迫擊砲榴彈招標文件,研發類似海軍陸戰隊在研的精確增程迫擊砲彈。美國陸軍M829E4先進動能彈通過首批產品驗收測試,計劃2016年中期開始批量生產。
1.美國開始大批量生產精確制導組件
2015年5月,美國軌道-阿連特技術系統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精確制導組件,合同金額為1.2億美元。截至2015年9月,M1156精確制導組件的總產量已達到1.2萬發,而美國陸軍對精確制導組件的需求超過10萬發。在2015年4月進行的首批次產品驗收試驗中,配裝M1156精確制導組件的砲彈從M109A6“帕拉丁”39倍口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砲發射的可靠性為97%,命中精度小於10米。使用M1156精確制導組件後,對某一目標造成同等毀傷效果所需的榴彈數量可減少75%。
2.美國拓展“神劍”制導砲彈的應用平台
2015年初,“神劍”Ib制導砲彈在尤馬試驗場成功用M119A2發射裝藥從老式M109A2/A3火砲發射。其他已成功發射過“神劍”制導砲彈的155毫米火砲還包括AS90式39倍口徑自行榴彈砲、PzH2000式52倍口徑自行榴彈砲、G6式45倍口徑自行榴彈砲和“阿契爾”52倍口徑自行榴彈砲等。
3.美國陸軍發布120毫米製導迫擊砲榴彈招標文件
2015年4月,美國陸軍發布了120毫米製導迫擊砲榴彈項目的招標文件,其要求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精確增程迫擊砲彈項目類似,但增加了能夠打擊速度不超過24千米/小時的移動目標的要求。海軍陸戰隊對精確增程迫擊砲彈的要求包括:射程達16千米,圓概率誤差小於10米,可靠性高。目前,雷聲公司和軌道-阿連特技術系統公司正在競標精確增程迫擊砲彈項目。
4.美國陸軍M829E4先進動能彈通過首批產品驗收測試
2015年7月,美國M829E4式120毫米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通過了首批產品驗收測試,併計劃2016財年中期開始批量生產。M829E4是為“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研製的第五代動能穿甲彈,用於取代現役的M829A3穿甲彈。裝備M829E4穿甲彈後,“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將能夠摧毀披掛第3代爆炸反應裝甲及配備主動防護系統的當代主戰坦克。(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圖博館
慣導系統也不是沒有缺點,慣導有固定的漂移率,這樣會造成物體運動的誤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誤差會增加,這樣就需要外部手段進行糾偏,現在大多采用衛星導航接收機對其進行糾偏,衛星導航接收機的優點就是導航精度不會隨著時間和距離的增加而下降,90年代空軍利用轟-6D的設備發展了轟-6E飛機,並且為其增加了一個TANS- 2衛星導航接收機以提高飛機的導航精度,首架飛機於1994年交付部隊,與此同時,利用轟-6E上面的設備對現役的轟-6C進行了同樣的改進,編號為轟-6F。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國產YJ-8系列反艦導彈、YJ-63對地攻擊導彈相繼開始研製,由於這兩種導彈採用了中繼慣導,所以需要機載慣導系統為其提供初始對準,鷹擊-6採用的多普勒中繼導航,所以空軍和海軍相繼研製了轟-6G、轟-6H轟炸機,這兩種飛機對慣導系統進行進一步升級,提高了精度,以便飛機能夠使用慣性制導武器。
而最新型的轟-6K轟炸機作為中國空軍巡航導彈轟炸機,承擔著中國空軍遠程戰略/戰術打擊任務,所以對於導航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轟-6K也配備了更加先進的綜合導航系統,具備多種導航手段,互相配合,以提高飛機的導航精度,慣導系統升級為激光慣導系統,精度更高,啟動速度也更快,衛星導航接收機採用了國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以便進一步提高飛機的導航能力和精度。
轟-6K其他導航手段還包括無線電導航、多普勒雷達,以及轟炸雷達信標模式等手段,還可以使用機載光電吊艙探測地標來進行輔助導航,它配備的全軍綜合數據鏈相當於美國的LINK-16,傳遞的經度、緯度和高度組成的絕對坐標,因此也可以用來進行導航,通過上述手段的運用,可以讓轟-6K在進行長途奔襲之後,仍舊可以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根據海外的資料,空軍和海航也準備利用轟-6K的技術成果,對現有的轟-6進行升級,以便提高現役轟炸機遠程打擊和投放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圖博館
深度:轟6K戰略轟炸機為何炸的那麼準一技術不輸美軍2016.1.22新浪軍事
從轟-6到轟-6K一個重大升級就是導航系統的進步,這個進步雖然不引人注目,但是對於轟-6來說有效的提高它的作戰能力。
轟-6最初的導航系統非常簡單,只包括一些最基本的無線電導航、羅盤及航姿系統,可以提供的數據及精度比較有限,需要領航員及雷達觀察(探測)地標來保持航線的準確性,所以遠程轟炸、全天侯作戰能力較差,因此轟-6此後的改進一直將導航系統作為一個重點來進行。
70年代國產多普勒導航雷達研製成功,它是是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定多普勒頻移,從而計算出飛機當時的速度和位置來進行導航,當飛機因側風而偏航時,多普勒雷達還用於測量偏流角的數值並對航向進行修正。系統可以全天候工作,不需要地面信標配合,提高了飛機的導航精度,因此空軍決定為轟-6加裝多普勒雷達,以便提高轟-6的遠程作戰能力,這就是轟-6C,它配備了國產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機系統,系統包括多普勒導航雷達、導航計算機、自動領航儀、轟炸雷達、航向航姿系統,具備全自動轟炸機、半自動轟炸、自動導航人工轟炸等能力,首架飛機於1981年試飛成功,同年交付部隊。
不過多普勒導航雷達也有自己的缺點,首先它的導航定位精度仍然比有限,特別是機姿態超過限度時,多普勒雷達因收不到回波而不能工作,另外它由於發射電磁波,容易暴露目標,隨著機載航空電子設備增多,也會產生電磁兼容問題,因此它已經不能適應新型作戰飛機的要求,尤其是難以滿足配備有精確制導武器飛機的要求。
對於配備有精確制導武器的飛機,要求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的航向、速度、姿態等方向的信息,以便飛機和機載武器能夠進行精確的定位,機載雷達能夠進行較為精確地面雜波功率計算,火控雷達能夠準確的進行相關數據的解算,對於這些要求多普勒導航雷達已經不能滿足要求,所以轟-6在發展反艦型-轟-6D的時候,導航系統就為一項重要的內容來進行。
根據相關資料,轟-6D的導航系統除了無線電導航、多普勒雷達之外,還增加了慣導系統,慣導系統與多普勒導航系統相比,它不需要發射電磁波,因此抗干擾勇力強、隱蔽性能更好,精度也更高,從而滿足機載火控雷達發射YJ-6反導彈的要求,通過轟-6D飛機的研製,為慣導系統和機載精確制導在國產作戰飛機上面的運用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圖博館
二代激光制導炸彈與光電吊艙相結合,有效的增強中國空軍精確對地打擊能力,尤其是可以在低空突防的情況下,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或者在高空投放的情況下,提高投放距離,國內已經研製了配備滑翔增程套件的激光制導炸彈,如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天戈250公斤滑翔增程激光制導炸彈,以增加載機的生存能力,拓展了載機的打擊範圍,如可以打擊地面移動目標,現代戰場機動目標日益增多,這個能力非常重要,可以投放激光鑽地彈打擊堅固防護工事或者地下目標。
從相關情況來看,國產激光制導炸彈師從俄羅斯激光制導炸彈,但是正在大步超越後者,目前俄羅斯新一代比例制導激光制導炸彈KAB-1500LG也剛剛出現,還沒有裝備部隊的跡象,另外象國產激光制導鑽地彈、滑翔增程激光制導炸彈、小體積直徑激光制導炸彈還有沒有出現,顯現這些武器可能還在發展之中,另外俄羅斯空軍新一代光電吊艙也在發展之中,最新的蘇-34都沒有配備光電吊艙,仍舊採用早期的電視/激光照射系統,不但與西方作戰飛機拉開了差距,也比不上國產作戰飛機。
實際上激光制導炸彈的發展只是國產精確制導武器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一系列新型武器的發展,有力的增強國產作戰飛機的作戰能力。
回應
我想問問,殲-10B的發動機是不是國產的航空發動機?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日本的戰機都不是自己的發動機,所以都是空話
新裝備的殲十/十一系列全部裝配WS10A,繼續購買AL31是因為產能和成本。
早就研發了就是沒成功,自己生產成本太高還是購買。什麼時候能自主研發。
第二代就是自主研發的。你有沒有讀文章?
中媒天天吹,天天意淫。中國無敵!俄羅斯算什麼!什麼發動機啊導彈啊反導系統啊!俄都落後了!一架撿十頂十架蘇35!
俄羅斯的炸彈經過了實戰檢驗,稍一改進又甩中國一條街。美國現在最好的直升機還是黑鷹系列
這文章在說智能炸彈,你扯直升機的意思就是你無法反駁所以只能轉移話題
以前噴飛機不行,飛機趕上來了噴發動機,發動出來了噴J10沒有重型掛架,現在改噴直升機了。我就當看笑話好了。
最好最先進的武器拿在沒有骨氣的人手上也是廢品
你有骨氣就該現在死了,重新投胎到美俄。不然就別下BB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1-06/doc-ifxnerek0998469.shtml
圖博館
殲10裝備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比俄軍還要先進2016.1.6 新浪軍事
最近網上出現了殲-10B掛載國產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和新型吊艙。此前殲-10A已經配備了第一代國產激光制導炸彈及光電吊艙。
殲-10A配備的是國產LS-500激光制導炸彈,它是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KAB-500L激光制導炸彈的國產化型號,相當於國外早期激光制導炸彈的水平,採用風標式結構,速度跟踪制導,其特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對於飛控要求較低,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導引頭無自動搜索能力,攻擊範圍和能力受到限制,另外對於運動目標或者地面風速較大的時候,精度會明顯下降,因此不適合對付地面移動標,另外它只能在中高空投放,低空投放能力較差,投放距離也偏短,隨著防空系統性能的提高,影響載機的生存能力。
與之配套的國產第一代光電吊艙,雖然配備有前視紅外探測系統、CCD攝像機、激光測距/照射系統,可以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下探測目標,但是沒有配備捷聯式慣導系統,因此吊艙本身也不具備導航定位、狀態姿態測定的能力,影響機載武器的投放精度,另外飛機振動、抖動等運動狀態的變化會影響吊艙的瞄準線的變化,只能手動進行吊艙瞄準線與平顯瞄準線的重新匹配,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影響系統的作戰效能。
為此中國空軍發展了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及吊艙系統,國產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激光比例制導系統,陀螺穩定式導引頭,從而取消了風標式導引頭,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系統、比例控制舵機和數字式自動駕駛儀,讓它的投放距離和精度有了較大的提高,仍在風速較大、能見度較差,以及目標移動的情況下仍舊可以準確的擊中目標,並且能夠實現有落角要求的彈道,如要求以垂直姿態接地的鑽地彈。
在光電吊艙方面,國內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完成了新一代光電吊艙的研製,新的吊艙具備更加先進的器件,可以更好的完成對目標的自動搜索與跟踪、定位和製導,引導作戰飛機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增加了慣性測量單元-IMU,實現導航測姿、定位一體化,通過IMU可以精確的測定吊艙自身的位置、速度、姿態等信息,可以自動完成吊艙瞄準線與平顯瞄準備線的動態匹配,從而迅速完成吊艙的動態校靶,提高了武器的投放精度,降低了飛行員的負擔。
圖博館
CM-102性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CM-102反輻射導彈仍舊在一定的不足之外,需要在未來進改進,這些不足包括,射程仍舊偏近,以CM-102防空反輻射導彈的100公里射程來看,可以對付三代防空導彈的早期型號,如S-300PMU和愛國者PAC-1,但是對付這些導彈的改進型號還是力不從心,S-300PMU-1和愛國者PAC-2的射程都提高到150公里以上,這樣以CM-102的射程攻擊這些導彈可能還是力不從心
導引頭頻率還是比較狹窄,從公開的資料來看,CM-102防空反輻射導彈被動制導系統覆蓋範圍為2-20G,也就是SX波段,而大多數遠程防空警雷達的頻率為更低的L波段甚至P和UHF、VHF波段,這樣的話CM-102就不具備打擊這些防空警戒雷達的能力,從而大大削弱了它的作戰能力,相比較之下,哈姆導彈的被動制導系統覆蓋範圍要大的多,它向下可以達到0.8GHZ,也就是L波段以下,這樣就可以攻擊遠程防空警戒雷達,因此CM-102可能還需要擴展自己被動制導系統的能力,增加使用範圍,提高作戰能力。
此外,制導系統的技術水平還需要提高。從目前來看,各國都在發展針對反輻射導彈的對抗手段,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手段就是輻射誘餌,這些誘餌輻射的電磁波與真正的雷達相同,發現反輻射導彈之後,可以迅速關閉雷達,啟動輻射誘餌,就可以將反輻射導彈誘離真正的雷達。因此提高反輻射導彈制導系統的目標識別能力是一個趨勢,如美國哈姆導彈的最新型號配備了毫米波制導系統,它可以對輻射源進行探測,以確定正確的目標位置,制導導彈攻擊真正的雷達。所以CM-102還需要繼續對製導系統進升級,對攻擊有輻射誘餌保護的雷達。
http://toutiao.com/a3659530283/
圖博館
邊條翼的優點是導彈重心和升力中心的變化不會隨著距離、速度和高度增加而大幅度變化,有利於改善導彈的靜穩定度,提高機動性。
在模型上面,沒有看到CM-102有類似於KH-31P的進氣道,因此可以確定它採用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而不是後者的沖壓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結構簡單,不需要考慮複雜的進氣問題,因此其展向尺寸可以進一步降低,降低整個導彈的設計難度和成本,但是它的缺點是燃燒時間低,加上需要攜帶氧化劑,因此在同樣條件下,導彈有效射程相對低於沖壓發動機,不過通過採用雙推或者多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可以部分解決這個問題。
