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人造鑽石漸受婚禮市場歡迎 衝擊天然鑽石價格年跌40% 2023年9月4日
由於經濟逆勢打擊奢侈品消費,加上人造鑽石大行其道,原鑽的價格加速跌落,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選擇以人工鑽石做為婚禮戒指,也使得在美國流行的一克拉或兩克拉新娘戒指中使用的寶石價格,跌幅比市場上的其他產品要大得多。
在過去 12 個月裡,壟斷天然鑽石供應的開採商戴比爾斯 (De Beers) 已經將其主流產品—用於製造婚戒的 2-4 克拉原鑽價格下調 40%。僅 7 月份就降價超過 15%。
由於鑽石平均售價從每克拉 213 美元跌至每克拉 163 美元,戴比爾斯上半年利潤下降了 60% 以上,僅為 3.47 億美元。 其八月份的銷售額是今年以來最低的。
回應
鑽石本來就是一種虛構的價值
假鑽石就假鑽石, 山寨王國不虧是山寨
我會選人造的,還更完美且環保。鑽石的開採非常高碳排。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地在中國!河南拔得頭籌銷量增長416%
大陸鑽石銷售夯 人造鑽價格僅天然鑽三分之一
阿楨
擺脫摩爾定律 陸清華大學開發光電類比晶片算力提升3千餘倍 2023/10/30 中時
北京清華大學官網宣布,該校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吳嘉敏助理教授與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喬飛副研究員等人聯合攻關,提出了一種能擺脫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光電類比晶片。經過實測,光電融合晶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的高性能晶片架構提升了3000餘倍,能源使用效率更高達400餘萬倍。
據《快科技》報導,於1965年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即每隔約2年,積體電路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便增加一倍。但是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快速發展,電晶體尺寸逐漸接近物理極限,近10年內摩爾定律已放緩甚至可能面臨被突破的境地。
報導說,這次北京清華大學研發的光電類比晶片,可能為擺脫摩爾定律開拓了新的方向。
研究人員指出,在光電類比晶片這一枚晶片上便突破了大規模計算單元集成、高效非線性、高速光電介面3個國際半導體學術界的難題。
根據官方的實測,光電融合晶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的高性能晶片架構提升了3000餘倍。報導說,若以交通工具來類比的話,相當於將京廣高鐵8小時的執行時間縮短到了8秒鐘。
不僅如此,該晶片的系統級能效實測達到了74.8 Peta-OPS/W,是現有高性能晶片的400萬餘倍,相當於原本供現有晶片工作一小時的電量,可供它工作500多年。
此外,該晶片光學部分的加工最小線寬僅採用百奈米級,而電路部分僅採用180奈米CMOS工藝,就已取得比7奈米製程的高性能晶片多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
該項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的論文指出,在清華大學團隊提出的超高性能光電晶片下,「未來電腦」的誕生似乎已不再遙遠。光電融合的新型架構,不僅開闢出這項未來技術通往日常生活的一條新路徑,還對量子計算、存內計算等其他未來高效能技術與當前電子資訊系統的融合深有啟發。
回應
整天吹噓,這就是土共的嘴臉!
人家的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是吹噓嗎?自己不行,還說別人吹噓,不覺得丟臉嗎?
阿楨
求解特定問題比超算快一億億倍!我國成功研製“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2023-10-11 觀察者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10月11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平行電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了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再度刷新了光量子資訊的技術水準和量子計算優越性的世界紀錄。科研人員設計了時空解複用的光子探測新方法,構建了高保真度的准光子數可分辨探測器,提升了光子操縱水準和量子計算複雜度。根據公開正式發表的最優經典精確採樣演算法,“九章三號”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上一代“九章二號”提升一百萬倍。“九章三號”在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所處理的最高複雜度的樣本,需要當前最強的超級電腦“前沿”(Frontier)花費超過二百億年的時間。這一成果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光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回應
超級電腦比美國多多了,只是不參加評比而已。
科舉制的考試內容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天工開物也就是個技術型應用類書籍,這種技術型書籍有多少?基礎科學理論書籍有多少?基礎科學成理論體系的書籍又有多少?承認自己走的彎路,有這麼難?
不為人重視?中國自古以來的偉大建築,測繪地圖,製造各種設施、天文地理曆法,是怎麼辦到的?《天工開物》之外,還有些什麼被傳教士們弄回歐洲了,得問問那些傳教士們。
阿楨
中國新型雷達 可掃近5000公里! 2023/09/13 中時
正值美國嚴厲制裁中國半導體技術期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功研發出一款功率輸出創紀錄的雷達晶片。這一個指尖大小的晶片峰值功率可達到2.4千瓦(kW),比大多數現有的雷達系統中,類似的功率放大晶片性能高出1到2個數量級。由數萬顆這樣的晶片組成的新一代軍艦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可偵測到4500公里內的目標。美國陸基最強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AN/FPS-115 PAVE PAWS)4000至5000公里的偵測距離。
新晶片使用了氮化鎵(GaN),美國及其盟友早已對中國實施高功率鎵基半導體出口禁令,十分嚴格。不過,中國生產的鎵佔全球80%以上。去年7月,北京自己也對外實施了鎵、鍺出口限制。
晶片中的氮化鎵層僅幾納米厚,使其能夠在電子迅速流動的情況下產生強大的信號。然而,在1千瓦以上的功率輸出下,大多數鎵基半導體會因高電壓下的電子洩漏而受到破壞。在晶片中添加了鋁,可以阻止電子洩漏。然而,添加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電子流動,降低晶片的峰值功率。不過他們找到了最佳配方。
由於美國的制裁加劇,中國政府、軍方和企業加大了科技創新的投資。華為,近年來一直是美國政府和立法者的主要目標,上個月推出了第一款可實現衛星通話的5G手機Mate 60 Pro,以在不使用可見天線的情況下達到距離36000公里的高軌道通信衛星。這種超長距離通信能力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美國的出口禁令下,華為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晶片實現了這一目標。
相關新聞
面對解放軍難以生存 美最短命水面艦(濱海戰鬥艦)再少1艘 2023/09/13
阿楨
德國記者參觀中國潮腦梁煤礦區,被眼前一幕驚呆了!整個礦區沒有一個人,40台礦車24小時不間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7f5TLABsA
回應
超級科幻耶!
這就是月球採礦演練。
不是無人礦區,是人直接遙控的礦區,三一重工厲害了!
以前以為露天煤礦不會坍方、瓦斯氣爆,比較安全,原來想錯了。
相關新聞資料
內蒙露天煤礦2023-02-23坑坍塌4死、49失蹤,事故相關人員已被控制
阿楨
陸光纖陀螺儀技術突破 低成本飛彈時代 即將降臨 2023/03/01
《南華早報》2023/03/01報導,中航西安自動控制研究所的晶片將可將陀螺儀縮小到一般產品的12分1,性能要好30%。用248奈米(nm)深紫外光(DUV)光刻的,這是非常成熟的半導體工藝,已二十多年。
日本和荷蘭上個月同意加入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儘管2國公司稍早表示,這一措施對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影響有限。
回應
2018年台灣開發出【微型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
嗯,台灣飛彈用的陀螺儀壞了也到大陸送修,這新聞有報喔,哈哈哈
中科院天劍二型飛彈內慣性光纖陀螺儀組件 曾用「俄烏」技術產品 2022年02月28日 19:00:00
IDF戰機掛載天劍二型飛彈內的光纖陀螺儀,曾因美方對台武器關鍵組件受管制, 2007年曾透過至鴻科技,取得由烏克蘭公司在俄羅斯生產組件。空軍2015年啟動「奔劍專案」,將原有的機械式與俄制光纖陀螺儀,完全更新為自製組件。
陀螺儀是什麼 手機陀螺儀晶片有什麼用? 2018-11-28
很多手機都內置有陀螺儀,榮耀10,vivo Z3雖沒陀螺儀,但使用了虛擬陀螺儀,測量物體旋轉時的角速度,經處理器對角速度積分後,可以感應任何方向的轉角。常見作用:1、導航.2、相機防抖.3、提升遊戲體驗.4、作為輸入設備相當於立體滑鼠。5、其它用途
阿楨
中國世界領先的58項科技 2021-04-15 07:02
兩岸民主們貶低中國科技,指中國差美國二萬五千里。美國總體科技雖領先中國,但中國還是有58項科技領先美國。
一,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
二,超級鋼技術領先
三,超50%熱效率柴油機。
四,稀土分離加工技術/專利第一!
五,光纖技術領先
六,艦艇全電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及電磁炮技術:
七,雷射技術領先。
八,中國核電站壓力容器的C形密封件技術領先。
九,領先的新一代永磁電機和潛艇AIP發動機技術;
十,高鐵技術
十一,電動汽車
十二,造島神器:“天鯤號”
十三,煤制油技術
十四,飛機刹車技術
十五,治療帕金森的腦起搏器
十六,基因測序儀
十七,特高壓電網
十八,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十九,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啟明星2號熱核聚變;
二一,燃煤高效清潔利用技術
二二,量子技術
二三,第三代核電技術
二四,高超聲速導彈
二五,暗物質探索
二六,光伏產業(太陽能發電)。
二七,軍民用無人機技術
二八,中國火箭振動臺
二九,超級電腦
三十,互聯網商務支付
三一,風洞技術
三二,導彈反艦技術
三三,工業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
三四,三D列印
三五,脈衝強磁場裝置
三六,納米技術
三七,超輕氣凝膠
三八,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
三九,世界第一個半浮柵電晶體(SFGT)
四十,首個卵細胞基因組測序。
四一,雲計算
四二,首創衛星單原子銥推進劑。
四三,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
四四,可燃冰開採技術
四五,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
四六,中國郵政光學分揀技術。
四七,雜交水稻技術。
四八,人工降雨和驅散雲團技術。
四九,肝,流行性,sARs等疫苗。
五十,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研究。
五一,超導研究。
五二,在納米應用。
五三,深海機器人
五四,在礦漿電解設備。
五五,蠶生物技術,絲織。
五六,船舶三維數控彎板機。
五七,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五八, 舟山CHD海洋發電站。
阿楨
春節後百業忙開工 直擊大陸首條量子晶片生產線 2023-01-31 中天直播
回應
傳統光刻機太貴了,量子晶片及碳晶片將主導未來的世界,矽晶片將走入真空管、電晶體的時代,所以台積電的矽晶體將在近兩年會被量子晶體所取代。
到商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晶片事業一定會彎道超車,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無可限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FPbtxzlzo
相關新聞
中國首條量子3納米悟空晶片生產線亮相,首台量子晶片光刻機問世
中國”悟空”出世!晶片不久的將來可能換道,美國要制裁條毛嗎?
取代荷蘭!華為公佈超導量子晶片專利!徹底擺脫美國卡脖子!
美國《晶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 端傳媒
法國回聲報:美國的晶片法案重創中國- RFI
分析:中共對美晶片法案跳腳但無還手之力 - 大紀元
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終將反噬自身 - 新華網
王棟、孫冰岩:美國「晶片法案」損人不利己 - 思考香港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遇冷業界憂10年來最大衰退- 香港文匯報
量子晶片生產線、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腦 2023/01/31 波新聞
安徽合肥首條自主化量子晶片生產線,曾經被國外「卡脖子」的一些設備(光刻機)已自主化 。目前萬億次的經典電腦,大約需要15萬年,而使用量子電腦則只需要1秒。而後摩爾時代,這一技術有望説明傳統晶片性能極限突圍。據BCG測算,3-5年內,量子技術價值有望達50-100億美元;15-30年, 4500- 8500億。
回應相關新聞
中國超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學家孟祥飛:中已突破了新一代的百億億次,算力總規模超過每秒1.5萬億億次,並已建十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阿楨
如何評價北大路風教授“中國晶片產業發展需要‘新舉國體制’”的觀點? 2023-01-17 觀察者網時評
回應
當我們的敵人已經在用國家力量壓制我們發展的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否應該採用市場機制和敵人競爭是很蠢
半導體問題之所以難辦,主要在於全世界的ICT產業都是習慣了西方搭建的那個平臺,中國企業只要你還想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就不由自主地被人家限制。很多自主產業鏈弄出來的產品根本沒機會商用,不用自然就沒有機會提高了。這個的確需要國家來出面解決頂層設計問題,單個企業是沒有辦法對付這種大形勢的。
相關新聞
科技供應鏈分成美中兩大陣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2-06出席台積電美國新廠典禮時說全球化已死! 歐洲20國用中國5G,德用華為5G近六成:因為性價比高好用會上癮,華為專利收入連續兩年超過支付。華為突破美國圍堵EUV光刻新技術專利能生產7奈米晶片。中國面板全球第一,值得嗎?(回應:這1000億最終補貼給了中國人民,且帶動一個巨大產業,如沒補貼要多花多少採購成本?像晶片一樣面板禁運如何應對?)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阿楨
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智造邁向新高度 2022-10-22 證券日報
輪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燈塔指明方向。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也需要燈塔工廠來傳播經驗,照亮數智化前行的道路。如今,燈塔工廠陣營不斷擴容,而我國燈塔工廠的數量已居全球之首。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有11家新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中國的燈塔工廠數量已經達到42家,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屬於A股上市公司或者關聯方的燈塔工廠數量超過20家,占到約半數。本次入圍的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長沙工廠和西部資料上海工廠。
燈塔工廠項目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開展遴選,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數位化製造”和“全球化4.0”的示範者,代表當今全球製造業領域智慧製造和數位化最高水準。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隨後多個配套政策和規劃陸續出臺,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十三五”時期,工信部等部門就遴選了305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推動了583個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專案建設,探索出網路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今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2022年度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的通知》,試點示範內容包括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和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加快我國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成為共識。
除了試點示範行動外,去年底,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發佈的《“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闡明了如何推進製造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慧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
2018年相關投資開始增多,融資事件達到163件,融資金額為486.43億元;2019年智慧製造領域融資數量152件,融資金額達234.05億元,較上年有所回落;2020年融資數量與金額較上年有所增加,融資金額為449.17億元;2021年市場融資事件繼續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達196件,融資金額為467.69億元。
提質增效
……..
阿楨
美限制晶片技術輸出 難以制約中共發展先進武器能力 2022/11/18 中時
中國現役武器裝備用的晶片比美國要先得得多。例如美軍F-15C主控使用60年代末的CP-1075運算晶片,每秒32萬次;F-22第5代戰機是6枚1995年的PowerPC 603,500nm製程;F-35則是PowerPc 7448CPU的民用版是2005年上市。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2021年送上火星的毅力號火星車,用的是1998年的Power 750CPU, 250nm製程,單價卻高達20萬美元。它的晶片跟F-35、F-22一樣,現在看來都比市面上廉價手機用的晶片差了不知多少代。這種落差最誇張的則是核武器,射控電腦用的是Window98,一些還用4.5吋的軟碟操作DOS系統,前幾年因為軟碟機故障找不到零件可以修還鬧出新聞。
相較之下中國因為尖端武器開發的時程較晚,例如殲-20主控用每秒超過千億次運算的國產「魂芯2號A」,是28-45nm的製程工藝;雷達很多用的是華睿1號,65nm製程;軍用電腦多用雙核45nm晶片,有2D或3D繪圖卡,用定制linux系統操作。全球定位用的北斗衛星用的是130nm的CPU,地面站控制台為22nm的CPU。
由於軍用晶片的環境要求極為嚴苛,要耐高溫、低溫,還要經得起急劇溫度變化,有的要防震抗幅射,軍用版CPU工藝標準更高,它要求幾乎不能出錯的穩定性,因此不能使用過於精細的線路,製程愈高、線路愈細,穩定性就愈差,也更易受幹擾,所以必須使用最穩定的晶片,以及專用的軟體。民用晶片講究的低能耗與更多電晶體管,受到電磁影響容易當機,造成的不便有限,但戰機CPU如果在飛行時當機,那影響就太大了。目前已知晶片穩定性過了65nm,穩定性會快速下滑。
傳統的機艦飛彈等武器,對晶片製程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倒是近年來漸成主流的無人機與人工智慧型武器需要大量與快速的運算能力,即便如此,這類武器要發展到相當成熟,可能還要很多年,屆時晶片製程與運算能力才能在武器應用上出現較明顯的差別。
相關新聞資料
美國組「Chip 4」圍殺大陸?台灣經濟等於「切腹自殺」!
晶片冰風暴怎炸開的?供應商揭台積電內幕:下修資本支出,延後7奈米進度。
阿楨
美日開發無EUV光刻機技術 ASML將更依賴中國市場 2022/11/08 中時 盧伯華
美國對中國晶片技術限制,這對中國而言可能為受限的晶片技術開闢了2條通道:一是加速研發無光刻機製造技術,二是新技術出現後,中國有更大的機會在這幾年內獲得先進製程光刻機。
美國禁令限制荷蘭艾斯摩爾(ASML)極紫外光(EUV)售給中國,同時也想勸服ASML不要再出售深紫外光(DUV)給中國,但ASML並未同意,今年又出口了23台290億美元,超過台韓的250億美元。中國上海微電子28nm光刻機穩定性不足,雖然用DUV還製造出7nm產品,但良率太低,無法商品化(楨:? 中芯不用EUV也能出貨7nm超過一年)。
美國美光已開始量產無需EUV的1β(1-beta)製造工藝,主要是ASML的EUV太貴,第1代1.2億美元,第2代4億美元。日本鎧俠也開發出無光刻機的NIL,已能應用於5nm製程生產。估計其他幾家記憶晶片製造廠如韓國三星、SK海力士也會跟進,中國的記憶晶片廠也有類似的突破性進展,芯盟科技已推出基於HITOC 技術的3D 4F² DRAM無光刻機工藝。
但未來經濟衰退的預期已經讓各大晶片製造商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因5nm產能過剩台積電已關閉4台EUV光刻機,其他如Intel或三星也開始收縮產能,看來ASML只能寄望中國,而且時間緊迫,因為中國很可能幾年內會就趕上ASML目前的技術。至於如何繞過美國禁令,讓中國的需求來解決危局,ASML得傷不少腦筋。
相關新聞
中芯國際確實突破7nm 跨代速度甚至快過台積電
美晶片法案成效存疑 或反而加快中國半導體業國產化
艾斯摩爾持續擴充中國團隊 今年計劃招聘 200 餘新員工
阿楨
中共20大主要目標"與美鬥爭"?習近平對統一急迫拒外部干涉?【寰宇全視界】 2022-1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saKENTtHc
相關新聞
美擴大出口管制,中國晶片廠美籍高層面臨去留抉擇 2022-10-18 中共二十大提出,要自力更生發展高科技,贏得「關鍵核心技術」的爭奪戰,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而在一週前,美國新禁令限制其本國公民為中國的晶片企業工作。16家中國上市的晶片企業,共有43名美籍擔當要職,包括CEO、董事長、副總裁,或核心研發人員等。
中美科技人才爭奪戰開打:美國神助攻,回國成熱潮 2021-06-02
美國國務卿布布林肯:習近平第3任期可能用脅迫甚至武力加速統一 2022/10/21 中央社
回應
台灣趕快打仗啦!美國求求你們海峽兩岸,真的啦,拜託拜託,不要再坳了,美國快要哭出來了,趕快打啦!趕快打啦!趕快打啦!
