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
雖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志文,1982再版)並非是著重科技和魔幻內容的描述之硬科幻,而是如《一九八四》和《華氏451度》都是社會科幻,而且是具有深度的軟科幻。但是比起前評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書中沒有隻字片語在描述複製人和器官捐贈移植的生技,《美麗新世界》一開頭的以下長文敘述就未免太科技、無文味了(至尾亦然):
一幢灰白色的大樓,矮矮的,只有三十四層。門口大書:中央倫敦孵化與條件設置中心,盾式的圖案上是世界國的格言:社會,本分,穩定(楨:又譯公共、相同、穩定,共有、劃一、安定)。
底樓的巨大廳堂面對著北方。盡管對夏天而言窗戶外已經很冷,室內卻熱得像赤道。薄薄一道森嚴的光耀眼地射進了窗戶,渴望搜索出什麽蒼白的、長雞皮疙瘩的穿便衣的非專業人員的形象,卻只找到了實驗室的玻璃器、鍍鎳櫃櫥和閃著淒涼的光的陶瓷。
對荒涼的反應還是荒涼。工人穿的大褂是白色的,手上戴的橡膠手套死屍般煞白。光線凍住了,凍死了,成了幽靈,只有在顯微鏡黃色的鏡頭下,才找到了某種豐腴的有生命的物質。那東西在鏡頭下濃郁得像奶油,躺在實驗桌一排排擦得銀亮的漂亮的試管裏,向遼遠處伸展開去。
“這裏,”主任開了門說,“就是孕育室。”
孵化與條件設置中心主任進屋時三百個孕育員身子都俯在儀器上。有的不聲不氣,全神貫注,幾乎大氣不出;有的則心不在焉地自語著,哼著,吹著口哨。一群新來的學生低聲下氣地跟在主任身後,有些緊張。他們全都非常年輕,紅撲撲的臉蛋,乳臭未幹。每個人都拿著一個筆記本,那大人物說一句他們就拼命地記一句 ——從“大人物那裏”直接受教是一種難得的特權。中央倫敦孵化與條件設置中心主任對親自帶領新生參觀各個部門特別重視。……
主任往屋裏走去。他身材修長,略顯瘦削,身板挺直。長長的下巴,相當突出的大門牙,不說話時兩片嘴唇勉強能包住,嘴唇豐滿,曲線好看。他究竟是老還是年輕?是三十歲還是五十歲?或是五十五歲?很難講。不過,在這個安定的年代,福帝紀元六三二年,並沒有誰會想到去問一問。……
他仍然靠在孵化器上,向他們簡要地講述現代的授精過程,鉛筆在本子上匆匆地塗抹著。當然,先從外科手術介紹起——“接受手術是爲了社會的利益,同時也可以帶來一筆報酬,相當于六個月的工資。”然後他講到保持剝離卵存活、使之活躍發展的技術,對最佳溫度、最佳鹽度和最佳部調度的考慮;講到用什麽液體存放剝離的成熟卵。然後他把學生領到了工作臺前,向他們實際展示了這種液體是怎樣從試管裏抽取的,是怎樣一滴一滴注入特別加溫的顯微鏡玻片上的;展示了液體中的卵子如有異常如何檢查,卵子如何記數,如何轉入一個有孔的容器裏,那容器是如何浸入一種有精子自由遊動的溫暖的肉湯裏的——他強調肉湯裏的精子濃度至少是每立方厘米十萬(同時他領著他們觀看操作),如何在十分鐘後從液體裏取出容器,再次檢驗其中的東西。如果有的卵子還沒有受精,又再浸泡一次,必要時還要再浸泡一次;然後受精卵便回到孵化器裏,留下阿爾法們和比塔們,直到終于入瓶。而伽馬們、德爾塔們和愛撲塞隆們則要到三十六小時之後才重新取出(楨:階級愈高愈受優生照顧),再進入波坎諾夫斯基程序。……
一個卵子形成一個胚胎,一個成人,這是常規。但是一個經過波坎諾夫斯基程序處理的卵子會萌蘖、增生、分裂,形成八至九十六個胚芽,每個胚芽可以成長爲一個 完整的胚胎,每一個胚胎成長爲一個完整的成人。以前一個受精卵只能生成一個人,現在能生成九十六個人。這就叫進步。
“從根本上講,”主任下結論道,“‘波坎諾夫斯基化程序’包含了一系列對發展的抑制——我們制止卵子正常發育生長。而出人意外的是,卵子的反應卻是:萌蘖(楨:發芽)。”
卵子的反應是萌蘖,鉛筆忙碌著。
他指點著。一條非常緩慢地移動著的傳送帶上有滿滿一架試管正在進入一個巨大的金屬櫃,另一架試管也在逐漸露出,機器發出輕微的嗡嗡聲。他告訴他們:一架試管通過金屬櫃需要八分鍾。八分鍾的X光強力照射大體是一個卵子所能經受的照射量。有些卵子死去了,有些最不敏感的卵子一分爲二;而大部分卵子則萌蘖出四個胚芽;有的則萌蘖出八個。它們又全部被送回孵化器,胚芽在其中繼續發育。兩天後又給予突然的冰凍。冰凍,抑制。兩個分爲四個,再分爲八個。胚芽反而分蘖了;分蘖之後又用酒精使之幾乎死亡;隨之而來的是再分蘖,又再分蘖——胚芽再長胚芽,新胚芽又發展出新胚芽——然後便任其自由生長,此時如再抑制,一般是會造成死亡的。這時原始卵可能已經分裂爲八至九十六個胚胎——你們會承認這對大自然是了不起的進步。恒等多生,不是母體分裂時代那種可憐巴巴的雙生或三生;那時卵子分裂是偶然的——現在實際上一個卵子一次能夠生長爲四五十個,或八九十個人。……
