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墊船及其分類
(上圖為中國724型氣墊登陸艇在進行登陸演習)
氣墊船及其分類
氣墊船是利用船上的大功率風機產生高於大氣壓的空氣,把空氣壓入船底並與水面或地面之間形成氣墊,將船體全部或大部分托離水面而高速航行的船隻。1959年,英國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氣墊船,它從法國加萊出發,在兩小時五分鐘內成功地橫渡了英吉利海峽,一時間轟動了世界。
氣墊船的出現首先為各國海軍所關注,繼而各國不惜耗費钜資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實艇試驗,並集中研製氣墊登陸艇。氣墊船是目前實際應用最多的高性能艦船,至少有十幾個國家海軍列入正式裝備。
氣墊船按航行狀態分為全墊升氣墊船和側壁式氣墊船兩種。
1、全墊升氣墊船。是利用墊升風扇將壓縮空氣注入船底,與支承面之間形成“空氣墊”,使船體全部離開支承面的高性能船,英國製造的世界第一艘氣墊船即為全墊升式。
全墊升氣墊船採用空氣螺旋槳推進,航行時船底離開水面,因此具有獨特的兩棲性和較好的快速性。在軍事上,氣墊艇是最理想的登陸作戰運輸裝備,它的高航速、兩棲性大大提高了上陸搶灘速度,增大了戰術突然性,有利於上得去,突得破。墊升式氣墊船不但可在冰雪、沼澤、礁灘上航行,也可在無碼頭設施的沿海島嶼停靠,實施無碼頭組織不間斷的後勤補給,有利於向縱深突擊;同時也是獵雷艇、掃雷艇的理想艇型。另外,還可用於在淺灘、灘塗、島嶼間擔負巡邏警戒、交通運輸、搶險救災等任務。
由於全墊升式氣墊船具有良好的通過性,受潮汐、水深、雷障、登陸障礙及近岸海底坡度、底質的限制小,因而可在全世界70%以上的海岸實施登陸作戰(排水型登陸艇只能在全世界17%的海岸線登陸)。另外,這種登陸氣墊船在戰鬥裝載的情況下,仍可以30~40節甚至更高的航速航行,大大縮短了登陸部隊暴露於敵岸防火力下的時間,加快了上陸速度,提高了登陸部隊的安全性。
目前,美國海軍的新型全墊升式氣墊登陸艇LCAC氣墊登陸艇最為先進。LCAC氣墊登陸艇服役後,與各種登陸艦先後進行了協同試驗,它可依靠自身動力和操縱自由進出各種登陸艦船塢。海灣戰爭中,LCAC艇參加了作為兩棲佯動的“雷擊臨近”大型演習。目前,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氣墊登陸艇編隊。
2、側壁式氣墊船。這種氣墊船的船底兩側有剛性側壁插入水中,首尾有柔性圍裙形成的氣封裝置,可以減少空氣外逸。航行時,利用專門的升力風機向船底充氣形成氣腔,使船體飄行於水面。它常選用輕型柴油機或燃氣輪機作為主動力裝置,用水螺旋槳或噴水推進,航速可達20~90節;有較好的操縱性和航向穩定性,但不具備兩棲性。由於這種氣墊船氣腔中的空氣不易流失,托力比全墊升式大,而且功率消耗小,適合建造大型船隻,因而其軍用價值頗受各國海軍重視,認為它比全墊升式氣墊船更有發展前途,美國海軍甚至稱這是“水面艦艇發展吏上的一次重大革命”。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圍裙壽命提高、造價下降和水下更換圍裙技術的進展,以及氣墊系統採用航行控制裝置,它在波浪中的搖擺性能又大為改善。現代側壁式氣墊船的剛性側壁已發展為細長的兩個船體,兼有高速雙體船的優點,又稱氣墊雙體船或表面效應船(SES),是一種發展非常迅速的船型。
1985年,蘇聯海軍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作導彈護衛艦的側壁式氣墊船“海獅”號。目前,除俄羅斯之外,挪威、西班牙分別研製了排水量370噸的用作水雷對抗艇和反潛輕型護衛艦的表面效應船。美國海軍在一系列實驗成功的基礎上,正在著手研製較大型的側壁式氣墊船,如3000噸級的導彈驅逐艦等。
★ 中國氣墊船的發展 ★
從50年代後期起,中國即著手氣墊技術的應用研究以及氣墊船的開發。40多年來,在氣墊技術方面,通過原理研究、模型試驗、中間試驗和試用,已基本掌握了全墊升式和側壁式氣墊船技術,進入實用化型號的研製和應用階段。氣墊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適應了軍民特種需要,為船舶在特定環境(如淺水急流、江河上游險灘、沼澤地帶、淺海灘塗、河口近岸和冰雪地區)的航行以及兩棲登陸等創造了條件。
1、開展應用研究,深入進行中間試驗
50年代後期,為探索氣墊新技術,全國40多個單位組織力量,開始原理研究和模型試驗,進而試製載人試驗車和試驗艇。有些單位用航空發動機作動力,採用空氣螺旋槳推進或噴氣推進;有些單位研製的氣墊船兼能上岸;也有些單位則研製以陸用為主的試驗性地面效應器或氣墊車,名為“漂行汽車”、“無輪汽車”、“氣墊飛行器”等等。名稱雖不同,但實質均屬全墊升式氣墊模型。當時這些試驗船均未裝圍裙,操縱性不佳,海上和陸上試驗都發現不少問題,只停留在原理性的應用研究階段。1960年,國防科委副主任張愛萍主持召開全國氣墊技術會議,現場展覽比試各型試驗車和試驗艇後,明確以船為主要研究方向,並決定縮短戰線,相對集中力量,循序前進,對關鍵技術問題組織協作攻關,從此改變了以往“遍地開花”的局面。1961年後,全國處於調整時期,科研經費短缺,物資供應困難,許多單位相繼停止了對氣墊技術的研究,出現了大起大落的現象。
1962年,國家科委船舶專業組組織制訂了船舶科學技術發展十年(1963年到1972年)規劃,將氣墊技術的開發列入規劃專案。國防科委確定由七院為主,繼續組織研究工作。1963年到1967年,東北地區瀋陽松陵機械廠利用航空活塞式發動機相繼研製成全墊升式氣墊試驗艇“松陵l”號、“松陵2”號和“松陵3”號。初期採用單層周邊圍裙,繼而改用周邊射流火腿形柔性圍裙,在松花江、旅順近海以及遼河水網地區都進行了試航試驗。上海708研究所專門組織力量,成立研究機構,於1963年後的五年間相繼在滬東造船廠試製總重為4噸級的小型全墊升式氣墊試驗艇711-1號和711-2號。初期只採用硬體周邊射流,繼而增裝火腿形柔性圍裙,最後在71l-2號艇上改用囊指形圍裙,建成後均先在上海澱山湖和黃浦江反復試驗,研究氣墊船航行的基本性能中關於飛升、推進、埋首、傾覆、穩性和側漂等問題。711-2號艇後經改進,採用了可變正負螺距的可控螺距空氣螺旋槳,全艇機電系統操縱和駕駛由一人集中控制,加上圍裙提升與舵聯動,使艇的回轉半徑顯著減小,操縱性大為改善,具有順利駛入河汊、飛越稻田、上岸退灘、逾越溝渠等能力,湖面試航航速曾達98千米/小時。1967年在四川金沙江段和雲南西雙版納瀾滄江上試航時,在湍急灘流中向上游沖灘成功。該艇返滬後再經改進,又沿黃浦江、長江口駛到舟山沿海進行耐波性試驗。在此期間,為探索船體兩側增加入水剛性結構以形成側壁而便於水螺旋槳推進的技術,708研究所又於1966年設計、試製側壁式氣墊試驗艇711-3號,經在澱山湖和黃浦江進行航行試驗後,又至金沙江、瀾滄江及舟山等地進行一系列中間試驗,順利越過激流和泡旋水(其間又進行橫穩性及首尾氣封、首加水翼等多項試驗),取得初步成功。通過上述各型中間試驗艇的多項試驗,我國從實踐上開始掌握氣墊技術應用於船舶的基本規律,為試用創造了條件。
1965年冬,國家科委副主任張有萱召開船舶技術政策討論會,決定促進國內氣墊船的發展,並以解決軍民急需任務為目標開展試用艇的研製。此後,共有全墊升式試用艇2型,側壁式試驗、試用艇4型,由內河逐步推向沿海深入試驗。
