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空母艦
排水量:滿載67500噸
規格:全長999英尺(304.5米),飛行甲板長999英尺(304.5米),吃水34.3英尺(10.5米)
搭載機: 12架SU-27B2側衛式(Flanker)戰鬥機、12架MiG-29支點式戰鬥機或12架SU-25蛙足式攻擊機或12架Yak-38/14鐵匠式戰鬥機、15至18架Ka-27蝸牛式反潛直升機
裝備:SS-N-19反潛導彈12枚(可攜帶核子彈頭)、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發射器4具(192枚導彈)、CADS-N-1近迫武器系統8具、RBU 12000十管反潛火箭發射器2具、此外尚有數門小口徑機炮
主機:4具蒸氣渦輪機,四軸,航速32節
前蘇聯向來對航空兵力的發展為重視,早在第一次大戰時,前蘇聯已擁有大量的飛機服役於海軍之中。在30年代,前蘇聯更將海軍航空兵力重建列入艦隊整備計畫中,到了1941年時,其海軍航空兵力已擁有1500架飛機。二次大戰時,蘇聯海軍的飛機皆由陸地起飛,並且早在1941年8月,就曾以少數轟炸機空襲柏林。
前蘇聯自30年代即致力於由美國獲得飛機及航空母艦。寇克斯(Cox)與吉布斯(Gibbs)曾提出一項戰艦/航艦的混合設計,計畫中的混合艦排水量高達72000噸,可搭載30架飛機,飛機經由彈射器起飛,由艦身中段的飛行甲板降落,不過這艘306.3米長的怪物終究沒有建造,而其他由外國所協助的設計也都沒有成功。
二次大戰結束後,前蘇聯海軍航空兵力已有了長足的成長,單是太平洋艦隊就的超過1500架的飛機,不過因為當時蘇聯還沒有航空母艦,因此這些飛機仍以陸上為基地。縱使蘇聯已擁有令人畏懼的航空武力,卻不減其發展母艦的雄心,只是因為技術上的 不成熟,蘇聯始終無法建造出期待中的航艦。到了1945年,蘇聯虜獲了報廢的德國航艦齊柏林伯爵號,並在草率地整備後被曳航至前蘇聯,不過途中因遭遇暴雨而沉沒。
1960年莫斯科級的出現是前蘇聯朝向建造航艦所跨出的重要一步,莫斯科級與義大利的維多利奧‧維南多級以法國的聖女貞德級直升機巡洋艦相似,只是搭載了更多的直升機,以執行獵殺敵人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任務。莫斯科級為蘇聯提供了在艦上操作飛機的寶貴經驗。其後的基輔級除艦體較莫斯科級大,還有斜形飛行甲板,除直升機外,亦可操作固定翼機。基輔級主要任務雖仍為搜尋並摧毀敵人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不過其作戰範圍可廣及全世界各海域。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與其姊妹艦伐雅各號是繼基輔級之後一項重大的進步,末來將成為特遣艦隊的中心艦隻。庫茲涅夫有一傾斜7度的斜形甲板,卻也擁有12度的滑跳甲板,而在右舷有一具舷側升降機。機庫大小為180米×30米×7.5米,可容納18架SU-27戰機,最多可增載至60架。反潛及偵察任務由Ka-27蝸牛式直升機執行。與基輔級相同的,艦上亦攜載大量的反艦、防空武器,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導彈發射器,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則置於甲板的四個角落。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於1983年一月開工,在1985年十月初下水,並在1991年1月完工。伐雅各號則於1985年12月開工。1988年11月下水,在1992年完工(未完工,賣給中國,後貼)。隨著這兩艘新航艦的加入,蘇聯已擁有強大的航艦能力,其中包括極具威力的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艦載機方面則有仍在測試中的改良型SU-27側衛式、SU-25蛙足式以及MiG-29支點式等固定翼機。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hkmj-kznzf.htm
東方網6月30日消息:據俄羅斯《紐帶》網報道,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上將近日表示,傳統的航空母艦設計理念是沒有前途的,俄今後建造的新一代航母將引入全新的設計理念,不會單純作爲飛行器的運輸平臺。他指出,俄新型航母將利用航天、航空、海上和其他領域的一系列先進技術。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6-30/0809557105.html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2-17/0740476863.html
(基輔級航母共有四艘,其中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售印,基輔號售中改建成天津軍事主題公園,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被韓以廢鐵買下,後售中改建成深圳軍事主題公園。)
規格:全長273米,全寬53米,吃水基輔級:9.5米;改良型基輔級:10米
艦載機:12 架雅克列夫(Yakolev)Yak-38A鐵匠(Forger)A式戰鬥機、一架Yak-38B鐵匠B戰鬥機、19架Ka-27卡默夫蝸牛A式反潛直升機、3架Ka-25賀爾蒙標B式標定直升機
裝備:基輔級:SS-N-12反潛導彈發射器8具(四對)、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具、Type 53魚雷、SA-N-3B防空導彈發射器(分為2對,一具發射器10枚)、SA-N-4防空導彈發射器4具(分為2對,一具發射器18枚導彈,僅基輔號與明斯克號裝設)、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4具(一具發射器24枚導彈,僅諾佛羅希斯克號裝設)、SUW-N-1反潛導彈雙臂發射器一具、雙聯裝76毫米炮2座、30毫米六管機炮8具、RBU 1200 十二管火箭2具。
改良基輔級:SS-N-12反潛導彈發射器12具(6對,備射導彈24枚)。SA-N-9 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系統4具(6個彈倉,一具發射器48枚導彈)、100毫米炮2門、30毫米六管機炮8具、RBU 1200十管火管火箭2具
主機:4組齒輪驅動渦輪機(200000軸馬力),四軸,航速32節
在二次大戰及其後數年間,前蘇聯逐漸建立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航空兵力,包括大約4000架的戰鬥機、轟炸機以及偵察機。但在戰後赫魯小夫的重整計畫中,海軍航空兵力遭到嚴重的裁撤,許多飛機皆被大量刪減,而當時並沒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艦的計畫,事實上針對是否建造航空母艦這項問題,曾引起前蘇聯內部極熱烈的討論。第一艘十字Ⅰ級巡洋艦於1967年完工,艦上的機庫可搭載一架直升機,為一年後出現的莫斯科級另開新路。
排水量18000噸級的莫斯科級是一艘可搭載18架Ka-25賀爾蒙式直升機航空母艦。莫斯科號的姊妹艦列寧格勒號原先可成為計畫中其擴大型的先驅,但後來這項計畫遭取消,莫斯科級並沒有任何後續艦動工。就在莫斯科號完工前不久,前蘇聯第一架垂直/短場起降戰鬥面出現於莫斯科市近郊的一場空中展示中,隨後這種飛機又陸續在其他場合被發現,且當前蘇聯於1971年開始在尼可拉耶夫建造一艘巨大的軍艦時,不禁使人將這兩個情報聯想在一起---前蘇聯即將擁有航空母艦。
英國的獵鷹式戰鬥機在1966年研究完成,其後五年之間,獵鷹式在數個國家的海軍完成了一系列的起降測試。當1976年8月基輔號航艦出現在黑海時更是大開了世人眼界,它不僅正如其“航空母艦”的頭銜載有大量的飛機,並且擁有強大的武裝可執行水面作戰鬥。
基輔級航艦艦首有8具反艦導彈發射器,在上部構造物四周更配有為數眾多的其他各種導彈,四門76毫米炮則為傳統防衛武器。艦上亦配有雷達及聲納,這些都和美國航艦有著很大的不同。
基輔級的前兩艘:基輔號和明斯克號幾乎完全相同,第三艘諾佛羅希斯克號開始作了不少細部的修改,而第四艘高希可夫上將號(原名為提比裏西號)更與前三艘有著極大的不同,因而亦有人將高希可夫上將號區分為新的一級。其與前三艘最顯著的差異在於上部構造上巨大的望天(Sky Watch)相位陣列雷達陣列,以及煙囪前方桅頂的立體蛋糕柱狀陣列。武裝上亦有部分不同。此外,為了減少艦上的亂流,飛行甲板上也做了不少的修改。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hkmj-jfj.htm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海韜發自南京 日前,俄羅斯宣佈了一項龐大的航母發展規劃,計畫在未來數年建造4艘新型核動力航母,以構成俄羅斯未來海洋打擊力量的“拳頭”。
出乎外界的普遍猜測,俄羅斯新型航母的設計鍾情於“迷你航母”,而大型航母被排除在外。俄海軍司令馬索林上將6月23日披露:“新航母的外觀設計工作尚在進行中,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這些新航母將是排水量為5萬噸的核動力航母。”
小快靈特點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目前,國際上依據排水量的大小,一般將航母劃分為三個等級:4萬噸以下為輕型航母,4~6萬噸為中型航母,6萬噸以上為大型航母。因此,5萬噸級的俄軍新一代航空母艦,在分類上應該屬於噸位較小的中型航母,但是與排水量10萬噸左右的美軍超大型航空母艦相比,俄軍的未來航母只能算是“迷你”級別。
