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該為股災道歉?
會嗎?要是此次災源是中國,看歐美日及其同夥會如何批中?
美國該為全球股災道歉【經濟日報07.08.19社論】
美國次級房貸引發了全球股價崩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為此向企業界人士表示歉意。楊處長的態度值得稱許,然而美國在這次全球股災的責任並不只 是次級房貸本身的問題。美國多年來在全球強迫其他國家開放資本市場,卻未能藉其領導全球金融的地位致力健全國際金融制度,這才是美國更該道歉的問題,也是 股災之後世界各國應共同研究解決的課題。
美國的次級房貸直接造成的損失不小,但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比重其實並不高,在很多國家的金融市場中之比重更低,大多數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甚至和次級房貸 完全無關,但各國股價都大幅下跌,此皆金融複雜的連動關係所致。如果受損失的只是那些承做次級房貸者,或購買針對次級房貸而發行之證券者,則不僅彼等判斷 錯誤而合該受損,也不至於造成全球的大問題。
然而當前金融專家利用資產證券化及層層包裝組合方法,很多金融工具已複雜到一般人難觀察其實際內容和風險。很多金融產品的購買者甚至在次級房貸出問題之 後,仍不知道他買的產品是否和次級房貸有關,更不知道其中直接損失的比例是多少。這也使次級房貸問題的直接傷害擴散到更大量的金融商品。換言之,受影響的 金融資產,其金融遠高於出問題的次級房貸;但它們的投資者可能事先不知道有這個風險,事情爆發後卻又面對不知有多大損失的恐慌。
這種恐慌會造成很多金融資產的賣壓或要求贖回的壓力,使一些機構又必須賣出它在國內外投資的資產以取得資金減少跌價的損失。這樣的交互作用有可能形成惡性 循環,甚至造成信心的崩潰而產生巨大傷害。如果這都發生在美國國內,美國政府還較容易採取一些政策來降低惡性循環。然而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卻使這種惡性循 環在許多國家同時發生,不只問題更大而更難解決,許多國家還須面對資金流出和匯率波動帶來的困難。
金融市場本來就很容易因為小問題而引起大波動,因此傳統上各國都須嚴密監督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然而今日金融產品的複雜化及金融機構的大型化和綜合化,使 市場有較以往更複雜的關聯而更難監督。很多金融產品高度槓桿或把利基建立在微小之市場差異上,更使它們很容易由於並不很大的市場變化,就產生鉅額的損失, 使得監督及預防措施不易及時發生作用。跨國投資的盛行,不只使市場有更多的變化因素,各國政府實際上也非常難以監督管理各種跨國資產之實際品質和風險。而 對於那些會大量賣到國外並由外國人承擔損失的產品,說不定本國也較疏於監督。
我們固不應責怪美國的學者和金融機構發展出這些複雜的產品,因為那畢竟是有其正面功能的創新;也不必怪美國這次未能及早監督好次級房貸的風險,因為其他國 家也一樣會有且曾有類似的過失。但美國卻是讓全世界在沒準備好相關對策之前就貿然開放資本市場的主要推手。包括日本和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是在美國的壓 力之下大幅開放資本市場;如今資金市場全球化,美國卻未能領導或推動一個全球性的監督和安定機制,以致美國之外的國家特別是小國家常須面對比美國更大的波 動威脅。
這種全球金融不安定的問題在1997年東亞金融風暴時就已很明顯。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和世界銀行副總裁的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即曾撰書批評 這種現象,並直指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的政策像是偏向大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利益。連知名的國際投資或投機專家索羅斯也基於全球利益的理念,而強力批評現 在這種會傷害很多小國的盲目自由化;並指出資金進出較不自由的國家反而較少受害的現象。然而十年過去,美國和它所領導的國際組織並未採取行動來改善國際金 融制度,美國還繼續在逼迫更多國家開放資本市場及放任匯率浮動。美國不僅該為次級房貸的疏失道歉,更該為它推動的不當國際金融制度以及疏於導正其偏失而道歉。
適得其反?美對陸出口管制 相關美企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 2024/08/05 中時
據觀察者網報導,紐約聯儲日前發布《地緣政治風險與脫鈎:來自美國出口管制的證據》報告指出,從2010年到2022年,受到安全局BIS管制被禁止向電信、運輸、電子設備領域外國企業出口特定商品和服務的美國供應商數量不斷增加。
這些原本旨在「保護」美國企業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對美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包括供應鏈中斷、運營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下降等,據估算,令相關企業損失市值高達1300億美元。由於無法迅速找到替代客戶,相關美國企業收入平均下降8.6%,息稅前利潤平均下滑25%,僱員總數下降了7.1%。
中國企業卻通過尋找新供應商、加強自身研發等,不僅幫助中國企業降低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也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拜登政府預計將於8月修訂「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調低決定外國產品受到美國管制的美國成分含量下限,彌補漏洞。不過,拜登政府的處境很尷尬:一方面,美國半導體公司持反對態度,認為當前對華貿易政策適得其反,損害了美企自身利益;同時,此時距11月美國大選僅剩幾個月,美國盟友們認為不必改變政策。這恰恰表明,美國聯合盟友組建「對華晶片統一戰線」的努力失敗了。
相關新聞
川普or賀錦麗當選?CNBC:台灣都壓力山大
台股狂跌1800點 新台幣因3關鍵強升逾1.5角 2024/08/05 工商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引爆殺機,加上資金大量流出科技股,美股及美元同步重挫下,連累亞股5日也出現恐慌性殺盤,不過,隨避險情緒升溫,日圓續揚帶動,加上反應美元下跌,主要亞幣集體走揚,新台幣兌美元32.665元,勁揚1.52角,股匯表現不同調。
台股崩跌1807點 失守2萬跌點與跌幅皆創歷年新高
經長喊全球股災「大家要準備」 證交所信心喊話:國內基本面穩定 (回應:塔綠班垃圾政府)
英特爾2024-08-02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
全球股災日韓股市熔斷台指期跌停台積電跌9.75%
郭正亮:內行早知道台積電變日積電 !未來會越來越嚴峻 美國知道台灣能榨的價值不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QhYj9vPvA
5日全球股市慘跌 道瓊洩逾千點 科技股首當其衝 AI霸主輝達重挫逾14% 台積電ADR挫逾4%
英特爾的崩塌,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波音多了個伴 陳經
1.2024-08-22,英特爾單日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英特爾的晶片還是PC機最常用的,季報居然虧損了,要裁員1.5萬人!怎麼回事?
2. 擊垮英特爾的,就是美國製造業的大毛病:成本過高,人素質低下。英特爾員工13萬人,年營收約540億美元。英偉達才2萬人,年營收要衝擊千億美元了。
3. 區別在於,美國晶片公司一般擅長設計,但英特爾相反,幹的是晶片工廠製造業,必須有相當的知識水準才能幹活,人工成本不會低。
4. 同樣賣CPU的AMD,市值已經是英特爾2倍多,只有26000員工。它就聰明地用Fabless模式,只設計不生產。英特爾是自己設計加生產的IDM模式。AMD年營收220多億美元,但是人少多了,利潤就還行。給台積電代工費沒問題。
5. 英特爾新CEO就想辦法,把晶片製造部門拆分出去變成代工廠,剩下的就是fabless部門。
6. 美國製造業壞典型,原來是波音,現再加英特爾。都找了不少印度人,但是印度高管和員工幹製造業不太行,東亞人厲害。
7. 晶片製造業,需要很多耐心細心又能學習的人,長時間加班維持很複雜的產線正常運營,還夜班,上班時手機上交。美國白人肯定不願意幹,但是又得幹,就找些低學歷的人來,逐漸就不行了。CPU生產的晶圓,良率不行成本立刻高上去了,代工部門虧損不奇怪。
回應
美國包括西方製造業大企業衰敗的通因是, 1、管理層金融化。2、一切為了股市表現。包括提高產品毛利率,砍掉不掙錢的部門,減少研發經費,製造外包,服務外包(印度call center)。最後核心競爭力所剩無幾。3、政治正確橫行。往公司要害部門塞lgbt,塞印度拉美非洲裔,印度人很能幹的。但是好大喜功,口頭比實際能幹。4、本土人才匱乏。全靠其他人種來讀理工科,外國的留學生總有一大半是要走的。留下的又有幾個是和美國人一條心的?
美國大選鳴槍 晶片戰術上膛 抗議台搶美生意 川普喊收保護費 2024/07/18 工商時報
在13日遭遇槍擊之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6月25日受訪時表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業務,若是在今年總統大選勝出,台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美國多年來為台灣提供保護,台灣並未為美國做任何事。
相關新聞
科技股重傷!那指暴跌逾400點 輝達下殺6%、台積電狠摔7%
川普嗆收台灣保護費!最新2萬人投票網炸鍋:民進黨負責 2024/07/18 中時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媒體訪問認為台灣應該多付更多錢,換取美國的保護,他還稱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雙方之間過去友好關係,努力維持往好的方向走,雙方之間對於台海印太地區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責任,這是保障我們的安全。一份2萬人的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85%的民眾認為「川普講真話,美台關係要花錢買」,許多網友更是紛紛炸鍋留言表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自己負責」、「100分的商人心態,勒索台灣=無底洞」,引發討論。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表示,「我覺得他(川普)真的會做的,就是賣武器吧!」
回應
同范女士這個塔綠班御用美國走狗過去不是都說美爹很挺民進黨的嗎?現在被美爹丟包,照樣硬拗到底,現在要死忠仔出來從軍抗中保台了??快看看1450敢不敢出征這垃圾!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PPP GDP仍然低估 2023-06-23
世銀2021年各國實質購買力PPP GDP,中美印前三,28.82萬億,23.59萬億、10.96萬億美元(中美印2021名目GDP,17.82萬億,23.32萬億、2萬億美元),《經濟學人》認為,這還是低估了,因為很多指標中國是美國數倍。
例如圖二的25種關鍵金屬礦和提煉產品占比,中國占全球60%以上的9種,50%以上的11種,40%以上的16種。再如發電量是美國兩倍,鋼鐵12.6倍,水泥是22倍,汽車三倍,造船占全球50%。
消費品數量也遠高於美國,一般占全球的20%-40%。美國只是服務業遠高於中國,中國很多服務消費沒放進GDP,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在有意壓低GDP!
回應
欠債的裝富,要債的裝窮。
GDP有三種統計方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中國採用生產法,美國採用支出法。三種方法雖然從理論上最終值應該是一致的,但生產法相比於支出法,其優點在於更多地避免了重複計算,缺點則是忽視對非生產性部門,例如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業,生產法往往會比支出法得出的GDP數值要小。中國稅收大頭在間接稅,特別是通過企業的增值稅等,所以採用生產法統計GDP,更有利於掌握稅收情況。而美國稅收大頭在直接稅。用哪種方法,是各國的國情決定的。
回應
微軟、英偉達、蘋果市值合計超過中國股市總值2023-06-07彭博社
微軟、英偉達、蘋果三大美國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約為9.2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交易所(不包括香港)9萬億美元。2023年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2%,而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4%。這是美國股市泡沫,還是中國股市低估?應該是兩者兼而有之。
如果市值代表實際價值和經濟實力的話,那中國經濟實力相對於美國不值一提,不值得美國那麼焦慮。但在現實中,按照匯率GDP,中國GDP占美國65.4%(2021年曾經達到73%);按照購買力等價GDP,中國達到美國的122%。在現實中,美國很焦慮,這或許是美國股市泡沫的反證。
美中經濟實力差別與美中股市是兩回事。
回應
一個國家的股市,當上市企業的目的是為了賣公司,怎麼可能健康發展?你想發展製造業,金融業收益就不能比製造業高或者高太多,否則誰還費勁巴拉的搞製造?中美的發展側重,註定了股市的情況。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羅思義:全球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的寄生性資本主義 2023-09-27觀察者網
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本文是筆者為觀察者網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演講稿的加長版。為什麼150個經濟戰略、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極具多樣化的國家會加入一帶一路?還有數十個國家排隊加入金磚國家。
資本主義一直在演變
帝國主義國家將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正式或非正式殖民帝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鬥爭最終引爆了一戰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取得勝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前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生產力發展超越了前殖民帝國時代的資本主義。美國投資占GDP的20%, 70年代末的日本投資率30%或更多。因此,美國逼迫這些國家降低投資水準,這一過程在拙文《它曾成功“謀殺”了德國、日本、四小龍,現在想要勸中國“經濟自殺”》中有詳細分析。
資本主義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大國主導——從18世紀末到1914年是由英國主導,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到1913年,美是英兩倍多,到1945年是五倍。
國際金融結構也隨著經濟生產主導地位而改變,在英國1931年停止英鎊與黃金的兌換之前,金本位制一直主導國際金融體系。1945年起,美國成為世界貨幣。英美的經濟發展進程如出一轍,在其經濟主導地位達到巔峰時,不僅能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還用於對外輸出資本。
1913年,英國資本占GDP的18%,但國內投資9%。因此,英國19世紀維護國際主導地位靠的不僅是英國艦隊,還依賴於經濟投資和對外援助。但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一戰中經濟受損,到1931年,英國發生了逆轉,不得不從他國引進資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因此,美國因此不僅可以通過暴力戰爭鞏固其國際霸權,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多次政變,還可以通過援助:二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古巴革命後在拉丁美洲成立進步同盟,越戰期間扶持亞洲四小龍等等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正如圖2所示,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不能創造足夠的資本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而是變得依賴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世界不再是平的:日本的「亞洲金融模式」能幫政治經濟保平安? 彼得.澤汗(Peter Zeihan)
內容簡介:全球化與自由貿易,背後來自美國於二戰後建立並維持的世界秩序。然而,如果美國不願、也不能維繫全球供應鏈,我們將見證世界各地的從生產到貿易,從消費到投資的大幅滑落。全球化將崩解為碎片,變成區域化、國家化或小型化。那麼,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經濟體能在這失序中的世界繼續存活下去?本書清晰闡明,並不是中國。
戰爭結束後有一群新玩家開始仿效日本的作法。南韓、台灣、新加坡和香港都曾經是日本的保護國,並受到最多的日本文化影響。這種影響延伸到日本對金融的看法,即金融對達成政治和國家目標與對達成經濟目標一樣重要。
日本的金融模式目的不在於達成經濟穩定,而是為了確保政治穩定。
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善用這些信念,藉助來自西方(和日本)的大量資金,以飛快的速度在發展、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過程突飛猛進。在一九五○年代和一九六○年代,它們憑著向外國大量舉債和投資於徹底改造體系的每個層面,而達到此一成就。德國人花了超過一世紀的工業化過程—而且德國人向來以能快速建立和改革著稱—台灣人、新加坡人和香港人花了不到三十年。南韓人更是只花不到二十年。
有三個重要的助力:
第一,美國人漸漸地把自己的工業外包給這些亞洲國家。
第二,外國的需求殷切且穩定。
第三,除了操縱數字外,亞洲人利用一連串法律和文化阻礙以限制外國人進入他們的金融市場。
這四個國家(加上南韓、日本和台灣)做的許多拙劣的資本分配決策,在一九九七—九八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算總帳時一一爆開來。
亞洲金融模式最大的擁護者當然是中國。中國人並沒有以任何全新的方式應用這個模式,而是把這個模式帶到幾乎從每個標準看都很荒謬的極端程度。
回應
這本書送我都不看!整篇文章看完沒討論邪惡軸心-美國是罪魁禍首? 美國債務上調81次,打破幣值跟黃金掛勾,用美元多次收割世界,結果被中國打臉!
「對不起,本公司沒錢了!」這17家保險公司搖搖欲墜 2023-02-06 聯合新聞網
保險公司協會每年都會藉助所謂的償債比率來檢查壽險公司的穩定性。償債比率低於100,就是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該進場時候。以下是2019年償債比率跌100點的保險公司:
• HDI人壽保險(HDI Leben,96%)。
• 胡克—科堡人壽保險(HuK Coburg Leben,94%)。
• ERGO人壽保險(ERGO Leben,80%)。
• 康科迪亞人壽保險(Concordia,80%)。
• 慕尼克協會生活(Münchener Verein Leben,80%)。
• 卡爾斯魯厄人壽保險(Karlsruher Leben,78%)。
• 新人壽保險(Neue Leben Lebensversicherung,73%)。
• 德貝卡人壽保險(Debeka Leben,68%)。
• 巴伐利亞公務員人壽保險(Bayerische Beamten Leben,62%)。
• 奧爾登堡公共人壽保險(Öffentliche Lebensversicherung Oldenburg,58%)。
• 法蘭克福人壽保險(Frankfurter Leben,42%)。
• VRK(33%)。
• PB 人壽保險(PB Lebensversicherung,31%)。
• 國家生活援助(Landeslebenshilfe,21%)。
• 萊茵人壽保險(RheinLand Lebensversicherung,19%)。
• 南德人壽保險(Süddeutsche Lebensversicherung,9%)。
(本文出自《史上最大投資機會》,作者:馬克‧弗利德里希)
保險公司破產 - MBA智庫百科
主要原因
放鬆保險控制:美國數家保險公司,包括 Integrity Insurance的破產。
缺乏良好的監管制度:比如,Transit Casualty所聘請的總代理,它在開曼群島同時經營一家不受監管的再保險公司。監管制度的變化也會引發破產,澳大利亞最近的立法已導致10家綜合保險公司停業。
忽視風險控制:倫敦市場的LMX螺旋上升表明,當保險風險不斷地在同一市場中的少數保險公司中再保險時,後果會如何。
過度依賴再保險:以英國二十大汽車保險公司Drake Insurance為例,因保費過低和缺乏再保險於2000年破產。
無法預料的索賠:美國世貿中心受襲事件是一個例子。石棉官司的索賠已迫使許多保險公司破產。
史上最慘 勞動基金去年虧3529億 2023-02-02 聯合報
勞動基金去年全年收益出爐,慘賠三五二九億元,收益率為負百分之六點七一,創下二○一四年勞動基金運用局成立以來最大虧損。其中,攸關勞工退休金帳戶的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就虧掉二二八○點三億元,收益率為負百分之六點六七,平均每名勞工個人帳戶帳面上將縮水一點八六萬元。
至於其他勞動基金,像舊制勞退基金去年虧損七○八點七億元,收益率最差、達負百分之八點三;勞保基金虧損五八九億元,收益率負百分之七點四五。另勞金局代管的國保基金,也虧掉二八九點九億元,收益率負百分之六點三八。
相關新聞
慘!新制勞退2022年大虧2280億元,平均每勞工帳面虧損1.8萬元
回應
三大退休基金 去年虧4,297億
學者:勞保不改革 2032年破產 2022-11-07 經濟日報
為穩定勞保基金水位,政府明年撥補勞保450億元,創歷年新高;在野黨更喊出政府每年撥補勞保800億元;然而,根據政治大學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精算,即便政府每年撥補達千億元之多,若未搭配年金改革措施,勞保只是延後四年、仍將於2032年破產。
新聞標題不實,內文是說:如果從現在開始,政府每年對勞保撥補一千億元(有可能嗎?),才能在2032年才破產,而且是在勞保年金完全不改革的前提下。
財富蒸發1820億美元,馬斯克打破個人虧損世界紀錄
吉尼斯世界紀錄官網2023-01-06報導,美國企業家馬斯克目前已打破最大個人財富損失吉尼斯世界紀錄,失去“世界首富”名號。
報導稱,由於市場動盪,馬斯克自2021年11月以來淨資產損失近18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億元),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公司的股票市值縮水了約65%。
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的資料顯示,馬斯克的淨資產從2021年的峰值3200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1月的1380億美元。1820億美元的虧損,也創造了最大個人財富損失吉尼斯世界紀錄。
該媒體分析認為,馬斯克的大部分財富都與特斯拉股票掛鉤,其價值在2022年暴跌65%,是巨大虧損的主因。在去年10月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公司後,特斯拉公司股價跌幅尤為明顯。
美國《國會山報》援引金融分析師稱,馬斯克似乎一直在用特斯拉的資金維持推特運營。此外,去年4月以來,馬斯克為收購推特公司籌集資金總共拋售了超過23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經歷市場動盪和空前的虧損後,馬斯克在去年12月就讓出了世界首富的“寶座”,取而代之的是奢侈品集團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創始人貝爾納•阿爾諾,其淨資產約為1900億美元。
不過,特斯拉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馬斯克也在世界財富榜單上穩居第二。吉尼斯世界紀錄評論稱,隨著馬斯克繼續打造自己的科技企業集團,他的淨資產在未來某個時刻反彈不會令人驚訝。
彭博億萬富翁榜單報導稱,2022年,全球最富有的500人財富蒸發了近1.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萬億元)。除了財富接近“腰斬”的馬斯克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虧損850億美元,臉書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虧損770億美元,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各虧損450億美元。
回應相關新聞
降價刺激買氣?特斯拉調降日本售價、降幅 10%
陸定調處理恒大危機傳利多 解讀4大政策重點 2021/10/16 中時
中國人行15日明確表示,房地產總體健康,恒大集團的問題是個別企業經營不善的現象,不會發生系統性危機,其債權分散、風險可控,因此將要求其處理不良資產,同時給予金融支持協助復工交房。外界分析認為這是大陸央行對解決恒大危機提供了正面訊息,這對購屋業主固然是吃下定心丸,但恒大分佈大陸各地工地過多,資產結構龐大而複雜,如此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猛爆性危機,但處理爛攤子的時間會拖得更長。
央行談話可歸納為4項:
1.恒大的問題是個別現象,大陸從2016年,整個房地產業的杠杆率已經降低了很多,所以不必擔心其它房企會受到牽連而出現系統性行業危機。
2、恒大的問題是未依政策趨勢進行去杠杆化,盲目且多元化擴充,增加資金杠杆負擔過重,導致資金流出現問題。
3、恒大債權人數極多,金融負債約佔全部債務1/3,平均攤到個別金融機構身上不會太集中,風險分散可控。
4、希望恒大處理一些資產,結束不相關的多元化事業部門,回到本業上。為此,金融部門將提供資金協助其復工交房,以結束其財務危機。
在大陸央行放出處理恒大的結論之後,在解決恒大問題時主要交給地方政府及當地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督促在大陸上多達1300多個房地產項目儘快復工,與恆大有往來的地方金融機構則提供復工所需要的資金流通。
陸媒早先也傳出消息稱,恒大財務危機發生後,內部也召開了多次會議,會議有有2個主題:儘速復工、保障順利交屋。雖然意識到復工與交屋的重要,但缺乏資金就什麼都動不了,現在有央行喊話給予金融支持,很多協作廠商也能恢復信心,讓工地動起來。
相關新聞
中國版雷曼兄弟(楨:? )?「恒大危機」懶人包帶你看懂為何牽連全球股市
一張表比較「中國恆大與雷曼兄弟」:只炸中國(楨:? ),不會造成全球危機的3個理由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09/post/202109220019
不准潘石屹落跑,黑石收購SOHO中國告吹、股價暴跌34%。潘石屹夫婦09/12現身紐約美網決賽現場,潘跑了但留下了買命錢。 (回應:老潘现在才跑有点幼稚,李嘉誠避禍神操盤! 各種精英都跑了,牆國以後就剩共同富裕的粉紅了。)
美貿易報告 矛頭對準中國 2021-04-02 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年度國家貿易評估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產業政策是造成多個產業產能過剩的「世界禍首」,美國將繼續挑戰中國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
回應
真搞笑,美國政府可以補貼美國農業在全世界糧食市場攻城略地,中國政府就不能補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和其他國家競爭工業4.0?
美國工業外移,已無生產能力,只能靠進口,貿易戰怎麼打?
全世界最大的貿易障礙,是濫用國安理由限制國際貿易,而美國則是這項濫用作為的始作俑者、與
產能過剩市場會自己調節,而且供過於求對消費者是好事。比起來,美國在2007、2008搞出來的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搞得無限qe,這才是目前世界最嚴重的問題所在。
美國只要印印鈔,動動鍵盤,全世界就被美國給剝削了。
美元才是產能過剩...
美國印鈔1.9萬億美元!全球糧價暴漲26.5%,中國卻能穩住物價 2021-03-23
世銀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糧食價格暴漲20%,創9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隨著今年美國再次啟動1.9萬億美元的“大放水”計畫,3月23日還被曝在醞釀新一輪3萬億刺激計畫,全球物價或再次上漲。中國卻成功抑制住了糧食價格的快速上漲,將糧食價格維持在較低水準。
2020年,中國糧食總產13390億斤,連續17年豐收。2021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和0.2%,全國生豬出欄價下滑17.5%,牛、雞等替代品價格也有望同比走低。
當前部分國家正遭受超級通脹的衝擊,金磚五國中就有巴西、俄羅斯兩國央行緊急宣佈加息,以遏制通脹問題。俄食品價格去年大漲8.2%,蔬菜價格則上漲了6.3%。
中國鋼鐵重鎮唐山限產減排!澳鐵礦石對華出口大跌 2021-03-23
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出口占到全球53%,主產地西澳83%都運往中國;2019澳洲的鐵礦石出口達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由中國貢獻。2月中自澳進口降至5150萬噸,這與唐山鋼鐵行業限產減排措施有關。唐山已關7座高爐和5座焦爐,鐵水日產下滑30%約13萬噸, 2020年唐山粗鋼產量1.44億噸,占全球14%。
中國鐵礦石自給率將提至45%,一是使用更多廢鋼。2020年廢鋼將達20960萬噸,2025年27220萬噸,2030年43600萬噸。二是在海外開設新礦山。中企已拿下世界上最大、品質最高的西芒杜鐵礦的開發權,2026-2028年可出貨;還有在澳大利亞的Sino Iron和Karara、塞拉里昂的通科利利礦以及秘魯的瑪律科納礦,這些礦每年可為中企產出約4500萬噸鐵礦石。
羅賓漢“劫窮濟富”遭差評潮,穀歌又來“熱心幫忙”2021-01-30 觀察者網
近期的美股市場,散戶大軍和華爾街大機構之間展開多空對決:美股散戶抱團,以報08年金融危機之仇為名義,向對沖基金為首的機構大戶發起挑戰。而就當散戶佔據上風之際,一款名為“羅賓漢”(Robinhood)的券商平臺App,則突然拔網線,限制散戶交易遊戲驛站等股票。對此,美國的監管機構和司法部門相繼出手。
羅賓漢遭到散戶“報復”,穀歌“拔刀相助”?
谷歌已經刪除了近10萬條負面評論,以挽救羅賓漢這款軟體的急劇下滑的評價。
回應
每個朝代末期精英階層都會內鬥至不可調和最終分裂,和底層平民結合形成新的力量,經過鬥爭淘汰最後建立新的政權。然後若干年後這個週期再次迴圈起來。
這只是中國的概念。中國早早豎立了民本思想,精英把民心作為自己的權利來源,如果統治集團喪失民心了,精英就想著借助民心奪權了。而歐洲是君權神授,精英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精英參與,農民起義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所以特朗普錯在支持美國人民,而不是支持美國財團。
相關新聞
馬克龍呼籲嚴管社交媒體:美國國會騷亂該管了
農民抗議活動爆發衝突,印度政府通知“斷網”
回應
公知出來幫民主自由洗地啊。
【韓】李根、金旭:東亞資本主義為何陷入困境 2020-10-16 環球時報
“東亞奇跡”發展模式不少國家最近都出現經濟增長率下降、分配條件惡化等現象,韓日都如此(楨:中?) 。如今“資本主義”模式面臨相似的困境。
原因十分複雜,其中經濟過度“金融化”。即金融資本行業過度膨脹,淩駕於製造業行業之上,導致一些製造業企業不願把利潤所得用於擴大再生產的投資,而是將其分配給股東或熱衷於獲取公司股份主導權等,但分配條件卻進一步惡化,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停滯不前也就在所難免了。
新冠疫情暴發後,不難發現這種“華爾街股東資本主義”遭受重創。美國經濟學家羅德里克曾提出“全球化的三元悖論”,即經濟全球化、國家主權完整和民主政治不可兼得。面臨全球化退潮,,減少資本過度流動、確保匯率和利率自主性,成為更多新興國家追求的政策組合。(作者分別是韓國首爾大學教授、建國大學教授)
相關新聞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中國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
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
趙薇:中國女性早就改變了,捍衛家庭的題材該out了 2020-09-26
“中國的女性早就改變了,但是題材還是在各種捍衛家庭、忍辱負重,其實這個題材應該out了。”
被問及30+女演員的困境,趙薇貢獻了這段發言,她將中青年女演員的定位局限歸咎於優質題材的缺失,並對家庭劇充斥市場的現象大膽開麥。9月25日,這段發言登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
日前,作為角色競演真人秀《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評委,趙薇在採訪中對行業現象和演員處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被問及30+女演員的困境,趙薇直言,在她看來,30+是女性非常有魅力的一個階段,這個年齡的女性對家庭和婚姻的態度很酷、很勵志,可以說是“女人最美的年紀”。
她在採訪中呼籲,希望有更多的製片人可以意識到這一點:市場需要展現30+、40+女性獨特魅力的題材,家庭狗血劇應該被淘汰。
“中國的女性早就改變了,但是題材還是在各種捍衛家庭、忍辱負重,其實這個題材應該out了。”
在採訪中,趙薇還坦白了自己進入導演這行的初衷:為了主動選擇。在她看來,“演員這個職業,很容易處境被動”,與其被動選擇還不如主動出擊,在這點上,她也很佩服主動為自己爭取角色的演員。
作為導演,趙薇稱自己很看重演員適不適合,有沒有演技,“把劇本做得再好,拍攝做得再好,如果演員演不出來,那真的很浪費。”
聊到演技,趙薇又稱,自己不太欣賞表演技巧,更喜歡自然和真實,情緒到位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實實在在的情感流露。“演員沒辦法,就是靠老天賞飯吃,你是,就是,不是,再用功也沒用。”
採訪播出後,“捍衛家庭的題材該out了”的看法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認同,大家似乎都看夠了“抓小三、鬥婆婆”的狗血情節,希望看到更多展現女性獨立魅力的作品。
回應
先把你騙股民的錢還了,再來討論女性問題!
這是兩碼事,作為男性,我是挺趙薇這個言論的。還是要說一句,投資股票有風險。像我這種重倉就套,割肉就漲的完全不適合股場,血淚史滿滿。
作為女性,我不支持趙薇這個言論。家庭對所有人都很重要,沒有人希望帶著一身疲憊回到一個空蕩蕩冷冰冰的家,只有狗在等她。“捍衛家庭”一直是中國人核心的思想與精神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核心之一)。
30+的女性也可以有百樣人生,而不是蒼白到只有婚姻可以說。
美股三連跌,特斯拉暴跌21.1%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2020-09-08,美國三大股指連續第三日下跌。受到科技板塊下跌影響,納斯達克指數已在3日內跌去了10%的市值。當天,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1%至10847.69點,從創紀錄的高點跌入修正區域。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32.42點,跌幅2.3%,報收27500.89點。標普500指數下滑2.8%。
臉書及亞馬遜雙雙下跌4%,微軟及蘋果分別跌5.4%和6.7%,網飛下跌1.8%,“字母表”(Alphabet)下跌3.6%,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整體下跌4.6%,比9月2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滑了11%以上。
華爾街分析認為,“超級大盤股”估值已經遠遠超出歷史水準,一切指標都表明市場過於樂觀,預示著可能會出現盤整修正的階段。
特斯拉股票則暴跌21.1%,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此前標普和道鐘斯指數在4日盤後未能將該股票納入標普500指數。但投資者在此前,押注特斯拉將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希望標普對該股的漲勢進行認證。特斯拉的遭遇也顯示了納斯達克交易過熱的風險。
在主要科技股大逆轉後,華爾街正經歷6周來的首次周度下跌。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臉書等近期市場的領頭羊大幅下跌,使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創下3月20日以來最糟糕的一周。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出現了6月以來的最大周度跌幅。
相關新聞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都在吸引移民,引入廉價勞力,擠壓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對社會治安造成衝擊,引發恐外情緒。
各種衝突、內卷,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以前,最直接的分蛋糕方式,是發動戰爭,簡單粗暴。
兩次世界大戰,軍工產業消化了全球大量產能,而戰爭所摧毀的地區,百廢待興,又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很旺盛的市場。
但當下的戰爭,並不好控制尺度,很容易變成核對抗。
既然無法對外侵略,又要緩解國內失業群眾的憤怒,只能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
對美國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標準的背鍋物件。
美國的另一個措施是,逆全球化,也就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比如日美宣佈,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就有補貼……
那逆中國化,能否實現?
只能說很難,主要還是成本問題。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的依附程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是所有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任何零部件都做得出來,甚至形成「供應鏈網路」,效率非常高。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
如果強行回流美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註定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再怎麼壓縮成本,都打不過中國。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就是打貿易保護這張牌,盡可能狙擊中國的高端製造鏈,打壓華為,阻止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比如美印封禁了TikTok等一眾國產應用。
其它國家對「逆中國化」的熱情其實並不高。英國也是拖拉許久,才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給了一個緩衝時間,而且延遲到2027年才拆除華為設備。
至於德國,是直接不理美國。
談到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
既然美國要「逆中國化」,要拆解中國的產業鏈,遏制中國企業的出海路,那我們要做的,自然是高舉全球化大旗,堅持改革開放。
對外是一帶一路,是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歐亞大陸一體化,是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對內是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把產業過剩能力轉向內陸建設。
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是世界工廠,是世界第一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受益國,在全球佈局中,中國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回應
這個邏輯不對,不是我們要搶蛋糕,現代產業格局是西方全球化的結果,中國人也有發展權,這不是要搶誰的
西方不是窮了,而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是他們內部分配出了問題,是他們體制的問題
80年代的日本,在全球輸出日本產品,勢如破竹,將美國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一份《廣場協議》,一項六萬億新政策,讓日本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衰落,至今沒緩過神來。
拉美國家,也曾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摸不著,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四小虎四小龍,相繼淪陷在亞洲金融危機裡,韓國的許多命脈企業更是被肢解收購。
中東的一些石油國家總在唱反調,最終嘗到了美國的鐵拳滋味。
美國一直都很強勢,但它的全球化地位,仍然遭到許多挑釁。
比如歐洲。當歐元正式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27萬億美元市場的歐盟區,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相當於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場。
緊接著,美國又陷入戰爭泥潭,還得分出心思遏制俄羅斯,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危機,完全將中國忽視了。
等美國回過神來時,中國體量已經位居第二,人民幣正走向國際化,要從美國手裡硬搶下一塊蛋糕。
對美國來說,這種感覺很糟糕。
歐美國家再怎麼鬧內訌,好歹還是五眼聯盟,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利益算是一致。
中國不甘心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在低調了十幾年後,擁有最全的工業體系和最大市場,一路往上蠶食國際產業鏈,甚至要踏進高端製造業。
以它的經濟體量,一旦完全運轉起來,美國也很難阻擋。
三
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內噬。
最直接衝擊是就業。
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金融立國」,將低端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金融業非常賺錢,比埋頭苦幹做實業好多了。
但金融的就業率是最低的,崗位嚴重不足,這也是美國大規模失業的原因。
所以美國百姓都在抱怨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產業大批量轉移,政府收的稅自然變少,只能靠發債來維持日子,而越發債,就越依賴金融手段,陷入閉環。
歐洲一眾國家同樣如此,把低端產業轉移後,開始強調社會福利,要利用稅收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公正(穩住失業人群)。
從此,歐洲實行高福利政策,從搖籃到墳墓,全部包辦。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依託于高稅收,這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誰來出?
富豪階層有多種方式合法避稅,而底層懶人不願意工作,依然能享受各種失業福利,那最終交稅重擔,就壓在了中下層民眾的肩上。
又因為懶人多,企業的勞動成本高昂,只能將企業搬出去,造成更多失業。
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試著改革,解決積弊已久的福利問題,卻引發黃馬甲運動。
智先生: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2020-07-29
這個世界,原本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
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
日韓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
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
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勞工;
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
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
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輸出大國」。
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
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
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美好。
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最底層的人民生活水準,甚至在倒退。
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緩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放眼望去,全球饑餓人口逐步增多,戰亂、饑荒、瘟疫頻繁發生……全球化並沒有變得「更美好」。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出在了,我們過去的全球化,它不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全球化,是一切圍繞著歐美運轉的偽全球化。
它的最終使命,不是提高窮人的生活品質,不是為了第三世界,不是為了發展中國家,更不是為了縮小全球貧富差距。
它只服務于最頂端資本家的擴張需要,服務於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而這個全球化過程,它所誕生的一切科技成果,都只是附屬產生的福利。
就像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導航和互聯網,最早其實是服務於軍事的。
在這種被設計好的全球化下,資本能在全世界暢通無阻,只要掌握了產業鏈命脈,就能用一架波音747飛機,換來中國生產的一億條牛仔褲。
至於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或者通貨膨脹等代價,最終由發展中國家承受。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金字塔運作模式,一直都很順利。
也是美國人的山巔之夢。
貳
許多眼紅老美的國家,總想挑戰一下霸權,最後都被打趴了。
大學畢業生最新起薪曝光 網友一看噓爆回這句 2020/07/12 中時
台灣近年來大學畢業的起薪有微幅調漲,近期勞動部發布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有29K,對此,有網友在PTT上分享這項數據,卻意外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都狂噓,「現在拿29000大概跟以前拿24000差不多」、「29k 在台北差不多是吃土」。
但似乎南部數字更慘,「那我怎麼看到中南部一堆比這個低的..?」。
回應
歡喜選甘願受,呵~南部薪水低那是台灣價值~
加入民進黨,前途無限,也可吃人夠夠。
趕羚羊!綠共的數據能信?
