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健保
別再搞x代健保改革了,何不來個末代健保革命?
你又來了,老想革人家的命,太虛無了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203068/20070415063321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4427756/20080310065259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7216511/20070527220705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808688/20071015062205非也!我一貫主張人民自立自治(自生自滅),如此、民主才有根,依此原則,廢健保、行自保、無力自保者才由他力救濟,如此才能民健富強。
大變革 健保費 改採家戶總所得核算>中時08.03.13張翠芬
健保制度將有重大變革!行政院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以「二代健保」理念為基礎,將現行六大類保險人簡化為二大類,保費計算以「家戶總所得」核算;單純的受薪階層保費下降,但對業外收入多的人,保費將大幅調漲甚至三倍以上。
上班族保費降 實施差額負擔
以現行費率四.五五計算,公務員及一般受薪階級等第一類保險人,投保基本工資三萬六千元的雙薪四口之家為例,全家四口每月約需一九六六元,採新制後,該「戶」每月只需交九八三元。
但有額外收入的人就不同了,若一對夫妻固定薪資三萬六千元,但兩人每月有一筆五萬元的股票投資入帳,原本每人每月只需負擔四九一元(夫妻共約一千元)。採計所得總額後,二人每月保費共上漲到一六六五元。但新法費率多少?母法未規定,會在施行細則中規定。
新修條文也規定,民眾就醫實施「差額負擔」制。民眾若選用高於給付價格或給付上限的藥物或特殊材料,須自行負擔差額,就醫成本可能因此增加。此外,醫療院所應公開保險資訊,讓財務透明化,健保局將定期公布醫療品質相關資料,例如各大醫院評鑑結果,供民眾就醫參考。
被保險人分類 簡化為兩大類
全民健保法自八十四年三月一日實施,面對日益嚴重的健保財務缺口,行政院推出調高保費的二代健保,在立院闖關失利;九十五年重新修正為目前草案,將現行九十七則條文修正為一○五條,日前排入立法院議程。
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表示,新修正的健保法強調公平原則,全面改變計費方式,達到費基擴大、費率降低的目的。
他說,因應經濟不景氣,越來越多人失業或轉換工作,離職期間導致健保中斷,影響就醫權利。新修正條文將現行六類、十四種被保險人分類,簡化為二大類,且民眾不須再辦理繁複的加退保手續,並因此而擔心健保突然中斷。
業外收入高者 保費大幅調漲
此次類別調整將過去公務人員、教職員、職業工會、農漁民、低收入戶等繁複的投保對象,改以繳納綜合所得稅為分類基準。凡應申報所得稅者或軍教人員均屬第一類被保險人;無需申報或繳納所得稅者,屬第二類被保險人。
保費計算基準由「個人經常性薪資」擴大為「家戶總所得」,包括薪資、利息、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股利、財產交易所得、租賃所得,都納入家戶所得總額計算。
這種調整方式讓所得收入越高者的保險費越高,尤其是未領固定薪資但擅長炒股、或通告代言多的演藝人員,不再因職業類別不同,可取巧選擇較低的負擔比率。健保局還將與財政部財稅資料連結,以前一年的納稅資料核計。
移民返台就醫 設有防弊條款
此外,由於台灣健保俗擱大碗,每年都有許多海外人士特地返台就醫,為避免這種取巧行為,健保新修正條文增列防弊條款,長期移居國外者,須在台停留四個月且設有戶籍,才能享有健保。
二代健保想成功 先改稅制>中時08.03.13林倖妃
健保財務愈來愈沉重,健保局才推出「二代健保」。以目前規畫,二代健保保費計算有較公平的基準,但保費立基在家戶總所得,以國內稅制屢遭批評、地下經濟發達,高達四○%的人根本課不到稅,二代健保若要成功,稅制要優先改革。
二代健保是甚麼?很多人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保費會不會調漲。新制的保費計算基礎是家戶總所得,除薪資所得外,股票、基金等業外所得一併納入,中產階級確實要多花點錢;尤其是單身貴族,要花更多錢才能得到和其他人一樣的保障,未來將受到質疑。
持平來說,二代健保理念對弱勢者能提供較多保障;二代健保強調資訊公開,若醫院向健保局申請給付超過一定標準,就必須公開揭示財務報表,由全民監督。另一精神在於「民眾參與」,由各界代表和民眾所組成委員會,共同決定保費費率。
但二代健保仍存在風險。最立即可見的就是長久以來的稅制不公問題,若無法在二代健保實施前改善,或提出更具體可行方案,最後勢必連帶拖垮健保。目前國內綜所稅稅收六○%來自薪資階級,其他四○%若非富者藉各種政府優惠逃稅,就是攤販等旺盛的地下經濟,根本課不到稅。
對那些將資產移往海外的富者,或從事地下經濟者到底該如何計算保費,是未來健保局最頭痛之處。若健保局僅一心想藉二代健保改善財務虧損狀況,卻忽視稅制改革才是往後健保是否成功的基礎,恐怕最後仍難逃失敗命運。
民間監督聯盟:計費相對公平 差額自付不利弱勢>中時08.03.13張翠芬
對於新修正的全民健康保險法,民間監督全民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採家戶所得計費方式,至少可獲得相對的公平;但「差額負擔」較容易引起爭議,一旦通過,經濟弱勢者就醫勢必雪上加霜。
滕西華指出,此次送立院的修正法案和衛生署之前提出的二代健保修正案理念差不多,當時各界擔心保費大漲而遭封殺。此次以家戶所得為保費計算基準,若以現行費率四.五五%計算,錢賺多的人多繳一點,尤其以前很多人鑽職業類別漏洞,像名模、知名藝人等,以前多都以「無固定職業」類別投保,保費與收入不成比例,非常不公平。未來的新制將計算他們全年總收入,較符合「相對公平」的原則。
不過,新制採差額負擔,滕西華認為,目前一般民眾自付額約是三分之一,未來對新科技、高價藥品及特殊器材,民眾必須自付差額,經濟弱勢者更無法負擔昂貴的醫材,就醫出現階級化。
以塗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為例,目前全額自付八至十一萬元不等,新制健保可能給付三萬多元,差額由民眾自付,對於經濟不優沃家庭是沈重負荷。
另外,健保新制規範醫院資訊公開透明化,滕西華要求除公開醫院財務,也應公布醫療服務資訊,如哪些科別自費項目偏高、手術執行率等,做為民眾就醫參考。
滕西華說,健保正面臨嚴重財務危機,新制規畫因費基擴大,應可適度紓解健保財務困境。她建議法案在總統大選後優先審查,否則健保費調漲壓力,可能在下半年爆發。
外快也算 上班族批政府搶錢>中時08.03.13林倖妃、
針對新修正的健保法內容,部分勞工代表表示認同,認為可照顧弱勢勞工等相關團體,但強調若未檢討健保支付給醫療院所的制度是否合理,只是治標而不治本。也有上班族害怕平常投資股票才賺的一點錢,也要被提高健保費,政府豈非太搶錢?
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認為,過去健保將民眾分為六類十四種,往往造成虧錢的老闆的保費比假農民「田僑」還要多,出現諸多不公平現象。改革後可改善,無一定雇主的勞工保費還會降低,對弱勢應更有利。
孫友聯說,改革後的健保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保費計算基礎較公平。但中產階級、尤其是有業外收入者保費會上漲,但上漲幅度應不會太大。
但新制對部分人確實較不公平,孫友聯說,最明顯的是單身貴族。
以他家來說,一家四口保費以家戶總所得和費率相成,但單身者僅一人一戶,保費和一家四口者須繳交的保費相同,恐怕會讓很多單身者健保費暴漲。但子女眾多家庭,新制保費計算以一戶最多四口計算,則較有利。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祕書長顧玉玲表示,若能像繳稅一樣,讓真正高所得的人扣除較高的保費,基本上她贊同新修正的健保法。但若沒有真正改善支付醫療院所的制度,大家的血汗錢仍要支付大筆醫療費,填補日益龐大的無底洞,不但導致醫療資源浪費,也無法治本。
但仍有上班族擔心。「業外收入也要算在健保費中,太搶錢了吧?」目前在中華電信工作的李小姐說,她月薪五萬多元,但不想領死薪水,一直有買股票、基金的習慣,去年賠了不少,今年才小賺。如果以後這點收入也要算在健保費中,那也太「斤斤計較」了吧?
數據全部公開? 醫協認易誤解>中時08.03.13朱立群
衛生署提出《健保法》修正草案,要求醫院健保資訊透明化。台灣醫院協會祕書長林佩萩表示,衛生署應明確說明「民眾想要知道什麼」,否則任意公布資訊,只會導致民眾加深對醫療資源使用的曲解。
例如,各醫院公開門診量的意義在哪裡?「對於高門診量,有些民眾曲解為『醫院賺很多錢』,有些解釋為『醫師醫術較好』」,這些都是數據的誤導。
林佩萩說,健保總額預算制實施後,各醫院其實都公開一些指標,但太專業,民眾看不懂。她表示,衛署如要求醫院公開資料,應釐清民眾需要什麼樣資訊。
其他醫藥團體及醫療院所暫不對修法方向表示意見。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林中劭表示,全聯會開會討論後再決定立場;醫院龍頭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也說還沒收到健保局知會,暫不發言。
健保新制同病同酬 減少不必要手術>中時09-07-31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宣布,九月一日起實施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割盲腸、剖腹產、切肌瘤等一一一項手術,從過去論量計酬模式,改為「同病同酬」給付。健保局強調,新給付制度可縮短病患住院天數,減少不必要的手術、藥物、檢查,提高整體醫療效率。
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表示,目前健保給付是「論量計酬」,病患住越久、檢查越多,醫院就可領到越多費用,導致醫院為病患進行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手術或用藥。新制度最大改變是「醫療院所不再做越多,領越多」。
九一起實施DRG 揚棄論量計酬
九月起,先選定剖腹產、痔瘡、疝氣、子宮肌瘤、攝護腺切除等一一一項,其他疾病分六年逐步推動。
以剖腹產為例,目前平均住院五到七天,給付三萬二七八七至三萬六三三五點。新制進一步細分有無合併症,無合併症產婦五天即可出院,地區醫院住院費三萬三○○六點;有合併症者可住院六天,給付三萬五○○三點。住院日數超過平均值部分將被打折。
蔡淑鈴強調,國內病患平均住院約十天,是美國同類疾病平均日數的兩倍,DRG可減少民眾請假等床的時間成本,也能節省健保費。
新給付制度 可縮短病患住院天數
蔡淑鈴舉例,如果一個開盲腸病患住院期間不慎跌倒發生骨折,顯示醫療照護品質管控不夠理想,醫院必須以盲腸炎申請給付,超出定額部分被打八折。這樣的做法也是希望醫院能對自己的醫療品質負責。
不過,健保局表示,目前公告平均住院日數只是參考值,各種情況的病患都有適合給付,病患不用擔心超過日數而被趕出院,醫院也不能向病患額外收費。
重症病患部分,包括癌症、精神科、愛滋病、罕見疾病、凝血因子異常、臟器移植併發症及後續住院、住院日超過卅天,及使用葉克膜個案等重症病患不納入DRG範圍,仍維持論量計酬支付方式。
無配套 醫界:會要病人的命>中時09-07-31張翠芬/台北報導
健保局九月實施DRG支付制度,民間團體表示支持,醫界卻反彈強烈,批評缺乏相關配套措施,醫院勢必挑軟柿子吃,棘手的重症病患將成醫院間人球;地區醫院和台灣醫院協會計畫八月十二、十三日號召千人發起遊行抗爭,向健保局嗆聲。
健保監督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DRG可鼓勵醫院給病患最好的治療,讓病患在合理天數內康復出院。但要做好,必須有配套,尤其各年齡層及診斷疾病分類要做好分項,避免民眾住院就醫權益受損。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卻直言,「DRG會要病人的命!」醫院以後必然只挑軟柿子吃,疾病複雜度高、風險高的病患,可能沒醫院肯治療。有多重器官疾病的病人得不斷出院、住院,才能處理完所有病痛。
吳德朗說,實施DRG後,將出現人球病患,小醫院會把較嚴重病患全轉到醫學中心,醫學中心將不堪負荷。而健保局限制住院天數給付,超過部分被打折,估計實施一年,醫學中心收入減少八至九%。
地區醫院協會秘書長謝武吉表示,DRG對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偏遠地區、兒童、疾病嚴重度有額外加成給付,地區醫院卻沒有,太不公平,協會決定號召會員八月十二日「包圍」健保局抗議。
有些病患則擔心,醫院會不會為了避免定額給付爆掉,而要求病人病還沒完全好就掛著鼻管、尿管或呼吸管提早出院;或醫院只收輕症病患,未治療完全或疾病較複雜的病患,醫院會以沒有病床而拒收。
健保局醫管處經理蔡淑鈴指出,多重器官疾病早在規畫內,新制實施後不會出現病患重複進出院的問題,健保局會訂定監控指標,避免民眾就醫權益受損。
蔡淑鈴並相信醫界會以病人為中心,不會出現人球病患。但健保局不保證不會發生人球病患,會加強審核,若有病患被要求提前出院,可撥申訴專線0800-030-598。
葉金川鬆口 已忍朱澤民半年【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 2009.06.11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突然被撤換,引起諸多爭議,朱也希望衛生署長葉金川給他一個下來的理由。上午葉金川終於鬆口。他說,朱在處理醫療品質及財務節流上,使不上力,觀察了半年,這才忍痛做出決定。
葉金川今天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專案報告,朱澤民人事案成為立委質詢焦點,立委頻頻追問葉金川,為何要表現還不差的朱澤民下台?是否與健保IC卡、台北市龐大健保欠費有關?
葉金川無奈地表示,自己觀察很久了,衛生署去年底向立法院提出「開源節流」專案報告,開源部分還不錯,但節流的進度太慢,朱澤民似乎使不上力,讓他有換人做看看的想法。
雖然外界批評不斷,但葉金川自認,這次人事調動,自己沒有錯,他不會道歉。不過,處理程序有瑕疵不夠精緻,沒能好好溝通讓朱瞭解他的用意,他對此提出道歉。
葉金川說,朱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但未來的業務並非朱的專長,還請多包涵。他婉轉地說,朱澤民在醫療這一塊,比較生疏,恐怕無法擔任財務節流、藥價基準、支付標準、提高醫療品質等業務。如果沒能改善醫療品質,未來想要調漲健保費用,哪有理由來說服民眾,基於這個考量,才會調動朱澤民的職務。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批評,葉金川處理過程粗糙,且對外放話有些傲慢,是否葉金川認為朱澤民屬於是前朝餘孽,所以才會粗暴地對待朱澤民?
葉:會找朱談一談
「我會檢討!」葉金川說,他會找時間與朱談一談,但朱最近一兩天都關機,沒能跟他聯絡上。媒體報導,朱不想至國衛院,而要回到學校,他則會尊重朱的意願。
對於暫代健保局總經理的李丞華,葉金川則是寄予眾望。葉金川指出,健保預算高達4500億元,健保局總經理一職相當重要,李丞華需在年底之前,做出一些成績來。
李丞華則表示,已與朱澤民取得聯繫,朱的情緒相當平靜。朱是他的老長官,也是好朋友,兩人交情很深,於公於私,都會祝福他。
朱聞訊冷淡:謝謝【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 2009.06.11
衛生署長葉金川今天在立法院直指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是因為醫療品質做不好,又無法有效節流,導致遭到撤換。對此,朱澤民僅冷冷的說,「謝謝,不表示意見。」
朱澤民一早接到記者的採訪電話,記者還未提出問題時,朱澤民自行開口說,「他說我醫療品質沒有做好,是嗎?」「我不表示意見。」
平常妙語如珠的朱澤民,遭到免職時,都還能自我調侃「螞蟻被踩一腳,總還能唉一聲。」也堅信免職絕非葉金川所主導,今天聽見老長官、老朋友葉金川在立院的發言,但今天只是異常冷漠的說「謝謝。」
朱澤民遭撤換 葉金川說抱歉【聯合報記者陳惠惠09.06.10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遭撤換,看電視才知道自己得走人,衛生署長葉金川昨晚首度說「抱歉」。他強調,朱澤民沒做錯事,也沒得罪人,單純是人事調整。
外界懷疑朱澤民去職與健保IC卡有關,因未與行政院長劉兆玄的胞弟劉兆凱任職的東元公司續約,得罪高層。劉兆玄昨天說,對於衛生署專業考量及人事布局,行政院充分尊重。媒體追問IC卡業務,劉兆玄只說謝謝,隨即驅車離去。
未來由誰接任健保總經理?葉金川前天在記者會說,新任總經理「沒有錢也要改善醫療品質」,葉金川昨天說,現任副總經理李丞華代理三個月,若做得很好,應該就是李來接。至於外傳前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接任的說法,葉金川說:「那是電視上說的,我也是看電視才知道」。
朱澤民被撤換得突然,外界諸多揣測,甚至外傳,因為朱澤民叫不動,惹惱高層,葉金川回答:「可能要問朱」。葉金川說,他回衛生署半年多,沒調整過任何人職務,也沒帶任何人來,這次就是人事調整,沒有外界想得那麼複雜。
葉金川說,他只是為衛生署及健保局做最好的人事安排,希望有更多新血進來,「總經理不可能一直做下去,他心知肚明嘛,這是署裡的布局跟考量」。衛生署內部還有其他人事異動?葉金川不否認。
對於朱澤民兩天來大動作,葉金川說:「我會勸他不需要這樣處理」、「以他的能力,若將來還要在政壇發展,現在不必做得那麼絕。」
他說,他認識的朱澤民,不會這麼在乎這職務。「我會找個時間跟他溝通、致歉。」葉金川說:「朱在氣頭上,也不理我,他現在都關機」。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被迫離職引發震撼,朱澤民本人也滿腹委曲與不解,他說:「莫非擋人財路,最後擋到自己的路?」但在晚報報導衛生署長葉金川對他喊話:「講太多會傷到自己」,他就斷絕對外連絡。
葉金川:越講只是越難堪!【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 2009.06.09
「需要理由嗎?」、「需要原因嗎?」面對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透過媒體高呼,希望衛生署長葉金川給他一個下台的理由,中午葉金川冷冷回應說,請朱澤民不用講那麼多,也不用想那麼多,講太多對他自己也不好!
對於這起外界關注的人事異動,葉金川態度強硬地說,「越講,只是越難堪!」他已經做了決定,自認這項人事更動是適當的安排,對於衛生署、健保局是最好的決定,整體的安排。他強調,適才適所是他決定此事的唯一依據,但也表示:朱澤民沒有做錯。
對於朱澤民希望葉金川給他一個撤換理由,葉金川想了想,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他(朱澤民)希望得到什麼理由呢?離開原來位置,真的需要給一個理由或原因嗎?」
由於朱澤民自認受了委屈,表示是媒體採訪後才知道自己被撤換。對此,葉金川不願多談細節,只是冷冷地說,「事實是什麼,我想他心理有數」。葉金川說,人生就是如此,來來去去。在採訪過程中,葉金川幾度欲言又止,但最後都只黯然地重複說了幾次「這樣處理,是最好的」。
對於外界批評人事案處理太粗糙,他認為,朱講太多了,說什麼「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講這些話,只會傷到自己。如果他(朱)沒有講那麼多,就不會難堪。
葉金川強調,這樁人事案與台北市龐大健保欠費以及東元IC卡無關,外界不用多加揣測。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他上任之前,甚至他連東元IC卡一事,都不曉得。
為何事前沒有好好溝通,弄得場面如此難堪。葉金川表示,怎可能沒有溝通,只是個人解讀不同,他不方便講太多細節。他保證,這次人事異動,與外界所傳的任何弊案都無關。
朱澤民:給我一個理由>中時09-06-10張翠芬
第一位在任內突然被「免職」的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八日以「飛鳥盡良弓藏」形容對這件人事調整案的感慨。他說:「這樣的調整,好像我的人品或政策上有瑕疵,我是清白的,為何被換,我只要一個理由!」
朱澤民是中央健保局成立以來的第五位總經理,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才上任;昨天下午衛生署召開記者會宣布健保局總經理職務人事調整後,朱澤民都還未接獲任何口頭或公文通知,他說:「到現在,根本沒人通知我要下台,我還是看電視才知道。」
朱澤民表示,上周一直有人在傳言他要下台,但沒人正式告知,他在六月五日傳真了一封信給衛生署,主動請問是什麼理由,打電話問副署長鄭守夏也未獲答覆。
朱澤民說,一個公司要FIRE員工,至少會說明是公司經營上的問題,或專長不合等等,如果是他做錯了什麼重要的事,他會尊重事實,主動請辭,絕不戀棧職務。
但這次的人事調整,好像懷疑他的人品或政策有瑕疵,朱澤民強調:「我是清白的,沒做錯任何事!」他說,清白、正直、不亂來是政府官員最基本的條件,若沒達成政策目標,「要跟我講一個理由!」
朱澤民說,他沒有怪任何人,「大家不要去怪葉金川」。言下之意似乎此次調動是來自更高層的壓力。
由於衛生署是以「階段性任務」完成,未來的健保需另覓醫藥衛生專才推動長照等業務為由,朱澤民直言,長照還在經建會規劃中,根本還沒一撇,他不知道階段性的任務是什麼?
外傳朱澤民下台與健保IC卡未與東元續約有關,朱澤民說,IC卡斷卡事件沒有任何民眾就醫權益受損,過程也完全合法。
對於衛生署安排他擔任國衛院客座副教授,繼續研究健保與長照的財務,朱澤民酸溜溜的說:「國衛院那些人都很有學問,我怎麼去教?」他不打算接受衛署安排,將回景文科大繼續任教。
由於上周就有下台傳聞,朱澤民便在六月三日寫了一封信,昨天被免職後便傳給健保局全體同仁,他在信中說,獲悉要離開「的確愣了一下」,諺語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雖然不敢自稱良弓,但至少不應是走狗,他不知道自己為何在這個時候離開,外界傳出:擋了某公司財路、催討地方政府欠費時過於執著、在藥價政策上不妥協、甚至得罪某某機關權貴等等,但他不相信這是可能的緣由。
他還期勉同仁,一定要依法行政,寧可不升官也不要被威脅利誘,才能對得起良心。
朱:螞蟻被踩 總可以唉一聲吧>中時09-06-10張翠芬
中央健保局前總經理朱澤民突然下台,前一天還大聲疾呼「要一個理由」,但昨天被衛生署長葉金川批評不斷放話「只會越講越難堪」。朱澤民轉趨低調,上午他還忍不住說:「就算是螞蟻被踩到一腳,總是可以唉一聲吧!」下午已完全迴避媒體,拒絕接受採訪。
對朱澤民來說,葉金川是他昔日的革命夥伴,兩人情同兄弟,此次的人事調整,朱卻始終等不到葉的說明,當被問到,和葉不是昔日戰友、有革命感情嗎?朱澤民感嘆地說:「革命情感?不要再提那個了!」
對於此次人事調整,朱澤民昨天還是認為「這不是葉的意思。」「因為我很清白,我沒有做錯什麼,我只是想知道原因。」
到昨天,朱澤民都還沒和葉金川聯絡上,兩人形同扯破臉,對朱來說,他的去職好比「真心換絕情」。
朱澤民難過地說,兩人終究是朋友一場,他不想再多說什麼,未來他不會再跟衛生醫療體系的人做朋友。
這項出人意表的人事調整,也震撼健保局員工,不少人都覺得「很受傷」,因為葉金川和朱澤民都是他們的老長官,兩人和同仁都有深厚感情,此次鬧得這麼僵,大家心裡都很難過。
為此,衛生署副署長鄭守夏和署長葉金川,分別在昨天早上和下午到健保局安定人心,希望代理總經理李丞華穩住,也期許健保局員工積極配合長期照護規畫,鄭守夏則肯定朱澤民任內的貢獻,對他的離去也表示不捨。
朱自爆 兩份不利資料 未呈監院>中時09-06-10羅暐智
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突遭免職,事實上朱澤民早有耳聞,在遭確定免職的前一晚,朱澤民寫信給衛生署長葉金川,闡述自己任內的「貢獻」,並在信中自爆監察院調查IC健保卡案時,他認為有兩份資料對衛生署不利,「於監察院調查時未提供監院,以維衛生署令譽…。」
朱澤民信中所指的兩份未提供給監察院的資料,一份是衛生署針對IC健保卡案,衛生署於去年七月八日會簽意見,認為此採購案及後續擴充是在行政院長劉兆玄受任前已決定,無利益迴避的問題,請健保局本於權責處理。
另外一份,則是在同年的七月十八日,衛生署認為應發文給法務部函釋。短短十天,衛生署態度大轉變,朱澤民認為其中有問題,認為此兩份文件對衛生署不利,因此未提供給監察院。
朱澤民的信洋洋灑灑兩千多字,把他去職原因歸咎到健保IC卡續標業務不當,花了絕大篇幅講述IC卡招標案的始末。他在信中強調自己並未失職,他表示,劉揆上任之後,他自己從媒體披露得知IC健保卡案得標廠商董事長是劉兆玄胞弟,才主動「請示」衛生署,避免造成馬英九總統胞姊馬以南事件翻版,導致該公司須賠償億餘元情事發生,當時衛生署認為無不妥。
朱澤民還透露,早在去年六月廿四日,健保局就曾多次以電話及電子郵件請示衛生署及公共工程會,詢問IC卡招標案有無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但未獲具體答覆。後來衛生署先是在七月八日會簽意見,認為無利益衝突迴避問題;後又在七月十八日有不同批示。兩份文前後不一,「造成本局錯誤認知又應如何解釋?」
朱澤民在信中強調,IC健保卡案中,他完全盡到本分,在招標時程上也未有拖累,完全依照經衛生署請示後的「意見」在辦事,他百思不解為何單獨懲處他?他感到不平且遺憾。
不過,這封多達四封A4紙的自白信中仍有可疑之處,朱澤民將自己被換掉歸因於兩大原因,除了IC健保卡案外,另一原因是與立委的溝通問題,但朱的信在此部分的內容是空白,僅寫上「保密」兩字,頗有向葉金川暗示「你我心知肚明」的味道。
朱澤民在信末表示,他並未戀棧總經理職位,對於葉金川的決定也尊重,他擔心幕僚未提供充分訊息,以此「兩理由」撤換他,會讓他心中有「親者痛,仇者快」之憾,希望葉金川明察。
劉揆事先不知情 批准人事沒多問【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 2009.06.09
衛生署長葉金川撤換中央健保局長朱澤民,引起軒然大波,據行政院人士透露,劉兆玄是在上周末批准衛生署呈報這項人事的公文,事先並不知情,也未多問。
面對外界質疑這項人事異動案,可能健保IC卡業務未與東元公司續約,或是與北市積欠健保費有關,批評聲浪接踵而至,據透露,劉兆玄也沒有任何表示;不過,行政院方面已請葉川金說明。
新聞局長蘇俊賓上午面對媒體詢問時指出,這項人事案,葉金川會有適當說明,包括人事考量、專業考量,衛生署整體的布局。
蘇俊賓並強調,行政院事前不曉得這件事,但類似的事件,包括像是部會裡司長的調整、國營事業等,劉兆玄多次表明,尊重部會行政考量。
行政院人士也說,衛生署是在上周末呈報撤換朱澤民的公文,內容也僅提及由誰暫代,並未具體說明撤換朱澤民的理由,所有部會人事異動,只要是部會呈報上來,劉兆玄都會簽字批准,尊重各部會的決定。
「扯上東元莫名其妙」
只是,朱澤民遭撤換的人事案,引起外界種種質疑和揣測,也成為行政院上午輿情會議的討論焦點。行政院人士指出,大家對於有人揣測與東元無法拿到IC健保卡續約有關,感到「莫名其妙」,即便是另一人擔任健保局總經理,也會採取類似做法,這是制度面使然。
相關人士指出,東元IC健保卡的案子是去年發生,若是劉兆玄真的不滿朱澤民,不會等到現在才處理。更何況,劉兆玄上台後,東元失去的案子更多,就像掉了台電風力發電的案子,若是如此,豈不是經濟部、交通部等都要處罰?
另據了解,對於朱澤民處理北市積欠健保費上,執政團隊傳出諸多不滿,認為朱澤民為何不在前兩年、民進黨執政時期追討,而是待國民黨執政後才認真追?但相關人士不願證實,這些批評的聲音是否傳到葉金川耳裡。
北市府:外界別誤導【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2009.06.09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無預警遭撤換,有民間團體認為朱澤民因追討北市健保費欠款,使高層蒙受批評,引來政治清算而下台,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表示,市府對此一無所悉,希望不要誤導、引起不必要的揣測。
此外,針對健保補助款爭議,林建元指出,並不只有台北市,還有台北縣、高雄市,目前台北市與中央溝通良好,解決此一問題。
台北市政府指出,台北市262萬的人口,過去卻需繳交210 萬勞工的健保費,不合理也不公平,市長郝龍斌也多次呼籲期盼中央能採用公平合理的制度,徹底解決此爭議。
台北市政府表示,修改健保法,改革現行不合理的健保財政分擔制度,合理解決勞健保補助款爭議,是馬總統競選時的政見,市長郝龍斌一再向馬總統、劉院長爭取,亦獲得總統和院長的支持。
無法執行高層想法...換掉>中時09-06-10張翠芬
中央健保局前總經理朱澤民突遭撤換,究竟是東元健保IC卡案、追討台北市欠款得罪層峰,還是藥價調查引起藥商反彈?昨天餘波盪漾,引起各界議論紛紛,衛生署高層透露是朱澤民不聽指令,無法執行高層的想法,導致免職的命運。
此次的人事調整,昨天開始傳出各種版本,包括對衛生署長葉金川用人不公和企業不當利益的質疑,據了解,部分立委已蓄勢待發,將在本周四的衛環委員會驚爆內幕。
北市積欠的健保費是在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任內,雙方就結下樑子,健保局訴諸法律,還告贏馬英九,以行政執行扣押數筆台北市等值土地。其中南港案、監察院前土地的債權明年即將到期,若北市再不還錢,將可拍賣土地,屆時將影響都市更新計畫。馬總統上任後,已指示行政院長劉兆玄要妥善處理,劉揆也指示葉金川欠費問題須「脫勾處理」。
但台北市政府欠健保局高達三百五十億元,目前脫勾處理的行政程序尚未完成,健保局為了保障債權,還是繼續扣押土地,讓高層覺得朱澤民「很不聽話」。
健保局代理總經理李丞華則表示,會配合政策執行,但對於北市欠款會秉持「積極協調,確保債權,充分溝通後,繼續處理」。
另外,涉及每年一千一百億預算的健保藥價,因健保局最近開始執行第六次藥價調查,預計七月再次大砍健保藥費支出,從歷次調降的金額,累計達三百多億,光是第五次的藥價調查就砍了一百五十多億元。
美國商會日前還重話批評健保局效率太差,指健保局核定的價格低得離譜,藥界在不堪查價及砍價的壓力下,已蠢蠢欲動,不過,對於朱澤民的離職,由歐美日商藥廠聯合組成的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協會祕書長程馨低調表示,朱總上任才二年多,之前的藥價調查並不是在他的任內,這一波的藥價調查,大家還在協調中,兩者並無相關。
攸關全民利益 政院應說明白>中時09-06-10
健保局總經理一職,連行政體系的二級單位都談不上;換不換、換誰來,本來就是衛生署長天經地義的職權。但壞就壞在,葉金川的處理不清不楚,先是敲鑼打鼓說要換人,後又掛保證絕無弊案;話講得愈多,案情卻愈模糊,朱澤民的一把火,就這樣長驅直入,燒到了劉兆玄的頭上。
朱澤民遭免職,外界意有所指的共三大項,但矛頭卻全指向行政院:一是壞了劉兆玄胞弟、東元電機董事長劉兆凱的IC健保卡續約生意;二是美僑商會施壓,不滿健保局從中作梗壓低藥價,擋了藥廠進台灣的算盤;三則是健保局追殺台北市健保費,導致開發土地遭到查封,卡住了馬政府的政見之路。
這三項罪名,聽起來都很驚悚。三項傳聞表面言之成理,但其實都是冰凍三尺,和朱火速走人難有直接關聯;劉兆玄本應正大光明回應,卻自認身家清白,不願對號入座,導致這樁掌握全民龐大利益的國營事業總經理人事案,雙方叫陣了兩天,比換個政務委員還棘手。
熟悉人士指出,葉金川接衛生署長後,對馬政府「長期照護」和「長照保險」雙軌政策,其實心理壓力很大,但健保財務長期缺口,整個黑洞的癥結,並非「財務規畫」單一方法可以解決,「健保費要漲,基本上已純然是政治問題!」葉金川心中已有夢幻人選,且私下知會朱澤民,未料引來巨大反彈。
對於朱澤民選擇反撲,政院幕僚私下感嘆,黨政人事鬥爭一波波襲來,劉兆玄再怎麼認真做,如果不出聲,還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與其如此,還不如開大門走大路,把話說清楚,才能斷了外界悠悠眾口。
葉發動改革 手法太粗糙【聯合報記者張耀懋 2009.06.10
健保局總座朱澤民突遭撤換,鬧得滿城風雲,陰謀、卡位論四起。
像一對吵著離婚的夫妻,口水四射,濺得閣揆、東元、立委、藥商、甚至北市府、北市醫等滿身、滿臉的口水臭。
其實,面對聲勢如日中天、「好戰、不拒戰」的葉金川,「有力人士」縱有抱怨、不爽,也不致攖其鋒,自討沒趣;尤其葉金川臨危受命回鍋衛生署,「隨時準備打包走人」,這種官員,他最大。
剩下的就只是他如何貫徹意志,改造衛生署,一個公共衛生出身的醫師,如何在有限任期,想在公衛歷史上留名。
葉金川發動改革,朱澤民所在的健保局首當其衝。在以財務重整為主軸的二代健保、一點五代健保在立院鍛羽,健保局易主將已成定局,手法卻粗糙不堪。
螢幕前的葉金川如鬥雞,台下的葉金川卻拙於表達情感,收放之間,常令人不知所以,他過去很多平輩同僚常因此「氣得半死」,朱澤民不是第一個,卻可能是被凌遲最慘的一個。
朱的情緒反彈與葉改造衛署的意志,若釐清為兩件事,也許不會如外界想像精彩,但卻最可理解事情的原貌。一段時間後,號稱「最聰明」的葉金川和「最正直」的朱澤民,還是會「床頭吵、床尾和」。
政治的偽善是必要的嗎?【聯合晚報社論 2009.06.09
「政治真是太可怕了」,「政治是高明的騙術」,「政治人物有說謊的權利」……。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政治是不可能真誠,不可能存有善意的。也許現實真是如此令人無奈吧。政治具有奸詐的本質也就罷了,但是否非要裹上偽善的面貌不可呢?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突遭撤換,衛生署長葉金川親自開記者會,說朱總經理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但朱澤民顯然不服,挑明了自己是看電視才知去職,覺得「要給我一個理由」,還說出鳥盡弓藏的重話。
這齣戲,民眾都看不懂。長久以來,大家對健保有褒有貶,但至少目前沒鬧出什麼足以讓人丟官下台的醜聞。以健保局總經理的地位,撤職非小事,必然事出有因。不但當事人要個交代,公眾也會覺得需要一個信服人的說法。到底有什麼背後隱情,讓葉署長不能說真話,局外人不易得知。不過,搬出「階段性任務」這種場面話,擺明了唬弄人,搞得「政治鬥爭」的流言四起,又是何必呢?
政治圈裡,鬥爭是常態,謊言是必要的,幾乎所有人對這種「險惡」都習以為常。不過,檯面上的人,連扮演「真小人」的勇氣都無,多半還要裝得道貌岸然。這種偽善的習氣對社會產生風行草偃的作用,實在很差勁。這幾天,「政治太可怕了」的另一場景發生在國民黨內。馬英九兼黨主席一事,明明鬧成如此風暴,替吳伯雄說「心如刀割」的話也傳出來了,替爸爸抱屈的吳志剛也公開訴了不平;但那一頭,馬英九不發一語,「伯公」則仍在「情義相挺」云云地言不由衷。
如今不但藍營之內起風暴,綠營更是抓住馬英九當初「不兼黨主席」的宣示窮追猛打。光是為了澄清這點,馬英九對現在意向改變(或情勢改變),就該「給一個理由」。老百姓的智慧,既然選得出馬英九上台做總統,總會聽得懂馬總統如今要兼任黨主席的理由。政治的確險惡,唯其如此,偽善的路走得了一時,走不了永遠。此刻台灣更需要清明開闊的作風來帶領,馬政府應誠意正心擔起此一責任。
許舒博與朱澤民:人事安排豈能打啞謎?【聯合報社論 2009.06.12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遭免職疑雲未散,行政院又傳出以一○一董座交換許舒博退選雲林縣長,執政團隊人事調整案接連鬧得沸沸揚揚,難堪已極。
從馬總統為兼黨主席一事與吳伯雄間的風風雨雨,即可窺知當今執政高層處理人事進退,極端缺乏開放的觀念與靈敏的手腕。若光是缺乏手腕倒也可以諒解,但看這幾件爭議事件,有故作玄祕深奧者,有沾滿政治交易腥臭者,卻從頭到尾不向社會大眾說出個道理。既無手腕,又缺乏原則和智慧,看在民眾眼裡作何感想?
以朱澤民遭無預警撤職為例,政府作此決定,必然事出有因,或許是能力不足、配合度太差,或者忠誠、操守有問題等。但葉金川卻吞吞吐吐,陸續說出「要優雅下台」、「講太多反而傷自己」等充滿暗示性又發人遐想的話來;而朱澤民則不斷喊冤,以「螞蟻被踩總能哀號一聲」自況。如此你來我往,不僅使這項人事異動完全失焦,更顯得正當性令人質疑。
健保局總經理並非什麼重大職位,但由於葉金川含糊其詞,遂加深了外界的猜疑空間,諸如:一是朱澤民為健保局IC卡招標問題得罪劉揆;二是他向北市府追討健保欠款而引起高層不悅;三是因為壓低藥價引起美國商會不滿。這三項猜測,無一能證明朱澤民失職,反顯示他積極任事;相形之下,行政院換人卻顯得無理,外界懷疑劉兆玄公報私仇者有之,痛批執政黨器量狹小者有之,唾罵政府向外國藥商屈膝者有之。葉金川在第一時間不把話說清,結果不啻是將社會對自己及劉揆的信任賠進去,豈是正辦?
外界對朱澤民並無好惡成見,政院突然拿他開刀,卻連個道理都說不清楚,當然難以服人。現在,朱澤民已去職,非但國人不知其緣故,連他本人也莫名所以;更奇怪的是,葉金川悶了兩天,居然說只是因朱處理醫療品質及財務節流使不上力。倘係如此,有何不能使國人知?更有何不能對朱澤民言?葉金川竟把整件事搞得神祕兮兮,若有不可告人者。這種政治IQ和EQ,豈是政務官的應有水準?
別忘了,衛生署年初任命林芳郁出掌榮總,也曾引起一場院際大戰風波,癥結同樣出在安排突兀與無能溝通所致。同樣的錯誤一再重蹈,這是愚昧,還是傲慢?
再看許舒博出任一○一董座的任命,這已不僅是一樁人事酬庸,而是赤裸裸拿行政資源來餵養黨機器,較諸朱澤民的人事案更難看百倍。試想,以陳敏薰之企管背景,她出任一○一董座都仍引發「千萬買官」的爭議;殷鑑未遠,行政院卻拿此一職位來供黨中央排解選舉紛爭,豈不是頭殼壞去?
此事的惡質固然深重,而黨竟將政治酬庸動念到萬方矚目的一○一大樓,尤是愚不可及。而執政黨把腦筋動到一○一頭上,已是異想天開,而行政院竟然也能苟同此一安排,更是不可思議。再說,同意這樣的交換條件,任由地方民代予取予求,豈非形同鼓勵黨員以惡性手段變相要脅黨中央?
馬英九一心要兼任黨主席,就是希望藉自己的總統地位推動黨的改造,減少黨與政之間的價值落差和行動分歧。詎料,就在他宣布參選黨主席之日,黨政竟共同獻上許舒博封官這項「大禮」,難怪他要大驚失色。此事若未懸崖勒馬,國民黨的形象也就崩盤了。
沒有透明的人事,不可能有廉能的政府。朱澤民的去職疑雲,請葉金川出來一次說個明白。許舒博的人事,誰是幕後那隻「巧手」,馬政府也必須向大眾有個交代,不能打啞謎。
藥商:別降藥價 葉金川:做不到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2009.07.24
藥商團體要求衛生署暫停第六次藥價調整,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大動作回應,強調:「做不到!」
健保局代總經理李丞華說,健保藥價調降使已過專利期的藥品價格更接近市場現況。李丞華昨天早上持處方箋至藥局購買治療高血壓用藥「脈優」及胃藥「護胃康」,兩種都是剛過專利期的藥品 。
「脈優」健保給付價原為十八元,經藥價調查後,將調降為十三元左右,昨天藥局賣給李丞華的價格,就已是十三元;護胃康調降後給付七元,李丞華昨天在藥局買就只要六元多。李丞華表示,這證實調整藥價是反映市場價格。
李丞華說,調整藥價後,省下的藥費將用於放寬標靶、化療等癌症用藥、B、C肝炎及流感抗病毒藥物上,擴大民眾用藥權益,健保局也不是一味只會砍價,對於部分價格已相當低,但臨床還在使用的老藥,有基本的保障價格。
葉金川強調:「錢要花在刀口上」,將持續與業者溝通,台灣生技製藥產業應放眼國際,提升製藥品質、開發新藥,才有機會回銷至國際市場,突破目前僅千分之六的國際市占率。
健保局每兩年進行一次藥價調查,以醫療院所、藥廠實際交易價格為參考依據,七月十六日健保局公布新藥價,自九月一日生效,其中藥費排名前五名的藥品,降幅高達百分之二十七點六。
港刊:臺灣健保制度蜚聲國際 2009年03月27日 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發表童清峰的文章指出,臺灣健保制度被認為是全球典范,從醫療需求、醫療供給等項目,都獲稱讚,在國際排名第二,僅次于瑞典,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醫生賣力、醫護人員薪水低、醫療糾紛少及賠償有限,還有醫療事業大部分公營,便于政府控制。
報道說,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係教授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曾于《紐約時報》專欄大讚臺灣健保制度,要美國人效法。
克魯曼認為,臺灣健保制度可“提供美國全民在經濟上納保的范例”。強調短短的六年間,臺灣人民的健保納保率快速成長,從不到六成衝到九成七。而且“臺灣全民納保的成本很低,考量人口增加和收入成長,就算整體醫療費用有任何成長,也不多”。
臺灣健保制度于1995年3月1日正式實施,是國民黨時代連戰擔任“閣揆”時最亮麗的政績,它以被保險人口投保率高、投保費率低、給付范圍廣及就醫方便而聞名于國際。臺灣健保統合工勞農保醫療給付,建立單一體制的全民健康保險,採行單一支付管道,實施總額支付制度。
全民健保具有社會保險的精神,即所謂風險分攤,在自助互助的基本理念下,年輕人賺錢分擔老幼的醫療風險,達到年齡族群和世代互助,而且形成龐大健康資料庫,便利衛生研究工作;而行政費用維持在百分之二以下,因而極受國際推崇。
《經濟學人信息部》(EIU)在2000年就醫療需求、醫療供給等項目,將臺灣醫療保健評為世界第二,僅次瑞典。美國廣播公司在2003年制作節目盛讚臺灣的健保,指出每人每月平均付20美元的保費,每次看診平均付挂號費4到10美元,就可以到特約醫院找任何醫師看病。近年來,來臺灣取經的國家不下50個。
臺灣健保堪稱價廉物美,民眾根據薪資多寡,每月只要付少少的錢,即可享受到各樣的醫療服務,不論貧富貴賤,去大醫院或小診所,所受到的醫療服務全都一樣,一視同仁,有錢人縱使想多付錢獲取額外服務,也不被允許;而且就醫便利,醫院、診所到處都是,自己可以選擇要在哪裏就診,無須醫師指定。
健保不是被保險者付費而已,企業和政府也都要分攤,臺灣公司行號有替員工加勞保就一定要替員工加健保,因為兩者的加保金額都是以勞保加保金額為依據,且健保是跟著勞保走。現行法令規定雇主每月為員工負擔之健保費為六成,員工與眷屬自付三成,政府負擔一成。
臺灣健保投保金額採取分級制,根據薪資等級分為十組,例如月薪最低在1萬7280元(約合500美元)以下者,每月繳納600元;月薪最高13萬1700者,每月繳5400元。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09-03/27/content_11083511.htm
國外健保制度簡介
我國全民健保制度的評價呈現一種有趣且弔詭的現象,在國內,醫療機構、政治人物罵到臭頭,民眾則是毀譽參半;然而,在國際上,我國健保制度因為保費低廉、全民納保、滿意度高、就醫方便、保障範圍廣等成果被譽為「健康烏托邦」,各國專家紛紛前來學習我國經驗。為何會出現如此國內外評價差異的狀況呢?國外的健保制度又是如何呢?本文將簡介幾個主要國家的健保制度,藉此來反映出我國健保制度的優缺點。
美國
美國於1965年實施Medicare和Medicaid,由政府提供醫療保險來照顧老人及貧窮者的醫療服務,此外,並沒有其他的公營健康保險,大多數民眾必須加入私人保險,選擇其合適的保險公司,由雇主及自己繳納高額的費用。因此,也造成許多民眾無法負擔,使得約有15%左右的美國人口沒有健康保險,面臨健康缺乏保障的危機。
美國醫療支出相當驚人,而且不斷上漲,為此保險公司實行各種制度來控制醫療費用,其中最常聽到的便是HMO(健康管理機構)制度。加入HMO的民眾其就醫行為受到HMO的管控,必須先從HMO指定的第一線醫師就診,醫師再依情況決定是否轉診,而重大的處置(如住院、開刀等)更必須經過HMO的同意後才可實行。雖然HMO制度能有效地節省醫療開銷,但卻衍生出許多問題,例如民眾就醫受到嚴格管制、HMO不同意的治療醫院就不能執行等,這些問題可能嚴重到威脅民眾的生命健康。丹佐華盛頓主演的《迫在眉梢》這部電影裡便深刻描繪出美國醫療體系的問題。
德國
德國為全世界最早實施醫療保險制度之國家,採NHI(國家健康保險)模式,屬於社會保險制度。絕大多數民眾參加國家醫療保險,保費繳納依收入來計算,由雇主與民眾分擔,而醫療服務則有公立與私立醫療機構,與我國制度類似。和我國最大的差異乃是我國採單一保險人制(健保局),而德國主要採多元保險人制度,簡單說就是由數個非營利保險機構來承保,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加入其中一個保險機構,提供了保險機構良性競爭的機會。
而德國醫療保險如同我國面臨財政拮据問題,為了抑制醫療費用大幅成長,近年實行許多改革方案,例如增加保費與部分負擔、減少給付項目、建立轉診制度等,更於1993年實施了世界著名的總額制度,而總額制度亦成為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的主要健保制度。
英國
英國視健康為每個人的基本人權,所以採取社會福利政策,其醫療體系實行NHS(全國健康服務)模式,全國民眾均納入健康保險,保險支出費用由國家稅收支付,醫療服務則由公立機構所提供(公醫制度)。
相較於美國政府對於醫療體系採自由競爭方式,英國國家則具有強大的掌控力,因此少有貧窮者就醫無門的情況,並且對於整體醫療費用的管控較佳。然而,也因為大多數醫療服務為國營事業,造成效率低落的現象,民眾就醫等待期長、選擇性少,醫療機構服務效率差,使得民眾對於醫療整體滿意度偏低。為了改善效率及節省費用,英國逐漸採行醫療體系內部市場競爭方式,訂定各種醫療服務指標,並採用論質計酬制度,希望能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加拿大
如同英國,加拿大採行NHS模式,醫療服務由政府統一給付,並且法律明文禁止私人保險承保全民健保涵蓋之項目,醫療保險費用由稅收而來。然而,加拿大特別的乃是保險財政採用固定點值總額制度,與我國的浮動點值總額制度有所差異,也衍生出不同的問題。
固定點值總額制度即為每點數的點值(價錢)是固定的,是故當總額預算用完時便無法再看診,所以常常發生接近年終時便沒錢可用,醫師們就關門放假去,民眾求醫無門的現象,或者重大處置必須等到有預算時才能實行,常會因此等待一年半載的時間,使得有些民眾選擇到鄰近的美國就醫。
相較於加拿大,我國總額制度採浮動點值,當點數(服務量)越多點值(價錢)就下降,受影響的為醫療機構而非民眾,不會發生如加拿大出現總額預算用完就無法看診的狀況,由此可知,我國此制度乃以民眾利益為優先考量。
綜觀各國制度可發現,每種制度都有其優缺點,我國全民健保制度亦不例外。因此,在探討我國健保制度好壞時,需同時比較其他各國的優缺點,並且理性地從制度層面來討論,不要淪為一味批評,並且一般民眾必須對健保制度有概略瞭解,才能使我國健保發揮其最大效益。雖然健保制度會影響整體醫療行為與財務狀況,然而,健保局僅為第三者付費制度中的制度管理與經費轉手者,最重要的關鍵依然在於民眾與醫療機構的行為與態度,倘若民眾不願付出更多費用,卻要享受更多醫療服務,甚至濫用醫療資源,而醫療機構不節省浪費並提升醫療品質,卻一直想要爭取更多獲利,如此一來,將使得我國健保財政更加窘困,醫療品質更加低落,造成民眾生命健康缺乏良好照顧,此絕非人民之福矣。
http://www.wretch.cc/blog/cypunicorn/18009750
健康保險制度-日、德、法、荷的經驗與啟示(巨流圖書公司,2006)
全民健保實施剛屆滿11年,不論是在醫療給付範圍的周全性、民眾就醫的方便性以及醫療資源耗用的效率性等方面,在國際上都名列前茅。然而在醫療科技快速發展、人口結構迅速老化的情況下,現行制度的問題逐漸呈顯。
本書從制度現況、改革經驗與未來展望等層面探討了日本、德國、法國、荷蘭等國的健康保險制度。其中,德國為社會保險制度鼻祖,實施歷史超過百年;日本是我國現行制度的主要師法對象;法國是公私混合保險制度的典範;荷蘭則是多層次保險給付國家代表。
台灣地區正面臨健保的轉型時刻,應以他山之石做為鑑戒,將全民健保改革成一個更具公平性、更有效率、更有品質的制度。本書可做為各界檢視全民健保的工具,藉以期待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羅紀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曾任:行政院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規劃小組財務組召集人
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李光廷
學歷:日本櫻美林大學大學院國際學研究科博士
曾任:文化大學日文系兼任講師
現任:萬能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林志鴻
學歷:德國畢勒菲德(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副研究員
現任: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尤素娟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
曾任:行政院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規劃小組副研究員
現任: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
林美色
學歷:德國畢勒菲德(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現任: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林士淳
學歷: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校區企業管理碩士
曾任:荷蘭銀行執行董事及台灣區行政長
現任:慈濟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第一章 緒論∕羅紀?
第二章 日本健康保險制度:台灣主要師法對象∕李光延
第一節 健保制度
第二節 財務狀況
第三節 財務制度
第四節 支付制度
第五節 未來改革
第三章 德國健康保險制度:社會保險制度鼻祖∕林志鴻
第一節 健保制度
第二節 財務狀況
第三節 財務制度
第四節 支付制度
第五節 未來改革
第四章 法國健康保險制度:公私混合制度典範∕尤素娟
第一節 健保制度
第二節 財務狀況
第三節 財務制度
第四節 支付制度
第五節 未來改革
附錄4-1 現金給付
附錄4-2 Juppe計畫
第五章 荷蘭健康保險制度:多層保險給付代表∕林美色、林士淳
第一節 健保制度
第二節 財務狀況
第三節 財務制度
第四節 支付制度
第五節 未來改革
附錄5-1 三級全民健保制度(2003年狀況)
附錄5-2 健保制度改革歷程
第六章 綜論∕羅紀?
第一節 各國健保制度主要內涵
第二節 各國健保財務制度比較
第三節 各國經驗對全民健保的啟示
歐巴馬健保改革 4成民眾不認同【世界日報 2009.07.30
NBC新聞網站報導,NBC新聞和華爾街日報共同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儘管歐巴馬總統過去兩周密集進行公關活動,包括29日舉行兩場里民大會式活動,以推動健保改革計畫,但在此議題上他逐漸失去美國民眾支持。
紐約時報和CBS電視台的最新民調也顯示,歐巴馬主導健保辯論的能力遭到削弱,反對者聲稱,他的健保改革計畫是政府接管健保業,可能使美國人在選擇醫生和治療上受到限制。
美國人擔憂,改革健保體系可能會降低醫療服務品質,增加健保費的自付額和稅款,導致醫生、治療和檢驗的選擇受限。認為健保費用是美國經濟嚴重威脅的民眾,在過去一個月已經減少,這點原是歐巴馬健保改革立論的重點。
多數受訪者認為,總統的健保計畫是個壞構想,將導致他們的醫療品質惡化,而且有四成不認同他對此議題的處理手法。
調查也發現,歐巴馬的整體表現認同比率降至53%,顯示在政府為7870億元刺激經濟計畫辯護,同時支持逾兆元健保改革法案之際,民眾對聯邦政府的開支日益擔心。
不過,好消息是歐巴馬仍是全國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且在處理幾個重要議題上面,民主黨仍然領先共和黨,但是共和黨比一年前有進步。
專家指出,民調清楚顯示,一向置身於政黨鬥爭之上的歐巴馬現在重返紅塵,保守派和共和黨與他漸行漸遠,他在南部和中西部的支持率也下滑。
這對健保改革的反應特別如此,42%的受訪者認為總統的計畫是個壞構想,比上個月民調增加10個百分點,36%認為是個好構想。同時,39%認為歐巴馬的計畫會導致他們的醫療品質惡化,比4月時增加15個百分點。
參院健保改革新案 減千億開支【世界日報 2009.07.30
國會參院多數黨領袖雷德(Harry Reid)29日說,參院金融委員會兩黨健保法案談判小組,已就降健保成本協商取得進展。
雷德說:「我有信心該小組可提出健保法案,一個出自該委員會的跨黨派法案。」
他並表示,已與兩黨致力催生健保法案的六名小組成員討論,「目前已有進展」。
與此同時,試圖達成兩黨妥協的參議員指出,未來健保計畫支出成本已協商取得進展;兩黨議員均希望爭取中間派支持,在本周推動達成健保法案的協議。
主導兩黨各三名代表參與談判的民主黨國會參議員包可士(Max Baucus)說,國會預算處(CBO)最新評估顯示,研議中的健保計畫可望在2015年把95%的美國人納入健保,並在未來10年支出約9000億元;低於白宮設定的1兆元目標。
另外,眾院民主黨領袖29日與黨內財政保守派達成健保改革協議,雙方協議內容包括減少健保改革法案開支1000億元,以及多數小型企業可獲免於提供員工健保的強制規定。
不過,眾院全體議員9月前將不會就該法案進行表決。
領導「藍狗」保守派聯盟的眾議員羅斯表示,眾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中的藍狗成員經過多日協商,已經和民主黨領袖達成協議。法案29日已送交該委員會。
羅斯指出,該協議將讓原本預估高達1兆元的健保改革成本減少1000億元,也讓86%的小企業獲免於提供員工健保的規定。支薪低於50萬元的企業不受該規定約束;支薪50萬元到75萬元的企業如果沒有提供員工健保,將被要求支付政府一筆費用。
各州也將可以選擇設立健保公司,但必須和私人保險公司一樣,與醫療提供者協商價格。而政府資助的公共保險將成為消費者的選擇之一,而非強制把無健保者納入公共保險。
醫藥費刷不停 老人變卡奴>中時09-07-31王良芬/紐約卅日電
許多美國老人因退休金縮水,手頭資金緊絀,醫療費用不斷飆升,陷入經濟拮据的困境,因此多以信用卡支付醫療費,卻又不堪高額利息負擔。在信用債務不斷增加之下,老人成為當前成長最快的卡奴一族。
《今日美國報》報導,老人的信用卡債務正以超過其他消費者卡債的速度增加。一項調查顯示,老人使用信用卡付帳,不是用在奢侈消費,而是用在必要的開支。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醫療開支迫使他們當上卡奴。
公共政策研究機構Demos最近公布調查顯示,年齡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中低收入老人,去年的信用卡債務平均為一萬零二百卅五美元,比二○○五年增廿六%,為各年齡層信用債務增加最多者。
同一時間的受訪者信用卡債務平均上升三%,達九千八百廿七美元,其中十八至卅四歲的年輕人上升一%,平均九千一百一十一美元,卅五到四十九歲以及五十到六十四歲這兩個年齡組,均上升七%,前者為一萬零五百一十四美元,後者為九千三百四十二美元。
Demos的調查結果與其他類似的研究一致。其他的研究指出,老人現正債台高築。研究經濟安全的「僱員福利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一九九二到二○○七年,美國老人信用卡債務增加的速度比整體人口快。
調查指出,負擔信用卡債務的人因需付高利息和罰款,以致債務雪上加霜。近四分之一家庭需交高於廿%的利息,未能按時還款而被罰款的家庭,在十二個月期間平均有四次要繳遲交罰款。
歐巴馬民調一路掉【工商時報09-07-31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週三釋出利多訊息,指稱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已經開始結束!不過在民眾對於歐巴馬的經濟政策依然心存疑慮,加上他所推動的健保改革方案並不獲得認同,使得他的最新民調施政滿意度,從4月份的61%降至53%,只比前總統布希在2000年獲得競選連任後的民調滿意度高出3個百分點。
歐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市政廳的演說上表示,近來就業與房屋銷售數據出現改善,凸顯出「經濟已停止如自由落體般崩跌。股市上漲、金融系統也不再瀕臨崩潰邊緣」。因此他強調,「毫無疑問的情勢已經轉佳。我們可能看到衰退結束已經開始」。
歐巴馬指出,目前美國就業流失速度是他自1月份上任以來的一半。此外根據官方數據也顯示,美國6月份新屋銷售激增11%,更加證明身為全球金融危機震央的美國房市,已出現回穩跡象。
歐巴馬為了提振經濟重回復甦軌道,他在2月份簽署7870億美元的經濟振興計畫,希望結束美國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美國經濟繼去年第4季萎縮6.3%後,首季再下跌5.5%。不過多數分析師預估經濟可望在2009年下半年重回成長。
歐巴馬提醒民眾,「我們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全面復甦」,不過他也表示政府採取的行動,無庸置疑已經協助經濟停止自由落體般的下跌。
不過仍有不少民眾對歐巴馬的經濟計畫有所疑慮、再加上共和黨對他的支持減少與健保改革計畫無法獲得多數民眾認同,都讓歐巴馬原本居高不下的民調支持度出現下滑。
據華爾街日報與NBC新聞最新民調指出,歐巴馬施政滿意度為53%,低於4月份創下的61%最高點。該調查還顯示,高達42%受訪者認為健保改革並非是個好主意,只有36%贊同歐巴馬推行的最新健保方案。
健保改革 歐巴馬的政治豪賭 【徐麗玲2009-07-28 聯合新聞網】
上週歐巴馬發表電視談話,誓言一定要在今年內完成健保改革立法,雖是對國會施壓,也無異於是以自己的政治聲望做為賭注。如果年底前仍未能如他所言完成立法,不僅將是重大的政治挫敗,也將宣告歐巴馬神話的破滅。
健保改革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政見的核心,也是他為美國帶來「改變」的重要指標。儘管民主黨在國會佔居優勢,卻無力兌現歐巴馬的諾言,推動健保改革法案在8月份國會休會前過關。上週歐巴馬發表電視談話,誓言一定要在今年內完成健保改革立法,雖是對國會施壓,也無異於是以自己的政治聲望做為賭注。如果年底前仍未能如他所言完成立法,不僅將是重大的政治挫敗,也將宣告歐巴馬神話的破滅。
美國每年的健保支出高達2.2兆美元,亦即每人每年支出7,471美元。這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健保支出,相當於美國整體經濟產值的16%,遠高於加拿大的10%或英國的8.4%,而且預估到2025年時這項比率更將達到25%。雖然支出龐大,但因保費昂貴,如今美國仍有46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而在失業率上升之下,每天又有1萬4千人失去了醫療保險。健保費用高昂,甚至也成為美國民眾破產和房屋遭到拍賣的主要原因之一。
歐巴馬堅決主張健保改革,來自於自身經驗的啟示。歐巴馬曾多次提到,他的母親在1995年病重之際,還在擔心無力支付醫藥費,讓他感受深刻,也更能體會低收入民眾無力購買醫療保險及支付醫藥費的辛酸。因此,歐巴馬認為由政府經營的健保制度將能照顧欠缺醫療保險的民眾,同時也可以藉由競爭促使民營保險業者降低費率,以減輕民眾及企業的負擔。
美國企業的員工醫療保險支出早已成為競爭力的一大阻礙,就以走上破產一途的通用汽車公司為例,長久以來對員工提供醫療保險所累積的龐大成本,也是導致其巨額虧損的元兇之一。據美國華府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估算,如果美國的健保成本能降至像加拿大一般的低水準,過去十年間通用汽車公司就可以省下200億美元。
儘管數據如此,加拿大健保制度長期為人所詬病的等候期過長、醫療品質下降、官僚體系顢頇等缺失,卻成為美國共和黨用以鼓動民眾拒絕健保改革的理由。最近美國電視上頻頻出現一支廣告,一位加拿大婦女在影片中控訴,她曾經罹患腦瘤,但是加拿大醫院的等候期太長,她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若不是轉至美國的私人醫院動手術,她恐怕早已不治身亡。這支廣告令許多原本支持公營健保制度的美國民眾信心動搖。
美國共和黨所動用的另一個秘密武器,則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醫生Dr. David Gratzer。他是抨擊加拿大健保制度最猛烈的人士之一,指摘公營醫療保險的弊病不遺餘力。15年前柯林頓總統任內推動健保改革慘遭滑鐵盧,Dr. Gratzer就曾扮演重要角色;相隔15年再由歐巴馬推動健保改革,Dr. Gratzer又在共和黨的安排下至美國國會作證,指稱歐巴馬所規劃的公營醫療保險最終必然會走上和加拿大一樣的命運。
其實,歐巴馬所設計的健保制度和加拿大並不相同。加拿大是完全由政府提供醫療保險的單軌制,但歐巴馬並無意廢除民營的醫療保險,而是希望藉由公營健保與民營健保的競爭能引導健保成本下降。不過,相關利益團體對此強烈抗拒,包括保險業者、製藥業者、醫護人員組織等等,都擔心政府會主導未來的價格及薪資制定而影響他們的利益。保險業者更憂慮的是在公營健保開辦之後,以其較低的費率難免會吸引許多民營保險公司的客戶轉向,而衝擊業者的生存空間,最後將走上全面公營之路。
現在民主黨在美國國會兩院都掌握了優勢,本應是通過法案的最佳時機,但卻無法取得足夠票數以讓法案在休會前順利通過,主要原因是民主黨內部對於成本是否會失控深感不安。歐巴馬的改革方案成本驚人,預估在未來10年至少需要1兆美元經費,不僅要擴大健保的保障對象及範圍,改善醫療品質;還計畫推動醫療科技的研發創新,並加強宣導預防醫學,提供健康檢查和營養保健;另外也打算大量投資於發展電子病歷,以減少診斷失誤的發生,確保病患的隱私等等。
民主黨人士對於如何籌措這筆可觀的經費意見分歧,更擔心會使政府赤字加重惡化,而引爆另一場經濟災難。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若是根據歐巴馬的計畫來推行健保,未來10年美國的政府赤字將會增加2390億美元。這項驚人的數字令許多偏保守立場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裹足不前,堅持在未協調出可行的經費來源前,不應讓健保改革法案匆促過關。
1993年柯林頓總統任內的健改法案胎死腹中,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柯林頓拒絕與國會妥協。在隨後於1994年舉行的期中選舉,民主黨就因健改跳票而遭到選民懲罰,由共和黨奪回睽違40年之久的眾議院控制權。如今歐巴馬的聲望已經開始下滑,卻又信誓旦旦要在今年內完成健保改革立法,他是否會拒絕妥協而功敗垂成?或是以妥協換取法案通過?而妥協下的產物又能否為美國選民所接受?將是對其政治手腕的嚴厲考驗。
楊志良:調整案若不完美 盼共推二代健保【中央社 2010.01.30
外界批評健保調整案「真正有錢人調不到,窮人也降不了」。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說,即使方案不盡完美,若能比現在好,就該去做,他期盼民間團體共同推動二代健保修法。
衛生署宣布健保今年一定調整,目的讓有錢的人多繳保費,窮人少繳。不過,民間團體認為,衛生署方案以薪資所得計算,仍會發生調不到真正的有錢人,但低所得者調降的部分,卻可能降到有錢人,方案中的排富條款,也不見得有用。
楊志良受訪表示,現在是抓大方向,細節部分會再調整,以現行投保薪資作為費基計算保費,雖然不是那麼理想,像是高所得部分,地下經濟或包租公包租婆目前無法納入計算,但若這個方案比現行的更好,或是能夠照顧到少數弱勢,就應該去做,難道要讓健保倒?
楊志良表示,要等到完美才調整,要等到什麼時候?他重申健保調整依法行政,也希望民間團體聯合起來推動二代健保修法。
王金平:有能力者多繳健保費 等於做善事【中央社 2010.01.30
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表示,兼顧國家財政與健保正常運作,「開源」調整健保費勢在必行,但不能增加中低收入者負擔;有能力的人多繳點保費,「這也是做善事」。
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說,健保費調整案將在春節前報行政院,半數人保費不增或減。另外,以投保金額分級表草案最高所得級距新台幣21.2萬元、5.5%費率試算,1戶4口1年需多繳近3萬元。
王金平中午在立法院受訪時說,衛生署有意調整健保費,但應讓有能力繳保費的人,多繳一些,不能增加中低收入民眾保費負擔,若是朝這個方向,那健保費調整「基本上可以接受」。
王金平認為,有錢人平常都會做善事,健保是一種互助概念,多繳一些健保費,「這也是做善事」;健保虧損不能影響國家財政,在「節流」效果只有一定限度情況下,勢必得「開源」讓健保可以繼續運作。
督保盟:強漲健保費 將提訴願與釋憲【中央社 2010.01.30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孫友聯今天表示,衛生署這次調漲健保費的政策,不合法、不合理、也不合乎正義,如果要強行實施,督保盟將提起行政訴願與大法官釋憲。
衛生署今年將調整健保費率,規劃將各保險對象按經濟能力分成4區塊,各適用不同健保費率,初估將有半數民眾健保費不增或減。
督保盟召開記者會,孫友聯表示,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人民的權利義務須以法律定之,但是全民健保法在投保費率部分,只規定「齊一費率」精神,衛生署擬以差別費率調整健保費並不合法。
孫友聯指出,健保改革中最重要的二代健保迄今無法修法完成,衛生署改採只調整保費,卻欠缺行政與品質改革的便宜措施,「先調保費、再談改革」並不合理。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衛生署以投保薪資作為「差別費率」基礎調整健保費,是「假正義、真懲罰」。許多包租公、包租婆、演藝明星、股票大亨因為收入不是來自實際工作所得,這次健保費調整還可能不增反減,無法達到衛生署量能負擔、照顧弱勢的真正正義。
孫友聯表示,督保盟反對不合法、不合理、不合乎正義的調整健保費率政策,如果強行實施費率調整案,督保盟必定採行政訴願及大法官釋憲,為守法民眾討回公道。
孫友聯也呼籲總統馬英九,應該拿出「修地制法的意志和魄力」,要求行政院與立法院盡速審議並通過二代健保法的修法,才是健保永續經營之道。
另外,對於衛生署將調整健保費,健保抗漲聯盟上午帶領約10名民眾赴衛生署抗議,反對剝奪民眾1個便當錢,現場高喊「忠於民意、反對健保漲價」,並發起「急call金小刀反映民意」活動。
健保抗漲聯盟發起人、民進黨全國黨代表林世宗表示,現在每樣東西都漲價,小市民生活痛苦指數逐漸攀高,竟然還要漲健保費。
金溥聰:楊志良有正當性2010-01-30 中國時報 江慧真
立委補選在即,衛生署長楊志良卻宣布調漲健保費,國民黨內炮轟「根本是綠軍臥底」,民進黨則揶揄「嫌票太多」。國民黨祕書長金溥聰昨天挺身捍衛楊志良,他認為,政府推動政策有兩大關鍵,第一首推正當性,其次才是時機點,「我不會因此指責楊志良,說他講的時機點不對,畢竟正當性才是最重要的!」
金溥聰強調,楊志良已宣布,調漲健保費的大方向,是不漲弱勢族群。他認為,政策的好壞應該有兩個關鍵,一是政策推動的正當性,二是政策宣布的時機。
健保費調整沒時間表2010-02-02 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
健保費農曆春節前暫不調漲了!衛生署長昨天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健保財務改善試算方案,吳揆認為仍不周延,要求衛生署研議更周延配套措施後再報院審議,健保費調整沒有時間表,他指示至少一半以上人口不漲健保費。
他並說,其中最弱勢1/4人口應考量酌減負擔,由高所得者多負擔,這是未來健保財務規劃應把握原則。
昨天一大早楊志良率領健保局長鄭守夏赴行政院,向吳揆報告健保財務改善方案。衛生署指出,健保責任準備金已見底,目前短絀近600億元,至今年底仍有財務缺口427億元,若再加上北、高兩市積欠健保費用,健保局和銀行融資周轉金等,去年底一度達1,300億元。
據悉,若要多準備一個月支出的安全準備金約400億元,健保費率須由目前4.55%調升至5.6%,調幅逾20%;若顧及景氣復甦力道,只維持當年度財務平衡,費率由現行4.55%調升至5.14%,調幅為13%。
據了解,衛生署的健保調整試算方案是採單一費率及不同費率計算,且搭配投保薪資及薪資所得的換算。不過,有人認為健保法僅授權單一費率調整改善健保財務,並未授權不同費率計算,一旦採不同費率,是否違憲及違法,法規單位正研議中。
吳揆說,衛生署所提的是健保「調整」方案非「調漲」方案,有些甚至要調低。他說,健保局已盡一切可能完成開源節流工作,例如藥價黑洞改善;但人民愈來愈長壽,健保財務不斷擴大。他指示不論是2代健保或是1.5代修法,採家戶總所得計算費率基礎更寬廣、更符合公平性,應儘速積極推動修法。
若因修法緩不濟急,而要先調整健保費率,吳揆說,至少要做到一半以上投保人不會因健保調整而增加支出,當前景氣尚未完全復甦,高所得者應多負擔一些,政院也會協助支應公共衛生必要費用,不會完全由薪資所得者來負擔,對長壽者的照顧,政府也應酌於分擔。
府院黨共識 健保費調整時間再研議【中央社 2010.02.01
健保費調整問題備受關注,府院黨5人小組會議今天定調,健保費調整時間還要再研議。黨政人士認為,春節前健保費不可能調整。
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局長鄭守夏上午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健保財務改善方案。吳敦義要求深入研議健保費率調整,無時間表,同時推動修法擴大健保費基,符合民意與公平性。
府院黨5人小組會議中午討論相關問題,認為健保費調整的時間還要再研議。黨政人士認為,春節前不可能調整。
此外,吳敦義也在會中表示,他上午聽取楊志良報告時,要求「不成熟的政策不要亂講」,健保費調整案在未成熟之前,不應對外公布。
新聞幕後-吳要求楊:未成熟政策勿亂講2010-02-02 中國時報 林如昕
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新春記者會上宣布健保費「今年一定調」,引來國民黨立委群情激憤,以為美牛風暴又要重演,關切電話不斷打到行政院,最後閣揆吳敦義出面表態,重申「健保費調整沒有時間表。據了解,吳敦義昨天上午聽取楊志良報告時當場要求,「不成熟的政策不要亂講。」
去年縣市長選舉前一周,傳出楊志良向馬英九總統強烈建議調漲健保費,雖然楊志良出面澄清沒有時間表,在地方拚選舉的國民黨立委全部傻眼。這回同樣是逼近選舉時刻(二月廿七日立委補選),藍委氣得大罵「太白目了」。
國民黨立委侯彩鳳說,還好衛生署緊急踩煞車,「不然我真的會被氣死!」不能光因為健保費虧錢就要調漲,她建議,軍購省下一千億可以拿來解決健保財務危機,買武器為了保國,「其實強身就可以保國啦!」
據了解,楊志良接任衛生署長以來,清楚表態要調整健保費,極力說服馬英九總統之後,行政院長吳敦義卻反對,最後討論出「階梯式費率」的概念,吳敦義態度趨緩,在顧及健保永續經營下,接受調整方向。
幾乎定案的政策卻在上周大轉彎,楊志良對「年內漲健保費」勢在必行。昨天中午立委向衛生署要試算資料要不到,原因是「還沒算出來」,立委只好直接找吳敦義,得到的答案是「院長已經罵過楊志良,以後不能亂講。」沒過多久,行政院就發布新聞稿,重申是否調整尚未定案。
儘管官員都對外宣稱調整保費沒有時間表,不過健保局高層曾對外表示,調整保費的公告時間最快二月底、再來就是三月底,去年底和今年初幾次消息曝光,其實是「讓社會慢慢接受調漲的決定」。
至於吳敦義要求衛生署積極推動一.五代或二代健保修法,國民黨立委普遍看好,羅淑蕾認為,目前把健保費都交給受薪階級負擔並不合理,未來改為家戶所得計算,擴大計算基礎,較能符合公平正義;呂學樟強調,支持行政部門推動修法,若衛生署用行政命令調漲保費,未來送來立法院查照,立委可依法付委審查,「到時候被否決,不是更難看。」
楊志良能說服民眾(楨:?)說服不了政客2010-02-03 中時
楊志良接衛生署長時,話講的很白:「如果不能調漲健保費,我就不當署長。」
從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前,一直喊到新春記者會,楊志良始終不改其志,苦口婆心地向國人勸說:「健保費不調漲,健保一定垮,大家只要少吃個便當,就可以救健保。」
照理說,漲價、加稅,都是討人厭的事,但楊志良的人氣卻一路往上爬。而且,民調顯示,國民也接受他所提的調漲案。顯然台灣人並不「理盲又濫情」。
不過,楊志良成功說服了國民,可惜卻沒勸動政客。最近幾次選舉,藍營慘敗,大家都清楚是馬政府不得人心,但藍營政客硬是把楊志良抓來當代罪羔羊。然後,吳揆一句「健保費調整沒有時間表」,並要求楊「不成熟的政策不要亂講」,健保費調漲又別想了。
吳揆要楊志良改推二代或一點五代健保。這應算「吃豆腐」,因為不管一點五代或二代健保,人民所增加的負擔都遠超過楊志良的調漲案。「少吃一個便當」都做不到,更別說叫人民捐出一隻烤鴨了。
政務官為政策負責;合則留,不合則去。楊志良既是為調漲健保費而接衛生署長,一路喊漲而無法漲,這官當的既沒意義也沒尊嚴,還不如辭官明志,保些骨氣,留住人氣!
楊志良又挨罵【聯合晚報╱社論 2010.02.02
衛生署長楊志良又挨罵了!昨天他向吳敦義院長報告健保費率調漲方案,結果不但被退件,還被吳揆當面提醒「要對當前經濟情況有了解」。對已經數度向公眾表示「健保費非漲不可」的楊署長來說,挨罵的難堪也都罷了,接下來怎麼拿出令院長滿意的新方案,才是真正難題。
楊署長上任未久,從馬總統到吳院長都點名講過他,為美牛進口挨罵,為新流感疫苗挨罵,為健保費調漲挨罵。奇怪的是,楊署長越罵越紅,在內閣閣員中的民意支持度名列前茅。楊署長承接的都是燙手山芋,的確不易端出討好方案,但施政高層對他不滿,民意反而挺他,其間落差還真令人玩味!
就以這次的健保費調漲而言,憑良心說,老百姓誰會高興漲價?行政院以不要引發民怨為由,對健保費調漲踩煞車,看似順應民意。但另方面,健保的財務黑洞已高達六百億元,健保局長形容為「岌岌可危」,並說等出事再來處理就太不負責。換言之,健保局的漲價案乃不得不為,行政院不過是把問題延後處理。更何況據新聞分析,這次的緊急叫停與二月底的立委補選有關,藍營擔心已經不妙的選情雪上加霜,只好暫緩漲價以止血。說到底,行政院所謂苦民所苦,結果仍只是選舉考量。
可以這樣說:這個政府,已經正式轉型為選舉政府了,施政不問道理,只求討好選票。民進黨曾被指為「不會執政只會選舉」,例如在國際油價暴漲期間,硬是為選票故而強行凍漲政策,把中油虧損丟給國庫;也逼得馬政府接任後,不得不立刻補漲。當年剛上任的馬政府還有點「堅持做對的事」的傻勁,現在是學乖了吧?懂得妥協了嗎?問題能拖就拖,只減稅不加稅,健保調漲案也是能擋就擋。問題是,健保的財務危機能拖多久?真到破產那天的火山爆發要怎麼辦?一切向選舉看齊的執政黨,難道兩手一攤,到時候再說?
楊志良被罵不足為惜,可嘆的是馬政府終於也走向「選舉轉型」之路。這條路保證於選舉無往不利嗎?只怕民意並不那麼糊塗! (楨:怎做都批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
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
專業累了!
在台灣濫情理盲的媒體政客操弄下,專業實在溝通不了民粹,故我辭職。
衛生署長楊志良2010.01.01
(楨2010.01.02:但民主與民粹常傻傻分不清啊!那怎辦?馬能否找回擅長化解美牛民粹的葉金川來救火呢?
2010.01.04台灣專業的雙重失落:李陳黑綠金政權執政時以意識形態作賤專業,下台後又踐踏專業,而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則與之共犯!
2010.01.10:由藍民拒投可知台灣難脫強人政治和民粹,故不論為藍的政權保衛戰或唯恐綠粹回朝,在扁案/美牛/新流感.....等專業與民粹的衝突上,馬只能逼自己和五院的專業官僚做出合乎民粹之舉,這也是綠粹與藍粹兩害取其輕之不得已。
2010.02.28:真小人的綠民只要有獨吸,DPP再怎爛也挺;偽君子的藍民假清高,KMT再怎改革也不投票,莫非要見DPP再執政才流淚?
2010.03.09:太好笑了,明明是,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逼馬吳依民粹施政,反批馬吳搞民粹!
2010.03.12:本要仿<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也叫王清峰辭職,王倒有智慧地先走了。在陽儒陰法的儒教文化圈如中日韓,當代三大無解法律議題:死刑/安樂死/墮胎,又以死刑最難解,最終似只能靠民粹和以拖待變來解決。旣然是意識形態議題,何不在死刑方式上加條「關且無償做工到死」,以滿足正反雙方的心理需求!)
