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7 05:57:05阿楨

《電影民族學論綱》

啥是「電影民族學」?我只看過邪者專家很時尚用「後殖民論述」「東方主義」「西方想像」等來批評張藝謀、陳凱歌…等中國大陸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電影。

是嗎?那你得補讀下張維著的《電影民族學論綱》(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

可惜「電影民族學」被寫壞了!除了作者的電影學養不足且有點老舊外,更受限於馬列毛史觀和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近十年來我國電影理論研究…的致命弱點,就在於趨新潮、趕時髦、走極端。

電影藝術所凝結的歷史現實與豐富的民族因素、民族電影自身的獨特性、主體性被忽略或被抹殺了。

我們所說的電影民族學,指的是中國式的電影民族學,或者說帶有中國特點的電影民族學。

當然,思想上的創新,還必須遵循思維發展規律,即辯証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包括了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文藝觀點,特別是關於藝術民族性的論述。」(p.16)

是有點剛放小腳、還邁不出大步,但只要將中共的「馬列毛史觀」比做「台獨神祖牌」,便可知它只不過是供品。

別以人廢言,作者以中國水墨動畫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各民族電影為例,分析出以下三點(p.29),還是值得參考的:
1、民族性即民族間的差異。以此作者反對以漢族的普通話語言來配音少數民族電影,他甚至認為可參考台灣電影的配字幕來解決聽不懂。
2、民族性是電影世界賴以存在的基礎。這對打破好萊塢世界電影,極具意義。
3、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這可從上述張藝謀、陳凱歌…等中國大陸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電影看出。
 
另參本館:《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芙蓉鎮》 《活著》 《紅高梁》《紅高梁》 《黃土地》
 

2008年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人類學紀錄片征集公告
 
曆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都要舉行電影節,征集並篩選優秀人類學影片進行展映,並評選出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與獎品。爲符合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慣例,2008年大會籌委會下設影視籌備小組,負責此次大會的相關工作,我們將秉承“多元與普同:文化、人性與發展”的主題,征集近幾年來全球優秀的影視人類學/紀錄片作品,通過國內外影視人類學與紀錄片界專家評選,從中選出60部入圍作品,在大會期間集中放映,爲世界各國影視人類學與相關紀錄片制作者提供展示與交流的平臺,推動與提升影視攝制在文化展示中的重要作用。最終入選優秀作品將獲得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組委會頒發的獲獎證書。我們特別歡迎影片與文字文本(含詮釋性論文、論著或研究報告等)合璧的作品申報和參選。
 
一、主題——“文化之眸”
 
此次展映與評選以“文化之眸”爲主題,直接秉承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 “多元與普同:文化、人性與發展” 的主旨。爲了方便參會作品的展映與評選,經討論集中了如下歸類:
1、民族文化生存(涉及各地遊獵、遊耕、遊牧等生態與生計族群的生存方式的文化闡釋,如人與自然的關系、族群關系、文化認同、發展探索、權益維護等);
2、城市與鄉村進程(含城市觀察、農耕社會,也包含城鄉人口流動部分);
3、職業、性別、行業、組織的觀察;
4、民俗與文化遺産保護;
5、個體生命曆程中的人性、文化與社會變遷;
6、其他自選主題。
二、征集對象及要求:
1、參賽影片爲2004年1月以來拍攝的人類學片、紀錄片,拍攝風格及長度不限;
2、作品須符合本屆電影節的主題。
3,特別歡迎經人類學田野調查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和文字研究文本合璧的作品;
3、非英語對白的作品必須附有英文字幕;
4、參選個人須爲參選作品的制片人(機構或個人)或第一作者(編導等);
5、參選作品不能侵犯他人的版權與名譽權;
6、格式要求:參選帶爲電視專業級播出帶(SP或DVW帶式)VHS(PAL)制式或DVD光盤;DV/ DVCAM/ DVCPRO/ VHS(PAL);
 
三、獎項設置
 
大會將設多種獎項(細節待定),入選優秀作品將獲得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組委會頒發的獲獎證書。
 