年輕人沒有最苦 只有更苦 2020/07/12 中時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更惡化,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到5%,各界已有共識,今年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情況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還差。不少國家的股市卻展現強勢上漲格局,台股上周站上30年來新高。
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利率降至零到負利率之外,也大推特推所謂的QE(量化寬鬆),其思維是支持股市就能保有財富效果,讓企業繼續運作,最後對經濟及一般民眾(就業者)都會有好處。
全球經濟表現最好、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戰後到70年代,當時各國所得差距較小、經濟成長較高。但80年代後,美國雷根與英國柴契爾夫人上台,自由化與鬆綁成為流行名詞。雷根把個人最高稅率從70%降到28%,英國幾乎所有公營事業都走上私有化、民營化。
這一套「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富人受惠後會增加投資與消費,讓窮人也受惠終而全體民眾都能獲利,也有人稱此為「滴漏式經濟」(或下滲經濟),經過30多年試驗,這套經濟政策已出現所得差距嚴重擴大的後遺症,川普上台後又推動大減稅,疫情也讓政府負債大增,未來所得差距必更惡化。
台灣的所得差距如根據官方公布的五等分法比較,最高級跟與最低級距的差距大致在6倍多,已較早年的4、5倍惡化。若就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最高所得的5%對比於最低所得5%的倍數,1998年時只有32倍,2013年已飆到99倍。
疫情時代經濟,政府負債加重、所得差距拉大、年輕人陷低薪困境,蔡政府若應揚棄新自由主義的思維與政策,讓高所得者繳更多稅,同時壓制可能再上揚的房價。
劉軍紅:經濟復蘇(楨:?) ,日本人卻沒獲得感 2019-02-22
1月底,日本政府發表《月例經濟報告》指出,“安倍經濟學”下的日本經濟已實現連續74個月的擴張。這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日本國民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本輪經濟景氣擴張是財政、金融政策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升帶動的復蘇。
日本此次經濟景氣擴張的最大特點是,6年來名義GDP的平均增長率達1.8%,但與高速增長期相比,不到1965年到1970年的平均11.5%,也比不上1986年到1991年泡沫景氣時期的平均5.3%,其主因是少子老齡化的人口結構難以產生創新驅動。
第二個特點是,作為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整套出籠,持續加強,支持了日本經濟長期復蘇局面。安倍二次執政後,重整2006年的“安倍經濟學”,更加大膽地使用量寬和零利率政策,利用“金融抑制”,推進日元貶值,進而推升股價。過去6年,日元兌美元一度貶值約4成,日經股指上升2.7倍。虛擬資產繁榮,使得安倍內閣支援率保持相對高位。
但日本經濟的復蘇也暴露了本身的脆弱性。一是企業收益擴大,但日本人的實質工資未增,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停滯,甚至為負值。二是名義GDP增速高於剔除價格影響的實質GDP增速,稅收增加,國民實質負擔加重。尤其是消費稅率上調,個人稅負陡然上升,2013年到2018年稅收增加37%,而同期名義GDP增加8.8%,呈現明顯不平衡。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華貿易結構變化,由原來的對華出口以原材料、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為主的垂直分工結構,轉為在化工原料、一般機械、電子機械等領域,相互貿易擴大,互有交易的水準分工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產業向全球生產鏈的中高端平移。
另外,日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日本順差增加,如2018年近700億美元。同時,日本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收益擴大。中國、東盟和美國市場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收益最大的市場。這樣,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日本對中美市場均等依賴。由於中美貿易戰對日本貿易、投資同時構成影響,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面臨多元複雜風險。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雖不算低但也是28年來最低。美國經濟迎來減稅效果衰減,財政刺激鈍化期,金融政策、貿易和產業政策調整,導致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而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面臨巨大風險。(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所以在投資這一點中國的迴旋餘地大。有迴旋餘地還必須有錢。中國相對來講還是好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我們還是屬於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投資平臺等等的負債都加在一起,也差不多就是GDP的60%,而且中國跟其它國家的財政赤字有很大的不同。其它國家財政赤字一般是用來支持消費的,中國的財政赤字一般是用來支持投資的,有淨資產的,所以,如果淨的財政赤字比前面講的GDP 60%低多了。
在這一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出了一個報告講,過去,在講政府的財政赤字的時候,只看它名義的負債,但它現在講,要看淨負債。如果政府的投資創造了資產,那資產應該把它抵扣掉。
所以我想中國可以用的財政政策的空間還是很大,貨幣政策還有寬鬆的餘地。除此之外,中國的民間儲蓄也高。有了投資,就會創造就業,家庭收入會增長,消費也會增加。
所以,我覺得在2019年穩增長、穩就業,完全可以利用我們的迴旋空間、我們可用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標。到底是高於還是低於6.5%,要看國際,要看國內,但是,我相信不管國際形勢怎麼樣,做好自己的工作,實現這樣一個增長,而且是高品質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如果能維持這樣一個增長目標,那麼就像2008年以後一樣,中國每年對全世界的增長的貢獻應該還是可以達到30%,中國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增長的來源。這是我在達沃斯這幾天的感受和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謝謝。
另外,去杠杆。去杠杆信貸資金減少,可貸資金減少了以後,民營企業本來就是比較小規模的,在借貸上處於不利的地位。緊縮信貸,第一個感受到的是民營企業。再加上現在銀行以盈利為主,下游的民營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了,獲利空間小了,那麼銀行給它的貸款也就更少了。
在這種狀況之下,去年出現了很多人討論是不是因為中國政府採取了國進民退的政策,對民營的前景感到悲觀。其實中國政府沒有這個政策。中國政府還是堅持發展國有和民營經濟兩個毫不動搖,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民營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這一點,我們還是必須佩服中國政府有這個勇氣去推行收縮性的結構性改革,但是,附帶的效果就是經濟增長放緩,而且民營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
政策總是要調整的。展望2019年、2020年,我覺得狀況會有所改變,做好中國的事情裡面有一點,穩增長,穩就業,這是必要的。
那麼在這種狀況之下,我覺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它還會繼續推行,但會有所調整,因為前面的“三去”,基本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需要的是鞏固成果,不會繼續加強。然後,第四項降成本、第五項補短板,我覺得在2019年、2020年會在這上面下更大的力量。
降成本指的是政府的管理成本、稅收成本,在這一點其實政府已經在去年年底給中小企業大幅度減稅,一年的營業收入在300萬以下的這些中小企業,它的所得稅率降到了10%。在100萬以下的,它的所得稅率已經降到5%。這是非常顯著的降稅,會有利於這些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
再者,補短板,中國還是有很多短板可以補的。我們有一些產業是產能過剩的,但是,這些產業是中低端的產業,中國還可以升級到中高端產業。我們基礎設施還可以繼續完善,尤其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還是不足。我們環境綠色發展也要投資。中國還在城鎮化的過程。這一點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跟發達國家的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發達國家經濟疲軟的時候也應該多投資啊,但發達國家,它的產業已經在世界最前沿了,當它出現產能過剩的時候,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不像我們發展中國家,好的投資機會到處都是。它的環境是好的,它的基礎設施應該都有了,無非就比較老舊。再來,它城鎮化已經完成了。
我們知道國家統計局已經公佈了2018年的增長是6.6%,確實比2017年的6.8%有所下降。我個人還是接受的,因為可以從其它指標來佐證,是相符合,造假不了的。比如說,外貿增長,去年增長14.2%,電力還在增長,交通運輸都還在增長,固然第四個季度下滑的壓力比較大,但全年6.6%的增長是可信的。
對中國來講,前面講的這些問題都存在,今天下午聽了王岐山副主席的演講,他指出對中國來講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對世界做了最大的貢獻。
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必須去瞭解為什麼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會下降,以及為什麼去年下半年經濟下滑的壓力突然增加。
對此問題,學者有很多分析,有一派觀點認為,是因為中國的體制的問題,比如國企的比重太高了,國企沒有效率;一派觀點認為,人口老齡化,人口數量達到頂點,現在開始往下走了。
這些問題都有,但我不認為這是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因為那些都是老問題、長期的問題。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慢變數的問題,它不可能在短期內有那麼大的影響。
對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原因,我做過不少分析,也在多個場合提到,主要是外部性和週期性的問題,在這裡不贅述。那201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為何加速下滑?我認為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主動地進行了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以後,每個國家都在講結構性改革,但真正推行的國家很少,中國是提出並推行結構性改革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結構性改革有什麼內容?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但在過去這段時間裡,做得比較多的其實是前面三項: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而這些都是壓縮性的,都是把經濟增長往下壓的。而且不止如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民營企業會感受到最大的壓力。
去產能主要是屬於上游部門的鋼筋、水泥、平板玻璃、煤炭,這是上游部門,去產能去了以後,一個好的結果就是說,產能減少了,供給量減少了,價格上升了,所以上游部門的盈利狀況在2018年是增加的,上游部門國有企業占多數,所以,2018年國有企業的盈利狀況很好。但是,它的結果就是讓下游部門承受到更大的成本壓力。下游部門全部都是民營企業,所以民營企業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增加的壓力。
過去全球化是發達國家推動的,現在,反全球化的推力又是來自於發達國家。為什麼呢?是因為發達國家內部有不少問題。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很多工人的工資,從真實工資來衡量的話,30年、40年沒有增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本來中產階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但在美國,在一些歐洲國家,中產階級的比重在下降,並且收入分配急劇惡化。不少人就認為發達國家出現這些問題是全球化造成的,把它的罪魁禍首歸結為全球化。
當然在座有很多經濟學家,如果進行比較好的分析,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因為中國或是其它發展中國家賣到美國去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附加價值很低,發達國家早就不生產了。
現在工資水準沒有上升不是因為工作機會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被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搶走,而是因為工人的工資水準高,發達國家的企業就用自動化替代工人,這是主要原因。
而且在這種狀況之下,其實全球化對一般家庭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工人的工資沒有增長,但是他買的消費品的價格是下降的,真實生活水準應該是提高的。
那,中產階級比重下降跟收入分配惡化,原因主要是什麼?主要是70年代金融自由化,很多財富利潤集中到華爾街去,以及80年代以後高科技發展,創造了很多科技神話,讓一些人轉眼之間變成億萬富翁。
但一般人不在金融機構/科技產業就業,造成了中產階級比重下降,收入分配急劇惡化這些讓人不滿的問題。
可是一般人不是經濟學家,他只是看到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也感受到了財富分配不均,工資不增長的壓力,有一些政客就煽風點火,利用這種不滿情緒,就造成了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逆流。
它的結果大家也清楚,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新政,法國現在在鬧黃馬甲抗議,中美之間出現貿易摩擦。
第三個,我覺得跟中國有關,因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每年全世界的經濟增長,30%來自於中國,中國是2008年以後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來源。而中國在去年經濟增長出現了下行的壓力,有些學者就利用一些掌握到的局部資料進行分析,認為中國的經濟是不是掉到4%以下了。這種觀點在媒體廣泛傳播,影響到人們的信心。
美國經濟得分高 為何川普的政策分數超低? 2019-02-06 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019-02-05在國情咨文中宣揚美國經濟良好,失業低,通膨低,經濟持續成長(楨:?)。依據芝加哥大學對約50位著名經濟學者所做的調查顯示,學者們幾乎一致認為川普的政策具有毀滅性;貿易政策得分F/財政政策D-/貨幣政策C。
林毅夫:這是最焦慮的一次達沃斯論壇,但中國仍有很大的迴旋空間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2019-01-23在2019冬季達沃斯論壇 “全球化4.0與中國包容性增長” 主題晚宴上以“世界經濟新動向”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林毅夫在演講中表示,今年達沃斯論壇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是由經濟危機,逆全球化和中國這三個原因引起。林毅夫提出,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時,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對世界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同時對於中國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內容進行了闡述。】
算起來,我到達沃斯論壇來不下十次,從天氣來講這是最好的一次,沒有雪,陽光明媚,氣溫也不太低。但從氣氛來講,可以說是最清淡的一次,而且也從大家的交談中,充滿了焦慮的一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新的變化呢?我想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發達國家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從2008年的國際經濟危機中完全復蘇過來。
從歷史資料來看,發達國家,包括美歐,在危機之前長期以來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是3%-3.5%之間。現在來講美國的復蘇是最好的,即使在特朗普那麼大的減稅幅度之下,2018也只有2.9%,2019
可能降到2.5%,2020剩2%。歐洲從2008年以後就在1.5%上下增長,日本從1991年以後就在1%上下增長。
為什麼發達國家沒有復蘇?因為發達國家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在過去的十年,發達國家普遍用數量寬鬆的貨幣政策,把利率,真實來講降到零以下或是零的利率,來支撐經濟。
本來這麼低的資金成本是希望進入到實體經濟去投資,提高生產力,創造就業。但是現實太蒼白。發達國家把這些廉價的資金拿去做投機了,投資到股票市場,股市指數太高,泡沫太大。
第二個原因是逆全球化,達沃斯論壇本來都在宣導全球化,但是現在全球化受挫了。
這六次國安基金進場時,台股指數在5,860點到8,640點之間;進場時點股價指數,相對最近一次的高點的下跌幅度在15%到40%。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前二次進場,第一次當時股價指數還在8,640點,相對之前最近高點10,160點,下跌約15%。國安基金進場期間從3月16日到20日,雖然有使指數短期上升,然而之後股價就大幅下跌。第二次股價指數已下跌至6,000點左右、下跌40%,國安基金進場期間為10月3日到11月15日,然而整體股市仍呈現下跌,直到隔年9月底的3,600點。這二次進場共約投入1,700億元,也是最大幅度的金額,卻伴隨股市大跌的情況。
觀察國安基金六次進場所得的經驗,首先不能太早進場,例如第一次的8,640點,因指數仍處於相對高點,國安基金通常會購買大型股,在短期有支撐下,等同是讓大戶與機構投資人下車,也有可能吸引跟風的投資人進場套牢。而且國安基金在相對高點進場,若股價仍然下跌,則有可能讓市場信心進一步崩盤。
其次,國安基金進場條件是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因此不能股價有較大跌幅就進場,必須思考是否存在「失序或損及國家安定」的情境,例如:有眾多賣股票者賣不掉、股市資金大幅外流致股市成交量急凍、相對其他亞洲股市有超大跌幅,或股市大幅下跌牽動其他金融市場的恐慌。
再者,國安基金硬拉股價指數並不聰明,重點是在提供量能的補充,活絡市場動能。特別是面對未來可能更大的威脅,國安基金進場期間可能會拉長,在有限資源下,必須創造國安基金都在的印象。因此國安基金必須區分短期波動或是已經造成失序的狀況,避免短期波動就進場,否則等到真正有需要時,子彈有限或投資者不再相信,失去穩定股市最後手段的功能。執政黨、媒體、投資人都應該深刻瞭解國安基金的地位,成熟地看待國安基金進場的條件與時機。
回應
沒關係啦,就算賠了,只要說都是退休軍公教領太多,自然會有一堆蠢民相信啦.
三年多賺233億元 中國救市基金即將功成身退2018-10-29 證券時報
三年多合計賺233億元 “救市基金”即將功成身退
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為穩定市場,證金公司出資2000億元設立了5只規模各400億元的公募基金,這5只帶有特殊使命的公募基金也被稱為“救市基金”。
如今,5只“救市基金”運作已滿3年,成立以來,合計賺取233.08億元,平均收益率17%;同期,滬深300指下跌22.72%。近日,救市基金一連串激流勇退的動作引發極大市場關注。根據基金三季報披露的資訊,5只“救市基金”已無股債倉位。10月26日,5檔基金同時發佈擬召開持有人大會的公告,審議關於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
實際上,資金在持續撤離救市基金,今年一季度末,5檔基金的平均規模由去年末的500.45億元降至148.27億元,三季度末的平均規模更是下滑至1.10億元;其中,華夏新經濟基金的最新規模只有311.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5只救市基金的管理人在三季度也採取了贖回操作。作為發起式基金,成立之時基金管理人拿出1000萬認購自有基金,三季報披露的資訊顯示,“無基金管理人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本基金。”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8-10-29/doc-ifxeuwws9031740.shtml
國安基金護盤 不能亂了方寸 2018-10-29 經濟日報社論
在全球經濟走緩,以及受美股帶頭下跌影響,台股站上萬點345天後,已經跌破9,500點。在11月選舉前,政府顯現護盤的決心,除了公股行庫積極進場,國安基金也開會討論護盤時機。但我們認為,國安基金必須謹慎決定進場時機,不能躁進,否則不僅護不了盤,甚至加大股市的波動。
國安基金過去有六次進場,第一次在設立不久的2000年3月,事件為總統大選與大陸朱鎔基總理發表恫嚇言論。第二次進場時機為同年10月,當時新政府宣佈停建核四、國際上又有網路泡沫破滅。第三次為2014年5月,因319槍擊事件後總統上任的政治紛擾。第四次為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風暴所造成的恐慌。第五次是2011年12月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第六次是2015年8月的美國升息不確定性、亞洲貨幣競貶與經濟復甦趨緩。
葛林史班則對於公債與政府赤字的問題感到憂心。以他1987-2006年間擔任聯準會主席的經驗,他預期利率和通膨都會往上漲。葛老認為過去10年美國的生產力並沒有提高太多,同時最近美元相對其他貨幣的貶值,因此他認為:「美國正在往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的路上。」意思是未來美國經濟成長將停滯,失業率將從現在4%的充分就業失業率向上攀升,而物價持續高漲。
IMF也指出,目前金融市場有被高估的危險性。美銀美林集團的調查顯示,去年11月已有48%的投資人認為美股已經「價超所值」,「非理性繁榮」的信號十分明顯;不過,投資人即使認為股價已偏高,卻仍持續加碼。美銀美林集團對178位基金經理人所做的調查指出,過去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比率已經超過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之前的水準。如同希臘神話裡艾卡洛斯使用蠟黏造的翅膀逃離克里特島時,因飛得太高,雙翼遭太陽溶化跌落水中喪生。投資人承受風險的意願創新高,認為股價超值的比率也達到最高點,但現金水準卻持續下降,這正是非理性繁榮的指標。
儘管一些大型投資機構已經警告股價漲太多,認為大幅回檔可能就在眼前,不過仍有投資人認為企業獲利良好,例如美國已公布第三季的科技股每股盈餘成長達22%,比預期高一倍,也沖淡了投資人對股價過高的憂慮。調查顯示,高達五成六的投資人賭經濟將達到高成長、低通膨的「金髮姑娘」佳境。
.....
上周美國股市引發的全球股價大幅崩跌,有人認為只是市場長期過熱的回檔修正,是健康的現象,認為「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也有人認為是針對美國聯準會縮減資產負債表及歐洲央行今年將縮小寬鬆政策規模的逃命反應;更有人認為過去幾年的QE帶來的繁榮假象只使資產價格暴增,帶來更嚴重的貧富不均使社會更動盪,也使中產階級更形縮小,長期生產力並未提升,資產泡沫破滅之後,另一個更嚴重的金融海嘯勢將接踵而至。
誠如即將卸任的彭總裁在2012年所說:「台灣就像汪洋中的漁船,只能自求多福,do our best(盡我們所能)」;2015年他被立委詢問台灣是否有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的條件時,他表示,「沒看過小國家採行QE,只有航空母艦開過去才會有大波浪,小漁船(台灣)全速開也沒有波浪。」「非理性繁榮」的末日是否到來?何時到來?全不操在我們手中。因此台灣地區的投資人,務必居高思危,保守以待。否則「城門失火,池魚之殃」,屆時就欲哭無淚了。
「居高思危」的市場心理,受到美國就業持續攀升、通膨疑慮增加、聯準會可能加速升息、債市大跌等因素影響,觸發恐慌性賣壓及這次股災。但究竟要回檔多少,才能緩和恐慌心理,目前尚難預測,也會受到聯準會及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後續寬緊的影響。但坦白說,熱錢派對終有落幕時候,股市若不回到健康軌道,劇烈波動風險始終存在。
所以,全球股市修正遲不如早,與其致力維繫尚未消化的泡沫,倒不如順勢讓其逐步調整,各國央行責任不在逆勢而為,而是讓股市「軟著陸」。
相對而言,台股雖不免受全球股市波動的影響,但應有較強的抗跌性(楨:?) ,因為台股在美股「大牛市」期間,漲幅明顯落後,以今年1月台股最高點11,200多點計算,和上一波高峰2008年的9,700多點相較,漲幅約僅一成五;去年台股漲幅15.51%,亦落後美股及多數亞洲股市,故而政府只要穩住經濟,不逆勢操作、自亂陣腳,台股波動應可控制並邁向健康發展。
工商社論》「非理性繁榮」的末日將至?2018.2.12
「非理性繁榮」一詞是葛林史班(Alan Greenspan)在1996年12月5日接受訪問時首先使用,隨後諾貝爾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James Shiller)在2000年3月以「非理性繁榮」作為書名,對當時的經濟情況提出警告,不久網路泡沫就發生了。時隔二十餘年,高齡91歲的葛林史班在今年元月31日接受「彭博」的採訪,再度提出警告,認為「現在有兩個泡泡,一個在股市,一個在債市」;此外,雖然葛老沒有提出,但許多經濟學家都已發聲的另一個警告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達到了危機時的水平,席勒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股市、債市、房市投資人目前已齊集在資產泡沫懸崖旁邊,但仍然盲目地向前衝。
2017年才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勒( Richard H. Thaler)早在去年10月11日受訪時表示,他對目前的市場走勢感到緊張,可能是他有生以來最危險的時刻。現年72歲的賽勒雖然本身也經營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但是他認為投資人如果要安然退休,最好不要把錢押注在股市。他明白指出,目前的金融教育事實上根本沒有用,大部分人其實是投資白癡,往往高估自己在股市獲利的能力;即使未來理財機器人盛行,民眾將繼續維持愚蠢被剝削的角色。
全球股市修正...遲不如早2018-02-12經濟日報社論
這波從美國引發的全球股災,自2月2日「黑色星期五」開始,股市震盪劇烈,跌多漲少,迄2月9日止,美股道瓊跌幅7.62%,德、法、英跌幅6.89%~5.31%,亞洲股市跌幅更深,日經跌8.96%,香港恒生跌9.60%,大陸A股跌9.21%;台股則下跌7.07%,跌幅相對緩和(楨:英跌幅5.31%?) 。
這波股市波動情勢看來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漲多回檔的短期修正?或是持續多年股市「大牛市」終結的開始?答案雖不容易,但就長期趨勢來看,牛市反轉勢所必然,而且遲不如早。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在美國和全球經濟持續走強下,股市反映經濟走勢理應上漲,去(2017)年全球股市迭創高峰,今年1月更持續升勢,一片樂觀氣氛,但進入2月,黑天鵝驟現,股市無預警劇烈波動,市場或有人戲稱是華爾街甩川普一耳光,也是給2月5日正式上任的美國新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考驗,但這種政治觀點分析,並不足以解釋這次股災的根本原因。
漲多必跌是股市鐵律,美國是全球股市龍頭,這波持續快十年的「大牛市」,始終未見健康修正,泡沫化跡象日益明顯,許多專家學者乃至前聯準會主席葉倫都紛紛提出警告。股市往往是市場群體心理的反應,在飆漲過頭,客觀條件日漸改變情勢下,人心虛浮肇致恐慌心理,應是這波股市劇烈波動的根本原因。
美國股市前波高峰是在次貸風暴引發金融海嘯之前、2007年10月締造出逾14,000點的歷史紀錄,當時泡沫化跡象已非常明顯,以致次貸風暴後美股暴跌至2009年3月6,500多點低檔。其後六年因為聯準會祭出三輪量化寬鬆(QE)政策,投入近4兆美元資金,並帶動全球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浪潮,導致熱錢充斥,美、歐、亞股市紛紛上演金錢派對行情,和實體經濟悖離情況愈來愈明顯。及至2016年底美股已升至接近2萬點,但因為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歐、日央行也開始檢視量化寬鬆政策退場時機,股市金錢派對似已跳起最後的探戈。
然而,因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在2017年1月就任,他的「重商主義」施政風格,讓美股又吹起「川普行情」,並帶動全球股市再攀新高。2017年美股飆漲24.86%,今年1月再上漲5.79%,道瓊指數逾26,000點,若從2009年3月起漲點計算,已足足漲了三倍;若和2007年10月上一波高峰比較,也大漲85%、逾12,000多點;而川普執政一年多,美股漲幅逾三成,很難視之為「正常」、「健康」上漲。
從歷史長河看,任何一次股災其實都不會改變一個長期趨勢,而在大夥最恐慌的時候拋售股票更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如果把投資當成一種生意,那麼短期的下跌或暴跌就是你生意的成本,如果對所買股票的企業估值和基本面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那麼,淨值短期的賬面下跌就不是什麼過不了的關。當然,對於那些在市場最鼎沸的階段去購買熱門基金的基民來說,你可能要承擔更長的時間成本。
回應
好文。常常覺得股災才是股市最好的時刻,讓人能冷靜
巴菲特要是生在中國股市早賠的連底褲都沒了。
所謂股市全世界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大多數人遭災個別人暴富的大賭場,只是中國人暴富心理更強,所以股災爆發的周期更頻繁。股評磚家都是為了自己的飯碗瞎忽悠,他們自己咋不成巴菲特索羅斯,其實他們更清楚巴菲特索羅斯也不是什麼神就是命好罷了。
灌完心理雞湯後,老巴筆鋒一轉,不點名地抨擊了類似索羅斯同學這樣的投機分子,就是這場混亂的製造者,把股票當成籌碼,不務正業,天天想著如何割其他機構和投資者的韭菜(美國的韭菜都是人多勢眾)。他還批駁了當時開始流行的“投資組合保險”這種金融工具,這一點跟索羅斯看法一樣,這種工具的普遍使用加速了股市暴漲暴跌。
股神87年的盈利是19.5%,前23年的年化回報是23.1%。次年,股神投下他人生的傑作-可口可樂,10年後淨賺100億美元。
對於87年10月股市崩盤,後來有很多分析文章。總結而言,有一下幾條:
一是經過4、5年的低通脹高增長後,通脹預期升溫,利率攀升。
二是貿易赤字,當時很多美國人也認為美國將敗於日本。
三是程序化交易,這一點是共識了。似乎都有道理啊。
問題是,這些原因不足以促發單日暴跌22%以上的崩盤極端事件。這兩天看到一份所羅門兄弟前高管的文章,我認為很有道理。簡單類比的話,就是類似2015年股災時的一刀切去槓桿的這樣的催化劑。1987年10月13日,美國政府通過了一份關於企業收購稅法處理的一份利空法案,直接打擊了當時熱火朝天的企業併購。由於很多套利機構就是通過併購套利來投資的,這一法案的出台直接導致很多併購案流產,於是這些高槓桿的機構率先拋售人氣最旺的併購股票,引發市場下跌,這種下跌引發基金淨值的下跌,基民贖回,基金被迫繼續拋售股票,股票的持續下跌最後導致那些採用投資組合保險工具的機構做空期指對沖風險,引發現貨市場進一步下跌,於是整個惡性循環開始了。關鍵就是這種“強制賣出”,跟如今A股市場資管產品去槓桿是不是很像啊?單純的經濟基本面不足以觸發崩盤事件。
就在10月份的股災後,據說當年12月,30多個來自各國的著名經濟學家齊聚華盛頓,共同探討未來,聲稱未來的幾年將是大蕭條以來最麻煩的幾年。結果呢?美國股市後來迎來了一波大牛市。打臉啊!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1987年時的APPLE市值僅僅是當紅花旦IBM的6%左右,30年後的今天,APPLE市值是IBM的6倍,如果當年你買了著名藍籌IBM的股票,到現在總回報是13倍,而差點倒閉的APPLE則是300多倍。但沒有如果,只有殘酷的企業進化。
到底市場如何呢?果然星期二市場開始強勁反彈,美國的多單正中下懷。可是日本市場反彈得更猛,索羅斯的日本空單損失嚴重。這時,神勇的小德同學又說,根據他的崩盤期市場研究,市場暴跌後往往會有不少人抄底從而快速反彈,但接下來市場將再次疲軟,於是他決定星期三重新做空。索羅斯不以為然。星期四市場經歷了短暫的平靜,但到了周五,倫敦股市暴跌再次引起紐約市場的混亂,股市又是一輪大跌,小德同學淨賺20%以上,他認為市場拋壓已經大大減輕,準備再次做多。他打電話給老索,說是他也覺得奇怪,怎麼有些人弱爆了,完全是瘋狂出貨啊!後來才知道,這些狂拋的人中就有索羅斯。
到底咋回事呢?前面說到老索的日本空單由於交易所原因沒有及時平掉,為了不使基金進一步承擔損失,他只好拼命地拋掉美股。這一系列動作,讓量子基金一周內從年內盈利60%轉成虧損10%,基金淨值蒸發了8億多美元。當然,姜還是老的辣,索羅斯同志不愧是鋼鐵戰士,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股災後不久,他就抓住了一次做空美元的機會,最終1987年一年下來,還是盈利了13%。
這場股災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截止當年10月底,恆生指數下跌45%,倫敦金融時報指數下跌26%,澳大利亞下跌41%。
我們再來看看待在安靜的中部城市奧馬哈的股神巴菲特,1987年時的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從這裡,我們似乎看不到一絲絲風雲變幻。事實上,精明的老巴就像鱷魚一樣一直在靜靜地等待獵物的到來,他早就意識到股市已經估值很高,老巴在87年的致股東信中說,在以往幾年,我們發現股市幾乎無事可做。在10月的break中,個別股價讓他心動,但由於反彈太快,沒來得及下手。結果1987年,他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5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考慮到股災對普通投資者的心理衝擊,老巴再次引用了導師格雷厄姆的著名的市場先生的比喻,市場先生時而躁狂,時而憂鬱,分分鐘都在報價,而且有一個很可愛的習性,他不在乎你同不同意,接不接受,每天都要來。你可以忽略它或利用他,但如果受他的影響而行動將是十分危險的。市場先生是用來服務你的,而不是來引導你的。
股災之時巴菲特和索羅斯做了些什麼?2018.2.10新浪綜合
最近股災連連,大夥都很焦慮,觸發了我寫此文的念頭。短短的10年,我們已經經歷了多次股災,2008年次貸危機,2011年美國政府信用違約,歐債危機,2013年錢荒,2015年千股跌停的股災,2016年初熔斷,最近的2018年2月全球股災。從震撼性而言,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更是略勝一籌。讓我們看看兩位大師是怎麼度過那場股災的?
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單日狂瀉22%,史稱黑色星期一。
這個暴跌來的也不是毫無徵兆。到1987年8月時,道瓊斯指數年內漲幅最高達到44%。不安的情緒開始在市場滋長。財富雜誌在9月份的封面標題就是:股價是否太高?10月開始,市場開始轉勢向下,這種局勢當然引起了對沖新星索羅斯的關注。50多歲的索羅斯,成功創立了量子基金,又剛剛出版了《金融煉金術》,可謂順風順水,氣數正旺。老索同志也認為當時的市場高估,但他自信地認為日本更高估,崩潰一定會襲擊東京。本著這樣的信念,他算盤打得很精,一邊做空了日本市場,一邊做多美國市場,事實上他由於買了很多熱門收購概念股而業績喜人。
10月初的一天,老索邀請了他的小粉絲德魯肯米勒來辦公室暢聊。小德同學敏銳而冷靜地認為市場即將奔潰,因此他要做空。而老索還是多美空日。這麼YY了幾天后,華爾街市場終於開始風雲突變,10月14、15、16三天分別持續下跌3.8%、2.4%、4.6%,抄底吧,A股的韭菜們估計會這麼想,小德當時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在10月16日下午,他迅速空翻多。但老索拿出一張由投機巨頭保羅瓊斯製作的一堆圖表,特別是對照了1929年,他看到的是市場股價突破原先的價格趨勢後會加速下滑。第二天他又到公司裡去看了一堆個股的走勢,一隻只個股都似乎突破臨界點即將加速下跌,看完他內心奔潰,整個週末他把自己嚇了個半死。到了周一,10月19日上午,他迅速調轉槍頭,多翻空。就這樣,小德同學神一般的躲過了這次史上最大崩盤。
老索就沒那麼幸運了,儘管他快速由做多變為做空,但由於頭寸太大,只好壓低價格瘋狂拋出。好在日本的空單對沖了他一些損失。週一晚上,索羅斯了解到當時市場出現的一種新的投資工具-投資組合保險(專業點說叫做CPPI),引起了股市的暴跌。這其實就是股價下跌到一定幅度後自動止損,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老索認為這種程序化交易引起的市場崩潰很快就會被糾正。
美國經濟最近幾年並無大的建樹,比如這期間製造業沒有形成引領世界的新的技術創新噴發,也沒有足以改變格局的新商業模式的創建。自從上一撥互聯網公司崛起後,美國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新湧現讓全球眼前一亮的明星企業了,臉書、推特等都已是“老面孔”。
換句話說,美國遠未恢復成帶動全球經濟的強勁火車頭,更沒有與時俱進成“動車組”。
美國當下振興經濟的思路存在嚴重問題,它希望重振本國實體經濟部門的願望沒有錯,但具體做法卻是在破壞全球經濟的基本生態網絡,試圖以“掐尖”的方式增加本國增長的動力。小經濟體可以“能撈一筆是一筆”,但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離開體系的支持不可能長期健康增長。
所以說不僅股市的波動來了,美國經濟的基本面能否一直“好下去”,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美國不能夠不斷製造出新的英特爾、新的微軟,乃至新的谷歌和蘋果,那麼美國經濟的宏大和生猛就注定會一點點消蝕,“美國製造”的含義就會平庸化。
如今遑論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很好”,猶如對一把利劍的稱讚變成對它外觀、甚至對劍鞘劍柄的稱讚,讚美的標準退化了。美國經濟原本是鋒利的,而現在美國人可以為一些臨時數字沾沾自喜了。
道瓊斯指數從2014年到現在翻了一倍,這期間美國GDP只上漲了10%,它也不是美國的技術創新高峰期,因此“股市成就”的確沒有準確反映美國的經濟現實。這也沒什麼,全球股市都不同程度偏離了經濟晴雨表的角色,美股的這次回調告訴人們,它的偏離程度大概不是各國股市中最小的。
美國經濟需要繼續啃美國的硬骨頭,而非搶世界其他國家碗裡的飯。維繫住那一驕傲,美國才能長盛不衰。與其他國家搶普通飯,美國必然逐漸將自己帶向發達經濟裡的一般水平。美國人對此需要建立非常清醒的認識。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不怨天尤人,不懼怕競爭,搞清楚“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著力點究竟在哪裡。
因此,政府宜待稍事追蹤,護盤做手國安基金不宜貿然伸入,暫且讓市場機制自然運行,相信盤局再稍稍下探後,會接連回穩,進入一個新的盤整局面,只是相較於基本面,已然高漲之盤市,過些天,即便有了明顯的回檔價位,投資人信心有了回復,也不宜再加碼搶進,這波的退潮要讓裸泳的人現形。(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回應
楨:資金撐起的投機股市泡沫遲早要像比特幣一樣破滅回到基本面!
相關新聞
比特幣2018.2.6跌破6000美元跌幅超25%,2017年12月價及18674,目前已跌近70%。
社評: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到底有多“好”2018-02-07 環球時報
美國經濟顯然沒有特朗普總統宣揚的那麼好,但也沒有道瓊斯指數2月5日暴跌1175點給一些人帶來的聯想那麼糟糕。真正的問題出在,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以及多個場合把美國股市持續上漲作為自己的經濟成就之一曬,這讓一直反對他的美國主流媒體可以把股市暴跌當成攻擊他的新理由,形成戲劇性效應。
美國股市前一階段漲得太高了,即使不發生新的金融危機,短期回調也勢在必行,但股市回調從來就不可能是投資者們唱著歌的公園散步,股市的大回調都伴隨著血淋淋的踩踏。所以說把股市上升當做經濟成就來談,早晚要面臨尷尬。
輿論現在對美國經濟總體上挺樂觀的,但對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不能吹過頭。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確實現了很大程度的複蘇,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得到修復,增長機制重新啟動,但今天的美國經濟更多是吃老本的慣性增長和美國利用金融等綜合優勢刺激出來的增長,就像使勁晃香檳酒瓶,就會有更多的酒冒出來一樣。
漲多必跌 不必過度反應2018.2.6聶建中
沒有特別理由的「美股狂瀉」,繼2月2日「黑色星期五」後,又上演慘烈2月5日「黑色星期一」戲碼,一連兩個黑色交易日,道瓊狂跌近8%,驚得全球投資客心魂不寧,美股VIX「恐慌指數」周一收盤狂飆115.60%,寫下史上最大漲幅,好似一隻突然現身的「黑天鵝」飛躍金融美帝股盤上空。全球沒有任何一位金融預言家預先精準占卜此回股市黑天的現形,此突發的「異常現象」正驗證了市場所稱「華爾街小子的金融預言,還不如猴子射飛鏢來的準確。」
是籌碼面的攻擊、資金面的抽離抑或是股市禿鷹襲擊?起碼在此時,世界經貿尚稱平穩、美國經濟緩步上揚,全球宏觀基本面不應該有股市怵然下跌的理由。這份憂心來自於美國企業獲利展望有疑慮、美國勞工薪資成長恐帶動通膨升溫、市場憂心美國聯準會升息幅度超越預期、葉倫即將卸任等種種說詞,皆空為「事後諸葛」的理由編撰。說穿了,「漲多必跌」才是金融資產在報酬與風險中的專屬特性。
9年前金融海嘯後道瓊指數跌深至7000之際,之後一路「見關不是關」的向上直升,終至今年1月26日的26608歷史驚人高點。無論是川普狂人光環抑或是美國景氣復甦,接近4倍高漲的天價指數,不得不令人疑慮美國整體企業獲利的撐盤能量。依財務學理「市價淨值比(M/B)」來整體觀察美股歷年走勢,風險必隨報酬而至,「漲多必跌」的防範未然預備動作,早就該有所預警。極度歡樂將會是毀滅的開始,是股市「雞蛋理論」的基本精義,只是何時會突然發生,實為難料,就好比生命中的「意外和明天何者先來」無人能預知一樣。
美股狂瀉帶動全球股市連聲下殺,投資人瘋狂走避。倚重外資的淺碟台股市場,自然也難逃多頭部位的拋售潮,因此同樣一連兩個黑色交易日狂跌約800點,創本世紀以來的最大跌幅。股市慘綠、哀鴻遍野成為此刻股市投資人心聲寫照,資產遽然縮水後,方寸大失。
因此有人關切起政府的政策護盤動向,國安基金是否該出手、對股市限空令是否祭出等。依我看,此時此刻,即便在川普處心積慮想要「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強勢意念下,祭出多項升息、稅改措施,甚至強勢施以「匯率」做手,企圖打擊貿易對手國的經貿均衡,但在國際經貿並無重大傾斜、全球金融亦無重大隱憂之下,此回狂瀉之美盤,短期回檔態勢雖明確,但應該不至於一連造成市場之潰決崩堤。
蘋果股價重跌4% 技術面進修正期(楨:?) 2018-02-04 經濟日報
蘋果股價遁入修正區,2日收盤跌逾4%,比上月18日達到的歷年高點已跌逾10%,符合技術面進入修正期的定義,是15個月來首見修正。
道瓊工業指數2日收盤暴跌666點,前一日盤後公布財報的蘋果也未能倖免,終場下挫4.4%,以160.37美元作收,因上季iPhone銷售不佳,且展望也黯淡,使不少分析師開始看壞蘋果的未來。
不過,蘋果財報裡還是存在一些正面消息,該公司的現金金額達到歷來新高,平均iPhone售價也激漲。也有人對蘋果的未來深表信心。花旗上月給予蘋果買入評等,認為外界的負面反應太超過。
道瓊單日摔666點 9年來最大2018-02-03 聯合晚報
由於美國就業報告的好消息超乎預期,引發升息預期心理,加上經濟過熱疑慮,道瓊指數2日暴跌近666點,創下2008年12月以來道瓊單日最大跌點。不過,專家不認為近九年的牛市終結(楨:?)。
這是頻頻以股市上漲居功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股市跌最慘的一天。
標準普爾500指數2日下跌2.1%,收2762.13點;那斯達克指數也下跌2.1%,收7240.95點。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2.852%,亦創下2014年1月以來新高。
單日跌幅2.5% 英脫歐以來最大
道瓊指數大跌665.75點,以25520.96點作收,跌幅2.5%,是2016年6月英國公投脫歐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勞工部的1月就業報告指出,失業率維持4.1%,薪資成長加速,比起去年增加2.9%,是2009年6月以來最佳。投資人解讀,薪資成長,就業市場緊縮,將刺激通膨升高,聯準會升息腳步可能加快。
政治也是影響2日股市大跌的因素之一。川普批准公布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尼斯的備忘錄,當中記載聯邦調查局濫權監聽川普的競選經理。
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艾里安(Mohamed El-Erian)認為,全球經濟依然強勁,但他預期這樣的股市震盪仍將持續。
零售券商安德華瓊斯的投資策略師沃恩(Kate Warne)表示:「股市是否會持續以相同步調上漲?絕對不會。股市仍會上漲,但會有更多起伏。」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凱利(Daivd Kelly)說:「我不覺得市場有恐慌氣氛。股市的危機在於衰退,但只要聯準會維持緩慢而穩定的升息步調,以及企業獲利穩定,未來近期都沒有衰退的危險。」
旺報短評-美股非理性榮景2017.8.18
川普上任半年多來,在國際上從貿易戰到軍事威脅,樹敵無數;不過,在內政方面則一團亂,許多政見沒有落實,唯獨股市一枝獨秀。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者魯比尼警告,美股非理性榮景再現,投資人得小心了。
川普在競選期間,以濃厚保護主義色彩的口號,深深打動中產、勞動階級白人的心;不料,入主白宮之後,一切都不是如他所想的那麼簡單。近期白宮人事內鬨,重要幕僚紛紛走人,重挫川普的威信。
川普主張撤銷歐記健保、大幅減稅案等,在國會闖關失敗,尤其撤銷歐記健保案,連共和黨議員也不支持;至於稅改案牽涉層面廣,主要由富人獲利,也難以獲得廣泛支持。川普信誓旦旦要推出一兆美元基礎建設案,目前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在經貿方面,川普簽署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備忘錄,不過,他的態度反覆,早已被人看破手腳。川普大砍移民的配額,遭致強烈批評,因為美國許多高科技公司聘用大批優秀移民,川普的政策無異限制了美國經濟成長的潛力。
綜觀一系列經貿、健保、減稅、移民配額等政策,顯示川普幕僚太弱,讓他有錯誤認知,以為鼓吹保護主義符合美國優先,殊不知,這麼做的結果反而傷害美國的利益,使得川普經濟學充滿矛盾。
美國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約2%,低於歐巴馬時代;美股頻創新高,主要歸因於低利環境游資充斥,以及投資人對於川普政策利多的預期心理,並非反映經濟基本面,因此,回檔修正是遲早的問題。美股泡沫一旦破裂,可能帶動全球股市走跌。面對美股非理性榮景破滅,川普經濟學充滿矛盾,投資人要做最壞的心理準備。
“由此對於短期而言,積極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資金面的影響。中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指數體係將推動國際資金配置中國市場,促進A股國際化。”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國金證券同時寫道,儘管此次A股成功入摩,但一般而言要在2018年5月中旬的MSCI半年度審核會議上才會宣布執行,生效時間為2018年6月1日。對此,明晟公司也在官方通報中宣布,納入將從2018年6月開始實施,給投資人一年的準備時間。
回應
別高興太早,台灣96年納入,96年發生台海危機,大陸發射導彈,導致台灣股市大幅度下跌,緊接著就被納入MSCI。韓國完全納入在98年,之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韓國陷入嚴重的金融危機,號召全體國民救國。有多少經濟利益,背後就有多少政治交易。
金融開放方面,別高興得太早,這文章感覺有點激動過頭了,好像只考慮自己套牢的股票能不能漲,沒考慮為啥人家在A股目前大跌探底時宣布可以進入MSCI,外國人又不是傻子,在金融領域是大鱷,居然把人家當拉盤俠,真是服了。
第一,這次納入的是200多家藍籌股,很多已經漲了一年多了,像茅台格力美的海康威視這些都在歷史新高位置,怎麼是歷史低位?第二,你有無限資金也沒用,不知道滬港通深港通有每日額度限制和總量限制?第三,這文章高興過頭我倒是同意,因為市場早就預期這次會通過。所以藍籌一直超級強。
除了帶來增量資金,入摩也對一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具有深遠的意義,可以提升本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此外也能夠倒逼股市改革,提升監管水平。興業證券指出,中長期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根據韓國和中國台灣的經驗,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加入世界指數,海外投資者將改變當地投資者的投資結構,引導部分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為。
我們可以從世界範圍內,看看入摩後的市場表現。
民生證券指出,從統計角度來看,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基於國際經驗),股市在一年內上漲的家數多於下跌的家數。
1988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初始發布後,印尼(1989年納入)、土耳其(1989)、韓國(1992)、印度(1994)、捷克(1996)、匈牙利( 1996)、俄羅斯(1997)、埃及(2001)、卡塔爾(2013)、阿聯酋(2013)分別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通過統計以上國家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的股市表現,60%以上的國家1個月後股市出現上漲,61.5%的國家股市在一年後股市上漲幅度超過10%。
回顧台灣股市和韓國股市入摩的經驗,台灣在1996年9月入摩,初始納入比例50%,2000年6月擴大至65%,同年12月又增至80%,至2005年5月全部納入耗時9年;韓國在1992年1月入摩,初始納入比例20%,1996年9月擴大至50%,至1998年9月全部納入耗時6年。中銀國際認為,全面入摩也可看作是中國資本賬戶逐步走向開放的過程,無疑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就此,楊海認為,A股的納入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在一年以後可能就會整體納入,因為從經濟體量上來看,需要這些標的。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沒有中國參與的,也不能算得上是新興國家市場指數了,所以我認為這個納入的進度會很快。”楊海說道。
但國金證券指出,A股被納入MSCI,一方面考慮到按照MSCI批准成分股指數到實際調整指數的時間跨度,增量資金在2018年二季度前後才會入市A股;另一方面,理論增量資金總額是796億人民幣(且流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相對於A股現在融資餘額(8673億)以及一天的成交近日(4000-6000億)的規模來講,實屬“杯水車薪” 。
重磅!1億股民盼了4年,A股正式納入MSCI
2017.6.21,美國明晟指數公司(MSCI)公佈了本年度市場分類審核結果,A股在經過3次被拒後,終於被明晟公司宣布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如果說中國加入WTO是中國商品、中國製造獲得進入國際市場最重要的入場券,那麼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意味著中國股市、乃至中國資本市場獲得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入場券,體量高達50萬億的A股市場,終於獲得國際權威認證!
好消息不止如此,還有超過大家預期的內容。MSCI修改了其原有的建議,決定納入能通過滬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A股大盤股。這一變化將使得初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數目從先前提案中的169只增加到222只。
就在上述消息發布後,德銀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大漲2.2%。在美上市KraneShares Bosera MSCI中國A股ETF(KBA)盤後上漲大約1.7%。
A股四度闖關終成正果
2013年開始,MSCI宣布啟動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審議及徵詢工作,但在此後3年間,A股連續3次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會擦身而過。如今,在A股第四度闖關之時,終於迎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MSCI不就是個指數,有那麼重要?
