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 07:17:48阿楨

雲門自生自滅

雲門也自生自滅吧!

你怎可將文化國寶與< 夜市自生自滅> 相提並論?

文化又如何?我一貫主張只要民間能做的、就要儘可能的自生自滅,如此才能免於政治芻化和浪費。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  神話寓言
 

1990年瑪莎葛蘭姆與麥當娜合照

 

雲門 九歌

雲門舞集林懷民

 
雲門 流浪者之歌

雲門 狂草
 
雲門 水月
 
林懷民:政府文化投資 少到可笑>中時08.02.13 吳于珊、

   一把大火燒毀雲門舞集位於北縣八里鄉的排練場,但也燒出了各方的熱情。繼北縣承諾提供練舞場地之後、宜蘭縣府昨天也表示,願意無償提供員山鄉土地,做為雲門排練場及多元性的表演中心,北市府也展現高度誠意。台中市政府昨天新春團拜,市長胡志強也捐出廿萬協助雲門重建。
 面對各界熱情提供排練場地供選擇,林懷民直言,「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表演藝術的投資是不夠的。」
 「若政府把文化當做國力的一部分,就要投資。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願景、雄心及認識。」他表示,當歐美人知道雲門在鐵皮屋裏做了十六年事,都覺匪夷所思,但國人卻覺得「很幸福」,這很諷刺。
 林懷民表示,這一把火燒出社會很多的熱情給雲門,但若政府有很好的機制,此事就可以很容易處理,可是主管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沒有緊急救難措施、文化政策也沒有改善。
 他說,台灣的人口及面積都很小,但是除雲門外,還有漢唐樂府、當代傳奇、優劇場、表演工作坊、屏風等表演團體,如此高密度及高品質,這是很驚人的,但政府「投資」卻很少;希望政府能用政策、預算等長遠的作法來改善台灣文化界生態,屆時,不僅是表演團體之福,也是全民之福。
 林懷民昨天中午過後,便在台北縣長周錫瑋、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設計師黃永洪等人陪同下,片刻不休到台北市公車處城中保養場、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中央廣播電台淡水閒置房舍及十三行八里文化公園等地勘察。
 林懷民勘查同時間,文建會也推薦景美人權園區場地給雲門,且主動回報林懷民後,再擇期會勘。林懷民面對外界詢問的重建計畫表示,目前暫無答案。不管是眼前應急的暫時排練場,或是未來長期落腳點,都等這一兩天密集看過場地後,開會討論再決定。
 由於「四三五」藝文特區為板橋市公所向台北市政府承租,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也特地前來關心。
 林懷民說,「四三五」景致優美,還散發濃郁的文藝氣息,但室內場地面積小,天花板挑高也不足,無法滿足該團平日排練的需求。
 至於八里十三行文化公園和位於淡水的中央廣播電台舊址,都讓林懷民印象深刻,給予高度評價,不過他未置可否。
 宜蘭縣長呂國華也公開表示,位於員山鄉永和村溫泉路旁的陸軍蘭陽醫院舊院區約有二、三公頃的土地,原為國軍借用,十餘年前軍方醫護人員撤離後,一直未再利用。他承諾,將無償提供土地,促成雲門到宜蘭重新開始,企業界將會負責經費。

  文建會:整個文化預算都少>中國時報 2008.02.13羅暐智

 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遭祝融,文建會、教育部十二日同表震驚與遺憾。文建會表示,願意提供公家場地讓雲門舞集使用,「只要林懷民提出需求,文建會都會盡量滿足」,以期協助雲門舞集度過難關;教育部也表示,如果雲門舞集有需要借調教育人員,教育部允諾配合。
 針對林懷民覺得文建會對表演藝術團體投資一億元太少,文建會主委王拓表示:「不只是這部分少,整個文化預算都少。」
 他指出,政府今年總預算一兆六千億,但文化預算僅占了百分一點三四,文建會預算在政府總預算中更只占百分零點三六。「很希望文化預算能占總預算百分之三以上,文建會也要增加,並且趕快成立文化部,讓事權統一。」
 王拓並表示,陳水扁總統也很關心雲門,指稱公務預算較難挪用,提議可請國營企業提供文化捐助,但已遭林懷民婉拒。

火煉雲門 【聯合報╱黑白集】 2008.02.14

驚傳雲門舞集的排練場發生大火,整個場域及放置於其間的歷史珍藏、電腦檔案、音樂資料、設計圖稿、燈光器材、數齣著名舞碼的道具、服裝及圖書等,均付之一炬。創辦人林懷民安慰團員們說:沒有時間和空間悲傷,將繼續排練,使今年所有演出照常進行。
眾所周知,雲門是台灣的國寶,為台灣提供了難以數計的舞台藝術精華。近十多年來,更以創新的舞碼、精湛的舞藝、專業的成就,贏得「亞洲第一現代舞團」的美譽,讓台灣得以在國際藝術領域發光發熱。但這場火災卻讓大家親眼看到雲門辛酸而艱苦的一面:原來,那些馳名全球的舞蹈,竟是在如此寒傖的「鐵皮廠房」排練出來的。
政府高官不斷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掛在嘴上,更不時作出將「本土價值」列為優先狀。一兆六千億的中央總預算中,文化預算僅佔百分之一點三,分到扶植包括雲門在內的眾多藝文團體的總額更不足一億元。但雲門不是優秀的文化創意產業嗎?不是最能體現本土價值、最能在國際社會彰顯台灣之美的舞團嗎?政府何以冷漠至此!
雲門的火劫,一方面讓雲門人歷年篳路藍縷、艱辛自立的精神大白於世,使得世人體會到他們精緻美妙、創意迭出的舞藝背後,是多少血淚與堅毅薈萃而成;另一方面,也使大家看清這個動輒夸談本土文化、本土藝術的政府,其實只是在噴口水而已。
林懷民說,政府的文化補助「低得可笑」;而經此災劫,雲門人仍將一本初衷,為觀眾提供最精湛的舞藝。為雲門加油!
 
