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尚沙漠?
乍看標題被嚇一跳,誤以為是「文化沙漠」。台灣是「時尚沙漠」又怎樣?這些有錢人的奢華風最好全吹到共產中國去,讓燈紅酒綠的夜上海腐蝕中共,這樣阮台灣就可隔海猶唱雨夜花了。
台獨就那麼沒志氣?只能靠意蝕他人?
台灣可是樸實的美麗之島,豈能沒選擇的亂發展,政府不是規劃了可比美「兩兆雙星」晶圓和面板、的另一兆元「文化創意產業」嗎?
是「數位產業」吧!
沒差!不論「文化創意產業」或「數位產業」甚至「開放博奕產業」全都是口號。
三位別只顧鬥嘴鼓,多少看看人家如何說<台灣,是「時尚沙漠」?>
文章一開始就道出了:「台灣,是「時尚沙漠」?這麼說,恐怕有很多人不服氣。不過,從很多事實證明,台灣因為市場小,國際時尚業者紛紛打退堂鼓、不願進駐台灣市場;加上去年卡債風波的打擊,消費者不願消費,導致精品業銷售業績下滑,未來一年若未見起色,恐怕還會有更多的時尚品牌出走!」
這嘸啥咪嘛!時尚精品業旣非台灣產業之根,也無法提供多少就業。
你少土了!沒讀過阿肚仔的《有閒階級》?至少也聽過最近流行的「M型社會」消費觀吧!M一端的有錢人數雖少、但消費力超過另一端人數眾多的窮人,再加上快速消失的中間階級。這些有錢人的出走,絕對會影响台灣經濟發展。
這麼說來「節儉」只和「窮人銀行家」有關聯,「奢華」才能刺激經濟成長了?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奥密!不然那來那麼多「卡奴」?
人造鑽石漸受婚禮市場歡迎 衝擊天然鑽石價格年跌40% 2023年9月4日
由於經濟逆勢打擊奢侈品消費,加上人造鑽石大行其道,原鑽的價格加速跌落,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選擇以人工鑽石做為婚禮戒指,也使得在美國流行的一克拉或兩克拉新娘戒指中使用的寶石價格,跌幅比市場上的其他產品要大得多。
在過去 12 個月裡,壟斷天然鑽石供應的開採商戴比爾斯 (De Beers) 已經將其主流產品—用於製造婚戒的 2-4 克拉原鑽價格下調 40%。僅 7 月份就降價超過 15%。
由於鑽石平均售價從每克拉 213 美元跌至每克拉 163 美元,戴比爾斯上半年利潤下降了 60% 以上,僅為 3.47 億美元。 其八月份的銷售額是今年以來最低的。
回應
鑽石本來就是一種虛構的價值
假鑽石就假鑽石, 山寨王國不虧是山寨
我會選人造的,還更完美且環保。鑽石的開採非常高碳排。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地在中國!河南拔得頭籌銷量增長416%
大陸鑽石銷售夯 人造鑽價格僅天然鑽三分之一
陶永誼經濟學家,獨立投資人昨天 15:12
如果仔細觀察西方奢侈品牌的Top10排行榜,從愛馬仕、香奈兒、路易威登,到古馳、卡地亞、雅詩蘭黛……會發現一個問題,它們的產品範圍高度重疊,普遍主打手袋、箱包、時裝、珠寶、香水、護膚品、皮具、配飾……
也就是說,全部都是在裝飾外表上下功夫(用網路語言形容就是裝逼),在這些奢侈品上,我們看不到人文的氣息和歷史底蘊,映入眼簾的全是表面的奢華,所有的產品似乎只想表達一個主題——金錢💰。其適配的氣質除了虛榮和膚淺,好像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表達了。
這和中國古代的奢飾品有很大區別,中國的瓷器、紫砂、建盞、玉雕、紅木、絲綢、漆器、文玩、書畫、首飾……不僅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僅僅是購買和使用這些產品,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文化素養,因而具有獨特的魅力。
在歷史上,中國的奢飾品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歐洲的皇室和貴族在這些產品面前毫無抵抗能力,都以擁有中國製造為傲,在歐洲的王宮和城堡,“中國室”是基本的標配。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的重新崛起,飽含人文氣息的中國奢侈品將再度風靡全球,而那些主打表面奢華的歐洲奢飾品只能相形失色,我相信,這一天已經不會太遠了。
回應
你說的中國奢侈品其實是藝術品
隱形襪沒人穿了?學生都改穿長襪原因曝 他嘆:以前為這跟學校對幹 023/08/13 中時
潮流不斷變化,近年來更是吹起復古風,New Balance、ASICS等「老爹鞋」如今成為年輕人最愛。就有網友發現,當年年輕人必穿的隱形襪,如今卻幾乎消失在眾人視野,納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引起網友討論。
網友在Dcard發文「現在穿超短襪很俗嗎?」,他表示自己最近在路上觀察發現,現在學生襪子高度都在腳踝以上,以前最流行的超短帆船襪(隱形襪)都沒人穿了,不解詢問「現在穿那種帆船襪會很俗嗎?」
數百名網友湧入文章討論:「現在小朋友都不知道以前我們中學時代為了隱形襪,怎麼跟校方對抗的」、「以前國中都規定要穿長襪、球鞋,但我都穿短襪+帆布鞋XD」、「想當年過了校門口後,就把長襪折成短襪,結果被教官抓包」、「我都長褲配短襪、短褲配長襪」、「還是愛穿隱形襪,因為我腿的比例不好」、「本來就矮,穿長襪看起來更矮」、「不會到覺得俗,但是看到穿長襪的女生會多看2眼」、「長襪可以修飾腿型」。
還有人點出原因,直言所謂潮流就是每幾年換一次,現在只是又再度流行長襪與復古風搭配:「流行就是一個輪迴而已,退流行的再等20年就會回來了」、「現在都是CityBoy寬鬆風和復古風當道,在10年前根本沒人這樣穿」、「事實就是短襪現在退流行」、「10年後短襪+窄管就又會回歸了啦,別擔心」。
2023,年輕人不想買鑽石了? 2023/02/27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很明顯,Lily就是這句話的“受害者”。
臨近婚期的她,在婚戒的選擇上犯起了愁,“我現在想到買鑽戒,我就頭大。買小的湊合一下,耳邊傳來的都是‘別買一克拉以下的鑽石,都是碎鑽,不值錢’。那我就看大的,好傢伙,單就一克拉的鑽石動輒就要大幾萬塊錢,有的牌子大的,款式好的,十幾二十萬的都有,別說買了,我連看看都肉疼。”
上世紀中期,著名“鑽石大亨“戴比爾斯以一句膾炙人口的“鑽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將鑽石與愛情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用鑽石的堅硬品質象徵著愛情的堅貞不渝,讓鑽石在全世界消費者心目中與愛情劃上等號。就這樣,鑽戒被捧上了全世界的婚禮聖壇,與此同時,稀有、特殊的定義也讓當時全球鑽石價格暴漲。2021年,中國用於訂婚及表達愛意的鑽石用途占比合計達58%。
但事實上,在萬物互聯,資訊化浪潮的席捲下,當代年輕人不再認為鑽石是愛情和婚姻的必要象徵。而以實現“克拉自由”的培育鑽石行業也正發展的如火如荼,逐漸瓦解鑽石物以稀為貴的“買賣論”。如果按零售端計算,0.5克拉的品牌天然鑽戒,可能在3.5萬元左右,而使用同等級的培育鑽,價格在1萬元內。
最後,這屆年輕人喜歡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當代年輕人購買珠寶首飾的習慣,已經從買價值轉變為買保值,消費者不再為象徵著愛的寶石心動,新穎、小眾、個性化的產品才能滿足他們喜歡獵奇的心,給他們帶來新鮮感。
回應
這個就是智商稅,買個白金的刻上名字足矣,剩下的買個金條還保值。
也和中國青年更自信更有主見了有關。
仙俠進入亂紀元
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號召力,進入了亂紀元。
中國劇出海東南亞:古裝劇贏了
他們覺得那時的中國文化是非常鼎盛且富有魅力的,另外是這些劇作國外是拍不了的。比如《陳情令》被翻譯成13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播出,很多觀眾都沉迷在劇中的古典國風魅力之中,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對國產內容有信心。
對於近期詆毀滿江紅的事情,我有點個人的觀察
1.針對導演的,但凡張藝謀的作品,總有一群人會出來說三道四。 2.商業行為,有些商家就喜歡玩這種低級的商業行銷,一拉一踩之間,達成自己的目的。 3.不排除確實有從電影本身喜好的評論, 我兩部電影都看了,包括我的家裡人,一致認為喜歡滿江紅更多一些。
回應
2023年春節檔票房大戰:44.2億《滿江紅》向左,38.57億《流浪地球2》
相關新聞資料
範冰冰消失5年2023/02/23登柏林影展紅毯曝「超仙近照」!緊身旗袍全現形 網嗨翻:女王回歸
越南長襖奧黛-維基百科
中國明代的服裝風格影響了阮朝的越南人,他們開始穿明清時期漢族的長袍和褲子。20世紀20年代的越南長襖又在原有的中國款式上加入了貼身且緊湊的褶襉。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網紅曝韓服漢服差異!小粉紅狂嗆南韓超愛偷 2022-02-19 民視
中國北京冬奧,開幕式時一名代表「朝鮮族」女子穿上傳統服飾,引起南韓國內不滿情緒,爆發中韓「文化掠奪」論戰。中國知名百萬網紅「十音」穿著漢服擔任知名雜誌模特兒,再度引起南韓網友砲轟,為此她拍攝影片解釋韓服、漢服差異,讓小粉紅們歡欣鼓舞,大酸「韓國有夠愛偷」。
漢服韓服之爭,誰偷了誰的歷史? 2021-01-25
近年有關中韓傳統文化的爭議不斷出現,除了“泡菜之爭”,如由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引起的“中韓端午之爭”、韓國“中醫申遺”事件等。
滬上阿姨外包裝旗袍圖被質疑不雅,大家怎麼看?
回應
民國的旗袍衩開的更低,基本都是膝蓋以下的,越南的奧黛是會開叉開到髖以上,但奧黛本質是上裝
圖上的這個坐姿仿佛是專門把裙擺掀起坐在椅子上,這既不雅觀,也讓人懷疑設計者的初心。
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旗袍是漢服嗎?- 知乎
回應
旗袍是民國時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糅合的是滿元素,只能算是時裝,不是漢服。
自古漢族一直在與其他民族繼續融合,服飾也不斷創新,像唐的翻領袍,明的拽撒,都是經過漢族改良後的服飾,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滿族女性的服飾不也被漢族改良成旗袍了嗎?希望各位不要帶有過多的民族主義
旗袍-維基百科
旗袍於1921出現,1925年開始流行,因為旗袍讓女子能穿著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體現了男女平等,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成為女性國服。20世紀前葉,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會非常風行,是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由於上海和香港外國人數量眾多,導致旗袍最終在外國人眼中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服飾」。
漢服、旗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2022-06-26
客觀地說,僅就襯托女性身姿來說,最讓人感覺身姿曼妙、婉約妖嬈,排第一位的,除了旗袍,還有誰?正因為此,在很多大型的國際舞台上,旗袍絕對是一枝獨秀的存在。比如范冰冰在戛納電影節穿的這身黃龍改良旗袍,就絕對亮瞎了一眾歪果仁的狗眼。此外,劉濤、金星、迪麗熱巴、唐嫣、倪妮等人,也都是旗袍的粉。以至於在國際場合,很多人認為:旗袍=國服。但是,很快就有人說了:旗袍是滿服改良而來的,哪裡有資格當國服?
有著東方韻味,又兼具西方的性感,中國旗袍在世界的接受度上,算是最高的。就連很多歐美明星,都在公共場合身著旗袍,比如:伊麗莎白•泰勒、帕麗斯•希爾頓、凱莉•米洛、艾瑪•沃特森、珍妮弗•洛佩茲、比約克、濱崎步……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就是中國旗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也都以旗袍做為禮服。
旗袍,堪稱服飾審美上較為成功的東西合璧產物。
近年來,伴隨民族復興,漢服復興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隨著漢服運動的興起,自帶仙氣的漢服越來越貼近我們,其更加古老濃厚的東方韻味,也是「漸漸熏得遊人醉」。
與其去黑旗袍,說旗袍的緊身、露大腿等與傳統中國的審美不相符,不如多關注一下因為旗袍在國外給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力。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韓媒:日本年輕人愛上“中華妝”
韓國《中央日報》2023-01-29日文章,原題:被有“四千年美女”之稱的中國美人迷住……中國化妝品在日本暢銷的原因。據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最近日本女性很喜歡模仿像中國偶像團體SNH48鞠婧禕這樣的中國美女的化妝方法,“中華妝”有很高人氣。因為日本年輕一代不同於老一代人,對中國的偏見較少,且認為“中華妝”本身具有魅力。
就在幾年前,中國風妝容還被稱為“Chiborg”(China“中國”和Cyborg“半機械人”的合成詞),意指這類妝容近乎機器人一樣精緻完美。大紅唇和濃密清晰的眉毛是其特點。然而,這一趨勢如今發生了改變。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風妝容中“純真和欲望”兩手抓的“純欲風”正在日本成為流行。這是使用粉紅色呈現可愛又性感氛圍的化妝方法。
此外,日本女性還對中國的“白開水妝”有濃厚興趣。這種化妝方法主要採用白色系化妝品,強調“自然美人”,給人以沉穩的感覺。據穀歌日本去年統計,純欲風、白開水妝在化妝相關檢索詞中分別佔據第2和第3位。
由於中國妝容在日本大受歡迎,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在日銷量也隨之增加。中國化妝品是如何吸引日本消費者的呢?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後藤康浩認為,與半導體等政府主導的產業不同,化妝品是“非政治性的”。他分析稱,日中間存在的領土紛爭等矛盾也幾乎並沒有對日本人的化妝品消費產生影響。日本中壯年層認為中國製造是劣等產品、會避免使用,而在他們子女一代中,類似想法卻越來越淡薄。還有評價稱,中國化妝品本身的品質也較以前有所提高。
日本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大國,但從2019年起就被中國趕超。2021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位元列世界第三,排在美國(802億美元)和中國(517億美元)之後。韓國化妝品市場也進入“前十”圈,規模為120億美元。
回應相關新聞
滯銷、退潮、關店,海外網紅美妝品牌敗走中國
3萬一克拉人造鑽石,在中國跌到270元,美媒:中國破壞了秩序 2022-12-11 上游新聞
鑽石,被譽為“珠寶之王”,一克拉的價格在3-30萬。
2020年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枚11克拉鑽石曾拍賣出4.53億天價。但如今在中國河南,一克拉鑽石最低270元,跌到了白菜價。
一百多年,鑽石是歐洲皇室和上層的專屬。如今,河南珠寶批發市場上,一克拉鑽石跌跌到了3位數,遠銷到全世界。不少男性網友直呼“感謝河南,讓我們實現‘鑽石自由’”。
鑽石降到白菜價,卻意外惹怒了老美。老美珠寶理事會、珠寶商協會等6家珠寶機構聯合發文,批評中國正在將神聖的鑽石變為普通的石頭。文章最後警告:警惕中國製造,他們是行業秩序的破壞者。
01河南製造,終結鑽石“天價神話”
鑽石之所以賣到天價,源於西方的壟斷。
1870年,南非發現Orange River鑽石富礦。為了壟斷鑽石生意,西方財團戴比爾斯買下整個礦場,用武力壟斷了全球90%以上市場。每年只開採一小部分,加上瑪麗蓮.夢露、英國王室的代言行銷,鑽石進入“天價時代”,並延續至今。
不過,隨著我國解決了“鑽石產量稀少”的難題,風向突然逆轉。2019年,中國科學院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人造鑽石”培育技術,並向河南試點推廣。短短兩年,河南就成為全球最大產鑽基地,占了全球近一半產量。
和天然鑽石相比,河南人造鑽石不僅“以假亂真”,甚至品質上更勝一籌,顏色達到標準最高的D級,淨度達VVVS級。
中國技術下,天價商品被拉下神壇的例子比比皆是。2021年10月,心臟支架被納入集中帶量採購,從3萬降至6000,自費部分僅需700元。
還有曾經3萬一克、天價收割我國的日產“時光酶”,其國產版“若返”也跌至千元出頭。
回應
不是破壞秩序,而是打破詐騙局面
美寶蓮進入中國27年後敗退關店,新國貨從線上進軍線下 2022-07-29
近日,歐萊雅旗下品牌美寶蓮將關閉線下門店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為了順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美寶蓮從2020年開始逐步對傳統線下管道進行調整,之後僅保留在美妝集合店屈臣氏內的櫃檯。
事實上,除了美寶蓮之外,還有多個國際品牌撤櫃甚至全面清倉退出線下管道的消息被不斷爆出,如羽西、薇姿、茱莉蔻、貝玲妃等品牌均要撤離線下櫃檯。
反觀中國新銳彩妝品牌,從線上破土而出之後,中國品牌正在佈局線下銷售管道。截至2021年年底,完美日記共有252家線下門店,預計共開設600家門店;璦爾博士於今年3月在杭州銀泰百貨開設了首個品牌直營店,將“以點帶面”加速江浙滬華東地區品牌店佈局;橘朵在銀泰in77落戶了直營旗艦店。
1917年美寶蓮推出世界上第一支睫毛膏之後,該公司隨即推出眼線筆、防水睫毛膏等單品,並於上世紀70年代將產品線拓寬至唇部彩妝、遮瑕及美甲等產品。在1995年登陸中國後一年,美寶蓮被歐萊雅收購,更名美寶蓮紐約,總部由曼斐斯遷往紐約。
由於美寶蓮定位大眾化妝品,其價格親民,而彼時的國內彩妝品牌還較少,至此美寶蓮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大眾彩妝品牌。百貨是美寶蓮主管道,至2009年初,在中國660個城市擁有12870個銷售網站,包含專櫃、超市及大賣場。
雖然美寶蓮多年來一直穩坐“中國彩妝市場的佔有率排名第一”,保持在20%以上。但隨著大眾彩妝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日韓與中國本土彩妝品牌一波波出現,美寶蓮從2013年的20.3%下滑至2019年的9.1%。
2010年時百貨佔56%,但2019年電商已達56.54%。美寶蓮於2018年開始撤出家樂福、沃爾瑪、物美超市等。自2020年1月起,美寶蓮陸續撤掉北京、長春、哈爾濱等地的百貨專櫃;當年6月,美寶蓮又集體撤出了上海當地的百貨管道。然而近兩年,在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產美妝品牌的衝擊下,美寶蓮2018年在淘系平臺為5.05億元,排名第五,至2020年為第九至7.35億元;在2021年其更是跌出彩妝銷售前十名。
回應
微博和網易論壇有意思了,說這是中國經濟大衰退的徵兆,中國人連美寶蓮都買不起了。哎,蘋果在中國的銷量這幾年飆升了(華為高端手機沒了),這不矛盾嗎?
已多年不去養豬網了,烏煙瘴氣的什麼牛鬼蛇神都有,看多了降智
相關新聞
CNN:蘋果為何離不開中國?因為中國不僅擁有他國難以複製的供應鏈優勢,而且還是不可或缺重要海外市場。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古為今用算抄襲?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說說的?如果全世界都認同中國元素你不高興?
高興什麼,他抄完中國的然後說是他們原創,你高興nm啊?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老外還真是沒文化,以為弄個龍上去就是中國元素了,他們不知道古中國女人身上的衣服上只畫鳳,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美媒:中國紡織業驚人數字的背後
美國《女裝日報》2022-05-31中國洞察:中國紡織業,從大到強 無論從總產量、出口額還是零售額來看,中國紡織業的規模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僅纖維的年產量就達58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0%以上;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達3160億美元,在全球總出口中占比超過1/3;零售規模超過6720億美元……這些數字背後,是中國龐大的紡織業供應。其成功源自堅實基礎、持續創新、開發新技術、奉行綠色戰略、瞭解全球趨勢、對研發大舉投資,以及個性化靈活生產等。
自2010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也是唯一在所有行業門類都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資料顯示,在中國的26個製造業產業中有5個位居全世界最先進水準,其中紡織業處於引領地位。
以一家運營著全球最大服裝加工設施的中國企業(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在其位於安徽、浙江以及東南亞的工廠,每天生產約200萬件成衣,是全球主要運動服裝品牌的關鍵代工商之一。同樣位於浙江的紹興市柯橋區是世界最大的紡織貿易集聚地,全球近1/4的紡織產品在當地交易,去年的線上線下成交額達448億美元。這裡只是中國的眾多紡織工業集群之一。在山東省泰安市附近的姚家坡村,每天要訂購30多噸面料以生產16萬條秋褲。如業內專家所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像中國這樣豐富、系統、完整的紡織產業鏈,既有上游原料供給(包括石化、農業),每個紡織鏈條上的細分行業也應有盡有。
從棉花到纖維,從織布到染色、生產,一件服裝經過數百道工序才能抵達消費者。因此即使到現在,紡織業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棉國,擁有數千年紡織生產史,在人口特徵、強大勞動力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機遇助推下,中國源源不斷地為世界提供物美價廉的服裝。(作者Li Jun,崔曉冬譯)
巴黎世家1.2萬元的限量“做舊”鞋引爭議,又髒又破為了寓意“環保”2022-06-04觀察者
這兩天,法國奢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售價1850美元(約合12321元人民幣)的限量款“破爛鞋”又引發了一波關注,這款5月發佈的高幫運動鞋新品,推出至今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儘管見慣了時尚行銷,“爛”成這樣的帆布鞋還是被外國網友批“過度做舊”、“價格過高”。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巴黎世家5月9日發佈了“Paris”系列高幫運動鞋新品照片。在攝影師奧波德•杜舍明(Leopold Duchemin)拍攝的照片中,鞋子嚴重破損、面目全非,“完全毀壞”的細節包括表面的裂口、磨損以及看起來像“髒東西”的污漬。
根據巴黎世家的說法,誇張的限量版運動鞋售價為1850美元,且只有100雙“額外損壞”(extra destroyed)的鞋對外銷售。
相關產品發佈後,立刻在外網引發爭議。
有外國線民把限量款“爛鞋”形容成“破舊的匡威”,稱是“高中時媽媽求我扔掉的那雙被撕爛的匡威”。
還有一條點贊近24萬的評論稱:“巴黎世家應該在做一個社會實驗”。
網路歌手Neena Roe稱:“他們賣的這些運動鞋看起來屬於那些整個成人時代只買得起一雙鞋的人,還賣625美元。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令人難以置信。” “所以他們從垃圾填埋場裡挖出鞋子,再賣(接近)2000美元? 真是天才。”
然而,“爛鞋”的宣傳真有受眾。
《Highsnobiety》雜誌的編輯Tora Northman就稱,巴黎世家“總是創造引發討論的有爭議的產品”,“已經把品牌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完全顛覆了奢侈品的本質”。
有外國線民對此感到疑惑,直言:“為什麼現在對那些富人來說,貧窮是一種美感?”
回應
世界各地的流浪漢身價立馬提升
穿這種東西,還有如破洞的牛仔褲,就是倒楣相。
也不知這堆歐洲‘上等人’追捧的‘奢侈品’、“破舊的匡威”破鞋”等等,咱國內一票追西慕洋的各色“聖母”們到底有木有“藝術眼光”?“懂不懂”‘欣賞’,懂不懂“時尚審美”耶?
我敢打賭,在出現所謂哈韓哈日族,出現海參恐韓足部舞蹈隊的歷史虛無的那個文明古國,會出現一大批讚美仰慕的文人知識份子
再漂亮的口號,也掩不住靈魂空虛,虛榮,病態,扭曲的價值觀和滿滿的銅臭味。
相關新聞
美2021/12/23禁止採購涉疆產品 中国陸紡織工業聯合會及12家協會今發共同聲明譴責美國霸凌
2022年1-2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出口502亿美元,同比增长8.9%。3月增长17%
北京為何重啟地鐵便利店? 2022-02-07 中國新聞週刊
從2021年12月開始,北京地鐵將陸續新開130餘家便利店。北京地鐵便利店,還是在17年前。然而2004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規定,地鐵站廳、月臺、疏散通道禁止設立商業攤點。
深圳平均每3136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廣州和上海分別為3491人/店、3856人/店,而北京是9919人/店。
作為一線城市,北京便利店為什麼會比較少呢?
城市的便利服務體系,有三個最主要場景點。第一是辦公區域和寫字樓區,這是便利店最集中的區域;第二是社區,這些店鋪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第三就是交通節點,比如地鐵網站公交網站,這是解決通勤中應急需求的最佳場所。
北京優先建住宅後建商業配套,當時開發商普遍對商業配套重視不足。北方冬季夜晚漫長、客源稀少,大大增加了便利店的運營成本。
除去房租,便利店最大成本其實來自人力成本。 北京為什麼有很多夫妻店小賣部,就是因為經營者就是店主本人,即使微利也能繼續。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現在北京發展較快的便利店,很多都用技術手段減少員工數量,在流程上也盡可能自動化。知名便利店品牌7-11花了14年,才在北京開了不到200家店,而當前“便利蜂”在北京門店已經超過500家,比全家、7-11和羅森等日系便利店品牌在北京的店面總數還要多。未來北京地鐵便利店的數量將可能達到1000~2000家。
目前,絕大多數城市地鐵虧損運營,地鐵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地方政府補貼。據2020年的資料,北京和深圳地鐵票款收入分別為41億和36億,而運營成本則分別為184億和133億。北京地鐵集團獲得了104.63億元的政府補貼,而深圳地鐵集團則盈利111億元。深圳地鐵採取“站城一體化”的商業開發模式,不僅在地鐵站周邊興建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或住宅等建築,還對與地鐵聯通的獨立地下空間進行開發,獲得升值效益。
回應
北京2021年統計擁有657萬輛汽車,通勤基本是靠開車接送孩子,上下班。去便利店停車太不方便,購物不如去大型超市,何況現在京東生鮮什麼都送到家。
便利店沒前途,日本的便利店也是每況愈下,現在基本上就靠外國打工仔撐著
人民幣不好賺了 不敵陸企強攻洋品牌加速撤離中國 2022/02/08 中時
不久前一位在大陸有大量粉絲的好萊塢明星感嘆道:「人民幣愈來愈難賺了」,其實不只好萊塢,許多西方企業這些年來大賺人民幣的盛景也早已顯露疲態,許多人認為是成本上升導致經營環境惡化與政治因素干擾,倒不如說是外商這些年因為太容易賺錢而漸趨怠惰與傲慢,趕不上市場的快速變化而遭到淘汰,政治問題只是對外企雪上加霜罷了。
過去曾經紅極一時的西洋時尚品牌、尤其是接近一般民眾快時尚,在幾年內迅猛擴張的速度讓外商們見識了中國市場無與倫比的力量。在中國網購經營5年多的美國品牌Urban Outfitters(UO),因為沒有實體店,退得比較快速乾脆。還有GAP與其子品牌Old Navy都傳出結束中國業務,想要打包出售;美國品牌Forever 21第2次退出中國市場。英國廠商TOPSHOP、電商ASOS更早以破產與嚴重虧損而退出中國, ZARA、H&M等歐陸系快時尚品牌也都接連關閉實體店。
首先是外商多數在市場高度熱絡時進軍大陸,當時大陸消費者喜愛洋品牌的品質並且樂於追捧其品牌形象,每家快時尚都加緊速度快速擴張狂撈人民幣,既忽略了企業經營的體質,也不注重在地人才的培養,一旦市場出現新趨勢,轉型與調整變得百般困難。
此外,外商管理階層由於自視甚高,完全未能體會到大陸網路消費形態快速變化造成的影響。快時尚對供應鏈要求採用商品策劃、生產到零售一體化控制的銷售形式,或稱為SPA模式,把一般12周壓縮到3-4周,以實體店銷售與存貨來決定生產量,並要求廠商快速回應,以減少庫存壓力。這種模式被延用已有近30年時間。
但是近幾年中國大陸網路商業快速發展,最流行且效率最佳的購物方式是「工廠直供」與「直播帶貨」。大約只要1至2周,對市場脈動的反應非常即時,但一般西方快時尚仍偏好實體商店的活動與擺設,以及網路商店的促銷活動。
大陸本土廠商學習能力強,對市場反應敏銳。在商業環境野蠻生長的過程中,激烈的競爭磨練出一批一批身經百戰而存活下來的企業,以最接近消費者需求的態度,在身段高傲的外商尚未察覺前,早已悄悄地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摸索最適應大陸社會現狀與消費習慣的商業模式。
大陸國產貨崛起一部份是因為時尚購買主力的年輕人已經換上了成長環境與歷程完全不同的新生代,他們的在文化上較有自信,也對到處充斥的洋品牌不再有那麼強烈的心理需求。
為赴美上市,創始人考慮改變國籍? SHEIN否認
路透社2022-01-25消息,有2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時尚零售商SHEIN正考慮重啟赴美IPO計畫,最早於今年上市,SHEIN創始人正考慮改變公民身份為新加坡籍,給IPO創造條件。對於這些說法,SHEIN方面予以否認。
SHEIN(希音)是一家中國線上快時尚零售商,其前身為許仰天2008年成立的跨境婚紗電商SheInside。早期不從事服裝設計和製造,而是在批發市場獲取產品。後來它收購了中國電子商務零售商Romwe,2年前曾考慮在美上市,但後來被擱置。
SHEIN是中國以外的美國等世界市場為主。產品單價低、款式多、上新快,受到消費者追捧,同時在TikTok和Youtube等社交平臺上走紅,快速出圈。2021年,成為全球下載量第二大的購物類APP,超越傳統電商巨頭亞馬遜。
享受中國製造業紅利的SHEIN,能反哺中國製造業嗎? 2022-01-27 觀察者網
SHEIN在快時尚領域的世界市場份額從2020年1月的7%,躍升至2021年6月的近30%。胡潤認為,SHEIN創始人許仰天的財富已達到400億元,在中國40歲以下富豪榜上排名第三。
SHEIN在小單快返模式之下,整合中小制衣企業的產能,按照西方消費者的喜好調整生產,憑藉上新速度、款式數量和低廉價格出圈。然而,拿走了產業鏈上最大利潤的SHEIN,究竟有沒有反哺中國製造業,造福流水線上的打工人?
SHEIN從不欠帳,甚至主動補貼工廠的作風,贏得了不少小作坊老闆的忠誠。但是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一味追求廉價的SHEIN,也可能將中國服裝業大量的產能,牢牢綁定在低端領域,打斷落後產能的退出節奏。
回應
哦,原來SHEIN給工廠提供資金/沒有移到東南亞是壓榨了代工廠,嗯,你這邏輯滿分
你這種人頭腦太簡單了!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SHEIN只不過是通過平臺進行擴張獲取足夠的客戶,當完成IPO之後套現走人!
照你這麼說,隔壁希音賺了美國人錢,這錢就不該出美國,否則也是轉移資產了!
大家都期待中國有更多的“優衣庫”!不是靠抄襲,山寨來實現的!
嘿,醒醒,如果SHEIN之類的國內自由品牌是靠抄襲和侵權,阿迪nike之流早就上告了,連中國海關都出不去。
SHEIN從不拖欠供應商錢款,結帳週期很短,甚至會提前結帳;也不會讓供應商承擔庫存壓力。對這樣的企業,還能要求啥呢?做人要厚道。
中國攝影師反歧視作品登上時代廣場大屏 2022-01-21
中國攝影師羅冰的反種族歧作品《All in Love》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作品中三位元女性模特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她們或相依或相擁,緊密聯繫,展現不同膚色的女性之美。
回應
歧視眯眯眼人士嗎
不能說歧視,而是對歐美刻板印象的一次矯枉過正
這個才是正確的審美,三種膚色的都很漂亮。
人類個體之間雖然有著多多少少的差異,但在現在資訊互通和前全球化的情況下,大致的審美都是一樣的!
這種臉型和眼睛本來就屬於正常,我們一個高中班18個女生一半以上都符合,還有4,5個比這還漂亮的,實話實話這攝像師就是挑的普通中國女性代表。那些故意挑眯眯眼的老外,和你口中所謂100萬都挑不出來一個才屬於顛倒是非,又或者故意諂媚醜惡,歐美的普遍形象就是腋窩惡臭,體毛濃厚,28歲看著像62歲,皺紋滿臉,個個肥臉粗毛孔。像奧黛麗赫本、米蘭達可兒這種都是幾億白皮才出一個,怎麼不見他們在影片中真實展露,你怎麼不bb問這種臉型的歐美人有幾個?
所有生物的審美取向都是一樣的,不用劃分生物種類,更不用單獨把人類列出來,美感是跨物種的高度一致性的感觀意識,花朵,鳥兒,雄獅,公雞,魚類,蝴蝶......人類認為美的,別的生物也一樣認為美,根底是因為醜的生物會被剝奪生育權。那些設計師強說中國人認為醜的,西方人認為是美,其實是生造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這回事,審美是具有跨物種的一致性的,更何況在人類之中。不僅僅視覺美感是跨物種,嗅覺也一樣,狗兒貓兒聞到人類的臭襪子,一樣作嘔,西方人都有狐臭,他們自己不會覺得好聞,而是要用香體露掩蓋。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1_21_623053.shtml
快時尚讓二手衣汎濫成災智利沙漠成世界舊衣櫃之山 2021-11-21 華僑日報
《法新社》據報導,智利是二手和滯銷快時尚衣物的集散中心:它們由中國或孟加拉製造,接著送往歐洲、亞洲和美國銷售,最終再流入智利。每年約有5萬9,000噸衣物抵達位於智利北部、南美最大免稅伊基克港(Iquique),轉賣或走私到拉美,每年會剩下3萬9,000噸被丟往阿塔卡瑪沙漠,形成了如今一座座的「衣山」。
所謂的快時尚,只有越來越快的消費。因此,當衣物在快速被取代、淘汰和丟棄的前提下,也就製造了大量的快時尚災難垃圾。聯合國在2019年報告,全球的服裝產量在2000至2014年翻倍,廢水排放量佔全球20%,碳排放量佔全球8%至10%。生產一條牛仔褲會消耗 7,500-10,000升水量,LEVI'S經典款501牛仔褲的生命週期——從製造到被丟棄——會產生約33.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LEVI'S的例子還不包括對土地、生態環境、勞工環境等造成的影響。例如:底層勞工的權益和勞動條件往往被忽視。棉花會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對土地造成嚴重污染。
近來,隨著對快時尚產業的瞭解以及全球暖化的加劇,外界也開始鼓勵「道德時尚」(ethical fashion):旨在對人類、動物和地球降低負面影響的時尚。這也是敦促生產商檢視生產材料和勞動環境之外,開始關心如何讓衣服變得「永續」,例如有相關網站提供延長衣服壽命的技巧,以降低衣服在全球的碳足跡。當然,再次循環使用的二手衣物也是緩解方式之一,但不應該建立在快速消費、快速淘汰的前提之下。
英媒報導"眯眯眼事件" 有人稱"中國人不就長這樣嗎" 2021-12-30
近日,“眯眯眼”成為國人輿論焦點,英媒《每日郵報》也報導“大多數中國人不都是眯眯眼嗎”“她們看起來很中國人,有什麼問題嗎”。
中國網友“非常傲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們來如此定義我們。”
回應
眯眯眼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天然長相,我們反對的不是這種天然長相,而是一種西方惡意塑造的形象,這種形象應該被賦予另外一個名字以示區分,比如西式斜眼妝。
眯眯眼不是天然能長出來的。第一,眯眯眼不是眼睛小。可以看到西方醜話中國人的那些眯眯眼很長,從占比看如果這個眼睛睜大是很大的。那些眯眯眼的廣告模特,他們平時的日常紮照片看也是眼睛挺大的,只是拍攝廣告等的時候故意眯眯眼,有的可能眯眯眼的效果還不好,用PS改的更小一些的痕跡也是有的。第二,眯眯眼不是眯眼。有些說說是笑的時候,但是人笑的時候眼眉是彎的,眼睛眯起來額是跟著彎的,而不是歇著上翹或者一字型的。有人那一些抓拍的人眯眼瞬間做例子也是錯誤的,人眯眼的一個瞬間和專門拍攝的廣告照片肯定不一樣。一些宗教雕像和歷史人物眯眼是宗教需求和震懾用途,表示深奧或者不屑一顧等意思。第三,現在看到的眯眯眼廣告都是故意眯起來或者後期PS等加工的,也就是故意為之的。
超越H&M和Zara 神祕中國品牌Shein讓西方青年上癮
2021年5月17日,中資快時尚電商SHEIN超越亞馬遜,成為iOS和Android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並在54國的iOS購物APP中位列第一,它銷往220個國家,大批海外年輕女性消費者直言對這個品牌「上癮了」。而在成功勢頭似乎無人能擋之際,SHEIN也正面臨抄襲、環保和勞工剝削等快時尚品牌的爭議。
BBC分析有五個原因。
價格便宜 平均68元人民幣
雖然總部設在中國,但SHEIN主要以美歐澳為目標,產品包括廉價的露腰上衣、比基尼和連衣裙,均價僅7.90英鎊。服飾大多在8至30美元之間,比Zara和H&M便宜30%至50%。
60萬件產品供選擇
任何時候,在SHEIN都有多達60萬件產品在售。依賴於其廣州總部附近的數千家第三方供應商,以及約200家合同製造商提供貨源。銷售模式為「實時零售」,供應鏈上的小公司可以從其內部系統獲得關於潮流趨勢或產品表現的信息。利用算法得出的這些數據,每種風格都生產50至100件,視銷量即時調整供貨。約25天內完成一件新商品的銷售,生產效率即使Boohoo、Fashion Nova等「極速時尚」(ultra-fast fashion)也難敵。
該品牌在Instagram和TikTok上進行精凖的廣告投放以及贊助網紅,並常在平台上舉辦直播節目以推廣其產品。西方品牌很少使用直播,而直播擁有巨大的推動銷售的潛力。
在該品牌的7000多名員工中,有200名是內部設計師。最近還舉辦了一場年輕設計師大賽,提供10萬美元獎金和時裝系列的獎項。該公司已經向獨立設計師支付了100多萬美元。該品牌並有一個團隊在上架之前對供應商的新設計進行審查,試圖消除所有侵權隱患。
可持續時尚設計師羅伯塔.李(Roberta Lee)指出,SHEIN和其他快時尚公司常使用不像天然材料可降解的聚酯纖維面料。該公司視頻中出現很多SHEIN服飾「可能在穿了幾次、洗了幾次後就被扔進垃圾填埋場」的內容。
SHEIN則堅稱,小批量生產服裝的方式效率更高,而且很少浪費。該公司希望獲得更多的可再循環使用織物,並使用比傳統絲網印刷污染更少的印刷技術來印製圖形和圖案。
相較於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火熱,SHEIN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最神祕的百億美金公司」,它到底是什麼來頭?……..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892194
Dior攝影展陳漫作品引中國網友不滿 官媒批醜化亞裔 2021/11/18 中央社
綜合陸媒報導,陳漫這系列作品日前於上海舉辦的「迪奧與藝術-LADY DIOR 我之所見」主題區展出。照片中有一名女子配上清朝髮式,眉毛淺淡、雙眼細長,兩頰有雀斑,雙手拿著黑色 Lady Dior 手提包。
這張圖片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引發批評,網友普遍認為這是西方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和污衊。
評論提到,精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2018年因宣傳影片「刻意醜化中國人物和景象」,遭到中國民眾抵制,「殷鑑不遠,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過醜化亞洲人形像從而迎合某些固化認知,以個性化創作之名行審醜、抹黑之實,並藉此樹立所謂獨特的『風格』和『賣點』,必然會遭到人們的痛斥與唾棄。」
迪奧事後已刪除官方微博上的有關照片,至於陳漫則暫未回應事件。
相關新聞
迪奧虛心聽取意見刪除爭議作品 陳漫:深深反思 正式道歉
早在2012年,陳漫為英國時尚雜誌「i-D」拍攝12張中國少數民族照片也引起過爭議,認為中國女性在陳漫的鏡頭中沒有展現出中國女性之美。觀察者網表示,像迪奧這樣的國外時尚品牌已不止一次醜化中國女性,如果有人還認為這只是文化差異或藝術角度問題,那只能說他們連最基本的審美觀都喪失了,剩下的只有盲目迎合,甚至是自我賤化。
旗袍的厲害就在於經過了現代化改良,普通服裝店都可以出,而且融入西方元素也不違和
【本文來自《漢服能不能徹底取代旗袍地位?》評論區】
旗袍1929年被國民政府定為禮儀服裝,新中國建國後被打倒,定位為糟粕,沒人穿這玩意了。1984年又被定為禮儀服裝,這才在接代場合穿在禮儀小姐身上,從此就特定為接待工作的職業裝束。這年頭除了某些行業的職業女性作為工作服穿,平時沒人穿這東西,和滿大街都能見到的各種朝代漢服以及改款漢服來對比,確實不是一個維度。
樓上有點孤陋寡聞啊,改良旗袍很火的誒,普通服裝店幾乎都可以出,那才叫滿大街都是。而且無論加泡泡袖,還是下擺拼接成西式女裙,都很好看,旗袍厲害的地方就在於經過了現代化改良,相容並包,生命力很強。
回應
服裝穿在自己身上,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不存在權威和固定形式,就和吃飯一樣,自己想吃什麼味,他人不得干涉,自己高興就好。
相關新聞資料
要實現復興漢服,必須讓漢服能以廉價方便的姿態,走進勞動生產、日常生活場景
【本文來自《漢服在資本圈水土不服》評論區】
要實現漢服愛好者口中“復興漢服”的願景,必須要讓漢服能夠以廉價、方便的姿態走進勞動生產場合,走進大眾日常生活場景,而不是僅限於資本和小資聯手構造的不事生產的千金大小姐優越幻境,構造幻境過程中的拒絕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改良、壟斷行銷、飯圈互撕、畸高價格,無一不是復興漢服的實在障礙。
回應
上綱上線有意思?現在漢服百元日常不少
衣食住行 國貨全面“包抄” 2021-06-28 北京青年報
新秀國貨迎合Z世代需求
新國貨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已進入到“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階段,消費者的本土文化意識集體復蘇,國貨消費加速崛起中。
第一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國內品牌以模仿國外產品為主,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來開拓市場,典型品牌有海爾、格力、中華等;第二個階段從21世紀初到2014年,國貨品牌逐漸成熟,開始追求時尚和潮流,但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典型品牌例如聯想、康佳、回力等;第三個階段從2014年開始至今,新秀品牌更能迎合Z世代的需求,兼具高性價比、創新性、個性化的特點,典型品牌例如泡泡瑪特、花西子、完美日記等。
電商平臺開啟助力
國產電子產品“死忠粉”最多
全球建築圈刮起“中國風” 2021-04-06 文匯報
全球知名建築網站Ar chDai l y於近期公佈了2021年度建築大獎的名單,中國專案奪得5席,證明了“中國風”在全球建築圈佔據了越發重要的話語權。
中國風Chinoiserie,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這種風格早在17世紀末已流行於歐洲,至今仍被運用在服飾、音樂、電影、建築、家居等領域。
但當下中國風不再是淺層次的元素組合或符號拼貼,而是一門根植於中國土壤的設計哲學。既有寄情於山水間的“陽朔竹林亭臺樓閣”,也有位於河谷地貌中的“金樽堡”,還有一座“七舍合院”。
中國風--維基百科
中國風的「中國」主要指以中國為主體的東亞世界,除了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也是相關的創作題材。
新中式建築_百度百科
新中式建築,是中式建築元素和現代建築手法的結合運用,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築形式。該建築形式在沿襲中國傳統建築精粹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
新中式裝修與中式有什麼不一樣?
中式:是從古代宮殿的建築藝術風格上提煉出來的中國古典建築室內設計風格。中式風格更多的利用了現代手法,把傳統的結構形式通過重新設計組合以另一種民族特色的標誌出現。
新中式:是提煉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精髓,搭配如今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新中式延續了清明兩朝中國古典的家居設計,並提煉其經典元素加以豐富和簡化,摒棄了傳統空間中等級、尊卑的思想觀念,空間配色上也很輕鬆自然。
疊合與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築藝術 2015/03/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我是服裝設計師,品質款式都不是問題,問題還是話語權及文化主導權 2021-03-30 風聞
【本文來自《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服飾行業,“國貨情懷”未必就是萬能藥》評論區】
我是工廠服裝設計師。
請問“巴黎情懷”對於女裝,“米蘭情懷”對於男裝,為什麼這樣大的魅力?
問問周邊的人,當真是真心覺得那些東西有多麼優質,多麼新穎嗎?
所謂引領流行趨勢,只不過是話語權而已。
幾個國際大品牌來來回回就那麼幾種設計,他們強在行銷
【本文來自《說說我以前不想買李甯安踏的原因,國貨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啊?》中國人設計思路不行,可能這就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結果吧!再有中國人比較擅長模仿,中意省事賺快錢更沒有體現中國古人的工匠精神】
hm事發之前,我剛好跟老婆逛商場買鞋,耐克阿迪斯凱奇李甯安踏631匹克喬丹飛樂回力人本等等一大堆國內外牌子轉了個遍,耐克阿迪的如果把標誌去掉,設計上真的沒什麼亮點,個人感覺兼顧實用與外觀最好的是斯凱奇熊貓鞋吧。本人對品牌完全沒有追求,只看外觀和舒適性,最後我們買了兩雙李寧,因為有情侶款。你說中國人設計思路不行,肯定不像我一樣閑,去商場逛一下午鞋店,會發現國產品牌千奇百怪的鞋子設計,沒有好到百花齊放的程度,但絕對不缺創造力,反而幾個國際大品牌來來回回就那麼幾種設計,他們強在行銷,一雙耐克鞋上就一個大對號,說好聽點是極簡設計,說白話點就是打廣告,當然啦,把某種造型設計和品牌掛鉤本身就是一種十分牛逼的商業模式思路,國產品牌與他們相比,差的不是設計思路,而是常熟商業運營。
中國棉花協會:歡迎全球產業鏈赴疆考察 2021-03-25 觀察者網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產棉區,年產量在500萬噸左右,占到國內棉花產量的80%以上。新疆50%以上農民種植棉花,其中少數民族占70%以上。棉花已成為新疆當地農民,特別是南疆和田、阿克蘇、喀什、克州等維吾爾族聚居地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植棉收入已占到農業總收入的80%以上。新疆棉紡織產能在1700萬錠左右,紗線產量185萬噸,解決當地就業近60萬人。
2020年中國紡織服裝整體出口2962.3億美元。中國以其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成為全球紡織服裝進口企業最為信賴的採購基地,包括新疆在內的中國產紡織服裝受到各國消費者的歡迎。
中國棉花和紡織行業一直維護雇工的體面勞動等權益,改善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產品品質,以期為全球服裝及零售品牌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服務。長期以來,來自中國的棉農、紡織工人等所有普通從業者為世界棉紡織行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受到公正對待。來自西方政府的粗暴打壓不僅會直接傷害到產業鏈最脆弱的群體——數百萬新疆棉農和紡織工人,還將嚴重損害各國紡織服裝消費者、零售商、分銷商和進口商的利益,並將最終傷害到世界紡織服裝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繁榮發展。
相關新聞
有圖有真相!華春瑩拿出照片:中美到底誰在強迫勞動
我侄女曾連續幾年去新疆採摘棉花,因為採摘一季掙的錢,夠她女兒讀一年大學的開支了
我是兵團二代,兵團棉花95%以上已機械化,人工08年後已逐步被采棉機取代
新疆人權議題延燒 中國外交部宣佈制裁歐盟10人4實體
外媒:反擊歐盟制裁 中國迅速反擊令人驚訝
紐時:中國不再害怕美國的批評 不再尊重美國
中國棉花協會堅決支持新疆棉花
三十餘家中國品牌:支持新疆棉花
中國股市的服裝板塊大漲!李甯安踏等國產品牌股價大漲
耐克直播間小姐姐被罵哭:我得上班;安踏主播賣力嗓子喊啞...
一大波中國藝人與抹黑新疆棉花品牌方解約,要賠錢嗎?明星代言合同一般有“品牌方不得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條款,即便約定不明,藝人方也可以根據《民法典》中“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的規定解除合同,且不必承擔賠償。
反擊美國!北京發布1.5萬字「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2021-03-24 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指美國已成為全球安全與穩定的最大麻煩製造者。
央視報導,該報告分為序言、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美式民主失序引發政治亂象、種族歧視惡化少數族裔處境、社會持續動盪威脅公眾安全、貧富日益分化加劇社會不公、踐踏國際規則造成人道災難,全文約1.5萬字。
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任性妄為導致失控,美國人口不足世界總人口的5%,但截至2021年2月底,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卻超過全球總數的25%,死亡病例數占全球總數的近20%,超過50萬美國民眾失去寶貴的生命。
報告稱,美國民主制度失序引發政治亂象,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金錢政治扭曲壓制民意,選舉成為富人階層「獨角戲」,人們對美國民主制度的信心下降至20年來最低點。
報告指出,美國少數族裔遭受系統性種族歧視,處境艱難。有色人種在美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中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卻占被監禁未成年人總數的三分之二。非洲裔新冠肺炎感染率是白人的3倍,死亡率是白人的2倍,被員警殺死的機率是白人的3倍。四分之一亞裔年輕人成為種族欺淩的目標。
報告指出,美國槍枝交易和槍擊事件創歷史新高,人們對社會秩序失去信心。2020年美國共有超過4萬1,500人死於槍擊,平均每天達110多人,全國共發生592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1.6起。
報告強調,美國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底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疫情失控導致大規模失業潮,數千萬人失去醫療保險,弱勢群體成為政府消極應對疫情的最大犧牲品。
報告認為,在抗疫需要全球團結的時刻,美國卻執意奉行本國優先,推行孤立主義、單邊主義,揮舞制裁大棒,霸淩威脅國際機構,殘酷對待尋求庇護者,成為全球安全與穩定的最大麻煩製造者。
相關新聞
網酸:像恐怖分子發反恐報告
回應
疆獨恐怖分子
中國陳述美國事實
作為新疆人說兩句,棉花大多數是生產建設兵團種植
首先,並不排除有個別維族人從事棉花的種植,就像漢族人也有牧民一樣。但絕大多數都是由生產建設兵團在大規模種植的。裡面大都漢族人,也有維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但所有人,都是國家職工,拿工資的,和什麼“強迫勞動”八杆子打不著。棉花在播種時是機械化操作,但收穫很難用機械化(楨:? )。所以每年收棉花時兵團都開專列,從河南、山西和甘肅等省份組織農閒農民進疆收棉花。這些人也都是漢族,也沒有強迫。相反,摘棉花的收入很可觀,所以每年他們都樂此不疲的去。
相關新聞
有幸在棉花採摘季去了趟新疆,潔白的棉花地與機械化採摘場景,非常漂亮
回應
原來是在強迫機器工作。
西方對棉花是有原罪的,美洲白人奴隸制通過剝削和壓迫黑人,他們的政府和媒體機構通過營造新疆棉花和強迫勞動給他們的民眾洗腦,並且讓他們強化反華的思想,政府對外是意識形態工具,對內是洗腦工具。
快時尚不香了:H&M、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集中退場 2020-07-13 新浪財經
2012年左右,以H&M、Zara、優衣庫等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們曾風頭無兩。但過去兩年,放眼全球市場這些品牌的日子不再“舒適”。
就在近期,快時尚的“衰退”似乎正在集中爆發。一個信號就是,在曾經看好的中國市場,包括Superdry、earth music & ecology在內的品牌連續宣告敗退。同時,巨頭們的業績也不再靚麗。7月9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公佈業績, 2020第三季度,其同比轉虧,虧損達98.18億日元。
疫情似乎成了壓倒這些品牌的最後一根稻草。
低潮已久,多品牌敗退
快時尚頹勢早已顯現,疫情僅是導火線。快時尚行業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後,光鮮亮麗早就不再,該行業已處於盛極而衰的階段。
回應
假貨比真貨多!而且電商便宜!