對,它確實很重要。MSCI指數,即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也稱“明晟指數”。因此加入MSCI,也被叫做“入摩”(是不是很魔性)。
這個MSCI到底有多牛呢?它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MSCI指數。在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產管理者中,有97個都是MSCI的客戶。全球機構客戶約有7500個,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等等。
簡單地說,MSCI指數本質是幫助全球機構選股。所以,此次A股被納入MSCI,則意味著可能被全球的機構投資者買入。
A股被納入還有其他什麼好處呢?顯而易見的是可以為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據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踪MSCI指數,其中約有2.8萬億美元跟踪全球市場指數,1.5萬億美元跟踪新興市場指數,0.2萬億美元跟踪亞洲市場指數,A股在這三大指數中的初始權重分別為0.1%、0.5%和0.6%,將這些資金與納入後A股在各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踪這三類指數所帶來的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28億美元、75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三者總計115億美元。
日機械訂單衰退 安倍經濟學蒙塵2017-06-13 經濟日報
日本內閣府12日公布的4月核心機器訂單數據不如預期,月比下滑3.1%,跌幅遠大於市場預估的1.3%,反映出日本企業的資本投資力道不足,不利原已十分疲軟的經濟復甦。
安倍五年前祭出所謂「安倍經濟學」,射出一般所謂的 「三支箭」,包括放寬貨幣政策、更有彈性的財政政策、和提振投資的成長策略,但五年過去了,日本銀行(央行)估算,日本的潛在經濟成長率仍只有0.69%,低於2014年年度下半年的0.84%,代表安倍經濟學的成效不如預期。
安倍政府和日銀並非一事無成,日銀如今握有的總資產已超過500兆日圓(4.53兆美元),而長期利率仍在零附近徘徊。東京當局五年內也已通過七次預算追加案,共支出約25兆日圓。
但法國巴黎銀行首席日本經濟學家光野太郎(音譯)說:「極端的財政支出等措施,已扭曲了資源分配,生產力也下滑。」貨幣和財政工具原本只應被視為刺激經濟成長的應急措施,但日本太過依賴這兩個措施,以致疏忽了列出有效力的經濟成長策略。
黑色星期一 全球科技股大跌2017-06-13 經濟日報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周五(9日)收盤重挫1.8%後,12日早盤續跌1.6%,稍後跌幅收斂。蘋果重挫4.3%,微軟跌3.1%,台積電ADR最深跌2.2%。
這波始於上周的賣壓也蔓延到全球,道瓊歐洲600科技股指數盤中重挫3.4%,中國大陸與香港科技股跌逾2%,日本與台灣科技股跌約1.4%。
彭博分析,蘋概股跌最慘,意法半導體暴跌逾7%,奧地利半導體製造商AMS與德國矽晶圓大廠Siltronic跌約6%,台灣半導體類股一度跌至近兩周低點。占韓股Kospi指數五分之一權重的三星電子則大跌1.6%。
Pictet資產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經理柯爾說,科技股今年來強勁上漲,幾乎沒有回檔,「回檔是很自然的事,那斯達克指數出現回檔無可避免,而且將產生外溢效應」。他也認為,光憑這波跌勢就斷言今年科技股的多頭結束,還言之過早。
多國科技股今年漲幅領先大盤,但在高盛集團警告投資人要留意科技股巨擘的估值風險後,投資人趕忙獲利了結,引爆賣壓,蘋果,臉書、亞馬遜與字母公司9日重挫約3%以上。
分析師:蘋果只善於賣手機不值1萬億美元2017.6.12新浪財經
太平洋皇冠分析師Andy Hargreaves表示,蘋果除了iPhone別無所長,並不值1萬億美元,過於樂觀的投資者需要小心。
馬雲:20年後 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叫阿里巴巴2017-06-12 聯合報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又有驚人之語。新浪財經引述微信網路公眾號「雷鋒網」消息稱,6月8日、9日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行2017投資者日大會,向參會的350名全球機構投資者和分析師介紹阿里巴巴最新業務發展和戰略目標。
馬雲在大會上表示,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服務全球20億名消費者,創造10億的經濟效益和1億個就業崗位。
馬雲還說,「如果一個公司能服務20億的客戶,覆蓋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個公司能提供1億工作崗位,那就比世界上大多數政府更厲害;如果能提供10億生意,那這就叫『經濟體』。」
因此,到了2036年,全球五大經濟體可能依序可能是美國、中國、歐洲、日本和阿里巴巴。
此外,阿里巴巴還重點介紹了新零售體系下,天貓對商業生態的四個重構:
一、品牌行銷和用戶連接的重構。基於海量的消費者數據,通過智能化的演算法,構建多媒體內容社區,實現全鏈路、全媒體、全數據、全渠道的智能行銷。
二、供應鏈的重構。「菜鳥物流」和「阿里雲」對客戶人群精準識別,縮短配送鏈距離識別,實現最快的包裹送達,從客戶、物流、支付等環節實現鏈條數位化。
三、銷售通路的重構。以天貓為主體,速賣通、農村淘寶、1688等管道,構建覆蓋全球、城市、農村的海內海外、線上線下的全通路觸達。
四、最後是線上線下商業業態的打通和重構。投資銀泰、百聯、蘇寧、三江購物等大型線下實體店,與SK2、Olay 等多個知名品牌實現線上線下會員打通,天貓的價值不再僅僅是線上銷售額,而是用數據提升品牌價值、商品生產率和獲取更多的用戶時間。
馬雲演講後的同日(6月9日),阿里巴巴股票在美股收盤大漲13.29%至142.34美元,使得阿里巴巴總市值達到3,623億美元,再次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馬雲個人身價也水漲船高暴增至418億美元,重奪亞洲首富桂冠。
紐約時報:美國總統選戰 醜態畢露 舉世鄙夷 2016-11-07聯合報
美國總統投票前七十二小時,紐約時報以「別提候選人付出的代價了,美國為這次選戰的付出更慘」刊出專論,指出二○一六年大選,是美國政治制度遭舉世鄙夷譏諷最嚴重的一次。這次選戰卻將美國政治醜陋面赤裸裸攤在世人面前,且暴露美國這個以民主理想自我界定的國家,其實和第三世界民主停滯國家一樣,成為反民主勢力受害人。
這次選戰充斥謾罵、性醜聞、貪腐指控,川普還說他擔心做票。美國這個品牌究竟失去多少光澤,目前無法量化。
美國人一度自覺是舉世羨慕的對象,現在則常覺得處境尷尬。美國的品牌仰賴美國夢,美國商家向來將牛仔褲等商品包裝成美國夢的一部分,向全球行銷,如今全部聽從建議,取消類似廣告。
回應
這次美國大選,醜態畢露的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所謂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選邊站,積極充作希拉蕊的打手,每天批評的矛頭直指川普,不管道理只問立場,天天洗選民的腦,完全喪失了媒體中立的基本原則。
這次美國的大選,把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全世界民主系統設計的核心價值『商業帝國利益派』四處發動戰爭.掠奪全世界的資源,美國國內分贓不均、內部爆發嚴重衝突,讓全世界的人民直接戳破民主的神話
美是金錢立國! 假民主!
是的,美國不要再輸出民主了,你們的制度並不是最好的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 即使獲多數人支持 仍然落選 :在1824年、1876年、1888年及2000年曾出現過。
另參【圖博館】:中國大戰略 《絲路文化海上卷》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假民主自由之名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與韓朝 中國與東協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G2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中國市場 對中貿易戰 大陸經濟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俄烏戰爭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伊斯蘭革命 《歐洲新霸權》 《歐元》 歐豬四國 《歐洲共同市場》 《費城神話》 美善的《帝國》 《歷史的終結》 《文明衝突》 《美國的分裂》 《美國時代的終結》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全球反恐戰爭》 《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
其後,這些示威者轉往附近的干諾道中和西邊街交界處示威,占據了十字路口,令交通癱瘓,而現場所見,當時大概有數百人。
在與示威者對峙多個小時後,警方於凌晨12時採取行動,從3方面推進,逼使示威者回頭向東走向中環方向,但推進行動時而進行,時而停頓。
凌晨2時左右,有個別示威者向警員投擲磚塊後,警方採取終極行動,派遣俗稱「速龍」的特別部隊驅趕示威者。
在短短10多分鐘內,示威者四散,占據行動結束。
香港宣誓事件反釋法遊行 警民爆發衝突2016-11-06聯合報記者李春╱即時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就香港立法會兩名青年新政議員宣誓風波釋法,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今天下午發起萬人遊行反釋法。中方駐港官員說絕不讓港獨分子進立法會。
香港民陣今天下午發起遊行,反對人大釋法。遊行隊伍下午三點半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五點到達終點中環香港終審法院,在法院前集會。
民陣發言人說,有一萬一千人參與遊行,感到滿意。民陣召集人區諾軒說,人大常委在香港法院審理宣誓事件的司法覆核期間釋法,是破壞香港的法治的行為,希望人大常委撤回釋法的決定。
部分參與團體社民連、香港眾志、工黨等,接近遊行終點後就繼續前行,準備遊行到大陸駐港中聯辦示威。警方舉黃旗指其違法,雙方一度對峙,最後開放一條行車線放行。
但也有人支持人大釋法,一個叫「保衛香港運動」的團體,在分域街附近集會,約有五十人參與。
大陸駐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下午召集香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中聯辦,講述人大常委釋法。張曉明指港獨言行觸犯一國兩制底線,危害國家領土完整及統一,絕不允許港獨分子當立法會議員,釋法主要針對港獨。
張曉明又說,中央已預計到,部分香港人對人大釋法持抗拒態度,部分年輕人可能採取激烈行動,但為保持原則,即使抗爭行動難以避免,會堅定地應對。
回應
支持釋法,捉拿暴民。
香港这些英皇民的逻辑就是:他们可以打砸抢,可以骂你支那猪,你却不能用法律制裁他们。其實以前英國管治香港年代,香港不像現在那麼自由、民主。
相關新聞
中聯辦:絕不容許“港獨”分子就任立法會議員
人民日報微信:是時候給“港獨”分子一次徹底教訓了!
港民眾期待“人大牌釋法消毒水”澆滅“港獨”
中央出手 港府:人大常委會將主動釋法
內地學者:釋法有助維護法治權威和香港民生福祉
港媒力挺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釋法
环球网社评:人大释法打击了“港独”和极端势力
英媒妄称释法系香港终结的开始 中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多名“港獨”分子或失去议员资格 “港独”终遭主流民意唾弃
港議員不依法宣誓 人大:不得就職 港獨議員喪失資格
环球网社評:香港社會千萬別中了西方輿論的招
西方妄稱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外交部:中國不是你們在亞洲的傀儡
回應
不僅要釋法,還要對一切分裂國家的跳梁小丑施以重刑!
趕緊通過第23條吧,具體應該在刑法裡增加分裂國家罪,可操作性就強了。
香港是中國的,你要獨立,請滾出中國。
這是修改基本法!
這是修改法律?你的智商真值得懷疑。法律條款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解釋的,但是有人肆意利用法律條款概括性往別處解釋,那就要說明法律的本意了。
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誰觸碰底線,就應該從嚴懲處誰,國家完整的根本大義,誰都不可違背。
港示威者試圖重演占中 但被驅散2016.11.07 中央社
香港一批年輕示威者6日晚試圖重演「占中」運動,但占據馬路數小時後被警方驅散。事件起因緣於泛民主派以民間人權陣線名義舉行遊行,抗議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釋法。
遊行於下午3時半由港島灣仔修頓球場出發,向西遊行前往位於中環的終審法院,泛民各黨派代表都有參加,包括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
民陣方面宣布有1萬1000人參加,警方則說有8000人。
遊行於晚上結束後,部分激進年輕示威者沒有散去,而是轉往西環的北京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大樓示威,期間他們曾衝擊維持秩序的警員,警員向他們噴射胡椒噴霧。
回應
裡面那個黑中國的文風,完全是中國公知的風格啊,燒成灰也認識。
人不要臉最可怕
文人之筆利於刀劍,古來如此
手段精巧,內心邪惡。西方政治幾百年來一貫如此
儒以文亂法,果真如此啊
結果出來之後,不管誰當選,都會有人說是民主的勝利。再順便黑一波某國沒選票。民主國家誰上台都一樣,民主再差都比沒選票強云云。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6_11_08_379857.shtml
全國人大通過香港特區基本法第104條解釋2016.11.07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7日釋法通過發表談話。該發言人說,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及個別候任議員在宣誓時宣揚“港獨”主張,侮辱國家、民族引發的問題,對基本法有關條文作出解釋,明確了依法宣誓的有關含義和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這一解釋,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對“港獨”的堅定決心和意志,維護了基本法的權威和香港法治, 順應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完全必要,正當其時。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連日來,香港許多政界人士紛紛表示,人大釋法就是為了遏制“港獨”。
有關立法會議員宣誓的問題,目前在香港正在進行司法程序,香港高等法院最快下週一才會作出判決。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認為,人大釋法選在這個時間段是有技術上的考慮,有利於澄清本地法律模糊不清的部分,“就算法官盡快裁決,還都會有一段訴訟時期,在香港也可能上訴到終審庭,也許最快也要一年半載,在這段時期內,怎樣的宣誓才有效,怎樣才符合《基本法》第一條、第104或者其他條款的要求,才能當特區的議員,這方面香港的法律就很不清晰,所以人大常委在法律上早日將有關的法律原意澄清,是有幫助的。
………..
大選中,媒體的表現最為詭異,可以說打破所有底線和禁忌。在共和黨初選時,紛紛炒作特朗普的出格觀點,頗有嗜臭如飴的感覺。結果很快就把特朗普這個政治素人變成了全國著名的政治新星,為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立下汗馬功勞。
這種反常的背後首先反映了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困境:傳統媒體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單靠不痛不癢、四平八穩的報導已經不可能贏利。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把市場效應放到極高的位置。所以即便特朗普表現得很政治不正確、很不靠譜,只要能吸引眼球,媒體便一擁而上,充當了他傳播的媒介。雖然,職業道德讓位給了生存壓力,透著一番無奈,但吸引眼球賺取點擊,短期內還是得利者。
那段時間,特朗普利用媒體或者主動被媒體利用做得十分成功。
只是沒想到,美國媒體“溫飽”之後,還有餘力追求“淫欲”。等到進入兩黨對決階段,各大媒體又打破長期以來的中立、客觀原則,一邊倒地站在了希拉里的一邊。
我在美國觀選期間,雖然選舉已經進入尾聲,但媒體的風格依舊。《New York》雜誌封面是特朗普誇張、醜陋的特大頭像,封面標題則是大大的《LOOSER》。《大西洋月刊》乾脆發表社論:請不要投特朗普。
至於各家紙媒和電視台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攻擊特朗普。出版界也出了紅寶書——《特朗普語錄》。
顯然,這一會兒,媒體發現先前自己玩火玩過了頭,但悔之晚矣。於是只能不顧“節操”,鼎力支持希拉里以求“彌補過失”。然而,這種為了“正確”的目的,不顧手段的風格一旦成為傳統,後患無窮。
也難怪美國著名的媒體人庫克在一場研討會上說:“紙媒的方式在我看來違反了所有新聞報導的準則。”
當然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對媒體的觀察並不僅僅局限於大選,還有對中國的報導上面。這裡面不妨以西方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為例。
最近《紐約時報》有這樣兩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其春秋筆法簡直讓人自愧不如。
這一次大選重創美國的軟實力,把展示其製度優越性的機會變成了一場鬧劇乃至悲劇。但《紐約時報》的文章竟然還能把這個“制度事故”轉化成對中國的攻擊。
.........
川普唱反調 歐巴馬4壯志難酬
接納非法移民遭擋 待川普、新國會決擇
歐巴馬推寬赦非裔 川普:縱容販毒
川普要恢復禁運 美古伊朗關係恐退回原點
TPP觸礁
相關新聞
RCEP 觸礁 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 天下雜誌 2015.11.22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川普)反TPP與亞太國家焦慮 中時社論 2016.8.5 TPP遇阻 多國欲投中國RCEP懷抱
英媒:是時候宣布TPP臨床死亡了
天災黨爭不斷 安倍放棄在本屆國會通過TPP
聯合報:G20峰會 看中俄縱橫 憂台灣孤立:中(一帶一路)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方向一致;美國歐(TTIP)亞(TPP)布局難產。
百日大計 川普怎打造新美國
川普第一步 先弭平被撕裂的國家
川普勝選釋善意 市場巨震後趨穩
Fed臉綠 下月升息生變
川普經濟解方…減稅、增支出「把就業帶回美國」
川普傾向孤立主義…亞歐中東 美恐放手
世界權力版圖重劃
民粹川普 掀起歐洲反體制政潮
老美移民加拿大 不是笑話
美歐反體制怒火 愈燒愈旺
國際關係巨變 …全球瀰漫濃濃震驚、不安
日媒:日將因美陷經濟危機 韓專家:韓經濟難逃衝擊
習近平電賀川普當選:中美管控分歧、合作共贏
陸:盼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陸學者:川普保護主義 陸反有戰略機會
印媒稱美大選致決策停擺 中國出手撬走美兩重要盟友:菲律賓、馬來西亞
环球网社评:中国为何无需担心美国总统更迭: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华盛顿一方说了算,更不是白宫的某位阶段性主人说了算,是由华盛顿和北京共同塑造,且北京塑造的能力在增强。
16位學者評特朗普勝選:美國向何處去?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特朗普是商人,中國最懂商人 by金燦榮
蔡政府「押寶」柯林頓 台美關係有不確定性 蔡急開國安會議
充滿不確定…台恐成美中交易籌碼
邱毅酸蔡英文:惡夢真的實現了!
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2016-11-09
大選中美國媒體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鏡,遭到了美國國內外的諸多批評。然而,美國媒體產業發達,積累了許多粉絲擁躉,為其辯護。筆者最近就抱著學習的態度,認真研究了一篇媒體界專業人士的辯護文,果然受益匪淺。
票數多卻落選 民主黨再一次飲恨2016-11-09經濟日報
截至美東時間早上8點10分為止,柯林頓的全國總得票數為59,163,675票,贏過川普的59,027,971票。逾13.5萬票的領先差距,使柯林頓成為歷來第五位贏了總票數,卻輸了大選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在2000年的激戰中,以些微票數領先小布希,但最終以五張選舉人票敗選。
川普贏了!外媒分析四大原因
選前民調完全失準,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票數領先的4大原因:
第一,川普獲得無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壓倒性支持。有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在幾次大選較傾向共和黨候選人,但2016年多轉向支持希拉蕊。第二,歷史紀錄顯示,低收入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富裕的選民傾向共和黨,而收入與教育相關,使得每個水平收入指數的選民,對於兩黨的支持率有大幅更動。第三,少數族群如拉丁美洲裔、非洲裔及亞裔壓倒性支持希拉蕊,但支持率仍普偏低於四年前的歐巴馬。而川普在白人族群的支持率,與歷代共和黨候選人的支持率相當。第四,川普獲得男性選民壓倒性支持,但女性選民也沒有減少。
主流媒體民調崩盤 沉默之聲集體反撲2016-11-10聯合報
川普勝出,各家主流媒體眼鏡碎一地。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瑪格麗特.蘇利文指出,美國記者從來沒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一回事,因記者大多出身良好,不相信川普這個歧視殘障者和少數族群、以性騷擾女性自豪的人真的會當選,就算目睹大批選民嘶吼著想要改變,也視而不見。記者無法看清美國社會真正發生的事,只是不斷查詢喜愛的選舉預測網站,並暗自感到安心。蘇利文說,川普顯然嗅到了美國大眾對貿易和移民等議題的憤怒。雖然許多記者報導這些美國人的挫敗與幻滅感,但並不真的當一回事,只一廂情願地相信,得體和禮貌在美國仍然很重要,像川普這樣粗魯、言詞激烈的人一定選不上。
國內學者則表示,從英國脫歐公投到這次美國大選,顯見民調和真實民意差距太大,值得思考。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提到,川普的支持者是相對沉默的一群,當然也是民調無法反映的原因之一,這群偏向藍領、中低階層選民的主動或被動「沉默」,也是因為所謂的「主流媒體」沒有讓他們的聲音出來。台灣閱聽眾接收到的是美國自詡自由派大眾媒體的詮釋,他們型塑出來的川普形象,是充滿負面爭議的狂人。隨著科技發展變遷,過去包括電話、出口民調等傳統訊息收集方式,亟待重新思考改變,因為其結果是否充分反映意向,已經是一個問號。
社科院藍皮書:去年股市危機中有官員趁機發國難財
據《第一財經日報》2016.10.21報導,多家機構最新研究成果認為,股市“大躍進”失敗致中國股市市場化進程倒退。“如果不尊重市場發展的內在規律,幻想一蹴而就,急功近利、過度過快透支資本市場能力,其後果必然是嚴重和可怕的。”
“某些主管官員及做市商,由於掌握內幕消息,趁機發國難財,這也給國家資信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害。而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官方對於大股災的成因和責任,還沒有一個客觀獨立的調查報告,還缺乏必要的深刻反思。”10月21日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藍皮書: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6)》稱。
當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了該藍皮書。
藍皮書梳理了五個方面的原因:
價格信號的失真。
資源配置和激勵機制的低效。
市場分割與監管分割。
公司治理和相關機制的缺陷。
政策的不穩定和超調。
回應
如果不限制跨境資本流動,恐怕就不是股災這麼簡單,而是全面的金融災難,這篇文章想藉屍還魂,再次兜售全面開放資本市場的老調,問題是我們有這麼多吃裡爬外的人,全面開放後能保證中國的金融體係不被掏空嗎?
這個藍皮書的機構本身就有問題,所提政策建議無不指向自由化,社科院真該清理了
並非找社科老漢們的碴,諸多觀點錯誤!
1、就算所謂問題同樣大量存在的07年漲幅怎麼解釋?
2、反复千股跌停是跌停板的設計,本來要快速大幅下探一次,被分成了幾段。
3、藍皮書的大量觀點是錯誤的,所謂股市是最現代的,很方繆,股市是最古老的好不好?還晴雨表,美股08年以後到現在又創新高,是美國經濟又創新高?安倍上抬後日本股市有一段牛市,那就是日本活過來了?
4、前一段時間經濟界拿出的美國金融危機原因研究,將會在美股未來的長線熊市中汗顏!這個藍皮書一樣沒有找准中國股市的所謂問題。
大賣空 (電影) 維基百科
預算 $2800萬美元
票房 $1.213億美元
各地片名翻譯
中國大陸 大空頭
香港 沽注一擲
台灣 大賣空
《大賣空》(英語:The Big Short)是一部2015年美國劇情片,為亞當·麥凱執導並和查爾斯·蘭道夫共同編劇[1]。改編自麥可·路易斯的2010年同名書籍,主要描述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和泡沫經濟時期所發生的故事[1]。由克里斯汀·貝爾、史提夫·卡爾、雷恩·葛斯林和布萊德·彼特主演。主要拍攝於2015年3月18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開始進行。派拉蒙影業排定於2015年12月11日在美國上映。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提名,贏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目錄
1 劇情
2 演員
3 製作
4 發行
4.1 評價
4.2 票房
5 獎項
6 內部連結
7 外部連結
8 參考文獻
劇情
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在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期間,四位以專業手法操作著金融業而造成大賣空、就此獲利的驚人事蹟。
評價
《大賣空》獲得了一致好評,爛番茄新鮮度88%[4],Metacritic得分81[5]。據CinemaScore網站的調查,觀眾從A+至F之間給了「A」的平均分數[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B3%A3%E7%A9%BA_(%E9%9B%BB%E5%BD%B1)
2016新年首日完美演繹熔斷機制 A股兩市直接提前收盤
1月4日,下午1:14分滬深300跌幅5%觸發熔斷機制,兩市交易暫停15分鐘。1:29分重新開始交易,僅僅過了5分鐘,1:34分,滬深300跌幅至7%,觸及熔斷機制第二檔——7%高壓線,兩市宣布提前收盤,比正常收盤提前約一個半小時。
暴跌六大元兇
第一,高管減持禁令到期。
第二,經濟數據不佳。2015年12月財新PMI錄得48.2。
第三,人民幣中間價再創2011年5月以來新低6.4936。
第四,熔斷機制引發市場避險情緒。
第五,股票發行註冊制授權決定獲通過,3月1日起施行。
第六,海外市場影響。
相關新聞
2015全球市場 深成指漲15%奪冠,上證漲9.41%,排行第三。
沙伊斷交地綠局勢緊張,全球股災!
歐股臉全黑 美股開盤重挫345點
A股跌7%熔斷 台股早盤下挫摜破8100點
回應
公知大V噴子:美國的熔斷意為1.提供時間讓市場冷靜;2.提供時間讓美金融機構公開信息;3.提供時間讓上市公司公開信息;4.提供時間讓政府發現其中原因....中國的熔斷意為:1.讓市場消息擴散;2.讓市場進一步恐慌;3.讓市場進一步恐慌;4.讓市場進一步恐慌......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美國標普500觸發“48號規則”在8月24號盤前發生熔斷,當時國內一片叫好聲,同時紛紛指責證監會不知道學習美國的好經驗,如果不是那麼多人叫嚷,估計也沒有今天的熔斷了,怨誰呢?
你有心了,知道是誰嚷的嗎?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巴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中國股市 台股 股市的貪瞋癡 )
2
全球股市經歷“過山車行情” A股回穩使投資者鬆了一口氣2016-01-09 環球時報
1月8日,經歷前一日的暴跌後,滬指收漲近2個百分點,滬深兩市近1600股上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全球市場開始看A股的臉色。有段子說,以前是中國的交易員半夜起來查看美股走勢,現在輪到美國的交易員按照滬深股市的收盤時間給自己上鬧鐘。
儘管中國人自己都懷疑尚處於半封閉狀態的A股市場能有多少國際影響力,然而從本週四到本週五,人們看到的,的確是全球主要國家的股市隨A股經歷了一波從情緒失控的暴跌到稍稍回穩的過山車行情。
有評論認為,週五滬指收漲近2個百分點,讓全球投資者“鬆了一口氣”,“暫停熔斷機制,看出中國政策更加務實”。彭博社稱,在周五的A股保衛戰中,有“國家隊”再次出手的痕跡。繼周四宣布限制大股東解禁規模及叫停熔斷機制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8日宣布“3月1日並不是註冊制正式啟動的起算點”,顯示出維護市場的決心。“中國證明自己是一個能從痛苦的市場中快速吸取教訓的好學生”,印度 “今日商業”網站8日這樣評論。
美帝工農業重新崛起,中國如何對抗?2015-12-23 漢長梢
我們總認為美帝製造業空心化,事實上在奧巴馬這一任,這個國家的製造業正在悄然重新崛起。
1 電子電器領域,以蘋果為代表。
蘋果只是美帝一家公司,但這個公司什麼概念?從營收來說,相當於PLA全部軍費。相當於中國高鐵全行業產值的3倍,相當於中航的4倍。雖然表面上,中國也有華為小米,雖然看上去中國也在造手機,但手機全行業的利潤基本都被蘋果吃乾榨盡,只有韓國三星能稍微抗衡一下。
2 新能源,以特斯拉為代表。
特斯拉也只是一家公司,比亞迪的電動大巴滿街跑的時候,這公司還在實驗室裡做實驗。但是這兩年的特斯拉在民用市場每年賣出幾萬輛,跟比亞迪這種主打政府公用車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就以中國市場來說,特斯拉不需要任何政府補貼就可以大賣,但是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明顯沒這個底氣。況且,特斯拉跟松下合作的GIGA工廠一旦竣工,這一家公司的產能就碾壓整個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
3 傳統能源,以頁岩油為代表。
這個概念炒了很久了,但是目前只有美帝能夠商業化開採。中國也有頁岩油資源,但一方面開採技術落後,另一方面,中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更高,中美要比頁岩油開採成本,大概跟俄羅斯跟沙特打石油價格戰一樣是自討苦吃。美帝做事,向來是偷偷摸摸佈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然後突然發力,以一家公司的力量就能碾壓全世界整個領域。
回應
哈哈,看到第一個例子我就笑了,蘋果就是一家科技公司,以研發設計為主,製造?我真無法想像蘋果要如果降低成本,控製品質,蘋果手機的各種設備都是全球採購,然後在富士康等代工廠組裝,真要蘋果自己生產製造,估計到現在蘋果5都還沒出來呢。美國人自己都在講互聯網工業,傳統製造業已經不可能在美國復興了,華爾街那幫金融寡頭是不會同意的,呵呵。
美國整個工業體系已經被挖空了幾十年了,再加上勞動力成本又非常高,資金又缺乏。全球經濟處於困難時期谁愿意去投入巨資?美國工廠已成片倒閉谁愿意忍受巨大虧損?美國想恢復實體經濟,顯然是在白日做夢!
大國經濟要政治掛帥 2015-12-23張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猶記年初股災時,有關金融化和工業化的爭論就被廣泛討論,眼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明確提出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觀察者網發文也指出,要警惕過度金融自由化,防止金融自由化對實體經濟的衝突。
在江湧新著《道路之爭——工業化還是金融化?》一書中,再次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在作者看來,金融化與工業化對立統一於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金融化與工業化兩條發展道路的鬥爭是理解當今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關鍵。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工業化帶來的收入潮水可以浮起港灣內所有的船,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實際就是工業化中斷或停滯的陷阱。
中國人眼中的中國低碳與美國人眼中的“低碳”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表達的是一個更為發展的技術概念,後者則是一個“去工業化”或“去工業化發展”的政治概念;前者是一個發展方式問題,後者則是一個發展道路問題。
回應
中國必需堅持“金融業必需服務於工業”的基本國策!好在我們有一個基本獨立於經濟財團的中性政府,可以製定一些獨立的經濟政策。
關鍵就是我們不能變成資本主義國家。這樣國家製定的政策都是為了國家的長期發展,而不是為了資本家的短期利潤。
戳穿美國騙子(公知大V噴子)的謊言,中國學者就該干這事
吳曉波再說馬桶蓋:未來5年八成傳統製造業企業小心被幹掉
“未來5年,很可能是依賴成本、規模的中國傳統製造業企業經受涅槃考驗的時期,有80%的企業過不了這關,會被幹掉。但同時,經歷未來5年的產業變革後,很可能會出現中國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思想。”
年初以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引爆輿論場的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於2015-12-15參加了他曾“盛讚”的馬桶蓋生產廠家——松下電化住宅設備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所主辦的論壇。
松下公司總經理吳亮告訴澎湃新聞:“'馬桶蓋話題'的持續發酵,帶動了公司的智能馬桶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去年是7萬個,今年已經有30萬個;但我們對日本市場的銷量沒有變化,去年、今年都是70萬個。”往年該公司發往日本銷售的智能馬桶蓋均為電壓110伏、適合日本使用的產品,今年春節後,應銷售商要求,發貨中的5%為電壓為220伏、適合中國使用的產品。
回應
我個人的經驗,有些消費外溢不能怪國內企業不努力,問題或許出在輿論界。比如,我燒了多支羽毛球拍,國一些內羽毛球論壇總是說日本拍怎麼好怎麼好,但我自己的使用感覺,國內某些二線廠商的頂級球拍一點也不比日本一線品牌的頂級球拍差,它們的價格可是相差很多倍的,我買日貨也是被人忽悠的。消費不可能都是專家,在目前唯洋是舉的輿論下,消費外溢是難免的。我覺得國內有良心的媒體可以多做做這方面的工作,組織一些專業的產品評測,是驢是馬,評測場上見。
個人覺得,中國產品做的再好再棒再完美,還是有那麼一群人會跑到國外去買
所以說索尼、松下、夏普這些企業,一定是怕自己的產品太好,中國人一時接受不了,紛紛主動要求虧損
德媒稱中德從客戶變對手:中國不再只賣低端品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2015-12-21報導,中國的經濟形勢並非一片大好,但是卻也已經給德國企業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從昔日的“世界工廠”,中國如今已經成為德國在世界市場上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這一競爭局面在中等價位區域不斷擴大”,德國工商總會主管對外經濟領域的副總幹事特萊爾表示,“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更有品質的產品進入市場。”不過,即使是競爭對手,也可以成為合作夥伴。德國與中國經濟之間的相互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而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幹事弗里德里希說:“德國與中國企業在爭奪對品質和價格有一定要求的顧客方面處於競爭之中,而全世界都是如此。”
中國躋身前五強
在海外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中,有四分之一都將中國列入了最重要的五個競爭對手名單之中--這個名單不區分是在工業國家,還是在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業務。這是德國工商總會一項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研究人員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40家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的德國企業,其中包括美國、法國、波蘭和土耳其。受訪企業中,三分之二預計未來五年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會與日俱增。“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德國工商總會副總幹事特萊爾說。
在德國所有的出口優勢核心領域,中國都在不斷地增加市場份額。比如2013年,中國在電子領域的出口總額是德國的九倍,在電氣技術領域中國的出口量也是德國的兩倍。
相比之下,德國在汽車製造業、化工業和機械製造業仍然維持領先地位。“但即使是在這些行業,我們也看到中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在增加”,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弗里德里希認為,未來德國在世界市場所佔份額還會繼續減少,而且是在所有行業。
現在中國就已經是德國企業在全球第二大投資地,僅次於美國。目前有5200家德國公司在那裡設置了分支機構。他們創造了超過50萬個就業崗位,投資總額在480億歐元左右。
回應
價格站不可能取的成功
外國媒體發個贊中國的新聞,(公知大V噴子)你也噴中國,不用想都知道外國媒體要是貶低中國,你是什麼德性了,反正不管外國說中國是好是壞,中國都會躺槍的.
我家的手機都是oppo,華為,小米,冰箱是海爾的,開關是帝泰的燈的話不知道,汽車是北京現代,電視是tcl,空調是格力,吸煙機是老闆的,還要說鞋子衣服門窗戶嗎,牙膏牙刷,飲水機,不說了,一樓你先想好了在發言
「中國製造」不為貪便宜 蘋果相中勞工技術 2015-12-22
中國大陸向來有「世界工廠」的稱號,不過人力成本低廉的時代已經過去,許多美商乾脆把生產線搬回美國,不過以高品質著稱的蘋果卻繼續留在大陸,執行長庫克最近接受美國新聞節目《六十分鐘》訪問時,特別指出在大陸生產不是為了貪便宜,而是當地的技職人才多,這點美國遠遠比不上。
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國情咨文宣告,蘋果有部份生產線要重回美國,原因之一是大陸的製造成本不斷升高。
旁白:「幾乎所有蘋果產品都是在中國大陸,由蘋果供應商工廠裡的100萬工人所製造,最大一家供應商就是富士康。」
其實老美早就一肚子問號,既然大陸製造成本不再低廉,為什麼蘋果產品還要繼續Made in China?
主持人:「如果不是薪資考量那是什麼?」蘋果執行長庫克:「是技術。」主持人:「中國大陸他們比美國工人更有技術嗎?比德國工人更有技術嗎?」蘋果執行長庫克:「中國大陸非常注重生產,也非常注重你我所謂的職業技術,就算把美國所有工具和模具製造師全部集合起來,這些人可能都塞不滿這個房間,但在中國大陸可以填滿好幾個足球場。」
庫克:「這像是一座小型城市,目前有3500人正在趕工中,這就是大家稱之為飛船的總部,將來會有1.3萬人在環狀區域裡工作,它將是未來世代的創新中心。」
蘋果總部耗資50億美元,未來庫克將在飛船頂樓辦公,它是由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生前一手主導設計。
旁白:「蘋果飛船總部8成面積將種滿,7000棵樹木和植物生產的蔬果可供餐廳使用,屋頂會有天然的通風系統,可讓建築內部1年有9個月不必使用暖氣或空調,整個總部不會使用發電廠電力,主要是以太陽能板發電。」
綠樹圍繞也採用綠色能源,科技感和時尚感兼具的蘋果飛船總部,準備承戴創新夢想,預計明年啟用,一飛沖天!
相關新聞
蘋果公司新總部大樓被指抄襲濟南齊魯軟件園外形承載力神似 2015-12-21 大眾網
另詳參【圖博館】: 中國製造業 炒作美國頁岩氣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山寨經濟學 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 《模仿律》 《創意心理學》
郎咸平:中國股市,全球股市中的另類 2015-12-21
我找了三個主要國家:美國、德國、日本,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A 股(上證指數)來做比較。這個圖是從2007 年8 月1 日上證指數6000 點時,一直到2014 年的7 月10 日。為什麼到7 月10 日呢,因為從7 月11 日起開始了這一波的巨大漲幅。我們看到,在這段期間內,美股漲了35% ,德國股票漲了29% ,而中國上證指數下降了53% 。比較而言,我們的股市在這個期間內表現最差。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種感覺,中國的股市要么表現最好,要么表現最差,完全沒有可預測性。我請問各位,你緊不緊張?你敢投資嗎?這就是為什麼不管你賺錢也好,賠錢也好,你打心底里對中國股市是不敢信任的。
郎咸平:中國股市,全球股市中的“另類”?
因此這裡我要談一個重要的話題,那就是中國的股市是“政策市”嗎?中國的股價到底有沒有反映基本面?專家學者和學校的老師都會告訴你:一個真正好的股市應該完全反映經濟的基本面。我們來測試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的。
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美國股市(楨:?)也好,德國股市也好,都完全反映了各自國家的經濟基本面。這是為什麼?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歐美的股市都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我們必須學習美國(楨:?)和德國的經驗,只有製造業才能夠真正拉動經濟,因為只有製造業才能夠真正創造財富。
回應
一派胡言!
一個在自由世界默默無聞的三流學者,有白痴弱智信你的鬼話!
自以為懂經濟學,股市從來就是交易者來確定的.並不是專家們定的.
創造財富的不是只有製造業,因為生產是分工的,沒有金融業、銷售業、服務業等等,甚至政府採購部門,生產不可持續,就不可創造財富。而且沒有消費,生產也不可持續太久。
這些噴子一看就是完全無腦的人,還炒股呢!根本不懂經濟的人,不要在這胡謅了,回家抱孩子去吧,支持郎咸平的觀點!
狼叫獸又來刷存在感了,沒去監獄探望美美啊!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中國股市 台股 股市的貪瞋癡 中國製造業 炒作美國頁岩氣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
TPP上路還得闖好幾關: 先得先經過各國國會批准
反對TPP 民主黨希拉蕊打臉民主黨歐巴馬
說過45次支持 希拉蕊轉彎反TPP 希拉蕊民調跌落 桑德斯暴漲
歐巴馬添政績 亞洲再平衡增籌碼
歐說「我們不能讓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來立下全球經濟的規矩」(回應:TPP不是自由貿易,而是操縱貿易,主要的受惠者是特定的公司和產業。)
環球時報社評:TPP壓垮中國經濟?太有想像力了
專家:TPP無法改變全球產業鏈分佈 「一帶一路,自貿區和亞投行」降低中國壓力 TPP不利中國不加入也正常
中國社科院王金波:實現國內經濟可持續增長何懼TPP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新絲路意圖打造新帝國 欲確立新勢力範圍
英國《經濟學家》:中國製造依然舉世無雙 仍是亞洲工廠核心所在
商務部:不排除中國會提出加入 TPP與其他自貿不會阻礙中國製造發展
亞投行57個創始國至10.12已簽署53,全世界只剩美日菲跟中唱反調
美報感嘆英國對中國越來越謙卑並與美國分道揚鑣
中英發表聯合宣言:呼籲研究中歐自貿區
中英簽4000億RMB大單
習近平10.19訪英專題
http://news.sina.com.cn/c/z/xjpfy2015/
A股10.8迎來節後開門紅 放量大漲 滬指漲2.97%至3143.36點
A股10.12放量大漲 滬指漲3.28% 兩市成交逾9000億
A股牛市再來? 滬指10.15大漲2.32% 周漲6.5% 創業板週漲10% (回應:從周線來看這一周已可確定是反彈開始了,大槃經過了7週底部整理,現在已經完成了放量底部突破。)
保7失敗 第三季GDP增長6.9% 好於外界預期 消費強勁 未致震盪
10.19週一滬深延續反彈衝高回落 滬指3400遇阻 跌0.14%
滬指10.20漲1.14% 站稳3400
三利空 滬指10.21重挫3%險守3300 (1.逢會必跌魔咒,十八屆五中全會10.26-29召開。 2.大盤多日上漲,技術面回踩進行修復指標。 3.創業板遭主力獲利了結。)
深蹲必反彈 滬指10.22漲1.45% 創業板漲4.84%
李克強10.22積極培育穩定健康的資本市場 穩定股市符合國際慣例
滬指10.23漲1.3%站上3400 滬深量能破萬億
央行宣布貸款和存款利率雙降0.25% 解讀:繼續享受A股上漲
美國2015-9-17不升息 Fed主席葉倫點名中國風險 中嗆不怕美國升息
美宣布不升息 周五股市震盪由紅翻黑終場跌多漲少 股市短多長空
歐美股市上周五大跌之下 A股周一9-21滬指漲1.89% 周二漲0.92%
瑞銀10.16美元癱軟的三個原因:Fed今年升息的可能性下降,中國可能加碼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成長,投資人對亞洲市場資產的需求轉強。
薩夫特10.16專欄:美企業財報不理想 提升股價的魔法變不出新把戲
福斯全球1100萬輛柴油轎車排氣造假 賠上德企信譽
福斯市值2天蒸發1/3 拖累歐美亞股9-22重挫1.5-3% 禍及滬指跌2.19%
德國製造遭遇三聚氰胺 給了德吹又一記重拳
大眾醜聞為何沒有波及中國:大眾很想在中國賣更多柴油車,但中國擔心柴油發動機的污染,況且中國也想將柴油留給農用機械使用。
CNN: 福斯危機恐動搖國本 衝擊德經濟可比希債
德媒:大眾要是垮了德國也就垮了 美亞歐對手要高興了
210萬輛德國奧迪柴油車 廢氣排氣也造假
歐洲環保組織:奔馳誇大車輛燃效平均高出48%
造假影響蔓延 標致雷諾等受牽連股價下挫
德國防部長遭爆博士論文抄襲 德官員論文抄襲事件層出不窮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石油大戰略 中國車的虛實 兩岸車市(二) 各國車市(二) 全球黑心產品 中國黑心奶粉 )
中央高層罕見14天5談股市:力促市場健康發展
發改委回應質疑:可實現經濟增速7% 且數據真實可信
習9-23談股市:市場已進入自我修復和調節階段 滬指9-24漲0.86%
國家統計局:股市波動對GDP的負面影響被誇大 A股的疲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股票只是金融業的一小部分,而金融業又是服務業的一小部分。
彭博全球金融影響力排行:習第二,美聯儲主席第一,奧巴馬第六。
TPP變相取代WTO 中國何去何從:「一帶一路,自貿區和亞投行」破解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
TPP外交成就 大於經濟貢獻(回應:六國伐秦?)
TPP欲主導全球規則?只能拉動美國GDP增長0.05%-0.06%,出口增加0.24%-1.1%。TPP參與國有12個,7個發達國家因為成本的關係不可能有什麼出口競爭力,3個拉美國家也不可能爭過中國產業鏈。剩下的馬來西亞人口少素質成本高於中國,越南想要通過成本降低來承接中國產業事實上也非常困難。因為,TPP中有這樣的規定,要保護勞工,不得血汗工廠,還要尊重知識產權。就這兩條,就足以大幅抵消掉因為零關稅帶來的成本降低。
外媒稱中國或許用拋售美債的錢大舉買入黃金。截至8 月底,央行黃金儲備已近1700 噸,較上次(2009 年4 月) 公佈規模增加了604 噸,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但外媒認為,實際儲備規模可能高於這個數字。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黃金儲備僅佔外匯儲備約1.6% ,與美國的73% 、德國的67% 以及法國和意大利的65% 相距勝遠。(另詳參【圖博館】: 《黃金的魔力》中國與印度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中國匯率戰奏效出口衰退減緩 中國成全球最大直接投資流入國
外管局長易綱10.2將研究中國版外匯交易稅抑制投機
美10.20匯率報告 首度軟化不再提人民幣被大幅低估 點名台韓央行干預匯市(回應:只准州官放火, 不准百姓點燈, 帝國專制心態! 美國一貫的流氓心態,又表達得淋漓盡致。 選舉到了,美國政客需要找一些替死鬼,光是罵中國久了美國豬也會煩 . 美國要找機會修理台灣啦! 應該是美豬的事吧?! )
日本二季度GDP降1.6% 數據顯示安倍不管經濟了
瑞信: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 中產1.09億人
英媒:印度GDP增速超中國很大程度因新算法
為推動與國際接軌中國從今年第三季度起改GDP核算方式。按新算法,自2010年到2014年5年間的GDP增速分別為10.6%、9.5%、7.7%、7.7%和7.3%。
財政部9-8出台5大措施穩增長: PPP、個稅改革.....
美股9-8大漲2.42% : 美升息預期降+歐經濟報喜+陸股強彈+預期北京將推更多激勵措施
滬指9-9放量漲2.3%站穩3200 亞太股市全線反彈
美股9-10開高走低下跌百點:儘管全球股市9日大多上漲收紅,但油價跌跌不休...。
朱雲漢:比起中國股市美國的麻煩更大 美元霸權地位搖搖欲墜
周三 9-16滬股暴漲近6% 港股全周升416點,2萬2大關得而復失
發改委回應李嘉誠撤資計劃:中國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
人民日報談李嘉誠事件:斯人已去不必挽留
李跑了 但香港另四大家族都對中國未來經濟樂觀對內地加大投資
李撤資大陸 外界:地產投資模式踢鐵板
《環時》:批評輿論非敵視 只是去神化 李要適應
陸股一波三折大震盪 一周下來上證下跌3.2%
林加力:股災三問 1.牛是怎麼瘋的?資金大舉進入股市. 2.瘋牛誰之責?銀監會:放任銀行資金進入股市,放任槓桿工具發展.證監會:對槓桿資金,前期監管缺失,後期監管過急. 3.A股能否有慢牛?暴漲暴跌是A股常態,無慢牛的主因在於長期投資回報過低.
諾貝爾經濟學家席勒:美股本益比偏高 難擋賣壓
四大基金護盤 台股8-25大漲暫止血 反彈1日行情?
美股8-25由紅翻黑 台股8-26早盤跌逾百點
國安基金進場 公股啟動庫藏 金管會 三大法人喝咖啡
美股8-26道瓊噴漲3.95% 台股8-27開盤上漲69點攻克10年線7776點
中國滬指8-27大漲5.3%令全球振奮 歐美漲超3%
美股8-28漲跌互見 結束1週激盪 道瓊-0.07%普爾0.06%那斯達克0.32%
閱兵前夕維穩8-29陸股4.82%匯0.15%雙漲 下周繼續反彈!