雲門大火 燒出政府雙重標準>中時08.02.14林文賓(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十一日雲門舞集位於八里的鐵皮屋排練場發生大火,讓雲門舞集幾十年的資產幾乎毀於一旦,這一場火,燒掉的不只是雲門的心血成果,更是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
 大火到現在短短三天,中央與地方政府爭相跳出來主動協助,陳總統主動提議國營企業捐助雲門度過難關,台北縣市和宜蘭縣則捐地幫助排演場重建,還有首長親自出馬陪同勘查,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慷慨解囊捐了二十萬幫助雲門重建。
 但相較於民國八十八年蔡瑞月舞蹈社遭人為縱火焚毀、民國九十年納莉風災伊甸基金會位於地下室的總部淹水全毀,二者重建的過程中,政府投入的資源,與此次幫助雲門的重建是否給了相同的原則及標準?
 蔡瑞月舞蹈社焚毀,政府花了三年的時間開始協助重建,到了去年重新開幕,也不用提蔡瑞月舞蹈社還是名定古蹟的事實了。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伊甸基金會所有升降機械、電梯、通訊設備、電腦和桌椅,軟硬體全部泡水損壞;伊甸創辦二十多年珍貴的歷史資料也全都付諸流水。
 初步估計,最起碼的損失已在千萬元以上。為了不影響身心障礙者服務,伊甸基金會急覓辦公場地、發動募款重建,卻沒有看到哪一位政府首長跳出來幫忙。
 這次中央與地方政府給予雲門的協助,我們持高度的肯定,文化產業本來就應該好好保護,但是希望政府能公平對待,對任何弱勢團體都應該給予相同支持,以免屆時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表演藝術篇:金主失血 票房慘澹 藝人斷炊>中時09/02/13王良芬
 
在經濟危機陰影的籠罩下,全美各地的表演團體前景堪憂,因為藝術團體長期靠著大企業、富人贊助,現在大公司瀕臨破產,贊助人失業或投資失敗,消費者也嫌門票太貴,都強烈衝擊到藝術團體的生計,劇院陷於停擺,藝術工作者只能家裡蹲。
紐約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為全球歌劇表演的聖殿之一,光靠門票收入不能彌補鉅額支出,長期依賴上流社會的金主贊助。但自去年以來,華爾街的金融海嘯爆發,沖垮了許多銀行家、信託基金,捐款收入減少了三分之一,劇院總經理格爾伯說:「募集資金越來越困難,必須大幅度減少開支,也很難製作新歌劇。」  
企業虧損抵稅 毋須捐款 
企業和富人捐款給表演團體可抵稅,尤其美國每年四月報稅季前,是藝術團體獲贈捐款高峰期,但今年卻一片冷清,曼哈頓下城一家大型會計事務所說,鉅額虧損就足以讓華爾街公司和投資人抵稅了,無需如往年般想盡辦法找名目扣減。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因名聲遠播,世界歌劇名角輪流上陣,管絃樂團均是一流音樂家,向來資金雄厚,今年首季的演出預算是兩億九千一百萬美元,羨煞其他表演藝術團體。
但這是去年擬定的預算,現劇院捐款少了三分之一,票房比預計減少數百萬美元,預料今年赤字高達四千萬美元。
多數表演團體都採取雇員減薪、門票漲價的措施,希望開源節流,大都會歌劇院決將雇員工資減少一○%,下個演出季至少取消四個大戲碼,以省下龐大的舞台道具、演員等費用,同時門票將調高八%。但總經理格爾伯擔心:「很多人會覺得買不起門票,調高票價未必能增加收入。」  
劇院樂團揹債 熄燈打烊 
全美表演藝術團體都是一片慘澹,西起洛杉磯、舊金山,東到巴爾地摩、波士頓,南下到休士頓、邁阿密,廣大的表演藝術家都面臨斷炊的困境。有卅年表演資歷的小提琴家伍爾夫工作的交響樂團突然關門,眼見更多的表演活動取消,讓她深感恐懼和無力。
伍爾夫說:「以前擔心的是舞台恐懼症,怕臨上台前縮腳,現在則是害怕沒有舞台表演。」許多表演活動為了省錢,不再採用現場演奏,改以音樂CD取代,也有的用舊布景道具湊合,這讓大量音樂家、燈光師、道具人員失業。
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在光景好的時候,大力贊助鄰近的各類藝術活動,現因三大車廠奄奄一息,中西部的藝術活動跟著倒下。密西根歌劇院硬撐著演出第卅八季歌劇,但因汽車業金主無力贊助,現帳面上有六十萬美元的赤字,不知要如何找錢去還債。  
非營利更艱辛 街頭謀生 
非營利的表演藝術團體更為艱辛,紐約一些表演藝術者因無法存活,轉為在街頭表演,賺取行人微薄的零錢。儘管美國國會的刺激經濟方案提撥了五千萬美元給「國家文藝基金會」,指示基金會直接分派給非營利藝術組織,但實在僧多粥少。
藝界人士組成的「美國人為藝術」組織建議,聯邦政府應增設一位類似歐洲國家文化部長的職位。音樂製作人昆西瓊斯最近在廣播節目中大聲疾呼,已有廿多萬人上網連署,但是否對歐巴馬政府形成壓力,目前還很難說。
「美國人為藝術」組織表示,全美有超過十萬個非營利藝術團體,雇用的人員多達六百萬,這些藝術工作者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一年一千六百七十億美元。
 

論林懷民的藝術政治經濟學   by江冠明

 

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八里的練習場,在現場林懷民迫不及待對媒體抱怨:「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摘自中時報紙標題,2008/2/13),話鋒一轉批評「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藝術表演的投資是不夠。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遠景、雄心及認識。」(摘自該中時報導)林懷民一向談文化藝術不談政治,雲門火燒後卻大談政治,當在野國民黨杯葛立法院預算時,卻不見林懷民出場為文化講話為文建會爭取預算;當台灣文化界呼舞場火燒時,才高呼吶喊呢?難道這是「林懷民風格的藝術政治經濟學」嗎?