展板數據來看,CM-102反輻射導彈的射程達到了100公里,從它的體積來看,這個數據應該是高空發射的數據,這個指標已經超過了美國哈姆反輻射導彈,後者的高空發射的距離大約是80公里,射程越大,載機可以在更大的範圍之外發射,因此戰場生存性能就越好,尤其是在對抗射程較遠的第三代防空導彈的時候更是如此。
關鍵的被動制導系統方面,CM-102配備了寬帶被動制導系統,可以覆蓋2-20G頻率,從這個數據來看,它可以覆蓋S到X波段範圍的雷達,這個範圍基本上覆蓋現有的從防空探測到火控雷達的頻率,不需要在KH-31P那樣需要配備不同的導引頭來對付不同的目標,降低了後勤保障方面的難度。另外CM-102反輻射導彈的戰鬥部重量達到了80公斤,這個指標也超過了哈姆導彈,後者戰鬥部重量大約是66公斤,就其威力來講,可以摧毀大型相控陣天線,甚至還可以造成雷達本身損傷,從而這雷達徹底失去戰鬥力。
圖博館
CM102反輻射2導彈性能超美國哈姆射程仍偏近 2014-11-15
資料圖:航展上展出的CM-102反輻射導彈。
在此次珠海航展上面,我國航天科工集團首次展出了CM-102反輻射導彈,這種導彈主要配備在作戰飛機,攻擊對方各種防空、制導及火控雷達,進行防空壓制,具備射程遠、發射包絡寬、命中精度高等優點。
雷達剋星作用大
眾所周知,現代防空體系之中最重要的探測系統就是各種雷達,其主要用於預警探測、防空警戒、火控制導等。這些雷達採用從層次和高密度的方式配備,形成網絡化的體系。在自動化指揮系統的控制之下,用於對空中目標進行探測、跟踪和識別等,並且制導防空武器進行攻擊,因此對於各國空軍來說,干擾、壓制乃至摧毀對方防空雷達,是保證空襲任務順利進行的基礎之一,而反輻射導彈就是根據這種任務而研製的。
1965年美國首次在越南戰爭之中使用反輻射導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後,反輻射導彈成為歷次局部戰爭之中的空襲一方經常使用的武器,1982年以色列利用反輻射導彈成功的壓制了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取得了摧毀對方19個導彈連的顯著戰績,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大量使用反輻射導彈,摧毀了大部分伊拉克防空雷達,為空襲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CM102反輻射2導彈性能超美國哈姆 射程仍偏近
我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引進俄羅斯KH-31P反輻射導彈,並且已經國產化,並命名為鷹擊-91.。
根據海外資料,我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引進俄羅斯KH-31P反輻射導彈,並且已經國產化,它的優點是採用了固體沖壓發動機,射程遠,威力大,但是缺點就是KH-31P的質量和體積偏大,難以掛載在輕型戰鬥機,同時考慮到知識產權,出口也比較困難,還有就是它的導引頭技術水平較低,需要3個導引頭才能覆蓋目前外軍大部分雷達的頻率,為此我國有關單位發展了LD-10反輻射導彈,它在國產SD-10空空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掛載在輕型戰鬥機上面,但是它的戰鬥部重量只有20公斤,對付大型雷達目標攻擊能力比較有限,只能用於自衛方式防空壓制,使用範圍受到限制。
從模型和展板的數據來看,CM-102反輻射導彈採用了邊條翼,而不是LD-10的三角翼,邊條翼的優點是導彈重心和升力中心的變化不會隨著距離、速度和高度增加而大幅度變化,有利於改善導彈的靜穩定度,從而提高導彈的機動性能,彈翼的展弦比較小,波阻較小,有利於導彈發射之後迅速加速,另外導彈的展向尺寸較小,方便安裝在第四代戰鬥機的彈艙之中。
圖博館
事實上美國EA-18G“咆哮者”也擔負著通訊干擾的任務,在打擊利比亞防空系統的作戰中就發揮了作用——更早的時候,美國海軍的EA-6B對付南聯盟、伊拉克時也執行了類似任務。
總體來看,中國對手的技術水平,遠比美國對付的那些只有70年代技術水平的弱國強大,這就讓殲-16電子戰型必須冒更大的風險,必須在各方面比EA-18G更加“強悍”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我們選擇了與F-15E“攻擊鷹”一個檔次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作為平台,而沒有選擇殲-10或者殲轟-7飛機。
當然,由於我國在專業電子戰飛機方面現在才剛剛起步,要說殲-16電子戰型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EA-18G的水平,話就說得太滿了。尤其是,美國正在研製NJG吊艙,一個就能實現以前5個ALQ-99的功能。未來EA-18G裝備這種吊艙後,性能會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台灣的防空系統近年來也在繼續升級,很快將獲得美國提供的霍克-21導彈系統,火控系統升級為相控陣雷達,而其自己生產的“海劍2”導彈也計劃裝備台灣海軍許多艦艇,這種導彈也計劃採用小型相控陣雷達。對於我國海空軍來說,研製類似NJG的新型電子對抗吊艙,也將是可以預期的新動作。
干擾吊艙還只是殲-16電子戰型的一個方面,作為專用電子戰機,接收和分析敵方無線電信號的能力也至關重要。殲-16兩側翼尖上的吊艙就是類似美國EA-18G翼尖ALQ218吊艙的長基線接收測量系統。
可以說,殲-16電戰型和EA-18G看起來配置是相當相似,只不過當然了,“魔術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其中的細節差距,我們就無法詳解了。
本週末,我海軍“遼寧”號航母上,我軍第二批海航艦載飛行員著艦成功,我軍的航母距離具備實戰能力又近了一步。而殲-15作為與殲-16性能相似的平台,移植殲-16電子戰型的相關設備,成為海軍艦載電子戰機是順理成章的。作為海軍艦載電子戰機,未來殲-15S電戰型將可能更強調針對“宙斯盾”系統的壓制,應該會在系統上有所區別。對於可見的未來還沒有隱身戰鬥機可用的我海軍艦載航空兵來說,電子戰機的重要性將可能比空軍更加突出。
http://www.guancha.cn/XiYaZhou/2015_12_27_346093_2.shtml
圖博館
相比之下,我國空軍裝備的電子戰機就要“寒酸”得多。我軍之前裝備的運-8高新機上裝有功率強大的電子壓制設備,但是由於飛機過於龐大笨拙,無法深入敵方防空空域——即使在有電子對抗掩護的前提下,機動仍然是躲避防空導彈的必要動作——所以只能用來壓制敵方的空情監視雷達,無法直接對抗防空導彈系統。我海軍為了掩護對海攻擊任務,為殲轟-7“飛豹”配備了兩個電子對抗吊艙,但由於殲轟-7並非專業電子戰機,兩個吊艙中只能一個負責接收,一個負責干擾,實際上只有一個是乾擾吊艙,干擾源數量有限,不足以覆蓋所有敵方雷達可能工作的頻段,因此對抗能力也很有限。
而殲-16電子戰型,則可以輕鬆攜帶5個乾擾吊艙——電子戰接收系統是裝在機內的,不必再額外安裝吊艙。這甚至超過了EA-18G在攜帶兩個副油箱時就只能攜帶3個吊艙的水平。
在對付現代新型雷達,尤其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時候,需要使用數量更多、在不同頻段工作的干擾源才能使之失效。美軍現役EA-18G飛機如果要對付擁有更先進雷達的對手,就需要攜帶5個吊艙,此時由於飛機尺寸重量的限制,就不能再攜帶副油箱了,因此航程顯著縮短,實戰中很少見到它這樣出擊。而對於機內燃油很多,本來就不必攜帶副油箱的殲-16,就沒有這個問題,帶上5個吊艙後還可以再攜帶反輻射導彈和用來自衛的空空導彈。從這一點上來說,殲-16倒像是“完美版咆哮者”了。
同時,據消息,殲-16電子戰型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Link 16數據鏈實施近距離干擾。眾所周知,由於採用了數字跳頻、跳時等多種複雜的抗干擾手段,Link 16數據鏈很難被干擾,這也是美軍將其運用在包括導彈制導、無人機控制等對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領域的主要原因。但這種“不可干擾”只是對技術比美國低一個檔次的對手時才有效,查閱國內公開論文,研究干擾Link 16系統的可以說是汗牛充棟。美國國防部也曾表示在“某些情況下”,遇到過Link16數據鏈被干擾的情況,只不過現在干擾LINK16依然有距離等方面的一些限制因素,還不能用地面乾擾站或者大型飛機在遠距離上實施。
這就意味著具備強大機動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殲-16電子戰型有了一項新的任務——直接突入敵防空系統,切斷Link 16數據鏈通信,這將讓台灣防空導彈部隊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尤其是那些等待著“基德”艦和E-2T預警機通過數據鏈提供目標數據,而自身保持關機的“天弓”和“愛國者”系統的火控雷達,將不得不暴露出來,成為反輻射導彈的目標。
圖博館
為了瓦解台灣的防空網,解放軍的第一想法是依靠我們絕對優勢的項目——彈道導彈。2014年珠海航展上,我們看到了一種裝有特殊引導頭的B-611彈道導彈,它安裝的是反輻射引導頭。據透露,這類導彈的設想正是在1996年前後提出的,當時的設計目標就是利用反輻射引導頭讓彈道導彈可以精確攻擊對岸防空導彈陣地目標。據說這受到了以色列地面發射的“狼”式反輻射導彈的啟發。有外媒報導稱,伊朗也在開發類似的系統——據稱他們打算在反輻射彈道導彈上裝子母彈頭,這樣在敵方雷達關機轉移的情況下,來不及逃出子母彈覆蓋範圍。這種導彈能得到繼續發展,足以證明這種想法確實很有吸引力,也有技術實現的可能。只不過,以1996年時我國的技術水平,要短時間內為彈道導彈裝備反輻射引導頭,就勉為其難了。
隨著我軍21世紀初引進的以色列“哈比”反雷達無人機和俄羅斯Kh-31P反輻射導彈到位,反輻射彈道導彈的研製也就被擱置了。
至今,我軍對敵方雷達系統的“硬”殺傷手段,主要還是“哈比”無人機、鷹擊-91反輻射導彈,以及退役殲-6改裝的反輻射無人機等幾種。
硬殺傷手段在防空壓製作戰中固然重要,不過如果光實施硬殺傷卻不需要殲-16電子戰型這樣專門設計的機型。事實上,美國空軍現役F-16CJ“野鼬鼠”戰機就是在F-16 Block 50\52系列戰機上裝備AGM-88導彈和ALQ-184自衛電子吊艙,來獵殺敵方防空系統的。解放軍空軍現役殲轟-7飛機也能攜帶自衛電子對抗吊艙和“鷹擊91”導彈執行相同任務。
而對敵方雷達進行“軟殺傷”,也就是乾擾,則是在硬殺傷之外,癱瘓敵方防空系統的重要手段,它通常可以用來為“硬殺傷”開路,也是防空-反防空對抗中技術最複雜、最重要的一種作戰方式。專業的電子對抗戰機主要就是通過“軟殺傷”來作戰的。
80年代,美國空軍的EF-111和海軍的EA-6B開始裝備ALQ-99干擾裝置,成為實施“軟殺傷”、干擾敵方雷達的主要裝備,它正是傳說中在我軍雷達屏幕上製造“數百架大機群來襲”假象的那個“罪魁禍首”。時至今日,最新改進型的ALQ-99F也裝備了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是美國海空軍海外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圖博館
殲-16電戰型中國的“魔術師”登台了 2015-12-27 席亞洲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週五報導,網絡消息稱,中國殲-16電子戰型飛機12月首飛。從目前流出的照片來看,殲-16電子戰機明顯是瞄準美國EA-18G電子戰機的技術水平針對性研製的。
關於中美兩國最當紅的“魔術師”,殲-16電子戰型與EA-18G的性能差距究竟在哪裡,現在只看到外形的我們自然還說不出個道道。
讓我們從頭說起。1996年海峽危機時,台灣防空導彈系統的主力是美國的MIM-23B“霍克”導彈。雖然這種導彈相當老舊,但就如同大陸裝備的“紅旗-2”導彈及其原型S-75導彈一樣,在對手缺乏電子對抗能力的前提下,依然具備相當的作戰能力。在當年兩伊戰爭中,伊朗裝備的“霍克”就擊落了不少伊拉克飛機。尤其是台灣裝備的“霍克”導彈數量很大,台灣自稱擁有7700枚地空導彈,加上其地幅較小,因此號稱是除了以色列外“世界上防空導彈火力密度最高”的地區。
此外,1996年時,台軍還部署了一個營的“天弓1”型防空導彈。天弓1是台灣在美國技術支援下研製的一種防空導彈,項目從1979年開始實施,負責研製的台灣“中科院”稱,他們獲得了美國“至少85%”的“愛國者”導彈的相關技術。後來又獲得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AN/SPY-1雷達的相關技術。1993年開始正式服役的天弓實際上差不多是愛國者加上標準2的引導作戰系統構成的混合體。客觀地說,這種導彈技術水平不低。
當時我空軍的電子對抗能力相比之下則大大不足,唯一較先進的自衛電子對抗設備只有蘇-27戰鬥機翼尖掛載的電子對抗吊艙。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要攻台,我軍只能依靠數量優勢,不畏犧牲,強行實施突擊。
可以說1996年如果強行攻台,電子對抗能力和反雷達、反防空系統打擊能力幾乎完全缺失的我空軍傷亡慘重是必然的,更不要說我軍還要分心面對台灣空軍大量的F- 5E、F-104戰鬥機乃至IDF戰鬥機的攔截,美國當時還有很大的可能出兵干涉……
切膚之痛讓我軍從那時起下了很大的功夫,建立自己的反雷達、反防空系統打擊能力——這也是現代攻防兼備的空中力量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
圖博館
美國將研發不依賴GPS制導系統可精確末端引導
據《航宇日報》網站2015-6-22報導] 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已發起了一項導引頭成本轉變(Sectr)項目,以對不依賴於GPS的製導系統進行驗證。該制導系統可全天候對靜止、可重新定位、移動目標實施精確末端導引。
在未來的重大衝突中,GPS具有被干擾的可能性,這將迫使美國尋求一種替代方法,以確保精確制導彈藥(PGM)能在強對抗環境下發現目標。Sectr導引頭將用於激光目標指示和借助數據鏈連續更新目標數據不能正常工作的“強對抗環境”。項目的目標是末制導精度達到或超過當前導引頭的精度。DARPA表示,該系統“將為目標識別和優化選擇打擊部位提供高分辨率的成像和距離信息,這將在滿足摧毀目標的前提下使戰鬥部的尺寸和重量最小化”,這也會降低武器的尺寸。
根據DARPA的預想,該武器從載機發射後,在遭遇對抗環境前借助GPS進行導航,此後則利用成像傳感器進行導航、目標定位和識別、打擊部位選擇和末制導。DARPA在一份大範圍公告中透露,Sectr導引頭將藉助提示在特定且有界區域內發現特定種類和類型的目標。在武器發射前,相關的目標位置、進入路線、目標特徵和和需要的打擊部位數據會下載到導引頭。
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該項概念導引頭具有被動捷聯電光/紅外傳感器(用於導航的大視場、低級到中級分辨率,用於末制導的窄視場、中級到高級分辨率),加上GPS接收機,慣性測量部件,以及為未來升級潛力預留的接口.
