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梟龍、殲10C戰機出擊 專家曝陸強攻國際軍武市場實力2024/10/05 中時
從中亞到東歐和中東,陸製戰機為愈來愈多國家提供了選擇。分析家說,向亞塞拜然交付JF-17「雷電」(Thunder)戰機,也就是解放軍所謂的「梟龍」戰機,使這個前蘇聯共和國成為第4個操作中巴聯合戰機的國家(緬甸、尼日利亞和伊拉克),代表中國在美俄主導的軍火市場中,不斷擴大影響力。
而巴基斯坦占中國武器出口約60%,旗下空軍有161架 JF-17,以及約20架被拿來與美製F-16相比的殲-10C。
英國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戰機和技術專家布朗克(Justin Bronk)說,亞塞拜然選擇不採用升級的米格(MiG)-29或蘇(Su)-30戰機系列。傳統上巴庫是俄羅斯國防工業客戶,空軍擁有14 架米格-29戰機。布朗克說,亞塞拜然決定改買JF-17「無疑顯示,過去10 年來,俄羅斯戰機工業和中國相比有所衰退」。
「即使西方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而實施制裁的影響之前,蘇愷,尤其是米高揚的產品與最新型中國戰機相比,已逐漸失去競爭力,制裁只是加速了既有的進程。」布朗克指出,JF-17「可以使用各式現代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並擁有現代化座艙界面。在其他大多數方面,它是一款雖不起眼,但卻實用的輕型戰機設計」。
此外,布朗克說,「殲-10C最新版可以直接與最新型F-16 和「獅鷲」(Gripen)戰機媲美,但價格較低」。然而,他也直言,它仍然不是為了要直接與「颱風」(Typhoon)、「飆風」(Rafale )、F-15EX、蘇-35 或殲-16等較昂貴的重型戰機競爭,而在混合戰鬥攜行量下,無論航程、酬載和性能等,都無法相比。
回應
一場烏克蘭戰爭讓俄式武器原形畢露,俄爹的武器都賣不出去了,哪輪得到土共
俄烏戰場上摔掉的F-16、被擊毀的M1A1 、攔不住毛子超高音速飛彈的愛國者系統、全數脫靶的海馬斯火箭、打不準的美製155榴彈砲、貴桑桑被嫌難用的美製無人機、美製防彈板……等等,就是這些美式武器糗態百出,才讓老共武器有出頭天的機會,哈哈哈……
不勞日落帝國智庫專家在那捧殺帶酸,梟龍JF-17定位是輕型防禦戰機,殲-10C則定位是空優戰機。2021年土耳其舉辦的「2021安納托利亞之鷹」演習,卡達空軍派出Rafale在綜合演練科目中以2:6敗給巴國的JF-17/FC-1 block 2。巴國2023年「2023印度河之盾演習」中,使用殲-10CE分別擊敗卡達的颱風/EF-2000(傳出以9:0絕殺颱風/EF-2000)、沙烏地的F-15SA及土耳其F-16 Black 40等等。
阿楨
《美製武器,神話破滅》
(1) 標槍飛彈: 因為在烏克蘭實戰表現低下,多被烏軍丟掉,或者被盜賣到黑市
(2) M777榴彈砲: 在烏克蘭,幾乎是已被俄軍全殲,烏軍撤退時,M777多被丟棄
(3) MQ-9死神無人機: 每架台灣支付25億新台幣,其實是可以輕易被民兵擊落的爛貨; 葉門叛軍已經擊落兩架MQ-9
(4) 愛國者飛彈: 沒有擊落任何俄羅斯飛彈,只擊落了大約10架俄機; 援烏的20套愛國者飛彈,(註:全台只有6套),過半已被俄軍擊毀; 殘餘的愛國者,已經不太敢開機了,怕被定位/被摧毀
M1艾布蘭主戰車: 每輛M1,台灣支付30億新台幣; 2024年2月23日,M1首次出現在烏克蘭前線,三天後2月26日,到3月11日,總計6輛被俄軍摧毀,俄軍使用的武器,不過是很普通的無人機/RPG ..烏軍撤退時,還丟下一輛完整的M1戰車.
M1的主要問題,出在其燃氣渦輪引擎: 耗油/高溫/維修複雜/容易著火; 無論是RPG/無人機/普通砲彈,只要從後面擊中M1,就可以使其起火; 早在20年前,伊拉克反美民兵,就已經利用這些弱點,摧毀了數十輛M1.
2017年,阿聯/沙烏地阿拉伯,聯手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進攻葉門叛軍胡塞武裝; 沙烏地花了數兆美元於美製"神兵利器",結果不敵胡塞 ..在戰鬥期間,多輛M1,被胡塞以簡單的武器摧毀
美軍本身早已逐漸放棄M1戰車,從10多年前開始,就沒有再新購M1,還把一批二手M1,轉移給伊拉克陸軍; M1生產線也已封存,直到台灣購買M1,才重開生產線
也就是說,M1戰車,其實是美軍/烏軍都已經放棄的武器,但是台灣以天價購買M1,而且吹捧成了"天下無敵的神兵利器" ..民進黨更用來證明加強了國防! 實際上,國防並未增強,反而因為資源錯置而削弱了國防 ..更糟的是,民進黨刻意營造一種假像: 台灣擁有美製"神兵利器",安啦
相關新聞
「刺針飛彈16倍價?」美挺烏參議員 痛批軍企根本敲竹槓
阿楨
上了普丁的當?陸高價購入俄S400防空系統消失之謎2024/03/26 中時
曾經轟動一時的俄羅斯研製最新式且號稱無敵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未聞有任何表現且多次在戰場失利,中國花天價購入2個團S-400後亦未在共軍演習與報導中出現。當初把性能吹捧上天的S-400經過測試後完全達不到俄方宣稱的能耐,只好把它部署到南方一些防空壓力較小的城市,並搭配國產防空導彈作補充。加上S-400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有多次被摧毀,已嚴重挫傷共軍對俄製武器的信心。
中國從90年代開始就向俄羅斯購入防空導彈系統,早在1991年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就從俄羅斯引進了首批4個營S-300防空導彈系統,1994年和2001年又引進第2批和第3批總共8個營S-300。2003年俄方出台升級版S-300PMU2,解放軍又再購入一批,合計20年間共採購了24個營S-300,耗資計18億美元。
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又推出號稱性能更強大的S-400防空系統,能夠使用最遠高達400公里的多種射程導彈,還能攔截超音速戰機、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無人機與高超音速武器等多種目標。中國於是在2014年簽約訂購買2個團S-400,每套單價5億美元、總價30億美元,分別裝備於6個導彈營。這次採購帶動了土耳其與印度下定決心訂購S-400,分別是土耳其以25億美元購入2套,印度以55億美元購入5套。土耳其這項交易還得罪了美國,最終迫使美國撤回土耳其參與F-35戰機合作案,大幅改變了美土兩國做為北約盟國的戰略合作關係。
陸媒曾就中俄S-400的交易分析稱,中國在2014年已開發出紅旗-9防空系統,但仍對俄採購S-400,主要有2個因素,一是以軍購體現中俄的緊密關係,二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惡化,必須大幅加強備戰,但國產防空導彈產能不足,只好對外採購應付迫切的需要。
其實S-400與蘇-35戰機一樣,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軍事技術進展非常有限,很多號稱先進的新式武器並沒有在前蘇聯的軍工基礎上有更大的進展,整個軍工系統腐化成風,俄媒的報導也以吹噓居多,在中東與非洲戰場面對差距極大的弱勢對手還過得去,一旦遇上較有實力的對手就會醜態百出,這也是為何俄烏戰爭拖延了2年多還處於僵持狀態的原因之一。
相關新聞
印度購俄S400到貨 中印邊境部署殲20有危險?
俄軍武出口重挫53%
阿楨
《美製武器,神話破滅》
(1) 標槍飛彈: 因為在烏克蘭實戰表現低下,多被烏軍丟掉,或者被盜賣到黑市
(2) M777榴彈砲: 在烏克蘭,幾乎是已被俄軍全殲,烏軍撤退時,M777多被丟棄
(3) MQ-9死神無人機: 每架台灣支付25億新台幣,其實是可以輕易被民兵擊落的爛貨; 葉門叛軍已經擊落兩架MQ-9
(4) 愛國者飛彈: 沒有擊落任何俄羅斯飛彈,只擊落了大約10架俄機; 援烏的20套愛國者飛彈,(註:全台只有6套),過半已被俄軍擊毀; 殘餘的愛國者,已經不太敢開機了,怕被定位/被摧毀
M1艾布蘭主戰車: 每輛M1,台灣支付30億新台幣; 2024年2月23日,M1首次出現在烏克蘭前線,三天後2月26日,到3月11日,總計6輛被俄軍摧毀,俄軍使用的武器,不過是很普通的無人機/RPG ..烏軍撤退時,還丟下一輛完整的M1戰車.
M1的主要問題,出在其燃氣渦輪引擎: 耗油/高溫/維修複雜/容易著火; 無論是RPG/無人機/普通砲彈,只要從後面擊中M1,就可以使其起火; 早在20年前,伊拉克反美民兵,就已經利用這些弱點,摧毀了數十輛M1.
2017年,阿聯/沙烏地阿拉伯,聯手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進攻葉門叛軍胡塞武裝; 沙烏地花了數兆美元於美製"神兵利器",結果不敵胡塞 ..在戰鬥期間,多輛M1,被胡塞以簡單的武器摧毀
美軍本身早已逐漸放棄M1戰車,從10多年前開始,就沒有再新購M1,還把一批二手M1,轉移給伊拉克陸軍; M1生產線也已封存,直到台灣購買M1,才重開生產線
也就是說,M1戰車,其實是美軍/烏軍都已經放棄的武器,但是台灣以天價購買M1,而且吹捧成了"天下無敵的神兵利器" ..民進黨更用來證明加強了國防! 實際上,國防並未增強,反而因為資源錯置而削弱了國防 ..更糟的是,民進黨刻意營造一種假像: 台灣擁有美製"神兵利器",安啦
相關新聞
「刺針飛彈16倍價?」美挺烏參議員 痛批軍企根本敲竹槓
阿楨
揚基一周軍評:“紅旗”再卷巴爾幹,HQ-17AE怎麼打無限制無人機戰?
各類輕量化防區外打擊武器投入戰場,讓武裝直升機的最遠打擊範圍增加到了15-20千米以上,這使“道爾”/紅旗-17的射程顯得有所不足。因此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出現了彈體明顯延長、最大攔截斜距增加到30千米的FM-3000;後來逐漸演化成滿足戰艦垂直發射系統需求、可以“一坑四彈”的FM-3000N型。
紅旗-17AE雷達已優化探測無人機等低慢小目標,但面對無人機時,單車攜彈量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2022年珠海航展,紅旗-17AE “以蜂群反蜂群”、可與前出的小型無人導彈發射車組網作戰的FK-3000,適合攔截3公里範圍內目標的LW-30鐳射防禦武器系統,出口沙特的“寂靜獵手”等已在實戰中證明了卓越效能。
另外,對於塞爾維亞空防來說,雖然引進了FK-3遠端中高空地空導彈系統,但中低空防禦仍然存在短板:的俄制“鎧甲-S1”到貨了一個營之後,其餘兩營因俄烏戰而無法交付。
如果說紅旗-22/FK-3還並非我軍自用的“頂級裝備”,那麼紅旗-17A/AE則是我軍中型合成旅防空營當之無愧的“貼身匕首”,因此紅旗-17AE出口塞爾維亞,不僅標誌著中塞軍事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對於在背後攛掇科索沃地區矛盾衝突的域外勢力也是一種震懾。
回應
HQ17系統多目標能力很差很差,與鐵穹系統相比,相差不是以道裡計!
鐵穹壓根不是一種具備實戰意義的“防空導彈”,而是一種專門對付巴勒斯坦遊擊隊土制簡易火箭的“防空火箭”。它根本不具備攔截機動目標的能力,攔截彈小速度慢機動能力差,連肩射式導彈都不如。即使面對民用的大疆無人機,鐵穹也是個毫無反擊能力的靶子。紅旗17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伴隨防空導彈系統,吸收了道爾系統的優點,改良導彈並用我們更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補足了短板,實彈演習中,紅旗17不僅擊落飛機和炮彈,還把飛機發射的對地導彈也擊落了,堪比科幻電影。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阿楨
“三姨夫”提前退役,中國停購俄制發動機,進入100%國產航發時代 2023-09-01 柯洛廖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海空軍的主力戰機已淘汰俄制AL-31F發動機,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了100%國產渦扇-10航發時代。
殲-20B/35換裝渦扇-15/19後,將可以碾壓美國的F-22/35。
回應
航空發動機之外,除了光刻機, 高精密度機床才是天花板。
不好意思哈,你口中的天花板早在十年前就被捅穿了。
回應相關新聞
華為2023-08-29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華為晶片突圍成功,荷蘭光刻機巨頭妥協,宣佈繼續交貨DUV設備
1
從MiG-21到殲-7 全球最暢銷輕型戰機 2023/02/21 旺報
MiG-21及其衍生的殲-7可說是全球發展最成功的輕型戰機,雖然問市逾60年,迄今仍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捍衛領空,要完全除役還有一段時間。
1955年,蘇聯的米格設計局提出一款外型「簡單粗暴」的戰機,有一個直筒型機身,機首進氣、單座、單引擎、三角翼加一對水平尾翼,這就是MiG-21,她很快就服役在蘇聯國土防空部隊,並且提供給周邊的衛星國家,也包括中國大陸,也就是殲-7,由成都飛機公司生產。
不過,中國大陸取得殲-7的過程相當曲折,當時正值大躍進時期,大陸從上到下嚴重政治狂熱,既想要蘇聯航空技術,又擔心蘇聯可能另外提出政治條件,使得談判過程很不順利。這些技術之外的爭議,使得殲-7更像「MiG-21仿製品」,而不是「授權品」,這也造成殲-7與MiG-21縱使外型很像,但是內部的零件卻不能共用,飛行性能也略有差異。總之直到1966年,大陸才開始生產殲-7戰機。
雖然仿造MiG-21的過程曲折,不過大陸也確實「吃透」了殲-7的航空技術,並且以此基礎自行改良,這使得殲-7的衍生型非常多,生產時間也相當長。最值得一說的是被稱為「終極改進版」的殲-7MG,它採用1990年代的航電技術,換裝大陸自行設計的「箭簇式」主翼,使得殲-7MG同時兼具高速性能與低速運動性,2000年至2009年,大陸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就以殲-7MG為座機,直到2010年起,換裝為殲-10,才結束殲-7的表演生涯。
蘇聯MiG-21在全盛時期,曾經生產了8000多架,是有紀錄以來,生產數量最多的噴射式戰機。不過這個數字並不包括殲-7。上文提到,在嚴格分類上,這2型戰機只能說「外型近似」。大陸也自行出口殲-7戰機,銷售的對象正是那些與美國、蘇聯都不想接邊的第三世界國家,包括北韓、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伊拉克,以及埃及、阿爾巴尼亞、辛巴威、納米比亞、坦尚尼亞、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總數大約2000多架,全世界現在仍有400多架殲-7戰機服役中,名列「最受歡迎戰機」的9名,比F-5E/F要高了一名。
阿楨
俄羅斯稱一艘護衛艦就能打殘一個航母編隊,牛皮吹大了【傅前哨】
回應
傅老師以專業和我們一再說明瞭俄羅斯打得拉垮的原因。坦克被摧毀,戰機被擊落,旗艦被擊沉,斬首斬不到,不是俄羅斯武器不再堪用,而是體系太差,個別優秀的武器發揮不了力量。體系太差說到底,還是國力問題。俄國已經沒有建設完整體系的國力與財力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c8lOZoakc
鋯石導彈--維基百科
俄羅斯高超音速鋯石導彈(俄語:Циркон,北約代號:SS-N-33,英語:3M22 Zircon或3M22 Tsirkon),2022年已量產,能以9倍音速打擊1000公里以外的水上和地面目標。
俄羅斯首試鋯石飛彈 飛行超過500公里 2020/03/02 中時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排水量4,500噸,長135公尺。目前是3M54「口徑」(Kalibr) 次音速反艦飛彈。不過,高超音速武器會遇到2個問題:一個是飛行的穩定與操作性,第二是尋標與導引的困難。
美媒《軍事觀察》評全球致命反艦導彈 2020-12-17
俄鋯石導彈結構緊湊,可從軍艦標準垂直發射單元發射,四枚鋯石只相當於一枚P-700。
俄Kh-32導彈2016年開始服役,能以4.6馬赫的速度攻擊1000公里目標。
中YJ-18導彈2015年首次部署,亞音速巡航,最後階段會加速到3馬赫, 300公斤的彈頭結合先進的電子戰對抗系統和高機動性,這使得YJ-18極難攔截。
中YJ-12導彈2015年亮相,最大速度4馬赫,最大射程約為380公里,戰鬥部500公斤。
阿楨
剛定10天 巴西50億軍購專案即被叫停 2022-12-06 觀察者網
巴西聯邦第一法院暫停50億雷亞爾(約9億歐元/66億人民幣)購買98輛義大利半人馬2型輪式突擊炮,表示在這和平年代購買戰爭兵器並不是急需的,11月巴西凍結57億預算,其中教育和衛生削幅最大。
回應
這玩意重達30噸一輛1000萬歐元,中國VN-1(08式裝甲車出口版) 重20噸一輛170萬美金。
世界最大軍火公司,美國五家領先,中國兩家入榜2022-12-06
2021年全球100大武器生產公司銷售額5920億美元,增長1.9%。美國洛馬以603.4億美元居首,雷神、波音、諾斯羅普、通用動力霸佔前五。英國BAE(航空航太系統)第六。中國北方工業和中航工業排第七第八,增長強勁。
回應
如沒政治介入,中國公司排名應上升些。
阿楨
2022珠海航展外貿新版“自動迫擊炮機槍”像機槍連發 2022-11-15
圖:新一代82毫米速射迫擊炮,外形與傳統迫擊炮差別很大
圖:老版本82速射迫擊炮直瞄/高射角間瞄射擊
新版的82毫米速射迫擊炮雖還是用猛士4x4高做底盤,但不再是敞開的戰斗室和駕駛室,成員在全封閉雙排防彈駕駛室內,火炮系統的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都提高了,不再需要炮班手動操作,可在以駕駛室內遙控操作。
老版使用的是4發彈夾供彈,新版改為封閉彈箱,射速提高了1倍,達到40發/分鐘。新版價格對第三世界國家,可能不如老版更吸引人,對不差錢的中東國家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8uXuyvknQ
相關新聞資料
詳解PCP-001型82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
https://www.gushiciku.cn/dl/12yop/zh-tw
速射迫擊炮:被蘇聯淘汰後竟然在中國獲得新生
中國兵器即仿製外國最新型武器,也仿製淘汰的落後武器通過改進,變成一種適用的先進武器。如中20世紀九十年代仿過義大利M56式105毫米馱載榴彈炮,成為外貿105mm輕型榴彈炮。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94241
國產新型外貿型120毫米車載自動迫擊炮 2022-12-03
車載82毫米迫擊炮存不足和問題,首先是口徑威力不足。其二,簡易觀瞄火控系統,數字化和資訊化程度較低。120毫米自動速射迫擊炮,採用第三代東風猛士長軸距版的6×6車體,炮身被科幻的殼體所包裹,採用全自動供彈模式,可採制導炮彈,誤差約1米(傳統約50米)。
阿楨
中國紅旗9BE一車搭載8彈,已全面超越S-400 2022-12-03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epoTOx9jY
紅旗-9BE——趕超S-400的中國遠端防空導彈系統 2022-12-02
眾所周知,中國遠端防空導彈,一直曾依賴於俄羅斯,先後外購了S-300、S-400,而2022航展上紅旗-9B及BE,標誌已走出自己道路!展板介紹,紅旗-9BE具備攔截射程1000千米短程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抗干擾能力強;可指揮其他防空武器,構成一體化多層防空體系。射程5~260千米(紅旗-9為125) ,射高27千米,能同時制導16枚導彈攔截8個目標。
紅旗-9BE彈體長6.5米、直徑0.5米,彈重1.2噸,與紅旗-9相外形沒變,但主動雷達制導艙縮短了,而動力艙長度增加,此外,近年來,國產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和高比沖固體燃料推進劑屢見報端,260千米已超S-300MPU2(200千米),也超S-400早(S-400服役的48N6為250千米,400千米的40N6E導彈2018年才通過測試,目前裝備情況並不明確)。
紅旗-9中遠程防空飛彈--維基百科
紅旗-9(HQ-9),海軍版「海紅旗-9」,外銷版「FD-2000」(FD防盾),反輻射飛彈版「FT-2000。
使用用戶:中國/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土庫曼/烏茲別克
2022珠海航展新型紅旗16FE 可攔截超音速巡航導彈 2022-11-10
紅旗-16 A/ B射程40/70公里,紅旗-16FE達160公里(射高15-27千米),由中程變為中遠程。最新型的紅旗-9B自用版還達350到400公里,不輸俄S-400。
相關新聞資料
紅旗16FE射程增4倍,為何如此兇殘?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ZVV9U3sZ4
紅旗-16 -維基百科
半主動雷達制導
艦載 054A型護衛艦/051B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
出口型為獵鷹-80(LY-80)巴基斯坦
六架運-20紅旗-22遠銷塞爾維亞 俄專家:市場廣闊 2022-04-15 聯合報
紅旗-22出口型稱FK-3,是早期KS-1(紅旗-12)升級版,已出口緬甸、土庫曼、烏茲別克和泰國。
紅旗-22中遠程防空飛彈--維基百科
射程 5~100Km
射高 50~27000米
制導系統 無線電指令制導 + 半主動雷達尋的
阿楨
美限制晶片技術輸出 難以制約中共發展先進武器能力 2022/11/18 中時
中國現役武器裝備用的晶片比美國要先得得多。例如美軍F-15C主控使用60年代末的CP-1075運算晶片,每秒32萬次;F-22第5代戰機是6枚1995年的PowerPC 603,500nm製程;F-35則是PowerPc 7448CPU的民用版是2005年上市。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2021年送上火星的毅力號火星車,用的是1998年的Power 750CPU, 250nm製程,單價卻高達20萬美元。它的晶片跟F-35、F-22一樣,現在看來都比市面上廉價手機用的晶片差了不知多少代。這種落差最誇張的則是核武器,射控電腦用的是Window98,一些還用4.5吋的軟碟操作DOS系統,前幾年因為軟碟機故障找不到零件可以修還鬧出新聞。
相較之下中國因為尖端武器開發的時程較晚,例如殲-20主控用每秒超過千億次運算的國產「魂芯2號A」,是28-45nm的製程工藝;雷達很多用的是華睿1號,65nm製程;軍用電腦多用雙核45nm晶片,有2D或3D繪圖卡,用定制linux系統操作。全球定位用的北斗衛星用的是130nm的CPU,地面站控制台為22nm的CPU。
由於軍用晶片的環境要求極為嚴苛,要耐高溫、低溫,還要經得起急劇溫度變化,有的要防震抗幅射,軍用版CPU工藝標準更高,它要求幾乎不能出錯的穩定性,因此不能使用過於精細的線路,製程愈高、線路愈細,穩定性就愈差,也更易受幹擾,所以必須使用最穩定的晶片,以及專用的軟體。民用晶片講究的低能耗與更多電晶體管,受到電磁影響容易當機,造成的不便有限,但戰機CPU如果在飛行時當機,那影響就太大了。目前已知晶片穩定性過了65nm,穩定性會快速下滑。
傳統的機艦飛彈等武器,對晶片製程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倒是近年來漸成主流的無人機與人工智慧型武器需要大量與快速的運算能力,即便如此,這類武器要發展到相當成熟,可能還要很多年,屆時晶片製程與運算能力才能在武器應用上出現較明顯的差別。
相關新聞資料
美國組「Chip 4」圍殺大陸?台灣經濟等於「切腹自殺」!
晶片冰風暴怎炸開的?供應商揭台積電內幕:下修資本支出,延後7奈米進度。
阿楨
目前,解放軍陸航近年來的裝備發展重心,並不在提高某種型號的單機性能上,而是努力強化資訊化、網路化體系作戰能力的建設。直-10投入戰鬥時,會有直-19利用桅頂毫米波雷達進行偵察,結合無人機臨空監控、照射瞄準或中繼,還能得到專用電子干擾直升機的支援和預警指揮直升機的指揮,其作戰效力將遠遠高於一架豪華頂配版武直的單打獨鬥。體系的作用在俄烏戰場上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說解放軍陸航的思路是相當正確的!
回應
這可能不是頂配!因為我覺得我們自用的武直十可能跟殲20雙座一樣可以指揮金鵰無人攻擊直昇機在高烈度戰埸上作戰.
中國現在把目標放在無人機。看俄烏戰。中國的眼光遠大
爲了面子,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對外人更好。
顧客多付款買頂配版,就是這麽一回事而已!商業決定。
買別人的軍火一般都是一步到位買最好的,因為跨國軍火貿易受到太多因素影響,升級起來也不方便。自家用就是實用為主,根據使用需求可以自行改裝升級
出口的產品給國內的好,例如醬油國內有漆加劑國外沒有,中藥材出口日本等國家是上品國內民眾用的是劣品。中國人民萬歲!
你出過國沒? 我在沙特超市里全是中國造的, 品質一般, 價格貴的要死 , 都是些在國內我看不上的東西 , 而且都是歐盟標準 .
紐約也是,一個做超市的廣東朋友來考察一下後講,全部都是大陸三無產品居多。
安安靜靜呆在井裡就好,不要說話,一說話就丟人
又再吹牛逼沒實戰
五大國的氫彈也都沒實戰過.
別著急,島上那麼多靶車,夠武直十慢慢敲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DTA1g3Vls
阿楨
武直十出口巴基斯坦?不知道解放軍能不能裝備!
巴基斯坦陸軍將於2023年裝備中國武直-10MP型武裝直升機,意味著自2015年開始的巴基斯坦陸航武裝直升機換代計畫,在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多次反復以後,中國武直-10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自從10年前武直-10部隊以後,就一直在不斷升級進化。2018年推出了改進型外貿版直-10ME-01型,增加了航炮擴展彈艙使炮彈增加3倍,還增加了防沙塵進氣道、紅外抑制型上彎排氣管,再加上座艙和發動機艙附加裝甲板,也被解放軍陸航採用成為國內自用版的標準裝備。2021年,進一步改進推出直-10ME-02,進一步升級火控和自衛電子防禦系統,成為了世界中型武直的天花板!其配置已遠超出同噸位的歐洲虎式,甚至超出了比它大不少的美國AH-1Z,至於T-129更是無法相提並論!
直-10ME-02加裝了毫米波桅頂相控陣雷達,源于武直-19的毫米波桅頂雷達,探測距離20公里,比採用機械掃描的美國長弓更遠,解析度和多目標處理能力更高!其次,顛覆了以往的無源被動自衛防禦系統,採用了全新的有源,這套堪稱豪華的自衛防禦系統,筆者只在美軍部分執行高風險任務的特種作戰直升機上見過,而且還不像02那樣如此齊全完備!
一般直升機的無源被動自衛防禦系統分為光電/雷達自衛系統,分別對紅外制導導彈和雷達制導導彈進行防禦。而直-10ME-02的有源系統分為三部分,一是綜合主動鐳射干擾機(DIRCM)系統安裝在短翼兩端上方的流線形夾艙中,整合了鐳射告警和主動鐳射干擾機的功能, 360度旋轉的球形光電轉塔,發射雷射光束“照瞎”導彈的導引頭,使其失效。二是有源主動雷達干擾機(ESM),位於機身下方佈置的四個固態平板天線和相控陣,通過探測、接收敵方的雷達信號,生成相應的假信號,對敵方雷達進行干擾。即便是已經發射的雷達制導導彈,也可干擾使其失去有效鎖定,讓其最終失的。第三是有源導彈逼近告警系統(MAWS),目前無源被動告警的紫外線的光電探頭,作用距離近,受天氣和環境因素影響。而02的有源MAWS統採用四部固態雷達陣面,目前中國相控陣雷達技術“白菜化”,將有9塊相控陣磚板,可謂奢華之極!
阿楨
烏"動力沙皇"馬達西奇公司被毀 中國戰機會受影響嗎 2022-05-27 軍迷圈
5月25日,俄軍使用巡航導彈,打擊了位於紮波羅熱的、烏克蘭最大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馬達西奇的生產車間,大家最擔心的:一是傳說中的、可以配裝給安-124型運輸機的D-18T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有沒有事?二是否會對咱們中國的利益產生影響。
安-225搭載了6台D-18T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D-18T的設計企業,是由紮波羅熱的伊夫琴科設計局主持的,馬達西奇只有製造、而非設計能力。蘇聯解體之後,其實已經喪失了製造甚至大修D-18T的能力。更何況,中俄有一個研發同等推力量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計畫。俄PD-35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中國也有CJ-2000A型發動機。技術指標和實際性能都遠遠超過了老舊的D-18T型,能夠和西方國家研製的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相提並論。目前馬達西奇的產品線,主要集中在小推力渦扇、渦槳、渦軸發動機上,比如從2020年給土耳其無人機使用的小型渦槳發動機; AI-25-TLK則使用在教練-8型中級教練機上。
洪都製造的教練-10/L-15“獵鷹”高級教練機,還是馬達西奇的AI-322-25型小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而且更先進的LIFT型還打算配裝AI-322-25F加力型。儘管咱儲備了400台AI-322-25備用發動機,但總有用完的時候,因此早做打算總沒壞處。當然,代替的辦法總是有的:
一是轉向俄羅斯的禮炮廠,在2015年也完成了AI-322的俄羅斯版本AI-222-25的國產化,主要配裝給了雅克-130型高級教練機;
二是使用我們自己的WS-17小推力渦扇發動機。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做,現在都到了上Plan B的時候了。畢竟空軍的戰鬥教練體制在改進,對教練-10A型教練機的需求量正在急劇上升,而L-15型的優秀性能,又讓它在國際上賣的不錯,已經有諸多國家對該型飛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阿聯酋,不僅簽署了首批12架訂單,後續還準備再引進36架,這使得L-15可能會繼K-8後,成為我們的又一款外貿明星教練機。這種關鍵時刻航空發動機可不能掉鏈子,研仿也好替代也好,都要立即動手,趕緊做。
阿楨
美媒:巴軍殲10C令印度面臨重大挑戰 全面超越蘇30 2022-01-05 軍迷圈
美媒《軍事觀察》報導,巴基斯坦已成為殲-10C“4++代”第一個海外客戶。
印度自20世紀90年代末部署重型戰鬥機蘇-30,並從2002年部署更先進的蘇-30MKI,目前有270多架正在服役。
蘇-30MKI續航能力比殲-10C高得多,可攜帶更多的彈藥,而印度最近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飛行速度和高度不但不如蘇-30,甚至也不如殲-10。殲-10是在蘇-30MKI問世16年後的2018年才服役,並受益於中國強大的技術基礎和研發規模,在航空電子設備,特別是感測器和電子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殲-10C的部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尺寸要比蘇-30MKI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小,但更難被干擾,探測效率也更高,電子對抗能力也更強。殲-10C的PL-15性能遠遠優於俄羅斯R-77和法國“米卡”導彈。在射程上,PL-15可以達到印度導彈的兩倍以上(R-77為110公里,米卡為80公里)。PL-15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制導,不僅不易受到干擾,也更能鎖定隱形目標。在短程空對空作戰方面,殲-10C的PL-10短程空空導彈具有非常大的離軸發射角,要比印度優勢。殲-10C機身更廣泛使用複合材料,重量也更輕,推重比也更高。
殲-10C相對于蘇-30MKI的主要優勢在於,低得多的運營成本和維護需求,以及先進的電子系統和資料連結。這也被認為是使該機在2020年模擬空戰中擊敗俄制蘇-35的主要因素。
阿楨
陸殲10C確定出售巴鐵 關鍵在PL15導彈WS10發動機 2022/01/04 中時
日前巴基斯坦空軍2022官宣視頻透出端倪後,巴國隨即對外放出殲-10C機隊將在2022年3月23日國慶中展示的消息,之所以從殲-10A直到殲-10C才成交,除了與印度購入飆風戰機外,殲-10C成功換裝渦扇-10向量推力發動機與決定搭配PL-15遠程空對空導彈,是關鍵。
霹靂-15可供巴JF-17(梟龍)Block3使用,但在雷達與與機動性等遜於飆風,對戰勝算不大。進口殲-10C後,只要掌握機會並運用適當的戰術,有機會先發制敵擊敗飆風。
殲-10C在2019年珠海航展傳出的是每架7000萬美元,接近梟龍Block3的5000萬。殲-10C甚至稱這次交易是14億美元購入36架,真是半買半送,當然也有可能是與其他交易項目捆綁在一起才有的價格。中國願意以如此低廉價格出售給巴國,除了雙方長期的關係之外,可以讓殲-10C有實戰檢驗的戰場。因為對於所有高價值軍事資產來說,實戰戰績才是軍火外銷唯一的硬實力,只要有一次機會擊敗盛名在外的飆風戰機,那未來的財源才真是源源不絕而來。
梟龍報價5000萬美元,阿根廷嫌貴要求降價,還拿印度施壓? 2021-06-07
5000萬美元的梟龍是否太貴?印購法陣風單價超過2億美元,瑞典JAS 39鷹獅已超一億,印度LCA光輝成本也7800萬美元性能是絕對比不過梟龍,所以梟龍有很好的性價比。
梟龍Block1僅1500萬美元。但是多批次改進,Bolck3已5000萬美元:換用了探距170km的KLJ7主動電子掃描(AESA)雷達,PL-15/10空空飛彈。
相關新聞
台灣買F16V要價1億2100萬美元逼近F-35B 專家說通膨驚人價格翻倍
空軍說明:F16V單機價1.21億美金 F35要1.5億美金以上
阿楨
俄羅斯遇經濟抵制 Su-35戰機被大量退單 2022/01/04
俄羅斯的蘇愷系列戰機過去幾十年一直很暢銷,不過最近遇到退單潮。知情人士透露,由於美國與西歐陣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間接導致一些Su-35戰機的原本訂戶決定退訂單,包括埃及、阿爾及利亞、印尼都取消了Su-35戰機的採購案。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Su-35之所以被退單,與它的產能受限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俄羅斯掌握了大多數Su-35的生產工作,但是精密的電子設備卻需要從美國、歐洲和以色列進口,在美國與北約對俄羅斯進行工業產品的禁運後,就造成產能的延遲。
消息人士表示,「由於俄羅羅未能及時更換供應商,先前從一些歐洲國家和以色列進口的主動掃描陣列雷達和關鍵航空電子設備被扣住,影響3個國家對Su-35的大訂單。」
埃及也停止了30架Su-35戰機的採購,轉單到其他款式的戰機。鄰國阿爾及利亞也決定不買Su-35,而是把資金集中到Su-30SM 戰鬥機的性能更新上,現代化上。這對俄羅斯來說,是相對的好消息,雖然新戰機訂單取消,但至少現有戰機的性能提升也是一筆不無小補的商機。
Su-35剩下的出口希望在伊朗,報導稱,德黑蘭將於下個月與俄羅斯簽署一項為期 20 年的軍事戰略合作協議,可望購買包括 S-400、軍用衛星和埃及退訂但已完成的Su-35戰鬥機。
相關新聞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S-300/鎧甲-S1被摧毀,但在利比亞不敢打以色列軍機,在敘利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 (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阿楨
美媒:胡塞武裝占盡優勢 但沙特有錢能用導彈打無人機 2021-11-22 軍迷圈
據美國媒體《福布斯》網站報導,用空對空導彈打擊低技術無人機是一種昂貴的戰術,但沙特可能無法放棄使用上百萬美元的導彈對付幾千美元的無人機。
美已批准沙特採購價值6.5億美元的280枚AIM-120,因為沙特的導彈因打擊胡塞武裝在葉門發射的來襲無人機而耗盡。
不過使用這種先進的美制空對空導彈對付胡塞武裝製造的低技術飛機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的成本太高了。這是不對稱戰爭的一種形式,胡塞武裝的無人機讓沙特付出了巨大代價,而他們自己卻只付出了極少的代價。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2017年,沙特領導的多國聯軍就用一枚價值300萬美元的“愛國者”導彈擊落了一架造價僅1000美元的小型四旋翼無人機。而AIM-120導彈也並不便宜。雖然此次沙特採購導彈的交易還會包括培訓、支持、維修備件和其他額外費用,但粗略地說,最新一批的AIM-120C7單價將超過230萬美元。
但沙特採購美制導彈也並不是一筆特別糟糕的交易。2018年,當時英國購買了200枚性能稍微先進些的AIM-120D,也是6.5億美元。日本2018年採購AIM-120的單價約200萬美元。加拿大2017年採購32枚導彈就花了1.4億美元,每枚超過400萬美元。
胡塞武裝Samad能夠飛行1500公里或更遠的距離,並對目標上投下GPS制導炸彈。這些無人機的翼展不到5米,並採用商業電子設備製造。其成本估計為數萬美元,胡塞武裝現在可以大規模生產這些無人機,儘管他們似乎依賴伊朗的援助。
胡塞武裝還使用各種更小的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包括Qasef-2K等,這些無人機的設計是在空中爆炸,並大範圍內的拋射致命的彈片。胡塞武裝的另一款Rased無人機實際上是一款小型民用無人機,你可以輕易在購物網站上買到它們,價格僅為150美元。
在這場不對稱的戰爭中,所有的優勢似乎都在胡塞武裝這邊。到目前為止,沙特人仍有能力維持這場戰爭。而胡塞武裝可能也會熱衷於提高無人機攻擊的頻率,因為他們正在獲得回報。不過目前富裕的沙特王國可以用“黃金子彈”射擊“火雞”,除非來襲的無人機數量大幅增加。
阿楨
只要3000萬?蘇75性能資料再次補充 基本配置有套路
迪拜航展2021.11.14-18,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再次強調了蘇-75基本價只要3000萬美元,比印度光輝輕型戰機4000萬美元還要便宜,這其中顯然是有套路的。
蘇-75的機體長17.37米左右,翼展11.88米左右,比機體長20.1米,翼展14.1米的蘇-57要小一圈。但是比15.4米的F-35要長,翼展則是介於F-35A/B和F-35C之間,整體來說與F-35是接近的。
蘇-75和俄軍方沒關係,是聯合公司自籌資金的專案,瞄準的潛在客戶是中東,北非,拉美,南亞和東南亞的國家。設計上為了節省成本和時間,大量使用蘇-57的成熟設備,包括發動機的推力是14.5到16噸,與蘇-57使用的117(AL-41F-1)差不多。有源相控陣雷達對空同時跟蹤目標數是30個,同時交戰數是6個,對地是2個。
回應
乞丐版配置裸機價, AESA可能就是3000萬刀
阿楨
中國徹底吃透了蘇-27嗎,青出於藍勝於藍,蘇霍伊王牌在中國!
2021年珠海航展,殲-16D電戰機公開亮相,是有史以來改裝性能最好的蘇-27血統戰機。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一共從俄羅斯引進了三批78架蘇-27,其中38架蘇-27SK單座,40架蘇-27UBK雙座。另外還進口100架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還自行組裝了大約70架殲-11A。隨後,中國以蘇-27為基礎升級的改進型號殲-11B和雙座的殲-11BS、殲-11D、殲-16等戰機。後中國又在蘇-33艦載機T-10K-3基礎上發展出殲-15艦載戰機。
蘇-35S取消機背大型減速板,可以靈活操縱襟翼、副翼、垂尾等控制台,節約的空間可安裝機內油箱,蘇-35S的內油量高達11500千克,比蘇-27多22%,而殲-16則仍保留大型減速板。
中國在改進蘇-27時,強調航電水準和武器,綜合戰力要超過蘇-35/蘇-30SM,殲-16配備了國產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而蘇-35還是“雪豹-E”NO35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一討論軍事就習慣于去黑某些廠和所,我堅決反對 2021-11-02
早在2012年討論基於鶻鷹發展而來的中型四代機能否裝備部隊時,就是有一個不斷黑沈飛和601所的人跟在我屁股後面罵我,不得已我才說要打賭。2021年海四首飛,2017的打賭限定與立項時間相差並不大。不過,今天我看到一些人仍然是那種亂黑,真的讓我瞧不起這些人。
相關新聞
國產五代艦載機外形與FC-31相似?設計理念截然不同! 2021-10-31 觀察者網 王世純
阿楨
亞洲特快:聯合軍演我們要給俄羅斯看什麼 2021-08-20
去年,俄羅斯舉辦“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解放軍除攜帶步兵輕武器和輪式輕型裝甲車輛,全面使用俄軍的武器裝備,包括T-72B3坦克、BMP-3步兵戰車、BTR-82A裝甲輸送車、9K111(AT-4)反坦克導彈和“針-S”單兵防空導彈等。
俄軍展示的在敘利亞實戰中總結出的坦克旋轉木馬、直升機馬戲等雖然確實很實戰,但和現代化高技術條件作戰關係不大的戰術。同時,俄軍所展示的無人機系統,空地配合等,很難讓我們產生“震撼”感覺的東西。
今年這次演習,我軍給俄安排的就是一場“震撼教育課程”了,讓俄軍感受一下什麼是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化戰爭。
針對去年演習雙方只能簡單進行一些信息互通,今年我們弄了一個專門的中俄聯合指揮控制系統,讓俄軍相對簡單的數位化系統能夠和我們高度複雜的系統互聯互通,以使俄軍部隊能夠真正跟上我們的作戰節奏而設計的
同樣,我軍的工程、爆破、修理保障分隊也可以直接編入俄軍裝甲突擊力量,由俄方指揮,對於今天重視戰鬥,保障相對而言並不怎麼得力的俄軍來說這是他們夢中的情景。
阿楨
法國飆風演習大贏俄國Su-35 電戰系統取勝 2021/07/22 中時
一家中東軍事雜誌報導,埃及在上次的內部演習中,法國飆風 (Rafale)的電子作戰系統非常高明,成功干擾使 Su-35「失明」,贏得戰機對抗賽。Su-35引擎推力大、航程遠,機動性能優異,也有不錯的數位化座艙系統。雖然俄國聲稱,Su-35為4代++,然而埃及的演習結果,說明俄航電設備,性能還是與西方水準差一截。
巴基斯坦“梟龍”在土耳其力壓“陣風” 2021-06-21
“安納托利亞之鷹2021”多國聯合空軍演習,梟龍與F-16、米格-29和陣風同台競技。第一階段,梟龍在基本戰術動作、空中編隊、後勤保障等方面,表現優於阿塞拜疆的米格-29和卡塔爾的陣風。
梟龍報價5000萬美元,阿根廷嫌貴要求降價,還拿印度施壓? 2021-06-07
5000萬美元的梟龍是否太貴?印購法陣風單價超過2億美元,瑞典JAS 39鷹獅已超一億,印度LCA光輝成本也7800萬美元性能是絕對比不過梟龍,所以梟龍有很好的性價比。
梟龍Block1僅1500萬美元。但是多批次改進,Bolck3已5000萬美元:換用了探距170km的KLJ7主動電子掃描(AESA)雷達,PL-15/10空空飛彈。
相關新聞
台灣買F16V要價1億2100萬美元逼近F-35B 專家說通膨驚人價格翻倍
空軍說明:F16V單機價1.21億美金 F35要1.5億美金以上
同美關係親疏: 以色列買F35單價1億,日本2億,卡達買F15一架都3億 2017-06-30
中東和亞洲買美武器時價格都會上漲很多,因為很難買到美外的武器,而買美國武器也是為了尋求變相的保護。
F-35戰機專案失敗 美空軍終於認了 2021/02/24 中時
F-35除了為空軍開發F-35A,為海軍陸戰隊研製了能垂直/短場起降的F-35B,也為海軍打造了F-35C。而這複雜性推升了成本,繼而造成延遲,為設計增添更多複雜性,連帶再推升成本,結果惡性循環就這樣不斷下去。
阿楨
梟龍軍演擊敗飆風攪動中印巴情勢 印度憂中巴已獲飆風戰機參數 2021/07/02 中時
日前在土耳其舉行的「安納托利亞之鷹-2021」(Anatolian Eagle-2021)聯合演習中,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出乎外界意料地以總成績6:2擊敗了卡達的飆風戰機,這使得長期與巴國有領土爭議並多次發生軍事衝突的印度極為擔憂。印度空軍認為,巴國空軍飛行長期以來使用性能優異的F-16戰機,飛行員實戰經驗與技術亦不落人後,如果再獲得飆風戰機的技術參數,未來若再次發生印巴因喀什米爾糾紛而爆發空戰,印度空軍無疑將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
印度以平均單價2.45億美元(含配套的相關機載武器裝備)引進法製飆風戰鬥機,並對外宣稱能改變中印與印巴邊界的空中形勢,但這次的表現不如預期,可能是超視距攻擊的能力未能發揮,最後在近距格鬥中落敗,這對其他戰機在應對飆風時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本次演習自6月21日舉行至7月2日,地點於土耳其科尼亞(Konya)的第3主要噴射機基地(3rd Main Jet Base),除了本土土耳其空軍的F-16、KC-135和E-7A等多型戰機外,還有北約E-3A空中預警機、卡達空軍飆風、亞塞拜然空軍MIG-29和SU-25,以及巴基斯坦空軍JF-17雷電戰機,此外還有包括日本在內近20個國家派出觀察員參與。
阿楨
71架戰鷹飛過天安門廣場 向党、祖國和人民致敬
2021年7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71架飛行編隊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通場而過。15架殲20戰鬥機三梯隊,71字樣由10架殲10組成,殲10C今年換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公開亮相作戰部隊,這標誌著殲10已經正式進入了100%國產化狀態。
圍繞彈射座椅的算計:英國也想卡中國“脖子”? 2021-06-30 軍迷圈
阿根廷採購12架梟龍3的傳聞了,總價6億美元,將裝備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新型的RD-93MA或中國國產WS-13E發動機,中國國產彈射椅。
梟龍3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戰鬥機。有人說目前像F/A-18E/F、蘇-30SM也已降到5000-6000萬,但這是裸機價格。與梟龍包含配套的武器、備件、維修服務,甚至還附送生產線的打包式銷售完全沒有可比性。實際上,西方戰鬥機如果全套打包售賣,單價往往十分驚人。比如瑞典“鷹獅” 出口巴西時單價已超1億。而且與梟龍之前出口尼日利亞、緬甸時由巴基斯坦航空工業綜合體負責不同,這次是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
前不久阿根廷甚至還放話說,如果梟龍3不降價,就要購買印度LCA。其實這只是一種非常拙劣的砍價技巧,LCA不單價格更貴(採購價6000萬)、性能遠不如梟龍3,它使用的彈射座椅,同韓國FA-50出自剛剛卡阿根廷脖子的英國馬丁貝克!
阿楨
外媒:中國軍工在這些領域都領先美國 更不用說俄羅斯 2021-01-23 新浪軍事
印媒《歐亞時報》報導, 2015至2019年,中國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生產國。美國繼續位居第一。四家中國軍工2019年前25名武器製造商,占全球16%,收入567億美元。而只有兩家俄企業進入,只占不到4%,收入139億美元。
在軍事技術方面,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西方的差距,殲-20的發動機的更換就是明證。中國在無人機、某些類型的軍艦甚至可能是高超音速導彈方面都已經超過俄羅斯。中國生產新型武器的速度非常快,每10年就會出現一代新武器。
俄國防預算每年都在減少,中國的角色也迅速成俄制武器的客戶轉變為俄的競爭對手。直到2007年,中國大部分國防武器都是從俄進口,幾占84%,其中包括戰鬥機、防空導彈系統、驅逐艦和潛艇等。
中國正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無人機供應商,從2011到2019年,有18個國家採購了武裝無人機,其中11個是從中購買。
中國目標是在2049年底成為世界一流,美國國防部報告也承認,中國至少在造船、陸基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已經領先於美國。
阿楨
外媒評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戰機:中國殲-7戰機418架全球第8占3%
12月8日,英國《國際飛行》雜誌《世界空軍2021》報告評選“全球服役數量十大戰機”。
美國F-16以2267架奪寶座, F-15、F-18和F-5則分別以956架、884架和403架入選前10位。
俄羅斯有4型入選,其中蘇-27/30僅次於F-16達1057架,米格-29以817架第5。蘇-25/24分別以470架和389架第7位和第10位。
回應
米格21居然沒有上榜?
蘇聯70年代就停產了,現役的米格21沒殲7多
C-130和Y-8各59架排名第8和9.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2-09/doc-iiznezxs5986173.shtml
阿楨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瑞典智庫“抬中壓俄”,中外專家解讀各異
2020-12-06,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去年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為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其中,12家美國公司占61%,中國4家占16%;6家西歐占18%;兩家俄羅斯139億美元。
中國4家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6名);中國電子科技(第8名);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工業)(第9名);中國兵器裝備(南方工業)(第24名)。
宋忠平7日認為,中應不及俄。他說,在國際市場上,美俄在某些武器裝備領域已經形成壟斷,中國的武器出口則有些“偏科”,出口強項包括察打一體的無人機、遠端多管火箭炮,火炮、榴彈炮以及包括坦克在內的一些陸戰裝備。
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教授埃裡克森表示,中國軍售活動可能被低估了。
另一位匿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武器裝備的國際競爭力“確實越來越強”,原來出口主要靠價格優勢,現在中國製造的防務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大提升,受到國際市場青睞,口碑越來越好,比如察打一體的無人機、潛艇、輕型護衛艦等,“未來中國的防務產品一定會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
這位專家還介紹說,美出售武器不是靠公平競爭,還有強買強賣,尤其對歐洲及其他美國盟友,美制武器裝備有附加的政治屬性,從而實現更大市場佔有率,為美國軍火商攫取更高利潤。在這種前提下,其他國家很難與之競爭。
中國則不會有苛刻的附加條件,交易雙方是公平的關係。中國始終考慮到外國夥伴的利益,認真履行對外國夥伴的義務,在經貿關係、通信領域以及武器出售方面均享有可靠夥伴的聲譽。人們對中國及其武器的信心與日俱增,這促使中國公司躋身世界領先出口商行列。
阿楨
俄S500將于明年問世 印媒:薩德和F35都要過時了
印度《歐亞時報》2020-12-01報導,俄羅斯計畫在明年推出隱形機殺手——S-500防空導彈系統,還能夠擊落低軌道衛星。
S-500配備了增程型40N6導彈,能夠打擊155英里(約249公里)外的目標。並同時攔截10個飛行速度在每秒鐘4英里(約18.9馬赫)以上的彈道導彈彈頭。
S-500能讓美國的愛國者導彈、薩德反導系統以及第五代隱形戰鬥機過時。
回應
S500不會是想像中的好使,無人機群對他是機大的威脅
你也太轉俄羅斯了吧,人家那麼多科學家、那麼多年心血還當不了你大腦的一個回路?
當初S400、SU57也是那樣吹的。結果最近幾年的實戰證明:S400是瞎子,SU57是廢材~
也許你很能打,但你得先發現目標。如果看不清,有啥用?!
現在中國除了核潛艇、大運載火箭、戰略轟炸機少外,其它軍事技術絕大多數都早已超俄,這與中國最近10年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在對標的國家只有美國,超越美國就是世界第一。
相關新聞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納卡衝突給俄羅斯提了個醒!關鍵武器落後20年,根本沒能力應對
瞬間爆炸!亞公佈擊落阿無人機及一架AN-2飛機現場畫面
亞:阿軍在衝突中已損失173架無人機、16架直升機、18架戰機、521輛裝甲車和4個TOS火箭發射器,死傷5139人。
亞阿衝突大殺八方的土耳其無人機 曾被中國翼龍2吊打
阿楨
官媒再度曝光解放軍蘇35戰機 光芒為何全被殲16搶走 2020-11-28 新浪軍事
原因非常明顯,儘管蘇-35航電已大幅精進,但還是比不上國產殲-16,最為明顯的就是缺乏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頭盔顯示器。無論在航電先進程度、國產武器發射能力、體系配合作戰上,殲-16都完勝蘇-35,於是該機產能爆發批量裝備部隊的過程,也就變成了蘇-35逐漸被邊緣化的過程。
難怪俄媒最近老調重彈什麼中國打算採購第二批蘇-35了,俄戰鬥機對中國的吸引力早已大不如前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回應
可以試買一點su57,打猴子白象用
這麼多死腦殘軍盲……無論現在的117S還是未來的產品30,這才是中國夢寐以求的神器!
印媒:印軍為何要警惕運20? 使用WS-20發動機載重將提高20% 2020-11-28 新浪軍事
運-20航程為7500公里,最大載重量為55噸,但W-20發動機能讓載重提高到66噸——以前58噸重的99A坦克必須要通過拆卸一些部件才能運輸。
太行發動機最新改型裝備殲16 尾噴管有明顯變化 2020-11-28 新浪軍事
近日網路照片顯示,新型WS-10“太行”發動機的一種最新型已裝備國殲-11B和殲-16,該發動機最醒目的識別特徵就是配備了全新設計的尾噴管,具有更長的收斂-擴張段(可能受到俄羅斯D30-F6加力渦扇發動機的影響),在外形更接近GE F100發動機的尾噴管。
印媒:蘇30為何總被F16擊敗?看看印巴空戰吧
據印媒《歐亞時報》報導,美國F-16已多次超過包括蘇-30在內的蘇制戰機。無論是在競高加索納卡、印巴南亞,還是在資源豐富的南海。
雙引擎蘇-30雖是4++代戰機,但F-16V搭載了相控陣雷達(AESA),同時還升級了電腦和駕駛艙。
回應
輕型的F16能改雷達,重型的蘇30當然能裝探測更遠,威力更大的相控陣雷達,老美為推銷胡說八道糟蹋俄國戰機,小編跟著胡說八道
你要知道兩國的雷達技術差距有多大。蘇30的雷達,旁瓣大,抗干擾能力差,這就意味著,F16電子對抗蘇30就瞎了。這些都是俄式雷達的老大難問題
阿楨
但BM-30和美國M-270相比,重複使用的發射定向器非常沉重。上面的四管和兩側的四管構型還不一樣,導致裝填難度大、速度慢。每次齊射之前,戰士們都要用吊車把12枚沉重的火箭彈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插進定向器裡,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下尤其困難,。解決之道就是M-270的廂式設計,把6根一次性使用的儲運發射管集中成一個模組,用滑軌整體裝填。M-270一次裝填兩個模組12發火箭彈只需要不到5分鐘,而BM-30裝填一次超過15分鐘。
另外,300毫米遠火的性能遠遠沒有發掘完畢。大口徑火箭彈體積比較大,加上制導設備之後,就徹底克服了火箭彈的這種天然缺陷。大大提高了有效射程。美國的227毫米火箭彈採用GPS制導之後,有效射程從40千米一躍提高到75千米以上,最新改型已經提高到150千米。
中國學習了美式大口徑火箭炮的這些先進思想,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型號。其中,2019年國慶閱兵上的兩個定向器模組、8枚待發火箭彈,因為彈藥精度高、再裝填速度快,作戰效能遠遠超過仿製自BM-30的PHL-03。而且由於減少了4個發射管,車輛更小、更輕,更有利於機動作戰。射程,由於在衛星導航技術、微電子技術和微機電系統技術上具備優勢,同時借鑒了導彈、無人機、巡飛彈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成果,中國出口的300毫米火箭彈就已經能達到接近300千米。如果不是受到國際導彈技術控制協議的約束,完全可以出口射程更遠的型號。
俄其實也早就意識到了上述問題。早在2007年,俄就推出了9A52-4,也採用了廂式設計思路,把6根發射管集成到了一個定向器模組裡。但剝開外殼,可以發現它還是採用老款BM-30的重複使用發射定向器,依然需要裝填火箭彈,而不是整個模組更換。其增程彈藥也只能打到90千米遠,可見在火箭彈制導技術上的進展非常有限。即使這樣的型號,俄也要等到2027年才能裝備。
回應
現在中國除了核潛艇、大運載火箭、戰略轟炸機少外,其它軍事技術絕大多數都早已超俄,這與中國最近10年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在對標的國家只有美國,超越美國就是世界第一。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1-21/doc-iiznezxs2998532.shtml
阿楨
師傅被徒弟超過了?俄羅斯遠火技術至少落後中國8年
俄塔社2020-11-18稱,俄羅斯將在2027年裝備全新的“龍捲風S”300毫米火箭炮,替換已經老舊的BM-30。
雖然古代中國人第一個發明了火箭,然而在現代火箭炮,中國軍工的輩分是相當靠後的,俄才是真正的老大哥。早在二戰之前,蘇聯就設置了一些機構來研製液體火箭和固體火箭,用於高空科學探索。二戰爆發之後,這些火箭先驅自然而然地轉向了武器領域,喀秋莎就是這支隊伍的傑作。
中國軍工其實對火箭炮一直有著強烈的興趣,在朝鮮戰爭前後就曾經自行研製過輕型的六管火箭炮。但是因為財力有限,中國的火箭炮種類和性能一直遠遠落在蘇聯的後面。到了七八十年代,還只能依靠進口樣品來仿製著名的40管122毫米“冰雹”火箭炮。至於更大口徑的型號,則超過了當時兵器工業的能力。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的兵器工業和航太工業先後推出了273毫米和300毫米的火箭炮型號,後者還在出口市場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當俄向中國打開軍備出口大門的時候,國內科研單位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差距所在。這種差距並不僅僅體現在重型火箭炮的具體技術上,更體現在火箭炮和使用的思路上。
從技術上說,BM-30最大的特點就是跨越了傳統的火箭-導彈邊界。它裝備了慣性導航系統和燃氣噴射式彈道修正系統,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地地導彈的領域,但使用上又歸屬炮兵。這樣的觀念創新為國內科研部門點開了新的技能樹。經過一段時間的科研實踐,中國的兵器工業、航太工業在參照BM-30的基礎上,分別推出了自己的遠端火箭炮體系,也就是AR系列、A系列和衛士系統,分別在外貿市場上取得了一定成績。
阿楨
普京希望中俄軍工合作 中國今非昔比還有哪些可交流 2020-10-27 環球時報
我們分陸、海、空、天、核、電這6個領域探討。
陸軍
在坦克裝甲車方面,中已超俄:中攻克了先進大功率柴油機和自動變速箱技術;攻克了先進光電火控系統。
火炮,中國火炮的自行化、射擊自動化,已遠超俄。俄雖有繁多的反坦克導彈,但先進型號的缺乏和電子技術的落後。
卡車領域,中國佔據絕對優勢,俄甚至要從中歐進口發動機才能支撐新型卡車的研製。
海軍
由於俄失去了黑海造船廠,北方造船廠最多只能製造中等噸位艦。試想20年前,中還需向俄訂購現代級驅逐艦,如今卻已成海軍造艦大國,能生產055大驅,出口054A護衛艦。另外,俄卡-27反潛直升機依然具備一定優勢。上面所說的僅是水上,在卡-27反潛直升機和水下核潛艇俄依然保持顯著的優勢。
空軍
中國自研的各類發動機雖快,但尚不能充分滿足航空兵部隊需要。不過殲20使中俄幾乎拉開了代差,除非蘇57能自證是真正的五代機。俄伊爾76雖已落後,但數量和使用經驗遠超運20。俄有兩個老款超音速轟炸機圖22M和圖160,中尚空白。中國無人機資訊化絕對領先。中俄地空導彈已平等競爭,中方在高性能電子元器件優勢明顯。至於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高技術機種,中已遠超俄。雖然直10/19/20等型號的服役,讓中國直升機裝備進入了世界主流,但產能種類尚不能滿足需求。俄方無論是技術合作還是批量供貨,都具有機會。
航太
中俄航太合作已有了相當歷史,但沒有形成規模。主要是俄長期專注和西方合作,包括國際空間站等等。但自從美俄關係惡化,…合作包括俄進入中國空間站,兩國導航衛星相容交互操作,以及中國載人登月工程。俄最高賣點是重型火箭發動機RD-180,俄會需中國生產的各類宇航級電子元器件。
核武
俄核武庫規模至少比中大一個數量級,如把中俄的雷達網聯合運作,就可以形成一個幾乎覆蓋整個歐亞大陸的預警網。
電子
中國資訊電子幾乎一邊倒優勢。
上述所有合作,都需要建立在高度戰略互信和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需要充足的經濟基礎。
回應
呵呵!合作俄要拿出技術誠意來!
阿楨
美國大片中的無人機“蜂群”,這家中企實現了 2020-10-14 觀察者網
近期,中國電科集團電科院開展了陸空協同固定翼無人機“蜂群”系統的相關試驗試飛工作,驗證了陸上發射和空中投放固定翼無人機“蜂群”開展對地察打、精確打擊等各項任務能力。
固定翼無人機具有速度快、航時長等優勢,然而技術難度遠高於旋翼,旋翼蜂群的數量世界紀錄超過3000架,而固定翼只有200架,由電科院2017年11月創造。
回應
這種無人機很小,不能掛載炸彈或者導彈,基本上就是自殺無人機。
就是48管巡飛彈發射車,主要是可以精確打擊,破壞關鍵節點的。
哈比落後了,蜂群有數量優勢,可以抗擊地面的防空火力。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0_10_14_568011.shtml
哈比無人機-維基百科
以色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長2.7米,翼展2.1米,航速185公里/小時,航程500公里,續航4.5小時。一個基本火力單元由54架無人機,1輛地面控制車,3輛發射車和輔助設備組成。
相關新聞
1994年中國曾以五千五百萬美元購買120架哈比,13年後西工大中國版ASN-301航速快隱身好單價白菜化(2018年哈比單價250萬美元/台灣版劍翔單價1億台幣/ASN-301單價200萬人民幣)! ASN-301長2.5米、翼展2.2米、航速220公里/小時,續航4小時,航程288公里(出口限制所致,自用版會超過)。
阿楨
納卡衝突給俄羅斯提了個醒!關鍵武器落後20年,根本沒能力應對 2020-10-13新浪軍事
上個月底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武力衝突再度爆發,雙方在10月10號簽署了一紙脆弱的停火協定,僅幾分鐘再度開打。
兩國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國,但是阿擺脫了蘇聯的"陰影",在戰爭中利用大量無人機對亞進行了"降維打擊"。
阿地面部隊的戰術表現並不好,損失相當慘重。但因大量TB-2無人機的存在,才使得亞毫無還手之力。
對此痛定思痛的俄也展開了自我反省。《軍工信使》題為《納卡陣地戰暴露俄軍日益落後》的文章表示,大量的俄制防空系統被這款造價僅僅只有50萬美元,最大飛行速度不過每小時130公里,彈藥攜帶量甚至只有55公斤的廉價無人機摧毀。
外高加索地區進行的是一場集中的各種武裝力量以及技術兵器的"混合戰爭",本質上來說這就是現代戰爭形式,但是目前俄顯然沒有足夠能力應對這樣一種戰爭。
在此類戰爭中能發揮巨大作用的無人機,目前俄這實力已經落後美國20年之多,甚至連伊朗都不如。
相關新聞
瞬間爆炸!亞公佈擊落阿無人機及一架AN-2飛機現場畫面
亞:阿軍在衝突中已損失173架無人機、16架直升機、18架戰機、521輛裝甲車和4個TOS火箭發射器,死傷5139人。
亞阿衝突大殺八方的土耳其無人機 曾被中國翼龍2吊打
回應
阿把安2運輸機改成了無人機,落地爆炸煙火這麼大,應該是在機內加裝了油箱,使安2飛行時間加長。土搞不到再大型號的發動機,沒本事造像翼龍2,就只能把安2改為長航時無人機用!
阿楨
阿塞拜疆的以色列造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S300 2020-10-01 新浪軍事
2020年0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發生武裝衝突,阿表示,亞有2700多人傷亡,多達130輛裝甲車被摧毀。此前,亞稱,已摧毀了阿137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擊落72架無人機、7架直升機和1架飛機。
阿使用以色列無人機滲透到亞空軍陣地,至少擊毀了一套S-300防空導彈,S-300的國際聲譽受到了沉重打擊。
亞部署的是蘇聯時代的S-300PT,射程90公里,半主動雷制導。阿在蘇聯解體後從俄羅斯獲得了先進的S-300PMU-2,二者存在15年的技術差距。
相關新聞
"雙亞戰"持續5天 遠程砲火皆為中國產 2020-10-01 TVBS
回應
中製有關係嗎?台灣武器都美製不是嗎?兩國發生戰爭,為何扯上武器生產國……
全世界用的武器基本都是五常的,这有什么……
現在是兩亞戰爭,未來臺海戰爭,一定也是這些武器用在臺灣,臺灣切記。
相關新聞
阿的以土無人機已不是中東地區的改裝民用機型,也不再是東烏戰鬥蘇俄傳統的中小型無人機;而是利用無人機“發現即打擊”的能力,無人機在此次衝突中,已開始承擔要點打擊、防空壓制等重要戰役級任務。反觀亞美尼亞以9K33為代表的野戰防空裝備,已愈發難以應對當下無人機的威脅。其實,早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就已發現鎧甲-S1無法防禦無人機襲擾。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相關新聞
俄副總理:俄軍事電子產品關鍵部件不再依賴北約 東南亞替換 2020-09-30 觀察者網
回應
東南亞?不是東亞?
其實就是中國唄,不好意思說出來。
看來,我們強大的無人機,就可以幹死印度阿三全部坦克、火炮、雷達。
這種無人機對付小國有效,對付大國只有空優才能保證無人機的安全。
阿楨
俄媒:中俄合研新潛艇 中方想獲這項美俄才有的技術
綜合俄羅斯媒體2020年08月25日報導,俄中正在聯合設計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中國希望獲得俄羅斯控制潛艇低噪音水準的技術,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美擁有這種技術。俄考慮到目前生產能力受限和資金有限等問題,希望獲得更多的資源。
回應
有實力才能談合作。中國軍工,請繼續!
可能性不大。中國現在靜音技術跟本不比俄差,光一個無軸泵推和綜合電力系統,俄羅斯再過15年也搞不出來,俄傳統的減震橡膠 消聲瓦之類的強項中國早就掌握了,看看最近曝光的093新艇艇身做工就知道中國現在消音技術有多精良,以前只能用雙殼體,現在中國一樣能做大尺寸單殼體或單雙混合殼體。中國的AIP潛艇資訊化和靜音技術,續航能力也比阿莫爾級先進的多。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8-27/doc-iivhvpwy3317470.shtml
阿楨
殲20B戰機開始量產 我軍網路中心戰將增添新節點 2020-08-25 兵工科技
網路中心戰概念最早由美軍提出並實施,通用資料鏈系統、協同作戰系統、MQ-4C無人偵察機、無人水面艇、瀕海戰鬥艦、F-35隱身戰鬥機等,進一步增強了網路中心戰的作戰節點,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反應速度和作戰效率。
我國雖沒“網路中心戰”說法,但大力推進的“資訊化條件下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同樣有偵查、通信、指揮、作戰等平臺以及配套的感測器節點。
為此,我們組建了戰略支援部隊,研製發展了諸如北斗導航衛星系統、055型驅逐艦、殲-20、殲-16戰鬥機、翔龍無人機、空警-500預警機、運-9電子偵察機等裝備。
首先,殲-20可以利用其優秀的態勢感知能力,與體系內的其它偵察平臺實施聯合偵察行動,然後利用其超音速巡航和隱身優勢,使用遠端精確打擊武器對關鍵目標進行“刺殺”,破壞對方的作戰體系。
其次,殲-20還可以利用其強大的火控雷達和資料傳輸系統,充當空中小預警指揮機,像殲-16這樣的“炸彈卡車”,可掛載大型、重型武器的轟-6N等,都將在殲-20的指揮下,實現最佳的作戰效能。
俄羅斯版“忠誠僚機”無人機曝光 被指山寨美國產品
據“防務博客”網站2020-08-25報導,在莫斯科附近的愛國者公園舉行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俄展示了最新型的隱身無人概念模型機“雷鳴”重7噸,有效載荷500公斤,能與蘇-35/57並肩戰鬥,還擁有自主作戰的“蜂群”模式。但有分析表示,“雷鳴”是美國XQ-58A“女武神”的山寨品。XQ-58A是高亞音速無人機,是“忠誠僚機”計畫的一部分。XQ-58A的主要用途是在未來空戰中擔任有人戰機的先鋒與保護者的角色。
回應
高亞音速僚機怎麼跟上超巡的長機?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20-08-25/doc-iivhvpwy2996428.shtml
相關新聞
外媒:殲20戰機部署新疆後 印度或引進蘇57與其對抗
回應
買蘇-57? SU-57的隱身設計多麼粗糙不是五代機,俄都沒用!
阿楨
烏克蘭求外國幫升級米格29 單價竟和全新殲10C相當 2020-08-11 新浪軍事
據烏克蘭《國防快報》消息,烏正和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進行談判,為其米格-29進行現代化升級,升級內容包括先進的駕駛艙,雷達,武器投放和導航系統,每架4000萬美元,啥概念,我國出口的殲-10CE也不過就是這個數,梟龍Block3還不要這麼貴。
埃爾比特是以色列的軍火巨頭,幫很多國家空軍升級老式戰機,從米格-21再到F-5。
烏又不可能買美制昂貴的全新戰機,單價過億的F-16V,買得起嗎,4000萬美元的升級費用,算是恩惠了。
阿楨
外媒:055大驅或裝備新型發電機 為電磁炮提供動力 2020-08-03 新浪軍事
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報導,解放軍軍艦可能將開始裝備中國船舶集團704研究所的新型20兆瓦渦輪發電機,將為中國艦船提供全電力推進(美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英軍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都採用了全電),可使功率輸出達到原來的400%,遠遠高於柴油機、內燃機或混合動力系統,從而節省燃料,並使船舶能夠長時間保持高速行駛。並允許艦艇使用一系列下一代武器系統,包括鐳射武器和電磁軌道炮,中國是最早在海上測試電磁軌道炮的國家。
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僅能使用三台2.5兆瓦的發電機來提供最大7.5兆瓦的功率輸出,這對於電磁軌道炮來說是行不通的。
俄軍10年造艦計畫破滅:僅完成55% 普京問責反被懟 2020-08-03 新浪軍事
2020-07-27,普京召見俄聯合造船總裁拉赫馬諾夫,說俄軍10年造艦計畫何以破滅。
俄海軍在2011-2020規劃中提出的造艦計畫:
6艘955/955A型“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服役4艘,4艘在建)
6艘885/885M型“亞森”級多用途核潛艇(服役1艘,8艘在建)
3艘636.3型“基洛”級常規潛艇(服役7艘,5艘在建)
2艘677型“拉達”級常規潛艇(服役1艘,2艘在建)
1艘1164型“光榮”級巡洋艦
2-4艘“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最終沒買成)
6艘22350型護衛艦(服役2艘,6艘在建)
6艘11356R型護衛艦(服役3艘,剩餘放棄)
1艘11661K型護衛艦(服役2艘)
2艘新型護衛艦
12艘20380型輕型護衛艦(6艘服役,6艘在建)
23艘新型輕型護衛艦(2艘20386型在建,4艘22800型服役,12艘在建;8艘21631型服役,4艘在建)
俄海軍10年造艦計畫完成了大約55%。
失敗原因:
其一,克裡米亞事件後,烏歐與俄軍工的合作戛然而止,受發動機斷供的影響,俄展開大規模國產替代計畫;
其二,這些新艦普遍採用了新一代艦載武器系統,各系統不完善直接導致了艦艇驗收週期大幅增加,如22350型首艦光海試就五六年。這已經不只是造船的問題,而是整個軍工體系人才斷檔、艦載武器、電子系統創新能力不足;
其三,外界看船廠不給力,但船廠則認為俄軍給錢不到位、老修改設計是大問題。
船廠造艦慢,俄軍下單、開工卻如此“積極”呢?
首先,反應了俄軍對於主戰艦艇大量老化的緊迫感,想加快造艦速度;
其次,俄軍想要更為先進的技術,但俄軍工無法跟上俄軍需求。
阿楨
巴鐵用中國技術升級哈立德MBT2000坦克 功率已趕上美軍M1A2 2020-07-30 新浪軍事
本週二,一輛升級版的“哈立德-1”坦克,在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重工業公司展出,具備了更強的防護系統,可以抵禦智慧彈藥和其他形式的頂部攻擊。
“哈立德”是巴中在90年代聯合開發的,以中國90-IIM為基礎,已生產了500輛坦克。裝備一台烏克蘭6TD-26缸液冷柴油機,功率1200馬力。但哈立德-1已升級到1500馬力(與美軍M1A2坦克相當)。
俄自造兩栖攻擊艦能否開啟俄海軍的新紀元?
2020-07-24,在普京的主持下,俄同時開工建造了6艘新艦。
回應
俄因沒錢,如果給他們足夠的錢,他們什麼都能做出來,不比美帝差
就好比10年不練習,一參加就能拿奧運冠軍一樣
俄不僅沒錢更缺技術,補給艦的橫向補給系統買中國的,導彈艇上也買了中國的柴油機,俄艦設計理念、製造工藝,艦載系統和國際水準已有脫節。俄專家二十多年都沒幹過什麼正經項目,反觀我國,這些年各類艦艇就沒停過,已經培養了一批基礎扎實,能力早已經在俄專家之上!
土耳其要擺脫對外國武器裝備的依賴 美媒福布斯:不可能 2020-07-29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佈,計畫2023年(土國100周年之際)在國防工業領域擺脫對所有外國供應商的依賴。但土耳其無法在2023年甚至2020年代末擺脫這種依賴。
以“島”級軍艦為例,只有60%的是本國生產的。兩栖攻擊艦“阿納多盧”號的設計與西班牙的 “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相同,只是配備了土製相關系統。
T129攻擊直升機與是基於義大利A129,配備了土製造的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而已,當土準備以15億美元向巴基斯坦出售30架T129時,卻需要美國的出口許可證,因為使用了美製發動機零件。
“阿勒泰”主戰坦克,希望取代老式豹II和M60,並出售給其他國家。但阿勒泰源自的韓國K2。土耳其的T-155火炮也是源自韓國K-9。
土從俄購買了S-400防空導彈,美就將土踢出第五代F-35專案。土聲稱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完成自己TF-X項目或購買俄蘇-57,但都不可行。
回應
中國也一樣啊,幹嘛小看土。中國武器的發展都有蘇式影子, J-10,J-20開始也是用的俄發動機。日韓軍備都有美式的概念。
開始都是仿製,但土自主的路還很遙遠!
相關新聞
採購俄製發動機大減 俄軍方:陸將全面換裝國產貨 2020/07/28 中時
阿楨
蘇聯科技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2020-07-16
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是二戰結束後的首次世博會,各國紛紛拿出看家寶貝。其中,蘇聯展出一台可以由數位程式控制的機床被評為金獎,遺憾的是,蘇聯很快就失去了這一優勢。如今蘇聯在設備數位程式控制上已經落後于世界平均水準。這是蘇聯科技的一段「典型」往事,我們還可以找到很多個類似故事。
1.死于沒有未來的小型化電子管,為什麼會走這樣一段彎路?
最流行的說法是,蘇聯的官僚們認為電晶體無法抵禦核戰中強大的電磁脈衝,從而選擇了受干擾較輕的電子管。
另一種說法是,冷戰中美國對蘇聯的技術封鎖,遮蔽了蘇聯科學家的技術預見。選擇電子管道路的並非蘇聯官僚而是科學家,資訊不對稱導致其科學預判結果缺乏前瞻性和戰略性,與世界脫節。蘇聯科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電子管的小型化才是電子工業反覆運算的正確方向。
不管是上述哪一種說法,蘇聯人首先在半導體領域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2.消失的三進制電腦Сетунь:死於蘇聯僵化的官僚體制和計畫科研
三進制電腦相比現在使用的二進位電腦,具有相反數的對稱一致性,因而架構要簡單、穩定、經濟得多,指令系統更便於閱讀,同時也非常高效。三進制真正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是對「模糊數學」的應用:符號1代表真;符號-1代表假;符號0代表未知。
模糊數學同樣可以追溯到蘇聯,創始人查德教授,1912年出生于蘇聯巴庫,1944年移居美國,1965年發表《模糊集合論》。
三進制電腦如能發展至今,可能會是人工智慧更優的演算法基礎。
3.消失的行動電話ЛК-1:死于無人買單
……
回應
我們要小心了,美國現在對我們好像也是這個套路,現在開始製造緊張局勢誘導中國窮兵黷武,我們不要上當了。
那個年代的美國製造業極其發達,現在對抗中國5G優勢的辦法卻學了當年的蘇聯搞“反移植”,今天美國首先要栽在窮兵黷武上。
阿楨
風光背後尷尬無限 俄閱兵裝備看起來繁多其實很心酸 2020-06-24 環球時報
6月24日,俄羅斯在紅場舉行一年一度的勝利日閱兵式。今年的閱兵式,是俄羅斯政府從疫情手裡“搶”過來的,來之不易。
然而在外觀張揚、氣勢奪人的背後,隱藏著泥足巨人的真相。
蘇聯解體至今已經有30年。在這段時間裡,俄羅斯基本錯過了資訊產業的發展機遇,在精密機械領域和西方的差距也沒有縮小。這體現在閱兵場上,就是武器裝備型號陳舊、核心技術嚴重落後。
首先討論蘇俄最著名的坦克部隊。
T-90M是在T90坦克基礎上,修改了炮塔,採用了從白俄進口的松樹U火控系統和更好的裝甲方案,動力部分卻毫無改進。
T-80BVM是在T-80BV改進而來,研製T-80BVM的目標有兩個。首先,作為世界上唯二採用燃氣輪機動力的坦克,它的GTD1250原在烏克蘭生產,所以俄幾經努力終於實現了燃氣輪機的國產化。其次,T-80BVM裝備的是從法國泰雷斯公司引進的火控系統。
按理說,作為T14研製成功後,就不需要T-80BVM翻新二手車了,說明T14在首次亮相5年後依然沒有形成戰鬥力,作為外貿主力的T-90同樣不堪大任。不但如此,從白進口的松樹U火控系統顯然也靠不住,只好從西歐進口火控系統,因此,T-80BVM才是這次閱兵坦克集群的真正中堅力量。
有人會說,俄羅斯不缺防空導彈。這顯然是事實。俄這次依然要推出以S400、S300為代表的防空導彈集群,特別是三個型號的“鎧甲”。不過這幾種導彈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表現都不好。前兩者從未擊落過任何一架敵機,也沒有成功對抗以色列F35的記錄。“鎧甲”則遭遇了被無人機擊毀、被利比亞政府軍繳獲等敗績。主要的原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轉向中國,唯一問題,就是俄羅斯人的面子。
相關新聞
燒火棍如何?關鍵是看誰用,戰鬥民族絕對不是吹出來的。文章太酸。
俄吹都是自卑的人
阿楨
首先,地效飛行器價格不菲,但是性價比不高。
大型地效飛行器搭載多台飛機引擎,其控制系統也十分複雜,但它既沒有飛機的速度,也不具備船隻的載重量。其航程和它的起飛重量相比,也比較短,基本上不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
其次,對於複雜海況下的適應性較差。
地效飛行器在海面飛行時對海浪高度、海況都有很嚴格的要求,因為飛行高度很低,在有霧天氣下就無法使用,1969年,就有一架“裡海怪物”因為海面起霧而迷失方向,最終被海浪拍擊後失事。
另外因為接觸海水,地效飛行器的使用壽命也比普通飛機短,保養很困難。
當今世界各國研究地效飛行器,名氣最大的當屬波音公司的“鵜鶘”。
它具有驚人的尺寸,機身長110米,翼展152米,載重量1270噸,可以飛行1.8萬公里,幾乎繞地球半圈的距離。
它一次可以搭載3000士兵或者17輛主戰坦克,比當今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25載重量大4倍。
但是“鵜鶘”計畫已經提出很多年,一直沒有什麼新的消息,這種巨型運輸工具有個大問題,它的尺寸導致其無法從常規機場起降。
要知道,安225的翼展也才88米,已經不能在普通機場起降了,比它重得多,翼展差不多超過一倍的“鵜鶘”,什麼樣的機場和跑道才能供它起降?
要是降落在海面上,運輸貨物的裝卸又是個大問題,而不靠海的地方,還得再次中轉,效率大打折扣。
相信在新技術突破以前,地效飛行器依舊只是個時髦的名詞。
阿楨
美媒:俄羅斯正打造新款"裡海怪物" 裝備布拉莫斯導彈
美國軍事網站“We Are the Mighty” 2020-05-16報導,俄羅斯正在打造新型的“裡海怪物”
A-050“海鷗-2”型地效飛行器計畫在2020年投入使用。這款飛行器就像蘇聯在冷戰時期研發的“裡海怪物”一樣,是一種結合了艦員與飛機特點的獨特飛行載具。
“裡海怪物”長106米、翼展40米,起飛重量達到近500噸,配置8台VD-7渦噴發動機作為動力。其機背上搭載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
A-050使用了現代材料,重約50噸,可搭載9噸貨物,航程超過5000公里,可安裝“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回應
這想法確實很具有創造性,中國人過於追求四平八穩;!
冷戰老玩具,熊家基本脫離時代了,看看這幾年軍事領域全都是挖掘老玩具
貼近地面水面的一個飛行器,誰說脫離時代了?你的雷達需要多近才能發現他
對方只要空中有飛行器,這玩意就是送菜去的,純屬萬歲衝鋒!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20-05-19/doc-iirczymk2373591.shtml
裡海怪物:難實用的地效飛行夢想
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就發現了地面效應,蘇聯在地效飛行器上研究最早,投入也最大。事實上,這一類型的大型地效飛行器都只進行了試驗飛行,一直到蘇聯解體,只有兩架“小鷹”型列裝部隊,它的起飛重量只有140噸,此後蘇俄再也沒有進行大型地效飛行器的開發工作。
而世界其它國家雖然對地效飛行器也進行過研究,但目前基本上都集中在小型或者商用版本上。因為地效飛行器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美。
它的確是綜合了飛機和船的特點,但是也兼具兩者的缺點。
阿楨
還有彈與彈之間的距離都很遠,還是不同的攻擊線路,當中的幾枚彈若是超出了彈與彈相互資料交換的距離後,每一枚導彈只能是自己記錄相對於發射平臺所在的動態座標(自己獲取的敵艦運動參數)即便是“領航彈”與其它彈之間的資料交換正常的動態座標,但是各彈之間由於座標不一致也無法共同使用,所以“領航彈”的說法是子無須有的。
從1970~1980年的技術水準來說,如果蘇聯使用P700攻擊航母編隊在理論上成功概率還是較大的,因為當時雖然有了“宙斯盾”雷達,但是發射器發射速率太慢了,比如說: “約克城號”巡洋艦,它雖然安裝了四面大型相控陣雷達天線,對目標的探測/跟蹤/鎖定能力都非常的強,但是它的發射器是雙臂機械式的,前後兩座理論上可在8秒鐘內將四枚“標準2”艦空導彈打出去,但再裝填時間需要10秒以上。但到了1990年代初,“宙斯盾系統”再完善和MK41型垂直發射器的大量裝備,P700導彈再想突防成功將變得非常的困難,發射速率是一秒鐘一枚,並且60枚以上,可在一分鐘內攔截至少40~60枚P700。
從這張“彼得大帝號”發射P700的照片上看它是高彈道飛行器,發射後經過加速段迅速越升到2萬米巡航段,但是它也就失去了隱蔽突防的能力,另外P700使用衝壓發動機,它的紅外特徵比一般的渦噴發動機高的多,就像一架大搖大擺飛過來的米格21一樣,現代戰艦會在100公里之外輕鬆的將它擊落!對於現代由遠中近、末端近防武器構成的四層防空體系面前它已經很難突防了。
“納西莫夫號”改裝P800的數量可能要增加到48~80枚,還有一說是要裝備“口徑”系列巡航導彈,它將具備了對1500公里外陸上目標的打擊能力,在目前俄羅斯大型戰艦青黃不接的囧境下,將發揮出獨當一面的作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18/doc-iircuyvi3730336.shtml
阿楨
俄基洛夫級巡洋艦3號艦開始改造:花崗岩導彈被淘汰 2020-05-18 新浪軍事
從2018年開始升級的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摒棄了笨重而且落後的P700型“花崗岩”反艦導彈,將升級為重量3噸但是更先進的P800型“縞瑪瑙”。
P700研製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由於紅海軍沒有與美國抗衡的航母,所以蘇聯力求在戰時高速突破攔截並利用重型戰鬥部的破壞威力重創航母,P700比“光榮級”攜帶的P500“玄武岩”(發射重量4.8噸)重了大約2.5噸。
“花崗岩”使用了兩種發動機,一種是渦噴火箭發動機,它的作用是導彈發射之後加速的,另一種是能以高彈道2.5馬赫的速度飛行就靠的這型KR21–300衝壓發動機,由於需要很大的進氣量“花崗岩導彈”採用頭部進氣道的方式,高速氣流進入與燃料進行更充分的混合,才能提供更大的推力。
關於“花崗岩”的傳說確實挺嚇人,說是:先發射一二枚充當“領航彈”或者“指揮彈”在高空飛行,然後間隔很短時間內再由戰艦和潛艇發射幾十枚彈在低空飛行,“領航彈”探測到後通過資料鏈將目標資訊傳輸給其它彈,當“領航彈”被“標準2/3”遠端防空導彈攔截後,另外一枚低空飛行導彈立即躍升到高空繼續充當“領航彈”,同時多枚彈通過先進的智慧連同功能和高速運算能力,進行共同決策和協調進攻,從不同的攻擊航線去打擊航母戰鬥群。
但,前面說的P700導彈的黑科技,經過十多年後的技術驗證之後被認為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是:資料鏈傳輸和中繼制導的問題,蘇聯電子工業水準“傻大黑粗”,而且資訊傳輸的通道很窄,每一秒遠低於1K的資訊傳輸量,而P700在飛行過程中需要有海洋監測衛星進行彈道修正和潛艇聲呐獲得敵艦編隊的位置,通過資料鏈傳輸給“基洛夫艦”再裝訂給P700發射參數…這麼複雜的過程沒有高速電腦是根本做不到的。
不論是雷達型還是監聽型都是在獲取敵方艦隊的電子資訊,但是獲取這些電子信號誤差是很大,特別是在戰時複雜的電子環境下,往往敵方機艦會實施電子徉動或者電子欺騙手段,干擾衛星的監聽,所獲取的資訊根本不能用作P700在初速資料裝訂時的最低精確度要求。
另外,潛艇使用聲呐對敵方航母戰鬥群的探測也是不能作為P700的初速裝訂資料的,因為聲呐較精確探測到大型艦隊的距離只有幾十公里,並且探測到的是目標大概其的“概率圈”,而不是目標精確點也就不能用作目標資料參考了。
阿楨
國產新型單晶渦輪葉片量產 或助FC31戰機推力增加10% 2020-05-12 新浪軍事
近日有消息說成都航宇公司實現了國產單晶渦輪葉片批量生產,這種葉片可用於國產渦扇中推發動機,應該是三代渦扇中推-WS13增推型,它既可以用於F31鶻鷹戰鬥機,也可以用於梟龍3。
渦噴(扇)發動機推力來源於進、排氣之間溫度差,因此要提高發動機推力就必須提高排氣溫度,排氣溫度提高50度,發動機推力就可以提高10%。不過需要承受巨大的高溫高壓,加上自身高速旋轉產生的應力,對於材料和工藝要求非常高。
WS13是俄羅斯RD93仿製型號,RD33為了提高渦輪前溫度就採用了單晶葉片,並且通過採用高效空氣冷卻措施大大提高了葉片溫度耐受能力,渦輪前溫度提高達到1407度,介於美國F404和F110之間,前者渦輪前溫度是1387度,後者是1427度。
國內從上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第一代國產單晶合金-DD3。90年代又研製第二代DD6,拉伸、持久、蠕變、疲勞、抗氧化及耐熱腐蝕性能等達到甚至部分超過了國外二代的性能水準。進入新世紀第三代DD9拉伸性能與持久性能等達到了國外第三代,尤其是它含錸量較低,而錸是稀有貴金屬,價格和成本較高,所以DD9具備經濟性好、成本低等優勢。最新消息指國內相關單位已經完成第四代和第五研製,將會用於國產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發展。
2018年珠海航展曾經展出過用DD9研成的高壓渦輪葉片,它採用了雙層壁冷工藝,冷卻效率提高30%,相當於將渦輪前溫度提高330度,DD9工作溫度最高可以達到1120度,加上雙層壁冷的330度,因此採用DD9可以承受1450度,如果WS13換上DD9研成高壓渦輪葉片,它的推力可提高到9噸以上。
實際上WS13增加推力型提高推力採用了多種措施。例如風扇葉片前掠,這樣可以提高葉片轉速,減少激波損失,推遲氣流分離,從而獲得更多的空氣。另外就是增加了渦輪前溫度,進一步提高發動機推力。經過這些改進,WS13增加推力型加力推力應該可以超過9噸。這個指標可以初步滿足FC31鶻鷹戰鬥機和梟龍三批戰鬥機要求,為飛機性能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應
航展上的新FC31改型空重都28噸了。WS-13單台推力9噸?剩下10噸重量誰來推?
你以為是垂直起飛嗎?重力是靠升力平衡的,推力只需要克服阻力就行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12/doc-iirczymk1180704.shtml
阿楨
其次,在執行不同任務時,飛機的任務剖面(航路規劃)也有很大差異。以F-14為例,其標準任務剖面就有護航、艦隊防空、低-低-低、低-低-高、高-低-低-高、近距離支援等等。在不同的任務剖面下,飛機的巡航高度、巡航速度和預計交戰時間都有非常大的差別,這意味著飛機需要加力爬升的時間不同,巡航時的阻力也不同。比如,同一架F-14同樣掛載6枚馬克-82,在使用低-低-低就只有317海裡,而高-低-低-高就到441海裡。
最後,在不同的任務想定中,戰機在戰鬥中能夠使用的油量也有很大不同。F-15C其標準空優任務剖面要求戰機在戰區能夠使用的最大油量為“在10000英尺高度,0.9馬赫的狀態下用最大加力獲得144,000英尺勢能所需的油量”;而在標準CAS任務剖面下,這一數位就變成了“在5000英尺高度,0.9馬赫的狀態下用最大加力獲得50,000英尺勢能所需的油量”。
回應
軍火商提供的資料其實就是驗收標準,真實作戰情況千差萬別,如果軍迷連這個也不懂那怎麼能“迷”得下去?