  二十年前雲門草創,的確林懷民帶領創團團員辛苦走過艱辛的路程,也展現台灣現代舞蹈的奇蹟。不過,二十年來,雲門從國民黨時代跳到民進黨時代,雲門在藍綠之間究竟受到政府多少經費補助呢?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到文建會國藝會以專案方式貼補雲門演出,相信二十年來補貼金額應該有好幾億,加上華航多年來贊助雲門全台巡迴演出,還有各種企業界多年來的捐獻贊助,以及各種邀約特別演出,雲門獲得的社會資源相當可觀。林懷民個人魅力受到多少媒體的光環報導,請問每次雲門演出中時聯合的專題新聞版面,社會版出現這樣文化報導難道不夠嗎?請問林懷民與雲門受到的特殊待遇會「很可笑」嗎?問問台灣文藝團體,誰獲得的資源最多呢?雲門喊窮,那麼其他藝術團體豈不是乞丐嗎?(只是對比,無意諷刺藝術團體。)

  一九九0前後,林懷民成立另一個現代舞團(忘了時間與團名),在台北市南海路演出時,林懷民在演出宣言指出「雲門是商業舞團,無法表演太現代創意的作品。成立舞團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自由的創作空間。」(摘錄大意),不過那個舞團演出後沒多久也消失了,不知是林懷民的創意不足,還是創意舞團難以生存?問題是當時多少小劇團為了理想抱負,團員到處打工過日子,團長倒貼尋找表演場地與機會。這麼多年來,身為表演團體的大哥大大林懷民不曾為這些小劇團、小舞團講過什麼珍惜或肯定的話語,當然連為他們爭取小小幾萬塊錢的演出場地費也沒說過話。綠色執政後,文建會一億補貼六十六個團體,平均一個團體補助一百五十萬,這些經費足夠讓這些團體有表演空間和生存機會,請問在社會多元化發展時,多元化的展演藝術也是時代思想潮流。民進黨時代的文藝表演不再像國民黨時代戒嚴管制,管制藝術思想管制自由創作,連電視綜藝節目都可模仿總統副總統搞笑,請問國民黨時代可以模仿蔣介石蔣經國搞笑嗎?解嚴後,多少小劇團小舞團如春筍般地四處發芽,他們獲得自由的空氣,尋找各種自由創作與創意表演機會,不在乎待遇在乎展現理念!不在乎自己是地下劇團,不在乎一切為戲劇而戲劇,請問這些文化創作活力,林懷民關心過嗎? 作者:江冠明

  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八里的練習場,在現場林懷民迫不及待對媒體抱怨:「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摘自中時報紙標題,2008/2/13),話鋒一轉批評「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藝術表演的投資是不夠。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遠景、雄心及認識。」(摘自該中時報導)林懷民一向談文化藝術不談政治,雲門火燒後卻大談政治,當在野國民黨杯葛立法院預算時,卻不見林懷民出場為文化講話為文建會爭取預算;當台灣文化界呼舞場火燒時,才高呼吶喊呢?難道這是「林懷民風格的藝術政治經濟學」嗎?

  二十年前雲門草創,的確林懷民帶領創團團員辛苦走過艱辛的路程,也展現台灣現代舞蹈的奇蹟。不過,二十年來,雲門從國民黨時代跳到民進黨時代,雲門在藍綠之間究竟受到政府多少經費補助呢?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到文建會國藝會以專案方式貼補雲門演出,相信二十年來補貼金額應該有好幾億,加上華航多年來贊助雲門全台巡迴演出,還有各種企業界多年來的捐獻贊助,以及各種邀約特別演出,雲門獲得的社會資源相當可觀。林懷民個人魅力受到多少媒體的光環報導,請問每次雲門演出中時聯合的專題新聞版面,社會版出現這樣文化報導難道不夠嗎?請問林懷民與雲門受到的特殊待遇會「很可笑」嗎?問問台灣文藝團體,誰獲得的資源最多呢?雲門喊窮,那麼其他藝術團體豈不是乞丐嗎?(只是對比,無意諷刺藝術團體。)

  一九九0前後,林懷民成立另一個現代舞團(忘了時間與團名),在台北市南海路演出時,林懷民在演出宣言指出「雲門是商業舞團,無法表演太現代創意的作品。成立舞團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自由的創作空間。」(摘錄大意),不過那個舞團演出後沒多久也消失了,不知是林懷民的創意不足,還是創意舞團難以生存?問題是當時多少小劇團為了理想抱負,團員到處打工過日子,團長倒貼尋找表演場地與機會。這麼多年來,身為表演團體的大哥大大林懷民不曾為這些小劇團、小舞團講過什麼珍惜或肯定的話語,當然連為他們爭取小小幾萬塊錢的演出場地費也沒說過話。綠色執政後,文建會一億補貼六十六個團體,平均一個團體補助一百五十萬,這些經費足夠讓這些團體有表演空間和生存機會,請問在社會多元化發展時,多元化的展演藝術也是時代思想潮流。民進黨時代的文藝表演不再像國民黨時代戒嚴管制,管制藝術思想管制自由創作,連電視綜藝節目都可模仿總統副總統搞笑,請問國民黨時代可以模仿蔣介石蔣經國搞笑嗎?解嚴後,多少小劇團小舞團如春筍般地四處發芽,他們獲得自由的空氣,尋找各種自由創作與創意表演機會,不在乎待遇在乎展現理念!不在乎自己是地下劇團,不在乎一切為戲劇而戲劇,請問這些文化創作活力,林懷民關心過嗎?

  林懷民早年在美國留學,相信也看過不少實驗性小劇團,他們也是靠理想在支撐,演員打工賺錢不要求演出費只要求演出機會,即使現在歐美各地依舊存在各種小劇場和表演工作者。林懷民創辦雲門當初,不也抱持同樣的理想和抱負嗎?任何地方任何藝術家都經歷過這種慘淡經營的創作挑戰,文建會提供一百五十萬或許不多,但是對小團體的經費卻是能夠維持理想運作的經費。一億經費補助六十六個團體,這樣的微薄經費有什麼可笑?難道「林懷民式伸手牌」,一拿就是幾千萬的補助,數千萬跟一百五十萬比,這零頭實在太少懶得伸手。林懷民說:「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也許是林懷民看不起一百五十萬覺得可笑,覺得一億應該給雲門全拿這樣的國家才是有願景(國民黨時代打壓異類培植心腹的培養藝術團體的模式),林懷民的雲門胃口養大了?雲門團員多開銷也大,不過雲門多年發展,也開舞蹈班授課賺錢,應邀國際演出各種商業演出都已經獲利,雲門的經營管理應該進入藝術經紀企業化管理時代。林懷民早在十幾年前開口說「雲門是商業舞團」,為何一個舞團發展那麼久,竟然還在鐵皮屋練習場練習,竟然把那麼珍貴的服裝道具放在鐵皮屋裡?英國踢踏舞團可以在短短十年發展成國際舞團全世界巡迴演出,既賺錢又揚名,雲門為何做不到呢?也許是林懷民的雲門舞團的企管化管理有問題!這是誰的錯呢?林懷民該不該自我檢討呢?