“波坎諾夫斯基程序是穩定社會的一種重要手段!” …… “九十六個多生子女操作九十六部完全相同的機器!”那聲音由于激動幾乎在顫抖。“你們現在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引用了全球的格言:“社會,本分,穩定。”這是了不起的話。“如果我們能夠無窮無盡地波坎諾夫斯基化,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由同一標准的伽馬們,一模一樣的德爾塔們,一成不變的愛撲塞隆們解決了,由數以百萬計的恒等多生子解決了。大規模生産的原則終于在生物學裏使用了。
“但遺憾的是,”主任搖搖頭,“我們不能夠無限制地波坎諾夫斯基化。”
九十六個似乎已經達到了極限,七十二個已是很不錯的中數。要用同一個男性的精子從同一個卵子生産出盡可能多批量的恒等多生子,這已是最佳成績(遺憾的是,只能夠算是次佳成績)而且就連這也很困難。……
別老是沈溺文字藝術,赫胥黎可是出生於英國南部薩里郡的名門,是著有《天演論》的老赫胥黎的孫子,詩人兼批評家馬修‧阿諾德的堂外孫。早年入伊頓公學,後因嚴重角膜炎失明休學,部分視力恢復後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1915年畢業。1919至1921年在著名的文學周刊《雅典娜神殿》任編輯,後專門從事著作。30年代後期,積極參加英國反戰運動,1937年主編《和平主義全書》。1940年移居加利福尼亞,後加入美國國籍。
赫胥黎是一個多產作家。自1916年發表詩集《燃燒的輪子》開始,40年間一共寫了11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集、7部詩集、4部劇本、1部遊記以及大量的文藝評論和雜文。他學識淵博,思想活躍,文筆犀利,作品包羅萬象,涉及現代文明的各個重要方面。
《美麗新世界》(1932)則是一部科幻、概念小說,它用辛辣的諷刺對現代科學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能造成的災難作了悲觀的預言(《美麗新世界》所揭示的正是書名諷刺的相反意義:「這是一個一點也不美麗的世界」):人淪為機器,個性自由被扼殺,文化藝術瀕於毀滅。1958年又發表了《重訪美麗的新世界》(志文,1984再版),認為他早年的預言已逐步成為現實。內容除了對《美麗新世界》關心的議題持續進行分析,面對新科技的急速開展,對於科技技術的進步之猛烈感到震驚,也顯現出「新世界」將以更為強勢的姿態更早加諸人類現存生活之上。赫胥黎認為這具體表現為新世界當中人口的暴增造成糧食嚴重短缺;能源的過分使用而枯竭;過度的組織化造成人類本身規格化、劃一化;另一方面因為新科技的發展,提供現代國家進行宣傳政治理念、操弄人民意志、進行各層面監控的新型工具。人類文明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人性價值、自由價值勢必受到重創甚至泯滅。
是嗎?那我就剪貼二篇讀書心得,以免辜負了赫老的苦心:
<赫胥黎之《美麗新世界》>蔡佳雯【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
每個人在出生之前,喔,不!在這個奉美國汽車大王「福特」為「上帝」的烏托邦,是不那麼稱呼每個人生命開始的時刻,那是住在鄰近的「野蠻人特區」裡的印地安人才使用的字眼。如要正確而文雅的說,是「傾倒」(decanted)。每個人都是從瓶子中傾倒出來,在「傾倒」之前,每個人的身分、地位,綜合地說,也就是每個人的命運,都已經決定好了。舉例來說吧,位在上流階層的正阿爾法階級,在傾倒之前,就已經鉅細靡遺地規劃好配合他們地位的身高、相貌,更重要的是,必須賦予他們能擔負推動社會發展的「智力」。而社會的最低階級在還是胚胎時期,就已經註定被送往熱帶當礦工或鋼鐵工人,因此,為了讓他們能夠「不得不喜愛」自己的階級和身分,在胚胎發育期間就受到「制約」,讓他們「天生」就怕冷,只有在高溫的環境下才會感到舒適自在。當然,他們也擁有可以匹配身分的「低能智力」。……
不過,即使這項社會化功能已經徹底發揮,不可避免地仍然會有偏差行為出現,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因為「公共、相同、穩定」並不只是口號而已,還必須確確實實地實踐。所以新世界裡還有第二道防線─蘇麻(soma)。……
早在一九三一年赫胥黎撰寫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這樣的未來一定會來臨,然而令他大感意外的是,這樣的世界竟然加速地實現了。就在這本書出版的同一年,也就是一九三二年,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國的希特勒炫耀似地相繼建立了極權主義國家,和「美麗新世界」如出一轍地,要求人民交出「自由」換取國家進步的力量。……