實際上,冷戰期間,前蘇聯的航空母艦就在設計和作戰理念上與美軍大相徑庭,美軍注重發展寬大甲板的巨型航母,通常艦載機數量都在80架以上;而蘇式航母除了艦載機外,還裝備有強大的火力系統,如“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在飛行甲板下部署了12枚SS—N—19“花崗岩”
超音速反艦導彈,可攻擊480公里外的美軍航母編隊,並能夠攜帶核彈頭。
可以說,俄軍的新一代航空母艦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前蘇聯海軍的航母傳統。雖然在噸位和數量上與美國海軍相差較大,但其實戰威力並不遜色。噸位小並不等於威力小,俄羅斯航母本身裝備了強大的火力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移動的海上機場”;噸位小相對靈活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航母的戰場生存能力了,淪為敵方攻擊“靶子”的可能性降低;同時,小噸位、核動力的設計,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俄海軍航母的建造及使用維護成本。
根據俄軍的規劃,未來建造的4艘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中第一艘將於2011年下水,第二艘將於2015年編入俄海軍的戰鬥序列。
可百彈齊發“飽和攻擊”敵方航母
儘管在設計理念上有所區別,美俄航母編隊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打擊目標——對方的航空母艦。但設計上的不同也導致了雙方在戰術運用上的巨大差異。
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反潛,以及中、近程防空基本由編隊內的驅護艦艇承擔,航空母艦主要任務是出動艦載機發現並攻擊敵方的航母;而俄軍則繼承了蘇聯時代的“首輪齊射”反航母作戰原則。俄軍認為:在遇到不可避免的衝突時,要利用己方導彈在射程和破壞力方面的“不對稱優勢”,先發制人地將遠端導彈全部打出去,摧毀敵航母編隊的所有大型目標,該理論的關鍵就是“不對稱打擊”。在對付美軍大型航母編隊時,至少要一次性發射90枚以上的遠端反艦導彈實施飽和攻 擊,以確保俄軍在大艦隊對決中處於“非對稱優勢”。
根據俄海軍的裝備現狀,未來俄新型航母編隊將至少包括1艘5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1艘“基洛夫”級重型導彈巡洋艦,1~2艘“光榮”級巡洋 艦,1~2艘“無畏”級“大型防空/反潛艦”、2~3艘“現代”級驅逐艦,1~2艘“阿庫拉”級或“奧斯卡”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及若干艘補給船。整個艦隊能夠在250~550公里的距離內一次性齊射出100餘枚“花崗岩”(SS-N-19)、“日炙”(SS-N-22)及“紅寶石”(SS-N-26)大型遠端反艦導彈,其飽和攻擊的密度足以對世界上任何一支艦隊造成毀滅性打擊。
根據俄軍規劃,預計到2025年左右,俄羅斯海軍將擁有300~320艘現代化作戰艦艇,其中包括6艘航空母艦和95艘潛艇。屆時,俄海軍將重新具備強大的全球作戰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6-29/1402452028.html
蘇聯的鼎盛時期是一個可以跟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軍事大國。但我很納悶爲何像蘇聯這樣各種先進導彈,核潛艇,宇宙飛船都能造出來的國家卻只有那麽區區幾艘中小型的滑翹式航母,跟美國的超級航母根本沒法比。是蘇聯對航母不重視呢,還是蒸汽彈射器的技術含量真的這麽高以至蘇聯沒有多余的資金來研制。謝謝
一、原蘇聯沒有采用彈射起飛確實是因爲技術不過關,而不是什麽在北冰洋無法使用。不過當時原蘇聯的蒸汽彈射器已經接近完成了,並且確定用在瓦良格的後續艦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上。技術上的困難導致了原蘇聯只得在庫艦上用滑躍起飛,而只能把彈射起飛用于後續艦。可惜的是,蘇聯一解體,就一切完蛋了。
三、航母艦載機用彈射起飛最早是美國人想出來的,蒸汽彈射器則是英國人的發明。大家一聽到彈射器,馬上就想到是蒸汽的。其實在蒸汽彈射器出現之前,有壓縮空氣、火藥、液壓等各類彈射器。第一代彈射器是氣動轉盤式彈射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743579.html
重型飛機要想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必須有蒸汽彈射器。在飛機起飛前,由位持器鋼圈把尾部扣在一個堅固點上,飛機前輪附近的牽引杆垂落到一個“滑梭”內,滑梭以挂鈎鈎住飛機。滑梭是蒸汽彈射器唯一露在飛行甲板上的零件。飛機前面的甲板下,有兩個平行圓筒,每個至少長45米,筒中的活塞與所有滑梭相連。蒸汽由母艦上的鍋爐輸出,增壓後輸入滑梭。飛機起飛時開足馬力,但被位持器扣住。蒸汽彈射器一啓動,飛機引擎的動力加上蒸汽壓力,使鋼圈斷開,飛機前沖,在45米距離內達到時速250千米。飛機彈射起飛脫離滑梭後,活塞前端的注管就落入水池,在幾米的距離內停頓,滑梭移回原位,推動另一架飛機起飛。母艦上每個蒸汽彈射器每分鍾可推動兩架飛機起飛。通常航空母艦最多裝設4個蒸汽彈射器。
下面,具體介紹如下:
http://www.airforceworld.com/misc/launcher.htm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m/20090909/u1a4644495.html
一直以蒸汽彈射器爲自大的美國佬爲什麽抛棄了至今連老毛子都沒有掌握的蒸汽彈射器呢,是什麽迫使自己更換已經用慣了的設備了呢?可見電磁彈射器的魅力之強。其實要論電磁彈射器與蒸汽彈射器相比,用現代的高速列車與蒸汽機相比是毫不誇張的。
首先是效率問題,現役的蒸汽彈射器效率只有百分之五,電磁彈射器高達百分之六十,而且沒有密如蛛網的高溫高壓蒸汽管道維修的噩夢,省人又省錢。在軍事開資龐大的美軍,是有一定意義的。
電磁飛機彈射系統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和彈射控制範圍,適合彈射飛機的範圍很廣。它將加速飛機的重量約在4.5~45噸,彈射速度在100~370千米/小時之間,控制靈敏度靈活,這是蒸汽彈射器不能達到的。
還能任意調節彈射推力,哪怕是四噸的無人機,那是蒸汽彈射機一彈就碎的輕巧飛行器——訊息戰的新寵,由于彈射動能配置方面的限制,輕型飛機反而更難彈射。而且不能夠彈射當前美軍使用的無人機。而高性能無人機登上航母是肯定的,由于有人艦載機和無人機大小不一,而蒸汽彈射器又沒法調節彈射功率,而且效率太低,一次彈射一般要消耗614千克蒸汽,每次彈射結束都有大量蒸汽被排除,帶走大量能量,其效率一般在4%~6%之間。而電磁彈射系統的效率約爲60%左右,對能量的需求大爲降低。蒸汽彈射器由于功率無法精確控制,在彈射艦載機的過程中,對艦載機的推力上下波動比較大。而電磁彈射系統能夠對彈射過程中的力進行精確控制,另外,蒸汽彈射器在飛機脫鈎後仍然會維持很高的汽缸壓強,對彈射器末端造成極大的沖擊,而電磁彈射系統在與飛機脫鈎後作用力立刻反向,對彈射系統末端的沖擊力遠遠低于蒸汽彈射器。
目前的蒸汽動力彈射器不能夠用于彈射任何現役無人機,而這被認爲是蒸汽彈射器的最大缺陷。信息技術突破性發展以及更輕、更靈巧武器的不斷出現,使無人機在“尼米茲”級航母退役之前就可能上艦執行戰鬥任務。而美國的政治領導層更希望使用無人機作戰,以把人員傷亡、被俘的風險降低到零。
電磁彈射器還可以延長戰機的壽命。電磁彈射器的功率可以根據彈射飛機的尺寸重量進行靈活調節,可用于彈射美國海軍現在以及未來的各種有人飛機或無人飛機。同時電磁彈射器彈射力非常穩定,彈射過程中,其最大力與平均力的比值僅爲1.05,這就大大減輕了彈射過程中飛機機體結構所受到的沖擊,有研究表明,電磁彈射器的這一性能最大可使艦載機的機體壽命延長31%。此外,與蒸汽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器的尺寸、重量可降低50%,對人力的需求將減少30%,全壽命周期費用可降低20%,作戰可用度可提高20%。
電磁彈射系統還有一個蒸汽彈射器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它很容易簡化爲滿足短距起降飛機起飛的助跑系統,能很好地與滑躍跑道形狀配合,可用于輕型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上,甚至能夠用在任何采用綜合電力系統的艦艇上。而蒸汽彈射器的汽缸必須保持直線,不可能裝在滑躍甲板上。
還有一個是蒸汽彈射器根本無法相比的性能,那就是電磁彈射器最大彈射50噸戰機,最大速度可達400千米/小時,因此它可以在航母無需高速行駛的情況下或無風的情況下起飛戰機。而使用蒸汽彈射器的航母,一旦遇到緊爭情況,就全指望旁邊的伯克級了,所以有人說航母只適宜進攻而不適宜防守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采用電磁彈射將會改變這種觀念。
顯然,有了上述許多優點,那些頑固堅持使用蒸汽彈射器的老家夥們終于軟了下來。那些老頑固派有點象中國的潛艇派(這是本人個人意見,請大家不要攻擊)。那些人認爲電磁彈射器産生的電磁場可能會導致飛機在准備起飛時發生爆炸,而蒸汽動力的彈射器也被證明在超過80萬次的彈射記錄中,僅出現30次部件故障,而這其中只有一次導致一架飛機損毀的優良性能一直堅持蒸汽彈射器的使用。所以盡管蒸汽彈射器非常可靠和安全,但隨著電磁彈射的發展,取代仍是大勢所趨。
電磁彈射器有這麽多優點,發展確實是當務之急,尤其是中國還擁有如此廣闊的海域,在沒有強大艦載機的保護下,僅憑幾艘戰艦或幾艘潛艇是根本無法勝任的。而且現代海戰中,沒有戰機的參與是無法想象的。那麽,所謂的電磁彈射器究竟是什麽東西呢?它到底難在哪呢?