  林懷民說「歐美人知道雲門在鐵皮屋裡做了十六年的事,都覺得匪夷所思,但國人覺得很「幸福」」,這是很諷刺!」(摘自中國時報),林懷民告洋狀的心態和說詞令人懷疑他的居心叵測,筆者認為林懷民讓自己的團員在鐵皮屋裡跳舞才真正可笑,雲門一個自稱是商業舞團也是國際舞團,竟然如此對待自己的團員和文物,隨便讓他們在鐵皮屋練舞,道具文物像貨物堆在鐵皮屋裡,請問林懷民你如何忍心如此對待雲門呢?既然台北縣長可以快速關心馬上找地,表示林懷民的藍色人脈旺盛,那麼林懷民為何不早一步走出來跟國民黨縣長溝通說說呢?為何要等到火燒屋才在怪民進黨政府!林懷民的藍色黨政關係那麼好,為何不找連先生說說呢?筆者不瞭解林懷民為何用「歐美人覺得匪夷所思,國人覺得很幸福。」這樣對比的詞句讓人覺得很尖銳,難道台灣人對不起雲門嗎?請問林懷民和雲門二十年來,從台灣社會募到多少錢?從政府拿到多少錢?請問林懷民如何認為台灣國民對你說「很幸福」,或者你如何認為「雲門在鐵皮屋跳舞,國人覺得很幸福!」,這個話語的邏輯讓人覺得很困惑!還是中國時報的記者寫錯了,誤解您的意思!還是你的話講得太快沒說清楚呢?

  筆者從一九八0年代看國父紀念館的國際歌舞展演多年,雲門早期運用瑪莎葛蘭姆的舞蹈語彙和技巧,詮釋「渡海」歌舞,的確透過美國現代舞蹈技巧和形式傳達出台灣現代歌舞的新形式,但是到了「廖添丁」(劇本、角色跟社會有點脫節,演出內容更不知所云)、「紅樓夢」(披著紗布走來走去,這與當時社會改革氣氛又背道而馳)就開始不倫不類,讓人看了起雞皮疙瘩。南海路那場現代舞想要學三重蘆洲的色情歌舞秀,又有點東施效顰少了那種下層社會的生猛活力,那場舞蹈遇到一群台北文化人他們看得開心極了,我卻覺得這是台北東區文化人缺乏創意和生命力,逛逛牛肉場(地下脫衣歌舞秀)尋找創意活力,這是東區文化人半調子模仿的手淫樂趣罷。

  那年認識留法編舞家林原上,他買了「九歌」首場卷請我,看到中場休息就有點受不了,筆者搞不懂為何搞那麼大的荷花池在舞台前面,林懷民又苦口婆心介紹水池找大師設計,卻沒有舞者下到池裡去跳舞(有場景就是要讓舞者跳不然就不要虛華的場景,德國編舞家一張椅子一個人就可以跳一首舞。),乾脆學學平劇虛擬一下就好(這是國劇傳統的精華,也是歐美文化人讚美中國戲劇藝術美學的地方)。最糟的是音樂部分,竟然拿岜里島音樂、鄒族歌曲等各國原住民音樂,沒有經過編曲家改編整理,竟然直接放錄音帶,連過場橋段的音樂處理都沒有,音樂播放粗造的方式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雲門又不是學生劇團在演出因陋就簡),舞蹈形式連基本舞句既不完整又不成感覺熟東抄西抄感覺,整個舞句前後不協調拼拼奏奏連歌舞主題都不清楚。筆者懷疑:林懷民當時才氣不足對九歌詮釋力與創作力不足,才挪用套用其他音樂硬掰,舞蹈部分出現凌亂(主角的舞步跟其他舞者之間似乎各跳各的?有點像排練時的即興舞蹈,看戲的時間距今太久很多細節筆者忘了,難以評論!),令筆者匪夷所思:有關九歌舞蹈創作的傳聞是很多舞段是團員即興編出來,最後採排時才硬兜兜上,林懷民有敬業做到編舞家的職責嗎?中賞休息時,坐在隔壁的舞蹈家羅曼菲問我:「你覺得如何?」我說「很像鄉下鐵牛拼裝車!亂拼亂奏!」,她說:「噓!不要講太大聲,旁邊有記者!」。相信熟習或研究這些音樂的人,看到林懷民的舞蹈如此詮釋會覺得啼笑皆非!

  幾年後看報紙,林懷民搞稻米倒在舞者身上,搞書法舞蹈,噱頭百出宣傳效果十足,聯合報中時文藝版記者彷彿報導先知般地奉承讚美,哪種阿諛新聞反映台灣新聞文化版的水平。沒有藝評家敢評,難怪台灣文藝評論專欄開不了版面,也難怪台灣歌舞藝術好像只有林懷民一個人而已(台灣報紙的文化版的主編不受重視,記者素質真的有問題。)。林懷民的舞蹈創意招式,其實是老掉牙的六十七十年實驗舞蹈,印度舞團也搞過滿地找報紙酒瓶的現代舞遊戲(這些都亞非國家藝術創作者在紐約與現代藝術碰撞的文化現象,加上創作者面臨族群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思潮的撞擊,產生許多過渡性的創意作品。),稍微研究過戰後現代歌舞藝術發展的人,都知道這些現代戲劇舞蹈的創意脈絡。確實有一段時間,留學歐美的編舞家都在搞傳統與現代的舞蹈(林懷民也是曾經如是說),的確有些編舞家編出很傑出的舞蹈,但是很多很混地亂編一通。如果從舞蹈技巧、形式和風格來講,林懷民與雲門究竟創造什麼樣的舞蹈風格形式呢?有所謂「雲門的舞蹈風格」?這些恐怕台灣舞蹈系的年輕教授們,不敢談不敢評也不敢研究的課題罷!不知道是他們無知還是知識不足?或者是畏懼林懷民的威權霸權?也許林懷民讓雲門成為台灣舞蹈界霸權,他才敢以編舞家向政府嗆聲說「預算太少太可笑」!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到了九十年代文化藝術界開始研究「被殖民」「異化」,林懷民使用瑪莎葛蘭姆的技巧無需用基本教義派的方式指責,從跨國界文化交流創作的角度,不該因運用美國舞蹈藝術技巧而被批評「被殖民」,更重要的關鍵是「回到作品論作品」,因為跨文化研究的論述中「混雜」來看,「創新」與「混雜」是有不可切分的關係。像澳洲土著、岜里島的現代音樂創作為何會有如此豐富的創作活力,澳洲原住民舞團可以從現代、芭蕾舞步技巧跳到澳洲土著舞蹈舞步,他們舞者包括土著白人和黑人,讓一場舞蹈饗宴穿梭在現代都會時空世界與澳洲曠野的千古歲月(曾經在國父紀念館演出過的舞團,忘了舞碼和團名。)。從音樂創作來看,澳洲土著樂器的大木管也可以融入現代爵士樂,也可以弦樂配合創作後現代的音樂作品。台灣藝術界該反省用什麼角度來看雲門舞團的成就!以及林懷民的舞蹈貢獻?最後,回歸作品來看林懷民看雲門舞團的成就,但是國內外舞蹈研究所究竟有幾篇論文討論過林懷民呢?台灣哪些舞蹈作品被當做論文研究過嗎?如果有,這些論文的品質如何呢?