近13年半最慘 大陸對台下單蒸發44億美元,年減近27.9% 2022/10/21 中國時報
9月大陸(含香港)對台下單較去年蒸發44億美元,年減近27.9%,中美科技戰,對陸祭出高階晶片禁令,經濟部預期對岸下單繼續負成長,何時轉好仍是未知數。
回應
台灣經濟終於可以逐漸脫離大陸的市場,恭喜塔綠班,下一步再努力廢除ECFA,台灣就自主了,不必受到禁買的威脅了,加油!
阿楨
美國2022/10/06將長江存儲等31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回應
美國打不贏就列管!哈哈哈
相關新聞
英《金融時報》:華為2023年突破美國封鎖再推5G手機 (回應:即便6G時代,華為專利還是全球領先)
鵬芯微助華為繞道躲美國制裁
西方國家持續抵制下的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整體獲利提升。
中國突破美國壟斷,25項關鍵核心技術 2022-10-04 誠閱
回應
我最近偶看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報紙,當時也是天天抨擊英法對其技術及市場封鎖,其實咱們經歷的都是別人經歷過的,而德國度過,上升為世界列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Q48ep-lHo
美國的25項科技卡住了中國“咽喉”2020-09-24 武器知識
中科院長白春禮表述,中國正在決心傾舉國之力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美國已對中國的AI技術、AI晶片、機器人、量子計算、腦機介面、先進材料等14類“卡脖子”清單包括:
一、高端光刻機及相關技術。
二、晶片製造及軟體——國際已達7納米,中國3至5年將產生成果。
三、個人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中國在核電控制、手機操作、5G物聯網等突破,替代效果正待市場驗證。
四、核心工業軟體,中國正進行替代研發,但市場壁壘和經驗積累的差距,使中企難以進入。
五、隨著中國電商和雲計算及5G應用的爆炸式發展,中國自主的資料庫將迎來機遇。
六、機器人核心演算法尚不如日本FANUC、瑞士ABB的產品。
七、航空發動機要想完全實現進口替代,並不亞於晶片。
八、機器人觸覺感測器被日企壟斷。
九、真空蒸鍍機高端市場被日本企業壟斷。
十、高端手機射頻器件被美企壟斷。儘管華為已突破技術。
十一、重型燃氣輪機預計2021年將裝備中國艦船。
十二、35兆帕以上高壓柱塞泵,90%以上依賴進口。
十三、柴油發動機高壓共軌系統,中國在性能、功能、品質及一致性上還差距。
十四、中國國產透射和掃描電鏡只占10%。
十五、國產高端電容電阻穩定性不足。
十六、晶片鍍膜ITO靶材高端市場被美日壟斷。
十七、高端銑刀、軸承鋼依賴進口。
十八、中國面板全球第一,但關鍵材料,間隔物微球,以及導電金球,只有日本可提供。
十九、海底觀測網中國已突破,但穩定性、多樣性和市場,還要努力。
二十、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二十一、高端焊接。
二十二、醫學影像核心元器件。
二十三、高端超精密拋光工藝
二十四、高端環氧樹脂。
二十五、研發新藥的iCLIP單核苷酸分辨技術。
阿楨
北京清大積體電路學院通過石墨烯控制二硫化鉬(MoS2)開關,實現世界最小柵長0.34奈米電晶體,發表於2022/03/15《自然》期刊。
阿楨
地緣政治風險升 台積電首度招募政治學博士 2022-02-16聯合報
台積電過往徵才以理工科系人才為主,但近期卻在社群網站LinkedIn開出「商業情報分析」中高階職缺,工作內容為美中台關係研究、政治經濟學、市場趨勢報告,引發外界關注,目前已有逾百人報名。此外,台積電也開出一些暑假實習缺,向全世界誠徵政治系學生,除薪水外也會附來回機票,要吸引優質人才加入。
全球這波半導體技術保衛戰,迫使台積電必須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就連在國內的設廠地點都有「政治味」。台積電相繼宣布在美國、日本、大陸布局,背後考量除了客戶所需,設廠時機、地點、製程也與國際區域平衡連動;在台灣同樣面臨諸多政治盤算及角力,例如前往高雄和台中等地投資設廠,任何發言都要小心翼翼,也反映台積電面對內外政治干擾愈來愈明顯。
業者指出,從美中貿易衝突爆發之際,半導體就成為全球戰略產業,主因是部分半導體晶片具備軍事用途,中國大陸又投入大量資源鼓勵發展,引起美國高度關注。美方面展開一連串供應鏈調查,一面又通過晶片補助法案,吸引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及三星擴大在美國投資。
在美國開出第一槍後,台積電由於技術領先全球,因而成為各國爭取合作首選,加上新冠疫情又衍生出半導體晶片缺貨潮,歐盟、日本甚至中國大陸等群起效尤,爭相發展半導體。台積電一再向全球喊出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想藉此化解地緣政治緊張升高的對立態勢,但事態發展順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說:「台積電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回應
說實話,一旦五納米甚至七納米不再被臺積三星壟斷,就是臺積一路跌倒的開始
護國神山狂吸人才 「荷蘭病」浮現 2022-02-16 聯合報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人才荒,過去其實不僅僅是因為被大陸挖角,半導體產業過度向晶圓代工傾斜,也吸走多數人才。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示警,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紛紛投入晶圓代工業,已有所謂「荷蘭病」徵兆。
「荷蘭病」是「經濟學人」開創的名詞,用來描述荷蘭在一九六○年代過度仰賴能源產業發生的問題。那時,荷蘭在外海發現天然氣田,這個意外之財雖為荷蘭帶來大量出口收入,累積大量外匯,讓荷蘭盾大量升值,天然氣產業迅速發展也增加勞動力需求,使勞動成本提高。結果導致荷蘭其他產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加速去工業化的現象,一度只有天然氣產業獨活。
阿楨
中國半導體產量加速趕超 2022-01-21 環球時報
“2021年半導體產量猛增33%,將使得中國在2024年的半導體產量或趕上韓國。”《朝鮮日報》19日的報導發出這樣感慨。2021年的中國半導體產能可能已經超越歐日,並在兩年之內趕超全球第二大韓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預測,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僅次於美韓。
2021年中國半導體積體電路(IC)產量達3594億片,比上年增長33.3%,是上一年16.2%的兩倍多,目標是2025年自給率提高到 70%。2021年,中國宣佈28個額外的工廠建設專案,投資額高達260億美元。
德國《經濟週刊》20日稱,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在晶片產業上大踩油門。五年前,中國銷售130億美元,占全球3.8%。2020年猛增30.8%至398億美元,全球9%,緊隨歐日之後。
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總規模為58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1%。2022年預計增長8.8%,達到601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在2021年建造19座新的晶圓廠,並在2022年再建造10座,有15座是晶圓代工廠,月產能從3萬至22萬片晶圓不等。
ASML艾司摩爾CEO:中國獨立開發頂尖光刻機至少需要10年 2022/01/21 中時
ASML全球市佔率超過60%以上,3大設備出貨地分別是南韓(39%)、台灣(36%)、中國(17%)。
相關新聞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解決晶片卡脖子還有多遠?
林毅夫: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回應
中時這則報導並不完整,原來的報導中,那位CEO加了個但書,認為中國正在傾舉國之力推進晶片製造技術,所以不要把中國造不出光刻機說得太絕對,不要小看了中國人。
土共發展出來現在的光刻機需要10年,問題是10年後科技不會停滯不前早就不知道發展到哪去了。土共永遠在後面追趕!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光刻機是臺灣造的,原來自己也沒有核心技術,永遠是個搞代工的
目前矽片技術2025年左右就會到達極限了, 所以中國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晶片科技(碳納米管晶片)。這種技術不需要光刻機等現代科技。中國現在只是處於半導體臨時過渡期而已, 以中國當今的大量人才和資金, 十四五計畫後(2025年), 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超過美歐的機率是很大的。
不需要!張忠謀董說大陸五年趕上臺灣!德國之聲說大陸去年增二十八座晶片廠,占比超過台灣了!
阿楨
2016美對中經濟戰(貿易戰中小勝、科技戰小敗),美先禁台韓售中高階芯片、再逼台積電到美設廠並交出商業機密,試圖重奪半導體霸權。而中從19「863」計畫就未大力重視半導體、直至芯片進口額超過原油、2014才訂出2025芯片自主70%之計畫、但至2021才17%,習近平乃仿「戰機引擎國家隊」(三年解決了軍方「心臟病」故可造出大量三四代戰機、在日台防空識別區「自由航行」讓日台軍機疲於奔命),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芯片的自主生產能力,至於占10%的高階芯片則另謀彎道超車、譬如以石墨希取代矽。 阿里和浙江國資2021/11/17以500億人民幣接手重組紫光。紫光重組2021-12-12北京智路接手,阿里為何出局?(回應:北京智路有國資背景。)
欲做大陸國產CPU第一股 海光信息申請登陸科創板 2022/01/12 旺報
海光本次IPO,5.06億股,擬募資91.48億人民幣,研發新一代處理器。海光CPU一號、二號已商業化,驗證三號,研發四號。
相關新聞
國產龍芯CPU歷史性跨越,打破ARM和英特爾壟斷,
國產CPU的6大品牌,3大路線對比:2018年中興、2019年華為事件之後,國產晶片火爆了起來。至2020年10月份,已有27萬晶片企業。
中科海光7nm Hygon x86 處理器2020年底上市
雖然超微AMD已表明不會將Zen 2或以後的微架構授權給中科海光,但海光已成立超過500人的研發團隊將現有Hygon x86處理器14nm製程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改由TSMC或Samsung代工。 中國計劃2020年換掉30%非國產電腦,2021年再換掉50%、2022年換掉最後20%,此外,以本土作業系統取代 Microsoft Windows。
2021年第一季超微桌上型CPU市佔50.8%,超越英特爾的49.2%。不過,英特爾筆記仍佔83.2%。一旦超微完善其7奈米,2022年5奈米的Zen 4架構之後,這與英特爾不可能在2023年之前推出相當製程的產品是一大打擊。
2021年Q3筆電市場排名,聯想連續4個季度奪下冠軍,出貨量1530萬台,年增5%,市佔23%;惠普緊1430萬台,年減5%,市佔21%;戴爾1220萬台,年增50%,市佔18%。
阿楨
陸國產晶片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2021/06/22 中時
高階半導體晶片在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重要商品,現在更成為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關鍵項目。由於美方的技術出口限制,高階製程的晶片與設備都禁止向大陸出口,但中階晶片也因疫情而出現短缺現象。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表示,大陸將不再一味追求高階製程,將採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藝滿足一般性晶片的需要,以28奈米奈米晶片為國產新起點,爭取在明年實現14奈米量產。
溫表示,14奈米製程及以上能夠滿足目前70%半導體需要,中端的5G晶片也都採用12奈米工藝。28奈米晶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10奈米以下則非常尖端,行業玩家只剩下金字塔尖的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居中的14奈米顯然成為了中堅力量,成為絕大多數中高端晶片的主要製程。2019年上半年半導體市場約2000億美元,其中,65%採用14奈米,25%採用10-12奈米,僅10%採用7奈米。
溫坦言,中國想要後發趕超則需要有足夠的決心,集聚資本、技術、人才、市場4大要素合力,才可能實現成功的趕超發展。他表示,隨著5G和AIoT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安防物聯網等領域各項產品日趨豐富,晶片也逐漸專注於針對特殊場景的優化,專用晶片即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大爆發時代,也將讓14奈米製程的晶片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
相關新聞
劉鶴主持陸第3代半導體突圍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阿楨
戰狼怒了 美封殺7家超級電腦企業 陸矢言報復 2021/04/09 中時
9日,美國商務部以「破壞軍事現代化的努力」為由,宣佈將7家中國大陸的超級電腦企業,列入「從事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悖活動的企業清單」之中;對此,陸外交部表示,儘管美國極力封鎖大陸超級電腦的技術,但大陸超級電腦卻逆境求生,憑著自主創新躍居全球龍頭寶座。美國的打壓無法阻止大陸科技的研發與進步,只會讓大陸更堅定自主創新的決定與意志。陸方會採取必要措施,來維護大陸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炒作台積電為大陸造高超音速導彈晶片 台當局慌了 2021/04/09 觀察者網
美媒《華盛頓郵報》曾發文炒作,稱天津飛騰使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説明中國軍方研發高超聲速導彈,並稱這些晶片是由中國臺灣的台積電代工。
台當局經濟部8日緊急回應稱,台積電很早以前就管控晶片出口物件,目前涉事兩家廠商都符合島內及國際規定。
回應
一看就是假消息,此晶片為28納米,包括北斗使用的,全部為國產。
笑死我了,DF17需要美國晶片技術支援?美國白癡自己沒有本事造就撒謊胡扯。
美國一直努力禁止世界各國賣最新技術機台和晶片給大陸,而美國也一直享受使用最高技術機台生產的晶片,結果世界前百大超級電腦,美國卻輸給了大陸。到底是美國研發人員智商不足以發揮最新科技效能呢,還是大陸研發人員智商太高將較低技術發揮到超越極限?
過去對中國的管制是鬆散的,中國很容易混過去。
你是不知道嗎,中國超算整個已經體系化的實現完全自主了
阿楨
英特爾重返代工重創台積電股價 11:05
英特爾2021/03/24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並設立代工服務部門,衝擊台積電今天股價重挫新台幣18元。除英特爾外,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期亞利桑那州將成為一個半導體產業聚落。
相關新聞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 BBC
英特爾CPU大單恐落空,台積電後市怎看? 2021-01-25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上週表示,直到 2023年多數產品依然會在自家生產。英特爾近年危機頻傳,不僅錯估市場需求,面臨14奈米產能不足,且10、7 奈米量產時程也相繼延宕。
晶片一路缺估到2023年 2021.02.08 中時摘要
1.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半導體需求成長幅度大於產能增加幅度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恐延續到2023年。
2.由需求面來看,產能供不應求導因於去年到今年有三大趨勢同時發生,第一是4G加速轉向5G,5G手機矽含量與4G手機相較增加35%。第二是疫情引爆在家工作風潮,改變了生活習慣,帶動筆電出貨大幅成長。第三是去年第四季車用電子觸底反轉,導致現在車用晶片嚴重缺貨。
晶片缺貨引發各國對半導體生產積極投資,恐將導致未來市場崩跌 2021-03-28
為了擺脫東亞掌握全球80%晶片產能,各國政府開始用各項大規模補助計畫,美歐日本準備斥資數百億美元,中國2019年成立2019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基金,可能引發生產過剩造成市場崩盤的問題。
阿楨
回應
5納米晶片除了高性能手機使用外用途真的不多,電腦CPU,14納米甚至28納米晶片基本上都可以滿足。
我們搞晶片,就像當年搞兩彈一星,必須破釜沉舟!任何產業,僅僅是我們自己龐大的市場就能完全支撐,外人必須要看我們的臉色,
為什麼中國互聯網正在告別矽谷崇拜? 2021-04-04
一、中國互聯網已經成長出一大批在美國找不到對標的大型公司和創新模式
美團創業之初的概念是從Groupon開始的,但如今的美團早已橫跨外賣、團購、O2O、酒店、共用單車、線上旅遊等多個領域,在美找不到在模式和規模上能和美團對標的公司。同樣,位元組跳動、拼多多、快手、YY、陌陌、在美找不到。
而即便是在模式上可以對標的騰訊、阿里、微博、嗶哩嗶哩、知乎等公司,其實也在中國獨特的競爭格局中走出了很多極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在模式層面,中國互聯網也探索了多條具有本土特色的道路——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共用單車、二維碼移動支付、主權數字貨幣,——在美國並沒有成功的先例。
即時送達的模式在中國而不是誕生在美國興起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足夠高,能容納足夠多的需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足夠便宜,能找到足夠多願意加入眾包的騎手。
二、中國互聯網的很多創新在反向輸出給美國互聯網
1.蘋果iOS14發佈的“App Clip”,本質上其實是微信小程式在某種意義上的翻版。
2.美國的共用滑板的廣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中國共用單車對這一模式的充分探索。
3.Facebook專門借鑒了Tik Tok推出對標產品Lasso,然而在美國本土被Tik Tok徹底碾壓。
4.WhatsApp等美國即時通訊工具也在事實上借鑒了微信。
5.最近大火的Clubhouse技術來自“聲網”,公司的創始人是YY曾經的首席技術官。
.......
中國互聯網也在印度、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地被廣泛認可和借鑒——
1.Resellee是東南亞的拼多多;
2.IndiaMART被譽為印度的阿裡巴巴
3.Vskit是非洲版抖音;
4.StoneCo是南美的支付寶;
......