其實,電磁彈射器的心髒就是100多米長的直線感應電動機,它推動與飛機相連接的電樞。而目前電樞基本上是一個u形鋁塊,裝在定子的3個側面。 直線電機的原理並不複雜.設想把一臺旋轉運動的感應電動機沿著半徑的方向剖開,並且展平,這就成了一臺直線感應電動機。在直線電機中,相當于旋轉電機定子的,叫初級;相當于旋轉電機轉子的,叫次級。初級中通以交流,次級就在電磁力的作用下沿著初級做直線運動.這時初級要做得很長,延伸到運動所需要達到的位置,而次級則不需要那麽長。實際上,直線電機既可以把初級做得很長,也可以把次級做得很長;既可以初級固定、次級移動,也可以次級固定、初級移動。其實就算不象我這樣懂電氣的,了解這些應該都是不難的。然而,電磁彈射器也決不是僅靠直線電機工作的,它總共有強迫儲能裝置、大功率電力控制設備、中央微機工控控制及直線感應電機。分別介紹如下:
強迫儲能裝置是電磁彈射器的一個瓶頸,在國防方面一直是高度機密的。這方面有什麽作用呢?其實這玩意的作用就是能平時儲能,然後把大功率能量在短時間內釋放出來。電磁彈射器工作時間不長,但是在做功時段是個加速度做功的過程,因此不能把它當成恒功率設備來考慮。電磁彈射系統的強迫儲能系統要求在45秒內充滿所需要的能量。最大的艦載機起飛一般需要消耗的能量不會超過120兆焦,而這強迫儲能系統最大能儲存140兆焦的能量,此時充電功率爲3.1兆瓦,算上損失,4兆瓦左右(實際上達不到的),四部電磁彈射系統同時充電,充電總功率可達16兆瓦(1兆瓦=1000kw),可見沒有強大的電源是無法滿足電磁彈射需求的。當然,航母上耗電的又豈止是四部電磁彈射器,另外還有電磁軌道炮、升降機、激光(目前激光的功率都不算大)等其它用電加起來的話必須要航母總功率達60兆瓦以上,否則電磁彈射器充電時也會影響其它系統用電的。這裏大家可能有個誤區,那就是認爲航母目前的功率都是幾十萬千瓦,爲什麽不能驅動彈射器呢?需知,這麽大的功率實際上大部分用于動力,蒸汽機機直接拖動螺旋槳而不是由發電機拖動,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能量轉化産生的損失。由此可見,電磁軌道炮想在中、小型航母上恐怕短期內並不容易。而如果沒有強迫儲能裝置,僅靠航母發電機直接提供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因爲彈射器工作時間短,此時最大功率已經超過航母發電機總功率了。蒸汽彈射器有一個儲汽罐,它可以把鍋爐的蒸汽能量儲存起來,而蒸汽彈射器彈射一架飛機後也至少需要近一分鍾的儲能(從鍋爐來),才能再彈射飛機,讓鍋爐直接驅動蒸汽彈射器的話是無法想象的。電磁彈射器難就難在電能不象蒸汽,根本不適合大容量儲存,象儲存彈射艦載機這樣的能量更是難上加難。通用原子公司在實驗電磁彈射器時對強迫儲能裝置只字不提,可見其技術的高度機密性非同一般,想突破也非易事。
大功率電力控制設備,這東西從原理上來說,它就是跟變頻器差不多,工作時通過變換器將升高電壓和頻率的電流輸入直線電機。于是電磁線圈便生成一個隨電樞運動的運動電磁波,這個運動電磁波不是均速的,而加速度非常高的運動電磁波。借助這個運動電磁波,驅動彈射器的動子(實際上相當于電動機的轉子)來高速推動戰機起飛。而電磁線圈的電源來自大功率電力控制設備,它實際上是由特高功率的可控矽整流器組成其一次元件,它能在高達幾千伏的電壓作用下産生幾萬安培的電流。有人說那不就是變頻器嗎?這只回答對了一半,因爲市場上的所有變頻器也不可能有這樣高的加速度,也就是說頻率的變化會有這麽快。而且變頻器在頻率增加時存在電機定子線路電抗增加的因素,在這裏更是嚴重。
中央微機工控控制裝置,這方面技術並不是很高,尤其是在矽谷方面迅猛發展的今天。只不過這裏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和高速性、靈活性。控制裝置的輸出信號給大功率電力控制設備,同時又接受直線電機的反饋信號進行閉環控制,其速度是毫秒級的。也就是說其cpu運算速度??的廠家來說,這些早就實現了,比如是冶煉廠的電爐控制等。而且控制裝置的人機界面也是相當好的,操作人只需按下起飛什麽類型的飛機,如f-18等,中央處理器會自動根據風速、航母速度、載彈量等條件分析後進行儲能,並保證在消耗最你的能量下圓滿起飛飛機(當然還要一點保險系數的)。包括起飛無人機、預警機、對空對海作戰飛機等。而這些對于蒸汽彈射器來說是很爲難的。電氣的控制反應、最優控制等都是目前其它機械方面所不能比擬的。
直線感應電機我已經說過了,磁懸浮列車就是用直線電機來驅動的。關于直線感應電機實際上原理簡單,上面也已說過,在實際生活中也可遇到不少。目前美國的電梯轎廂門就是采用直線電機驅動,而中國在還大部分停在車床上等不太多的場合。用于電磁彈射器的直線電機與它們相比可謂超功率的,而且其工藝方面也比普通的高。電磁彈射器的直線電機動子是采用鋁筒(大部分材料爲鋁),爲u型狀,其中3面與直線電機的定子相對,其中往複道與航母存在摩擦外,其余均不會産生摩擦,而且鋁筒質量輕,遠遠小于蒸汽彈射器的活塞,因此返回非常容易,減速道也可短的多。實際上,其中動子部分一部分專家認爲還可以進一步減輕,那麽電磁彈射器效率是明顯的。
其實有的人一直固執的認爲,電磁彈射器是空中樓閣,或許只是在試驗階段,就是出來恐怕還要得好幾年呢。只可惜的是,老美的電磁彈射已經成功,而且已經裝上了航母,而且在已經使用蒸汽彈射器的航母中,用電磁彈射器更換蒸汽彈射器的計劃也在開展當中。當然,由于電磁彈射器比蒸汽彈射器輕,會造成航母左右重量不對稱,而且更難的是電磁彈射系統要代替一系列複雜的蒸汽彈射系統並非易事。這對我們來說,決對不是什麽好事,我國發展航母,宜跳過已經落後而又笨重的蒸汽彈射器,直接上電磁彈射器,正所謂更進何必只一步呢?