楊志良:去留都被罵 我就皮厚點【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3.18
「每個人都有一個擔子,我本來放下了,現在又要挑起。」數度請辭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發表聲明繼續留任。他說:「留下來會被罵,走了也會被罵,反正就是會被罵,皮厚一點就好了」。
從辭職聲明、「頻繁選舉、禍國殃民」聲明,昨天楊志良三度發表聲明,表示「這個擔子,一邊是岌岌不保的全民健保,一邊是低收入民眾的保費負擔,這個擔心太沈重,超過衛生署與我個人負荷」但這段期間,他看到了希望,政府團隊跨部會合作,一起挑起這個擔子。
聲明稿最後,他說「希望能為台灣留下一個健康而永續的全民健保,讓老幼貧病得以無憂。」
從上周一堅決辭職到願意留任,其間轉折關鍵,楊志良說,健保費率平衡,起碼不會增加新的虧空,總統和行政院長對他說要有使命感。楊志良說:「說健保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這樣太矯情,但我不會忽略健保,因為它是健康照護很重要的基礎」。
「這樣走了,人家會說我太不負責任,我曉得很多人希望我走,現在不走了,人家也要罵。」楊志良說,他反正會被罵,皮厚一點就好了,再忍耐立法院一個會期,要不然怎麼辦,總不能要他消失。
對於最後定案的健保費率調整方案,楊志良究竟滿不滿意?他說:「它當然不是一百分,如果是一百分,就不需要二代健保法了」,但此案合法,也達到照顧弱勢目的。
健保局長鄭守夏是否也留任,鄭守夏一句話「我當然願意留下來一起打拚」,讓坐在一旁的楊志良又紅了眼眶,要求媒體不要再問去留問題。
儘管楊志良決定留任,卻也說,若二代健保法沒過關,表示他能力不夠,應該找更有能力的人來處理,過的話,階段性任務就已經完成。楊志良自嘲:「我這老頭子能力不強,還常常被人說講錯話,事情也做得不怎麼樣,零零落落的」。
楊志良說,二代健保法修法工作能不能完成,只能期待但不能保證,「誰曉得這次(費率調整)結果是這樣,我以為還會拖下去」。
單一費率拍板 兩年推二代健保【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2010.03.18
健保調整方案昨(17)日拍板定案,費率由4.55%調高至5.17%,月投保金額4.2萬元以上民眾的保費將調漲,平均每人每月調漲89元至194元,約487萬人受影響,78%民眾不受影響,4月1日起實施。
馬英九總統裁示,先採行健保調整方案,弭平健保財務缺口,政府兩年內將提出二代健保方案。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二代健保以家戶所得計算費基,才符合社會公義,二代健保一旦完成立法,調整方案就完成階段性任務,立即退場。
馬總統昨日舉行健保費率調整會議,邀集副總統蕭萬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代表等人聽取衛生署長楊志良報告健保調整方案,歷經兩個多小時討論後,馬總統拍板採「單一費率、差別補助」方案。吳敦義隨後率楊志良、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在行政院新聞局召開記者會,公布健保調整方案。
楊志良指出,新費率採二年收支平衡費率,由現行4.55%調高至5.17%,調幅為13.6%。投保金額上限也由13.17萬元提高到18.2萬元。每年將增加522億餘元保費收入,其中雇主增加負擔193億元,民眾自付81億元,政府負擔247億元。這個方案約有78%的人「一毛錢不動」,9%的人保費由政府補助20%,13%的人新增保費全額自付。
由於採「單一費率、差別補助」,投保金額5.3萬元以上的民眾需全額自付新增差額;月投保金額4.2萬至5萬600元者,政府補助20%;月投保金額4萬100元以下者,政府全額補助。
不過,月所得超過13.17萬元的民眾,保費調漲金額較高。以上限的18.2萬元計算,保費將增加達千元,需全額負擔;無政府負擔保費的雇主、律師及會計師等專門人員自行執業者,保費增加幅度更大,最高可達3,000餘元。
全民健保保費計算,由雇主、民眾、政府三方依照6:3:1分攤保費費用。其中,政府及雇主除負擔受僱者的部分保費,還必須部分負擔被保險人眷屬的保費。
若依實際眷屬人數計費,多眷口的員工,雇主須負擔較高額保費,因此健保是以「平均眷口數」計費,將健保一、二、三類眷屬總人數除以被保險人總人數。以政府公告的平均眷口數為0.7為例,每個員工雇主必須多負擔0.7口的眷屬部分保費,也就是要付1.7口的部分保費。
衛生署估計,這次被漲到健保費的高薪上班族,自行負擔的保費年增約66億元,雇主則多付總計132億元,目前暫時未計劃調整平均眷口數,將再視情況是否調整。
馬總統:得罪人 丟選票 也要改革【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3.18
馬英九總統昨天聽取衛生署健保報告後,當場裁示兩年內推動二代健保,下午以黨主席身分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時,更語帶激昂地說:「即使得罪人、丟掉選票,對台灣長期有利的事,一定要做!」
馬總統近來密集舉行總統府高層會議,昨天端出健保調整方案,今天一早七時,馬總統將邀集行政、立法、考試三院院長,協商銓敘部提出的考績法修正草案;據悉,儘管公務人員考績丙等不得低於三%的條款招致部分公務人員強烈反彈,衝擊國民黨鐵票,但馬總統的底線仍是堅持改革。
健保邏輯
人的健康慾望無限
醫技愈進步醫費愈貴
公營績效正常下不如私營,反之則特例
故
台灣健保不論如何開源節流,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俗夠大碗。
台灣健保的績效要依國際專業評比:官優(如行政費比)民劣(如醫療浪費)。
最好末代健保(官商所負担錢還給保戶私營,看不起病者才由公費負担),至於1.5/2代健保只能苟活。
另詳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 末代健保 白色巨塔的謊言 《誰將生存?》
考績邏輯
公務員制度屬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是理性的依法行政/保障
但官僚制度會異化成官僚心態/鐵飯碗
故
公營績效正常下不如私營,反之則特例(如威權之星港)
在應付考績下,愈多考績反而愈無效率(如極權之蘇聯)
台式民主下的「辦公室更不道德」
台灣公務員不論如何考績,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高績效,和貪腐一樣,頂多比上(如星港)不足比下(如馬菲)有餘。
台灣公務最好盡可能私營化。
另詳參本館: 鐵飯碗 《辦公室不道德講座》 別侮辱民眾智商 《黑金》 《中國廉政史》 《行政腐敗》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近代普魯士官僚制度研究》
民粹邏輯
凡民都有性質及程度不一之民粹
民粹間彼此會相生相剋
故玩弄者民粹也會被民粹所玩
〔如玩蛇者常亡於蛇
扁腫桶(總統)用台獨玩權弄錢,終遭司法民粹所玩,並殃及馬槽(朝)
林(火旺)偽哲88水災時以道德民粹逼劉內閣下台,如今面對死刑議題也因民粹而無法理性討論
……………
真是
粹人者人恆碎之
自作孳不可活
自作自受,現世報
……………〕
另詳參本館:馬政治迫害 民粹亡台 楊志良辭職信 88水災 (二)
美國富人繳稅 3200萬弱勢納健保2010/03/22 聯合晚報
美國眾院通過健保改革法案後,直接受惠的最大的贏家是目前美國國內「無保」或「健保不足」的人,這些人生病本來只能自己掏錢付醫療費。這項法案等於是歐巴馬再把這一群社會弱勢者直接納入社會福利網,用納稅人的錢,尤其是富人繳稅的錢來替無健保者支付保費。 紐約時報報導,「消費者聯盟」政策分析專家梵剛表示,這是美國社會福利45年來,再邁出一大步,對需要健保的美國民眾而言,隨時可以得到一定品質的健保,心靈平安許多。目前3200萬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將從此解決看病困難的問題,全美的醫保覆蓋率從85%提升到95%,接近全民醫保。
法案也要求,所有美國公民必須投保,否則將面臨每年至少695美元的罰款,用人機構也須為員工投保,否則將會按每名員工2000美元,施以罰款。這個法案如果在2014年生效後,富人購買健保「富豪保單」時要多繳稅,在爭辯後的結果是延期執行開徵,由2013年延到2018年,但提高起徵點:家庭年保費2萬7500美元或者個人年保費1萬200美元以上。
在法案2014年生效後,許多條款將陸續啟動付諸實施,例如數以百萬計的低收入居民將列入醫療補助項目資助對象。那些數以百萬計,無法從雇主獲得健保的人,聯邦與各州將提供購買保險可以抵稅的補助。對健保業也加諸多項限制,包括不得拒絕帶病投保的人,也不能藉故收取高額保費。健改案還規定,子女可以享用父母的醫保服務至26歲。這些都是對大多數的百姓產生心靈安慰的健保措施。
健改過關/學者:全民總統 希望破滅【聯合報╱記者郭乃日2010.03.23
美國眾議院通過健保改革法案,國內美國研究學者表示,這次健保改革法案能驚險過關的關鍵,是歐巴馬努力爭取到同黨議員的支持,但這也確定歐巴馬建立跨黨派政治和當全民總統的希望破滅。
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指出,健保改革可說是繼三○年代羅斯福的「新政」、六○年代詹森「大社會」以來,美國最重要的社福立法。但最特別的是,這麼重要的立法卻沒有獲得反對黨任何一票的支持,這種情形也是美國歷史首見。
嚴震生分析說,歐巴馬在上任前出版的「勇往直前」一書中,就希望能當一個全民總統和建立跨黨派政治,但這一年多來並未獲得共和黨善意的回應,因此也加強他落實推動健保改革政見的決心。現在健保改革法案在共和黨全面反對下通過,後座力勢必很強,共和黨將會就政府赤字、增稅提出質疑,這也是歐巴馬即將面對的挑戰。
淡江大學美洲所教授陳一新表示,歐巴馬同意發布行政命令,禁止動用聯邦經費支付墮胎費用,贏得部分反對健改的民主黨議員支持,顯示歐巴馬認為適當妥協是必須的。未來利益團體勢必反撲,因此在不違反大原則的前提下,未來健保版本仍會持續進行適度的妥協。
健改過關/蕭慶倫:醫療費漲 美必將再戰【聯合報╱記者張耀懋2010.03.23
美國健保改革案驚險闖關,曾在大選時,參與歐巴馬健保方案規畫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蕭慶倫預測,未來五至十年,美國必定再為健保醫療費用高漲而戰。
蕭慶倫也是台灣全民健保第一期規畫總召集人,並協助中國大陸推動健保方案。他說,美國人價值觀很自我,一直有高達四成民眾對參與社會改革、干預個人生活沒有太大興趣,甚至對此有共產主義復萌的疑慮,這也導致美國百年來健保案叩關屢屢鎩羽而歸。
蕭慶倫認為,美國這次只通過納保方案,醫療費用控制案並未配套完成通過,開辦後,大量原本無保險人口湧入健保體系,勢必讓健保醫療支出暴增,「台灣經驗」就可看到美國的未來。
不過,蕭慶倫說,美國學者與官員已警覺到此一問題嚴重,開始在各州試辦整合性醫療服務,期能在維護民眾健康之餘,也能撙節醫療費暴漲。蕭慶倫憂心地指出,反而是台灣,任令健保支出高漲,卻幾束手無策,未來難題可能比美國還難以收拾。
他以慢性病為例,先進國家都已體認包括高血壓、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國家健保支出最大挑戰,過去以急性病設計的醫療體系均需大幅改革。因此,包括德國、美國,都嘗試從預防到保健,一體整合診所與醫院服務,「讓疾病不發生」,或「發生不惡化」。
但台灣的慢性病患看病、拿藥、追蹤卻分散在不相干的診所與醫院,不僅容易造成醫療浪費,掌控病情效果更差。尤其台灣健保體制中幾無預防保健支付誘因,讓醫療機構習於等盼「生病的人」上門,而不是守護「被保險人的健康」。
他擔心,這次台灣健保順利調漲,財務壓力少了,人們對醫療體系改革期盼與壓力跟著降低,反而為台灣埋下另個定時炸彈。
健改侵權?美36州發動司法大戰2010-03-24 中國時報 閻紀宇
美國總統歐巴馬廿三日簽署經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的《病患保護與平價醫療法》,不過這項規模龐大、影響深遠且耗費巨資的健保改革工程,即將引發各州與聯邦的司法大戰,目前至少有卅六個州將透過修法、興訟、公投等方式,抗拒這項美國社會安全體系數十年來最大的變革。
這些州質疑健改侵犯州的地方自治權,大幅增加州的財政負擔;而且它強制規定個人應購買醫療保險、要求五十人以上的企業為員工投保,都有違背美國聯邦憲法之嫌。這場官司可望一路打到聯邦最高法院。
據美國各州立法機構全國大會(NCSL)統計,十一個州的州檢察長將以健保改革侵犯州權為由,對聯邦政府提出集體訴訟。維吉尼亞州的州檢察長則將單獨興訟,力抗強制投保規定。這十二位檢察長清一色都是在野黨共和黨人。
維吉尼亞州與愛達荷州的州議會更先聲奪人,分別搶在本月四日與十二日通過州法修正案,明令政府不得強制人民投保。
目前至少還有十一個州的州議會準備表決類似法案,未來都有可能與聯邦政府打憲法官司。
此外,至少有廿九個州可能以修改州憲法來抗拒健保改革,不過這種作法門檻較高,除了須經州議會表決通過(泰半都需五分之三或四分之三絕對多數),還得在今年十一月「期中選舉」或後年總統選舉時,附帶舉行公民投票。
今年國會期中選舉將改選眾議院全院與參議院三分之一席次,共和黨將全力奪回兩院多數黨地位。該黨上屆總統選舉候選人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麥肯(今年將競選連任)表示,他們的選戰主軸無他,就是修法廢除健保改革。
歐巴馬與民主黨當然不會坐視共和黨的反撲,已經發動大規模宣傳攻勢,歐巴馬將在廿五日前往愛荷華州,親自向選民說明健改帶來的福祉。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CBS)新聞台的最新民調,目前只有二九%民眾對健保改革抱持正面觀感,持負面觀感者多達三四%,歐巴馬與民主黨顯然還須加把勁。
美健保法案生效 共和黨矢言翻案2010-03-24 中央社
爭議不斷的美國健保改革法案今天終於在歐巴馬總統簽署後正式生效。不過共和黨宣稱,戰鬥尚未結束,民主黨將為違背民意付出代價,年底國會期中選舉就可見真章。
參議院共和黨全國競選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Senatorial Committee)主席康明(JohnComyn)今天表示,美國民主的偉大,在於人民永遠都是說最後1句話的人。民主黨在這次健保改革法案表決中,偏離了主流民意,他們將在今年11月國會期中選舉付出代價。
康明說,目前參眾兩院都由民主黨把持多數的局面,可望於11月出現改變,而健保法案的魯莽闖關,正是改變的動力。
康明承認,共和黨要在年底選舉中,扭轉在參院的劣勢,有實際的困難。因為目前民主黨在參院100席中,擁有57席,另有2席獨立議員配合黨團運作。但期中選舉只改選1/3席次,而今年改選的議員中,只有17位是民主黨籍,共和黨必須拉下其中10位議員,才能贏得51席的多數,困難度極高。
不過他對共和黨在眾院重掌多數,則相對較樂觀。
康明說,目前在眾院435席中,民主黨佔253席,共和黨178席,另4席懸缺。眾院將在年底期中選舉中全部改選,共和黨只要穩住現有的席次,然後再從民主黨奪回40席,就可超過半數。
他說,從這次眾院表決有34位民主黨議員倒戈,就可知道民心向背,因此投贊成票的民主黨議員,現在一定都膽戰心驚。所以要拉下40位民主黨議員,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康明說,一旦共和黨重掌眾院,就是人民授權提案廢除健保法的時候。
健保過關 歐巴馬聲望回升【聯合報╱編譯田思怡 2010.03.31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廿九日公布的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聲望顯然隨著健保改革法案獲國會通過而扶搖直上,現在有逾半數民眾認同他的施政,比一周前法案尚未過關時上升五個百分點。
歐巴馬在推動健保改革法案時展現的領導力和決心,使他的民調支持度止跌回升,肯定他在健改案表現的民眾也上升五個百分點。
民調發現,百分之五十一的美國民眾支持歐巴馬,不過也有百分之四十八不滿意。自認無黨派的民眾,有百分之四十七支持歐巴馬,較一周前上升六個百分點。共和黨選民只有百分之十二認同歐巴馬,與一周前相同。
CNN民調部門主任霍蘭德說:「歐巴馬贏回民主黨基本盤的支持,尤其是低收入的美國人和藍領家庭。歐巴馬支持率改變最多的,是年薪不到兩萬五千美元的民眾,這群人最可能從健保新法中受惠。」
霍蘭德說:「歐巴馬短期聲望上揚不見得能轉化為長期的支持。在假設性的二○一二年總統選舉中,歐巴馬與還未出現的共和黨候選人只能打個平手,與一周前幾乎沒有明顯改變。」
歐巴馬健改 將釀預算危機2010-03-30 工商時報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薩謬森(Robert J. Samuelson)周一撰文表示,萬一美國有一天發生預算危機,歐巴馬政府將難辭其咎,因為他們忽略了明顯的警告。這兩年來,歐巴馬和國會議員一直抨擊銀行家和信評機構短視淺見、自私自利,以致釀成這波金融危機。但是,歐巴馬及其陣營同樣短視及自以為是,儘管他們追求的是執政成績,而非金融利得。
3月15日,信評機構穆迪發表聲明,警告美國政府債務爆增恐將波及美國公債被調降評等。接著在6天後,眾議院就通過歐巴馬總統的健保改革法案,10年內的代價將高達9,000億美元,讓原已黯淡的預算前景更加惡化。
作者指出,預算危機是何等的政治、社會與經濟動盪。龐大的赤字與不斷上升的債務嚇跑了投資人,造成政府貸款利率揚升。利率揚升將會擴大預算赤字,讓投資人更加緊張。為了扭轉這種惡性循環,美國政府勢必需要大幅削減支出或者大幅增稅。削減支出與增稅將壓迫經濟,導致失業增加。前景不妙。
希臘正經歷這種危機。直到最近,大家都以為只有開發中國家才會發生真正的預算危機。那是以前的事了。大多數人口老化的富裕國家,包括美國,都面臨支出與稅收之間的龐大差距。國會不可能不知道這點。
在參院投票的2周前,國會預算處(CBO)公布包括健保計畫的預算赤字預測。自2011到2020年,預算赤字累計將達10兆美元。若再加上2009和2010年,總額將增高到12.7兆美元。2020年的預估年度預算赤字是1.25兆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5.6%。前提是美國經濟復甦,失業率降低到5%。支出幾乎比稅收多出將近30%。公共債務占GDP的比率將由2008年的40%,擴到2020年的90%,接近二戰後的高峰。
面對批評,歐巴馬陣營提出2項反駁。第一,CBO表示預算計畫將在10年內將赤字減少1,430億美元。第二,健保改革法案將控制健保支出。這種反駁根本是自圓其說,無法令人信服。
就算CBO的估計是正確的,削減1,430億美元赤字只占2009到2020年預估預算赤字12.7兆美元的1%。假如政府在10年內削減支出及增稅共計1兆美元左右,這些錢將用於填補既有的赤字,而非融資新的支出。
作者表示,歐巴馬的行為像是一個債台高築的家庭去享受昂貴的環遊世界旅行,因為他們說可以設法籌到旅費。這是任性莽撞的舉動。
況且,薩謬森認為,CBO的估計有誤,因為法案假設的許多前提都不切實際且充滿陷阱。控制健保支出的措施附設許多限制,幾乎必然失敗。
最後,薩謬森警告,歐巴馬正在醞釀未來的預算危機。信評機構穆迪強調2項警訊:債務增加,以及外界不再相信美國政府有能力因應。歐巴馬讓這2項警訊都實現了。這與金融危機存在驚人的相似之處。金融業與信評機構用一廂情願的想法將他們的私利合理化。歐巴馬也是一樣。
作者表示,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危機,或者究竟會不會發生危機,但歐巴馬已使發生預算危機的機率升高了。(蕭美惠整理)
美國不如台灣之處【聯合報╱黑白集 2010.03.23
以二一九票跨過二一二票的門檻,這是驚險的過關!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健保方案,歐巴馬政府雖說獲得「歷史性的勝利」,但面對接下來的執行責任,想必戰戰兢兢。
台灣在各種公共政策方面,常常發出「別人能,台灣能不能」的質疑,自我感覺不太良好。很難得的是,在健保這事上,台灣頗可誇口作為其他國家的「他山之石」。台灣民眾對美國的醫療服務未知其詳,但光是從退休僑民和小留學生老是要回台灣看牙、配眼鏡、做體檢這一類的事情上,應可知健保堪稱「台灣之光」。
唯其如此,當此健保議題在台灣內部也正沸沸揚揚的關頭,我們要更加珍惜這個「台灣之光」。健保給付的各種革新之道,專家學者早就講得口沫橫飛;為了費率調漲,署長賭上烏紗帽,也曾讓閣揆臉上無光;凡此,均可見健保仍大有除弊興利的空間。而最關鍵的是,如果民眾看病偏好「俗擱大碗」的作風存在一天,如果不肖醫師和診所鑽漏洞、詐保費的弊病存在一天,健保的沈疴就治不好。換言之,護健保「人人有責」。
台灣社會常慨嘆藍綠對立,什麼事都做不成,連健保這種專業題目都不時敗在政治手裡。但看美國這次的例子,喧鬧半世紀的健保政策,結果是以如此微小差距勉強過關,且多虧歐巴馬最後關頭對墮胎議題讓步,可見改革之不易。二一九票比二一二票,歐巴馬所餘的任期中,應不時拿這個比率來自我警惕。兩相對照,馬英九站在七百多萬選票的聲勢之時,尚且稱「臨深履薄」;但所臨之淵真正何其深,所履之冰何其薄,恐怕到今天才點滴在心頭吧!
全民健保的政治經濟學2010-03-26 中國時報 【陳美霞】
全民健保的開辦是台灣公共衛生史上一大成就,然而,自一九九五年實施以來,種種爭議不曾間斷。過去十五年間,為全民健保問題的紓解,台灣社會已經投入難以計量的時間、精力、與資源,筆者認為,應該是台灣社會更全面、更深刻反省這個問題的時刻了。
首先,全民健保是建立在台灣醫療產業之上的,而台灣的醫療產業是以極度商品化、市場化的邏輯運行的。醫療機構將資本投入醫療市場,主要目標是藉由醫療商品的提供以賺取利潤。依照一般資本運行的規律,醫療機構在強大競爭壓力下,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以五花八門的奇招,招攬病人、刺激創造醫療需求以賺取最大的利潤,進而不斷的積累、擴大資本。
而醫療商品與其他(如鞋子或電腦)商品不同的是:因與自己健康生死相關,對醫療的需求必然比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更迫切,且需求永遠無法滿足。如此條件,為醫療資本提供一個絕佳的、可以無窮擴大的市場需求,造就了台灣醫療產業的高利潤率,進而吸引了大量的醫療資本不斷的湧入。結果,過去數十年中,台灣的醫療產業不斷的、快速的擴張。例如從一九八○年到二○○八年,總病床數從近四萬,增加到十五萬多;台灣醫療保健總支出也隨著從五○七億,暴增到七八八五億元!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台灣家庭所得用在支付家庭成員的醫療保健費用的比例也就從四.二%飆升到一四.六%。
全民健保的經費主要來源是民眾(投保者)、雇主(投保單位)與政府所付的保費,因為是強制納保,每年保費總量十分可觀,逐年增加。健保局即以每年所收得的大量保費,為全民向台灣醫療產業購買民眾所需的醫療商品。這個巨額保費為極度商品化、市場化的醫療產業提供一個穩定的需求、保證了它的利潤,因此,台灣醫療資本必然趨之若鶩,湧向健保市場。
果然,在未實施健保之前,醫療院所平均每年的新投資額是一一○億元,健保實施之後,增加到每年的二二八億元;醫療產業對醫事人力及病床數的投入快速增加,而醫療產業從健保賺取的利潤也十分可觀。自然,健保給付醫療院所的支出也快速從一九九六年的二二八四億飆升到二○○八年的四二二一億。這個現象的後果是:健保保費總收入的增加根本無法趕上健保支出增加的速度!因此,全民健保開辦之後的第四年年,健保局就開始入不敷出──這就是台灣社會所謂的「健保虧損」。全民健保的主要爭議就從此而來。
健保局解決「健保虧損」的策略主要從兩大方向:增加保費收入及抑制醫療院所健保支出。前者主要以調高費率及投保級距,以及增高民眾部分負擔來增加保費收入。這還不夠,政府甚至將本來應該投入到預防性公共衛生或照顧弱勢群體的菸品健康福利捐,絕大部分挹注到填補健保虧損。然而,這些增加保費收入的方法,顯然拯救不了健保財務收支無法平衡的危機。
紓解「健保虧損」的另外一個面向是,以論病例計酬制度、總額預算支付制度、醫院合理門診量制度、申報醫療費用審核的加強等等策略來抑制健保局必須給付醫療院所的健保支出。然而,充分瞭解資本運作的邏輯後,我們應該理解,商品化、市場化的醫療資本必然會用種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來應付,因此,這些抑制醫療產業的策略或許短期有效,長期是會被資本積累擴張的自然趨勢所掩覆的。台灣社會目前面臨的健保財務危機,即是明證。
從以上的各種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全民健保的未來:醫療產業仍不斷擴張,醫療資本仍不斷積累,健保局的健保支出持續增長,保費由誰來負擔的爭議也會不斷發生。除非台灣社會對醫療產業商品化、市場化的本質做根本性的改革,否則,台灣社會必然會周而復始的爭論這個問題。
(作者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健保不倒 需要你我積極奉獻付出2010-04-01 中時社論(楨:霉體銘手難得變媒體名手
全民健保費率開始調漲,二代健保也會在本會期送立法院審議,屆時難免對費率細節還有一番拉鋸。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用的健保,如何讓健保可長可久,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也需要你我更積極的付出。
說到要多繳錢,大部分人都萬分不情願,尤其在這個景氣低迷能省則省的時候。但有兩個觀念必須先釐清,首先就是:像健保這樣的保障,是必須花錢購買的。開銷一直加,收費不敢漲,虧損愈來愈大,預估年底將達四百九十億,再高明的企業也經營不下去,而健保的狀況就這樣明明白白擺在大家眼前,但許多人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認為不是自己的事,彷彿「不願面對的真相」。事實是,健保財務狀況持續惡化,不設法減輕虧損,徹底改善財務結構,遲早會倒。不要以為公共機制不會倒,在金融危機時連國家都可以破產,健保憑什麼能愈虧愈大卻永遠不倒?
這裡看得出一種依賴心態,眾人的事就是沒人管的事,很多人要享受好處,卻不願多掏一個便當的錢。其實買醫療保險的費用往往更高,給付也不如健保,大家卻肯乖乖掏錢。台灣的健保論費率、醫療品質、服務和效率,真的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受到許多國家豔羨,它絕對是台灣的驕傲。而要得到及維持這個驕傲,本來就必須付出代價。
第二個觀念是:全民健保是一種對風險的集體分擔,大家相互扶持助己助人,經濟能力強、健康狀況好的人,一起拉較脆弱的人一把,其中蘊含了對這個家園的一分責任心。
回顧健保開辦至今,健保真的幫助了非常多的人。以前兒童只有少得可憐的學生平安保險,如果家境不好,孩子的醫藥費可以壓垮一個家庭。尤其早產兒要放在加護病房的保溫箱,一天一天算錢,豈是一般家庭負擔得起?有些孩子就因此被放棄了。還有洗腎病人,過去沒有健保給付時,也曾讓多少家庭陷入困頓深淵。日前有位婦女因為罕見的後天血友症,得到健保給付一千多萬,等於是健保救了這條命。
社會保險制度是一種集體風險分擔,因為人有旦夕禍福,未必能憑個人之力面對健康風險,因此集眾人之力打造一個安全網,所以為這個體制付出的人,不但幫助自己,也造福社會,這錢付得很有意義。健保拯救的生命難以計數,也一直照顧著台灣民眾,可以說是我們擁有的一個珍貴資產。對於如此照顧我們的健保,我們是不是也該給予回報,好好照顧它呢?
但是,不少人明明知道健保很好,是大家生活裡不可或缺的醫療照顧,一提到漲價卻又強烈抗拒,不認為健保的存續自己也有一份責任。六大工商團體甚至一起反對調高雇主負擔比率,殊不知比起美國,台灣雇主分擔的比率要低多了。雖然這些年來經濟不景氣,失業問題嚴重,薪資實質萎縮,還要漲健保實在很肉痛。但健保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資源才能有效運作的醫療保險機制,既要馬兒跑,又不肯餵馬兒草,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心態,會造成社會福利體系愈來愈沉重的負擔。類似的狀況還有一樁:私校教師當初勞保轉到公保,現在為了勞保月退較為優惠,又想轉回勞保。其實勞保也是虧損嚴重,即使明年就要調漲費率,潛藏負債仍然高達一.一兆台幣,估計只能再撐十七年就會破產,如今若是私校教師再加入,大概壽命還會再縮短兩年,這不但對投保勞保的民眾不公平,也對很可能也要增加負擔的納稅人不公平。
政府在選票壓力下,擔心民怨又起,對漲價總是能卡則卡、能減則減、能拖則拖。但如果現在不去正視及處理問題,無異於把愈來愈嚴重的財務黑洞丟給下一代。立委為了討好選民,往往也不肯同意漲費率。如果擁有執政權的人都不肯當壞人,只要問題不在自己任內引爆就好,這其實不是為民謀福利,而是不負責任的債留子孫。民眾如果明知健保再虧損下去岌岌可危,卻吝於為它付出,那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曾經激勵出美國民眾的愛國心,其實這不是高調,一個社會的良好運作,需要其成員積極的奉獻付出。我們希望有好的生活品質與醫療照顧,就必須願意承擔起維護它的責任。
多付健保費 還是等不到健保床【聯合報詹建富10.04.01(楨:盲住院的冥眾,強制轉診又會哇哇叫!)
健保費率今天調漲,民眾多掏錢的同時,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質疑,醫療品質原地踏步,「等病床是病人最痛苦的夢魘」,連醫院龍頭台大醫院健保床比率都不及格,不少私立醫院也僅在及格邊緣。
健保費率今天從百分之四點五五調漲為百分之五點一七,月投保金額四萬零一百元以上者,都將增加保費負擔,預計從五月薪資扣除。
健保局規定,公立醫學中心健保床比率應佔急性總病床數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私立醫院是百分之五十,但督保盟發現,許多醫院健保床不足,估計全台各大醫院每年向病人收取病床差額的獲利,至少百億元。
督保盟統計,台大醫院健保病床比率,占該院急性病床總床數百分之五十九點六,表示平均每十位住院病人,就有四人需另付病房差額,不符健保局要求,但從未被罰過。
其他醫學中心雖合乎現行規定,卻都是低空掠過。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連前衛生署長詹啟賢、侯勝茂任職的奇美、新光醫院,健保床只略高於百分之五十,其餘都是差額或自費病床。
督保盟發言人孫友聯指出,民眾投訴健保問題,十之八九與自費病床、自費用藥有關,是看病「痛苦指數最高的項目」。他說:「健保改革不應只有財務面,健保局能讓民眾不用再等床嗎?」
台大醫院表示,新建的兒童醫療大樓,健保床已達七成五,舊有病房若要大幅增加健保床,實在有困難,台大已進行增設健保床修繕及空間調整計畫,預計把部分二人房的隔間牆打掉,改成四人房,估計年底可增設五十張健保床,兩年內可望達到健保局規定。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指出,目前醫學中心確實一床難求,但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卻有病床過剩或空床的情形。為回應民眾需求,健保局將與醫界協商,適度調高醫院保險病床的比率。
喬病床 比關係 「健保局失職」【聯合報記者詹建富 2010.04.01
「沒有病床!」是許多急需住院的病患心中最急的事,若無背景或人脈協助「喬病床」,不少立委坦言,「每天最多的選民服務就是要病床」。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曾有一位社福界的朋友,長輩在急診住院卻沒床,焦慮地四處請託,最後找上某立委,隔天醫院回答說「有床了,但是需補健保差額的病房。」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說,去年他的父親送到中部某醫學中心急診,同樣「等嘸床」,拜託三位立委說項都沒用,最後她以私人關係請健保局高層打個電話,沒多久就挪出空床來。
滕西華說,許多醫院都預留公關病床是公開的秘密,甚至有中南部的病人請地方角頭出面「要病床」,醫院都要埋單。
不過台大醫院公關室員工也表示,近年關說病床的請託案,除了少數希望住健保床外,大多數是要求單人房或特等病房,就有家長擔心孩子住院會有院內感染,因此要求住單人房。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健保已開辦十五年,大型醫院一床難求的老問題依然存在,健保局任令所有的病人「自力救濟」來「喬病床」,嚴重失職。
醫改會建議,健保局應建置各醫院空床的線上查詢系統,要求各醫院在病人住院時馬上刷健保IC卡,並即時上傳,讓病床利用情形更透明,即可減輕民眾等不到健保床的怨氣。
另詳參本館:
勇敢ㄟ葉金川
歐巴馬 白色巨塔的謊言 《誰將生存?》百大良醫 尿毒新國病 醫政一家親 醫幫 疾病政治學 天下民主一般黑
阿楨
電價效應/掛號費漲價潮?六都716家醫療診所調漲 長輩生病不敢看醫生2024-03-27
醫界憂心醫療電價調漲14%,恐加劇「掛號費漲價潮」。本報記者調查統計,六都今年1至3月已有716家醫院、基層診所調漲掛號費,台北市掛號費最高要300元;掛號費調漲,也出現民眾不敢看病的怪現象,台中有7旬老翁因擔心掛號費調漲,感冒多日都不敢去看醫生。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指出,衛福部取消掛號費用上限,被各界解讀成民眾看不了病,他直呼醫療院所無法承受如此沉重擔子;相較各行各業漲聲響起,北市醫療院所近14年都未調整,去年部分院所才考量成本,開始自行漲價,光去年迄今就有348家調高掛號費,但北市逾8成仍凍漲。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說,掛號費爭議許久,長診所面臨租金、水電、醫師、護理師人力成本飆漲,例如科學中藥近年藥廠漲了2、3倍,健保總額卻不斷稀釋,診所長期下來往往撐不住;新北中醫診所掛號費多落在100至200元,漲幅不算多,畢竟也怕掛號費太高嚇跑病人。
相關新聞
說好的10年內不大漲電價?民調近六成不滿物、油、電價
今(2024)年春雨降雨不如預期全台水庫蓄水率約3到8成,水利署已將桃竹苗以及台中的水情燈號調整為綠燈,提醒節約用水。而蓄水率還有7成7的翡翠水庫則擔負起救水工作,每天支援原水舒緩石門水庫壓力,預計應可供至6月底。
聯合國:全球每天浪費逾10億人份食物 近8億人遭飢餓之苦
回應
蔡英文綠電騙騙騙
再不改變能源政策民進黨一定倒
延役核二、核三、重啟核四,恢復核能
阿楨
調查顯示醫生月工資1600元起步:8月,醫療反腐震動整個行業,醫生收入問題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2022年末全國執業醫師為440萬人,規培第一年還不具備執業證,月工資只有2000~3000多元,第二、三年,5000元~6000多元。到了住院醫生, 7000~10000多元。中國人口超過14億,求醫問藥的需求十分旺盛,2021年,全國總診療人次84.7億,同比增加7.3億(增長9.4%),全國入院人次24726萬,同比增加1713萬(增長7.4%)。中國每1萬人對應的醫生數量是23.9人,而美國是35.6人,日本是26.1人,法國33.2人,德國45.2人,英國31.7人。我國醫學院招生規模逐年遞增,但畢業後有相當比例的醫學生流失到其他崗位。“不能為醫院掙錢”,導致工資待遇低,人才留不住,設備引不進來。醫生工作量大,再加上無法獲得合理報酬,容易產生心理失衡問題,這也給追求“灰色收入”埋下伏筆。在財政投入減少以及公立醫院仍還需要“自負盈虧”下,也促使公立醫院均以患者的數量以及提供醫療服務的數量等作為獲取利益的直接手段,從而導致過度醫療、以藥養醫等不合理的醫療服務行為出現。
相關新聞
一個三甲醫院的李院長說:“這次醫療反腐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我們國家醫療系統全線崩潰。”
回應
紅包才是一些醫生服務的真是價格,如果打擊過度,醫生的收入會大幅下降,極有可能導致一些優秀的醫生離開醫療行業,或者轉向私立醫院和高端醫療機構,從而加劇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和醫患關係的緊張。更可能患者的就醫成本會上升,因為會通過提高藥品、檢查、手術等項目的價格來補償醫生的收入損失,或者通過增加各種不必要的項目來增加所有患者的就醫負擔。
就我所知醫生基本沒有主動索賄的,不收紅包也不妨礙他們盡職盡責,但紅包主要當做是建立一種密切、信任關係的紐帶,是對醫生工作的肯定和感謝。如果反腐反到公立醫院失去吸引力,極有可能造成優秀醫生的流失,比如去往私立醫院、高端醫療機構,讓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加劇,普通人將無望幾十塊錢看到專家號
實質的問題不是優秀的醫生應該獲得高收入,而是如何讓優秀的醫生在陽光下理直氣壯的拿到高額的收入,同時,鍵盤俠們也要認識到,優秀的醫生應該也必須獲得高額的收入。
阿楨
醫保改革六大焦點:為何要減少個人帳戶劃入? 澎湃新聞
一場涉及3.5億職工參保人、上萬億醫保資金的“醫保史上最大改革”引起普遍關注和討論。2月15日晚,國家醫保局2023-02-15醫保改革的配套《關於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將更多的藥店納入門診統籌服務提供的範圍。
焦點一:職工醫保改革主要改什麼?為什麼要改?
2021年4月,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調整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結構後,增加的統籌基金主要用於門診共濟保障,提高參保人員門診待遇。在高血壓、糖尿病等群眾負擔較重的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的基礎上,支付從50%起步,並向老人傾斜5-10% “大共濟”,還家庭小共濟,配偶、父母、子女的醫藥費用,可由個帳支付。
焦點二:為什麼要減少個人帳戶劃入金額?合理嗎?
我國醫保制度存在結構性問題,至2021年,參加職工醫保35422萬人,年末結存36121.54億元,其中統籌基金17834億元、個人帳戶11575.43億元、居民醫保6712億元。參保人感覺到劃入個帳金額減少了,有不滿,這是正常現象,但個人看門診、藥店購藥可報銷的卻更多了。就算是目前身體好不怎麼看病,年齡越大,總還是要看病買藥的,所以,國家說要算大賬、算長遠賬。
焦點三:短期“吃虧”能否換來長遠實惠?
並非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時間明確感受到醫保改革後的利好,因為人們權益的置換並非同期實現,對部分人來說有滯後感。
焦點四:這場改革誰受益?
門診共濟保障改革的主要受益人是老年人。此次“邁步”最大的武漢醫保局也表示,從長期看,所有參保職工都增加了此前沒有的普通門診待遇,特別是患病群眾和老年人受益更多。
焦點五:門診統籌就醫購藥方便嗎?
在地方上,武漢市醫保局也在15日將第三批4065家定點零售藥店納入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服務試點。
焦點六:醫保基金資金夠用嗎?
武漢市醫保局也表示,醫保基金收支是平衡的,收支規模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基金保障能力穩健可持續。國家醫保局回應,2021年,全國醫保收入2.87萬億元,支出2.4萬億元,基金保障能力穩健可持續。2022年參保率95%以上,總收入26576.42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職工醫保收入18058.52億元,同比增長9.2%。
回應
這個問題很敏感,前幾天有人就談這個話題,沒有跟評。因為有些話說多了,給自己找麻煩。
阿楨
中國爆白髮運動 抗議消減醫保金|2023-02-16 公視
回應
原來清零之後立刻躺平就是為了消滅老年人口
原來是有人給錢的內外勾結的抗議封控/醫保社保的白紙/白髮革命的白癡革命。
這些老人還能鬧事,我媽辛苦大半輩子土裡刨食,一個月就拿200塊錢養老錢。無論是醫療還是養老,都是一代人養一代人。新加坡的淡馬錫模式我們學不來,沒有哪個國家的投資能養得起中國這麼多老年人口。我們理性的討論一下,現在除了削減開支,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農民繳農業稅,醫保都沒有呢,而且新農合每年還在漲錢,連鬧事的資格都沒有。老人生了病就只能忍著,沒人可憐也沒人為他們發聲。
現在農村早就不收稅/早就有醫保了好吧?騙別人可以,別把自己也給騙了?
2023醫保改革,之前每月醫保卡裡錢=公司或者政府的部分+個人繳納的部分。改革後,變成了統籌部分。以後去醫院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了,以前是只有住院才能用醫保卡報銷,總體看來有利有弊。
中國醫保個帳改革何去何從? 2023-02-10 黃麗玲
武漢爆發退休人員2023-02-08抗議醫保權益縮水(包括,每月個人帳戶的醫藥補貼由人民幣286元降至83元,而年度門診起付標準提高至500-700元未達者須自費支付,還設下3500-4000元的門診補助上限。) 官方稱個人帳戶劃入統籌基金,擴大醫療支付能力,對參保職工的長期保障其實不減反增。專家說,中國醫保一開始就走錯了個帳的路,現在應能導正醫保功能,中國醫改難免陣痛頻傳。
醫保專家蕭慶倫(曾為中臺港、南非、瑞典等地的衛生改革提供諮詢)說取消個帳的改革方向正確:個人帳戶是個不公平的一種保險,從薪水扣錢是我的,死時是我的遺產,這是跟新加坡學的。保險的原則應該是大家統籌,個帳彰顯貧富差距,並壓縮到可造福更多病人的醫療統籌基金。
中國從2009年推廣醫保,做到96%的覆蓋率,目前的改革方向是擴大保費統籌的範圍,從一開始35萬人的縣統籌起,現已做到城市等級的統籌,但已經遇到相當多的阻礙,因為富有的城鎮會抱怨財源被貧困的城鎮拖累到,未來若進一步要統籌到省份的層級,挑戰更大。
阿楨
史上最慘 勞動基金去年虧3529億 2023-02-02 聯合報
勞動基金去年全年收益出爐,慘賠三五二九億元,收益率為負百分之六點七一,創下二○一四年勞動基金運用局成立以來最大虧損。其中,攸關勞工退休金帳戶的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就虧掉二二八○點三億元,收益率為負百分之六點六七,平均每名勞工個人帳戶帳面上將縮水一點八六萬元。
至於其他勞動基金,像舊制勞退基金去年虧損七○八點七億元,收益率最差、達負百分之八點三;勞保基金虧損五八九億元,收益率負百分之七點四五。另勞金局代管的國保基金,也虧掉二八九點九億元,收益率負百分之六點三八。
相關新聞
慘!新制勞退2022年大虧2280億元,平均每勞工帳面虧損1.8萬元
回應
三大退休基金 去年虧4,297億
學者:勞保不改革 2032年破產 2022-11-07 經濟日報
為穩定勞保基金水位,政府明年撥補勞保450億元,創歷年新高;在野黨更喊出政府每年撥補勞保800億元;然而,根據政治大學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精算,即便政府每年撥補達千億元之多,若未搭配年金改革措施,勞保只是延後四年、仍將於2032年破產。
新聞標題不實,內文是說:如果從現在開始,政府每年對勞保撥補一千億元(有可能嗎?),才能在2032年才破產,而且是在勞保年金完全不改革的前提下。
阿楨
奪命糖漿釀甘比亞、印尼和烏茲別克的兒童逾300死 WHO籲下架 2023/01/25 中時
印度瑪麗安藥廠(Marion Biotech)、梅登藥廠(Maiden Pharmaceuticals)受汙染的咳嗽糖漿造成兒童死亡案件攀升,其中含有高濃度的二甘醇(DEG)和乙二醇(EG),這些汙染物是被用於工業溶劑和防凍劑的有毒化學物質,即使少量攝入也可能致命,絕不應存在於藥物當中。
相關新聞
疫情席捲中國印度新冠仿製藥受捧
上海一家檢測送檢印度輝瑞Paxlovid新冠仿製藥9成是假(回應:以後也不要報導什麼輝瑞Paxlovid的所謂神藥了!)
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治療新冠療效相當,單療程化濕敗毒顆粒價格280元為輝瑞1/10
世衛認可中醫藥治療新冠療效 連花清瘟防治獲得可靠依據
治療新冠肺炎有效! 台灣中藥複方清冠一號踏上歐美
回應
本人親歷,CT檢查是新冠病毒肺炎,住院兩周,都是中醫中藥,貼穴位,艾灸,貼耳穴,加上口服中藥湯劑,控制了病情,改善了睡眠與出汗等症狀,咳嗽氣喘的問題得以改善,等病情穩定了,核酸檢查兩次陰性後,可以安排出院了,讓出緊張的床位給需要治療的患者用。
印度仿製藥真的「藥美價廉」(楨:? ) 2022-04-12
說到印度,很多人印象中仍是髒亂的街市及薄弱的基礎設施,很少有人會想到,它現在不僅是「世界藥房」,也是目前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仿製藥業的飛速發展。
內容目錄
何為仿製藥?
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造就了印度仿製藥神話!
醫療旅遊的世界水準
印度仿製藥歷史悠久,產業鏈完善
產品質量把控過硬
印度仿製藥「拷貝不走樣」
印度的仿製藥真是物美價廉
印度政府:有權動用“緊急權力”封禁BBC涉及批評莫迪的紀錄片 2023-01-24
回應
說好的言論自由呢,這還是西方表彰的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嗎?
阿楨
台灣罕病女童竟赴陸求救?常吹健保的陸配跟覺青敢說嗎?2023-01-15寒國人
相關新聞
11歲童肌萎症求救總統"遭放棄"?! 赴陸求生母淚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俗稱漸凍症,台灣約400人,但該藥一針高達230多萬元,中國「砍價」僅15萬元
回應
寒國人,揭露真相的路確實很難行,但攔不住我會一直支持你!
我剛查了, 大陸之前剛進來是70萬,相當於350萬新臺幣,現在3.3萬是最近藥監局砍價的結果.
雖然中國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但醫院的醫生,教授,護士等,真是好過資本主義的體制(不是大病,去預約起碼要半個月或一個月),大陸醫院,如果大病住院,政府比7至8成,自己比2或3成。
仔細研究過大陸的醫保和臺灣的健保,從各種唯獨和角度,客觀的可量化評分。醫保差不多7.5分,健保8分。但大陸人對一個7.5分的東西,覺得稀疏平常是很天經地義的。臺灣人對8分的東西,當成臺灣之光,至上的寶貝。也就是說大陸政府真的就是只幹事實,說的少。臺灣政府很會包裝,做了5分事吹成10分,pua島上的民眾。
我是大陸人,我現在在德國留學,有時我也懷念中國醫療,但是德國除了牙醫其他基本都免費,要命的是除非掛急診,不然全都要預約,可能輪到你看病時病都好了。所以其實挺沒有安全感的,而且德國全民免費醫療的代價是工資的縮水,扣稅將近工資的40%,羊毛出在羊身上。總結就是絕對不可能有完美的政策,各個地區的醫保都不可能做到完美。
印度公立也是免費的,但有錢人還是去私立。
你是不是還忘了你一個月近100歐的保費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o1eUjZWEg
阿楨
印度藥企或致66名岡比亞兒童死亡,如此多黑歷史還能出口?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10-05警告印度梅登製藥的4款止咳糖漿可能與近期岡比亞66名兒童的腎臟衰竭死亡事件有關。印度新德里電視臺9日稱,這家藥企可謂是“劣跡斑斑”,不僅在國內多個邦質檢不合格,還曾在2011年因品質問題被越南“拉黑”。
1998年春,印度德里附近的某村鎮發現有36名6歲以下的兒童腎功能嚴重衰竭,經搶救後仍導致33名兒童死亡。調查與化驗結果表明,這些兒童服用的祛痰劑中含有17.5%的二甘醇,這是一種用於汽車發動機防凍液的劇毒溶劑,藥品生產商為多賺錢,以廉價的二甘醇來代替載色劑丙二醇。
回應
“靈魂砍價”我不是藥神
印度神藥便宜是付了高昂代價的,以為歐美跨國藥企提供臨床試驗基地為代價獲得仿製藥默許,便宜是付了高昂代價的,低種姓生命的代價。
阿楨
80名產婦詐保6738萬 禾馨5醫起訴 2022-08-12 聯合報
禾馨醫療集團營運長林思宏等五名醫師涉嫌不實診斷胎位不正或臍帶繞頸而須剖腹產,協助八十名產婦詐領醫療保險金共六七三八萬元,十九名保險業務員配合辦理,多達十七家保險公司受害。臺北地檢署昨依詐欺、偽造文罪嫌起訴醫師、員工、保險員、產婦共一一四人,請法官重判五名醫師。
檢方調查,不少產婦因怕痛等考量而自願剖腹產,但不屬醫療保險理賠範圍,五名醫師開立胎位不正或臍帶繞頸等不實診斷證明書,安排產婦「非自願」剖腹產,指示行政人員修改收據給產婦,由配合的保險員辦理理賠。
林等人甚至將子宮頸癌疫苗、醫美療程、卵磷脂保養品、中醫藥材、會診及新生兒相關照護等費用,灌入剖腹產的醫師手術費、麻醉、術後止痛費、PCEA硬脊膜外自控式止痛等,連替產婦做美容手術、產婦買的保健產品費用也用來灌水,讓產婦可持單據向保險公司申請全額保費。
禾馨因標榜提供從產檢、生產到坐月子「一條龍」高檔服務,吸引到許多名媛、藝人上門。部分保險員為招攬業績,教導產婦向不同保險公司購買實支實付型保單,依規上限可買三張,若剖腹產費用十五萬元,三張保單可申請四十五萬元理賠,有產婦遠從台東赴禾馨生產獲上百萬元理賠。
有保險公司發現,產婦被醫師判定胎位不正、臍帶繞頸須剖腹產的比例,遠高於健保統計資料,起疑向刑事局告發,後續清查共十七家保險公司受害。
針對檢察官在起訴書指出,目前法令規定每人可買三張以下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且副本可申請理賠,變相使剖腹產成為被保險人賺錢工具,有檢討必要。金管會保險局昨表示,過去有民眾反映只買一張額度不夠,政策上要同時考量民眾的投保權益,會審慎討論,必要時會再做檢討。
禾馨表示,絕無從中獲利,希望醫界正視剖腹理賠難題,對起訴感到遺憾,會全力配合司法,說明作為醫療單位難處。禾馨先前曾傳出特權打新冠肺炎疫苗爭議。據瞭解,醫師被查扣手機的對話記錄,抱怨臺北市政府的內容辛辣。
阿楨
印度仿製藥暢銷全球!為何西方蒙受巨損 也不制裁印度? 2022-07-3日
仿製藥不是假藥,當藥品專利保護期到期後,其他國家和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楨:?仿製藥非法!學名藥合法!)
印度每年生產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仿製藥,價值數百億美元,出口全球兩百多個國家,有著巨大的市場影響力。瑞士諾華公司曾因其治療慢粒白血病的首選藥物格列衛,處於專利保護期內被印度藥企大規模仿製而起訴印度政府。除了諾華,還有很多西方藥企因專利藥侵權起訴過印度,但結果不是敗訴就是訴訟被駁回。本視頻將從四大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政府的扶持;災難後的賠償;成為試藥基地;罰不責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fjwNLp2l0
醫保局“靈魂砍價”讓更多好藥以更低價格進醫保!背後究竟如何談判? 2022-05-06 08:51
國家醫療保障局在2018年成立後的4年多時間裡,每年都進行了一次談判。全國有500多個藥品品種,通過談判的方式進入了醫保目錄。醫保部門組織了相關專家,對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產品的價格、臨床應用價值等進行綜合評定,相當於出了一個“底牌”,然後談判的人員就與藥品生產企業,或者供應商進行談判。
“靈魂砍價”之後,醫保又揮起大刀 2022-06-16
在2019年那場著名的“靈魂砍價”中,阿斯利康的糖尿病藥物達格列淨,降價72%,該藥進醫保第一年就增長了200%以上,到第二年前三個季度的同比增幅接近300%,全年已超20億元,挺進了全國口服糖尿病用藥的前三。
協定到期需要續約的獨家品種,降價幅度將與醫保支付情況掛鉤。而且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以後銷售的金額越高,超出醫保基金預估金額越多,其降價的幅度就越高,即便不需要重新議價,也面臨最高25%的降價。“越是大品種,價格砍得會越狠。”
到2019年,進入醫保目錄的腫瘤靶向藥總數已經增加到了30種。其中,2018年納入醫保的奧希替尼,當年就1468.87%的放量——金額從186.56萬元增至2926.89萬元。
阿楨
可以推行“全民免費醫療”了 202-07-20
不少人一提免費醫療就說會導致“過度醫療”的浪費現象,國家承受不起,我來說說免費醫療在節約醫療資源方面的好處:
一、可減少大量輕症患者轉變為重症,降低國家總的醫療費用。
二、可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升全國總體的醫療水準。
三、可以直接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讓老百姓放心消費,從而拉動內需,啟動經濟。
四、可大減醫院和醫生壓力,緩解醫患關係。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了,已超大部分發展中國家。2018年中國衛生總費57998.3億元:政府支出16390.7億元(占28.3%);社會24944.7億元(占43.0%);個人16662.9億元(占28.7%)。可通過提高醫保7000億,再增加財政補貼10000億,不需個人支出,實現免費醫療了!
回應
看看全世界搞免費醫療的效果,那再提免費醫療的人,不是壞就是蠢!免費的才是最昂貴的,只有多方利益主體、責任主體以利益同向、責任分擔的原則去構建體系,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公地悲劇和過度醫療。
應該推行衣食住行全民免費,你每個月繳納3000-5000,即可免費衣食住行
阿楨
女人乳房不是國家的KPI:母嬰親善政策不該侷限於母乳哺餵 2022-04-14
2001年政府為了達到WHO提出「6個月前純母乳率50%」的指標,從中央衛生署(現為衛福部)到衛生所,教學醫院到產後護理中心,全體總動員發動母嬰親善政策。透過24小時母嬰同室、禁止網路販賣配方奶粉以及鋪天蓋地的文宣,傳達「母乳好處多」、「餵母乳好輕鬆」、「給寶寶最好的」,以致讓任何沒有知識背景、相關經驗的人都敢對媽媽指手畫腳,說上一句:「母乳不是對小孩比較好嗎?妳為何不餵母乳?」
也因此,原本是媽媽與寶寶之間親密的母嬰連結時光、依附關係構成的哺育,竟變成只講求「母乳哺餵比率」的數值,成為所有女性在產後最強大的壓力來源。而此時,產假比大多數國家少、沒有任何公費泌乳顧問資源的台灣,竟在20年來超英趕美,成為世界哺餵母乳的模範生。
事實上,每一個哺餵比率數成長的背後,都是無數媽媽的血淚。
其實,英國皇家助產學會早在2018年就宣布,要尊重女性不想或不能哺餵母乳,若媽媽在獲得充分資訊後,決定以配方奶餵養嬰兒,就不該被譴責。別讓女性在照護新生兒的第一階段,就對自己的任何決定感到內疚。
陳時中部長對此則回應:「沒聽說過母嬰哺育對小孩子是不好的,對推動的手段是否友善,是執行面的問題。」
2017年,Janet也曾提及哺餵的辛苦,她寫道:「妳的奶頭會去一趟地獄,然後期望它會回來。但是還沒有回來之前,它會在地獄」,母嬰親善政策應該也要看見母親的需求。
必須被強調的是,這些倡議絕對不是要反對母乳,我們反對的是只在意量化數字的哺餵率,而不在意媽媽感受的僵化政策。母嬰哺育不是只有「嬰」,還有一位活生生的母親。
執行面是否友善,首先要顧慮到媽媽與嬰兒的個體差異,女性的胸部不是水龍頭,打開就有乳汁。新生兒吸吮乳汁更不是大人在吸珍珠奶茶。
母乳來得比較慢、乳汁發太快會塞奶、剖腹後傷口痛找不到良好哺餵的姿勢、寶寶舌繫帶過短不願意吸、黃疸指數高、大便次數多,每對母嬰的問題不盡相同,院方是否能提供正確的資訊和足夠支持?國健署的衛教資源是否充足?還是媽媽只能各憑運氣,自力救濟。更不用說兩個月後,很多媽媽要面臨重返職場的各種問題。
產科一切的服務都是成本,受制於在健保體系的醫療院所根本很難照本宣科。而隨著生產數降低,也擔心產科在醫療體系將會越來越弱勢。
阿楨
抑鬱症會在中國成為“流行病”嗎? 2021-12-17 觀察者網 劉超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1-12-17資料,日本每100人就有6人曾深受抑鬱症困擾,女比男多1.6倍。1990年,一位年輕男性白領的自殺引起了日本大眾的討論,抑鬱症在日流行的開端。此前,日並沒有“抑鬱症”這個概念。但在美國製藥公司的極力推動下,抑鬱症成為像感冒一樣普通的流行病,均需要看病吃藥。憂鬱:作為一種美的日本傳統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只有一個關於抑鬱的精神學術語“憂病”,但它形容的是一種和精神分裂症一樣長期且令人絕望的精神病患。在日常生活中的憂鬱並不是一種病,更多的是與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等社會存在相聯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心靈境界,普遍接受的做法是當事者去尋找自己痛苦中的社會和道德意義。例如日本美學的三大核心便是物哀、幽玄、寂,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源氏物語》“如露降生,如露消散,此即吾生。難波之事,夢中之夢。”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正是凸顯的一種憂鬱氣質。在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的文中,多體現物哀之情,蘊含著人生的徒然、無端的哀愁以及美的終結——那是孤獨沉思、心靈憂鬱的結果。
到了20世紀60年代,“憂鬱型人格”被海德堡的臨床心理學教授介紹進日本,是“有高度的秩序感,對自己的成就有著超乎尋常的高要求”。到80年代,當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抑鬱診斷標準作為通行的全球標準時,日本精神科醫生認為,美式的診斷標準根本不符合日本現狀,比如情緒狀態低沉兩周就被診斷為抑鬱症。為此,在21世紀初,美國的醫藥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策略,而日本的精神病專業的學者是接受了美式的診斷標準,由此,普通人就像得了感冒一樣得了抑鬱症。
回應
可怕的是“抑鬱症”的市場化。
阿楨
瘟疫哲學1
釋曰佛無分別心,眾生皆有佛性。老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病毒自然對人類也一視同仁,不分國族、政體,都會演化出肆孽之道。但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以2020肆孽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為例,由下列相關新聞資料可知,愈有正知(病毒的肆孽之道)正信(知恥近乎勇)正行(勇於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者,愈能違抗天孽,此乃真佛系防疫也。反之,愈是無知無恥(造謠信謠/國族歧視/政體鬥爭)無能(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很能歧視鬥爭)者,不查當沒事、一查嚇死人,此乃假佛系真自孽也。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新聞資料
疫苗外交戰
全球疫苗接種即時動態(2021-11-30 )中國:24.9億劑(173.14劑/百人);印度:12.2億劑(87.78/百人);美國:4.5億劑135.12劑/百人)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85mhVvWS5i4
中國承諾2021年向外提供(援助+出口)20億劑疫苗(2021-11-25)已向106國和4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8億劑居世界之首。2021-11-29承諾2022年將再向非提供10億劑(6億無償援助4億聯合生產) 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藥監局2021/12/09批准第1種新冠肺炎治療藥。學者:疫情讓中GDP超美時間提前到2025
排除實驗室意外 世衛專家曝新冠病毒3大傳播途徑
世衛專家小組2021-02-09於武漢簡報新冠病毒起源初步調查,排除源於實驗室,較可能透過動物直接傳人、中間宿主傳人、冷凍食品傳人;沒證據顯示2019年12月之前病毒已在武漢廣泛傳播;還無法確定病毒的確切宿主是何種動物。團隊有以下幾項建議1:世界各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庫的建立,將能更有效地追查來源。2會繼續追查武漢之外其他地方的早期病例。3:要研究其他國家可能的宿主動物。4:具體調查研究冷凍食品的傳染路徑。美質疑溯源報告,中籲美也邀世衛研究.《紐時》稱西方極力要求世衛赴華調查,如今調查結果給中國加分。溯源專家組:溯源將覆蓋全球 (回應:想快點找源頭應到歐美找!) 世衛2021-03-30公佈疫源調查報告:疫源來自蝙蝠而非實驗室,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疫情疫源。 建議,在全球研究比華南海鮮市場要早病例的樣本,尋找病毒宿主的物種,瞭解病毒的冷鏈傳播過程。美國2021-05-26又炒作“中國實驗室洩漏新冠病毒” 中駐美使館:查美!徹查到底!外交部:請美同WHO聯合對美進行全面透明的調查(回應:要查美國病例/實驗室!) 世衛:病毒溯源被政治毒化.
…………..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850944
阿楨
讓近600萬人排隊就醫,“英國的驕傲”怎麼成這樣了? 2021-11-25 觀察者網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英國人把上百張病床搬到體育場中央,護士組成NHS(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三個字母,向全世界展示了引以為豪的全民免費醫療。NHS被認為是和工業革命、莎士比亞和哈利波特一樣對世界的貢獻。
然而疫情暴發後,NHS待醫人數已近600萬,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今年7月警告,未來幾個月這個數字將上升到1300萬。
《衛報》指出,其實在疫情來臨前,NHS系統中等候診療的人數已經突破400萬。多年來,NHS因過於龐大的支出和遲緩的效率又飽受指責。英國政府長期醫療衛生投過低,導致NHS預算不足,人手緊缺,又碰上疫情對醫療資源的擠兌,NHS在重壓下一蹶不振。同時,保守黨政府對於NHS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取得良好效果。這套占GDP近10%的龐大醫療系統,自己卻“病了”。
英國醫療分為私營體系和公共體系NHS,免費醫療第一層是社區初級醫療網路,患者一般最先接觸的是全科醫生(GP),每個人、每個家庭通常有固定的GP。第二層是NHS的醫院,除了車禍等緊急情況,病人需要由GP轉介到醫院專科醫師。
當醫生告訴吉爾•大衛斯還要等上3年才能接收手術治療時,她的髖部已經痛了4年。大衛斯哭了一場,又瞭解到私立醫院的手術要花費15000到17000英鎊,於是在今年7月1日聯繫立陶宛的診所,22日乘飛機前往,24日手術,然後進行了為期10天的強化康復訓練。“我現在不痛了,可以游泳,可以開車,做我想做的事,我的生活又回來了。”
回應
這種免費醫療確定不是拿來搞笑的?做個手術排三年,是要拖到你掛了就不用就醫了?也是一把好算盤
我一個香港朋友得了灰甲,首先要在社區小診所開轉介,到醫院,醫院預約檢查,檢查後,排期半年後去做手術。之後他去深圳一趟花了300元0.5小時在醫院剪拔了指甲給藥消毒。
我一個鄰居,美籍華人,查出乳腺增生。在美國做手術要等二年。她怕二年後都轉變為乳腺癌了,可是到私立醫院做手術要一萬多美元。無奈之下坐飛機回國治療,一周後就開刀了,整個手術加上附加護工費什麼的才一萬不到人民幣,全私費。機票錢也就七八千RMB。怎麼算都合算的。
阿楨
患兒4天花55萬藥費,家長:用藥是我同意的,醫院沒多收一分錢2021-09-04健康時報
近日,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一張55萬元的醫院收費票據在網上引來關注,一名1歲幼女從今年8月17日開始,住院4天直到8月21日,花費55萬元。其中床位費620元,化驗費930元,護理費80元,檢查費1555元,診查費120元,西藥費550177.2元。藥費55萬,是因為患兒患了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發病率大約萬分之一,SMA唯一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本身昂貴在美國,諾西那生納的定價為 12.5 萬美元/針(約合人民幣 86 萬),首年費用 7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521 萬),之後每年花費 37.5 萬美元。在國內,這一價格是近人民幣 70 萬元/針,首年的費用約為 400 萬元人民幣,其後每年約 200 萬元。
在美國,諾西那生納的定價為 12.5 萬美元/針(約合人民幣 86 萬),首年費用 7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521 萬),之後每年花費 37.5 萬美元。在國內,這一價格是近人民幣 70 萬元/針,首年的費用約為 400 萬元人民幣,其後每年約 200 萬元。
治療科學且符合指南
患兒家長:知情並同意用藥,感謝醫護人員救治
回應
找到最開始發消息的行銷號就知道是不是藥企在做妖
有本事去叫美國藥企降價啊。去和美國藥企講程式正義、實質正義去啊。
這種病本來就罕見,患者也不多藥分到每個人頭上可不是貴嗎?要是按照普通藥賣,藥廠賠死了。以後這類藥沒人去研發,患者只能等死。
阿楨
中國人牙齒問題很嚴重,與飲食有關,而且口腔保健也不到位 2021-06-29
西方人因為進化問題,飲食上以牛肉特別是生牛肉為主,所以牙齒有問題,中國人是農墾文明,以大米蔬菜為主肉食為輔,牙齒問題並不嚴重,總有些人把洋人的牙齒利益鏈條輸出到中國,先從宣傳上引導中國人重視牙齒健康
錯,中國人牙齒問題很嚴重,中國飲食以米飯為主,高碳水,特別適合口腔細菌繁殖。而且口腔保健宣傳不到位,牙科醫保也不到位,保證每年兩次牙科檢查的就沒幾個人。
刷牙對牙結石只能減緩不能移除,必須依靠牙醫。人類出生時已經帶著兩套牙齒,加起來無維護夠用30年左右,這剛好和人類野外自然壽命差不多,接下來幾十年全靠細緻的護理。
阿楨
各國自費醫療支出比 2020-01-21 觀察者網--風聞
世衛資料,可以看作免費醫療的指標,即公共醫療支出占所有醫療支出的比例:2011年古巴94.7%,日本80%,法國76.7%,俄羅斯59.7%,韓國57.3%,中國55.9%。被民右吹為公共醫療支出第一的美/印,實際只有45.9%/31%。
回應相關新聞
世衛:各國衛生支出的增速超過其他經濟部門占全球GDP的10%,但政府平均衛生支出51%,自費仍過高。
各國人均醫療費用列表- 維基百科
葉旭霖/以國際脈絡、統計檢視,台灣醫療支出和健保真的花太多錢嗎?
台灣醫療支出佔GDP的6.1%,低於人均GDP和台灣的同級國:韓國(8.1%)捷克(7.5%)葡萄牙(9.1%)斯洛維尼亞(7.9%)。台灣私部門的醫療支出佔比為2.2%,比韓國的3.3%、加拿大的3.3%、澳洲的2.8%略低;但高於捷克的1.3%、日本的1.7%、法國的1.9%、德國的1.7%。至於公部門的醫療支出佔比,台灣的3.9%,則低於大多數我們所熟悉的國家,如波蘭4.5%、捷克6.2%、韓國4.8%、日本9.2%、法國9.3%、德國9.5%。這代表,台灣的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低,是公部門支出較低所導致的,而不是私部門。
阿楨
抗癌藥“靈魂砍價”進醫保後,為何難進醫院? 2021-04-19 工人日報
為減輕患者用藥負擔,自2017年起,醫保部門通過談判將臨床急需、價格較高的創新藥降價納入醫保目錄。不過,持續有患者反映,這些談判入醫保的創新藥在醫院開不到。記者採訪多位元專家瞭解到,一方面,醫院配備談判藥品、醫生瞭解創新藥品,需要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另一方面,要對部分談判藥品實行“雙通道”的保障政策,優化醫院對創新藥的准入流程和激勵、約束機制,解決參保者用藥難問題。
回應
能賣更貴的為嘛要賣便宜要,對剛需來說醫院壟斷了銷售通路,為了掙錢醫院不擇一下啦。
根本不是你說的這個原因。1,醫院每次開進新藥的會,只進幾十種藥,結果幾百種藥在排隊。2,醫院層面。抗癌藥雖然降價了,但還是動輒上千,甚至上萬,而醫院每年可以用的醫保份額總金額是固定的,用抗癌藥,醫保份額就容易超標,超標了院長甚至要受到處罰。2,科室層面。有藥占比的限制,就是這個科室開出的總體藥的金額除以此科室總得收入,不能超過一定比例,所以科室也不願意用貴的藥。3,醫生層面。醫生平均單張處方不能超過一定的金額,有的科室規定是平均每個病人一次開藥不能超過200元。超過了要扣醫生的獎金。所以醫生也不願意開貴的抗癌藥。藥這一塊在醫院就是個累贅,因為國家有規定,醫院不能給藥加價,就是醫院不能賺藥的錢,反而還要花錢養著藥劑科。所以,貴的藥在醫院真的不受歡迎,甚至是各方都煩貴的藥。
阿楨
健保費率漲/專家批先掏民眾錢才補口袋 2021-01-01 聯合報
健保費率調漲拍板定案,明年安全準備金又將面臨危機;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保證,調整費率的同時推動三大配套,二年內不再調整費率。配套包括提高藥費上限、收取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並檢討重大傷病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部分負擔,另比照住院部分負擔,為各項部分負擔總金額訂定年度上限。
專家分析,明年碰上九合一選舉,政府一定讓健保撐二年,但二年後又會面臨調整費率問題,現行配套措施則無法依賴,得推動家戶總所得才有辦法使健保永續發展。
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批評,台灣至今還受疫情影響,景氣尚未復甦,最後拍板的並不是百分之四・九七小漲的方案,而是破百分之五,加重民眾經濟負擔;衛福部所提三大配套措施,講得不清不楚,顯示執行有難度,讓民眾陷入年年都可能要調整費率的不安全感中。
林雅惠表示,政府早在三、五年前就知道健保費率必須調整,但昨提出的配套措施,卻不見任何具體方案;政府理應先補口袋破洞,再掏民眾錢,如今看來政府反而是先掏民眾錢,再補破口袋,相當不合理。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特別是已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應推動家戶總所得,才有辦法在健保費率達到法定上限百分之六前,讓健保財務穩定永續發展;調整部分負擔只是「快錢」,但僅是短期有效,唯有家戶總所得,才能把補充保費變成一般保費費基,對於整體運行才有真正幫助。
阿楨
報復印尼 恐拖垮臺灣家庭 2020/12/01 中國時報
印尼政府片面宣佈明年元月起執行「零付費」政策,將要求雇主自行負擔7萬到10萬元不等的訓練費,我勞動部拿不出辦法之際,又逢印尼疫情轉趨嚴峻,昨天指揮中心宣佈暫緩印尼移工來台兩周,後續輸台人數恐砍半,連日期也沒定數,正值敏感之際,很難讓人不聯想是勞動部拿不出反制辦法的「報復」之舉。
受到疫情影響,近期來台的印尼移工因等不到集中檢疫所被卡在境外的人數眾多,而台灣則有無數個包含身障、重殘、高齡者家庭,引頸等待著這群背負最沉重看護工作的移工來維持一個家庭正常運作許久了。對許多經濟支柱兼顧照顧者的弱勢家庭來說,一旦少了他們,維持家庭正常運作很容易說垮就垮,如今突然喊卡,無異陷這些家庭於水深火熱之中。
日前當印尼政府片面宣稱執行「零付費」政策讓移工護照簽證、機票、訓練費都轉由雇主支付,印尼籍移工對該免剝削政策都表示強烈支持,但這龐大經濟壓力也轉往雇主身上,10月下旬不少國內雇主上街抵制該政策,要求印尼移工甚至「印尼人」滾出臺灣。
退萬步言,移工赴他國工作,往往是為了更好的薪資待遇,這是在母國相對得不到的待遇,然而移工來台常背負高額仲介費,到了全然陌生環境,工作前兩年幾乎是邊工作邊還債,有些受到雇主不平等待遇,加上屢見不鮮的兩國仲介聯合剝削,當中的淚與心酸可想而知。
國內長照制度長久被嫌不好用,彼此都有實際需求,事實上,據監察院調查「勞動部直聘中心職能不彰,引進移工比率低」一案,迄去年總引進人數只占總引進比例的1.13%,顯示簡化並完善現有的「直聘」制度刻不容緩。直聘制度若完善,雇主使用意願也會提升,移工才能跳脫仲介剝削,彼此才能在誠信下滿足雙邊需求,而不是放任剝削亂象未解,導致最弱勢的移工與長照家庭弱弱相殘。
回應
低價奴役印尼勞工
還不願意負擔費用
台灣真夠差勁
阿楨
受託規模破萬億!去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大賺663.86億元
2020-11-24,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發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2019年度)》,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而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為850.69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做實個人帳戶中央補助資金、部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劃轉的部分國有資本。
阿楨
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2020-11-22登場 訴求多元「把蔡政府叫醒」
秋鬥遊行昨天登場,訴求「反毒豬、反黨國、反雙標」,抗議萊豬的民眾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貼滿上千個「毒」字,甚至有人朝民進黨部丟雞蛋、石頭;現場團體也不斷放送歌曲「你好毒」,諷刺民進黨當年反美牛執政後卻雙標。秋鬥等團體與國民黨、民眾黨齊聲要求蔡政府正視、面對民意,國民黨立院黨團也揚言,不排除在立法院繼續杯葛行政院長蘇貞昌施政報告。
秋鬥訴求多元,環保大隊呼籲蘇盡速兌現「無煤」承諾、治理空汙,否則應下台負責。環團更在現場播送蘇貞昌二○一八年競選新北市長辯論錄音,蘇當時說,「我對生煤許可就是有汙染就不發,絕不發」、「未來如果林口電廠有汙染,你(侯友宜)發的、准的生煤許可,我也一定停止」,遭環團諷為「無煤之父」。
勞工代表,要求政府盡速正視勞保年金給付不足的問題,有將近七成勞工每個月領取不到兩萬元,應透過課徵資本利得稅,建立基礎年金。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這個政府從八月廿八日後就不甩人民,也不接受監督,只有蠻橫、鴨霸,國民黨這一百多天在立法院阻擋,要求他們做好配套,但他們連食安會議都沒開。
台灣民眾黨由秘書長謝立功領軍,偕同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張其祿、高虹安等參與遊行提出兩大訴求:「源頭管理、明白標示」,難道要標示萊豬成分有那麼困難嗎?柯文哲雖未現身,但民眾黨製作了有柯圖像的氣球一起遊行,謝說,柯文哲百分之百支持秋鬥,但要維護遊行安全,所以沒出席,不過他也透過各種方式思考解決答案。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評估6萬人參加秋鬥大遊行 鄉民:看到人數感覺民進黨2022很不妙 中時
回應
装睡的「817」是叫不醒的,狗吠火車,沒用的。
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須努力!要繼續抗爭
阿楨
工人日報:冠脈支架集采平均降價93%說明了什麼 2020-11-07
支架價格被國家醫保局壓低後,有媒體提問:“這麼便宜的支架(山東吉威原價1.3萬多開出了最低價469元),品質有保證嗎?”類似問題其實在前幾輪藥品國家帶量採購中就出現過。事實上,這些疑問在已經開始執行的帶量採購中都被一一解答。
支架生產成本其實很低不到600元,多數企業報出了700多元的價格,實際上已經充分考慮了企業的成本和利潤水準。很多企業採取的是代理銷售制度,出廠價格遠低於終端售價,這中間的差價就是各路經銷商“從中活動”的空間。如今,這部分空間被完全擠壓,就連企業的出廠價也要大幅壓減,無法保證擁有80%的淨利潤。企業讓利,患者受益,這本身就是國家帶量採購的初衷。
回應
一個出廠價3000元的心臟支架,賣到醫院的價格為1.15萬元,醫院售給患者翻倍至2.7萬元;而同類的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到醫院就成了2.3萬元,醫院售出則在3.8萬元上下。毒品都沒這利潤大啊!
就一點金屬,技術已經成熟,成本本來就低得很。倒是醫生的合理技術費該體現出來
丁是丁,卯是卯,不能用藥物、器械的超高價來彌補乃至掩蓋醫生的技術價值!
中國市場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就是東西值錢,人工不值錢,只認產品不認服務。
阿楨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長代批次工作,最開始是家長要求的 2020-11-06
2018年出臺了《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減負30條!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90分鐘以內,還有就是第18條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方案實施後,學生成績大幅度下滑,最開始從上海開始的,學校和家長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老師還是以過去的作業量佈置,但家長要配合監督和落實!之後這一模式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
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要居家隔離上網課!人也比較情緒化等等因數,矛盾開始激化,最後延變成現在這樣!
本來這一模式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見光死的!當地市局確定了重新回歸到減負30條!
改回原來的,又對誰有利!
本來老師就不需要佈置怎麼多作業量,家長支持還是反對有很大差別的,比如收入,城鄉,閒置時間,工作壓力等都不一樣!事實上對校外培訓機構最有利…
換句話說,家長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
①花錢上輔導班②走回減負模式!③自己花精力去輔導孩子!④擺爛,讓孩子真的快樂!
回應
我倒希望老師壓根就別佈置家庭作業,讓大多數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真要那樣,我的孩子以後競爭就少了!
對,這才是那些喊減負的精英家長主力的想法.家長們一邊喊著減負,一邊給孩子報滿了各種培訓.老師們一邊支持減負,一邊課後掙外快.最後的結果就是國家整體完蛋,你的後代也好不起來。
一些老師老抱怨工資低,但從不考慮當地的工資水準,直接要跟一線城市比 2020-11-05
經常說工資三四千,麻煩你看看自己當地工資才多少,不要在內地十八線城市要跟沿海比,內地公務員跟老師也一樣的工資,怎麼沒看別人來抱怨,而且基層公務員加班不少。
回應
以你的理論,教師醫生這類高知的收入都低的合理了。
我什麼時候說工資低是合理了,我都說了兩個地方工資不同關鍵是財政收入.
中國醫生非要跟美國醫生比收入怎麼說?
他們可以去美國,沒人攔著他們。
我倒是十分期待你希望的醫療制度完全西方化,實話實說,市場經濟下,某些階級的人本來就看不上病早該病死了,不過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下強制的醫療制度壓低了醫療成本而已,難道你真覺得治病這件事,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
阿楨
美國護士地位很低嗎,為什麼美國人都不當護士? 2009-01-16
昨天看新聞說美國護士還是很缺,都要從大陸印度菲律賓等南亞落後國家徵外勞護士,還有一些原本從事低階勞動階層沒有工作機會的才會轉而當護士(哇 門檻好低),在經濟不景氣時還有大量職缺的工作,應該是平常都沒有人想要去做的.台灣護士也因為要長期輪班及休假不穩定又工時長且更難與家人配合而流動性非常大,所以大家幾乎都看到小護士,很少35.40歲以上的護士.多數美國病人都是非常難伺候的,醫生又有很多都很跩,更是非常難伺候,還要輪班,人種又多,不做事還都自成小圈圈愛排擠其他種族.
為什麼響望美國?因為人家美國照規定走!1護人:多少病人 就是多少!台灣法條規定1護士:6-8病人,實際上1護士:1x-2x病人,都是常態,一切都是cost為考量!一個星期內有可能上兩天白班再上兩天小夜,休一天,再上兩天大夜!這種輪班式,真的太誇張了!台灣不尊重護理人員,當狗在用!醫院早就發生護士荒了!多的是護校還沒畢業就打算轉行的!新護士,能在醫呆超過3年可能比例不到50%.
阿楨
護理地位不如醫生? 2020/10/27
本文來自《考上北大獎10萬!貴州一學生從北大退學後又考上,學校這次卻不願兌現?》
北大護理系只是招生冷門而已,主要是很多學生出於社會地位的焦慮,覺得護理地位不如醫生,因為大家眼裡看得到的醫生都是專家級的,其實醫生不到副高(專家)以上,在三甲醫院裡地位並不比護士高,三甲醫院護理要達到副高職稱的要求相對低,醫生必須博士,護理專業可以碩士,而小醫生在醫院中的人脈甚至不如手術室護士,因為手術室護士經常會有跟院長、主任一起手術的機會。
回應
這考生考北大護理不過是10萬獎金的手段,玩兩次還,北大還兌現?
科室裡的護士長是和科室主任平級別的耶!而且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小大夫見到年齡差不多的護士都會先叫姐姐。因為人家上班早,資歷更深,而且也熟悉科室裡的各種規則潛規則,而且跟一個超有經驗的老護士搭夜班是小大夫們最開心的時刻!人家處置的比我們都快,而且規範。
護士和醫生的地位真的平等嗎? 2017-03-04 知乎
回應
醫生和護士平不平等,我不知道,反正他們都比實習醫生高一等
當然不平等了。像我這種社會底層的醫生,從小就是被護士罵大的。實習被罵,讀研被罵,規培被罵,現在33歲的主治了,醫囑開錯幾個還得被護士罵一頓。連討個老婆以前也是做護士的,回家還得被罵……
護士需要負出更多,回報卻很有限。很多病人不敢罵醫生就拿護士撒氣,還把護士理解為護工使喚,並且是萬能護工,什麼都要解決。
阿楨
台灣六個錢坑 將淪為債奴 2020/10/11 中時社論
台灣出現6個錢坑,勞保、軍購、民進黨政府亂花錢,是3個大錢坑;全民健保、長期照護和嬰幼照顧是3個小錢坑。每一個錢坑都會排擠一般政務,經濟建設、教育文化與社會福利的需求都會受到排擠,無力進行國家發展該有的各種投資,經濟前景難以樂觀,社會發展也會逐漸黯淡。雪上加霜的是,政府還要發行更多債券來籌措財源,越來越多預算要用於「還債」,國家財政陷入惡性循環,每一個國民都會受害。
勞保今年將虧損600億,勞保基金將在2026年破產。今年政府撥補了200億元,明年規畫繼續填補220億元,和虧損增加的速度相比卻都是杯水車薪,若不依承諾盡速改革,勞保基金註定破產。
軍購是一個黑洞級的超級錢坑。未來4年美方售予我國的武器和前4年相當,大約4000億元的話,合計就是8000億元,加上一般認為武器維護費用(維修、訓練、彈藥等)約為武器售價的2到3倍,以2.5倍計算將達2兆元之多。軍事支出回到蔣中正時代,再次成為政府預算支出的首位,儼然進入戰時狀態。
民進黨政府亂花錢更是財務大黑洞。風力發電一次購買20年的費用約為2兆元,若對電費不漲,政府就要多付出1兆元左右。核四停建損失2800億元,將轉嫁到民眾的電費負擔上。這雖不是政府的債務,卻是政府政策反覆加重在人民身上的重負。
…….
短短10年間,中央政府債務已從民國99年11月的4.56兆元,增加到民國109年9月的5.48兆元;人均債務也從19.7萬元提高到23.2萬元。
回應
民進黨拿百姓的稅收,用政策方式收買選票, 再從中上下其手.
阿楨
80年代台灣經濟成長迅速,政府強調節約,財政收支基本平衡,是全球少數模範生之一。無論是過去的兩蔣時代,或是新加坡都認為政府和私人一樣,不得「寅吃卯糧」,預算都力求平衡。
但李前總統任內開始大量舉債建設,立法院於1996年制定《公共債務法》,規範各級政府的債務上限,也規定只能在突發、例外的狀況下提出「特別預算」。2016年底中央債務占GDP的33.3%;人均債務超23萬元。
立法原意卻被濫用,特別預算幾乎年年編列,例外成了常態,蔡政府「前瞻基礎建設」塞進一堆不該列入的東西。例如,衛福部為行政院長編列私房錢(52.8億元),對全民健保1年被丟棄藥品近200噸(約5億顆藥)卻無計可施。
勞委會坦誠面對勞保基金即將破產的事實,規畫提出勞保改革方案,行政院卻橫加阻擾,將其無限期延後。
為了選舉目的,政府既不開源又不節流,面對台海風險、老齡化社會趨勢、勞健保虧損問題,軍購、長照、勞健保補貼都將是龐大支出,必須大量舉債。
回應
花了大錢選上执政就是为了捞钱,去你的财政平衡
有錢花天文數字跟美國交保護費買武器,再來說政府財政困難沒錢?
最近已花了六千億孝敬軍火商。
悲哀的共業!弱智無明的選民致之!