公安部8-29嚴打股市等謠言 查處197人關停賬號165個
陸股災找元凶 證監會中信證券高管/財經雜誌記者 供述內線交易/放假消息 都被逮 (回應:就算這指控是真的,一個小記者的幾則假新聞,就可以讓一個大國的股市崩盤?新聞自由不要講 ? 他只是大鱷的炮灰而矣,不要無知當有趣! 馬英九應該學學,名嘴造謠也應該移送法辦! )
中證金匯金 救市救成大股東
李克強8-29主動作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財政部朱光耀8-29力挺救市 中國不是唯一救市的國家 必須採取行動:包括要求證金公司出手;規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董監高6個月內不得減持公司股票;聯手公安部調查做空;持續清理場外配資,向公安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等。
中國警方搗37地下錢莊金額達2400多億元
天津爆炸 保險損失33億美元
陸經疲軟 歐美股市 9-1重挫2~3% 陸港股9-2演出閱兵紅
國家隊護盤 滬指9-2尾盤微跌0.20%
中金所再推4政策 50家券商再添1千億人幣護盤
美失業率下降0.2至5.1% 但美歐亞9-4股市跌幅1%~3%之間.
證監會9-6連夜打氣:泡沫得到相當程度釋放
周小川9-6A股調整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穩定 經濟基本面未變人民幣無長期貶值基礎
滬指9-7午後走弱 下跌2.52%
上交所9-7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漲跌達5%暫停交易30分鐘
9-8滬指V型逆轉漲3% 銀行軍工逆襲
外儲連降4月 央行9-8藏匯於民: 中國8月份進出口延續雙雙負增長的新常態,但因進口負增長的幅度更大,貿易順差反而增加。截至8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5573.81億美元,比7月減少939.29億.
人民幣對美元七連漲10.12升至6.3406 創8月匯改以來新高
全球減持美債 中國今年減持2千億美元
港媒10.13稱,中國經濟不景氣仍狂購石油,2015年較2014年增加10%,或有助於油價免於崩盤,陸上儲油庫飽和,19艘超級油輪待卸貨。
全球股市大跌因中國而起?全球股市大動盪病根在那些QE量寬的國家
中國股市暴跌非金融危機前兆 不至於將中國經濟拖下水
中國政府網:美元加息預期才是全球市場動盪主因
世界激辯中國經濟好壞 對中國增長的恐慌被過度誇大
10%的增長一去不復返 世界需要適應中國“新常態”
環球網社評8-27股災必有隱症但決非中國模式之癌
唱衰者你們夠了,股市跌跌更健康 ( by尼古拉斯·拉迪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正在經歷的,其實是一場早該到來的股權市場調整,而不是什麼金融或經濟危機。
旺報8-31對抗全球風暴 陸本錢最雄厚
人民日報8-27中國不是國際資本市場下跌之源 (回應:謊言說得再多也成不了真理 米國才萬惡之源 )
人行看股災 Fed是元兇
投資大鱷羅傑斯:我增持了中國股票
股災致全球減少66位億萬富翁 中國占26位:王健林1天虧36億美元損失130億 失中國首富寶座
A股大跌 外資進場逢低撿便宜
納斯達克高管:為防股市暴跌中國應效仿歐美建立斷路機制(回應:這還是市場經濟嗎?這個普世價值一定要學)
多部門維穩 神奇的兩點半不再跳水
高盛對中國經濟是真愛:4季度8% 是時候抄底中國股票了(回應:金融有真爱?他们手上买了一批,要拉高让人来接盘,然后套利走人,然后等到低位再买进,不断循环. 再强大的外资也玩不过党)
国泰君安证券8-25四大原因引发全球股灾: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闪贬+股灾+PMI创新低。(回應:只有一個原因全球股災都是中國引發的 一個中國拖垮了世界歷害呀。)
涉非法證券交易:中信《財經》證監會相關人員8-25被查
公安部8-25有股市資金通過地下錢莊流出中國
投機!164個股指期貨客戶被限制開倉
陸股震盪 公安查地下錢莊、內線交易 揪出證監會內鬼
央媽「雙降」8-25降準0.5%降息0.25%
世界股民心情都好了 只有美股還在跌
中國央媽才是世界的央媽! by旺財 財經觀察者
雙降是為了救市?別想多了 by徐高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克強8-25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雙降」人民幣不貶8-26反升0.03%收在人民幣6.4105元兌換1美元
人行「雙降」8-26陸股V型反轉震荡收盘下跌1.27% 亞股跟漲
中國再寬鬆 為何美股獨無感8-25仍重挫204點 (回應:那就是他自己的問題了!
金融動盪 歐美擴大寬鬆聲浪再起
Fed官員:9月升息急迫性降低 日銀暗示擴大寬鬆
「黑色星期一」8·25全球股災
美股開盤跳水重挫逾千點,道指跌逾700點,英德法股市跌6%至7%,台股盤中暴跌7.46%史上最慘,滬股挫8.5% 創8年來最大.
工商時報社論8-25金融震盪惡化成為金融風暴? 面對人類從未有過的QE退潮,我們最需要的對策是「平安駛得萬年船」,審視自己的資產,降低槓桿,絕不輕易撈底、護盤。
聯合報編譯8-25全球股災怪人民幣貶 蘋果日報8-25全球股市為什麼跌?指向3大原因:中國股市劇跌,經濟數據不佳,人民幣貶值. (回應:美國才是股災的源頭,美國對於中國經濟崛起十分害怕,人民幣放手貶值就是要證明人民幣的實質影響力,把責任推到人民幣貶值很奇怪!也顯示台灣的媒體只會幫美國吹喇叭,沒有國際觀。)
全球股市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黑暗一周:道指2015-8-21勁跌530點跌幅3.12% 全周,英、法、德股市分別累挫約5%、6%及7%,皆連跌2周。
經濟日報8-24 社論 大陸經濟風暴來襲的嚴酷考驗(回應:呵呵,有意思。人民幣貶3%,GDP從8%到7%叫崩潰。日幣貶40%,GDP-1.6%,叫基本穩定了。)
滬指8-25暴跌7.63%失守3000點 德總理稱中國將竭盡所能穩定經濟形勢 (回應:管理層不再救市股民只能自救 滬指可能跌至2000點,因為養老金是保命錢,入市後不允許有一點虧損. )
养老金投资股市上限约6000亿 不是救市主力军(回應:为什么说是利空消息呢?国家会把养老金砸到股市去赔钱吗?所以养老金必定是在底部入市.)
大陸養老金入市約3兆 最快明年初開跑
人社部:2萬億養老金投資不為救市
彭博8-25中國領導層正權衡救市利弊 暫停直接干預股市,領導認為股市規模相較於整個經濟體太小不足以導致危機,救市措施成本太高。(回應:政府現在不干預市場是無比正確的 老美可沒你這等覺悟 真是痴人说梦,哪儿有完全自由的市场,哪个国家的ZF不干预市场?)
當下國家隊該如何救市(劉永)我們認為國家隊資金救市應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7.9 -8.17,以提供流動性為目的(從第一階段救市可以看出來國家隊穩住了大盤,但是沒有資金進場向上做多)。第二階段要幫助市場的抄底(2000點? )資金來改變市場的下跌趨勢,如果繼續提供流動性,只能耗費了國家隊的大量資金。只有與市場資金形成共振,國家隊資金才能改變了下跌趨勢。
歐洲難民危機的最早源頭,應該追溯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這場戰爭以及後繼的利比亞戰爭和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之春”,顛覆性地破壞了以往中東地區不同政治勢力、不同宗教派別以及世俗政治和宗教信仰之間形成的脆弱平衡。當一個個推行世俗之治的國家倒滅於塵埃時,該反思的另一個問題是:美國當年不懈推進的“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實際上給中東地區和世界帶來的是什麼?
上百年前,德國賢人馬克斯·韋伯就已區分過兩種倫理:意圖倫理和責任倫理,前者只問動機不問實際結果,後者強調任何理想、理念和信條的實施,都要追問所產生的結果是好是壞,如果結果不是好的,那麼,看起來很美的理想、理念和信條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縱觀幾千年人類史,多少罪惡以“善”和“正義”的名義而實施?對理念如何落實到現實,有識者如19世紀英國哲學家J·S·密爾曾經指出,對於那些部族社會、尚未養成紀律習慣的人群來說,世俗專制是通向民主和代議制的必由路徑。當不顧現實約束條件而一定要強推“普世價值”時,“美好”理念所戕害的,卻是真實世界的正義與和平。中東之亂和歐洲難民危機,能使人們對此有所反省嗎?
相關新聞
難民潮面前,美國成了隔岸觀火者
八十萬難民潮衝擊歐洲
歐盟難民庇護申請暴增85%
4~6月赴歐難民敘利亞僅占2成
極端組織看準難民潮伸援手招募新血
歐洲反移民情緒有多高漲
歐洲難民危機有多危?
難民潮撕裂歐洲
難民潮各國防堵 恐沖垮歐盟精神(以歐洲無邊界為宗旨的申根區)
軍援敘利亞,俄為何突然升高調門
另詳參【圖博館】: G2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日筷箭之爭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對中貿易戰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二) 《歐洲新霸權》 歐豬四國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伊戰越戰化 阿戰越戰化(二) 美伊與中東 美以伊朗 伊斯蘭革命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中國股市 台股 股市的貪瞋癡股
難民危機:自以為是的價值觀戕害世界和平2015-9-18 北京青年報(程亞文)
在難民危機折磨著歐洲人的靈魂時,今天,也到了要反思中東強人薩達姆被送上絞刑架、卡扎菲被暴民公開侮辱的真實影響的時候!
這兩個強人所在的國家,都已數年陷入混亂無治,也正是當前難民危機的主要發源地。IS(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興起並向敘利亞等國滲透,使越來越多的中東民眾看不到穩定生活的希望,只好選擇離家遠逃;而曾經被卡扎菲關閉的由北非通過地中海前往歐洲的通道,也在強人不在之後門洞大開,成為難民爭相來往的新中間站。
是該為中東強人的倒台繼續歡呼?還是該為世界向愈加混沌的方向演變而發出悲嘆?
IS近年的興起及在中東之地的攻城拔寨,使人們越來越清晰感受到一個宗教專制時代在中東地區的強化。一個重新宗教化的中東對世界意味著什麼?歐洲人已經從難民危機中,感覺到了脊背上的涼意。從中東來到歐洲的,絕大多數是穆斯林,很多歐洲人擔心,那塊現在叫做“歐洲的地方”,未來也許會變成“歐拉伯”。作為反彈,種族主義情緒開始在歐洲上揚,這不僅在撕裂歐洲的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而且在不久將來,歐洲為反制伊斯蘭教擴張而會不會情不自禁重新基督教化,也在未知之數。
假若如此,這不僅將是歐洲的不幸,甚至也是世界的不幸。近世以來歐洲文明給世界的最大貢獻,就是終結了一個宗教主宰一切的漫長世代,開啟了一個依據世俗倫理和科學精神實施治理的理性時代。這種風潮曾強勁地傳播到世界各地,其流風餘韻所及,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在其國家堅決推行政教分離,不允許宗教力量染指政治;而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在20世紀下半葉興起,一度在中東地區建立起數量眾多的奉行世俗之治的新型國家。
當IS有意散佈的殘忍殺人場面傳遍全球時,一種世界回歸蒙昧時代的氣息也油然產生。這將大規模顛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過程,而它可能帶來的劇烈動盪和可怕災難,也讓人不寒而栗。
歐洲人也許已經明白過來,當2003年美國繞過聯合國決定對伊拉克動武時,當時歐洲兩個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法國的希拉克和德國的施羅德,為什麼堅決不與美國坐上同一個戰車,以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指責法德所代表的歐洲乃是“老歐洲”。還是這個“老歐洲”中的法國,後來卻在總統薩科齊的領導下,在利比亞過了一把槍砲之癮。
美國為何成了“麻煩製造者”2015-9-17北京青年報(程亞文)
當從中東、非洲等地輾轉而來的難民,經由不同渠道向歐洲各地擴散時,歐洲內部的“文明衝突”,已經由隱到顯,荷蘭梵高侄孫被殺、穆罕默德“漫畫事件”、挪威布雷維克槍殺案、法國《查理周刊》遇襲案,都與移民帶來的社會衝突直接相關。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五年前就已公開承認,歐洲的多元文化政策已經失敗。
在難民危機發生後,德國媒體公開指責這是美國人惹的禍,現在卻由歐洲人來埋單;但美國人卻在萬里之外不痛不癢回應稱,歐洲人沒有盡到道義。
歐洲人可能還沒有完全想透的是,難民來襲而給歐洲帶來的深度滋擾,也許正是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和美國很多政客們願意看到的。一個走向經濟融合的亞歐大陸,和一個金融影響力日趨強勢的歐洲,是不符合美國的霸權利益的。
美國轉變為世界的“麻煩製造者”,與20世紀下半葉以來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和經濟形態的變更密切相關。過去兩三百年的國際競爭,基本上是以實體經濟為主的工業化國家間的競爭,每一方都想以自己為主制定國際貿易規則並控制國際貿易。但是,20世紀晚期以來,活躍在世界舞台上的主要玩家,卻大多已非典型的工業化國家,而是去工業化、以金融服務為主要特徵的虛擬經濟體。
與以往工業化時代的實體經濟體形成對照,虛擬經濟體不再那麼需要全球性貿易體系,而更注重對世界貨幣和金融的控制權。為維護貨幣和金融權勢,這種類型的國家,已不再那麼在意國際經濟體系的穩定,相反不惜在世界一些區域製造“可控的混亂”。
誰能想到,WTO體制這個美國作為最大實體經濟體時建立起來的“房子”,今天卻遭遇原建房者的“強拆”。美國近年竭力推進構建TT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TIP(環大西洋投資和服務協定),都是想棄WTO體係而去另建規則。在美國一再用“新興者必然挑戰守成者”的邏輯指責中國是“麻煩製造者”的時候,實際上,對既往國際經濟規則造成最多、最大破壞的,恰恰是美國自己。
相關新聞
美國2015-9-17不升息 Fed主席葉倫點名中國風險 中嗆不怕美國升息
美宣布不升息 股市震盪由紅翻黑終場跌多漲少 股市短多長空
周三 9-16滬股暴漲近6% 港股全周升416點,2萬2大關得而復失
安倍經濟學害苦了日本
日本今年很忙,安倍跟中國死磕到底?
日本參院2015-9-18凌晨通過安保法 中美反應兩極
新集體自衛權 違憲法第九條非戰精神且沒有監督機制
找出股市、房市走勢 美3學者獲經濟學獎【聯合報2013.10.15
美國經濟學家法馬、席勒和韓森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改進了股市、債市和房市等資產市場長期走勢的預測方法,十四日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三人的個別研究,「為現今對資產價格的理解奠定基礎。資產價格部分取決於風險和風險態度的波動,部分取決於行為偏好和市場摩擦」。
三人的研究影響許多人的投資方式,並促成指數型基金的崛起。
皇家科學院說,未來幾天或幾周的股票或債券價格難以預測,但要預測未來三、五年的價格走勢卻是可能的。三位獲獎者的研究分析,得出這些看似驚人與矛盾的發現。
七十四歲的法馬被譽為「現代金融之父」,他在一九六○年代提出理論,主張短期股價走勢是「隨機漫步」(random walk),無法預測,因為新的資訊很快反映在股價上,因此,任何投資人,甚至是教授都無法占有優勢。
法馬的研究使投資人質疑花錢請人主動管理投資組合的價值,助長了指數型基金的盛行,徹底改變華爾街的操作模式。他得知獲獎後說,十四日的課還是要上,而且「考試照常舉行」。
六十七歲的席勒在一九八○年代發現,長期股價較容易預測,因為股價波動遠比企業配發股利的波動大,當股價與股利的比率(本利比)太高時,股價就會跌;本利比太低時,股價就會漲,因此可預測長期股價,此模式也適用於債券。
席勒是獲獎者中名氣最大的,他以準確預測科技股泡沫化和美國房市次貸危機而聲名大噪,他長期研究房價,與凱斯共同建立標準普爾凱斯─席勒房價指數(Case-Shiller Index)。在得知獲獎後,席勒說,如果善加規範,金融會是「我們文明的核心」,而當前的危機「反映出我們正著手矯正金融體系的錯誤與瑕疵」。
六十歲的韓森為計量經濟學家,他發展出的統計方法,用於測試和改進資產定價理論。三人專長不同,但都是資產定價的專家,將分享八百萬瑞典克朗獎金。
相關新聞
席勒 二度成功預測泡沫
對手同獲桂冠 好尷尬
泡沫學者獲獎 「具警世意義」
金融市場 不只是賭場
吳中書:定價研究 可避開泡沫化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法馬、韓森、席勒三位美國經濟學家以「資產價格實證分析」同獲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74歲的法馬現為芝加哥大學特聘財金教授,65歲的韓森是芝加哥大學特聘經濟及統計教授,67歲的席勒是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
這三位學者中,最資深的法馬所提出的市場選擇理論,裡頭關於有效市場價格的假說認為,股價反映所有可能影響價格的訊息,因此,在訊息充分公開的市場中,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測股票的價格,他點出股市的隨機不可預測特性。
席勒則認為,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依其理性,考量股價背後資產未來的收益,進而評估股價,換言之,就是人們可以依照基本盤來預測股價。同時他也融入心理學等行為科學理論和方法,證明人們並非完全的理性,而是有限的理性。
換言之,席勒認為,人的大腦不會像電腦一樣,準確考量各種因素,進行股價評估,相對地,而是從有限的資訊中,快速地做出選擇,有鑑於此,人們有時候對於股價的判斷會有失誤的情況。若轉換到現實之中,這種失誤的判斷演變到極端,就是民眾盲目追逐股價,明明泡沫化危機在前,仍視而不見,導致金融危機的產生。
韓森則是透過他非常強的計量模型,提供股價波動的預測模型。
由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此時這三位大師榮獲桂冠,算是符合預期。全球金融流動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流動性日漸轉強,目前已經遠超過勞力、貨品的流動。
另一方面,金錢的流動不但快速,更可能透過信用市場,進而影響到生產面,影響實體經濟。然而,席勒等人點出的觀點卻又顯示,再受限的理性下,金融市場短期的波動卻相當難以掌控。
席勒和很多位經濟學家在1980年代就察覺,美國資金過於寬鬆,錢淹腳目,將造成資產泡沫的現象,因此2005年席勒示警美國房市的潛在危機。然而,市場的不理性面仍持續增長,最終還是導致金融海嘯的爆發。
據聞當金融危機發生時,英國女王問了很多經濟學家,為什麼事先沒有預測到海嘯的發生,算是打了經濟學家一巴掌。這也呼應到席勒預期在有限理性下的人類行為,不容易用理性的傳統經濟學模型預測。
儘管這樣的現實似乎有些悲觀,但這三位學者的理論都增進我們對於金融市場現實的了解,雖然目前無法確認他們的理論產生具體影響,但透過這些先進的觀點中,讓我們從而避免可能造成金融危機的潛在因子。
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在1988年到1993年在芝加哥大學求學,曾目睹法馬和韓森兩位的風采。這兩位教授都是治學相當嚴謹的老師,學生要是沒有料,他們不會跟你打哈哈,但只要學生提問題,有經過思考,教授都會很認真的跟我們談,不會因為我們是學生就有所敷衍。
不止這三位學者,在芝加哥大學,幾乎每走幾步路,就會遇到諾貝爾獎得主。但從這些學者身上,看不出得獎在他們生活中改變了什麼,他們只是依舊朝著自己的方向,持續不斷的投入研究心力。這樣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由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莊奕琦口述,記者邱建業整理) 2013-10-15 11:33:34
自民黨大勝 開啟修憲之路 2013-07-22 中國時報
安倍晉三在這次參院選舉中的策略,幾乎以修憲為訴求,日本選民似乎也支持這種要求,否則自民黨在本次選戰也不會占上風。
一般傳說中,美國是暗中支持日本修憲的,因為只有修掉第九條,日美方能真正軍事合作。但這只是說法而已,真正支持修憲的其實是日本經濟界的財閥們。日本財閥勢力之大、以及對自民黨的影響力之深,早已為人所知,財閥又與政客及媒體勾結,便形成對人民宣導的巨大力量。
財閥需要日本再走軍國主義路線,完全是利益著想。就近幾年的經濟情勢看,傲人的產業已被南韓及中國所追上,國內產品在價格上無法與中國貨抗衡。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再獨霸。財閥們想再獲暴利就只有生產武器彈藥。不但可以出口外銷獲取暴利,供應國內需求也是大宗收入,這都非中韓等國家能企及,而這就需要修改憲法第九條。
結構改革阻力大 安倍第三箭怎麼射【聯合報2013.07.22
日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改選後贏得過半的席次,安倍內閣所面臨的「結構改革」經濟挑戰,也將展開。如果執政黨因忌憚利益團體的壓力而避重就輕,則半年多來「安倍經濟學」所締造的榮景也將如曇花一現。
安倍的「三支箭」包括擴大財政支出、寬鬆貨幣政策、經濟結構改革,真正的意義並非依次射出,而是彼此緊密結合。「第三支箭」結構改革,更是落實財政、貨幣政策的「傳輸機制」;包括在農業、勞動法令、財稅制度等層面展開激烈的改革,才能重振日本經濟的活力。然而每一項改革都面臨強大的反對聲浪。
「反正,我的訴求不會被聽到,誰選上都一樣。」東京中野區投票所外,一位四十歲、過投票所而不入的家庭主婦,如此對本報記者說。
投票率 比上次還要低
投票這天,日本多數地區風和日麗,但未激起選民參與參議院選舉的投票意願;估最終投票率很可能比上次的五成七九要低,約五成一左右。
對特定議題關心的選民則發現,本次論戰焦點在經濟政策、修改憲法。爭議性高的切身議題如核能發電、社會福利、消費稅等,候選人不敢碰觸,或態度曖昧;比較有「共識」的像減少「待機兒童」、災區重建等,反而沒有深入討論,失望之餘,乾脆不來投票。
日本年輕選民對投票興趣缺缺
70歲婆婆:只關心物價漲不漲
本次選舉被炒得最凶的「網路拉票」,成效沒預期好。選前民調,因網路拉票解禁而想去投票的人只有一成五;會參考網路資訊選擇投票對象的人只有近三成,甚至更低。
相關新聞
安倍經濟學 僅高所得者「有感」 (回應:安倍這些政客財閥二代當然只會注意富人的利益,日幣貶值有利於富人出口,卻是用一般百姓忍受物價飛漲換取的,是用可憐的薪水族出錢支援富人,等富人為小老百姓加薪還遙遙無期!更何況加薪不過在彌補早已高升的物價! )
柏老談匯率 捧日批中(回應:已淪為政治黑手?美國可以QE印鈔票,日本可以有樣學樣跟著印鈔票,中國卻不能以管理人民幣,怪哉)
習近平: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不能泡沫化(回應:老習說的太好了,國家要強大,富強,說到底還是要發展實體經濟,金融界,房地產該降降溫了。期待習總雷厲風行,懲治腐敗,整頓金融,振興實體!)
進出口雙降…李克強不為所動 續調結構
李克強,下一盤改革大棋
連兩季下滑 陸經濟成長率放緩
樊綱:軟著陸非危機
李克強以短痛換長利的施政特色
李克強舞劍 意在影子銀行
陸貨幣政策 控量轉向質化
陸錢荒 人行喊話:加強流動管理 短率再降
李克強經濟學 有三支柱:不推出刺激措施 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
李克強拚改革 恩師厲以寧力挺
兼容並蓄、扎實有力的「金融十條」
強勢進化 人民幣全球擴張
陸推經改 外資撤未必是禍 大陸官方不擔心
口袋深 陸對外投資躍居第3
加英德法:大陸經濟已比美強
負債200億美元底特律破產 成敗都因汽車
地方勇於舉債 破產接二連三:2013會計年度,州債務近1.2兆美元,地方1.8兆。
朴槿惠帶71人企業團訪北京 力促中韓FTA
一石三鳥 劍指台灣、北韓、日本
朴槿惠:韓國夢與中國夢同行
朴槿惠的等距外交vs.安倍的大國夢
南韓央行引導貶值 反日圓霸凌
日圓狂貶破百 南韓「無力因應」
匯損恐擴大 三星市值蒸發253億美元 跌掉一家索尼
南韓出招救出口 台灣呢?
一路跟貶 救得了台灣悶經濟?
九A或九B【聯合報黑白集(回應:黑白集黑白不分:台灣當官,面對問題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對不正確的訊息不光不能反擊,還要會應付只會報導芝麻綠豆八卦小事,只會民粹!)
張忠謀:大膽推「安倍3箭」 台灣才有轉機
央行重申 讓市場說話 日本三箭 不適合台灣
台灣也三箭…安倍真那麼神?(回應:台灣薪資成本超級低 ,資金成本極低,營業稅成本幾乎世界最低,唯一不便宜的是土地成本(也是被你們炒作起來的),這樣,還要整天喊經營困難,天天吵著要壓低匯率,這些人到底還要怎樣? 壓榨人民? 綁架政府?這些人如果不是吸血鬼是什麼?無恥! 貪婪! 自私!)
爆發貨幣戰爭? 劉憶如:No 孫明德:Yes
貨幣侵略 埋危機種子
寬鬆貨幣是劫貧濟富 短評旺報
G7財長 接受日銀刺激措施
安倍經濟學像沙城脆弱? 韓日互嗆
三星重挫 市值蒸發120億美元
安倍經濟學 危機開始浮現
安倍經濟學 評價下滑
日圓重貶 還沒對日出口明顯刺激
安倍經濟學虛幻的三箭終究無法持久
柏南克丟震撼彈 QE收傘 全球股災
亞幣哀號 日圓狂洩 台幣貶破30元 油金受創
美元硬起來 商品軟趴趴
金價大跌 中國大媽慘套3成
對戰華爾街大鱷 像肉拳對決大炮
金價暴跌 背後疑有美國陰謀
中國大媽有希望!金價反彈 落於1253美元
不信安倍經濟學 日本法人賣股
QE喊退場 柏南克為自己退場舖路
經濟學(楨:邪)人:時機未成熟 應放慢腳步
亞股全趴 歐美股重摔
國際股市反彈2013.06.27台股開漲65點
熱錢派對人去財空
看壞金磚四國高盛改推美企(楨:皆經濟巫師之抄作!)
金磚四國告別10年榮景
詳參【圖博館】:中共十七大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國市場 《走向平衡式開放》 日本拘謹魅力 保釣再起?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中國股市 台股 股市的貪瞋癡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國市場 大陸經濟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 G20 vs G7 金磚褪色為土磚 經濟巫師 《黃金的魔力》 忽漲忽縮 2013-07-22 11:59:16
黃金跌深強彈 今年仍跌3成 2013/04/25聯合報
今年以來,黃金強勢地位備受考驗,14日單日重挫8%,創近30年最大跌幅,更一度跌破每盎司1400美元關卡,近一周跌深反彈,金價急漲近5%,黃金基金近3日隨之強彈2.4%。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葛瑞森表示,近年來金價強漲,其上漲動能並非來自實質需求,也非由通膨引發,反而受到過多投機性炒作影響,在投資需求退場下,金價當然走強不易,拖累金礦股臉色跟著慘綠,今年來金價下跌15%,S&P金蟲指數跌幅高達4成。
反應在基金績效上,雖然金價短線強漲,黃金基金近3日強彈2.4%,但今年來績效仍下跌逾3成。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認為,就基本面來看,由於經濟成長趨緩,加上中國GDP 增速下降,降低市場對黃金需求的預期,也增添金價後市的不確定性。
天達投顧研究部主管唐宗凱表示,近年來成熟國家採取空前的量化寬鬆政策,對實體資產持續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尤其當已開發國家貨幣因大量印鈔票而趨貶,黃金的保值特性將更彰顯,此外高品質的金礦公司將持續創造良好的現金流量,提供較佳的重新評價機會。
相關新聞
黃金多空論戰
暴跌急漲》
‧黃金榮景已逝? 價跌原因為何?
‧黃金跌深強彈 今年仍跌3成
‧亞洲爆黃金搶購潮 30年來罕見
‧逢低加碼 黃金存摺交易量飆10倍
‧金價慘跌 全球央行大失血
‧金價大跌 三大效應漸升溫
‧國際金價暴跌 近2年新低
趨勢預估》
‧避險功能漸失 黃金榮景過了
‧該買的都買了 黃金買氣急凍
‧金價連五漲 創下今年最長漲勢
‧黃金存摺投資熱再起 銀行搶客
‧金價急殺 低接力道強
‧國際金價一路重挫 瑞銀也喊空
‧拋售黃金 貨幣戰爭開打
專家看法》
‧羅傑斯:金價跌破1,300美元 就買
‧劉憶如:重挫之後 誰為黃金定價?
‧專家:未來金價走勢不會平靜無波
‧觀察站/黃金拋售潮蠢動 不利投資
‧黃金崩跌 賣壓湧現 專家:勿搶短
‧分析師:投資需求疲弱 金價弱勢難改
‧黃金空頭來襲 高盛:快賣快放空
金價價格跌破了歷史紀錄,很多人把矛頭指向美國聯準會。聯準會官員自己都在國會上承認,他們沒有多少黃金存量,黃金下跌,他們沒受影響,反而是最大受益者,為什麼黃金下跌,大家會跑去買美國國債?因為其他國家貨幣會減弱,強化美元地位,美國就成為最大受益者。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賽普勒斯在4月12號這天,一口氣拋出了13.9噸的黃金,造成金價動盪,事實上,美國政府佈局佈得更久,包括聯準會股市大亨索羅斯都唱衰過黃金市場,讓投資者漸漸失去信心,還有一件很詭異的事。
美國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替世界各國代為保管黃金,但是去年年底,世界第二大黃金儲蓄國的德國要求向美國檢驗自家黃金,竟然被拒絕,外界懷疑,美國可能早就把其他國家的黃金賣掉,剛好趁著這次跌價一口氣補回。
照理說,貨幣貶值、國際局勢動盪,金價應該上漲,這次卻出現了超乎常理的暴跌,要說背後沒人操弄,不是陰謀論,恐怕沒人會相信。
金價戰 專家:中國大媽料被套【中央社2013.05.02
有分析認為,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擊敗了做空黃金的市場巨鱷。但多位專家認為,把國際金價和大媽搶金混為一談是笑話,金價正醞釀新一輪下跌行情,「中國大媽」可能被套牢。
金飾店內的黃金量和整個黃金市場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中國大媽」也根本無法撼動整個金市。
潑「中國大媽」冷水 林毅夫:金價將再暴跌【經濟日報2013.05.04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林毅夫日前在北京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金融家大講堂上表示,目前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發達國家負債率太高,例如日本負債率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
林毅夫說,這些國家為了降低政府借新債及還舊債的成本,必會推行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接近零利率的政策。
他認為,歐美股市持續大漲就是貨幣寬鬆的結果,而非源於實體經濟的改善,存在泡沫。「現在道瓊指數已超過2008年的水準,2008年有泡沫,大家都知道,而現在實體經濟比2008年時還要弱,在這種狀況下,股票市場超過2008年不是代表更大的泡沫嗎?」
林毅夫認為,市場泡沫形成後,投機者往往過於敏感,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投機者對任何資訊都會做出巨大反應。只要有一點利空消息,股票一下就會跌很多;如果利多消息出來,由於資金價格低,股票也會漲很多。」
林毅夫表示,像黃金這樣,短時期內大跌20%的現象,可能會持續發生在股市或者其它商品市場。
林毅夫還指出,過度的流動性導致資金可能流入資本帳戶沒有管制、實體經濟表現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大量資金流入會造成這些國家的貨幣升值、出口競爭力減弱、實體經濟將受影響。後國際炒家又會開始唱空,大量拋售將再度導致資金大量流出,給這些國家帶來宏觀管理上的巨大挑戰。
報導:中國大媽掃金資料可疑 2013-05-03 中央社
「中國大媽」掃金300噸,戰勝金融大鱷最近成為熱門新聞後,大陸媒體今天報導,經調查發現「掃金300噸」這一資料尚無明確來源,質疑可能是假新聞。
經過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所謂「狂掃300噸實物黃金」資料沒有明確來源,最早可查的出處,是曾著書對2007年次貸危機和2008年金融海嘯做出準確預測而備受關注的宋鴻兵微博所發消息。
大陸黃金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大陸2012年的黃金消費量達832.18噸,而同年大陸黃金產量為403.047噸。若300噸黃金資料屬實,則相當於大陸全年(包含工業用金)總消費量的36%,全年首飾金條用金的40.39%,或大陸全年黃金總產量的74.4%。
南華期貨研究所金屬部高級總監曹楊慧認為,從宏觀面到微觀面,華爾街金融巨頭的投資依據非常廣泛,亞洲市場的黃金消費成長即使可以算作一個因素,「權重也不會太大」。「事實上,中國市場對華爾街的影響聊勝於無,金價主要影響因素都在歐美,且內盤金價一直對外盤亦步亦趨。」
婆婆媽媽 亞洲經濟推手【聯合報/許素菲/真理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2013.05.04
當華爾街金融巨鱷欲做空黃金,「中國大媽」突然蜂湧搶進黃金,銀樓金飾一掃而空。「中國大媽」讓華爾街炒家傻眼,低迷金價逆勢看漲,更迫使高盛停止做空。雖然專家警告金價仍會泡沫,但黃金產量有限,中國人偏愛黃金,大媽們仍不手軟。(楨:印度大媽更愛!)
婆婆媽媽們撼動國際經濟,無獨有偶,日本有一群被稱「渡邊太太」投資外匯的女性,每逢外幣跌到谷底,就大量買進,她們通過數百倍槓桿的外匯保證金交易,進行外匯投資與利差套利交易。其交易規模竟達東京外匯市場規模的百分之卅,使日本政府不得不限制交易的規模,她們只好回買日圓,又造成日圓大漲。許多專家分析,日本渡邊太太們的蝴蝶效應,影響全球金融甚鉅。
有別於一般歐洲婦女比較重視享樂,在歐洲經濟遍地哀鴻中,亞洲卻欣欣向榮,這些婆婆媽媽功不可沒。 2013-05-06 12:17:54
歐債風暴摜殺歐元 重擊全球股匯 2011/07/13聯合報
歐債風暴持續擴散,引發歐元新一波跌勢,昨天歐元一度摜殺到一歐元兌一點三八三五美元低價,狂貶逾百分之二,重擊全球股匯市。
市場人士解釋,昨天歐債危機左右全球股、匯市走勢,受歐元暴跌衝擊,除日圓逆勢飆破一美元兌八十日圓大關,最高衝到七十九點一六日圓,暴漲逾百分之一外,其餘各主要貨幣包括紐幣、澳幣、英鎊、韓元、新幣、台幣及人民幣等均走貶。
相 關 文 章
義大利財政緊縮案 驚險過關
愛爾蘭也落難信評淪垃圾級
歐銀壓力測試 業界砲轟放水
主權債難解 歐股2011/07/16下挫
歐豬打噴嚏 全球股市重感冒
救希臘 歐元區再砸2,290億美元
持有希臘債券 歐銀恐失血297億美元
歐債現轉機 歐股2011/07/22收紅
歐債危機暫穩 明年恐再病危
義西告急 歐債危機再起
專家:2年內法國必爆債務危機
法國24日推出削減赤字方案
德國經濟逆勢成長的秘密(另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美股黑色星期一 道瓊2011-8-8 終場收跌634點
標準普爾對美國主權信用的降級仿佛引爆了一枚定時炸彈,新一輪全球恐慌率先在亞太股市中上演。繼亞太和歐洲股市全線大幅下跌之後,美股8日也深度跳水。到紐約股市收盤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34.76點,跌幅5.5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74.72點,跌幅6.9%;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79.92點,跌幅為6.66%。
相 關 文 章
美國兩黨喬好了 美債上限調高2.2兆美元
「美債後危機」才剛浮現
逾5成受訪美國人反對提高國債上限協議
普丁批美:世界經濟寄生蟲
歐美經濟 步上日本的後塵
美債限解圍 療傷期才開
憂慮經濟成長 美股跌
美經濟低迷 大師齊喊空
美二次衰退疑慮
美前審計長:不出3年 美債恐步希臘後塵
穆迪、惠譽 維持美3A信評
美頂級債信評等 暫時保住
穆迪、惠譽 把美債展望降為負向
大陸信評機構 先開砲降級美債
質疑美3大信評 歐盟催生歐洲信評
美債搞定?赤字繼續往上加
美國的債務,全球的麻煩
看這場美國「自造」危機
美國拖累 全球股災
手握尚方寶劍 信評機構橫行霸道
大公國際批3大信評 護美K歐不公平
穆迪四處點火 法人:太情緒化
美信評來亂 歐盟很火大
質疑美三大信評不公 德催生歐盟信評機構
標普追殺美債 揚言調降信評
美國信評 標普降為AA+
信評首度調降 美失面子裡子
破天荒 美債信評等降級AA+
惠譽、穆迪 維持3A評級
美嗆標普 赤字多算兩兆多
硬降美信評 標普稱「義無反顧」
標普大義滅親 恐有後座力
美信評遭降 朝野互批再添新梗
克魯曼專欄/標普,捏造事實(楨:克才不顧事實!另參本館:經濟巫師 )
質疑聲起…3大信評 誰料到金融危機
想當年,信評給次貸極高評等
信評業 常落井下石
標普:美信評再降機率 達30%
前高層爆料:穆迪信評不客觀
美參議院 要查標普
美歐雙債、中東暴跌 亞股黑色警戒
降等警示對美國有效嗎?
拋美債? 各國央行怕兩敗俱傷
標普再揮刀 歐美股續挫
全球股市 全軍覆沒
盧比尼:另一波衰退 勢不可免
亞太區信評 不致立即受影響
G7、G20 宣示救市決心
英法3A信評 也快不保
葛老駁衰退:可隨時印鈔還債
陸媒批鬧劇:美要戒舉債的癮
亞洲狂掃 金價漲破1700美元
與美元脫鉤40年 黃金漲49倍
全球第一猛台股狂拉451點3波護盤止血
短 評-護盤得失很難說
四大基金護盤 小試身手砸百億
馬吳熱線 發動救股大作戰
金融海嘯如發生在扁朝
吳:綠執政8年 經濟才真吃力
救市 府院啟動48小時大作戰
財政部:台灣財政穩健 沒有債信危機
護盤總動員效果大讚 台股黃金交叉!
台股挫 李登輝指政府處理差
美股止跌 道瓊2011-8-9收盤漲429點
美股重挫519點逾4% 前日漲幅回吐 亞股台股紛紛大跌
瘋狂一週2011.08.12 美股又大漲423點
四國金融股禁放空 歐股2011-08-12強彈2趴
零售數據佳2011-08-12美股收紅
走出暴風圈2011-08-15 全球股市齊高歌
美消費信心慘 國際油價跌
經濟憂慮降低 黃金連2跌
委內瑞拉搬黃金回國 金礦收歸國營
股災又來?2011.08.18美歐股慘跌5% 金價飆至1825美元
信心弱 歐金融股連跌三天
台股2011.08.19跌逾200點 財經三大巨頭坐鎮
料美振興經濟 歐美2011-08-23股漲
台股2011-08-24大漲237點,籌碼安定
柏南克沒說要QE3 美股2011-08-27大反攻
美股2011.08.30大漲二成多 利多簇擁
另參本館:
《歐洲新霸權》 歐豬四國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美國振興方案(一) 美該為股災道歉? 全球股災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中國股市 天下民主一般黑 歐巴馬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中國宣言(館長代胡擬) 雙率大戰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姓資姓社 G2 中國崛起 2011-08-30 12:10:29
不當救世主 要爭中國強2011-08-20 旺報社評
全球股市全數重挫,市場擔憂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再起的氛圍日益瀰漫。中國大陸在3年前金融海嘯時推出高達4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計畫,維繫大陸經濟成長動能,被封為救世主,與美國並列為G2。但是,最近美、歐兩大強權經濟向下沉淪,大陸顯然也被波及,唱衰大陸經濟可能硬著陸的聲音此起彼落。誠然,大陸經濟氣候還不足以取代美國及歐洲的角色,成為救世主,但是,作為亞洲龍頭,大陸須有決心發揮領頭羊角色,調整發展策略,降低對美、歐市場的出口依賴,帶領亞洲尋求自發性的新成長動能。
相關新聞
何苦借錢給美國花2011-08-09 中時短評(楨:真幹、霉又罵債留子孫!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降評 美國欠每位大陸人5700元RMB
文國慶:美債危機對中利大於弊
全球裁員潮襲來 陸成唯一避風港
外媒:大陸難扮世界經濟救世主
英媒諷:美國王朝末日 要中國紓困嗎?
中國聲音大了 痛批最強國家
經濟救世主在哪?
梁信軍:陸可取代歐美 促進全球經濟成長
中美實力對比正在量變
憂中共經濟戰 美軍兵推中國輕易獲勝 將官面面相覷
是結束美元噩夢的時候了
黃介正: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楨:上下文旨仍在捧美!)
馬凱:美國二次衰退 唯人自招
為什麼很多美國品牌消失了?
過度信賴美國才是危機
成也凱因斯,敗也凱因斯
末日博士︰馬克思說的對,資本主義到一定階段會自我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盧比尼誇馬克思 引譁然
政策用盡 全球經濟陷入兩難
中國在歐美債信危機後的國際角色
霓虹天鵝現象 美超群強國退位
救世主給的繩子 不過不是救援拉拔而是讓美國去上吊 中時 呂紹煒
拜登抵北京 陸媒鋪天蓋地轟美債
美媒:這次輪到中對美施壓了
希臘債務問題 盼中國能解決
英媒體稱德國正在疏遠北約向東方大國靠攏
中國向外擴張,美歐態度大不同
李光耀:美得學習接受中國崛起
兩次副總統川大演講 底氣不同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民調大多國家的多數民眾認為,將來中國會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超強地位,這是沒有疑問的,只是時間問題。
古今中外,政治的世界進步很慢,甚至時或退步。這是因為人有私心所致。譬如一國只有一個總統,大家卻爭得你死我活,甚至用極卑鄙的手段──暗殺。但經濟的世界是多元的,人人可以發財,只要你的東西比別人好,比別人便宜。經濟原則與水一樣,是往下流的。這是為什麼政治不會進步或進步極慢,經濟進步卻很快的主要原因。
中國的競爭力是效率高:評奈思比與福山的中國觀察【經濟日報社論 2011.08.30
奈思比夫婦所言,更多的是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弱點與中國威權政治的優點;福山則從過去(寫《歷史的終結》之時)更多地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優點,到今天似乎可以更平衡地比較歐美與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長短,說明未來全球面對的共同的挑戰課題,是如何將兩種體制成功地通過揚長補短來修正。
見證民主體制的內在缺陷 2011-8-3 蘋果日報 盧信昌
美國債信危機終於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國會領袖,與歐巴馬總統的各讓一步下達成妥協,協議內容是:在未來10年間聯邦政府要減少支出2.5兆美元,至於減少支出的項目則由國會與總統辦公室按照6、4分的比例各自責付;並在民主黨同意不提增加稅賦的議案下,換取共和黨籍議員讓舉債上限調升2.1兆美元;而原先揚言會動用否決權的總統歐巴馬,則由事主變身為公親,成了兩黨共體時艱,維護國家大團結的象徵。
這次的美債問題再次體現出民主體制的內在缺陷,那就是在議題操弄與切割責任的過程中,暗藏利益分贓與選票考量的問題。一旦選民不耐操煩,或是心生婦人之仁時,領導班子就可以順勢逃避責任;可以利用分權制衡的體制做推托,充分壓榨卑微的人性與貪婪弱點。民眾如同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般無可奈何;而就算有天縱英明屆時卻已經跛腳的歐巴馬總統,只得默認利益分食的殘酷現實。
相關新聞
笨蛋!問題在政治 茶黨是大贏家 美國政府是大輸家2011-08-08中時短評
留言:親民黨也想像茶黨一樣(另參本館:自作孽的親民黨)
美債限協議達成展現民主特點—對立、安撫和妥協(楨:仍迷信民主!)
全球最無能國會 台灣日本上榜(另參本館:啥是一黨獨大)
美國道德形象與治理能力面臨考驗
美民調 73%稱美國誤入歧途
美民眾82%民眾不認同國會 對國會支持率跌至曆史最低點
政經陷泥淖 歐巴馬聲望重挫至42%
歐巴馬以退為進 拉攏中間選民
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治理制度失靈了嗎?