回應
中國也要此方面的研究,絕不能落後於美國
解放軍好幾年前就在每個彈頭安裝了激光陀螺,就算衛星全滅,每一個奔襲目標的導彈,都會準確完成任務,沒想到號稱天下無敵的米粒賤大軍,現在才來研究,是真是假?該不會是抄襲我們吧?不要跟我說是能而示之不能,不像你們的作風。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5-07/6852017.html
阿楨
中國SR-5火箭炮世界最高水準?
中國的軍事磚家、牛愈吹愈大,繼前評「SH-1射程53公里全球第一 美軍十分羨慕?」,如今又吹「中國SR-5火箭炮代表世界最高水準 秒殺歐美同類產品」。
這個嘛,是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6-13先吹、外媒跟吹、中媒才吹的,而且中媒也有反思者:SR-5山寨美軍M270A1,遠程火箭炮的費效比低於M270A1的短程彈術導彈。
山寨?創新性模仿!SR-5是整合小國常用的122與300毫米口徑兩種火箭彈,而美軍M270和M142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玩的是大國的火箭炮飛彈化之整合。
那中國還可更創新性模仿些,再將400毫米的WS-2D火箭炮和B-611M、SY400等戰術導彈,都起來!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57719
版主回應
深度:中國制導炮彈已在阿富汗應用 命中率95% 新華網2014-2-27
目前我軍各炮兵部隊,已經開始普遍列裝中國製造的GP-1型、GP-2、GP-4和GP-6系列鐳射末制導炮彈,這些精確制導炮彈可用于我軍炮兵大量列裝的新型超輕型155毫米加農榴彈炮、04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09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外貿PLZ-5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SH-1式車載輪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新型PLZ-45型和PLZ-05型155毫米系列自身加榴炮,由此使得這些新型大口徑火炮具備了精確遠端打擊能力。而且隨著更新型號更多制導方式的末制導炮彈的加盟,我軍地面炮兵的精確打擊能力將會獲得歷史性的巨大飛躍。從而也為炮兵這一古老的兵種插上現代化的翅膀,中國陸軍地面炮火的威力仍將處於世界前列。此外,我國目前正在研製的新一代輪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以8X8輪式戰車底盤的122毫米、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些火炮也將使用新型精確制導彈藥,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陸軍精確制導彈藥研製國。
2004年,GP-1型155毫米鐳射末制導炮彈。該彈近年在阿布達比防務展會上也頻頻露面,不但為中國製造的武器贏得了很高聲譽,還打開了中東的武器市場,已經成功出口到阿聯酋和科威特,並且可能還有來自非洲國家的訂單。鐳射末制導炮彈由於殺傷力強、附帶毀傷小、反應時間短、作戰效能高,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炮兵實現精確打擊的首選彈藥。作為中國引進技術並成功改進的樣板之一,GP-1型155毫米鐳射末制導炮彈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國地面炮兵部隊的精確打擊能力,還可以大大減少打擊同樣目標所消耗的彈藥量,因而其經濟性非常好、戰場打擊的突然性很強、野戰生存能力特別高,是中國陸軍炮兵部隊走向資訊化和精確打擊時代的理想裝備。
據悉,迄今為止,末制導技術已經應用於多種炮彈,包括加農榴炮炮彈、榴彈炮彈、迫擊炮彈、多管火箭彈的末敏子彈等。實際上制導炮彈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提高命中精度,還能維持炮兵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使火炮能夠承擔更多類型的作戰任務。進入90年代末期,我軍開始裝備某型引進的鐳射末制導炮彈,通過對國外技術的借鑒,相關技術紛紛被攻破,從而使得我國的鐳射制導炮彈進入到實用化階段。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是,我國的末制導炮彈研製應用領域較廣,也充分應用了我國相對較先進的光電設備小型化技術,在155毫米、152毫米、122毫米、105毫米等幾種制式火炮和120毫米大口徑迫擊炮彈上,分別研製出了鐳射末制導炮彈型號。
據稱,阿聯酋陸軍在阿富汗首次投入使用中國產GP-1型155亳米鐳射制導炮彈(最大程射程20千米)20發19中。唯一的一發沒有命中原因也已查出,是因為使用了法國的鐳射照射器出現故障。目前,中國已向阿聯酋,科威特和阿爾及利亞出口了GP-1鐳射制導155毫米炮彈。正積極向擁有中國造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沙特推銷。同時還向阿聯酋推銷120毫米GP-4鐳射半主動制導迫擊炮彈(射程1至6公里,精度4米),以升級其向中國購買的120毫米迫擊炮。
國產GP-4 120毫米半主動鐳射制導迫擊炮彈適合國內外各種120毫米迫擊炮彈進行發射,如120毫米牽引式迫擊炮、自行式迫擊炮、可擕式迫擊炮等,並且可以形成由120毫米迫擊炮、精確制導炮彈、鐳射目標指示器、火控電腦、同步通信裝置、數位通信指揮網路等組成的完整精確火力打擊系統。由於120毫米迫擊炮發射平臺比其它身管火炮輕,可隨前沿突擊部隊快速部署,機動能力強,通過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可快速形成支援火力,大大提高了步兵分隊的作戰能力。
此外,近年來,中國智慧彈藥——末敏彈技術取得矚目成果:繼自主研製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彈武器之後,又取得炮射末敏彈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跨越。據介紹,中國的新型末敏彈研製在總體設計、抗高超載、小型化、穩態掃描、多模複合探測等方面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研製成功的多模複合探測識別系統在探測識別、抗干擾、環境適應、瞄準定位等性能方面均達到較高水準。
末敏彈不同於末制導炮彈,不能持續跟蹤目標,但結構簡單,經濟性好,而且能像普通炮彈一樣使用。末敏彈是“末端敏感彈藥”的簡稱,是一種能夠在彈道末段探測出目標的存在,並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爆炸的彈藥。末敏彈主要用於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裝甲。為打進更多的西方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市場,推出長度縮短3釐米的整體式結構GP-6鐳射制導炮彈和其末敏彈子彈藥。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2-27/1752766322.html
阿楨
公視〔主題之夜〕 無人飛機的崛起
主題之夜《無人飛機的崛起》,所闡述的就是這項令人驚艷的新科技。多年來,它一直以「氣象與和平用途」的名義,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悄悄地發展。再加上因為遙控飛機也是玩具,民間以此為樂的大有人在,所以也就大大地消弭了人們對它的防衛心。但是除了偵查用途,911 事件之後,美國開始發展無人飛機對個人的攻擊,首先針對的是蓋達組織成員,然後是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葉門等「恐怖組織」。美國政府聲稱無人機已協助剷除了七成的蓋達組織高層首腦。單單在 2012 年,他們就在四個國家發動數百次無人機攻擊行動。
由於現代科技的普及,手機、數位相機、電玩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已大幅改變我們彼此溝通與認識世界的方式。遙控機制與機器人的發展,更推波助瀾地將人類對自然的認知能力,往前推進一大步。站在文明發展的角度看待無人飛機的崛起,絕對有令人雀躍的面向。歷史證明,民航機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對飛航安全有很大的貢獻,讓我們更加期待能「自主做決定」的機器人的出現。
所有的科技發明都是兩面刃
但歷史也證明,所有科技發明都是兩面刃。我們一方面期待無人飛機減低戰爭對飛行員生命安全的威脅,讓國防安全更加穩固;但同時也發現這項科技被用來肆無忌憚地入侵他國國界,明顯有違反國際法的疑慮。也由於它的準確性不足,錯殺無辜人民的情形也時有所聞。更何況之間還有科技大國與弱勢小國(雖然可能也是獨裁國家)間的不對等。
由於它的方便性,國家對其「濫用」的情形也就更不勝枚舉,例如我們如何相信在數以百計無人飛機的出勤中,阿富汗是唯一經過公開授權的戰爭?其餘都只是中情局在危及美國人性命的藉口下的祕密行動。至於對隱私權的侵犯,那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阿楨
國産末敏彈可攻頂摧毀坦克 俄羅斯主動要求購買
兵器知識2011年第7期:我國研制成功的第一個末敏彈武器系統,在大量實戰條件下試驗表明,主要性能達國際最好水平,命中率與國際水平相比提高25%。我國擁有該裝備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是目前我軍遠距離反裝甲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武器之一,在我軍精確打擊彈藥中占重要地位。該武器系統爲我軍開辟了智能彈藥裝備的新領域,使我軍常規彈藥向智能化發展邁出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步,標志著我國在末敏彈技術領域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成果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圖爲被末敏彈攻頂摧毀的62式輕型坦克。有意思的是,在末敏彈領域比中國起步早的俄羅斯,竟然致函我國,要購買我國火箭末敏彈系統的控制與探測組件及相關技術,這在中俄軍貿上還史無前例。
回應
這幫孫子一定想山寨
這下子毛子眼紅了!