http://www.asklight.com/Article/Folder9/200744/60086.Html
大中型航母以彈射起飛爲好
大量的試驗和作戰實踐證明,大中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尤其是較大噸位的固定翼飛機),以彈射起飛方式更爲有利。例如,滿載排水量9萬余噸(或超過10萬噸,各艦不同)的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以及滿載排水量近4萬噸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它們的艦載機幾乎都采用彈射起飛方式。蒸汽彈射器彈射能量大、加速性好,能夠在幾十米的距離內,把艦載機從靜止加速到離艦速度(約200~300千米/小時)。蒸汽彈射器由發射系統、蒸汽系統、拖索張緊系統、潤滑及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工作時,由鍋爐産生高壓蒸汽,將其儲存在蒸汽室裏;彈射前,拖索將艦載機鈎在往複車上;當高壓蒸汽充入汽缸筒後,蒸汽的巨大壓力推動活塞,活塞帶動往複車,往複車帶動艦載機飛速向前滑動,從而將飛機彈射出去。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現裝設的C-13型彈射器每分鍾可彈射2架起飛重量達30噸左右的艦載機。如果同時使用4套蒸汽彈射器,晝間只需20~30秒鍾,就可彈射1架飛機;夜間則因視線等原因,間隔時間延長到80秒鍾。從50年代起、約半個世紀的飛行實踐證明,蒸汽彈射器仍是大中型航空母艦上最爲成熟的一種艦載機彈射裝置。
蒸汽彈射器的缺點相當明顯
首先,能耗高。衆所周知,蒸汽機的熱效率是比較低的。爲了將淡水燒成蒸汽,必須耗費大量的能源,要爲貯存燃料留出額外的空間。如果直接從艦上的動力裝置(如核動力裝置)中引出熱能,用于航行的功率就要大大降低,艦速會相應減小;而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正需要航母以較高的航速逆風前進(一般要求航速在30節左右),減小航速自然對起降不利。
第四,密封要求高。蒸汽彈射器工藝複雜,在工作時處于高溫、高壓、高負荷的環境中,必須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如果蒸汽大量泄露,不但會降低彈射效率,甚至還將産生更嚴重的後果。因此,對蒸汽彈射器部件加工精度和維護使用的要求都很高,這必然會增加其生産和使用成本。
爲了克服蒸汽彈射器的缺陷,一些國家正在研究重量輕、效率高、能耗低的新型飛機彈射器,用以取代老式的蒸汽驅動的彈射器,來滿足21世紀的下一代航空母艦的需要。
小型航母以滑橇起飛爲宜
目前,除美、法兩國航空母艦上采用彈射起飛方式外,其余7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幾乎都采用滑翹起飛方式。除了財力、物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這些國家的航空母艦除“庫茲涅佐夫”號(艦長304.5米、滿載排水量5.85萬噸)外基本上是小型航母,滿載排水量不超過3萬噸,艦長也都在230米以內。有限的噸位、艦長、艦寬與甲板面積,使得這些航空母艦很難裝設軌道長度較長、類似美國C-13型的蒸汽彈射器(C-13-0軌道長度爲80.77米,C-13-1和C-13-2軌道長度爲99.07米)。實際上,目前世界上真正在技術和工藝上過關的蒸汽彈射器,只美國一家有;而要研制出軌道較短、功率較強的蒸汽彈射器,決非短期能夠做到的。
鑒于這種情況,中小國家海軍只好效法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采用滑橇起飛技術以解燃眉之急。無庸置疑,在飛機的起飛重量和推重比相同的情況下,采用滑橇起飛方式比常規的水平增速滑跑升空方式,可以縮短滑跑距離2/3。當然,在航母上采用滑橇方式起飛,飛機出動頻率不受彈射器功率和故障的影響,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好等優點;取消了彈射器,還有助于簡化航母設計、降低造價、節省訓練和維修費用。可以說,采用滑橇起飛,是未來中小型航母發展的方向之一。
當然,滑橇起飛方式也有不少缺點。一是由于斜板曲率的存在,飛機在滑橇起飛過程中,起落架和機體的瞬間載荷及扭矩會增大很多,飛機所受的支反力有可能達到正常起飛重量的2倍。爲此,飛機的起落架、機翼、機身等受力部分都需要重新設計,並做相應的加強。
二是滑橇起飛所需的跑道長度要大于彈射起飛的長度——除非艦載機本身具備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以“庫茲涅佐夫”號大型航母爲例,其2條起飛跑道交彙于艦艏的上翹部分。右舷一條起飛跑道的起點在島式上層建築的前方,總長約110米,減去上翹斜板的平直段只有50米左右,主要供垂直起降飛機、直升機和減輕了重量的固定翼戰鬥/攻擊機使用。左舷一條起飛跑道的起點在著艦回收區內,全長約200米;如果不與著艦區相交,可利用的起飛跑道只有130米左右。
“蘇-27K”在地面正常起飛重量情況下的滑跑距離約爲680米左右。利用艦艏帶滑橇角的200米飛行甲板,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離艦起飛,但在最大滿載重量時卻無法保證它安全升空,作戰效能因之受限。另外,起飛與著艦的飛機有可能相互幹擾,是這種航母較大的一條缺陷。“無敵”號等采用直通型甲板的輕型航母似乎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但由于它們的艦載機多爲“海鷂”式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對著艦的影響不是太大。
三是其他推重比不高的固定翼艦載機(如預警機、反潛機等),無法采用滑橇起飛方式。前蘇聯由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無法起降固定翼預警機,只好使用“卡-31”直升機作爲艦載預警機,是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盡管前蘇聯後來設計並部分建造了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烏裏揚諾夫斯克”號,並首次裝備了平直甲板和蒸汽彈射器,從而可以起降固定翼預警機;該航母卻又因爲蘇聯解體、軍費無著,被作爲廢鋼拆毀出售而夭折。當然,推重比不高的固定翼艦載機在增大發動機功率後,也可以采用滑橇方式安全升空;但這勢必增加油耗,嚴重影響飛機的航程和留空時間。
五是與彈射起飛相比,常規艦載機采用滑橇起飛需要有較大面積的“幹淨”甲板。這樣就會造成航母上層甲板停機位的減少,大部分艦載機不得不放在下層機庫內;而機庫的容量是有限的,且上下運送飛機多有不便。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75693.html
另參本館:中國航母派和潛艇派之爭 中國造航母的正反意見 看清中國的航母雄心 中國迫切需要航母嗎 中共建構航艦之研析 俄羅斯航空母艦 尼米茲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及其克星》
中國航母「遼寧號」
1. 躍升式跑道 2. 起飛擋燄板 3. 指揮塔 4. 防空雷達(同054A護衛艦382型3D雷達 探距320km) 5. 衞星天線 6. 相控雷達(同052C驅逐艦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 探距400km) 7. 戰機升降台 8. 艦載戰鬥機(殲-15/31約30架) 9. 2x24發FL-3000N及4x730近防火炮 10. 降落攔截索四條 11. 救生艇(桶內裝可自動充氣橡皮艇) 12. 飛機機艙 13. 船員生活艙 14. 艦隊 (052C/D驅逐艦 + 054A護衛艦 + 補給艦 + 兩棲艦 詳參【圖博館】:052D 台軍眼中的052C蘭州號神盾艦 054A、KDX2和高波艦 中國將建3艘081級6艘071級登陸艦?) 15. 艦載直升機 (直8預警機 +直9反潛機) 16 潛艇 (2x093核潛艇或040AIP潛艇 詳參【圖博館】:台媒筆下的093、094 元級040潛艇)
「遼寧號」規格
•艦體:長304米、寬70.5米、吃水11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滿載排水量:6.7萬噸
•續航力:大於7,000海里
•動力:2x37MW渦輪機
•最高航速:31節
•滿載乘員:約3,000人(包括機師,現定編制1,000人)
•艦載戰機:40-50架(機艙加甲板)
•艦載武器:紅旗艦對空導彈、近距火炮等
中美俄航母大對比
尼米茲級裝備了F-14和F-18兩型艦載機。俄配備的蘇33型艦載機一度被認爲是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艦載機,但糟糕的雷達和電子戰能力是其硬傷。J-15是在蘇33原型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配備了國産化的電子系統,它的著艦試驗是16號航母試驗中關鍵的一環。(楨:未來將配殲-31!詳參【圖博館】: F-14 F-18 SU-33 PLA四代機之爭)
在三國的反潛機中,只有美國的“北歐海盜”S-3A是唯一的固定翼反潛機。在早期曝光的16號航母平臺中,也曾出現過直9和卡31的身影。(詳參【圖博館】:直9C和卡-28性能對比 世界艦載直升機技術發展 中國反潛裝備發展之路 台軍將有P-3C反潛機)
在預警機方面,尼米茲的E-2C是最成熟的。俄羅斯沒有發展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而我國JZY-01的曝光,說明我國已經或在著力解決航母彈射起飛技術。(楨:現配直8預警機!詳參【圖博館】:E-2 直-8直升機 中國預警機)
我感覺沒有必要搞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個是航程,在一個就是加油中的安全問題,或者可以說是飛行高度吧。
你想想固定翼飛機和直升飛機的航程嘛。差的太多了!固定翼隨便都是上千公裏的半徑航程就更遠了。直升機貌似沒有聽說作戰半徑上千公裏的。況且直升機也受自身負載的限制不可能帶多少油料的。所以西方沒有搞過。
還有飛行高度。你看看直升飛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800米的空中飛行。如果兩家直升機進行加油,高度還要降低。在平原還可以,如果像是在阿富汗那樣多山國家,一邊加油,一邊還有保證飛行安全。太難了!想不撞山都難啊!
