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 05:18:24阿楨

《新理想國》


美國小說家豪爾斯(W.D.Howells,1837-1920)1894年的《新理想國》(黎明,1979)應是前評﹕「《回顧》出版之後十年間,銷行一百萬冊以上,並經譯為世界上的各種重要文字,後來至少有一百種以為題材的書寫出來,想要與他一競短」之一吧?

由書中的以下內容來看,應是:

故事主角何莫斯是位來自愛他共和國(此邦一切社會制度以利他主義為根本)使者,在故事敘述者特維莫夫的導遊下,何暢遊新罕布夏州,見了各階層代表人物,逐漸發現,在美國,社會平得只是個神話,政治民主漸為一種野蠻的財閥政治所取代;更發現「極大多數美國人,仍然不信任、也不喜歡全民博愛平等這個觀點」。

旣然「不信任、也不喜歡」,那就別浪費篇幅介紹了,省下來貼篇對此很有與趣的大陸網文:

空想社會主義亦譯作「烏托邦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理想,亦即烏托邦社會主義者的理想,指空想社會主義者在科學社會主義出現前的一種社會理想。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社會制度、政制結構的性質和特徵的要求和設想。它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客觀上反映無產者要求,幻想建立美好的社會。「空想社會主 義」一詞常與「空想共產主義」通用。廣義的「空想社會主義」包括「空想共產主義」在內。

空想社會主義在其3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一)16、17世紀對理想社會制度的空想描寫

主要代表:托馬斯‧莫爾 《烏托邦》、康帕內拉 《太陽城》‧
主要特點:
‧ 揭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給被剝削、被壓迫者帶來的災難和罪惡
‧ 借鑒古希臘柏拉圖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和正在興起的人文主義思潮
‧ 第一次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理想
‧ 以虛幻的文學遊記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
‧ 帶有明顯的小生產者思想的烙印

[英]托馬斯‧莫爾 (ThomasMore,1478-1535)
約於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國倫敦一個不太顯赫的富有家庭。莫爾幼年喪母,由父親帶大。他的父親約翰‧莫爾(JohnMore)曾擔任過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儉持家、正直明達的人,對兒子要求極為嚴格,這對莫爾一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492年,莫爾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古典文學,在這裡他又學習了希臘文,這使得他可以盡情地閱讀柏拉圖、伊壁鳩魯、亞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尤其是柏拉圖的思想對莫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的評論家中有人乾脆將《烏托邦》稱為柏拉圖《理想國》的續篇。老莫爾認為兒子從事古典創作沒有什麼前途,便逼他改學法學。1494年他被迫離開了牛津大學,進入了新法學院學習法學,後又在林肯法學院攻讀英國法,並很快得到了頭等律師的名聲。莫爾踏入社會是從一個律師起步的。此前他一度進入卡特豪斯修道院,但當他意識到出家人不能有婚姻生活時,便"寧肯做一個純潔的丈夫,不願做一個不純潔的神父",毅然回到塵世。在擔任律師期間,他接觸了大量涉及到下層社會的訟案,目睹了廣大人民群眾所遭受的苦難。他主持公道,能夠替受屈的人們撐腰,因而在倫敦很有名望。1504年,26歲的莫爾被選為議員。但很快便因維護市民的利益,而得罪了英王亨利七世,並受到了迫害。1504年,亨利七世病故,亨利八世繼任王位。1510年,莫爾擔任了倫敦司法長官,並贏得了倫敦市民的信任。在英國商人的敦促下,英王兩次委派莫爾到荷蘭及加來,調停與當地商人發生的商務糾紛。亨利八世表面上非常歡迎人文主義的做法,令莫爾也很受鼓舞,他曾創作過一首長詩《獻給英國最光榮和最理想的國王亨利八世加冕紀念日》,而且,莫爾反對新教的主張與亨利八世最初對待宗教改革的態度相吻合,再加上莫爾本人的聲譽,亨利八世很希望接近他。1518年,莫爾被任命為王室請願裁判長,樞密顧問官。1521年,出任副財務大臣,並受封為爵士。1523年,經大法官沃爾西提名,當選為下院議長。1525年,他被任命為蘭開斯特公國的首相。1529年取代沃爾西成為英國大法官,這是英國僅次於英王的第一號要人。由於他在國務活動中,堅持已見,不肯委屈求全,英王對他甚為不滿。在處理亨利八世與宮女安娜‧寶琳的婚事上,莫爾不願違背自己的信念,於是在1532年辭去了他所擔任的職務。他的作法激怒了亨利八世,在莫爾隱退後,英王並未就此善罷甘,多次對他進行迫害。1533年,亨利八世迫使議院通過法令,宣佈他為英國教會的首領,而且他與安娜‧寶琳的婚事也被認為有效,寶琳的女兒(即後來的伊莉莎白女王)被宣佈為英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並要求全英傑出的人物,包括莫爾,都必須宣誓承認英王是教會的首領。莫爾因拒絕宣 誓被關進倫敦塔。1535年7月1日,法庭特別委員會對他進行了審判。1535年7月7日,托馬斯‧莫爾被處以死刑,死後他的頭被掛在倫敦橋上示眾。1886年,在莫爾去世三百多年後,天主教會追封他為聖徒。
《烏托邦》簡介 ‧ 英國托馬斯‧莫爾的1516年所寫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後人簡稱《烏托邦》。它的出版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莫爾運用虛構的故事體裁,記錄了傑出的航海家拉斐爾‧希斯拉德關於某一個國家的大同盛世的談話。烏托邦也是莫爾所虛構的理想的社會組織的名稱。烏托邦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譯。源出古希臘文ou(無產)和tops(處所),意即烏有之鄉。後來,烏托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同義語和代名詞。

