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2 06:54:18阿楨

機車有兩種

這世界為何啥都會M型化?連機車也有兩種:貧窮上班族和奢華飆車族。

這沒也啥,單車不也有兩種:交通和休閒。<交通也公投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111999/20070428064114/

窮人的才算交通工具?那也未必,日本、荷蘭甚至巴黎市民都大量用單車。

那就怪了!後進國有錢了反而棄單車,除非像極權中共禁限機車。

重機運動好夯 政商名人也瘋狂【經濟日報07.11.04記者 陳信榮】
11月1日起,550cc以上的重型機車開放行駛快速道路,綜藝大哥大張菲、立委王幸男等名人帶頭騎重機造勢下,讓重機運動,成為當前最「夯」的話題。其實企業界人士包括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章碩麟等,在繁忙的公事之餘,也都是重機迷。
穿上皮衣、皮靴,戴上風鏡,跨上機車呼嘯而去,相信是許多男性一生中最想要圓的一個夢;買輛重機,就算沒時間騎,光是擁有,想起來就令人興奮。
重機究竟有何魅力,有人愛它的急速,讓人專注、暫時忘卻一切的快感;有人享受重機圈的次文化,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更有人醉心於重機的工藝,進而成為經典的收藏品。
例如章碩麟可以透過騎重型機車減壓;尹衍樑喜歡一個人騎著重型機車,在花東公路上享受風馳電掣的快感;18歲開始騎重型機車的王幸男,醉心於騎完重型機車後,解脫的感覺;台北市議員陳建銘更說:「我是靠重機娶到我老婆。」
重機車體輕、馬力大,在短短三、五秒內,時速輕易破百,心跳加速,開始考驗自己的極限。「速度愈快、視野愈窄,眼裡就只剩下正前方的標線,腦子一片空白... 」,高度的專注,反而讓重機族找到暫時逃脫現實壓力的喘息窗口,與紓壓的管道。
重機引擎的特有低沉聲浪,沿途的景色,還有迎面吹弗的風,就算千萬元級的超級跑車,也無法取代。許多車迷即使擁有萬千身家,出入也有名貴轎車代步,當被問起平日休閒最喜愛的活動,他們還是會選擇重機。
重機圈特有的次文化,專業的行頭,安全帽、皮衣、手套、皮靴,騎士們可是相當講究,砸下重金購買一點也不手軟,每年創造的商機產值驚人。在重機車隊中,重機族更能找到許多不同職業、不同領域的同好,大家沒有目的、沒有心機,純粹分享對重機的熱愛。
光陽工業經理吳嘉益說,重機騎士是相當特殊的族群,一般而言,這群人經濟能力屬於社會的中上階層,買車的決策上,價格並非他們的第一考慮要素;享受騎車的過程,才是他們想要的。
光陽是國內最大的機車製造商,本身也從事重型機車的製造與銷售,更是知名重機品牌日本川崎(Kawasaki)機車的代理商。
吳嘉益指出,多數人騎乘重機,是以輕鬆、出遊的心態看待。重機商協助車主組成車隊、設計駕馭體驗旅遊行程,更能吸引民眾加入重機運動。如何挖空心思、推陳出新,創造更多附加價值,才是重機業者在市場中勝出的關鍵。
「車隊行銷」也成為重機市場特有的銷售模式,多數重機迷都加入車隊,車隊中的意見領袖,更成為車隊成員選購新車的參考指標,若能參與車隊的運作、適時提供相關服務,是重機車商掌握商機的重要環節。
除了享受重機騎乘的樂趣外,有更多重機一族是為了欣賞「重機之美」。不像汽車,一落地身價就先折25%,重機的中古車身價「愈陳愈香」,有些車主,一輛重機一騎就是二、三十年,捨不得換。
重機多數並非作為代步工具,里程數累積不快,加上車主平日細心呵護,勤於保養、打臘,車況相當好,因此折舊率偏低,平均每年只有5%至10%。而重機的設 計工藝,也讓人為之著迷,進而收藏。特別是傳統化油器引擎設計的機種,車主還可自行拆解組合,就像機械表一般,比石英表更吸引表迷。