四、報名程序與注意事項
 
報名者需在網上下載並填寫報名表(報名表樣式請見附件),並將填好的報名表電子版發送至anthropology@126.com。電影參選者按規定格式向籌備小組郵寄完整的影片樣本。影片樣本的包裝上請貼上一個包括片名、片長、放映格式、聯絡方式 ( 包括聯絡人姓名、電話及電子郵件 )的標簽,以便與其他作品區分。如果有和影視作品配合的文字研究文本(如學術論文、論著或研究報告等)也請一並寄來。參選者還應提供兩幅作者照片和兩張劇照,供影展手冊制作和其他宣傳之用。所有文字資料須附電子版(word文件格式)。
郵寄影片時,應填寫參展者授權/保證書,具體內容包括:參選者須保證他擁有該電影的全部版權及/或可授權公開放映該電影;參選者特此授權電影節在電影節期間公開放映參選作品;參選者特此授權電影節可使用其提供的資料(包括文字及照片)做宣傳之用;參選表格填寫的一切個人信息及其它數據,只供電影節申請之用,並受到相關法律保護;參選者因參選作品侵犯任何人士的知識産權或任何違法行爲,參選者須負全責。籌備小組對電影參選者在寄送上述材料途中發生的丟失和損壞不承擔責任,所有遞交的影片錄像帶或 DVD 將不獲退還。
 
五、參選報名
 
報名日期:2007年8月1日—2008年1月30日。
報送影視作品地址: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人類學研究所 張有春 收(郵編100872)
報送影視作品清單:1. 影片樣本;2. 報名表打印件;3. 和影視作品配合的文字研究文本(包括電子版,word文件格式);4. 兩幅作者照片和兩張劇照;5. 參展者授權/保證書。
辦公室聯系人:張有春,富曉星,雷亮中
電話:86-010-82502542,82502544
傳真:86- 10- 62511143
Email:anthropology@126.com
 
六、籌備小組協助單位(部分)
 
中國影視人類學會
國際影視人類學會
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
中央電視臺研究室
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雲南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蘭州大學
雲南電視臺
四川電視臺
內蒙古電視臺
http://www.face21cn.cn/renleixue/xuejie/article_2007_10_19_4316.html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收藏
 