消息真假?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34780_19051.html#p=1
中國突然允許出售新彈道導彈 神秘買家立即訂貨 2012-11-15
在本屆珠海航展(2012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擺出了頗爲豐富的展品。其中B611和BP-12A彈道導彈曾經多次在國內和國際航展上展出過,軍事愛好者對其比較熟悉。這次也是BP-12A彈道導彈實彈實車第二次亮相珠海航展。
據航天科工集團工程師介紹,不但B611彈道導彈已經成功出口土耳其,現在BP-12A彈道導彈也在允許合法出口後很快向找到國外買家,當被問及到出口到哪個國家時,官方工作人員只提到是某個神秘買家,具體名稱不便透露。
http://bbs.miercn.com/201211/thread_136761_1.html
阿楨
漢和:中國新型155毫米制導炮彈射程達100公裏 2012-08-27世界報
資料圖:國産GP-1型155毫米激光制導炮彈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最新一期報道,中國長征貿易進出口公司(ALMT)剛剛披露了一款編號爲“WS-35”的155毫米口徑精確制導炮彈,其射程竟然達到100千米,幾乎與近程彈道導彈有得一拼,但無論成本還是使用彈性都占盡優勢。
文章稱,近日,ALMT在東南亞武器展上公開推出了供155毫米榴彈炮發射的WS-35式制導炮彈。發射該炮彈的平臺當屬PLZ-05式自行火炮,它由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生産,而生産炮彈的ALMT則屬于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文章援引ALMT武器展板稱,WS-35炮彈有兩種版本,但都采用GNSS/INS制導方式,尾部安裝有四片安定翼,在彈頭上也安裝了四個安定翼,用于調整飛行姿態。
該公司介紹說,WS-35基本型制導炮彈長1620毫米,重量18千克,理論射速爲5發/分,儲存時間爲10年,其射程可達到100千米,命中誤差爲40米。
從圖片看,WS-35炮彈外型與美國的“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頗爲相似。
據悉,亞瑟王神劍是美國陸軍開發的第一款全球定位系統制導火炮彈藥,是一種模塊化彈藥,分三種型號,其最大射程達到64千米,且非常精確,命中誤差只有10-20米,與傳統炮彈高達370米的命中誤差相比,可謂是“百步穿楊”。
從這個角度看,WS-35炮彈可謂“中國版亞瑟王神劍”。
不過,文章對“中國版亞瑟王神劍”充滿了懷疑,文章指出,即使采用火箭增程技術,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開發出射程能達到100千米的GPS或GNASS衛星制導炮彈,現有産品的最大射程大致在22-60千米。文章甚至是懷疑是印刷錯誤,把“10千米”寫成“100千米”。
不過,也有學者認爲,WS-35具備100千米射程並非毫無可能,聯系到推銷該炮彈的是中國航天工業部門,依托其深厚的航空空氣設計功底,爲炮彈配備較好的滑翔彈翼,對彈體進行降阻設計,達到100千米的射程不是不可能。
況且,中國自身遠程炮彈制造能力就非常了得,現有的155毫米火炮上發射底部排氣彈的射程就超過40千米,連美國軍方都極爲羨慕。
從未來戰爭形態看,WS-35炮彈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陸軍“非接觸作戰”水平將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由于精確性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炮彈消耗,使後勤壓力得以減少。此外,該炮彈還具有改裝爲偵察炮彈的基礎,屆時,中國炮兵與美軍的差距將大大縮小,甚至有所領先。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8-27/1140699161.html
阿楨
俄稱中國推銷藍箭-7空對地導彈可配備武直十
藍箭-7導彈
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2012年7月26日報道,中國對外推銷的“藍箭-7”出口型空面戰術導彈酷似美國AGM-114“地獄火”導彈。據悉,中國“藍箭-7”空面戰術導彈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制而成,重47千克,最大射程7公裏,采用半主動激光制導系統,主要配備飛機和直升機作戰使用,包括俄制米-171多用途直升機和國産直-10攻擊直升機。相比之下,美國AGM-114“地獄火”導彈重48千克,最大射程8公裏,售價約爲7萬美元,而中國“藍箭-7”導彈出口價僅爲美國同類産品的三分之二。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7-27/0936696784.html
韓媒:解放軍紅箭10導彈可用于攻擊內河艦船h
武直10專用紅箭10反坦克導彈試射
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年7月26日發表文章,對中國陸軍戰力現階段的發展,以及全新的紅箭-10型導彈在這一過程中所起作用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爲,隨著戰場環境與裝備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中國陸軍已開始橫向發展,即在保有現有技戰術水平的技術上,保證對包含大量新型目標在內的所有戰場威脅保證全面的打擊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山地岩洞、輕裝甲目標與內河小型艦只的打擊,而中國陸軍最新大量裝備的紅箭-10導彈或將起到關鍵作用。“紅箭-10”反坦克導彈的技術參數目前仍處于保密狀態。有多位專家認爲,該導彈的性能可能類似于美國“阿帕奇”攻擊直升機裝備的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他們指出,“紅箭-10”可配備包括紅外、激光和雷達(毫米波段)在內的多種類型的導引頭。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7-27/0930696783.html
版主回應
深度:淺談中國新型130毫米艦炮用增程制導炮彈2014-4-25 新浪軍事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緊跟世界發展潮流,開始火箭滑翔增程炮彈的研究,重點研製155毫米火箭滑翔增程炮彈,先後開展了總體方案、滑翔彈道、氣動控制機構、彈道探測及小型助推火箭發動機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隨著我國在微電子、微機電領域的進步,也研製出用於該彈的GPS/INS制導系統。
從近年曝光的我國155毫米WS-35出口型制導炮彈的相關情況看,其射程高達100千米,因此分析人士稱它應該就是我國新研製的火箭滑翔增程炮彈,據悉,這種增程長度達到1.6米,重達48至55千克,目前這種彈藥的發展型號已經裝備我軍PLZ05A型自行火炮和某型輪式155毫米火炮系統。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研製155毫米火箭助推滑翔制導炮彈,先後攻克了總體技術、制導系統技術、助推火箭發動機、子彈藥拋撒技術等,這次展出的WS-35應該是就是具體的科研成果。
應該說,我國首次公開國產火箭滑翔增程炮彈,表明這個彈種已經被中國完全掌握, 我國成為繼美、意、瑞典、法之後第五個掌握先進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國家。不但標誌我國陸軍炮兵遠端打擊能力的提高,也表明我國在精確制導、彈藥增程武器研製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我國在炮射制導武器的研發水平達到世界一流,為這些技術移植到艦炮,加強我國海軍對岸打擊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相關報導,我國已經研製了新一代H/PJ38型130毫米大口徑艦炮系統,該炮於2005年初由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鄭州713研究所)立項研製,內蒙第二機械製造廠生產。此炮的設計估計部分借鑒了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的成熟技術,借鑒主要為艦炮機械設計上,這是我國艦炮領域較為薄弱的地方。而火炮電氣控制和瞄準隨動系統則全部採用國產化全新設計。
而然由於陸基火炮的初速和超載要小於大口徑艦炮,這就對艦載火炮的器件生產和設計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另外,我國現有的火箭滑翔增程炮彈和炮射制導導彈是按照陸軍155毫米口徑榴彈的基礎上研製的,其內部體積和空間比130毫米艦炮彈藥大得多,上述新型彈藥需要重新設計,這些都讓艦用增程制導炮彈的研製難度遠大于陸基火炮。美國研製的“神劍”155毫米制導炮彈早已研製成功並投入阿富汗反恐作戰,但美國在研製艦載火炮制導彈藥——ERGM的試驗卻屢戰屢敗,據外國媒體統計,ERGM的靶場測試成功率僅為14%,這個資料實在太低,以至於美國海軍於2008年停止了127毫米ERGM制導彈藥的研製,轉而研製以155毫米口徑為基礎的新型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項目,由此我國可以看到中國研製130毫米口徑海基增程制導炮彈的難度之大。
據悉,我國目前正在研製的某型130毫米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最大射程將達到空前的95至120千米,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我國海軍的對岸攻擊能力,可以使052D和055型導彈驅逐艦等艦艇在距離海岸較遠的地方對岸上目標進行射擊,即使受到對方岸艦導彈的反擊,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有效防禦,以我國130毫米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最大射程120千米計算,完全可以滿足類似美國海軍海上火力支援任務這樣的要求,根據計算,由4艘052D導彈驅逐艦可以在10分鐘內向距離海岸60千米外的敵目標發射100枚制導炮彈,壓制40個左右的目標,如果使用某型反裝甲散佈模組和子母彈藥,可以有效的壓制敵裝甲部隊,有效地提高我軍登陸部隊搶灘和鞏固登陸場的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4-25/1651776179.html
詳參【圖博館】:各國炮兵彈藥 中俄精確制導武器 軍艦上的陸軍火炮 SH-1射程53公里全球第一 美軍十分羨慕? 現代炮兵 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052D世界首創的垂射系統? 052D
阿楨
國産末敏彈殺傷力極強 可用遠程火箭等方式發射2012-04-09解放軍報
末敏彈試射瞬間。馬宇飛攝
本報訊 魯延鳴、記者張曉祺報道:讓炮彈長出眼睛,如今已不是炮兵的一個夢想。近日,某兵器試驗中心傳出喜訊——我軍“智能彈藥”末端敏感彈藥(簡稱末敏彈)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末敏彈設計、分析、仿真、試驗、評估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
記者在該兵器試驗中心某試驗現場看到,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末敏彈伴著巨響呼嘯而出,飛抵目標上空後,依次抛出末敏子彈,子彈隨即抛出小型降落傘自動搜尋,發發精確命中靶標。
“末敏彈又稱敏感器引爆彈藥。”該兵器試驗中心某部試驗主持人王懷軍介紹說:“這是一種能夠在彈道末段探測出目標存在,並使戰鬥部朝目標方向爆炸的‘智能彈藥’。”
據介紹,末敏彈多采用子母結構,母彈內可裝多個子彈,具有極強殺傷力。它可由炮彈、遠程火箭、機載武器等發射或投射。末敏彈雖不能持續跟蹤目標,但結構簡單,經濟性好,能對目標自動探測識別並實施精確攻擊,具有作戰距離遠、命中概率高、毀傷效果好等優點,被譽爲反坦克武器“新星”。
該項目主要負責人對記者說:“末敏彈在實戰中具有良好的作戰性能。”該兵器試驗中心在曆時一年多的試驗過程中,科學優化方案,曆經高低溫存放、射程、精度等多項試驗,使“智能彈藥”末敏彈成功定型。
更多新聞
國産智能彈藥末敏彈定型可精確攻擊坦克頂部 2012-04-06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4-09/0415686994.html
版主回應
美稱中國精確打擊只解決有無問題同美差距大 2012-07-09 環球時報
資料圖:解放軍數字化單兵裝備
原題:直接打擊敵方中心 最小代價快速取勝
美稱解放軍准備“精確戰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家齊】精確打擊被視爲現代戰爭中的“點穴術”,解放軍的這門功夫練得如何呢?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6日公布的報告仔細評估了解放軍的精確作戰能力。報告認爲,解放軍正在致力于從各方面提高精確作戰和精確打擊的能力。不過在中國專家的眼中,從理論到實踐直至裝備,解放軍發動精確作戰的能力,仍然與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存在相當差距。
詹姆斯頓基金會的這份報告題爲“解放軍精確作戰的發展框架”。報告稱,解放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在驗證如何將美國軍方提出的精確作戰概念用于局部戰爭。“精確作戰已成爲解放軍一直追求的聯合作戰的基本模式,也是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關鍵”,它的優勢包括:能減少戰鬥人員和平民的傷亡,使戰鬥損失最小化,提升作戰效能,控制沖突的規模,影響敵方心理等。報告稱,解放軍正在發展用于精確指揮和作戰的基礎理論,最新的“聯教-2012確山”演習就通過組建聯合指揮所,並且結合指揮院校和其他軍方教育機構一起實施演練,以培養勝任的聯合作戰指揮官,同時測試諸如聯合火力打擊等新的作戰概念。
