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3 06:12:58阿楨

殲9之敗

殲9之敗。上圖為殲8

國產殲擊8 型殲擊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著名殲擊機了。但是在殲8 提出研製的 1964 年,還提出了另一種方案與之競爭,並經過了多次方案論證,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投入量產,但是現在看來,仍有許多是值得借鑒的,我們可以稱其為殲9,並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殲擊9 型截擊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設計技術指標達雙 26(升限 26 公里,時速 2.6 馬赫),可以說是中國殲擊機性能之最了。
  研製的提出是在 1964 年,那時因為 1963 年冬季以來,殲7 飛機參加了幾次高空作戰,暴露出它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沒有雷達,高空機動性差等缺陷。另外,在作戰火力和起飛著陸性能上也有待加強和改善。因此,自 1964 年初開始,六零一所就開始考慮改進殲7,以滿足高空作戰要求。1964 年 10 月 25 日,六院在瀋陽六零一所召開了“米格-21 和伊爾-28 改進改型預備會”。會上,六零一所提出了米格-21 的兩種改型方案,一種為雙髮型,另一種為單髮型。前者計畫裝用兩台渦噴 7 發動機的改進型,飛機氣動外形則參照米格-21 飛機,不做大的改變,這一方案發展成了殲8;而後者擬裝六零六所新設計的推力為 8,500 公斤的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910),這一方案則發展成了殲9。當時,兩種方案的飛行性能均與美國的 F-4B 相當,即升限 20 公里,最大馬赫數 2。2,基本航程 1,600 公里,重量約 10 噸。
  1965 年 1 月 12-17 日,三機部在北京召開了航空工業企事業單位領導幹部會,會議期間又由段子俊副部長主持召開了新機研製工作座談會,由於擔心新發動機研製週期長,所以會議一致同意以米格-21 為原准機搞雙發設計方案,從而確定了殲8 的研製方向。但會後又提出“雙 25”的單發方案。即一開始六零一所提出的單發方案。
  六零一所在摸透米格-21 的同時,對國內外有關技術情況進行了調研,提出了殲8 飛機的初步戰術技術要求,並於 1965 年 3 月 19 日上報六院,指導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性能指標要求是使用升限 19-20 公里,最大平飛馬赫數 2.1-2.2。六零一所設想 1967年殲 8 飛機完成首飛,1970 年能小批裝備部隊。
  但是到了 1965 年 4 月 12 日,三機部又正式下達“關於開展殲9 飛機方案設計”的通知,要求在兩個方面進行方案論證和比較:
  1.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 2.3 左右,升限 20 公里左右,航程要大,作戰半徑大於 450 公里。
  2.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馬赫數 2.4-2.5,升限 21-22 公里,作戰半徑 350 公里。

  飛機總重量控制在 14 噸左右。

  在隨後的時間裏,殲8 飛機很快得到了批准,並定下了試製的具體時間表。殲9 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六零一所先是進行了殲9 氣動佈局參數的選擇,選出了 4 種機翼平面形狀,即前緣後掠 50 度的後掠翼,前緣後掠 57 度的三角翼,前緣後掠 55 度的後掠翼,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並設計了風洞模型。
  1966 年 4 月 1 日,三機部向國防工辦,國防科工委呈報了“殲9 飛機設計方案”。國防科工委開會審查了殲9 飛機的設計方案,並向軍委呈報了“殲9 飛機戰術技術論證報告”。報告提出殲9 最大馬赫數 2.4,升限 20-21 公里,最大航程 3,000 公里,作戰半徑 600 公里,最大續航時間 3 小時,最大爬升率 180-200 米每秒。
  六零一所對四種機翼平面形狀方案均做出了模型,進行了風洞實驗。其中主要是考慮採用後掠翼還是三角翼,後掠翼和三角翼都是採用前緣後掠的方法來增加機翼的臨界馬赫數。但是如果超音速飛行增加到馬赫數為 2.0 時,要採用亞音速後掠翼方案就必須使前緣後掠角大於 60 度,但前緣後掠角過大,翼根結構受力就會惡化,將增加結構重量;另外,低速時空氣動力特性也將惡化,升力下降,阻力增加。故採用大後掠翼很不利,而三角翼則比較適用,不但具有後掠翼所具有的優點,而且比較長的翼根弦長保證了根部結構受力狀況,減輕結構重量,而且還有助於保證飛機的縱向飛行穩定性。所以六零一所淘汰了前三個方案,又把三角翼的前緣後掠角改為 55 度,稱為殲9IV 方案。這是一種正常佈局形式的三角翼方案,起動外形上除機頭改為兩側進氣外,其餘均與殲7,殲8 相同,類似於超7 的早期型,也就是殲7CP 的氣動外形,只是尺寸上要大得多。由於這種方案對米格-21 的改動並不算很大,所以成功的把握性挺大。
  但從 1966 年第四季度到 1967 年初,經過風洞實驗發現,殲9IV 方案的機動性不夠理想,於是又提出無尾三角翼方案,稱 V 方案。V 方案是兩側進氣的無尾三角翼飛機,前緣後掠角 60 度,翼面積達 62 平方米。由於降低了翼載荷,V 方案的機動性較好,但升降副翼的剛度和操縱功率問題以及零升力矩帶來的操縱困難卻難以解決。
  然而在此期間,殲8 則發展的較為順利。1966 年底,六零一所完成了全部圖紙設計工作。8 月由一一二廠開始試製兩架原型機,1968 年 6 月,01 號原型機總裝完成。12 月 19 日完成首次地面滑行,雖然滑行中前輪擺振嚴重,緊急刹車時左側主輪輪胎爆破。但是殲8 仍於 1969 年 7 月 5 日,由試飛員尹玉煥駕駛,在一一二廠完成了首次航線起落試飛,歷時 30 分鐘,試飛中飛行高度 3,000 米,速度 500 公里每小時。