一、前言
 
    攝影術打從十九世紀中葉發明後,即是為當時新興富裕的工業中產與資產階級服務,當時的攝影家有二大收入,一是為資產者拍攝飽含貴族氣質,神秘而具浪漫主義的肖像,二是到遙遠的地方(特別是非洲、亞洲)拍攝「奇風異俗」的照片,再賣給資產者賞樂(李文吉1994)。即使到了今天,影像還仍是商品社會中重要的一環,然其背後所具有「見證」、「紀錄」的特性,卻使它成為文化研究重要的工具。
    影像資料一般泛指透過照相機或攝影機所紀錄的資料,這些靜態或動態的影像,保留了某一時空中的片斷,具有保存、交流及復演文化的作用,雖然透過文字、器物我們也能夠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對文化行為的認識,但總不若影像資料透過具體的形象、動作整體的呈現,給予觀者進一步的認知。拜影像科技不斷進步之賜,影像資料成為人類學研究重要的工具之一,這種透過照相(攝影)機所呈現出的文化、行為片斷,充滿著研究者對某一議題的觀點、解釋或評論,如同學術文獻一般傳述著諸多的理念與假設。
    十九世紀以來,攝影技術發生過多次重大的變革與改良,許多靜態的影像資料,經過平面媒材的傳佈,逐漸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理解人類生活的工具,十九世紀末攝影機的出現,更將紀錄人類文化現象與行為的影像資料蒐集帶入立體、動態的影片中。今日以攝影器材作為研究觀察的工具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自從Gregory Bateson與Margaret Mead開始對異文化的影像資料從事深入的研究,並在一九二四年出版Balinese Character以來(Collier& Collier 1987),影像資料在人類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Bateson與 Mead對於影像人類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使照片與影片成為人類學研究與成果報告的重要部份(胡台麗1991),人類學家田野調查時,除了文字資料外,還可藉著繪圖、照相及影片來加強自己的論述並協助讀者理解文字的內涵。
    由於影像與現實(或真實)存在著一種複雜、辯證的關係,具有反映或反省某一時空之下現實的影像資料,成為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影像資料也藉著它所具有高度感染力以及凝聚時空的特性,不斷提供研究者與觀賞者新的認知與思考。事實上,攝錄影機最大的功能在於提供大量客觀的、可被再分析的影音資料,改進並擴張正確觀察的領域(胡台麗1998)。一般而言,影像資料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在七○年代以後,台灣的經濟成長加速,同時材料與製作成本降低而使更多的人買得起原本昂貴的各類攝影器材(郭力昕1994),加上此時政治氣候逐漸開放,使得反應現實與思考的影像資料有更多發揮空間。
    如果說人類學研究是本質,影像拍攝是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則影像手段可以成為表達人類學研究內容的一個重要媒體(張江華1994),然而透過研究者雙手、雙眼去取得的影像資料,事實上也會有主觀或客觀的爭議,人類學影像資料一向被認為具有紀實的特徵,它追求真實、反映文化實質的面貌,甚至促成社會的反省與再認知,然而這些影像資料背後所負載大量的隱藏性資料訊息,是我們更需注意的,在此產生了圖像與文字互動性的關係,傳統圖像(繪畫、圖案)與技術性圖像(影像資料)之間本質的差異,以及機具(攝影器材)與人交互作用的關係,這些複雜的歷程,建構了影像資料作為文化研究基本工具的可能性,也是極待建立相關理論基礎與方法的領域。雖然如此,關於人類學影像資料的拍攝,我們仍能歸納出幾個基本原則,即:紀實性、學術性與可視性,要達到影像資料的紀實性、學術性與可視性,需要人類學家對所拍攝的內容有深入的研究(張江華1994),人類學家傳統上關注文化變遷與社會、文化、人的互動關係之探討,因此人類學影像資料往往也集中於各類物質或精神文化活動資料的蒐集,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收藏的影像資料為例,研究人員田野所紀錄的資料,以及各種型式紀錄不同民族傳統生活(傳統物質生產、日常生活、民俗宗教活動…..等)的影片,即佔絕大多數。
 