軍火商提供的武器數據裡有多少貓膩 2020-05-05 迷彩虎
說起提供的武器數據有貓膩、造假,恐怕沒有任何一國的軍工能和俄羅斯相媲美,舉例,俄公佈T90穿甲火力指標參數時,將穿甲彈標定為兩千米距離可擊穿800毫米垂直軋制均值鋼裝甲靶板。
蘇系坦克自T64開始,便一直採用輪盤式自動裝彈機供彈,125毫米炮彈分為兩截分裝,關乎到穿甲火力深度的核心穿甲體長度被嚴重限制。同樣採用蘇系坦克自動裝彈機技術的我國,通過穿甲體材料方面入手解決了穿甲火力不足這一問題。但是對於俄來說,其穿甲彈技術在蘇聯解體後便一直擱置,直到近些年的T14換裝了新型裝彈機以後,才出現了像「真空」穿甲彈這樣的強力新型彈藥。
縱觀其他國家往往都喜歡誇大武器性能,中國的軍工企業卻恰恰相反,各種武器性能幾乎都給出的是最保守的數據,在實際使用之後便會發現,中國產裝備只可能比紙面數據更強、不可能更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武器裝備出口銷量增長較為緩慢、但是買了以後又來當回頭客再買一批的國家會那麼多。歸根結底,中國產武器裝備物美價廉、性價比極高、對外公開的武器性能數據都是保守數值、不摻水分。
阿楨
軍火商提供的武器數據裡有多少貓膩
對於喜歡各種武器裝備的軍迷來說,“最直觀、最公正的資料”往往是我們接觸最多且喜聞樂見的一個詞,給軍迷們帶來最多困擾的恐怕就是各種武器的射程,包括彈道導彈、面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的射程等等。比如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我國最新、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也不過14000公里,剛剛開始發展洲際導彈的東北亞某核大國的火星-15怎麼可能有13000公里的射程嘛,這一定是西方媒體吹牛的啦。
但事實上,西方對於火星-15射程推測完全是根據其掌握的彈道逆向推算出來的,可靠性非常高。實際上,這就是“射程”這一資料的計算方式導致的差異,火星-15投擲重量僅為1噸,相比之下,美國三叉戟D5射程(7500英里,約12000公里)是2噸,如頂到2.77噸的上限,其射程約7200公里。
雖然各國確定“最大射程”的條件不盡相同,但通常來講,空對空導彈的最大射程的內在含義一般有這麼幾個要素:發射機與目標處於同一高度,以規定的速度相向而行,目標不做機動。此時,導彈的最遠發射距離即為其最大射程。
可以發現,這種資料既沒有什麼參考意義也沒什麼實戰價值,畢竟實戰中不會有人看見導彈了不做機動,還傻乎乎的和你相向而行。事實上,在實戰中,戰鬥機飛行員會更加看重“不可逃逸區”這一概念,即在這一區域內發射導彈的話,不論目標做何種機動,只要導彈不脫鎖,都可以擊中目標。不過不可逃逸區的計算要考慮很多因素,如雙方的陣位元、目標的速度、機動性等等。這就意味著不可逃逸區並沒有一個標準的量化方法,其數值基本是通過機載任務電腦根據發射機自身的狀態和跟蹤到的目標狀態進行即時計算的。加之這個距離要比標準的最大射程近的多的多,因此,武器製造方在宣傳武器騙人的時候,並不會用這一資料來吸引眼球。
同樣的,ESSM的50公里最大射程是高拋彈道,沒有實際意義,而紅旗16的40公里是斜距,兩者之間有本質差別。所謂“斜距”,就是指高度不同的兩個點之間連線的長度。換句話說,地空導彈的斜距與射程基本是可以劃等號的。
飛機的“航程”資料,其實也大有文章可做:首先,執行不同任務時戰機的掛載方案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些掛載方案重量輕、阻力小,有些掛載方案重量重、阻力大。以美軍F-15C戰鬥機掛載CFT時的狀態為例,其在掛載4枚AIM-7F空空導彈執行空優任務時,作戰半徑為407海裡;而在掛載16枚馬克82航彈執行CAS任務時,作戰半徑就僅四分之一。
阿楨
俄踢鐵板 T-14坦克遭拖式摧毀 2020/05/08 旺報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020/05/06報導,俄羅斯最新銳的T-14「阿瑪塔」坦克在敘利亞被武裝分子使用的美製拖式反坦克飛彈摧毀。上月,俄羅斯媒體報導新研製的T-14「阿瑪塔」坦克在敘利亞進行「實戰測試」
T-14是俄新一代坦克,在2015年的勝利日閱兵式上首次亮相。和之前俄製新坦克在舊型號基礎上升級改良的例子不同,T-14採用全新設計,採用無人遙控炮塔,配備Afghanit主動防禦系統,能夠探測來襲的火箭彈和飛彈。《國家利益》認為,在敘利亞實戰結果或許表明,只要敵人靠得夠近,這款坦克也和其他坦克一樣脆弱。
軍火商提供的武器數據裡有多少貓膩 2020-05-05 迷彩虎
說起提供的武器數據有貓膩、造假,恐怕沒有任何一國的軍工能和俄羅斯相媲美,舉例,俄公佈T90穿甲火力指標參數時,將穿甲彈標定為兩千米距離可擊穿800毫米垂直軋制均值鋼裝甲靶板。
蘇系坦克自T64開始,便一直採用輪盤式自動裝彈機供彈,125毫米炮彈分為兩截分裝,關乎到穿甲火力深度的核心穿甲體長度被嚴重限制。同樣採用蘇系坦克自動裝彈機技術的我國,通過穿甲體材料方面入手解決了穿甲火力不足這一問題。但是對於俄來說,其穿甲彈技術在蘇聯解體後便一直擱置,直到近些年的T14換裝了新型裝彈機以後,才出現了像「真空」穿甲彈這樣的強力新型彈藥。
縱觀其他國家往往都喜歡誇大武器性能,中國的軍工企業卻恰恰相反,各種武器性能幾乎都給出的是最保守的數據,在實際使用之後便會發現,中國產裝備只可能比紙面數據更強、不可能更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武器裝備出口銷量增長較為緩慢、但是買了以後又來當回頭客再買一批的國家會那麼多。歸根結底,中國產武器裝備物美價廉、性價比極高、對外公開的武器性能數據都是保守數值、不摻水分。
美制標槍導彈再獲重大升級 戰車有反應裝甲也扛不住
防務博客網站2020-05-07稱,由雷神和洛馬公司共建的“標槍”合資公司近日宣佈,開始批量生產改進型FGM-148F,配備一種先進的多用途彈頭,能夠用於對付爆炸反應裝甲,還配備了擁有打擊非裝甲和輕裝甲目標能力的破片。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來,“標槍”的累計訂單已有4.5萬枚,美及盟友已經在超過5000場交戰中使用過“標槍”。
阿楨
巴鐵斥資10億美元購300輛中國VT4 還可能在國內生產 2020-05-07 新浪軍事
巴基斯坦陸軍已經正式決定從中國採購300輛VT-4,為了對付印度T-90MS和未來主戰坦克,巴啟動了新一代主戰坦克專案。競爭有VT-4、烏克蘭T-84M和土耳其阿勒泰。烏正在陷入內戰的泥沼,加上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坦克工業已經奄奄一息,首先被淘汰。土與美關係僵化,巴已有前車之鑒,此前巴購土T-129武裝直升機就採用了美T800渦軸發動機,由於美對土禁運,巴最終選擇了VT-4。
巴VT-4將會部署在旁遮普省( GDP佔據巴60%,糧食產量更是80%),這裡是印閃擊巴的主要方向,所以巴陸軍9個軍有6個部署在這裡。
巴VT-4是泰國和尼日利亞採購的VT-4改進型,1300馬力發動機功率提高到1500馬力,增加功率為坦克加強防護、增加設備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機動性能明顯超過T90MS,VT-4重52噸,T90MS是50噸。VT-41500馬力,功重比28.8馬力/噸,T90MS只有1200馬力,功重比24馬力/噸。加上VT-4採用了自動變速箱和綜合傳動系統,T90MS則是AMT變速箱和機械傳動系統。VT-4反應裝甲用FY-4替代了前兩者的FY-2。FY-4是雙防反應裝甲,既可削弱空心裝藥破甲彈80%的效能,也可削弱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0%的效能。這些改進要求能夠抵禦T90MS發射的3BM44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BM44在2000米距離上能夠擊穿600毫米均質鋼裝甲。考慮到印已經從美引進了SFW(集束末敏彈),所以巴VT-4還在車頂鋪設了FY-4。
巴還計畫對VT-4進行逐步升級,包括提高主炮穿甲能力,加裝主動防禦系統和防空系統等等。另外巴也希望未來能夠在國內自行組裝和生產VT-4,未來哈裡德主戰坦克項目有可能會整合到VT-4專案之中。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6/doc-iircuyvi1545945.shtml
阿楨
中國FTC-2000G戰機首次出口 兼具多項功能性價比高 2020-05-07 新浪軍事
《高棉時報》柬埔寨官方宣佈引進了FTC-2000G,雖然該型機的具體採購數量、具體交付日期都還不清楚,但是對FTC-2000G這個2018年才首飛的機型來講,短短幾年時間內就獲得出口訂單,確實可喜可賀。
FTC-2000G是 “山鷹”系列化發展的重要型號之一。該機功能定位為攻擊為主,兼具戰鬥和教練功能,性能卓越,功能完備,經濟適用,性價比高,還具備加掛偵察吊艙,改裝偵察機的潛力。
FTC-2000G採用大長細比機身、兩側肋下鼓包式進氣道、帶機翼邊條的梯形機翼、後掠式全動水準尾翼和後掠垂直尾翼的常規氣動佈局。座艙視野開闊,前艙正前方下視角達16°,後艙正前方下視角不小於5°。具有飛行包線寬闊,小速度/大攻角特性優越,起降性能和機動性能突出,爬升率和穩定盤旋超載較高,人機界面友好,人機工效高等特點。FTC-2000G設備配置立足國內自給供應且靈活多樣,能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可配裝脈衝多普勒雷達和武器火控系統,外掛點數量多達7個,外掛重量高達3000千克,可掛載空對空導彈、滑翔炸彈、常規炸彈、集束炸彈、反跑道炸彈、航空火箭彈發射器、航炮吊艙以及偵察吊艙等。
柬空軍成立於1953年,目前只有3架米格-21BIS和5架L-39C教練機,性能已經嚴重跟不上時代,而且由於維修保養的水準有限,到2018年已經停飛了所有的固定翼作戰飛機,目前僅剩下1架A320專機、2架新舟60客機、1架運-12輕型運輸機和十余架蘇聯時代生產的直升機。FTC-2000G恰恰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幾乎能夠滿足他們現階段對於戰鬥機的所有要求。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7/doc-iircuyvi1764418.shtml
大陸殲教9「山鷹」 將成為航艦教練機 2020/03/24 中時
隨著中國大陸的第二艘航母「山東號」在2019年12月入列,需要培訓更多飛行員,解放軍海軍指定殲教9「山鷹」噴射教練機,改裝成航空母艦起降版本。「山鷹」外銷型稱為FTC-2000,機身佈局可追溯到殲7(MiG-21的大陸授權版)。
阿楨
印度為何拒絕俄蘇57戰機?印軍列出該機一連串缺陷
印度曾經雄心勃勃地要與俄羅斯一起研製隱形戰鬥機,而中途卻突然放棄,美媒近日披露了其中的原因。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20-04-22報導,在俄羅斯製造的蘇-57戰機首飛10年後,終於準備將首批戰機交付部隊使用。蘇霍伊最初計畫在2019年底交付首批蘇-57,但因一起墜機事故,交付暫停。
蘇-57磕磕絆絆的發展歷程讓該機的研製充滿不確定性。早在2018年初,印度就宣佈將與俄共同研發蘇-57,印空軍想購144架,為設計工作投入60億美元,這將為當時陷入困境的蘇霍伊研發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和商業發展之路。但是印度在2018年4月又退出了合作開發計畫。
俄自用版蘇-57據說比印度版更為簡單,印度版計畫配備印度國產的航空電子設備,同時還能相容更多的武器裝備,但最終只停留在了紙面上。
印度空軍和國防部官員列出了蘇-57至少四個“在性能和其他技術特徵方面的不足”,包括AL-41F發動機不可靠、雷達能力不足、機身設計差影響隱身性能。
俄則回應,AL-41F只是在未來全新的、更為強大發動機造出之前臨時用的,雷達也是臨時的,未來將開發新型雷達。
但印度對於蘇-57機身結構設計差的抱怨似乎特別嚴重,除了易造成飛行事故之外,各種縫隙和角度結構還會增強飛機的雷達反射信號。
早在2013年就被曝出在蘇-57的品質把控上存在問題,至少有一架原型機的在機翼上打了“補丁”,以免在飛行時發生解體。儘管如此,也有媒體猜測,印度抱怨蘇-57的各種問題可能是出於政治動機,因為印度還計畫從法國購買“陣風”。
阿楨
ZBD-04A和BMP-3其實代表了兩種裝甲步兵/摩托化步兵的使用戰術,而最大的分歧點,就在這兩種戰車的車體上:
BMP-3採用了非常獨特的動力艙後置佈局,乘員艙相當詭異地位於炮塔周圍,其中車體前部三人(駕駛員一人,負責操縱航向機槍的機槍手兩人),炮塔兩人,炮塔後方五人。如果要下車作戰的話,炮塔內兩人與駕駛員一般不下車,炮塔後方的五名摩步兵需要從車體兩側的兩個艙門下車,隨後還要等待兩名機槍手從車體前部上方下車,採取這種非常特殊的、乃至容易導致己方士兵暴露在敵火面前的多路下車模式。
而ZBD-04A採用了與部分主戰坦克類似的動力包前置佈局,駕駛員位於車體前方左側,炮塔內則是車長與炮長,其餘的戰鬥兵均坐在車體後部的大型乘員艙內,下車時直接通過步戰車後部的大型尾門下車即可。
蘇軍戰術運用
蘇軍步兵戰車是一種“快速突破”的戰術,講究在大規模野戰攻堅時憑藉裝步的衝擊力快速在敵方前沿防禦體系上撕開缺口、爭分奪秒地實施縱深攻擊,為己方部隊完成包抄創造條件。
中美步兵班強調下車作戰,就是考慮到現代反坦克武器擴散嚴重,對於預有工事之敵也很難做到可靠的壓制,步兵戰車的觀察能力畢竟有限,遠不如步兵下車後的視野開闊,而且散開後的步兵班也不易被一鍋端,也有利於步兵發揚火力。
但是,不管哪種戰術,都需要有足夠的壓制火力,越多越好,這個世界上的軍隊就沒有覺得自己火力足夠的,別再說什麼中國軍隊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了,蘇軍和美軍都能把圖-22和B-52一類的重型轟炸機當成步兵支援火力用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4-18/doc-iirczymi6995260.shtml
阿楨
中國仿製俄方的04A步戰車 為何運用越來越像美軍了 2020-04-18 新浪軍事
ZBD-04A戰車的親戚:BMP-3
作為蘇軍摩托化步兵裝備的第三代主力步兵戰車,BMP-3針對BMP-1反步兵能力不足、BMP-2反坦克能力不足的缺項,BMP-3配備的2A70型100毫米低壓滑膛炮可發射8發9M116-3型鐳射駕束制導炮射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5000米,破甲深度可達600到700mmRHA。還在2A70滑膛炮一側配備了一門30毫米2A72型機關炮,射程2000米,備彈500發。在車體前部左右兩側各配備了1挺PKT型7.62毫米機槍,備彈1000發,是各主要軍事強國步兵戰車車載火力最強。
中國的ZBD-04A在防護、動力、火控等方面均實現了對俄制BMP-3的趕超。
先說防護,ZBD-04A型在延續了ZBD-04全憑車體防護基甲的基礎上,在車體首下、車體兩側、炮塔正面均使用螺栓錨固了數十塊附加的複合陶瓷鋼裝甲,車體正面可在1000米的距離上抗擊30毫米穿甲燃燒彈的直射、車體側面在200米的距離上可防禦14.5毫米穿甲彈的直射。
再說動力,相比BMP-3輸出功率約370Kw的UTD-29M型四衝程柴油機,ZBD-04A則使用了440Kw的6缸150系列渦輪增壓柴油機和CH400型液力綜合傳動系統,確保了比BMP-3M重數噸的情況下單位功率基本持平。
而炮控系統,ZBD-04A在滑膛炮上增加了炮射導彈自動裝填裝置,改進了100毫米主炮的拋殼機構和30毫米並列機關炮的供彈系統,系統可靠性比原版的BMP-3要略高。
最後,在火控系統上,ZBD-04A採用了先進的炮長上反式穩像瞄導合一瞄準鏡,配備有自動跟蹤模組,且車、炮長均配備有獨立的熱成像儀通道,車長面前的綜合戰術態勢顯示幕與後臺的通訊電臺還具備戰場態勢管理與車際、向上戰術通訊等多種功能,相比而言BMP-3儘管同樣採用了穩像式火控裝置,但由於其部分電子元件較為落後,總體命中率比ZBD-04A是要低了不少的,更不用說BMP-3還在沿用老式的紅外夜視觀察鏡,直到最新改進型號BMP-3M上才普及了炮長熱像儀通道。
阿楨
同為隱身戰機 為何美F22尾焰冒紅火而殲20卻冒藍火 2020-04-07 新浪軍事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尾焰的溫度。
也就是說,F-22發動機工作時的溫度為1000攝氏度,而殲20則要達到2000度。按照我們一般的觀點,當然溫度高提供的能量就會越多,但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卻不是這樣的。發動機工作時的溫度約到,代表單位時間內損耗的能量就越大,同時也會大大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實際上,這也是美國航空發動機的壽命可以達到6000-7000個小時而俄羅斯航發的使用壽命則只有1500-3000小時。而且俄認為未來戰爭中戰機被擊落的情況會很頻繁,不需要壽命這麼高的航空發動機,還不如節約成本,生產性價比更高的航發。中國在航發上也延續了俄航發一直以來的特點。
然而,戰鬥機進入隱身戰機時代之後,俄的航發邏輯就被推翻了。
隱身戰機被擊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且一架隱身戰鬥機非常昂貴,隨之而來就是更換航發成本的暴漲,提高航空發動機的壽命也成為了當務之急的事情。俄已經積重難返,受困於目前軍費開支的下降,或許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完成在航發壽命問題上的轉變。
至於中國,目前中國最新的渦扇-10B已經開始了批量生產,並陸續裝備到殲11和殲16戰機上。渦扇-10B的主要性能指標已經和美俄第三代航空發動機接近,使用壽命達5000小時。
除此之外,發動機的工作溫度還跟它的內部設計,耐高溫材料等有很大關係,在這一方面,我們還需要長期的努力。
回應
藍火是完全燃燒,紅火是不完全燃燒。最早我們發動機差,燃燒不好,都是紅火。等我們藍火了,又說溫度高了。
懶兔子居士:你的直覺是對的,藍色是富氧燃燒,紅色是富油燃燒,開加力的時候油噴得多,就是紅色尾焰了
軍用航空發動機看到火焰噴出是處於加力狀態溫度都超過2000k,而加力火焰器的位置不同決定了噴口火焰的顏色,靠前(美國)火焰到噴口的溫度下降了,所以紅色/橘色。靠後(中俄),火焰到噴口的溫度高,所以顏色就藍。網上早有人解釋過這個問題,設計思路不同而已。推力效果都差不多,當然後期為了紅外隱身,肯定要改變這個設計思路。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4-07/doc-iimxyqwa5510873.shtml
阿楨
蘇35罩門吃大虧 被殲16與殲10C壓著打 2019/02/13 中時電子報
俄羅斯蘇-35戰機有最強「側衛」(Flanker)「超級側衛」,是蘇霍伊(Sukhoi)蘇-27家族中最強大的改良機型。俄國提及蘇-35時,都會大讚它所攜帶的雪豹-E被動掃描雷達,以及AL-41發動機。 然而,據新浪軍事報導,軍事評論人士透露,北京向俄方採購的24架蘇-35全部到位後,雖然解放軍空軍接收單位對引進的新戰機讚不絕口,但在實戰演練中,蘇-35卻被殲-16和殲-10C壓著打。
蘇-35一度被稱為4代半戰機,「雪豹-E」雷達(Irbis-E)意外成了它的罩門,以致與殲-16和殲-10C實戰演練時落居劣勢。「雪豹-E」是俄最先進的被動電掃雷達,藉由接收目標發射出的電磁波,來獲取目標方位,但是無法快速測量距離,需要經過多次探測,進行資料運算之後,才能獲得準確的資料。相對的,主動雷達靠本身發射的電磁波,能快速探測目標,並精準定位,在時間上搶占先機。
殲-16和殲-10C都安裝了最先進的主動電掃雷達,在戰場上,能利用雷達的優勢,快速鎖定機動性超強的蘇-35,繼而致勝。分析指出,長久以來,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大陸航空工業的弱項。不過,戰機性能並非完全由發動機決定。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解放軍在戰機雷達的研製上獲得超乎許多人預期的成果,使解放軍戰機的戰力飆升。
根據中國電科旗下14所,38所與55所發佈的消息顯示,中國大陸在雷達研製領域已經躋身世界級行列。俄在最新的蘇-57上才安裝第一款主動電子掃描雷達,而解放軍已經在4代機上大量安裝了新型主動電掃雷達。
相關新聞
俄:中國已克服對俄發動機依賴,美捆綁烏克蘭坑華失敗
阿楨
真是啞巴吃黃連!越南一口氣購買20枚印度導彈,到貨後問題大了 2020-03-18 新浪軍事
…….
其實此次印度賣給越南的“布拉莫斯導彈”也是其從俄羅斯獲得原材料的零部件。自其獲得這項研發技術,就開始了印度化改造。並且印度還聲稱其有能力可以生產出更多導彈,對於經濟弱小,發展沒有目標的越南來說,自然渴望能夠擁有一個有威懾力的武器。但從印度拿回去的導彈,剛準備裝在自己戰機上檢測一下,卻要被氣死了。因為對於這款導彈印度給出的資料是1500公里,實際卻僅僅只有290公里左右,更是連一般的中程導彈500公里的資料都達不到,不僅這樣,此導彈發射時還必須使用高空導彈支援,跟國際標準的導彈差的不止一星半點,實物導彈性能跟此前印度對其描述的情況完全不一致不僅資料不同,其更是頻繁故障,也就僅到貨一周,越南就宣佈要退貨。
對於印度此次事情,全世界也不禁感慨。眾所周知印度有差不多八成的兵器都是進口的,越南也是被印度這迷之自信給騙了。要知道其至今為止也沒有一樣能拿的出手的兵器,即使是面對這樣的風評,越南還是在其定了20顆導彈,這越南的心也真是夠大的。
相關新聞
印度軍工業爆紅,防彈背心已出口18國,一看材料是中國製造
中國二手艦暢銷東南亞 印度:我們也有舊船且半賣半送
回應
半賣半送?那也要你品質過硬才行!自己造的軍艦在船塢裡側翻,誰敢買你二手貨還開到大洋上?買花了多少錢不說,士兵的生命更重要啊!
阿楨
巴空軍花20億買了4架中國飛機 對空戰勝利至關重要
最近,敘利亞和土耳其發生衝突,空戰結果幾乎一邊倒,土F-16在E-737空中預警機引導下,輕輕鬆松擊落了敘多架戰機。
這和去年年初,印巴空戰形成了鮮明對比,雖然印具有數量和品質優勢,但卻遭到可恥的失敗,一架米格-21和蘇-30被擊落,關鍵就是一款巴花費20億人民幣購置了4架中國ZDK-03預警機!
ZDK-03和空警-500預都是採用運-9平臺,但是雷達天線陣面尺寸更大一些,探測距離更遠,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這種設計和美國E-3完全一樣;弱點是,這種單面預警機雷達,轉速較慢,整個空域掃描一圈需要時間比較長,一分鐘可以看6-8次全空域。
空警-500則具備電掃描功能,掃描速度可以比較低,也可以調速變得很高,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優勢,而且可以針對特殊區域採用凝視模式,可以實現對特殊目標高精度即時監控,這是一個很尖端的功能,但是對於巴來說,還是過於奢侈了。
中國預警機擠壓了瑞典廠家一半訂單,憑藉的是性能優勢
瑞典薩博-340飛機,雖然採用了電掃描技術,但是飛機前後60度存在明顯的死區,這是這種平衡木式的空中預警機存在的根本弊端,中國類似技術的空警-200,也採用了類似設計,很快遭到降級,大量型號轉為海上使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10/doc-iimxxstf7776582.shtml
阿楨
土耳其至少摧毀8套鎧甲S1防空系統
土耳其總統2020/03/10稱,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戰鬥中,土空軍至少有摧毀了8套俄製鎧甲S1防空系統(Pantsir-S1,北約稱SA-22)。
鎧甲S1具有12枚5E76型短程防空飛彈,以及2門2A38M 型30公釐機砲,通過2套相陣列雷達,以及自主光電系統來搜索目標與鎖定,防禦5公尺~20公里的空中威脅。
鎧甲曾被稱「最強野戰防空系統」,也取得很好的外銷成績,2007年,敘向俄訂購了50套,然而實戰表現卻頗慘,除了擊落過無人機之外,還沒有擊落作戰飛機的紀錄。
其實俄專家曾表示,鎧甲S1並沒有官方宣傳的那麼有效,問題出在雷達系統,搜索不夠精確,分不清是飛鳥還是無人機,經常把基地周圍飛來飛去的大型鳥類當成目標,這使操作員感到相當困惑。
老美不買鐵穹了 以推銷10多年出口掛蛋 2020/03/09 中時
美國去年才宣布,可能會砸10億美元,採購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 defence system),不過如今卻說,計畫已喊停。
鐵穹雖能防禦大砲和巡弋飛彈攻擊,但卻無法攔截戰機或彈道飛彈。美軍對鐵穹攔截巡弋飛彈的能力表示懷疑,另以拒絕提供鐵穹的原始碼,而這將嚴重限制美方將它與既有防空網整合的能力。然而,長久以來,鐵穹成功與以色列防空網整合,而以國防空網多的是美製技術裝備。而美方所謂無法與美製系統構成的防空網整合,不免令人腦海浮現一些問號。
阿楨
太行版殲10C被曝服役 尾噴管與殲16一致推力提高16% 2020-03-02 新浪軍事
近日,一架殲10戰機在網上引起關注,裝備渦扇10太行版發動機的殲10C正式服役了,困擾殲10多年的發動機頑疾終於治癒了!
過去殲10使用的是俄制AL31FN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25千牛,動力基本上足夠殲10進行各種高難度機動,但是AL31相比美制發動機仍然存在著油耗高、大修間隔短、軸承的潤滑可靠性差的問題,導致軸承喪失旋轉精度、最終卡死抱軸,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
相比之下渦扇10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支撐設計,不存在潤滑可靠性的問題,渦扇10B最大推力比AL31FN提高了16%,達到了140千牛,超過了目前絕大部分F16戰機的推力。只有最新型的F16V使用的F110GE134發動機,推力才略微超過渦扇10B。
殲-10C擁有DSI進氣道、鍍膜座艙蓋等半隱形設計,首度採用了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具備使用霹靂-15新一代中距空對空導彈以及新型精確對地打擊武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02/doc-iimxyqvz7092349.shtml
相關新聞
泰國要買新戰機取代F16:曾考察殲10C FC31也有機會
印度買一架法國陣風戰機1.3億美元能買3架中國殲10C
巴基斯坦又被土耳其T-129和美國AH-1Z坑了,或將重新考慮中國直-10武裝直升機 (回應:當初加拿大斷供,坑苦了武直10,設備簡化裝甲減弱,尤其發動機高原基本不堪重用,面對阿三基本沒勝算,所以才棄用,現在不同了,發動機搞定了,所有短板得到彌補,加上價格不算高,市場還是有的!)
阿楨
成飛3次改進梟龍戰機價格漲1倍 巴鐵為何仍大量採購 2020-02-21 新浪軍事
梟龍是一款輕型單發的三代戰鬥機,空重只有6.4噸,各國的單發戰鬥機空重大多在7噸以上,甚至9噸,梟龍從2005年開始批量生產,單價從最早的1500萬美元,暴漲到2500-3000萬美元,漲幅接近100%,中巴雙方卻宣傳是全世界最具備性價比的三代機!
早在2006年巴軍方預計生產總數250架,其中外銷100架,但是最近些年,巴空軍卻決定2022年前購買63架,梟龍三批次還會繼續大幅度訂購。
梟龍3000萬美元不算便宜,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米格-29,單價在3500萬美元左右一架,但是米格-29戰鬥機空重幾乎比梟龍大一倍。
巴空軍能接受梟龍的定價,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分錢一分貨,中國為了滿足巴空軍不斷提出的各種各樣要求,不斷將國內研發成功的先進航空電子設備,以及機載武器應用到梟龍上,從最初只具備簡單的發射近距格鬥導彈,無制導炸彈,發展為能發生多種多樣先進武器的戰鬥機,梟龍第二批次具備了發射中程空對空導彈和遠端空對地導彈和鐳射制導炸彈的能力,而第三批次AESA有源相控陣KLJ-7A雷達+PL15則具備了強悍的遠端攻擊能力。
最終成為一款作戰能力全面,機動性強悍的先進飛機,最早巴軍方僅僅將梟龍作為一款對地攻擊能力比較強,但是空戰能力弱的飛機看待,高端對空作戰由美制F-16負責,但是經過10多年的使用,巴空軍不斷發現,梟龍和F-16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隨著第三批次的升級,梟龍性能超過巴空軍F-16。
最終梟龍戰鬥機憑藉自己的實力,從巴空軍原定的低端戰鬥機不斷升級為中端甚至高端多面手,獲得巴空軍的高度信任,未來巴空軍的作戰力量將以梟龍戰鬥機為核心。
回應
放眼全球,還有哪架飛機的性價比有梟龍高?
嚴德發:F-16V戰機可以對應陸殲20戰機 2019/09/23 中時
國防部長嚴德發上午答詢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詢時表示,F-16V的AESA可以對應大陸殲20 (楨:?),F-16V不會買貴,台灣是第5個買的,裸機是1.2億美元,而第4個買的摩洛哥是1.5億美元。
阿楨
俄媒:俄軍米28直升機裝備R74M空對空導彈 F22都會怕 2020-02-12 環球網
俄羅斯《伊茲維斯提亞日報》報導,著名的米-28武裝直升機退出了最新改型米-28NM裝備了R-74M近程空對空導彈,可以在打擊戰鬥機、無人機和直升機。
R-74M也稱為RVV-MD近程導彈,它可以在40千米的距離上打擊目標。R-74M最初是為了打擊F-35或F-22這樣的第五代戰鬥機。俄羅斯認為,它們在實施高難度機動和開啟加力燃燒室之後,是很難躲避的R-74M的。這種導彈的尋的頭可以在電子戰環境下工作,也能識別紅外干擾彈。
回應
俄吹吹出新花樣,蘇57都未必敢說鎖定f22,米28火控系統比戰鬥機差遠了,怎麼鎖定f22。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20-02-12/doc-iimxyqvz2277448.shtml
阿楨
巴鐵梟龍3戰機相控陣雷達競標落幕 南京14所再次勝出 2020-02-06 新浪軍事
最近外媒透露,巴訂購26架梟龍雙座戰鬥機今年開始交付,過去由於缺乏梟龍雙座教練機,梟龍飛行員都從F-16,殲-7PG,幻影IIIEA部隊抽調成熟飛行員改飛,隨著時間的推移,梟龍戰機大量交付,使得這種移東牆補西牆的做法越來越難於應付,如今巴飛行員僅僅需要完成高級教練機訓練,就可以直接上梟龍雙座,然後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
經過2年多的認真對比試飛試驗評測,梟龍第三批次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大戰終於有了結果,雷達大魔王南京14所KLJ-7A雷達不出意料笑到了最後,這一款高性能液冷雷達輕鬆擊敗中航雷電院的風冷雷達,巴空軍沒有完全看價格,而是更看重KLJ-7A的高性能,可以將梟龍1和2批次,以及雙座型號,在中國製造的ZDK-03大型空中預警機指揮下,結合地面的中國製造防空雷達網,結合成一個天網,可以應付印度的陣風戰鬥機攻勢!
梟龍3首架2019-12-17在成飛順利首飛,巴空軍計畫將裝備28架,最終總數可能超過100架。
雷達大魔王依靠性能和價格優勢,擊敗了法國RDY-400和義大利GRIFO先進脈衝多普勒雷達,壟斷了梟龍第1和第2批次雷達,KLJ-7雷達重量輕,可靠性高,探測距離遠,僅120公斤,但是印度空軍蘇-30MKI的1000公斤雷達性能指標相當。
14所從殲-20吸取成功經驗,KLJ-7A採用了傾斜的雷達陣面設計,可將飛機迎頭雷達反射截面降低到最小,借用歐洲颱風有源相控陣的傾斜旋轉技術,將雷達掃描範圍擴大了幾乎一倍,不需要安裝多面雷達天線,依靠一面就可以達到。
梟龍價格不到2000萬美元,逐步打開了國際市場,緬甸訂購16架,尼日利亞購買3架,裝備有源相控陣KLJ-7A雷達的梟龍3也將大量出口,這是世界最便宜的三代半戰鬥機,具有強悍的多功能作戰能力。
回應
梟龍本來是想替代殲7用的,沒想到改進一下居然能替代F16跟印度高端機叫板,所巴鐵才這麼喜歡它,實在物超所值。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2-06/doc-iimxxste9254495.shtml
阿楨
俄3BM44M新型穿甲彈2公里外擊穿美軍M1A2?誇大其詞! 2020-01-31 新浪軍事
3BM44M在2000米外的穿深水平是650毫米,而M1A2複合裝甲效防禦水準在650mm-700mm,考慮到穿甲彈的衰減效應,3BM44M是無法擊穿M1A2的。
脫殼穿甲彈的彈芯材質和彈芯長度是影響其穿甲厚度的兩大重要因素,美國彈芯主要是貧鈾彈芯,俄羅斯鎢合金穿甲性能比貧鈾彈芯稍差一些。
俄制穿甲彈採用的是分裝彈,因此其彈芯長度沒有辦法像定裝彈那樣做得那麼長。如果要強行延長彈芯的長度,大部分俄坦克的自動裝彈機都需要重新進行射擊,才能夠容納長度更長的脫殼穿甲彈彈頭。
除了上文提到的增加脫殼穿甲彈的彈頭長度之外,還有就是使用更強的發射藥,以提升脫殼穿甲彈的炮口初速。比如中國的第三期脫殼穿甲彈。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 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2020-01-31 新浪軍事
據俄媒塔斯社1月29日報導,圖拉儀器製造公司希普諾夫設計局防空系統的首席設計師瓦雷裡•斯盧金告訴塔斯社,鎧甲-S的標準導彈57E6最大射程為2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1300米/秒,破片戰鬥部重20千克,殺傷半徑為9米。新導彈的射程將達到40千米,速度峰值則為3000米/秒(約8.8馬赫),可攔截飛行速度不超過2000米/秒(約5.8馬赫)的目標。新雷達探測距離提高到了75公里。
鎧甲-S採用獨特的彈炮合一設計,同時配備12枚地對空導彈(炮塔兩側各6枚)和兩門30毫米口徑的火炮,每門火炮射速達到2500發/分鐘負責1.5公里內的“漏網之魚”。
鎧甲-S1的導彈沒有導引頭,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使用作戰車輛上的導彈遠端控制系統解決,可以大幅度節省彈體的空間和重量,並且降低導彈的生產成本。
回應
非常懷疑現有的發動機技術水準下近防系統的防空導彈能達到這麼高的飛行速度。
阿楨
政院愈描愈黑 何苦用蹩腳謊話自取其辱? 2019-12-18 聯合報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17日)出席F-16戰機維修合作意向書簽訂儀式,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隨著我國增購66架F-16V,未來「台灣會成為除了美國外,擁有最多F-16的國家」。
但並不符事實:因為除了美國之外,以色列共採購362架F-16,土耳其270架,埃及240架,都高於中華民國的216架。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深夜表示,「小編少寫了V型」,也就是說,「台灣未來將會成為除了美國之外,擁有最多F-16V戰機的國家」,經媒體提醒,已經補上V字。
如此一改,不但還是不對,甚至可說更錯。
「F-16V」不是美軍的正式編號,而是洛馬公司推出的F-16改良計畫,目標群是許多買不起或買不到F-35等第五代戰機的國家,如果將F-16換裝五代機使用的AESA(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讓其性能達到「四代半」水平。
歐巴馬政府2011年宣布總金額高達新台幣1100億元的對台軍售,由洛馬替我國的F-16A/B進行改良。當時美軍也計畫替自身的F-16機隊升級,因此提出戰鬥航電性能提升(CAPES)計畫,最後由洛馬的F-16V方案勝出。換言之,我國的F-16改良,將與美軍的F-16改良規格相同。
但五角大廈發現,由於預算吃緊,不可能同時負擔新購F-35與改良F-16,便於2014年初取消CAPES計畫。換言之,美國空軍雖然仍擁有全球最多的F-16機隊,但根本沒有F-16V。
至於排名二、三、四的F-16使用國,目前也都還沒有改良計畫。就以色列自身的航電產業水準,若要改良F-16,可以自行推出方案,不會選用洛馬的F-16V。至於土耳其,近年來與美國及以色列交惡,原本的F-35訂單極可能被美方取消,就算想升級F-16,美方與以色列也不會點頭。
回應
開戰後機場跑道受損,戰機根本無法起飛,少數升空的戰機都成了靶機。60幾億一架的靶機,太貴了吧?
阿楨
孟加拉將購首批44輛中國VT5坦克 未來或再增購100輛 2019-12-02 新浪軍事
根據孟加拉媒體報導,孟陸軍已經決定採購中國VT5輕型坦克,如屬實,這是VT5第一次出口打開國際市場。
孟希望把VT5部署在南部和東部水網地區執行機動作戰任務。俄韓中國都提供新一代輕型坦克參加競爭,2018年完成評估,認為VT5性能更好,效費比更高。
VT5主要面向山地、丘陵和稻田水網地區作戰。全重33噸,配備複合材料、反應裝甲和格柵裝甲等,具備較強防護能力。另外還配備有鐳射告警、煙霧彈等防禦系統,如果需要,還能夠安裝國產GL-5主動防護系統,進一步提高坦克防護能力。VT5動力系統包括8V150型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880馬力,傳動系統為綜合液力傳動系統,手自一體,具備變速、制動、轉向於一體,憑藉先進動力系統,VT5機動性能較好,最大速度可以達到70公里/小時,完全可以適應複雜地形環境。
VT5主炮為105毫米線膛炮,發射國產BAT2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550毫米垂直均質鋼裝甲,這個指標完全可以對付T-72這樣三代主戰坦克。如果客戶需要,也可以配備國產炮射導彈增加坦克打擊距離。火控系統方面VT5採用上反穩像火控系統,炮長配備有綜合瞄準鏡,集成有熱成像夜視系統,具備探測、瞄準、制導於一體。車長配備有綜合周視瞄準鏡,也集成有熱成像夜視鏡,可以為炮長指示目標,必要的時候也能超越炮長射擊目標,實現獵-殲作戰能力。
VT5是專門研製新一代輕型坦克,國外許多輕型坦克是在步兵戰車或者裝甲輸送車基礎上改裝而來,性能與VT5存在明顯差距。
實際上孟加拉陸軍一直是中國坦克忠實用戶,上世紀70年代就從引進了59中型坦克,80年代又引進了69中型坦克。孟認為這些坦克結構簡單、經濟實用,一直留用至今,繼續升級配備了125毫米滑膛炮、先進夜視和火控系統,作戰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了T-72。考慮到59、69坦克已經老化,孟又從中國引進更先進的VT-1A,它配備有125毫米滑膛炮,穩像式火控系統、熱成像夜視系統,整體性能超過T-72,可以與T-90S抗衡。(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相關新聞
2019年閱兵首度亮相的國產15式輕型坦克曝新畫面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2-02/doc-iihnzahi4659750.shtml
阿楨
我軍為何不要俄射程100公里導彈卻買國產70公里導彈 2019-11-29 新浪軍事
冷戰結束後,中國引進了大量俄制武器,陸海空軍都有,其中引進專案花費最多的就是1995年啟動的蘇-27SK項目,前後花費超過1000億人民幣,比過去中國航空工業總投資還多,蘇-27由於具備機動性好,航程大,掛載多,機體大,潛力足的特點,所以,某些國內廠家技術人員認為可以持續產生最少40年!
蘇-27SK項目不僅僅包含蘇-27SK型號的許可證製造,而且包括了後續蘇-30MKK,蘇-30MKK2戰轟機的引進,而且包含大量的武器彈藥發動機進口,而俄不理解的是,為啥不愛買我們的導彈!
俄R-73機動性比霹靂-8更好,而R-77射程和機動性都比霹靂-12更好,廠家宣稱射程高達100公里,最大超載40G,而霹靂-12才有70公里,38G。
實際情況如何?
我們先看看20公里高高R-77射擊包線的最大射程,現在飛機大多飛高10公里,迎頭射程只有50公里,5公里高度射程縮減到25公里,海平面發射15公里!
我們看左側的曲線,尾追最大射擊距離不到30公里,而海平面射程則縮減到4-5公里,幾乎和紅外格鬥導彈差不多!
霹靂-12測試高度比較低,高度低空氣密度大,阻力更大。另外,中俄測試標準不同,中採美標,多在11公里高空,R-77最大射程只有40多公里!
R-77導引頭技術長期無力升級,抗干擾能力低下,而霹靂-12,採用數位技術升級後,不斷採用軟體升級的辦法升級導彈資料庫,提升抗干擾能力,天長日久積累下來,作戰能力天差地遠!
https://k.sina.com.cn/article_7270477868_1b15ab02c00100kzsu.html
相關新聞
我國霹靂10/15戰鬥部能力驚人,世界一流
阿楨
殲10CE報價4000萬美元只有F16V一半 為何仍難出口 2019-11-25 新浪軍事
2019迪拜航展殲-10CE首次亮相,表明-10C已經獲得批准出口。
對於戰鬥機來說,價格有許多種,不同配置,不同後勤保障服務會造成飛機價格差異。
巴林採購F-16V單價7000萬美元
印度採購陣風單價2.5億美元
殲-10C採用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探測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一體化玻璃化座艙。可以配備PL-15中遠端空對空導彈、PL-10E紅外成像制格鬥空對空導彈、精確制導炸彈、隱身空對地導彈等武器,整體戰術技術指標完全可以與F-16V、陣風等相媲美。
即便4000萬美元只是殲-10CE裸機單價,加上彈藥零件、訓練保障等方面費用再翻一倍,可能也不到8000萬美元。這個價格只與1架F-16V裸機相當,不到陣風單價三分之一。但是殲-10CE作戰能力一點都不遜色,可以說物美價廉。殲-10此前採用AL-31FN發動機較為昂貴,現在換裝了國產WS-10A產量接近千部,拉低了價格。還有中國相關單位為了開拓國際市場,考慮到潛在用戶經濟條件、購買能力等因素,對於國產戰鬥機利潤率要求也比較低,以便先打開銷路。
當然,殲-10CE在國際市場仍然面臨激烈競爭,俄羅斯米格-35只有5000萬美元,更別說大量二手F-16、米格-29在國際市場傾銷。1架二手F-16升級到F-16V,航空電子系統需要1500萬美元,加上機載武器、機體和發動機整修大約可以控制在3000萬美元。還有更重要一點,先進戰鬥機採購從來不是價格和性能對比,還要考慮政治方面因素,講白了有些國家高價買美國戰鬥機就是交保護費。在這種情況下殲-10CE性價比再高恐怕都難以打開這些國家市場。(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回應
J10E不比F16V差,之所以無人問津,不是因為飛機的品質,而是想買的不敢買,敢買的沒錢買,
阿楨
中國空軍已擁有3款遠端防空導彈 為何還繼續研發新款 2019-11-14 新浪軍事
每個國家都追求軍事實力強悍,但是軍事圈存在一個悖論:數量和品質。
紅旗9屬於高端防空導彈,最早型號射程125公里,最新型號射程超過200公里,和俄S-400類似,但是面對多目標攻擊能力,抗干擾能力卻遠遠超過俄,中國超過100公里射程的防空導彈已經有3款,自製紅旗9, S-300, S-400,為何還要開發第四款!
原因是,紅旗9是自製的,價格最高性能也最好,兩款俄制價格稍低,但是都進口貨,紅旗22如何能得到海量訂單,原因就是:廠家在高端紅旗9上,採用多種簡化技術,不斷降低價格,最終獲得訂單,而且性能差距不大!
紅旗12為何部隊很快就看不上,原因是射程只有35公里,對於現代空戰來說,美軍精確制導SDB炸彈射程已經達到80公里!
如何降價?廠家非常精明,第一個徹底利用紅旗9技術。紅旗22導彈氣動設計外形發動機控制舵面,幾乎都照抄現成紅旗9,這種做法,直接節省掉了麻煩的設計和試驗過程,成熟基礎和部件利用得乾乾淨淨。
第二,取消紅旗9的複雜設計,紅旗22採用大傾斜角發射取代紅旗9的垂直發射系統,垂射系統,發射筒上必須單獨安裝一套燃氣彈射裝置,導彈被拋射到空中後點火,啟動速度不高,必須採用推力向量技術進行快速程式轉彎,整個發射系統過程複雜,而且造價昂貴,俄S-300還多次出現導彈彈出發射筒後,點火失敗導致砸發射筒的恐怖事件!
紅旗22,取消先進而且昂貴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轉而採用非常廉價的被動雷達導引頭,外加指令制導設備,這一點變化直接導致導引頭價格減半不止,近距離使用指令制導技術比較合適,遠距離則適合用被動雷達,遠距離指令制導精度差,但是半主動雷達遠端精度好。
尾部:紅旗9為了能360度攻擊目標,所以採用了複雜昂貴的推力向量技術,在高溫高壓的發動機噴口採用了4塊燃氣舵面,燃氣舵面的好處是能讓導彈快速轉彎,弱點是,浪費了寶貴燃氣能量,而紅旗22取消了推力向量之後,導彈發射跟隨發射架方向即可,直接噴射出去,發射安全性更好,價格更低!
採用了這些辦法後,紅旗22可以執行大部分紅旗9的遠端攻擊任務,所以受到了客戶的極大歡迎,和紅旗9相比,採用一般多點的價格,得到類似的性能,所以非常合算!(作者署名:大水)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1-14/doc-iihnzhfy9083217.shtml
阿楨
蘇57量產竟是借用蘇30生產線?工藝還不及中國FC31 2019-11-12 新浪軍事
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宣佈,蘇-57第一架批量產生型已經開始總裝,並公佈了廠房內的生產線畫面,首飛近十年後終於等來了量產,實屬不易。但是從技術上可看出,蘇-57仍然沿用了傳統的總裝流程工藝,不是最新的脈動式生產線。
蘇-57仍是傳統的機翼與機身分開製造,通過3個鉸鏈緊固連接到一起。相比之下,F-35、FC-31都採用了最新的翼身一體化製造技術,更結實、重量更輕。圖中可以看到可動式前邊條的底座,佈設了部分線纜,即將安裝電機和液壓伺服機構。
機體結構塗刷了黃色防銹底漆,表面又刷了一層灰色防護漆,但並非隱身塗層,接下來直接就塗刷面漆和迷彩。前機身框架上留有大量鉚釘,表明蘇-57的部裝製造工藝仍較保守,很少採用一體成型等最新技術。
最值得注意的是,蘇-57的總裝廠房內,遠處全部都是蘇-30SM等戰機的垂直尾翼和機體。換句話說,所謂蘇-57量產,根本沒有開設單獨的生產線,而是與現有蘇霍伊戰鬥機並線生產。這表明兩點,一是蘇-57的技術應用和工裝工藝確實仍停留在蘇-30時代,二是蘇-57未來很可能長期小批量,而不是大規模生產,裝備數量會較為有限。(作者署名:烽火君 文/妹子楊)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1-12/doc-iihnzhfy8666506.shtml
阿楨
中國同時引進美俄直升機 為何最終只仿製了美國貨 2019-11-07 新浪軍事
美俄是世界軍事兩大強權,兩國開發武器具備鮮明的特色,美國精銳先進,充滿了高科技氣息,細節比較考究,弱點是價格昂貴,使用比較麻煩,對操作人員要求比較高,而俄制武器則正好相反,總體設計比較精良,但是細節則顯得比較土,設計師對操作人員要求比較低,而且特別貼近製造廠現實,材料和工藝都比較普通,皮實耐操是主要優點。
假如美俄兩國武器同時到手,會採用哪一種作為典範?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常理來說,工業基礎薄弱的國家採用俄羅斯路線比較容易些,設備材料加工技術都不太難,更容易上手,但是中國長期引進並使用美俄直升機,最終卻沒有引進更貼近中國實際水準的俄機仿製,卻啃起硬骨頭:美國貨來!
中從美採購了24架高原型黑鷹,從俄採購了幾十上百架米-8,同時,中國只有仿製法國超黃蜂的直-8,由於性能低下品質不穩定,長期以來幾乎沒有像樣的訂單(楨:?),而美俄斯直升機進入中國,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俄制直升機從總體到結構到設備等都落後許多,很難經過不斷改進超越美國,所以,按照更高的標準實現跨越是最佳路線。中國陸航的選擇是:技術實力不充分的時候,引進外國產品,等到財力和研發實力足夠充分的時候,適時啟動自主研發項目,最終完成完美一擊,整個過程中,不存在任何越級跳級的可能,只有一步步夯實基礎,才能登頂!(作者署名:大水)
回應
都是抄,肯定抄90分同學的了,難不成還抄70分的啊!
也曾試圖生產米8,結果發現買更加便宜。
阿楨
俄軍或已徹底放棄拉達潛艇 曾與中國簽出口意向協議 2019-11-06 新浪軍事
最近,俄羅斯海軍又開建兩艘基洛級柴電攻擊潛艇升級版。
基洛級艇長為73米,艇體寬度為10米,水面排水量達到2350噸。該潛艇通常的作業深度為240米(極限深度300米)。水下航速20海裡,可連續航行45天,作業航程7500海裡。
新基洛搭載的武器裝備包括:6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深水炸彈和“口徑”攻擊巡航導彈系統。
這兩艘潛艇最初計畫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加入俄太平洋艦隊。但由於資金問題和建造工作受阻,服役日期後來被推遲為2020年和2021年。
俄決定建造改進版636.3型基洛級,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包括677型拉達級在內的其他潛艇建造專案成本超支和施工問題的影響。
曾推薦拉達級給中國
作為基洛級的後續第四代常規潛艇677型拉達級的研製工作始於1987年。俄原本計畫打造一支由6艘更先進的拉達級組成的水下艦隊。然而,到目前只有一艘1997年建造的“聖彼德堡”號服役。
拉達級艇長66.8米、寬7.1米、最大潛水深度為300米,水下航速為21節、自持力45天、採用燃料電池AIP系統。能夠搭載10個導彈垂直發射筒,發射口徑巡航導彈,攻擊力非常強悍。
由於拉達級AIP系統、資料鏈以及新型魚雷的工作上面一直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所以埋下了隱患。
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研製經費的短缺以及各相關研究單位難以協作,致使677型陷入極為糟糕的境地。
拉達級的出口型為阿莫爾級。俄媒曾在2012年傳出,中俄簽署了引進4艘阿莫爾級的意向協議。但由於俄在該潛艇的建造方面進展緩慢,因此就沒了下文。
如今,在該潛艇問題重重的背景下,中國國產新型常規動力潛艇的性能表現優異,因此中國對拉達級早就沒有了興趣。
新基洛級肩負兩大任務:對抗敵潛艇和水面艦艇,保衛海軍基地、海上和沿海航道
636.3型水下排水量4000噸,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消聲塗層,但沒配獨立於空氣的推進系統(AIP)。
未來,636.3型將是俄常規潛艇中的“支柱”。(作者署名:石江月)
回應
中國原來想買拉達更多的是想獲得單殼體技術,但時過進遷,中國已經開發出了單殼體技術,AIP技術也已經成熟,拉達也就沒多大意思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1-06/doc-iicezzrr7577354.shtml
阿楨
先進空對空導彈究竟有多貴?韓國剛買120枚,單價和超級跑車相當 2019-10-21 新浪軍事
美國10月17日向韓國出售2.53億美元120枚的AIM-120C-7/C-8,C-7採用了緊湊化的制導系統長度縮短了15釐米,得以換裝一台長度更長、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 C-8(AIM-120D)使用全新的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和雙向資料鏈,比C-7的105公里增加50%,是AIM-260服役前,美軍最先進的視距外空戰武器。
雖然一枚210萬美元包含了武器支援、備件和維修零件以及其他系統,但我國一架梟龍1500萬,歐洲的“流星” 2019年的單價也是200萬以上。
現代高技術戰爭,要想遠距離殺敵,各種導彈的價格不斷水漲船高,韓國宙斯盾驅逐艦的標準SM-3艦載反導導彈1500萬美元單價。
英國造艦業已無可救藥:訂單全靠哭 誰最能哭誰中標 2019-10-21 新浪軍事
在長達兩年“拉鋸”之後,英國皇家海軍31E型護衛艦的選型風波:巴布科克海事的“箭頭-140”奪魁,而BAE的“里安德”、德國克虜伯的MEKO則落選。
英國並非根據船艦方案的好壞來衡量勝負,而是用“誰哭得響,誰有飯吃”的原則來決定花落誰家,原因很簡單,BAE掌握有26型護衛艦訂單,“讓一讓”競爭對手完全是分內之事,總不能坐視巴布科克海事旗下的船廠倒閉破產,工人失業吧?
為了替代16艘的23型護衛艦,十年前規劃了26型護衛艦,但議員認為太貴(1艘8億英鎊),最終決定其中5艘由“更廉價的”12.5億英鎊的31E替代。
但看似照顧到各方面的造艦策略,受害最深的依舊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及英國人自己。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0-21/doc-iicezzrr3647544.shtml
全球電視價格持續下跌 日媒:起因在中國 2019-10-21 觀察者網
據日經中文網2019-10-21報導,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加劇由於中國企業供應過剩而導致的電視機價格暴跌。平板電視1-3月的每英寸價格為10.9美元,同比下降17%。價格大幅下跌有利於消費者,另一方面,對企業構成打擊。
回應
當年日本電視賣1-2萬,這種暴利看的下去嗎?55寸前幾年賣5000的,良心不疼嗎?
中國技術一突破/生產線一起動就白菜价。
阿楨
戰機報廢後發動機都去哪了?美直接銷毀中國有一妙用 2019-10-08 新浪軍事
發動機屬於飛機的核心裝置之一,但是發動機也有其使用壽命,過期的發動機已經不能夠被裝備,各國對其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一部分國家直接將其報廢,例如美國。他們的想法很簡單,美國的發動機技術一直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準,為了防止各國的間諜竊取發動機技術,美國更情願去銷毀這些發動機。美國不但有技術撐腰,也有雄厚的財力支持,就算報廢了一些軍事裝備,他們也不會太心痛。
作為軍事大國之一的俄羅斯,遠沒有美國那樣財大氣粗。何況還在蘇聯的時候,為了和美國進行軍事裝備競賽,耗費了大量財力。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要成員,繼承了很多來自蘇聯的軍事裝備。俄羅斯明白,以自己目前的技術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蘇聯差距不小,一磚一瓦都要珍惜。
因此,俄羅斯的發動機報廢以後軍方會把這些發動機拆下來,裝備到除雪機上。
中國也有除雪機運用了這些發動機。中國除雪機所使用的發動機大多拆自於殲6,這是中國的早期戰鬥機,20世紀60年代由瀋陽飛機製造工業公司研製。1958年開始投入研製,1964年交付。是我國的第一架超音速戰鬥機。它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曾經是我國空軍和海軍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服役過程當中,殲6曾經擊落20架不同的戰鬥機,自己卻沒有損傷一架。雖說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已經退役,中國軍方把它攜帶的第一代噴氣式發動機拆卸了下來。
殲6發動機裝備的是兩台WP-6渦噴發動機,一台WP-6渦噴發動機的推力可達到25.5千牛,即2600公斤。它的原型是前蘇聯的米格19的發動機裝置:愛爾德-9Б(Pд-9Б),從1961年開始服役。戰鬥機的發動機來說,它終究還是落後了,不再投入生產。但是,該發動機的產量曾經達到3萬台,從殲6戰鬥機上拆卸以後,中國也把它裝在了掃雪車上。這樣的發動機應用于掃雪車還是綽綽有餘的,它可以在局部產生十級風力,吹散周圍的積雪。同時,它尾焰的高溫可以達到六百攝氏度,將積雪融化並吹幹。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0-08/doc-iicezuev0700534.shtml
阿楨
(楨:俄宣傳S-400的三大優勢:超遠距離探測能力,攔截能力,及超級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實質上,探測能力雖標稱600千米,實際上是敵方預警機或者大型電子戰飛機,而不是隱身戰機了;超遠的40H6導彈,400千米,但不代表著最遠攔截距離;超強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的實現也非常粗暴和簡單,居然有5部雷達涵蓋VHF,L,S,X波段!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增強火藥引擎效率等之上下功夫,紅旗9B/26/19/不難追上S-400/S-500的4/5百公里。
美2017.1.18在日本部署F-35B隱身戰機 中國雷達可在上千公里外監視:中國近年來,各種技術手段的反隱身裝備陸續曝光。如JY-26、JY-27A、YLC-20、DWL-002、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已列裝部隊,實時監控了F-22在韓國活動,掌握和檢驗了反隱身技術數據。 最近又有兩項新的反隱身技術被披露。 一種是高頻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範圍約為900~3500公里,可執行第一島鏈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實施;二是量子雷達,不但可以讓現有的如B-2、F-22和F-35以及最新的B-21等所使用的隱身技術完全失效,還不會被干擾和欺騙,再結合量子衛星的技術試驗,使中國有望走在世界開發應用量子技術的前沿。)
相關新聞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2016.12.29新浪軍事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回應
俄國防空導彈,最近幾十年在與西方實戰中一彈未發,要嗎被干擾無法使用,要嗎被入侵謊報軍情,總之就是個坑爹系列,各種紙面指標虛高有什麼實際意義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26/doc-ifxzyxmu8067135.shtml
阿楨
中俄反隱身雷達誰更強:俄式方案高效(楨:?) 中國後勁更足 2019/08/30 新浪軍事
當前,美國及其盟國正以極快速度的裝備F-35,加之以往F-22、B-2,以及未來的B-21,它們利用隱身技術對對手的優勢正在進一步加強。
這其中誰威脅最大呢?自然是中、俄,為此當然要反制。以609/YLC-8B和新型米波雷達等為代表,近年來中國在反隱身探測領域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俄在反隱身探測領域還是在前行的。不久前閉幕的“軍隊-2019”論壇上,一款名為103Zh6首度亮相。
俄軍現役最新的55Zh6M是機動多波段一體化雷達系統的“先驅”,103Zh6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它的“迷你版”。
俄此類雷達的基本概念和新穎之處在于集成了不同頻段的雷達感測器,如VHF雷達大範圍探測目標和L/S波段雷達高精度跟蹤目標的能力,以最合理的方式實現各自無法實現的“獨特能力”。
雷達研製絕不僅是單純的電子技術,背後涉及了工程機械問題。如號稱“中國反隱身雷達旗艦型號”的609/YLC-8B,其雷達天線面積也有2個羽毛球場大,在研製時同樣面臨了結構問題。
完整的55Zh6M系統由KU-RLK指揮中心、RLM-M型VHF波段雷達天線(米波)面積達230多平方米相當於3個標準羽毛球場、RLM-D型L波段雷達天線(分米波)以及RLM-S型S波段雷達天線(釐米波)組成。這些雷達均採用為2維相掃技術(楨:中國3D!),扇形掃描模式下,最大探測距離、高度均為600千米,能滿足常規氣動目標和空天威脅的探測跟蹤需求,如高超音速導彈及其彈頭、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偵察機、隱身目標等等。
55Zh6M、103Zh6這類通過系統集成解決個體不足,算是典型的蘇/俄工程實現方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俄軍工在個體創新上似乎有點後勁不足。中國軍工同樣重視反隱身探測能力的發展,但在面臨技術抉擇時,首先考慮的則是把米波雷達的先天缺陷用創新的方式解決(楨:中國3D!)……(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俄擅長利用現有技術組合成新技術,這是研發能力和物質基礎不足的表現。
俄繼承了前蘇聯的工業基礎,產品大多傻大笨粗,再加上電子工業基礎薄弱,雷達也受到拖累
楨:蘇俄「大而全小而全」之造艦模式,把一、二千噸級20380型輕護當四、五千噸級謢衛艦用;把四、五千噸級22350型謢衛艦當八、九千噸級神盾驅逐艦用;把八、九千噸級21956型驅逐艦當上萬噸級巡洋艦用,多不適於當遠洋艦隊用!
相關新聞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阿楨
買回「毛胚機」彈藥得再花錢 2019-08-22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F-16軍售案,美國五角大廈終於正式公告。六十六架最新款的F-16,總價八十億美元。相較於兩個月前美方批准保加利亞購買八架同型的F-16,卻高達十六點七億美元,國軍彷彿得到美方的大特價?另一方面,若在網路上檢索舊新聞,會發現不少國家採購比F-16更新一代的F-35戰機,價格卻比國軍F-16的平均單價一億兩千萬美元更低。似乎又顯示,我國其實是冤大頭,花了大錢才買到老飛機?
但是仔細研究清單,會發現這一波出售項目中,幾乎完全不包括F-16未來所需的彈藥。若以買房子作比方,等於只是「毛胚屋」,裝潢、家具、產險,都還不在內。
因此,引進F-16真正所需款項,將遠高於檯面上數字。我方行政部門或美方,顯然體會到「頭過身就過」的道理,先只揭示部分開銷,便可以減少民間的反彈。至於先前外電傳出,其他國家購買F-35的低廉數字,很可能是「裸機」,甚至扣除引擎的價格。
因此,單純引述一兩個數據,就作出「便宜」或「買貴」的結論;或隨意臚列幾項兩岸戰機的性能數字,最後哪方「勝」字比較多,就代表未來空戰勝負。這種「統計」都是過度簡化事實,都淪於自以為明察秋毫,其實不見輿薪。
回應
花大錢買武器幫美國擋子彈!
有人"超買菸",有人"超賣機"...
姑且不論台灣買的F16V單價/架,是不是比日本買「F-35」每架1.2億美元還貴?事實上,所購66架F16V,2026年起交機,屆時具「匿蹤」功能的才是空戰主流機種!中國已經有2款隱形戰鬥機,殲20(量產中)與殲31(試飛成功,發展中),2款隱形無人攻擊機研發中。一旦台海開戰,地對地東風飛彈與衛士長程火箭攻擊,所有軍機場跑道與高速公路戰備跑道,能承受幾波攻擊,F-16V還能升空多少架次進行迎戰!這台灣保衛戰該怎麼打?
相關新聞
中方將制裁售台F-16的美國軍工巨頭洛馬公司
阿楨
美軍畫皮被撕破?F22機身像泡水牆皮 戰艦大片生銹 2019-08-09 新浪軍事
在這張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F22座艙前部機頭的蒙皮,已經像泡水的牆皮一樣裂開,而且還有大量的破洞,這莫非是當年砸艙蓋救缺氧的飛行員留下的痕?如果換一個標題,說是F22戰損負傷成功返航,估計也有人相信。
滄桑的F22,讓人想起去年10月份停靠我國港口的美軍DDG54威爾伯號驅逐艦,艦體很多地方就出現了遠超人們想像的嚴重銹蝕,特別是尾部第一層雷達平臺上,積了厚厚一層鐵銹,簡直比烏克蘭泡在海水裡30年的巡洋艦還要不堪。
自從二戰結束後,美軍的武器裝備優勢就一路領先,然而絕對的裝備優勢,並不等於絕對領先的戰鬥力,撕開高科技的畫皮,那些籠罩在耀眼光環下的美制武器,正在露出本來的面目。(作者署名:鐵翼蒼穹)
回應
葡萄酸效應,F22為保護隱身塗層,限速2•2M,可能極速2•5M飛行過,開裂前緣有燒蝕痕跡
我也剛拉完粑粑,你還要來舔不,
地球上錢最多的國家現在沒錢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8-09/doc-ihytcerm9567951.shtml
日本發佈F-35A墜機最終報告:飛行員陷入空間迷向
日本航空自衛隊三澤基地F-35A在太平洋海域墜落的事故,空自2019-08-09調查結果,表示當時機體並無異常。與中期報告一樣,結論是飛行員陷入無法掌握飛機高度和姿勢的“空間迷向”,導致墜機。
回應
飛行員缺氧陷入空間迷向?
相關新聞
美國掃雷艦老舊不靈 軟體還用WIN2000
美日隱身戰機大面積缺氧 中國戰機為何沒發生該問題2019-04-10日本F-35A失聯,機載分子篩制氧系統故障成為外界猜測重點,實際上美國隱身戰鬥機一直深受困擾,以於於F-22不得不重新裝回氧氣瓶解決這個問題。
衣索比亞航空波音七三七Max-8客機墜機 157人全罹難 2019-03-11 聯合報
回應
又是波音的飛機出事,保證又有一大波人說美國飛機最安全,是用戶自己使用問題造成、或者極端天氣造成...
相關新聞
美國FAA堅持安全無虞! 波音737 MAX 8剩美堅持飛
美終於跟進! 川普宣佈:波音737 MAX即刻停飛
FAA :737MAX至少停飛至5月
美媒揭737 MAX認證 直指FAA與波音便宜行事
張召忠勸印度不要造蘇30 印不聽結果2019-08-09叕墜機了,光今年印度已經摔了13架戰機了……
美軍C-130「非典型裂縫」百架飛機停飛,幸好還不致於影響海外緊急行動(楨:?) 。
阿楨
AL31F生產水準下降 殲10C不忍了:換裝國產發動機 2019-08-09 新浪軍事
用渦扇10換裝俄羅斯發動機,在我國戰機上早已不是第一次了,為啥殲10C這一動作卻引起議論紛紛呢?
原來,大家議論的焦點是俄AL-31F發動機,AL-31壽命短,效費比遠遠低於西方同類航空發動機。然而,這僅僅只是AL-31FN的一些小問題,其真正的致命之處在於主軸承品質存在問題。
對於一般的結構部件來說,即便出現輕度裂紋也可以保證安全使用,這在專業上稱為損傷容限,而航空發動機的主軸承不存在損傷容限一說,其在使用過程中絕不允許出現絲毫的裂紋等形式的損傷,然而AL-31FN卻經常有表面起始的剝落現象。
不僅如此,AL-31FN還經常會出現軸系潤滑壓力過低,導致發動機自動降低轉速,空中停車就會很快到來。2005至2013年,我軍累計發生數十起因AL31FN主軸承損傷導致的發動機嚴重故障並報廢,並多次發生空中停車和數起二等重大飛行事故,損失十分巨大。
無獨有偶,在2017年,蘇-30的最大買家,印度軍方也曾公開對外界抱怨,AL-31經常性的引擎空中熄火和發動機故障,導致只有一半的蘇-30MKI處於可用狀態。
其實早在2016年珠海航展,AL-31FN品質問題的消息已經傳出來了。然而,生產AL-31FN的俄禮炮工廠和發動機設計局並不承認發動機有品質問題,反而認為是我方維護不當造成的。
如果說這些品質問題是俄羅斯的技術不過關,那麼接下來曝光的問題則事關生產企業和工人的責任心。據網路消息,一次因AL-31發動機故障墜機之後,在事後事故調查中,居然發現該發動機高壓壓氣機第一級可調葉片有多個零件忘記裝配,從而導致壓氣機葉片折斷。雖然俄羅斯“禮炮”工廠最終開除了該發動機裝配工人和檢驗人員,全體裝配工人需考試合格後才能重新上崗,但類似的低級問題還是層出不窮,比如曾經在AL-31發動機的外部管道中發現過內衣,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作者署名:鐵翼蒼穹)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8-09/doc-ihytcerm9566684.shtml
相關新聞
張召忠評印度戰機8月9日墜毀:我早就勸過印度不要碰蘇30
阿楨
巴鐵空軍梟龍戰鬥機壓制印度蘇30 小雷達欺負大雷達 2019-08-04 新浪軍事
雖然梟龍空重就6噸出頭,和印度18噸的蘇-30MKI相比,幾乎是只小螞蟻,但是2月份的短促交戰卻讓世人大跌眼鏡:梟龍在120公里外早早鎖定蘇-30MKI,而印方飛機卻毫無反應,但是上級一直沒有給指令,所以一直沒有開火。
蘇30-MKI採用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本體重量660公斤,外加附屬設備,總重1000公斤,而梟龍的KLJ-7僅120公斤!BARS,空對空探測135公里(戰鬥機大小目標),空對海250公里,空對地探測80-120公里,掃描模式峰值功率4KW,照射模式峰值功率1.2KW(給R-27半主動雷達提供照射,防止敵方干擾)。
KLJ-7,空對空130公里,下視能力大於85公里,發射機功率僅有600W,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對2個攻擊!中國國產雷達使用更低的功率,更小的重量超越了俄制大型雷達!
技術上,蘇-30MKI的大型相控陣雷達應該比梟龍的小型多普勒雷達更加先進,但是俄相控陣雷達技術並不先進,雖然功率很大,但是損耗非常高,無源相控陣從發射機到天線要經過功分、移相器等多個環節,都會增加損耗和雜訊,減少探測距離,所以,上世紀70年代,美國即使開發成功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也沒有用在戰鬥機上,而是堅持使用脈衝多普勒雷達。
梟龍KLJ-7壓制了BARS,隨之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也將同樣壓制陣風的RBE-AESA,由於梟龍的成功,巴方訂單已經從最早的150架暴漲到250架,而且未來極有可能會開發更新的型號,總數超過300架並非沒有可能。(作者署名:大水)
回應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工業基礎,產品大多傻大笨粗,再加上電子工業基礎薄弱,雷達也是受到工業基礎的拖累、、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8-04/doc-ihytcerm8470929.shtml
阿楨
美軍售總額比我預算多200億 國防部這樣解釋… 2019-07-15 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宣佈,出售我國一○八輛M1A2戰車及周邊設備,總價達到廿億美元,然而國防部先前送到立院的M1A2採購計畫「銳捷專案」,預算僅四百億餘元,出現高達兩百億的價差,必須追加預算。國防部表示,差額主因係陸軍規畫的「需求項目」,與美方發布之「可供售項目」之間有落差所造成,不代表清單中每一項,我方必定都會買。
相關新聞
報復美對台軍售 大陸要制裁美國軍武商
回應
6百億怎麼夠,應該編6兆才對,這樣子,民進黨和蔡桶,才能錢進銀行,當大富翁環遊世界
尹清楓!
凱子軍購 2019/07/16 旺報
其實M1A2戰車,軍事專家一直認為,對台灣而言並不實用,買來只是鼓舞士氣,沒有什麼實戰效用。果真如此,美方還要我們追加200億的設備,這不是凱子軍購,什麼才是凱子軍購?
兩百億的「大禮」 2019-07-16 聯合報黑白集
M1A2T軍購暴增,不免令人懷疑,難道是美方「強迫推銷」原本不在清單裡的東西?又或者是美方故意漲價敲竹槓?更糟的是,其間有否人謀不臧的弊端,現在浮出的只是冰山一角?不久前美中貿易戰降溫,隨即傳出美對我軍售可能生變;莫非這新增的兩百億,就是讓軍售通過的另類「代價」?
最可悲的是,無論答案是哪一項,在蔡政府「單邊押寶美國」的對外政策下,會不會不管對方開價多不合理,台灣也只能含淚裝笑「吞下去」?不僅如此,跟在M1A2T的六百億軍購後面,還有少則二千餘億、多則四千億的F-16V採購案。屆時,又會不會重演「預算剛過就加價」的慘劇,誰也說不準。
蔡英文把美台關係當成連任之路上撿到的槍。但一路看下來,撿到這槍的代價,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如果用兩百億的大禮,來換取紐約過境的禮遇,那代價可真高!
阿楨
中國殲7壽命只達到俄原裝米格21的60%?其實是300% 2019-06-12 新浪軍事
中國航空工業從仿製蘇制戰鬥機入門,殲6殲7都是前米高揚戰機的中國仿製型號,但是中國軍工人,即使在技術基礎和經費投入極端薄弱的情況下,也努力改進飛機,並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最近有人這樣寫道:經過一系列改進,殲7B的壽命已經達到米格21的60%。
經過資料查找,所說的60%壽命指的是殲7B的某些成品和附件,比如儀錶電氣等設備,並不是整個飛機結構。
原裝米格21設計使用壽命1200小時,每500小時一次大修,最終經過500+500+200結束飛機壽命,中國瀋飛經過長期的努力攻關,進行了4項大改,包括修改更安全的彈射座椅,阻力傘艙上移,增大內油箱容積,換裝更大推力發動機I,殲7B機體壽命達到了2000小時。
到了第三代殲7E/G,改成雙三角機翼,換裝更大推力發動機之後,空戰性能大幅度提高,載彈量和航程也是如此,飛機壽命長達3300小時以上,而俄最後一款米格21,壽命也沒有超過2000小時。
成飛在殲7戰鬥機上通過不斷努力,將原版米格21壽命從1200小時提高到了3300小時以上,幾乎是3倍,而且在更新一代殲10A戰鬥機上創造了更好的成績,客戶要求4000飛行小時,最終實驗結果,竟然高達5000小時!(作者署名:大水)
短短20年間,中國戰鬥機壽命大幅度提升,領先俄蘇27只有2000小時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6-12/doc-ihvhiqay5187110.shtml
阿楨
阿塞拜疆欲購梟龍戰機對抗鄰國蘇30 單價2千萬美元 2019-05-31 新浪軍事
自從印巴2月空戰以來梟龍聲名鵲起,阿塞拜疆正準備從巴基斯坦購買JF-17,原因有兩個。
JF-17在運營上很容易,維護成本也很低,這也讓戰鬥機很有吸引力。
目前JF-17的價格按不同配置從1500萬美元-2900萬美元,已有緬甸和尼日利亞獲得了。其他也想得到,特別是辛巴威、孟加拉、埃及、黎巴嫩、馬來西亞、摩洛哥、斯里蘭卡、阿爾及利亞和蘇丹已經討論了可能的交易。
由於與阿塞拜疆的激烈衝突,巴仍然不承認亞美尼亞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阿塞拜疆真的別無選擇。除了中巴製造的JF-17,其它只有土耳其和以色列積極同阿塞拜疆在軍事領域有合作。但是他們不生產戰鬥機。雖然美法的遊說團體相當強大,但價格也非常高。當年印度36架陣風花了78億歐元天價,是F-35的兩倍。
在亞美尼亞空軍得到四架蘇- 30後,阿塞拜疆在天空中唯一能與敵人對抗的就是一個米格-29中隊(而不是米格-21)。毫無疑問,他們會在第一次戰鬥中被R-77和R - 27導彈擊中。
中國的空對空導彈PL-12將讓JF-17比蘇-30更厲害。
為此,JF-17 Block II已將土耳其“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SOM整合到飛機上(土耳其的F-35也要裝備它)。它的雷達截面很低,在山區的機動能力也很好。缺點是飛行距離很小,最多250公里。然而,亞美尼亞人肯定沒法攔截它。
不僅僅是亞,伊朗對阿塞拜疆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伊朗東部和西部的阿塞拜疆省有大量的阿塞拜疆民族,也被稱為阿塞拜疆土耳其人。(作者署名:蜀中行講武堂)
回應
得罪了俄國佬,發動機怎麼辦?
中國WS-13/19
阿楨
蘇27曾是全球飛行壽命最短三代機:基本型僅1千小時 2019-05-29 新浪軍事
截止蘇聯解體之日,蘇27系列交付各航空工業單位的試驗機,僅不完全統計就有59架——不計入交付作戰部隊(包括類似試訓中心這樣的單位)使用的飛機,不計入僅用於地面試驗的靜力試驗樣機等。此外有8架試驗機交給了國防部研究所,同樣不承擔作戰任務。
其初期的10架樣機按照匯率計算,在今天至少價值過億美元(1977年,花費一億多盧布)。這些飛機中,早期的9架機體壽命僅有200小時出頭,發動機壽命不到300小時。而蘇27sk/ubk(第一輪結構強化改進型,壽命2000小時)之前的單雙座基本型,飛行壽命僅有1000小時,發動機壽命500小時。
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是長達幾十年跨度中,軍事開支始終比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快1.5-2倍。到末期蘇聯國民收入的40%都用於軍事開支,沒有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經濟能長期承受這樣的負擔,而蘇聯軍事開支的70%都用在了軍事裝備的研發和採購上。
蘇27的試驗機數量,是這一歷史現象的直觀體現。真正分析蘇27的整個研製流程,嚴重的低效和浪費無處不在;對於飛機設計師,這是一場可以無限度揮霍財力和物力的盛宴,但對於蘇聯的國民和國家經濟,蘇27的工程成就,是用極端浪費的代價換回來的。
在歐美的三代戰機研發中,從未有型號完成後遺留缺陷如此之多、花費代價如此之高的型號,這才是系統工程效率差異的真正體現,這是一個值得警醒的問題。特別是國內一些體制內的高級設計師、甚至是院士候選人,至今沉迷在俄式系統工程系的表面輝煌中。
以下是根據俄方最新發佈的各種資料做的試驗機匯總統計
........
回應
預設貶低蘇聯飛機和設計師的立場,然後翻爛帳找根據,這個小編真夠“精美”的。
1992年中國進口的100架原裝蘇27已經報廢做易開罐了,後100架用進口件組裝的蘇27(殲11A)現在正在退役中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5-29/doc-ihvhiqay2259342.shtml
阿楨
俄將量產蘇57戰機 但這種關鍵材料可能要從中國進口 2019-05-22 新浪軍事
5月16日俄羅斯空天部隊宣佈採購76架蘇-57戰鬥機需1600億盧布,如果算上全部服役期限成本應該在4500-5000億盧布,不過外媒普遍不太認可1600億這個數字,有人認為1600億可能是第1批13架費用,即均架120億盧布(約合1.1億美元)。
前期生產的蘇-57繼續採用117S發動機,原來計畫採用四代發動機-產品30發動機還在測試和試飛之中,俄媒說將會從2023年起換裝產品30。
從俄內外消息來看,蘇-57批量生產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俄現在受到西方制裁和禁運,一些材料和元器件無法進口。其中就包括複合材料,例如碳纖維是第四代戰鬥機關鍵材料之一,F-22複合材料使用比較達到25%,而F-35更是達到了35%。2015年俄曾向中國江蘇恒神進口HF30-30K碳纖維,相當於加強版T-300。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已實現T-1000批量生產,而中國在2019年也建成百噸級T-1000生產。因此俄不能在碳纖維取得突破,那麼蘇-57只能提高金屬使用比例,飛機結構重量就會增加,影響飛機性能。
因此不排除未來俄從中國引進高規格碳纖維,但是中國殲-20也進入了大批量生產階段,新一代導彈也採用了碳纖維殼體,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碳纖維,因此國內產能滿足自用之後可能也提供不了多少給俄。從這個角度來講材料蘇-57批量生產還要俄羅斯在材料領域的進展。(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回應
合作共贏,碳纖維換產品30怎麼樣,一起針對美國嘛
阿楨
俄蘇57價格僅是殲15一半?別被盧布與美元匯率騙了 2019-05-19 新浪軍事
日前,普京前往位於阿赫圖賓斯克的國家飛行試驗中心並召開軍工會議。期間確定了一則重磅事項,俄軍將在2028年前購買76架蘇-57戰機。相比早前決定僅購買16架,這個意外的數字引發外界極大關注。相比採購數字,背後的採購單價則被忽略。
蘇-57如今可以說是“謗滿天下”,外界都在搬小凳子等著看它笑話。如何判斷蘇-57失敗呢?最直接的當然就是看採購數量,如果連俄軍都不買,想說它“不失敗”都難。
據俄《生意人報》,76架蘇-57的合同價1700億盧布,單價22.36億盧布,約3500萬美元,乍看起來真的是戰機界中的“白菜價”了。
看看中美的戰機,殲-154億人民幣約6000萬美元;F-35單價1.436億美元、F-15EX單價1.375億、F/A-18E/F艦載機單價8333萬。
如今看俄武器價格是以盧布為准,換算成美元會嚴重“失真”。如果以蘇-35S的盧布價格為准,那麼蘇-57的價格是它的近2倍,這樣就不難理解蘇-57的真實價值了。另外,俄軍的裝備採購價格大都是壓榨廠商“為國服務”,並沒有算進合理利潤,這個價格足以讓廠商生存,卻不可能大賺。
作為廠商,肯定是希望新飛機大賣,而作為軍方放著更先進的飛機怎麼可能不想要?蘇-57採購波折的核心還是軍方能有多少錢可去買飛機,軍方和工業這兩大勢力其實是都是普京的人掌舵,普京出手的關鍵等於給錢平衡雙方(即便再打折,76架蘇-57的錢也比原本的16架多出很多),廠商有活幹、軍方有飛機用。(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只是給57打個廣告,最後根本不會買這麼多。無非是向客戶表明自己也要裝備了,大家來買。但其實57是什麼水準誰不知道?再怎麼行銷也不會有人來買的。
阿楨
天災人禍
……
SSJ100由於缺陷以及各種天災人禍使得其名聲掃地,只能靠俄政府攤派的訂單維持,結局非常淒慘的,而其肩負的振興俄航空業的期望無疑也落空了。
目前中俄合作研發寬體客機CR929,並于2018年珠海航展展示了1:1客艙模型。希望這次中俄合作能充分吸取SSJ100這一項目的教訓,平穩推進,別辜負了人民對寬體大飛機的期待。
回應
毛子軍機發動機大修時間是三百小時,中國買蘇27自己研究提高到500小時,而美軍2000小時以上。
對比ss100,arj21發動機的耐用性和經濟性沒好很多。
ARJ21的發動機是美國通用電氣GE的,和737一樣的耐用和可靠,在加拿大龐巴迪和巴西航空的多型支線飛機上使用很多年了。
主要是蘇聯思路問題,認為打仗這就是消耗品不用太好夠用就行!二是他們科技確實不知歐美,特別是材料方面!
蘇俄客機雖然價格便宜,但營運的經濟性很差。
曾經在機場遇到一支歐洲足球隊,當知道將要乘坐俄機時,集體拒絕登機。溝通後得知他們在歐洲買的保險裡明確規定,乘坐俄羅斯飛機出事後,保險公司不會給予賠償。毛子這品質真是名聲在外了。
https://www.guancha.cn/ZhangZhongZuo/2019_05_10_500963.shtml
阿楨
熊熊燃燒的SSJ100,滿滿都是黑歷史 2019-05-10 觀察者網
SSJ100於2010年取得了FAA適航許可,然而自2011年投入運行以來,SSJ100可謂命運多舛。
2011年,首架SSJ100交付給了亞美尼亞航空,開始投入商業運行。俄記者伊利亞 瓦拉莫夫乘坐後,被SSJ100的品質所震驚:座位上的緊急氧氣面罩蓋子蓋不攏、客艙行李架會自行打開、客艙內的艙壁上都沒妥善的組合好。
雖說艙壁只是客艙內裝飾,並不涉及到氣密與承壓,但是這縫隙實在是看著瘮人,可能也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子還能看著如此飛機繼續乘坐了。而亞接受了第一架SSJ100之後就把後續的SSJ100訂單給退了。為什麼?SSJ100平均每天執行3.3個小時也就是航班飛一個來回,與SSJ100相同定位的巴西航空E170為7小時, A320和B737可10小時。
由於SSJ100有設計問題,而且做工實在是太糙,以至於俄2012年2月宣佈停飛SSJ100。問題主要在三個方面:洩漏警告系統參數錯誤、縫翼展開故障以及起落架故障。雖說快得到了解決並且重新恢復了適航認證,然而SSJ100的麻煩不僅僅是這些。
短命的發動機
當然SSJ100的問題並不只有那麼些,要不然SSJ100怎麼會淪落到8年了才交付130多架飛機呢。SSJ100使用的SaM146發動機是俄法合資的powerjet公司製造,採用法M88的熱端部件以及CFM56的齒輪盒及低壓渦輪,然而SaM146有著不少問題,發動機的集油器和燃燒室在2000-4000小時的飛行後就出現了裂縫,需要進行返廠翻修,有時候甚至1000小時就需要翻修。
對於SSJ100的製造商蘇霍伊來說,或許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畢竟蘇27戰機所使用的AL31F發動機平均300小時就需要翻修一次,然而對航空公司來說,這就非常遭不住了,SaM146設計時預計8000小時翻修一次,而實際1000小時後就要返廠翻修。A320與B737的CFM56平均翻修時間為2萬小時。返廠翻修一次約為2個月耗資約200萬至500萬美元,也難怪預定的客戶紛紛選擇退掉訂單或者轉手SSJ100了,這種賠錢貨實在是沒法用啊。
阿楨
中國武器為何受歡迎?美俄產品兩大優點我們全都占了 2019-03-15 新浪軍事
蘇系的槍械結構簡單,火力威猛,易於保養,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其精准度並不是那麼好。但是對於遊擊隊來說,好用易保養就好,精准度什麼的,就用密集的火力來補償。遊擊隊的三大神器中有兩大就有屬於蘇系武器的範疇(AK47/74和RPG),由此就可以看出遊擊隊員對於蘇系武器的熱衷。
同屬於一個時期的美軍的M16與蘇軍的AK47相比較,前者的的精准度更高,但後者的殺傷力更強。這也是美系裝備與蘇系裝備最大的不同——美系的裝備在保證火力密度的基礎上更側重於精確打擊,蘇系裝備是在追求結構簡單的基礎上側重於火力密度與火力殺傷力。
吸取了蘇系武器精髓的中國武器,近年來也在逐步登上世界舞臺大顯身手,不但吸取了蘇系裝備簡單可靠的優點,也加入了美系裝備精准的特點。這也使得我國的裝備在世界的軍貿舞臺上占了越來越多的比重。當然,這也得感謝蘇系裝備為我們留下的好底子。(作者署名:利刃/穿雲鷹)
圖博館
99A坦克比歐美輕10噸為何防護力卻反超 靠兩項黑科技 2019-02-22 新浪軍事
坦克在普通人的想像中是比較高大威武的,比如美國的M1A2等等。但到了我們中國的坦克,甚至我們曾經的參照國俄羅斯卻顯得小巧單薄,重量也輕上很多。就算我們最強的重型主戰坦克ZTZ-99A2,在重量上僅是五十多噸,比歐美的要輕十多噸,目前世界坦克大國在研製的陸戰之王的水準不相上下,在其中的複合裝甲技術也拉不開差距。難道我們的坦克在戰場上不堪一擊麼?但是事實卻告訴我們僅在鍵指標“防護力”上我們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僅99式的裝甲防護能力就能與美國的M1-A2,德國的豹2A7等現代裝備相媲美,我們使用了何黑科技呢?
看資料說話,美軍M1-A2高2.89米,而我們國產的99式坦克,高度2.37米,96式有2.33米,與前者比要“矮”50公分!這樣不就節省了很多重量了。當然我們坦克主炮是分裝式彈藥的,分佈是扇形的自動彈藥裝填,從而在炮塔長度上又可以節省許多重量。還有個好處就是“背彈面積”也減少了就這樣會省很多裝甲重量。當然這樣一來我們坦克體重輕了,但乘員空間小,環境差了。然而主要的裝甲厚度卻有自信。
坦克車“扁”了“矮”了也是有較大好處的。他的投影面積變小,敵方不太會注意與發現,瞄準上也佔優勢。甚至坦克主炮是有射擊角度的,太扁角度壓不下來,敵方沒法射擊。我們在城市的巷戰中利用矮與小巧可以利用建築物做隱蔽了。而矮的優勢在西方高大坦克相比更利於戰鬥。
還有一個黑科技,那真是黑了!戰時掛“雙防反應裝甲”,黑科技啊。即可以防單兵的RPG火箭彈,還能防敵人的破甲彈、碎甲彈及榴彈一些很大威力的炮彈,甚至能防“反坦克導彈”與“動能穿甲彈”!牛不牛的黑科技!回過來說,歐美的坦克不太掛“反應裝甲”,,因為他們車太重了,行駛的路吃不消了,不堪重負路也會塌。
而我們的小扁平坦克缺點也是有的,主要是車內空間小,工作環境相對就差,這些我們都能克服。(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回應
我們的坦克與亞洲人的體形有關,坦克兵的個頭都不高,大部分都是挑選1.70米以下的個頭。
圖博館
中國老式導彈為何能擊毀美制M1A1 其實用手雷就成 2019-02-22 新浪軍事
自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一直被評為世界十大最強坦克之一,幾乎就是美國陸軍的象徵。正是因為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優異表現,在薩達姆被推翻後,伊從美國購買了152輛M1改進型M1A1M,從而讓戰後的伊拉克陸軍迅速成為中東勁旅之一。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手算不上正規軍的IS,但陸續有伊M1A1M被擊毀的戰場照片流出,而且慘狀令人目不忍睹。
據稱,IS擊毀M1A1M主要使用5種武器,一是俄“短號-E”反坦克導彈,二是歐洲的“米蘭”ER,三是中國的紅箭-8,四是RPG火箭筒,五是簡易的反坦克手雷。
其實,這也不能怪伊陸軍,據稱,雖然伊採購M1A1M價格比美軍自用還高,但是美國交付的坦克品質卻十分低下。其中,美軍自用的M1A1使用的是十分堅硬的貧鈾裝甲,但是出售給伊的M1A1M只是裝備了普通裝甲,而且也好像沒有美軍那麼複雜的高級複合材料夾層,這使得M1A1M根本就很難承受一般反裝甲武器的命中。
分析認為,伊雖然引進了不少M1A1M,但是據報導如今只剩下了70輛處於完好狀態,其餘的超過80輛不是被擊毀就是被擊傷,這使得原本認為戰力很強的伊拉克陸軍第9裝甲師的戰力遭到嚴重削弱,不得不補充俄中坦克來維持戰力。由此可見,即便是使用世界頂級坦克,像伊這樣的國家也未必成為陸戰強國。同時,美國所謂的軍援或者軍售,不過是向被保護國收取保護費的一項形式而已,而提供的卻是一些不倫不類的武器,雖然打著世界先進的旗號,但根本不具備美軍自用武器的技術狀態。就此來看,那些盲目迷信美國先進武器的國家,至此真的應該需要清醒一下了!(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22/doc-ihqfskcp7607911.shtml
圖博館
盤點阿聯酋防展上的中國海軍艦艇 僅遼寧艦是非賣品
2019-02-17,第十四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在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開幕,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兩大船舶製造商均派出代表團參展。
本次亮相的國產裝備有遼寧號航空母艦、071E型船塢登陸艦、4000噸級護衛艦、3000噸級三體護衛艦、1500噸級輕型護衛艦、600噸/1500噸/2000噸型巡邏艇、麒麟級潛艇、P50S型巡邏艇、LMS瀕海多工艇、15米級巡邏艇、500噸級快速導彈攻擊艦、30米級雙體登陸艇、XLOOG無人攻擊艇、40米級雙體導彈艇、ET-60魚雷等,受到了國際業界的高度關注。
小編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僅作為實力展示,不出口
例如遼寧號航空母艦,不會出口,也沒有哪個國家買的起(楨:?)。
第二類,國內已裝備,改進型用於出口
071E型的國內型就是071型;054AE就是054型的出口型(巴國054AP)。麒麟級潛艇,有多種噸位可供選擇,26T型已出口泰國,參數與039B基本一致,這說明我國在軍事裝備上更加透明、更加自信,也說明了更好的新一代裝備即將服役。
第三類,國內淘汰(楨:?)裝備,專供出口
3000噸級三體護衛艦就是國內競標被淘汰的產物,只能用於出口;600噸/1500噸/2000噸型巡邏艇,國內根本用不到,40米級雙體導彈艇就是國內已經淘汰的22型,不知道推向市場能不能騙(楨:?)到外國人的銀子;至於無人攻擊艇,此類產品炒作的成分大一些,實際使用價值並不大(楨:?)。(作者署名:牛錄談)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20/doc-ihrfqzka7448380.shtml
美稱中國無人神盾艦任務與055相同 可擊沉美軍瀕海艦
近年智慧化的無人水面作戰艦艇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裝備。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9-02-18 “這種無人迷你導彈驅逐艦可以應對美國的無人化戰爭”,中國希望將它作為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的無人版“小兄弟”。艇長15米,最高航速為42節,航程約500海裡。比055型驅逐艦“小幾個數量級”,但具有相同的任務:反潛、防空和反水面戰。船頂部配備光電感測器、相控陣雷達、吊放式聲呐,還裝備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魚雷發射器以及用於反水面戰的火箭發射器。
圖博館
瑞典鷹獅戰機是蘇霍伊殺手?蘇35電子戰或難堪其一擊 2019-02-11 新浪軍事
最近瑞典和俄羅斯隔空吵了一架。瑞典空軍司令稱鷹獅是針對蘇霍伊戰鬥機設計的殺手,而俄羅斯專家則反駁說瑞典人在吹牛、而且暴露了瑞典人的自卑。
就實際戰機性能來說,瑞典人的說法沒有什麼硬傷。實際上現在所有的現役三代鴨式佈局戰鬥機,包括殲10、陣風、颱風、鷹獅,都是針對米格29和蘇27開發的針對性克制型號。在機動性和敏捷性設計上,特別強調跨聲速區域機動性、帶超載的高滾轉能力。
但相對來說,這種機動性上的針對設計,能夠贏取的空戰優勢幅度較小,而且不確定性較高。但是鷹獅的另一方面性能,實際上不只是鷹獅,而是歐洲高配版(有些國家的戰鬥機配置非常寒酸)戰鬥機都具備的針對俄式飛機優勢,就是壓倒性的電子戰能力,這一點在90年代以來的空戰中表露無疑。
新華社曾經刊發中國西部戰區空軍副司令員亢衛民的回憶文章,他駕駛蘇27在香港回歸期間執行任務時,被西方戰機實施電子戰干擾,導航、雷達火控、通訊全部失靈。如果這是實戰背景下發生,後果是不難想像的。事實上在90年代後的空戰過程中,絕大多數被擊落的俄式飛機,都是被歐美戰機火控鎖定了都不知道對方在哪。
瑞典本國雖然國土面積、人口有限,航空工業體系不足以完整的提供所有設備;但是這不影響它獲得美英法等國家的尖端產品,整機性能並不會因此受影響。
反倒是俄羅斯,現在自用的蘇30SM都還在努力解決國產化問題——原來出口的蘇30MKI上,大量關鍵的高性能電子部件、設備都是來自泰利斯等歐洲企業;本來歐洲就不會賣最好的東西配合俄軍機出口,而國產化過程中,這些部件設備的性能還要進一步縮水。瑞典人看不起蘇霍伊戰機,真沒有什麼說不過去的地方。(作者署名:候知健)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11/doc-ihrfqzka4906480.shtml
圖博館
印度國產蘇30戰機為何比俄原廠還貴50% 印防長回應 2019-02-10 新浪軍事
印度審計報告發現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向印度提供的蘇-30比俄原廠提供的那些更昂貴,不過印度國防部澄清說,當地製造的版本有經過修改,以提高作戰能力,所以價格貴點也正常。
HAL目前以每架約6200萬美元成本生產Su-30MKI,比俄原廠Su-30高出2200萬。
印度國防部已經列出了幾個原因,為什麼價格較高。
U-30 MKI產量低於SU-30,再加上本土Su-30MKI中加入了其他修改以提高作戰能力並滿足印度空軍的要求,由於無法發揮規模效益,所以成本較高。加上技術轉讓費,總成本還涉及向俄羅斯方支付許可費,所以就貴了2200萬美元。
國防部的解釋是這些設施是本地設立的,如果增加新訂單,未來的單價可能會更便宜。不過由於HAL的品質控制早已名聲在外,維修沒有不墜毀的,交貨沒有不延遲的,再加上本次幻影墜毀曝光的廠家內幕,目前看來印度政府不會同意的。(作者署名:蜀中行講武堂)
回應
每個零件都塗了神油,神油可貴了。
這飛機貴是貴了點,但拿來摔著玩還是很好的!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19-02-10/doc-ihrfqzka4653925.shtml
圖博館
圖話-「現代」級兩兄弟並靠比肩,歷時三年改進,讓俄國兄弟羨慕
2017年12月底,原中國海軍的現代級四大金剛之一的136號杭州艦基本完成現代化改裝,除了保留了原來956型艦體結構和動力系統,全艦的武器,雷達,電子戰系統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保留2座AK130-MR184型艦炮和4座6管AK-630近防速射炮CIWS,對應的火控雷達全換成國產設備。2座4聯裝超音速反艦導彈由"日炙"提升為鷹擊12。防空導彈由單一的2座單臂SA-N-12提升為中近結合的紅旗16和紅旗10。
【雷達系統】
超視距反艦搜索/制導雷達:原來為1部"音樂台" +2座ME3協同定位站,控制SS-N-22;替換為1部國產366型雷達+2座國產協同定位站,控制鷹擊12;此型雷達廣泛安裝在中國海軍各型艦上。
對空搜索三坐標雷達:原為1座MR-750MA型"頂板";換為382型;此型廣泛安裝在054A,052B和001型航母上。
防空導彈火控雷達:原為6部MR-90型"前罩",F波段,控制SA-N-7;換為6部AJK-16控制紅旗16;主要安裝在054A型艦上。
主炮火控雷達:原為1部MR-184型"鳶鳴",H/I/K波段,控制AK-130艦炮;換為1部344A型;此型大量裝備在054和052C/D型艦上。
近防CIWS制導雷達:原為2部MR-123型"椴木棰",H/I/K波段,控制4座AK-630;換為2部347B。
對海對空快速反應雷達:原來為3部「棕櫚葉」,I波段,兼作導航雷達;換為1座364型,實現低空補盲並未紅旗10提供目標指示;此型廣泛安裝在054A,052C/D,001型航母上。
電子戰支援系統:原為MP401 Start型,包括2個"罩鍾"天線罩和4個"坐鐘"天線罩;換為3對6個7xx-1x型ESM接收/測向/測頻天線罩。此型大量裝備在052C/D,001型航母上。
電子戰有源干擾系統:原為MP405M Start-2/MP407型"半帽",包括4個"酒杯"足球-B"干擾機天線罩;換為1對2個7xx-3型ECM干擾機天線罩。大量裝備在052C/D,001型航母上。
電子戰無源干擾系統:原為2座PK-2型箔條發射器;8座PK-10型箔條發射器;換為4座18聯7xx-4型箔條發射器。大量裝備在052C/D,001型航母上。
136號杭州艦的改裝是具有試驗性質的,將進一步加快另外3艘現代級驅逐艦的現代化改裝。中國對現代級驅逐艦的改裝也將會成為俄海軍的一盞明燈,照亮北方盟友的海軍現代化的道路。
https://kknews.cc/zh-mo/military/8xvok9e.html
圖博館
越南進口的俄制T90坦克或只是縮水版 遠遜於VT4坦克 2019-2-4
前不久俄羅斯剛剛向越南交付了第一批T-90主戰坦克。它是越南於2016年用貸款的方式向俄購而來的64輛T-90S/S,總價2.5億美元,單價390萬美元。T-90S/SK似乎比印度採購的T-90S(420萬美元)便宜了一些,難道是俄有意照顧越南嗎?其實不然。
說好聽一點,T-90是在T-72的基礎上研發而來。而實際上,由於蘇聯共生產了25000多輛T-72坦克,因此後期所謂的T-90研製,其實就是只T-72基礎上的改造升級。首先將T-72改成焊接炮塔(使用2A46M-1型滑膛炮),接著加裝複合裝甲,最後升級火控和干擾系統(窗簾-1)。經過這一系列改造後,庫存的大量T-72搖身一變,就成了大名鼎鼎的T-90,T-90S/SK則是早期出口版本。
越南這款T-90S/SK不僅是早期版本,而且還是“猴版中的猴版”。因為2017年科威特採購的146輛T-90MS單價高達1500萬美元;2016年印度採購的464輛T-90S單價也才420萬美元左右。所以相比較而言,印度採購的不僅T-90系列中的低配版,而且還是 “傳說”中的猴版武器,市場定價450萬美元,印度買了400多輛,這才優惠到420萬。
即便是同樣的配置,印度買的時候400多萬,到越南這裡就390萬,那俄以後還要不要印度這個大客戶了?話說回來,既然T-90S/SK比T-90S配置還要差,那越南不介意嗎?當然不會,越南陸軍現役的2000輛主戰坦克,其中1400多輛是T-34和T-54/55等服役超過半個多世紀的“老古董”。
而剩下的精銳坦克竟是T-62或國產升級版T-54M3,甚至還有部分中國59式。這些坦克別說與大國的99式比,就連鄰國(泰國)剛剛引進的VT-4都差出一大截,近期泰國在引進49輛VT-4的基礎上,再次提出增購14輛,單價517萬美元。
客觀上說,俄軍自用的T-90確實會比VT-4強一些(楨:?),而俄能將如此低版本坦克賣出去,這還得多感謝中國。眼看著鄰國正在換裝主戰坦克,越南自然不會無動於衷,中美坦克不想買,歐洲貴,烏克蘭亂,只能求助俄羅斯。然而T-14面世,俄正愁著T-72庫存不好賣,越南接收“猴版”T-90興高采烈,泰國坐擁VT-4笑而不語,皆大歡喜!(作者署名:軍武觀察)
回應
俄自用的t90也不比vt4好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4/doc-ihqfskcp3043259.shtml
圖博館
我軍殲16機體壽命已達到6000小時以上 是蘇27三倍 2019-01-30 新浪軍事
我國從俄羅斯引進蘇-27系列戰機,是一件跨時代的大事。這些蘇27系列以及隨後國產化改進型型號,甚至影響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亞洲政治格局。從1992年到1999年,引進了三批78架蘇27,其中有38架是蘇-27SK單座,40架蘇-27UBK雙座。另外還進口了100架蘇-30MKK,自行組裝了70架殲-11A。隨後自行研製了殲-11B,並且發展了殲-11BS雙座型,殲-11D等型號。接下來,又推出了全新的殲-16多用途。
殲-11系列主要執行空戰任務。而殲-16則是一款重型戰鬥轟炸機,可接替“飛豹”。就和當初俄的蘇-27和蘇-30的關係是高度類似的。而且殲-11就是直接借鑒蘇-27SK研發生產的,殲-16則是借鑒蘇-30MKK。殲-16主要改進內容就是採用了國產先進的航電設備,例如換裝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此外,殲-16還更大規模的採用複合材料製造,並裝備了推力更大的國產WS-10發動機。
原版的俄制蘇-27,底子不夠好,設計機體壽命只有2000多小時,中國組裝的殲-11A的壽命也不高。而在新世紀研製生產殲-11B,超過了4000小時。到了最新的殲-16,已達到6000小時以上,已經跟西方標準相同。
殲-16主要就是作為一款重型攻擊機而研發的,但也具備不俗的空戰能力,如果是在空戰武器掛載的模式下,其空戰能力是不遜於殲-11的。殲-16在新國產航電系統的支援下,幾乎可以使用全部現役機載武器設備。這一點是蘇-30,殲-11A、殲-11B、以及殲-11BS等三代戰機都不具備的。由於是重型雙座機,殲-16還被改造成為電子戰機,增加了電子作戰吊艙和相關機載設備,極大的增強了電子作戰能力。
至於如何區分殲-16和殲-11,也是個比較有趣的話題,殲-11BS有空速管,沒有空中加油管,機載紅外搜索系統設置在機頭座艙中間位置。而殲-16取消了空速管,增加了空中加油管,機載紅外搜索系統也移到了座艙右側。另外,殲-16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的是灰色雷達罩,往往採用了低可視話塗裝。(作者署名:柯洛廖夫)
回應
你這是典型無腦黑。沈飛成飛人家本就是一家人,生產什麼飛機那是中航統一決策的。 照你這種理論,過不了幾年003出來的時候,你肯定又跑去鄙視大船重工,因為001和002不如003...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30/doc-ihqfskcp1827695.shtml
圖博館
成飛翼龍無人機拿到中國軍方大單 彩虹為何卻缺席? 2018-12-02 新浪軍事
有人問了,彩虹4,彩虹5,翼龍1,翼龍2外表和性能幾乎沒有太多差別,實際上有沒有區別?
當然,飛機都採用了美國MQ1無人機的設計佈局,大展弦比平直上單翼,前三點起落架,V型垂尾,腹鰭,尾部螺旋槳推動,機頭下方光電球,機翼下方多個掛架,可以掛在炸彈和空對地導彈,這使得很多人都很迷糊,航空和航太無人機是不是完全一樣?
對於外表過於相似的產品,我們就不逐一從天線,光電球位置,掛點位置等等細枝末節進行考古式的描述,這種事情意思不大,也不是重點。
從參數來看,2家產品類似,為何成飛不斷拿到中國軍方訂單,而航太則一直兩手空空?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原因就是,設計師思路不同。
彩虹設計完全針對外貿市場,而翼龍設計則考慮軍民融合,不僅考慮外貿要求,而且也認真考慮過中國軍方的要求,從從搞設計一開始就採用了全套國軍標,進行嚴密繁瑣的實驗,使得翼龍機一次通過,一勞永逸,而彩虹則直接針對客戶的要求,客戶要求啥我就做啥,對於苛刻的國軍標則能躲則躲,省錢第一。
當然,除了這個國軍標的強制要求外,其實還有些不同之處,簡單來說就是,翼龍是中國強大飛機設計所出品,在飛控系統和性能指標上比彩虹更強悍一些,畢竟航空搞無人機這個是天然的強項。
從實戰來說,由於翼龍採用了更嚴格的國軍標設計,飛機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也比彩虹更強一些,這也是彩虹無人機先拔頭籌,但是翼龍後發制人,逐漸奪取大單,使得彩虹另闢蹊徑,開始在飛翼無人機開始發力。(作者署名:大水)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2-02/doc-ihmutuec5495068.shtml
jsoujsou
印度花31億美元購美P8I反潛機 關鍵設備卻全是次品 2018-08-19 新浪軍事
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感覺腦回路有點不同,而且又常年處於被坑的狀態。用一句“人傻錢多”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雖然實際上印度也並不是太有錢。正因為如此,很多國家都將印度當成了一個“香餑餑”,期望咬上一口。但最近,印度對之前的一項軍購提出了質疑,這是難得聰明了一回?