  但是隨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兩機的研製工作也就處於了停頓狀態。

  1968 年 3 月,六院召開了“動員落實殲9 飛機研製任務”會議,決定採用 V 方案,並提出力爭 1969 年“十一”前把殲9 送上天,向國慶 20 周年獻禮。由於 V 方案一些技術問題難於解決,加上國內生產不正常,V 方案一直搞不下去,於是六院指示停止了 V 方案的試製。
  1969 年 2 月 3 日,六零一所決定抽出部分力量繼續進行殲9 飛機的研製。1969 年 10 月 10 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決定研製殲9,並決定先試製兩側進氣的正常佈局三角翼方案,即殲9IV 方案。把試製工作安排在了一一二廠,要求 1971 年底上天。1969 年 10 月 30 日,三機部和六院軍管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把殲9 試製任務定點在一三二廠(成都飛機公司)。
  1970 年 5 月 4 日,六零一所抽出 300 多人到成都空軍十三航校(後組建成六一一所),從事殲9 飛機的試製工作。1970 年 6月 9 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開會審查殲9 方案,要求“殲9 的機動性要好,活動半徑 900-1,000 公里,重量 13 噸,使用超載8g,升限 25 公里,飛行馬赫數 2.5。
  1970 年 11 月,六院在西安召開廠,所領導幹部會議。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9 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 25 太小,雙 28 太高,應該是雙 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 2.6,靜升限 26 公里,最大使用表速 1,300 公里每小時”。
  根據這一新要求,殲9 原有佈局均不能滿足,最後選擇了鴨式佈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可是工作一段後發現,升限指標太高,發動機性能達不到,殲9 飛機的研製工作又可能擱淺。
  1975 年 1 月 10 日,三機部以(75)三院字 8 號文“關於請求繼續研製殲9 飛機的報告”上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文件希望對殲 9 的指標作些調整,即最大馬赫數 2.5-2.6,升限 23 公里,最大爬升率 220 米每秒,基本航程 2,000 公里,作戰半徑大於 600 公里。
  1975 年 2 月 18 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國發(1975)34 號文,同意按調整後的指標繼續研製殲9 飛機。
  1975 年 12 月 23 日。國家計委,國務院國防工辦以(75)工辦字 395 號文批准三機部上報的殲9 飛機研製實施計畫。同意零批試製 5 架,1980 年首架上天,1983 年設計定型。並原則上同意到 1983 年撥給研製費 4 億元。
  1976 年初。六一一所進一步調整了殲9 總體氣動力佈局和設計參數,形成殲9VI-II 方案,其特點是:鴨式佈局,60 度三角翼。面積 50 平方米,鴨翼為 55 度三角翼,面積 2.58 平方米,固定安裝角 3 度,機身長 18 米,兩側進氣。進氣道為二元可調節多波系混合壓縮式。裝一台 910 渦扇發動機,地面全加力靜推力 12,400 公斤。裝 205 雷達,探測距離 60-70 公里,跟蹤距離 45-52 公里。帶兩枚 PL-4 攔射導彈,最大有效射程 8 公里,導引頭截獲距離 18 公里。
  1978 年,由於六一一所承擔的殲7 大改(即殲7III)的設計發圖工作要求緊迫,殲9 的研製工作開始收縮。1980 年,為貫徹國家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9 的研製工作即全部中止。機體研製費約 2,122 萬元。
  但殲8 的研製工作並沒有停下來。根據最初的戰術技木要求,殲8 飛機本來就是全天候的。但殲8 擬裝用的交流供電系統和新雷達的研製工作動手較晚,趕不上殲8 的研製進度,於是上級決定殲8 飛機分兩步設計定型。第一步按直流供電裝測距器的“白天型飛機”定型,第二步再按交流供電裝新雷達的“全天候型飛機”定型。1979 年 12 月 31 日,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同意殲8 設計定型,1980 年 3 月 2 日,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以(80)軍定字第 40 號文批准。1986 年 2 月 20 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殲8 白天型飛機生產定型。
  中國在下一代主力殲擊機選擇上,本著務實,求穩的態度,最終選擇了殲8 路線。雖然一開始時該方案僅僅是米格-21 的簡單放大,性能也並不出眾,但經過後來的不斷改進,在技術指標上具備了三代機的水準,並最終成為了一種成功的殲擊機。而殲9 設計思想前衛,在設計性能上無疑是大大超越了殲8 方案,但是在研製過程中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難屢屢不斷,研製工作很難進行。所以在這個事關祖國命運的重大抉擇上,選擇了殲8 這個漸改方案顯然是正確的,而殲9的研製過程中也取得了許多經驗和技術,並在後來成功地運用於殲8 的研製開發中。
在此之後,殲8II 又經過不斷的改進,形成了今天聞名遐邇的殲8 系列重型殲擊機。並作為我國的主力殲擊機,承擔起構架我偉大國土防空圈的重任。
國產殲擊8 型殲擊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著名殲擊機了。但是在殲8 提出研製的 1964 年,還提出了另一種方案與之競爭,並經過了多次方案論證,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投入量產,但是現在看來,仍有許多是值得借鑒的,我們可以稱其為殲9,並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55
 
 

美軍武器研制敗筆之我見 《現代兵器》 2006年第10期 □ 高 智
美國武器研制的體制較爲合理,效率也高,但並非完美無暇,其中不乏許多失敗項目。美國的武器研制對于任何一個希望有所創新的國家來說,其經驗都是值得借鑒的,由于美國遵循“技術領先”原則,武器研制失敗項目更加具有特色,其項目失敗主要表現在:
 