60年代後期,為適應沿海島嶼之間的交通需要,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委託708研究所設計全墊升氣墊交通試用艇716型,1978年由滬東造船廠建成。該艇總重16噸,設計載重量2噸,當年在澱山湖試航,航速達100千米/小時。後即調廣東海區試用,因發現航空活塞發動機用高揮發性汽油容易引起事故而停止使用。
1975年,海軍擬試驗氣墊艇登陸,委託708研究所設計中型全墊升式氣墊登陸試驗艇722型。在冶金、機械、航空等工業部門和天津市的有關廠所大力協助下,該艇於1979年建成調試。該艇總重65噸,設有艏艉門,可裝l輛輜重車或1個登陸步兵加強連,載重量為 15噸,艇體為鋁質,配用退役返修的航空汽油活塞式發動機4台,總功率為4×1100千瓦,航速達89.8千米/小時。1980年,該艇組織兩次長航程試驗:第一次來回塘沽、秦皇島間,第二次橫跨渤海灣,繞成山頭到達青島,兩次航程共計約800海裏。試驗結果表明,艇的穩性、墊升性、操縱性和快速性良好,機件、軸系和圍裙等在精心維護下能正常運行,但主機故障率高,噪音大,在海洋環境中耐蝕性差,尤其是以高揮發性汽油為燃料不符合實戰要求,只能作為中間試驗之用。1981年到1982年,以708研究所為主,海軍和702研究所密切配合,在青島海域和東海吳淞口外海組織了兩次在3級海情下的耐波性和快速性試驗,進行艇體結構振動、圍裙應力、應變以及艙室噪音測試,為實用化型號的研製提供了第-手海上實驗資料。
60年代後,國內對於側壁式氣墊試用艇的研究十分活躍。60年代後期,為適應川江、金沙江快速交通客運的需要,由708研究所設計,滬東造船廠建造出側壁式氣墊艇713型,並於1971年交重慶輪船公司試用。該艇為鋁結構,用國產首批試製的12V135型增壓高速柴油機作動力,載客80多名。但由於主機故障多,維修難,經濟效益差,故未正式營運,1973年後閒置不用。1977年,該艇經改裝修復,與其他氣墊船一起作編隊遠端試航,由重慶航行至宜賓,又上溯金沙江到新市鎮,返回宜賓後又上溯泯江到樂山,再返重慶,全程1500餘千米,經受了急流、陡壁、淺灘、大旋渦和急轉彎的考驗。
1967年,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委託708研究所設計、求新造船廠建造淺水急流區段用噴水推進側壁式氣墊艇717型。該艇於1973年建成,總重12噸,載重2噸,用國產12V150ZC柴油機作主機,功率為220千瓦,航速僅42.8千米/小時,未達到設計要求。該艇於1975年後停用,調回708研究所改進,改進後命名為717-A型,其操縱性能良好,靠離碼頭方便,江中航速達48.5千米/小時,能在擁擠航道中行駛。
70年代開始,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致力於採用玻璃鋼船體結構、適於水網地區使用的氣墊客艇的開發工作。針對內河水淺、灣多、船多、航速不宜過快等特點,研製了雙扇聯動的5噸全玻璃鋼側壁式試驗艇,1975年試航成功。
1970年,708研究所設計出鋼質艇體、玻璃鋼上層建築的沿海側壁式氣墊試驗艇719型,主機採用3台12V180Z型高速柴油機,每台功率880千瓦。由於十年動亂的影響,該艇延至1978年才竣工。該艇航速偏低,只有64.8千米/小時,從福州長航470海裏至上海,沿途作多次試驗,發現軸系振動、圍裙撕裂和尾封積泥等問題。1983年該艇經改進命名為719-1型,艇長增加6.5米,總重增至96噸,客位增加到180名,航速為57千米/小時,經濟性有所改善。該型艇由蕪湖造船廠承擔施工,建成後曾在南京旅遊公司營運。
通過上述各型試用艇在內河、沿海進行的大量試驗,我們基本上掌握了氣墊技術應用於船舶的墊升性、推進性、快速性、穩定性和操縱性等諸多問題的規律,並從實踐和理論上開始對氣墊船耐波性進行研究,為走向實用化打下了基礎。
2、跨入實用化型號的研製與生產
為推進氣墊技術應用於船舶的開發工作早日實用化,1980年5月,國務院國防工辦主持召開了第二次全國氣墊技術專業會議。會議認為,中國的氣墊技術所以長期停留在試驗和試用艇階段,主要是由於缺乏適用的動力設備系統,以及艇體與柔性圍裙材料不配套。鑒於科研經費有限,故需先從研製小型、內河用氣墊艇開始,逐步向河口、沿海用中型艇實用化過渡。1982年10月又召開了第三次氣墊技術專業會議,檢查研究向實用化過渡中發生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導下,有關部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經過五年的努力,主要關鍵器材設備得到基本解決,氣墊艇的開發事業終於進入實用化階段。
(一)內河用側壁式噴水推進氣墊客艇
80年代初,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與安徽省水運科學研究所合作設計WD401內河側壁式噴水推進氣墊艇,由巢湖船廠建成並小批量生產。該艇總重16噸,有40個客位,航行吃水0.45米,航速達32千米/小時,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1981年,708研究所對717-A型艇進行第二次改裝,命名為717-C型艇,後以此為原型艇,為重慶輪船公司設計、建造了載客54名的717-2型艇“岷江”號,為重慶輪渡公司設計、建造了載客70名的717-3型艇。兩艇航速分別為 46.9千米/小時和44千米/小時,客艙雜訊在75分貝左右,建成後均在重慶營運,從1984年10月起連續服務數年,平時由重慶到瀘州單程249千米,夏季到宜賓單程372千米,只需6小時到8小時30分,大大縮短了運行時間。
(二)港灣河口用側壁式氣墊客艇
1980年,天津市委託708研究所設計並由大沽船廠建造港灣用側壁式氣墊旅遊艇“津翔”號。該艇用耐蝕鋁合金建造,推進用2台12V150ZC型高速柴油機,墊升用1台12V150ZC型主機,總功率880千瓦。1983年到1985年,該艇曾在上海至南通線試營運,機械設備可靠,圍裙壽命達600小時,各項機件正常,但在三級海況航行時耐波性欠佳。
1985年,708研究所在719-l原型艇的基礎上,設計了719-2型“鴻翔”號側壁式氣墊渡船,由中華造船廠試製,1987年冬交付使用。該船總重123.5噸,採用3台進口的 TBD234V16高速柴油機作為主機,航速44~50千米/小時,載客258名,用於上海到崇明的短途客運,使航渡時間從原來兩小時縮短至四十五分鐘。實船營運表明,其性能穩定,飛升、推進動力裝置可靠,圍裙壽命已適應營運要求,是實用化的船型之一。
(三)小型全墊升式“氣墊吉普”
為了在沼澤、灘塗、淤泥等一般車、船難以到達的地區使用,大港油田指揮部委託708研究所研製可用火車運載的小型全墊升式“氣墊吉普”。該艇系用耐蝕鋁合金做艇體,配用2台汽車汽油機,功率為2×44千瓦,採用導管螺旋槳和囊指型圍裙,總重2.6噸,可載客8名。用戶使用後,續訂4艘。為了減少主機故障率和槳葉顫振,該艇後改用進口的道依茨(Deutz)風冷高速柴油機。該改型艇(7201型)由杭州東風船廠和蕪湖造船廠小批量生產,先後已建造17艘,交付有關軍區、人民武裝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大港油田等用戶使用。1987年,河南省旅遊局委託708研究所設計、上海飛機製造廠建造用於黃河旅遊的7212型全墊升式氣墊船。該船於1989年建成,命名為“鄭州”號,總重10.3噸,載客33名,採用3台道依茨BF6L913C風冷柴油機(1台用作墊升動力,2台用作推進動力),另外配有2只導管空氣螺旋槳,分置於尾部左右。該船是用於開發黃河旅遊資源的實用型氣墊船。