我要的是品質和自己喜歡的款式!管你大不大牌!
H&M抵制新疆產品?網友怒了
2021-03-24,H&M集團在網站發佈的一份聲明,“我們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原材料。”對此,網友評論,“還想賺中國的錢?癡心妄想!”
https://finance.sina.com.cn/zt_d/hmdzxjcp/
帶頭抵制新疆棉花的BCI,究竟是個什麼組織? 2021-03-24 觀察者網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是一個產業類NGO,會員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品牌,也曾發表過和H&M相類似的聲明,在涉疆問題無端指責中國,打壓新疆棉農和棉花產業。
一些西方勢力對於中國新疆的造謠抹黑越來越甚,歐盟甚至無理發起單邊制裁。對此,中方則加倍還擊予以反制,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資訊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
耐人尋味地是,從搜索網站查找BCI去年10月的涉疆新聞稿,點擊進入網站後卻顯示“查找不到”。近期BCI上海代表處鄭重申明,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專案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協力廠商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但這是否代表BCI總部官方意思,未有更多明確資訊說明。可確定的是,BCI此前聲明對於新疆棉花的重大傷害,已然造成。
編造涉疆謊言的,絕非H&M一家
……….
回應
阿迪,耐克,優衣庫,大家記住了
BCI上海代表處糊弄中國人,BCI總部早在2019年就把新疆棉花排除了。
按照國內NGO的管理辦法對BCI的調查,任何進入中國的紡織品不得使用BCI標誌,這樣既可以削弱這些流氓組織的力量,也可以保護我們的紡織企業。
漢服經濟正在“破圈”生長 2021-03-16 北京日報
伴隨新一代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追捧,漢服經濟迎來“井噴”時刻,2019年銷售破45億元,同比增長318.5%。“漢服熱”還衍生出租賃體驗、拍照寫真、私人訂制等多元產業鏈;B站和抖音等社交平臺以漢服文化為主題的內容也吸引了諸多流量,話題度持續飆升。漢服從小眾愛好逐漸成為“潮流”引領者,在給服裝產業注入傳統文化審美的同時,也打開了新的消費市場。
十餘年前,漢服還是小眾愛好,只有在“同袍”聚會時才能見到漢服的身影。2016年至2019年,漢服文化快速擴張,並在2020年成功“破圈”:B站漢服頻道視頻累計播放量達13.7億次,抖音、微博等平臺也成為漢服文化的傳播陣地。2018年漢服愛好者204.2萬人;2019年356萬人,連續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率。
熱度飆升帶動多元產業鏈
漢服經濟頻獲資本加碼
《2020漢服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近3年來漢服線上銷售規模大幅增長,僅在天貓就增長6倍;2019年,漢服在淘寶的成交金額首次突破20億元;截至2020年1月,通過阿裡旗下平臺下單購買過漢服的消費者人數接近2000萬;我國有4.15億人是漢服的潛在消費者。隨著需求的不斷擴大,漢服市場迎來大爆發,漢服行業正在成為資本入局的新賽道。去年9月,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相繼完成兩輪股權融資和戰略融資;去年10月,知名漢服品牌十三餘完成Pre-A輪融資,由知名天使投資人王剛的覺資本領投,融資金額達到數千萬元。隨著漢服品牌商家頻獲資本加碼,原本的小眾愛好已演變為一門大生意。
單身、好工作、奢侈品=成功女性 港媒:研究發現,電視劇正改變中國女性衡量成功方式
香港《南華早報》2021-01-30研究發現,電視劇正在改變中國女性衡量成功的方式——成功應該是單身、有一份好工作和體驗奢侈品
市場研究公司伯恩斯坦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電視節目對女性消費者的影響。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在過去40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電視劇已演變為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從2018年起,她們就開始主導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占奢侈品消費的71%,其中26歲-35歲的女性是奢侈品市場的核心群體。由於女性接受了更高的教育,擁有更高的收入,她們的購買力增加了。她們願意花錢來獎勵自己努力工作、彰顯個人成就。
中國對成功女性的定義發生了轉變,從“嫁得好”轉向“個人成功的規劃師”。“近年來,中國電視劇中的許多女性榜樣都有相似點:年輕、漂亮、受過良好教育且經濟獨立。”
在迎合社會對成功女性的期望方面,中國女性面臨巨大壓力。她們不但要優雅、美麗、婚姻美滿、家庭幸福,還必須擁有蒸蒸日上的事業,消費成為她們緩解壓力和焦慮的途徑之一。此外,物質財富以外的體驗類活動,如潛水、跳傘、滑雪等越來越受女性歡迎。
又一不起眼生意,規模將達350億,暢銷全球只認中國造 2021-02-20
據衛健委資料顯示,我國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脫髮問題,而且脫髮的人群甚至達到了2.5億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7%。
在這種情況下,“脫髮經濟”興起了,養發、植發行業也愈發火爆, 2019年,我國養發行業的市場規模高達663億元,2020年我國植發行業規模也突破200億元。
只不過,這兩種行業的火爆下也有一些“缺點”,因為養發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時間的護理;而植發的價格則是十分高昂,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範圍,於是,在脫髮經濟下,又一行業成為了市場的“大熱項目”,那就是假髮行業。
暢銷全球,火爆重洋
2020年的3月—11月期間,京東平臺的假髮商品銷量超過20萬件/2000萬元,全球超過50%的假髮都產自於中國。我國假髮相關企業數量已經高達3.3萬家,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我國河南的假髮之都——許昌。許昌的假髮製造工藝也稱得上是“一流”的,這裡有著國家級的發製品技術中心,獲得了十幾項專利證書,可見其製造技術的成熟。
國貨霸榜雙十一,韓妝真的不行了? 2020-11-07
“雙十一”常年是各大品牌的必爭之地。天貓突破1億銷售額的100強商家中,美妝品牌數量和3C行業不分高下。
國貨美妝。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5年左右,線上銷量已能和老牌彩妝巨頭平分秋色。2012年前20位的化妝品中國產品牌僅為7.6%,而2020年已占56%。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中國成為全球美妝市場最大增長引擎。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跌29%-37%,而中國區逆勢增長10%。
2019年我國美妝市場4225億元,預計2022年突破5000億元,2023年將達5490億元。
回應。
作為80後見證了,港臺妝,日妝,韓妝,歐米妝的興衰起落。化妝品的潮流主要還是客戶群體對於崇拜物件的模仿帶動的。隨著中國對於港臺日韓的不斷超越,新一代用戶群體也更加自信,港臺日韓在他們眼中已經顯得太low了。
用過的產品也挺多的,不是說沒有好用的,只是同樣的價格裡彩妝國貨以及日妝開架產品性價更高,護膚品更是。
相關新聞
雙迴圈下內需經濟爆發:雙11全球狂歡季,天貓成交4982億,京東成交2715億
外媒聚焦雙十一:各國企業指望中國消費者幫“回血”
韓貨最大問題是性價比不高,說除了晶片和造船都這問題 2020-11-07 淩雲志
韓價格跟歐美差不多,品質跟國貨差不多,被拋棄是早晚的事
回應
韓國8G記憶體最貴時900元,現在國產180元。
汽車也還行吧
經營開鎖的表弟給我買車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不要買韓國車,韓國車的防盜系統連國產車都不如。
本人在大型百貨從業,很多新興國化品牌抓住了20歲左右的市場,比國際大牌有前途
2020年以來,我們商店的高檔化妝品銷售很好,因為疫情使那些高檔化妝品的消費人群,不方便到香港買,都只能在當地的高檔百貨商店內購買。
儘管如此,我還是看好國化,即使那些現在名氣不大的國化品牌,前景都不錯。因為,那些進口一,二線品牌的化妝品,現在的消費群體都是40,50歲左右,20左右的基本沒有。相反,在我們商店外面(依然在廣場內的,它們與我們的進口品牌也就一坱玻璃之隔),有很多新興的國化品牌專賣店,生意也異常紅火,而且,都是20歲左右的消費群體,那些年輕的小姑娘,覺得用這些國化新品牌才是青春的象徵,進口一,二線品牌,雖然高貴,但老氣,是她們媽媽奶奶才用的。
相信再過5年,10年,國化品牌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這14億人口的大市場,也有可能培育和造就國化華為出現。總之,國化品牌加油!!!
回應
20歲小姑娘沒錢,對化妝品的要求就不高,40歲女人有錢,皮膚品質遠不如20歲。
年輕人不媚外才是國產化的真實現狀。有時候評論完全和社會脫節,還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賣國產品牌的年代。殊不知,新興的國產品牌層出不窮,銷量也蒸蒸日上。
中國化妝品全球消費第二,“國貨”發展卻受技術牽制
《科技日報》2020-11-02,利潤率高的高端化妝品還是以國外品牌為主,我國企業科研水準低,產品技術落後,科學配方研製開發仍處於模仿階段,創新實力弱,研發投入占比小,原料品種少且品質不穩定。
我國化妝品進口原料達到80%以上,國產化妝品原料在品種和品質上均居劣勢。由於國人對於中國化妝品原料的信任度很低,有些企業甚至把中國的化妝品原料出口至國外,把原料貼上“進口”的洋標籤,以獲得競爭優勢。
回應
國貨也有很多優秀的護膚品,我一直都在用國產護膚品,便宜又好用
確實是,我以前一直用所謂的高檔進口化妝品,現在已經全換國產了。
國產小眾香氛的突圍之路 2020-10-16
也在不斷湧現。與成熟的知名大牌相比,消費者選擇小眾香時往往會參考更多KOC或KOL社交媒體上的測評使用體驗。
由此,便誕生了像五朵裡、觀夏、浮香堂這樣的人氣品牌,受益於用戶口碑的及早建立,它們得以在小眾香這條賽道中脫穎而出。一些從互聯網起家的小規模品牌,如今也開始於線下開設門店或體驗空間,試圖分割更大的市場份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全球香水行業分析報告》預計,2018至2024年間,中國香水市場將保持約15%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2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00億元。
對於消費者而言,小眾香擁有大牌熱銷香水難以提供的個性與獨特,這些香水應極其細膩,與他們心中對特定事物的期待相符。同樣是桂花香氣,雲南丹桂這樣的作品,混合了西方人對雲南、對中國的很多想像,所以他們會加入茶香。以五朵裡為代表的一些國產小眾香,通過塑造與中國乃至東方有關的特質,不僅將自己與西方香水品牌區隔開來,同時還拉近了與本土消費者的心理距離。
成立于2018年的觀夏,則從產品設計、材質等多方面細節入手,成功將原本非常小眾的晶石香薰帶入中國市場。其採用的晶石全部來自安哥拉、南非、烏拉圭等地,經過礦采海運回國後,用手工砸開,再淘洗、晾乾、拼配。為了營造更有層次感的顏色,每個產品都會用2至4種晶石,比單品類晶石更耗時間。“作為禮物送出去”是許多人的購買動機之一。該品牌會在產品外包裝中加入更多人性化和個性化的元素,消費者可以按需進行定制並設計祝福語。
將線下空間作為延續
同樣先從微信起家的觀夏,採用了一種更注重體驗與概念傳遞的形式,來尋求適合自己的實體零售策略。9月12日,其在北京金融街連卡佛推出了第一家快閃聞香空間,成為首個入駐連卡佛的中國香氛品牌。整個空間以大面積的銀色及水波紋線條來構成主視覺風格,設計師、產品主理人會輪流到快閃店內擔任“氣味引導師”。
此外,該品牌的首家線下門店“觀夏客廳”將於今年12月在北京三裡屯開業,這間占地面積更大的實體店旨在傳達品牌理念,給予使用者更多關於產品使用場景的聯想空間。屆時,店內的“氣味引導師”將可能身著絲質長袍,以非常居家生活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眼前。
符合品牌理念及產品調性的線下空間,所起的作用遠不只是“零售”這麼簡單,這對於專做香氣的小眾品牌來說尤為如此。通過具象的畫面、場景、情緒來觸發用戶共鳴,才能讓一種氣味最終被長久銘記。
單價過百萬的日本天價桃開賣,農戶:吃一口就感動
2020-08-13,日本和歌山市的一家農戶在網上以10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元)的價格在網上出售一顆“保證感動桃”,農戶稱這顆桃糖度超過31度,是自己的“最終之作”。
“川中島白桃”,種植者是山本農園的山本康平用糖度測量器多次測量後,確認這顆桃糖度超過31度。 “這種桃一般糖度在13度到16度之間,(山本的這顆桃)可以說相當甜了”。
山本表示,為了種出超甜桃,他嘗試了很多方法,這個桃是山本農園的‘最終之作’,每年只收穫一顆,保證你吃一口就會感動”。
回應
費那麼大的勁,在日本怎種都不及新疆的水果甜。各地各種水果吃過不少,在新疆、甘肅這些地種的水果超甜,世界其他地方的,望塵莫及。
呵呵,日本很多水果和蔬菜都是按個賣的,包裝了各種概念,其實就是土地資源有限,玩極致概念。結果有的人去像買馬桶蓋一樣神化了。類似的則是歐洲的包包,服裝,等等。
世界上吹逼業最強大的三個國家,日本,法國,義大利
世界最大奢侈品牌淨利暴跌超8成,中國市場強勁反彈
新冠大流行導致的遊客銳減和店鋪關門,讓全球奢侈品行業經歷至暗時刻。其中,在多國擁有門店的世界最大奢侈品牌——路威酩軒集團(LVMH)也未能倖免, 2020年上半年財報,營收同比下滑近3成,淨利潤同比暴跌84%。
4-6月,其美國和歐洲業務出現大面積停擺,兩大市場銷售收入分別下滑39%和54%。而中國市場當季度的強勁反彈讓其亞洲業務出現明顯改善,跌幅從一季度的32%收窄至13%。
事實上,LVMH今年4月剛向投資者交出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單: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均創下新高。然而,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讓該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出現大幅下降。
2020年上半年,LVMH實現營收183.93億歐元,同比下降27%;營業利潤為16.71億歐元,下跌68%;淨利潤為5.22億歐元,同比暴跌84%。
5大主要業務營收上半年全部出現兩位元數下降。其中,占到整體營收約4成的主力業務——時裝與皮革部門營收減少23%;手錶與珠寶飾品部門減少38%,遭受的打擊最大。
上半年中國所在的亞洲市場成為該集團時裝皮具部門第一大收入來源,占比達37%;歐洲市場占比為20%,北美占比為17%,日本占比為11%,法國市場的占比為6%。
在加碼電商業務、漲價以及借助數位化社交媒體平臺與消費者保持密切聯繫等舉措帶動下,Louis Vuitton、Dior等核心品牌的盈利能力仍保持較高水準,特別是二季度在中國的收入增長強勁。
回應
西方的奢侈品品牌,大多數都是收智商稅的。很多奢侈品的製作成本,連它們的售價的1%都不到
這你就說錯了,LV的成本和售價比其實還沒茅臺高,要說世界第一奢侈品,茅臺當仁不讓
問題在於茅臺產量有限,奢侈品這種服裝工業能大規模生產
說到酒的溢價,我們頂級名酒賣的幾千實在不敢說高利潤,比起某些所謂頂級酒莊動輒幾十甚至上百萬的溢價,實在是九牛一毛!
相關新聞
何為奢侈01:Louis Vuitton篇丨LV為什麼會賣這麼貴?丨十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boKZGw4g
牛仔褲耐穿百搭 為何日本人不穿? 2019/10/23 鄭玉如
台灣不少民眾愛穿牛仔褲,不僅耐穿又百搭,更是歷久不衰的時尚單品,但日本TBS電視台近日卻發現,在日本穿搭網站上幾乎難看到牛仔褲,取而代之的竟是休閒運動褲等,因此感到非常好奇進行街訪詢問「日本年輕人不再穿牛仔褲的原因」,答案也都非常有趣。
不少澀谷年輕人表示,牛仔褲太緊,使他們難活動,「我不太喜歡牛仔褲那種緊繃感」、「有時天氣很熱,穿牛仔褲很緊又悶,溼答答的感覺很不舒服」,甚至有人覺得,牛仔褲是中年人的穿搭。而時尚評論家石原裕子則透露,過去年輕人喜歡牛仔褲,認為新穎又好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人不斷追求新鮮事,反觀牛仔褲則變得有些無聊。
回應
曾經流行過大家都懂得...牛仔褲的風行與二戰後的美國歷史密不可分。James Dean,學生運動,Kevin Klein都扮演重要角色。對美國以外地區而言,它代表American way of life。日本人極端崇拜美國,主因是日本人腿短,穿牛仔褲顯現不出帥氣感。不過沒差,牛仔褲不差日本市場。
牛仔褲已經落伍?網揭2致命主因:很少人穿 2020/07/06 賈恩祺
每個時代都會擁有不同的流行趨勢,而人們身上所穿著的服裝也會因為所在地區、季節、氣候,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氛圍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此外,有些流行也可能在多年後重新被人們所接納,成為當下的時尚潮流。最近,有網友就發現多年前很紅的牛仔褲品牌現在已經很少人購買,讓他相當不解。
這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在大約10年前左右,以牛仔布料服飾以及牛仔褲而聞名的品牌「Levi's」受到眾多人的喜愛,不僅價格昂貴、很少有折扣活動,甚至還是當時潮流的象徵,然而近幾年開始,PO主卻發覺購買的人潮逐漸減少,店家也很常會舉辦買1送1等優惠活動,讓他不禁感嘆,同時對於這個現象也感到非常不解與好奇。
此文一出便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就點出了「價格」為關鍵主因,「平價好穿的牛仔褲也一堆~」、「台灣賣太貴了」、「超貴的,前幾天去看一個帽子要1200多」;此外,也有人認為因為台灣的氣候影響,現在已經比較少人在穿牛仔褲,反而會挑選其他穿起來比較舒適的服裝,「不只這牌,牛仔褲銷量都在下降」、「台灣天氣穿牛仔褲好熱」、「這天氣牛仔褲真的穿不下去,好熱」、「年輕人不愛,韓系寬鬆舒適又比牛仔褲有型」、「現在很多卡其褲等更好穿的選擇」。
中國市場,「維密」捶死掙扎的最後戰場? 202-05-26 文化產業評論
從2017年上海維密大秀上奚夢瑤的“驚天一摔”到去年歷經24年的維密大秀取消。從全盛時280億美元估值到今年11億美元“揮淚甩賣”未遂。維密雖然在快速枯竭,但仍然高調宣佈了其全新風格的國內代言人,並大張旗鼓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做宣傳。國內市場究竟是維密“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回應
楊冪的身材撐得起維密,周冬雨就算了
周冬雨代表的是維密的轉型,現在國外呼聲高的是女權主義,多元審美,身材自己做主,以前維密主打的性感、完美身材在女性市場上打不開局面了,營業額很不好看,所以在尋求轉型,
這玩意就是妥妥的女性物化產物啊,為啥農夫女拳們不出來走幾步?不敢吧。
我覺得中國中青年消費對於內衣還是更喜歡舒適便宜性價比高,維密奢華誇張的設計並不合中國主流的口味,畢竟內衣不能像時裝,包包那樣穿在外邊炫耀的。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38
女性泳池暴露史 2019/12/10
官宣了,今年的維密秀取消。
不過不要難過,看不了維密秀,還有沙灘秀。
20世紀60年代,法國、美國等地出現了性解放思潮。性解放最初是為了反對性別歧視,要求女人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樣,女人也要求性自由。
同時代的比基尼,就成了女人們最好的武裝之一。
回應
女性的裸露是在男人的誘導下慢慢脫光到只剩下那三點,本質是資本的需要,暴露的多少與女性解放沒有任何關係。
比基尼就是物化女性和女性解放的完美結合!女性有被物化的自由!
穿比基尼在熱帶沙灘上綻放與女性解放有毛關係?只要自己舒服,臉基尼,全身基尼都可以,這才叫女性解放。穿比基尼是女性本質上喜歡還是受潮流影響自己想清楚先~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斂寧靜的精神世界,昇華。如:李子柒。外放狂躁的肉欲世界,墮落。如:比基尼。
內在美收視降 維多利亞的超模可能解散 2019/11/17 中時電子報
美國最大的連鎖女性成衣零售商「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簡稱VS),一直以性感超模聞名,此品牌的年度秀場《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秀》也是全世界最熱門的時尚秀場之一。然而風光可能即將退去,今年破天荒的沒有年度時尚秀。
對於這家內衣巨人來說,過去的輝煌是亮眼的,從1990年開始,他們年年都有時尚秀,而且到2001年以來一直在電視轉播,創造了多位超級名模,比如吉賽爾•邦辰(GiseleBündchen)、卡莉•克洛斯(Karlie Kloss)、海蒂•克隆(Heidi Klum),米蘭達•蔻兒(Miranda Kerr)、泰拉•班克斯(Tyra Banks)和史蒂芬妮•西摩(Stephanie Seymour)等等。
Shawn Mendes - Lost In Japan (Live From The Victoria’s Secret 2018 Fashion Show)
然而近年來光環正在暗淡,內衣銷售下降、電視收視率下降,女性體態美似乎跟不上文化潮流,甚至與已故的美國富商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生前的醜聞也與維多利亞的秘密有不安聯繫。
由於美國大眾對於「性感」的標準,已經轉變為更自然的外觀,因此如同完美女神雕像的體態,就顯得過於困難,連帶的使內衣零售業已經暴跌了幾年,到8月份,維多利亞的秘密的銷售額下降了6%。
去年,美國廣播公司(ABC)直播的內衣秀創下新低,僅吸引了327萬觀眾,比2013年的近1000萬下降了近7成。
許多著名的支持者也一一出走,比如前任「天使」克羅斯(Karlie Kloss),透露她離開公司的原因是「不再覺得穿著比基尼或丁字褲,在伸展臺上走來走去很舒服」。新銳歌手海爾茜(Halsey)在2018年表示,她認為該品牌缺乏包容性。
5月份,VS的秘密母公司L Brands的首席執行韋克斯納(Leslie Wexner)發布了一份內部備忘錄,內容是「重新思考年度盛會」,他說:「時尚是持續改變的事物,我們必須不斷發展,改變才能成長。」
VS可能需要被迫調整超模的工作條件。據報導,要成為VS的超模,合約條件非常嚴格,限制模特兒們可以做的其他工作,不能與其他美容、游泳或香水品牌代言。在VS的表演舞臺受限之後,旗下的模特兒需要其他的演出,也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為其他時裝品牌代言。
VS內幕人士說:「我希望時尚秀能夠復興,但是無論哪種方式,我認為最好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
中國品牌設計 年輕人掀國貨潮 2019-11-01 聯合報
國產運動品牌受熱捧,老字號國貨成網紅,國產手機暢銷中外……新華社指出,近年來,「中國製造」正逐步升級為「中國設計」、「中國品牌」、「中國智造」,在新一代年輕人中掀起一股「國貨潮」。
「選擇國產籃球鞋一方面是因為耐磨,質量好;另一方面也是對本土品牌的一種支持。」隨著中國電商購物節「雙11」臨近,不少大陸民眾已經紛紛開始計算折扣,給自己的購物車裡增添各種商品。「90後」的劉昭是個籃球迷,今年「雙11」他主要關注自己心儀的國產體育品牌。
無論是連續登上國際時裝周、向人們展示中國情懷的李寧,還是接連收購國際知名品牌、市值已逾港幣2,000億元的安踏,借著消費升級的東風,大陸本土體育品牌正通過良好的消費體驗、情感體驗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今年5月,中經社經濟智庫、中傳—京東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的「2019「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品牌在下單金額、下單商品銷量的年比增幅均高於國際品牌。與此同時,年輕群體的購買力逐漸被釋放,開始展現強大的消費潛力。
32歲的付娟稱得上「手機發燒友」。從諾基亞、三星、蘋果等國際手機品牌,到初代國產手機天語,再到OPPO、華為,她都有過一段時間的用戶體驗,一定程度上見證了大陸國產手機的成長。
今年1月,市場調查機構群智諮詢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球智慧手機銷量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佔比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一些品牌被視為全球增長的主要拉動力;而在大陸國內市場,國產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優勢也進一步增強。
京東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雙11」京東預售手機排行榜前五位中,大陸國產手機品牌占據四席。
事實上,國產體育品牌和國產手機的火爆只是國貨潮的縮影。近年來,中國年輕消費者對於積極創新求變的國產美妝、國產時裝、國產智能電器等各品類國貨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正節節攀升。
對漢服,觀察者網要劃清界限 2019-10-19 觀察者網
幾個自問自答
漢服是必需品嗎?不是,是個人愛好可以,但毫無疑問,漢服宣揚,跟必需品和個人愛好無關。
宣揚漢服,是宣傳傳統文化嗎?不是,漢服代表的傳統文化有限,傳統文化元素已經在服飾上,是做了很多運用的,但漢服顯然不是宣揚傳統文化的。
漢服意識,是左派還是右派?漢服意識,是右派,有極端民族主義溫床在裡邊。漢服意識現在極少宣揚剃髮易服的反制產生根源,是想去極端化,但右派的意識體系是去不掉的,
漢服是封閉思想的反應嗎?可以這麼說,宣揚群體思想,當然是抱團取暖,抱團取暖是一種內部防禦,如果外部給的壓力加大,就會更加加劇這種抱團取暖,但中國的抱團取暖的意識形態,是漢族人自己容不下這種意識形態,從抗日戰爭奠定的全中國人抱團取暖的強大意識形態面前,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允許。中國人的抱團意識形態內容,決定了這一點,跟漢服意識形態抱團取暖,那不是抱團,是抱火。
漢服宣揚了中國文化?嗤之以鼻,不要找幾個外國人搭配幾個中國美女,就是宣揚了中國文化,漢服意識,和文化無關,是右派意識,別的都是粉飾。
漢服意識形態是危險的嗎?漢族的意識形態,要服從全中國人的抱團取暖的意識形態,在這個前提下,是沒有問題的,說別的少數民族有民族服裝,可以有,任何在此前提下的需求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超越這個前提,是非常危險的,變成極端右派,為了強化內部抱團,製造族群矛盾來實現,要特別強調的是,不是有族群矛盾,所以要內部抱團,而是這種內部抱團的意識形態需要外部矛盾在刺激,結果就非常危險了。
既然極端的意識形態是危險的,會被人利用嗎?這是毫無疑問的,從裡邊出現的大量臺灣人和圓圈人來看,毫無疑問是被利用的。
回應
有病,穿個衣服還批判一番,找各種理由。你是心裡見不得人家穿漢服,宣傳漢服?別人穿漢服,宣傳漢服礙你啥了?
經常自問自答,是精神疾病的先兆
漢服管觀網毛事,就穿個衣服關你毛事?
你腦子瓦特了?西服你也可以試著分析下
這篇文章是要給CNN的裡應外合來著
CNN寫漢服卻“夾帶私貨”引眾怒 受訪者表示將發律師函 2019-10-16 觀察者網
漢服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日漸盛行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終於引起了外媒CNN的注意。
只是,在CNN眼裡,漢服的復興並不是年輕人喜歡那麼簡單,這背後存在著“政治性”:因為“漢服文化的盛行會削弱中國的民族多樣性”、“漢服正在消除少數民族的文化”,CNN還推斷,從漢服在中國的盛行可以看出“中國開放的大門正在關閉”。
回應
漢服本來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中華文明是一個多樣性而統一的文明,這跟西方的民族國家和種族主義心態完全不一樣,這也是他們不能理解中國的基本原因。現代社會的漢服熱,跟動漫風尚,其他民族服飾風尚一樣,屬於時尚範疇的東西。西式民主社會不管是從媒體觀念還是從社會心理來看,他們的意識形態化都越來越嚴重,從啟蒙運動以來形成的現實理性正逐漸被種族主義和幻想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驅逐,真正把握和融合現實理性的反而是中國,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美國歌手穿奧黛露大腿 越南網友氣壞:快穿上褲子! 2019-10-16 觀察者網
近日,美國知名鄉村歌手凱茜⋅馬斯格雷夫斯因在舞臺表演時穿著越南國服“奧黛”,卻沒穿配套的褲子刻意露出整條腿賣弄性感,引發越南網友猛烈抨擊。他們指責馬斯格雷夫斯的穿法“不得體”“不尊重越南傳統文化”,有網友氣極隔空喊話“趕緊穿上褲子!”。
回應
文化侵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在一些人眼裡,越南人的正經傳統裝束就成了和色情很接近的東西了,中國的旗袍和一些裝束有這種趨勢了。
誰強大,誰的價值觀就強勢、就是主流。只要我們國家超越歐美,國內的時尚就是國際時尚。什麼軟實力?屁!沒有硬實力支撐啥都是空氣。
Forever21突然申請破產保護,全球或關350家店 2019-09-30 觀察者網
在退出中國4個月後,北京時間9月30日,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宣佈,已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其業務。
Forever 21由韓國出生的張東文和張金淑於1984年在美國創立,在30多年內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時尚連鎖品牌之一。在鼎盛時期,Forever 21在57個國家擁有超過800家門店。
《紐約時報》指出,Forever 21於2000年開始迎來巨大成功,以極低價格推出許多商品,加入Zara、H&M等快時尚的行業,讓年輕女性能購入“一次性”風格的流行商品。
但由於沒有及時跟上消費者喜好的變化以及電商的衝擊,Forever 21近年來開始不斷縮小門店規模。2年前該公司便開始在中國節節敗退,今年5月,Forever 21正式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據瞭解,近期快時尚行業內刮起了一陣陣“寒風”。包括Forever 21、ZARA在內的多家品牌,近年來都遭遇了業績下滑,也有部分品牌因此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12月,進駐中國4年、揚言要開500家分店的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8月,英國品牌TOPSHOP宣佈將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並於去年11月在天貓發佈公告稱因國際業務運營策略調整,將關閉天貓旗艦店。
為何海外品牌玩不轉中國市場?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品牌往往在本土化方面有所欠缺。一些商家在設計風格上過分保守,在堅持原有風格的同時沒有因地制宜地做出調整。在細節上,產品款式、尺碼標識仍為歐洲標準,使消費者在購物時產生疏離感。
服裝行業專家馬崗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也表示,快時尚行業已進入到整體飽和、過剩的狀態,只有頭部品牌才能獲得生存空間。由於市場環境和消費者的差異,部分品牌的確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內衣行業“瘋狂擴張”模式已過時 2019-08-28 資訊時報
日前,“維多利亞的秘密”宣佈取消2019年內衣秀,被稱為全世界最會賣內衣的維密似乎跌落神壇。這一切並非沒有預兆。實際上,維密早在2018年就關閉30家門店,今年一季度又關店35家。與維密命運相似,國產內衣品牌安莉芳和都市麗人近年的情況也不太樂觀。然而,看似不景氣的情況下,行業內又有報告指出女性內衣市場規模超千億,被視為服裝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更吸引著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爭先入局。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95後”“00後”等年輕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體,內衣企業不應還處於過去瘋狂開店的模式,無論從產品設計還是銷售管道等,必須進行全面升級,才能贏得消費者。
不過,有資料顯示,中國內衣行業的增速依然較快。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紡織經濟資訊網在2016年發佈資料顯示,中國內衣市場的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預計每年(2016~2022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長,高於紡織服裝行業18%的年均複合增速。
事實上,到2018年,我國女性內衣市場規模已超1600億元,達到1611億元左右。在市場空間如此大的背景下,內衣市場這幾年的競爭格局也出現大變,不僅6sixty 8ight、內外、華歌爾等品牌漸趨佳境,就連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也盯上了這個市場。
但為何一邊是品牌商的爭先佈局,另一邊卻是業內企業接連出現“壞消息”?對此,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內衣市場處於穩步擴張期,但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內衣品牌尚未形成一個行業龍頭,這與市場競爭激烈不無關係,導致行業大廠商的業績也出現下滑。
前瞻產業研究院不久前發佈的報告指出,我國內衣市場中高端品牌主要由國外品牌佔據,國產品牌主要佔據中低端市場。目前,我國女性內衣品牌多達3000多個,可90%以上的品牌銷售規模均在1億元以下,規模銷售超10億元的品牌寥寥無幾,而曼妮芬、都市麗人和安莉芳都是國產內衣品牌的代表之一。
近3年內衣市場前十名的格局變動很劇烈。2018年文胸銷售額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為:曼妮芬、維多利亞的秘密、歌瑞爾。曾被稱為“中國維密”的都市麗人排在第6位,而前十名中也未見高端品牌安莉芳的身影,反而剛剛以一款“運動型內衣”進入內衣市場細分領域的優衣庫出現在榜單中。
139噸中國服裝改標變“韓國造”,高價專賣中國人 2019-08-10 央視財經
在國內的電商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來自韓國東大門的品牌服裝,不過最近,韓國關稅廳卻查扣了大批被剪標後, 偽裝成韓國東大門品牌的中國服裝,然後再加價賣給中國消費者 。而這些衣服的價值更是高達 3000多萬元 。
由於剪標、走私服裝等案件頻發,韓國關稅廳表示將在今年10月份之前在韓國制衣工廠、物流中心、機場等地對進出口服裝原產地進行強化管制,同時還將通過提高檢查率等方式嚴厲打擊走私行為,以維護韓國服裝市場秩序。
回應
就不明白,明明世界一流的衣褲鞋帽都是中國造的,卻有人迷信韓國的比中國的好?真是有錢閑的!
淘寶大把排前面的韓式娘炮衣服款式,都特麼醜地要死
我上天貓只想買個便宜,買個衣服水瓶什麼的按銷量排行,全是這個韓版那個韓版,沒得挑。究竟是消費者太愛韓版倆字還是商家以為消費者愛韓版倆字?
國內首個3D縫紉機器人研製成功
2019-06-16,中船重工七一六所與寧波慈星攜手,歷時兩年時間,先後攻克了機器人縫紉控制技術、視覺識別技術以及系統集成技術,成功研製出應用於汽車內飾自動縫紉的3D縫紉機器人,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成為國內目前唯一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
汽車製造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行業,然而在汽車內飾的生產製造上,依然存在大量的人力勞動。以汽車中控台蒙皮的縫紉為例,縫製過程需要經驗豐富的工人將皮革細心地送入縫紉機,由於皮革造型為空間曲面,縫紉難度遠大於平面縫紉,生產效率和縫合效果嚴重依賴工人的熟練程度。
3D縫紉機器人不依賴工人經驗,所生產的產品線上跡一致性、3D成型一致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能夠顯著提升產品品質,同時利用自主技術和當地語系化服務優勢,比國外同類產品具有顯著的性價比優勢,在汽車內飾生產及航空航太複材縫紉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https://www.guancha.cn/qiche/2019_06_18_506138.shtml?s=sygdkx
港媒:韓國美妝在華“失寵”
香港《南華早報》2019-06-117 “韓妝”:中國不再追捧韓國化妝品? 若幾年前你問中國顧客,他們會說韓國美妝沒瑕疵。在中國粉絲追捧下,2014年某熱播韓劇女演員用的口紅很快售罄。作為“韓流”的一部分,過去10年來大部分時間內,韓妝產業在華成為生活方式的風向標之一。
但如今,這種潮流正在改變。在全球第二大美容市場中國——規模明年可能達620億美元,消費者越來越把視線轉向本土品牌。去年前9個月,韓妝對華出口僅增長20%,與過去5年來年均66%的增速相比,無異於急劇放緩。
中國品牌迅速成長,本土消費模式和潮流都在變。韓國業內人士稱,與“薩德”有關的禁令絕對影響了韓妝對華出口,但歸根結底是中國消費者興趣日減。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品牌,如佰草集、相宜本草等,正與韓妝品牌激烈競爭。這些中國品牌如今甚至像歐萊雅、強生等跨國公司的產品一樣受歡迎。去年72%的本土品牌在天貓簡介中注明“中國製造”,同比增加50%。
專家表示,除了具有競爭力的性價比,中國美妝崛起還受到文化自豪感和民族主義推動。尋找本土品牌增強自信的中國消費者發現,這些品牌更能引發情感共鳴。有關提倡使用國貨美妝的文章和帖子在社交媒體被廣泛轉發。
此外,許多中國消費者厭倦了千人一面的韓妝標準。專家認為,韓妝講究順從和集體主義。但如今更多中國人赴外國留學、旅遊並形成強烈的個性意識,需求變得更分化且目標更明確,他們不願再隨大流。(作者Crystal Tai,丁雨晴譯)
回應
什麼方面只要研發投入,定有回報!
相當於損失166萬件羽絨服 “加拿大鵝”突然崩盤 2019-05-30 環球網
從007的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到足球明星貝克漢姆,從好萊塢巨星到企業家馬雲……
過去幾年,樣式普通的“加拿大鵝”羽絨服被名人們帶火了,兩年前還在紐約上市。
除了名人效應,“加拿大鵝”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貴,一件大衣動輒就近萬元。但高價格並不能阻擋人們追求時尚的熱情。
然而,爆炸性的增長難以持續。昨天“加拿大鵝”發佈的季度財報,讓公司股價暴跌30.85%,一夜之間市值蒸發16.6億美元。相當於166萬件售價1000美元的大衣。
首先是季度銷售不及預期。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額增長25%至1.562億加元,跟2018年財年和2019財年超過40%的營收增長相比直接“腰斬”。
加拿大鵝表示,“主要因為加拿大鵝80%的收入都來自第三季度,因為在其他季節中,很少有消費者購買高端的羽絨外套。”
但同樣是一季度,國產的波司登羽絨服卻大賣。
其2018/19財年半年報(截至9月30日)的經營收益34.442億元,同比上升16.4%;淨利潤達到2.51億元,同比上漲43.9%。期內,波司登羽絨服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9.5%;主品牌波司登羽絨服收入同比上升24.1%,繼續成為比重最高業務板塊。要知道,這段時間其實是羽絨服的銷售淡季。
到了冬天,波司登的業績更是突飛猛進。
波司登品牌羽絨服2018/19財年累計零售金額已經超過百億元人民幣。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業務2018/19財年的累計營收金額較2017/18財年同比增長35%。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2012年達到盈利頂峰後,波司登的業績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低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3/2014財年到2015/2016財年,波司登營收連續三年下滑;淨利潤則從2012/2013財年開始連續三年下滑。
此外,截至2017年3月末的過去4個財年,波司登門店淨減少數量達8000餘家。而現在,一個原本被認為面向中老年的“土味”品牌,開始向國際高端品牌轉變。
為了保持業績高增長,“加拿大鵝”也將目光轉到了中國市場。從公司季度財報可見,“加拿大鵝”在加拿大的銷售額增長28.2%,在美國增長36.3%,而在其他地區增長60.5%。
繼去年年底在北京三裡屯開設了首個中國門店之後,現在,加拿大鵝稱,將尋求增加在中國的投資並開設新店。
回應
死貴的!沒道理!堅決不買!支持國貨!
穿衣大作戰:誰能挽回中國服裝業的顏面?2019-05-15
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堡獅龍、美特斯邦威、森馬、太平鳥、以純……,曾扮靚過幾代人的青春。10年又過去了。它們要麼煙消雲散,要麼艱於維繫,要麼斷臂求生。反觀之,Zara、H&M、GAP、優衣庫等洋品牌卻席捲全球。(楨:?)
回應
現在呢?還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衣服鞋子作為生活用品本來就是設計永無止盡的,但現在西方就是壓倒東方,西方的審美還真不是我們所喜歡,所以,我們必須在懟回去!別說什麼我們設計工業不行,美工不行,設計師不行…你看看網路上銷售的店家,國產占比70%!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5010&s=syfwqtzr
Forever 21即將退出中國 快時尚市場洗牌在即? 2019-05-19 中新經緯
曾經風頭強勁的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中國市場1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撤店,近期數個國際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行為,意味著快時尚已進入洗牌階段。
ZARA、H&M等大品牌也陷入瓶頸
2018年12月,進駐中國4年、揚言要開500家分店的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8月,英國品牌TOPSHOP宣佈將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
ZARA財報, 2018年銷售額增幅下滑至3%為261億歐元,淨利潤2.3%創下5年來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2018年第三季度,H&M庫存將近390億瑞典克朗(約280億元人民幣),超過了該季度銷售額的30%。
海外快時尚品牌能否渡過寒冬?
為何海外品牌玩不轉中國市場?這些品牌往往在本土化方面有所欠缺。在細節上,產品款式、尺碼標識仍為歐洲標準,使消費者在購物時產生疏離感。
90後消費者盧月(化名)告訴中新經緯,對於某些以價格而非品質見長的快時尚品牌,她近年來愈發提不起興趣,“如果一定要買那種只穿一兩年的廉價衣服,電商平臺的選擇比線下多得多。”
喀什米爾羊毛失寵…兩因素 2019-05-15 經濟日報
H&M、古馳(Gucci)等時尚品牌正尋找新的喀什米爾羊毛來源、或完全放棄採用這種原料,回應動物權益和生態環境受破壞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大眾市場品牌而言,原本是奢侈品的喀什米爾羊毛,如今成本已變得很廉價,並帶進數十億美元的營收。然而這種發展也破壞生態,數百萬頭山羊啃食橫跨蒙古與中國邊境的草原。蒙古國近60%的牧場退化,有些牧場已變成沙漠。
許多時尚品牌正在回應此問題。快時尚巨擘H&M在3月指出,2020年前將逐步淘汰喀什米爾羊毛。古馳母公司開雲集團正支持一項計畫,鼓勵蒙古牧民以能保護大草原的方式放牧山羊。
Stella McCartney和Patagonia則都放棄採用直接產自山羊的喀什米爾羊毛,改利用小工廠的喀什米爾羊毛廢料製作服裝。
H&M決定停用喀什米爾羊毛的理由,是因為善待動物組織(PETA)在蒙古和中國的屠宰場進行秘密調查,發現山羊在業者採集羊毛的過程中受到殘忍對待。H&M表示,希望未來能以更永續的方式採購羊毛,提高產業透明性並落實企業責任。
從奢食變平民小吃 美企「很氣中國魚子醬那麼便宜」 2019-04-23 聯合報
魚子醬向來是富貴階層享用的昂貴美食,可是中國大陸生產的價格低廉魚子醬大量銷往美國,使其身價和地位大跌,變成平民小吃。
自2012年以來,美國魚子醬批發價暴跌一半以上,每噸進口價從85萬美元(約台幣2645萬元)降到35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報導,由於價格愈來愈低廉,魚子醬愈來愈普及,成為炸馬鈴薯餅和墨西哥捲餅等各種食品的配料。連職業男籃(NBA)各球隊都分別推出魚子醬系列,希望使其成為像熱狗和玉米片一樣的看球零食。
一個世代前,美國人還把歐洲食品視為地位象徵,高級食品都是進口貨,從鵝肝醬、松露、香檳酒到海尼根冰啤酒(Heineken)。
裡海魚子醬最風光時期,全部由沿岸的蘇聯和伊朗控制。蘇聯瓦解後,業者竭澤而漁,最著名的貝魯加鱘魚瀕臨絕種,2005年美國禁止其產品進口。
美國一直企圖養殖生產魚子醬,可是成果有限,中國大陸卻大有斬獲,成為這一行的霸主。2017年中國出口超過130公噸魚子醬,美國的產量卻不到16公噸。
美國業者抱怨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對水產養殖管制法規太苛刻,從水質標準到限制使用生長激素和殺蟲劑,影響他們的競爭力。
許多美國國內業者原來希望川普政府去年決定對中國海鮮課徵10%關稅,對他們有幫助,結果希望落空。
加州Regiis Ova魚子醬公司總裁畢夏普(Shaoching Bishop)說:「我花了八年推廣美國魚子醬,現在卻像美國每一個分銷商一樣,買中國魚子醬。……每一個人都很氣中國魚子醬那麼便宜。他們並未用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東西就是那麼便宜,他們人力很便宜。」
她說:「每一家米其林星級餐館過去五年都用中國魚子醬。那些魚子醬品質很好,很穩定。」
回應
都説到了中國手上,高大上稀缺品會變白菜價爛大街
以後就會看到台灣學者說:魚子醬統戰之類的了
文章的意思,應該是從超高貴變成普通貴...
美媒:美國人愛上中國魚子醬 2019-04-24 環球時報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被中國轉變為廉價小吃後,魚子醬正陷入喪失其奢侈品身份的風險。
回應
看這文章,就知道為什麼美國的貿易保護的不合理和非法了。美國業內明明知道中國沒有低於成本在銷售商品,並且中國產品的穩定性占那麼大優勢。仍要求進行徵稅。原來還把中國劃進非市場經濟體來進行排擠,還想用技術手段來阻撓。現在連最後一片遮羞布都不要了。
Forever 21全面撤出台灣 忠孝店月底收攤 2019-03-01 經濟日報
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繼去年收掉在台首間門市後,今(1)日傳出將在今年3月底結束台灣最後一家門市,也就是Forever 21位於忠孝東路上的第二家門市,等於撤出台灣市場。當年快時尚最夯時,東區聚集六大國際快時尚品牌,隨著去年韓國衣戀集團旗下的SPAO、MIXXO東區店面結束營業,今年Forever 21也撤台,東區如今只剩下西班牙ZARA、以及日本UNIQLO、GU。
Forever 21創辦人張道元為美籍韓國裔,他在Forever 21剛進台灣時曾接受訪問,認為台灣市場有潛力,正是進駐的時候,如今在台首家店面熄燈,第二家店也要收攤,甚至決定撤出台灣,市場認為,近年來快時尚面臨轉型,主要因租金昂貴,以及銳減的人潮,都是快時尚品牌面臨的問題。
東區國際快時尚全盛時期,聚集了六大國際快時尚品牌,包括韓國衣戀集團旗下雙品牌「SPAO」及「MIXXO」,2015年開幕時還曾請當年韓國夯團Super Junior月臺加持,讓粉絲擠爆東區,但因高租金,加上快時尚市場競爭頗為激烈、以及韓系衣服知名度不如歐美日快時尚品牌等原因,去年東區店鋪收攤。
Forever 21忠孝店也在2015年於東區開幕,也是Forever 21全台第二家專賣店,之後Forever 21再無展店消息,如今首家店關閉,第二家店也要收攤,東區國際快時尚只剩下西班牙ZARA、以及日本UNIQLO、GU等三大品牌撐住場面,今昔相比,也讓外界看到國際快時尚經營近年來的處境。
什麼是快時尚
快時尚又稱快速時尚。快時尚源自20世紀的歐洲,歐洲稱之為“Fast Fashion”,而美國把它叫做“Speed to Maket ”。英國《衛報》創造了一個新詞“McFashion”,首碼Mc取自McDonald’s——像麥當勞一樣“販賣”時裝。時至2006年,國際時尚趨勢研究中心發佈“快速、時尚”將成為未來十年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快時尚提供當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以低價、款多、量少為特點,激發消費者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可以說,快時尚是全球化、民主化、年輕化和網路化這四大社會潮流共同影響下的產物。….
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F%AB%E6%97%B6%E5%B0%9A
YSL“鴉片”香水廣告
但這一潦草的去政治化論調,真的令人信服嗎?電影學者張泠就曾指出,時尚幾乎是今天世界上最政治化的工業,與資本、階級、種族、性別、消費主義、勞工剝削、環境污染等政治議題有著撇不清的關係。即便是設計本身,也絕非一種脫離了社會歷史語境的純粹精神活動,這種對東方元素的隨意挪用和拼貼,通過不斷將“東方”建構為對立面和參照物的方式,來鞏固西方的主體地位和文化霸權,而“鴉片”意象的運用,不僅對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歷史假裝失憶,還將中國封鎖在一個落後腐朽和色情化的形象之中,並將其包裝為一種病態的美感販售給西方消費者。
有趣的是,如今這些代表著過去文明秩序西方商業實體希望“再次”進入一個經濟迅速崛起但文化依舊邊緣的國家,只不過這次它們放低姿態;但問題是,後者的人民似乎也面臨著矛盾的現實和偶爾敏感的心態,這是一個潛力絕大的市場以巨大的消費力與野心勃勃的商業帝國之間的拉扯。
這讓人想到超模呂燕曾在總結自己的好運氣時這樣說,“在日本經濟地位全球第二的時候,T臺上走的亞洲臉都是日本模特。T臺上的中國模特越來越多,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決定了T臺上的模特地位。”
最後回到Zara廣告事件,在全球化時代,審美、價值觀的交流傳遞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如何更冷靜地看待這些現象,是一件值得反復思考的事。
回應
假如歐美的主流審美觀真的認為呂燕們的長相是美的,那麼為什麼還會有“眯眯眼”這個侮辱性的手勢呢?
問題是美國自己的美女都是杏眼桃腮,這根本就是美國想通過時尚界來影響中國人的審美觀。
看看歐美的頂尖模特限於歐美白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審美和我們其實沒多大區別!等換到其他有色人種,我們會懷疑這是另一個星球的審美!他們要幹嘛?
終於有人說出了真相,中國很多聖母總是以心懷全天下的語言來替西方辯解,需要你這種犀利的觀點和措辭狠扇其臉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2_22_491096.shtml
介面文化2017年曾引述《Vogue》雜誌的執行主編Helin Jung在《維密為什麼不能停止設計種族主義的內衣?》一文中的觀點稱,“前路奇緣”的服裝設計是典型的“文化挪用”——即在對某一族群的文化缺乏深入瞭解和平等尊重的情況下,對其中的一些符號或視覺元素做“表面化”、“奇觀化”的挪用,以製造某種脫離了其原本文化語境的“異域風情”,這種挪用往往發生在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或一國之內的主流文化和少數族裔文化之間。
而這場秀的尼泊爾裔珠寶設計師Arpana Rayemajhi的話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我們的)想法就是從世界上每種文化中這裡拿一點、那裡拿一點,融合起來。”但在這些西方週邊的文化符號中,中國元素似乎格外突出,無論是一條金龍做成的翅膀、刺繡流蘇的靴子,還是火焰形狀的尾巴,都充斥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廉價解讀。
Helin Jung稱,“很多人都在談論中國正在成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界強國,從美國政府、好萊塢到維密,都不得不面對這一新的現實。但展示東方主義並不是一個尋求理解和對話的恰當方式。維密是要多麼居高臨下,才會認為只要給模特裹上一條龍就可以與中國的消費者建立聯繫。”
介面還引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服裝學院的首席策展人安德魯•博爾頓(Andrew Bolton)為2015年《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時裝展撰寫的前言《朝向表面美學》(Toward an Aesthetic of Surface),其中提出的一種解釋是,“設計師的意圖通常在理性認知之外,較少被政治的邏輯影響,而更多地被時裝邏輯引導,追求一種表面美學,而非文化本質。”
從這次備受爭議的時裝展的幾件展品看來,博爾頓的解釋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一件1951年的迪奧小禮服上印著18世紀的中國碑文,但碑文的內容卻很“掃興”,講的是一場國難;鬼才設計師麥昆也沒能做得更好,他理解的中國元素就是將幾隻打碎的青花瓷盤子縫在一件女士緊身上衣上;YSL則將一款由東方香料調配而成的香水命名為“鴉片”,在這款香水2000年推出的廣告中,模特看起來已經進入了吸食致幻藥物後的恍惚狀態……這些設計仿佛都在告訴我們,我們不必對時尚過於認真,時尚是關於無害的光鮮表面的,放輕鬆享受視覺盛宴就好。
模特這個行業本身就是舶來品,當下時尚行業的話語權仍在西方。從美的角度來講,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從縱向上,同一個地方不同時期對美的認知不同,更何況橫向比較,審美的衝突更加明顯,但這些對拓展“美”的定義和認知是有積極意義的。
時尚也非去政治化
時尚行業領域寬泛,與文化、價值觀密切相關,時尚行業也完全不是去政治化的。模特本身是一個職業分工,當品牌在製作某些具有主題或隱喻性的廣告、宣傳時,便會帶來文化衝突、價值抵觸。這些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東西方衝突中,也會出現在西方世界內部。
對於不少中國線民而言,畢竟過去類似的事情不少,甚至記憶猶新,比如奢侈品牌D&G去年的視頻廣告、2017年中國街頭的宣傳照都冒犯到了中國市場。
撇開辱華這個層次,這些拍攝角度透露出西方世界對東方的一些刻板想像,在他們眼中這種“落後”本身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它與一種原真的、未被西方商業文明污染的“美”,而對這種“美感”的渲染背後實際上仍是一種殖民主義居高臨下的心態。
又或者像2017年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在上海舉辦大秀。秀前,網紅模特Gigi Hadid因一張模仿亞裔“眯眯眼”的照片而遭到抵制,沒能走秀;走秀中,品牌更是使用大量中國元素,比如“青瓷天使”單元,讓華人模特身批青花瓷印花服飾“致敬”中國文化。類似的橋段則是2016年的“前路奇緣”單元,甚至讓模特裹著一條“龍”走台。
這些景象不得不讓中國消費者警惕,西方品牌貌似放下身段“致敬”、“示好”,但背後仍是粗糙的文化挪用和後殖民邏輯。
模特就是一個職業分工;它是一個從事“美”的行業,但又不僅僅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美”。其職業屬性主要是擔任展示時尚產品、輔助宣傳媒體廣告、服務大眾審美需求、表現攝影藝術理念等相關工作。模特行業對從業人士在長相、身材、氣質、表現力、文化基礎、人格素養等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說的全球超模排行一般是指T台模特,身高是必備條件,身材比例的要求也較為嚴苛,但長相上並不要求“漂亮”,而是追求“個性”、“特色”、表演張力。
……
其實,李靜雯所面臨的爭議在很多中國模特身上都出現過。可能最為外界熟知的就是中國超模呂燕。她最著名的事蹟之一便是掛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雀斑百合”照片。身高過高、吊梢眉、小眼睛、高顴骨、塌鼻樑、厚嘴唇……在中國傳統審美標準來看,這可以說是“醜”。18歲時,她在模特比賽中失意,卻被著名造型師李東田在模特人群中一眼看中,為其打造“雀斑百合”造型,並將這張照片掛在人流如織的王府井大街上。
而如今活躍在全世界模特圈的中國超模似乎都具備一些類似的特性或個人氣質。法新社曾採訪一位模特公司業者稱,國外秀場青睞的中國女性是長得像迪士尼動畫片裡面的花木蘭一樣:不一定很漂亮,但要過目不忘。比如,中國模特雎曉雯,她在2016年2月成為巴黎歐萊雅的新代言人,這樣的女性在國外很受歡迎,因為她們與眾不同。
還有一些業界化妝師偏好東亞人的丹鳳眼,認為與西方人較普遍的圓凸大眼睛相比,丹鳳眼能創造出更多靈感。
不過,西方品牌對東方女模特的審美,一方面是能通過東方人身上的獨特氣質來展現它當下希望傳達的主題,但另一方面也難免為外界詬病這是刻板印象。
為何雀斑女模廣告引燃“美女”定義之爭?