項目管理
 
二十世紀50-60年代,美國新機的研制、采購采用驗證——確認模式,也就是競爭方案將進行除試飛以外所有項目的測試:通過風洞驗證確認航電設備在模擬器上測試氣動設計的優劣;廠家將制作全尺寸木制模型用于必要的測試與評估,但不制造原型機,只有獲勝的廠家才可以進入全尺寸發展階段,制造原型機進行全面試飛。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招標競爭階段進度快,開銷少,但飛機很多問題必須經過試飛才能暴露出來。因此,即使試飛中飛機暴露出較大問題,也是能硬著頭皮研制下去,其結果是進度拖延,費用超支,損失之大難以想象。
60年代初,美國空軍要求研制一種以對地攻擊爲主的超音速戰鬥機,美國海軍則要求研制一種以艦隊防空和護航爲主的戰術戰鬥機。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三軍裝備的發展工作中推行“經濟效果”政策,要求研制一種能滿足不同軍種需求的機型,達到節約投資的目的,這就是著名的TFX重型戰鬥機計劃。我們知道戰鬥機高空和低空性能不能兼容,高空高速戰鬥面的機翼後掠角大,翼載小,而低空飛機的機翼後掠角小,翼載大,變後掠翼很奸地解決了這個矛盾。這可以說是一次技術革命,理論上它既可作制空戰鬥機,也可作對地攻擊機,但新技術剛出現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當時,麥克納馬拉對這個新技術過于樂觀了,他認爲,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新發展成功的變後掠翼技術上,可以用一個型號同時滿足空軍和海軍的上述要求,而且費用可大大節省,于是強行決定研制兩軍通用的變後掠翼多用途戰鬥機F—11l。 
1962年F—11l的選型結束,這年1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通用動力公司研制空軍型F—11lA戰鬥機,格魯曼公司研制海軍型F-11lB戰鬥機。隨後,開始試制24架原型機,其中A型爲18架,B型爲5架(還有一架不詳)。進入研制階段後才知道新技術帶來的風險,F-111在研制中遇到了所有新機研制過程小可能遇到的問題:空氣動力學問題,結構超重、火控系統研制滯後、動力問題,項目超支等。因麥克納馬拕強行選定F-111,此時空軍根本沒有可選機型,只好一條道走下去。因某些試驗和驗證不充分,致使初期的F—1ll出現機翼轉軸斷裂、加力燃燒室熄火、進氣道節流引起喘振、氣動布局不合理導致激波阻力大等等問題,因此,F—111沒有達到設計要求。B型網結構超重于1968年停止發展,A型也超重15%,後來A型出現的問題;一一得到解決,但這個時候它的身價倍增,采購數量不得不從1700架減至552架,這使得單價義進一步上升,從原定的340萬美元猛增到150(1~1700萬美元(1975年幣值)。
 
技術方面
 
美國武器研制的工要宗旨是質量領先,使用新技術是其一貫作法,但一個武器系統包涵過多的新技術會引起無法預測的難題,造成費用超支和時間拖延等。蘇聯解體後,美國武器已處在無人可比的階段,此時研制費用和風險就成爲主要考慮因素,所以很多新武器部是在現有裝備的基礎上增加新技術,比如,美國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就足以F-100爲核心研制的;一般隊爲新技術超過30%風險就會急剛上升(儀以發動機爲例)。冷戰時期新武器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技術因素導致的失敗頂口比比皆是。總結美國這些失敗項目主要包括:
技術超前 YF-23和X-32分別在1991年和2002;年競爭美國下一代戰鬥機中不幸落選。原因就在于技術過于趙前。
諾斯羅普和麥道公司于1990年6月23日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推出了YF-23,並于8月底進行了首次試飛。YF-23A采用了B-2飛機的隱身原理,切尖的三角翼面積很大,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一側機翼的前緣和另一側機翼後緣(包括尾翼在內)相平行,尾翼平面形狀與B—2一樣呈鋸齒狀;兩臺F-119發動機埋藏在機身後部兩個貝殼狀的鼓包內,進氣道爲S形,有效地屏蔽了發動機壓氣機的迎面雷達波反射,可調的槽形噴門使紅外輻射降至最低;YF-23A采用丫相距很遠的蝶形尾翼,它既是升降舵,又是方向舵,外傾角40。左右,蝶形垂尾有利于隱身(如同F-117隱身戰鬥機),而且在大迎角機動飛行時可避開機翼尾流的影響;始終保持良奸的操縱性;采用內藏式武器懸挂系統,機分下表面平坦,有利于隱身和減阻。駕駛艙蓋采用低阻的氣泡形設計,座艙位置較高,而且很靠前,因此飛行員的視野非常好。
由此可以看出YF-23更多強調的是隱身性能,而對機動性能關注不夠,它沒有采用推力矢量噴管,這會使它很難保持征高攻角下的空戰能力。當時蘇聯戰鬥機表現出很強的機動性,單純利用隱身技術要想獲取空戰的勝利似乎太冒險。再加上新技術應用太多,增加了研制的費用和風險,所以,盡管YF-23表現出了更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但在與YF-22的競爭中還是敗下陣來。

華而不實
 
在美國衆多的武器研制項目中,還有一些雖然外形優美,某方面性能也很突出,但爲了達到當時戰場環境的技術要求,片面地強調了某項性能,致使綜合性能不佳,甚至缺陷超過了優點的武器。美國50、60年代曾研制的一些飛機,未曾服役的原因是它們脫離當時的動力、雷達及電子設備和氣動布局的技術基礎,研制出來的東西空有其表,卻不實用。如XF-90、F-103、F—108、B-58盜賊等。
 