據美國媒體稱,印度在近日發現了貓膩,此前引進美國P-8I反潛機項目,存在著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牽扯到採購上的財務問題,最重要的是P-8I的關鍵機載設備,其表現出來的性能完全不符合印度海軍預期的要求。並且機載雷達在反潛搜索能力上同樣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或許是被俄羅斯坑久了,印度近幾年對於美制裝備表現出了格外的親近之情。不僅中止了同俄羅斯合作研製五代戰機的計畫,還對美國的F-22變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印度花費了31億美元向美國購買了12架P-8I反潛機,以提高對中國潛艇的搜索能力。
我們知道美國在軍售中,總喜歡留一手,這也是P-8I這種定製版出現的原因所在。一般為保證本國技術不外泄,通常在對外軍售中,美國都會對其關鍵技術進行閹割。這個原因也使中國在軍售上得到很多好處,因為中國並不會做這種事情。
以印度與俄羅斯一直以來的合作,美國在對待印度的軍購時,自然更是要萬分小心,以免先進技術最後出現在了俄羅斯人的手裡。所以也有人表示,印度這次是難得的聰明了一次。
從美國軍方公佈的資料看,P-8I在一些關鍵設備的參數上,確實比美國原裝設備要遜色很多。而參考到印度擁有超過7500公里長的海岸線,閹割版的P-8I還真不一定能滿足現在印度的需求。由此看來,印度對於美國的指責也是有根據的。
那麼問題來了,在被坑了這31億美元以後,印度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一直“四處要錢”的美國吐出這31億美元呢?這對印度來說將是一個天大的難題了。(作者署名:前沿哨所/智忠)
回應
三鍋幹啥都是馬馬虎虎的,什麼好東西到了他手裡就全部玩壞了。美帝以次充好的伎倆使在三鍋身上是恰到好處
jsoujsou
印度忍無可忍,大罵俄羅斯太欺負人了,俄的回應很乾脆:不買拉倒 2018-04-28新浪
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印度算是一個比較活躍的“土豪”,俄製武器,西方武器都想辦法收入囊中,但同時也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存在,特別是和中國的暗中較勁,中國擁有了什麼武器,印度就想盡辦法買相同的或是更為先進的。
S-400導彈就是印度夢寐以求的武器,但是最後卻被中國捷足先登,早在2015年,中俄就S-400導彈出口達成了一致,這也讓中國成為S-400海外出口的第一個用戶。
印度自然不甘心落後,也緊跟其後向俄羅斯提出了採購S-400導彈的請求,但是根據媒體的報導,印度和俄羅斯的談判進展並不順利,甚至一度陷入了僵局,雙方在諸多方面不能達成一致。
比如印度對5套S-400的意向採購價為45億美元,而俄羅斯方面卻開出了55億美元天價,印度還要求俄羅斯能夠將S-400的相關技術進行轉讓,一共包括三種,而俄羅斯方面也表示55億美元只是裸價,不包含任何技術轉讓費。
俄羅斯如此“傲慢”的態度也徹底激怒了印度,不少印度媒體表達不滿,稱俄羅斯方面欺人太甚,印度近年來大力提倡“本國製造”,就連武器裝備也不例外,所以能夠獲取S- 400的技術並在本國組裝生產是關鍵。
而且印度媒體還稱,中國購買的S-400平均單價僅有5億美元,而印度的購買的單價卻已經上漲到9億美元,幾乎比中國的貴了一倍,幾乎是以成本價出售給中國,印度媒體為本國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連連喊冤。
但是俄羅斯軍事專家卻不這麼認為,一方面,之所以將S-400以如此低的價格賣給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擁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其次的原因就是考慮到廣告效應,中國一旦購買,後面的訂單就會絡繹不絕,這筆買賣絕不會虧。
另一方面,印度本國幾乎沒有可以替代的防空導彈可用,並不完善的軍工體係是俄羅斯敢“漫天要價”的資本,而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客戶,印度從戰鬥機到航母、導彈無一不是從俄羅斯進口。
對於印度媒體的抱怨,俄羅斯方面表現的極為淡定,甚至表現出了一幅“愛買不買,不買拉倒”的無所謂態度,要知道同類型的防空導彈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但是相比之下,西方的防空導彈價格更為昂貴,所以印度似乎別無選擇,只有再讓俄羅斯痛宰一筆。
jsoujsou
埃及坦克艙內70度高溫曾40分鐘熱死2人士兵拒絕駕駛2018.3.3新浪軍事
俄製坦克在T80以前,都以片面追求戰鬥力、忽略乘員舒適程度而著稱。這體現了一種試圖面面俱到的設計思維:保證坦克有限的噸位,以保證其機動突擊能力。而噸位的限制勢必又制約了坦克的整體大小。而對防護能力的追求,則讓俄國設計師拼命壓低車高、採用傾斜裝甲,進一步擠壓了坦克內部空間。
而因為設計和工藝上的問題,T55、T62等戰後第一代俄國坦克的隔熱隔音效果很差,經常會導致戰斗室的溫度過高。這對於俄國來說其實還可以忍受,畢竟靠北邊,再熱也不會太過,冬天還蠻暖和。但這些坦克後來走上市場,成為俄國對外軍售軍援的主力戰車,就很成問題了。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陣營開始得到大量俄製武器,其中就包括了T54、T55和T62坦克。沙漠中溫度極高,這些極度不舒適的俄製坦克更是成為了坦克兵噩夢:隔熱效果差,內部空間極度狹小,4個坦克兵在佈滿設備的空間內摩肩擦踵準備打仗……
在夏天一開始的訓練中,才進行了40分鐘,埃及一個坦克營竟然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中暑,其中比較嚴重的30人直接暈倒送醫院了,2人因為熱射病沒能救回來。經過測算,坦克開動後沒多久,在炎熱的沙漠環境中,艙內溫度竟然達到了70攝氏度!這怎麼堅持戰鬥?如果遇上戰鬥,頻繁的射擊、停車開車,那麼溫度……很多埃及坦克兵直接拒絕上車。
解決的辦法呢?無非是打開全部艙蓋,坦克兵赤膊上陣、坦克內部多放些水袋水桶,一方面散熱,一方面也給人補水。但這樣的辦法也只是略微緩解而已,沙漠中開這些俄製坦克是個苦差事。一個埃及老坦克兵回憶,夏天的訓練,哪怕是開艙蓋、多喝水、多放水袋,在坦克上兩小時,人都可以瘦一圈。一方面是高溫,二方面更是俄製坦克在設計和工藝上的問題,以色列軍隊裝備的美製坦克儘管也面臨沙漠高溫的挑戰,但卻沒有熱到這種程度。而人機功效上的差異也影響了兩類戰車的戰場表現。(作者署名:軍事家)
回應
所以我中國在出口中東的裝備上都裝了空調~~
中國的坦克現在不也沒裝空調,說是怕敵人的熱感應容易發現,你不裝空調,夏天在裡面誰受得了?幾十度的高溫,能把裡面的人烤熟。
現代坦克都有控溫設備,空調也不是你想像愛那個的有外挂機的那種。畢竟即便坦克兵能忍,精密電子設備也挺不過來。
http://mil.news.sina.com.cn/history/2018-03-03/doc-ifwnpcnt6370327.shtml
jsoujsou
俄羅斯為何將最先進反潛機交給印度?實為佔便宜2018.3.17新浪軍事
也許有人要問:俄羅斯為何將最先進反潛機交給印度?如果有人真這樣認為,那麼誰信誰被忽悠了,實為佔便宜。原來俄軍沒錢造新反潛機,面臨無反潛機可用的局面,於是無奈升級舊機,這就是伊爾38N項目出台的原因,然而仍然缺錢咋辦?找印度來付款吧。
伊爾38為與美製P3齊名的大型反潛機,也由客機發展而來,原型為伊爾18,生產於上世紀70年代,實際產量不大,而且早早停產了,但是一直俄軍現役主力反潛機,主要是沒有替代型號,更缺少資金,於是印度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原來印度一共擁有5架伊爾38反潛機,最早為1977年交付,原本就是二手機,到本世紀初時,已相當陳舊,於是俄方提供改裝升級,這就是:伊爾38SD。
俄方提出的升級方案,主要加裝“海龍”對海掃描雷達在內的全新航電系統,2005年,歷時3年改裝的首架伊爾38SD完成,最大的變化就是機頭頂部的加裝擁海龍雷達天線,有人戲稱為:頂了一張麻將桌,其實變化也不小。
這份合同讓俄方佔了不少便宜,新設備藉機完成研發,且賺了不少錢,原訂升級單價為800萬美元,後來漲至3500萬美元以上。外加二架二手的伊爾38,原來合同剛簽,印方的2架伊爾38就發生空中相撞事故,於是追加2架整機,以保持規模不變。
如此一來,俄方終於有條件上馬自已的伊爾38N,雖說交付的時間晚了一點,但是其性能比伊爾38SD有了更大的提高,更開發了許多新功能,比如:制導中繼能力。完全可以滿足俄軍的需求,並堅持到下一代的反潛機服役,印度為此立了大功,卻沒得到什麼好處,伊爾38SD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已計劃讓其退役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俄方對印度的大方其實是另有目的,自身能力不足,就不要期待對方什麼大方了。(作者署名:浴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3-17/doc-ifyshfuq8468634.shtml
圖博館
坐擁美俄最強坦克卻一擊即潰中國五對輪成此國救星2018.3.11新浪軍事
近日,伊拉克陸軍消息人士稱,俄向伊出售的首批36輛T-90S已經運抵伊拉克境內。而根據先前伊俄合同,剩餘的37輛T-90S也將於18年4月中下旬交付伊拉克陸軍。
此之前,伊已裝備了150輛美製M1A1,還有捷克和匈牙利援助的127輛T-72,雖然數量上稍有不足,但質量上已經不低於約旦、科威特等臨近的海灣國家。
除卻交付給澳大利亞的M1A1D,美國出售給其它國家的,其實都是撤除掉了正面貧鈾複合裝甲的“閹割版”,防禦力當然比起美軍自用的同型號“艾布拉姆斯”差上一大截,更比不上特別強化過防禦力的“M1A2TUSK”系列。
但即便如此,裝備埃及、沙特、阿聯酋等“油霸”國家的M1A1,從性能上看依舊強悍,絲毫不亞於國際主流的豹2A5、T-72B3、VT-1A等主戰坦克。
但從2014年至今,伊已損至少20輛M1A1。誠然,這當然和海灣地區擴散的先進反坦克武器有關,但屢屢遭受伏擊也正反映出了伊拉克陸軍訓練水準的低劣:坦克貿然超越步兵前出時,伏擊坦克的反坦克武器自然能屢屢得手;但如果步兵掩護到位,戰前情報準確,那反坦克火力點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得手。
事實上,眼下泥潭般的中東戰場裡,各方對坦克的使用既沒能達到冷戰時期機械化部隊的步兵-坦克協同水準,又沒能發揮出新時代信息化作戰中坦克的優勢,包括ISIS、敘反對派和伊拉克陸軍、甚至是伊朗干涉部隊在內,各家都把能攻能動的坦克當成個“會走路的火力點”。
從兩伊戰爭一直到“沙漠風暴”,再到今天,其實伊拉克陸軍裝甲部隊的表現就一直乏善可陳。在面對大規模強度入侵時,缺乏訓練和支援的裝甲洪流要么是一觸即潰,要么就是乾脆丟盔棄甲,把落後的69式和T-72M都埋進了滾滾黃沙。
“用什麼都一樣”或許還只是理由之一。畢竟近期伊拉克內部又傳出消息,稱美國正在調查落入伊朗民兵手中的6輛M1A1,並可能會停止對伊拉克的坦克零件供應和維修服務。
因此,伊拉克陸軍購入“更便宜”的T-90S看似是光鮮亮麗的“撒錢”,實際上也還是提襟見肘的無奈之舉,至於此舉對伊拉克陸軍的戰鬥力有無實效,那或許只有下一場戰爭才知道答案了。(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3-11/doc-ifxpwyhw9313722.shtml
圖博館
印度花30億美元買俄軍艦俄媒:這些錢要進中國腰包2018.3.7新浪軍事
印度海軍這次表現的很利索,僅用45天的時間就簽下了30億美元的巨額合同,從俄羅斯再次訂購4艘11356M型護衛艦。相對於印度空軍,海軍這次得到了好評,空軍依舊走在同全球飛機製造商的毀約的路上。
俄羅斯11356M型護衛艦在印度叫“塔爾瓦”級護衛艦,是俄羅斯方面上世紀末開始專門為印度海軍設計多用途軍艦,此前已經訂購6艘,這次再次訂購4艘,“塔爾瓦”級護衛艦將成為印度海軍數量最多的一種型號軍艦。
有趣的現像是,印度擁有這艘護衛艦全套的製造圖紙和技術,但是因印船廠造假達8.88億美元一艘高於直接從俄羅斯採購的價格,最終決定還是買原裝貨。
與此同時,俄海軍也急需將已經老舊的軍艦更新,在2010年,俄方將11356M型護衛艦改造後自用,型號升級為11356R/M型護衛艦,海軍訂購了6艘,2016年3月首艘服役。
不過,這艘改進後的11356R/M型護衛艦似乎並沒有讓俄海軍完全滿意,以至於俄媒呼籲,俄海軍應該向中國尋求幫助,購買中國054A型護衛艦。
中國已經裝備了接近30艘054A,該艦的配置讓拮据的俄海軍羨慕不已。根據俄媒提出的建議,俄羅斯海軍從中國購買054A的艦體及主體設備,然後軍艦的的電子設備和武器使用俄羅斯自己的產品。比如用無風-1艦載防空導彈替代中國的海紅旗-16,口徑NK替代中國的C-803。
俄媒認為,從中國購買054A型護衛艦是最快提高俄羅斯海軍力量的做法,全球也只有中國人幫助的了俄海軍,美國及其盟友有建造先進軍艦的能力,但是俄海軍不可能購買,其中還有價格因素。中國近年來海軍軍艦“小餃子”般的下水服役,中國船廠集中建造各類型軍艦也使成本降低。
更加有趣的現像或是這樣,印度因為自己造軍艦的成本高於俄羅斯,決定從俄羅斯採購11356M型護衛艦,而俄羅斯顯然製造成本會高於中國,然後從中國採購054A型護衛艦,054A明顯比11356R/ M型護衛艦先進。俄羅斯收到收的30億美金轉手支付給中國,這樣下來,印度獲得了4艘戰艦,俄羅斯人不僅賺了錢還升級了海軍裝備,中國船廠賺一點人工費,然後幫助了一把合作夥伴。皆大歡喜。(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回應
以大毛的高傲自尊心,絕對放不下這個身段買054A。當年買法國的西北風級已經在大毛國內被痛批得體無完膚(雖然後來交易因為烏克蘭問題黃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3-08/doc-ifxpwyhv7528656.shtml
圖博館
正因為如此,俄羅斯民航一般都把惡劣天氣列入飛行員的重點訓練科目,飛行員大多具備很強的風雪天氣條件下的起降技能,借用一句歌詞:“都是被逼的、被逼的” 。而這一點,正是給外人形成俄羅斯飛行員彪悍豪放印象的根源。
雪地中的俄羅斯“飛機墳場 ”
除了地理氣候因素,俄羅斯空難頻發的背後,還與蘇聯解體後一度出現的航空公司亂像有關。“休克療法”實施後,俄羅斯一度出現瓜分國有資產的浪潮,湧現出大批規模很小的航空公司,一些新晉富豪掌控的小航空公司,常常片面追求利潤而節省成本,枉顧社會責任,在飛行員培訓和飛機的檢修維護方面,往往做的不夠。鑑於客機的不菲價格,小型航空公司由於資金實力有限,買不起新飛機,就從國外航空公司租飛機或者買二手飛機。
另外,俄羅斯空難多發的背後,還有俄羅斯航空工業衰弱難行的陰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整體工業實力歷經了災難性的創傷,經濟長期增長不振,雖在為期不長的高油價時代經濟貌似向好,但單一的售賣資源反而消弭了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實則陷入經濟發展的“資源陷阱”,在世界走入低油價時代之後,又歷經克里米亞事件,西方對俄羅斯強勢制裁,俄羅斯經濟發展極度受限。在這個大環境之下,航空工業也躑躅難行,資金投入減少,人才斷層與流失,嚴重製約民用航空產業的重新崛起,終於下定決心個搞一個噴氣支線客機(超級噴氣100),卻在國外飛行演示中機毀人亡慘劇,這正是俄羅斯民用航空產業艱難突圍的寫照。
而民用航空產業之困,又加劇了對老舊機型的依賴,諸如圖波列夫系列(比如圖-154)和安東諾夫系列(比如安-26等)長期甚至超期服役,維修保養乏力,甚至零部件的再產與調配都成問題,這些都是這些客機事故多發的原因。此外,航空安全條例和航空管理體系的問題與飛行員培訓、飛機維修保養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解決起來,都需要一個過程。
其實,俄羅斯民航的遭遇對於中國民用航空和航空工業來說,正好形成一個參照。我們看到,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隨著基礎工業、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中國適時啟動了國產噴氣支線客機和大飛機項目,中國航空產業正迎接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堅定的國家意誌之下,歷經長期攻關、長期奮鬥之後,必將收穫碩果;而俄羅斯航空工業憑藉蘇聯時代延續下來的雄厚實力,也正在成為中國合作研發、攜手推進的極佳合作夥伴。( 張加軍)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3-07/doc-ifxipenp3194204.shtml
圖博館
2012年5月9日,一架俄羅斯蘇霍伊超級噴氣-100(SSJ-100)支線客機在印尼進行演示飛行時失事,機上40餘人全部死亡。SSJ-100號稱是俄羅斯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並通過國際合作完成的民用飛機項目。
2012年4月2日,一架俄羅斯民航ATR-72客機從俄西伯利亞的秋明市起飛不久後墜毀,31人遇難,12人生還。事後調查認為,未對飛機除冰是導致空難的原因。
2011年9月7日,一架雅克-42型客機從雅羅斯拉夫爾市機場起飛不久後墜毀,造成44人死亡,遇難者中包括30多名知名的雅羅斯拉夫爾火車頭冰球隊成員,舉國震驚!
2011年8月10日,俄羅斯一架安-12運輸機在遠東馬加丹州墜毀,11人死亡。
2011年6月20日,俄羅斯一架圖-134客機在俄卡累利阿共和國首府彼得羅扎沃茨克市緊急迫降時墜毀,最終導致47人死亡。
2010年8月2日,一架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飛往伊加爾卡市的安-24客機在離伊加爾卡市機場跑道700米左右著陸時墜毀並起火,客機上15人中有11人死亡。
2006年8月22日,俄羅斯普爾科沃航空公司一架圖-154客機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附近墜毀,機上170人全部遇難。
2006年7月9日,俄羅斯一架空客A310飛機衝出跑道後著火,造成至少124名乘客死亡。
有一項統計顯示,2015年全世界共發生28起民航客機空難,造成521人喪生,僅俄羅斯就發生6起,死亡97人,僅一國的死亡人數就佔全世界(近200個國家)的18.6%!這個數據的確高得驚人。還有數據顯示,俄羅斯2011年致命空難事故10起,死亡119人,2012年雖有暫時好轉,致命空難事故仍達6起,死亡58人。慘烈的航空事故,導致有人賦予俄羅斯“世界上最危險飛行區域”的稱號。
那麼,俄羅斯民航致命事故偏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俄羅斯疆域十分遼闊,人口密度很低,很多城鎮距離遙遠,很多時候,老百姓坐飛機出行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另外,俄羅斯靠近北極,大部分國土一年有大半時間被冰雪覆蓋,頻繁的暴風雪導致飛行條件十分惡劣。上述兩點,俄羅斯民眾和航空公司只能面對,只能在出行便利和航空安全兩方面取得“具有俄羅斯民族特色”的平衡點,因為絕對的飛機安全是從來不存在的,航空公司、機場和相關航空規章只能“降低身段”主動適應。
圖博館
30天兩起重大空難110人亡俄羅斯運輸機究竟怎麼了
2018.3.6,俄軍遭遇自2005年9月強勢介入敘利亞戰事以來的最大傷亡:空天軍一架安-26運輸機在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進場降落時墜毀,包括一名少將在內的機上39位軍人全部遇難。事發時天氣條件並不復雜,機長是一級飛行員,俄軍稱可能是技術故障導致墜機。去年10月10日,也是在赫梅米姆基地,俄軍蘇-24戰鬥轟炸機起飛不久即墜毀,機組人員跳傘失敗身亡。
高強度的軍事飛行,出事故在所難免。但聯想到上月剛剛發生的安-148空難,還是想說一說俄羅斯客機的事故率問題。
近年來,關於俄羅斯航班的段子不少。網友盛讚戰鬥民族飛行員可以“全天候飛行”,說什麼“刀山火海擋不住俄航、玩的就是心跳”,任性豪放的他們“能在強颱風中照降不誤”,“能在大霧霾中盲降落地,”更有段子講:乘坐俄羅斯的航班有個傳統節目,飛機降落後,全體乘客要起立並熱烈鼓掌,以感謝機長的不殺之恩,同時向又一次挽救了一、二百條生命的機械師們致以崇高敬意!
諸多段子表明我們對俄羅斯民族粗獷剛烈、敢做敢為性格的欣賞,但具體到民航安全,段子背後凸顯的更多還是空難,一起起觸目驚心的空難……
今年2月11日,俄羅斯薩拉托夫航空公司一架安-148從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起飛兩分鐘後墜毀,機上71人無一生還。俄媒稱,失事客機機長有5000小時飛行經驗,執飛安-148超過2146小時。調查認為,飛機空速管結冰導致飛行員獲得錯誤航速信息導致墜機。
2016年12月25日,從俄羅斯索契的阿德列爾機場起飛的圖-154客機在升空後不墜入黑海,機上92人全部遇難,其中8名為軍人,64名為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演員,調查顯示,可能是機長在失去空間方位感的情況下錯誤操作導致墜機。
2015年10月31日,俄羅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的空客A321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墜毀,機上224人全部遇難,大部分是俄羅斯人,事後俄聯邦安全局認定機上有爆炸裝置,墜機系恐怖襲擊。
2013年11月17日,俄羅斯韃靼斯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500客機墜毀,機上50人全部遇難,包括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的兒子、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韃靼斯坦共和國局長。事後調查墜機原因或為飛行員操作失誤。該機的相關信息顯示,這是一架二手飛機,經過五次倒手。
2012年9月12日,俄羅斯一架安-28輕型支線飛機在遠東堪察加州北部墜毀,10人死亡,3人受傷,1人失踪。
圖博館
想當年中國空軍與國內軍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解決了引進的蘇-30MKK/MK2使用國產PL-12等空空導彈,甚至國產KD-88、YJ-83K等空面導彈問題,如今怎麼反而對這個問題不在乎了呢?所以只能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結論,就是引進蘇-35並不是純粹的軍購問題。雙方接觸之初,還處於中殲-20、殲-16、殲-10B/C等沒搞定的時候,那時中國空軍可能確實想大量採購蘇-35。如今,則未必了。
中國空軍開始有購買蘇-35的想法,可能早於2006年之前,那時殲-10A才剛裝備部隊兩年,殲-11B的發動機也還處於問題不少、尚未成熟時期。結果蘇-35戰機的研發一拖再拖,拖過了殲-20首飛的2011年,拖過了殲-10B裝備部隊的2014年,一直拖到殲-20開始小批量交付的2016年。甚至殲-20還比蘇-35早了約1個月加入中國空軍。
有了這樣的底氣,中國空軍才會在2016年的時候接受了俄方不提供機載武器火控系統硬件、軟件接口的條件。也因為這一情況,說明空軍就算接下來行使了那24架蘇-35的優先購買權,未來蘇-35的總數量也不會多到哪裡去。這個情況有點類似中國海軍採購24架蘇-30MK2的事情。自2004年蘇-30MK2到貨後,俄媒體一直報導中國還會採購24架。現在看來顯然是謠傳。
如果多深入了解一下中國航空軍工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和進步,再回想一下當初不提供機載武器軟硬件接口的條件,不知蘇-35生產廠家未來會不會非常後悔?如果當初答應了這個條件,蘇-35可以比較方便的掛載和使用中國產的多種空空導彈,甚至空面(對地、對海)精確制導武器,而且也能更好地融入中國空軍作戰指揮體系,是不是就能更多地將這款戰機賣到中國?
雖說假設已沒有意義,不過這件事情也從側面表明,我國航空軍工已越來越能跟上空軍戰鬥力提升的步伐。如果再在航空發動機上獲得決定性成功,那可能中國空軍再進口戰鬥機的想法就會徹底消失了。
回應
SU35也就是發動機和雷達最讓PLA看重,其他的雖然也蠻厲害的,但是比中國自己的強不了多少。某些部分還不如中國自己的。
它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咱還真看不上
他國的優秀裝備,能買到就買少量,不管是參考還是試驗還是別的,都是不錯的,並不一定是本國不行。沒有人知道中俄未來會不會有衝突,提前了解未雨綢繆不是壞事。而且才買24架,甚至不排除政治外交交易。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26/doc-ifyqzcxf6916455.shtml
圖博館
中國購俄蘇35戰機無法完成界面漢化工作將不再採購2018.1.26新浪軍事
最快在今年之內,俄羅斯廠家將向中國空軍交付剩餘10架蘇-3,所有24架飛機將全部到位。兩年前中俄雙方簽訂蘇-35購買合同時,俄媒體曾報導中國在確定購買24架之餘,還保留了另外24架的優先購買權。不過時至今日,並沒有一點中國續購蘇-35的消息傳出。反而是與蘇-35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殲-11D,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至少有5架原型機在密集試飛。難道中國真的不會再購買蘇-35了?其實在當初簽訂購買合同時,中國曾同意了俄方的一個小條款,或許,某些伏筆在那時已隱隱埋下。
俄蘇-35設計方曾透露,中國空軍對購買蘇35提出了三點改裝要求,分別是:更換北斗導航系統、更換解放軍敵我識別裝置以及界面漢化工作。俄後來對媒體表示,廠方花了整整一年時間,也搞不定三點要求中的漢化這一項。在實際改裝過程中,發現成效並不好,蘇-35液晶顯示器上所呈現的漢語指令並不清楚,字樣太小也太模糊,以致根本難以閱讀。雖然還可以擴大顯示器的尺寸來解決問題,但這樣一來就要徹底改造駕駛艙,將直接延誤交機時間。
因此,中國空軍最終同意只改裝兩項內容,最後一項無需再進行。而連帶出現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俄方不提供蘇-35的機載武器接口相關數據和軟件。這算是俄出口武器的慣例,中國空軍也同意了這個“小條款”,並經雙方協商體現在合同中。這絕不是說改裝武器掛載、發射設備和程序不重要,相反,能不能使用國產導彈武器,對空軍蘇-35來說太重要了。
時至今日,中國機載導彈武器、戰機綜合航電系統、機載數據鏈、處理器等技術水平,已大多超過俄。蘇-35不能使用我國國產新一代空空導彈PL-15、PL-10,或是現役改進型PL-12B等,只能使用俄式RVV-SD/R-77-1主動雷達製導中距空空導彈等武器,空戰能力距離中國空軍要求是會有距離的。
圖博館
俄羅斯從中國引進武器裝備已不是新聞規模超乎想像2018.1.10新浪軍事
回顧2017年的中俄軍工,單方面的輸出徹底結中終,雙向交流已成主流了。我們在接收了俄製航空發動機,以及10架蘇35戰機的同時,也向俄交付了大量的電子元件,以及艦用柴油機等。
中國經過多年發展之後,許多產品已經具備一流的水平,只不過以前難得俄認可,俄往往在沉迷於“老大哥”的心理之中,以前總賣中國東西,突然讓他買中國貨有點不情願,更喜歡向西方求購,如今被西方制裁了,才想找中國。這也許是西方最鬱悶的地方,這不等於幫中國嗎?
長期以來,西方一直試圖讓俄方去工業化,故而很願意向俄提供各式各樣的裝備,後果就是將俄相關的產品給廢掉。
俄也從教訓中明白過來,試圖進行國產化,但俄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處於衰退之中,許多項目實際被放棄了。
中國擁有非常完整的工業體系,近年的高速發展更讓我們在許多領域躋身世界前列,甚至超越了俄,且俄方也開始接受逐步接受中國產品。
如今俄方不僅想購買中國的貨,更開始與中方進行技術合作,中俄大客機,重型直升機等,這都是前所未有的變化。也許現在談在技術全面超俄也許言之過早,但是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可以向俄出口,這已是很大的變化。(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圖博館
中國軍工科研人員得到這種火砲的技術後,通過改進設計,採用新材料和製造工藝,同時安裝在4X4高機動越野車底盤上,實現了火力、威力、精度以及機動性全方位的大幅提升。目前,已成為空降兵部隊以及陸軍山地部隊和輕型摩托化部隊的有力火力壓制武器。(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居然沒有提H-6系列?差評!
中國人用土豆一種食材,可以做幾十種菜,任何東西到我們手裡最後結果就是,搞得他爸媽都認不出
這個比喻真是一流!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正常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11/doc-ifyqnick4797379.shtml
眼看殲20將服役俄方優先給中國交付蘇35 價格還優惠2018.1.11新浪軍事
蘇35戰機的合同已執行過半,2018年內將交付剩下的10架,S400系統則已經開始交付工作,俄方優先交付蘇-35給中國,且價格良心,單價8300萬美元。也許是被殲-20快速服役逼的?中方已答應對蘇35不進行仿製工作,卻讓俄方更加憂心重重,如今的中國已非昔日可比,仿不彷蘇35已經不具決定意義了。
我們在裝備引進方面,從沒有為了買而買,我們都抱著學習的態度,不彷制不是自我約束,而是沒有必要了,我們已強大自主研發能力。
蘇35所擁有的幾項新技術,其實我們也擁有,比如,殲10安裝矢量噴口的試飛照已經傳開了,我們通過蘇35的使用,我們可以了解許多細節應用上的問題,經過對比,可以對自已的設計有更多的認識。通過積累蘇35的操作與維護經驗,這對於我們的同類型號擁有不小的參考意見。這屬於一個不小的變化,我們對技術理解又上了一個層次,真正走向創新之路不遠了!(作者署名:浴火)
回應
哪個國家做事不是從學習和模仿開始的?其實說這些都沒用,最重要看我們怎麼去做。
中國有自己的殲11系列,根本就談不上仿製蘇35,會在研究借鑒上做些文章也沒什麼奇怪的。
圖博館
這些年中國魔改了多少俄武器?已超原版俄卻學不來2018.1.11新浪軍事
近日,鷹擊-18潛射導彈武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備受關注。客觀的說,鷹擊-18借鑒了俄“俱樂部”,但其整體性能卻已經翻番式的遠超後者,因此已絕不是所謂的“山寨”。
鷹擊-18其實就是中國軍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發展路徑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國陸、海、空以及火箭軍部隊中還有很多主力裝備保留著上世紀90年代來自前蘇聯的“異國血統”,有的是當時原裝整機引進的,比如蘇-27SK、蘇-30MKK/MK2戰鬥機、基洛級常規潛艇、現代級導彈驅逐艦、S-300防空導彈等,有的則是吸收和融合了蘇聯時期的先進技術後創新發展的成果,比如殲-11/15/16、051C/052B、039A潛艇、99坦克、04步兵戰車、03系列300毫米火箭炮以及火箭軍多型機動彈道導彈系統所使用的運輸-起豎-發射一體化重型越野輪式底盤等。
做得最好的無疑當屬中國海軍現役的4艘現代級和12艘基洛級。現代級除了雙管130毫米主砲保留外,原來的防空導彈、反艦導彈以及近防系統等全部被換為中國自己研發的型號,在雷達和電子設備方面也不例外,整個面貌煥然一新。而反觀俄羅斯海軍自己裝備的現代,依舊是一副破敗衰老的模樣。(楨:039潛艇的AIP!)
陸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例子則更多了。99坦克最初的125毫米火砲技術、自動裝彈機技術以及底盤方案設計都來自於蘇T-72。但如今中國的125毫米高膛壓坦克炮威力達到了世界最強,再加上火控系統的飛速發展,將俄製現役坦克遠遠甩在身後,以至於俄用“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來對待參加兩項賽的96A/B。
04步戰車雖然最初採用了來自BMP-3砲塔技術,但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重型履帶式底盤,總體性能將俄製BMP-3碾壓。
同樣,03火箭炮也是將俄製BM-30完全吸收後,實現了射程增倍和打擊精度、威力的多重飛躍,俄還為增加BM-30的射程苦惱。
更為重要的是,03火箭炮也同時帶動了國內很多軍工企業發展遠程大口徑火箭炮的行為,很多外貿型號的性能也絲毫不輸於前者。以至於白俄這個俄最為親密的伙伴國也決定用帶有中國技術血統的“波羅乃茲”替換BM-30。
此外,連82毫米自動迫擊砲這樣幾乎被蘇俄放棄的武器裝備,中國軍工科研人員也能做到妙筆生花。“矢車菊”82毫米自動迫擊砲雖然火力猛、射速快,但是打擊精度差,射程較近,形尺寸和重量大,不便於機動。
圖博館
砸340億購買四代機,飛行20小時發動機噴管即報廢,一半已趴窩2017-11-28
軍機的出口是俄一個大生意,從2000年以來,俄一共出口了各類型軍用飛機超過1500架,其中尤其以戰鬥機最為暢銷,囊括了蘇-27、蘇-30、蘇-35、米格系列等各種型號,出口總額達700億美元,正是巨大的出口利益撐起了俄廠家的興盛。
當中,尤其以印度為最大的客戶,其次為中國,但是隨著近些年來中國在自主戰鬥機研發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從俄進口數量正在不斷的下降,近些年來僅僅購買了一些航空發動機和少量的蘇-35、運輸機等,而印度幾乎囊括各個型號,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比如,花巨資參與到五代戰機蘇-57的研發當中。
印進口戰鬥機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中國買什麼,他也要跟著買什麼,而且往往還要買更加先進的,早些年,中購了蘇-27和蘇-30後,印度也火速購買裝備了矢量噴管的升級版蘇-30MKI,最開始購進的50架單價達到了驚人的8000多萬美元,加上相關的技術轉讓費和培訓費,印度一共砸入超過50億美元。印自己又投入了近200億,生產組裝了200餘架蘇-30MKI,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一系列的故障和事故將這款戰鬥機推上了風口浪尖,截止目前,已經有超過8架墜毀,平均每年都有一架墜毀,原因是蘇-30MKI的飛行電子控制系統存在設計缺陷,更有印度軍事專家表示,“蘇-30MKI根本不夠摔,還是放在機庫裡最保險。”
而到了後來,蘇-30MKI又被曝出了嚴重的缺陷,其配套的“先進”矢量噴管技術的發動機有著非常致命的缺陷,一是發動機葉片本身的質量就不太過關,已經發生了數起發動機葉片斷裂的事故,險些危及飛行員的生命。二是矢量噴管的壽命極其短暫,原本預計的500小時壽命根本無法達到,基本上每飛行20個小時就直接報廢了,需要更換全新的噴管。
迄今為止,印度空軍裝備的270多架蘇-30MKI的妥善率僅有不到六成,除去已經墜毀的部分,也就是說將近有一半的蘇-30MKI處於不斷的維修趴窩狀態,能夠順利飛上天也僅有100多架,雖然印度要求俄羅斯對此負責並改進戰鬥機引擎的設計,但是俄羅斯卻將故障原因歸結於印度工廠的裝配工藝不過關和飛行員的操作不當,讓三哥有苦說不出。
圖博館
當然殲-11A也可以進行較大規模升級,不過這樣升級需要對飛機進行比較徹底修理和維護,包括將飛機進行分解,對受力部件進行探傷,更換損壞部件等,例如美國空軍對F-16就進行了SLEP升級,將飛行小時增加到12000小時,可以服役到2030年之後,SLEP升級就包括加固飛機框架、更換機翼翼梁,採用更加堅固蒙皮等,結果就是費用和成本迅速增加,按照美國空軍評估,每架F-16進行SLEP升級,費用大約需要1000萬美元,如果再加上新的航空電子系統大約還要1000-15000萬美元,並且費用隨著戰鬥機飛行小時增多而增加,此前有消息說美國空軍一度決定放棄對F-15C進行延壽和升級,以節約成本和費用就是這個原因。
中國空軍放棄對殲-11A進行升級應該也是考慮到成本和費用偏高,在殲-20、殲-16、殲-10C等已經服役情況下,連殲-11B已經變老,更何況殲-11A,所以與其投入巨大去改進殲-11A,不如直接採購新作戰飛機,效費比更高,實際上中國空軍在新世紀已經對殲-11A進行了小規模技術升級,主要對機載雷達進行改進,增加探測距離,以便能夠發射R-77空空導彈,座艙用一個多功能顯示器替代原來單色顯示器,升級導航、通信系統等等,未來殲-11A可能會逐漸從部隊退役,在中國空軍金頭盔對抗之中看到殲-11A身影可能就越來越少。(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回應
J11A都成空軍教練機了 離家比較近的空一師沒事就飛2架J11轉圈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25/doc-ifypceiq1996910.shtml
圖博館
中國空軍為何不升級殲11A:訓練強度太大已進淘汰期2017.11.25新浪軍事
今年金頭盔和天鷹杯對抗,殲-11B大發異彩,細心網友發現,此前明星殲-11A已經默默無聞,逐漸從大眾視野之中退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殲-11A航空電子系統已經落後,難以與中國空軍新銳作戰飛機相比,為此許多網友有一個疑問,為何中國空軍不按照殲-11B甚至殲-11D標準對殲-11A進行升級?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引進蘇-27SK,隨後又獲得授權生產,在使用和生產過程之中,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對蘇-27有了更深了解,發現蘇-27SK一個缺點就是強度偏低,相關單位對蘇-27進行分析之後,認為“(蘇-27)在設計時為與西方國家同類飛機競爭,在氣動和結構方面進行了精益設計因此其氣動性能優越,結構簡練但帶來的問題是強度儲備較低”,我國著名試飛員雷強同志對此有一個形象總結“蘇-27研製過程就是不斷的減重、再補強,結果出來飛機是一架軟飛機”,另外在靜力試驗之中,蘇聯設計人員也未能及時發現主承力結構上裂紋,導致試驗失敗,在這種情況下,蘇霍伊設計局將蘇-27飛行小時確定為2000小時,這是一個相當低數據,同時期美國戰鬥機如F-15高達8000小時,F-16A/B也有4000小時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作戰飛機指標、數據都是有條件,飛行小時也是一樣,不同狀態氣動載荷不一樣,結構受力相應也不同,考慮到飛行和機動等方面性能,飛機結構不能太重,因此機體能夠承受負荷是有限度,舉一個例子,運輸機載重就有兩種狀態,2.25G/2.5G,前者負荷小,載重就大,後者負荷大,載荷就要減小,對於戰鬥機來說,主要區別在機動動作負荷上面,如果飛機做大負荷機動,結構受力就會提高,飛機結構受力增加,消耗飛行小時就會增加,飛機平衡飛行,結構受力小,結構受到影響也會減小,消耗飛行小時就會減少。蘇-27裝備部隊之後,由於空軍訓練較大,飛行小時有限問題迅速迅速暴露出來,中國空軍三代機部隊年飛行小時已經可以與北約標準相當,也就是200小時左右,按照這個速度,蘇-27戰鬥機2000飛行小時在新世紀初可能就消耗完畢,俄此前將蘇-27S升級到蘇-27SM,就說明他們訓練強度遠不如中國空軍,所以新世紀伊始,中國空軍就考慮對蘇-27進行大修和延壽,將蘇-27使用壽命提高到3000小時左右,所以我們看到蘇-27從2005年開始退役,按照這個指標,第1架殲-11A在2000年交付中國空軍,2015年已經進入淘汰期,換句話說,國內殲-11A將會在近期陸續退役,由新一代戰鬥機替代。
圖博館
韓國擊碎美製武器昂貴傳聞:中俄武器並不比美國便宜 (楨:?) 2017.10.22新浪軍事
目前,2017年韓國國際航空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除了展示飛機,還展出全套先進的機載武器,當然這些武器幾乎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人難得的在展板上把相當一部分武器的價格也給了寫出來。
AIM-9X空空導彈,射程22千米,55.7萬美元;AIM-9M,12.9萬。
AIM-120C,射程68千米,77.9萬;AIM-120B,65.2萬。
AGM-54G攻地導彈,射程25千米,22.8萬。
AGM-88反輻射導彈,射程148千米,34萬。
AGM-84H(SLAM-ER)攻地導彈,射程280千米,176.3萬。
AGM-84L空射型反艦導彈,射程170千米,150萬
GBU-10激光制導炸彈,射程12千米,2.3萬。
GBU-12,射程12千米,3.3萬。
GBU-24,射程22千米,13.3萬。
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ADM),射程24千米,5.7萬。
GBU-28重型侵徹鑽地炸彈,彈重2130千克、射程10千米,為34.3萬。
如果以當前同等技術水平的裝備來看,這些武器價格實在算不上貴,甚至可能比中俄還會更便宜。這一方面得益於美國龐大的產量,例如單一款炸彈的產量就是以幾十萬計的;另外,強大的工業體系讓美國在價格控制上也有,例如,精確制導武器核心的製導元器件,美國人更高的良品率就會體現在價格上。
當然,武器價格背後必然包含多種因素,例如在有軍援的情況下武器的價格可能是會有優惠的,巴基斯坦在2006年採購AIM-120C時,單價就僅需50萬。相比韓國2002年訂購的價格還更低,此時其它國家購買該導彈普遍上浮到了近百萬美元(如今,較新的AIM-120C-7價格已突破150萬)。
同時期,西班牙、泰國等購買AIM-120的價格也在70萬美元上下。因此,韓國此次列出的武器價格還是很能反應出美製武器的一個價格趨勢。
有人可以省錢買、有人可以正常購買,當然也就有人要“多付出”。例如比韓國還早買AIM-120C的中東油霸沙特,它在2000年的購買價格就達到了100萬。沙特還不算最冤的,台灣同年購買AIM-120C的單價竟然就達到了125萬。
回應
應該是出廠價,不包括維修和後勤支持。
買中俄武器也有維修和後勤啊。
武器那麼多種,就挑這些消耗量大的比。這些武器使用量大,平均價格自然能拉低,而且這些武器中俄更便宜
http://mil.news.sina.com.cn/2017-10-22/doc-ifymzzpv9090156.shtml
圖博館
目前最常用複合製導系統包括主/被動雷達製導系統、主/半主動雷達製導系統、被動雷達/紅外成像製導系統、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其中發展最為迅速就是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原因主要是這兩種制導系統工作頻率較高,目標探測精度較高,可以對目標進行細節描繪,從而得到更多目標信息,其中毫米波制導系統探測距離更遠,範圍更大,能夠得到目標距離信息,可以直接進行火控解算,而紅外探測系統精度更高,可以對抗電磁干擾,兩者相結合提高系統制導精度和抗干擾能力,特別重要的這兩種制導系統具備良好反隱身性能,現代隱身作戰飛機、導彈隱身設計主要針對厘米波雷達,對於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效果較差,所以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反隱身、抗干擾能力較好,是發展熱點,美德等國末敏彈就採用了這種制導系統。
不過現代電子乾擾系統也在發展之中,能夠干擾雙模製導系統的技術手段已經出現,所以現在美國等國家又在研製三模製導系統,例如美國聯合空地導彈就採用了毫米波、紅外成像、激光三模製導系統,對地面目標探測能力、精度、抗干擾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根據精確制導系統發展趨勢,中國也開展了複合制導系統研究,在新世紀實現了技術突破了,先後發展了多型複合製導系統,包括紅外成像/激光復合製導系統、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等,這些系統已經在精確制導武器上面得到運用,例如中國CM-506KG精確制導炸彈就配備了這樣複合制導系統,另外中國第二代末敏彈則採用了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它採用了155毫米加榴砲發射,整體性能已經達到當今先進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在精確制導領域遲遲沒有取得突破,已經選擇從中國引進毫米波/紅外成像製導系統。
在這些雙模製導系統基礎上,中國還在研製更加先進多模製導系統,預計這些系統將和美國新一代製導系統一樣,採用毫米波、紅外成像、激光等多種制導系統,探測能力更強、精度更高、抗干擾更強,這些系統配備在國產精確制導武器上面,可以進一步提高這些武器打擊能力,從而增強我軍作戰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23/doc-ifymfcih3526770.shtml
圖博館
俄軍裝備最先進複合制導系統卻原來是從中國引進的2017.9.23新浪軍事
進入新世紀,美國等西方國家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批量裝備部隊,有的還投入實用,中國也在國內外防務展上面展出這樣武器,但是俄羅斯方面這樣武器卻遲遲沒有露面,已經成為製約俄軍作戰能力一個瓶頸。
限制俄研製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主要因素就是信息技術落後,新一代精確制導系統發展滯後,其中一個明顯例子就是俄最先進毫米波/紅外成像複合制導系統就需要從中國引進。
我們知道精確制導武器優點就是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作戰效能比普通武器要高的多,迅速成為現代戰爭主要打擊手段,當然有矛也有盾,抗擊精確制導武器干擾手段也在發展之中,現代精確制導干擾手段已經原來干擾物、煙霧等簡單手段發展到光電壓制、硬殺傷等多種手段,在這種情況原來單一模式或者頻率制導武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場要求,這樣複合制導就出現了。
所謂複合制導技術就是使用兩種不同類型製導系統,獲取目標不同頻率特點信號,然後在後端信號/數據處理進行信息融合,從而得到目標詳細信息,讓導彈能夠準確擊中目標,複合制導系統與單一制導系統相比,它提高了末制導系統探測能力,包括探測距離和範圍,尤其重要的是提高了導彈抗干擾能力,只要有一種制導系統工作,導彈仍舊能夠擊中目標,因此導彈能夠在激烈對抗環境下執行作戰任務,整體效能得到增強,不過複合制導系統技術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導彈狹小彈頭之內要安裝多種制導系統,對於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要求較高,現在復合製導系統結構有兩種;分離式和綜合式,分離式每個探測系統都有自己天線,在後端進行融合,實現起來難度較小,但是缺點就是系統體積較大,綜合式就是採用共孔徑,它能夠同時接收不同製導系 信息,然後進行綜合,系統體積相對較小,適合較小導彈內部安裝。
圖博館
俄造船工業已大幅落後但基洛級潛艇產量卻遠超中國
俄羅斯人又要來了!
2017.8.16,荷蘭海軍“七省”級防空護衛艦拍攝到正在駛往黑海的636.3型“基洛”級潛艇,這意味著潛艇裡英吉利海峽不遠了.
對於基洛級大家不會陌生,877EKM/636系列因良好的性價比而享譽全球,有數十艘大量出口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
然而,基洛級雖然大獲成功,俄海軍卻在第四代677型拉達級的研製和建造上栽了跟頭。面臨巨大裝備更新壓力的俄海軍只好採納“紅寶石”設計局的建議,發展新的636.3型並訂購6艘,併計劃全部部署於黑海艦隊。
636.3型是877/636系列中最新、最先進的型號,也可能成為877/636系列的“絕筆”。有資料稱其水下排水量接近4000噸(3950噸),採用了更先進的電子設備、聲吶等等,其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夠從魚雷管發射“俱樂部-S”導彈系統的俄自用版—— “口徑-PL”導彈系統。
但基洛級畢竟是幾十年前的東西了,俄海軍買它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那俄在常規潛艇領域的前景如何呢?
此前,有消息說俄羅斯要跨過拉達級,直接發展第五代卡里娜級。可就在前段時間,海軍上將造船廠總裁稱希望明年俄軍(在現有3艘基礎上)增購2艘(不會採用AIP動力的)拉達級,這顯然並非空穴來風,為什麼呢?當然還是那倆字,沒錢。(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不知何時起,有些人(含宋曉軍等知名專家),在發評論時常自豪地說他們沒錢,言外之意是我們有錢。確實,這幾年多數人的日子好過了,國家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經濟發展勢頭不減,但也不至於浮誇至此,西部人群還有不少待脫貧。
西部窮?汽車保有率22%的省窮?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8-18/doc-ifykcppx9330454.shtml
圖博館
俄軍奪得坦克兩項比賽決賽冠軍中國名列第三
據俄羅斯之聲網站8月13日報導,俄羅斯在坦克兩項決賽中取得勝利,用時為1小時30分43秒。哈薩克斯則以1小時45分41秒的成績佔據第二位。中國隊用時為1小時46分鐘50秒。白俄羅斯隊則排名第四,用1小時48分鐘40秒完成了全程。
坦克大賽俄為何奪冠也不高興:T90被中國96B碾壓
“國際軍事比賽2017-坦克兩項”決賽剛剛在俄羅斯落下帷幕,俄羅斯陸軍奪取冠軍,哈薩克斯斯坦獲得亞之國,中國隊摘取銅牌。
不過俄羅斯可能高興不起來,因為印度代表隊駕駛T-90S在半決賽之中被中國隊96B碾壓,考慮到T-90系列是未來俄主力裝備,也是出口主要型號,這個失利讓俄金牌成色大為降低。
往屆印度代表隊參加坦克兩項都使用俄提供的T-72B3主戰坦克,成績相對不佳,此次印度代表隊一反常態,派出陸軍主力坦克T-90S參加比賽,想和中國陸軍代表隊一決高下
解放軍包攬國際軍事比賽2017庫爾勒賽區全部冠軍
中國陸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4個項目,12日在新疆庫爾勒圓滿結束。我軍參賽隊勇奪4項賽事團體冠軍,包攬11個單項賽冠軍、14項個人獎。
4個項目團體獎比賽結果和獲獎名單是:“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車組第一名中國,第二名俄羅斯,第三名伊朗;“晴空”防空導彈兵第一名中國,第二名白俄羅斯,第三名俄羅斯;“安全環境”核生化偵察組第一名中國,第二名俄羅斯,第三名白俄羅斯;“軍械能手”武器維修第一名中國,第二名烏茲別克斯坦,第三名伊朗。
中國陸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4個項目是在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2017”總體框架下進行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安排28項賽事,由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5個國家共同承辦。其中,中國承辦6項。
這6項賽事分別由陸軍和空軍在新疆、吉林和湖北舉辦,空軍承辦“航空飛鏢”比賽和“空降排”比賽。
2017國際軍事競賽落幕解放軍獲7個冠軍總成績第二
塔斯社8月12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稱,俄在今年的國際軍事比賽中總成績位列第一,中國位居第二,哈薩克斯坦第三。
俄在28個比賽項目中的19項上取得第一,中國在7項賽事中奪冠,哈薩克斯坦取得3項比賽第一。
回應
呵呵。俄羅斯第一。如果不第一,才見鬼了。畢竟俄羅斯盃嘛。
圖博館
航空飛鏢大賽我空軍獲一半金牌俄蘇35奪戰機組冠軍
“國際軍事比賽-2017”“航空飛鏢”項目新聞中心2017.8.10發布比賽成績。這次比賽在中國吉林舉行,中國、俄羅斯兩國空軍分別派出各型飛機39架參賽角逐。中國空軍獲得優勝團體獎。 比賽結果顯示,在8個機組的比賽中,中國空軍殲轟-7A機組、殲偵-8DF機組、轟-6K機組、直-10K機組,分別獲得殲轟機組、偵察機組、轟炸機組和武裝直升機組的第一名。殲擊機組、強擊機組、運輸機組、運輸直升機組的第一名,分別由俄羅斯空天軍蘇-35機組、蘇-25CM機組、伊爾-76M機組和米-8機組獲得。
中國056艦在俄參賽連奪兩冠一亞 俄三名裁判也不得不服
“國際軍事比賽-2017”“海洋之杯”艦艇比賽8月2日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開賽,該比賽分為砲擊、艦艇損管比賽和救援準備、海上比賽三個階段。
中國新戰車令俄軍難堪:曾經老師被超越怪中國進步快
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的“空降排”項目中,中國的空降兵在12個課目中奪得11項第一。這其中最為精彩的就來自中國的ZBD-03空降戰車和俄羅斯的BMD-2戰車之間的賽場上飆車環節.
俞碩:坦克兩項決賽前,我們先把裁判的事兒說清楚
8月10日,在2017坦克兩項比賽的最後一場半決賽中,中國隊的3個車組駕駛366號坦克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決賽,而同一小組的印度隊因為參賽坦克和備用坦克的兩次故障未能完成比賽。中國隊半決賽成績1小時41分06秒,暫居俄羅斯、白俄羅斯兩隊之後位列第三。今天下午將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代表隊一道進行決賽,角逐坦克兩項比賽團體賽的桂冠。
儘管賽場上中國隊的成績是1小時41分鐘06秒,但裁判照例“黑了”中國隊2分鐘
........
回應
所以俄毛勝利靠裁判,沒有之一,在今年“蘇沃洛夫突擊”步兵戰車比賽俄毛部隊沒有了裁判加成,底褲都漏出來了,如果未來坦克2項假如也在庫爾勒舉辦,估計俄毛的底褲一樣也會漏出來的。
不可能在庫爾勒舉辦坦克2項滴,毛子在經濟如此糟糕,連軍費都大幅削減的情況下還大張旗鼓舉辦這賽事擺明了就是為了買坦克或是升級坦克的生意。怎麼會讓兔子如此顯擺。所以看看就好,我們參加比賽多個交流渠道,檢驗裝備,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有收穫有提升就好。
圖博館
圖-22M3的主戰彈藥也早已過時。除了自由落體炸彈,逆火還使用兩種空射導彈。首先是Kh-22N(即AS-4/ AS-6),1964年開始服役。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速度2.5馬赫,射程超過400公里,全重5噸,1000公斤高爆戰鬥部或35萬噸TNT當量核戰鬥部,採用慣性中製導加主動雷達末制導。主要用於遠程反艦,也可對地攻擊,突防能力並不比中國產YJ-83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優異多少。其60年代水平的電子技術看,可能都不需要硬殺傷攔截,用艦載干擾機的距離欺騙干擾晃一下,Kh-22就立馬暈頭轉向的落海了。
第二種是Kh-15(即AS-16),80年代末進入現役,外形和性能都與美國SRAM空地導彈極其相似,全重1.2噸,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150公里,彈道末速高達5馬赫,該彈命中精度CEP=300米左右,所以主要使用35萬噸TNT當量核戰鬥部,用於核戰爭條件下摧毀或壓制敵雷達和地空導彈陣地。
什麼?
有網友說:逆火可以發射KH-55或KH-110等常規對陸攻擊遠程巡航導彈呀。
別開玩笑,逆火從不具備發射對陸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目前為止,俄軍只有改進型的圖-95MS和圖-160才具備發射常規巡航導彈的能力。
自90年代軍事網絡誕生以來,就不斷出現中國引進“逆火”的傳言,至今已經有好幾個版本。很多網友認為轟6已是一款“老掉牙”的飛機,應該購入圖-22M3。甚至有傳聞中國逆火生產線已經快建設完畢,國產型號為“轟-10”。
對於逆火的態度,其實中國官方早有定論。早在2005年,轟-6的設計師周振國和蔣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我們的轟-6K經過改進後,在作戰效能上要比圖-22M3強很多。因此我們不需要引進逆火。而且我們現在已經脫離了仿製的道路,進入自主研製的階段。
俄目前只剩下98架圖-22M3,航電系統都是石器時代的,俄計劃到2020年改裝其中30架,內容包括大修,更換發動機,改進航電達到中國轟六K的技術水平。(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真不知道組委會幹嘛的,殲10B對標蘇35,一個是輕型戰鬥機一個是重型戰鬥機,教練機去對強擊機,這不是刷人家臉麼?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8-11/doc-ifyixiar9686459.shtml
圖博館
由於火控和武器的落後,逆火在亞音速狀態下的作戰能力遠不如轟-6K。相同情況下,就是比低空高亞音速突防,轟六K也比逆火M3強的多。因為轟-6K的航電比逆火先進的多。轟-6K在改良機體、航電和武器系統之後,其具備的綜合戰鬥力已經遠遠超過20世紀80年代水準的圖-22M3,逆火唯一的優勢就是其超音速飛行能力,不過,由於其機動性差加之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任何隱身能力,在現代防空系統面前,其當年的殺手鐧低空高速突防已經不再有效了。在現代空防體系面前,以高空高速突防見長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沒有任何優勢。一架只會高空高速沖刺的超音速轟炸機,在21世紀跟靶機沒區別。
逆火轟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是124噸,最大載彈量24噸,最大突防速度達到驚人的2.2倍音速,最大航程6800公里。咋一看,除了最大航程一項,轟6K的載彈量、突防速度均不及逆火。但看待武器裝備,很多時候不能只看數據指標,實際使用才是關鍵。
例如最大載彈量24噸這個指標就只具紙面上的意義。逆火攜帶2枚5噸重的AS-6反艦導彈,亞音速作戰半徑只有2400公里。由於要超音速飛行,逆火的機體很窄,機身彈艙容積還沒轟6大,最多能攜帶24枚500千克炸彈,共計12噸的載彈量。
2016年12月,在中國論壇上出現了一張轟-6K轟炸機的照片,該機在機翼下每個掛架上掛在了6個250公斤炸彈,總計36枚,炸彈重量約9噸。
逆火採用沉重的變後掠翼、超音速飛行所需的堅固結構、耗油率更高的發動機,這些使得其即便最大起飛重量比轟6K大約30%,實際有效載彈量也不會超出轟6K多少,作戰半徑還不及轟6K。
加裝綜合飛行導航火控系統和遠程巡航導彈武器系統以後,轟-6K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方面已經遠遠超出圖-22M3。
圖博館
轟6K是轟6轟炸機的最新改進型,在5年前進入空軍服役,數量已有大約4個團,目前仍在持續生產中。轟6K使用俄製D30渦扇發動機,航程延伸至7000公里,航電系統得到徹底升級,配備大型火控雷達、光電瞄準具、導彈逼近告警系統、衛星定位/慣導導航系統,先進計算機、電傳系統實現“飛行-火力控制交聯”。經過這些改造,轟6K不僅可以發射攻陸巡航導彈、反艦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衛星定位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武器。
轟6K的主要武器為長劍20攻陸巡航導彈,有效射程2000公里。在執行對地精確打擊任務時,轟6K可以在機身彈艙內攜帶16枚500千克北斗導航制導炸彈,一次通過可同時攻擊相鄰的16個目標。除了巡航導彈,轟-6K轟炸機還裝備一種遠程反艦導彈——鷹擊100反艦導彈,這是長劍20遠程巡航導彈的反艦版本,主要性能與美國的反艦戰斧導彈相似。最大有效射程大約800公里,儘管是亞音速導彈,但可通過複雜航路規劃和掠海飛行,提高突防能力。鷹擊100的射程超過美軍F-18戰鬥機的緊急截擊半徑,轟-6K攜帶鷹擊100導彈,可對美軍航母戰鬥群實施飽和攻擊。
就是投擲自由落體炸彈,轟6K也具有無以倫比的優勢,轟炸精度也有很大提高。
圖-22M3“逆火”轟炸機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研製的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
儘管一直號稱是俄羅斯的屠龍寶刀,但是圖-22M3只是看上去很美。其機艙內部充斥著大量的傳統儀表。
地勤人員為圖-22M3加裝空地導彈
有些網友還認為,逆火可以進行低空超音速突防。可惜的是,地球上能夠進行低空超音速飛行的轟炸機,至今仍未出現,逆火也做不到。逆火轟炸機最大平飛速度2330千米/小時,也就是2.2馬赫,只有在高空高速的時候才能飛出來,在低空作戰上,其實速度跟中國的轟-6沒啥區別。
目前低空突防性能最好的轟炸機是美軍的B-1B轟炸機,低空突防速度也只有0.9馬赫,而且低空突防對飛機壽命損害極大。由於逆火推重比大,採用變後掠翼,低空突防速度應該要比轟6K大一點點,0.7馬赫和0.8馬赫的區別,差距也只是聊勝於無。
圖博館
航空飛鏢競賽:中國轟6K如何擊敗俄軍逆火轟炸機2017.8.11新浪軍事
在日前舉行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航空飛鏢”空軍競賽上,中國空軍轟6K機組打敗了俄羅斯空軍的逆火轟炸機機組。這次比賽在中國吉林舉行,俄羅斯派出包括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蘇-35S,蘇-30SM在內的總共39架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和武裝直升機參賽。
各組別具體成績:
殲擊機組:俄羅斯空軍蘇-35機組擊敗中國空軍殲-10B機組;
強擊機組:俄羅斯空軍蘇-25CM機組擊敗中國空軍教練-10獵鷹機組;
殲擊轟炸機組:中國空軍殲轟-7A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蘇-34機組;
偵察機組:中國空軍殲偵-8DF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蘇-24MR機組;
轟炸機組:中國空軍轟-6K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圖-22逆火機組;
武裝直升機組:中國空軍直-10K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卡-52和米-28機組;
運輸機組:俄羅斯空軍伊爾-76M機組擊敗中國空軍伊爾-76M機組;
運輸直升機組:俄羅斯空軍米-8機組擊敗中國空軍直-8K機組。
中國空軍獲得優勝團體獎。在幾項對抗性比賽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蘇-35戰勝了中國殲-10B,中國轟-6K戰勝了俄羅斯圖-22M3逆火。
在2016年的國際航空飛鏢大賽上,一位92歲高齡的俄羅斯老人安德烈維奇,曾在1959年作為圖-16轟炸機的通訊教官培訓過中國學員,產生深厚友誼,這位航空教員在57年後找到中國空軍參賽隊伍,無意間問道:你們現在已經不使用圖-16了吧?這讓在場的中國空軍很尷尬,不過也回答道,現在已經不用了。
所以很多網友非常不理解,為何性能強悍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會敗於老式圖-16血統的轟6K呢?
實際上,相對於中國的轟-6K轟炸機,俄羅斯的圖-22M3才是一種老舊的轟炸機,目前俄羅斯所有現役的逆火轟炸機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生產的,機齡甚至超過大部分飛行員的年齡。而中國目前大約80架轟-6K的機齡都不超過10年。
轟-6K的打擊能力和突防能力都比圖22M3逆火強大很多,這不是開玩笑。
圖博館
俄軍BMP3戰車夜視系統 竟落後中國04步戰車20年2017.05.31 新浪軍事
近日,俄媒報導,俄接收新型BMP-3步兵戰車,配備了國產SODEMA夜視系統,替代此前的進口熱成像系統,相比較之下,中國04早就裝備了國產夜戰系統,比俄領先大約20年左右。
BMP-3是前蘇聯研製最新型步兵戰車,1987年列裝,它最大特點就是火力強大,主要武器包括1門100毫米滑膛砲、30毫米機關炮、3挺7.62毫米機槍,其中100毫米滑膛砲可以發射砲射導彈,提供遠射火力,但是受到前蘇聯電子及光電工業落後影響,BMP-3火控及夜戰系統較為薄弱,砲長瞄準鏡配備的是微光,車長夜甚至是更加落後的主動紅外探照大燈,這兩種夜視系統探測距離近,受環境影響較大,相比較之下西方新一代步兵戰車如美軍M2,已經配備了熱成像系統,遠優於BMP-3。
上世紀90年代,俄由於經濟不振,將BMP-3推向國際市場,國外客戶認為BMP-3火力、機動等性能較好,但是夜戰系統薄弱,俄只好引進國外先進熱成像,例如出口到阿聯酋的BMP-3就配備了法國NAMUT熱成像瞄準具。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引進BMP-3,經過一系列測試,中方對戰鬥部滿意,就是對於砲塔上面的紅外大燈非常無語,因為這種夜視系統在中方已經被淘汰,所以重新設計了國產化系統火控系統,實現了數字化,並且增加了熱成像系統,經過改進和升級過之後的砲塔配合國產底盤,就形成了現在的04型。
經過這些對外合作項目,俄也意識到夜戰能力偏低已經成為BMP-3性能最大瓶頸,最後選擇了白俄SPRINK-K火控系統,它配備了從法國泰利斯引進熱成像系統和AST-B自動跟踪系統。
不過中國又研製了更加先進的04A型,尤其為車長也增加了熱成像系統,提高了車長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下搜索目標的能力,讓戰車具備了獵-殲作戰能力,整體作戰能力已經達到西方國家戰車最新水平,比改進後的BMP-3要好的多。
烏克蘭危機之後,西方對俄實行武器禁運,俄只得發展國產熱成像SODEMA系統,從相關資料來看,它集成有白光、激光和熱成像多個光學通道,並且具備導彈制導能力,在白天條件下對於坦克大小的目標可以提供5000米探測距離,夜晚採用熱成像系統探測距離為3000米,不過從相關圖片來看,改進之後的BMP-3並沒有為車長配備熱成像系統,顯現車長可能像以前一樣,利用砲長夜視系統獲得的信息探測目標,要低於中國04A。(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31/doc-ifyfqvmh9670188.shtml
圖博館
儘管美國稱F-15SA是世界最強戰鬥機之一,但是它畢竟一種三代戰鬥機改進型,雖然採用了新型航空電子系統和武器,作戰能力有較大提高,不過受到原始設計限制,它在關鍵隱身性能方面無法得到提高,這樣在超視距空戰之中,F-15SA在面對F-35I仍舊處於較大劣勢,可以說這個局面是對美國中東戰爭一個最好反映。
從地圖上來看,沙特中、西部距離以色列只有數百公里,一般認為F-35在機內滿油、彈艙滿彈、無外掛情況下,作戰半徑可以達到1000公里左右,因此F-35從這裡起飛完全可以覆蓋以色列全境,顯然沙特擁有隱身遠程打擊戰鬥機之後,對於以色列防空體係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威脅以色列安全,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近期可能不會向沙特出售F-35,即使將來出售,恐怕也會像F-15S那樣,在對地攻擊能力方面進行大幅度簡化。
這樣的話,對於中國FC-31恐怕是一個機會,前面說過,美國拒絕出售遠程攻擊機給沙特,沙特從歐洲引進了狂風戰鬥機,不願意出售完整版F-15E,沙特選擇了EF-2000,現在美國不願意出售F-35,歐洲已經沒有對應型號,在國際市場上,沙特可供選擇可能只有中國FC-31,實際上這個已經有先例,美國為了避免敏感技術外洩,一直拒絕出售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給沙特,結果沙特從中國採購了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並且引進技術自行生產這種無人機。
因此對於中航相關單位來說,需要加倍努力,盡快完善FC-31,抓住這個千載難逢好機會,在國際戰鬥機市場打一個翻身仗,如果FC-31能夠出口沙特,將會是國產戰鬥機最好廣告,有望打破F-35在國際市場壟斷,不但可以為國家帶來較大經濟利益,也為獲得不菲其他方面利益。(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23/doc-ifyfkqiv6736938.shtml
圖博館
美短期不會售F35給沙特中國FC31戰機迎來好機會2017.5.23新浪軍事
前不久,美國和沙特簽署了高達1100億美元軍火採購合同,範圍包括護衛艦、直升機、防空導彈系統等等,如此巨額軍火採購合同堪稱世界之最。
從海外媒體公佈細節來看,如此巨額採購合同並不包括F-35戰鬥機,沙特作為美國最重要軍火市場,如此巨額軍火採購項目,居然還買不到F-35,這也反映了美國中東政策微妙之處。
不是JSF研製夥伴國是沙特現在無法採購F-35直接原因,因此在戰機採購順序上靠後,不過從深層次上來講,美國還是顧忌以色列安全,作為美國楔入中東關鍵戰略支撐點,以色列的安全是美國中東政策基石,正是因為如此,美國對於向阿拉伯國家出售先進作戰飛機一直持保留態度,尤其是那些具備遠程打擊能力作戰能力的飛機。
沙特作為阿拉伯國家領袖,一直對以色列持反對態度,第四次中東戰爭更是對美國進行石油禁運,因此在80年代之前沙特都不是美製戰鬥機主要市場,沙特皇家空軍只裝備了F-5這樣性能較低的美製戰鬥機,相比較之下,以色列大量裝備了更加先進的F-4,80年代之後,出於對付前蘇聯需要,美國加強了和沙特防務合作關係,向沙特出售了E- 3A預警機和F-15,不過這些戰鬥機是純粹防空戰鬥機,不具備對地攻擊能力,沙特皇家空軍遠程對地打擊能力主要由歐洲狂風式戰鬥轟炸機提供。
上世紀90年代,以沙幾乎同時向美國提出申請採購F-15E,考慮到F-15E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美國祇向以色列出售完整版F-15E,也就是F-15I,出口給沙特的F-15S在性能了進行了簡化,例如機載APG-70雷達對地工作模式刪除,藍盾系統性能降低,不具備發射空地導彈的能力,另外還簡化了電子戰系統,整體作戰能力明顯低於F-15I戰鬥機。
進入新世紀之後,美國空軍F-22、F-35開始批量裝備部隊,以色列也從美國引進了F-35I,2016年底首架F-35I返回以色列,讓其成為中東第一個擁有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加上沙特已經從引進EF-2000,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同意向沙特出售完整版的F-15E,這就是F-15SA,它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狙擊手光電吊艙、先進電子對抗系統,首架F-15SA戰鬥機也是於2016年底交付沙特皇家空軍,並且沙特空軍現有F-15S也會按照F-15SA標准進行升級,升級後編號為F-15SR。
圖博館
中國出口武器會比自用還先進?056艦出口版就是這樣
2017.5.18,為期3天的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2017)在地處南海之南的新加坡落下帷幕,因為有新加坡海軍成立50週年閱艦式的加持,今年防務展的艦艇展示陣容空前強大,來自20多個國家國家的近30艘艦艇公開展出,觀眾可隨意登艦參觀。
因為展示的艦艇比較多,艦艇們停靠的樟宜海軍基地也出現了一幕幕有趣的畫面,在靠港展示中,和“出雲”號緊挨著的就是中國為孟加拉國海軍建造的C13B型護衛艦,這是在C13B上拍的“出雲”號。
△站在C13B艦橋上的駕駛室看“出雲”則是這樣的,妥妥的把76毫米主砲砲口“對準”了“出雲”號
△給C13B的H/PJ-26型76毫米主砲來個特寫,該炮射速快,防空和對面打擊兩相宜
△C13B是056型輕型護衛艦的出口版,由中國的武昌造船廠負責建造。在回答北國防務(微信ID:sinorusdef)關於對艦艇的評價時,艦上的一名軍官將“那也是極好的”(excellent)脫口而出。按一些報導的套路,這時候軍官應該豎起大拇指,然而並沒有,但從軍官的申請卻顯而易見的確是非常滿意。
△因為是中國製造,艦上也可以看到濃濃的中國風,比如內飾
△除了H/PJ-26型主砲,C13B的主要武器還包括2座雙聯裝的C-803反艦導彈
△2座H/PJ-17型30毫米自動/手動火砲,以及2挺12.7毫米機槍
△1座8聯裝的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據艦上軍官對北國防務介紹導彈型號為FL-3000,可見導彈和解放軍056上的紅旗-10還是不同的
△相比056,C13B的一大特點是沒有裝備魚雷發射裝置。此外,設備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如圖上艦橋的主要電子設備設備等等
△有意思的是,C13B上也有比056“前衛”的地方,比如艦上的直升機助降系統,C13B除擁有056上全套的燈光裝置外,還加裝了一個疑似激光的導航裝置,功能可能類似“燈塔”,先由它進行直升機遠程引導,其它燈光裝置再配合準確著艦
△C13艦上視頻畫面展示直升機正在著艦
或許是因為對C13B滿意,孟加拉國已經增購C13B。據北國防務了解,新的C13B將有重大升級,其中就包括採用全新的國產對空對海探測的相控陣三坐標雷達。此外,據外媒報導,後續的C13B還將裝備730近防火砲和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
經過這樣的改進,C13B的單艦性能或許還真能比解放軍自用的056先進。當然C13B在孟加拉國是主力戰艦,而056在中國祇是看家護院的。(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19/doc-ifyfkqiv6560354.shtml
圖博館
俄媒稱售中國蘇35戰機與俄軍配置相同並非閹割版2017.5.8新浪軍事
俄羅斯軍工信使網站發消息稱,中從俄接收的24架蘇-35與俄裝備的蘇-35配置一樣,並非像媒體所報導的那樣,交付中國的蘇-35是所謂的“閹割版”。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在去年曾發消息稱,俄交付給中國的蘇-35與俄自用版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俄武器裝備都會有出口版和自用版兩種型號。
除了戰鬥機和成套配件外,俄消息人士還曾透露稱,今年在交付中國10架蘇-35的同時,俄很可能供應一批最新的AL-41F1S發動機,同時極有可能向中國轉移該型發動機的生產技術。(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回應
又在吹鹅毛!
越解釋,越模糊,越模糊,越?!
俄美聯合忽悠
蘇35可能是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最後一款戰鬥機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8/doc-ifyeychk7143789.shtml
圖博館
蘇35首次與F22抵近對抗美軍領先一代碾壓俄無懸念2017.5.8新浪軍事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2017.5.3晚俄羅斯空軍兩架蘇-35S戰鬥機護航兩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逼近美國阿拉斯加海岸,美國空軍出動兩架F-22進行攔截,外界稱之為“冷戰之後俄美兩國最新戰鬥機第一次碰面”。
不過這次碰面毋容置疑說明一個事實,美國空軍主戰飛機比俄羅斯作戰飛機在性能領先了一代,空戰碾壓俄羅斯空軍沒有懸念。
F-22是當今第一種第四代作戰飛機,它具備良好隱身性能,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配備有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和威力強大的機載武器,是當今最先進作戰飛機,相比較之下,蘇-35S是俄目前最先進作戰飛機,它是蘇-27S重大改進型,也可能是最後一種改進型,它在蘇-27S基礎上改進了機體、動力系統、航空電子系統等,整體作戰能力比蘇-27S有較大提高,但是與F-22相比,可能還是有一代差距。
隱身戰鬥機在超視距空戰之中對陣非隱身戰鬥機幾乎有絕對的優勢
蘇-35S與F-22相比,最主要一個差距就是隱身性能,它讓F-22面對三代及三代半戰鬥機佔據幾乎絕對優勢,相比較之下蘇- 35S受到原始設計限制,沒法在隱身性能進行太大改進,有資料說蘇-35S採用了鍍膜座艙蓋、取消機頭空速管、改變部分結構、塗敷吸波材料等隱身措施,讓飛機RCS有所下降,大約從15平方米下降到5平方米左右,不過這個指標與隱身戰鬥機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蘇-35S對陣F-22可以說處於絕對劣勢。
機載航空電子系統方面,F-22配備有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它擁有大約2000個T/R模塊,平均功率大約4KW,蘇-30S火控雷達是IRBIS-E無源相控陣雷達,平均功率5KW,儘管IRBIS-E平均功率要大於APG-77,但是考慮到無源相控陣雷達損耗要大於有源相控陣雷達,所以IRBIS-E探測距離應該不會超越APG-77,並且後者在多用途、能量管理等方面佔據優勢,至於蘇-35S那個所謂機翼L波段反隱身雷達,考慮到天線孔徑太小,增益很低,加上機載能源供應系統難以提供較大功率,所以這個雷達探測距離和精度都不會太理想,應該沒有太大實用價值。
機載武器方面,F-22配備有AIM-120D中遠程空空導彈,它採用多脈衝固體火箭,而蘇-35S配備RVV-SD,相當於AIM-120C-5,射程遜於AIM-120D,這樣F-22在超視距空戰之中面對蘇-35S幾乎是絕對的優勢,
圖博館
另一次,福州艦某型雷達(似為負責對空警戒的“頂板”雷達)出現故障,嚴重影響防空系統作戰使用。專家和技術人員反复排查會診後,也是一致斷定故障無法排除。驅三支雷聲業務長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判定故障是因隨艦圖紙錯誤,導致實裝線路錯接所致,最終成功排除重大裝備故障,受到海軍通報表彰。
4艘現代級陸續接受改裝提升國產化率
現代級引進後出現的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對裝備情況不熟悉而引發的,有的則確實責任在廠方,比如隨艦圖紙出錯這樣的低級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充分說明,買來的裝備難以擺脫依賴性強、自主性低的固有困境。引進裝備只能作為應急手段之一,4艘現代級主要是幫助解放軍海軍渡過了國產型號驅逐艦“青黃不接”的尷尬期,並且艦上多種武器裝備還幫助一系列國產裝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
比如現代級裝備的SA-N-7/12型防空導彈、“頂板”對空雷達、“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雙管130艦炮、630艦炮等,都對相應國產型號武器系統研發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為了使這些正值“壯年”的戰艦戰鬥力再次提升,也為了盡可能解決俄製裝備“小毛病”多,進口彈藥價格昂貴等問題,解放軍海軍於兩年前啟動了對4艘現代級進行中期維修兼改造升級的一攬子計劃。最先接受升級的自然是最早服役的杭州艦。
雖然目前改造升級還未最終完成,但具體改進部分已基本明了。除了艦炮仍沿用雙管130炮以外,杭州艦的對空雷達、超視距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均已換成與052B型同型號的國產雷達;反艦導彈由“日炙”超音速導彈換成艦射版鷹擊-12A超音速導彈;防空導彈由單臂式發射的SA-N-7/12換成32單元垂直發射的紅旗-16導彈;近防砲由AK630炮換成1130“萬發”炮,近防系統還增加了海紅旗-10導彈。
除此之外,杭州艦的衛星通信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電子乾擾系統、導航/敵我識別系統、近防武器火控雷達等大部分系統,也都換成了國產裝備。經過這樣的大規模改裝,可以說杭州艦除了艦殼、動力裝置、推進系統、艦炮等、國產化率已經超過了70%。
預計接下來會按照福州艦、泰州艦、寧波艦的順序,對驅三支餘下驅逐艦進行同樣同規格改裝。在此期間,以廈門艦(預計舷號154)領銜的至少4艘在建052D型會陸續入列東海艦隊。因此,也不會出現因現代級驅逐艦入廠而致水面艦艇戰鬥力出現空缺的情況。(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88564.shtml
圖博館
進入21世紀之前,中國造船業的總體規模較為有限,無法依靠民船市場養活造船企業、攤低造艦成本。進入21世紀之後、2008年危機爆發之前,中國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迅速擴張,對各造船廠而言,承接海軍訂單實際上是“虧”錢的——不是說賬面上會出現虧損,而是說會失去掙快錢的機會——一條驅逐艦的生產週期足夠生產好幾條散貨船,前者固然也有利潤,但後者當時的毛利潤率可以達到100%、200%甚至更高,造艦的機會成本十分高昂。
2008年危機爆發之後的現階段,中國造船業既有足夠的規模,同時民品船價又處於歷史低位(已經跌到了2008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加上中船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南北分立的體制確保任一艦種都至少有兩家造船廠能夠建造,中國海軍有著充分的選擇餘地和壓價空間,此時不砍價大建,更待何時?(楊愛紅)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3/doc-ifyetwsm1871741.shtml
中國購俄現代艦圖紙曾頻繁出錯防空導彈險些自毀2017.5.3新浪軍事
我國引進自俄羅斯的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是北約代號,俄羅斯型號為956E/EM型。其中“E”代表外貿型,“M”代表改進型。136/137艦為956E型,138/139艦為956EM型。在新華社此次的報導中,披露了4艘俄製驅逐艦入列後先後遇到的不少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連隨艦出海的俄方廠方專家都無法解決。而且該報導還罕有的曝光了956EM型驅逐艦1枚防空導彈的價格高達上千萬元。
無論是軍艦出現技術問題後面臨的修理維護困難,還是配備的武器裝備超乎尋常的昂貴價格,無不證明了一個問題:軍隊的裝備現代化靠“買”是買不來的。在通過引進少量裝備短時間提升部隊戰鬥力,解決本國裝備研發瓶頸性問題後,真正的現代化,還需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完成。
曾經“最有戰鬥力”驅逐艦因圖紙錯誤接錯線路
新華社的這篇報導透露:“那年秋天,杭州艦完成任務後返航。剛離開碼頭半天,某部件突然損壞,動力裝置無法工作。”此時的時間應該是杭州艦剛入列時,因為報導提到了有隨艦出海的廠方專家在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廠方專家一致認為因為艦艇圖紙不全、設備結構不清楚,維修困難較大,建議指揮員返航靠港後再修理。最後,還是杭州艦的機電業務長帶人經過4個多小時奮戰,才將故障順利排除。
圖博館
1952年,全國年造船完工量僅1萬載重噸左右,1978年達到86萬載重噸,1990年141萬載重噸,2000年346萬載重噸,2005年首次突破1000萬載重噸大關,2007年突破2000萬載重噸,2008年突破3000萬載重噸,2009年突破4000萬載重噸,2010年突破6000萬載重噸,2011年突破7000萬載重噸——此後一路跳水、直至腰斬。
考慮到從簽合同到交船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2011年的高峰實際上反映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造船業產能的瘋狂擴張。2016年,中國造船業完工量不足4000萬載重噸,仍有約30%的過剩產能閒置,大量造船廠關門大吉,倖存者們也普遍開工不足。
大連船舶重工作為新航母的總裝廠,其軍品部門固然不需要擔心開工不足的問題,但其民品部門卻也面臨著訂單日稀的威脅。大連船舶重工有3座大型船塢(遼寧艦和新航母之前佔用的只是其中最小的,長370米、寬86米,另外兩個長寬分別為540米×80米、400米×96米)和1座大型船台(長307米、寬52米),此外還有多座中小型船塢和船台。要把這些船塢和船台的檔期都填滿,對大連船舶重工而言也非易事,更何況全國共有超過50座大型船台和船塢、足以容納新航母的船塢就有30餘座;甚至連部分擔負主力艦艇建造任務的骨幹企業,也開始安排職工輪崗放長假了……
這樣的形勢對中國造船業和造船人而言固然可謂是水深火熱,但對中國海軍而言卻是新機遇——以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打造全新艦隊的機遇。
憑什麼說是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
從新中國真正開始大規模自行建造主力作戰艦艇的20世紀80年代算起:20世紀80年代,中國每年建成服役的海軍艦艇噸位與造船業完工噸位之比在百分之三左右浮動;20世紀90年代,這個比值約為百分之一;到了21世紀的頭十年,這個比值甚至一路下跌到萬分之二!近幾年,隨著航母、補給艦等大噸位軍艦的連續出現,這個比值才回升到千分之四左右,仍然低於以“海軍裝備發展放緩”著稱的20世紀90年代。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海軍艦艇噸位”與上面的“造船業完工噸位”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前者是排水量、後者是載重噸,二者不具備物理上的可比性。但二者比值的變化可以粗略反映出一個事實:雖說“下餃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但“鍋”的空間增長得更大更快!
圖博館
問題的根源得追溯到19世紀:與通常印像中那個通過工業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變得先進而強大的美國不同,美國造船業反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風帆木船時代曾長期把持著世界第一的寶座(相比於西歐,北美的木材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船舶逐漸進入鋼鐵時代、造船技術日新月異,美國造船業卻沒能跟上時代、陷入了漫長的衰退之中,被英國等國的造船業後來居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因為遲遲未能造出堪用的大型船用減速齒輪箱,美國的主力艦不得不另闢蹊徑採用效率較低的電傳動。
一戰和二戰是美國造船業最後的兩次迴光返照:其它主要造船大國的本土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唯有美國可以安心造船;戰時也不用擔心市場競爭力問題,大干快上的粗放經營模式也可以創造奇蹟。戰爭一結束,美國造船業就迅速在和平條件下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沒有足夠規模的民用造船業攤薄成本、僅憑政府的國防訂單續命,美國的造船業自然是積重難返。冷戰結束、國防訂單大幅削減,造艦十二巨頭進一步簡併成了六巨頭,每家專注某一種或幾種艦型。美國法律不允許美國海軍向國外廠商訂造艦艇,如此狹窄的選擇面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接受造艦巨頭們的漫天要價。
面對如此態勢,縱使“天降偉人”特朗普總統也拿它沒轍;美國國會近期倒是有點小動作:隨著2016年美國開始大幅出口LNG(液化天然氣),美國國會部分老爺開始謀劃“國氣國運”“國船國造”,試圖通過“必須由美國建造的船舶運輸出口LNG”的法案。如果此法案得以通過,那麼美國造船業有望在未來幾年裡得到上百艘LNG船的龐大訂單,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勢必帶來一輪造船業投資熱潮,可能會間接拓寬美國海軍在未來的選擇餘地。
不過,此法案也會大幅增加LNG出口商的成本(美國船企一條LNG船的報價,在中日韓三國可以買至少兩條、工期還更短),有讓美國LNG出口商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風險,所以國會老爺們大概還會繼續扯皮下去。——這也就意味著,在造船業領域,美國這位“老師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無望擺脫反面教員的身份。
中國海軍的新機遇
蘇聯造船業隨著蘇聯一起化為殘骸,美國造船業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萎縮成造艦業,新中國的造船業卻恰恰與之相反,以維修建造軍用艦艇為起點,逐漸拓寬經營範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圖博館
這才是正能量客觀提氣的評論!比那些自卑的噴子強太多了!
你怎麼淨說實話!小心被狗咬!笑哈哈
美鬼最會自吹,漢奸走狗更會幫著美鬼吹,目的就是欺騙中國人!
老美在這裡捧,不懷好意
美國軍方這麼做是為了向國會要錢!
美國的電磁炮和激光武器可以替代對地導彈和對空導彈的,不要小看DDG1000
現在DDG1000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都沒有吧!
最難能可貴的是,055的造價只有阿利伯克3的二分之一,朱姆沃爾特級的五分之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58496.shtml
中國造航母迎新機遇:可以史上最低成本打造全新艦隊2017.5.3 觀察者網
新航母身後的老師傅有倆:蘇聯和美國。
先說蘇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造船業的軟硬件都得到過蘇聯“老師傅”的巨大幫助和廣泛指導。
新航母出塢時間比原計劃節點提前一個月;與前蘇聯的“瓦良格”相比,同樣是二號艦,瓦良格從首個分段上船台(1985年12月)到下水(1988年11月)花了近3年,中國的新航母從首個分段入塢(2015年3月)到出塢(2017年4月)只用了2年、而且完成度遠超下水時的瓦良格。可以說,就造船業而言,中國這個“學生”已經遠超過蘇聯這個“老師傅”了。
相比於蘇聯“老師傅”的言傳身教,美國造船業對新中國造船業並無太大的直接影響,更多地是作為負面教員而存在。每當比較中美兩國海軍和造船業,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就會被拿出來批判一番:美國海軍買一條驅逐艦的錢夠中國造條航母、美國海軍買一條航母的錢夠中國造一個航母戰鬥群……這樣的段子雖然未必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最常被攻擊的靶子:一般艦艇的人力成本佔建造總成本比例隨隨便便就能突破40%,航母甚至會超過50%。作為對比,中國造船業的人力成本佔比往往在20%以下,日韓與中國相當。
但這並不意味著鍋可以甩給美國的造船工人——即使把人力成本清零,美國海軍艦艇的平均每噸價格仍然遠超中國。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年均9.2%的軍艦增幅中,人力成本只貢獻了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即使造船工人都樂於奉獻、幾十年不漲工資,防空導彈驅逐艦的造價仍然會年均增幅7.2%(十年翻一番),這可比美國近幾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高多了。
圖博館
美國在研發DDG1000時,一開始也打算搭載雙波段雷達。但為了節省200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又取消了VSR,只保留MFR。這麼一款重要的雷達被取消後,不要說雙波段了,DDG1000能否算作是一艘“神盾艦”,都成了非常值得爭議的事情。
阿里伯克III將安裝AN/SPY-6(V)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搜索能力是目前安裝在伯克IIA型上AN/SPY-1的30倍。2016年才安排預算,從開工建造到下水服役至少還需要三年,發展時間晚於中國的055。(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當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算穩居世界第一2年時,奧巴馬自以為是的認為只要禁止賣給中國超算芯片,中國的超算就什麼也不是了,想不到,一年不到,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高於天河3倍的運算速度居於世界第一;在國人一再貶低中國製造的時候,中國的飛船載重達6.5噸,而俄美分別只有2和2.5噸,而且美國的還不能補充原料;美英現在製造先進航母、軍艦用的大型船塢、龍門吊同樣是中國生產的,當韓國民眾質疑為什麼打撈他們本國沉船不是他們曾經是最大造船廠的公司時,當局只能實話實說的這樣複雜海況,他們本國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時,大家終於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製造的可怕了;像中國這樣的地理氣候,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了,一個國家:南北氣候的變化、東西海拔低到海拔高的變化、溫高由潮濕的海南到干旱的新疆;製造的東西轉一圈,基本可以適應世界大部分地方,大家都說德國製造質量好,但德國裝備在非洲很多都趴窩了。 知道嗎,僅僅三年,2014到2016,中國火箭推力達到了世界頂級,與美國不相上下!超級計算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包括芯片,而且雄霸世界第一,遠超美國,至於日本早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核電領域,中國的儲備水平連美國都羨慕,並且可以實現全國產化!高鐵實現了全國產化,型號統一,包括所有螺絲釘!民航客機,特別是大飛機,實現了國產化,全世界只有波音有這能力!電子產品,告訴你們,到2016年底,中國電子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遠超日本本土品牌,僅次於美國!有人說超算沒用,可它們不知道火箭,j20,核電站和核武器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幾乎沒有休息,工作強度世界最高! 如果真有人認為超級計算機沒用,那我告訴你,為什麼中國的網購發展如此迅速,日本的網購還是中國10年前的水平?除日本運輸成本高的原因外,信息處理速度慢是他們的硬傷,原因就是計算機速度和容量。我們已經在享受超級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圖博館
美軍稱中國驅逐艦技術首次超美055艦領先西方一代2017.5.3新浪軍事
055型驅逐艦首批訂單為8艘,單價據稱超過50億人民幣。艦長183米,滿載排水量可達12800噸,相比之下052D最大排水量只有7200噸。採用全燃動力、雙軸、雙調距槳,動力系統4台國產QC28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最大航速約32節。該艦具有強悍的單艦綜合作戰能力,具有遠、中、近三層軟硬武器預警防禦網和攻擊火力網。具有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具備綜合立體群指能力。安裝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綜合搭載遠中近各型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對地巡航導彈。新型中程防空導彈將實現一單元4發的搭載方式,載彈量大大增加。055船尾設置兩個大型機庫,可搭載2架新一代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大增。
055型是未來中國海軍編隊的核心艦艇,建成後的055將成為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驅逐艦,別誤會,這不是中國的自吹,而是美國海軍的評估結論。對055型的評價來自於美國海軍情報局,該局稱中國055級超越了美國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和計劃建造的阿里伯克III型。
055大驅最大特點是綜合射頻系統,一體化共用天線,主桅杆上集成了各型雷達天線和探測器,這項技術代表著我國乃至世界艦載雷達電子裝備最高水平,是世界第一艘採用該技術的作戰艦艇。這套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國重器”。
海軍艦船的傳統桅杆上掛滿了雷達、電子戰、通信、敵我識別、數據鏈、信息分發等設備,顯得越來越雜亂,集成桅杆便應用而生。英國的45型,印度的加爾各答級也都採用了集成桅杆,很多歐洲強國也在研究艦載綜合射頻系統,並裝備了不少“形似”的一體化桅杆,但它們或多或少的都在關鍵系統上有所欠缺,形似而神不似。
055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為346B型,是052D上346A的改進型。055的綜合桅杆上還有一部小型相控陣雷達,兼具兩種不同波段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構成了DBR(雙波段雷達)能力,由廣域搜索雷達(VSR)負責遠距離搜索,多功能雷達(MFR)負責精密追踪識別和武器射控,兩者相輔相成, 互補不足,滿足艦上需要的所有雷達功能,包括對空對海搜索、早期預警、反導防空,近程防禦,對海對地作戰。這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艦載雷達技術,可以同時提供大批量、大距離的目標探測和導彈引導能力,領先世界主要大國一代,領先日本等國十多年的技術水平,是中國海軍技術發展的一個輝煌結晶。
圖博館
受國產手機擠壓 中國蘋果iOS市場份額跌至3年來最低2017.4.14(回應:Android與iOS已瓜分世界民用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微乎其微。)
中國芯崛起:龍芯麒麟V7.0與中興新支點的國產操作系統已全面支持中國龍芯3A1000/3A1500/3A2000/3A3000系列芯片2017-04-18(回應:從2014年,龍芯的最新芯片,都是龍芯賺來的錢研發的。)
首艘國產航母001A雷達指揮數據鏈的電子元件都實現國產化2017.4.26
俄戰機雷達在中國慘敗原因:電子元件無法俄國產化2017.4.11
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2017.03.11
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為什麼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聯電老三地位(回應:還有紫光旗下的展訊、華為的海思等諸多國產芯片廠商在搶占份額)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2017年再砸460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日媒:蘋果三星失勢,華為走向全球手機市場主角2017.2.27
英媒:中國手機支付普及度令人稱奇 乞丐都用二維碼2017.4.20
愛立信:5G 發展已經加速,最快2019年上線
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瞄準5G加緊備戰: 2017年5G對場外試驗,2018年5G網路預商用試驗,2019年商用規模化實驗, 2020年正式商用。將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和部署.
大陸成功建立全球最大5G試驗網2017.3.24
中興通訊憑藉Pre5G通信芯片在全球30國部署了超過40個Pre5G網絡
英媒:深圳在駁斥“中國抄襲”這個過時謠言!2017.4.6
美媒:特朗普威脅搶就業 深圳製造業高管:並不擔心
製造業逃離中國?英國報告展示的卻是別樣景象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
港媒:害怕吧,中國正走上獲全球科技支配地位大道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7.3.19
2017.4.19第17屆上海車展:國際車企在中國市場利潤 面臨中國車企威脅
處處「智慧製造」 廣交會最大亮點2017-04-19聯合報
中国高端數控機床進口率過半 数控机床技术落后日本20年?
瀋陽i5數控機床打破日德壟斷,2016年訂單14000台,產值突破120億元; 瀋陽新松機器人打破被日韓歐美壟斷,佔據國內汽車、電力市場90%以上。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
攻克筆尖鋼材料後 中國造出筆頭機
我國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複合材料關鍵技術獲突破
圖博館
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 比國外產品快2萬倍
五一假期剛過,科技界就迎來一個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2017.5.3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次一共發布了兩個量子計算機的原型,一種基於超導,一種基於光學。其中,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演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算法,相關成果即將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5月2日,該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攻關突破的成果。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計算機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計算機真正推向和經典計算機競爭的擂台。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超導體系,該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高精度脈衝控制和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並通過層析測量方法完整地刻畫了10比特量子態。這一成果打破了美國之前保持的9個量子比特操縱的記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超導計算機的系統,使我國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根據計劃,潘建偉研究團隊將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20 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 20 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會成指數增長。
圖博館
紅場上展示的原子炮。 這種火砲根本沒有實戰能力,完全是一種失敗的產品,但其威武的外形卻被用於閱兵
紅場閱兵戰略欺騙的背後主謀是蘇聯的克格勃,在其一手導演之下,軍方和兵工廠都是演員,利用紅場這個大舞台給西方演了一幕幕的好戲。蘇聯解體後,通過公開的蘇聯軍隊和克格勃檔案,西方才第一次了解到這個令其難堪的事實:他們被騙了。根據《軍事歷史》雜誌的描寫,美方負責冷戰對蘇情報收集的官員在90年代獲知真相後曾大罵:俄國人閱兵上一半的東西都是假貨!