赫胥黎原先設想造成「美麗新世界」的理由是人口膨脹的問題,而且他預估大約是在西元兩千五百年的時候才會發生。然而在這個世紀末的年代裡,金融風暴的肆虐、千禧蟲的蠢蠢欲動,以及世界末日的預言,彷彿已縈繞出一層朦朧的不安氣氛,人類的未來究竟能不能愈來愈美麗呢?又或者,換個方式問,人類究竟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避免這樣的「美麗新世界」發生呢?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赫胥黎之《美麗新世界》裡,等待所有讀者咀嚼玩味。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bookevlu/42/text_33.html
<新世界是一個獨裁的世界>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葉允斌
起初,「美麗新世界」呈現的似乎是一片美好人類生活景象,或稱一個完美、幸福的「烏扥邦」,赫胥黎卻就此提出了相反的聲音:「烏扥邦」生活充斥的是對人性的徹底扭曲,它顛覆人類文明中家庭、親情、有限生命、宗教信仰、知識真理的追求。與愛德華.田納不同的是,赫胥黎更強調科技技術對於人類文明、「人性價值」的直接衝擊。……
於當代民主政體之下,對公民的監控去除了暴力性的統治,隨著高科技技術的革新與進步,呈現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人類完美前景,然而科技的猛進卻是令人擔憂的,藉由高科技技術,宣傳家與思想家實現了全面監控的可能,且較希特勒當時情境更為輕鬆、容易。赫胥黎對科技技術革新的急速提到具諷刺性感慨:「感謝這些洞察力所帶來的新技術及見識,當年希特勒即將實現的極權系夢魘,終於要全部實現了,可喜、可賀!」。……
商業宣傳不就是如此,利用高科技生產多元、光鮮的先進物質產品;亦使用科技技術進行廣告文宣宣傳,無時無刻的在大眾面面前展現「關懷我們」、「為我們著想」 的善良形象,最後目的卻是為了贏取利潤、滿足個己私慾。正如赫胥黎所言:「哲學教導我們,對一些我們眼中看似當然的事物,抱持懷疑的態度。而宣傳卻教導我 們去接受一切看似當然的事物,它往往使我們喪失了質疑及判斷能力」。 如今,網際網路突破區域的限制,個體直接參與公共事務論壇,個體將不再一同聚集於特定現實的場所進行一次現場聲、光性的馴化,但網路的特殊性格卻造就了更細密、完善的監控機制,這較傳統媒介(如:收音機、擴音機、電視等傳統傳撥媒體)更能將信息或廣告內容以迅速、直接、成本低廉的方式達成有效的傳達,於此,平等與自由個體反而更迅速的消失殆盡。面對高科技技術,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捷同時,也許要回顧一下赫胥黎於美麗新世界引言部分採用俄國哲學家尼古拉.波底耶夫名言:「越少的『完美』,就越多的『自由』」。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4/34-26.htm
《紐約時報》:特朗普和“另一種事實”讓《1984》銷量暴漲9500%
據《紐約時報》2017.1.25報導,本月,喬治•奧威爾的經典反烏托邦著作《1984》銷量驟升,甚至在上週五銷量增長了9500%,躍至美國亞馬遜(Amazon)暢銷書榜首,該書的出版公司因此加印了數万本。
《1984》位居亞馬遜圖書暢銷榜首位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根據現場照片來看,參與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的人數遠遠少於8年前奧巴馬上任時,但對於這一不爭事實,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在1月21日上任後的第一場記者會上就對媒體開砲,指控他們少報觀看總統就職禮的人數。
斯派塞宣稱在場觀禮和電視觀眾的人數盛況空前,並指攝影記者故意呈現觀禮群眾稀疏的畫面。“這類試圖淡化(民眾對)就職典禮的熱情的行為是可恥和錯誤的。”
斯派塞拒絕回答記者的提問,也沒有說明白宮到底認為當天有多少人出席了就職禮。他只說國會山莊前國家廣場的三大區域(每個區域可容納至少20萬人)“在總統宣誓時擠滿了人”。
特朗普當天早些時候訪問中央情報局總部時也說,他從宣誓台望出去,看到現場包括國家廣場和華盛頓紀念碑都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看起來有100萬、150萬人。但他們展示的畫面卻是一個幾乎沒有人的草地,然後說特朗普沒有吸引力。”
隨後,在特朗普的顧問凱莉安•康維接受NBC《會見媒體》節目採訪時仍維護了特朗普和斯派塞的說法,還說她說,斯派塞“給出了另一種事實”(alternative facts)。
對此,社交媒體平台上的人們將康維的話與《1984》中的“新語”(newspeak)“雙重思想”(Doublethink)等經典詞彙聯繫起來,並進行了廣泛討論,認為特朗普政府試圖給民眾灌輸與人們所聽所見不同的“另一種事實”,而這背後是《1984》的深厚影子。