報告認爲,除了思想觀念得到更新外,解放軍還在列裝現代化通信、偵察和精確打擊武器裝備以支持這種革命性的理論。從指揮和通信來看,解放軍正在發展綜合信息系統,它代表著從傳統的指揮結構(解放軍經常將其描述爲樹狀指揮體系)轉變爲網狀或者矩陣網絡,它不再像原來那樣自上而下層層傳達指令,而是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連接各個指揮單位、人員以及武器裝備,實現扁平化指揮,還能傳輸作戰圖像,進行實時指揮控制、動態任務規劃,並實現精確打擊、防禦和後勤保障。解放軍還計劃發展實時的態勢感知系統,這樣指揮部能夠實時得知前線的情況,並通過組建模塊化部隊讓解放軍的兵力變得更機動靈活。
報告稱,解放軍新的軍事學說認爲,精確火力打擊將成爲精確作戰的重要方面。在這方面,精確打擊支持非接觸和非線性作戰。報告認爲,精確作戰時的打擊目標有限,不會引起大範圍的毀傷,而只是控制和癱瘓對手,它的目標是對敵方中心實施直接打擊,以獲得快速勝利。報告稱,解放軍確定的敵方關鍵目標有:指揮網絡和自動化系統、精銳部隊、火力系統、後勤基地及補給線。報告設想,解放軍未來在網絡系統支持下的指揮控制系統,將得以快速收集、融合、分析和分發情報,再配合二炮、空軍、海軍和陸軍的多種精確打擊武器,可對敵方實施“點穴戰”。報告稱,雖然解放軍尚處于信息化的初期階段,但正在持續推動現代化和轉型建設,這將讓解放軍能直接攻擊敵方中心,並在只付出很少的消耗、損失和傷亡的情況下快速獲得勝利。
對此,有中國專家認爲,在21世紀以前,中國軍隊的發展重點仍然偏重防衛,進攻學說的發展和力量建設,特別是有關精確打擊和精確作戰的理論與裝備嚴重匱乏。解放軍的精確作戰學說,大體上是從海灣戰爭以來,在對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軍事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此中國軍隊的精確作戰能力,總體來說仍然處于初期階段。
從詹姆斯頓基金會的這份報告中也能看出,全篇重點討論的仍然是解放軍的精確作戰條令和學說,這也是中國軍隊與美軍及西方軍隊差距較大的領域。後者不僅有成熟學說的支撐,更有自海灣戰爭以來包括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不同模式、不同規模的各種戰爭的實戰檢驗。此外,在精確打擊的武器裝備方面,中國的精確打擊武器目前只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在成本、隱身突防、飽和攻擊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反觀西方的精確打擊武器,已朝著隱身化、廉價化發展,能夠進行晝夜間、全天候、遠近程結合的精確打擊。目前西方列裝的“戰術戰斧”巡航導彈等新一代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基本都進行了隱身設計。特別是GPS制導系統的采用,極大降低了精確打擊武器的成本,這些廉價的精確制導武器得以在戰爭中廣泛、大量使用,才使精確作戰成爲現實。
回應
西方的所謂數字化的精確打擊是依賴于高科技的衛星雷達等存在的是以強勝弱的不對稱戰爭,如果和實力相當的對手交戰一旦衛星等高科技的東西被摧毀就成了瞎子聾子只有捱打的份 ,因此中國不能盲從,一個軍區配一個高科技的集團軍用以應對常規高強度的局部戰爭和周邊小國的挑釁以高技術的優勢迅速贏得戰爭,如下的精力大力發展二炮導彈激光等高技術殺 手鐧同時適當關注研究在衛星雷達等高科技被廢狀態下的戰法永遠立于不敗
http://comment5.news.sina.com.cn/comment/skin/default.html?channel=jc&newsid=27-1-695164&style=0
阿楨
伊朗國産精確制導炸彈2011年4月18日在德黑蘭受閱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262_7850.html#p=2
伊朗又披露一款新式激光制導炸彈 可精確點穴
伊朗電視台公布的“信使”-1型激光制導炸彈試射視頻。
中評社北京2010-3月6日電/圍繞伊朗核問題,美伊關係日益趨緊,美國不僅呼籲國際社會制裁伊朗,還加緊在伊朗周邊部署“反導包圍圈”。《世界新聞報》報道,對於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不僅公開叫板,還接連公布自主研發的導彈、艦艇和戰機,壯大聲勢。3月1日,伊朗又披露一款新式激光制導炸彈。
先進炸彈可“點穴”
據伊朗《德黑蘭時報》3月1日報道,伊朗空軍司令哈桑.沙赫-薩菲1日表示,伊朗即將測試國產最新型的“信使”-2型激光制導炸彈。沙赫-薩菲向伊朗媒體透露,“信使”-2型比早期的“信使”-1型射程更遠。去年,伊朗在波斯灣和阿曼附近海域舉行空軍演習時就曾試射過“信使”-1型激光制導炸彈。此外,沙赫-薩菲也指出,重907公斤的“信使”-1型炸彈已經投入批量生產,並已經大量裝備空軍部。
比彈道導彈更有優勢
美歐和以色列都較為關注伊朗的彈道導彈能力,以色列忙於打造三層反導網;美國也計劃在海灣地區部署海基“宙斯盾”和陸基“愛國者”反導系統壓制伊朗的導彈。
沙赫-薩菲曾公開貶低美國在本地區部署新反導系統的作用,他說,美國此前測試過同類系統,但是效果並不好。但按照目前技術水平,伊朗裝備的各型彈道導彈還缺乏有效的突防手段,極有可能被“箭”式反導導彈、“愛國者”-3或是“宙斯盾”上的“標準”導彈攔截,與之相比激光制導炸彈可由伊朗空軍的F-4“鬼怪”戰機搭載進行低空突防,能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與造價高昂的彈道導彈相比,激光制導炸彈成本很低,便於批量生產,而且精度也遠遠高於“眼神不好的”彈道導彈。可以這樣說,“信使”系列激光制導炸彈可稱得上是伊朗空軍的“撒手鐧”。不過,伊朗裝備的美制F-4、F-5和F-14戰鬥機狀態不佳,伊朗空軍目前明顯缺少穩定的投射平台,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精確武器發揮戰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5/0/5/10125054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50549
另參本館:美以伊朗
版主回應
10年內 陸太空能力與美抗衡【中央社 2012.07.11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太空計畫取得重大進步,代表大陸軍事實力的提升,預料未來10到15年內,大陸太空對抗能力足以抗衡美國精確打擊能力。
報告並指出,中共發展太空計畫,意在鞏固中國共產黨的權威和統治,並捍衛「主權與領土完整」;因為台灣的民主政體可以代替大陸的獨裁統治模式,對中共統治形成挑戰,必須透過軍事脅迫台灣在主權問題上讓步。
這份報告強調,台灣問題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國應該維持能力,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形式的威脅,避免危害台灣人民安全或台灣社會、經濟制度。
報告一開始說,大陸最近在太空計畫取得重大進步,正在成為太空強國。中共推動太空計畫,是為了利用太空成就來鞏固它統治中國的合法性。
報告說,解放軍總參謀部可能正在研究太空系統和太空對抗系統以符合聯合作戰要求,空軍、海軍和第二砲兵部隊(戰略導彈部隊)也正研究對上述作戰要求提供貢獻。
報告預估,由於「國家太空安全系統」新興概念的出現和對抗美國遠程打擊能力的需要,在大陸積極發展下,預估未來10到15年內,大陸的太空對抗能力足以抗衡美國的精確打擊能力;而大陸日益增強的太空偵察能力,也將為地面站提供接近即時的偵察數據,讓大陸解放軍更快、更致命地進行遠端精確打擊。
報告指出,大陸太空計畫的研發重點,是在高解析度衛星、軍民兩用光電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影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和電子情報衛星;利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射的微衛星,也受到解放軍關注。
此外,報告說,大陸除了發展傳統以太空為基礎的平台外,也正優先發展運行在海拔20到100公里的「近太空」(near space)飛船。
軍事專家分析,解放軍可利用低軌道衛星進行電子偵察,以即時且準確地跟蹤和瞄準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隊,進而使用反艦彈道飛彈(ASBM)等武器進行遠程攻擊。
報告舉例,大陸風雲3號氣象衛星就安裝近12個全天候感測器,除為解放軍和民間機構提供準確氣象預報外,也能為ASBM提供準確的彈道距離測量和訊號數據。大陸的工程師正在致力研發彈道飛彈早期預警系統,這將為大陸的飛彈防禦系統提供飛彈發射助推段的數據。儘管沒有證據證明大陸已在太空部署彈道飛彈早期預警衛星,但大陸已有基礎技術存在;如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攜帶的紅外線感測器,而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又稱上海航天局)509所研製的實踐7號衛星,就是紅外線感測器陣列的測試平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已經研製出紅外線感測器。
回應
美國太空總署原地踏步30年﹐從1980年到2004年都沒有研發新火箭﹐幾年前研製戰神火箭做為太空梭退役後運載火箭﹐可是開發進度落後過多一再追加預算﹐戰神計劃被歐巴馬取消﹐交由私人公司SpaceX研製新火箭﹐新火箭經過幾次失敗﹐今年終於飛上太空和太空站接合﹐此火箭可靠性是未知數﹐只能運送非重要補給品﹐不能載人。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以「中國世紀」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新超強,正處於新王朝的開端 ...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中國崛起撼動世界 歌唱偶們親愛滴祖國從今走向民主繁榮富強 中國新超強美國難制衡 洗刷近代中國的一切恥辱! 拿破崙:「中國是頭睡獅,一旦驚醒將震動全世界!」
新聞公司執行長梅鐸16日接受福斯商業電視台訪問時說,中國經濟的爆發性成長將對美國構成龐大的經濟挑戰,梅鐸說:「真正嚇人的是,總統首席顧問桑莫斯告訴我們,人們在本世紀末回顧過去時,他們可能談起的不是這場衰退,而是中國的崛起。」 華爾街日報15日刊出桑莫斯在華盛頓CEO協會上的演說,指出中國的生活水準在不到十年內就已提高一倍,而美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則需每30年才能將生活水準提高一倍。
美國應該如何看待中國?李光耀回應說,美國既然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那就得學習去接受一個實力更強大的中國。李光耀:沒有國家支持台獨! 中國若動用武力,美國是否會介入?李光耀認為介入的可能性低,因為台灣是中國的基本核心利益,但美國視為次要利益,是有很大的不同。
另參本館:
中國衛星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反衛星武器研發史 《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 《太空兵器》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制空權》 神舟計劃 美盼搭神舟? 月神vs嫦娥 嫦娥奔月 新探月熱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中俄精確制導武器 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飛艇 《強國之鑑》 中國崛起 PLA最急需的武器 中國大戰略 中國導彈防禦
中國鑽地炸彈比美GBU28還恐怖!?
中國鑽地炸彈比美國的GBU28還恐怖!?
美國媒體日前報道,中國新型鑽地炸彈已經研制成功,可打穿15米的加固混凝土,而美國的GBU-28鑽地炸彈只能打穿6米的加固混凝土。中國新型鑽地炸彈全重達3.2噸,炸彈內裝填了1噸高爆炸藥,的確夠恐怖。但是美國的GBU-28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就已經大顯身手,而中國鑽地炸彈從未投入實戰。
GBU -28屬于美國“寶石路”Ⅲ激光制導炸彈系列。彈體分爲3大部分——— 制導艙、戰鬥部艙、尾艙。其中,制導艙主要由激光導引頭、探測器、計算機等組成。它和尾艙中的控制尾翼一起,共同控制炸彈命中目標。GBU-28全重達2. 3噸,最大直徑約440毫米,長約5.84米,炸彈內裝填了306公斤高爆炸藥。
GBU-28有智能化的引信。引信的核心部件是微型固態加速計。該加速計可隨時將炸彈鑽地過程中的有關數值與內裝程序進行比較,以確定鑽地深度。當炸彈碰到地下掩體時,會自動記錄穿過的掩體層數,直到到達指定掩體層後才會爆炸。GBU-28能鑽入地下6米深的加固混凝土建築物或30米深的地下土層。
GBU-28是海灣戰爭的“早産兒”。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的地下指揮所等堅固目標進行反複轟炸,但效果甚微。當時,美國還沒有進行GBU-28的早期論證。直到“沙漠風暴”行動開始一周後,美國空軍才匆匆向國內軍工企業提出了研制鑽地武器的設想。爲此,美國國內研究單位和企業緊急動員,匆忙設計了一種特殊炸彈,這就是GBU-28。1991年2月27日,由一架F- 111 戰鬥轟炸機向巴格達以北數公裏的空軍基地地下綜合設施投擲了首批兩枚GBU-2 8炸彈,其中一枚准確命中目標。從飛機拍攝的公開電視錄像來看,在炸彈擊中目標後大約6秒,從炸彈鑽入點冒出大量濃煙。在對海灣戰爭10周年回顧采訪中,新華社記者曾實地考察,發現GBU-28可以對地下掩體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曾使掩體內近千名平民死亡。
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共生産了30枚這種炸彈。後來,美軍還專門撥出1840萬美元,計劃對其進行改進,並制造161枚這種硬目標鑽地炸彈。1995年,改進後的炸彈被正式命名爲GBU-28。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146303&tbid=1391
版主回應
三代坦克皮太厚?試試迫擊炮如何?