[意]康帕內拉 (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1568年9月5日生於義大利南部斯蒂洛城郊的一個農民家庭。1582年入多明我會。1591~1597 年,因撰寫出版反宗教著作曾3次被捕。1599年,因參與領導反對當時南義大利的西班牙當局又被捕入獄達27年。1622年在獄中,他寫成了《太陽城》一書。獲釋後繼續參與反西班牙起義。1634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迫流亡法國,在巴黎多密克寺院隱居,直至1639年 5月21日逝世。主要著作還有《論最好的國家》、《論基督王國》(1593)等。康帕內拉擁護柏拉圖的「理想國」,反對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張,幻想在義大利建立一個獨立的公有制國家。他的《太陽城》一書,以空想社會主義鼻祖莫爾的《烏托邦》為模本,以神聖化的太陽為膜拜對象,用對話形式,敘述了他的 政治理想。其主要觀點是:①實行公有制。他批判了「公有制妨害勞動積極性」的說法,指出,只有在人類由於私有制度養成了利己主義的時候,才認為利己主義是勞動的推動力,但在公有制下大家養成熱愛勞動的品德、愛護公共社會就成為勞動的最好推動力。②實行普遍的義務勞動制。勞動光榮,寄生可恥,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任何勞動都應受到尊重。③由國家統一組織生產,產品歸公,按需分配,集體消費。④以「賢人」治國為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國。⑤建立在優生學原則上的婚姻制度。兩性的結合是為了繁殖優秀的人群,因此,只有體魄和精神都很健康的人才準生育子女。孩子由國家撫養,不存在家庭。⑥實行普遍的義務教育。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康帕內拉的社會主義是一種出自本能的、而不是建立在科學(楨:指馬列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基礎上的、頗為粗糙的社會主義。但他為後世的空想社會主義提供了藍本。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康帕內拉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德]托馬斯‧閔采爾 (Thomas Müntzer,1490?-1525)
1490 (1489?)年閔采爾生於德國哈茨的施托爾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受過良好教育,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15歲時就組織過反對天主教會的秘密團體,支持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但是他的主張更為激進,他倡導一種原始的共產主義,要求平均分配財富(主張建立一個「千年太平天國」) ,在宗教問題上他已不局限於抨擊天主教的主要論點,而是更進一步抨擊基督教的一切主要論點,接近於後來的泛神論和唯理主義。1521年發表《布拉格宣言》,主張用暴力實現社會變革。閔采爾以牧師的身分,在宗教外衣下領導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他直接領導了薩克森‧圖林根的農民起義。1525年5月16日在弗蘭肯豪森戰役中被俘,5月27日被殺害。閔采爾要求立刻建立接近共產主義的社會的理想超出了時代的要求,超出了當時的物質條件和大多數農民、平民的直接要求,缺乏實現的物質基礎 ,必然失敗。