相關新聞
衛福部長陳時中健保費調漲:台灣健保正在吃老本 民進黨政府敢逆時中2020-10-04
回應
豈只健保吃老本。勞保年金也是。蔡怕失基本盤不動。民主政治的缺點,為了選票只好拖死狗。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財政刺激計畫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鬆綁保民生穩就業“地攤經濟”撐出5000萬人就業.,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阿楨
蔡英文:時空改變了,為深化美台經貿關係,總統2020-08-28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這次開放沒牽涉立法院,用行政就可解決。
相關新聞
當年占立院反美豬…蔡政府雙標髮夾彎 當人民傻子
回應
就是要騙那817萬個智障啊,就是要給你裝肖為呀,不然你要怎樣?反正選舉時顧主權喊一喊票就回來了,她怕啥? 民主政治的根本問題就是,傻選民支持傻政策,當面臨精英統治政體的威脅時,當然無法抵抗。所以歷史上,沒有真正的民主政體長期存活。
為了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台獨"蠢豬夢, 每年花費數千億養兵,還要三不五時的花美大錢購美軍備, 台灣蠢豬還真是犯賤到極點!
是誰在賣台?是誰在殘害台人身體?
自找的、選一個會獨、毒死自己的黨。
以前的呆丸郎會衝撞立法院,現在的呆丸郎就乖乖吃毒豬,時空還真的改變了
7年前是在野黨為農民上街遊行抗議,農民的票拿到了就用完即丟.
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金改革…擬砍月退金…133萬退休勞工受影響 2020-08-29 聯合報
回應
看吧!民進黨終於要對勞工痛下毒手了!原來大家投票給民進黨,最終是換來背叛與欺騙。
已騙到選票了,兩年內不需求你,當然砍你!
相關新聞
健保每年6000多億不夠花又見赤字!健保四漲等拍版 2020-07-19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一年以上 2020-08-28 經濟日報
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準,糧食連年獲得豐收,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口糧自給率超過100%。我國糧食庫存由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和企業商品庫存三大類構成。
回應
一年的儲備僅僅相當於兩年的口糧,如好碰上三年自然災害,就不夠了
十四億人的糧食,存三年?您給出個倉儲方案吧。存哪,怎麼存?
總有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稻麥頂多能存十八個月,不然肯定會明顯變質,嚴重影響口感和營養。現在天氣的技術在提高,抗旱排澇,搶險救災的能力飛速提升,其實存糧夠吃八至十個月就可以了。
阿楨
10大燒錢國病出爐!慢性腎病 年耗533億奪第一 2020/07/12 中國時報
健保署昨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39.7萬人共耗費533.16億元,台灣果真是「洗腎王國」;其次是糖尿病309.6億,齒齦炎及牙周疾病花費180.03億居第三。受人口老化影響,近幾年上榜項目都以慢性病居多,健保署估計,隨著醫療進步拉長個人壽命,未來健保在慢性病花費,恐會繼續增多。
慢性病占4項 癌症分列6、10名
健保署統計10大燒錢項目,依序分別為慢性腎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齒齦炎及牙周疾病、齲齒、高血壓、抗腫瘤治療、呼吸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思覺失調症及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由於台灣人口老化嚴重,近年上榜燒錢項目都以慢性病居多。此次統計,慢性病即占4項,癌症有2項,但嚴格來說癌症也算慢性病,隨著長者人數增多,加上許多癌症藥物進步治療,病患壽命繼續拉長,未來健保用於慢性病的花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46%新洗腎者 肇因糖尿病控制差
對於慢性腎臟病為最燒錢的疾病,蔡淑鈴指出,其含括了初期到晚期洗腎的病人,醫療費用高的原因,除生活習慣不好造成患病外,患者的及早醫療介入也是主因。健保署目前已針對初期個案提供衛教,藉由生活習慣的改善恢復腎功能,以腎絲球過濾率分期看,對慢性腎臟病階段3b到第5期者,則著重在腎功能維持,避免走入洗腎這一步。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民眾若年過40,腎功能每年平均會衰退1%,到8、90歲約下降到40%左右,但還夠用,若中間出現糖尿病且控制不佳,可能就會加速洗腎的速度。在新洗腎的病人當中,有46%都是糖尿病控制不好造成。
另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也包括過量用藥、空汙,姜至剛表示,有些止痛藥標榜不含類固醇,但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止痛藥反而傷腎,而空汙藉由肺部進入體內循環,其中,微粒、重金屬也含發炎物質,不光是肺癌,也會增加腎臟、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北榮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志冠表示,糖尿病、高血壓屬於慢性病,都與肥胖、運動不足、飲食西化有關,建議民眾多運動,男生腰圍控制在90公分以下,女生則是80公分以下,留意身體質量指數(BMI),並避免高油、高糖及高鹽的飲食,遠離疾病。
阿楨
長庚蟬聯最賺醫院 靠業外進補大賺78億 2020-07-11 聯合報
衛福部健保署近日於官網公布民國一○七年醫事服務機構財報,林口長庚醫院醫療本業大虧近四億元,但靠著股利等非醫務結餘八十二點三二億元,整體結餘七八點四一億元,蟬聯最賺錢醫院寶座;健保署將公布財報門檻由四億元降為兩億元,基層診所、藥局首度入列,遠東聯合診所盈餘達七九○○萬元居冠。
醫療院所結餘包括健保給付申請和自費醫療項目等醫務本業結餘,非醫務結餘則是停車場、美食街、股息股利等收入,兩者相加為整體結餘。整體結餘最高的賺錢醫院前五名,依序為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大醫院、中國附醫、台北榮總。
半數醫學中心醫療本業虧損
不少醫院的醫務結餘為負數,全台十九家醫學中心,醫務結餘負數者逾半,顯示醫療本業處於虧損狀態,必須靠停車場、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才讓財報不見赤字。最賺錢和最賠錢的醫院皆為長庚體系,虧損最多醫院為嘉義長庚,虧損多達七點一三億元。
不過,林口長庚醫務結餘為負數,即靠著非醫務結餘才位居全國第一名賺錢醫院。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主任蘇輝成表示,長庚體系的非醫務收入主要來自股利,林口長庚一○七年醫務結餘虧損三點九一億元,主要是購買質子治療等設備費用攤提、配合政府降低輕症患者門診量、員工定期調薪等,投入研究與社會服務經費也占整體收入百分之八。
這份財報中有四間診所與一間藥局上榜,遠東聯合診所整體結餘居冠,其次為斗六慈濟診所的六千萬元、書田診所的一千九百萬元、安慎診所六百萬元。遠東聯合診所名醫雲集,除了亞東醫院現役醫師,還有許多台大退休醫師,且診所部分負擔又低。
唯一上榜的政昇藥局以藥師送藥到宅為最大特色,向健保署申請調劑費和藥費多達二點二億元,但年度醫務結餘為負值、整體結餘為零元。對於為何結餘為零元,政昇藥局不願回應。
阿楨
中國基本醫保覆蓋13.5億人
2020-06-24,國家醫保局公佈《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達到135407萬人,參保率在95%以上。職工醫保、城鄉居民住院費用報銷水準提高到60%以上。
2019年醫保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244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占當年GDP比重2.5%;總支出20854億元,增長12.2%;累計結存27697億元,累計結存19270億元,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累計結存8426億元。
其中,參加職工醫保3.29億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10.24億人,享受待遇人次和醫療費用持續增加,住院費用政策範圍內、實際報銷水平均有所提高,居民醫保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全國平均59.7%,職工醫保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全國平均75.6%。
享受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便利的人次增加。全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72萬人次,醫療費用648.2億元,基金支付383.2億元。日均直接結算7452人次。次均住院費用2.4萬元,次均基金支付1.4萬元。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27608家;國家平臺有效備案人數539萬人。
長三角地區、京津冀、西南五省份(雲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三個區域已啟動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服務。這些地區的參保人跨省就醫不僅可以直接結算住院費用,門診費用也能直接結算,省去跑腿、墊資報銷的奔波之苦。截至2019年底,長三角地區全部41個城市已經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覆蓋,聯網定點醫療機構5173家,其中上海市設有門診的醫療機構已全部聯網。長三角地區累計結算64.6萬人次,涉及醫療總費用14262.2萬元。京津冀、西南五省份(雲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已啟動試點。
阿楨
這不是我發現的,橋水和高盛都有類似研究成果。歐洲貴族可延續千年,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昌盛三百年,包括英帝國。
這幾個問題,民主根本無法解決。西方國家都是變成強國後才民主了,不是民主後變強的,反倒有好幾個民主後變弱雞了。不是說民主不好,是說這玩意不解決問題,咱們不討論價值判斷,只討論現實和邏輯。
不過如果放在更大的視野下,眼前的困難不算啥,只要我們自己不故意踩坑,比如通過放羊教育主動降低國民素質,再比如國家經濟脫實向虛轉向金融業,我相信中國國運還能持續下去。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375389090_17c00b7a201900qghu.html
相關新聞
04-11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447人
印度真的百毒不侵嗎?印度最大貧民窟現感染者!2平方公里住著100萬人️
回應
一個月以後,印度是現在的美國.
對,現在他不爆發是因為先前和美國一樣不檢測
美03-26確診82040超中81782(回應:超級大國應有的表現,老大感染數也須第一. 其實早超了,以前是沒力檢,超中也只檢測30多萬次,如像中國1700萬次不知是多少倍.) 紐約一州04-09確診16萬例超美(46萬例)外所有國家,紐約市死亡過多 無人島改建千人塚畫面曝光. 美新冠04-11確診破52萬死亡破2萬,美媒:不包括家中死亡被低估. 各國死亡率差異為何這麼大:定義不同(鑒定標凖和檢測的人數不同)年齡因素/病毒變異/…
阿楨
政府是人組成的。國家越往前發展,各種利益集團的人開始進入政府擔任高官,他們會積極推動有利於他們自己的稅收政策,什麼工商集團、土地集團和軍工集團等等,到最後都在減稅,減來減去,稅收由工薪階層來承擔。而富人卻有的是辦法避稅,請律師找漏洞,實在不行就去避稅天堂躲著。
所以吧,所有王朝後期的共同徵兆:國家花錢越來越厲害,真有錢的大戶不納稅,稅收基本壓在中產階級身上。
…
你看美國新聞,各州州長都在找特朗普要物資,可特朗普也沒有餘糧。大家互相扯皮,在推特上互相罵,在新聞發佈會上罵。
你發現了吧:如果國家財政不行,很快就會出現“印度化”的跡象。政府相互扯皮不作為,老百姓也跟著越來越糊塗。
老百姓變糊塗這事也不難理解。比如上層老百姓有錢,所以搞精英教育,孩子上名校的概率大幅提升。下層沒錢,按理說國家得給搞義務教育。但政府也沒錢,只好湊合著教育。教師工資也上不去,地位也不太高,積極性不太強,這就演變成了美國公立學校的“快樂教育”,——畢竟我教不會你東西,還不能讓你快快樂樂當廢物?
比如今天推特上,一幫歐美和印度線民(推特上到處都是印度人)在熱烈探討這麼幾個問題:
推廣5G導致呼吸衰竭;病毒是比爾•蓋茨散播的;…
說實話,每次登陸推特都被那幫反智玩意氣得肝疼。中國的義務教育比較過硬,儘管我國蠢人也不少,不過很多基本觀念是能達成共識的,比如進化論、基本世界史常識、基本數學幾何素養,再比如“疫苗應儘快研究”、“對付病毒就該隔離”等等常識還是有的。歐美基本沒啥東西能形成共識,除了大家都不太喜歡中國。
政府沒錢,公共設施也修不下去。大家去了歐美經常有種感受,那邊很多東西都年久失修,主幹道經常路中間有個坑也沒人管,不過政府確實也沒錢。這次紐約州的那個州長,天天在電視上抱怨紐約州從中國買呼吸機要買破產了。
繞不過的三百年
難道我國常說的“三百年大限”在歐美也成立?
很悲觀地講,似乎好像沒法避免。從財政角度講,無論是中國的歷朝歷代,還是西方的大帝國,發展兩百多年後,無一例外會陷入“財政陷阱”,變得入不敷出、債臺高築,最後出一大堆問題,而且都解決不了。
阿楨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印度化”? 2020-04-11 新浪網
這段時間體會新冠肺炎最深的是,一個一個呼吸道傳染病,還不是印度,而是西方那種反智程度。“印度化”最早是給美國專用的,後來發現這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成員越來越多。有如下特點:
1、上、下層生殖隔離,互相不通婚,類似有種姓制度。
2、國內有2%的世界級精英,10%的正常人,剩下的是糊塗蛋;大家住在一起,但互相沒義務。
3、少量上層精英,接受精英教育;其他大部分下層人,接受隨機教育,自生自滅,自由發展。
4、整個國家宗教氛圍濃厚,老百姓都有種“認命”的美德;越底層越反智,連基本的科學常識都不接受。
6、政府內部各自為政,也就是大家說的,“散裝的”。
如果對歷史比較熟,大家估計已經看出來了,從古到今,包括古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大英、大唐、大明和大清,這些帝國和朝代後期都這造型,大家都“印度化”了。國家發展一兩百年,都會形成這種效果。
幾乎所有的大國崩潰,都是財政的崩潰。
按理說經濟規模變大,政府稅收變多才對,但詭異就在這裡,大部分國家到了後來經濟發達了,用錢的地方多了,稅收反而不夠了。國家GDP翻了好幾番,但政府卻越來越沒錢,債臺高築。沒錢就啥事都幹不了,國家後期財政都陷入了困境,社會秩序開始解體。
一開始稅基很大,家家戶戶都納稅,國家花錢的地方也不是太多,咬咬牙就過去了。但隨著時間流淌,政府要支出的費用越來越大。比如社會上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得養著;巨大的基礎設施到後來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公務員也越來越多。變成強國後,不可避免又要到處去打仗維護商道。
阿楨
法國小鎮頒行政令:節假日期間不准在家死亡 2019-12-11 中國新聞網
近日,法國中部一小鎮頒佈了一項令人匪夷所思的行政令,轄區內的居民不得在週末或節假日期間在家中去世。鎮長表示,“死亡禁令”是一種宣傳噱頭,目的是引起人們對法國鄉村社區糟糕醫療狀況的關注。,制定“荒謬的規則”是為了回應“(醫療)體系的荒謬”。
回應
難怪有人說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相關新聞
日本獨居老人「孤獨死」 每週4千起
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
日本老年人希望入獄服刑因生活成本高昂
應對人口緊縮、超高齡化日本將全力打造“終身勞動”制
在法國週末不要在家去世:開證明的醫生不上班 2019-12-18 觀察者網
根據法國法律規定,在醫生開具死亡證明前,死者的遺體是不能被移動的。這導致在一些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遠小城,死者的家人必須等上好幾天,才能處理他們去世家人的遺體。
法國有近1/4的人口在家中去世,“收屍難”的問題逐漸顯現。在一些市鎮,員警、消防員,甚至是市長都要出動為當地人尋找醫生,為他們去世的家屬開死亡證明。
阿楨
沒錢看醫生!部分美國人吃魚類抗生素治病 2019-12-12 聯合報
在美國,看醫生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項龐大開銷,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協會(ASHP)本月會議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部分美國人可能擅自服用魚類抗生素以取代看醫生,細菌抗藥性問題可能惡化。
英國衛報報導,不像其他抗生素,魚類用抗生素不需要處方簽就可以在線上購買,而且寵物魚類抗菌藥物也相對便宜。
研究學家分析線上可購得的魚類抗生素評論發現,有小部分但明顯比例的消費者針對魚類抗生素做出人類服用後的評論。
研究學家發現,至少五種魚類用抗生素和人類抗生素有相同的標記、顏色和形狀,可能助長民眾使用。
南卡羅萊納大學藥學院藥劑師、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布克斯塔佛(Brandon Bookstaver)表示,「民眾使用魚類抗生素可能性雖低,但人類服用任何動物用抗生素都令人擔憂」。
布克斯塔佛說,「在沒有健保人員監督下自行用藥、取得抗生素,可能提高抗藥性且延誤適當治療。我們尤其擔心,人類使用魚隻抗生素評論的正面回應,可能會鼓勵其他民眾使用」。
研究學家發現,24個不同網站上販售九種不同抗生素,包括最常以處方籤開給民眾的青黴素(penicillin)和阿莫西林(amoxicillin)。雖然研究人員檢視的2228個評論中只有55個評論與人類服用相關,但有將近五百人按讚及不喜歡。
至少一名網路賣家回應網友提問,表示魚類用抗生素適合人類服用。
衛報報導指出,至少2700萬個美國人因沒有健保無法使用醫療系統。此外,根據凱澤(Kaiser)家庭基金會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支付藥物開銷有困難。
阿楨
男孩為何躺醫院地板?英國首相不想聊,搶記者手機 2019-12-10 觀察者網
英國大選還有2天時間,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一張4歲小男孩躺在醫院地上的照片,成了保守黨與工黨爭鬥的焦點:而英國首相詹森粗魯地把試圖展示該照片的記者手機塞進口袋的那一刻,成了“保守黨在競選中經歷的最糟糕的日子之一”。
事情開始於12月8日,一張生病小男孩的照片出現在英國《鏡報》、《約克郡晚郵報》這些媒體上。這是男孩傑克(Jack)的媽媽莎拉(Sarah Williment)3日拍的,當時,傑克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里茲醫院,疑似患有肺炎。
傑克一開始被安置在兒科急診科的床上,但是由於急診室十分繁忙,又有緊急情況,他們被告知有另一位元病人需要這張床。於是,傑克就被轉移到了另外一間沒有病床的房間。
薩拉說,醫院工作人員“盡其所能提供幫助”,但“沒有足夠的床位來滿足高需求”,等候過程中,傑克有4個半小時都沒有床可以躺,只能像照片中一樣躺在地上。
薩拉對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十分失望,她對《約克郡晚郵報》說,“NHS正處於危機之中”。她還告訴《鏡報》,她親眼目睹了NHS的危機,這意味著她會投票給工黨。“我對醫療體系和床位不足感到失望,我認為這是由於NHS缺乏提供所需服務的資金。”
NHS一直是保守黨與工黨在競選中的主要交鋒點,工黨一向批評保守黨試圖削減NHS資金,科爾賓也把“當局考慮將NHS出售給美國”作為對詹森最有力的攻擊之一。
傑克的照片流傳開之後,科爾賓還舉著用此照片作為頭版頭條的《鏡報》,在英國街頭為自己的競選造勢。他說,這張照片是英國的“恥辱”,“我們需要給我們的公共服務投資”。
“很多人等了一年又一年,很多的人在等著擇期手術,在等著癌症治療。我們必須要為我們的NHS投資……這些問題在2009年到2010年是不存在的,自從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結成聯盟,限制了投資,這些問題就來了。我們會正確地投資NHS。”
回應
英國人可以選擇免費但排隊,也可以選擇花錢有品質,有選擇不好嗎?
實事求是,沒去過體驗過就別逼逼,我留英的時候註冊NHS就能體驗冗長的官僚體系弊端,感個冒發燒還得國內帶的中成藥好使,等醫生開處方藥?等到見醫生估麼著燒完了。看牙科?華人華僑都知道,回國看完再返英比等待公費醫療那僅有的一些牙科醫生要強多了。私營醫院?呵呵 可能哪種檔次的醫保標準非上半部分的“中產階級”才能享受到吧。 可那又占英國國民比例的多少呢?外國的月亮,真不一定圓哦。
阿楨
70個新藥,平均降價6成,2019年新版醫保藥品目錄解讀來了
新華社11月28日報導,備受關注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2019-11-28宣佈收官。新一代直接抗病毒(DAA)丙肝新藥、國產PD-1免疫抗癌新藥達伯舒、更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創新藥……70個“入圍”新藥更平均降價達六成。
新版醫保目錄分為常規准入和談判准入兩大部分。相比常規准入部分的調整,談判准入部分備受市場關注。談判准入主要針對獨家或專利期保護的高價藥物。談判成功的藥品將被納入國家醫保乙類目錄。
今年8月啟動的此輪醫保藥品准入談判,共確定了119個新增擬談判藥品。經過醫保談判專家與企業面對面的談判,最終有70個新藥“入圍”,包括52個西藥和18個中成藥。其中,12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談成了8個。
納入醫保乙類目錄的產品應該具備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等條件。鼓勵藥品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讓更多救命藥進醫保,提升我國在重大疾病、重要領域的藥品保障能力。重點領域的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最終入圍,進一步優化了醫保藥品目錄結構,實現了預期目標。
此次DAA丙肝新藥首次進入醫保藥品目錄,被業界視為我國丙肝防治“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原因就是在進入目錄前,這種能治癒丙肝的口服新藥一個療程費用最低也在3萬至7萬元人民幣之間。圍的三種丙肝治療用藥拿到了全球少見的低價格,降幅平均在85%以上。醫保部門以量換價,推動了藥費大幅下降。目前,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
目前,70個新藥價格平均降幅達60.7%。如果按照50%的實際報銷比例計算,患者個人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的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5%。
新藥價格能大降的“門道”,競爭性談判不設最低價,有利於引導企業大幅降價。
堅持“保基本”定位 用制度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為確保調整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國家醫保局採取了一系列嚴密制度,比如所有評審專家均隨機抽取產生;所有評審、遴選工作全程留痕;談判現場邀請媒體和紀檢監察等方面參加;談判過程全程錄音錄影,做到所有證據可追溯、各方可申訴。
相關新聞
97個藥品談判成功納入醫保,藥企:全球最低價!
阿楨
醫保電子憑證來了!七省市率先開通,一人一碼全國通用
2019-11-24,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佈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與實體卡或其他電子卡相比,醫保電子憑證有四個突出優點。
一是方便快捷。醫保電子憑證不依託實體卡,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APP,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經由國家醫保局認證授權的協力廠商管道啟動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應用豐富。醫保電子憑證廣泛應用於醫保查詢、參保登記、報銷支付等醫保各業務場景,一張電子憑證,可以辦理所有的醫保業務。
三是全國通用。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資訊平臺統一生成,標準全國統一,跨區域互認,參保人可以憑證在全國辦理有關醫保業務,可以說“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四是安全可靠。醫保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採用國產加密演算法,資料加密傳輸,動態二維碼展示,確保了個人資訊和醫保基金使用安全。
回應
終於要大統一了,技術的發展促進便利
希望更進一步,早點實現全國醫保可異地結算。
如果長期在外地居住,就去參保地醫保部門辦理異地醫保備案,可選異地三家醫院。如果居住在參保地,就按我上面提到的兩種方式異地就醫,如果是短期在異地,突發疾病,先墊付,憑急診證明、費用清單、發票、出院小結回參保地報銷。很複雜嗎?最後一種方式,我們單位報得很多,從沒聽說很麻煩的。到現在為止,你都沒說清楚自己是哪種情況。
異地醫保這個事,看到有觀友在爭論,目前各地政策可能略有差異,我說一下個人經歷,僅供參考。我父親在我工作的城市剛剛做完手術出院,算是省內異地。我們這裡的政策是:如果事先在原住地醫保管理部門備案,是可以按原比例報銷,未備案的話報銷比例下調15%。結算的時候只需要支付個人部分,等於是直接就報銷了,不用再自己回原住地去辦。現在跨省是什麼情況我不清楚,不過我父親2010年在北京就醫住院過,後來拿上各種單據回老家報銷,也很順利,符合政策的都報了。總結一下,異地就醫前,應該先諮詢一下原住地的醫保管理部門,瞭解是否需要備案?備不備案報銷比例差別有多少?異地哪些醫院就醫才可以報銷?等等等等。
阿楨
致衛福部長:長照保險不是這樣算(沈政男)2019/09/22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最近提出「每人月繳一個便當錢」的長照保險政見,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說,「1年只能收到800多億元,不夠用」,既然如此,現行「長照2.0」1年財源300多億元,豈不更加不夠用?陳時中說,「全台家庭聘僱外籍看護與住院費用,1年不只800多億元」,其實住院費用歸在健保,而非長照保險。以目前全台23萬外籍看護、月薪2萬多元來計算,1年500多億元就可支付看護費用。
【年輕人不用是誤解】
到底台灣長照需要多少錢?以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值來看,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8%,而台灣1年GDP為6000億美元,因此合理長照花費應為1400億元台幣。另外一個算法是從醫療花費來換算。有長照制度的國家,兩者比例約為1比5,若以台灣1年7000億元台幣健保支出來換算,長照所需財源剛好也是1400億元台幣。
不管採行稅收制或保險制長照,能找到夠多財源的就是好制度,比如採行稅收制的瑞典與法國,政府找到的稅收,以GDP比例來看,是台灣「長照2.0」的好幾倍。陳時中又說,「採行長照保險國家沒人0歲納保」,其實德國就是0歲納保。他也說「日本布建25年才採行長照保險」,殊不知日本在2000年啟動長照保險,當時老年人口比例為16%,而台灣再過2年就會達到這個數字。台灣一向以健保自豪,但學習台灣健保的韓國,早在2008年施行長照保險,他們的口號是「發揚儒家精神,啟動國民集體大孝」。
陳時中說,「讓年輕人繳交長照保險費用是剝奪年輕世代」,意思是年輕人不需使用長照,更是誤解。家裡有失智失能長輩的人都知道,照顧負擔一來,蠟燭兩頭燒,很難不心力交瘁。台灣每年發生好幾起「照顧殺人」,也就是不堪照顧負擔而殺死老人家的悲劇,而這些照顧者大都是青壯世代。蔡政府即使不願推行長照保險,也不應挑撥世代矛盾。
【健保體系可挪長照】
「長照2.0」雖已簡化給付流程,但相關行政作業仍是第一線人員的負擔。台灣採行長照保險的另一個優點便是現行健保的給付與服務體系,可直接挪用到長照。台灣健保獲得舉世讚譽,長照保險同樣也能成為另一項國際標竿。 (作者為老年精神科醫師,全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
回應
1.沈醫師把這個貼在BLOG是好事,因為蘋果很小氣,要收錢才給人看
2.但願蔡英文連任後能顧慮「世上苦人多」並參考這個意見,不要像現在一樣只是把他們當魯蛇...
阿楨
安全準備金2022年就用完 400億健保虧損擴大 赤字10年新高 2019/09/08 中國時報
在小英政府狂撒錢拚選舉同時,健保虧損規模卻持續擴大!由於健保費及補充保費費率雙降,自前年起健保當年收支即開始出現不足,預計今年底會擴大到400億元,為近10年單年最大赤字。健保署官員表示,目前雖有安全準備總額支應,但2022年就會用完,也就是說健保費預計2021年就須調漲,根據健保財務精算報告,若依健保會研訂的收支連動機制,健保費率應調升至5.69%。
薪水4.2萬 每月需多繳126元
健保署財務組研究員唐薏文表示,健保自2017年當年收支就出現不足約98億元,去年擴增至266億元,以維持現行費率4.69%估算,至明年底當年收支將不足700億元,到了2021年當年不足規模更將高達900多億元,後年就有調漲健保費率的壓力。
根據健保財務精算報告,若依健保會研訂的收支連動機制,於2021年安全準備月數小於1.5個月時,應啟動調升費率至5.69%,調整幅度達21.32%。以一個月薪42000元的上班族為例,一個月將增加126元的健保費。
健保署首重節流 力拚不調漲
不過,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影響健保費率的因子很多,精算報告只是個參考;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當年度收支無法平衡,主要在國發會每年所核定的成長率下,健保實際支出與保費收入仍有8%落差,現在健保署首要工作就是節流。
根據健保署估計,自雲端藥歷及檢驗調閱平台推動以來,已減少11.1億重複用藥及9.6億元的檢查浪費,而這樣的節約效應,將會逐年擴大,力拚2021年不要調漲健保費。
對於健保費的收取計費,外界認為應推動更公平的「家戶總所得」制、即第三代健保,也就是採計一家的所有收入,而非現行只以個人薪水為主,且還分6類15目各有不同的分擔比例,並不公平。
家戶總所得制 小英政見跳票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小英政府上台時即表示會推動「家戶總所得」制,但3年多過去,根本是徹底跳票,健保未來的改革,應回到二代健保所提原汁原味的「家戶總所得」,並走向論人計酬,同時將預防保健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納入,追求有健康價值的健保。
對此,商東福指出,為克服以家戶總所得為基礎的計費方案所面臨問題,衛福部於去年先以座談方式,邀請專家學者提出看法,但仍有問題未解,後續將再邀請具備財務或稅務專長的學者專家,進一步深入解析財務面議題。
阿楨
五、令人「恐懼」的安寧療護?
根據聯合報報導,新加坡連氏基金會2010年調查全球40個國家的死亡品質調查,台灣排名第十四名、亞洲第一,2015年調查擴大到80個國家參與,台灣進步到第六名。但安寧之母趙可式揭露「其實是假像」,因為過去都是她帶領調查人員「只看好的樣版」。又如日本安寧病房裡甚至還設有吸菸室與酒吧,讓患者有「享受人生最後一根菸」的機會,而一般胃癌的病人也不可能喝酒,但日本會讓病人先吃嗎啡止痛再喝酒,宗旨就是讓病患過世前完成心願。如果看到相關投訴,那就更令人驚懼:
1. 高雄一名孫先生父親年邁癌末,家人希望轉到安寧病房卻遍尋不著,最後問出某醫院有15床,但平常只開3床,老父親生前大小便失禁,全身臭氣難聞,家人只想讓父親洗個澡,走得舒舒服服,但父親過世前,都沒能排進安寧病房用按摩浴缸洗澡。
2.北部某家醫院設有安寧病房,按規定應設有洗澡機,但有末期病人住進去後,家屬想讓病人洗掉滿身屎尿髒汙,找了半天才發現洗澡機被塞在角落閒置,也有家屬申請宅服務的安寧居家照護,希望減輕長輩癌末痛苦,但護理師沒有協助處理,只會說「這是人死前必經過程,就順其自然吧」,家屬悲痛不已。
3.趙可式舉例,北部有家醫院的安寧病房,是由病房志工協助病患洗澡,而非護理人員,有病患因癌細胞侵蝕骨頭,非常脆弱,志工幫患者洗澡,撞來撞去竟把昏迷病人小腿骨頭撞斷。她也碰過遺體護理時的安寧護理師丟下尿布就走,家屬滿臉錯愕,她只好用手機開視訊,一步步教家屬處理。
4.到去年底,全台安寧病床共804床,但許多醫院不想經營,或找不到人手就關床、減床,甚至有醫院因做得不好沒病人,乾脆全部撤除。
趙可式表示,不少醫院裡的安寧病房排班表有兩套,一套應付評鑑用,一套是實際,很多病房平日沒有病人,有病人再亂抓人來服務,但是家屬多半覺得「人都過世了」,不會投訴醫療糾紛,卻讓更多醫院有恃無恐、亂搞一通。
六、安養機構「勝過」安寧病房 嗎?
我去親眼看到的那個小型安養機構,其實並不新,也是一人照顧數人,他們對於住民若發生醫療狀況,則是立即叫救護車送到大醫院,我當時跟老友家屬建議,若是住安寧病房直接就有醫生,不是「更好」?但看到相關報導後,原來「內情並不單純」,實在「不要問!很恐怖!」…..
阿楨
為何家屬寧願送病人去安養機構也不願送去安寧病房? 2019-08-23
一、資訊不對稱:哪裡有空床?
首先,我應該先介紹一個可以查詢各大醫院安寧病房空床的網站,有需要的網友可以查詢就近醫院的狀況,這是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的「安寧緩和病房空床查詢」,幾乎全台各大縣市的大醫院都有空床。
二、費用多少?
安寧病床有健保給付的健保床,大部分為三人房,少數醫院的兩人房也是健保床,單人房必須支付差額,費用數千元不等。若醫院的兩人房非健保床時也要支付差額,另外,伙食費及部分健保不給付的部分也要自行支付。
三、入住資格、居住天數限制、如果穩定了呢?
住院日數大於30天以上必須審查,大部分的病人大概都住15天上下。服務對象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由二位專科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癌症末期病人
八大非癌末期病人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他處未歸類者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
8.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
若病況穩定後轉安寧居家療護,所以並非一住進去就要「死在裡面」。
四、台灣人利用安寧病房的比率如何?
據監察院調查,截至去年底,全台74家醫院設804床安寧病床,全年平均占床率只有56.69%,且各家醫院落差大,有的百分百,有的不到百分之一。我在查詢空床的時候也訝異台灣人利用的比率竟如此低。
健保對安寧病房的給付不低,一天近七千元,但醫院一般病房的病床數與護理人力比率是二點五比一,安寧服務卻是一比一,想把安寧做好,勢必賺不了錢,加上有專業、有意願的安寧醫護人力不好找,都是品質低落的原因。若再對照各家醫院投注的人力差異狀況,如成大安寧居家療護團隊有十六名專任護理師,臺北大型醫院的總病床數是成大的三倍,安寧居家護理師卻只有一人,安寧醫療品質良莠不齊也是可預見的。因此,監委江綺雯建議,應該恢復原有的安寧服務專業評鑑,而不是放在醫院整體評鑑裡。
阿楨
日本醫生活活累成“病人”的背後 2019-02-28
由於醫生職業加班過勞等現象日趨加重,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向有關智庫委員會提交地方醫生勞動改革方案,提出把每年加班時長上限確定在1900-2000小時,遭到雪花般的批判和非議。無奈之下,近日將上述數字下調至1860小時。
過勞已成日本醫療行業大忌。科學研究表明,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將大大增加心臟疾病和腦梗塞等風險,救人無數、克病如山的醫生對此也不能“免疫”。醫生因過勞導致的處方失誤、診斷失誤事故頻發,接受前一天曾值夜班的醫生做手術的患者事後併發症幾率高出45%。可以說,本應是擔當救主的醫生,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殺手”。這種背後苦衷,來自於多方面原因。
一是醫師分配不均和不足現象進一步加劇。即便全力提升醫師力量保障水準,2036年仍然會有12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5300人以上的缺口。如有關保障力度不足,將會有34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超過3萬人的缺口。此外,受都市圈一極化影響,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醫師數量較為充足,而地方省市則青黃不接,地域差異明顯,中小城市醫師工作壓力大大增加。
二、醫療職場“忍耐型”文化作祟。日本職場向來等級森嚴、人際關係謹慎特點突出,勞動環境相對壓抑,醫生行業面臨更甚的精神、肉體等多重壓力。
高度的現代醫療水準和良好的護理條件步入超老齡化階段的日本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度過發展瓶頸的重要保障之一。日本醫生的苦衷,反映的既是一種社會文化,又是一個時代特徵,對於同樣處於人口結構、醫療體系轉型的中國也有引鑒意義。
外國患者在日本看病“逃單”一個億日元(約565萬人民幣) 2019-03-28
日本醫院採取的模式是先治療再收費,許多赴日遊客突然病倒或在突發事故中受傷都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哪怕有外國遊客無法即時付款,也可回到國內再行支付。原本這是一項方便所有患者的好制度,卻被貪圖一時之利的外國患者惡意利用,一心想著救人為上的日本醫院反受其害。
阿楨
北大教授李玲:印度巴西都能“免費醫療”,中國為什麼不可以?2019-05-21觀視頻
我們國家其實最應該建的是國家醫療服務制度,因為我們有完整的公民醫療體系。
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俗稱“免費醫療”,是前蘇聯在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建立的,現在在全世界遍地開花,金磚五國裡的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都實行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全世界目前主體的醫療制度是免費醫療體系。免費醫療不免費,它是稅收籌資。
我們現在這個保險,說實在話,一方面可能錢還不夠,另一方面浪費太厲害,因為醫院要創收,老百姓也想騙點保。我常開玩笑的一句話,騙保就是人民戰爭,因為各方都有利,就是跟醫保和國家對著幹,誰不幹?
其實十幾年前我們在做醫保的時候,我就講過這個問題,就是從美國得來的經驗教訓。美國給窮人和老人提供醫療保障,也就是美國65歲以上的老人和貧困線下的窮人看病,政府買單。而醫院是要創收的,政府給特定的人群買單,大家就都去,大幹快上地騙政府這筆錢,所以政府的財政赤字在醫療這塊是年年上升,而且完全沒辦法改——奧巴馬醫改方案基本上被廢掉了——所以整得美國都快破產了。
所以當年在我們國家醫改的時候,我就說過,我們千萬不要走到美國那條路,不能走“政府買單的市場化”。我們今天好像就在這個路上,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有條件改過來的。其實你只要把這個制度設計好了,我們現有的錢可以給老百姓提供比現在獲得感要高得多的醫療保障。
在中國,看病的便捷度,就是我想看哪兒就看哪兒,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全世界都沒有,只有中國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大量的資源浪費了,比如一個老百姓現在看病要看好幾家醫院。在國外感冒不需要看,在家喝水就完了;但是在我們這裡,如果都讓病人回家喝水,醫院就“喝水”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量的資源在浪費。
上海學者做過研究。我們現在費用裡面,40%以上是藥,所以他們把中國人的用藥跟歐美先進國家對比一下,發現什麼?現在中國人平均每年用藥大約300美元,跟英國差不多。但是再打開看看,英國大量是最好的治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藥,免費全報;而我們用以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真正救命的藥的報銷比例很低——不少都不在報銷目錄內,但是我們用的大量藥安全、無效,利潤高,也就是可用可不用的輔助用藥。這就是我說的,我們現在支出,大量的錢浪費了,這些藥根本不需要。
所以,你把制度設計好了,其實老百姓可以得到很多福利的。
阿楨
美報告指責印度賣假藥被反嗆:我們是“世界藥房”
據《印度時報》2019-04-28報導,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2018年“特別301報告”,將印度和中國列為全球分銷假冒藥品的主要來源之一,印度市場銷售的所有藥品中20%是假藥,印度向非洲、加拿大、加勒比海地區、歐盟、南美洲和美國出口假藥。
不僅如此,該報告還將印度列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優先觀察名單”。
但對於美國這一指控,印度方面完全拒絕,並反嗆這是對低成本“仿製藥”的攻擊。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秘書普麗蒂•蘇丹向《印度時報》說。
她還強調,仿製藥雖然成本低但品質優,並且只有經過認證的藥品才能出口。而當地75%的藥品銷售額都來自仿製藥。
印美“幹架”,也引發網友熱議。
多數網友在這場“口水仗”中選擇站印度。
“美國有著全球最爛的製藥公司,但它們賺數萬億美元。如果他們感受到來自印度公司以更便宜價格提供這些藥物的威脅,是很自然的事。”
“我住在美國。在我看來,美國擁有著良好的醫療服務和製藥公司,但價格卻不合理。如果美國製藥公司想要存活,他們就不得不責備其他國家的藥品便宜。”
也有網友表示,印度也的確存在部分製造假藥的公司,並將其出口到非洲國家。
回應
這件事,支持印度,看完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懂
支持印度?呵呵,要是你花1萬億研發的新藥,你打算怎麼賣呢?研發成本要不要在裡面?你賣500?我只賣10塊,我反正一分錢研發成本沒有,我賣10塊都比你賺的多。以後你還研發嗎?全世界上百個國家為啥只有垃圾印度賣假藥?中國14億人口比印度阿三笨?拿犯法當本事,挺優秀的。這個事情應該讓國家出面完善醫療制度。讓老百姓吃得起藥,讓企業願意投入更大的資金,資源研發新藥!而不是搞死研發企業!支持假藥公司。沒有研發公司,你的病可不就是絕症嗎?
阿楨
超高齡社會長壽風險 2019-04-25 聯合報 陳亮恭
長壽社會有三種系統性風險,亦即年金、長照與健保,全球已開發國家在普遍長壽現象下都遭遇類似困境,各國的解決方法不一,但都成為各國施政挑戰;這也是政府二○一六年上任的優先議題。若今日社會仍處於戰亂、貧窮或傳染病肆虐,前述社會風險都不會出現。
今年四月初台灣健保署指出,健保財政前年與去年均出現短絀,且財務缺口預期會持續擴大。台灣高齡民眾一年使用近卅次門診,是美國高齡者三點五倍,也明顯高於多數已開發國家;多科就診也帶動多重用藥與重複檢驗,而高齡民眾每年住院次數也高於已開發國家。
快速高齡化是人類歷史上未曾出現的現象,位居領先群的台灣,若不能更積極創新與整合,比糖果便宜的藥物、比通水管便宜的插管治療、比腳底按摩便宜的心臟按摩、比算命便宜的專業診療都會是常態,且可能更嚴重,民眾將面對更片段的醫療、難以整合的長照與系列的照顧困境,若未能正視問題本質又抗拒改變,將造就日益惡化的醫療品質,優質人才也將流失。
阿楨
全民健保實施近四分之一世紀,醫療院所A錢已非新聞,只是情節輕重、金額大小之別而已。達文西手臂,光聽名字就很誘惑人,若再經醫師吹捧,不動心者幾希?若動一次手術兩頭賺,白色巨塔蒙塵,看到的是人性的醜陋,而非高尚的醫德。
顯然,光看健保已無法滿足醫療院所的胃口,必須另闢財源來謀取更多的利益。於是,看牙科時醫師會鼓勵植牙;看眼科會建議裝自費的人工水晶體;看骨科當然要選擇自掏腰包的最新科技的材質……我們的健保真的是「大碗擱滿墘」嗎?對經濟弱勢的升斗小民,只要不是「賤」保就該偷笑了?
開放自付差額 健保才能永續 2019-04-15 聯合報 吳國治/健保會委員
健保實施至今,對國民健康之維護成就非凡,但近來發生的「藥價偏低,諸多藥廠要退出台灣市場」、「達文西手術院所收自費又申報健保」諸事,表示這制度真有檢討改進的空間!
目前的制度是除少數手術(如白內障人工水晶體、心臟支架)可以自費補健保差額之外,其他均規定只要自費則完全與健保無關,全額自費!
由病人端看,國家給付必要的醫療,額外服務補其差額本就合理,病人也是有付了保費,沒有理由基本的給付也不給。
醫院拚軍備 病人任宰割 2019-04-15 聯合報 温啟邦/國衛究院名譽研究員
報載健保發生最大A錢的弊端,卅八家醫院浮報近八千件達三億多元。醫院一方面向病人收達文西手術費,又向健保申報腹腔鏡手術,一魚兩吃,雖是違法,但從歷史來看健保署難辭其咎。
傳統手術治攝護腺只要區區幾萬元,如今動用機械人,設備昂貴,又以神秘達文西藝術家為名,收費可達二、三十萬,病人卻趨之若鶩,因為泌尿科醫師也極力推薦,咸認為是較先進較安全,是有錢人的選項。長久以來一直對健保施加壓力,要求全額給付,健保署力擋多年,終於熬不過壓力,前年開始以傳統手術費給付,變相鼓勵使用達文西手術系統。
阿楨
不只大肚腩 醫界也有猛男 2019-04-14李樹人
忙著看病、救人,但醫師卻是最不健康的人,普遍來說,缺乏運動、三餐不固定、飲食營養失衡,如果自己體重破百,罹患三高疾病,又要正經八百地敦促病人減重,這可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就有網友回應「醫生要人減肥卻自己胖胖,很沒說服力?!像化妝品櫃姐妝化的醜,保養品櫃姐皮膚差,髮型設計師頭髮亂七八糟,哪有客戶能上門呀?!」
有人認為,「醫師真的要以身作則, 才會有點說服力呀... 尤其是減重門診。」、「減重真的要靠強大的意志力,真的很佩服成功瘦身的醫師」。
不少人想下載「瘦身群族」APP,但可能得先看自己荷包有多深,如果沒能日走萬步,依照遊戲規則,一個月下來可能得拿出兩三萬元以資懲戒,這應該只有醫師能夠一笑置之吧。
最近一兩年來,臉書上不少醫師朋友勤練身體,貼文貼照片,展示成效,糖尿病權威專家透過重訓、核心訓練,越來越精瘦,變成型男大叔。也有牙科帥醫師常往健身房練肌肉,成為醫界少見的猛男。
相較於其他科別醫師,皮膚科醫師似乎更常重視自己門面,尤其是新生代醫師,不管男女,均會勤加保養,親身嘗試雷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等微整形,甚至對著鏡子,朝著自己臉部施打微整形針劑。
醫師是病人最好的榜樣,如果醫師能夠抽空多運動,游泳、慢跑、瑜珈、重訓,如果身體結實、氣色紅潤,笑口常開,相信病人感受到醫師正能量之後,好處多多。
醫療高度商業化 健保也淪喪 2019-04-15 聯合報 蔡銘燦/藥品行銷人員
去年夏天,陪二姊到某大醫院就診,神經外科名醫診斷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痠麻疼痛,唯有開刀一途。醫師問二姊要做健保或自費?醫師除了強調醫材較佳外,還說若要做自費,馬上可以安排時間;但若走健保,須送審俟上面核准後,方能排刀手術。飽受「椎」心之痛的二姊,只好自費手術。
阿楨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2019-04-09 今週刊
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
2016-2018,每年有14%電腦斷層造影(CT)健保申請,遭中央健保署駁回。申報健保點數經常遭核減的項目,還包括磁振造影(MRI)、尿路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冠狀動脈擴張術(心導管手術)等。
台灣不是唯一關心非必要醫療行為的國家。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與人口高齡化,世界各國醫療支出逐漸增加,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各國醫療支出占GDP總額已從2010年的7.9%,上升至2016年的9%,歐美已開發國家紛紛致力於降低不必要醫療支出,以維持醫療品質。
研究證明改善醫療品質最有效手段:資訊揭露
充分資訊揭露的下一步,則是藉「醫病共用決策」(SDM),尋找最佳可行的醫療處置。這項由美國引進的機制,但台灣醫師一個門診動輒要看四、五十名病患,恐怕難以提供共用決策需要的溝通時間。
因此,折衷的方式,就是由醫學會將專業臨床指引,轉化為一般民眾可以理解的內容,讓病患在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之前,具備基礎認知。
醫療處置沒有唯一解答,唯有醫師為病患與醫療品質著想,病患也在資訊充分的情況下尊重專業建議,才能盡可能避免對人體有害、又浪費資源的過度醫療行為。
阿楨
健保給付砍到見骨 4千種藥品1顆不到2塊錢 2019-03-18 聯合報
國內約有1萬5千名患者使用的知名藥物「百憂解」,但藥商因不堪健保給付價低,幾年一顆被砍到只剩下1.96元,今天宣佈將於四月起退出台灣市場。根據健保署統計,約有4000多種藥物,健保給付價每顆不到2元。健保署聲稱是根據國際趨勢調整藥價,但藥界卻批評「砍得太誇張」,完全沒顧及病人權益,也使得國內製藥產業發展困難。
日本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政策,例如口服藥物每顆不低於台幣約3元,針劑每劑不低於台幣約30元,這是由於日本政府認為,過低的成本無法維持製藥品質,也直接影響民眾健康權益,更不利於產業發展,因此對於製藥產業是採保護措施。
但反觀台灣,卻是能砍則砍,讓不少藥商叫苦連連甚至不敷成本。百憂解在台灣市占率還有25%,約1萬5千名病人使用,尤其精神科的患者,對於換藥的適應度、敏感度較高,「政府應該思考如何不讓這款藥退出市場」,而不是只祭出砍價策略,卻不顧患者的權益
相關新聞
百憂解退出台灣 醫師憂強迫症患者無藥可用 掀民眾對國產藥不信任危機: 製藥公會全聯會今召開記者會強調,百憂解早有學名藥,且學名藥使用量比原廠藥還大,使用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危害,呼籲民眾不要恐慌,相信國貨品質。
「百憂解」原廠藥陸續退出 藥師指健保砍價雖是主因,但民眾領藥浪費也是因素之一。百憂解原廠藥退出市場,的確是暫無立即嚴重性;但若像癲癇、血壓、心臟等特殊藥物若退出,學名藥效果又不那麼好,影響恐不堪設想。
彭博社2018-7-12中國為藥價指明道路:中國醫保的龐大市場。去年,羅氏將一款化療藥物降價近70%,但收入增長約25%。此外,在一些年代久遠的藥品專利過期前,藥企也迫切希望通過降價等措施儘量從中多賺錢,降價可使這些藥品被納入中國醫保報銷名單並隨之銷量大增,甚至供不應求。
阿楨
鄧鉑鋆:送“藥神”——何時能告別海外代購藥?
醫療行業財務專家 2019-03-07觀察者網
藥,是民生大事,歷來也是兩會重點。
去年兩會中外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表示,抗癌藥品進口稅率力爭降到“零稅率”,這一目標已順利實現。稅降了,價也降了。在今年兩會的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就介紹到,不到半年時間,17種抗癌藥實現大降價——平均降幅達56.7%,而且快速納入醫保——到2018年底,一個多月時間,報銷人數達到4.5萬,報銷金額2.6億。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這一改善也有提及。
送“藥神”退休
(一)降價,入醫保
(二)加速創新、加快審批
這些努力,都將降低醫療成本,緩解大家的就醫負擔。
筆者的一位親屬2001年患癌,使用了一款當時剛剛發明不久的進口藥物草酸鉑(奧沙利鉑),幸運地成為了同病房六位病友中唯一被治癒的人。當時該藥屬於全自費項目,50毫克的一支藥售價4000多元,一個療程要用4~6支,整個治療包括手術與化療花了26萬——那時可以在上海浦東世博會會址附近買兩套房。
現在,原廠進口的50毫克裝草酸鉑每支售價2100元,而國產貨的價格降到了——人民幣38塊3毛9分!當初的“天價神藥”已經便宜到了中成藥感冒沖劑的水準。當筆者今天查詢到這數字的時候,感到自己在這篇文章裡引用的其他藥品價格降幅、醫保報銷比例的宏大資料都黯然失色。
回應
別拿個例當全體,我就想問問,各種基礎藥物,甘草片,醫用酒精,基本抗生素的價格為啥兩年普遍漲了150%到300%,個別700%都有,我16年買一瓶甘草片3塊5,現在要14塊,醫保資金不是說緊張麼,原因怎麼來的?
這不是大傢伙喜歡的市場經濟嗎,玩市場經濟就得知道它的一些後果。
以前一兩塊的藥,的確不合適了,藥廠怎麼賺錢?不賺錢的藥就會消失,一個月多幾十塊藥費,總比沒有藥好。
你覺得16年買一瓶甘草片3.5元,這個價格合理嗎?你知道現在中草藥種植技術改進,化藥純度要求提高,物流成本,工藝改進,環保加強,產業升級,這些錢從哪裡來嗎?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阿楨
日本醫生活活累成“病人”的背後 2019-02-28 蔣豐
白衣天使,救死扶傷。身穿大褂累癱在地板上的手術醫師,成了人們眼中“最可愛的人”。在日本,除了這種光輝形象,醫生還與收入不菲、擁有配得上被稱為“先生”的高層次身份等掛鉤。可是,近年,日本的醫生們日子過得苦。
由於醫生職業加班過勞等現象日趨加重,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向有關智庫委員會提交地方醫生勞動改革方案,提出把每年加班時長上限確定在1900-2000小時,遭到雪花般的批判和非議。無奈之下,近日將上述數字下調至1860小時。
科學研究表明,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將大大增加心臟疾病和腦梗塞等風險,救人無數、克病如山的醫生對此也不能“免疫”。調查顯示,醫生因過勞導致的處方失誤、診斷失誤事故頻發,接受前一天曾值夜班的醫生做手術的患者事後併發症幾率高出45%。可以說,本應是擔當救主的醫生,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殺手”。這種背後苦衷,來自於多方面原因。
一是醫師分配不均和不足現象進一步加劇。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推測,即便全力提升醫師力量保障水準,2036年仍然會有12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5300人以上的缺口。如有關保障力度不足,將會有34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超過3萬人的缺口,日本醫院面臨嚴峻的“無米之炊”危機。此外,受都市圈一極化影響,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醫師數量較為充足,而地方省市則青黃不接,地域差異明顯,中小城市醫師工作壓力大大增加。
二、醫療職場“忍耐型”文化作祟。日本職場向來等級森嚴、人際關係謹慎特點突出,勞動環境相對壓抑,醫生行業面臨更甚的精神、肉體等多重壓力,而絕大多數人則往往選擇忍辱負重,滿負荷運轉。雖然2018年調查顯示,84.2%的醫師因“惜命”反對政府對涉及加班限制政策實施寬鬆化,看上去醫生們的維權意識在提高,但加班卻照舊。
三、政府研判或存在“盲區”。日本醫師不足問題始於1982年一份內閣決議,當時日本政府認定“2007年醫師數量將過剩”,採取縮減和抑制性政策。實際上,和經合組織國家醫生平均數相比,日本醫生缺口高達12萬人。
高度的現代醫療水準和良好的護理條件步入超老齡化階段的日本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度過發展瓶頸的重要保障之一。日本醫生的苦衷,反映的既是一種社會文化,又是一個時代特徵,對於同樣處於人口結構、醫療體系轉型的中國也有引鑒意義。
阿楨
飲食習慣助西班牙人更健康
研究人員表示,飲食習慣可能是西班牙人長壽健康的秘訣。根據那瓦勒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地中海飲食風格中攝入了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堅果,讓西班牙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下降。”
與此同時,美國的健康排名下降到第35名,被鄰居加拿大(第16名)遠遠拋開。由於藥物服用過量和自殺導致的死亡,美國人的預期壽命近年來一直在下降。古巴人強調預防性護理的觀念值得學習,美國應該改掉僅僅專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習慣性思維。
古巴醫療制度引發關注
古巴高效醫療體制的一大“秘方”在於它的基層醫療制度,使得老人、兒童、婦女、慢性病患者等人群能方便得到應有的照顧。
古巴現有約14700家社區醫療站和500家綜合門診部,構成了其基層醫療體系。家庭醫生診所設在社區裡,平時古巴人走幾分鐘就能到診所,看病就醫非常方便。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古巴的社區診所提供24小時全天服務,病人隨時可以去看病。
古巴醫療重在預防,以低成本實現高效率。患者得了小病,家庭醫生及時就近治療,預防大病的發生。感冒、腹瀉、蟲牙這些當地常見的小病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治療。家庭醫生還對有潛在患病危險的人群採取嚴密的預防措施,譬如在婦女懷孕和哺乳期間,家庭醫生或護士每天都要進行家訪,測血壓、查身體、詢問各項情況。
由於基層的醫療體系建設完善,必須去大醫院的病人少了,全社會的醫療資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同時,地處熱帶的古巴在生物製藥行業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能力“自力更生”研製新藥,比如當地用來治療肺癌、糖尿病的新藥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古巴製造,古巴還獨立種植培養45種常用藥材。
不過,古巴“天堂般”的醫療體系也並非沒有隱憂。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指出,全民免費醫保開支大、浪費大,已成為政府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古巴還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60歲以上人口已占全部人口的17.8%,未來古巴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重。
https://news.sina.com.cn/w/2019-02-27/doc-ihrfqzka9505215.shtml
阿楨
世界最健康國家榜單出爐:這個“窮國”震撼了美國 2019-02-27 新浪新聞綜合
2019年版的彭博健康國家指數出爐,對全球169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排名,考慮預期壽命、環境因素(清潔用水、衛生設施等)、肥胖概率等變數後對各國進行評級。
西班牙一舉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上最健康的國家,另外前十名中歐洲一舉包攬7席。撒哈拉以南非洲則佔據了30個最不健康國家中的27個,顯示出貧困對健康狀況有著決定性的的影響。
日本上升3位,超越新加坡成最健康的亞洲國家,韓國排名上升7位至第17位,而中國則上升3位至第52位。到2040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有望超過美國。
不過,令人有點意想不到的是,這份榜單出爐後,最受矚目的國家竟然是平常“存在感”不強的古巴:
排名第30位的古巴比美國高出整整5位,而且古巴是所有健康排名超越美國的國家裡,唯一沒有被世界銀行列為高收入國家的另類。
儘管古巴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但人均GDP也還不到6500美元(Trading Economics資料),約為全球平均水準的51%。儘管經濟水準欠佳,但古巴憑藉全球聞名的全民醫療系統,各項重大國民健康指標均超越美國,達到了最發達國家的水準:
古巴男女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歲和80歲,新生嬰兒死亡率約為千分之5.8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約為千分之7。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7.8歲,比古巴低0.27歲;新生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6.2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千分之7.6,均高於古巴。同時,古巴也是世界上人均家庭醫生最多的國家,甚至很多外國政要都會趕到古巴看病。
2015年,美國大學派遣醫學院學生到古巴醫院實習,這個消息震撼了美國國內。
就在美國人為醫保改革吵的天翻地覆的時候,古巴的人均醫療成本僅為美國的20分之一。最誇張的是,平均一個重大手術患者在美國住院一天要花1994美元,而在古巴只要不到5.5美元。
那麼,古巴以低廉的成本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秘訣在哪裡?
2018年,美國律師協會旗下的衛生法部門派員去古巴考察,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古巴的醫療觀念重在預防疾病,相反美國的醫療系統總在病患發生後才干預治療,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此外,古巴醫療系統把資源主要投入到雇用基層醫務人員方面,而不像美國花費重金購置昂貴的藥物和設備。
jsoujsou
健保短絀262億元 人口高齡化...台灣二代健保困境何解?2018-10-12 今周刊
二代健保上路五年,去年首次出現財務短絀98億元,今年預估短絀將高達262億元。另外,早在二月公布的精算報告也提醒,若在現行保費費率4.69%不調整的前提下,2021年保險收支逆差將突破900億元。一加一減,健保署算盤打得仔細,因為根據健保署統計,健保支出每年成長4.79%,但收入成長率僅有4.54%,收錢不如花錢速度。十月開始,健保取消給付「維骨力」等31種含有葡萄糖胺成分的「指示用藥」,預估一年可省一億二千萬元支出。而省下的錢,將用在昂貴新藥——癌症、C肝等用藥給付上。
繳的人少、用的人多,對健保財務形成不小壓力。「很多縣市還推出65歲老人健保免費,這根本是錯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也批評道。
加上一三年二代健保上路時,原本設計由「家戶總所得」作為繳費依據,卻在立法院一夕改回與一代健保相同,根據「職業類別」來繳費。這一改,保費主要來自「薪資」所得,但薪資所得只占總所得的六成,其餘利息所得、股利所得都不納入計算保費的依據,等於稅基本身已顯瘦弱。
當年調降源自法規規定健保安全準備金「最多三個月」,彼時準備金已超過這條上限,才依法調降,同時希望建立保費升降制度,「兩年後得調整保費時,也可依法提高費率。」
「只是過去經驗來看,調漲保費就是有人要下台,且選舉逼近、不可能提高保費。這不是財務問題,是政治問題。」陳敦源苦笑,多年來健保僅能漸進主義式地微幅調整。健保署長李伯璋也坦承,「開源」困難,因此健保署改善財務的手段,多放在「節流」。
須另闢途徑增加收入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表示,現行以「職業別」為基礎的保費計收制度充滿不公,「退休人士可能月領五萬月退,若再去兼差,一個月薪資兩萬五千元,但保費只用薪資兩萬五千元計算。等於許多退休人士領的比年輕人還多,卻繳的相對少。」
另外,補充保費同樣充滿爭議,補充保費規定,租金收入扣繳對象僅限「個人」出租給「公司」,才須扣繳。「例如房租收入,如果房東是公司,房租收入不用繳補充保費;房東是自然人,就得繳這筆錢,這樣公平嗎?」
回應
知道民進黨多會花錢敗家了吧!馬英九把賺錢的台電跟健保局交給蔡英文後,執政第2年就開始虧損!
圖博館
衛福部支持「輕急診」 但醫界憂健保給付2018-02-20 聯合報
對於「輕急診」制度,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樂見醫師領頭號召開啟類似服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於國內醫師計畫引進「輕急診」制度,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衛福部樂見醫師領頭號召開啟類似服務,若此模式運作順暢,未來政策上將支持擴大施行。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推動分級醫療是健保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今年計畫擴大雲端資料分享,方便民眾在診所就醫。
但相對於衛福部和健保署正面看待,基層醫師指出,目前健保不給付診所急診費用,診所醫師夜間看診也未獲加成,「輕急診」診所爭取健保給付恐有困難。另外,現在醫院與基層診所總額各自獨立,如果有診所因收治急診患者使基層健保點值被稀釋,推行輕急診可能會受到阻力。
石崇良表示,大醫院急診患者僅兩成需要住院,多數患者接受醫療處置後即可返家,英美等國已藉由類似制度分攤急診壅塞問題,一方面也讓夜間或假日沒有診所看急症的民眾多一個就醫選擇。
李伯璋指出,健保署希望加強民眾對於基層醫療的信任,從去年起大力推動雲端資料共享,讓診所醫師也能在診間看到患者的檢查、檢驗報告,希望民眾優先考慮到基層就醫。李伯璋也表示,輕急診診所挑戰性高,有關健保給付方式,未來可以討論。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詹前俊指出,許多國外醫院的急診收治兩種患者,其中一種是有生命危險的急症患者,但也有出現症狀,卻因沒有家庭醫師或無法約診,只好臨時求醫的患者,未必需要掛急診緊急處理。台灣若引進輕急診或稱為急門診制度,的確可以幫助這些患者,又疏散真正需要急診人潮。但台灣健保制度沒有急門診的給付制度,一般民眾仍然是把急診當門診看。
新北衛生局表示,「輕急診」診所似乎無法跟急診畫上等號,因為設置標準差一大截,「輕急診」診所如果是廿四小時營業的診所概念,依現行設置標準診所可廿四小時診療,但不能稱急診;至於後續健保要如何給付,則是要看衛福部如何訂定。
相關新聞
急診常有「看似輕症 實則嚴重」患者
新春掛急診較往年多兩成 兒科「量多到嚇人」
圖博館
24小時輕急診引進台灣 輕症半夜也能就醫2018-02-20 聯合報
醫學中心急診人氣強強滾,衛福部健保署去年調高急診輕症患者部分負擔費用,但分流效果有限。為疏散急診人潮,有醫師計畫引進新加坡「輕急診」制度,成立廿四小時診所,並由急診專科醫師進駐,收治發燒、嘔吐、車禍外傷等暫無致命危險急症患者,盼能有效紓解醫院急診人潮。
在健保開辦以前,民眾急症是去厝邊隔壁或村子診所敲門,小鎮醫師可能打開門讓媽媽抱著哇哇啼哭的娃娃進來,也可能提著大大的醫師包,直接到病家出診。現在健保就醫方便,急症患者不論輕重症都去醫院,醫學中心急診滿床是常態,甚至滿到走廊牆邊、柱子旁都有待床病人。
「醫學中心急診應該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和眾診所執行長李相台將在台北車站附近成立綜合診所,引進輕急診制度,收治檢傷分類三、四、五級的輕度急症患者,預定三月營運,透過開放方式平台邀請鄰近開業診所醫師輪班駐診,也提供X光等基礎檢驗項目,但比照醫院急診廿四小時服務。
李相台表示,急診醫病關係緊張時有所聞,急診患者太多,且依症狀嚴重程度看診,許多輕症患者不耐久候而大鬧急診室;他一直在思考,為何國內的分級醫療無法達到成效?除了家醫制度不夠完善,也缺乏更貼近民眾上下班時間的診療服務,使民眾身體不舒服就直奔醫院急診室。
李相台某次和新加坡醫師聊天發現,「輕急診診所」在當地行之有年,小小的新加坡就有將近廿家全方位輕急診診所,有助紓解醫院急診人潮。李相台認為,此制度將可解決台灣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問題,除了計畫引進星國輕急診制度,也將請急診專科醫師進駐診所看診並協助培訓。
急診檢傷分類有五級,第一級和第二級為復甦急救和危急,健保去年調高檢傷分類第三、四、五級部分負擔。李相台表示,輕急診診所以後者為主要收治對象,未來將申請健保特約,收費照基層診所,未來也希望與附近台大醫院及周邊基層醫療院所合作,甚至垂直轉診,將重症患者轉至醫學中心,中度患者轉區域醫院,協助狀況較輕者返家休養。
圖博館
據說,原計劃是要漲三倍,現在這個結果還是經過妥協的。
按照英國政府目前的數據統計,漲價後帶來的收入將帶來2億2千萬英鎊的額外資金,也就是額外的0.2%資金,能解決問題嗎?只能拭目以待。
....
回應
估計等把以前燒殺搶掠的那些錢花乾淨,就徹底撐不下去了。
這文章啥意思?以前有錢,外國人可以搭便車,現在資金不足,對不交英國稅的外國人不再提供免費醫療了,不合理嗎?英國對全民實行免費醫療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有收入的居民只要交納佔個人收入9%的國民保險,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沒有收入的人如未成年兒童、退休老人、失業者,以及短期在英的外國人(如學生、旅遊者),都可以在英國免費就醫。看病是免費的,但醫院不給藥,需要拿醫生開的藥方到藥店買藥,每張藥方固定價格。留學生買藥時,只要向藥店說明自己是留學生,在處方背面簽名,就免費拿藥,藥費轉由政府支付。如果是急病,由救護車拉進醫院的,則所有費用全免,不會出現美國那種生病不敢叫救護車的情況。但英國以及美國以外的其他發達國家的這種免費醫療體系確實有醫生護士待遇低,人才外流,以及看大病做手術排隊過長的問題,有待權衡解決。英國撒切爾時期曾在一百多所醫院試點過私有化,不成功,居民反彈嚴重,退回來了。支付著所有發達國家最高醫療費用而醫療質量並不比英國等其他發達國家更好的美國,有什麼資格笑話英國的全民免費醫療體系?已吃到醫療市場化、私有化之苦的中國人,又有什麼閒心去笑話英國這項社會主義性質的醫療體制?
別扯好的不好的,你知道英國全民免費醫療的空洞有多大嗎?外國人每年交400英鎊,只能抵NHS全年1400億英鎊開銷的0.4%,就算每年交4000英鎊,也只能頂上4%,杯水車薪。但不會有移民願意來的,到頭來還不是英國人自身自滅,要經歷一個由奢入儉難的痛苦過程?1400億英鎊的開銷,佔了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30%!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抱怨看不好病,急診排隊呢?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騙醫保騙藥呢?就問非常實際的問題,英國人現在沒錢了怎麼辦,怎麼解決?建立在殖民全球基礎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在殖民體系坍塌後早就是空中樓閣大鍋飯了。正因為這條路別人走過走不通,才要去分析問題在哪啊,難道你還要重走一遍嗎?
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但是修仙資源有限,各位道友你們說該咋辦?
還能怎麼辦?死道友不死貧道唄!
圖博館
英國全民免費醫療資金緊張要對非歐盟居民收費翻倍
由於冬季“看病難”,英國倫敦市中心2018.2.3舉行示威遊行,上萬民眾聚集,要求政府增加對英國全民醫療系統(NHS)的撥款。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特朗普借題發揮,發推特稱,英國的“全民免費醫療”正一團糟,民主黨要的正是這樣的醫保,所以簡直亂搞。
多年來,1948年建立的全球首個全民免費醫療體系NHS一直是英國人最後的驕傲之一,今年又是這個體系的70大壽,這下激起英國的口水,英國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反諷道,區區NHS雖然不才,但“沒有一名示威者希望接受一個還有2800萬人得不到保障的醫療系統”。
據英國《獨立報》2月5日報導,就在特朗普懟NHS的同一天,英國政府宣布,他們找到了對付NHS資金缺口的辦法,那就是向非歐盟外國人下手,把在英國居留的外國人的“醫療附加費”增加一倍。
NHS的資金問題由來已久,所謂“醫療附加費”,就是英國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從2015年4月6日開始,向來自歐洲以外(包括中國)前往英國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所有公民徵收的額外費用,普通外來公民每年200英鎊,留學生每年150英鎊。光是在2016-2017這一年,英國政府就從外國患者那裡拿到3.58億英鎊,其中光醫療附加費就有2.1億英鎊。
不過近年來,英國NHS每年消耗的資金在1000億英鎊以上,這筆額外的“醫療附加費”收入不到總資金的0.2%,杯水車薪。
果然,沒到兩年,錢又不夠花了。
2月6日,英國政府宣布,從今年下半年起,非歐盟國家居民在英國使用全民健康醫療服務,年費翻一倍,由原來的200英鎊上漲至400英鎊。學生由原來的150英鎊上漲到300英鎊。
除6個月及以下的短期簽證持有者外,所有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公民在申請英國簽證時,每年都需支付NHS費用,直至離開英國或獲取永久居留權。據英國衛生部估算,政府平均每年在每人身上投入的醫療花費約為470英鎊。
這樣一來,對於有赴英國打算的外國人將產生如下影響:打算在英國讀三年本科的學生,將必須支付900英鎊的醫療附加費;赴英國工作人士,將必須支付2000英鎊的醫療附加費;如果申請移民簽證,也必須支付2000英鎊的醫療附加費。
圖博館
此外,台灣醫療生態已被健保制度徹底改變,全民都付出了難以衡量的隱形代價。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等專科醫生醫療糾紛風險高、負擔重,但全民健保的給付明顯沒有反應這些專科的風險及負擔,使得這五科難以招收足夠新血及人才,被稱為“五大皆空”。
台灣朝野政黨為了贏得選舉,在選前都跟民眾承諾你們看病都不要花錢。上台後,健保系統就通過各種辦法將基金無力支付的矛盾轉嫁到醫院和醫生身上。
醫護人員認為全民健保付費過低,已經減少了護理人員及年輕醫生的實質薪資、造成醫院虧損、惡化醫護人員勞動條件,並造成台灣醫療品質下降的後果。醫療人員指出,醫療品質下降的第一個症狀是醫療疏失大增。
醫療體係人士也認為,省成本省過頭的第二個問題是對窮人依然產生排擠效應:現在全民健保雖然創造“即使窮人也能輕易負擔高品質醫療”的台灣奇蹟,但在健保低給付水準下,將會使醫院排斥複雜困難病人、鼓勵自費,相較於健保未實施前的情況仍然不利於醫療品質及窮人權益。
台灣關鍵評論網2016年曾發文指出,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就是先天計設有問題的福利政策,根本就不是保險。一直以來官員向海外宣傳台灣的健保多好時,至今也沒有其他國家或地區復制學習成功,因為真的學不起來也不敢學
回應
有錢時,怎麼設計製度,都好辦。缺錢的時候,什麼制度都得四處漏風
圖博館
又有美媒鼓吹,全民健保仍是“台灣之光”?2017-12-27 觀察者網
國朝野兩黨近年來在醫保改革方案上拉鋸良久,始終無法推出各方滿意版本。《紐約時報》2017.12.26發表印第安納大學醫學系教授卡羅爾文章,建議美國參考台灣經驗和健保系統。這已不是外媒第一次鼓吹台灣健保了。但問題來了,被譽為“台灣之光”的全民健康保險體制,為何一直叫好卻始終無人復制?
文章稱,台灣全民健保的涵蓋面十分廣泛,包括住院、門診費、牙醫、非處方簽藥及中藥等,強調比美國的醫保體系還全面,患者可以選擇各種治療方式,等待時間短,且可以在未轉診的狀況下直接求診專科醫師。
卡羅爾認為健保體系均有其優缺點,但他認為台灣的健保系統值得學習。
文章也指出台灣全民健保所帶來的問題,比如醫生短缺狀況日益嚴重,醫生抱怨工資少,過於辛苦。而且台灣人口老齡化問題嚴峻,出生率低,使得護理成本大幅提高。
文章還稱,台灣在治療傳染病方面做得比較好,但癌症和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高額的治療費用。
台灣健保那麼好,為何無人復制
台灣地區始建於1995年的全民健保體系,類似於大陸的醫保,曾因為質優價廉而享譽國際。英國《經濟學人》曾將台灣地區醫療保健評為世界第二,僅次於老牌福利國家瑞典,台灣民眾月付20美元的保費,每次看診付掛號費4到10美元,就可以到特約醫院找任何醫師看病,價格是美國的六十分之一。
但台灣健保成於物美價廉,也敗於物美價廉。因為忌憚民意反彈,22年來僅調漲過3次健保費率,加上藥價控制不當,以及使用者“不用白不用”心態下造成的浪費,虧損已成常態,“台灣健保何時垮”已成為台灣網民討論的日常貼。
據此前統計,台灣民眾平均每年看病超過15人次,2009年看病次數最多的一位中年婦女全年就診438次。與此同時,台灣“洗腎”人口的比例高居全球第一。
2010年,衛福部長楊志良遞上辭呈,向馬英九叫板,警告所有民眾:全民健保因為入不敷出,就快山窮水盡,無以為繼,台灣社會即將退回前健保時代。
2014年,台灣健保補充保費收入超過預期,有人提議調降費率,但蔣丙煌卻表示,健保現在財務雖良好,但精算後只能維持三年,2016年後的財務狀況,誰也沒有把握。
圖博館
健保大鍋飯能吃多久2017-10-29 聯合報 黑白集
台灣健保「好用」,海內外馳名。好用到什麼程度呢?連一些成藥和銀杏萃取物等保健品,都在健保給付範圍內,每年浪費十數億計的經費。健保會提案討論刪除這些非處方箋即可購買的藥品,但曾有遭立法院指示暫緩執行的阻擋前例。長此以往,健保這「大鍋飯」還能吃多久?
說健保是大鍋飯,未言過其實,濫用令人咋舌的例子舉證歷歷。有「健保大戶」一年看診超過千次,可說照三餐用健保;有人電腦斷層一年做廿幾次。有些慢性病或年長病患,重複領藥、未按時服用而剩餘浪費的藥,在家裡堆積不計其數。早先健保用藥連維他命都可以開,後來才逐步刪除。從節流的角度言,民眾自費就可在藥局買到的成藥類,早該檢討其合理性了。
健保「大鍋飯」性質越濃厚,越容易遭到濫用。看似俗擱大碗,其實是全體納稅人「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成果。民眾有共識「健保不能倒」,所以當初二代健保改革快速過關,形同「健保稅」的補充保費就源開徵。很多納稅人的額外收入,還沒看到影子就有近二趴先貢獻給健保了。健保財源得以穩固,但如果連感冒藥、保健品一類的都可「吃健保」,無謂的浪費一定會侵蝕地基。
健保法明文規定成藥不列入健保給付,但卻在「患者吃習慣了」的風氣下偷跑多年。這次健保署再度檢討政策,將逐步取消給付,希望不要又受到媚俗心態阻擋,畢竟健保不該變成「大鍋飯」。
圖博館
這一標準更多是從硬件上做出規定,對於服務內容這種“軟件”未做過多規定。
北京香山醫院有400多張床位,這裡只調理病人病情,不涉及心理疏導。
松堂關懷醫院為緩解患者情緒,在醫院內部設置佛堂,供有信仰的患者拜佛。
隆福醫院北苑院區也有專門做臨終關懷的社工,每週去醫院兩次,給老人做心理疏導。
有臨終關懷醫院稱一年虧損200萬
松堂關懷醫院包括床位費、護理費、醫生治療費在內,單間價格不超過6000元,全院近一千張床位幾乎住滿,由於收費較低,只能勉強維持運營。
北京隆福醫院相關規定,三人間每天60元,雙人間每天70元,護理方面,一級護理一天下來不過是50元,用到的設備也很有限。“過去這兩年,一年要虧損兩百多萬元,政策上沒有相應補貼,完全靠醫院自己來承擔。”
首鋼也處於虧損狀態,目前主要由醫院和腫瘤科對其補貼。“水電、設備成本、人力成本投入很大,但是收入很少,每天幾乎只有床位費。因為很多病人不再積極治療。”中心主任王德林說。
“我們護士除了治療護理外,對病人心理方面的服務也不收費,這樣就造成工作比之前的科室更忙,但是獎金卻下降了。我們一直在努力平衡,不能只靠愛心支撐。”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士長胡蕾說。
在臨終關懷醫院虧損的背景下,一些醫院也存在收費依據不明的情況。一家公立醫院表示,如果老人在醫院去世,需交5000元“臨終關懷費”,費用包含的服務有開具死亡證明、聯繫殯儀館等。一家民營醫院則要求入住前需要醫生看診評估是否符合入住條件,這項服務要收費800元。
北京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候任總幹事劉陶表示,這可能是醫院為了維持運營所採取的一些手段。不過,任何一個安寧療護機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與慈善、人文關懷相對接,不可能賺錢。這就需要政府補助和社會愛心資金注入。
胡蕾也呼籲國家政策能對臨終關懷病房有所補貼,同時社會慈善基金也可以注入,使這項事業更長遠發展。
此外,臨終關懷病人也需要社會愛心人士陪伴。胡蕾說,醫生和護士平時很忙,沒有太多時間和病人深入聊天,這就需要志願者來陪伴病人。病人與志願者聊天,比跟醫生護士更輕鬆,沒有心理壓力。
圖博館
臨終關懷”床位一床難求有醫院稱1年虧損200萬2017.10.30新京報
臨終關懷也稱作安寧療護,是指對瀕臨死亡的老年患者給予親切的撫慰、良好的照顧和盡可能的幫助,使其安然故去。最早對臨終病人的照料是在1967年,在英國倫敦由桑德斯首創的聖克里斯多費臨終關懷醫院。
1987年成立的北京松堂關懷醫院,是第一家醫養結合的老年護理院,也是我國第一家臨終關懷醫院。
30年來,多個省份已設立臨終關懷醫院或在醫院內設置臨終關懷病房。
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
今年3月,北京市衛計委已遴選確定北京市隆福醫院等15家醫療機構成為首批北京市臨終關懷試點單位。
臨終關懷床位一床難求
在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平均每人的住院週期為一個月,每個月都有二三十人排隊等候床位。
北京共有30多家臨終關懷醫院總床位兩千張,基本都是滿床狀態,想要入住需要提前預約。
多家臨終關懷醫院接收對像不一
在臨終關懷醫院“滿床”的背後,一部分床位並非真正為“臨終關懷”所用。
在北京松堂關懷醫院,有70%老人處於養老狀態。有患者已經住了十多年,由於生活不能自理,回家也無以為繼。另外一些非癌症晚期的患者,經過治療和護理後病情有所好轉,也不願出院,擔心病情惡化回來沒有床位。“不可能把病人趕出去。”醫院有關人員說。
新京報記者走訪多家臨終關懷醫院發現,各醫院對於接收對象並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
首鋼接收“生命處於末期的癌症患者及其他如失能、心衰等疾病患者。”對失能、心衰患者,醫院也會評估其生命週期。
海淀醫院需要提供病歷和病人家屬信息,以評估是否可以入住。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和北京万壽康醫院接收所有需要康復的病人,臨終病人可以選擇專門臨終關懷服務
由於綜合醫院的臨終關懷病房多設於腫瘤科,一些醫院對於臨終關懷患者只接受腫瘤晚期病人。如北京復興醫院,計劃設置20張床位,目前可以接受晚期癌症病人進行姑息治療。
除了接收對象,各臨終關懷醫院該為患者提供怎樣的服務,也無統一標準。
今年1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從床位、科室、人員設置方面提出相關要求。按照標準,安寧療護中心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每10張床位至少配備1名執業醫師、4名護士,並按照與護士1:3的比例配備護理員。
圖博館
救活病患卻被家屬“碰瓷”索要衣物上海醫院用監控自證清白,家屬道歉
前不久,一則搶救病人卻被家屬索賠剪壞的衣物1000元的新聞引發公眾關注。據看看新聞2017.9.27報導,23日,上海一家醫院遭遇家屬討要搶救病人時脫下的衣服、家屬一度稱衣服內有財物,醫護人員反复解釋無效,最終通過監控還原了事實真相。
.....
事實證明護士親手將衣物一併交隨同另一家屬,患者兒子點頭說哦後默默離開。
急診科醫生陳永燁說:“碰到搶救病人,如果要剪除衣物的話,需要有這些操作的話,首先經得家屬的同意;如果緊急情況下來不及請示家屬的情況下,一般有第三方在場,比如院方領導、警方,在他們的目擊的情況下做相關處置。衣物取下來後我們用一個專用塑料袋保管、並貼上標籤,並有專人看管。事情處理完後我們再當著家屬的麵點清物品交接。”
回應
什麼道歉,小人畏刑罷了
武漢醫院剪衣服賠錢,給這些無賴打開了一條新的碰瓷思路了吧。
上個新聞裡洗地的公知大V噴子出來走兩步
我想問一下,在我們國家碰瓷有什麼懲罰?
對壞人的縱容,就是對正義的傷害。
應該以敲詐勒索起訴,這樣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會害死很多人的!
這次敲詐不成功是因為僥倖被監控拍到了,下次沒被拍到又遇到這種病人呢?什麼時候這些公共部門才能有底氣把這些人交給警察?和稀泥的執法造成維護社會治安成本愈來愈高。人會變得愈來愈不講理,道德會愈來愈墮落,因為現實是鼓勵惡意欺騙的。
事實證明,完善的程序和監控是必不可少的。
完善監控需要高額的費用的。大爺級服務當然是大爺級收費,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得你們每個人多掏錢大買單。結果就是,在各位巨嬰滿地打滾的撒潑哭鬧下,中國醫療終於向高貴的民煮體系靠攏,“進化”出了“大爺級”服務水平,然而並沒有“大爺級”資產的一般人發現自己叫不起救護車看不起病了。可喜可賀,你們很民煮地煮爛了自己。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9_27_428997.shtml
山東男子因一句“稍等”毆打醫生:覺得受歧視被拘十日
據山東商報2017.9.27報導,17日深夜,魏某酒後到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醫院急診科就醫。急診科值班醫生正在給其他病人治療,讓魏某稍等,魏某覺得值班醫生歧視自己,故意不給自己看病,故藉著酒勁多次對值班醫生動手。目前,魏某因涉嫌尋釁滋事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回應
十天?這是鼓勵犯罪嗎?