林中斌:華府模式與北京模式 各罹危疾(楨:各打五十大板的!另參本館:偽君子評論)
政府撙節惹民怨 變天潮恐襲歐(楨:怎不對歐也搞茉莉花革命?為反中唄!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美國民族大熔爐 )
英國暴動 經濟差、失業…怨氣一次爆發
歐洲領袖 天塌下來也要度假(另參本館:瘦馬與肥貓
民意vs.煽動 互聯網成雙刃劍
高失業率…歐青年 病了絕望了
英相:再暴動將關推特、出動軍隊(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擬限社群網站 遭轟雙重標準
民主國家的夏日憂鬱(楨:仍迷信民主)
民主國家沒有社會矛盾?
民主國家 窮得只剩下民主?
大陸地方債人民幣10兆銀監會嚴控 2011-08-17中央社
大陸財政部表示,從償債條件看,除財政收入外,中國地方政府擁有固定資產、土地、自然資源等可變現資產比較多,可通過變現資產增強償債能力。此外,基礎設施建設為地方經濟和政府收入創造成長空間,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可以控制。
相關新聞
人行駁低估論 認地方債風險可控
渣打:陸政府債務還得起
標普:不良信貸提高陸銀行風險
中國經濟不會如唱衰者所預期
Q3大陸經濟 渣打:溫和軟著陸
習近平: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大陸物價7月飆到頂6.5% 8月回跌
大陸7月出口年增20.4%順差314.8億美元 意外飆新高
回擊IMF 陸駁斥人民幣低估說
人民幣中間價2011.08.10升破6.42
美元隨便印 兩岸貨幣直接交易呼聲起太高調!
省錢? 央行、業界各唱各調
東協加6協議 多用人民幣交易
人民幣結算 勢在必行
香港人民幣存款逾5000億 成長驚人
對陸螺絲課反傾銷稅 歐盟被WTO裁定違規
封鎖「中國製」 保護主義抬頭
WTO終裁中歐緊固件(螺母/絲)貿易爭端 中國勝訴意義重大
WTO裁決打響原材料法律戰
限制原材料出口被控_陸將上訴
世界貿易組織做出不利裁決 多國伺機對中國發難
陸擴大稀土出口 歐盟喊不夠
歐盟擬高關稅抵制陸廉價品
大陸對進口歐美日相紙反傾銷
專家:中歐貿易戰恐長期存在 2011-08-30 12:07:19
(楨:全球物價忽漲忽縮,全美國操控啦!另參本館:物價到底有沒漲? 物價漲不漲 忽漲忽縮 全球糧荒 馬物價政策 只漲不跌? 四大菜蟲 《黃金的魔力》 《石油世紀》 油價漲不漲 民可使由之
全球股市亦然!另參本館: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中國股市 基金能分善惡?)
全球股市高漲慶祝 油價走跌 2011-05-03 中國時報
「基地」恐怖組織首腦賓拉登遭美軍擊斃,美國人歡欣鼓舞,金融市場也上演「慶祝」行情。美國、歐洲與日本、南韓股市全面上漲,美元走升,國際油價應聲滑落。不過分析師認為,賓拉登之死對市場的影響不可能持續太久。
二日盤前,美股期指便受企業獲利強勁以及賓拉登死訊激勵上揚,華爾街股市開盤後,三大指數同步開高。
東京股市則因美、日企業財報優於預期,油價走跌有利製造業,加上賓拉登身亡可望為美股帶來支撐的預期心理,日經指數勁揚一.六%,收一○○○四點,這是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日股首度收在萬點之上。
在南韓股市,由於賓拉登之死激勵運輸航空類股,加上科技股反彈,綜合指數收高一.七%,收二二二八點。澳洲股市雖然因澳元飆至廿九年新高,盤中一度跌至五周低點,但在賓拉登斃命消息確認後,大盤隨美股期指走高而收復大部分失土,綜合指數微跌二點。
在歐洲股市方面,指標的泛歐道瓊Stoxx六百指數、德國法蘭克福Dax-30指數、以及法國CAC-40指數全面上揚。
日本大和證券SMBC的市場分析師西尾指出,賓拉登身亡消除部分市場顧慮,但是否能減輕中東的風險仍難以預測,因此市場反應只是一時。
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價,在四月廿九日衝上兩年七個月新高的每桶一一三.九三美元。但一日晚賓拉登死訊傳出後,投資人樂見中東產油國供應風險降低,六月交割的期油在電子盤立即下挫一.五%,跌至兩周低點的一一二.二一美元。倫敦ICE布蘭特期油,也一度回跌至一二四.七二美元。
在匯市方面,美元在亞匯盤中一度隨賓拉登死亡而大幅反彈。衡量美元與六種貨幣的匯率變化的美元指數(Dollar Index),自稍早的三年低點七二.八一快速回升,終止連續九天的貶勢。
到了第二季結束時,點燃股市漲勢達六個月之久的Fed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即將到期。然而,這並不會停止股市的動能。
接受CNNMoney調查的分析師中,除了一位以外,其餘均同意Fed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對股市的衝擊應是有限。
Schaeffer's投資研究公司分析師Ryan Detrick說,經濟復甦較大多人預期強勁得多,QE2結束的傳言,在市場已多有反應。他並指出,雖然Fed的購買債券計劃即將結束,但央行將會持續支撐經濟復甦。Fed已表明,他們將盡一切可能,維持經濟成長。預期下半年,美國經濟仍將強勁。
儘管通貨膨脹與升息的傳言在市場此起彼落,但大多基金經理人認為,在2012年之前,央行將不會升息。少數經理人甚至認為,升息可能要到2013年。
商品挫 全球股市連跌兩天【經濟日報2011.05.13
全球股市12日受商品重挫拖累,同步連跌第二天,中國再度提高銀行存準率、歐洲債務危機疑慮不散、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全球經濟前景混沌,市場規避風險心理濃厚,引爆賣盤出籠。美國聯準會下個月將結束6,000億美元的公債收購計畫,歐洲央行則準備繼續升息,抑制通膨,中國人民銀行12日宣布今年來第五次提高銀行存準率。
美股三大指數12日開低走低,紐約盤初跌幅都接近0.5%,歐洲主要股市也全盤皆墨,英、法、德股市在倫敦午盤跌幅均逾1%;亞股除台股收小紅外也全部倒地。MSCI全球指數一度跌至三周最低。
追蹤24種原物料價格的標普GSCI指數12日在紐約早盤下跌0.9%,前市暴跌3.9%,創一周來最大跌幅。
紐約原油6月期貨一度重挫3%至95.25美元,前市盤中最深跌6.14%,還導致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罕見暫停原油等三種最熱門期貨的交易。
白銀也連續第二天重挫,在紐約交易最活絡的7月期貨,一度跌逾9%,前市跌幅最深也超過9%,累計近兩周跌幅可能是近25年來最大;黃金6月期貨12日最低跌1.6%至每英兩1,477.6美元。倫敦銅3個月期貨早盤一度下挫1.7%至8,550 美元,是五個月來最低。
陸股領漲 全球股市將翻揚【經濟日報 2011.05.14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12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西方「陷入困境」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德國、瑞典、澳洲和加拿大等國的經濟表現都很強勁,投資人應該「停止過度擔心」。
然而歐尼爾說,投資人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一直過度關注「黑天鵝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黑天鵝事件指的是看似極不可能發生、卻實際發生,而且帶來嚴重後果的事件。
他說:「世界各地突發的小問題,不一定都會演變成黑天鵝事件。」他還說,從投資人持有現金的情況來看,市場上「保守主義太盛行」。
54歲的歐尼爾認為,全球股市將止跌回升,而這波漲勢「會從中國開始」。
他有強烈的預感,認為中國的通貨膨脹或許正要紓緩,意味中國股市今年下半年將「瘋狂上漲」。
歐尼爾說,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減速至8% ,時間可能在下半年,甚至第二季就會發生。
他指出,中國的通膨將不成問題,未來可望放緩到4%左右,也因此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將停止緊縮貨幣政策,進而帶動股市上漲。
在歐尼爾受訪同日,消息人士透露高盛集團計劃在中國成立人民幣計價的私募股權基金。
卡恩 失足 打壓全球市場 2011-05-17 鉅亨網
希臘一位高層官員15日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被捕可能導致歐盟和IMF針對希臘的援助計劃被推遲,擔憂情緒因此彌漫。此外,出於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且日本國內存在電力供應和日元走強的風險,高盛集團16日將日本股市評級調降為“減持”,將通脹持續的韓國股票評級調降至“中性”。
受上述因素影響,16日亞太市場尾盤,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下挫約1.4%,至134.25點,為3月29日以來最低位。其中,能源、公用事業和原材料股領跌,但醫療保健、電信和大宗消費類股表現較好。當日,歐洲市場早盤,德國及法國股市跌幅均超過1%。
保守氣氛再起,新興股、債人氣不減 2011-05-20鉅亨網
希臘債務惡化,歐債危機又見升高!全球資金撤離風險性資產,歐美股市紛紛走跌,歐元則跌至6周以來新低的1.41美元。根據EPFR最新統計,美國貨幣市場基金上周大舉回流168億美元,創今年單周最大淨流入;而位處震央的歐洲股票基金反見低檔進場現象,逆勢吸金逾11億美元,美股、日股則分別流出0.3與11.12億美元。
上周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僅小幅流入5億美元;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有8.99億美元淨流入,再創今年度單周流入新高。 2011-05-20 12:07:03
周小川諷惠譽 很嫩很不專業 2011-04-20 中國時報
上周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將中國大陸本幣主權評級從穩定調至負面,十八日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演講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不客氣地說,評級機構提出的問題很嫩,很不專業。他諷刺道,「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前,評級公司也沒評出來啊!」
惠譽的報告,反應大陸銀行業擴張迅速,對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貸款迅猛擴張的憂慮不安。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說,惠譽太杞人憂天。「因為中國銀行壞帳率低,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沒想像那麼大。」
主權評等機制 先天不足 2011-04-20 工商時報 陳碧芬(楨:陳偏歐美及經濟巫師!另參本館:經濟巫師 國際金融新體制 歐豬四國 美國詐騙集團 )
國際2大評等機構標準普爾和惠譽,連日調整美國、中國全球2大經濟體信用評等,美中當局都快速反映,認為信評機構「低估美國應對財政挑戰的能力」、「對國家(評等)的判斷不準確」,且還大翻舊帳,認為這些機構在歐債危機前沒有作出正確評斷。
這些說法相當耳熟,但各界忽略了「時間點」的關鍵。多年前台灣因兩岸政策緊縮,信評展望轉為負向,現在則因為嚴重財政赤字;美國、大陸的展望負向指的是現在起2-3年的假設問題,這些都是在歐債危機為害歐元區2年多後,信評機構才作出的最新決定。
站在信評業立場,提出全球金融海嘯以來,評等模型、評等條件、評等方法等大量修正的成果,便是在向世人坦承過去在結構債等金融商品評等的盲點與錯誤;也因全球資本市場短期仍找不出其他「可招公允」的國際評等機制,也給信評業一些挽回市場信心機會。
可惜信評業的作法調整仍以企業界、金融衍生性商品為主,在國家主權評等機制上,2大信評公司、甚至更多的信評機構,至今仍無完全一致的評定指標,頂多是以政府財政現況與未來,外匯存底數量、總體經濟表現等指標評等。
就統計數據而言,這些數據最正式的取得來源,就是各國政府主計處及財經部會,不可能像企業評等可由第三方取得客觀資訊;加上多數數據是「過去式」,由評等分析師的人為判斷有落差的數據、再行判讀,方法與必然的誤差度其實是掌握在各國主政者手上,不能全怪信評業者。
另參本館:國際金融新體制 美國振興方案 美國價值 姓資姓社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啥是連動債 經濟巫師
美國3大信評機構之一,日前將美國債信評為負向,全球為之震驚,包括台灣在內,股市一日暴跌。雖股價迅速拉回,但這70年來石破天驚的舉動,其中亦有深義。
濫用印鈔權予取予求
做為全球首強,又是全球經濟發生波動震盪時的避風港,美國的債信向來固若金湯。
尤其美國與眾不同,自1940年代金本位制與英鎊本位制相繼解體,美元即成為國際貨幣唯一支柱;1970年代美國悍然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不再承擔以固定比率無限量兌換黃金的任務之後,仍然以美元為主軸的國際貨幣體系,更形同將世界印鈔權拱手奉送美國,美元變成由美國政府公權力背書的紙幣,美國的債信乃與全球經濟興亡連成一氣,絲毫難以動搖。
美國更自此單方面行動中,獲得最大利益,只要美政府開動印鈔機滾滾印出美元,即可持以向全球各國肆意換取可貴的貨物與資產,供美國人民揮霍。因而美國的國債早已成為各國外匯存底中的主要成分,單單亞洲各國持有金額即高達數兆美元;而其愈來愈龐大的貿易順差,更是美國人民依侍大印美鈔換取所需物資的直接後果。
事實上,多年濫用印鈔權予取予求的佔便宜行徑,早已讓美國政府與人民不知節儉、儲蓄為何物,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亦每下愈況,搞到今天入不敷出舉債度日;換了別的國家,早已陷入亡國滅種的厄運,美國印鈔權之為用,不可謂不大矣。
2008年金融海嘯之所以爆發,正是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不負責的美國聯準會刻意將其準利率長期壓至極低水準,釋放出過多美國自印的美元,充斥美國與全球市場,導致投機風行、房市泡沫過度膨脹,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助紂為虐的則是美國聯準會縱放的投資銀行如雷曼兄弟之輩,不守銀行傳統,大膽涉險,肆無忌憚地發行巨量高風險、低品質衍生性金融商品,流通全球。而這些垃圾金融商品之所以能全球風行,居功厥偉的幫凶,正是今日將美國債信降為負向的美國債評機構,在他們AAA的保護之下,各國無數無辜投資者,畢生血汗錢乃葬身於一堆堆垃圾債券之中。
強勢美元已走到盡頭
美國一手炮製與引爆金融海嘯之後,不知所炯戒,反而將基準利率降到接近零的空前低水準,復輔以形同將鈔票從直升機上拋灑的所謂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印鈔救市,讓投機美元充斥全球市場,而美國財政負擔也達到空前嚴重的地步,甚至一個月之內就會觸及14.3兆美元的舉債上限而造成違法危機。猶有甚者,在第一次量化寬鬆政策食髓知味之後,由於在美國未引發通膨,只享受到激勵美國消費、投資,並且一步步貶低美元幣值,為美國在貨幣戰爭中贏得相對優勢等利益,於是再接再厲,推出6000億美元的QE2乃至QE3。
殊不知這些無限自美國印鈔機中源源而出的美元,多半成了利差交易的投機熱錢,一面助長亞洲各國的房市泡沫、匯市投機,一面則推升各國貨幣幣值,令他們在貨幣戰爭中屈居下風,早已犯了眾怒。因此上一回G20國領袖會議,19國眾口一辭,指責美國以鄰為壑。這一次金磚五國領袖會議,主要目標亦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遏制美國的鴨霸行徑。
事實上,當美國濫用其全球鑄幣權,只為私利不顧全球經濟安定與各國投機風潮濫發美元、力貶幣值時,美國已將自己從全球領導者角色轉為一個跳樑小丑,將世界公器拿來當作聚寶盆,早已不配擔當國際主要準備貨幣的發行者,而以美元做為主軸的貨幣體系,也已走到盡頭,勢必要改弦更張,雖然其工程浩大,非朝夕可幾,但既是勢在必行。
如果眾志成城,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更公平、更穩健的全新國際貨幣體系成功建構,將是人類社會一大喜事;但藉獨占印鈔權作威作福的美國,一旦失去此一利器,美國人民將不知何以為生,貿易赤字也無法彌補,尤其流通在外數以兆計的美國國債,加上為數更多美元,將會瞬間化為烏有,美國的霸權將一夕崩解。這樣的危機令人思之不寒而慄,一個已失去信用的信評機構此時將美國債信降為負向,又何足掛齒?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2011-04-23 09:42:42
美國中產階級 過苦日子【聯合晚報08.07.21
隨著汽油價格飆漲,美國中產階級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住3500平方呎的郊區大房屋、每天開耗油的大車上班、每周吃兩次一客20美元的牛排。現在,為了因應高油價、高物價帶來的經濟困境,他們第一個放棄的是牛排、然後是大車、最後是房子,很多中產階級現在開始搬回到走路就能到目的地的都會區。
紐約郵報20日報導,布魯金斯研究所客座學者、房地產開發商賴伯格說:「次級房貸危機和油價危機,加速民眾想住在走路就能到達目的地的都會區。居民在過去15年持續回流都會區,這些危機加速這個回流現象。」
這促使有便捷大眾運輸工具的紐約市和其他城市成長。紐約市早已預估未來15年,人口將成長到一千萬人,但如果情況持續,它將成長更快。
讓一間大房子暖和或涼快,以及住在距離工作和購物地點遙遠的地方,都使每加侖五美元的汽油和暖氣油支出,占總收入的20%,而不再是5%。人們以前隨意花錢到迪士尼世界度假、買機動雪橇到湖上遊玩、買大頭雪板到滑雪勝地滑雪,但現在這些支出都會耗掉加油和開暖氣的錢。
賴伯格說:「在洛杉磯,布倫塢等城西社區因為走路就能到目的地,房價上漲。而在遙遠城東的社區的房價下跌超過40%,比大蕭條時更慘。真正受到衝擊的是位於郊區外圍的房子。」
達拉斯、西雅圖和紐約等都會區反而蓬勃發展。雖然華爾街大量裁員,但仍有足夠的都會產業,老百姓仍買得起或至少租得起一間公寓;他們賣掉車子,改搭地鐵;放棄好市多(CostCo)會員卡,到雜貨店購物;他們不再在紅杉地板上用瓦斯烤肉,而在小廚房裡作菜。
美國啊…下半年還是很無力【聯合晚報08.07.21
景氣 復甦機會很渺茫
在油價上漲與房市、信用萎縮下,原來期望的下半年復甦的機會趨於渺茫,據全美商業經濟協會21日發表的報告指出,45%受訪學者認為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在零至1%間,並有10%認為將呈負成長。
該調查負責人也是美國承包商協會首席經濟學者賽蒙森說,多數學者對下半年持審慎的態度,認為將會走緩,但不是很糟,「可能只有些微的成長。」
32%認為下半年會成長1%至2%,也只能算是緩慢的成長,認為會更好的,明顯的居於少數,11%認為會成長2%至3%間,只有1%認為會超過3%。
經濟成長在2007年第四季突然減速,今年第一季仍然陷於泥淖中,退稅在第二季刺激消費,稍微推動成長,但一些專家擔心,在刺激效果淡化後,今年底經濟可能又將下沉。
反彈 很多人不抱希望
今年早先,許多人相信上半年會有困難,但下半年就該好轉,政府的1680億元退稅不僅針對個人消費,也包含對企業的投資抵減,由於這方案較預期早些推出,下半年就又顯得無力。賽蒙森說,許多人放棄下半年看到反彈的希望。
聯準會主席柏南基上周在國會說,今年下半年由於房市疲軟、油價上漲以及信用市場仍然緊縮,成長將低於平均的趨勢。這正常的趨勢應該在2.5%至3%間。
下半年不僅成長遲緩,而且通貨膨脹的威脅還升高。在調查中,75%說燃油及鋼鐵等原料成本上漲,這是自1994年這調查開始以來最高的比率。這漲價導致利潤減少,並有35%說將提高售價。
房價 溫和繼續的下跌
同時,多數學者認為今年下半年房價還會繼續下跌,不過他們認為是溫和的下跌。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雇主在上半年的每一個月都減少雇用人員,在未來半年,51%說將維持不變,29%預期增雇人手,20%說可能裁減人員。
聯準會在8月5日開會,它不太可能提高利率,因為這可能傷到經濟,尤其是房市
布希信心喊話 搶救二房大作戰【經濟日報╱林聰毅08.07.16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15日在國會作證表示,美國經濟正面臨多重困境,當務之急是恢復金融市場穩定。美國總統布希也出面信心喊話,強調搶救「二房」有助於穩定房市;財政部長寶森表示,政府只有在必要才會買進二房股票。
柏南克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說,能源價格上漲、信用條件緊縮,以及至今仍深陷萎縮泥淖的房市,成為經濟成長前景的不利風險,而通膨升高的風險也與日俱增,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依舊承受很大壓力。「貨幣決策官員的最大挑戰,是要準確評估和適當平衡經濟成長與通貨前景的風險。」
布希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說,政府拯救二房的方案,是穩定房市崩跌的「暫時性」措施。他並強調,二房在美國住宅體系扮演「核心角色,我們將努力確保其為股東公司」。
寶森則呼籲國會儘速通過財政部提出的計畫,以強化二房的資本結構,提振市場信心。
聯準會在6月的政策聲明說,成長減緩的風險已經「略微降低」,柏南克15日未再重申這種說法,但保留對通貨膨脹的警告。
柏南克15日說:「貨幣政策決策者將必須審慎評估資訊,同時注意通膨和成長的展望。」這是柏南克自6月25日的聯準會決策會議以來,首度對美國貨幣政策和經濟展望表達看法。聯準會在那次會議決定維持2%的利率不變,是去年9月以後連續七度降息共3.25百分點後首次按兵不動。
Fed並把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4月預估的0.3%至1.2%調高至成長1%至1.6%;通膨展望也提高至3.8%至4.2%,但不計入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膨率維持在2.2%至2.4%不變。
專家警告 美150家銀行將倒閉【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8.07.16
美國金融業者頻傳警報,迫使政府出手相救,但分析師預估,未來12至18個月內全美7,500家銀行會有150家倒閉,大型銀行可能裁撤分行或尋求合併,美國金融機構已認列1,890億美元資產減值,恐將再宣布1兆美元的「價值損失」。
金融機構接連爆發危機,令美國政府疲於應付。主管機關甫於上周出面接管加州IndyMac銀行,這家大型儲貸業者因資金周轉困難無法繼續經營,為美國逾20年來最大的銀行倒閉案。屋漏偏逢連夜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4日又宣布拯救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方案,以免引發連鎖效應。
華爾街大型銀行近期將發布上季財報,可能帶來更多噩耗。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信用策略師芮德說,美國金融機構已認列1,890億美元資產減值,恐將再宣布1兆美元的「價值損失」。本周將發布財報的花旗和美林公司,雖無倒閉危險,但將再宣布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減值。中、小型銀行可能更經不起美國房市崩跌和抵押貸款市場惡化的打擊。
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初期,美國儲貸機構爆發危機,共有上千家業者倒閉,政府花了1,250億美元收拾殘局。分析師說,目前美國銀行業者的處境未如當年險峻,但未來一年至一年半恐將有150家中、小銀行倒閉。
今年來美國有六家貸款銀行倒閉,包括IndyMac在內。回顧1994年,有575家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認為會出問題,相形之下,今年春季只有90家較令人擔憂。FDIC下月公布更新數字時,問題銀行的數目可能增加
黑色星期二 亞股全倒【聯合報╱記者許佳佳08.07.16
美國「二房」風暴越演越烈,亞股「黑色星期二」再現。包括台灣、韓國及日本金融監管單位昨天都公布該國金融保險機構投資「二房」金額,亞股在金融股帶領下潰堤,台股收盤暴跌三百廿二點,收在六千八百三十四點的近兩年新低,市場恐慌氣氛飆到最高點。
除台灣持有超過六千億元「二房」外,日本三大銀行加壽險持有部位可能高達八兆日圓,中國也傳出持有大量相關資產,市場憂慮次貸危機擴大,昨天全面崩潰。
昨天印度股市跌幅將近百分之五,台灣跌幅超過百分之四,中國、香港、韓國、泰國逾百分之三。即使金管會盤中出面喊話,台股也毫不見起色,一日內連續失守七千與六千九百點兩個重要關卡。
除外資昨天繼續調節八十二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本土投信賣超十九億元,創下馬政府上台以來投信業單日最大賣超,操作方向大逆轉。市場擔心,後續可能引發投信圈籌碼鬆動多殺多走勢。代表散戶動態的融資餘額昨天大減五十一億。
昨天盤面受傷首推金融類股,指標股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等都跌停,類股指數一舉跌破十年線,殺到四年來新低。不過盤後資訊顯示,外資圈昨天賣超萬張的金融股,僅有元大金、國泰金及兆豐金三檔,但對富邦金卻大舉加碼了三點四萬張,對台企銀、寶來證與中信金、永豐金等也都小幅加碼。
瑞士信貸證券金融分析師林淑娥認為,台股昨天暴跌,是「市場過分恐慌」,在美國政府出面後,美國兩大龍頭房貸機構應不會倒閉,對台灣金融業的衝擊應也有限。
統一亞太基金經理人林鴻益指出,本周應觀察三個關鍵因素:國際股市是否回穩、美國財報周狀況、原油價格走勢,才能決定亞太股市動向。
但外資分析師擔心,台股近期連傳知名的機殼廠仕欽跳票停止交易,老牌家電商歌林被打入全額交割,未來台股會否有更多未爆地雷,引發新的金融風暴,後續須觀察。
二房債 中俄央行抱最多【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8.07.16
世界各國金融機構普遍持有房利美與房地美債券,總額接近1兆美元,中、俄兩國央行持有最多,日本大型商業銀行也持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有中國在背後撐腰,持有「二房」債券的人可以高枕無憂。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外國央行所持有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債券在內的美國機構債券,總額至少有9,250億美元,其中以中國大陸和俄羅斯持有最多。根據路透的報導,外國央行持有兩家公司的債券總額為9,790億美元
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賽瑟說,這個數字「幾乎可以確定一定低估」,他估計總額可能有1兆美元上下,大約占發行在外美國機構債券的五分之一。
俄羅斯財政部14日發布聲明,表示投資在美國機構債券的外匯準備「金額有限」。中國政府沒有發表聲明。
中國不但持有很多美國的機構債券,最近還大力買進,到今年4月為止的一年內,中國官方淨買進的美國機構債券達67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
賽瑟指出,根據最近一次的計算,中國持有5,020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公債,加上持有的機構債券,總金額可能超過1兆美元,約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四分之一。
大陸保險兩巨頭:二房風暴沒掃到我【經濟日報劉煥彥08.07.16
受到美國信用危機擴大衝擊,中國大陸及香港股市昨(15)日全面躺平,主要指數均超過3%。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在保險類股帶動下大跌,並創下兩周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不過,大陸保險業也傳來好消息,因為外界推測最可能受到這次美國「二房」危機拖累的保險業兩大巨頭中國人壽及平安保險,昨晚雙雙否認有投資房地美(Fannie Mae)與房利美(Freddie Mac)發行的任何金融商品,等於未被這次「二房」危機直接波及。
大陸股市昨天在保險與營建類股領軍下走跌,平安保險遽貶6%至人民幣40.61元,中國人壽也滑落6%至23.81元,保利房地產集團等營建股更跌停10%。
上證綜合指數終場重挫98.81點,跌幅3.43%,收2,779.45點;深證綜合指數同樣大跌28.07點,跌幅3.22%,收843.23點。
與美國股市連動程度更高的香港股市,昨天更無法免於「二房」危機的威力,恆生指數終場滑落839.69點,跌幅3.81%,收21,174.77 點,等於把上周3.6%漲幅完全吐出,累計今年以來已經縮水23.87%。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經濟學家塞瑟14日撰文指出,根據美國財政部於2007年6月發布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報告」,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政府機構債券達3,873億美元,在各國中排名第一。
但中國人壽董事會秘書處李姓副主任說:「我們已經與投資管理部門再確認過,本公司幾乎沒有外國機構或政府發行的債券。」平安保險發言人盛瑞生也表示,該公司也確認手上沒有房地美或房利美的債券。
除國外因素,大陸經濟成長可能趨緩也是造成昨天陸股慘綠的原因之一。路透報導,兩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大陸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能是10.4%,意味今年第二季GDP大約是10.1%,低於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10.4%,更不如第一季的10.6%。
然而國泰君安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黃焱認為,6月數據趨緩不見得是壞消息。他說:「經濟成長放緩在政府預料中,所以並非全然是負面消息。今天市場下跌,部分肇因於海外市場疲軟。有跡象顯示政府意識到經濟減緩的風險,可能對從緊政策重新考慮,對市場或許有利。」
金融業 目前僅損失4.8億元【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08.07.16
房利美、房地美「二房」風暴重挫金融股,金管會緊急彙整金融機構投資二房商品及預估損失,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昨(15)日表示,全體金融機構持有房地美、房利美相關商品共6,162億元,目前僅因股票跌價損失4.8億多元,二房影響非常有限。
在金管會要求下,各上市櫃金融股趕在昨天下班前,將投資二房保證的不動產抵押債券金額,以及預估損失,全數上網公告。截至昨天下午5時30分,上市櫃金融股回報投資二房金額達4,810億元,光是國泰金及新光金就近達3,800億元,占了金融股近78.8%。
至於預估損失金額,除了兆豐金及台企銀各已提列2,033萬元及1,000萬元損失之外,其餘20多家公司都表示評估結果「風險極低,沒有預估損失」。
據了解,金融機構持有二房相關的抵押債權證券化(CMO)或不動產抵押貸款債權證券化(MBS)等商品,多列在「備供出售」項目下,依法評價損失應提列資產減損,但不影響損益表。此外,由於二房是美國政府在背後擔保,各金融機構多認為持有的資產安全無虞,不會產生損失。
【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玉山金控昨(15)日晚間發布重大訊息,旗下的玉山銀行昨日全數賣出投資房地美(Freddie Mac)保證的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券(CMO)3,700萬美元,玉山金及玉山銀持有的房利美(Fannie Mae)僅餘4,600萬美元,無信用風險之虞。保險業的部分,共持有5,386.22億元,主要為證券化商品,且大多數持有至到期,認列跌價損失可能性甚小。
不過,有保險公司投資房地美、房利美的股票共8.2億元,因為兩家公司股票重挫,保險公司的損失已達4.8億元,這也是二房對保險業最主要的影響。至於保險業持有二房發行的公司債,因為評等沒有改變,且債券價格比成本價高,還小賺1.4億元。
在銀行業的部分,投資部位共794億元,主要投資證券化商品與債券,並未投資股票,目前沒有任何損失。
在投信業的部分,有三檔基金持有相關商品,其中一檔持有股票共64萬元,已經全部認列損失;另外兩檔共持有12.36億元的MBS商品,其中一檔因為是買到浮動利率計價的商品,預估損失僅24萬元。
次貸風暴對我金融業影響分析>經濟日報 08-07-15
美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爆發財務危機,引起全球金融市場震撼。證券分析師指出,國泰人壽、新光人壽持有的「二房」商品,預估分別達2,000億元與1,500億元,但因美方已表示會透過各種管道挹注「二房」流動性,國內金融機構持有「二房」商品應不會產生損失。
國壽14日證實,持有房地美、房利美相關商品約2,000億元,新光則不願意透露投資部位。
壽險業者指出,以保險業國外投資共2兆元來看,投資房地美、房利美相關商品的金額估計超過5,000億元。據了解,金管會清查後發現,本國銀行共有20幾家持有房地美、房利美所發行的債券和證券化商品,投資部位合計約2,000億元。換言之,國內金融機構投資「二房」商品合計可能逾7,000億元。
但國壽和新壽強調,美國政府將全力支援房利美、房地美,加上兩家公司信評等級等同美國公債、暫無被調降之虞,其所發行的公司債和所保證的證券化商品(RMBS)價格也並未下跌,目前沒有任何投資損失。房地美、房利美相關商品的債信評級目前均為AAA,屬於最高投資等級。
房利美、房地美股價腰斬衝擊美股,加上金管會將全面清查台灣金融機構影響程度的消息面衝擊,14日國泰金和新光金等金融股股價因而下挫,國泰金單日股價跌幅4.39%,收盤價為63.1元;新光金跌2.5%,收在19.1元。
金管會14日一早就透過各公會了解金融業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相關債券的情況。據了解,金管會初步研判,二房商品短期不會有倒帳風險,但因國內金融機構投資部位不小,金管會主委陳樹14日傍晚因而召集幕僚研商因應措施,並預計在15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對外公布。
馬政府 滿桌「救股大菜」皆失色【聯合晚報林超熙08.07.15
馬政府上台後,遭逢美國二次房貸國際金融市場丕變大風暴,政府團隊由信心喊話到實際端出政策牛肉,全告失靈無效,今天大盤指數開盤不到10分鐘即摜破7000點大關,盤中再創下6832點新低,下挫高達324點或4.53%,3、4百萬股民全遭套牢慘賠,券商營業大廳裡,投資人大罵馬政府護盤無能怨氣此起彼落。
馬政府520上台迄今,台股指數由9309點重挫至今天的6832盤中新低,總計已跌掉2477點或26.61%,這段期間台股的跌幅,遠超過次貸風暴核心圈的美股;馬政府為力挽股市,除端出各種挽救股市的牛肉大菜外,更透過政府官員信心喊話,要投資人對政府改善經濟的政策,要有充分信心,但礙於國際股市頻頻走低,外資法人把台股視為賣股求現的「提款機」,自馬政府上台以來已大賣台股逾1000多億元,引發台股頻創新低,馬政府護盤台股已告失靈。財富在短短二個月內快速縮水,股市「馬上倒」。
老市場人士指出,股市出現一連串的急挫股災走勢,要用特效藥,不能僅靠「口水護盤」,政府官員要能「雙效合一」,即一手祭出利多政策,另一手藉由政府四大基金積極進場護盤,不要老是靠嘴巴講,兩岸關係改善,台灣經濟發展長線看俏等,不著邊際的談話,要救股市,首要是救投資人信心,而連政府四大基金都不敢大舉進場護盤,這不就透露出政府連對自己拚經濟的能力也沒信心,指數不再破底,投資人便敢進場買股,反之,大盤一再破底,底部深在何處? 投資人信心崩解,賣壓便一再湧出。
馬政府520迄今,對股市端出利多與談話
6/5 開放陸資買不動產
馬總統曾表示,上任後半年內開放陸資來台購買不動產;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說,相關部會會在半年內規畫完成。
6/22 馬英九、劉兆玄喊話
馬政府上台滿月,大盤指數修正1407點,跌幅達15%,市值損失超過3.5兆元。馬總統說,百姓的痛苦,政府要概括承受。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台灣經濟基本面還是好的,透過推動兩岸周末包機直航、陸客來台和擴大內需,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達4.78%,「未來都會反映在國內股市」。
6/27 四大基金喊進護盤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指出,四大基金已經陸續進場護盤。
6/28 請外資喝咖啡
行政院率財經部會首長,分兩批請14家外資、13家國內金融業者「喝咖啡」,外資表示,賣超台股的資金並未匯出,對台股仍有信心。
7/4 周末包機正式啟動
兩岸周末包機與大陸觀光客來台正式啟動,馬英九總統競選時的第一張政策支票兌現。
7/9 馬再度信心喊話
馬總統說,儘管面臨「有些無法控制的因素」,也不必氣餒,等待下一個熱帶氣旋,乘風而起。
7/10 金管會提八大利多
7000點保衛戰,政府全力作多,金管會主委陳樹提出包括五大保險業者可買回庫藏股等八大利多。
7/11 擴大12吋晶圓登陸
馬英九總統拋出擴大開放12吋晶圓90奈米製程的晶圓廠登陸想法。
7/12 馬提振興五大產業
馬英九總統對股市由信心喊話,端出實質政策牛肉,提出三年四兆振興五大產業。
7/14 登陸投資上限鬆綁
馬英九總統同意,企業登陸投資上限大幅鬆綁至六成,未來在台設立營運總部企業登陸,資金將全面鬆綁。
二房危機 有這麼嚴重嗎?【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08.07.15
台灣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二房」商品可能逾7000億遭金管會徹查,甚至牽連央行,引發央行總裁彭准南親上火線「滅火」,強調投資二房債券商品不能與次貸畫上等號,各家壽險與金融股也紛紛跳出來澄清不受影響,但今日上午金融股仍遭重襲,投資人不計成本恐慌性殺出,多檔權值股仍跌停,指數甚至跌破10年線新低。專家感嘆國內金融市場難道再禁不起一點「謠言」測試?