阿楨
日媒:事實證明 輕視中國的技術實力是個致命錯誤
《日本經濟新聞》2021-04-03《圍堵中國企業只會適得其反》摘編如下:
中國的產業如今已經站上了技術創新的高地。例如,在金融科技領域,歐美銀行在技術層面已經落後於中國的銀行。在從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到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的各個領域,中國與歐美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同中國合作嚴加限制。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對火星開始探測,還公佈了獨立的空間站建設計畫,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即便是在一些歐美仍然領先的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優勢也不再那麼明顯了。
可以預見的是,受歐美實施制裁影響,中國未來會越發堅定確保技術獨立和優勢地位的信念。
歐美企業如果因為採取限制措施而喪失在中國獲取收益的機會,規模紅利就可能倒向中國。
拜登政府試圖打壓中國的技術創新,其他國家可能不得不在歐美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
德媒:中美晶片之爭 中國絕非美國想像的無能為力
德國《商報》2021-04-02“晶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儘管美國正試圖通過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讓中國屈服,但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因為美國相關產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由於未能獲得中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宣佈,已停止收購原日立集團旗下的國際電氣公司。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計畫,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在晶片領域對華“卡脖子”不僅無法讓中國屈服,還會不斷刺激中國打造出自己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雖然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但在太陽能、火車以及汽車產業領域,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完全能夠迎頭趕上。
阿楨
陸半導體與造船優勢讓產業鏈大亮紅燈 美國會思對策 2021/03/12 中時
「Breaking Defense」10日報導,隨著華府愈來愈重視中國在諸如半導體、造船等數個關鍵領域的壟斷優勢,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涵蓋兩黨成員的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任務小組,正積極將研究報告寫入2022年國防預算中,以提高對國內產業供應鏈的支持。小組對於高科技與半導體製造中心,集中在台韓中,這次疫情讓美國產業鏈狂閃紅色警戒。2021年2月,拜登簽署行政命令,以審查美國在多個領域中的供應鏈,包括製藥、高能量電池與稀土。還要求國防部針對國防產業基地的潛在弱點,提供白宮研究報告,
回應
中國壟斷半導體?是最大市場那是沒錯,但都是40奈米~的低階芯片。
軍用芯片可靠性要求很高,仍用40奈米以上高度可靠製程!除非大牌旗艦型手機,還是14奈米甚至更低階(中芯早已量產14奈米,N+1製程也已研發完成,只是被卡在被美國抵制而無法購入EUV光刻機)。筆電不論多新都還是12奈米甚至更低階,車用晶片不論多新是都還是40-50奈米。現在全世界都把晶片當成戰略物資,那麼大陸只能全力奉陪到底了,很快就可以追趕甚至超越台灣。大陸也有自主研發的光刻機和蝕刻機等半導體製程設備,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10多年前就已達90奈米(28奈米預計今年推出),台積電用的就是上海微電子的設備。
相關新聞
美組科技民主聯盟 陸兩會反擊:十四五規劃科技自主與創新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想卡中國晶片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阿楨
【「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基礎研究 中國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2021/01/31 央視
「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夯實基礎研究、攻關核心技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科研團隊正在研發新的鈦合金材料。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之後,金屬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研發出一種同時具備高強度、高韌性和可焊接的全新材料,成功建造了世界最大、可搭載3人的全海深載人艙。
「十三五」期間,我國把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研發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突破口。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到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我國瞄準關鍵「卡脖子」核心技術,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後發先至」。
「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基礎研究投入從2015年的7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首次達到6%。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三大科學目標;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中國天眼」FAST建成啟用,今年4月將向全球科學界開放;「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實現1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為核聚變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國部署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建設了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資源庫、98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並在2020年鞏固排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正向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阿楨
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務院2020-05-19新聞發佈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指數,我國排在第15位: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與歐盟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
過去一年,積體電路實現14納米工藝產業化,5G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全面推進。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
同時,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了1.15萬家企業。近年來,我國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2019年全國技術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超過了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推進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會同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專案,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
阿楨
澳農業部長:不反制中方大麥關稅,或向世貿申訴 2020-05-19 觀察者網
此前,澳媒曾多次炒作中方對澳大利亞大麥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將此事與澳方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獨立審查”相關聯,將中方正常的貿易調查稱為:“對澳大利亞開第一槍”。澳對此否認,並稱不會與中國打貿易戰,但可能會就此事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是澳最大的糧食出口市場,中方對大麥加征73.6%的反傾銷稅使澳農民們深受打擊。
澳在此次貿易爭端中並非“無罪”,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澳對中國的鋼鐵、鋁和化工產品一直徵收著高額關稅。
回應
世貿的仲裁機構,法官湊不齊法定人數,沒法仲裁了。澳找特朗普罵去,都是美國人幹的。
總幹事提前離任 特朗普再轟世貿
世貿(WTO)總幹事阿澤維多2020-05-14宣布提前於八月底離任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炮轟世貿優待中國虧待美國。他以前曾威脅世貿若不改革,美國會退出世貿。有分析認為,之所以提前離任,與世貿近年來深陷困境有關,包括:美國一直阻撓成員遴選,有「全球貿易最高法院」之稱的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已徹底癱瘓;主要成員利益訴求不一,致世貿改革舉步維艱。
阿楨
“五眼聯盟”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英國智庫寫了份報告 2020-05-19 觀察者網
美國政府最近曾鼓吹要擺脫“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2020-05-14發佈了一份48頁的報導,這裡頭詳細闡述了“五眼聯盟”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以及他們認為要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
“五眼聯盟”依賴中國831種不同出口產品,其中260種是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所必需的。根據報告,這些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抗生素、止痛藥、抗病毒藥物所必需的醫療成分等。
報告定義,一個國家某件商品有50%進口自中國時,這個國家就是這件商品的淨進口國:澳大利亞595種商品在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67種應用於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新西蘭513種商品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4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美國424種商品戰略依賴於中國,其中11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加拿大367種商品依賴於中國,其中83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英國229種商品依賴中國,其中57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
回應
記得有個日本節目,挑選了一些家庭,然後要求主人搬走家裡標有中國製造的物品,結果房子空了一半。再把含有中國製造零件的物品搬走,結果....房子空了....我希望你們五眼聯盟說到做到哈。
五眼乾脆沒收資本家資本進入社會主義吧。然後組成經互會,這樣不就可以像蘇聯一樣游離於國際分工之外了。
別看這五個國家好像挺團結的樣子,其實在現實利益面前最經不起誘惑的也恰恰是這群人,中國只要拋出兩個桃子,他們之間立馬會為了搶桃子打得不可開交。
討論了半天,都是原則性的東西。怎麼替代、怎麼培育本國產業,一句話沒提。
想要在工業和貿易上戰勝中國,需要提高民智,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普通人的能力。如果不進行基礎教育,繼續現有戰略,以美國工人現有能力,他們將在世界市場上,直接與中國工人較量…這…
死局……
阿楨
川普「謀殺」華為!台專家去年就爆台積電剩1招保命:10年內發展一條100%非美半導體設備產線,來服務占台積電營收20%的大陸客戶(60%來自北美客戶)。
回應
世界最大半導體市場--中國會自己來100%向台積電說掰掰!
政府怎麼不協助台積電?
正是附庸政府主導
台灣~當棋子的悲哀!
被捏住了“命門”的華為 該如何突出重圍?
整個晶片產業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大環節,中國內地最大的瓶頸是製造。封裝和測試,我們有全球排在前幾名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設計,更是有華為旗下的海思、紫光旗下的紫光等“硬核”企業。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華為手機的中高端已採用了7nm晶片,如遭遇斷供,華為就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等待著國產供應鏈的春天到來。目前中芯量產的還是14nm的晶片,不過,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將能量產7nm晶片。
無視美國警告,荷蘭巨頭向中企交付光刻機 2020-05-18
晶片製造不可或缺的設備是光刻機,當前全球光刻機市場基本都被荷蘭ASML公司所壟斷。由於《內瓦森》協議的存在,以及美國的多次干預,使得ASML不對中國企業出售。不過,當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強大後,雖然在美國的多次干預下,使得交付過程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如今形勢出現了轉變, ASML光刻機已經達到了深圳。結合此前中芯負責人所說的7nm工藝制程有望在今年投入量產的消息來分析,這批光刻機很大可能就是高端EUV。
回應
中美全面對抗的時代來臨了!我們應該在稀土上給美國斷供了,還有那些想跟美國一起打劫的都應該受到制裁。
美軍算帳:停用中國稀土需每年增加20億美元以上軍費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20-05-19報導,美國國防部建議立法停止將中國稀土用於製造導彈、高超聲速武器和輻射加固電子系統,不過他們為此算了個帳,預計增加成本在20億美元以上。
回應
沒事,美國如果能用20億來完善自身產業也是一次大賺的生意。可惜,美國自己的公司早年就算過帳,除了自身技術有點問題外,美國的產業鏈根本不支持這個需要投入的資金遠大於20億的項目。
阿楨
北斗2019年產值達3450億元
2020-05-18,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北斗相容型晶片及模組銷量已突破1億片,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台,其中智慧手機3.72億台,支援北斗定位手機近300款。含智慧手機在內採用北斗相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台/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
北斗服務全球,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
回應
那些天天叫著搞北斗花錢太多,不如把錢用來改善人民生活的垃圾們,站出來說話呀。
不行,上頭,美台幣沒到賬,不能說話。
他們的意思是不要自己搞,錢留著孝敬GPS,關鍵時候還能掐死自己。
紐時:美國打科技戰用台灣施壓 直逼中方紅線
台積電2020/05/15宣佈,擬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台積電以成本為由婉拒美方提議好幾個月,但華府提出資金補助承諾改變台積電心意。美國商務部隨後16日,要求採用美國製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海外晶片廠商,須取得美方許可證才能向華為供貨。華府打擊華為並將台積電拉近美方軌道,是可能導致美中衝突加劇的產業政策「組合拳」。
相關新聞
環球時報報導,若美方真的實施該項措施,中方也將依照法規,向高通、蘋果、思科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同時暫停購買波音公司飛機。
阿楨
月領大陸620萬元 哈佛知名奈米專家被捕 2020-01-30 聯合報
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遭美國檢方起訴。圖為哈佛大學校園。 (美聯社)
哈佛大學著名科學家、化學和生化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並對調查人員說謊,已被捕收押。聯邦官員稱,如果定罪,六十歲的利爾波將面臨最高五年監禁和最高廿五萬美元罰款。
聯邦調查人員表示,此案追溯到二○一一年,一名中國大陸的大學教授發郵件與利爾波聯繫,告知推薦他進入大陸「千人計畫」全球攬才行動。幾天後,利爾波前往武漢理工大學簽署一份長期合約,包括每月領取五萬美元報酬、十五點八萬美元生活開銷(合計約新台幣六百廿萬元),以及一百五十萬美元經費在大陸大學建立研究實驗室。
聯邦檢察官說,利爾波接受美國政府的委託研究計畫,領取政府補貼的數百萬美元研究經費,按規定必須申報領取外國政府研究經費等利益衝突事項。但他並未對哈佛校方透露在大陸的研究活動,在二○一八年國防部調查人員詢問時,他也否認曾參與千人計畫,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沒有吐實。
利爾波的實驗室網站稱他是「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先驅」,他的研究在哈佛大學和學術界曾獲無數獎項。
波士頓環球報報導,哈佛大學發言人說,校方已要求利爾波「無限期」帶薪休假。發言人稱,哈佛大學正與聯邦當局合作進行審查。同時,利爾波被禁止進入哈佛校園,也不會繼續其教學和研究職務。
阿楨
又一關鍵器件研製成功 我軍武器的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2020-01-15 新浪軍事
近日有消息說中國航太772所攻克了高可靠性多通道混合信號FPGA技術,標誌著中國在微電子元器件領域又取得了一個技術突破,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FPGA是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簡寫,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微電子元器件,具備可程式設計、集成度高、高速和高可靠性等優點在航空、航太、通信等領域運用廣泛。
正是因為FPGA擁有這麼多優勢,在航空航太領域作用關鍵,所以發達國家對中國禁運高規格FPGA器件,即便中低規格的FPGA也奉行“N-2”原則,也就是說比發達國家最新器件落後3代以上才能出售。在這種情況下,以中國航太772所為代表中國相關單位開展了國產FPGA研製和開發工作,目前國內已經開發出1億門級FPGA,並且在加固、抗輻射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滿足了國內高端領域FPGA運用需求。
阿楨
中國學者研製出可“自我清潔”的新型混凝土 2019-12-11 新華網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鑫等人創新方法,製備出一種超疏水、高氣孔率、隔熱與隔音性能俱佳的輕質混凝土,有望實現建築物“自我清潔”的設想。美國化學會學術期刊《應用材料與介面》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從池塘裡的荷葉到壁虎的腳,自然界有許多物質的表面可以“自我清潔”。
中科大教授基於在乳液法成型技術和有機前驅體陶瓷上的研究成果,採取一系列創新方法,研製出一種新型混凝土。這種混凝土的氣孔尺寸只有約30微米,遠小於目前市場上泡沫混凝土的1毫米,因此雖重量輕,但抗壓耐磨損。不僅能排斥灰塵顆粒,還能排斥牛奶、啤酒、醬油、咖啡等有色液體,即使將其浸泡在有色液體中也不會留下污漬。即使經過機械磨損、高溫熱處理和化學腐蝕,這種材料仍然能夠保持超疏水特性。同時,它還具備很好的隔熱和隔音性能。
據悉,這項研究引起國際學界的廣泛關注,美國化學會網站、每日科學、國際財經時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並製作了科普視頻在網路上傳播。
阿楨
除此之外,聯電已獲得三星LSI的28納米5G智慧手機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大單,明年開始進入量產,加上三星手機OLED面板採用的28納米或40納米OLED面板驅動IC訂單到位,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可望達到滿載水準。
格芯差異化競爭
曾經在晶圓代工界排名第二的格芯,坐擁全球11座晶圓廠。但格芯近年的IC之路是艱難的,連賣4座大廠。在2018年8月,格芯宣佈放棄擱置7納米FinFET項目,放棄追趕最尖端的先進工藝演進步伐,轉而將發展重點放在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的市場之上。今年8月,格芯採用12nmFinFET工藝,成功流片了基於ARM架構的高性能3D封裝晶片。
中芯連年擴產
中芯這幾年發展勢頭正旺,從8英寸到12英寸,從180nm到280nm的產能都十分緊張,明年8英寸月產能將擴產2.5萬片,12英寸擴充3萬片,其中,北京以12吋線為主,上海和深圳各有一座8吋廠,天津是8吋廠的主陣地,有一個老廠和一個新廠,老廠的月產能約為58K,新廠則有望成為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8吋晶圓產線。
追逐先進制程的赤子心
除了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在積極的追逐10nm、7nm、5nm甚至更先進的進程,聯電和格芯又放緩了腳步,中芯這些年在工藝的突破頻頻告捷,國產晶片崛起可期。
從中芯Q3財報中得出,在工藝上,收入占比分別是150/180nm (35.8%)、55/65nm (29.3%)、40/45nm (18.5%)、110/130nm (6.6%)、250/350nm (4.2%)、28nm (4.3%)、90nm (1.3%),占大頭的依然是成熟的150/180nm、55/65nm工藝,最先進的28nm工藝占比只有4.3%,不過相比上季度的2.8%已經開始增長。
除此之外,中芯的FinFET技術研發不斷向前推進:第一代FinFET(14nm)已成功量產,四季度將貢獻有意義的營收;第二代FinFET(改進型的12nm工藝)研發穩步推進,客戶導入進展順利。
前段時間“EUV禁運”的事件引得業界廣泛關注,但ASML與中芯已經雙雙否認。但從這個留言我們除了看到EUV光刻機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國人對本土晶圓廠的先進工藝的關注。如果7nm工藝研製成功,作為國產晶片製造的領頭羊,這對國內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領先於聯電、格芯,縮小與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
按照中芯所說的進展,中芯與國際最先進水準也就一兩代的差距。目前,中芯已經成功掌握 FinFET技術,只要掌握了EUV技術,就可以與台積電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為7nm以下都是運用的EUV技術,中芯將在未來5年之內有望成為中國內地下一個台積電。
阿楨
中國64層NAND量產後,三星赴陝再投563億建最大快閃記憶體基地 2019-12-11 觀察者網
三星電子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NAND)專案二期第二階段80億美元投資10日正式啟動。每月13萬片,新增產值300億元,解決上千人就業,並帶動一批配套電子資訊企業落戶,使西安成為全球水準最高、規模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基地。
三星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專案一期投資108億美元,建成存儲晶片專案和封裝測試項目。二期專案總投資150億美元,主要製造快閃記憶體晶片。其中,第一階段投資約70億美元,明年3月竣工投產;第二階段投資80億美元,2021年下半年竣工。
2018年,三星占全球NAND市場份額的35%,其與美光和SK海力士等廠商幾乎壟斷市場供應。
今年9月2日,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佈,已開始量全球首款產基於Xtacking架構的64層256 Gb 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性能逼近國際大廠的96層3D NAND,紫光或跳過96層NAND,直接研發128層NAND,2020年底,長江存儲產能有望提升至月產6萬片晶圓的規模。
回應
小編,老是消費一家說了幾年始終拿不出產品上市的長江存儲有意思嗎?!