蘇聯/俄羅斯就不知道了。不過一樓老兄說的還是第一次聽說的。(楨:解放軍可首創直-8加油直升機,以解決航母欠彈射而飛機載重不足!另參本館:中共建構航艦之研析 日俄中臺加油機)
蘇聯的鼎盛時期是一個可以跟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軍事大國。但我很納悶爲何像蘇聯這樣各種先進導彈,核潛艇,宇宙飛船都能造出來的國家卻只有那麽區區幾艘中小型的滑翹式航母,跟美國的超級航母根本沒法比。是蘇聯對航母不重視呢,還是蒸汽彈射器的技術含量真的這麽高以至蘇聯沒有多余的資金來研制。謝謝
一、原蘇聯沒有采用彈射起飛確實是因爲技術不過關,而不是什麽在北冰洋無法使用。不過當時原蘇聯的蒸汽彈射器已經接近完成了,並且確定用在瓦良格的後續艦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上。技術上的困難導致了原蘇聯只得在庫艦上用滑躍起飛,而只能把彈射起飛用于後續艦。可惜的是,蘇聯一解體,就一切完蛋了。
三、航母艦載機用彈射起飛最早是美國人想出來的,蒸汽彈射器則是英國人的發明。大家一聽到彈射器,馬上就想到是蒸汽的。其實在蒸汽彈射器出現之前,有壓縮空氣、火藥、液壓等各類彈射器。第一代彈射器是氣動轉盤式彈射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743579.html
中國的FL-3000N被安裝在了16號航母上,其綜合性能應該與美國的海拉姆相近。俄羅斯沒有裝備類似系統,而是將其融合進了“卡什坦”中。(詳參【圖博館】:世界艦載點防禦導彈系統 “卡什坦”對“密集陣”)
俄羅斯航母裝備的“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而中美均采用了多管近防炮系統,作爲航母最內層的防禦力量。
(中國海軍軍艦命名規定簡要如下(詳參【圖博館】:兩岸軍語):航母(如16遼寧號)、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艦艇編號
1字頭爲驅逐艦(其中105-116屬北海艦隊,131-139屬東海艦隊,160-171屬南海艦隊);
2字頭、3字頭爲常規潛艇;
4字頭爲核潛艇;
5字頭爲護衛艦;
6字頭爲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爲導彈護衛艇;
8字頭爲補給艦、掃布雷艦;
9字頭爲登陸艦。
500噸以下的小艇以X字頭開始,X1字頭爲導彈艇,X2字頭爲魚雷艇,X3字頭爲護衛艇,X5字頭爲登陸艇。)
遼寧號庫茲涅佐夫號不同之處 2012-10-01 北京晚報
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已于近日正式交付海軍,由此我國成爲世界第10個現役航空母艦擁有國,也是最後一個擁有航母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衆所周知,遼寧號是從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改裝而來的。相比他的“姐妹艦”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遼寧號進行了哪些改變?我們從遼寧號威猛雄壯的照片中,又能得到哪些有關中國航母發展的重要信息?
不同之處1
桅杆代替大圓筒
航母艦島變清爽
遼寧號航母從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改裝而來。而瓦良格號從設計上,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同屬于一個級別。因此從航母的大致外形、長度、寬度、排水量等基本指標上,兩者沒有大差異。在世界現役航母中,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尺寸和排水量僅次于美國的企業級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近期有新聞披露,美國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即將在2012年退役,那麽可以確定,庫茲涅佐夫號這一級別的大型航母(包括遼寧號),已經穩穩居于世界第二的位置。
由于庫茲涅佐夫號采用常規動力,因此航母飛行甲板上的艦島要比美國、法國采用核動力航母的艦島大一些,這不僅僅是因爲要給航母使用的鍋爐煙囪留下空間,而且也反映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電子工業的水平還無法實現電子設備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只能以大體積來實現設計的要求。
不過仔細對比遼寧號和庫茲涅佐夫號的照片,我們不難發現,遼寧號的艦島沒有了庫艦宛如叢林般樹立的各種天線,艦島上面的大圓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桅杆,其上是國産新型雷達,艦島原來的4面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也被換成了和中華神盾裝備一樣的國産有源相控陣雷達。整個艦島舷窗被封閉,在中國海軍淡灰色標准塗裝下,顯得更爲清爽。
除了艦島,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原來在甲板周圍裝備的AK-630和“卡什坦”近防系統,在遼寧號上也換成了國産導彈與快炮近防系統以及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和電子幹擾誘餌發射器。而在甲板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原有的“花崗岩”大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也被取消。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前蘇聯在航母發展上的一些彎路,已經被中國認真研究,前蘇聯航母“戲不夠,反艦導彈來湊”的惡果已經被摒棄,中國航母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以艦載機攻防爲主的正確軌道上來。
不同之處2
加大滑躍角度
提升作戰性能
庫茲涅佐夫號和當初的瓦良格號盡管是同一級艦艇,都使用滑躍式甲板起飛的方式,但兩者前甲板上翹的角度稍有不同。
前蘇聯在設計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時,保守地將甲板滑躍角確定在12度,但是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建造後的幾年測試中,根據參與試驗的飛行員的意見和試驗結果分析,如果加大滑躍角,可以進一步提高艦載機的起飛安全性能和載重能力,更有利于整體作戰性能的提升,于是瓦良格號滑躍甲板的滑躍角便增加到了14度。這樣在同樣使用蘇-33艦載機的條件下,遼寧號的甲板可以增加10%的起飛重量。
不同之處3
艙室結構有變化
滿載排水量增加
除了外形,遼寧號的內部更值得分析研究。根據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相關情況,我們也可以一窺這樣一艘大型航母的內部複雜程度。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總共有7層甲板、3800個艙室,可容納1900名艦員、17架固定翼戰鬥機和17架直升機。瓦良格號(即今遼寧號)與庫茲涅佐夫號在艦體布局等方面並沒有大的出入,但是由于內部艙室結構和艦內油料裝載量的變化,滿載排水量增加了6000多噸。同時,瓦良格號采用了全新的總段模塊化建造方法,全艦共由1059個建造分段及安裝單元組成,比庫茲涅佐夫號減少了35%。各種大型機械都是以整機機組的方式進入艦內安裝的,設備的完好率、安裝及與艦內系統集成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艦體防護方面,瓦良格號與庫茲涅佐夫號有著細微的差別。有資料顯示,庫茲涅佐夫號開始采用新型水下防護結構來提高整艦的抗打擊能力和生存力,由外向內分別爲:空艙(擴展艙)、吸收艙(內貯藏油艙)、過濾艙(安裝有各種管路),並設置了120毫米厚的高強度複合防彈裝甲。瓦良格號在繼承了庫茲涅佐夫號防護結構的同時,並沒有繼續采用高強度的複合防彈裝甲,爲瓦良格號節省出近200噸的結構重量,防護能力卻沒有下降。
就在遼寧號服役的前幾天,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在試航中突然發生鍋爐故障,造成航母服役時間再度推遲。可見,航母再強大,沒有可靠的動力是絕對不行的。從世界現役航母來看,美國和法國航母均采用核動力,但2萬噸左右的輕型航母一般采用燃氣輪機。而大型航母如果不采用核動力,蒸汽動力是非常合適的選擇,技術也相對更成熟有把握。當然技術成熟也是相對于核動力而言的,即使是蒸汽動力,由于航母噸位大速度快,對鍋爐要求也很高。如果技術不過關,就會鬧出類似印度的笑話。
從未來發展看,航母核動力是趨勢。甚至前些年俄羅斯也傳出要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改成核動力的消息,但實際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難度不下于重新建造一艘新航母。就遼寧號來說,蒸汽動力已經完全適用,沒有必要在這方面冒險。
不同之處4
海上輪換獨一份
超級伴侶在身邊
在遼寧號服役現場,除了航母本身,我們注意到它身邊還有一艘白色舷號爲88的大型艦艇。從舷號上看,這艘艦艇應該屬于訓練艦類的輔助船,因爲海軍序列裏還有81鄭和號航海訓練艦,82世昌號國防動員艦。
從網絡流傳的88艦圖片發現,其龐大的艦體周圍密布著舷窗和扶欄,視線所及範圍內沒有安裝任何武器裝備,甲板上方空蕩平整,鋪有紅綠相間的塑膠跑道,甚至還有籃球架。這和鄭和號、世昌號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網友認爲,從外形內部設施來看,88艦更像是海軍版的巨型郵輪。
乘坐郵輪旅遊,近年來已成爲國人休閑的一種時髦方式。而以巨型郵輪作爲海軍航母艦員遠海學習和休整的設施,進而快速實現航母戰鬥力的生成,這在世界海軍發展上還是獨一份。當初前蘇聯海軍航母在遠洋上可沒有這待遇,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航母更是沒有這樣的超級伴侶。