近日,中國社交媒體因為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的一則廣告而再起波瀾——一切起源于廣告女模特臉上的雀斑。2019-02-19,BBC中文網刊發一篇題為“Zara雀斑女模廣告引發中國‘美女’定義爭論”的文章,從審美廣泛性、網友展現愛國等角度談論此事。
其實,東西方關於審美、文化衝突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止。或許有更多人疑惑,為什麼歐美奢侈品牌、頂級時尚刊物所青睞的中國/東方形象在部分中國人看來都無法苟同,正如在全球超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中國/東亞模特,在部分中國線民看來是“醜”或“怪異”。
如果將整個輿論場所牽涉的爭議拆成兩個層次來看可能更為清晰:“美”的定義和“美”背後可能隱藏的遮蔽性內容。
有人說李靜雯的長相“很難看”,更有激進的線民質疑廣告中的雀斑形象是“醜化”中國人,“一名長著雀斑的亞洲模特和一張面無表情的大餅臉,誤導了西方人對亞洲女性的印象,並可能導致針對亞洲女性的種族主義”。但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應接受自然美、審美多元性,更不該濫用“辱華”概念。
Zara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很快出來回應稱,這是面向全球的廣告,西班牙人的審美觀不同,並駁斥外界認為李靜雯“醜化”的說法,“我們對模特只是單純攝影,圖片沒有任何修改”。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整個東亞地區都將白皙無瑕的皮膚作為首選美容標準。
當我們在爭論模特美醜的時候,首先是否意識到一個基本的問題,模特是什麼?
匪夷所思!LV包嚴重褪色 路易威登回應是環境問題
據看看新聞2019-01-16報導,近日,杭州的一位元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購買了兩隻LV的包,本來想彰顯身份用的。可現在,這兩個包卻被擺在了專櫃裡,王先生都沒法帶出去,這是為啥呢?
王先生的手提包是2017年的1月,在杭州萬象城花了1萬多元購買的,之後發現了掉漆。就在當年的5月份,找到了設在萬象城裡的LV專櫃來協商處理,對方當時給他更換了。
可是這個剛剛換好的手提包,大概用了也就三四個月,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不僅如此,王先生告訴我們,他另一個LV的手包也有掉色的問題,這個手包是他在澳門花了八千多元買的。於是,他只能找到LV專櫃。
對方表示,這次維修的話就要付費維修,理由是已經過了三包期。王先生認為,“包都是相同位置有掉色,我認為他們品質有問題。本來以為價格貴就圖個品質好,哪知道還不如外面的地攤貨。”
那麼,王先生的這兩隻包,怎麼老是掉色呢?據說對方也給出了解釋,但是這個說法讓王先生更生氣了。“上海(總部)給我解釋更加匪夷所思;一個說你不要穿白色的襯衫,不就不掉色了。還有一個手柄的事,他說是中國水土的問題,說我們的空氣品質不好。”
對方提出的各種分析結果,讓王先生無言以對,現在包還放在萬象城LV的專櫃裡。而王先生找到記者,也想弄清楚,他買的兩款LV的包連續出現同樣的問題,到底是品質問題,還是環境惹的禍。
記者隨後也聯繫上了路易威登上海總部公關部的工作人員,對於包掉色的問題,張小姐是這樣回復的:“LV的每一款產品,都是植物的染料所做的,所以有可能有的個別時候會有掉色的情況。我們也都有提醒的。只能說是個別使用不同或者是氣溫高低也有可能影響;溫差、濕度都有可能會影響。”
目前,路易威登上海總部答應,給王先生手提包免費更換部件。但是另一隻包的掉色問題,需要發到上海總部進行檢測,再給出回復。
回應
恭喜你,買到真貨了,高仿才不褪色。
恭喜啊,交了幾萬智商稅,終於發現一個真理——名牌只能用來裝逼,品質實用性未必比得上地攤貨。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1_17_487249.shtml
英媒:文化自信令中國設計師走紅
英國BoF時裝商業評論網2018-10-9文章,原題:時裝設計師們大膽擁抱其中國傳統 副題:過去對中國或華裔設計師們來說,文化身份在職業抱負中居於次席,但如今這不再適用於新一代中國或華裔設計師 紐約時裝周期間,桑迪•梁在父親的餐館為參加其2019春夏發佈會的來賓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模特們在炒米飯、炒藕片、炒麵等中餐前擺拍並偶爾享用美食。儘管梁的視角“很美國”,但在華人移民家庭長大的背景在其作品中躍然而出。
“我並未穿著中國傳統(服裝)長大”,梁回憶兒時曾因家庭與眾不同而心生畏縮情緒時說,“但我發出的請柬都裝在紅包內,這是向我的文化致敬。別人說那是一種中國元素時,我覺得有趣又自然。”
今年紐約春夏時裝周上,梁並非唯一明顯表現中國文化元素的設計師。獲設計師大獎提名的高雪也在一家中餐館舉行展示活動,模特們模仿王家衛的電影場景邊打麻將邊展示融合東西方元素的服裝。新西蘭華裔設計師李雲夢則在首次登陸時裝周期間啟用全亞洲陣容……
10年前崛起的上一波華裔設計師才俊曾備受讚譽,但彼時文化身份在他們的職業抱負中居於次要。過去幾年來,新一代中國和華裔設計師正佔領全球時裝舞臺。隨著中國迅猛增長的經濟帶來與日俱增的文化自豪感,這些新生代設計師正不加掩藏地讚美自己的文化傳承。已深入西方市場且具有中國血統的他們明確宣示自己的中國文化根基。
在現代史中,這還是中國或華裔時裝設計師首次具有一種文化和經濟優勢。一定程度上,這些設計師走紅與中國消費者如今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有關:全球奢侈品消費75%以上的總增長被歸功於中國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和一種新的文化自豪感助推下,年輕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偏愛本土品牌。
麥肯錫調查發現,75%以上中國消費者如今更青睞本土服裝和鞋類品牌。“以前中國人以購買西方品牌來顯示身份”,倫敦的華裔設計師李陽說,“隨著中國市場日漸成熟,對作為中國人的更自信感令人們越發渴望表達個人主義、個人身份和中國思維。這在年輕人的文化中尤為明顯。”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時尚年輕人非常支持本土或華裔設計師。其間存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感,這是一種文化自信。(作者凱薩琳•陳,丁雨晴譯)
好心疼!Burberry銷毀價值12億元服飾和香水 2018-07-20 聯合報
英國精品名牌Burberry去年銷毀2860萬英鎊(近台幣12億元)的未出售服飾和香水,以便保護品牌價值。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該品牌在過去五年間銷毀的商品總價值因此超過9000萬英鎊。包括Burberry在內的多家時尚品牌都會銷毀未出售商品,以免遭竊或被賤價賣出。
該公司表示,焚燒庫存品產生的熱能回收利用,對環境較友善。
根據曼徹斯特都會大學時尚產業教授馬隆,在經歷嚴重仿冒後,Burberry過去幾年致力維護品牌的獨特性,銷毀沒賣出去的產品也是其中一環。她說:「這樣做的理由是市場不會充斥折扣品。他們不想要Burberry產品落入會打折出售致降低品牌價值的人手裡。」
必須處置精品庫存的不只Burberry一家公司而已。擁有卡地亞(Cartier)和萬寶龍(Montblanc)兩個品牌的歷峰集團(Richmont)前兩年必須買回價值4.8億歐元(約台幣173億元)的錶。分析師說,部分零件會被回收利用,但多數被丟掉。
環保人士對於這種浪費行為感到憤怒。
綠色和平組織的羅洛夫說:「儘管高價,Burberry卻毫不尊重他們自己的產品,以及投入製造產品的心血和自然資源。庫存過多顯示生產過多,但他們沒有減少生產,而是銷毀完整無瑕的衣服和產品。這是時尚業的骯髒秘密,Burberry僅是冰山一角。」
Burberry銷毀庫存 零售業:做法很常見 2018-07-21 經濟日報
平價品牌H&M據傳透過瑞典一家發電廠焚燒掉大約15公噸的多餘存貨。該公司為自己辯護說,並沒有燒掉任何「使用安全無虞」的服飾。有人披露Nike將毀損後的多餘鞋子裝進大型垃圾袋,Nike發言人對此表示,這些產品因為不符合該品牌重新進貨、回收或捐贈的標準,只能丟棄。
運動服飾品牌Eddie Bauer也被民眾爆料,將大量毀損後的服飾丟棄在門市外頭。平價品牌Urban Outfitters去年也因為被一名員工爆料,被要求在將廢棄的產品上潑上綠漆,而占據了新聞版面。
不過,Burberry的名聲是否會因此受創,目前還不得而知。該公司日前公布上季營收成長3%至4.79億英鎊,但也同時警告,因為觀光客需求減弱,英國和歐洲地區銷售已受到打擊,但香港、南韓和日本的銷售因中國觀光客而獲得提升。
港媒:中國需求令全球高檔皮革短缺?
香港《南華早報》2018-7-6文章,原題:中國人對奢侈皮革製品的需求是全球高級皮革短缺之源嗎? 中國經濟崛起正助推奢侈皮革製品史無前例的繁榮。這令很多服裝和配飾品牌使出渾身解數,要麼生產真皮製品滿足似乎填不滿的需求,要麼生產皮革仿製品。
皮革被廣泛視為奢侈品材料。如今,能夠製作奢侈品牌需要的高品質皮革的動物少之又少。這種短缺讓人懷疑,奢侈品牌是否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品質。受奢侈品牌消費的驅動,2016年中國皮革製品的進口額首次超過皮革原料。2014年皮革製品幾乎占個人奢侈品市場的30%,比2003年增加18%。貝恩管理諮詢公司的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皮革配飾總價值為460億美元。
如今奢侈皮革製品利潤如此豐厚,以至於那些歷史上不生產皮革製品的品牌也紛紛湧入這個市場。10到15年前,主打配飾的品牌只有路易威登和古馳。今天,路易威登集團、開雲集團以及曆峰集團旗下的幾乎每一個品牌都銷售皮革製品。為滿足(中國富有消費者的)眾多需求,奢侈品牌努力獲取最好的皮革。
中國對皮草的渴望以及對奢侈皮革製品日益增加的需求,令很多環保人士和動物權利活動人士感到擔憂。動物保護組織稱,為獲得獸皮和皮草,全球皮革行業每年屠殺的動物超過10億隻。
回應
一如既往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南華早報。
狗終究是狗,永遠吐不出象牙來。
在蘇芒的很多專訪中,有一個多次被提到的關鍵時刻,那是1998年,蘇芒赴美國談判見到了當時《Cosmopolitan》的主編,正是這次的會面,堅定了蘇芒自己創辦時尚雜誌的信念,蘇芒稱,“我一定要幹到跟海倫•格麗•布朗(Helen Gurley Brown)一樣白髮蒼蒼,永不離開。”
但是,現在你知道了,並不是所有故事都能如願。
回應
觀網網友與時尚讀者應該是互相鄙視的兩個絕緣群體,所以這篇稿子發在這裡沒多大意義。
參加過時尚集團的一個小型活動,其中包括時尚集團老闆劉江和蘇芒。發現他們時尚界的人穿著打扮倒是真有氣質,但相互之間所表現的熱情度對我來講實在是感覺誇張。都像是好久不見的老朋友,每一位貌似的大佬到來都會引發表情上的宛若驚異,打招呼的表情就像外國電影裡的老友重逢,然後就是相互之間的熱情擁抱,笑容永遠凝固在臉上,從裡到外透著相互心照不宣的禮儀和寒暄。只有到活動最後,真正聚在一起的三三兩兩,才表現出普通人正常的表情,聊天私語聲音也變得很小。
因為那是社交圈,社交就是相互拉關係交換資源的,到場的人其實彼此之間根本不熟,也沒啥共同話題,這時候如果沒有人調節氣氛,會很快冷場,然後就會變得超級尷尬……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117
2001 年,蘇芒創辦《時尚芭莎》並擔任主編,往後,便開始了她“芭莎系”的矩陣鍛造,接連推出了《芭莎男士》《芭莎珠寶》《芭莎電影》《芭莎藝術》等一系列刊物。
2014年,蘇芒升任時尚傳媒集團總裁。
“1997年,我去王府飯店買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名牌包。”價格是5700元,那時,蘇芒的工資是800元。這種生活的姿態在後來貫穿於蘇芒執掌下的雜誌價值觀中,當然,這種對於奢華、物慾不加掩飾的鼓吹,並不受到所有人的認同。
但即使是與蘇芒三觀不對付的洪晃也對其業務能力大加讚賞的:”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出版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編輯,因為她的的確確把這些物質小姐的東西推崇得非常到位。她的能力我是非常佩服的”。無時尚中文的唐小唐將其能力總結為兩點:一是資源整合能力強,二是談判交際能力強。
然而,接棒總裁位子的蘇芒趕上了傳統時尚媒體最壞的時光。
時尚雜誌的蓬勃發展與時尚產業的脈動是息息相關的,劉江曾給出的數據是,廣告收入佔時尚集團收入的80%。
2012年進入寒冬的奢侈品行業,也將倚重於奢侈品廣告的傳統時尚媒體帶入了窘境,更糟糕的是,網絡的興起正在稀釋著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時尚主編遭到了滋生於互聯網的時尚博主們的“進攻”。
國際奢侈品管理專家盧曉曾表示:
“傳統紙媒勢力的削弱,以及奢侈品品牌實力的增強,使得時尚媒體在時裝工業鏈中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可或缺了。品牌可以找到更多的宣傳渠道,加之Facebook、YouTube、Twitter的出現,傳統媒體發揮作用的餘地變小,不僅在產業鏈中的地位被取代,甚至在消費者心目中都被取代了。”
儘管蘇芒自信稱“真正優秀的雜誌不懼怕新媒體衝擊”,也不得不大力推行旗下媒體的大規模的改革,包括裁員、紙媒數字化以及電商平台的嘗試。然而,就目前的結果來看,都算不得太成功。
2014年,蘇芒被任命為總裁時,曾有業內人士評價稱: “時尚傳媒另設有投資副總裁,可見蘇芒在數字及投資方面並不擅長,所以總裁可能是蘇芒在時尚傳媒的天花板了。”如今也算是預言成真。
蘇芒辭職,中國時尚女魔頭謝幕
時尚集團總裁蘇芒以一紙辭呈炸開了今日的熱議話題,也宣告了“中國時尚出版女性掌權時代”的落幕。據時尚集團公告顯示,蘇芒的離職日期為2018.5.8,離職原因是想要照顧家人的健康。
據說,在女性掌權中國時尚江湖里列有四大教主,《時尚芭莎》主編蘇芒、《VOGUE服飾與美容》主編張宇、《ELLE世界時裝之苑》主編曉雪、《週末畫報》主編葉曉薇。然而,獨蘇芒一人稱得上“中國版時尚女魔頭”。與之對應的原版,是《Vogue》美國版主編安娜•溫圖爾,一位能對2千億美元的時裝產業的興衰呼風喚雨的強勢主編,影響力橫跨整個權貴階層。
而蘇芒,依憑著親手打造的“芭莎明星慈善夜”,張揚於擠滿了名流設計師,電影明星,商人,藝術家,政客的名利場。
人如其名,蘇芒從無意於遮掩鋒芒,一如她對於慾望、權力的野心。在她的文集《時尚的江湖》中,蘇芒寫下:“我一向是讚美時裝的,正如我一直讚賞物慾。”在她看來,慾望是一切的原動力。
蘇芒的時尚履歷起始於1994年。作為一個非“海龜”非專業人士,蘇芒的職場之路,算得上勵志。
資料顯示,蘇芒原就讀的是中國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但奈何心裡藏了個作家夢,畢業後揣著一張中國音樂學院的畢業證,磕磕絆絆了很久。23歲如願加入《時尚》雜誌時,雜誌社還是在北京東單西裱褙胡同的一個平房小院裡,一如中國的時尚產業,一切都還在起步階段。
在跟文字較勁過兩年後,25歲的蘇芒卻轉而成為了《時尚》雜誌的一名廣告銷售。
中國時尚媒體採編內容與廣告不分的情況曾飽受質疑,然而在蘇芒看來卻並無不妥。在《紐約時報》報導中,她表示:“我更關心比理念更實在的東西,更關心背後的產業。你談客戶的時候,即使他們拒絕你,還是可以問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以真正發現在時尚產業最根本的東西。而非像個編輯,除了'你的設計靈感從哪裡來,誰是你繆斯,你的靈感來源',還會問什麼呢?所以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從來沒離開過銷售崗位。”
銷售崗位幫助蘇芒迅速結識了大量的品牌公關及廣告客戶,而她對於中國時尚傳媒行業的野心也終於轉為行動。
2000年,蘇芒創辦《時尚健康》。董事長劉江評價稱,“做到《時尚健康》這個雜誌的時候是她的蛻變,領導力體現出來了。”
你知道嗎?這家中國企業已經躋身世界奢侈品牌收入前20了
據北京商報2018.1.12報導,有“中國的LVMH收購狂人”之稱的山東如意日前與歐洲投資巨頭JAB Holding Co.就Bally多數股權舉行簽約儀式。如意以約7億美元的收購價格超越早前就在競購方名單上的中國資本方復星國際、七匹狼、赫美集團以及日本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
2010年如意集團出資40億日元成為日本成衣集團Renown第一大股東。2016年以13億歐元控股擁有Maje、Sandro 和Claudie Pierlot 三個時裝品牌的SMCP集團。2017年則以22.2億港元控股大中華唯一高端男裝集團Trinity Ltd.利邦控股有限公司。
如此財大氣粗的如意集團來頭究竟為何?
成立於2001年的如意集團,前身為山東濟寧毛紡織廠。與奢侈品製造起家的LVMH 團不同,如意控股位於服裝紡織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擁有毛紡服裝產業鍊和棉紡印染產業鏈,從原料、紗線、染色、面料到織造、縫製生產等一整條產業鏈,是中國製造的典型代表。
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業銷售額增長5%,打破1.2萬億歐元的記錄,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消費者。據麥肯錫發布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將佔全球市場的44%。
回應
奢侈品反應了兩個基本事實:收入增加和收入差距增加。
物慾橫流,是對奢侈品唯一的註腳!
國內品牌質量那麼差沒人買了,收購點洋品牌繼續糊弄.
收購點洋品牌可以。產業要升級,品牌也要升級。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026
倫敦機場免稅店 被爆專坑中國人2018-02-12 世界日報
有名自稱在倫敦希斯羅機場第二航站樓免稅店打工的中國留學生11日爆料,該免稅店在價格上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要求中國消費者必須付1000英鎊才能領取優惠券,而外國人只要付79英鎊,爆料者怒稱「不公平待遇,簡直把中國人當猴耍」。涉事免稅店今晨發表聲明稱,公司已於第一時間就此事展開調查。
相關新聞
希思羅機場免稅店發致歉聲明:對中國民眾表達萬分歉意
回應
明明開發中國家,想撐強作強國.明明氣虛, 偏要做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結果樹大招風,外族人都想佔小黃人的便宜,都是自找麻煩.
“白人”即便互相有矛盾,在對付“有色人種”時,永遠是站在一起的。反觀“有色人種”,特別是華人永遠是先罵、殺同胞再說。華人不必妄想站起來,21世紀不會,以後更不可能!
中國土豪2017賬單:花3萬億買LV包像買白菜,被稱會走路的錢包 2018-01-31
中國土豪2017年花費3.13萬億人民幣,承包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
據德國媒體《世界報》近期報導: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及相關權威機構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業銷售額增長5%,打破1.2萬億歐元的記錄,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消費者。
雖然近年來各奢侈品大牌不斷進駐中國,廣開門店,電商服務也相繼上線。但在大陸的奢侈品消費只佔全球的7%,93%集中在境外。
國內專櫃的奢侈品稅率高,同款產品國內外差價大;水貨假貨多,消費者難以辨別……種種客觀因素的作用加上身處異地衝動消費的心理,導致中國消費者在境外旅遊時,常常瘋狂搶購奢侈品。
雖然中國遊客在亂扔垃圾、闖紅燈、圍觀起哄、插隊等方面存在較為突出的不文明行為,但因其的強大的購買力,與其拉動的經濟增長效益,使得外國人對中國遊客多持積極歡迎的態度。
...
而在鄰國日本,近年來中國消費者更是開啟“爆買”模式,從電飯煲、馬桶蓋到名品箱包,中國消費者的戰鬥力彪悍異常。在大田區流通中心的奢侈品大促活動中,日媒用“殺到”來描述中國消費者的出場,“幾雙手搶一條項鍊”,“買包就像在市場批發大白菜一樣”。
除小件物品外,豪車等大宗奢侈品依舊吃香。
英媒:手頭再緊,攔不住中國年輕人買奢侈品
英國路透社2018.1.31報導,在普遍的樂觀情緒推動下,在網購便捷的吸引下,在受益於該國經濟高速增長及房價飆升的父母們幫助下,中國千禧一代正推升國內外奢侈品市場。貝恩稱,去年千禧一代推動中國奢侈品市場增至1420億元,同比增長約20%,創下過去5年來最高增幅。中國奢侈品市場銷售額約佔全球8%,但中國消費者支撐著全世界32%的奢侈品銷售額。
但業內人士稱一些傳統品牌正面臨挑戰,因為中國消費者正擴大選擇範圍。他們“正經歷變化”,如今希望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購買高質量商品。因此,儘管中國消費者正增加支出,卻變得更為節儉。
這些年輕人還更加樂意購買二手貨。業內人士說,由於知道能出售二手貨,一些人在買奢侈品時不再精打細算。當然,贏得中國年輕消費者的父母們支持也很重要,因為他們通常是愈加熱衷借錢或貸款的一代人的“錢袋子”。
回應
虛榮心做怪,沒腦人多
所以北歐品牌千千萬,活得最好的卻是宜家。因為宜家將自己的產品與北歐風情做了最徹底的綁定,可以說,它向顧客出售的是一種“美好的北歐情懷”。
.......
回應
其實還是那句真理:物以稀為貴,裝X的人多了,也就裝不了了。蘋果如此,宜家如此,金拱門也如此。
哪有那麼多情懷?宜家本來的定位是青年人或只需要短期使用傢俱的人,現在的狀況也只是回歸本位而已。很多年前跟幾個歐洲鬼佬同事聊天,其中一個正在裝修自己的房子。他問我中國人在哪買傢俱,我說一般在傢俱店買(那時傢俱還沒有網購),以中式傢俱為主,但少數年青人或有錢人會到宜家買一些歐式風格的傢俱。他一臉吃驚:“中國的有錢人會到宜家買??”他還說,在他們那裡只有窮人(他的原話是“接近貧困線的人”)才會去宜家買。很多年過去了,他的吃驚和不屑的表情我依然記得,因為跟我原來的認知差別太大了。他的話可能有點極端,但宜家產品在歐洲的定位較低端應該是沒錯的。
小清新花高價買外國的快餐式品牌還覺得自己好高端,這種事情想想都好笑。
http://www.guancha.cn/yungui/2017_11_19_435469.shtml
“北歐風情”不是天生,是構建的結果
宜家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北歐風”設計,其實是很取巧的。
所謂“北歐風”設計風格,起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諸國。由於北歐存在極夜,森林覆蓋率又較高,所以這一風格大多呈現活潑、明快、簡潔的設計特點,同時又有較多原木、編織、鹿角等元素的參與。
北歐風的最大優勢在於簡潔,宜家尤其是這樣。家具上沒有過多的裝飾,基本都靠線條和幾何形狀來做出風格。宜家的倉儲自提服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而成功——去除了異形花紋與裝飾,極度簡潔的設計令家具更易於拆分和運輸,顧客買到手後也可以很方便地按照說明書進行組裝。
但簡潔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風格的不明確,和復制門檻的降低。
無印良品與宜家的桌子,細部風格或有差別,但大體框架非常相近,還微妙地跟《茶館》裡的八仙桌撞了個臉
宜家在設計風格上,確實做到了“北歐”,但僅靠這樣一個並不鮮明的風格,並不足以支撐起宜家的文化品牌。然而,宜家現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了北歐設計的代表。在這個過程中,宜家的門店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宜家產品的一大特點,就是名字拗口難記,因為其產品全部使用瑞典語來命名。如“法布里克”其實是一款玻璃門櫃子,而一款椅子被命名為“比約斯”,這其實是瑞典西諾爾蘭省的一個小村莊的名字。
宜家內部甚至為這種瑞典語命名設計了一套規則,據說紡織物用斯堪的納維亞的女孩名字命名,床、衣櫃用挪威地名,餐桌和椅子用瑞典地名,床上的紡織品則用植物名稱。
而在門店中,這些帶有鮮明北歐元素的商品就擺在你面前,在明亮的燈光和輕柔的背景音樂下,帶來一種美好的購物體驗。此時此刻,顧客會不自覺地將“北歐風”與“美好”聯繫起來。
不只是商品名字,宜家餐廳裡的“瑞典肉丸”,超市裡未必美味卻常年出售的“小紅莓果醬”“聖誕薑餅”,都時刻在提醒顧客:你走進的是一家北歐家居門店。
雲歸:宜家的“自留地”上,怎麼就長出了“新中式”的“雜草”?2017-11-19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宜家好像就變得沒那麼“高大上”了。
在大多數中國家庭還用著顏色暗沉的老式家具的時候,很多人望著樣板間裡柔軟的床品和明快的色澤,還有射燈照耀下泛出淡淡光澤的餐盤酒杯,心裡泛起的是對“家”的某種渴求。
迷宮般的展示區、空間巨大的提貨區,也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新奇的體驗。
那時宜家僅僅在中國幾座城市開有門店,很多人願意“跋山涉水”,抱著宜家的玻璃杯甚至垃圾桶,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回到宿舍。
是真·喜歡啊。
這直接催生了一個到現在還在活躍的群體:宜家代購。顧客們在網購平台上下單,代購們負責到宜家採買。感謝網購與物流行業近年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得以使用宜家產品。
然而問題也隨之浮現:宜家的銷售額逐年提升,門店慢慢鋪開,人們對它的感情卻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充滿“仰視”。如果你想在社交網絡上尋找“有格調的商品”,宜家很多時候可能不再被列入清單當中,取而代之的是知乎上曾經爆火的問題“如何簡單提升出租屋的格調”,這類問題下宜家產品出現的頻率很高,宜家的“格調”似乎落到了一個“似有還無”的尷尬境地。
曾幾何時,手拖手去逛宜家,是情侶間關係取得“階段性成就”的一大標誌。現在似乎只有蹭免費咖啡的中老年相親人士,才會特別青睞那裡。
更令人“糟心”的是,中國家居市場上長出了越來越多的“雜草”,而其中最高最刺眼的一棵,無疑就是“新中式”設計。這類家居風格脫胎於中式傳統家具,如明式圈椅、官帽椅、羅漢床、梳妝台,多以竹木打造。除“新中式”之外,工業風、美式、日式等設計風格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所採用,即使是以宜家為代表的“北歐風”,也湧現出更多不同的品牌。
中國市場曾經可以說是宜家的一塊“自留地”,現在怎麼就長出了這麼多雜草呢?
法媒:多虧了中國,全球奢侈品市場低迷兩年後回暖
眾所周知,中國顧客一直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中堅力量。而在電商崛起,全球市場不斷變化,消費者習慣轉型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奢侈品市場著實遭遇了一段蕭條期。
但是,此前不景氣的奢侈品行業在今年有了改變。法國《費加羅報》2017.10..26發表文章稱,多虧了中國顧客,全球奢侈品市場開始回暖,今年預計將出現6%的增長,達到26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53萬億),而且是受銷售數量增加的拉動,而不是因為商品價格的上漲。
在21世紀的頭五年間,中國顧客引爆了全球奢侈品市場。但之後的兩年,奢侈品市場就遭遇了危機與質疑。
在經歷了兩年的市場低迷之後,2017年,中國大陸的奢侈品銷售額將增長18%。2017年,中國顧客將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32%的銷售額,比往年增長11%。
此前考慮到高昂的進口稅和奢侈品牌在中國的溢價,中國消費者通常會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購買奢侈品,而巴黎則成為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優先選擇。但受人民幣貶值、電商業務發展和海外遊增加的影響,在過去一年內,法國奢侈品價格在中國有所下降,溢價縮小四分之一,但平均仍比法國同款商品的售價高32%。如果在過去一年間匯率沒有發生變化,奢侈品在中國的定價仍要比法國高出40.5%。
定價下調改變了奢侈品市場的發展態勢,中國消費者也因此開始“回流”,進而促進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的複蘇。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8月表示,第二季度中國大陸銷售額漲勢迅猛,推動亞洲市場總收入上漲10.5%。
接下來的三年預估了4%到5%的年均增長速度。這樣,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2950億-3050億歐元。而在2000年,還只有1280億。
2017年,奢侈品行業的勝者與敗者之間相差巨大。LV和Gucci等勝者因此加速發展,數據增長明顯;但Prada和Burberry則沒有找到刺激銷售的方法。
在過去兩年間,購買奢侈品的顧客產生了許多變化,他們變得更年輕,也更挑剔了,只有重新調整產品組合以及營銷策略的品牌,才能在經濟回暖的態勢下脫穎而出。
回應
法國這番話真不是在諷刺?!
是的,法國深信“人傻錢多好賣”
又是廣告,前陣子才說中國奢侈品使用減少,人們逐漸理性.
騙人玩意兒,還真有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奢侈品並不比普通貨好多少,只是靠品牌炒作來賣高價,更多是一種心理消費而不是物質消費。既然我們是普通百姓,又何必去跟富豪攀比呢?你拿個上萬的包,就代表你屬於富豪階層了?還不是要辛苦打工賺錢?
愈貴愈好 iPhone X 售價有經濟學理論撐腰2017-09-28科技新報【文‧黃嬿】
iPhone X一支售價超過台幣3萬元,很多人唱衰蘋果定價策略將自毀陣腳,失去民心,但別以為蘋果傻傻不清楚,事實上蘋果早已精算過,智慧手機走到現在,唯有吸引有閒階級,創造炫耀式消費的感覺,才能突破毛利瓶頸,守住江山。
1899 年挪威裔美國經濟學家Thorstein Veblen發表有閒階級論,他提出炫耀性消費一詞,認為某些產品可以超高價格刺激更多需求,百年來許多奢侈品一再應證他的理論,如Hermès的包包、法國超跑布加迪、百達翡麗手錶等。
三星的Note 8一支要價950美元已經令人瞠目結舌,蘋果加碼推出要價1千美元的iPhone X,他們鎖定的對象已經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那些對昂貴價格癡迷的人。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報導指出,三星與蘋果都發現他們已經沒有新客戶了,現在幾乎每人手上都有一支智慧手機,2020年全球每百人就有84支手機,為了增加營收,不得不提高單價。
支撐iPhone X價格的論述就是空前的技術,包含 5.8吋的OLED螢幕,深度感測器鏡頭系統提供臉部辨識功能,擴增實境需要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成本估計要 581美元,比iPhone 7的248美元高出一倍,顯示蘋果新機種的利潤率實際上比現有產品更低。
手機一直都有炫耀性消費的成分,人們希望擁有最炫的產品。
看看iPhone X的功能就知道,取消Touch ID變成 Face ID,醫療級特製不鏽鋼邊框,12種Animoji,人像模式自拍可模擬攝影棚級光效等等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一般消費者並不會認為臉部辨識比指紋辨識更方便,要動物表情符號幹麼,有了美圖秀秀,根本不需要攝影棚光效,但蘋果覺得這些很重要,因為他不需要為大多數消費者創造最實用的功能,讓消費者感覺很炫,這樣就夠了。
回應
如果用這樣的理論來支持Iphone X的高售價,那麼我只能說,這個人的經營學及經濟學是不及格的。XX包、跑車、手錶有其稀有性、獨特性,能與市場作區隔,而手機流行到現在,大多數的功能都是大同小異,且數量不少,用高售價固然能讓人產生炫富的作用,但相對的,也會降低需求的邊際效益,根本得不嘗失,如果說要用炫富的理論來定售價,那乾脆直接定一隻10000美金(台幣超過30萬),把外殼用純金打造,這樣還比較能夠符合理論。
相關新聞
iPhone 8開賣果粉不熱烈
iPhone 8帶衰蘋果,華為躍升中國消費者購買新機第一品牌
i8開賣蘋概股慘跌鼻青臉腫:本周來下跌4.06%,市值為7923億,跌破8000億大關,蒸發387億。
日本人賣鑽石變現 中國市場鑽石需求旺盛
鑽石「恆久遠」和現金及時雨,哪個更重要?至少在日本人眼中,鑽石正在失去以往的光澤。美國彭博新聞社2015.6.25報導,日本人正在快速變賣多餘珠寶,把它們運送到中國和印度的買家手中。日本2015年前4個月舊鑽石出口同比增加77%,至3.8萬克拉,為2007年以來最多,但價格比30年前買入時要低。不到十年前,日本是世界第二大鑽石進口國。
鑽石盟主戴·比爾斯光芒減退2016/04/08
鑽石的國際價格已降至5年來最低點。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經濟明顯下滑,鑽石需求陷入停滯。其影響波及到上游的開採和加工行業,已經開始影響鑽石市場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等礦山公司的經營。
世界鑽石産業以礦山企業為中心的供給體系。英美資源集團旗下的戴·比爾斯等礦山公司將開採出來的原石賣給印度和以色列等國的拋光加工業者。再由美國蒂芙尼等珠寶零售商購買,製作成戒指和項鏈等飾品。
原石每年的供應量約為25噸,其中70%由戴·比爾斯和俄羅斯的斯埃羅莎(Alrosa)開採。由於具有壓倒性的市場支配地位和需求持續增長等原因,這幾家公司一直控制著市場價格。但是,由於下游的消費變化波及到上游,這種格局已開始瓦解。
並非所有的拋光工廠都有資格從礦山公司採購原石。如果要求降價,工廠有可能被剝奪採購權利。但拋光工廠已無法承受礦山公司的要價,自2015年前後開始放棄了交易。
由於拋光工廠的反對,戴·比爾斯和埃羅莎將不得不下調了原石價格。2015年下調了10~15%。降價直接打擊了礦山公司的經營。戴·比爾斯2015年稅前利潤僅為5.71億美元,比上年大幅下降58%。
美媒稱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為打開中國市場發愁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2017.9.14報導,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南非德比爾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魯斯·克利弗說,中國人的奢侈旅行是阻礙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個人消費市場上鑽石銷售的“發展最為迅速的競爭者”。他說,為了贏得這些旅遊支出,德比爾斯公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與奢侈旅遊市場綁在了一起。
報導稱,過去6年中,拋光鑽石的價格大幅下滑,2016年,包括中印在內的主要亞洲市場的銷售額都出現了下滑或持平。該公司還面臨年輕一代中國消費者日益在高端電器、旅行和美食上,而不是小玩意兒上增加支出的阻力。
據14日德比爾斯行業報告,2016年全球需求基本持平,美國需求增長4.4%,被亞洲的疲軟需求所抵消。不過,2017年上半年中國和印度的銷售情況有所好轉,同比出現了一位數增長。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前景改善,未來5年這兩個國家的銷售情況會進一步好轉,但由於人口老齡化,日本的增長速度會低於其他亞洲國家。
德比爾斯計劃2017年投入1.4億美元用於做鑽石廣告,影響消費趨勢,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數額。主要市場的目標人群是18歲至33歲的女性,隨著收入增加,這些女性正在為自己購買鑽石。
回應
女人的鑽石應該等男人送,有錢當然先自己享受,旅遊買包是首選,何必自己買石頭?
鑽石恆久遠 價值難流傳?中國經濟放緩已衝擊國際鑽石市場2015/10/22
國經濟放緩問題,不僅重創了銅、鐵礦石等原物料市場,現在連鑽石市場,恐怕都無法獨善其身。中國目前為全球第二大鑽石市場,僅次於美國,而隨著中國需求大幅降低,鑽石市場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鑽石市場在先前已遭逢到中國政府的打貪壓力,現在又面臨市場需求放緩的嚴重打擊,市場預估在中國經濟好轉以前,鑽石價格2015年八月份時調降9%。
外媒:奢侈品在華溢價縮小四分之一但仍比法國高32%
英國《金融時報》2017.9.3報導,受人民幣貶值、電商業務發展和海外遊增加的影響,在過去一年內,法國奢侈品價格在中國有所下降,溢價縮小四分之一,但平均仍比法國同款商品的售價高32%。
中國消費者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了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中國消費者也因此成為了諸多高端品牌的營銷目標。然而考慮到高昂的進口稅和奢侈品牌在中國的溢價,過去,中國消費者通常會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購買奢侈品,而巴黎則成為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優先選擇。
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通過調研近2000種奢侈品的價格後發現,這種溢價情況在過去一年中已經有所改變。目前,同款奢侈品在中國的定價比法國要平均高出32%。而一年前,這一數據是41%。德勤稱,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高達2250億美元,而法國恰恰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通常也是歐洲奢侈品定價的基準。
定價下調改變了奢侈品市場的發展態勢,中國消費者也因此開始“回流”,進而促進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的複蘇。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上月表示,第二季度中國大陸銷售額漲勢迅猛,推動亞洲市場總收入上漲10.5%。
德勤的報告顯示,這一變化在鞋服類商品中尤為明顯。去年,鞋服產品在中國溢價近50%,而今年溢價降至了三分之一。
調查發現,事實上,溢價下降主要得益於人民幣對歐元的貶值。如果在過去一年間匯率沒有發生變化,奢侈品在中國的定價仍要比法國高出40.5%。
分析人士認為,奢侈品零售商對此樂見其成。電商的崛起為消費者提供了貨比三家的渠道。儘管中國奢侈品市場有所回溫,但不太可能恢復到全盛時期。
回應
奢侈品就是智商稅和毒藥。
中國人虛榮愛面子,喜歡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人傻錢多
這倒不是虛榮愛面子,同樣的商品比國外貴很多,這是價格歧視。
三、“互聯網+”的一個關鍵元素:大數據,洞察消費者背後的需要和想要
“互聯網+”和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聯,但對於擁有龐大消費市場,且生產和銷售兩端信息傳遞不充分的行業來說,大數據是決定互聯網+效果的其中一個主要的關鍵和基礎性元素。比如,對於服裝行業來說,一個直接的效果便是消化高庫存。而無論是製造端的流程再造,柔性生產,還是銷售端的智能化產品和細分的個性化服務,亦或是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改造,甚至預測將來的消費趨勢,背後都需要服裝企業更多地在大數據上下功夫,收集、挖掘海量數據背後的金礦,這些金礦就是消費者更加深入、細化和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動向和特徵。
在上述的案例中,無論是紅領的大規模定制,還是耐克的產品和服務的調整,或者是李寧、報喜鳥或者其他國內服裝企業基於互聯網+推出的產品和服務,背後都需要大數據支撐。在耐克去年跑鞋產品推廣中,其中一個主打賣點是“跑得更快”。原因是通過對Nike+數據研究,耐克發現,與之前階段中國的跑步者更多集中於40歲左右的中年人、基於健康角度跑步不同,在耐克的Nike+運動社區上,更多是19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上傳數據,更在意能不能跑得更快,對速度的追求成為其主要目標,耐克產品訴求正在緊緊跟隨其用戶需求。
李寧在推出智能跑鞋的過程中,也是把大數據作為賣點,強調“將李寧專業運動實驗室十幾年來積累的中國跑者數據和專業測試數據轉化為一系列獨特而創新的算法,由小米手環研發團隊實現在鞋底智能芯片中;而智能芯片通過採集跑者運動數據和對跑姿和步態進行分析,為中國跑者提供專業而量體裁衣的指導。”要注意的是,海量數據的收集、分析和研究不是一天一日能夠形成的,服裝企業要利用好互聯網+提升自身競爭力,就必須把更多資源投放在對大數據的挖掘和研究上。
四、“互聯網+”背後的基石:培養以人為本的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的普遍定義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的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工業時代的傳統思維模式是大規模製造、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強調標準化,批量化和同一化,品牌和消費者是天然隔閡的。
但是互聯網正在化解和消融這一切。
可以預見,未來服裝行業必定有更多、更好和更新的“互聯網+”的產品、服務和模式出現,並推動時尚服裝行業往更高更廣的方向發展。
作為衣食住行之首的“衣”,更是人性需求的直接和本質反映,因此,無論“互聯網+”背後和服裝行業產業碰撞的是智能化生產、物聯網還是大數據,還是目前蓬勃發展的電商和O2O模式,其最終目的,仍是要找到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希望更便利、更實用、更友好、更個性和更時尚的人性需求,在此基礎上細分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新商業模式。
耐克:根據用戶習慣調整產品功能
Nike用戶的運動數據可以幫助設計師和產品經理們設計出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比如,耐克從旗下線上運動社區和數字化平台“Nike+”上獲知有大量的用戶是在夜間跑步的,就會在產品上有意加入更多的反光材質。未來隨著耐克進一步了解到用戶身高和體重等信息的時候,結合用戶運動的地理位置信息,耐克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分配自己的產能,以及在不同區域的門店裡鋪設產品。
看到跑步愛好者對於速度的需求,耐克去年在社區上新增加了“Nike+教練”功能,通過集合耐克教練資源與頂尖運動員的意見,根據每個跑步愛好者的比賽目標和能力,定制專屬的跑步計劃。
李寧:提供“高性價比”智能跑鞋
近日,李寧公司宣布與小米投資的硬件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進行戰略合作,首批合作推出的兩款跑鞋,預計在今年三季度開售。兩款跑鞋分別是李寧頂級旗艦款“烈駿”智能版以及為此次合作全新定制的智能跑鞋款。此次合作的關鍵詞是“超高性價比”與“親民”。據悉在已經披露的智能芯片的功能中,除了標配的數據採集分析與運動記錄等,李寧也將針對中國跑者的跑姿提供專業而量體裁衣的指導。
Mack Weldon:讓男人買內衣更簡單
Mack Weldon主打兼有舒適剪裁和具備吸汗、防臭、防靜電等功能的貼身衣物,這家美國互聯網男士內衣品牌在2月份剛剛完成4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擔任CEO的Brian Berger提到,創立這個品牌的想法來源於自己在購買內衣和襪子時受挫的經歷,這個品類的款式和品質總是多種多樣,而男人們希望買到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且隨意反复購買。成立兩年來,Mack Weldon在2014年實現了200%的總收入和用戶增長,擁有5萬名顧客和相當高的重複購買率。這家新創互聯網品牌還採用了Kiva Systems的機器人技術來提升配貨效率,並且方便顧客重複下單和購買。
特別是“互聯網+”概念,成了一股浪潮,一處風口,正在快速滲透和改造各個傳統行業。那麼,“互聯網+”背後的實質是什麼?時尚服裝行業又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來打造自身的競爭力,拓展新的增長空間?
一、“互聯網+”製造端:顧客下訂單式生產,柔性製造,量身定制
服裝行業歸根到底是有形的產品,帶有製造業的屬性。互聯網+製造端結合,利用互聯網貫穿製造整個流程,建立起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生產模式,推動製造鏈條的分工和重組。這和另一個概念“工業4.0”相通:“工業4.0”是應用物聯網、智能化等新技術提高製造業水平,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通過決定生產製造過程等的網絡技術,實現實時管理。與傳統製造“自上而下”生產不同的是,互聯網+製造端“自下而上”,以顧客為導向,以解決顧客問題為出發點。
報喜鳥:線上量體預約
報喜鳥C2B個性化定制業務去年在天貓上線,消費者可線上進行量體預約,量體師72小時上門量體服務。即通過信息化訂單處理、智能化生產保證快速交貨,通過客戶管理系統提升黏性等來提供極致服務。公司打造智能化生產線,通過信息化改造,可以實現個性化的需求低成本、快速生產出來。
雅派迪朗:讓消費者線上自主設計下單
雅派朗迪在2015年服博會上展示了體驗式智能O2O定制系統。公司人士介紹,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思維,公司研發出“定制智能生產系統”,推出P2C+O2O商業模式,將定制智能生產系統直接對接消費者,實現消費者能在PC端、移動端自主設計下單,鏈接線下體驗店,真正實現服裝定制O2O。
紅領:批量定制
紅領研發成功了可標準化複製的RCMTM個性化服裝柔性生產系統。顧客可以通過RCMTM平台下單定制自己想要的西裝。這套系統裡對定制西裝的每一個細節都做了規定,客戶只需點點鼠標就能選擇面料、款式以及提出一些個性化要求。當客戶將全身19個部位的尺寸輸入到版型庫中,一套獨一無二的個性化西裝版型就會自動生成。
二、“互聯網+”銷售端:滿足人性更深層次需求,產品服務友好、便利、個性
互聯網的集中優勢在於能更好地打破信息不對稱和整合碎片化數據,使得產品“物以致用”,服務“量體裁衣”,挖掘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人性本質上希望過得更舒服、更休閒,減少決策成本,每一次的科技進步和技術提升,都可以使人變得更“懶”,同時過得更“好”。
國內「租衣」平台市場有待挖掘
《認知盈餘》的作者克萊·舍基曾說過「中國具備分享型經濟發展的優質土壤,只是起步有點晚」。衣食住行中的「衣」是目前網際網路領域唯一未被垂直滲透和顛覆的萬億級市場,我國的時尚共享剛剛起步,未來,勢必會跑出一兩個行業巨頭。
筆者更為看重場景化奢侈品租衣模式,像那種平價的包月「租衣」模式,不好意思地說,大學宿舍就可以相互交換衣物,還用你這個租衣平台幹嘛,這個「革命」還不是很徹底。而針對於中高端人群的「租衣」平台,還是很有市場的。因為中國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目前正處於第三次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人們都喜歡玩圈子、社群,給自己貼上標籤,自我定位很明晰,此種模式能讓中產階級的品牌忠誠度更強。加之目前經濟形勢走低的國內環境,相信會出現類似於美國2009年底成立的Rent The Runway公司,要知道「口紅效應」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我們見證了Uber、Airbnb這些共享經濟下的產物,他們節省了我們的時間、金錢、空間以及資源,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在租車行業已經有市值50億美金的uber,而在服裝共享行業領域也會出現一個巨頭,吞噬一切服裝零售業。
「租衣」風的颳起,勢必顛覆「快時尚」,緩解人們服裝需求的同時,還可以節約社會成本,為人們提供更為便捷的產品和服務,發展一個綠色的循環鏈。未來「服裝行業的Uber」將花落誰家?我翹首以盼。
互聯網+服裝定制,埃沃裁縫獲1.5億元融資推O2O上門定制
“互聯網+”理念促進傳統服裝業轉型,傳統服裝企業均尋求應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業務架構,以適應個性化定制潮流。其中,作為中國最領先的互聯網定制公司埃沃裁縫於2015年5月獲得由君聯資本領投、IDG跟投的1.5億元B輪融資。
互聯網+在服裝業的應用案例
服裝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服裝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近段時間,如雅戈爾等品牌加大對移動互聯網金融的投資,這都向外界傳遞了一種明顯的信號:傳統服裝行業加快了與互聯網產業的融合的步伐。
區別:
「衣二三」主要做的是掌上租衣,主打輕奢品牌、設計師品牌和日韓風潮流;
「有衣」是B2C模式,主打輕奢快銷品牌,衣服來源於正品的實體店或官網,以及買手從個人那裡收購全新的或只穿過一次的正品時裝;
「多啦衣夢」上的衣服主要是由廠家或設計師在平台上傳更新自己的服裝圖片,用戶在平台點擊投票,投票達到一個閾值後,平台購入最受歡迎的款式來租給用戶,用戶可以通過投票來賺取積分,甚至免費租衣,此種模式可以培養一批個人設計師;
「那衣服」採用B2C模式,做輕奢禮服,主打常服租賃,B2C模式做輕奢禮服,主打常服租賃;
「魔法衣櫥」主要是輕奢侈品、國外海淘、潮牌設計師設計,主打通勤類服飾。
模式二:垂直領域場景類「租衣」模式
場景類「租衣」模式,又稱場合類的服飾平台,主要針對婚禮、年會、酒會,商務宴請,主持演出,派對,生日聚會,公關活動,寫真攝影等,包括禮服、配飾、包包等的租賃。目前國內做這種模式的「租衣」平台主要有愛美無憂、美麗租、無限衣櫥、久物。
運營模式:客戶通過「租衣」平台,以每件幾百元的價格,可以租到原價在幾千甚至上萬的頂尖奢侈品大牌,主要包括:一線大牌Dolce&Gabbana、Dior、Gucci、Prada,時尚設計師品牌 Marc jacobs、Karl Lagerfeld,高端禮裙品牌Vera Wang、 Valentino等。一般是1——3天的短租為主。
費用:客戶在租衣的過程中,平台會收取一部分的押金。同時,和包月「租衣」平台一樣,他們也是免運費的。
人群:CBD白領; 20-40歲都市時尚白領
區別:
「無限衣櫥」主打高端品牌,大牌禮服,高檔衣裙,還有針對中高端女性的內容分享社群,不涉及中低端的日常服飾租賃。與此同時,還有資深的造型顧問,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飾搭配;
「美麗租」引用國外品牌設計師,先從B2C模式入手,再到C2B2C模式(明星、企業家閒置品寄租),平台上的商品還可以打包低價出售;
「愛美無憂」是目前看上去運營模式最清晰的,他們以「奢侈品租衣」作為切入口,不單有以上兩個平台所有的分享社群、閒置出租和私人定製,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整合了O2O模式、B2C模式和C2B2C模式,以期打造時尚美業共享經濟的雲端衣櫥。
共享經濟這股風,能吹起「租衣」平台嗎?2016-03-29
「租衣」平台起源於國外,美國的LE TOTE,德國的Myonbelle,日本的AirCloset這些平台,都是翹楚。業務模式主要有時尚分享、宴會禮服及包月日常通勤三種,以日租為主。其實國內以前有過一家提供奢侈品包的租賃服務平台,叫「美可網」,主要面向年輕的白領女性出席正式場合所用,但在2013年就宣布關閉。
「租衣」在國內緣何剛剛起步?Annie岳認為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
一、性格使然。由於國人性格比較「傳統」,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明顯低於國外。用戶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消費文化的改變都需要時間;
二、租賃市場大環境。國內線下的租衣市場穩定,從最初的禮服、演出服、日常服裝等的租賃,都形成了一條較為成熟的產業鏈;
三、衛生問題。國內「租衣」之所以沒有「租車」發展好,其中重要的原因筆者歸咎於服裝乃貼身之物,目前的「租衣」平台未曾給出一份令大眾信服的消毒程序,有些包月不限次數的衣物流轉率高,服裝的衛生問題令人堪憂;
四、供需失衡。目前市面上的實體租賃一般均價是售價的1/3。真正追求時尚的人,買得起奢侈品;而買不起的消費者,日常服裝價格區間很大,也能買到符合自己價位的衣服。
即便有如此多的阻礙,國內也開始嘗試在在線「租衣」電商模式中開始革新,不只是世界租賃大會期間,主席蘇迪爾·阿曼波說的那句:「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租賃國,五年後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租賃市場。」更為重要的是在電商、服務業配套系統、共享經濟等領域發展良好的中國,也應該在全球的網際網路「租衣」領域占得一席之地。
就目前看來,國內開始運營的「租衣」平台主要有兩種模式:
模式一:包月「租衣」模式
包月「租衣」模式目前做得最好是日本的Air Closet,用戶只要每月支付6800日元(摺合361RMB),就有專業的造型師給你搭配專屬的衣服組合,並且郵寄給你。國內這類型的平台,如:租衣日記、衣二三、有衣、多啦衣夢、那衣服、魔法衣櫥、摩卡盒子。
運營模式:會員每月充取會員費(如:「多啦衣夢」每月239元,」有衣」是499元),即可享受每次3個租衣包,不限次數和使用時長,不需要自己清洗,就可享受「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清洗收發」的時尚「租衣」服務。
費用:只需繳納一定的會員費;免運費,往返快遞都包郵;包月會員沒有押金。
人群:年輕白領的都市麗人;80後、90後和00後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共享服裝為何不是一樁好生意
談及共享服裝這一新興的行業,多位共享衣櫥創業者接受媒體採訪時均表示:如果服裝是萬億市場,那麼這種包月換衣的穿衣方式,市場體量大概在4000億。一直以來,服裝領域的消費規模不斷被刷新,這門被打上共享標籤實則是服裝租賃的生意,能否成為一樁好生意呢?