俄國人通過閱兵虛張聲勢,但很多大殺器卻一直藏著。比如蘇軍在60年代研發,作為精銳戰車使用的T64坦克,從來沒有在紅場閱兵上露面,甚至西方到了80年代才知道它的確切編號。蘇軍國土防空軍最為重型和遠程的防空導彈S200(薩姆5),也從未在紅場閱兵上露面。70年代末研發的T80坦克,直到蘇聯解體前一年的紅場閱兵,才在紅場上駛過。。。。。。化名“蘇沃洛夫”的蘇軍叛逃軍官在《蘇軍內幕》一書中提到,“蘇軍很多保密武器,直到退役都不會公之於眾,甚至連操縱它們的士兵都不知道這些裝備的真正型號”。他列舉了一種130毫米的自行火砲,50年代裝備部隊,70年代退役,從未公開。《蘇軍內幕》一書指出,“起碼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先進武器,是不會在紅場上露面的 ——它們就如同迷霧中的影子。
那有人會問了:俄國人為啥有時候沒有這樣的武器,要造個假的。有這樣的武器,卻不露面呢。一方面,是當時不同戰略局勢所需要的,比如在弱小的時刻,沒有的東西也要說有,這樣才能嚇唬敵人。另一方面,戰略欺騙本來就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這樣來回地折騰,才能給對方造成最大程度上的誤判。(作者署名:軍事家)
回應
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8/doc-ifyeimqy2374231.shtml
圖博館
該國閱兵式一半是假貨用模型糊弄美國幕後玩家曝光2017.4.18 新浪軍事
閱兵,是很多國家鍾愛的展現武裝力量強大的方式。按照慣性思維,在閱兵上展現的武器,都是最新式最厲害的,其實不然。很多時候,閱兵竟然成為了進行戰略欺騙的絕佳場所,展現的武器,或是虛張聲勢,或是遮遮掩掩,雄壯的軍樂和整齊的步伐背後,卻是一場場的明爭暗鬥和精心策劃。
根據俄羅斯《軍事歷史》雜誌在2016年2月一篇名為《閱兵中的戰略欺騙》的文章報導,俄國人竟然就把紅場閱兵當成了最好的戰略欺騙場所。
紅場閱兵已經成為了“欺騙舞會”紅場閱兵已經成為了“欺騙舞會”
文中提到,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每年在紅場舉行的五一勞動節閱兵和十月革命節閱兵,就被蘇軍和蘇聯高層利用。比如在30年代初展示的巨型的“高爾基”式大型飛機,技術完全不成熟,完全就是個樣品,除了能飛,什麼都不能幹,刻意拿出來嚇唬西方國家。
進入冷戰後,俄國人更是把紅場閱兵當成了“ 盛大的欺騙舞會”。比如1947年,蘇軍當時剛剛完成了對美國B29轟炸機的仿製工作,只製造出了6 架樣機,技術完全不成熟,根本無法裝備部隊,更不具備實戰能力。但蘇軍高層命令樣機立刻參與閱兵,飛越紅場後,轉圈,然後入場再飛。循環多次後,在場的西方情報人員開始相信:二戰兩年後,弱小的俄國空軍已經掌握了大量重型轟炸機,完全可以覆蓋整個歐洲,甚至對美國本土構成了潛在威脅。
仿製B29的圖4轟炸機直到50年代初才技術成熟仿製
到了50年代,欺騙的主角變成了導彈。比如在1956年,當時蘇軍最初的洲際導彈SS6完全還在研發階段,連樣品都還在組裝當中,但赫魯曉夫則命令製造一種巨型導彈模型,由真實的牽引車拉上紅場。當這種導彈排在閱兵隊列的最後上場時,最為激昂的軍樂奏響,播音員用顫抖的吶喊著:這是蘇聯軍隊最新式的洲際導彈,射程10000公里,是保衛國家安全的利劍— —沒有任何國家擁有這種武器。觀看閱兵的西方外交官和武官們被眼前的這種巨型導彈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假的。
60年代初,俄國人紅場的戰略欺騙發揮到了極致。比如在1960年,當時蘇軍最新式的T62坦克還正在研發中,車體已經實用化,但砲塔的武器系統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在閱兵上嚇唬西方,蘇軍就在真的車體上搭載了假砲塔和假火砲 ——這些假貨在外形上造得比真的更加威武和龐大,讓西方對蘇軍坦克部隊的實力造成了誤判。
圖博館
俄4艘戰艦闖英吉利海峽被全程跟拍暴露艦隊戰備問題
據英國軍方2017.4.16發布的消息,俄波羅的海艦隊的20380型輕型護衛艦機敏號和勇敢號、MB-123號拖船、科拉號油船等四艘艦艇組成的編隊,在4月15日連夜通過英吉利海峽。
這是俄航母在年初結束敘利亞作戰任務途經英吉利海峽回國之後,俄軍艦再度出現在英吉利海峽。
自從俄軍在2015年底開始軍事介入敘利亞以來,俄海軍北方艦隊、黑海艦隊以及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艦艇都已經輪番前往敘利亞執行任務,就連規模最小的里海區分艦隊也在里海發動了數波巡航導彈攻擊。
唯獨波羅的海艦隊一直與敘利亞無緣,原因何在?俄軍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戰備不行。
2016年6月29日,俄軍突然出人意料地下令解除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克拉夫丘克和參謀長波波夫的職務,與兩人一同被解職的還包括分艦隊在內的各級軍事主官等高級軍官共計50多人。
對單獨一個艦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清洗在蘇聯時期似乎並不多見,在俄更是絕無僅有。
迫使俄軍動用這樣的雷霆手段,顯然是俄軍已經忍無可忍。俄軍官方稱,通過對波羅的海艦隊檢查發現,司令、參謀長及一些高級軍官在戰備組織、軍隊日常管理中存在嚴重疏忽,未採取必要措施改善部隊人員駐地條件,不關心下屬,向國防部長提交的報告嚴重失實。
如果對俄海軍有所關注,也確實能發現波羅的海艦隊近年來確實事故不斷,潛艇與波蘭漁船,新銳護衛艦相繼發生火宅等等。再以此次出航的20380型護衛艦為例,4艘該型艦在服役10年以來從未前往過地中海和印度洋,連最新裝備艦艇的戰備率都如此之低,艦隊總體情況可想而知。
北國防務波羅海艦隊此次大清洗還有一個俄軍沒有明說的原因,那就是這些軍官的貪腐問題。俄軍的這個動作有震懾軍中貪腐分子的意思,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貪腐行為對俄軍傷害之深,相比進展緩慢的裝備更新,危害同樣巨大。(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7/doc-ifyeimqy2244137.shtml
圖博館
德媒:中國對俄羅斯機械出口赶超“德國製造”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2017.4.11報導,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機械製造行業協會(VDMA)週二表示,據該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價值約49億歐元的機械鑄造和設備。而德國機械製造商去年的出口約44億歐元。
西方對俄制裁延長延長再延長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
近年來,中國對俄羅斯投資增長迅猛。
…..
回應
想起60多年前,我們在蘇聯的幫助下從無到有創建起現代工業體系,到現在大量出口機電設備給俄,真是感慨。
才超過德國嗎?當年“超英趕美”的目標還沒有實現啊,還需要努力!
德國是全球出口製品第一大國,英國連實體工業都快沒了,超什麼超?
要多用農機換些毛子的野豬肉罐頭
以前都是中國用罐頭換俄羅斯的機電產品,時移事易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4_13_403418.shtml
圖博館
俄S500與美THAAD比有何優勢?反應時間完胜2017.1.26 新浪軍事
發射方式上,S-500優勢突出
S-500毀傷能力未顯優勢
機動生存能力:薩德佔優(楨:?)
回應
(楨:俄宣傳S-400的三大優勢:超遠距離探測能力,攔截能力,及超級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實質上,探測能力雖標稱600千米,實際上是敵方預警機或者大型電子戰飛機,而不是隱身戰機了;超遠的40H6導彈,400千米,但不代表著最遠攔截距離;超強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的實現也非常粗暴和簡單,居然有5部雷達涵蓋VHF,L,S,X波段!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增強火藥引擎效率等之上下功夫,紅旗9B/26/19/不難追上S-400/S-500的4/5百公里。
美2017.1.18在日本部署F-35B隱身戰機 中國雷達可在上千公里外監視:如JY-26、JY-27A、YLC-20、DWL-002、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高頻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範圍約為900~3500公里,可執行第一島鏈外“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實施;量子雷達/衛星,不但可以讓現有的隱身技術完全失效,還不會被干擾和欺騙。)
相關新聞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不是偶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2015.12.21以突襲敘斬首真主黨領導,S400又成了擺設!
2017.4.7美59枚巡航導彈襲擊敘利亞,S400又成了擺設!
相關新聞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美軍斥資30億美元研新反導系統為攔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中國M20遠超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
圖博館
回應
壽命只是一個參數,現在還是得用俄發動機啊,看來中國發動機還是有缺陷.
因為空軍還有很多SU27和SU30,還有J10A,一架飛機,生產出來用的什麼發動機,以後就得一直用了。換發動機是要做改動,甚至局部重新設計的。
我們所有軍工包括汽車的心臟都依賴進口.
你說的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奇瑞,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都有自己的發動機好吧,只是整體性能和BBA還有一點差距。
圖博館
第三個是綜合國力和技術。俄在經濟實力上從來沒有能與美國比肩的時候,它在很多技術上也都落後於美國,尤其是工藝和材料技術——比如作為航空發動機中最關鍵的核心部件渦輪盤和渦輪葉片,俄羅斯無論是在工藝還是在材質上都還難以達到高壽命的要求。
當年中國因為研製殲10,先後從俄引進了近600台套AL-31FN。但這些發動機工作壽命太短,已經有一部分損壞無法再使用。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立項研發太行發動機渦扇10系列。它於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27年。太行是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太行由中國航空研究院606所研製,是國產第三代大型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採用大推力涵比及全自動數字化控制系統,推力達到12000KGF-14000KGF(公斤力9.8N/Kg)。目前已大量裝備中國第三代高性能殲-11B。
我國自行研製的太行改進型發動機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如單晶渦輪葉片和整體粉末冶金渦輪盤,如今這些技術均已經突破技術瓶頸,並開始規模化生產。據悉,在應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太行改(WS10A)的使用壽命達到了2000至3000小時,雖然僅為歐美產品的一半,但已經遠遠超越俄產品。(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回應
殲10C/11D/16/20換WS-10B;梟龍/殲31換WS-13;運20換WS-20了,殲20就耐著性子等WS-15吧.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27/doc-ifycstww1354224.shtml
圖博館
中國航空發動機突破瓶頸 改進版太行壽命已超俄1倍2017.03.27 新浪軍事
一直以來,俄羅斯航空發動機都存在著壽命過短的問題。如AL-31F標稱首翻期壽命可達1000小時,然而使用過程中根本達不到,實際上AL-31F的總壽命才900小時,大修壽命僅有300小時。這款發動機被用於我國殲10和殲11上。按照每年約240—300小時的訓練和值班飛行時數來計算,通常不到時4年就需要更換全新發動機。對平均壽命可達到20年之久的戰鬥機來說,如果4年更換一次,就需要約5台,這不能不說是巨大的浪費。
國防科技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中心軍事專家王群教授表示:“相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俄羅斯航空發動機在性能上是有差距的,並一直因壽命過短而為人詬病。如果相關數據沒有錯誤的話,分析應該接近實際情況。”
航空發動機壽命是衡量航空發動機性能的重要標誌之一,它的參數或指標主要包括有發動機工作壽命、首翻期壽命、翻修期壽命等。
發動機工作壽命即發動機壽命,是指發動機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從開始使用到最終報廢所應該達到的累積總工作時間。首翻期壽命也稱第一次或初次維修前使用壽命,是指全新的發動機從開始使用到首次維修時的工作時間。翻修(期)壽命有人也叫大修壽命,是指發動機在兩次翻修之間的工作時間;
資料顯示,美國F-100、F-110軍用航空發動機工作壽命和首翻期壽命一般都可達4000小時和1000小時。有媒體還曾報導,美國新一代的工作壽命甚至超過了10000小時。而俄要差一大截,拿與美國F-100、F-110同代的AL-31F來說,其工作壽命只有900小時,首翻期壽命也就是300小時左右。
為什麼長期以來俄航空發動機壽命要普遍低於西方呢?
王群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三個方面。一個是設計理念。很長時間以來,前蘇聯都不如美國那樣財大氣粗,並始終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所以它依照其戰機在二戰的生存狀況,認為開戰時戰機壽命也就是一兩百個小時左右,與其花大的代價在發動機的壽命指標上,不如騰出精力、時間和資金等提升發動機的其他指標或戰機的性能。
第二個是財政壓力。前蘇聯解體後,俄一段時間內國力衰弱,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人才和技術嚴重流失和分散,航空力量受到重創基本難以為繼,別說發展新型軍用航空發動機,就是改進或生產原有的都舉步艱難,心有餘而力不足。
圖博館
其三:桅杆的佈局將會有大的變化。我軍目前不論是護衛艦還是驅逐艦,都採用前高後低的雙桅杆佈置方式,如沒有相控陣雷達的驅護艦054A、052B等,其前桅杆通常採用頂闆對海/對空搜索雷達,其後桅杆通常為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以及快反/低空補盲雷達。在擁有相控陣雷達的052C/D型驅逐艦上,通常採用前桅杆搭載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後桅杆搭載米波遠程雷達。就像之前其一所預測的,在我軍新一代護衛艦上,預計將採用一種類似“武仙座”相控陣雷達的新型雷達,那麼,前後桅杆的佈局也就會有相應的變化,即採用前低後高的佈置方式,同時,由於採用了新型的相控陣雷達,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還會繼續裝艦,但卻缺少遠程的雷達,所以,預計還會有一款代替米波遠程雷達的新型雷達用於執行遠程探測和早期預警的功能。而這樣的新雷達預計也將會應用在052D型的後續改進方案中。
其四:近防武器系統的佈置方式有所調整。目前054A型護衛艦採用的是在煙囪桅兩側各佈置一門730/1130近防砲用於執行近防任務,這樣的佈置方式有效節省了空間,但對於前後兩個半球來襲的導彈就顯得無能為力了,雖然76mm主砲可以提供一定的防空能力,但畢竟不是專業的近防砲,對空攔截能力有限,在新一代護衛艦上,這樣的局面將有所改觀,預計會採用052D型驅逐艦上的近防系統佈置方案,前部採用1130近防砲,後部機庫頂部佈置HHQ-10近程防空導彈,良好的射界保證了前後半球和側部半球都可以有良好的保護。
其五:雙機庫將有望在新型護衛艦上出現。我軍現役的驅護艦上,普遍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僅有單機庫且直升機起降甲板面積普遍較小,隨著航母編隊的反潛需求越來越大,專業反潛艦越來越成為了海軍的急需品。在新一代護衛艦上,現有的情況預計將會徹底改變,隨著我軍新一代反潛直升機即將問世,現役的驅護艦直升機起降甲板面積已經遠遠不足以支持新型直升機的起降尤其是高海況下的起降、掛彈等作業,加大甲板面積,增設雙機庫已成必然。
其六:動力系統的更新換代將成為最大的亮點。從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展出的新模型可以看出,其模型上的煙囪顯得十分詭異,筆者猜測,其有可能採用了全新一代的動力系統,所以此煙囪才會如此奇特,完全迥異於目前的各類現役驅護艦型,當然,具體是柴-電、柴-燃、燃-電還是其他什麼類型的動力系統,還有待進一步的了解具體情況才能知道。(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8/doc-ifyavvsh7151232.shtml
圖博館
不久前,國產的30兆瓦級燃氣輪機已經投入商業運行,更大的40兆瓦級船用燃氣輪機已在2015年試製成功,如順利完成測試工作,成功裝艦的話,它將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艦用燃氣輪機。也許航母採用核動力更理想,但是使用燃氣輪機的常規動力方案也依然有不小的吸引力。
原本大型燃氣輪機技術僅掌握少數國家國手中,如今中國突破了,對中國海軍發展的未來具有決定性意義,從而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國海軍多年的大型水面艦艇動力問題。
回應
在國際上不知道幾流,在中國當寶貝。
烏克蘭GT25000,額定功率為25000~29000kW,效率為35.8%~37.5%,與美製LM-2500大體相當。國產QC-280功率由40000提高到50000馬力,熱效率由37%提高到40%。
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就是使用燃氣輪機,而且還是電力推進。
40兆瓦船用燃氣輪機,功率比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燃氣輪機還要大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8/doc-ifyavvsk3969937.shtml
中國三體戰艦亮相海外但不會裝備海軍自用版更科幻2017.02. 新浪軍事
在最近舉行的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上,我國展示的多款出口型護衛艦模型,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一些我軍未來護衛艦的發展方向。
其一:依然注重現有系統的整合,新技術應用範圍較小。從展出的各類艦艇模型來看,我軍新一代護衛艦還依然會採用傳統的單船體設計方案,時髦的三體艦預計將只是一種備份方案或者僅作為出口型護衛艦展出。我軍未來的主戰艦艇依然會裝備現有的多款主戰武器,例如導彈垂直發射系統、730/1130近防砲、YJ-83反艦導彈等,但雷達方面應較現在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有所更新,筆者預測有可能會搭載一款類似法國“武仙座”相控陣雷達一樣的先進雷達,從而代替現有的382雷達。
其二:更加註重隱身化,從阿布扎比展出的幾款模型以及目前正在建造的055型大型驅逐艦的艦首外形來看,我軍新一代的護衛艦外形,將會比現有的054A型護衛艦更注重外形隱身和紅外隱身,例如採用055型大型驅逐艦類似的艦首舷牆,取代現有落後的艦首舷牆佈局,錨機艙徹底放入艦體內部,有些類似於法國阿基坦級、新加坡勇敢級的艦體前部佈置方式。
圖博館
烏克蘭售華先進發動機中國將其國產化後或用於航母2017.02.28新浪軍事
1993年,中國與烏克蘭簽定技術轉讓協議,引進GT25000燃氣輪機技術,俄文編號:Д-801或M-80,英文編號DA80、 DN80。這是非常寶貴的先進發動機技術,燃氣輪機為現代水面艦艇的主流動力,中國從上世紀60年代即開始研發,可是一直沒能取得突破。更不要說,該型號性能先進,屬於三軸船舶燃氣輪機,額定功率為25000~29000kW,效率為35.8%~37.5%,相當先進的性能,與美製LM-2500大體相當。
這份合同的簽署引得俄羅斯相當不滿意,烏克蘭竟然將如此一流的技術竟然轉讓給中國,卻沒有交到俄羅斯,但是最生氣的卻是美國,為了封堵中國,美國已禁止再向中國出售LM -2500,可是被烏克蘭能弄得前功盡棄。烏克蘭先向中方供應了10台,用於052B與052C型驅逐艦,一共有4艘安裝,解決了中國海軍的大問題,隨後又開始轉讓技術。
中國在實際使用中,也發現其不足之處,主要問題就是採用比較簡單的罩體,排氣管與燃氣渦輪不在同一底座上,引發了不少問題。後來在1998年,開始國產化工作時,中方參考LM-2500的使用經驗,對該機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包括安裝一個箱體式罩體,經過改進之後,雖說在各項性能與烏克蘭原產機組相當,但是在維護性,操作性等方式有了不小的提高。
2004年,國產化型號定型為:QC-280型燃氣輪機,現已裝備於052C/D導彈驅逐艦。到了2011年時,我們已把國產化率提高到95%以上,基本實現材料、工藝等國產化,等於完全掌握其技術。隨後即開始,進入性能提升階段,進行了一系列改進,以提高系統性能。
這一系列的工作,烏克蘭方面也是受益不小,也將相關成果應用到自已的型號上,研發了民用型號,後來與俄羅斯合作開發的GTE M90FR,也是GT25000的改進型。
中方在QC-280改進工作已應用了大量的自有技術,將其性能有了不小的提升,功率由40000馬力提高到50000馬力,熱效率由37%提高到40%,未來有望實現熱效率為45 %,為中國海軍未來艦艇理想的動力系統。
經過國產化及改進工作,中國掌握了先進艦用燃氣輪機的設計經驗及製造工藝等,從本世紀初,先後自主研發多種不同的燃氣輪機,比如:QC-70,以太行發動機核心機為基礎。
圖博館
相關新聞
俄S300導彈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圖)2016.12.05新浪軍事
俄戰略潛射導彈21次發射竟失敗10次如何與美軍對抗2016.12.13新浪軍事
回應
北風之神表示很受傷,艇好了,配的導彈沒發展成功。俄海基核力量出現嚴重空白。老的艇和彈不得不延壽後超期服役.
很正常,中國導彈的研發失敗次數只比這多,不會少。俄缺乏資金,研發的時候偷工減料而已。關鍵是在研發的時候把所有錯誤都發現,而不是到裝備後才發現設計問題。
不要偷換概念,研發時發射失敗和服役後發射失敗是兩個概念。
侯知建的文章一針見血,支持,只是某些二毛子不開心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13/doc-ifxypipu7978956.shtml
相關新聞
俄庫爾斯克核潛艇沉沒背後- 壹讀
俄航天局:一貨運飛船發射失敗 大氣層中燒燬搭載2.5噸重貨物2016.12.1
俄飞船为何再次发射失败:缺钱缺人将继续烂下去
俄“質子M”火箭零件以次充好致多次發射失敗
俄媒體盛讚神舟十一號返航和中國航天成就2016.11.18
外媒稱中國加速航天探測計劃美憂打不贏太空競賽2016.12.05
俄航母再出包 米格-29因阻攔索斷裂而墜毀地中海2016.11.15
俄航母出問題戰機無法著艦 8架蘇33進駐敘機場2016.11.29
Mig29取代Su33上航母 占印度便宜的權宜之計- 壹讀
俄再延向印交付航母时间 印海军力量被指受创2012.10.11
俄研十年沒造出艦載發動機 若無中國動力恐寸步難行
回應
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蘇聯時代的軍事遺產頗多,但這些年關注軍事都發現一個共識:毛子對武器裝備的維護很差,不算這個事故,它唯一的航母一走黑煙直冒就是不爭的事實。
俄真的是日薄西山了
武器的狀態令人堪憂啊,沒錢維護?
俄產品一直都有傻大笨粗的缺點!
毛子質量堪憂,都是伏特加喝的人同傻瓜一樣,如同他們的航母冒黑煙!
S-300是冷發射,不是發射後墜落,而是沒有飛離發射筒時發動機就點火了,引爆了其他筒子裡的導彈。
圖博館
回應
俄羅斯只是缺錢而已,底蘊要強中國很多的
毛子是有底蘊,不過好多底蘊都在烏克蘭...
主要是錢,沒錢寸步難行,11356,22350還有20380都是很優秀的軍艦,可惜俄羅斯的經濟實在不給力。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8/doc-ifyavvsh7172528.shtml
俄最新20386型戰艦開工 在等中國發動機2016.12.01新浪軍事
回應
俄研十年沒造出艦載發動機 若無中國動力恐寸步難行
亂七八糟武器規劃,現代化作戰理念離大鵝磚家太遙遠了,上世紀中後期的作戰思路,太奇葩了,這麼多武器阻礙了水兵的居住環境,嚴重違背現代海軍理念
楨:歐俄印都妄想以小盾代美中大盾,但有皆小盾雷達安裝在塔形桅杆高處,限制了雷達天線的尺寸和重量,會影響艦艇的穩定性和操縱性,轉彎易傾覆之弊。尤其蘇俄「大而全小而全」之造艦模式,把一、二千噸級20380型輕護當四、五千噸級大謢用;把四、五千噸級22350型大謢當八、九千噸級神盾驅逐艦用;把八、九千噸級21956 型神盾艦當上萬噸級巡洋艦用,多不適於當遠洋艦隊用!
印度軍艦翻船:2016.12.5發生了相隔萬里的兩次匪夷所思的軍事事故。一個是俄航母上一架蘇-33拉斷阻攔索墜入大海,另一個則是印度P-16A型貝德拉號導彈護衛艦傾覆,導致嚴重受損。這兩起事件看似互相孤立,但細想想,兩起事件又有著共同的肇因。印俄都正面臨著一個問題,即綜合國力難以支撐起海軍雄心。印俄海軍這種小船裝大砲的設計是不合理的。
相關新聞
印度海軍慘劇頻發 印幫越南培訓蘇30和基洛潛艇 中國徹底放心2016.12.08
俄Mig29/Su33接連因阻攔索斷裂墜海 遼寧艦用國產裝備遠勝俄
俄航母攔阻索曾拒賣中國 如今卻曝致命缺陷遭華反超
俄航母出問題戰機無法著艦 8架蘇33進駐敘機場
Mig29取代Su33上航母 占印度便宜的權宜之計- 壹讀
蘇33比殲15到底差在哪 航電缺陷或令其全部被淘汰
俄再延向印交付航母时间 印海军力量被指受创2012.10.11
美軍望印度海軍牽制中國 視察印國產航母后卻被嚇傻2016.11.30
美媒對比遼寧艦與美俄航母異同:中國海軍進步太快2016.12.16
美媒2016.11.17稱遼寧艦不可能具備實戰能力 12月初被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打臉
圖博館
此外,還有一個基本條件是船廠的起重能力,艦船在建造時需要起重設備(通常有門座式起重機和門式起重機)調運分段進行總組。 根據公開的資料,法國自用的“西北風”中最重的分段達690噸,而縱觀上述7個船廠,起重能力最強的是北方機械製造廠,但僅能起運520噸的物體,其它船廠的最大起重能力均在200噸以下。
從這個角度,目前俄國內尚無滿足“西北風”建造條件的船廠。 北方機械製造廠是其中條件最接近的,但前提是必須對船廠進行設備的升級。
從上述兩個基本硬件設施的例子可以看出,當前俄羅斯造船工業的硬件設施幾乎可以用“窘迫”來形容。 北國防務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於前蘇聯的整個工業體係幾乎圍繞軍工領域,造船業也是如此,前蘇聯解體之後因為無軍艦可造,船廠的發展只能陷入停滯。
假如俄造船工業在蘇聯解體後能夠迅速轉入民船的建造,那麼俄造船工業將會是另外一番局面,通過民船的建造不大可以維持住人才隊伍,還可藉此對硬件設施進行升級。
以我國為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軍艦的建造也成進入一個低潮期,但是傳統的軍用造船廠通過涉足民船建造,保持了生產,硬件設施也在不斷的更新,為進入新世紀之後的造艦高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現在俄羅斯造船業的基本硬件設施已遠不如我國一些用不大三四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大型民營造船廠。 例如上表中俄7家核心船廠所列的硬件設施,中國一家民營船廠金海灣重工的能力就接近它們的總和,有些甚至更加突出。
當然,即便造船技術和硬件設施較為落後也還是可以把船造出來的,那為什麼俄羅斯造一艘中小型艦艇也要10多年呢? 除了一些造船廠(如阿穆爾造船廠建造20380型輕型護衛艦用了10多年)是因為自身原因,更主要的還是配套廠家的供應不上,例如22350型最初缺炮、缺雷達無法出海海試,現在防空系統問題無法解決,致使交付海軍的時間一拖再拖。 烏克蘭危機後,22350型、11356R型、20280系列的建造被全面波及,22350型、11356R型短期內的建造已經停止。
因此,可以說俄羅斯造船業當前面臨的問題除了造船業自身的問題,還有整個國防工業系統的問題,短期內要解決是不大現實的。 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投入巨大資金進行改進升級,2010年前後俄羅斯不缺錢時曾作出解決問題的嘗試,但最終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而無疾而終。 未來走向如何,我們還要繼續觀察。
圖博館
揭俄軍艦難產幕後:7大核心船廠硬件不如中國一民企2017.2.28 新浪軍事
月初,俄工貿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表示,近10年來,俄羅斯共建造250多艘戰艦和約400艘排水量100噸以上的民用船舶,這個數字是上一個10年的1.5倍。 他強調,“我們得以克服造船業的危機。”
當前俄羅斯的軍用造船業的多數領域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曼圖羅夫或許是想講述俄羅斯造船業的“成績”,但這個“成績”與中國一比相差就太遠了,尤其是民用船舶10年產量或許還不及中國一年。今天就以俄羅斯曾經試圖建造“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為例,講講俄羅斯造船業當前的困境。
俄羅斯向法國採購“西北風”無果早已塵埃落定,但很多人只記得俄羅斯採購了2艘艦艇,卻忘了俄羅斯最初計劃在引進2艘之後繼續引進技術完全自主生產後續2艘“西北風”。
俄羅斯當初為什麼引進“西北風”? 原因或許不只一個,但引進製造技術絕對是關鍵原因之一。 俄羅斯雖然也是一個工業強國,但是艦船製造工藝普遍較為“粗糙”,在經歷蘇聯解體之後,建造技術和設備一支裹足不前,其整體技術水平與歐美造船強國有著不下15年的差距。
例如俄羅斯在建的22350型、11356R型、20280系列等主戰艦艇使用的造船技術多為基本的分段式造船法,部分更小的艦艇使用的則是更古老的造船方法。 而模塊化造船已經在歐洲、乃至我國開始普及,“西北風”就是採用模塊化造船的典範。 俄羅斯雖然最終沒有得到“西北風”,但通過讓俄國內船廠造了半段“西北風”應該也收穫頗豐。
要造船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船廠的硬件設施,如果硬件設施不能符合要求,那麼建造也無從談起。 俄羅斯國內的主要軍用造船廠有北方機械製造廠、北方造船廠、楊塔造船廠、阿穆爾造船廠、紅星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以及海軍上將造船廠等7家,目前這些船廠均採用室內總組最後利用浮船塢下水的模式。
像“西北風”這樣的大型艦艇最好的建造方式是在幹船塢中建造,然而上述7家船廠僅北方機械製造廠和紅星造船廠有乾船塢,而紅星造船廠的船塢太小無法容納“西北風”,此前有報導說北方造船廠也正在建造一個大型船塢,但是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圖博館
最近,中國海軍頻繁訪問海灣國家,並在傳統意義上的受美國保護的海上航線,如南中國海、印度洋、西太平洋上顯示存在,並展示武力。 上個月,一艘中國潛艇停靠在馬來西亞沙巴州的一個港口,這是中國潛艇第二次訪問外國港口。 這艘潛艇來自於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的行動,從2008年開始,中國就一直通過護航行動,學習海軍作戰的寶貴經驗。
此外,中國軍艦也經常出現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的港口,與其不安分的區域競爭對手印度隔海相望。
而一位駐北京的西方外交官更加感慨的說,“中國海軍,實力投射!”(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回應
以前維護中國海洋特別是遠海權利的能力實在太弱了,海軍除了維護國家主權以外,平時也能讓中國漁民少受他國欺凌,不要說韓國了,連菲律賓,越南都對中國漁船開槍
必須加快建設軍隊,不然經濟建設成果會被訛詐,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仍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海軍硬件更新了,應用人才更新追趕得上嗎?最重要的海軍軍官行不行,我沒有看到一個有突出能力的海軍軍官,也沒有看到海軍偉大級別的戰略思想和規劃。
就問一句,為什麼要讓你看見。
這些要是都讓你看見了,咱國家就別玩了
海軍偉大級別的戰略思想和規劃,這個嘛,早就有了,但是,現在還不易公開的宣揚
中國應該學習美國,將全球分為幾個戰區,取得軍事基地,維護自身利益!
那是長期目標,中短期目標,應該是掌控南海和印度洋吧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8/doc-ifyavvsk3935326.shtml
中國海軍從印度洋出擊大西洋18個基地群直插美後院
在國外軍界,炒作中國海軍打造印度洋“珍珠鍊”的聲音從不停歇。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7.2.24報導,繼吉布提之後,納米比亞沃爾維斯灣港、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巴基斯坦的瓜德爾港也正在成為中國海軍的海外基地。此外,中國還將在也門、莫桑比克、阿曼、塞舌爾、肯尼亞、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等地建立基地,據稱中國計劃建設的海軍基地共有18個之多。中國之所以要建立這些基地,是出於與相關國家“互惠互利,友好協商”的目的,並強調這些基地不同於“美國式”的軍事基地,這些港口是“補給、停泊和維修基地”。
圖博館
外媒稱中國去年服役18艘主力戰艦超越整個1990年代 2017.02.28新浪軍事
近日,美國軍事評論員本•布蘭查德和邁克爾•瑪蒂娜發表署名文章《對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導致中國加大海軍作戰實力》。
文章指出,解放軍海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國防資源投入,以加強自己在全球的控制力,並試圖挑戰美國在公海上的主導地位。
中國第一艘航母穿越海峽,中國潛艇訪問東南亞,更多新型的戰艦出現在過去從來沒有中國軍艦游弋的地方,都顯示了中國的這一態度。
而隨著美國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承諾為美國海軍建造更多的船,導致了與其在熱點問題上有所分歧的中國的不安。 而起碼在中國南部、東部海域,中國海軍正在縮小與美國海軍的差距。
一位駐北京的亞洲某國外交官告訴記者:中國最近的海軍行動即是危機也是機會。
文章指出,2016年中國海軍先後有18艘艦隻交付,這主要包括新型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和輕型導彈護衛艦。 這些還只是主力艦隻,而如果包含勤務輔助艦隻,比如電子偵察船、綜合訓練艦、補給艦等,以及大量小型船艦的話,中國在去年基本上每週都會有新船艦交付使用。
要知道,在整個上世紀90年代,中國海軍一共只接收了3艘新型的導彈驅逐艦和4~6艘新型的導彈護衛艦。 可以說海軍在2016年一年中就收穫了比上世紀90年代十年還要多的多的也更加新銳的艦船武器裝備。
不過文章也指出,中國海軍在航母的數量和使用方面遠遠落後美國,美國擁有10艘超級航母,而中國僅擁有1艘“遼寧”號。
文章援引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高級顧問徐光裕少將的話:中國深知美國海上力量的能力,“這就像一場馬拉松,我們落後了。我們需要踩油門。”
美國海軍也將在近期投入大量財力增加艦隊的規模,將從現在的290艘艦艇增加到350艘艦艇,這將是美國海軍歷史上又一次大規模建設。 而此舉有可能使應對中國的崛起。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中國海軍的發展,“我們知道這是一個15~20年的項目,每年都在向他們所抱負的藍水海軍前進”,……“新的預算顯示其前進的短期目標是將海軍部署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而中期目標是延伸到印度洋”。
圖博館
中國採購蘇35屬於國外採購,實為綜合性合同,許多項目要包括在內,備品備件,以備用發動機等,會做為合同附加內容部分,以及人員培訓,售後服役等等都在包含在合同中,這自然會提高的合同總額。
向中國出口本身就是外貿性能,俄方總要有一定利潤空間,可以說,蘇35的合同中,俄方已經很克制了。 要知道2009年以後,國際軍貿價格出現了波動,軍品價格直線上漲。 不說,法國陣風戰機的價格漲幅,連梟龍戰機的單價也漲到3000萬美元以上。 所謂1600萬的說法,只是有人利用,俄羅斯國內的合同不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盧布兌率又不斷變化,再加上,近年物價的變化,編造的小小傳說,至於其目的,大家都明白。 (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回應
其實我們看重人家發動機矢量技術。
不錯了,還是良心價,美國不賣,歐洲不賣,除了俄羅斯的,別國的估計也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即使買,又能買到什麼?F15?中國不需要,F16短腿,F18?美國估計也不賣。法國的坑死了,印度買的都過2億一架,其他的也不符合國情需要。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28/doc-ifyavvsh7179276.shtml
圖博館
中國購蘇35價格比俄軍自用版高多少? 其實只貴了30% 2017.02.28新浪軍事
蘇35戰機一直大家關注的話題,一直存在諸如:蘇35合同不存在,交付要推遲等流言,2016年12月交付第一批蘇35交付讓此類言論不敗自破,於是某些人又把矛頭指向蘇35的價格,叫喊:俄軍自用的蘇35只要1600萬美元,中國版蘇35比俄軍貴五倍!
那麼俄羅斯賣給中國蘇35戰機價格到底有多少水分? 其實只要仔細查閱一下資料,不難發現。 所謂俄軍自用單價1600萬美元的言論,完全基於這樣的表述過程:俄軍在2015年簽訂的合同為:以600億盧布購買50架蘇35,再以1美元兌換74盧布的兌換率,把單價定位為1600萬美元。
筆者查找了一下資料,發現原始資料被人為的修改過,按俄媒體公佈的消息,2015年12月,俄國防部簽訂了一份採購48架,而不是50架蘇35的合同,也沒有提及金額為多少,僅以引用某消息人士的說法:1000億盧布,平均單價近21億盧布。
再向前推,2009年時,俄軍方以660億盧布的價格簽訂了採購48架蘇35的記錄,那麼當時的平均單價約13億盧布。 隨後筆者又發現,盧布一直處於貶值狀態,2009年時,盧布對美元為:1美元兌換30到32盧布,那麼平均單價為:4500萬美元左右;2015年的兌換率波動很大,不過也維持在50到60盧布之間,那麼21億盧布可以4000萬美元以上。 注意一點,目前的兌換率為57盧布,1美元兌換74盧似乎比近年的歷史最低點還要低一點。
現在答案出來了,俄方自用的蘇35價格在4000萬美元以上,僅為向中國出售的一半。 再回頭看,國產殲20的價格,實在太划算了,目前有關殲20的單價說法,最高也只有1億1千萬美元,低一點只有8千萬,如果進入大批量生產,則價格更便宜。
至於說,俄方是不是漲價過高的問題,其實不算高。 俄軍採購蘇35屬於國內採購,實際僅為整機價格,許多項目可以不包括在合同內,比如:備用發動機,俄軍方可以直接向發動機生產企業訂購,不必由飛機製造商再轉手,其它的備品備件也一樣,武器、彈藥等更不會包括在合同中。 按俄國內的說法,實際也不低於6000萬美元。
圖博館
另一個導致俄羅斯失去其在飛機設計領域昔日優勢的因素,是支持莫斯科軍用新機型發展的電子業和航空電子技術的顯著衰退。目前仍在致力於研製新雷達、電子戰和一架現代戰鬥機所需的其他主要技術的僅有的那些專家,卻受到了俄羅斯如何與其昔日“門徒”中國相比較的問題的困擾。
回應
殲31上已經見不到多少俄式設計的影子了,它大量參考了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的四代機技術。殲20上也看不出俄式設計風格。俄今天還心情複雜得認為中國四代機有學它們的成份,這本身是件很可笑的事,也從側面證明了俄國人對中國的認識仍停留在上個世紀,那個時候殲11的開發過程的確大量參考了俄方設計,尤其外形,全仿蘇27。俄這麼看中國,最終會犯錯誤的將是自己。
是的,在俄羅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中國也是堅定不移的站在你的背後。中國是懂得報恩的民族。
俄國人在這些領域上永遠不缺天才,只是如今環境導致無法發力而已!
有點吹俄了
黃炎子孫善於學習,蘇聯是中國發展現代軍工,第一個老師沒有錯,但是中國不自大,博取眾國之長,所以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國加油!
圖博館
俄飛機設計師:中國學走了我們的一切並做的更好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7.2.6報導稱,俄羅斯的新聞機構2016.11.25宣布了90歲的伊万•瓦諾•米高揚逝世的消息,這是一位傳奇性的飛機設計師,也是負責米高揚設計局的每一架飛機(其中包括“支點”米格-29)的原始設計工作的團隊成員。米高揚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為米高揚設計局工作,這個機構是由他的叔叔阿爾喬姆•米高揚創建的。
今天,這些獨立的設計局都變成了聯合飛機製造公司的一個個組成部分。一位米高揚設計局的前設計師說:“這些設計局都成為昔日自己的影子。員工規模只相當於蘇聯時代人員巔峰水平的很小一部分。剩下的工作人員人數太少,即使其中的每一位都是天才,也沒有一個設計局有能力自行設計出一架飛機了。”
正是米高揚職業生涯所代表的不同設計技術的傳統消失,令那些尚健在的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感到痛惜。總的來說,將這些之前獨立的飛機企業轉變為一個以支持研發蘇霍伊T-50(PAK-FA)第五代隱形戰機作為唯一目標的企業的子公司,被視為俄羅斯軍事航空業所遭受的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根據曾經在蘇聯時代殫精竭慮造飛機的那些飛機設計師的說法,更加悲劇的是,擁有彼此競爭的設計中心的概念為中國的軍事航空業所借鑒。而且,這是由俄羅斯人教給中國人的。
中國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沈飛)曾經耗時20餘年學習如何製造(以及在後來逆向設計)蘇霍伊戰機。最近,沈飛採用了一種俄羅斯與西方的混合設計技術,研發了FC-31“鶻鷹”第五代戰機。
與此同時,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成飛)一直致力於研發一種完全不同的飛機。FC-1是對“魚窩”米格-21的大規模重新設計,是後者的一種現代輕型變體。另一個例子是殲-10,其外觀看起來酷似一個加大版的F-16,模仿了以色列“幼獅”技術,甚至還有一些最近的俄羅斯設計研究。
但是,成飛最著名的設計是具有隱形性的殲-20,其似乎是一種遠程攔截機,或是一種能夠在太平洋挑戰美國海軍的攻擊平台。據一位俄羅斯資深設計師稱,問題是“ 在20世紀90年代耗時多年購買、學習和復制了能夠從我們這裡獲得的一切之前,對軍用飛機製造業知之甚少的中國,現在採用了為我們所拋棄的系統,而且正在向一個比我們更好的方向發展 ”。
圖博館
而THAAD系統僅配備一部,一旦被敵方損毀,整個系統將無法有效發揮作用,除非能從其他防空反導系統得到相關信息支持。
回應
(楨:俄宣傳S-400的三大優勢:超遠距離探測能力,攔截能力,及超級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實質上,探測能力雖標稱600千米,實際上是敵方預警機或者大型電子戰飛機,而不是隱身戰機了;超遠的40H6導彈,400千米,但不代表著最遠攔截距離;超強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的實現也非常粗暴和簡單,居然有5部雷達涵蓋VHF,L,S,X波段!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增強火藥引擎效率等之上下功夫,紅旗9B/26/19/不難追上S-400/S-500的4/5百公里。
美2017.1.18在日本部署F-35B隱身戰機 中國雷達可在上千公里外監視:中國近年來,各種技術手段的反隱身裝備陸續曝光。如JY-26、JY-27A、YLC-20、DWL-002、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已列裝部隊,實時監控了F-22在韓國活動,掌握和檢驗了反隱身技術數據。 最近又有兩項新的反隱身技術被披露。 一種是高頻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範圍約為900~3500公里,可執行第一島鏈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實施;二是量子雷達,不但可以讓現有的如B-2、F-22和F-35以及最新的B-21等所使用的隱身技術完全失效,還不會被干擾和欺騙,再結合量子衛星的技術試驗,使中國有望走在世界開發應用量子技術的前沿。)
相關新聞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2016.12.29新浪軍事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2015-12-21以突襲敘斬首真主黨領導,S400又成了擺設!
回應
俄國防空導彈,最近幾十年在與西方實戰中一彈未發,要嗎被干擾無法使用,要嗎被入侵謊報軍情,總之就是個坑爹系列,各種紙面指標虛高有什麼實際意義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26/doc-ifxzyxmu8067135.shtml
圖博館
俄羅斯S500與美國薩德比有何優勢?反應時間完胜2017.1.26 新浪軍事
2016年10月,俄國防部透露,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統S-500試驗接近尾聲,首批近期可能交付部隊做試驗鑑定,S-500將於2020年前完成列裝。
S-500與美“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相比,有怎樣的優劣勢?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發射方式上,S-500優勢突出
在發射方式上,S-500系統均採用先進的垂直“冷發射”技術,而THAAD系統採用傾斜發射方式。
傾斜發射方式具有裝填時間長、設備笨重、待發導彈數量有限和裝填導彈後需要重新瞄準等缺陷,從而影響發射速率,增加了系統的作戰反應時間。
垂直發射方式只需將導彈垂直豎立在密封箱內,導彈隨時處於待發狀態,接到發射命令後即可發射,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反應時間短、發射速率高、機動性和全方位攻擊能力強、全壽命週期費用少等特點,是對付多方位、多批次飽和攻擊、加大射擊力密度的有效途徑。
S-500毀傷能力未顯優勢
S-500的攔截彈可攜載的殺傷介質,包括定向破片殺傷戰鬥部、動能戰鬥部和核戰鬥部等,因此可針對不同目標實現有效毀傷。其中,殺傷器可選擇多種類型,包括動能彈頭、常規裝藥單彈頭戰鬥部、核戰鬥部、常規裝藥子母彈戰鬥部等。
THAAD系統的攔截彈採用動能殺傷機制,其戰鬥部(動能殺傷器)主要包括鋼質頭錐、蚌殼式防護罩、紅外導引頭、集成電子設備包和雙組元推進劑姿軌控系統。在攔截過程中,由於攔截彈的末段控制精度高,其戰鬥部可對目標進行直接碰撞殺傷。
機動生存能力:THAAD佔優(楨:?)
S-500系統和THAAD系統均具有很強的機動生存能力,主要體現在全系統採取模塊化設計,各部分均可由越野卡車運載、並以越野車為依托實施作戰,可實現公路快速反應與機動。
在系統構成上,S-500系統配備多部雷達,通過雷達組網技術、數據鏈技術,進行分佈式部署,可實現較強的抗毀傷能力。組網後的雷達系統將數個雷達子陣進行分佈式配置,通過控制子陣信號之間的相位或幅度,可使敵方反輻射導彈無法精確探測、跟踪多個子陣輻射源。這樣一來敵方反輻射導彈很難擊中雷達,即便個別子陣被擊中,整個雷達系統仍能正常工作。
圖博館
因為印度掏錢支付米格-29K艦載戰鬥機的研發,俄海軍竟然也出於節省經費、降低難度的考慮,放棄了蘇-33戰鬥機,轉為使用米格-29K。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相信俄軍與本國軍火企業的關係將不會有大的改善,一方面俄羅斯經濟發展情況反復多變,無論是科研還是採購經費都捉襟見肘;另一方面俄軍工體係受到蘇聯解體重創,與烏克蘭交惡的事件也令軍工體系進一步受到打擊,深入改革、提高科研生產能力的可能性越來越低,產品和服務難以滿足本國要求。 相信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裡,俄羅斯軍隊與軍工企業將繼續處於痛苦的轉型期, 甚至可能要考慮進口一部分中國先進武器裝備 。 (作者署名:空軍世界澳洲空軍世界專稿)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20/doc-ifxzuswq2911462.shtml
圖博館
蘇-30MKI戰鬥機是印度一度引以為傲的最先進戰鬥機,但是隨著美國、法國等國家開始批准向印度出口最先進戰鬥機,印度空軍完全走上了採購西方武器的方向。
據報導,印度空軍將領認為F-16、F-18、陣風等西方戰鬥機,在火控、發動機等方面優於蘇-30MKI,維護維修簡單易行,壽命也長於俄羅斯戰鬥機,而且西方軍火商願意給印度送上極為豐厚的本地組裝生產合同,這對印度軍事工業發展將是顯著的利好消息。 印度空軍還希望進口西方先進武裝直升機,包括阿帕奇直升機。 印度陸軍、海軍也在積極考慮西方武器,例如引進豹2主戰坦克、宙斯盾艦艇作戰系統、先進反導彈武器等等。
在中國方面,多次爆出俄羅斯軍火交易不按合同辦事,嚴重阻礙戰略、戰術價值極高的關鍵項目的發展。 部分中國官方媒體清晰描述了俄羅斯在執行合同時的種種問題,包括了拒絕按時交付伊爾-76運輸機,以及配套的部分D30渦扇發動機,令中國預警機項目發展一度陷入困境。 最終中國空軍和軍工企業直接用運-8、運-9平台發展了完全自主的新型預警機,即空警200和空警5000,克服了俄羅斯方面帶來的困難。
世界矚目的中國、俄羅斯關於蘇-35戰鬥機合同,也經歷了多年才最終敲定。 期間多次拖欠簽字日期,反映了雙方對合同細節以及圍繞這一交易的各種細節的顯著分歧。 同時,中國先進作戰平台不斷研製成功服役,例如殲-20、殲-10/殲-11重大改進型號、大型艦艇平台等等的出現,令俄羅斯武器在中國越來越難以找到市場。
俄羅斯軍事評論家皮亞圖申金認為,俄羅斯軍工企業的體制問題,惹怒了外國客戶,也傷害了俄軍的感情。 他指出,雖然俄羅斯軍工企業已經初步完成了架構重組,組成了新的龐大集團,但這卻帶來了進一步的壟斷,甚至比以往計劃經濟年代的壟斷更為嚴重。 在這一情況下,這些軍火集團並不願意在產品質量、技術開發、合同執行方面做出大的努力,而是越來越依賴自己的壟斷去強迫俄軍支付更高的採購金額。
俄羅斯軍方出於種種考慮,包括對國內外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對比,已經著力買進西方先進武器。 例如俄羅斯原本與法國簽訂了進口四艘直升機航空母艦的合同,雖然最終因為國際關係因素而被取消,但充分說明俄政府、軍方都有意進口先進西方武器,通過一石二鳥的手段,提高戰鬥力,迫使本國軍工企業做出更多的改進。
圖博館
俄羅斯軍工專家對上述情況,指出主要問題存在於軍工行業的混亂狀態。 評論家皮亞圖申金表示,俄羅斯軍方與中國、印度客戶一道批評俄軍工企業,說明俄軍工企業有著嚴重的內部問題。 他認為,目前缺乏合理的機制,向俄軍工企業、科研設計機構施加壓力,導致這些單位在質量、工期等等方面缺乏提高改善的動力,甚至存在出於內部利益鬥爭而蓄意攪亂生產工作的行為。 他指出光靠政府下達行政命令,已經不可能令軍工行業有重大改觀。
俄軍在惱怒之餘,完成了一些比較次要的西方武器進口項目包括從以色列採購了偵察無人機,而中國早已完成了從簡單的偵察無人機轉向多種不同級別的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轉變。 俄軍還從意大利、德國採購了若干特殊車輛。
俄羅斯政府已經對這一狀況做出多次處理,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多次出面調解軍隊與軍工企業之前的矛盾。 俄軍公開指責軍工企業,充分說明調解工作並未徹底解決問題,目前還看不到加速新型武器研製發展、降低採購價格的希望。 甚至有消息稱,負責研製潛艇和戰略地地導彈的企業,直接拒絕了軍方要求降低採購價格的要求。
在印度方面,對俄羅斯軍事合作、武器貿易的抱怨幾乎發生在所有的項目之中。 例如俄羅斯為印度翻新改裝的“戈爾什科夫”號航空母艦,除了多次違約延誤、性能不滿足指標需求之外,還發生了試航中動力系統爆炸的嚴重故障。 儘管最終這一航母成功交付印度海軍,但印度方面已經是滿腹怨氣。 特別是在每一次延誤之後,俄羅斯企業都要求印度大幅度追加支付的改裝費用,這令印度媒體和民間怨聲載道,認為俄企業欺騙印度客戶,同時指責兩國政府在這一事件上表現無能。
印度進口並且許可生產的俄羅斯最新T-90S坦克,頻繁出現不適應印度自然環境的故障,包括散熱能力不足、不耐沙塵侵襲等等問題。 此外許可生產過程舉步維艱,俄羅斯企業給予的支持不穩定,導致組裝的T-90S坦克故障頻繁。
圖博館
中國對俄製武器質量不滿俄軍也氣得竟要買西方貨2017.1.20新浪軍事
近年,中國和印度多次傳出對進口俄羅斯武器質量、延誤問題的強烈不滿。 中國、印度是俄羅斯武器的最大外國客戶。
俄羅斯軍隊也越來越公開的抱怨,俄軍火工業提供的武器裝備已經全面落後於西方國家,甚至在許多領域落後於中國自行研發的武器。
AK-12步槍,是設計40年的AK-74的最新改型,但依然是小打小鬧的改進
同時,俄軍已經積極嘗試購買西方武器,但經費和國際關係因素產生了極大的阻力。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消息稱,俄軍已經多年未能獲得新型高精度智能武器,例如空地導彈、戰術地地導彈等等,較為低技術的武器例如步槍等也已經不如西方軍隊的水平。 原本稱霸許多戰場的AK系列步槍,已經至少有40年沒有重大革新,採用全新設計的型號被束之高閣,只有各種小幅度改進的AK-74變型少量裝備部隊。
這將嚴重影響俄軍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 2012年時任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對媒體稱,舉例來說俄羅斯最先進的T-90系列坦克,火砲射程僅有2.5公里,而火控系統的夜間觀察能力落戶,同時戰場信息化手段也不如西方正在推銷的坦克。 在中東戰場,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已經獲得了可靠的射程達6公里的砲射導彈,敘利亞等地區的武裝份子裝備了大量射程超越俄軍坦克的反坦克導彈,這令前往保衛俄軍人員設施的T-90坦克承受了巨大的風險。
馬卡羅夫還以俄軍目前的主力火箭炮“冰雹”系統為例,稱這一火箭炮70公里的射程已經太落後,而替代產品裝備數量太少,導致俄羅斯砲兵在射程、精確度和信息化程度上遠低於全面換裝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美軍。 在實戰中意味著美軍將在俄軍開火之前就發射火箭實施攻擊。 馬卡羅夫還強調軍事衛星這一成本昂貴的領域裡,俄羅斯產品的使用壽命太低,一般僅有3到5年,只有美國類似的軍事衛星的一半不到,俄軍已經難以維持最基本的覆蓋俄羅斯本土的預警、通信、偵察衛星體系。
俄羅斯時任步兵司令波斯特尼科夫也強烈“吐槽”,他抱怨T-90系列坦克,是蘇聯T-72坦克的第17次的重大改進,但是改造出來的T-90坦克成本高昂。 他還表示中國99改型坦克技術特點優於T-90,價格卻低一些。 波斯特尼科夫最驚人的言論,是他聲稱俄羅斯坦克部隊如果可以直接購買德國豹2坦克,還能省下不少錢。
圖博館
簡單的說,如果一開始就要把國產武器整合在蘇-35上,那解放軍既要訓練飛機的操作,又要拋開原廠建議自己研擬飛機與導彈的用法,這會拖延形成戰力的時間,對解放軍不利。
因此,目前蘇-35的飛機導彈原裝進口對中俄雙方都是最有利的。 對中國來說可以簡化談判程序,快速形成戰力,對俄羅斯來說也省事。 等中國試用這些原裝蘇-35,就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這裡的好壞就可以明確的有責任歸屬,該在使用端改的就自己改,該是原廠改的就原廠改。 用習慣以後再整合國產武器,到時候就算出問題,也很快可以知道問題是誰的。 (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圖博館
任何戰鬥機在研發初期都會有配套的武器,彼此都是量身訂做的。 搭配起來就可以達到它的作戰需求。 蘇-35也一樣,它有超強的探測能力,敵我識別也可以識別到那麼遠,導彈也可以打那麼遠。 如果沒有對應的武器搭配,蘇-35就不能發揮它宣稱的所有功能。
中國為何不急為蘇-35配國產武器?印度好高騖遠是前車之鑑
蘇-35在俄羅斯已經通過國家試驗,包括武器系統以及作戰課目的試驗,也就是說,如果搭配原裝武器,這些武器不只經過試射,甚至整合在一起進行作戰試驗。 因此飛機導彈都原裝的話,買來的就不只是測試好的產品,而且是測試好的“功能”,這樣只要人員訓練上手了,就可以作戰了,而且是可以發揮想像中的作戰能力。
以解放軍空軍熟悉蘇-27家族的情況,以及蘇-30MKK服役不到一年就形成戰鬥力的情況來看,中國接收蘇-35S的半年到一年內應該就可以有戰鬥力了。
反之如果整合國產武器,我馬上看到兩個潛在的問題,首先是整合試驗又要拉幾個月甚至一年(俄羅斯國家級試驗武器與作戰部分就用了約1年),再來是中國武器的設計畢竟與俄羅斯不是完全一樣,特性不同,戰法就會不同,這時戰法又要摸索,不見得能發揮蘇-35宣稱的能力。
在4代戰機上,火控計算機有武器的參數,然後在需要用武器時,可以用自動或指示飛行員操作的方式,讓飛機盡快進入適合發射導彈的條件。 例如飛行員現在發現150千米外有敵機,打算發射導彈把它打下來,而當下的飛行速度與高度不一定可以發揮這射程,這時飛機就會自動、或是告訴飛行員要爬升高度、要加速等等,然後到了可以發射導彈時,會提示飛行員隨時可以扣板機了。 這種模式下用什麼導彈好像都沒差別因為中間有什麼突發狀況飛行員可以自己會去應付。
可是在第5代戰機上會以人工智能來協助飛行員。 例如現在戰機被敵機鎖定或攻擊,專家系統就會衡量各種措施,例如該規避還是該反擊,還是邊規避邊反擊。 等等,然後分析出成功機率,建議給飛行員。 專家系統分析的依據,就是戰機、武器、敵機的性能參數。 如果今天要整合霹靂-12+霹靂-8時中方給的參數不齊全或是不正確,就可能影響專家系統的有效性。
而如果是用“作弊”的方法,也就是讓飛機以為它掛著R-77實際上是掛了霹靂-12,那麼飛機也許依據R-77的特性做出了什麼建議,用在霹靂-12是不是還適用? 這也是問題。
圖博館
中國為何不急於為蘇35配國產武器印度是前車之鑑2016.12.27新浪軍事
隨著蘇-35抵達中國,很多人關心它能否融入中國的作戰體系,能否使用品類更加齊全的國產武器。
就這個問題,我們在此前的報導已經提過,俄技術集團的官員明確對北國防務表示蘇-35未來可以使用國產武器,但那是“另一個合同”。
那麼中國為什麼不一步到位,直接要求俄方讓蘇-35使用國產武器呢? 今天,北國防務特約撰稿人楊政衛就從程序和技術兩個層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就程序層面而言,蘇-35這一平台非常複雜,接近第五代戰機的架構,這意味著它的很多功能是在軟件層面體現,而不只是硬件,所以不是勾選要買的硬件列表,這個飛機就是你要的性能,而是還要去探究你買到怎樣的軟件。
就像買蘇-27SK的時候看到上面有光電探測儀,就知道它可以用光電探測。 但是蘇-35的光電探測儀,除了單純的探測外,還可以拿去輔助導航,這些多的功能硬件上看不到,都是在軟件層面。
除此之外,武器的搭配也要選。 不管事對空還是對地,在一般的100-150千米射程等級的武器之上,還有射程300千米級的武器,這些武器一定比較強,但也一定也比較貴,要如何搭配? 所以僅僅是買原裝貨,就有一堆事情要談。
如果要整合武器不是把武器掛上去就可以打,需要導彈與飛機的接口,就算整合好了,導彈跟飛機可以溝通了,也還要試射,畢竟武器的特性不一樣,用起來是不是哪裡要改其實也不知道。 這整合過程需要多的時間跟金錢,花的時間多了,對中國沒意義,花的錢多了,也沒意義。 因此整合武器,幾乎是另一筆軍購。 為了一個整合武器,把整個軍購項目拖在那顯然不太妥當。
一個前車之鑑就是蘇-30MKI與蘇-30MKK,它們的技術基礎是一樣的,就是蘇-27M的開放架構下放,然後客戶要什麼就改什麼。 中國1998年買原裝的蘇-30MKK,1999年原型首飛,2000年裝備,整個過程快到像去超市買東西。 而印度1997年購買,完整的到2002才服役。 其中俄羅斯負責的部分1999年就差不多整好了,拖那麼久就是在等印度決定上面的外國航電配置。
技術上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改掉了原廠設定,那這個產品還能不能發揮需要的功能? 如果不行,責任算誰的? 這就好像所有的科技產品都要求用原廠零件,如果不用原廠零件、擅自改裝、或是擅自拆解,出問題就不保修。
圖博館
蘇聯人喜歡簡單粗暴解決問題的性格再一次體現了出來,他們乾脆取消了起降狀態下的增穩功能;這樣隨著起落架的收放,只要直接斷開一部分電傳飛控電路的功能就行了,不用再設計、增加一套額外的增穩控制電路(畢竟是模擬電路)。至於影響?反正他們算出來,較大高度才會俯仰失控,完全夠2500米海拔機場起降,那就可以湊合用了。
然而這就把中國空軍給坑了——我們可是有3500米和更高海拔的機場;按照一般飛行程序來說,這樣的高原機場至少需要額外的1500米高度來建立著陸航線,加起來整整有5000米高度。
而根據《某型飛機高原機場放起落架的安全高度》等空軍的公開論文的記述,最後空軍也找不到別的辦法,只能是咬牙硬頂著頭皮,一次一次在超出4000米的高度上放起落架、逐步加大高度到5000米以上,看蘇27到底在什麼高度才會出現明顯的失控徵兆。
而根據飛行員們捨命嘗試的結果,蘇27在超過較大高度下放起落架,確實飛機的穩定性會隨著高度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差——特別是在5000米以上會相當明顯。但是只要嚴格限制飛行重心和姿態等條件,失控的風險理論上可以控制在相當低的水平。而按照蘇聯的手冊規範,國內這樣的“特殊操作措施”,是不折不扣的違規操作、違規飛行,用windows裡的提示來說,這是典型的“非法操作”。
而殲10、殲20、L15等國內原生設計的電傳飛機,均不存在這些問題。而國內仿製改進的蘇27家族型號中,直到殲11BS才開始應用數字電傳,而此前立項的型號,包括殲11B、殲16在內,其電傳飛控系統都是直接將俄式設計國產化。
而殲11BS、殲11D等型號,其具體的改進目前沒有特別權威的改進信息。根據部分公開資料的描述,殲11BS、殲11D的改進,很有可能是只改了電傳飛控計算機的硬件而沒改軟件——就像把FC遊戲機卡帶的數據提取出來,做成ROM文件在電腦模擬器裡運行一樣。
這樣做雖然解決了俄式電傳硬件故障率高——特別是在高溫高濕情況下,但也不能改善俄式飛控原本控制功能簡陋的缺陷,在高原起降需要違規操縱的問題將依然無法解決。(作者署名:候知健)
回應
純粹在貶低我國的飛控設計人才,我們在新飛機上還可能用俄毛的老東西嗎,開玩笑。
沈飛是老國企老作風,幹勁兒差點,得過且過吧,飛機能不能打勝仗就難說了
能不能打你可以去問問日本的F15駕駛員,還有阿三,他們有切身體會。哦對 還有美國的偵查機。
圖博館
殲16殲11上高原屬於極限操作俄國人自己都不敢飛2016.12.15新浪軍事
網絡上最近流傳的據稱是殲11D和殲16在高原機場的照片
由於蘇聯並沒有特別高海拔的機場,因此蘇聯時期自用的戰鬥機都只要求在不高於2500米海拔的機場上起降。因此限制蘇式戰鬥機在國內高海拔機場使用的因素,實際上經常來自於飛機設計的多個方面——比如蘇27家族早期型號的電傳飛控系統就是其中一部分。
事實上對於蘇27來說,它們在青藏高原這樣的機場起降,發動機啟動難只是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啟動前用地面設備往進氣道裡噴大流量的壓縮空氣就好。而蘇27原始設計中,嚴格禁止它在較大高度上放起落架,才是蘇27在高原機場使用的最大障礙。
蘇27在蘇聯研發時,經歷過一次總體設計全面推倒重來的過程;這一方面蘇俄中央流體院和蘇霍伊設計局各執一詞,流體院聲稱電傳設計是在後來T10C階段中在他們的協助下添加的,而蘇霍伊則聲稱從項目最開始就採用了電傳飛控設計。
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蘇27家族早期型號的電傳飛控非常簡陋。一方面它全權限控制的只有平尾和前緣機動襟翼,另一方面,為了盡可能的簡化控制律和飛控計算機電路設計,蘇27飛機在理論上不支持較大高度放起落架。
圖:蘇27的眼鏡蛇機動,就是在它特別容易上仰的基礎發展試飛出來的特技動作
具體的原因是這樣的:現代高機動性能的戰鬥機,普遍採用放寬靜穩定、採用渦流增升設計;這導致的結果就是,飛機如果沒有特別的輔助控製手段的話,在空中飛行就極易出現一會兒機頭劇烈上仰、一會兒機頭劇烈下俯的情況。
為了克服這種現象,就需要電傳飛控的計算機按照預算安排好的算法,飛機本身要上仰的時候,它就在後台悄悄的下令讓飛機低頭;或者飛機本身想低頭了,它指令飛機抬頭一把。這樣就能在飛行員毫無察覺、不用分神的情況下,始終保持飛機的平穩。
然而戰鬥機在飛行、起降狀態的時候,特別是在接地高速滑行時,戰鬥機的主起落架會在飛機重心後面形成一個向上的支撐力,這是在天上飛行完全沒有的。因此增加穩定性的設計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還按照天上飛的增穩算法去起降,就會導致戰鬥機輕則顛簸,重則傾覆或是俯仰失控——形成類似前不久海軍殲15電傳故障導致張超烈士犧牲那樣的事故。
圖博館
國產直升機三大優勢:全壽命成本不到進口貨1/5 2013-9-4環球時報
中國民用直升機的第一個優勢是性價比。價格分為兩方面,即單機售價與全壽命價格,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中國單機售價的優勢明顯。比如中國產品的翻新週期是1500飛行小時,對方是3000小時,但每次翻修的價格是中國產品的2-3倍。從備件角度而言,中國產品的優勢更明顯,國內外價格差距不只是2-3倍,而是達到5-10倍。
回應
說什麼維修壽命短還便宜!盡扯淡,打仗要求的低維護高可靠高出勤,你連戰備值班都不能連續進行,等著挨揍吧
真打起來,武器壽命就沒什麼用了,最後還得是性價比最牛,打得起、打得贏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楨:正因壽命短和穩定性不夠、故平時多用俄發動機,這不只合性價比、也可維持自己的研發能量和維持中俄戰略關係!)
(楨:另參【圖博館: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 楨2012-11-17補:網上憤/糞青型的軍迷,動輒以「心臟病」罵中國發動機,其實各形發動機、中國多已能生產,但未大量裝備、仍從俄進口之因有:1.可靠性不足。2.生產線不像實驗室未能量產。3.為與俄維持戰略關係。回想【圖博館2007-04-06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小引:綜觀共軍戰機所用引擎型號的種種猜想與爭議,牽涉到複雜的仿製、自製與外購等自己科技自主實力和外國(俄為主)軍政經的優勢及利益。 以共軍雙龍:梟龍J7MF和猛龍J-10所用引擎為例,就折衝於中俄間。當WS-13天山渦扇發動機(以名山和「渦扇」併音來代稱引擎,米格29原用引擎RD-33的國產改進型)研發出可供J7MF使用時,俄便也才願提供更佳的RD-93(單價150萬美元)。同理,當J-10所用引擎WS-10A太行優於俄SU-27SK原用引擎AL-31F(單價250萬)時,俄又推銷J-11(俄在中生產的SU-27SKM)的AL-31FN。在此同時,WS-10的BCD型也在研發中,俄又傳出要提供五代機(即美四代機F22)所用引擎AL-31FNM1(它的向量噴口在滿功率以及加力推力的狀態下可以上下左右旋轉)給中國。
所謂中國進口蘇-35是為借機引進117S這個說法。117S實際就是AL-41F-1S,屬於AL-31F系列的升級版,和殲-10所用的AL-31FN相比,最大推力分別為14200公斤和12500公斤。相比之下,WS-10A最大推力13200公斤,俄T-50的117(AL-41F)推力在15700公斤以上,未來計畫18000公斤(J-20所用WS-15推重比在10:1以上,推力在18000以上)。另一方面,按照中國引進蘇-35的時間表,獲得117S的時間也和中國四代機研製進度配不上。
圖博館
美國民用發動機大修時間4000小時,軍用發動機大修時間1000~1200小時. 任何新發動機大修時間都是從短到長。AF-31開始的時候也是30小時。對知道航空史常識的人來說不值得大驚小怪。美國的F100也讓F15美軍飛機全部停飛好長時間。
美媒戰略之頁2011.7.20稱WS-10A壽命1500小時超AL-31的900 但可靠性/産量不足
俄最高水平航空發動機落後美國20年中國落後多少年2016.12.09 新浪軍事
前段時間,已經很久沒有傳出消息的俄T50項目終於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據俄聯合發動機聲明, T50最終版發動機“30型”型首次啟動成功,預計可以產生2.5萬磅幹推力和4萬磅加力燃燒室推力,動力性應該可以與F-22“相媲美。F-22的F119發動機,但它僅僅只是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產品。
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航空發動機核心機預研計劃,至今已經發展出7代核心機,而F119的核心機僅僅是其中的第4代,其航空動力工業的技術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渦扇-10“太行”及其改進型的性能指標與美國普惠F100和通用電氣F110相當,這兩款發動機是目前美軍F-15和F-16戰機的動力裝置,也就是說中國與美國至少有30年的差距。
中國航空發動機成了製約中國空軍戰機發展的“瓶頸”,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由於鋼鐵、機械、航空等傳統工科專業缺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中國頂尖工程技術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短缺的。不但缺乏頂尖的科研人才,而且缺乏頂尖的製造人才,這才是我們邁向製造業強國的最大障礙。(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回應
其實航空發動機能造的國家就沒有幾個,最牛的還是美國,第二手俄羅斯,中國的大推力是有了,但是質量還有待提高。其餘國家都是第4梯隊,包括日本
美國進口俄火箭發動機,俄進口中國船用發動機,中國進口俄戰鬥機發動機,呃,看來都半斤八兩。
流浪恆星A: 不要說航空發動機,連汽車發動機都不如人
哈哈,傻狗!奇瑞、吉利已經出口俄快20年了,中國從俄進口過一輛民用轎車沒有?! 殲十因發動機故障墜機的記錄目前全是俄製AL31F保持的,換裝的國產WS10尚未出現導致飛機墜機的事故。
相關新聞
十年後俄航空發動機行業恐要崩盤中國應該怎麼辦2016.11.23 新浪軍事
中國航發突破不再看俄臉色同時推進12個發動機項目2016.11.24新浪軍事
圖博館
蘇聯時代的軍事遺產頗多,但這些年關注軍事都發現一個共識:毛子對武器裝備的維護很差,不算這個事故,它唯一的航母一走黑煙直冒就是不爭的事實。
俄真的是日薄西山了
武器的狀態令人堪憂啊,沒錢維護?
俄產品一直都有傻大笨粗的缺點!
毛子質量堪憂,都是伏特加喝的人同傻瓜一樣,如同他們的航母冒黑煙!
S-300是冷發射,不是發射後墜落,而是沒有飛離發射筒時發動機就點火了,引爆了其他筒子裡的導彈。
俄軍電子技術水平和西方差距有多大這兩人給出答案2016.12.13 新浪軍事
技術落後是人們對於俄羅斯電子工業落後的主要印象,那麼俄羅斯電子工業的行內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處的水平呢?
就這個問題,北國防務先後採訪過俄兩大機載火控雷達設計局的高層,“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所(NIIP)總裁尤里•貝里和“法扎特隆”集團(NIIR)總設計師尤里•古什科夫。
尤里•古什科夫對北國防務表示:我不認為我們的電子水平較差,因為所有的製造工作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他們擁有更先進的印刷電路板生產技術,全自動的生產線,極少的人工作業。我們同類生產的水平沒有像他們那麼高,這也是為什麼外界說俄羅斯電子工業水平比較落後,他們所指的只是生產而不是結構。我們的優勢在於在現有的條件下依然能生產出同樣性能的產品,並且更加簡單和廉價。
回應
落後的是中國,特別是發動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13/doc-ifxypipu7975478.shtml
俄羅斯航空發動機一貫壽命低下在中國使用時間達不到2016.12.10新浪軍事
回應
前蘇聯製造武器,就是準備大規模使用,簡單、實用、便宜、宜產生。在戰爭中以數量打敗質量,如T34/85對豹和虎坦克。如果開戰幾千小時和幾百小時有區別嗎?被打下來,全是稀巴爛。
毛子的航發壽命短、大修週期小、塊頭還大這是事實,但你弄不來更好的也只能將就了。
殲10/11裝的400台太行讓你吃了?
那請問為何還進口俄發動機呢!?
因為發動機是消耗品,而以前買過毛子飛機,所以要靠AL-31,2012年技術突破後的太行是一個可靠的發動機,首次翻新時間是6-700小時,全壽命是2-3000小時。
圖博館
俄戰略潛射導彈21次發射竟失敗10次如何與美軍對抗2016.12.13新浪軍事
2016.9.27,俄在白海海域發射了兩枚布拉瓦潛射戰略導彈,其中一枚工作正常、擊中堪察加庫拉靶場的目標,另一枚則在空中自爆。截止到這次試驗為止,布拉瓦導彈一共發射21次,其中8次完全失敗,2次部分失敗,其可靠率僅僅略高於50%——理論上比丟硬幣還是高一點的。而作為對比,美國的三叉戟II-D5至今已經連續超過150次連續發射成功。
作為一個擁有數十年潛射導彈研製經驗和多種成熟產品的國家,俄在布拉瓦導彈上的失敗,反應的是從設計到製造、試驗的全面失控。比如項目被交給從未開發過潛射導彈的莫斯科熱力研究所,導彈儲運發射形式、控制系統、彈頭分離機構等方面都存在設計問題,各種低級的生產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陸上發射試驗環節因為要省錢而被略去,事故原因沒查出來就急著下一次試射,結果打的越多失敗的越多。(作者署名:候知健)
回應
北風之神表示很受傷,艇好了,配的導彈沒發展成功。俄海基核力量出現嚴重空白。老的艇和彈不得不延壽後超期服役.
很正常,中國導彈的研發失敗次數只比這多,不會少。俄缺乏資金,研發的時候偷工減料而已。關鍵是在研發的時候把所有錯誤都發現,而不是到裝備後才發現設計問題。
不要偷換概念,研發時發射失敗和服役後發射失敗是兩個概念。
侯知建的文章一針見血,支持,只是某些二毛子不開心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13/doc-ifxypipu7978956.shtml
相關新聞
俄庫爾斯克核潛艇沉沒背後- 壹讀
俄航天局:一貨運飛船發射失敗 大氣層中燒燬搭載2.5噸重貨物2016.12.1
俄飞船为何再次发射失败:缺钱缺人将继续烂下去
俄媒體盛讚神舟十一號返航和中國航天成就2016.11.18
外媒稱中國加速航天探測計劃美憂打不贏太空競賽2016.12.05
俄航母再出包 米格-29因阻攔索斷裂而墜毀地中海2016.11.15
俄航母出問題戰機無法著艦 8架蘇33進駐敘機場2016.11.29
Mig29取代Su33上航母 占印度便宜的權宜之計- 壹讀
俄再延向印交付航母时间 印海军力量被指受创2012.10.11
俄研十年沒造出艦載發動機 若無中國動力恐寸步難行
回應
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圖博館
港媒稱中國未能如期獲得俄發動機殲11D已用國產航發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6.12.12報導,中國在渦輪風扇發動機和雷達系統上取得了進步,這表明北京的新一代戰鬥機將不再依賴俄發動機。
經過多年談判後,中俄去年簽署了一項購買24架蘇-35的協議。中國曾希望能包括48台117S發動機的交付,用在殲-20等更新型戰機上。但俄繁瑣拖沓的程序迫使中國對已有的蘇-27進行升級,並研發中國自己的蘇-35變體,也就是殲-11D。
首飛還表明殲-11D使用了WS-10發動機,在7月份的年度報告中,中航工業稱其去年交付了400多台WS-10發動機,這說明殲-10和殲-11不再需要俄發動機。
行業觀察人士稱,北京在2010年至2015年間投入了約1500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自己的戰鬥機發動機。
澳門軍事觀察員黃東說,殲-11D將幫助沈飛與對手成飛展開“良性競爭”,後者研發了殲-10、殲-20等。除殲-11系列外,沈飛還研發了艦載殲-15以及殲-16和殲-31。
回應
說的太對了,中國在未能如期獲得預警機技術被迫研發自己的技術後,製造出世界最好預警機!中國在未能如期獲得隱身機技術被迫研發自己的技術後,製造出世界最好隱身機!中國在未能如期獲得衛星導航技術被迫研發自己的技術後,製造出世界最好北斗導航系統!由此可見,中國在未能如期獲得俄發動機並被迫研發自己的技術後,準備製造出世界最好航空發動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13/doc-ifxypipt1196566.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最新紅旗26導彈堪比S400 射程400公里將部署南海
回應
小編誰告訴你紅9是基於S300的?紅9跟S300無關,理由有四:1,紅9裝備部隊是在引進S300之前;2,紅9制導方式跟S300不同;3,紅9性能比S300強;4,紅9與S300一起土耳其競標,說明兩者沒有一毛錢關係,否則毛子會第一個跳出來喊侵權。
購買S400的消息出現,可能是怕研製出現障礙導致裝備更新斷開,兩條腿走路的保險措施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可以得出中國的高版本紅旗系列(紅旗9B/26/19/…)已超S3/4/500!所謂“中國仿製S400”完全是胡說八道,軍購S400和軍購蘇35的情況是一樣的!
相關新聞
俄S300導彈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圖)2016.12.05新浪軍事
圖博館
俄S300導彈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圖)2016.12.05新浪軍事
俄媒日前公開了發生在8月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地區阿舒盧克靶場“天空鑰匙”比賽的畫面,一枚S-300防空導彈發射失敗,導致兩台發射車和4枚導彈損毀。出事的S300發射車,發射筒被燒穿。發射失敗的導彈殘骸掉在地上,臨近的一台發射車也遭受池魚之殃。
相關新聞
俄航母再出包 米格-29因阻攔索斷裂而墜毀地中海2016.11.15
俄航母出問題戰機無法著艦 8架蘇33進駐敘機場2016.11.29
Mig29取代Su33上航母 占印度便宜的權宜之計- 壹讀
俄再延向印交付航母时间 印海军力量被指受创2012.10.11
俄庫爾斯克核潛艇沉沒背後- 壹讀
俄航天局:一貨運飛船發射失敗 大氣層中燒燬搭載2.5噸重貨物2016.12.1
俄飞船为何再次发射失败:缺钱缺人将继续烂下去
俄媒體盛讚神舟十一號返航和中國航天成就2016.11.18
外媒稱中國加速航天探測計劃美憂打不贏太空競賽2016.12.05
回應
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蘇聯時代的軍事遺產頗多,但這些年關注軍事都發現一個共識:毛子對武器裝備的維護很差,不算這個事故,它唯一的航母一走黑煙直冒就是不爭的事實。
俄真的是日薄西山了
武器的狀態令人堪憂啊,沒錢維護?
俄產品一直都有傻大笨粗的缺點!
毛子質量堪憂,都是伏特加喝的人同傻瓜一樣,如同他們的航母冒黑煙!
S-300是冷發射,不是發射後墜落,而是沒有飛離發射筒時發動機就點火了,引爆了其他筒子裡的導彈。
俄敢出兵,而田朝三十多年沒打過仗,地方人都以為:在養精蓄銳,實則從上到下都病了;此外,編制體Z,隔三差五地做出巨大改變,導致J隊不能穩定,J人不能安心!按樓上的邏輯,這又說明什麼!
打仗對你有什麼好處,請問!美狗?
打仗他就可以當漢奸隊長了
毛狗錯了,現在俄還真沒有先進的造航母技術,蘇聯解體前的航母技術都歸烏克蘭,現在烏與俄反目,俄也撈不到什麼,要不,承諾給印度的航母一再加價、延期,至今不能完整,實際上是在拖時間、賴阿三的錢。俄的問題是這麼多年資金投入不足,有些技術一直沒有得到繼續發展,很多人才流失,現在即使有錢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趕上來的,就像他們的船用燃氣輪機。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5/doc-ifxyiayr9086813.shtml
圖博館
中俄簽署合同採購224台D-30KP2發動機
2016.11.1第11屆珠海航展將展示採用國產渦扇發動機的運-20F-100改進型運輸機模型,該機的機身加長,發動機更換為國產渦扇18/20發動機
大型運輸機/特種機在其一生中多次更換發動機,圖為美國空軍KC-135E加油機,從最早的J57渦輪噴氣發動機改為TF33渦輪風扇發動機.進入21世紀,又有約136架KC-135更換為CFM-56,其推力比最早的J57提升一倍,航程增加了60%.
據俄政務公開網發布的俄土星發動機公司2016年的招投標合同,包括共計224台D-30KP2發動機,計劃在2020年前交付完畢。合同中標價6.57億美元,平均每台發動機300萬。
有人據此推測,這些發動機除了部分用於支持此前購買的伊爾-76/78系列機隊的維護,大部分將可能用於運-20和轟-6K的生產。合同中的170台發動機,起碼可以滿足製造40架運-20的要求。
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那麼中國將全面更新為運-20,而現役伊爾-76則可改為伊爾-78空中加油機,彌補目前中國空軍缺乏加油機的重大短板。同時,有若干架運-20可以改為空中預警機平台,增強我國預警機隊的實力。
回應
中國空軍離開毛子還能打仗不?WS系列吹了這麼久到底什麼時候能服役?
我是來看噴子的
殲20都造出來了,還在買蘇35,過渡階段需要,同理,WS發動機也許也造出來了,產能跟不上,或者某些方面需要改善,買毛發不能說明國發不行,美國還在買毛子火箭發動機射衛星呢!
俄航空發動機水平在世界上就勉強算合格,可想中國的發動機水平有多慘。
俄火箭發動機水平在世界上就勉強算合格,可想美國的發動機水平有多慘。
這新聞看的好心心塞!
沒有必要這樣,一方面,國產發動機基本滿足使用要求並在不斷完善,另一方面,俄現在經濟困難,中國這個時候必須要讓俄撐住別倒下。
吹牛逼的國發黨呢?還不出來溜溜?
來了來了。二戰美國號稱航空發動機技術最先進,結果美國最強戰鬥機P-51野馬,裝上了英國進口的發動機。美國號稱工業實力最強,結果美國戰後兩代坦克的主砲都是進口的技術。M60的105mm炮引進英國技術。M1的120mm炮技術引進德國。匯報完畢。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10_29_378764.shtml
圖博館
至於中國海軍,大連造船廠船塢裡的國產航母表明,“遼寧”艦是中國航母的起點,當中國擁有足夠多的航空母艦並具備實戰能力之時,我們就能不用擔心“遼寧”艦上演“庫”的尷尬,而能在需要的時候問一句:
“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作者署名:施洋)
回應
頭一次聽說遼寧艦使用原艦上的動力,而且是留下來的。這不扯蛋嗎?有沒有常識?可以肯定的是使用全新的動力系統,如果是修補原有的留下的動力系統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黑煙不是事兒,能不能打才是個事兒哼
毛子打仗什麼時候手軟過!
毛子打仗不行,打個阿富汗/……也輸
公知大V噴子:中國航母在哪裡也沒用,關鍵是不敢動手!聾子的耳朵—擺設。 美俄的黑煙是黑煙嗎?還有迷惑;黑煙是不堪嗎?還有速度;黑煙是落後嗎?還有勇氣;黑煙是玩笑嗎?還有正義。
最非主流的航母!俄庫茲涅佐夫號發射反艦導彈 2016.10.26
回應
庫茲涅左夫號航母實際上就是反航母的航母。艦上不僅裝有反航母的殺手鐧花崗岩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還裝有逆天的192枚遠程艦空導彈及反潛導彈,空中來打空中,水面來打水面,水下來打水下,堪稱航母全能冠軍。
全能就意味樣樣都不精。這就相當於本職工作丟了,去乾了副業,航母就是要充分發揮制空權的爭奪,至於反艦完全可以交給巡洋艦,所以俄羅斯這樣的航母就是個四不像,載機數量大大降低!
打航母、打艦載機、打潛艇是乾副業,什麼才是乾正業?美國若大的航母戰鬥群打海戰不就是打艦載機、打軍艦、打潛艇麼?
不可理喻
楨:歐俄印都妄想以小盾代美中大盾,但有皆小盾雷達安裝在塔形桅杆高處,限制了雷達天線的尺寸和重量,會影響艦艇的穩定性和操縱性,轉彎易傾覆之弊。尤其蘇俄「大而全小而全」之造艦模式,把一、二千噸級20380型輕護當四、五千噸級大謢用;把四、五千噸級22350型大謢當八、九千噸級神盾驅逐艦用;把八、九千噸級21956 型神盾艦當上萬噸級巡洋艦用,多不適於當遠洋艦隊用!
圖博館
舉例來說,2014年中俄舉行“海上聯合-2014“聯合軍事演習時,面對中俄兩軍同時出動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就有媒體觀察到俄艦的排煙顏色明顯要深於中國艦艇,表明俄海軍給蒸汽動力戰艦所提供的燃料品質並不理想。
這會是遼寧艦的未來嗎?
看到“庫”濃煙滾滾,馬上就有人想到了我們的遼寧艦。作為“庫”的姊妹艦,遼寧艦的前身、蘇聯時期建造的1143.6型重型載機巡洋艦“瓦良格”號使用的是與“庫”艦基本相同的動力系統。而且得益於蘇聯末期造船工藝的改善,“瓦良格“的動力系統從建造伊始就被埋入船體總段內安裝,因此當該艦在蘇聯解體停工時,儘管從外觀上看該艦隻有一個外殼,動力系統也沒有完成安裝調試,但包括鍋爐和蒸汽輪機在內的動力系統的主體部分都已經安裝上艦。
不過“瓦良格”艦被拖到中國時,該艦已經停工10年,且艦上許多設備都經歷了洗劫式的破拆——當然,與此前香港小報或者國內地毯軍事媒體的渲染不同,這些破拆並非蓄意的系統性破壞甚至阻撓中國的航母計劃,而單純是造船廠內長期被拖欠工資的職工們拆除盜取部分設備以倒賣貴重金屬所致。正因如此,很多含有金、銀、鉑金成分的電子設備元器件在盜竊潮中紛紛被拆毀倒賣,但鍋爐和蒸汽輪機卻不在此列。這些尺寸龐大的鋼鐵件位於艦艇最深處,既不便於切割也很難運出來,再加上鋼鐵並不值錢,因此艦上的破壞基本沒有殃及動力系統。
“遼寧艦”從服役一開始就嚴格遵循使用規範,沒有出現“庫”艦在上世紀90年代那樣缺乏維護、管理混亂的運行情況。按照中國海軍一貫對現役裝備嚴格而優秀的維護保養看,只要能夠保障日常的維護和定期的進廠修理,“遼寧”艦上黑煙滾滾的機會,可能只限於在引擎剛剛啟動的很短一段時間。
按照目前全世界現役航母最多、運用航母經驗最豐富的美國海軍的規劃,每艘航母在其服役期間大概只有1/3的時間可以執行戰鬥巡航,剩下的2/3時間裡,航母不是出於維修養護和現代化改裝中,就是處於艦員艦載機部隊和護航艦隊的磨合性訓練中。而一個完整的部署-維護-訓練的周期大概是18個月。
對俄這樣只有一艘航母的國家而言,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有2/3甚至更多的時間沒有航母可用,要增加航母的運用時間,就只能盡可能簡化維護和訓練,也就加重了航母的負擔,更容易導致如這次巡航一樣濃煙滾滾的糟糕狀態的發生。
圖博館
“庫”使用燃油蒸汽鍋爐驅動蒸汽輪機。對同一台燃機而言,發動機的工作狀況不同,其廢氣的排放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在經濟工況下燃機的工作狀態效率最高,燃料燃燒最充分,而在高工況和低工況情況下,燃料的效率都會相對下降,而在低工況情況下,由於供氧不足,很容易引發燃燒不充分,從而產生“冒黑煙”的現象。艦船的發動機在啟動之初或者以較低航速航行之時,這種情況極易發生且幾乎無法避免。
對“庫”號而言,該艦在穿越狹窄的英吉利海峽時,為了航行安全,航速較慢,加上當天海峽內風速不大,大量的黑煙就集中在艦艇附近,形成了濃煙滾滾的景象。
老實說,這種低工況下的黑煙對於大多數燃機都無法避免。俄為印度改建,使用蒸汽輪機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在試航期間也曾經被拍攝到在啟動時濃煙熏天的照片;中國海軍使用蒸汽輪機的051型驅逐艦和使用柴油機的護衛艦都在低速航行時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連使用燃氣輪機的美國瀕海戰鬥艦,也曾被人拍到在進出港口時,煙囪冒出陣陣濃煙。
當然,“庫”號之所以被人嘲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該艦不止是在低速過海峽的時候吞雲吐霧,而是在大多數時候都煙霧重重。這就與該艦的維護保養有很大的關係。
“庫“作為一艘蘇聯解體前夕竣工的老艦,服役至今已經25年,本來就已經到了需要進行系統性維護的年歲。而且,該艦的動力系統在90年代中後期俄經濟崩潰時期連續出過幾次故障,卻缺少足夠的經費和技術力量為其進行徹底的維護;2000年後雖然該艦經歷過幾次持續時間稍長的修理,但也只是讓其能夠出海巡航的“續命”之舉。
2012年後,俄好幾次宣稱要給“庫”艦進行為期五到七年的徹底大修,但資金的缺乏與相對頻繁的使用需求使得修理工程一再縮水,最後變成花幾個月刮一刮船底、補一補油漆了事。
常年的缺乏修理加上早年的“病根”,使得該艦的動力系統狀態堪憂。此次出海,不僅煙囪黑煙滾滾,也沒有看見航母高速航行的鏡頭。
另一個影響煙霧效果的因素就是燃料的品質。
現代艦艇的燃油發動機為了提高適應性,通常都可以使用多種燃料,從而保障艦艇在戰時能獲得穩定的燃料供應。這其中又以蒸汽輪機對燃油最為寬容,不僅高標號的航空煤油、普通的柴油,就連重油這種油品不高、雜質不少的油料也可以使用。不過,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不代表使用它們之後的效果都一樣,一旦燃油的質量不高,那麼排出的廢氣雜質增多、顏色變黑便是自然的情況。
圖博館
其實,俄這些年也在自行研製一些高新武器,但主要是根歐洲方面,比如俄版本的“神經元”無人機,其實就和歐洲進行了一些技術合作,然而就在2014年,美俄關係惡化讓美國借助歐洲來對俄進行製裁,俄再也沒有機會獲得歐洲的幫助,不少此前開展的一些合作受到了影響。俄感受到了當年中國被俄撤走專家後所遭到的影響了。
不過,俄其實很明白,中國這些年的進展非常巨大,尤其是俄正缺少的電子工業技術,而這正是中俄技術合作的重點。因此,俄也只能放下身段,請求中國的幫助。而俄也拿出了一些誠意來幫助中國。比如和中國合作研發下一代重型直升機。
而中國方面,能幫助俄的地方還不少,首先各種微電子芯片領域,中國遠遠領先俄,包括中國的雷達、航電系統,都是俄現在可以學習的對象。此外,中國和烏克蘭合作的燃氣輪機技術也成熟了,俄此前都是從烏克蘭直接買,並沒有燃氣輪機技術,現在和烏交惡,顯然要自研不如和中國合作來的快,畢竟自己有好幾艘軍艦因為沒有動力,建造處於停滯狀態。中國也迎來了向俄輸送技術的那天。(作者署名:圖說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5/doc-ifxwztrt0398108.shtml
遼寧艦會像俄航母那樣冒黑煙嗎或僅在一情況下出現
2016.10.14,俄海軍派出以“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從北方艦隊的摩爾曼斯克港出發,前往敘利亞附近海域執行打擊恐怖分子的任務。編隊除航空母艦外,還有“彼得大帝”號重型導彈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艦及一艘攻擊型核潛艇護航,加上在北海海域會合的波羅的海艦隊兩艘輕型導彈護衛艦,組成了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編隊。
艦隊沿著歐亞大陸的西側緩緩南下,一路途經多個北約國家沿岸並且穿越英吉利海峽,在海峽中,北約海空力量對其進行了高強度的監視與觀測。而西媒則對俄這艘僅有的航母冷嘲熱諷。尤其是航行途中煙囪中噴出的黑煙,更是成了媒體和網友們抨擊的對象。俄反對派將這支艦隊與1905年全軍覆沒的沙俄太平洋第二艦隊相比;美媒則引用社交網絡的觀點,譏諷俄艦隊“不用雷達就能被發現”。
作為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動力究竟如何,又為什麼會濃煙滾滾呢?
工況、保養、燃油
圖博館
烏克蘭衝突以來,雖然普京一直強調俄國經濟未受到西方制裁的影響,但是許多官員指出俄經濟狀況不可能繼續承擔如此高的軍費開支。普京不惜免職財政部長,堅持提高軍費。2015年軍費比2014年提高了21%之多。然而實際的囊中羞澀支撐不了這種雄心壯志,“庫茲涅佐夫”號長期得不到大修的狀況就體現了這種尷尬的實際狀況。因此今年3月俄已經決定削減今年的實際開支。“裡子”已經下去了,“面子”就別撐著了,俄的新財政計劃開始為達不到的軍費預算“縮水”。
注:中國2016年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增長7.6%,達到9543.54億元人民幣(1410億美元)。
回應
雄心很大,可沒錢啊!
噴子們不知道的是俄毛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而軍費開支卻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你們說誰花錢多。
天朝的生產總值最少吹了五倍,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
俄是沒法和強大的中國相比,中國國力高速增漲,而俄則在衰退中,某些人弱得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經濟是政治更是軍事的基礎。
科學才是一切的基礎,有科學就有經濟、軍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脫離科學玩經濟純屬畫餅充飢
那是有了經濟基礎之後兩者的良性循環問題,否定不了經濟基礎。
現在的科研都是需要高投入的,沒有錢就沒有團隊沒有設備,不可能發展。
求中國合作被封鎖後急缺一技術2016.10.25 新浪軍事
蘇27戰鬥機是中俄軍事外交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可以說是在中國最困難的事件,撐起中國空中國防的功勳型號。而到了現在,中國的殲11、殲15、殲16戰機,也是在蘇27的基礎上研發的。而中國還購買了蘇27的“魔改”版本,蘇35戰鬥機,未來將交付中國空軍,但這時,很可能是中俄之間最後的大宗戰機交付了。
為什麼呢?俄這些年的軍工發展可謂乏善可陳,基本是屬於吃老本的節奏,中國的殲20比俄T50晚研發、晚首飛,然而中國的殲20即將服役了,俄T50還遙遙無期。另外,伊爾76運輸機,這麼多年了,也就是換了個發動機,變成了伊爾476,而中國的運20已經服役,未來中國對該機的需求越來越多,此前裝備的二手伊爾76的發揮餘地將越來越少,而新的伊爾76因為有了運20的存在,很有可能也不會從俄羅斯引進了。
圖博館
深度:我軍蘇30已掛國產武器 破解俄代碼戰力大增2016.10.26新浪軍事
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航蘇-30的22號機,攜掛國產PL-12空空彈機翼攜掛國產ACMI空戰數據吊艙。這再次表明蘇-30的筋脈已被打通。另外蘇-30幾乎可以肯定加裝了國產數據鏈,能直接接受KJ200/500/2000預警機的調度和指揮。這些改進意味著解放軍今後將逐步降低對進口俄製武器的依賴,為將來換裝殲16做好準備。
一般而言各國在出口電子戰系統的時候都會採取簡化措施,不論美俄會如此,有些具備自行研製機載電子戰系統的國家會用自己的電子戰替代進口的系統,如以色列引進F- 15I的時候,就沒有配備美製電子戰系統,配備的是自己的SPS-2110綜合電子戰系統。
蘇-30採用的是俄新一代數據總線,各系統獲得的信息經過初期處理之後,相關數據傳遞給任務計算機,然後由後者完成面向作戰任務的計算與處理,並且向飛行員進行顯示,因此蘇-30掛載中國的武器裝備必須完成機載任務計算機與電子戰吊艙之間的整合,例如接口控製文件要一致,即兩者之間的信號能夠通過數據總線進行互連,達到電子和功能的互聯。
任務計算機及作戰飛行程序、電子戰系統都是一個國家的作戰飛機核心機密,所以俄向我國透露的可能性不大,我國恐怕也不會向俄提供武器裝備參數,所以蘇-30引進到國內之後,空軍、沈飛及相關單位一直在對該機進行消化和分析,以完成與國內機載系統、武器的整合。
可以說中國在參考引進技術並加以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促進國內相關技術的開發,重點提高了自己航空武器裝備科研和生產能力,保證了新裝備的發展潛力。因為只有完全獨立自主的東西才是真正能夠用起來放心的東西。(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6/doc-ifxwztrt0488079.shtml
俄又將連續兩年降低軍費降幅達12% 總額僅為中國1/3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6.10.25報導,俄羅斯政府公佈了新的預算計劃,新一年總的國防支出將降低3710億盧布(60億美元)。總支出從2016年的3.1萬億盧布(498億美元)將降低到2018年的2.728萬億盧布,降低了12%。
軍事評論員分析,俄連年來的軍費預算連連增長。最高的預算漲幅接近三分之一,但一直以來軍費的實際到位率並不理想,在蘇聯解體後初期俄的軍費到位率曾經一度低到40%以下,經濟回暖期軍費的實際到位狀況有所好轉。
圖博館
求中國合作被封鎖後急缺一技術2016.10.25 新浪軍事
蘇27戰鬥機是中俄軍事外交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可以說是在中國最困難的事件,撐起中國空中國防的功勳型號。而到了現在,中國的殲11、殲15、殲16戰機,也是在蘇27的基礎上研發的。而中國還購買了蘇27的“魔改”版本,蘇35戰鬥機,未來將交付中國空軍,但這時,很可能是中俄之間最後的大宗戰機交付了。
為什麼呢?俄羅斯這些年的軍工發展可謂乏善可陳,基本是屬於吃老本的節奏,中國的殲20比俄羅斯T50晚研發、晚首飛,然而中國的殲20即將服役了,俄羅斯的T50還遙遙無期。另外,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這麼多年了,也就是換了個發動機,變成了伊爾476,而中國的運20已經服役,未來中國對該機的需求越來越多,此前裝備的俄羅斯二手伊爾76的發揮餘地將越來越少,而新的伊爾76因為有了運20的存在,很有可能也不會從俄羅斯引進了。
其實,俄羅斯這些年也在自行研製一些高新武器,但主要是根歐洲方面,比如俄羅斯版本的“神經元”無人機,其實就和歐洲進行了一些技術合作,然而就在2014年,美國和俄羅斯關係惡化讓美國借助歐洲來對俄羅斯進行製裁,俄羅斯再也沒有機會獲得歐洲的幫助,不少此前開展的一些合作受到了影響。俄羅斯感受到了當年中國被俄撤走專家後所遭到的影響了。
不過,俄羅斯其實很明白,中國這些年的進展非常巨大,尤其是俄羅斯正缺少的電子工業技術,而這正是中國和俄羅斯技術合作的重點。因此,俄羅斯也只能放下身段,請求中國的幫助。而俄羅斯也拿出了一些誠意來幫助中國。比如和中國合作研發下一代重型直升機。
而中國方面,能幫助俄羅斯的地方還不少,首先各種微電子芯片領域,中國遠遠領先俄羅斯,包括中國的雷達、航電系統,都是俄羅斯現在可以學習的對象。此外,中國和烏克蘭合作的燃氣輪機技術也成熟了,俄羅斯此前都是從烏克蘭直接買,並沒有燃氣輪機技術,現在和烏克蘭交惡,顯然要自研不如和中國合作來的快,畢竟自己有好幾艘軍艦因為沒有動力,建造處於停滯狀態。中國也迎來了向俄羅斯輸送技術的那天。(作者署名:圖說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5/doc-ifxwztrt0398108.shtml
圖博館
可是現在存在一個問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認可中國的防空導彈,比如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國家都先後傳出過要購買中國防空導彈的情況,土耳其一度簽訂合同,而伊朗也傳出過一攬子購買紅旗-9和殲-10戰鬥機的計劃,不過最終土耳其廢除了招標合同,伊朗採購了俄S-300。
根據俄《軍工信使》週報2016年第13期,作者為德米特里·費久什科撰寫的《全球防空導彈市場解析》一文,“ 中國的防空導彈出口版的其實都是中國自用版的前一狀態的簡化版,很多還是自己國內競標失敗的版本。”
俄專家在對比了FK-3和KS-1A後認為,這兩款採用的是無線電指令制導加半主動末端雷達製導,這對比主動雷達製導方式方式的紅旗-9來說,其實是相對落後的。不過這樣的成本較低,方便大量裝備部隊,射程上大約都在100公里左右。這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已經可以形成與紅旗-9射程的互補了。不過由於採用是無線電指令引導系統,上升段必須需要全程指令發送和遙控,需要地面指令站的全程跟踪,這會導致在低空引導出現問題。有數據表明,FK-30的最低攔截高度在50米左右,而紅旗-9則可以做到20米,這對於現在普遍都在越飛越低的突防戰機和巡航導彈來說,都是很尋常的高度。(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被自己淘汰的垃圾,還妄圖傾銷老外,以為別人像中國一樣“人傻錢多”呀!