(四)沿海全墊升式氣墊交通艇和登陸艇
1983年,應軍事需要,708研究所與滬東造船廠共同負責改裝716型全墊升式氣墊交通艇。其主機改用3台進口的道依茨高速風冷柴油機,總功率950千瓦,艇體適當加長,改用導管螺旋槳,重新設計了墊升、推進系統和圍裙。1984年到1985年,該艇經反復調試、試航和整修並改善軸系和空氣螺旋槳後,各項技術性能均達到實用要求,1988年夏曾航渡南海諸島,供訓練使用。
1983年,409型燃氣輪機研製成功,每台功率2205千瓦,燃用輕柴油,滿足實用要求。708研究所在722原型艇的基礎上,採用409型機作動力,設計了沿海中型全墊升式氣墊登陸艇722-2型。為提高圍裙壽命,改善耐波性能,該艇改用低阻回應圍裙;為提高船體結構耐海水腐蝕能力,採用了新研製的鎂鋁合金。該艇配備2台 409型燃氣輪機,同軸分支驅動風扇和導管空氣螺旋槳。燃氣輪機動力裝置應用於氣墊艇,需攻克諸如機、槳聯合控制、進氣過濾、排氣引射和低工況航行等技術關鍵。為此,單機在製造廠試車台空負荷試驗成功交貨後,又進行了模擬氣墊船具體條件的各種陸上聯調聯控試驗,以及變工況與機、槳聯合控制等性能測定。1986年,動力裝置陸上各項模擬試驗成功,1987年裝船;1988年,大沽船廠建成氣墊登陸艇並開始試航;1989年,海上及兩棲登陸試驗獲得成功,後即交付使用。這是中國氣墊船技術跨入實用化階段的一項重要標誌。
( 722-2大沽級氣墊登陸艇 該艇長27.2米,寬13.8米,高9.6米,圍裙高1.5~1.8米,滿載排水量61噸,航速50節,最大航程165海裏,運載量為15噸,自衛武器為2座14.5毫米雙管機槍。
724型氣墊登陸艇 該艇長12.4米,寬4.7米,高3.7米,滿載排水量6.35噸,主機為2台BF12L913C發動機,航速40節,最大航程100海裏,可運載全副武裝士兵10人)
(五)氣墊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氣墊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已有新的進展。1981年黑龍江省水運研究所與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共同設計的200噸級氣墊分節駁船,在低速運行時有一定減阻效果,起到節能作用。又如上海船舶修造廠于80年代初利用非自動式氣墊平臺將該廠製造的低速重型船用柴油機整機運至碼頭躉船。再如為運送石油勘探、開採所需的重型器材設備通過灘塗、沼澤及潮濕等地區,708研究所設計了低速自航氣墊平臺,總重 80噸,有效載荷35噸,裝2台輕12V180柴油機,額定功率各為 660千瓦,1985年由杭州東風船廠建成並交天津大港油田使用。
(六)關於氣墊船軍事應用的建議
大家知道,我軍現役的072系列(072-Ⅱ/Ⅲ/Ⅳ)坦克登陸艦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使在離岸20千米處放下兩棲坦克,以現有63A的13.5千米/小時的水上速度,要花約90分鐘時間才能上岸,這麼長的時間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下對登陸部隊來說是極其危險的,而且也失去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因此,在未來的登陸作戰中,速度快的氣墊船可能充當重要角色。但是,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的氣墊船噸位較小,運載量少,航速較低,遠不能滿足未來登陸作戰的需求。要在短期內研製出噸位大、航速快、由海岸到海岸的大型氣墊船並非易事。在軍事應用方面,筆者認為有必要從俄羅斯引進大型氣墊登陸艦--“鸛”級和“賊鷗”級。
(上圖為俄羅斯“賊鷗”級氣墊登陸艦)
如果引進俄羅斯的“鸛”級或“賊鷗”級氣墊登陸艦,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實現“從海岸到海岸”的快速、高效的登陸作戰。“鸛”級氣墊登陸艦標準排水量220噸,滿載排水量298噸,裝載能力為80噸,可裝載4輛輕型坦克加上50名士兵,或2輛中型坦克加上200名士兵,或3輛裝甲人員輸送車加上100名士兵。最高航速達70節,艦體長43.7米,寬17.08米,主要武器裝備為兩座AK-630M防空速射火炮。“賊鷗”級全長57.6米,寬25.6米,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軍艦,排水量550噸,裝載能力130噸,可載3輛主戰坦克(如T-80B坦克),或8輛BMP-2步兵戰車,或10輛BTR-70裝甲運兵車加上230名士兵。“賊鷗”級航速為60節,主要武器為2座AK-630艦炮和2座可伸縮式122毫米火箭發射裝置,此外還可設兩條雷軌。該級艦設計有一個船首和一個船尾坡道板,用於卸載快速登陸部隊和作戰物資。
引進“鸛”級和“賊鷗”級的優越性是很明顯的。以台海為例,最窄處僅130千米左右,也就是說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橫渡海峽。如果利用10艘“鸛”級氣墊登陸艦,僅一個波次就可以運送大約20輛96式或98式主戰坦克、或是1500名陸戰隊員到達登陸地點。如果換成“賊鷗”級的話,一個波次就可以運送約30輛96式或98式主戰坦克,或是3600名陸戰隊員,而且由於其速度快,體積相對小,防空火力也不弱,在類似臺灣海峽這種高危性海域,其生存力自然遠遠高於萬噸級的大型兩棲登陸艦。在未來的登陸作戰中,“鸛”級和“賊鷗”級氣墊登陸艦編隊可以充當第一梯隊首先沖岸,建立橋頭堡;再配合大量的072-II/III/IV型坦克登陸艦作為第二梯隊鞏固陣地;其他的民用船隻和運輸艦則作為第三梯隊,負責運送大量的裝備和物資上岸。
當然,近年來我國並沒有放棄對氣墊船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對大型氣墊船軍事運用的研究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相信不久的將來,國產大型氣墊登陸艦定會研製成功並公開亮相。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509&ArticlePage=4
阿楨
大陸央視5日罕見披露 飲馬湖號半潛船訓練畫面 2023/01/07 中時
從半潛船的基本任務判斷,首先,這類訓練科目對於搶救戰損船隻非常重要。例如,2017年美國菲茨傑拉德號和麥凱恩號驅逐艦相繼發生嚴重撞船事故,都是靠大型半潛船將其運回後方基地維修。
但美國《防務新聞》判斷飲馬湖號搭載歐洲野牛級大型氣墊船,可能也會在未來的台海衝突中執行任務。歐洲野牛級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船,可以運送3輛主戰坦克或10輛裝甲運兵車及140名士兵,但它的體積過大,無法由任何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攜帶,只能依靠自身動力實行部署,作戰半徑(500)受到極大限制。
回應
半潛船不是啥新玩意,中美荷蘭挪威...等有.