不可否認,服裝市場每年都是萬億級的規模,但服裝租賃依然是一個小眾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婚紗、禮服租賃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但規模並不大。原因非常簡單,婚紗和禮服,都屬於低頻消費,而且婚紗的售價不菲。據悉,一件稍微有點檔次的婚紗都是上萬元甚至數万元,買了只穿一天,有點不划算,這是婚紗租賃的市場空間。反觀服裝傳統的租賃市場,空間就沒有這麼大了。
查閱了衣二三、女神派等共享服裝網站就會發現,租賃的服裝大多數是二線品牌,諸如香奈兒、Gucci、愛馬仕、迪奧這樣的奢侈品牌是沒有的。試想,共享服裝平台的大多數服裝消費者可以買得起,為何還要租賃呢?誠然,共享服裝的成本更低,可面臨的問題也比較多。一件衣服很多人穿來穿去,衛生是否能夠保證?如果服裝上沾染了皮膚病細菌,那廉價租賃的衣服就得不償失了。加之互聯網多年來養成的“低價”物質,注定共享服裝的檔次不會太高,這都是共享服裝平台的軟肋。
婚紗和禮服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消費者有需求,而且這是一種更經濟實惠的方式。普通的服裝,市場的租賃需求很低,畢竟衣服貼身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頻繁選擇租賃服裝打扮自己。當然了,共享服裝平台如果有一些奢侈品牌的服裝,這或許是能夠成為一樁生意,因為工作中很多職場女性應酬時需要搭配高端服裝來撐門面。從市場需求來說,共享服裝的生存空間並不大。
事實上,從共享服裝平台的角度來說,這也不是一樁好生意。現在所有的共享服裝平台都將業務群體鎖定在女性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潛在的風險。熟悉服裝行業的都知道,女裝款式變化很快,這意味著共享服裝平台的衣服要經常更新。在實際生活中,一件女裝的壽命也就3個月左右,包月費用只有300元左右的共享服裝平台,難以養活共享服裝平台。一旦價格戰開打,共享服裝或許就是賠本賺吆喝了。
共享服裝是一樁好生意還是營銷噱頭?2017-07-31 賈敬華
共享雨傘剛投放就被一搶而空,共享休息艙剛運營幾天就被監管部門叫停,但這並不能阻止共享經濟瘋狂擴張的腳步。日前,共享服裝、共享包包等項目相繼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在衣二三、女神派、多啦衣夢、美麗租等多個共享服務項目背後,活躍著IDG資本、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等資本機構。
除了共享服裝外,一些共享包包項目也在蓄勢發力。不得不說,共享服裝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但這能否成為一樁好生意呢?
披上互聯網外衣的服裝租賃
共享服裝並非什麼新生事物,早在兩年前,衣二三、女神派、多啦衣夢等共享服裝項目就已經拿到了投資,而女神派三年前就已經成立了。顯然,共享服裝這樁生意,要比共享單車還要早。共享服裝的經營模式大同小異,主要模式為包月換衣,即消費者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交會員費的方式,可以在共享衣櫥平台上選擇衣服。
在過去的兩年裡,共享服裝行業的格局已經比較清晰。第一梯隊的衣二三、女神派、多啦衣夢、美麗租等;剛剛入局的4CUS等新生力量在第二梯隊。如同其他行業一樣,共享服裝領域同樣不乏倒下的先驅,2016年裡就陸續倒下去的有衣、那衣服等。在這些共享服裝項目中,第一梯隊都獲得了資本數千萬美元的融資。不過,共享服裝項目大多數只拿到了A輪融資,只有衣二三拿到了B輪融資。由此不難看出,資本對於共享服裝項目發展前途的謹慎態度。
資本對共享服裝項目的謹慎,更多的是因為這一商業模式缺乏競爭力。諸如衣二三、女神派這些經營了兩年的共享服裝項目,更像是披著互聯網外衣的服裝租賃項目,可以說是一種很老套的商業模式。眾所周知,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會有很多婚紗、禮服租賃店鋪,而為衣二三、女神派這樣的共享服裝項目,也是靠收取服裝租賃費生存的。
與婚紗、禮服租賃這些傳統的服裝租賃項目相比,共享服裝項目最大的優勢,是將服裝租賃業務拓展到了互聯網平台上。在商業模式上,共享服裝項目與傳統的服裝租賃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將服裝租賃業務遷移到互聯網平台,無非是看中了互聯網在營銷層面的獨特魅力。借助互聯網平台,單車租賃一下就火了,並美名其曰共享單車。只是,共享服裝能否借助互聯網平台拼出美好的未來呢?
外媒:中國的7個“古怪時尚”
瑞士《巴塞爾日報》2017.7.13文章,原題:7個古怪的中國時尚 當我還是一名在華留學生時,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戴一副沉甸甸的黑色粗框架眼鏡。那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突然間,中國人都戴上了五顏六色、現代感十足的眼鏡。這彷彿被施了魔法。可以說,中國和西方世界的許多時尚正在形成驚人的趨同化。但在一些地方,中國人仍然保持著“中國特色”的時尚。舉幾個例子:
男士手提包 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人們常看到,男士們跟在自己的女朋友或者妻子的身邊,幫助提包。這樣,女朋友可以放心地購物。其結果是,男士們也成了提手提包的人。
田地西裝 中國是我觀察過的唯一的國家,其農民在田地里幹活的時候,還穿著西裝。當然,農民穿的西裝非常便宜,但這畢竟也是西裝。
老幹部褲子 這種褲子於本世紀初開始在中國的干部圈流行。穿這種褲子的人往往有一個啤酒肚,皮帶系在靠近胸部的地方。
尼龍襪子 尼龍襪子在中國一直流行。一些中年男子穿著短褲時,也喜歡穿上一雙尼龍襪子。
熊貓帽子 這種帽子有兩隻可愛的耳朵。戴熊貓帽子的多是女孩們。露出兩隻無辜的大眼睛。
街道睡衣 在北京,人們喜歡穿著舒適的睡衣出門,就像德國人穿著運動衣去跑步。
北京比基尼 這也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部分。所謂的北京比基尼,就是穿汗衫的人將汗衫的底部捲起來,讓微風輕拂肚皮,汗水得到蒸發……不過,這只屬於中國男人。(作者凱·施特里特馬特爾,青木譯)
回應
少見多怪。什麼西方的東西出現在中國,西方人總要別樣眼光“少見多怪”。讓人覺得西方人似乎有種莫名的“優越感”。俺倒覺得中國人不死板,不教條,一切似乎“隨心所欲”卻又因人因地而異。只要不犯法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他人,穿著隨意,玩著快樂挺好。
不僅有田地西裝,還有工地西裝,其實就是工作裝。
北京比基尼?不!應該叫中國比基尼,因為喜歡這樣做的豈止是北京人。
▍如果這位男青年生在今天,絕不可能穿這件背心合影
對白背心的歧視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國。八十年代炎熱的美國南方也曾流行過外穿白背心,但時至今日,除了穿運動背心的肌肉猛男,單穿白背心一般被視為”white trash”(白垃圾)和家暴愛好者的經典造型。
白背心淪落至此,原因並不難理解。
1980 年代前,全國普遍的夏裝成衣幾乎只有白背心。改開之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各色的夏裝成衣,不合身的白背心很快喪失了除價格和習慣之外的所有競爭力。
電扇與空調的普及使得度夏不再艱苦。亞麻等新材料和混紡等技術的運用,使得襯衣、網球衫(polo 衫)等傳統夏裝的透氣性和舒適性大為提高,只有貧窮且缺乏著裝品味的人才會繼續穿著不得體的白背心。
今天的白背心,只有在其最初的內衣用途上,才能在主流著裝文化里佔據一席。
在夏天穿襯衣時,為免布料較薄的夏裝襯衣透點走光或被汗水打濕後變得完全透明,很多人會在襯衣裡加穿一件。若考慮圓領汗衫易露出領口,V 領汗衫略顯輕浮,則不妨選擇最經典的白背心。
▍2015 年8 月31 日,法國總理曼紐爾-瓦爾斯的襯衫整個濕透貼在身上
▍奧巴馬2012 年7 月14 日演講時遭遇暴雨,但內有白背心護體
不過,白背心東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在今天職場著裝文化里地位崇高的襯衣,直至19世紀後期還是必須穿在外套裡的。與背心同時作為內衣的短袖汗衫,在20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運動裡被貼上閒適自由的符號,進化成今天單穿一件也無可指摘的T卹。
更可況,中國中年男性歷來有引領潮流的傳統,如令外國友人嘖嘖稱道的“北京比基尼”。
回應
只能說明:1、中國人曾經被壓抑的太久,物質極度匱乏。2、中國人缺標新立異的精神,別人咋樣自己咋樣慣了。3、中國人普遍缺審美觀。4、中國是服裝大國,但不是強國。放眼街頭巷尾,穿著得體的沒幾個,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沒合體的衣服穿。
先感謝作者的講述。中國人著裝不必仿照歐美,畢竟地理、生活條件有差異。歐洲的夏天氣溫低於我國大部分地區,能源又比較充足,開冷氣很過分。穿跨欄白背心比T卹涼快多了,節省啊!個人省錢,國家省資源。
真正讓白背心佔領全國的,還是1949 年後的計劃經濟。
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迅速建成高度集中的棉紡織業管理體制。1954 年起,全國針織企業實行公私合營,開始發行布票,實行棉布定量供應。
計劃經濟體制下,毛巾、襪子、汗衫背心等產品的生產銷售由商業部管理。
於是,全國針織廠的內衣產品被固定為汗衫背心、棉毛衣褲與衛生衣褲三種。1958 年起,商業部紡織品商品目錄共11 個品類,這3 種針織內衣便佔據其中之三,且從1955 年到1984 年,始終被列為計劃商品。
也就是說,在漫長的物質匱乏時代裡,汗衫背心是全國人民幾乎唯一可選用的舒適涼爽的夏季成衣。
▍當年的背心還可印花作為獎品,類似於今日的印花T 卹
比起有袖的汗衫,背心又有著三大優勢:
其一,無袖的背心不存在腋下磨損,較難損壞,更適於一件衣衫穿好幾年的勞動人民。其二,由於成衣尺寸固定,且混紡技術出現前的棉織物存在程度不一的縮水率,汗衫較易不合身,而背心造型天生容錯率高。其三,背心比汗衫更省布料。
正因為這些優勢,在那個時代的文獻與照片裡,背心始終多於汗衫。三十年時間足以將無奈的選擇變為一代人的習慣,由此便不難理解,為何白背心會在老人間如此普及。
與背心的中國傳播史極為類似的,還有棉毛衣(秋衣)。
在1915 年被發明後,西方國家的棉毛衣逐漸因室內取暖的普及,而在20 世紀下半葉消失。今天歐美人早已不穿棉毛衣。
而在中國,由於棉毛衣長期被列為計劃商品、統一分配,它反而在同一時間段被強化為全國普遍的消費習慣,有望續命至22 世紀。
怎樣正確穿著白背心
不過,比起至今還照穿不誤的棉毛衣,白背心的黃金時代無疑已經結束。
儘管針織背心曾在60 到80 年代作為全中國最流行的夏季男裝,但今天幾乎已經沒有年輕人會單穿白背心上街。一些勢利眼的飯館酒店還將它劃入“衣衫不整、謝絕入內”的範圍裡。
“聯合裝”專門設計有一個可開合的“屁兜”,以方面如廁。因其設計最初是女式內衣,在裙子下打開“屁兜”並無不便,但對穿褲子的男性,操作難度就要大為提升。
1915 年,加拿大人邁爾斯·斯坦菲爾德將其新設計的一種上下分離式長袖內衣註冊了專利,很快受到市場歡迎。這種設計就是今天仍在中國流行的棉毛衣或秋衣。
內衣上下件的分離隨即也在夏裝內衣上得到反映。從連體內衣里分離出的短袖上衣發展為汗衫及後來的T 卹,而分出的無袖上衣被逐漸被發展為今天人們熟知的白背心。
▍1920 年代內衣廣告,其中已有分離式的背心
▍1940 年代的美國內衣褲廣告
那麼,白背心又是如何在中國普及開的?
早在1910 年代,現代針織衫便已作為進口高檔消費品輸入中國。1920 年代,上海已有不少針織內衣廠,當時便已生產出“羅紋背心”,但主要用於出口南洋。
針織背心能在中國內陸立住腳跟,要多虧國民政府的倡議。
1934 年2 月,蔣介石在江西南昌發表演講,發起“新生活運動”。其主旨,即是通過改造國民的衣食住行來實現改革社會,繼而實現民族復興。
各地隨即推動服裝改革,其中對夏季裝扮的改造,主要針對著在戶外打赤膊的現象。1935 年南昌市公安局的告示就是其中典型:
凡在戶外行走及坐立商店門櫃者,無論天氣如何炎熱,至少須穿著背心,絕對禁止赤膊,否則一經覺察,即送至市政委員會,罰充苦工役,仍以所得工資購買背心,以備服用。
針織背心被國民政府視為夏季合法著裝的底限,就這樣迎來在中國的第一輪大普及。在武漢、南昌等地,一些織襪廠開始仿製汗衫、背心。其流行範圍以炎熱的長江流域為主,到1935 年,上海有82 家針織內衣廠,佔全國56%。
▍民國時期穿背心的青年
從技術特性來看,將針織背心作為基礎夏季著裝不無道理。
與普通機織棉布相比,針織品的纖維並非由縱向的經紗和橫向的緯紗交織而成的,而是由同一個方向的紗線組成線圈相互圈套而成。
由於線圈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空隙,針織品的透氣性遠強於普通棉布縫製而成的衣物,適於炎熱的夏季。同時,織物也具有更強的彈性和舒適性。
然而,國民政府的“新生活運動”僅堅持了三年便開始後力不繼。至1949 年末,全國主要針織內衣生產設備還不到千台。白背心在民國時期還遠未能普及全國,夏天打赤膊更是至今未能消滅。
中國老男人為什麼愛穿白背心2017-07-03 吳餘
隨著夏日到來,中國各地的街頭再次出現了老人們身著白背心乘涼散步的身影。
白背心是中國中老年男性的必備配飾,勢力遍及全國,每位大爺、老漢、叔爺、阿公的衣櫃裡,都有好幾件泛黃的背心。
在不同的地方,它還有不同的叫法:跨欄背心、二股筋背心。除了出現在夏季街頭,它的身影還常常隱沒在各級官員的襯衣裡。
不過,今天的白背心只能佔領中老年市場,已不復當年光景。十幾年前,街頭的背心要比今天多得多。它一度是中國大陸男性居民的典型夏裝,甚至男女老幼皆著背心。
這種白背心到底是怎樣一種服裝?它為何會在中國中老年男性中如此普及?
在世界服裝史上,許多無袖衣飾也都稱為背心。例如傳統中國套在長衫外的馬甲和現代西裝裡穿在襯衣之外的毛紡背心。但與白背心不同的是,它們一般被作為外套、外搭,且大多是開襟。
與白背心最為類似的是近代華北農民夏季單穿的汗褟。但這種汗褡是由粗布或麻布縫製而成,且也是開襟造型。
今天的白背心,是一種套頭的棉紡針織品。
對中國中老年男性來說,它是一種百搭夏裝:天氣稍涼時,可以穿在外套或襯衣內,而在天氣炎熱或辛苦勞動時,則可單獨作為上衣。很多時候,它還被用作家居服或睡衣。
不過在計劃經濟時代各類商品統計中,白背心清楚明白屬於針織品中的“內衣類”,一般與汗衫並稱為“汗衫背心”。
這種作為內衣的背心是怎麼來的?它到底是怎樣一種東西?
儘管今天已幾乎是老人的專利,但白背心在服裝史上的登場卻晚至1920年代,比牛仔褲、西裝都要新。
它的出現,源自19 世紀後期的歐美內衣革新。
19 世紀中期,由於維多利亞時代對女性纖腰的病態審美,束身胸衣大為風行。但人們逐漸意識到束身衣壓迫內臟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於是結合最新的針織工業,開始發展健康、舒適的現代內衣。
最早的一種現代內衣名為“聯合裝”(union suit),是一種連體式長袖內衣,類似於把正面開扣的棉毛衣褲縫合在一起。雖然最初是為女性設計的,但從19 世紀末開始,逐漸因其出眾的舒適性受到男性歡迎。
“聯合裝”在今天看來極為詭異,卻是幾乎所有現代男式內衣的雛形。服裝製造商很快在其基礎上研發出各式各樣的新產品,其中很多針對著穿不住“聯合裝”的炎熱夏季。
在1910 年代各廠商的夏季內衣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
不過,人們很快意識到,連體式男性內衣實在是個愚蠢的主意——因為穿著它上廁所實在太不方便了。
眾所周知,上海最早的文化遺址,可以上追至6000多年前的青浦崧澤馬家文化。而時尚文化則可以溯源于宋元;斯時,由于戰亂頻仍,加之元末皖地農民大起義,北方、中土的富商大紳紛紛流遷避禍至被史稱為“東北五鄉”的上海,由此,也帶來了食精衣麗的豪侈風尚。從此,上海人的生活狀態開始進入了“頗崇華黜素,雖名家右族,亦以侈靡爭雄長,往往逾越其分而恬然安之”。
得地理位置絕佳的上海人,真是福分非淺︰天賜的一條大江,挾巴蜀之松愜、荊楚之精明、大揚州之綺靡,滾流而下匯于此地,給人海處的上海,注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精元要素。一條吳淞江流、一地吳越清響,令上海崇侈時尚,頗盛性情中人。
開埠,又給了上海人一次歷史性的大機遇︰自1843年11月17日以後,上海人從洋、海間飄灑而來的歐風美雨中,浸淫出異于各地的態相,得識了洋樓洋裝洋派的精致。因而,領時代風氣之先的上海,身姿與態相就大不一樣了。
天時、地利、人和,得天獨厚之下,舊有的傳統文化已束縛不了“海納百川”的上海人的思想,也難以與一個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具有“新、異、進、敞”特質的社會生態相適應。
上海人談論時尚,是實至名歸的事。由于“開埠”這段特定的歷史,上海的商貿、金融、工業,以及信奉科學的理念,較各地率先發軔。由此,上海人從洋行的運作、企業的生產經營、對外經貿、對內經商中,率先學會了規整守時、精打細算、速度與效率;同時,出人各類洋行、“Office”的人,是極注重衣裝與態相的;由此,上海人不得不在行為舉止、衣飾扮相上使自己規範人時,並創造具有“海派”特質的時尚;從而,生成了一種上海作派,也就是領各業時尚之先的“上海腔調”。
上海時尚的另一著陸點,在于上海女人。在相對緊張與逼仄的生活狀態中游刃有余的上海女人,為了適應越來越高品質的生活;為了能讓自己“進得廚房”,且又“出得廳堂”;為了給夫君“車L面子”;為了不落潮流之後;當然,也為了示人以滋潤與富態的優越感,她們殫精竭慮地要為時尚出盡風頭。
由此,在大道樂行的時尚領域里,上海人長袖善舞,風流淵藪。
接受時尚、樂于時尚、傳承時尚、創造時尚,是“海派文化”血脈相承的上海子民代代因襲的特質。所以,當今的上海青春男女總是站在了時尚的前沿。
海派時尚
作者: 胡根喜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內容簡介
上海男人、上海女人是時尚的智者、創造者、身體力行者;在大道樂行的時尚領域里,上海人長袖善舞,風流淵藪。
上海之所以在時尚的領域里獨佔鰲頭,而堪稱時尚之都。是與它特有的文化屬性,即質類的海派文化休戚相關。
海派時尚的歷史,並非是斷代的;悠遠而優良的海派文化傳承是上海男人、女人時尚的底蘊。
胡根喜,上海人,籍貫江蘇;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起任報紙記者、編輯。自1981年在《萌芽》發表小說《訴訟》起,創作多部中、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並出版《老上海》、《拉洋片》、《四馬路》、《尋找上海老克拉》、《大亨恩怨》等系列作品。
目錄
第一章
“上海辮子”開“洋葷”
艷光魅影的1897
艷陽下的上海摩登
坐“洋車”兜風的時髦
Play snooker
時尚的上海饕餮
從“交際茶舞”起興的海派舞廳
“跑馬”盛世
上海身價
Columbia Riding School引領的時尚
獨步洋場的“上海派頭”
上海住房夢
曾經的金融時尚
海派旗袍的盛世風情
第二章
滬上流行“列寧裝”
連衣裙之魅
搶購“A581”
上海戀愛經典
婚姻通行證
70年代的炫酷
青春的“旱冰一族”
行走街頭的上海酷男
騷動在夜幕下的情色男女
第三章
新銳時裝設計師的上海之戀
碧波里的“華爾茲”
海派股民的詠嘆調
浪漫的“泡湯”之旅
上海街頭新流韻
都市新“POSE”
正在時尚的“卡丁車”
序
上海之所以在“時尚”的領域里獨佔鰲頭,而堪稱中國時尚之都,那是因為與它特有的文化屬性,即異質類的“海派文化”休戚相關的。
別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
一方面是外部產品的衝擊,另一方面,瑞士表業內部也在呈現創新危機。“今年巴塞爾鐘錶展的一個明顯特徵是,技術上沒有太多新意,鐘錶商推出的新款更多在顏色、材質等裝飾手法方面下功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有過七屆巴塞爾鐘錶展參展經驗的業內觀察人士Teddy指出,“現在傳統鐘錶的技術已經到了一個瓶頸。”
花旗集團奢侈品證券研究主管Thomas Chauvet則更加一針見血:“在過去十年來,鐘錶商們一直在提價,卻沒有多少創新。過於自滿是他們面臨當前危機的主要原因,”Chauvet指出,“他們無法適應消費者行為的改變。”
………..
相關新聞
反貪腐打到精品業
受大陸反腐影響緬甸玉石跌價35% 仰光商人稱影響甚於政壇變天
Apple Watch銷量大跌70%,全球智能手錶市場嚴重萎縮
中國證券網2016-10-25訊,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最新報告,全球智能手錶市場第三季度嚴重萎縮。該行業上個季度發貨量為27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560萬部低了51.6%。蘋果的市場占有率從71%下滑至41%,銷量同比下滑近72%。
IDC分析師Jitesh Ubrani表示,目前看來智能手錶並不適合所有人,因該行業仍未對這種手錶的目的和使用理由給出明確定義。
鐘錶業瑞士製造面臨艱難迭代 過於自滿是危機主因2017.4.3世紀經濟報導
最初創辦於1917年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以下簡稱巴塞爾展),如今已經一百年了。在這一個世紀的漫長演變中,巴塞爾展從最初僅有29個瑞士品牌參展,到如今,共計220個瑞士品牌在這個“侈品中的奧斯卡展會中露面。
毫無疑問,瑞士製造仍舊是巴塞爾展的中堅力量。但也如同一個置身新時代的百歲老人,瑞士製造甚至傳統鐘錶行業,正在度過一個新舊更迭的艱難時刻。
這從2016年的銷售業績可見一斑。儘管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稱,2016年旗下包括寶格麗、泰格豪雅在內的手錶品牌銷售同比上升5%,掌管卡地亞、伯爵和江詩丹頓的歷峰集團2016年第四季度銷售額上升5% ,然而,整個行業的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巴塞爾展組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瑞士鐘錶2016年出口總額同比下滑9.9%,為194億瑞郎。這也是該數字的連續第二年下滑,亦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根據瑞士鐘錶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瑞士鐘錶出口總額今年1月同比下滑6.2%,2月相較1月繼續下滑8%。這意味著,瑞士鐘錶並未從根本上走出困境。
在2017年巴塞爾鐘錶展開幕式上,巴塞爾鐘錶展董事總經理Sylvie Ritter將過去的12個月時間總結為“非常困難”。她坦言,在這段時間內,已經有一些業內人士離開鐘錶和珠寶行業。而根據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瑞士鐘錶製造商的市場份額仍將會受到來自各類競爭者的擠壓。
其中的一個競爭者便是智能手錶(?)。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早在2015年,智能手錶的銷量便首次超過瑞士手錶,2016年瑞士手錶仍未奪回份額。作為瑞士手錶目前最大的兩個市場之一,2月份美國市場銷售額以大幅下跌12.4%,詮釋了瑞士手錶在智能手錶面前的尷尬處境。
有瑞士手錶的企業高管表示,零售行業的消費者偏好已發生巨大轉變,而這種情況在美國尤為明顯。“美國消費者更加願意進行線上消費,同時,他們對手錶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報時,很多人追求更加新潮的功能。這讓我們在美國的運營遇到麻煩。”
韓媒:“小奢侈”開始在中國流行“小而精”受追捧
韓國《中央日報》2017.3.30文章,原題:中國掀起輕奢熱潮“小而精”備受追捧 “Light Luxury”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小奢侈”,中文叫“輕奢”。現在全世界享受小奢侈的消費者逐漸增加,而在中國,“小而精”正在流行起來。
隨著小巧精緻的產品大賣,消費的模式也逐漸跟隨這一趨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家電產品。2016年“光棍節”中國單人家庭用小家電的銷售額同比驟增了25%以上。這得益於隨著單人家庭的增加,購買小巧精緻、奢華的單人家電的人逐漸增加。
為了適應小型化趨勢的變化,中國企業正相繼推出小型家電。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火鍋專用電鍋”。本來火鍋是幾個人聚在一起吃的,但隨著一人家庭的增加,連火鍋也正出現單人用的趨勢。這也讓不少單人火鍋店也跟著大受歡迎。
現在,中國中產階層人數已突破1億人,他們就是這類“小而精”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比起價格,他們更重視品質。另一方面,中國迎來了“單身人口2億時代”。他們不吝嗇為自己花錢,隨著單人家庭的數量在2000-2010年期間翻了一番,他們正成為“小而精”消費的主力軍。(易昭康譯)
相關新聞
英媒:中國將向豪車徵收附加稅打擊炫富和奢侈消費2016-12-02
瑞媒:中國遊客購物遊歐洲成全年銷售奢侈品牌的奧特萊斯2015-12-26
港媒:奢侈品牌向書店餐館拓展高端零售商正放棄中國? 2015-12-05
加媒:溫哥華高房價不怪中國買家僅影響其奢侈部分2015-08-13
港媒:打擊政府消費令中國景區奢侈酒店遭重擊2015-05-07
大陸最大ZARA旗艦店關門 快時尚吹熄燈號?2017-02-09聯合報
北京商報昨天報導,ZARA關閉了位於成都、以全新店鋪形象打造的門店。業界傳出市場趨於飽和的快時尚面臨調整的聲音。直到昨天,ZARA官方尚未對此次關店有任何回應。
成都零售業人員表示,這家店位於成都總府路樂森購物中心,2月3日撤下展櫃商品,工作人員也在整理存貨收尾。這是ZARA在大陸開設的第一家以全新店鋪形象打造的門店,三層樓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尺(約907坪),2011年12月7日開業。
這個黃金位置的上一任「房客」是LOUIS VUITTON和DIOR。在ZARA入駐之前,樂森購物中心一直定位在高端形象,主要入駐一批奢侈品牌。
商圈沒落?優衣庫、H&M利潤變薄
無獨有偶,優衣庫及H&M近期在大陸也關了不少門店,除了租金高漲,商圈沒落也是原因。H&M、優衣庫、GAP等近期財報顯示,淨利潤紛紛下跌,有的下調2016全年收入與盈利預期。
有的品牌仍採取擴張策略。因為門市相當於廣告,依然會選擇開店來滲透市場。2015年初,H&M規畫在全球新增400家門店,該年底超額完成預期任務;優衣庫表示,每年新開100家店;無印良品也有展店100家的目標。
但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品牌放緩擴張的步伐,比如ZARA、GAP。
消費升級!ZARA不再是首選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表示,ZARA進入大陸前期跑馬圈地,可能由於租金低廉或其他因素而選址開店。若人氣不足,不能支撐店面成本,不調整可能影響ZARA在大陸的業績。
網易財經報導,消費升級的浪潮正席捲大陸,隨著大陸消費群購買力增強,目光也瞄向更多國外的設計品牌,ZARA自然不再是消費者首選。《投資參考》調查顯示,H&M、ZARA兩大歐洲品牌在大陸一線城市受歡迎程度,僅為優衣庫的一半左右。
時尚頭條網統計,自2016年以來,ZARA在大陸市場銷售的衣服售價平均下降10%至15%,競爭壓力大。
ZARA以「快速、少量、多款」著稱的,這也意味著高成本。對有一定消費力的人流有較高需求,如果不能滿足此需求,勢必選擇關閉。
相關新聞
快時尚新發展!瞄準3機會 再創品牌新局
快時尚衝擊環境 4成回收衣只能燒掉
快時尚飽和? H&M首度跨足東海岸
快時尚陷低谷 優衣庫為何跌最慘
拚生機!快時尚放慢腳步 各自出招殺出重圍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2272945
其實,優衣庫不是沒看到前車之鑑,也做出策略漲價,欲拉高品牌定位做區隔。但此舉已宣告失敗。2014年,柳井正宣布優衣庫將漲價5%,2015年又再調漲10%,除反映匯率變動,更重要因素是「售價應反映商品的公允價值」。然而,消費者並不埋單,優衣庫2016年上半年度客流量大減6.3%,迫使柳井正在法說會上坦承決策失誤:「消費者對商品的信心比我們料想的程度還糟。」
其實優衣庫2008年即找來知名設計師王大仁跨刀合作,陸續推出多款「設計師聯名系列」,今年更簽下愛馬仕前設計師為藝術總監。這個招數,與同業H&M相似。H&M集團這幾年持續推出高價品牌如COS等,拯救了部分獲利。
然而,在A品牌奏效的好策略,在B品牌並不保證成功。它,會因為每個公司的原有定位,產生微妙的化學效應。
根據今年下半年度財報,即便消費者反應冷淡,優衣庫日本營收仍小幅成長6.3%,總體海外營收合計卻只成長3.1%,顯然國際市場尚未埋單。
當快時尚不再只能比「快」,這場戰爭該怎麼打下去?優衣庫仍是家出色的企業,但現在,需要更大開大闔的創新,才得以突破困局。
快時尚陷低谷 優衣庫為何跌最慘2016-12-23蔡茹涵
2016年,是全球快時尚品牌的低谷。美國蓋璞集團旗下品牌Gap連續七季營收出現衰退,子品牌Old Navy宣布將全面退出日本市場;瑞典品牌H&M第三季淨利率年減9.2%。然而,衰退幅度最大的當屬優衣庫,其所屬的迅銷集團2016年下半年度淨利衰退8成,引發市場熱議。
曾被譽為「平價銷售神話」,讓創辦人柳井正蟬聯多年日本首富的優衣庫,為何變成2016年最失意的快時尚品牌?
市場飽和,新對手以更低價搶市
快時尚產業成長正變「慢」!美國消費者研究機構總裁強生,今年6月接受《紐約郵報》採訪時指出:「快時尚已經飽和到頂,」紅極一時的Forever 21、H&M與Gap,如今都在衰退中掙扎。
競爭白熱化之外,《經濟學人》也點名來勢洶洶的新進者正威脅著大品牌們。例如英國廉價服飾普萊馬克,一件女裝單價約新台幣120元,約只有H&M的1/3。它不僅5年內年營業額漲幅超過95%,西班牙市占率還一度打敗當地原生品牌Zara。
另外,消費者的態度也出現明顯變化。首先,是由「投資消費」轉變為「投資自己」,與其購買流行性強但過季即丟的快時尚商品,不如將錢花在改善體態。因此, 2016年儼然成為運動品牌的黃金期,如Adidas已4度調升財務預測,全年股價漲幅超過60%。
且快時尚長年被詬病的過度消費、不環保、廉價勞工、環境污染等負面標籤,完全與新世代推崇的價值背道而馳。
優衣庫並非未察覺威脅,但每一步轉身,都非常吃力。
推副品牌,卻因客群重疊侵蝕獲利
比如,它10年前就推出更便宜的副品牌GU,這與競爭對手Gap在1994年的策略如出一轍。Gap當時的盤算是:讓價格較低、面料普通但款式年輕大膽的「下駟」Old Navy去迎戰紅海市場,「上駟」Gap就有餘裕提升品牌形象,拉高售價。
GU確實不負期待,營業利益成長超過34%,在集團內一枝獨秀,但優衣庫卻也步上Gap的後塵:近20年來因客群部分重疊,Old Navy吃掉部分Gap的戰場,形成巨大的獲利侵蝕效應。
澳媒:“中國製造”標籤不再意味著廉價和劣質2016-12-28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澳媒稱,“中國製造”標籤已經成為廉價材質和快速時尚的同義詞——不過這種狀況正在快速改變。
點擊查看大圖
中國開始在時裝業嶄露頭角。圖為10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時裝週上,模特在展示中國設計師的作品。(路透社)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25日報導,隨著中國從製造經濟向消費經濟轉變,西方深愛的快速但粗糙的商品很可能轉由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其他國家製造。與此同時,專家預測,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要求優質和尖端,對澳大利亞經濟來說,這可能意味著1400億美元的外快。
報導稱,如今,有錢的中國人正成為澳大利亞所有業務的目標客戶,而且生意是雙向的。中國新近變得有影響力的創造者可能不久就會把他們的創意直接出口到你的家里和衣櫥裡。
隨著中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中國人獲得了痴迷於名牌的名聲。普拉達、古馳和迪奧,這些是他們希望放在衣櫥中的身份象徵。可是,這個剛起步的市場仍在努力了解在世界上什麼被視作真正的尖端。
報導稱,如今,人們需要的是創新和時尚,中國正開始在時裝業嶄露頭角,而不僅僅滿足於擁有工廠。這個行業的規模擴大了兩倍,價值達850億美元。
《時裝》雜誌中國版2005年創刊,那時中國還沒有超模。該雜誌編輯總監張宇說,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冒險,不管是標新立異的風格還是不知名的設計師。
如果澳大利亞的企業足夠靈活,這可能意味著重要的機會。中國中產階級擁有的可支配收入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但他們對產品的需求尚待得到滿足。艾麗斯·麥考爾去年成為第一位在中國開設精品店的澳大利亞設計師,我們的羊毛業也在研究如何能夠向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提供除原料以外的更多東西。
可是如果我們動作過慢,那中國的本土設計師就將超越國內競爭,把他們的創意出口到全世界。中國的設計師正在探索新領域,他們的創意即將出現在你的衣櫥中。
報導稱,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超過6%,10年前則高於10%。製造業只是名義上有所增長,而服務業則在大幅增長。據澳中商會執行長海倫·薩夫恰克說,與之同時出現的是高速城市化和工業化,以及對海外商品和服務的新需求,尤其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商品和服務。
報導指出,最近幾年,維密頻頻與中國超模簽約,大抵也是看中了中國這廣袤的市場。在今年的秀場上,超模各有各的美。奚夢瑤黑色蕾絲內衣性感熱辣;雎曉雯的內衣秀則走可愛運動風;劉雯大秀長腿蜂腰,衣著繽紛艷麗十分奪目;被稱為「何仙姑」的何穗則是性感蕾絲內衣盡情秀美腿,白皙皮膚讓人羨慕不已。
可以看的出來,維密也在努力往「東方風情」靠攏。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比如,劉雯的那套中國風行頭,被網友吐槽得渣都不剩。劉雯身披著一件中國式的披肩,頭戴著中國戲曲風格的頭飾,紅色配青綠,不僅沒有衝撞出飽滿感,反而感覺並不搭調,視覺無法造成美觀的效果,很難讓人產生美感。而奚夢瑤那一身混搭的民族風更是讓人擦亮了眼睛也看不懂。
報導說,雖然每年的維密秀總有人拍磚,總有喝采,但今年似乎磚拍得更猛烈些。那些毒舌的時尚博主們搜索枯腸,用盡高冷詞語吐槽這場糟糕的秀,「哪吒裝」、「黑寡婦裝」,新名詞層出不窮。
其實早在此前天使名模LaisRibeiro為2016年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秀做的試裝造型出爐時就已經引來大面積的吐槽聲。那一身「醜哭了」的行頭讓人哭笑不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顯然沒有得到多數中國觀眾的芳心。這大抵是國外的設計師因為對文化差異,容易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產生偏差。
「中國風」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硬指標,全靠設計師對文化本身的理解。像紅配綠這種大俗的顏色,按照中國人的審美,是不會輕易放在一起對撞的。畢竟像某女星將東北的大花襖穿到國外的紅毯,是博眼球,以審醜取勝,也沒有太長的生命力。
到了外國人那裡,他們可能會覺得中國紅是最能代表文化的顏色,而青綠非常雅致,兩者之間會有強烈的視覺衝擊。他們要的是矛盾,而不是和諧。所以,這大概也是我們看了覺得彆扭的原因。
好像春晚...維多莉亞的祕密內衣秀 亂吹中國風2016-12-02世界日報
火辣的「維密秀」是時尚圈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的中國元素除了中國的四位金花,還有不少套秀服展現中國風。不過,衣服上中國結、大龍頭、大花圈等裝飾,也讓中國網友紛紛吐槽。
觀察者網報導,本次維密秀分為The Road Ahead(前路奇緣)、Secret Angel(神秘天使)、Mountain Romance(山地羅曼史)、Pink Nation(粉紅國度)、Dark Angel(暗黑天使)、Bright Night Angel(皓夜美人)六個主題秀,一共有68套秀服,和37對天使翅膀。
報導說,新推出的這六大系列,其他五個系列畫風比較正常,畫風最清奇的要數「The Road Ahead」。該系列以接受多元文化為靈感,體現不同文化大融合。其中,網友也發現不少中國風,但直言「實在是一言難盡」。
瑞典模特艾爾莎霍斯卡(Elsa Hosk)頂著一條龍出現,雖然看著霸氣,卻被吐槽是不是走錯片場,彷彿到了春晚舞台。
龍的元素無獨有偶,模特泰萊希爾(Taylor Hill)看起來像是身披龍袍。巴西名模阿德瑞娜利瑪(Adriana Lima)腳穿一雙金黃色龍靴,翅膀下方有四個顯眼的大中國結,網友吐槽,「再加上一雙風火輪和火尖槍,就能去鬧海了吧。」
有龍就得有鳳,美國名模肯黛兒傑納(Kendall Jenner)背著一對高聳翅膀,左右翅膀則各有一顆鳳凰的頭,也讓人慘不忍睹。
巴黎當地時間11月的最後一天,萬人期待的2016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秀(Victoria`s Secret FashionShow)揭開神秘面紗,上演最美走秀。奚夢瑤、劉雯、何穗、雎曉雯四位中國超模大方登台齊鬥艷。
京華時報報導,通常四位維密天使同台競技,發給媒體的通稿會是某某「艷壓」群芳,某某力壓群美博得頭籌,而今年卻不見這烏煙瘴氣的通稿大戰。四位來自中國的T台超模表現出了團結友愛的鮮花團簇的熱烈氣氛,上傳的四人合照,分分鐘圈粉。此前,何穗就在微博發文說:「我們一起上天入地打怪獸」難掩參加維密秀的激動,更是曬出與奚夢瑤、劉雯、雎曉雯在機場的長腿照。
當然,對於眼巴巴等著一年看維密秀的人來說,T台之外的朋友之誼還是背後的暗撕在大秀場上都是佐料與小菜,真正讓維密這個品牌發展到當下如此有影響力的秘訣,還是在這一套套美艷妖嬈的內衣上以及美女長腿美胸上。
優衣庫承認提價策略失敗:客流量下降將下調價格2016.10.17 北京商報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日前公佈的2016財政年度報告顯示,集團從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的全年營業收入為1.784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2%。綜合經營溢利較去年下滑了22.6%,減至1272億日元。母公司所有人佔年內溢利盈利480億日元,同比下降56.3%。對此,迅銷集團CEO柳井正承認,採取價格上調策略是錯誤的,同時表示會在全球範圍內陸續進行價格調整以提振業績。
2014-2015年,由於受匯率影響,日元貶值導致了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代工工廠的勞動力生產成本攀升,迅銷集團進行了兩次不同程度的提價。2014年7月,優衣庫秋冬產品平均漲價5%,2015年優衣庫產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10%。
優衣庫漲價雖然彌補了日元貶值與原料成本增加的缺失,但客流量卻明顯減少。截至今年2月底的上半財年,優衣庫日本本土的顧客人數減少了6.3%,同店銷售下滑1.9%。值得一提的是,大中華區經營利潤雖然下滑幅度遠低於其他市場,但仍然達到了5.5%。
據報導,優衣庫漲價導致客流量的下降,使得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不得不進行重新調價,降價措施將覆蓋全球範圍,最大降幅達30%。
柳井正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優衣庫在整個市場所採取的價格上調策略是錯誤的,並會對產品採取價格下調策略。
派尚服飾搭配學院總經理康蘭馨表示,優衣庫的大幅度價格調整對品牌有很強的殺傷力,這主要是受優衣庫消費群體的影響。優衣庫的優勢是高性價比,受眾群體對價格敏感性較強,產品的可替代性也較強。兩次漲價後,產品價格超越了優衣庫原有的受眾人群消費的心理價位,因而這部分消費者逐漸轉向其他品牌,這種客戶的流失是優衣庫再次降價不能百分之百挽回的。
回應
再搞點小視頻吧
奢侈品和高端品牌漲價那是因為他的高大上,而您呢,,不過是快消品品牌而已,漲價不是找死是什麼
劉雯憑什麼成為中國超模第一人?2015-9-23時尚專欄
很多人說,劉雯長得併不美。但她能在18歲就被法國時尚名人Joseph Carle發掘,一舉成名,與眾不同的劉雯臉絕對功不可沒。
在西方模特界,看臉不看濃眉大眼,看的是Bone Structure(是骨骼結構。你們覺得難看的大顴骨在時尚圈是High Fashion),許多超模需要化妝才能營造出來的Bone Structure,劉雯天生就有:除了High Fashion的輪廓,單眼皮也是讓劉雯臉沒有被茫茫人海淹沒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媒:單眼皮、小眼睛 西方喜歡這樣的中國模特!
法新社2016.3.31文章,原題:仁者見仁:中國模特美而不同........東方賓利文化傳媒公司的羅伊·張表示,不同文化中美的概念千差萬別。張先生說,“東方和西方的審美不同,我們認為漂亮的臉外國人並不買賬,反之亦然。”
在張看來,國外的秀場青睞單眼皮、小眼睛的男生,要瘦但不要太高;女性要長得像迪士尼動畫片裡面的花木蘭一樣:不一定很漂亮,但要過目不忘。他說,雎曉雯今年2月剛成為巴黎歐萊雅的新代言人,這樣的女性在國外很受歡迎,因為她們與眾不同,而不是遵循中國傳統的審美標準——大眼睛、雙眼皮,美的淡雅寧靜。張表示,“我們的模特多數更適合中國市場,只有少數可以走出國門”。
外媒:國際時尚圈流行“中國風” 中國人咋不買賬?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016.10.1報導,總結國際時尚圈近幾年的新風尚,“ 中國風”或可成為其中一個關鍵詞。
繼2016秋冬女裝系列的“中國風”後,上月21日的2017春夏米蘭時裝週上,意大利品牌古馳繼續將中國元素納入服裝系列,當中有盤扣、立領這些典型的中國服飾細節,還有中國龍、牡丹的刺繡圖案,模特手中還拿著絹扇這一具有濃郁東方屬性的物品,整場T台秀上,東西方文化碰撞出精彩火花,頗令人玩味。
報導稱,將中國元素搭配時尚的流行元素,是近幾年國際品牌常見的設計手法,從T台到秀場,中國元素成為炙手可熱的素材,除了傳統中國服飾細節外,諸如京劇臉譜、青花瓷、刺繡、剪紙這樣的中國藝術,也出現在國際品牌的不同設計中,其中既有向中國市場示好的考慮,也是不同文化觸發的全新設計靈感。
報導稱,精明的中國消費者看來並非照單全收,英國品牌博柏利去年初推出一款繡有“福”字的羊絨圍巾,便惹來中國網民一片質疑,有網民認為圍巾因此“顯得檔次不高”,還有評論認為,西方對中國的認識依然停留在古老的中國,比如在配色上,奢侈品牌的中國特別款商品便總擺脫不了紅色與金色。
中國新銳時尚媒體《週末畫報》時裝總監沈曄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說,不難發現,龍袍、刺繡和青花瓷這些符號還是如今西方主流媒體眼中的中國元素,他說,“這簡直和我們一聯想到法國,就把其等同於波旁王朝時期的假髮、緊身胸衣、洛可可風格裝飾一樣可笑”。
沈曄也指出,中國服飾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服裝面料的研究便大有可為,比如雲錦、杭羅、緙絲、莨綢這些傳統面料,相信就足以激發人們的興趣。
報導稱,“中國風”在國際時尚界中成為潮流,某種程度而言,意味著中國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提升,消費者的需求被放大與重視,而在時尚相關產業上,品牌、設計以及行業中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則是國家綜合軟實力的一個表現。
報導稱,經濟、科技、工業等硬實力的提升,進一步帶動文化、娛樂、時尚等軟實力範疇的傳播,“中國品牌”在國際化道路上不斷邁步推進。從大手筆的海外併購潮,到線上支付和社交媒體平台的普及化,“中國造”正不經意地走進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從較注重“高大上”文化傳播的孔子學院到通俗易懂的電視節目等“華流”的逆襲,“文化中國”海外輻射點逐漸擴大,向世界展開魅力攻勢。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Luca Solca認為,愛馬仕對於手袋增產的舉措,可能會削弱其品牌的矜貴程度,讓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和Chanel 香奈兒等其他超級品牌拉近差距,但他同時指出這樣的策略有助該集團在行業整體困難的當前背景下維持增長勢頭。
中國大陸銷售的持續上升,推動了愛馬仕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銷售按年增長6.7%;日本則顯著放緩,由於日元匯率上漲,打擊了遊客購買的熱情,增速從一季度的12.6%急速下降至7.3%。
受影響的還有本土和歐洲市場,愛馬仕集團指出,期內貢獻14%銷售的法國本土市場,旅遊客流沒有改善;而歐洲市場也未見大的增長。
到目前為止,愛馬仕集團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公司之一,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一份報告顯示,消費者對品牌的共鳴和價值衡量的評級中,愛馬仕在眾多奢侈品牌領先。
品牌分化明顯
對於諸多奢侈品集團來說,中國大陸市場有了一些好消息。幾大財報都顯示,由於人民幣貶值抑制了中國人海外消費,也驅動中國大陸市場奢侈品消費有所恢復。
然而,港澳業務挑戰還是很大,目前,諸多奢侈品集團財報顯示,香港市場仍然沒有任何好轉,該市場零售業上半年總體暴跌10.5%。
2016年上半年,法國安全問題導致法國遊客人數減少,在尼斯造成超過80人死亡的恐怖襲擊,進一步加深了外國遊客對在歐洲旅遊的恐懼。分析師預計,尼斯恐襲會讓遊客整個夏天都不會想來歐洲,尤其是法國。
與此同時,英國脫歐帶來歐洲經濟形勢不穩,這些原因都使得奢侈品行業上半年發展環境比較艱難。
自2015年開始,各大奢侈品牌開始進行全球調價,縮小國內外價格差,同時也在為更好地創新和發展電商業務做準備。
“互聯網在奢侈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整個行業的結構性變化。因此他們必須快速改變全球的商業模式,所以短期內業績下滑比較大,”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說道。
目前奢侈品品牌分化明顯,分析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最近幾年全球市場不斷變化,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也在不斷轉型升級。
為了挽救低迷的業績,Prada開始試圖修復品牌過度曝光, 減少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開店轉而翻新店鋪,集團發言人透露,在未來兩年集團將優化其零售網絡,合理化庫存並關閉或縮小盈利不好的店鋪。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的半年業績,在平穩當中繼續下滑的趨勢。
據其最新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LVMH集團錄得收入和利潤雙雙繼續放緩,收入上漲3%錄得172億歐元,營業利潤基本與去年持平,保持在29.6億歐元的水平。集團旗下時裝皮具部門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分別下跌1%和2%。
時裝皮具部門收入佔LVMH集團35.5%,利潤下滑對集團的打擊無疑重大,不僅如此,旗下品牌Christian Dior運營利潤大跌30.2%,DKNY更是因業績表現不佳被出售。
對於如此業績,花旗銀行分析師作出預測,認為LVMH亦有可能將出售旗下面向年輕人的輕奢品牌Marc Jacobs。此前,LVMH對Marc Jacobs寄予厚望,希望藉鑑Michael Kors 輕奢行業成功經驗,能夠分拆出來獨立上市,不過目前情況看來,該品牌的發展與集團的希望背道而馳。
對此,LVMH首席財務官目前否認會出售Marc Jacobs,並稱看好該品牌的長期價值。
走創新還有機會
奢侈品集團並非一片蕭條,雖然開雲集團的Bottega Veneta品牌表現不佳,但其旗下品牌Yves Saint Laurent營業收入達到1.09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猛漲80.2%。
曾經跟Prada一起掙扎在盈利邊緣的Gucci更是全面復甦,在今年第二季度呈現加速發展態勢銷售額錄得7.4%的強勁增長。上半年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至5.369億歐元。
在重新定位後,Gucci不再和以往一樣老氣橫秋,而是多了一些鮮豔亮麗的顏色和清新的設計。Gucci希望再一次吸引更多新消費者,尤其是追求新鮮感和喜歡社交媒體的千禧一代,品牌還擴張其產品線到入門級皮具、珠寶和圍巾系列。
逆市增產的愛馬仕集團半年報顯示, 在截至6月底的前三個月該集團實現收入12.497億歐元,略勝市場預期的12.3億歐元,同比上漲6.2%。
奢侈品市場半年考:老牌Prada表現最差2016.8.23時代周報
奢侈品市場半年考:老牌死得慘,創新有機會
2016年早已過半,各大奢侈品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可謂是喜憂參半:一方面老牌奢侈品繼續萎靡不振,另一方面,一些品牌則憑藉年輕化與電商獲得了利潤的增長。
根據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Prada繼續墊底;LVMH出現負增長;開雲和愛馬仕集團旗下品牌則有升有跌。
對於這些奢侈品品牌來說,中國市場憑藉29%的全球奢侈品消費份額,成為全球的重要戰場,稍有經營不慎,就會全盤潰敗。
“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聰明,個性化和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再局限於一線大牌消費;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出現品牌多極化趨勢,越來越多的高端、小眾、定製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改變了市場的競爭格局。”對於中國市場,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如是總結。
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查閱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牌的業績,試圖釐清2016年奢侈品市場的發展現狀。
老牌晚節不保
不論是股價還是業績,意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普拉達)都表現最差。
2016年8月。摩根大通發佈公告表示,下調意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2016/2017財年目標價,由27港元下調至24.5港元,調幅近10%,同時維持該股中性評級。事實上,Prada已經連續多次遭摩根大通下調目標價了。
截至2016年1月31日的2015/2016 財年,Prada淨利潤跌至過去5年的最低水平—3.309億歐元,較2014財年銳減26.9%。其股價則在過去一年暴跌了40%。
按照瑞銀的數據,Prada上半年只有批發業務則輕微上升0.5%。這輕微上升的業務,主要受惠於Prada擴張業務至電商平台Net a Porter和mytheresa.com。
對於Prada過去兩年的持續疲軟,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其在亞太市場,尤其是大中華區的糟糕表現造成的。作為開店最多的奢侈品品牌之一,Prada近年來飽受過度曝光的不良影響—數據顯示2015年Prada集團在中國市場至少關閉了11家門店。
瑞銀預測,由於奢侈品行業疲軟和全球旅客人數減少, Prada 2017年銷售將更為悲觀,將下滑為7%,2017年及2018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1%及10%。
美國潮牌迷上中國風聯手Vans推出“旗袍”板鞋 2016-07-13
中國風VS球鞋,尤其是國外品牌球鞋,往往意味著——
不信,回顧一下耐克猴年系列。
中國市場太大,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於是,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奔赴中國風戰場,前赴後繼。
最近,美國潮牌Opening Ceremony聯手美國運動品牌Vans 推出了一款板鞋,向中國傳統致敬。
就是這款:
似乎有些眼熟:
不是老北京繡花鞋?