  台灣舞蹈界應該有新評論的出發點,新舞蹈的視野,台灣舞團不只是雲門而已,編舞家也不是林懷民一個人,像劉紹爐「光寰舞團」的〈嬰兒油〉等、李麗珍「無垢舞團」的〈醮〉〈四季〉都是台灣舞蹈史的經典,他們應邀到歐洲的藝評都遠遠超過雲門的舞評,問題是國內藝文版記者一無所知。更多比他們更小更小的舞團劇團,默默在社會角落耕耘,每一二年又推出新的作品,可是他們沒有林懷民那樣的媒體光環和宣傳伎倆,請問林懷民的歌舞作品究竟有多少能成為經典呢?台灣有很多小劇團,都頗具有創意,只是沒有人去注意關心和整理,因為台灣文化版的報社週刊記者很懶惰很混(報老闆不重視主管不要求大家得過且過混日子),沒有人願意去仔細看仔細研究,當然報社也不注重文化版面(奇怪!林懷民為何不批評報紙文化新聞太少呢?他不會批,因為林懷民的新聞不會少,如同這次新聞版面。)。像一九九0年代「河左岸」等等數不清的小劇團,他們在沒有經費下慘淡經營,繼續表演繼續展現理念。他們沒有喊窮,反而挺直腰幹演下去。江山代有人起,英雄美女也有遲暮之時,舞蹈戲劇藝術每個時代都有新的作品,不然戲劇系舞蹈系在研究什麼?戲劇系舞蹈系的教授在研究什麼舞蹈戲劇理論呢?為何台灣沒有人敢評論林懷民的舞蹈呢?他真的是「大師」嗎?他的作品有幾件是他親自完成的作品呢?他的編舞理念編舞技巧如何?筆者質疑台灣舞蹈學術界的教授們無能昏庸?還是太混了,太懦弱了!

  林懷民的藝術政治手腕之高,令人驚訝,火燒之後短短一天之後,竟然可以跟台北縣長、文化局長去看地找房子,還有宜蘭縣長也敲邊鼓要免費捐地無償使用給雲門。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文化意識最高的兩位縣長,能在一個舞團火燒後馬上辦的處理方式,要是台灣的所有國民黨官員都如此有行政效率,那台灣文化發展還有什麼問題呢?從報章媒體連續報導林懷民兩三天的追蹤新聞,彷彿台灣文化馬上提升上來,真的雲門一個排練場燒了可以讓台灣產生文化奇蹟,立即成立文化部嗎?文化部會像環保署不敢管工業區而變成一個橡皮圖章嗎?一個經建會可以掌握那麼的多預算?文建會卻連個童養媳都不如?也許林懷民應該呼籲各報紙老闆,改改版面把社會版多放一點文化新聞,比照雲門火燒事件那樣,也許台灣文化會慢慢提升!

  請問製造林懷民新聞的背後內幕是什麼?「火燒雲門鐵皮屋」是政治力的角逐嗎?為何台北縣與宜蘭縣長會如此快速而且同步上報,報社迅速披露他們找地找房屋的新聞,這應該是有人在操盤玩文化新聞?雲門火燒後,不只是新聞秀也是一場政治秀,也可說是一場官場現形記。林懷民在短短兩三天,馬上可以跟台北縣長聯繫看地做新聞(到底是誰先開口?林懷民怎麼如此快速配合?設計師黃永洪也立即出現?這戲未免太巧合太迅速!),林懷民立即嗆聲向文建會教育部要錢,連總統也必須快速放話表態。中時二月十三日版面,半版都在報導火燒雲門連續劇,從要地(無償使用)到要錢(企業捐錢政府出錢),不免為林懷民鼓掌叫好,這場戲演得太動人太感人,真的他太會找錢募錢了,確實「要往前看」,往「前」看與往「錢」看,這個諧音未免用得太恰當,頗有禪宗當頭棒喝的哲學意味。台灣有史以來,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像林懷民演出「火燒雲門鐵皮屋政治秀」,燒一棟鐵皮屋可以換地要錢再蓋新的,這種要錢手腕和手段真是高深莫測,林懷民可以恭維是「台灣藝術政治經濟學」的祖師爺,橫跨藍綠之間將政治、藝術、經濟玩在一手中。

  建議林懷民應改改行當編劇家小說家,因為他太會說台詞,太會用感性的方式來說舞蹈,他用講的比用跳的好太多了,而且他演戲的技巧有如禪師講道高深莫測。中國時報記者陳淑英如此寫:「他們望著燒得精光的鐵皮屋,黯然神傷問:『怎麼辦?』林懷民反過來安慰這群本來要安慰他的人,堅硬地說『就往前看啊!』」(中時A5政治綜合版,2008/2/13)該記者寫下林懷民如是說「人生無常,最重要最真的是自己的身體」「現在雲門回到最初的夢,給身體一個重新創造自己的機會。」的確,雲門給台灣現代舞蹈新的機會,從劉鳳學老師之後,林懷民算是台灣現代舞蹈史開先鋒的人物,這點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數位從雲門出走的舞者相繼創立自己的舞團,還有許多受到鼓舞的愛舞者編舞者,逐漸開闢自己的舞蹈創作自己的舞步,林懷民帶動台灣現代舞蹈的風氣,讓新世代的編舞家為藝術而藝術一一上場展現創作力,羅曼菲、劉紹爐等等各自展現自己的舞步和風格,這是值得肯定的(遠離台北十年居住台東鄉下,太多人一下想不起來名字,向未提及名字的他們致歉)。