中國有:075型兩棲攻擊艦 - 全長237公尺 能搭載30架各型直升機,35輛兩棲車輛、3艘氣墊登陸艇船。076型無人機航母 - 可部署用於反潛直升機和空中預警直升機,容納25架或30架無人機。博鯊1號雙體無人機航母 - 搭載無人機蜂群、自殺式無人機、無人直升機、高端自主武器系統、巡弋飛彈、遊蕩彈藥,以及電子戰系統等。
央視2022-12-25首曝博鯊1號無人機航母,對抗美國無人艦隊
美國《動力》網站指出,「博鯊1號為解放軍提供一個成本低廉的平臺,模擬無人機蜂群、巡弋飛彈和大規模電子戰的攻擊。有可能在未來中美衝突台海戰爭中利用無人機蜂群或發射巡弋飛彈,襲擊美軍目標。
阿楨
航速60節!陸野牛氣墊船形成戰力可攻台 2018/07/04 中時
中國軍網英文版3日公佈了野牛氣墊登陸艦訓練的系列圖輯,而且亮相的還是自製野牛。
在訓練中,野牛登陸艦直接衝上海岸灘頭陣地,大隊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從登陸艦內魚貫而出,一開上沙灘,就能進入作戰狀態,大幅縮短了從登陸狀態轉為作戰狀態的時間。
這顯示中國造船廠不僅已具備量產野牛氣墊登陸艦的能力,而實際使用性能也令人滿意。
野牛氣墊登陸艦之所以常被稱為「艦」,而不是「艇」,是因為滿載排水量達550噸,2013年從烏克蘭購買2艘,一艘野牛的平均價格達近4億人民幣(約18億台幣)。不過,貴有貴的道理,它可以一次搭載3輛96A的40噸級主戰坦克,再加上約14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是8-10輛步兵戰車或裝甲運兵車,再加上140名步兵。
野牛登陸艦的高速能力,還有直接登陸全球70%以上灘頭的能力,在登陸作戰的航渡階段,登陸艦艇速度愈快,愈能減少被岸炮擊中的威脅。而野牛登陸艦最大航速高達60節,是坦克登陸艦的3倍多。此外,它還能突破1.6米高的牆形水障。
野牛登陸艦的另一項絕技,就是能直接衝上灘頭陣地,甚至能開到縱深內陸腹地。而這大大擴展了登陸點的選擇範圍,不再像傳統登陸般,必須選擇一大段開闊灘頭,或是直接選擇有現成碼頭的海岸登陸。因此,野牛登陸艦能發揮極大的突襲作戰能力。就算只有2艘進口、2艘自製的4艘野牛登陸艦,也能一次運送一個裝甲步兵營。
野牛登陸艦的最大航程達300海裡(550多公里),續航時間為5天,因此很適合在中國南部海域群島眾多的環境中使用,更適合在台灣海峽使用。
如果野牛登陸艦的數量達40艘,中國大陸海軍就相當於擁有運送40個裝甲步兵營登陸的能力,而這樣的兵力就足以開闢至少兩個穩固的跨海頓陸場了。
阿楨
075兩栖攻擊艦開啟"下餃子"模式 071還會繼續建造嗎 2020-04-25 新浪軍事
2020-04-22,國產075型兩栖攻擊艦二號艦在滬東中華造船廠下水,距首艘艦下水只有7個月左右的時間,證明075的建造也進入了正常的“下餃子”模式。
在075之前,071兩栖船塢登陸艦絕對是妥妥的網紅,滿載排水量25000噸,目前071已經下水了8艘,其中6艘已經正式服役。071一次可以搭載4艘氣墊登陸艇和6架直升機,而每艘氣墊登陸艇又可以運送1輛主戰坦克或2輛兩栖步戰車,亦或是80名士兵,約一個加強營的兵力。8艘071可一次性部署2個旅的士兵以及60多輛輕型坦克的能力。
075滿載排水量可達30000餘噸,設計也更加先進,它採用全通型甲板和大型機庫設計,強化航空運用能力,可以搭載30餘架攻擊/運輸型直升機,而071則只能搭載6架。
由此可見,075作戰模式是完全是以艦載直升機為核心的,實施兩栖作戰,它通常停留在距離敵人灘頭陣地幾十千米的雷達視距之外,組織直升機搭載登陸部隊實施突擊登陸,直接穿越敵方灘頭,在縱深實施大規模機降作戰。
相比之下,071則屬於傳統的船塢登陸艦,它需要依靠巨大的塢艙搭載大量人員和重型裝備,實施傳統的搶灘登陸作戰。這種模式雖然傳統,但卻不可取代。
雖然075噸位要大很多,但甲板下方因為有一個巨大的直升機機庫,因此用於搭載兩栖登陸裝備的塢艙面積並不大,相比071可搭載4艘氣墊登陸艇的能力,075只能搭載兩艘。
綜上所述,071兩栖船塢登陸艦與075兩栖攻擊艦的定位並不相同,它的特殊作用也是075無法取代的,因此未來兩者不僅不會相互取代,而且會形成編隊,搭配作戰,從而更好地提升我軍兩栖作戰能力。(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4-25/doc-iircuyvh9723797.shtml
阿楨
在高烈度戰爭中,兩栖攻擊艦充當中型航母只能搭大甲板超級航母的順風車,而難以成為獨立的作戰方向。
在真正需要航母的地方,兩栖攻擊艦不夠用;在兩栖攻擊艦夠用的地方,其攻擊力未必必要。對於美國來說,把兩栖攻擊艦作為中型航母使用是出於陸戰隊的軍種虛榮,而不是真正的作戰效益。對日澳等國來說,情況有所不同,但不是本質的不同。對他們來說,兩栖攻擊艦改作中輕型航母使用是實現海上航空力量的唯一途徑,但依然只有與美國航母結伴作戰才有意義,實際上也是出於國家虛榮,而不是實質性的獨立作戰效益。
今年以來,在伊朗地區的執勤任務,基本上是靠著“埃塞克斯”兩栖戒備大隊和“林肯”戰鬥群來完成的
中國航母數量不足,兩栖攻擊艦也同樣不足。對中國來說,兩栖攻擊艦的作用遠遠超過兩栖作戰,加上兩栖作戰的本職,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玩兼職航母這樣的虛榮,因此也缺乏從這個角度推動“中國的F-35B”的動力。
不過跳出艦載使用,F-35B在陸上使用的意義其實更大。作為島基打擊力量的一部分,F-35B不僅有強大的打擊力,更是自護航的ISR平臺,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島鏈戰略”的核心環節。作為陸基空中力量,F-35B還有較少受到戰時跑道損壞影響的優越性。事實上,60年代各國大力發展垂直-短距起落戰鬥機的初衷不是為了艦載使用,而是為了在核大戰和主要空軍基地被毀後保持空中戰鬥力,但技術水準嚴重限制了這一設想的實現。“鷂”式不管在航電和武器上如何升級,基本氣動性能實在是低於門檻要求。F-35B完全改寫了這一章,所以義大利訂購的F-35B在空海軍裡對分,日本空自也有可能獲得部分新增訂購的F-35B。
這樣的能力對中國也有用,但不是當務之急,技術上中國的問題更大。
中國只有在研發新一代戰鬥機時“輕而易舉”地就可以連帶實現垂直-短距起落能力,而且戰鬥力與常規起降戰鬥機相近,才會研發中國的F-35B。在可預見的將來,看不到這樣的前景。
相關新聞
兩棲攻擊艦正夯 陸專家:提升戰力、推動出口
和日準航母比高下 陸075艦輸在F-35B
阿楨
美專家評中國075兩栖攻擊艦:建造速度令人驚歎 2019-09-27 環球時報
美國軍事專家約瑟夫•特雷維西克(Joseph Trevithick)和泰勒•羅格威(Tyler Rogoway)在軍事網站《戰區》上撰文寫道,中國075型兩栖登陸艦在從看到正在鋪設龍骨的照片後僅五個月就下水了,“中國人的建造速度與這艘船的大小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CNN稱,據美國國防部在5月發佈的國會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中國一直在生產先進的驅逐艦和潛艇,它有一艘目前在海上試航狀態的國產航母,還有一艘正在建造中的航母。美國報告還指出,中國正在提高和完善兩栖作戰能力,並擴充海軍陸戰隊。
相關新聞
大連船廠同時在建整支航母編隊
055萬噸大驅與遼寧艦共同出海執行任務(圖)
8艘1.0全現身陸要造2.0電磁055戰艦
回應
中國造船技術的進步體現出“中國速度”,為我的祖國鼓掌歡呼!