現在世界各國主戰坦克裝甲是越來越厚了,貌似目前三代坦克基本裝甲都有700~900MM均質鋼板的厚度,加上附加裝甲後可以達到1000多.別說步兵用的反坦克火箭筒正面沒可能打穿了,就是反坦克導彈或者穿甲彈,距離遠了或者口徑小了都不一定可以打穿.武裝直升機什麽的確實是坦克殺手,但是對于我軍來說,用空中力量打坦克實在是比較奢侈啊,畢竟我軍好像步兵呼叫空中支援不容易吧?我們也沒有美帝那樣強大的制空能力...那麽,三代主戰坦克對我軍步兵基層單位來說還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家夥(我只是說步兵,不是裝甲部隊).那麽我們要如何應對呢?我們知道坦克雖然正面裝甲防護能力驚人,但是其他方向就....也就幾十百吧毫米.所以就有了使用攻頂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但是,我軍反坦克導彈並不是十分普及,而且對于我軍來說,反坦克導彈還是比較貴的,會心疼吧?那麽有沒有廉價的反坦克方式呢?火箭筒在我軍裝備數量大,但是它完全無法供給擊穿三代坦克正面裝機,而只能讓反坦克手冒險運動到側面攻擊.這樣一來風險高,而且成功率不高,畢竟步坦協同作戰是主流.那地雷呢?局限性太大.難道步兵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 我們忽視了一種古老但是十分有效的武器--迫擊炮!!!迫擊炮在我軍有巨大的裝備數量和使用經驗.而且迫擊炮彈道高!!這是很大的優點.如果使用聚能裝藥的迫擊炮彈,攻擊坦克頂部.我認爲是可以的!!!畢竟聚能裝藥戰鬥部破甲能力是口徑的數倍,50MM的迫擊炮彈也可以打穿坦克頂甲!!!利用步兵廣泛裝備的迫擊炮就可以對付皮糙肉厚的三代坦克,便宜又有效!!畢竟這樣也只是多研制一種炮彈就可以了.步兵基層單位也不用讓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去用火箭筒去反坦克了
我只是一個高一學生,想法上不成熟.歡迎拍磚
http://bbs.tiexue.net/post_5644689_1.html
另參:獨樹一幟的英軍反坦克“迫擊炮”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2-25/2042678593.html
2012-2月8日,美國陸軍一個重型120毫米迫擊炮班正在測試新型制導迫擊炮彈藥。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242_13484.html
另參本館:臺軍迫擊炮 中國迫擊炮 各國迫擊炮 中俄精確制導武器 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美稱中WS-3及導彈采衛星制導
武器強化衛星制導能力
費舍爾稱,解放軍的各種武器系統都在發展精確打擊能力。中國新型的戰略彈道導彈裝備更小的核彈頭,但是打擊精度卻大爲提高。中程和短程彈道導彈的精度也大爲提高。美國和日本海軍一直擔心中國發展反艦彈道導彈的計劃,該計劃是把末端機動制導彈頭安裝在射程爲2400公裏的“東風-21”或者射程爲600公裏的“東風-15”導彈上。此外,亞洲國家的一些軍事分析人士也擔心一種新型的射程爲3000公裏的“東風-21”導彈的變型可能攜帶多種末端制導手段的彈頭。
目前,中國大陸針對臺灣部署的導彈數量已超過1500枚,新部署的導彈具衛星制導能力。2007年,有消息稱,中國還擁有兩種射程更短的新型短程彈道導彈,具備很強的機動性,而且使用衛星制導。中國軍方發展的WS-3型火箭炮甚至也具備衛星制導能力。
中國已發展了兩個系列的巡航導彈,即裝備二炮部隊的“東海-10”戰略巡航導彈和裝備海軍的“鷹擊-62”巡航導彈。中國還在研發轉爲空軍使用的空射巡航導彈。空軍預計也將裝備新型的轟-6K,作戰半徑達到3000公裏,在使用空射巡航導彈後,可打擊美國關島。中國一些小型彈藥也顯示出了精確打擊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4-14/1505548778.html
另參本館: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中國無人機 俄羅斯無人機 UAV 與UCAV RQ-4全球鷹 捕食者UAV 海外推測中國巡航導彈發展 中國紅鳥巡弋飛彈發展秘史 中國巡弋飛彈研發史 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火箭 跨海長拳‧遠程火箭
版主回應
美網站稱中國成功研制末敏彈借鑒美國技術
資料圖:國産新型炮射末敏彈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2011年6月23日報道,中國成功研制出了國産版美國“薩達姆(SADARM)”末敏彈。薩達姆末敏彈彈長204毫米,直徑147毫米,重11.6公斤。155毫米彈殼可內置兩枚這種子彈,455公斤CBU-105集束炸彈可內置40枚這種子彈。
每枚末敏彈都有自己的雷達和熱傳感器,可尋找並利用特制聚能裝藥彈摧毀裝甲車。在下降時,其傳感器能夠尋找並攻擊150×360米範圍內的車輛。
薩達姆末敏彈最初構思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但直到八十年代相關技術才發展成熟。這種彈藥可穿透裝甲車頂部裝甲較薄的地方(包括美制M-1)。如果無法找到目標,薩達姆末敏彈就會自爆。
1991年冷戰結束時,薩達姆末敏子彈的研發項目進展緩慢,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時才有一些成品出現。2003年4月2日,CBU-105集束炸彈首度亮相,當時一架B-2轟炸機向一支從巴格達往南移動的伊拉克軍隊投放了6枚這種炸彈。事後,美軍發現多數遭到攻擊的伊拉克裝甲車均被摧毀。俄羅斯已成功研制出國産版SPBE-D末敏彈,面向國際市場銷售。俄版末敏彈重量是美版的兩倍,重達500公斤的集束子母彈箱僅可內置15枚。
雖然薩達薩末敏彈價格低廉,且能夠迅速摧毀大量裝甲車,但面對類似威脅的國家卻少之又少。然而,中國卻有俄羅斯和印度兩個潛在敵對者。中國和印俄都有邊境爭端,而且印俄均有大規模裝甲部隊。到目前爲止,中國只展示過炮彈版薩達姆末敏彈。這說明中國在利用美國技術發展國産薩末敏彈。末敏彈的基本理念和技術是衆所周知的。不過,美國薩達姆末敏彈的實際工程數據卻是非常有用的,因爲在武器産品問世前,必然會需要攻克多微小工程問題。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6-28/1006654293.html
中國炮射末敏彈智能彈藥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
資料圖:國産新型炮射末敏彈
末敏彈作戰示意圖
中新社北京2011年4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7日在北京發布其最新完成的《2010-2011學科發展報告》披露,近年來,中國智能彈藥——末敏彈技術取得矚目成果:繼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彈武器之後,又取得炮射末敏彈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跨越。
據介紹,中國末敏彈研制在總體設計、抗高過載、小型化、穩態掃描、多模複合探測等方面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研制成功的多模複合探測識別系統在探測識別、抗幹擾、環境適應、瞄准定位等性能方面均達到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中國這兩年還出版了具有原創性技術和理論成果的《末敏彈系統理論》、《靈巧彈藥工程》等專著,基本形成了中國末敏彈先進的設計、分析、仿真、試驗、評估的方法和理論體系,使中國成爲繼美、俄、德等國之後能自主研發先進末敏彈的國家。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4-08/1039641649.html
美稱中WS-3及導彈采衛星制導
美稱中國WS-3火箭炮及新型導彈采用衛星制導
2009年4月8日,美國《航空周刊》發表文章,對中國軍隊提升精確打擊能力說三道四。該文的作者是以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起家的華盛頓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副總裁費舍爾,他渲染說,中國軍隊提升精確打擊能力已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構成威脅。
稱反衛星展現精確打擊
費舍爾宣稱,中國正在發展和追求精確打擊武器,傾向于使用先進的技術,比如以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技術、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來提升武器系統的能力。中國軍隊此舉近期目標是加強非對稱打擊能力,主要針對美國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兵力及太空資産進行打擊,是“區域拒止”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不斷增長的C4ISR能力在今年3月已經有所體現,並直接協調了攔截美國海軍間諜船的行動。
費舍爾聲稱,精確打擊的能力在中國發展反衛星武器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現。因爲如果不具備對衛星的精確定位、跟蹤和損傷能力,反衛星能力無法實現。早在2006年晚些時候,就有消息稱中國正在使用地基高能激光武器“照射”美國的偵察衛星。2007年2月,中國進行了反衛星武器試驗,此次試驗之所以能夠成功,同中國發展的用以跟蹤“神舟”系列飛船太空艙的大型相控陣雷達不無關系。同時,中國還在發展微型衛星技術,將爲其反衛星能力提供助益。
而中國的反衛星試驗也從側面表明其有能力發展遠程彈道導彈攔截系統。有消息稱,中國已經測試了新型的FD-2000防空導彈,它將有效補充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采購的S-300防空系統。
雄風2E巡航導彈
臺軍高官堅持要發展雄風2E巡航導彈對抗解放軍08-02-14 環球網
據防務新聞2月11日報道,柯承亨對日本讀賣新聞表示,不否認臺灣有該型導彈的發展計劃,但是否完成不便透露,只能說,該計劃正在研發,雄風-2E巡航導彈的射程不能對外公開,但它不會用作打擊諸如上海和香港等民用目標。
柯承亨說,研發雄風-2E巡航導彈旨在遲滯大陸的攻擊,直到美軍前來支援。
大陸正在增強在戰事突發時防止美軍幹涉的能力,臺軍必須等待美軍部隊趕到後,一同作戰,因此,有必要獲得一種可靠的能力,以對大陸的導彈、雷達陣地以及戰機跑道展開反擊,遲滯大陸的進攻。
柯承亨還提到,大陸正努力將臺灣海峽變成“中國的內海”。
從軍事上講,大陸將在2015年前建造一艘航母,2020年前建造更多航母,大陸還在增加潛艇遠洋戰備巡邏的次數,劃定防空識別區,而且,大陸軍機更加頻繁地越過臺海中間線,每年達五六次,而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只是每年一兩次。
雄風-2E巡航導彈由臺灣中山科學院1998年開始研發,鑒于大陸的1300枚短程彈道導彈瞄向臺灣,臺灣需要發展一種可以進行火力壓制的戰術岸基導彈。
據報道,雄風-2E巡航導彈可攜帶400公斤的彈頭,射程超過600公裏,主要用于對抗大陸的導彈攻擊。
雄風-2E巡航導彈的2008年生産預算資金被凍結,曾于1997年至2004年供職于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的臺灣問題專家石明楷說,有迹象表明,美國政府已向臺灣方面施加壓力,使之在大規模生産雄風-2E巡航導彈之前暫停該項目。
臺灣“國防部”內部並非每個人都同意柯承亨的看法,一名臺灣“國防部”高級官員就認定,臺海戰事爆發後,沒必要等待美軍(馳援)。
他說:“無論美國是否幹預,防衛臺灣都是我等的職責所在,等候美軍介入(臺海戰事)不應當成爲臺軍加強反制能力的原因;我們已下定決心,自己保衛臺灣,凡是有助于抵禦敵軍進攻的武器系統,我們都需要。”
他認爲,雄風-2E導彈具有戰術和戰略意義。
這名臺灣“國防部”高級官員還提到,國民黨取悅美國和大陸,國民黨認爲一旦他們2008年上臺執政,大陸就不會攻擊臺灣,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14/0939485352.html
版主回應
傳台灣6月試射2枚雄風2E導彈 希望在年底前量產
東南網-海峽導報2010年3月29日訊 英國“威爾士線上”網站近日刊發一篇題為“台灣將試射新型巡航導彈”的文章,引起外界關注。文章援引台灣《壹週刊》的消息說,台灣將在6月份試射兩枚射程達497公里的“雄風2E”陸攻巡航導彈,並希望在年底前量產80套能夠打擊大陸的該型導彈。
文章稱,台灣將在今年試射兩枚具備打擊中國大陸能力的導彈。英媒提到,台灣《壹週刊》的報道緊隨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重申強化島內防禦而來。除了極力發展本土化導彈的報道之外,臺當局還正在尋求獲得一款更先進版本的美制F-16戰鬥機以加強島內防禦。
什麼是雄風2E?