事實上二房財務危機與股價重挫雖然引起全球金融市場震撼,但上周五即已獲得美國財政府與聯準會宣示介入力保,危機算暫獲化解,讓二房的風暴僅侷限於股價下跌,未引發流動性風險,且順利出售 30億債券商品也顯示市場正常運作,債權也未遭降評。但新政府上任剛開張的全新金管會上周五決定要全面性徹查國內金融機構投資二房部位的動作,仍然對市場信心產生一定的衝擊,政府的積極作為,反而給予市場空頭勢力一個重襲金融股的機會。
金融市場一向最擔心的即是信心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空頭市場、經濟景氣疑慮,一點點的風吹草動或是市場謠言都可能造成銀行擠兌或基金非理性贖回,更何況台股本身都仍在風雨飄搖之中,政策利多消息還頻頻失靈之際,政府護盤7千點關卡實屬不易,投資人信心面原本就較薄弱之際,任何一點謠言都可能成為壓垮大盤的最後一根稻草,連美國政府都宣示嚴厲打擊不實利空消息之際,也希望政府能給予金融業者與投資人多一些信心支持。
央行:外資沒大舉匯出【聯合報╱記者陸倩瑤、08.07.16
美國「二房」風暴重創台股,金管會和中央銀行昨天緊急信心喊話,指「二房」事件對國內金融機構衝擊有限,業者損失很少。央行副總裁周阿定說,外資在賣超台股後,沒有大舉匯出,約有三千億元資金還留在台幣帳戶。
央行昨天仍未承認或否認是否持有「二房」產品,只強調,央行持有的資產品質相當良好,以昨天上午九時的市價計算,資產價值高於成本甚多,顯示央行財務健全。
昨天金融股全面躺平,指標金控如國泰金、新光金、富邦金、元大金昨天全面跌停;中信金控昨天啟動庫藏股機制救火,才讓股價不致跌停。
儘管金管會在盤中就開記者會,但股民並不領情,記者會開始時台股下跌二百多點;記者會結束,大盤跌點已擴大到三百點以上。
金管會清查顯示,到七月十四日為止,全體金融機構購買「二房」相關金融商品,總投資金額約六千二百億元。
金管會指出,金融機構投資「二房」以證券化商品為主,例如具「擔保」效力的MBS(房貸擔保債權證券受益證券);其次是「二房」的公司債,只有極少資金買進「二房」的股票。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強調,到目前為止,「二房」公司債與MBS仍正常交易,流動性沒有問題,債信評等也沒有調降。
二房風暴 外資趁亂撿金融股【聯合報╱記者陳盈羽08.07.16
「二房」風暴使金融股大跌,瑞信證券大中華區金融分析師林淑娥表示:「投資人沒有搞清楚,這次跟次貸不一樣,除非美國政府垮台,這些債券不會有問題!」外資趁亂買進包括富邦金(2881)、第一金(2892)等金融股;分析師表示,只要美國政府挹注房利美和房地美、金融業持有至到期,就不會有認列跌價損失的問題。
美國「二房」議題衝擊金融股,造成包括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元大金(2885)等大型金控權值股昨(15)日都以跌停收場,不過外資趁亂大買富邦金3.4萬張、第一金1.2萬張,另外台企銀(2834)、永豐金(2890)等,也都被外資各買超五千餘張和三千餘張。
美系外資交易室主管表示,金融業基本面沒有問題,但是氣氛受到影響,有些金融股的確遭到超賣,現在買進具防禦力、下檔有限。
林淑娥表示:「若房利美和房地美倒了,美國政府也倒了」,她表示,投資人對「二房事件」有誤會,這次的風險跟次級房貸完全不同,因為「二房」等於是被美國政府持有,雖然沒有直接持有股權,但是當初「二房」會成立是國會通過,且這兩家金融機構就佔了美國房貸市場的五成,如果垮台,美國房地產就完蛋了,所以這次美國政府決定買進股票,就是直接持有,已經與「二房」成為「唇亡齒寒」的關係。
林淑娥表示,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信用價差殖利率只跟美國國庫券相差40個基本點,根本就是國庫券了,所以台灣金融機構持有的「二房」債券,根本沒有「壞帳風險」,只要持有到到期,除非美國跨台,「二房」根本不會倒閉,現在股價跌下來是長期買進的時點,包括富邦金、國泰金和新光金等都被超賣了。
歐系外資金融分析師指出,這樣的情形他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已經不是台灣金融可以解決的問題了,一切都要看美國政府的舉動而定。至於台灣金融機構是否會提列損失,只要美國政府挹注「二房」、美國不倒、金融機構持有至到期,這些債券就沒有提列損失的風險。
房貸紓困 美將金援3,000億美元【經濟日報╱廖玉玲08.07.13
美國參議院經過數個月爭論,11日壓倒性通過3,000億美元的房貸紓困法案,希望幫助屋主和銀行避免耗時費錢的法拍程序,讓屋主獲得較負擔得起的房貸,預料將有40萬名屋主受惠。但眾議院和白宮這兩關,恐怕還有變數。
參議院以63票對5票通過3,000億美元的房貸紓困法案,此案要點包括:由聯邦住宅管理局(FHA)擔保,提供受困屋主新貸款,讓他們保住房子,重新和放貸業者協商比較負擔得起的30年固定利率房屋貸款。願意承受一定損失的貸款銀行,至少能夠收回部分貸款。
此外,此案還包括讓FHA更現代化,並加強對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控管。政府也將提供145億美元的房屋稅減免,其中包括給首次購屋者最高8,000美元的信用。
但本案接下來的路可能會崎嶇一點。首先會碰到的問題是眾院,部分民主黨籍眾議員認為此案裡的稅賦優惠有待商榷。其次是白宮,批評這項紓困案太花錢,且有姑息放款機構之嫌,揚言如果最後的定版不能令人滿意,不惜否決。
美國房市兩年前就已開始走下坡,但白宮、國會和聯準會(Fed)到現在才陸續提出紓困措施。有些觀察家認為,這些計畫恐怕只能幫助少數陷入困境的貸款人以及消費者。
哈佛大學聯合住屋研究中心主任瑞欽納斯表示,如果六個月前華盛頓就提出這些方案,效果肯定更佳。到現在才推出也算恰當,但效果有限,因為負面動力已非常強大。
次貸新地雷 金管會清查金融機構【經濟日報╱李淑慧08.07.12
美國兩家大型房地產業者可能被政府接管,使美股11日開盤後重挫,金管會官員指出,目前還不確定是否有國內金融業新踩到美國房貸地雷,下周將全面清查金融機構投資情況,金管會也將督促金融業加強風險控管機制,要求業者未來投資應更謹慎。
國內金融機構前幾年因雙卡風暴嚴重侵蝕獲利,去年開始的美國次貸風暴,也有部分金融機構因投資相關連結型商品而受傷慘重,包括永豐金和新光金獲利因此由正轉負,各大型金控也陸續提存準備。
紐約時報11日報導,美國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公司承受的財務壓力日益沈重,布希政府正在考慮一旦情勢惡化,將實施監管措施。房利美與房地美一旦接受監管,股票幾乎毫無價值,兩公司持有或擔保的房貸虧損,將由納稅人買單。
2007年8月美國爆發次級房貸危機以來,國內金融業總損失初估為425.72億元,其中銀行業預估損失為341.72億元,保險業預估總損失84億元,各占銀行和保險業資產的0.1%和0.09%,影響有限。
金管會表示,證券商和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期貨業等事業,目前均未持有美國次級房貸商品或SIV投資部位。至於金融業總損失雖達425.72億元,惟扣除已提列損失準備331.55億元及已處分損失97.92億元,未提列損失準備僅2.05億元,對整體金融市場的衝擊不大。
美國政府可能接管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報導,造成這兩家全美最大房貸融資供應商11日在美股早盤慘遭腰斬,分別狂瀉50%。
這項報導加深投資人對房利美與房地美財務的疑懼,股價分別暴跌49.39%及51.37%,摔至只剩8.92美元和4.78美元。天堂夥伴公司(Avalon Partner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卡狄優說:「我認為原因是政府正在討論紓困計畫,而且昨天有人提到破產,今天的傳言更是雪上加霜。我認為市場的解讀是,無風不起浪。」
但也有投資人逆勢操作,債券經理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 )投資長葛洛斯(Bill Gross)說,該公司買了大量的房利美債券。他表示,違約將掀起一場難以承受的大風暴。
報導並指出,布希政府也考慮要求國會立法,由政府對兩公司持有或擔保的5兆美元債務,直接提供擔保。但政府官員說,這項辦法的可行性很低,因為此舉將使公債規模增加一倍。況且,由於市場都知道政府就是這兩家公司的靠山,不會有多大效果。據估計,在美國政府伸出援手之前,房利美與房地美的稅前虧損與資產減值約770億美元。
5兆美元的爛攤子【經濟日報╱編譯 季晶晶08.07.12
自次貸風暴以來,房利美、房地美及聯邦住宅貸款銀行(FHLB)在支撐房貸市場上一直扮演關鍵角色,形容他們就是全部的市場,也不為過。但他們投入房市的錢愈多,自己的財務狀況就惡化得愈嚴重,如今變成5兆美元的爛攤子。
投資人已開始拋售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股價為1991年來最低。尤其當聯邦聖路易銀行前任董事長普爾(Bill Poole)開口說,在保證金與市價評估會計原則下,房地美第一季無力償債後,使情況更加惡化。
很難想像美國政府會袖手旁觀,放手讓這幾家公司倒閉,但財政部長寶森說不會立刻紓困,顯示投資人不該期待政府很快就會伸出援手。分析師估計,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稅前虧損和資產減計得高達770億美元,才會逼得華盛頓當局不得不出手相救。
葛拉罕費雪公司(Graham Fisher)分析師羅斯納和官員開會後透露,由政府出面接管這兩大房貸業者,確實是白宮官員考慮的一個選項。根據羅斯納和阿拉巴馬州眾議員巴徹斯說法,除非房地美和房利美已無法自行籌資,否則白宮並不願介入。美國目前約12兆美元的未清償住宅房貸,半數是這兩家公司擁有或提供擔保。
分析師建議,如果政府真要出手援救,投資人應該買保險以免美國財政部倒了。
蘇格蘭皇家銀行固定收益策略部門主管海克說,如果被迫援救房地美和房利美,可能會導致政府公債的信用違約交換風險擴大,財政部可能因此損失最高的AAA信用評等。(綜合外電)
美國,是個麻煩製造者08/06/13 【文/陳伯昌】
如果就次貸危機對全球金融與經濟的影響來看,用「麻煩製造者」形容美國,並不為過。
先由2000年的網路科技泡沫說起。在泡沫破滅、股市崩跌後,聯準會(Fed)快速而激進的降息,由6%降至1%,產生大量的流動性,推升房地產價值,並普遍帶動美國家庭的財富效應,2003年經濟又步入繁榮。
同期間,新興國家,尤其是金磚四國,也展現一片榮景,並帶動建設所需的工業原料需求。鋼鐵、煤、銅等商品價格,2005年起大漲。在寬鬆貨幣環境與良好經濟成長下,全球股市也熱絡攀升(台灣除外)。全球央行莫不謹慎關注,此波的市場過熱與原材料成本上漲,是否會形成通貨膨脹,因而不斷升息。
就在這種非理性繁榮出現,並將形成通膨之際,美國卻在去夏發生次級房貸風暴。從此,形勢急轉直下,Fed為了自救,打斷了2005年的謹慎布局,並給世界帶來許多後遺症。
首當其衝的,是龐大的全球銀行損失(至今已超過3,000億美元),與對金融體系的打擊。這原本應由美國本土銀行承擔的巨額壞帳,卻在投資銀行的證券化包裝、評級機構的失職下,讓次貸像SARS病毒般地散播到全世界,讓所有金融機構共同承擔損失,造成金融系統整體的弱化。
其次,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危機,Fed再度瘋狂降息,去年9月來降息七次,由5.25%降至2%。美元隨著加速貶值,各主要國家貨幣兌美元近期紛創新高。
明顯地,美國希望藉由大幅降息與貨幣貶值,一方面在國內支撐資產價值,另一方面在海外強化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力圖振作的股票與地產市值,以及企業出口與海外獲利的提升,逃避衰退的來臨。
只不過,對其他國家而言,這個藥方卻有害無益。例如,歐盟飽受歐元升值之累,與次貸的金融損失,經濟成長大幅降溫,由去年的2.8%,降到今年首季的0.4%。
中國的情形複雜得多。在美元降息與貶值下,流向中國的熱錢大增,進一步造成中國境內的流動性過剩。今年首季中國外匯存底增加1,539億美元,但扣除外商直接投資及貿易順差後,竟有850億美元的資金來源不明。
以中國近幾年來外匯存底迅速增加的情形估算,應有4,000至5,000億美元的熱錢。一旦熱錢套利完成撤出,中國可能面臨類似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資產價格崩潰危機。
其實,包括中東油國、日本、中國等擁有鉅額外匯存底的國家,皆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美元眨值,就等於強迫性地讓這些國家的債權縮水。去年底美國政府債務近9兆美元,若美元貶值20%,等同所有債權持有國共同分攤8,000億美元損失,可見「美元貶值」的殺傷力。
最具普遍性的全球影響,是因美元弱勢引發的能源、原物料商品、糧食等價格的上漲。由於全球泛濫的投資基金(如對沖基金、衍生性投資)預期美元弱勢,撤離美元資產,必然大幅轉至其他巿場;再加上這些商品多以美元報價,美元貶值必然引起價格上升。因此,原油、金屬、糧食近期都屢創高價,形成全球性的成本上漲。
這已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事,就低所得家庭而言,糧食支出占收入比重極高,根本無力負擔如今年來小麥漲價60%之類的壓力。聯合國指出,逾30國因糧價高漲陷入飢荒及暴亂,一場「無聲大海嘯」正淹沒許多低所得的非洲及拉美國家人民。OECD上周更指出,未來十年糧價不會回落,且將居高不下。在持續逐利的資金拉抬下,飢荒、暴亂甚至戰爭,會導致多少窮人死亡,難以估計。
其實,這些後遺症已逐漸匯聚在一起,形成全球性的現象。環顧四周,越南通膨率已高達25%、阿根廷23%、俄羅斯14%、沙烏地阿拉伯9%、中國8.5%。經濟前景不明、通膨遍地襲來,「停滯性通膨」,似已在美國獨善其身的行動後,反撲而至。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在1970年代,美國產生金融動盪後,財政部長科納利對國際社會所說的至理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
(作者是宇宙光電副董事長,曾任東隆五金董事長兼總經理、匯豐直接投資亞洲公司董事。信箱:vchen66@gmail.com)
是美國把石油價格搞得飛漲>中時08.05.18
美國總統布希一年內兩度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說是要與沙國談論油價飛漲的問題,那當然是希望石油輸出組織能夠增加產量以平抑油價,但沒有人認為沙國會有什麼確實的承諾,因為油價目前之飛漲與供需的關係不大,主要原因還是出自美國。
沙國的《阿拉伯新聞》就說:「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任何因素都可能推動油價上升,你(指布希)實際上比沙國擁有更大力量來控制這些外部因素」。
要舉出美國所負的責任太簡單了,只看在布希發動對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戰爭之前,那時油價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只因為布希的戰爭使中東局勢動盪不安,產油區動盪不安,就增加了國際投機的期貨交易機會,國際間有的是閒置熱錢,自然將炒作目標置於石油上面,於是中東或其他地方稍有動盪,油價便上升一層。
伊拉克是產油大國,美國入侵伊拉克,使伊拉克石油生產大受影響,而抗美武力的活躍,也使人們擔心油井會被破壞。目前美國又在威脅攻擊伊朗,如果有此行動,國際油價將更高不可攀。這不但是投機者所能預測,連普通人都知道,在這種緊張氣氛中,油價還會看跌不看漲嗎?
石油目前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不住下跌,石油還會不漲嗎?石油國家絕不會讓美元貶值的負擔加在他們頭上,則油價上升也是自然的事,而美國負債累累,政府赤字不斷上升,政府基本上不打算維持美元的強勢,油國為什麼要為此吃虧?有些國家主張石油與美元脫鉤,但美國又不願意,而沙國也不願因此得罪美國,因此石油漲價與美元貶值便成惡性循環。
這些可能就是阿拉伯新聞所說「外部因素」。
美元發飆 歐元盤中反攻【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8.05.09
倫敦金融時報頭版8日報導,歐美官員主張美元對歐元不該續跌,激勵美元對歐元8日應聲勁揚到八周來最高,對亞洲貨幣也同步走強。但在歐洲央行(ECB)宣示依然強硬的抗通膨立場後,歐元自盤中低谷絕地大反攻。
美元對歐元匯率8日在亞洲盤一度從前市的1.5392美元升抵1.5286美元兌1歐元,為3月11日來最高。但後來ECB總裁特里謝在決策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通膨仍高,且第一季經濟成長出現反彈跡象,暗示短期內沒有降息的必要。美元匯率應聲下滑,先前獲利悉數吐出,最低曾跌到1.5433美元兌1歐元。
金融時報8日則引述歐美資深官員說法報導,大西洋兩岸的決策官員都很樂見美元轉強。一位美國官員指出,他們擔心市場過於注意美國經濟短期的弱勢和市場壓力,但忽略中期的展望,導致美元貶過頭。
油價 直逼124美元【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8.05.09
國際油價在衝上每桶123.93美元的空前新高後,8日在技術性買盤支撐下,仍在逼近歷史高點附近盤旋。商品投資大師羅傑斯(Tim Rogers)甚至預測,油價會漲破每桶150美元。不過,美國8日公布的經濟數據大致良好。
美國勞工部表示,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減少1.8萬人,降至36.5萬人,優於分析師預估的減少5,000人。美國3月躉售庫存也意外下滑0.1%,為2006年12月以來首見,顯示企業已為經濟走弱帶動需求減緩預作準備。此外,悶了數個月的美國零售業者也稍微鬆了一口氣,沃爾瑪、好市多4月的同店銷售均優於預期,分別成長3.2%和8%,但潘尼百貨業績不盡人意,下滑1.7%。
雖然美國的原油與汽油庫存增加,但投資人依舊看好油價前景,並積極搶進,強勁買盤推升紐約輕原油6月期貨7日漲至每桶123.93美元,再度刷新歷史高點,8日走勢仍強,一度逼近歷史高點的每桶123.90美元。倫敦布侖特原油6月期貨也在技術性多頭買盤加持下,8日漲至每桶122.79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油價自突破每桶120美元關卡後,如脫韁野馬一路狂奔,令分析師百思不解。油價未因美國原油與汽油庫存上升而急跌,無異向投資人傳遞一項訊號,就是市場準備迎接另一波漲勢。羅傑斯甚至表示,油價還會再「漲很多」,而且可能升破每桶150美元,因為「過去40年來並未找到新的大油田」。
在投資人重拾股市信心並企盼次貸風暴結束之際,羅傑斯仍看好商品後市,尤其是農產品。他說:「我不買金融股,並看空銀行股……,目前我們就是處於最嚴重的信用泡沫,一、兩年內不會善了。」羅傑斯也長期看好金價,並打算於金價在每英兩750至800 美元時加碼買進。他還打算逢低買進最近回跌五成的鋅鎳等基本金屬。
美股 陷40年來最慘跌勢【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8.03.18
美股瀕臨40年來最嚴重跌勢,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S&P 500)十大類股全面潰敗,將近20年來最強勁的買進信號已經出現,投資人卻不動如山,認為後市繼續看跌。
S&P 500指數從去年10月9日高點已下跌18%,也比2000年代開始時的價位低了12%。這次暴跌類似1970年代與1930年代的跌勢,過去六次S&P 500下跌超過20%的例子中,只有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出現過這麼全面的賣壓。
管理第一老鷹全球基金的艾維拉說:「我通常同意這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投資人如果認為上半年美國經濟會減緩、然後就會好轉,很可能是在做夢。」這檔基金管理213億美元資產,持有大約25%現金與黃金,比率超過持有的美國股票。
目前S&P 500成份股預測本益比降到超過18年來的最低水準,和10年期美國公債相比,價值降到至少20年以來最低點。
不過,投資人面對傳統買進信號卻毫不理會,因為美國正處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房市衰退,銀行業虧損高達2,000億美元,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必須靠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摩根大通銀行紓困,才免於沈淪。
上周貝爾斯登需要緊急紓困的新聞傳出後,美股跌勢加重,但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派克說:「融資必須進一步減少,股票價值的底部才會浮現。」
巴黎格魯巴馬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雷古爾說,投資人懷疑美股價值,是因為美國經濟可能陷入停滯膨脹,現在S&P 500指數成份股平均預測本益比為13.4倍,上次歷史本益比降到這種水準是1989年。
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以1月的美股獲利為準,美股股利率比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出1.62%個百分點,至少是1986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管理1,400億美元資產的雷古爾說:「股市現在已經比較便宜,但真的便宜嗎?我可不敢這樣說,還會有更多的壞消息要出來。」
打地鼠 柏南克行嗎【經濟日報╱編譯 吳國卿08.03.18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連番對陷入財務絕境的華爾街業者採取緊急救援措施,顯示信用危機壓力持續升高,央行用來控制危機的資源已捉襟見肘,Fed主席柏南克平息市場恐慌的能力也備受考驗。
Fed近日對金融業和房貸市場採取連串紓困措施,被部分市場人士喻為有如「打地鼠」遊戲,冒出一隻地鼠便匆忙打一隻,但另一隻馬上又冒出來。雖然每次緊急救援都引來市場熱烈掌聲,但截至目前市場信用成本未見下降,危機仍一波波爆發,體系崩盤的危險似乎隱然成形。
問題是,在Fed似乎已用盡傳統政策工具,甚至採取前所未見的新融通機制後,這波信用風暴能否就此平息?
新澤西市Wringhson ICAP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蘭達爾說:「Fed企圖控制骨牌效應,堵住體系的部分漏洞,但體系的壓力仍不斷累積,可能超過Fed傳統手段的控制。」
不管Fed把房貸利率降到多低,潛在的購屋者也不會購買會跌價的住宅。不管Fed再挹注多少資金到金融體系,已虧損累累的銀行仍會繼續躲避可能倒閉的借款人。
所以市場的恐慌如果失控,Fed的措施再密集、規模再大,效果只會愈來愈小。降低重貼現率在正常情況下不是大事,但Fed在16日晚間宣布,且兩天後即將召開例行決策會議,格外凸顯情勢的嚴重性。從目前信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初步反應看,Fed的最新措施對穩定信心的效應仍極有限。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克魯曼說,Fed在控制市場恐慌上只能發揮震撼效果,對改變基本面實際上無能為力。現在市場寄望Fed在18日的決策會議會祭出降息4碼、甚至更大幅度的震撼手段,但能否安撫市場恐慌、恢復投資人信心,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綜合外電)
降息救經濟 看看「葛老的泡沫」【聯合晚報陳澄和08.03.17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8日可望再大幅降息挽救美國經濟,但Fed主席柏南克在繼續把大堆現金鏟進永遠填不滿的錢坑之前,最好先拜讀這本「葛林斯班的泡沫」 (Greenspan’s Bubbles)。
這本書詳述葛林斯班如何餵飽兩個資產泡沫,再轉化成現今高達11兆美元的家庭抵押債務,讓全球金融業灰頭土臉,也讓接任的柏南克疲於奔命。
作者佛雷根斯坦 (William Fleckenstein)是西雅圖佛雷根斯坦資本公司的總裁,他充分運用葛林斯班擔任Fed主席任內發表的言論,來破解葛林斯班的神話。他的結論是什麼呢?
用不動產泡沫 救股市泡沫
他說:「葛林斯班以世界最大的不動產泡沫,來拯救世界最大的股票泡沫脫困。」「這樣的結合造就美國 (也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投機狂歡,也促成歷來最大的債務創造。」
佛雷根斯坦和另一研究者徐罕 (Frederick Sheehan)大量引用葛林斯班在國會的證詞與Fed會議紀錄,讓讀者對葛林斯班有個全新的評價。
如今回顧起來,當前困境的來龍去脈似乎不難理解:先是寬鬆的資金餵飽股市泡沫,股市泡沫破滅後,再倒進更多的寬鬆資金挽救經濟,於是又養出房地產瘋狂投資的熱潮,而隨著房貸違約與金融機構的虧損不斷暴增,泡沫終於又被戳破。
佛雷根斯坦以病理學家的精確態度,解剖葛林斯班的言論。他很不客氣地批判說:「像葛林斯班這樣的央行銀行家,根本不能算是銀行家,央行銀行家應該是中央的策畫者。」
他沒把葛林斯班當成什麼大師,而把他描繪成飽受自己偏愛的理論困擾,也對自己錯誤視若無睹的凡人。事實上,1970年代他在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擔任經濟預測專家時,他的成績就已相當不能見人。例如,葛林斯班曾預測1978年的通貨膨脹率會達到4.5%,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可怕的9.2%。
1990年代,股市泡沫不斷膨脹之際,葛林斯班逐漸對科技能大幅提升生產力的理論著迷。他甚至結論說,「由於科技支出並未正確納入估算,意即股價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高,所以泡沫也沒有在形成。」
柏南克 將步葛林斯班後塵?
等「新經濟」證實只是一場幻象之後,他轉而鼓吹運用「房屋淨值」來融通「消費與房屋整修」。他甚至告訴房屋擁有人說,「傳統的固定利率房貸或許是一種昂貴的融通購屋方法」。他說這些話時是2004年,當時的聯邦資利率只有1%。
葛林斯班一再提供救援的行動,讓投機人士相信Fed是他們的朋友,有「提供賣權的葛林斯班」 (Greenspan put)可以依靠。如今,輪到「提供賣權的柏南克」成為過度放貸的銀行業的希望所寄,但很不幸的是,留給一般美國民眾的卻只有通貨膨脹與弱勢美元。
葛老:美金融危機 二戰後最慘【聯合報╱編譯莊蕙嘉08.03.18
美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葛林斯班在金融時報十七日評論中表示:「當前美國因次級房貸引爆的金融危機,是自二次大戰後最嚴重的一次。」
英經濟學家警告,全球已接近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認為貝爾斯登的倒閉只是開端,他預期將有更多銀行和避險基金崩盤。
葛林斯班在評論中指出:「當房價趨於穩定,抵押房貸證券的房屋抵押淨值跟著穩定,這波金融危機就會結束。」
葛林斯班亦被批評是這波金融風暴始作俑者,因為他擔任聯準會主席時,對貨幣政策太過寬鬆,以致沒察覺到次貨市場的泡沫化危機。
葛林斯班認為,這波金融危機會留下傷害,重創風險管理系統,人們將學到教訓,但不能違背「市場彈性」與「開放競爭」經濟原則。
全球股市大跌 油金創新高【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8.03.18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緊急調降重貼現率,摩根大通銀行賤價收購貝爾斯登公司,加深投資人對信用危機擴散的恐慌,全球股市17日應聲大跌;美元對歐元匯率創新低,直逼1.6美元兌1歐元,對日圓也摔落13年來谷底;黃金、原油則再創歷史新高。美股早盤道瓊指數一度大跌近200點,稍後跌幅縮小。
瀕臨破產的貝爾斯登公司以14日收盤股價15分之一的超低價格,售予摩根大通,投資人懷疑會有更多金融公司陷入同樣的慘境,紛紛拋售金融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17日大跌2.4%至132.71點,道瓊歐盟50指數開盤重挫逾3%。
美元對歐元一度重貶至1.5905美元兌1歐元,再度改寫歷史新低;美元對日圓一度急貶至95.78日圓的13年低點,跌幅逾3%。美元續破歷史新低促使避險資金湧入黃金與原油市場,黃金現貨價一度暴漲2.9%至每英兩1,031.97美元,西德州輕原油4月期貨漲至111.8美元,聯袂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聯準會16日緊急調降對金融機構直接融資利率,凸顯美國經濟展望堪虞,恐連累仰賴出口的亞洲經濟體,加上金融局勢動盪令人憂心歐美資金將撤出亞太新興市場,亞股隨之重挫。日經225種股價指數重跌3.2%,香港恆生指數跌5.2%,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跌3.6%。
韓元17日收盤對美元重貶3.1%,報1,029.2韓元,是2005年12月來最低價位,且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日圓除外的十種交易量最大的亞洲貨幣中,有八種對美元下跌。投資人對韓國股市連續賣超12日,韓元對美元今年來已重貶8.5%,是亞洲17大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貨幣。
歐、亞公司債違約避險成本大幅飆升,顯示投資人認定聯準會30多年來首度在周末降息大動作,仍無法解決信用緊縮問題,將有更多金融機構倒地。信用違約風險指標歐洲iTraxx指數大漲9.5個基點至164.5,創新高;日本東京iTraxx指數更暴漲34個基點,升至245的最高水準。
【編譯于倩若、劉道捷/綜合17日電】英格蘭銀行(央行)17日說,三天內將挹注50億英鎊(100億美元),以壓低隔夜拆款利率。據花旗集團駐倫敦經濟學家桑德斯的資料,英國隔夜拆款利率17日稍早攀升至5.8%,遠高於英格蘭銀行5.25%的政策利率。
日本銀行(央行)17日也在市場注資約41億美元;歐洲中央銀行正提高警戒,尚未行動,瑞士國家銀行則表示,瑞士金融市場情勢如常。
美元崩 歐元日圓飆新高【聯合報╱記者羅兩莎08.03.18
美元兌日圓持續貶值,十七日東京匯市一度跌到十二年七個月來最低點。
美聯社
美國次貸風暴持續延燒,重創國際美元。昨天歐元、日圓及瑞士法郎一飛沖天,歐元最高飆到一美元兌一點五九零四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瑞郎也超越美元,最高攻至一美元兌零點九六七四瑞郎。
亞洲貨幣以日圓表現最「勁爆」,昨天連續攻破一美元兌九十八、九十七與九十六日圓關卡,最高漲到九十五點七一日圓兌一美元,日圓一路「過關斬將」寫下十三年新高紀錄。
外幣投資專家說,由於市場持續看衰美元,歐元匯價突破一點六關卡指日可待,不過短期可能陷入整理,因為美元雖然已如過街老鼠,但「上吊也要喘口氣」。
匯銀人士說,日圓漲破一百後,長期以來日圓兌美元匯價的心理魔咒跟著解除,不排除日圓將漲破九十日圓兌一美元大關,如有歐元、日圓、澳幣與紐幣等強勢貨幣應可繼續抱牢。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選後外資大舉撤離,股匯市雙雙重挫,昨天韓元一口氣暴跌卅一元,摜破一美元兌一千韓元,以一○二八收盤,創二○○五年底以來新低;累計年初迄今重貶約百分之九,成為這波美元崩跌中,相對弱勢的貨幣。
金融危機 Fed大降息 再下猛藥救房地產>中時08.03.19劉聖芬、
美國布希政府與聯邦準備理事會在出手拯救貝爾斯登並推出多項緊急措施後,目前正在考慮展開新一波的行動,以化解這場可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大的金融危機。除了聯準會將大幅降息三到四碼外,白宮也考慮推出大規模援救房地產融資的計畫。
美股開盤大漲激勵歐股
由於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大幅降息,加上高盛、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第一季獲利數字,並沒有預期的慘,美國股市周二開盤後大漲逾二百點,美股開紅盤也帶動歐股大漲,英、法、德等主要股市漲幅均在二.五%以上。
市場人士預測,周二在華府召開會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把隔夜拆借利率從現行的三%至少調降一個百分點。那將是自伏克爾(Paul Volcker)擔任聯準會主席時期、於一九八四年十月將聯邦基金利率從一一.七五%一舉調降至一○%以來的最大降息幅度。
逾五十年來最嚴重危機
曾任聯準會理事、現為金融顧問公司史丹佛集團駐華盛頓資深顧問的葛蘭利(Lyle Gramley)說,「聯準會非常積極地處理嚴重的流動性問題。」預測這次FOMC會議將降息一個百分點的葛蘭利表示,「他們需要在貨幣政策面有大動作。這次是逾五十年來我們面臨的最嚴重危機。」
救市行動的第二個主軸是布希政府將從這波金融危機的起火點─受傷慘重的房地產融資部門著手補救。
華爾街日報報導,布希政府正在考慮兩項新措施。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的其中一項是減輕對Fannie Mae與Freddie Mac這兩家政府特許的抵押貸款公司之束縛,使他們能有較多的錢去向流動性吃緊的銀行購買房貸,以利房市復甦。
另項新措施是住讓更多房屋貸款人可獲聯邦住宅管理局保障的提案。此舉可使民眾辦理房貸信心提升。
對未來金融市場的看法,雷曼兄弟美國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表示(Ehtan Harris)表示,目前投資人都擔心美國經濟發生七○年代停滯性通貨膨脹,不過雷曼兄弟認為,這一波經濟衰退,並不如外界想像這麼糟。儘管油價等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雷曼兄弟認為,美國不大可能步上七○年代的停滯性通膨。
全球經濟通膨風險上升
巴克萊銀行認為,在各國央行同步採取措施同時,市場悲觀氣息越來越濃。聯邦儲備利率調降,對股市短期有正面效果,但仍無法阻擋股價全面下挫的趨勢。巴克萊坦承,目前美國與全球經濟展望都有惡化跡象,各國央行操作空間也愈來愈有限,通貨膨脹風險也在上升中,美國受美元走軟影響,受衝擊確較大。
葛老批下錯猛藥終將失敗>中時08.03.19黃文正
美國次貸風暴席捲全球,油價金價屢創歷史新高,通膨蠢蠢欲動,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一再大幅降息,試圖力挽狂瀾。不過,若干國際財經大老卻直指聯準會下錯藥方,非但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令國際金融危機更加惡化。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指出,一再降息下猛藥,並不適宜今日的金融系統風險評估,僅會干擾金融市場,而以失敗告終。因為「任何市場結構的改革或調整,並未秉承對抗累積經濟錯誤的重要安全防護:市場的彈性與開放的競爭。」
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認為,目前美國及全球抵押市場的危機,已嚴重到迫切需要進行另一次實質性的拯救行動,因為「我們正經歷一個前所未見的險境」。
另位前財政部長桑默斯也說,抵押市場所爆發的諸多嚴重問題顯示「美國經濟幾已步入衰退,若不立即展開強而有力的政策行動,後果不堪設想。」
貨幣經紀公司Tullett Prebon執行長泰瑞.史密斯則稱:「我在這一行卅四年了,從未見過這麼嚴重的問題。高利率並非導致此問題的主因,所以,降息也無法解決問題。我們很難準確且清楚地看出,官方究竟該使用何種工具來對付它。」
投資銀行美林分析師柏恩斯坦評估,美國第五大券商貝爾斯登遭流血大拍賣,可能只是第一個被戳破的泡沫而已。「現今許多資產依舊高估,企業營收依然疲弱,信用市場的泡沫到底有多大、多深?情況恐怕很悲觀。上次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一年的泡沫循環,共有二五%的金融機構最後遭到併購、忍痛求售,甚至宣告破產。」
三個暴發戶比不過一個敗家子【經濟日報社論08.02.17
近年許多國家快速發展,而美國則出了很多狀況;因此不少人認為美國即將或已經沒落,其領導世界的地位將被取代。去年我國對東協的出口超過對美出口,又有人藉此說,美國市場已較不重要甚至快速消失。全球化的發展確使美國不再像以往那樣重要乃至獨大,然而美國仍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國家和市場,而且有其獨特的地位,若輕率地以為美國或被取代甚至消失,則在政策和事業經營上可能都會犯大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到全球的一半,經濟軍事力量獨霸全球;如今美國雖已沒有這種主導世界的能力,其GDP仍占全球的三成,還是第一大國,軍事及其他力量也多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我們切不可輕忽美國的重要性。台灣有句俗話:「三個暴發戶比不過一個敗家子」,意思是說原本家大業大的家族,即使在敗家子手中逐漸沒落,擁有的財富仍可能高於三個暴發戶,但人們常誤以為暴發戶較有錢。何況美國尚未敗家,以先進國家而言,美國過去十多年的經濟成長率仍算甚高,只是不像新興國家那麼高,而使美國領先其他國家的倍數減少而已。
這種國際差距的縮小乃是全球化所造成。以後許多國家不務經濟發展或不願加入國際經貿合作,使其所得長期偏低。近20年這些國家已懂得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現成的技術,也懂得利用其工資和地價等成本較低的優勢來搶高所得國家的產業,其生產得以快速成長。換言之,他們快速成長的主要動力,正是他們比較落後;一旦所得更接近已開發國家,成長的動力就很可能大幅縮減。我們若因許多國家快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就以為這些國家將超越美國,道理上是不充分的。
即使未來很多國家的每人所得或總所得追上美國,美國不再獨大或最大,也沒有國家能取代美國過去幾十年獨大的地位。假設各國的每人所得都發展到一樣高,人口最多的國家不管是中國或印度,也只能占約全球1/6的所得;既比不上當年占一半的美國,也比不上現在占三成的美國。更何況這些開發中國家的每人所得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比美國低很多。
許多人誤以為美國會被取代且不再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如上述,將過去幾年的成長趨勢推論到長期的未來,而未考慮未來成長條件的改變;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資料的錯誤解讀。例如近幾年東亞各國的總貿易量及彼此之間的貿易都比美國貿易成長更快,有人就認為這表示美國不重要了。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化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想法的錯誤。
假若筆記型電腦從頭到尾都在我國生產而不假手中國大陸,並以每台100美元賣到美國;則我國與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筆記型電腦貿易額,分別為100和0元。若我國改將70元的零組件出口到中國大陸,組成的成品仍以100元賣去美國;則我國對美國出口減少100元,對大陸出口增加70元,而大陸對美國出口則為100元。於是從貿易量來看,美國對我國的進口變得不如大陸重要甚至消失,美國在全球貿易額所占的比重也相對降低。如果我們把40元的零組件改在越南生產,運回台灣加工成70元的零組件再運去中國大陸組裝,則東亞間的貿易又要再增加40元而顯得更重要。明明都是在東亞生產一台電腦賣去美國,卻因為把生產鏈分散到各國,竟然使東亞變得更重要,美國變成不重要;這看法顯然不正確。
簡單地說,原料零組件在國際間每次移動,就被計入貿易統計一次,因此生產鏈在國際間做更細的分工,上游原料零組件就在國際多次移動,而被重複計算多次。近年來東亞各國間分工愈來愈細,各國間八、九成的貿易是原料零組件;因此東亞間之貿易及東亞各國的重要性就由於重複計算而被誇大。
事實上東亞國家間的大量貿易,大部分只是為最後出口到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做準備。一旦美國不買,減少的不只是對美國的出口,東亞間零組件的貿易將減少更多。我們若不了解最終需求主要還是來自美國,就可能不了解為何大家仍那麼擔心美國不景氣,也不知道很多產品該依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的偏好去研發設計。東亞確已比以前重要,但豈可輕率貶低美國的重要性
自由市場 拜錯偶像?【聯合報/王先棠翻譯08/01/25
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主導美國與全球多數地區經濟政策的最重要概念,是市場聰明顛撲不破。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保持距離,不要去碰如油井般自己會噴油的財富之井,任由財富像魔術般湧出,市場聰明到自會涓涓滴滴澤及社會每個階層。
這種想法頗得人心,政府對產業的管制鬆綁,稅賦減輕,政府監督權也變弱。受市場機制的信念支配,保險公司因此能擋下擴大政府醫療照護補助的呼聲,銀行也創造了金融網路,把原來只有住宅功能的房屋,變成能像網路公司股票一樣交易的資產。
不過,最近大家談話已經顯示對市場力量極度不安。世界各國面對的問題治絲益棼,後果難料,從次級房貸危機引發信用緊縮,到全球暖化的威脅。許多原本無法料到的地方如今忽然需要管制。
最近幾星期,布希政府與聯準會把自由放任主義擱在一邊,插手不動產,採行他們聲稱能保護美國民眾不受掠奪成性的銀行業者傷害的新規則與新交易;才不過一年前,美國當局還稱讚同一批銀行業者很有創意。布希政府現在表示,聽任市場自生自滅,數百萬美國人將失去他們的房產。
大西洋兩岸的中央銀行正在協調各種把大筆現金投入全球經濟的計畫,唯恐擔驚受怕的放款人積存資金,扼殺成長。亞當斯密用「看不見的手」這個隱喻形容市場應如何運作:放任每個人自由爭逐私利,市場按照各種需要分配貨物與資本,使大家獲利最大化。雷根政府之後,這種想法成為名副其實的神聖誡律,經濟學家傅利曼則被奉為這套學說的摩西。
冷戰結束,共產主義勢力消褪,「看不見的手」似乎壟斷了經濟學思想。就算名義上由共產黨掌控的中國,也庇護私人創業家與外國投資。在拉丁美洲,國際貨幣基金會金援那些擁抱市場力量的政府,故意避開那些抵抗市場力量的國家。
然而,現在有人要求看不見的手對它一手造成的結果負起責任。歷經長達20年令人失望的經濟成長,幾個拉丁美洲國家已經斷然拒絕國際貨幣基金會,也開始擁抱委內瑞拉表明支持社會主義的領袖查維茲的財金政策和思維。中國領導人雖然還對「改革開放」相當執著,卻也嚴格管制人民幣幣值,還把資金導入財大勢大的國有企業,他們擔心市場更自由後,數百萬農民會失業。
綜觀歷史,自由企業失控後,嚴格管制又抬頭。如今,次級房貸風暴與債權銀行取消大批房貸借款人的贖回權,促使許多人呼籲建立新規則。
華盛頓自由派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伯恩斯坦說:「我們正以一種應有的審慎眼光重新看待市場流動問題。過去數十年來,經濟學家和政治菁英都主張,無論何時,只要政府管制經濟任何一個層面,就是為看不見的手戴上手銬。從很多角度看,這個觀念明顯錯誤。」
那些希望看不見的手持續發揮作用的人則指出,假如市場力量會帶來痛苦,馴服市場的手段所帶來的傷害通常更加嚴重。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主張自由放任體制的經濟學家大衛‧韓德森說:「每一種管制都會減損人的自由。管制越多越慘。」
韓德森對布希政府凍結房貸利率政策,及聯準會提出旨在遏止不良借貸的新規定大加撻伐。他說,政府破壞契約的神聖不可侵犯,也使每個人更難取得房貸。
韓德森說:「他們辯稱,你必須保護那些看不懂契約的笨蛋。但他們把每個人都當笨蛋。」
不過,在華盛頓,以及那些價格比一年前低的許多民宅中,大家對管制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因為事態惡化時,更多人要求政府撥亂反正。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伯恩斯坦說:「脫韁的市場力量勢必招致惡果。你絕對不能單靠意識型態管理美國這麼複雜的經濟體。」 (譯自紐時週報)
退稅刺激消費 預算局:成效有限【聯合報08.01.26
美國國會對布希總統的150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達成共識,各界關切退稅究竟能否刺激消費者支出帶動經濟成長?美國國會預算局 (CBO)上周發布的報告顯示,成效可能有限。
經濟學者則認為這項方案有缺失,未提供弱勢族群足夠福利,加上美國人購買進口貨的習慣,此方案經費多將流至海外。
自由派經濟學者認為,該方案照顧範圍不夠大,沒有增加失業救濟金,也沒有增加糧食券福利,難以保障失業的弱勢族群。保守派專家則批評該方案沒有布希所要的永久減稅案。
這項方案的另一缺失是,美國民眾於國內消費時買的都是進口貨。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06年美國民眾購買商品中有21%是進口貨,方案經費可能因此有一部分流到海外。
CBO報告指出,這類臨時且僅實施一次的稅負優惠對增加家庭支出幫助不大,1975年的前例顯示,民眾拿到退稅款後當季就花掉的金額僅占12%到24%。
2001年也有類似例子。該年7月下旬到9月底前,美國大多數家庭拿到300美元或600美元兩種額度退稅款,但當時還搭配降低稅率且降稅可溯及以往,消費者當季用掉的退稅款達兩成到四成。大多分析師均認為,2001年的方案成功振興了美國經濟。
當年政策的另一群受惠者是房貸業者與房屋買賣雙方
美振興經濟處方 緩不濟急【經濟日報╱家齊08.01.26
為挽救美國經濟,白宮與國會24日敲定規模1,500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但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認為經濟正步入衰退,振興方案恐怕已是緩不濟急。
布希政府24日宣布已和國會達成協議,民主黨掌握的國會最快將在2月15日把法案送交總統簽署。如果成真,美國一般家庭將在5到6月間收到退稅支票。
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家莫里奇(Peter Morici)表示,這項振興經濟方案將正面刺激美國疲軟的經濟,但很可能無法避免衰退。
莫里奇說:「把現金送到人民手中是最好的刺激經濟方式,但是這不足以避免衰退。我們看到的是1,500億美元,這僅大約彌補掉銀行過去幾個月來在房市損失的投資。」經濟衰退幅度可能因此變小,但美國經濟仍將無可避免地減速。
這項振興經濟方案的核心是約1,000億美元的退稅支票,估計約有1.17億個家庭將因此受惠。一般納稅的工作者可獲得600美元退稅,非納稅者可獲得300到600美元。高薪家庭若有小孩也可獲得300美元。其他尚有企業的租稅優惠,以及振興房市的措施。美國眾議院預計將在2月初對這項法案投票,加速進行,略過委員會的審議過程。
但經濟政策研究院(EPI)經濟學家米夏爾(Lawrence Mishel)表示,這項方案把錢送到工作者以及兒童手中「只對了一半」,這項退稅來得太晚,可能已無法及時協助陷入困境的家庭。
米夏爾說:「我們需要解決失業增加的問題,但這項方案可能要花好幾個月才能發揮效果。」
美國參議院仍在辯論這項法案,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雷德表示,眾議院應能儘速通過這項法案,以參議院能在2月15日時送交白宮簽署。
此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班24日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將陷入停滯,但是否會陷入衰退仍有待觀察。他認為最近的金融市場動盪起於銀行在房市的虧損狀況不明,必須等房價穩定後,虧損不明的疑慮才能底定。
Fed下猛藥 美確已步入衰退期>中時08.01.23陳一姍
「怎麼又跌了?」從去年下半美國傳出次級房貸問題以來,全球股瘟就像病毒一再變種的流行性感冒,在全球竄流。昨日終於在印度演出必須啟動暫停交易機制,止住市場恐慌性賣壓;香港股市單日重挫二○六一點,跌幅更創下八.六五%的歷史紀錄。
儘管聯準會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降息三碼,企圖挽救經濟。但根據永豐金依歷史資料所做的分析,聯準會只要降息八碼,就幾乎確定經濟步入衰退。
另一場資金大挪移 即將展開
去年中以來,聯準會迄今已降息七碼,加上這次出乎意料的提前降息,儘管官方不承認,但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已經定調。長達四年的多頭,恐怕將要告終,另一場資金市場的大挪移就要展開。
美國強力降息三碼,代表美國承認經濟步入衰退,更代表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問題。前波網路泡沫之後,美國連續降息十多次,讓利息降到歷史低點,但衰退與股市下挫仍難以避免。因此,就算這次美國降息三碼,仍難避免經濟衰退與股市下挫,頂多讓美國經濟軟著陸,讓美股下跌趨緩。從宣布降息後美股反應,就顯示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走向的「共識」。
解剖近幾次股瘟病毒,共同性是都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有關,不同在於,傳出壞消息的範圍越來越大,而且實際經濟數字越來越難看。以這次為例,一月一開春,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就傳出負成長的壞消息。上周,美國最大銀行花旗發布第四季財報,由於利息收入持續縮減,讓外界意識到,次級房貸風暴已經從單純的次貸族,擴大到信用卡與小額信貸的放款,這意味美國消費者已開始不敢花錢。
新興國家動向 全球觀察指標
而上周五,美國總統布希提出一千五百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這個原本被各方,包括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寄予厚望的方案,完全不敵以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為首的經濟衰退派,美股收黑,讓歐股、亞股市場信心全面潰散。
這一波病毒與過去的另一個不同是,壞消息不單只在美國與英國。昨日,包括盧森堡財政部長、日本央行昨日先後發布,歐洲經濟成長可能減緩,日本經濟成長可能低於預期的官方意見。全面性衰退的陰影,才是造成這一次股瘟如此嚴重的理由。
對全球而言,目前唯一難以預測的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到底可以挽救全球經濟到怎麼樣的地步?這個前所未見的結構,會如何改寫全球經濟力版圖?在美國經濟幾乎已確定進入衰退後,這恐怕將成為未來經濟、股匯市最大的變數。
索羅斯:二戰來最嚴重金融危機>中時08.01.23蕭麗君
美國經濟瀕臨衰退,已經引發全球性的金融災難。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億萬富翁投資家索羅斯周二不約而同警告全球經濟情勢「危急」。索羅斯在接受奧地利報紙Standard專訪時表示,「情勢比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其他金融危機更加嚴重」。他認為全球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呼籲,聯準會應該立即降息,以舒緩美國衰退憂慮,可能觸發的全球股市動盪不安危機。他指出過去幾年政策被部分基本誤解所引導。他稱這些誤解源自於「市場基本主義」,也就是相信金融市場可以自行平衡。他強調「這根本是錯誤想法」,並認為「我們目前的確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
被問及美國是否邁入衰退時,他說,「沒錯,這是存在於美國的威脅。」索羅斯並補充對於衰退也會威脅歐洲經濟成長的認知不足感到驚訝。
國際貨幣基金執行董事孔恩也贊同索羅斯對全球經濟的觀察,並說全球市場對於美國刺激方案抱持懷疑態度。
孔恩向記者表示,「全球所有國家都蒙受美國經濟成長減緩之苦。」他解釋,儘管新興國家成長持續強勁,並推升全球經濟成長向上,但是新興國家也難以避免將會受到衝擊,因此成長力道將比預期疲弱。
他還指稱雖然上周五美國總統布希提出的經濟刺激方案,訴諸一四五○億美元的減稅措施以鼓勵民眾消費,但是「市場似乎不感激布希提出的方案」,因此市場的負面反應或許「早在預期當中」。然而身為PIMCO執行董事的麥考利認為在考量全球經濟情勢下,聯準會應該立即降息,而不是等到下次例行會議。
由於歐洲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成熟,美國看來已即將喪失其世界金融主導權。全球著名且極具影響力的諮詢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表的一份報告甚至指出,這變化可能已經發生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該報告主撰人法瑞爾女士說:「我們認為,美國與其他工業國之間的經濟成長率差距很大,而這是歐洲可能已經超越美國的主因。歐洲、美國現在是並駕齊驅,因此就要看匯率。這個變化真的很大。」
報告指出,同時亞洲地區的情勢也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大陸持續大幅成長,成為最大資金輸出國,勝過日本、德國及幾個石油輸出國家,完全要仰賴它的貿易順差,而日本等市場停滯不前。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二○○六年的一項估計指出,美國市場資產值約為五十六兆一千億美元元,而歐洲(包括英國在內)為五十三兆二千億美元。而依照這幾個月來的發展來推估,歐洲已經超越美國。