三星對長江存儲的信心比你還大。
二線晶圓廠的角逐 2019-11-23 觀察者網
隨著工藝節點的推進,因為技術難度的增加,投入成本的大幅增加,先進制程現已經成為三星和台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廠商,僅台積電一家就佔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三星今年也是發生了大躍升。聯電、格芯和中芯國際成為了二線的晶圓代工廠。
相對于先進制程的競爭,在二線的競爭更加慘烈,不但有看得見的“敵人”,還要提防潛在的“敵人”後來者居上。不同點是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晶圓廠的擔當,他們有一顆成為一線晶圓廠的心。
聯電工藝策略大轉型
聯電近兩年已經不再追逐12納米以下先進制程,主攻以車用5G、IoT為主。10月1日,聯電取得日本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所有股權,也使得聯電10月營收達145.87億元,月增34.7%,較去年同期增15.98%,並創下歷史最高營收記錄。順利並購後讓聯電在12納米以上制程的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10%。
阿楨
研發MERS疫苗 奈米科技幫大忙 2019-05-15 聯合報
有「新SARS」之稱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至今無有效疫苗或藥物,致死率高達SARS的4倍,世界各國聞之色變。國內學界跨國際合作,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病毒外殼,打入動物體內,讓免疫系統誤以為遭病毒入侵而產生免疫力,接種這款疫苗的小鼠染病後存活率達百分百。
這項研究近日刊登於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由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胡哲銘、台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與美國德州州立大學高等生物安全實驗室,組成跨國團隊共同完成。
胡哲銘是薄殼中空奈米粒子的發明者,研究利用奈米技術「模仿」出病毒外殼,並將外殼表面鋪滿類似MERS的抗原,外觀類似病毒原本的狀態,因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大幅提升免疫力。
傳統活毒疫苗免疫力佳,但安全性差;利用病原菌上的一個蛋白質作疫苗的「次單位疫苗」,安全性佳,但因為沒有奈米尺度的「模仿」,不易讓免疫系統辨識,效果相對較差。
此次研發的奈米疫苗安全性佳,免疫力也持久,接種疫苗的小鼠血中抗體維持長達300天以上,染病後的存活率高達百分百。
胡哲銘說,這項技術可望進一步應用在其他疫苗研發,目前正積極延伸研發癌症、流感、茲卡病毒、B型肝炎疫苗。
相關新聞
美國麻疹病例創25年來新高
反疫苗活動成缺口,全球麻疹暴增300%
世衛表示從2000年,麻疹疫苗挽救了超過2000萬人。麻疹每年造成10萬人死亡,大多數是兒童。
北市增1例 男赴陸染德國麻疹
德國擬強制兒童接種麻疹疫苗家長違規最高罰2萬元
阿楨
中國學者發現新型紅外隱身材料
新華社2019-04-08從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獲悉,該所張學同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最新發現一種紅外隱身材料。這種新材料堅固、輕便、可折疊,可以在不需要額外能源的情況下躲過紅外探測儀的“法眼”,應用前景廣闊。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線。物體輻射紅外線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溫度直接相關。因此無論白天黑夜,紅外探測儀都可以測量到目標與背景間的輻射差,得到不同物體的紅外圖像。現有的紅外隱身技術原理通常是改變目標熱輻射特性,但這些隱身材料大多有耗能持續、應用範圍窄、反應慢等不足。
此次研究中,技術人員想要發明出一種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溫度,且不需要額外耗能的紅外隱身材料。他們首先製造了一種堅固但柔軟的納米纖維氣凝膠薄膜,這種薄膜具有優異的隔熱性能。將這種薄膜用相變材料聚乙二醇(PEG)浸泡並進行防水處理,就得到一種輕薄、堅固、柔韌,但紅外隱身性能優異的複合新材料。
由於納米纖維氣凝膠薄膜本身是一種良好的絕熱材料,而聚乙二醇受熱時會儲存熱量並軟化,凝固時又釋放熱量後重新硬化,在模擬太陽光照下,覆蓋目標物的複合薄膜可以從太陽吸收熱量,達到抑制升溫目的,就像周圍環境一樣,使得目標物體對紅外探測儀“隱形”。當夜晚來臨,薄膜又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以匹配周圍環境。此外,選用合適厚度的氣凝膠薄膜覆蓋在發熱目標與相變複合薄膜之間,也能做到讓發熱物體“隱身”。
“新材料不僅可以用於紅外隱身,還可以用作電子隔熱材料、電池隔膜材料等,我們預測應用前景會非常廣闊。”張學同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回應
為什麼要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以公開換保護,發了文章你就是發明者了,至少商業市場上其他人不能用了。不發表的話,不久就會被西方偷走然後宣佈是自己發明的。涉軍涉密的技術研究都會有人把關的,不用擔心。
阿楨
DNA納米機器人等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克隆猴、能治腫瘤的智慧型DNA納米機器人、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2019-02-27,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基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克隆出獼猴、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研製出用於腫瘤治療的智慧型DNA納米機器人、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創建出可探測細胞內結構相互作用的納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術、調控植物生長-代謝平衡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等10項重大科學進展入選。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旨在宣傳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開展基礎研究科普宣傳,促進公眾理解、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程式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3個環節。《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5家編輯部推薦了353項科學研究進展,所推薦的科學進展須是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正式發表的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初選會,按照推薦科學進展的學科分佈,分成數理和天文科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生命和醫學科學等4個組,邀請專家從推薦的科學進展中遴選出30項進入終選。
終選採取網上投票方式,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畫顧問組和諮詢組專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負責人等2600余名專家學者對30項候選科學進展進行網上投票,得票數排名前10位的科學進展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圖博館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取得突破 能否“換道超車”有待時間檢驗
據《新京報》1月6日報導,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博士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技術上實現不少突破,可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該團隊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球第二個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研究團隊。
光子晶片主要是將無數個光學系統整合到在晶片上,利用超微透鏡取代電晶體並以光子來進行運算。光子晶片與傳統的半導體晶片相比,具有更高的運算效率以及訊息傳輸量,也兼具耗能低、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少的熱量等優點,無須複雜的散熱設計。目前絕大多數電子晶片在計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都有瓶頸,該團隊負責人稱,光子人工智慧晶片依託矽光子集成技術,在內部完成矩陣運算和資料交換。它的計算過程與人工智慧演算法高度匹配,計算速度比普通的電子晶片高,功耗比電子晶片低。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算力是傳統電子人工智慧晶片的1000倍,但功耗只有其百分之一,還具備低延遲、抗電磁干擾能力,並可採用國內130nm微電子工藝,這意味著可擺脫對國外高制程光刻機的依賴,無需在工藝制程上進行追趕,成為我國在晶片領域換道超車的核心技術。積體電路的發展沿著摩爾定律趨於極限,矽光子技術是超越摩爾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之一。通過矽光集成,用光替代原來的電進行傳輸,成本有可能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在2018年12月25日,據《科學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團隊製備出世界上首個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光波導,並實現在波導內高效和保真的傳輸。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著名物理頂級週刊《物理評論快報》,並作為編輯推薦的亮點文章在網站首頁重點推薦。
在美國,AI光學晶片研發商Lightlligence初創公司在2018年2月2日也獲得1000萬美元的融資。該公司的想法是,使用光子電路來加速人工智慧計算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室技術突破距離大規模應用有很長的距離, 全球很多實驗室技術雖然最初看來來很美好,但絕大多數都沒能落地。同時,人工智慧晶片並非中國急缺的晶片,中國急缺的還是CPU、GPU、DSP、FPGA Flash、DRAM等晶片。
回應
軟體現在佔據絕大多數市場的都是X86之類的外國專利和標準,無論我國如何改進硬體,應用還一直會受制於人。
桌面電腦系統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所以近幾年wintel日子不是很好過。
圖博館
黃金為什麼能變成酒紅色?150年謎題解開 2018-12-11 新浪科技
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伍志鯤研究員課題組與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金榮超教授合作,通過精選配體,構築適當的團簇間/內弱相互作用力,生長出高品質的單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0的團簇結構,其結構此前困擾科學界多年,是金納米團簇結構研究的“聖杯”。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子刊上。
金子在通常情況下是黃色的,150多年前,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卻合成了鮮豔的酒紅色金溶膠。這種酒紅色的金激起了人們的興趣,也開啟了納米粒子研究的時代。
研究人員利用單晶X-射線衍射解出了Au144(SR)60的結構,證實了該團簇由三殼層(Au12-Au42-Au60)的金屬內核和表面30個SR-Au-SR的“訂書釘”結構單元構成,並揭示出團簇間/記憶體在弱相互作用力,為他們提出的團簇間/內弱相互作用力在晶體生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觀點提供了有力證據,也為後續高難度的金屬納米團簇/納米晶的單晶生長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變溫單晶X-射線衍射發現,Au144(SR)60團簇中不同長度的金-金鍵具有不同的變溫伸縮性,其中鍵長為2.88埃的金-金鍵,相對於其它鍵長的金-金鍵來說,具有更好的熱延展性,從化學鍵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金屬相對於其它常見固體具有更好的熱延展性。
圖博館
有錢任性!識別癌症DNA,這種納米金顆粒只要10分鐘 2018-12-10 新浪科技
近期,發表于《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為癌症早期診斷帶來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方法。
從腫瘤上脫落並進入外周血循環的癌細胞(即迴圈腫瘤細胞CTC)是癌症的生物標誌物之一。伴隨著癌細胞分裂和死亡,細胞內的各種物質,包括DNA片段,被釋放出來,也會進入血液迴圈。基於CTC的液體活檢技術是近年腫瘤研究、尤其是癌症早期診斷的熱門領域,比如通過測序檢測血液中游離的DNA是否帶有腫瘤特異的相關突變。
昆士蘭大學的澳大利亞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研究所(AIBN)的研究人員就從DNA甲基化的物理化學特徵入手,找到了一種簡便的區分方法。健康細胞的基因組中,DNA上的甲基基團大致均勻分佈。但癌細胞的基因組中情況就不一樣了,大部分DNA片段上甲基基團缺失,某些區域上則聚集著緻密的甲基基團:迴圈腫瘤DNA分子和健康細胞DNA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的3D折疊形態不同,進而與裸露金屬表面的吸附能力有差別。研究人員把來自外周血的DNA片段放入溶液,其中迴圈腫瘤DNA分子在緻密甲基基團的影響下形成特殊的3D結構,被金箔電極所吸附,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測量金箔吸附DNA後的電化學特性是否改變,不到10分鐘就可以得出是否存在腫瘤DNA的分析結果。
華人科學家發明免疫治療納米噴膠,可啟動免疫系統 2018-12-12 新浪科技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顧臻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一種CD47抗體及碳酸鈣載體納米顆粒噴霧,在腫瘤切除手術後噴於腫瘤切除腔,可以在傷口處迅速混合形成蛋白凝膠,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還能啟動免疫系統,阻止腫瘤細胞的復發和轉移!
接受過腫瘤切除手術的小鼠們,在接受噴劑治療之後,50%的小鼠存活60天,且沒有發現腫瘤細胞的再生!而對照組的小鼠都沒能存活超過30天。
文章在今天發表在《自然 納米技術》上。
我國學者研製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2018-12-09 新浪科技
氫能是一種能量高、潔淨的可再生能源,通過電化學水解製備氫氣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優異電解水制氫潛能。國際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圖博館
國產新型碳纖維打破日本壟斷 日本專家說了這四個字 2018-09-28 新浪軍事
日前,我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簡稱蘇州納米所)正式與歐洲空客工程技術中心簽署合作協定,並宣佈成立“航空納米材料聯合實驗室”。雙方將以市場化為方向,加快納米材料在大飛機上的應用,這也是空客在納米領域首次與我國方面簽署的戰略合作。碳納米管材料是繼碳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材料之後,近20年來工程技術人員又一寄以厚望的新一代高性能人工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為優異的力學、電學及熱學等性能。從理論上講,其拉伸強度可高達100GPa,超過目前日本東麗公司T1000級碳纖維拉伸強度的10倍以上,是鋼的100倍,而密度只有鋼的六分之一,讓日方高度關注,專家總結了一句話:“史無前例”,作為世界碳纖維第一大國,日本東麗公司壟斷了高強度碳纖維的70%世界市場,這是第一種超過T1000級碳纖維的新型碳納米管材料技術。
由於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其電流強度比銅高出300倍以上,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取代矽,並成為下一代微電子產業的基礎材料。在散熱性能方面, 碳納米管比目前室溫下最好的金剛石散熱片,導熱性能要高出3倍以上。由於碳在地球上廣泛存在於大氣、地殼和生物之中,其原料易得,因此高性能碳納米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成為近20多年來國際科學界最熱點的前沿研究之一。
蘇州納米所研製的多孔碳納米管薄膜鋪於碳纖維和液體樹脂中間後,不需昂貴的熱壓罐高溫成型,僅需簡單的抽真空後通電自加熱就可成型,與傳統熱壓罐固化方式相比,碳納米管薄膜電加熱固化技術可將能耗和成型時間分別降低83.7%和28.9%,而與熱壓罐固化成型出來的複合材料具有相同的力學性能。而且固化完成後,碳納米管薄膜還可以作為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組成部分使其具有優異的導電發熱性能,用於除冰防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說,這是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上一個里程碑的突破。
同時,初步試驗表明,在高性能纖維防彈材料衣中嵌入蘇州納米所研製的碳納米管薄膜後,不僅防彈性能提高了10%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其抗衝擊性能提高了21%。也就是說,原先防彈頭盔可能防住了子彈射穿,但子彈帶來的衝擊後效應力很可能使頸椎折斷,對頭部造成非貫穿性損傷。而加入碳納米管薄膜的防彈頭盔則減少甚至避免了上述傷害。(作者署名:圖說軍事)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28/doc-ifxeuwwr9058089.shtml
jsoujsou
此外,這些這些結構完美的碳納米管還展示出了驚人的拉伸-復原的可逆性以及疲勞壽命,因此在機械能存儲上具有極大的優勢,其能量密度密還是功率密度,碳納米管都遠遠超過了其他儲能材料或設備。碳納米管儲存機械能的能量密度是飛輪儲能密度的3倍,是鋰離子電池儲能密度的5-8倍,超過一般金屬彈簧儲能密度的25000倍。可以應用在電磁彈射、電磁炮、鐳射炮等能量武器上。
除了超高強度和超高儲能,碳納米管還具有獨特的電學性質。碳納米管電子器件具有尺寸小度快、功耗低等優勢。在製造電晶體、記憶體、邏輯電路、感測器等器件方而展示出了巨大的優勢。事實上在2017年IBM就公開了碳納米管生產技術,可令運算速度提升一千倍。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納米管製造出晶片的核心元器件——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于英特爾最先進的14納米商用矽材料電晶體。可以說中國兩所大學研究人員對碳納米管的研究,也為中國晶片發展指出了另一個方向。
材料科學是基礎性科學,中國在很多核心技術方面存在短板,歸根結底和材料科學研究不到位有很大關係。相反,只有加大在基礎科研領域的投入,才能讓中國實現真正的後發超越。越是我國可能被封鎖、禁運、制裁、卡脖子的時候,我們越是應該注重基礎科學的投入,只有這樣才是打破封鎖的唯一有力武器。(作者署名:諍聞軍事)
回應
釐米級的,沒用!
棉花纖維也有三CM釐米長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21/doc-ihaturft6291735.shtml
jsoujsou
中國新材料獲突破強度是鋼60倍 或助大飛機彎道超車
據《科技日報》2018-5-16報導,清華大學兩個團隊合作,在超級強度材料上獲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製備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1釐米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已知所有其他纖維材料,拉伸強度提高到80GPa以上。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幾種材料之一,被認為是製作太空電梯的理想材料。然而這種高強度材料,只在微觀的尺度,例如納米級別才顯示出超強度的特性,然而在可見的宏觀尺度,這種碳納米材料就會性能迅速下降,因為舊有的製備技術形成的碳納米管有缺陷,很容易在拉力作用下易從缺陷處斷裂並極易相互滑移。
但是清華大學兩個兩個團隊合作採用氣流聚焦法,製備出了具有確定組成、結構完美且平行排列的釐米級連續超長碳納米管管束,然後另闢蹊徑,將管束的拉伸強度提高到80GPa以上,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的拉伸強度,並證明隨碳納米管根數增加,強度可以保持。
80GPa是拉伸強度的單位,可能單純的數位並不能顯示其威力。那麼我們可以列舉一些當前的材料來進行對比。例如目前市場上強度最好的碳纖維日本東麗公司的T1000,其拉伸強度是多少呢?只有7.02GPa,該公司研製的實驗室中的最先進碳纖維也只有9GPa。一些超級汽車鋼、超高強度鋼板的拉伸強度也就是1.5-2GPa。我國的超長碳納米管強度是目前材料的10-60倍。
複合材料應用於大飛機、大火箭領域已經是當前的潮流,其原因就在於碳纖維等複合材料重量很輕但強度卻非常大,這就意味這這些航空航太裝備在降低空重的同時,還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這對於航空航太武器提高有效載荷具有決定性意義。而超長碳納米管管束是現有最先進複合材料的10倍,就意味著性能會有顛覆性提升。中國研製的C-919大飛機、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性能就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圖博館
青島國際院士團隊研發防霧霾紗窗稱可過濾95%的PM2.5
2017.12.22日青島國際院士港的西拉姆院士團隊發布了納米纖維防霧霾紗窗、防霧霾口罩等科研成果,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應用到環保防霧霾領域,並將首批生產下線的防霧霾口罩捐贈給市政、環衛、園林、交警等一線工作者。
來自新加坡的西拉姆院士靜電紡絲項目,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落地的第五個院士項目,今年9月正式開業,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夠實現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規模化應用的項目。
西拉姆院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東盟工程技術院院士,國籍新加坡,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引進的48名外籍院士之一。長期以來,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生物複合材料、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被業界稱為納米纖維靜電紡絲之父。
在前期研發的基礎上,該公司研發團隊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應用到環保防霧霾領域,研發生產出了首批“清新風”防霾系列產品,其中以防霧霾紗窗、防霧霾口罩為主打。
對PM2.5的過濾效率達到95%並殺菌、消毒、防輻射等輔助功能。
靜電紡絲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該院士團隊還成功研發了其他一些納米纖維高技術產品。如,納米纖維環保濾筒,在傳統的過濾材料表面覆蓋一層納米纖維膜,含塵氣流經過納米纖維膜時由於孔徑篩分的作用被阻擋,經檢測,其對PM0.3的過濾效率可以達到99.99%以上,在工業煙塵過濾、空氣淨化、廢水處理、海水淡化及特種分離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材料製備的新型電池隔膜具有高孔隙率和高導電率,已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新型能源領域。此外,靜電紡絲槍能用於醫療及科研領域,可以原位的在皮膚、創傷切面進行納米纖維膜的製備,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尤其是在軟組織(內臟、腦、泌尿系統等)的瀰漫性止血領域有獨特的優勢。體型更為小巧的手持式靜電紡絲儀,則是世界上目前最小的靜電紡絲設備,可實現單手操作,能夠快速製備醫用敷料,可用於野外創傷的急救處理,起到快速止血和保護傷口的作用,有潛力應用在醫療和軍事領域。
回應
阿三又來忽悠人了
這個,就是靜電濾網吧,2012年淘寶就有了吧,國產的南京產居多,進口的有英國HV公司.
圖博館
中國成為納米科研強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2017-08-29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上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納米科技研發大國,部分基礎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當天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納米科學與技術發展狀況概覽》中英文白皮書,目前中國貢獻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納米科研論文,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中國納米方面的論文產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萬餘篇,複合年均增長率達24%;中國納米專利申請量也位列世界第一,過去20年中國納米專利申請量累計達209344件,佔全球總量的45%,是美國同期累計申請總量的兩倍以上。
《白皮書》指出,目前中國納米科技專利申請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大多數是國內專利,而美、英,法等國家,國外專利申請的數量要占到總數的一半以上。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在納米科學領域已成為當今世界納米科學與技術進步重要的貢獻者,部分基礎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納米科技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規模。《白皮書》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中國在納米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密切相關,當下中國納米科技研究正在向原創性突破轉變,並更加關注納米科技的產業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大會上說,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納米科技研究的整體實力已走在世界前列。隨著中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的推進和落實,中國納米科技研究面臨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回應
中華加油,科技 高端製造業全面碾壓美帝的時候就快到了 5年?十年?
圖博館
中外高校聯合開發出海綿陶瓷隔火濾水像棉花糖
科技日報2017.6.13報導,陶瓷以耐高溫而聞名,但致命的缺點是一旦形狀發生變化就會破裂。由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美國布朗大學等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陶瓷納米纖維製備出一種海綿狀新材料,不僅超輕、耐熱,其製備過程也快速經濟,其應用範圍從高溫絕緣到水過濾等領域。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科學·進展》上。
而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名為溶液吹紡的技術,通過氣壓推動陶瓷前驅體溶液通過微小的孔洞,拉伸為納米纖維,並用一種多孔收集器將其收集組建成為海綿結構,加熱除掉前驅體中的高分子與溶劑,最後得到一個由相互纏結的陶瓷納米纖維組成的海綿。
這種新型材料可以像棉花糖一樣又輕又軟,被壓縮50%後能夠回彈到原來的體積,且不會被損壞——其他標準的陶瓷材料都不能做到。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王浩倫表示,在實驗室測試中,將一片花瓣放置在由二氧化鋯陶瓷製成的7毫米厚的海綿上,海綿底部以400℃加熱10分鐘後,花瓣仍完好無損,而用普通結構的陶瓷材料來隔熱的話,花瓣早就焦了。即使加熱到800℃,這個海綿也能保持其彈性。因此,該材料可用於製作消防服等耐熱柔性絕緣材料。
不同材料海綿陶瓷400℃加熱10分鐘結果
由於二氧化鋯陶瓷是已知的抗菌光催化劑(當其暴露於光照下時可以殺死微生物),因此用其製成的海綿也可用作可重複使用的水過濾器。試驗表明,二氧化鋯海綿可以在含有有機染料的水中吸收其重量的50倍。隨後在光照下15分鐘後,染料被該海綿降解,將其擰乾後可再次使用。
王浩倫稱,當代水過濾技術中所用的過濾材料大多是粉末狀,難以重複利用,這種新型材料則具有便於回收和重複使用的優勢。
回應
以後可以替代泡沫海綿,在航空航天領域使用!
全國的垃圾建築可以改良了,又一輪基建高潮。90%以上的外牆保溫材料都是易燃的!