雄風2E巡航導彈,與臺軍已經公開披露的雄風I/II/III型反艦導彈,共同使用 “雄風”這個型號代碼,聽起來似乎 “師出同門”。但實際上所謂的“雄風2E”只是一個掩人耳目的代號,被臺軍視為“高度機密”、“戰略武器”的該型巡航導彈,與其他雄風系列導彈幾乎沒有關係。
雄風2E是一種遠射程、亞音速、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彈長6.25米,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加固體火箭助推器的動力系統,彈徑約為0.5米,彈重1000~1600千克,戰鬥部重約400千克,飛行速度約0.7馬赫,設計射程為873-1249公里,其基本性能與外形都與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極其相似。制導方式可能採用中段慣導/GPS+地形匹配、末段數字景象匹配或紅外導引頭的複合制導方式。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據稱雄風2E精度已從最初的1000米提升到5米,射程號稱可達到1000千米。但由於渦輪風扇發動機依然存在問題,射程一直在500~600千米左右。
……………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taiwan/5/201003/0329_2935_1589452.shtml
雄三飛彈試射凸槌 燒掉億元 2011-06-28 中國時報 吳明杰
雄風受挫 ▲國人自製研發的「雄風三型」飛彈日前試射失敗,圖為雄三在96年國慶大會首度公開亮相。(本報資料照片/黃國書攝)
六月中旬,共軍歷來最大規模的演訓艦隊五度穿越第一島鏈,不僅日本自衛隊機艦全程警戒,美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也隨即南下西太平洋軍演。惟據了解,我海軍同時間「正巧」也在東南海域秘密進行制海飛彈射擊;但糗的是,我海軍最新殺手級武器雄三飛彈,試射時卻意外衝過頭導致脫靶凸槌,海軍因顏面無光對外全面封鎖消息。
有「航母剋星」之稱的雄風三型超音速攻艦飛彈,在中科院完成研發測評後,去年已正式量產並撥交海軍服役,六月這次實彈試射,是海軍接手雄三飛彈後,首度在年度戰備測考中進行射擊驗證,這型全世界僅俄羅斯和台灣具獨造能力的超音速攻艦飛彈,研發加產製成本每枚超過一億元,這次射擊失準,形同燒掉億元。
對於雄三飛彈在這次射擊時凸槌,海軍司令部表示,已和中科院深入檢討脫靶原因,但細節不便對外多做說明;另有海軍將領強調,雄三這次失準主要是飛彈的性能問題,負責射擊的海軍操作人員完全依照程序,並無人為疏失。
至於試射雄三的時間點,海軍強調是依照早就排定的年度戰備測考時程,與中、美、日近期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角力無關。
據了解,海軍在六月這次以「戰備測考」為名的實彈射擊中,除最新服役的雄三飛彈外,另也同時試射雄一、雄二和魚叉等攻艦飛彈,以及海欉樹等海對空飛彈。除標準一、二型防空飛彈沒打外,海軍各式制海飛彈精銳盡出,命中率達國防部要求標準,惟外界最關切的新型雄三飛彈表現讓軍方失望。
據指出,雄三飛彈有超過兩百公里的射程實力,然當天海上實彈試射,靶船距射擊的成功級艦約五十公里,結果具超音速性能的雄三可能因速度過快導致目標脫鎖衝過頭,連中科院技術人員也感詫異。
今年建國百年國慶,是否展出敏感性飛彈例如「雄二E」?兼任國慶籌備委員會主委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坦言,建國百年國慶將有軍機空中分列式及跳傘表演,但較敏感的飛彈則不納入國慶項目。
他說,展示雄二E飛彈沒有什麼意義,徒生困擾,展演目的只是要高高興興慶祝建國百年國慶,讓大家了解建軍情況,沒必要所有東西都毫無遮掩地拉出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1062800133.html
臺軍“萬劍彈”
臺自制智能炸彈與反輻射導彈對抗解放軍新雷達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2009年02月9日報道,爲了緩解臺海兩岸緊張局勢,美國一直拒絕向臺灣地區出售可以用于攻擊中國大陸的智能武器。不過,爲了滿足臺軍對這種武器系統需求,臺灣方面已經研制出了臺版的智能炸彈。
報道稱,由于美國拒絕對臺出售智能武器,所以臺軍沒有諸如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等雷達制導導彈與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因此,臺灣當局決定研制臺灣版的聯合防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這是一種美制武器,也被稱爲AGM-154A,臺灣版的武器系統被稱爲“萬劍”。
報道介紹說,聯合防區外武器基本上就是一種有翼智能炸彈。這種炸彈被投擲下來之後,還能夠滑翔近70公裏,接近地面目標。如果從低空投擲的話,其滑翔距離爲25公裏。而且,聯合防區外武器還具備更精密的附件與軟件系統,使之能夠沿特定軌道飛行。與無翼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相同,聯合防區外武器利用GPS與慣性制導(作爲GPS的輔助)接近目標。它可以擊中目標點周圍30英尺範圍之內的物體。目前,聯合防區外武器單價爲25萬美元。如果爲制導系統增加另外的傳感器,那麽聯合防區外武器就會變成一種反輻射導彈,能夠應對中國大陸最新式的防空雷達。而臺灣地去可以利用其“萬劍”彈實現這一目標。
報道稱,除聯合防區外武器之外,臺當局還正在研制臺版反輻射導彈,並將之命名爲“天劍-2A”。不過,與前面提到的兩種智能武器系統相比,能夠精確的瞄准目標的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只是相當于一個在常規“啞”彈的基礎上增加活動翼、炮組與GPS制導等組件形成的武器系統。該技術能夠從商業渠道獲得,所以臺灣地區能夠毫無難度的研發並制造臺版聯合制導攻擊武器。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12/0906541892.html
另參本館:啥是「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 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雷射與電磁砲
GPS/INS
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用的衛星定位/慣性導航
衛星定位/慣性導航(GPS/INS)組合制導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全天候、自主式制導技術,有廣泛應用前景,是國外正在發展的第四代中/遠距精確制導空地武器、尤其是第四代精確制導炸彈普遍采用的一項關鍵技術。
最早采用GPS/INS組合制導技術的機載精確制導武器,是美國海軍的艦載攻擊機A-7E裝備使用的“斯拉姆”(SLAM)AGM-84E空艦導彈。該彈采用GPS/INS組合制導爲中段制導,紅外成像加視頻數據鏈遙控爲末段制導,在1991年初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以其很高的命中精度取得引人注目的戰績。海灣戰爭之後該彈的改進型——“增敏斯拉姆”(SLAM-ER)AGM-84H和“大斯拉姆”(Grand SLAM)空艦導彈,中段制導均采用GPS/INS組合制導。
目前已經采用GPS/INS組合制導技術的新一代機載精確制導空地武器有:美國的AGM-86C空射巡航導彈、AGM-130空地導彈、AGM-142空地導彈、CBU-97/B傳感器引爆(SFW)子母炸彈和GBU-29/31“傑達姆”(JDAM)制導炸彈。“傑達姆”由B-2A隱身戰略轟炸機攜帶,首次大量用于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對南聯盟持續78天的狂轟濫炸中,並于5月8日野蠻轟炸我駐南使館。計劃加裝該組合制導的機載精確制導武器有:AGM-154“傑索伍”(JSOW)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賈斯姆”(JASSM)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和“傑達姆”(JDAM)第2、3階段制導炸彈等。
一、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
美國1993年建成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國防部管理的軍民兩用的天基無線電導航系統。它由導航星座、地面控制站和用戶定位接收機組成。導航星座目前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有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備用衛星,在離地高度約20183千米處有6個橢圓形軌道平面,軌道傾角55°,均勻分布4顆衛星,運行周期12小時/轉,3顆衛星的覆蓋區域超過全球,故使全球各地用戶至少可同時接收到6顆衛星播發的導航信號,最多可同時接收11顆衛星播發的導航信號。地面控制站用于測量和預報衛星軌道並對衛星上的設備工作情況進行監控,爲用戶接收機提供衛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數據。
用戶定位接收機利用接收的、來自由其星曆數據准確獲知空間位置的衛星發射的、以光速傳播的信息,測出該信息傳播的時間,計算出其與該衛星的相對位置,即距離。利用距離三角形測量原理,用戶GPS接收機同時接收3顆衛星的信號,可以計算出用戶GPS接收機所在的三維空間位置;同時,利用對在測量時間內獲得的距離進行時間微分,根據線性速度與多普勒頻率的關系,用戶GPS接收機可測量出衛星的多普勒頻率,從而計算出自身的運動速度。由于用戶接收機的時鍾基准,相對于GPS的原子鍾基准存在誤差,因此,將其實際測量距離稱之爲“僞距”(pseudo range),將在其實際測量時間間隔內對該僞距離微分所得之速度測量值稱之爲“差僞距”(Delta pseudo range),亦稱“僞距率”。爲了確定用戶GPS接收機所在的三維位置並對其時鍾誤差進行校准,必須至少同時跟蹤接收GPS導航星座中的4顆衛星的信號,才能完成導航計算任務。若同時跟蹤接收GPS導航星座中的4顆以上的衛星,則在使用相同的慣性導航系統時的導航計算的精度會更高。
GPS導航星座中的每顆衛星均裝有作爲測量系統時間標准的同步的銫(Cs133)原子鍾和傳送定位信號的載波發射機,載波信號工作在L波段的2個頻率:L1爲1575.42 MHz,L2爲1227.6 MHz。L1載波信號采用1.023 MHz、帶寬1 MHz的僞隨機噪聲編碼進行調制,重複調制間隔時間爲1024位或1毫秒,該調制編碼稱之爲“粗截獲(C/A)碼”,爲全球民用用戶提供“標准定位服務”(SPS)。L2載波信號采用10.23 MHz、帶寬10 MHz的僞隨機噪聲編碼進行調制,重複調制間隔時間爲7天,該調制編碼稱之爲“精(P)碼”,爲美國和其盟國軍事用戶提供“精確定位服務”(PPS)。衛星播發的導航信號的傳輸速率爲50位/秒,L1和L2載波信號除運載導航信息外,還有描述衛星軌道、時鍾校准和其他系統參數的各數據位。
爲防止民用C/A碼GPS接收機轉爲軍事用途,美國國防部引入“選擇可用性”(SA)技術,即在現有C/A碼GPS接收機性能水平上,將一個約0.2毫秒顫抖噪聲的人爲誤差加入到時鍾信號,使接收到的定位信號偏差以0.46米/秒的速度增加,使其定位精度下降到約100米。爲防止敵方幹擾,還對P碼加密,使其工作在“抗電子欺騙”(AS)方式,密碼文件定期更新,加密的P碼正式稱之爲Y碼,通常稱之爲P(Y)碼。只有加裝保密的AS模塊的軍用GPS接收機,才能正常接收P(Y)碼信號,其定位精度約20米。由于P(Y)碼和C/A碼的重複調制間隔時間分別爲7天和1毫秒,而且P(Y)碼比C/A碼的編碼要長得多,C/A碼很容易截獲,P(Y)碼若無輔助措施幾乎不可能截獲。因此,軍用GPS接收機必須先接收C/A碼信號,從中獲取能實現快速截獲P(Y)碼信號所需的“交班字”(HOW)信息,然後才能轉入接收P(Y)碼信號。同時,由于L1載波C/A碼調制幅度大于L2載波P(Y)碼調制幅度,軍用GPS接收機可以從2個頻率測量值,消除空間電離層、對流層造成的定位誤差,使其定位精度提高到約18米。影響GPS接收機定位精度的主要誤差源爲空間段、系統段和用戶段,主要包括:電離層傳播延時、對流層傳播延時,後者包括衛星時鍾、衛星星曆表、接收機等。目前,降低衛星時鍾和星曆表誤差的方法,主要有廣域GPS增強(WAGE)、差分GPS(DGPS)和相對GPS(RGPS)等。
二、慣性導航系統(INS)技術
慣性導航系統(INS)是一個自主式的空間基准保持系統,由慣性測量裝置、控制顯示裝置、狀態選擇裝置、導航計算機和電源等組成。慣性測量裝置包括3個加速度計和3個陀螺儀。前者用來測量運載器的3個平移運動的加速度,指示當地地垂線的方向;後者用來測量運載器的3個轉動運動的角位移,指示地球自轉軸的方向。對測出的加速度進行兩次積分,可算出運載器在所選擇的導航參考坐標系的位置。
按照慣性測量裝置在運載器上的安裝方式,可分爲平臺式和捷聯式兩類慣性導航系統。平臺式慣性導航系統是將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安裝在慣導平臺上,按照建立坐標系的不同,又可分爲空間穩定和當地水平的慣性導航系統,前者的慣導平臺相對慣性空間穩定,後者的慣導平臺能跟蹤當地水平面,但其方位相對于地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自由的、遊動的。由于平臺能隔離運載體的振動,慣性儀表的工作條件較好,可減少測量誤差,提高導航精度,但結構複雜,體積大,造價高。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是將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安裝在運載體上,由計算機軟件建立一個數學平臺,取代機械慣性平臺,因而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但慣性儀表工作條件較差,測量誤差增大,導航精度下降,故對陀螺儀的要求很高,能耐沖擊、振動,角速度測量範圍要大,采用靜電陀螺、激光陀螺、光纖陀螺等新型陀螺較爲理想。
最早采用慣性導航系統制導的武器,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的V-2地地彈道導彈。戰後發展的各種遠程導彈,大都采用慣性導航系統作爲中段制導或全程制導;各種近距戰術導彈則廣泛采用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作爲制導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主要優點是:不依賴任何外界系統的支持而能獨立自主地進行導航,能連續地提供包括姿態基准在內的全部導航和制導參數,具有對准後良好的短期精度和穩定性。其主要缺點是:結構複雜、造價較高,導航誤差隨時間積累而增大,加溫和對准時間較長,因此,不能滿足遠距離或長時間航行以及高精度導航或制導的要求。爲了提高導航定位精度,出現了多種組合導航的方式,即把各具特點的不同類型的導航系統匹配組合,使之相互取長補短,從而形成一種更爲優良的新型導航系統——組合導航系統,如慣性導航與多普勒組合導航系統、慣性導航與測向/測距(VOR/DME)組合導航系統、慣性導航與羅蘭(LORAN)或德卡(DECCA)或奧米加(OMEGA)或康索爾(CONSOL)或地面參照導航(TRN)或地形特征匹配(TCM)組合導航系統,以及慣性導航與全球定位系統(INS/GPS)組合導航系統。在上述組合導航系統中,以後者最爲先進,應用最爲廣泛。