貪大求全
 
美國依仗技術優勢,希望把所有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都運用到新武器中,使之在任何方面部絕對處于世界前沿,結果總是無疾而終。60年代,美德爲了對付蘇聯的坦克洪流決定研制下一代坦克以對抗蘇聯的T-62坦克,這就是MBT-70。美德兩國的意圖是將“高、大、精、尖”技術一股腦地用到新型坦克上,雙方的指導思想是:“全面采用最新技術,將100噸級的坦克火力和防護性與13噸級坦克的機動性結合在一起”。在這種大大超前的研制思想指導下,提出的戰術技術指標令人驚異,它包括:戰鬥全重50噸,單位功率爲18.6千瓦/噸,乘員3人,裝自動裝彈機,主要武器是152毫米兩用炮,具有遠距離作戰能力,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和夜間作戰能力,安裝三防裝置等等。 
1967年10月研制出的樣車除了上述技術還有110.4千瓦的高增壓風冷發動機,靜液壓機械式傳動裝置,液氣懸挂裝置,三位一體式的乘員布置方案,駕駛員遙控操縱裝置,複合裝甲等。這些戰術指標仔當時可算是極其先進了,一些技術尚處在理論階段,可以想象這些新技術綜合在一
起是什麽樣子:費用象坐上了火箭,單車采購費用爲當時M60宅戰坦克的3倍;可靠性極差、操作複雜、故障頻發。152毫米火炮可算是“放衛星”的典型了,當時的主戰坦克火炮最大口徑不過是115毫米,蘇聯T-64坦克的125毫米火炮尚未正式使用,MBT-70上的152毫米火炮的射擊操作十分繁雜,可靠性很差。MBT-70坦克上的一些超前技術到了80年代才變成現實,閑在了M1和“豹”2主戰坦克上,而另一些“超前”技術如駕駛員遙控操縱裝置、靜液機械式傳動裝置、自動裝彈機等,至今在美國和德國王戰坦克上仍未能變爲現實。

費用超支
 
過多地使用新技術造成的風險就是時間拖延和費用超支,等到某個關銀技術問題解決。整個武器系統可能落後多年了。時間拖延的必然結果就是費用超支。“約克中士”自行高炮從1977年提出總體設計方案後,到1985年中期共生産65門。不幸的是,這個曾被美國陸軍認爲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武器系統,經過單獨使用試驗後,證明可靠性差、雷達抗幹擾性能不好,最後被打入“冷宮”。1985年8月27日,美國國防部長宣布:“約克中土”防空武器系統不能有救地對付空中威脅,決定終止該系統的生産,不再給予任何投資。“約克中士”防空武器系統,經曆了7年的發展過程,投資共18億美元,平均每門“約克中士”價格680萬美元,創造世界自行高炮研制費用和單價的最高紀錄。

論證不足
 
在美軍武器裝備研制中,因論證不足而造成失敗的也屢見不鮮,其損失也十分巨大。戰略防禦武器系統中的“哨兵”和“衛兵”等計劃耗資過百億,因實戰性能差,在服役的第二天就宣布放棄。戰略武器的研制受政治影響不同一般,論證上不僅要考慮到技術上的可行性,還要考慮到政冶因素。事實上,戰略防禦導彈部署後,其首都和其它重要城市被更多的蘇聯戰略洲際導彈所瞄准,在作戰效能及其與戰略洲際導彈發展的矛盾關系上論證也不充分。戰術防空導彈也有這種情況。1975年美軍只看到法德聯合研制的“羅蘭”導彈機動性較好,單發命中率梢高,便草率決定用它替換“小懈樹”導彈。但由于“羅蘭”導彈制造工藝十分複雜,承包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來翻譯。消化資料,還要結合美軍的作戰需要進行改制,致使每套導彈系統的成本增加了3.5倍,平時每套系統的維護費也高達200萬美元,最後不得不放棄。
 
政治因素
 
冷戰時期,美蘇戰略核導彈和戰術核導彈的數量龐大,不僅全世界都生活在美蘇的核恐怖之中,而且美蘇兩國臼己也十分擔心擦槍走火。因此,裁軍談判一直沒有停止,協議也沒少簽。在美國,即使沒有條約限制他們也主動停止了一些武器項目的研制,一些武器甚至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最有名的就是陸軍“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系統和RAH-66“科曼奇”武裝偵察直升機。
“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系統是美國1986年制定的“裝甲系統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總承包商足美國聯合防禦公司裝甲系統分部,1995年-1998年間進行部件研制和樣車試制,2000年開始批量生産並裝備美軍,它的研制目的主要是取代現役的M109A6自行榴炮系統。這個火炮系統十分先進,車重50-55噸,便于C-5、C-141、C-17等大型運輸機空運;系統按系列化設計,同時發展自行榴彈炮和裝甲供彈車;其火炮爲lI門52倍口徑155毫米加農榴彈炮,火炮最大射程爲40公裏以上,車上有自動裝彈機,整個裝彈過程部由電腦自動控制,裝彈速度達到10發/分;系統白動化程度高,具有自宅橾縱控制能力,乘員能在72小時內連續作戰,采用隱身措施,減少了自行榴彈的信號特征,大幅度提高生存力。“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系統性能超群,但價格也不低,美國陸軍預計采購824輛,總耗資高達130億美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蹶不振,軍事領域投資急劇下降,新武器研制基本陷于停頓,美國考慮到現役的M109A6“帕拉廠”性能仍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因此對新裝備的熱情大減。2002午5月呂日美國囤防郎宣布決定放棄耗資130億美元的“十字軍戰士”火炮系統研制項目。
“科曼奇”偵察直升機的遭遇跟“十字軍戰士”類似。美國于1988年提出研制計劃,代號爲LHX,研制H的昆取代AH-l武裝直升機和OH-6偵察貞升機。1991年4月選定波音一兩科爾斷基公司爲研制單位。該直升機特別強調要在對方強火力的威脅下完成偵察任務,所以必須采用隱身技術,其次是采用先進電子技術保證偵察設備的先進性,並能接近實時地把偵察結果傳送到戰場指揮官手裏,同時直升機本身的生存能力耍強,至于火力和機動性等方面則並不做過高要求。
由于國際形勢變化和新技術使用太多,研制、采購費用完全超過了原定計劃,所以美軍遲遲沒能蔔決心正式投産。按1993年美國五角大樓估訓,全項目將耗資998億美元,其中研制貲約559億美元,采購1292架需要439.3億美元,平均海架3400萬美元。蘇聯解體後,項目采購計劃做了調整,總預算重新定爲390億美元。除巳生産的幾架用于試驗外,1999年美閩只訂購了5架用于部隊使用驗證。清理冷戰武器項目,“燒錢大戶”成爲首要目標。
2004年2月23門,美國陸軍宣布放棄總預算高達數目億美元的RAH-66“科壘奇”偵察直升機項門,並稱陔直外機極易遭受防空火力的攻擊,不適合美同陸軍木來的作戰計劃。這也是繼“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項目之後,美國陸軍取消的最龐大的武器發展計劃。美國陸軍參謀長休梅克上將稱,停止“科曼奇”直升機項U將爲陸軍在2004—2011財年之間節省146億美元,這些資金將轉而用于購買796架新型直升機、改進1400多架現役飛機和重新開始一項新的武裝偵察直升機項口。陸軍官員稱陸軍將重新開始研制一種全新的偵察飛機,以代替OH-58“基奧瓦”直升機。陸軍還計劃購買新型AH-64“阿帕奇”Block川直升機,該直升機擁有“科曼奇”除隱身能力之外的所有優點。
 