說實話,這些都是美國逼的
075級兩栖攻擊艦首艦下水 中國的F-35B還很遙遠 2019-09-27 觀察者網
9月25日,075級兩栖攻擊艦一號艦下水。與071不同,這是全平直通甲板的兩栖攻擊艦,只有很小的右置艦島,在外觀上相當於縮小的航母。聯繫到美國“黃蜂”級、“美國”級可以搭載F-35B作為中型航母使用,連澳大利亞“坎培拉”級、日本“出雲”級等相似噸位和性質的艦艇都有計劃搭載F-35B,人們很自然地在問:中國的F-35B在哪裡?
不管是從需求還是技術條件,都只能說:中國的F-35B還很遙遠。
………
阿楨
首次出口!中泰簽署071E船塢登陸艦建造合同 2019-09-10 觀察者網
中國船舶出口泰國海軍船塢登陸艦071E建造協議簽字儀式2019-09-09在北京舉行。
071E相對於基本型071綜合登陸艦,根據多年來使用的經驗教訓總結以及潛在外貿客戶的需求,又進行了若干重大的改進和升級。
首先,首先是HQ-10的FL3000近程防空導彈上艦,該導彈速度高、重量輕、反應快速、制導精度高、射程較遠、成本低廉,填補了此前我國外貿艦艇中末端反導能力弱的短板。
其次是佈置了兩門簡化版730近防炮,為了控制成本,火控雷達從炮塔上分離出來單獨佈置。射速最高可達4200發/分鐘,對導彈目標射程2500米,對飛機目標3500米,無彈鏈式供彈。
第三,原先071型能夠同時起飛兩架大型直升機,071E型通過對上層建築的縮短,可以同時起降三架大中型直升機,位於右舷的大型吊機也縮小了體積。
自用版071綜合登陸艦配備的快速登陸轉運工具,是高速氣墊登陸艇,在071E可變船型雙體登陸艇。該艇長32.3米、寬9.6米,攜帶2輛中型主戰坦克/3輛裝甲戰車。它可以是一艘平底船,車輛和人員上船方便;為了提升航速,這艘船縱向中部的船底就設計為可升降模式,航行時變身為一艘在速度上優勢明顯的雙體船,這關鍵所在,就是兩側船體中間夾著的升降機構。這一概念,與法國為配套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而設計的L-CAT快速兩栖登陸艇十分相似。
與外貿對手相比,071E具有三個顯著優點,第一是在技術水準上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第二是071E的原型071在我國海軍服役多年,是已經得到證明的成熟平臺;第三是071E在性價比上更具競爭力,可謂物美價廉。
回應
自己用的比出口的落後是什麼情況.....
自用的由於是體系作戰,單艦不追求裝備最大化,因此,適當降低配置,滿足夠用就好。泰軍則需要高配,以提高艦隻的生存能力。
相關新聞
比航母更重要!075型兩棲攻擊艦已塗底漆預計2019年內下水
075比071艦大60%可同時起降5架直20
003航母2019-9-7已鋪設好龍骨配48機,4電磁彈射器,殲-20可上艦
美福特號預演陸東風21D來襲:實彈測試爆炸衝擊,著艦系統通過測試:可用飛機名單中無F35C,可能還要10年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9_09_10_517364.shtml
阿楨
泰陸戰隊首次體驗中國野馬氣墊船 甲板比美LCAC還大 2019-05-12 新浪軍事
在近日剛剛結束的中泰兩國海軍藍色突擊-2019聯合訓練中,泰國海軍陸戰隊員首次成規模的搭乘我海軍裝備的國產071型大型船塢登陸艦和726野馬型氣墊登陸艇(不是引進的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
726野馬與美軍裝備的LCAC很相似,但LCAC滿載全重185噸,換裝國產發動機的726A滿載160噸LCAC長26.4米,寬14.3米;726/726A是長33米左右,寬16米左右。而在對運輸裝備最關鍵的甲板面積上,726/726A也要更大,它有207平米左右,LCAC則是168.1平方米。
雖然甲板面積更大,但受限於國產的QC-70燃氣輪機的性能,726A的最大運輸能力60噸,可滿足一輛96A主戰坦克或者2到3輛裝甲車的運輸,而LCAC為75噸,能運輸60噸的M1A2坦克。在機動能力方面,726A在滿載時的最大航速上要占優,能跑到50節,這對壓縮沖灘時間有利,而LCAC則是40節左右。
目前726和726A已經超過10艘,由於每艘071艦能攜帶4艘,所以要裝滿6艘071的塢艙,最終就得裝備24艘726/726A,具備了一次投送兩個主戰坦克連的能力。泰國海軍2012年從新加坡進口了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8000噸的堅韌級兩栖船塢登陸艦791“紅統”號,但該配的是兩艘23米長的機械化登陸艇和兩艘13米長的車輛人員登陸艇,不僅登陸速度慢,而且運載能力有限。如果泰國海軍能夠引進726A,那就具備了運輸VT-4或者堡壘重型主戰坦克的能力。(作者署名:電波震長空)
回應
726野馬/運20運99式主戰坦克, LCAC/C17運M1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5-12/doc-ihvhiqax8136028.shtml
圖博館
中國花重金買到野牛登陸艇技術 性能強悍為何僅造4艘 2019-01-25 新浪軍事
作為氣墊船中的翹楚,“歐洲野牛”別的不說,個頭首先是最大的。野牛的滿載排水量為555噸,可搭載150噸的物資,相當於3輛T80或者8輛BMP,如果換成步兵,可以搭載3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快趕上一個營了。除此之外再看野牛本身,不光有堅固的車頂,還有兩門AK630,射速3000發/分的30mm艦炮,不僅能放空,還能壓制灘頭反坦克火力,保證艙內的部隊安全上岸。相比之下,美國LACA氣墊登陸艇排水量只有87噸,只能以敞篷的方式運送一輛M1外加24名士兵,武器只有兩挺12.7。不僅如此,野牛的巡航速度高達60海裡,幾乎是LACA的兩倍,300海裡的航程也可以在臺灣海峽往返。總結來說,野牛強悍又實用,為什麼解放軍只造了4艘?能夠用的嗎?