回應
中國元素的東西還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吧,老外設計的不倫不類。
話說你們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就只停留在清朝的盤扣和圖案風格嗎?哦忘了,你們幾百年也就認識清朝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6_07_13_367309.shtml
英媒:中國消費者青睞“小而美”品牌不炫富炫品味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6.7.11報導,28歲的林艷是一位生於中國的丹麥公民,林艷通過自己的網站“覓海寶”,將西方時尚銷售給中國消費者。那些見識過大批中國遊客爭相湧入巴黎老佛爺、路易威登店鋪場面的人可能感到驚奇的是,她並不完全專注於高端品牌。
然而就在短短五年前,向中國消費者銷售他們從未聽說過的品牌還是件難以想像的事。
林艷利用的這股趨勢,可能會真正撼動奢侈體驗提供商——從手袋零售商到酒店業者迎合中國超級富豪的方式。這一市場過去的關鍵是隨大流,提供明顯的炫富方式。不過現如今,中國的富豪消費者們已不想再炫耀自己有錢,而是想顯示自己良好的個人品味。商家越來越難向他們推銷商品。
王日明是香港一位資深零售商,2014年以前在中國內地經營多個品牌的門店,包括君皇仕、肯迪文和卓諾迪。他說:“20世紀90年代在香港,那些有錢的內地消費者是商家的兜售對象。他們戴著名牌太陽鏡,留著價簽在一邊晃來晃去。他們想買的其實是價簽,他們想表現的是自己買得起。”
王日明解釋說,部分有錢去歐洲購物的中國人,真正想向國內朋友展示的是他們去過巴黎、倫敦或米蘭,而最好的展示方法就是帶回一件北京、上海奢侈品商場——現在都堆滿了迪奧、香奈兒和博柏利——絕對見不到的高檔貨。
諮詢公司貝恩駐米蘭合夥人費代麗卡·萊瓦託也看到了這股趨勢。她表示,儘管有許多中國人在歐洲購物是受價格驅動(因為中國對奢侈品徵收高額關稅),“但或許過去一年半時間裡,我們看到了在歐洲的中國消費者的世故程度快速提升。”她說,這些購物者正在尋找“不那麼炫耀的、更為精湛的商品,這類商品有其內在價值,而不只有個知名標識。”他們想要“獨特的、個人的購買體驗”。
報導稱,政治和文化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貝恩在最新一份中國奢侈品消費報告中指出,“日漸增長的個人主義蔓延至時尚和獨特性;小眾的時尚品牌越來越流行。”儘管父母和祖父母那代人被灌輸了隨大流的觀念,但中國的千禧一代做出更多關注自我的決定。
貝恩的報告指出,雖然中國的中年遊客仍常常參加大型旅遊團出遊往往帶著統一的帽子、跟隨導遊,但中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更有可能進行自由行。
報導稱,出於政治原因,時尚品味也在發生變化。中國近年嚴打商業和政治領域的腐敗,形成了一種抵制炫富的文化。
馬雲“假貨質量超正品”言論引爭議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6.6.16消息】題:馬雲:有的假貨質量比正品還好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表示,如今許多假貨的質量比正品還好。這番言論定將激怒眾多奢侈品牌,它們指責這家中國電子商務集團從山寨商品的銷售中獲利。
馬雲表示:“我們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必須採取一切手段打假。不過,如今代工廠商生產的產品更加物美價廉。”他指的是為品牌商家製造產品的代工廠商。
馬雲在阿里巴巴位於杭州的總部表示:“問題是,如今假貨比正品的質量還好,價格也更低廉。它們在相同的工廠生產,採用相同的原材料,只不過沒有自己的品牌。”
這番言論顯然是在回應關於阿里巴巴容忍旗下淘寶等平台銷售假貨的批評。馬雲呼籲各品牌接受一個事實: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商業模式”,為那些向蘋果、路易威登等品牌供貨的工廠創造了機會。
去年,擁有眾多奢侈品牌的法國開雲集團曾經將阿里巴巴告上法庭,指控後者鼓勵旗下平台銷售假貨的行為並從中獲利。今年5月,“國際反假聯盟”(IACC)出於類似的顧慮,暫停了阿里巴巴的會員資格。
馬雲還表示,中國製造商對當前的全球分工模式日益失去耐心——在這種分工下,他們生產了優質的商品,卻發現大部分盈利流入了品牌所有者的口袋。中國製造商正在尋求製造自己的商品並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中國有關部門定期對阿里巴巴的假貨問題展開調查。不過,馬雲表示他相信以阿里巴巴的經濟重要性應該不至於受到嚴重處理。
阿里巴巴隨後援引他的話稱,他講話的用意並不是為假貨辯護,“這只是我對品牌和代工廠商所面臨問題的看法。仿冒並不是質量問題,而是知識產權問題。”
回應
國內的代工廠們,既然能生產更好的產品,乾脆經營自己的品牌啊!在奢侈品標誌爛大街的今天,國內消費者購物也在日趨理性,關注產品本身超過關注所謂的名牌。我在購物時,特別是服裝包包類,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名稱典雅、做工精緻、價格適中的國產產品,我覺得這些品牌很有誠意。而那些國際奢侈品牌,品牌溢價太高,而且說實話,有些款式做的相當難看,不好搭配,不太適合我們的審美。
國外品牌長期獲得了高額品牌溢價,消費者該清醒清醒了。
西方的打假行動是想扼殺中國品牌的創立和上升渠道
支持馬雲,怎麼能賣這麼貴。幾萬甚至十幾萬RMB一個包!
英媒:中國擬通過免稅天堂將奢侈品消費者留在國內
根據英國路透社2016.5.30文章,中國為拉動境內消費、刺激國內旅遊業發展以及為了把習慣去米蘭、首爾等地花錢的金主們留在國內而採取的努力,已在海南省催生一個免稅天堂。中國希望這種免稅天堂能滿足奢侈品需求。
在中國政府推出這項倡議之前,去年中國免稅店各類奢侈品的銷量下降2%。當前中國人購買的奢侈品有接近80%都來自國外城市,例如巴黎、倫敦和東京。
最開始,消費者的免稅品消費上限是8000元人民幣,而且一年只能購買兩次。但從今年2月1日起,該上限調整到16000元人民幣,而且不限購買次數。同時,這些免稅店可以提供網購服務。自此之後,海航公司(HNA)在海口的免稅商品銷量開始激增160%。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將居全球之冠
2015年中國消費者狂掃全球46%奢侈品 境內奢侈品市場漸萎縮
中國人仍引領奢侈品消費,小眾高端品牌成新動力-
中國奢侈品消費怎麼了?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年轻15岁
中國網購豪客多年砸300億人民幣
時尚跑不動了?快時尚也面臨成長減緩 網購實力太驚人 傳統百貨業陷困境
1周沒網購全身不對勁?好想上網買東西! 亞洲最愛網購的是…中、韓、印度
中國收緊跨境電商的優惠稅務紅利 新稅制重擊國內網購商家
跑不起來的“快時尚”
其實,盈利能力逐漸放緩和淨利潤下滑的情況,優衣庫只是典型的一個代表,據記者統計,目前多數的快時尚品牌都沉浸在“業績下滑”的泥沼中。
據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H&M發布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為25.5億瑞典克朗,與去年同期的35.1億瑞典克朗相比縮水30%。美國最大服飾零售商GAP集團也難倖免,2015年第四季度淨利潤2.14億美元,同比縮水33%。
相比之下ZARA的日子好過一些, ZARA母公司Inidtex集團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淨銷售額為209億歐元,同比增長15.4%;淨利潤28.8億歐元,同比增長15%。
4月28日,記者走訪了京城多家快時尚門店,其中包括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H&M、美國最大服飾零售商GAP、優衣庫和ZARA等門店,但發現多數服裝品牌都在打折促銷,多的在3-5折,最少的也有7-8折,少有品牌不打折,促銷活動已成為常態。
“目前快時尚競爭力大, 在高人工、高房租等外部因素下,整體環境導致公司業績下滑,目前快時尚已經是一片紅海。”一位快時尚業內人士分析說,如果多家快時尚品牌集中打折清庫存,就可能陷入無底線的惡性循環,最終將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在疾速快跑的快時尚圈,優衣庫是否會成為最先掉隊的那一個?
回應
優衣庫剛進中國質量非常好,現在市場慢慢成熟就開始在中國學流氓,再這樣下去,優衣庫你就可以滾回你小日本哪裡。
優衣庫的衣服價位高,質量差,偷工減料,騙人的東西。
拿女子線衣來說,同款衣服,三年前質量比現在的好太多,現在的衣服起球厲害。價格還貴了30%。這是目前優衣庫的普遍現象,價高質次。以前的優衣庫價平質優。
鄉巴佬最愛優衣庫
優衣庫設計和品質不錯,如果價格再低一些就好了。
一分錢一分貨。
4月27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的優衣庫相關人士向記者證實說,除上述原因外,還有日元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所致。
受業績影響,優衣庫的股價近期暴跌,可能會令問鼎“2015年度日本首富”的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快速失去其首富寶座。
隨意漲價成禍根?
“其實在這一系列現象背後,都是此前2014年和2015年兩次優衣庫調價引起的。”一位長期觀察優衣庫的業內人士分析說,由於兩次向上調價,導致顧客心目中那個性價比高的優衣庫失去了價值,這才是讓優衣庫逐漸邊緣化的原因。
資料顯示,迅銷曾在2014、2015年連續兩次提高日本市場的產品價格。2014 年,它曾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與日元貶值影響,做出5%的價格上調決策,當時並未影響中國市場。然而2015 年迅銷又再次提價,包括優衣庫各大區域市場銷售的所有新商品整體漲幅在10%左右。
上述人士對記者分析說,當時這一漲價機制實施後,就讓曾經銷量很好的優衣庫業績出現了明顯變化,而在加碼促銷的背景下,產品價格雖然提了上來,但淨利潤也降了下去,而這一切是從2016年第一季度開始展現出來的。
據迅銷集團201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挫16.9%。其中,日本本土業績以及以大中華區為主的海外市場業績表現均未達標,營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2.4%和14.2%。
其實,優衣庫的盈利能力從2015年開始逐漸放緩,同時,本土市場的連連失利讓同店銷售錄得極為糟糕的增長,甚至是倒退。
“由於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年年取得高速增長,導致集團內部策略有所偏差,因此,集團從去年開始採取了提價策略,旨在這項策略能為品牌的增長提供更加有力的幫助。可是,這項策略失敗了。”柳井正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表示。
柳井正表示,日前優衣庫將下調其產品價格,重新啟用“簡單定價”機制,並表示,這幾年的價格上調是錯誤的。
不過,優衣庫回歸簡單價格就能挽回市場的心嗎?有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表示,這不一定,培養市場需要很多年,但毀壞市場是分分鐘的事情,優衣庫此前調價讓消費者卻步,而再度降價重新培養市場或許需要很多年。
優衣庫上半年淨利潤大幅下滑隨意提價策略遭質疑
雖然從2014年開始進行價格調整,但似乎並沒有讓優衣庫走出泥潭,反而陷得更深。
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日前公佈的2016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的前6個月,受優衣庫業績下滑影響,迅銷集團淨利潤暴跌55.1%。優衣庫海外市場經營利潤同比下滑31.4%。據了解,這也是近5年來集團首次半年淨利潤下滑。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此前一直風光的優衣庫淨利潤大幅下跌?在遭遇淨利潤持續下跌後,未來優衣庫將如何發展也備受關注。
淨利遭腰斬
優衣庫的業績再次讓投資者失望。就連日本迅銷有限公司主席柳井正也在業績發布會上自責地說:“這一期的業績不合格,只有30分。”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佈的2016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雖然集團銷售總額同比上漲6.5%,但營業利潤卻大幅下降33.8%,其公司淨利潤暴跌55.1%,營收僅為470億日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
記者通過分析財報發現,此次迅銷公司之所以出現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雙雙大幅度下跌,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時遭遇了發展困境。
在日本市場,優衣庫的營收與淨利潤都出現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滑0.2%至4536億日元,經營利潤同比下滑28.3%至641億日元。
此外,海外優衣庫2016上半財年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但銷售利潤下降。美國市場的虧損則有所增加,香港、台灣和韓國的銷售更因當地經濟狀況疲弱而受到打擊。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大陸地區2016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算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均有所增長。
“由於未能將商品的特性與新鮮點充分向顧客傳達,加上防寒衣物佔產品組合比重較大,致使面臨冬季氣候異常與偏暖時無法及時應對。”此前有優衣庫高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解釋說,使得向來銷售業績較高的11月及12月表現欠佳,同店銷售較上年度同期減少1.9%。而由於1月及2月擴大促銷特賣活動,上半年毛利率下降3.5個百分點。
美國科幻片的熱潮,起於1970年代的星球大戰。...一個國家的強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先進科技產業,將在全社會中達成一種共識:...面對邪惡帝國(蘇聯)的太空挑戰,美帝子民萬眾一心,並且也拿出了同樣先進的太空科技來對抗;面對工業發展形成的環境污染,產生了哥斯拉等怪獸,日本人民深感擔憂,渴望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並且也有同樣先進的電子技術來應對。正是這些社會思潮和配套的科技實力,催生了科幻文化的發展。
反觀如今的中國,剛剛脫離溫飽,主流的社會議題在於體制、腐敗和生存壓力。這個時候,你給我們講一個打外星人的故事,還是用我們落後的科技去領導全球,你不覺得很玄幻嗎?
但是值得期待的是,隨著中國的無人機、智能科技、互聯網、月球探索等相關科技產業的進步,我們終究不會只是一個旁觀者。那些發達國家面臨的社會性焦慮,終有一天也會成為我們的全社會議題,比如環境污染和霧霾,就已經是切切實實的苦惱了。聰明的影視創作者,一定能夠敏銳的捕捉到這種社會焦慮,並在電影作品中表達出來。
回應
美國要是有幾千年曆史,他們一樣愛看古裝片。就算是現在這樣,他們也在搶人家的歷史題材。
作者知識少了,尤其是歷史知識,所以以為只有“科幻”高大上。
為何文人那麼喜歡以己度人?科幻雜誌書籍在國內銷量並不小,你以為世界最大發行量的“科幻世界”僅僅因為這個人口第一麼?中國科幻雜誌魚龍混雜,大多格調不高,呵呵,這怪誰?已經娛樂化的媒體界,談什麼嚴肅科幻?
美國的科學基礎?美國人中有多少相信上帝存在?相信人類只有幾千年的歷史?有多少相信宇宙圍著地球轉?中學生物老師中有多少認為恐龍曾經跟人類同時生活過?如果這也叫科學基礎,那我寧願中國沒有這個基礎。至於米國人的科幻電影----那叫科幻麼?那叫意淫!
純屬胡扯。德國人不拍科幻片又是為什麼?難道德國人的科學素養比美國土人還低?最煩這些文科生說科學二字,說這話的人本身就沒半點科學素養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電影史》 《寶萊塢生死戀》 《當代好萊塢》 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恐怖偶像劇》 來去都快的韓流 科幻?魔幻?神怪? 《影視史學》 )
韓國電影在類型上非常多元化,而且是靠紮實的劇本,精良的製作來打動觀眾。但是即使如此,韓國電影人在好萊塢的特效大片面前仍然招架得非常吃力,每年的黃金檔期必然要祭出一招殺手鐧,美其名曰:“家國情懷”。一曰愛國心,二曰親情催淚彈。
抵禦美帝國主義的大片入侵,歐洲有喜劇片,印度有歌舞片,日本有動畫片,韓國有情懷片。
我大中華有什麼呢?
票房前十里面,6部喜劇片(《港囧》、《泰囧》、《夏洛特》、《心花路放》、《煎餅俠》、《澳門風雲》),4部魔幻片(《捉妖記》、《西遊降魔篇》、《大鬧天宮》、《大聖歸來》)。喜劇片就不說了,那是各國觀眾居家旅行必備良藥。除此之外,古裝魔幻片就成了華語導演抗衡好萊塢的唯一壁壘了。古裝片能夠成為中國特效大片的外衣,並不難理解——與美帝相比,我們的科學素養差的太遠了。別說電影了,即使是科幻雜誌、科幻小說,在中國市場上也基本沒有生存的土壤。這和中國社會的整體受教育水平是緊密相連的,三體或許是個異類,但並不能改變科幻類題材作為邊緣文化的事實。於是,那些年,我們見過的華語科幻片,就成了未來警察或者機器俠之流,徒增笑料而已。
韓國的情懷片也是很難學的,通常就會變成假大空的主旋律,更不要說二次元的日本和印度了,那根本就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世界。
最後我們的眼光只能往回看,那裡有我們自豪的五千年曆史文化,輔以不同的刀工和佐料,可以是《雍正王朝》、《三國赤壁》這樣的歷史正劇,可以是《還珠格格》、《步步驚心》這樣的歷史鬧劇,可以是金庸、古龍的功夫武俠,可以是聊齋、還珠的玄幻仙俠,可以是西遊、封神的遠古魔幻,可以是《尋龍訣》、《狼圖騰》這樣雖然很近、卻又很傳統的文化圖騰。至少,我們還有共鳴。
其實,回過頭來看,無論是印度的歌舞片,日本的動畫片,韓國的情懷片,還是歐洲的喜劇片,限於本國電影的市場容量,大多也就是只能訴求於民族文化的共鳴,製作上講求以小博大。真正在特效上敢於追求大投入大產出,和美國大片有著相似發展方向的,也就只有中國電影了。2015年的《尋龍訣》《九層妖塔》《小門神》就特效技術上而言,已經是接近美國大片的水準了。預計2017年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單片票房規模將有可能達到5-8億美元,因此單就錢而言,將不再成為瓶頸。
我們的創作者將有底氣去想像未來。想像未來同樣還需要社會主流的熱情。
君臨: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拍古裝片? 經濟與互聯網觀察者 2016-01-14
在美帝的特效大片(科幻、魔幻、3D動畫、超級英雄)全球通吃的今日,各國的電影創作者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在本土電影市場上生存下去呢?
法國電影是這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作為電影的發源地、戛納電影節的所在國,這個國家的歷史票房前十全部是喜劇片。無論是表現地域差異的《歡迎來到北方》,還是表現種族差異的《無法觸碰》,還是表現階層差異、性別差異、信仰差異的各種神片,全部都是喜劇。沒有了喜劇的外衣,在90%的情況下,都將是賠錢貨。
意大利電影呢?
擁有威尼斯電影節的意大利,票房排行榜前列的,同樣全是喜劇。其中有兩部《歡迎來南方》《歡迎來北方》,還是法國神片《歡迎來到北方》的致敬之作。
德國又怎麼樣?
擁有柏林電影節的德國,據說以嚴肅理性著稱的德國人,選擇本土電影的時候,同樣只看喜劇片。並且,惡搞喜劇以大比例勝出。
這就是歐洲三大國的電影現實。除了拿本土文化來作為擋箭牌,逗觀眾一笑以外,就只能靠電影節的獎金和政府的補貼來苟延殘喘了。
環顧全球,能夠不被好萊塢完全衝潰,在喜劇片以外還能發展出第二種類型片的,也就只剩下中印日韓這四個亞洲國家了。
我們先看印度。
印度電影在本土市場上佔有90%的份額,是全球唯一的讓好萊塢無可奈何的地方。看起來印度電影確實很繁榮,既有歷史古裝片《巴霍巴利王》,又有科幻英雄片《印度超人》,還有大量的動作片、青春片和諷刺喜劇。然而能夠獲得今日之成就,不得不歸功於印度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在印度觀眾看來,一部電影要是沒有20分鐘以上的歌舞元素,那根本就不叫電影好嗎?!能夠練成“歌舞片”這種對抗好萊塢的辟邪劍法,也就只有奇葩的寶萊塢了。
再看東瀛日本。
歷史票房前十里面,有6部是動畫片,其中有5部是宮崎駿老爺子的作品。剩下的,就是電視劇的粉絲劇場版和動物題材的情感催淚片。不得不說,日本確實是個二次元的國度。
還有韓國。
歷史票房前十里面,有戰爭片(《鳴梁海戰》、《暗殺》、《太極旗飄揚》)、親情片(《國際市場》、《七號房的禮物》)、動作片(《奪寶聯盟》、《老手》)、科幻片(《漢江怪物》)、古裝片(《雙面君王》、《王的男人》)。
亞洲潮牌進擊 精品業失寵2016-04-29經濟日報
隨著亞洲消費者對當地的時尚風格愈來愈有自信,以本土品牌自豪,帶動南韓、中國與日本的時尚品牌,成為西方同業的強勁對手。
亞洲消費者是全球高檔時尚產業的最大消費族群,約占所有消費者的一半。業界人士與零售商指出,這些亞洲消費者多數為35歲以下、熟悉網路的族群,且傾向追求較小、較酷的原創品牌,以凸顯自我,也與上一代有別。
時尚專家指出,高品質不再是西方精品品牌的專利,亞洲品牌正利用當地的製造基地,嘗試新織法與材質,愈來愈受關注。
這些東方品牌的威脅,可能使一些西方名牌的困境雪上加霜。
Prada、開雲集團(Kering)旗下的Bottega Veneta及TOD等精品品牌正受銷售下滑所苦,部分原因是過度漲價、在中國等特定市場曝光過度,還有消費者對大名牌產生厭倦。
在中國與香港各地設有賣場的連卡佛(Lane Crawford)百貨公司董事長基斯表示,Ms Min和似我(Comme Moi)等中國時尚品牌在其店內的銷售成長最快。
連卡佛也銷售于英美等南韓男裝品牌的產品,預計近期將開始銷售南韓品牌女裝。
基斯表示:「你可以感受到,民眾在見到中國對於發展自有創意社群、並看到中國崛起成為創意力量時的自豪。」
他說,該公司線上銷售的中國設計服裝,有20%銷往中國以外地區,「主要是給居住在國外、想擁有這些品牌的中國消費者」。
亞洲消費者也非常喜愛日本品牌,例如Sacai、津森千里(Tsumori Chisato)。
許多日本品牌的歷史比南韓、中國的品牌悠久,也更具知名度。
法媒:單眼皮、小眼睛西方喜歡這樣的中國模特!
外國人公認的中國第一美女:國際名模呂燕
法新社2016.3.31文章,原題:仁者見仁:中國模特美而不同個子高挑、身材瘦削——中國模特許乃鈺(音)全身散發著積極的幸福感,不過,她對這份職業的難以捉摸以及世界審美習慣的變化有著極其現實的認識。
21歲的許是中國時裝週T台的常客,展示的產品從簡單的綠色上衣,到拼接連衣裙搭配護目鏡,什麼都有。她說,這個行業運氣很重要,甚至與努力無關,因為“如果別人不喜歡你的長相,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東方賓利文化傳媒公司的羅伊·張表示,不同文化中美的概念千差萬別。張先生說,“東方和西方的審美不同,我們認為漂亮的臉外國人並不買賬,反之亦然。”
在羅伊·張看來,國外的秀場青睞單眼皮、小眼睛的男生,要瘦但不要太高;女性要長得像迪士尼動畫片裡面的花木蘭一樣:不一定很漂亮,但要過目不忘。他說,雎曉雯今年2月剛成為巴黎歐萊雅的新代言人,這樣的女性在國外很受歡迎,因為她們與眾不同,而不是遵循中國傳統的審美標準——大眼睛、雙眼皮,美的淡雅寧靜。
由於認識上的巨大鴻溝,張所在的公司請來外國企業高管和模特星探評估他們挑選出來的模特達人。張先生表示,“我們的模特多數更適合中國市場,只有少數可以走出國門”。
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國外的表演至多只要幾名亞洲模特,不過,那些在國外走過T台的模特回國後的身價是國內模特的兩至三倍。許乃鈺解釋說,“如果想再進一步,必須到米蘭或者巴黎這樣的國外時裝之都去,因為這個職業是舶來品”。(作者貝基·戴維斯,任重譯)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古代服飾史》 《時尚考》 販賣古典 台灣時尚沙漠? 來去都快的韓流秀 《恐怖偶像劇》 星光幫與超女秀 《美之偽科學》)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難道時尚就是西方人定義的嗎?
人類失去了前衛就會失去方向的選擇!前衛設計可以是沒有方向的任何方向,而人類的最終發展只會取其中的某一個。鼓勵任何前衛的一切,然後從中選擇唯一一個可行的,這就是人類的進步。
概念展示與成品銷售根本兩個次元。說實話時裝發布會不是這麼看的,不要用穿不穿不出來能不能上街去判斷。這些造型怪異的設計本來就不是讓你穿上街的,這應該是種宣示概念,一種流行傾向,一種風格的引導。真正在服裝店裡賣的衣服,可能是藉用這些概念化的設計的一鱗半爪一個小趨勢或者一個小感覺,用在售賣的服裝造型上面。比如80年代的牛仔褲是喇叭口的,現在的是雞腿口的,雞腿口在第一次發布會剛出來的時候可能會特別誇張,但是這種趨勢慢慢的就騙著你慢慢的接受了
建議大家去看看理查德.道金斯在Nature發表的雄文《後現代皇帝的新裝》,就會明白這套把戲是什麼名堂。
是不是可以說西方的文化已經開始走向頹廢?
公知大V噴子:這是我們燈塔國高尚優雅的藝術,你們獨裁國家的人們怎麼理解得了?
把青年人的頭腦搞暈,這樣方便忽悠。
不怕文盲不識字,就怕流氓有文化。
資產階級社會導致的人的異化,人內心徹底的荒蕪。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國外後現代服飾》 《時裝‧性‧男女》 《時裝的面貌》 《服裝心理學》 《流行體系》 《時尚考》 台灣時尚沙漠? 《時尚女王香奈兒》 《LV時尚王國》 《NO LOGO》 《學設計‧名校100》 《創意心理學》 《霓裳神話‧媒體服飾話語研究》 《中華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史》 販賣古典 )
看完紐約時裝周奇葩設計……2016-02-22
可能是這個時代彰顯個性的花樣實在太多,觀眾們牛鬼蛇神見得多了G點也高了許多,靠個性、風格、創意吃飯的設計師們不得不讓自己過於亢奮,才能激發那1%的靈感,以達到讓大部分人懵圈兒的效果。看以下這些……
敏感部位挖洞的針織衫……
褲襠處鏤空的直筒褲……
短到極致的牛仔裙……
撕裂的牛仔短褲拼貼小狗……
設計理念或許在於超越性別……
我想起當年穿著第一條破洞牛仔褲回爺爺奶奶家,老兩口心疼地看著這種“不體面”的設計說孩子咋連條囫圇褲子也沒有!我心說那是他們不懂時尚!
Vfiles雖然看起來“怪咖”,但人家的口號可是“權力屬於人民”,據時尚圈內權威媒體點評:今年的設計更凸顯政治主題。具體怎麼政治了捏?
.......
以藝術之名
時尚我不懂,我是真不懂……
把西媒當猴耍的中國人艾未未是第一個
14000件救生衣艾未未把柏林音樂廳變成難民紀念碑
回應
還是我媽厲害,很多年前她就對此有一條精闢的評語:有賣shit的就有吃shit的!
這不是抄襲我們古時的褲子嗎,沒有襠
褲襠處鏤空的直筒褲—脛衣,套褲,《說文·衣部》:“袴,脛衣也。” 段玉裁注:“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
資本的指鹿為馬。把一切事物扭曲,搞亂普羅大眾的思想觀念,使之方便自己操縱,然後從中牟利
時尚=一群瘋子忽悠一群傻子
讓人沉迷於低級趣味,放棄思考,放棄學習,最終變成不是機器的機器人,供資本消遣,為資本而勞動!
什麼屌時尚,這些人故弄玄虛,製造虛幻,統稱藝術。
時尚=裝B
時尚=一群瘋子忽悠一群傻子
什麼是垃圾,這就是。
你怎麼這樣侮辱垃圾??!!
無需對“申遺控”韓國又酸又恨2015-12-07 燕趙晚報
韓國又申遺成功了!而且,這次申遺成功的項目,又是一個根植於中華文化、國人也喜聞樂見的傳統風俗活動——拔河。對此,許多網友表示出了又酸又恨的心理,認為這是韓國在“搶注”我們中華文化的東西,甚至擔心或許有一天,我們身邊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會被韓國人搶去。
客觀說,韓國文化部門近年來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申遺控”。迄今為止,韓國共有18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這其中包括許多帶有我國農耕文明痕蹟的文化習俗與技藝,比如,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木匠、暖炕、武術、巫術、傳統民謠《阿里郎》、紡織工藝等。
我國共有38個項目入選該名錄,項目總數居世界第一。這個數字體現出來的實際情況就是,我國有關文化部門以及各地方政府也在申遺工作中做了許多努力,成績遠超韓國。而且,相較於韓國申遺的一些項目而言,我國的珠算、崑曲、鐵畫、木活字印刷術、鳳陽花鼓、剪紙等更具有群眾基礎,甚至更有特色,品質也不遜色於多數韓國非遺項目。當然了,申遺項目從來沒有優劣好壞之分,更多的也應該以其歷史文化價值來審視和評判。
一個習俗、一種地方或民族語言及文字、一種技藝、一種曲藝,到底應不應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許多決定因素。不能說韓國對某個項目申遺成功了,就說人家是“文化掠奪”,而恰恰相反,只要本著保護、搶救、利用、傳承的精神,對於其他國家的申遺,我們也應當支持和點贊。
申遺的宗旨與使命,在於傳承與保護這種將要失去土壤的文化形態,它不像專利申報,不代表別國申遺成功之後中國人就不能玩了。正如之前韓國申請了“江陵端午祭”,我國也成功申請了“端午節”,這說明,韓國申遺與我國申遺並不衝突,也不矛盾,可以共存,可以共同享有,更可以融合發展並共同傳承。
文化從來都是多元的,文化的保護也應該多元參與,申遺本身只是一種傳承保護的形式和手段,而不是狹隘的佔有與掠奪。從這個精神出發,我們就應當立足於自己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和在民間存活現狀,並開展自己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而完全不必和韓國或其他哪個國家抱著“寸土必爭”、“錙銖必較”的心態來爭數量、爭項目。若不然,就會遠離申遺的原始意義。
另詳參【圖博館】: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中國市場 中國肅貪 大陸經濟 台灣時尚沙漠? 藝術市場的虛實 《博物館能量》 《博物館行銷策略》
英媒:鮑魚和玉石暴跌 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遭重創2015-12-11環球時報
英國《經濟學家》2015-12-9原題:中國步履蹣跚的奢侈品市場重創。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人們通常認為對香水、手袋這類國際奢侈品牌來說,中國經濟和家庭收入增長放緩是糟糕的。但若與中國同行相比,前者的窘境簡直微不足道。鮑魚、玉石和藏獒(這些中國本土奢侈品)的價格都已暴跌,很多商家破產。
這類不景氣與經濟和政治均有關係。比如鮑魚,就是受到中共反對大吃大喝規定影響、而非令奢侈品消費下滑的手頭拮据所致。
中國博物館如何“彎道超車”2015-12-07人民網
國內博物館與世界一流博物館還有多少差距,能否“彎道超車”,最近引發熱議。作為在中美博物館都工作過的人,我有一些體會。(作者為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本報記者陳星星採訪整理)
到今天,中國博物館的基礎設施已經很發達,大多能滿足參觀者的基本需求,一些展覽的策展水平和國際接軌。
當然,國內博物館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國內策展最大的弊病是急就章,籌備時間太短,一般只有一年甚至半年。在美國,藝術策展費時3到5年很常見。
好的博物館應該會講故事,還應該是討論式而非灌輸式的。
當然,美國博物館也有自己的煩惱。雖然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美國民眾的一種生活方式,但隨著大眾娛樂方式越來越發達,尤其網絡資源日益豐富,博物館拿什麼來吸引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此外,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承載物,也應該是社區的文化中心。博物館的餐廳、咖啡廳、商店,也應成為觀眾享受藝術之美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後的博物館要讓人們參觀好、休閒好。
俄媒:中國品牌價值榮登世界排行第二名僅次於美國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015-10-12日報導,原題:中國品牌價值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國際著名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數據顯示,中國在世界國家品牌價值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據報導,中國品牌的價值於今年下滑1%至6.31萬億美元,而去年為6.35萬億美元。Brand Finance的分析師將下滑歸結為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世界原材料價格下跌。
美國品牌價值已連續第二年排名第一,其價值為19.7萬億美元,比去年增長1%。
排名三至五位的分別是德國(4.17萬億美元,下滑4%),英國(3.01萬億美元,增長6%),日本(2.54萬億美元,增長3%)。前10名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印度(增長32%),以2.14萬億美元排名第七。
俄羅斯品牌價值縮水31%至8100億美元,從去年的第12名降至第18名。
Brand Finance是從事品牌價值評估的權威國際獨立諮詢機構。在統計國家品牌價值中,該機構考慮到了價值、穩定性、品牌發展潛力、以及包括投資數據、生產、消費、本土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人力資本在內的經濟、人口、政治等因素。
相關新聞
美媒:大品牌如何獲得中國“90後”的認同
美媒:本土外賣送餐業挑戰洋品牌西方品牌效應逐漸萎縮
美媒: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國產品牌外企失算
港媒:雇主在中國打品牌吸引中國僱員
英媒:本土造擠壓跨國品牌中國消費者購買國產生活必需品
有一種美含蓄而長久看彭媽媽的穿衣新哲學2015-09-21 新浪時尚
導語:外交部發言人稱,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奧巴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國家間重要的交流互動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矚目,而陪同出席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她的每一套造型也都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彭媽媽穿衣好品味,一直以優雅大氣示人,從容又別緻,以往的造型也都恰好的展現了東方女性大氣內斂的含蓄美。
彭麗媛著裝熱情不失優雅大氣不失柔美
“第一夫人”彭麗媛對待穿衣有自己的一份理解和詮釋,中國歷史悠久,禮儀與文化一直都是文明的傳承和精髓。從古至今中國女性講求的都是一種含蓄的柔美,像涓涓細流般長久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這就好似彭媽媽的穿衣哲學,優雅大氣,熱情柔美,讓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這份來自中國的古典大氣之風。
彭媽媽偏愛如火紅色
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彭麗媛以一席“中國紅”優雅禮裙迎接外賓,熱情又不失優雅典範。晚上,在紀念文藝晚會上,彭麗媛跟隨習近平之後,裙裝和項鍊與早上的相同,但添了一件百褶紅色披肩,穿出了不同韻味更顯優雅端莊。
2013年10月7日,在印尼巴厘島的APEC峰會上,彭麗媛以民族風紅色上衣配紫色腰帶參觀巴厘島野生動物園。而在2013年3月25日,結束對坦桑尼亞訪問,登機離開時,紅色圍巾配黑色白裙,艷麗又跳躍,優雅不失禮數。
旗袍展現含蓄中國風
“第一夫人”也十分偏愛旗袍樣式的衣服,並且穿的好看又具有東方女性的大氣柔美,別具一格,展現中國女性獨特而沉穩的美。再搭配上別具特色的披肩,時尚中帶著格調,大氣不失風範。
………………
http://fashion.sina.com.cn/s/tr/2015-09-21/0901/doc-ifxhytwp5455449.shtml
另詳參【圖博館】:第一夫人 《中華傳統服飾》 台灣時尚沙漠? 《服裝心理學》 《霓裳神話‧媒體服飾話語研究》 《中國古代服飾史》 《時尚考》
周立波調侃漢服遭批
一向以毒舌著稱的周立波,又因為嘴巴惹了禍,這次是因為漢服。
浙江衛視2015-6-27播出的《中國夢想秀》中,來自云南錦瑟工作室的一群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身穿漢服在台上展示唐朝時期的結婚禮儀。節目表演結束,周立波向扮演新娘小時候的9歲小姑娘詢問:“這是朝鮮服吧?”然後又向其他人詢問:“你敢不敢晚上九點半以後走出去,肯定走的是像援場一樣的。”在一位嘉賓應邀換上了漢服之後,周立波又評價道:“漂亮是漂亮的,但是人家會問,是哪個洗浴中心的。”
此段節目一經播出即引發爭議,很多網友集體聲討周立波無知,連漢族傳統服裝都不認識,不尊重傳統文化,更對其在有小朋友的場合用到“援場”“洗浴中心”等字眼表示極度不滿。
6月28日17點48分,黃健翔通過微博替周立波鳴不平,稱:“同樣的話,換白岩松陳道明李開復韓寒說,你猜網友會怎樣議論?幽默感在某些人那裡,是選擇性認可的,是非對錯是看人的。好人的屁都香,壞人的血都黑。牛逼的就專門逆著大流,隨大流挺慫逼的。就事論事,漢服還是留在舞台上吧!”
回應
所謂的漢服從哪兒被造出來的?全中國有誰在穿?自欺欺人也!
漢服確實很矯情,穿上去太囉嗦不說,另外誰能肯定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誰敢說這就是漢朝正常人穿的衣服?那時候又沒有柏油馬路,又沒洗衣機,難道大家都成天穿這身在土路上走去?如果真的這樣,那男女不都是臟兮兮的。
難道日本人也是成天穿著和服上街嗎,這是中國禮的一部分,你知道華夏怎麼解釋嗎,不懂的話去查查。
別的不說了,有種這個夏天天天穿漢服上下班。
你這叫抬槓,這是民族服飾是體現在禮儀裡,日常的也不少,比這簡單多了,你可以不穿,但請你尊重漢族服飾。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傳承了五千年文明的漢族,競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有一部分人想復興漢服,不管這個想法是不是實際,都應當尊重!在這種對比,我反而覺得一身西裝革履,大背頭鋥亮的周立波更為滑稽!
最看不起揣著一口洋文、伴著海龜來中國賺錢還看不起國人的鳥人,那麼了不起幹嘛回中國。在國外呆著啊,無非都是為了錢,矯情個什麼玩意兒
http://ent.sina.com.cn/tv/zy/2015-06-28/doc-ifxenncn6765219.shtml
英媒:中國人不再“人傻錢多” 不再上奢侈品牌的當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15-6-12文章,原題:中國人不再"人傻錢多" 說到定價策略,一些奢侈品品牌在這方面跟不上時代。多年來,世界大型奢侈品公司通常將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出售的商品價格標得比歐洲高出25%至40%。這意味著它們在這些需求迅速增長的市場獲取了更高的利潤率。由於歐元對人民幣匯率在過去一年裡下跌約20%,歐洲與中國市場的差價甚至擴大到60%。
然而,美國貝恩公司稱,奢侈品在中國的銷量增長正面臨壓力,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總規模的約1/3。以全世界最大奢侈品公司路威酩軒集團為例,今年第一季度亞洲內生性銷售額同比下降6%。
不過,中國消費者仍在購買奢侈品。他們只是不在中國購買。2014年,中國本土奢侈品銷售額降至約250億美元,降幅達11%。然而,設在上海的財富品質研究院稱,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在海外購買奢侈品的開支增長9%,達到81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公司估計,在中國消費者創造的奢侈品銷售額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海外市場消費:有的是在出國旅遊期間購買,有的則是通過水貨市場購買。在水貨市場上,從其他地方購買的商品在中國國內加價重新銷售。
這種做法不僅影響奢侈品公司對商品的控制,也損害了它們在亞洲的商業策略。銷量增長乏力讓路威酩軒集團收縮了近年來製訂的擴張計劃,特別是在中國二三線城市。
有些公司則作出反應:香奈兒今年早些時候在中國採取降價舉措,同時提高了一些主打產品的歐洲售價,以縮小兩地差價。但路威酩軒集團表示,不會採取同樣做法。奢侈品公司因試圖保護品牌的獨特性和利潤空間,通常不願降價。
不過時代不同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到海外旅行並具備上網條件,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對同樣數額的金錢在世界各地可以買到的商品加以比較。各種各樣的電子商務平台讓消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繞開奢侈品公司的直銷渠道。
即便匯率調整的勢頭出現逆轉,奢侈品公司也需要解決根本的定價問題。有些公司正在向中國市場推出價格更親民的奢侈品,這樣既縮小了差價,同時不影響現有的商品銷售。
另外一種選擇是,銷售更多專為中國市場設計且只在中國銷售的獨有商品。汽車行業已經採取這種做法。未來新產品在全球發售時可能會採取一物一價的策略。
對於奢侈品行業來說,統一售價事實上可能是未來的流行趨勢。
馬雲“引誘”美企來華訪美之行意在整合全球2015-6-10 環球時報
在紐交所上市不到一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本週再訪美國,高調拓展阿里在美國的業務。這一次,馬雲的口號是“ 中國中產階級將成為美國中小企業的下一個希望”。“馬雲訪美是為了引誘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美國彭博社這樣說。今年以來,阿里巴巴明顯加快了國際戰略的推進:天貓商城韓國館正式啟動,漢諾威電子展上首秀“刷臉支付”,向英國中小企業提供借貸方案,將印度人才招聘至杭州培訓……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雲與他的團隊正在一步步地兌現阿里巴巴集團網站上這句醒目的標語。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9日對《環球時報》說,馬雲此番能以“施救者”形像對美國中小企業喊話,顯示了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阿里集團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同時馬雲的成功依託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厚積累,“中國經濟規模即將超越美國,美國精英階層因此重新審視中國”。
美媒:奢侈品應向淘寶學四點搶奪中國中產階層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015-6-報導,原題:奢侈品牌能從阿里巴巴學到什麼?中國消費者如今已是出色的奢侈品買家。其購買力讓大多數外國品牌陷入被動反應。儘管近1/4奢侈品牌通過網絡對華直銷,但中國買家還是蜂擁至淘寶網,在這裡可找到19萬種香奈兒產品。奢侈品牌應自問:如何有效應對灰色市場的增長,並將中國的新奢侈階層轉變成為自己的忠實擁躉。以下是阿里巴巴的舉措,外國品牌都能從中汲取經驗。
1、本土化。品牌吸引力的所有元素都必須契合中國獨特的本土文化特點。好品牌懂得如何改變語言,與本地品牌合作,利用現有平台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
2、價格競爭力。各大品牌須開始與其在美歐和亞洲其他市場渠道銷售的產品進行價格競爭。中國消費者會進行調查,因地理位置不同便加價30%至100%,這只會令他們尋求其他途徑來購買想要的產品。
3、進行真正的品牌推廣。品牌推廣會對中國消費者影響巨大。目前,大多數品牌都通過商業贊助來打動中國消費者的心,效果並不佳。消費者對官媒平台心存疑惑,他們更信賴微博、微信上的意見領袖。
4、擁抱移動商務。阿里巴巴和微信寵壞了中國消費者,使他們對簡單而優雅的移動商務體驗充滿期待。大品牌須與這些風尚創造者競爭、合作。
另詳參【圖博館】: 光棍節vs感恩節
陸降進口稅 要陸客回家掃貨 2015-5-26 聯合報
大陸財政部昨天表示,六月一日起,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百分之五十。
大陸關稅偏高,進口商品售價高於原產地價格,導致不少民眾赴海外掃貨,很多人甚至都跑到日本採購浙江生產的馬桶回國,購買力流失國外,也引起大陸國內許多批評檢討的呼聲。去年大陸境外消費額超過人民幣一兆元(約新台幣五兆元)。
社科院財政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楊志勇認為,調低關稅有利於導引境外消費回流,例如說去美國買一百元,在大陸買一百一十元,可能面對十元的差價,消費者覺得不需要這麼折騰,這樣消費就留在大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部分奢侈品品牌在大陸掀起降價潮。大陸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研究院趙萍認為,對於部分已經有降價意願的進口品牌來說,調降關稅有助於拓展降價空間。
分析稱,大陸一直在醞釀調整消費品進口稅率,但遲遲未拍板,擔心相關產品的降價會對大陸同類別產業競爭性品牌造成衝擊,但因大陸今年經濟數據不佳、內需消費疲軟,才選擇降低關稅。今年六月底前,或許還會進一步推出大陸消費政策。
陸降進口關稅 赴日瘋搶免治馬桶座現象不再?2015-5-27 中時電子報
專家認為,實情恐怕並非如此,這牽涉到品牌、設計與服務等各層面,不能單一以降稅就能解除瘋搶的警報。
相關新聞
陸客日本瘋買馬桶 人民日報:「錢多人傻」
陸客瘋買日本電子鍋免治馬桶座 竟產自杭州 2015-3-01 聯合新聞網
大陸民眾直呼「等於當了人肉搬運工」,「這是一隻馬桶蓋的日本自由行。」
中國肅貪
旣然炒作中國的維和救災軍售軍費不能阻止中國崛起,炒作美國自己的頁岩氣和製造業是種泡沫,中國的製造業又如此堅強,那就發揮美國的柔軟戰力6,對中國展開貨幣戰爭!
可惜中共土匪、匪性堅強、軟硬都不吃,不只對人民幣,對所有金融炒作如影子銀行、第三方支付和比特幣等都強控!
敬酒不吃,就聯合全球對中國展開貿易戰爭、那知老共更會玩,於是改玩網絡/信息/宣傳/心理戰。
美人全球監(奸)控別人,憑啥玩網絡/信息/宣傳/心理戰。
民主是普世價值,老美又是老牌的民主國家,美人總可用民主玩華人了吧!
天下民主一般黑、多會變民粹,不只發生在亞非拉美歐,連被反中者捧為民主樣板的「烏坎」民主之路、也變調成烏漆麻黑的坎坷之路!
同理,俄中也會學老美假反恐/人權之名,使藏疆港台等獨變成票房毒藥16!
內部民主和平演變和外圍疆獨暴力恐攻、都無法裂解中國,總不可再玩不合現實的《中國即將崩潰》吧!
當然可以一玩再玩,「中國即將崩潰」和「天國即將到臨」一樣、都在玩「末世論」預言,不依理性專業事實研究中國的各種巫師之預言雖然一再失準、但會以各包装重現。
可惜也多如安德森在《龍的經濟》透過客觀的數據和圖表,比較同等開發的國家,得出中國在政經關係、人口老化、銀行壞帳、社會矛盾、增長模式以及中國與世界等各方面的成績均屬中上,而非崩潰論者的誇大失實。不信、再看些後評:中國肅貪/中國空汙/中國水荒/中國城鎮化。
西方的「中國即將崩潰」未發生,反倒是資本主義可能走到了窮途末路,而非洲人要走中國的發展道路。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30169062
習李三中全會
境外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為何會再次誤判習李的三中全會?
不依理性專業事實、只依反共意識形態之中共研究1,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誤判中共是正常、正判反而是反常,中國崩潰論2即是明証!
問題是會前中共大力強調改革之重要、又傳出有啥「383」改革方案,結果卻只是會後的新設國安會和改革小組而已,沒啥具體方案。難怪境外的評論者,會從原先的「雷聲大雨點小」、到《決定》文件的60個具體方案出來的「改革超過預期」,有人又放馬後炮似的說啥「誤判、驚訝與懸念」。
自己不去了解知內情的真正專家,早已言:「改革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改革深度廣度 三中歷來最大」,怎能怪中共沒講清楚?
問題是中共太威權了,不像民主國家要經過各種公開的辯論才形成透明的決策!
問題是大多民主國家含美日台(德除外)的辯論似「便」論、常便秘沒效率吧!怎能反怪中共(含新加坡) 的威權太有效率呢?