  對於這次雲門火燒事件上了各報社會版,請問台灣有多少文化新聞可以上社會版,不過雲門火燒事件上了社會事件以如此方式上報,反應台灣媒體對文化輕忽與漠視,林懷民更應該說為何不在火燒前報導,等到火燒才上報。中時特別以「政治綜合版」來報導林懷民,這樣版面其實看起來就很政治,一個舞團練舞場火燒竟然可變成一種政治秀,林懷民這場「火燒鐵皮屋歌舞秀」真的演得如火純青越演越烈,竟然讓文建會對中時記者說「只要林懷民提出,文建會會儘量滿足。」戲正上演,文建會王拓對林懷民說:「公務預算難挪用,提議向國營企業提供文化捐助。」但遭林懷民拒絕。政治談判是一門高深的專業技術,林懷民這場戲尚未演完,手上有台北縣宜蘭縣的無償使用籌碼,後面需要加注賭得更大,就像00七電影「皇家夜總會」那樣一場賭術鬥爭的好戲連連,賭術的最高段是察言觀色賭人性行為舉止。王拓的建議林懷民看不上也輕視,因為王拓賭術太爛露了底牌說阿扁也關心,林懷民技高一籌等著阿扁找他時再談判,加上手上有台北縣與宜蘭縣兩張牌可以打,後頭還有企業家的捐助募款可以動用,他何必去跟國營企業的總經理低頭呢?他大可如台灣大廟宇的高僧裝神聖,坐得高高在上仰之彌堅如無來神佛,等著愚蠢信徒來捐錢,因此他大聲說「就往前看啊!」。火燒雲門鐵皮屋政治秀,展現林懷民的藝術政治經濟學的慾望實力,這場火未免燒得太亮麗,林懷民讓雲門浴火重生,「往前看啊!」,真的往「前」看就會往「錢」看,這樣演技是台灣藝術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世紀表演。

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222

 

另參本館:《中西舞蹈比較研究》表演場費也漲 雲門自生自滅 《東方戲劇場美學》《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藝術市場的虛實 《當藝術遇上經濟》 美國振興方案(二)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二) 全球股災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的評論

 

不懂亂講講 現場觀感 2011-04-29 

 

  上周末去看了雲門的舞。期待已久的。看完之後感覺複雜,一方面多少有點失望,一方面好像又覺得這失望來得不應該。就像是附庸風雅的人是沒立場開口批評的。人家這《流浪者之歌》跳了16年,譽滿天下,我既不懂現代舞也不懂藝術,憑什麽說三道四。還是就講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這是我看過的跳得最不痛快的舞。雲門的舞蹈編排非常內化,在舞者肢體如計算機程序般精准的緩慢移動中,無論是人體自身力與美的呈現還是整個舞臺構圖的任意定格都完美得無懈可擊。但卻始終給人一種追求形式感(或者說是某種更高層次的意義?)大于一切的印象,人在這裏被物化了,成爲一個符號。在嚴苛的規則和控制中,我看不到任何屬于舞者自身的情緒、需要和本能,毫無生趣。我得承認我就是個土人,與這種在雲端的藝術相比,我還是更熱愛接地氣的東西,當年看楊麗萍的《雲南映象》,那股子跳大溝追羚羊的勁頭,樸拙的濃郁的生命力能把我激動個半死。   

  第二,《流浪者之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被廣爲傳誦的黃金稻米,背後的故事很多我就不重複了。現場看視覺上果然不同凡響,我原以爲這些美麗的米僅僅只是道具,看完了才發覺其實它們才是主角。且不說標志性的場景設計,一僧人立于流淌的米下受洗禮足足90分鍾,乃至全劇的高潮皆由傾礴而下的黃金米帶出,在舞臺上開了一場極端奢侈的“人工”黃金煙火。謝幕的時候,受足苦的僧人出場總能贏得最熱烈的掌聲,他滿臉悲摧的表情還挺可愛的。對于“米”之淩駕于人的設計,我理解爲某種神聖的象征。這還是挺像林懷民能幹出的事。   

  第三,舞劇用的音樂據說是某種很有因緣的格魯吉亞民歌。可是在看舞蹈的時候,我總覺得是在講耕田的事。比如開頭的地方,一群匱乏的流浪者遇到淌著金色稻米的河流,停頓下來。我就想當然的以爲舞蹈講的是他們開始耕作生息繁殖各種欲望各種糾結等等等等。可是差不多快看完了,才想起來這劇名字都叫《流浪者之歌》,又是從宗教故事來的,人想說的根本不是耕田,而是生命的磨礪、救贖、內心召喚等等更偉大的主題。一下子覺得哈沮喪,自己太渺小了,理解太低級了。可是的可是!林懷民在最後答觀衆提問的時候竟然講,他原先並不知道,後來查了才搞清楚用的這個格魯吉亞民歌的內容是有關耕田的。我算是high到了,搞了半天還是耕田。   

  第四,演出結束後林懷民的講解值得一聽,還是挺能拔高主題的。盡管他講的大部分幕後故事網上都能搜到,但這個人風範和氣質俱佳,簡直就是雲門的靈魂。無論懂不懂舞的,感受一下他的談吐,都能起到升華和淨化的功效吧。我想。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27367/

 

挺無聊的  2011-04-25

 

  舞者身材很好,基本功強大。除此之外,所謂喬治亞的民歌更類似誦經一般的枯燥。舞蹈的動作也多是扭曲身體+高難度慢動作的移動,結合太極瑜伽動作的想象。舞者應該跳起來非常非常累。

   其實, 完全沒有被感動到。中間一些段落跳的很痛苦很驚悚,抽風裝倒下又倒下,在稻米上滾來滾去,拿樹枝抽打自己。。。坐的很近所以舞者的呻吟都聽得到(抽風狀的舞蹈動作很頻繁,很不喜歡)。我看的也很痛苦,把火盆放在蓋了頭巾的女生頭上我覺得那個造型太可笑了,但是又強忍住不能笑場。謝幕之後還有24分鍾制作同心圓的過程實在是在修煉本人的耐心。看看照片真的挺美的,但是坐在那裏一個多小時看全劇就很痛苦。

   我果然是沒有藝術細胞的粗人啊。同去的文藝男說被感動了幾段,我老老實實告訴他:慚愧,完全無感。

  也許別的舞集會有不同的風格吧,不會一概否定。但這個流浪者之歌,實在是喜歡不上。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21507/

 
雲門舞集《狂草》(下)
 