額。親。這是給航天飛機還有彈道搗蛋彈頭用的。神特麼。給房自用這個。你信不。半面牆的材料就抵得上一整棟20層居民樓的造價了啊。
會成白菜價的,或者再改改也會成為白菜價的
房屋保溫用玻璃纖維更經濟
看著標題,預感一大波關於棉花糖的謠言正在路上。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6_13_413093.shtml
圖博館
生物質石墨烯與纖維紡織製品的成功複合應用,讓生物質石墨烯大規模商品化應用充滿了無限可能。唐一林說,“我們堅持對產品的研究探索應更注重應用,只要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或是顯著改善現有產品的功能就是進步,像我們的內暖材料作為一種石墨烯民用新材料,相信很快要在紡織、家居等日用消費品領域引發一場革命。”
前不久,企業石墨烯產品獲得新突破,高強高模纖維問世。“這是一種像鋼絲一樣堅硬卻又柔軟的纖維”,唐一林介紹,高強高模纖維指的是基於石墨烯分散複合技術製備的聚乙烯醇(PVA)纖維。PVA纖維具有極高的理論強度和模量,在高性能纖維製備研究領域具有很大潛力。企業通過優化石墨烯分散及改性技術,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與PVA的均一化複合,石墨烯的引入使得纖維高分子量獲得了更高的取向度和分子間結合力,最終得到了具有高強高模特性的納米複合纖維產品。相比於其它高性能纖維,該複合纖維產品強度提高了1.5倍,模量提高了3倍,除優異的力學性能,同時兼具耐化學腐蝕、耐紫外老化、抗靜電、低成本等優勢,大大拓展了現有PVA纖維的應用領域,如高性能輪胎簾子線、混凝土增強纖維、船隻作業纜繩、纖維增強樹脂複合材料、防彈材料、耐磨特種服裝、智能加熱服飾等領域。
在2016年的兩會上,這項科技創新成果受到李克強總理點贊。同年9月,其石墨烯內暖纖維榮獲意大利科技部頒發的“2016意大利國家科技創新大獎”,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該獎項。
回應
石墨烯價格一度高達約5000元/克,但自從中國出現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其價格跳崖式降價,這使石墨烯產品大規模商品化民用化成為可能
白菜生產者,果然有兩手啊。
呵呵,可以看出鬼佬所謂的高科技壟斷的本質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17_408779.shtml
圖博館
全球首創!玉米芯變石墨烯年產百噸已創億元產值
《科技日報》2017.5.16消息,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後剩餘的纖維素為原料製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2014年,濟南聖泉集團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石墨烯價格一度高達約5000元/克,但自從中國出現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其價格跳崖式降價,這使石墨烯產品大規模商品化民用化成為可能。
生物質石墨烯環保、成本低
常規石墨烯材料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對石墨進行剝離,第二種是對天然氣、甲烷等進行化學氣相沉積,第三種是氧化石墨還原法。以上方法存在生產週期長、環境污染嚴重以及產能受限等問題。
付宏剛教授帶領的黑龍江大學功能無機材料化學實驗室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們獨闢蹊徑利用玉米芯裡纖維素進行化學重組,從而合成生物質石墨烯材料。該團隊通過“基團配位組裝析碳法”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宏量製備,同時還在研發利用玉米秸稈製備石墨烯的製備工藝。在2014年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首創將生物質石墨烯材料應用於多種纖維複合並成功實現均勻分散,首次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成果轉化和石墨烯纖維製品的商業化。在我國,生物質中僅玉米芯的年產量就高達1億噸,大部分集中於東北三省、山東省、河北省,年產100噸生物質石墨烯材料所支撐的產品線可帶來產值3億-5億元。
目前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由於玉米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已被用於造紙,生物製糖等行業
聖泉集團已積累技術多年
早在30年前,聖泉就開始專注於各類植物秸稈的研究、開發與綜合利用,多年的超常規發展,聖泉已成為全球最大呋喃樹脂產銷基地和亞洲最大高檔酚醛樹脂生產基地,其酚醛樹脂深加工的酚醛空心微球還應用到神舟飛船保溫材料。
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介紹,“約10-15斤玉米芯,便可提取1斤石墨烯,我們的全球首條100噸/年生物質石墨烯工業化生產線已於2015年成功投產。以石墨烯為原材料創造性研發出了內暖纖維、內暖絨、內暖烯孔新材料等三大系列上百個衍生產品。”
圖博館
然而,國內每月需要的12英寸晶圓不少於45萬片,完全依賴進口,日本越新、SUMCO、Siltronic、MEMC/SunEdison佔據了超過80 %以上的市場份額。即便是8 英寸晶圓,國產化率也僅為10%。
還有很多原材料也被國外壟斷。比如光刻膠,光刻膠由感光樹脂、光引髮劑、添加劑、溶劑等組成,在光刻這個步驟中使用,能夠將掩膜板上的圖形轉移到晶圓表面頂層的光刻膠中。目前,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也基本被JSR、信越化學、 TOK、陶氏化學等國際巨頭壟斷。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ASML佔據了超過70%的高端光刻機市場,在離子注入機上,美國應用材料佔據70%市場份額,在塗膠顯影機方面,東京電子佔據90%的市場份額。
根據估算,2015年至2020年,國內半導體產業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其中有480億要用來從國外進口設備,換言之, 95%的半導體設備依賴進口。
十年磨一劍技術比肩國際巨頭
本次最讓人振奮的,就是在中國最薄弱的半導體設備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中微半導體的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3_15_398828.shtml
相關新聞
2017-03-11日CCTV2財經頻道節目報導,中微AMEC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
晶圓代工去年成長11%,台積電穩居龍頭
全球12 吋晶圓產能,台積電輸給三星
聯電老三地位不保?陸媒: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3哥
芯片廠商聯發科為何節節敗退 曾是中國手機市場翹楚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今年再砸460 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鐵流:台積電要去美國建3nm芯片廠 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1
韓國樂金OLED面板技術轉售中國 韓業者擔心2017.03.26中時
年後台灣百名工程師 跳槽中國紫光內幕2017-03-24
麒麟筆記本配龍芯3A2000/3A3000處理器操作系統V7.0
澳媒稱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可怕:挑戰美霸主地位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2017-03-22
皮尤:數字科技中國甩印度很遠2017-03-18
英媒:中國是世界金融科技領域的引領者!2017-03-07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2017-02-23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6年,中興和華為分居世界前兩位,分別是41023份和36092份。
圖博館
中國等離子體刻蝕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7-03-15 1觀察者網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感受中國製造》第五集《中國“芯”力量》介紹了中國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原材料上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中國企業在刻蝕機上取得的成績——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相對於中國在光刻機上與ASML的巨大差距,在刻蝕機上國內企業不僅可以滿足本國企業的需求,還能夠進入國際市場上與應用材料、科林等國際巨頭一爭長短。而這背後,是一群科技人才放棄美國優越的待遇選擇回國,並耗費十多年時間持之以恆的付出和努力換來的成績。
半導體設備和原材料是最大短板
半導體產業大體上可以分為IC設計、半導體設備製造、原材料、代工生產、封裝測試幾個部分。其中,封裝測試是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部分,國內封測廠商的領頭羊長電科技在大基金等國內資本的扶持下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後,一舉躋身全球封測廠商前5位,並有望在5年內赶超或接近中國台灣的日月光等封測大廠。
雖然封測和境外廠商差距較小,晶圓代工和IC設計就相對來說弱一些。就晶圓代工而言,國內有中芯國際和華力微等一批代工企業,而且發展勢頭也非常好,中芯國際也是全球前5的代工廠商,但在市場份額上,中芯國際只有台積電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技術上也有2代的差距,與台積電、Intel的差距非常明顯。
在IC設計上,論商業化而言,海思和展訊的銷售額位列Fabless廠商前10位,但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ARM的技術授權。就自主性來說,國內也有申威和龍芯,申威26010被用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TOP500刷榜,龍芯多種芯片分別被用於北斗衛星、數控機床、特種裝備、網安產品和PC、服務器,不過龍芯和申威目前在民用市場很難與X86、ARM抗衡。
相比較之下,原材料和半導體設備就更弱一些。雖然在PECVD、氧化爐等設備上國內已經取得技術突破並且開始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但在很多方面,與國外廠商的差距非常大,有的甚至完全依賴進口。
就以生產芯片所有的晶圓(矽片)來說,目前市場上在使用的矽片有6 英寸、 8 英寸、12 英寸晶圓,而晶圓尺寸越大就可以切出更多晶片,進而降低成本,除少數特殊領域外,採用大尺寸晶圓已經是大勢所趨。
圖博館
去年底,中微被選為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成立後投資的首家企業,獲得注資8,000萬美元,在預計投入扶植半導體產業的資金中,占有可觀份額,顯示中微為官方策略扶植的重點企業。不僅如此,高通在2004年也投資中微,為高通在大陸投資陸資企業的首例,此破天荒之舉也是中微前景看好的有利背書。
比較台灣的半導體股王漢微科與中微,都經歷成立前十年的虧損階段,1999年漢微科成立時,一度面臨資金緊迫的窘境,矽谷為當時的資金途徑,相形之下,中微的銀彈充足,可說命運大不同。而中微營收也在往1億美元邁進,伴隨著營收的高速增長,公司未來上市計劃也日益清晰。
中微的研發及製造重心在上海,新加坡設立全球業務中心,2007年成立台灣公分司。台灣近年半導體設備投資占全球35%比重,地位舉足輕重,為主要設備商看重。中微的介電質蝕刻機在台灣裝機量已超過200個反應台,TSV矽穿孔蝕刻機也取得突破性發展;而為LED產業研發的「PrismoD-Blue」MOCVD,獲得兩岸6家大廠測試及採用。除了應用於LED照明,功率器件也是重點市場,中國某大業者已與中微密切研發。
https://read01.com/7z8d7a.html
陸力挺 紫光獲6,600億金援2017-03-29經濟日報
大陸紫光集團再添併購銀彈。大陸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及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給紫光集團送來共人民幣1,500億元(新台幣6,685.5億元)投融資支持,將重點投入紫光發展IC相關事業版圖。
成立於2014年的大基金,首期募資就達人民幣1,300多億元,主要用來投資半導體產業,更被視為紫光對外併購的最大資金來源。
大陸「十三五」規畫中,將以IC為核心的新一代資通訊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列為國家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全面實施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畫,加快人工智慧、IC、第5代行動通訊等技術研發。
紫光在官網表示,在行動通訊晶片領域公司已躋身世界前三名,並相繼在湖北省武漢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投資建設先進記憶體和半導體製造基地。
紫光2013年起積極在半導體領域併購,先後收購大陸的展訊與銳迪科。2015年,紫光宣布多項投資台灣半導體封裝測試廠的計畫,包括入股力成科技、矽品精密,但都以失敗告終。
圖博館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雷射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晶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晶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制過程,現在最先進的晶片有30多層。
目前,全球僅有四家光刻機廠家:荷蘭的ASML、日本的尼康、佳能和中國的上海微電子。其中光刻機業界龍頭老大是荷蘭ASML。其EVU光刻機量產型號已經做到14nm水平,現在Intel、三星的14nm光刻機都是買自ASML。
近日,一台價值1.06億元的ASML曝光機從荷蘭飛抵廈門,不知道這台儀器是廈門哪家廠家購買使用的,不過歐美身體中國禁售高精尖產品也不是什麼秘密了,這次的這台儀器所說是用於生產集成電路12寸晶元的,尚且不知道具體是多少納米的。
其實早在幾年前,上海微電子就製造出90nm光刻機,當時國際主流代工廠的代工水平是65nm,上海微電子還是非常給力的,但因為最核心的光源是進口的,國外為了限制中國光刻機製造業,在核心零部件上限制中國,經常在核心零件上卡我們脖子。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導致上海微電子前進的步伐有些放緩。
不過也有消息稱,上海微電子日前通過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驗收,使我國成為少數能研製光刻機雙工件台這一超精密機械與測控技術領域尖端系統的國家之一。同時上海微電子也正在積極研究EUV光刻機,希望能儘快縮短與國際先進光刻技術的距離。
最後,祝願國產光刻機能越做越好,至少讓國產光刻機有聲音,不用處處受制於國外技術。
https://read01.com/5KOAQK.html
大陸半導體設備外銷 中微2014年貢獻75% 2015-05-05
AMEC為大陸技術最領先的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商,主要產品為半導體蝕刻機,4年前朝多角化發展,研發MOCVD設備,進軍LED產業。從2004年8月成立至今,中微「十年磨一劍」,半導體機台如今廣獲國際大廠採用,全球前三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生產線,都可見到中微機台的芳蹤。
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設備勢必走向自主化。在此政策下,居關鍵地位的中微,重要性必然被放大。大陸在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但中微為唯一具有大量外銷實績的設備商,去年對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的貢獻度高達75%,銷售遍及台灣、日、韓、新加坡及俄羅斯。來自韓國的營收占比達三成最為可觀,而這得自於中微的16奈米先進位程受到韓商的倚重。
圖博館
刻蝕機中國本來就在世界第一陣營,好多年前就解決16nm了,現在難的是光刻機。光刻機的工作原理是用光將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而刻蝕機是按光刻機刻出的電路結構,刻出溝槽的設備,是在芯片上做減法,與之相應的是做加法(鍍膜)。
說反了。光刻叫photo ,也就是黃光區。蝕刻etch擴散diff薄膜tf
光刻機-維基百科
曝光機(英語:Mask Aligner)是製造微機電、光電、二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設備。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模板與圖樣大小一致的contact aligner,曝光時模板緊貼晶元;以及利用類似投影機原理的stepper,獲得比模板更小的曝光圖樣。
概要
生產集成電路的簡要步驟:利用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將晶圓浸泡在腐化劑中,失去保護膜的部分被腐蝕掉後形成電路。用純水洗淨殘留在晶圓表面的雜質。其中曝光機就是利用紫外線通過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的設備。
一片晶圓可以製作數十個集成電路,根據模版光刻機分為兩種:
模版和晶圓大小一樣,模版不動。
模版和集成電路大小一樣,模版隨光刻機聚焦部分移動。
其中模版隨曝光機移動的方式,模版相對曝光機中心位置不變,始終利用聚焦鏡頭中心部分能得到更高的精度。成為目前的主流。
主要廠商
曝光機是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製造和維護需要高度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世界上只有少數廠家掌握。因此曝光機價格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ASML
尼康
佳能
歐泰克
上海微電子裝備
SUSS
ABM, Inc.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89%E5%88%BB%E6%9C%BA
曝ASML十億的光刻機入廈 中國自主光刻機出路何在? 2016-12-01
光刻機工作原理。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制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晶片)。
圖博館
超級好消息!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實現技術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回應
央視報導,今年年底投產推出市場!哈哈??厲害了我的盛世中國,之前說中芯敗家子,還停留在28nm落後台積電的台灣綠蛙可以吃屎了
這種新聞也信?
台蛆不會看鏈接視頻嗎?央視曝光的新聞會造假??你還是回鬼島住鐵皮屋吃核食比較適合你
早就預言三年內台灣的電子科技業變成屎。以前這些民用消費電子大陸只是不搞而矣,現在不用留菜給你們吃了。給口飯就行了.
不是說5nm的消費者要幾年後才能用上嗎?
光刻機差了十萬八千里.
假如新聞裡說是光刻機,層主一定會說蝕刻機差了九萬七千里吧!
是蝕刻機如果是光刻機也能達到5納米就更好了
聯發科x30面臨10nm工藝良品率偏低跟國內手機廠商集體轉向高通,無人使用的問題!加上華為海思的全力技術碾壓,小米自主芯片的推出,聯發科看來只能摩洛克,永遠的p10只能在低端打轉,窮台代工島連台積電都被超車!哈哈!呆丸no.1,全世界高科技沒有台灣他造不出來,台獨蛆蟲的以後就只能靠詐騙光耀全世界了
張忠謀不是自信滿滿的說過,大陸半導體與台灣不是追得追不上的問題,而是距離越來越遠的問題,哈哈,剛說沒一年就被打臉了?!
良率是勝負關鍵~中芯的10nm要做也沒問題,100個打掉70個~台積電100打
先有再說!只要把台灣打下去,50%的良率就可以了。
台灣沒這機器吧?
台灣可以買,人家不賣中國,只能自己搞.
這個世界,中國祇要開始做了,基本就是快速赶超,然後大量生產壓低成本,以白菜價佔據百分之30以上的市場,然後這項高科技走下神壇
http://bbs.tianya.cn/post-333-1122938-1.shtml
2017.03.11 中国财经报道 感受中国制造:中国“芯”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nGzCS_mAw
2017-03-11日CCTV2財經頻道節目報導,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
回應
節目第四十分鐘左右說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後面還說到AMEC一種生產LED芯片的精密機械已經佔世界的一半以上了
第一個故事女主說裝晶圓研磨液的桶都要進口,現在只是萬里長征一小步。中間靶材製造中美日三分天下,最後蝕刻機年底要上10nm,五年內實現5nm。
圖博館
人民日報:中國機器人如何贏得更多3美分2017-03-27人民日報
日前,餘姚一家製筆廠研發了兩條智能生產線,讓外商很滿意,並同意該企業老闆每支筆漲價3美分的要求。
這3美分,是中國企業家主動作為贏得的品質溢價,更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底氣的寫照。據余姚當地干部介紹,機器換人已經成為最受當地企業家歡迎的產業政策,今年將投入30億元繼續推進。一方面用工成本逐步推高,一台打磨機器人價格不到30萬元,卻可替代6名熟練工。用機器人一年可以省42萬,一年就能回本。另一方面,產品精度還上去了,何況,還有那3美分的溢價。無論立足眼前的成本—收益分析,還是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競爭,製造業的智能化已經成為趨勢。
回應
農民工的路越來越窄了
只能說只會搬磚的農民工的路是越來越窄了
看你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還有多少工作機會!
修機器人,造機器人,為機器配置軟件硬件, 維護機器人的工作機會大把大把得出現。
機器人淘汰的,都是重複的、枯燥的、不利於人的解放和發展的工作崗位。
不要陷入失業的恐慌,而是要看到人的解放。這需要政府和社會承擔起責任,解決機器人帶來的衝擊。
可以用社會保障,扶貧,再就業培訓,等一些福利措施進行利益再分配。但工業機械化是解放生產力的一個不可少的進程。不可能因為保持人的生產力,而放棄機械生產。不然“共產主義”就真只是一個夢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3_27_400772.shtml
陸製造復甦 工業利潤大增
大陸國家統計局2017-03-27發布數據,今年1至2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人民幣1.01兆元(約新台幣4.5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5%,創近六年來最大成長幅度,顯示大陸製造業加速復甦。
圖博館
國產操作系統大爆發:完美配中國芯!2017-03-28 快科技
近日,中標麒麟發布了基於龍芯3A2000/3A3000處理器的桌面操作系統V7.0,運行流暢,不但速度更快、有全新UI設計,兼容性也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升級到了64位架構,運行效率獲得極大提升。
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應用軟件,辦公、娛樂兩不誤。全新軟件中心也即將上線,後續會添加更加豐富的功能軟件。
目前,搭載龍芯3A3000處理器的最新龍芯筆記本已經可以完美運行中標麒麟V7.0版本,兼容眾多打印機、掃描儀、投影儀和攝像頭等外部設備,在性能、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國芯和國產操作系統的強強聯合,形成的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產品技術優勢,為的是國家信息產業更加安全可靠的明天。
江蘇將建成我國建設世界最大真空互聯科研裝置
據科技日報2017.3.28報導,世界首個集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正在我國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這個實驗站相當於在太空建設了一個全真空的納米器件研發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互聯科研裝置。其總體方案是:用總長近500米的超高真空管道,將上百台用於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的大型儀器設備互聯,實現樣品在不同設備之間傳送時其表面不被氧化、沾污,不被外界大氣環境所破壞。實驗站通過超高空間分辨、時間分辨、能量分辨、質量分辨等的高端能力儀器設備,對物質的“本徵性質”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量子材料的設計、製備和表徵,後摩爾時代器件加工和測試分析,同時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和新功能的開發和研究,以及形成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包。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依託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聯合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建設的。一期建設由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建,預計2018年建成,建設經費3.2億元。一期建成後將連接30多台設備,形成100米的真空管道。整個實驗站的總預算是15億元。
回應
這是準備在太空生產芯片?