    二、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之收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自一九五五年八月正式成立籌備處起,即開始累積採自田野調查中的影像資料。在籌備處期間,民族學研究所的研究範圍有二大項:即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以及研究中國古代民族文化與太平洋土著民族文化的接觸關係(呂理政1988)。由於前者屬於實地田野調查的工作,因此影像資料多集中於此部份,包括:任先民先生、李亦園先生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年間、衛惠林先生一九五九年、吳燕和先生一九六四年、石磊先生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間分別於屏東來義、霧台、泰武、瑪家、三地、台東金峰、達仁等地收集排灣族影像資料。李亦園先生、任先民先生一九五七年、劉斌雄先生、溫遂瑩女士一九五八年、凌曼立女士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間、王崧興先生一九六○年、邱其謙先生、石磊先生、陳清清女士、吳燕和先生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間分別於花蓮光復、台東等地收集阿美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間、劉斌雄先生一九五七年分別於台東蘭嶼收集雅美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間、衛惠林先生一九五九年、吳燕和先生一九六○年、阮昌銳先生、楊福發先生一九六一年、石磊先生、李亦園先生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間分別於桃園、花蓮秀林、宜蘭南澳等地收集泰雅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六年、李亦園先生一九五七年、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分別於台東卑南收集卑南族影像資料。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五年間分別於南投信義、花蓮卓溪收集布農族影像資料。鄭格先生一九五六年、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間、凌曼立女士一九五八年、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分別於屏東霧、台東卑南、高雄等地收集魯凱族影像資料。這一批為數三千八百一十七張的平面影像資料,構成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的基礎,也見證了民族學研究所創所初期部份田野調查活動。所有早期的影像資料均為單張一三五黑白底片,保存型式分為底片保存以及沖洗後之照片圖版保存,照片有多種規格,但大體上以五吋乘七吋為主。在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中,每張底片單獨存放防潮櫃中,狀況良好,照片則與資料卡共同存放,以便隨時查考。在分類上依資料內容所屬族別、拍攝者、拍攝年代等三層做為分類的標準。以內容而言:這一批民族學研究所最早的人類學田野影像資料包含了田野活動紀錄、生活及儀式的觀察、物質文化紀錄、自然及人文環境之描述甚至包括酬庸性質的研究者與當地人士的合照,嚴格的說,這一批資料中存有不少隨意即興之作,然就資料留存的觀點而言,我們仍能從中獲得不少可供參考的訊息。
    從一九六五年以後,民族學研究所不見有新的影像資料累積,直至一九七四年起,開始出現幻燈片(一三五正片)型式的影像資料,同時拍攝內容也擴及漢人社會,最初的一批收藏來自:施振民先生一九七四年於台北三峽收集的漢人家庭喪禮過程之影像資料,這一批為數三萬二千餘張的幻燈片影像資料跨越二十餘年,還包括:蔣斌先生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三年間分別於台灣屏東、台東、馬來西亞砂勞越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及砂勞越影像資料。潘英海先生一九八五年於屏東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呂理政先生一九八六年收集台灣原住民及日本博物館影像資料(翻拍台灣蕃族圖譜及日本乃村工藝社博物館展示設計資料)。喬健先生一九八六年分別於中國大陸廣東、湖南、廣西收集的中國少數民族影像資料。黃美英女士一九八六年於基隆、台北、高雄收集的都市原住民影像資料。黃麗雲女士一九八六年於屏東、苗栗收集的台灣民間宗教影像資料。江宜展先生一九八六年於花蓮、新竹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胡台麗女士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七年間分別於高雄、台東、新竹、屏東、台中、花蓮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黃宣衛先生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八年間於台東宜灣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余光弘先生一九八七年及一九八九年於澎湖及台東蘭嶼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民俗與原住民影像資料。吳榮順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間於南投信義、台東延平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顧坤惠女士一九八八年至一九八九年間於屏東大武、台東嘉義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董瑪女女士一九八七年及一九八九年於台東蘭嶼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莊英章先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間於新竹、南投、高雄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許嘉明先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間於高雄、台北、屏東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劉妙芳女士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間於中國大陸湖南、台灣台東、花蓮分別收集的中國少數民族與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這一批以幻燈片(一三五正片)型式保存的影像資料,在內容上較過去要豐富許多,呈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二十餘年間人類學田野研究發展之梗概,也提供研究人員重要的參考資料。然而,這些資料並不能反映民族學研究所的整體研究,因為研究者是否願意將自己由田野中蒐集來的影像資料送交所方保存,決定了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質、量甚至方向的問題,此外,所方是否有明確的鼓勵措施與制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變數。
    自一九八五年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開始出現影片型式的資料,依出現時間之不同與使用器材的差異,有四分之三帶、Betacam、V8、16釐米等多種資料類型,此外,透過研究人員薦購及交換、贈送,另有VHS、VCD、DVD、一二○正片等影像資料,各種資料內容及數量,詳如表一、表二、表三以及其他各分項敘述。
 
(一)、四分之三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的時程反映出台灣學界利用攝影器材來做為研究工具發展的大概,從平面到立體到數位,受到攝影器材改良的影響非常大,甚至相關的攝影理論、攝影美學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人類學影像資料的構成與蒐集。四分之三帶影像資料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邁入立體、動態的型態後最先使用的工具,也是V8普遍使用前最常用的攝錄工具,累積了豐富的田野資料,它總共經歷了大約五年的發展,最後被較先進的V8及Betacam系統所取代。
 