其實說造了4艘都勉強,因為其中還有兩艘是翻新的。氣墊船所需的技術含量不算高,畢竟中國船廠連航母都能翻新。那是不是氣墊船已經過時了?這也不見得,因為美國LACA氣墊船看起來不咋地的,甚至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設計,但至今仍有81艘在役,馬潤們甚至用的不亦樂乎。因此,筆者認為野牛氣墊船不被重視的原因恰恰是這艘船太強了,強到可以獨立成體系,關鍵是很難融入到其他的作戰體系中。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野牛裝不進船塢登陸艦,這就意味著它的作戰區域限制在了朝鮮、越南等地,連菲律賓都威脅不到。
野牛的自衛火力雖然強大,對反艦導彈有一定的抵禦能力,但登上灘頭以後,它龐大的身軀反而會成為累贅,很容易成為火炮、火箭彈的靶子。野牛雖然能抗住攻擊,保證乘員的存活率,但很難順利通過灘頭,其運載的主戰坦克同樣寸步難行,所以這樣的存活率是嚴重摻水的。其次,現代作戰中十分強調體系作戰,而不少朋友對登陸的理解還停留在二戰時期的艦炮覆蓋、傘兵繞後與馬潤衝鋒中。現代登陸作戰早已不拘泥於固定地形,登陸位置很多,對手的防禦卻不可能遍佈整個海岸線,如果需要爭奪灘頭,那也是在登陸前就已經爭奪完畢,就好比美國陸軍在伊拉克一樣。綜上所述,中國需要的也是LACA這種能裝進船塢登陸艦的單純而靈活的登陸艇,因此中國於2010年小批量投產了726型氣墊登陸艇,依照美軍標準配置兩栖作戰載具。(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回應
國產化後需要評估與改進。726氣墊艇也曾很長時間停建,現在不是大規模生產?野牛氣墊船對台十分重要,不會只生產四艘的!
圖博館
中國60年前研飛行汽車還差點搞出氣墊坦克跨海作戰2017.11.23新浪軍事
很多軍迷會驚嘆冷戰時期美國或蘇聯的腦洞武器,比如什麼單兵飛碟、火箭坦克、登陸潛艇之類的。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也在向科學進軍的偉大旗幟下面,開始了對各種尖端科技,特別是軍事技術的探究。
今天要和大家揭秘的是中國西北工業大學曾經研製的一款58式“飛行汽車”。
圖片:58式飛行汽車,其實質是一種小型氣墊船。後部的風扇推進器以及導彈很有意思。
過去,我向讀者曾經介紹過北京理工大學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對“氣墊坦克”進行研究,當時這種聞所未聞的坦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飄型坦克”。
其實,“飄型坦克”也好,58式飛行汽車也好,都是當年對氣墊船這種新生事物的一種探索。
58式飛行汽車又叫地面效應飛行器,其實是一種小型氣墊船。
該車可以緊貼地面或水面飛行,安裝一台捷克製造的150馬力WATT發動機,採用風扇推進方式。最大速度可以達到40公里/小時,離地高度150~300毫米,可以乘坐4人。
58式飛行汽車是1960年3月到1960年6月由西北工業大學研製完成。1960年7月,在北京向國防科委以及裝甲兵司令部召開匯報鑑定會。
從介紹來看,當時研製氣墊車輛的應該不僅僅有西北工業大學,有近50個單位參加。但58式飛行汽車錶現最突出,性能最好,受到了張愛萍、許光達等首長的肯定。上海電影製片廠還拍攝了紀錄電影。裝甲兵還要求轉讓技術,生產裝備部隊。
筆者猜測,當年對氣墊裝備如此重視,除了邊境巡邏救援外,可能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獲得快速兩棲登陸的裝備,以實現跨海峽作戰。
其實,除了58式飛行汽車外,我們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11研究院也看到一輛早年生產的氣墊船。
11院是什麼單位呢?就是著名的彩虹-4、5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娘家。該院早年也曾經在氣墊船方面進行過深入研究。這輛車門上寫有“神運”字樣的小型氣墊船更像是一輛QQ小轎車的氣墊版。
在彩虹家族中,還真有這樣的地面效應武器,那就是“彩虹”地面效應無人機,具有打擊航母等大型水面目標的能力。
圖片:彩虹地面效應無人機,可以打擊敵方航母等大型水面目標。(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23/doc-ifypacti7256859.shtml
圖博館
國產野牛艦為何消失3年後才下水或裝上中國發動機2016.11.23 新浪軍事
已經服役的進口野牛氣墊登陸艇
國產野牛氣墊登陸艇下水
建造中的國產野牛
近日在黃埔造船廠曝光的新野牛型氣墊船不同於已經列裝的,由烏克蘭建造的3325、3326艦,是引進後完全國產化建造的新艦。但其建造卻歷經坎坷,這艘艦在2013年6月就已經開始,在13年末已經主體完工,從外形來看,只是缺裝發動機槳葉。
中國海軍始終面臨台海問題這一陸上重裝登陸的需求,但氣墊船最核心的發動機問題一直是困擾之病,在726型中型氣墊船上就也曾今面臨攻關技術問題,首艇與2號艇出生也是相差3年以上(首艇/原型機3320艇在2009年測試,而2號3321艇在2013年才開始海試)。而與美國LCAC相比,726型動力艙區體積較為龐大,導致整船可用中間甲板面積受到影響,裝載效率不如體積還小的LCAC。
而近日照片顯示,國產野牛已經安裝了槳葉,並移動到新的船位正式開始舾装工程。這背後反映的或許是在2013年變更的交貨方——俄方交付了新的NK-12MV發動機備件,但更可能,也是我們更希望的是,中國已經解決了發動機難題,可以使用國產發動機型號代替。後者這個可能則會標誌著中國已經攻破了大型氣墊船的最後一座技術堡壘,而與未來兩棲登陸艇配套的優化型新艇型也會得到技術上的提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1-23/doc-ifxxwrwh4998284.shtml
相關新聞資料
深度:中國新型兩棲登陸艦 仿美國搭載野牛攻擊西太2015-7-3 新浪軍事
我軍數十艘艦艇南海登陸演習野牛艦首次亮相 2015-7-20 央視 (楨:071的船塢很大、滿水量19000噸、全長210米、寬28米,野牛全長56米,寬22米(中國726型氣墊船長30米 寬16米),071的登陸艙長度是70米,寬度也足夠容下歐洲野牛。當初推出071級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搭載野牛的。)
阿楨
中國新建航母與081兩棲艦之謎
自從071級昆崙山號船塢登陸艦(Landing Platform Dock, LPD)2006-12-21下水以來,不時傳出(在2007-5-15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上,一名官員向簡氏肯定了081項目,但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中國將建081級的兩棲攻擊艦(Amphibious Assault Ship),就在第三艘071長白山號2011-9-26下水之後,終於在2012-3-5曼谷防務與安全展覽會上展出了081模型,只是名稱是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anding Helicopter Dock, LHD)而非兩棲攻擊艦,網上搜尋、名稱也各異:081兩棲艦/081直升機登陸艦/081型直升機母艦/081兩棲攻擊艦等都有。
這個嘛,大概要降低「攻擊」的意味吧!但不管怎叫,共軍除了以船塢為主、只有半身甲板可停直昇機的071,更想得到是以機庫為主、有全身甲板可停直昇機的081,甚至可改裝成如西班牙的LHD在加長滑躍甲板之後、可變能起降「垂戰機」(如英AV-8、美F-35、中J-18)之輕型航空母艦。
總比日本的兩棲攻擊艦光明吧,目的明明是能起降F-35之輕型航空母艦,可卻暗渡陳倉直昇機護衛艦(Helicopter Destroyer, DDH),不像美國的兩棲艦名稱雖各異、但總還名實相符。
那咱來猜猜、網傳上海所建巨艦到底是航母或081,還有能否裝載野牛超大型氣墊船?野牛這種大傢伙,除了運輸船誰也裝不下!