研制成功的失敗項目
 
一些武器項目沖破重重困難進入部隊服役,但在服役和實戰中表現極差,它們可算是研制成功的失敗項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104“星”戰鬥機,它被飛行員稱爲“寡婦制造者”和“飛行棺材”。另一個項目就是AIM-4“措鷹”空對空導彈。
F-104是洛克希德公司于1951年開始研制的超音速戰鬥機,1958年裝備部隊。因其航程短、裁彈量小,未能成爲美國空軍主力戰機。但是“牆裏開花牆外香”,1958年公司在C型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F—104G卻被德國。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大量仿制,裝備數量超過2000架。進入服役後才發現F—104的事故率奇高,總是莫名其妙地墜毀,每次都無法找到墜毀原因,德國和日本飛行員對此抱怨極大,日本一個飛行員曾撰文《滿腹牢騷的飛行隊長》對F-104大加批評。
“獵鷹”是美國第一種實用空對空導彈,試驗中性能表現優異,因此發展出近十個不同型號的導彈,其中包括核空對空導彈,産量達到數萬枚之多。但在越戰中,它的表現極其糟糕,整個戰爭中沒擊落過1架敵機(外國資料也有說共擊落5架),戰後所有“措鷹”導彈全部淘汰。
 
思考
 
無論何種原因,武器研制失敗是很正常的。美國作爲超級大國,冷戰時期武器研制項目多,失敗自然也多,而且失敗的項目要遠遠多于成功的項目。但是任何一個項目的研制過程就是技術積累與儲備的過程,它所帶來的積極意義不能忽視。一些項目中的技術並沒有被完全抛棄,後來都用在了其它項目中,比如,LRX-X(即F-108戰鬥機項目)系統中的AIM-47核空對空導彈和AN/ASG-18火控系統放棄後,它們成了海軍F—14戰鬥機AIM-54“不死鳥”空對空導彈和AN/AWG—9雷達的核心;在BMT-70主戰坦克中暫時無法實現的技術在MI和“豹”2上得到了運用;“衛兵”導彈防禦系統雖遭摒棄,但系統中的PAR雷達和“斯帕坦”,“斯普林特”導彈的部件及技術用在了現在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中。可以說,美國趙強的武器研制能力是建立在這些失敗項目的基礎上的,現今高效的武器研制與采購體制也是在總結失敗體制教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正應了那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
http://qkzz.net/magazine/1000-7385/2006/10/518325_3.htm

 
撥開雲霧看“敗筆” 2009-02-16 解放軍報第8版
    
浩瀚的軍事史中,不乏兵器創新的敗筆之作。解析這些敗筆,可以史爲鑒,啓發人們的思考。
 
胎死腹中的“老鼠”坦克
 
    二戰期間,爲稱霸戰場,希特勒提出研發制造無敵坦克的設想。2年後,代號爲“老鼠”的坦克樣車新鮮出爐,攻防性能堪稱完美:裝甲比普通坦克厚一倍,可以擋住敵方在2000米距離上任何坦克的攻擊;炮口徑比普通坦克大一倍,在3000米距離上可以擊毀當面任何坦克。對于這一傑作,德國科學家曾自豪地宣稱:“老鼠”坦克“矛利盾堅”,戰場無敵。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老鼠”坦克始終未能上戰場。爲啥?超強裝甲的運用使得坦克自身重量高達188噸,比普通坦克足足重了3倍。按照當時的技術條件,沒有一種坦克發動機能驅動如此龐然大物。
    二戰結束,“老鼠”坦克樣車被蘇軍俘獲,成爲博物館的陳列品。
    編輯點評:武器裝備創新,不僅要追求戰術、技術等方面的完美,還應綜合考量可操作性等實際因素。過分強調某一方面指標和性能,只會給整個系統設計埋下失敗的伏筆。
 