建這個比建對撞機實用的多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3_28_400864.shtml
圖博館
中國學者參與首次發現氦化合物科研改寫化學常識
據微信公眾號“知社學術圈”(zhishexueshuquan)2017.2.10刊載的文章,中國科學家和俄、美、意、德等國科學家一起,發現了在極端條件下惰性氣體氦的化合物,改變了現代科學對氦的基本認知。而此項成果的公開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該微信號說,科研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才說服審稿人和編輯,將這一成果刊載在今年2月的《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雜誌上。
作為惰性氣體的一員,氦是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最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元素。在極端壓力條件下,其他惰性氣體都已經顯示出形成化合物的能力,但氦依然非常穩定。現在這一“化學鐵律”已經被來自南開大學的王慧田、周向鋒團隊及其合作者打破。他們創造出了穩定的氦鈉化合物,這撼動了現代化學的基本認知。
發表在《自然化學》上的論文截圖
我們知道,氦是宇宙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是六種惰性氣體元素之一,很難與其他元素發生作用。然而,在極端條件下,惰性氣體又可以分為兩類:其中氪、氙、氡相對活躍,而氬、氖、氦則非常冷漠。
文章共同作者,猶他州立大學亞歷山大•波吉列夫(Alex Boldyrev)教授說:“極高的壓力,比如在地球的核心或者其他巨型星體中,能夠完全改變氦的化學特性。”
研究人員通過“晶體結構預測”模型進行演算發現,在極度的壓力之下,一種穩定的氦鈉化合物能夠形成。然後他們在金剛石壓腔實驗中真的創造出了前所未見的化合物:Na 2 He。實驗可以為氦和鈉原子提供相當於110萬倍地球大氣壓的條件。
這一結果太出人意料,因此發表的時候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研究人員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去說服審稿人和編輯。
回應
化合物的構成並不需要任何化學鍵——這已經屬於物理了,跨界了大神。
現代化學的理論本來就是泡利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這不是常規化合物,是極端條件下的化合物。
對於宇宙來說,哪怕億萬分之一的可能,都是必然。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2_10_393640.shtml
圖博館
該體係由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於2013年9月開始聯合共同編制。
英利(產品商標為“Yingli Solar”)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製造商,總部位於中國保定。英利的生產線覆蓋了整條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矽生產、矽錠鑄造、矽片切割、光伏電池生產以及光伏組件封裝。而碳減排先鋒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企業合作旗艦項目,旨在與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全球範圍的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工商界力量參與氣候能源事務的國際平台。
該體系製定歷時3年,涵蓋了鑄錠、矽片、電池、組件等光伏生產關鍵環節,從生產工藝及設備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產品特徵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等六個方面,建立起了一套針對光伏電池生產全面的綜合性指標。
用標準推動企業的節能減排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數據,全球75%以上的溫室氣體是由38家碳排放強度最高的企業造成的。因此在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全球企業的作用非常關鍵。而如何制定標準更是成為企業增加全球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關鍵。
未來,若光伏企業按照該體系推出的標準生產,可使太陽電池生產能耗將降低20%,化學需氧量(COD)和氮氧化合物產生量均降低14%,可使能量回收期縮短到1年左右(現在為1.17年),將有效扭轉光伏產業“高耗能”、“高污染”的認識誤區。
回應
覺得這個更像是一個門檻
英利這一招夠狠。既然淘汰了對手,又佔領了道德高地。堪比4G時代高通啊。
呵呵,自欺欺人,sio2+2c=si+2co這個化學反應你們還能改了不成?高能耗背一輩子吧
高能耗是指投入產出比,而且你約化學反應式錯了
光伏的污染和耗能就和數碼相機的分辨率與體積一樣,只要技術變得日趨成熟就自然而然攻克了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6_11_24_381645.shtml
圖博館
回應
外國同行趕緊轉型吧,或者抓緊時間賣個好價錢。
我們只是純淨水搬運工
然而賀衛方之流的說中國人文化里沒有創新。
公知大V噴子:中國有創新,那以色列算什麼?
國內成本5~8元,而以色列淡化一噸海水只需3~4元。並且以色列電價,人工成本之類的都比我們高.可見差距真的很大.
老行情了,現在哪怕是低溫閃蒸都沒那麼貴。上海718所有一種低成本電解水產生可燃氣體的裝置,中科院都看傻了。
沿海還好,可是新疆特別是南疆怎麼解決?
內陸缺水的問題在於調水成本高。這個目前是無解的。
通過海水淡化,解決沿海發達地區工農業用水,騰出水資源給西部做生態用水,甚至可以將淡化水東水西調解決西部乾旱問題,一下子能再造多少秀美山川呀!這是造福萬代的拉動內需、提高國家綜合實力!
新疆等內地省份有大量鹽湖,沙漠底下有豐富的地下水,但是鹽鹼水,海水淡化技術完全有用武之地。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1_23_381563.shtml
中國首推光伏清潔生產評價體系“高耗能、高污染”爭議終結?2016-11-24
2015年,中國新增裝機15GW(1GW=1000MW,1MW=1000KW),並以累計裝機43GW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最大的國家。
相對化石燃料,利用太陽能來發電的光伏行業,一直是綠色經濟的最佳代言人。
但“好學生”也有受人詬病的時候。多年來,受光伏行業上游多晶矽原料發展早期的生產裝備相對落後、工藝技術掌握不完全、生產規模較小等影響,光伏產品的生產能耗也相對較高,光伏行業也被冠以“高耗能”帽子的清潔能源代表。此前,一直有質疑聲稱,“光伏組件從全生命週期看,並不環保,產生光伏產品所耗費的電力,還不足以償還生產的電。”
現在,這一爭論可以劃上句號了。為了讓光伏行業的生產透明、可查,同時也為了摘掉“高耗能”的帽子。據澎湃新聞報導,2016.11.23,由中國光伏代表企業共同編制的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體系”)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批准,在北京正式對外發布實施。
圖博館
海水淡化技術尚未達到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仍與其他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主要用於工業。據興業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國內噸水成本較高,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占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於海外先進項目(以色列)的3~4元。
以色列海水淡化處理工廠資料圖
當下,走在海水淡化技術前列的國家當屬以色列,不僅滿足了本國需要,還能向其他國家出口淡水。其中,位於以色列南部的IDE公司發明的反滲透法淡化海水技術最為有名,IDE憑藉這項技術甚至被財富雜誌評為2016年改變世界的企業第2名。
解決難題:政策發力企業併購
為了彌補我國國內水資源短缺問題,國務院在2012年就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據中國水網報導,2012至2015年,全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複合年增長率僅為8.3%。發展意見中的一系列量化目標:包括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噸/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貢獻率達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70%以上等等,都沒有實現。
今年,海水淡化議題再起,出現多起國內企業主導併購海水淡化公司案例。
先是巴安水務宣布將收購瑞士水務股權,以獲得源自國際巨頭IDE的海水淡化核心技術。而後,天壕環境全資收購了擁有5個海水淡化項目,以及十多項脫鹽技術的賽諾水務。8月初,巴安宣布將再次出手,以96.7萬歐元收購德國ItN的64%股權,ItN的核心產品陶瓷平板膜可以用於海水淡化反滲透工藝的前端處理。而在8月中旬還傳出,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正在參與IDE的競價收購,他們的非約束性報價高達43億元人民幣。
在國內技術沒有進一步突破的前提下,併購其他海水淡化技術較為先進企業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始終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底氣。朱嘉也表示,目前還需要提高太陽能海水淡化的效率,同時降低成本,才能提高適用範圍。觀察者網綜合新華社、中國水網、興業證券等)
科技前沿
中國海水淡化日產能逾百萬立方米2016.10.26
南海三沙市年產50萬噸淡水2016.11.13
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公司愿与中国加强合作2016.11.21
中國去年專利申請110萬件超美日總和
圖博館
中國科學家用石墨烯實現太陽能高效海水淡化,轉化率80%
據新華網2016.11.22報導,中國研究人員21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了一種高效、便攜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能以高達80%的能源轉換效率把海水轉化成高質量的飲用水。
負責研究的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朱嘉介紹,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太陽能海水淡化利用光蒸餾原理的技術,無需其他能量即可產生淡水,因此為理想的海水淡化方案,但由於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一直無法大規模應用。
為此,朱嘉課題組提出一種新思路,它有兩大創新之處:一是利用石墨烯製成可折疊而且輕便的薄膜,用來吸收太陽能蒸餾海水,大大增加了便攜性;二是讓石墨烯吸收體與海水分隔開,降低熱導損耗。
據報導,朱嘉課題組設計的是一個由泡沫聚苯乙烯製成的圓柱形熱絕緣體,熱絕緣體外層塗以織維素塗層構成特殊水通道,圓柱體頂部覆蓋著石墨烯薄膜。工作時,織維素通過毛細作用從下部水池吸水,供給上方薄膜加熱成蒸汽,進而收集淡水。
朱嘉介紹,之前光到蒸汽的能量轉換效率在同等條件下一般為60%左右,而他們的裝置可達到80%,轉化後水質經初步檢驗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通用標準。加上薄膜可折疊且輕便,製造成本較低,所以“應用範圍大大提高”。當然,這個裝置長期工作的穩定性還需要時間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進行檢驗。
水資源短缺問題嚴峻
水資源短缺一直是世界各國都關注的焦點問題,而我國雖然幅員遼闊,卻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均佔有量少,水患問題也多。
我國的年水資源總量為2.8萬多億噸,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³,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資源利用的功能。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每年缺水量達60多億m³。
朱嘉說,他們的這項技術或許可以為這項世界難題補充一個不同的方法和思路。面對水資源短缺的例如沙漠、海島之類的特殊地點,貧困欠發達地區或遭受自然災害的地方,綠色、便攜、高效的水處理技術正是這類地區所急需的。
圖博館
仿壁虎材料可在極端溫度下保持超強粘結特性
【據NewAtlas新聞網2016年11月17日報導】美國代頓空軍研究實驗室與凱斯西儲大學聯合開發出一種受壁虎腳啟發的新型乾性仿生粘結材料,可在極端溫度下保持超強粘結特性,甚至在溫度越高時粘結越牢固。研究人員將這種由碳納米管組成的粘結材料製成雙面膠帶,無論在液氮低溫環境還是在熔融的金屬銀中,膠帶粘結性能都不會下降。
粘結材料由豎直排列並“捆綁”至固定節點的碳納米管構成,具有類似壁虎足墊表面微毛的顯微結構。壁虎得益於這種微毛結構,可以在垂直的牆壁上自由行走,受此啟發,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粘結材料或粘附裝置。然而,大多數商用膠帶在低溫或較高溫度下會失去粘性,但這種碳納米管新型粘結材料可以在-196℃下保持粘附力,而在418℃時粘附力是常溫的2倍,在1033℃下達到6倍!
研究人員使用高能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這種粘附力增加的反常現象,發現碳納米管在高溫下會“塌陷”成網狀結構,增大了與粘結材料的接觸面積,提高了起到“粘結”作用的范德華力。這種干性粘結材料在低溫下不會失去粘結效果,是因為粘結材料表面並沒有因為溫度降低而發生變化。
這種新型粘結材料在溫度變化達數百攝氏度的太空環境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此外,該材料還具有導熱和導電特性,可用於電子領域,保證電路或元器件的高溫性能。研究人員表示,在室溫下,這種碳納米管雙面膠帶在許多粗糙表面具有和商用膠帶一樣的粘結力,如紙張、木材、塑料和牆等表面,可用於家用導電膠帶和壁虎機器人。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志偉)
圖博館
1納米晶體管誕生計算技術界實現重大突破
據鳳凰科技2016.10.7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利用納米碳管和二硫化鉬(MoS2)的化合物,將現有最精尖的晶體管製程從14nm(納米)縮減到了1nm。
晶體管的製程大小一直是計算技術進步的硬指標。晶體管越小,同樣體積的芯片上就能集成更多,這樣一來處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都能會獲得巨大進步。
多年以來,技術的發展都在遵循摩爾定律,即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眼下,我們使用的主流芯片製程為14nm,而明年,整個業界就將開始向10nm製程發展。
不過放眼未來,摩爾定律開始有些失靈了,因為從芯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物理極限。一旦晶體管大小低於這一數字,它們在物理形態上就會非常集中,以至於產生量子隧穿效應,為芯片製造帶來巨大挑戰。因此,業界普遍認為,想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突破現有的邏輯門電路設計,讓電子能持續在各個邏輯門之間穿梭,而納米碳管則負責控制邏輯門中電子的流向。
選定二硫化鉬作為半導體材料後,接下來就需要來建造柵極。但製造1nm的結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的光刻技術並不適用於這樣小的規模。最終,研究人員轉向了碳納米管,直徑僅為1nm的空心圓柱管,採用碳納米管柵極的二硫化鉬晶體管能夠有效控制電子流動。晶體管由三個終端組成:源極、漏極和柵極。電流從源極流到漏極,由柵極來控制,後者會根據所施加的電壓打開和關閉。
眼下,這一晶體管研究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畢竟在14nm的製程下,一個模具上就有超過10億個晶體管,而要將晶體管縮小到1nm,大規模量產的困難有些過於巨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但對於商業上得以實現還需要時間。
回應
多希望是中國。
追趕之路很是漫長啊
我國13年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也是可以把晶體管做小的。
15小時前回复頂(74)踩(3)舉報分享
首先,此工藝用的不是光刻技術。因此不與現有半導體加工體系兼容。短時間內別指望投入使用。另外他是用的是MoS2,不是傳統矽基晶圓,由於沒有商用量產工藝技術,沒法投入實際使用。
圖博館
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獲突破成功研發半導體量子芯片
據央視新聞2016.8.11消息,量子芯片相當於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大腦”,研製成功後可實現量子的邏輯運算和信息處理。有了計算,量子的存儲及控制技術也必不可少。這款三明治型的固態量子存儲器,在低溫有磁場的輔助設備中才能工作。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宗權表示,下一步發展方向,要把這個量子存儲器做小做得齊整化,以延長它的壽命,最終我們希望做成一個像經典的便攜式U盤一樣方便使用的器件,實現超遠距離的量子態量子信息的傳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表示,“量子計算機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一旦成功研發,就可以破解現在所有的密碼,另外它還可以解決大數據等等問題。”
當然,目前量子技術還主要處於實驗階段,要實現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基礎研究
韓春雨:已有6、7家實驗室重複出關鍵環節
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印發有哪些亮點
回應
每個星期都能聽到科研的突破,為什麼還有人質疑我們教育、方向、科研態度
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肯定是有的。有人是關心則亂,有人是居心不良。
因為他們現在嫉妒羨慕恨啊
因為想要弄歪中國的科技發展方向啊。
我國電容型鎳氫動力電池在純電動公交車應用獲重大突破
記者在2016.8.8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上獲悉,由淄博國利新電源科技公司國內首創的稀土新電源——電容型鎳氫動力電池在純電動公交車領域應用實現重大突破,百餘輛公交車已安全運行千萬公里,為引領純電動車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測試中心檢測顯示,該電池在擠壓、針刺、短路、加熱、振動等情況下,不會燃燒和爆炸,安全可靠,充放電3000次容量僅衰減2%。配載此電池上線的第一輛12米純電動公交車已歷經冬天最低氣溫零下23攝氏度、夏天最高溫度42攝氏度、連續5個寒暑的考驗,安全運行21萬公里,目前電池充放電效率仍在94%以上。
圖博館
從正面看,分子電子學的歷史說明即使對不可能的夢的追求也可能激勵重要的發明。當白日夢失控的時候,特意的改革可以把研究方向轉入更加可持續的軌道。自從Sehon崩潰以後,相關的政府項目不但提供資助,管理和協調研究,而且,監管結果的質量,從而使得分子電子學能夠面對各種各樣的材料穩定地處理各學科和研究課題,關於分子計算機的負面的討論也減少了。今天放慢而又穩健的路子可能把神話般的夢想最後變成現實。
回顧分子電子學發展的整個過程,發人深省的地方很多。創新的路可能很長,也可能幾起幾落。創新主要靠科研人員的努力,但科研管理人員的眼光和多方協調對創新的成功也極其重要。科研人員要有堅韌的毅力,但決不可搞學術不端,那樣只會推遲創新的發展。從更廣的範圍看,科技創新首先需要全國人民有獨立思考的創新意識,才能發現創新人才;這些人有的有創新想法;極少數能做出創新成果。道路是曲折而又漫長的。創新成果是否有價值,最後還要到實踐中去檢驗。當然,短平快的創新也是有的,但“新”的深度不同,創新的影響和效果也會不一樣。(節選自閔應驊教授文章)
回應
沒有商業化,一切都是假技術。
對,只有鍵盤俠才是看得見、摸的著的真技術!