應是081,航母另有分段工程樣品曝光(就好比遼寧號航母之樣品屋)。另外那需081,071就裝得下的,071的船塢很大、滿水量19000噸、全長210米、寬28米,野牛全長56米,寬22米(中國726型氣墊船長30米 寬16米),071的登陸艙長度是70米,寬度也足夠容下歐洲野牛。當初推出071級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搭載野牛的。
您是學院派、不務實,尺寸雖夠寬但怕進出艙時餘容不足!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786423
阿楨
俄稱中國建最新081直升機登陸艦 或建6艘
據俄羅斯軍事平等網2013-1-13報導,近日發佈在互聯網上的一幅照片顯示,中國很可能已開工建造最新式的081型通用直升機船塢登陸艦。
此前曾有報導稱,081型直升機船塢登陸艦目前仍處於研製階段,但現在看來,該型戰艦的首艦已在建造之中。有分析人士曾經推測,081型登陸艦的排水量將達到約20000噸,在艦體結構設計上與法國的“西北風”兩栖艦類似,可搭載至少12架運輸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能夠有力地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軍力投送或執行人道主義任務。據悉,中國將各建造6艘071型和081型登陸艦。
其實在中國海軍的第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下水後不久,便出現了有關中國正在研製081直升機登陸艦的傳聞。此外,在2007年舉行的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上,一名來自中國的官員也曾證實了081專案的存在。除此之外,中國船舶工業公司曾在2012年3月舉行的曼谷國防與安全展會上展出過一款直升機船塢登陸艦的模型,其裝備有兩門730近防炮、兩套FL3000N(HQ-10)近防武器系統,以及兩門AK-176主炮。
美海軍第8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艦服役
中新網2013-4-7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資訊網報導,美海軍第8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船塢登陸艦“阿靈頓”號(LPD24)於4月6日服役。
“聖安東尼奧”級兩栖船塢登陸艦是美國海軍海上運輸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將替代超過41艘的LPD4、LSD36、LKA113、LST1179兩栖艦。“聖安東尼奧”級艦將為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提供現代化平臺,其主要任務是部署海軍陸戰隊的遠征作戰人員及其作戰裝備,通過高速登陸艇、氣墊登陸艇和“魚鷹”可傾轉旋翼飛機,執行力量保護任務。
“阿靈頓”號長684英尺,寬105英尺,吃水23英尺,排水量約24900噸。該艦能夠為美國海軍提供經過改進的作戰能力,包括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更強的車輛和裝備搭載能力,並具備很強的生存能力。
版主回應
傳世界最大氣墊登陸艇交付中國 爭奪島嶼有特殊優點 2013-4-19
烏克蘭特種裝備出口公司17日在網站發布消息稱,烏克蘭已向中國海軍交付一艘大型氣墊登陸艇。這種被稱為“歐洲野牛”級的登陸艇堪稱世界最大的氣墊登陸艇,主要用于運輸軍事設備和海軍陸戰隊。它不僅能搶灘登陸並為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持,還可運輸和布設水雷。根據中烏簽訂的合同,烏克蘭負責制造前兩艘,後兩艘將在中國國內建造。
俄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17日稱,烏克蘭防務工業康採恩和中國海軍于12日簽署了首艘“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交接文件,中國海軍代表對烏方建造的氣墊登陸船質量給予高度評價。俄《觀點報》17日說,蘇聯時期,俄羅斯濱海造船廠和烏克蘭“大海”造船廠都建造過“歐洲野牛”。中國曾與俄羅斯就出售該型登陸艇進行了長期談判,但未能在價格上達成一致,此外俄方還設立了苛刻的技術轉讓條件:中國需購買15艘成品後才能獲得相關技術資料。中國此後轉而與烏克蘭簽署購買合同。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出口業務部門負責人阿齊佐夫指責說,烏克蘭向中國提供“歐洲野牛”的行為侵犯了俄方知識產權,因為它是由聖彼得堡“金剛石”中央設計局設計的。但烏克蘭表示,準備轉讓的技術不屬于俄羅斯生產的“歐洲野牛”,而是烏克蘭自主研制的技術。該型氣墊登陸艇標準排水量480噸,最大航速60節,可攜載3輛T-80型主戰坦克或10輛BTR-70型運兵車。船上還設有4個登陸艙室,共計140個登陸人員座位,必要時可在運送武器裝備的艙室內額外安置360名海軍陸戰隊員。
相比于普通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還有個獨門絕技:它安裝有齊全的武器裝備,包括2門30毫米速射炮、8套“針-1M”或“箭-3M”防空導彈係統以及完整的通信導航、電子對抗設備等,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觀點報》稱,俄海軍不會訂購“歐洲野牛”,因為它的體型過大,無法裝入兩棲登陸艦內。據介紹,以美國LCAC為代表的中型氣墊登陸艇體積較小,可以裝載在大型兩棲艦艇內進行全球部署。而“歐洲野牛”則只能依靠自己的燃油儲備,活動范圍被限制在近海。因此各國海軍裝備的氣墊登陸艇主要都模倣LCAC的運作模式。目前,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也已裝備類似LCAC的國產氣墊登陸艇。
不過“歐洲野牛”級氣墊艇對中國仍有著特殊意義。由于它無需借助其他平臺投送,又具有載重大、航行速度快等優勢,獨立作戰能力很強。臺灣今日新聞網稱,如果將“歐洲野牛”部署在解放軍駐守的西沙永興島,它的作戰范圍可覆蓋整個西沙群島,成為爭奪南海主權的重要籌碼。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認為,“歐洲野牛”對岸攻擊的火力超過任何一種西方氣墊船,它將極大提高中國海軍陸戰隊奪佔東海、南海爭議島嶼的能力
日本准航母達5艘 戰時可加快生產直升機航母 2012-11-1鳳凰衛視
解說: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新合併的日本海事聯合公司正在建造2.4萬噸級的“日向”級的日本最新直升機航母,而“東方日報”報導說,日本准航母已經達到了五艘,情報顯示日本一直在發展搭載直升機的大型的艦隻,實際上就是准航空母艦,最多的時候可以搭載12架的攻擊型的直升機,而在戰時,甚至可以搭載垂直起降的攻擊的戰機。而日本現在一方面大肆地宣揚中國大陸解放軍所謂航母的威脅。另一方面,日本實際上已經擁有了五艘搭載直升機的大型的准航母,而且一旦開戰,一旦戰時需要,日本可以隨時加快生產這種大型的准航母,日本的軍事界曾經坦言,面對周邊的海區的爭議,包括東海、釣魚島和沖繩海區,日本目前的大艦,包括准航母可以應付中等規模的戰鬥。
日新直升機航母進展驚人 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
正在建造中的日本22DDH直升機航母,圖片攝於2013年3月16日。