水土不服的“狗糞”探測器
 
    越南戰爭期間,“胡志明小道”成爲越南人民軍極其重要的後勤補給線。爲切斷這條運輸線,美軍制定了“白色冰屋”計劃,即把各種電子感應測控器投放到“胡志明小道”上,以掌握越軍行動,然後進行轟炸打擊。爲達到“隱身”效果,美軍根據越南人喜愛養狗的實際,特意將探測器設計成與狗糞相似的形狀。
    然而,“狗糞”探測器投入使用後,並沒有采集、偵聽到什麽有價值的情報。疑惑不解的美軍展開調查,結果令人啼笑皆非:連年戰爭,“胡志明小道”周邊所有的狗早被食不果腹的越南村民宰殺吃光。“狗糞”探測器因此適得其反。
    編輯點評:研發武器裝備,既要進行合情合理的設想與設計,還要對裝備在未來戰場的使用環境進行充分調研,使其與戰場環境高度融爲一體,確保裝備真正有用武之地。
 
一廂情願的“冰塊”航母
 
    1942年,英國海軍工程師傑弗裏?帕克經過反複研究和試驗,研制出一種新型材料——“帕克冰”。
    次年3月,美、英、加三國成立聯合試驗小組,開始了建造“冰塊”航母的可行性研究和試驗。3個月後,一艘長20米、重達1000噸、外部貼著木板、內壁塗著瀝青的航母模型精彩亮相。爲確保及時填補和修複艦身出現的洞孔和裂縫,艦上還特別配置了多架制冰機。又過了幾個月,一艘名爲“哈巴庫克”的冰制航母橫空出世。得知消息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專門派自己的科學顧問對該計劃進行考察。結果發現,航空母艦上大型動力裝備的散熱量過大,開動後會將“冰艦”融化掉。于是,“冰塊”航母計劃流産。
    編輯點評:嚴格的科學論證是裝備創新最爲關鍵的環節,只有把握住這一點,才能保證武器裝備發展的正確道路。    (漫畫:方漢繪)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9-02/16/content_1652271.htm
 
二戰各國的“獨門暗器”:啼笑皆非的兵器敗筆
 
為了贏得戰爭,各國都熱衷於研製自己的“獨門暗器”。但是,其中有的因為戰爭結束無疾而終,有的因為技術原因中途夭折,有的因為經費不足胎死腹中,有的因為違背科學無從開展……
 
蠢笨無比的“鼠”式坦克
 
1943年5月,經過一番苦心孤詣的設計和製作後,德國坦克設計師波舍爾博士終於奉XTL之命拿出了名為“鼠”式的超重型坦克全尺寸木製模型。“鼠”式坦克的巨型身材贏得了XTL的讚許。他親自命令克虜伯公司立即研製一種超重型的坦克炮塔,以使車體和火炮都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1944年1月,重達188噸的“鼠”I式坦克樣車終於哼哼哧哧地爬上了實驗跑道,但因炮塔尚未制.造出來,只是臨時用澆鑄的重達55噸的混凝土代替。當年6月,裝備好炮塔的第二輛樣車“鼠”Ⅱ式坦克也在試驗中取得初步成功。這讓XTL興奮不已,但很快他就失望了。“鼠”式超重型坦克是兵器史上的一個怪胎。這頭“超級巨獸”存在著致命的“先天不足”。由於它過於龐大,行動十分不便,機動性能極差。一般的路面根本無法承受它沉重的身軀,橋梁更是常常被它一觸即垮。為了能在鐵路上運輸這個“鋼鐵堡壘”,必須制.造專門的平板運輸車,並對沿線的路基進行特殊加固。更要命的是,它的履帶板太寬,調轉方向十分困難,—旦遇到襲擊,只能束手待斃。德國兵器局原計劃生產150輛“鼠”式坦克,但由於N粹德國的迅速滅亡,最終只生產出了兩輛樣車,而它們在戰鬥中也基本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為了隱藏研製“鼠”式坦克的秘密,在蘇聯攻入柏林前,德軍將它們全部炸毀。“鼠”式坦克終於隨著它的主人一起煙消雲散了。
 
匪夷所思的冰制航母
 
1942年10月,正當盟軍對德國潛艇頭疼不已的時候,英國海軍工程師傑弗裏·帕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辦法。開始,帕克考慮將北極的巨大冰山拖到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但事實證明這個方案難以實現。1943年初,帕克發明瞭一種叫作“帕克水泥”的新型建築材料。它實際上是一種摻進了一定比例木漿的特殊冰塊。這種冰塊不但像水泥一樣堅硬結實,而且能在海水中長期浸泡而不融化和變形。帕克的這項發明引起了英國海軍上將路易斯·蒙巴頓的高度關注。在經過一番考察和檢驗後,蒙巴頓竭力說服盟軍高層接受了帕克的建議。隨後,美、英、加3國的物理學家和造船專家成立聯合試驗小組,開始對用這種混合冰建造航母的可行性進行試驗。當年6月,試驗小組在加拿大的帕特裏夏湖用“帕克水泥”建造的一艘冰制航母模型竟然平安地度過了夏天而沒有融化。這更加堅定了蒙巴頓的信心。不久後,科學家們按照海軍的要求設計出一艘名為“哈巴庫克”的冰制航母。它長約600米,艦厚12米,總重量220萬噸,有著26隻螺旋推進器,上面可以裝載1500名士兵和200架飛機,還可安裝戰列大炮等全套裝備。知曉這項研製計劃的人們都歡欣鼓舞,期待著這種新型秘密武器儘快問世。但是,已經答應出資建造冰制航母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於這項計劃始終抱著懷疑態度。他派出自己的科學顧問進行進一步研究論證。結果發現,這艘航母存在著致命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艦上大型動力裝置的散熱量估計不足。事實上,只要發動機—啟動,周圍的冰層馬上就會開始大量融化,而且不管採用什麼補救辦法,也無法阻止艦身的迅速縮小。信心百倍的蒙巴頓上將聽到這個情況後,也發現並承認了冰制航母這個致命缺陷,被迫宣佈計劃終止。就這樣,冰制航母中途流產了。
 