現代航母的發展,不但受限于航母本身的技術平臺,而且和海外基地的數量配備有直接關系。美國之所以能夠有世界最強大的航母力量,和美軍遍及世界的海外基地有著緊密聯系。美軍航母在遠海訓練或作戰都能到基地補給,艦員也能到陸地休整。反觀前蘇聯航母發展,由于沒有海外基地的支撐,每次航母遠海訓練,艦員長期在海上生活,枯燥無味,到後來幾乎是苦不堪言。現在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本限制在地中海、黑海和巴倫支海附近,幾乎無法實現遠洋出擊。
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像美國那樣具有全世界基地網絡。88艦的出現,可以說另辟蹊徑找到了一條解決航母發展和基地支撐矛盾的辦法。當然,88艦不能完全代替海外基地的存在,但可以減少航母對陸地基地的要求,可以通過郵輪海上輪換和陸上基地輪換的組合方式,提升整個航母作戰群的戰鬥力和費效比。畢竟海外基地的費用十分昂貴,即使像美軍,近年來也在縮減海外基地的數量。筆者鬥膽推測,88艦伴隨保障模式不但是中國海軍首創,而且將來會成爲其他國家海軍學習的經典案例。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0-01/0846702585.html
相關新聞
專家稱遼寧號航母要優于俄印兩國現役航母
印度購二手航母成笑柄 印將軍中俄方美人計 “世界第二”夢想破滅
俄改裝印航母 延明年十月交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 维基百科
遼寧號航空母艦的官方名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簡稱遼寧艦,舷號為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原來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俄文:Варяг;英文:Varangian)。
1980年代中後時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因而中斷。由於經濟原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無辦法達成協議;1995年,俄羅斯決定將瓦良格號從俄羅斯海軍編製退出,並且作為償還債務的替代品正式送交予烏克蘭;烏克蘭則決定將瓦良格號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1998年至1999年年間,一家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商業原因向烏克蘭方面購買瓦良格號,幾經拖延及波折,終於購買成功。於1999年7月開始,瓦良格號被拖回中國,然而中途亦都受到阻撓,最終瓦良格號於2003年3月4日方才抵達中國大連港。至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被拖進大連造船廠的乾船塢,開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改安裝及繼續建造。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技研究、實驗及訓練用途[4][5]。2012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公布瓦良格正式更改名稱為遼寧;同日早上,官方舉行了交接入列儀式,將遼寧艦正式交付予解放軍海軍。
指揮官
艦長:張崢,海軍大校。
政委:梅文,海軍大校。[6]
航母艦員
遼寧艦的編製等級為正師級,編製員額1,000餘人。首批艦員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軍官達到98%以上,其中具有碩士和博士的有50餘人。與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一樣,遼寧艦上有5%為女性人員[6][7]。
命名
自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後,關於其的命名便眾說紛紜。最早於2008年時,有中方媒體編造西方媒體名義之新聞,稱其為施琅號(施琅為明末清初軍事家,明鄭降清將領,幫助清攻佔台灣)[8]。但是這一說法隨後遭到了國務院台辦發言人的否認[9];並且一部分輿論認為,如果航空母艦命名為施琅號的話,「無疑會在台灣地區以及國際社會產生負面影響。」[10]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路上,很多網民認為該艘航空母艦可能會名為毛澤東號、孫中山號或者北京號等[11],亦有消息人士指稱軍隊可能將這艘航空母艦命名為薩鎮冰號[12]。
《鏡報月刊》報導,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將被命名為旅順號,因為旅順口記載了當年日本及俄羅斯對中國的侵略,以及蘇聯為培育訓練中國海軍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本有一艘江衛II級527號旅順艦,年前已經更改名稱為洛陽艦,就是為了騰出該名。[13]
2012年8月19日,解放軍少將羅援表示,可以考慮將瓦良格號冠名為釣魚島號[14]。
2012年9月2日,瓦良格號被塗以阿拉伯數字16的舷號。其後,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表示估計,航空母艦會以湖北號命名,理據是湖北是第16大省份,且是中國航空母艦之父劉華清的故鄉。然而,為了避免艦艇重名或者交叉,三大艦隊艦艇名稱必須要嚴格地按照區域來劃分,湖北號劃歸東海艦隊。若果航空母艦被編制入北海艦隊,則理應用華北、東北與西北等14省區的名稱來命名[15]。9月10日,《南方都市報》引述權威人士消息,瓦良格號「將會以改造時它所在的省份來命名」,即遼寧號。[16] 9月25日,官方公布其命名為遼寧號。[17]
建造背景
瓦良格號原屬於前蘇聯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1982年5月7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決議按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空母艦,「定單105」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在1982年開始工程,次年,蘇聯再次決議生產「定單106」的第二艘航空母艦。兩艘航空母艦都是分配給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黑海造船廠之所以有利於航空母艦生產,在於其擁有芬蘭科尼公司生產的兩部具有900噸起重能力的天車,面積達1.8萬平方米、具備40,000噸承重能力的造船平台,以及過往製作航空母艦的經驗。1985年12月4日,名為里加的「定單106」移動至造船台,1988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定單106」被正式命名為瓦良格號,以紀念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至1991年11月,瓦良格號的完成度達到68%。
此時蘇聯解體,正在工程中的瓦良格號由於位於烏克蘭國內,因而只能夠停靠在廠區外的南布格河口。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俄羅斯海軍總司令格羅莫夫和烏克蘭總理庫奇馬來到黑海造船廠,討論完成瓦良格的可能性。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支付整艘航空母艦的造價,俄羅斯則堅持支付當初蘇聯政府未支付的30%貨款,最後討論中斷。1995年,瓦良格號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編製,作為償還債務的替代品交予烏克蘭;時任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決定將瓦良格號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18][19]
中國購入
早在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方部分人士均有自行生產航空母艦的打算。1985年3月,廣州造船廠拆解報廢的澳大利亞海軍墨爾本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方曾派員參觀,這次拆解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究人員留下深刻印象。而當時劉華清打出「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認為航空母艦是戰略中的一環。但是限於國力,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無力生產或者保有航空母艦。進入1990年代中期,生產航空母艦的言論因為實際上無能力負擔的情況下而冷卻。
1997年,簡氏雜誌的報導《瓦良格號即將解體》後,未建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再度引起世人關注。當年的工程並非是解體艦隻,而是將艦上所有的機電設備拆除。工程完成後,烏克蘭公佈希望以2,000萬美金的價錢,招攬為此艘艦隻解體的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方對此很感興趣,當時烏克蘭政府預計解體該艦需2.5億美元,廢鋼卻只值500萬美元。烏克蘭為此曾接觸包括中國的多個國家,中國軍方亦派出代表團前往了解。一家法國公司曾打算將瓦良格號改造成海上航空母艦酒店,但是因為船艙太低而作罷。還有一家英國公司打算將航空母艦改造成海上監獄。[11]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方內部分為兩派,一派支持買個半成品回來改造,另一派支持自行研發航空母艦。經計算,需要昂貴的投資才能夠使到航空母艦完成,軍方高層於是決定放棄購買。(一說為兩國私下秘密訂立買賣協議)[5]
1984年從廣州軍區體工大隊退役的香港創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徐增平,在1997年通過新聞報導了解到烏克蘭正在出售瓦良格號後,就飛赴烏克蘭實地了解考察,提出以創律公司名義購買航空母艦的構想。[20] 他以自己的名義註冊了一家名為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私人公司,並且以購買船隻為賭船為理由,前往商量及討論購買事宜[21]。有資料顯示,當年大舉投資實業的華夏證券投入了5.8億人民幣以購買瓦良格號,其有可能為徐增平的資金來源。[22][23]