點擊查看大圖
亞馬遜圖書如此評價《1984》:
《1984》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
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彙,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哲學家以預言家的姿態
發表令世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論述
最主要的關鍵在於
"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
加上"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看透人性的善與惡
故能掌握時代的脈動及趨勢~
你少說一條-"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呦
難道你不知哲學家的衣著打扮都很"正"嗎
我在《一九八四》補貼了《V怪客》電影(最近HBO重播多次)
《極樂世界》-生命的價值 文:火行者
《極樂世界》的背景設定是有錢人已經離開地球搬到極樂世界,在那邊有最好的生活和醫療,但留在地球惡劣環境的人類就很可憐,麥特戴蒙和所有在地球上的人一樣,都想偷渡到極樂世界去,但這次他是因為嚴重瀕臨死亡的狀況才變成非要背水一戰。電影本身並沒有那麼科幻,大多數場景還是在地球,麥特戴蒙的造型,半人半機器,也沒有要讓他變成機器戰警的意思,反而,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地方,是片中的哲學。
《極樂世界》中的地球v.s.極樂世界並不是那麼陌生的,在現在我們的世界上也有這類的情況,會有比較落後的國家,人民沒有尊嚴或價值,人命不值錢,也有比較美好的國家,生活有保障,醫療制度也健全,是這些落後國家的人會想要偷渡前往的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只是把這樣子的關聯給強化和極端化了。
然而,《極樂世界》的視角,是從在地球,在那個被遺棄的地方,來看的。在地球嚐到生存痛苦的人當然都夢想著到天上的極樂世界,特別是在他們有病痛的時候。而片中事件的起因就是麥特戴蒙的角色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唯一的機會就是上極樂世界治療,所以在片子的前半段,看到的幾乎都是一種「求生存」的人類本能。
在這個求生存的過程中,也有摻著一些回憶,是麥特戴蒙小時候還有著希望的時候,和一位心愛女孩的夢想。這個部份還蠻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後來麥特戴蒙的選擇。《極樂世界》讓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心境的改變,身為一個低下階層一心為了自己的命要求生存,不惜闖入極樂世界的麥特戴蒙,這麼多年來一直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大部份的人都是如此的。卻在最後,他能夠體會到生命更高的價值。這並非他的目的,但在追求自己利益的過程,反而看到了比自己利益還要重要的東西。
本來以為來看《極樂世界》是在看科幻動作,卻在最後,看到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那種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不見得是來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時,付出反而會更覺得充實。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07/34071387/
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 文:火行者
《極樂世界》最引人注意的一點,應該就是麥特戴蒙的造型了吧?除了他非常詭異的光頭以外,特別練出來的六塊腹肌也是一大特色,之所以會有這樣子的設計,就是因為他的角色,是在未來世界當中的生產線工人,屬於低下的階層,而在片中能救他的只有有錢人所居住的極樂世界Elysium的醫療資源,但有錢人對這些窮人都是見死不救。
不論是在過去、現在、或未來,似乎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少不了階級之分,而電影很喜歡把焦點放在比較辛苦的階級,不見得一定會拍得很政治,連愛情片都會有跨階級的愛,比如最為人所知的《鐵達尼號》就是下層社會的李奧納多愛上高貴的凱特溫絲蕾。階級的現實阻礙更能突顯出愛情的偉大,以及人的價值並不在於出生。