FD-2000,土耳其競標九發九中!S300九發6中,愛國者命中率不超過50%(土競標時愛國者中途退出,四發兩中之後,又打了一發霉中。)
土不買中國導彈是因為土雞把我們當成了托,伊朗不是不買。是根據安理會規定,不能賣給伊朗。
還是政治原因,價格是次要的,軍貿是政治的延伸
流浪恆星A :你本來就是簡版啊,沒仿明白嘛偷笑
簡版的h9已秒了美歐俄了,你流浪吃吃的傻笑,沒臉沒皮啊。
競標失敗的型號,便宜賣給國外,賺點錢回收開發成本,不失為好主意
俄在最窮的時候也沒有把尖端的東西賣了,大國爭霸不可能把高端都賣了。
哪個國家不是拿簡化版的武器出口?不拿簡化版難道還拿自用版出口,為了出口洩露自己來自不易的技術值得嗎?小編就是個噴子!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0/doc-ifxwztrs9863780.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為何高調推銷兩款落後導彈 事實竟是這樣2016.10.20新浪軍事
FK-3和KS-1A防空導彈採用的無線電指令制導模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非常容易被干擾,早在科索沃戰爭時期,蘇式的防空導彈就在發射引導過程中,被干擾偏離了目標。因
所以當紅旗-16/17裝備裝甲部隊後,紅旗-12(KS-1)也就基本沒有再採購新的,而FK-3更沒有什麼市場可言,所以中國祇能把FK-3推向了國際市場。而國際買家看中一款裝備,最重要就是要看本國有沒有裝備。如果本國都沒有裝備類似的導彈,那憑什麼採購你的導彈呢?FD-2000也是一樣的,無論是性能還是反應時間沒辦法跟中國自用的紅旗-9相提並論。
俄專家說的大實話背後,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不是所有用戶的預算都非常富裕,自然也不是所有用戶都能買的其高端的類似FD-2000這樣的防空導彈;面對不同強度的空中威脅,很多時候這些客戶購買不是幾套導彈,而是覆蓋整個國家的防空系統。少花錢,多辦事,還要辦的是大事,這個只能找到中國這樣具備全面防空導彈技術的國家,不僅僅出口導彈,還出口防空指揮系統。
人稱為“猴型”意思就是自有裝備的簡化版本,可外觀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因此相當唬人,但是性能其實縮水很嚴重。而中國出口的這些武器都是在中國軍工體系內PK後的落馬產品,但是都花費了不少經費研製出的完全符合中國性能要求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物盡其用”更為合適,既然我們“自己都不用的”導彈還能在國外取得非常不錯的打靶成績,我們完全可以為自己使用的版本更放心。至於有些國家“鐵了心”不買中國的防空導彈,也無所謂,等他們想要再買的時候重頭再來,重新談判就好。(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20/doc-ifxwztru6629442.shtml
深度:土耳其伊朗為何都不買中國防空導彈因是簡版2016.10.20 新浪軍事
中國的防空導彈已經遠銷全球這一點毋庸置疑,從實彈打靶的結果來看,基本上在演習中都取得了高標準命中的水平。這讓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泰國等國對中國防空導彈的性能表示滿意。無論是FD-2000(紅旗-9出口型)還是KS-1A(紅旗-12出口型)或者FM-90、還有紅旗-16出口版都表現出眾,中國現在地空導彈出口上已經呈現了遠、中、近全面覆蓋的情況。
圖博館
這才是美國人此次專訪的目的,拋出了一個幾乎讓斯無法拒絕的方案。參照美國在2011年出口封存F-16C/D給印尼的30架免費贈送,印尼方面出資4億美元購買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升級。而且這些F-16C/D總壽命不過才過了一般還不到,因此對斯的誘惑力非常大。
如果美國繼續以該方案對外出口,則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衝擊。儘管“梟龍”基礎型號的對外出口裸機價格才800萬美元,可要適配航空電子設備、雷達,火控計算機、外加武器和彈藥後,約到1500萬,如果參照印尼那單,30架梟龍要4億多美元。而當30架“看似嶄新”的F-16和對比以前默默無聞的JF-17時,客戶會選擇什麼呢?所以,從目前來說,美國尚沒有採取這樣的大規模出口方式,如果美國一旦“開閘放水”,大量對外出口封存的F-16的話,可能會對“梟龍”帶來更大的衝擊,而從F-35交付進度來看,5到10年後,差不多就是F-16的大規模換裝潮,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巴聯合的“梟龍”,還得繼續加油,時不我待!(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這個美國記者不太懂,翻新的戰機費用一點都不比造台新的便宜多少。可比翻新二手車貴多了。
我想起了俄毛當初對阿三說過同樣的話,航母免費送,我只收點改裝費。
到時壞了扔了也捨不得只好硬著頭皮買零件。躺在那讓美國宰。
二手f16壽命還剩多少?就像二手車,價格便宜,維護費也高啊。
灣灣的F16用了30年了,目前還準備用下去,你覺得用了一半壽命的可以用多長時間?關鍵是小編這樣寫有點不用腦子,如果其他國家都用二手F16,美國製造公司還能活嗎?而且其他國家能有維護F16的技術和能力麼。一個修拖拉機的去修法拉利,可能麼?
圖博館
深度:美國擠壓中國梟龍市場飛機免費送只收改裝費
2016年9月出版的美國《空軍》雜誌刊發一篇專訪,是今年英國范堡羅航展上,美方記者採訪斯里蘭卡武裝部隊的總參謀長Kolitha Gunathilake。
斯曾經和中國簽訂了訂購4到8架JF-17的意向合同。但是,隨後斯官方又出來澄清說購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美國記者首先拋出了這個疑問,上將本人對外澄清稱:“我只是在JF-17的地面模擬器上體驗了下,並沒有做出最後決定”。當時上將本人正在帶領代表團進行全球的考察,當時也曾考察了東歐國家的米格-29,還有以色列的“幼師”,當然也包括中國的JF-17。而這次考察被外界解讀稱了斯購買“梟龍”,顯然是錯誤理解了背後的意圖。“我們大約會在2017才做出明確的採購決定,這也只能是爭取並不能確保”上將本人是這樣來解釋的斯的未來採購的意向。
大家都知道斯空軍的主戰裝備就是中國殲-7,同樣該國使用的教練機K-8也是中國製造,並且斯的K-8除了擔任教學任務以外,還擔當了對地攻擊機的任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斯卡空軍的主力是中國武器完全沒有問題。並且在陸軍方面,斯採購了WMZ-551裝甲車,56系列衝鋒槍還有“40火”肩扛式火箭彈。西方媒體曾經稱“斯是靠著中國武器贏得最終勝利的”的內容,雖然有誇大,但是也說明中國武器在斯主力位置。因此,外界認為JF-17能夠入住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甚至都在2015年,傳出斯要購買18到24架“梟龍”來徹底替換現有戰鬥機部隊。
不過,經過Kolitha Gunathilake上將本人澄清後,我們更會關注斯里蘭卡下一步會選擇什麼?畢竟現在在國際市場上,斯可以選擇武器太多了。
8架只不過是一個中隊的數量,根本對一國空軍來說等同於隔靴止癢。這就得說斯的由於多年混亂後,國防預算情況不樂觀,能夠拿出來升級現代化的的現金數量也不多,。斯里蘭卡在2015年的GDP才749.41億美元,按照2%的國防預算(非戰時)計算,才不到15億美金來供養三軍,自然沒有充足的預算來採購採購新機
不過美國人也提出了更有誘惑力的解決方案,美國記者詢問:如果美國方面以贈送的方式提供二手F-16,然後斯購買發動機和武器彈藥進行升級,是否會考慮呢?上將本人的答复:如果確實可以這樣,是非常好的選項!這個選項殺傷力太大了,“戰機免費送只收改裝費”口號都非常響亮!
圖博館
深度:中國4代機費用估算披露 殲20單價或5億人民幣2016.10.15新浪軍事
近日,航空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顧誦芬文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中的部分內容,披露了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的“研製進度設想和費用估計”,並給出了研製進度設想圖。《顧誦芬文集》中的這部分內容稱,根據空軍對戰鬥機的迫切需求,結合“十五”預研技術攻關進展情況,經分析認為,如果第四代戰鬥機能夠在2006-2007年立項,可望在2019—2020年間裝備部隊。
《文集》還稱,通過對中國未來空中力量規模、作戰使用需求及經費可承受能力的分析,初步測算空軍到2040年前需要第四代戰鬥機XXX架。在此前提下,我們參照國內第三代戰鬥機殲-10和殲-11的研製費用及目前的單機價格,按2002年的幣值,進行了匡算和分析,初步結果是總研製經費約需371億元,包括製造試驗試飛飛機8架及預生產型飛機6架。其中飛機機體研製費約200億元,發動機研製費約60億元,機載電子設備研製費約75億元,機載武器研製費約36億元。此費用與第三代戰鬥機殲-10和殲-11的發展和引進費用總和大致相當。單機價格4.5億—5億元,略高於引進蘇-27的3500萬美元。考慮第四代戰鬥機技術集成度的重大提高,飛機的作戰效費比明顯好於第三代戰鬥機。
從文集中的資料來看,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的費用即使和預估的有所差距,但和美國F-22和F-35在工程設計製造發展(EMD)階段花費的195億美元和600億美元研發費用相比,仍然低了一個數量級,並且單機的成本也非常的低。在2012年中國的殲-20剛剛露面不久的時候,曾有包括美國《華爾街日報》、加拿大全球研究網在內的多家國外媒體猜測,殲-20隱形戰機的單價可能是1.1億美元左右。針對數據上的差距,有軍事專家對“國科環宇”稱,中國國有軍工企業和外國私營企業之間的價格並無直接可比性,但顯然中國在此方面更具經濟優勢。(作者署名:迷彩派 微信服務號:micaipai)
回應
60億美元總研發投資和7千萬美元的單價,真的夠低的,不到老美的十分之一,即使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和其他水分,也高不到哪去了,技術積累到一定水平,自己搞開發的確便宜啊,搞不懂國外將來拿什麼與中國競爭!國外賺大錢的時代過去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15/doc-ifxwvpar8129786.shtml
圖博館
試驗用的彈藥也是消耗品,但彈藥的成本不計入造價,在啟動航行試驗的前一個年度由設計所、船廠等幾方面按照試驗大綱的要求商定後上報,再由軍方下達計劃給相關單位,然後由船廠領用。與此相類似的還有配合艦艇、飛機的調遣,試驗中如需要調動諸如警戒船、通信和雷達及武器試驗配合的艦船、潛艇、飛機等,也由軍方提前下達任務給相關部隊,不收取費用。不過,開協調會時發個會議費、會後請配合方吃個飯之類也是難免的,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實際上,艦船的造價是非常、極其繁瑣繁雜的,這裡只是概述端倪,網上所傳的用每噸多少價格的比喻是非常不科學也是不合理的。艦船建造合同軍方有標準的電子文本,船廠按文本的要求進行填空,當然,船廠都是往頂格填寫,不怕洪水氾濫,而軍方則是用力擰毛巾,把水份擰掉,通常在經過數論的較力後才能達成一致。首製艦的較力通常比較激烈,因其具有範本的作用,後續再建造時參考首製艦的造價進行加減法。
歸納:艦船造價裡的項目極其龐雜,包括一艘艦船從切割鋼板到交付後完成保修的所有費用,但不包含彈藥、油料、艦載機等項的費用;也不包含設計費,設計費是設計合同的事情,不是艦船採購合同的事情,但是這裡有一個注意事項,設計合同履行完畢後就終結了,但每艘建造的艦船採購合同中仍然有設計費,這個主要指的是設計所對船廠的指導、圖紙供應、完工技術文件的製作等費用,與原來的設計費並非同一個概念。(作者署名:鼎盛軍事POP3)
回應
低毛,052D都超55億了,看來055是豆腐渣工程
高了你嫌貴,低了你說豆腐渣,非要在美國的框架裡才是合理?!
90億錢暈真的天下第一艦。“貴艦”“阿利·伯克”級單價才六億多美元,90億在美國可以買一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可是人家是全球最先進核潛艇。
如果真是60億還真是不貴了,和美元才不到10億,要知道英國的45型驅逐艦排水量才7200噸就要10億英鎊了,阿利伯克2A造價20億美元,055排水量12000噸,性價比很高了,不過造的多了是會分攤研發費用的,單價還是會降低,後期有望低於50億人民幣
美國吃回扣的。
當年現代級956EM兩艘就超過120億人民幣,那麼吊的055萬噸大驅竟然才60億,而剛下水服役的日本25DD才七千噸就超十億美元了,更不用說DDG1000要40億美元了。
問題是日本自己沒核心技術,它全靠買啊!美國不宰它才怪,當然貴。
圖博館
深度:中國055驅逐艦報價90億 造價由這幾部分組成2016.10.15新浪軍事
055驅逐艦的造價,投標單位開價90億,海軍方面砍到60億,投標單位會拿出自己的理由,海軍方面也會拿出自己的理由,在砍掉三分之一價格後,055驅逐艦最終敲定,花落某家。
艦船造價的組成大致有設備費、材料費、人工費、試驗費、設計費(指現場設計配建費)、消耗品費用等等,這次就不展開說了,展開的話有非常繁瑣的細項,還有諸如會議費、不可預見費等等就不一一展開。
艦船的造價是從開工到完整交付後所有所發生的費用的總和,並包含交付後的保修費用。
設備費就是設備採購費,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量大優惠,但很遺憾,軍品的價格不存在團購模式,一型設備定型時不但要對設備的性能指標進行鑑定,對價格也要審核,對設備的價格和備品備件的價格審核後固化,因為是軍方審核的,故此稱之為軍審價,以此作為以後簽署合同的標準,採購一套與採購一萬套的價格是一樣的。
材料費主要是諸如鋼材、有色金屬、管系、電纜等基本材料的購買費用,這個價格是隨著市場價格而有升降,但大體固定。隨著市場價格變化的還有市場採購品,如電視機之類,但其在全部造價中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人工費比較龐雜,如工時費,安裝一個設備所需要的工時、建造一個分段所需要的工時等等,匯總累計出來就是總的工時費用。還有很多其它的雜項費用,不贅言。
試驗費也是很龐雜的,如設備製造商的現場服務費,也稱之為調試費;試驗人員的食宿費用;碼頭費等等。
設計費是給設計單位的費用,這個艦船立項設計時的設計費並非一個概念,設計所在建造時,要給船廠提供圖紙、要負責解決設計上的技術問題、要派人在現場配合建造。
消耗品主要是油、水、電之類,在合同里明確建造一艘艦船所需要消耗的數量並給出相應的金額,然後由船廠購買。因為軍船的特殊性,主要由軍方負責,然後一起結算。如某廠建造的艦船在某軍港停靠,油水的補給和碼頭電力供應就由該軍港負責,船廠向該軍港付款。
圖博館
深度:中國賤賣巴鐵洲際導彈運載車單價僅500萬元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的報導稱,在2016.6.29巴基斯坦對外展示的“沙欣III”型中程導彈後,外界普遍關心的不是“沙欣III”導彈本身的性能如何,因為這款導彈就是為印度導彈部隊量身打造的。普遍關注的是所承載“沙欣III”導彈的一體化三用發射車(TEL發射車)。這款發射車被外界認為是中國專門生產的WS系列16x16越野發射車。這款發射車據信已經落戶巴,使得巴自己擁有組裝這種先進一體化發射車的能力。不過巴本身也不是汽車工業強國,為什麼會裝備這樣一款在全世界都屬於頂尖設計的導彈發射車呢?
根據美國媒體採訪巴導彈專家稱,巴現在的導彈部隊策略是,在“沙欣3”之後不會繼續開發射程超越印度的遠程導彈,因為巴的最主要對手就是印度。印度現在擁有“烈火“”大地“等多個系列彈道導彈,有的甚至已經覆蓋到大半個地球了,但巴就一個目標,發展能夠對等摧毀印度核力量的彈道導彈武器就足夠了,而印度常年來也把巴的地對地導彈部隊視為最有力的對手,眼中釘肉中刺。而且巴現在的國防工業策略也是,必須要求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能夠在巴國內進行生產,最起碼是組裝線要在巴國內。顯然一策略是受到了,美國方面當年截留巴F-16那件事的影響。
“沙欣III“射程2500公里以上,長達17.2米,直徑1.2米,彈重達20噸。因此如果使用常規的卡車,例如印度使用商業卡車頭拖拽發射車,顯然極大的降低了通過性能。對於巴來說,要想確保戰鬥力,就必須保證發射車的生存概率:拉的出來、打得響、還跑得快是起碼要求,這也是為什麼選擇TEL發射車,意為運輸、起豎、發射一體化的意思,這類車以越野能力強著稱。
全世界現在能夠生產出這樣發射車的國家只有:俄、白俄、中國三家(美國現已放棄)。俄是絕對不會出口給巴,根據WS集團在2012年對外發布的公告稱,中國出口的WS51200型單車價格只有500萬人民幣,同樣對比民用級別的掛車,要達到這樣的指標也是千萬。可以說中國出口給巴的是“價廉物美”的絕對大禮包。因此,巴的參謀長曾近在2013年的時候專門到中國的廠家,感謝中國能夠出口這樣戰略級裝備給巴。(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14/doc-ifxwvpar8047616.shtml
圖博館
96坦克在俄3炮脫靶內情曝光:俄方對我軍太苛刻 賽前只能使用3發砲彈校準2016.9.7 央視
相關新聞資料
看坦克是如何把砲彈射出去的:一共要分十步走
一輛坦克在實彈射擊/實戰前需要進行一些列繁瑣複雜的準備工作,少做一項,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坦克被擊中起火。這一套工作包括主砲軸線校準、檢查火控系統,砲手主瞄準鏡、砲手輔助瞄準鏡、紅外瞄準裝置、車長獨立紅外視鏡等等,這些都要過一遍,下面這十個步驟以M1坦克為基礎整理.....
http://m.sohu.com/n/465516642/?wscrid=95360_4
中國坦克在俄參賽速度世界級 今日第一名
在2016.8.6 的俄羅斯2016坦克兩項賽中,中國隊創造賽會紀錄:20分51秒,射擊成績:坦克靶3發2中,直升機靶全中,RPG靶全中,妥妥的第一名!而且俄竟然偷偷把T72B3M開出來。俄坦克主砲三中二,高機打飛,併機中。
深度:96B坦克沒負重輪依舊飆車 日本坦克卻被拖出去2016.8.29新浪軍事
深度:中國96B坦克在俄參賽能否奪魁 俄或用3招阻止
俄方創辦軍事競賽的目標是為本國武器打廣告,各項比賽第一勢在必得了。為此不惜採取作弊手段,以阻止中國加冕稱王,俄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一,隨意突然修改比賽規則,甚至不將變更內容及時通知中方;二,改變計分方式,把中方優勢項目變成不計分,或者,以較低的分值加以計算。三,故意記錯成績,壓低中方分數。本次,或許俄方依然會用盡作弊手段,或將成中國坦克最大對手。
俄針對中國修改坦克兩項比賽規則 讓我軍96B加配重2016.8.9 觀察者網
俄修改坦克兩項規則:96B加配重,中方目前已經加掛履帶噴油漆作為配置。在前年的坦克大獎賽上,俄軍曾經稱量過96A為45噸,比俄T72B3還要重三噸。
中國飛豹戰機在俄參賽打靶全中獲滿分 最終奪亞軍2016.8.9
中國飛豹戰機,與蘇-27、蘇-30、蘇-34、蘇-35、伊爾-76、卡-52武裝直升機等世界著名戰機同台競技。參賽的48個機組,按照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和武裝直升機順序實施。飛豹是所有參賽國唯一命中全部4枚火箭彈的代表隊。
回應
第二名其實就是第一名,大家都懂的
你打得準,人家就提高速度分值;你飛得快,人家就提高準度分值,總之你就不能拿冠軍
實際上,我們國家參賽最大的意思是在比賽過程中發現自已的武器裝備還有什麼缺點,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的。
你這樣明白人太少了!
圖博館
雖然這裡有事後諸葛亮的嫌疑,但從技術的角度講,新浪軍事認為,如果此次比賽移動射擊科目評分時把完成時間計算在內,或者再增加夜間移動射擊等更具實戰意義的射擊科目的話,我軍96A坦克的表現仍然會比T-72更優秀,這就是技術優勢的體現。
而且,96A坦克並不代表我軍坦克火控系統的最高水平。隨著主炮性能更先進,且具備車長獨立周視鏡,可以由車長進行超越炮長的「獵-殲」射擊的99式和99A式主戰坦克批量服役,我軍坦克火力系統的技術優勢還將繼續保持。
深度:中國86A戰車在俄獲單車組第一是靠什麼本領2016.8.10
86A步戰車來自於86式,而86式是我國從埃及渠道獲得的蘇聯BMP-1放之仿製而來,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隊使用的是BMP-2,在機動性上整整落後他們一代水平。因此中國隊能獲得單車組冠軍,實屬不易。
回應
從側面再次證明,毛子很多裝備已經開始落後於世界水準。
這是必然趨勢,老本遲早吃光
86A算什麼,04A還沒上場呢。
04A要是去了,踢館太明顯了。
相關新聞
解放軍04A戰車考核命中率超90% 比俄軍高出10%
我軍三個車組(1小時33分43秒,俄1;27;54)在蘇沃洛夫突擊大賽中取得第二名(回應:一個由毛子定規則的'速度'大賽,老86A能拿第二,已經很不錯了!)
中國飛豹戰機在俄參賽打靶全中獲滿分 最終奪亞軍2016.8.9
中國飛豹戰機,與蘇-27、蘇-30、蘇-34、蘇-35、伊爾-76、卡-52武裝直升機等世界著名戰機同台競技。參賽的48個機組,按照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和武裝直升機順序實施。飛豹是所有參賽國唯一命中全部4枚火箭彈的代表隊。
回應
第二名其實就是第一名,大家都懂的
你打得準,人家就提高速度分值;你飛得快,人家就提高準度分值,總之你就不能拿冠軍
實際上,我們國家參賽最大的意思是在比賽過程中發現自已的武器裝備還有什麼缺點,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的。
你這樣明白人太少了!
圖博館
為了提高夜戰能力,瞄準鏡都集成有夜視儀器,其物鏡也安裝在瞄準鏡頭部。由於下反穩像火控的瞄準鏡是不穩定的,而夜視光路又不通過穩定的下反射鏡,夜視儀的視場實際上無法穩定,夜戰時等於又回到了沒有穩像系統的年代。而且由於前面提到下反射鏡體積小,導致瞄準鏡頭部的尺寸跟著也小,光通量也小,不利於提高夜視儀的夜視距離和分辨力。
在上反穩像火控中,瞄準鏡鏡體則剛性安裝在炮塔頂部,換言之,瞄準鏡和炮長是一體的。而在反射鏡的方向軸和俯仰軸上,分別安裝了小型穩定系統,實現瞄準線的獨立穩定。由於這套系統中是通過轉動安裝在瞄準鏡上面的瞄準鏡實現穩像的,故而稱作上反穩像。
當車體顛簸帶動瞄準鏡鏡體隨炮塔擺動時,視場中的目標會向與炮塔運動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時,瞄準鏡中的陀螺儀會測量出鏡體擺動的角度,然後控制上反射鏡向相反的方向擺動,使目標成像後依然位於視場中原來的位置,達到穩像的目的。
由於在上反穩像中,瞄準鏡和火炮不再聯動,為了測量瞄準線與火炮軸線之間的偏差角,上反穩像火控採用了先進的電同步解算。通過在上反射鏡的俯仰軸上和火炮俯仰軸上安裝的角度傳感器,火控系統能實時解算出瞄準線與火炮軸線的偏差角。
從穩像原理和同步解算原理可見,上反穩像火控具有如下優點:瞄準線穩定精度受外界擾動強度變化影響小;鏡炮同步測量精度高,使用過程中不存在機械磨損使測量精度降低的情況;最重要的是,無論坦克如何運動,炮長與瞄準鏡之間都不會有相對運動,這就大大提高了移動射擊能力;而由於夜視儀的物鏡和瞄準鏡一起被穩定,也不需要另外設置穩定裝置;且上反射鏡有陀螺儀等穩定裝置部件,體積較大,光通量也較大,有利於提高夜視儀器的夜視距離和分辨力。
但安裝在上反射鏡上的穩定裝置部件,使得上反射鏡在高低向和方位向兩個方向上的轉動慣量增大,要實現瞄準線的高精度穩定,技術難度比下反穩像火控大,系統成本也較高。這也是蘇/俄坦克長期選用下反穩像式火控的一大原因——便宜,易於大量生產。但是在冷戰結束後,成千上萬輛坦克打起坦克大會戰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這種數量優勢在現代戰爭中已經很難發揮了。
圖博館
美國和英國的穩像式火控系統也不怎麼樣,否則怎麼會在銀杯賽上屢屢出糗?幹不過豹2甚至豹1呢。
96B式採用了液力綜合傳動系統,而T-72B3M雖然改用了自動變速箱,但仍為機械傳動,有7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96B目前使用的傳動系統顯然具有與豹2坦克相比不遑多讓的技術水準,這包括了液力變矩器、液力轉向、液力製動等一系列西方先進坦克的設計。另外,雖然T72B3M有1130馬力的優勢,中國的96B只有1030馬力,而且比B3M還重5噸,但是中國的發動機是帶“T”的,就是帶渦輪增壓的,渦輪增壓一般能為發動機貢獻30%的動力,這樣一算,中國的96B的發動機很可能是1300馬力。2016中國的96B都有直線超T72車的優異表現,至於過彎、下溝、爬坡就別說了,96B完胜。(作者署名:刀口)
深度:解析96A和T-72火力系統差距 我軍坦克更勝一籌 2014-08-18
2014參賽的96A坦克裝備的就是上反式穩像火控系統,而T-72則使用下反式穩像火控系統。
簡單說來,下反穩像火控中的瞄準鏡通過耳軸安裝在炮塔頂部,與火炮搖架之間通過四連杆機構連接。坦克行進間,由於車體的顛簸振動,火炮將在穩定器的作用下繞著耳軸進行轉動,瞄準鏡也將在四連杆機構的驅動下跟著火炮同步轉動。而安裝在瞄準鏡下面的反射鏡本身是不轉動的,故而稱作下反穩像。
由於下反穩像火控採用機械同步方式,因而具有系統簡單、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優點。其反射鏡組件和炮塔直接固定,不需要穩定裝置,體積較小。因為在外界擾動不大的情況下,下反穩像火控的瞄準線穩定精度較高,所以在比賽前幾天的科目中,中俄坦克在射擊科目中的表現並無明顯差距。
但是在車輛顛簸嚴重時,由於火炮將跟隨雙向穩定器相對炮塔做俯仰運動保持穩定指向,和火炮同步運動的瞄準鏡鏡體也得相對於炮塔俯仰運動;這樣問題就來了,位於炮塔吊籃內和炮塔相對靜止的炮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跟相對炮塔不停運動的瞄準具協調一致。
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炮長用頭緊緊頂住瞄準鏡護墊,努力減小與瞄準鏡鏡體的相對運動,而以坦克的顛簸程度,如果在高速運動中完成瞄準射擊,炮長堅持不了幾個回合就得被撞成「烏眼青」,所以在前一階段的競速比賽中還耀武揚威的T-72隻能在移動射擊時減速到以近乎是短停射擊的方式遷就炮長進行瞄準。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四連杆機構的機械磨損逐步增大,鏡炮同步的誤差也隨之增大,不利於保持射擊精度。
圖博館
我軍96B坦克在俄參賽表現出色 全靠這一先進系統2016.8.12 新浪軍事
T72B3M不但換裝了新型的大馬力發動機,火控系統也進行了重大改進,“松樹-U”火控系統單價(5200萬盧布,相當於一輛T90)就超過了原T72的一輛整車的售價,但是,2014第一屆坦克兩項賽就被96A完敗。坦克射擊的“動對靜”項目,結果所有的T72包括T72B3M,都變成了短停頓射擊,相對比96A以每小時30公里時速毫不停頓的真正的“動對靜”射擊真是出足了洋相。到了2015年的第二屆,俄方乾脆取消了坦克的“動對靜”射擊項目。2016年T72B3M像蝸牛爬的一樣,而且打在靶子的右下角地上爆炸,生生把靶子崩掉了,這要是在戰場上就算沒有打上。
1987年開始的北約坦克銀杯賽,與俄跑圈賽不同的是銀杯賽主要是比賽坦克的射技,主要是靜對靜,靜對動,動對靜,動對動,說白了就是考驗火控系統和砲管的精度,銀杯賽的大贏家是德國的豹2和豹1。
西方的坦克穩像式火控系統一直到80年代才逐步走上“雙穩”的技術道路,原來都是“單穩”。96A式坦克一上來就是雙穩,雖然是下反式雙穩。進入90年代後期西方和中國後來的99和99A都採用了上反式穩像火控。為什麼96A選擇了下反式穩像系統呢,主要是下反的精度要好於初期的上反,我們解決了下反機械磨損導致精度逐步下降問題,技術上很成熟而且成本低性價比高(上反比下反貴兩倍)。(楨:? 2014參賽的96A裝備的就是上反,而T-72則使用下反!早期96有ISFCS-212型下反,發現目標到開火大約需時6秒,使車長具有超越炮長控制的能力。由於只裝備像增強式微光夜視儀,夜視距離只有800米。自99式裝備新型熱成像夜視儀後,96A也裝備了炮長凝視焦平面熱成像儀和上反,具備在30千米/小時以下速度對運動目標的精確射擊能力。但出於成本控制 96A並沒加裝99式車長獨立周視熱像儀,車長夜間觀察還要通過炮長熱像儀通道進行。)
日本的90式號稱有上反式穩像式火控,但是90式的訓練教材中要求首發一定要打在目標坦克的前點,就是說第一炮要打在對方坦克的前面,然後觀察彈著點。如果確定彈著點真的打在目標前面了,再根據落點修正瞄準點,其實是鬼子對自己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心裡沒底,沒有信心,與96這樣的坦克對抗,你第一炮打不著,還有開第二炮的機會嗎?
圖博館
深度:中國96B坦克在俄參賽能否奪魁 俄或用3招阻止
俄方創辦軍事競賽的目標是為本國武器打廣告,各項比賽第一勢在必得了。為此不惜採取作弊手段,以阻止中國加冕稱王,俄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一,隨意突然修改比賽規則,甚至不將變更內容及時通知中方;二,改變計分方式,把中方優勢項目變成不計分,或者,以較低的分值加以計算。三,故意記錯成績,壓低中方分數。本次,或許俄方依然會用盡作弊手段,或將成中國坦克最大對手。但是我們依然有相當的信心,因為96B絕非一般型號。
96坦克為我軍現役最多的坦克之一,總數在2500輛以上,已經超過59坦克,這主要是憑藉易於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99坦克雖然更好,但是價格卻太貴,難以大量裝備。也不要以為96的性能很低,只是與99比差一點,面對國外的坦克依然不是弱者。
96的不足就是機動性上差,早期的發動機只有730馬力,96A也只有800馬力,單位功率18.3馬力/噸。俄T72B3M採用1130馬力的發動機,單位功率達到了25馬力/噸。
96B的改進,首先的重點就是提昇機動,為此對底盤進行不小的改進,幾乎重新設計一樣。換裝了新式縱置發動機,估計功率1200馬力,傳動系統也應進行改進。同時,採用新式的鏤空式負重輪,將會進一步降低車體的重量,可能尺寸上也有所減小。懸掛系統也有改進,第六對負重輪上的減震器明顯更換了新式液壓減震。裙板長度也降低,使用了短裙板。除此之外,其它變化不大,只是砲塔上新增了一個圓柱體裝置,疑似為通風設施,為配合新的車內空調系統,這對於改善工作環境相當有好處。
原本以為96B只是為參賽專門設計的型號,但是現在看來,它並非專用設計,只是96的最新改進型。而且這樣設計很可能是山地作戰準備的,英媒更直接推測它為山地型坦克,雖說山地作戰並非坦克之所長,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讓坦克參與山地作戰並非不可能的。
回應
除第一發脫靶?臥槽,在戰場上給你第二發的機會?
中美俄沒一個能保證首發絕對命中!再說了,首發沒命中就能說明沒有機會殺敵了?不懂裝懂的噴子.戰場上的影響因素千變萬化,你去看看海灣戰爭美軍的首發命中率是不是100%?
圖博館
中國坦克在俄參賽速度世界級 今日第一名
在2016.8.6 的俄羅斯2016坦克兩項賽中,中國隊創造賽會紀錄:20分51秒,射擊成績:坦克靶3發2中,直升機靶全中,RPG靶全中,妥妥的第一名!而且俄竟然偷偷把T72B3M開出來。俄坦克主砲三中二,高機打飛,併機中。
回應
中國噴子特點如下:好也噴、壞也噴,窮也噴、富也噴,強也噴、弱也噴,說話也噴、沉默也噴,公開也噴、保密也噴。晴天噴、雨天噴、冬天噴
還有不但嘴巴噴,屁眼也噴
噴子就是個死得只剩一張嘴的生活失敗者,天天靠耍嘴皮找存在感,一個理性的人不會貶損國家的一切.
而且我們就算三發沒中不也是第二?笑哈哈,今天難道不是第一?
主要是用俄提供的破甲彈,不適應,性能與自己平時用的穿甲彈差的太遠,第一發半路就掉土裡去了。
按以往的經驗來看,接下來俄毛應該要開始耍流氓了……
這次的裁判還可以,沒有什麼奇怪的做法。
馬上就能見到了,不過比賽里受點委屈不算什麼,好過真打起來被人打死
俄針對中國修改坦克兩項比賽規則 讓我軍96B加配重2016.8.9 觀察者網
俄修改坦克兩項規則:96B加配重,中方目前已經加掛履帶噴油漆作為配置。在前年的坦克大獎賽上,俄軍曾經稱量過96A為45噸,比俄T72B3還要重三噸。
回應
毛子也是,你要加配重就讓中國加個一兩噸唄,加這點重量能改變局面?
坦克大賽:我96B坦克撞歪T72 跑圈破賽會紀錄 2016.08.07
日前,坦克兩項大賽正在進行,中96B與俄T72發生擠撞,T72擋板被擠歪變形,96B毫髮無損。
回應
好樣的。上回撞上來沒準備被撞蔫了,這次毛子自己磕飛了兩個大門牙!
報告總統:有人來砸場啦
報告:96B想外道超車,才刮到了正常行使中的T72,本次事故96B負全責.
結果明年中國代表隊被禁賽,理由:找美國玩兒去,我們玩不過你.
為了比賽改裝的
無知,96B現已裝備我軍新疆某部,根本不是臨時改出來比賽的,噴子。
去年被毛子撞歪了擋板就讓一群噴子高潮,今年沒什麼噴點了,噴子想辦法黑96,兔子就想辦法讓人沒法黑,哈哈哈。
圖博館
深度:俄羅斯坦克大賽中國坦克為何還是屈居第二?
1、俄坦克手發揮非常出色,其射擊成績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屆;我軍也一改前幾輪射擊成績不好的頹勢,發揮出了正常水平。中俄兩隊主砲命中率都達到了9中7,對於破甲彈已經非常不錯了;各隊併機靶普遍命中率都很高,中俄兩隊都達到了100%;高機靶俄要更打的好一些,比我軍領先兩個靶。當然有人發現毛子的皮卡靶比別人高一點,這也算個小伎倆吧。其實這是俄主場,他們一直在這塊場地上訓練,無論是越野跑車還是射擊都比別人駕輕就熟,這才是真正的客觀優勢。
2、就機動性而言,儘管T72B3M單位功率更大,解放軍96B坦克憑藉綜合傳動的優勢使其越野能力更強,後者只有在最大直駛速度上比96B強。客觀的說,直駛最大速度是實戰中衡量機動性的最不重要的指標,因為戰場上沒有筆直賽道讓你衝刺,需要各種上坡下坡、急停急轉以及通過障礙。
3、可靠性。96B決賽中掉是負重輪,應該是高速沖擊和機件疲勞的結果。無需諱言坦克大賽就是要把坦克往極限裡開,現實中沒這種玩法也根本沒這個必要。T72B3M半決賽也掉鍊子。96B坦克發動力系統經受了考驗,趴窩和跑冒滴漏沒發生,整體而言本次比賽坦克硬件表現比前兩次好。
4、射擊。打仗就是打目標,具體的說是要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命中。俄坦克大賽的射擊科目設置很不合理,以坦克主砲為例:1、射擊坦克靶應採用靜對動(初級)和動對動方式(高級),因為戰場上沒有幾輛敵坦克站著讓你打。不能限制彈藥,你覺得什麼彈藥有足夠的命中率和威力就用哪個;2、射擊工事靶應採用低速的榴彈、破甲彈或多功能彈,穿甲彈對這類目標沒用,採用靜對靜和動對靜方式射擊,因為工事跑不了;3、射擊時間應該有限制,規定時間沒打著就別打了。因為戰場目標稍縱即逝,說不定你慢慢吞吞瞄準對手先把你打了。至於併機和高機,其作用有很大爭議,尤其是人操高機。
5、訓練。俄除了主場之利外,可以看出這三個車組的訓練水平還是很高的。我軍參賽單位換裝時間不長,也經歷了幾個月強化訓練,但射擊表現起伏不定,尚未達到人車合一的水平。
回應
俄舉行大賽的目的就是為了第一名,讓你得了第一還有意義嗎!
天天吹牛逼,主戰坦克打不過人家一個快淘汰的坦克,如果俄上T90呢?怎麼比?浮躁!
96B主戰坦克? 99A!毛子的T72B3M是經過改裝的,比T90動力還猛,這樣還跑不贏96B,後來就改規則給96B配重才贏得,這個第一有意義嗎?純粹是面子啊。
圖博館
2016國際軍事比賽閉幕 中國獲1冠軍18亞軍2季軍2
由俄羅斯國防部組織的“2016國際軍事比賽”自2016.7.30-8.13。在兩個星期的時間裡,包括中國在內的19個國家、121支隊伍圍繞“坦克兩項”(越野和射擊)、飛機打靶、空降、登陸等23個項目進行了激烈競爭。其中,俄共獲得了包括最熱門的“坦克兩項”在內的20個項目的金牌、哈薩克斯坦隊獲得了狙擊手和砲兵射擊項目的2枚金牌、中國隊則獲得了“忠誠朋友”軍犬比賽的1枚金牌。
儘管中國隊獲得的金牌不多,但參加比賽的中方官兵普遍對這一成績感到滿意。中國隊在大多數項目中取得了第二的成績,和第一名相比,差別不大,落第三、第四名則很多。而且中國隊在綜合評分項目比賽中獲得了不少單項第一。“今年中國成績普遍優於去年,總體成績有很大進步”。
一名參加“工程方程式”工程項目競賽的中國工程兵告訴記者,在工程項目比賽中,雖然中國隊未能獲得冠軍,但考慮到中國隊來俄後訓練時間短、比賽使用裝備有差別等問題,因此自己和隊友對於取得的這一成績感到滿意。
事實上,中國軍人更看重比賽成績之外的收穫。
中國軍隊通過參賽,不但理解了俄軍的作訓思路,而且通過學習、研究俄方設計的比賽流程和規則,糾正了自身使用俄式武器時的一些不當習慣,從而提高了中國軍隊作訓水平。此外,通過參加世界軍事比賽,中方也培養了一批外語、組織、裁判和訓練方面的人才。這對中國未來舉辦“國際軍事比賽”的一些項目有很大幫助。
回應
軍犬不知友誼第一,居然搶了金牌!
這種比賽,拿第二已經是成功!心裡有數就行……
這名次拿的有深意呀!即有面子也有里子!維護了老基友的感情。哈哈
我軍96B坦克在坦克大賽奪得第二9發射擊命中8發
在8月13日舉行的坦克大賽上,我軍的96B同俄T72B3M,白俄和哈薩克斯坦隊T72B3進行了同台競技,96式取得了主砲射擊9中7兩近失,RPG射手靶全中,高射機槍靶6中4,的好成績,但是第二車組臨近終點時109車出現故障,負重輪掉落,在終點前替換為103號車。最終,經過激烈角逐我軍以1小時36分40秒的好成績取得了比賽的第二名。
回應
這不丟人,這次比賽是飆車,而不是行軍,三四十噸的東西又撞又砸,再怎麼保養維護也沒辦法。
可靠性還是硬傷啊!上戰場沒被打壞卻自己掉鍊子趴窩那是一種什麼心情?
T72似整個賽程故障率遠高於96B 沒看過的只知道盯著96B噴
T72鍊子斷了,連續四輛。中國的車毛子特別照顧,增了幾噸配重。
圖博館
深度:中國航空已不弱於俄羅斯可向其出口五代機設備2016.8.2新浪軍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俄航空技術的創新即基本停止,只是對舊型號進行改進,全新型號只有一個T50戰機,別看號稱第五代戰機,其實它的歷史依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現在在航空技術領域,俄實際上已經落後於中,主要問題就是後繼發展無力,再難有什麼新的突破。現在只是憑藉著厚實地技術基礎,在發動機、結構等方面保持較高水平,但是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同樣快速,被中國超越也許只是問題,至於其它方面多已被中國超越,包括至關重要的航電技術領域,它所涉及的不僅有機載雷達,還有機載設備,航空吊艙等等。
由於技術路線的錯誤,俄電子工業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屬於走偏路,與西方差異非常大。90年代初,電子工業系統又元氣大傷,比如:熱成像技術的主要研究機構在白俄境內。這一切導致了俄電子技術的發展緩慢,由與西方有差異,變成有差距,而且越來越大,甚至許多基礎元件都要進口,許多出口戰機即安裝了不少進口部件,比如:出口阿爾及利亞的米格29即因裝了以色列的產品,不得不退換。
中國則為全面發展,早年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後來又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技術標準及理念,特別是最近幾年,已經在許多方面超過了俄。比如:航空吊艙,不僅國產戰機可以,進口的蘇-30等戰機經過改裝之後,也可以掛載國產吊艙及武器系統,顯然我們對於俄式航電系統的了解不比俄方少了。
我們還專門研製了可以對付隱身戰機的紅外吊艙系統,對B-2隱身轟炸機跟踪距離能夠達到150公里,對F-22戰機的跟踪距離為110公里。相比之下,俄雖已推出類似產品,但是水平並不高,許多西方專家認為其水平只相當於美國第一代吊艙產品。
同時,殲-20已經應用了類似於F-35的分佈式光電系統,實現對周圍360度內的預警,而不是以前只有正前方,T50上尚沒有同類的設備。
相比之下,俄T50尚在使用一些四代機的設備,如果想為其配備上五代機設備,那麼也只有中國可選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回應
阻礙技術裝備對俄出口的唯一障礙—面子問題
又在吹了,發動機都沒解決。
狗又在噴了,俄現在只是憑藉著厚實地技術基礎,在發動機、結構等方面保持較高水平,但是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同樣快速,被中國超越也許只是問題,至於其它方面多已被中國超越,包括至關重要的航電技術領域,它所涉及的不僅有機載雷達,還有機載設備,航空吊艙等等。
圖博館
第一次車臣戰爭,對俄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更為準確的說這就是一次軍事上的重大失敗。根據俄國防部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自1994年12月戰爭爆發到1996.8.30,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一共陣亡2986人、傷17655人、失踪378人、被俘523人;損失各種作戰飛機27架,坦克裝甲輸車輛562餘輛;車臣武裝分子死亡14986人,受傷、被俘大約40000人。但西方國家估計的俄軍死亡人數卻已達到1.5萬餘人。而對於俄而言,最慘痛的失敗就是開銷巨大損兵折將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僅未能達到目的,而且還給以後持續不斷的恐怖活動埋下了最大的隱患!
俄格戰爭應該是俄軍吸取了前兩次車臣戰爭的教訓,採取了地面閃電戰戰術取得的勝利,但是和車臣戰爭相比,武器系統運用還是老套子,只是更新了戰法而已,新瓶裝舊酒而已,而且也同樣暴露了俄軍武器老舊,後勤補給不到位等問題。
軍事學說的話蘇聯大縱深軍事學說對我國軍事理論指導體系還是很大影響的,但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以及毛的游擊戰爭理論到現在都還被廣泛應用,包括在海灣戰爭的時候,美軍指揮官都研究孫子兵法。我們90年代初某位空軍校官提出的超限戰理論就引起美軍事學界的轟動。
俄在進行軍事革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我軍也在進行軍事革命,主要是以下方面:
1“智能化”武器和裝備所佔的百分比:
2建立精幹、高效、訓練質量極高的小型化武裝部隊:
3指揮、通訊和控制系統自動化:
4戰場空間多維化,奪取從傳統海、陸、空三維控制權到未來海、陸、空、天、電五維空間的戰場控制權:
5 實現高科技條件下、信息化聯合作戰的系統對抗。
所以這些年我們三軍聯勤,集團軍規模跨區對抗演練,先進的C4ISR系統,精確的武器系統與數字化裝備聯合都要勝俄軍一籌!在系統性軍事力量體系建設方面都走在了俄軍前面!通過以上有關兩國軍事力量核後端力量的比較,兩國的國防力水平相信大家應該有個新的認識,當然有些鐵桿鵝毛粉絲,估計你再怎麼解釋,也改變不了他們固執的態度。
圖博館
綜合來說,俄海軍的優勢在核潛艇及航母,除去航母和核潛艇,驅護艦的總噸位其實要低於我國,艦齡我們有優勢,隨著俄這些艦艇的艦艇逐漸老化加上保養不到位,未來俄大型水面艦艇的規模還講萎縮,而我們隨著瓦良格航母以及江南航媽,加上052新驅規模成軍,054下水餃,以及未來大曲,霧燈,兩棲攻擊艦的入役,未來十年,我們海軍除了核潛艇不如鵝毛,水面艦艇數量質量總噸位都要超越鵝毛!
3 空軍
我國目前三代機數量和鵝毛差不多,都是500多架,但是缺乏鵝毛圖-160之類的遠程轟炸機,同海軍一樣,俄空軍裝備的戰機也大多數是前蘇聯時代的,而且鵝毛裝備的蘇-27,米格29是早期型的產品,我鱉的三代機大部分是95年以後的,大飛機是我們的軟肋,可別忘了,也同樣是鵝毛的軟肋,那些生產大型軍用機的主要是在烏克蘭那,比如圖160,在烏境內的可比鵝毛多,後來二毛拿了一部分圖160抵償債務,但是俄羅斯現在也生產不了圖160,至於安-70 安124等等本身就是烏克蘭安東諾夫科學技術綜合體的產品,想想我們買伊爾76 78遲遲不能交貨就知道,因為負責伊爾-76運輸機總裝的烏茲別克塔什幹飛機生產公司就不在其境內,鵝毛要重新建生產線,蘇聯生產大飛機的大部分底子都是留在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我相信土鱉有資金的支持加上烏二毛的技術協作,10年內我們的大運肯定上天,到時候預警機,加油機等載體的製約問題將得到解決。
至於訓練水平,我鱉的一線三代機作戰部隊好些年前就已經達到了北約標準的180-220的年飛行小時,有相關的媒體報導,而鵝毛由於經費不足加上機體老化,很多飛行部隊飛行員一年飛行訓練100小時都不到!
4、軍事學說及實戰
蘇聯解體後,俄打過兩場車臣戰爭和俄格戰爭,這幾場戰爭都是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俄軍也是以比較單一的武器體系去打一場非對稱戰爭的,而且第一次車臣戰爭俄是失敗了,而車臣分離主義領袖杜達耶夫正是用毛的全民戰爭和游擊戰術擊敗了重裝的俄131摩托化步兵旅,全旅1000多名官兵,包括旅長薩文上校在內的800多人陣亡!78人被俘;全旅的26輛坦克損失20輛,120輛裝甲車損失102 輛。
圖博館
在潛艇方面,我覺得核潛艇方面俄羅斯在核反應堆和核潛艇數量噸位方面有技術優勢,但是像潛射洲際導彈上,巨浪2和布拉瓦應該是一個水平線上的,布拉瓦試驗一直都不怎麼順利,沒有成軍,我們的巨浪2雖然發展也曲折,但是去年年底官洩連打6發說明已經要成軍了,但是常規潛艇方面,我們應該會有質量和數量的優勢,比如AIP技術,我們並不比鵝毛差,我們在90年代就開始研究,2000年就在一艘明改上試驗,現在在武船新潛上已經使用了,鵝毛第一艘阿穆爾級AIP潛艇是2005年服役的,我去年下水的武船新潛,無論技術還是噸位上都應該超過了阿穆爾,比如我們採用的是一體化消聲瓦技術,鵝毛還是鑲嵌式消聲瓦,比如潛艇通訊技術,我們也要比鵝毛先進,去年曝光的量子通訊,我鱉如果把他應用到潛艇上,將帶來潛艇通訊的革命,此外像俄羅斯裝備的另一級常規潛艇基洛級,都是早期型的887型的,我們12艘裡面有8艘是最新的636,像我們下水的元級,技術水平也應該略高於基洛級。
我們裝備的宋級元級,基洛級共30艘,俄裝備這十幾年來只裝備一艘阿穆爾級AIP潛艇,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上,土鱉都要勝出,十年後的土鱉的優勢應該更大!
至於船台上在建或剛下水的,目前(?)已知的有1艘瓦良格航母,1艘霧燈,4艘052C,3艘054,1艘AIP新潛,2艘元改,一艘萬噸級的88號海軍綜合船,此外,計劃建造並得到確認的,有4艘新補給艦。還有056,江南航媽也應該會很快建造,鵝毛在建的艦艇有哪些?麻煩知道的筒子告訴我?
至於以前製約我們水面艦艇的區域防空和動力系統,這些年已經得到了解決。其實俄艦的燃氣輪機也不行,前蘇聯生產燃氣輪機最強的是烏克蘭。
在艦艇建造的工藝和項目管理上我們要領先鵝毛幾個檔次,我們現在都是模塊化建造,俄還是傳統手段建造,一艘艦艇建造時間鵝毛用的時間是我們的兩倍以上,驅逐艦參照鵝毛給我們建造的現代和我們自己的052C,護衛艦參考054A和守護,工藝水平我們比較接近歐美水平,其實亞洲國家里中日韓三國的艦艇製造水平都還蠻高的,也是世界三大造船大國,鵝毛艦艇雖然武器系統比較強悍,但是建造工藝實在是不敢恭維,此外俄艦艇建造項目管理混亂,看看他們為三哥改裝的航母工期一拖再拖,價格一漲再漲就可見一般。
圖博館
38軍裝甲兵整個集團軍所擁有的戰車數量即達800輛之以上,全部裝甲車輛的數量超過1260輛,這些坦克都是新式的99 、96 加上一部分88B,此外還有一個野戰防空旅,裝備有TOR-M1(SA-15)履帶野戰防空導彈,紅旗7防空導彈。
此外38軍已經建成一個實驗性數字化師,數字化水平相當高。
俄軍58集團軍
第58集團軍在俄軍所有的集團軍中,稱得上是一個規模最大、戰鬥力最強的合成集團軍。該集團軍的編制十分龐大,編制員額有7萬人之多。第58集團軍的武器裝備也比較先進,共有609輛坦克,近千輛各式戰車,125門火砲,190門“冰雹”火箭炮,450門高射砲,120架飛機和70架直升機,但是該集團軍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是前蘇聯時期留下的,主戰坦克有T-64 T-72為主T-80都很少,裝甲車也是比較老舊的BMP-2。整體裝備水平要低於我38軍。
2 海軍
比如說鵝毛海軍總噸位是世界第二,個人就覺得核潛艇和一艘航母佔了比較大的優勢,得了不少形象分,俄水面艦艇95%都是前蘇聯時期留下的,但是你看鵝毛除了1999年服役“無畏Ⅱ”級“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驅逐艦(這艘還是前蘇聯時期留下的未完工的,後來是幾個企業集資完成了建造)最近10幾年除了下水了艘2000噸級的守護號護衛艦,還下水了一艘新研製的超過4000噸以上的驅護艦嗎?鵝毛現在還比較有威懾力的就一艘航母,1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兩艘光榮級巡洋艦,3艘無畏級,6艘現代級,還有若干老舊的克里克瓦級護衛艦而已,中國這10多年來,建造服役了2艘旅護級,1艘旅海,4艘現代,2艘052B 2艘052C 2艘051C,14艘江衛級,2艘054 9艘054A,這些水面作戰艦艇除了江衛是2000噸級的,其餘的都是4000噸級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艦艇,此外還有兩艘18000噸級的塢登(鵝毛的兩棲登陸艦還要去買法國西北風),其他兩棲坦克登陸艦光01-03年間我們就瘋狂建造了20幾艘玉亭級,兩棲登陸能力要比鵝毛強,此外我們的輔助艦艇比俄羅斯要多,要先進,比如補給艦,我們有福池級886 887 888 還有兩艘大倉級881 882 這些都是兩萬噸級以上的,還有一艘3萬噸級的885,你去看看俄只有一艘別2萬噸級的烈別津河級還是70年代建造的,此外我們有大量潛艇支援艦,這是俄的短板,我們還有上萬噸的醫療船,在後勤及輔助船方面,俄羅斯遠不如我們。
圖博館
比如說我們有二炮的戰術導彈支援,火力覆蓋上升了一個等級,東風11 15都已經裝備了10幾年,10幾個旅,超過1500枚,俄軍首支“伊斯坎德”戰役戰術導彈營才都組建沒兩年,裝備數量不超過50枚,射程50-280公里,還有東風21 長劍10巡航導彈,戰場阻斷能力要遠強於俄軍,加上我們後勤保障能力系統化科學化,戰場支援能力比較強了這些年我軍集團軍規模的跨區機動演練已經常態化,俄軍基本上沒有搞過兩個集團軍以上規模的跨區機動演練,即使是2008年的俄格戰爭,也只是58軍一個集團軍規模,雖然俄格戰爭,俄取得了勝利,但那是在力量對比懸殊的前提下,而且這次戰爭也暴露了俄軍作戰體係單一,重型裝甲老化甚至出現拋錨的現象,後勤保障不到位,和車臣戰爭相比基本上是老戰法新內容而已。
陸軍武器系統我就不一一列舉,就舉一個例子,兩軍已裝備的最新坦克的動力系統,坦克發動機,俄T-90用的發動機功率是1000馬力,我們99是1200馬力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99改是1500馬力,而且這1200馬力1500馬力的發動機雖然像傳動軸採用過德國LSG3000和借鑒過MTU,但是也已經能自產。
對比下兩軍最精銳的集團軍,我軍是38軍,俄軍是58合成集團軍:
38軍這種重點集團軍全部火砲多達約700門38軍的砲兵火力覆蓋範圍由前沿數百米至100公里不等,集團軍屬導彈旅的M-9和M-11戰術彈道飛彈又把打擊範圍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敵後縱深,程度上舒緩了空中支持火力的不足。現在該軍所有砲兵團齊射一次火力投射總量可達30噸之多,起碼相當於韓戰末期的15倍,已達到今天美俄兩軍的一流水平,但在命中精度和彈種上與美軍仍有些許差距,然而超過了俄軍砲兵。在火砲自走化程度方面,該軍砲兵團亦已超過俄軍,大部分採用了83式和89式自走身管火砲,另外還有約180輛各型火箭炮可支持。在戰時該軍的砲兵旅/團能隨時提供旺盛的隨進彈幕和壓制火力,火力強度約相當於鄰近地區軍隊的2。5倍至5倍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砲兵已基本實現全團指揮自動化,C2系統已普及至單炮上
圖博館
中俄兩軍各項實力真實對比:竟讓平可夫啞口無言2016-07-22
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體,也是繼承前蘇聯大部分軍事遺產的長子,由於有自己特色的軍事研發體系加上世界第二大核武庫,以及大名鼎鼎的白楊洲際導彈,颱風,阿庫拉,北風之神核潛艇,蘇霍伊,米高揚兩大設計局的產品,讓俄羅斯在如今的軍事界享有蠻高的地位,在很多軍迷中,他就是目前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而我鱉由於長期仿製蘇(俄)式武器,以及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落後西方一到兩代武器,給人留下大而不強的印象,即使我國這十幾年軍事科技和裝備體系突飛猛進也難以改觀一些人固有的觀念,俄武器系統在我國國防現代化過程中起到過催化作用,所以很多人認為我國的國防力量要弱於俄羅斯,本人持謹慎異議的態度分析兩國的國防力量,不指望能改變一些人的觀念,也並非是因為絲帶而大腦發熱想出來的,本人雖然HKC,但並非是激進,有不同異議的歡迎拍磚,筆者曾在新加坡航展上遇到漢和防務的平可夫,當時和平可夫就這些辯論,竟然說的他啞口無言:本人分析兩國的國防力從軍事力量和後端力量去解讀
一、兩國的國防力
基本概況,總兵力等這些基本元素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主要從三軍的裝備和研發方面去分析
應該說鵝毛的地位就是靠他的核武器,核潛艇,能源三個硬件,加上野蠻這方面軟件支撐的,朝鮮野蠻沒有實力那叫恐怖主義國家,鵝毛野蠻手握核大棒和能源的話,他依然還是大國,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二大核武庫,第二大核潛艇群,我國雖然核武庫雖然規模小於俄羅斯,但是也有相關的發射載體,以及保證毀滅對方的能力,因此在兩國均有能力毀滅對方的力量博弈中,核武器做為威懾的力量值下降到最小,因此主要比較是兩國的常規力量。
1 陸軍,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陸軍,而且這些年基本完成了機械化的轉型,並向信息化發展,應該說我們的機械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超過了俄軍,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抗已是我軍演練的基本課題,已在戰役支援能力上我陸軍要高於俄一個等級,
圖博館
深度:俄售華武器為什麼磕磕碰碰看完這些就會明白2016.7.9新浪軍事
俗話說教會了徒弟就要餓死師傅,話糙理不糙。中俄之間的軍貿方式讓俄羅斯也感覺到了不尋常的地方,以至於近幾年俄對華武器出口越來越磕磕碰碰出爾反爾;這個很不尋常的地方就是,中國少量引進俄式裝備後不需要花多長時間改進版和功能相似更加先進的各種貨品就出來了。一方面歸功於中國自身科技實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俄方的助力也脫不開關係。
下面舉幾個例子:
曝光度不高的紅旗17一體化野戰防空系統與引進的俄羅斯“TOR道爾”近程野戰防空系統相比,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原版的製導雷達裝備的是有限掃描的相控陣天線,技術簡單,價格便宜,缺點就是掃描跟踪範圍比較窄。紅旗17裝備的國產製導天線同樣採用無源相控陣體質,探測單元數量多,推測多目標跟踪制導、交戰能力也要比原版更強。雖然HQ17的整體外形跟原版“道爾”很接近,但是底盤改動也比較大,動力傳動系統據說換上了40噸級國產系統,懸掛裝置也改成了全液氣方式。因此從綜合性能上來分析,紅旗17比最新的國產紅旗7B還要先進,更別說這個原版。
還有中國把蘇27和蘇30的核心代碼數據給破解了,可以讓引進的俄式戰機隨意使用各種先進的機載國產武器和電子吊艙,俄方眼睜睜看著這塊利潤豐厚的機載配套市場就要沒了。這還不算完,中國又啟動了“現代級”136杭州艦的全面升級改裝工程,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這是中國對瓦良格航母改裝以後又一項全面涉及俄式裝備改裝的大型重要工程,將再次體現中國軍工科技的實力。
對俄羅斯打擊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中國軍工已經對各種俄式裝備了解的非常透徹,並轉為生產力推出各種產品投放國際市場,從珠海航展以及海外各種防務展覽就能看出這點,蛋糕就這麼多,俄方的分量肯定要縮小,這就不難理解俄羅斯對蘇35、S400售華過程是那樣的態度。(作者署名: 空軍世界)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7-09/doc-ifxtwihp9892067.shtml
圖博館
如有了俄發動機,殲-10戰機終於飛上藍天,殲-11A/B/D、殲-15/16/20得以通過技術驗證再換裝國產發動機加入中國空軍,S-300PMU讓長期徘徊不前的紅旗-9一飛沖天,SA-N-7讓紅旗-16成為054A的防空利器,R-77讓霹靂-12終於夢圓,53-65K尾流自導魚雷讓魚-6找到了技術突破口……
正是對俄技術的吃透,不但讓中國軍工掌握了現代化武器的技術原理,還可以藉此對其進行改進,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中國所掌握的西方技術,導致具有更高性能“中國創造”迅速出爐。現在來看,即使俄放下包袱敞開供應,中國所能選購的武器裝備也寥寥無幾,更不用說俄還有所保留。
即使是去年中國同意採購的6個營的S-400防空系統的合同和24架第4代++蘇-35戰機的大單,雖然外界認為中國在國產武器大爆發的背景下,還花費50億美元採購這些武器,是為了獲得“S-400的新雷達和新的超遠程導彈”和“蘇-35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和117S發動機”,但更多清醒的分析者則與此相反,認為這很可能是為了和俄的戰略合作,意圖通過這兩項軍購來對俄“輸血”,以便讓其在與西方的決鬥中不被打倒。對此俄專家也心知肚明,有評論就感嘆道:俄應當明確地意識到,蘇-35和S-400的購買協議,很可能是俄所簽署的最後一批對華軍火成品出口合同。
從種種趨勢看,中國成批採購俄成品武器的可能性已幾乎不存在,但偶有採購一些單件或者配件的可能還是暫時存在的。而今後中俄武器合作最大的趨勢,已經從不久前普京總統訪華時所簽署的協議看出來了,那就是“唯有兩國設計師攜手努力,聯合研發精密設備,且不囿於軍事領域,俄中技術合作才有未來。”比如伊爾-96遠程寬體客機、推力為35噸的重型發動機、載重超過20噸的重型直升機等合作項目,甚至在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等方面,利用俄羅斯相對雄厚的技術和中國雄厚的資金優勢,中俄互通有無進行深度合作,才符合當前兩國需要共同對付美國的霸權挑釁這一現實。
回應
俄不必擔心,中俄聯合開發武器,共同開發其他國家市場,這才是雙贏,才能有效抑制美國武器獨大的局面。
不要說普京擁抱中國,中俄是相互的需要.
中俄合作深度比起美日、美英,美澳合作,差遠了。普京依然放不下身段。
呵呵,美日叫合作?人家父子倆,不要侮辱了合作這個詞。
俄中也是父子嘛,慈父斯大林萬歲,武裝保衛蘇聯!
大爺 現在2016年了
中俄不是結盟,怎麼和那些結盟的國家比合作深度?
米日是高級互相利用,中俄是初級互相利用,米日是主僕,中俄是一山二虎的暫時相依為命
圖博館
深度:這一刻普京悲傷又無奈 放下身段再次擁抱中國
儘管從金額上看,俄中軍事合作的規模仍與過往持平,但俄羅斯對華軍品的出口門類卻顯著收窄。這與中國軍工企業所取得的驕人成就密不可分。它已經能夠獨立製造出相當精良的各類槍支和裝甲武器、近海及遠海戰艦。據俄《專家》周刊2016.7.4報導,軍事技術合作幾乎一直都是俄中合作的最主要環節。早在10年前,中從俄購買各類武器,如驅逐艦、戰機、運輸機、直升機甚至導彈技術,年均交易額15億-18億美元。然而,自2010年以來,上述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俄羅斯應當明確地意識到,蘇-35和S-400的購買協議,很可能是俄羅斯所簽署的最後一批對華軍火成品出口合同。
關於中從俄採購武器,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戰略機遇,是幾乎唯一一個可獲得所需先進武器來源的機會。而對俄來說,獨立後的迷茫與徬徨以及失望接踵而來,經濟低迷和食物匱乏又讓國家和人民都經受著熬煎,西方承諾的援助和貸款也都成了天方夜譚,也唯有東方鄰國當時腰包漸鼓但又無處付款採購所需的先進武器。於是,用武器換食品衣物再加上部分硬通貨的付款,讓中俄兩國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一切從蘇-27SK/UBK開始,儘管這一交易是從蘇聯時期開始談起的,但真正實現交易卻是在俄獨立後進行的。儘管首批24架數額並不大,但確實讓當時完全是二代機天下的中國空軍眼界大開,而且幾乎同期進行的海灣戰爭也讓中國空軍明白,沒有先進的武器,要想抵擋西方國家的超級軍事力量,幾乎可以說是妄想。於是,再次採購第二批,引進蘇-27生產線,成為順理成章的事。而隨後,其他軍兵種也看到了機會,S-300PMU、S-300PMU-1、S-300PMU-2、“道爾-M1”防空導彈,基洛級潛艇,現代級驅逐艦,蘇-30MKK、蘇-30MKK2戰鬥轟炸機,米-171、卡-28直升機,伊爾-76運輸機等先後進入中國,並與這些平台一起引進了大批的配套武器,如R-77和R-73空空導彈,TEST-71 、TEST-96和53-65K魚雷,SA-N-7防空導彈,AL-31F發動機,KH-31P型反輻射導彈等等,這些先進平台+武器的引進,的確讓中國軍方和軍工大開眼界,事實上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從那個時代到現在,24年過去了,上述的很多武器型號,都已在中國有了孿生兄弟,甚至這些兄弟的性能都已遠遠超過當初引進的俄型號。但最主要的是,通過引進這些俄製武器及其平台,讓長期處於技術困惑之中的中國軍工找到了突破口,很多國產武器因此而取得重大進展。
圖博館
中國用狗皮大衣保溫瓶換蘇27戰機 2016.06.30
九十年代中國從俄羅斯那里大採購武器的時期,幾乎所有重大裝備型號都是用易貨貿易的方式換回來的,簡直是沒有義烏造就沒有解放軍的裝備革新
回應
能生產戰鬥機 卻不能生產暖水瓶大衣 不解體都說不過去
是謠言吧,說得像的一樣。
中國的飛機製造雖然經歷幾十年的積累,但是相對其他國家而言只是個苗苗
按照你的思維方式我們中國就不需要研製武器裝備?歷史已經證明一個經濟能力強大的國家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只有軍事力量強大了才是強國。
當時俄的裝備以及設計理念為我國現代化有一定促進作用。只要先進都是參考價值。
啥時候繼續殺狗?小區旁邊的野狗多的不得了。看能不能換艘航母回來
現在都自己造了
前兩天還說92年俄羅斯貸款給中國,我tm就納悶,92年俄窮的內褲都沒了,他麼有錢給中國?
建核電站,應該是先建設,分期付款、
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不求回報的援助外國?拿錢買外國的武器裝備也是可以的。援助助長他國好吃懶做,貪婪。
援助換來的是看不見的回報
要不是公知大V噴子的美爹瞎BB,我們也不至於到處撒錢,用錢買影響力,也是投資。不讓黑叔叔憑啥把自己的資源賣給我們
狗粉咋不跳出來裝聖母呢
主要那個年代還沒有這麼多愛狗人士!現在都是民主給慣壞了。
那個年代自己的溫飽都顧不上了,現在就是吃飽了撐的。
狗粉得去保利公司大門口示威,那麼問題來了,他們進得去麼。
美式民主是狗屁民主,美國佬培養的反政府力量。中國的民主就是要以老百姓的利益為主。只要目的達到管他什麼主。搞的上大街都要穿防彈衣的美式民主不是我想要的,說不定那一天在大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就沒了。
應該給狗立紀念碑,不然凸顯得國人太無情無義了
好主意,公知大V噴子出錢?
狗是愛狗人士的朋友、伴侶甚至是親人,用狗皮換來的東西,我們不能要!要不然狗皮給了蘇聯人,狗肉怎麼辦?要不然狗皮給了蘇聯人,狗肉怎麼辦?
怪不得我國大部分人都愛吃狗肉。
我想問問,面對國防需求,狗粉還跳出來不?
空軍有了蘇27,是不是狗肉館也跟著沾光了哈哈
愛狗人士表示,他們要去空軍部隊門口拉橫幅抗議
流浪恆星A 這種事情“盡義務”的理應是0.5狗狗。
0.5是說流浪狗粉Q5嗎,他人呢?
難怪流浪狗那麼憤世嫉俗,祖上肯定被剝過皮。
圖博館
深度:俄軍不惜成本裝備鈦合金頭盔單兵裝備水平卻已落後2016.6.22 新浪軍事
包括蘇聯時期和現在的俄羅斯在內,一共裝備了至少6款這樣的鈦合金頭盔,之前多數人認為這樣的頭盔應該最早出現於第一次車臣戰爭之前的1992年,但是在最近曝光的圖片顯示80年代的蘇軍就擁有這樣的裝備。因為即使對於蘇俄而言,這樣的鈦合金材料也顯得非常昂貴,敢於拿來做頭盔都已經是大膽之舉了不可能大量裝備,所以它優先裝備當時的安全部門特種部隊,比如ALFA阿爾法、Vympel信號旗以及Vityaz勇士這樣的特種部隊,定位就是專為城市巷戰和反恐作戰設計。
我們一最常見到的STSh-81為例,它並不是大家一般認為的整體,而是由三片鈦合金裝甲板容納在一個特殊設計的盔罩中構成,甚至可以有限度的調整以適應佩戴者的頭部尺寸,也擁有相當厚實的緩衝層,但是在面對子彈強大的衝擊力時的穩定性值得懷疑。而且鈦合金材質也並非想像的那樣輕量化,STSh-81為2.4kg,還算可以接受,但它的發展型號SSSh-94(球體)卻達到3.5kg,而後來做出來的類似於電焊帽的6B6鈦合金頭盔因為不僅外形巨大還搭配了20mm防彈玻璃面罩重量已經達到4kg,老實講確實要佩服俄羅斯人的頸椎。
問題還遠不止這麼簡單,SSSh-94 Sphera頭盔最新的生產批號為2012年,這本來是應該淘汰的型號,可在2008年軍改之後就計劃大規模換裝的新型伯利特(BOLIT)通用防彈頭盔的生產卻顯得異常緩慢,本來俄軍已經是大國中最後一個淘汰老式金屬頭盔的國家,卻還因為經費等一系列問題一再延遲,實在令人汗顏。反觀我軍在QGF02型大規模列備之後就基本完成了一線部隊頭盔的凱夫拉化,不僅在其基礎上陸續推出QGF03、05等多個改進型號,甚至還在去年曝光了裝備特種部隊的國產FAST盔,這已經超越了美軍的MICH2001盔,完全滿足各種附件的懸掛,所以所謂的鈦合金頭盔也只是看似拉風而已,俄軍得加油了。(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6-22/doc-ifxtmwei9092600.shtml
圖博館
西方容不下強大的俄國,那俄國會容下強大的中國?難道西方人吃肉俄國人吃素?只聽過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沒聽過兩頭強壯的獅子友好相處的!中國和誰友好和誰加強關係,都必須以中國的國家利益為根本,而不能熱臉貼人家涼屁股,被人家坑還要跟人家合作!
有道理!
又被坑了吧!這世上只能靠自己。毛子靠得住母豬會上樹
大實話!
紅旗9造得出!相信不久將來生產出的比俄羅斯任何一款防空導彈都要先進!
不明白!能造州級導彈的國家造不出打擊400公里的S400,有軍迷麼?給解釋一下。
東方41多大個,S400多大個?而且戰略導彈圓周率公差50米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S400攔截高速運動的導彈彈頭,精確程度得到厘米級,而且是400公里以外。技術完全不是一數量級的。
誰告訴你S400精度厘米級,驗證過嗎?僅僅毛子自言自語而已笑哈哈
厘米級太誇張,不過打飛機也不用厘米級。題外話,軍售方面,俄國一直在坑中國和印度,樂此不疲。
S400本來就是可買可不買的東西,這錢花不花都行,本來買的也不多
沒什麼,國與國的較量,到了2018年也拿不到,等到拿到時我們自己的早就研發出來了
圖博館
所以,從俄的角度來看,雖然暫時還不具備如同美國那樣的對華遏制和打壓的基礎,但是提防和不為中國崛起加油卻是俄現在就能做到的。而不向中國出口戰略武器,不向中國提供最先進的武器,不向中國出口現有最優秀的戰機發動機,就足以說明俄的所有陰暗心理。
因此來看,中俄不太可能結盟,中俄都在互相戒備,這絕對不是什麼傳說,是有很多生動的事例擺在那裡的!(作者署名: 軍評陳光文)
回應
一個內容,換幾個標題了。一堆的所謂專家就報導一個新聞。今天我也是醉了。愛刪就刪。
幾個月以前,我就在新浪網上看過這篇報導,也是換過幾次標題,現在小編又把它搬出來了
這類新聞來回發!幾個月一個輪迴!記者不累嗎!?一會普京出面立馬給,一會廠長總裁部長暫時不給!
不要聽小編乎悠騙流量!
我估計也是瞎編的,讓國安請小編去喝茶,估計他也尿尿了!
普京就是一黑社會頭子,經常出爾反爾。
俄跟本就沒有信譽,這種國家不執得深交。
俄也是只雙頭鷹!
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罷了!
中國是個二傻國家總在國際舞台被玩弄!大國之間互相來往那是有共同利益!永恆格言:只有永遠利益,沒有永遠朋友!啥禮儀厚道對待小人只能是被宰!
俄向來流氓,連日本都不如,想想至今仍佔領著中國140萬平方公里土地不還吧
毛孑翻臉比翻書還塊,我們一定要提防這隻白眼熊!
這算不算投資失誤,要不要也追究責任。
總做冤大頭!有沒有違約金?
沒有
俄看準了大陸只有向俄軍購一條路可走,所以隨心所欲。
這種S400不成熟的玩意,要他何用,我們說只要一套,他硬給我們6套,隨心你妹,懂什麼
訂金交了?你確實知道?
這篇文章不知消息從何而來,分明是在懷疑我們軍購談判專家們的智商了!文章作者肯定沒有見過合同文本。相信合同中交貨日期和違約賠付是一定非常詳細的!俄如果為了些許定金而不惜違約,估計那些許定金還不夠賠付違約金的!我們都有目共睹,多年來我們和俄的軍購何時吃過虧?我們的武器裝備從俄哪裡汲取了多少有益的營養?除了早期因經驗不足,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大的全球經貿佈局,想在國際經貿交易中佔中國便宜的國家已經很難找到了!
圖博館
深度:俄對華軍售起波瀾中國採購S400導彈又遭延期2016.6.4 新浪
根據之前中俄兩國達成的出售協議,俄承諾將於2016年底開始向中國交付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但如今俄又變卦了。據俄衛星新聞網3日報導,俄製造S-400的負責人表示,俄羅斯不會在2018年前向中國供應S-400系統。而俄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竟然是,其內部有規定,S-400現在生產很緊張,必須首先供應給俄軍自己使用,當裝備到一定規模之後,才能出售到國外。
現在的俄,手裡的奇貨是越來越少,而對於中國來說,可能僅剩下S-400和蘇-35這兩項可居了。對於幾近相似的理由——優先裝備俄軍自用,這純粹是不靠譜的理由,現在俄軍已經裝備了不少的S-400導彈營,實際上俄軍並沒有那麼很緊迫的需要。
分析俄推遲S-400交貨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四個:一是反正中國已經交付了預付款,俄不怕合同被取消,可能也要報復中國遲遲不簽訂合同讓俄所受熬煎;二是俄擔心中國裝備這種導彈後進行“山寨”,反過來對俄也是威脅,俄希望中國越晚得到越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三是由於S-400的作戰範圍很大,對華交付是個敏感問題,俄將承受來自日本、韓國甚至越南、印度以及台灣的外交壓力;四是俄儘管表面看起來對西方強硬,但實質上現在迫切想和西方和好,尤其不想在西方就要解除制裁前因S-400交付中國讓努力付諸東流。
除了在交付時間上俄玩鬼之外,中國還要防止俄羅斯在技術上打折扣,因為早就有傳言俄將向中國交付“猴版”S-400——也就是在作戰性能上做過手腳的型號。比如S-400所真正具備價值且吸引中國採購的主要是可以使用40N6導彈打擊400公里遠的目標,但現在俄聲稱這種導彈還處於試驗中,極有可能會以射程僅為250公里的48N6導彈來替代,這將使中國採購S-400失去一切意義。因此,中國可以藉助俄推遲交貨的時間這一藉口,要求俄必須提供具有重要意義的40N6導彈,否則,中國的損失將更大。
縱觀近二十多年的中俄武器交易,可以發現,每當中國採購具有一定戰略意義的武器裝備時,俄都會顯示出少見的徘徊和猶豫,即使不在技術狀態上打折扣,也總要在交付時間上推三阻四。究其原因,很可能與俄對中國的戰略擔心有關。畢竟,中俄同是世界大國,又都懷著戰略崛起的夢想,可上天卻又把這樣兩個抱有雄心的大國放在一起,使得他們彼此不得不互相戒備。而從各自的發展趨勢來看,顯然,現在的中國的崛起之勢更加猛烈,而俄羅斯即使不遭受西方的製裁和打壓,其發展前景也沒有中國那麼好。
圖博館
低事故率掩蓋不了中國空軍的裝備訓練短板
而回到飛行事故上,以2014年為例,美軍共墜毀9架戰機,中國則為3架。要知道美軍這9起墜毀事故囊括了其全年在世界範圍內全部的作戰、機械與人為過失損失,而中國的3起事故,2起為機械故障、1起發生在夜間訓練。這種數量與事故類型對比顯示,中國空軍似乎尚未完成飛行員與戰機,尤其是類似殲10等新型戰機的磨合,而在這種情況下,戰機即使列裝,實際戰力也是有限的。近日美國宣稱不再為巴基斯坦採購其F16戰機提供補貼,這預示巴基斯坦必須加價2倍才能獲得這批最新的F16戰機。此時很多人預言,巴基斯坦最終將採購殲10戰機。但小編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除了巴基斯坦空軍一貫的F16使用經歷外,巴基斯坦更介意的是殲10在中國空軍內部就沒有獲得全狀態的使用,無論其技術數據如何高端,其成熟程度是無法與F16戰機相比的。
F16戰機自1976年投產至今共生產了4600架,改進型不下20種,在非戰損飛行事故中損失20多架。相比之下,殲10自2004年服役至今,官方承認的飛行事故僅為2次。這種低使用強度中的“低事故率”,很難讓人相信其不存在潛在的技術局限。F16的背後已形成了成熟、龐大的戰機保障、訓練與作戰體系,人們對美製戰機性能與飛行員的訓練是認可的。相比之下,即使中國的戰機與飛行員訓練體係比美軍更優秀,但缺乏實際案例,難以令人信服。具體到中國空軍內部,自引進蘇27戰機以來,中國空軍就開始了由第二代戰機向第三代戰機的跨越,而其中的跨度與難度之大人所共知,按照一般規律,中國空軍必將在該階段經歷一個飛行事故頻發的痛苦階段,但該階段並未出現,而這恰恰預示了中國空軍在人員訓練與裝備研發中必然存在諸多局限。
訓練場上多流汗,戰場上少流血,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高技術的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部隊。在空軍換裝新型戰機與航母艦載機迅速發展的環境下,我們必須做好迎接大量飛行事故的物質與心理準備,誰都是這麼過來的。(鳳凰軍事鳳凰軍評劉暢)
回應
如果要比摔飛機,印度水平最高,連美國恐怕都自嘆不如,按作者的觀念是不是印度空軍全球最強?
圖博館
中國戰機事故太少敢飛敢摔才有戰鬥力
2016年5月11日19點30分,東海艦隊海軍航空兵1架戰機進行夜間訓練時在浙江台州附近墜毀,飛行員成功跳傘。就在去年12月17日,同樣是東海艦隊海軍航空兵的戰機也在台州墜毀。人們在鬱悶之餘會奇怪,戰機怎麼老出事啊!但事實上,相比國際一流空軍,中國的戰機事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有在訓練中流血流汗才能有戰鬥力,對於長期遠離實戰的中國空軍更是如此。。
中國與空軍強國的差距不僅僅是飛行時數
隨著殲20等世界頂級戰機的出現,不少人認為中國空軍即將成為世界一流空軍。但在這些欣喜背後,中國空軍卻有一個盡人皆知的隱痛,那就是戰機飛行員訓練的短板。相比常規的戰機飛行員,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的飛行強度無疑更大,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隊長,2009年因飛行事故犧牲的特卡琴科上校為例,其自1987年進入“勇士”飛行表演隊至2009年,共飛行了2300小時,年均105小時。相比之下,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第14任隊長樓國強自1997年入隊至第15任隊長2009年接任,共飛行2268小時,年均189小時。僅從數據上看,中國似乎比俄羅斯強得多,事實上,特卡琴科上校的飛行時數絕大部分是在米格29、蘇27甚至是蘇35戰機上獲得的,相比之下,樓國強的飛行時數則全部在殲5、殲6、殲7EB/G/GB戰機上獲得的,這就是差距。
若對比戰機飛行員,則中國與空軍強國的差距更大。目前美國海空軍飛行員的年均飛行時數為230小時,駐外飛行員則更多。相比之下,1977年叛逃台灣的1名中國空軍少校級中隊長飛行員,服役17年中的總飛行時數僅400小時,年均24小時。而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駕駛了15年的戰鬥機,總飛行時數為1350小時,年均90小時。不僅如此,受制於中國軍隊此前“韜光養晦”的發展模式,以及因擔心發生裝備與人員損失,戰機飛行員時至今日在訓練中也不會做複雜的戰術動作,從而使得飛行時數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大打折扣。相比之下,美軍即使是駐紮國內的飛行員,每年也會在類似“紅旗軍演”的大量國內、國際實戰對抗中磨練技藝,甚至不惜“偷盜”,目的就是了解假想敵戰機的技戰術特點。相比之下中國與空軍強國間的戰力差距,可能比飛行時數的差距更大。
圖博館
深度:我軍蘇30戰機用上黑科技讓俄憂慮底牌被看透2016.5.6 新浪軍事
中國空軍先後進口了不少蘇式戰機,蘇27,蘇30等,它們曾經是我們最先進的戰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們也顯得老了,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進必須列入日程了。
對於現代戰機而言,每隔數年即需要進行一次技術升級工作,主要內容就是升級航電系統,以便其可以使用更新型號的武器等,否則就跟不上技術的發展了。
中國當時採購這些俄式戰機時,買回了許多的配套武器,如:俄式空對空、空對地導彈等裝備,這主要是中俄技術標準不一樣,俄式戰機無法使用中國製式武器。
許多人以為,只要解決了硬件接口的問題,讓俄製戰機加掛中國製造的導彈沒有問題,實則不然,因為軟件系統上雙方無法兼容,火控系統不能識別導彈,導彈也不認識系統,如果要它們相互認識,還能合作,那就要對軟件系統動手術了,這才是難辦的。
武器系統的軟件可不是一般軟件,它屬於最高等級的技術機密,尤其是原代碼,誰也不會向別人公開自己的秘密。俄方不願意公開,不表示我們不能破解它--好處太多了,僅解決兼容問題就有巨大的價值,更不要戰機的進一步升級也非常需要。
這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從最近公開的照片中,中國空軍的蘇30MKK戰機已經開始加掛KG600電戰吊艙,提高了自衛能力;這看似小小的地變,其實說明,我們對於俄製航電系統進度行了破解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否則是無法加持上去的。相比之下,海軍蘇30MK2戰機,變化要更大,可以加掛國產PL12主動雷達製導空空彈,增強了視距外空戰能力。這說明,它已經具備了使用國產導彈的能力,其前提為:我們對蘇30的俄製火控系統及數據總線的軟件實現破解,已經達到了可以自行升級的能力。
早在幾年以前,即傳說中國已經破解了俄式系統,如今的照片更進一步了這一點,這只是一個突破口,這個口子會越來越大,以後加掛其它國產武器也將成為可能,比如:激光制導航彈,空對地彈和反艦導彈等。
當然了,這僅僅是表面上可以看到的武器系統變化,其它方面的意義更大,比如:加裝了國產數據鏈,這就它就可以完全容入中國的作戰指揮體系之中,直接接受空警2000或空警500預警機的調度和指揮。(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06/doc-ifxryhhh1673004.shtml
圖博館
美售巴F16價漲2倍到9千萬美元 巴鐵或購殲10替代
梟龍為何被斯淘汰 遭斯軍火掮客要賺取400萬美元的佣金抬價20%上漲到2900萬 斯買不起希望以2000-2500萬購買俄米格-29。(回應:梟龍單價約2千萬,米格-29約3.5千萬,殲10B約4千萬,殲11B約5千萬,殲-20約1億,蘇35約7千萬,F-35B約1.3億,印法飆風約2.5億)
圖博館
蘇35本身進行了大量結構改變,如果不採用矢量發動機,那麼機動性如何那?估計應是更差才對,只是採用矢量發動機技術之後,機動性反而大大提高了!
我們尚沒有矢量發動機技術,只能通過相對原始的辦法,比如:優化氣動,減重等措施來提升了殲11D的機動性,應該可以大大縮小與蘇35在機動性的差距。
殲11D的研製目的顯然以蘇35為競爭目標,至少為一個備用方案,也許正是它的推進,才迫使俄羅斯同意出口蘇35。如果蘇35的談判再拖上一拖,也許我們真會放棄,畢竟殲11D也是不錯的選擇,也許再過一年或二年,殲11D既可完成,那時既便在機動性上差一點,我們也會放棄蘇35。
殲11D(+殲16)完成首飛之後,俄羅斯在已拖了3年的蘇35談判中讓步,這中間就沒有一點聯繫嗎?我想這個消息讓俄羅斯感到了壓力,或者緊張了。對於美國人為這也許只是一般消息,對於俄羅斯則不一樣,一個涉及生意的大問題。(麥田軍事觀察)
回應
看到沒,中國搞研發,都是在別人基礎上,修修改改的,目的不是真正研發好的飛機,而是在購買談判時取得主動權而已,僅此而已!你靠那一幫國有研究機構,做夢吧.
你覺得中國的科學家如何如何的不好沒有創新能力,一你沒有資格評論!二,你有本事的話你怎麼沒成科學家?三你說這些話只證明你求本事沒得!
殲二十,31,還有什麼其他玩意,哪一個不是抄別人的呢?就說那外觀氣動佈局,人家才是原生設計的,明白?
殲20鴨翼佈局,F22常規佈局。兩個氣動佈局差別十萬八千里,到你這裡成了抄,瞎了你的狗眼。
崑崙,太行,吹了多少年了,達到實戰標準了沒?
太行老早就裝備Su27,今年又上了殲十, 16噸的渦扇20也在運20上定型。
中國戰機從殲10到殲20再到殲31你自己算算多少年,日本的四代機多少年了,上天了嗎,印度的四代機多少年了,上天了嗎?中國本來就底子弱,沒人不承認,有世界先進技術為什麼不能學?難道殲20,殲31還是修修改改?為了噴而噴.
圖博館
中國高調曝光殲11D戰機為何俄比美國還要緊張2016.4.9 新浪軍事
中國航空發展史上,引進蘇27戰機也許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通過它的引進一下,我們學習與收穫的東西太多了,促進與推動作用不容低估。
如今蘇27在中國已經發展為一大家族,包括多個型號,至今也生產數百架之多,最早的國產化型號為殲11,初步改良的型號為殲11B,以及殲11BS,深度改型為殲15與殲16,還有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型號:殲11D。
綜合各方面的消息,殲11D絕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型號,但是到底有多重要無法說清,因為有關它的信息非常少,目前可確認的信息,只有知道殲-11D於2015年4月29日成功首飛。
當然了,經過分析僅有的幾張照片,我們依然可以獲得一些信息。與殲11B相比,它的表面變化不大,但是細節上變化可不小。
航電系統完全更新,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前視紅外系統、全向紅外/紫外告警系統、新的電子對抗系統等,這樣的航電水平應當接近於殲20的水平,這顯然與國外的三代半戰機同級,也就是三代的機體上安裝四代機的航電。可以說,殲-11D在航電系統方面升級改進方面已經做了最大化,這類似美國換裝相控陣雷達的F-15C“阿拉斯加鷹”的改進思路,與俄製蘇-35相比,可能各有優點,談不上什麼差距。
機體又經過了一些小的優化,但總體變化並不大,估計目的有二個方面,一方面提高隱身性,蘇27設計的時間並沒有考慮隱身的問題,如今隨著對隱身技術的認識,只要通過一些細小的改進,也可以達不錯的隱身效果。
另一方面,應是提升空戰能力,比如:翼尖掛架從殲11B的梯形掛架改為了常規的一字型掛架,據稱是為掛載最新型的PL-10格鬥導彈。
以筆者看來,蘇27的原設計中氣動設計上就相當不錯,可以說是一大亮點。中俄在改進蘇27的過程中,對於氣動設計都有不小的改動,其後果必將重量上的增加,這對於機動性不利。殲11D,沒有做大的氣動改進,說明它想盡可能保持原蘇27的機動性,加上結構上的優化等,可能會帶來減重效果,所以殲11D的機動性可能會比殲11B更好!
既升級了航電,又保持機動性,那麼很顯然,殲11D的任務為:制空!也就是說,它是一款單純地制空型戰鬥機,並非多用途。也許我們可以稱它為中國版的蘇35,只要簡單對比一下殲11D與蘇35,那麼是否會發現,它們真正的區別就是機動性上的差距。
圖博館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由於任務不同,直接比較軍費具有高度誤導性。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因此,僅憑軍費預算就輕視中國的力量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換句話,中國能夠利用其出類拔萃的製造業實力在戰場上打敗美國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誠然,前線作戰的美國人打贏了二戰,但他們的後盾是後方工廠。這些工廠生產武器的速度遠比敵人摧毀武器的速度要快。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至於蘇聯的例子,可能與當前局勢特別相關。普林斯頓大學的艾倫·弗里德伯格教授做了對比: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圖博館
中國這種自行研製生產武器的國家跟印度這種全靠購買的國家不同,武器自己的公司國內生產,公司一樣要交稅給國家,每一個環節都在國內,軍工企業工人發的工資也在裡面,也是大都在國內消費,實際付出的成本也不過是進口國外的鐵礦等原材料成本,錢不過是從國家轉個圈到企業工人手裡,然後工人的日常開支又循環在國內,適當的採購軍費還會促進消費擴大內需,而印度這種國家全靠進口,掏出的真金白銀都是買國外的,購買費的每一分錢都跟國內沒關係,花一塊就是花一塊,即使投入相同的軍費,採購的裝備也不是一個數量級.
如果知道一些設備賣給軍隊的價格和成本,就會明白這些錢還真不夠.
咋不說美國人均工資還比我們高呢?貴不貴看成本和售價之比.
軍費並不是高得不能承擔,上海每年收稅要萬億,一個航母編隊500億來算,上海每年的稅款可以造20個航母編隊!然而花出去的錢變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那才是迫切需要的.
應對周邊形勢,今年國防預算增幅太小,近五年至少應該保持在兩位數。
用生命造出的武器貴了也要買,因為生命是無價的!
科研機構的研發費用全部都用到了科研上了嗎?跟企業合作中間人有沒有回扣?每個項目的負責人怎麼掩蓋的,從表面賬目上是很不好看出來的,國家應多讓企業員工舉報,可以杜絕一部分的貪污回扣.
你也不要太黑了,首先,你是沒有進過部隊的,所以你沒有發言權。再次,任何部隊都會有敗類。哪個國家沒有,要不然,就不會出現某某武器丟失,某些國家大量出現特定裝備了.
我的同學乾了十幾年的士官他2014年退伍,據他說,部隊的腐敗令人髮指!而且他所在部隊還號稱甲種王牌部隊!
我去富士康,富士康的人說裡面太腐敗了,去三星也一樣,蘋果也是,這是優秀的企業。私人企業都如些,哪個國家會好?只有美狗們相信美國好。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中國軍工 )
圖博館
同時根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近期對東風洲際導彈也進行多彈頭升級,這將進一步提升對敵大城市的打擊能力。這將使得東風系列洲際導彈其能在未來和打擊精度更高,適合打擊美國。中國正處於研製現代化彈道導彈的時期,這些導彈的研製將大大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這一現代化研製計劃將通過增加核彈頭的數量來增加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同時,也增強中國火箭軍的作戰能力。
蘇霍伊幫大忙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正式簽署了供應24架蘇-35戰機的軍售合同,兩國的軍事合作再一次上了頂峰!這次蘇-35戰機交易高達23億美元。與當年引進俄羅斯蘇-27戰鬥機不同,中俄談判如此漫長,重點便是是在蘇-35戰機各個子系統的技術轉讓上的爭執。而在引進蘇-27的時代,俄羅斯還有知識產權的意思,中國的市場經濟也不完善,雙方對知識產權的意識還很朦朧,因此並未為此消耗大量的時間。
中俄關於蘇35軍售談判的過程極為複雜。因為它中國購買蘇-35的合同包含了蘇-35的發動機配套、火控及外掛武器名錄、機載雷達等。事實上早在中俄蘇35合同達成前,很多俄羅斯媒體分析中國購買蘇-3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117S矢量發動機的技術。蘇-35戰鬥機採用更加強大的AL-41F1S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有個更廣為人知產品編號----117S。其在試飛中就發現蘇-35戰機具備有限程度的超音速巡航能力。AL-41F1S由土星聯合體開發(留里卡-土星設計局與雷賓斯克發動機廠合併而成)。目前由烏法發動機廠聯合生產。
中國空軍引進117S發動機還有助於我國第四代戰機殲20的研發。隨著殲-20已進入開始大規模量產,但是為殲-20研製的渦扇-15數量發動機進度明顯落後,而目前殲-20在試飛中配備的AL-31FN-M3發動機性能仍然不足,中國四代戰機定型急需可靠的發動機。而殲-20隱身戰鬥機只能以目前的A狀態服役。
所以未來殲20量產機目前還是會採用俄製發動機進行服役,等俄羅斯117S發動機到貨時進行小批量試驗改裝,學習俄製發動機技術後,在進入B狀態,這樣不至於使殲20戰機的服役進程放慢。中國花巨資購買的俄製117S發動機,將勢必加速我空軍現代化。
這以上都是武器採購的例子,但可以說明我們軍隊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性。軍費是漲了,可我們起點低,我們國家的國土廣,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海洋利益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事情,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我們國家立身之本。(作者署名:小新)
回應
人家美國是全世界去搶錢來養活自己的艦隊,我們是搶自己老百姓的錢來養活艦隊和給全世界送錢.
圖博館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搞軍事變革,隨著日本準航母加賀號的服役,東北亞航母競賽已經展開。
中國國產航母建造進度大大提高,近日有網友上傳了疑似在建國產航母照片,顯示正在安裝後部最大分段。這說明國產航母甲板模塊建造工作徹底完成!
這一段時間,關於中國正在建造的二艘航母(大連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上海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網上。外媒包括軍迷都比較關注中國將要建造幾艘航母。很多觀點認為根據中國海軍未來的全球任務,按照三三原則的基本規律,在未來發展可能允許的條件下,中國應該至少擁有3艘中大型超級航母。如果考慮兩個戰略方面: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話,中國就應該擁有6-8艘航母。這樣在戰時就可以保證每個方向至少有一艘中國航母。
中國航母未來在太平洋、印度洋都會有任務,航母基地假設設置4個,這麼算來就是至少4-6艘。這樣算來每個戰略方向都始終能保持有1艘航母執勤狀態。中國未來對航母、兩棲艦的需求將越來越多。俄羅斯媒體認為中國未來超級核動力航母艦載航空兵能在一天之內摧毀10個艦艇編隊,包括導彈艦艇編隊,反擊敵方1個中隊到1個大隊的戰術航空兵的2-3波次打擊。就算是常規動力的遼寧號航母,其艦載航空兵每天能以規定效能毀傷最少3-4個,最多8-10個目標。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中國正在持續壯大發展自己的戰略導彈家族,那現在作為對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研製計劃的回應,中國軍隊的核遏制武庫中出現了一種能夠攜帶更多分導彈頭的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西方媒體稱,東風-41的最大射程為10000至14000公里,可攜帶10個主動制導分彈頭,配有假目標和用於突破反導系統,甚至連美國的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一旦這種洲際彈道導彈裝備解放軍二炮部隊,將會明顯改變中美戰略核力量的對比。
同時網上剛剛曝光了疑似中國東風-5B洲際導彈地井坑道發射畫面。這也說明了中國洲際導彈部隊而通過長時間的戰備值班經驗摸索,對液體洲際導彈的儲運技術也有改進。使得地井部署的液體燃料戰略導彈也能通過預先加註燃料具備一定的快速反應作戰能力。這也令美軍不解因為東風-5B洲際導彈開始正式戰略值班。
圖博館
中國用九千億軍費乾了哪些事?國產航母呼之欲出2016.3.5 新浪軍事
兩會期間,各種媒體焦點聚焦中國,而中國公佈的軍費開支數量增長之快,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按照公佈的數據,我國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886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014年中國軍費預算約為8082億元。而根據剛剛公佈的2016年中國軍費增長7.6%達到9540億元人民幣(1460億美元),系6年來漲幅最低。去年中國軍費增長率為10.1%。中國國防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有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許多人不禁會問,這麼多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三部分組成,就是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當然也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運輸和儲存費用。而中國軍費的增長只是中國國防開支的正常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國防支出確實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就是因為起點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增長幅度過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國家面臨著軍事變革;軍隊中大量老舊的武器需要淘汰退役,換更新的裝備,這是軍費一個重要的支出,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自己頂級裝備的。
裝備採購費不便宜
中國陸戰裝備和空軍裝備的費用也是異常驚人的,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200億元。而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而如果給一個裝甲師全面換裝則大約需要200億元,現代戰爭武器的花費之高可見一斑。武器裝備使用的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則更加龐大。
然而現代高技術裝備的價格是驚人。目前,中國海軍建造的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例如一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為4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則高達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現役和在建的大型主力艦艇計算,30艘054A、18艘052C/D的總採購費用就超過百億元,這只是裸船的價格。
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0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8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500億元。那麼還有那些武器中國軍費重點投入的項目呢?
圖博館
殲10b立項時候,有源相控陣太行裝機還沒成熟,現在殲10c應該就是換發後的殲10b。
殲10裝配的都是俄的發動機、出口必須要俄許可、因此所謂遭中國婉拒是觀察者網泡製的假新聞!