民主「便」論豈只沒效率,還常假民主之名3、相互噴糞4成民粹5。
民粹又怎樣,反正一句「不民主」便能否定中共的一切改革。
那就讓反共者盲目地隨便否定唄,自以為閉著眼睛,中共的一切改革都不存在,包括不在改革方案中的軍事改革「修正大陸軍主義增加海空軍」5「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6等.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167270
打奢政策衝擊 中國中低階精品崛起2014.02.28 經濟日報
由於中國打奢政策促使愈來愈多消費者出國採購精品,包括路易威登(LV)、Prada等高檔時尚品牌,在中國的展店速度不約而同減緩,中、低階品牌因此趁勢崛起。
根據開發設計顧問公司Knight Frank與Woods Bagot分析43家零售商發布的報告,去年有三分之二的高檔零售業者未達成在中國的展店目標;反觀H&M與Zara等較廉價的快時尚品牌,全都超越預設的水準。
這股趨勢反映北京當局祭出奢侈稅,導致中國消費者轉戰海外購買精品,以及新興中產階級尋找更平價的品牌。這對旅行用品供應商新秀麗(Samsonite)來說,是一大利多。去年這家行李箱製造商在中國展店200家,今年目標調高到500家。
新秀麗亞太與中東區總裁泰瓦拉說:「以往我們像不入流的品牌,不受歡迎,消費者只想要高檔精品,但情況出現轉變。」他透露,現在新秀麗能在青島和烏魯木齊的百貨公司卡到好櫃位,和一年前大相逕庭。
認為奢侈品在大陸魅力不墜的房地產開發商,則可能得付出將近250億美元的代價。由於奢華品牌對大陸市場日漸謹慎,部分非核心地區不動產租金有走跌趨勢。許多購物商場業主為招攬生意大幅調降租金。
調查顯示中國人買走全球47%奢侈品2014.02.28 北京新浪網
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調研顯示,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總容量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美元,全年增長率為11%。其中,中國奢侈品市場本土消費280億美元,增幅3%,境外消費進一步加強,達到740億美元,即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為102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人買走全球47%的奢侈品,是最大客戶。
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73%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境外。近幾年來,中國出境人數逐年攀升,2013年達1億人次。購物幾乎是所有中國游客到境外的主要目的之一,尤其是奢侈品消費。中國消費者人均消費額一般是歐美本土消費者的5-10 倍,是日本、中東等國家消費者的3-5倍。
根據諮詢公司畢馬威(KPMG)的一項研究,大陸打貪已令奢侈品行業陷入困境,反而刺激奢侈品的需求轉向網購。
根據畢馬威在大陸展開了一項有1萬200人的調查發現,這些受訪者上一次網購奢侈品或高檔貨的平均花費是1397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6的受訪者上一次網購的支出超過2000元。
奢侈品打入冷宮 2014-2-16 工商時報
大陸反貪腐浪潮方興未艾,使得以往銷售火熱的奢侈品牌現在幾乎門可羅雀,春節期間也沒有客人上門;市場人士估計,不少奢侈品牌今年還將繼續關閉門市。不過,隨著大陸民眾收入增加,境外奢侈品銷售將回歸健康的銷售。
中國大陸去年以來的反腐浪潮使得奢侈品牌在大陸的銷售一落千丈,今年開春,隨著反腐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奢侈品市況持續冷清、庫存愈來愈多。多個奢侈品牌均表示將暫停在大陸開設新店,世界奢侈品協會甚至預測,大多數奢侈品牌今年在大陸二三線城市將有部分門店關閉。
北京晨報引述世界奢侈品協會的調查報導稱,今年春節期間,雖然多家奢侈品牌店內都有推出各種的優惠贈禮活動,但無論個人消費、公司禮品採購等都少人問津。在大陸部分城市的很多LV、Hermes門店,春節期間甚至出現空無一人的情況。
大陸人不愛LV了?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發佈的2014中國春節境外奢侈品消費統計報告顯示,春節奢侈品境內境外消費出現雙降,其中,大陸重點城市的奢侈品消費縮水五成以上。
根據統計,大陸春節奢侈品消費已跌入10年以來歷史最低點。春節期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5個城市的奢侈品消費約為3.5億美元,相比2013年8.3億美元銳減57.8%,更只有2012年17.5億銷售額的五分之一。
不只在中國大陸,大陸人出國搶購奢侈品熱潮也不復見。境外奢侈品消費統計則顯示,春節7天,大陸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累計達69億美元,相比去年的85億美元驟減18.8%。
全年而論,據世界奢侈品協會2013年度會員財務報表顯示,世界主要奢侈品牌去年在大陸銷售平均比2012年銳減超過50%,與2012年銷售勁增30%的火熱市況大相逕庭。尤其,以往官場饋贈最受歡迎禮品的腕表和男裝受影響最為嚴重,其中腕表的銷售額在2013年整體下降了95.9%,男裝品類則出現了60%的下滑。
銷售不暢使得各大奢侈品牌庫存上升,可能導致奢侈品牌在大陸繼續關閉門市。世界奢侈品協會對大陸主要城市奢侈品門市調查發現,在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的主要奢侈品門市,除個別暢銷型號商品外,仍然有著較高的總量庫存。
奢侈品無奈撤出大陸
瑞士最大的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在2013年遭遇全球銷售額整體放緩,其中大陸地區甚至負增長。阿瑪尼旗艦店與Dolce & Gabbana旗艦店在上海外灘三號與外灘六號去年相繼停業。世界奢侈品協會此次共調研了47個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其在大陸市場的新店數量已從2012年的280家減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減幅超過三成。
世界奢侈品協會預測,大多數奢侈品牌今年在大陸二三線城市將有部分門店關閉,多個奢侈品牌則表示2014年將暫停在大陸開設新店。
不過,大陸民眾仍是境外奢侈品消費的最大群體。儘管今年境外消費奢侈品金額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大幅下滑,但大陸民眾境外奢侈品消費仍佔全球消費總量的45.1%,且有52%的消費集中在歐洲地區。
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顯示,近七成大陸遊客是專門為了「淘便宜」而出國購物,至於買回來的奢侈品,更多的是用於贈送親友以及慰勞自己。法制日報稱,大陸奢侈品價格是歐洲的兩倍多,大陸賣1.5萬元人民幣的包,歐洲只賣6,000元左右。 2014-02-28 10:06:38
黃色小鴨淹死文創2013-09-25 中國時報 邱祖胤
黃色小鴨來台灣,民眾看得開心,地方政府搶到版面,周邊商品陸續出籠,廠商賺到大把鈔票,如果這不叫文創,什麼叫文創?但這隻從天外飛來的黃色小鴨,卻也在台灣掀起萬丈巨浪,差點淹死台灣文創。
第一道巨浪:引進黃色小鴨,暴露政府單位的缺乏創意與便宜行事。看到小鴨在香港火紅的例子,快,先請來再說吧?什麼?台灣早就有更棒的團隊在創造更棒的點子?怎麼沒聽過,可見不紅,再便宜也不予錄用。再說,錢不是問題,先搶到再說,人家就是要黃色小鴨啦!
第二道巨浪:黃色小鴨帶來話題,也引來山寨、抄襲、跟風。你有一隻黃色小鴨,我有一群黃色小鴨,天下鴨子不都長得一樣?嫌鴨子不稀奇,咱們也來搞一隻汽球狗、米老鼠、多啦A夢,總之愈可愛愈好,愈大隻愈好。
說我抄襲?創意不都來自完美的抄襲嗎?
就這樣,台灣近年高喊的文化創意,被狠狠甩了一把掌,就連藝術家在國際間的精采表現,也彷彿被當空氣,君不見台灣藝術家李真的巨人寶寶正在巴黎街頭橫行呢,台灣卻少有人知道。更多在台灣民間默默耕耘的藝術工作者,為在地提供豐饒多元的創意土壤,可惜他們的努力不被看見。
姑且不論黃色小鴨背後的文化意涵,療癒了誰,PVC成份有多大危害,我們也不必凡事「外國人能,我們為什麼不能」,看到別人賺大錢,就眼紅仇視,然後再酸自己人一頓。但不可否認,文化創意最忌抄襲及一窩蜂,未經淬鍊、沉澱的粗糙商品,跟垃圾並無不同,而黃色小鴨的出現,剛好適時對台灣提出警訊:台灣的文創環境還不夠成熟,普羅大眾仍習慣接受舶來品,政府單位對台灣文化創意內容不具信心,了解也不夠用心。
顯然台灣文創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怕只怕,經過精打細算之後,各級政府的康樂團隊,發現在水裡丟幾隻超大玩具、汽球、裝置藝術、卡漫公仔的效益,遠遠大過放煙火的稍縱即逝,恐怕會卯起來硬幹,未來10年,我們等著看台灣各大溪流、湖泊、港灣、海水浴場,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充氣漂流生物,這或者會是另一種文創奇蹟,抑或是國際笑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漂浮在嬰兒洗澡盆中的塑膠黃色小鴨,有一天突然膨脹放大如一艘船艦,停泊在港口海灣。這不是童話,而是今日的國際熱門新聞,萬眾矚目的世界奇觀。西諺云:「倒洗澡盆的水,連嬰兒一起倒掉!」沒關係,只要留下黃色小鴨,把它無限放大,彷彿倒掉的嬰兒連同洗澡水都一起收回來了!
而這又有什麼意義呢?黃色小鴨真的觸動了某一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就算是,也只是嬰兒與幼稚園水平的小趣味,不像小叮噹與史奴比的「可愛」包含了許多故事與意義。一個沒有故事,沒有意義的黃色小鴨值得「玩這麼大」嗎?
我知之矣,黃色小鴨的「意義」就在於它的「沒有意義」。它的瑣碎無謂、空洞貧乏更勝凱蒂貓與憤怒鳥。黃色小鴨就是拉岡所說的「小對象」(petit objet α),是吾人無可滿足又無法直面的欲望的一個暫時的「替代物」。它可以是任何對象,並隨時可被其他對象所替代,「濫竽充數」就是它的選擇原理,「窮極無聊」就是它的欲望法則。愈是瑣碎無謂的事物,愈可被一種強迫症的偏執轉化為欲望的固著對象,表現為強迫重複儀式,就如潔癖患者不斷洗手,問題不在手髒,而是藉洗手來轉移掩飾無意識欲望深層無法處理的骯髒齷齪感。強迫症是一種微小差異的自戀狂,透過某個瑣碎對象的無謂重複來轉移焦點,逃避真正的問題與焦慮,一種避重就輕,捨本逐末的轉移逃避策略。
要轉移逃避到哪裡去呢?逃避到兒童鏡像階段,轉移到想像秩序。拉岡說:八個月大的嬰兒尚無法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卻偶然發現鏡中影像可隨自己意欲而動作,乃產生一種操控自如的「自主幻覺」,形成「這就是我!」(C’est moi!)的想像投射的自我形象與主體命名儀式。黃色小鴨作為一個童年記憶的「小對象」,正是一個瑣碎無謂,卻可簡易操作的兒童鏡像,所以可以「玩這麼大」,在想像投射中無限膨風放大,成為強迫症般廉價操作的集體自戀儀式,藉以逃避這世界沒有意義、沒有方向的空虛無聊感。黃色小鴨反映出全世界的智力水平都已退化到兒童鏡像階段,以美其名曰「童真」、「單純」的廉價裝可愛來逃避問題,粉飾太平,完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主體命名儀式:C’est moi!黃色小鴨就是我!我就是洗澡盆裡的小王子,全世界都是我的洗澡盆!
莫再嘲笑小馬哥,大哥不笑二哥,大家不都在「自我感覺良好」?不管是小馬哥、小王子還是村上春樹,全世界都在追尋一個裝可愛的「小對象」!黃色小鴨更讓這個「小對象」小到不能再小,同時又讓它無限膨風到「殺很大」,教人忍不住想罵一聲「X小」!
http://blog.udn.com/loukwan/article 2013-09-25 11:38:26
代工高價名牌包 利潤薄如紙 2013-05-18 旺報
國際知名的奢侈品牌包售價動輒以數千、上萬元(人民幣,下同)計價,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奢侈品的代工廠利潤卻極其微薄。一家代工COACH、PRADA、ARMANI、BURBERRY等品牌包的代工廠就表示,每代工一個COACH包,該廠所賺的利潤不超過20元,「利潤薄得就像一張紙」。
東莞慧達手袋廠代工COACH、PRADA、ARMANI、BURBERRY等知名品牌包,年產160萬至170萬個奢侈品牌包,尤其代工COACH品牌的產量在全球代工廠中名列前10,是大陸10大代工企業之一。
成本沒算好 僅賺5元
不過,雖然這些名牌包的售價貴得令人咋舌,但代工廠卻幾乎無法從中獲得好處。
慧達手袋廠行政總監張潔達表示,做奢侈品代工的毛利率不會超過10%,代工企業維持運作下去主要靠衝量。比如說,一個售價3千元的COACH包,賣給香港貿易公司120元,包括材料、人工、水電等成本就占了100元,算下來一個包只有20元可賺。這還是較好的情況,有時成本控制不好,一個包經常只賺5元,也就是兩瓶礦泉水的錢。
品牌商拿走一半利潤
廣州市番禺區一家手袋廠的總經理石達貴也表示,一個奢侈品牌包,廠家出廠價格約為20至30美元,但市場的最終售價卻會高達400至500美元。這其中,貿易公司大概拿走10%至20%的利潤,而品牌商分得高達40%至50%的利潤。品牌商靠品牌名字賺大錢,品牌名氣越大,分得的利潤比例就越高,但整個名牌包的實際成本甚至不到售價的10%。
不過,即使利潤如此低微,但多數代工廠還是選擇繼續做下去。張潔達直言道,說白了,品牌商就是生產商的「米飯班主」,他們下單,生產商才有活做,企業也才有出路。因此,負責代工的生產商總是被品牌商牽著鼻子走。
張潔達表示,事實上,奢侈品代工廠與品牌商之間如何利潤分成一直以來都是個謎,但無論如何,代工廠在整個奢侈品的產業鏈中的地位是被動且弱勢的,難怪這些奢侈品代工廠無不哀歎「工廠再大,也只是奢侈品代工鏈條中的一個奴隸!」
據媒體報導,財富品質研究院提供的信息顯示,雖然去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面臨諸多壓力,但全球奢侈品市場總容量仍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美元,全年增長率11%。其中,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為102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47%。而在這些奢侈品中,本土消費為280億美元,境外消費則達到74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奢侈品消費的背後,還伴隨著國民境外旅遊消費等的快速增長。
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熱情,當然是國際奢侈品生產企業和經營者最喜歡看到的現象,也是最希望出現的結果。問題在於,這樣的消費結果,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還是非正面的。至少,不符合當前中國國情。但是,為什麼國人仍然如此痴迷於奢侈品的消費呢?中國人熱衷奢侈品消費的原因是什麼呢?
顯然,財富分化加快是奢侈品消費熱情居高不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眾所周知,中國的財富分配,正在出現嚴重分化的格局。其中,20%的富人在集中了80%以上的社會財富以後,奢侈品消費的物質基礎也就具備了,消費動能也就形成了。因為,從錶面看,20%不是一個多高的比例,但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財富所能涵蓋的人群卻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由此形成的消費力量就會相當強勁。更重要的,在這批富人中,不乏暴富和依靠不規範行為致富的。凡是這類人,財富的珍惜觀都是很弱的。自然,奢侈品消費就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了。
也正是因為社會財富的分配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財富的分配格局也已經嚴重扭曲。因此,畸形消費在中國也就變得十分普遍、十分嚴重。有錢人大量購買奢侈品,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一些並不具備消費條件的人群也加入到奢侈品的消費行列,就有點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了。要知道,在國外,不具備一定物質條件的居民,是不大可能購買奢侈品的。而在中國,卻大有人在。其原因,就是攀比。攀比的結果,畸形消費也就出現了。
有人說,國人缺乏投資渠道,也是奢侈品消費增多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這種分析應當說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當前中國實際的。確實如此,窮人都在省錢攢錢買房子,而富人則房子多得成了負擔。特別是在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房價面臨下跌以及物業稅、遺產與贈予稅等可能開徵的情況下,許多富人也開始考慮拋售房產。關鍵是,拋售房產獲得的資金向何處去,向何處投。已成為許多富人的一道難題。於是,收藏奢侈品也就成了許多富人確保財富增值的一種投資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面對國際知名奢侈品不斷被中國人所消費,中國人的財富通過奢侈品不斷流向外國企業的手中,中國的國內品牌培育工作卻嚴重滯後,也是一個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以包和化妝品等最為普遍的消費品為例,中國能夠與國際知名奢侈品相比的品牌,幾乎沒有。即便有少數品牌,也很難得到國人的接受和認可。自然,消費者就會將目光盯在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上了。
尤其應當值得註意的是,一些國內的知名品牌,雖然沒有被國人當作消費品來消費,其價格也是普通消費品的水平。但是,被國際奢侈品集團併購以後,就很快成為高檔奢侈品了,其價格也比原來高出很多。那麼,中國的企業為什麼就不能培育出自己的奢侈品呢?為什麼同一個的產品,被國際奢侈品集團併購以後就立即變成了奢侈品呢?難道不就是因為品牌的地位和影響不夠嗎?
從世界500強企業的情況來看,中國企業無論在數量和排名上,每年都在進步、都在增加、都在前移。但是,在世界知名品牌的目錄里,卻鮮有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的名字。也許,這就是大與強的區別,也是企業實力的真實寫照。
據悉,中國的一些大型企業,正在通過收購的方式,兼併國外奢侈品企業。我們說,這不失為一種市場手段,也不失一種經營行為。但是,就像汽車行業一樣,引進和收購的項目不少,但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卻沒有,或很不起眼。畢竟,奢侈品不同於汽車,沒有那麼高的科技含量。要培育幾個有國際影響的奢侈品品牌,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看企業願意下多大的功夫,付出多大的代價。有沒有品牌意識,有沒有長遠目光。如果只想投資以後就產生巨大的效益,只想滿足眼前利益,奢侈品品牌是培育不出來的。
既然中國沒有屬於自己的奢侈品,或者有奢侈品,卻沒有相應的品牌做支撐,國人自然只能將目光鎖定到國外奢侈品上了。一年上千億美元的奢侈品消費,如果能夠有一半屬於中國人自己研製和開發的奢侈品,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將是多大。要知道,奢侈品的效益是其他消費品不能比的。如果能夠在這方面有所加強和改進,對完善中國的消費品市場體系和結構,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所以,中國企業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研究一下如何培育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如何讓中國的奢侈品也去賺賺外國人的錢。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227/11861218.html 2014-02-28 10:03:08
大陸「禁奢令」發威 LV暫停二、三線城展店【經濟日報 2013.04.05
大陸「禁奢令」持續發威,送禮風氣遭受強烈衝擊,奢侈品大廠紛紛暫停大陸展店計畫。連全球奢侈品風向標LV都對外宣稱,將全面抑制擴張,為保持高端形象,不會在大陸二、三線城市繼續開店,避免太司空見慣。
與此同時,包括PPR、歷峰(Richemont)等大型奢侈品集團,也表示將減少在大陸增開的店鋪數。這意味,國際奢侈品進軍中國市場多年來,首次集體放緩展店布局。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大陸奢侈品消費已細分為民眾自用、禮品團購和政府官員高端消費三大類,而近期政府的禁奢令直接打壓後兩種,市場逐步回歸理性。
在大陸奢侈品消費格局中,真正自用的顧客群集中在核心大城市,還有約六成市場,是禮品團購和政府官員高端消費。
美銀美林調查顯示,目前LV在大陸有41家店面,Gucci有59家,Burberry則有66家。對大陸市場來說,前五大城市能貢獻一半的銷售額,前10大城市則可貢獻達65%。
專研奢侈品消費的貝恩全球合夥人韓微文認為,奢侈品牌將店面開到30個城市時,邊際效應已經很低。
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區CEO歐陽坤表示,開店暫緩還只是序曲,未來奢侈品還會不斷漲價,並對大陸市場產品線做出調整。
歐陽坤指出,前兩年LV、Gucci把新店面開設到煙台、濟南、溫州等二、三線城市,就是為了方便禮品市場的拓展。
隨著政策環境改變,危機迫近。自去年以來,大陸反腐力道不斷加大。接下來,大陸財政部可能會頒布更為嚴苛的奢侈品關稅政策,奢侈品減稅應該無望。
里昂證券評論,從購買力下降資料可看出,大陸三年來的經濟低速增長及遏制腐敗,已開始攪動270億美元(約新台幣8,100億元)的奢侈品市場,很多公司減少送禮。
歐陽坤分析,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奢侈品牌得重新研究大陸消費行為習慣。他預估LV、Hermes、Chanel等品牌,未來會將沙龍級定制產品向大陸市場開放,經典款式價格也會不斷上漲。
橫掃全球的蘋果,日前因維修雙重標準遭踢爆的「傲慢門」事件,在大陸市場節節敗退;如今,在大陸大有斬獲的奢華品牌LV,亦面臨業績停滯的窘境;同時間,輿論悄悄掀起一股「國際奢侈品牌把大陸消費者當凱子削」的論調,屆時是否會野火燎原,讓LV步上蘋果後塵,頗值玩味。
《理財周報》報導,LVMH集團發布2013年1季業績,截至3月底,集團總銷售69億歐元,年增7%。除了DFS免稅店和Sephora妝品專賣店增速高達17%表現搶眼外,其他品類增速都不同程度出現下滑,酒類增速7%,低於上季度的9%;品牌香水妝品增長5%,低於上季度的9%;占集團半壁江山的時裝皮件部門僅年增0.4%為23.8億歐元,創2008年金融危機來業績增幅最低值。
陸市場疲軟 戰略失策
報導指出,大陸市場疲弱對LVMH是一大傷害。「現在經濟形勢不好,銷量的確下降了,以前我們的包包都不用介紹,現在還要給顧客介紹一下。另外,其他品牌的競爭也很激烈。」LV上海路易威登之家的銷售員形容市場現況。
影響LVMH大陸業績的另一項關鍵因素,則是過去LV迷信的漲價策略宣告失靈。報導說,業績下滑讓LV慌忙調整戰略,除了升級產品,重塑品牌形象外,漲價似乎成為奢侈品牌屢試不爽的策略,而LV此次率先漲價,似乎並不討好。
歐陸價差縮 傷購買率
同時,LV漲價卻縮小歐洲和大陸價差的策略也吃到苦果,這次LV提高歐洲售價,與大陸價差從平均45%縮小到30%左右;不過,這樣卻使大陸遊客在歐洲購買的意願降低。
儘管如此,報導指未來大陸和歐洲的價差會更小,主因在大陸消費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不願再被國際品牌當凱子削。「中國人已經成為它們最好的顧客,但它們卻一直多收中國人的錢」;該項說法有逐漸發酵態勢,有了蘋果的前車之鑑,國際品牌愈來愈重視大陸消費者所要的尊重。
禁奢令衝擊 俏江南攻團膳 賣96元便當【經濟日報2013.10.31
俏江南近來積極轉型,從原本的高端餐飲市場「下凡」至平價團膳市場,甚至推出人民幣20元(約新台幣96元)的商務便當。但大環境不景氣加上資本市場市況詭譎,仍讓一手創辦俏江南的張蘭選擇退場。
大陸高檔餐飲受到政府禁奢令衝擊,俏江南在今年8月傳出進軍團膳市場,成為繼上市餐飲企業湘鄂情、全聚德、小南國後,又一家「下海」做便當、外賣外燴的高檔餐企。
更早幾個月,俏江南推出了商務便當,售價從人民幣二、三十元到上百元,種種跡象顯示俏江南的轉型。
相較於去年開設19家店,俏江南今年至今僅開出五家分店,且今年開設的新店面,也沒再延續過去追求富麗堂皇、奢華氣派的風格,店面積一律控制在800平方公尺(約新台幣240坪)左右,投入預算控制在人民幣500多萬元。
當中的差別若跟過去開的店相比,一目了然。以俏江南在上海的四家分店為例,面積都是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起跳,其中位於浦東陸家嘴的正大廣場店,面積更達到3,200平方公尺(約960坪),有超過600個座位。
俏江南總裁安勇上月表示,俏江南從去年開始便著手轉型,包括推出團餐,砍掉一些價位偏高的菜品,推出更為大眾化的菜品,同時開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2013-10-31 10:28:14
袁青/名女人包 招搖的炫耀? 袁青(時尚觀察家)
據說,羽毛漂亮的就是好鳥。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有錢人和動物的行為是一樣的:炫耀是共同點。
基本上,都在賣弄,只是方法不同;動物以冒險行為或彰顯身上特徵贏取求偶對象的青睞;人類對擁有幾個億的藝術品解釋是:個人品味和鑑賞力的表現。動物炫耀的方法比較固定,人類卻千變萬化,但可確定的是,拎著已故摩洛哥王妃葛麗絲凱莉為愛馬仕打響知名度的Kelly「凱莉包」逛街,是多麼招搖的消費行為。
手提包歷史久遠。追溯起來,中世紀的錢包是手提包的前身。剛開始是男士佩掛,直到16世紀,女性才開始在腰上掛錢包。拿在手上的「手提式囊袋」則出自18世紀。維多利亞時期中上流社會的女性。當時「手拿包(Handbag)」和陽傘是時髦象徵。
今天,窮追不捨添購新款名牌皮包,輸人不輸陣。社會學者調查證明「手提袋和社會身分象徵」已畫上等號。但什麼是銷售保證?一只皮包又如何驗證身分和地位?「繆斯」或許是關鍵。
賈桂琳甘迺迪帶動貝殼形狀的「賈姬包」流行;1965年,奧黛麗赫本要求LV特別為她訂做了一款25公分尺寸的Speedy包,使這款包在五○年代就成為上流社會縮影,更不用說,至今仍是名媛仕女企盼擁有的「柏金包」。沒錯,皮包的流行,多半和名人有關;貝嫂維多利亞的最愛、黛安娜王妃提過、超模凱特摩絲的背書…再加上地區、版本、年分的限量或乾脆只有一枚,不紅才怪!
名人加持,強調季節性、設計感,使用上沒有年齡和體型限制,難怪皮包從配件躍升為時尚主流。
近年在「環保意識」下,可循環使用的帆革購物袋,也掀起包包「人氣戰」。英國品牌Anya Hindmarch曾推出「I'm NOT A Plastic Bag」標語的限量帆布購物袋引發社會事件;令人感到「物超所值」的Longchamp尼龍摺疊包更暴紅到幾乎人手一包。
說起女包,設計金童Tom Ford為YSL曾推出一款把手為鹿角的手提包,榮獲美國時尚大獎CFDA最佳配件獎。早先GUCCI的「竹節包」、「水餃包」展露皮包時尚的感染力。Dior興起的「馬鞍包」、Chanel經典的菱格紋「2.55」鍊帶包和Fendi一系列以法國餐包形狀為概念的皮包,到Chole和Celine各自推出IT包,不但擁有不少粉絲,也為品牌拉回不少聲勢。
如果你問我,皮包後續看俏的重點是啥?就實用性來看,強調容量大(至少超過A4大小)、好背、可提、手拎且有型的購物袋(Shopping Bag),或加入馬毛皮、展示休閒貴氣感的「後背包」將領先群「雌」。
奢侈的炫耀行為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最明顯的招搖式消費就是拎著「標籤價格和地位關係對等」的名牌皮包。一只動輒7、8萬元到破百萬的名牌包,即使開合不方便、容量不夠大,甚至重到像練啞鈴,只要人如動物般想要炫耀的強烈本能不變,皮包就永遠存在著讓人甘心掏空荷包的魅力!
http://style.udn.com/mag/Style/article_story.jsp?ART_ID=136196
亞洲奢侈品牌 向歐美嗆聲【經濟日報2013.04.16
過去數十年亞洲製的奢侈品,多被冠上「仿冒」的帽子,如今從南韓皮包製造商Couronne到馬來西亞服飾業者Farah Khan自創的本土品牌,大有崛起之勢。
Couronne、Khan,以及上海絲巾製造商嫵(Woo)等品牌,由於產品品質不輸歐洲品牌,深受客戶歡迎。
亞洲本土品牌逐漸崛起,相較於路易威登(LV)與其他歐洲品牌銷售趨緩,顯示出亞洲需求丕變。隨著喜歡嚐鮮的消費者轉向小眾品牌、不愛到處可見的知名品牌,此一消費趨勢也將在亞洲引爆併購風潮,因為包括LVMH和PPR集團在內的時尚精品業者,都在設法拉抬成長。
顧問業者Luxe公司主管歐康果(Uche Okonkwo)表示:「21世紀的奢侈品牌可以來自任何地方。」消費者更加重視精品的作工,而不是品牌的出處。「重要的是,精品是由技藝最高超的工匠使用最上等的材料所產製。」
蘋果iPhone和豐田Prius等產品,都提升了亞洲的高品質製造形象,但亞洲大規模生產與名牌仿冒品壓境則衝擊其精品美譽。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估計,全球仿冒品的貿易中,單中國就占了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義大利和法國業者也在努力強化豪華服飾與配件乃歐洲專長的印象,儘管他們從海外購買原料,並把部分生產工作外移。
例如生產柏金包的愛馬仕(Hermes),不時會展示產品製作過程以凸顯法國工藝,但該公司從蒙古進口喀什米爾羊毛,並在尼泊爾把羊毛織成圍巾。
據顧問業者Bain & Co.和Luxe估計,去年全球奢侈品的消費額達2,720億美元,其中一半由亞洲消費者貢獻,但「僅一小部分」業績來自亞洲品牌,顯示亞洲品牌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Couronne去年營收為4,000億美元,約與義大利鞋商Berluti等小型歐洲精品品牌相當,預估今年營收可望躍增38%。相較下,滙豐預測今年LV的銷售可能僅成長6%。 2013-04-16 11:39:13
設計師談為彭麗媛定制著裝:第一次為專人設計2013-03-29 廣州日報
日前,隨著中國范兒等名詞被國人廣泛關注,廣東設計師馬可與她的無用工作室成為網路搜索熱詞。
1989年,17歲的馬可考入蘇州絲綢工學院(後併入蘇州大學)工藝美術系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1994年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廣州一家小型服裝公司,走上職業服裝設計師之路。就在當年,23歲的她以“秦俑”系列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
1995年,24歲的她獲得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並被日本《朝日新聞》評為“中國五佳”設計師。第二年,馬可在廣州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師品牌“例外”並擔任藝術總監。
2007年2月,35歲的馬可作為中國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級時裝周(Haute Couture)上開發佈會的設計師,發佈個人品牌“無用”。同年底,導演賈樟柯以“無用”為主題的紀錄片《無用》,獲得當屆威尼斯電影節紀錄片最高獎項——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
2013年,對42歲的馬可來說,無疑又是人生的一個巔峰。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首次出訪俄羅斯,夫人彭麗媛身著中國本土服裝品牌亮相,成為全世界的關注焦點。
2009年,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就職典禮上,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奧巴馬身著的禮服,捧紅了華裔時裝設計師Jason Wu;有人稱,馬可是中國版的Jason Wu,是中國范兒的締造者。
本報《時尚薈》記者池倩倩曾於2007年與馬可面談,在她的印象中,馬可是一個不善言辭、敏感羞澀卻帶著幾分執拗倔強的女子。這恰如馬可自己對“無用”的解讀,“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甚至已成為我們做事情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來的價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們眼中無用的東西變得有用,我想人們不再以是否有用作為取捨的原則。”
無用工作室聲明
衷心感謝大家近日裡對無用設計工作室的關注,針對社會各界的來電及郵件諮詢,現做以下回復:
無用設計工作室創始人馬可為彭麗媛女士此次出訪四國提供了部分服裝服飾的設計,並由無用和例外的生產技術人員分工製作,此設計項目出品不會對外銷售。
自2006年以來,馬可專注於無用的創作,同時兼做例外的藝術指導。
談定制:最欣賞的設計師是大自然
廣州日報: 此前無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級定制嗎?您為彭麗媛女士定制服裝的過程是怎樣的?
馬可:這次為彭麗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裝是我首次嘗試為專人設計,我對專人設計的理解是——符合設計師個人審美、價值觀的前提下為特定物件所提供的適合其需求的服裝服飾。我負責這次整體設計,製作由團隊成員共同來完成。
廣州日報:有人說您是中國版的JASON WU,您怎樣看待這次一夜成名?
馬可:我會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聲名財富都是鏡花水月。
廣州日報:有好友祝賀嗎?您最欣賞的設計師是誰?
馬可:有一些(祝賀)。我最欣賞的設計師是大自然,它設計的70億人中沒有兩個完全相同。
廣州日報:您怎樣理解“世界的,中國的”?
馬可:世界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不同的國家就像身體的各個部分。關鍵的不是哪個國家是心臟、哪個國家是大腦或是皮毛,而是每個國家對世界都有不同的價值。包容差異才能產生和諧,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為中心。從這個角度看,一滴海水就是海洋,海洋也就是一滴海水,沒有分別。
談中國范兒:穿起來像中國人的服裝
廣州日報:有人說,這次彭麗媛女士著裝為本土高端品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良機,也可能使中國消費者盲目追求國外奢侈品牌成為過去式。您怎樣看待這次引發的中國本土設計的發展機會?
馬可:好事!中國人可以正視鏡子裡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個人問我:什麼是“中國”時裝?回答:穿起來像個中國人的服裝。
廣州日報:在當下中國,一面是價廉低質的成衣到處飛,一面是富人對國外奢侈時裝的狂熱。作為設計師,您覺得有什麼責任?
馬可:今天的時代中真正的時尚不再是潮流推動的空洞漂亮的包裝,而應該是回歸平凡中再見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華不在價格,而應在其代表的精神。
我理解的設計師的責任包括三類,對於過去文化的傳承責任,對於當下的道德責任以及對於未來的生態責任。
道德責任是指設計師有責任不做過度的設計,僅恰如其分地表達,不過分地刺激人們的感官欲望而企圖引發更多的盲目消費,以期更大的商業利益。設計師在社會上承擔社會良知的角色,首要必備的素質是:誠實正直,不為利益名譽出賣靈魂。
談無用:非品牌非時裝的公益組織
廣州日報:從例外到無用,從高級成衣到高級定制,17年中,您個人經歷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馬可:30歲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誰,30歲以後是如何讓這個“我”消失。
廣州日報:您如何描繪作為設計師的自己?
馬可:從大學畢業到2000年初的十年中,我瞭解到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不缺乏能夠設計出時尚的,優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時裝的設計師,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裝設計師。在我的字典裡,“時裝”和“服裝”這兩個詞的含義有天壤之別。
廣州日報:此前您曾強調“無用”是一個公益組織而非品牌,也非時裝。這是為什麼?
馬可:無用既無經營策略和商品企劃,也沒有目標市場定位和營業目標,更沒有回應各種流行趨勢,創建7年還沒有開過一家專賣店,怎麼看都不像是時裝或是一個品牌。
廣州日報:您如何看待時尚產業的商業運作與公益性?
馬可:目前在中國,公益組織難以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無用希望在此方向上做出嘗試,無用並不排斥銷售,有盈利才能把公益持久地做下去。
談廣東:一個比故鄉更為熟悉的異鄉
廣州日報:廣州及廣東在普通人印象中,並不像上海那樣時尚。如果時光倒流17年,您會做怎樣的選擇?作為東北人,您對廣東有什麼感覺?
馬可:有些人來到人世是註定要去完成某種使命的,無論境遇如何,長期對信念的堅持和踐行總會吸引機遇。廣東對我意味著生活了14年的廣州和7年的珠海和老火靚湯,佔據了我一半的生命歷程。是一個比故鄉更為熟悉的異鄉。
廣州日報:目前微博上眾說紛紜,例外與無用的關係。有人說“例外”搭了“無用”的順風車,這兩個品牌關係如何?您在其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馬可:“例外”為我和毛繼鴻於1996年在廣州創立的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品牌,我在1996年~2006年擔任例外設計總監,現任其藝術指導。我于2006年在珠海創建無用設計工作室,無用是一個致力於傳統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的公益性團體,其目標在於通過手工精心製作的出品向世人宣導:過自由簡樸的生活,追求心靈的成長與自由。
回應
牛!有思想深度!
喜歡你,不僅因為主席夫人的衣著,更重要的是你強大內心,淡然自若
你的哲學理論比你的服裝更優秀
幸運!但是以才能和努力奠基。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29/094326678609.shtml
詳參【圖博館】:中共十七大 台灣時尚沙漠? 《中華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史》 《時尚考》 第一夫人 2013-03-29 11:33:31
反美干涉內政 習:鞋子合不合穿 自己最知道2013-03-24 中國時報
繼《中俄聯合聲明》簽署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說中,再次強調將與俄攜手,反對以美國和北約組織為首的西方國家「干涉內政」。習近平說:鞋子合不合腳,自著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
周五中午時分抵莫斯科的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見中,強調兩人之間的互知互信。除雙邊關係,習近平多次藉機對西方喊話。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與普丁會談中,提出三個「堅定支援」,包含:堅定支援對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努力;堅定支援對方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援對方發展復興。
此外,昨天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也指出,雙方支持對方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社會政治制度的權利,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
《聲明》並稱,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互信的高層交往,進一步發揮元首、總理、議長年度互訪、戰略合作磋商等交流機制作用。
習近平直白的表態,是昨天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中發表的演說。在提出「鞋子論」後,他說,冷戰已結束,「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廿一世紀,腦袋還留在過去」。
他並表示,穩固的中、俄關係不只對兩國有利,也是維護國際和平與穩定的可靠保證。
《路透》說,習近平一番表述,等於回應普丁一貫主張,對西方發出明確信號,習近平廿四日一早將離開莫斯科、飛往非洲。
習近平演說時,彭麗媛就坐台下聽眾席。前晚普丁會見習近平與彭麗媛時,普丁還送上鮮花給彭麗媛致意。
相關新聞
習提鞋子論 反干涉內政
彭麗媛旋風襲全球 陸民好驕傲
高雅穿國貨 陸網友傾倒
閃亮夫人外交 展現執政自信
夫人魅力 網民瘋傳 官方低調
價格終談攏 中俄簽供氣備忘錄
詳參【圖博館】:中共十七大 第一夫人 台灣時尚沙漠? 中國與非洲 誰是非洲的殖民者
中國第一夫人閃亮登場,專家好評如潮。香港時裝設計師鄧達智,還打了九五分的高分,形容她「端莊、大方、神采奕奕」。北京奧運會形象設計總監易茗,稱彭的裝扮「是中國範兒(風範)的裝扮」,用四個字形容:「雅致自信」。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謝平表示,彭麗媛首件大衣的立領、雙排扣設計,襯托出英氣,彰顯彭的軍人身份,佩戴淺藍色絲質圍巾,也與習近平的深藍色圍巾、領帶相映。至於目前亮相的兩套大衣都選深色,他認為這是為了「與中央提倡節儉風氣一致」,是別具匠心的選擇。
雖然彭麗媛此行尚未發表談話,但儀態舉止、穿著已為她贏得高人氣。彭麗媛外訪照片被網友爭相轉載。彭麗媛穿的服飾品牌「例外EXCEPTION」,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說,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穿著台裔設計師吳季剛的衣服,捧紅了他;如今,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例外EXCEPTION」身上。
中國本土投資銀行易凱資本創辦人王冉發微博說:「捧紅本土設計師品牌,是每個第一夫人(尤其是那些有外在條件的第一夫人)的責任。」
北京時尚名媛洪晃:「終於有個漂亮的第一夫人了!」著名作家章詒和:「漂亮,得體。給丈夫加分。」
大陸學者劉加民則說:「這是件劃時代的事件,對中國形象、對消除中國威脅論,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解讀習近平外交新信息 2013-03-24 旺報 【胡 勇】
中國大陸兩會剛落幕,元首外交再出發。3月22日至30日,習近平展開其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是俄羅斯與非洲,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3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接受了俄羅斯、南非、印度、巴西等國媒體的聯合採訪,表示「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增進中國人民同往訪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加強同各國的互利合作,推動金磚合作機制邁上新台階。」
釋放新信息 媒體熱議
習近平記者會中釋放的外交信號很快引起外媒的注意。巴西《經濟價值報》的網站報導了習近平對中國與往訪國關係的評價:「中非一家親」。中國和巴西分別是東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巴關係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為各自發展提供了機遇,也為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作出了貢獻。印度《德幹先驅報》和《印度時報》網站則關注了習近平提出的改善中印關係的五點建議,認為習對加強與印度的雙邊關係發出了「明確的信號」。
香港《成報》援引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的話說:「習近平此行涵蓋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等多重因素、多個領域,是中國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具體體現」。新加坡《聯合早報》則採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時殷弘教授,他指出:中國領導人表示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同時又不斷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個政策主張正是說給「國內外聽眾」聽的,希望國內外對中國追求利益與和平,「有比較平衡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
與此同時,國內媒體也對習近平的亞非首秀以及新時期的中國外交展開了熱烈討論。《環球時報》在3月19日發表題為〈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的社評,認為組成中國特色的元素應包括中國的和平發展思想,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重視,中國對「睦鄰、安鄰、富鄰」周邊外交政策的堅持,中國對以談判化解衝突的不懈追求,中國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堅定維護等等。「保持發展中大國的穩健是我們根本利益所在」。
《東方早報》在兩會結束後迅速推出「中國外交:機制與創新」的專題,邀請來自京滬等地的知名學者縱論新時期中國外交的變革。復旦大學吳心伯教授認為,2009年以後中國已進入基於自己的大國身分開展的大國外交階段。大國外交對中國提出了三大要求:怎樣更有效地促進中國的國家利益,特別是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如何積極參與塑造新的世界秩序,特別是如何體現中國的國際責任;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資源作為大國外交的手段。
外交再出發 路不平坦
清華大學趙可金教授提出中國外交的改革,可以包括建設更加靈活的全國政治支援機制、更加順暢的溝通協調機制、更加專業化的外交行政機制、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危機預警機制、更加開放的外交平台機制等若干內容。復旦大學的另一位教授陳志敏則從具體問題出發,公開呼籲中國增加外交預算支出。
然而,習近平和他的外交團隊面對的並不都是正面評價和善意建言。就在習近平出訪非洲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刊登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Lamido Sanusi)一篇題為〈非洲必須拋棄對中國的浪漫期許〉的文章,指責中國「也有可能和昔日的殖民主義列強一樣,對非洲採取剝削手段」(楨:?)。該報3月19日一篇報導更是將習近平首訪莫斯科與冷戰聯繫在了一起,並且聲稱需要「警惕」中國開始在中東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作者為自由作家、大學教授) 2013-03-24 13:00:56
陸客買買買 春節變全球黃金周 2013-02-16 旺報
大陸遊客到全世界買奢侈品,在北歐買高級手表,一出手就是半打,在香港買名牌包,看上一款就將所有顏色買下。各大奢侈品牌因此對中國人恭順有加,聘用講華語的服務員、使用中文標籤、收受人民幣現金。
美國洛杉磯環球影城不久前為大陸遊客特地舉辦「魅力北京──世界城」中國藝術文化慶典活動。波士頓各大商場也高掛紅黃色裝飾條,在中國農曆新春期間,妝點濃濃年味。
大國引導合理消費
各國在想方設法抓住中國遊客錢包的同時,也積極引導中國遊客合理消費。美國旅遊協會主席羅傑.道就認為,中國遊客在消費方面還不夠理性。他說,儘管很多國際名牌奢侈品是中國製造,但他們似乎更熱衷於從國外花高出進價數倍的價格買下。
就在這兩年,大陸朋友到台灣買免稅品,人潮多到要排隊,在101大樓的名牌精品店,常看到大陸朋友掏出筆記本來比對英文字母,然後指著某名牌皮帶,「這個給我30條」。售貨小姐樂不可支,還要趕忙從其他店調貨。
中國遊客的巨大消費力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2012年的春節期間,赴歐洲的中國遊客在奢侈品上共花費72億美元,占春節期間整個歐洲奢侈品銷售總額的62%,預計今年購買幅度還會增長。
已成全球消費拉動力
英國有報紙將中國遊客稱為「天使」,甚至聲稱「只有中國人才能救世界」。澳大利亞旅遊業者查理斯.伍德沃德說:「中國遊客是澳大利亞最豪爽的客戶。」這得益於中國地位的不斷提升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BBC指出,中國越來越明顯地成為全球消費的拉動力之一。
春節期間,數百萬大陸人到世界各國旅遊,為低迷的世界經濟環境提供金援,讓很多沉陷於經濟危機的國家看到了財運和希望。有外媒稱,中國春節成為了全世界人民的「黃金周」。
在漢唐、明清盛世,中國國力強盛,出訪各國的大臣被稱為「天國來使」,現在全球各國也稱大陸同胞為「天使」,原因無他,2012年大陸人出國達8000萬人次,總消費約850億美元,是世界各國心目中的購物大戶。
新華社日前做了一個全球調查專題報導,大陸遊客「全球購透透」實力確實不容小覷,不僅幫各國拉動經濟,也讓各國使盡全力吸引更多中國遊客。
中國新年賣場大促銷
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2012年中國人海外消費額高達85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營收最高企業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全年營收的2倍。
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署長周振興表示,2011年中國遊客在新加坡人均支出約達1081美元,而2002年這一數字僅為377美元,10年間增長近3倍。
泰國智庫開泰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表明,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的日均消費已達到154美元。今年就有10萬名中國和香港遊客到泰國過年,帶來1.4億美元旅遊收入。加拿大方面,每到中國長假期間,加拿大銀聯簽約商戶的POS機交易總量都會急劇放大。溫哥華機場免稅店管理人員表示,近兩年來,中國遊客在節假日的消費額,已經占該免稅店全年銷售額近2成。
在美東維吉尼亞州,奧特萊斯購物廣場為迎接中國遊客,服務中心告知所有店家,從今年2月10日至24日(農曆初一到十五)為中國遊客做好促銷提示,還在門口用中文大書「金蛇賀喜」、「蛇年春節快樂」告示牌。
各國提供中文導購員
該購物廣場古奇女包旗艦店中文導購黃小姐表示,中國顧客已成為主要買家,占銷售額3、4成以上,兩名中文導購經常忙不過來。為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今年新開古奇男包旗艦店,再聘兩位大學畢業、會講中文的導購。
加拿大溫哥華機場免稅店會在節假日高峰來臨前,根據「中國節日」設定食品免費品嘗活動。華人占溫哥華機場免稅店消費人群一半左右,超過半數銷售人員能用中文提供服務,商品標籤採用英文和簡體中文雙語,購物可以用銀聯卡或人民幣現金支付。
在俄羅斯,已有商家接受大陸銀聯卡,並聘用懂漢語的當地人或中國人當導購。莫斯科紅場旁知名的國營百貨商場,出現漢語標誌,不少餐館使用中文菜單,會講中文的導遊薪資越來越高。
泰國首都曼谷尚泰購物中心,用300個紅燈籠裝點通道,並在春節前夕舉行中國文化巡遊活動,商場內也到處懸掛有「中國新年促銷」標誌。
新加坡商場早就有中英雙語導購人員,用中文標注價格,折扣資訊也用中英文同時標明。很多導購員是大陸移民,熟悉顧客購物習慣和心理,語言溝通順暢。
有錢不是罪惡 要富而好禮 2013-02-16 旺報 洪肇君
30多年前,台灣人到各國旅遊花錢如流水,在公共場所大聲吆喝、端著XO划拳,種種行為引人側目,輿論常呼籲:「創造富而好禮的社會」。現在大陸消費能力受人敬重,消費水準則令人搖頭,正是轉型思考「富而好禮」的時機。
歐美等先進國家在大賺「中國錢」的同時,並沒有以平等心態看待華人,在很多觀光地區,黃皮膚的華人仍受歧視。這固然是白人自大主義的一時難以調適,華人也該自我檢討。(楨:歐美旅客就佳?)
全球旅客評比 法國最差 日本最優 國際視窗第42期2009-7-30 劉菁
一項針對全球旅館業者對各國觀光客評比的旅遊調查顯示,法國觀光客因為外語程度低、出手小氣,又傲慢無禮,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差勁的旅客;至於愛乾淨又有禮貌的日本遊客,以其一貫的優雅風格,連續3年獲得最佳旅客的殊榮。排名第2受歡迎的則是英國觀光客;加拿大、德國和瑞士旅客則分列第3至第5名。
這項調查以整體態度、禮貌與慷慨度等作為評比指標,最不受歡迎的旅客為法國人和商務人士;熱情洋溢的西班牙遊客口碑也不好,排名第二糟;第3至第5名糟的旅客分別是希臘、土耳其和南非。
一網站評比指稱最差遊客 大陸客在臺澄清反駁 2008-07-08 中新網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台灣“今日新聞”報道,一家海外旅遊網站“Expedia”上月公佈首屆全球最佳觀光客調查結果,指稱全球公認最差勁的觀光客是大陸游客。7日正在台灣高雄旅遊的大陸觀光客大聲喊冤,澄清那是以前的刻板印象,現在大陸客的素質已經提高。
據報道,“Expedia”公佈的調查結果稱,表現最好的觀光客是日本觀光客,原因是安靜有禮貌又愛乾淨,英國和德國客人並列第2名;至於倒數前3名觀光客分別是中國、印度和法國的觀光客。調查結果還指稱,中國、印度和日本觀光客最不愛嘗試異國料理,美國旅客最大方但最不會打扮,而法國客人則是最小氣。 2013-02-16 12:34:01
陸掀「節約反貪潮」 奢侈品博弈業剉著等【經濟日報2013.02.07
對於大陸社會近日掀起的「節約反貪潮」,企業界無法完全置身於外,先是餐飲業首當其衝,奢侈品業、房地產業、釀酒業、博弈業也都先後被推到刀口之前,大陸政府力推的內需市場很難不受到傷害。
新華社昨(6)日報導,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關於清理廣播電視『送禮』廣告的通知」,要求各級電台、電視台「立即刪除」含渲染送禮內容的廣告。
該通知指出,一些電台與電視台播出的個別廣告出現了「送禮首選」、「送領導」、「上級有面子」等渲染送禮的內容,且禮品中不乏名表、珍貴郵票、金銀紀念幣等,傳遞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容易助長不良社會風氣。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呼籲反腐倡廉,餐飲業首先因「舌尖上的浪費」被波及,與中國官場密不可分的奢侈產業鏈也緊接著被一一「檢討」。
習近平下重手 老虎、蒼蠅一起打 2013-01-23 旺報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再次展現打貪腐的「習氏風格」。昨日,習近平出席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發表講話。他以口語化,卻十分強烈的語氣告誡在場的中共官員,懲治腐敗要「老虎、蒼蠅一起打」,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對官員嚴格「限權」,儼然成為習近平整頓吏治的重點方向。
抵制享樂主義奢靡風
此外,習近平還大興勤儉風。他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習近平更堅持,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詳參【圖博館】:禮物 別侮辱民眾智商 中共十七大 台灣時尚沙漠?
MISS WU【聯合報黑白集2013.01.23
同一時間裡,吳季剛成為兩個新聞事件的主角。他的作品再次受到美國第一夫人青睞,CNN記者不敢置信地說,蜜雪兒好像認定了「對,他就是我要的人」,這是何等光采!但同時,他的商品副牌MISS WU在台灣註冊商標失敗,他的家人表示失望,時尚界及很多網友也大罵台灣的公務員沒創意、不知變通。
吳季剛這幾年快速崛起的程度,令人吃驚也令人羨慕,堪稱時尚界的幸運兒。尤其蜜雪兒的「二連莊」加持,想必能讓吳季剛風潮再持續好一段時間。以今天的氣勢來看,台灣的智財局和智財法院,沒讓吳季剛的MISS WU商標登記過關,好像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但法規不是為一人一事而設。智財局當初針對「商標識別性」修正審查基準,不是沒有道理的。平心靜氣想想,如果類似「吳家小館」可以登記商標成功,則台灣的商家糾紛一定沒完沒了。
事實上,智財局長王美花針對此事解釋得很清楚:識別性可能因時間點而不同,申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以證明欲登記商標的識別性成立。的的確確,經此一役,大家都認識MISS WU了!恭喜吳季剛在美國時尚界的地位更上層樓,也祝福他在台灣的商標登記進度能「與時俱進」。
相關新聞
MISS WU可望過關 智財局:可識別了
回應
原來台灣人都承認外國人的屁都是香的
這裡有多少人是以理性的角度來評論吳季剛?還好身邊的人沒人這樣,大家都很理性。大概只是在網路匿名的世界裏,才有那麽都顔色鮮明的發言。
吳某其貌不揚,因蜜雪兒青睞而專擅其寵。若今日美國第一夫人不是蜜雪兒,且不以吳某之設計為然,吳季剛其人今天又如何?
其實商標法一直很有爭議,等有名了才申請,恐怕早被商標蟑螂早一步登記了想要討回來還得花一筆錢!
台灣公務員真難做, 按規章辦事, 干脆 Mr.,Mrs., Ms., Master Wu 通通给你好了. 什么玩意 ?
吳季剛是美國人, 來台碰壁 , 正是主權獨立象徵, 司法正義之表示, 台灣之光 !