  表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四分之三帶影像資料收藏一覽表
 
分類   資料型態   名稱   採入者   拍攝者   時間   數量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梁景隆、王長華 婚禮 胡台麗 崔國強 1985 24
平埔族  四分之三帶 埔和村石人公廟 潘英海 崔國強 1985 7
阿美族  四分之三帶 宜灣阿美族豐年 祭 胡台麗 黃宣衛 崔國強 1986 49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好茶魯凱族 胡台麗 王長華 崔國強 1986 31
賽夏族  四分之三帶 賽夏矮靈祭 胡台麗 鄭依憶 崔國強 1986 53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胡台麗 1986 1
卑南族  四分之三帶 卑南族 陳文德 崔國強 1986~ 1987 31
卑南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1987 1
賽夏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胡台麗 1987 1
阿美族  四分之三帶 宜灣阿美族豐年 祭   1987 1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大社排灣族雕塑家許坤信 胡台麗   1988 3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大社排灣族婚禮 胡台麗   1988 7
鄒  族  四分之三帶 鄒族小米收穫     1988 3
鄒  族  四分之三帶 鄒族戰祭     1988 14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土阪村排灣足五 年祭 胡台麗   1988 22
布農族  四分之三帶 布農族打耳祭       10
世界民族  四分之三帶 Dance and Trace In Bali 胡台麗     1
世界民族  四分之三帶 Bali Art、Culture And Social Customs 胡台麗   1
(二)、Betacam影像資料: 
    Betacam有較好且穩定的畫質同時更能夠做較精密的剪輯與保存,因此在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與保存上,通常做為進一步的人類學影片田野拍攝之用。
  表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Betacam影像資料收藏一覽表
分類   資料型態     名稱   採入者   拍攝者   時間   數量 
雅美族  Betacam 蘭嶼招魚祭     1991 2
雅美族  Betacam 蘭嶼雅美族祭典 儀式    5
排灣族
雅美族Betacam 神祖之靈歸來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2
賽夏族  Betacam  矮人祭之歌相關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2
人文紀錄  Betacam  穿過婆家村相關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18
排灣族  Betacam 愛戀排灣笛相關 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19
(三)、V8影像資料:
    V8資料為目前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田野影像資料影片部份之大宗,這種價格低廉、容易操作的拍攝工具,自一九八六年起至今,累積了八百四十卷V8或Hi8拍攝帶,資料內容包括原住民與漢人社會之祭典活動、生活狀況、生產過程、環境紀錄等,此外還包括民族學研究所各類研討會、演講、講習、慶祝活動、當前各類社會運動、社會教育活動的紀錄。這一批八釐米的影像資料,勾勒了民族學研究所十五年來學術活動以及社會參與的一個大概。
(四)、十六釐米影片影像資料:
    民族學研究所十六釐米影片影像資料收藏均為胡台麗女士拍攝之人類學影片,包含: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等五部,每部影片除各有中、英文字幕版本外,又分為保存版與放映版兩類,這一部份的影像資料代表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視覺人類學及民族誌影片方面的成果,也是台灣人類學影片的一份重要資產。目前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等四部影片之版權為民族學研究所與作者(胡台麗女士)所共有,愛戀排灣笛一片民族學研究所並無版權,僅提供保存、參考之用。
(五)、VHS影像資料:
    透過研究人員薦購、與其他機構交換、贈送等途徑,民族學研究所有一批VHS影像資料提供所內人員參考及借閱,包含人類學重要影片、歷史類、宗教類、風俗祭典類、建築古蹟類、人物類、飲食類、自然探索類、風土民情類、土著與原住民等各類紀錄片以及電影史上重要的經典電影、公共電視、Discovery、  National Geographic出版之相關影片,政府或各公、私單位出版之宣導影片等合計八百四十六部。這些影像資料提供許多有價值的參考訊息,同時也提供民族學研究所所內人員娛樂與知識的來源,是目前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增長最迅速的部份之一。
(六)、DVD及VCD影像資料:
    DVD及VCD影像資料是近年開始出現的影像資料型態,早期限於器材之不足,因此數量極少,最近二年以來透過購買、交換、贈送等途徑,陸續得到一些人類學相關影片資料、各類教育性學習光碟以及電視、電影影片等,由於數位攝影器材的出現及改良,從田野蒐集來的影像資料能轉拷成光碟保存,對於人類學研究有極大助益,今後,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與保存,將以數位化為發展重點。
(七)、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館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
    民族學研究所除博物館視聽資料室典藏各類人類學相關影像資料外,博物館另於典藏組保存館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總計七千零三十二張,這一批影像資料由外聘攝影師拍攝做為館藏標本的基本檔案,同時也能夠提供研究人員物質文化研究的基本訊息來源,更是博物館數位化的基礎。有別於民族學研究所其它的影像資料,這些一二○正片影像資料以拍攝靜態的物質文化現象為主,強調的是文物標本真實的形狀、大小、色彩、材質等的訊息,配合標本文字紀錄描述、蒐集過程紀錄、在文化脈絡中的位置及相關研究資料之輔助,提供人類學研究文化、解釋文化時的重要參考。
 