藝界代表》張菲買了哈雷車圓夢,靠重機治好了憂鬱症和五十肩,將哈雷改裝成單座,擺明不載女人。

隊規鐵律:後座女人 限太太【聯合晚報╱記者孔令琪
「重型機車對我們這些大人而言,好像是小朋友的玩具,只會偶爾玩一玩」,北台灣寶馬 (BMW)重機車車隊活動組組長陳步全認真的說。車隊的成員買重機車,大家平均一個月騎不到三次,重機車都是擺著壞掉,不是騎壞的。
北台灣寶馬車隊成立到今年正好十年,是內政部登記有案的人民團體,目前有六十餘名車友。有人會問,為什麼只有六十多人加入,原因很簡單,車隊的審查資格相 當嚴格,尤其是「人品」。在北台灣的隊規中,最重要的是隊友聚會不能載太太外的女人上路,車隊的通訊錄都有隊友夫妻合照相片,沒法矇混,一發現載「非法定 妻子」出門,會被依隊規開除隊籍。
事實上,這種規定與綜藝大哥大張菲故意將機車後座椅拿掉,有異曲同功之處,一方面可免去載人的麻煩,另方面更可以免去載人時機車的操控性能困難度。

上一篇:爆炸吧!爆竹

下一篇:還在y世代

阿楨 2023-09-22 07:40:08

李昂半年前就抱怨博愛座問題 遭小女生嗆:沒道理一定要讓 2023/09/21 中時

作家李昂近日在臉書分享搭台北捷運的不好經驗,她特別點名台北市長蔣萬安應該出面解決北捷博愛座的問題,引發正反兩極評論。有人認為「能出門的老人就不夠老,不然就請司機,否則就不要出門造成人家困擾」。還有人認為「年輕人願讓坐是幸運,不願讓坐也不用抱怨牽拖」
網友挖出,李昂半年前就在節目《單身行不行》分享關於博愛座的不好回憶,她表示台灣南北的人情冷暖差很多,在中南部問路時,因為對方擔心你在巷弄裡迷路,多半會親自帶你到目的地,台北人稍微冷漠一些,但比起其他國家城市還算是比較好,說到此,她想起博愛座的問題,曾遇到有人坐博愛座裝睡不讓座,讓她看了不禁搖頭。
原來李昂已經揪結博愛座的問題已久,而她稍早再度發文,解釋為何要找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隨著台灣的人口老化,這樣的糾紛只會越來越多。那麼,我們是不是有一個更明確的規範大家都可以遵守?」
  相關新聞
曾是性別平權先鋒!呂秋遠點出李昂最大錯誤 萬人狂讚
  回應
管妳去死!以仇恨團結女權,支持暴力主義,灌輸法西斯納粹主義,女權變成新父權
"博愛座"這個是以道德為名上下交相賊的名詞.不如仿效紐約的公車, 貼上"遇到老弱婦孺,該座位必須讓座".
  相關新聞
作家李昂博愛座爭議,國外怎麼做?
「優先座位」的理念最早出現於北歐,以來傳播至日韓台等,因為亞洲文化相當強調禮貌,並鼓勵年輕人讓座給老年人。1999年4月,阪急曾撤掉「優先席」,然而8年後,不讓座的人變多了,規定因此取消。
https://city.gvm.com.tw/article/106341

法國網站誇日本教讓座,結果小孩一開口:阿姨您坐!2020-10-25
有網友神總結:如果視頻寫著是中國,“灌輸思想”的那套帽子就又要扣下來了。日本的話,自然就可愛、漂亮、整潔了。
  回應
講真,日本還沒有禮讓的傳統/習慣