綠色和平組織:ZARA等20品牌服飾含毒【聯合報2012.11.21
喜歡買時尚品牌衣飾的民眾要小心了。綠色和平組織昨天在全球同步發布「全球時尚品牌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他們從全球廿九個地區買了廿個時尚品牌、共一百四十一件服飾;檢測之後有八十九件驗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國內稱為「壬基酚聚乙氧基醇」,簡稱NPEO),且廿個品牌全都含有NPEO,無一倖免。
另外,還有卅一件採用塑膠熔膠印刷的服飾中驗出塑化劑,其中四件是高濃度含量。綠色和平組織呼籲這些國際服飾品牌,應公開承諾在二○二○年之前去毒。
行政院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表示,據他了解標檢局內部已經在簽公文,會儘快去市面上抽樣檢驗。標檢局抽檢後會判斷有沒有影響消費者健康疑慮,再決定是否要求業者下架。
衣物加工時會用到NPEO,如果它在洗滌時隨著汙水排放出去,將分解為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並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壬基酚」(NP)。但目前國內並無訂定紡織品的NPEO限定值,僅限定不能用於清潔用品。
在綠色和平購買的服飾中,有兩件在台灣(台北市)購買,分別是Levi's的男裝T恤、ZARA的童裝褲子。結果前者驗出九點七ppm的NPEO 和殘留塑化劑、後者驗出七十九ppm的NPEO。
綠色和平汙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表示,這次檢驗的衣物中,可能有害物質種類最多的品牌是ZARA;十件之中,六件有NPEO、兩件有致癌芳香胺、一件有塑化劑、兩件兼有兩種有害物質。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去年他們檢驗全球運動服裝的有毒物質時,經濟部標檢局說會訂定紡織品的NPEO限定值,但是現在國內還買得到含NPEO的衣服(ZARA)。賴倩如表示,政府不能讓「時尚之毒」蔓延。
綠色和平說,根據這次檢驗,也有些服飾不含NPEO、致癌芳香胺和塑化劑,消費者應該抵制檢出的品牌。
相關新聞
名牌衣含毒 經部:若驗出要下架
ZARA、LEVI'S:不知綠色和平驗何款
醫師:NPE影響生殖 新衣洗了再穿
觀察站/品牌非保證 消費者別沉默
新聞幕後/綠色和平 已迫多家品牌「去毒」
紡織業未禁用NPE 應訂限量標準
(楨:時尚品牌迷思!詳參【圖博館】:《時尚考》台灣時尚沙漠? 《NO LOGO》 全球黑心產品)
隨經濟發展與所得增加,當前中國大陸旅客已經成為各國家地區的消費生力軍。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的最新「2012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大陸民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大戶,全球約4分之1的奢侈品由大陸消費者購買。
此外,新華社報導指出,華盛頓郵報統計,2012年陸客在海外消費額高達85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營收最高企業─石油巨頭艾克森美孚公司全年營收額的兩倍。另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去年大陸出境旅遊超過8,000萬人次,換算下來,陸客在海外的人均消費超過1,000美元,消費實力驚人。
研究報告指出,在歐元持續走低、境外旅遊升溫這兩大因素的催化下,陸客海外購買奢侈品的金額大幅增長。據統計,去年大陸國內的奢侈品市場年增長率放緩至7%左右,但陸客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費卻成長了31%,顯示大陸民眾更愛在海外採購精品。
陸客驚人的消費實力,也為其他國家帶來巨大商機。報導指出,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署長周振興表示,2011年陸客在新加坡的人均支出約合1,081美元,而2002年僅為377美元,10年間增長近187%。
泰國智庫開泰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顯示,陸客在泰國旅遊的日均消費已達到約154美元;泰國國家旅遊局預計,今年約有10萬名大陸和香港遊客到泰國過春節,可望為當地帶來1.4億美元旅遊收入。韓國旅遊部門也預計,今年春季期間將有6.3萬名大陸遊客到訪。
為了爭搶陸客商機,各國各出奇招。報導指出,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購物商場不但針對農曆春節推出優惠促銷,部分店家也在門口貼上「金蛇賀喜」等春節吉祥話的告示牌。為了便利陸客購物,不少精品家也增聘不少中文導購專員,以滿足大陸消費者需求。
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旁知名的國營百貨商場裡開始出現中文標誌。部分俄羅斯商家可用銀聯卡購買大件商品,也有部分店家聘用懂中文的當地人或大陸人當導購。另外,不少當地餐館開始提供中文菜單,會講中文的當地導遊越來越吃香。 2013-02-16 12:41:19
總統夫人的新衣【聯合報╱黑白集2012.10.31
還記得總統夫人周美青在今年國慶大典上的那一套「黑白花」印花洋裝嗎?
當時,若干「專家」頗有一些負面的評論,說是不夠正式、太過休閒、質感不夠、不夠大氣、適合下午茶或社區活動,甚至說是「驚悚」。
現在,答案揭曉,原來那套「黑白花」洋裝是名師吳季剛的作品。二○一○年國慶,周美青穿吳季剛的作品露面,幾乎引起滿堂彩;今年仍著吳季剛的作品,卻只聞碎碎唸。或許前後兩件作品的表現確有不同,但造成這種巨大差異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二○一○年同步宣布了那是吳季剛的作品,但今年則當時未宣布,不知此衣的來路。
不妨想像,如果今年也同步宣布是吳季剛的作品,「專家」們會如何反應?他們必定會與二○一○年那一套相互比較,或許會說二○一○年那套金粉裙襬的比較華麗,今年這套「黑白花」的比較有親和力;更或許會稱讚吳季剛的打破框架與周美青的勇於嘗試。大多數的評論應當只會「驚艷」,不會「驚悚」。
但是,只因在第一時間沒人知道今年那一套也是「台灣之光」吳季剛的作品,「專家」失去了評論的基準,於是就有比較「自由」的言語;否則,他們如果早一步知道那是吳季剛的主意,且又明知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也是平價時尚名師吳季剛的「名模」,「專家」們即使心裡覺得那套「黑白花」有什麼不對勁,恐怕也不至於大唱反調,以免自己顯得不夠「潮」。
這是一個現代反諷版的《總統夫人的新衣》,周美青開了大家一個大玩笑;她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地不在第一時間說出吳季剛,演出了這一場令專家們尷尬的「草船借箭」。
詳參【圖博館】:台灣時尚沙漠? 第一夫人
據新華社報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熱中購買瑞士手表,但在名表高價幻象的背後,夾雜著炫耀、盲目消費的不良情緒,以及期待購表保值、增值的認識誤區。但是,其實不少標明「瑞士製造」的名表,表殼、表帶等外部零件都是「中國製造」。某知名手表的全鋼表帶在瑞士生產每條成本要300到400瑞士法郎,而從中國採購成本僅40瑞士法郎。一些瑞士鐘表企業從中國進口零件,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瑞士對中國出口額 去年達110億
據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統計,目前中國已成為瑞士鐘表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2011年瑞士對中國出口額達16億3600萬瑞士法郎(約110億人民幣),較前年增幅高達48.7%。
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瑞士買表。瑞士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是2011年在瑞士購買力最強的外國遊客,人均日消費額達350瑞士法郎,而歐洲遊客人均日消費額僅在120至240瑞士法郎之間。不少中國遊客表示,購買手表是他們來瑞士旅遊的目的之一。
報導指出,在瑞士因特拉肯,大小表店擠滿中國遊客,一家表店老闆表示,當地人口僅5000人,但他雇用的中國籍導購就有42人。日內瓦一些表店正為門面狹小、無力接納動輒數十人規模的中國旅遊團而苦惱。
很多中國人認同一個很流行的說法:瑞士手表可保值、增值。但瑞士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大多瑞士手表已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消費品,成了普通消費品,價格也將隨產量增長而下降,並不是合適的投資產品。
名牌年產量逾百萬
據報導,某奢侈品牌名表,20年前年產量不到1萬隻,如今年產量達6萬隻;某在中國備受追捧的瑞士高端品牌年產量甚至超過百萬隻,十年下來市面保有量將達1000萬隻。業內人士還提醒說,不少瑞士鐘表廠商常常在廣告中誇張地宣稱自己是百年品牌,但實際上連續百年不間斷生產手表的瑞士企業並不多見。
普通手表零售價 約成本價的5倍
瑞士鐘表業界有一種默認的說法,普通手表零售價相當於成本價的五倍,即標價2000瑞士法郎的手表,成本約400瑞士法郎;而一些售價更高的名表,成本價很可能僅是售價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報導說,據了解,某款產量僅為20隻的限量名表每隻售價28萬瑞士法郎,其實成本價不過3萬瑞士法郎。
此外,其實不少標明「瑞士製造」的名表,表殼、表帶等外部零件都是「中國製造」。某知名手表的全鋼表帶在瑞士生產每條成本要300到400瑞士法郎,而從中國採購成本僅40瑞士法郎。一些瑞士鐘表企業從中國進口零件,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詳參【圖博館】: 中國製造 《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時尚考》 台灣時尚沙漠? 《NO LOGO》 全球黑心產品 ) 2012-11-24 11:26:34
中國製步步高升 向頂級品邁進 2012-08-15 旺報
有外國媒體報導指稱,「中國製造」曾被視為廉價和偽劣產品,不過隨著大陸中產階級注重生活品質,也讓許多大陸企業著重提升產品品質,且立志在全球創立頂級品牌,以李寧體育用品店為例,已在倫敦和巴黎開設專賣店,邁向國際市場,並與頂級品牌同步競爭。
《環球時報》引用德國《世界報》報導,過去中國向西方企業初開放之際,「中國製造」成為大批量、低成本、低品質的代名詞。但隨著經濟突飛猛進,及中產階級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中國製造」逐步邁向創新、獨特和細膩的方向。不管是小型手工作坊或大型企業,都正在建立自我品牌。
「並非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都是垃圾」,曾在北京工作6年的法國攝影師德里馬斯表示,在大陸他見過許多中國製造的高品質和獨特產品。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還創辦了網路雜誌「很好的中國製造」,無論是竹家具、連帽衫或地毯,都必會展示「中國製造」的元素。
雖然北京鼓勵陸企走出去,但並非所有行業,希望自我提高品質後再出走。比如,越來越多的中國貨車銷售到烏茲別克斯坦、埃及和斯里蘭卡,但中國車商還在等待時機,等品質提高時再進入要求更高的歐洲市場。
陸買氣下滑 奢侈品市場退燒 2012-08-15 旺報
在大陸熱賣的奢侈品,最近出現蜜月期提早結束的跡象,從高單價珠寶、知名時裝品牌到頂級手表等,似乎買氣後繼乏力。包括Prada等重量級品牌,也都放緩在大陸開店腳步,而且這股消費趨向也正從一線城市蔓延至二、三線城市,顯然消費者瘋狂追逐奢侈品的風潮,開始褪色。
陸本土品牌竄起 舶來品市占降 2012-08-15 旺報
過去歐美消費品牌都展現出強勢的銷售佳績,如今在大陸本土消費品牌迅速崛起後,尤其在牙膏與洗衣粉等市占率開始受到擠壓,首當其衝就是全球最具分量的清潔用品大廠寶潔(P&G),正飽受大陸品牌的步步進逼壓力。
大陸一支自稱採用中草藥的牙膏,不僅售價是P&G的2倍,而據歐睿資訊諮詢公司調查,這款草本牙膏在大陸市占率從5年前的1.1%上升到8.8%。同時段P&G卻從20.8%降到19.7%。
中國網報導,經過欣欣向榮的10年,奢侈品企業遇到頭痛的中國大陸問題。貝恩公司報告指出,2012年它們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將僅僅增長8%,僅為2011年的四分之一。中國大陸市場毫無疑問將在5年間成長兩倍,於今年達到150億歐元的規模,但是增長減速十分突然。
“在去年的完美表現之後,這是正常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專家楊清山表示。然而一些市場參與者對於放緩幅度感到驚訝。英國博柏利公司(Burberry)因此在幾個月前對2012年的業績發出警告。幾個月來,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上逐漸烏雲密佈。有些觀察家認為,奢侈品市場的復蘇要等到一年以後。
事不湊巧,人民幣相對於歐元升值,導致京滬兩地專賣店的商品價格與巴黎、羅馬和米蘭專賣店的價格差距拉大,迫使一些旅行日益頻繁的中國大陸人直接到品牌所在國家購買。貝恩公司的資深主管若埃勒•蒙戈爾菲耶的看法較為平和:“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中國大陸人在國外的購買量沒有減少。”今年,中國大陸人將超過美國人,成為全球第一奢侈品客戶群,並且佔據全球購買額的四分之一:在全部2120億歐元銷售額中,中國大陸買家將貢獻530億(其中380億來自中國大陸內地以外)。
新形勢迫使奢侈品公司調整戰略,首當其衝的是在中國大陸領先的企業。若埃勒•蒙戈爾菲耶說:“從2008到2011年,專賣店的數量增加了兩倍。2011年底,20個最大品牌在中國大陸內地總共擁有近890家店鋪。”一些品牌已經開始放慢開店步伐,這絲寒意將會蔓延開來。某中國大陸市場參與者說:“現在進入了一個鞏固和收縮階段。在瘋狂增長和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一些專賣店草率地開設在意義不大的地段。有的店鋪將會關閉,有時是為了更好地經營其他新開張店鋪。”當務之急是讓所有店鋪都能盈利。
中國大陸消費者越來越熟稔奢侈品知識,他們的新習慣也迫使各品牌更換賣品。愛馬仕中國大陸區總裁雷榮發(LeoLUI)表示:“日益眾多的中國大陸人欣賞我們的產品所蘊含的工藝價值和內斂之美。”逐漸成熟的中國大陸市場日益走向高端。中國大陸市場上的某商家表示:“很顯然,一些中國大陸顧客開始對某些濫大街的奢侈品感到厭倦,他們對個性化和獨特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路易威登和古馳推出全皮質和無品牌標誌的皮包系列,這些系列的銷售增長更為迅速。它們希望借此能加速恢復在華銷售額的增長速度。
雷榮發說:“今年中國大陸市場並不好過,但我認為這只是暫時現象,明年會再度發力。由於經濟活力的拉動,在十幾年內仍將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
陸瘋奢侈品有錢沒錢都要買 2012-11-13 旺報 記者楊慈郁
全球經濟景氣低迷,大陸奢侈品市場買氣卻持續升溫。廣州奢侈品商場的頂級豪客,平均消費額都較去年多了200至300萬(人民幣,下同)。除了有錢人消費能力大增,一般白領就算沒錢也要買的趨勢也帶動大陸奢侈品市場大幅成長。
《廣州日報》報導,在廣州太古匯LV門市,不到10分鐘就走進20多名客人,店員表示,客人對於要買的款式和價位都非常清楚,因此8成都能「成交」,而臨近年尾,周末的銷售業績又比平時更好。
龍頭豪客 消費量倍增
換季以來,Gucci、Versace、Armani、Burberry、Coach、Boss等國際大牌的銷售量明顯成長,月增70%以上,僅這段時間的銷售額就已超過2千萬。
在天河太古匯,來自珠三角地區的外地客占了周末消費逾1/3,且7成都是常客,部分客人為VIP。這些VIP會員中,年均消費500萬以上的「龍頭豪客」幾乎沒有變化,且他們的消費額正在翻倍漲,平均1年多花200至300萬買奢侈品。一位業內人士感嘆:「財富正在向有錢人士靠攏,花得起大價錢的豪客的確越來越有錢!」
占全球1/4奢侈品市場
反之,年均消費50萬左右的會員名單則不時出現變化,他們大多是中小企業主、白領和外地來的「富二代」。有顧客表示,用名牌包裝自己,可以提高談生意成功率,約會、聚餐時也容易引人注目。網名為「多財」的陳先生是個「80後」,在外企工作月入不過4千多元,但陳先生依舊不惜花8千多元買一個Coach包包,和一個5千多元的Prada錢包,這兩個包足足是他3個月的工資,他說:「這樣才有面子。」
頂級奢侈品牌在大陸市場表現「大放異彩」。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稱,陸客購買了全球1/4的奢侈品,消費額占全球奢侈品增長的40%。 2012-11-21 07:22:24
公共〔主題之夜〕 老闆是中國人
節目介紹
2010 年一件投資案震驚了日本,中國山東如意集團以40億日圓收購日本最知名的服裝生產商Renown 的41% 股權。Renown 是一家日本上市公司,更是百年老店,曾經是日本最大的服飾品牌營運商,而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日本的最大手筆投資。
山東如意集團希望透過這樁合作案,提升品牌、管理、行銷和服務的質量,向價值鏈上游攀升;Renown期待引進中資,充實資本、降低成本、擴張海外市場,尤其是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但這項投資卻給中日雙方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
出資的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要求Renown 必須在三年內在中國展店300 家,前十年展店2000 家,Renown 認為速度太快了,拓展業務若太專注在店面數量,將會栽進陷阱中。在展店策略上,邱亞夫主張「鄉村包圍城市」,從二線、三縣城市的百貨公司出發,站穩腳步再投入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而Renown 想要先攻佔一線的北京和天津市場,打響品牌知名度後再拓展到全中國。雙方始終無法取得共識。但一封令日方錯愕的電子郵件打破了僵局,中方發布第一家店即將在二線的大連開幕。打著Renwon 的品牌,裝潢、Logo都變了樣……
老闆變中國人 日本員工適應震撼 公共電視 2012-7-27
==北京瑞納如意時尚公司總經理 大桐敏治==
衣服就像蔬菜一樣 都會腐爛
我想這國家多數人
都不懂這個道理
我敢說懂的中國人 比日本人少
他們要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他們從不認同我們的做法
在展店策略上,邱亞夫主張從鄉村包圍城市,從二線城市的百貨公司出發,不過瑞納想要攻佔一線的北京和天津市場,先打響品牌知名度,雙方始終無法取得共識。
==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 邱亞夫==
他們其實在用日本的規定動作
規定的那種速度再去做
這個可是麻煩 一定做不成功
這項投資給中日雙方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老闆是中國人】瑞納改頭換面的400個日子,日本NHK團隊全程紀錄,檢視追蹤管理高層和員工如何適應新老闆的作風。面對中國經濟崛起,已經超越鄰國日本,瑞納在中國的前400天充滿了嘗試跟歧見,目標三年內開三百家店,瑞納在中國的奮鬥還要持續下去。
另參本館:台灣時尚沙漠? 《NO LOGO》 中國併購 兩岸紡織業
澳門日報2010-08-11報導,2010年下半年中國大陸紡織行業將繼續呈現穩步回升向好,產銷、出口、投資均將實現穩定增長。但由於受貨幣、匯率政策影響,以及原料、燃料動力、勞動力工資等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漲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行業全年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下半年行業經濟增速將比上半年有所放緩。
共「織」前景 黃重球:搶6,000億美元商機【經濟日報記者陳怡君 2010.08.11
「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昨(10)日舉行,兩岸紡織業有超過300多位產、官、學、研代表出席,兩岸代表期望,在大陸轉型成為紡織強國之際,兩岸可藉著優勢互補,共創商機。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在會中表示他說,大陸已是台灣紡織成衣業第一大進、出口及投資市場,他深信,結合大陸原物料的生產及台灣精緻加工、品管等強項,兩岸的紡織業透過合作,將為全球的紡織產業創造顛峰,在全球超過6,000億美元貿易額的紡織成衣業,取得絕對優勢。
大陸團此行的團長、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說,過去十年,大陸紡織業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正因台灣對大陸紡織的投資,幫助大陸紡織業過去十年快速成長。但面對勞動人工、土地成本上漲快速,紡織服裝業這類勞動密集的產業,面臨大的結構轉變。
中國人攻占義大利成衣業 引發反華潮【聯合報記者陳世欽2010.09.14
紐約時報13日報導,數百年來,佛羅倫斯郊區的普拉托市生產舉世最優質的紡織品,儼然「義大利製」品牌的重鎮,但近年來中國資金大舉進軍此地,如今中資擁有的紡織廠已超過義大利本土廠商,加上中國合法或非法移民湧入普拉托,使當地開始出現排華情緒。
報導中說,中國勞工1980年代末開始大量出現。他們將這個義國紡織重鎮化為廉價成衣之都,許多人因此致富,但也引起強烈反彈。
當地登記在案的義資紡織廠已不足3000家,比中資廠商還少200家。普拉托曾是義大利的主要紡織品生產及出口重鎮之一,如今當地大量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數量約占義大利全國的27%。
普拉托當局已開始嚴格取締中國籍的非法勞工。去年當選的右派市長席尼表示:「中國怎麼可以在歐盟境內留下這種印記?喧嘩、壞習慣、色情交易。市民再也無法容忍。」(楨:義自己更黑/黄/亂!另參本館:《教父》)
義大利時尚 等中國「敗女」救【聯合晚報2012.02.26
在歐盟債務危機籠罩下,上周揭開序幕的米蘭時裝周瀰漫著愁雲慘霧,義大利頂尖的設計師時尚品牌如今都期待中國挺身當救世主,挽救持續滑落的銷售。
義大利時裝業原本期望能夠維持去年營收成長5.5%的趨勢,如今希望已經破滅,業界公會上周預測,今年的整體銷售可能萎縮5.2%,降到602億歐元(790億美元)。義大利時裝業2008年的銷售也下滑4%,2009年的減幅更創15%的紀錄。
平價時尚的年代來了 2011-11-07 中國時報 【王乾任】
上個周末,來自西班牙的平價時尚Zara進駐台北一○一,以八百坪的旗艦店規模,向台灣推銷「平價」的「快速時尚」。從單日來客量超過去年日系成衣品牌優衣庫的現象,預告了一個平價時尚年代的來臨。
許多人喜歡拿Zara和Uniqlo來評比,國際上也有將H&M、Gap、Zara與Uniqlo等走平價路線的成衣品牌並列比較的許多報導和評論。不過,Zara和Uniqlo其實主攻的目標市場差異頗大,Uniqlo強調基本款、機能、實穿、低價,以創造超單一款式的大量銷售為主;Zara則強調豐富多變化,款式多而數量少,每兩周換季一次,每周進貨兩次,故而又被稱為「快速時尚」。如果說,Uniqlo是靠大量生產的薄利多銷,Zara就是靠多款式限量的方式來刺激目標族群市場提高重複購買率。
快速時尚,其實是一種計劃性過時。廠商透過廣告行銷換季等各種手法,加速商品的生產製造與販售流通,讓消費者賣入大量功能一樣只是性能或設計感不同的產品,藉此獲利的一種商業行銷手段。若從批判理論的觀點來看,其實「快速時尚」是一種助長消費者欲望無限膨大,刺激消費者不斷重複上門購買的行銷手法。「快速時尚」的商業操作核心概念抓準了人們「雖然衣櫃裡有多到穿不完的衣服,卻永遠少一件」的心態,以不斷推陳出新,商品迅速熱銷一空(買不到會讓人更想買)的方式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如消費者對此品牌上癮,很可能做出非理智的瘋狂消費。
平價時尚海外頻擴點 本土卻萎縮【聯合報2011.11.07
平價時尚品牌在海外看似風光,但日本UNIQLO和將開幕的西班牙ZARA都雙雙面臨本土市場內縮窘境,GAP將在北美急縮二百家,轉而進攻大陸,H&M第三季淨利也下滑百分之十五。 2012-07-28 13:04:17
O’logy Boozine Vol.6 全球時尚民族風 (布克文化 2011)
內容簡介
探討全球各地被廣泛運用的民族風熱潮,從民族風文化頗析時尚應用的來龍去脈,並且研究接下來的民族風指標。全球時尚民族風單元還邀請設計師蔡昀澤以from Original to Fashionable主題,設計出四套全新專屬於本單元的時裝,透過新銳設計師的前衛思惟,融合傳統台灣原住民特色,詮釋前所未見的新鮮視覺。
作者簡介
O’logy流行資訊站成立於2006年的夏天,自創立以來即以分享為目的,並且致力於提供最新、最快、最完整的流行資訊給所有的使用者。O’logy同時也是臺灣最多人觀看的流行網路媒體,內容部分包含了街頭、精品時尚、玩具公仔、音樂電影、藝術文化……等流行與設計相關領域。
O’logy Boozine Vol.12:復古時尚 (布克文化 2012)
內容簡介
復古的時尚風潮又回來了,許多新的時尚設計,都從1950、1960年代找靈感,甚至是維多利亞時代,因為經典總是叫人難以忘懷。二十一世紀復古時尚從未消失,不管是服裝或是配件,其實是重複著工業時代後的流行符號。義大利品牌PRADA每一季的時裝設計都融入了復古的元素,顯得既獨特又充滿趣味。法國老牌BALMAIN每一季都在上演1980年代的搖滾風格浪潮,更別說一線大牌Louis Vuitton在創意總監Marc Jacobs的操刀下,先是復刻了1920年代的老上海風格,後來又從十九世紀的航海時代風格取材,加入了他的巧思創造了新的時尚風貌。
日本設計的未來學 (商周出版 2010)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前中國重要平面設計師朱鍔,與這五位日本設計家的對話集及作品實錄。曾師事於日本設計家田中一光的作者,試圖從日本設計中發掘出的「消解」、「負」、「白色」、「無」等概念,去探問這五位設計大師面對全球化下的地域,他們是如何建構出自身的創意論述,及設計實作一路走來的歷程。
作者簡介
朱鍔 平面設計師、出版人。1989年赴日研讀平面設計,2002年成立北京朱鍔設計事務所。現為朱鍔設計事務所創作總監、中國國家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設計總監。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喜多俊之,是日本國寶級的頂尖工業設計師,從1969年起,他就以義大利米蘭為據點展開設計生涯,並積極與日本地方產業接觸,與各鄉鎮的傳統工藝職人合作,發展融合傳統工藝的現代商品。喜多俊之親身實踐「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設計概念,在西方的現代設計中加入日本傳統工藝的元素,巧妙融合東西方的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
有感於「了解未來,才開始思索傳統的美好。」因此,他以「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為概念寫成本書,公開他與日本各地傳統工藝師傅跨界合作近四十年的紀錄與心得。從輪島的漆器、鯖江的眼鏡與手錶、美濃的和紙、有田的磁器、小田原的木工與燕市的鍛造案例,說明如何讓傳統工藝與思想融入現代設計,進而活化地方產業。
作者主張,當今的工業設計品,除了需要「技術」之外,還要能為設計注入靈魂;此時,需要的是源於常民生活與傳統工藝的「感性」。
一本書,道盡40年來工業設計、地方產業與傳統工藝交織而成的造物者故事。
目錄
第一章 岐阜縣美濃的和紙
第二章 石川縣輪島的漆器
第三章 福井縣鯖江的眼鏡與時鐘
第四章 新潟縣燕市的餐刀具組
第五章 神奈川縣小田原的拼木工藝
第六章 佐賀縣有田的瓷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0251
創意是什麼? (海鴿 2012)
目錄
第一章 創意的起源
第二章 什麼是創意
第三章 創意力
第四章 創意的障礙
第五章 廣告創意
第六章 服裝創意
第七章 公關創意
第八章 傳播媒體創意
第九章 圖書出版創意
第十章 休閒旅遊與創意
第十一章 電影創意
第十二章 體育創意
第十三章 品牌創意
第十四章 行銷創意
第十五章 設計創意
第十六章 產品創意
第十七章 工藝品與藝術品創意
第十八章 創意的保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9489
別白忙了,兌現創意才是王道! (有鹿文化 2011)
內容簡介
「很多人以為創造力或創意像是某種神祕的稟賦,只為少數『天才』或『智者』所擁有,這種想法其實相當錯誤。不僅人人都有創造力,它還可以經由學習和磨練而精進。你是要讓自己更有創意或淪為全無創意,端看你自己怎麼想、怎麼做。命運掌握在你手中,創意也掌握在你手中。
但要成為一個創造者,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很多人以為創意就是「創異」,只要能「異」想天開、不同「凡」想、有了「好點子」,那改變和創新就成了囊中物。這未免又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一個完整的創造活動通常含有三個步驟:
一是要有敏銳的知覺力,能從周遭世界中辨認出被他人忽視的訊息;
二是要能從事活潑的思考,將觀察到的訊息做有意義的組織;
三是要具備相當的毅力和勇氣,將觀察和思考所得公諸於世、付諸實現。」
在本書五大單元、89篇文章中,王溢嘉列舉天才人物創造與發明的真實故事,深入剖析其個人特質、思考模式,從中發掘創造潛能、兌現創意的方法,觀念與實務兼備,讓有心成為創造者,進而改變世界的你邁出一大步,走在人生的王道上!
作者簡介
王溢嘉1950年生於台中市,台中一中及台大醫學系畢業,畢業後即專事寫作和文化事業工作,曾在《中國時報》、《聯合報》、《牛頓》雜誌與中國《南方都市報》、《財富生活》等十餘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歷任《健康世界》月刊總編輯、《心靈》雜誌社及野鵝出版社社長等職。著作有《實習醫師手記》、《蟲洞書簡》、《古典今看》、《性.文明與荒謬》、《漢民族的幽闇心靈系列》、《科學的人文思考》、《海上女妖的樂譜》、《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如果沒有女人,男人何必穿褲子》等四十餘種,涵蓋散文、心理、文化評論、科學論述等範疇,融合知性與感性、科學與人文;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推薦書、台灣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等,並有多篇文章被選入國中、高中、大專院校國文教科書中。
另參本館:《國外後現代服飾》 《服裝密碼》 《時裝‧性‧男女》 《時裝的面貌》 《服裝心理學》 《流行體系》 《霓裳神話‧媒體服飾話語研究》 《中華傳統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史》 《時尚考》 販賣古典 臺灣時尚沙漠? 《NO LOGO》 《學設計‧名校100》 《裝飾藝術鑑賞入門》 《美術工藝鑑賞入門》 《世界現代設計史》 《中國伝統圖型運用》 《手工自創品牌》 《文化很好賺》《模仿是為了創新》《創意心理學》《賴聲川的創意學》《創意市集》 2012-05-25 12:26:39
義大利時尚 等中國「敗女」救【聯合晚報2012.02.26
在歐盟債務危機籠罩下,上周揭開序幕的米蘭時裝周瀰漫著愁雲慘霧,義大利頂尖的設計師時尚品牌如今都期待中國挺身當救世主,挽救持續滑落的銷售。
義大利時裝業原本期望能夠維持去年營收成長5.5%的趨勢,如今希望已經破滅,業界公會上周預測,今年的整體銷售可能萎縮5.2%,降到602億歐元(790億美元)。義大利時裝業2008年的銷售也下滑4%,2009年的減幅更創15%的紀錄。
負責籌辦米蘭時裝周的時尚商會主管波塞利說:「把重點置於亞洲與美國市場,已勢所難免。」事實上,義大利國家的慘淡銷售,主要也得靠歐洲以外地區的成長來彌補,特別是俄羅斯、香港、韓國與中國大陸。
一位要求匿名的頂尖時裝公司經理說:「情況十分嚴峻,義大利市場慘不忍睹,法國市場也一樣。大家都不買了,歐洲已真正陷入危機。」
米蘭已針對這種新情勢推出應變措施,不論是有幸出席時裝展的買主,或是無暇親睹風采的尚迷,今年都可以在時尚商會的網站上讀到中文的解說。
米蘭時尚周2月22日揭開序幕,並一直持續到27日。在這段期間,72家時裝公司將在米蘭的皇宮、紀念館、飯店與公園的伸展台上,展示他們的2012年秋冬時裝。
米蘭國際紡織品協會會長阿比尼說:「2011年的整體表現出色,但今年恐會相當複雜,充滿不確定性。」「在這個關頭,我們的公司必須有全球觀點,致力把產品出口到珍視『義大利製』的國家。」阿比尼說,中國進口的義大利紡品2011年成長了27.2%。
大舉進軍獲利豐厚的亞洲零售市場,讓Salvatore Ferragamo公司的獲利大幅攀升,該公司去年的營收激增26.2%,達到9.86億歐元。除了慘遭地震、海嘯摧殘的日本之外,該公司去年在亞洲各地區的成長率都接近或高於30%,在中國零售網的成長率更飆升44%。
包括Armani、Roberto Cavill等義大利精品名牌,現在都積極進軍亞洲市場,Jil Sander更剛在中國設立一家新的分店。Versace還特定配合中國龍年,推出一款鑲滿珠寶,上面並有手繪金龍的手提包。
Planet零售研究集團的精品專家卡維兒說:「中國零售市場今年和明年的成長率會達14%,奢侈品零售的增幅甚至會高達20%。」
她說:「中國是成長最可期待的新興市場,雖然零售店租高得離奇,主要品牌還是爭先恐後地準備進駐香港。」
吳季剛新作 揉捻奢華中國風【聯合報2012.02.12(另參本館:販賣古典 台灣時尚沙漠?
吳季剛的新作充滿中國元素,模特兒頭上的帽子猶如清朝的官帽。 (路透)
透過耳墜流蘇和上衣龍雲圖紋變體的珠片花,吳季剛的新作洋溢中國風味。 (美聯社)
紐約時裝周開跑,吳季剛 (Jason Wu)在美國時間10日發表2012年秋冬新裝,他以前年的返台之旅為靈感,在西式剪裁的窄裙套裝,融入中式旗袍領、水袖等中國元素,與昔日的青春甜美大不相同。
前年吳季剛衣錦榮歸,參加哥哥的婚禮,對他來說是一場溯源歸根之旅,猶如歷經一場文化衝擊,「我常問我自己,什麼是中國?中國人竟然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真是太有趣了!」
回到紐約,吳季剛思索要如何將他在台灣感受的文化衝擊融入新裝當中。他將伸展台打造成紫禁城,模特兒從紅色大門魚貫步出,中國傳統旗袍領、水袖、披肩、中國紅、精緻刺繡等,巧妙與西方的俐落剪裁結合,並以軍裝的寬版腰帶、硬挺肩線等,詮釋柔中帶剛的時尚品味。
近日才與Target合作推出平價服飾的吳季剛說,自從參與平價服飾的設計後,讓他深刻體悟什麼才是真正的奢華,以及認清奢華的價值,只有真正的「奢華」,才不會被平價服飾所取代。於是他以精緻刺繡、皮草拼接和精細的剪裁詮釋2012年秋冬新品,「這是我歷年作品當中,最奢華的一季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895189.shtml
吳季剛平價服飾開賣 搶購一空 2012-02-07 中國時報
美國台灣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與量販零售商「達吉特」(Target)合作的平價女裝,五日在全美實體商店與網路同步上市,標榜花不到六十美元(約台幣一千八百元)就可擁有知名設計師的最新作品,因此大批女性一大早就在各分店大排長龍或上網搶貨,許多商品開賣不久就被搶購一空,逼得店家祭出限購措施。
網路國民服飾品牌lativ以MIT訴求起家,迅速在休閒服飾中打出一片天下,2010年營收約15億元,至2011年時營收大增至40億元,遠超過原先30億元的預期,但也因為業績暴增,台灣代工產能不堪負荷,而於2日發出了移除商品頁面上產地標示的聲明,並提醒網友如果堅持一定要MIT,請確認之後再下單,引起一片譁然。
事實上,lativ在2010年底時即因現有代工產能滿載,而與國內成衣代工大廠聚陽攜手合作,聚陽廠房配置於中國、菲律賓、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主要客戶集中於美國,包括百貨公司Kohl’s、JCPenney,大型賣場Target、Wal-Mart,成衣專賣店Gap、Old Navy、H&M等知名品牌,都是聚陽主力客戶,為了分散風險,聚陽近年也開始在亞洲佈局。
聚陽董事長周理平當時曾言,lativ的創辦人張偉強對於成衣代工的品質控管相當嚴格,而成衣業從打樣、鬆布、裁剪、車縫、整燙,樣樣需要人力親為,是名副其實的勞力密集產業,lativ要求好品質卻常因此造成商品缺貨與補貨速度較慢,lativ正處於成長期,卻遇上成衣工廠產能不足問題,而聚陽又在尋找亞洲合作夥伴,雙方一拍即合,聚陽也承諾將全力支援lativ達到2011年營收30億與2012年營收50億的目標。
如今一年過去,lativ真的達到了營收30億元目標,甚至超前進度達到40億元,也是得力於合作廠商的產能配合;事實上,台灣成衣產業外移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包括台灣最強勁的競爭對手-韓國,其成衣廠佈局也是以東南亞地區為主,主要原因就是台灣、韓國工資高,廠商負擔不起人力成本,只能往外遷移。聚陽更指出,現今中國工資上漲,業者也紛紛降低中國生產比重,往東南亞遷移是必然趨勢。
Lativ在2007~2009年的營收分別是1000萬元、1億元與3.7億元,前期規模小,台灣代工廠產能尚可負荷,待擴張到了15億元與40億元的規模時,公司必須找產能規模更大的代工廠來生產,而現實是這些成衣大廠的產能都分佈在台灣以外地區;由此來看,lativ只是選擇將事實告訴消費者,正如其在官網上所聲明的:「在其他國家生產就代表品質比較差嗎?這仍掌握在品牌經營者的理念。」製造業外移是無法改變的趨勢,未來lativ能否維持品質水準,也是對供應商與品牌商的考驗。
不再MIT lativ犯眾怒 網友嗆抵制 2012-2-3 自由時報(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原本標榜MIT(台灣製造)的網路平價服飾品牌lativ,將產地移至中國等地後引發消費者不滿,客訴暴增,本月二日品牌在網站上宣布,已在商品頁面上移除產地標註,並指出:「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此舉讓網友氣炸,品牌昨天緊急把「請您不要下單」改成「請您確認後再下單」,但仍然難消網友怒氣,揚言抵制。
「不要下單」 緊急改成「確認後再下單」
成立於二○○七年的lativ(米格國際)以低價高品質及MIT為訴求一炮而紅,業績扶搖直上,去年賣出一萬四千件商品,營業額四十億,公司年終獎金最高達四十個月。
但品牌於前年起逐步將生產線移至越南、中國等地,讓許多原本衝著台灣製造而購買的網友相當不滿,引發許多客訴糾紛。lativ的解決方式是乾脆在商品網頁上「移除產地標註」,並指出非「台灣製造」不買的消費者就別買,引發大眾譁然。網友紛紛嗆聲:「大陸製的不敢標,企圖魚目混珠」、「錢賺飽了開始搞這套」等。
昨天lativ趕緊修改網站聲明,措詞委婉許多:「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確認後再下單。」該公司並表示,之前措詞上沒有做好把關,其實品牌的本意只是希望消費者能確認清楚再下單,以避免爭議。
但網友再提出質疑,網頁既然已經移除產地標註,如何確認後下單?lativ說,希望網友確認後下單的意思,是指對品牌認可或對品質認同再下單,許多網購服飾品牌也未標示產地,移除產地標註是為了讓消費者關注商品品質,避免聚焦在MIT之上,產生爭議。
其實lativ近年爭議不斷,曾被爆客服電話不通、促銷殺過頭早買早吃虧,甚至被質疑提高售價再促銷等。lativ重申,客服電話線已增加,消費者也可用留言方式回應,至於促銷問題,本來就是先買先享受,後買享折扣,如果消費者很在意價差也可退貨重買,但絕無抬高售價再促銷。
有網友揚言抵制lativ,轉向支持其他網購品牌如PAZZO、MESGE等,同樣主打平價,且擁有大量台灣製商品,網頁上也清楚標示商品產地,PAZZO更是將素材產地與加工產地分開標示,讓消費者一目了然,避免爭議。 2012-02-13 09:52:58
揹著卡債 追趕平價時尚風 2011-11-08 中國時報 陳于心(自由業)
在各行各業期盼春天來臨的同時,和持續發燒的無薪假議題。進駐101的ZARA依然買氣滾滾,人們無法抗拒地跟隨這消費社會所撩撥起的慾望,兩相衡量下選擇所謂的平價時尚。熱中追求精品的高檔消費已不如以往,在必須同時兼顧裡子和面子之下,大家開始移轉至這種平價流行、平價奢華的享受。這些平價品牌塑造的大眾形象、平易近人的價錢、個性風格,更吸引了買氣和人氣。
然而不論怎樣強打平價,來自歐、日的消費基準本就高於台灣本地。平價之說沒有絕對標準。再者,有三百六十萬的「窮忙族」背著卡債、房貸和「月光」的壓迫下,隨著無限膨大的慾望跟從流行,平價消費成為重覆購買的迷思,免不了是另一種形式的經濟壓力。相較於高檔精品,這樣較貼近人心的價錢無可否認較無負擔,然而立基的標準卻因人而異。
理性的購物通常是一般人所缺乏的。多一種消費選擇顯然是好事,但評估自己的能力卻加倍重要。總之,消費的初衷不該淪於盲目跟風和品牌迷思才好。
平價時尚海外頻擴點 本土卻萎縮【聯合報2011.11.07
平價時尚品牌在海外看似風光,但UNIQLO和將開幕的ZARA都雙雙面臨本土市場內縮窘境,GAP將在北美急縮二百家,轉而進攻大陸,H&M第三季淨利也下滑百分之十五。
ZARA所屬Inditex集團今年上半年利潤上揚百分之十四,但下半年銷售成長速度將放緩,據外電指出,因西班牙本地市場從百分之四十萎縮至百分之廿六。
UNIQLO因氣候因素,第三季營利下滑百分之十二到十二億歐元,其中日本本土市場就占下滑比的百分之七十。
GAP計畫在二○一二年前在全球拓展四十五家店,大陸更是重點,但美國本土市場卻將從原本的九百家店縮減為七百家。
H&M也在經濟前景不明與氣候影響下,第三季淨利下滑百分之十五,不過仍堅持拓點將從原定的兩百五十間,上調為兩百六十五間。
上個周末,來自西班牙的平價時尚Zara進駐台北一○一,以八百坪的旗艦店規模,向台灣推銷「平價」的「快速時尚」。從單日來客量超過去年日系成衣品牌優衣庫的現象,預告了一個平價時尚年代的來臨。
許多人喜歡拿Zara和Uniqlo來評比,國際上也有將H&M、Gap、Zara與Uniqlo等走平價路線的成衣品牌並列比較的許多報導和評論。不過,Zara和Uniqlo其實主攻的目標市場差異頗大,Uniqlo強調基本款、機能、實穿、低價,以創造超單一款式的大量銷售為主;Zara則強調豐富多變化,款式多而數量少,每兩周換季一次,每周進貨兩次,故而又被稱為「快速時尚」。如果說,Uniqlo是靠大量生產的薄利多銷,Zara就是靠多款式限量的方式來刺激目標族群市場提高重複購買率。
Zara與Uniqlo之所以能夠在台灣爆紅,其實有更多值得深思的一面。
首先,至今台灣的紡織成衣依然是世界第五大國,紡織工業的研發(布料)與生產製造能力強大,然而,別說無力開展出像Zara或Uniqlo的國際品牌,就連佐丹奴和Net都是港商。雖說近一兩年網路上出現一家標榜全MIT,且走基本款風格的台灣國民品牌服飾lativ,業績也不斷攀升,但從品牌扎根國際市場角度看,其經營與擴展的企圖心似乎仍不明顯,顯見台灣在品牌形象的建立上仍然相當缺乏know-how。
流行時尚也是政府指定的十四項文創產業之一,若果台灣真的有意發展文創作為產業升級,政府就應花心思輔導本土的國民品牌開拓國際通路、建構品牌文化,與其砸大錢辦國際設計展,還不如多思考如何幫本土品牌走出去。
其次,快速時尚,其實是一種計劃性過時。當主流媒體不斷吹捧Zara創辦人的生品以及該品牌的流行時尚制造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提醒消費者,「快速時尚」的另外一面,其實是行銷學所謂的「計劃性過時」。廠商透過廣告行銷換季等各種手法,加速商品的生產製造與販售流通,讓消費者賣入大量功能一樣只是性能或設計感不同的產品,藉此獲利的一種商業行銷手段。
以Zara來說,最經典的做法是打破時尚產業一年四季的慣習,改為一年二十六季,雖然其背後的設計、生產、物流線、現金流的規劃的確是高度複雜且值得學習的專業,但若從批判理論的觀點來看,其實「快速時尚」是一種助長消費者欲望無限膨大,刺激消費者不斷重複上門購買的行銷手法。「快速時尚」的商業操作核心概念抓準了人們「雖然衣櫃裡有多到穿不完的衣服,卻永遠少一件」的心態,以不斷推陳出新,商品迅速熱銷一空(買不到會讓人更想買)的方式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如消費者對此品牌上癮,很可能做出非理智的瘋狂消費。
然而,根據統計,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估會成長六%,台北十一月的深秋氣溫卻飆升到攝氏三十三度,泰國水患超過一個月卻停不了…,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下的今天,我們是否需要遵信奉Zara這樣廠商以「計劃性過時」的手法來促銷商品販售的「快速時尚」?我們是否真的需要買入那麼多穿也穿不完的衣服(特別是當我們很愛批政府,預算分配方式錯誤,不該亂燒錢而應該把錢拿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的同時)?也是每一個消費者決定登門購物前應該要好好想清楚的。
具有時尚感的國際品牌來台,利弊得失都有,端視消費者判斷與選擇。多一項選擇固然是好事,只是切莫依賴成癮而讓自己成為卡奴就好,快速時尚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刺激慾望工具。(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2011-11-10 09:43:32
國慶日的時裝秀【聯合報黑白集2011.10.11
國內外很多重要的典禮,名流盛裝出席,之後總會引來時尚界達人的毒舌評審。某人的禮服像睡衣,某人的髮型像歐巴桑,某人賣弄性感反而看來低俗…,多少出席者費盡心思妝點自己,反正得不到好評。
昨天的國慶大典,同樣有重要的女性出席者在服裝上受到注意。一是總統夫人周美青,媒體說「好節儉」,穿著和去年同樣的吳季剛設計的洋裝。一是領唱國歌的陳樹菊,穿著和平常賣菜時一樣的牛仔褲及暗紅色圍裙。
周美青和陳樹菊,再怎麼節儉,衣櫥裡再怎麼簡單,不至於沒有別件衣服可穿出來。但她們似乎就是不在穿衣服這件事上多花心思,明知道多少雙眼睛盯在她們身上,還是決定隨心所欲做自己。這就是她們的個人風格,時尚界的達人大概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有趣的是,多少平民百姓卻對這兩位「頑固」的女人欣賞不已。
昨天國慶大典還有一群服裝受注目的美嬌娘,就是向來少不了的旗袍「金釵隊」,帶著溫婉笑容、美姿美儀服務會場。這樣的隊伍當然吸睛,但別忘了,僅僅半年前,首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上,有一批同樣穿著旗袍、美麗大方的女大學生擔任「親善大使」,穿梭會場帶位服務,曾引起與會者善意的批評,在女性意識的題目上引發不少議論。
現代女性能做些什麼事?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三位得主是一種典型,像周美青、陳樹菊那樣不在意衣著評價的也是一種典型。以服裝品味而論,她們大概會被打個不及格的分數,遠遠輸給「金釵隊」。對年輕的時代女性而言,「有為者亦若是」的模範對象會是誰?
另參本館: 誰的國慶? 第一夫人 臺灣時尚沙漠?
