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8 06:56:54阿楨

《神秘島》

《神秘島》(商周,2005)是凡爾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幻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的第三部。故事敘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有五個困在南軍中的北方人乘氣球逃亡,中途被風暴吹落在太平洋的荒島上,幾個人赤手空拳在島上建立起胼手胼足的自足生活。荒島生活驚險重重,但是每當遇上危難,總會有一個神秘人物出現……《神秘島》被譽為凡爾納顛峰時期代表作,內容涵蓋冶金學、爆破學、工程學、水力學、動植物學、天文學和地理學,其中科幻的描述,都預告了未來的科技發展。

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法國作家,則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二十歲到巴黎求學時正值歐洲科技飛躍時代,他在時代精神感召下對科學產生強烈的興趣。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描述的科學幻想幾乎都在今日實現。作品大膽創新,趣味盎然,而且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外。一生著有科幻小說六十餘部,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傳世傑作,其中包括《海底兩萬里》、《環遊世界八十天》、《地心之旅》、《月球之旅》等等。

文宣的很漂亮,依我前評《別讓我走》下文所言,《神秘島》屬我不悅讀的硬科幻小說:

別對科幻小說有偏見,依你前書評<科幻?魔幻?神怪?>所言,科幻奇幻小說也並非全是著重科技和魔幻內容的描述之硬科幻,像三大科幻經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和《華氏451度》都是社會科幻,而且是具有深度的軟科幻。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97/2006010207303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98/200601030721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00/2006010507352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04/20050917191710/

你是從小說藝術來悅讀,一般人尤其當時的讀者,是抱著娛樂和好奇心情來讀的(故奇幻等小說至今多又臭又長!),即便現代搞科學的人,比如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總部太空任務科學家‧李傑信<從科幻到科普——《神秘島》讀後>就贊曰:

日常生活繁忙,難得有機會能靜下心來,從頭到尾,看完一本科幻小說。記得幾年前葉李華博士送我一本他的新譯作《正子人》(天下文化出版),前後翻了下,覺得有趣,就把它讀完。在時間使用上,對我而言是一次奢華享受。前陣子承蒙商周出版余筱嵐小姐邀稿寫《神秘島》推薦文,我也沒敢馬上接受任務。先在電腦屏幕上把寄來的五十九章匆匆涉閱後,就已決定值得把上千頁的書稿 列印出來。開始仔細閱讀後,馬上就感受到書的熱度不比尋常,故事內容含金量高,尤其是譯筆奇佳,是上乘之作。於是愛不釋手,投資了三天餘暇時間,一口氣把它看完。
對凡爾納的作品,我並不陌生。記得在初中時就看過寇克道格拉斯演的《白浪滔滔伏海妖》,是《海底兩萬里格》(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的好萊塢電影版本。五十年後的今天,電影中的大烏賊和「鸚鵡螺號」潛艇記憶猶新。凡爾納一生寫出五十多本泰半以科幻為主體的小說。在一八七○年寫完《海底兩萬里格》。五年後,又完成了《神秘島》。在《神秘島》中,「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再次現身,凡爾納以當時的科幻語言,寫出「利用無法估量的機械能和消耗源不絕的能源產生出電能……用於潛艇上的一切需要……」。一九五四年,也就是短短的八十四年以後,以核子動力推進的潛水艇就實現了。雖然第一個使用「鸚鵡螺號」為潛艇命名的不是凡爾納,但第一個把「無法估量」的能源概念和潛艇掛鉤的是他。於是現在我們在科學的真實環境,一談起核子潛艇,就會聯想到科幻世界的凡爾納。科幻與科普之間的時差竟會如此地短暫,真令人震驚,更讚嘆凡爾納從科幻洞觀到未來世界的能力!
   但對律師出身的凡爾納而言,他的科幻故事通過他對科學知識刻苦鑽研,是建築在堅固的科學磐石上的。「鸚鵡螺號」只是其中最為人知的例子。《神秘島》一書中有不勝枚舉的科普知識。……其實貫穿這本科幻小說的竟然就是這類的科普知識。書中另一個大動作的敘述,就是為神秘島在茫茫大海中定位。……
工程師史密斯通過類似童子軍用的幾何運算找到南天極,也就定出島嶼的南緯度數。至於經度,凡爾納取個巧,找到一隻尚在走動的機械錶,知道美國東岸時間,與當地正午時間相比,計算出島嶼的經度。最後把神秘島定位在西經一五○度三十分、南緯三十四度五十七分,夠精確的了。看到這,我也急忙把書房的地球儀找到。果然,神秘島所在地是茫茫大海一片,僅北邊有法屬的土布艾(Tubuai Islands)群島(書中虛構為塔波群島)。
  把神秘島虛構在法屬土布艾群島之南理所當然,因為凡爾納是法國人,《神秘島》原版為法文。由台大外文系曾麗玲教授總策劃的《神秘島》譯文,也是由法文直接翻譯過來,並非像坊間許多譯作,不管原著為何種語言,皆以英文版本為主。所以這本中文文字語言流暢優美的譯本,沒有經過兩度過濾,內容更忠實地接近原著,令我由衷地欽佩商周出版的敬業精神。商周出版如此講究,也是向台灣高水平讀者們的文化素養表達了額外敬重之意。
  除開為神秘島成功地經緯定位之外,書中的五位主人翁,通過工程師史密斯掌握的人類全方位如百科全書般的科學知識,將神秘島由無到有,打造成一個當代最先進的科技園區。他們互相信任依賴,合作無間,建立起煉鋼廠、化工廠、造船廠、製布廠、磚廠、陶具廠和農場等。例如,由一粒麥種開始,他們在兩、三年內竟然收成了好幾百萬斗的麥子。他們能就地取材,由硫酸鐵礦石,提煉出高濃度硫酸,再用硝石和硫酸反應,製成硝酸。最後硝酸加甘油,竟然製造出硝化甘油炸藥!看到這,我不禁想,可能每個人都該隨身帶本《神秘島》,萬一不幸漂到荒島上可翻書查閱,學習如何就地取材,使用當地資源,活命安身。《神秘島》雖以科幻小說面目出現,但書中科普知識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我肯定,《神秘島》比台灣聯考用的參考書要有用過百倍。
  講到就地取材,不得不提一下當前美國航太總署「回月球,去火星」的核心構思。前次「阿波羅」登月,只是旋風式的造訪,任務中所需一切給養皆全部攜帶,自給 自足。而這次洋娥再次奔月,是要在月球上安營紮寨,成為月世界的綠卡居民。日常所需,需就地取材(In Situ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RU)才能完成任務。凡爾納彷彿在一百三十年前就已提出一份美國航太總署想要的ISRU構思計劃。如果把《神秘島》五個主人翁變成二十一世紀登月太空人,他們肯定能使用當地資源,從月球的沙中提煉出可供呼吸的氧氣,和蘊藏豐富的核子燃料氚,並也能找到抗宇宙射線轟擊的地下「石窟」,還有月球背陽面的 「水冰」礦。從這個角度看來,《神秘島》一書與其說是科幻作品,我想把它當成科普著作也不為過。
  《神秘島》的時代背景,是工業文明起飛時代。人類對科技能力有極樂觀的憧憬。工業污染尚無蹤影,溫室效應氣體還沒有在南極洲上空鑿個大洞。當時也認為,地球萬物皆為人類而生,人自可隨意殺食。例如,神秘島上虎豹可能傷人,五位人類毫不猶豫,認為應把這些「原住民」統統趕盡殺絕。我想凡爾納終其一生咬定科學萬能,至死無悔。所以,以一百三十年後的標準,要《神秘島》一書有環保意識,可能有失公允之嫌。
塵俠 2007-10-09 16:15:16

就像是&quot回到未來&quot或是&quot魔鬼終結者&quot等系列電影
現在V.S.未來
到底孰為因 孰為果
是現在的作為影響未來的結果
還是冥冥中的註定感應當事人潛意識內的天聽

什麼 那只不過就是想像力恰巧命中尚未發生的事罷了
別穿鑿附會了

喝 難道你覺得那些擁有超乎想像的想像力的人
他的腦袋會跟凡夫俗子一樣平庸嗎
難道你不覺得他可能擁有和預言家一樣的能力嗎
---說你平庸 還真單純

版主回應
想像力、驚悚感和好奇心
是人迷上奇幻文學之動源
但卻常是文學藝術之盡頭
2007-10-10 06:59:54
無憂 2007-10-08 18:12:22

我是偏食閱讀者

版主回應
大多人(含學者)皆然

楨某是瀕危雜讀動物
2007-10-09 06: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