而整個作品讓我覺得最棒的還是舞者的身體!他們的「軟、開、化」真是吸引人的一個元素。其實仔細看會發現舞者花俏的肢體語匯中運用的還是以身體中樞為主的概念,手腳等的變化只是在這個概念下的延伸發展。
不過漂亮歸漂亮,整場看下來在看似ok的演出中我還是覺得有點怪,但因個人才疏學淺而說不出哪裡怪!!這時便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太極、拳術、跟武功身段,所以才無法區分他們身體的東西哪裡有問題!唉…!
說到這個作品的的其他部分;演出前因緣際會看到李四端於101訪問林老師的片段內容及捷運站所播放的演出片段,當時我其實對《狂草》還蠻有興趣的。結果臨場看演出反倒是沒有看片子時的專注與喜歡。我自己很納悶!思前想後我想原因可能是因廣告片是精華、而且是焦點式的拍攝所致!況且《狂草》整個結構還可以再調整,所以也許一整齣看下來反倒是沒有那麼令人驚豔吧。
說到舞台設計,它的宣紙處理一直是宣傳的重點,而我也很期待;但事實上它實際的變化與效果卻跟我預期差蠻多的!它的排放位置與變化讓我覺得稍微「硬」了些!難道沒有新的玩法跟位置嗎?「墨」的效果當然可以讓人看出他們的用心,但當晚的演出我卻覺得效果不強,反倒是舞者或台上其他東西比較能吸引我的注意。或許是因為舞者的身體比較吸引我!但有沒有可能它的整體協調可以再加強?動靜之間、大小、深淺等可以再多琢磨?之前所提Nadj《歲月的玩笑》作品中的和諧、恰到好處便是散發出有一種自然而協調的舒服感而讓人激賞。也許《狂草》在這部分還有改善空間。
而另一個讓我有些失望的是燈光設計。《行草 貳》最棒的是它的燈光設計,非常非常的漂亮(意思就是很優秀)!結果《狂草》卻沒延續下來!!雲門的舞台跟燈光設計一向有一定的製作水準,甚至是很不錯的成績。可惜在《狂草》這個作品中兩者都讓我覺得不如以往的表現(還ok但不夠讚)。有些可惜吧!
說到它的音樂,老實說我還蠻不喜歡的。不是取材問題,而是搭配、運用的問題。這次的音樂是取材於自然界的各種元素,如風聲、海浪聲等。我的疑惑是:當台上狂風呼呼作響、海浪狂擊岸邊等時,為什麼動作/編排還是維持不變?明明所聽是「急」、是「勁」,但所呈現出來的視覺卻是「緩」、甚至「弱」?是編舞家特意這麼安排嗎?當然這也是一種美學,但我可能比較喜歡別種選擇吧。至少我不喜歡舞台呈現出來的突兀感、甚至怪異。我想它不只是單純的外在快慢問題,應該還有內在意境鋪陳值得討論的地方。如果完全忽視音樂的存在,那麼我寧可關掉音響、欣賞單純的身體與舞台效果!
看完《狂草》感覺似乎就是「看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動。周邊當然有朋友非常喜歡。我想,我是有點羨慕他們的。至少看到令人感動的演出是一種幸福。
其他想法??好奇編舞家對行草系列的心路歷程/心境吧。我也很好奇《狂草》是否以「快」來呼應「狂」?而《狂草》作品中的「慢」或在快中有瞬間靜止的表現是書法或中國文化美學的「凝」嗎?但中國書法中沒有《狂草》中的擊地動作方式吧!那應該是自「武術」轉化而來而非書法美學中所有!
在節目單前頁中預告明年的香港藝術節將一口氣演出行草系列三部曲。其實這還蠻有趣的。因為可以一路看下來,觀察編舞家的心路歷程、心境轉化,舞者的身體運用與變化,動作質地之不同,燈光、舞台設計、音樂的細微差別與整體的發展變化。我當然也很好奇舞者怎麼去區別、呈現這些作品中的身體細微不同?不只是外在的動作與身體,而是一份內在性與藝術性。
有機會看當然好,但其實這也是一種「考驗」!不只前面所提的功課,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不喜歡這種風格,那麼一系列看下來便是一種「虐待」囉!問我??除了窮了點,我想我可能還有點被虐待狂吧!!海牙,2005/11/22草稿,12/1 定稿。
PS:想看不同觀點的人,可以參考雲門官方網站 或台新新藝見 每週藝評 (或民生報2005/11/30 A12 陳雅萍小姐的文章)。(稍後表演藝術雜誌應該也會有評論)
  回應
我覺得你寫的很中肯,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被“專家“及“文字“誘導和改變自己對藝術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喜歡看完演出再看節目單;看完整本書再看導讀。台灣的舞蹈藝術教育偏向批評面,缺少懷疑的精神。比如說教導學生看完演出後,分析演出的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卻沒有教導學生當我們在分析演出的好與壞時,心中已經有既定的審美觀與意識形態。我們從來不被鼓勵去懷疑自身既定的審美觀與意識形態,就如同沒有人會去懷疑論語的正確性與舞者身體一定要延伸的道理。人云亦云,大多數台灣人愛Gucci, Prada 跟愛雲門舞集的態度,其實也沒有很大的差別。總之,很高興在網路上看到你自己的想法,加油吧!
想不到真有同行人士逛到我這兒而且還留言...其實只是剛好我對這部作品的觀點是你可以接受或不嫌棄。我覺得各家觀點都好,但真的要說得出理由而不是只是一味喜歡或不喜歡。
彼此都往自己喜歡的領域加油吧!不過說句題外話,看到你逛到我這兒來,那麼下下禮拜去看你的演出我還真不敢亂寫ㄌㄟ....

上一篇:三施一胡

下一篇:尿毒新國病

圖博館 2015-11-12 08:25:31

中天的夢想驛站/漂浪41年終有家 雲門劇場淡水落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NIl3MTfOc&index=193&list=PL91BBCCF65CE3D190

漂浪41年終有家 雲門劇場淡水落腳2014-12-08 陳文茜

在舉世聞名的雲門舞集,原來它的排練場在八里,2008年舊曆過年初六的時候,夜裡熊熊大火,重創雲門,也是那場火才讓很多人知道,原來雲門是在這麼刻苦的地方,完成了他們一齣又一齣,令全球驚嘆掌聲不斷的舞劇。而當時的台北縣縣長周錫瑋,決定撥出一塊土地,過去中央廣播電台的舊址,遠遠看著出海口,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於是他們希望不只是給雲門一個永久的場址,同時也讓雲門變成一個文化園區,雲門跟著觀音山,跟著淡水河,跟著夕陽,找到了永久的家。