什麼後悔,小人畏刑罷了
圖博館
對此,一些曾留學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位中國網友表示:“看病還是回國吧,澳洲又貴又看不好”。另一位名為Tim的網友分析稱:“不說別的,國內雖然經常出現醫患關係問題,但是實際情況是中國的醫療水平遠遠高於澳洲。 一是醫生經驗,國內好的主治醫生每天看病的人數量很多,見到的各種疑難雜症也會很多,所以臨床經驗很豐富。澳洲基本就是等,先觀察,接著等。澳洲醫生更相信的是儀器分析。 二是醫療器械,澳洲的醫療器械和中國醫療器械,國內會好於澳洲。以看牙和看視力來說,這邊(澳洲)水平就很局限了。”
針對中國醫生臨床經驗更豐富的問題,許多網友也都紛紛附和。LIndia表示:“國內醫師經驗足,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我一個親戚也是在澳洲不能確診,回國看的醫生,國內大夫一看就確診了,類似病例有好多,熟門熟路就解決問題了。”網友Yelling也稱:“土澳的醫療水平高主要體現在硬件設施上,臨床經驗個人感覺還是國內豐富。”
跪拜西醫相關新聞
日媒:中國赴日遊客“爆買”盯緊醫療體檢呈新勢
日媒:不差錢!中國人的“醫療爆買”出現新變化
華媒:國外醫療水平較高 戶外保險成出境游客必備品
泰媒:中國富豪醫療旅遊將成泰國旅遊業下一目標
英媒:外商瞄準中國老年人口牟利以醫療為突破口
回應
“治標不治本”原本就是西醫劣於中醫的最大特徵。
對你只能呵呵了!西醫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解刨學和生物基因工程基礎上的,你告訴我說這是治標不治本?中醫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這種玄學,你竟然認為這是治本?除非別人都像你一樣蠢才會相信。
我家一鄰居小孩得的蜘蛛瘡,在市大醫院看了十多天沒好,花了幾千塊錢,反而瘡面越來越大,最後還是別人給他家人介紹一個退休的老中醫,人家十來天就徹底治好了,總共花了六百。你跪拜西醫也是你的自由,但也不要閉著眼黑自己的傳統,很醜陋的。
中醫的理論其實是非常先進的標本兼治結合西醫的現代科學相信能夠大放異彩
中西醫結合是最佳的方案,更全面,是中國醫師最大的優勢
把傳統中國醫療稱為中醫,把現代醫學稱為西醫,我覺得不公平。現代醫學就是現代醫學,傳統西方醫療一樣是靠藥物,甚至還有殘忍的放血治療,一點兒都不科學。現在的科學水平還不夠高,以後中醫也能變成現代中醫、科學中醫。
圖博館
澳媒表示,來自昆士蘭的艾米麗並非是首位為治病,而踏上這條有些冒險的治病之旅的澳大利亞人。已經有數以千計的晚期病人因為在國內沒有進一步選擇,轉而尋求花費巨額資金,去國外追求最後的一線生機,他們通常還會設立籌資頁以尋求獲得經濟幫助。
現在,艾米麗仍在繼續努力,她表示:“只要我想要接受治療,就可以得到治療,唯一能夠阻止我的就是金錢。我感覺自己就和正常人一樣。如果(在中國的治療)能多給我幾年時間和女兒在一起,那將會是多麼好的事情啊!”
有沒有感覺這一事件似曾相識?海外君仔細想了想,發現早在2015年,就有人在澳洲治病未果來到中國“求醫”,而這個人還是我們中國的演員李冰冰。2015年底,李冰冰在澳大利亞工作時連續高燒16天,人已經虛脫到無法行走。然而,澳大利亞醫生卻表示無法確診病因。於是,李冰冰只能強撐著身體連夜飛回祖國,落地後直接被送到醫院。醫院進行檢查後,隨即確診其患上的是化膿性扁桃體炎,且當時扁桃體已經白成一片,不能說話也不能進食。所幸這位女星選擇了及時趕回國內接受治療。回想自己在澳洲被扎出血的悲慘遭遇,李冰冰也不禁表示“超級思念祖國的醫護人員啊”。
一直以來,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西方國家都被認為醫療水平處於頂尖地位。因此,乍一聽到澳大利亞人特意前往中國接受治療的消息,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一些外國網友在評論中卻表示,澳洲的醫療水平被過分誇大了,且有“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出現,而中國的醫術走在前沿位置其實也並不那麼令人驚訝。
一位外國網友就表示,“從個人經驗來看,我認為對澳大利亞醫療專業人員的評價過高。亞洲的人口遠遠大於澳大利亞,他們的壽命更長,因為他們的醫療人員會專注於治療疾病的根源,而不是症狀。”另一位網友則坦言,當地的大多數專家和全科醫生並不稱職。也有澳洲網友表達了對於中國醫術的“各種羨慕”,表示:“中醫的歷史要遠遠長於西醫,再加上中國人也是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之一。所以為什麼(其醫療)就不能處於世界前沿呢?”
圖博館
澳媒:被澳大夫放棄的母親在中國醫院“起死回生”2017-09-27 中國僑網
近日,澳大利亞媒體的一則報導在網絡上引發關注。文章稱,一名被澳洲醫院告知只能“回家等死”的宮頸癌晚期的女性,在前往中國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後竟“起死回生”,情況大有改善。對此,一些澳洲網友感慨當地的醫療水平被高估,並坦誠中國醫術處於前沿水平。一些曾在澳洲留學或是居住的中國網友則表示,祖國的醫療水平要高於澳洲,所以看病還是回國更好。
30歲的澳大利亞女子艾米麗(Emily Woodman)和丈夫馬克一起做生意,還有一個4歲的可愛女兒,一家人本來美滿幸福。然而在2016年12月,一個噩耗卻令這個家庭遭受重創:艾米麗被當地醫生診斷出4期宮頸癌,只剩下12個月的時間。她還被告知,任何手術或是放射化療都為時已晚,醫院只能通過姑息化療(一種緩解性的化學療法)的方法來讓其走完“最後一程”。
然而,艾米麗並沒有輕易放棄,她認為就算患上了癌症,也仍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療法。隨著病情的逐漸惡化,艾米麗走訪了國內的無數醫生,包括腫瘤學家、替代療法專家等等。然而,大多數的大夫都告訴她為時已晚,給她開了嗎啡和咳嗽藥就讓她回家。“我在當時已經不能走路、說話或是彎腰。就好像溺水一樣。醫生們都告訴我沒有希望了,回家等死吧,人生太不公平了。”艾米麗回憶道。
不過,其中一位大夫看到艾米麗的情況如此嚴重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讓她前往中國的一家醫院,嘗試當地的尖端療法是否對其起作用。於是,自2017年3月起,艾米麗5次前往這家位於中國廣州的一家腫瘤醫院,為進行介入治療、免疫治療和冷凍治療花費了15萬美元。隨後,奇蹟發生了,僅僅經過了3個月時間,中國專家就表示,她的腫瘤細胞數被控制在了正常範圍,血液檢查結果也是正常的。幾個月前,艾米麗還被告知自己的死期即將到來,但是現在,她卻從沒有感覺這麼好:“我的肺已經萎陷,裡面充滿了液體。但是(中國)醫生們從我的肺腔中排出了3升的積液,然後對我進行化療,我的咳嗽隨即停止,自此再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對此,建議她前往中國的醫生表示:“艾米麗的情況已經嚴重到對於傳統放射治療毫無反應的地步,我知道那家中國醫院會提供化療和其他藥物的綜合治療。她的病情有所好轉真是太棒了,說實話就像是起死回生一樣。”
圖博館
人社部回應跨省異地就醫四問:誰受益咋辦理?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展如何?將惠及哪些人群?具體要走什麼樣的程序?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人社部2017.9.26回應並解讀了有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四大熱點問題。
總體進展如何?
截至9月25日,已全面聯通所有統籌地區、覆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各類醫保制度,服務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四類跨省就醫人群,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
已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9個月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運行平穩。
將惠及哪些人群?
從目前進行的已經結算人員的結構分析,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佔整個人群的39%,異地長期居住人員佔10.3%,常駐異地的工作人員,比如一些駐外的辦事處等等,或者是在外地的急診就醫人員達到1.6%,異地轉診人員占到49.1%。現在異地就醫結算的群體呈現出多樣性。
具體要走什麼程序?
如何才能享受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便利?人社部給出了“三步走”的程序: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呢?
跨省異地就醫主要是為了解決參保人員合情合理的異地就醫時碰到的跑腿墊資的問題,這是全民醫保的應有之義。但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並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遊。
如果醫保全國漫遊,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無序就醫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一方面,無序就會增加就醫人員的總體負擔,不僅僅是醫療費用的負擔,異地就醫還包括交通費用,住宿的費用,吃飯的費用,還有看護的費用等等,這些成本都會增加。
另一方面,無序就醫也會進一步加劇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試想一下,如果全國人民無論大病小病都跑到大城市、大醫院來看,大醫院必然人滿為患,就會影響真正需要到大醫院看病的疑難雜症患者,使得他們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就醫的問題,還是要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改革,促進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使大多數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圖博館
健保自付額增 富人獲給付反比窮人多 2017-09-18
會本週將進行明年健保總額協商;卻有學者研究先提出警訊,健保上路二十三年,不僅家戶自付醫療金額不斷增加,造成醫療財務災難率明顯成長,而且健保對貧富的給付差距越來越大,短短十年內,健保給付給富人的金額成長率竟是窮人的十倍,呼籲政府應改善健保、更達「公平就醫」的目標。
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 逐漸攀升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與其學生利用行政院「家庭收支調查」、比對健保資料設算,結果發現從一九九五年健保開辦截至二○一二年,健保有助收入較低民眾就醫,對國內減少貧窮的貢獻從一.一%提升至三.七%。不過,醫療財務災難率卻相對增加,亦即自付醫療支出使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情形,越來越多、越糟。
窮人怕無法自付 會不接受療程
江東亮舉例,若以醫療支出佔家庭收入二十五%者為準,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在健保開辦首年為四.二%,之後僅三年下降,但一九九九年起每年有增有減,統計顯示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年增率達三.七%。
江東亮更指出,統計二○○○年到二○一二年,家戶平均非食物支出年增率僅○.八%,但自付醫療支出年增率卻達二.九%,占家庭醫療支出則由三十二%升到三十六%,也顯示國人自付醫療支出成長快。
學者籲健保政策 應符公平就醫
此外,江東亮另做研究更發現,富人受益健保給付金額成長速度遠大於窮人,以二○○○年與二○○九年對照,全國最窮二十%與最富二十%平均每戶獲健保給付金額,前者由三萬二八○四元增至三萬四二○二元、後者從五萬一六二○元增至七萬三七四二元,成長率分別四.二%與四十二%,相差達十倍。他更直言,自付醫療不斷提高,「現在情況肯定更糟」!
江東亮說,主因健保有部分、差額負擔等,窮人可能無法自付,會趕快出院或不接受療程,但自付額對富人不痛不癢,所以住院久、療程多,所獲健保給付相對多。因此呼籲健保總額分配應更思考公平就醫,不要只以醫院經營為主,政策也不宜放任增加自費、部分負擔。
健保署稱 不宜用富人窮人比較
健保署則強調,健保讓有需要的人均可就醫,民眾滿意度高,光用富人或窮人比較並不合適,未來會更兩者兼顧。
圖博館
但健保開辦時,健保支出規模約3000億,20年後已成長到6000億。健保的支付系統,由開辦時最單純的論量計酬,如今已幾乎是全世界最複雜的支付制度,增加了論病例計酬、六大總額,還仿效國外進行關連性支付(DRG),甚至論人或論質計酬等支付制度。健保開辦時,保費收入以薪資所得附加費用為主,20年後,又增加了補充性保費。
在醫療費用、支付制度、保費收入業務量幾乎加倍的同時,健保行政費用卻能從開辦時的69億,不增反減降到55億。這種超高行政效率,也可說是一個健保奇蹟。
健保奇蹟的真相
實際上,健保行政費用超低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健保的行政預算是用公務預算來編列,預算獨立於健保保費收入之外,以降低社會大眾對健保可能濫用的疑慮。這20年,受限於政府預算連年吃緊,健保支出即使年年成長,行政預算卻無法隨保險規模而擴增,甚至行政費用愈來愈低,陷入無以為繼的窘境。
要管的業務量愈來愈大、愈來愈複雜,但行政費卻愈來愈少。很多時候,優先刪減的都是那些需要長期經費支援、無法立即回收效益的項目。外界很難想像,一個花費近6000億的全民健保,每年編列的企劃研究費用僅有幾千萬。在缺乏「政策大腦」指引下,健保局常常一個制度還缺乏完整評估,卻風風火火地要推行另一個新制度。
最實際的例子,就是健保支付制度。即使總額制度已經實施超過10年的今天,主管機關還是沒辦法講清楚總額支付的政策效果,但卻一味地想引進更多、更新、更複雜的支付制度,期望新制度推行後,就能一勞永逸地抑制醫療費用增長。
類似健保行政費用太低的問題,也發生在其他部會,正是政府效能低落的關鍵之一。因為窮,政府最常採用的方式便是交由各機關刪除一定比例的業務預算(俗稱統刪)。被犧牲的項目通常就是些需要長期規劃、相對急迫性低的研究發展預算。因為缺乏長期政策願景的規劃,自然出現許多迫在眉睫的危機需要解決。這也是台灣政府官員忙得人仰馬翻,卻無法得到民眾青睞的主因。
不要再以沒有大腦為傲
倘若健保行政預算不能獨立於公務預算外,釜底抽薪之計建議提撥保險收入的一定比例,專款專用於健保制度的研究發展,而不要再以全球最低的行政預算為傲。
要知道健保支出規模已經龐大到6000億了,倘使能在制度上想出方法節省0.1%,就節省高達6億元支出。與其刪減每年幾千萬的研究發展經費,還不如思考如何改善健保制度,更能促進健保支出的效率。(責任編輯:黃韵庭)
圖博館
健保不能等著被吃垮2017/9/19蔣世中
健保署估算到民國109年安全準備金就要用罄。但在政府帶頭違法之下,加上民眾對「健保吃到飽」的人性考驗,健保財務未來無異雪上加霜。
現在政府是帶頭違法,未落實《健保法》第43條「定率制」,僅用「定額」的計算方式收取門診部分負擔,事實證明民眾因此對分級醫療非常無感。其實在民眾就醫自由下,首先必須從「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制度改革著手。尤其近10年來,70%的健保費是用在檢驗檢查及藥費,若再不認真去思考調整檢驗(檢查)藥品部分負擔,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就會有民眾去看病,即要求做一系列的生化檢驗、影像檢查,或領回高貴藥品,卻不按時服藥,甚至放到過期而丟掉,這些支出每年都高達上百億元。更令人難過的是,竟還有部分團體將藥品浪費,過度檢查等,一味歸咎於醫師,卻不去檢討政府應依法行政及落實使用者付費的精神。
此外,《健保法》對醫療服務費用與藥品費用有不同待遇。醫療服務費用實施總額上限制,當醫療院所提供病人1元的醫療服務,健保只給付0.7至0.9元;然而藥品實施總額目標制,當提供1元的藥品,健保就給付1元,且超過當年藥品目標額度時是由手術費、診察費等醫療服務費用來承擔,這樣公平嗎?
期望政府落實部分負擔定率制,否則政府帶頭違法,健保總有一天被吃垮,到時政府、醫、病三輸!
行政費世界最低?台灣健保奇蹟背後的大漏洞by 連賢明(政大財政系教授) 2017-09-18
台灣的全民健保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盛讚,但這台灣之光的背後,其實暗藏著「沒有政策大腦」的更大浪費。
台灣健保在國際上備受讚譽。透過健保實施,台灣醫療費用穩定控制在國民所得6%左右,就醫具備相當可近性,民眾對健保滿意度也高達八成。
但除此之外,健保局還相當自豪超低的行政費用。根據2016年的政府預算,健保行政預算約為55億。假設以健保支出約6000億計算,健保行政費用僅佔醫療支出比例不到1%,也就是說,100元醫療費用僅有不到1元用於行政費用。類似實施全民健保的加拿大,行政費用需佔2.7%,韓國則約3.6%。更不用說健保的行政費用比例是美國老人醫療保險(Medicare)的七分之一,美國私人保險的十分之一以下。
台灣健保的行政費用,為何能做到世界最低?一般健保局對外解釋,都說是健保開辦採用電子申報流程所帶來的管理效率。
圖博館
還有哪些檢查可能被浪費?
不只子宮鏡,在台灣,其實還有更多可能被浪費的檢查或檢驗。
例如,用來檢查腫瘤的「電腦斷層」,去年健保申報費用是全台第一,達92億點,這比起健保開辦當年,成長近196.7%。
這不是單一現象。根據健保署數據,近20年,全台灣門診的檢驗檢查費達1552億點,佔了西醫門診健保費用的近四成,遠高於藥費,或給醫護人員的診察費。
「檢驗檢查是我們花最多錢的部份,但是醫師護理人員的診察費卻少,」外科醫師出身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當健保資源有限,過度的檢查檢驗,不只造成浪費,也壓縮了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診察費。
浪費的原因之一,來自健保給付的「論量計酬」。
當醫院看愈多病人、做愈多檢查,得到的點數就愈多,「衝量就是浪費的來源,」前健保署署長、台大公衛系副院長鄭守夏日前向《天下》表示。
雖然每年健保署會訂定上限「天花板」,超額就不給付或是讓點值打折,但各大醫院的競爭壓力,讓衝量成了常態。
如同搶一盒糖吃,當孩子一多,大家分到的糖就少,有時候還得折半分著吃,但大家仍一窩蜂湧入。「我不衝別人衝,這就叫做囚徒困境,」鄭守夏感嘆。
浪費的原因之二,還有健保的點數設計。例如,子宮鏡的健保給付點數為2034點,較傳統超音波檢查的450點,高出近四倍。
婦產科醫師出身的立委林靜儀比喻,「如同考試領導教學,健保給付也影響了資源分配。」她認為,長庚醫院超音波檢查排程反倒較慢,是否因為健保給付較低所致,值得深究。「這是系統性的問題,」她說,並期待醫事司等單位可對此深入檢討,讓健保及醫療環境更好。
李伯璋表示,「健保體系該給病人用的好藥、好檢查,我們不會逃避,也不會設限太多,否則對醫療人員不是很公平,也會尊重醫療人員的專業,但過度就會檢視。」
健保署日後將延續過去的制度,對病人重複的檢查項目做抽審;也將對檢驗檢查項目的支付點數,分析後調整。
延伸閱讀:健保難題怎麼解?健保署長:少浪費、分級制
三個步驟 學習當主動的病人
民眾也可替自己身體的檢查檢驗把關,避免浪費醫療資源。鄭守夏說,「我們病人也習慣一不舒服就跑醫院,多檢查,多拿藥,這習慣不容易改變,但要改變。」
1.打開你的健康存摺
2.和你的醫師討論
3.尋求第二意見
圖博館
長庚子宮鏡檢查氾濫 你的醫療檢查也太超過了嗎? 2017-09-19林怡廷
全台灣最大的醫療集團長庚醫院,歷經了多事之秋。6月底,先是爆發急診醫師集體離職事件,這次擺在他們眼前的挑戰是:是否濫用子宮鏡檢查?
敲起警鐘的,是一封長庚院內同仁的投訴信。一位病人因子宮異常出血到林口長庚就醫、接受侵入性的子宮鏡檢查,最後導致「死胎」;對此,長庚院方已坦承疏失。信中另指出:長庚醫院「濫用」子宮鏡檢查。
健保署今(19日)召開調查結果記者會並指出:林口長庚近三年(2014年至2016年)婦產科門診病人的子宮鏡檢查率,確實高於醫學中心平均:林口長庚每100個婦產科病人,有10.5人接受子宮鏡檢查,高於整體醫學中心的3.35人。
健保署進一步請專家抽審404件檢查案例,共核減了七成案例、扣除近59萬點健保點數(約59萬元)。因為專家認為,其中的291件子宮鏡檢查,非必要或檢查過於頻繁。例如,有一位子宮腔沾黏的病人,3年內做了25次檢查,其中20次為非必要。
但林口長庚對此有不同意見,並將備齊所有病歷及相關文獻,向健保署提出申復,釐清事實真相。
我們是不是做過多檢查了?
透過這次事件,令人值得深思的是:當醫療科技突飛猛進,這些醫療科技真的必要嗎?是否造成浪費?
子宮鏡就是一例,它是近來幫助醫師判斷子宮疾病的新利器。
林口長庚的子宮鏡技術還發展到可在門診檢查,不用麻醉,也不用進手術室,這讓林口長庚指出,「民眾慕名或透過醫療機構轉介的病人較多,所以檢查的病人數較他院為多。」
「每個醫院都有發展的重點,長庚發展了子宮鏡中心,」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這讓長庚病人接受子宮鏡檢查的排程速度,比起超音波檢查來得快。但長庚反而可能忽略掉了醫療處置原則:「非侵犯性的檢查、保守性的治療,應該優於侵犯性的檢查或治療。」
黃閔照以子宮異常出血的症狀為例,一般來說,醫師會先對病患做內診、超音波檢查或藥物治療;如有必要,才會進一步做侵入性、有感染風險的子宮鏡檢查,「希望長庚可檢討SOP,不要把子宮鏡當成第一線檢查工具。」
圖博館
健保不是創新殺手2017.9.20張耀懋
林口長庚醫院遭爆濫用子宮鏡檢查後,中央健保署的後續調查認定,400多件子宮鏡檢查有近300件非必要或適應症不符應核刪,核刪率高達72%。對於這些子宮鏡檢查是否適當,屬於醫療專業的裁量,日後會累積更多的實證依據。唯這類的子宮鏡檢查執行已一段時間,並已累積數百例的結果,過去的審查均未被核刪,卻因一件醫療疏失才爆此案外案,制度中所潛伏的問題應可趁此一併正視。
由健保統計觀之,相關子宮鏡檢查集中在林口長庚醫院,自然引起許多聯想。但由事件的發展看來,這次事件迥異於一般虛報謊報情事,也許不排除子宮鏡較高的給付價格,誘發醫師選擇子宮鏡的效應。但是,對照長庚這些年來大量採用子宮鏡做相關的診斷與檢查也可得知,長庚醫師在某程度上確信這樣的檢查已是他們在醫療裁量上認定的醫療常規。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兩個檢查方式中,選擇一種醫療裁量上自認對病患及對醫院方最有利的方式。這與虛報謊報從中牟利或詐領健保給付的態樣完全不同。
但是,基於醫療裁量選擇的不同,卻造成高達72%的核減率,並追扣健保給付達59萬點,等於說這段期間所做的子宮鏡檢查,大部分都得追繳回來。當然健保署在處分過程中,對這樣的選擇結果仍保有相當的自制,並未處以違反《健保法》第81條的規定處以2至20倍罰鍰,只是認定林口長庚所提供的醫療給付,讓當事人做了非必要檢查或不符健保適應症,以及過於頻繁或重複檢查,而追回醫療給付。
醫療發展日新月異,但醫療也有高度專業性,因此,在某些層次上,目前有保留給醫師高度的醫療裁量權,唯對於各種治療及檢查方式,不論在健保給付或民刑事責任上,限制得符合一定的醫療常規,以免逸出安全範圍,致生損害於病患。
但在這樣的醫療常規認知中,必生很多「創新」的醫療方式,未必見容於主流意見。包括某些非常熱門的關節檢查也有這樣的現象。以長庚本案例為例,它已經使用該方式一段時間,若非出現導致胎死腹中的案外案,這樣的治療方式及給付請領應該是會一直持續下去。
健保署依據的是目前主流的認知標準,長庚堅持的是他們的認知標準,結果卻造成大量刪核結果。與其等待兩軍火車對撞,是否可以考慮在正規給付之外,開闢第二管道,當某些不同於主流的「創新」方式被提出,並已有初步的研究與實驗證實其安全性時,可以先行報備與初步審核,以較寬鬆的標準先行進行小規模的執行。(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法務長、衛政中心副教授)
圖博館
美媒:美國醫療費太昂貴許多華人“不敢”生病2017-08-09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美國許多華人“不敢”生病,因為相比母國,本地醫療費過於昂貴,且很多人即使有醫保,若買的是PPO計劃(美國的一種醫療保險) ,看醫師自掏腰包的費用其實不少。
民眾劉艾登說,公司每個月替他一家五口支付PPO醫保保費2000美元,每月直接從薪水抵扣的醫保自付部分是200元,相當於一年支付醫保公司保費2.64萬元。但月前其妻及兒子先後因健康出狀況,分別透過正常醫療管道及急診室就醫檢查後,仍收到三筆要求他支付的醫療賬單,分別是1216.80元、902.17元及572.71元。
一看金額這麼高,他決定擱置以不動應萬變,沒想到繼續收到賬單,其中572.71元賬單還進了催債公司,對方來信說,若他在30天內不處理,代表該筆債務就是合法。
他曾致電催債公司表示,付不出那麼多錢,解釋兒子急診時他除當場支付100元費用外,醫院另外向醫保公司要求支付4747元,醫保公司將這筆費用調整為2610.85元,並已支付1608.69元。但醫院還要他自付902.17元,不了解為什麼急診時短暫露面的醫師這部分,也要他另外自付572.71元。催債公司工作人員於是同意將債務降價至400.89元,並表示這是最大折扣,不可能再降。
針對醫療賬單爭議,前醫院院長張志堅說,美國醫療制度和中國不同,若是通過急診看病或住院治療,病人要有一個觀念,那就是醫院和醫師分別都有權利,向病患索取醫療服務費,若介入的醫師不只一位,假設除了小兒科醫師,尚有麻醉科或其他科醫師會診,每位醫師都有權利單獨開出醫療賬單。
回應
這是假新聞。公知、大V講在美國人人有醫保,生病治療免費的!
這就是真是的美國,所謂免費醫療都是窮人的待遇,要排隊等待,急診另外付費。而有錢人不交醫保,直接去私立醫院,自掏腰包。
圖博館
● 對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亂收費、不良執業等行為,造成重大醫療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嚴重違反行風建設的行為,要建立問責機制。
● 強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醫療服務監管職能,完善機構、人員、技術、裝備准入和退出機制。
●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發揮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調控引導與監督制約作用,逐步將醫保對醫療機構服務監管延伸到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
● 從嚴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建設標準和大型醫用設備配備,嚴禁舉債建設和豪華裝修,對超出規模標準的要逐步壓縮床位。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10%。
● 制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控制公立綜合性醫院數量和規模。
● 全面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細化落實對中醫醫院(含民族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逐步償還和化解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長期債務。
● 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
● 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在編制總量內根據業務需要面向社會自主公開招聘醫務人員,對緊缺、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採取考察的方式予以招聘。
● 進一步改進艱苦邊遠地區公立醫院人員招聘工作,合理設置招聘條件,改進招聘方式方法,完善激勵保障措施。
圖博館
這些專屬醫務人員的改革紅包,快來拆拆拆!
● 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
● 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醫院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應當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召開討論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
● 建立健全人員聘用管理、崗位管理、職稱管理、執業醫師管理、護理人員管理、收入分配管理等製度。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對編制內外人員統籌考慮。
● 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著力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將政府、舉辦主體對醫院的績效考核落實到科室和醫務人員,對不同崗位、不同職級醫務人員實行分類考核。
● 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體現崗位差異,兼顧學科平衡,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按照有關規定,醫院可以探索實行目標年薪制和協議薪酬。
● 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定期組織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及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績效工資總量以及院長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
● 建立綜合監管制度,重點加強對各級各類醫院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以及大處方、欺詐騙保、藥品回扣等行為的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形成全行業、多元化的長效監管機制。
圖博館
李克強要求醫改從百姓最關心問題2017.7.26中國政府網
老百姓看病就醫一直是李克強總理深切牽掛的事。他明確要求,“深化醫改要從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突破”。公立醫院正是深化醫改的“主戰場”。日前,國辦印發《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未來,看病就醫將發生哪些新變化?醫務人員又會收穫哪些改革紅利?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帶你看——
醫療質量安全問題有了第一責任人!
● 院長是醫院依法執業和醫療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落實醫療質量安全院、科兩級責任制。
● 建立全員參與、覆蓋臨床診療服務全過程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制度,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查房、分級護理、手術分級管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臨床用血安全等醫療質量安全核心製度。
●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醫療質量內部公示制度等。
績效考核制度將健全,你的滿意度將影響醫護人員收入!
● 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圍繞辦院方向、社會效益、醫療服務、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培訓、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突出崗位職責履行、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範、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控制、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指標。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崗位聘用、職稱晉升、個人薪酬掛鉤。
基層醫院裡也有城市醫生,看病就在家門口!
● 城市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前到基層或對口幫扶的醫療機構累計服務不少於1年。
醫院裡多了這些便民惠民服務,就是為了讓你滿意!
● 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醫療聯合體建設並發揮引領作用。
● 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就醫流程,合理佈局診區設施,科學實施預約診療,推行日間手術、遠程醫療、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
● 加強急診急救力量,暢通院前院內綠色通道。開展就醫引導、診間結算、檢查檢驗結果推送、異地就醫結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務。
●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加強社工、志願者服務。
● 推進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有機結合的“三調解一保險”機制建設,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圖博館
北京醫改百天節省35億醫療費大醫院門急診下降13%
2017.4.8,北京市啟動了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目前“醫改”已經百天。改革成果怎麼樣?醫改能打多少分?今天上午,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雷海潮透露:改革100天已經完成門急診量5600多萬人次,110多萬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療有序。”
雷海潮介紹,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啟動後,從衛生費用來看,節省成效明顯,改革100天共節省了35億;預計到年底,節省的醫療費用可達95億元左右,“相當於每天都能為全社會節省3500萬元”。北京醫改,開創性地設置了醫事服務費,患者到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就診,醫事服務費的標準不同,報銷比例不同,以此來引導患者分級診療。從改革100天的數據來看,倡導分級診療的成效正在顯現,門急診的就診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三級醫療機構門急診量下降了12.7%,二級醫院診療量下降了4.9%,一級醫院及社區的門急診量上升10%。雷海潮解釋說,在北京地區,三級醫院門急診量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門急診量基本相當,大約各佔40%,二級醫院佔20%。“三級醫院下降的門診量,基本上轉移到基層醫療機構。”醫改有效調控了患者的就醫行為,讓患者的就醫更加理性。而不同職級醫生的接診量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總體來看,改革後,副主任醫師門診人次下降了10%,主任醫師下降了22.7%,知名專家的門診人次下降了15.2%。這說明患者更加慎重選擇專家號,讓專家能用更多的時間接診疑難重病患者。
患者能給醫改打多少分?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在二三級醫院中完成的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持改革,82.2%的患者認為醫改有利於分級診療,90%以上的患者滿意就醫狀況。雷海潮說,下一步,北京市將開展公立醫院提質增效控費關鍵績效評價,其中包括住院抗菌藥物使用率、低風險病組病死率、30天再入院率、平均住院天數、床位使用率、門診病人次均醫療費用、住院病人例均醫療費用、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藥佔比、耗材佔比等。北京市還將啟動第二批醫療服務項目規範工作,京津冀三地將啟動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此外,北京市還將發展緊密型醫聯體和專科醫聯體,健全醫聯體內部的治理機制;加強基層服務能力,改善設施;研究醫務人員薪酬分配政策。
回應
可百姓們的掛號費,稱之謂服務費卻成倍增加了。
與其他國家的醫生比,我國的醫生隊伍早已成了疲憊之師,英年早逝者屢見不鮮;其社會地位和待遇堪憂,請你們捫心自問有愧否?!
圖博館
你們有幾個真正了解農村?知道農民有多少收入?老家浙西,去過不少轄區內的村鎮,最遠開過兩個小時鄉道,就我看到的片面的印象,每一戶農戶都有地,有小樓,適齡勞動力大都也有事幹,其中不少在縣城裡也有房,村里種種水果蔬菜;也有養雞鴨魚的,還能摸螺獅挖筍尖,只要不是懶,總不會閒著的。生活品質來說,蔬菜大都是自給,比我在帝都強不知道哪裡去了,地裡一年多少也有萬八千收成,禽類蛋類魚也不愁銷路。出了農閒,在城裡打工一年四五萬也是有的,走遠點,上外面做水電木瓦油工,幹得好不嫌累的一年八萬十萬存款帶回家,造樓,這算是真正的農村嗎?
http://www.guancha.cn/YiLiao/2017_07_03_416328_2.shtml
急診塞爆卻虧損 醫:健保給付額度太低2017-07-04 聯合報
長庚醫院急診醫師集體離職風波,在高層道歉、撤銷醫師處分、強調尊重專業後暫時落幕;醫界認為,長庚事件凸顯健保給付制度不合理及未落實分級轉診,以致醫學中心長久存在「急診塞爆卻虧損」現象。
分級轉診制 不夠完善
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方震中表示,全國一年急診人次高達七百萬人,民眾偏好到醫學中心,不是這幾年才有,而健保推動了這麼多年,仍沒有完善的分級轉診制,使得醫學中心急診塞爆的現象始終無解。
此次長庚事件疑肇因院方以急診虧損,懲處急診部門主管。方震中認為,醫學中心急診塞爆卻虧損的現象存在已久,原因出在急診依檢傷分類有不同給付,雖然重症病人給付稍高,但急診需出動許多人力及醫療資源搶救「入不敷出」。
成大醫院上月就出現急診塞爆現象,院方原估計是波段性現象,沒想到至今還是沒改善。院方與去年同期急診相較,發現就診人數並沒增加,但滯留急診的時間增加。
賠錢病人 被丟大醫院
......
圖博館
城鄉醫療差距,醫生群體缺口,醫療科研水平有限,這些問題都是現行的醫保政策無可規避的問題,而這關係到每一個人的最基本的健康需求。對於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醫保政策,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問題?或者又有怎樣的體會呢?
回應
農村的醫療水平真的很有限,小病小痛的也許還可以,稍微大點的病就要往上級醫院轉,然後就是各種自費藥,各種不報銷,疾病擊垮一個農村家庭是很輕而易舉的事。
農村的新農合是非常好的 按照85%的比例住院報銷 基本不用自己拿多少錢
這是真的嗎?
差不多,去年我媽冠心病放了倆支架,也是報了一大部分。同冠心病放支架,保銷了7成吧,合作醫療制度絕對是一大進步。
看到許多評論,我就呵呵了,我父親心髒病動手術,所謂的農保,15多萬,報銷2萬多點
農村醫療的一個問題在於繳費少,農村合作醫保一年繳費才幾百甚至政府直接給補貼了,城鎮醫保分兩檔自己要繳納好幾千,這就導致了第二個問題,農村醫療機構整體水平肯定是沒有好醫院強的,很多病治不了,所以農村人的了重病必須去大城市的大醫院求治,本身農村合作醫保在本地報銷很高,但是到了外地好醫院報銷比例就不高了,據我所知就50%左右。
大病誰說負擔輕鬆,都難!但中國已經不錯了!
反正我老家村里的公立診所很便宜。很便宜,很便宜,很便宜。看個病花個位數很正常,在現在這個大家都吐槽看病貴的時候!
中國農村看病應該還是不貴的,平時沒有啥親身體會,今年1月帶老媽去雲南自駕,路過寶山市時因為在賓館裡泡溫泉不適應,老媽心慌不舒服,半夜2點跑到最近一個鄉級衛生院把值班醫生和護士喊起來看病,因為以前發生過,所以本來就想要開點安定片睡覺,醫生簡單把了脈測了心電圖,看完說他們條件有限,估計也有老媽年齡大了有點不敢給她看的原因,讓我們最好去市醫院進一步檢查,一分錢沒收,跑到市醫院掛急診又做了一番檢查,拿了一些中成藥,一共才花了80元。
你對農村的黑連冰山一角都沒有了解。
那就講講唄,哪怕是冰山一角也行,讓我們了解一下。當然,如果是你朋友的鄰居的遠房親戚告訴你的事情,就不必講了,講你親歷的黑。
圖博館
就目前看醫療資源依然是遠遠不足的,如果醫鬧傷醫殺醫和過勞死事件不好好處理,長遠看資金上問題不大,但是合格的醫生會越來越少,醫療質量也會大幅下降
說中國其他的好我完全認,就醫保這個我有點保留意見,相比於美國醫生是個熱門職業,中國的義務工作者(醫生護士)可就真心辛苦了,不斷有醫生過勞死的消息,而且兒科醫生也缺口越來越大,至於醫鬧什麼的也就不提了。初步建立全民覆蓋的醫保制度,這個當然要贊!但是加大對醫療資源的投入,保障醫務工作者的勞動成果也是應有之意!
面對不斷刷屏的“醫鬧”事件,有同學認為這是在“忽悠”群眾。
媒體一方面擴大醫鬧的報導力度,一方面引誘窮窮人抱怨醫療服務“態度”,一方面加大醫生過勞死猝死的宣傳力度。目的就是要鼓勵醫護人員追求更高收入待遇,同時引誘窮人為醫療服務“態度”買單。醫療服務長期保持價格低位,產品供不應求。這個時候追求所謂“服務態度”是極其不明智不經濟不划算的,是個大忽悠。醫療服務“態度”提升,意味著單位時間接診量下降,醫療服務價格上升。請問多花幾倍的價錢換取“服務態度”,這對於窮人真的划算嗎?醫療消費不像食品消費服裝消費,社會可以接受富人吃穿奢侈,窮人吃穿普通。但是無法接受富人高消費治病又快又好,窮人消費不起治病又慢又差。
看病貴這個大難題,可能還跟國內醫療科研水平有關。
中國的醫療制度其實是窮人友好型。
態度肯定不如發達國家一天看2-3個病人的醫生,但技術精湛,中國醫生手術能力是全球最佳。費用有醫保負擔一大半。中國醫療貴的部分一在儀器,幾乎全靠進口,每年消耗大量美金,二是進口藥,實在太貴,因為專利問題,中國不能仿製,所以有些國產替代的,但很多還未過保護期。希望國內藥廠和科研界能加油,藥物和器材一解決,很多問題都引刃而解了。另外要取決打擊醫鬧,最好是抓冒頭的死刑。
圖博館
我們的醫療體系還是很不健全的,這是我們老師親口說的也分析過,你要知道我國發現很不平衡,美國的醫療體制雖然缺陷很大,但是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如果現在就要沾沾自喜了,那麼還要改革幹什麼。
中國醫保的質量是一年一個樣,越來越好,雖說現在質量還不平均,小城市跟大城市差的非常多,農村又比小城市差非常多,但是可以看到這種情況在日益改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有同學對農村合作醫療信心不足,但是也有同學親身經歷之後覺得無需如此不安。
這個我是最有發言權的:14年老家的岳父昏倒,送到醫院後測出是神經鞘瘤,癌症的一種,所幸是良性的。省腫瘤醫院專家建議立即手術。我當時在國外,太太就拿了家裡的所有活期存款趕了過去。一個半小時的開胸手術,切了一個肺葉。手術五天后轉院到市醫院住了十五天。最後結算的時候,因為是農村戶口又符合大病條款新農合報銷了八成。太太一共才交了八千多塊。這簡直驚呆我了,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這麼大的病花了還不到一萬。
前陣子家里長輩做心臟搭橋手術。總共花了16萬,報銷了11萬,這就是我家鄉的農村醫療保險。另外,聽說如果大病後續長期吃藥的話,每年又能報好幾萬。這就是實實在在的進步!
本人小城市人,上個週割了闌尾,微創手術,住院八天,一萬五,用的是農村合作醫療那種報銷後,4700,感覺挺好,沒那種住不起院的感覺,是醫生攆著出院的……
還有鄉鎮基層醫生出來具體地算了筆賬。
我是鄉鎮基層醫生,我們當地的農村合作醫療目前是當地鎮級醫院住院報銷93%,外地醫院不區分等級一律報銷70%,而且都是當場報銷,出院的時候直接在醫院辦妥所有手續。門診目前還只有當地鎮級醫院才可以報銷,報銷比例為50%,門診每人每年報銷上限為360元。現在又在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每一名臨床全科醫生分管一個行政村,在當地鄉村醫生和相關責任護士、防疫人員、護幼保健人員的配合下,為分管行政村的每一家農戶提供基本家庭健康服務,還為65歲以上家庭成員提供每年一次的體檢,體檢項目包括血常規、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和黑白B超全腹探查。
在城鄉醫療差距上,同學們沒有達成共識。但是現行醫保政策所需面臨的困境絕不止於此。愈演愈烈的醫鬧是同學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圖博館
農村家庭仍然撐不過一場大病?讀者給中國醫保算了筆賬2017-07-03
中國有醫保嗎?對於美版知乎Quora上的這個腦洞,觀網最近搬運了外國網友對此的回答,嗯,約等於美國醫保吐槽大會吧。
當然,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觀網的讀者自然對中國醫保也有很多切身體會。
上個月旅游到了浙江江山的廿八都古鎮,那是在深山里。老婆突然不舒服,就去了鎮裡的衛生院。服務態度真是好,人也少,全院十來個醫生全是醫科大學或專科畢業的。看病的是個副院長,診斷時感覺他相當有經驗,也非常和藹可親,比北京大醫院的態度好太多了!給的藥就是普通藥,有效而且很便宜,連看病帶拿藥,3-4塊錢吧。
剛剛才使用了醫保。今年成年人非農合240元一年,未成年120元。我兒子得了腸梗阻,照片2次,b超一次,各种血檢尿檢大便檢查。住院5天,天天掛點滴8小時左右。合計2300多元人民幣,醫保報銷1200多元,因有部分無法報銷項目,能報銷的部分比例大約75%。兒子小學買有另外的保險,貌似當初交了10元錢,已經將材料遞交完畢,預計還能報銷一兩百元。實際住院5天加初步檢查自己共花費1000元,我很滿意了。哦,對了,當初老婆生孩子因為是自然分娩無法報銷,但國家獎勵400元,花了600元,實際等於花了200元。
給力的醫保報銷比例和較高的醫療覆蓋率讓不少讀者為現行的醫保政策點贊,但同學們更為關心的是背後的諸多隱患。
首先就是城鄉醫保差距。
你是沒見過農村與城市的醫療差距吧。我初中以前是在農村上的學,中學後轉為了城市戶口。我很清楚這其中的差距,最簡單的說,城市戶口幾乎可以享受到看病不花錢的待遇,不僅國家醫保,社區也會報銷,自己看病幾乎不用花錢。農村戶口,看病報銷確實有,但是遠遠不夠,我的父親是農民工,我媽媽出過車禍住過院我很清楚自己的家是怎麼一步步被看病費擊垮的。真的一個普通家庭撐不過一場大病重病。也並不是在抱怨,當然現在我也享受到了城鎮醫療保險,生活條件確實變好也如願讀大學……
圖博館
(一)電子憑證功能。將社會保障卡作為持卡人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技能鑑定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享受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服務、社保服務、人才服務的主要電子身份憑證。
(二)信息記錄功能。在社會保障卡內或相關後台系統記錄個人基本信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關鍵業務信息,形成電子形式的證件副本。
(三)自助查詢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在自助服務一體機或其他服務渠道連接後台系統,方便持卡人查詢個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權益信息及辦理相關業務。
(四)就醫結算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實現本地和跨地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費即時結算,支持掛號、診療、妊娠登記、住院登記、購藥等就醫過程的信息服務,實現就醫一卡通。
(五)繳費和待遇領取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的銀行賬戶實現各類繳費和待遇領取。包括個人各項社會保險繳費、人事人才考試繳費,各項社會保險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領取、報銷費用領取、就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領取、重點行業(企業)農民工工資領取等。
(六)金融支付功能。通過社會保障卡的銀行賬戶辦理存取款、轉賬、代收代付等業務。
未來一張社保卡,享102項福利!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7_01_416068.shtml
圖博館
我只知道,每個月按時交了醫保,等到生了癌症就這個不能報那個不能報,敢情醫保只能保傷風感冒?
你確定癌症不能報?只是一部分治療癌症的藥物不屬於報銷範圍,比如進口藥。我爸直腸癌手術加放化療以後話費5萬左右,報銷以後自己掏1萬多點,其他都報銷了。說明一下,我爸是山東農村戶口,手術後今年第五年了身體好好的,自己種著二畝地。
哈哈,對於醫保這個東西,我是每個月都在用的,普通城市居民醫保,可以說沒有這個醫保我基本早就不再了。我以前以為發達國家生病是不要錢的,所以對中國各種不滿,不過後來才知道免費才是最貴的。所以我感覺真的很有幸生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
是啊,點個贊,10塊錢現金看個病,醫保出120,醫院是三甲,醫保出的120還可以在公司全額報銷。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7_01_416072.shtml
大醫院急診擠爆 病人躺大廳2017-07-02 聯合報
林口長庚急診醫師爆發集體離職風波,醫學中心急診塞爆問題再受重視。台大醫院急診留觀病人一度躺到醫院大廳,電腦系統滿載,資訊室開放「虛擬床位」應急。急診醫師表示,近期各大醫院急診室被患者擠爆,主是要流感併發症患者滯留院內情形增加,加上民眾迷信大醫院招牌,患者難以疏散,使急診壅塞雪上加霜。
未來一張社保卡享102項福利超10億人受益
據央視財經2017.7.1報導,隨著昨天我國的第10億張社會保障卡發出,截至目前,我國社保卡的持卡人數已覆蓋全國超過72%的人口,卡片也已具備102項應用。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今年底基本實現社保卡跨業務、跨地域的“一卡通用”;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社保卡覆蓋90%人口的目標。
從第一張社會保障卡1999年在上海發出,歷經18年,全國統一標準的社保卡持卡人數邁過10億門檻,社保卡不僅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功能也在不斷擴展,從最初的“就醫結算”,延伸到電子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繳費和待遇領取以及金融支付等6類功能。
圖博館
回到国内医保,据新华社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4月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而大家最为关心的农村贫困人民的医保,根据卫计委今年1月的数据,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得到了全覆盖,贫困大病、慢性病患者已经得到了有效救治……
总之,正如@Chris Liu说的那样,中国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大约从2005年才开始建立,而且并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医保体系,而这个体系还在日臻完善之中。
回應
中國引以為傲的醫療制度建立在公有製為主體的醫療體系,廣大醫護工作者用穩定的編制換取了較低的薪水,也為醫療服務價格的低廉做出了貢獻。然而這一讓廣大人民受益的醫療福利,正在新醫改推動的醫療服務市場化,醫護人員自由化多點執業去編制化政策下走向消亡。未來的中國,有錢人可以享受更好的醫療,而窮人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將會更差。中國的醫療服務狀況,正在大步伐向美國靠攏.
長期以壓制從業人員薪資的方式是不長久的,在共有製基礎上,再掐斷盈利目的,放開服務價格,是唯一出路!醫護人員也要體現勞動價值不是?
我有的時候甚至感覺,挑撥醫患關係,煽動對基層醫生的仇恨對基層醫護人員的收入和保障沒有與其工作量相稱的現狀不改進,放任醫學院的報名人數和分數線跌落,會不會也成為了把醫療資源打造成稀缺資源使得它變成合理的市場化分配的第一步。很多事情如果一切按市場分配,效率是很高的。可是窮逼們的效率並不納入計算。
真是感謝互聯網啊!以前的許多謊言,現在都被揭穿了!互聯網讓人們開始真正的開眼看世界了!
不過還是有人相信美國人,印度人都是享受公費醫療的,不花錢!
醫保就得學日本,香港,台灣,這方面他們做的絕對好
你說的這幾個地方,人口總數全加起來,再乘個10才跟中國一樣,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是發達地區。慢慢來吧。
中國沒有醫保,中國沒有鐵路,中國沒有公路,中國經濟差都是體制的錯,中國應該發動顏色革命……好了,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即便如此,我國醫保還有很多改善空間~
永遠有改善的空間。
圖博館
@David Loeb(獲得4203個贊)說,他的父親在中國一家酒店下榻時,沒注意到腳下的的台階,不小心摔倒,摔破了頭。打了急救電話,5分鐘後,救護車就到了;8分鐘後,見到了醫生;20分鐘後,傷口清理並縫合完畢……1小時後,所有包紮和醫護工作完成,回賓館休息……一共花了多少錢呢?200美元(約合1353元人民幣)。回美國後,他父親還是有點不太放心,畢竟是在中國嘛……老爺子比預約時間提前15分鐘到了醫院,結果卻等了3個小時……然而,美國醫生只看了5分鐘,說,中國醫生處理傷口非常好。
外國網友最津津樂道的,其實還是中國醫療服務的低廉價格:
@Kevin McAllister(獲得690個贊)說,他的一個同事帶著老婆和三個不到10歲的孩子去了中國香港。第一個月,大兒子就把胳膊弄傷了。之後,叫救護車,拍X光片,繼續治療……一共花了50美元(約合338元人民幣) ……然而,當他回到美國之後,妻子又生病了,同樣,叫救護車、看病、用藥……折騰了一圈下來,居然花了4800美元(約合32481元人民幣) ……從此,這位老哥有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再也不為美國的醫療保險叫好……
其實,除了中國,很多老外覺得,亞洲很多國家的醫療服務都比美國的好。
@Tim Sanders(获得66个赞)已在亚洲生活多年,他发现离开美国才能看出下面的问题……
“美国人一直活在‘医保全球最好’的错误印象里,如果说美国真有什么世界之最,那绝对是最高的医疗利润。我不是单指医疗服务,而是整个保险行业让健康保障的价格越来越高。”
Tim在澳门得了肺炎,他的老板说澳门的医疗服务不够好,就让他飞到泰国去治疗。在他看来,在泰国的经历也能反衬出美国医疗的不足。
Tim当时得了肺炎,当时他去医院并不用预约,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和引导人员,很快,他就见到了毕业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医生。
这位泰国医生只花了5分钟了解他的病情,之后说:“很显然,你得了肺炎。”但是为了能够完全确诊,医生又安排了X光和核磁共振,并最终确诊。
大夫开了药之后他按时服药。仅仅一周时间,肺炎就好了。
Tim感叹,如此搞笑事情会发生在美国么?美国不是什么都是最好的么?显然不是。
不和亚洲国家比,和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经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比,美国其实也不是最好的。
比如,从1970年到2014年,在经合组织成员中,美国的医疗费用长的最快,但人均寿命却增长最慢……
圖博館
外國網友問中國有沒有醫保,結果成了美國醫保吐槽大會……2017-07-01
在問過了中國有木有高速公路之後,最近,外國人又在美版知乎Quora上開了一個腦洞:
嗯?有木有醫保?
提問的網友還幽幽地加了一句:桑德斯說過嘛:
“美國是唯一一個尚未提供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
桑德斯?對,就是那個去年美國大選中差點幹掉希拉里的老爺子。
桑德斯之前就打出了“全民醫保”的旗號。他說,美國的醫保體系相當不完善,雖然“奧巴馬醫改”讓1700萬低收入美國人加入了醫保,但是依然有2900萬美國人民沒有醫保。
可惜,桑德斯最後連初選也沒過。隨後特朗普上台,乾脆把奧巴馬醫改也給廢了……
然而,在這道問題的答案中,這一宏願已經在中國實現,或至少,已經接近實現了。
他們中的一些人還親自在中國體驗過醫療服務,認為中國不僅建立起了基本覆蓋全民的醫保體系,而且比起美國,中國的醫療服務高效、廉價,治療效果也很好。
@Lorin Potter(獲得112個贊)就說,首先,中國不是發達國家,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發展中國家。不過,中國現在確實已經幾乎實現了全民醫保的目標。中國的醫保形式和美國也不一樣,中國主要是由政府減免部分醫藥費用。
@Brian Dobbs(獲得15個贊)則對美國的醫保有更多的不滿:對,中國有全民醫保,而美國呢?每個人在醫療方面花的更多,保險覆蓋人數卻更少,治療效果也很差,卻依然吹噓說自己有全球最好的醫保制度。“全球最好的醫保制度”是這樣的:如果,你買了最貴的醫保,你屬於最有錢的那種人,那麼好了,沒錯,你是在享受全球最好的醫保制度。然而,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你在其他發達國家能得到更便宜更好的醫保,而美國人單單花在投保上的錢就比其他發達國家多。不過,我非常確信,中國的城市醫保比農村的要好很多。即便如此,相比於美國醫保,中國的醫保體制已經非常接近全民醫保了。中國可是有13億人吶,而且還要全覆蓋……
當然也有網友指出,中國的醫保並不是全覆蓋……
@Joshua Eric Turcotte(獲得23個贊)就說,中國的醫保覆蓋了大約95%的人口,而且醫保的質量並不均勻。然而他最後說了一句,這並不妨礙中國的醫保比美國的強啊!考慮到超過10億的人口以及還是個發展中國家,美國人民不可能指望目前中國就能提供全民免費的醫療保險。
比起數據,下面這些網友的親身經歷就更有說服力了~
圖博館
長庚急診醫師離職潮 引爆搶人大戰2017-06-29 聯合報
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集體離職潮,震驚醫界,急診雖是賠錢單位,但醫界五大皆空,急診專科醫師缺很大,不少醫院趁機求才,包括台大及台北榮總二大醫學中心,連花東都有醫院向離職急診醫師招手。
急診治療壅塞冠軍 台大醫院
急診有醫院第一關之稱,健保署統計,去年急診治療超過四十八小時的壅塞冠軍是台大醫院,第二名便是林口長庚,台中榮總第三。不過,就算擠滿患者,不少醫院急診卻處於虧損狀態。外傳長庚六院區急診,一年虧損兩億元,台大急診每年也虧好幾千萬元。
需要兩千人 只剩一千兩百人
不過,急診專科醫師卻長期缺人,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方震中指出,急診專科訓練需三年半,每年可訓練九十到一百人。依國人急診需求估算,全台至少需一千七百名到二千名急診專科醫師,但目前只有一千五百人有專科執照,因工作辛苦,仍留第一線者,只剩一千二百人。
看輕症病人 CP值反而較高
方震中表示,急診健保給付低,依檢傷分類,一級病人診察費一千多元,五級病人二百多元,雖重症病人給付高,但需出動許多人力物力搶救,反而輕症病人看多一點,CP值較高。只可惜看再多病人也賺不了錢,因為醫院急診廿四小時全年無休,每一班人力,包括醫師、護理師、掛號批價及清潔人員等,人力成本非常高。
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顏鴻章指出,急診看一名病人約花一到二小時,這個時間,其他科別門診可看卅人,耗費時間成本高。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宗倫說,急診卻是醫院最「開源」的科別,多數收治住院的病人都最先從急診出發,才有後續治療。急診會被外界認為的「賠錢」科別,是因財務計算基礎。當病人需要抽血、接受電腦斷層等檢查,急診科醫師開單、解釋病情,卻因檢查器材在放射科、檢驗科,不算急診的收入。
林口長庚 留觀床擬減60床
林口長庚為增進急診品質,打算將急診留觀床一六○床,減掉剩六十床。方震中表示,依急診作業而言,留觀病人當然愈少愈好,但留觀病人減少,代表能順利讓病人收住院,若病房爆滿,患者就是得留在急診室。以台大為例,九成患者寧願等久一點 ,也不願轉院。
圖博館
周祥勇告訴紅星新聞,通常住院醫師每天早上7:00開始上班,先是授課和案例探討,從8:30開始進手術室,沒有午休時間,下午3:30第二批醫生到崗開始交接,到晚上6:00交接完成,第一批醫生才能下班。
周祥勇說,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不少醫院因為人手不夠,第一批醫生的下班時間被延長到8、9點甚至10點。更有甚者,周祥勇說他見過“有的醫院給醫生排完夜班後再排一上午的手術。”
此外,收入問題也是麻醉科醫生職業壓力的重要來源。
周祥勇告訴紅星新聞,一方面麻醉科醫生收入普遍不如內外科醫生;另一方面,規培生收入一般還要比正式醫生每個月少兩三千,“國家每年有3萬元的補助,但單位一般要扣掉幾千元作為培訓費用。”
採訪中,周祥勇對紅星新聞表示,他希望麻醉醫師工作壓力的問題能被社會所知曉和關注。
回應
這個科室一定肥缺,收紅包多,興奮過度死的吧。
不排除有這種情況,所以你是個畜生這件事,也不排除
為什麼不招人?!
怎麼招人?那麼低的待遇那麼累的工作,你去嗎?何況你想去還得先學五年
醫患關係嚴重緊張,光擔心患者安全就會擔心死。
一人頂三人,遲早的事
就這強度 機場一線表示不服
不服你再去考個研究生
現今社會,不管是醫院還是企業,普通一線員工,有多少不是五加二,白加黑。應該都是累的過勞死。
這年頭啥都不容易。所以作為一個噴子有良心的噴子,再也噴不下去了。
http://news.sina.com.cn/s/wh/2017-07-01/doc-ifyhrxtp6389059.shtml
李鴻忠王東峰就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惡性傷醫事件作出批示
天津北方網報導,2017.6.29,我市第三中心醫院發生惡性傷醫事件: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超聲介入科主任醫師經翔被曾經治療過的病患蘇某持刀砍傷頸動脈。事件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東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傷者,公安機關做好案情偵查,嚴懲犯罪分子。截至目前,傷者生命體徵相對穩定。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執行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偵破過程中。
據了解,經翔現任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超聲科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同時身兼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介入學組副組長等職務。據媒體報導,此前經翔曾因救治病患不幸感染急性重症肝炎,也曾因工作強度過大患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
圖博館
25歲麻醉師加班猝死2年前同科室女醫生也猝死
2017.6.28,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以下簡稱邵逸夫醫院),25歲的麻醉科規培住院醫生陳德靈猝死。其微信朋友圈顯示,陳德靈有連續熬夜加班跡象。
紅星新聞調查發現,兩年前,同一醫院同一院區同一科室,規培女醫生厲熔英也發生猝死,當時年僅26歲。
“麻醉醫師早就不是普通人以為的打一針就完事的職業了。”新青年麻醉論壇的創始人、浙醫大附二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周祥勇這樣對紅星新聞說。
25歲麻醉師猝死,曾吐槽熬夜加班
醫院發聲明稱正常排班
陳德靈去世後,他朋友圈的截圖也在網上流出。4月19日:“黑+白+黑,下班啦,還活著真好。”5月28日2點23分:“從27號8點到28號2點,根本停不下來,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心態要爆炸了,什麼?還有一台!就連沙發都不給睡”。
其朋友圈顯示,他常熬夜加班。
此事發生後,不少網友質疑醫院排班不合理、安排工作強度過大。對此,邵逸夫醫院在其官網聲明按國家培訓細則進行輪轉培訓,並貼出陳德靈6月的排班表。
“大部分醫院的工作強度多少會有一些不合理,整體的醫療環境工作強度還是比較大的。有些人主動負責的話,他的工作強度就會比較大;如果這個人喜歡推脫的話,那他工作強度就還好。”陳德靈一位同科室的同事告訴紅星新聞,這是陳德靈到邵逸夫醫院的第二年, “麻醉科大部分時間人手不夠,加班是常事。麻醉科的工作強度很大,需要一直全身心投入,所以麻醉師承受的壓力不論是精神的還是身體的,都非常大。”
悲劇重演
兩年前同一家醫院同一科室
26歲女麻醉師夜班後突然死亡
麻醉師談日常壓力
“每間手術室一天排七八個手術 我有兩間要盯”
“麻醉科的醫生怎麼會這麼累?”不少網友都有類似的疑問。
“麻醉醫師早就不是普通人以為的打一針就完事的職業了。”周祥勇說,當前手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手術患者越來越多,大型手術越來越複雜,對麻醉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說,現在一般正規醫院,從術前到術後,每間手術室裡始終至少要有一名麻醉科醫生。除了及時給藥,麻醉科醫生還要負責檢測病人的各項身體指標。“這還只是住院,在醫院,麻醉科要負責所有項目的麻醉工作,內外科門診、介入治療這些都需要麻醉科醫生在場。”
人手不足,是工作壓力的源頭。
圖博館
長庚急診醫師離職潮 引爆搶人大戰2017-06-29 聯合報
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集體離職潮,震驚醫界,急診雖是賠錢單位,但醫界五大皆空,急診專科醫師缺很大,不少醫院趁機求才,包括台大及台北榮總二大醫學中心,連花東都有醫院向離職急診醫師招手。
急診治療壅塞冠軍 台大醫院
急診有醫院第一關之稱,健保署統計,去年急診治療超過四十八小時的壅塞冠軍是台大醫院,第二名便是林口長庚,台中榮總第三。不過,就算擠滿患者,不少醫院急診卻處於虧損狀態。外傳長庚六院區急診,一年虧損兩億元,台大急診每年也虧好幾千萬元。
需要兩千人 只剩一千兩百人
不過,急診專科醫師卻長期缺人,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方震中指出,急診專科訓練需三年半,每年可訓練九十到一百人。依國人急診需求估算,全台至少需一千七百名到二千名急診專科醫師,但目前只有一千五百人有專科執照,因工作辛苦,仍留第一線者,只剩一千二百人。
看輕症病人 CP值反而較高
方震中表示,急診健保給付低,依檢傷分類,一級病人診察費一千多元,五級病人二百多元,雖重症病人給付高,但需出動許多人力物力搶救,反而輕症病人看多一點,CP值較高。只可惜看再多病人也賺不了錢,因為醫院急診廿四小時全年無休,每一班人力,包括醫師、護理師、掛號批價及清潔人員等,人力成本非常高。
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顏鴻章指出,急診看一名病人約花一到二小時,這個時間,其他科別門診可看卅人,耗費時間成本高。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宗倫說,急診卻是醫院最「開源」的科別,多數收治住院的病人都最先從急診出發,才有後續治療。急診會被外界認為的「賠錢」科別,是因財務計算基礎。當病人需要抽血、接受電腦斷層等檢查,急診科醫師開單、解釋病情,卻因檢查器材在放射科、檢驗科,不算急診的收入。
林口長庚 留觀床擬減60床
林口長庚為增進急診品質,打算將急診留觀床一六○床,減掉剩六十床。方震中表示,依急診作業而言,留觀病人當然愈少愈好,但留觀病人減少,代表能順利讓病人收住院,若病房爆滿,患者就是得留在急診室。以台大為例,九成患者寧願等久一點 ,也不願轉院。
圖博館
二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王月丹指出,我國要重視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性和普及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醫療資源豐富,醫院醫生集中,但基層鄉鎮醫療資源卻少得可憐,需合理配置。當下,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借助互聯網平衡中西部醫療需求。
三是大力宣傳健康生活方式。梁曉峰強調,醫療的進步可延長壽命,但若想活得長壽又健康,還要靠每個人自己。我們要進一步宣傳健康生活方式,鼓勵積極鍛煉、合理膳食、戒菸限酒。今年,我國重點開展“三減三健”,“三減”即減鹽、減油、減糖,“三健”是指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只有每個人都將健康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國家的整體健康程度。▲
回應
“大力宣傳健康生活方式”是軟驅動,還需硬性的(強制的)利害機制來調控人的健康行為。根據人的健康狀況來部分分配:升學就業福利生育等等資源及調整公民的權責關係。
http://health.huanqiu.com/health_news/2017-06/10782688.html
台灣醫療評比全球排名出爐 醫療王國被打臉 醫界大吃一驚2017-05-22聯合報
我向來以全民健保帶來就醫可性高而自豪,但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全球各國的健康保健品質指標評比,台灣比鄰近的日本、南韓的排名還低,在同樣經濟階級的國家中排名第45名,顛覆過去台灣醫療名列前矛的印象。醫師分析,台灣的健保給付設計重「量」不重「質」,導致台灣急性醫療照顧效果佳,但慢性照顧不足,刺絡針的調查凸顯台灣醫療問題。
回應
195個國家排名,台灣第45名, 在第35名的美國開個刀要幾萬美金 :;在第17名的加拿大看病要先預約幾星期;在第35名的英國千萬別感冒...台灣醫療健保怎麼了?
禁止台灣醫生去大陸醫人違者處死
台灣奇蹟 台灣之光 國際笑話 無知幼稚 夜郎自大 無藥可救
抄地下賣壯陽補腎的電台,台灣的洗腎人口可能就少一半了,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電台是綠色的側翼組織。
圖博館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楊偉憲表示,我國心腦血管健康狀況不理想,主要與人們預防意識不強有關,表現為生病前忽視危險因素,得了病還不配合治療。在人群教育方面,我國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從小滲透健康理念,讓民眾掌握基礎健康知識和必備的急救技能。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樸梅花說,新生兒疾病前三位分別是早產、窒息、先心病。目前,城市新生兒死亡率已經很低,但在偏遠不發達地區,窒息、感染比例較高。一方面要積極預防新生兒疾病,提高新生兒基本保健覆蓋率;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提高新生兒疾病救治率。研究指出,日本新生兒疾病醫療質量指數獲得滿分。在早產兒尤其是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救治水平上,我國與日本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專家們一致認為,未來,我國醫療事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腫瘤和慢性病。週生來指出,相對發達國家來說,我國慢性病防治水平有待提高,各級政府和醫療人員還要再加把勁兒,構建防治一體化的醫療體系,不能只治不防,要重心下垂、關口前移。
除了針對具體疾病提出改善建議,專家們一致認為,想要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水平和百姓健康狀況,當下亟需做好三件事。
一是注重醫院管理。週生來認為,中國醫療的服務和管理還略顯落後,大型公立醫院是一流的技術,二流的服務,三流的管理。建議加快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醫療服務的現代化;提高醫生待遇,不能讓他們全憑熱情和愛心工作。
圖博館
醫療科技發展迅速。2015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4歲,比1960年增長了32.99歲,這離不開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曾獲2014年國家科技獎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我國醫療水平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即便是最難攻克的疾病也在治療方法、生活質量提高上有所進步。比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死亡率曾高達70%,我國原創的治療方法使該病治愈率達到90%以上,已成為世界普及的一線治療方法。
醫護人員忘我付出。“醫療事業的飛快進步,離不開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週生來指出,我國醫護人員基本沒有節假日,白天在臨床工作,晚上要搞科研,週末還要參加學術會議,為我國醫療進步做出極大貢獻。王月丹認為,我國加強執業醫師考試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大力發展全科醫師培訓,提升了醫生的診療水平,滿足了廣大群眾的看病需求。
群眾健康意識提高。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0.25%,呈穩步上升態勢。相比20多年前,週生來認為,民眾獲取健康信息、維護個人和家庭健康的能力明顯提升。“健康中國2030”規劃出台後,居民健康素養還將穩步提高,利於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構建防治一體化的醫療體系
梁曉峰指出,目前,我國醫療質量指數得分位居全球中游,仍有進步空間,提高醫療質量任重而道遠。
研究指出,在32種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國醫療質量指數得分最低的5項分別是白血病、先天性心髒病、新生兒疾病、腦血管病、風濕性心髒病。可以說,提高這5類疾病的診療水平,就能提高綜合排名。
黃曉軍認為,在白血病等血液病防治方面,國家應加大投入,讓治療白血病的關鍵藥盡快進入醫保目錄,讓更多人能治得起。還要製定政策,在國內建更多規範化的血液病診療中心,讓先進的診療技術惠及更多病人。
圖博館
進步實在不容易
“我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衛生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在2013年達到5.6%,在187個排名國家和地區中位列117位,不及美國的零頭,也不到歐洲一些國家的一半,但投入效果卻遠超過歐美。可以想見,這樣的進步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努力。多位專家共同分析了我國醫療事業飛速進步背後的原因。
傳染病和呼吸病抓得好。研究指出,在32種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國在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麻疹等乙類傳染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方面,醫療質量指數得分最高。針對傳染病防控,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教授王月丹告訴記者,從2003年抗擊“非典”後,國家和公眾都開始重視公共衛生問題,科研組織、行業機構投入大量資源和精力。到了2009年,我國應對傳染病的經驗已很豐富,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反應迅速,取得極大勝利。與此同時,我國還在攻克乙肝、肺結核等傳染病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以乙肝為例,上世紀90年代我國計劃免疫率為10%,現在預期感染率已降至3%,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針對呼吸病,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京嵐指出,20多年來,我國在防治呼吸系統疾病方面取得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非典”後,全國大型醫院陸續設立發熱門診,流感疫苗接種率明顯提高,這些舉措非常利於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控。
醫療保險惠及全民。如今,全民醫保制度已基本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固在95%以上,覆蓋人口超過13億人;2016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達到人均420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推開,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梁曉峰指出,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如何讓農民享有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是政府一直致力於解決的事。如今,醫療保險更好地惠及農民,農民看病幾乎可以報銷50%以上,讓他們從“不敢看病”轉為“看得起病”,這是巨大的進步。
圖博館
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中國醫療進步世界第三2017-06-04 環球網
近日,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登“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涉及195個國家和地區。研究指出,過去25年,中國是醫療事業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一些經驗值得世界學習。專家認為,巨大進步的背後是方方面面的努力。成績固然可喜,但提高我國醫療服務水平仍任重道遠。
我國醫療進步世界第三
這個榜單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計算完成。研究人員統計了1990~2015年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指數”(下文簡稱為“醫療質量指數”)。醫療質量指數在0~100分之間,分數高低取決於32種可防可治疾病的治愈率與死亡率,比如癌症、心髒病、傳染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則醫療質量指數分值高,這意味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好。
統計結果顯示,1990~2015年間,全球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均有進步,平均醫療質量指數從1990年的40.7,上升為2015年的53.7。2015年榜單中,位於法國、西班牙交界處的袖珍小國安道爾位居世界第一,冰島排在第二,瑞士、瑞典、挪威、澳大利亞、芬蘭、西班牙、荷蘭和盧森堡,位列前十。在前20名中,除日本、澳大利亞外,其他都是西歐國家。而排名墊底的3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除了縱向和他國比較,該研究還計算出一個國家和地區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這6年的醫療質量指數,橫向比較數據可以看出該區域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的進步程度。讓人意外的是,英國、美國雖然醫療質量指數不斷提高,但排名卻呈下滑趨勢,2015年分列第30位和第35位。針對排名結果,英美媒體覺得“尷尬”和“低迷”。而在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生來看來,這並不意外。他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世界醫療行業發展史來看,美國醫療衛生體制不是最好的,雖然醫療技術先進,但看病太貴,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很差。再加上失敗的醫療政策和政黨的鬥爭,美國民眾承擔著全球最高的人均醫療支出。英國看病雖然不貴,但看病難、等待時間長,醫療服務效率很低。
2015年,我國醫療質量指數為74.2,全球排名第61位,而在1990年,醫療質量指數只有49.5,排名第113位。研究人員指出,中國醫療服務可及性和質量是全球進步幅度最大的5個國家之一。5國中,中國進步幅度位列第三,前兩名是馬爾代夫和土耳其,第四、第五名是韓國和秘魯。
圖博館
研究稱,隨著中期內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主要癥結在於養老金管理不善。養老金平均收益需達到7%才能填補缺口,但近年來很多城市的數字只有3%。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很多州的法律都允許養老金更多地暴露於固定收益計劃外的更高風險水平上,這使得養老金體系的可持續性更難得到保障。
目前,美國國債已經超過19.91萬億,平均每個美國公民負債61272美元;國債和GDP(國內生產總值)比為104.49%。各項總債務達68.915萬億,而且上述數據還在迅速增加。
回應
國企一定要做大做強,不然養老金窟窿補不上。
恩,中國的養老金等事業已由國企利潤提前計提積累
可是要開始混改啦,還不許監督。
又有人為腐敗無能的美國製度辯護,自欺欺人政府欠債無所謂。其實自大蕭條以來,列強經濟均依賴於國家干預經濟才能苟延殘喘。
美國國債最大持有者是養老金,所以養老金的缺口除了直接的,恐怕還要考慮國債能否兌現
瞎說,美國養老金投資股市,賺得盆滿缽滿,這是中外媒體一致口徑宣傳的,還叫全世界去美國投資股市。
收益3%,實際需要7%,你不看文章的麼?這還是剪羊毛才有這個效果,不剪羊毛就要跪了。
層主沒加手動滑稽,被誤傷了。
美聯儲有印鈔機,不怕!人家還要加息呢,不怕!中國經濟危機已經箭在弦上。
你是章家敦的學生?
知道你是戰忽局的!注意隱蔽!
為什麼美國這麼多債務沒破產,歐盟就難受死了,這是為啥
歐盟的領頭羊德國,是米帝的三分之一殖民地(比半殖民地強點),北約就是狗鍊和枷鎖。米帝啥時候想讓歐元死,歐元就得死。就這麼簡單。
美國航母太多了,海外軍事基地太花錢了,降軍費吧。
降不下來的,美國靠軍隊來維持其全球利益,軍費降下來必然會有地方出現權力真空,其他方力量必然會進來填補,美國在這裡的利益就會受損甚至消失
美國國債19.91萬億美元,每年利息2410億,1.2%而已。但美國倘若捲入新的戰爭,比如中東大革命全面爆發美國出兵鎮壓,或者霸權受到中國挑戰,甚至被中國擊敗於西亞太,美國借貸成本將會急劇上升,那時1.2%就遠遠不夠了。當然,中國也可以耐心等待美國國債攀升到30萬億(十年差不多),借貸越多違約風險越大利息也會緩慢增加。
圖博館
回應
195個國家排名,台灣第45名, 在第35名的美國開個刀要幾萬美金 :;在第17名的加拿大看病要先預約幾星期;在第35名的英國千萬別感冒...台灣醫療健保怎麼了?
禁止台灣醫生去大陸醫人違者處死
台灣奇蹟 台灣之光 國際笑話 無知幼稚 夜郎自大 無藥可救
抄地下賣壯陽補腎的電台,台灣的洗腎人口可能就少一半了,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電台是綠色的側翼組織。
斯坦福大學報告:美國州市養老金瀕臨破產缺口達3.85萬億美元
超級大國美國的“阿喀琉斯之踵”是什麼?很可能是“債務”。財政作為“庶政之母”、“邦國之本”,是國家機器和社會運轉的重要力量,但美國許多州市乃至聯邦政府,都越來越依賴發債和提高債務上限度日。
參考消息網2017.5.21轉引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報導,美國大部分州和城市一級的公共養老金赤字達到瀕臨破產的情況,或將重現底特律和波多黎各的情況。
一項研究表明,美國的養老金虧空數字是官方公佈的1.38萬億美元的3倍。芝加哥很可能即將面臨破產,而沃思堡、新奧爾良、費城和達拉斯等城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伊利諾伊、肯塔基和新澤西等州也難以倖免。
特朗普去年還沒上任,就被美國媒體送了“債務之王”(King of debt)的稱號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日前發布的這份研究報告稱,美國養老金體系的赤字已經上升至3.85萬億美元。
養老金問題使得這些州市的財政狀況日益惡化。底特律早就被養老金“拖垮”而破產,美國的海外屬地波多黎各日前也因為高達1230億美元的債務而啟動了破產程序。雖然申請破產保護將有助於波多黎各擺脫數年來的困局,但是也可能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公職人員失去養老金、公共衛生和基礎設施項目投入減少,更多人將搬到美國本土生活。事實上,這種擔憂早已發生。目前全島有340萬人口,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2%左右,是美國失業率的兩倍。許多人一直努力找份工作養家糊口,而十五年來,為了逃避危機,已經有45萬人離開島上前往美國本土。
圖博館
台灣醫療評比全球排名出爐 醫療王國被打臉 醫界大吃一驚2017-05-22聯合報
我向來以全民健保帶來就醫可性高而自豪,但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全球各國的健康保健品質指標評比,台灣比鄰近的日本、南韓的排名還低,在同樣經濟階級的國家中排名第45名,顛覆過去台灣醫療名列前矛的印象。醫師分析,台灣的健保給付設計重「量」不重「質」,導致台灣急性醫療照顧效果佳,但慢性照顧不足,刺絡針的調查凸顯台灣醫療問題。
刺胳針在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下,分析全球195個國家於1990年到2015年的健康數據,將各國依照經濟能力分為四個等級,再各自評比,針對32種被證實可有效控制的疾病,瞭解各國因此死亡和失能的數據。
台灣整體排名第45,排名第1為安道爾、第2為冰島、第3為瑞士,台灣周邊國家日本排名最高為第11名、新加玻第21名、南韓第23名;被認為醫療極為進步的美國,排名為第35名。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分析,刺胳針排名前十名幾乎都被西歐國家包辦,可能與西歐國家的社會福利政策讓民眾就醫友善有關。
台灣在這項評比中,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白喉、破傷風等皆在90分以上,遺傳性疾病也多在70到80分,70分以下多數為慢性疾病,台灣不及格的有四種疾病,分別為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膽囊膽汁疾病等。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陳亮恭說,這項評比運用「全球疾病負荷率」(GBD)為依據,計算公式為疾病嚴重度乘以時間,台灣白血病成績較差,可能與為骨髓移植率較低有關。
其餘都是慢性疾病,從慢性腎臟病來看,台灣雖然有全球密度最高的洗腎中心,但是洗腎無法讓患者擺脫死於慢性腎臟病,站在公共衛生的角度「預防性」來看,台灣應該思考如何減少慢性腎臟病。膽囊疾病、糖尿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陳亮恭認為,白血病評比數低,與國內骨髓捐贈率低有關,而台灣雖有全球密度最高的洗腎中心,洗腎卻無法讓患者擺脫死於慢性腎臟病,台灣腎臟病照顧水準高,但站在公共衛生角度,台灣應該要思考如何減少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長期協助社區糖尿病控制的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直言,台灣和其他A段班國家相比,糖尿病死亡率於1990-2015年間降低不多,他統計2013年台灣糖尿病死亡率,20-70歲患者,死亡率約十萬分之卅,40-60歲則是十萬分之十六,可見早發性糖尿病死亡率相對高,台灣健保進步、醫療普及,糖尿病照顧仍有進步空間。
圖博館
醫療費太貴 美國人時興海外動手術 2014-02-16
美國醫療開支連連上漲,使得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到海外動手術,因為在許多國家,手術費加上旅費,比在美國本土動手術還便宜,而醫療品質和技術也不遜色。
《紐約時報》最近就報導說,一名美國男子2007 年曾花費1.37 萬美元,到比利時的一家私人醫院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這筆錢包含了來回機票、醫藥費和手術費,而同樣手術當時在美國至少要花費10 萬美元。
旅美華人回中國大陸或台灣做手術的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牙科、眼科手術,比如我最近就因為牙疼在國內做了根管治療和假牙,其費用僅相當於美國的幾分之一。我認識的朋友有在國內做近視眼手術的,幾千塊人民幣就做好了,而在美國沒有幾千美元根本拿不下來。
近年來一個新趨勢是,五年前到海外接受治療的病患,多數選擇印度、泰國或墨西哥,如今越來越多前往歐洲,因為歐洲國家加大了針對美國人的醫療旅遊宣傳招攬力度,更多美國白人跑到歐洲去動手術,即使是歐洲頂尖醫院的醫療費,都只是美國普通醫院醫療費的一小部分,而且還有一些私人公司專門協助安排醫生、醫院和旅遊的相關事宜,越來越方便了。
美國人到海外動手術日益增多,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醫療費用高昂,成本居高不下。我們都知道,美國的醫生、醫藥界、醫療保險公司是最賺錢的行當,當美國有4700 萬人沒有醫療保險時,動輒幾萬、幾十萬的手術費用,不是讓病人望而卻步,就是到迫不得已時動手術,然後想辦法逃帳賴帳,抑或乾脆到海外動手術。
美國有一種叫結構清算的機制,也就是面臨遠超出你支付能力的醫藥費,你可以申請這種結構清算,保證在一定時間內至少還多少錢,類似於分期付款的方式,這樣就可以避免民事責任。有一家專門從事結構清算代理的公司列出了美國最昂貴的十大手術:腸移植手術平均需要121 萬美元,心肺移植115 萬,心臟移植100 萬,肺移植80 萬,骨髓移植68 萬,肝移植58 萬,開胸手術32 萬,胰移植29 萬,腎移植26 萬,氣管手術21 萬。
聽到這些數據有沒有嚇死人,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保險,做這樣一個手術,就會傾家蕩產,即便有保險,自負和不保的部分也是讓人不堪重負。越來越多的人到醫療條件和技術不錯,而費用又便宜得多的外國動手術也就在所難免了。
圖博館
回應
看到這個新聞,一邊想笑,眼眶卻濕了
希望中國醫改能為全世界作為表率,真正能持續發展,而非不堪重負。
唉,醫院還是市場化好啊。
這個話題,我不贊同。中國醫改滋生了莆田系,惡化了醫患關係,這兩個癥結不解,醫改難言成功。
醫療這方面還能做的更好點,大病保障範圍擴大,一些藥不要因為價格低就不生產或改個名字成為高價藥,那些私人醫院能罰能關的儘早行動
我告訴你們,咱們的醫改已經變味了。我們邊上的醫院只要給他醫保卡就能白吃白住, 白按理療。成天沒事的老頭老太就住院玩,連吃帶住,一個月花個幾萬醫保玩似的。
近幾年,我的農村親戚有多人癌症住院,大部分費用能夠醫保報銷,不容易啊。
人民醫療衛生的核心 “醫生為人民”這一職業榮譽感已隨風而去了,就是連古代中國給予醫生的地位現在都不保了,如不及時,下大力氣解決,我們的下一代還會面臨就醫難的問題。
從相當長時期媒體始終對醫療衛生負面新聞狂轟濫炸來看,你的擔心完全是合理合情的。在當前政治環境非常寬鬆,敵對勢力借助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猖狂興風作浪之際,政府的公信力已經不行了。從宏觀上看,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創新高,這不是造假,看看身邊就行了,八九十歲不稀奇,六七十歲小弟弟啊!從微觀上看,我雖然看病次數很有限,但是前幾年扶持八九十歲父母不斷看病是常事,根本沒有碰到那些亂七八槽的事情。總之,我們這樣大的國家,哪能沒有一點問題呢?現在信息傳播那麼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面新聞是很能吸引眼球的,謠言傳得多了就成了真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支流,不見主流,只見局部不見全面,是很多媒體和一些人的通病!說實話,自從改開以來不再片面強調集體、國家利益,並公開承認和維護個人合法利益之後,確實有道德滑坡現象,但是這還是改變不了大部分、絕大部分醫護人員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事實啊。我想還是應該要有自信心,要相信人間還有真情在。
我覺得目前醫改是有成效的,現身說法。我的父親因肺癌切一片費,各種雜七雜八費用報銷過後我還須支付五萬元人民幣。這個負擔不算重,半年八個月工資而已。我家四川遂寧,西部地級市。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11_21_381323.shtml
圖博館
著力強基層、補短板,促進健康公平可及。中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最大短板,仍然在基層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我們將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對基層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投入,推動重心下沉,通過培養全科醫生、實施遠程醫療、加強對口支援等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織密織牢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安全網。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把資源、技術和人才更多引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加大對貧困地區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基本衛生健康服務差距。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將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破除行政壁壘,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聯合協作,不斷增加優質醫療服務供給,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和全國醫保信息聯網,提高保障水平和運行效率;改革藥品供應保障體系,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全有效的藥品。我們將更加註重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努力增強醫療衛生體系的生機活力和發展後勁。
大力發展健康產業,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觀念增強,人民群眾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並呈現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徵。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政府和市場協同發力。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基本、兜底線,非基本的多樣化健康需求應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增加健康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積極性,繼續鼓勵社會辦醫,支持醫藥科技創新,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健身、休閒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健康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互聯網+健康”行動計劃,促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壯大。
中國積極倡導和促進全球衛生合作,努力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先後向6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2萬多醫護人員,救治患者2.6億多人次。2014年西非爆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后,中國迅速派出1200多名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同疫區國人民並肩戰鬥,為戰勝疫情貢獻了中國力量。
相關新聞
媒體稱莆田繫再登百度搜索榜首與百度金融合作貸款整形
醫改新政破解看病貴: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
圖博館
李克強:破解醫改難題我們探索出了中國式解決辦法
2016.11.21,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廳舉行。來自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19個國際組織的1180多位嘉賓齊聚上海,圍繞“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這一主題,深入交流思想觀點與實踐,共享發展成果與經驗。李克強總理具體演講內容如下:
……
本屆大會適逢首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召開30週年。30年前,《渥太華憲章》舉起了“健康促進”的旗幟,引領了全球健康事業的發展潮流。30年來,在各國共同努力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大力推動下,世界人均期望壽命增長8歲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總體降低了50%左右,實現了人類健康史上的新跨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全球衛生與健康領域仍面臨嚴峻挑戰。
………
中國是健康促進的積極倡導者,也是堅定踐行者。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條件下,大力發展醫藥衛生事業,顯著改善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2009年中國啟動實施了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確立了把基本醫療衛生製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我們織起了覆蓋13億多人的全民基本醫保網,為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製度保障。我們加強農村三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讓人民群眾看病更加方便可及。我們大力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所有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我們在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上,探索出了中國式解決辦法。目前,中國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3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0.1/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8.1‰。這些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前不久,中國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我們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人人享有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為此,我們將在以下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
圖博館
陸生看納保:民進黨的「權謀式善意」 2016-10-26 聯合報
對於蔡英文總統拍板決定,將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
曾經是陸生的陳言在臉書表示,若以一個學期4個月來計算,陸生在台灣一學期需要繳納的健保費就將近新台幣5000元,遠超過目前外籍生每月新台幣749元的保費,和陸生每學期3000元的商業保險保費。
陳言說,「遠高於商業保費金額,會有誰覺得是善意,小鼻子小眼睛倒是真的,做實『權謀式善意』。」
陳言表示,關於納入健保這件事,在台灣已經被政治操作許久,很多陸生心裡其實已經很不舒服。,陸生其實有種被「雙重利用」的感覺。
根據台灣衛福部測算,陸生納入健保後的醫療收支將出現盈餘。但一些不了解保險精算的台灣民眾可能還覺得,為什麼陸生繳納的健保費這麼低。他認為,要嘛要重新評估健保和商業保險間的差額關係,重新核定一個合理的保費,要嘛允許陸生自行選擇健保還是商業保險。
陸媒諷陸生納保:蔡英文「小目標」 先掙1個億 2016-10-27 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台辦管理的新聞網台灣網發文指出,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終於准許陸生納保,必須全額自付保費。但丟棄「陸客財」和大陸對台採購的巨大商機,蔡英文即便靠著歧視陸生政策,每年能多掙它1個億,怕也難救台灣經濟。
文章表示,國民黨民代估算,每年赴台陸生平均約9,000人,以每人每月新台幣1,249元的費用計算,每年台灣將收入新台幣1.35億元。
大陸國台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指出,在大陸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從2013年9月起,就已經納入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回顧陸生納保歷程,一路走來一番迂迴曲折。中國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江啟臣受訪時回顧,昔日綠營在野時拼命反對,如今執政就拿出來當成政策,讓人感覺又是一記「髮夾彎」。
圖博館
公立醫院醫賴現象愈演愈烈精神病醫院成重災區 2016-10-21 經濟參考報
在醫院有這樣一群人,病情已經穩定達到出院指徵,卻賴在醫院幾個月甚至幾年以上,這群人被稱為“醫賴”。
醫賴成風侵蝕醫療資源
湖南省腦科醫院醫務部主任李強告訴記者,達到出院條件但不願離開醫院的“老賴”情況嚴重,每年至少有上百例由於各種原因不願出院的病人。
主動型醫賴為利所驅 被動型醫賴苦無救助
治理醫賴亟須打擊、疏導、幫扶三結合
回應
這是為了公立醫院私有化進行鋪墊呢。賣國賊的慣用伎倆而已。
呵呵,你說這話的實質是你認為私有醫院能攆人,公有醫院就不能攆人。還說的別人是賣國賊,你眼裡就沒有國家只有利益而已。
上海醫生連續工作32小時致吐血不止 搶救6小時脫離生命危險
據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急診24小時》欄目2016.10.20報導,2016.4.18,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一心內科醫生張偉突然吐血不止,經搶救6小時才脫離生命危險。據悉,張偉今年30歲,為救治病人經常超負荷工作。
回應
看到網易的評論,覺得我們國家應該對網上的噴子設立刑法。
別讓他們坐牢,那太便宜他們了,應該強制在重症監護室做幾年義工,好好體驗一下~
那種地方你也敢去佩服你的心理素質
哈哈哈珍愛生命,遠離網易!