殲10C已經生產有一個團了。加上之前兩個團的殲10B,已妥妥的超過三個團。
《簡氏》報導,由於中國有源相控陣雷達發展速度快,於是成飛迅速在殲-10B基礎上研製了殲-10C型。成飛目前每年殲-10也就是數十架,所以殲-10B可能只有10架左右,此後成飛已經轉產殲-10C。
其實我對於B型的存在一直持懷疑態度,因為批量太少。
你不賣,俄也賣了,找這樣的藉口,真是無語了.
中國慫樣,還敢吹.
洋奴好有型!
中國得平衡與沙特、伊拉克,以色列的關係。
美帝敢賣給台灣省武器,你就不敢賣給伊朗?熊到家了.
如果美國強行在韓國布薩德,中國就該考慮給伊朗、巴勒斯坦更多武器。
估計是為了把“伊”採購訂單讓給“俄”,對俄示好!
如果說中國婉拒伊朗欲購殲10,還不如說伊朗假借欲購中國殲10來壓與俄的軍購的價碼更讓人信服。
中國不賣殲十是對的,即不惹惱美國,又不和俄羅斯爭免傷了和氣還沒給其壓價,並讓美更加仇恨俄。
買伊朗殲10,當年援助技術的以色列會不高興的,故取消.
狗屁!J10跟以色列屁關係!
圖博館
除了地緣政治上的好處,對伊朗的軍售對俄也是巨大的經濟收益,這筆款項對俄有特殊意義。普京上台以來,屢屢宣稱要推動俄軍的全面現代化,但雷聲大、雨點小。不是普京說到了不肯做到,而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購買蘇-27的款項救了蘇霍伊和共青團城,如今伊爾庫茨克還不到需要這樣的搶救的地步,但收益對補貼俄羅斯空軍的現代化無疑是有益的。俄羅斯空軍正在重要的轉型期,蘇聯時代留下的老本快要吃完了,但新一代戰鬥機還沒有著落。蘇霍伊T-50的研製嚴重落後於進度,過渡型的蘇-35S的換裝也不盡如人意,但這些問題都是加大投資就有望解決的。伊朗軍售如果不是雪中送炭的話,至少也是冬天裡的一把火。
伊朗除了蘇-30SM戰鬥機外,還要求俄羅斯提供米-8、米-17直升機、雅克-130教練機、K-300岸艦導彈、護衛艦、潛艇,這些都是伊朗急需的,也是俄羅斯把伊朗納入俄羅斯軍備體系的契機,可以藉此使伊朗成為俄軍火的長期買家,並藉伊朗之手影響大中東的政治軍事局勢。伊朗有軍購的需求,有支付能力,更有依托俄這樣的大國擺脫孤立的政治需要。俄與伊朗的軍事關係將是大中東政治軍事大局的重要變數,非常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外貿版殲10(FC-20)新加坡航展開賣 俄媒:伊朗是買主 2016.2.16
殲-10C「三代半」戰機(WS10A太行發動機+AESA有源相控陣雷)飛入「殲-10第一團」有利信息化作戰
殲10第一團已裝備殲10C 戰機的大红鹰圖片不符2016.2.22
回應
能不能不要吹牛逼啊!殲10那也叫飛機,飛上天就是活靶子。
洋爹給你發狗糧了!
J10人家伊朗不會要的。近年幾次墜機事件大多是J10,因為不管是俄羅斯的,還是咱的發動機,單發都不夠可靠。雙發至少還能保證。
梟龍和殲十都不會被看上,伊朗人需要雙發重型機(楨:需要殲31/FC-31 隱形戰機)。
給這位黑子科普下,殲十墜機的都是俄的發動機,太行版本的沒有墜機事故,而且中國飛機的墜毀率比你洋爹的還低,自己去學點軍事知識在來丟人現眼,蘇30和殲十一對一單挑永遠都是被虐的份.
發動機是說換就能換的麼,你當是cpu呢。尺寸重量推力輸出曲線有一點點改變都必須重新設計結構改飛控吹風洞,開什麼玩笑。改進氣道,機頭角度變了,導致整個氣動佈局變了,等於把原來的氣動外形推倒重來,還得重新吹風洞從新試飛,航電也改了,相比a型幾乎從新設計一架飛機。
圖博館
伊朗欲購殲10戰機遭中國婉拒下大單轉購俄製蘇30 2016.2.23 觀察者網
據2016.2.17日俄羅斯“衛星新聞”報導,俄與伊朗將在2016年內簽訂協議,出售包括蘇-30SM戰鬥機、米-8、米-17直升機、K-300岸艦導彈、護衛艦、潛艇和其他先進軍事裝備的協議,總值80億美元。協議可能進一步包括雅克-130教練機,不僅用於飛行員訓練,還將用於對地攻擊。這將是伊朗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的最大軍購協議。在前一天的2月16日,伊朗國防部長侯賽因·德甘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負責軍售的副總理羅戈津、國防部長紹伊古會談,第二天俄羅斯負責軍工合作的匿名人士就宣稱兩國將在2016年簽約。
現在還不清楚伊朗將訂購多少蘇-30SM,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郵報》聲稱高達250架,但80億美元的協議中還要包括那麼多其他裝備,顯然不可能達到250架,儘管40-80架左右還是很可能的。
不過這或許不是全部。伊朗國防部長德甘曾表示,伊朗希望協議中包括引進生產,那樣的話,最後總數達到250架並非不可能。考慮到沙特空軍擁有240多架各型F-15(包括已訂貨的84架F-15SA)和72架歐洲“颱風”,再加同屬遜尼派陣營的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的空軍, 250架蘇-30SM並不為多。
對於大筆軍售,俄有空穴來風的壞習慣,即將簽約向中國出售蘇-35的說法一次又一次流傳坊間就是例子,但伊朗的情況不一樣。伊朗很著急,在現有老爺爺戰鬥機空中散架之前要盡快完成換裝。有消息稱,伊朗曾向中國要求購買殲-10,但中國婉拒。中國對打破地區力量平衡十分謹慎,不願意對高風險地區出售可能影響力量平衡的先進軍事裝備,這是可以理解的。俄的考慮不同,而且除了石油,只有軍事裝備還算出口強項,謀求利益最大化是自然的,糟糕的經濟也使得俄求售若渴。另一方面,波斯商人的精明也是自古有名的。兩家的討價還價肯定激烈。但更大的地緣政治上的共同利益可能最終使得各讓一步,早日達成協議。
還在伊朗受到禁運的時代,俄羅斯就與伊朗有軍售關係。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就向伊朗出售了3艘“基洛”級潛艇。進入21世紀,俄羅斯還向伊朗出售了10套“鎧甲S1”和9套S-300防空導彈系統,由於禁運而停止交付,但現在禁運解除了,有說法已經交付。伊朗還有來源不明的大量俄製肩射防空導彈,包括SA-7/14/16/18。
圖博館
印度空軍為何難成氣候?竟然由於6個奇葩原因 2015-12-28
目前裝備有200餘架“蘇-30MKI”戰鬥機,它們被視為印航空兵部隊的主力。“蘇-30MKI”是空中優勢戰鬥機,機載超視距導彈和3000千米的航程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之狼”。然而,自2009年以來,“蘇-30MKI”事故頻發,文章分析原因如下:
1、訓練強度高
印度空軍是世界上少有的進行高強度、全年訓練的空軍之一。
印空軍進行的模擬空戰演習經常是集合數百架戰機在數千千米的延長線上展開。不可否認,長久以來的高強度訓練給意味著事故多發的風險時刻存在。不過,拉克什指出,印空軍人員喜歡這樣的訓練,因為這是在為戰爭做好準備。
拉克什對印空軍評價很高,認為印空軍並不機械呆板,而是珍視卓越的訓練和創新精神。他指出印空軍飛行員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並引用了俄羅斯空軍王牌飛行員謝爾蓋·道爾古辛所說的一句話:成功的戰鬥機飛行員的必要條件就是,“喜歡獵殺,非常希望成為最優秀的鬥士”。
2、高溫環境
印度的自然條件就比較惡劣,環境通常較為嚴酷,任何飛行訓練都難以適應。這些都是印空軍飛行員需要面對的現實。
3、鳥類撞擊
這是印空軍飛機事故頻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佔飛機墜毀事故原因的10%。
4、缺乏高級教練機
根據印度國防部2013年3月發布的數字,印空軍每2年就因為事故失去1個戰鬥機中隊(約18架戰鬥機),而其主要原因就是教練機數量不足。
新戰鬥機飛行員通常需要依次在初級、中級和高級教練機上進行訓練,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行。但是,現實情況是,印空軍缺乏高級教練機,新飛行員在結束中級教練機的訓練之後,往往得不到高級教練機的訓練直接駕駛諸如“米格-21”之類的戰鬥機,其後果是年輕的戰鬥機飛行員死亡率以驚人的速率攀升
5、維護保養標準低
印空軍因“會沒事的”態度而臭名遠揚。在這種情況下,印空軍低標準的維護保養可能是墜機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6、飛機缺乏
印空軍目前裝備34個中隊約600架戰機,而實際需要42個中隊。作為大國,印度需要應對許多威脅,戰鬥機缺乏就意味著較少數量的飛機需要完成較多的任務,這還意味著較少的維護保養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印空軍飛機墜毀數量在過去3年呈下降趨勢,已經由2011-2012年墜毀30架下降到2013-2014年的6架。而且,印空軍目前正在尋求提升所有飛機的適用性。
圖博館
米格23戰機的R-29-300發動機的中國仿製版——渦噴-15,還曾經成為中國第三代戰鬥機備選方案殲-13戰機(後下馬)的發動機;其可變後掠翼結構被應用在強-6強擊機(後下馬)上。一同引進的AS-5 空地導彈也曾計劃被仿製安裝在計劃中的轟-8轟炸機(後下馬)上。
中國與米格也曾有機會重新牽手,1980年代末中蘇關係緩和,中國決定購買一批戰鬥機,而當時蘇聯也非常樂意售華米格-29戰機。但在中方代表團前往蘇聯時,酒桌上侃侃而談的蘇方代表說出了事前上級規定不許提的性能更佳的蘇-27,加之米格-29在表演中墜毀,米格-29最終無緣中國。
蘇聯解體後,米格走向沒落,雖然也謠傳米格1.44與殲-20有血緣關係,然而二者在設計上區別實在太大,米格官方也予以否認。目前中國與米格的合作,僅限於機載雷達方面的合作,它們與中國仍在服役的米格血統戰機一起,守候著曾經的那份緣。本期的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週見。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k/slide_8_62085_39798.html
圖博館
1961年3月30日,中蘇簽訂合同,蘇聯頒發米格-21F-13及配套的R-11F-300渦噴發動機的生產許可證給中國,由蘇聯方面提供技術、圖紙和零件,在中國防制米格-21F-13型飛機。首先交付的是幾架供拆解參考用的原型機,以及一批散裝部件。米格-21F-13被仿製後,最初被稱為62式飛機。
1962年10月古巴導彈危機,中方出於當時的政治觀點仍批判蘇聯採取的是冒險主義和投降主義。赫魯曉夫出於報復,於同年11月在米格21戰機的技術資料還未最後交齊時便停止這一援助項目。此後,中國通過深入的研究,並藉助其他渠道,對殲-7的各種不足開始了四十餘年的漫漫改進之路。
米格-21F-13還是中國從蘇聯引進的最後一型米格戰機。此後直至蘇聯末期,中國出現的米格戰機只有兩種,仿製和改進後自行生產的、從秘密渠道獲得的它國裝備的米格戰機。前者除了殲-6、殲-7系列,還有強-5和殲-8兩型戰機,而後者則為中國改進自身米格系戰機的性能提供了參考。
比如強-5強擊機,便是中國以米格-19為基礎,保留機翼及後機身,完全重新設計前機身,研製而成的。作為為數不多的幾種超音速強擊機之一,強-5曾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術攻擊飛機,並出口海外頗受好評。此外中國還設計了殲教-6,這是世界上唯一的雙座米格-19,也是蘇東集團所沒有的。
由於中國對殲-7 的高空高速能力不滿足,當時的中國急需更得力的截擊機。在蘇聯援助斷絕的情況下,中國決定自研殲-8戰機。出於和米格的Ye-152差不多的設計思路,沈飛採用兩台渦噴-7(R-11)發動機,保留米格-21 的機頭進氣佈局,加大機身,最後得出的結果和Ye-152驚人相似。
由於缺少研發改進戰機的參考,中國還秘密引進了多型米格戰機。比如通過中國援朝13號工程(生產033型常規潛艇)換回的朝鮮米格-21PFM。還從羅馬尼亞和埃及引進了米格-21MF戰機,並從羅空軍搞到了Gsh-23-2航炮(仿製品23-3航炮至今仍在裝備殲-10等戰機)和彈射座椅等樣品。
從埃及引進的米格21MF 戰機後來成為了殲-7Ⅲ戰機的研製基礎,同時引進的米格23MS/BN/U三型戰機對我國航空工業貢獻更是巨大:中國藉此首次真實觸摸到可變後掠翼結構,學習到多波係可調式進兩側氣道,該技術不僅為殲-8Ⅱ戰機提供了幫助,也是殲-10戰機可調式進氣道技術的源頭。
圖博館
米格-15的優異性能在朝鮮戰爭中得到充分發揮與考驗。美國最早發現米格-15參戰是在1950年11月1日。同年11月8日,4架米格-15和4架F80遭遇,這被認為是世界上噴氣戰鬥機的第一次空戰。由於F80、F84戰鬥機不是米格-15的對手,美國趕緊派剛剛研製成功的F86上場。
但從空戰戰果來看,中蘇兩國的米格-15共擊落F86戰鬥機211架(西方報導是100多架),至少還擊落18架F84、14架F80、10架P51、17架B29、 6架B26,戰爭後期F-84基本不敢與米格-15交戰。米格-15打出了“米格走廊”的赫赫威名,新生的新中國空軍藉此一舉震驚世界。
1952年8月蘇聯開始向中國出售米格-15比斯型戰機,至年底中國便以擁有6個師。但此時距朝鮮停戰僅半年,米格-15比斯發揮出來的作用有限。1953年12月23日,蘇聯將製造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比斯(含發動機)的許可權授予中國,但後來改為向中國移交米格-17的生產技術。
1954年10月,瀋陽飛機製造公司接受了試制米格-17Φ殲擊機的任務,1955年4月,前蘇聯提供的米格-17Φ飛機成套技術資料和圖紙到齊,同年9月開始製造飛機,1956年7月19日,一架噴氣式殲擊機騰空而起,該型機於是被命名為56式飛機,即為我們後來所說的殲-5戰鬥機。
中國在仿製出殲-5戰鬥機後不久,就決定引進米格-19的生產許可,並在1958年完成首飛。仿製版米格-19被稱為殲-6,一直到80年代末都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應該說中國空軍是米格-19的最大、最重要的用戶。中國還將殲-6向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出口,在印巴戰爭中打出了不俗戰績。
而殲-6也是中國空軍自米格-15後又一型戰功赫赫的戰機,在中國的國土防空作戰時代,中國飛行員駕駛殲-6戰機機多次擊落飛行高度超過殲-6靜升限的高空無人偵察機。1964-1971年,解放軍殲-6戰機先後擊落包括RF-101A、F-104C、高空無人偵察機、F-4C、RA-3D、A-6A等機型的21架敵機。
殲-6是中國最後一型從蘇聯獲得完整技術資料的戰機。仿製米格-21的殲-7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米格21還在研製時,中國就與蘇聯簽訂了引進合同。然而合同剛簽不久,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中止合同。直到1961年3月間,赫魯曉夫又致信毛澤東稱願提供米格21戰鬥機和生產技術資料。
圖博館
此情可待成追憶:米格戰機與中國的不解緣 2015.12.25
翻開新中國空軍的歷史,有一個名詞從建立之初就經常被提及,那便是米格,那些帶著米格血統的紅色戰機,曾經為中國的領空轟鳴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仍有迴響。2015 年是米格設計局奠基人之一米高揚先生誕辰110 週年,本期出鞘,我們就一起談談米格戰機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阿爾喬姆-米高揚是蘇聯傑出的航空設計師,亞美尼亞裔,其兄長阿納斯塔斯-米高揚是蘇聯政壇常青樹。阿爾喬姆-米高揚早年曾做過車工、當過兵,後進入布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蘇聯著名殲擊機設計師波利卡波夫的設計局,並在那裡預見了好夥伴米哈伊爾-格列維奇
1939年,斯大林在聽取參加西班牙內戰歸國的蘇聯飛行員的意見後,認識到了蘇聯殲擊機技術的不足。於是召集伊柳辛、波利卡波夫、雅可夫列夫等飛機設計師,克里莫夫、米庫林等飛機發動機設計師開會,決定由各設計團隊遞交新型戰鬥機方案,擇優錄用,並在此基礎上組建新的飛機設計局。
最終,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的方案和雅可夫列夫、拉沃奇金的方案一同入選,這就是米格-1、雅克-1和拉-1的開始。三個團隊組建成三個新的飛機設計局,只有米高揚堅持將格列維奇的名字加進設計局的名字,成為蘇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以兩個人名字命名的設計局。一段傳奇從此開始。
此後二人設計的米格-3戰鬥機在1940年10月首飛,成為二戰初期蘇聯空軍的主力戰機之一。不過對於中國來說,對米格的好感始於米格-15戰鬥機的引進。米格-15是一種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46年設計,1947年6月首飛,米格-15系列產量達16500架,是蘇聯產量最大的噴氣機。
解放軍首次獲得米格-15,有可能是在1950年10月。當時,蘇軍在中國華東地區協助防空的巴季茨基部隊即將回國,向中國有償轉交了使用過的38架米格-15殲擊機。同時移交的還有其他一些戰機。隨後,東北地區的蘇軍別洛夫部隊又移交給我方122架米格-15。
而此前蘇方大力推銷給中國的米格-9性能落後,無法在朝鮮與美軍戰鬥機抗衡,中方對此相當不滿,斯大林為此兩次致歉,表示將無償援助中國372架米格-15,但希望中國將原來蘇聯提供的米格-9照舊買下,這批米格-9後來被用於訓練和東南沿海防空。1956年,中國的米格-9全部退役。
圖博館
俄中、俄印軍售之所以出現這種涇渭分明的不同,其實是有原因的。從政治上講,中俄是兩國相鄰的大國,歷史上又多有恩怨,所以在軍工領域,很難做到不“留一手”。從生意上看,一直處於逆境中的中國軍工反而學習能力更強,傾囊相授的後果往往就是逼得“師傅”走投無路。
而印度軍工沒有像中國軍工這樣長期處於被封鎖、購買渠道單一、國防壓力巨大的環境中,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大體如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中國引進S400比印度便宜的情況就不難理解了,不出口中國,中國鑽研一些年,也會得到差不多性能的武器,到時連銷售的機會都沒有了。
對印度來說,則會踏實的跟著“老師”繼續走下去,就像普京訪印時,莫迪曾說:“即使印度的選項已增加,俄羅斯仍舊是我們最重要的防務夥伴。”S400和T-50的交易就可見一斑。而中俄軍事合作的未來,不管俄是否再“留一手”,主流都將是合作開發。本期的出鞘就到這裡,我們明天見。
回應
一直處於逆境中的中國軍工反而學習能力更強,卻一直在買。除了俄毛子不賣的,我們沒比落後的阿三少買。
從規模上看,如果我們還像以前那樣只能靠“買”來形成戰鬥力的話,毛子半夜都會笑醒。
Tg軍力有相當一部分是被誇大的。中國的武器雖然先進,但整體在世界上還是處於二流。......
虧你打了這麼多的字,不過很多鴕鳥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k/slide_8_62085_39716.html/d/8
圖博館
蘇-30MKI上12個掛點上的武器總重可達8000KG,是早期蘇-27的兩倍。能攜帶幾乎所有的俄製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包括電視指令制導的Kh-59M遠程空地導彈、電視制導的Kh-29T近程空地導彈、Kh-31A和Kh-31P反艦和反輻射導彈、主動雷達製導的R-77空空導彈等。
蘇-30MKI的無源相控陣雷達、R-77主動雷達彈、三翼面+推力矢量發動機的超機動性,可應對超視距空戰和近距格鬥。理論上,攜帶布拉莫斯導彈的蘇-30MKI,以提斯浦爾或賈布瓦為圓心,以1500千米的作戰範圍和450千米的射程為半徑,中國的川、滇、藏乃至重慶、蘭州都在威懾範圍內。
而俄出口給中國的蘇-30MKK設計來源於共青廠(KNAAPO)研製的蘇-27SMK。與蘇-27SK相比,蘇-27SMK在機翼根部添加兩個載重2000公斤的掛架,以掛載KH-59ME等大型空地導彈。並增裝空中加油系統。但該機當時並沒有得到中國空軍的認可。
1990年代,中國空軍開始尋求具備遠程多用途作戰能力的戰鬥轟炸機,要求該機能執行空優、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以提昇機隊戰術運用的靈活性,以達到建立精幹空軍的目的。而在當時的情況下蘇-30MKK幾乎是唯一選擇。不過中國在選擇廠商的時候,並沒有選擇IAPO,而是選擇KNAAPO。
畢竟,當時的伊爾庫茨克廠與印度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而1990年代中期它幾乎破產,人才流失嚴重,技術實力大為削弱。而共青城廠在與中國合作蘇-27SK項目時關係良好,同時其在銷售蘇-27SK時得到大量利潤,人才隊伍穩定,並在研製蘇-35時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技術經驗。
當然,這也與當時俄不肯出售給中國更先進的蘇-30MKI有關,雖然印度盲目追求先進性,讓俄在蘇-30MKI上堆積了很多並不成熟的設備和設計,使得戰機穩定性不佳,成為了“小白鼠”,但畢竟獲許自行組裝蘇-30MKI,而中國在引進蘇-30MKK時提及自行組裝生產,則被斷然拒絕。
而在重要陸戰兵器坦克的生產上,俄(蘇)對印度與中國的態度也截然不同,印度方面從T-55、T-72、T-90坦克一路走來,都獲得了在國內建廠自行組裝生產的權力,而俄(蘇)對中國坦克技術的主動輸出,在T-55被仿製成59式坦克時代便基本走到了盡頭。
圖博館
考慮到國防事業急需,中方隨即派劉亞樓率空軍代表團赴蘇,達成了購買引進協定。同月,蘇聯政府又主動提出中國對蘇欠款可推遲償還並不計利息,1961年4月間雙方就此達成協議。中蘇關係的好轉不久便因1961年秋蘇共召開二十二大時雙方在政治上的意見分歧而轉向惡化。
1962年10月古巴導彈危機時,赫魯曉夫為爭取中國支持,曾對中共中央表示贊同對印度實行反擊,中方出於當時的政治觀點仍批判蘇聯採取的是冒險主義和投降主義。赫魯曉夫出於報復,於同年11月間在米格21戰機的技術資料還未最後交齊時便停止這一援助項目,中蘇軍貿從此中止。
此後,中國利用手頭的幾架原型機、一批散裝部件和少量錯誤百出的資料開始對米格21進行仿製,當時被稱為62式。1964 年,首架進口部件組裝機試飛成功。1966年,改稱殲7的國產化米格21試飛成功,然而殲7卻沒有進入大批量量產,直到1979年全國也只有數十架殲7。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依舊延續著蘇聯時代對中印兩國軍售區別對待的原則,印度於1986年從俄購入8艘基洛級877EKM型潛艇,於1986至1991年陸續服役。之後,印度又追加了兩艘877EKM,其中最後一艘在生產時就已經按更先進的基洛級636型的規格建造。
1994年中國向俄簽約購買2艘基洛級877EKM,1996年,中國又與俄簽約購買兩艘基洛級636型,成為636型的首個國外客戶。2002年中國又進一步購買8艘具備潛射3M-54E導彈能力的636M,並在2006年左右對首批兩艘636加裝了潛射導彈能力。
看起來中國在引進基洛級一事上,似乎終於比印度先進了一回,然而從1997年開始,俄就借中期維修的機會,陸續為印度將9艘早期的基洛級877EKM升級為636型的水平,合約價值8000萬美元,被改造的潛艇被稱為877Ⅲ型,印度掌握潛射型基洛潛艇的仍然早於中國。
接下來要提一下時常被廣大軍迷時常提到的,俄對中印出口蘇30戰機時的區別對待。即出口中國的蘇-30MKK型戰機與出口印度的蘇-30MKI的不同。畢竟,中印兩國的兩型蘇-30從引進之日起就時常被拿來作比較。而現在這兩型蘇-30在高原狹路相逢,處於對峙當中。
印度空軍的蘇-30MKI發展自俄蘇-30M,編號中M代表“多功能”,K為“出口型”,I是英語印度(India)的首字母。該機最顯著的特點是安裝了鴨翼和先進的AL-31FP推力矢量發動機,發動機噴管可以作上下15度的轉向調整,使蘇-30MKI能夠進行許多非常規的機動動作。
圖博館
深度:土耳其又找中國急買紅旗9導彈2015.12.21新浪軍事
在防空導彈方面,土耳其可謂是一錯再錯。原本它可以從三處獲得防空系統,一方是北約,另外兩方是俄羅斯和中國。由於俄同土的關係很緊張,實際上賣S-300防空導彈根本不可能。土準備向西方求助,歐盟和美國表示可以賣,但交付日期分別是未來18個月和40個月。於是,土又找到中國,希望急購買兩套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但中國表示沒有貨。俄倒是很爽快,俏皮地說我有貨,你倒是來買呀!
回應
無信譽國家的下場是很可悲的
出爾反爾的土耳其,再要貨沒得,先得賠付上次違約金。
從印度引進S400系統談俄對中印軍售態度的不同 2015.12.21
據外媒報導,印度緊隨中國腳步,於近日批准斥資60億美元採購5套俄製S-400凱旋防空系統,而之前外媒報導稱中國購買4-6套S-400的總價是30億美元,同為蘇/俄軍火的大買家,中印兩國在向俄購買武器時往往遭遇不同的待遇,本期的出鞘,我們就一起聊聊這一話題。
眾所周知,俄(蘇)中軍售起源於1950年代的中蘇蜜月期,而俄(蘇)印軍售開始於1960年代,蘇聯對印出口米格21戰機。其實早在1962年,印度就已在尋找一種可以與巴基斯坦的F-104星戰士對抗的戰機。當時,三種機型成為印度的備選——法國幻影III、美國F104和蘇聯米格-21。
印度希望能在購買整機的同時完成技術轉讓。他們首先選中了幻影III,但法國貨高昂的單價以及法國人不願意轉讓技術談判破裂;而美國拒絕在沒有政治附加條件下向印度提供F-104,於是廉價和可以技術轉讓的米格- 21就顯得非常誘人,儘管印度認為米格-21的性能在三者中是最差的。
當時,印度首先要求蘇聯提供1個中隊的整機,並幫印度建立3個航空企業——納西克製造機身、科拉普特製造發動機、海德拉巴製造航電設備。印度造的第一架米格-21於1966年開始裝配,前幾批飛機均裝蘇聯發動機。1969年印度製出國產發動機。1970 年印產米格21國產率達60%。
於此同時,中國引進和仿製米格21的道路卻比印度崎嶇的多。雖然米格21還在研製之中時,中國就與蘇聯簽訂了引進該機的合同。然而合同剛簽不久,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中止執行合同。然而1961年3月間,赫魯曉夫又致信毛澤東稱願提供米格21和生產技術資料。
圖博館
回應
資本瘋狂外逃,餘糧也不多了,至於科技更是扯淡,你們給個三流發動機山寨了十幾年都沒成功.
流浪恆星A:你就不能少說點實話嗎?
樓上兩個美狗自娛自樂了!
美勾嘴裡有實話嗎!流浪恆星a頭號美勾!
美國挑撥中俄關係是徒勞的,中俄友好合作處於最好時期並將不斷提高合作等級,一路一帶要抓緊啟動建設。
別忘了北極熊有多熊
我覺得現在的俄對中國來說是最合適的威脅最低的富鄰強領
現在能否旗幟鮮明的表明對俄的態度,實際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的關乎中國未來崛起之路順暢還是被中斷的抉擇,失去了俄,中國在這個世界上很容易被孤立,因為我們身上的包袱太多,台灣問題、東海問題、南海問題、印度的問題等。我們的崛起之路上確實存在著隱患,中俄攜手共抗敵對勢力絕.
毛子政策不穩定,商人不敢去投資
俄從古至今還是沒什麼做生意的經驗,都不怎麼想去他那裡做企業.
現在還不是支持俄的最佳時機。等所有條件談好了在支持也不遲,俄還買怎麼快垮。明年下半年應該可以考慮一下
中國現在正抓住俄背的機遇從俄套取高科技技術,尤其是軍事領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國人就知道內訌,悲哀!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公知大V噴子/邪者磚家叫獸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大戰略 俄烏戰爭 伊斯蘭革命 蘇俄建軍原則 《戰爭之道》 中國陸軍之痛:陸航篇 )
圖博館
回應
我看到蘇俄醜的要死的直升機,雖然知道中國還造不出來更好的,但仍然覺得噁心。
能合作造200架,俄的收益也就夠了,中國的模仿和升級就開始了。這是個雙贏的好主意。等我們的升級以後的產品出來以後,也可以賣給俄。這就是商業。
這才對,中國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好!中俄合作互利雙贏。
俄稱中俄合研重直 或明年簽合同 中國將買200架
俄直升機公司和中國航空集團5月就先進的重型直升機項目合作簽署框架協議。到2040年前這段時期中國對這種新型飛機的需求可能達到200多架。AHL的起飛重量可達38噸,最大貨艙載重量可達10噸,而最大外掛載重量為15噸。直升機能在炎熱地區、高山地區和任何天氣條件下晝夜工作。
回應
流浪恆星A : 別整那“兩權相害取其輕”的事了,噁心,真噁心,技術不行就是技術不行,別拿輸血當藉口。
誰都別以為自己最聰明,別人都是傻子。“合作才能共贏”這句話不是空洞的口號,是現實,也是智慧。自力更生和引進相結合,這是打破某些國家技術封鎖、擺脫霸權威脅的必由之路。
這樣做就對了,中國就專挑對中國有用的俄技術和進口廉價能源,這樣可以支援普京大帝讓俄和美國佬在中東攪混水。老美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嗎,那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讓美國佬在全世界疲於奔命,看你老美還有沒有時間一心一意對付中國阻礙中國的發展。
美媒:俄羅斯望獲取更多中國資金科技擺脫西方制裁
據美國之音電台2015.12.15稱,俄羅斯商界和媒體抱怨,中國利用俄羅斯遇到的困難獲取好處。不過,俄羅斯仍然想獲取中國資金和相關科技來擺脫西方制裁。一批俄工商巨頭這次隨同梅德韋傑夫總理訪華。俄期望中國能更積極來俄投資經商並在敘利亞問題上給予支持。俄中政治關係現在非常好,但在經濟領域卻很冷。中國商界並不熱衷進入俄羅斯市場。特別是今年兩國貿易額大幅下降,因此俄想扭轉這種局面,改變兩國貿易結構。這正是梅德韋傑夫訪華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
圖博館
普京對付土耳其沒有信息戰優勢 2015-12-17 馬鼎盛
新華社報導,俄羅斯13日宣布要在14-18日間派遣軍機進入土耳其領空偵察飛行。北京喉舌還說普京的空軍還對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意大利進行過偵察活動。乍一看好像蘇聯昔日的霸氣猶在,其實是在西方主導的《開放天空條約》框架下,俄土雙方開放領空是對等的。土軍用偵察機照樣飛進俄國領空看個痛快,如果說普京孤注一擲硬打土耳其還被看高一線,在信息戰方面有北約撐腰的土就底氣十足。
《開放天空條約》歐安組織27 個成員國1992 年在芬蘭簽署。條約規定,簽約國可以互相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檢查執行國際武器控制條約的情況,增強軍事透明度及互相,避免猜忌而造成緊張甚至對抗。俄於2001年加入這個條約,美國與蘇俄早已經因為核裁軍條約實施相互空中戰略偵察。說到底,勾心鬥角考驗兩國的電子戰能力,在冷戰時期蘇聯已經相形見絀,經過蘇聯瓦解,大量科技人才流失,經濟一蹶不振,普京的戰略籌碼昏慘慘似燈將盡。蘇俄造的安-30B 偵察機有多少斤兩,烏克蘭和波蘭空軍手上頗有幾架。
回應
馬先生:你什麼時侯能寫篇相樣的文章呀?
專家忽略了北極熊的雄心壯志。既然敢與戰爭就會為戰爭準備很多年。俄還是存在軍事實力
俄欲售華新型米171直升機 計劃在華建修理中心
據俄衛星網莫斯科2015.12.16電,俄直升機集團稱:"該企業有意向中供應帶有俄產VK-2500發動機的新型米-171以及米-26T2直升機。此外還計劃在中國北部組建俄直升機技術保障和修理中心。俄直升機企業代表就已經該議題與江蘇寶利公司、中國通用航空公司及Mir Trading代表舉行談判。"
中國是俄羅斯直升機最大的使用國之一。"米-8"和"米-17"直升機在中國最受歡迎。中國共有約150架米-171。2014年6月俄向中國保利公司供應了84架裝配VK-2500發動機的米-171E。
相關新聞
印度5年來墜毀30架軍用直升機致超50人喪生(圖)
圖博館
不過,兩國之間的武器交易也並不是一帆風順,進入21世紀後,得益於中國經濟和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國軍工企業基本上可以滿足解放軍各軍兵種對武器的技術要求,加上俄擔心中國逆向工程山寨俄武器系統,中俄之間的武器貿易迅速轉冷,除了航空發動機這種核心部件之外,中俄幾乎停止了武器裝備的整套採購,不過,伴隨著近期蘇35戰機和S400防空導彈合同的敲定,中俄兩國之間的武器貿易開始呈現出回暖的趨勢。
俄羅斯為何會在近期大量出售先進武器給中國?
在俄和西方國家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時候,俄開始高度重視和中國的戰略關係,這也是俄為何會在近期不斷地將手中的先進武器賣給中國的一個原因,西方國家聯合起來製裁俄,使得俄原本發展並不景氣的經濟開始變得更加雪上加霜,因此,俄急需來自中國的大量經濟支持,不僅加速中俄之間的原油出口節奏,而且更大程度的對中國開放了武器方面的出口力度,不出意外,中俄還會有更大的軍貿合作,也不排除兩國會共同研製新型作戰武器平台,不過不管怎麼說,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俄反過來更加依賴中國的程度也在持續增加,這一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
回應
別亂噴。東風31和電磁炮是吹的嗎?中國才幾年?從無到有才花了多少年?中國是有一大批國防專家和人才支持才有今日的國防力量的,什麼都是需要時間的,中國軍事力量和科研也一定會更加強大。
還是這裡的評論文明、理性,網易裡的評論一般到3樓以後都是罵架的,很噁心。
我是流浪恆星A的爹:俄羅斯的防空導彈整合系統是不錯的,但是在微電子方面不如咱。
流浪恆星:微電子人家一樣領先於你。諸如S400的雷達、自動化極高的核潛艇、門類齊全的電子戰飛機、各種電子戰系統,就是這一點的證明。
看見沒,這狗說了人家領先於“你” 意思就是,我不是你們中國人你們中國啥都不行.
當初阻攔索要綁架蘇33銷售,而蘇33已停產,而毛子也想換新的蘇33,但是要我們出重啟生產線的費用,我們自然不能乾吃虧的事,今天我們用殲15,而毛子只能跟阿三用米格29了
少扯淡!俄有什麼不敢賣的他連阿拉斯加750萬美元都敢賣!他只不過想像敲詐阿三那樣狠搞我們一筆我們沒上當而己!
http://mil.news.sina.com.cn/2015-11-27/1723845095.html
圖博館
正方:中國買S400只為彌補產能國產遠程導彈已成功2015-11-27 新浪軍事
11月初,俄媒報導,中俄已經簽署了S-400防空導彈的採購合同。從相關報導來看,中國此次採購的S-400防空導彈配備的是48N6DM導彈,射程為250公里,應該沒有此前廣泛報導400公里的40N6導彈因此有人推測中國此次採購的是縮水型號。
40N6導彈主要用來打擊對方預警機,並不是像我們相像的那樣是用來打擊對方戰鬥機,而中國引進S-400主要彌補國產防空導彈產能不足,自行研製的遠程防空導彈已經獲得成功,因此中國是否引進40N6導彈實際上意義不大。
實際上40N6導彈還在發展之中,中國自行研製的遠程防空導彈已經獲得成功,而中國此次引進S-400主要是加快部隊的換裝,中國空軍防空部隊還有部分裝備陳舊的紅旗-2防空導彈,國產紅旗-9系列已經裝備部隊,但是想實現全面換裝,對於相關單位的產能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因此引進S-400,中國空軍大量裝備S-300系列防空導彈,S-400在技術上與S-300有較大的通用性,所以引進S-400實現部隊的快速換裝不失為一條捷徑。
相關新聞
俄記者稱俄已在敘利亞部署S400防空導彈系統
外媒稱俄售華S400導彈射程或縮水合同30億美元
俄方再談S400導彈出口:目前只與中國簽訂合同
回應
哎,你們這幫書讀少了的人就喜歡噴!中國一向很低調,聽說過中段反導麼?見過殲20殲31麼?為什麼這個時機又是石油預付又買SU35和S400?小學生都知道中國出錢俄國替中國出氣!
光噴是不夠,還得做,做出來人家才能信服,二十年前我們仿製,十年前我們開始有改進,今天我們已經有創新,現在經濟發展了,就有了基礎去創新,十年二十年以後我們就能領先世界了,這就是方向!
http://mil.news.sina.com.cn/2015-11-27/1706845093.html
反方:S400將催進中國防空導彈俄曾連阻攔索都不賣
俄建國以來,中國一度成為俄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武器貿易成為中俄兩國國家關係發展的特殊紐帶,除俄有著巨大的武器庫存需要除手之外,中國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中國大量進口俄羅斯武器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中俄武器之間的合作也有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在共同面臨來自西方國家戰略壓力的背景下,中俄只有相互抱團,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維護自身的核心利益.
圖博館
也門胡塞武裝AT-4反坦克導彈擊中沙特陸軍M1A2造成彈藥殉爆
據也門Almasirah TV的youtube網站賬號在2015-08-24日發布的視頻,胡塞武裝對外展示了使用反坦克導彈擊毀2輛沙特阿拉伯陸軍的M1A2SA(SA是指沙特阿拉伯)主戰坦克。此前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曾經報導阿聯酋陸軍的法制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被胡塞武裝擊毀,但是並未見到相關圖片與視頻。
相關新聞
沙特“阿帕奇”直升機在也門被擊落
回應
被AT-4這種跟紅箭8類似的反坦克導彈從正面擊穿,美帝的猴版M1A2配置也太差了。
美國賣出去的武器能力最少比自用的差一半。
與自用版有差別,不可能差太多;出口的帶貧鈾裝甲,具體的裝甲厚度是否與自用型一致就不得而知了。坦克和反坦克本來就一對矛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循環關係,沒有擊不穿的盾,沒有可擊穿所有盾的矛!
我得幫著美國坦克喊喊冤,你把三頭豬放在神一樣的坦克里,那也注定是個靶子。之前海灣戰爭,蘇俄中國坦克N種被虐被爆頭,也是一個道理。
沙特拿坦克當炮樓使,沒有步兵配合,又不進行偽裝,明擺著就是當靶子
看到各種評論給M1A1找藉口:配置跟美國不一樣,沙特人員訓練不足。洗的一手好地[鄙視]
誰說民主的坦克不殉爆?!
AT4是火箭筒不是導彈這彈道就不對,再說84mm的口徑正面擊穿三代坦克主裝甲?開玩笑嗎
你可真是無知者無畏啊,此AT-4(9M111)非彼AT4。你說的是瑞典的反裝甲火箭筒,而這裡的AT-4(北約叫法)是前蘇聯1973年裝備的,軍方編號9M111,。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5_08_25_331870.shtml
圖博館
漢和稱中國向獨聯體某國出口多款武器遭俄警告2015-7-30
最新一期的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報導,中國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希望實現中國的能源進口和武器出口,中國向沿線的國家出口武器換取當地的自然資源石油和天然氣。
報導引述最新情報說,哈薩克、土庫曼、塔吉克、伊朗、土耳其、伊拉克、沙特、阿曼和科威特等國家都有買中國的武器,中國也與這些國家簽署了石油、天然氣協議,並且有建設輸送的管道。最新的情報顯示哈薩克已經使用了中國的無人機,和武器的系統還要計劃進口中國的紅旗-9的地對空導彈系統,而這些武器相當一部分是用天然氣交換的。
報導稱土庫曼、烏茲別克斯坦也正與中國談判,希望可以購買中國的紅旗-9地對空導彈系統,中國與烏茲別克合作還獲得了能源,同時把美軍的勢力趕出了當地,中國也向阿塞拜疆銷售了多款火箭炮、無人機戰機等武器。同時,中國也與美國在爭奪中亞當地的石油大餅,俄羅斯也警告過中國,不要向阿塞拜疆出口殺傷性的武器,中國也與沙特、蘇丹、阿爾及利亞、埃及等中東和北非國家簽署了能源合作協議,並向當地出口常規武器,中國大陸的自行火砲還有中國的無人系統,衛士-1型和衛士-2型的遠程火箭炮,還有中國的紅旗-9地對空導彈,都曾經有簽署過出口。阿爾及利亞也希望購買中國四艘中國的導彈護衛艦,而伊朗有四成伊朗的武器,來自於中國大陸,當中包括了伊朗各類型的艦對艦導彈和地對空導彈,中國還向伊朗轉移了技術。
漢和防務評論雜誌的報導提到,中國大陸向這些國家出口武器,60%到80%通過貿易補償的方式,易貨的方式進行中國大陸向巴基斯坦提供貸款,鼓勵購買中國武器,同時也讓巴基斯坦貸款購買了四艘中國的導彈護衛艦,目前正在談判有六艘的柴油潛艇,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包括了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緬甸、孟加拉都是中國大陸常規武器的出口市場。而中國大陸透過貿易也獲得了天然氣、石油等能源。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成世界第3大武器出口國
回應
漢和胡說八道,挑撥離間。
媒體誇大了標題,俄羅斯現節骨眼上怎麼可能警示中國禁出口了。再說他出口越南印度武器也沒收到中國警告啊.
俄羅斯如果為了照顧中國不賣給越南飛機和潛艇,那麼越南一定(楨:?)能買到歐、美更先進的飛機和潛艇,對中國威脅更大。
圖博館
防務新聞:俄羅斯空軍正在衰落
據美國防務新聞2015-7-12報導,雖然克里姆林還在利用其空中力量威脅北約歐洲和北美盟國,但過度使用老舊的飛機,缺乏合格的飛行員,也把蘇聯時期製造的戰鬥機推到了極限——有專家指出,這是上個月俄軍損失5架不同種類飛機的原因——實際上,俄羅斯空軍部隊正在衰落。
同類的武器裝備老化問題也困擾著美軍,因此美軍總是在呼喊著需要更換飛機——但這個問題在俄羅斯更嚴重,因為俄軍從未重視支持和維護工作。
回應
再衰落,你敢動它麼
俄羅斯又不是自己的祖國,沒必要如此維護它,死掉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錯!半死不活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俄羅斯空降兵軍事訓練基地坍塌事故已致23人死亡
據法新社消息,莫斯科時間2015-7-13 日19時52分,位於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鄂木斯克州斯韋特雷村軍事城的4層營房發生部分坍塌。據當地官方透露,死亡人數已升至23人,坍塌物下的42名官兵已被全部找到。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也已經中斷休假回到莫斯科市中心的國家國防管理中心,每隔半小時向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通報鄂木斯克州的情況。另外,他已成立營房坍塌事故調查委員會。
回應
唉……毛子啊,還是先搞搞內功吧,就這幾天又摔飛機又塌樓……
圖博館
俄羅斯軍工也遇到了心髒病 網友:萬事靠自己
據俄副總理羅戈津日前表示,由於烏克蘭終端供應燃氣渦輪發動機,俄無法為海軍建造新型水上艦艇。俄目前正進行該發動機的替代項目,預計2018年方可自主生產燃氣輪機。俄軍工也遇到了心髒病,環球軍事2015-6-9 在網友間進行了調查顯示,5.5%的網友選擇了“機會!054A等軍艦有了售俄的空擋”; 59.3%的網友選擇“教訓!工業大國也捉襟見肘,中國應吸收俄教訓”;剩下的35.1%網友表示既是機會更是教訓。
不服不行中國軍工讓莫斯科目瞪口呆 2015-6-9
其一是,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新一代隱形殲擊機T-50遭遇嚴重災難,政府將大幅削減T-50項目支出。不久前俄空軍還計劃在21世紀10年代末裝備52架T-50。
其二是,中國展出隱形飛機殲20戰機近期試飛美圖。2013號殲20進行了低空機動測試,展示了小半徑轉彎、垂直爬升接筋斗、低空橫滾、空中倒懸、小速度低空通場等動作。
一架T-50飛機在2014年6月份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試驗機場測試時發動機著火。印度認為T-50只是俄羅斯的第五代的過渡機型,根本無法對抗中、美的殲20與F22。但價錢卻與前兩款飛機不相上下,而且俄羅斯人很狡猾,不願意與印度人分享關健技術,所謂的聯合研製,那就讓印度人出錢,其技術項目並不讓印度人參與。印度與法國人簽訂購買陣風戰鬥機的合同!印度寧願那50億元打水漂也不願意再投錢了,印度對T-50的失望可見之深。
反觀中國,中國的的隱形飛機的研製進度一直都很順利,中國不但推出了殲20,還在研製殲31,兩款隱形飛機同時上馬研製只有美國這樣幹過,因為這需要大量的財力。
圖博館
新印度快報2015-6-7 感慨印度浪費十年:中國武器進口減半印翻番
現如今,中國給俄羅斯造軍艦?武器進口支出趨勢最能反映國家決策和執行力。印度浪費了10年,中國成世界第3大武器出口國。個中差異其實在於中印不同的戰略思維。中國將國家安全與經濟增長統一起來。
回應(詳參【圖博館】: 海龜與烏龜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中國製造業 )
看看吹牛能當飯吃,人家出口的是先進的東西.
放“第三“在世界前才是合理標題!低端常誇武器。半賣半送,吹什麼?
土鱉看人家什麼東西都是先進的
中國工業落後德國100年,武器出口超過德國。武器是農業生產的吧?
所以說中國出磚家嘛!
印中差距,實際上就是社會制度的差距,像印度這樣的落後國家再想利用資本主義民主的那套制度是根本就不了一個人口眾多、非常落後的國家的。
中國這也是給武器禁運逼出來的,要是中美蜜月期一直延續到現在,中國可能還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所以說自力更生是硬道理!
相關新聞
網友質疑《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中國工業化水平落後德國100年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德國鐵路公司為什麼採購中國動車組
德國十大噩夢工程超支爛尾成常態
英造航母用中國上海振華重工(集團)重型龍門吊車:英2014-7-4稱中國重工令西方拜服
美媒《布法羅新聞報》2015-6-7稱美駕馭中國想法已過時軍力對陣並不佔優
英媒《衛報》2015-6-6稱越南洽購美歐王牌戰機飆風 誣稱把中國打出血
回應
就算是一鼻子血,那也得換你幾十年的歷史倒退。
打完後越南或成(粵南)歸廣東管。越南人將不復存在!
相關新聞
印度國防部長巴里卡2015-5-31說法國飆風戰機太昂貴 印度只採購36架
(楨:只有中東印台等土豪呆子才會當凱子!殲-16和殲-10C、殲-11D一樣,加裝了AESA,採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PL-12改進型超視距空空導彈,完全可以對抗法售印AESA+流星空空導彈的陣風F3戰鬥機.)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工 《中共科技先驅》 共軍質量何時世界第一? 中國軍力 兩岸軍事磚家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戰爭之道》 法國 Rafale 颶風戰機 由SU27到殲十一 中國與印度 《中國模式》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與東協
圖博館
中國海軍蘇30戰機遇發動機故障險致空中相撞2015-6-8 央視
回應
單發空中停車,對雙發戰機,不算是太大的問題,國產的就不行。
你懂球嗎,那是蘇30,還國產不行,你這國產噴子才是真的不行.
軍媒都是這樣誇大事實,製造緊張。飛機出現險情,應立即停止對抗演練,怎就說成要相撞
何止是軍方,連交警都誇大啊,車上的發動機都是好的,怎麼就相撞了呢,就算一個司機喝醉,另一個還是正常的,立即離開馬路就好了,那些交通事故都是編出來騙人的,你以後開車千萬別係安全帶。
美媒《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發動機已超過俄羅斯 2015-6-8
在被中國明目張膽盜用軍事技術多年後,俄羅斯能賣出去的武器已經不多了。國家控制的俄媒現在還請很多專家錄製節目,說中國軍工企業多麼落後,他們對俄的模仿多麼拙劣等。但這些說法似乎有些空洞,因為中國已赶超了很多俄軍工並在某些領域將他們逐出市場。 比如,中國認為未來5年左台,它將不再依賴俄發動機。中國正設法掌握模仿俄AL31F,就連俄專家也相信中國的渦扇-10將超過AL31F。(楨:? 渦扇-10由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後改稱606所)1987年 負責啟動研發計畫,渦輪機段技術從1982年授權生產的CFM56,後燃機段則是引入AL-31;渦扇10可說是1970年代美蘇兩國發動機的合體。另詳參【圖博館】: 太行發動機只達到能用的水準 WS-10性能優於AL—31F 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 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
回應
看題目原本以為是警告美國自己,沒曾想是挑撥離間中俄。一點新花樣都沒有,不是竊取美國的就是俄羅斯的,看的沒胃口了。
新印度快報2015-6-7稱俄向中國買054A軍艦或不公開 中國武器正崛起
回應(屌絲憤青噴子糞青.另詳參【圖博館】:海龜與烏龜)
流浪恆星:三哥這YY水平和鐵血有一拼啊
又是你這個王八
流浪恆星:你是鐵血上的患者之一疑問
風哥:鐵血那些人都是神經功能失調綜合病患者
流浪狗找到親兄弟了呀,呵呵.
跟那些看不起中國的噴子沒必要爭論.
阿楨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軍艦敢在南海逼退美艦?
有何不敢?來而不往非禮也,那天中艦中機也該到美岸逛逛!
快了,2013年中國新艦數量世界第一
相關新聞
南海對峙內幕:美國導彈巡洋艦「考朋斯號」(Cowpens)2013年12月初強闖航母內防區美媒稱考本斯號巡洋艦若碰撞中國坦克登陸艦吃虧大中國軍艦 南海逼退美艦 陸網民:顯示習李時代的強硬
南海對峙事件後 陸前進環太軍演
美國防官員:中國軍艦極具侵略性(楨:的相反!) 陸官媒:竟先告狀
美高官評中美軍艦對峙:中方經驗不足英語不好(回應: 哈哈,笑死了,美國佬,出了問題,怪別人不會講你們的話,丟人!)
美國《海軍新聞》網站2014-6-10美軍考彭斯號艦長Gregory Gombert被解職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
2009年3月的無瑕號事件
2009年6月麥凱恩號驅逐艦撞船事件
2013年12月中艦南海逼退美艦事件
中與越菲日島礁之爭
相關新聞
菲律賓抓扣11名中國漁民
菲軍強登仁愛礁
中國擴建南沙赤瓜礁
中國南海981深海鑽油平台
越南暴動2014-5-13砸搶 500台商 盛傳默許暴民發洩3天
中越南海紛爭影響越南經濟2014-5-8股市暴跌超過6%
東協峰會緬甸登場 聚焦區域穩定2014.5.11閉幕絕口不提陸
東盟首腦峰會成果未提及南海 菲南海企圖再落空
日本放棄武器出口三原則 引起中韓密切警惕
安倍2014-7-1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 孤注一擲為參戰鬆綁
安倍拉攏菲越聯手對付華或激怒中國 但美歡迎(楨:集體自慰權?玩3P?)
習近平 普丁揭幕 中俄5.20-25東海軍演
習近平會見普京:決不允許軍國主義侵略悲劇重演
日戰機曾監視中方軍機近半小時 最近距離僅10米
美環太平洋軍演 中2014.6.9首度參加
美日vs.中俄 雙方「鬥而不破」
亞信峰會 中俄通氣制衡美 中俄要將美踢出亞太
中女將軍香格里拉會議(2014第13屆亞洲安全會議)連發四問 美防長避重就輕
梅克爾訪陸 適逢七七事變77週年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774885
阿楨
俄專家點評中國軍工現狀:道出不為人所知的秘密 2014-06-03
大國衰落是一夜間的事情,但承認並適應這一事實卻需要很長時間。儘管蘇聯解體已過去近20年,但俄國內仍有許多人懷念昔日輝煌,並堅持認為俄羅斯是蘇聯的化身。最近,俄金剛石中央海事設計局總設計師尤•烏•阿森涅夫在接受中國香港特區《軍事家》雜誌採訪時,披露了一些關於俄軍艦設計及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秘聞,字裡行間流露出昔日超級大國子民所固有的自傲。
採訪中,阿森涅夫流露出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頗為輕視,認為,以中國現在的水準,要在艦艇設計上追上俄羅斯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俄羅斯有百年海軍技術積澱,而中國海軍裝備基本是在俄技術幫助下才發展起來的。何況這中間還中斷了幾十年。”
“中國同俄羅斯進行技術交流時忽視系統整合,而只注重單個設備的先進程度,以為買點零部件就可以做出產品。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暴露出中國人對軍事技術的核心問題還沒有理解。就如同做整容手術,要換個鼻子,不是光考慮鼻子本身,還得從與臉的整體融合方面來考慮。”“不光是中國,即使是海軍裝備最先進的美國也曾犯過類似毛病。
蘇聯解體後,美國曾花重金聘請200多名俄羅斯地效飛行艇工程師為自己複製地效艇,結果零部件都造出來了,卻裝不到一塊兒去,因為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人擔任過副總設計師以上的職位。同樣的道理,中國雖能造出許多單項性能不錯的艦載武器,但在整合上欠缺經驗,如中國艦載雷達相容性就很難做好,嚴重影響實際使用。……
而俄羅斯在系統設計和系統整合方面功力深厚,這也是俄制武器享有盛譽的關鍵所在。”他認為,中國已造出漂亮的軍艦,但這些艦艇存在不少問題,如被稱為‘中華神盾’的052C型驅逐艦只造了2艘,很重要的原因是解決不了系統相容問題,中國要想進入艦艇設計的最高殿堂,僅靠模彷是遠遠不夠的。
阿森涅夫還提到一個細節,不久前,一批中國海軍專家訪問金剛石中央海事設計局,提出三個問題:“1、俄制艦艇為什麽高速性能極好?2、俄軍艦的兩個推進軸為什麽在出故障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同步運轉?3、俄制敵我識別系統的作用距離為什麽能和艦載搜索雷達相當?” 阿森涅夫說:“中國人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明顯有不相信的成份,我們一一進行實際演示後,他們都露出驚訝的神情,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是按照20世紀50年代蘇聯給的資料進行相關計算……都過了這麼長時間了,技術和設計思想很多都不一樣了。”
版主回應
當被問及俄方是否向中方傳授這些技術時,阿森涅夫聳聳肩:“不是什麽技術都能給別人的。”很明顯,這些技術是俄羅斯看家的本領,輕易不會外傳。在阿森涅夫眼裡,俄羅斯並不擔心中國從所購俄制武器中獲取核心技術。阿森涅夫認為,外界貶低俄制武器性能是一種偏見,“我們的武器是用來打仗的,西方武器看起來很好,但打仗卻未必中用。”
他舉例說,法國勒克雷爾坦克很先進,包括電腦、全電控制、空調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飲水機,“這樣的坦克是用來打仗呢,還是讓士兵們舒服地服完兵役?或者是用來閱兵?”他說,當初他曾向準備採購勒克雷爾坦克的阿聯酋軍方指出該坦克過於精密,環境適應性差,特別是發動機的空氣濾清器和冷卻系統在沙漠中很容易失靈,但是阿聯酋人聽不進去,結果他們買來的60輛勒克雷爾坦克在一年之內就因發動機故障全部‘趴窩’。
西方艦艇過於依賴資訊來源,如衛星、飛機等,而俄制艦艇除了能從衛星、飛機等獲取資訊,自身也具有完備的資訊探測設備,“這就如同開槍,士兵完全可以蒙著眼睛然後接受別人的指令去瞄準開槍,但如果他能自己觀察、自己開槍就更好,至少他能更準確地把握目標狀況以及被摧毀情況。”阿森涅夫指出,俄制武器在每處設計上都根據戰場需要採取備份措施,如俄艦炮平常靠電驅動,如果電力系統出故障則轉為液壓驅動,如果液壓系統再出問題,則可依靠人力操作,西方的戰艦就沒有類似設計,一量電力系統癱瘓,整個艦炮就廢了。
他說:“很多人看到俄制艦艇上密佈的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總感歎太複雜,沒有必要,實際上這些人不是戰士,不知道武器系統多重備份的重要性。西方艦艇一旦資訊接收設備和電力系統被毀就喪失戰鬥力,而俄制艦艇在同樣條件下卻可繼續作戰,孰優孰劣,不是很清楚嗎?”
當然,上述說法只不過是俄國人的一面之詞,表面上頭頭是道,實際上外界普遍認為,今天俄軍工能力遠不能和蘇聯時代相比。美國軍事專家布拉特•沃森指出,俄羅斯雖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工企業,卻再也無法複製蘇聯時期結構完整、配套齊全的軍工體系,加上經濟長期困頓,軍工企業設備陳舊、軍工科研人員大量流失,俄在先進武器研製方面已力不從心。
這從俄羅斯為印度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航母遲遲不能完工、圓錘潛射彈道導彈屢射屢敗就能看出來,“今天俄羅斯之所以大力發展2000噸級輕型艦艇,不是戰略上的需求改變了,而是自身造船能力僅及於此。”
英國軍事專家拉芒什也認為,俄軍品出口雖一直名列前茅,但銷售的基本是蘇聯時期的武器裝備,且由於配套體系喪失,俄制先進武器越來越依賴國外部件。在俄軍工業走向沒落的同時,新興國家如中國的軍工能力卻在快速進步。
不可否認,中國武器技術有不少來自俄羅斯,但隨著052C型驅逐艦、“昆侖山”號船塢登陸艦、99改主戰坦克等大型裝備問世,中國軍事技術正在擺脫俄羅斯風格,開始形成自己的特點,特別是今年中國成功實施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標誌著中國已摘取當今世界軍事技術領域最閃亮的明珠。為何俄羅斯遲遲不願出口蘇33給沈飛,就是沈飛吃透了蘇27的技術遠遠超出俄羅斯的想像。殲20的誕生則標誌著中國軍工由模仿和山寨,走向了真正的自我研發,創新。早在明朝,中國的火炮曾威震邊疆,令少數民族軍隊膽寒,可謂攻城拔寨無堅不摧,現在的中國軍工也慢慢的來到了祖先的這個門檻。
回應
老毛子的話,廢話從來就是一大堆。蘿蔔就是蘿蔔,不要期望它有橘子味,香蕉甜,什麼麻麻雜雜的一堆。中國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堅持走中國有特色的道路。千萬不要再被老毛子給忽悠了。那些人是騙子。
人家說的當然有道理,有的還極為精闢。當然他說的也並非全都是真理。事情是複雜的。美國的M系列步槍很精密、準確、射程遠。但模仿實戰考察時比不過AK47。美國武器很容易出故障。而AK47在風沙中從不卡殼,從泥水中撈出來就能打,沒有故障。所以中東恐怖分子都歡迎AK47,連美軍也搶著用。蘇聯的T30坦克在二戰中立下汗馬功勞。這坦克在各方面幾乎都遠遠不如德國坦克,但它結構簡單,易造,易修,故障少,實戰中管用,生產了幾萬輛,狼群戰術把僅有的幾輛德國優秀坦克打得稀巴爛。
這種又老又沒技術含量的文章就不要拿來顯擺了,你覺得放在你博客裡挺顯你水準?還笑話我們的電磁相容,老毛子給印度搞得那個翻新的航母,在艦橋後面又多了個塔是幹啥,不就是電磁相容水準不行只能再奪搞個塔嗎,說實話十幾年之前咱電磁相容不行這得承認,因為本身軍艦上就沒按多少款不同型號的雷達從而也不會倒逼我們去解決這個問題,而現在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悟出真諦,電磁相容水準直逼黴帝,不然從052C到052D這些綜合戰艦不會這麼乾淨,看看毛子的戰艦亂七八糟的堆放在艦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c3bc30102e9jb.html
阿楨
美軍華而不實的高科技兵器
(楨:不知誰先點評<美軍華而不實的高科技兵器>,但由鄉民憤青噴子糞青的噴糞,也可反思出美/蘇在冷戰時如何富/窮兵黷武,美比蘇富且多未量產、故勝。中國不管因實力不如人或以美蘇為鑑,重視武器的創造性模仿和性價比效費比,反較可取!以上詳參【圖博館】:蘇俄建軍原則 《戰爭之道》蘇俄與中共《俄羅斯關於蘇聯劇變問題的各種觀點》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
美軍華而不實的高科技兵器 DDG1000排第一?
回應
吃不到葡萄諷葡萄酸,一味貶低對手只能說自己虛弱。
你這2 B那裡看出是在貶低了?
華而不實還不是貶低別人,你語文課要回校補補
沒有貶低,這是事實,上面出現的武器沒一樣大量生產使用過
什麼叫華而不實 那都是技術儲備
他們的技術儲備對他們來說是儲備,對我們來說多少也能算一點儲備,我們再搞要節約不少成本,少走很多彎路。
不管美軍這些裝備是否具有強大戰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技術絕對一流,即便某些裝備由於某些原因下馬或者服役期間表現不足,至少他們做了嘗試,他們敢於嘗試,這些技術積累是不可估量的。
嘗試就是不斷的提供大量投入,百分之九十的投入全部打水漂,只有一部分可以出成果,對於我們這個世界排名中下的窮國何必這樣學美帝?人家嘗試過了我們再搞,節約大量的金錢,否則必定被軍備競賽拖死。
小編是一根筋,不定型不裝備就不意味著是垃圾,在這些下馬的裝備裡有許多設計理論和有益的嘗試,一旦有需要這些東西會馬上變成真正的戰鬥力。天朝下馬的東西也不少難道都是垃圾?現在的主力戰機殲10如果木有殲9的基礎,那還得多走一大節彎路(詳參【圖博館】:殲9之敗)。
很簡單,有些是過於複雜了,美軍裝備的傳統,不喜歡過於複雜華而不實、效費比不高的先進性。像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造價奇高,作戰效能比伯克高不了多少,肯定不會大量裝備,最多是做一個技術儲備。例如科曼奇,般直升機是超低空飛行,在這樣的情況下雷達本來就不容易發現的,搞隱身效果不明顯,另外,最大的雷達反射源旋翼又不好隱身。投入與效果不成正比,科曼奇就下馬了。但一些成果應用在了新一代隱身的黑鷹身上,就是突襲本拉登那次出現的黑鷹。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456956
版主回應
西方專家質疑俄空軍同時採購三種蘇式戰機的合理性 2014-3-12 新浪軍事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3月12日報導,“戰爭很無聊”網站的西方專家們認為,俄羅斯空軍同時採購蘇-30M2、蘇-30SM、蘇-35這三種蘇-27改進型號殲擊機的合理性值得懷疑。
目前俄羅斯正在生產和採購三種型號的先進戰機,都是蘇-27多用途重型殲擊機的深度改進型號,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分別在阿莫爾河畔共青城飛機廠和伊爾庫特集團伊爾庫茨克飛機廠生產。西方專家認為,這種決策相當奇怪,可能會增加大量財務開支。相比之下,美國空軍目前正在JSF(聯合攻擊戰鬥機)概念框架下努力裝備統一型號的戰鬥機F-35“閃電2”。美空軍發言人聲稱,需要採購1763架該型戰機,替代目前還在服役的大多數飛機,提高空軍作戰潛力。俄羅斯則正好相反,目前卻在同時採購三種型號的現代化殲擊機蘇-30M2、蘇-30SM和蘇-35,每種型號採購數量僅為數十架。
俄國防部沒有解釋上述殲擊機採購原則。專家認為,在戰機出口數量減少的背景下,此舉可能和努力維持兩家企業運轉的願望有關。這種策略也會對改善俄空軍戰鬥力產生積極影響,畢竟俄空軍現役戰機主要是上世紀80-90年代交付的產品。另外,由於最新型第五代戰機T-50在俄國內外已經家喻戶曉,因此俄空軍裝備蘇-30M2、蘇-30SM和蘇-35的消息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
………………
西方專家認為,俄空軍是否有必要同時採購三種型號的蘇-27家族戰機值得懷疑,而且這個問題相當現實。或許只生產一種型號的飛機更為合適,但是兩大航空裝備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使情況變得較為複雜。在蘇-30家族飛機享譽國際市場大量出之時,兩家生產廠商的競爭不算什麼嚴重問題。在三種型號的飛機中,蘇-30M2的性能最弱,升級潛力不大。此前還有媒體披露稱,俄羅斯是在和中國的蘇-30M2交易流產後才為本國空軍採購這種飛機的。蘇-35S的突擊特點是使用更加強大的航空發動機、更加完善的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以及新型機載雷達。蘇-30SM的生產協調較好,造價低,兩名機組人員的存在可以執行更加複雜的作戰任務,更加有效地培養飛行員。
目前這些飛機的出口前景相當模糊。已經擁有大量蘇-30家族飛機的國家,特別是印度和中國,目前正在積極利用許可證技術生產新飛機。馬來西亞寧願租賃,而不願採購額外數量的蘇-30MKM戰機。據悉,印尼可能會購買蘇-30家族戰機替代老舊的F-5,但是即使簽訂了供應合同,殲擊機進口數量也會相對較少。
西方專家認為,俄決定同時採購三種型號的飛機,可能是由必須維持阿莫爾河畔共青城飛機廠和伊爾庫茨克飛機廠的生產所決定的。而且,俄空軍使用全部三種型號的飛機,也能使它們對外國用戶更具吸引力。
回應
曾經無比強大的蘇聯空軍,解體成俄羅斯空軍後,竟然淪落成吃老本,40年無先進飛機服役的狀態。可悲呀。只能依靠著蘇27為藍本改來改去,大量優秀人才嚴重流失,航空界的倆強爭霸局面被拉開如此之大,可惜呀。
三款蘇30比三款F35的相似程度更高,西方專家為什麼不質疑F35,當心上當。(楨: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皆有問題!)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3-12/0740768325.html
阿楨
消息稱中國新型殲11D戰機曝光 擁有七大隱身絕技2013-9-1 世界報
據韓國《中央日報》8月19日報導,在韓國下一代戰機(F-X)最後價格招標中,美國波音公司的F-15SE“沉默鷹”成為最終候選機種。韓國裝備60架F-15SE准隱身戰鬥機可能性極大,加上之前購買的F-15K戰鬥機,韓軍在未來數年將裝備百餘架F-15系列重型戰鬥機。傳中國研製被稱為殲-11D的三代半戰鬥機加以應對。
“沉默鷹”邁向隱身化
美國空軍在大步邁向隱形化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對三代戰機的改進和升級工作,對F-15戰機的隱身化升級就是一個實例。經過改進後,F-15SE“沉默鷹”戰機雖然隱身能力難比F-22,但其正面隱身能力與國際版的F-35相當,稱得上是“半隱形戰機”。
美國推出F-15SE“沉默鷹”,是因為波音希望通過此舉可有效避開國會針對“猛禽”出口的“高端技術”洩密問題的限制。目前,每架F-15SE“沉默鷹”的價格約為1億美元。波音公司已將韓國、新加坡、以色列和沙特確定為優先目標市場,並希望該機最終的國際訂單數量能夠達到190架。
殲-11D七大隱身技術很出色
有專家認為,中國可以採取“以四代機技術改進三代機成為半隱形戰機”的發展模式,最終發展出適應自身需要的3.5代或者3.75代隱形戰機。對於中國來說,在改造殲-11戰機上可謂得心應手,從殲-11A開始,B、C、D型號不斷出現,而且都有特定的作戰用途。前幾種型號僅是對電子設備進行改進,到了殲-11D,則是對這種機型最徹底的改進。
具體包括:一是對機頭雷達罩和與機身連接的部位進行隱身設計;二是對座艙蓋玻璃進行金屬鍍膜處理,使其能夠反射前方或者側面的雷達波照射進座艙內部,還有可能會對座艙與機身的連接部位進行隱身化鋸齒形改進;三是對發動機進氣口進行整形處理,並在進氣口和發動機渦輪葉片上噴塗特種隱身塗料,使其雷達反射波盡可能最小;四是機體機翼連接處掛載特殊保形武器艙或副油箱,把這個側翼的最大雷達波反射源遮蔽掉,還可使武器內置化;五是雙垂尾改用外傾式設計,這在殲-11系列是第一次實現;六是起落架艙蓋和武器艙蓋的鋸齒式設計,進一步減少雷達反射面,有利於戰機的隱身化;七是採用先進的AESA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及一套能夠與之協調運行的新一代數位式電子戰系統(DEWS),可進一步減少電磁波的洩露並增加攻擊的有效性。
版主回應
經過上述改進,殲-11D就會是一款成功的半隱身戰機,預計其雷達散射截面積(RCS)的值會從之前的十幾平方米減少到1平方米以下。在戰術性能上,採用中國最新航電技術的殲-11D的能力會更加出色,可以在隱蔽的狀態下突然發動致命一擊。
亂猜“對付韓國F-15SE”
據韓國《中央日報》分析說,韓空軍在未來數年將裝備百餘架重型戰鬥機,這無疑給中國東北部方向的防空作戰帶來了巨大挑戰,中國已經在研製被稱為殲-11D的三代半戰鬥機加以應對。其實,這種說法有些牽強。
其一,中國對殲-11進行隱身化改進是大勢所趨,不應該拿它與韓國引進F-15SE相提並論。如果拿這兩型戰機來進行比較,實際上意義不大,因為現代空戰都是體系的對抗,即使雙方有機會對抗,也要首先看誰的支持體系更強大,其次才由訓練水準和飛行員綜合素質來決定。
其二,現在韓國引進F-15SE還處在論證階段,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中國研發殲-11為隱身版的時間,要大大早于韓國引進的實施時間。即便日本和韓國引進F-35和F-15SE,對於中國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威脅,因為早已研發出了殲-20和殲-31。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01/0823738264.html
相關新聞
俄媒稱殲-15並非簡單複製品機載航電相當優異
資深軍迷掃盲識別中國空軍現役各型蘇式戰機
美稱中國正落實至少6型新戰機5年內將造200架
漢和:中國購蘇-35配俄新武器戰力超越殲15數倍
蘇35或加裝中國資料鏈戰力超日本軍機4倍
中國採購蘇-35談判接近尾聲:單價8000萬美元
陸購蘇-35 為獲K-100超遠端導彈
殲-31發動機EJ-200
改進型太行發動機開始試飛
曝殲20導彈掛載示意圖
俄T-50隐形战机「T/R單元」太少
LD-10 PL-16反輻射飛彈 可刺穿美神盾圍牆
中国成功研制新型3D照相机 可让隐形战机失灵
俄“天空-ME”55ZH6ME反隐身多功能雷达系统
「日產」F—35價格超原裝五成
美國政府允許日本企業為日本採購的F—35型戰機製造數十種部件。由於採購量42架較小,「日產」F—35價格預計將為原裝戰機的1.5倍。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013-8-22援引日本防衛省的消息報導,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將為日本採購的F—35戰機製造17種部件,包括引擎風扇和渦輪;三菱電機獲准製造7種部件,包括雷達信號接收機。日企所產部件價格占整機價格大約10%。由於這些部件僅供應日本所購F—35,因而成本高。相比從美國購買整機,日企參與製造的F—35價格高50%。
另外,日本三菱重工等企業可能參与后機身、主翼和起落架製造,預計將進一步推高整機價格。
巴基斯坦梟龍戰機空戰完勝F-16 謝絕美國接觸(楨:說好的是人家巴基斯坦人說的,為什麼噴子們總愛說是我們自大?你還好意思說中國話呢?快說美國英語吧,美國人放個屁都有原子彈的威力!噴子和美狗不得入內!同樣的戰機,功能都差不多,在有些方面還要比F16強,難道你會腦袋缺鈣一樣買貴的F16?價錢貴就厲害啊,同樣一件衣服在批發市場100塊錢,在商場賣1500,難道你會選擇1500的?如果是只能說明你腦袋讓驢踢了!)
巴軍稱將出口梟龍 可與世界頂尖機型一比高低
中評社北京2013-09-01電/近日在中國參加第十屆中巴防務安全磋商的巴基斯坦陸軍聯合參謀委員會主席哈立德-沙米姆-韋恩(Khalid Shameem Wynne)於8月31日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韋恩表示,中巴兩國政府及軍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常態交流,在反恐方面有著有效的情報共享制度,效果令人滿意。他透露說,此次中巴雙方還討論了即將舉行的中巴空軍聯合軍演的一些策劃細節。此外,韋恩還對中巴聯合生產的JF-17梟龍戰機高度稱讚,他表示這一戰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將來有可能實現出口他國。
他說:“因為來自巴方空軍的訂單特別多,所以出口梟龍戰機還需要時間。但已有很多國家對這一戰機表示出了購買興趣,有的已經開始展開討論。我希望幾年後梟龍戰機的生產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梟龍戰機已經接近於世界先進水平,而幾年後這一戰機將採用更多的技術,與世界上其它頂尖戰機可以一比高低。”
阿楨
分析稱我國擁有J20J15兩張王牌將丟掉軍購拐杖2012-03-27世界新聞報
根據《航空周刊》的文章,2008年,沈陽飛機公司開始交付配備國産發動機、雷達和武器的殲-11B戰機,這被視爲中國現役“最強大的國産戰機”;2003年至今,成都飛機公司已生産超過200架單座的殲-10A型和雙座的殲-10S型戰機,同沈飛殲-11B型戰機構成“高低搭配”;與此同時,中國空軍與海軍已接收約170架殲轟-7雙引擎戰鬥轟炸機。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一支裝備1000架戰機的現代化空軍。
在轟炸機方面,與美軍升級轟炸機的思路類似,中國轟-6K轟炸機也換裝了功率更大的引擎,重新設計過的機鼻內換裝了先進雷達和光學設備,此外,升級版還可挂裝6枚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除戰機和轟炸機,中國還發展出一系列空中預警平臺,其中高端型號“空警”-2000和以運-8運輸機爲平臺、采用平衡木雷達天線的“空警”-200都是中國軍隊自用型號。另一種采用碟型雷達罩的ZDK-03型預警機則是爲巴基斯坦設計的。
在升級、改進第三代戰鬥機的同時,中國還緊跟隱形戰機潮流。《航空周刊》猜測,成飛的殲-20隱形戰機首飛後,沈飛仍在自籌資金研制中型隱形戰機,可能稱爲“殲-60”。
前段時間,有一則關于中國將從俄羅斯購買48架蘇-35戰機的消息被俄羅斯媒體炒得火熱,但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隨即否認了相關傳言。不可否認,中國的軍用飛機制造業確實曾長期受惠于俄羅斯(前蘇聯),但經過幾十年的積累,今天的中國已經發展出一整套完善的軍用飛機研發、制造體系,基本擺脫了對外依賴。也就是說,即便中國空軍現在需要購買戰機,也可能僅是出于補充數量或應急需要(楨:或回饋中俄戰略伙伴!),並不是非買不可。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3-27/1818686064.html
阿楨
俄羅斯衰了!中國購蘇35和拉達級竟是援助普京 2013-03-19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採購蘇-35、以及阿莫爾級(拉達級潛艇出口型)合作是中俄近期最重要的兩大軍事合作專案,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關於中俄的這兩大軍事合作,國內外評論眾口紛紜,一些國外輿論聲稱是“中國技術仍依賴國外”的鐵證,一些國內輿論則聲稱“毫無必要引進蘇-35”。
首先,所謂中國進口蘇-35是為“借機引進117S發動機”這個說法毫無邏輯可言。117S發動機實際就是AL-41F-1S,屬於AL-31F系列的升級版,和殲-10所用的AL-31FN相比,最大推力分別為142千牛和125千牛。相比之下,用於俄羅斯T-50的117發動機(AL-41F)正式版推力在157千牛以上(未來計畫180千牛)。所以說,所謂“先進的”117S發動機,仍沒有脫離三代機引擎的水準,推力增量很有限。另一方面,按照中國引進蘇-35的可能時間表,獲得117S發動機的時間最快也在五年後,完全和中國四代機研製進度配不上。
另外,阿莫爾級計畫更是俄羅斯潛艇直接引入中國技術設備,對難產的“拉達”級潛艇的全面完善。可見,由於行業持續性衰退,俄羅斯軍工企業不僅資金人才缺乏,技術進一步更新換代也出現嚴重問題,已經開始需要中國軍工技術的“反哺”。俄羅斯軍事技術長期“吃老本”的狀況已瀕臨末日。
所謂先進的蘇-35戰鬥機、拉達級潛艇乃至伊爾-476等等,無一不是前蘇聯時期技術遺產的後代,如果沒有新鮮技術血液的融入,根本談不上“滿足未來需要”,甚至很多企業隨時有徹底破產垮臺的可能。俄羅斯大型軍艦、運輸機、潛艇幾乎都已經面臨無米下鍋的況狀。其他幾個關鍵行業,即使有俄羅斯本國訂單,但由於新一代武器研製費用高昂,新型號研製進程也舉步維艱。如沒有外來資金的支援,蘇霍伊公司的T-50戰鬥機甚至難以順利推進。俄羅斯海軍甚至依靠印度護衛艦訂單,才能確保同型號的護衛艦在本國服役。
儘管中國軍事工業進步飛速,但實際上距離西方先進水準仍然有很大差距。無論如何,俄羅斯在未來幾乎仍是中國軍事技術交流和借鑒的唯一視窗。如果俄羅斯軍工垮臺,中國軍工的很多領域可能真會陷入“閉門造車”的狀況,對中國肯定是弊大於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持活力的俄羅斯軍工,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軍工的發展。事實上西方的軍事發展,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歐洲和美國防務企業間的不斷交流和合作。盲目自滿和排外,不能真正縮短和西方的差距。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587605-1-1.html
版主回應
公司的各企業已經理順了殲轟-7(海軍型)和殲轟-7A(空軍型)、轟-6M(核武器載機,轟-6的改進型,轟-6是1960年代以圖-16轟炸機為原型研製的)的生產。此外,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正在改進和修理以前生產的飛機。
公司的優先發展方向是研製未來的轟-8轟炸機(可作為核武器載機使用)。國外航空專家認為,轟-8是一種採用雷達隱身技術、機載武器內置的轟炸機。據中國消息人士透露,該機的導彈-炸彈載荷(巡航導彈)將不小於18噸,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1.2,在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航程不小於1萬公里。飛機計畫裝4台發動機。目前已經公佈了該機的一些圖像,但關於試驗機的製造情況不得而知。
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位於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1964年建廠。目前該集團有49家企業,職工總數55000人,其中15000人是熟練專業技術人員。總資產19億美元。
貴航集團專業研製生產殲擊機和教練戰鬥機、渦噴航空發動機,修理和改進航空技術裝備。目前集團已經理順了教練-9(也被稱作FTC-2000)超音速教練戰鬥機的批量生產,其第一批已經於2006年列裝中國空軍。
教練-9由殲教-7教練機(原型機是殲-7)發展而來。教練-9用於殲擊機飛行員的初級和高級訓練。據推測,該型號部分用於出口。
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成立於1951年,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目前該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航空技術裝備製造商之一。總資產12億美元。職工總數1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6700人。擁有車床8千台。
該集團專業研製生產強擊機、教練戰鬥機、教練機、輕型運輸機、小型飛機。其企業主要產品是強-5M強擊機(可攜帶戰術核武器)、教練-8(K-8)噴氣式教練機和初教-6活塞式教練機(原型是雅克-18)。
2010年集團掌握了L-15新型教練戰鬥機的批量生產。該機用於殲擊機飛行員初級和高級訓練,也可作為輕型強擊機使用。應該指出的是,俄羅斯雅克福列夫設計局也參與了該機的研製 。此外,該集團的企業還修理轟教-5教練戰鬥機(伊爾-28U飛機的翻版)。
可見,中國擁有足夠強大的戰術飛機生產能力,既能滿足本國軍隊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出口規模。據國外專家估計,目前中國每年出口120-130架作戰飛機。與此同時,中國在一系列重要的航空配套設備和系統方面(機載電子設備、機載雷達、發動機、導彈)還繼續依賴進口(楨:發動機而已吧!),因為國產配套設備和武器的技術性能還落後於國外同類產品。
中國把克服這些不足作為目標,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分別用於取代俄制AL-31F和RD-93發動機的國產“太行”和“泰山”發動機的問世可以算是不小的成就,另外,中國還在俄羅斯在“甲蟲”雷達的基礎上研製了國產機載雷達。
(新浪編者注:殲-20最高飛行速度被公開在配圖內,移動端使用者可點擊圖片放大。圖中透露殲-20 最大速度2448每小時 巡航速度超過1200公里每小時。另有殲-20配備發動機型號為WS-15)
回應
AL-31F的總壽命為900小時,翻修壽命比總工作壽命更短,大約為300小時。空軍5719維修廠通過發動機維修再製造技術成功將俄制AL-31F發動機的壽命從900小時延長至1500小時,翻修期改進到500小時。此外,現在國產太行發動機的壽命相當於AL-31F的3倍(楨:1/3吧),這些都是真的。網友們別總拿老眼光看中國。
英國的發動機世界領先,為什麼搞不出五代機?還要跟美國買?所有技術都是必須的。而世界上只有美俄中能做到全部都有,當然中國的技術還相對落後與美俄,中國正在努力中
中國全部都有?推比10一級的渦扇發動機技術有個毛,連al31都還要進口的國家,也有資格嘲笑法國沒有。
ws15就是推比10的航發,你不知道?全世界只有美俄中能生產推比10的航發。你啊,就像沒毛的猩猩。
都他娘的別互相指責了,看看天朝百姓的生活吧!發大水,被大人打,強拆,農民沒土地等等!攘外必先安內,天朝大人們不懂嗎?
沒有天朝,你們南京大屠殺會再現!你個2B!南京人是江蘇省裡最差勁的!
某些人就是小農意識在作祟,就只看到眼前的丁點利益,對它們而言只要吃飽喝足就夠了。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8-23/1153736951.html
阿楨
中俄2海上聯合-2013演習 專題
1:穿越朝鮮海峽威懾日本腹地
日本本州西部歷來被其視為戰略腹地,二戰後,日本在此部署重兵應對蘇聯"入侵"。中俄罕見地在日本海演練“穿越”,勢必引起日本的警覺和擔擾。
2:演練保障中俄海上交通線
此次軍事演習亮點為“穿越”和“協同”,其次是演習想定,即海上聯合防禦和保交作戰,奪取戰區制空權、制海權、制電磁權等協同課目。
3:展現中俄在領土問題上互相支持
中俄海上編隊如果能從宗穀海峽穿過,經俄日爭議的北方四島之間,直接插入北太平洋,那稱得上對美日兩國的一次“震撼”,同時也展現中俄在領土問題上的相互支持。
4:中俄示強美日:朝鮮半島不容亂
中俄海軍先後繞過朝鮮半島,顯示出兩國對半島局勢的強勢地位。面對美韓頻煩軍演,中俄聯演也是在警告美日,朝鮮半島不容有亂和有戰。
5:中俄聯演或為應對日不斷右傾
近期,日本首相及高官不斷放出強硬言論,否認二戰成果,企圖修改和平憲法。中俄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有必要維護二戰後秩序和成果,警告日本勿重蹈覆轍。
6:中俄若穿北方四島震撼美日
中俄兩國都有遭島鏈封鎖的困擾,美國重返亞太投入六成軍力的同時,還鼓動盟友借機生事。俄專家認為中俄艦隊可選擇宗谷海峽作為突破方向,必將令美日震撼。
http://mil.news.sina.com.cn/nz/zelhjy/
中俄混合艦隊擁有強大火力足以壓制航母(楨:中俄2018.7.5-12在日本海舉行海上聯合-2013演習,中方2艘051C、1艘052C和2艘054A,共配備有144個和64個中程垂射單元,足以抗衡一艘航母上的全部艦載機。而俄太平洋艦隊旗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則擁有對航母發動導彈飽和攻擊的強大火力。也對比出俄中軍力之消長!)
版主回應
中國主力戰機參數遭公開:殲20最大速度為2448
俄羅斯《外國軍事評論》雜誌2013年第4期刊登了伊萬諾夫和博亞爾斯基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中國航空工業主要作戰飛機生產企業基本情況和科研生產能力。文章編譯如下:
目前,構成中國軍隊作戰飛機機隊基礎的是各型轟-6轟炸機,殲-7、殲-8-II、殲-10、殲-11A/B戰術殲擊機,殲轟-7/7A殲擊轟炸機,強-5強擊機(2012年底停產)。此外,殲教-7、教練-8、教練-9和L-15教練(戰鬥)機可作為輕型強擊機使用。大部分飛機為進口或按許可證生產,同時,本國研製的飛機比重在增加,儘管性能比國外同類飛機差。
2008年底成立的新公司名稱為中國航空工業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AVIC)。該公司成立時法定資本為94億美元,總資產達425億美元。截至2012年初,其工作人員數量超過40萬人。AVIC有200家企業,其中許多企業已經上市。其總資產達794億美元。2011年公司躋身世界五百強之列。
中國有9家關鍵的航空技術裝備生產公司,其中5家生產主要類型的作戰飛機,它們是瀋陽、西安和南昌飛機製造公司,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和洪都航空工業集團。
瀋陽飛機製造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航空技術裝備生產企業。該企業建成於1953年,職工總數約15000人,擁有車床8千台。公司最大的專業企業是瀋陽飛機廠、瀋陽航空發動機廠和瀋陽部件零件廠。該公司還有一家大型科學研究所,有工作人員約2000人左右。
瀋陽公司在1986年前生產殲-5(原型為米格-17)和殲-6(原型為米格-19)殲擊機,這兩種飛機在1960-1970年代構成了中國空軍的基礎。這裡還第一次組織了殲-7殲擊機(原型是米格-21)的生產,後來成都飛機製造公司也開始生產該型飛機。
目前瀋陽公司在繼續專業研製生產戰術殲擊機。已經理順了殲-8-II和殲-11A(蘇-27SK的中國版)飛機的生產,並在對各種改型進行改進。2006年開始生產殲-11B殲擊機。
此外還在加緊研製新型航空技術裝備。據西方媒體報導,2012年3月至4月,殲-16殲擊機在這裡開始廠試。研製該型飛機時採用了蘇-30MKK戰術殲擊機的技術方案。為了消除發現的不足,提高戰術技術性能,正在修整殲-15艦載殲擊機。計畫2015年開始批量生產殲-15飛機。預計該機將搭乘2012年9月列裝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空母艦。
公司未來的業務方向是研製生產殲-20和殲-31第五代殲擊機。這兩個型號的飛機已經分別於2011年1月11日和2012年10月31日開始試飛。截至2013年2月,殲-20完成大約60次試驗飛行。兩個機型都計畫在2020年前列裝。預計,殲-20將作為戰術殲擊機使用,而殲-31將作為戰術殲擊機和艦載殲擊機使用。
此外,在瀋陽飛機製造公司在一系列國際航展上還展示了第六代殲擊機模型。預計該機實際上將是自動化無人駕駛系統,也能夠在有人狀態下使用。飛機氣動佈局將是低斷面機身加平滑機翼輪廓,這將使飛機具有超音速巡航速度和很高的機動性。
成都航空製造公司是在1958年建成的成都飛機廠的基礎上成立的,它是僅次於瀋陽飛機製造公司的中國第二大殲擊機製造企業。職工總數15000人,2010年公司利潤為15億美元。公司的基礎由成都飛機廠、發動機製造廠、航空工業設計科學研究所(編制1800名工作人員)和其他專業及非專業企業構成。
公司自1960年代起專業生產中國版的米格-21戰術殲擊機——殲-7。現在公司正在生產殲-7MF、殲-9(也被稱作FC-1或JF-17,與巴基斯坦聯合研製,主要供出口)以及各型殲-10國產殲擊機。
殲-9飛機採用俄制RD-93發動機,殲-10則採用俄制AL-31FN航空發動機,這使這兩種機型的生產速度受制於發動機的供應。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國產航空發動機。例如,中國的工程師們正在為取代RD-93和AL-31FN發動機而研製國產WS-13“泰山”和 WS-10“太行”發動機。應該指出, WS-10發動機的大修前工作壽命已經達到300個小時,而一開始只有40-50小時。WS-13的同一指標為150小時。
公司的優先業務方向是與瀋陽公司聯合參與包括殲-20在內的未來殲擊機研發計畫。
西安飛機製造公司位於陝西省省會西安市,職工總數17000人。自2007年起每年收入超過15億美元。
自1958年建廠時起,公司的專業就是生產轟炸機和運輸機。目前公司正在研製生產轟炸機、戰術殲擊機、運輸機和以其為原型的其他類型的飛機。
阿楨
俄羅斯衰了!中國購蘇35和拉達級竟是援助普京 2013-03-19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採購蘇-35、以及阿莫爾級(拉達級潛艇出口型)合作是中俄近期最重要的兩大軍事合作專案,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關於中俄的這兩大軍事合作,國內外評論眾口紛紜,一些國外輿論聲稱是“中國技術仍依賴國外”的鐵證,一些國內輿論則聲稱“毫無必要引進蘇-35”。
首先,所謂中國進口蘇-35是為“借機引進117S發動機”這個說法毫無邏輯可言。117S發動機實際就是AL-41F-1S,屬於AL-31F系列的升級版,和殲-10所用的AL-31FN相比,最大推力分別為142千牛和125千牛。相比之下,用於俄羅斯T-50的117發動機(AL-41F)正式版推力在157千牛以上(未來計畫180千牛)。所以說,所謂“先進的”117S發動機,仍沒有脫離三代機引擎的水準,推力增量很有限。另一方面,按照中國引進蘇-35的可能時間表,獲得117S發動機的時間最快也在五年後,完全和中國四代機研製進度配不上。
另外,阿莫爾級計畫更是俄羅斯潛艇直接引入中國技術設備,對難產的“拉達”級潛艇的全面完善。可見,由於行業持續性衰退,俄羅斯軍工企業不僅資金人才缺乏,技術進一步更新換代也出現嚴重問題,已經開始需要中國軍工技術的“反哺”。俄羅斯軍事技術長期“吃老本”的狀況已瀕臨末日。
所謂先進的蘇-35戰鬥機、拉達級潛艇乃至伊爾-476等等,無一不是前蘇聯時期技術遺產的後代,如果沒有新鮮技術血液的融入,根本談不上“滿足未來需要”,甚至很多企業隨時有徹底破產垮臺的可能。俄羅斯大型軍艦、運輸機、潛艇幾乎都已經面臨無米下鍋的況狀。其他幾個關鍵行業,即使有俄羅斯本國訂單,但由於新一代武器研製費用高昂,新型號研製進程也舉步維艱。如沒有外來資金的支援,蘇霍伊公司的T-50戰鬥機甚至難以順利推進。俄羅斯海軍甚至依靠印度護衛艦訂單,才能確保同型號的護衛艦在本國服役。
儘管中國軍事工業進步飛速,但實際上距離西方先進水準仍然有很大差距。無論如何,俄羅斯在未來幾乎仍是中國軍事技術交流和借鑒的唯一視窗。如果俄羅斯軍工垮臺,中國軍工的很多領域可能真會陷入“閉門造車”的狀況,對中國肯定是弊大於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持活力的俄羅斯軍工,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軍工的發展。事實上西方的軍事發展,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歐洲和美國防務企業間的不斷交流和合作。盲目自滿和排外,不能真正縮短和西方的差距。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587605-1-1.html
版主回應
平可夫:20年軍備展親眼看著中國崛起某國衰落2013-8-14 環球網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8月號刊文章,原題:從國際軍事裝備展覽看中國的崛起 從1992年本刊參加莫斯科航空展開始,中國的各大軍工企業也陸續進入了這一領域參展。不僅如此,中國三軍、軍事工業界的代表團規模也越來越大,國際軍備展覽已經具備了很強的中國色彩。20多年的軍事裝備展覽,實際上是目睹中國崛起、某些大國興衰的巨大舞臺。
在國際軍品展覽市場上,幾乎整個90年代的國際裝備展覽,無論是航空還是造船、陸戰集團公司的成員在展覽會上,遠遠望去都能夠很快識別這是中國代表團,品質不好的西裝內,一定還穿一件毛衣。盡可能地躲著記者,基本上是一問三不知,記者提問時,旁邊一定有人儘快過來打岔走人,這樣的推銷活動,真不知道目的何在?神秘感的增加,反而使買家可能望而止步。
2000年以後,更多的中國裝備公司進入了國際市場,首先是衣著發生的變化,西服的設計、做工甚至超過有些西方記者的服裝,開始客氣地與記者打招呼,但是依然擁有神秘感。
最主要的變化是,展覽會上的中國代表團大量增加,人山人海,尤其是在巴黎航空展上,軍人代表團、民間技術人員代表團,幾乎圍著先進國家展品,尤其是美式裝備團團轉,拍照、攝像,全面進行。
2006年以後,巴黎航空展、法國陸軍展都推出了“預防中國人措施”,關鍵的裝備被封閉起來,不讓中國代表團靠近。美國展商則更加直接,我們不接待中國人!
2008年以前,撰寫西方武器、美國武器的文章真的比較容易,因為在展覽會上,美方派發的各種檔、資料最為齊全,包括尺寸、性能等。
2009年開始,美國、英國的各大軍事裝備公司,停止派發所有武器技術資料,改為專家講解,詢問原因,馬上有媒體負責人上前回答說:是節約紙張!其實這是對抗武器仿製行為的措施!
針對誰呢?儘管不完全是中國,但是也許中國首當其衝。
再回到中國公司的表現,近年來大批武器雨後春筍,年年更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型軍事工業國家不是歐美老牌大國,而是韓國、土耳其等。
在武器裝備品質方面,韓國、中國開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年年裝備更新,例如中國的遠端火箭炮、制導火箭炮、制導炸彈、短程彈道導彈;韓國的步兵戰車、主戰坦克;土耳其的裝甲運兵車等等。土耳其對自己進口的中國B611彈道導彈改良之後再出口,由於加裝了北約制式的GPS,打擊精度甚至高過中國的產品。
在國際軍品展覽市場上,類似中國快速發展的國家還有韓國、土耳其。
回應
不管是黑還是贊,這種說話不著調的都不用相信
這個月平禿子的獎金沒了,不愛崗敬業啊
黑美國日本去,好嗎
就憑中國政府的一切往“錢”看也產不出什麼好產品!不信看著點,遲早丟人丟到門外去
錯誤誰都會犯,土鼈黨的錯誤你能說少?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平可夫的某些文章還是比較客觀的,有些資料恐怕你們連見都沒見過,但是他知道,你敢說你比他博學?
此處不黑勝有黑哼
小編誤會了...平局是咱們駐外忽悠局主任
雖然平可夫已能心平氣和,但是難撼國內那些黑傢伙。
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工 珠海航空展
阿楨
中國排名第四:簡氏公布2013年世界最新軍力排名
中評社香港2013-01-28日電/近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公布了2013年世界最新軍力排名,中國排第四。分列前五名的是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英國。
《簡氏》對于美國和英國的描述較爲簡單。美國排名第一,主要因其軍事科技和軍費開支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軍事理論變革的領頭羊。此外,美國現在的軍事力量正在向外層空間發展,並逐漸接近零傷亡。英國這個老牌強國排名第五的原因在于,其目前的實力已經無法代替美國。但是憑著其雄厚的工業基礎、發達的軍事科技和電子技術,以及美國的支持,足以維持英國的世界強國地位。
相比而言,國土面積不大的法國占據第二的位置,主要是因爲它擁有先進而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在歐洲最強。
處于第三位的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0%的軍力,重工業基礎雄厚,軍事科技發達。另外,這個昔日的超級大國擁有超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其自行研制的SS-27“白楊”核洲際導彈的彈頭在進入大氣層時,能作S型機動,這令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束手無策。然而,《簡氏》稱,俄羅斯的電子技術、輕工業、工藝加工落後,導致其開發的先進武器體積過大,一些先進電子元件依賴進口,武器的壽命、質量不如西方。
談到中國時,《簡氏》用了最多的筆墨。它認爲中國之所以位居第四,是因爲“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以後,中國決策層看到了中國軍隊和世界的差距,逐步加大軍費投入,引進了很多先進的軍事技術,現已取得很大成果”。《簡氏》聲稱,中國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領先歐洲,軍隊加緊進行信息化建設,核導彈技術擁有一定實力。但中國的基礎工業薄弱,工藝加工技術還有待提高,這些弱點直接影響中國武器的質量。
從近幾年西方媒體的軍力排名來看,中國軍力似乎無論從何角度都排在世界前五之列。面對這些看似“力捧”中國的言論,中國應該保持清醒頭腦。雖然很多西方媒體稱中國將成爲超級大國,在軍事上也將中國排在最強國範圍內,但這些說法不外乎是誇大中國的軍事力量。有專家認爲,這些說法說白了就是制造“中國威脅論”和其他“玫瑰色陷阱”。他們關心的是其霸權能否繼續得以行使。
版主回應
20年內 解放軍將成全球最強軍隊2013-08-15 旺報
隨著大陸軍工業發展,中共解放軍可望在未來15年至20年,成為全球最強大軍隊;分析認為,傳統軍事強國美國和俄羅斯,只能透過研發新式武器來維持自身優勢。
俄羅斯最新一期《軍工信使》周報指出,全世界目前有3個國家的軍工企業,有能力製造絕大多數類型的武器裝備,不僅能滿足自身需求,還能用於出口,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尤其解放軍近年不斷更新裝備,質量可謂突飛猛進。
但中方的軍工業發展也存在若干問題,像是在發動機、高精度武器、發動網路閃電戰所需的各種控制系統等領域,中國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不過,這些缺失在俄刊看來,反而有其優點。據分析,中國製造的發動機質量雖略遜其他國家,但可靠數量彌補;高精度武器的欠缺也能用大量常規武器來替代,特別是西方軍隊慣用的高精度彈藥造價昂貴,無法經常更新,令戰鬥力遭到削弱。文章說,中國目前軍工業情況,是為爆發大規模「兩軍對壘」式經典戰爭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軍工業發展有「蘇聯道路」影子,但大陸卻整合了行政和市場手段,且借鑒外國技術的能力更強。所謂的行政手段是指,大陸官方推行的經濟和科技政策,對整體軍工業發展十分有幫助。
由於意識到,質量無法替代數量,網路無法替代實物,大陸軍隊除了將資訊技術帶進軍隊外,還以新式裝備一對一地更換老舊裝備;對此,俄媒認為,中共解放軍不出20年,即能在各方面成為全球最強軍隊,美、俄等國則必須仰賴研發新一代武器來維持優勢。
(楨:全文見:俄称解放军20年内将成全球霸主 要给军工记头功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8-14/1026735288.html
阿楨
國産末敏彈可攻頂摧毀坦克 俄羅斯主動要求購買
兵器知識2011年第7期:我國研制成功的第一個末敏彈武器系統,在大量實戰條件下試驗表明,主要性能達國際最好水平,命中率與國際水平相比提高25%。我國擁有該裝備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是目前我軍遠距離反裝甲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武器之一,在我軍精確打擊彈藥中占重要地位。該武器系統爲我軍開辟了智能彈藥裝備的新領域,使我軍常規彈藥向智能化發展邁出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步,標志著我國在末敏彈技術領域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成果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圖爲被末敏彈攻頂摧毀的62式輕型坦克。有意思的是,在末敏彈領域比中國起步早的俄羅斯,竟然致函我國,要購買我國火箭末敏彈系統的控制與探測組件及相關技術,這在中俄軍貿上還史無前例。
回應
這幫孫子一定想山寨
這下子毛子眼紅了!