降息僅能治標 財報黑洞殺傷力難測>中時08.01.23崇倫
美國次貸危機引爆信貸緊縮,已讓全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蹣跚癱瘓,失業率升高,美元匯價盤低。分析師擔心,美國正步入衰退,或已經陷於經濟衰退,次貸危機持續惡化更導致近來的股市暴跌。
美國這次金融危機的開端,始於前幾年房地產行情爆炸。隨著房價節節高昇,買到就賺到,想買房的人很輕易的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即使收入不夠,銀行也可以寬鬆的條件貸出,這些貸給信用不好的個人房貸,就是俗稱的「次級房貸」,數額高達數兆美元。接著,這些債權經過包裝,再轉賣給全世界各地的銀行。
由於這些債權獲利豐厚,全球銀行再將表面看起來穩當的債權轉賣給退休基金、避險基金。弄到最後,這些債權到底藏在金融體系何方誰也不清楚。
現在,隨著經濟衰退,失業率增加,過剩的房屋迫使價格下跌,美國房市開始崩盤,部分地區大跌幅度超過五成。這甚至也影響已經有房子的人,過去他們以手上的房子做抵押借款,消費在車子、渡假上,現在房價劇降,根本還不起貸款。
銀行在次級房貸上的虧損,需要提列準備,每虧一元,外面的信貸就要收回十元,這就造成嚴重的信貸不足。先是流動性不足,接著衝擊經濟景氣,造成更多人失業,更多人付不出房貸,房地產價格再下滑的惡性循環。
美國的經濟現在已經低迷,如果再持續下去,會造成萎縮(recession),甚至是蕭條(depression),進而影響到歐洲、日本,以及全世界以美國為輸出市場的國家。
美元已因美國貿易赤字龐大(估計達一兆美元)而疲軟,如果經濟景氣再遲緩,加上利率大幅調降,美元匯價可能將會繼續下滑。果此,外匯存底中美元部位比重大的國家,諸如中國,也會調整外匯存底的美元比率,進而加快美元跌勢。
更糟糕的是,現在沒有人能夠探到谷底。去年各金融機構第四季的虧損,還要好幾個月才需要公佈財報,我們可能還會看到好幾倍美林與花旗式的大虧損。目前聯準會降息三碼,充其量僅能治標,無法治本。
美金融危機 外國政府基金搶進>中時08.01.23王嘉源
由於國內信用緊縮,失業率攀升,以及擔心經濟步入蕭條,美國企業與政府領袖正賣力向外國資金招手,寄望借助外資之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趁著美國面臨經濟難關,加上美元疲軟之賜,外國政府投資機構伺機低價搶購美國企業,增加全球市場影響力。
去年,外國投資者總共傾注4140億美元,透過私人交易和購買公開交易股票等方式,收購美國企業、工廠及其他資產股權,手筆之大為前所未見。上述投資金額便較前一年增長90%,是過去10年來平均值的2倍以上。
全球經濟強勁成長 資金充沛
光是今年頭兩星期,外國企業又再同意斥資226億美元收購美國企業股權。經濟學者指出,如果美國真的步入經濟蕭條,美元匯價也進一步走跌,這一走勢可能還會加速。
由於美元持續走疲,美國企業與資產在全球相對上變得更便宜,尤其是對歐洲與加拿大等地的買家來說。而當美國面臨經濟蕭條陰影之際,全球經濟仍維持強勁成長,使得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等產油大國及中國與德國等出口大國,全都累積了充沛的外匯資金。
這些國家原本多半是持有美國國庫券這種低風險的債券,並以此心滿意足,但現在拜所謂「主權財富基金」(國家控股投資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規模水漲船高之賜,它們紛紛搶進華爾街金融市場。
中東亞洲400億美元 相繼挹注
近來美國若干最大型金融機構由於次級房貸業務虧損累累,為了彌補資金缺口,全都仰賴中東和亞洲地區的外國政府基金挹注。過去數個月,主權財富基金總共斥資逾400億美元,收購華爾街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股權,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林公司、花旗集團、瑞銀集團及貝爾斯登等等。
全世界約有20多國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其中不僅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其他像利比亞、伊朗、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中東國家,也是不落人後。雖然有關這些基金的總規模究竟有多大,精確數據很難取得,但華爾街分析師大多認為,這些基金的全球總值已達到2兆美元左右,到了2012年還可能成長至少5倍。
據統計,去年主權財富基金總共對美國企業挹注215億美元,投資對象不限於金融機構,還跨及房地產、鋼鐵製造、能源及嬰兒食品等諸多領域。
主權基金在美國的投資大動作早就引發美國部分人士的憂心。分析師指出,這些基金可能會利用其投資行為強化本國公司的競爭優勢,從而對市場造成扭曲,甚或帶有政治目的。
恐將扭曲國內市場?看法分歧
美國國會議員與金融監理當局即呼籲對這些基金的投資案加強審核,以防外國對美國金融體系或軍事相關科技取得影響力。在總統黨內初選中,民主黨參選人也已開始聚焦於主權財富基金的活動,紛紛呼籲制定國際規章,促使這些基金的運作更透明化。
然而,在另一方面,若干支持境外資金的人士指出,主權基金在美國的投資金額,其實只占境外資金流入美國的一小部分而已。而目前流入美國的境外資金還是以來自歐洲、加拿大及日本等地居多。
這些人士又說,外國人相中美國市場,藉由投資行為創造經濟活動,這並無值得大驚小怪之處,因為美國人為了追求利潤,同樣也在全世界投資。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06年美國人持有外國股票與債務的總值即超過6兆美元。
逢低投資 日銀行揮軍華爾街>中時08.01.23黃菁菁
美國次級房貸衝擊美國金融機構,日本各大銀行伺機伸出援手,趁市場低迷時欲掌握進軍歐美金融市場的商機。不過,日本瑞穗銀行上周決定大手筆投資美國美林(Merrill Lynch)證券之後股票大跌,此舉是明智之舉,還是一場賭博遊戲,短期間難以見真章。
美國次級房貸問題衝擊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股市一片慘綠的連鎖效應。東京股市於廿二日創下二年三個月來的新低,跌破一萬三千點,單日最高跌幅一度達七百點,各類股也都紛紛寫下歷史的新低。投資人對東京股市抱持著不安心態,擔心股價是否還將繼續慘跌。
在金融市場前途茫茫之際,日本瑞穗銀行於一月十五日決定投資美國大證券商美林一千三百多億日圓(約十二億美元),三菱UFJ以及三井住友也開始向美國金融界送秋波,表示考慮當個只伸手相救,不動口介入的投資夥伴。
據日媒報導,日本三家銀行集團共準備了一兆六百億日圓(相當於一百億美元)的資金,準備向美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展開增資的交涉。三菱UFJ社長畔柳信雄於本月中表示,美國銀行若需要支援,只要有好的案子,三菱UFJ也會考慮,三菱UFJ期盼能早日將海外事業部門的毛利從整體占比的10%到15%提高到超過20%,今後也會積極考慮收購海外銀行,但是目前沒有在交涉中的案子。
瑞穗銀行於十五日正式發表投資美林證券的計畫之後,又受到美國花旗集團因處理次級房貸問題產生巨額虧損的消息影響,十六日的瑞穗股票大幅下跌,與前一天相比大跌四萬點,跌至四十六萬三千點,跌幅為7.95%。三菱UFJ和三井住友等日本大型銀行集團也都應聲下跌無一倖免,美國次級房貸問題也對日本金融業帶來不小打擊。
不少投資人質疑,瑞穗在美國市場最困難的時期決定投資美林算是一種賭注,有可能因此獲利,但也可能對瑞穗本身造成不良的影響,這筆大投資是否能有相對的回收仍有待觀望。但站在日本金融業的角度來看,日本銀行業於八、九O年代積極向海外投資發展,但是經歷泡沫經濟後,進軍歐美金融市場已非易事,不趁美國金融市場最困難的時候,股價較低時進場投資,恐怕會錯失投資商機。
中國注資50億美元購摩根股權>中時08.01.23白德華
學習新加坡「淡馬錫」主權基金模式,中國也在去年九月注資兩千億美元,成立了「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公司,開始投資國際資本市場。在美國金融市場遭次貸危機風波愈演愈烈之際,中國主權基金也隨著他國主權基金腳步,積極進軍美國。
經內部多年討論後,為更有效率運作一兆五千億美元外匯儲備,中國決定仿新加坡「淡馬錫」模式成立中國版的主權基金公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初期資本額兩千億美元,為當時全球僅兩兆美元的主權基金再注入新活水。
不過,就在中投成立後的首筆投資案─對美國黑石集團投資卅億美元案,卻出師不利,至去年底虧損近七十億元人民幣。
中投成立後,首任董事長樓繼偉表示,兩千億資本金中,三分之一會拿來對農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的注資,三分之一拿來購買匯金公司,讓兩者合一,最後三分之一便拿來海外投資,投資範圍為非人民幣結匯的海外市場,還包括台灣。
成立至今,中投已出手好幾次。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去年底投資華爾街三大券商巨頭之一的摩根士丹利五十億美元,換得九.九%股份。這項投資見仁見智,從好的方面說,美大券商從不向中國資本開放,要不是受次貸影響,也沒有機會。
購進摩根股權,不僅可借此進入美國高度壟斷的券商市場,謀求良好回報,且有望利用美國大券商深厚的政治人脈,緩解中美經貿摩擦。
但從不好的方面看,社科院世界經濟所所長助理何帆說,次貸危機尚未平息,如果明年危機進一步惡化,摩根士丹利可能遇到更大損失,中投的投資也會受影響。眼下美國三大券商都遇困難,但只要翻盤,中投的投資回報也不無可能番倍。
「這只是一個開始,在不久的將來,中投也許會繼續投向華爾街上其他因次貸危機而受損的金融機構。」一位中投公司高層如此透露。
上周四,澳洲四大銀行之一的澳新銀行發言人說,中國主權基金已購該行近五%的股權,但中投董事長樓繼偉對此卻說,中投沒有購入澳新銀行股份。顯然,做為中國主權基金,在影響力日漸強大的今天,中國有必要強化其透明度。
主權基金 「買」的是影響力>中時08.01.23 黃文正
「為什麼是科威特主權基金投資花旗銀行,而不是華倫.巴菲特?」
美國財經大老菲利普.羅哈汀(Felix G. Rohatyn)分析,在風雨飄搖之際,大膽投資華爾街,中國和中東主權基金也深知風險甚高,但他們「買」的是躍上世界舞台的「影響力」。
近年來,出口暢旺的亞洲國家以及受惠於高油價的中東石油輸出國家,外匯存底急速增加,為提高外匯存底收益,紛紛成立「主權基金」,在世界各地積極尋覓合適獵物。
最近幾個月,趁次債風暴席捲華爾街,中國主權基金50億美元抑注摩根士丹利、中東阿布達比投資局以75億美元入股花旗、新加坡政府和中東主權基金以115億美元投資瑞銀、新加坡淡馬錫等投資美林66億美元,引起歐美財經人士高度側目,擔心若出現惡意購併,後果不堪設想。
現年79歲的羅哈汀,縱橫華爾街數十年,見證過1980年代日本企業以銀彈攻勢併購美國公司的金融浪潮。在1990年代,這位財經大老還曾獲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名出任駐法國大使,至今仍與各國政府高層關係匪淺。
為何「股神」巴菲特不敢掏錢,但主權基金卻一點都不怕?仍活躍於華爾街的羅哈汀說:「主要是他們的目的不同,最大的差異是政治方面的考量。」他說,像巴菲特這種投資大亨,投資效益和風險高低為其唯一考量,但對中國或杜拜主權基金而言,花錢投資能賺最好,短期稍有虧損也無妨,他們圖的是登上國際舞台的影響力。
羅哈汀認為,儘管中國主權基金入股摩根士丹利,非僅不能介入經營,也無法進入董事會,表面上似乎沒什麼「影響力」,但實際的情況是,「當你持股超過10%時,你根本不需擁有兩席董事席次,便可輕易影響整家公司的運作和經營。」例如,身為花旗大股東的沙烏地阿拉伯親王瓦利德,雖無董事資格,但仍可扮演關鍵角色,而把花旗執行長普林斯炒魷魚。
對於主權基金紛紛入侵,美國政府已拉高警戒,日前新加坡淡馬錫入股美林時,聯邦參議員舒默便預警說,外國投資雖可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但其終極目的卻是尋求「非經濟性的利益」,「他們愈想學習經營掌控與影響力,我們愈是需要擔心。」
前財長桑默斯警告:美經濟陷廿年來最大衰退危機
中國時報 08.01.08 謝錦芳、陳一姍
美國最近就業報告等一連串壞消息出爐,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警告美國經濟面臨二十年來最大衰退危機,由於國際油價徘徊在一百美元高點,聯準會再大幅降息空間相當有限,他認為美國政府應及時針對低所得者採取短期、必要的財政措施,規模約五百到七百五十億美元。
而同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主席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昨日也表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機率已經超過五成。費德斯坦十二月中旬曾公開表示,陷入衰退的機率是五五波,但上周五,他示警:「現在陷入衰退的機率比不陷入衰退來得大。」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十二月新增就業只有一萬八千個,創下四年來單月最差的記錄,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將走入衰退。
桑默斯六日在倫敦《金融時報》專文中以「嚴重的衰退」來形容美國經濟面臨空前危機,除了就業情況太糟,還有耶誕假期民間消費低迷;此外,國際油價創歷史新高,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銀行壞帳居高不下等。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危機迫使布希政府必須慎重推出暫時性的財政政策刺激景氣,不能完全依賴聯準會的貨幣政策。
桑默斯指出,由於美國陷入嚴重衰退危機大增,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可能還會再大幅降息,不過,國際油價位於歷史高點,如果聯準會大幅降息,將助漲通貨膨脹,且使得已經很弱勢的美元進一步走軟,因此他主張布希政府應採用財政措施來分擔貨幣政策的壓力,而且避免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低利率引發新一波的泡沫。他建議這項短期的財政措施目標以低收入家庭為主。
費德斯坦則說,攀高的失業率將打擊消費者信心。一旦沒有了工作,消費者會開始憂慮未來,會比較不敢花錢,拖累今年的經濟成長。他認為,由於房地產價格持續下滑,房地產價值縮水,會讓人民不敢消費,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大增。他提議,本底二十九日聯準會再降息○.五個百分點,不是壞事。降息還不夠,國會應該思考減稅,以恢復消費者信心。
不僅是美國,昨日公布的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掉到一○四.七,創下兩年以來新低。另一份報告顯示,十一月製造業價格年增率四.一%,創下近十一個月新高。顯示高油價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也讓歐洲進退維谷。
亞洲金融風暴10年 如今牽老美鼻子走07/12/28
經濟日報
2007年適逢亞洲金融風暴十周年,而這一年來,此區最大事件並非政變、醜聞、選舉或股市震盪,而是亞洲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出現質變,從十年前的金融受災戶變成華爾街的新救星。
彭博資訊專欄評論家皮塞克(William Pesek)指出,西方已開發市場今年經濟成長腳步遲滯,相較之下亞洲則顯得衝勁十足。美元匯率直直落,但泰銖和印度盧比等亞幣則分別有18%和15%的漲幅。美國深陷次級房貸風暴無法脫身,中國大陸反而繼續在國際舞台上拓展影響力,對美國提出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訴求乾脆來個充耳不聞。
然而,真正的轉變,卻是國際經濟主導權已悄悄換手。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讓區域各國賤賣資產好取得西方資金協助。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輪到西方世界向荷包滿滿的亞洲鞠躬哈腰,請他們幫忙收拾信用風暴後的殘局。
亞洲和阿拉伯世界國家因龐大外匯存底和豐厚油元收入,成為大財主。兩年前,杜拜無法買下美國的兩座港口,只因為美國「國家安全危機」。近來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先後要賣股票給杜拜、大陸、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這回西方世界應該不會、或者不敢有太多人提出質疑。
一個國家如果失去對金融機構的掌控權,其危機或許不亞於丟掉幾個港口,但如今形勢比人強,眼看信用市場上一片風聲鶴唳,像花旗集團等受創甚深的金融機構,怎可能抗拒得了送上門來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即使是來自恐佈主義溫床的中東國家。也難怪皮塞克要頒「有錢能使鬼推磨」獎給亞洲和中東各國。
此外,皮塞克也為亞洲股市今年的表現喝采,打算頒發「抗拒地心引力獎」給亞股。雖然許多人認為大陸股市已嚴重泡沫化,但還有很多市場表現亮眼。截至12月21日止,澳洲、孟加拉、香港、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地股市,漲幅都高達20%以上。
由於亞洲貨幣可望繼續升值,2008年對亞股可望又是另一個豐收年。
布希救房市 美120萬屋主受惠【經濟日報╱吳國卿007.12.08
美國總統布希6日宣布,凍結部分次級房貸利率五年,以紓緩次貸風暴衝擊,避免經濟陷於衰退,預估有120萬屋主及金融業可受益。
布希表示,這項由美國財政部長寶森協調的方案,對象主要是無力負擔調高房貸利率的貸款戶,適用於2005年1月到2007年7月間貸入的次級房貸。方案可提供三方面的協助:維持利率不變、協助提供民間銀行的再融資,以及提供聯邦住宅局(FHA)擔保的貸款。
儘管在野黨批布希的紓困方案「規模太小、來得太晚」,但布希表示該案將有助於120萬屋主保住房屋。哈佛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雷辛納斯則估計,該計畫可協助15%到20%的次級房貸戶,是「往正確方向踏出一小步」,但整體次級房貸風暴的創傷仍未止血。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發布新聞稿說,行政部門的方案是「可取的一步」。柏南克本月稍早已承諾將推出新規定,以遏止規模10.4兆美元的住宅房貸市場貸款浮濫的情況。
紐約股市6日受此方案鼓舞而大幅回升,投資人預期方案有助於重振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者,大舉買進受受房地產衰退影響最大的股票,推升營建、銀行和抵押貸款業類股齊漲。全美最大的房貸供應商全國金融公司暴漲逾16.1%;該股今年來跌幅達70%。
美國房貸金融業協會6日公布,在房價下跌、房貸負擔加重雙重壓力下,第三季全美法拍屋以及因拖欠還款而進入法拍程序的房屋比率創歷史新高,其中以佛羅里達、加州法拍屋情況最嚴重。在所有房貸中,已啟動法拍以及剛進入法拍程序的比率都創歷史新高。
穆迪Economy.com首席經濟學家詹迪6日在參議院作證說,美國成屋價格到2009年可能從去年的高峰下跌達15%,他也預測2008年和2009年將有280萬抵押貸款戶違約。
部分業界人士警告,凍結部分房貸利率只是拖延而非解決問題,反而會損傷美國信用市場信譽,使未來的房貸戶貸不到款;政府干預房貸利率,也會使投資人對房貸證券失去信心,傷害整體房貸證券化市場。
【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7日電】美國11月就業人口增幅高於預期,顯示就業市場依舊強勁,或許能夠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股7日早盤區間震盪。
紐約股市7日開盤後1小時,道瓊工業指數報13,607點,比前市小跌12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小跌0.3%。
美國勞工部7日公布,11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9.4萬名,10月修正後數字為17萬人。失業率連續三個月維持在4.7%。分析師原本預估,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幅為8萬人;商務部原本發布的10月增幅為16.6萬人。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希望,薪資上揚能抵銷房價與股市下跌的衝擊,繼續支撐民間消費,維繫美國經濟成長。就業市場強勁顯示聯準會也許不必靠進一步降息來刺激美國經濟。
新聞分析》想吃救命仙丹 條件很嚴苛
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將凍結部分次級房貸利率五年,華爾街日報在評論中,把這項挽救房市的方案比喻為「房貸市場的馬歇爾計畫」,不過,在數百萬貸款戶房屋可能面臨法拍、和投資人抗拒的情況下,這項方案似乎只是杯水車薪。
布希政府的計畫並未強迫房貸公司必須凍結合條件的房貸戶利率,而是由業者「自願」配合計畫。布希宣稱120萬房貸戶會因此受惠,但美國屋主權益團體責任放款中心(CRL)表示適用條件太嚴苛,估計只有14.5萬貸款戶合乎凍結利率條件。
今年第三季美國面臨法拍的房貸戶就超過60萬,占調整型次級房貸近五分之一。今年和明年還有近200萬戶將面臨調整利率,大約從7%-8%提高到11%-13%,顯示未來會有更多人將因無法繳款而被迫拍賣房屋。
布希計畫的構想是爭取時間,以給房市喘息機會,等待房屋銷售和房價回升,屋主可取得再融資,並把調整型利率改成固定利率和較能負擔的繳款金額。不過,為了避免干預市場引發道德風險,使房市投機客受惠,計畫設定嚴苛的適用條件,但卻可能使這番美意大打折扣。
這項計畫最大的一大挑戰可能來自次級房貸證券的投資人,他們遍布全球,且可能為保護放款的條件而不惜興訟。這類證券的持有人當初投資時,已把貸款條件和調高利率納入考慮,凍結利率將使他們損失潛在的支付或收益,進而退出美國次級房貸市場。
世界經濟 「美」下愈況?【聯合報07.11.28朱小明
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美國前財政部長桑莫斯在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次級房貸暴風的損失可能是金融界目前沖銷損失500億美元(約台幣1.6兆)的好幾倍,美國經濟衰退拖累全球成長的機率愈來愈高。
桑莫斯說,三個月前,次貸會造成重大金融問題已無庸置疑,但各方並不認為會威脅到全球經濟成長模式;如今許多人已不敢再打包票。
即使美國採取必要的政策改變,美國經濟仍可能衰退,進而拖累世界經濟成長。如果美國不採取比目前更有力的政策因應,恐怕未來多年都擺脫不了其負面影響。
數項數據顯示,次貸危機遠比數月前所了解的更嚴重,原先以為已探底的房地產市場恐怕會繼續溜滑梯。帶來壞消息的數據包括:獨戶住宅建設率明年可能只有巔峰期的一半;房地產衍生品市場顯示,未來數年的美國房價比最高價可能下挫達25%。
桑莫斯指出,由於過去沒有類似經驗,無法評估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但如此嚴重的金融風暴一定會造成消費大幅緊縮,而消費是近年經濟成長的主要推手,對經濟的影響不言可喻。
金融界面臨的問題目前仍有許多並未浮出檯面,在次貸抵押利率重估、房地產下跌的情況下,未來一年的查封率至少會增加一倍。美國金融界損失並可能波及信用卡、汽車業和商業房地產,這些損失目前並未計入。
金融體系對新投資提供貸款的能力恐怕也會大受影響,而新投資也是維持經濟成長的要素。另外,不利經濟的因素包括美元重挫、油價暴漲、中東政局不穩、以及美國無法再擔任傳統進口國角色。
桑莫斯建議,為力挽狂瀾,美國必須採取三項具體步驟,第一是宏觀經濟必須維持需求,聯邦準備理事會對利率的調整必須靈活,金融政策必須透過增加開支或對中低收入家庭提升稅賦優惠,對經濟提供短期刺激。
第二,決策者必須制定明確的政策,以解決導致信用緊縮的各種問題,甚至採取非傳統的做法,謹慎貸款已不是優先考慮,當務之急是維持資金流通。第三,採盡量維持房屋市場需求的全面措施,確保信用良好的購屋者能夠貸到利率合理的貸款,同時必須為無力負擔的屋主重建抵押架構。
OPEC 不想用美元計價了【經濟日報07.11.20劉道捷
伊朗總統阿瑪丁加德宣稱,OPEC考慮改用美元以外貨幣計價石油,凸顯OPEC內部歧見已浮上檯面。
彭博資訊
伊朗總統阿瑪丁加德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有意拋棄有如「廢紙」的美元,改用其他貨幣作為石油計價貨幣,並討論把外匯存底轉成其他貨幣的問題。
阿瑪丁加德在OPEC高峰會後告訴記者:「他們買我們的石油,給我們一堆廢紙。所有與會領袖都表示有意把計價貨幣改變為可靠的強勢貨幣。若干領袖說,產油國應該在美元之外,指定一種強勢貨幣,作為石油交易基礎。」
阿瑪丁加德的說法凸顯OPEC會員國間的歧見,也代表OPEC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盟邦面對日益增強的挑戰。沙國在會議中,反對伊朗要求在高峰會聯合公報中、表達OPEC關切美元下跌的提案。
伊朗、委內瑞拉與厄瓜多對以美元作為石油計價貨幣,主張強硬立場,提議用一籃貨幣取代美元,作為石油交易基礎,但無法在OPEC的13個會員國中,爭取到 足夠的支持。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甚至表示,「美元帝國必須結束,你看不出美元一直像是自由落體、沒有降落傘嗎?美元下跌代表美帝沒落。」
沙國國王阿布都拉對伊朗與委內瑞拉激進立場的回應是:「OPEC一向溫和而明智。」
最後聯合公報中沒有提到查維茲所提用美元以外貨幣計算油價的提議,只婉轉表示將「研究加強會員國間金融合作方法,包括研究若干會員國元首的提議。」亦即同意設立由會員國石油與財政部長組成的委員會,研究美元對油價的衝擊問題。
由於石油交易用美元計價,美元重挫侵蝕產油國石油收益與外匯存底價值,同時波斯灣產油國貨幣釘住美元,美元大跌造成進口物價暴漲,引發波斯灣國家嚴重通貨膨脹,形成難以解決的經濟問題。
大國崛起 人民幣擬國際化【經濟日報╱林則宏
儘管人民幣尚未開放自由兌換,但近年來一再以「大國」自詡的中國,探討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聲音愈來愈強。新華社旗下的瞭望周刊引述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專案研究報告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起步階段,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和國際化是發展的大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多次參與大陸官方「人民幣國際化」研究,他接受瞭望訪問時表示,中國部分周邊地區居民已把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和國際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
這種基礎在於中國經濟強勁穩定的增長,及由經濟實力帶來人民幣的穩定和堅挺。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大量流通,完全是市場需要和選擇的結果,也是給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最真實的「信任票」。
曹紅輝指出,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已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及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在中國西南邊境地區,人民幣甚至有「小美元」之稱,被當作硬通貨使用,在中亞五國、俄羅斯和巴基斯坦也有流通。
在中國東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羅斯及蒙古國。蒙古國已將人民當成主要國外貨幣,蒙古國各銀行都接受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香港人民幣更被用來作為投資的一種儲蓄貨幣。
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表示,儘管目前人民幣境外的流通並不等於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後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
中國社科院在「國際化戰略中的人民幣區域化」專題研究中指出,人民幣若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將為中國帶來四個方面的正面影響。首先是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其次是減少匯差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第三,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第四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與此同時,也會帶來對大陸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增加宏觀調控難度,以及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等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誰來救美元【經濟日報╱社論07.11.10
日 前(6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任主席葛林斯班透過衛星連線,在東京一場論壇上發表演說,關西學院大學教授塔波葛林引述葛林斯班的話說:「歐元 與美元間的貨幣調整已經完成…與東亞貨幣的調整則尚未開始」;意思是說,美元兌歐元匯價不會再繼續下跌,但美元兌亞洲貨幣仍然長期看空。然而市場對葛林斯 班的講話顯然不表贊同,美元兌歐元匯價在同一日再創1.4571美元兌1歐元的歷史新低。
從長期的趨勢來看,葛林斯班對於美元走勢的看法應是合理的、健康的;因為歐元近年來對美元匯價不斷上升,也連動對亞洲貨幣升值,造成歐元區與亞洲(尤其是 中國大陸)貿易的逆差日益擴大。歐洲各國近來從支持中國大陸的貿易轉變為對中國大陸貿易政策、人民幣價位及黑心商品的批評,便知道歐洲各國對於歐元成為單 一強勢貨幣的不滿與憂心。因此三天前,法國總統沙柯吉在美國「法美商會」致詞時,也呼籲美國政府避免使美元匯率「過於疲軟」;他同時強調,將親自敦促中國 准許人民幣匯率升值。
大部分的亞洲各國只允許其貨幣與美元之間進行狹幅調整,而不讓其大幅升值,主要便是幣值高低對亞洲各國貿易仍具關鍵性的影響。例如,亞洲貨幣近來升值幅度 最大的當屬韓元,韓元從2001年的1,313.5韓元兌換1美元,到2006年為929.8韓元兌換1美元,五年來足足升值超過40%以上;事實上也因 此,韓國這五年來外貿順差只有666億美元,相較同期台灣的1,140億美元順差少了近一半,今年第一季甚至還出現逆差的現象,1-9月順差也只有20幾 億美元而已,顯見幣值變動對貿易順逆差的影響力。這也是亞洲其他國家對於貨幣大幅升值投鼠忌器的關鍵所在。
當美國經濟狀況好的時候,還可以吸納亞洲大量的貿易出超,也可以維持美元的強勢地位;但以目前美國經濟所遭到的困難,包括次級房貸衝擊持續發燒,花旗銀行 不僅執行長因此下台,受到衝擊的程度也不斷向上修正。而各主要預測機構亦紛紛調降美國明年經濟成長預期,甚至下修至等同於2001與2002年IT不景氣 時期經濟成長不到2%的低點。在如此混沌、信心脆弱的態勢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美元非理性的走勢。
這一波美元對歐元貶值,便是肇因於有消息傳出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有意調整其外匯準備結構,打算增加歐元部位而減少持有美元;雖然人民銀行事後否認,但消息一 出,立刻引發各國匯市拋售美元的舉動。照理說,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仍將是中國大陸甚至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元作為交易主流媒介,當無庸置疑;因此,中 國大陸若真的有意調整外匯準備結構,恐怕調整比例也十分有限,而且最好只能做不能說。因為在這個時間點打壓美元,不僅傷到自己外匯準備價值,也造成人民幣 升值的壓力。想要拋售美元,卻又不想讓人民幣升值,無非是天方夜譚。
從歐元區及亞洲的貿易立場來看,仍希望美元不要過於弱勢。同時從金融影響面來說,美元的弱勢,可能促成資金離開美國,除了造成美國股市衝擊,連帶引發各國 股災外,熱錢湧入亞洲或原物料市場,也更會助長通膨的壓力。因此,維持美元匯價相當地位,仍是大家的期待,問題是要美國出面號召各國救美元,總是怪怪的; 事實上擁有最多美元部位的中國大陸,儘管面對美國國會強大的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壓力,最該號召救美元,而非在此時落井下石,一舉數失。
美國次貸風暴衝擊擴大【經濟日報社論07.10.25
上周一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後任理事主席柏南克與葛林斯班,不約而同的警告:美國房市崩跌與信用危機拖累經濟,可能損及美國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初 的成長。周三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自4月間預測的2.2%,下調至1.9%,明(2008)年更自 2.8%大幅降至1.9%,顯示美國此次受創之重。至周五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後聲明中亦表示,近來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高油價及美國房市疲軟,可能 減緩全球經濟擴張的速度。在一周內國際重量級財金人物及國際金融機構,連番對全球經濟趨緩提出警告,這是過去少有的現象,可見當前國際金融經濟問題之沉 重,此等警告讓人惴惴不安,引爆了全球股災。
首先,美國股市上周五全面重挫,道瓊工業指數劇跌366.94點,跌幅2.64%,是次級房貸危機以來最大跌幅;影響所及歐、亞股市全倒,尤其亞洲股市在 外資大撤退的衝擊下重跌。東京日經指數兩日(上周五及本周一)重挫668點,跌幅3.9%,香港跌3.7%、新加坡跌4.4%、首爾跌5.1%、雅加達跌 6.2%,台灣跌2.9%還算輕微的。在美國Fed於9月18日降息2碼,帶動股市反彈後,投資人以為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經濟的衝擊大為紓解。但此波全球 股市的再度崩盤,顯見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經濟的衝擊,不僅並未紓緩,其嚴重性還在擴大中。
這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金融及經濟面衝擊之嚴重,可從下列幾個層面來觀察:
首先是次貸風暴規模不斷擴大;美國次級房貸戶有200萬人;次貸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目前違約房貸已超過2,000億美元。雖美國聯邦房屋署 (FHA)最近宣布將對次貸戶提供擔保,但預估僅占總次貸戶的10%,計20萬戶,其餘因利率上升還不出房貸的,在未來一年內可能擴大到150萬至180 萬人,違約金額可能提升到4,500億美元以上。由於次貸風暴的擴大,亦影響到美國主要房貸市場違約率的大幅上升;美國主要房貸市場規模近7兆美元,過去 違約率都是個位數,目前已提高到17%,可見整個違約房貸不斷擴大,對金融之衝擊非常大。
其次是次貸風暴爆發後,金融機構對房貸不得不採取緊縮措施;據美國房貸銀行家協會(MBA)估計,今年房貸總額較去年減少15%,明年還要再減18%,再 加以房價的下跌,新屋銷售降到冰點,因此影響新屋開工率的大幅下降。據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今年9月美國新屋開工率較8月劇降10.2%,較去年同月更降 30.8%。美國每年住宅投資占GDP5%以上,前三年美國新屋開工率年年成長,住宅投資大幅增加,對經濟成長率貢獻0.5個百分點。但去年新屋開工率下 降,住宅投資大逆轉,出現負成長,影響經濟成長率下降0.29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更擴大到負0.78個百分點,下半年及明年可能更擴大,這也是IMF大 幅下修美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的根源所在。
第三,次貸風暴自7月爆發後,德國的IKB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荷蘭NIBC、英國北岩銀行等先後受到美國次貸風暴的影響,發生虧損,引發擠兌,甚至幾乎 倒閉。9月中,國際知名的高盛、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公司等表示,今年第三季獲利受到次貸風暴影響而降低。最近美國最大金融機構的花旗銀行,今 年第三季因受次貸風暴及相關證券拖累,獲利大減60%;全球最大財富管理業者瑞士銀行今年第三季轉為虧損。這一連串負面信息都在全球金融及資本市場掀起巨 浪。
美國次貸風暴不僅影響消費,亦衝擊投資,致對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造成嚴重衝擊,此本是房市泡沫破滅後的結果。但在資產證券化及投資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幾乎全 球重要金融機構或多或少都受其影響;這也是IMF日前發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除下修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測外,歐、日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亦同遭下調的 原因。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遠超過當初預期。面對主要工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對台灣的出口直接間接都將造成不利影響。而近年來幾全賴外 需的擴張支撐經濟成長率超過4%;明年出口預期下滑,在政府全力拚「入聯公投」,恐無暇顧及,只有聽天由命。這個爛攤子,明年的新政府不知如何來接手?
美次貸信用傷口 沒結痂又化膿【經濟日報07.10.21 林聰毅
美國三大銀行共同創設救市基金以維持票券市場的流動性、標準普爾公司再度調降抵押債券的信用評等、美國9月新屋開工戶數跌落14年谷底,以及美股多頭走勢最近猛然打住,這些跡象顯示,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信用危機尚未結束,還可能愈演愈烈。
在美國財政部支持下,花旗集團、美國銀行以及摩根大通銀行,上周同意共同創設金額800億美元的基金,試圖為身陷流動資產投資困境的法人客戶(或自己)紓 困,並阻止與房市有關的債務危機惡化。此舉清楚顯示,最近幾月癱瘓債市的信用危機並未緩和,如果這些銀行認為信用市場即將好轉,還有必要聯手出擊嗎?
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19日也高度質疑這檔「超級基金」的效用,並提出警告說,此舉可能使市場無法建立資產抵押證券的真正結算價格,且會破壞信用市場的信心。
標準普爾上周調降今年上半年核發的1,713筆、總金額達233.5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的信用評等,再度引起投資人的疑懼。
由於此次降等的對象是今年初以來核發的貸款,顯示即使在發生信用危機後,房貸業者的放款標準仍很寬鬆。
標準普爾並將其他646筆抵押貸款擔保的證券列入觀察名單,意味著這些證券很快會被降等,也不禁令人擔心房市與房貸部門沒有明顯起色。
房市麻煩也進一步浮現,美國9月份新屋開工數較8月大跌10.2%,摔落14年谷底。此外,房屋建商的信心由9月的20降至歷年最低的18,再度證實了房市沒有起色的疑慮。
許多人原以為最壞的危機情況已經過去,但今年屢創歷史新高的美股多頭卻突然停下腳步,投資人擔心信用與房市問題將導致企業第三季獲利萎縮。就在幾周以前,許多股市投資人還樂觀認為顛簸之路已接近盡頭,如今這類樂觀論調似乎已成為一廂情願的想法。
魔咒再現 美股慘跌公債大漲
信用危機陰影重返、企業第三季報表乏善可陳、房市低迷、油價高攀,諸病齊發,美國三大股市19日挺不住,在史上最大股災(20年前的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20周年全面重挫,道瓊指數劇跌將近367點。
避險 長天期公債爆紅
股市走黑,緊張的投資人尋求避險,紛紛投奔債券,債券價格因此連續第五天上升而殖利率下降。財政部十年期公債尾盤上漲28/32,殖利率從18日的4.50%降為4.39%。30年期債券殖利率則由4.689%降為4.779%。
19日道瓊下跌366.94點(2.64%),以13522.02點作收,已是連續第五天下跌。史坦普五百指數下跌39.45點,以1500.63點作 收,跌幅2.56%。那斯達克跌74.15點(2.65%),以2725.16 點收盤。其中,道瓊、史坦普指數創8月9日以來最大跌幅。
19日午盤後段,史坦普傳出再度調降住宅抵押貸款證券評等,涉及1400多種證券,投資人再度被信用陰影籠罩,指數隨之急轉直下。
Google營收亮眼 漲漲漲
跌股比重遠逾漲股,紐約商品交易所股票漲跌比是一比五;Google是少數光點之一,笫三季盈餘和營收雙雙超過預期,股價上漲5.09美元,成為每股644.71美元。
黑色星期一 魔咒再現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道瓊指數大跌508點,將近23%,是史上最大跌幅,骨牌效應波及全球,史稱「黑色星期一」。20周年(10月19日,星 期五)前夕,CNN等媒體都在預測慘案會不會重演,結果成真。19日的情況已導至某些類股暫停交易。這些暫停交易以便止血的機制,就是「黑色星期一」催生 的。
日中台狂拋美債【經濟日報07.10.18編譯朱小明
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次級房貸風暴拖累美元、造成損失,日本、中國和台灣8月大舉拋售美國公債,脫手速度是近五年來僅見。總計亞洲投資者共拋售了價值52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
依美國財政部公布數據,8月日本減持美國公債比重約4%,所持美國公債餘額因而減至5,860億美元,寫下2000年3月以來最大減幅。中國持有的美國公 債也減少2.2%至4,000億美元,是2002年4月以來賣出美債最快的速度。台灣則賣出8.9%,減至520億美元,亦為2000年10月以來減持最 多紀錄。
亞洲國家拋售美國公債,主要是因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降息,美元對歐元今年更重挫7.2%,跌到歷史低點,美元對六大貿易夥伴國的貿易加權匯率也下挫6.5%,美元疲軟造成國際投資人所持有的美國公債由賺錢變成賠錢。
日本瑞穗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指出:「許多人對美元下挫憂心忡忡,美國聯準會可能進一步降息,未來三到六個月美元可能繼續走低。」美國財政部說,亞洲五個最大的美國公債持有國還包括南韓和香港,這五國共減持美國公債3.6%,減為1.14兆美元。
亞洲國家減持美國公債,是在中國和南韓仿效新加坡和挪威,成立所謂的「主權財富基金」後開始。
澳洲西太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班尼說:「亞洲國家中央銀行變得更注重提高投資報酬率,我們看到大家採取行動、創設主權財富基金的趨勢,從這種基金的定義來看,在結構上就是打算減少投資美國公債。」
班尼說,美元的任何漲勢都是「賣出良機」,他預測年底時美元會跌到115日圓,美元對歐元會跌到1.44美元兌1歐元。
【記者黃琮淵/台北報導】中央銀行官員昨(17)日否認大賣美國公債。央行官員解釋,外電報導的統計資料是根據保管銀行的「所在地區」統計,除了央行外,也包括一般企業與投資民眾買賣美債行為。
金融核武的新時代【經濟日報╱社論】07.10.08
經 過凱雷、橡樹及SAC等國際大型私募基金接連叩門挑戰之後,金管會總算訂定了一套審查原則,讓私募基金併購國內企業的政策,走出各部門瞎子摸象的自以為是 階段,有了共同的思考。然而,以當今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大勢,這顯然是不夠的;除了私募基金、避險基金,目前正有一股以政府為中心的新金融勢力快速崛起;這 些被冠以「主權財富基金」之名的資本直入經濟核心,其威力甚至被視為披著金融外衣的核子武器。台灣自難置身事外,儘管尚未遭準心鎖定,政府必須未雨綢繆。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歷經危機洗禮的全球資本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跨境資本持續興風作浪,並加速推進金融創新,也深化了各個市場的連動性。全 球知名的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最近深入研究近年金融全球化趨勢,並於上周發布分析報告。根據華爾街日報對這份名為「新權力掮客」報告的報導,退休基金、共同 基金及保險資金仍是全球59.4兆美元金融資產中的主力;但有四類新興資本的實力正迅速累積,它們是亞洲各國的中央銀行、避險基金、私募基金及石油美元投 資者,估計規模已達8.4兆美元,比本世紀之初增長兩倍,估計五年後再翻一番。
報導指出,這四類資本讓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進入新的階段,也是經濟動盪從一國禍延另一國的重要通道;彼此間更借力使力,例如石油大亨的油元收入流進避險基 金、避險基金的熱錢又投向石油資產等,除了互蒙其利,更積聚了對市場的影響力。麥肯錫沒有預言此一發展的可能結果,但認為會在三方面體現影響:一、新興資 本大量流入美國,拉低長期利率,助漲房價及股價;二、改變企業私有化趨勢;三、資金來自央行和油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影響力與經濟威脅並存,為反全球化助 威。
私募基金及避險基金的投資影響存在已久,也曾在1980年代及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各領風騷,市場對其投資性格並不陌生;近年再次成為市場焦點,除了經濟競爭 全球化後的企業整合需求之外,資本市場的進化也提供其發展的舞台,其轉型走向尚在意料之中。相對的,近年油價飆漲所帶來的油元收入,以及亞洲各國在金融風 暴後拚命儲備的外貿盈餘,讓原也行之有年的主權財富基金不只快速壯大,在資本市場裡的角色,也開始由債權人向資產擁有者推移,以致挑動了各國策略性、敏感 性產業的神經,抵制情緒也渲染開來。
最早期的主權財富基金是創立於1960年的科威特投資局,從管理石油收入開始,類似的還有阿布達比、汶萊、卡達及挪威等,近期引人關注的是2004年俄羅 斯成立的穩定基金;運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主權財富基金,則以新加坡的淡馬錫最知名,之後馬來西亞及韓國跟進,最新的例子是上月底才成立的中國國家投資公 司。這些規模從千億美元起跳的基金日趨活躍,四處大舉收購企業股權的舉動更是引人側目,不僅部分投資行動已被拒,美國、歐盟更考慮為其訂定行為準則,期望 在不違背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大前提下,兼顧自身的產業安全。
對台灣而言,目前尚未面臨主權財富基金積極併購的迫切性課題,但以台灣產業在國際產銷供應鏈的角色而言,這恐怕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此外,主權財富基金與 私募基金的收購行動並不完全相同,兩者或都是「逐利而居」,但私募的融資槓桿使其較為強調短期獲利,也更凸顯了主權財富基金的戰略投資動機,尤其部分基金 還帶有強烈的資源民族主義或價格壟斷企圖,都讓歐美各國心生疑懼;在產業安全此一課題上,台灣也該好好想一想。
再者,主權財富基金的政府主導及隱密特質,也讓市場的運作愈加不透明,當全球金融的黑箱運作愈來愈多時,市場也將變得愈來愈不穩定,一如此次美國次級房貸 風暴一樣。尤其全球化後,不同商品及地區市場之間的連動性與關聯性愈來愈高,台灣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須密切關注此類基金的動向,以及它對資本市場及貨幣 政策的可能影響。主權財富基金的話題性方興,政府此時起步還不晚。
山雨欲來【經濟日報╱社論】07.10.02
美國房市泡沫破滅引發的次級貸款風暴,卻因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大力降息2碼企圖挽救,而提前揭開了全球經濟大動盪的序幕。
其實,今日的世界經濟本立基於一個十分奇特的不均衡架構之上:布列頓森林會議奠定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的角色之後,美國經濟所陷入的畸形而扭曲的命運。將 整個世界對準備貨幣、計價單位、交易媒介的需求,寄託予一國的貨幣上,對這個國家而言是何等的榮寵;其央行印行的鈔票,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資產,連原本做 為國際準備資產的黃金也黯然失色,被從各國央行的金庫裡清運到市場拋售,以美元計算的身價一落千丈。
當美元成為國際準備貨幣,美國人只要在紙上畫上符號,就可以通行全球,換來一切珍貴重要的物資,享有舉世稱羡的點土成金的權力。但享有如此特權,並非不付 代價。美國必須透過愈來愈龐大的貿易赤字,讓美元快速流瀉到國際市場,以滿足急速成長的全球貿易需求。因而美國乃能長期擁有天文數字一般的貿易赤字,金額 高達近8,000億美元,占其GDP接近7%。如此龐大的貿易逆差,讓美國成為仰賴全球各國生存的強國,其基本民生所需,大量靠比她更貧窮的國家供養。與 此同時,上自其政府,下到一般家庭,不是負債累累,就是儲蓄率低得驚人。這一切之能夠長久,皆拜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之賜;或者更確切的說,都是美國為造 福全球經濟發展而自招的禍殃。
不過這有如夢幻一般的情境,終究不能長久;這個世界不可能永遠甘願以辛苦血汗種植的莊稼,換取美國印鈔機吐出的紙片,美國這個首強也不能永遠靠世界的施捨 度日,任令其基本經濟結構扭曲變形,儲蓄意願完全乾涸,永遠成為一個無法自食其力的寄生蟲。只是沒人知道這個童話故事何時結束,更不知道會以什麼形式破 滅。
現在好像終於到了那個時候,世人不敢想像的一幕正式被次貸風暴揭開,血淋淋地在我們眼前搬演。
次貸風暴與聯準會降息,有如敲響警鐘,美元對各國貨幣的匯率,或許除了台幣之外,立時如響斯應地大幅下跌。就在六年前,兌美元的匯率才僅止0.85美元的 歐元,幣值大幅揚升,不過幾天,就升破1.40美元,達到1.428的新高峰,有人甚至認為,在年底前不無可能升值到1.46美元左右。而美元兌換以16 種重要貨幣組成的一籃子貨幣,其價值已達到十年來的低點。隨著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計算的國際油價則應聲上漲,達到一桶84美元的新高。隨著次貸風暴的衝 擊擴大,美國經濟情勢不穩,聯準會持續面對降息的壓力,美元貶值的走勢也會難以遏止,不知將伊於胡底。
從直接因果看來,美國的利率相對於歐洲各國走低,房市拖累其經濟表現,都是美元疲弱的關鍵。但全球金融體系以削弱美國、扭曲其經濟體質來支撐快速擴張的全 球貿易與經濟發展,以及美國累積愈來愈龐大的外貿赤字,令美元的幣信愈來愈脆弱,是更根本的原因。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發動對中東國家的連串戰爭,不僅令其 友邦懷疑是否必要、是否公平正義,更讓阿拉伯產油國家強烈反彈,刻意以歐元取代美元,使國際美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但美元幣值愈是相對貶低,持有美元的 風險即愈強大,就會有更多央行與個人暗中拋出美元、買入歐元等其他具有國際流通性的貨幣乃至黃金,美元幣值更將一瀉千里。
此一拋棄美元過程遲早會讓美元做為主要國際準備貨幣及計價單位的地位動搖,而讓歐洲國家分享乃至取代其享受半世紀的特權或是扭曲,使全球經濟基本架構為之 丕變。失去此一特權的美國,將從全球落後國家主要進口市場的身分,轉變為全球最重要出口國家之一;與此同時,美國人的財富、所得、生活享受均將大為縮水, 因為灰姑娘的馬車,又變成了一顆醜陋的南瓜。
但搶占此一角色的歐盟,則基本競爭力遠遠瞠乎其後,市場開放程度又遠不能與美國相比。一旦歐元幣值扶搖直上,其出口競爭力將一蹶不振,相對地,進口胃納則 無法快速擴大;因而原本即相對偏低的經濟成長率,很可能近乎癱瘓,而過去習於依賴美國進口市場的新興國家,則將頓失依恃,一起走向衰萎。於是,一舉數失, 全球經濟都會在突然脫離原有的畸形軌道時,漫天愁雲慘霧。
如今,序幕已經拉開,可不知觀眾與演員們準備好了?