已經不去網易很久了。以前我也很氣憤,後來想一想,那些人渣腦袋裡面有屎,必須要經常噴出來,不在那裡噴,就會在別的地方噴。因此,讓他們集中起來,圈養在“養豬網”,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網易回應
这到是真可以喷喷医院的领导。不要总让倒下的人成为英雄,成为榜样。
我对伤者表示同情,但是CCAV的我不信。
制度为恶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和病人都是牺牲品。
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现在,还有吗?
少得可怜,凤毛麟角。
不为良相,便为富豪
圖博館
患兒家屬簽字恐嚇“必將採取暴力手段”續:已道歉患兒病情好轉出院
中新網2016.10.7電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昨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就“某患兒家長在《醫患溝通記錄》上表述可能採取暴力手段一事”進行說明。醫院方面稱,一新生兒病危,家長在《醫患溝通記錄》上簽名的同時,寫下“如因肺炎醫治不力,導致嚴重之後果,本人必將採取暴力手段”。醫院與其溝通後,家屬情緒逐漸穩定,並向當班醫生道歉。目前該患兒經治療病情好轉,已於4日出院。
說明中稱,9月28日凌晨5:00左右,患兒譚某某生後因“氣促、呻吟18小時”,從外院轉至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入住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診斷為“新生兒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兒貧血”。當班醫生向家屬溝通交待病情並告知病危,按要求需要家長在《醫患溝通記錄》上簽字。家屬在簽名的同時,寫上了“如因肺炎醫治不力,導致嚴重之後果,本人必將採取暴力手段!!!”
當日8時左右,醫生總值班在交接班時匯報了此事。8時30分左右,該院保衛處向蘇州工業園區湖東派出所報案。隨後,病區主任、當班醫生和保衛處人員一起與家屬溝通病情,派出所警員也到醫院仔細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家屬情緒逐漸穩定,並向當班醫生道歉,重新在《醫患溝通記錄》簽了字。
該患兒經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積極治療,病情好轉,已於10月4日15:00左右出院。患兒家長對該院的醫生和護士表示感謝。
回應
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嘛?
治好了就表示感謝,治不好就要你的命,此等冰火二重天,委實叫人難以消受
其實,曝光他是誰!比什麼都管用
事前,家屬恐嚇;事後,家屬感謝!這算不算是本年度最好的黑色幽默?
圖博館
四川廣元:一民營醫院開鴛鴦處方騙700餘萬醫保基金
據成都商報2016.10.7報導,四川廣元一醫院開出“鴛鴦處方”一面開具高價藥的電子處方向醫保部門騙取醫保基金,同時手寫處方開出功能類似的廉價藥給病人使用。起訴書顯示,涉案的廣元市心血管病醫院在2013年、2014年兩年間,共騙取醫保基金749萬元。日前,廣元市檢察院已對該醫院及院長何某等9人提起公訴,廣元市中級法院將於近期開庭審理此案。
部分資金被轉入院長等人的投資公司
根據起訴書,廣元心血管病醫院成立於2005年11月,開辦資金200萬元。其中,何某出資110萬元,王某出資36.5萬元,何某任醫院院長。該院取得市、縣區職工醫保、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每年與廣元市醫保局、各縣區醫保局簽訂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
2013至2014年度,王某提供虛假藥品清單,安排藥房工作人員錄入醫院醫療系統。何某則指使多名醫生,在醫療系統中給病人開具高價格虛假藥品的電子處方,同時開具手寫輸液單,用功能類似的低價藥品替換電子處方上的部分虛假高價藥品。並指使醫院護士按照醫生手寫的輸液計劃單給病人用藥,以電子處方藥品向各級醫保部門報銷醫療費。經查證,2013年,廣元心血管病醫院以虛開票據、虛增藥品數量等方式套取醫保資金總額4728238.51元,涉及的藥品品種65個;2014年套取醫保資金總額2768836.96元,涉及的藥品品種68個。兩個年度共計套取醫保資金7497075.47元,醫院給員工發放了數額不等的績效獎金。2014年,廣元心血管病醫院將505萬資金轉入由何某、王某等人出資成立的廣元市泰銀投資有限公司賬戶內,進行理財投資。2014年下半年,廣元市審計局對廣元心血管病醫院醫保基金進行審計發現,何某指使王某先後從四川某醫藥有限公司、北川某藥業有限公司等多家醫藥公司虛開藥品出庫單據750餘萬元,並授意其妻汪某及醫院財會人員將虛假的出庫單據裝入會計憑證,用來虛增藥品採購成本。
回應
這就是所謂的私立醫院!私有化私有化!都是坑人的!
鼓吹私有化醫療的人呢,出來走兩步!
醫療、教育等這種本質屬性就有道德要求的特殊領域根本就不適合市場化,許多的私營醫療、私立教育的亂象難道看不到嗎?某些人真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
圖博館
照護員低薪、保費連年漲 日本長照快被錢壓垮2016-09-29 聯合晚報
2014年日本把消費稅從5%調高到8%,支應日益膨漲的社會福利費用,今年日本介護(長照)總支出可能達10.4兆日圓,與開辦介護保險時相比漲3倍,厚生勞動省今年8月甚至提案、應把納保年齡從40歲再降低。
從上世紀七○年代老人看病免錢,到2000年開辦介護保險,日本每三年微調、每五年大幅調整給付對象、給付額等,長照費用持續增加。1成使用者負擔,剩下9成由政府預算及保費各分擔一半。
為抑制長照費用隨急速高齡化的人口比例增長,2012年日本政府鼓勵在宅在地照護;去年追加「排富條款」、調高長照服務自付額比例、把資源集中在中重度需求、失智者身上等,盼對財政有減壓效果。不過,專款專用於社會福利的消費稅增至10%的決議案,在民意壓力下暫緩。
福利大國變負債大國
日本這個福利大國與「負債大國」畫上等號,且還是在有保費收入的情況下。介護保險費用從開辦時的每月平均不到3千日圓、已經直逼6千日圓;厚勞省指2021年後40歲以上人口將減少,9年後的月保費可能衝破8千日圓大關,提案讓更年輕的人一起納保,但社福委員態度保守。
在人力方面,最基層的照護服務員普遍低薪,2014年統計、長照機構工作月薪不到22萬日圓、家庭訪問照服員22萬700日圓,比日本產業平均薪資32.96萬低11萬日圓。雖然打工性質的照服員時薪高於一般打工族,但是每天可訪問家戶數及服務時間有限,每個月收入仍低。但在機構的第一線人員反應,要協助入浴、排泄,每個月有4、5次值夜班,付出與所得不符比例。
回應相關新聞
找長照財源 衛福部:菸捐+菸稅擬漲10元
圖博館
研究:失能後給女兒媳婦顧 住院風險低3成2016/06/30 聯合晚報
國內研究發現,與外籍看護相較,失智失能老年人如由女兒或媳婦照顧,導致住院風險降低34.7%。如果是兒子或另一半照顧,住院風險與外籍看護差不多。但不管老年人是由外籍看護或家庭照顧者照顧,死亡風險無顯著差異。
進一步比較子女照顧及外籍看護的照顧品質,第一年由外籍看護照顧的失能老人住院風險較高,照顧時間如超過13個月,兩者即無顯著差異,研究計畫主持人之一、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雅美說,這代表外籍看護約需13個月才能上手。
最新一期台灣衛誌發表「不同親屬關係之家庭照顧者照顧,對居家老人死亡與住院風險之影響」研究論文,研究團隊長期追蹤273名新北市某區域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的失智失能居家老人,透過護理紀錄,分析外籍看護與家庭照顧者照顧,對於居家老人死亡與住院風險的影響。
歷經12年觀察,結果發現,儘管外籍看護工均為女性,且年齡都與女兒、媳婦差不多,但外籍看護所照顧的老人,住院風險卻明顯較高。
這項計畫由陳雅美、中壢天晟醫院社區醫學主任黃郁超共同主持,研究發現,女性家庭照顧者所照顧的失能老人,住院風險較外籍看護照顧低了28.5%;如由女兒或媳婦照顧,住院風險更降低34.7%。
研究還發現,女兒和媳婦照顧品質較好,且未隨時間而有太大變化,但如果是由兒子照顧,則照顧品質隨時間逐漸下降,問題可能出在兒子身上,原因在於長期工作,身心負荷較大,無法妥善照顧老人。
陳雅美指出,雖然年輕女性家屬照顧品質較好,但照顧老年人是長期且辛苦的工作,民眾應該捨棄傳統觀念,不要因此年輕女性能夠好好照顧失能長輩,就要求她們離開職場。
她建議,政府應該正視家庭照顧者的付出給予足夠的支持,可考慮採現金給付,提升家庭照顧工作的尊嚴與價值,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長照工作。另外,外籍看護工應比照本國籍照服員訓練的嚴謹程序,台灣目前有22萬外籍看護擔任照顧工作,創造優質的照顧品質,是當前長照政策重要任務。
圖博館
國人拿藥卻不吃 這一種藥最常被丟掉2016/08/11 聯合報
三高慢性病患者眾多,成為健保用藥大宗,但不少慢性病患習慣「囤藥」,領藥後不吃,三高藥物、胃藥與感冒藥更是藥品回收量前三名,光是台北市一年就回收5公頓藥品,被丟進垃圾桶的藥物更不計其數。專家呼籲,應加強民眾用藥教育,並落實分級醫療。
依據台北市藥師公會統計,台北市藥品回收量2010年為3970.87公斤,2011年5528.07公斤,2012年5277.61公斤,2013年4261.41公斤,2014年5498.32公斤。
開業藥師柯明道表示,台灣每年花掉1500多億健保藥費,其中可能高達100多億都是被丟掉的。曾有名男性抱著一紙箱裡面全是不吃的藥,三高藥最多,其餘像是胃藥、感冒藥統統都有,還有昂貴的氣喘用藥,自己看了都非常可惜。
藥物浪費的例子層出不窮,藥師沈采穎說,曾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一次拿整年藥物,也有人一次拿上百支氣喘用來回收,恐怕有更多藥物直接被丟進垃圾桶;有醫學中心藥師私下透露,每月回收的藥價高達100萬到200萬元間,估計健保藥費至少有四分之一被丟掉。
柯明道認為,若是政府不好好做分級醫療,減少民眾在大醫院頻繁拿藥的機會,健保真的有可能會倒。沈采穎也認為,除了落實分級醫療,也應加強民眾用藥教育,看醫師不一定要領藥吃藥,重點是診斷,以日本為例,小學二年級就開始用藥教育,藥師直接進入學校指導,從小扎根。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慢性病患領藥忘了吃或自行停藥是常見的現象,應從政府、醫師與病人三方面同時著手,政府端建置雲端藥歷對於遏止重複用藥有幫助,但病人也有責任,而非一味懲罰醫師。
王宗道說,政府也應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評估用藥的經濟效益,三高慢性病用藥雖然花錢,但可能可以減少更多後端醫療費用,甚至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圖博館
喬病床很正常?徐國勇:誰沒喬過,我佩服他 2016-03-04 聯合新聞網
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被爆「喬病床」,雖然她表示,自己以及辦公室的同仁沒有去電醫院請託病床,不過這也讓不少民眾再度討論起立委們的諸多「特權」,然而,喬病床真的是選民服務的基本款嗎?
對此,民進黨立委徐國勇在政論節目表示,當民意代表一年以上,沒有喬過病床的,「我一定跟你佩服佩服」,還說不只是喬病床而已,很多其他的事情同樣都要喬。
回應
好笑,不要臉到家了.竟然有人把特權當正常,不要臉。如果喬病床是天經地義正確的事,那以後民眾看病住院,直接找立委掛號登記就好了。是不是台大、榮總掛號台應設立委專區,所有床位都由立委來安排?
搞特權還合理化自己行為,笑死人了,!
選立委是選流氓嗎?市長講話像流氓老大[你給我試試看],這個說[誰沒有喬過]?
真是不要臉 同一件事不同黨做說法就變不同,台灣現在讓人討厭的地方是沒是非,會有這樣得立委是因為有這樣的選民,民進黨還未正式執政新科立委剛上任就鬧劇百出,台灣在沉淪 而且很快速.
她們已經不知道什麼較不要臉了....喬病床算神馬東東,人家民進黨洗錢,連國家都要喬,阿弊非瑞士不洗,阿櫻非日本不存,只可惜,千算萬算,沒算到愛德盟,國際反洗錢組織。
民進黨天下,你鳥我. 活該!
佩服洪慈庸沒喬病床不如佩服她的裙子
請問徐大人,如果每個人都找你喬,病床不夠時你要以誰為優先?要塞紅包給你是嗎?
關於 關說, 政治獻金, 不開記者會, 密室協商,----- 徐國勇能不能也多說幾句? 大家很想聽!
圖博館
去年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年賺27.8億居冠 2015-12-29 聯合晚報
健保署今天公布103年醫院財報,最賺錢的醫院為林口長庚。台北長庚副院長謝燦堂表示,長庚醫院布置簡單樸實,不會有不必要的花費,大都將花費投入病患或該用的地方。 記者余承翰/攝影
健保署今天公布103年領取健保醫療費用超過六億元的111家醫院財報,最賺錢的醫院為林口長庚、賺27.8億元,其次為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大;賠最多的醫院則是長庚體系的嘉義長庚,去年賠了七億多元。
103年盈餘前五名醫院分別為林口長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大醫院、高雄長庚、彰基;但林口長庚非醫療業務盈餘偏高,如單看醫療項目,以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賺17.3億元居冠。
進一步分析111家醫院103年整體收支,包括醫務及非醫務等兩大部分,97家賺錢、14家賠錢;如只算「醫務收支」,則只有78家賺錢、33家賠錢,等於有19家醫院必須透過非醫療業務利益,才能彌補財務缺口。
如以醫院規模區分,國內19家醫學中心均有盈餘,但健保收入超過六億元的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則有賺有賠,15家規模較大的地區醫院有4家賠錢,63家區域醫院則有10家賠錢。
去年賠最多的醫院分別為嘉義長庚(-7.71億元)、基隆長庚(-1.09億元)、壢新醫院(-0.87億元)、大林慈濟(-0.56 億元)、麻豆新樓醫院(-0.5億元),五家均為區域醫院。
健保署去年首次公布102年各醫院財報,今天在網路再度公布103年領取健保費用超過六億元的111家醫院財務報表,醫學中心19家、區域醫院73家、地區醫院19家,共領取健保金額3135億元,占整體醫院476家領取健保金額總數的86%。
健保署專委張溫溫表示,依據各醫院財報資料,醫院人事費用占醫務成本比率,平均在44%至48%之間,希望賺錢的醫院能將盈餘用於提升醫事人員薪資,才能激勵醫事人員士氣,提高醫療品質。
相關新聞
去年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年賺27.8億居冠
大醫院賺錢 醫護還是「血汗」
謝武吉:醫院賺錢 多來自自費項目
圖博館
大陸終結一胎化 養老長照政策考驗仍大2015-10-29 中央社
學者寇健文今天說,一胎化對大陸經濟發展、子女教養等社會層面造成負面影響,中共雖決定結束一胎化,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現今仍得面臨養老、長期照護等層面的考驗。
全球死亡質量指數報告:中國排倒數第10名
2010年,經濟學人智庫(EIU) 發布了死亡質量指數報告,2015年,EIU再次發布死亡質量指數報告,將涵蓋國家和地區從40個增加到80個。
收入水平與死亡質量正相關
在調查中發現,英國擁有最高的死亡質量,而且富裕國家或地區往往排名較高。與2010 年相同,英國在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中排名第一,這有賴於英國全面的國家政策,姑息治療與英國國民醫療保健制度的廣泛結合,以及英國強大的臨終關懷行動。
回應
現在網絡普及了,這種消息政府想封鎖也不行了。作為中國人我感到悲哀
先整明白啥叫姑息治療再悲哀!就是放棄治療,讓人死的安詳沒有痛苦!說白了,中國就是過渡治療。明知道治不好的病,還要去手術化療,人為增進患者死亡前的痛苦!
憑良心說:中國醫療制度可是最差的
印度比中國強你信嗎?他們的免費醫療簡直比鄉鎮診所還差私人診所,一般人還都去不起
這麼多吃不上飯的非洲國家和印度排在前面,真是有說服力的報告呢
誰相信這樣的信息報告,估計不是沒腦子就是腦子太發達。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居然排在埃塞俄比亞之後,在80個國家中名列71位!國人的悲哀呀!衰衰衰
你根本就沒有搞懂啥叫姑息治療!就是放棄治療,不做化療,手術!
對於中國,姑息治療的普及在中國一直很緩慢,治愈性治療方法佔據了醫療戰略的主要地位.
說的太好了。所以,是觀念問題,不是福利問題。
建議由專家另外搞一個全球死亡質量指數報告,通過翔實、有說服力的數據,把我國排名放到正數第一位。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30/doc-ifxkhcfn4214352.shtml
另詳參【圖博館】: 假日孝子 兩岸社會保險 中共的國企社保與醫保改革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末代健保 《誰將生存?》
庶民經濟《快樂經濟學》幸福城市排名?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破碎的大地》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圖博館
日本長照缺口 苦等外勞 2015-11-04 聯合報
2008年8月日本依「經濟合作協議」(EPA)引進在母國受過醫療訓練的印尼、菲律賓人,學了初級日文後,來日本的安養院等處實習,3年後接受與日本人一樣的國家考試,沒通過就得回國,至今通過考試獲工作簽證的不過3百人;然而厚生勞動省試算2025年「團塊世代」年滿75歲,長照人力將缺額38萬人。
在日本人心中介護還是3K(骯髒、危險、辛苦)工作,這兩年因人手不足,規模小的日照中心、到宅看護業者破產數明顯增加。通過EPA引進外籍幫手杯水車薪,業者要求開放「純勞動力」、門檻低的外籍看護工。
全責護理 不再1人住院全家倒2015-10-25 聯合報
台灣社會高齡化快速,長輩一旦住院,家屬照護壓力大,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前副院長周照芳推動「全責護理」,病人住院期間,醫院負責一切醫療和日常照護,減少感染風險,且每日照護費1200元,幾乎一般看護費用的一半,大受病患和家屬歡迎,全台已有8所醫院推行。
周照芳說,英、美、日、新加坡等國,早已全面實施「全責護理」。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局專家訪台時,皆曾質疑台灣醫院「菜市場」般的住院環境,病人無法得到專業照護,院內感染風險與速度也大幅增加。
長照路漫漫 政策跟不上銀髮潮
檢視政府祭出的長照服務法和長照保險法,前者今年五月三讀,後者還躺在立院,再加上財源不足、照顧服務員人數不足,面對銀髮浪潮,前路崎嶇。
衛福部統計,國內76萬失能人口,其中46萬為65歲以上老人,但長照服務涵蓋量只有15萬4千餘名失能老人,尚有八成未受照顧,長保法上路後,照服員人數至少得有到5萬人以上,才足夠服務需要的民眾。
社家署統計,取得訓練結業證書者,累計105,521人,但實際在長照體系執業者僅26,942人,只有二成,多半是二次就業的中年民眾。
另外,女性照服員占八成六,傳統觀念認為照顧工作應由女性負擔,但照服員工作負荷重,如何讓照顧工作跳脫性別框架,也是政府功課。
民國89年,長照法草案規畫剛起步,當時長照服務涵蓋率僅2%,現在涵蓋率提升到33.5%,但失能老人也從四十萬人成長到46萬人,為增加長照服務涵蓋率,推出「長照量能提升計畫」,期盼三年內能將涵蓋率提升到40%。
圖博館
另一方面,一些藥品行業協會、藥企力推這項工作,輻射到政府部門的壓力也大。中檢院一名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負責人卸任後,在微信朋友圈感嘆說, “終於可以睡個踏實覺了。”這引發明白個中緣由的友人紛紛點贊。中檢院負責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標準制定與執行,該負責人所在的部門經常受到上級單位與媒體的質疑。
“要推動這項工作,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工作理念,是為了促進民眾安全有效用藥,而不能過多考慮藥企的生死存亡。”孫新生說。
仿製藥藥效攸關全體國民的生命健康。自2015年7月以來,一場大刀闊斧的變革在中國藥品行業風聲雷動。然而,諸種弊端能否隨藥品市場的大洗牌得到清算與整頓,中國仿製藥的藥效問題能否迎刃而解,仍是一個巨大問號。
相關新聞
政協委員:應發展高品質仿製藥滿足患者客觀需求
仿製藥代購第一人獲釋:我做的事心安理得
低價救命藥頻頻斷貨 廉價藥品每年消失幾十種
新《廣告法》9月起實施:醫藥廣告禁用代言人
食藥監總局曝光8起虛假藥品保健品宣傳廣告
回應
仿製藥要是跟原研藥一樣了那還叫仿製藥?一分錢一分貨,永恆不變的真理
中國人一般東西先買便宜的,一看無效了就安慰自己說反正我買的便宜,沾光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要大家繼續買高價進口藥。他就是某系外國廠商的槍手
沒做過藥的人,你就別瞎嚷嚷了,藥品的黑幕不是門外人可以想像的
圖博館
從2009年開始,國仿藥的藥效問題逐漸成為關注焦點。由春娜分析,媒體報導借助個別案例,將部分藥品存在的問題上升為對整個行業的拷問,助推了監管部門整治的決心。
為將藥效欠佳的仿製藥驅逐出市場,國務院在《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對2007年前批准的仿製藥,分期分批與被仿製藥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未通過評價的仿製藥將被註銷。食藥監總局成立仿製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辦公室(下稱評價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上述規劃。
據了解,其工作流程自下而上進行,先由評價辦公室確定評價方法、標準等,省級藥監部門負責資料受理、生產現場檢查和抽樣檢驗,評價辦公室組織專家委員複查。
然而,部門間既得利益者的博弈,使實質進展緩慢。評價辦公室前期目標是完成75個基藥品種,中檢院至2015年4月20日初步完成34個品種的方法研究,經專家審核通過9個品種的評價方法,41個品種正處於方法研究階段。這些工作按計劃,本應在2013年至2014年完成。
按“十二五”規劃,570 種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臨床常用的化學藥在2015年前完成。570種常用藥品涉及2400家企業,3.3萬個批號。
業界的共識是,2015年的目標根本無法按時完成。
從技術上分析,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不存在難題。“日本已實行18年,技術很成熟,問題在於決策者能否下定決心。”一位地方儀器藥品檢驗所官員對《財經》記者表示。
1998年,由於仿製藥藥效低下,日本啟動“藥品品質再評價工程”,對於藥效達不到要求的藥品,管理部門給予企業一定時間,允許其二次開發,在這一時間內還無法完成的就必須撤銷批號。
20世紀70年代,美國也通過生物等效性評價,淘汰了約6000種不合格藥品。
一旦動真格提升藥效,就意味著要砍掉一大批不合格的藥企。計劃2015年完成的570種藥品,每年為藥品行業創造大量的產值。地方食品藥品檢驗所的官員表示,“革命就要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不規範的藥廠將損失最大,而它們都是在當地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必然試圖影響相關部門的決策者。”
持有仿製藥批號的藥廠,多是地方利稅大戶,解決當地就業問題,一直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庇護。
中國醫藥聯盟發布的一項“中國藥企員工人數排行榜”顯示,162家上市藥企總人數近52萬人,佔中國總人口數的萬分之四,表明2500人中就有一個醫藥人。
圖博館
價格戰也集中體現在仿製藥業的產業集中度低下。FDA針對美國在1999年—2004年中仿製藥的價格與生產廠家之間的數量關係做過統計,結果顯示,當仿製藥廠家只有兩家時,仿製藥價格為原研藥的52%;當生產廠家數目增至10家時,其價格降至原研藥的26%;當生產廠家數目接近20家時,仿製藥的價格僅為原研藥的6%。
為了扭轉諸多弊端,政府頻頻釋放將對優質仿製藥給予政策優惠的信號。國務院在《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中承諾,“通過質量一致性評價的,允許其在說明書和標籤上予以標註,並在臨床應用、招標採購、醫保報銷等方面給予支持。”
按畢井泉的表述,未來對於與原研藥療效一致的藥品,食藥監總局會允許企業在藥品外包裝上印出明顯標識,以便醫生和患者識別選擇。
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認為,質量提升以後的產品,價格肯定會提高,按照高標準生產,自然會抬高仿製藥成本,“低價格就沒有好藥”。
有些藥商已經有不如歸去之感慨。“只做仿製藥是沒有前途的。”一家藥企研發負責人五年前轉戰新藥研發,現已有兩個新藥在審評名單中排隊,他相信仿製藥的發展潛力有限。
迫於轉型攻堅期壓力,不少藥企獨闢蹊徑,通過OEM貼牌或者自主品牌的方式把國產高質量仿製藥打入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這種類似於電子產品行業的代工生產能否為這些藥企謀得生路,還有待觀察。
改革阻力重重
當經濟體量和民生需求發展到一定階段,變革必然產生。1962年美國國會通過藥品修正案,首次提出藥品不僅要安全,還必須有效。如今,中國正經歷這一痛苦過程。
上世紀末,中國開展對藥品研究、生產、流通等環節實行質量管理規範的認證制度,從藥品生產全過程加強藥品質量安全控制。在那一輪整治中,藥品審批實現地標升國標,藥品生產企業實現GMP認證,藥企由原來的7000多家縮減到4000多家。這些措施使仿製藥的研製水平、質量和安全性顯著提升。
安全性基本保障後,有效性開始得到監管部門與社會輿論的關注,這是近幾年的趨勢。
2006年,鐘南山院士在“兩會”期間向藥監部門發難,質問為何一時間出現如此多藥號。此後,藥監部門再度展開對藥品行業的整頓,雖然淘汰了一些企業與藥品,但整頓仍局限於質量控制。
自2007年以後,食藥監總局收緊了仿製藥的審批標準,新增仿製藥的質量得以提升,但數量龐大的歷史欠賬,仍將仿製藥的整體質量拖累在較低水平。
圖博館
企業上報藥品審評部門的往往是好看的數據,因此,“生物等效性實驗從沒聽說失敗的,公開報導都是一次性成功”。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副主任藥師謝沐風告訴《財經》記者,由於在法規上信任第三方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監管部門一般也不會進行複查審核。
如果上市與監管的標準低,大部分企業自然會依照最低標準實行生產,能減的成本盡量砍掉。
藥企前路
對中國仿製藥藥企而言,決定其生存的因素很大程度並非是藥品藥效,而仰仗於與醫院的關係。不過,一旦藥效被提上監管日程,也意味著淘汰低端仿製的生死關頭來臨。
事實上,對各國而言,仿製藥皆不可或缺。美國仿製藥協會報告顯示,2013年仿製藥為美國健康系統節約高達2390億美元的經費,這一數據尚未將品牌藥品公司面臨仿製藥競爭時打折等可能發生的費用下降考慮在內。
從公共政策角度看,仿製藥可以讓國人得到相對便宜的藥品,降低醫保支出。
不過,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特約評論員文章稱,按照國際市場的經驗,仿製藥的價格再低,也會保持在原研藥價格30%左右。
遺憾的是,目前中國仿製藥的價格只有原研藥的10%。超低價格使企業不得不在質量上妥協。
壓縮中國藥企利潤的是手握用藥權的醫院。上述製藥業資深人士表示,在藥品的流通環節,醫院處於強勢地位,藥企根本沒有議價權,“中國藥企的平均利潤連15%都沒有”。
研發一個仿製藥品種,花費一般在50萬-200萬元,再加上生物等效的臨床試驗投入約50萬-100萬元;除這些成本,出廠價中還要加上審評的公關費用。
出廠價區區幾元,到患者手中或為數十元的藥品,除17%稅費,還包括配送公司6個-8個點的配送費,代理商30個點的費用,公關費約20%的費用,其主要用於打通醫院的關節。這樣藥企不在質量上剋扣很難獲得預期利潤。
此外,一個藥品往往面臨幾十上百家仿製,這使國產仿製藥惡性價格戰頻起,也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2015年7月11日,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公開表示,忽視質量療效盲目追求低成本、低價格,只能誘導企業購買最便宜的原輔料、按最低的標準投料生產藥品,其極有可能是安全無效的劣藥,甚至假藥。
圖博館
2007年《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仿製藥的審批程序。不過,標準過低的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比如,是否選擇原研藥作為仿製對象決定了仿製藥的藥效,可是該辦法允許在無法獲得原研藥時,可選用已上市的國產仿製藥作為參照物再仿製。
拿仿製藥作為仿製標準,很容易導致越仿越不像。孫新生稱,藥品仿製本難以達到與原研藥100%一致,每一次仿製可能帶來20%的誤差累積,如果越仿越低,與原研藥藥效就相去越遠。
《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允許拿仿製藥做標杆,一定程度上是出於無奈。早期,進口藥品難以獲得,缺少獲得原研藥的合法途徑,情非得已之下,只好允許藥企以仿製藥作為仿製標準。
但這一漏洞被眾多藥企利用。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特聘專家程魯榕透露,像卡維地洛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等製劑,國內市場已有原研藥,一些申報機構提交的試驗卻並未選用。
FDA專門出版了一本橙皮書作為金標準,錄入所有專利到期的原研藥,規定仿製企業必須從中選擇仿製對象。中國還沒有類似的金標準。
對於仿製藥藥效的判斷也出現歧路。
判斷仿製藥與原研藥藥效是否一致,中國監管部門的主要依據是體外溶出曲線,如果仿製藥體外多條溶出曲線均與原研藥一致,則兩者生物利用度一致的概率達90%。
體外溶出曲線的試驗方法是,在容器中模擬出人的腸胃環境,然後投入藥品,測量溶出曲線,這條標準可以使大量仿製藥現出原形。
據《中國醫藥報》報導,2008年國家評價性抽驗中,發現按照當時的質量標準,首檢仿製藥幾乎100%合格,然而沒有一個仿製藥品的體外溶出度曲線與被仿製藥品一致,且相當一部分藥品溶出曲線與原研藥相差甚遠。
中國《仿製藥品審批辦法》也規定,申報藥企需在第三方臨床研究機構進行生物等效性試驗。但這一事關仿製藥生死的試驗,卻未被認真執行。
調查顯示,同一款仿製藥送到國內不同實驗室做生物等效性試驗,參數可能會相差17倍,同一實驗室之間的參數也可能相差3倍-4倍。
一位藥業資深人士分析,數量眾多的小藥企為了得到藥品批號,鋌而走險,與第三方試驗機構勾兌,修改試驗數據。
一場生物等效性試驗的費用為30萬元到60萬元,對一些小醫院來說,可能向藥廠妥協,在數據上做手腳,甚至連試驗對象的人數都不足。
圖博館
仿製藥與原研藥的有效化學成分應該是一樣的。原研藥專利到期後,有效成分的分子結構、劑量和理化特性都會公開。比如,“偉哥”的有效成分細節甚至在百度百科都能查到。
但是,使這些有效成分能成功地按時在人體內釋放,才是藥品發揮藥效的關鍵。一粒藥,在經過患者的消化系統時,需在適當時間崩解、溶化,釋放出有效成分,被胃腸道吸收。
這個過程很有講究:如果過速,可能導致有效成分吸收太快,血清濃度峰值過高,帶來副作用,且藥效不夠持久;如果欠速,有效成分就可能來不及完全溶出就被排出,藥效則發揮不出。
這個過程就要依靠藥品使用的輔料與製作工藝,這是藥企研發極為核心的資產。
以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拜耳擁有獨到的製劑技術,它可以使藥品在專利過期後依然規避挑戰,因為國內仿製藥無法在工藝上實現使藥品只在腸道溶解。
另外,藥品的輔料更扮演著關鍵性角色。輔料,大部分是高分子材料,有一定分子量分佈,而非單一成分,這意味著很難使用簡單的含量指標檢測它。因此, 同一名稱輔料,如果由不同企業生產,產品差別可能很大。有一些輔料品種,如出現一種或幾種特定雜質,其在使用環境下就會產生不確定的藥理作用,從而帶來安全隱患。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仿製藥審批時,也需申報藥品所使用的輔料,及輔料生產企業的生產規範證書(GMP)和檢驗報告(COA),提供分析數據。
但中國對輔料的監管尚不嚴格。2006年出台的《藥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中,沒有實行強制認證。
中國是原料藥的生產與出口大國,但是輔料的研發嚴重不足,新型藥用輔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審評標準的欠賬
仿製藥中不少藥效不佳這一事實,已被監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和多數製藥企業承認。作為控製藥品上市的門檻,藥品的審評標準過低,當負首要責任。
2000年以前,國內藥界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藥品緊缺性,仿製藥審批權掌握在各省衛生部門手中,此一草莽時期,仿製藥獲批相對容易。
圖博館
業內:國產仿製藥質量比原研藥相差遠甚至無效2015-10-03 《財經》雜誌
藍色小藥丸的價格依然堅挺。
過去一年雖然是萬艾可專利到期的第一年,但中國消費者並沒有看到預期中的降價,100毫克一片裝,售價還是128元。
治療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礙(ED)、俗稱偉哥的萬艾可,由美國輝瑞公司研發,在華專利於2014年7月1日到期。此前醫藥界普遍認為,到期後它會降價,十餘家中國藥企也向藥監部門申請仿製萬艾可。
仿製是製藥產業中被允許的普遍做法。獲得專利的藥品被稱為“原研藥”,當專利到期後,其他藥企可使用藥物的化學合成物專利,自行開發配方工藝並合法生產仿製藥。
醫學界的共識是,仿製藥在劑型、規格、給藥途徑、質量以及藥效和適應症方面,都應與原研藥等同。
在歐美市場,對於超過專利期的藥品,迫於仿製藥競爭壓力,藥廠多會主動降價,否則銷量可能大幅下跌。萬艾可在其他國家專利到期後,不乏降價先例。在泰國,萬艾可降價約30%;澳大利亞每粒萬艾可售價不到20元人民幣。
然而,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2014年,萬艾可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不降反增,增幅達47%。數據顯示,許多國外藥品專利失效後,在中國市場仍維持原價,銷量也未受影響。
中國的化學藥品市場多以仿製藥為主,國內醫藥市場八成以上為仿製藥。目前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約4800家,這些製藥企業擁有化藥品種批准文號10.5萬個,絕大部分為仿製藥,仿製藥市場規模約為5000億元。
仿製藥本以低價戰略本可能在市場上大有斬獲,卻屢屢敗於專利到期後的原研藥,原因何在?
藥效差距的秘密
製藥業內人士估計,70%以上的國產仿製藥藥效與原研藥存在差距。食藥監總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處長李正奇撰文稱,國產仿製藥總體質量比原研藥相差遠,有的甚至是安全的無效藥。
雖認為不能將所有仿製藥藥企一棍子打死,但齊魯製藥集團藥物研究院院長張明會、綠葉製藥集團法規與註冊部總監由春娜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也分別承認,國內部分仿製藥存在研究不透徹、質量控制不嚴格以致藥效不足的情況。
圖博館
自打嘴巴…逼走原廠藥 又改自費買回2015-9-3 聯合報
健保署明年擬推行「藥品差額負擔」試辦計畫,民眾自付差額,即可使用健保未給付的原廠藥;醫改團體批評,健保以低價逼走原廠藥,如今又要民眾自費買回,如同「自打嘴巴」。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此政策非常荒謬,政府一再宣稱「三同政策」,將同成分、同品質藥品以同樣價格給付,強調過了專利期的原廠藥、學名藥品質一樣好,現在卻試辦藥品差額負擔,彷彿告訴民眾學名藥效果不如原廠藥。
相關新聞
加錢可選原廠藥 醫療階級化…
為難醫師…藥品品項多 怎麼向患者說
回應
這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一堆胡言亂語:
1. 除非叫健保不殺價砍價,要不然外國藥利潤不足出走是必然的,但台灣人有可能接受健保不殺價砍價?都殺到逼走藥廠了還是有人喊藥價黑洞。
2. 不好的藥不是用喊的,請先證明學名藥"藥效不足"再來說嘴。
3. "沒有法源"這更是莫名奇妙,就只是提供想買原廠藥的民眾一個合法方便購買的方法,需要啥法源?除非這些原廠藥沒取合法販售許可。
相關新聞
醫保介入為廉價抗癌藥尋條活路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解決看病難2015-9-2
2015年江蘇全面實施醫保付費總額控制
圖博館
醫患如何互相體諒?
醫患矛盾的長期存在,其結果往往是醫患關係的惡性循環。
今年5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這份白皮書的調查顯示,近6成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調查數據表明,發生傷醫事件時,院方採取不顧是非息事寧人和無任何表示的占到了4成以上,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很多醫生感覺寒心。
傷醫事件的更大後果是,越來越多的醫生對執業環境不滿。這份白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014年的調查中,近七成醫務人員不希望子女從醫。
他們感受到的工作壓力主要來源於:工作量特別大佔76.50%,醫療糾紛多佔71.76%,患者的期望值太高佔72.71%,傷醫事件頻發佔69.60%,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佔29.11% 。
白皮書稱,這一結果進一步表明,中國醫師工作的壓力主要不是來源於行業本身的競爭,而是來源於醫療行為產生的工作量大、醫療糾紛多、患者過高的期望以及傷醫事件頻發。
就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來看,調查顯示,52.72%的醫師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在40至60小時,32.69%的醫師在60小時以上。
鄧利強稱,醫生需有仁愛之心,需要體會到患者之“痛”,不能排除醫生隊伍中有極個別有違職業操守的人,但是每個職業都需要得到社會尊重與理解,醫生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他們當前的執業環境也需要獲得患者理解。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當前就醫過程中遇到的看病難、看病貴都歸結於醫生的道德問題。一些大醫院,一個醫生半天的門診時間,要不間斷看幾十個病人,如果每個病人都有足夠的溝通時間,就會導致一部分患者無法及時問診。”
在鄧利強看來,對於引起醫患關係緊張的“溝通障礙”,更需反思的是當前醫療體制有沒有給醫患之間提供良好的溝通環境。
在5月27日最高法舉行的關於涉醫犯罪的新聞通報會上,最高法刑事審判第五庭副庭長馬岩介紹,據相關部門統計,2014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達7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3億人次,而同期醫療糾紛下降8.7%,涉醫違法案件下降10.6%。“總體上,各地醫療秩序明顯好轉,醫患雙方滿意度有所提升。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5-06/6713829.html
圖博館
暴力傷醫事件屢禁不止:全國20天連發12起傷醫案
中新網北京2015-6-18電(記者闞楓)近期,傷醫事件再度高頻度發生。從哈醫大殺醫案,到溫嶺殺醫案,近年來發生在醫院裡的暴力事件屢屢成為輿論焦點。原本因解除病痛而走到一起的醫患雙方,為何以更大的傷害來收場?在嚴懲施暴者之後,還有哪些深層問題需要反思?
傷醫事件為何屢禁不止?
其實,就在傷醫事件頻發的近期,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浙江溫嶺殺醫案兇手連恩青已於5月25日被執行死刑。最高法還介紹,2014年,全國法院共審結暴力殺醫、傷醫等犯罪案件達155件。
對於遏制暴力,早在去年4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衛計委就聯合公佈了《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明確將對醫院內毆打或故意殺害、傷害醫務人員等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懲。
在更早的2013年10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還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指導意見》,升級醫院的安保措施。
這份《意見》甚至細緻要求,醫院保安員數量應當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則,按照不低於在崗醫務人員總數的3%或20張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門診量的3‰的標準配備。
如此多的舉措面前,為何傷醫事件仍出現了頻發態勢?輿論分析,遏製針對醫務人員的暴力事件,醫患關係及其背後深層的體制困惑或許更值得剖析。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用一連串的反問解釋中國當前的醫患關係現狀:“你說看病貴、看病難,現在稍微有點名氣的醫生每天要看50個病人,怎麼可能容易?開藥多、檢查多怎麼會便宜?每天看病像打仗一樣,排隊3個鐘頭,看病3分鐘,醫患關係怎麼可能改善?”
輿論分析,鐘南山的這三句反問已經直指了中國醫患之間信任感缺失甚至產生矛盾的體制癥結。
鄧利強也表示,相較於基層醫院、社區醫院,大醫院的傷醫事件出現較多,或者醫患糾紛較為多發。醫療資源不均衡,包括社區醫院在內的一些基層醫院長期閒置,患者感冒發燒都去大醫院,大醫院超負荷運行。
鄧利強稱,在現行醫療體制下,一些醫院的投訴舉報機制不暢,醫生高強度工作,患者看病辛苦,這都是導致醫患矛盾的潛在因素。
圖博館
重症就破產!藥價暴漲 有美健保也吃不消2015-6-17 世界日報
科學家認為,高級醫藥揭開了「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新紀元,卻也帶來藥價高達天文數字的時代。
「今日美國」報導, 癌症新藥一年花費超過10萬元(美元,下同),為美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兩倍左右。預期今夏核准的試驗中降膽固醇藥,一年藥費可達1萬元;導致多數患者40來歲早亡的囊性纖維瘤,一年藥費更超過30萬元。
即使有健保,這些病患每月可能仍得自掏腰包數千元支付藥費。「黑色素瘤研究基金」執行長特漢說,對許多人來說,癌症或其他重症治療是「破產或赤貧的開始」,因為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不過,不是只有病患支付這筆開銷,納稅人也透過聯邦醫療保險、醫療補助計畫及其他政府保險計畫分攤了這些處方藥的負擔。
美國健保計畫(America`s Health Insurance Plans)發言人克魯辛說,去年美國民眾的處方藥支出創下新高,高達3740億元,比2013年增加13%,是十年來的最大漲幅。而增加的藥費中幾乎有一半來自近兩年上市的新藥。
在最昂貴的藥中有些是「突破性」新藥,在未來十年,突破性新藥中的其中十種,就會耗費政府近500億元。克魯辛說,健保業者為平衡此支出若調漲保費,投保私人健保業者的民眾負擔也將隨之加重。
紐約史隆卡特林癌症醫院胃腸腫瘤科主任索茲說,不可否認部分新藥確實能扭轉病情,但是即使有健保的許多患者都負擔不起,因為許多健保要求患者支付20%的處方藥費。約翰霍普金斯癌症中心腫瘤助理教授凱利也指出,有的癌症病患為降低開支而減少藥量,原本每天服用的藥量改為每隔一天服用一次。
索茲說:「我們若不能使藥價合理化,更多民眾將死於癌症,因為將沒有人負擔起這些新藥。」
阿楨
藥價砍很大! 原廠藥寧願退出台灣2014-09-12
健保赤字越高,為了節省成本,很可能就是從「藥品」下手,再加上,不少藥廠受不了,原廠藥的健保給付價太低,老早退出台灣市場,小廠的學名藥也找到機會頂替出頭,只是,醫改會認為,學名藥雖然號稱和原廠藥同成分,但裏頭的「賦形劑」很可能造成過敏或不良反應。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今天500毫升的點滴,如果(給付價)低到比礦泉水都便宜,那我們去賣礦泉水就好了。」
健保制度大砍「藥價」,國際製藥大廠,老早撐不下去。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低到已經連路邊攤的東西,都比針劑還要貴的時候,那哪個藥廠願意生產,如果它還繼續生產,你能夠確保它的品質沒問題嗎?」
最直接影響,就是你吃下的藥,可能從原廠藥,換成學名藥。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跟台廠(給付價)同樣的價格,可能有些地方因此換廠,像這個是抗心律不整的藥,如果不是因為有停產的因素的話,我們也不會隨便換(台)廠。」
所謂的學名藥,其實就是原廠藥專利過期後,其他藥廠製作同成份的藥品。
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統計中,2008年到2013年,學名藥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是9%,已經高過整體藥品市場的5%。
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組長朱顯光:「除了主成分以外,還有很多我們叫做賦形劑,就是有添加物在裡面,可能有防腐劑助溶劑或很多東西,那國外的經驗就是說,如果我吃某個藥習慣了,如果換成標榜是三同的藥品,我也可能會有過敏或不良反應。」
風險或許無形中,已經悄悄產生,不過別忘了還有藥品委外代工這一環,根據統計全球藥品委外代工產值,2008年174億美元,2013年已經增加到343億美元,其中又以美國佔了57%,是最大宗,歐洲23%亞洲佔比10%。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一樣是學名藥,那進口的一定比台灣的好,那就不一定囉,以我個人來講,我會認為台灣廠的比較好,因為台灣廠我們就近看的到,知道我們的管理查廠很嚴格,那你今天一個國外廠,就算是美國的又如何,當地政府當地藥廠如果不配合的話,其實中間還有很多風險。」
就怕吃出問題,醫改會頻頻提出示警,但全民健保,人力藥品到醫療品質,環環相扣怎麼平衡是大學問。
阿楨
健保邏輯:邏輯邪63/66
人的健康私欲無限
醫技愈進步醫費愈貴
公營績效一般不如私營
故
即使健保績效依國際專業評比:官優(如行政費比)民劣(如醫療浪費)。
台灣健保不論如何開源節流,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俗夠大碗。
除非末代健保(錢還保戶自管,看不起病者才由健保負担)其餘只能苟活
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
這回絕非戲(謔評)論
而是有理性專業事實之依據
不信,瞧下阿楨如何看美國公視(PBS)製作的【評鑑全球健保】節目:
臺灣:台灣健保的行政管理成本全世界最低、不到2%,是國際公認小而美的模範,也是各國來考察取經的對象。但考察者多不知,雖有健保IC卡管控,仍有全球最嚴重的醫療浪費,而且是無藥可救的民粹型浪費!
美國:健保私營,有四千七百萬人沒有醫療保障,每年還有數十萬人因醫療費用破產。但全球最昂貴的醫療系統,卻產生全球最進步的醫療科技,又迫使各國健保因醫技愈進步而醫療費用愈貴!
英國:健保費大概是美國的一半,全民都有健保,但是醫療等待時間過長!
日本:健保用了國內生產毛額的8%,日本人平均壽命全世界最長,嬰兒死亡率則是全世界最低。但日本醫生和臺灣一樣,都因待遇低、過勞和訴訟風險而出走!
德國:人人享有健保。健保制度不光是涵蓋基本醫療,還包括心理衛生、牙科費用、視力矯正等,甚至還有另類治療的給付,德國人做水療可由政府買單!但德國健保不是台灣的中央統一健保制,而是俾斯麥式傳統的產業工會制,較能兼顧公營和私營之利!可惜理盲又濫情的呆歹灣人,缺乏德意志人之理性意志,只會兼得公營和私營之弊!人人多想貪健保便宜、少繳健保費,搞到二代健保,不易收到利息、股票股利、租金、兼職、執行業務收入等所得之補充保費!(即使有「家戶總所得」制度,也會像避稅一樣逃費),只能苟活、屆時又要再搞三四代。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487563
阿楨
證嚴告誡魏應充?
證嚴有何資格告誡魏應充?
慈濟是「台灣之光」,證嚴又是慈濟上人,魏應充是慈濟(下)人,證嚴當然有資格告誡魏應充!
可惜又一個「台灣之光」隕落了,號稱用「大愛」做「慈濟」的菠菜麵也中鏢染綠。上樑不正,如何正下樑?
你在抹綠慈濟!菠菜麵是五木代工,自己送驗未檢出銅葉綠素。別啥事都無限上綱往上(人)扯!
是嗎?頂新的油也購自大統,自己送驗也未檢出銅葉綠素。那呆歹灣人為何啥都要馬負責1呢?
誰叫他姓馬,全台馬桶2不通,馬當然要負責!
那慈濟醫院也叫「慈濟」,為何用廉價藥品、趕病人出院、還全台炒地,這有違證嚴「大愛」「慈善濟世」之初發心!
有愛就有恨、有善就有惡,慈濟若無健保給付,單是醫院就會花光全年幾十億善款、別想在全球行善在台播大愛,可如今健保3快垮了、慈濟醫院怎能不行惡叫人恨呢?
此即神聖宗教世俗化之代價,出世的佛教入世成人間佛教4之難免!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09145
版主回應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今周刊 2014/09/03
「等病床」早已成為台灣醫療危機之一, 台大每五位急診轉住院病人,就有一人等超過兩天,甚至成為常態, 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我們在急診室面臨生死關頭時,等不到病床?【文/今周刊】
一個尋常的星期三,許先生的母親因為急性敗血症,被送到台北市中心一家醫學中心急診室。高齡七十五歲的老媽媽發高燒、肚子絞痛,到最後意識不清無法問診,醫師認定許媽媽必須最優先處理,不斷加強抗生素的劑量,而且也應該趕緊入院,避免在人山人海的急診室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危急的許媽媽卻仍然在三天後,才得以住進內科加護病房。
急診室亂象
根據健保署網站統計,在急診轉住院案件數中、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
民國六十幾年,台大就有急診室爆滿的現象,那時病床很少,可說是資源不夠,如今病床數規模多了三、四倍,還是無法解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想來台大看病。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顏瑞昇說,有時,我們明明已經通報急診室沒推床了,救護車仍把病人載過來,原因是病人堅持要到台大。然後,病人沒病床躺,只好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救護車也離不開。
要解決這個陳年問題,必須靠整個體制來推動。政府要強制分級轉診,民眾也要改變觀念。
原因一:大醫院的迷思,不管輕重症都來報到,轉診出去僅千分之二
台灣每千人有6.9張病床,雖比不上日本、韓國、德國,但遠高於OECD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5.05張,也高於世界中位數的2.2張。
「病床數絕對夠,還滿出來!」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說,全國四百家醫院,造成急診等床問題約十五家,而醫學中心病房則多被重症者使用,因為重症者住院較久,病床周轉率低,造成供需失衡。
陳日昌認為,病人集中到醫學中心,是信任度問題,也就是迷信大醫院,不管輕、重症都往大醫院擠。大醫院急診轉出的病患僅千分之二或三,而且好說歹說用盡說服手段,仍然轉不出去,「不能怪民眾,如果沒有限制,大家當然希望待在一個能讓他安心的地方,所以很難解決。」陳日昌說。
原因二:地區醫院萎縮,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病房閒置嚴重
同一種病,醫學中心的醫師診療費、藥師費的健保給付較高;同樣做電腦斷層掃描,地區醫院獲得的給付低。但地方性醫院本來就要用更高的薪水才能找到醫師,結果因給付低,賺錢更困難,過去幾年,中小型醫院處於賠錢狀態,失去和醫學中心的競爭力,造成病人流失、病房閒置情況。
原因三:醫院也挑病人,怕虧錢、惹醫療糾紛,多重慢性病人等床最難
「急診無法轉去樓上病房的病人,很多是因為會虧錢,或治不好了。」不少醫學中心急診醫師坦承,在急診待床很久的病人,不少是窮、老或諸病纏身。
沒錯,醫院挑病人已是常態。其一是經濟因素,一位財團法人醫學中心醫師透露,部分醫院分配病房會看科別的績效利潤,利潤較高是醫材,因此會使用到醫材的心導管手術或骨科病患,就容易住到院。也有醫界大老指出,醫院會拉長住院時間,有時是因病人快好了,健保支出較少,病人又好照顧。
其次,醫療專科分科太細,多重症狀的急診病人就不容易被某專科醫師收住院,即使有病床,仍不收病人。
原因四:健保俗擱大碗,台灣住院相對便宜,醫療險濫用推波助瀾
身兼急診醫學會壅塞小組召集人的方震中指出,台灣民眾住院時間比歐美國家長,因歐美住院費用昂貴,譬如美國普通病房每天就要一千美元(約新台幣三萬元),美國病人出院後,再派護理師去居家照護,比住院便宜許多。但台灣情況相反,每日住院頂多自付數千元,病人把醫院當作照護的機構。
不少醫師坦言,大家願意住院,甚至寧願待在急診室候床,是因為在醫院可以得到照顧,回家以後可能無法獲得較好的照顧。
商業性醫療險,也讓病人在「多住多賺」考量下,不急著出院。劉育志指出,商業醫療險常會推銷「住院日額給付」或「實支實付」,被大量濫用,尤其住加護病房不必請看護,轉普通病房日額變少,家屬就不願轉出去,導致加護病房塞床。
平心而論,能否出院的所有責任放在醫師或病人都不對,例如健保署應設防弊機制,在醫院通知出院的一定期限,若病人不理會,可以考慮停止給付。
封面故事相關報導
1.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2.化療病人發高燒,我卻只能找推床幫她挪到走廊上……
3.病人迷信大醫院 是等嘸病床的頭號幫凶
4.落實分級轉診 讓急診室不再淪為難民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33140
阿楨
在美國看醫生的潛規則!!
英語說“see a doctor”,漢語說“看醫生”,基本同義。不過,中美醫患關係差異還是相當巨大的。比如,國內有些潛規則,開刀千萬不能忘紅包,醫生護士麻醉師,一個不能少。醫生也未必“養尊處優”。一旦患者一方不滿,“砸醫院、打醫生”,似乎也是“潛規則”。
在美國,這一類的潛規則幾乎聞所未聞。紅包是絕對不需要的,“打砸”是一定會坐牢的。
在美國看醫生,也有些“潛規則”。
規則之一是,你得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在美國,有醫保的人,都必須選擇家庭醫生,叫做family doctor,或 family physician。這個家庭醫生負責你和家人的所有的醫療健康問題。我剛到美國時,大學附近有個家庭醫生診所,小冊子介紹,耳鼻喉眼心臟病,泌尿婦科關節炎,樣樣都看。心想,美國人真敢吹,好比中國電線杆上的“老中醫”“包醫百病”。後來才知道,家庭醫生確實什麼都懂。美國醫生大體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專科醫生(specialist),專門醫治某種器官或疾病(specialize in treating one particular organ or disease);另一類就是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受過專門的訓練來照料你的全部健康問題(uniquely trained to care for you as a whole person)。家庭醫生屬於全科醫生。
美國家庭醫生都是個體戶,獨立開診所。在美國看病,規定必須先去看自己的家庭醫生。不管是頭疼腦熱,腰酸背痛,還是失眠厭食,等等,都先得去家庭醫生那兒。家庭醫生治療各種年齡的男女的每個器官、任何疾病問題。(They treat each organ, every disease, all ages and both genders.)一般的問題,家庭醫生那兒都可以解決。
聽上去,好像是中國“赤腳醫生”或是衛生站醫生。但是,美國的家庭醫生必須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經過3年的家庭醫學的住院醫師實習期(residency),通過多種嚴酷的考試,才能行醫。水準足以擔任國內高官或土豪的私人保健醫生。家庭醫生完全能夠解決各種普通的醫療保健問題。家庭醫生認為有必要的話,會將你轉到醫院去看專科。如果你“自說自話”徑直跑到醫院或者專科醫生診所,是會吃閉門羹的。
此外,即使患者很清楚自己該看什麼專科醫生,也必須通過家庭醫生轉送。否則,醫保公司會拒絕付費。
版主回應
規則之二是,每次看醫生都得預約。在美國政府部門或正規公司工作的人都知道,上班不能打電話談私事。但是,跟醫生預約是例外。天經地義。我的學生上課請假,說,“我明天早上9點半有個醫生預約”(I have a doctor""""s appointment tomorrow morning at 9:30)。精確到分鐘。美國家庭醫生每天大約只看十多個患者。所以你必須預約,而且不可遲到。通常提前十來分鐘,因為還要填些表格什麼的。預約的好處是,確保醫生能夠有充裕的時間,為你仔細認真地看病,和藹可親,猶如親友。不然的話,患者排長隊,醫生心煩躁,可能會一兩分鐘就打發你走,“下一個!”。預約限定了醫生每天看病的數量,所以醫院不可能像菜市場那樣“比肩接踵”。預約好比預訂計程車,有保障,有座位。乘公車不預約,你可能擠不上,或者擠一身臭汗。服務品質絕對不同。預約的壞處是,得等,三五天、一兩個星期都是正常的。如果是普通感冒,一個星期都能自愈了。所以,感到哪兒不對勁,一定要及早預約看病。假如半夜高燒,胳膊摔斷,心肌梗塞,等等,當然不需要預約,可直接由親友送醫院急診室,或者打911電話。
規則之三,先看病,後付錢。當然,看病的時候,醫院已經登記了你的一些重要資訊:姓名、住址、醫保公司名稱、社會保障號碼等。先給你看病,而後寄帳單給你。住院和急症,都是如此。特別是在急診情況下,絕對是先急救。美國聯邦法律EMTALA規定: 不論是哪國國籍、是否合法居留、有無能力付錢(regardless of citizenship, legal status, or ability to pay),都必須先診斷、救治。大約三四個星期後,開始陸續收到帳單。說“陸續”,是因為帳單不止一張。看病的醫生自然有帳單。化驗、X光、CT,只要檢查了,也都有帳單,沒有直接給你看病的醫生也會給你帳單,比如讀片的醫生。還有“房租”--使用病房或急症室的費用。此外,在醫院吃飯,也要算帳。加起來,數千甚至數萬,是很正常的。有醫保的,保險公司會支付大頭,自己付小頭。福利好的公司,連小頭都幫你付了。沒有保險的,就得自己掏腰包了。會不會很慘?通常不會,因為還有第四條“潛規則”。
規則之四,醫療帳單可以減免。途徑之一,地方政府。美國聯邦政府有個提供便民服務的“解答美國”(answers.usa)的官方網站。從中很容易找到“醫療帳單説明”(Help with Medical Bills)內容,列有許多機構的介紹和連結。如:各州都有“醫療援助”辦公室(State Medicaid Office)。“醫療援助”是政府提供的醫療保險,用以幫助付不起醫療費用的人們支付部分或全部的醫療帳單。(Medicaid is health insurance that helps people who cannot afford medical care pay for some or all of their medical bills.)各州還有專門的兒童醫療保險專案(State 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s),給兒童醫療保險,直至19歲。
途徑之二,慈善機構(Charitable organizations)。美國人好施樂捐。慈善機構既救急也救窮。他們願意助人為樂,給無力支付醫療帳單的人施以援手。
當然,走上述兩條途徑,要有一定的資格,那就是低收入,而且銀行沒有什麼存款,比如只有2千美元。
如果不夠資格,那就只得忍痛付帳了。但是,且慢,還有一條潛規則,非常簡潔,那就是跟醫院砍價。打電話給醫院的帳單部門,說,給我50%折扣,我馬上付。通常都能成交。折扣幅度約為50%到30%,這也是潛規則。
http://mypaper.pchome.com.tw/jt59988/post/1326685895
阿楨
切子宮 賺給付?【聯合晚報2014.01.17
為請領公保勞保生育失能給付,台灣可能是全世界無子宮婦女比率最高的國家!學者調查發現,國內平均每年約有2萬2000名40至50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其中不少人是為「貼補家用」,請領至少十幾萬元生育失能給付,趕在45歲請領生育失能給付年限前動刀。
針對這個奇特現象,勞委會日前邀集婦產科醫學會、婦女團體開會討論。參與會議的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警告,勞委會應儘速修改給付,否則切子宮領錢的這股歪風,將更加氾濫。
據統計,勞保局每年平均給付3萬1000件失能個案,其中生育失能給付約占兩成(6700件),政府需支付近九億元。其中,因切除睪丸請領給付的男性僅個位數,絕大部分給付對象都是女性。
連賢明調查發現,國內每年約有2萬2000名40至50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其中44歲為明顯界線。勞委會規定,只要女性年滿45足歲,即喪失請領生育失能給付資格。
連賢明表示,根據OECD最新資料,韓國婦女平均切除子宮比率為千分之3.29、芬蘭千分之2.43、德國千分之1.77、美國千分之1.04、英國千分之0.26。台灣歷年來44歲婦女切除子宮比率約千分之4。
以2010年為例,當年共有1414名43歲婦女切除子宮卵巢,44歲婦女卻高達1894人,明顯增加三成多,但45歲則只有1103人。連賢明推測,少了給付誘因,人數即急速下降。
調查也發現,切子宮貼補家用怪風氣與景氣息息相關,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該年切除子宮卵巢的44歲婦女幾乎創下歷史新高,共有2147人。但45歲幾乎減了一半,僅有1193人,43歲則有1446人。
花蓮門諾醫院婦產科主任廖基元也觀察到這個現象,發現景氣越差,到門診主動要求切除子宮卵巢的患者就越多,因為開刀可以領錢,拿子宮來換取十幾萬元。
讓人驚訝的是,連教育水準較高的公保族群也是如此,公保婦女在45歲前切除子宮卵巢,可獲得20至26萬,幾乎等於許多弱勢民眾一年的薪水。
相關新聞
切子宮領錢 巧門修不修?
醫改會:切器官拿錢 違背原意
45歲給付界線 有人喊緊縮 有人促放寬
切子宮賺給付貼家用 中南部嚴重
該不該切 「看病情需要 不是看年紀」
回應
貪婪之島的自賤和無良無德之人何其多!
阿楨
中共的國企社保與醫保改革
你的題目搞錯了吧!中共的國企改革1與社保2醫保3改革何干?
大大地有關,習李三中全會4後、除了決定改革國企破除壟斷之外,還從國企這隻肥鵝5拔毛:2014年開始央企紅利上繳由現行的10%-15%上調至30%-35%,以補貼社保醫保之虧損。
那不是要重回改革開放前的吃大鍋飯、吃垮國企?從朱榕基改革國企,十年來好不容賺錢(相對於台灣公營企業改革有成6)!
吃垮應不致於,但兩岸百姓都有想占公家便宜之心態,除了人性共有的「公有地悲劇」和「搭便車」之外,還有中國的「患寡不患均」。只是彼岸肥鵝尚有毛可拔,可惜此岸肥貓已被打成瘦馬!
啥占公家便宜?公家更貪!要不然三中全會後,中共會馬上公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只保留省部級以上官員專車」,就為平貪腐之民怨7嘛!
公官之貪易除,私民之貪難去,這由兩岸百姓都想要由公家負担社保醫保費用8看出。中共應以台灣的健保9為鑑、別以為健保績效世界第一、民粹10就會滿意,這好比即使國企改革績效世界第一、糞青11還是噴糞。
旣然如此,那就依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之「健保邏輯」「考績邏輯」「社福邏輯」,趁國企還有賺錢、社保醫保還不像台灣將破產,趕快改革吧!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
阿楨
“免費”?想占國家便宜很難
當十一期間很多人在免費通行的高速公路上叫苦不迭時,一則關於俄羅斯全面實行“免費醫療”制度的新聞又引起眾人對中國“免費醫療”的憧憬。很多經歷過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人,依然會懷念起當年的“大鍋飯”。那麼,老百姓真的能從“免費”中得到實惠嗎?所謂的“免費”是真的不花錢嗎?
在我國,陝西省神木縣也曾試點過“全民免費醫療”模式,但因財政收入連年減少而岌岌可危。在實施的過程中,神木也出現了“有病的住不進去,治好了的不出院”的情況。
我國正在實施的高速公路免費政策,也在實施之初就顯露出弊端。節日期間原本出行的車輛就比較多,實施免費後更加劇了擁堵。
說到底,任何政府施予所謂的“免費”,其實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本身不創造財富,政府所花的任何一分錢都是通過民眾創造的稅收而來。政府所提供的“福利”,只不過是用民眾的錢來“服務於”民眾而已。當越來越多的“免費”出現時,政府也自然有理由增加稅負。
就全世界的經驗來看,“全民免費的醫療、教育”等高福利做法正在導致經濟發展出現困局。從這一點來看,“全民免費”不僅不是免費的,而且是高成本的。一方面,高福利會使人形成凡事依靠政府的習慣,懶於工作,扼殺人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高福利的國家,必然或者是高稅收的國家(如北歐的瑞典、挪威等國),或者是高負債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等國)。
中國民眾對於“免費”的期待,其實可以理解為:民眾認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財政投入還不夠多。
其實,在過去5年,中央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累計16.89萬億元,年均增長21.1%,所占比重也始終穩定在三分之二以上。在稅收增速進入下行通道的情況下,能維持這樣高的民生投入增速就顯得更加不易。但個人感受與資料統計之間存在落差也是客觀事實。民生支出“出力”但沒“落好”,根源何在呢?
最易明瞭的是,雖然我國民生支出規模大、增速快,但由於基礎薄弱、人口眾多,分攤到每個人身上就相對有限。
其次,部分財政支出落實不到位,也使民生支出效果大打折扣。一些財政資金可能沒有用到最薄弱的環節,導致效果大打折扣。由於對財政支出的監管措施還不到位,支出方向就可能發生偏差。特別是一些以民生財政為名的項目,實則為“形象工程”,佔據了財政支出的相當一部分。
http://news.sina.com.cn/newobserv/gjpy/
版主回應
衛生政策 只要大老不需老大2013/11/05聯合報 楊志良
何謂大老?或眼光遠大、前瞻引領國家發展、造福眾生;或創造發明、開發產業、雇用眾多員工,讓廣大受雇者得以安身立命。前者李國鼎,後者王永慶均屬之。
何謂老大?小焉者收收保護費、包娼包賭、魚肉鄉民;大者政商勾結、炒股炒房、惡性倒閉,以詐欺手段將社會大眾的錢掏到自己口袋,非但沒有創造社會價值,反而重傷國家。
利用民粹 傷害國家更深
最惡劣者莫過白道老大,利用民粹,倡導每縣市一所國立大學、沿海每鄉鎮一座漁港、普設工業園區、每縣市一家醫學中心(還好尚未發生),炒地皮、包工程,樁腳及親朋好友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民眾認為對多所國立大學或工業園區、漁港,甚至醫學中心並沒有什麼不好,結果短多長空,傷害國家何其深遠。
顏春暉、王金茂、許子秋等人,在衛生署1972年升格之前,先後擔任衛生處長,升格後又先後擔任衛生署長。
顏春暉建立基層衛生體系(衛生所)、瘧疾研究所、防癆局等,大力消除各種傳染病;王金茂推動農村四年保健計畫;許子秋於無醫鄉普設群體醫療執業中心,消除無醫鄉,又規劃及執行醫療網計畫,改革省市醫院的營運,建立全民健保的基礎。
這幾位都是公共衛生界名副其實的大老,讓台灣民眾得以極少的代價享有良好健康水準,使台灣成為世界公共衛生發展的典範。
在我擔任署長期間,則有小兒科界的老大,要求給錢給人,設立國家級兒童醫院(醫學中心)。
要錢要人 無助醫療水準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及醫療照護何等重要,但這個計畫我說什麼就是不能同意。因為這個計畫的重點只是增聘小兒科教授及主治醫師,購買儀器設備、增加研究經費等等。
對如何協助提升各醫院的小兒科醫療水準,如何增進兒童的預防保健,如何與婦產科醫師合作加強篩檢、減少先天疾病,如何提升早期療育以照護遲緩兒,如何培養更多優秀的小兒科醫護人才等,完全付之闕如。
更未論及孩童就醫可近性的提升,當然也沒有設立目標(若能提出將嬰兒死亡率減半及對無小兒科城鎮的解決方案,則該計畫的內容就絕對不同)。簡單的說,該計畫就是以發展兒科急重症治療為名,以獲取社會資源,鞏固小兒科老大的地盤。
兒童醫院 難降低死亡率
近來衛生福利部又倡議設立六家醫學中心級的兒童醫院,葉金川前署長已為文切切以為不可,本文雖是狗尾續貂,但此事是關乎於未來兒童健康照護的大事,非再嚴重提出質疑不可。
設立六家醫學中心級的兒童醫院,能提升各地區及區域醫院,甚或醫學中心的小兒科照護水準嗎?就算做不到每個城鄉都有小兒科專科醫師24小時待命,至少63個次區域總要有吧!設兒童醫學中心能解決嗎?還是會導致數量有限的小兒科醫師更加集中,使得就醫的可近性反而倒退呢?又設立兒童醫學中心,能使嬰幼兒死亡率更下降嗎?
前次衛福部取消醫學中心上限,各界譁然,才在壓力下召集各界專家卅餘人討論,結果除一人外,全體反對再增設醫學中心,且決議名額設限外更應設退場機制。
倡議設六家兒童醫學中心同樣未經各方討論,只是讓老大們獲得更多資源,實不可取。政府為增進國民健康設立衛福部,其衛生政策卻未以全民健康為依歸,政策倒退,真是可悲,可嘆!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前衛生署長、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回應
你錯ㄋ! 台灣只有老大與老二, 沒有大老, 所以別做夢當政策!
阿楨
新觀察:“自鋸病腿”是國家之痛 2013-10-12
一把鋼鋸、一把小水果刀、一個裹著毛巾的癢癢撓,保定硬漢鄭豔良用這三樣簡單的工具,在家中床上將自己患怪病的整條右腿鋸下,為忍住疼痛他咬掉了四顆槽牙。如今,同樣的怪病還在他左腿上無情蔓延。鄭豔良希 望好心人支招,醫治好時刻折磨自己的怪病,安上一副假肢,重新為妻女撐起一個家。(10月10日《燕趙晚報》)
鄭豔良自鋸病腿新聞曝出後,引發廣泛社會關注,但同時也引起了部分人的質疑。
質疑一:是否真的用簡單工具就能“自鋸病腿”?”
新聞一出,不少網友表示質疑,主要從醫學角度質疑的理由有三:1、自己鋸斷的,創面不平整,炎症壞死可能性很大。2、大腿內股動脈切斷,除了專業器械幾乎不能止血。3.鋸至骨頭時,因疼痛休克會是人體自我保護性反應。
對此,有外科醫生表示,可能鄭豔良的腿血管、肌肉等都已經壞死,因此在沒有大出血的情況下其“自鋸病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從科學、人道等任何角度看,醫生們都表示絕對不希望看到患者“自我手術”,因為“這樣做非常可能危及生命”!
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也表示,鄭豔良確實是自行在家中把腿鋸斷的。
質疑二:何有病不求醫?為何沒有醫保?
據鄭豔良和妻子沈忠紅介紹說,鄭豔良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但他從沒有去諮詢和想過靠新農合解決,“不知道怎麼去,也聽說不住院根本報銷不了。”
據南都記者調查,如果鄭豔良願意,是完全可以到正規醫院進行截肢手術的,因為截肢等手術屬於新農合的報銷範圍,並不存在即使參加了新農合也被逼“自鋸病腿”的慘澹。
在對鄭豔良的悲壯故事內心沉痛之時,也不能責怪網友對新聞的質疑,早在2007年年初,就曾山西省平遙縣段村鎮北羌村六旬老漢雷普貴在自家炕上為患病多年的妻子梁淑雲做了截肢手術的奇聞,事後證明截肢手術為村內土醫生所為。
正如評論員王聃所說:“鋸腿自醫”新聞的真與假,都讓人心情複雜。倘若新聞為真,緣于它天然的痛點與憐憫因數,農民鄭豔良獲得的將是社會關注下的大力援手,因為此種“非醫療救濟”的幫助,他或許將走出困境。
版主回應
自剖放出腹部積水的吳遠碧
事實上,像鄭豔良這樣的特殊遭遇遠非個別。在那些不為人們所注意的角落和人群裡,有的人被特殊疾病所擾,有的人被突降禍事所困,最終使他們經受著非人的苦難,過著難以想像的艱辛日子。他們或被忽略被漠視,被扔在家中自生自滅,或求救無門忍無可忍,用極殘酷地方式血淋地殺入公眾的視界。
“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2011年,53歲的重慶農婦吳遠碧因病無錢手術,賭命揮刀自剖放出腹部積水。她的揮刀自剖舉動震驚了中國,也啟動了當地政府對她的救助,無錢治病的吳遠碧被送入醫院得到救治。即使如此,在自剖26天后,剖腹取水的吳遠碧仍未敵過病魔,呼吸停止心跳為零。
與此類似的還有廖丹刻章求身患尿毒癥的妻子、身患白血病為了入獄免費治療而搶劫的李大偉(化名)……
無論是吳遠碧、廖丹,還是鄭豔良,他們都用親身實踐著底層貧困百姓遇到困境獲得救助的一般模式:殘酷自救(自殘)——媒體報導——領導重視——職能部門積極行動。
而他們所處困境的解決,依然是這個屢試不爽的救助模式起了作用:極端行為媒體報導領導重視職能部門積極行動。可這一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並不是所有處於困境之中的底層貧困百姓都有做出極端行為的勇氣和被媒體報導的幸運。如果不是無奈、困窘到極點,誰能對自己下得了這個手?這樣的“因禍得福”方式太讓人心酸!
在吳遠碧“剖腹自醫”的案例中,曾有媒體曝出,吳遠碧家中圖省錢,沒有加入醫保,因此一直難享救助。而在“自鋸病腿”鄭豔良的案例裡,他所得的“怪病”,屬於疑難病症不在醫保範圍內,不屬於“政府買單”範圍,又因家境貧困,只得放棄治療,最終自己動手。
所以,對於鄭豔良而言,其根本問題非有沒有醫保的問題,而是他的“怪病”不在醫保範圍內。事實上,我國大病醫療保障覆蓋範圍十分有限,兩年前僅對農村白血病、小兒“先心”等22種重大疾病納入免費醫療,而像鄭豔良這樣的“怪病”就不在保障範圍內。
罕見病成為了全民醫保的漏洞,過高的自繳份額成貧困群體就醫的軟肋,如果有免費醫療,有沒有可能救助到鄭豔良們?
人民日報“求證”欄目在2013年3月26日刊登文章《哪些國家提供免費醫療》,駐外記者對70多個國家醫療體系和醫療保險制度進行調查發現:只有極少數國家完全免費醫療,只有古巴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通常人們提到的免費醫療國家在看病時仍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如藥費等。
如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俄羅斯免費醫療,實際上也僅僅只是免除了治療費用,藥費仍需自付。
而在印度,雖然能夠享受到全民免費醫療,但要面對漫長的排隊,由於資金缺乏,現有的公立醫院衛生系統不能滿足全體居民的醫療服務需求,要享受品質稍好的醫療服務,就需自掏腰包去私立醫院。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印度的醫療總花費中,74%由個人自付。
社科院朱恒鵬教授近日言論引發聲討,他建議國人不要幻想免費醫療,聲稱在中國搞免費醫療,結果就是沒關係沒錢的人得排隊,排幾年十幾年的隊,有關係有權力的就不排隊。在我們國家,哪怕你是個小鄉長,也可以不用排隊,如果在中國搞免費醫療,結果肯定是弱勢群體看不上病。
其實冷靜想想,說得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對於像鄭豔良這樣的貧困家庭,他們最需要的,應該是社會救助的立法。資料顯示,全國總人口約為13.39億人,卻有7000余萬人沒有參加醫療保險制度。當身患怪病,家中無錢,可能也只能自己想辦法了。誠然,我們現在也有醫療保險,政府也給患者報銷一部分,但如果家裡窮,卻得了重病的患者,恐怕無法真正解決困難。
從政責任的角度看,政府有責任對每一位看不起病、面臨生命威脅的公民實施救助。唯有制度化的及時救助,唯有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才會避免“自鋸病腿”的痛楚。這一方面需要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需要有法律支撐。
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險也好、社會福利也好,都很難完全杜絕最終陷入貧困的人。社會救助才是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最基本的底線,是一個安全網。它不同於風險共擔的社會保險,也不同于具有普惠性質的社會福利。
社會救助的立法不僅應明確實施救助的原則和範圍,而且應該明確政府對公民進行救助的義務和責任,以及明確救助的物件,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社會救助的權利。
回應(楨:不看內容只會噴糞的噴子糞青!)
我國的醫療制度,已經到了老百姓人人口誅筆伐的地步,可某些媒體和官員還在粉飾和標榜!人家俄羅斯剛宣佈全民免費醫療,我們官方媒體馬上給人家抹黑!
http://news.sina.com.cn/newobserv/xgczjbt/
阿楨
醫院潛規則,不合情卻合理
醫生“腐敗”的合理性
可能你也有這種經驗,家人或好友生了大病重病,此時的第一反應是找找關係,好醫院和床位和主治的好醫生,全是稀缺資源,靠排隊得到的概率太低。
好,這符合你的直覺。再提供一個鮮活的案例給你:
“不能等請去其他醫院!”
“不管你是發燒、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個小時!如果你能等,就掛號,不能等請去其他醫院!”
撇開感情因素,我們再細細咂摸,其實紙片上的內容都是些大實話。
雖然醫院不少,但相對于患者的人數依然顯得捉襟見肘,醫護人員除了超負荷地工作,患者除了等待之外,還有其他選擇嗎?事實上,我們並不希望每個醫護工作者一直都在“忍辱負重”下去工作,畢竟,這樣既無法保障看病的品質,更不符合社會發展和文明要義。每天面對“看見看不完的病人”,甭說做醫生的,換做任何人心理都會煩躁不已,長此下去,出現心理疾病也未可知。(趙國旗)
假設,貼上面這條告示的醫生一個月賺二十萬,他會不會抱怨了?不會!如果醫生月薪二十萬,讓他把家安在醫院都樂意!