三、衛星定位/慣性導航(GPS/INS)組合制導技術
慣性導航與衛星定位(INS/GPS)組合導航系統用于武器制導,能充分發揮兩者各自優勢並取長補短,利用GPS的長期穩定性與適中精度,來彌補INS的誤差隨時間傳播或增大的缺點,利用INS的短期高精度來彌補GPS接收機在受幹擾時誤差增大或遮擋時丟失信號等的缺點,進一步突出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的優勢,並借助慣導系統的姿態信息和角速度信息,提高GPS接收機天線的定向操縱性能,使之快速捕獲或重新捕獲GPS衛星信號,同時借助GPS連續提供的高精度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估計並校正慣導系統的位置誤差、速度誤差和系統其它誤差參數,實現對其空中傳遞對准和標定,從而可放寬對其精度提出的要求,使得整個組合制導系統達到最優化,具有很高的效費比。
GPS/INS兩者組合的關鍵器件,是作爲兩者的接口並起數據融合作用的卡爾曼濾波器。卡爾曼濾波技術是由R.C.卡爾曼和R.S.布西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爲滿足應用高速數字式計算機進行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和導航等計算要求,而提出的一類新的線性濾波的模型和方法,通稱爲卡爾曼濾波。采用卡爾曼濾波器,可以將慣導系統的誤差、陀螺的隨機漂移、加速度計的誤差,作爲狀態變量列出離散化的狀態方程,建立描述系統的統計數學模型,然後用該狀態方程和測量方程共同描述衛星定位/慣性導航(GPS/INS)組合系統的動態特性,由濾波方程經數據處理,給出系統狀態變量的最優估值,控制器根據這些誤差的最優估值對慣導系統進行校正綜合,使組合系統的導航定位誤差爲最小。由于卡爾曼濾波器是一種具有無偏性的遞推線性最小方差估計,即其估計誤差的均值或其數學期望爲零,因此,GPS/INS組合系統是最優的組合制導系統。GPS/INS組合的方式,按卡爾曼濾波器的配置,分爲兩種:①松耦合(亦稱串行耦合),即兩者各有1個卡爾曼濾波器。②緊耦合,即兩者共用1個卡爾曼濾波器。兩種組合方式各有優缺點,從精度著眼,通常采用緊耦合方式。
GPS/INS組合制導主要關鍵技術爲:①GPS接收機技術,主要是高效、低成本的器件技術。②INS技術,包括各種新型慣性傳感器技術,如激光陀螺、光纖陀螺、半球諧振陀螺,以及各種微機電制造技術等。③GPS/INS耦合技術,包括卡爾曼濾波配置、誤差估值技術等。④GPS/INS的機載/彈載綜合技術,包括機載/彈載GPS/INS的傳遞對准、GPS/INS的轉換、相對GPS瞄准與攻擊、GPS/INS建模與精度分析等。⑤GPS幹擾與抗幹擾技術,包括GPS接收機的幹擾與抗幹擾技術、加密與解密技術、精度補償技術等。
http://www.ck365.cn/anli/show.asp?infoid=1334
空對地
制導炸彈已成現代戰爭空對地主要攻擊武器
制導炸彈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由普通炸彈加裝制導裝置和氣動舵面發展而成的一類“靈巧”炸彈,現已發展到第四代,美國發展的型號最多,其次是俄羅斯、法國、以色列、英國和南非等。
中國航空信息網報道,從近15年以來的四次局部戰爭來看,制導炸彈的使用數量正在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共投放了超過17000枚以上的制導炸彈,占精確制導武器總數(19146)的89%,占所有武器投放總數(28397)的60%。
美國空軍表示,到2008-2009年,所有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都將裝備以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爲主的制導炸彈。
制導炸彈以其殺傷力大、目標範圍廣和戰術使用靈活、經濟可承受性好等優勢,已經成爲國外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重點,是現代戰爭中空對地攻擊的主要武器。
制導炸彈的主要優勢有:殺傷力大、目標範圍廣、戰術使用靈活、經濟可承受性好等方面。
殺傷力大
在命中精度方面,由于采用不同的制導方式,所以制導炸彈的命中精度略有差別,其中采用衛星定位/慣性導航(GPS/INS)技術的制導炸彈的圓概率偏差(CEP)爲5m,激光制導炸彈爲1.5m,與其他戰術空地導彈相當,比空射巡航導彈(CEP爲15m)略高。
在高效毀傷方面,制導炸彈采用的高效能戰鬥部主要有聚能破甲、自鍛成形、動能穿甲、預制破片戰鬥部和溫壓戰鬥部等,同時采用精確引爆技術,包括定向爆破戰鬥部、精確引炸和制導/引信一體化技術以及與定向爆破戰鬥部配用的高性能引信技術。
在攻擊距離方面,目前的制導炸彈已經具備防區外投放能力,其中JDAM的投放距離爲65km,小直徑制導炸彈(SDB)爲74km,而南非正在發展的"閃光"制導炸彈由于裝有增程裝置,其投放距離可達110km以上。
在多目標攻擊能力方面,B-2轟炸機可攜帶16枚454kg重的JDAM,目前正在進行攜帶80枚227kg重的JDAM試驗,從而使之具有一次出航、攻擊80個目標的潛力。若攜帶SDB的話,其數量更可達160枚甚至240枚。
目標範圍廣
西方國家如今已裝備的制導炸彈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系列,主要是GPS/INS制導的JDAM和"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彈重分別爲908kg、454kg和227kg,最新服役的彈重113kg的SDB,還有正在發展的彈重9500kg的“巨型空爆炸彈”以及彈重13600kg的“巨型鑽地炸彈”,可根據不同的目標類型而加以選擇。
制導炸彈可裝備不同戰鬥部和引信,既可攻擊點目標,也可攻擊面目標;既可攻擊地(海)面目標,也可攻擊地下目標,其中裝有侵徹戰鬥部並配有專門攻擊地下堅固目標的"硬目標靈巧引信"的制導炸彈,可穿透6m厚的混凝土,鑽地深度可達30m。
制導炸彈目前只能攻擊固定目標,還不具備攻擊活動目標的能力,但美國正在考慮采用戰術數據鏈來加以改進,迄今已成功進行了多次攻擊地面活動車輛的試驗,並在2次演習中,擊沈了活動中的海上艦船。
戰術使用靈活
JDAM由于采用自主式的GPS/INS組合制導,因而使載機具有晝夜、全天候、防區外、投放後不管、多目標攻擊能力,這是第四代制導炸彈區別于現役第三代激光制導炸彈的顯著特點,極大增加了戰術使用靈活性。
該彈除可由作戰飛機從低、中、高空實施水平轟炸外,還可實施俯沖和上仰轟炸;既可實施定軸轟炸,也可實施離軸轟炸;既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也可同時攻擊單個目標的不同部位;既可攻擊預先計劃的固定目標,也可攻擊載飛過程中發現的新目標。該彈的戰術使用將隨載機類型、攻擊方式、瞄准原理以及攻擊目標的不同而異。
由于在良好天氣條件下激光制導比GPS/INS組合制導的精度高,實施攻擊所需的時間短,所以在現有GPS/INS組合制導的基礎上,美國又加裝了激光制導裝置,使其不僅保持了載機在各種氣象條件下的攻擊能力,還能使之攻擊空中或地面激光器照射的目標,使飛行員獲得更大的戰術使用靈活性。
經濟可承受性好
由于武器的采購和使用費用的不斷上漲,目前國外已從注重武器的先進性轉向了注重武器的經濟可承受性。其中美國早在1992年就在《國防科學技術戰略》中規定,要把經濟可承受性和保持技術優勢的總目標並行考慮,並將其列爲科學技術管理的五大原則之一。
經濟可承受性好是制導炸彈的優勢之一。以美國現役的空地武器采購單價爲例,JDAM約2萬美元,而AGM-86空射巡航導彈約爲120萬美元,AGM-84反艦/空地導彈約爲97萬美元,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約爲70萬美元,AGM-154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JSOW)爲40萬美元,AGM-65空地導彈約爲13萬美元,AGM-114K約爲6.5萬美元。
http://www.plaaf.net/html/00/n-21700.html
機載精確制導武器的實戰運用和啓示
目前,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分爲三類:戰術空地導彈、機載反輻射導彈和制導炸彈。
機載精確制導武器首次使用是在60年代的越南戰場。1967年,美國海軍“白星眼”電視制導炸彈的使用應該是精確制導武器在實戰中使用的開端。而激光制導炸彈的首次使用則是在1972年的“後衛”行動。越戰中使用制導炸彈最典型的例子是在1972年5月11日炸毀保羅.杜梅大橋和5月13日炸毀清化大橋的行動。盡管越戰中使用的制導武器存在了種種缺陷,但不管怎麽說,精確制導武器從此走進了戰爭。
機載精確制導武器在實戰中的大規模使用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的精確制導武器大大的彌補了其空中力量在數量上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空襲的成功率。戰後統計,在空襲作戰中,多國部隊投放的精確制導武器只占總投彈量的7%,但命中率高達90%。美軍統計,在二戰中摧毀一個目標需要9000枚炸彈,越戰需要300枚,而在海灣戰爭中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只要2枚即可,極大的提高了空中進攻作戰的威力。
海灣戰爭中精確制導武器的典型例子有下面幾個:1991年1月17日2時51分,美國的F117A投下的戰爭中第一枚炸彈(激光制導),炸毀了伊拉克南部的防空截擊指揮中心,隨後又以第二枚制導炸彈摧毀了伊拉克西部的防空作戰指揮中心;從1991年1月23日—27日,美國F111使用了1000公斤的鑽地激光制導炸彈攻擊伊拉克的地下飛機掩體,大量掩體的被毀,最終迫使伊拉克飛機飛往伊朗,使美軍在27日完全掌握了戰區制空權;2月8日開始的、使用前視紅外裝置+制導武器的打坦克作戰,出現了16枚炸彈摧毀16輛坦克的戰例。此外還有很多,不再列舉。
在海灣戰爭後,美國總結了戰爭的經驗,完善了對地攻擊武器體系,形成了各種作戰距離、精度和威力相結合的裝備系列,主要包括:AGM-86空射巡航導彈,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中程空地導彈AGM84、AGM130、AGM142和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JSOW,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AGM65空地導彈和寶石路系列的激光制導炸彈。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爲美軍檢驗其精確制導武器體系的作戰威力提供了最好機會。
科索沃戰爭在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曆史上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在這以前的戰爭中,主要使用的仍是常規炸彈,精確制導武器僅用于攻擊重要目標。而在這次戰爭中,精確制導武器的投彈量占了98%以上,這意味著一個全面“精確打擊”的時代開始了。
在空襲中,美國爲首的北約動用了其幾乎全部的先進武器裝備。美國的JSOW和JDAM首次在戰爭中亮相。采用GPS定位的JSOW和JDAM可以同時實現防區外投放、發射後不管、多目標攻擊,對同一個目標還可以實現多枚炸彈不同彈道攻擊,最適合以B2爲代表的隱形飛機投放。炸毀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就是JDAM的“傑作”。使用了碳纖維戰鬥部和電磁脈沖戰鬥部的制導炸彈還用于了攻擊南聯盟民用設施的行動。在戰爭中,由于戰術空地導彈價格昂貴,相對廉價的激光制導炸彈成爲使用最多的制導武器,但南聯盟的山地和多雨天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作戰效果。
縱觀這30多年來精確制導武器在戰爭中的使用,至少我們可以這麽認爲:在空襲和反空襲的對抗中,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正在越來越使進攻的一方處在有利的地位。攻擊一個目標,不再需要象二戰中那樣動輒出動成百上千架飛機,一架或幾架飛機即可達成目的,因而使防禦一方處于更爲被動的境地,一旦某個防禦點出現疏漏就將付出重大代價,而防區外發射武器的出現正在使“將防禦圈建成100%牢固”的努力變得愚蠢和不可能。
數十年防禦戰略使中國空軍在空對地能力上變得異常薄弱。除了隨SU30飛機進口的空地武器外,中國空軍現役根本沒有精確制導彈藥。而其後果,如美國蘭德公司在報告中所說的:“……這是作爲現代空軍的一個主要差距,……在空對地彈藥中全程精確制導的完全是空白,是中國空軍的明顯缺陷……這種總體上的差距在得到彌補之前,將嚴重地阻礙空軍在需要攻擊地面目標的所有作戰中發揮有效作用”。
其實我個人認爲,缺少精確制導彈藥尚不是根本的弱點,而中國空軍的致命傷在于:它根本沒有任何進攻的戰略的思想,即使在口頭上有所表示也從未落實到行動,而這正是建設一支現代化空軍的根本要求。
http://www.plaaf.net/html/80/n-280.html
071型兩棲登陸艦新雷射武器上身 和美國拚了
《戰區》網2024/08/19報導,一艘中方海軍071 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上似乎新安裝了雷射武器
美國海軍在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波特蘭」號2019 年底首次被發現安裝了雷射武器系統,並於2020年 5月成功擊落1架小型無人靶機。150 千瓦級「雷射武器驗證系統」Mk 2 Mod 0主要是為軍艦船提供額外的防線,以對抗無人機和小型艦艇群。此外,美國雷射武器還能作為眩目器,使光學感測器和尋標器失去作用。
筆者認為,在兩棲大登上部署雷射武器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受制於目前的儲能技術,高能量雷射武器想要連續發射,對於電力供應有較高要求只有071型船塢登陸艦這樣的大傢伙,在動力系統和內部空間方面都有冗餘能滿足雷射武器的需求。不過美媒的相關報道恐怕還是輕視了中國雷射武器的發展進度。儘管美國海軍號稱裝備了多種雷射武器,但在紅海攻防戰最激烈的時候,美國海軍卻無奈地承認,這些雷射武器並不具備實戰能力,無法投入戰場。相較之下,中國早在珠海航展展出多種陸基雷射武器,出口沙烏地阿拉伯的「寂靜狩獵者」近防系統還曾創造連續擊落13架小型無人機的輝煌戰果。中國海軍起碼使用過某些低功率雷射眩目系統,如在與澳洲和美國海上巡邏機對峙時,就動用過相關系統。
最新076兩棲攻擊艦結構曝光 雙艦島電磁彈射5萬噸大排量 2024/08/05
美國智庫近日分析一張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衛星圖像時指出,正在打造的最新型076兩棲攻擊艦的規格與主要結構已經非常清楚,這艘可能做為對台登陸作戰主力之一的兩棲攻擊艦為雙艦島設計,有一條電磁彈射器,排水量在5萬噸以上。它將是共軍執行航空作戰和跨海作戰時,用來彌補航母數量不足的重要主力裝備。
海砸115億美元美一次買4艘兩棲攻擊艦省大錢
綜合外電2024/08/16日報導,根據周二送交國會的通報,美國海軍在通報中說,打算採購3艘Flight II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還有1艘Flight I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說,「一次採購多艘軍艦證明,我們對擁有31艘兩棲戰鬥艦的承諾,並展現了明智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