阿楨 2023-08-24 08:11:08

《山道猴子》爆紅!跑山車友周末衝台七乙朝聖 人數狂增3成

Eric Duan創作的「山道猴子的一生」動畫片爆紅,劇情講述一名重機愛好男子沉迷於網紅的虛榮幻想,再加上感情受創、欠債等種種因素,搞得自己狼狽不堪,最終在最愛的興趣「跑山」競速中意外身故。因故事中主要舞台在台七乙線,讓上周五、六、日(18到19日)前往台七乙朝聖的機車族明顯變多,於現場執行攔查、取締的三峽警方表示,車輛大概比平常多了3成左右。
據了解,台7乙線沿途民宅多數臨近道路,機車族經常結群呼嘯而過,尤其改裝車輛發出的震耳聲音已干擾到居民寧靜的生活環境。

山道猴子 低薪世代的悲歌 2023-08-24 聯合報

「山道猴子的一生」劇中描述一個月薪只有三萬七的超商大夜班店員,因錯誤的價值觀,迷戀重機,迷戀虛幻的網路按讚數,不惜透支借貸,終至萬劫不復、青春殞落的悲劇人生。
在譴責男主角愛慕虛榮的同時,筆者更多的是深深同情,這是一齣低薪世代的悲歌。一個背負學貸卡債的超商店員,為了還債,只能拚命加班,吃即期食品,生活除了工作就是睡覺,最大的娛樂就是去山道飆車,以及由按讚數帶來短暫快樂。或許只有這樣他才找到一絲活著的樂趣和價值,來安撫前途茫然的空虛。他的重機夢、網紅夢,耍酷耍帥,如此荒唐悲涼,卻沉重得讓人不忍苛責。
網路上有一個名詞「精緻窮」,是指低薪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因為低薪,賺得不多,乾脆不去想買房買車結婚這種大事,既然前途茫然,不如活得精緻點。於是他們吃大餐,出國,華服美食,讓生活精緻,在網路世界看似光鮮亮麗,滿足了短暫的虛榮心,用精緻窮包裝快樂,假裝沒煩惱,其實荷包空空,背後是更大的空虛。
  相關新聞資料
《山道猴子的一生》價值觀出了什麼問題?心理師: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 商周財富網

[問卦] 為什麼沒聽過自行車猴子 2023-08-20
  回應
很多吧 在人行道飆自行車
台灣沒有 馬來西亞很多 蚊型腳車
  相關新聞資料
蚊型腳踏車:將腳踏車上多餘的配件拆除,如煞車、車燈。騎乘者會在高速時俯身趴在座椅上,
呈現一個超人的姿勢,因為騎乘時可以感受飆速的刺激感。
馬來西亞「蚊型腳踏車」案:駕駛沈可婷等了六年獲判無罪 2023/04/11
為什麼蚊型腳踏車在台灣流行不起來
  回應
台灣直接騎重機飆車,窮人才在那邊蚊型

阿楨 2022-10-16 08:13:34

一年交通事故3千死 學生代表:交通部償命不為過 2021-12-07 聯合報

2021年截至9月,共有81名兒少(18歲以下)死於交通事故,且其中以機車駕駛人、自行車、及行人等脆弱用路人之死亡人數占比超過八成以上,部分學生代表直言,沒有以人為本,交通規畫沒有系統性,做再多教育都沒有用。
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每十萬人口交通死亡人數,英國(2.9)、日本(4.1)、韓國(6.5)、台灣(12.1),我國明顯高於先進國家。
  回應
從我國小走路上學開始,每天走在路上總有一種很「委屈」的感覺,但那時並沒有對交通議題覺醒,沒有察覺到是哪裡有問題,只覺得走路很可怕,很困難。直到我國中到北京玩,很遺憾就是台灣人最討厭的對岸北京,我在當地步行觀光,走在寬大實體阻隔的人行道上、只有行人沒有車輛衝撞和違停的步行街、小胡同裡,對比我從小熟悉的台中市各道路、一中街、鹿港老街我才真正意識到,台灣規劃對於行人是多麼的不尊重!而當時中國方方面面還是普遍落後於台灣的,在行人保護上已經屌打台灣!而在我考上機車駕照後,一樣的「委屈」體驗再次重演,而在日本自駕機車遊後,又是一次啟蒙,才知道什麼叫正常且安全的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