“我們作為基層醫務人員,與漲工資無緣,與節假日無緣,但仍屬於低工資人群,我們也需要改革,也需要有人來為我們切身想一想。”
沒有人切身替他們想。所以,他們就得自己為自己著想了——從藥商手裡拿回扣和收受病患私下的贈予,就是彌補其收入不合理的途徑。
以上這些,全算是“腐敗”。
所以,中國的醫院還能發展,其實靠的就是醫生的“腐敗”,它間接行使了市場功能,如果這條路徹底掐死,可以想見,接下來醫療資源更加匱乏,病人更加沒有希望,醫生改行的也會增多,醫學院也招不到好生源。如此惡性循環,醫院的普遍衰敗,就是必然的。
像老大哥一樣嚴密監視,發動各種舉報和群眾運動,盡力把醫生的收入釘死在工資條的數字上,這就相當於設定了最高工資,原本月薪兩萬留得住人才,你讓人最多拿五千,結果只能是人才的供給不足。
版主回應
許多人有天真的願望,認為醫生是救死扶傷的高尚職業,所以不該談錢,他們得像天使一樣,看著流血流膿的傷口,在手術臺一站數個小時,聽著病人的呻吟哭喊,然後拿著可憐的薪水。如果醫生走進飯店,說,我是醫生,然後吃飯不要錢;開車進4S店,說,我是醫生,然後修車不要錢,社會像天使一樣對他們,那才有理由要求他們成為天使,可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允許醫生談錢,好醫生的收入越高,我們的病情才越有希望。
為了我們生大病時還能找到好醫生,就別折騰他們了。
醫療行業的本質,其實是資訊服務業。一個醫科畢業生要學五年,要想進大醫院,起碼得是碩士,需要8年,這反映出一個醫生需要掌握的資訊,屬於現代生產中的最高層次。吸納了這麼多資訊自然是為了在工作時判斷資訊——從中醫的望聞切問、因人施治、對症下藥到西醫的B超、CT檢查、血液檢測、診斷、會診、治療方案選擇,字面意義背後,暗示的都是資訊兩個字。所以,從資訊的角度來看,醫生的職責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資訊,借助現代科技,説明患者發掘資訊,理解資訊,判斷資訊,並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每一樁具體的醫療服務中,醫生和患者的資訊是不對稱的。醫生天然具有資訊優勢,掌握更多資訊,而患者處於一個資訊不透明的狀態。另一方面,雖然技術不斷發展,但科技水準仍有局限,因而醫療資訊通常都存在模糊性,在一些前沿診治中,更是如此。
長期以來,出於對知識的輕視,中國的診療費嚴重偏低。在醫療改革過程中,相關部門並沒認識到醫療行業的資訊本質。沒找准方向,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造成問題。現在,醫療行業可以說市場化了,但醫生的勞動卻未市場化。醫生價值沒有得到市場化的體現,自然會利用自己的資訊優勢,讓自己的收入途徑走到暗處去。這個暗處就是紅包與回扣。
實際上,當李莊救一個人可以獲取數萬,數十萬,甚至百萬的時候,為什麼一個醫生救一個人,按專家號200元計算,前後診斷30次,才能獲取幾千元的診療費?所以,醫生的市場化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當醫生的價值評估放到市場中去,競爭自然能夠擠壓出更對稱的資訊。
僅憑上述這些,就能平復病人心中的戾氣嗎
不能。
因為醫生解釋再多,病人都聽不進去。醫生解釋得越多,病人越焦躁,越想問:你只是抱怨窮而已,我是抱怨沒錢保命啊!
所以,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文字:
“在日本不存在看病難問題,除流浪者之外,很少有無錢治病、有病硬挺的現象,原因是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為全體國民提供了醫療保證。每一個日本國民和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國人,都要加入國民健康保險,交一定數額的保險費,領取國民健康保險證。有病到醫院就醫,交30%醫療費即可,剩下的70%由醫院和居民所在的地方政府結算。”(何德功 新華網)
“擁有約1.9億人口的南美大國巴西,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得到醫療服務,巴西建立了統一醫療體系,實行以全民免費醫療為主、個人醫療保險為輔的醫療制度。雖然人人都可以到公立醫院免費看病、拿藥,但是由於到公立醫院看病要排長隊,因此經濟條件好的人都自掏腰包買私人醫療保險,到私立醫院看病。巴西有2000多家經營醫療保險的公司,3700萬人接受私人醫療保險服務。”(楊立民 新華網)
同時,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文字:
“以前有很多走街串巷的藥販子,喊著"藥水藥片有伐?"向老百姓收購藥片。因為這些人看病不要錢,單位都能報銷,所以就拼了命地去看病,就算沒病也盡可能往醫院跑,就是為了配些免費的藥,醫生自然也很樂意,要知道賣藥是醫生主要的收入來源。他們配完藥,自己自然不吃,於是都賣給藥販子。藥販子拿了藥就賣到農村或不發達地區,由此可見所謂計劃經濟體制下,基本解決所有社會成員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不可信的,因為很多地方的人要吃藥竟然得通過藥販子。”(端宏斌《東方今報》)
免費不等於即刻免費,免費可能失效。就像手機能接收CMCC的WIFI,但慢得根本上不去一樣。任醫改千改萬改,我們就要份實打實的保險。
在醫改真正成功以前,寧可排隊等號,不肯給醫生紅包,有病幹熬那是傻。若醫改市場化已經來臨,仍懷念中國幾十年前的“公家報銷”“免費醫療”“上醫院開藥如取自助餐”的人,則不是傻————他們是愚弄人傻。
http://news.sina.com.cn/z/xgchongbao/
詳參【圖博館】:中國醫療體制改革 末代健保 醫政一家親 醫幫 百大良醫 白色巨塔的謊言
阿楨
大陸醫生全球最低薪 需靠回扣補償?【台灣醒報2013.05.24
大陸醫生的收入世界最低!醫學畢業生每月2,394元人民幣,更是各科系畢業生中最低。在住院和門診人數成長近2倍的情況下,工時長、風險高和薪水過低,加上政府壟斷醫療市場,醫生收受回扣文化嚴重,造成醫療體系和患者間嚴重的不信任感,也是民眾擔心醫療品質下降的隱憂。
中國青年報報導指出,有調查資料顯示,2012年將近80%的畢業生薪資不到5,000元人民幣,其中以醫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最低,每月僅2,394元人民幣。相較於2011年醫院門診看診總人數已是2005年的1.5倍,共62億人次;住院人數更從7,000萬增加到1.5億,成長超過兩倍。
這顯示醫生的所得與付出越發不成正比,調查指出,時下醫學生願意到醫院就業的意願僅有50%。
有醫生吳帥投書中國人民網,談為何醫生的薪資如此之低說,公立醫院佔70%,病床數高達90%,因此醫生普遍待在大醫院,薪水固定、人才也難以流動,形成人力與待遇雙凍。
如果開設私人診所呢?吳帥說,即使符合條件,政府也可能會以私人門診過多為由婉拒,不發給營業執照,無疑造成一種變相的「壟斷」,除了壓低政府辦醫成本,也使民間辦醫更為困難。
「中國醫生收入世界最低。」有調查數據指出,美國、加拿大、日本的醫生收入是中國的40倍以上,香港是中國的22倍,台灣則是14倍。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尹佳也在中國媒體和訊網上直言,公立醫院的醫生收入甚至比公務員、教師要低,再怎麼調薪,也不過是公務員薪資水平。
5月份內蒙古有7名醫生因收受藥品回扣達200萬元人民幣被扣押,不過這並不是單一事件。中國人民日報報導,醫生為了彌補收入不足的現象,開始尋找「潛規則」,從收受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材回扣中得到部分的「心理補償」。這種印象讓中國民眾把醫生「妖魔化」,認真看診的醫生也逐漸不被信任。
中國政府2011年平均花在每個醫學生身上14,000元人民幣,但這並不能滿足畢業後學生對於高專業、高工時的薪資需求,醫生無疑是被壓榨的另類勞工。如何能杜絕這樣的現象?有醫生受訪時指出,政府需要進行醫療改革,讓人民所繳的稅反應在醫療品質上,也需要給醫生合理的薪資水平跟市場機制,否則透過法律規範,仍然很難遏止這種「灰色行為」。
版主回應
江東亮/健保是延長壽命的最好投資?2013/09/17 聯合報╱江東亮
開辦全民健康保險,是全球不可抵擋的潮流;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甚至讚美說,這是各國令人欽佩的奮鬥目標。
1995年3月1日,台灣繼日本及韓國之後,開辦全民健康保險,迄今已滿18年。但是,全民健保是我們社會對延長壽命的最好投資嗎?
全民健保的政策目標,在於保障民眾的就醫權利,去除就醫的經濟障礙。因此,全民健保的給付內容,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包括西醫、中醫、牙醫的門診及住診。並且,為了顧及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能力,採取輕度的部分負擔。
健保實施之後,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守夏及本人的研究,實施前沒有健康保險的人利用門診及住診的機率分別增加69%及145%,與實施前公勞保被保險人的醫療利用型態十分相似。
隨後國人的就醫次數即不斷攀升,目前已增加至每年15次。總之,全民健保對保障就醫權利的貢獻可說極大。
然而,醫療照護雖對提高個人生活品質頗有幫助,但延長壽命的能力卻有限。
比較台灣醫師人力供給與平均壽命的趨勢,可以發現:終戰以後,由於許多醫師移民美國和日本,台灣醫師人力的供給幾乎沒有成長,但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卻從1950年的55歲延長為1970年的69歲,增加14歲。
1970年以後,台灣醫師人力供給開始大幅成長,但相反的是,平均壽命卻不再快速增加。
從1970年到1990年,台灣人平均壽命只由69歲延長為74歲,增加5歲。
醫療服務 助延長平均壽命
就全民健保效果而言,實施後10年平均壽命增加2.8歲,高於實施前10年增加1.6歲,代表醫療服務對延長平均壽命確實有所幫助,其他國內深入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雖然如此,全民健保的貢獻卻無法與日據時代或光復初期平均壽命的大幅成長相比。
全民健保對解決不同社經族群之間的健康差距,也一樣難發揮作用。就65歲以下全死因死亡率而言,低社經鄉鎮組與高社經鄉鎮組的比值,由1987至1994年的1.4倍,增加為1995至2002年的1.5倍。就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而言,低父親教育程度組與高父親教育程度組的比值,由1990年出生世代的1.6倍,增加為2000年的1.8倍。
更嚴重的是,就特定的疾病或健康狀況而言,可近性及治療結果仍與個人社經地位息息相關。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為例,被保險人教育程度愈高,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率愈高,但術後一年內的死亡率卻愈低。
實施健保 仍見健康不平等
教育程度是常見的社經地位指標之一,為什麼社經地位愈高,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率愈高,而死亡率卻愈低呢?這真是一個矛盾的現象。
手術率高代表什麼?容易發病?還是容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死亡率高又代表什麼?不一樣的治療?還是不一樣的致死率?無論如何解讀,都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全民健保實施以後,健康不平等現象仍然明顯存在。
總之,全民健保固然可以提高醫療可近性,但醫療的最大效用在於治病,而治病總是在疾病發生之後。黃帝內經說:「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鬪而鑄兵,不亦晚乎。」更何況,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例子指出:全民健保實施以後,醫療利用及術後死亡仍與社經地位、貧富差距息息相關。
現在,台灣已經實現了保障全民就醫的願望,但距離實現人人健康的目標,卻還有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我們要延長壽命,要縮小健康差距,必須走出另外一條路。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阿楨
在85℃遇見一對丹麥的夫婦 2013/05/06
那天清晨早起,帶著兩個小孩到85℃吃早點,鄰座正好作了一對外國夫婦,因為我一直鼓勵小孩子能和外國人國接觸,希望多建立一些國際觀,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和這對老夫妻聊了起來,因為最近丹麥在台灣還是蠻有市場的,有關風能了,社會福利政策啊!似乎都是台灣嚮往的國度。但是和他們一席話聊了下來,我知道我又被那些號稱的專家愚弄了!丹麥似乎跟我們想像的差距很多,甚至可能完全不是我們想的那個樣子。
這一對夫婦看來是受過良好的教育,舉止幽雅,談話也很有內容,英文更是流利(我不會丹麥語,只能用英語溝通),他們在遇到我之前已經遊歷了大半個東亞,我問他們錢從哪裡來?他們笑著說是以前的積蓄和將房子賣掉的前(他們在丹麥已無任何固定資產)依照我們以前的對丹麥的印象,我笑著說你們真好,老了還可以環遊世界,錢花完了還有社會福利可以領,真是幸福。但是我得到的回答卻是大出意外,老夫婦告訴我,因為丹麥政府已經付不起這些相關費用,所以他們領不到這筆錢。他們只是想在生命終點前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他們並不考慮錢花完了要怎麼辦!我問他們以前他們已經交了那麼多稅金(丹麥的所得稅很高,約50%),然後現在沒有回報不是很令人生氣嗎?他們笑笑的說,要不然能怎麼辦?我又問丹麥的錢是被污走的嗎?他們的回答更是一絕:丹麥應該是世界評比最廉潔的政府。(事實上許多機構也提出同樣的看法),也就是說即使政府的廉潔度已經沒有問題,繳的錢也夠多,但是社會福利政策也是一樣無以為繼了?!他們又給了我一個答案:走過一趟才知道是福是禍啊!就像免費醫療的確很好,但是最後導致醫護人員和設備不足,在丹麥開個心臟手術要等3~6個月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丹麥一般不會有無效的醫療,這或許也是一種好事。
這一下讓我對於我以往一直質疑的社會福利政策有了更新的瞭解,我們只是看到了數字,但是卻沒有看到品質,就像現在醫生素質的下降和社會的無所作為,似乎都是在通往社會福利政策上的併發症,但是正如同那對夫婦說的,許多人沒有走過是永遠無法理解的,等到最終結果出來,我們可以接受嗎?就像這對老夫婦一樣對自己人生負責嗎?我質疑,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永遠是:目標不能討論,但是執行過程絕對是別人的錯,如果我來作一定可以的!
http://blog.udn.com/CMC3242/7587850
版主回應
馬總統:提高勞保投保上限 有道德風險【聯合報2013.05.09
勞保年金改革方案爭議未平,國民黨立委要求調高投保上限,工商團體則盼調降雇主負擔比例。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提高投保上限「可能會發生道德風險」,只對收入較高的勞工有利;而目前雇主、勞工、政府「七比二比一」的保費分擔比例還是較恰當的。
馬總統表示,企業界一定是希望減少負擔比率,但像民進黨的方案是政府都不要付錢,而政府現在這個方案對勞工和企業界都比較合適,希望年金改革能如期推動。
國民黨立委表示,馬總統的說法與勞委會主委潘世偉的說詞大致相同,其資訊應來自勞委會。他表示,曾有官員告訴他,若勞保投保上限調升一個級距,政府就會增加幾千億支出,勞保基金「馬上破產」,但這樣的數據是浮誇且不實的。
馬總統也表示,不管有什麼意見,請立委提出對案,精算、量化成數字後,再看能否做到和能撐多久(勞保財務),希望能把大家的差距拉近,讓最後通過的法案是「政府掛保證,安心卅年」。
勞保年金版本 國民黨團暫不處理【聯合報2013.05.09
國民黨團日前與考試院達成軍公教年金改革初步共識,預計今天黨團大會中能送出黨團版本;但在勞保年金方面,因黨內歧異大,所以此次黨團大會暫不處理,待一、二周後取得共識後再整合成黨團版本。
回應
勞保年金必須與公務員同步(勞工雇主及公務員雇主不同而已).公務員添福利勞工也有份,看看工商業大老同不同意,這樣的監督機制才合理
勞保年金找財源 從「兩稅合一」下手【經濟日報2013.05.09
為了挹注勞保、勞退年金資金缺口,國民黨團年金改革小組召集人、立委廖正井提案修改「所得稅法」,主張降低兩稅合一中「營利事業分配盈餘可扣抵稅額」的半數,並將不得扣抵的部分,自明年1月起,專款撥供勞工及軍公教保險、退休基金財源。
回應
腦筋又動到股市投資人的身上了,各種退休基金,健保補充費!
相關新聞
廢稅行情鼓舞 台股大漲
修廢證所稅 財長:修而不廢
馬:證所稅 要修得更好
自然人可能排除
修廢證所稅 九成立委贊成
藍委最快下周開會 彙整共識
6成7民眾指傷成交量
劉憶如:8500點門檻 不合理
年金公聽會 軍公教開砲【聯合晚報2013.05.09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軍公教退撫及保險等年金制度改革方案公聽會,軍公教代表對年金制度改革一片罵聲,批評政府改革重傷軍公教的信賴,羞辱尊嚴。公務人員協會年金改革小組召集人李來希說,這波改革讓外界認為公教人員是吃垮國家的米蟲,考試院刪減我們權益,還要羞辱我們尊嚴,我們口不服,心也不服。
回應
軍公教非為特定人設立, 大家都有機會報考.斗臭軍公教有必要嗎?為什麼不問問老板雇主給多點錢,多點退休金?
無恥公務員!全台灣人繳稅供養你們,給你們吃,給你們穿,還要怎樣?你們何德何能非要把整個國家的財政吃垮才甘心嗎?
「亞洲各國」軍公教退撫及保險等年金制度,那一國會使政府破產呢?
年金改革 犧牲老人成就「正義」? 聯合報/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系教授
立院國民黨團與銓敘部達成初步共識,對請領一次退公務員十八趴優存將分三個級距,存款額二百萬元以下維持利率十八趴,二百至五百萬元者十二趴,五百萬元以上降為九趴。
為迎合媒體、順應民意,以及選票考量下,年金改革已失去原有的世代正義本意,最後顯得荒腔走板。試想,一個存款二百多萬元領十二趴的退休者,每月只能有二萬多元過活。如果一個人盡忠職守、勞碌一生,最後只落得生活在最低生活費的邊緣,真是情何以堪?
許多領一次退十八趴的人,原本的所得替代率已經較低,幾乎不到七、八成。然而,在這次年金方案中,仍然一視同仁的被抓出來無情的砍殺,豈是我們所追求的公平、正義?況且,年紀越大,醫療、養護、照顧的需求越高,這種年金改革方案,幾乎視老人如敝屣,讓老人慢慢走向悲慘世界。
回應
廢除所有的老年社會保險制度,改成以提撥制及救濟制度來處理老年問題!老年是個人責任,不是社會責任!
月領22K能繳多少稅?能養幾位公職人員?別在那造謠!白白享用國家資源還在這抹黑公職人員!不但不用繳,雇主和政府還要提7和1成的退休準備金,勞工每月只存幾百元,退休卻可領兩萬以上,算少嗎(難怪勞退基金會垮)?公職人員每月退休準備金可是以全薪計算,平均每月最少也要提存三四千元以上,以勞工領退休金比例算退休領個十萬也不為過!勞工領不到錢要向財團要,把軍公教榨乾自己還是多不了半毛錢!為何都不譴責獲得暴利的財團、演藝人員、名嘴、炒地皮的人?如果那麼羨慕,現在招不到軍人,歡迎趕快從軍,別在那裝瘋賣傻!人家任公職每月被扣幾千大元,一扣扣個二三十年,國家也不給利息,退休時再領出來有何不對?那是他自己的錢,與其他人何干?與後代子孫何干?誰欠你錢就找誰要,老闆欠你就找老闆要!
vorap
恩恩 是挺有道理的
版主回應
本館貼文,純屬公益。
歐巴馬突圍…機會渺茫【經濟日報2013.09.30
眾院共和黨依然不死心,想用臨時開支案綁架歐巴馬政府的健保改革案,在參院民主黨態度始終強硬的情況下,美國政府能避免關門命運的機會十分渺茫。
由於國會僵持不下,使兩黨在30日午夜前達成共識、提供資金讓政府繼續運作的可能性愈來愈低。國會裡從資深大老到普通成員,沒有人樂觀能在10月1日新會計年度展開時避免政府關門。
陸專家:要免費就沒自由擇醫權2013-10-15 旺報
全民免費醫療的議題在大陸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但專家紛紛表示,財政收入來自國民納稅,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世界不可能有什麼「免費」的醫療。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微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恒鵬指出,「在這種所謂的『免費』醫療體制下,老百姓付出的不僅僅是稅金,還必須放棄自由擇醫權,找什麼醫生、住哪家醫院自己沒有選擇權。要『免費』別要自由,要自由別要『免費』,兩者不可得兼,除非你爸是李剛。」
大陸於1990年代對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實施過免費醫療制度。結果造成效率低下、服務低劣、嚴重浪費和企業財政不堪支應。有報告指出,90年代國企全面虧損與此政策有關。
至此大陸全面放棄免費醫療制度而走向成鎮職工醫保制度,俄羅斯也放棄前蘇聯的公費醫療制度而走向全民醫保制度。朱恒鵬說,「難道又要走回頭路?」
朱恒鵬表示,如有10%的人濫用就會導致財政不堪負荷,過去常出現過度拿藥,甚至賣藥的情況出現,到現在都還可以看到公立醫院附近商家掛著「高價回收藥品」的小廣告。他也批評台灣2010年逾3萬人1年就醫超過100次,還有罹患多重疾病的民眾重複領藥,1年領藥超過22年用藥,同時全民健保的健保基金有濫用問題。
朱恒鵬指出,若參照歐美模式,要建立英國式的免費醫療體制,甚至是加拿大式的全民醫保單一付費制度,對官員選拔體制和究責體制以及法治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大陸目前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逾8成陸網友 支持免費醫療 2013-10-15 旺報
台灣不分職業都納入全民健保範圍,自付額便宜;俄羅斯近日也傳出將為民眾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這些消息在大陸網路上引起大批民眾由衷的羨慕,呼籲政府加大醫療經費,向台、俄學習,徹底解決民眾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財經網14日發布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8成網友支持在大陸推行全民醫療制度,認為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網友「賤人茅道」表示,「我們毫不懷疑對全民免費醫療抱持巨大期待的民眾的善心,他們的本意是為中低收入階層的人群減輕患病時的實際支出。」
反對者憂資源更浪費
《長江商報》報導,有限的醫療資源跟不上民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而且各醫院收費標準不一,也是引發民怨的主因。
網友「大唐傳播機構許劍」指出,「口腔科1顆售價2500元(人民幣,下同)的純鈦烤瓷牙,出廠價只需16元。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300元,到了醫院便要2.7萬元。民眾不敢奢求醫療免費,只希望良心收費。」
但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網友「胡釋之」表示,「補貼醫院的收入最後還不是要全民買單,只是變相收費罷了。以後不必要看的病也變成非看不可,資源浪費將更嚴重。」
學者籲開放醫療競爭
《新京報》報導,政府應開放醫療市場的競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姚嵐表示,大陸公立醫院壟斷尚未打破,醫生尚被束縛在落伍的國有事業單位體制中,現有醫務人員的生產力未能得以有效發揮,潛在的醫療資源進入又受到計畫經濟思維的抑制而遲遲得不到開放。開放市場進入,允許醫生私人或合夥開設私人診所,形成競爭市場,最終低效率的公立機關會被自然淘汰。另外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監管制度,監督醫療服務品質是否達到標準。
此外,政府應主導社會醫療保險體制,致力於保障所有民眾的就醫權利,建立完善的體系保證全體民眾不會因為缺乏支付能力而被排除在基本醫療服務之外。姚嵐認為,建立完善的健保制度,遠比開放全民免費就醫來得實際。
阿楨
遭拒36次 日本醫療人球送命 【中央社 2013.03.05
日本官員今天表示,25間醫院以缺乏病床或醫師為由,36度拒絕1名75歲男子進入急診室就醫,導致這名老人最終不治。
這名埼玉縣久喜市的獨居老人1月6日在家中感到呼吸困難,晚上11時25分打電話叫救護車。
當地官員說,醫護人員急忙趕到他的住所,但卻連續被該地區25家醫院告知,因為沒有足夠的醫師和病床,無法接收這名病患。官員並說,救護車聯繫部分醫院不只一次。
救護車最終將這名病患載至20分鐘車程外的鄰近茨城縣醫院,到院時距離他叫救護車已經過了大約3小時。老人到院後不久死亡,目前有關單位尚未公布死因。
當時其中1名醫護人員告訴時事通信社,他們從沒看過「病患被拒絕這麼多次」。
日本醫療獲政府大量補助,醫療水準在全球中也算高。
但時事評論者警告,日本人口平均壽命提高,年輕人口勞動力卻下降,醫療機構在未來可能愈來愈緊繃。
輕症急診 健保擬加收部分負擔 2013-03-02 中國時報
健保「俗又大碗」,但也造成潛在浪費。健保局昨表示未來輕症擠急診、高就診次數經輔導不改善者,擬加收部分負擔,另國內四百萬持慢性處方箋者,未來領藥擬須繳藥品部分負擔,最高須付二百元。相關計畫將提健保會進一步討論。
健保局主任秘書兼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表示,急診是昂貴的醫療資源,但急診檢傷四、五級的輕症病人就占了整體急診就診人次廿%,民眾把急診當門診用,導致急重症需要緊急處理者無法獲妥善照顧。
另國內共計有四百萬人持慢性處方箋領藥,目前慢性處方箋無需支付藥品部份負擔,但卻隱藏重複領藥、或領藥未按醫囑規律服藥,特別是血糖、血脂、血壓三高患者,一次處方箋藥費幾乎都達上千元,恐造成健保資源浪費。
二代健保上路迄今,健保局長黃三桂表示,截至二月廿七日,一月份補充保費已收取六億多元,約占應收金額四成,以利息收入為大宗,公教人員十八趴優惠定存利息貢獻最多,其次為租金收入及雇主的補充保費。
回應
問題在於,不該保輕症。幾百塊的輕症本來就該全額自付,如此才是一個正確的健保制度。
版主回應
住院賺錢?【聯合報╱張耀懋2013.05.23
住院還有錢賺,不是句玩笑話。
因為商業保險擔保,只要能在急診待上六小時以上,就可請領急診住院給付。醫療費用有全民健保,還有商業保險可以補助,難怪部分醫院急診車水馬龍,「假日病人」蜂擁。
人有旦夕禍福,全民健保無法涵蓋所有的意外傷病,商業保險補健保之不足,其實還是社會安定基石的一環。若可以像「蘋果的滋味」般,住院還能獲得一些實質的補償,其實也無可厚非。
但是,若這樣的制度設計不斷引發被保險人的道德風險,沒病裝病或輕病塞急診,受影響的不只健保資源無謂地被濫用,還必然成為堵塞急診的元凶之一,無意中還阻斷了許多真正有急重症醫療需要者的求醫路。
健保局與衛生署端出來的解方也很耐人尋味:輕病請往門診,否則就請自費。看來更坐實了「急診是有錢人的快速通道」的非議。
「急診假日病人」問題盤根錯節,牽涉到健保與商業保險的制度扞格、醫院經營惡性競爭壓力、醫療專業自主,以及病患權益高漲等議題。醫療制度與環境中的坑坑洞洞,卻只全靠透過健保給付來矯正;身為醫院管理的最高主管單位除了溫情喊話外,似乎也拿不出具體措施,這才是在急診問題中最令人擔憂的事。
若行政部門無法建構起堅實的後援系統、無法對勇於向輕病急診患者說不的醫護人員提供具體綿密的後盾,那在各蒙其利、或不惹麻煩的鴕鳥心態下,醫療保險中道德風險的地雷只會不斷地被誘發出來。
讓醫療歸醫療、救命歸救命;醫院,不是,也不應該是,躺個幾小時就可以賺錢的地方。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想知也不會領情啦!)
不看【評鑑全球健保】不知台灣健保有多好!
本片由美國公視(PBS)節目製作,由華盛頓郵報記者李德走遍各國為其全民健保制度打打分數!
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制度,全球最昂貴的醫療系統,卻有四千七百萬人沒有醫療保障,每年還有數十萬人因醫療費用破產! 總統歐巴馬說了重話:「問題不在人們不想得到醫療照顧,而是在於他們無法負擔!」
英國:健保費大概是美國的一半,但是國家醫療服務保障的是全國人民。
日本:健保只用了國內生產毛額的8%卻擁有一個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醫療體系。日本人的健康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的,嬰兒死亡率則是全世界最低的。
德國:人人享有健保。健保制度不光是涵蓋基本醫療,還包括心理衛生、牙科費用、視力矯正等,甚至還有另類治療的給付,德國人做水療可由政府買單!
臺灣:使用最先進的資訊科技─就醫攜帶健保IC卡,醫師可用其讀取病人的病史和用藥紀錄。醫療院所透過網路申報醫療費用給健保局,由健保局付款,行政管理成本全世界最低,不到2%!
台灣健保卡還有一個用途,若病人一個月就醫次數超過20次,或三個月內超過50次,中央健保局會派人去”瞭解情況”!
看了本片才發現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國際公認小而美的模範,也是各國來考察取經的對象。
而沒有健保制度的美國,究竟出了什麼大問題?請持續鎖定【美國健保危機】。
老鳥回巢 護理荒緩解【聯合報2012.12.24
護理人力荒緩解,衛生署統計,截至上月底,國內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創新高,首次超過十四萬人,其中不乏已離開護理工作的「老鳥」回巢。
年初許多基層護理人員發出怒吼,抱怨常超時工作,「血汗醫院」、「畸形班表」等惡劣勞動條件,造成一波波出走潮,有護理師投書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稱「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來臨。
為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今年五月中旬提出護理改革十大方案,吸引更多人願意留任臨床工作。衛生署醫事管理系統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達十四萬零八百三十人,創歷年來護理執業人數的新高紀錄。
相關新聞
護理師:加薪+旅遊 我就回來了
聯醫兩度調薪 包夜班月薪多1.5萬
不少原本離職帶孩子的護理人員 最近回到職場
回應
說半天不就是嫌錢少
離職前不知道家庭主婦不好做?
阿楨
基金去年大賺/新制勞工帳戶 每人分4459元【聯合報2013.02.20
勞保局總經理羅五湖昨天表示,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大賺四○六億三千多萬元,預計九百一十一萬個新制勞工帳戶,三月一日前就能收到去年的投資收益,平均每人約可分到四四五九元;收益最多的勞工可能賺到逾五十萬元。
不過,每名勞工到底能分到多少錢,要視每位勞工退休金提撥日期和帳戶金額而定。勞保局勞退金業務處表示,新制帳戶中,就有人專戶累計破千萬元,因為這名勞工曾結清舊制年資,又把舊制拿到的退休金錢又轉進新制帳戶繼續累計,才會成為「大戶」。該名勞工應可分到超過五十萬元的投資收益。
勞保局說明,勞退舊制由雇主每月提繳退休準備金,當有勞工退休,雇主即可動用準備金支付退休金,因此舊制勞退基金投資賺到的錢是撥入雇主的準備金帳戶,與勞工無關。
不過勞退新制是雇主每月提撥工資六趴到勞工個人的退休帳戶中,新制基金每年投資賺到的錢,隔年三月會直接分配到勞工個人專戶中,攸關勞工退休後可「多拿」多少錢。
勞退基金目前規模約一兆四千多億元,新、舊制基金去年投資收益分別有四○六億元和二五三億元,總收益率百分之四.八,僅次於九十八年表現。
阿楨
老鳥回巢 護理荒緩解【聯合報2012.12.24
護理人力荒緩解,衛生署統計,截至上月底,國內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創新高,首次超過十四萬人,其中不乏已離開護理工作的「老鳥」回巢。
年初許多基層護理人員發出怒吼,抱怨常超時工作,「血汗醫院」、「畸形班表」等惡劣勞動條件,造成一波波出走潮,有護理師投書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稱「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來臨。
為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今年五月中旬提出護理改革十大方案,吸引更多人願意留任臨床工作。衛生署醫事管理系統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達十四萬零八百三十人,創歷年來護理執業人數的新高紀錄。
鄧素文指出,今年四月底,在護理荒最嚴重之際,當時執業登錄人數僅十三萬六千多人,如今登錄人數已增加四千多人。她說,今年護理應屆畢業生通過高普考者,十月底獲頒護理人員證書,到醫院應聘護理人員後,才到護理師護士公會辦理執業登錄,中間約有一個月登錄期限,預料年底實際登錄人數約可再增加一千人。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表示,公會曾與人力仲介公司辦理「建置護理人員就業輔導媒合平台」計畫,從七月至十一月成功媒合兩千八百多人加入護理工作,其中近半數是停業逾半年又回到護理崗位,推測「老鳥回巢」的其中一項因素,可能與經濟不景氣有關,使得原本辭職回家照顧小孩的護理人員出來謀職。
呂月榮指出,公會調查一百五十五家醫院,逾六成護理部主任表示,最近護理人員的薪資或夜班費都略調高。她說,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對工作不滿意的前三名,分別是工作量大、薪資福利低及壓力大,調高待遇應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
相關新聞
護理師:加薪+旅遊 我就回來了
聯醫兩度調薪 包夜班月薪多1.5萬
不少原本離職帶孩子的護理人員 最近回到職場
回應
說半天不就是嫌錢少
離職前不知道家庭主婦不好做?
版主回應
質子放射治癌 明年上路【聯合報2013.03.24
繼日、韓之後,林口長庚醫院九十七年與日本廠商簽約,斥資近五十億元籌備質子治療中心,一百年動工,為亞洲第三。
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任洪志宏說,過去放射治療除了殺死癌細胞,也會同時破壞其他正常細胞;質子放射治療,可大幅減少正常組織受到波及。
洪志宏說,全球已有近三十個中心、八萬名癌症患者接受質子治療,是成熟的技術,長庚目前正組裝機器中,在試運轉期確認機器穩定度,並已向衛生署報備。
質子治療若明年順利上路,將是國內最貴的癌症放射線治療項目,且無健保給付。洪志宏舉例,肝癌治療通常需進行六到十六次放射線治療,一個療程要卅萬元。
除了長庚,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於九十六年捐助台灣大學一百五十億元,設置癌症醫療中心,台大官方估計,一百零五年將可完工;其中質子治療中心,會晚兩、三年,預計一百零八年完工。
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說,九十八年核准林口長庚質子治療設備的設置,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和高雄長庚也已通過設置,為大型的質子機;目前還有彰化基督教醫院申請設置精緻型質子機。
回應
天啊!台灣即將籠罩在核子輻射的恐怖環境中了!
醫界用實際行動跟民進黨做對,反反核,汙染幸福家園!為何不使用傳統手術,對付癌細胞?
恐核症的台灣人敢用這玩意嗎?
堅決反對引進具有輻射核害的任何設備!
郝龍冰說絕對不允許這機器進到台北市
放射治療設備就算有害,也頂多傷到受治療的病人,核四如果發生意外,會傷害到幾百萬人。你不想被質子治療沒人能強迫你,但要是核四出事,你們躲得掉嗎?
如果你去做放射治療,廢料要放你家嘛?
很快我們就會看到 每個癌症患者的家屬都要求進去照一下 然後只要醫生說不的話 最後出什麼問題都會喊醫療疏失... 就葉克膜的機器一樣...
若腫瘤擴散…質子治癌非萬靈丹【聯合報2013.03.24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李三剛表示,利用質子治療癌症,雖可定位精準;但傳統光子射線治療,包含直線加速器、電腦刀、螺旋刀、伽瑪射線等機器,其實已可應付大多數腫瘤。
李三剛說,除非癌細胞位於身體深處,或周邊有其他組織,藉由質子治療精準定位,可獲更好治療效果。
台北榮總癌病中心主任顏上惠也說,如腫瘤太大或已轉移,其實質子治療效果,與光子射線差不多,最後還是得配合手術治療。
(詳參【圖博館】:恐癌症 假癌症之名 末代健保 環保與經濟 福島事件 馬能源政策 內閣改組! 公投誰不會玩)
阿楨
四大基金慘賠898億 勞退績效最差 2012-11-13 中國時報
政府基金去年慘賠,包括勞保基金、新舊制勞退基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及國民年金基金等社福保險基金去年共計虧損金額達八九八億元,操作績效全部負數,而且往往委外操作的績效是「賠得更慘」;各政府基金中,勞退基金去年收益數為負四百五十四億元,退撫基金則賠二百八十四億元,勞保基金賠一百廿四億元。
根據審計部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去年退撫基金運用金額為五○三一億元,自營、委外代操比率分別為六○.一%和三九.九%;其中,委外代操經營部分,國內投資股票比率為七.九八%,未實現損失金額高達三七二億元,再加上退撫基金全部已實現損益、未實現損益八十七億餘元,共計虧損二百八十四億元,實際經營績效為負五.九八%。
至於勞保基金,去年投資收益數是負一百二十四億元,收益率負二.九七%。進一步看,國內股票勞保局自行經營的收益率是負十.八%,委外代操部分因投資撥款有時間先後,收益率為負○.六四%到負十三.四一%不等。勞保基金今年截至九月底止,收益率五.八九%,規模成長到五千四百六十八億元。
勞退基金方面,去年整體勞退基金收益數負四百五十四億多元,收益率負三.七六一一%。分別來看,舊制勞退基金一○○年度收益率負三.五三%,其中勞退基金監理會自行操作的收益是負一.二%,委外代操部分負七.一%;新制勞退基金報酬率負三.九五%,勞退監自行經營部分的報酬率為一.六四%,委託經營部分是負八.九二%。
勞退基金今年截至八月底止,整體基金收益率為三.三四六三%,基金規模達一兆四千億餘元。
勞退基金監理會副主委劉麗茹說,勞退基金勞退監自行運用所投資的股票,多數為長期持有,而委外代操部分,代為操作的投信公司和基金經理人,為了在契約期限內以有限的資金創造更高獲利,買賣行為較多,遇大盤不好時,虧損情形會比較明顯。
回應
記得前些時 賺的時候才被褒獎過! 怎麼現在卻被罵的狗血噴頭 這不是全民監督 是全民投機
現代的人怎麼啦...還不覺醒...買賣"股票"已不是"投資"而是"投機"..全球的經融就是在"賭" ...肥了經紀人(穩賺的).... 投機者總有一天要賠上總不能都要賺吧? 錢轉錢,錢賺錢... 醒醒吧...
(楨:既然慘賠898億,怎又會整體基金收益率為三.三四六三%?只想高報酬的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知投資組合乃高報酬高風險!)
版主回應
盈正案安泰投信2.5億全賠 投信首例【聯合報2012.11.06
ING安泰投信終於鬆口,願意賠償盈正案損失。安泰投信董事長鄒鴻圖、總經理毛昱文昨天表示,將賠償政府代操基金與三檔共同基金買賣盈正股票造成的虧損,初步估算兩億五千六百萬元,這是投信業史上首宗人謀不臧賠償的案例。
4大基金 陳揆:今年全賺2012/11/14人間福報
政府四大基金去年委外操作傳出慘賠八百九十八億元,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表示,今年全部都賺錢,光是勞退勞保基金就賺了八百多億元;行政院也已啟動調查,會持續徹查是否有代操弊案,並與考試院成立跨院小組討論,提升政府基金績效。
陳冲說,行政院及考試院今年初已組成跨院小組,由兩院副院長當共同召集人,研討如何提升政府基金績效,小組已運作一段時間,因此今年的績效一定比去年好。對於立委關心的代操弊案,陳冲說,行政院已經啟動調查,由勞委會與金管會聯合查察,如果發現不法,一定會查到底,了解事實真相。
金管會表示,清查基金經理人的持股是否有違規情形,預計在明天之前清查完畢,目前已有十七家投信回報給金管會,尚無違規行為。
有關勞保基金操作狀況,勞退基金監理會表示,勞保、勞退基金去年度分別虧損一百二十五億元及四百五十五億元,但績效表現優於國內外主要指數。截至今年九月底止,勞保、勞退基金分別獲利二百九十三億元及五百五十四億元,已全數彌平去年的虧損,淨獲利計二百六十七億元。
對於去年虧損的原因,勞退監理會表示,去年全球經濟籠罩在歐債危機及美國債限問題下,金融市場受到劇烈衝擊,台股更是下跌百分之二十一點一八,勞保、勞退基金也因此虧損。未來將加強投信業之監控並強化資訊揭露,各基金將配合推動辦理。
相關新聞
經建會決議 軍公教退休金 繳多少、領多少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大多乃在亂罵,但見人間福報更正!因此所有退休基金都該「繳多少領多少」「成立個人帳戶自負盈虧」)
勞動基金運用局明年成立 將掌2兆元基金【聯合晚報2012.11.13
政府機關管理操作政府基金能力不足,因為「謝青良事件」浮出檯面。明年更大問題是,勞委會升格為勞動部後,將成立「勞動基金運用局」,現行分屬不同單位管理的勞保、勞退基金,乃至國保基金、就保基金等近2兆元規模基金,都將由勞動基金運用局統籌投資運用,將是史上最有錢機關,但因其員額編制只有121人,其中金融相關專業人力配置不到一半,等於每個人手上掌管3、4百億資金,成為組織運作最大隱憂。
勞委會明年將升格為勞動部,如何整合、管理手上的勞工基金成為一大問題。未來勞動部下,將設立「勞動基金運用局」,統籌管理勞工相關的五基金一專款 (勞保基金、勞退基金、就業保險基金、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及職災保護專款),也就是目前由勞保局管理的勞保、就保、國保及積欠工資墊償四大基金都將改由勞動基金保局投資運用。
現行勞保基金、就保基金及國保基金等約8千億元資金,全數由勞保局負責投資管理,採部分委外、部分自操方式投資運用。勞退基金則由勞退基金監理會負責,由於專業人力不足,1.4兆基金除部分委由台銀操作,全數委外代操。
「勞動基金運用局」屬於勞動部下的三級機關,卻肩負至少五大基金操作績效,其中勞退基金規模達1.4兆元,每年還以1千多億元的速度增加,4、5年後,光勞退基金就達2兆元規模;勞保基金5千4百餘億元,就保基金780多億元,國保基金1287億元,保守估計,明年勞動部成立時,五大基金合起來就有2.2兆元,很快就破3兆元,但未來勞動基金運用局編制只有130餘人,一樣面臨專業人力嚴重不足窘境。
據了解,勞動基金運用局組合,勞保局現行51位負責操資勞保基金員全數移轉,再加上勞退監理會70人,總計121人,但扣除行政、人事、祕書、政風等人員多,真正具有金融相關專業資歷的專業人才不到半數,如何扛起2兆元資金運用責任? 相關人士不諱言,不足的專業人力能否監督委外都成問題,更別說自操基金。
阿楨
全民印鈔票 2012-10-20 中時短評
面對勞保基金虧損,連日來朝野黨團一致要求應比照公保,由政府撥補虧損,承擔最終支付責任。但在討論過程中,虧損有多大、要補多少錢,立委都不去問,一句「勞保不能倒」就是對選民最好的答案。
從民國八十四年發放老農津貼開始,整個社會不斷陷入與軍公教「比價」氛圍:軍公教有的,其他族群也要比照辦理。老農津貼如此、勞保如此、高中職免學費也是向軍公教「看齊」。
相關新聞
綠議員籲6縣市刪慰問預算
停編慰問金?民進黨:不是地方的責任
慰問金爭議 郭正亮批蘇貞昌「驚東驚西」
改革歷史共業 藍綠應共同承擔
呂秀蓮放棄27萬年終 籲馬刪減國務費
回應
蘇貞昌表示: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也疏忽了,沒有做好,現在既然發現問題,就應該懸崖 【樂 】馬 !請問如何 【樂 】這六個綠營縣市 ?
屁似的三個不要 2012-10-23 中時短評
對退休公務員年終獎金一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有三個不要」,但看完後,實在讓人不了解民進黨的立場何在。蘇貞昌說的三個不要包括:第一,不要讓社會對民進黨有「針對特定族群」的印象;第二,不要衝擊弱勢退休軍公教;第三,不要「一國多制」。請問,哪個人看得懂這是什麼意思?民進黨到底是主張退休公務員可以有年終獎金還是不能有?一個在野黨,媚俗、要選票到這種程度,實在讓人很無言。
相關新聞
蘇貞昌「三不要」 同志臉綠
回應
搞了半天原來是這個蘇光頭在民國95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透過行政命令公布,將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納入退休所得計算的一部分,所以蘇光頭是罪魁禍首!
版主回應
從雙薪教授談世代剝奪【聯合報2012.10.19 社論】
教育部正計畫修法,解決爭議多時的「雙薪教授」問題。「雙薪教授」非但造成了學術界「世代剝奪」的扭曲現象,若與其他行業相較,也升高了社會上的「相對剝奪感」。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二:一是要求雙薪教授僅能在「月退俸」及「私校薪資」中擇一領取;二是凡轉任政府補助兩成以上之私校,其月薪超過三萬二者,即暫停其月退俸。這樣的改革方向,應當給予支持,但也許仍有較佳的第三案。
私立大學之所以樂於延攬公立大學退休教授,主要是在借重其專長及聲望,而另一個隱而難言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大學評鑑。不少退休教授弟子成群,有了他們作為「門神」,除能提高號召,在大學評鑑時也較易過關。然而,這樣的正面效應,若比起它在學術界引起的「世代排擠」及「世代剝奪」作用,即顯得比例失衡。
我們並不反對退休軍公教轉任私校繼續貢獻所長,但從教育傳承的立場,他們既已「退休」,即應該領取授課鐘點費,而把正式職缺讓給那些正在領鐘點費的更有幹勁的年輕世代。這點,教育部不妨將之列為第三方案。
回應
真懷念二三十年前的聯合報社論,邏輯清晰、鞭辟入裡,不像現在的社論,一團漿糊,不是就理論理!請問:退休人員到民間公司工作;退休人員開個人工作室;退休人員擺攤賣小吃;退休人員被外國挖角,應該停發本國的退休俸嗎?如果不應該,大家批評軍公教退休、轉任私校,所謂「領雙薪」的問題在哪裡?軍公教退休後,被私人企業聘僱、或自行創業、或要遊手好閒,與前一工作的退休俸何干?怎可蓄意簡化成「領雙薪」的民粹語言挑動鬥爭?!
國立大學教授退休,轉任私立大學,的確會佔掉一個私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是同時也會產生一個更棒的國立大學教師職缺。年輕的博士只要本事夠,一樣可以去爭取。所以這裏根本就沒有「讓雙薪教授把年輕博士擋在門外」的問題。反而提供了一個更棒的職缺。請社論的執筆者想清楚再下筆,不要誤導讀者。如果沒有退休金的誘因,國立大學的教授一定會幹到屆齡退休。那個國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能要多等十幾年才會出現。
台灣沒救了!人家軍公教又不是抽籤抽到的,當人家挑燈苦讀時,你在幹什麼?政府只需要負責提供公平的環境,人人都可以考,你考不上,還怪政府嗎? 二十年前,公務人員的薪水遠比私人企業低,那時候怎麼沒看到勞工出來說要分錢給公務人員?此一時彼一時,你選錯行難道還怪政府嗎? 台灣人很奇怪,恨共產黨恨得要命,卻每天想過共產黨的日子,真是精神錯亂!!
在美國, 年齡一到辦個退休之後, 又找了個工作的雙薪族比比皆是, 人家憑本領拿兩份全薪(不是一份薪水再加一份鐘頭費)是人家的事, 從來沒聽過有人講話批評, 更別提啥排擠了!
(楨:聯合報系就在內戰!詳參【圖博館】:聯經的農改內戰)
但盼還有理性討論空間【聯合報╱楊湘鈞 2012.10.22
不過一年多前,考試院才為了十八趴爭議搞得天翻地覆,卻在民粹的爭吵聲中,因為民進黨前黨主席蔡英文被質疑「領十八趴罵十八趴」,讓主攻的綠營討不到便宜。
現在由於經濟不見好轉,這回更是挾著龐大「反相對剝削」民意,全面衝擊著軍公教優於一般勞工的退休、福利、年終慰問金等待遇,乃至退休轉任私校「領雙薪」,甚至風景區購票福利等大小「不公義」現象。
就以十八趴來說,有多少人知道,自八十四年退撫新制出爐,如今青壯公務員早已沒有十八趴;加上去年初的再改革方案,更已無「肥高官」問題?有多少人知道,正待立院審議的公保法,加了退休所得最高八成的「天花板條款」,也有助殘餘的十八趴加速走入歷史?
又以「領雙薪」來說,問題那裡是出在拿了退休金又再領另一份薪水?否則所有拿勞退的朋友,就不能再工作賺錢了。問題應該是,雙薪者的第二份薪是否也來自人民納稅錢?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取得第二份工作,是否緣於不公義規定,包括是否因為學校評鑑制度,使一些公立大學退休教授格外受私立大學青睞?政府有義務檢討製造問題的制度,卻不應簡化為「凡領雙薪都該吐出一分薪」,否則如何爭取優秀學者?
不公義制度該改,但看眼前氛圍,民粹四處尋找獵巫祭品,反易失去理性論辯空間!
回應
民粹不可取!可是在背後煽動民粹的媒體不該譴責嗎?
經濟學人:全球經濟下個危機 世代傾軋【聯合報2012.10.20
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繼歐債、失業及經濟成長減緩之後,下一個經濟危機─世代傾軋(Generation Squeeze)危機,將導致「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衝突。「經濟學人」並將嬰兒潮世代比喻為「海綿世代」,將所有的經濟利益吸乾抹淨。
回應
新聞說台灣很快將是七個年輕人養兩個老人,實際卻是兩個老人要養七個年輕人。 世代反革命就已經在台灣開始進行了!
阿楨
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 限八成【聯合報 2012.10.19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與考試院會銜審議的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新增退休所得替代率最高八成的上限;並將負擔費率區間由4-9%,調高為7-15%;刪除參加公保卅年以上得免繳健保。此次修法,估計將影響近六十萬人權益,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陳揆拍板【聯合報2012.10.24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在立法院宣布兩項重大政策,第一,確保勞工退休權益,同意將勞保「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第二,明年二月春節將本於「照顧弱勢」原則,續發年終慰問金給兩大類弱勢的退休軍公教人員,不符這兩類條件者,將不再發放,金額約不到原來(192億0的十分之一(10億)」。
相關新聞
沒掌聲 還是要改革
年終慰問金調整 馬支持
合理改革 就會有感
李國鼎再世 也不能1個月有感
國防部批政論節目汙名化軍人 可討論 但別醜化
立委嚴以律人 寬以待己?
回應
最該減薪酬的是民代及立委。公投減民代及立委薪酬。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還是倒閉。勞保虧損主因1. 勞保基金經營不善,歷年投資虧損都未由稅收補齊,收益又太低,只要年收益超過5%,勞保基金靠勞保費就可以撐。
勞保基金一直扮演股市救市主的角色,本就不對。
就我所知,國安基金操作績效十分好,每次都是低點進場高點出場,我想任何投顧都沒它強,就是這樣延遲勞健保破產時間。
勞保基金 賺292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勞保基金指出,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年收益率目標為3.3%、預估至少要賺170億,而9月的收益率5.89%、賺292億,除已達到全年收益目標,也足以彌補去年虧損的124億。
(楨:高報酬高風險,保險基金的投資保守為常態,星港二位數報酬是特例!既然勞保基金是勞工( 20%)雇主(70%)政府(10%)提撥,怎可比照公保(軍公教35%政府65%)由政府負最終責任?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知又不敢叫雇主負最終責任。公勞國健保和教育一樣,如今已無法借鏡星國公積金,能採各自個人帳戶就不錯了!詳參【圖博館】: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馬農業政策 馬勞動政策 末代健保 馬社福政策 國民年金 主權vs私募基金 台股 民粹亡台 庶民經濟 江欽良男巫 冤有頭債有主 啥都要馬負責 《搶救國庫》 學者真好賺)
版主回應
借鏡星國公積金 公務員有尊嚴【聯合報╱鄧鴻源/大學副教授2012.10.23
銓敘部長張哲琛說,政府通盤檢討公務員退休制度,包括建構多層年金制度,外加個人商業儲蓄年金,給付方式也會調整。
筆者認為,吾人何妨比照新加坡之中央公積金制度?該制度規定,五十五歲以下的員工和雇主每個月皆繳交固定比例的薪水,至屬於員工個人的公積金帳戶內。此公積金除了提供退休後的保障,必要時也可用來購屋、教育、投資理財和醫療等用途。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就是這麼一個大至購屋、小至兒女教育費歸還父母皆有所規定的制度,讓一般民眾清清楚楚了解自己權益。
尤其,新加坡政府是以企業化方式管理公務人員,秉持「三不一沒有」原則—不考試、不是鐵飯碗、不論年資排輩,如果不努力就沒有高薪可拿,加上嚴格肅貪政策,所以歷年來在世界公務員績效與清廉排名上,始終名列前幾名。
退休保險基金 缺口逾9兆 2012-10-21 中時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為止,三大退休保險基金都出現龐大財務缺口,其中勞保應計給付現值約6兆8,508億元,只提存責任準備金5,377億元,今年擴大到7.3兆,財務缺口最大。退撫基金約2兆3,919億,只提存4,794億。國保基金約2,779億,已提存1,422億。總計三大退休保險基金,未提列的責任準備即超過9兆。
退休保險基金出現財務困境,,主因為各基金應收取的最適費率與實際收取的費率差距太大,給付比例又太高(楨:以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為例,台灣超過70%,相較之下,日本34%、德國40%、法國51%、韓國67%,唯一比台灣高的只有破產的希臘93%!詳參【圖博館】:歐豬四國),以致入不敷出。勞保基金的最適費率應有27.84%,現行費率只有8.5%;退撫基金的軍、公、教分別應有36.74%、40.66%、42.32%,只有12%;國保應有21.16%,只有7%。
相關新聞
中央和地方政府潛藏負債15兆 60年還不完
累計虧損1368億 農保也快破產 2012-10-21 中時
農保自74年開辦時,核定月投保金額為10299元、費率定為6.8%;等到全民健保在民國84年實施後,農保給付業務劃歸全民健保辦理,費率降為2.55%。農民個人負擔三成,每人每月僅需擔78元,遠低於最近十年平衡費率4.38%。
根據「農民健康保險條例」規定,若保險年度結算有虧損時,除了由保險業務機關審核撥補外(楨:國庫已撥1303億,待撥39億,累計虧損1368億) ,也應調整保險費率,但都遭「基於整體考量」、「時機不宜」、「應通盤檢討」為由,暫緩調整。內政部在今年七月份也已函請建議,行政院應調高農保費率,從現行的2.55%調高至3%。
回應
台灣真的會被這群只會搞民粹、只會討好選民養肥自己口袋的國、民兩黨立法委員害死!要討好農民、要討好勞工、要討好軍公教...最後誰買單?
危機即轉機 搶救勞保 勇於向民粹說不 2012-10-18 中國時報 許俊偉特稿
想要填補勞保財務黑洞,勞工未來勢必相較現在「繳多領少」,阻力肯定少不了。但這次勞保基金加速破產的危機,給了勞保年金改制的難得好時機。要是又像過去那樣鄉愿和民粹,保費不敢漲,給付也沒少,未來恐怕倒的不只勞保,台灣也會倒。
勞保長年保費太低,但政府過去因選票考量,不敢調高保費就算了,還拚命加碼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 ,連年金計算基準也「獨步全球」,採計最高六十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
立委:勞工與軍公教 差距更大了 「如果勞保基金有不足,由政府全額負擔」 【聯合報2012.10.18 (楨:重蹈18%鬥爭!)
回應
公務員每月繳的公保費率自繳部分比勞高高很多(楨:36:20%,且九成勞工未繳!),其實勞保是比較划算的,現在的問題是就業環境差工作沒保障.勞退基金虧損嚴重,把公務員妖魔化成米蟲化也不能解決問題,但是一些有心的媒體和民眾一直這樣做,不懂是何居心
今天看來,公務員的確是較少憂慮,但30年前,公務員是被輕視的,那時候公務員待遇微薄,根本沒人要做這行,所以政府會設法提高公務員待遇,以吸引優秀人員從公。
如果農漁勞工也都變成為公家勞動的公務員,政府當然要照顧,否則就閉嘴吧。
勞工與軍公教一起論比,是DPP挑撥分化離間人民的技倆, DPP執政兩輪八年,仍然毫不長進,還停留在當初的二分法鬥爭理論.台灣在李登輝,陳水扁,綠營民粹操作下,二十多年毀掉了國家的根基。
台灣真悲哀,已經進入"愚論"治國的時代,任何議題,不管平面或電子媒體,或是網友的論言,只從片面偏頗的角度去看待公共議題,以為自己在伸張社會公義,實際上做的是無情的階級鬥爭,而且挑弄的是中下層窮人與窮人之間的對立鬥爭。
阿楨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想知也不會領情啦!)
不看【評鑑全球健保】不知台灣健保有多好!
本片由美國公視(PBS)節目製作,由華盛頓郵報記者李德走遍各國為其全民健保制度打打分數!
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制度,全球最昂貴的醫療系統,卻有四千七百萬人沒有醫療保障,每年還有數十萬人因醫療費用破產! 總統歐巴馬說了重話:「問題不在人們不想得到醫療照顧,而是在於他們無法負擔!」
英國:健保費大概是美國的一半,但是國家醫療服務保障的是全國人民。
日本:健保只用了國內生產毛額的8%卻擁有一個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醫療體系。日本人的健康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的,嬰兒死亡率則是全世界最低的。
德國:人人享有健保。健保制度不光是涵蓋基本醫療,還包括心理衛生、牙科費用、視力矯正等,甚至還有另類治療的給付,德國人做水療可由政府買單!
臺灣:使用最先進的資訊科技─就醫攜帶健保IC卡,醫師可用其讀取病人的病史和用藥紀錄。醫療院所透過網路申報醫療費用給健保局,由健保局付款,行政管理成本全世界最低,不到2%!
台灣健保卡還有一個用途,若病人一個月就醫次數超過20次,或三個月內超過50次,中央健保局會派人去”瞭解情況”!
看了本片才發現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國際公認小而美的模範,也是各國來考察取經的對象。
而沒有健保制度的美國,究竟出了什麼大問題?請持續鎖定【美國健保危機】。
七十萬美國人宣告破產的背後原因是?紀錄片【美國健保危機】告訴你!
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最富強的美國,沒有健保制度。美國人民因此被迫為了健保福利而找工作;甚至為了健保無法結束婚姻關係,又稱做婚姻鎖定,為了公司提供的健保而不願退休。
美國以營利為目的的健康保險 既得利益者防堵全民健保的推動
美國價值2.2兆的健保體系,充斥著既得利益者(私營保險公司)、利益關係人(醫生、醫院)和說客等等。還沒碰過一個覺得自己賺太多的醫師,而是認為自己賺得太少;沒碰過一個覺得可以不用這麼多錢就能維持醫院營運的醫院主管。沒碰過一個願意犧牲醫療照顧的病人,每一個病人都覺得優質照顧等同於讓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沒碰過任何一個願意少拿一點的人。
版主回應
李鴻源:水資源問題在水價便宜2011/05/17 中央社
台灣近年來常面臨缺水危機,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今天說,以現今台灣的經濟發展,農漁用水竟佔7成2,台灣現今面臨的水資源問題比國光石化案嚴重千倍以上,卻不見任何民間團體捍衛楨:呆歹彎的環氓只敢打藍官啦!);問題出在水價便宜,難使人民節約用水。
李鴻源說,以現今台灣的經濟發展,農漁用水竟佔7成2。
不僅油電要雙漲? 李鴻源:水價也該一起漲.
政府先前宣布油電價紛紛調漲,現在連自來水價格也都蠢蠢欲動?內政部長李鴻源5日前赴台南演說「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時,台灣不僅油、電價格該調漲,水價也應該一起漲,合理的價格是每度30元,因為台灣目前的碳足跡仍高,這個癥結才是全民要共同面對問題。
我國水價與世界其他先進國家比較情況如何?
台灣地區之水資源非常有限,可是台灣之自來水水價不但不昂貴,而且非常低廉,以93年統計資料為例,本(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平均單位水價為10.72元/M3,在亞洲工業新興國家中,除韓國較低外,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之平均單位水價均高於我國;歐洲國家之平均單位水價幾乎為我國之3至17倍左右(最高丹麥-哥本哈根181.7元/M3;最低西班牙-馬德里34.4元/M3;其他如法國-巴黎99.5元/M3)(詳如世界各國主要城市水價比較表),即可看出台灣水價之便宜。
水價排名 國家或地區 水價 93年國民所得
1丹麥(哥本哈根)181.7 40,650
2法國(巴黎) 99.5 30,090
3 德國(柏林) 89.7 30,120
4 日本(東京) 65.0 37,180
5英國(倫敦) 61.6 33,940
6 荷蘭(阿姆斯特丹)55.6 31,700
7 芬蘭(赫爾辛基)51.8 32,790
8 西班牙(馬德里) 34.4(2) 21,210
9 紐西蘭(威靈頓) 31.6(2) 20,310
10 新加坡 30~80.6(2) 24,220
11 美國(華盛頓) 19.3(2) 41,400
12 中國大陸(香港) 17~37(2)26,810
13 加拿大(渥太華)16.0 28,390
14 澳洲(坎培拉)10.74 26,900
15 馬來西亞(吉隆坡) 10.74 4,650
16 中華民國(台灣) 10.72 12,381
17 韓國(漢城) 8.24 13,980
2009年世界各國主要城市水價比較表
http://www.slideshare.net/guest7527d21f/ss-2773696
詳參【圖博館】:環保與經濟 「水深火熱」新解石門/美濃水庫 北高治水 啥是深層海水自來水人造礦泉水 城市與水 88水災 (二) 馬物價政策
勞保基金 賺292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詳參【圖博館】:台股)
勞保基金在民國116年面臨破產的陰影揮之不去,但勞保基金操作並未受到影響,9月份收益率5.89%是今年1月以來的最佳表現,儘管帳面收益數65億仍被質疑賺得不夠多,但勞保局表示,對照今年以來台股表現不如預期,今年2月大盤8,100點時,勞保基金當月績效4.19%,9月底大盤約7,700點,勞保基金還能有5.89%的績效,「已做了努力」。
勞保基金指出,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年收益率目標為3.3%、預估至少要賺170億,而9月的收益率5.89%、賺292億,除已達到全年收益目標,也足以彌補去年虧損的124億。
勞保局指出,雖然10月操作績效又因為台股下跌而翻轉向下,但美國將在11月舉行大選,在此之前,美國景氣數字應不會太差,除非國際再度出現重大負面因素,否則弭平去年全年虧損,還有盈餘應沒有問題。
國安基金 賺逾37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國安基金昨(15)日公布最新財報,去年底授權進場買進的429億持股,至今年9月底已剩4.53億元,幾乎全數出清,總計獲利37.3億元,獲利率8.73%。雖然全球股市迭有動盪,但因不符合國安基金授權規定,會中未討論進場問題。
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委員會昨召開第 3季例會,由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主持,會中公布最新財務報表。
由於國安基金授權進場後已發揮穩定台股功能,採取退場機制後也未波及股市穩定,加上獲利可觀,與會委員表示,昨天與會者大多對國安基金表現予以肯定,會議僅召開約半小時就結束。
阿楨
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 2012)
作者:方瑞雯、白映俞...等/合著
編者: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彙編
醜人有救,病人無醫!台灣醫療的大難民時代已經來臨?!
需要動緊急手術卻只能枯等,因為排不到麻醉與執刀醫生。
急診室沒有醫師可值班,所以不再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
護理師一個人得照護二十幾床病人,點滴若是空了請自行處理。
你以為這只是電影或是連續劇的劇情嗎?其實這是真實的醫療現場!
當醫護人員身心的疲累已達使命與心的極限!最終,你也只能祈求上蒼保佑,自己永遠不會生病。
據研究顯示,連續工作超過二十四小時的住院醫師,發生嚴重診斷錯誤是其他醫師的五倍以上,其反應能力與醉漢無異!而台灣的醫療現況是:實習醫學生每周工時可能達112小時,住院醫師甚至是120到130小時。
於是那些年,曾經是醫學院畢業生奮力追求的「四大科」(內外婦兒),如今已是四大皆空,全台婦產科苦找住院醫師,缺35個卻來不到10個,連醫療龍頭台大都只招到1名。反道是「五加皮當道」(五官科與皮膚科),不僅有多年臨床經驗的資深外科醫師轉行,連年輕有為的新血也都紛紛放棄重症科別,改走「醫美」,從此「醜人有救,病人無醫」!而護理荒更是嚴重,就連加薪、加福利也無法挽回節節高昇的離職率,甚至部分醫院改採將病房暫時關閉或者減床來因應。
醫療大難民時代來臨!是誰造成這樣的現況?
.為什麼醫院明明有空床卻不願接收病人?
.為什麼只是掛個門診卻要等上半天時間?
.你說我或我的親友病情不急,但我就是覺得很不舒服,為什麼不能掛急診?或是明明掛了急診卻要等很久才能看診呢?
.為什麼護理師寧願轉職去賣章魚燒、雞排,也不願作月薪4.6萬的護理工作?
.<希波克拉底斯醫師誓詞>究竟是真心的誓言還是形式?
.沒有醫護會惡意地害死病人,但善意的救助卻導致不好的結果,因此被告是應該的嗎?
.所謂的「人球問題」到底是醫師真的束手無策?還是醫師冷血?還是制度殺人?
.醫護的防衛性醫療作為是正確的嗎?犧牲病人的權益就可以有效增進醫護的權益嗎?
你知道嗎?一句簡單的「謝謝」,就可以拯救一條即將死去的醫心。
版主回應
從邱小妹人球案,到最近被吵得沸沸揚揚的台大愛滋器官移植事件,從護理師荒到急診、重症乏人問津的今天,台灣的醫療現場已瀕臨全面崩潰。「醫療崩壞」的後果,絕對是眾人無法承受之痛。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醫護人員要掛冠求去,為什麼他們要走上街頭爭取醫護勞動權,以及這些事對可能成為患者的你,自身安危與權益的影響。
本書將為您呈現醫療現場的嚴峻實況,讓你了解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現況與真心告白。別忘了,在醫療專業之下,醫護人員也僅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累、會難過、會發生失誤。這並不是說,就可以原諒已發生的一切錯誤,而是我們該就現況進行制度面上的改變,避免讓醫護工時過長、過勞;就醫病雙方心態上作調整,若「視病如親」是醫護人員的義務,那麼「視醫如親」是否也該是患者與患者家屬該有的體貼。你知道嗎?有時候你的一句謝謝,也能拯救一條即將死去的醫心。
提供當代「醫療倫理與法律」研究與教學的實用案例
此外,本書也提供醫病雙方法律上的建議與現行制度應如何改善的策略,希冀透過本書可以讓台灣社會對於「醫療崩壞」一事有更正確且宏觀性的了解,避免被部分非專業的媒體操弄,一知半解或是忽視現況。一旦醫療體系真的澈底崩盤,未來醫生只救醜不救病,那麼這個社會將付出遠比現在斤斤計較的健保費用更高的代價。
目錄
編輯室報告 萬一,我們生病了卻找不到醫生
序曲 美麗的天空掉了一塊又一塊!
第一章 台灣醫療崩壞正在進行中,而你該怎麼辦?
實習醫師之死
醫德,在倒下之後
誰是醫療崩盤最無辜的受害者?
醫護荒、醫療難民即將層出不窮?
你知道,你受到的照顧品質正在流失嗎?
我們的媒體正在幹嘛呢?
邱文達:「請大家再給我一些時間。」
我們不要「醜人有救,病人無醫!」
像滲漏的水管般不斷流失的人才
老虎的眼淚
沒有醫療人權,哪來的病人安全?
有健保,沒醫生
醫療不是麥當勞的得來速
什麼是血汗健保?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
史上最大的詐騙集團──我看全民健保制度
台灣血汗健保,醫療崩壞加速中
醫療大崩壞前夕,如何力挽狂瀾?
患者的感謝,是醫護活力的泉源!
找回感動,真的很難嗎?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燭光
第二章 從台大愛滋器官捐贈事件看病人安全
預防愛滋器捐事件中發生「伯仁之死」憾事
我是柯文哲的太太,我抗議
只要燒死女巫而已嗎?
怠忽職守的,是誰?
讓人生氣的政府
愛滋器捐與柯醫師彈劾事件
從愛滋器官誤植的彈劾案,看急重症崩壞的現在進行式
這個教案不只SOP問題?
請給移植團隊溫暖鼓勵,不要忘記苦苦等候移植的病患!
我也不是一個好爸爸!
不責難匿名調查制度之必要──我看台大愛滋器捐事件
提升病人安全,讓醫院救命不害命
第三章 從邱小妹妹人球案到童綜合開腦名醫案
醫療的大難民時代來臨
我們為什麼輸了
開槍打死小鳥的,是誰?
醫療糾紛一定要這樣嗎?
值得讚揚的法官們
醫師不是殺人兇手
是恐龍法官?還是恐龍鑑定?醫醫相護?醫醫相害?
病人安全制度待建立
如何避免醫療崩盤?讓醫生救醜也救命?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醫療法制改革十大工程?
第四章 以刑逼民!從台大無膽法官案看醫護為何要逃離?
那些年我們一起被割的那個膽囊──醫師執刀首要考量公眾利益
親愛的病人們,對不起,害你們受驚了
別為難醫師與氣象預報專家了
醫糾刑訴泛濫,醫師依法行醫!
鐵血法官何苦以刑逼民
毛骨悚然的沉默
下次我們還可以路邊救人嗎?
梅雨季目擊車禍救人記
不要再說醫療糾紛去刑化
搶救醫療崩盤,改革刑訴氾濫,諸法皆空行正義!
醫界殺手還有「健保黑箱審查大殺手」!
第五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醫護不要過勞死!
給親愛的學姐及我最愛的另一半,周醫師
瑩瑩,對不起
我的醫生就這麼死了,我以後怎麼辦?
過勞,不僅傷神且害命
拜託大老們別再說我們愛錢了
以人為本處,就是天堂
請給我繼續與死神搏鬥的勇氣
破窗效應的醫療人力
醫療體系崩盤,錢不是關鍵!
醫師的健康是病人的幸福
「勞動人權」也是醫學教育失落的一塊
為何受僱醫師不能平等納入勞基法?
評鑑:在醫療雪地上又落下了冰雹
給同學、給健保制度下苦難的醫護醫事同仁、給自己
終曲
醫生,我的女兒心臟流血了!
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時刻
醫學,幸福的所在
編後語 補破網
阿楨
(楨:以下皆是忽而要環保/人權/清廉、忽而要經濟/效率/圖利廠商的、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馬善任人騎、但公務員可不會笨到觸法!詳參【圖博館】:環保與經濟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趙耀東迷思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鐵飯碗 瘦馬與肥貓 掃黑肅貪 馬廉能政策 馬勞動政策 兩岸經貿 (一)台商回台)末代健保 《教改錯在哪裡?》
移開阻礙民間投資的兩大石頭 2012-10-02 工商時報社論
繼行政院長陳冲批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辭呈之後,又爆出環保署駁回總金額60億元的六輕四期(簡稱4.7期)擴廠申覆案,陳冲院長當面要求環保署長沈世宏「寫報告上來,釐清環評標準是否太嚴格」。這兩個事件,一方面顯示出陳內閣中存在部會本位主義高漲,導致政策協調困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主政者想要各方討好的民粹思維,如今已陷入施政優先次序錯置的困境。如果行政院真要「發奮圖強」拚經濟,使民眾有感,首先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當前台灣經濟景氣低迷不振,馬總統很著急,要求行政部門一個月拿出成績,「拚經濟」已然成為陳內閣首要之務。面對勞委會、環保署等單位的本位主義心態,陳揆勢必得「硬起來」,明確地將刺激民間投資作為政府總體優先目標,促使各部會依循該總體政策目標,檢討並修正其既有作為。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最短期間內啟動「有感經濟」,提高民眾對馬政府的施政滿意度。
黃正勝:馬喜歡在鏡子裡找人 2012-10-02 中國時報
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世界台商聯合總會年會,國策顧問、世界台商總會長黃正勝當面痛批行政院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廿天了沒人知道在講什麼」,政府也從未提出真正讓台商振奮的政策。他更批評馬英九「喜歡在鏡子裡找人」,決策圈太小,令人感到憂心。
台灣的財經首長一代不如一代;早期有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江丙坤、王志剛等人,接下來的財經首長卻令人憂心。
黃正勝表示,去年他曾二度建言,內政部應明確規範售屋公設比,至今仍無回應。看看新加坡的行政效率和韓國的經濟發展,台灣已沒時間再虛耗。
馬:國策顧問的話 一定會聽 2012-10-02 中國時報
針對總統府國策顧問、世界台商總會會長黃正勝的批評,馬英九總統回應指出,拚經濟是這段時間政府施政的主軸,政府十分用心也十分努力,對於黃正勝提出的問題,政府會嚴肅認真面對,要求行政院提出具體辦法。
版主回應
薛承泰示警:三大德政將拖垮政府【聯合報2012.10.04
忽略人口政策?高教健保將垮台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報告台灣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薛承泰針對少子化及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提出警告。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昨天到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指出,七○年代的十八趴、八○年代開跑的敬老福利津貼、九○年代的廣設高中、大學等三大政策, 當初制定政策時,因忽略人口因素,三大政策都將面臨拖垮政府及承擔大學關門的惡果。
薛承泰說,「任何政策服務對象就是人,制定政策沒道理忽略人口因素。」薛承泰說,包括公務人員優利存款十八趴、敬老福利津貼及廣設高中、大學,都是未考慮人口因素的政策;「當時決策者對人可以活多久沒有概念」,使得這些政策只要時間一拉長,都禁不起考驗。
以民國一百一十五年大專學生為九十二年至九十七年出生者,共一百廿五萬人,以七成進入大專,總學生數不過八十八萬,只有現在的百分之六十五。
薛承泰說,以此趨勢,二○二五年約有近四成學校,都將面臨招不到而關門的命運;因此,「現在就是調整大學的最好時機」,他不反對設立高中、大學,也同意保障升學權益,但不能盲目。
至於健保,他表示,二○○○年至二○一○年間,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成長近三成,若以二○一○年至二○一一年醫療費用成長率百分之一點五推算,二○二五年健保醫療費用將高達二○一一年的兩倍。
薛承泰說,「二代健保絕對撐不到二○二五年。」
隨著人口逐漸老化,長期照護人力也將出現問題。薛承泰說,二○一○年老人人口二百五十萬,身障人口一百一十萬,長照人力需求四十五萬人;預計到二○二五年,老人人口達到四百六十萬人,身障人口二百萬,長照人力高達八十八萬。
他表示,屆時政府如何填補外勞空缺,本勞人力是否能夠負擔都是問題;此外,現行長照法草案想要一次解決問題,會重蹈健保覆轍。
薪資高就是肥貓?莫陷均貧民粹思維 2012-10-04 中時社論(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即之源!)
日前海基會董監事聯席會議修改組織章程,將原本是無給職的海基會董事長改為「有給職」,月薪更可能高達新台幣三十萬元,引起外界關注,在野黨甚至抨擊新任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是「自肥」。從幾年前各界鋪天蓋地的「抓肥貓」,到今天林中森受到批評的「薪事」,真正可慮的是台灣社會似乎陷入一個不問價值、不看工作成果,只要薪資高,就是「肥貓」、就該批該打的民粹惡性循環中。
事實上這股對半官方職位薪事的計較,在二、三年前,朝野與社會一片「追殺」肥貓的風波中,即已見其勢頭。當時,由立委發起,媒體助陣,幾乎所有的政府財務法人機構、公營事業的高階主管薪資,全部都被掀出來品評一番,只要高於一般認知者,不論專業、不談貢獻,一律被打為肥貓。影響所及,讓政府祭出「打肥貓條款」,有意對公股財團法人薪資設定上限,如董事長與經理人月薪不得超過部長(十八.四萬元)、研究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次長(十六萬元)。
但現在工研院卻變成其他國家任意取用的人才庫。工研院就表示,台灣打肥貓打到人才流失,「工研院都快解體了」;特別是與台灣同文同種,語言、文化無障礙的大陸,近年各省紛紛仿效工研院成立其本身的產業研究院,也對準工研院大挖人才。業界流傳的說法是「台幣換人民幣」;一個年薪一百五十萬台幣的人員,對岸往往就以一百五十萬人民幣挖角,薪資相差四、五倍之多。
再如學界亦復如此,近年國內多位知名學者都被大陸、星、港網羅。日前在一個討論高等教育人才延攬的會議上,與會者就指原因在台灣教授平均年薪四.四萬美元,而美國是台灣的二.五倍,新加坡是三倍、香港為二.八倍、日本是二.三倍,這種差距,如何留人?至於民間企業,也是長期苦於薪資難漲,搶手的科技人才,動輒整批被挖角到大陸企業──薪資換算方式,同樣是「台幣換人民幣」。
阻止海基會董事長支薪,或許還不是最關乎台灣競爭力消退的事情,真正讓人憂心者是其背後消極保守的政治思維與社會價值觀──長期平均薪資難漲的結果,台灣越來越向均貧看齊,確實需要高薪才能夠吸引的高階人才,似乎已難見容於社會。近年橫掃全球的韓國三星企業董事長李健熙說,一個天才可以養活數百人,因此不惜重金從全球請來一流人才加入企業。台灣如果繼續陷在均貧的民粹思維中,人才流失的問題只會更嚴重,經濟與社會發展也將更難有所提升。
阿楨
三大退休基金 恐撐不了30年 2012-09-30 中國時報
勞退基金財務缺口日益惡化,卅年內可能全數破產!立法院預算評估報告指出,勞保、退撫、國保三大退休保險基金財務缺口總額已逾八兆元,且正持續惡化當中;未來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保險制度若仍維持現在「高給付、低費率」設計,將導致收支不平衡及負債世代移轉問題日益嚴重,影響基金永續經營。
預算評估報告指出,三大退休基金皆有責任準備提存金額不足的狀況,其中以勞保基金最為嚴重。勞保普通事故、老年、失能及死亡之給付估算現值約為六兆八千五百餘億元,但目前提存責任準備只有五千三百億元,占總額的八%,財務缺口高達六兆三千萬元。
負責提撥政務官及軍公教退休金的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也近八成,金額高達一兆九千億元。各種身分退休基金提存比例為政務人員八%、公務人員廿六%、教育人員十八%、軍職人員十%。國保基金精算之未來淨保險給付現值約二七九九億元,未提存準備約一三五七億元,安全準備提存比例也僅五十一%。
報告認為,三大退休基金的最適費率與現行費率差距過大,導致財務收支難以平衡。例如勞保基金最適費率為廿三.八四%,但現行費率僅七.五%,即使依機制定期調整,法定費率上限也只有十二%,國保及退撫基金也有類似問題。預算評估報告預測,若收支方式未有制度面改善,公務人員基金及勞保基金恐將於民國一百廿年破產,而國保基金亦恐於一百卅五年破產。
(詳參【圖博館】:馬勞動政策 兩岸社會保險 末代健保 馬社福政策)
版主回應
二代健保補充費拍板 2012-09-30 工商時報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衛生署昨(29)日拍板敲定,扣除額下限提高為新台幣5千元,同時,也將股票股利納入補充保費,預估受影響人數逾346萬人,衛生署長邱文達指出,相關方案已報行政院核定。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扣除下限原訂2千元,但因反對者眾,衛生署最終決定,包括利息、股票股利、租金、兼職、執行業務收入等所得補充保費扣除額的下限全都提高為5千元;只除了高額獎金仍維持4個月扣除門檻。也就是除了基本保費外,上述五項所得只要單筆超過5千元,就要扣繳2%、也就是100元的健保補充費用。
邱文達指出,補充保費扣除額的下限提高後,受到影響人數的比率將由17%降為15%,大約可減少46萬人,而且,因為該下限是以單次給付金額計算,多數弱勢族群應該不受影響。依目前健保投保總人數逾2,307萬人,若受影響人數是15%,那麼人數就是逾346萬人。
在提高下限後,補充保費數入也會減少,副署長戴桂英估計,補充保費的收入將較原先估計的236億元減少約30億元,但是仍可挹注健保財政200多億元。
至於各界關注的股票股利也確定納入,健保局長黃三桂指出,未來將依所得稅法認定原則,以股票的面額每股10元計算應該扣取的額度,也就是單筆股票股利在500股以上,就要扣100元。
黃三桂說,股票股利會先由合併發放的現金股利中扣除;如果,有扣除額不足或是沒有現金可供扣除時,則採取由健保局開單,再交給保險對象繳納。至於利息部分,衛生署是以年利率1.5%試算,估計若一年定存36萬元,就會被扣100元補充保費。
補充保費太離譜? 藍委:已力求最大公平 2012-09-30 中廣新聞
針對衛生署的拍板的補充保費機制,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認為沒有細部評估,說要定案還言之過早,他更表示補充保費竟然比一般保費的收取方式還複雜,實在非常離譜。
不過,國民黨立委蘇清泉認為,兩千塊門檻改為五千是正確的方向,但他認為在課徵股票、股利部分,必須思考增加的稽徵成本。
蘇清泉進一步指出,「家戶總所得」方式在實務上有稽查難度,因此目前的二代健保已經是在可行性上力求最大公平。
股票股利納保費 專家喊「免驚」【經濟日報2012.09.30
投資時最重要的考量是賺不賺錢,不會因為被課形同「健保『稅』」而退場。
衛生署長邱文達昨日宣布,補充保費的扣繳下限設定為5,000元;其中,未來股票股利也納入計收補充保費,並以面額10元計算,亦即單筆股票股利500股,就會被收取100元,並將先由合併發放的現金股利中扣繳;若金額不足或沒有現金可供扣取,則轉由健保局開單,再交給保險對象繳納。
在補充保費項目方面,邱文達說,除了高額獎金仍維持超過四個月,其餘5項包括利息、兼職、股利(包括現金、股票)、租金、執行業務等收入,只要單筆超過5,000元,便須以費率2%收取補充保費。而補充保費的計算收入上限是1,000萬元,以費率2%計算即上限是20萬元。
對此,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指出,二代健保新制對股市的影響能力不算大,頂多只能算是干擾因素,不能算是利空。健保費應該是費率的問題,主管機構卻將它與稅率搞在一起,整個課徵過程也變得繁瑣,會讓投資人心裡不爽,但對股市的影響不大。
華信投顧總經理李士豪也說,課稅是變數,一定會有影響,但要看影響的是誰。股市行情是由大股東及大戶決定,如果只影響散戶,對股市行情就不會有影響,畢竟健保補充保費訂有課徵上限,大戶繳完「保護費」就沒事了,不會因為課一點稅而出脫持股。
李士豪也說,投資人要參與除權息時,考慮的是企業獲利會不會成長,前景是否光明,而不是考慮課徵健保稅。如果經濟與獲利都轉好,投資人能賺到錢,就不會太在乎課稅。
統一投顧總經理黎方國則認為,投資人除了買得少或放棄參加除權息外,幾乎別無規避辦法;換言之,明年的除權息旺季,股市恐因棄權息效應發酵,使得成交量能陷於低潮,若再加上證所稅,政府根本是對投資人「剝兩層皮」。
黎方國指出,最壞的狀況是,投資人用「借人頭」的違法方式投資股市,規避課徵;大型投資客可能將資金轉往港星,這都非市場所樂見。
相關新聞
開徵門檻提高 擋不住拆單潮
定存提前解約 划不來
錢途堪慮 二代健保自欺欺人
健保費率4.91%不破產 有但書
股利課補充保費 衝擊台股
課補充保費 台股失血200億
阿楨
健保局的專業是什麼?【聯合晚報社論2012.09.12(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的專業又是啥?亂罵!)