消息真假?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34780_19051.html#p=1
中國突然允許出售新彈道導彈 神秘買家立即訂貨 2012-11-15
在本屆珠海航展(2012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擺出了頗爲豐富的展品。其中B611和BP-12A彈道導彈曾經多次在國內和國際航展上展出過,軍事愛好者對其比較熟悉。這次也是BP-12A彈道導彈實彈實車第二次亮相珠海航展。
據航天科工集團工程師介紹,不但B611彈道導彈已經成功出口土耳其,現在BP-12A彈道導彈也在允許合法出口後很快向找到國外買家,當被問及到出口到哪個國家時,官方工作人員只提到是某個神秘買家,具體名稱不便透露。
http://bbs.miercn.com/201211/thread_136761_1.html
版主回應
蘇-34缺陷嚴重無法作戰 俄軍官:只是擺著好看 2012-12-08 環球網
據俄羅斯《消息報》12月7日報道,根據蘇-34前線轟炸機6年使用情況,俄羅斯空軍總司令部和武器裝備部專家委員會日前起草了一份總結性報告,計劃于近日遞交國防部長紹伊古。報告指出,已經交付部隊使用的16架蘇-34轟炸機全部都有明顯缺陷,無法完全按照要求作戰使用。
俄國防部參與委員會工作的一名代表向媒體透露稱,相關報告將在今年年底前遞交國防部長,後者應當就蘇-34的命運問題做出決定。由于沒能按照交付飛機,今年6月國防部已經通過仲裁法院向新西伯利亞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處罰8000多萬盧布違約金。如果新西伯利亞飛機制造廠今後繼續這樣工作,那麽必將再次面臨訴訟處罰。
飛行人員也紛紛責難蘇-34,聲稱他們每次飛行都要被迫同飛機缺陷作鬥爭。一名蘇-34飛行員向媒體抱怨說:“飛機的主要問題是雷達和瞄准導航系統,經常發生某些故障,而且經常在訓練飛行期間發生。當你想進入實施轟炸或者發射火箭彈時,你的瞄准設備卻讓人掃興,只能掉頭回家。雷達和瞄准設備故障不只是因爲程序軟件的問題,還是技術故障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被迫放棄使用飛機,進行維護,消除故障。作戰訓練計劃因此泡湯。”
新型蘇-34轟炸機也給地面人員帶來許多問題。俄空軍飛機地面使用和維護局一名軍官解釋稱,蘇-34很難說是量産型飛機,16架已使用的飛機各有各的區別,各有各的問題。比如,輔助系統電動機有時配置在這邊,有時在另一邊,而從技術文獻來看,它們本來應當出現在第三個位置。
工廠組裝質量也很糟糕,觸點焊接不理想,個別部件沒有嚴絲合縫。了解情況的俄空軍總司令部一名軍官指出,第一批兩架飛機的問題最大,它們從2006年開始裝備到利佩茨克空軍第4作戰使用中心之後,基本上什麽都做不了,只是擺在機場上好看。只有去年夏天配備到沃羅涅日市巴爾季莫爾航空基地的最後一批3架飛機還不錯。
參與蘇-34研制工作的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一名代表對軍方的意見感到驚訝,他認爲任何飛機開始批量生産和裝備部隊時總會出現一些技術問題,但是這是成長問題。圖紙設計上的飛機和試驗樣品機是一個樣,到了批量生産時就出現了問題,被迫修改飛機結構,改變工藝。軍方應當及時通告飛機出現的問題和故障,但是現在空軍技術人員培訓水平非常低,他們根本不明白飛機一半系統的工作原理,不知道如何正確編制設備程序。多數雷達和瞄准系統的故障是由于部隊不正確的使用造成的,而且飛行員訓練水平又非常低。
新西伯利亞契卡洛夫航空生産聯合體拒絕評論有關蘇-34的問題,強調只有在得到蘇霍伊設計局的書面允許之後才會發表評論。蘇霍伊設計局官方發言人梅謝裏亞科夫同樣拒絕發表評論,聲稱有關蘇-34的所有信息都是機密。
曾經是軍事飛行員的俄羅斯《世界和我們》網站編輯加爾諾夫斯基解釋稱,蘇-34是一種複雜的飛機,需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即新的保障機場,新的通信和導航設備。但是俄羅斯空軍現在沒有這些,在不遠的將來也未必會有。俄獨立軍事專家、《俄羅斯新軍隊》作者拉夫羅夫指出,全世界任何現代化軍事裝備開始裝備部隊時都會有缺陷,並非盡善盡美,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回應
給中國一架,沒准山寨後的性能比su-34還好,呵呵~~
有問題就去解決,互相責難是沒有意義的。
可見老毛子的航電系統確實是不行。不但飛機機載航電不行,連機場的通迅導航設施也落後。
老毛子思想就是落後,爲什麽不跟中國合作一起研究你這其實是雙贏啊,沒錯中方暫時發動機技術是比他們差要依靠他們,但中國才發展多少年啊幾十年,我相信再給我們幾十年我們一定會超過他們那時候我們有國力有技術就再也不會和他們一起研究了,所以現在一起研究看樣子中方是掙了便宜但從長遠考慮他們以後利益更大回報更多。
被蘇27呼悠瘸了,再也不敢了
這篇新聞的醋意好強啊!你的軍機都已經掉進民區了,你的2代戰機還是目前空中力量的主力,還好意思說人家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
哪國的飛機沒掉過?中國二代機誰告訴你是主力了,數量多就算主力?中國三代機也比毛子多吧?
這種事如果是發生在國內,我打賭噴子要噴死國人
不要灰心啊毛子,F22跟你們的狀況是一樣一樣的啊
再差也比中國貨強,前幾天還宣布買蘇35。中國沒資格說人家的差,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文盲加流氓,哪個中國人說它差了?中國有這種飛機嗎?有幾個中國人會像你一樣只會毫無根據地胡列咧?這新聞來自俄媒,知道嗎?是俄國人自己說的!還是先念好書再來咧咧吧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08/1323709047.htm
阿楨
非洲軍官很震驚:稱解放軍4年來變化令人刮目相看 2012-06-09
5月24日上午,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贊頌科學發展成就、忠實履行曆史使命”教育活動中,坦桑尼亞陸軍少校卡楊博走上講臺,談起了自己眼中的新變化:“中國軍隊發展讓我刮目相看。”
“太不可思議了,2008年畢業演習還在堆制的沙盤上進行,如今已經全部換成了鍵盤、鼠標、大屏幕。”一上臺,卡楊博便興奮地說起了剛剛結束的畢業對抗演習,“以前不同語言的文書堆積如山,現在依托多語種文電通信系統,指揮所不見一片紙屑,指揮效率大爲提高。”卡楊博說以前只能在西方看到的先進軍事設備,如今在中國軍事院校裏比比皆是,這種變化真的令人震驚。他笑稱自己距離上次離開中國只不過才4年,他用中國的一句老話形容,天上才一天,人間已十年。
變化不僅僅在演習場。卡楊博說,兩次學習時隔4年,教材已經面目一新,信息化和聯合作戰的內容占據了重要篇幅,這也是他看到招生簡章的課程設置後,再次選擇來中國學習的原因。
在卡楊博演講的課件上,一張張留學期間外出參觀見學的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第一次學習時,學院僅安排我們參觀了中國陸軍的迎外部隊,但這次我走進了海空軍部隊,還去了新型作戰部隊。”說起這些照片,卡楊博如數家珍,“中國軍隊的自信、透明、開放更讓人敬佩。”
時隔4年看變化,各種驚喜說不完。卡楊博告訴官兵:“這次學習,來中國探親的外軍軍官家屬越來越多,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讓這個古老神奇的國度越來越有吸引力。毛裏塔尼亞的歐瑪爾中校和蘇丹的拉希姆少校的夫人都在中國生了孩子,分別取名唐龍、唐鳳;這次學習,留學生可以申請碩士學位,這符合國際上大多數軍事院校的慣例,我相信想來中國留學的外軍軍官會越來越多……”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國際軍事教育交流中心自1957年以來,該中心承擔了爲世界各國培養軍事留學生的任務,先後爲來自五大洲的107個國家培養了近4000名中高級指揮軍官和政府官員。學成回國的學員中,有5人擔任了總統,1 人擔任副總統,還有100余人擔任國防部長、三軍總司令、軍隊總參謀長等要職。
回應
什麽時候中國軍隊被美日西方國家由衷的佩服,那就能說明問題了。
中國負責學費,同時負責洗腦,培養親中派嘛,這招兒很實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3710f01016tmk.html?tj=1
版主回應
俄高官坦承實情:中國軍工讓俄如此害怕的原因 2012-06-11
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迅猛已是不爭事實,殲20的出現,以及中國航母的試航都顯示中國武器研發及整合能力已經開始邁向全球頂級行列。
最近一則新聞再次反映了中國軍工令值得國人驕傲: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近期在莫斯科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表示,尼日利亞空軍去年得到大批中國戰機後,決定徹底抛售老舊的蘇俄米格-21MF/UM殲擊機和質量低劣的米-34輕型直升機。
普霍夫指出,根據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掌握的情況,尼日利亞空軍2010年從中國得到15架新型F-7NI/FT-7NI殲擊機之後,決定徹底抛售大部分老舊的航空裝備,其中包括蘇聯和俄羅斯制造的25架米格-21MF、米格-21UM殲擊機和9架米-34輕型多用途直升機。他在解釋原因時說:“不得不指出一個事實,即全部9架米-34都是在相對不久前供應給尼日利亞的,是在2001-2002年。也就是說,根本不是過時的直升機。
尼日利亞空軍本來准備將其當作教練直升機和俄羅斯米-35P武裝直升機一起使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些米-34直升機旋翼減速器的實際壽命只有300個小時,而不是技術性能標准所規定的1500個小時。因此這些直升機僅僅使用3年之後就被束之高閣。”
雖然中國産殲7和米格21系列戰機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古董,但在尼日尼亞確實能派上用場。這兩種古董機在尼日尼亞所受到的不同待遇實則反映了當前中俄軍工在海外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武器已開始展現競爭力,俄羅斯軍工卻日薄西山。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何在?說到底還是資金問題,前蘇聯解體後雖然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高技術遺産,但是其經濟一蹶不振使得原本需要巨大資金投入才能不斷創新和發展的軍事工業出現了斷奶,缺乏資金投入則造成了俄軍工企業研發和創新能力停滯不前只能靠吃老本維持。
早期雖然俄羅斯軍方采購本國武器帶給俄羅斯軍工企業的造血資金有限,但俄羅斯還是可以靠著前蘇聯留下來的技術遺産不斷向中印出售武器來賺取大量的銀子。隨著印度經濟不斷走強,印度儼然已成爲國際社會的香餑餑,美歐出于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的需求加強了同印度的軍事聯系,印度武器進口的多元化使得俄羅斯武器已經不再是印度軍方的首選。
另一方面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早已走出了靠進口武器繼而仿制的階段,近十年來中國軍工在常規武器方面也推出了非常值得贊許的産品例如飛豹系列戰機,殲11,殲10,去年曝光的殲20更是讓世界震驚,雖然俄羅斯也推出了自己的五代機T50,但是殲20的出現至少表明在全球武器研發的最前沿領域中國已不輸于俄羅斯。
俄羅斯武器在國際市場面臨窘境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俄羅斯軍工對其産品缺乏明確的定位。顯然俄羅斯在常規武器方面已不是世界一流行列,發達國家不會購買俄羅斯武器,發展中國家勢頭很猛的也只會購買少量俄制武器,隨著時間推移基本也會放棄俄制武器,中印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俄制武器銷售的對象只能是第三世界國家,這些國家軍費有限,自身武器研發能力也不足。
但問題是俄羅斯武器過于昂貴而且技術太複雜,保障又不好,這些因素使得第三世界國家開始對俄制武器說不。相反中國武器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後期技術保障很完善,因此中國武器在國際市場開始走向強勢,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年前據俄羅斯的軍事專家公開承認說中國大陸生産的重型的坦克VT1A在摩洛哥的招標當中輕松的擊敗了俄軍的T-90S坦克。
一直對俄武器非常青睞的印尼也開始對中國武器産生了興趣,印尼曾經希望與中國聯合生産“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盼望中國將導彈生産線轉移到印尼本土。
印尼對中國軍工技術有多信賴,一個顯著的例子是2010年印尼購買俄羅斯蘇-30後卻在中國進行模擬飛行,國防部長普爾諾莫•尤斯吉安托羅在接受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采訪時稱,中國空軍的模擬訓練水平很高,飛行員在華受訓效果顯著。
更令人諷刺的是前段時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公開對本國武器非常失望,他表示如果國産武器定價過高,俄羅斯國防部可以購買外國軍事裝備。這一聲明顯示俄羅斯現有國産裝備在性能和價格上都已逐漸缺乏吸引力,作爲曾在軍事科技領域能和美國一覺高下的北極熊現在公然表示要進口外國軍事裝備顯然透露出俄羅斯的某種無奈和落寞。
俄制武器在國際市場的受冷落無非就是三個因素:技術落後,價格昂貴,售後保障技術不完善。中國武器在國際市場開始嶄露頭角恰恰得益于日益先進的技術,低廉的價格和完善的技術保障,殲20的出現就是很好的例子,今後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f106e0102e47m.html?tj=1
阿楨
製造能力提升 大陸武器進口量減 2012.03.20 中央社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今天公布2007年至2011年國際武器交易量相關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大陸製造武器的能力有所提升,武器進口量下滑,但武器出口量幾乎倍增。
彭博社報導,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天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大陸過去10年經常名列全球最大武器進口國,但隨著國內武器產量增加,滑落至第4名。
SIPRI指出,2007年至2011年間,中國大陸占「主要傳統武器」國際交易量5%,為印度的一半,也少於南韓和巴基斯坦。印度去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
SIPRI武器轉移計畫主任霍頓(Paul Holtom)說:「在戰鬥機等特定部門,除了發動機等特定零件外,中國現在大致有能力利用自家基地組成武器系統,而印度還在努力。」
報告發現,2007年至2011年全球武器交易量比2002年至2006年間高出24%。亞太地區佔武器進口總量44%,居全球之冠,其次分別是歐洲(19%)、中東(17%)和美洲(11%)。
SIPRI表示,和前5年相比,2007年至2011年中國大陸武器出口量成長將近1倍,成為世界第6大武器供應國。約2/3中國大陸武器銷往鄰國巴基斯坦,包括50架JF-17戰鬥機、203輛坦克和3艘戰艦。
根據佛勞斯特與蘇利文政治風險服務處(Frost & Sullivan)估計,亞太地區花在戰鬥機、飛彈及其他軍備上的花費平均每年會成長4.2%,2016年將來到1140億美元。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表示,至2015年為止,單單中國大陸國防預算每年或許就會上揚14%。
印度上週宣稱明年會提高國防預算13%,來到1.93兆盧比(384億美元),以反制中國大陸升級軍備的行動。
相關新聞
中俄黃海聯合軍演 專題
http://mil.news.sina.com.cn/nz/zhongejunyan2012/
中俄海上最大軍演 向美日示威
黃海6天軍演 中高調俄低調
專家稱中俄關系將加深但不會成爲軍事同盟
聯俄大軍演 陸航母群雛形現身
俄羅斯媒體稱中國航母計劃今年夏末服役
中俄軍演 務實應對地區新威脅
區域事端多 演習時機有玄機
中俄黃海軍演 展現戰略互信
兩國常態化演習 5次陸軍1次海上
中俄軍演 聚焦反潛和電子對抗
美進逼亞太 致中俄軍事同盟
穿日本海 中國演練遠距投送武力
另參本館:中國與印度 中國與韓朝 中國宣言 中國大戰略 PLA最急需的武器 《國家海上利益論》中國軍工 中國軍力 蘇俄建軍原則《戰爭之道》
版主回應
韓國稱俄羅斯實力今非昔比可能將采購中國武器
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年4月22日發表文章,對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裏羅戈津20日關于應限制進口武器的言論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爲,對于任何國家而言,過度依賴進口裝備都是不可取的。但俄羅斯在本國裝備研發嚴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進口裝備將不可避免。而中國裝備不僅性能先進,且與俄制裝備存在諸多技術淵源,若俄羅斯從中國訂購裝備,將可避免大多數進口裝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俄羅斯作爲世界傳統的軍售大國,近年來卻逐漸轉向對外軍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從法國采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與從以色列采購無人機。作爲一支在國際軍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羅斯不會不知道過度依賴進口裝備的弊端。但日益萎縮的國産裝備研發已經使其別無選擇。但相比之下,與俄制裝備存在千絲萬縷聯系的中國裝備,或許可使俄羅斯在最大限度保有本國裝備研發的基礎上,對本國已顯陳舊的三軍准備體系進行更新。
首先,海軍——以中國經驗升級原有俄制裝備
綽號“新青年”、已經大量裝備中國海軍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對中國海軍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成就。中國首次成功仿制,並有效使用了西方高端先進技術。其裝備的類似美制MK-41型熱發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使中國成爲世界範圍內,爲數不多的掌握該技術的國家。而需要注意的是,裝備該系統的導彈,卻是脫胎于俄制SA-N-7的“海紅旗”-16艦空導彈。而作爲首款成功裝備SA-N-7艦空導彈的戰艦,俄制“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在其裝備之初提出的諸多升級方案中,就包含有以垂直發射系統升級該防空導彈的方案,甚至進行了實際裝艦實驗。但遺憾的是,在該設想中,俄羅斯采用的仍是陳舊的冷發射模式,且受制于軍費上的限制,一直未能發展成熟。時至今日,俄羅斯海軍裝備艦載防空系統,不是笨重的“裏夫”系統(裝備“基洛夫”與“光榮”級巡洋艦),就是發射效率很低的單臂的“牛虻”系統(裝備“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因此,若俄羅斯進口中國的熱發射系統,不僅能延續現有的彈藥體系,也能將戰艦的整體作戰性能提升到與西方同類戰艦接近的水平。
其次,陸軍——以中國理念升級現役坦克裝備
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作爲在1999年與2009年兩次國慶大閱兵上亮相的明星裝備,在誕生之初,就被認爲是俄制T-72主戰坦克的升級版本。關于這兩種坦克艦是否存在血緣關系,這裏暫不予以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99式主戰坦克確實采用了諸多俄制坦克技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制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與自動裝彈機。但除此之外,中俄兩國主戰坦克的相似之處,似乎也僅限于外觀了。實際上,中國國産主戰坦克發展的加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俄制T-72坦克技術與西方高端坦克技術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從技術的整體發展來看,中國坦克實際上是成功整合東西方坦克技術的成果。盡管日後俄羅斯直接引進中國坦克的可能性不大,但通過引進如坦克炮、火控系統等關鍵的子系統,在短期內即可大幅提升現役裝備的技術水平。而從長期來看,通過研究中國的坦克發展,也能找到正確對待外來技術的尺度。
第三,空軍——以購買或合作形式進行雷達研發
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認爲中國的空軍與戰機技術水平已經超越俄羅斯,確實爲時尚早。但通過中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今的高速發展,其在各項關鍵技術上,已經獲得了較大發展,相比俄羅斯,已經獲得了若幹單項上的領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機載相控陣雷達。盡管就該型雷達的發展曆程來看,俄羅斯與日本是最先掌握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的國家。後者不僅將該技術實用化,還轉讓美國,成爲美制F-22戰機裝備的AN/APG-77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原型。但俄羅斯已列裝的各型機載相控陣雷達均爲無源模式。相比之下,中國至少已經在兩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上取得了突破(分別裝備殲-10B與殲-20)。因此,此時俄羅斯可以通過引進或聯合研發的模式,獲得中國的先進技術。
盡管若采用這種裝備合作方式,俄羅斯將處于相對被動的位置,但面對本國裝備的嚴重老化的窘境,與交情更深,技術特點、水平更加接近的中國進行合作,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阿楨
俄上將解密俄軍方爲何錯判兩次伊拉克戰爭結果 2012-02-11環球網微博
——本文摘自《飈天風暴》(被遺忘的往事:海灣,第一場高科技戰爭系列叢書)一書前言部分 ,劉臨川 肖雲 編著,兵器工業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2008年第六期的俄羅斯《空天防禦》(雙月刊)刊登了俄聯邦軍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前總參作戰總局局長維克托•巴倫金上將就這一年8月爆發的俄格沖突和俄軍事改革等問題的專著。巴倫金上將對于俄武裝力量在這次沖突中的表現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並駁斥了俄羅斯某些軍事宣傳機構所謂“俄軍已經徹底擺脫車臣戰爭陰影”的說法。針對外界批評俄羅斯軍隊在武器裝備和編制體制方面僵化落後,仍然將重點放在使用有生力量進行大規模地面機械化消耗戰上,巴倫金上將指出,俄羅斯武裝力量尤其是空軍很明顯地沒有做到與時俱進。
巴倫金上將指出,俄空軍在這次沖突中暴露出主戰裝備陳舊落後(差不多95%的航空武器都達到了最大使用年限),而且信息化程度嚴重不足,缺乏精確制導彈藥和現代化的航空技偵裝備。不但部隊的總體裝備水平仍停留在蘇聯解體時的水平,戰術戰法和部隊編成也依然停留在冷戰時代。第一近衛強擊航空兵師的飛行員們,駕駛著上世紀70年代制造的蘇-25強擊機,在沒有得到任何電子壓制力量的掩護下沖向格魯吉亞軍隊的陣地投擲常規炸彈和火箭彈。這種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落後戰法使俄軍的航空兵部隊損失慘重,這也是俄羅斯軍隊戰後首次遭遇防空系統比小口徑炮和可移動地對空導彈系統強大的敵人。
從進行信息化戰爭的能力角度來看,俄軍顯然還沒有做好准備,冷戰時代的烙印依舊存在。這無疑也顯示出,部隊主官觀念落後,前線部隊信息化戰爭能力尚顯不足,尚未對制造和大規模使用高精度武器打擊敵人的軍事和經濟設施給予足夠重視。
巴倫金上將指出,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的軍事戰略走過了複雜而充滿矛盾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是,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特別是在戰略上均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同樣,戰略的特點是飛躍與迷惑並存、成功與失利同在。在不懈探索新的和非傳統理論的同時,出現了有關武裝力量建設以及戰爭性質、樣式和實施方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和觀念之間的尖銳鬥爭。
版主回應
早在1991年海灣戰爭後,蘇聯武裝力量內部曾經就軍事改革和如何看待信息化戰爭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遺憾的是,由于蘇聯軍隊領導人和其繼任者——後來的俄羅斯軍隊高層墨守陳規、抱殘守缺,俄軍一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才開始真正反省如何打贏未來戰爭的軍事變革問題。
巴倫金上將透露說,海灣戰爭結束後,在阿爾巴特軍區(俄羅斯俏皮話:實際指俄羅斯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位于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和空軍總司令部之間就曾經就這一問題進行過異常激烈的爭論。衆所周知,伊拉克軍隊長期裝備使用蘇制武器裝備,軍隊建設也與蘇軍類似。蘇聯軍事領導人曾經以爲,盡管美軍將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也將付出重大代價,甚至有可能超過朝鮮戰爭時期。在這其中,唯獨空軍參謀長安德烈•馬柳科夫中將提出截然不同的意見。作爲前任總參謀長尼古拉•奧加爾科夫元帥所倡導“新軍事技術革命”的忠實信徒,馬柳科夫將軍指出,自越南戰爭結束以來,美國軍隊配備了大量的精確制導武器,其空中力量全面換代升級已接近完成。馬柳科夫據此推斷,美軍在這場戰爭中將會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模式快速贏得勝利,而其損失將被控制在近乎微不足道的水平。除非美國人發了瘋,想一鼓作氣占領伊拉克全境。
最終,戰爭的結果證明了馬柳科夫將軍的預測是精准的。從1991年1月17日淩晨開打並進行了42天的海灣戰爭中,主要以美軍爲首的多國部隊空中力量在前38天進行的空中進攻戰役中,共出動了10萬架次作戰與支援飛機,發射了288枚“戰斧”型巡航導彈、9300枚激光制導炸彈、5100枚“小牛”空地導彈,摧毀了伊軍的防空系統,消滅了伊拉克海軍,使伊拉克空軍失去了作戰能力,基本摧毀了伊軍的指揮與控制系統,使伊軍雷達迷盲、通信中斷、指揮失靈和武器失控。伊軍參戰的43個師中共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6.2萬人被俘,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輸送車、2917門火炮被擊毀或繳獲,324架飛機被擊落、擊毀或繳獲(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軍作戰艦艇遭重創或被擊毀。持續猛烈的空襲造成伊軍傷亡嚴重、供應不足、逃兵增多和鬥志衰退、伊拉克軍隊已經因爲喪失士氣而變得不堪一擊。所有這一切嚴重削弱了伊軍的戰鬥力。爲多國部隊在後來的100小時地面作戰中能夠迅速達成戰役目的創造了前提條件。
一開始,海灣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也的確對蘇軍的首長們造成了相當巨大的沖擊,蘇聯的將軍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爲什麽經曆過8年兩伊戰爭磨練,裝備有大量蘇制現代化武器的伊拉克軍隊會被美國人如刺刀穿透黃油般輕易擊潰。而多國部隊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亡378人(其中美軍因作戰身亡的有148人,非作戰身亡的145人。英軍死亡47人,阿拉伯軍隊死亡40人,法軍損失2人)。未等硝煙散盡,蘇聯國防部長德米特裏•亞佐夫元帥派出一個軍事代表團訪問巴格達,對這場戰爭進行實地調查。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
維克托•巴倫金上將指出,第一次海灣戰爭可以被視爲現代戰爭模式發展方向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蘇聯武裝力量長期以來所持的看法是:現代戰爭需要依賴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才能取得勝利,必須以陸軍爲主。而通過這次戰爭,證明了長期以來被蘇軍首長們嗤之以鼻的“空中制勝論”已然成爲對戰爭影響明顯的現實因素。許多軍事專家和戰略家紛紛表示憂慮,他們從伊拉克戰敗的現實中看到的是蘇聯軍事學說的失敗,也昭示著蘇制武器裝備和軍事理論的落後。
但轟轟烈烈追趕世界軍事改革潮流的景象並沒有出現,除了因爲蘇聯的改革已經進入死胡同,帝國處于崩潰的前夕,無法也無力推行軍事變革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武裝力量內部的強力反對。蘇聯軍事代表團從伊拉克實地考察歸來後,得出的結論是:西方誇大了他們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尤其是美國空中力量和精確制導武器的威力更是被“神化”了。蘇聯軍事代表團發布的報告提出,伊拉克一共擊落了167架聯軍飛機,而不是西方公布的幾十架。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威力也並不像美國宣揚的那樣大,而且這種導彈非常容易遭到防空火力的攔截。而蘇聯的防空系統要比伊拉克的完善得多,也強大得多。伊軍的失敗完全是因爲其官兵的素質低下,武器裝備的性能落後和指揮員臨戰指揮水平太差。而蘇聯軍隊在所有重要的方面與美軍相比絕不落後。雖然伊軍大量裝備的是蘇制武器,但絕大多數都是專供出口用的簡化型,在性能上與蘇軍自用技術裝備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蘇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足夠的預算,只要國家能夠滿足軍人們的要求,他們有信心應對任何挑戰。
……………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2-11/1133682034.html
(楨:但美也陷伊戰越戰化!另參本館:伊戰越戰化 《海灣戰爭》《1977年世界國力評估》蘇俄建軍原則《戰爭之道》《車臣跨世紀的反恐戰爭》)
阿楨
俄高官稱國産坦克火炮落後北約甚至比不上中國
東方網 2011年11月20日消息:據俄通社11月17日報道,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大將近日再次對俄制武器的性能提出了批評。
馬卡羅夫在俄公共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俄軍現役部分武器裝備的性能明顯落後于國外同類産品,他特別將俄制T-90坦克與以色列的“梅卡瓦-MK4”以及“龍卷風”火箭炮與美國的HIMARS系統進行了比較。
俄軍總參謀長指出,“梅卡瓦-MK4”主炮的射程達6000米,而T-90的只有2500米。此外,美國HIMARS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射程可達150千米,而“龍卷風”系統的只有70千米。
此外,俄光電偵察衛星的在軌運行時間只有3-5年,而國外同類裝備的運行期平均可達15年。馬卡羅夫抱怨稱:“我們不得不頻繁地生産這類裝備,耗費納稅人大量資金。”他同時指出,俄裝甲技術裝備的防護級別也過低,無法爲軍人提供可靠的保護。
俄陸軍總司令亞曆山大?波斯特尼科夫也曾在今年3月份表達過類似的看法。他當時宣稱,俄軍事工業生産出的裝甲技術裝備、火炮和輕武器,在性能上不但落後于北約同類産品,甚至還比不上中國軍方的裝備。尤其是,俄軍現役T-90坦克不但性能無法滿足俄陸軍需求,而且單價還遠高于德國的“豹II”。
來自俄軍工系統的消息人士此前曾透露,俄國防部現在對軍用産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俄軍工企業雖然長期以來一直在按照過時的標准完成國防訂貨,但卻仍然有能力生産出與進口裝備差距不大的産品,只是這些企業進行調整的速度無法及時滿足俄軍方的要求。
俄國防部最近幾年中一直在積極研究從國外進口軍事裝備的可行性並且還簽署了數份合同,其中包括從以色列進口無人機,向法國訂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以及向意大利和德國企業購買裝甲技術裝備等。俄軍方解釋稱,通過購買國外軍事裝備有助于俄獲取先進的技術,從而提高俄軍的作戰能力。
更多新聞
媒體稱印軍購買力大幅增強對俄制武器興趣下降 2011-10-14
俄方指責印度軍工企業爲俄制武器制造劣質配件 2011-05-18
俄總統給軍工敲警鍾:俄制武器吸引力正在消失 2009-10-31
俄羅斯稱美國壟斷中東武器市場大力排擠中俄 2011-11-17
香港媒體稱俄羅斯與中國爭奪緬甸武器市場 2011-11-10 0
俄羅斯擔心獨聯體國家采購中國造物美價廉武器 2010-10-22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0/1023674383.html
版主回應
俄因後勤維護糟糕在印度軍火市場連吃敗仗
俄羅斯《觀點報》2012年11月1日報道稱,印度國防部宣布,價值10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采購項目最終獲勝者是歐洲空客的A330空中加油機,俄羅斯參與競標的伊爾-78МКI空中加油機被淘汰,同時也代表著俄羅斯在印度軍火市場上已經接連遭遇失敗。
報道稱,印度國防部代表透露,雖然俄羅斯加油機的報價低于空客A330加油機,但空客的維修費用和燃料消耗相對更低。除維修成本低外,空客A330可在高空飛行,並配備有數字航空電子設備。據稱,俄羅斯加油機競標失敗此前早有迹象。印度空軍裝備有6架伊爾-78加油機,但俄方糟糕的後勤維護讓印軍牢騷滿腹,印軍曾多次抱怨俄制加油機備件供應時常中斷。
俄羅斯原本是印度最主要的軍火提供者,但最近俄制武器卻接連在印度市場遭遇敗績。就在本周,俄羅斯米-26T2重型直升機在競標中敗給美國CH-47“奇努克”運輸直升機。此前,俄米格-35曾在印度購買的126架先進戰機競標中敗給法國“陣風”戰機;米-28H“夜間獵手”武裝直升機則惜敗于美國的AH-64D“長弓阿帕奇”。
對于俄羅斯接連丟失印度軍火大單,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專家伊戈爾 科羅特琴科表示:“目前印度正在實施武器進口多元化政策,將更多的大型合同交給不同的供應商,此舉是爲避免過度依賴于一個國家。”他替俄羅斯加油機競標失敗辯解說,目前許多國家空軍都裝備有伊爾-78加油機,俄方並沒有接到任何投訴,因此此次失利並不會影響到俄加油機的銷售。
對于印度拒絕購買俄加油機的原因,俄羅斯常規武器政治調查中心主任瓦季姆 科久林表示,印度拒絕購買俄羅斯伊爾-78並非是由于飛機的技術性能。他說:“目前俄印軍事技術合作正經曆一個艱難時期。印度的政治意願是與美國及歐盟發展更緊密的關系。我認爲,伊爾-78要比A-330便宜30%,且維護成本也相當。至于燃料消耗,俄羅斯飛機確實落後,但對其他國家空軍來說這從來就不是個問題。因此,印度此舉更多是政治考慮。”
回應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這些普世價值派,亂搞私有化,敗壞了人才儲備、科研體系、工業能力。一群滿口民主的貪污犯讓俄羅斯停滯了20年。
吃了俄羅斯航母的虧,這回智商見長
由于缺乏資金,後勁發展不足,近年來俄羅斯在新武器研制方面可謂乏善可陳,拿不出幾樣新裝備來.武器銷售主要是靠吃蘇聯時期的老本,不但售後服務非常糟糕,而且還經常出現拖延交貨日期的事.所以在與實力強勁的歐美國家競爭海外汀單時,吃敗仗是必然的.
阿楨
俄總統表示要購買中國梟龍 (2011-07-19 )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贊揚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梟龍項目,認爲該機裝備俄羅斯發動機,俄羅斯可以考慮引進一些,令俄羅斯輿論嘩然。
中國出口“梟龍”戰鬥機時,曾發生過俄羅斯方面以發動機爲由進行阻撓的事情,給世人一種俄羅斯人敵視“梟龍”的印象。但從裝備技術角度講,最應該裝備“梟龍”的也許恰恰就是俄羅斯。
從空軍裝備情況看,俄羅斯缺乏一種真正可以大量裝備的低檔戰機。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廣闊的國土,應該在數量上達到相當規模,才能保證領空的安全。新型的蘇-35或T-50造價高昂,在俄羅斯經費有限的情況下,10年內裝備數量最多達到200架,作爲空中力量的核心尚可,保衛全國的領空則顯得捉襟見肘。
俄羅斯第三代戰鬥機中,米格-29雖然造價最低,但卻非真正的低檔戰鬥機,而且現有的大量米格-29、米格-31和蘇-27也開始老化,未來10-20年必須有新的飛機進行替補。米格公司曾在1980年代提出過單發戰鬥機米格-33計劃,該計劃效仿美國F-16的設計思路,作爲低端戰機,在數量上彌補高價戰鬥機的不足。
米格-33計劃雖然夭折,但“梟龍”卻相當于米格-33計劃在中國的重生。“梟龍”和米格-33設計思想幾乎如出一轍,氣動布局非常類似,均采用一臺米格-29的RD-33發動機(“梟龍”的改名爲RD-93)。“
“梟龍”最大的缺點,是現有型號不夠先進,只相當于米格-29SMT的水准,無法勝任21世紀中葉的需要。但俄羅斯在發動機、雷達方面仍擁有大量技術積累,可以和中國進行技術合作,共同打造專爲俄羅斯空軍使用的隱身版“梟龍”。由于“梟龍”的技術平臺和生産線比較成熟,隱身版“梟龍”裝備俄軍的時間可能還會早于T-50。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近日曾表示,如果國産武器定價過高,俄羅斯國防部可以購買外國軍事裝備。這一聲明顯示,俄羅斯現有國産裝備在性能和價格上都已逐漸缺乏吸引力,而且“西北風”級的進口,也證明俄羅斯官方爲武器進口已經打開大門。
最後要強調的是,近年米格公司已經面臨消亡的境地,如果大膽引進“梟龍”生産線,甚至將“梟龍”重新命名爲米格-33,也許米格公司尚有重生之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36d230102dqug.html?tj=1
另參本館:IDF與JF17 SU-27的實況? 蘇俄建軍原則 中國軍工
版主回應
俄軍演大批導彈脫靶 軍方敢于承認大型演習失敗
中廣網北京2011年9月30日消息 (記者李豔)據中國之聲《晚高峰觀軍情》報道,媒體稱,俄羅斯海軍日前證實,太平洋艦隊在堪察加舉行軍演失敗。此次軍演並不是孤立的事件,近年來俄軍演習接連不斷地出現事故。
那麽,這次軍演暴露出俄軍隊的哪些問題,他們正在推進的改革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吸取?相關話題,記者采訪了軍事觀察員、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
俄軍敢于宣布大型演習失敗 顯示改革決心
本月中旬,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堪察加舉行了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實戰演習,50多艘艦艇、50多架飛機以及1萬多名官兵參加。據俄媒體透露,這次軍演當中出現很多問題,包括大批導彈脫靶、裝甲車抛錨、軍艦故障等。
金一南認爲,俄羅斯軍隊敢于宣布一次大型演習失敗,一方面可以看出這支軍隊的千瘡百孔,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俄推進軍隊改革的決心。
從演習內部看,不僅僅是單一軍種的問題。俄海軍、空軍,甚至陸軍都存在一些問題。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正在逐步或者基本上走出蘇聯腐敗階級的陰影,但國防建設還在這個陰影中徘徊。俄此次太平洋艦隊演習,由太平洋艦隊宣布演習不成功,甚至失敗。
我們應該客觀冷靜分析。從另外一個層面看,如果一支軍隊,尤其像俄羅斯這樣一支繼承蘇軍傳統的軍隊,它敢于對全世界承認演習失敗,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此次演習暴露出來了很多的問題,包括導彈脫靶、艦艇出航率。另外,飛機的出航率也有很大問題,包括目標的鎖定、攻擊。部隊的調動有效性也存在問題。
任何情況,發現問題就是前進的下一步臺階。俄羅斯軍隊敢于宣布自己一次大型演習失敗,一方面可以看出軍隊的千瘡百孔,另外可以看出這支部隊改革的決心。
最近,俄羅斯總統的選舉比較明確化,普京在黨的代表大會上,統一俄羅斯黨的代表大會上被提名爲下一屆總統候選人的時候,普京講話中要求在五年到十年內完全改裝軍隊和艦隊。
當然,普京還是針對此次演習暴露出的如此多問題。如果普京當選下一屆俄羅斯總統,可以想象,俄軍隊改革的步伐可能會比較大,出現比較大的發展。
俄軍改革具有雙面性 步伐適度而且要有節奏
近年來,俄羅斯軍隊一直在大力推進改革,而軍隊內部卻有很多不同聲音。今年七月,就有好幾位俄羅斯軍隊的高級軍官辭職,據說是爲了表達對改革措施的不滿。
金一南認爲,在當今國家安全態勢劇烈變化的時代,任何一支軍隊都必須直面改革的考驗,改革停滯將給軍隊戰鬥力帶來嚴重損害。
俄羅斯軍隊改革總體方向不能否定,是正確的。從俄軍改革來看,適應一種未來國際安全形勢變化和俄國內安全形勢變化,打造一支適應未來變化的軍隊,包括撤銷各大軍區、成立各個戰略方向司令部、大幅度削減機關人員,甚至削減將軍,削減將軍的數額在幾百個以上,要把將軍的數額,把軍官的數額大大的減少,充實一線作戰部隊。
因此,誰也不能否認俄軍事改革的方向。就其改革步伐看,是否步伐邁得大了,引起很多高級軍官的反彈。從俄軍總參謀長辭職開始,很多軍官做出非常強烈反彈的舉動。
當然,反彈要從兩方面看,一面看是改革步伐不太適當,對軍隊造成“傷筋動骨”,引起軍官反彈。所以,改革步伐必須得調整,以軍隊能夠接受,以這批中高級軍官能夠接受的步伐,在不損傷軍隊主體,不做出“傷筋動骨”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軍隊戰鬥力,改革做一些適當調整步伐是必要的。
另外,一些反對者認爲,俄軍事改革是既得利益者保護既得利益。改革出現很大變化,將軍數量不能那麽多,作戰部隊不能那麽龐大,指揮機構不能那麽龐大。
做出這些調整的時候,必然對相當一批軍官的利益産生影響。同時,出現了一批軍官發自身利益爲重還是國家利益爲重的問題。這個博弈中,如果說以軍官利益爲重,國家利益不重,損失的就是軍隊改革步伐。
因此,俄軍改革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俄軍改革總體方向是正確的,但前進的步伐要調整,不要將先有的體制整個打倒重來,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改革都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的改革。
另一方面,改革要有節奏、要有步驟並不意味著不進行劇烈的變革。在今天經濟全球化劇烈變化、國家安全態勢劇烈變化的時代,任何國家軍隊都一樣,必須面臨這種改革的考驗,而停滯、穩定是沒有出路的。
這一點在俄羅斯軍隊表現得非常明顯,停滯、穩定、不變化給軍隊所帶來的損害是相當大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0-02/0822668040.html
阿楨
腦子清醒點,中國現在哪樣武器超過了前蘇聯?(另參本館:中國軍力 蘇俄建軍原則 中國熊報?
J-20試飛,瓦良格要試航,這給許多軍迷炫耀的資本,以爲是天下第二了。但捫心自問,中國現在的武器中有哪一樣超過了上世紀的前蘇聯?
我把中國現在最先進的武器拿來與上世紀前蘇聯對比發現,中國有的,前蘇聯全有,而中國沒有的,前蘇聯也有,比喻中國戰力最強的現代級、171,99式坦克、東風31A,093、094核潛、元級潛艇、瓦良格、J11B、J-20、北鬥定位系統,這些前蘇聯都有性能相近的武器,而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光榮級、無畏級、卡52、米格31截擊機、SU34鴨嘴畜、S38金雕、熊式遠轟、圖160、白楊導彈這些中國目前還沒有,這就是說,中國現在的軍力還未超過30年前的蘇聯。當然這也並不奇怪,因爲蘇聯畢競是超級大國。
回應
也不能這麽說,前蘇聯的經濟就沒中國這麽好,前蘇聯是被拖垮的,而我們恰恰就是借鑒了這點,不像印度一味發展軍力。
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光榮級、無畏級、卡52、米格31截擊機、SU34鴨嘴畜、S38金雕、熊式遠轟、圖160、白楊導彈這些大半過時的武器?你先說說關于殲二十,“前蘇聯”它有沒有啊?
類似東西都差不多,但是作戰性能比蘇聯時期的武器高很多,單單是靠雷達等電子設備這一條,就各種武器就能比蘇聯同類型武器高
都幾十年了,有啥好比的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40438-1-1.html
版主回應
俄軍工力不從心軍方訂購外國戰艦以示“懲罰” 2011-07-10 環球網
俄羅斯軍方與軍工企業再次爆出不和聲音。因核導彈訂單“交白卷”受到總統批評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埋怨軍工企業“野蠻漲價”,而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索茨基6日也對俄軍工企業大幅漲價表達強烈不滿。實際上,俄羅斯軍方與軍工企業之間積怨已久,軍方曾多次批評軍工企業,嫌他們的研發、生産能力不爭氣。而俄軍工企業也對軍方頗有微詞,認爲軍方出錢少、要求高,成心爲難軍工廠。
修船廠變賭場,令軍方憤怒
據俄羅斯《觀點報》7日報道,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索茨基6日在接受采訪時,對軍工企業大幅提高武器價格表示強烈不滿。他首先對生産“北德文斯克”號多用途核潛艇的北方機器制造生産聯合企業提出嚴厲批評。他說,該企業大幅提高了該級核潛艇的建造價格,“價格應當提高,但提高的有點過分了”。他表示,海軍將會與該企業協商解決這一問題,不會拒絕購買這艘潛艇,該潛艇計劃于年底前編入俄海軍服役。目前,該公司正在爲俄海軍建造第二艘“喀山”號此級核潛艇。
實際上,俄軍方高官曾多次表達對軍工業的不滿。俄國防部副部長兼武裝力量裝備主任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指責BMP-3裝甲車是“棺材車”。而“布拉瓦”導彈的多次失敗,更是讓俄軍工業界飽受批評。更令軍方憤怒的是,蘇聯時期留下的軍工遺産逐漸被軍工企業揮霍一空。俄聯合造船集團爲了追逐商業利潤,不顧俄太平洋艦隊的反對,執意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第178艦艇修理廠拆除,用于興建五星級賓館、賭場等娛樂設施,以迎接2012年APEC首腦峰會。俄軍方人士稱,這意味著太平洋艦隊將無法自行修理和維護萬噸以上的大型水面戰艦。
俄軍方也在用實際行動來“懲罰”本國的軍工企業。向法國購買“西北風”兩棲攻擊艦、向以色列求購無人機等行動,都表明俄羅斯軍隊對本國軍工企業的信心大打折扣。
企業抱怨軍方太苛刻
面對軍方指責,俄軍工業也頗多怨言。俄羅斯《真理報》7日報道稱,面對海軍總司令的批評,北方機器制造生産聯合企業消息人士表示,核潛艇建造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是由于材料、電力及供應成套設備價格上漲所致。目前公司正在與供應商進行協商,希望降低價格。但他表示,世界造船經驗證明,首艘潛艇的價格確實要比批量生産的高得多。
一位俄軍工業代表表示,國防訂單出現未按照計劃交付的情況的主要原因在軍方,他們總是拖延支付國防訂單資金,造成軍工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俄國營武器出口公司領導人切梅佐夫也表示,軍方經常爲國防訂單設置過于苛刻的期限,而在這種很短的期限內,企業根本無法高質量完成生産任務,同時軍方在下訂單時也根本不考慮軍工企業的成本,企業沒有利潤,當然也就沒有積極性。
總統“各打五十大板”
面對軍方與軍工企業的相互指責與推諉,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給出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報道,今年5月16日,梅德韋傑夫在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會議上憤怒地表示將追究相關官員和軍工企業的責任,除3名軍方高官被解職外,還對8名軍工企業的領導采取了行政與紀律處分。
而俄總理普京似乎更加了解軍工企業的難處,他在4月底曾表示,俄國防部必須交付所有國防訂單的預付款,以保證企業正常運行。俄國防部應在上半年預付80%的國防訂單資金,剩下的20%將在下半年交付,以鼓勵企業生産。
俄軍事觀察家維克多?巴拉涅茨表示,如果今年國防訂單仍無法完成,國防部長有可能面臨辭職。目前軍方與企業間關系已陷入僵局,因此,應當讓國防工業委員會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介入,國防部已無力解決他們間的矛盾。
分析人士指出,俄軍方與軍工企業之間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蘇聯解體後,經曆了長時間的蕭條期,俄軍工企業人才和技術流失嚴重,無論是在産能上還是技術水平上,都已經很難滿足俄軍最近幾年雄心勃勃的胃口了。
阿楨
俄官員說公道話稱中國仿俄武器産權已不屬于俄
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2011年2月25日報道,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德米特裏耶夫近日在接受《生意人報》的采訪時宣布,去年俄武器和軍事裝備得到的訂單總額高達480億美元,其中出口額超過了100億美元大關。至于中俄軍事技術合作規模持續下降的問題,主要是由知識産權爭議和中國軍事工業快速發展造成的。
對于俄方是否積極努力解決中國仿制俄制軍事裝備的問題,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德米特裏耶夫回答說:“確實,這是知識産權問題。2008年我們和中國在司法部系統簽署了特別協議。我們會向中方提出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相當複雜,其中也包括對我們而言。以前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二戰後以及蘇聯時期,我們向中國供應了某些産品的整條生産線,當時沒有要求簽署什麽文件,我們在此方面沒有任何文件,現在無法提出嚴肅的意見。因爲我們只是簡單地供應了産品和技術,而他們在其基礎上制造出了自己的産品,對它進行了改進,加入了自己的部分。這些産品已經不是我們的了,而是在中國軍事工業認真參與下制造出來的。中國人認爲它們是自己的産品。在此方面很難達成一致。不過,這個問題仍然有自己的迫切現實意義。現階段我們將繼續在現行國際法准則框架內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因爲中國工業迅速發展而滑坡,中國已經有能力獨立自主地保證自己的許多需求。”
德米特裏耶夫局長同時指出,俄羅斯和前華約國家也存在著相同的知識産權問題,蘇聯時期向東歐國家供應了大量武器和軍事裝備,也提供過相應的技術,但是沒有提出知識産權保護問題,結果現在産生了較大的矛盾。俄方正在積極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已經和匈牙利簽署了相關許可生産協議,目前還正在和斯洛伐克、捷克、波蘭、保加利亞談判簽署類似協議。
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坦承,雖然俄羅斯在整體上暫時保持住了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的主要優勢,即相對不高的價格和令人滿意的質量水平,但是由于近期生産和配件成本上升,導致軍事産品漲價趨勢明顯,俄軍事産品出口價格隨之不斷上漲,在現有裝備質量和售後服務水平下,必然會對俄國防産品的競爭力産生負面的影響。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2-28/0946635079.html
另參本館: 蘇俄建軍原則 由SU27到殲十一 中國軍工 中國軍售 中國山寨經濟
版主回應
利比亞的S-200防空導彈是燒火棍(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S-300與上海防空 蘇俄建軍原則 中國雷達
在卡紮菲的軍火庫裏,空中和地面主戰武器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截至2010年底,利比亞防空系統共有900多套俄制導彈系統,包括ZSU-23-4“石勒喀”、“S-200”防空導彈系統。
在韓國老頭子主持下,聯合國1973號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北約空軍對利比亞政府軍進行狂轟濫炸,電視畫面上只能看到地面防空炮火如同節日焰火,對來襲的戰機無法構成威脅。俄羅斯生産的“S-200”防空導彈竟然連一架敵機也打不下來。
“我們的防空系統就像一個稻草人,可以嚇唬住貪婪的麻雀,對凶猛的鷹隼卻無濟于事。”3月21日傍晚,利比亞北方重鎮班加西,一名卡紮菲政權低級軍官垂頭喪氣地坐在轟炸後的廢墟上。
俄羅斯産的“S-200”防空導彈在西方電子戰面前,只是相當于燒火棍。強大的電子幹擾使“S-200”的雷達系統根本找不到目標,所以一架敵機也打不下來。北約空軍到了利比亞空域如同到了無人之境,想怎麽炸就怎麽炸。
俄羅斯還有少量“S-200”導彈系統在使用中。大約200輛發射車,部署在加裏寧格勒地區。
“S-200”系統的改進型“S-300”現在依舊是俄羅斯防空系統的中堅力量。相比“S-200”導彈系統而言,除優化了數據鏈,縮短了預警時間之外,“S-300”防空導彈並無質的飛躍。雖然由“S-200”變成“S-300”,數字上增加了100,但導彈的性能並沒有明顯提高,只是用數字來誘惑人。
中國進口相當數量的俄羅斯“S-300”防空導彈,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我們就靠進口的俄羅斯“S-300”來保衛北京上海?
“爲什麽利比亞裝備的俄制武器如此不堪一擊?”普京總理和國家杜馬爲俄制武器在利比亞的糟糕表現極爲不滿。
自由民主黨議員謝爾蓋?伊萬諾夫要求俄軍方解釋,“爲什麽北約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將俄羅斯生産的利比亞防空系統徹底摧毀?不搞清楚這個問題,將對俄國防能力構成嚴重威脅!”
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負責人魯斯蘭?普霍夫的解釋說,利比亞裝備的武器都是蘇聯時期生産的,技術性能已經落伍,自然抵禦不了北約先進飛機和巡航導彈的攻擊。
對此,有批評者指出,2007年以色列戰機轟炸敘利亞核設施時,也曾騙過當時最先進的俄式防空系統。
俄羅斯常規軍力正在衰落。俄羅斯軍工戰線已物是人非,蘇聯時期龐大的科研投入不複存在,科研機構僅靠吃老本“小打小鬧式”改進的武器維持出口,不僅研制新裝備能力極度下降,在某一些方面連蘇聯時期都不如。
俄羅斯國防部不得已將大量訂單交付外國供應商,購買法國DCNS公司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計劃從意大利購買裝甲車,而造船和裝甲武器曾經是俄羅斯軍工企業的強勢。
任何一個出口武器的國家,必定要評估自己出口的武器,在未來會用在什麽地方,首先考慮是否對自己造成威脅。
另外許多技術手段也被用在出口武器上,防止武器輸入國將來對自己造成威脅。已經早有媒體披露,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S-300”防空導彈,將不會對俄羅斯的戰機構成威脅。也就是說,如果有朝一日中國拿“S-300”去打俄羅斯的飛機,“S-300”電腦控制系統將會拒絕執行戰鬥指令。因爲俄羅斯已經在“S-300”中做了技術處理。
俄羅斯出口的武器裝備已經跟不上軍事新時代步伐,只能被落後國家買來打內戰,根本對付不了武裝到牙齒的西方大國。
許多東西與戰略思維有關系,俄羅斯計劃6500億美元,研發重型核導彈時,美國在X-51那樣高精尖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上下功夫,實現其一小時打擊全球各個角落的戰略構想。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39654-1-1.html
阿楨
印尼防長稱其蘇30飛行員在中國受訓效果顯著(另參本館:SU-27的實況? 蘇俄建軍原則 由SU27到殲十一 殲-11性能之猜 SU-27家族關係 中國軍工
據2010-10月出版的《漢和》報道,印尼國防部長尤斯吉安托羅在新加坡出席國際會議時透露,“我們前後派出10名蘇-30MK2戰鬥機飛行員,去中國接受模擬飛行訓練。他們回國後,表示中國的訓練水准很高,而且貼近實戰。”
報道稱,印尼空軍現有10架俄羅斯蘇霍伊系列戰機,分別是兩架蘇-27SK、兩架蘇-30MK、3架蘇-30MK2和3架蘇-27SKM。而在整個東盟範圍內,采用俄制蘇-30系列戰鬥機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和越南,前二者有一點相同,那就是相關人員訓練並非由俄羅斯負責,馬空軍邀請印度同行幫忙,印尼空軍則選擇了中國。
尤斯吉安托羅表示,赴華受訓的印尼飛行員主要學習航空理論和模擬駕駛。據這些學員反映,中國的蘇-30戰機模擬器比俄式模擬器更好,感覺相當逼真。一些人甚至聲稱,他們在中國的模擬器上練習後,就可以直接在實機上操作了。印尼空軍選擇赴中國訓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方的要價比俄羅斯低很多,“幾乎只掏住宿費和電費就夠了”。
俄軍官抱怨“生意被搶”
一般而言,戰機銷售國會全盤負責購買國的人員培訓和裝備維護,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買賣。而今,中國承擔起印尼蘇-30飛行員的訓練任務,自然會被某些俄羅斯人視爲“搶生意”。但俄方也不好公開表態,畢竟印尼沒有違反任何合同規定。一位俄軍官私下向《漢和》抱怨,“搞不明白爲什麽會如此,戰機是我們造的,飛行員卻不是由我們來調教!”
印尼還想買更多中國武器
事實上,印尼軍隊已引進不少中國武器,如海軍艦艇裝備“鷹擊”反艦導彈,陸軍裝備“前衛”便攜式地空導彈等。假如更多的中國武器出現在印尼軍中,後者未來有望獲得某些技術轉移,乃至向其他東南亞國家轉售,這將使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更多新聞
印尼將大幅增加軍備開支 可能采購中國殲11戰機 2010-11-04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11-06/1105617881.html
版主回應
俄軍高官稱BMP-3裝甲薄是棺材 希臘已暫停采購
資料圖:俄制BMP-3型步兵戰車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觀察》網站2011年1月30日報道,希臘政府已決定暫停與俄羅斯簽署購買420輛BMP-3型步兵戰車的合同。此前,俄相關的軍工企業已爲這項總價值高達15億美元的合同忙碌了兩年多的時間。
據消息人士透露,導致希臘方面突然中止交易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希政府財政狀況不佳,用于采購俄制武器裝備的預算遭到削減;其二則是俄國防部副部長兼武裝力量裝備主任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日前就BMP-3型步戰車所發表的一番負面言論——他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應當更好地保護士兵。現在所有的官兵都喜歡坐到這種步戰車的頂上,因爲沒人想呆在這種‘棺材’裏。我們應該建造其他車型”。
需要指出的是,遭到俄副防長波波夫金批評的不單單是BMP-3,還包括:曾大量出口到印度的T-90主戰坦克,不久前剛在印尼國際武器展上展出過的坦克支援車和另外一種同樣被俄軍放棄、但卻正被俄國防産品出口公司推向國際市場的作戰裝備。
分析人士指出,俄副防長的上述言論和之前一些俄軍將領的類似表態清晰地反映出了俄軍事工業綜合體目前的真實狀況——不但俄軍工生産體系仍未走出危機,其某些領導人也缺乏相應的能力,同時,俄政府下屬的軍事工業委員會也根本無力解決目前的困境。
俄國防部長阿納托利?謝爾久科夫不久前也曾在俄國家杜馬宣稱,長期以來一直讓俄軍工業引以爲傲的卡拉什尼科夫系列自動步槍和SVD狙擊步槍已經過時,他正考慮爲俄軍方采購國外制造的輕武器。
其實,俄軍方早在10多年前的車臣戰爭期間便已對BMP-3戰車的的性能表示了不滿。在1995年俄軍進攻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戰鬥中,7輛BMP-3步兵戰車被火箭彈或主戰坦克的炮彈摧毀,其中2輛受損嚴重無法行駛,雖然城市戰並非裝甲部隊擅長之所在,但這些損失引起了世界各國專家對BMP-3步兵戰車的關注,其主要缺點在于裝甲薄弱、火控系統和夜戰能力不足,機動能力也有待加強。
更多BMP戰車新聞
組圖:俄羅斯最新型BMP-3M步兵戰車做工很粗糙 2010-01-04
俄將向印尼出售20輛BMP-3F戰車 單價200萬美元 2008-08-29
俄武器專家評BMP系列戰車性能優勢(組圖) 2007-01-03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2-01/0914631091.html
美國:中國發動機已超過俄羅斯 2011-01-30
《華盛頓郵報》:在被中國明目張膽盜用軍事技術多年後,俄羅斯能賣出去的武器已經不多了。國家控制的俄羅斯媒體現在還請很多專家錄制節目,說中國軍工企業多麽落後,他們對俄羅斯軍事技術的模仿多麽拙劣等。但這些說法似乎有些空洞,因爲中國已趕超了很多俄羅斯軍工生産商並在某些領域將他們逐出市場。
比如,利用從俄羅斯竊取的技術,中國正在將俄逐出低端武器市場。同樣,俄羅斯維持其軍事技術研發大國的努力也受到影響,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國占有了俄在海外的市場。而且,中國越來越多地利用從俄羅斯得到的技術消弱俄在同等武器市場的份額。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用于軍工發展的大筆資金也隨之消失。很多軍工企業通過出口求得生存。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中國救助了俄軍工企業,購買了近200億美元的俄羅斯武器。但中國也開始公然摸仿很多俄羅斯技術,同時發展自己的武器技術。因此過去5年中國的訂單開始減少,而模仿俄羅斯技術的産品開始增加。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生産能力還遠遠落後于俄羅斯,這令俄羅斯以爲自己的領先地位水遠不會消失。但隨著俄羅斯軍事生産過去二十多年近乎停滯,中國經濟在此期間年增長率超過10%,俄羅斯人驚訝地發現,中國人趕上來了,而且速度很快。比如,中國認爲未來5年左臺,它將不再依賴俄羅斯的軍事噴氣發動機。中國工程師正設法掌握模仿俄羅斯AL31F發動機的生産技術,目前就連俄羅斯航空制造專家也相信中國的戰機發動機將超過俄羅斯AL31F發動機,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過去10年,中國在研制噴氣發動機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中國在研制自己的發動機和尋找生産技術方面有幾個優勢。首先,中國了解俄羅斯所犯的錯誤,因此能避免很多問題。此外,中國有更好的接觸外國生産技術的途徑。最一點,中國可以在市場經濟中發展發動機生産技術,這比過去蘇聯的計劃經濟效率更高。
中國人在利用他們學到的知識研制新一代武器,他們在這20年中取得了很大迸步。中國已顯示出掌握世界尖端技術的能力。他們超過了他們長期以來的老師俄歲斯。俄羅斯人知道這是事實,但他們不願意承認。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9962701017d3f.html?tj=1
阿楨
俄軍冷落國産裝備再次外購1000輛意大利裝甲車 2010-03-17中青在線
意大利“依維柯”M65多用途裝甲車
在性能上俄羅斯國産虎式裝甲汽車要優于意大利M65多用途裝甲車
本報特約撰稿 玉鵬
繼向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艦和向以色列購買先進無人機後,俄媒體近日再次披露,俄國防部正與意大利談判,計劃向意購買1000輛“依維柯”M65多用途裝甲車(又稱重型裝甲吉普車)。這一消息引起了部分俄羅斯專家的不滿,他們堅持認爲俄國內企業完全有能力提供比M65更先進的同類裝備。
美國智庫“地緣政治與沖突報告”網站3月12日援引俄《觀點報》消息稱,M65裝甲車(綽號“猞猁”)于2001年研制成功。主要用于戰術巡邏,可運載1個班的兵力,有輕裝甲防護,還配備了機槍和反坦克導彈。因爲無法防禦重武器,越野能力也不如履帶式車輛,該車更適合用于反遊擊作戰或是在戰線後方警戒,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意大利軍隊的海外維和行動中表現尚可。
由于局部沖突時有發生,各國今後對這類裝甲車輛的需求量可能增加。此前,俄羅斯主要用БТР裝甲車執行巡邏任務,但這種車輛太笨重也太昂貴,用于巡邏有浪費之嫌。爲此,俄軍方數年前曾表示,將購買耗資6000萬美元研發和制造的國産“虎”式裝甲車取而代之。但由于種種原因,軍方至今沒有簽署訂購“虎”式的合同。研制該車的嘎斯汽車公司被迫囤積了大量半成品,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有觀點認爲,“虎”式是由高爾基汽車廠生産,而近期,另一家大型汽車廠正准備取代前者以壟斷軍用車輛的生産。正是由于商業集團間的矛盾鬥爭,國防部才做出這一決定。但也有俄軍工界消息人士說,目前還無法確認軍方向意大利購買裝甲車的消息,這有可能是企業的一種宣傳方式,或是向汽車公司施壓的手段。
美國智庫“地緣政治與沖突報告”研究員西蒙?塔克則評論稱,就主戰裝備的來源而言,蘇聯長期堅持自給自足,但這一傳統在2007年前後出現了動搖。受困于資金短缺,俄軍工業的完整性近十余年來受到嚴重破壞,其自主研發能力已跟不上軍隊現代化的步伐,所以才出現了軍隊向北約國家采購武器的現象。如果這種情況成爲常態,對莫斯科未來的軍事乃至外交政策都可能産生長遠的影響。
俄羅斯與法國初步達成購買4艘兩棲攻擊艦意向 2010-03-03
俄斥資5300萬美元從以色列購買12架無人機 2009-06-25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3-17/0750587088.html
版主回應
伊朗試射國産防空導彈S200性能接近俄S30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0NDY4OTk2.html
SA-5/S-200地對空導彈
“薩姆5”地對空導彈S-200“織女星”導彈 爲前蘇聯第二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屬遠程中、高空防空導彈, 北約稱之爲SA-5“甘蒙”,也叫“薩姆5”。該導彈采用一臺液體燃料發動機和4臺固體燃料助推器。彈長10.7米,彈徑0.75米,翼展3.65米,發射重量10000公斤,戰鬥部總重218公斤,也可攜帶核彈頭以增加毀傷概率。該導彈采用無線電中繼指令+末段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作戰距離17-300公裏,作戰高度0.3-40公裏,殺傷概率70% (單發),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采用發射架傾斜發射。主要用于攔截高空高速戰略戰術飛機(如XB-70/SR-71)。以及戰術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雷達
SA-5防空導彈的作戰過程爲早期預警雷達將粗略探測到的目標信息傳遞給目標截獲與跟蹤雷達,使其對目標進行穩定而持續的跟蹤,並識別敵我,測高雷達則測量目標高度, 然後各雷達將所獲目標諸元傳給導彈, 同時發射架也根據獲得的目標信息調整高度和角度,對准目標方向。當目標進入射程後,導彈根據指揮所的指令發射,助推器將導彈加速到高超音速後自行脫落,然後由主發動機保持巡航飛行速度,而制導雷達持續對目標進行跟蹤和照射,爲導彈提供連續的制導信息,直至將導彈引導至目標附近爆炸。
P-14/5N84A
"Tall King" A波段早期預警雷達(作用距離600千米,掃描頻率2-6HZ,最大搜索高度46千米)
5N69
"大背Big Back" L波段早期預警雷達(作用距離600千米)
Kabina 66/5N87
"Back Net" or "Back Trap" E波段早期預警雷達(低空搜索模式,作用距離370千米,掃描頻率3-6HZ)
P-35/35M
1RL139 條鎖Barlock/Backlock-B" 1000kW E/F波段目標截獲與跟蹤雷達(包含敵我識別系統,作用距離392千米,掃描頻率7HZ)
PRV11
"邊網Side Net"或"Odd Pair" E波段測高雷達(也用于SA-2, SA-4 與 SA-6,作用距離260千米,掃描頻率3-6HZ)
P-15M(2)
"Squat Eye" 380 kW C波段目標截獲雷達(作用距離130千米)
5N62
"雙正方形Square Pair" H波段制導雷達(作用距離270千米) 主要使用爲5N69早期預警雷達、1RL139目標截獲與跟蹤雷達、PRV11測高雷達、5N62制導雷達。
改進型:
型號 代號 北約代號 導彈型號 裝備時間 射程(km) 高度(km)
S-200A Angara SA-5A V-860/5V21 1963年 160 20
S-200V Vega SA-5B V-860PV/5V21P 1970年 250 29
S-200 Vega SA-5B V-870 300 40
S-200M Vega-M SA-5B V-880/5V28V-880/5V28N 300 29
S-200VE Vega-E SA-5B V-880E/5V28E 250 29
S-200D Dubna SA-5C V-5V25V V-880M/5V28MV-880MN/5V28MN 400 40
裝備國家
前蘇聯/俄羅斯、烏克蘭、敘利亞、朝鮮、利比亞、伊朗、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哈薩克斯坦、摩爾達維亞、烏茲別克斯坦
SA-5于60年代初開始裝備部隊,至80年代中期,前蘇聯仍裝備1286枚SA-5導彈,現仍有少量服役,部署于塔林地區。該導彈正在被S-300地空導彈等新型導彈所取代。
重大事故
2001年10月4日,烏克蘭一個S-200導彈營在演習中丟失了制定目標,錯誤地瞄准並擊落了一駕由以色列特拉維夫飛往新西伯利亞的圖-154俄羅斯民航客機,機上78人全部遇難。(參見西伯利亞航空公司1812航班空難).
參戰記錄
其中利比亞的S200系統曾投入實戰,多次向美機開火,但無一建樹。
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中,俄羅斯宣稱一架TU-22M逆火戰略轟炸機,遭喬治亞的S-200地對空導彈擊落。(俄羅斯宣稱戰前格魯吉亞並未裝備此類中高空超長程對空導彈,懷疑是開戰後格魯吉亞從烏克蘭方面取得。)
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457.htm#sub158418
中國軍工
另參本館<中國軍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391140/20080403064636
中國軍費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353195/20080402062451
SU-3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9133377/20071124063015
版主回應
4.美國:平衡和平庸之間徘徊?
美國戰鬥機設計成熟應該從二戰後期算起,尤其是P51野馬顯示出美國戰略空軍所需戰鬥機的模式,高機動性和遠距護航能力完美平衡。到了噴氣時代,F86、F4、F14/15/16/18也都是同代經典。
應該說,美國擁有體制和資源的雙重優勢,擁有雄厚的科技和生産基礎,大多部件都有獨立預研並進,戰鬥機設計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系統權衡之後的挑選組裝。美國空軍之所以對輕型截擊型戰鬥機不感興趣,是因其戰略使命決定的,其戰鬥機必須能給予戰略轟炸機切實有力的保護,才能撕開蘇聯防空網,鑒于此時己方已經具備了一定高度優勢,所以就追求水平機動性和航程,而既然發動機推力足夠,抵達戰場時燃油也消耗了一定燃油,那麽垂直機動性也是不錯的。但事情絕非這麽簡單~~
就像英法一對冤家一樣,美蘇也恰恰相反,蘇聯爲了截擊,強調了高加速和高垂直機動能力,美國爲了護航,強調了航程、較高的持續水平機動機動能力。如果說F86朝鮮上空還是略具優勢的話,F4在越南上空的表現頗讓美國人失望,這無非是因爲美國對此代戰鬥機(F111、F105、F4)過于自信,試圖搞成“戰鬥轟炸/攻擊一體化空中打擊平臺”,而此時空空導彈還不夠成熟,大家都不得不玩近距格鬥,美國的多用途戰鬥機在毛子的專用戰鬥機面前就顯得笨重了。換言之,試圖樣樣精通,結果樣樣稀松結果就是F15喊出“沒有一克爲了對地攻擊”的口號,F16的格鬥性能也很卓越,就連A10也是專業過頭到笨豬般摸樣(優良的低空穩定性和被彈裕量,以對毛子鐵流做點名/自殺式攻擊)。而既然有了優良的基礎,F15和F16最終也都發展出了對地攻擊性能,但這個就是在突出空戰性能之後的加分,而非上一代試圖讓兩項性能平衡,顯然這代的思路比較理想。
但毛子不愧是“勇于創新+長于整合”的民族,氣動性能卓越的SU27和MIG29超出了常規設計的極限,相比之下,美國戰鬥機尤其是戰略空軍護航主力的F15,就顯得平衡乃至平庸了。美國早已感到巨大壓力,借著毛子解體的空隙,整出了F22,用先進的電控和推力矢量,極大的提高了機動性和敏捷性,發動機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而常規布局還具有隱身性的先天優勢,貌似美國式的均衡設計終于在F22上面能樣樣精通了,而其他國家不得不試圖從某一單項加以超越。
5.中國: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中國常自稱對于某些技術的起步研究很早,而現實中,中國常號稱擁有: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MIG19改進型——殲6
(曾經被喊“萬歲”的主力戰機)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MIG21改進型——殲7
(常號稱能抵擋F16,那MIG23、MIG29簡直都沒了意義~~)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恐怕也會最長的二代機——殲8改進型
(常自稱一個優良的平臺,那F4一直改進不就行了?F4發射無控火箭彈豈不更穩更准?)
最好的但也是服役最晚的三代機——殲10
(越改越象F16早期型的敏捷性升級版了~~)
夭折的殲12恐怕更爲典型,爲了大戰而研發的“單發輕型殲6”,機動性據說不俗,但航程和載重過小,以致沒法裝雷達和導彈,好比一個招式淩厲卻出手無力的雜技兒童~~
當需要宣傳某型新機時,常自稱能擊落多少架上代機,那也就意味著,在絕大多數時候,面對優勢敵機,PLA也得是那個交換比……
前後說法結合,就貌似中國人不缺乏想象力,卻總是不敢不能去實現一樣是的,有工業基礎的先天不足,有技術封鎖的困境和世界大戰的壓力,但是否也有國民性和體制的原因呢?
爲何總是在排外和媚外中左搖右擺?
爲何總是把階段經驗當成金科玉律?
爲何總是別人量産了才終于敢明確自己的思路?
爲何總是表現出對些許技術進步的不屑乃至強烈質疑,直到被落下一大步?
某些人保的是什麽?守的又是什麽?真的是對技術對國家的負責嗎?
回應
大家都想保守,保守就不會犯錯務,就不會被外行頭頭指責,也可以現在別人的肩膀上繼續升 關 發財,沒辦法我們就著體制。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代價,中國前三十年政治運動不斷,以整知識界爲已任!現在拼命追趕,心髒還得進口俄羅斯的二流發動機及英國早已淘汰的斯貝發動機,這,就是代價!!
求全飛機是死路,有針對創新發展制敵才是出路,集華網英獻策,讓美國每天去趕超 浪費美元最好。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53424
中國武器國際市場
中國武器國際市場受歡迎 泰國購上百輛96式坦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環球網
香港《鏡報》月刊1月號題爲《中國開拓軍火出口市場》的文章稱,中國的軍品出口策略已經改變,開始著重推出價位較高的戰機、艦艇和導彈等重型裝備,一直以來對中國武器的貶低正在被事實所擊破。
在當今世界,軍事強國一般都是軍售大國。隨著中華全面崛起,中國對外軍貿的市場正在擴大,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把購買先進新裝備的目光投向中國。
中國的軍工生産經過了上世紀90年代的低潮期,近年又迎來躍升,首要原因是端正了營銷戰略。中國著眼于未來國際上的軍事沖突高技術化、信息化的大趨勢,改變了過去以出口價格和贏利都很低的槍炮爲主的思路,著重推出價位較高的戰機、艦艇和導彈等重型裝備。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軍售推出的頭號拳頭産品,就是同巴基斯坦共同開發(雙方合資、由中國獨立研制)的FC-1“梟龍”戰鬥機。該機在成都和巴基斯坦都建立了生産線,從2007年起大批量生産,有十幾個國家發出了訂單,預計會有600架至1000架的産量。此型飛機的設計思路專門面向難以購買高價戰鬥機的國家,操作系統、機身材料盡量簡便和低檔化,空戰性能卻足以同中檔第三代戰機一決雌雄,機上配置還可根據用戶的要求而改變。同美國的F-16最低配置也需4000萬美元、蘇-27需3000萬美元相比較,FC-1的價格根據配置可從800萬美元至1500萬美元。中國新産的殲-10戰鬥機,空戰性能可與最新型的F-16匹敵,出售給巴基斯坦的報價據稱不過2500萬美元。現在國際航空界大都承認,中國高低兩檔戰機的推出,足以沖破世界軍機市場上美國、西歐和俄羅斯戰機“三分天下”的格局。
目前中國的民用造船噸位和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二,具有人力、材料費便宜而技術含量亦不算低的競爭優勢,軍用艦艇的外銷正好發揮了這一長處。上世紀90年代,泰國購買了6艘中國制造的護衛艦,使用後聲稱戰鬥性能達到德國同類品的70%,價格卻只有四分之一。近來,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又提出要購買中國的新型護衛艦,單價不過1億多美元,其完成任務的能力與美歐報價兩三億美元的護衛艦相比並不遜色。
在火炮、坦克等傳統武器方面,中國軍工企業利用長期的積累進行了新技術開發,也以新面貌打開了銷路,特別是對注重地面作戰的中小國家更能滿足需求。2002年中國向科威特出售了一批PLZ45-155自行榴彈炮武器系統,用戶反映很多性能好于美式裝備,在中東石油富國中又引來新的訂單。在國際坦克市場上,不久將會有數萬輛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生産的坦克需要退役的更換期出現。許多發展中國家買不起美國和西歐單價均在500萬美元以上的産品,中國和俄羅斯的單價只有二三百萬美元的坦克將會有一個大商機,泰國剛剛訂購了100多輛中國産的96式坦克就是好的開端。
在導彈研制方面,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行“兩彈一星”工程時就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在國産武器中最早能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雖然其出口有諸多國際限制,中國仍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擴大外銷。爲此,中國還以部分轉讓技術的方式同土耳其合作開發B-611近程導彈,並出售了射程180公裏而居世界之最的WS-2火箭炮,就此又引來諸多國家的興趣。
國際上一些貶低中國武器性能的人總說,這些出口品都是仿造和引進蘇俄技術,因而不如直接購買俄羅斯産品。事實是,中國仿造蘇俄武器後,通過自我開發往往都能提高一個檔次。過去幾十年一直購買蘇制裝備的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等國也向中國洽購武器,連獨聯體內的中亞國家也有些意向,正好說明這一點。(楊玉)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15/0820481273.html
版主回應
世界五大國的戰鬥機設計與國民性
這個題目有些古怪,實際上,“國民性”是地區群體意識的凝聚,而戰鬥機是當地最高科技的凝聚之一,顯然有著密切的聯系。
比如大家熟悉的轎車造型設計,尤其是“前臉”,“哪國的車(當然是獨立自主知識産權的)就會長得象哪國的人”,比如美國、英國都很明顯,但也有國民性分別被幾個品牌繼承,比如日本豐田過于國際化了些,本田介于本土和國際之間,三菱就很有忍者的味道,鈴木則青年化、村民化一些。如果說到整體配置的權衡,就更明顯了,美國的誇張,日本的輕巧,法國的城市浪漫,德國的運動均衡……這個不是主題也不廢話了。
實際上,造型設計體現了審美取向,汽車作爲擬人化比較明顯的工業設計,設計師自然會注入自己的慣常的傾向了。那麽,在更高的科技結晶,戰鬥機上呢?
1.英國:古怪還是頹廢?
自從二戰著名的“噴火”和“蚊式”之後,英國幾乎沒有“正常”點的戰鬥機出現,不論是縱置雙發的閃電,還是垂直起降的鷂,都是“非主流”的設計。
如果說法國在大革命之後的帝制與共和制的折騰,加上一戰的巨大傷亡,讓法國人頹廢到在二戰投降的話,英國則在二戰後折騰得累了,雖然成功得打壓了德國,但日不落帝國也隨即崩潰,缺乏戰略縱深,卻又處于對蘇前沿,頗讓英國人無奈。從很多影視片中可以看到,曾經很多英國人還懷念輝煌的過去,但面對回歸島國的窘境,或自嘲,或頑固,或頹廢,這其實也是英國足球流氓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英國民衆在戰後興起“社會主義”運動,要求政府將造成戰爭傷亡的軍費轉爲社會福利資金,工黨政府上臺後更是大刀闊斧的砍掉衆多軍工項目,英國除了在發動機上還有一些優勢,其他都殘缺不全了。這也就可以理解,爲何英國總是在發動機上作文章,試圖彌補其他系統的不足,就連F4鬼怪拿過來也要換換發動機玩玩雖然鷂式在戰鬥機發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雖然馬島戰爭中取得很高的交換比(空戰中似乎沒有損失?),但鷂實際上不具備航母艦載機的基本素質,或者能長時遠程巡航驅逐敵機,或者能高速截擊阻攔敵機,更不要說爲轟炸機護航~~慘勝的馬島戰爭證明英國再不複日不落的輝煌~~倒是美國拿去改成AV-8A/B用于海軍陸戰隊的遂行近距空中支援比較合適~~
2.法國:浪漫還是無奈?
和英國恰恰相反,法國在二戰後頗想挽回些面子,一貫簡直獨立自主的原則(而意識形態/信仰的模糊,又讓這個觀念有時卻又表現爲給錢就賣的婊子,比如對臺灣和大陸的雙重軍售),依然和英國相反的是,法國雖然保持了較爲獨立而齊全的航空體系,卻一直缺乏推重比足夠的發動機~~
常說,長得“漂亮”的飛機一定也是機動性不錯的飛機,幻影就符合這一點,頗有法蘭西浪漫氣息,但是,幻影堅持的大三角翼,無非是想用氣動造型的水平敏捷性機動性優勢,彌補發動機推重比不足造成的垂直性能的缺陷。雖然鴨翼讓垂向敏捷性提高,但發動機推力和大三角翼阻力的雙重缺陷,又只能讓陣風試圖去“多用途”(尤其和臺風對比的話),而非超音速截擊。
3.俄羅斯:天性簡練還是現實被迫?突出過頭結果失衡?
就像毛子給人的印象常是四肢發達+頭腦直接一樣,毛式戰鬥級的設計思路似乎過于簡練,從MIG15到MIG25/SU15,給人的印象就是“有翅膀的噴氣發動機”,當然,是“有人駕駛”的(“無人駕駛的”、“有翅膀的噴氣發動機”、“加個彈頭”,就是蘇聯第一代反艦導彈,毛子的思維就是這麽直接,哈哈)~~西方飛行員更是形容MIG21不是“坐”而是“騎”在發動機上飛行~~
“設計就是突出與妥協”——蜂帶刀。常有人說毛子武器顯得“邪惡”,這種感覺就是因毛子過于突出主題造成的,造成整個系統失衡。鑒于自身綜合技術實力不逮,所以毛子幹脆將戰鬥機分成遠程巡邏、遠程高速截擊、重點防空、前線格鬥都多個型別,平時各管一攤,戰時一擁而上~~
MIG23是個過渡點,試圖向機動性靠攏,但“單發+變後掠翼+純手動”又造成穩定性很差,容易“抽風”,“自殺”的恐怕比被殺的還多~~MIG25的寬距雙發顯然又“過于穩定”,加速、極速和高度上去了,機動性依然很差。
終于,盼來了SU27/MIG29這一代高機動戰鬥機,尤其SU27具備了爲轟炸機遠程護航的能力,和TU160轟炸機、A50預警機、伊爾78加油機一起,讓蘇聯空軍具備戰略空軍的資質。
但是,爲了實現高機動下穩定性的,幾乎是機動性的極限設計的,“眼鏡蛇/天鵝式擡頭前機身+下吊式寬距雙發”卻又成了下一代戰鬥機所必須的隱身和加速性的巨大障礙。
中國軍工
中國軍工有效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深圳十月十一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胡亞楓十一日在此間表示,目前,中國的軍工科研生産能力已有三分之二轉向爲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有十多萬項軍工技術轉爲民用。
首次領銜國防科技工業整體組團參加深圳高交會的國防科工委當天舉行專場新聞發布會,胡亞楓介紹國防科技工業展團相關情況時作上述表示。他說,中國軍工民品産值占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由一九七八年不足百分之十,已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國防科技工業已能生産五十余大類約一萬多種民用産品,年銷售過億元人民幣的民品近兩百種,過十億元人民幣的也近二十種。
胡亞楓稱,民品産值占總産值比重達百分之六十五的國防科技工業,已成爲國民經濟建設的主力軍,並以其高科技優勢,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占據突出而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國防科技工業貫徹“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發展方針,在核能、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科技和電子信息等各個領域爲國民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有效提升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 競爭力。
本屆深圳高交會上,單獨設立的“國防科技工業展館”展出具有自主 知識産權、科技含量高、産業前景好的高技術、新技術和特種技術與成果五百多項,主要展品包括“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新一代大推力無毒無污染“長征五號”運載 火箭、七千米載人潛水器、月面巡視探測器、秦山二期核電站、ARJ21新型支線飛機、新一代氣象電子雷達、保安機器人等模型,覆蓋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核技術應用、民用船舶、公共安全、能源與環保等諸多領域。
國防科工委同期還正式發布《國防科技工業民用科技成果對接項目指南》,旨在利用高交會平臺,進一步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與地方的經濟科技合作,促進國防科技工業民用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産業化
中國傳統軍工企業改革中將受到強烈沖擊(組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華夏經緯網
近期,國家主管部門陸續推出兩項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重大改革措施。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了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這些均表明:軍工産業與軍工企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曆史發展階段。
“兩指”促“兩化”,政府意圖十分明確
“兩指”是對由國防科工委正式公布的《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由國防科工委、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爲《指導意見》)的簡稱。“兩指”的公開發布,表明政府大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的産業市場化和企業市場主體化(以下簡稱“兩化”)的決心已定,且態度明確,措施具體。
《指南》明確指出,非公有制經濟可參與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五個具體領域:軍工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國防基礎科研項目、軍工配套科研項目;軍工科研生産任務;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采取多種方式與軍工企業合作,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及其産業化發展。
《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力爭用幾年時間,使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推動軍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産權制度。《指導意見》同時明確了分類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政策與措施。
國防科技工業作爲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産業,曆來在體制改革問題上謹慎而行;軍工企業作爲關乎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的主要力量,曆來在承擔軍品科研生産任務方面獨占鼇頭。爲什麽政府近期連續出臺政策,推動國防科技工業産業化和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這無疑明確地表明了政府推動軍工企業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運行需要的意圖。
序幕已經拉開,政府和企業准備好了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深化的過程,是一個計劃經濟體制被不斷打破、行政關系變爲利益關系、國有企業神聖使命世俗化的過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不斷完善、深化的過程,也將是一個封閉半封閉體制被不斷打破、行政關系變爲利益關系、軍工企業神聖使命世俗化的過程。“兩化”既是政府追求的長期目標,也是軍工企業的終極歸宿。
但是,應該看到,盡管“兩化”的結果將是美好的,但是“兩化”將是一個充滿經驗和教訓,既令人振奮、又令人痛苦的變革過程。
深化改革的措施實施之前,政府和企業都覺得有許多亟待改革之處,政府嫌企業行爲能力不強,“等靠要”的觀念陳舊;同時企業嫌政府管得太緊、太寬,企業難以自由發揮。深化改革的措施實施之後,對于政府而言,過去的許多管理措施都將失效,本來井井有條的秩序可能會顯得有些混亂,甚至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對于企業而言,過去有固定的渠道可以獲得任務和資金支持,企業的發展總有“靠山”可以依賴,但是由于未來政府對企業的管治越來越少了,因而通過政府的固定渠道獲得的排他性支持也越來越少,企業將主要通過市場化競爭的方式獲得合同,企業的生命線將依賴不斷地殘酷拼殺才能得以延續。
政府對傳統軍工企業的直接管治與排他性支持越來越少,傳統軍工企業對政府的依賴與習慣性服從程度越來越低,將是兩個並行發展的大趨勢。但是,政府主管部門和傳統軍工企業是否對各自角色的變化做好了准備,還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化被動爲主動,軍工企業“浴火重生”
無疑,對于這次以“兩指”促“兩化”爲主要內容的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感受到沖擊和震動最強烈的一定是傳統軍工企業,尤其是市場化進程稍微滯後的産業與企業。如果說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的話,那麽傳統軍工企業就等于是要進行一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式的再造,成爲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制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爲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實際上,這次出臺的“兩指”促“兩化”改革政策,是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進一步落實中央要求的具體行動。軍工企業作爲被改革的對象,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從軍工企業自身來講,置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之中,常有被時代抛在後面的感覺,主要是因爲國家出臺的政策越來越依賴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由于體制機制的改革相對滯後于其他行業,很難完整地行使作爲一個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應該行使的權力,並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企業的內部管理也很難對市場信號做出合理的反應,不僅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越來越顯得“另類”,同時在企業內部積累了一些影響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不及早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損害到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還會損害到職工的個人利益。
因此,軍工企業應該化被動爲主動,借助國家推進改革的東風,研究政策、把握機會、認真策劃,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積極應對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帶來的挑戰,變壓力爲動力,變挑戰爲機遇,化被動爲主動。在這次曆史性的國防工業體制深刻變革中,軍工企業要“一不怕疼(不心疼傳統體制)、二不怕老(敢于對過時的老觀念提出挑戰)”,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式的決心和態度對企業進行再造,在政府的管理與指導下重塑軍工企業社會形象、重構軍工企業運行基礎,激發企業的內動力和創新活力,使軍工企業成爲真正的市場主體,爲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以及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航天信息網)
中國要讓私企造武器 世界軍工私企撐起半邊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青年參考
本報特約撰稿 何審洹
8月6日,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委員會近日專門頒發《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指南》,提出要積極、穩妥地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規範有序地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從事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而在7月末,印度新德裏舉辦的“本土武器——機遇與挑戰”裝備研討展覽會上,如何吸收國外和國內私營企業參與武器裝備生産成爲會議主題。實際上,私營企業已成爲很多國家國防工業發展的“頂梁柱”。
美國:軍品私營之“典範”
美國雖然是個軍事大國,武器裝備先進,卻沒有專門的國防工業部門,國防科研和生産主要由私營企業擔負。如美國最大的軍火制造商洛?馬公司、 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都是軍民兼營的私營企業。在美國,其軍工企業中私營企業占90%,而整個美國約有1/3的企業與軍工生産有密切聯系,堪稱軍品私營的“典型”。不管是軍服、頭盔、擔架等“小件”,還是戰機、導彈、雷達、潛艇、坦克等這些“大件”大都由私營企業設計、制造。同時,美軍並不僅限于從民企直接購買産品,還包括租用産品、勞務購買等。美國海、空軍飛機的保養和修理任務有35%由私營企業承擔。在今後幾年,這一比例還將提高到40%以上。
也正是因爲軍工企業在美國的特殊地位,那些軍工集團的“龍頭老大”與白宮和五角大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美國的軍工集團不僅可以左右國內政壇人選和政策走向,甚至還可以通過軍火貿易直接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
日本:年産數萬坦克戰機
冷戰結束後,日本對國防工業進行了調整,大力促進軍民結合,推動軍民兩用技術的開發,其軍工産業得到巨大發展。日本官方沒有專門的兵工廠,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産均由防衛廳委托私營企業來完成。目前,在日本從事軍事裝備生産的私營企業約有2500家,年生産總值達200億美元。
日本的軍民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寓軍于民”,強調民用技術對軍工生産的輔助作用。因此日本的大企業在制造汽車、船舶、 發動機、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等民用産品的同時,還不斷將尖端民用技術應用于軍事領域。 這在很大程度上壯大了日本的戰爭潛力,比如,日本坦克生産企業平時只有3家,而一旦戰爭來臨,把部分汽車工業轉産坦克,可年産坦克1萬輛;若以30%的汽車工業能力來制造飛機,年産量可超過1萬架。
俄羅斯:軍工私營路艱難
不管是前蘇聯還是俄羅斯,國防工業都是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國防工業也是俄羅斯經濟改革的一個巨大障礙。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很快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軍民一體化改革,把70%的軍工企業轉向民品生産。然而這場對軍工企業的激進私有化,不僅沒有改變軍工生産所面臨的困局,反倒讓本就危機重重的國防工業陷入整體性崩潰的局面。從1991年開始俄羅斯的軍火訂貨年年下降,到1994年軍品訂貨共減少80%,軍品銷售額也從以前的平均每年出口約200億美元狂降到30億美元。這直接導致生産規模的縮減,其中彈藥生産下降93%,戰略 火箭和核潛艇的生産已降到“最低水平”。鈈、鈾等核原料的生産完全停止,其他還有大批工廠處于停産和半停産狀態。據估計,當時俄軍工領域失去200萬個工位,1700家企業已有幾百個徹底關門。
到上世紀90年代末,俄政府不得不放慢私有化步伐,軍工企業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內容變爲在軍工企業間聯合組建股份制企業。2004年3月,普京對國防工業管理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相繼取消五局、科技工業部,加強國防部行政管理權,成立國防訂貨國家委員會,把國防工業改革主導權納入總統權力核心體系之中,爲國防企業下一階段的大規模結構體制改革創造條件。
中國軍工戰略武器生産企業將保持國有獨資(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日電 國防科工委、發展改革委、國資委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指導意見》。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孫勤對有關問題進行解答時指出,對從事戰略武器裝備生産、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涉及國家核心機密的少數核心重點保軍企業,將保持國有獨資。
孫勤表示,軍工企業關系國家安全,行業之間及各企業之間特點各不相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因此,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不能搞“一刀切”,必須嚴格界定股份制改造的範圍和程度,科學區分企業類型,統籌規劃,分類推進。
一是對從事戰略武器裝備生産、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涉及國家核心機密的少數核心重點保軍企業,保持國有獨資。在禁止其核心保軍資産和技術進入股份制企業的前提下,允許對其通用設備設施和輔業資産進行重組改制。
二是對從事關鍵武器裝備總體設計、總裝集成以及關鍵分系統、特殊配套件生産的重點保軍企業在保持國家絕對控股的前提下可以實施股份制改造。鼓勵境內資本(指內資資本)參與企業股份制改造,允許企業在行業內部或跨行業實施以市場爲主導的重組、聯合或者兼並,允許企業非核心資産在改制過程中租賃、轉讓或拍賣。
三是除上述兩類企業外,對從事重要武器裝備生産的其他重點保軍企業,根據承制武器裝備的重要程度,可實行國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的股份制改造,鼓勵引入境內資本和有條件地允許外資參與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 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四是鼓勵和支持以民爲主,從事軍民兩用産品、一般武器裝備及配套産品生産的軍工企業引入各類社會資本實施股份制改造,具備條件的軍工企業可以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融資。
中國將有條件允許外資進入軍工領域(組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二十二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中國將積極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軍工企業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
國防科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資委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是中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力爭用幾年時間,使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推動軍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産權制度。
該政策文件要求分類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對關系國家戰略安全等少數核心重點保軍企業,必須國有獨資;對從事關鍵武器裝備總體設計、總裝集成以及關鍵分系統、特殊配套件生産的重點保軍企業在國家絕對控股前提下,可實施股份制改造。
此外,對從事重要武器裝備生産的其他重點保軍企業,根據承制武器裝備的重要程度,可實行國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股份制改造,鼓勵引入境內資本和有條件允許外資參與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符合條件企業通過 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鼓勵和支持以民爲主,從事軍民兩用産品、一般武器裝備及配套産品生産的軍工企業引入各類社會資本實施股份制改造,具備條件的軍工企業可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融資;鼓勵軍工集團公司之間交叉持股,經批准允許其主營業務資産整體重組改制。
這份官方文件稱,國家將爲實施股份制改造的軍工企業在軍品市場准入以及承擔軍品任務、投資、軍工設備設施管理、稅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創造良好環境,對股份制改造後符合條件的軍品生産企業,國家繼續發放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許可證,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或上市提供報務的中介機構,則必須符合有關保密要求。
國防科工委官員認爲,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一是有利于打破行業、軍民及所有制界限,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力量進行國防建設,提升國防科技工業整體能力和水平;二是有利于軍工企業成爲真正的市場主體;三是有利于軍工企業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重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軍工國有資産保值增值。
中國支持重點戰略行業:軍工企業2007免交紅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中國新聞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30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進入實施階段,政府有權開始要求央企交納紅利。主管部門的知情人士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協商情況來看,軍工企業將免于在2007年交納紅利,不過他也表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收繳和支出的實施細則還沒有最終明確。
該知情人士介紹說,軍工企業免于在2007年交納紅利的原因是,該行業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行業,而且曆史負擔普遍過重,“需要的錢比能交納的還要多,因此現階段不必征收。”
他說,其他央企之間也因行業不同而收取不同比例。平均比例不會太高,不會以犧牲企業的活力爲代價。
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 財政部主導起草的《關于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請示》以及《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已經上報國務院。現階段,財政部將與國資委共同協商制定預算管理中收繳和支出的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將包括三個基本內容:一是怎麽收。財政部和國資委認爲,國資委作爲一百多家央企的監管人,了解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且有權對企業負責人進行考核,因此由國資委進行收繳最爲現實;二是怎麽管。央企紅利作爲公衆財産,和石油特別收益金一樣,也應該進入政府的預算體系內,由財政部作爲非稅收入單獨管理;三是怎麽用。央企紅利將部分補充社保虧空,各方對此已經沒有爭議。而另外一個重要用途———産業結構的調整,不但國資委和財政部都有建議權,而且包括 國家發改委在內的其它機構也可以參與決策。在今年5月成立的國家核電科技公司中,發改委作爲整個産業結構的調控者,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對于一些重大項目的支出,還將提交人大審議。
5月召開的會議要求,從今年開始,率先在中央本級企業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地方試行的時間、範圍和步驟,由各地政府自行安排。(記者 李雁爭)
中國五大軍工集團攜梟龍暗劍等亮相莫斯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 中國新聞網
2007年8月21~26日,第八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MAKS 2007)在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試飛院機場隆重舉行。作爲俄羅斯“中國年”的重要活動之一,在國防科工委的組織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5家軍工集團公司,以及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組成的中國國家展團以強大的陣容首次亮相莫斯科航展,成爲本次展會上最大的亮點之一。
全面發展的中國航空
由中航第一集團公司和中航第二集團公司組成的中國航空工業在本次航展上展出了“梟龍”戰鬥機、“暗劍”無人機、ARJ21支線飛機、H425直升機、直11直升機機等一大批軍、民用機型。
“梟龍”戰鬥機是由中航第一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制新一代的單座、多任務輕型戰鬥機,適應于21世紀的作戰環境,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先進的氣動外形及高機動性,大推力、低油耗的渦扇發動機,先進航電和武器綜合系統,全天候、超視距作戰能力,精確武器投放、較強的空對地攻擊能力。
ARJ21飛機是由中航商用飛機公司研制的70~100座級、以渦扇發動機爲動力、航程在2000海裏以內的中、短航程支線飛機,也是第一架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型支線飛機。ARJ21支線飛機研制是中國首次作爲主承包商主導運作的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共有12家國外大公司作爲11個主要分系統的承包商參與了風險合作。
H425直升機是由中航第二集團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制的4.2噸單旋翼帶涵道尾槳的雙發中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機,裝有兩臺法國賽峰集團下屬的透博梅卡公司生産的阿赫耶2C發動機,已于2004年12月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直11直升機是由中航第二集團 昌河飛機工業公司和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研制生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並取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産許可證的2噸級多用途輕型直升機。
自1951年創立以來,中國航空工業已經走過了56年的發展之路。從最初只能簡單地修理飛機,到目前已經擁有了完整的設計、試驗和制造體系,能夠研制生産各種殲擊機、轟炸機、教練機、直升機、空中加油機、通用飛機、無人駕駛飛機、民用支線飛機等各種類型的飛 機和微型飛機,以及配套的發動機和機載設備,成爲中國國民經濟中技術密集、基礎雄厚的高科技産業之一,爲中國的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積極進取的中國航天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組成的中國航天工業爲本次航展帶來了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火星空間環境探測器、新一代大推力運載 火箭、“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開拓者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等展品。
2004年獲得立項的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投資約14億元人民幣,工程命名爲“嫦娥工程”,第一顆繞月衛星被命名爲“嫦娥一號”。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衛星、運載火箭、測控、地面應用和發射場等五大系統均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繞月探測工程完成了“嫦娥一號”衛星和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産品研制,通過了各項試驗考核驗證;完成了發射場、測試、地面應用系統的建設;“嫦娥一號”衛星于日前通過了出廠評審。2007年8月10日,經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批准,工程已經轉入發射實施階段。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是中國自主創新的重大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後,中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裏程碑。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創新性,對于提高民族凝集力、激發全民探索精神,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同時,實施月球探測工程也將爲推動國際深空探測發展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
中國火星空間環境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主要用于對火星空間環境進行探測,該探測器將在2009年通過俄羅斯運載火箭與俄羅斯“福布斯”火星探測器一道發射升空。
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是一個由多種型號火箭組成的大推力、無毒、無污染的綠色環保火箭系列,具有模塊化設計、批量生産、發射周期短、低成本,可靠性高的特點,將可以滿足中國航天未來發展對運載能力的要求。
“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是一種按照“通用性、繼承性、擴展性、及時性和先進性”原則設計的大型靜止軌道衛星平臺。基于這一平臺,中國分別與尼日利亞、委內瑞拉簽署了通訊衛星在軌交付合同,2007年5月尼日利亞通信衛星一號升空後已准確定點,中國民用衛星實現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開拓者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的中國首枚小型多級固體運載火箭,具有可機動發射、操作簡單、發生成本低、能夠快速進入空間等特點。目前,在“開拓者一號”研制試驗基礎上,正在進行“開拓者一號甲”(KT-1A)、“開拓者一號乙”(KT-1B)固體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
2007年是中國航天工業創立51周年。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仿制進程導彈到應用完成的地地、地空、海防導彈武器系統;從嚴治探空火箭到具備研制發射各種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能力;航天技術從一片空白到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不僅爲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跨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航天已成爲中國綜合國力的體現,繁榮富強的象征,興旺發達的縮影。
創造高端的雷達電子
在中國展團中,擁有數十家中國高水平電子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第一次參加莫斯科航展。
他們的展品中集中展示了近年來中國在高性能雷達領域的重要成果。其中展出的YLC-2雷達是新一代3D雷達,采用了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頻率分集、脈沖壓縮等先進技術。該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測高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反地物性能好、可靠性高、易于維修等特點,並能綜合6部雷達情報組成一個局部雷達網。YLC-2雷達是一部高性能的三坐標骨幹引導和警戒雷達,其技術水平達到了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功開發的導航系統、航天測控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金融網絡系統、政務信息系統、能源電子控制系統等,提供的各類通信及網絡産品、計算機、雷達、數字音視頻産品、新型元器件、專用設備儀器、基礎材料等,已不斷爲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信息産品、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爲實現國防高技術引領科技發展,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綻放異彩的專業院校
在中國國家展團的行列中,除大型軍工集團外,來自中國航空航天專業領域三所重點院校也進行了精彩的展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展出了“北航一號”試驗火箭、“蜜蜂”系列飛行器、共軸式無人機和WP-11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等展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展出了微型飛行器系列和“禦精靈”無人直升機展品。西北工業大學則展出了ASN-206無人機等展品。另外在各高校在航空航天領域有意向開展對俄合作的基礎前沿技術和項目也受到專業參觀者的關注。他們的展品和介紹,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航空航天工業更加輝煌的未來。
走向國際的航空外貿
而作爲此次展覽中中國展團唯一的專業外貿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是中國國家授權的航空産品營銷商,目前已銷售飛機逾千架,用戶遍及30多個國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舟60飛機實現批量成交,成爲中國民機出口的重要裏程碑。
中航技公司從事的航空轉包生産專業服務始于1979年,作爲這一事業的開拓者、推動者、組織者, 中航技公司與世界上許多知名的航空工業企業包括波音公司、空中客車公司、GE公司、羅羅公司、普惠公司、霍尼威爾公司、柯林斯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承接的航空零部件包括波音和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的機頭、機身、尾段、垂尾、平尾、機翼零組件、各類艙門、電纜等,GE、RR、普惠、斯奈克瑪等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的盤、環、軸、葉片等零組件,以及霍尼韋爾、柯林斯、泰勒斯等機載設備制造商的機載設備零組件。中航技公司爲中國航空工業的對外開放、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人才培養以及經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完)
臺海兩岸軍工比拼:臺灣靠進口 大陸自研(組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東方網
4月24日,臺灣軍方舉行新聞發布會,證實在“漢光23號演習”兵棋推演中將“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導彈”(TSMFS)列入演習項目,用以反擊解放軍對臺灣實施導彈攻擊。雖然防務主管李傑不願指出TSMFS到底是指何種武器,但外界普遍相信在的TSMFS的類別中,可能包含雄風2E巡航導彈,以及由天弓2型地空導彈改良得來的天弓2B地地彈道導彈。
有媒體推測,TSMFS數量有限,尚不能對解放軍構成實質威脅,臺灣公開新型導彈背後的原因只是爲了逼迫美國技術輸出。
臺灣軍工:八十年代是巔峰期
其實,無論是雄風2E或是天弓2B導彈,它們都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産品。
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它是臺灣“國防自主”政策的産物。由于特殊的政治環境,臺灣在武器裝備的取得上受到了極大限制,因此在“國防”方面向來重視自主發展,投入龐大的經費與人力研發所需的武器裝備,並且獲得了可觀的成就。1964年,中國大陸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身處臺灣的蔣介石深受刺激。1965年,蔣介石親自任命唐君鉑中將爲籌備處主任,成立“石門科學研究院籌備處”。1969年7月1日,中山科學研究院在桃園縣龍潭鄉正式成立,隸屬于臺灣“國防部”,下設“核能研究發展”、“ 火箭研究發展”、“電子研究發展”、“化學材料科學資源開發研究發展”4所,首任院長爲閻振興,總員額約1200人。今日的中山科學研究院,隸屬于臺灣“國防部”軍備局,下轄六個專業研究所和四個研究中心,涵蓋電子、化學、信息通信、導彈和航空等多個領域,是臺灣最重要的軍事科技研發機構,負責人是臺灣海軍中將龔家政。
除了所謂的“中科院”之外,臺灣重要的軍工相關單位還包括漢翔航空和中船(即臺灣中國造船公司,由于當局的“去中國化”政策,2007年3月1日,中船已更名爲“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前者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發中心改制而來,擁有制造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的能力,而後者則是島內領先的船舶制造企業,與臺灣的軍艦自造計劃密切相關。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IDF戰機原型機的基本完成,臺灣的自主“國防”走到了巔峰,當時,臺灣三軍都有許多重點型號武器問世,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IDF戰機、天劍系列空空導彈、雄風系列反艦導彈、天弓系列防空導彈、勇虎式主戰坦克等,如今這些武器仍是臺軍的主力裝備。
而此時的大陸軍工,剛剛從十年動亂的陰影中走出,雖然依靠自身的努力,已有能力研發“兩彈一星”這一類的尖端科技,但在常規武器的研制上已經遠遠落後于軍事先進國家。進入八十年代以後,爲了服務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國策,大批國防相關的重點項目又相繼下馬,這其中就包括日後不斷引發爭議的運-10。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陸軍工陷入低潮。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兩岸軍工互換了位置。大陸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制裁,只能從少數幾個國家引進先進武器來應急,于是大力推動自主研發成了唯一的選擇;而臺灣則在對外軍購上取得重大突破,出于各種因素的考慮,當局越來越依賴對外軍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軍售項目包括法制幻影-2000戰機和“拉斐特“級護衛艦,美制F-16戰機和E-2預警機。
這種行爲雖然在某個時間點上可以提高臺軍的作戰能力,但它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自主研發成果無法爲繼,大量的專業人才流失。作爲臺灣最爲頂尖的軍事科技研發機構,中山科學研究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擁有6000名科學家和8000名技術人員,但是到了200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約4000名科學家和5000名技術人員。自2005年下半年開始,臺“國安單位”甚至發現有超過50名“中科院”離退職人員經由第三地前往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強烈懷疑,這些人員極可能會參加解放軍的國防科研計劃,尋找事業的第二春。
與“中科院”一樣,漢翔航空和中船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以漢翔爲例,在臺灣獲得F-16和幻影-2000戰機之後,IDF的生産計劃由原先的250架銳減至130架。當IDF生産完成之後,除了組裝少量美國直升機外,漢翔的營運只能依靠飛機翻修與延壽改裝、零部件制造、支持臺軍的拖靶訓練任務等業務來苦撐。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專業人技術員對漢翔的未來失去信心,離開公司流向民間甚至是國外和大陸。
今年3月,漢翔航空花費七年時間耗資七十億新臺幣打造的“雄鷹”戰機原型機終于出廠,不過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臺灣空軍對其興趣不大。這對于處境已相當不妙的漢翔航空而言,無異于敲響了喪鍾。
就這樣,軍方不購買軍工的産品,軍工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動力來推動新項目的發展,更搞不出軍方所中意的産品。不客氣的說,今日臺灣軍工已經陷入惡性循環,與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臺灣軍工的存在,最主要的意義已經不是爲了實現“自主防衛”,而是爲當局外購先進武器時提供討價還價的基礎。這也就難怪會有媒體推測此次臺軍公開新型導彈意在逼美技術輸出。
反觀海峽這邊的大陸,近年來進口武器有限,主要以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爲主,這對于提升國防工業水平頗有幫助。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特別是1999年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之後,中國政府加大了對相關機構的支持,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加入。與此同時,多年來大陸一直大力推動的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等一系列科技計劃在許多重要領域取得了大量創新結果,進一步推動了國防科技的發展。今日,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大陸的國防科技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已經縮小到有限的短距離,少數科技項目甚至處于領先位置。
2000年以後,大批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相繼被展示在中國公衆面前:在地面,解放軍裝甲兵的99式主戰坦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准,而陸軍航空兵的專用武直雖未解密,但照片已經多次出現在網絡上,被國人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在海面上,被譽爲“中華神盾”的新型驅逐艦已經加入了中國海軍的作戰序列,航空母艦相關的研制工作亦已展開;在空中,中國自行研制的殲-10已經成軍,各式國産預警機也相繼出現在大陸的上空;在外層空間,神舟系列飛船成功完成了兩次載人飛行,而隨著第四顆導航衛星的發射升空,中國自行研制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強勢政府必然需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爲支撐,這是執行重大政治理念的基礎。在這個科技發展以驚人速度進行的新時代,行政當局的決策失誤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兩岸軍工過去三十年的發展經曆表明,僅靠外購武器不可能實現軍隊的現代化,依靠自身軍工的發展才是唯一途徑。而穩定的政治環境、堅實的經濟基礎、有效的人才政策和合理的行政力量支持是軍工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而在這些方面,今日大陸已經不是臺灣可比。
當前兩岸力量的平衡已經開始傾向于大陸一側,相信未來大陸軍工的發展將會爲反“臺獨”提供更爲有力的保障。
減少采購俄武
·可喜!中國軍工的進步神速大批減少采購俄武器合同>作者:銀河巨星
·
先來看一則消息:10年來俄對華軍售曾達到一年逾20億美元的峰值,2006年則減到近乎爲零,目前也無新的大的整機合同(除了外媒說的100套LA31F發動機)。
· 再來簡單地回顧一下我國武器裝備的曆程:新中國剛剛建立時,由于沒有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産品全部依賴進口,武器也是部分從“老大哥”手裏獲得;但在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如冶金、汽車、機械、煤炭、石油、造船、電力、通訊、化學、國防工業後,我們依靠的是自力更生爲主的方針而實現的武器裝備的國産化。
· 但在80年代,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和軍隊要忍耐的大局下,新的武器裝備沒有太大的發展。我們的經濟重心,也主要分布在了沿海;而這個經濟重心是原來在和美國的“蜜月”期所建立的,也就是整個80年代建立的。而這個經濟帶的命運就決定了中國的生死存亡!