這不是重點!西方文明人發明的,才算真技術;西方人用的,才算時髦有商業價值的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6-22/doc-ifxtmwei9088883.shtml
圖博館
石墨烯電極和二芳烯分子穩定的碳骨架以及牢固的分子/電極間共價鍵鏈接方式使這些單分子開關器件具有空前的開關精度、穩定性和可重現性,在未來高度集成的信息處理器、分子計算機和精準分子診斷技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這項研究工作使得在中國誕生了世界首例真實穩定可控的單分子電子開關器件。Science的審稿人盛讚該工作,說“數據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在以前的任何文章中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具有如此強大開關功能的分子器件”。
郭雪峰課題組博士後賈傳成、Abraham Nitzan課題組博士後Agostino Migliore、郭雪峰課題組2013級博士研究生辛娜和徐洪起課題組黃少雲副教授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braham Nitzan和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徐洪起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基金的資助。
背景資料:
分子電子學的沉浮
40年前,紐約大學的研究生Arieh Aviram在其博士論文中說:“從自然得到啟發,使用許多物理現像中的分子可以微型化電子元件到分子大小。”他的這個想法是革命性的,那就是用單個有機分子去取代矽晶體管和二極管。
從1950年代後期起,計算機和其他設備的電路把複雜的圖形腐蝕到矽片上,有些人想是否可以生長到單個分子裡面,其功能像電子電路或元件一樣,也許會更快、更小,而且容易生產。這成為了分子電子學研發的主要動力。
但是隨後的研發並不是一帆風順,受制於材料和原理,整個分子電子學可謂是緩慢前進,獲得突破十分不易。
但目前看,分子計算機要做到像奔騰芯片一樣,那還遠得很,那需要一大量經費,還得半世紀的起落。期望分子電子學趕上快速發展的矽技術只會失望。在過去的40年,處理器從每平方毫米250個晶體管發展到1千萬個。今天的矽集成電路,晶體管長度10個原子,厚度只有一個原子,雖然平均大小有100納米,分子元件要做得這麼小現在看不可能。但是,兩者都在努力使之融合。
圖博館
中國造出世界首例真實穩定可逆單分子電子開關
原標題:Science刊發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課題組在單分子器件研究中取得的重要進展
利用單個分子構建電子器件有希望突破目前半導體器件微小化發展中的瓶頸,其中實現可控的單分子電子開關功能是驗證分子能否作為核心組件應用到電子器件中的關鍵步驟。在過去20年,分子開關被廣泛的研究,但僅有的幾個單分子光開關器件研究工作都只能實現單向的開關功能,如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分子電子開關存在著巨大的挑戰。最近,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課題組聯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braham Nitzan教授課題組、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徐洪起教授課題組及其他合作者協力攻關,利用二芳烯分子為功能中心、石墨烯為電極成功實現了可逆單分子光電子開關器件的構建。
這一研究成果於2016.6.17以“Covalently bonded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with stable and reversible photoswitched conductivity”為題在線發表(Science 2016,17,1443)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上,併申請了發明專利。
郭雪峰課題組圍繞著單分子光電子器件研究這個難題,開展了長達8年的潛心鑽研和持續攻關。早在2007年,課題組就利用碳納米管電極和兩種二芳烯分子構建出了具有從關態到開態單向開關功能的單分子光開關器件。在該普適性石墨烯基單分子器件研究平台的基礎上,課題組進一步設計合成了三種結構改進的二芳烯分子,並構建了單分子光開關器件,但遺憾的是,仍然只實現了從關態到開態單向光開關功能。
理論分析揭示,在這些前期的體系中,分子和電極之間存在著強的耦合,從而導致分子激發態的淬滅將功能分子鎖在了閉環構象。分子和電極之間的接觸界面一直是分子電子學領域研究的核心基本科學問題,如何有效調控分子和電極之間的界面耦合是在器件中實現分子本徵功能的關鍵。基於這些前期積累,通過理論模擬預測和分子工程設計在二芳烯功能中心和石墨烯電極之間進一步引入關鍵性的亞甲基基團,所得實驗和理論研究結果一致表明新體系成功地實現了分子和電極間優化的界面耦合作用,突破性地構建了一類全可逆的光誘導和電場誘導的雙模式單分子光電子器件。
圖博館
中國首條千噸級T800碳纖維生產線投產
2016.5.26,中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信息網發表消息,國內主要碳纖維原絲生產廠商之一,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千噸級T800原絲生產線投產。據報導,該生產線是在2012年投產的T700碳纖維生產線基礎上改造而來。T800碳纖維是目前國際上能實現量產的最高強度碳纖維,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該碳纖維仍屬對華禁運產品。此前,國內有一些企業實現了T800碳纖維的小規模生產,例如江蘇航科公司,在2012年建成國內首條T800生產線,年生產規模為25噸。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報導,2014年美國逮捕一名中國商人馬立松(音譯:Lisong Ma),當時指控他的罪名是向中國走私“武器級”碳纖維,其牌號為T800-HB12000-50B 。當時這名商人試圖從美國購買5噸T800碳纖維並運往上海,結果與他接洽並提供了部分樣品的美國“商人”實際上是聯邦調查局特工假扮的。
..........
回應
但即便是T300級別的碳纖維,由於生產技術上的落後,忽視高質量聚丙烯腈的生產,絕大部分國內廠家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國產T300級別碳纖維售價達到了進口東麗公司T700級別碳纖維的價格,能有什麼樣的市場表現也就可想而知了。近些年來,隨著政府在產業政策方面的支持,我國碳纖維行業呈現全面開花、大干快上的局面,全國各地規劃的碳纖維產能甚至超過了我國之外全世界的碳纖維產能。但這只不過是虛假的繁榮,2012年我國碳纖維生產線設計產能超過了2萬噸,但實際產量只有2000噸左右,而且完全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局面,同時我國卻還在進口上萬噸的碳纖維產品滿足國民經濟的需求。
上次黑華為,這次開黑炭纖維,你狗糧領得很敬業嗎!
現在東麗的T700售價和國產的T300價格一樣,是對方利用領先的優勢在打壓國產碳纖的發展,如果國產碳纖行業掛了,你看它是否還會按這個價格銷售?我們國家任何新產品對別國產生突破,都會遭遇這種情況,前段時間觀網報導的瀋陽數控機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們現在是很難受,不過我們挺過後,它們會更難受,甚至他們會破產。中國國內在巨大的市場,既然白膚準備玩市場保護,我們也要陪它們玩到底。劍是兩刃的,能砍傷我們,也能砍死他們。
國際碳纖維又要降價了。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05_30_362186.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高性能軍事陶瓷大幅落後仍被西方封鎖2016.5.30新浪軍事
中國的英文名China同時代表了瓷器的含義,這是中國歷史上陶瓷文化昌盛的見證。但是在西方現代工業興起,尤其是精密化工和精密控制水平上來以後,中國在高性能陶瓷上反而遠遠落後於美歐日等發達國家。
比如在航空上,F119發動機矢量噴管使用了碳化矽纖維增韌陶瓷作為熱屏障。這種材料利用高性能碳化矽纖維對陶瓷進行增強,實現了保留陶瓷耐高溫能力,高強度,而又有很好的韌性應對沖擊的性能。而我國在這方面一直處於被技術封鎖、產品禁運的狀態。
而在坦克裝甲上,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前兩代分別是氧化鋁,以及硼化鈦/碳化矽;美英等國很早就花大力氣突破了硼化鈦的燒結等重大難點工藝,而我國目前對硼化鈦的製造能力僅限於實驗室,無法推廣到大規模生產商。
在其它的一些方面,國內高性能陶瓷也很不樂觀。比如電子陶瓷——這是很多傳感器的關鍵材料,國內市場目前幾乎完全被進口產品所佔據;而中高端產品,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正是因為這一點,國務院在公開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出了到2020年,國內電子陶瓷要拿下10%國內市場,並完成高端型號突破的要求。
材料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基礎,而在這些方面,中國要補課的地方還非常多。(作者署名:候知健)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30/doc-ifxsqxxs7943066.shtml
圖博館
深度:中國研成一世界最強材料技術俄竟上門求分享2016.5.30新浪軍事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特點為外柔內剛,質量比金屬鋁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並且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所以在許多領域擁有廣泛的用途,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材料。
中國的碳纖維產業發展相當快,真正的難點只是高性能碳纖維產品的量產低,不過一旦有所突破,中國往往可以快速提升量產,快速令其低價化,這一點也是最令西方競爭對手頭痛的,加強對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的管制與封鎖除了促使中國提升碳纖維生產能力之外,再無甚麼效果了。
除了碳纖維以外,近年還興起了石墨烯技術,這方面不是中國追趕別人,至少是與世界同步。所謂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很早以前被理論上證明存在,但直到2004年,才首次被從石墨取提出來,從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
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石墨烯自然有權被稱為:世界強技術。
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無法依賴任何歷史積累,也因此俄羅斯在這方面失去了優勢,已經被包括中國在內的先進國家甩到了後面,如今它只能向中國求助,以分享相關的技術成果了。
如今石墨烯剛剛出現不久,2012年以前,它從沒有被投入應用。目前的主要用途還是應用於電子元件方面,主要替代矽,用於製造超微型晶體管,從理論說,石墨烯取代矽,計算機處理器的運行速度將會快數百倍,由此生產出超級計算機。這為軍事電子設備帶來的進一步升級的空間:更輕更小,性能更好。
它已經開始用於到人們的生活之中,中國已把它用到手機的製造上,也許有人手中現在就在使用它。最近又研製出了石墨烯電子紙,從而讓製作出超柔性顯示屏成為可能。
它除了可以用軍用電子設備更輕更小更快之外,還可以用於製造電池,其性能也是非常有突破性的,可以讓常規潛艇的性能成倍上升。從理論說,它也可以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比如:製造機體等,可惜這一技術尚處於探索之中,確切的說,剛剛起步。(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30/doc-ifxsqxxs7921736.shtml
圖博館
中國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可用於汽車、屋頂、衣服等
據光明日報2016.3.20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熊宇傑教授課題組基於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矽材料,採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的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將這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列為“非常重要論文”在線發表。
目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針對可見光進行吸收,佔太陽光52%的近紅外光並沒有得到高效利用。因此,增強在近紅外區域的太陽光吸收和利用,成了一個關鍵科學問題。
針對該問題,熊宇傑課題組創造性地將具有近紅外光吸收性能的銀納米片與硅納米線集成在一起,構築了兩種不同的光伏器件,在近紅外光照下,銀納米片產生的熱電子可以直接注入矽半導體中,近紅外光區光電轉換效率提高了59%。傳統的無機光電器件(即太陽能電池)必須加工成堅硬的板塊狀物件,這限制了日常應用。而柔性器件重量輕,並且可以折疊、捲曲、粘貼在曲面上,如汽車玻璃、屋頂、衣服等。熊宇傑課題組對商用矽片進行納米化處理,製造出了具有力學柔性的近紅外太陽能電池。專家認為,該成果有望用於發展智能溫控型太陽能電池及可穿戴太陽能電池。
回應
這應當是超級應用當量的創新。發達經濟體的技術載體,有了一個普適的應用點。以往的短板,多在應用環節。非常希望能見到推廣運用。此類好產品,國家與媒介多倡導。
中國人沒有創新,中國人只會研究老祖宗,中國人……這些話誰說的,現在還能找到人嗎?我手裡一大把帖子想甩他們臉上。
我們這些首創、國際領先哪個不是別人玩剩下的?孩子,醒夢雖痛苦,但終究還是要醒來的
量子通信是哪個國家玩剩下的?就討厭你這種自以為是,肚子裡又沒點貨的人,沒事多看看,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奈米科技》 飛艇 綠能產業 中國山寨經濟 )
圖博館
世界上最薄的鏡片將帶來相機變革
[ 固態技術網站2016 .3 .11日報導] 科學家創造了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只有人類頭髮厚度的二千分之一,開啟了計算機柔性顯示器和微型攝像機革命的大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 )首席研究員陸躍瑞博士說,這個新發現表明二硫化鉬晶體具有驚人的潛力。
這種6.3 納米厚即9 個原子層的透鏡由50 納米厚的金納米棒陣列構成,稱為超材料,比目前超薄平面鏡片更優異。二硫化鉬是一種被稱為硫系玻璃的材料,具有靈活的電子特性,使其成為受歡迎的高科技成分。
研究小組發現,單層二硫化鉬,0.7 納米厚,具有卓越的光學性能,其產生的光束厚度比38 納米二硫化鉬厚50 倍。這種屬性稱為光路長度,在傳播過程中決定光的相位、光的干涉和衍射。二硫化鉬晶體的折射率(量化材料對光的影響強度的性質)高達5.5 。作為對比,鑽石具有較高折射率,因此會閃閃發光,但其數值只有2.4 ,水的折射率是1.3 。
石墨烯複合材料塗層用於機翼除冰
【美國複合材料世界網站2016.2.29報導】美國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複合材料飛機機翼塗層,用於除冰。到目前為止,它可以在零下20℃(-4F)下讓直升機槳葉上的冰融化。它所包含微量的石墨烯,價格不是貴的難以接受。生產大表面積的石墨烯價格昂貴。通過撕開碳納米管,發明了生產薄、高導電石墨烯條帶的商業化的工藝。在復合材料中,這些石墨烯納米條帶會互相連接,使復合材料具備導電性能,幫助雷達罩和玻璃除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薄的複合材料,含最多5%的石墨烯納米條帶,平均30納米厚,置於環氧樹脂基體中。。這種複合材料在600F的高溫下仍能有效。
對於處於運動中的葉片或機翼,加熱複合材料後形成的薄薄一層水,足以讓冰脫落,並不需要將冰全部融化。這種塗層可以實時有效地對飛機、風力發電機、輸電線路、和其他表面除冰,比目前在機場使用的二元醇化學品更環保。此外,這種複合材料還可以幫助飛機防止雷擊,提供額外的電磁屏蔽層。這項研究由美國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和卡森直升機公司資助。
圖博館
中國突破戰略材料石墨烯技術助力下一代航空發動機
2015-11-27,中航工業石墨烯科技發展與產業規劃發布暨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航董事長林左鳴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其突破口一定是在材料領域。
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片狀結構新材料,它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導熱性及導電性最好的納米材料,被譽為是顛覆未來的一種戰略性新興材料,曾有人斷言,如果說20世紀是單晶矽的世紀,那麼21世紀就是石墨烯的世紀。
石墨烯新材料應用十分廣泛,尤其是石墨烯增強金屬結構材料在下一代飛機研製、航空發動機高溫部件製造、未來高速飛行器研製等方面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相關新聞
中國石墨烯製造已領先世界為何還要和英國合作
中國新型石墨烯超級電容問世世界最牛
中國博士生設計溫爐有望推動石墨烯低成本量產
中國成功突破大尺寸石墨烯膜量產
回應
落後太多了,還吹?現在都富勒烯了!立體的!石墨烯是平面的。難怪沈飛不行!
你不懂技術,請閉嘴!我就是搞富勒烯,石墨烯的研發者!
http://mil.news.sina.com.cn/2015-11-29/1011845167.html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軍工 《中共科技先驅》《奈米科技》中國製造業
mike
以後可以放更多資訊,這篇報導不錯。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掃描隧道顯微鏡 scanning tunneling icroscope 縮寫爲STM
掃描隧道顯微鏡亦稱爲“掃描穿隧式顯微鏡”、“隧道掃描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量子理論中的隧道效應探測物質表面結構的儀器。它于1981年由格爾德?賓寧(G.Binning)及海因裏希?羅雷爾(H.Rohrer)在IBM位于瑞士蘇黎世的蘇黎世實驗室發明,兩位發明者因此與恩斯特?魯斯卡分享了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它作爲一種掃描探針顯微術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和定位單個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類原子力顯微鏡更加高的分辨率。此外,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低溫下(4K)可以利用探針尖端精確操縱原子,因此它在納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STM使人類第一次能夠實時地觀察單個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態和與表面電子行爲有關的物化性質,在表面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中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被國際科學界公認爲20世紀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
http://baike.baidu.com/view/381283.htm?pf=2
奈米危機
奈米科技引爆「看不見的危機」
‧生技醫材報導 2008/06/11 奈米科技的發展潛力及影響力是近年來相當受到矚目與期待的科技,奈米生醫科技尤是各國投入與力挺的重點領域之一。然而,奈米產品的風險控管議題也逐漸受到外界重視,工作場所中相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方面的顧慮及保護,尤為當務之急。【文/陳郁庭】
奈米科技的發展潛力及影響力是近年來相當受到矚目與期待的科技,奈米生醫科技尤是各國投入與力挺的重點領域之一。
然而,除了應用潛力與經濟利益之外,隨著材料研發與應用日益增加,奈米產品的風險控管議題也逐漸受到外界重視,工作場所中相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方面的顧慮及保護,尤為當務之急。
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進行思考,其一是防範奈米粒子釋出,其二則是避免相關人員暴露於奈米粒子環境之中。
在美國,向來重視職業健康及安全議題的「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研究院」(NIOSH),在去(2007)年11月提出「關於可能受到奈米粒子暴露之員工醫學管理指引」(Interim Guidance for the Medical Screening of Workers Potentially Exposed to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報告,其中,針對工作場所相關人員的保護提出若干建議。
NIOSH建議發起長期與整體性醫學調查
目前,有文獻指出,某些工程奈米粒子在動物實驗上呈現負面影響,然而,多數意見也承認目前對於員工暴露在該狀況的研究仍相當不足,決策者僅能透過極為有限的科學與醫學資訊,對員工保護議題提出建議。
為解決這項困境,NIOSH透過該指引,鼓勵發起長期與整體性的醫學調查,以累積足夠科學文獻,在過渡時期,協助填補奈米風險控管的知識落差(Knowledge Gap)。
不過,NIOSH也強調,該指引並未禁止各界採取更高規格的產業衛生措施或預防行動,以提供更完善的員工權益保護。
NIOSH表示,醫學調查可以協助取得若干資訊、並以多種方式加以評估。例如,評估從員工團體所收集而來的資訊,可以協助職業健康專家判斷,可能健康影響的模式(patterns)與走向(trends)。
同樣的,個案基礎資訊亦有幫助,特定警戒事件(sentinel event)有時可以用來確認某項用以防止職業疾病或傷害的控制措施的成功與失敗。
除了進行醫學調查與資料分析外,NIOSH在本指引中,提出其他關於保護措施的具體建議,例如:工作場所應採取謹慎措施(prudent measures),以保護員工免於奈米粒子的暴露環境。
NIOSH:企業須採取具體措施保護員工權益
在另一份「安全奈米科技之方法」(Approaches to Safe Nanotechnology)報告中,亦詳細列舉各項具體措施,目前正提交ISO TC229委員會審查。
針對控制措施的執行應建置管理制度,先找出何種工作或製程可能涉及奈米粒子
的製造或使用。工作場所負責人應於在工作場所及相關工作項目中,針對可能的奈米粒子暴露環境進行標記,此項資訊將成為所有控制措施的基礎。
此外,考慮建立醫學管理機制(medical surveillance)以協助各項控制措施的評估,並找出新的或尚未發現的問題或健康影響。
目前,多數工作場所負責人表示,會採取醫學管理措施,唯其所進行的管理機制雖與工程奈米粒子的暴露有關,卻非專為其所設計。
針對此點,NIOSH表示,負責人暫時可以考慮運用這些方式,以評估在受到奈米粒子暴露的情形下,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是否有漸增的現象。
未來NIOSH也會持續提出更有效率的職業健康管理措施,一旦有新發現,會更新、並發布各項奈米粒子暴露的相關醫學調查成果。
此外,NIOSH也正在考慮是否參酌往例推動暴露登記制度(exposure registry),因為隨著對於工程奈米粒子的認識增加,流行病學的研究漸有其必要。
藉由奈米粒子毒性與流行病學研究 評估對健康的影響
初步而言,NIOSH認為,有必要擴增此一機制的適用對象範圍,一方面能夠充份反應暴露狀況的多樣性,同時,也能保護受到暴露的員工,並且評估呼吸道健康的影響。
奈米風險議題已日漸受到外界關注。一般認為,判斷奈米粒子或奈米科技對於人體健康是否具有危害,亟需特定奈米粒子的毒性研究,以及與奈米粒子暴露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等資訊。
其中,有關工作場所奈米粒子暴露之流行病學研究尤具有必要性,且能有效協助評估暴露與反應間的關係(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因此,NIOSH擬透過本指引發起醫學調查,持續評估各項科學性證據,並定期更新指引內容。
NIOSH提出的奈米風險管理指引,對於全球奈米產業具有關鍵性意義。該指引首度針對工作場所奈米風險控管議題,指出醫學面向的管理原則;而位居核心地帶的奈米生醫領域未來勢必面臨此一風險議題,確實有必要預先知悉及因應。
在奈米風險評估及管理制度的建置上,亟需有效的新方式及工具的投入,而部分或許是生物技術可以投入的方向及領域。
NIOSH針對奈米粒子暴露的醫學管理機制(medical surveillance):
1.進行初始的醫學檢驗(medical examination),藉以收集醫學與職業歷史相關的資訊。
2.以固定週期進行定期性醫學檢驗,包括必要的特定醫學調查。
3.透過檢驗,倘有所發現時,應進行更新、且更細緻的醫學檢驗。
4.規劃類如意外逸散等,無法控制的事故的事故後檢驗與醫學調查。
5.進行辨識特定危害暴露訊號的員工訓練。
6.定期檢視各項醫學新訊。
7.工作場所負責人應規劃應變措施。
致癌
針狀奈米碳管 易致癌【聯合報╱編譯王先棠08.05.22
英、美科學家團隊表示,被產業界視為商機無限的明日之星級材料「奈米碳管」,結構若是細長如針,很可能具有類似石綿的特性,引發罕見癌症「惡性間皮瘤」。
一般而言,在工作場所無意間吸入石綿可能導致惡性間皮瘤,使包覆肺部的胸膜、腹腔的腹膜或包覆心臟的心包膜產生癌細胞。暴露在含有石綿的環境中僅僅一、兩個月,就有可能在30、40年之後罹患此病。
主持研究計畫的英國愛丁堡大學呼吸毒理學專家唐納森強調,如果要避免產生長期傷害,廠商把奈米碳管產品引進市場前,必須做更多研究,極其小心。
研究人員將石綿與體積大小不同的商業用奈米碳管,注射到實驗老鼠體內,結果發現,結構細長的奈米碳管,會產生類似石綿的作用,使老鼠腹腔的內襯薄膜發炎或產生肉芽腫,造成損害,是「引發間皮瘤的強烈徵兆」。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奈米纖維可能影響肺部,但這項研究是首度顯示奈米碳管可能傷害生物的間皮組織。
然而,實驗也顯示,長度比較短、結構比較「糾結」的奈米碳管,並未產生類似石綿的致病作用,這可能是因為人體「無法處理」結構特別細長的奈米碳管所致。這項研究已於20日發表在「自然奈米科技」期刊中。
奈米碳管是以石墨製成的細小圓柱體,寬度可以小到1奈米(1公尺的10億分之一,普通人類髮絲切面寬度超過8萬奈米),有強韌堅固如鋼鐵的物理特性,在電子器材、建築、航太、醫藥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的潛能。
學者說,他們無法確定目前電子器具、複合金屬材料或消費性商品的廠商,應用奈米碳管材料廣泛到什麼程度,正因為學者無法確定其使用範圍,他們希望研發奈米碳管材料的公司,能夠公開其研製的奈米碳管結構特徵。
納米武器
美軍納米武器2010年參戰 設計靈感來自孫悟空
美國開始研制另一種可怕的武器——納米武器!今年初,五角大樓先進武器研發局,與位于亞特蘭大市的喬治亞技術研究所,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要加速研制納米武器,爭取在5年內裝備美軍。納米武器是何物?它到底有多麽可怕?最有資格回答這些問題的,就是喬治亞技術研究所的納米武器專家賈森?納德勒。美國《防務周刊》5月4日進行了專門報道。
研發靈感竟來自孫悟空
說起來很有意思,使納德勒成爲納米武器專家的,竟是中國的一部神話小說!