二代健保快上路了,補充保費新制還沒搞定,這幾天傳出利息所得由銀行扣繳保費的爭議。存款大眾忙著拆單是一客觀事實,顯示恐慌心理,也擺明了為規避繳費;所以這一政策結果,健保局勢必無法收到如預期估算的那麼多保費。另方面,銀行卻已白白增添龐大的交易成本,難怪業者痛罵「惡搞」、「難以理解」。
健保乃台灣之光,國人難得有共識「健保不能倒」。也所以,健保小組的財務規畫,民眾儘量支持,費率要漲就漲,補充保費要收就收。儘管醫改會等民間團體一再呼籲,健保財務要開源也要節流,但每次傳出的相關新聞,幾乎都是怎麼針對民眾的所得籌錢,卻少見回應藥價黑洞、減少醫療浪費、約束「財團醫院」擅長利潤的收支結構等問題。健保局的專業,到底是財政還是醫療呢?
對二代健保財源常發言的如前署長楊志良,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等,都是公衛的背景,不是財政的專業;但每發言幾乎都在論保費費率,論利息扣繳,乃至論「公平正義」,反駁起銀行公會的意見則是「想都沒想過」的高姿態。這樣「一言九鼎」,事涉老百姓所得「上繳」,連財政部、賦改會都不敢太過理所當然吧?
回應
又在藥價黑洞了,到底有完沒完啊?減少醫療浪費,很好!請問健保局敢不敢要求濫用醫療資源的民眾自費?
不行不行,醫療浪費是健保的必要之惡啊!!為了保障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到醫療照顧,所以我們要容忍醫療浪費,限制就醫或是提高收費,是排擠到民眾就醫權益,楊志良等等許多健保專家都這樣說。
沒有官員有guts告訴台灣人-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是不可能辦到的,健保不漲價又可以持續提供高品質的吃到飽醫療是不可能辦到的。
當一個實習醫師過勞昏死在宿舍,要使用葉克膜急救,事後健保局說"這是無效醫療,不可以用葉克膜";真的很想請問這些老是把醫療浪費藥價黑洞掛在嘴上不肯正視健保體質有問題的人,你們的解決之道是什麼?
版主回應
誰想回到沒有健保的日子?【聯合晚報社論2012.10.04(楨:自作孽的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誰想要回到沒有健保的日子,民眾可能生不起病,一人生病就拖垮全家?應該沒有人願意失去健保吧!
過去十數年台灣實質薪資沒有上漲,但別忘了,在這期間,台灣人獲得的醫療照護價值,大幅提升。如果全民健保破產了,瓦解了,誰受害?不會是有錢人,他們負擔得起昂貴的商業醫療保險。受害者將是中產階級,生活裡的不確定風險大大增加;是弱勢民眾,生病了無法得到合理的醫療照護。
明明是一項讓多數人受惠的重要制度,然而面對健保,尤其是相關二代健保的種種改革,社會在目前景氣差和不滿政府的情緒下,卻出現各種批評,好像誰都不願意多付一點錢來支持健保,覺得多付保費就是吃虧。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幾乎每一項都引來反彈。但冷靜分析,反彈的程度是否有點誇大了?
例如,銀行是否誇大了拆單的成本,硬是把從利息中抽取保費的作法,控訴為不顧民間疾苦的制度。很多人痛罵補充保費勞民傷財,卻不思考,過去只以薪資為保費基礎,不計其他收入來源的做法,根本不公平。
如果每個人都不想多出錢,政府也不敢堅持立場,明知現在退讓只會出現難以彌補的財務缺口,卻還想做出討好的降費率之舉,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健保破產。如此明顯的災難,我們現在不理會,還要繼續逃避,逃避到一切都無法挽回的那一刻再來後悔、再來彼此指責嗎?
正確的做法,當然是以維持健保「永續」為前提,多管齊下,讓健保擁有堅實的財務基礎。過去五年內,健保局已經七次降低支付藥價,大幅壓低藥廠利潤,盡量清查浪費和浮報情事;另外在降低健保行政流程造成的資源浪費上,也仍有進步空間。還有僑民、陸生、外籍人士等「非常態納稅人」的特殊身分者,應該要和一般納稅的國民區分,另行設計合乎保險精算、而非社福性質的方案,避免由納稅人補貼。這些都是該做、可以做的改革。
回應
台灣的健保是共產主義,健保破產是遲早的事,台灣的健保的階級鬥爭會變的更激烈,健保只有死路一條.在台灣,有手有腳的人搶著當米蟲,不知羞恥的米蟲一堆,在台灣的米蟲搶錢是光榮,政府忙著搶錢給米蟲花,在台灣弱勢是神,在台灣弱勢是皇帝,台灣人真的無恥到極點了. 健保最大的問題是分不清楚,是社會福利,還是保險,如果是社會福利,應該由政府編預算,如果是保險,應該要廢除健保稅和改成保險費. 首先健保費要和所得脫勾,健保就根一般保險一樣,有分類,有獎勵和處罰,多用的人,保險費自然提高,少用的人,保險費自然降低. 至於人民要保不保,保貴
保便宜,人民自由選擇. 其次應該要把健保局,改成中央健保公司,並開放民營保險公司競爭,自由競爭,並由人民自由選擇保險公司,及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繳費公平,才可能永續經營.
錢坑!倒了最好!有人一年看幾百次病,醫病勾結,整個醫療體糸爛到骨子裡。就是健保太方便,每天上萬人無事逛醫院,醫療浪費到極點!健保倒了最好!讓醫療資源回歸正常。倒!好!
台灣的健保交給上帝管,我看上帝也瘋狂,不是健保破產,而是民主破產,眾人的事,要用集權才管的好
我也建議廢除健保,我是醫生,但我不是為了賺錢而偽造文書的醫生,請樓上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只是覺得為了健保,你付我陽春麵的價格,要求吃牛肉麵是不可能的!我們正在等待五大皆空醫生跑光的那一天,讓你們大家以後享有健保卻找不到醫生看病!
依照健保設立的要旨,健保應該是只有保重症、急症、長期慢性病、意外傷害等,造成家庭短期、長期負擔,影響家庭正常生活的疾病傷害費用,而不是什麼都保的亂保,台灣的健保,應該正名為台灣亂保,而非台灣健保。至於中低收入,對於一些小疾病就醫無力的問題,應循公醫制度來轉診,由衛生所、衛生局、鄉鎮市署立醫院、地區醫院等等層層轉診,讓醫療資源用在該用的人身上,而不是一點小感冒就跑去各大醫院看,造成小診所沒病患,大型醫療院所人滿為患。 那麼現在很多醫療問題,從何而來??當然是全世界最爛的健保制度而來,如醫師工作超時,護士工作量爆滿,這些等等的問題,全都是爛健保制度所造成的,爛健保制度給付的藥費標準造成惡果,讓小疾病在小診所沒辦法得到解決,大家自然往大型醫療院所跑。
阿楨
愛滋治療改由健保給付? 健保局:難以承受【聯合晚報 2012.09.04
國內愛滋感染者今年累計已突破2萬3000人,年年攀升的治療費用讓衛生署公務預算吃不消。但健保局表示,除非修法,否則不可能讓愛滋治療回歸健保,愛滋治療費用增加速度快,長此以往也可能讓健保財務難以承受。
泛綠立委聲援柯文哲 批監察院【中央社2012.08.17
台大醫院和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5名病患,去年8月被植入愛滋感染者器官,監察院通過監委尹祚芊、李復甸提案,彈劾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師柯文哲。
台灣團結聯盟立院黨團總召許忠信舉行記者會表示,這件事是器官捐贈流程缺乏標準作業程序與監督機制,並非醫師個人廢弛職務所致,「制度缺失不應懲罰個人」。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田秋堇說,衛生署每年編列預算將器官捐贈業務外包給登錄中心,登錄中心再外包給醫院,衍生各種問題;監察院不檢討衛生署,反倒彈劾個人,真是荒唐至極。
客社社長張葉森說,不應該由柯文哲一個人負擔全責,監察院應尊重專業、重新判定。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芃說,柯文哲被彈劾後,未來還有哪家公立醫院敢做器官移植?監察院要追查系統缺失,而非追查個人。
回應
說要檢討的流程是你定的,都要國賠了,自己還能置身事外嗎?不太恰當吧!
ㄍㄢˋ, 這就是綠 蠅的水準和道理...想執政? 慢慢等吧!
意思就是,如果這個「人」是藍營的,當然就該追查個人。
相關新聞
「沒必要回應被我們彈劾的人」 尹祚芊:柯應向公懲會答辯 2012-09-04
台大醫生柯文哲:誤植愛滋器官彈劾案讓監院蒙羞 失業就去選北市長
回應
自己的疏失, 卻不願別人糾正.你造成多少病人, 無故感染愛滋病, 還不負責認錯.
真得是綠營血統 只怕失業,不怕別人被你害到得愛滋病,不愧是A扁的御醫貪污共犯。
柯文哲也不過就和普通政治狂熱份子般, 媒體有必要常常去報導他嗎?看看李遠哲的例子, 知名科學家跳上政治舞台後 不過就變成一個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人。唉!挺扁的怎麼都是這種小丑級的專業人士?
詳參【圖博館】:器官捐買 百大良醫 《丁莊夢》末代健保 醫幫 醫政一家親
版主回應
從宇昌、夢想家到豪華農舍案的省思 2012-09-05中國時報社論
日昨蘇嘉全豪華農舍案與夢想家案,兩大選舉案件相繼告一段落,但這只是形式上的終結,相關爭議卻似乎並未就此止紛息爭。這是台灣的悲哀,如果我們不能從這些案例中得到教訓,最後不但政治對立更加惡化,只怕連做為最後一道防線的司法公信力也會跟著挫傷。
蘇嘉全豪華農舍案、夢想家案、再加上之前簽結的蔡英文宇昌案,這三大選舉相關案件,情節雖各有不同,或有涉及圖利自己及他人之別,或涉及違法及失職,但三案最大的相同之處在於,相關案情也許行之有年,卻直到選舉時才被踢爆。
就以宇昌案為例,因為查無蔡英文有中飽私囊或是非法濫用等情事,並未涉及不法,特偵組日前簽結;只是,特偵組的偵結,卻引發另一波爭議。蔡英文及民進黨反控國民黨,大選時惡意操作宇昌案,意在影響選情,民進黨甚至指證歷歷,認為國民黨在宇昌案的抹黑,確實是蔡英文由勝轉敗的重大關鍵。
但是,法律只是最低的標準,即使法律上全身而退,卻並不代表當事人全無瑕疵。身為高官,蔡英文在卸任後擔任宇昌董事長,表面上因為不是生技相關業務主管,所以沒有旋轉門問題;蔡英文也宣稱自己以家族資金投入,是為了國家的生技發展。但真相是,蔡英文副閣揆任內就知悉國發基金投資宇昌二千萬美金,因此在接手前已知道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當政務官因為職務關係,比別人多掌握了珍貴的「內線消息」時,難道不該自我節制、有所利益迴避?
相關的利益衝突的灰色地帶,本來就是政治該處理的,但案情於選舉期間爆發,在藍綠對立的政治氛圍下,確實是理未易明。畢竟,宇昌案發生時間,是二○○六年五月蔡英文卸下行政院副院長職務前後,但是國民黨政府卻直到二○一二年才開始徹查,難免遭人有「養案」之譏。只是,民進黨捫心自問,今天如果是國民黨候選人有同樣的資料落在他們手裡,難道會捨得不出手?事實上,民進黨也常常藉著司法來為選舉助勢。
同為選舉時爆發的夢想家案,就是由綠營出手的案例。該案由民進黨告發,檢舉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總統馬英九等人涉貪汙及圖利罪嫌。台北地檢署於昨日偵查終結,查無犯罪實據;但對於晚會經費暴增,檢察官明白表示,盛治仁應負政治責任,函請行政機關究責。
確實,正如檢察官指出,「夢想家」耗費二億的表演,民眾觀感不佳,事涉政治判斷,未必是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夢想家案牽動的是文化、藝術政策,政府如何看待及補助表演藝術,都是可以討論的政策,但是在藍綠兩大黨的炒作下,文化議題被政治綁架,淪為選舉口水,淹沒了真正嚴肅的文化政策議題,這才是最可惜之處。
夢想家案及宇昌案都是選舉牽動司法,司法雖然未能全然止紛,但至少某種程度釐清政治與法律責任的界限;相反的,蘇嘉全因豪華農舍案遭監察院彈劾,卻是治絲愈棼。畢竟,台灣鄉間處處矗立名不副實的豪華農舍,但這是中央的政策、立法院修法開後門、及地方政府的縱容而成。蘇嘉全曾經擔任農地政策機關主管,不知以身作則,竟帶頭鑽法律漏洞,也任由妻子蓋起豪華農舍,確實可議;但是監察院不從政策及執法機關下手,單挑蘇嘉全的豪華農舍出手,可說是見樹不見林,不免引發黨爭質疑。
台灣選舉案件「源遠流長」,興票案是始祖,這個明顯有政治鑿痕的案例,讓宋楚瑜痛失總統寶座。可以想見,有了宇昌案等前例,今後負面選舉仍將源源不絕;畢竟,弊案夾雜的負面選舉,總能發揮極大的殺傷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能讓從政者戒慎恐懼,因此帶動清明政治,那麼,負面選舉或許也未必全然那麼負面。台灣的悲哀是,在極端的政治對立氣氛下、尤其是緊繃的總統大選,負面選舉很難帶來政客的反躬自省,反而強化了黨派間的各說各話。我們如果要從這一連串的司法動作中記取教訓,就該切記:法律責任終結之際,正是政治及道德責任開啟之時。如果政客都能記取這一點,才可能從根本解決負面選舉問題。
留言:
民進黨的嘴臉就是沒被起訴或被判無罪就說司法還他們清白,被起訴或被判有罪就說司法迫害。陳腔爛調!能不能說些新鮮的?
宇昌案簽結,民進黨說還我清白;夢想家簽結,民進黨說辦綠不辦藍!在台灣,只許台獨皇民放火,不准別人點燈
相關新聞
監察院:蘇嘉全執法知法而違法
豪華農舍案遭彈劾 蘇嘉全:名下無農舍遭彈劾 政治審判
彈劾蘇嘉全一人 監院自陷風暴 2012-09-04中國時報 楊毅特稿(楨:打不打老虎都罵的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詳參【圖博館】:監院新生 美濃青春痘 小龍女神話 馬政治迫害 馬文化政策)
阿楨
寵物當家 2012-05-11 中時短評
大學甄選申請入學分發放榜,獸醫系的錄取成績大暴衝,一舉躍過諸多熱門科系,成為不少優秀學子們心中的最愛。這個升學現象不僅說明國人看待動物的觀念改變,也反映當前社會結構的變遷風貌。
儘管醫學系還是天之驕子,許多頂尖學生仍以擠入醫學系的窄門為第一志願,但隨著少子化、健保給付及醫病糾紛等影響帶來的衝擊,白色巨塔顯然已大不如前,有些年輕學子甚至視當醫生如畏途。
反觀獸醫系,早年被視為冷門科系,常遭譏諷是考不上醫學系才來就讀,畢竟人類與牲畜有別,貓狗之輩豈能和萬物之靈相提並論。獸醫師的社經地位不如醫師,儼然是天經地義。
但曾幾何時,獸醫系卻鹹魚翻生,近些年變成大學申請入學的當紅炸子雞。今年更有一位滿級分的北一女學生同時申請上陽明、北醫醫學及台大獸醫,竟然「捨醫就獸」,掀起此次大學甄選的話題。
然而,何止這位年輕女孩堅持走自己的路,一位曾任立委的醫學博士,幾年前還跑去屏東科大攻讀獸醫系,預定今夏就可畢業。為了搶攻市場,他還獨具慧眼,將整棟醫療院所變身為動物醫院。
獸醫正夯凸顯了兩個有趣的社會現象,其一是「醫人不如醫狗」,而這應是拜全民健保、醫病關係丕變之賜;其二是「寵物當家」蔚為風潮,而這種視貓狗如至親的情形,正是動物權意識高漲與現代社會型態轉變的結果。
話說回來,這其實也是大學科系「風水輪流轉」,而且還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世間萬物生而平等耶!
(楨:見人/獸講人/獸話的中時短評!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百大良醫 白色巨塔的謊言 末代健保 )
版主回應
救醜不救命2012-02-05 中時短評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說,台灣四萬名醫生裡,有一萬是在做醫學美容。這個比例實在很驚人,不過,不見得只是因為健保制度的問題,也未必因為台灣醜人多,而是愈來愈多醫學院學生畏懼挑戰、迴避困難。
當然,誰都想輕鬆賺大錢,優秀的醫學院學生捨棄辛苦又醫療糾紛多的內、外、婦產科和小兒科,改走工作時間短、不必守急診、病人捧著錢上門的醫學美容或整容,其心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外表固然重要,生命健康更加可貴。鼻子塌一點不會影響呼吸,但要是肺裡長東西,可是非要神醫妙手才能救命回春。健康出過狀況的人都知道,面對生死交關時,外表的美醜實在只是表淺虛幻的包裝而已,再漂亮的屍體也還是屍體,何況沒有了健康,氣色枯槁神采萎頓,就算有微晶瓷雕塑出的高挺鼻子,人也還是漂亮不起來。
其實,會想修整外表的人,絕對不會多於需要醫生醫治的人,而人體內部會出狀況的部分,絕對遠多於外形欠佳,因此就比例而言,醫美及整容應該只占醫療業的一小部分才是。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比例已經嚴重失衡,甚至影響醫療品質。
如果許多優秀的醫學人才選擇鑽研表面工夫,害得其他重要專科質量銳減,各科人才分布不夠平衡,需要下苦工心血才能養成的高級醫療水準愈來愈稀罕,醜人有救,病人無醫,這樣的醫學環境,其實很畸形。
回應
先修法讓醫療疏失不適用於刑事責任吧 不然動不動就被病人刑事告訴 造成"第一賣冰 第二告醫生"的情況. 就算不考慮錢 有哪個醫師願意每天跑法院?中時的短評也加點油好嗎 看事情也看得全面一點
那就另成立醫學美容系吧,太多人想當醫生說. 醫學系增加錄取一萬名
台四萬多個醫師 四分之一投入醫美【聯合晚報2012.05.24
走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抬頭望去,醫美整形診所林立,密度之高,遠超過便利超商。國內醫美市場商機驚人,但許多診所幕後金主卻是髮廊、瘦身業、SPA等老闆,以優渥薪資吸引醫師投靠。傳統的整形醫師感嘆,如此在這樣下去,台灣醫美可能跟葡式蛋塔一樣。
前任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靜芸指出,整形、皮膚科屬於醫美核心醫師來源,但全台灣才約1700多名醫師。但國內目前投入醫美市場的醫師高達1萬2000多人,原來有許多家醫科、復健科、內科、眼科、婦產科、耳喉鼻科等科別醫師都來搶食市場。
全台灣目前約有4萬4000多個醫師,其中就有1萬2000多人投入醫美市場,林靜芸無奈地說,這就是造成醫界走山的最主要原因。健保給付制度扭曲醫療體系,讓許多醫師捨棄正途,改以營利為導向。
例如,幫急重症病患插管,健保只給付500點,差不多400多元,在一般醫學中心,執行插管的醫師大約只能拿到一兩成,還不到100元,但如果出意外,遇到醫療糾紛,可能得賠上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
台大外科總醫師 離職轉醫美 2012-05-25 中國時報
「我真的累了!為了太太和兩歲兒子,決定選擇另外一條路。」台大醫院外科總住院醫師洪浩雲選擇走向醫美領域。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直言,外科轉醫美不稀奇,但他是台大醫院外科完整培訓、取得專科執照,仍選擇走向醫美的第一位總醫師,恐造成骨牌效應。
今年創傷醫學部徵求三位住院醫師,至今乏人問津。柯文哲說,到七月再找不到人,主治醫師就要開始值班,未來難道真的要像台大婦產科教授謝豐舟說的,進口菲醫或承認中國醫師執照?
台灣醫學生不滿:不該有落日條款 2012-05-25 中國時報
行政院會昨天以附帶落日條款的方式,通過爭議多時的「波波醫師」草案,波波醫師及家長額手稱慶,曾發動遊行、要求重新認證波波醫師學歷的台灣醫學生聯合會仍堅持反對立場,強調將繼續與衛生署與立法委員溝通,爭取剔除落日條款。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對外副會長朱彥豪表示,英、美等先進國家對國外醫學生都訂有學歷甄試制度,台灣既然自許為醫療先進國家,就該跟上腳步。不管是那個國家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只要最終醫療服務對象是台灣人,就應該接受國內學歷甄試、通過實習的考驗,才能跟在地醫療接軌。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會長許睿琪說,台灣醫學生有名額管控,醫學院畢業生總數每年只限一三○○到一四○○人。但法令對國外醫學生名額毫無限制,對台灣醫學生不公平,素質也難掌握。
阿楨
病人:不認識立委 只好等個三五天【聯合報2012.05.06
「急診能快速等到病房,恐怕要有相當背景才有辦法!」走訪各醫院急診區,病患及家屬都同聲表示無奈;也有人說,既然大家都要擠到大醫院來,就要有苦等病床的心理準備;少數病人也會向醫院咆哮:「為什麼等床要這麼久?」
大醫院急診壅塞,由來已久,許多病患縱有抱怨,卻也習以為常。因母親肝硬化多次陪病的張先生已有三次急診經驗,他說:「我又不認識立委或民代,反正等三、五天,就可轉到病房。」
九十歲的老榮民孫保戇,因為感冒併發肺炎。他抱怨,先前他掛急診,醫師只開了藥就讓他返家;感覺不對勁,轉到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在暫留區等床等了三天,但他不以為苦,「看其他病人也在等病床,大家都一樣」。
孫保戇的太太則嘀咕著,隔壁床阿婆半夜呻吟,吵得大家睡不著,「幸好她已轉入別的病房。」
住鶯歌的郭長生有糖尿病,日前做灌漿水泥,腳底筋膜炎掛急診。他說,「希望把病治好,不在乎窩在暫留區」;一旁照顧他的太太抱怨,待在急診,盥洗很不方便,如能快點等到病床最好。
去年六月來台結婚的紐西蘭籍青年Andrew,因突咳血掛急診,他被急診景象震懾住了。「台灣的醫院好像菜市場!」甚至連角落的垃圾桶,醫療廢棄物都滿出來也來不及處理,他不禁直搖頭。
不過,Andrew說,在紐西蘭看急診很貴,每次折合約新台幣一萬元以上,但是在台灣看健保,「真的很便宜」。
相 關 新 聞
‧急診滿滿滿 躺擔架等床一小時燒800元
‧醫師:救命救不完 還被咆哮沒醫德
‧決定轉診 病床先喬好
‧消化「擠」診 轉診有獎勵
版主回應
醫美不是頹廢醫療 2012-06-21中國時報 【林靜芸】
醫界由於工時過長,健保給付不合理,醫療糾紛頻繁;內外婦兒急重症醫師紛紛出走,全台四萬多個醫師,有一萬二千個從事醫美相關醫療。媒體用「醫界走山」來形容,擔心台灣以後生病找不到醫師;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在台灣大學的畢業典禮,更直言醫學院畢業生選擇醫美,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在哪裡?聽起來醫美好像是頹廢醫療,人人喊打!
其實台灣光復前就有醫美,當時醫師忙著治病,視醫美為雕蟲小技,一般人也認為唱戲、妓女或小三才需要醫美,醫美不受重視。
醫美大鳴大放與經濟起飛及戰後嬰兒潮老化有關。從前的醫學著重「醫療」,大醫師開大刀,治大病,只要命活了,沒有人會抱怨肚子有幾條蜈蚣疤。各個醫院有了美容外科之後,刀疤的位置、形狀受重視,病人在動手術撿回性命的同時可以保住外觀,出院後游泳、洗三溫暖不必遮遮掩掩。
美容外科源自於整形外科,整形外科負責顏面創傷、燒燙傷、皮膚腫瘤及斷肢顯微重建…等。整形外科範圍很廣,一般定義是疾病或創傷後的畸型屬於整形,非以上狀況的整形為美容。例如乳癌切除之後的乳房整形屬於整形外科,而波霸的縮乳或平胸的隆乳屬於美容外科。
根據美國的統計,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平均整形外科執業年資是十二年,執業內容美容外科僅占六十%,其餘三十五%為整形外科、五%為其它醫療。以筆者為例,病人除了一般的醫美,還包含裂傷縫合、疤痕美容、兔唇顎裂、乳癌重建等等。美容外科是精緻醫學,所謂醫師走醫美,就像心臟科醫師兼作心導管,皮膚科醫師兼作雷射,眼科醫師兼作近視手術,都有醫療品質提升的意思。
醫學一直有突破與進展,其中醫學美容是近幾年最熱門的科系,相關研究及論文多到只能用爆炸來形容。醫師想跟上時代,必須大量吸收資訊、看門診、開刀、讀書加研究,美容外科醫師時間根本不夠。所謂整形名醫泡夜店、擁小三,不是典型美容外科醫師的生活型態。
整形外科或者美容外科強調精緻、完美,除了傳統醫學尚須涉獵幹細胞、基因治療、分子醫學等等。至於尖端科技例如內視鏡、影像醫學、雷射、微創手術及顱顏手術,更是必要的技術。
一般人對醫美的觀念是電波拉皮、打肉毒和玻尿酸!沒什麼學問。其實醫美的醫師變成世界級的大師有好幾位,美國的莫瑞醫師,研究白老鼠的皮移植到黑老鼠,無意之間開啟了移植的大門,成為第一位作腎臟移植的醫師;法國的伊魯茲醫師發展抽脂,並開啟了脂肪(含幹細胞)的研究;墨西哥的蒙那斯提歐醫師專作顏面骨的美容,在墨西哥病人多到可以左右總統選舉;阿根廷的皮坦奎醫師對阿根廷的醫療貢獻大到有他的名字的醫學院及醫院。
誰說醫美是頹廢醫療呢?醫美學問可深呢!台灣一堆醫師走醫美,並不是醫師想逃避醫療,正如台大校長李嗣岑所言「健保制度改善,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 (作者為執業醫師)
阿楨
醫院:「水蜜桃」護士抗壓低 護:不公平 2012-05-05 中國時報
護理人力缺乏,究竟是因為醫院工作環境太血汗,還是「小護士」抗壓性太低?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榮譽理事長謝武吉昨天說,「七年級護理人員像草莓,八年級則像水蜜桃,根本吃不了苦。」但有護理人員反嗆,這樣的批評對多數堅守崗位的護理人員並不公平,請醫界大老出來做做看!
謝武吉表示,據統計,持有執照護理人員投入醫療機構職場的比例還不到六成,大家都一面倒批評醫院工作待遇低、工時長,但其實護理人員,尤其是新生代年輕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也該檢討。
他舉例,每年三到五月醫院評鑑前夕,就會出現護理人員離職潮,原因就是很多基層護士不願意加班幫忙院方準備資料,「還有醫院反映有小護士堅持要在評鑑前夕請假,否則寧可辭職,理由是跟朋友約好出國玩。」
對於謝武吉的「指控」,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呂月榮認為,國內護理人員平均薪資偏低,超時工作卻沒有加班費,都是不爭的事實,但每次一談到這些問題,醫院資方及健保制度就互推責任,現在還回過到來責怪護理人員「不耐操」,更有失公允。
呂月榮說,依現行健保給付項目,每年支付 給護理人員的費用總額約二六○多億元,但全國有九萬多名護士、護理師,平均下來每人每月能分到的金額不兩萬元。
一名七年級的護理人員吳小姐也說,退出醫院職場的都是一些經濟、人脈底子較厚的資深護理人員,像她這樣的小護士抱怨歸抱怨,但為了餬口,只能繼續留在血汗醫院賣命。
版主回應
血汗醫院 理性面對 2012-05-05 中國時報 【李伯璋】
報載衛生署醫事處石崇良處長公開聲明反對醫師納入勞基法,以邱文達署長和石處長的職務與高度,更不可能坐視醫療勞動環境繼續惡化。台灣的醫療崩潰的確是現在進行式,不是一天兩天造成,員工不快樂,從基層一路走來的院長、醫療科主任、護理科主任、督導,對於這種現象既心疼又無奈!要根本改善,必須勇敢理性面對問題的核心解套。
醫療是良心事業,然而,目前醫療商業化的誘因與醫療糾紛的陰影下,年輕醫護人員的醫療價值觀已有轉型,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現實醫療生態。石處長何苦承受來自民意代表與部分醫界同仁的責罵與委曲?只是因為他有責任要為台灣民眾的健康做最後把關!事實的真相往往有很多面,看我們從什麼立場去切入。
台灣健保就醫的高度方便性,病人擠爆大醫院,醫師、護理師立刻納入勞基法當然就能有效改善血汗醫院的惡名!只是病人預約掛號看病、排開刀可能需要兩個月?健保的確徹底改變台灣醫療生態,醫界又是最難有共識的團體,只見到醫師、護理師、藥師…各以自己的立場爭食健保大餅,無法團結理性的與有權力的政府或國會交涉對談。二代健保收費的理論基礎一堆,即使可以再增加財源,然而,在健保總額幾乎是固定下,醫療做越多,給付的點值就越低,收入少了,大家又要做越多不必要的檢查,甚至不必要的手術,醫護人員的生命價值就永遠無法脫離錢的苦海。消基會柴松林前董事長就很有感慨的指出,他心目中的理想醫療應該是病人越來越少,怎麼醫界卻一直朝向擴床與增加病人數的績效發展?現階段,那家公立或私人醫療機構願意率先放棄醫療競賽?台灣醫療體制是財團法人醫院為主流,大約八四%的健保費用是透過私人醫院系統提供醫療服務,這些醫院必須自負財務盈虧,醫師是沒有底薪,必須由醫療服務的健保給付來抽成,以病人數量與更多檢查來取得更高報酬,這完全是將醫療高貴人性與金錢做成無奈的糾葛。
醫療資源如何節流才是台灣健保財務改善的主要戰略,這必須仰賴病人、醫師、醫院與健保局共同努力!重病與弱勢族群除外,健保專家必須重新設計「使用者付費」的小病部分負擔制度,讓病人就診時,藥品費用或檢查費用都必須要有部分負擔。當醫師要病人從他口袋掏出一百元時,醫師就必須省視自己的醫療行為的必要性,對病人要有交代,解釋需服藥治療的理由。病人家裡就不會有那麼多沒服用的藥,這都是健保的浪費!至於胃鏡檢查、電腦斷層檢查、心導管檢查等等,必然可因醫病間的相互檢視,節省更多的不必要浪費。就生活常識而言,病人最在乎自己口袋的錢,必然不會再任意逛醫院。積少成多下,健保醫療節省大量不必要的浪費時,就可使醫護給付更合理,醫師、護理師再也不必要猛衝業績、猛衝病人數,醫療業務量減少下,醫療品質相對的也會更紮實。隨之而來,醫療糾紛必然減少,也不再有血汗醫院的過勞死。日前、健保局將開始針對「無效醫療」的葉克膜治療做限縮給付,這也是很積極的方向。健保資源花在刀口上,未來、更必須務實面對昏迷病人的呼吸器治療,積極推動腎臟移植來改善洗腎對健保的嚴重財務負擔。
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生前說過「如果一心顧慮下一個崗位與工作,如何能大刀闊斧、奮不顧身的大膽計劃?」。期盼馬總統與立委諸公不要怕做壞人,面對人性的自私,要有遠見與擔當面對歷史,採納最公平、最簡單、最務實的「使用者付費」方法來改革健保,這才能根本拯救台灣醫療生態。(作者為衛生署台南醫院院長、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
阿楨
護理師投書CNN:健保「大笑話」【聯合報2012.04.19
「無法嚥下這口氣!」台灣護理師林美琪不滿衛生署協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來台拍攝健保專題,一味強調健保對民眾照顧,隻字未提醫護人員辛苦、惡劣醫療工作環境,投書CNN揭露血汗醫院黑幕。
林美琪文章直指,健保提供台灣民眾隨手可得且廉價的醫療,醫護人力卻被嚴重剝削,超時工作、低薪資,病護比懸殊,被推入地獄深淵;報導內容卻只讚許台灣健保是成功政策,簡直是「大笑話」(a big joke),強烈建議CNN記者及美國政府派人來台,秘密訪查。
文章並指出,台灣護理人力短缺至少十年,只要還能走路,主管就希望繼續上班,醫院經常可見護理師抱病推著點滴架工作,每天上班常超過十小時,卻沒有加班費,甚至違法以極低時薪強迫員工出賣休假。
林美琪最後奉勸各國,勿效法台灣推行這種可笑(ridiculous)政策。
卅歲的林美琪,曾是醫學中心、救護車護士,目前在養護中心從事長照工作。她說,原先想投書世界衛生組織(WHO),卻也擔心台灣長久努力會毀於一旦,「但是我實在不想再沉默下去,才投書CNN。」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醫護負擔日益增加,醫療費用卻跟不上,他希望明年上路的二代健保,費率應該要維持目前的百分之5.17。
(楨:貴賤都罵的呆歹彎理盲濫情之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賤藥傷身!健保藥價連七砍,藥費支出卻更多 新新聞 2012/04/19 林瑩秋
12年來,健保局共砍掉572億元的藥費,但整體健保藥費支出不減反增,還出現藥比糖果便宜的不合理怪象!應該「以藥治民」的健保局,如今卻「以藥養醫」,放任藥價黑洞吞噬國民健康,圖利財團法人醫院,更侷限本土製藥產業發展的方向。二代健保明年上路,藥價政策非修不可,請給病人吃最有效的藥,而不是藥價差最大的藥。調漲保費對健保財務改善有限,解開醫院醫生、藥廠業務、健保局的三角習題才是當務之急。
……………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12&f_ART_ID=384728
版主回應
醫院怪現象:看護多護士少【聯合晚報社論2012.04.19
護理師人力荒,終於引起重視。從監察院調查報告,到健保給付之檢討,都希望能匡正這個問題。全民健保的美好形象卻包藏著「血汗醫院」的黑暗面,實在諷刺。這再次說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健保「俗擱大碗」的設計和使用習慣,讓醫護工作者和國人健康都付出了額外代價,社會習焉不察而已。
這種額外代價之一,具體而微地呈現於醫院裡「看護多,護理師少」的現象。各大醫院的病房區,常見本地和外籍看護穿梭,比例上高到相當驚人的程度。照理說,生病住院,由醫師、護理師、和各種必要的醫事人員照護。但在台灣「請看護」,幾乎像是病人住院後的必要程序一般,經濟能力稍能負擔的家庭莫不循此途徑;經濟困窘者則惶惶不安,或只能由家屬親力親為分攤照護責任。
本地合格看護的價格不便宜,一日2000元以上;有些病人是通過巴氏量表的考驗,本來就得以聘僱外傭的。所以醫院裡常見這些本地和外籍看護以院為家,和護理師的「分工」也井然有序:翻身擦澡,抽痰餵藥,誰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端看醫院規定和執行嚴格與否。但追根究柢,住院病人何以需要自掏腰包另請看護?恐怕還是和護理師人手嚴重不足有關。健保費便宜,但另請看護等額外支出可不是小數目,這是國外盛讚台灣健保「驚人的低成本」背後的真相。
健保不能倒,二代健保如果保費驟增,又怕引起民意反彈,所以衛生署對健保改革束手束腳。但健保制度事關重大,相當程度的「社會正義」亦牽繫於此,實在需要「開大門走大路」的徹底和開誠布公的檢討,包括接受專業的誠實意見,對利益相關者(例如藥商和財團醫院的經營者)不可妥協,對國人就醫惰性(包括用藥習慣,和最近開始引起注意的「無效醫療」議題等)提出防制方法。不要繼續在苛刻護理師給付這種層面,造成專業的傷害及消費者更大的私人成本。希望執政團隊把「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魄力,用在健保改革這種實質的大事上面!
還在把屎尿? 讓護理回歸專業【聯合報 張法迅/醫 2012.04.20
近日醫護團體抗議過勞超時,因應之道,除補實人力、提高給付之外,透過醫療再分工,將人力做更有效運用,亦為一途。
護士忙不過來,一部分原因在於身兼了不少看護工作。國外的護士,已經可以開立處方了,台灣的還在把屎把尿、拍背翻身、抽痰灌食。這些照護事項,其實應交付護理輔佐員或照顧服務員,讓護理回歸專業,減輕負擔。
人口老化,老年住院比率、天數日漸提升,而老人需要更多的生活與體能協助,但醫院並無照服員的配置,只能挪用護理人力。衛生署與其放寬護理實習年限,不如廣設照護學校,培養專業照服員,並納入醫院評鑑。
醫生過勞主因之一,在於白天工作結束,夜間與假日還得值班,蠟燭兩頭燒。大醫院尚有年輕住院醫師,但一般中小型醫院,常見老醫生,累到睜不開眼睛。
把值班工作丟給住院醫師時代已過去,國外已成立「住院專科」,專門照顧住院病患,讓其他醫生可專注於日間門診。此項分工,在於每個人生理時鐘不同,有些人值班沒事,能放鬆休息,有些人整夜睡不著,徒耗體力。
記得廿年前沒有急診專科時代,多由內外科醫師支援急診值班,事倍功半;同樣的道理,值班一事亦應考慮專業分工,在總產出不變下,讓人力成本下降。
相 關 新 聞
全民健保不能靠血汗醫院支撐
討 論 區
健保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全民圍勦健保局員工改制,現在他們因為工作很繁重,再加上壓力大,薪水給付沒有吸引力,35~45歲的找到機會就轉任其他單位普通公務人員,年紀達到退休的馬上走人,所以他們內部估算,如果制度不改,健保費收取方式不變,10~15年後,他們將無足夠人力來補足這個斷層。
李扁執政護理制度就是這樣別什麼都賴馬政府.對護士投稿美國CNN 怨台灣醫院是血汗醫院有感,最看不起這種告洋狀的女護理人員,就是為錢,對病人沒有愛心,一點都沒有南丁格爾的服務精神,配當護士嗎?不愛這個工作就不要做。學校還是一直教育培養護士,新的護士、對護理有興趣的不斷出爐,並沒有中斷,馬上又有一大堆畢業新鮮人出爐,媒體炒護士荒議題很無聊,沒事找事槓,大陸勞工薪資比台灣低廉太多,不做的話,有別人想要做,且有些失業者對職訓護理分發進入醫院工作想要得很。
醫院收入絕對超乎想像的好,很多醫生沒啥經驗寧願自己出來當「院長」,藥價差,申請健保不手軟,掛號費等就飽飽飽.殊不見很多醫生無論如何也要讓下一代繼續當醫生繼續狂削
錢最多的醫師早就是30年前的事了,五六十歲老醫師現在沒看病跑去搞房地產的一堆,健保給付和醫療糾紛造成內外婦兒四大皆空,救命不如救醜、醫人不如醫狗
我小時候,醫生收入就是最好的.當月薪在200元時,醫生看一次60元.家中只要有人生病,一個月薪水就不夠給醫生.大都要借貸渡日. --當時是這樣,但現在全民健保,時代變了.
阿楨
醫療糾紛不斷 台灣醫生「犯罪率」世界第一 今周刊 2011/11/02
台灣醫師已是「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今年八月,高雄市岡山區,一位孕婦生產時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壞死。結果家屬索賠五百萬元不成後,竟然大動作發動兩輛遊覽車及二十輛小轎車,到診所抗議,由於人數眾多,警方還出動近百位員警,「封路」維持秩序。 【文/燕珍宜】
現在最優秀的年輕醫師紛紛棄守「五大科」(內、外、婦、兒、急)、搶攻「五官科」(眼、牙、皮膚、耳鼻喉)。前者由於高風險、健保支付低、工時過長三大問題,讓作為基石的急重症醫師正在快速流失中。婦產科醫師高添富一句玩笑話,直指問題核心,因為五大科「錢少、事多、離『監』(獄)近」。
台灣醫師已是「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今年八月,高雄市岡山區,一位孕婦生產時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壞死。結果家屬索賠五百萬元不成後,竟然大動作發動兩輛遊覽車及二十輛小轎車,到診所抗議,由於人數眾多,警方還出動近百位員警,「封路」維持秩序。
背負刑事罪名三十歲年輕醫師注毒自殺
既然死因是肝的問題,按理說應與婦產科醫師無關。自問並無醫療疏失的醫師,面對病人家屬發動人海戰術的「圍事」行為,「救人醫師」瞬間變成「殺人犯」,內心所遭受的衝擊與委屈,不禁讓他萌生「不如歸去」,從此不願再當「送子觀音」。
這位被圍事的醫師其實是高雄市岡山地區最後一家還願意接生的婦產科診所,除了他之外,國軍岡山醫院僅存的兩位婦產科醫師,也都被病人告上法院。
一般人以為婦產科醫師減少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事實上,醫療糾紛才是婦產科醫師還有其他重症醫師,心中不可承受之痛。前幾年台北榮總因為注射筒未消毒完全,導致無辜病患感染瘧疾事件,負責醫師雖然最後都獲得緩刑,但,「殺人犯」的罪名,還是讓其中一位住院醫師無法釋懷,自己注射劇毒的氯化鉀,結束不到三十歲的青春生命。
目前正在英國修讀醫療法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葛謹透露,他醫學系同學一一九人當中,到目前為止,就有六位被判刑定罪。
版主回應
另一項數據也很驚人,根據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楊秀儀博士與劉邦揚碩士的調查統計,台灣醫師的犯罪率,竟是「世界第一」,平均每三十八.八天就有一位醫師被定罪。他們調查自二○○○年一月一日起至○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台灣地方法院共有三一二位醫師被告,其中八十名醫師被判有罪,台灣醫師的「有罪率」竟高達四分之一(二五.六%);相較美國,百年以來卻只有一例醫療刑事案件。
醫師從備受尊敬的「活菩薩」,到人人喊告的罪犯,情何以堪已不足以形容醫師的心境與處境,如何在救人之前先自救、自保,更是醫師必須面對的迫切問題。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神經科賴其萬醫師日前投書提及,一日,某醫學系「醫病溝通」課程,老師問學生,為什麼需要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時,學生的回答居然是,「要解釋清楚,才不會被告。」
八成糾紛打刑事官司他國多以民事訴訟
為什麼台灣醫師的犯罪率特別高?因為台灣醫師技術、醫療品質特別差?還是另有原因?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將台灣名列最健康國家第二名;而全球前二百大醫院中,台灣就入圍十四家,整體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及德國,遠高於亞洲其他國家。可見台灣醫療體系及技術,已經達到世界級水準。換言之,台灣的醫療水準不但沒有不如人,甚至還是各國取經的典範。因此,台灣醫師犯罪率偏高的原因,應該不是台灣醫師比較差。
台灣醫師被告率全世界第一的原因,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王皇玉指出,問題出在我國醫療糾紛案件八○%是以「刑事訴訟」方式提出,而其他國家則大多是以「民事訴訟」來處理醫療糾紛案件。
為何台灣病患、家屬偏好提出刑事訴訟?難道是堅持一定要醫師入獄被關?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黃立解釋,真正原因是因為成本低、便利性高。就病患或家屬而言,若僅提起民事訴訟,提告人必須聘請律師、擔負舉證責任,證明醫療行為與病人死傷間有因果關係,且必須繳納裁判費用,成本較高。
反之,若是改以刑事訴訟提告,其優點為可請求檢察官介入,利用公權力幫助蒐集證據及強制處分,並造成醫師心理壓力。有公器可用還無須繳納裁判費用,並且可以同時在刑事訴訟中請求附帶民事賠償。因此,從病人或家屬的角度,自然寧願採取刑事訴訟,造成醫療糾紛「以刑逼民」的訴訟形態。
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吳景欽認為,現行法律規範不分醫療過失輕重,一律以《刑法》繩之。他認為,「這才是醫師被指為高犯罪行業的原因所在,造成訴訟之累。」
去年,台中縣有一位醫師,好心幫病人剪現在最優秀的年輕醫師紛紛棄守「五大科」(內、外、婦、兒、急)、搶攻「五官科」(眼、牙、皮膚、耳鼻喉)。前者由於高風險、健保支付低、工時過長三大問題,讓作為基石的急重症醫師正在快速流失中。婦產科醫師高添富一句玩笑話,直指問題核心,因為五大科「錢少、事多、離『監』(獄)近」。
台灣醫師已是「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今年八月,高雄市岡山區,一位孕婦生產時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壞死。結果家屬索賠五百萬元不成後,竟然大動作發動兩輛遊覽車及二十輛小轎車,到診所抗議,由於人數眾多,警方還出動近百位員警,「封路」維持秩序。
造成寒蟬效應醫生救人先問有無簽同意書
醫療糾紛刑事訴訟氾濫的結果是,病患或家屬很難得到任何賠償,醫療人員卻飽受訴訟過程折磨,而檢察官介入司法紛爭,更是造成司法資源浪費。王皇玉表示,「此種以刑逼民的訴訟形態,最終的結果必定淪為民眾、醫界、司法三輸的局面。」
前述九十歲老太太突然病危的例子,台灣法律與病患或家屬,逼得醫師遇到危急病人時,第一個反應不再是「救人第一」,而是「簽家屬同意書」才是最優先。「依法看病」成為醫師行醫的第一守則。
「救人」與「殺人」之間的區別,原本應該是天與地,但台灣法律卻讓兩者距離近到只剩一線之隔。「救不活人就要被判刑,誰還敢救人呢?」這類「寒蟬效應」在醫界,已不是一天兩天,並形成一種「防衛式醫療」。
高添富舉例,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多數婦產科醫師寧願選擇剖腹產,因為風險較低。「救人變殺人」的寒蟬效應,讓醫師不敢挑戰風險大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紛紛採取「防衛式醫療」。
但是,如果沒有「防衛式醫療」可以選擇,那麼接下來就是「人球事件」。幾年前,台中一位小女孩罹患嚴重腿部血管瘤導致跛行,必須緊急開刀。由於病情嚴重,開刀風險極高…
阿楨
救醜不救命2012-02-05 中時短評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說,台灣四萬名醫生裡,有一萬是在做醫學美容。這個比例實在很驚人,不過,不見得只是因為健保制度的問題,也未必因為台灣醜人多,而是愈來愈多醫學院學生畏懼挑戰、迴避困難。
當然,誰都想輕鬆賺大錢,優秀的醫學院學生捨棄辛苦又醫療糾紛多的內、外、婦產科和小兒科,改走工作時間短、不必守急診、病人捧著錢上門的醫學美容或整容,其心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外表固然重要,生命健康更加可貴。鼻子塌一點不會影響呼吸,但要是肺裡長東西,可是非要神醫妙手才能救命回春。健康出過狀況的人都知道,面對生死交關時,外表的美醜實在只是表淺虛幻的包裝而已,再漂亮的屍體也還是屍體,何況沒有了健康,氣色枯槁神采萎頓,就算有微晶瓷雕塑出的高挺鼻子,人也還是漂亮不起來。
其實,會想修整外表的人,絕對不會多於需要醫生醫治的人,而人體內部會出狀況的部分,絕對遠多於外形欠佳,因此就比例而言,醫美及整容應該只占醫療業的一小部分才是。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比例已經嚴重失衡,甚至影響醫療品質。
如果許多優秀的醫學人才選擇鑽研表面工夫,害得其他重要專科質量銳減,各科人才分布不夠平衡,需要下苦工心血才能養成的高級醫療水準愈來愈稀罕,醜人有救,病人無醫,這樣的醫學環境,其實很畸形。
回應
先修法讓醫療疏失不適用於刑事責任吧 不然動不動就被病人刑事告訴 造成"第一賣冰 第二告醫生"的情況. 就算不考慮錢 有哪個醫師願意每天跑法院?中時的短評也加點油好嗎 看事情也看得全面一點
那就另成立醫學美容系吧,太多人想當醫生說. 醫學系增加錄取一萬名
版主回應
醫判賠3341萬 神經外科強烈反彈【聯合晚報2012.03.31
多年前收治「人球案」邱小妹聲名大噪的梧棲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明鍾,因為七年前一件車禍意外重創病患醫療糾紛,日前被台中高分院宣判醫院及李明鍾等3名醫師要連帶賠償3341萬元。判決一出震撼醫界,神經外科醫學界強烈反彈,明天要召開記者會,集體為李明鍾發聲平反。
中華民國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說,這名車禍重創患者被送到醫院時,頭部外傷相當嚴重,昏迷指數只剩4分,只比植物人的3分高一點點。這些急重症病患就算積極搶救,死亡率也高達6成以上。但基於救人第一,李明鍾仍立即動刀治療。
但家屬後來指控,醫師未在術後置放腦壓監測器,導致未及時察覺病患顱內遲發性出血,造成患者術後全身癱瘓,雙眼全盲,一狀告上法院,日前二審宣判醫院和當時治療的三名醫師要賠3341萬元,全案可再上訴。
林欣榮認為,這事就像房子失火,消防人員奮不顧身衝入火場滅火,大火撲滅後,屋主卻反過來指責消防人員不該從正門衝進去,導致房子嚴重受損。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馬辛一表示,監測顱內壓的方法有很多種,置放腦壓監測器只是其一,其他還有腦室內引流等選擇,硬是指責李明鍾醫師未置放腦壓監測器,不盡公平。更何況,置放腦壓監測器有一定程度風險,且每次費用約2萬多元,健保不給付,在緊急情況下若醫師主動置放,術後家屬卻不同意,該怎麼辦?
馬幸一認為,腦壓監測器置放時機見仁見智,法官此一判決有違醫療常規,對醫療專業充滿了無知與誤解,他對此感到非常訝異。
林欣榮則擔心,3000多萬元是很多人一輩子也賠不起的鉅大金額,受此判決影響,台灣醫療恐更陷內、外、婦、兒等科找不到醫師的「四大皆空」困境,以後沒人敢投身高風險的救命科別,那才是國人噩夢的開始。
討 論 區
在美國重病有生命危險的病患,手術前病患或家屬均需簽署文件以防家屬爛訟。律師還是有辦法勝訴撈錢。美國的醫生保險費已經高到風險高的專科沒人選讀。
台灣病了--冷莫沒事,熱心要賠!醫生或該學貨車司機,以後乾脆把人醫死,賠少點!車禍致癱,也沒賠這麼多!義消救人致死,義消要賠!
難怪古人說:明則保身!
希望判李明鍾賠三千萬的那幾個法官們,有一天自己的親人發生大車禍,然後也被宋到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然後沒有一個醫生敢去急救,最後烏呼哀哉!
難道醫師就該死? 不救也要賠及判刑 救也要賠 詳細檢查要被健保局放大核減 拼死值夜班也沒有勞基法 繳稅也被認定為醫院雇員 也許有人會說:誰叫你要當醫師 又選四大科 沒錯 不知何台灣要進口四大科醫師 昏庸的法官 沒遠見的"健寶菊"
百姓不明是理,孔子說的對,開民智是很耗費時間精力的。判這案的法官,已經被情緒給引導了。
搞到有一天, 台灣沒人敢對重症或重大手術動刀, 有錢的可以送國外醫, 一般人自己斷氣還比較快!
目前社會亂象一堆,告來告去,判決也是天馬行空,一審二審三審通通不一樣,法律是在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呢?
台灣多奧客瘋狗,一天到晚想從別人那裡搶錢還裝可憐,媒體和理盲鄉民也都像義和團一樣不分事非一擁而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只有反射動作層級,見到有人咬有錢人就想跟著咬
有必要罰這麼重嗎?是要人家去死嗎?還是以醫生一定家財萬貫?
在美國不算太多, 是的. 但是在美國, 醫師靠保險支付賠償, 醫師保費結果仍轉價到醫療成本中, 由病人的過失保險支付,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醫療成本如此之高的一部分原因.
美國就是因為律師喜歡幫忙打醫療或是車禍受傷的官司(因為很好賺),所以醫生一定要買高額保險來預防醫療糾紛,結果羊毛出在羊身上,醫療費用高昂.
不要說日後,現在大部分遇到腦出血的神經外科醫師都是選擇"觀察",像李醫師願意動刀的已是少數,善有善報在台灣不過是阿彌陀佛~~
三千多萬新臺幣合美金一百多萬元,在美國不算太多,美國是陪審制,定案不靠專業,而靠兩造律師表演.誰表演得動人,打動了陪審員的心,就嬴了.
李醫師可去開業 看美容 打肉毒桿菌 台灣民眾 自求多福
以後法官有任何的錯誤判決或不當判決,也應該要賠償五千萬!大家說,這樣好不好?難道法官就不必負責嗎
言猶未巳,美國充斥大量怕扛責任之醫師,醫者未必庸,但不敢犯錯,不發葯則肯定沒錯,以致小病積成重症,耗費大量醫療成本.
這個醫生真笨耶,笨在把人救活了。當初就不該把他救活。
醫生已經盡職責救人了,病患這家人恩將仇報,豬狗不如。
另參本館:百大良醫 白色巨塔的謊言 末代健保 司法巫師 《正義的神話》
阿楨
美國救健保 CNN:學學台灣【聯合報2012.03.19
兩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健保改革法案為法令,至今多數條文仍未付諸實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札卡利亞GPS」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在探討如何拯救美國健保改革時,特別提及台灣實施的全民健保,以低成本提供民眾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值得美國師法。
美國雖然已經通過健保改革法,卻波折橫生,迄今有廿六個州對這項法令提出司法挑戰,本月,美國最高法院將就法令是否合憲進行聽證。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指出,美國健保支出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十七,遠高出其他國家,瑞士是百分之十一,而台灣只占百分之七。
札卡利亞以台灣的健保為例說,台灣是一個強勁的自由市場經濟體,一九九○年代中期,台灣決定創造新的健保制度時,曾參考每一個既有模式,最後決定以由政府支持,全民投保的模式進行,且台灣還決定,不讓數家民間保險公司承作這項保險(美國與瑞士均是),而是創造了「單一保險公司」的方式。
他特別讚美台灣全民健保的結果說,台灣以驚人的低成本,提供了高品質的全民健保。
札卡利亞批評道,美國的健保制度最貴、健保成效卻遠輸其他其他國家,無論是在健康壽命、嬰兒死亡率,以及最重要的病患滿意度均不如有健保的國家。
札卡利亞作成結論說,健保制度應涵蓋所有人,否則健康的人不願加入健保,生病的人又被淘汰出局,無法享受健保。
阿楨
救醜不救命2012-02-05 中時短評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說,台灣四萬名醫生裡,有一萬是在做醫學美容。這個比例實在很驚人,不過,不見得只是因為健保制度的問題,也未必因為台灣醜人多,而是愈來愈多醫學院學生畏懼挑戰、迴避困難。
當然,誰都想輕鬆賺大錢,優秀的醫學院學生捨棄辛苦又醫療糾紛多的內、外、婦產科和小兒科,改走工作時間短、不必守急診、病人捧著錢上門的醫學美容或整容,其心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外表固然重要,生命健康更加可貴。鼻子塌一點不會影響呼吸,但要是肺裡長東西,可是非要神醫妙手才能救命回春。健康出過狀況的人都知道,面對生死交關時,外表的美醜實在只是表淺虛幻的包裝而已,再漂亮的屍體也還是屍體,何況沒有了健康,氣色枯槁神采萎頓,就算有微晶瓷雕塑出的高挺鼻子,人也還是漂亮不起來。
其實,會想修整外表的人,絕對不會多於需要醫生醫治的人,而人體內部會出狀況的部分,絕對遠多於外形欠佳,因此就比例而言,醫美及整容應該只占醫療業的一小部分才是。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比例已經嚴重失衡,甚至影響醫療品質。
如果許多優秀的醫學人才選擇鑽研表面工夫,害得其他重要專科質量銳減,各科人才分布不夠平衡,需要下苦工心血才能養成的高級醫療水準愈來愈稀罕,醜人有救,病人無醫,這樣的醫學環境,其實很畸形。
回應
先修法讓醫療疏失不適用於刑事責任吧 不然動不動就被病人刑事告訴 造成"第一賣冰 第二告醫生"的情況. 就算不考慮錢 有哪個醫師願意每天跑法院?中時的短評也加點油好嗎 看事情也看得全面一點
那就另成立醫學美容系吧,太多人想當醫生說. 醫學系增加錄取一萬名.
版主回應
看病等太久 英健保便宜但不太方便‧全球中央 2012/03/13
在英國看病,最被人垢病的問題就是等待看診的時間過長。目前約有25萬名病人漫漫等待了18周,有10萬名病人等待的時間超過六個月,2萬人甚至等待超過一年。 【文/黃貞貞 (中央社駐倫敦記者)】
1948年英國推出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主要宗旨是提供民眾完整的醫療保健服務,不論收入高低,都可以獲 得幫助。英國政府自許這套醫療體系是國家的驕傲,是令國際艷羨的社會福利。
NHS屬公立醫療系統,提供的服務包括一般醫療、緊急醫療、長期照護及牙科醫療。NHS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實際聘用醫生和護士,並擁有多數的醫院 和診所,直接支付醫療照護費用,但牙科治療與處方箋費用則不包含在內。
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
NHS聘雇的員工人數超過170萬人,其中在英格蘭地區達140萬人,2011/2012預算達1,060億英鎊(約近5兆新台幣),使NHS成為全球接受國家補助 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
NHS的醫療服務分為三大項,第一級的基層照護(Primary Care)占90%,包括家庭醫生、牙醫、眼科醫生、助產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他們 提供第一步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性保健。
一般而言,民眾在住家附近會登記一位家庭醫生,有任何不適都必須先由家庭醫生診斷,應病情需要再轉診。所謂預防性保健,也是NHS基層照護 的重要工作,主要在協助民眾預防罹患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及氣喘等疾病。
中級照護(Secondary Care)提供更先進的服務,包括老人與孕婦照護,病理及放射治療,其它如急診室和緊急救護也涵蓋在內。至於屬最後防線 的三級照護(Tertiary Care)針對的是更專業的醫療,包括器官移植,及罕見的癌症治療。三級照護服務的地理區域更廣,同時有高水準的醫院 及研究設備。
NHS實施64年來的確達到提供全民醫療照護的目標,由於經費來自國庫,民眾就醫時除了處方箋費用(2011年4月,每個處方箋自付額調高到7.4英 鎊,如果是三個月的處方箋,則自付29.10英鎊),幾乎不用支付其他費用。
基本上如果不是重大疾病,在一周內都可以找家庭醫生看診;但有些地區因人口眾多,部分家庭醫生以病人數目過多為由,拒絕新病人。
濫用福利 治肥胖、酗酒費用暴增
NHS提供的照護包括從流行感冒的小病到癌症等重病,如果有健康問題需要諮詢,也可以免費詢問;如果想看牙醫,費用也比私人醫生的收費低。
美國昂貴的私人健保使許多窮人罹患重病時,寧可選擇病死,也不就醫,他們擔心高額的醫藥費勢必拖垮全家的經濟。和美國相比,英國人不分貧 賤都可享有NHS的福利,對低收入者無疑是項福音。
NHS的福利在英國被部分民眾濫用,被抨擊最多的是肥胖與酗酒問題。根據國家科學局的調查報告,2007年英國花費42億英鎊治療肥胖問題;隨著 肥胖人口與日俱增,到2050年,治療肥胖的費用將暴增到97億英鎊。
而另一個嚴重的酗酒問題,每年也浪費達27億英鎊,首相卡麥隆最近下令倣效美國,將酒醉者全部關在一處,直到他們清醒為止。部分專家主張, 政府應課徵肥胖稅及提高酒飲稅,降低國家的社會成本。
NHS另一個被人垢病的問題就是等待看診的時間過長。一些非緊急性的治療在英格蘭依規定不得超過18周。目前約有25萬名病人漫漫等待了18周, 有10萬名病人等待的時間超過六個月,2萬人甚至等待超過一年。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74982
阿楨
(楨:自視高人一等的港醫,不知世界第一的台灣健保之醫療環境即如此!另參本館:末代健保 百大良醫 香港回歸十年 賣臺醫師)
香港醫生何以拒赴內地看診?2011-07-07 旺報 【吳帥/廣東.醫生】
香港回歸十多年,但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差異大,令香港醫護人員在看診時無奈受氣,甚至有病患或家屬對醫護人員出言辱罵、拳腳相向,但最令人困擾的是,內地人常未經預約,直接到場要求看病。
廣東對香港醫生執業開放多年,但願意來內地的醫生寥寥無幾,且在內地,醫病關係容易激化。關鍵在於,醫療責任險沒有成功推廣。醫療行業被公認為是高風險業。因為醫療服務具有太多不可預測性,在治病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診及併發症,而產生醫療意外。有鑒於此,多數發達國家的衛生部門大力推廣「醫療執業險」,由第三方的保險機構來承擔大部分的賠償。但在大陸,一旦出現醫療意外與事故,幾乎全由醫生及醫院來承擔。
為何內地患者不習慣預約制?長年來,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基層社區醫療機構水準難令公眾滿意。這就導致「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此一世界通行的就醫管理模式難以推行,而出現公眾想到哪裡就醫,就到哪裡排隊的失序現象。
民眾就醫的文明素養及習慣,要靠先進管理體制,這首先是管理者的問題,然後才是患者的問題。事實上,他們也是低效平庸管理制度下的受害者。
版主回應
全民健保的迷思‧科學人 2011/08/16 楊志良
重點提要
■全民健康保險是保險也是福利,是一種達成全民健康或全民健康照護的手段。
■台灣實施全民健保後的10年,每人醫療費用的上漲率,比實施前減少很多。
■目前台灣每人每年就醫次數仍高達14次,有人倡言提高部份負擔來遏止醫療浪費,但若要達到全民照護,就不能使部份負擔太高,必須接受某種程度的浪費。
全民健保是保險還是福利?
這是常常被提出來的問題,其實它是保險,也是福利。全民健保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標,也就是達成全民健康或全民健康照護的手段。另一種達到全民健康照護的方法是以英國為首的國民保健服務。因此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人口中少數交不起保費的弱勢者,則由社福經費代繳,以達到全民健康照護的目標。
全民健保導致醫療消費及費用上漲?
全民健保為達到避免因病而貧,或因貧而不能就醫的醫療財務風險,用社會集體的力量,分散且共同承擔醫療財務。
也就是把就醫與交保費分開。就醫時除了小額的部份負擔之外,不用負擔大部份的醫療費用。價格下降,消費必然增加,健保實施必然會增加醫療消費,這其中有一部份是原先沒有被滿足的必要醫療,因此當然也有不必要的無效醫療。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實施全民健保後10年間,每人醫療費用的上漲率,反而比實施前10年間減少很多;國際間也是如此,凡是實施全民健康照護的國家,均比未實施的國家費用成長得慢,也就是較能控制費用上漲。原因是醫療為高度專業,病患常不知所需醫療的內容、價格及品質,通常由醫師獨斷決定。全民健保實施後,民眾不用直接繳費給醫師,而是繳費給保險人(即健保局),健保局則可以雇用相關專家訂定醫療的適應症、分析成本價格及審查品質,這都不是一般病患個人所能做的。因為有健保局替病患把關,而且獨買醫療服務,反而能提高民眾照護的品質並控制費用。
藥價黑洞可否消除?
依照目前的支付制度,不可能消除藥價差,因為只要有各種藥品的支付價格,醫療院所就會去議價,支付藥商低於健保訂價的金額。從另一個角度觀之,這也是單項藥品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藥價調查是當健保局發現某項藥品價差過大時,就調降支付價格,以減少藥價差,但此方法確有不少副作用,因為每當藥價調低,大多數的醫療院所就開始換藥,減少開立藥價差較小的,改開藥價差較大的同性質或作用的藥,這對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不利,且藥價不斷下降(台灣藥價約為美國的30~40%),使得國際藥商不斷撤出台灣或失去對台灣市場的興趣,這同時也不利於台灣本土製藥業的發展。
一個合宜的方法是將藥品內含於支付中,例如論病計酬,也就是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一個病治療完成,以一個價格支付;或者論人計酬,則醫療院所就會以最後的經濟效益為考量,通常不一定最便宜的藥,也就是以最有效且經濟的方式來治療病患,而藥品就如棉紗、縫針等,內含於較大的支付單位中(是論病或論人),藥價黑洞自然就消失了。
為了抑制浪費,應該提高部份負擔?
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就醫高達14次,是歐美一般國家4~6次的兩倍以上 (第二、三名則為同樣實施健保的德國及日本),因此不少人倡言,應該提高部份負擔以抑制醫療浪費。價格提高,消費必然減少,但部份負擔提高,則可能有些貧困者無法獲得必要的醫療。更困難的是,我們永遠無法訂出一個適切的部份負擔,因為同樣的金錢對每個人的效用不一樣,同樣的50元對有些富有的人如同無物,一點都不在乎,而一家四口只有一碗泡麵者,則是一餐的代價。
由於不可能針對每個人訂定部份負擔,因此不管如何訂,對某些人總是太低,而某些人總是太高,那麼我們就要問:健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減少浪費,那就訂部份負擔越高越好,甚至100%負擔。天下沒有完美的制度,有利就有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去掉弊常也把利取消掉了。若健保的目的是要達到全民健康照護,那麼部份負擔就只能訂得低,但接受某種程度的浪費。
全民健保促進無效醫療?
全民健保提供的醫療中,確實有相當比率的無效醫療,我們有一定比率依賴呼吸器的病人已幾近植物人,但仍用外部支持以維持呼吸心跳。有些癌末病人,其病程是現代醫療科技束手無策的,但仍給予化療、放療及插管,耗用了大量資源。更進一步說,我們有近30%的醫療支出──1500億元以上,是花在病患往生前的3~6個月,如果事先知道治療病患的結果只是拖延幾個月的死亡,甚至拖延的只是痛苦的生命,是否還要從事這些昂貴的治療?但如果不治療,怎麼知道結果是死亡而不是救了一條可貴的生命?30%的機會要救,那麼10%呢?1%呢?更多時候,醫界連醫治成功的機率也不確定。
阿楨
沒錢沒資源 留不住醫事人才【聯合報╱施壽全/馬偕醫院副院長2011.05.04(楨:那就廢健保吧!)
醫事人力不足近日成了熱門話題。不過,分析其原因,卻老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意見被提出來,不僅沒有切入癥結所在,還可能在醫界職系間製造矛盾,讓問題更加複雜化。
有一說是台灣醫界把醫療「商品化」或當「生意」來做。這個說法,如果用來評論像美國那樣醫療保險多樣化,相互競爭的市場還有些道理。但在台灣,幾乎沒有一家醫院敢不加入健保,醫院八成以上的收入都來自健保,在「如來佛的掌心中」,說醫院彷彿可以「七十二變—提供醫療商品,賺取利潤來積累資本」,根本邏輯不通。
這些年來,病床增加,醫療市場成長,是因有了收費低廉的健保,眾人都可以就醫所自然形成,絕非因醫院依據「做生意」的運作邏輯才創造出來。
健保掌控絕大部分醫療資源,換言之,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其實都是健保給的。而根據一項評估,健保給護理人員的「月薪」平均僅約一萬八千元,而醫院則付給新進人員約四萬元—醫院顯然需從收入中另外撥付。而這種薪酬相對於工作辛勞如果不夠,醫院能否從有限的盈餘中再加碼,當然是可討論的事。不過,「冤有頭、債有主」,政府是否重視及有否決心,才是解決醫事人力不足問題的關鍵。
新任衛生署邱署長畢竟是臨床經驗豐富,馬上看出癥結是「錢不夠用」,所以立即構想增編十億元以獎勵護理品質。當然,錢不夠用,必須少用錢,或把錢花在刀口上,但若這方面的努力已窮盡,剩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如何「多掙點錢」。
當局固然已釋出善意,但十億相對於每年四千億以上的健保支出並不多,唯有用心規劃與兌現馬總統曾承諾「醫療支出佔GDP比率從百分之六點二提升至百分之七點五」的政策,讓工作環境的資源充沛,才能吸納足量的醫事人才,也才能提供給病患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版主回應
超時超體力 護士被霸凌【聯合報╱李齊/護理師2011.05.04(另參本館:過勞死 《校園暴力》
五一勞動節遊行中首度見到白衣天使,這是多年來前所未見的。就護理生態而言,護士是一份「短命」的職業,一般的臨床工作壽命不到十年,所以很多護理人員就算碰到了不合理的工作環境或主管,大都選擇一走了之,很少會積極、賣力的據理力爭。
我們不是不想上街怒吼,但就目前的日夜顛倒、超時不放假的工作,體力早已透支,身心俱疲到恨不得脫離護理本業,而僅存的元氣也只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照理說護理環境走到這一步,理應由護理高層、護理主管帶頭上街頭爭取、表達訴求才對。痛心的是,這些自願上街的護理人員,不少人還被主管暗示:「最好不要去。」這就讓我想到有些護理人員遞離職單,主管不放人仍執意要走時,就會聽到主管說:「若妳堅持要走,我會讓妳在護理界無法混下去!」,這樣算不算霸凌?有誰能真正為全國幾十萬的護士喉舌?
總統大選到了,呼籲護理人員團結起來,選出改善護理環境、關心民眾就醫安全的領導人。
別震怒 先補勞基法漏洞【聯合報╱陳文卿/服務業 2011.05.01
一個年度預算百億元的工研院,居然為了區區三千元的訓練課程出包,被指責幫企業主鑽法律漏洞,罪大惡極。
不僅經濟部長要求查辦,連馬總統也都表示「震怒」了。於是,不僅院長等首長出面道歉,產業學院執行長也調職,各級業務承辦人員恐怕也都將受嚴懲。但若瞭解內情就會發現,似乎是大砲打小鳥,這樣的「震怒」未免太廉價。
筆者曾在工研院服務一段時間,深悉工研院每年舉辦的研討會、訓練課程上千種。絕大部分的訓練課程,不僅院長、副院長不可能去過問其內容,甚至連執行長以及部門主管,也都只是簽名批可後就上網公告了。我們可以指責工研院的內部品管欠嚴謹,但若無限上綱到認為國家飼老鼠咬布袋,工研院蓄意幫雇主欺壓勞工,未免言過其實了。
此次出包的課程,係由外聘講師來主講的「薪資設計實務課程」,工研院只是提供一個平台,請人講課、招募學員罷了,課程內容與工研院的研發業務其實並沒太大關連性。工研院雖然是一個以研發為本務的研究機構,但裡頭五六千位研究、行政人員,卻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勞工。員工犯錯依規定懲處是應該的,但總不能因為總統震怒就另有考量吧。
話說回來,既然有人可以開堂授課,教導雇主如何投機取巧規避「勞基法」的規定,就表示這些招數可能已在業界間行之有年。勞委會、經濟部要做的是,去看看那些原本要開的課程內容中,有那些確實是現行法令所考量不夠周延,並趕快想辦法修補漏洞,才是正途。
相 關 新 聞
假報勞保薪資 六月起大清
醫界吶喊:健保給付低 護理人員待遇不佳
沒加班費+離職要賠錢 白衣天使五一上街
阿楨
離島免健保費 朝野看法不同 2011-04-26 中央社(楨:此即民主之後果!另參本館:民主形式萬歲 臺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中共為何反維權 )
無黨團結聯盟籍立法委員林炳坤今天表示,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高志鵬提案,讓離島居民享免全民健康保險費,但沒財源不可行;高志鵬說,提案於法有據。
林炳坤上午舉行記者會表示,高志鵬提案修正離島建設條例,由離島建設基金支應,讓離島民眾享免健保費,這樣的提案沒誠意、太草率,只提半套修法;離島建設基金去年已是編列的最後1年,結餘所剩無幾,如果不修法繼續編列,無法支應每年約新台幣11億元的離島民眾健保費支出。
高志鵬表示,依離島建設條例規定,為維護離島居民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行政院應編列預算;為照顧離島居民健康,不讓居民淪為二等公民,他才提案補助離島居民免健保費,於法有據,方向正確,能否推動在於行政部門是否有意願執行。
他說,各界關切離島建設基金剩餘款如何運用,他呼籲大家共同關注。
林炳坤表示,與其免健保費,不如設法提升醫療品質,讓他提出的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盡快三讀,內容包括補助重症病患就醫交通費、長照老人補助、老人免費假牙與每年1次健檢費等。
不過,高志鵬的提案中午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遭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議暫緩列案,未排入29日立法院院會議程。
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要增加支出,也應想到基金來源,沒想到來源就提案,修法顯得過於粗糙。
版主回應
病人瀕死仍續搶救 無效醫療吃垮健保大餅2011-04-17 中國時報
瀕死病人死前一日仍在抽血、照X光…做各式檢查、已簽署放棄心肺復甦急救(DNR)的病人,強心劑使用卻不減反增,即使希望不大都要努力拚拚看的心態,讓去年全台光是葉克膜耗材花費就達上億元,這些「無效醫療」正在吃垮健保大餅。
台大公衛學院昨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葉克膜權威、台大醫學創傷部主任柯文哲直言,生命末期的病人進行無效醫療的龐大花費,正在吃垮健保大餅,尤其近年葉克膜創造的「葉醫師傳奇」,讓民眾錯覺葉克膜無所不能,許多無心跳、呼吸的瀕死患者仍使用葉克膜,造成醫療浪費。
柯文哲說,使用葉克膜,平均每救活一個病人就要花費近五百萬元,去年全台灣一整年光是葉克膜耗材花費就高達上億元,還不包含醫師費、藥材等其他費用。
「你怎麼知道病人不會活?」成為無效醫療的最大迷思。柯文哲指出,超過半數末期病患在死亡前三天仍在抽血、照X光、洗腎,已簽署DNR病人,強心劑使用卻不減反增,「因為對家屬而言,不做心肺復甦術、電擊,但其他治療還是要通通上!」有研究指出,瀕死病人死前六個月的醫療花費高達廿五萬元,是一般人十四年的醫療支出。
柯文哲說,國內醫學教育最大問題,就是沒告訴醫生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醫護人員為避免醫療糾紛,加上醫師少醫病溝通訓練,欠缺醫療生死學教育,讓臨床醫師多選擇繼續救治,病人難善終,也讓無效醫療逐步啃食健保大餅。
陽明附設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曾經歷母親顱內出血昏迷,最後選擇不動手術將母親帶回家,在家人陪伴下安詳往生,因為「若開刀頭蓋骨蓋不回去,腦漿蹦出來,媽媽仍會痛苦死去。」
她說,台灣每年有二萬人依賴呼吸器維生,家屬怕輿論批評,醫師欠缺教育,結果許多不該做的手術和治療仍然執行,病人無法移除呼吸器維生,甚至搶救得血肉模糊,簡直是「人間煉獄」。她痛批,民眾要教育,但醫界無效醫療觀念更要大改造,否則一定會吃垮健保。
無效醫療改革 邱文達:罕病癌症先討論【聯合報2011.04.17
為避免過多的「無效醫療」導致健保與醫療資源的浪費,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首波抑制無效醫療的改革方案,可能先討論罕見疾病與癌症治療。
立法院一月初已通過二代健保法首度增列拒絕無效醫療的相關條文。邱文達指出,不只針對急救無效、癌末等重大疾病者,進行無謂救治可能引起無效醫療爭議。藥品、醫療器材在臨床實驗上把關不嚴,無法給患者帶來最佳療效,「也是一種無效醫療」。
邱文達表示,這項改革方案應納入公衛、臨床醫療與社會倫理等多方意見討論,並考量社會觀感,才不致引起爭議。
邱文達強調,沒有人願意自己的親人被醫療資源放棄,未來無效醫療的改革,除了衡量成本,還需納入社會觀感與社會責任。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建議,無效醫療定義涉專業的技術評估,應邀集科學、社會、人文等專家共同討論,再報請健保委員會決定。
中央健保局局長戴桂英表示,無效醫療定義,涉及專業判斷與醫學倫理問題及如何改善資源不當耗用,詳細實施日期還有待行政院公告。她認為,解決無效醫療缺失,不光只是為了替健保省錢;對於臨終患者,在不涉及倫理爭議的前提下,幫病人求「善終」,才是醫療真正目的。
阿楨
健保總體檢/不做功課 監委盲拗跩【聯合報/陳孝平/中央健康保險局前副總經理2011.03.05
監察委員的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輪子已經存在幾千年的事實,而消耗大量的公務人力、物力去「發明」輪子;之後,喜孜孜的宣稱他發現了輪子。
以監委黃煌雄「視察」健保為例。我國的全民健保的功過、得失,早已經在國內外無數的學術性文章與通俗性文章中詳盡剖析,且存在於一般庶民的心中與口中。監委如果要「調查」健保績效,只要先就這些已經存在的資料好好做功課,然後低調的、小規模的訪談關鍵性少數人士,確認這些文獻的正確性與客觀性即可。而非進行一年半、視察數百單位、約談訪問或邀請座談上千人,嚴重影響公務體系的運作,去「重新發明輪子」!
雖然,健保局上下慶幸終於獲得監委的肯定,但問題是:這個不但全台灣,而且全世界早就知道的結論,需要這樣勞師動眾、不恤公務人力才能獲得的嗎?這違反《行政程序法》「以最小干擾達成同樣目標」的精神。
這就是監委的「盲」!
監察委員因為不需面對立法院的質詢,也可以不直接面對民意,且部分委員出身於不食人間煙火的背景,所以對於行政機關考量社會實情、執行的成本效益等,在行政裁量權之內所做的行政措施,經常以事後諸葛的「睿智」指責公務員。不管如何說明、解釋,總是以師心自用、自以為是的態度,一再糾舉。使公務員面對或者激怒民眾、或者無謂消耗人力、或等候被糾彈的兩難之中。輕率要求調閱「盤古開天以來」的「所有」資料,不顧人力、不恤物力、不管環保。
這就是監委的「拗」!
監委受到五權憲法架構的保護,一旦任命成功,就四大皆空、無人可管。以形象相對較佳、態度相對「持平」的黃煌雄委員為例,當他全國「查」透透,每到一個地方,部長級官員排除重要政務陪同、無數公務員放下工作伺候,在任何一個有節制的正常人心中,難道不會察覺、不會有一絲絲的不安嗎?黃委員已經是這樣,其他等而下之的委員,自然更加不堪聞問!
這就是監委的「跩」!
其實,公務員的監督,內有政風、外有立委;真正有不法嫌疑,則檢調伺候。監察院的監督實在可有可無。既然因為五權憲法架構現階段不可能突破,就請監委自我節制、自我省察,不要把孫中山的美意給糟蹋了!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監院新生
另參本館: 末代健保
健保改革 監委揭序幕【聯合報/江東亮/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2011.03.05
黃委員還真擾民,一個「全民健保總體檢」的案子,約詢多位官員,訪問二百多家醫療院所,邀請一千名以上的學者專家、醫療院所各級主管和民間團體代表參加座談會。
我因為是健保第一期規劃者,所以也掃到颱風尾,不但被約詢,而且陪他訪查醫療院所,甚至過年期間還要讀他的八百多頁報告。但是,擾民歸擾民,全民健保總體檢報告到底有沒有價值?
事實上,全民健保總體檢報告出爐,揭開了第三波健保改革的序幕。
第一波健保改革的目標,在於實施全民健保。現在,凡是中華民國國民依法都有參加全民健保的權利和義務,投保率接近百分百,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第二波改革的重點,則是推動權責相符的二代健保。今年年初通過二代健保修法之後,將現行監理會與費協會合而為一,使健保收支決策能更緊密結合,又將大幅公開健保相關資訊,有利社會監督。對於沒有通過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及廢止論口計費等提案,有不少人表示遺憾,但收之東隅則是增加高額獎金、執行業務所得、股利、利息及租金等補充保費。
然而,第二波健保改革並未探討永續經營的另一個核心,即支出面的難題,因為全民健保面臨了醫療資源分配的三大挑戰。
第一,醫療體系的嚴重失衡。例如,大家希望就醫方便,但是社區醫院和診所卻越來越不容易經營,綜合地區醫院現在只剩下229家,而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卻增加至101家,形成頭重腳輕的局面。又如,現在需要最多新血的內、外、婦、兒四大科,卻常面臨招不到住院醫師的命運,反觀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及整形外科等則沒有缺住院醫師的難題。
第二,不適當醫療行為的浮濫。例如,最常讓大家詬病的是,「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不但與醫療品質及醫療浪費息息相關,其中藥品部分,更涉及藥價及藥費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
第三,無效醫療的定義難題。例如,現在呼吸器及洗腎病人雖然只占被保險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但其費用卻占總給付的百分之十一點七。但令黃委員最有感觸的,莫過於訪查時發現許多呼吸器機構所收容的病人,常孤單躺在床上,眼神空洞,無清楚意識,難以想像其生活品質與尊嚴。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或可硬生生地延長生命,並耗掉龐大醫療資源,但這真是我們社會需要的嗎?