· 在90年代,面對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中國突然發現,西方的矛頭完全對准了中國!而我們薄弱的海防、面對第一島鏈的弧形包圍、東海劃界、南海各國向我提出的主權要求,我們的海上力量還不足以保衛自己,只能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有心無力來拖延。加上臺灣問題的日益惡化需要面對的是美日臺相互勾結,已經對我們的安全構成嚴重的挑戰!爲了彌補裝備的差距, 只能是再采取邊引進邊消化吸收的辦法彌補再次拉大的武器差距。而80年代末的那場風暴,面對整個西方的制裁,中國無從獲得西方的武器和防務技術,因而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提供實現軍事裝備的現代化縮小軍事裝備上的差距。
· 這個時期,最大的幾次外購軍備就是來自對俄羅斯的蘇-27系列戰機的分四次引進,總數達到120架以上(含第四批的55架蘇-30和蘇-30MK2)、12艘基洛(第一批4艘,2艘877M、2艘636型。後追加8艘)、還有4艘現代級大型驅逐艦、YL-76和YL-78大型運輸機等。·
進入21世紀,在經過消化吸收後,不斷有好的消息出現:先是海軍167的出現,我們有了自己的6000噸以上的戰艦,隨後168、169、170、171江南四驅的出現和115、116的服役,更是顯示出與中國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相比,70年代設計的“現代”級驅逐艦已顯得過時。中國海軍向俄羅斯購買整艘軍艦的曆史已經結束。
· 在空軍方面,隨著殲-10的高調亮相,並傳出新機可以1:4模擬擊落蘇-27時,那麽1990年代,蘇-27SK戰鬥機對于落後的中國空軍來說是“雪中送炭”;但10多年後,該型號面對不斷進步的世界戰鬥機水平已經嚴重過時。同時,中國國産第三代戰鬥機的服役使進口戰鬥機不再必要了。
· 而蘇-27的國産化的殲-11B,更是把蘇系列飛機推上了極至——顯示了俄羅斯方面對出口的蘇-27、蘇-30系列的升級工作明顯力不從心,至少對中國來說是這樣!
· 還有傳說中的“新飛豹3試飛成功 中國已看不上蘇-30MK2”,(附:新飛豹3已經試飛成功!並且已經定型,軍內編號爲DDK-03.之所以被稱爲新飛豹,是因爲它的氣動外形以及其內部系統都是全新的!雖然有原飛豹的身骨墊底,但是爲了適應新型的發動機,因此不得不將機身放大!由于新型發動機的進氣量和單位推力比原發動機增強了近75%,所以新飛豹3不能簡單的沿用和放大原飛豹的機體!(新型發動機比原勞思賴斯發動機直徑大,而且也短!)因此,有關科研人員對原機的氣動外形以及內部機體結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其工作量之大之複雜,絕不亞于重新設計一架新飛機!)
· 再看武直-10直升機:《簡氏防務周刊》、《漢和防務評論》、《紐約時報》和美國UPI合衆國際社等國外媒體和機構都熱衷于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外形酷似“阿帕奇”的攻擊直升機,該直升機被命名爲直-10型攻擊直升機,裝有國産的數字化武器管理系統,可挂載各種北約制式武器,能大幅提升解放軍空中作戰能力。
陸軍方面,隨著主戰坦克99改的陸續服役,俄軍最新的T-90坦克無論從各項指標上都談不上先進了,和中國最新型坦克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 還有8x8輪式裝甲車據說性能已優于俄最先進的BTR-90。
· 防空方面,改進後的紅旗-9叫紅旗-9A,一躍成爲世界先進的雙用途(反飛機與反導彈、含戰術導彈)的防空導彈系統,而我軍的大型防空艦也把海軍型的HHQ-9A搬上艦,成爲我軍艦隊遠程區域防空的主力彈種。
· 看紅旗-9A的性能:
· 1.最大射程:200千米(超過美軍海軍裝備的標准-2的70千米、標准-3的180千米)
2.最大射高:40千米
3.紅旗-9的雷達系統相當先進,發射功率異常強大,其發出的電磁波具有美、俄、歐洲雷達所沒有的燒穿能力。能夠完全壓制機動能力極強的航空平臺的小功率幹擾機;如美制F-16、法國的幻影-2000、的機載小功率幹擾機,甚至和F-22的機載小功率幹擾機幹擾機也可以被有效壓制,綜合電子反制(ECCM)能力極強!
· 紅旗-9的雷達電子設備相當先進可靠,發展潛力很大,相比之下,光是數字化顯示控制臺技術就比S-300領先5-10年。因此,紅旗-9成爲了獨立于美、俄、歐防空系統的另一極!
· 只是中國在大型飛機領域的制造上仍存在很大缺陷,因此當前中俄尚存最大的軍售項目就是伊爾-76和伊爾-78的進口。當然,隨著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啓動,這個差距也是很快要拉平或趕超的。
· 所有這一切,都值得國人驕傲,我們沒必要妄自菲薄!
· 總結:我反對片面的“唯武器論”,但我不否認武器的重要性。
· 因爲軍力的優劣不僅僅等同于幾種武器的對比,而是不能片面地強調“唯武器論”,要正確看待武器的問題。
· 從中俄軍售合同的減少看,我們的確是在進步!
· 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雙方戰爭謀略的運用結果。武器是畫家手裏的一枝筆,善用者才會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什麽樣的武器打什麽樣的仗,對什麽樣的敵人運用什麽樣的戰術,在什麽樣的地形運用什麽樣的戰術,在什麽樣的天候運用什麽樣的戰術,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都是戰爭的致勝因素,是我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法寶。
· 回想當年跟蘇美兩強的戰爭,中國之所以能夠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與當時的黨中央敢打必勝的政治勇氣、政治意志是分不開的。過去幾十年,中國把國防的戰備定位于“打核戰爭、打世界大戰”的基點,因而才有幾十年的和平環境。孫子說:無恃敵不來,恃吾有以待也。武器裝備的准備僅僅是戰爭准備過程中一個環節。關鍵是在你的潛意識裏,你有敢于直面一場殘酷戰爭的勇氣和心理准嗎?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70051&tbid=2905
誰用誰倒黴
俄羅斯的武器:中印異口同聲“誰用誰倒黴”
老毛子這個現代“病夫”,雖然分家帶來的痛楚還未完全消散;可畢竟“祖業”雄厚。蘇聯幾十年以來積累的雄厚軍事研發和制造實力當今除了老美之外,他稱第三,就沒人敢喊第二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不,就數我國和印度對老毛子的祖業盯得最直了。
可老毛子人雖病心理卻清醒得很(不要把人家想的太蠢,那樣只能顯示自己有多弱智);凡是能買到歐美武器的國家誰還會找他???所以,誰找他,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唯一之舉!所以,老毛子也很是會把握這做獨家生意的優勢,肆意忽悠你沒商量!
1.價格上“套籠子”
老毛子的戰鬥機,價格比米國便宜一大截(三分之二左右)看起來很是誘惑,而買了其戰機的國家,不管實際上用起來怎麽樣,主流報道還是要稱贊一番;畢竟是花了自己銀子買的,何況也是國防實力,說他不好;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可吹歸吹,零件壞了還得照買,戰機最重要的是發動機,呵呵,老毛子發動機的壽命大家也都知道了吧,以su27的AL31爲例,兩臺壽命都比不上F15的一臺;所以,大家看看買了歐美戰機的國家空軍訓練強度,再看看我們國家的Su27???經常趴在窩裏!沒辦法,平時飛行就把發動機壽命玩完了,到戰時怎麽辦啊?
所以,要是按照歐美戰機的訓練強度,老毛子的飛機壽命期內所花費的費用實際上比歐美戰機還要高得多(換個AL31發動機就要400W美金啊)。戰鬥機畢竟是高科技武器,不要拿AK47來比。
2.關鍵時刻掉鏈子
我國從老毛子買的現代驅逐艦,有次實彈發射日炙導彈。發射按鈕已經按下了,導彈卻在發射桶裏紋絲不動。軍艦上的人都嚇暈了,這要是出事,數億美金的軍艦可就完玩了;最後還是艦上工程師豁出去了拼了老命才解決問題。還好這是訓練的時候,要是戰時,早被人家幹掉了。
印度從老毛子買的SU30,神氣十足地飛上了藍天。可演習中多次“擊落”了自己的同伴,原來是su30機載雷達探測精度和識別目標能力不足,關鍵時刻“敵我不辨”,常常把同夥當成了“敵人”。阿三空軍只好下令:蘇-30的飛行員必須在眼睛能夠看到並且識別出目標的情況下,才能開火。印度空軍有的飛行員就提出疑問:蘇-30戰鬥機的雷達,號稱最大探測距離是240千米,最大跟蹤距離爲185千米,可是機載雷達還不如我們的眼睛,這樣的戰鬥機還能不能作戰?
所以,看看我們經常吹噓老毛子的雷達抗幹擾強,距離遠!可關鍵的功能都不行。檢了芝麻丟了西瓜。
3.交貨慢,臨時漲價
以前看雜志時,看我國從米國進口黑鷹的交貨速度,24架黑鷹一年多就交付完畢(NB啊,那還是80年代)再看看美國交付TWF16和韓國F15K的速度!
反看下老毛子,簡直是蝸牛。慢慢吞吞,反正他收了你的定金他是不急;買個幾十架飛機要拖上4-5年;並且時不時這個要加錢那個要加錢(就是現在很多沒職業道德的ji一樣)
大家看看我國和老毛子買伊爾-76運輸機,我方都忍耐到極點了!交貨日期遙遙無期(這個老毛子也有原因的,我方一次就采購幾十架76大運,人家也有所顧慮啊,何況老米也再暗中搗亂)
4.售後培訓差
看看購買米國飛機的國家,飛行員都可以到米國進行高強度訓練。可老毛子呢,隨意忽悠一下了事。怎麽玩還要靠你自己去琢磨(我軍隊很多就是當金魚樣,養在那裏而已),我家旁邊的大托鋪機場,空18師的SU30偶爾飛個2架到湘潭和衡陽上空轉轉(挂架都是空的),可笑的是這裏還住了好多花重金請來的老毛子工程師(住別墅)。真不知道我們把Su30玩得怎麽樣了!(早年安徽的SU30“看風景”事情還記得吧,兩個團職的飛行員飛SU30低空讓樹枝擦了下就嚇得連忙跳傘了,飛機還滑翔飛行好遠才墜毀。這飛行員玩得轉嗎?)
再看看我們的“道爾”防空系統,都是老毛子80年代的東西了,還要數百美金一小時請毛子工程師來“示範”;真搞不懂打仗時怎麽辦!
下面看看老毛子忽悠阿三:
阿三重金從老毛子進口SU30,剛開始用時發現飛機嚴重震動不穩定,且發動機渦輪葉片出現裂縫!阿三找老毛子給個說法,老毛子曰:這是你們飛行員技術太差,玩不轉飛機。而且地勤人員水平低,保養不好而導致的。
阿三說;那我們用法國的幻影2000從沒出現這情況啊;毛子答曰:那就是你們訓練強度太厲害了吧,再加上東南亞高溫天氣,對飛機影響很大,我們的戰機在正常條件下使用,發動機在擔保壽命期內不會提前報廢,也不會導致飛行中各種故障現象的發生!
阿三狂暈:“那還是放在機庫裏最安全了”
可問題終究還是要解決,老毛子又開始忽悠阿三了。那就是給SU30裝矢量噴口(哈哈,老毛子自己都沒實裝,正好阿三做免費試驗還可以賣錢);阿三高興的要死,這個東西好啊,可360度轉向,比F22的都NB,可買回來一用才知道,俄羅斯方面聲稱,這種安裝推力矢量噴口的蘇-30戰鬥機使用時間可以達到260~500小時,可是飛行員只使用這種戰鬥機飛行了20多個小時,就必須更換推力矢量噴口,哈哈,更可笑的是那個力矢量噴口要人工操縱調整(爆暈)比F22的編程自動調整完全是兩碼事……
看看最近發生的幾場戰爭,俄式武器輸得一塌糊塗。有的人老喜歡用AK47來說話,這是老思想,現代高科技戰爭,靠的不是粗糙實用,而是領先的技術優勢。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69589&tbid=8180
危機
俄國防工業陷全面危機 中俄巨額飛機訂單擱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據俄羅斯《晨報》報道,俄羅斯國防工業目前正陷入全面危機。俄羅斯國防業無力履行外國訂貨合同,而且合作者還紛紛以質量問題撕毀合同,俄羅斯名譽和市場地位面臨風險。問題其實早在2007年就已發生。第一個表示不滿的是印度。
2004年,俄羅斯和印度簽署了7.5億合同修建並更新“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航母。本來計劃2011年交貨,但錢支付後航母還是沒完成更新。俄羅斯人宣布2013年將交出航母。印度不僅不滿俄羅斯的延期交貨還不滿俄羅斯産品質量不合格,如2005年俄羅斯將已交付的潛水艇再次召回進行更新。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拖延在加裏寧格勒制造三艘“隱身”巡航戰艦和交付給印度制造T-90S坦克相關資料。
就在一星期前阿爾及利亞宣布退回俄羅斯15架米格-29飛機,飛機不是已使用過就是設備非常老化。俄羅斯方面認爲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交付的飛機全部符合合同規定。但飛機還是被送回,還給阿爾及利亞更加現代和昂貴的飛機型。
中國也是俄羅斯傳統客戶,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技術。但中國對于俄羅斯也存在不滿。問題主要是田灣核電站的設備。該事件直接導致與中國簽訂的數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38架伊爾-76和伊爾-78飛機合同出現擱置,2年後由于價格上漲,俄羅斯人才明白該合同實際上對于自己來說已是虧本買賣。解決問題的出路是尋找新的制造商,替換以前的塔什克伊爾飛機制造廠,由烏利亞諾夫斯克飛機制造廠來生産。
俄羅斯方面的抱怨都是一樣虧損,現在面臨成本上漲,但價格還是當初的價格,也無法與對方重新進行談判。而且爲了應得對手(法國人爭取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市場,美國人爭取印度市場),俄羅斯迫不得已還要自壓身價,根本沒有考慮可能面臨的風險,如通貨膨脹,運費和能源開支,鋼材原料價格上漲,完全忽視了經濟方面的分析。
去年,伊萬諾夫副總理驕傲的宣布俄羅斯從武器出口賺到70億美元。而這主要是2004年和2006年的合同。官員們認爲出口讓俄羅斯擺脫了90年代危機,開始了大規模的出口生産。
但這些合同目前還都是紙上空談,實際收入應該看財務帳本。實際成就比情緒激昂的工作報告要少很多,如果合同還在不斷被取消和擱置。俄羅斯憑目前的産品質量和市場信譽將很難再找到客戶。
現在俄羅斯政府著手解決問題,花費巨資培訓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更新廠子設備。總之,軍火生意,軍事技術在現今世界還是最火的生意,而且國家安全還取決于國防工業收入。
每次發生合同問題,國家總統都會出面進行交涉,就像這次印度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航母事件,其實印度這次拒絕其他國家的航母是因爲印度戰艦指望著俄羅斯米格艦載機,俄軍工企業老想依賴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是欠理性和不穩妥的。(環球網 梁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3-02/1044488076.html
俄羅斯對中國仍有戒心 軍火交易停滯不前
·由于俄羅斯違約、武器品質不好及對中國武器出口限制,導致目前中國與俄羅斯的軍火交易陷入困境。但分析人士認爲,對尖端武器及能源的需求兩大因素,使中國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會繼續依賴俄羅斯。
·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軍火的幾個主要買主最近紛紛抱怨俄國武器品質有缺陷,俄羅斯軍工企業經常不履行訂貨合同。其中,由于機載設備有問題,阿爾及利亞最近決定將去年購買的十五架米格29戰鬥機退還給俄羅斯。因無法按期交貨,印度也決定取消從俄羅斯購買潛艇的協定。印度也不滿意俄羅斯改裝的航空母艦推遲交貨期及大幅調漲航母改裝費用。
· 另外,中國從俄羅斯訂購的伊留申76軍用運輸機無法按合同規定如期交貨。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艦載防空導彈等武器裝備也同樣出現品質問題。
· 違約、武器品質不好及對中國武器出口存在限制,導致中俄軍火交易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目前除了S-300防空導彈、伊留申76軍用運輸機及戰鬥機發動機訂單外,俄國軍火工業已有很長時間沒有收到中國的大規模武器采購訂單。
· 不過,有媒體認爲,由于許多尖端武器中國還無法自行制造,加上對能源的需求,兩大因素導致中國在未來很長時間將繼續依賴俄羅斯。
· 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拉林認爲,俄羅斯同中國的夥伴合作的根基就是雙方共同經濟利益及兩國經濟之間的互補性。俄羅斯是一個能源大國,而中國目前急需能源和原材料。中國需要從俄羅斯獲得尖端武器裝備,而俄國軍工企業需要訂單維持運轉。
·俄羅斯軍備問題專家馬基延科說,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武器主要以海軍和空軍武器爲主,這可以把中國的注意力引向臺灣海峽,給在太平洋地區的美國軍隊帶來麻煩,這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 專家利托夫金認爲,由于對中國存在戒心,因此俄羅斯不會向中國出售陸軍武器。他說,中國與其他的俄羅斯軍火買主不同,其他的軍火買主能從俄羅斯以外的其他國家進口尖端武器。但中國除了俄羅斯之外別無選擇,因此中國只能依賴俄羅斯。
· 俄羅斯專家認爲,雖然中國試圖從俄國獲得陸軍以及其他一些更尖端的武器裝備,但俄羅斯國內很多人反對把這些武器裝備出售給中國,導致雙方軍火交易停滯不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2524d01008mly.html
眾說
美專家稱俄羅斯用軍火左右解放軍發展方向(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美國合衆國際社一位資深新聞分析家近日就中國的國産武器工業和軍事雄心撰文,文章認爲:
中國武器工業的弱點在未來的日子裏將繼續影響中國的外交和重大戰略,首先,這種弱點使得俄羅斯在中俄聯盟之中占據主導地位。盡管官方從來沒正式提過這個概念,但事實上中俄聯盟早在兩國2001年6月15日創立上海合作組織之時就已成立,該組織的成員中還有中亞地區的四個前蘇聯共和國。
因此,中國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仍需在兩個方面依賴俄羅斯:第一是從後者獲得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氣,這對于維持高速增長的工業正常運作來說必不可少;第二則是獲取自己還不能制造的尖端武器,尤其是地面戰和用于快速海外軍力投射的武器裝備。以上這兩點都是成爲世界強權所必需的重要條件。
如果歐盟最終放松對中國的制裁,歐洲的高科技武器很可能迎來如潮水般的訂單。中國可能會象以色列一樣購買德國的“海豚”級潛艇,以使海軍減少對俄制基洛級的依賴。類似的選擇還有法國的“天蠍”級潛艇,但法國可能不會冒著得罪印度這個重要買家的風險把潛艇賣給中國。英國宇航系統公司(BAE)之類的公司也可能獲得大批的中國訂單,但由于它十分依賴與美國政府及軍方的交易,很可能會懼怕與美關系惡化而拒絕中國的要求。
中國依舊十分渴望獲得俄羅斯制造的主戰坦克和多管火箭炮以及強悍的裝甲運兵車。如果俄羅斯繼續拒絕賣這些先進武器給中國,或者如果中美關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出現戲劇性的升溫,中國陸軍將會缺少可以和鄰國抗衡的強大武力。這種弱點促使中國繼續尋求和俄羅斯的良好關系,同時緩解與印度之間的緊張局勢,在過去的幾年內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動作。
但盡管這樣,中國仍然很自信的在南海、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施展自己的海空軍實力維護其利益,積極對石油資源豐富的南沙群島行使主權。
當然,這是中國保護其起源于中東漫長又脆弱的海上石油運輸線的一個重要行動,但是從中也折射出了中國軍隊當前的實力和弱點。
中國擁有一支頗有戰鬥力的空軍,主力戰機是大批技術不高但仍很有威力的蘇式戰機。此外中國還在不斷用國産潛艇、俄制基洛級潛艇和載有強大反艦導彈的現代級驅逐艦擴充著其海軍實力。
軍事工業的結構性弱點決定了中國的主要戰略,但並不影響中國發展其軍事力量。這正好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不會忽略中國在歐亞大陸上的崛起,而會建設性的對此加以利用,把中國實力的拓展引導到不會威脅俄羅斯並能符合俄羅斯自身戰略目標的方向。中國需要軍工産品,而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工業恰恰能滿足這種需求,這一點保證了俄羅斯能順利實施其策略。(環球網 袁宗澍)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29/0853487876.html
美國稱中國武器研制遭瓶頸需引進技術對抗印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美國合衆國際社一位資深新聞分析家近日就中國的國産武器工業和軍事雄心撰文,文章認爲:
中國希望從俄羅斯購買未果的武器讓我們對當前中國國防工業的轉變有了深一層的理解:
盡管中國現在已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低技術工業基地,也投入了比美俄還多的人力物力來發展其寄予厚望的航天計劃,但仍然十分依賴從國外進口的陸戰武器系統。直到幾年之前,在俄羅斯每年65億美元的軍火訂單中還有40%是來自中國,但由于中俄之間出現的僵持局面,今天這個數字已急劇縮小。
俄羅斯希望向中國大量出售其老舊不用的武器,但中國卻希望購買俄國最新銳武器,尤其是陸戰武器。此外中國還希望能夠和俄羅斯達成共生産協議以引進技術自己生産武器。中國方面稱已不再需要不附帶技術轉讓的俄羅斯“低科技”武器,認爲俄羅斯應該對華出售更先進更強大的高科技武器裝備。
更重要的是中國希望通過聯合生産來獲得尖端的國防技術、發明和複合材料。事實上俄羅斯在面對其他國家時也曾這麽做過,例如去年它就和委內瑞拉簽署了在該國建廠生産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合同,還與印度合作發展超音速巡航導彈,但當對手換成了中國時俄方卻斷然拒絕。中國試圖向俄羅斯購買強大的T-90坦克但遭拒絕,因此直到今天中國武器工業仍然不能自行制造世界水平的主戰坦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俄羅斯剛與印度簽署一項出售347輛T-90坦克的協議,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
按照俄羅斯專家的說法,解放軍總裝備部希望購買的俄羅斯武器和技術包括:“什米爾”(Shmel)雲爆火箭筒、Nona-SVK和維拉(Vena)120毫米自行迫榴炮、Msta-S152毫米自行火炮、300毫米龍卷風(Smerch)多管火箭炮、BMP-3步兵戰車、BTR80裝甲人員輸送車、米-28“浩劫”和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多種三坐標雷達、海軍的垂直發射施基利(Shtil)-1防空導彈、電子對抗設備(ECM)、艦載卡27/28直升機、生産第四代和第五代飛機發動機的技術以及高級合金鋼等。
文章認爲中國國産武器工業目前正遭遇“瓶頸期”。換句話說,與令人驚異的經濟和民用工業成就相比中國的軍工産業仍很落後,不能自行生産的武器很多,尤其是陸戰用及對地面作戰實行空中支援用的武器,因此不得不向其他國家購買。
當然,在有限的一些領域裏中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然不滿足于此。中國人希望引進技術來大量生産能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及印度相匹敵的強有力尖端武器裝備。要達成這個目標,俄羅斯可以說是個天然的夥伴,但目前爲止俄羅斯似乎還沒有這麽做。
這種弱點在未來的日子裏將繼續對中國的外交和重大戰略施加影響,同時還會決定中國將如何選擇自己將要面臨的沖突。(環球網 袁宗澍)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27/1630487518.html
中國軍隊武器裝備與新形勢要求尚有差距(組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2日電 最新一期《求是》雜志刊出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張慶偉的文章,闡述新時期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與發展。文章指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做好軍事鬥爭准備,維護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對國防科技工業提出了緊迫任務。經過多年建設,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實現跨代躍升,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
文章說,要准確把握中共十七大對新時期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中共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富國與強軍的統一,這在黨的代表大會上還是第一次。爲軍隊提供能克敵制勝的武器裝備是國防科工部門的天職,同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也是國防科工部門責無旁貸的曆史任務。
文章說,經過多年建設,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實現跨代躍升,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特別是武器裝備的機械化、信息化水平與打贏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武器裝備動員能力和水平與現代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國防科工部門必須著眼于新世紀新階段的曆史使命,大力提高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産能力和動員能力,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有效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文章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完成國防建設武器裝備研制生産、供給保障任務。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完成好武器裝備研制生産任務。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增強實戰性。加強組織協調,做好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和戰時動員能力建設。軍工集團公司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産的核心和骨幹力量,要對其開展有力的指導、協調、監督和服務工作。支持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軍工建設,形成“小核心、大協作”的開放發展格局。
文章並強調,國防科技工業必須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超越的行業,自主創新是軍工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要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提高質量效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13/0840485175.html
解放軍基本中止購俄武器 莫斯科怕失去中國市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環球網
環球時報 環球網訊: 俄羅斯《獨立報》1月29日文章,原題:《軍事出口陷入死胡同》 中國是俄羅斯國防工業産品最大客戶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近來出口到中國的國防技術和産品已接近爲零。據《獨立報》消息人士透露,莫斯科對此十分重視,而且這也成爲國防部長出訪中國的一個重要目的。
出訪中國的消息是《獨立報》通過消息人士的得到的,但是國防部長謝爾久克夫出訪北京,與曹剛川(部長)會見的具體時間還沒定。“也不排除中國國防部長出訪俄羅斯的可能性”一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但他拒絕透露具體出訪時間。但是可以預測,不會早于總統選舉結束,也不會晚于新總統就職。
兩國國防部長推遲見面的主要原因是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出現了停滯。現在莫斯科與北京的大額國防軍工産品出口合同一個也沒有,而之前俄羅斯每年在該領域可以從中國賺走18到20億美元,占俄羅斯所有出口創彙的四成: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蘇-27SK和蘇-30MKK兩種戰鬥機、還賣給沈陽飛機制造廠蘇-27SK飛機的組裝權、供應中國S-300PMU1和Tor M1防空導彈、超過10艘877型柴電潛水艇和裝備了“俱樂部-C”反艦導彈系統的636型柴電潛水艇。彼得堡工廠爲中國海軍建造了“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及956E型“現代II”級驅逐艦,艦上配有3М-80Е“白蛉”(美國稱爲SS-N-22“日曬”) 超音速反艦導彈,與驅逐艦一起出口的還有8架卡-27/卡-28反潛直升機。除此以外,出口清單還包括爲中國海軍提供的S-300PMU艦載型號“要塞” 防空導彈系統,以及爲中國國産殲10戰鬥機制造的AL-31F發動機。這個單子還可以繼續開列,但是近年來兩國合作出現了問題。首先總價值爲15億美元的伊爾-76MD運輸機和四架伊爾-78加油機的合同被終止。推遲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缺少生産這些飛機必要的技術人員和設備。
最關鍵的原因是北京現在不想要莫斯科推銷的作戰武器,而希望自己選擇需要的武器的生産技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給俄羅斯“國家國防出口總公司”開列的大規模作戰裝備單子有:RD-33噴氣式發動機,2S23 120mm自行迫榴炮, 2S19 152mm自行榴彈炮, “旋風”300mm火箭炮,T-90C坦克,BTR-80和BTR-90輪式戰車,米-28H和“黑鯊”卡-50武裝直升機,各種型號的三坐標雷達,艦載防空導彈和無線電偵察設備和反電子戰設備。對于中國軍隊來說還有購買價值的還包括蘇-33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米格-31遠程截擊機,圖-22MЗ遠程轟炸機,大型水面艦艇及核潛艇。
俄羅斯軍事技術監督局主任米哈伊爾•德米特裏在一次采訪中無意識泄露說,俄羅斯不准備對中國供貨的原因之一是雙方軍事領導人沒有取得一致意見,也可能是(俄方)覺得不應該向中國供貨。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從不擔心向印度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其中有些武器甚至俄軍都還沒有裝備,比如蘇-30MKI多功能戰鬥機,它的機載雷達是法國和以色列生産的。
當然,這種立場讓中國將軍們很痛心,數次軍事合作會議也被延遲,看來國防部長此次中國行與沒有得到中國訂購合同有很大關系。(環球網 梁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30/0917483576.html
中國武器裝備如只進口不創新將不堪一擊(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解放軍
報
回味曆史的每一個細節,不經意間,你都會從中得到若幹啓示。
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使用“飛魚”導彈曾重創英國軍艦。但法國在英國的要求下,將“飛魚”導彈的性能參數全盤告知英國,英軍得以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使得阿根廷空軍後來的作戰效果大大削弱。不僅如此,法國還中止了對阿根廷的導彈供應,使得阿根廷空軍的飛機無彈可投。
“飛魚”導彈事件給我們的教訓極爲深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武器裝備依靠進口,一味“拿來”,只能受制于人,靠外國技術創新成果支撐的國防注定不堪一擊。
聯想到我軍 信息化建設,在經驗不多、成果較少的情況下,把外軍已經完善成熟的技術和裝備成果“拿來”爲我所用,在短時間內不失爲一條捷徑。這樣做,不但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能夠縮短戰鬥力生成的周期。
可是,“拿來主義”不是機械地照搬照套,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取舍,有所創新。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拿來”,結果會重蹈覆轍。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這個靈魂,要在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的過程中邊引進、邊摸索、邊學習,最終與國情軍情有機融合,以實現真正的跨越。如果在引進的過程中只“借”不“鑒”、抑或只模仿不創新,則很容易受制于人,形成對先發國家的依賴。
隨著高新裝備的迅猛發展,高端技術“黑匣子”、生産工藝“金剛鑽”等“門檻”越來越高,但凡最先進的軍事高科技,總是被列爲秘中之秘。真正的核心技術幾乎無從引進,即使是“拿來”了,也難以全盤引進先進武器裝備的整體系統。可見,從長遠和戰略角度來看,關乎國家安全、軍隊發展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軍信息化建設,必須依靠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們一定要記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的那句話:“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焦磊峰 陳江兵)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10/1011439117.html
美媒稱中國巨資發展太空武器技術遠落後于美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環球網
美國和中國都已宣布有意將人送上月球。兩國業已處于新一輪太空競賽的早期階段。其熱度和詭詐頗有幾分像冷戰時期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太空競賽,當時太空成爲爭奪地緣政治優勢的代理戰場。
中國視太空探索爲確認其超級大國地位的一種途徑,因而它的載人航天計劃可以說是攸關民族自豪感的大事。美國海軍分析研究中心亞洲問題專家迪安?成表示,中國向空間研究領域投入大量資源。中國太空計劃一年的預算多達20億美元左右,與日本大抵相當。今年晚些時候,中國計劃進行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這是可能的2024年登月的前奏。隨著布什總統誓言到2020年將美國宇航員重新送上月球,兩國間的競爭或許不可避免。
當然,中國的太空計劃仍遠遠落後于美國。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研究部主任瓊?約翰遜?弗裏茲說:“他們基本上是在重複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行動。這是一場龜兔賽跑。他們樂于緩慢前進,造成這種太空競賽的印象。”
但其中可能也包括民族榮耀之外的東西。部分分析人士說,中國試圖獲得美國太空技術,但這種企圖與推進其太空計劃沒多大關系,而是爲了提升軍事力量。中國已經把太空作爲一個潛在戰場加以重點關注。不久前五角大樓對中國軍力的評估認爲,中國正投入巨資研發反衛星武器。
毫無疑問,中國認識到了這種能力的重要性。2005年,一名中國軍官著書稱,對衛星實施“震懾性攻擊”,“將動搖敵方作戰系統結構,並對其決策者造成巨大心理威懾”。從理論上說,這樣的攻擊可以使中國抗衡技術高于己方的美軍,後者嚴重依賴衛星獲取戰場數據。中國距離在太空挑戰美國尚有數十年之遙。但美國官員擔心中國可能獲取機密信息從而拉近與美國的差距。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2-16/0954485623.html
美國專家評價中國將成世界上最重要武器生産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美國合衆國際社的一位資深新聞分析家近日就中國的國産武器工業撰文稱:盡管中國國産武器工業目前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還不小,但總有一天將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武器生産國之一。
西方專家相信中國在未來幾年內還是需要國外提供大批裝備。盡管從鋼鐵工業以及輕工産品及耐用消費品出口方面來看中國已經是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交易仍折射出中國目前軍事工業的複雜性與不足之處。19世紀時英國伯明翰與謝菲爾德地區曾經獲得過“世界工廠”的稱號,20世紀時這個桂冠轉移到了美國賓州匹茲堡頭上,而到了21世紀,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又把這一稱號送給了中國的廣東省。
當然,在某些領域,中國工業能力已經轉化成了強大的軍事工業和潛在的戰略影響力。比如,中國已能自己制造洲際導彈(ICBM)和越來越尖端的衛星。2007年1月11日,中國更是成進行的反衛星試驗。中國發射的據稱是用來進行氣象觀測任務的衛星中,有不少從軌道參數上來看實際上更接近美國間諜衛星或軍用通信衛星,一些美國專家相信在中國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之後,將會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沖突中使用它們來摧毀或者癱瘓美國的天基情報、監視、偵察(ISR)能力。
美國海軍已經多年不研發柴油動力潛艇,中國卻從俄羅斯購買了一定數量的這種潛艇並在其基礎上開發出了本國可靠的軍事工業。中國每年能制造大批性能出色的柴電潛艇,2006年美國國防部指出中國制造了14艘潛艇,而同年美國只建造了一艘——盡管是核動力潛艇,但美國海軍的潛艇都已使用多年。
中國目前僅僅在大力建造柴油潛艇而不是核潛艇,同時拒絕建造航空母艦,盡管最終在航母方面中國人也有所動作,但有的美國分析家還是認爲:這表示中國目前的領導人並沒有挑戰美國全球霸權的計劃或願望。而保守派人士的觀點則認爲中國軍費的增長和武器的建造證明他們的確有這種野心。
中國長遠戰略雄心的增長和軍事影響力都顯而易見,但在現在來看仍然十分有限,由于武器生産設施上的限制,中國要實現其雄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生産攜帶潛射洲際導彈的戰略核潛艇的能力多年前已經實現,但建造速度和技術可靠性仍很成問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對于生産航程更短,戰鬥力更有限,只能發揮戰術作用的常規潛艇卻是不遺余力。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25/1033487024.html
印度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等媒體報道,近日,印度在高科技軍工領域動作不斷:熱炒“登月計劃”、渲染海軍發展和印俄武器合作,而“擡印抑華”的論調則在印度媒體中盛行。據西方軍專家客觀分析,印度雖一心在軍事技術領域趕超中國,但明顯是“不會走路先想跑”。印軍工對外依賴重,而中國重視自主研發能力,這導致了印中軍事技術差距至少在20年以上。
·
不會“繞地球”就想登月·
中國的“神舟”載人飛船兩年來連續發射成功,顯示了在世界上僅次于美俄而居第三位的太空技術,受到刺激最大的正是南亞次大陸上的大國印度。印度政府和航天部門近日宣稱,准備在5年內實現向月球發射飛船的計劃,以趕在中國的“嫦娥計劃”之前登月,顯示自己在最尖端的航天領域具有更高的技術水平。·
印度官方的這番“豪言壯語”連本國國民都不是完全相信,國際太空技術領域的專家更是提出了諸多質疑。對于印度來說,實現繞地球的航天載人飛行尚遙不可及,此時便聲言要去月球未免有些誇張。2006年7月,印度試射了一枚“烈火III”型中程導彈,爲本國的火箭技術水准做了最好的說明。這枚彈頭載運量不足1噸的導彈設計射程爲3500公裏,假想目標是“打到中國腹地”。然而導彈剛飛出幾百公裏,便一頭栽進了印度洋。印度航天部門事後承認,導彈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要改進並使其發射成功至少還需要1-2年的時間。但據《全球安全》的文章分析,印度在這方面的問題絕非一兩年內能夠解決的。·
中國發射的 “神舟”飛船,火箭載荷量已經達到了8噸,准備向月球發射的飛船的載荷則需要數十噸,遠非印度可比。若將中印的火箭和導彈技術相對比,印度試射未成功的 “烈火III”型中程導彈,只不過相當于中國上世紀70年代前期便已試射成功的“東風-4”的標准。
20年造不出先進戰機·
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的主角是軍用飛機。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戰鬥機,近幾年推出的殲-10戰機已被國際公認達到世界先進戰機水平。中國主要銷售到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只花了4年時間便研制成功,並且已經大量投産。·
相比之下,印度上世紀80年代前從未自行研制過戰鬥機,目前在研的LCA戰機項目已經啓動了20年,但至今樣機的試飛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印度軍方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今後該機型即使能夠推出,也是“一亮相即落後”,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恐怕還是要靠外購戰機。·
“國産軍艦”也全靠進口·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長期自稱是戰後亞洲最早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其實買的都是英國的淘汰品,或者是俄羅斯舊艦。其實,印度一些所謂的“國産軍艦”,也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例如核潛艇一直是印度夢寐以求的裝備,但由于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沒有國家爲印度提供技術援助,幾十年來印度只好幹等著毫無辦法。·
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自行研制出了核潛艇,現在已發展到了第三代,近年又自制了萬噸級的驅逐艦,技術上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與印度造船工業的“不爭氣”相比,如今中國已經成爲繼日本、韓國之後的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並有超越前兩者的勢頭。德國自己不敢造的高科技船舶,也是把定單交到中國人的手上。中國自制6000噸級驅逐艦的發展周期只有印度同類型艦艇的1/2,所需費用也僅爲後者的70%左右,而在性能上卻絲毫不差
新式坦克不敢上戰場·
在陸軍方面,中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便可自産主戰坦克和火炮,上世紀80年代研制出了在國際軍貿市場十分暢銷的85-III型坦克,近年裝備的99式坦克又被國際軍界視爲世界先進戰車的代表。目前,中印兩國工業技術水准的差距之大,在陸軍軍工生産上體現得最爲明顯。例如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解決了坦克底甲板變形和行駛中的履帶易斷裂的問題。反觀印度,近年吹得神乎其神的“阿瓊”坦克,行駛不超過300公裏履帶就會斷裂,以致于印度陸軍根本不願采購,只是迫于政府的壓力才勉強訂購了百余輛,連軍事演習中都不敢派它上陣,更別說是實戰了,只能讓它充當 “閱兵坦克”,給人看看算了。·
印度的大型火炮一直靠進口,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發生了規模不大的沖突,但卻要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說明其陸軍軍工保障能力的低下。中國的火炮全靠自主研發,國産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了美國的同類産品,被科威特等國作爲首選的采購目標。·
目前印度連步兵輕武器都不能實現國産化,其陸軍裝備的進口步槍有好幾種,子彈有7.7毫米、北約7.62毫米、俄制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種標准,極難管理,其中多數都要靠外購。中國的輕武器早在上世紀60年代便全部實現了國産化,如今還行銷全世界,這20年來美國槍市上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産的步槍和手槍。
·“買”不來軍事現代化·
印度包括軍工在內的工業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仍然是依附于他國,始終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自主的配套體系。除核彈因買不到而被迫自主研發外,印度的其他武器裝備計劃始終以外購爲主,自研爲輔,一直未形成自主開發能力。無情的事實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完整和自主的工業體系,軍工業就只能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一個大國絕不可能“買來”軍事現代化。國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建設,印度在軍事工業上想跳過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信息業主導的後工業化時代的思路是不現實的。
中印差距形成的關鍵·
一些印度人解釋本國的軍工落後,認爲自己是民主國家,軍費投入少。其實在90年代以前,中印兩國的國防費長期相差不多,部分年份印度還多于中國。進入21世紀後,中國因財力增強使國防投入加大,去年公布軍費爲350億美元,才高于印度一半多。從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的條件看,印度遠遠好于中國,其獨立後西方和蘇聯都競相向其推銷較先進的武器。中國得到過蘇聯軍援,後來長期受國際封鎖。自1989年以後西方又堅持實行對華武器禁售直至今日,俄羅斯賣給中國的武器技術水准也要低于印度。在這種形勢下,印度的軍工業發展卻遠遠落後于中國,不能不從指導思想等方面進行深入反思。·
印度自獨立以後,包括軍工界在內的工業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便是沿襲殖民地時代的思維方式,仍然依附于他國,始終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自主的配套體系。除核彈買不到而被迫自研外,印度的其它武器裝備始終以外購爲主,自研爲輔,一直未形成自主開發能力。印度自行開發的裝備,多數部件也靠進口。如“阿瓊”坦克名爲自研,120毫米炮和發動機要買德國成品,火控系統則購自英國。LCA戰鬥機的發動機購自美國通用公司,電子裝置主要從法國引進。這些印度國內立項的重點項;目投資不小,拖延20多年卻始終不能定型,灰心喪氣之後又回過頭來再搞外購。今年春天,印度軍方又提出一個5年內斥資250億美元外購以更新裝備的計劃,其政界歎息這只能說明自研的失敗。
· 中國從毛澤東時代開始,便強調建立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50 年代從蘇聯引進的“156項”中有44項軍工企業,保證了主戰裝備每個零件都能國內自産,同時還建立了科技機構實行自研。60年代以後,國外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雖使中國的常規裝備發展出現了滯後,卻也逼出了一個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以航空工業爲例,印度一直依靠外國産品生産許可證生産米格-21戰鬥機,並購買了法國的“幻影”等戰機,在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其空軍裝備水准看似比中國先進。在陸軍裝備方面,印度引進蘇聯的T一72生産線,所産坦克也優于中國的59式,然而其獨立開發能力很低的狀況卻並未改變。·
自90年代後期以來,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的蘇一30戰鬥機及生産線,只能照葫蘆畫瓢不走樣地仿制,多數部件還要進口,等于是在本國建立一個組裝線。中國引進了俄羅斯的蘇一27戰鬥機後,自己不僅能仿制還能改進,産品品質優于俄制原産品,同時又借鑒其技術用于開發國內新戰機。因此,最近十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抛在身後。目前中國空軍戰機的數量、品質均優于印度,而且建築在自我研制的基礎之上。在坦克生産方面,中國自80年代後推出的一系列新坦克性能都超過了印度已老化的T一72,靠獨立開發充分顯示出厚積薄發的威力。
·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同樣花錢引進了一些國外先進裝備,例如購買蘇一27戰鬥機及其生産線便用了上百億美元。不過中國始終堅持自研爲主、引進爲輔的方針,引進的裝備除應急之外主要作爲自研新武器的借鑒,因而引進的結果是大大加強了國內自主開發能力,並促成了殲一10這類新戰機問世。在國內經濟建設方面,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強調從基礎工業抓起,在改革開放前便形成了一個雖然落後些卻完整配套的體系,改革開放後又大大提升了這一體系規模和綜合技術水准。在此基礎上,目前中國的軍事裝備除大型運輸機外(近來也已上馬自研),全部可以自保障,在進口一些武器的同時也是世界上的武器出口大國,軍貿創彙導致了經濟上的良性迥圈。·
相比之下,印度的軍工界至今基本不具備出口能力,只能以窮兵黷武方式每年投入幾十億美元購買各國武器,不僅零配件都要受制于人,還嚴重影響了自身經濟發展,印度本國的軍工業又出現了萎縮和科研人員流失,例如其坦克廠便長年處于半歇工狀態。長此以往,中印兩國在軍工水准上的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對照中印兩國的國防工業發展水准,除了能使人看到西方一些人散布的揚印貶華的論調荒謬,還可引發諸多深層次的啓迪。無情的事實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完整和自主的工業體系,軍工業就只能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一個大國絕不可能買來一個軍事現代化。國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建設,印度想跳過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資訊業主導的後工業化經濟的思路是不現實的。
中國要實現國防現代化,並追趕資訊化的大潮,仍然大有必要加強基礎工業建設,並與發展高新技術相結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強國之道~~~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2&fid=44229&tbid=1939
中國市場
解放軍基本中止購俄武器 莫斯科怕失去中國市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環球網
環球時報 環球網訊: 俄羅斯《獨立報》1月29日文章,原題:《軍事出口陷入死胡同》 中國是俄羅斯國防工業産品最大客戶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近來出口到中國的國防技術和産品已接近爲零。據《獨立報》消息人士透露,莫斯科對此十分重視,而且這也成爲國防部長出訪中國的一個重要目的。
出訪中國的消息是《獨立報》通過消息人士的得到的,但是國防部長謝爾久克夫出訪北京,與曹剛川(部長)會見的具體時間還沒定。“也不排除中國國防部長出訪俄羅斯的可能性”一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但他拒絕透露具體出訪時間。但是可以預測,不會早于總統選舉結束,也不會晚于新總統就職。
兩國國防部長推遲見面的主要原因是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出現了停滯。現在莫斯科與北京的大額國防軍工産品出口合同一個也沒有,而之前俄羅斯每年在該領域可以從中國賺走18到20億美元,占俄羅斯所有出口創彙的四成: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蘇-27SK和蘇-30MKK兩種戰鬥機、還賣給沈陽飛機制造廠蘇-27SK飛機的組裝權、供應中國S-300PMU1和Tor M1防空導彈、超過10艘877型柴電潛水艇和裝備了“俱樂部-C”反艦導彈系統的636型柴電潛水艇。彼得堡工廠爲中國海軍建造了“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及956E型“現代II”級驅逐艦,艦上配有3М-80Е“白蛉”(美國稱爲SS-N-22“日曬”) 超音速反艦導彈,與驅逐艦一起出口的還有8架卡-27/卡-28反潛直升機。除此以外,出口清單還包括爲中國海軍提供的S-300PMU艦載型號“要塞” 防空導彈系統,以及爲中國國産殲10戰鬥機制造的AL-31F發動機。這個單子還可以繼續開列,但是近年來兩國合作出現了問題。首先總價值爲15億美元的伊爾-76MD運輸機和四架伊爾-78加油機的合同被終止。推遲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缺少生産這些飛機必要的技術人員和設備。
最關鍵的原因是北京現在不想要莫斯科推銷的作戰武器,而希望自己選擇需要的武器的生産技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給俄羅斯“國家國防出口總公司”開列的大規模作戰裝備單子有:RD-33噴氣式發動機,2S23 120mm自行迫榴炮, 2S19 152mm自行榴彈炮, “旋風”300mm火箭炮,T-90C坦克,BTR-80和BTR-90輪式戰車,米-28H和“黑鯊”卡-50武裝直升機,各種型號的三坐標雷達,艦載防空導彈和無線電偵察設備和反電子戰設備。對于中國軍隊來說還有購買價值的還包括蘇-33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米格-31遠程截擊機,圖-22MЗ遠程轟炸機,大型水面艦艇及核潛艇。
俄羅斯軍事技術監督局主任米哈伊爾•德米特裏在一次采訪中無意識泄露說,俄羅斯不准備對中國供貨的原因之一是雙方軍事領導人沒有取得一致意見,也可能是(俄方)覺得不應該向中國供貨。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從不擔心向印度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其中有些武器甚至俄軍都還沒有裝備,比如蘇-30MKI多功能戰鬥機,它的機載雷達是法國和以色列生産的。
當然,這種立場讓中國將軍們很痛心,數次軍事合作會議也被延遲,看來國防部長此次中國行與沒有得到中國訂購合同有很大關系。(環球網 梁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30/0917483576.html
中國武器裝備如只進口不創新將不堪一擊(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解放軍報
回味曆史的每一個細節,不經意間,你都會從中得到若幹啓示。
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使用“飛魚”導彈曾重創英國軍艦。但法國在英國的要求下,將“飛魚”導彈的性能參數全盤告知英國,英軍得以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使得阿根廷空軍後來的作戰效果大大削弱。不僅如此,法國還中止了對阿根廷的導彈供應,使得阿根廷空軍的飛機無彈可投。
“飛魚”導彈事件給我們的教訓極爲深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武器裝備依靠進口,一味“拿來”,只能受制于人,靠外國技術創新成果支撐的國防注定不堪一擊。
聯想到我軍 信息化建設,在經驗不多、成果較少的情況下,把外軍已經完善成熟的技術和裝備成果“拿來”爲我所用,在短時間內不失爲一條捷徑。這樣做,不但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能夠縮短戰鬥力生成的周期。
可是,“拿來主義”不是機械地照搬照套,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取舍,有所創新。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拿來”,結果會重蹈覆轍。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這個靈魂,要在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的過程中邊引進、邊摸索、邊學習,最終與國情軍情有機融合,以實現真正的跨越。如果在引進的過程中只“借”不“鑒”、抑或只模仿不創新,則很容易受制于人,形成對先發國家的依賴。
隨著高新裝備的迅猛發展,高端技術“黑匣子”、生産工藝“金剛鑽”等“門檻”越來越高,但凡最先進的軍事高科技,總是被列爲秘中之秘。真正的核心技術幾乎無從引進,即使是“拿來”了,也難以全盤引進先進武器裝備的整體系統。可見,從長遠和戰略角度來看,關乎國家安全、軍隊發展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軍信息化建設,必須依靠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們一定要記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的那句話:“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焦磊峰 陳江兵)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10/1011439117.html
外交部:中國武器裝備對外采購數量有限(圖)
http://www.sina.com.cn 07年03月22日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2日電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輝21日表示,中國武器裝備主要還是立足國內,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和生産,采購國外武器的數量十分有限。
李輝說,2007年將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聯合軍事演習。各方商定今年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包括是否邀請領導人出席等相關事宜,各方正在進行商談。
李輝表示,聯合反恐軍演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在軍事領域相互信任與合作,體現成員國共同打擊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心和能力。對加強各方了解、交流反恐經驗有重要意義。
在談及中俄軍事合作時,李輝表示,中俄進行軍事合作的目的是加強交往,共同爲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兩國軍事合作的重要原則是不針對任何第三國。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7-03-22/0927436222.html
軍工産業
世界軍工産業轉型的思考!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總經理 林左鳴
軍事工業作爲相對獨立産業的誕生和發展,是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和近代殖民地戰爭以後的事。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裏,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武器裝備主要是由民用企業生産的,那時的軍事工業是典型的寓軍于民、軍民融合的産業。
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曆史總是螺旋式上升的。今天,寓軍于民、軍民融合又成了全世界軍工産業發展的新歸宿。隨著冷戰的結束,西方軍工産業掀起了集中化的浪潮,至今方興未艾。集中化的思維改變了軍工産業的格局,並對民用産業産生了深刻影響。今天的工業産業正在由生産線組裝産品的時代走向由網絡線組裝(集成)價值的時代,軍事工業也不例外。更令人深思的是,軍工産業這種深刻的曆史性轉型也是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步入既軍民融合又不斷走向集中的新境界的。分析和研究這種變化的趨勢和規律,並借鑒于我國國防工業建設,不失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良徑。
一、風雲變幻:世界軍工發展的曆史天空
軍工産業誕生後大致經曆了四個階段:誕生後的成長階段、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快速發展階段,冷戰期間的持續擴張階段,冷戰後的轉型階段。其中後三個階段都發生在20世紀,而目前仍處在轉型階段。
1.爭奪殖民地的戰爭及工業革命促進了近代軍工産業的誕生和成長
爲取得爭霸戰爭的勝利,各資本主義統治集團于19世紀中後期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武裝力量建設,並將當時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和發明創造,如蒸汽機技術等都引入軍事領域,從而形成最初的軍工産業。
這個時期,西方古典經濟學理論已經非常成熟,極大地促進了商業模式的創新,並與工業革命中不斷出現的技術創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斷促進軍工産業的成長壯大。股份制的企業組織形態,在西方很早就已出現,西方軍工産業一出生就具有親近資本的環境。受西方古典經濟學重商主義理論影響,軍火交易成了重要的國際貿易內容,使西方軍工産業融入了世界,並迅速發展起來。
2.兩次世界大戰推動了軍工産業迅速發展
20世紀上半葉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大量的民用公司參與軍工生産,使民轉軍和軍民融合成了當時的特殊風景線。同時,新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不斷湧現,新的産業不斷加入到軍工産業。
兩次世界大戰時期,除了高産出是重點之外,軍工企業還十分關注自己的戰時動員和資源彙集能力,使得軍工産業的組織模式開始出現轉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社會主義蘇聯的國營軍工企業的迅速動員能力,在世界軍工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德國法西斯上臺後,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利用國家機器的力量,以隱蔽的方式,大量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德國作出明確限制的先進武器,給世界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3.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刺激了軍工産業持續擴張
冷戰時期,以美國和蘇聯爲首的兩大軍事集團,爲爭奪霸權,展開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爲保證軍品技術領先,軍工産業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冷戰時期,高性能、高産出,而非低成本,是各國軍工發展的重點。由于對武器系統高性能、高質量的要求,使得軍品與民品的生産顯著不同。各國長期保持高額的國防預算,支撐了龐大的軍工市場,軍工産業以專業化的方式快速發展,軍品貿易在全球經貿中占有重要地位。
冷戰時期,西方軍工企業一方面加快上市等資本化運作,快速籌集軍備競賽所需資金;另一方面歐洲一些國家還不惜以政府接管的方式來維持軍工快速發展。在西方用不戰而勝的手法搞垮蘇聯後,自己回顧一下冷戰時期軍備競賽的曆程,也覺得不寒而栗。
4.冷戰結束後軍工産業進入轉型期
冷戰結束至今,世界軍費的變化趨勢可以分爲兩個主要階段:從1987年冷戰頂點以後,世界軍費開始顯著下降,1998年左右降到最低點,1999年開始又持續上升。
冷戰後隨著軍費大幅度減少,要保持本國軍工産業的基礎能力都很難。軍工産業規模的合理化、軍民融合和出口市場的開拓成爲各國軍工産業發展的重點。爲使軍工産業規模合理化,政府積極推進軍工産業整合,甚至允許國外兼並,以縮小規模,減少內部競爭。
盡管冷戰時期美蘇兩個陣營都窮兵黷武,但畢竟是循著兩條不同的路在走。西方軍民結合型的企業畢竟占多數,受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在軍備競賽的同時,沒有忘記發展確保民生的經濟。而前蘇聯則大不相同,在僵化的計劃經濟下,幾乎所有高科技和重工業都圍繞著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來運轉。有人說前蘇聯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前蘇聯解體垮臺成了西方軍工之所以要轉型的前車之鑒。當然,海灣戰爭後出現的新軍事變革,又爲西方軍工企業的轉型加上了新的推動力。
二、新軍事變革:西方軍工産業轉型的風向標
爲適應戰略形勢變化,加快軍工産業調整。冷戰結束後,美國對軍工産業作出了兩次重大調整。第一次是冷戰結束後到克林頓政府執政時期,美國制定了以軍工産業調整爲主要內容的《國防轉軌戰略》,提出一個戰略目標,即建立既滿足軍事需求,又滿足商業需求的一個軍民融合的“國家技術與工業基礎”,核心是將經濟承受能力作爲軍工産業調整的因素,力求優先考慮國防預算。第二次主要是指小布什政府執政以來的一段時期,美國制定了《國防工業基礎轉型路線圖》,提出了構建“基于能力的國防工業基礎”的戰略思想。其核心是改變按照産品屬性劃分軍工産業(例如造船、航空制造業等)的傳統做法,將工業基礎按照作戰需求重新劃分爲5個領域,2004年進一步調整爲作戰空間感知、指揮與控制、兵力運用、兵力和本土保護、聚焦後勤、網絡中心戰6個領域。美國是整個西方軍工産業的領頭羊,西歐等國自然隨之起舞。
1990年8月2日,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突然占領科威特這個石油大國,此舉激怒了整個西方陣營。5個多月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聯軍發動了代號爲“沙漠風暴”的海灣戰爭。強大的軍事打擊使伊拉克屈服了,但要立即推翻薩達姆政權,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打幾天,戰斧式巡航導彈就告罄。對于一支遠征軍來講,除了人,所能投入戰鬥的只有武器;而對于以逸待勞的抵抗方,所能投入戰鬥的則是一個包含所有因素的體系。只有用一個體系對抗另一個體系,才有可能實現打得好和打得起的目標。
海灣戰爭之後,西方適應新軍事變革的軍工産業轉型就更被提到了議事日程。特別是第二次戰略轉型後,他們開始認爲,武器裝備供應商應轉型爲一種軍事服務體系供應商。軍工企業應該更好地爲未來戰爭做出重要貢獻,而這種貢獻的關鍵在于更好地提供一個武器網絡(裝備能力)中心體系方案的軍事服務。美國國防部明確指出,應當停止將軍工産業視爲艦船的制造者、飛機的制造者和航天飛機的制造者,而應當開始將其視爲所需作戰效果(能力)的提供者。這直接導致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軍事戰略思想出現重大變革,即所謂的新軍事變革,並推出了兩個標志性的新理念:其一,由單項戰略型武器構成的“老三位一體”(核潛艇、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軍事戰略,應讓位給由戰略打擊力量,快速機動反應部隊和軍事工業基礎所構成的“新三位一體”軍事戰略,把軍工直接納入軍事力量的範疇,從而使軍工産業的專業界限變得更加模糊,軍工産業基礎將變得更加廣泛。其二,實現網絡中心環境下的全軍聯合和軍工聯合。各軍種以未來在一體化作戰空間展開有效軍事行動爲宗旨,發展能夠與其他軍種無縫聯合與合成的軍事能力,這在客觀上也提出了模糊軍種界限來發展裝備技術的需要。換言之,當戰爭由各種兵器之間的對抗,轉化爲網絡化分布式的體系對體系的對抗、能力對能力的對抗時,軍工企業必然要從專業化與專業化的競爭轉型爲全價值鏈對全價值鏈(研發能力與研發能力、制造體系與制造體系、産品系統與産品系統、産業鏈與産業鏈)的競爭。在工業界聯合方面,如2004年9月,美國成立了由28家專業化大公司組成的國際工業財團——網絡中心戰工業聯盟,專門負責召集工業界成員,加強相關領域方面的協調。這樣一個“網絡中心戰”的新軍事變革,帶來的是軍工産業走向“全産業鏈與全價值鏈集成經營”的企業轉型。
1993年,時任美國國防部次長威廉•J•佩裏在一次國防工業主管參加的晚宴上發表演說,公開鼓勵合並。隨後美國國防部立即用軍備訂單作爲杠杆,掀起了軍工企業合並的浪潮。這次著名的晚宴隨後被西方世界軍工行業稱之爲“最後的晚餐”。當時佩裏到底說了什麽?外界人士不得而知,而從隨後的行動中我們得知,他要求軍工産業所做的正是“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産業化發展。”
“最後的晚餐”之後,美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約50個主要軍工供應商,到2002年已經成爲5個高度集中的跨軍種、跨平臺的主承包商,它們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門、雷神和通用動力。西歐軍工企業也都進行了大規模兼並重組活動,大多在國內形成了寡頭、獨家集團壟斷的局面,並組建了歐洲超級大集團。
西方軍工大洗牌之後重新搭建起了一個更爲牢固的産業金字塔。這個金字塔以原材料制造供應商爲基礎,依次爲元器件制造供應商、分系統制造供應商和最頂層的武器體系和服務集成商。軍工産業體系不斷擴大,邊界越來越模糊(重疊),軍工産業基礎被看作是基于實現作戰效能(能力)的各個部分組成。如在整個軍事網絡中,軍工産業將被視爲是由“五個基于作戰效能的領域”:即戰鬥支援領域、力量投送領域、精確交戰領域、本土和基地保護領域,作戰空間一體化領域所組成,而不再是由諸如飛機、導彈、車輛艦艇等作戰平臺和武器系統所組成。這對軍工産業的影響無疑是革命性的。一是導致軍工産業的基礎更爲廣泛,更多的企業參與軍工産業,軍工企業將由提供産品平臺轉向提供能力體系和服務的改變。二是導致政府管理軍工産業的方法和策略的改變。企業競爭戰略將不是提供武器平臺的競爭,而是在提供能力(價值)方面的競爭。一些重要的軍工産品集成商轉化爲體系服務集成商。利用自動化生産線組裝産品不再是它們的核心競爭力了,而以體系和系統集成能力爲核心,以基于信息化基礎和電子商務平臺下的“商業網絡線”上組裝價值成了重要軍工集成商的新核心競爭力。
爲適應新軍事變革,那些專門從事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的技術領域和專門提供技術服務的中小企業成爲了老牌公司(産品服務集成商)的收購對象。波音公司的轉型就非常典型。1993年,波音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三大類:商業飛機、航天、防務,而到2003年則擴大爲:商業飛機、航天、防務、網絡系統、公共服務、金融業務等。經過多次橫向及縱向的一體化,特別是對網絡、通信等公司的兼並,波音公司形成了作戰保障、力量投送、精確交戰、本土與基地防禦、一體化作戰空間等各個領域的集成能力,成爲2004年全球最大跨平臺、跨領域並具有全價值鏈體系特征的軍工主承包商。
轉型的西方軍工産業不斷顯示出更強的效能和生命力。“最後的晚餐”之後的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軍隊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並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這場戰爭不單是在檢驗新軍事變革的成效,也是在檢驗西方軍工産業轉型的成效。戰爭的結果是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軍隊以零傷亡獲得全勝,從而爲西方新軍事變革,也爲西方軍工企業轉型頒發了一個合格證。此外,“9.11”以後的反恐戰爭、伊拉克戰爭都證明了軍工産業轉型越來越有效地適應著戰爭的新“遊戲”規則。
新軍事變革使得西方軍工産業呈現以下新特點:
1.産業基礎不斷擴大,産品體系不斷增加,促進了軍工産業向業務多元化轉變
軍工生産從過去只注重火力打擊平臺,發展到同時注重將各種火力打擊平臺鏈接成網絡體系的信息平臺的生産;也注重各種快速投放和機動能力平臺的生産;還注重比如心裏戰等非火力打擊平臺的生産。
2.業務集成跨學科、跨專業、跨行業,集成難度高,産業輻射面廣,研發投入大,完成周期長
該特點決定了軍工産業的兩個重要轉變:一是面向軍事需求和能力要求,對各種可用資源進行協同組織和管理來實現自身提供的體系集成;二是對軍方由提供産品平臺發展爲提供作戰能力體系的一站式服務的體系。
3.軍民技術界限越來越模糊(重疊),民用技術在軍事領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軍民融合程度加深
如何迅速地將民用技術轉爲軍用已成爲軍工産業體制機制轉型的焦點,軍工産業正在加速從軍民結合型向軍民融合型的轉變。能否實現軍民融合已經成爲軍工企業能否保持不退出軍工産業的重要標志。
4.設計制造的綜合性強、專業化程度高,不斷采用新技術,固定成本增高,促使軍工産業通過集中化提高競爭力
只有多個産品平臺共享一個集成價值鏈,形成資源共享優勢,才有可能降低固定成本,提高軍工産業生存能力,這是軍工産業走向集中的主要原因和內在動力。
5.軍工産業的市場規模和投資強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主導和資本市場驅動相結合的轉變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軍工産業長期以來深受政府政策影響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有時甚至政府意志退到了幕後,商業運作凸顯。軍工企業的壟斷競爭在世界範圍內延伸,軍工産業基礎的擴大,以及通過集成和價值鏈紐帶的連接而實現的壟斷競爭格局的形成,使得具有世界競爭力的軍工企業將是一些超級的産業巨頭。商業資本越來越顯赫地登上西方軍工産業發展的曆史舞臺。沒有資本市場,就沒有西方軍工産業發展和成功的曆史。今天,軍工産業的發展將越來越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支持傳統的軍工企業適應産業環境的變化;通過資本市場平臺,不斷收購新的公司,實現轉型;爲有潛力的新興軍工企業提供資本融資平臺,使之能迅速成長爲軍工巨頭;爲那些離開軍工市場的公司提供退出機制,減少退出的成本。
6.合理處理壟斷和競爭的關系,在頂層消除或只保持適度國內競爭,槍口一致對外,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所謂軍工産業的競爭力,必然指的是國際競爭力。面對美國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西歐力求在整個西歐範圍內消除頂層的競爭。美國爲保持國際競爭優勢,完全消除了大型民機的國內競爭,在軍品頂層上只是適度競爭,更多地是采用相對專業化分工。俄羅斯也在積極推進集中化,目的也是要消除國內競爭,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三、資本市場:西方軍工産業發展的快車道
西方軍工作爲一個獨立的産業誕生以來,“華爾街牛”始終拉著西方軍工的“套”飛速前進,而西方政府和軍隊在主導軍工産業發展時,都是隔著市場在幕後操作。
西方軍工企業幾乎從誕生之日起就完全是民辦,既沒有靠政府行政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也沒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優越感,從誕生起就知道自己必須通過市場競爭贏得任何企業都最惹不起的客戶──政府。軍工幾乎總是技術最密集,資金最密集的産業。技術密集意味著競爭風險最大,資金密集意味著籌融資難度最大。因此,大多數軍工企業采用了最有利于分散風險和籌集資金的股份制形式,成了最早在資本市場上市籌集資金發展的産業之一。這種模式使得西方軍工在發展中進退有序,遊刃有余。一些老牌帝國主義列強國家的軍工産業,即使在戰爭中幾度化爲灰燼,在政府的支持下,憑借著股份公司上市這樣的體制,總是輕而易舉地死灰複燃,並且薪火相傳成爲百年老店。
例如,德國的克虜伯公司,是1903年就上市的老牌軍工企業,100多年來享有“歐洲軍火大王”之稱。二戰德國戰敗後,盟軍一度解散克虜伯公司。後來出于對抗蘇聯的目的,又允許克虜伯公司從事軍工生産。今天,整合後的蒂森克虜伯集團不僅在鋼材、火炮、坦克等方面享有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其先進的低噪音潛艇也極其暢銷。它還是一個典型的軍民融合的企業,它不僅是鋼鐵大王,生産的電梯、機械等也久負盛名,並在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曆盡滄桑的蒂森克虜伯今天仍然是西方軍工100強之一,也是世界500強企業。
另一個典型的軍工上市公司是波音公司。1916年,美國一個大木材商的兒子威廉•波音創造了該公司。1934年9月4日,波音公司股票以每股7美元的價格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上市不僅使波音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在企業分拆、專業化發展方面獲得了便利的渠道,幾十年後,也使波音通過資本運作進行了整合並購,回歸于更高水平的全價值鏈經營。就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在美國國防部推波助瀾之下,波音開始了一系列頻繁的並購重組活動。1997年,它以換股的形式並購了與它棋逢對手的麥道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麥道在美國軍工界的地位毫不遜色于波音,它是赫赫有名的F-15戰機的生産商。此後波音在並購上高歌猛進,在一路吃進10多家公司的同時,也在適時吐出,不斷提高自己的全價值鏈集成能力,其中金融在波音公司占據重要地位。可見,波音借助在資本市場運作自如的優勢,極力打造自己的“全價值鏈”競爭優勢和能力,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是一個上市公司,該公司從1993年並購通用動力的戰術軍用飛機公司(F16戰機的業務)開始,到2005年一口氣吃下14家大型企業,目的就是構建全價值鏈的業務體系,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滿足新軍事變革中軍方希望得到“一站式”服務的需要。
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樣波瀾壯闊的企業並購重組,不借助資本運作是無法實現的,也是不可思議的。只有資本市場,才能提供創造奇迹的快車道,以最小的阻力,最能兼顧各方利益的方式完成了巨大的變革。西方的軍工企業巨頭,無論是軍民融合的,還是以防務爲主業的軍工企業,幾乎都與資本市場有不解之緣,並可得出以下重要結論。
1.資本市場是西方軍工企業快速成長成爲産業巨頭的沃土
在世界軍工百強企業中,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不斷上升。據不完全統計,軍工百強企業中,上市公司的軍品銷售額從1997年的51%上升到2004年的82%;而銷售總額則從1997年的60%上升到2004年的92%。從2000年起,世界軍工五強100%是上市公司;從2002年起,世界軍工十強100%是上市公司;2003年,世界軍工十五強100%是上市公司;2004年,世界軍工二十強95%是上市公司。可見世界軍工的巨無霸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而且趨之若鶩地上市,顯然資本市場是軍工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
2.資本市場成爲西方軍工企業實現集中化整合的有效平臺
據統計,從全球範圍軍工企業並購情況來看,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的並購起著主導作用。從2001年至2005年,美國軍工上市公司的並購金額占美國軍工企業全部並購金額的比例高達90%以上,西歐的比例爲80%左右。可見,沒有資本市場這個高效平臺,西方軍工企業大規模重組活動是難以實現的。
3.産融結合的運作是西方軍工産業集中化大整合的突出特點
西方現代大型軍工集團,無不是産融結合的大集團。美國國防部“最後的晚餐”給金融家發了大把的入場券,資本市場在隨後的西方軍工産業重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美國重要的軍工重組交易中,銀行和投資公司都奮不顧身地跳了進去。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盧奇、科恩等,也紛紛建立商業銀行和投資公司,做起軍工産業合並的經紀人。
4.西方軍工産業大魚吃小魚的整合中,在資本市場中能否商業成功是重要籌碼
在西方軍工企業並購中,技術上有優勢並不是兼並別人的籌碼,有能力兼並別人的,幾乎都是在資本市場上叱吒風雲,有雄厚資本實力,不斷取得商業成功的公司。可見,在軍工産業發展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相比,西方更重視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和管理如果說是西方軍工産業發展的一對輪子,那麽管理,也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則是推動發展的主動輪。
四、痛定思痛:俄軍工産業改革還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嗎
前蘇聯曾經擁有一個龐大的航空工業體系,最輝煌的時期,在俄羅斯地區從業人員的規模高達220萬人。60~80年代,蘇聯航空工業平均每年生産150架民用飛機、300架直升機、600多架軍用飛機以及390架武裝直升機,占世界航空市場20%—30%的份額。當時,前蘇聯的航空工業水平僅次于美國,應該說完全與其作爲超級大國的地位相稱。
爲了爭霸世界,前蘇聯非常重視航空工業的發展,其發展規劃和科研生産項目立項都是由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聯合做出決定的,並且發展規劃和重要項目的完成情況要定期在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查和討論。蘇共中央相當于就是蘇聯航空工業部這個“大公司”的“董事會”,盡管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病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優點是由蘇共中央和國家領導層進行嚴格集中管理的航空工業,可以通過最大限度地集中國家財力、物力和人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研制和生産出最複雜、最先進的航空裝備。
蘇聯解體後,在經濟改革方面斷然采取所謂“休克療法”,恨不得一步到位。1992年,俄羅斯解散了航空工業部,由職能與原航空工業部完全不同的航空工業總局來代替,該局只代表國家制定政策,進行宏觀調控。俄航空工業也從此分散了,再也形不成合力,人才也大量流失,從業人員下降到只有50萬人。他們那時改革的目標瞄准的是一個正在過時的模式。就在俄羅斯軍工産業進行改革的時候,西方軍工産業的轉型也正在啓動,而西方改革的方向和俄羅斯是南轅北轍的。俄羅斯經濟學家從西方經濟理論武庫裏拾到的都是西方企業家在實踐中已經感到過了時的、不稱手的兵器。他們的基本思維還是:生産或者組裝産品。
其實俄航空工業“休克”不久,就感覺不對勁了,長期經過集中協同行動的俄航空工業科研生産單位很快就覺得俄航空工業部解散之後,293家企業、研究部門象一群無頭蒼蠅。因此,1997年葉利欽下令成立航空航天問題咨詢委員會,並且開始推動航空工業的整合。
2000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後,指示有關部門對包括航空工業在內的俄羅斯國防科技工業近十年的改革成果進行綜合評估。2001年5月,俄政府批准了第一次航空工業改組與發展計劃。隨後把國防工業改革主導權納入總統權力核心體系之中。在這次整合浪潮中,俄一些航空科研生産部門以解決科研與生産脫節問題爲首要目標,開始自願進行結合,紛紛組建科研生産聯合體。所組建的科研生産聯合體有三類:一是以軍品爲主的完全國有企業;二是軍民並重的國家控股公司;三是完全私有化的公司。
然而,俄組建的大型科研生産聯合體仍然是個松散的組織,並不是法律地位很牢固的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公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5年“克裏莫夫”設計局底脫離了“莫聯”,2006年底車爾尼雪夫工廠也與“莫聯”分道揚鑣。盡管“莫聯”成立後發展了帶推力矢量技術的新型米格-29飛機,而這樣的飛機要求飛發一體化控制技術。如果當時不是飛機、發動機公司聯合在一起,對俄羅斯而言,要完成這樣的成果是非常困難的。然而這兩個發動機廠所還是在迷茫中脫離了飛機廠所,想追求所謂的專業化。可見,俄羅斯在第一次軍工産業改革中的安排表面看上去很理性,可實際上是在資本層面上把軍品和民品分開了,使軍民結合非常困難,就更談不上軍民一體了。另外,盡管他們似有醒悟,開始走向聯合,卻在如何聯合的思路上舉棋不定,最終使得這種聯合仍然是基于在産品平臺專業化這種低級層面上的聯合,與前蘇聯航空工業部那種類似于一個大公司所構成的全價值鏈的競爭體系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此失敗也就必然了。
可見在改革中,理論上的一知半解,思路的迷茫是多麽的糟糕。應該說政治上的突變,對俄羅斯的軍工産業産生了極大的沖擊,而錯誤的體制改革思路則使俄軍工産業雪上加霜,不但從整體上削弱了俄羅斯綜合國力和戰略力量,經濟上也使俄蒙受損失。在俄羅斯軍工體制改革之後,西方民機開始進入俄羅斯,以致俄現在慘到自己每年生産的民機不到10架。
前蘇聯航空工業部副部長後來又任俄留裏卡設計局總設計師的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切普金在講到俄改革失敗的教訓時,痛聲疾呼:改革必須依靠航空工業專家。2003年,俄總統要求航空工業局對本國航空工業進行了檢查,並得出結論,在不遠的將來俄羅斯將完全喪失航空大國的地位。當時,俄總理弗拉德科夫的一席話更是道出了俄航空工業的酸甜苦辣:“我們不得不非常痛苦地承認這個事實:我們沒有能力生産具有競爭力的飛機,只能從國外進口。我們沒有權利毀掉俄飛機制造業,政府必須認清這個問題。”事實上的確如此,美國的第四代戰機F-22已經裝備過百架,但俄國人翹首以盼的第五代戰機(即西方的第四代)似乎還不見蹤影。民機上則慘到從原來可以做如圖-154、圖-204、圖-214、伊爾-96等幹線民機降爲只能和歐洲合作研發支線飛機。
面對被美國甩得越來越遠的局面,俄羅斯終于幡然醒悟。2005年俄總統普京終于痛下決心,決定集中優勢,揚長避短,整合目前一盤散沙、各自爲政的航空工業。2006年2月20日普京簽署命令,成立聯合航空制造集團(OAK)。該集團幾乎包括俄羅斯所有的飛機設計和制造單位,目的是建立一個在國內沒有競爭的集團。該集團業務分爲軍用航空、民用航空和航空運輸三個部分,有若幹股東,未來還將上市。俄羅斯伊萬諾夫副總理親任該聯合體的董事長。不過這個決定的作出也曾是阻力重重的。對于如何整合,一開始就存在兩派意見,一是組建統一的航空工業公司;二是組建兩個相互競爭的航空工業公司。
然而發動機如何整合還仍然衆說紛紜、各說其是。蘇霍伊總經理波戈相明確提出:發動機産業要整合是別無選擇的,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認爲,“(整合方案)是否能更快通過,取決于公司的參與者和將成爲訂貨商的聯合航空制造公司(OAK)”。他這番言論的潛臺詞很明白,搞發動機休想脫離我飛機自己想怎麽幹就怎麽幹,還得聽我飛機的意見。他這個思想倒是“全價值鏈競爭”的思想。
從俄羅斯的航空發展曆史來看,總是一型飛機要帶出一型發動機,甚至象米格-21這型飛機,帶出了三型不同的發動機,這一點和西方不同。西方有一型先進的發動機,就會推動一型新飛機誕生,而俄羅斯則是飛機發展得比發動機要快,倒是要飛機拉發動機一把,否則飛機自己的發展反過來受發動機的影響,因此飛機和發動機等構成全價值鏈競爭尤爲重要,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波戈相還是清醒的。
缺乏成熟的資本市場並不能有效地利用資本運作來推進改革,這是俄羅斯目前體制改革上一個致命的軟肋。俄靠行政命令進行的重組整合,仍然和西方軍工産業的轉型差十萬八千裏,如果不下決心做根本性的改變,最後恐怕又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俄羅斯十多年來航空工業發展之路越走越窄的現實確實值得人們深思,以下幾個問題不解決,恐怕俄羅斯航空工業要走出困境是非常困難的。
1.技術基礎僅僅是綜合實力的一部分,而不是綜合實力的全部,只有實現成功的商業模式創新,才能重現俄羅斯航空工業昔日的輝煌
由于分散了力量以後,俄任何一家航空工業企業獨立走向國際市場,從企業規模上都不是西方同行的對手,更沒有西方航空企業那種借助上市的優勢,迅速籌集資金的能力。可是俄軍工那麽多優質資産還躺著睡大覺,眼睜睜地看著其對俄國家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被一步步侵蝕掉,而要再現俄航空工業昔日的輝煌,恐怕要付出多得多的代價。
2.俄航空工業的衰落,已不僅僅是産業經濟的問題,實際上已成爲俄政權的政治隱患
日本所有關系民族國家綜合競爭力的企業,都無一例外地按多元化、産融結合打造成巨大的産業集團。西方把日本這種特殊的産業結構設計稱之爲法人資本主義,即集團企業內部各個子公司以法人投資的形式相互持股,形成了一個産權很複雜的企業集團。表面上看它的好處是有利于保護本國民族工業,形成共榮的聯動機制,以抵禦國際跨國公司的競爭;而實際上,它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這樣的企業組織形態,確保了這些關系民族命脈的高科技産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構成日本已經執政的社會政治力量的重要執政基礎。所以是否打造一個産融結合,並有全價值鏈競爭力的高科技軍工産業集團,對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來說,其實已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非常複雜的政治問題。
3.改革只有在企業資本和企業內部流程方面雙管齊下,才能實現成功的融合
俄羅斯航空工業體制最大的問題是科研、生産、市場三個流程中的核心環節完全脫離,它們也都越來越認識到唯有聯合,但只在企業對如何采取行政的辦法進行物理堆積上做文章、下功夫,而沒有在資本和流程上進行雙管齊下的改革。即在企業整體層面上從資本運作的角度推動整合,而在企業的內部流程上則推動建設“優異中心”(COE)的跨地域專業整合。
4.航空工業産業和其他産業最大的不同是,它不能只是區域市場,只能是世界市場,因此如果現代企業制度不落實,必然會使企業家缺位,從而導致企業喪失在市場中的生存能力
俄羅斯目前航空産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完全由政府來幹預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走向,政府“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造成了企業家缺位。航空工業已經是市場起了很大決定作用的“産業”,但俄政府對他們的管理仍然是換湯不換藥。既然政府代表國家持有資本,理應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生出一個健康的兒子——具有規範法人治理結構的股份制的軍工企業,並讓它自己成家立業,這才是作爲祖國母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與俄羅斯不同的是,西方也有國有資産和國有企業,尤其軍工産業中的國有企業更多,然而西方政府自己定位很准確,都是扮演慈母的角色。
結束語
今天,工業産業正在由生産線組裝産品的時代走向由網絡線組裝(集成)價值的時代,而這樣一種深刻的曆史性轉型也強烈地發生在軍工産業上;高度集中化、軍民融合是這次軍工轉型的顯著特點;按照現代戰爭是網絡分布式體系與體系對抗的要求,立足于價值鏈對價值鏈的競爭,構建全價值鏈的集成能力,從而有能力對用戶提供一個完整系統的“一站式”服務,是這次軍工産業轉型的方向;只有國際競爭對手,沒有國內競爭對手是這次轉型的重要原則;新軍事變革是今天軍工轉型的內因,需求的變化是軍工轉型的外因,而政府和資本運作則是連接西方軍工轉型內因和外因的紐帶。除了政府因素外,企業能否在資本市場取得商業成功,是今天西方軍工産業在大魚吃小魚的整合中的主要籌碼。俄羅斯軍工轉型經曆了慘痛的失敗後,仍沒有從資本和流程進行雙管齊下的改革,並且企業家缺位,其做法不免令人有畫虎不成反類犬之憂。
今天,世界軍工産業所進行的一幕又一幕令人震撼的轉型有其規律性。我們認爲,世界軍工産業的轉型趨勢、轉型規律、轉型方向、轉型方法都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思考和借鑒。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1&fid=65020&tbid=5645
中國也猴
中國出口的武器也是“猴”型的
範布爾奧德藍科(歐洲亞洲問題論壇中心主任):中國的武器裝備,我們一貫是從他們外部來了解。我們通過中國對于類似巴基斯坦,津巴布韋。斯裏蘭卡,緬甸,泰國。等,從哪裏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很多的常規武器性能。但是,這些所謂武器,事實上並非與中國自備武器是完全相同的。
中國采取的這種做法,雖然表面上看是效仿歐美國家的所謂“出口型”但是,實際上還是中國的一種封閉的保密措施。例如:中國對外公開公布的C802C型導彈,他的最大射程120公裏。改進型爲180公裏。彈頭重量爲250公斤。速度爲1-2倍音速。因此,作爲北約軍事刊物上,均已此作爲中國C082導彈的基准技術參數。
但是,來自巴基斯坦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海軍裝備的C802與對外銷售的決然不同,更加不是那些所謂公開數字。他的彈頭最大可以搭載330公斤,射程增加到195公裏。最低彈道爲1 。5 米而不是他對外稱的2米。
中國銷售給伊朗的導彈技術C802系統也是更加小型化他的載彈彈頭部位只有125公斤。彈道2.5米。制導爲單一制導模式。速度爲1.5倍音速。因此伊朗依靠這種技術發展起來的導彈,在用于打擊以色列撒爾5型軍艦時,才能使得對方僥幸逃脫。
但是巴基斯坦方面沒有說出其他主導關鍵部位。中國銷售給泰國的85裝甲車,安裝有按照泰國“意願”的德國KBN型新型電臺。他們把自己的COP90型電臺在出場前拆除了。在對于巴基斯坦出口的殲7F型戰鬥機上,中國拆除了1部新型執行研制的遠程合成孔徑雷達。而是還裝了歐洲布雷斯塔公司的LA302型中型雷達。
中國在出口的武器上,加以這種掩飾,主要目的是爲了用來迷惑與引導我們對于了解中國軍備走向歪曲。這樣我們根本不可能實際了解中國自己軍方裝備的武器。在中國與俄羅斯94年談判引進SU27戰鬥機生産線期間,中國談判方首先聲明要求俄羅斯將,SU27戰鬥機的部分機載雷達,操作系統。等留下空余位置。
最後俄羅斯還是勉強同意。但是,在俄羅斯工程技術人員進入沈飛進行總裝指導時期,中國卻拒絕俄羅斯專家的進入指導。他們認爲中國可以自己安裝這些制導設備。因此,來自俄羅斯的關于殲11的消息,大致停留在他的生産線上的原始數據。至于中國在內部秘密進行改進,俄羅斯方面對此也是沒有辦法完全搞清。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一切制造,研制引進。武器的工作方面上,多時加以隱秘的手段來作出掩飾。這就是中國的所謂“逐步開放的軍事透明度”。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64016&tbid=4314
梟龍、殲10C戰機出擊 專家曝陸強攻國際軍武市場實力2024/10/05 中時
從中亞到東歐和中東,陸製戰機為愈來愈多國家提供了選擇。分析家說,向亞塞拜然交付JF-17「雷電」(Thunder)戰機,也就是解放軍所謂的「梟龍」戰機,使這個前蘇聯共和國成為第4個操作中巴聯合戰機的國家(緬甸、尼日利亞和伊拉克),代表中國在美俄主導的軍火市場中,不斷擴大影響力。
而巴基斯坦占中國武器出口約60%,旗下空軍有161架 JF-17,以及約20架被拿來與美製F-16相比的殲-10C。
英國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戰機和技術專家布朗克(Justin Bronk)說,亞塞拜然選擇不採用升級的米格(MiG)-29或蘇(Su)-30戰機系列。傳統上巴庫是俄羅斯國防工業客戶,空軍擁有14 架米格-29戰機。布朗克說,亞塞拜然決定改買JF-17「無疑顯示,過去10 年來,俄羅斯戰機工業和中國相比有所衰退」。
「即使西方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而實施制裁的影響之前,蘇愷,尤其是米高揚的產品與最新型中國戰機相比,已逐漸失去競爭力,制裁只是加速了既有的進程。」布朗克指出,JF-17「可以使用各式現代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並擁有現代化座艙界面。在其他大多數方面,它是一款雖不起眼,但卻實用的輕型戰機設計」。
此外,布朗克說,「殲-10C最新版可以直接與最新型F-16 和「獅鷲」(Gripen)戰機媲美,但價格較低」。然而,他也直言,它仍然不是為了要直接與「颱風」(Typhoon)、「飆風」(Rafale )、F-15EX、蘇-35 或殲-16等較昂貴的重型戰機競爭,而在混合戰鬥攜行量下,無論航程、酬載和性能等,都無法相比。
回應
一場烏克蘭戰爭讓俄式武器原形畢露,俄爹的武器都賣不出去了,哪輪得到土共
俄烏戰場上摔掉的F-16、被擊毀的M1A1 、攔不住毛子超高音速飛彈的愛國者系統、全數脫靶的海馬斯火箭、打不準的美製155榴彈砲、貴桑桑被嫌難用的美製無人機、美製防彈板……等等,就是這些美式武器糗態百出,才讓老共武器有出頭天的機會,哈哈哈……
不勞日落帝國智庫專家在那捧殺帶酸,梟龍JF-17定位是輕型防禦戰機,殲-10C則定位是空優戰機。2021年土耳其舉辦的「2021安納托利亞之鷹」演習,卡達空軍派出Rafale在綜合演練科目中以2:6敗給巴國的JF-17/FC-1 block 2。巴國2023年「2023印度河之盾演習」中,使用殲-10CE分別擊敗卡達的颱風/EF-2000(傳出以9:0絕殺颱風/EF-2000)、沙烏地的F-15SA及土耳其F-16 Black 4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