  表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典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收藏表
 
台灣原住民   3382張 
排灣族907張
阿美族711張
泰雅族512張
卑南族102張
魯凱族320張
賽夏族60張
布農族106張
鄒  族81張
雅美族564張
邵  族3張
平埔族16張
台灣漢人   1762張   
大陸漢人   281張    
考古   389張    
環太平洋區   330張    
非洲   4張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  831張  借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物之影像資料 
其他   53張   館藏及新購蒙、藏文物 標本影像資料
合計 7032張  
 
三、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特性與使用
 
    由於民族學研究所肩負學術研究任務的特性,因此所內影像資料一般也以累積研究成果及支援研究工作為主,隨著時間的過程,影像資料也表現出不同時期民族學研究所的發展與研究興趣。民族學研究所成立之初,正值人類學在台灣發展的關鍵時期,加上創所所長凌純聲先生民族學的背景及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的現實考量,因此對台灣原住民社會開始進行一連串有計劃的調查研究,當然,當時對中國古代民族文化與太平洋土著民族文化互動的研究,也是民族學研究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然而,就田野的便利性以及影像資料的易取得性而言,台灣原住民社會無疑是一個人類學研究的寶庫,也因此為民族學研究所留下了最早的一批田野影像資料,今天我們檢視這些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左右收集的影像資料,反映了本土人類學家初進入台灣原住民社會時之所見,提供後人在文化變遷比較上極佳的參考資料。隨著攝影器材的發展與改良,幻燈片影像資料出現,有越來越多學者開始從事台灣原住民以外其他族群影像資料的收集,從台灣本土擴張到周邊區域社會,也開始出現一些主題式的影像資料收集,例如:紀錄漢人社會喪葬儀式過程,或是民間宗教某一儀式行為過程等。在平面靜態的影像資料之外,隨著攝影機的普遍使用,影像資料也轉向立體與動態,有一些學者與相關工作者開始有從事計劃性人類學影片製作、拍攝的興趣和構想,目前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兼重平面靜態與立體動態二種型式,希望能以多元的面貌提供研究人員研究的參考並且累積台灣及周邊區域文化變遷的概略軌跡。
    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一般以提供所內人員參考、借閱為主,資料之收集也以研究人員田野採集及薦購為大宗,依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管理規則第四條第一點所訂:「由本所博物館經費支出採購之視聽器材及材料,皆由視聽室登錄統一管理之」(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99)。亦即:使用民族學研究所提供之攝影器材、耗材完成之影像資料皆需交由所方建檔管理,然而這一個規定並無強制性,同時有些研究人員也不一定使用所內出借的器材,因此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並不是十分順利而全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收藏的影像資料時間分佈上看到一個大概,無論何種型態的資料均集中於某些年代、某幾位收集者上,例如:平面靜態影像資料自一九六五年以後至一九七四年間就沒有新的資料累積,當然這並不表示民族學研究所相關研究工作就此停頓,它反映出的是影像資料建檔制度是否建立、落實?以及所方是否一再重申建檔制度的必要性。類似的狀況也可在立體動態的影片資料累積上看到,這些影像資料的拍攝集中於少數幾位研究人員身上,並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員皆有興趣以攝影機做為他們田野研究收集資料的工具,但也不否認有許多珍貴的田野影像資料並沒有歸入所內影像資料檔案中。民族學研究所所內相關規定共識不足與欠缺執行能力,造成影像資料收集的不周延,這種困境影響了許多有價值資料的流通與再利用,這是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集與建檔工作日後必須面對並且尋求改善之道的地方。
 