失去控制的氣球炸彈
 
1944年,從珍珠港事件中剛剛恢複元氣的美軍開始對日本實施轟炸。由於日本當時沒有遠端戰略轟炸機,日本對美國的轟炸無法報復。此時,一位名叫荒川秀俊的日本氣象學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報復行動。這項計劃是首先制.造成千上萬個巨大的熱氫氣球,下面吊裝重RS彈,然後將這些氫氣球在日本本土點火升空,使它們借助太平洋上空的東去氣流,飄過太平洋,到達美國西北部的森林地區,最後由自由控制裝置投下炸彈,引發地面的爆炸和火災。日軍大本營對這個極富想像力的瘋狂計劃大為讚賞,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研製和利用這種美國人絕對始料不及的“秘密武器”。終於,一萬多個巨大無比的氣球炸彈如期做成了。1944年11月1日清晨,日本的報復行動拉開了帷幕。這天,在日本的千葉、茨城、福島等地,幾千個碩大無比的熱氫氣球幾乎同時升起。成千上萬的婦女和孩子歡呼雀躍,淚流滿面,一直目送著這些自己親手做的氣球炸彈晃晃悠悠地消失在遠方的天際。在之後的半年內,共有9300多個熱氣球挂著炸彈飄向太平洋。然而,這些“秘密武器”卻沒有像日本人期望的那樣在美國中心城市爆炸,而是絕大多數在太平洋變幻無常的風暴中葬身大海,只有極少數幾個僥倖飄到了美國西海岸,並在西部森林中引起了幾場不大的火災,幾乎沒有造成什麼損失和影響。這種煞費心機、勞民傷財的氣球炸彈就這樣徒勞無益地作了一次“免費旅遊”後覆滅。
 
難以上天的“巨人”滑翔機
 
1942年,為了對英倫三島實施有效的襲擊,N粹德國設計制.造了一種名為“巨人”的滑翔機,準備用它來實現“無聲飛行和隱形突防”。這種滑翔機全長28米,翼展55米多,機艙如同一節火車車廂,可以寬鬆地裝進一輛坦克。然而,當飛機造成之後,設計師們卻突然發現,沒有什麼辦法能把如此龐大的滑翔機拖上天空。經過—番苦思冥想,他們先是用一個大功率的轟炸饑進行拖曳試驗,期望其強大的馬力能讓“巨人”展翅飛翔。儘管事先已經為“巨人”加裝了兩枚助推火箭,但是擔任牽引任務的轟炸機還是被這個龐然大物拖得呼呼喘氣,直冒黑煙。後來,設計師們又改用3架戰鬥機同時牽引,然而,不是3根鋼索相互絞纏在一起,就是戰鬥機之間受力不均,結果先後共有8架飛機在試驗中失事,4名駕駛員身亡。最後,無可奈何的設計師們只好另外專門建造了一種“連體飛機”,這才把不肯就範的“巨人”勉強拽上了天。但是由於“連體飛機”制.造複雜,造價高昂,德國軍方終於對“巨人”失去了信心。他們索性在“巨人”的機身上安裝上6部引擎,使其由世界上最大的滑翔機變成了一種怪模怪樣的運輸機,但後來也不了了之。
 
不分敵我的“大老爺”飛火輪
 
1943年夏天,為了準備摧毀諾曼底海岸的德軍防禦工事,英國工程師精心設計制.造了一種名為“大老爺”的飛火輪。這是—個碩大無比的輪軸,軸心內裝有足足兩噸炸藥,輪子周邊則捆著18枚驅動火箭。英國的兵器專家設想,在發起進攻時點燃“大老爺”,使它如恐怖魔鬼般衝向德軍陣地,產生所向披靡的爆炸和震懾效果。然而,試驗過程中“大老爺”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難以對付的壞脾氣卻令人瞠目結舌、始料不及。它給盟軍發明者所帶來的煩惱其實遠遠要比對德軍所可能造成的威脅多得多。1943年9月7日,“大老爺”在英國西南海岸正式開始試驗。由於其滾動速度高達97公里/小時,因此一個小小的彈坑也能使“大老爺”偏離預定路線。更為要命的是,綁在輪子上的火箭不時掙脫束縛,把參加試驗的人們一個個嚇得渾身直冒冷汗。在最後一次試驗中,“大老爺”在點火之後,竟然調轉身來,向著其主人猛衝過來,搞得驚恐萬狀的試驗者紛紛落荒而逃。迫於無奈,這個計劃只好半途而廢。
http://211.89.225.4:82/gate/big5/bbs.cnr.cn/thread-414626-1-2.html
 
 

 

上一篇:殲13之敗

下一篇:運10之敗

阿楨 2020-12-16 09:21:47

強5攻擊機設計超前 為何不能像美軍A10一樣繼續戰鬥 2020-12-14 新浪軍事

  說強-5型攻擊機的設計思路與氣動外形“相當前衛”:一方面,它和蘇軍當時正在投入現役的一票負責淺近縱深遮斷任務的戰鬥轟炸機一樣,都相當強調突防中的兩個要素,一是低空高速,二是機動性。
  相比機身總體,強-5服役之初在航電、火控系統上的固有缺陷就顯得不可接受了。
  之前,強-5的身板小點沒事,反正當時的中國空軍也沒得選。但等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強-5航程短、作戰半徑小就不可接受了。而接下來殲轟-7、殲轟-7A甚至蘇-30MKK的出現,更是直接判了強-5的死刑。
  回應
歷史的問題歷史地看,強-5的存在還是具有相當歷史意義的…
過期了就要淘汰,這是理性行為。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2-14/doc-iiznezxs6812631.shtml