奴隸則是更極端的題材,比如《決殺令》傑米福克斯的角色就是黑奴,有相當多內心的壓抑、反叛、暴力、復仇等等元素,這種階級所造成的負面能量,在電影中很好發揮,也是探討生命意義的好切入點。
其實古早也有把人拿來玩遊戲的歷史,《神鬼戰士》說的就是羅馬競技場,且羅素克洛扮演的是一個常勝將軍變成奴隸,也因為這樣子的階級改變,連帶改變了心態、環境、生存,卻也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以另一種形式,影響了羅馬帝國。
階級其實只是人性的一種表現,背後當然也有著很複雜的心理因素,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外在因子與不同的情境,隨便怎麼組合都可以搭出吸引人的電影素材。有興趣不妨去看看《極樂世界》,探討的也是人之常情:自私,有錢人的命比較值錢,有完美的世界,會希望和所有人分享而把水平拉低嗎?會想把什麼病都能治的醫療資源與「亂七八糟」低下階層的人分享嗎?階級貴賤不光是個制度,真的有太多值得電影去明喻或隱喻的素材了。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07/34071792/
電影中的未來會是極樂世界嗎? 文:火行者
電影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想像,特效也可以做出很夢幻的世界,但大部份的電影當中,地球未來的命運通常都是很慘的,像極樂世界這樣美好的世界通常都是地球以外的地方,這或許也有著環保暗示,提醒人類好好愛護只有這麼一個的地球,否則人類的存在並不會讓地球更好,甚至總有一天我們真的會把它給毀滅了。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07/34071684/ 2013-08-09 10:13:23
小說創作於1948年,作者將48倒置過來為84作為書名。
本書講述一個實行高度集權統治,以改變歷史、改變語言、打破家庭等極端手段箝制人們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監視與監聽功能的“電幕”控制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來維持社會運轉假想的社會,通過對這個社會中一個普通人溫斯頓•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現實生活中極權主義的本質。每個經歷或熟知這類歷史事件的人,在看過《1984》後都會產生某種觸目驚心的契合感。它猶如如一個鮮明的標籤,它警醒著世人,莫讓這種預言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評論家如是說。
以下為《紐約時報》發表的題為《喬治•奧威爾的1984突然成了最佳暢銷書》一文全文翻譯(翻譯來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
回應
西方人終於知道了資本主義國家同樣會有專制,《1984》並不是針對的蘇聯,而是針對一切專制。
這本來不是用來諷刺我們的嗎,你也有今天,哈哈
奧威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還真不是針對誰。只是反極權而已
奧威爾的思想變化還是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變化的,蘇聯插手國際共運表現出了其國家利益高於意識形態。再者,共產主義≠蘇聯,奧威爾對共產主義的前途表示失望和擔憂。《1984》表達了對借共產主義之皮行極權主義之實的諷刺,實際上確實有相當一批國家這樣實行的。蘇聯在那個年代反而是最開放和文明的。那些蘇聯的某些學生才是《1984》滑稽社會的電影。比如金家王朝。
奧威爾不過英國自五罷了,反共先於主義。
呵呵,協助軍情五處反共大業,四處窺測並列出共產主義者清單,你想說這很托派?我覺得就連托派都不好意思要這貨吧。當然可悲的是,即使這廝表現的如此自五,也難逃同樣被監視的下場。
然而奧維爾是托派共黨
新自由主義的謊言罷了。
有美國人經歷過他自己定義的所謂專制社會嗎?對自己並不怎麼了解的事情卻總覺得自己是權威,吧吧的。這些美國人總顯得那麼矯情。
其實《1984》本來指的是BBC,後來被有意識地指向了蘇聯。
其實作為共產黨員的奧威爾早就看到資本主義壟斷喉舌的可怕之處,早就有人指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可能是BBC。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1_27_3915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