四、結論
 
    由於民族學研究所收藏的影像資料在收集及使用上的特性,我們除了應重視這些影像資料在見證、反映台灣社會文化以及人類學研究上的價值之外,也應瞭解這些資料無論是照片或是影片,有極大的比例是基於收集資料的動機來進行拍攝,並沒有以影像做為研究結果的企圖,因此顯得片斷且缺乏鮮明主題。同時資料集中於某些特定的年代、收集者集中於部份研究人員,也使得影像資料反映時代與民族學研究所發展的功能受到影響。
    一九八五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於博物館內開闢視聽室,專司相關視聽資料建檔保存的工作,影像資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份。回顧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影像的發展,人類學者於一九五○、一九六○年代做田野工作時也以照相機拍攝,累積了一批黑白照片,供研究參考與文章發表說明之用,現在部份負片存於視聽室(胡台麗 1991),一九七○年代陸續有一些新的影像資料入藏,但質與量都並不是很高,文章發表時使用照片數目也減少,同時似乎也沒有太多人對民族誌影片的拍攝感到興趣,影像資料沒有受到台灣人類學界的重視,一九八○年代以後情況逐漸改善,尤其是影片資料的拍攝與製作,經過多年的嘗試,已有一些成果出現,隨著攝影器材的改良與薦購管道的建立,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藏也逐漸多元化,更能適切的扮演建檔保存與支援研究的任務。然而在影像資料收集上,負責建檔與保管的民族所博物館視聽室居於相對被動位置,本身並無進入田野收集資料的人力與能力,在沒有有效的規範做為準據之下,只能對研究人員施以「道德勸說」,希望能主動提供相關資料,但這往往是吃力且徒勞無功的。另一方面透過片商管道購置國內、外相關影像資料,也常因為資料品質不佳、不易取得、版權或價格昂貴預算無法負擔等諸多因素,使得成效有限。雖然如此,既然影像資料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且影像資料收藏是所方既定的方針,故廣泛而持續的收集相關影像資料仍將是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未來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參考資料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9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管理規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文吉
    1994  攝影的哲學思考譯序。刊於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譯,頁23-26。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呂理政 編
    1988  人類學家的博物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台麗
    1991  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論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1:183-208。
    1998  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向:排灣古樓祭儀活化文本的啟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6:1-28。
郭力昕
    1994  我們需要攝影理論。刊於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譯,頁3-21。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江華
    1994  影視人類學及其影片性質論述。民族研究6(1994):30-39。
Collier,J.Jr., and Collier,M.
    1987  Visual Anthropology:Photography as a Research Method.New Mexic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阿楨 2023-01-16 09:54:32

賺你的錢,還要教育你,這種想法不好 2020-08-15

《中國奇譚》的總導演稱創作者有責任提高觀眾審美門檻。這個說法,有‘賺了你的錢,還要教育你’的意味。是民國啟蒙(別人)那一套。啟蒙主義,其實是最大的反智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啟蒙主義的底層邏輯,一定是一方輸出,另一方全盤接受。啟蒙者輸出,被啟蒙者只有乖乖聽著,按照啟蒙者說的去做的份。

西方哲學為什麼這麼昌盛?2020-08-14

【本文來自《我們和西方文明的根本性不同在哪?》評論區】
  回應
當你在討論西方哲學為什麼這麼昌盛的時候,西方人也在暗地裡討論東方哲學為什麼那麼昌盛;當你討論歐洲為何能開闢工業時代的時候,歐洲也在討論為何四大發明誕生在中國而不是歐洲,因此這一切討論的本質實際上無異於“為什麼我父親不是李嘉誠”,其實並沒有去追究的意義,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軌跡,所處的實際環境和社會現實不同,就會把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考引向不同方向,這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無可指責的,你回望八千年的文明史,你會發現中華文明依然有很多被其他文明豔羨的獨到之處,中國人之所以熱衷於討論歐洲文明為何獨佔風騷,只不過是因為在距今不太久遠的近代,我們中國被他們毒打了一頓,近代史的屈辱令我們今日回顧依然感到震動,所以才生髮出那麼多對歐洲優越性的探討,並且根據討論的結果缺啥補啥,這是中國人的心魔,我們沒必要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

