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06:34:43阿楨

《群氓的時代》

啥是《群氓的時代》(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介紹黑幫流氓之書嗎?

差不多啦!雖然譯序一再聲明「氓」自古以來即是「民」之中性用語,故「群氓」即「群衆」。問題是,「氓」在周代封建便指貴族之下的平民。故「群氓」之用語含有非理性「群衆」之歧視。

這與譯語不相干吧,如見作者[法]塞奇‧莫斯科維奇,以下之引文和目錄,譯 「群衆」為「群氓」,名實相符:

不管他們在個體來源和其他方面有何不同,群氓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這些特征包括非常的偏執、可怕的敏感、荒唐的自大和極度的不負責任,其原因就是因爲他們過分自負、過分狂熱。對群氓來說,在恐懼和興奮、“萬歲……”與“打倒……”的呼喊之間沒有任何庸之道。——塔德(1910)
我們所有的陳舊觀念都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社會的古老支柱也正在一個個地倒塌。群體的力量成了惟一沒有受到任何威脅的力量,而且它的權威正處于不斷的上升之中。我們將要進入的時代將是一個群氓的時代。——勒邦(1952)
群氓是掙脫了鎖鏈的民衆,他們沒有良知,沒有領袖,也沒有紀律,他們是本能的奴隸。——莫斯科維奇(1981)
內容簡介
本書的第一部分將探討一門關于群體的學科得以産生的原因以及它所研究的主題。
第二和第三部分涉及勒邦是怎樣創建這門學科的。首先是他對民衆以及領袖的描述,然後是他建議的治理民衆的方法。現代的宣傳機構以及宣傳活動已經使這些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第四和第五部分,闡明了塔德是怎樣總結歸納這些描述,來覆蓋社會生活形式的整個領域的。並且分析了領袖擁有的統治民衆的權力。他最關鍵的貢獻也就是其大衆傳播理論,這個理論即使在今天仍是令人震驚的。隨著這個部分的進展,法國人文科學中一張躲躲閃閃的面孔也就顯現出來了。
最後,在幾易其稿的基礎上,用余下的四個部分重新闡述了弗洛伊德對民衆現象的解釋。這對于其前人的工作既是一種綜合,也是最後的發展。但是,通過使用一種新的視野,弗洛伊德把他們的假設變成了對一種理論的推導。事實上,這也是我們惟一擁有的對群體心理學的闡述,因此也可以被視爲經典闡述。
目錄
第一章 群體研究:第一節 個人與群體;第二節 民衆的反叛;第三節 如何面對民衆;第四節 東西方專制主義種種
第二章 勒邦以及對群體的恐懼:第一節 古斯塔夫?勒邦其人;第二節 群體社會的馬基雅弗利;第三節 勒邦默默無聞的四個原因;第四節 群體的發展;第五節 群體催眠術;第六節 群體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 群體、女人與瘋狂:第一節 群體質料:既沖動又保守的民衆;第二節 群體形式:既教條又空想的民衆;第三節 群體領袖;第四節 領袖的超凡魅力;第五節 宣傳策略與群體暗示;第六節 結論
第四章 領袖原則:第一節 群體心理學的悖論;第二節 自然群體和人爲群體;第三節 領袖原則
第五章 輿論和民衆:第一節 交流是民衆的鎮靜劑;第二節 輿論、公衆和群體;第三節 威望的兩極化規律;第四節 法國的共和政體:從群體民主到公衆民主
第六章 勒邦和塔德最踏實的信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一節 弗洛伊德博士的著作引發爭議;第二節 從經典群體心理學到革命群體心理學;第三節 群體心理學的三個問題;第四節 群體和力比多;第五節 社會中情感依戀的根源;第六節 情欲和模仿欲;第七節 催眠的終結
第七章 有魅力領袖的心理學:第一節 廚房和超凡魅力;第二節 群體心理學的基本假設;第三節 原始秘密
第八章 關于偉人的假說:第一節 摩西其人;第二節 偉人的家庭羅曼史;第三節 締造一個民族;第四節 摩西式領袖和圖騰式領袖
第九章 世俗宗教:第一節 宗教的奧秘;第二節 思想禁錮;第三節 父親崇拜
結束語 全球化的群氓時代

對「群衆」之歧視性研究,似是群衆心理學的痼疾,不信?見下條文:

群衆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研究群體問題已有很長的曆史,早期社會心理學偏重于研究民族、群衆這樣一些大型群體問題。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是民族心理學的直接創建者,1859年,他們創辦了《民族心理學和語言學》雜志,發表了他們的文章“民族心理學序言”,認爲社會心理學的任務是從心理方面認識民族精神的本質,揭示民族精神活動的規律。馮特發展了民族心理學思想,提出民族心理學應當采用不同于作爲實驗科學的生理心理學的方法,即通過分析文化産品——語言、神話、風俗習慣、藝術等來研究民族心理問題,並于1900年出版了10卷集的《民族心理學》。
關于群衆心理學,塔爾德于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認爲只有借助于模仿的思想,才能解釋人的社會行爲。1891年,西格爾出版了《犯罪的群衆》;1895年,勒邦發表了《群衆心理學》。他們認爲,群衆是沖動的,無理性的,缺乏責任感的、愚蠢的,個體一旦參加到群衆之中,由于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沖動的。凶殘的反社會行爲。
1908年,麥獨孤發表《社會心理學導論》,提出社會行爲本能理論,以人天生有結群本能來解釋人們的結成群體問題。這些早期學者提出的有些思想,如模仿、個性消失、群衆極端化等觀點,直到現在,還在社會心理學中具有一定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驗方法進入社會心理學,致使社會心理學中的群體研究轉 向小型群體問題,群體心理學成了小群體心理學。圍繞小群體問題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爲幾個方面: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群體凝聚力及其測量、群體領導問題、群體思維、群體決策、群體極端化等。
社會測量學是由莫雷諾所倡導的,著重測量群體成員之間在情感方面的人際關系,以及個人對群體其他成員的肯定評價或否定評價水平。
小群體研究中的社會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奧。他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人際相互關系理論。這一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小群體中的兩類群體結構——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揭示這兩類群體結構在群體管理中的相互關系的意義。
群體動力學派,代表人是勒溫。他把場論應用于小群體研究,認爲群體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並不是它的各個部分之和。群體不是人們的簡單集合,而是一個動力整體,是一個系統,其中某一部分的變化也會導致其他部分的狀態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借助于分析群體中的個體情況來達到對整個群體的分析。此外,也還有些小群體研究是在精神分析、相互作用論的觀點指導下進行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76813.html