(二)18世紀的直接共產主義理論

主要代表:摩萊里《自然法典》、馬布利《論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巴貝夫《平民宣言》
主要特點:
‧ 用理性論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從法理的角度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
‧ 把社會主義建立在自然法學說基礎上
‧ 「已經有直接共產主義的理論」
‧ 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理想社會的基本原則
‧ 帶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特徵

[法]摩萊里( Morelly,很可能是筆名,本名和生卒年月不詳1720-1780?)
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在1755年發表他的名著《自然法典》。這篇闡述共產主義原則的論文是匿名出版的。從那時直到十九世紀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人們曾 一直認為這是狄德羅寫的。 摩萊里是十八世紀法國空想共產主義重要代表人物,也是法國大百科全書派的先驅者之一。他站在唯理論的立場上,論證了原始共產主義是符合「理性」的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是值得人們在現代和將來加以採納的理想的社會制度。恩格斯對摩萊里的思想學說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他的理論是十八世紀「直接共產主義的理論」。摩萊里的思想對法國十八世紀末的巴貝夫和巴貝夫主義者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法]馬布利(Gabriel Bonnot de Mably1709-1785)
馬布利生長在法國格勒諾布爾市的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代,在里昂耶穌會學院受過系統的社會科學教育。畢業後,最初在巴黎聖‧蘇爾皮齊修道院做神甫,但不久他就回到格勒諾布爾家中,開始研究古希臘、羅馬的歷史和哲學。布利初露端倪,就受到他姨媽的兄弟、巴黎紅衣主教譚先的賞識和青睞。1742年,譚先出任外交大臣,馬布利應聘做了他的秘書。他為譚先草擬了許多重要文件,曾多次出色地完成過外交使命。在外交部任職的四年,使馬布利熟知並研究了各國的社會制度,他極其憎恨日趨尖銳的財富不均和社會地位不平等,立志探尋一條通向人類理想社會的道路。馬布利的社會主義思想,在許多著作中都有所表述,其中最集中、最有意義的是《論公民的權利和義務》(1758年)、《哲學家經濟學家對政治社會的自然的和必然的秩序的疑問》(1768年)和《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1776年)。他集中批判了財產私有制度,敘述了一個財產公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制度。不過這些 著作中涉及有關婚姻的部分採取的是絕對禁欲主義立場,恩格斯稱之為「苦修苦練,禁絕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 馬布利名言:只要愛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國,但是,能夠維護共和國和使它繁榮的,只有愛法律。

平等派領袖巴貝夫(Babeuf,1760~1797)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革命家,空想共產主義者。法國大革命初期,在皮卡第積极參加反對封建與舊制度的鬥爭。協助三級會議起草陳情表,要求廢除封建特權。 1790~1791年創辦《皮卡第通訊》。1792年9月被選為索姆郡行政官。他譴責私有財產制度,抨擊羅伯斯比爾派的政策。熱月政變前夕,創辦《新聞自 由報》,後改名《護民官》。1794年12月熱月黨的國民公會廢除最高限價法,投機商活動猖獗,人民生活困難,巴貝夫激烈抨擊熱月黨政策,主張取消個人財產,土地公有,建立平等者共和國。1795年2月被捕,10月獲釋。繼續出版《護民官》,抨擊督政府。1796年2月,督政府查封他的報紙和主要活動場所先賢祠俱樂部。巴貝夫轉入地下活動,1796年3月同他的戰友A.達爾泰等組成平等派密謀指導 委員會,主張為平等而密謀(又稱巴貝夫密謀 ),進行秘密活動,策劃發動武裝起義,推翻督政府。委員會起草了各項行動綱領——建立國民公社,實行革命專政,共同生產,平均享有社會產品,並決定 5月10日起義 。但起義前夕,因秘密泄露,巴貝夫等主要領導人全部被捕。1797年5月27日 ,巴貝夫、達爾泰被處死,其他7名首領被流放。

(三)19世紀初批判的空想社會主義

[法]聖西門( Saint-Simon,Henri de 1760~1825)
法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空想社會主義者。1760年10月17日生於巴黎一貴族家庭,1825年5月19日卒於同地。早年受啟蒙運動影響,曾參加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他擁護法國大革命,主動放棄伯爵爵位。為研究和宣傳社會主義學說,傾注了畢生精力。聖西門設想的未來的理想制度是一種「實業制度」。由於歷史的局限性,聖西門把從事產業活動的資產者看成是和工農一樣的勞動者或「實業者」。並寄希望於統治階級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國王和資產者會幫助無產階級 建立實業制度。這就使得他的社會主義學說不能不流於空想。論著有《一個日內瓦居民給當代人的信》、《寓言》、《新基督教》、《論實業制度》、《實業家問答》等。