阿楨 2022-01-20 08:34:22

電影《隱入塵煙》入圍2022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月25日內地上映

由中國青年導演李睿珺執導《隱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該劇本梗概為沉默寡言的老四馬有鐵,自幼生活在三哥馬有銅家。經人介紹,馬有鐵和貴英結婚並展開了新生活,他們從春天播種、夏天耕耘到秋天收割......
李睿珺出生於甘肅高臺,代表作包括《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路過未來》等,其作品多與家鄉背景有關,關注社會民生和弱勢群體,現實主義風格濃郁。《路過未來》曾入圍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回應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國這些導演特別喜歡拍這種“淳樸原始艱苦貧窮“的影片,這種格調特別容易在西方獲得大獎和讚賞加持。還沒點進來就知道是這種畫面。
對,就是這個味道,原始,落後,愚蒙才是西方喜歡的。
這就是為了獲獎而拍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看名字,再一看劇照,進來再看了下片花,哦,老配方老味道,又是個去歐洲三大門口蹲坑的導演。拿著中國貧苦落後山區講故事的主
《隱入塵煙》沒有脫離現實的影片,我不認為是獻媚。中國不都是北上廣深,中國還有很多自然條件惡劣、經濟條件差的地方。
中國現在城市化率62% 每年還在接近1%增長中. 歐洲國家也就是60%多,高的70-80%. 中國大部分人在城市生活,而不是農村, 而且即便是農村,現在也有很多已經發展的很好的農村,無論是水電路網路通信等基建,還是當地人的精神面貌穿著打扮,都不是這個電影裡的樣子,怎麼這就能代表中國當下的時代和人民了?
而且最可笑的是 如果獲獎的電影比例是按城市化率4/6分 有60%的比例是都市題材 那沒人會說什麼不對. 但問題是62%的城市化率 到頭來有幾部反應中國城市生活的?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高鐵 地鐵 4G 5G通信基建 龐大的都市化群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一大工業貿易市場國, 第一大專利申請國,到頭來就這?

圖博館 2017-01-03 08:16:59

今年是中國電影形式化突破的一年,但是故事和演技仍然是硬傷,國產電影工業技術跟不上產業發展,一大堆網絡小說網絡漫畫等著改編呢,那劇情和想像力吊打好萊塢毫無壓力。
 看過電影不少,現在好萊塢的各種帶有''xx俠、復仇者和正義聯盟系列''的電影最無趣,想像力匱乏,劇情爛俗老套,就靠大製作特效撐起來。
 電影本身就是一門有聲音有畫面的藝術,是戲劇的延伸,其本質(楨:?) 就是在講故事。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在於它的故事講得好不好,畫面表現效果如何,人物角色的演繹到不到位,電影對觀眾的影響力度等等,好電影就是好電影,爛片就是爛片,不分文藝商業
 既然文藝片和商業片是電影不同的定位方向,就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你不能拿《唐伯虎點秋香》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吧。唐伯虎就是純粹為了搞笑,請問它的故事情節合理嗎?這不妨礙它是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吧?還有《東成西就》,它的故事合理嗎?《美人魚》的娛樂效果可能比不上唐伯虎,但也是一部比較好的電影。這樣的好電影比不上《百鳥朝鳳》《樹大招風》《長江圖》?比不上今年那麼多影評人推崇的大部分文藝片嗎?
 影評是一種權利''語話權",是''陣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國內確實有廣電審核,但是在框框內就拍不到好電影嗎?只怕某部分導演具有所謂的“先進情節”吧。
 與其說是文化不自信,還不如說是文化審美迷惑,英雄罵得最兇,十幾年下來,這部電影不管從各個方面都成商業片的翹楚了。 中國文化有種不好的陋習,那就是尊老,任何東西越老就越捧,有種陋習是捧洋,果然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最主要原因就是貶今,這種貶今來更多來自於自我感受,情緒化,這是訓斥教育下的產物。 舊中國人對時代認知滯後,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有種時代的懈怠感,這是現在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當紅樓夢電視劇出來的時候,被罵,現在成了經典。那些影評人士也是一樣,高冷曲寡,批評成了他們的政治正確,捧外成了他們的逼格之所在,尊古成了他們情懷的流動。他們輕佻而自命不凡,揮灑段子源源不絕,彷彿自己就是那個開破天命的覺悟者,但依然沒有走出中國文化審美的三大邏輯陷阱。
http://www.guancha.cn/LiangPengFei/2017_01_01_3871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