再見!美元老大
‧商業周刊 2007/09/26五年來,美元對七種主要貨幣貶值四分之一。美元弱,新台幣也跟著美元走軟,你的購買力正逐漸變薄…九月十九日,美元對歐元匯價創下歐元誕生以來新低!美元對加幣匯價更跌至三十年來新低!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價也一瀉千里!【文/楊少強、劉佩修
】
五年來,美元對七種主要貨幣貶值四分之一。美元弱,新台幣也跟著美元走軟,你的購買力正逐漸變薄…
九月十九日,美元對歐元匯價創下歐元誕生以來新低!美元對加幣匯價更跌至三十年來新低!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價也一瀉千里!
低!再低!再創新低!美元發生了什麼事?
就在前兩天,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語出驚人的預測:「歐元可能取代美元,變成各國偏好的外匯存底準備貨幣。」葛老何出此言?世界貨幣的強權將換人做嗎?
這是一個左右你未來五年財富增長的趨勢:再見了,美元老大!
然而,聰明的你一定在想:我手中都是新台幣,美元與我何干?
答案是:「美元弱,新台幣更弱」。即使你不出國、手中沒有美元、不買名牌,你都身處在這個美元空頭的風暴中。
美元空頭來襲 亞洲貨幣都升值,僅新台幣積弱不振
如果你還不相信,請看以下數據:今年以來,所有亞洲貨幣相對美元,都是升值,唯獨新台幣「長不大」,跟印尼盾一樣,是全球最弱勢的貨幣之一,更不用提今年以來歐元、加拿大幣、澳幣、紐幣等貨幣早已升值六%。
新台幣已成為「眾人皆升,我獨貶」的貨幣,但油價、食品等國際原物料卻漲個不停,即使你縮衣節食,奮力攢錢,如果你對美元長期空頭的趨勢渾然不知,在這場財富重分配中,你,注定是個輸家。
被嚇到了嗎?現在,先讓我們來瞭解,「美元老大」真的再見了嗎?
再回到美國時間九月十八日下午二點十五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宣布,降息兩碼(○‧五個百分點)。這是四年來聯準會首度降息,且降息幅度遠超過市場預期,這表示美國經濟疲態盡露,聯準會都必須下重手。連葛林斯班都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超過三分之一」。
聯準會降息之舉,也為全世界的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
震央從美國東岸向西,沿著太平洋,傳到熟睡中的島嶼台灣。凌晨兩時半,多數島民正在安眠,上海銀行資深外匯交易員楊恭逸的手機發出簡訊聲,他下床查看:「聯準會降息兩碼。」他心頭一驚:「有這麼糟嗎?」幸好,他昨日已將美元部位平倉。
上午九點不到,兆豐國際商銀、這個擁有台灣最多民間外匯存款部位的銀行,交易員異常忙碌。「聽到聯準會降息兩碼,很震撼!」兆豐商銀財務部襄理周堯富與同事們,緊急打電話一百萬歐元空頭部位以上的客戶,建議盡速平倉,或轉放空美元、買進歐元。
香港中環交易廣場內,一位國際前三大投資銀行、資歷達二十年的首席外匯交易員,對著電話那頭說:「美元啊,會跌死!行情會有大修正,金磚四國的貨幣,五年內對美元一定升值,原物料價格也不會下來!」
全球各地交易員,殺紅了眼集體對美元開槍,先前已搖搖欲墜的美元,應聲倒地。台灣時間下午三點,歐洲開盤,歐元一路竄高。這一天,美元對多國貨幣都創下歷史新低!
美元走貶的大行情,已經啟動。聯準會降息兩碼,不過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上,從二○○二年起,美元匯價就江河日下,而且美元「向下沉淪」之路還沒看到盡頭。
貶幅四分之一 美元對七個主要貨幣匯價創新低
關鍵數字是,美國聯準會每個月編製的「主要貨幣美元匯率指數」(Major Currencies Dollar Index),這是美元對七個主要貨幣匯價的加權平均,被稱為「金融市場對美元看法的溫度計」。
該指數以一百為基準,下跌時表示美元貶值,反之則代表美元升值。從一九七一年起,這個指數從未低於八十,但從二○○二年二月開始,它卻從高峰一路急轉直下,今年四月竟然跌破八十,九月更創下歷史新低:七十六(見上圖),等於美元對這些貨幣貶值近四分之一。
七十六!許多交易員不敢置信,這個數字引發了市場騰騰的殺氣。日本住友信託銀行的資深外匯經理說:「這代表目前是美元空頭市場」、「美元可能加速貶值」。
事實上,許多著名投資專家早就看空美元,布局美元以外貨幣,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是最明顯例子。
今年三月巴菲特說,由於「美元持續走貶的機率居高不下」,從二○○二年開始,他所管理的波克夏(Berkshire)投資公司,就建立起大量美元以外的貨幣部位,至二○○六年為止,獲利達二十二億美元,其中獲利最大宗的是歐元,有八億四千萬美元,其次是加拿大幣。
這段期間,投機大亨索羅斯(George Soros)也不斷表示「美元長期走軟的可能性很高」。量子基金創辦者之一的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更語出驚人的說「美元是個有先天缺陷的貨幣」,「你手上持有的美元越少越好。」
一九六七年以後,美元取代英鎊在國際貨幣的主導地位,至今四十年獨大。目前全球高達五兆五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就有三分之二以美元方式持有。然而,為什麼美元貶勢不止?
貿易赤字居高不下,只好印鈔票支應
居高不下的美國貿易赤字是原因之一。巴菲特曾用一個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個現象。
有兩個與世隔絕又相鄰的小島:「勤勞島」和「享受島」,兩邊的島民每天在自己的土地上,努力生產食物。原本這兩個島都能自給自足,但某天「勤勞島」決定多生產一些食物,把這些東西出口到「享受島」上去。
「享受島」人民欣喜若狂,因為如此一來,他們不用辛苦工作,只要發行「享受島」貨幣計價的債券,憑一張紙就可換得美食。一段時間後,「勤勞島」藉著出口, 手上累積了大量「享受島」債券,這些債券越積越多,「勤勞島」島民慢慢開始懷疑:拿一個只享受、卻不生產的島所發行的債券,有什麼好處?
「勤勞島」居民開始將部分債券,轉換成「享受島」貨幣後,拿去買「享受島」的實質資產——土地。然而,「享受島」政府也想了一個妙招:印更多的貨幣,沖淡貨幣價值,這樣,「勤勞島」居民能夠買到的「享受島」土地將越來越少,「享受島」必須支付的債務利息也大為減輕。
巴菲特寓言中的「享受島」,指的正是美國。據美國財政部統計,二○○六年,美國印鈔廠每天印製面值大約五億二千九百萬美元的流通貨幣,如果把印過的美元紙鈔首尾相接,可以環繞地球二十四圈!
而目前全世界對美國持有高達三兆五千億美元的金融債權,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四分之一。巴菲特對「享受島」利用美元貶值,減輕還債壓力策略的形容是「畢竟,在掩人耳目情況下的偷竊,要比強取豪奪好得多。」
但「勤勞島」島民也不是笨蛋,久而久之,他們會開始質疑手上「享受島」隨印隨有的那張紙究竟有何價值。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就提到,過去全球旅遊,給服務生小費最好的貨幣,就是美元,但隨著美元不斷貶值,紐約一間公司的執行 長Megan Carrella到墨西哥出差,卻發現當地人不願收到美元的小費,「過去你給他們美元,他們對你笑;現在卻把外國人給的美元當成侮辱。」
外幣投資新思惟 歐元、人民幣乘勢崛起
‧今周刊 2007/09/26 美國為搶救經濟下猛藥,出乎意料地降息兩碼,股市歡騰同時,卻也讓已經疲軟不堪的美元雪上加霜,而釘緊美元的新台幣也受到牽連。專家認為,短線看來美元轉為弱勢,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結果。【撰文/馬自明】
「我爸爸問我,現在還能不能買美元?我趕緊搖頭叫他不要買!」遠東商銀襄理王惠娟認為美國這次一口氣降息兩碼,簡直是昭告天下美國景氣快不行了,儘管一時 挽救了次級房貸後慘澹的經濟,但後續通膨、美元走貶問題更加嚴重。不止王惠娟看淡後市,不少手上抱著一堆美元的台灣投資人,大概對美國這波大動作也心生疑 慮。
的確,美國一降息,國內銀行開始調整腳步,把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降到三.九五%,台幣和美元存款利差降到一.四八五%,是兩年來最小利率差距。不但如此,中央銀行趁機再補一腳,決定升息半碼,存台幣和存美元利息幾乎相差無幾。
但雖然台灣央行早有意拉抬台幣的打算,但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讓釘緊美元的新台幣受到拖累,繼美國降息後更顯得疲軟無力。儘管央行近期升息後,二十二日台 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一.六六角,但今年以來,台幣對其他各國貨幣強勁的漲勢來講,仍然呈現弱勢。且在分散幣別降低風險的原則下,死抱新台幣也非良策。
然而,除了新台幣外,各國貨幣大多有強勢表現,以二十二日收盤價來看,歐元、加拿大幣、澳幣、紐幣、日圓兌換美元都展現強勁升值力道,加幣甚至打破近三十年來美強加弱態勢,首度超越美元。不過,這麼多各國幣別中,歐元、人民幣表現卻最為亮眼,值得投資人注意。
各國央行變心 歐元有力推升
過去喜歡利用外幣定存獲利的投資人,不少偏好投資澳幣、紐幣等貨幣,以賺取高額的利差。但荷蘭銀行副總王蘊慈表示,如今投資紐澳幣時刻已過,均在高檔,進 場並非好時機。另外,以紐幣來說,雖然一年期利息高達約六.二%,但是匯率波動幅度大,「賺了利差卻賠了匯差的機率很高」。其他如南非幣、土耳其幣定存利 率都非常高,但需要冒著當地政治不穩定的高風險,所以並不建議購買。這時,長期趨勢看好的歐元、人民幣投資價值相對浮現。
永豐銀行副總韓志宇指出,因為全球央行貨幣儲備存款逐漸捨棄美元,改持歐元,有助推升歐元。一九七○年代,美元濫發而有貶值危機,因此美國與石油輸出國家 組織簽定協議,以美元作為惟一結算貨幣,使得各國央行儲備美元以換取石油。但歐元的出現使石油輸出國有另外一項選擇,部分石油輸出國開始逐漸改以歐元作為 計價貨幣,各國央行為換石油,又看準美元疲軟趨勢不變,也開始儲備歐元。此種情況,將使美元益貶,歐元益升。
遠東商銀研究報告更指出,近來沙烏地阿拉伯央行表示並不會隨美國央行降息,意味沙國貨幣有意與美元脫鉤。若沙烏地阿拉伯真的將石油改以歐元計價,這將是美元崩盤的重要警訊,雖然短期內應不至於發生,但各國對美元逐漸失去信心,改投向歐元懷抱將是未來重要趨勢之一。
不過,二十二日歐元兌美元已經飆破一.四元大關,專家預測一.二元左右才較為合理。投資人可待歐元回檔時,再進場布局。韓志宇表示,投資人若已經手上滿滿美元,如今也可以暫時不必出清美元,而等歐元未來降溫後,試著以歐元美元各持一半的比例投資,將是不錯的方式。
人民幣極具投資價值
中國的崛起,人民幣的投資價值也不可忽略。韓志宇果決地表示,「人民幣在未來可能是全球最強勢的貨幣,極具投資價值。」人民幣今年以來升值趨勢不變,自二 ○○五年以來,兌美元已經升值一○.二%,且今年為遏制過熱經濟與通膨,歷經五次升息,如今一年期利率來到三.八七%,無疑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儘管在台灣想靠人民幣定存賺錢,不是那麼容易,但王惠娟指出,根據她的觀察,有越來越多具冒險個性的投資人,想盡辦法在香港或中國開戶,把台幣換成人民幣,大賺人民幣的匯差和利差。她表示,這種情況將來會更為明顯。
韓志宇提醒,大多數投資人並非「藝高人膽大」,畢竟匯率波動很大,就算專業法人也不見得能夠真正掌握。韓志宇說,美元疲弱不是一天兩天,只是近期因降息而滑落更為明顯,但美元短期間還不至於跌破底。投資人仍有時間伺機而動。
習慣以債養債的美國,美元持續走軟頹勢幾乎不變。就算美元跌到一定水位仍應有撐,但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思考何時見風轉舵,尋找更具潛力的投資貨幣。
次貸風暴將伊於胡底?【經濟日報社論07.09.23
美 國次級房貸的問題引發了全球金融動盪;由於情勢相當複雜,包括美國在內,各國迄今仍在摸索適當的對策。美國該不該降息,英國該不該對出問題的北岩銀行紓 困,國際上都有爭議。而曾預測到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的名經濟學家席勒還斷言,美國房價繼續下跌將要造成更大的混亂。到底有多嚴重,我們可藉景氣循環的 動態過程及台灣的經驗加以探討。
房價漲跌常會和金融及整體景氣交互影響,進而造成房價和景氣更大幅的波動。過去幾年美國房價上漲不只繁榮了建築業,也使很多人自覺財富增加而擴張各種支出,並因而帶動全球的經濟成長。
房價上漲和經濟繁榮,則由於所得普遍提高,以及要趕在房價更高前進場,而使一般人和投機者都急切要借款來購屋,也使金融機構大膽地進行更大量且更高風險的 融資,不動產業者更藉機推出大量產品並哄抬價格。這個上升階段常會衝過頭,直到有業者發現房子蓋太多而開始削價出售,或者有夠多人覺得房價已太高而停止購 買,或者有些置產者開始無法還本付息,整個動態過程就會反轉。
一旦房價上漲的趨勢可能無法持續,嗅覺敏銳者會開始觀望,而投機客更設法拋售,房價很難不下跌。於是金融機構開始緊縮甚至收回貸款,買房子的人更少,房價 就會進一步下跌,因而更多房地產業者和置產者無力還款付息,或認為房價過低,乾脆不還貸款而把房子丟給金融機構或其他債權人比較划算。泡沫於焉破滅,但厄 運仍未停止。資產和抵押品價值大跌、大批企業和個人破產或可能破產,金融機構因部分貸款無法回收而元氣大傷,使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造成信用急速緊縮和 更多企業的困難。信用緊縮和資產價格的下跌又會使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支出減少,整個經濟陷入與房價上漲或泡沫經濟時正好反方向運作的惡性循環。
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雖然已引起全球股市和金融的動盪,但目前仍只處在前述上升剛反轉為下降的轉捩點,房價、信用以及整體經濟交互影響而往下降的階段仍未開 始;席勒和葛林斯班都認為房價還可能再大幅下跌,而造成更大的危機。美國要降息和英國要對金融機構紓困的原因,應該就是想在問題更惡化之前,阻止或減緩前 述的惡性循環。然而房價偏高和許多人倒帳卻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降息等金融措施並不見得能阻止前述惡性循環之發生。
日本和我國十多年來的經驗顯示,房市泡沫發生後,政府很難阻止後續的不景氣。日本在泡沫破滅之後出現長達十多年的不景氣;1990年前後的泡沫經濟也是我 國近年經濟成長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我們可藉我國的經驗來看美國這次過關的可能性。我國在1980年代金錢遊戲和泡沫經濟興起之後,因為政府開放太多新銀行 設立,又未控制好信用擴張的速度,以致放款大量增加且大量流向不動產投資,放款每年增加的金額一度超過正常時期的三倍以上,放款的品質當然浮濫。於是泡沫 破滅後到2001年,我們全國竟有120多萬戶新房子空在那裏待售,相當於十多年的需求量;這當然就造成房價極大的下跌壓力,有些地方房價下跌超過五成, 而建築業的生產和就業剩下不到一半,引發全面的不景氣。美國目前房價跌幅在部分地區已超過一成,預測有些地方可能下跌達25%,情況似不如我國當年嚴重, 但以日本零利率也仍無法脫困的經驗來看,降息恐怕阻止不了房價下跌。
我國在泡沫破滅後,金融機構出現了近2兆的呆帳,相當於我國GDP的20%;近幾年政府和人民為了拿錢打消這些呆帳,其他支出幾乎也要減少這麼多。這是我 國近年消費成長緩慢並使經濟成長率偏低的主要原因。美國次級房貸問題據估計會使金融機構損失3,000億美元,約為美國GDP的2.5%,因此除非金融問 題再大幅擴大,否則美國這方面的問題也沒有我國前幾年大。不過除非降息能把房價進一步炒高,否則金融機構的損失是跑不掉的,這方面對經濟的傷害也就無法避 免。
由此推論,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的傷害仍未完全顯現,降息或其他對策只能防止這些傷害造成更大的惡性循環。而由於目前看來損失的相對規模比我國上次的房市泡沫 小,因此只要控制得宜,對美國的相對傷害應該不會像我國上次泡沫經濟對我國的傷害那麼大,其間接對我國的傷害當然應該更小。
美元危機【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7.09.2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上周一口氣降息2碼後,市場恐慌情況似乎暫獲撫平,但緊接而來的外匯市場劇變,也讓最近的美國經濟大戲,由次級房貸風暴、利率焦點,正式邁進第三幕:美元貶值危機。
最近以來的情勢發展宛如一齣三部曲,首先是次級房貸風暴衝擊美國經濟;其次是信用市場危機造成的金融市場動盪,並在Fed 大幅調降基本利率0.5個百分點後暫時落幕;第三是美元劇烈貶值。市場人士擔心,若利率太低,恐將使外國投資人對美元失去信心,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就會升 高。
目前,Fed主席柏南克和其他Fed事理都忐忑不安地觀察市場的後續反應。初步結果是股市止跌回升,短期利率下滑,但銀行資金吃緊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這些 發展都在預料之中。真正會讓柏南克憂心的是,10年或30年期公債殖利率等長期利率上升,以及美元過去幾天劇貶1.5%。
長期利率走高可能是反映市場某些預期,包括Fed降息將穩定經濟、成長回升,以及利率不會如先前預期那麼低。另一更可能的解釋則是擔心通膨。無論是長期利 率走高或是通膨惡化,對Fed 都沒好處。由於房貸與長期利率的連動關係比基本利率密切,Fed降息可能升高某些新房貸的成本。
美元若能緩慢貶值當然最好,但若外國投資人預期通膨惡化並且開始拋售美國公債,恐將演變成動盪與混亂。最糟的情況是,外國投資人拋售公債會反映在長期利率的走勢上,Fed對貨幣政策的控制力將減弱,經濟會陷入衰退。
美元持續走貶也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影響,歐元升值的速度幾乎和美元貶值一樣快,因出口競爭力減弱而苦不堪言的歐洲企業,勢必要求降息以補償匯差損失,但 歐洲中央銀行不願照辦。公開或暗地釘住美元的亞洲國家也會有麻煩,中國大陸將大舉買進美元,但無法維持太久,否則就得讓人民幣升值,外匯存底勢將蒙受鉅額 損失。
美元貶值只是Fed降息的副作用之一,柏南克與其他Fed在大幅降息以減低經濟衰退機率之際,可別忘記美國對世界各國都是淨負債,就債務人身分而言,打擊通膨的信譽對美國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美元的威脅關係重大,Fed若要再降息,應該三思而行。(綜合外電
美元貶 貿易對手國傷腦筋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二十三日電】 2007.09.24 04:02 am
美國上周大幅降息0.5個百分點,引發美元加速貶值,使得包括中國大陸、沙烏地阿拉伯與歐元區各貿易對手國的貨幣政策都面臨兩難。
美元21日盤中貶破1.41美元兌1歐元的歷史低價,對加元也跌到31年來僅見的平價地位。分析師說,美元兌歐元還會跌破1.45美元。何時止跌呢?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希佛洛說:「現在還看不到可阻止美元下跌的力量。」
華爾街日報日前評論,第一大原油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19 日決定不跟隨美國降息,不但震動市場,也顯示沙烏地正面臨抉擇。
沙烏地若放棄緊釘美元,對美元、美國公債及其他美元資產均為利空。沙烏地和中國大陸一樣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若美元貶勢不衰,這些國家很可能減持美元及美元資產,對市場的影響很大。
過去美國與沙烏地的利率差最大是在2001年12月至2002年2 月間,相差1個百分點,期間僅三個月。目前兩國利率差已達0.75個百分點。
不過,高油價帶來的通貨膨脹,壓縮沙烏地調降利率的空間。沙烏地7月通膨比去年大增4%,遠高於2003年的0.3%。其他中東國家也面臨相同困境,據摩根士丹利估算,中東原油輸出國各國今年來通膨率為6.5%,遠高於去年的4.5%。
即使沙烏地不跟進降息,同樣會面對通膨升高的風險。因為較高的利率會吸引外資,進而推升成長與國內消費物價。
中國大陸的情況也相似,遲早必須開放匯率。高盛公司主持全球經濟研究的歐尼爾說:「中國須讓人民幣再升值,而且速度得加快。」
歐洲方面,儘管歐洲央行(ECB)不久前還說,通膨風險尚未消退,但在美國大幅降息的環境下,升息將使歐元繼續升值,威脅歐元區出口業。
歐元區7月貿易順差大幅下滑,從76億歐元大減為46億歐元。其中,法國受害最深,今年上半年法國貿易逆差達150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5%。
Fed降息2碼 全球股狂飆【聯合報07.09.20傅依傑
美國聯準會十八日宣布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兩碼(零點五個百分點)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員立即頻頻比出交易手勢,股市一路狂漲。
路透
美 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十八日出乎市場預期,大幅調降聯邦資金利率二碼(零點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點七五,為四年來利率首次下調;華爾街原先預估只降息一碼, 受此「意外」的大利多,三大指數狂飆。亞洲股市今早也跟著大漲,香港恆生收盤大漲九百七十七點七九點(百分之三點九八)。唯一下跌的是上海、深圳股市,跌 幅只有半個百分點。
聯準會在聲明中提及最近金融市場的動盪,承認這些動盪可能對整體經濟構成威脅。市場分析師認為,這顯示聯準會有可能進一步降息。
聯準會同時也調降重貼現率二碼至百分之五點二五,為八月十七日降二碼後第二次下調,一個月內重貼現率降一個百分點,顯示聯準會降息的果決。
道瓊工業指數在聯準會宣布降息二碼後,十分鐘內上衝二百多點,多頭齊揚,最後漲三三五點九七,漲幅百分之二點五一,以一三七三九點三九收盤,創近五年來單日最大漲點,為二○○二年十月十五日以來首次單日衝逾三百點。十九日早盤開市,也上漲一百多點。
史坦普五百種股票指數漲四十三點一三,漲幅百分之二點九二,以一五一九點七八作收;那斯達克指數上揚七十點,漲幅百分之二點七一,以二六五一點六六收盤。
亞股方面,香港股市在港金融管理局調降隔夜貼現率兩碼利多激勵下,開盤跳高,恆生指數收盤暴漲九七七點七九點,創二五五五五點六四歷史新高。東京、南韓、新加坡股市收盤漲幅也都在百分之三以上。
聯準會發布聲明指出,信用緊縮可能使房市低迷惡化、全面削弱經濟成長力道,因此藉大幅降息紓困。聯準會大幅降息及放言致力提振經濟,股市大為振奮。
聯準會說,降息是「預先阻止金融市場紊亂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並促進經濟長期適度成長。」聲明說美經濟在前半年溫和擴張,但信用緊縮可能使房市低迷惡化、抑制經濟成長。
調降聯邦基金利率,為二○○三年以來首次;聯準會主要考量是擔心美經濟成長受挫,藉降息刺激成長;這也反映美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次貸及信用緊縮的嚴重性。
Fed降息 台股萬紅叢中一點遜>中時07.09.20林上祚、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十八日出乎市場預期,大幅調降聯邦資金利率二碼(○.五個百分點)。受到降息利多激勵,歐美股市立即飆漲,牽動日本、香港與南韓十九日演出慶祝行情,指數大漲逾三%,港股盤中一度上漲近一千點,漲幅超過四%。
相形之下,台股開盤站上九千大關,終場僅小漲二六點,漲幅僅○.三%,表現大為遜色。歐洲股市延續周二強勢,昨日再上漲一%到二%。英、法股市盤中分別上漲二.三%與二.四%,先前受房貸風暴衝擊最大的金融股,周三股價表現最為優異,營造與礦業類股表現也相對優異。
美亞歐紛演出慶祝行情
亞歐股市轉強,也激勵昨晚美國道瓊指數開盤上漲近百點,台北時間昨晚十點多,道瓊指數上漲九一點多,達一三八三○點,那斯達克漲十九點,達二六七○點,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漲十二點,來到一五三二點。
香港恆生指數昨天一開盤就急速上升,以二萬五千六百四十八點收市,升幅接近四%,總成交達一三八七億元港幣。
上海小挫 屬自發性反應
國企指數也大幅攀升五二一點,升幅是三.五%。不論是恆生指數抑或是國企指數,以及單日成交額,都創下香港新高紀錄。
上海股市經大盤震盪,最後以五三九五.二七點坐收,小跌二九.九四點。市場人士指出,上海股市小挫和美國降息兩碼無關,乃市場「自發性」的反應。但市場人士認為,美國降息對大陸股市來說應該是一項「利多」。
聯準會八月調降重貼現率二碼至五.二五%後,周二下午再度宣布調降基準利率二碼,由五.二五%降為四.七五%,由於調降幅度高於預期,美股周二大漲三三六點,創下近五年來單日最大漲幅。
美盼穩定債市、撐住房市
美國宣布降息,導致美元相對主要貨幣走弱,日圓升值到一一五.九一價位,歐元兌美元則逼近一.四美元歷史價位,原油價格來到八一.三五美元歷史天價,金價每盎司漲至七二六.五八美元價位,創十六個月以來新高。
美林證券美國首席經濟學家羅森堡(David Rosenberg)表示,美國八月調降重貼現率,主要是穩定股債市,十八日調降聯邦資金利率,目的是希望進一步穩定積弱的房市,避免房市風暴導致美國內需負成長。
市場預估年底再降一碼
羅森堡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對十月會議是否降息並未表態,但這次降息二碼,已向市場傳達,聯準會不會坐視美國經濟走向衰退的訊息,聯準會同時強調,未來貨幣政策調整,將取決於通膨與經濟成長狀況。
花旗銀行預估,在全球經濟開始走緩後,原本高通膨現象將會消退,進而創造聯準會更大的降息空間,聯準會年底前還會再降息一碼。
羅森堡強調,十月分美國工業生產指數(ISM),十月五日的非農業就業指數,將是美國十月是否升息的重要指標。
走葛老的路 柏南克恐難救經濟>中時07.09.20 謝錦芳
美國聯準會十八日下猛藥降息二碼,超乎華爾街人士預期,全球股市以大漲回應。不過,股市長紅能持續多久呢?悲觀者擔憂聯準會的大動作,顯示美國經濟前景堪虞,而且降息的效果有限,無法根本解決次級房貸盤根錯節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指出,聯準會這次大動作降息二碼(○.五個百分點),為四年來首次降息,市場預期聯準會十月底還會繼續降息,幅度可能是一碼。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擔憂金融市場的混亂對美國經濟帶來更大的衝擊,因此寧可降幅大一點,為投資人買保險,避免美國經濟走向衰退。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發生後,聯準會在八月十七日先調降重貼現率二碼,未並調降聯邦資金利率,頗獲好評。當時外界的看法認為,柏南克是學者出身,他的作法不同於前任葛林史班,可能會走出自己的風格。不過,這次柏南克大動作將聯邦資金利率降二碼,市場人士認為,柏南克似乎越來越像葛老了。
對於聯準會是否應採大動作降息二碼,先前經濟學家有許多討論。批評者認為,這麼做無異是鼓勵投機客可冒更大的風險,先是股市泡沫,接著是房市泡沫。《經濟學人》亦多次提醒柏南克不要重蹈覆轍,因為降息不見得可解決經濟基本面的問題。
不過,面對外界批評,葛老最近頻為自己辯護,包括在最新出版的回憶錄與接受國際媒體訪談中,都強調他在任內多次降息的作法有其必要性。《華爾街日報》指出,葛老先前接受福斯電視台訪問時曾說,「聯準會必須衡量的是懲罰投機客比較重要,還是做出對整體經濟有利的措施比較重要?」
美國學者梅金(John Makin)指出,即使聯準會大動作降息二碼,第四季經濟成長下滑可能性也是很高。如果景氣持續下滑,房價下跌,銀行將緊縮銀根,貸款戶付不出利息,將是一個惡性循環。
柏南克 寧冒降過頭的風險
【經濟日報╱編譯 廖玉玲】 2007.09.20 04:15 am
近來外界紛紛把引發當前信用危機的矛頭,指向Fed前主席葛林斯班,認為是他任內利率維持在低點太久惹的禍。但現任主席柏南克無視「歷史教訓」大幅降息,顯然是寧可冒降息過頭的風險,也不願見到經濟衰退。
過去這一個月來,Fed官員都在研究歷史,其中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1998年夏末那段期間的事。當時全球經濟也面臨和現在類似的危機,Fed共降息三次,每次1碼。八個月後,Fed又開始升息,以防經濟過熱,引發通膨。
柏南克這回降2碼,可能就是希望立即為美國經濟止血。市場對Fed這回較大膽激進的做法自然意見分歧,有人拍手叫好,看全球股市紅光滿面就知道。也有人不 贊成為投機分子解套,擔心他們會食髓知味,也擔心Fed忘了通膨問題。但對柏南克而言,只要能避免經濟衰退,他已準備好承擔風險。
從經濟數據來看,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美國房市持續惡化,加上後續引發的金融市場風暴,已對更廣泛的經濟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美國8月就業人口出現四年來首度衰退,上個月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也出現下滑現象。
否則,才不過六周前,Fed還認為通膨才是美國經濟最大的隱憂,代表接下來應該會升息而非降息。就算在這次的會後聲明,決策官員還不忘提到部分通膨風險仍在,他們會持續密切注意通膨走向。因此也有人推測,這是Fed暗示他們希望不須再降息。
然而,這種可能性也相當低,雖然市場上常用「一次到位」這種措詞,但很少適用於央行的利率政策。再從過往的經驗來看,Fed一旦決定改弦易轍,不論是從升息變降息,或降轉升,通常都會朝同一個方向多走幾步才停下。
另據路透調查,一級債市交易商預估,Fed下個月可能繼續降息,但幅度會縮小。19日的11月聯邦基金期貨合約顯示,市場預期10月底Fed再降息1碼的機率為82%,低於18日的92%。(綜合外電)
美元大跌 分析師:恐將持續走低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7.09.19 04:58 pm
美國聯準會宣布四年來首度降息後,美元魅力頓失,對主要貨幣匯率大幅滑落,兌歐元應聲挫跌至紀錄低點。分析師並且預測,恐將持續走低。
美元指數→15年來最低點
由於降息令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資產吸引力降低,交易商紛紛拋售美元,美元兌英鎊下滑,兌澳幣和紐西蘭幣等高收益貨幣更大跌超過2%。紐約期貨交易所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價值的美元指數下跌至1992年9月以來最低點79.171 。
紐約匯市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走軟,美元兌歐元一度跌到歷史低點一歐元兌1.3988美元,最後收在1.3976美元。由於預期聯準會降息在即,美元兌歐元前一天已挫貶0.9%、兌加拿大幣也創下30年低點。
空頭罩頂→套利交易轉熾
交易商早就預期聯準會降息以提振經濟,美元兌歐元今年來累計下跌5.5%。紐約梅隆銀行全球策略部門主管山卡指出,「經濟成長與利差雙雙不利美元走勢,美 元空頭罩頂」。他並且預測美元可能在一周內向1.4歐元探底。不過由於美股大漲,套利交易轉熾,美元仍對日圓升值,18日匯率為一美元兌116.05日 圓。
市場預測→美可能再降息
聯準會上次降息周期始自2001年1月3日,當時宣布降息0.5 個百分點後,第二天美元兌歐元下跌達3%。分析師警告,這次降息幅度大於市場預測,聯準會可能展開另一波連續降息,基本上不利美元,美元的疲軟態勢可能持續到年底。
分析師指出,如要挽回美元頹勢,必須靠美國經濟力量的重振,或其他主要經濟體如歐洲走軟。美元走低通常會增加國內和海外對美國貨品的需求,但也因為限制消費者購買外國貨的能力和推高油價,而對美國經濟形成通貨膨脹壓力。
中國時報2007.09.20
油金雙飆 國內油價下月跟漲
【陳鳳英/台北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降息效應發酵,通膨壓力現形,國際油金價格狂飆,國際油價上探每桶82美元歷史新高,黃金價格盤中最高價來到每英兩726.9美元,創16個月以來新高價。國際油金價格漲勢凶猛,勢必帶動另一波國際原物料行情走勢。
世界黃金協會顧問陳志君說,Fed降息二碼後,超過市場預期降息幅度,以致確立國際美元走弱,具有避險功能的黃金,未來將處於多頭行情,但因近來金價飆漲太快,未來能否突破去年五月高點730美元值得觀察。但昨晚金價在724美元左右,仍處於相對高檔,建議投資人暫時觀望。
黃金處高檔 投資人停看聽
中油主管私下表示,目前杜拜加北海布蘭特原油均價已達73.28美元,較上月67.77美元的均價,大漲5.51美元,漲幅達8.13%,若油價漲勢不回頭,國內油價鐵定得跟漲,預估下月國內油價每公升可能要漲1.2元以上。
台灣卜蜂董事長鄭武樾也透露,隨著國際油金價格節節走高,帶動另一波國際原物料行情漲勢,勢難避免,包括黃豆、玉米、小麥等大宗物資,由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下半年以前,期貨價格都將維持在高檔,不排除還有衝破歷史新高的機會,恐激勵飼料、肉品等相關產品繼續漲價。
面對美國原油庫存量持續下滑,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雖宣布將自11月起每日增產50萬桶,卻無法舒緩市場對原油供應吃緊的憂慮,油價不斷攀高。
原油價格自今年初以來,已經上漲30%,9月至今就漲了11%,有可能創去年以來單月漲幅新高。
年底可能突破每桶90美元
高盛分析報告指出,OPEC的增產決定來得太晚,無法抑制油價上漲,並預估今年底的油價可能漲到85美元,而且「有很高的可能性會突破每桶90美元」,明年底達到95美元。
目前國內浮動油價是以7成杜拜加3成布蘭特為計價組合,8月底時均價為67.77美元,如今,兩項指標油價均價已達73.28美元,使得國內油價下月1日面臨大幅調漲壓力。
美國降息進一步打擊美元,印度、中國又將進入購買黃金的高峰期,加上國際油價上漲,全球通膨壓力大增,國際金價成了所有投資避險的最後管道。
辜朝明:Fed降息 無法解決次貸危機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許維真/台北報導】 2007.09.19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昨(18)日召開例行會議,開會前外界關注Fed是否降息。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表示,降息並非解決問題根本之道,美國經濟局勢與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的情形相當類似,「日本的利率由8%降到零,接下來卻是十多年的景氣衰退。」
辜朝明曾任美國聯邦準備銀行紐約分行國際經濟研究及外匯部門經濟學家,並連續三年贏得日本百大經濟學家第一名,是日本當今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家。他表示, 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目前只是冰山一角,未來12到18月內還有更多的次級房貸面臨利息重設,屆時恐怕會出現更多違約,萬一次級房貸對金融業的衝擊擴大影響到 企業的投資意願,美國經濟將嚴重受創,全球也會飽受池魚之殃,以下是採訪紀要:
問:Fed即使降息,能否解決目前全球信貸危機?
答:目前美國經濟活動尚稱強健、油價一直漲,加上失業率也在低檔,照理說不應該降息,但金融界的信用緊縮情況沒有改善,大家高度仰賴Fed降息。日本是主要經濟體中沒有信用緊縮情況者,近期來東京募資的外資絡繹不絕,我想這景象還會持續一陣子。
我不認為降息是解決目前問題的良方,看看日本經歷過的情況就知道,美國官員一年半載前對於房市泡沫的評論,跟日本官員在1990、1991年的說法如出一轍;日本為了挽救經濟,將利息由8%一路降到零,但地價、股市依舊狂跌,降息根本無濟於事。
問:接下來美國經濟將如何反應?
答:最好的情況是,美國房價持續回穩,國內景氣依舊強勁,借次級房貸的人有辦法分期償還本息,大家過不久後就會忘了次級房貸風暴,但我認為這種發生機率很低。
華爾街會因為降息興奮個幾天、一個禮拜,等到了解降息根本沒有用時,會有另一波悲觀氣氛襲來。美國經濟靠美國消費者和國內企業支撐,最怕企業也感受到這股 寒風,對於資本支出計畫愈趨保守,甚至開始裁員,這將使得美國經濟嚴重受創,在如今全球互動如此緊密情況下,其他地區也不會比較好過。
問:如果是這樣,亞洲會是如何的光景呢?
答:對於中國有著高速成長的經濟體來說,成長率即使掉了2%,也還有8%,但對日本或是台灣,GDP年增率掉2%是很嚴重的事。亞洲的經濟實力的確增強不少,但主要還是以出口為導向,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亞洲要完全靠內需成長與美國脫鉤,是不可能的。
問:你對台灣二次金改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以台灣人口的經濟體規模來看,銀行家數確實是多了一些。但究竟多少家才適當,應經由市場機制來決定。政府的角色是支持、鼓勵經由市場機制進行的合併,不宜在過程中過度介入,日本政府在90年代也曾過度介入銀行的合併,但這些未必都正確。
類似的事情可能不只本文評所指
感覺大多金融性投資商品市場就好比一場賭局
經濟體或少數成熟資本主義國家做莊
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隨時準備當輸家
因為他們不像那些熟客
看得懂莊家一些不經意的表情和小動作
雖然荷、英、美~等輪流做莊 2007-08-31 13:16:20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除非他是耶穌的化身~~
那麼 撒旦應該收手了吧
請原諒這群無知的人類
一手捧著國富論 2007-08-31 13:14:01
適得其反?美對陸出口管制 相關美企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 2024/08/05 中時
據觀察者網報導,紐約聯儲日前發布《地緣政治風險與脫鈎:來自美國出口管制的證據》報告指出,從2010年到2022年,受到安全局BIS管制被禁止向電信、運輸、電子設備領域外國企業出口特定商品和服務的美國供應商數量不斷增加。
這些原本旨在「保護」美國企業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對美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包括供應鏈中斷、運營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下降等,據估算,令相關企業損失市值高達1300億美元。由於無法迅速找到替代客戶,相關美國企業收入平均下降8.6%,息稅前利潤平均下滑25%,僱員總數下降了7.1%。
中國企業卻通過尋找新供應商、加強自身研發等,不僅幫助中國企業降低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也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拜登政府預計將於8月修訂「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調低決定外國產品受到美國管制的美國成分含量下限,彌補漏洞。不過,拜登政府的處境很尷尬:一方面,美國半導體公司持反對態度,認為當前對華貿易政策適得其反,損害了美企自身利益;同時,此時距11月美國大選僅剩幾個月,美國盟友們認為不必改變政策。這恰恰表明,美國聯合盟友組建「對華晶片統一戰線」的努力失敗了。
相關新聞
川普or賀錦麗當選?CNBC:台灣都壓力山大
台股狂跌1800點 新台幣因3關鍵強升逾1.5角 2024/08/05 工商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引爆殺機,加上資金大量流出科技股,美股及美元同步重挫下,連累亞股5日也出現恐慌性殺盤,不過,隨避險情緒升溫,日圓續揚帶動,加上反應美元下跌,主要亞幣集體走揚,新台幣兌美元32.665元,勁揚1.52角,股匯表現不同調。
台股崩跌1807點 失守2萬跌點與跌幅皆創歷年新高
經長喊全球股災「大家要準備」 證交所信心喊話:國內基本面穩定 (回應:塔綠班垃圾政府)
英特爾2024-08-02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
全球股災日韓股市熔斷台指期跌停台積電跌9.75%
郭正亮:內行早知道台積電變日積電 !未來會越來越嚴峻 美國知道台灣能榨的價值不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QhYj9vPvA
5日全球股市慘跌 道瓊洩逾千點 科技股首當其衝 AI霸主輝達重挫逾14% 台積電ADR挫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