[法]傅立葉(Charles Fourier, 1772-1837)
傅立葉1772年4月7日誕生於法國東部貝桑松的一個富商家庭。後來因破產而陷於困境。他先後在里昂和巴黎做商店僱員和推銷員以及交易所經紀人謀生。這對他了解到商人的詭詐和投機,認識資本主義的生產無政府狀態、體會到城鄉的對立和勞動者的無權大有進步。他通過刻苦自學,積累了豐富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他先後發表揭露與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作品,主要有《四種運動》、《文明制度的批判》和《新的工業世界和社會事業》等。1803年, 傅立葉發表《全世界和諧》一文,指出現存資本主義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將為和諧制度所代替。這個和諧制度是由一個個有組織的合作社組成,它叫法朗吉,在這個組織里,人人平等,共同勞動,共同享受勞動成果,接受免費教育。但實際上在1837年傅立葉逝世前,連一個法朗吉也未建立,後來他的門徒創辦《法倫斯泰爾》雜誌、《法朗吉》報,並在美國建立40個法朗吉,均告失敗。

[英]歐文( Robert Owen, 1771~1858)
1771年5月14日生於威爾斯蒙哥馬利郡牛頓城,1858年11月17日卒於同地。10歲輟學當學徒,19歲成為曼徹斯特一家紗廠經理,1800年以後在蘇格蘭新拉奈克管理一個巨大的紡紗企業。他在新拉奈克自己管理的工廠中進行改革,諸如開設為工人供應廉價物品的商店,把勞動時間縮短到10個半小時,提 高工人工資,改善工人居住條件,為工人子女開辦托兒所、幼兒園和師範學校等。新拉奈克的試驗取得了巨大成就,歐文成為聞名歐洲的改革家和慈善家。1815 年他積极參加了爭取制訂縮短工作日和禁止使用童工的工廠立法的鬥爭。1817年又提出組織合作村安置失業者的方案,1820年左右,這個方案發展成一套完整的合作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他建議普遍設立合作村,按照財產公有、權利平等和共同勞動的原則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新的理性社會。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1829年回到英國,創辦《危機》雜誌,宣傳他的觀點,並積极參加和領導工會運動和合作社運動。1832年他在倫敦建立全國公平勞動交換商場,試圖通過勞動交換商場來避免中間剝削。1834年又發起成立全國產業大聯合,但均告失敗。1834年以後,歐文脫離工人運動,反對工人進行政治鬥爭,但仍不倦地宣傳自己的思想。著有《新社會觀,或論人類性格的形成》、《致拉奈克郡的報告》、《新道德世界書》、《人類思想和實踐中的革命》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6%83%B3%E7%A4%BE%E4%BC%9A%E4%B8%BB%E4%B9%89

上一篇:《回顧》

下一篇:《桃源二村》

塵俠 2007-10-26 10:42:54

阿楨大哥有沒考慮替烏扥邦的歷史
寫成一部&quot史料&quot類型的論著

對呀~
剛好可以和&quot台灣共犯體之析判&quot中
闡述之台灣社會主義始末
以及背後隱喻&quot台灣人民同為其理想而奮鬥&quot的心路歷程作一對照及呼應

你別落井下石了 
讓台灣人讀了後 怕會情何以堪吧~
看看目前台灣搞成什麼樣子
頂多只是看似自由(沒人管)民主(間接民主)罷了
至於提到最終目標---
別說主體性快要演變成國際孤兒
就連人民最起碼的生存權以及做人尊嚴
都快要成為搶救的目標了...

嗯...意識型態如果走火入魔
烏扥邦的精神則會被扭曲
而真的僅剩下空想了

版主回應
寫&quot台灣共犯體之析判&quot時
台灣思想界觀注的是意識型態而非烏扥邦
對岸卻相反
故只好以書評方式補課
抱歉!虐待網友眼睛了
2007-10-27 06:43:33
無憂 2007-10-25 23:00:09

烏托邦有什麼好聊這麼久的

版主回應
真的很無聊
再忍二篇
回小說
2007-10-27 0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