導覽雲門 一窺獨一無二雲門綠劇場

您想更了解雲門劇場嗎?您希望更親近雲門的舞蹈世界嗎?設立專門導覽。為讓服務與有限人力得以完善調配,懇請事先來電預約,並容我們酌收費用,感謝您的體恤與支持。您的支持,是讓雲門步伐更加穩健的最大力量!
*僅接受團體預約,依導覽方案安排時間
*若未滿十人,以十人計算導覽費用
*導覽民眾於園區內的花語餐廳消費,當日一律享九折優惠
*花語餐廳菜單參考
*採事先匯款,最遲到訪五日前確認人數
*雲門劇場以表演團隊使用優先,導覽路線將視當日劇場使用狀況安排
  導覽方案
1.導覽
雲門為何落腳淡水
林懷民先生與黃聲遠建築師如何打造雲門劇場,他們在想甚麼
大自然與歷史故事環抱間,落腳起厝的雲門劇場
(1) 內容: 導覽+建築介紹
(2) 人數: 每團10-40 人(高中以上)
(3) 時間: 約60 分鐘
(4) 收費: 平日200 元/人 國定假日250 元/人
2.導覽+「說舞」講座
3.導覽+「身體律動」課程
4.導覽+「說舞」講座+「身體律動」課程
http://www.cloudgate.org.tw/news/showActivity/537

阿楨 2014-02-28 12:30:53

看見了台灣又如何

  一部金馬獎1的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怎會叫好又叫座到,全台灣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都在瘋著看,連企業也包場,就不見中南部的地方政府在府前廣場露天播放!
  要不是金馬獎有分紀錄片與劇情片,有影評人說該得最佳劇情片,坎城等國外各大影展早就頒最佳影片給過紀錄片。
  乾脆連最佳導演、男女主角都頒給齊柏林拍的《看》片,紀錄片2要求的是客觀理性、影片則是主觀感性,二者豈能混為一談?
  你那是現代主義的理性觀,後現代主義的非理性則不同觀。
  難怪台灣公視常假紀錄片之名3,宣傳綠獨反中之觀點,有陰謀!
  是你盲目地迷信「公」視吧,人家是陽謀、紀錄片名早就取名「紀錄觀點」之「私」視4了!
  回到「看見了台灣又如何」之主題,總不能只是只有視覺反省吧!趁民氣可用,做些行動。
  當然只是視覺反省,你真以為電影院的觀眾會起而行呀?這些綠真小人與藍偽君子5,只會要求中央政府負責、忘了中央與地方要分層負責6,中央負責規劃立法、地方負責執行!
  分層分贓吧!馬總統剛上任便遭88水災7,中央認真救災的劉閣被水沖垮、本該負責的地方綠府沒事,從此台灣就變理盲濫情的呆歹灣、啥都要馬負責8。馬也真笨,啥油電年金健保都拿來負責改革,好不容易在立(力/利)院司法關說中得到教訓、讓多元成家方案的各方鬼打架,結果老毛病又犯了、趁《看》片的民氣可用、行政院長江宜樺召開了「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會議、並將在一個月後聽取初步成果報告,結果反遭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吐槽中央類似的報告太多了有用嗎?
  所言極是,這鬼島只能任鬼打架、自生自滅9,你真去勸架只會引鬼上身,你比如、88水災一個月後、趁民氣可用提出的「國土計畫法草案」,至今仍躺在立院待審,但監院卻只敢奸察中央。
  廢話!綠 (立/力/利)院與綠府本就蛇鼠一窩,怎可能立法禁止地方亂抽地下水、亂排人豬廢水、亂墾山坡地,他們只想要治水治山預算、分層分贓,至於分層負責、免談!這些,呆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有像批馬般力批嗎?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044695

阿楨 2014-02-03 12:15:00

雲門大樓擋古蹟 合法不停工 中國時報 2014-1-28

揚名國際的表演團體「雲門舞集」,6年前因八里排練場付之一炬,舞蹈家流離失所,深受國人關注。市府積極協助在滬尾砲台旁闢建淡水園區,今年底將完工進駐,未料,當地文史工作者卻發現,雲門的中央大樓完全遮住淡水河口,影響「砲台」古蹟的完整性。
滬尾砲台座落於淡水高爾夫球場旁,西元1886年由台灣巡撫劉銘傳建造而成,占地8公頃,為北海岸重要的軍事要塞,多年前列為2級古蹟。
因雲門舞集淡水園區位於舊中央廣播電台基地,剛好在滬尾砲台及海岸的中間。有文史工作者1周前發現,雲門舞集近期正在興建的中央大樓,高度竟比「子牆」還要高出約10米,「母牆」也未受到維護,早已雜草叢生、樹木高大,兩者完全遮住淡水河口。
紀榮達認為,「砲台」並非一般古蹟,相關單位不是只要維護好「砲台」本身即可,應該還要顧及「砲台射口」。解說員才能站在「子牆」上,一望無際地針對「母牆」及淡水河口解釋滬尾砲台的重要性。
紀榮達等一行人昨日邀請雲門舞集人員舉行會勘,但雲門舞集執行總監葉芠芠指出,經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才能變更設計,且如今要停工,也須報請主管機關同意,遂「目前暫不任意停工,仍按原定計畫執行」。
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表示,中央大樓不在古蹟的範圍內,就不須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

雲門:淡水園區通過審議 無權變更設計2014/01/28聯合報

雲門舞集執行總監葉芠芠表示,淡水園區每一步都通過程序,完全合法,雲門無法片面停工或降低建物高度,希望主管機關為雙方找到對話可能性。
葉芠芠說,雲門對相關法令不熟悉,當初通過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時,仰賴專家提供專業意見,程序上完備;未料如今專家建議和淡水文史團體看法不同。
葉芠芠表示,她觀察淡水各個出海口都已蓋各種建物,許多都比雲門園區建物高。
負責設計雲門園區的建築師黃聲遠表示,設計時就已考慮園區建物與古蹟滬尾砲台間的關係,因此留下央廣建築前面的大草坪,將劇場放置央廣後方,盡量不擋住砲台;建築高度是一再斟酌後的計算結果。
黃聲遠指出,劇場懸吊系統必須是舞台開口的二點五倍,他也一直思索如何不讓建物太高,最後決定將劇場下方的日常工作空間壓縮,每層淨高僅二米三。
黃聲遠說,已刻意將劇場屋頂造型設計成與附近生態融為一體,從滬尾砲台看去,恰好被樹叢遮蔽;去年一場颱風摧毀砲台附近林相時,雲門也特別向古蹟管理機關申請種上新的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