文氓時代 2008-04-07 07:15:51

未必吧!我文則反之:

《台灣共犯體》第三章、說文解字。十一、社會變遷(二)集體行為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集體(或群眾)行為或心理一般被稱為非理性,是指短時間內,沒有組織的一群人對同一人事物的反應行為(一五三p248)。社會運動則是有組織的一群人,有意識有計劃地改變成重建社會秩序的一種功能(p260)。當集體行為經過團結、延續、組織、和理想化而行動後,就變成社會運動(一六三p55)。故社會運動不同於沒組識、沒計劃、沒目的的暴動或群眾運動(一五五p31-3)。
  但上述存在二個問題:一、將群眾運動從社會運動分開,似已判定群眾的非理性。二、二種運動能二分?社會運動能不動員群眾心理?
  從1895年LeBon的《群眾心理》開始一面倒地認定群眾心理乃非理性。宋明順在《大眾社會理論》歸納專家研究,認為群眾心理有以下特質:一、共同的關心。關心程度愈高愈易產生群眾行為。二、一體感。共同關心將無關係的一群人凝聚成有一體感的群眾。三、匿名性。造成個人責任感和意識消失,而產生群眾共同意識。四、無批判性。無需對目標從事有責任的評價或判斷,多半是附和雷同,受他人意見影響,不做理性的判斷。五、欲望和情感的解放。六、受暗示性。群眾的盲目感情很容易受暗示而行動。七、親近感。一體感內體群眾,彼此有休戚與共的親近感(一0七p180-2)。而這些似乎又根源於所有具社會性动物的本能。
 (三)手段與目的
  可是問題在於運動存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對此Alinsky在《反叛手冊》有洞見:
1 一個人對於目的與手段的倫理的關切程度,與他個人在此一問題上的利益大小及他和衝突事件的距離成反比。
2 手段的倫理判斷要視其政治立場而定。以美獨立宣言為例,美國開國元老深知英國並非如宣言所貶,但革命一定要宣稱美國100%正義,英國100%不義,不然無法激起革命。
3 幾乎所有手段皆可因革命或戰爭而取得正當性,如美國終止人權法案之例。其實中國國民黨對付滿清、中國共產黨對付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對付台灣、民進黨和李登輝對付中國國民黨,那個又何嚐不如此。
4 必須以行動當時做為倫理判斷的標準。比如波士頓三月大屠殺,Carr在臨終時說出是波士頓居民先攻擊英軍再開槍自衛之真相,但亞當斯嘲笑Carr的坦言。又如傑弗遜、林肯等的言行不一亦然。當然李登輝的食言更如此。
5 手段的正當與否決定於成敗。這與中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相通。
6 「你要盡你所能在你能力範圍內做你的事,然後再為它披上道德的外衣」(以上詳見九十p37-54)。
以上均可用來析判台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各項運動、民進黨、李登輝。至於其他被攻擊對象,他們以前也如此行事的。
  由此可知非理性與其說是群眾不如說來自精英使然,因精英深知不動員群眾,則目的達不成。
 (四)社會運動
   1、形成的因素
  Cameron認為社會運動形成要:一、成員須感覺到不滿。二、須信有能力改善不滿(一五五p10)。故運動常發生於統治權威鬆動,且社政經文化條件稍有改善之時,而非陷於極度悲慘之時,相反運動常是加遽悲慘。
  考之法俄中大革命形成之因有:一、經濟上,貧富不均、不景氣、通貨膨脹、天災人禍造成饑荒、資本集中於某些階層。二、國際關係上,外患、戰敗。三、內政上,腐敗、內亂、暴動、階級鬥爭。四、社會和個人陷於不安與不滿、社會失序(一六三p84-5)。
   2、形成的過程
  社會運動可分成不安期、激動期、形式化期、和制度化期:一、不安期有社會不安、階層間彼此對立、不安不斷蔓延等特性。二、激動期則將不安和不滿以行動表現出來,知識分子對國家忠誠動搖(一六三p110-3)。三、形式化期則結合與澄清群眾運動的動機與態度、並訂定明確的運動目標,領導者必須提供運動的組織、信念、目的之主張。四、制度化期則將上述主張予以制度化運作,直至運動成功為止(p116-7)。
以上用以分析民進黨和李登輝的建國運動可知,建黨和打敗非主流派是進入形式化期之關鍵,民八五年三月的總統大選可決定其制度化在島內獲勝與否,至於成功與否則取決於能否打敗中共,而非島內的統獨之爭(由2003年之後的發展’美中联合打壓陳政權的台獨運动也可印証我之前的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