黃煌雄委員的報告詳細分析上述三大挑戰,並呼籲將「分配正義」及「程序正義」列入下一波健保改革的議程,這是該總體檢報告最重要的貢獻。
事實上,以全民健保總體檢報告這樣一個「大案」,分割成三五十個「小案」並不困難,那樣子或許就能符合王建煊院長的要求了吧?但是,我們對監察委員的期望又是甚麼?
監委累壞官員 王建煊點名黃煌雄【聯合報╱記者李順德 2011.03.03
監察委員行使職權頻頻約詢行政官員,官員哀嘆「官不聊生」。繼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砲轟監委後,監察院長王建煊在日前在監院談話會上以監委黃煌雄調查的「我國全民健保總體檢案」為例,指未來監委查案不要太勞動首長官員,監委查案應提前做功課,一個案最多問個三次就可以把關鍵問題找出來。
依黃煌雄自述,這分調查報告全文四十一萬字,約詢首長官員一百零二人次,醫師超過三千人,行政院前院長連戰也被約詢過,調卷問題三百項,實地訪查兩百四十五家醫院診所,民間藥局也未放過。
王建煊日前在談話會上,主動提出一分臨時報告,報告是針對黃煌雄花一年半時間,提出「我國全民健保總體檢案」提出評論,指這分調查約詢的首長官員、動員的部會人力經費都是空前,已排擠其他監委查案的資源,希望監委日後查案能節制,不要動員太多人力、資源。
黃煌雄看到這分報告,當場質問秘書處職員,怎可對監委作此評論?王建煊回應說,是他指示交代的,主要用意是希望提醒監委,外界的批評與觀感。其他監委看氣氛不對逐一離席,僅洪德旋聲援。
王建煊不僅「點名」黃煌雄,還拿他的調查為例,要其他監委「參考」,黃煌雄頗為委屈且不悅。他說,十二年的查案經驗,都是認真辦案,查此案可說是「用生命在查案」,腦袋每天都想著健保問題。
楊志良受訪表示,黃煌雄因全民健保總體檢案,曾約詢他三次,不過每次約詢都好幾個小時,有一次到晚上九點,每次他都得準備吃便當。不過,楊志良說,黃煌雄想做全民健保總體檢案,這是很大的政策,最怕的就在於有些監委老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實在很沒意思。
※延伸閱讀》
‧臨去開砲 楊志良轟監院妨礙公務
‧張飛打蚩尤?楊志良戰監院…
‧監院找碴? 程仁宏:監委是啄木鳥
‧哇新聞/監察院長勸監委,查案不要太勞動首長官員…你覺得呢?
阿楨
聯合筆記/楊志良丟下爛攤子【聯合報鄭宏斌2011.01.07(楨:怎幹都批的呆歹彎 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努力為二代健保催生到最後一刻,衛生署長楊志良「大功告成」,閃電請辭。但生孩子這回事,懷胎再苦、分娩再痛,之後的撫養才是主要問題;楊志良要還鄉種筍,何嘗不是「丟下爛攤子,拍拍屁股走人」。
當初楊志良懷抱改革理想,推動家戶總所得概念,儘管因執行上的困難而修改,但總是跨出一步。通過的版本雖被批為「四不像」,終究是在楊志良手中誕生的,朝野並不責怪他,除了藍營極力挽留,綠營也對他心存疼惜。
審查過程中百般折騰,衛生署遭國民黨團「挾持」,法案內容一夕翻盤;但楊志良也坦承,「沒有國民黨,這法修不成」。三讀後的藍營「慶功」記者會上,立委又是稱讚、又是哽咽,把楊的功勞捧上天;但楊志良始終沈著臉,兩條法令紋壓得越來越深。
最支持楊志良改革初衷的民進黨團,終究在表決戰中寡不敵眾、憤而離席;但他們也公開表示,對楊志良被迫放棄理想感到惋惜不捨。楊志良閃電請辭,綠營也以「知識分子的風骨」稱讚有加。
沒人逼退,楊志良自動請辭,除了和自己過不去,也是因為這段日子的壓力,從健保財務到對付朝野立委,都不好受。然而,台灣官員動不動就請辭的「下台負責」文化,有時未必真負責,反而更像戰場逃兵。
二代健保既被修到「四不像」,原來的精神和面貌如何維持,也只有規劃者最清楚;未來的細部設計、修正,都仍有待進一步商議,楊志良怎可就此撒手不管?
二代健保如今就像棄兒,楊志良想把它當作燙手山芋丟掉,這樣一走了之,也能叫負責任嗎?
版主回應
政治霸凌專業 誰願為民打拚?【聯合報╱溫順德/高中主任2011.01.07
二代健保立法定案後,楊志良署長卻辭職明志。在淺碟的政治生態一再霸凌專業,政務官的尊嚴屢被踐踏,熱情幹勁不斷消蝕,更教人痛心。
楊署長雖心直口快,態度高傲,屢屢失言,但是他敢於堅持理想,勇於為政策辯護,在虛偽矯情、遇事龜縮的官場陋習中,更顯獨特。
立法過程中,楊署長以烏紗帽作擔保,將法案逕送立院付委,已屬不易;去年法案強渡關山,慘遭滑鐵盧,猶繼續奮戰,展現政務官勇於任事的風範,更為難得。若非「蠻牛署長」擇善固執,頂著犄角往前衝,這項攸關健保永續發展的法案,恐還乏人聞問。
二代健保本是跨部會的公共政策,但在研議時,各部會互踢皮球,冷眼旁觀;法案闖關受阻,長官不挺,同僚不愛,任由兩黨立委冷嘲熱諷,甚至揮刀相向,楊署長形單影隻,孤軍奮戰,令人不忍。
奉公守法、負責盡職,本是政務官的天職;勇於創新,大刀闊斧興革,才能感動人民,贏得認同。但署長辭職凸顯妥協的政治環境,冷漠的官場文化,又如何留住人才,為國奉獻,為民打拚?
楊署長「乘願而來」,如今心願已達,讓他「隨心自在」吧。只是當政者是否該長考,如何改革當前的官場文化呢?
揭弊遭轟 楊志良:誰比我敢講 民視 (2011-04-16 )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下午應邀出席台大公衛學院的研討會,在會中除了大開監察院的玩笑,還暗指立委比監察委員還不如,完全不懂健保精髓亂修法。被批評卸任後才爆料署醫弊案,他大聲反駁,任內就已經在處理了,還反問哪個署長比他更敢講?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擔任醫療座談會主持人,發言先忍不住酸一下最近罵他罵很兇的立法委員。本來就是大砲性格,卸下署長楊志良似乎更敢放膽說,更巧的是,一旁另一名主持人,竟然是他過去也很不對盤的監察委員。
楊志良四兩撥千斤,把話題轉到醫療分配正義上,外界質疑他卸任後才敢爆料,楊志良很不服氣,自誇已經是最敢講的署長,不過他任內引爆的署醫弊案,卻輪到現任署長邱文達來收尾。
署醫弊端叢生 邱文達:調查毋枉毋縱 2011/4/14中央廣播電台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接受廣播電台專訪時,大爆衛生署署立醫院的院長和醫師中飽私囊。對此,衛生署長邱文達今天(14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衛生署的政風單位已經配合檢調著手調查,希望外界給他時間處理,絕對會毋枉毋縱。
邱文達說,署立醫院的問題非常棘手,衛生署已經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只要查到證據,一定移送法辦。
拒絕血汗醫院/楊志良:醫院人力運用問題【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2011.04.25
血汗醫院是誰的責任?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投書聯合論壇主張,應加強規範醫院結餘使用,促使人力合理擴充,並要提升健保財務穩定;馬偕醫院副院長施壽全投書指出,健保給付偏低是不爭的事實,不該只把責任推給醫院;長庚大學護理系講師蔡佳玲亦強調,唯有合理的護病比,才能真正保障病患權益。
血汗醫院論戰未休,衛生署醫事處指出,已在今年1月19日公告修正「醫院評鑑基準」,將醫事人力列為必要項目,並將在3個月內,清查醫院住院醫師工時,以確保醫療品質。
針對這項爭議,楊志良今天以「醫事人力精簡 血汗醫院阻醫改」為題指出,若干醫院一再精簡人力,廣泛使用約聘雇,而將結餘用於擴建醫院、併購,反對任何興革,他對此深不以為然。他舉例表示,數年前,醫院協會自認醫院經營困難,竟然要求降低醫院評鑑人力設置標準,實在「匪夷所思」。
但他也舉奇美醫院為例說,該醫院盈餘1/3提升員工待遇、1/3提升病患照護、1/3為基金和設備更新,就相當合理,醫院結餘使用應強加規範,同時也要提升對健保財務的投入,以達永續和提升品質目標。
「醫療市場萎縮 別全怪醫院苛薄」施壽全則以此為題投書聯合論壇表示,沒有聘足人力需要先弄清楚,是醫院不想聘人,還是聘不到人?如果社會氛圍與整體工作環境不好而招不到人,或招到卻又很快離職,就不該全怪醫院「苛薄」員工。
「健保給付偏低是不爭的事實,有些大醫院竟是靠業外收入(如停車場、餐廳等)才能勉強彌補虧損。」他質疑,提高薪資增加成本,醫院承受得起嗎?不該只把責任推給醫院,否則最後吃虧受害的,還是民眾與病患!
蔡佳玲則以「1名護士 照顧30床病患」投書中時論壇,她指出,醫院為了符合白天班的醫院評鑑,護理人員一個人要照顧八到十一人個病人,但夜班、小夜班就很慘,有些護理人員甚至要照顧二十到三十人,幾乎是歐美國家的五倍以上。
「醫護人員工作繁重又過勞,沒有聘任合格數量的人力,迫使護士爆肝超時工作而導致過勞或出錯。」蔡佳玲強調,如此將會嚴重威脅醫療品質與病患安全,唯有合理的護病比,才能真正保障病患權益。
阿楨
楊、吳兩位政務官 進退各有千秋2011-01-06 中國時報 郭石城
二代健保與開學日,同日兩則沸沸揚揚新聞,內閣兩大閣員衛生署長楊志良與教育部長吳清基都成為新聞焦點。政策定案,一個掛冠求去,一個安渡難關,令人玩味。
為政策辯護的楊志良背起二代健保沉重背包,戲稱返鄉採竹去,下台身影漂亮,他勇敢面對立法院牛鬼蛇神,打了精彩一役。
相較楊志良的「白目」,在開學日爭議中,吳清基面對五都諸侯效應,不攖其鋒,人隨勢轉。開學日爭議,新北市市長朱立倫開第一槍,台北市長郝龍斌跟進,教育部就妥協定調二月十四日開學,目前榮登領頭羊寶座的朱立倫說了算。
楊志良與與吳清基兩位當紅政務官都是馬英九總統倚重的閣員,官場進退應對各有千秋,也顯示了不同的個性與人生態度。
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則是眾立委的「演出」,面對楊志良閃辭,執政黨立委哽咽上演慰留戲碼,似乎完全忘了上個月的黨團大會上,他們是如何修理這位「政務官的典範」、「一百分的署長」。一個月前,二代健保首度闖關前夕,楊志良被在野黨及民間團體大力抨擊「虛擬所得」,搞得焦頭爛額。連國民黨立委也在黨團大會上,毫不留情地炮轟,「這個版本通過,大家以後都不要選了!」當時幾乎沒有立委為楊志良說話,只一味指責他未善盡溝通責任,二代健保就這樣被一夕推翻,楊志良仍選擇「忍辱負重」,堅持到健保修法通過後才離開,精神值得肯定。
相關新聞
請辭獲准 楊志良暫留至1/31
留言
現在台灣社會的民粹環境,對有信仰的政務官,失去了奮鬥的目標,留在政府體制內是一種煎熬!! 階段性的任務達成了-----楊志良走人是好選擇----退休的生活是一種享受!!
台灣的改革任重道遠,在社會普遍民粹的氛圍下, 政府的團隊也不得不民粹,美其名是庶民經濟或庶民政治!!
政府的團隊推動庶民政治就是民粹當道,看看一個不遵守裁判的選手,在民粹的氛圍下,居然還發三百萬的金牌獎勵金-------看來在2012年以前,不可能支持專業的理念的!!
台灣的健保-----制度面,應該醫葯分家,醫院就是醫生使用實施專業的平台,將醫院的藥局撤了,這是要大魄力,歐美都是如此的---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台灣及中國的醫院改不了,也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版主回應
台灣的健保應該推動醫療轉診制度,也就是建立家醫制度,讓病人必須透過家醫的建議及轉診才能到更進一步的專科醫師的診療;歐美是如此的,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台灣及中國改不了,也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台灣的健保若回歸一般病人必須自付藥品費用,生病就是應該要不分自付的----家醫階段藥品費用自付.相信看病的人數就少了很多,藥品的浪費也會減少!! 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台灣的健保-----按照保險的概念,提供的費用相同,保費就應該相同-----旅遊平安險,保額是唯一決定保費的因素-----全民健保,若是保險,就應該是這個概念,但,台灣社會的民粹是不能講理念的,否則,不通過,就看著健保倒閉!! 社會福利是社會福利----不應該將保險和社會福利概念攪和再一起-----一道一道的酒席菜,都攪和再一起,就成了餿水!!
台灣的”五不像”健保制度----應該是還需要的----2012年後,再修改,應將多考慮一些合乎公義的理想性,少些民粹現實的考量----請政府主導並結合相關的公民社團先辦公聽會!!!
(另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 勇敢ㄟ葉金川 末代健保 民粹亡臺 內閣改組!庶民經濟 臺灣奧運症瘊群)
消耗快 衛生署長像「衛生紙」?2011-01-06 中國時報 張翠芬
又一位衛生署長請辭,馬英九總統二○○八年五二○上任迄今,楊志良是繼林芳郁、葉金川後的第三位衛生署長,他上任第一天就宣誓願意為健保改革賭上烏紗帽,如今真的為努力完成二代健保修法而轟轟烈烈去職。
有人形容近幾年衛生署長更替頻率之快,幾乎像是「衛生紙」用完就丟。馬英九上任之初,力邀他的建中同學、當時正擔任台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出任衛生署長,但醫界出身的林芳郁個性木訥,和政治圈格格不入。上任短短四個月,因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被批國內檢驗標準反覆,主動請辭獲准,成為衛生署任期最短的署長。
馬英九當機立斷,請當時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葉金川再次扮演馬團隊的「救火隊」。葉金川曾任衛生署副署長,更是健保局首任總經理,一手推動全民健保上路,臨危受命接下衛生署長一職,確實發揮安定民心的作用。上任十個月後,卻為了參選花蓮縣縣長而主動請辭,但在國民黨黨內初選即告敗北,令人唏噓。
社論-別再讓健保議題 變成署長絞肉機2011-01-06 中國時報
二代健保修法過關,根據衛生署估算,這次調整保費費率及費基範圍後,可保五年健保財務平衡,不會再談費率調整。綜觀立法院通過的法案內容,最主要的精神是保費計算更趨公平,既可補健保財務大洞,也更符合社會公平原則,算是一次差強人意的修法結果。
只不過,一如預告,衛生署長楊志良下台走人,再一次的,健保費率調整變成了衛生署長絞肉機,也為台灣政治生態霸凌專業再添一例。
為了替健保找財源,二代健保一大變革是費基從單軌變雙軌;現制只就月投保薪資計算保費(一般保費),新制把股利、利息、執行業務所得等也計入(補充保費),費基擴大,一年可以因此多收到二百億保費。根據衛生署試算,雙軌制因此可以使健保在五年內不必再調整保費費率,而領高額獎金的業務員、股市大戶、億萬身價的大老板,還有高所得的藝人與名嘴則因為補充保費的設計而要多繳保費,符合社會公平的呼聲。
除了補充保費,二代健保還有多項改革。例如,目前海外僑民平常不繳保費,但一年專程回來一次,幾天內辦好加保、繳了一個月的保費,馬上就可以和你我享受完全一樣的健保待遇。新制則要求,僑胞回國要經過六個月等待期,之後才可以加保看病,以此減少「占便宜」式的健保資源消耗。對於弱勢家庭、家暴受害者等經濟弱勢對象,二代健保有不鎖卡的規定,以免他們因繳不起保費或遲繳而有病沒法醫。
雖然,從楊志良和部分醫界人士的理想來看,二代健保未能取消六類十四目投保人身分分類、改從「家戶總所得」的概念計算保費,仍是一大敗筆。但因為補充保費的制定,適用廣大受薪及勞工階級的健保費率反而由現行五.一七%降低為四.九一%,約有八三%的投保人保費會降低,這個結果應該是健保財務與民眾負擔二者間最大的公約數,也是奮鬥多時的衛生署長楊志良的大功一件。遺憾的是,他竟然還是辭職下台了。
……………
一個楊志良‧兩個國民黨【聯合報黑白集 2011.01.06
健保改革是一場理念與利益的大角力。在醫界,公衛派傾向照顧公眾,醫院派則關注醫院經營及醫師收入;在社會,保險派主張同等保險同等保費,社會福利派則傾向高所得者多繳費;在政治圈,理想派主張多拔點鵝毛,現實派則怕鵝叫痛。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誰吃午餐及誰付錢,畢竟仍是健保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次健保改革所引爆的風潮,主因是出在國民黨的出爾反爾。
……………
阿楨
法案改成這樣 「留下有何尊嚴?」2011-01-05 中國時報 曾薏蘋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閃電請辭,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高層應該慰留。不過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認為,應該讓他走,一個衛生署長提的法案,先是鬧出那麼多風風雨雨,後來還被改成這個樣子,當然要走。
昨天晚間傳出衛生署長楊志良請辭的消息,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楊志良只是代罪羔羊,應該下台的是行政院長吳敦義,馬英九總統也應道歉,因為二代健保的改革過程中,楊志良的理想已被凌遲了,「他怎麼還待得下去?」
國民黨立委江玲君指出,雖然對楊志良來說,二代健保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但是若這樣走,很可惜,當初楊在立院卻是遭遇到很大挫敗,且行政院也沒有支持,或許這次通過的法案不如楊志良的期待,但就算要走,也應該利用這會期剩下的時間,和民眾宣導什麼是二代健保。
江玲君認為,「他(楊)也吞了很多事情」,高層應該慰留,當時最初的版本,是吳院長主持行政院會通過的,最後卻被否決,且當時衛生署很多和二代健保相關的官員都走的差不多了,就算新接任,也無法馬上上手,法案通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楊志良應該有個完美的句點。
柯建銘說,二代健保的改革經過上百場公聽會、大量的媒體宣傳,委員會也通過了,卻在要二讀前夕急轉彎,凸顯出執政黨政策制定過程的荒謬,而委員會通過的案子卻遭大幅刪改,應該要退回,送新案重審,國民黨卻取巧不願送新案,已是破壞憲政體制的作法。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也表示,健保改革是大家的共識,但卻被國民黨弄成一個四不像的版本,看不到二代健保的理想性,「楊志良留下還有任何尊嚴嗎?」
留言
早就該走了~~拖到現在~~不要在演慰留的戲碼了,讓人作噁!!
遺憾, 遺憾, 甚感遺憾!馬政府還有多少像楊志良這樣有擔當, 敢負責的好官?
罵的最多的,現在卻要保護署長的尊嚴啦!?民進黨這個黨的利委說話真好笑!
雖然2代健保改的不盡理想,總向前跨了一小步,現在執政者承受前面無法做的壓力,為何院長要辭職?難道放任不做就可做個太平官。楊志良與他理念不合要辭那就辭吧!
楊的初版哪有公平可言,自顧自推出純理想主義卻執行面難推行,行政院、立委出手有理。新版的還比較公平,整體結果民眾接受度更高。誰嗆原版執行沒問題,位置你來做,如果你沒辦法執行你要怎樣謝罪先講好,不要只會一味反對。
版主回應
楊志良閃電請辭:乘願來 隨緣去【聯合報 2011.01.05
立法院昨天剛三讀通過二代健保法草案,衛生署長楊志良返回衛生署後,即閃電發表辭職聲明。
昨天傍晚,楊志良先向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修法結果,並與國民黨團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修法內容後,回到衛生署即舉行記者會宣布辭職。楊志良並發表「乘願而來,隨心自在」辭職聲明。
聲明裡,楊志良提到辭職三點理由,「既為個人理念負責,同時也為未能替長官分憂解勞負責,我已向吳院長遞交辭呈,辭去衛生署長乙職」。楊志良還引述他很喜歡的一段佛家語,「乘願而來,隨緣而去,恆觀自在,無失無得」。
馬總統與吳院長同聲慰留,馬總統並在第一時間親自打電話,希望楊志良「勉為其難,續任艱鉅」,不要輕言請辭。
不過,楊志良似去意甚堅,從二代健保在立法院審議時重挫、一夕翻盤時,楊志良就已決定請辭,只是在等適當時機。
楊志良過去提及卸下署長一職後,可能回亞洲大學任教,「不知人家現在是不是還要我?」不過,昨晚獲悉楊志良辭職後,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即表示,亞大的大門永遠為他敞開。楊志良任副校長時對亞大貢獻很多,又常提拔年輕學者;若他願回亞大,亞大會以最高等級的講座教授聘他。
相 關 新 聞
‧階段任務結束 楊志良「裸退」:回去採筍
‧府院震驚 馬吳齊聲:再留一下
二代健保過關 雙軌制、八成民眾少繳錢【聯合報記者詹建富2011.01.05
二代健保 八成民眾健保費月減數十元 / 李樹人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全民健保法修正案。與舊制最大的不同是,未來健保費的收繳採雙軌制,除現有每月所有民眾依投保薪資計算的「基本保費」外,還新增業外收入,包括股利、利息等單筆收入超過兩千元部分,另課「補充保費」。
衛生署長楊志良說,新制實施日將由行政院決定;保險費率將由現行的百分之五點一七降為四點九一,因此,即使加入補充保費新制,還是有八成三的民眾可望減少保費支出。
二代健保修正案從民進黨執政即送交立院審議,直到楊志良前年八月上任不惜以辭官爭取府院支持,才迫使二代健保得以審議。不過,原本採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的概念,卻因外界對無業者有「虛擬所得」設計而引發爭議,一夕翻盤,回到一代健保的理念,但以加收補充保費來增加財源。
楊志良表示,一代健保只在及格之上,原本規畫的二代健保則有九十分,但經過折衝後,「目前完成修法的健保法草案應該有七十五分」。
依新法,凡被保險人有兼職外快,或有股利、利息、租金、高於投保薪資四個月的獎金超過的部分及執行業務所得者,就需要依百分之二的費率計算補充保費。
舉例來說,在證券公司擔任超級營業員的小劉,月投保金額四萬兩千元,依雇主負擔六成、政府負擔一成,自付三成保費計算,目前每月保費是六百五十一元,新制上路後,他的基本保費會降為月繳六百一十九元。
補充保費的部分則需全部自理,小劉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及一萬五千元股利;獎金只需繳超過四個月的部分,以兩個月計,需加計補充保費一千六百八十元,股利為三百元,一年需多繳一千九百八十元,兩相增減,一個月要多繳一百卅三元。
至於像林志玲、周杰倫等高收入的藝人,過去是以參加職業工會或第六類地區人口加保,但在新制後,除非他們以雇主身分自繳全額保費,否則只要有通告費、廣告代言的收入,就要加收補充保費。
相 關 新 聞
‧二代健保 保費年增200億
‧補充保費 雇主、民眾各擔一半
‧二代健保開源 股利是大宗
‧股利補充健保 不致影響除權息
‧6.5萬受刑人納保 全民埋單
‧僑民返台滿半年 才能享健保
‧無奈的二代 朱澤民:惡心變種異形版
‧1代2代健保 保費增減比較
二代健保 明年大選後實施
‧A健保 罰2倍變20倍
‧工總:費率 應改三年一調
‧製藥公會:盼改藥價調查方式
‧保費增208億 股利所得是最大宗
‧資方反彈:年支出增百億
‧評論/半套健保改革 署長打烊?
阿楨
勞保快陣亡了2010-12-27 中時短評(楨:一調、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又會哇哇叫!)
勞保最新的精算報告指出,民國一二○年勞保就要「陣亡」─宣布破產。遺憾的是這麼一個關係著島內千萬人權益的事,沒有人當一回事。
勞保雖然是號稱「保險制度」,但這種政府辦理的社會保險制,在政治考量下,多半不會採完全準備制,而是「pay as you go」,即開辦初期就有不少合資格、但實際繳費不足的被保險人可領取保險金。
在後續保險人源源不絕、保費持續挹注,領取保險金者仍少時,整個制度可運行無礙。某種程度上像是「龐式騙局」,用後進者的繳費支付先進者的費用。不過,一旦後續補充的資金漸少,領取者日增下,這種制度總會有崩潰的一天。台灣在人口快速老化下,現在,勞保制度就進入這個時期。
全球社會保險制的一大「特色」是:政治蓋過專業;因此,一定是請領條件越寬、給付越豐厚、繳交保費越低越好。財務不平衡?嘿,如果預估「發病日」在十多年之後的話,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會處理,因為,屆時這些政客早不在其位了。先進國家實施的退休保險制,最後無可避免的都碰上財務危機問題,明顯就有此「結構性」因素。
不過,該來的還是要來,與其破產前才處理,全社會「痛入骨髓」,不如及早因應,讓痛苦分散在不同時間與不同世代間。政府雖然讓勞保「年金化」,取代原本的一次提領,藉著支出分散後再延壽多年,但潛藏負債也更嚴重。政府是該考慮以逐年調整費率、撥補經費等方式,及早因應勞保危機。
阿楨
再戰「新二代」 楊志良:絕不走人 2010-12-10 中時 黃天如
二代健保再遭黨內同志「秒殺」!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晚表示,初步與黨團協商出健保三大新方向,包括受薪階級保費降低、無所得者保費不變、有資本利得者保費增加等,但拒絕透露細節。對於被形容完全棄守,楊志良雖形容自己累壞了,但仍堅定表示絕不會因此走人。
與楊志良並肩作戰推動二代健保的前健保局長、現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鄭守夏表示,原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的二代健保,費基果真改以投保薪資及部分資本利得收入,應與以個人總所得為費基的「一.五代健保」比較相近。
對於二代健保一夕大翻盤,鄭守夏說,事已至此,只要能比現制進步一點點,甚至抱持「只要能通過總比沒有通過好」的心情,他都樂觀其成。
果然師生一條心,只要能讓健保永續經營的可能性提高一些,楊志良與鄭守夏的「標準」顯然放得一樣低,對於被「蹂躪」得完全變了樣的所謂二代健保,楊志良非但沒反彈,還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當寶。
相關新聞
二代健保翻盤 回歸個薪計費
社論/二代健保可以更完美(楨:共產天堂才有完美社會,但實施結果是地獄!)
溝通不足 終陷父子騎驢(楨:與理盲又煽情的,黴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如何溝通?)
政院搶救健保 想漲證交稅
財長:健保費應與稅收分開
財部掃到颱風尾
收費難執行 二代健保踩煞車
新版二代健保 受薪階級不剝兩層皮
空轉八年/有錢人多繳 健保財源埋地雷
捍衛二代健保 好就該大聲說
民間團體:二代規畫好 別走回頭路
二代健保變1.5代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錯愕
學者批評像菜市場喊價 過去努力白費
新聞眼/健保棄守 淪為拍賣場魚肉
阿楨
親拿手板試算 楊志良:六成民眾保費降低【聯合報 2010.12.09
二代健保在立法院闖關失敗,衛生署長楊志良仍強調堅持到最後,昨天上午特地拿起二代健保的說明手板,在衛署大廳親自說明引起爭議的「虛擬所得」,如何估算六成民眾保費不漲價。
楊志良說,外界對二代健保有許多「誤解」,引起爭議的「虛擬所得」是創新名詞,其實是最低投保金額的概念,台灣有四成四家庭沒有申報所得稅,這些人不繳最低保費,全由領薪水民眾負擔,反而不公平。
他直接試算沒工作的家庭主婦,無論老公是月薪五萬元的受雇者,還是月投保金額兩萬一千元的職業工會勞工,家庭主婦的個人保費在二代健保,其實是下降的,如果外界不願採設算方式、即所謂「虛擬所得」,保費下限或費率,就得再提高。
為什麼敢說六成民眾不漲反降保費?楊志良說,因為有眷口的家戶、以薪資為主要收入的民眾是多數,這些人大多不會漲保費,經試算,因單親撫養眷口等因素,三分之一的單身戶會下降。
衛生署也發聲明回應民進黨十大主張,強調民粹喊價並非正常問政之道,二代健保是參照其他社會保險,主要精神就是避免加重受薪階級負擔;至於傳政院要提出「資本利得納入健保捐」的版本,楊志良上午回說,目前無這規畫,但下午健保局官員改口說,不排除納入。
楊志良坦承周五通過「難度很高」,但若無法過關,健保會越來越困難,也無法減輕多眷口家庭的保費負擔,解決低底薪、高獎金的高所得者只繳低保費等現象。
相 關 新 聞
‧股市房市退職所得 不排除納健保費基
‧健保非救不可 馬指示檢討:讓負擔更公...
‧民進黨罵衛生署「死不認錯」
‧拿掉虛擬所得 衛署:費率將提高
‧冷眼集/你的保費 早被虛擬了‧
為健保加證交稅 財部:不考慮
‧二代健保 是社保?是社福?
‧楊志良:過不了關 健保會越來越困難
‧冷眼集/唉~ 只能說衛生署太天真
‧黑白集/為楊署長打氣
‧評論/二代健保雖不夠好 卻離公平更近...
‧評論/健保的魔鬼 在醫療浪費‧
‧溝通不良/民進黨批:政策制訂草率
‧溝通不良/藍委挺楊:解決稅基不公
‧溝通不良/衛署被批:閉門造車
版主回應
親拿手板試算 楊志良:六成民眾保費降低【聯合報 2010.12.09
楊志良說,外界對二代健保有許多「誤解」,引起爭議的「虛擬所得」是創新名詞,其實是最低投保金額的概念,台灣有四成四家庭沒有申報所得稅,這些人不繳最低保費,全由領薪水民眾負擔,反而不公平。
他直接試算沒工作的家庭主婦,無論老公是月薪五萬元的受雇者,還是月投保金額兩萬一千元的職業工會勞工,家庭主婦的個人保費在二代健保,其實是下降的,如果外界不願採設算方式、即所謂「虛擬所得」,保費下限或費率,就得再提高。
為什麼敢說六成民眾不漲反降保費?楊志良說,因為有眷口的家戶、以薪資為主要收入的民眾是多數,這些人大多不會漲保費,經試算,因單親撫養眷口等因素,三分之一的單身戶會下降。
衛生署也發聲明回應民進黨十大主張,強調民粹喊價並非正常問政之道,二代健保是參照其他社會保險,主要精神就是避免加重受薪階級負擔;至於傳政院要提出「資本利得納入健保捐」的版本,楊志良上午回說,目前無這規畫,但下午健保局官員改口說,不排除納入。
相 關 新 聞
‧健保非救不可 馬指示檢討:讓負擔更公...
‧民進黨罵衛生署「死不認錯」
‧拿掉虛擬所得 衛署:費率將提高
‧冷眼集/你的保費 早被虛擬了‧
‧為健保加證交稅 財部:不考慮
‧二代健保 是社保?是社福?
‧冷眼集/唉~ 只能說衛生署太天真
‧黑白集/為楊署長打氣
‧評論/二代健保雖不夠好 卻離公平更近...
‧評論/健保的魔鬼 在醫療浪費‧
‧溝通不良/民進黨批:政策制訂草率
‧溝通不良/藍委挺楊:解決稅基不公
‧溝通不良/衛署被批:閉門造車
冷眼集/你的保費 早被虛擬了【聯合報記者張耀懋 2010.12.09
二代健保闖關失利,還被痛批為「最扯的法案」的「惡代健保」,通過該法案猶如「選票土石流」的「大災難」。對照健保現制,若二代健保是大災難,那麼,其實我們現在都處在「超大災難」中。
以砲轟最慘烈的「虛擬所得」、「設算所得」為例,事實上,健保現制,「虛擬」的程度與幅度更大,只要翻翻健保投保單,就可發現,沒有一毛收入的子女、配偶或父母,早已被虛擬和你的月所得一樣多,你繳多少保費,他們就繳多少保費;即令是自行以第六類人口在鄉鎮公所投保的無業人口,被虛擬的所得也都遠高於二代健保的虛擬所得。
說來諷刺,二代健保最重要精髓, 就是要掃除上述「虛擬所得」缺點,才將原本的投保薪資轉成「家戶所得」概念,卻因附和著憑空提出國民年金的虛擬所得對案,反被倒打一耙,全盤否定二代健保最大功能,這可能才是衛生署該檢討的土石流。
立委們要修一個「大家都覺得好」的健保法案;其實是天方夜譚,健保既是保險經營的零和遊戲,就是要有人為用掉的醫療費買單,若大家都皆大歡喜不付保費,下一年就是讓所有納稅人承擔,這筆錢不會憑空消失,健保法案既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剩下的只是儘可能地讓該付錢的付錢,無力付錢,大家幫著付罷了。
二代健保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替代稅制改革的任務,只不過,這種不可討好所有人的法案沒有再一個八年可以等待;也許我們不太喜歡這個大災難,但是,至少可以先脫離現在的「超大災難」,再一步步縮小災難範圍。
過荷的二代健保2010-12-09 中國時報短評
二代健保法案在立法院,審了一條後就當機;因為,太多不該由二代健保解決的問題,大家都想透過二代健保解決。過荷了,只有當機一途。
二代健保,簡單的說,就是財務出了問題。過去牛步方式調高費率的方式,已不足以支應其需求;因此,在制度上由以薪資為計費基礎的收費方式,改為以家戶所得為基礎的計費。相較一代健保,其公平性確實有進步。
不過,許多人還是期望達到「絕對的公平」。於是,質疑家戶所得不納入資本利得─如證券交易所得、房地產交易所得、甚至海外所得的聲音出現。在現行財稅體制及交易制度下,政府根本無法掌握這些所得,健保局何德何能超越財稅單位,掌握所有家戶的資本利得與海外所得?這是把二代健保當公平賦稅革新在做。
也有人說二代健保以家戶所得為計算基礎,但許多收入豐厚的攤販等地下經濟從事者,卻都無法以其真正的所得計算保費。但,問題是全世界沒有一個政府能完全掌握地下經濟─否則也不叫地下經濟了。健保局又何德何能扭轉乾坤?
此外,也有人主張十八歲以下免繳健保費,以「鼓勵生育」,這是把健保當生育政策在做。還有人主張失業者要以基本工資設算,還要繳健保費,是對其「二度傷害」,顯然又要健保補助這些保費,這又是把健保當成失業救濟的社會福利在辦了。當然,在野黨提出以一些尚未存在的稅收挹注健保,就更扯了。
承擔了這麼多不該承擔的期望與目標,二代健保,能不當機嗎?
阿楨
十大醫療民怨 等病床最苦【聯合報10.05.16(楨:民愚!另詳參本館:白色巨塔的謊言 《誰將生存?》百大良醫)
國內各大醫院急診室總是塞滿病人,病人及家屬被迫窩在侷促的一隅,毫無醫療品質可言,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統計「十大醫療民怨」,歸納出「等病床」是病人痛苦指數最高項目,呼籲衛生署及健保局不能再不知民間「疾」苦。
醫改會研究員李怡嫺指出,基金會不時接到民眾有關醫療投訴或陳情信,首推等不到健保病床,最令人無法信服的是,各醫院的健保病床資訊不透明,且背後有許多黑暗面,造成病人必須請託、關說或走後門。
最近,醫改會收到一封署名「無助病家」的信函,信中提到他的家人是長期慢性病患者,常需要到醫院接受治療,但院方總告訴病患沒有健保床,他不禁要問:「如果明明有健保空床,卻告知病患只能住自費病房,誰來保障病家權益?」
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他過去在台大醫院待過三年半的主管,若有親戚請託病床,他總會勸說,除非是疑難雜症或罕見疾病,否則不必一窩蜂擠到大醫院。
相 關 新 聞
‧ 病床難求/十大醫療民怨 等病床最苦
‧ 病床難求/急診躺7天 受不了…自己出院
‧ 病床難求/立委昏倒送醫 立刻就有病房!
‧ 病床難求/家屬聊天:認識大官 喬病床較快
‧ 病床難求/台大再不改善 可罰2到10萬
‧ 巴氏表鑑定/為巴氏量表 90歲重癱抬進院
‧ 巴氏表鑑定/醫師只看一眼 在宅鑑定不行嗎
‧ 巴氏表鑑定/不用抬病人 署桃到府評估
‧ 巴氏表鑑定/可求助「長期照護管理中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602203.shtml
版主回應
大哉問,醫院掛號費
2010/09/24 16:00:01 瀏覽1098|回應3|推薦31
引用文章掛號費1千元 「貴」族診所太超過 文/怡克納米斯
我不太常生病,並不是說我身強體健,但偶爾還是會略感風寒,上個診所了不起花個掛號費150元,即使病況稍微嚴重,頂多也額外自負個藥費,也絕對不會超過100元。後面這個自付額就離題了,我倒是對新聞說台北市某診所掛號費高達1,000元這件事感到好奇,但重申一下,不是對這1,000元掛號費感到好奇,而是對立委和衛生署的反應感到好奇。
1,000元掛號費,「貴」與「不貴」干卿(立委和衛生署)底事呢?
在自由市場裡,訂價的事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先不論醫療診所是不是「自由市場」,掛號費的訂價太高(指的是1,000元),只要診所敢收,病人敢付,你管他做啥?
舉個例子來說,我相信茹絲葵牛排一客至少千元台幣以上,高官富豪們也不會以為這牛排貴啊?然後立委大喇喇的去質詢經濟部長還是商業司長,請他們管管這家牛排店的售價啊?所以,立委和衛生署去干預頂級診所的掛號費(還偏偏不是健保診所),不就和去抗議茹絲葵牛排賣的太貴一樣的「無知」且「無趣」啊!
掛號費的宣示有很多種作用,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市場區隔,一種是以價制量。市場區隔就不用多談了,健保與非健保,後者一定貴,因為診所要你知道,他們是貴的有理,你也覺得貴的有理,這就得了,像我們這種貧窮小老百姓,誰會去這種高價診所仰人鼻息呢?
第二種是以價制量,擺明就是說診所不希望接太多病患,付不起錢的,趕緊走開去看別家,也許是醫生太出名,醫術高超到不堪其擾,出這招也合理啊!
至於健保體系的掛號費該不該收,收多少,這似乎是一種聯合行為,反正一般診所都是收150元掛號費,我見過診所剛開幕不收的,但沒多久就開始收了(聽說有人檢舉)。掛號費的作用大抵是支付一些經營費用,也就是說診所和醫院拿掛號費去付水電、瓦斯和薪資等費用去了,這筆150元的掛號費之所以大家都差不多,可以解釋說那這筆錢去支付一些經營費用,大抵是「夠」,或者是「可以接受」罷了。
至於診所要不要漲掛號費?可得考量一下競爭關係,正是診所在太多了,萬一漲價,病人跑了怎麼辦?這就是競爭市場了,如果診所只關心病人會不會跑,鐵定不會漲掛號費。但話說回來,診所的要是能夠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與問診品質,漲個掛號費我也可以接受,但一定會嚇跑一些病患,正因為這些病患的價格彈性太高,跑了,也無所謂,也不會影響診所的營收。
自由市場一路演化下去,大抵是各所需,有錢可以支付高價的往私人貴族診所,可以支付較高掛號費的往優質診所去,在乎掛號費的只能往競爭激烈的基層醫療診所擠,但醫療市場畢竟不是自由市場,這樣一來沒錢的不就沒人理,但別忘了健保之所以存在即是為了這層原因,有繳健保費,付的起150元,照理不醫院或會診所被拒之門外。
至於,若我是病患,我在乎的是醫療品質服務,我實在不會在乎診所收我150元,還是170元。
政府該不該干預掛號費金額呢?我想醫院和診所已經很多了,醫生都在「顧飯碗」,我相信掛號費一起漲價的問題不高(如果是,就是聯合行為,但現在的150元是不是也是一種聯合行為呢?),立委和衛生署倒是不想去解決比較頭痛的健保黑洞,老花時間殺雞焉用牛刀來玩玩這種雞毛蒜皮(相對於健保黑洞)的掛號費小事呢?
衛生署經常倡導小病往基層診所看診,不要去擠大醫院,所以大醫院的收費一定也比較貴,合理啊,這是一種價格門檻,但偏偏大醫院人特別的多,真是奇怪?大家都付的起較高額的掛號費和醫療費啊?為什麼衛生署和立委又自作主張的說「掛號費」有點貴呢?
怡克納米斯,一個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大事不成,小事不就,目前為兩岸財經作家、自由作家兼大學教員,具有產業分析師和服務業品質專業師專業資格。
已出版書籍:
《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華人世界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
《巷子口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及韓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華人學經濟選書,金石堂2008趨勢行銷年度排行NO.22。
《搞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華人學經濟選書,與亞當斯密之《道德情操論》同獲選為上海市政府2009年50本推薦書。
《火星人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華人學經濟選書。
《庶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華人學經濟選書,2010年1月最新出版!
http://blog.udn.com/bigcrab/4441408
二代健保
楊志良:多付保費不然就養小孩10-04-10中時(楨:醫學統計vs主觀感受
針對各界批評二代健保是在懲罰單身,衛生署長楊志良說,什麼「懲罰」、「歧視」這些字眼都不是他說的,他只是一再強調二代健保要幫助家庭,且全世界健保制度都是如此。他說,「要嘛多付保費,不然就養小孩,哪個比較沈重?尊重大家個人選擇。」
楊志良舉例,單身一人月賺五萬元死薪水,另一個人賺同樣多的錢但要養三個人,以現在的健保制度,單身者每月保費只要繳七百多元,另一個人則要繳三千一百多元,後者的負擔顯然重得多。
二代健保若順利實施,以家戶總所得取得薪資為費基,若以費率三%多一點計算,單身者每月保費一千六百元,一家四口保費也是一千六百元,兩者相較,單身者負擔增加一倍,四口之家則減少近一半。
楊志良說,大家只想二代健保讓單身者的負擔變重了,卻沒想到養小孩更辛苦。更何況現在很多人都不生小孩,將來老人要由誰來養?這就是為什麼單身者現在要幫忙有家庭者養小孩的原因,因為現在的小孩,將來是要負擔整個社會的。
為了佐證他的看法,楊志良建議大家可以去Google「婚姻(marriage)」及「健康(health)」兩個字的聯結,就可以發現多達一億二千九百萬筆,結論都是「有婚姻相對於沒有婚姻,較有利健康」的研究。
另詳參本館:獨身 啥是「剩女」 誰是宅族
版主回應
健保邏輯
人的健康慾望無限
醫技愈進步醫費愈貴
公營績效正常下不如私營,反之則特例
故
台灣健保不論如何開源節流,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俗夠大碗。
台灣健保的績效要依國際專業評比:官優(如行政費比)民劣(如醫療浪費)。
最好末代健保(官商所負担錢還給保戶私營,看不起病者才由公費負担),至於1.5/2代健保只能苟活。
另詳參本館:末代健保 白色巨塔的謊言 《誰將生存?》
省健保 推動個人醫療戶頭【聯合報╱周鳳雄/醫 2010.04.10
吳內閣推動二代健保的決心,令我敬佩,以家戶所得作為計算健保費率的基礎,更是實現租稅公平的核心。然而要把資本利得及其他以錢滾錢的獲利,都納入家戶所得以計算健保費率,必定會遭到有錢的資本家以及靠投機賺錢的人的反對,反對力量會很大。
故要讓他們支持這政策最好的方式,是推動改良式醫療帳戶制,這樣有錢人就不會有被剝奪感,因為是存到自己的醫療帳戶:繳得安心、繳的甘心。
就像勞退新制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醫療戶頭。政府、雇主及個人每月把健保費用的百分之七十的錢存入該戶頭,當民眾看病時從其中扣除,若該年度沒使用完可累積到下一年度去。其他百分之卅的錢做為政府的公用戶頭靈活調度。這樣可以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賴與實現公平社會。
改良式醫療帳戶制可以減少公民失能,這樣民眾會更主動積極照護自己的健康,讓自己的醫療戶頭有盈餘,符合百姓的理財習慣,這正是累積健康財。
現在的健保是用別人的錢,所以醫院和病人都在浪費醫療資源,因為是別人的錢所以大家覺得不痛不癢。採用改良式醫療帳戶制,錢用在自己身上,則態度和風氣必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民眾不會浪費一分一毛錢,醫院方面也會進一步提升品質以爭取民眾的付託,這樣才能永續經營。
A健保 某醫學中心被重罰1.5億【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4.13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接受電台訪問時意外透露,某家私立醫學中心因涉嫌詐領健保費,衛生署將開罰一億五千萬元,這是健保開辦十五年來,違規醫院遭罰最大筆金額。
※延伸閱讀》
‧ A健保重罰1.5億 醫院看診,病人鬆口氣
‧ 當事醫師:衛生署太狠了!我快昏了
‧ 史上最嚴!醫師A健保被停約2次 永不錄用
‧骨科名醫陳弘毅 又爆索回扣
‧醫院A健保/停約誰怕 換個名字照樣A
‧台灣醫療俗擱大碗 老外自動來
‧多付健保費 還是等不到健保床
‧社論/二代健保改善財務 更要改善醫療品質
‧評論/省健保 推動個人醫療戶頭
‧Blog/二代健保很不錯啊
‧Blog/台灣健保的根本問題 --保險和社會福利混淆不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533603.shtml
人頭都是低收入 為錢挨一刀,呷好逗相報【聯合報記者蔡政諺2010.04.14
「這一刀,就像烙印般,每次洗澡看到疤痕就自責…」高醫婦產科前主任許世正詐領保險案中同意健康子宮被摘除的女子,有人在檢方調查時,對為錢挨刀悔恨萬分,但也有表姊妹當初是「呷好逗相報」。
檢調指出,掉包檢體詐領保險金,高醫並非單一個案;刑事局前年曾查獲保險黃牛傅建森,涉嫌勾結署立基隆醫院前主治醫師楊超然等,以同樣手法詐領勞保給付及保險理賠。許世正案居中的牽線的保險黃牛李茂彰,與傅建森應屬同一集團,串聯犯案。
※延伸閱讀》
‧看病冠軍…去年就診438次
‧醫院A健保/停約誰怕 換個名字照樣A
‧這樣A健保→一卡多刷、錯開申報
‧健保給付價<醫院買價→健保藥領不到
‧台灣醫療俗擱大碗 老外自動來
‧ 切子宮A健保 楊志良:可惡!恥辱!
‧ 任教高醫10餘年 楊志良:我沒教好
‧ 惡醫許世正摘除健康子宮卵巢 至少詐12次
‧ 人頭都是低收入 為錢挨一刀,呷好逗相報
‧ 漲保費、祭重罰 楊式作風快、準、嚴
‧ 新聞眼/往日切膚之愛 今日如此難堪
‧ 醫師一手遮天? 院內疑有共犯
‧ 高醫推給醫師 不服重罰要提訴願
‧ 高醫答辯書無悔意 惹惱審委
‧ 1.5億 婦產科去年申報金額
‧ A健保/醫界:士大夫之無恥 是謂國恥
‧ A健保/病患:醫學中心搞錢 太沒人性
‧ 署基外科停約 基隆市衛生局稱衝擊大
‧ 評論/痛心!魔鬼交易 醫德可拋
‧ 評論/重振醫德 找回信任
‧ 冷眼集/打藥價黑洞 該快狠準嚴
‧ 重罰A健保 楊志良揮起大刀
‧ 重罰高醫1.5億元 醫界震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536055.shtml
另詳參本館:末代健保 醫政一家親 上下交相偷 楊志良辭職信
阿楨
健保新制DRGs元旦起實施 醫療人球恐增【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 2009.12.27
攸關民眾就醫權益的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制)明年元旦實施,健保局對部分科別和疾病,將實施同病同酬的包裹式支付制度。由於屆時醫院申請健保給付的衝擊甚大,不少醫院已近來積極規畫因應措施,多位醫師更直言,為考量成本,部分手術和疾病的治療、用藥勢必受影響,病情較複雜的病患甚至恐將成為醫療人球。醫改團體則建議民眾,住院手術之前,應先向醫院問清住院診療計畫。
DRGs實施後,因為醫院不再能向健保局實報實銷費用,病人最擔心被當成人球、或是被逼提前出院。健保局強調,病人就醫、接受診療內容和實施DRGs前一樣,健保局會監控同一病人3日內再急診、14日內再住院的紀錄,以觀察醫院是否拒收、或是強迫病人出院。
健保局最近依據97年的資料,公布DRGs實施疾病的平均住院天數。例如髖關節置換手術無併發症平均住院8天、剖腹產5天、單條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無心導管住院14天等。鼓勵醫院在一定天數、定額費用內把病人照護好到出院,減少不必要檢查,就可以獲得高於成本的收入。
但患者擔心,萬一平均住院期限已屆,病卻還沒好,醫院趕人怎麼辦?健保局醫管處經理蔡淑鈴表示,平均住院天數只是經驗值,醫院不得以住院日數,要求病人在病情不穩定情況下提前出院或是改付差額。
蔡淑鈴也提醒,癌症、精神病患、腎臟移植併發症等部分重症並不納入DRGs範圍內。而且醫院申報費用時,健盒局會依據醫學中心等層級給予加乘。
還有一些特殊個案,如同次住院期間安胎及生產個案,安胎期間可能很長,為避免影響孕婦住院安胎權益,安胎費用不列入生產的相關DRGs。
蔡淑鈴強調,DRGs實施後,對患者就醫的權益完全不變。就醫遇到問題時,患者可以打0800-030598向健保局申訴。,只要患者是因為同一疾病重複急診、住院,健保局會把原就醫的醫療院所列為重點審查對象;醫院如果拒收嚴重,健保局將視違規情況給以記點,滿三點就可處以停約一個月處分。
醫改會也建議,民眾手術住院前,應向主治醫師詢問住院診療計畫,包括術前該做哪些檢查、術後的復健計畫、符合哪些條件可出院等。醫改會也要求健保局公布如白內障等常見手術的必要執行項目,協助民眾自保。
版主回應
冷眼集/病患永遠是輸家 【聯合晚報林進修2009.12.27
「如果政府堅持明年元旦實施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將有很多醫院會被迫關門,到時候受創最深的將是無辜的患者。」
在健保財務壓力下,健保局決定在現有總額預算制度下,明年元旦起擴大實施DRGs,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擔心,很多醫院將承受不了隨之而來的虧損,熄燈關門,其中尤以區域醫院受創最深。到時候,大批醫護人員將會被迫離開醫院,進而影響到民眾就醫權益,將會是個「醫療混亂年」。
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無奈地說,不管是總額預算制或DRGs,都是控制並確保健保財務不會繼續惡化的手段,但全世界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將兩種制度綁在一起,以免對醫界造成太大衝擊,如今台灣卻兩者一起實施,後果可想而知。
張煥禎表示,醫院經營不外乎增加收入和減少病患抱怨,但兩者往往互相對立,大多數醫院總設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最後真的撐不住了,只有關門一途。
面對DRGs即將實施,吳明彥認為,各醫院已開始想辦法因應,也許檢查會少一點,也許藥物會少開一些。他說,健保局推出DRGs,原是要解決醫院浮濫檢查及亂開藥的問題,但得小心醫院把必要的檢查及藥物都省了,吃虧受害的還是病患。
在這場不見血的戰役中,吳明彥認為,醫院管理制度將是勝敗關鍵,管理制度好的醫院,咬著牙也許就撐過了,但一些不擅管理的醫院,恐怕就會從此消失。張煥禎也指出,以壢新醫院來說,近年積極發展社區醫療,管理也做得不錯,但為了生存,未來將會更加強管理力道,可出院的病患,絕不會讓他多住一天。
署立雙和醫院副院長薛瑞元則認為,應不致出現醫療人球。例如該院住床率僅占8 成,且未來病房還會陸續增加,很願接受病患就醫或住院,不會拒於門外。
健保大支出 三高藥費逾300億2010-02-10 中國時報 張翠芬
圖為98年健保前十大用藥排行一覽表。
由於人口老化、加上飲食失衡,三高病患越來越多。中央健保局九日公布去年十大健保用藥排行,一年吃掉一六九億八千多萬元。其中治療高血壓、血脂、血糖的等八種「三高」用藥,就占八成三。
中央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指出,健保去年的藥費支出約一千三百多億元,較前一年成長五至六%,上述八大及其他所有三高用藥,總申報藥費逾三百億元,占健保藥費支出的四分之一。
十大用藥排名中,除了第四名的血友病用藥及第七名的抗癌標靶藥基利克,其餘八種都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三高用藥,包括三種高血壓治療用藥,二種降血脂藥和二種降血糖藥及中風最常使用的血栓溶解劑。
排名第一名的鈣離子阻斷劑(Amlodipine,代表性藥物如「脈優」),繼續蟬聯冠軍寶座,一年吃掉四十五億三千多萬元;第二名降血脂藥「立普妥」去年也吃掉十六億八千多萬元;另一種降血脂用藥「冠脂妥」,首度擠進前十大,由前一年的第十一名,躍升至第八名。
和九十七年度相比,除了「三高」等慢性病用藥增加,抗癌藥也成長一成,去年給付各種抗癌藥超過一百五十億元,其中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IMATINIB」基利克,因單價高,一年支出十二億元。
沈茂庭表示,三高藥費支出持續上升,反映有「三高」問題的國人愈來愈多,進一步分析發現,高血脂病患成長最快,每年以百分之十的比例成長,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病患總數達四百五十萬人。
病歷中文化
醫改會支持 衛署:實務有困難【聯合報記者劉惠敏09.05.15
「民眾有知的權利!」醫改會肯定立委推動中文病歷化,認為是民眾就醫權益的利多;但也有醫界人士認為,要改善的是醫病關係,病歷中文化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指出,不僅一般人看不懂英文病歷,醫療專業門檻高,不同專科的醫師可能都看不懂,推動中文病歷是跨越其中一大步,醫改會對病歷中文化樂觀其成。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醫學專有名詞的中文譯名統一,衛生署並不反對。不過,病歷中文化不一定能解決醫病溝通問題,實務面也可能有困難。
石崇良說,許多醫療措施、手術名稱以醫護人員熟知的英文簡稱說明,比字數較多的中文容易,若譯為中文,一般人也不一定看得懂。
石崇良舉例,因自體免疫反應而導致大腸發炎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有的醫師說明為腸炎,有的醫師直接說為克隆氏症,若不進一步解釋,患者就有可能因醫師說法不同而引起誤會。
石崇良說,病歷是為醫護人員治療留下紀錄,如果病人有需要進一步瞭解病情,或需要更多資料轉診到他處,可要求中文診斷書,醫師應另行製作、說明。
醫管專家則指出,現在醫師養成過程就是用英文,而且病歷必須具有國際通用的實用性,這些要通盤考量。此外,大陸推動病歷中文化逾十年,是否要採用對岸專有名詞,可能又會引起一番非醫學的政治辯論。
會自動削減成本?
美健保改革 估省2兆美元【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9.05.12
美國總統歐巴馬11日宣布健保改革計畫,希望健保相關業者自行削減成本,今後十年降低醫療保健成本2兆美元,使四口之家從第五年起,每年健保費用降低2,500美元。
歐巴馬是在健保相關業者支持下,宣布這項改革計畫,包括保險、醫院、醫生、製藥業公會等六大健保團體11日稍早前往白宮,向歐巴馬提出十年降低2兆美元健保成本、擴大健保保障範圍的計畫。
歐巴馬希望六大健保團體以書面文件提出的「空前承諾」,能夠在2019年前,透過壓低行政費用等成本,把每年醫療保健費用上漲速度降低1.5個百分點,十年內總共節省約2兆美元,藉以擴大納保空間,把近5,000萬沒有健保保障的國民納入健保。
目前美國一年用在醫療健保的費用約為2.5兆美元,超過所有先進國家。專家估計,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花在對病人幫助不大、甚至沒有幫助的門診、檢驗和專家質疑的手術和藥事服務上。
歐巴馬宣稱:「我們不能繼續走在這麼多年來一直走的危險道路上,放任成本失控,改革不能拖延、需求不能等待;這就是這些團體自動出面作出空前承諾的原因。」
即使未來十年內,健保成本依據健保業者提出的自動計畫降低,專家預測,健保支出每年仍將增加約7%,遠高於通貨膨脹率。
但官員堅稱,歐巴馬的計畫會「改變遊戲規則」,實際上會消除長期財政落差,也就是消除政府的長期預算赤字。歐巴馬誓言今年要向國會提出健保改革法案。
官員說,這個計畫也可以提供政府迫切需要的現金,納入規劃中的政府基金,協助目前沒有納保的千百萬美國人。
但這個計畫的目標不受政府正式監督或支持,可能引起若干消費者團體質疑業界自我管制等於沒有管制。
官員針對這種批評表示,這個計畫要在「全面健保改革的架構下」推動,而且健保業者不會得到檯面下的補償。
在這份健保業者自動削減成本計畫書上簽名的公會包括美國健保計畫組織、美國醫學會、美國醫院協會、服務業員工國際工會、美國製藥研究與藥廠協會、先進醫療科技協會。
版主回應
五成二支持繳費但藥價與醫療浪費仍會虧損 2010/01/30
根據健保局針對一千多位、20歲以上民眾進行的調查發現,支持月入3、4萬元民眾,每月保費多一個便當錢的有55%,不過進一步分析,52.8%的人即使同意多繳費,不過也認為藥價、醫療浪費,仍會造成健保虧損。有66%的民眾認為其他民眾有醫療浪費。
健保局副局長陳孝平說:「醫療浪費有一個有趣的結果就是,大概九成民眾都認為自己或者自己家人並沒有浪費,不過有三分之二、66%民眾認為其他民眾是有浪費的。」
小評:與其提高健保費用還不如提高部份負擔的費用,醫生看得多藥品拿的多就要付的多,這樣以價制量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但健保若是福利政策,政府不補貼的話,那就繼續劫富濟貧吧。
http://tw.myblog.yahoo.com/genkiya-blog/article?mid=34&prev=35&next=33
減少醫療浪費 未來高就醫民眾將被鎖卡2010.03.12中時健康 楊格非
健保財務惡化,中央健保局遭外界批評,只會開源,不會節流,以致出現醫療資源浪費、欠費等弊端。對此,健保局長鄭守夏昨天提出10項節流方案。其中最嚴重的是,違規累犯的醫師從停約健保一年改為永不特約。
除了已進行的慢性病門診整合照護方案、縮小藥價差等措施外,未來針對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與高診次就醫民眾等兩大部分,進行加強節流。
一旦發現特約醫療院所詐領健保費,所詐領的金額將從下一年總額中扣除;違規累犯醫師、醫院也將修法永不特約。被當人頭的高齡醫師一旦發現違規紀錄,也將修法明訂永不特約。
同時,健保將啟動第7次藥價調查,健保藥價朝「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支付;至於推拿或民俗調理如果不是由中醫師執行,健保也不會給付。
至於民眾就醫部分,鄭守夏提醒,民眾應配合健保節約,包括慢性病患就醫需攜帶藥袋,鼓勵多重慢性病患主動要求整合性門診。藥事人員主動到超高次就醫次數民眾家中進行輔導,針對就醫超過100次的3萬5千多名患者,未來將採取鎖卡,限制就醫場所。
鄭守夏指出,如果現在不處理健保財務問題,到了年底,資金累積缺口將達到新台幣1000億元,加上北高兩市欠款所造成的現金缺口,預估年底財務缺口將超過1600億,屆時龐大利息將由全民負擔。至於外界批評北高兩市欠費導致健保虧損問題,目前各縣市都已提出還款計畫。
佔整體健保費用開支1/3 美國醫療浪費每年8000億 星島日報2009-10-27
研究報告發現,美國每年在健保方面浪費的資源達8000億,其中資源運用不當、詐騙等問題層出不窮。組織建議從多方面着手改善,在節省國家醫療開支的同時,也無需影響國民的醫療服務質素。
報告列舉了衆多造成資源浪費的原因,其中國家未推行病歷數碼化是一大主素,正由於醫院間無從分享病歷,病人轉移就醫地點時往往要重覆接受測試,又或者在訊息不全面下接受了不適當的治療。
在每年浪費的經費中,37%要歸咎於灠開抗生素和灠用實驗室測試,每年涉及經費2000億至3000億;其次因詐騙而流失的資源,比例也佔22%;行政效益低下、醫生需處理大量文書工作則造成了18%的資源浪費;醫療事故以及肥胖等可預防的健康問題,亦虛耗了數以十億元。
報告批評,美國為健保投放了大量資源,換來的成績卻令人失望,比如醫院平均在行政管理上耗用了1/4的預算,比例是加拿大的2倍;美國醫生平均每周需用8小時處理檔案工作,每1.66名醫生僱用一名文書助手,數字都遠超加國;真正的專家醫生不足,引發灠用急症室等問題。
正因為如此,美國雖然人均生産總值和人均醫療開支都高於外國,但嬰兒夭折率、心臟病發率、肥胖率等多項國民健康指標都不及人。
健保局求償
健保局求償 新訓中心判賠21萬【聯合報╱記者陳崑福09.04.21
食物中毒常見,中毒民眾的就醫費用,健保局認為不應再由全民埋單,決定向「禍首」求償健保醫療費;三年前,發生新兵中毒的陸戰隊龍泉新兵訓練中心,法院昨判決應賠健保局廿一萬餘元的醫療費。
健保局高屏分局表示,健保相關規定,明訂「同一公安事故由保險提供的醫療給付費用總額,於一個月內達五萬元以上者,得代位求償」。「我們只是依法行事」。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昨天表示,九十五年健保開始擴大實施代位求償,除原有交通事故外,新增食物中毒、公共安全事故等。目前車禍事故賠償金占所有賠償金額九成五,由於國內車輛都投保第三責任險,健保局和保險公司由電腦比對案件並拆帳,去年因此求償十八億至十九億元。
李丞華說,食物中毒因醫療金額不大,只占代位求償金額百分之五,健保各分局會注意哪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主動跟提供膳食的廠商連繫,部分金額不大的案件兩造和解,由廠商賠償醫療金額。
龍泉新訓中心指揮官梁明德表示,還未接到法院判決書,不知道判決內容,無法回應,但不排除上訴。
龍泉新訓中心一百九十一名新兵,九十五年七月十七日陸續出現腹瀉等症狀,健保局根據相關單位報告,指前晚蒜炒小白菜檢驗出仙人掌桿菌,事後不但在廚房砧板檢驗出仙人掌桿菌,還有野鳥出沒,認為責任在新訓中心,向法院訴請求償。
法官認為,新訓中心雖規定,每日由專人及主官(管)實施衛生檢查並紀錄備查,卻流於形式填寫檢查表,未確實保持廚房與餐廳清潔,導致仙人掌桿菌汙染食物,造成士兵腹瀉,有衛生單位勘驗紀錄,而判決新訓中心敗訴。
李丞華指出,若膳食廠商不同意和解,或賠償金額較高的案件,才會上法院訴訟,但由於各地衛生局鑑定報告常出現中毒原因「疑似」字眼,健保局常會敗訴,也不是每告必贏。
1.5代健保喊卡
聰明的葉+老練的朱=化解政策危機【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09.02.18
開口向民眾要錢,絕對是所有政治人物的大忌,若碰上全球金融海嘯,此時跟民眾伸手要錢,更是自找死路。但是健保窮到瀕臨死亡,再不要錢,也是死路一條。
但是,聰明絕頂的衛生署長,加上老練的健保局總經理,就是能用高妙話術化解危機。
衛生署先推出1.5代健保計算公式,民眾嚇得抱著計算機,敲敲打打計算在1.5代健保實施後,自己要被課多少健保稅。衛生署長葉金川上午卻又拍胸保證,今年絕對不會施行1.5代健保,健保局總經理也立刻響應。民眾心情好似在洗三溫暖。
1.5代健保真的胎死腹中了嗎?套句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的話,「1.5代健保現在還在培養感情的階段,都還沒受精呢!哪來的胎死腹中。」
不少人質疑,葉金川的「轉彎說」是說假的,也就是狀似暫緩,但實則繼續私下準備和遊說。但是為了先消除社會反對聲浪,所以誇口保證「今年不會實施」。
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1.5代健保原本就沒打算在今年實施,實際上也不可行。1.5代健保要先經過衛生署監理委員會的各方代表溝通,再送行政院,行政院通過後,再送立法院,再順利、最快也得「明年」才能實施,所以當然不會在「今年」實施。難怪有人說,政治人物話語高深精妙。
缺錢缺得凶的健保局,歷任總經理們恐怕午夜夢迴,都在思考如何調漲健保費,如何與立委、團體、民眾攻防。今日的轉折,更讓小老百姓深覺,政治人物的話術,比1.5代健保更難懂!
版主回應
楊志良聲望創新高 但六成六挺政院版2010-03-10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
衛生署長楊志良請辭,聲望再創新高,達五成,但行政院的調漲方案較獲民意認同。根據本報最新調查發現,有六成以上的民意不支持調漲健保,若非漲不可,行政院版本較獲青睞。至於楊志良的請辭動作是否妥當或要不要接受慰留,民眾看法分歧,分別約有三五%的人表示支持或反對。吳敦義聲望維持在四一%。
國人對目前全民健保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有六七%的人對健保提供的醫療服務豎起大拇指,認為是台灣的驕傲。但也有二三%的人表示不滿,認為有再進步的空間。
有關健保調漲的問題,民意是有保留的。調查發現,雖有三一%的人認為全民健保不能倒,也支持調漲保費。但也有六二%的人覺得健保沈痾未解,調漲保費等於又被剝一層皮,因此持反對態度。
此次保費調漲分成二個版本,衛生署版是規劃月薪二萬八千以上的人才會調漲,有五九%的人不會受影響。行政院版則規劃月薪五萬以上的才會調漲,有七五%的人不會受影響。
調查透露,有六六%的人認為行政院版本的打擊面較小,能苦民所苦,特別表達力挺之意。不過,也有一一%的人覺得衛生署版本符合專業考量,也能補足健保的財政漏洞,所以願意多繳保費,以示支持。堅決反對調漲,二案都不支持者,佔一五%。
一個失智的國家【經濟日報社論2010.03.12
楊署長的率直、有擔當、有骨氣,反而於其忿而辭職時更受民眾賞識;有民調顯示,若此時他與馬總統競逐總統大位,只略遜5個百分點,聲勢如日中天。相對地,堅持要讓75%投保者不增加負擔,而將450億額外收入全數加在其餘25%所謂「能者」肩頭的吳院長,則一方面顯示其不尊重專業,自以為是地堅持一個不妥善的要求,一方面則更坐實他一意討好選民、不問是非的民粹傾向,受傷至深。
這兩方看似一高明一民粹的主張,關鍵差別在於前者堅持讓59%的投保者不受影響,後者則執意提高到75%;前者堅持提高單一投保費率,後者則要求對那25%能者採取累進費率,以達「能者多付」的目的。因而16%的歧異及在5.14%到6%間是否累進的爭執,似乎就是決定真理站在何方的關鍵。
其實大謬不然!因為雙方的基本立場有嚴重偏差,偏愛59%還是75%,根本就是50步笑百步,皆不可取。在此前的社論中我們已明白指出,健保的保費乃完全跟隨勞保制度,依投保人的薪資高低,決定繳納多少保費。因而薪資高者,如月薪5萬以上,即被視為能者,要一肩挑起450億的健保虧空。但隨著全球化的加快、加深,所得分配向非薪資所得偏移,平均薪資不增反降,因而那些來自利潤、不動產增值、股價上漲等收入,超比例地增加。
就此而言,全體薪資所得者乃是輸家,真正贏者是從事股市、房市投資與投機,靠天生特殊稟賦或祖上積累資產坐享豐厚收入的非薪資所得者。但不論吳院長或楊署長,都獨厚這群富人,將他們摒諸「能者圈」之外,甚至視同失業者,給予低保費優待。吳院長與楊署長的差別,只在於對剩餘那些輸家宰割分配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
面對如此明顯而重大的偏差,全社會不論學者、媒體還是官員,竟無一人指出,每天卻圍繞著59%與75%上面論斷孰是孰非、誰該退讓,乃至頻繁的國內選舉要如何整合,甚至修法令其干擾減少。這個社會竟似患了集體失智症,上自總統下至庶民,都真如楊署長經常掛在嘴邊的,完全理盲而濫情!
直到昨天,我們才見到前健保局長朱澤民在本報名家觀點中直指行政院與衛生署均未見目前獨惠非薪資所得富人的保費制度之不合理,也都未將二代健保視為當務之急,更無視對25%至41%薪資所得較高者加重計費可能對企業、尤其是薪資較高的高科技產業造成衝擊。
有一個至為淺顯的例子,可以凸顯問題的癥結:一個月薪8萬,家中有三個扶養人口的家庭,依4.55%的舊費率,本人與雇主每月共扣繳14,560元;若被吳院長視為能者而提高費率至6%,要每月多付4,600元。但若是夫婦二人,沒有子女,每月薪資各4萬元,則每月僅扣繳7,280元,由於戶長薪資較低,不必受「能者」的懲罰,在調整費率後,不需多付一毛錢,比前一個不幸的家庭少付近1.2萬元;如果這對夫婦又擅理財,每月從股票、房地產、租金上獲得10萬元的收入,他們仍不是能者,所以也不需多付一毛錢。達官貴人如果看得懂這個例子,就不必再計較那16%了,快推二代健保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470187.shtml
另詳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468742
名嘴藝人嘴臉
藝人、名嘴叫苦:我們不是林志玲>中時09-02-17
朱梅芳
對於衛生署擬推出一.五代健保,藝人寇乃馨的健保費將大幅增加,她全年主要工作收入都是主持費,另還有演講及中天演出,遠遠超過十八萬元,對自己會被再加徵收健保費,她表示,只有少數藝人賺得很多,但大多數藝人有一餐沒一餐,「我一年沒賺超過18萬,還要活嗎?」她質疑被加收健保費的公平性。
寇乃馨表示,現在景氣那麼差,「去年我主持卅場尾牙,今年只剩三分之一。開春後,更是一場春酒主持都沒有。」她說,「不是每個人都是林志玲。」
電視政論節目名嘴蘭萱每月繳交健保費六百多元,但未來她上節目的通告費一旦超過十八萬,將被再收健保費。她說,如果大家認同「基本概念」是少賺少付健保費,多賺的人負擔多一點健保費,在此前提下,她接受多繳交健保費。「但十八萬的下限怎麼訂的?為什麼十八萬到一千萬都是加徵一.八%,而未採差別費率?」
作家戴晨志則表示,目前到公家單位演講的公訂價一小時一千元,十多年來未變,稿費也是作家們一個字一個字爬出來的辛苦錢,未來除了正常報稅,健保費還要增加,不啻是一項負擔。
作家駱以軍表示,他並不認為作家或文化工作者就應被保護或特別優待,但官方考慮相關政策的時候,似乎應更多些體貼,不要到時扣不到高收入者的健保費,卻困擾了以稿費及通告費為生的小老百姓。
另參本館<名嘴生存之道>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485071/20080107061455
藝人也逃稅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620998/20081226071531
1.5代健保案
外快逾18萬 將多繳健保費【聯合報╱記者施靜茹09.02.17
一點五代健保草案出爐,民眾如果有股息、房租等薪資之外的收入,一年若超過十八萬元,將被要另外徵收百分之一點八俗稱健保稅的「補充健保費」。
健保監理委員會昨天討論通稱「一點五代健保」的健保改革漸進方案,衛生署副署長鄭守夏指出,將再與勞資團體溝通,他強調,一點五代健保精神是增加保費公平性,已列為優先審查法案,如修法順利,最快明年五月就可實施。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表示,健保財務赤字如擴大,加上國人醫療費用成長,醫院向病人收取自費情形可能增加,對民眾不利。
朱澤民說,一點五代健保影響近一成,約兩百廿萬名民眾,主要是收入較高族群;而職業工會會員及無職業地區人口自付保費比例,則由六成降為五成,是主要受惠者,如計程車司機、泥水工等,約六百萬人,每人每月少付一百多元保費,如此一年少收九十億元,將用公務預算支應。
朱澤民指出,立院九十五年已將二代健保列優先法案,但條文多達一百零五條,修法困難;一點五代健保只需修八、九條條文,預估一年可挹注健保財務四百四十四億元。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昨天批評,一點五代健保「換湯不換藥」,未取消六類十四目投保分類,還是讓人有投機納保機會,而且只計算個人總所得,非家戶總所得。朱澤民表示,如以家戶計算,單身貴族保費暴增七成,對單身的人不公平。
據健保局統計,各地方政府欠健保費五百四十四億元,其中台北市欠兩百九十四億元最高。鄭守夏說,去年健保財務缺口已達兩百七十億元,如放任不管,「洞越來越大」,到今年底缺口恐達六百億元,目前開源七成來自菸捐約一百六十多億元,醫療審查核減、追回違規醫事機構費用、調整藥價等節流措施,只減少一百億到兩百億元支出,緩不濟急。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黃經祥指出,一點五代健保僅就收入面改革,但民眾關心的藥價黑洞、醫療浪費稽核,都未交代清楚。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衛生署對健保財務透明、資訊公開與支付制度改革,應一併修法,否則僅修正保費條款,只能解決財務,並未改善醫療給付與品質等問題。
她說,一點五代健保改變保費收取方式,費基由現行薪資所得,改為個人總所得,卻仍未解決現行保費費基不公現象,民眾還是可以依附所得較低者投保,繳交較少的保費。她認為,健保費計算基礎,應以二代健保的家戶總所得計算,比較公平。
健保費爭議
健保費爭議》葉金川:北市政建設和財務都重要【中央社08.12.29
衛生署長葉金川今晚表示,政府一定會將地方政府積欠的健保費補助款還給中央健保局,並無所謂要拍賣愛台12建設土地的問題,且健保被保險人權益不會受損,請民眾放心。
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26日開會建議,如果台北市政府再不還積欠的健保費補助款新台幣300億元,將要求拍賣愛台12建設中的南港經貿園區土地。
葉金川傍晚召開記者會表示,行政院長劉兆玄非常重視積欠健保費補助款的問題,已指派政務委員張進福進行協調達成結論。
葉金川說,劉兆玄今天致電表示,對台北市政府亟待開發的南港經貿段等6筆土地,請台北市政府提出未設定他項權利的等值土地或其他財產,由健保局擬議向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北行政執行處提出撤封的建議。
其次,葉金川轉述表示,劉兆玄認為就中長期而言,衛生署應立即提出健保法修正案,將地方政府應負擔的健保費補助款改由中央政府負擔;至於修法之前地方政府已積欠的健保費補助款,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協調解決。
葉金川並表示,張進福將再邀集中央與地方政府協調處理積欠的健保費補助款償還方式。
葉金川強調,政府是一體的,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健保被保險人的權益也不會受損,政府會全權負責,達到雙贏目標。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表示,台北市政建設和健保財務同等重要,積欠的健保費補助款牽涉政府整體財政,他相信中央和地方政府會找到平衡點。
修法吧
健保局年終3.8個月挨轟 葉金川:會節制【聯合報記者施靜茹08.12.09
百業苦哈哈,中央健保局員工卻坐領三點八個月年終獎金,昨天引來立委砲轟;衛生署長葉金川承諾,會從健保局員工績效和服務來考核,兩周內應可核定健保局員工年終獎金。
景氣冷颼颼,很多人失業,連高科技人都飯碗不保,較無裁員壓力的軍公教成為人人稱羨的行業,往年年終獎金都有四點六個月的健保局,據稱至少有三點八個月,正送衛生署和行政院核定,立委昨天在審查健保局預算時,質詢砲口即對準健保局年終獎金。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預計明年健保費收入為四千三百多億元,但支出卻要四千六百億元,收支短絀三百廿四億元,等於健保每天一開門,就得虧八千八百萬元。
黃義交問,健保仍舊虧損,但員工還領三點八個月年終「會不會太高?」黃表示,健保局不能不顧社會觀感,「署長能不能捐四分之一薪水?」
葉金川坦承,「民眾都在反應,健保怎麼那麼好賺?年終獎金三點八個月,社會觀感的確不好,我會在我權限範圍內,有所節制、約束。」
朱澤民則為健保局員工叫屈,他說,一般公家機關員工,可領原來薪水七至八成月退俸,子女念私立學校,一學期有三點五萬元教育補助,及一、二十萬元喪葬補助,銀行員也有十三趴的優惠存款,民間勞保則有勞保年金,「健保局統統沒有,是三不管地帶」。
健保局員工也私下指出,健保局退休制度不好,一些員工在退休前,都想盡辦法調至行政機關過水,希望能領月退,如前健保局總經理劉見祥,就是轉至衛生署參事退休,「我們巴不得快改成行政機關。」
前衛生署長侯勝茂任內時,面對各界抨擊健保局年終獎金太高,即曾訂出追繳健保欠費、抑制醫療支出浪費等,作為健保局員工績效指標;至於攸關健保局定位的「健保局組織條例」草案還躺在立法院,在未完成立法前,主計處仍依國營事業機構編列績效獎金。
劫富濟貧
富人漲健保費 600萬人可調降>中時08-01-28張翠芬
為化解健保財務危機,衛生署長葉金川拋出「劫富濟貧」保費改革方案。葉金川廿七日表示,將非薪資的「個人所得」納入健保計費,近三百萬人須多繳保費,但第二、六類收入較低保險人可望調降保費,健保新增收入將讓六、七百萬人受惠。衛生署將在十二月底前向立院報告改革方案。
目前在立法院排隊審查的二代健保將現行六大類保險人簡化為二大類,保費計算以「家戶總所得」核算,葉金川直言,二代健保實施的社會風險太大,執行不是那麼簡單。目前規劃中的改革案不是二代健保,是補充財源的方法,但也需要經過修法才能實施。
二代健保風險大 開源最重要
根據衛生署新規畫的方案,薪資之外的股利、租金、獎金、利息、租賃所得、執行業務所得,都將納入個人所得計算。葉金川說,目前有好幾套方案,原則上比照所得稅,訂出上下限及費率級距。例如,年額外收入超過十八萬,以低於三%的費率加計,收入越高,費率跟著調高。
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前往立法院報告,健保議題成為立委關注焦點。根據統計,健保財務赤字到今年底將達二六○億元。
目前的健保費計算基礎以個人薪資所得為基準,分六大類,依不同比例負擔保費。但國民所得中,來自薪資勞動所得占四成,非薪資勞動所得占六成,可見大部分的所得未納入健保計費。
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舉例說明,藝人可能沒有固定薪水,但接尾牙秀場,就可能有數十萬的收入,現在以個人工作室名目低薪投報,以後改為個人所得納保,保費就要多繳。
藝人接尾牙秀 保費就得多繳
另外,有能力炒股票、擁有許\\\多房子坐收租金的人,之前可能只須繳最基本的保費;照新方案,這些高所得者都逃不掉,必須多繳一些保費。但第二類職業工人、第六類無固定雇主的民眾目前每月繳交六五九元的健保費,則可望往下調。
葉金川表示,根據新改革方案,只要是一定額度以上能課到稅的收入,都會拿來計算健保費。原則上採「每月扣繳」,年底結清,多退少補。
電價效應/掛號費漲價潮?六都716家醫療診所調漲 長輩生病不敢看醫生2024-03-27
醫界憂心醫療電價調漲14%,恐加劇「掛號費漲價潮」。本報記者調查統計,六都今年1至3月已有716家醫院、基層診所調漲掛號費,台北市掛號費最高要300元;掛號費調漲,也出現民眾不敢看病的怪現象,台中有7旬老翁因擔心掛號費調漲,感冒多日都不敢去看醫生。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指出,衛福部取消掛號費用上限,被各界解讀成民眾看不了病,他直呼醫療院所無法承受如此沉重擔子;相較各行各業漲聲響起,北市醫療院所近14年都未調整,去年部分院所才考量成本,開始自行漲價,光去年迄今就有348家調高掛號費,但北市逾8成仍凍漲。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說,掛號費爭議許久,長診所面臨租金、水電、醫師、護理師人力成本飆漲,例如科學中藥近年藥廠漲了2、3倍,健保總額卻不斷稀釋,診所長期下來往往撐不住;新北中醫診所掛號費多落在100至200元,漲幅不算多,畢竟也怕掛號費太高嚇跑病人。
相關新聞
說好的10年內不大漲電價?民調近六成不滿物、油、電價
今(2024)年春雨降雨不如預期全台水庫蓄水率約3到8成,水利署已將桃竹苗以及台中的水情燈號調整為綠燈,提醒節約用水。而蓄水率還有7成7的翡翠水庫則擔負起救水工作,每天支援原水舒緩石門水庫壓力,預計應可供至6月底。
聯合國:全球每天浪費逾10億人份食物 近8億人遭飢餓之苦
回應
蔡英文綠電騙騙騙
再不改變能源政策民進黨一定倒
延役核二、核三、重啟核四,恢復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