"其貌不揚"的殲12原來設計這麼超前 為何還是下馬了 2020-12-15 新浪軍事

殲-12 的設計太極端了。過小的機體導致機載設備與結構安裝困難,尤其是可調進氣錐改為了斜劈式外壓進氣道,徹底斷絕了殲-12安裝雷達的可能,無法像殲-7一樣在進氣調節錐內安裝雷達。同樣,結構與重量上的限制也限制了載油量與載彈量,這使得其作戰半徑僅為600千米,而武器系統為確保載彈量,只能將兩門30毫米機炮改成一門30毫米機炮一門23毫米機炮,火力比殲-5還弱。
  回應
這玩意下馬一點都不遺憾,必須減重才能達標!按當時的國內技術其性能根本無法與現代各種複合材料相比。而且不裝設雷達,那是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必然淘汰,沒有什麼可惜的!
你知道它的大背景嗎?是中蘇極度交惡情況下的應急產物。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2-15/doc-iiznctke6596450.shtml

jsoujsou 2018-07-10 10:11:54

中國這款戰機曾創造多個“世界第一” 如今僅剩5架 2018-07-09 新浪軍事

  殲12是中國第一架從機體設計到部件製造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的輕型噴氣戰鬥機,在越南戰爭中,我國受到了越軍米格17戰機以弱勝強挫敗美軍F4戰機的啟發,決心研製出一款機動性強的小型戰機用來打“空中遊擊戰”,就有了殲12的誕生。
  從1868年7月開始設計,到1970年12月26日首飛成功,殲12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面世了,它當時的性能資料很驚人。以僅僅3100公斤的重量,達到了0.95馬赫的巡航速度,幾乎可以超音速巡航了,而且機動能力比同期的美軍F-5E還強,以180米每秒的爬升率和1140米的盤旋半徑超過了F-5E的160米每秒和1080米。
  殲12也憑藉這些優異的資料,成為了世界上超音速戰鬥機中最輕的一款戰機,拿下了中國自主研製軍機中的第一個“世界第一”。
  遺憾的是,雖然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殲12的面世意義重大,但殲12的“輕”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重量輕能讓殲12有十分優秀的機動性,但同時也意味著它的機身空間有限,安裝武器的數量也隨之降低,固定搭載的是一門30毫米口徑航炮及一門23毫米口徑航炮,外掛兩枚紅外格鬥空對空導彈,這種武器裝備在超音速戰鬥機中算是火力比較弱的。
  因此,我軍經過慎重考慮後,叫停了殲12的量產,並在1978年2月正式停下了殲12戰機的後續研製計畫。如今國內只有5架殲12的原型機,南昌飛機製造廠保存了2架,中國航空博物館保存了2架,剩餘的1架則在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
  雖然殲12並未量產,但它對我軍戰機研發卻意義重大,事實上,就算是殲9、強6、殲13這幾款提出過構想卻並未建造出原型機的戰機,對我國空軍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見證了中國一路上在自主戰機研製上的探索,也正是有了它們的奠基,才有了中國空軍現如今的颯爽風貌。(作者署名:復興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09/doc-ihezpzwu2064019.shtml

圖博館 2017-11-25 08:40:01

沈飛殲11單發中型戰機為何下馬?不顧基礎太過超前2017.11.24新浪軍事

  提起殲-11,現在大家都知道是中國國產化的蘇-27,但在歷史上,這個型號曾賦予沈飛研製的一種單發中型戰鬥機,類似於法國的F-1。
  1969.8.25,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了航空工業“825會議”。
  這次會議的背景,是總結越南戰爭、中東戰爭中的經驗,高機動性戰鬥機成為了這次會議確定中國國產殲擊機的主要發展趨勢,一口氣確定了三個型號,一個是明確上馬的“小殲”計劃,也就是後來的殲-12,南昌飛機製造廠研製,另一個是“4號工程”垂直起降戰機。
  一種9噸級高機動中型殲擊機,則由瀋飛112廠機製造廠承擔研製任務,注意,非瀋陽飛機設計所(601所),當時601所正在攻關殲-8,1969年首飛的。
  殲-11採用了很前衛的正常式佈局,兩側進氣,帶激波錐三元可調進氣口,後掠式上單翼,機翼上設計有前緣縫翼和開封襟翼,外翼前緣有鋸齒,在整體佈局上完全脫離了蘇式米格飛機的範圍。
  發動機上,一開始擬選用兩台渦噴6丙作為動力,不過這種殲-6的發動機技術性能不佳,後來又曾選用一台渦噴7丙,但對於9噸級的殲-11來說,這種殲-7用的發動機又帶不動,但在70年代中英關係回暖後,基本確定使用單台羅羅“斯貝”MK202。
  在當時,殲-11還計劃裝645雷達或204機載雷達,武器配置為兩門30毫米機砲和兩枚紅外空空導彈。然而,要知道204雷達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才在殲-8I型全天候殲擊機上測試成功,而且可靠性十分堪憂。
  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殲-11的研製並沒有什麼大的進展,甚至不像殲-12都造出了原型機,於70年代末下馬。事實上,“825”會議上的,洪都的殲-12,沈飛的殲-11,以及在殲-6基礎上研製的垂直起降戰鬥機“4號工程”,全部下馬。
  可以說,在當時不顧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基礎的超前構型,只會永遠停留在圖紙上。(作者署名:烏龍防務評論)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24/doc-ifypceiq12496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