納德勒在談起自己與納米武器結緣的原因時說:“我是很偶然讀了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的,孫悟空變成小蟲子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迫使她乖乖就範。這改變了我日後的生活和工作方向……”
納德勒很早就讀過《西遊記》,但他從未將這部小說與納米武器聯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告訴他,變成小蟲子的孫悟空,特別像一個“納米武器”——他機智過人,運動速度極快,體積雖小卻能戰勝龐然大物……
1996年,納德勒在美國東北大學完成了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學業。隨後,他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喬治亞技術研究所的材料與工程學博士學位。其間,他獲得過兩項專利,因而名聲大振。2003年,他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衆多科研機構的聘用合同蜂擁而來,其中,喬治亞技術研究所的邀請函最讓他感興趣,但對方想讓他研究納米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這是一個學非所用的工作。”
“關鍵時刻,《西遊記》裏的‘納米武器’,對我産生了神奇的影響。”納德勒坦言,是朋友給他講的孫悟空的故事,把他“推”進了喬治亞技術研究所。
“蒼蠅”“螞蟻”參加的戰爭
如今,納德勒已是世界頂尖的納米技術專家。但他的一些朋友卻對此知之甚少。因此,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做解釋:“什麽是納米?它是個長度單位。1納米有多長?相當于一根頭發直徑的6萬分之一!”朋友們每每聽到這話,無不大呼“奇妙”!接下來,他們會問納德勒:“那麽,你制造的納米武器會是什麽樣?”
納德勒告訴朋友們,用納米技術制造的武器很小,現在美國最先進戰鬥機上的全部電子系統,若采用納米技術,可以集成在一塊很小的芯片上。也是因爲體積小,納米武器的隱蔽性很高,可“潛伏”在敵方關鍵設備中幾十年而不被發現。納米器件的運行速度比半導體器件快1000倍,因此其攻擊速度和威力相當驚人。
相比之下,向五角大樓決策者們解釋納米武器的威力就困難多了——他們要看到實際效果。今年1月初,在五角大樓的要求下,納德勒主持了一次電腦模擬的納米武器作戰演習:“戰爭”發生在2010年,美國與“敵方”的飛機、坦克、大炮在戰場上頻繁調動。在雙方劍拔弩張時,天空中出現了許多“蒼蠅”、“黃蜂”等“小昆蟲”,地面上也有數以萬計的“螞蟻”。這些“小動物”有的在戰場上空盤旋,有的則直接進入敵方的指揮機關、雷達站、彈藥庫等。突然間,隨著“轟”地一聲巨響,“敵方”彈藥庫率先爆炸。緊接著,敵方指揮通信系統也莫名其妙地炸開了花,在前線待命的飛機、坦克和航母,因接不到指令、失去彈藥和能源補給,全都成了廢鐵……那些“蒼蠅”、“黃蜂”和“螞蟻”,就是納德勒正在研制的納米武器。
演習結束後,納德勒對五角大樓官員說,他還能造出“麻雀衛星”——衛星的零部件全部采用納米材料,其體積僅比麻雀稍大。用一枚小火箭,一次就可發射數百顆這樣的衛星,從而使美國可以監視全球任何一個角落。他也能造出“蚊子導彈”,其體積只有蚊子那麽大,但足以摧毀敵方的火炮、坦克、飛機、指揮部和彈藥庫。納德勒甚至還炫耀說,他也可以制造一種“納米機器戰士”,爲美國組建一支“納米微型軍隊”。
納德勒預計,在5年內,他有能力讓第一批納米武器正式服役;10年內可望進行大規模部署,包括組建一支“納米微型軍隊”。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爲在2007年末,他的團隊在三大關鍵領域取得了突破,即合適的納米材料、超精度微加工方法和微機電系統。
“核陰雲”可能成“納米陰雲”
去年10月23日,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報道說,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尼克?博斯特羅姆預測,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人類也許能夠研制出各種“難以有效防禦”的先進武器,尖端的納米技術有可能成爲“本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美國人納德勒要在5年內造出納米武器,俄羅斯、日本、德國等國,也早已爲研制納米武器投入了巨額資金。德國甚至已經造出了一架“納米直升機”,它只有黃蜂那麽大,卻能迅速升空飛行,只是它還不能用于作戰。
科學家都承認,納米技術若用于民用,將可造福于人類;但若遭到誤用,它必將成爲核能變核武的又一翻版。在隨處可見的蒼蠅、蚊子、蜜蜂和麻雀等小動物或昆蟲間,很可能隱藏著難以分辨的納米級“致命殺手”。也許有朝一日,曾經籠罩在人類頭頂上的“核陰雲”,將變成“納米陰雲”。
不知正在實驗室裏的納德勒,在享受成就感的時候,是否也想到了納米武器可能造成的可怕後果?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5-11/1001499508.html
納米生物技術可使人類壽命延長數千年(圖)
本報綜合報道 在美國波士頓一個寧靜街區,埃斯特?麥琪在家中度過了她第102個生日(上圖爲麥琪在參加軍方爲她舉行的慶祝活動)。
生于1905年的麥琪曾經長期在軍中服役,最近她還獲得了“美國空軍服役時間最長的一級軍士長”的稱號。
對于麥琪來說,活到這麽大的歲數並不需要什麽“神奇法寶”。她在接受美國一家電視臺記者的訪問時表示:“我活這麽大歲數有一個‘三不’政策——不抽煙、不喝酒、不過性生活。”
可能很多人不會認同麥琪的“三不”長壽要訣。幸運的是,隨著基因研究的不斷發展,人類延長壽命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
本報綜合報道 事實上,在過去兩個多世紀裏,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得到大幅延長。在1800年,一個常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到了1900年,人的平均壽命增加到47歲;1950年,人平均能活到68歲;現在,人平均能活到78歲。
毋庸置疑的是,人類的壽命正不斷地延長。但問題是,人類壽命究竟能延長到多少歲?我們能否終有一天長生不老?
今天,科學家們正孜孜不倦地尋找長壽的方法,試圖讓生命的時鍾停頓,或者至少走慢點。
長壽術1
改變基因
美國加州大學的賽西亞?肯尼婭教授利用一種細微的蠕蟲做實驗。這種蠕蟲通常的平均壽命在13天左右,然而,通過修改一種特定的基因,科學家能讓這種蠕蟲的壽命延長到原來的六倍。
肯尼婭說:“在蠕蟲活到第13天的時候,我們改變它身上一種基因的結構,使它變得長壽。現在,雖然過了13天,它仍然活得充滿生氣。”
基于其研究成果,肯尼婭深信衰老的過程不是固定的。相反,這一過程能夠被大幅度延遲。她說:“過去人們以爲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人類對此束手無策。但是現在,我們成功地延長了動物的壽命……有時候我們以爲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確會發生。”
長壽術2
控制食量
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大學,科學家正用恒河猴來進行類似目的的試驗。這次,科學家沒有改變猴子的基因,而僅僅是減少它們的食量。譬如,兩只年齡相同的猴子,一只正常喂食,另一只由科學家控制其吸收的卡路裏。
有關控制熱量吸收與壽命的關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當時,美國康奈爾大學開創先河地在老鼠身上進行相關實驗。結果顯示,控制進食量看來確實有助延長壽命,但是至今科學家也無法對此給出明確的解釋。
布賴恩?迪萊利是美國“卡路裏控制協會”的主席。他表示:“理論上,控制卡路裏的進食方式能夠使人活到甚至135歲或者140歲。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沒能在人類身上做過這麽長時間的實驗。”
長壽術3
“抗老藥丸”
利用控制食量來長壽,最大的困難就是饑餓的感覺不好受。爲此,哈佛大學的大衛?辛克萊爾目前正在進行一項新嘗試——把控制卡路裏的好處濃縮進一顆藥丸裏。
這種藥丸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自然生成的物質——白藜蘆醇,在紅酒裏面能夠找得到這種物質。不過,1000杯紅酒裏所含的白藜蘆醇加起來,才能抵得上這顆藥丸。
科學家表示,目前這種藥丸在老鼠身上取得很好的實驗效果。而這種藥丸主要作用不是延遲衰老過程,而是治療那些由衰老導致的疾病,例如糖尿病。
長壽術4
納米生物技術
跟辛克萊爾比起來,發明家雷?克茲威爾的野心更大,他認爲人類的壽命應該至少被延長數千年。
克茲威爾表示:“人類經過了兩萬多年的漫長進化,人體機能卻幾乎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改變。我們發明一些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克茲威爾的大膽構想,總有一天,科技的發展能夠把人類帶進技術與人體生理合二爲一的新階段。他相信,將來納米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能夠使得微型機器人鑽進人類的血液裏,清除使人患病的毒素。
不過, 克茲威爾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他很可能無法活那麽長的歲數,等到他的夢想實現的那一天。目前,克茲威爾每天注意飲食,服用各種營養藥,希望借此能讓自己更長壽一些。
他說:“你永遠無法到達永遠。無論你活到100歲還是1000歲,那仍然不算長生不老。但是我們能夠實現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你並沒有變老。”
http://tech.sina.com.cn/d/2008-01-05/06541955458.shtml
奈米發電機
奈米發電機
‧科學人 2008/02/12 1920年代的鐘錶匠製造出的自動上發條手錶,來自一個偉大的點子:以機械的方式從戴錶者晃動的手臂獲取能量,重新上緊手錶發條。今天,我們則打算製造極小的能源獲取器,來為奈米儀器的小小世界供應電力。這些東西稱為「奈米發電機」... 【文/王中林(Zhong Lin Wang);翻譯/宋宜真】
只需要呼吸、走動甚至是血液流動時的微小能量,就可以驅動奈米級的發電機!
重點提要
■奈米科技的潛力無窮,但是這些微小的裝置必須有比電池更好的電力來源。
■由振動甚至人體脈搏所浪費掉的能量,就可以提供足夠的動力來驅動這類的小機件。
■壓電奈米線陣列可以捕捉這些浪費掉的能量,並傳送給奈米裝置。
■醫療裝置將會是最主要的應用項目。它們可以為起搏器的電池充電,因此不需要更換電池,也可以植入無線奈米偵測器,以監測糖尿病患的血糖濃度。
1920年代的鐘錶匠製造出的自動上發條手錶,來自一個偉大的點子:以機械的方式從戴錶者晃動的手臂獲取能量,重新上緊手錶發條。
今天,我們則打算製造極小的能源獲取器,來為奈米儀器的小小世界供應電力。這些東西稱為「奈米發電機」,由於它們有能力在微小的尺度內產生電力,我們便能開始設法讓有些東西不須更換電池就能運作,像是可以持續監測病患血糖濃度的植入性生物偵測器、會自動拉緊橋墩的結構偵測器,或是偵測有毒物質的環境偵測器等。此外,奈米機器人、微機電系統(MEMS)、國防安全,甚至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都亟需電力來源。我們很難想像,最後可以找到這麼精細微小的發電器,為上述電子儀器供電。
研究人員正以數種不同的方式來研發這種小型發電器,包括利用隨機的震動或移動(例如鐵軌附近)、溫度梯度(例如地底數公尺的溫度比起地表來會穩定得多)、生化,或是外來能源(如超聲波甚至可聽見的雜音)等。
奈米儀器和奈米系統的關鍵優勢在於,它們通常只要奈瓦到微瓦這種十分微小的電力就可以運作了,就想想人體可能的供電來源好了:機械能、熱能、震動能、化學能(以葡萄糖的形式提供)以及循環系統的液力能,只要將這些能量的一小部份轉換為電力,便足以驅動各式各樣的微型裝置了(參見118頁〈你的身體可以產生多少能量?〉)。
驅動奈米級裝置
1990年代後期,微型裝置發電器的研發工作開始有了快速的進展,因為當時可攜式電子儀器的數量激增,吸引不少研究人員去尋找驅動這些儀器的新方法。像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便利用壓電效應(當特定的晶體物質受到機械性壓力時,便會放電)設計出一種節能鞋。要讓製造出的電量高到符合一般用途仍是困難重重,不過,科學家倒是很快發明了可以符合MEMS超少電力需求的發電器。這些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到毫米(千分之一公尺)尺寸的矽材料裝置,找到許多應用途徑,包括汽車氣囊系統的加速度計,以及噴墨印表機的噴頭。生物和化學能也可能為尺寸稍大一點的裝置提供動力(參見123頁〈隨手可得的能量運用〉)。
近年來,科學家已利用壓電和電磁轉換器,建造出小型的震動型發電器。微型電磁發電器以移動中的磁鐵或線圈,在電路中製造出感應交流電。即便已經可以在MEMS的尺度中製造出某些微型發電器,但技術仍繼續朝向1~75立方公分的尺度邁進,能在50~5000赫茲的震動中運作。典型的壓電震動發電器使用的是雙層鋯鈦酸鉛橫桿,它對橫桿懸空的一端施加重量,有點像是跳水選手在跳板末端平衡的姿態。當橫桿因重力而向下彎曲時,上層壓電材料便處於伸展狀態,而下層則處於壓縮狀態,如此一來,橫桿就會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而當尾端的重物來回振盪,便會出現交流電壓。
這個發電器相對較大,所以重力對於振盪物體會產生重要影響。現在,我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團隊所研發的是奈米尺度的壓電發電器。相較於化學鍵結力和分子間引力,在巨觀世界扮演關鍵角色的重力,到了奈米世界則顯得無足輕重了。
重力發揮不了作用的地方
在奈米世界中,重力無法帶來實際的效用。如果想要以奈米級橫桿建造出壓電發電器,那麼,重力幾乎無法為橫桿的振盪帶來任何貢獻,所以此法是行不通的,我們需要以其他方法來製造可為自動裝置供電的奈米發電機。我們團隊已經研發了創新的奈米科技,將機械能(像是身體移動和肌肉伸展)、振動能(像是聲波和超聲波)以及液力能(像是體液和血液的流動)轉換成電能來驅動奈米裝置。
我在1990年代後期的研究集中於奈米碳管。我們發明了一些方法,能夠量測個別奈米碳管在顯微鏡下的機械性能、電性和場發射特性,但卻無法控制奈米管的電性。我立即了解到,金屬氧化物是個全新的世界,值得我們發掘。2000年,我便從奈米帶這種白色羊毛狀的金屬氧化物(像是讓鋅在900~1200℃的烘烤環境下與氬氣作用)和奈米線開始著手。...
奈米收音機
美研發奈米收音機 比沙粒還小【聯合報08.01.30
美國研究人員28日說,他們已用奈米科技製造出比一粒沙子還小的電晶體收音機,不僅能收聽交通路況報導,日後功能甚至可能超越目前用矽晶片製造的電子產品。
研究人員利用石英晶片克服連串障礙,用成股微小的碳原子形成的奈米管,製造出微形收音機,理論上這種科技可以產生速度更快的裝置。
伊利諾大學材料學和工程教授羅傑斯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製造微形收音機本身,而是把奈米管發展成功能更強的半導體。」
他說,新裝置是用以顯示碳奈米管完美排列的新方法。這些成股的碳原子寬度還不到人髮的十萬分之一,形成一層極薄的半導體材料,能供電子裝置和電路使用
塵俠
液態物質接觸固態物質
能否吸附的關鍵在於其內聚力及附著力
水珠能形成係因其內聚力大於附著力
且水分子更據以產生表面張力使其表面成球狀
而蓮花葉片表面特殊結構的分子間距極小-內聚力極大
致使水的附著力相對變小....
另外 密度愈大的物質 其內聚力大 能產生的表面張力亦大
例如 水滴在地面上形成膜狀
水銀滴在地面上形成球狀
念情
你這篇介紹很詳細
看完比較清楚啥是奈米應用
人造鑽石漸受婚禮市場歡迎 衝擊天然鑽石價格年跌40% 2023年9月4日
由於經濟逆勢打擊奢侈品消費,加上人造鑽石大行其道,原鑽的價格加速跌落,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選擇以人工鑽石做為婚禮戒指,也使得在美國流行的一克拉或兩克拉新娘戒指中使用的寶石價格,跌幅比市場上的其他產品要大得多。
在過去 12 個月裡,壟斷天然鑽石供應的開採商戴比爾斯 (De Beers) 已經將其主流產品—用於製造婚戒的 2-4 克拉原鑽價格下調 40%。僅 7 月份就降價超過 15%。
由於鑽石平均售價從每克拉 213 美元跌至每克拉 163 美元,戴比爾斯上半年利潤下降了 60% 以上,僅為 3.47 億美元。 其八月份的銷售額是今年以來最低的。
回應
鑽石本來就是一種虛構的價值
假鑽石就假鑽石, 山寨王國不虧是山寨
我會選人造的,還更完美且環保。鑽石的開採非常高碳排。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地在中國!河南拔得頭籌銷量增長416%
大陸鑽石銷售夯 人造鑽價格僅天然鑽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