中評社北京2013-03-18電/近日,日本媒體公開了一組日本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首艦的建造情況圖片。該組圖片從同一角度記錄了自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期間艦的建造情況。從照片中看,該艦的建造過程十分迅速,在短短的5個月內就從鋪設龍骨發展到艦體基本建成。
環球網綜合報道,雖然日本堅持稱22DDH為直升機驅逐艦,但其排水量高達2.4萬噸,裝備有3部“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和2部拉姆導彈發射裝置,甲板和機庫共可搭載14架艦載直升機,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無論從排水量、布局、功能、武器配置來看,22DDH都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輕型航母。與日本上一個級別的116DDH“日向”級直升機航母相比,22DDH在尺寸和性能上都有很大提升。
阿楨
美媒體稱中國正在造70噸級722II氣墊登陸艇
國産722II氣墊登陸艇重70噸,能夠攜帶15噸的物資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2012年8月27日報道,網上出現了中國正在建造的氣墊登陸艇的照片。這是中國自己設計的722II氣墊登陸艇,重70噸,能夠攜帶15噸的物資。該登陸艇最早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但是在過去的二十年裏,中國並沒有大量建造。這些正在建造的登陸艇恰好可以趕上裝備排水量2萬噸的071型船塢登陸艦。
中國的第二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井岡山”號去年年底在南海艦隊服役。071型登陸艦是中國海軍當前現役排水量最大的軍艦。有消息稱,第三艘071型船塢登陸艦即將完工,而中國海軍也已經下了第四艘的訂單。
該型軍艦長210米,鋪設了能夠停放四架直升機的飛行甲板,船後部爲井式甲板,能夠放置四艘氣墊登陸艇。船的邊緣還能懸挂兩艘較小的登陸艇。它能夠輸送800名士兵和20輛裝甲車,類似于美國排水量2萬5千噸的聖安東尼奧級或法國排水量21500噸的“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
中國的多數氣墊登陸艇系自主設計建造,但是僅能輸送20名士兵或2噸的物資。自2005年以來,中國建造了一些722II型氣墊船。其中四艘分別裝備到了兩艘071船塢登陸艦上。
七年前,中國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幾艘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艇。該艇載重130噸(三輛坦克或輕型裝甲與非裝甲車),並裝備了兩套穩定多管火箭炮發射系統,四套近距防空導彈系統和兩門AK-630四管30毫米近戰武器系統。野牛級的最高時速可達100公裏,能夠從中國沿海航行到臺灣沿岸,並能攜帶士兵和裝甲車通過標准兩棲艦艇難以通過的海岸區域。中國還從烏克蘭購買了四艘野牛級,最初的購買協議規定兩艘從烏克蘭購買,剩下兩艘則根據許可在中國國內建造。它的造價非常昂貴,而中國也只是想購買幾艘獲得一些經驗,並弄清楚如何自行建造大型氣墊船。而最終協議規定所有四艘氣墊船都在中國國內建造。 相關報道:
南海艦隊演練立體登陸氣墊艇沖擊灘頭陣地(圖)
中國第4艘071級兩棲登陸艦試水可載4艘氣墊艇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8-29/1023699383.html
阿楨
專家:俄野牛級氣墊登陸船未必完全符合中國需求
俄羅斯《消息報》2011-12-22報道稱,俄海軍拒絕訂購“野牛”級大型氣墊船後,將生産大量各型先進登陸艇,包括新型傳統式登陸艇和氣墊船。而俄軍工綜合體消息人士稱,新的氣墊船體積將大大小于“野牛”,以利于專門的登陸艦攜帶,其中包括“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目前,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還裝備有兩艘“野牛”氣墊船。
蘇聯解體前共建造了8艘 “野牛”。解體後,5艘交給了烏克蘭,俄羅斯留下3艘,但現在只剩下2艘。
在俄羅斯軍工新聞網22日的相關報道中,中國也被卷入其中。報道稱,中國一直對這種氣墊船感興趣。此前,俄羅斯曾就出售該型氣墊船與中國進行過長時間談判,但雙方未能在價格上達成一致。此外,俄方在技術轉讓方面的條件也極爲苛刻:中方需購買15艘成品後才能獲得相關的技術資料。因此,俄中談判中斷。2008年,中國與烏克蘭大海造船廠簽署了購買4 艘此型氣墊船的合同,金額高達3.15億美元。後來,俄以烏侵犯知識産權爲由阻止這筆交易。
“野牛”未必符合中國兩棲作戰需要
對于中國爲何看好這型氣墊船,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爲,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因此這種氣墊船在中國將大有作爲,中國獲得這種氣墊船後會大幅提高登陸作戰能力。《漢和防務評論》此前曾報道稱,一旦中國裝備這種氣墊船,勢必會使南海國家及臺灣地區防禦計劃複雜化。
不過,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爲,“野牛”未必完全符合中國的需要。從目前的氣墊船發展趨勢來看,那種可由大型兩柄攻擊艦船塢登陸艦攜帶的中型氣墊船才是主流。俄羅斯海軍就是爲了配合“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放棄了繼續采購“野牛”,轉而研制采購類似美國 LCAC的氣墊船。LCAC這樣的中型氣墊登陸艇一般需要依托大型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作戰。因此LCAC雖然自持力較小,但是依托大型兩棲攻擊艦,可以實施越洋攻擊,其投送範圍幾乎不受限制。
相比之下,由于還沒有能夠裝下“野牛”的船塢登陸艦或兩棲攻擊艦(楨:?071登陸艦!另參本館:071、大隅與獨島),這種大型氣墊船只能實施幾百海裏內的作戰,其作戰的靈活性大大折扣。如果中國裝備 “野牛”級這樣的氣墊船,只能在近海實施登陸,無法對南海地區實施支援。另外,如果沒有足夠的規模,這種氣墊船即便在近海的大規模兩棲作戰中,起到的作用也將有限。
大陸央視5日罕見披露 飲馬湖號半潛船訓練畫面 2023/01/07 中時
從半潛船的基本任務判斷,首先,這類訓練科目對於搶救戰損船隻非常重要。例如,2017年美國菲茨傑拉德號和麥凱恩號驅逐艦相繼發生嚴重撞船事故,都是靠大型半潛船將其運回後方基地維修。
但美國《防務新聞》判斷飲馬湖號搭載歐洲野牛級大型氣墊船,可能也會在未來的台海衝突中執行任務。歐洲野牛級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船,可以運送3輛主戰坦克或10輛裝甲運兵車及140名士兵,但它的體積過大,無法由任何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攜帶,只能依靠自身動力實行部署,作戰半徑(500)受到極大限制。
回應
半潛船不是啥新玩意,中美荷蘭挪威...等有.
中國有:075型兩棲攻擊艦 - 全長237公尺 能搭載30架各型直升機,35輛兩棲車輛、3艘氣墊登陸艇船。076型無人機航母 - 可部署用於反潛直升機和空中預警直升機,容納25架或30架無人機。博鯊1號雙體無人機航母 - 搭載無人機蜂群、自殺式無人機、無人直升機、高端自主武器系統、巡弋飛彈、遊蕩彈藥,以及電子戰系統等。
央視2022-12-25首曝博鯊1號無人機航母,對抗美國無人艦隊
美國《動力》網站指出,「博鯊1號為解放軍提供一個成本低廉的平臺,模擬無人機蜂群、巡弋飛彈和大規模電子戰的攻擊。有可能在未來中美衝突台海戰爭中利用無人機蜂群或發射巡弋飛彈,襲擊美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