1998年至1999年年間,航空母艦本體初步定價在1,800萬美元,在中方提出需要航空母艦的設計圖紙用於改造時,烏克蘭將價格提高到2,000萬美元。雙方初步同意後,中方等候批覆,烏克蘭方面卻突然稱需要通過拍賣會拍賣。經過公開競標,中方正式以2,000萬美元投得航空母艦及30多萬張、近20噸重的設計圖紙,然而當中部份關鍵的設計圖紙有遺失。烏克蘭方面的船廠人員及警衛在圖紙交接完畢後,敬禮送別,不少人為之流淚。[24]
拖回中國
交易達成後,瓦良格號的設計圖紙由專機運往中國,航空母艦本身則於1999年被拖往中國。瓦良格號船身的名字旁,標有英文「聖文」單詞,代表該船的新註冊地聖文森特島和格林納丁斯群島的首府。按原定計劃,船將會經過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地中海和達達尼爾海峽。這時,土耳其以無動力大型艦隻的拖運若發生意外,有可能阻塞博斯普魯斯海峽或達達尼爾海峽為理由,拖延發放航行許可。中方為此與其展開長達一年半時間的談判。
談判中,土耳其認為即使中方能遵守其約定的20條海上防範措施,對海峽內的船隻威脅只能降低60%-70%。為此土耳其方面需要在航空母艦通過期間,禁止船隻通過,使用7艘拖船和消防救生船維持秩序,另要求所有船隻安裝由土耳其提供的通信設備,通過時打開船上所有照明設備。對於其通過時的所有風險,運輸方全部承擔,並且需要支付10億美元保證金。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航空母艦得以允許通過。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時,共有16名領航員和250名水手參與運輸工作。11月3日航空母艦進入愛琴海後,遇上了風暴,3艘拖船的拖纜相繼刮斷,航空母艦失控。航空母艦上3名俄羅斯籍水手、3名烏克蘭籍水手和1名菲律賓籍水手儘力挽救仍無法阻止航空母艦失控,最終航空母艦在希臘優卑亞島擱淺,希臘海事救護直升機救走水手。11月6日,拖船哈里瓦冠軍號(Haliva Champion)的水手阿力士·利馬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運送公司用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再次控制住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從地中海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再從西岸環繞非洲大陸。2001年12月11日,航空母艦駛過好望角後橫穿印度洋。2002年2月5日,航空母艦駛入馬六甲海峽,隨後進入中國的南海區域。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整個航程達15,200海里,花費3,000萬美元[4][25]。
改造
2011年7月3日拍攝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旁邊舷號88是中國海軍的徐霞客號海軍豪華客輪(也有說法稱為訓練艦),用以航空母艦訓練人員的輪換。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號停靠在大連港後,並未如早前所宣稱般改作為賭場用途,而是將其放置在海港上一年而未有任何動作,甚至任由民眾靠近參觀。有資料顯示,徐增平通過關係找到已經退休在家的海軍中將張序三,表示只要軍方想要,願意原價賣給海軍。由張序三牽線與負責艦船研究的船舶第七研究院聯繫,最終將航空母艦交予中國軍方。[5]
2005年4月26日,大連港輪駁公司的6艘大馬力拖輪把瓦良格號拖進了大連造船廠的乾船塢,8月初,瓦良格以標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灰色塗裝再次下水;並且開始進行更改安裝工程,包括結構更改安裝:取消艦首12單元反艦導彈垂直發射筒,將士兵船艙前移合併,以獲取擴充機庫的空間;安裝了4台總功率為200,000馬力的TB-12蒸汽輪機等等。然後中國又花費了約一年多的時間,將船上的部分設施拆除[26]。直至2008年7月,瓦良格號仍然未有更多的改造工程進行。[27] 2008年末,中國戰略評論家張召忠少將公開指稱瓦良格號將會是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這番言論使得瓦良格號再次成為世界軍事論壇上的焦點。與此同時,瓦良格的改造工程重啟,艦首部分和遠程反艦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被拆除,並開始加裝新的武器設施。[28] 與此同時,航母工作人員的訓練工作展開。位於武漢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新區的形似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艦橋和甲板的建築建成,並被用作模擬訓練。該建築物尺寸和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十分相似,擁有和瓦良格號類似的滑躍式飛行甲板和艦橋,建築頂部還停放有飛機模型。[29][30]
2009年5月,瓦良格號艦首的蘇聯海軍的航空兵徽章被拆除,船身的俄文艦名被鏟去;8月21日艦島改造開始。經過了幾個月的改造,2010年3月19日,瓦良格號進入舾裝碼頭,進行外部改造。[31]
2011年4月,環球網及新華網等官方媒體均轉述予外國媒體有關該航空母艦的消息。[32] 同年6月,瓦良格上的工作人員開始清理甲板,相控陣雷達和地對空導彈已加裝在艦上,這被外界認為是主體改造工作完成。[33]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此為官方對瓦良格號的軍事改造工作的首次承認。[34]
試航
2011年8月1日,甲板經清理及塗漆工作完畢,傍晚數以百計的海軍官兵列隊登上了航空母艦進行系統測試。[35] 8月10日,瓦良格號出海進行航行試驗,主要測試其動力輸出系統,8月14日上午返航,共計5天時間。返回後繼續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36]
2011年11月29日,第2次出海,開展相關科研試驗,12月11日返回,持續時間長達13天。[37]
2011年12月20日,第3次出海試航,[38] 12月29日返回,持續時間達9天。
2012年1月8日,中國航空母艦平台第4次出海試驗,1月15日返回,歷時8天。
2012年4月20日,8時許再次從大連啟航,出海進行第5次海試,[39] 經過11天海試,於4月30日在濃霧中悄然駛回大連港,海試比預期超出一天時間。[40]
2012年5月6日,中國航空母艦平台進行第6次試航,5月15日17時許駛回大連港泊位,完成了為期9天的海上測試。[41] 5月23日9時起至6月1日7時,中國航空母艦平台進行第7次試航,持續時間超過200個小時,共計10天。[42][43]
2012年6月7日9時50分,中國航空母艦平台開始進行第8次航海測試[44],6月22日10時42分,完成第8次海試返回大連港,[45][46] 共計16天。
2012年7月6日上午,中國航空母艦平台再次駛離遼寧省大連市造船新廠碼頭,開始進行第9次航海試驗[47]。7月30日8時20分,中國航空母艦平台完成長達25天的第9次航海試驗,返回大連造船新廠碼頭,這是迄今歷次海試中時間最長的一次[48],歷時25天。
2012年8月27日15時35分,中國航空母艦平台在經過近一個月的休整之後,駛出遼寧省大連市的停泊碼頭,開始第10次海試。[49] 8月30日9時30分,中國航空母艦平台在經過4天的第10次海試後,平穩地停靠在遼寧大連港碼頭。此次海試時長度不足70小時。[50]
入列
2012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公布艦隻更改名稱為遼寧號;同日早上10時許,官方於大連造船廠舉行交接入列儀式,將16號艦隻正式交付予解放軍海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均有出席[51],其他人士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及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及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國務委員及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中央軍委委員及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中央軍委委員及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等。眾人於儀式完成後登艦視察,檢閱海軍儀仗隊及視察艦上設備[52][53]。
設計特點
在設計之初,蘇聯意圖建造一種達90000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相似;但因應資金,技術及戰略需要,蘇聯被迫降低標準,作為基輔級航空母艦向烏里楊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的過渡艦型。最終,該級別航空母艦為65000噸級,放棄了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艦載固定翼戰機依靠使用本身的引擎動力,衝上跳板升空。這種設計比起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具備更高的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所需要的操作人員較少;但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靠該飛機的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到足夠的離艦速度,增加了對其艦載機設計的難度。故此,對於艦載戰機起飛的重量亦有所限制,較難實現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升空,大大降低了其作戰效能。為了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的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會對飛行員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54][55]
該艦原也可以擔任巡洋艦,因為它原裝有12枚長程P-700 花崗岩/SS-N-19海難反艦飛彈和諸多武裝。中華人民共和國購入該艦後,在後期的改造工程中拆除了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並予以改裝以適合其它用途。[28]
原艦參數
主尺寸:艦長302米(全長)、281米(水線)、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4,5米、寬75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5000噸(標準) 67000噸(滿載)
動 力:4台蒸汽輪機 4軸 200000馬力
航 速:29~31節
續航力:大於7000海里/18節
艦 員:1960+626(飛行人員)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卡什坦」(Kashtan)導炮合一近防系統 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 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飛機,約為Su-33(Su-27)和Mig-29戰鬥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等類型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 主動搜索/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艦體聲納 雷達:兩座三面對空搜索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索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飛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18]
遼寧號武器裝備
18聯裝HQ-10(FL3000N)防空飛彈×3:左舷前部,左舷後部,右舷前部 30毫米近防炮(10-12管?)×3:左舷後部,右舷前部,右舷後部 12聯裝反潛/反魚雷多管火箭(RBU-6000)×2:左舷後部和右舷後部 多功能干擾火箭:24聯裝×4(左舷後部和右舷後部各1座,右舷中部2座),16聯裝×2(左舷中部)
各方反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方於7月27日正式宣布中國在「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後,各方對此作出了表態。
美國:美國時任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擁有航空母艦很正常,中美兩國有足夠的智慧避免衝突,和平共處」[56]。
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7月28日表態稱「(中國航空母艦)不僅僅令日本產生擔憂,也將成為整個地區和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期待中國公開包括擁有航空母艦的具體目的、今後的建造和部署計劃在內的信息」[57]。
菲律賓:菲武裝部隊發言人米格爾·羅德里格斯海軍准將表態稱「中國的有關舉動不會影響西菲律賓海(即南海)的穩定」,「我認為那影響不大。那是世界各國海軍建立信心的舉措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在建造航空母艦,但沒有理由感到擔憂[57]」。
中華人民共和國囯防部發言人楊宇軍於2012年5月31日在記者會上回應有關「瓦良格號頻繁海試是否意味著中國航母的列裝日益臨近」的提問時說,「自去年8月以來,我航母平台已經多次進行出海試驗,後續還要按計劃開展一系列的科研試驗,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58]
2012年7月26日,楊宇軍在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有關「有傳聞稱,該航母平台將於建軍節前後入役」的提問時說,「至於剛才所說的航母平台將於8月1日前後交付部隊使用,我沒有得到這方面的消息。」[59]
參考文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A6%E8%89%AF%E6%A0%BC%E5%8F%B7%E8%88%AA%E7%A9%BA%E6%AF%8D%E8%88%B0
陸052E終極版驅逐艦動工 科技大驅055B即將下水 2023/08/0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中共海軍21世紀後,大量的驅逐艦、護衛艦接連下水、服役,令人目不睱給的「下餃子」
進入21世紀後,中共海軍在驅逐艦、護衛艦等主戰艦艇的裝備上,以下餃子的速度大量建造與部署了各種艦艇,其中最多的是40艘4000噸的054A護衛艦,另052C型改的052D驅逐艦,噸位從6000噸發展到7500噸,導彈垂發系統也從48單元增至64單元,最後還為了大型艦載直升機庫建造了加長版052DL型。目前052D已服役25艘,在建的有10艘,為應對美軍新型伯克級的052系列終極版052E也將動工,將增加到8000~9000噸。052E將採用346B型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先伯克級Flight-III的SPY-6型砷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至少一代,探測距離將提升至500公里以上。垂發由052D的64擴至80單元,雖略遜於伯克級的96單元,但已經趕上美軍1.5萬噸朱瓦特號的80單元。
055型,排水量1.2萬噸,垂發112單元,首批8艘在2023年已全服役。055B增至1.5萬噸,將裝備目前最先進的中壓直流全電推進系統,以及155mm電磁軌道炮、雷射武器等多種具有實驗性質的高能耗艦載武器,這種思維略相近於朱瓦特號,差別是朱瓦特號是艦體造好了不知如何用才開始設想將實驗武器搬上艦,而055B則是一開始就是以實驗先導艦的角色上場,因此從推進系統到武器系統,都滿了實驗性的思維與規劃。
相關新聞
美建新一代驅逐艦加緊追趕中國 軍事觀察人士:外形太像055艦
1發砲彈3200萬 朱瓦特級主砲拆除 如夢一場
航速30節航母編隊新一代054B護衛艦,包括新型快反雷達,隱匿型的鐵錨。
中國新隱形戰艦傳替代72艘056護衛艦真實用途或為陸版瀕海戰艦
爆大陸將有8艘075型兩棲登陸艦!
陸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首曝光,陸媒:075針對台海076為新型戰艦
陸造隱形航母 固定翼無人機專用世界第一
陸航母遼寧號艦載機數量飆升!退將一看嚇壞:威脅太大 2024/03/07 中時
大陸首艘航母遼寧號在入塢改造1年多後,搶先福建號進行海試,並且攜帶殲-35隱形戰機出海測試。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6日就表示,「目前據估計,遼寧號可以裝載到40架的殲-35,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看到遼寧號華麗轉身,對於北約或是日本這些國家,威脅是相當大的」,引發討論。
栗正傑6日在中天節目《Cti Talk》中表示,「目前據估計,遼寧號可以裝載到40架的殲-35,這是什麼概念?遼寧號的數量徹底碾壓日本的出雲號,另外是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皇號,它所帶的飛機也是比改裝後的遼寧號少」,栗正傑接著說,「在這種狀況之下,一艘服役十年的遼寧號,經過改裝之後,他的艦載機帳面上的數量就很明顯的碾壓了日本出雲號和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皇號」。
栗正傑坦言,「因此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看到遼寧號華麗轉身,對於北約或是日本這些國家,威脅是相當大的,緊接著下來,會做類似改裝的,應該就是山東號」,栗正傑最後也說,「福建號已經確定可以上殲-35戰機是沒有問題的,因此這次遼寧號破繭而出、橫空出世,華麗轉身,才是代表大陸解放軍海權的擴張,尤其是後續還有兩艘核子動力航母,已經開始動工了,這才是讓台灣跟美國最擔心的事」。
陸052E終極版驅逐艦動工 科技大驅055B即將下水 2023/08/0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中共海軍21世紀後,大量的驅逐艦、護衛艦接連下水、服役,令人目不睱給的「下餃子」
進入21世紀後,中共海軍在驅逐艦、護衛艦等主戰艦艇的裝備上,以下餃子的速度大量建造與部署了各種艦艇,其中最多的是40艘4000噸的054A護衛艦,另052C型改的052D驅逐艦,噸位從6000噸發展到7500噸,導彈垂發系統也從48單元增至64單元,最後還為了大型艦載直升機庫建造了加長版052DL型。目前052D已服役25艘,在建的有10艘,為應對美軍新型伯克級的052系列終極版052E也將動工,將增加到8000~9000噸。052E將採用346B型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先伯克級Flight-III的SPY-6型砷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至少一代,探測距離將提升至500公里以上。垂發由052D的64擴至80單元,雖略遜於伯克級的96單元,但已經趕上美軍1.5萬噸朱瓦特號的80單元。
055型,排水量1.2萬噸,垂發112單元,首批8艘在2023年已全服役。055B增至1.5萬噸,將裝備目前最先進的中壓直流全電推進系統,以及155mm電磁軌道炮、雷射武器等多種具有實驗性質的高能耗艦載武器,這種思維略相近於朱瓦特號,差別是朱瓦特號是艦體造好了不知如何用才開始設想將實驗武器搬上艦,而055B則是一開始就是以實驗先導艦的角色上場,因此從推進系統到武器系統,都滿了實驗性的思維與規劃。
相關新聞
美建新一代驅逐艦加緊追趕中國 軍事觀察人士:外形太像055艦
1發砲彈3200萬 朱瓦特級主砲拆除 如夢一場
航速30節航母編隊新一代054B護衛艦,包括新型快反雷達,隱匿型的鐵錨。
中國新隱形戰艦傳替代72艘056護衛艦真實用途或為陸版瀕海戰艦
爆大陸將有8艘075型兩棲登陸艦!
陸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首曝光,陸媒:075針對台海076為新型戰艦
陸造隱形航母 固定翼無人機專用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