第一夫人周美青昨天在建國百年國慶大典(右圖左),穿著和去年國慶相同的服裝(左圖左)。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國慶,總統夫人周美青的衣著也是焦點。昨天上午周美青陪同馬英九總統接見外賓時答案揭曉,原來她穿得和去年一模一樣:由知名美籍華裔設計師吳季剛量身訂作的深咖啡色漸層淡金緞面禮服,出乎各界預料。
不僅周美青與去年的自己撞衫,馬總統也打上和去年一樣顏色的紅領帶。有媒體打趣說,如果不是電視轉播打出「LIVE」,「還以為是去年畫面重播」。
下午周美青現身台北賓館舉行的國慶酒會時,換穿一套黑色洋裝,上衣是由細緻黑色蕾絲編成,領口的黑色蝴蝶結流露小女人味;雙袖縷空小露性感,金蔥過膝長裙搖曳生姿,周美青穿上高跟鞋,臉上粉色系淡妝,令在場外賓為之驚豔。
晚間周美青出席國慶晚會時再度變裝,改走俐落中性風,黑色西裝配同色系長褲,簡約時尚。
總統夫人一天三套禮服亮相,早上那套「熟悉的老朋友」,引發不少討論,民眾有支持的,也有人覺得省過頭;後兩套衣服,讓不少總統夫人支持者鬆了口氣,「還好有換一換」。
周美青穿同套禮服 時尚圈:有失國際禮儀【聯合報2011.10.11
第一夫人周美青昨在國慶大典穿去年亮相過的深棕色小禮服,一衣同場地、同時間二度穿著,時尚界一陣譁然,認為以第一夫人的高度,穿舊衣固然展現樸實與節省,但選在相同場合穿著,有失國際禮儀。
設計師、評論家都認為第一夫人的穿著也代表台灣人的品味,對於穿舊衣,多數人不表贊同,認為這慶典可讓世界看到台灣,第一夫人的服裝應該更具代表性。
網友意見分歧,有人力挺周美青做自己,不認同穿著一定要華貴,網友SinosaiAg表示「認為不能穿同件衣服的人真膚淺」。也有人直言「第一夫人代表大家的面子」,重要節日不應穿舊衣,網友Prius更表示「振興經濟是喊給其他人聽的」,多數網友支持周美青穿舊衣的典範,但卻不支持「去年國慶衣服與今年一樣」。
時尚評論家袁青說,穿舊衣展示樸實原無可厚非,但出席國家重要慶典儀式時,又逢建國百年,卻選去年穿過的舊衣現身,直言「略顯寒酸」。
他強調,周美青貴為總統夫人,可以用穿著代表對國家的尊重,這也是國際禮儀之一,但她卻選穿舊衣亮相,「有失國際禮儀」。節儉是美德,時尚也不鼓勵浪費,而是看場合與時機穿衣服,當台灣準備邁向下一個百年的希望之際,總統夫人穿舊衣略顯不尊重。
服裝設計師潘怡良也認為,總統夫人穿舊衣讓人有點失望,她原本期待第一夫人穿著能帶動起風潮,且在建國百年值得紀念的日子,應該可以用服裝展現對台灣未來的期待。
多位國內設計師都曾大聲呼籲,第一夫人應該以身示範,比照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法國總統夫人卡拉布妮等,都穿著國家設計師服裝,藉此鼓勵設計產業,讓更多人學習第一夫人時尚品味。
吳季剛胞兄:弟樂意再為夫人打造新裝扮【聯合報2011.10.11
國慶大典上,總統夫人周美青二度穿上去年由台灣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設計贈送的深棕色緞面小禮服,定居紐約的吳季剛昨出差,哥哥吳季衡表示,很高興第一夫人再穿吳季剛設計的新裝,希望能有機會再幫第一夫人打造全新服裝。
吳季衡笑說,夫人再穿代表對吳季剛設計的肯定,也一定很喜歡該件禮服。他已發電子郵件給吳季剛,告知這個好消息,也表示希望有機會再與第一夫人合作,相信吳季剛很樂意為周美青打造全新裝扮。對部分外界人士認為周美青不該穿舊衣現身,吳季衡說「再穿一次也沒有不好」。
周美青不裝闊 導正奢華歪風【聯合報╱朱言貴/空大教師2011.10.11
第一夫人周美青國慶穿的服裝,與去年國慶一樣,難免引起議論。但是在禮儀上,沒有這一方面的限制,何必畫地自限。
以馬總統節省的個性,也極可能今年國慶穿的,與去年國慶穿的是同一件;馬英九的節儉,人盡皆知。
如此雖然顯得寒酸,但總比扁嫂的珠光寶氣,來得好多了,尤其國家財政欠佳,第一家庭有義務率先做起,導正社會奢華歪風,沒有必要裝闊。
誰說衣服只能穿一次?寧可第一夫人簡約持家,凡事自己做自己,引領社會儉樸風氣。與其說周美青很奇特,不如說在長期奢華薰染下,大家的價值觀受到嚴重扭曲,不再視節儉為美德,反而認為衣服穿上第二次是匪夷所思,其實應該檢討的是世俗人心。
周美青有別於扁嫂,應該是國家的福氣。 2011-10-11 07:11:11
拒奢侈、不出國 日出現「嫌消費世代」【聯合報2011.09.22(另參本館: 省錢大作戰 省錢達人)
日本平價服飾UNIQLO在全球攻城掠地,背後其實隱藏了日本新一代的價值觀。日本作家茂呂美耶在新書「乙男蟻女」中指出,泡沫經濟後日本出現「嫌消費世代」。這群不滿卅歲的年輕人,不買奢侈品、不出國旅遊、不當房奴,形成對消費行為極端消極的世代。
日本是一個喜歡將事物分類的民族,每年都會有形容某個族群、現象的流行語出現。台日混血的日本作家茂呂美耶最近出版新書「乙男蟻女」,介紹日本一百零六個世代標籤;從七十歲以上的「太陽族」(指在二戰中度過童年的人)到廿多歲的「蟻女」(指身材像螞蟻般嬌小的女子),從中窺探日本社會的變化。
茂呂美耶指出,上世紀的日本年輕人身上貼滿Prada、LV等商標;但在新世紀的年輕人眼中,這些名牌成為土氣的代名詞。
去年日本出現新興名詞「嫌消費世代」。這群一九八一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入社會時正逢就職冰河期,成為「窮忙族」,對金錢缺乏安全感。加上環保意識抬頭,他們對消費興趣缺缺,運動寧願選擇「零圓運動」或「夜運」(不花錢在夜晚進行的運動),也不肯上健身房。
前幾年大紅的日劇「螢之光」是「嫌消費世代」的代表。當女主角雨宮螢說出心中憧憬的約會方案:上高級餐廳吃飯、到可看夜景的酒吧喝酒,引起眾人訕笑:「這是那個時代的約會?」
茂呂美耶說,屬於「嫌消費世代」的典型約會是「超商約會」─不花錢的簡樸約會:包括到電腦展玩免費電玩、參觀門票便宜的公共美術館,吃便宜牛丼屋。
「嫌消費世代」還發展出「鐵子(鐵道迷女子)」、「歷女(喜歡閱讀歷史書並前往日本各地史蹟旅遊的女子)」,她們捨棄國外旅遊,把旅行視為了解日本歷史文化的方法。
這個世代的擇偶條件也隨金錢觀而改變。茂呂美耶指出,一九九○年代日本主流女性的擇偶條件是「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個子;泡沫經濟崩潰後,「三高」轉變成「三低」:低姿態(放棄大男人主義)、低依存(不把家事推給女方)、低風險(有份正當且安定的工作)。
去年,日本雜誌公布的女性擇偶條件又從「三低」演變為「三手」:幫手、互相拉手、牽手。兩性形成「平等互惠」的「牽手」關係。
風格迥異 平價衣時尚機能兼具 2011/11/6 張寧 報導
西班牙平價服飾品牌ZARA開幕第二天,排隊的人依舊很多!而像是樣的平價品牌陸續來台灣設店,也宣告平價時尚時代來臨,像是UNIQLO主打機能性和ZARA則是推時尚性,雖然風格不同,但是各自都有不少的死忠粉絲,到底為什麼這麼的夯,帶您一塊來了解。
不管是ZARA,還是UNIQLO,紛紛進駐台灣,排隊人潮滿滿,人氣都很夯,不過到底誰高誰低呢 各有所好,沒關係,我們來比比看,先從價位看起,UNIQLO價位大約490到3000元,消費族群大約20歲到55歲,小孩‧大人都通吃,而ZARA價格偏高890到4000元不等,鎖定20歲到40歲族群。
雖然鎖定族群有重覆,不過風格可是大不同,來看看UNIQLO,推出發熱衣和輕薄羽絨衣,著重機能性,比較休閒,而ZARA主要著重流行,像是墊肩和蕾絲等元素都在其中,到底誰比較受歡迎呢? 一個走歐美時尚,一個走日系休閒,兩家服飾路線不同,不過各自粉絲都不少,看來平價時尚,現在正夯,
國慶大典穿舊衣 引發議論 5成2民眾挺周美青簡樸風2011-10-12 中時
總統夫人周美青新慶典的舊衣服引發議論,由旺旺中時民調中心所進行的調查發現,五二%民眾支持總統夫人所展現的簡樸作風,一六%民眾覺得此舉有失國際禮儀。
第一夫人周美青今年出席國慶大典的禮服與去年一樣,引起時尚界議論,但國人還是欣賞美青姐的樸素簡約風格。根據旺旺中時民調中心調查結果,五二%欣賞美青姐一貫的簡樸作風,一六%認為此舉不當,其餘未表示意見。
交叉結果發現,政黨傾向泛藍的民眾,七九%力挺周美青,泛綠民眾有三一%給予肯定,中立民眾四十%表示欣賞。泛藍民眾,有七%表示此舉不妥,泛綠受訪者,四十%認為這樣有失國家顏面,中立者有十五%給予負面評價。性別與年紀對此問題的看法未有差異,多數人就是喜歡周美青的直率簡樸。 2011-11-10 09:37:55
兩岸比一比/陸模企圖心旺 台模氣質優【聯合報2011.06.25
大陸掀起的「台模風」,是吸引新絲路來台探路的主因,究竟台灣名模有什麼魅力?多次到大陸走秀的名模陳思璇曾表示,台灣模特兒因接觸多元化廠商活動,對表現的商品較有情感,自然反應在走秀上。
近來常往大陸發展的林嘉綺,曾跟大陸超模如劉雯、秦舒培等人同台走秀,林嘉綺具有各種秀場經驗,豐富的肢體與臉部語言,讓她行情看俏,她自認台模不輸陸模。
林又立也很有感觸,她說大陸模特兒人多,且平均身高近一百八十公分,年紀輕又有企圖心,台灣模特兒以氣質取勝,配合度高,她笑稱,台模比較吃苦耐勞。
在大陸發展的台灣服裝設計師潘怡良表示,大陸模特兒文化進步很多,現在發展很專業,走台步的氣勢不錯,但台灣模特兒對走秀的服裝,會去揣摩情緒,雖然只是臉上細微的變化,卻讓觀賞者感受不同。
國內模特兒業者表示,台灣名模面孔甜美,走親切路線,配合度高,相較之下大陸模特兒的長相冷酷,較有個人主張(楨:似西模!台模似藝人!)。
但大陸名模人數多如牛毛,優秀者眾多,但一場秀能登台者有限,記者曾實際觀察,每到服裝秀開場前,模特兒公司派出旗下女模,到現場排排站讓廠商挑選,往往是五、六十人只挑廿人,挑中者馬上登台,沒挑中者只好繼續等待下一場,不少人從早上七時開始等待到晚間,一場秀都沒走到。
據了解,大陸廠商對台灣名模特別偏好,最近如許瑋甯、白歆惠都讓對岸廠商高規格禮遇,以包機票、食宿與高額活動費,吸引她們出席活動。
其中第一名模林志玲發展最好,每場出席活動費三十萬人民幣起跳,林嘉綺每場活動十萬人民幣起跳,其他如陳思璇、林又立、陳庭妮等,也受大陸廠商青睞。對照大陸名模的身價,A級名模出席活動或走秀從八至十萬人民幣起跳,超A級名模行情更高,據傳劉雯、杜鵑等現在一場秀大陸喊到三十萬人民幣,裴蓓與孫菲菲、秦舒培等身價至少十萬人民幣。
兩岸模特兒交流,大陸最大模特兒公司新絲路昨天宣布登台,旗下名模平均身高一七八公分,圖左為大陸名模鍾陽陽;圖右台灣名模林嘉綺曾為設計師潘怡良,在北京時裝周壓軸走秀。圖/記者陳俊吉攝影、伊林提供
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看好台灣模特兒的商業潛力,大陸最大模特兒經紀公司新絲路,昨天宣告來台設立分公司,七月將舉辦模特兒選拔大賽,未來將把台模推向大陸與國際舞台。面對新絲路來襲,台灣本土模特兒經紀公司只說「歡迎共榮市場」。
大陸模特兒向來以「冷」出名,與觀眾較有距離感,而台灣名模林志玲予人甜美、親切的形象,在大陸掀起「台模熱」,吸引林嘉綺、陳思璇、林又立等名模陸續奔波兩岸,樂賺人民幣。
新絲路過去五年來,持續與台灣模特兒公司交流,深入了解台灣廠商的需求,恰巧選在兩岸開放陸客自由行之際,宣告成立分公司。台灣新絲路董事長張建忠表示,兩岸模特兒文化雖有不同,但台灣具有潛力的模特兒仍多,希望可透過新絲路登上國際舞台。
大陸新絲路模特兒昨登台,展示旗下名模兼時裝設計師馬艷麗(中)設計的新裝。記者陳俊吉/攝影
新絲路集團總裁李小白多次帶領旗下名模訪台,之前受訪時,他笑開懷問道:「台灣美女怎麼特別多」,甚至比北京還多,李小白欣賞台灣女生愛打扮,且接受流行資訊的速度快,對自己特別有自信。
他認為,台模質感好、配合度高,具有踏上國際舞台的潛力,只是許多人沒遇到適合的經紀公司,除召募新秀外,不排除向其他當紅名模招手。
昨天記者會上,新絲路帶來唐雯、王青、鍾陽陽等六位A級名模,平均身高一百七十八公分,展演大陸從名模轉戰服裝設計界的馬艷麗新作,唐雯更是大陸選出的世界小姐參賽者。
新絲路七月將在台灣舉辦第一屆甄選比賽,年齡限制十六至廿六歲間,男生身高需一百七十八公分以上、女生一百六十六公分以上,報名者必須通過照片徵選、面試和決賽三關卡,優勝選手可獲得潘婷洗髮精的台灣、香港代言人合約,價值超過五百萬元。
「新絲路」成軍19年 陸模搖籃【聯合報2011.06.25
創立自一九九二年的新絲路模特兒公司,是目前大陸最大、也是第一間模特兒公司,至今培育超過萬名模特兒,包括登上國際時尚舞台的劉雯、杜鵑與曾獲世界小姐的張梓琳等,都出自新絲路。
新絲路的前身是「中國服裝表演藝術團」,予人印象是大陸紡織部展演模特兒的國家隊,之後轉型為公司,現任總裁李小白從一九九八年接任後,讓新絲路從瀕臨倒閉到至今成就,掀起「美麗經濟」風潮,也讓全大陸女孩以當模特兒為志。
文人出身的李小白意外進入名模時尚界,他強調模特兒界要公開、透明,從舉辦比賽挖掘新秀,並積極與各地服裝、消費產品廠商建立交情。李小白也是讓大陸女模身高限制,從一百七十二公分降為一百六十五公分的推手,李小白堅持模特兒要有專業素養,甚少讓旗下模特兒往演戲、唱歌等路線發展。
連續舉辦十九屆的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是大陸最重要的模特兒比賽,從大陸各省選出優勝者,最後到海南島三亞決選,比賽時間長達半年。 2011-06-25 10:31:57
國際奢侈品在大陸獲取超額利潤 2011-05-16 旺報
國際奢侈品價格在大陸境內外倒掛已經不是新鮮事,根據大陸商務部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等20種消費品高檔品牌中,大陸價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導致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像搶購大白菜一樣搶購LV的大陸消費者。
對於國際奢侈品在大陸的超高售價,源於大陸奢侈品進口關稅稅率一般在15%到25%之間,此外,銷售過程中還有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而這些成本累積起來遠遠低於奢侈品牌的內外銷售差價。
不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朱明俠指出,僅靠降低關稅並不能降低奢侈品價格,也不能真正解決奢侈品價格倒掛問題。只有改變奢侈品牌在大陸的直銷模式和培養消費者良好消費文化,大陸奢侈品市場才能走出價格倒掛的怪圈。
陸客赴英血拼 名牌狂掃1/3 中央社2010-12-30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波被稱為「北京英鎊」(Peking Pound)的滾滾錢潮,幾乎占Burberry、Mulberry、Louis Vuitton、Gucci等名牌精品在耶誕過後整體銷售的1/3,其金額估計將達10億英鎊。
倫敦西區許多商店紛紛聘請會說華語的店員,以接待大批的中國「血拼族」。英國賽福居百貨公司(Selfridges)也已開始接受中國顧客使用中國銀聯卡(China UnionPay)結帳,以迎接這波血拚潮。
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CB Richard Ellis)零售分析師麥洛(Jonathan De Mello)表示,中國顧客已經擠掉俄羅斯人和阿拉伯人,成為英國奢侈品市場的主力。
他說:「中國經濟迅速成長,讓需求奢侈精品的龐大新市場應運而生。但中國對西方進口商品課徵高額稅金,使得赴英購買這些物品,價格還能便宜20%到30%。而在原產國購買奢侈精品的榮耀感,也吸引了中國顧客。」
魏理仕指出,「在英國買到Burberry或Mulberry的商品,會令人感覺自己在朋友或同事中高人一等。」
(另參本館:陸客來臺 觀光客倍減計畫 潛力與實際的反差 假日經濟 旅遊 放假政治學 )
為提振內需市場,吸引赴海外的「血拼客」回流,大陸財政部擬在10月1日「國慶黃金周」前調降奢侈品進口關稅。消息人士透露,化妝品、服裝、箱包、鞋帽、菸酒等都有降稅或免稅空間,降幅2%至15%。屆時可望掀起龐大購物回流潮,壯大內需市場!
儘管中國人消費力不斷提升,但因大陸進口奢侈品關稅過高,導致價格不菲,多數民眾習慣出國「血拼」。據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調查顯示,去年中國人購買的奢侈品中,有56%在海外消費,金額達130億美元。
20種品牌比法貴72%
據大陸商務部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5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奢侈品,大陸市場比香港貴45%,比美國貴51%,比法國貴72%。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說,大陸奢侈品進口關稅約15%至25%,化妝品和酒類甚至高達50%。此外,奢侈品進口店還需有海關檢測、進店檢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五花八門稅費,導致奢侈品價格至少比原產地貴三分之一。
為「肥水不落外人田」,大陸擬調降奢侈品進口關稅,鼓勵民眾留在境內血拼。一名官員透露,這次進口稅調整降幅為2%至15%;化妝品、高檔菸酒會先行,「相信很快就有結果」。
消息人士表示,大陸財政部已針對奢侈品綜合稅率研擬2個多月,有望在「十.一」黃金周前推出「奢侈品關稅指導條例」,具體措施包括拉開關稅稅率層級、徵稅品牌具體化,取消某類產品如香水、化妝品稅率等。
消息指出,數家知名國際奢侈品品牌高層將與大陸財政部、商務部舉行閉門會議,探討如何設置奢侈品稅率模型,以搭上大陸提振內需的順風車。
把奢侈品變普通品
世界奢侈品協會(WLA)中國首席代表兼執行長歐陽坤表示,希望能在「十.一」前推出政策,讓消費者對奢侈品價格調整有預期,把這部分消費者留在境內,因為接下來就是耶誕節、元旦、春節連續假期的購物高峰期。
據悉,早在1年前,大陸商務部就在草擬「關於奢侈品進口關稅調整議案」,並送國務院審批。該案涉及化妝品、珠寶、服裝、箱包、高檔手錶等進口商品,但因商品種類過多、牽涉部門太廣,最後無疾而終。
「擴內需」是大陸十二五規畫的重頭戲之一。為刺激內需市場,各省市接連調高工資,提高人均所得。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姚堅日前表示,隨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已超過4000美元,加上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0周年,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降低進口關稅,包括中高檔商品關稅是大勢所趨。
姚堅指出,大陸消費水準提高,以前認為是奢侈品的商品,現在變成普通商品,像是化妝品、保養品等。
出國血拼最闊 兼為子女選校2011-06-19 旺報
《華爾街日報》一篇針對大陸富豪出國旅遊的報導指出,隨個人財富增加,大陸富豪平均每年休假15天,最想去的歐美國家由美國變成法國,且出手愈來愈大方。調查顯示,大陸遊客已成為全球最大方的消費者;當然,這些富豪出國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孩子挑所好學校。
報導指出,根據胡潤研究院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每5個出境遊的百萬富豪中,有4個是為了給孩子找到一所合適的學校。
怕財富不保 陸6成富人想移民2011-06-19 旺報(另參本館: 爆發戶心態
大陸招商銀行一份最新統計調查顯示,大陸個人境外資產成長迅速,2008年到去年年均複合成長率達到約100%,且在接受調查的富人中,高達60%表示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有富豪吐露自己的擔憂時表示,因為宏觀政策變化太快,不知那天辛苦掙來的財富就沒了。 2011-06-19 10:09:33
與厭食症纏鬥15年 紙片女模28歲身亡【聯合報2010.12.31 (另參本館:《減肥當然難了》 《時尚考》
一六五公分 二十七公斤罹患厭食症多年的法國女演員兼模特兒伊莎貝爾‧卡洛,上月在巴黎去世,年僅二十八歲,各國媒體紛紛刊登她於二○○七年拍攝的「不要厭食症」系列照片,形銷骨立的影像令人震驚。(法新社)
近年最知名的「紙片人」,與厭食症纏鬥十五年,成為「反厭食症運動」頭號要角的法國女演員兼模特兒伊莎貝爾‧卡洛,月前在巴黎逝世,僅廿八歲。
卡洛(Isabelle Caro)於上月十七日去世,消息直到本月廿九日才曝光。長期指導卡洛的演技老師丹妮‧杜布列爾‧普列沃表示,不清楚明確死因,但卡洛「生病已有一段時間」,意指卡洛的厭食症。她說卡洛多年來不斷進出醫院,她的死和她的病,「實在很糟蹋」。
二○○七年,義大利攝影家托斯卡尼以廣告發起反厭食症運動,卡洛為主角,為義大利一家時裝店拍攝一系列照片,主題是「不要厭食症」。照片裡的卡洛裸體,瘦骨如柴,震驚全球。
她在日前參加電視節目時說:「我知道我的身體令人反胃,但是我遮掩身體已經太久,我想要毫無畏懼地展現身體!」
卡洛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她接受訪談時坦承,拍照時體重只有廿七公斤,最近的體重資料也只有卅三公斤。卡洛在部落格表示,十三歲就罹患厭食症。她寫了一本具自傳色彩的書《不想長胖的小女孩》,二○○八年在法國出版。
卡洛之死成為支持厭食症網站的變態教材,其中一個網站廿九日貼出卡洛去世的消息,附上她的「紙片人」照片,圖說形容她「死得年輕,永遠美麗」。
卡洛本人曾出面討論厭食症,她以一句話送給有志當模特兒的少女:「相信生命。」
我國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說,厭食症三部曲:暴飲暴食→然後催吐,或強迫自己節食、不吃東西→因為營養不足、身體電解質不平衡,有些「紙片人」結局是死亡。
會出現厭食,祝年豐解釋,主因之一是病人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吃」,大腦不斷自我提醒。當病人真的減少進食,缺乏維生素A、D、E、K,神經傳導受影響,胃的荷爾蒙產生變化,讓病人「吃了就吐」,形成惡性循環,不可收拾。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曾治療一位赴大陸就學、不到廿歲的女孩,她長期使用瀉藥,強迫把食物全拉出來,後來吃什麼吐什麼,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只剩十二。家人強押她到精神科治療,在醫院進出一年,才回復正常。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066305.shtml
最近又見一樁全球精品名牌到台灣打越洋官司,假扣押疑似的侵權商品。過去這類新聞大家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但此最新事件之所以與眾不同,乃在於牽動的焦點已不再是仿冒A貨山寨版,而是台灣最近幾年喊得漫天乍響的文化創意產業。
法國愛馬仕公司針對台灣嬌蕉國際生產的「嬌蕉包」,提出侵權官司訴訟,前者是歐洲的百年品牌,後者是台灣新興的「文創品牌」。以前國際名牌跨海打官司,總是來勢洶洶,台灣官員又懼又怕,深恐被列入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力的「特別三○一條款」(美國貿易黑名單)。
這次「法國」公司來台,首先是被質疑其享譽全球時尚舞台的柏金包外觀,未在台灣註冊登記;接著智財局官員表示,若是「詼諧式攀附」則不構成侵權,一切交由法官判定,一反往常的喊假就打,而有了轉圜,有了幽默,有了討論「仿冒侵權」與「文化創意」之間的灰色可疑地帶。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此次備受爭議的「嬌蕉包」,究竟有何文化創意可言?它的製作方式簡單,將高畫素相機拍下的皮包外觀,以「熱轉印」的方式輸出在白色帆布袋上即成,而其售價則不及柏金包的百分之一。但就當前的時尚邏輯而言,「嬌蕉包」比「柏金包」更「酷」更「炫」,乃是因為它同時結合了當前最炙手可熱的「環保」時尚與「反地位」(anti-status)時尚。
君不見幾年前一只寫著英文「我不是塑膠袋」的帆布環保包,賣到全球缺貨。君不見從二零年代香奈兒以降,所有打倒權貴階級品味的設計,都成為最新一波的時尚品味。嬌蕉包的「嬌」對上柏金包的「驕」,自是充滿頑皮淘氣又青春時髦的想像。
故此次「出包」的重點,不在「混淆」而在「諧擬」,顯然沒有人會混淆尊貴的皮革柏金包與留有白邊的嬌蕉帆布包,而嬌蕉包所承續的創意,直可上溯到超現實主義以假當真的「欺眼法」或普普藝術的圖像複製。
故嬌蕉包若有爭議,其爭議點不在「侵權仿冒」而在「創意抄襲」,其爭議點的參考座標不是柏金包,而在比嬌蕉包早一年問世的日本品牌TATA BABY帆布柏金包,也是比嬌蕉包晚一年問世的美國紐約品牌的TOGETHER包。前者將皮革改為帆布,更將原本柏金包的尺寸乾坤挪移,可視為此次柏金包創意諧擬的第一波,而台灣的嬌蕉包雖有樣學樣用帆布,但卻露出似有若無的白邊,成就了「欺眼法」的另類趣味;而紐約的帆布柏金包最沒創意,直接拷貝了台灣嬌蕉包的「欺眼法」,僅將提帶部份改為白色帆布。
但若嬌蕉包僅是出現在美術館的塗鴉或kuso藝術創作,或是出現在街頭運動的「文化反堵」,則少爭議,但嬌蕉包卻是出現在資本主義市場,以謀取商品利潤為前提,便涉及種種法律相關議題。但不論其是否違反商標法,或是否踩到公平交易法的「攀附他人商譽」,也不管法官最後的判決,此次「出包」事件最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反而是在如何面對文化創意無所迴避的「創造性挪用」,才有可能真正處理日後各種灰色可疑地帶層出不窮的爭議。(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另參本館:《數位內容》 販賣古典 臺灣時尚沙漠? 《著作權保護了誰》 2011-04-26 10:06:04
優衣庫柳井正:在台售價沒比日本高很多 2010-10-06 中廣新聞/陳鳳如
日本平價服飾優衣庫(UNIQLO)在台灣的第一家分店即將開幕,商品定價仍然是外界關注焦點,特別來台舉行記者會的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表示,由於部分販售品項受限於台灣法規、無法在大陸製造,必須移到其他地方生產才增加成本,但他認為,整體來看,其他商品的定價,並沒有比日本高出很多。
毒家報報/滿街都是UNIQLO制服…(2010/10/11 )
日本國民成衣品牌UNIQLO台灣一號正式開幕,引爆信義商圈排隊人潮,首日狂吸7000人次大採購,這還只是可以進場的人次,排隊人潮估計超過萬人,台灣瘋UNIQLO的程度,連日本媒體都特地來台報導,看到這樣的人潮,連國內的品牌業者也讚嘆不已,不過,業者強調,新開幕,一定會有人潮,真正的決勝,要看3個月後的表現。
知名代理品牌業者分析UNIQLO來台成功吸引人潮的原因指出,UNIQLO價格比較便宜、有設計感、質料及品質舒適,在還未來台設店前,就有一些經常出國的人,到日本、香港時列入採買重點的品牌,自然也有一些品牌粉絲,加上行銷策略的運用成功,才出現這種連日本人看了都讚嘆的排隊搶購盛況。
他說,「人家(指UNIQLO)一件牛仔褲可以賣499元,我們一件牛仔褲的成本再加上2倍都不夠」,不過UNIQLO所吸引來的人潮,對其他業者來說,人潮就是商機,也是好事一件,但他坦言,新店開幕,一定會有人潮,真正決勝要看3個月後。
看到UNIQLO的開賣熱潮,每個好不容易入館採購的人,手上的提袋都是好幾袋,不免讓人擔心,這幾天,應該會是滿街、或是滿校園都看的到「U」牌身影,潮牌有變「制服」的可能吧。
這樣的排隊盛況,網路上也出現許多「UNIQLO、排隊」的討論文章,有人認為,「台灣人去排UNIQLO,看在日本人眼裡會很好笑吧,就像外勞買HxNG TxN」;或說,「大概是覺得排越久買到的東西越有價值」;甚至表示,以後會被認為是哪個學校的「制服」。
不過,國內品牌業者說,UNIQLO的優點,除了外衣,「內在美」才是內行人一定要買的,尤其是輕薄的保暖內衣,更是他非買不可的單品,不過,他會等到排隊熱潮過後再去買,並不會擠在人最多的時候,花不必要的排隊時間。
她知道有藝術天份的孩子,多半不喜歡唸書,因此她和吳季剛約法三章:一定要唸到大學畢業、除了英文之外,還要學會一種歐洲語言、而且,行為要端正。
青少年時期的吳季剛,被送往美國麻州的寄宿學校唸中學,他依照和媽媽的約定,努力學法文,高三時取得前往巴黎做一年交換學生的機會。
事實上,在前往巴黎唸高三之前,吳季剛就已在娃娃設計界闖出名號,他參加首屆於歐洲舉辦的芭比娃娃國際設計比賽,擊敗各國高手拿下晚禮服和新娘禮服項目的雙料冠軍,他設計的娃娃並且在隨後舉行的巴黎娃娃大展中得到亞軍;不到十八歲,已是美國Integrity Toys旗下的精品洋娃娃品牌Fashion Royalty的創意總監,設計的洋娃娃被擺在紐約第五大道上最著名的貴族玩具店F.A.O. Schwarz販售。
三年前,某一款吳季剛設計的限量娃娃在F.A.O. Schwarz開賣,陳美雲特別前往紐約參加開賣晚會,她不敢相信在雪夜裡前往排隊的長長人龍,竟都是為了希望搶下一只吳季剛所設計的娃娃。
F.A.O. Schwarz的老闆握著她的手謝謝她生了這麼一個有才華的好兒子,「我那時感動莫名,心想弟弟終於玩娃娃玩出頭了!」陳美雲腦海裡浮現吳季剛小時候流連在玩具店裡捨不得離去的模樣,「我還記得他說,他將來長大,一定也要設計一個娃娃放進F.A.O. Schwarz的店裡。」
從設計娃娃到設計服裝,吳季剛很有計劃地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標前進。高中畢業後他申請進入美國最佳服裝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就讀,全球時裝界知名設計師包括Calvin Klein、Donna Karan、Marc Jacobs等都是該校校友。不過,吳季剛並沒有真正從Parsons畢業,因為大四那一年,他捉住機會開始在設計大師Rodriguez身邊實習,並且忙著創立自己的設計品牌。二○○六年二月,吳季剛就在紐約時裝周舉辦了自己的首場服裝秀。
得到美國第一夫人二次青睞
在紐約設計界的人常說,有兩種人在紐約初入行時最辛苦、薪水最低,一是建築業,另一個就是服裝業。想在紐約成名的年輕設計師何其多,更何況紐約時裝界是僅次於巴黎、米蘭,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戰場。
「亞裔要出頭並不容易,再加上像吳季剛這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紐約真是到處都是,因此吳季剛除了才氣,也很有運氣。」同樣是小留學生、Parsons畢業,自創品牌的童裝Poesia也成功打進美國精品店、高級百貨公司的華裔設計師張文軒分析,吳季剛去年入圍CFDA(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新人獎,等於設計實力已經被認可,再經過特別受到美國第一夫人的二次青睞(蜜雪兒去年十一月即曾穿著吳季剛設計的黑白相間洋裝,接受美國ABC電視台主播芭芭拉.華特斯專訪),又加上他十分年輕,未來可謂潛力無窮。
《紐約時報》形容吳季剛的設計風格偏女性化、帶有復古味道,他擅長運用花的圖騰和有明顯腰身、蓬裙來突顯女性的優雅。而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的晚禮服,吳季剛則解釋,除了閃亮、端莊,他希望能展現蜜雪兒內在的堅強個性。這件禮服也將依照慣例被送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珍藏,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此刻的吳季剛,正忙著籌備自己將於二月十三日紐約時裝周第一天登場的服裝秀。這個有禮貌、很誠懇、有一些害羞靦腆、並不是很會說話的年輕人,在接受過包括CNN等美國各大媒體採訪、講述自己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禮服的經過與概念後,卻在面對家鄉媒體時有另一番真誠分享,「我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特殊的才藝與興趣時,能夠多鼓勵他們、尊重他們,並儘可能的給他們空間和學習機會!」
原來,這位年紀輕輕、新出爐的「台灣之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設計、他的才華,而是他真誠面對自己、永不放棄追尋的勇氣。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6732 2010-10-11 11:03:25
時尚周美青 驚豔 2010-10-11 中時(另參本館:第一夫人 台灣時尚沙漠? 誰的國慶? )
平時經常以牛仔褲為主,裝扮略顯中性的第一夫人周美青,昨日搖身一變,走在流行尖端,身著知名旅美設計師吳季剛親手打造的咖啡色禮服出席國慶典禮,時尚扮相令全場驚艷。
周美青雖然並不特別講究穿著,吳季剛卻認為低調簡約的風格最適合她。日前拜會馬英九總統時,吳季剛更當面為周美青送上一套女裝,希望「渾身優雅」的周美青也能穿上自己親手設計的服飾,正巧適逢一年一度的國慶典禮,讓民眾馬上有機會一睹名設計師作品風采。
這套洋裝裙長及膝,上半身素面設計如吳季剛所言,力求簡約,深咖啡色也符合周美青一貫的低調作風;腰部以下則以漸層金箔點綴,恰如其分地遊走在低調與華貴之間,同時也讓整體視覺效果不致太過沉重。周美青腳上沒有太多裝飾的黑色低跟包鞋,則是保險不失分的搭配。
吳季剛>维基百科
吳季剛 (1982年9月27日-),旅美的台灣服裝設計師,因設計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在2009年總統就職典禮的禮服及中國影星湯唯的禮服而聲名大噪。出生於台灣台北,9歲移居加拿大,又於東京就讀國中時學習雕塑,高中則於紐約帕森設計學院主修設計。16歲以自由職業的身分開始為玩具公司設計玩偶的衣服。2008年獲得國際時裝新興之星獎(Fashion Group International's Rising Star award)。
吳季剛目前持續保有中華民國護照,仍為台灣公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0%B3%E5%AD%A3%E5%89%9B
作者:馬岳琳 出處:天下雜誌 415期 2009/02
「我真心希望所有父母,當你的孩子有特殊才藝與興趣時,能鼓勵、尊重他們。」在今天的國際服裝設計舞台大放異彩,吳季剛感謝家庭的支持與包容才成就了這一切,《天下》特別專訪這位新銳設計師的母親,回顧他與眾不同的童年……
蜜雪兒歐巴馬的一個迴旋,就把吳季剛轉上了世界的舞台。
美國新任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上個月的總統就職晚宴上,選擇了一襲象牙白色雪紡紗露肩晚禮服,她穿著這套有著銀色手工刺繡並綴滿了水晶的優雅華服,與歐巴馬翩翩起舞,鎂光燈此起彼落,全球時尚界都在問,「設計這件禮服的Jason Wu是誰?」
那一刻,二十六歲的吳季剛自己也是從電視轉播上才知道,他和同事們不眠不休趕工了一百多個小時的精心作品,竟然真的被第一夫人挑中,他立刻拿起電話打回台灣。
「第一通電話裡,他竟然一直哭,他爸爸安慰他,叫他別那麼激動,先平靜一下情緒,我們過一會兒再打電話跟他聊,」知子莫若母,吳季剛的媽媽陳美雲回想起來,心中明瞭為什麼兒子的反應會這麼激烈,那不單純是一種驕傲、欣慰和夢想成真,還有一種終於證明自己的百感交集。
吳季剛在電話裡說,「媽媽,我幫你爭回面子了,再也不用擔心別人會笑我們了。」
愛玩娃娃、看婚紗的小男孩
今天光芒耀眼的服裝設計界新星,除了幸運,成功其實是來自真誠面對自己的堅持,和母親一路相伴的支持。
吳季剛從小就是個特別的孩子,小男生心愛玩娃娃、看婚紗,也喜歡京劇。京劇名伶郭小莊在國父紀念館盛大公演時,尚唸幼稚園的吳季剛就因為喜愛她的扮相,央求家人帶他去看戲,小小年紀不但不吵鬧,散戲後還直說主角好美,真想向郭小莊握手致意。
從五歲開始,吳季剛就對新娘禮服百看不厭,陳美雲每個星期都會依著他的要求,帶他到台北市各個婚紗禮服店的櫥窗前,讓他細細的看,並且畫下禮服的樣子。他喜歡玩娃娃,陳美雲和吳季剛的阿姨就到處去幫他買,結帳的時候還要想辦法避免店員用奇怪的口氣說,「怎麼是小男生要買的呀?」
吳季剛的父親吳昆民從事動物用維他命礦物質代理,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家。母親陳美雲則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育兩個兒子身上。國小四年級時,吳季剛的父母就決定,為了讓這個特別的孩子有更適合發展的環境,由陳美雲陪伴他和長三歲的哥哥,前往溫哥華,吳昆民留在台灣打拚事業,一家人分隔兩地。
在溫哥華的那段日子,吳季剛依然拿起紙來就開始畫娃娃,家裡也到處擺著他自己動手做的娃娃。正因如此,親朋好友來到家中不免會驚訝,為什麼一個小男孩對娃娃這麼感興趣。為了減少異樣眼光的干擾,陳美雲還特別把家中地下室空出來,幫吳季剛布置成一個工作室,讓他可以盡情發揮。
當然,吳季剛的特殊天份也很快受到注意。經由介紹,陳美雲帶著吳季剛和他畫的圖、做的娃娃,前往溫哥華Granville Island Design School找服裝設計系的系主任,請對方當家教。原本系主任不願教一個只有六年級的小學生,但覺得小季剛實在有天份,決定破例授課。
大學教授破例調教小學生
其後,系主任又介紹了自己的學生、一位年輕設計師Tyra Zeildler給吳季剛,不到十五歲,吳季剛就從Zeildler那兒,學會了與服裝設計相關的畫設計圖、剪裁、認識布料和縫紉等各種技巧。
回想當年在溫哥華的茫茫雪夜裡,媽媽總是提起膽子、帶著吳季剛在晚上開車去學服裝設計;娃娃的衣服那麼小、那麼細緻,他卻要耐著性子用做大人衣服的縫紉機,去練習縫製特小號的娃娃衣,每當失去耐性不願做裁縫時,媽媽就會提醒,「老師說,如果你只會畫圖、不懂縫紉,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讓人服氣的服裝設計師!」難怪吳季剛會說,父母對他的選擇無怨無悔的支持,是幫助他成就夢想的最重要動力。
「我其實是一路想改變他的,但卻也一路看著他愈來愈愛設計、愈來愈堅持,」陳美雲坦承,自己雖然會尊重孩子、盡力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卻也不免對孩子有著傳統的期望。 2010-10-11 11:02:22
中國人攻占義大利成衣業 引發反華潮【聯合報記者陳世欽2010.09.14
紐約時報13日報導,數百年來,佛羅倫斯郊區的普拉托市生產舉世最優質的紡織品,儼然「義大利製」品牌的重鎮,但近年來中國資金大舉進軍此地,如今中資擁有的紡織廠已超過義大利本土廠商,加上中國合法或非法移民湧入普拉托,使當地開始出現排華情緒。
報導中說,中國勞工1980年代末開始大量出現。他們將這個義國紡織重鎮化為廉價成衣之都,許多人因此致富,但也引起強烈反彈。
普拉托已成為華人聚集最眾的歐洲城市。當地約有3200家企業生產廉價成衣、鞋子及各種小飾品,使用的許多原料來自中國,雇用的中國籍勞工全天候勞動,產品以中低價行銷全世界。
部分反彈情緒與文化有關。普拉托的典型義大利風情已逐漸被中國城取代,招牌義大利文與中文並列,雜貨店販賣來自中國的食物。部分義大利人最擔心的是,中國人在逃稅及與官僚體系周旋兩方面尤有過之,而且已經創造欣欣向榮的地下經濟,結果產生對外來移民與經濟的雙重恐懼。
當局指出,中國與在地幫派日益猖狂,從事的不法勾當包括進口違法紡織品、人口走私、色情交易、賭博及洗錢。
當地登記在案的義資紡織廠已不足3000家,比中資廠商還少200家。普拉托曾是義大利的主要紡織品生產及出口重鎮之一,如今當地大量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數量約占義大利全國的27%。
普拉托當局已開始嚴格取締中國籍的非法勞工。去年當選的右派市長席尼表示:「中國怎麼可以在歐盟境內留下這種印記?喧嘩、壞習慣、色情交易。市民再也無法容忍。」(楨:義自己更黑/黄/亂!另參本館:《教父》)
我記得十多年香港回歸前在英國念書時,當時在連鎖成衣店還買得到『丹麥製造』Made in Denmark的上衣;現在呢?眾所周知要買到不是中國或東南亞製造的衣服雖然不是不可能的任務,起碼也是個浩大的工程。
但是中國製造就是廉價或者品質不好的同義辭嗎?這也未必。事實上,中國雖然一開始以低廉的人工成為世界工廠,但這不表示中國沒有能力產生甚至輸出高階人力。另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就是,其實所謂的精品業老早就到中國設廠製造了。以假亂真的仿冒品姑且不論,就以真貨來說好了,製作完成擺上架的高檔品有多少是中國人生產出來的?就算是made in italy的東西可能其實是在義大利為數不少的溫州人做出來的。但是因為是品牌,消費者還是願意花大錢購買,因為品牌有價值及身分的象徵意義。而這些到中國設廠生產的精品業者,雖說是利之所驅,但品牌商譽建立不易,他們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程度讓消費者產生信賴感,所以他們會在品質上把關,不會輕易砸自己的招牌。
我說這些是要點出幾件事:
第一、現在是地球村的社會,買東西看產地已經不是競爭的唯一的標準了,要看的是品牌。品牌就是品質,在哪裡製造生產對終端的消費者來說其實都一樣。但是因為品牌建立不易,願意花時間精神建立品牌者除了生意頭腦之外,還需要一點榮譽感,而不是只求眼前利的心態。現在大部分的品牌還是以歐美日為主。
第二、身為消費者,要懂得不要被名牌消費,盲目追求名牌,成為名牌的奴隸。穿衣打扮要好看有甚麼秘訣?有,就是先改善你的氣質,然後你就穿甚麼都好看。名牌也好,地攤的牛仔褲也罷,怎麼穿都好看。我曾經跟朋友半開玩笑的說:像我們如果花大錢穿真的名牌,人家也會以為是在北京秀水街買的假貨;希拉蕊戴假珍珠,人家也會以為是真的。名牌或品牌的確在品質上有勝出之處,不然也不會成為品牌了,這才是我們消費它的目的。看清楚這一點,才有可能把消費的主導權拿回來,而不是被行銷專家牽著鼻子走的呆瓜。
第三、這麼多Made in China的高檔產品,說明了甚麼?說明了中國人有聰明的頭腦與手藝,只要不短視近利,絕對有把made in china做成消費者心中值得信賴品牌的能力,成與不成只看要不要做而已。我真的希望不管是台灣或中國都加油把made in China或 made in Taiwan都做成是讓人一聽就想購買的好品牌,而不是會讓人失落的放回貨架的名字。這次我在偶然的情形下得知,原來讓我的外國同事讚不絕口的HTC手機,就是咱們台灣的宏達電生產的呀,真是讓人有驕傲的感覺。
這篇文章的寫成,來自兩個靈感:第一是弟弟到丹麥開會時在樂高總部買了一些回來要送人的樂高鑰匙圈,回來發現是made in china,血統似乎不太純正,讓人有小小的失落感;第二就是今天看到聯合報上關於英國耶誕假期期間有1/3名牌業績是靠到歐洲掃貨的大陸人在撐的,人多到讓店家要採取進場管制。這點我毫不懷疑,因為這幾年不管到哪裡,會出手大買名牌的都是大陸人。以前中東或俄羅斯也就罷了,但大陸是這些名牌的背後製造重鎮,這情形想起來還真是有點滑稽。
http://blog.udn.com/billund7190/4747834 2010-12-31 11:38:07
陸奢侈品消費 躍全球第二【聯合報2009.09.27
據高盛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奢華產品市場全面萎縮,但今年中國奢侈品銷售非但沒減少,還將破天荒的達到五十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卅億美元的銷售額,增幅六成居全球第一。
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已占全球市場的百分之廿五,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中新網報導,奢侈品(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兼奢華亞洲網代理首席執行官蒙鵬鈞稱,金融危機並未對商務飛機市場造成衝擊。他們仍然在中國賣掉六架商務飛機,成績斐然。
今年三月,亞太區最大規模的GUCCI(古馳)旗艦店在深圳羅湖開幕。七月,LV(路易威登)亞洲最大旗艦店也在深圳羅湖開張。蒙鵬鈞認為,兩家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可謂時尚界的標竿,也可說明在大陸的奢侈品市場具廣大空間。
就連浙江一個縣級市的義烏,現在也成了中國奢華汽車的俱樂部,站在義烏街頭,滿眼都是寶馬、賓士、保時捷、奧迪、悍馬、法拉利。再耐心等上幾分鐘,甚至能看到勞斯萊斯、賓利、邁巴赫、藍寶堅尼等千萬元級別的頂級豪華車。
二○○七年,義烏寶馬旗艦店開業,是中國迄今唯一一家在縣級市開出的寶馬旗艦店。寶馬中國區總裁親赴現場,寶馬在義烏的年銷量達到二千多輛。
在最時尚的上海,南京西路聚集四十餘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分公司,大陸人、香港人、外國人,共同形成了上海頂級消費區。在上海,高檔消費令人咋舌,隨便一件衣服就可能花掉普通人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工資,世界各大著名品牌店,卡地亞珠寶、百達翡麗手表、傑尼亞服讓上海外灘形成一道光鮮的時尚廊帶。
另參本館:
《時尚考》 販賣古典 《NO LOGO》《國外後現代服飾》《服裝密碼》《時裝‧性‧男女》《時裝的面貌》《服裝心理學》《流行體系》《霓裳神話‧媒體服飾話語研究》《中華傳統服飾》《中國古代服飾史》
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資料顯示,2009年,大陸精品消費占全球市場的百分之27.5,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精品消費國。專家預估,五年內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精品消費的第一大國。
時尚業年終盤點:2009谷底眾生相 2010年01月08日 外灘畫報
本期《外灘畫報》詳細總結本年度時尚業的重要趨勢,盤點值得記取的大事件,與你一起追憶在這場生存戰中倒下的戰士。
2009年日子最難過的無疑是珠寶商,不少品牌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此外,有幾家化粧品公司也沒能熬過去。時裝方面,德國零售巨頭Arcandor Group、義大利成衣商IT Holding SpA和Ittierre SpA、時裝品牌Escada,以及Christian Lacroix和Yohji Yamamoto的運氣都不太好。層出不窮的破產事件為公司收購鋪平了道路,美國時裝零售商Eddie Bauer和男裝製造商Hartmarx都難逃被收購的命運,印度的Mittal家族則接管了Escada。
Escada、IT Holding、Viyella、Waterford Wedgwood、Yohji Yamamoto和Christian Lacroix紛紛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大部分公司找到了出路。然而由於巴黎商業法院近期批准了一項計劃,允許佔Christian Lacroix大部分股權的Falic集團關閉該品牌旗下的高級時裝、成衣以及零售業務,將員工從110人削減到10人左右,Lacroix不得不在高級時裝之路上止步——在明年1月的巴黎高級時裝週日程表上,熟悉的名字又少了一個。
此外,好幾個較為年輕的品牌也被經濟危機擊垮。比利時設計師Veronique Branquinho關閉了其經營11年的公司,Luella Bartley則由於其主要投資者Club 21的撤資而倒閉。
為了支撐下去,不少公司被迫重新制定財政計劃,並考慮裁員。10月底,Versace宣佈將削減350個工作名額,佔其員工總數的1/4——該公司期望在2011年重新實現盈利。瑞士鐘錶商Zenith、Franck Muller和Metalor也加入了裁員的行列。截至今年6月,該國鐘錶出口量下跌31.9%,整整倒退了三年。
自然而然地,性價比成了行業的新標準,各大品牌都開始推出較為價廉的商品。在這波浪潮中,Stefano Gabbana和DomenicoDolce又走在了前列,大刀闊斧,率先將其主線和D&G產品線春夏系列的售價砍去了20%。
全球市場新一輪東征勝出者Louis Vuitton、Ermenegildo Zegna、Chanel、Gucci
通過一系列新店開業和大型活動,奢侈品品牌和各大時裝屋在2009年將重心轉移到了東方。儘管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其程度卻遠不及歐美和日本。香港、上海、北京、新加坡、曼谷等地的銷售數字也許能彌補品牌在成熟市場的虧空。
本年度大部分奢侈品業務擴張都集中在中國,其中包括Gucci、Lanvin、Fendi、Chanel和Salvatore Ferragamo的新店。據摩根大通公司的評估,2009年多數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業績提高了40%以上,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基數則在今年增加了30%,預計還會在明年增加25%。Salvatore Ferragamo首席執行官Michele Norsa表示,他對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尚未開發的潛力感到詫異,他認為這部分市場將在該品牌未來的計劃中佔據重要地位。“我認為Ferragamo明年70%的增長將集中在中國。”他說。
除此之外,Louis Vuitton和Ermenegildo Zegna不約而同地在蒙古烏蘭巴托開店。Prada則將著名建築師Rem Koolhaas打造的PradaTransformer展搬到了南韓首爾。無獨有偶,12月初,Calvin Klein在首爾發佈其2010春夏女裝和男裝系列。“南韓是我們在亞洲重要性位列第二的市場。預期明年,它的地位將會超過日本。直到中國取代它——相信也為期不遠——為止,它都將是我們在亞洲市場的重中之重。”Calvin Klein的CEO TomMurry說。
……………
http://big5.ce.cn/gate/big5/fashion.ce.cn/news/201001/08/t20100108_20764740.shtml
http://big5.ce.cn/gate/big5/fashion.ce.cn/news/201001/08/t20100108_20764740_1.shtml 2010-01-27 09:11:06
物價漲風襲 法國時尚冷【聯合晚報08.05.05
法國服裝市場和高級時裝業今年的春天有點「冷」。數據顯示,今年3月法國服裝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成,4月份的銷售情況恐怕也不樂觀。
據法國時尚研究所統計,今年3月法國市場服裝銷售總額同比下降9.1%,估計4月份的降幅在5%到10%之間。3月份所有種類的服裝銷售都出現下降,其中女裝成衣同比下降17% ,男裝成衣同比下降11%。
分析師認為,服裝市場萎縮的最主要原因是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法國家庭消費信心指數在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創歷史新低。在法國市場,當民眾購買力下降時,服裝是家庭縮減的開支的第一項。
服裝市場萎縮並非法國獨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服裝市場的蕭條從去年耶誕前出現在美國和英國,隨後逐漸蔓延到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今年3月,著名服裝品牌HM的全球銷售額同比下降8%、GAP下降12%、CA更大幅下降15%
今年日本的流行語大獎中出現「fast fashion(簡速流行)」一詞,而模特兒益若翼則被視為是引爆簡速流行風潮的始作俑者,她顛覆了模特兒一定要靠名牌服飾襯托的既定概念,總愛標榜自己全身上下都是便宜貨,不景氣更是助長了這股庶民流行風。
日本百貨公司的服裝部門近來乏人問津,反倒是廉價服裝店大受歡迎,國內的平價服裝業代表有UNIQLO、SHIMAMURA、g.u.等,海外進軍日本的受歡迎品牌則有美國的Forever21、kitson、GAP、瑞典的H&M、西班牙的ZARA等。
銀座和表參道以前都是高級名品旗艦店,現在已被UNIQLO、ZARA、H&M、Forever21等店取代,日本流行服飾業已進入庶民流行、價格競爭的戰國時代。
益若翼便是在此庶民流行風潮下崛起的模特兒。她在流行語大獎頒獎典禮上介紹自己的穿著時說:「我今天穿的毛衣是在FOREVER21買的,一件二千日圓(約台幣七百元),毛背心是在SHIMAMURA買的,才九百七十日圓(約三百四十元)。」「我從小穿便宜的衣服就是理所當然,自己也不懂為何『fast fashion』會流行起來。」
益若今年廿四歲,身高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卅七公斤。中學時代就愛逛澀谷,十七歲時為女性流行雜誌POPTEEN擔任讀者模特兒,○七年起開始在雜誌上談論自己的戀愛史,喚起許多讀者的共鳴,並漸漸嶄露頭角日益走紅。
益若走紅不久便與男模特兒梅田直樹結婚生子,本來想專心當家庭主婦,後來在讀者的殷切期盼下,產後再度復出,並投身針對年輕女性的美容商品之企畫宣傳工作。
有媒體報導,益若帶動的經濟效益一年逾一百億日圓(約卅五億元),她在部落格上展示的衣服、髮型和指甲彩繪,馬上有一大群年輕女孩爭相模仿。尤其是女高中生最崇拜益若,在一項針對女高中生的問卷調查中,益若和她老公不但登上最喜歡的名人情侶第一名,她本身還被選為理想母親第二名。
益若常說,她的庶民形象和金錢觀是來自母親的影響。她認為現在順利不代表能一直維持下去,明天說不定會失業,因此她經常自我警惕說:「認為自己很會賺錢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候,所以絕對不能亂花錢。」
法國救名牌 成立時尚銀行【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2010.01.27
法國工業部長艾斯楚斯(Christian Estrosi)25日宣布,將成立時尚銀行(fashion bank),從事政府擔保的放款業務,挽救陷入掙扎的時尚業,以保持巴黎世界時尚首都的地位。
艾斯楚斯說,他希望能有一至兩家銀行,發展出專門從事放款給時尚公司與其他創意產業公司的服務,並由國家擔任特定貸款的保證人。
艾斯楚斯說:「我希望巴黎能保有全球時尚首都的地位。今天,我們需要大家一同分擔時尚界風險。」他的助理羅克斯表示,法國政府希望在3月底前揭露成立新銀行計畫的細節。
艾斯楚斯指出,法國政府也正在考慮,讓時尚界從業人員免受每周工作時數35小時的限制。這些人員在舉行時尚秀前都必須投入大量時間籌備。
他同時表示,政府也正考慮設立時尚設計與創意學院,以期與倫敦的聖馬丁學院(St. Martin's School)、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Anvers)相匹敵。他認為,巴黎必須更關注其他時尚之都的作法,例如紐約、倫敦和柏林就採取一些措施宣傳並捍衛其時尚業。
時尚業向來被法國視為文化傳統,共僱有12.5萬名員工,是全球奢華產業的重要支柱,法國政府也積極協助愛瑪仕(HERMES)、Dior等頂級品牌建立「法國製造」的形象。
去年全球支出遽減,衝擊時尚精品業,德國Escada、法國拉克華(Christian Lacroix)、日本山本耀司等世界知名品牌都聲請破產;法國品牌卡夏爾(Cacharel)也大受影響。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指出,全球奢華產業營收去年大幅下滑8%,今年應可回升1%。
為了振興法國時尚業,艾斯楚斯26日接見Vogue雜誌總編輯溫圖(Anna Wintour),聆聽她的建議。
除了時尚業之外,法國政府也對雷諾等法國企業施壓,希望能留住更多工作。
本月稍早,法國總統沙克吉試圖說服雷諾放棄於土耳設廠的計畫,留在法國製造新款小車,但並未獲得任何承諾。 2010-01-27 09:13:37
從COACH看到精品大趨勢》M型社會,M型精品時代
‧遠見 2007/12/17 精品已不只象徵奢侈浪費,精品銷售是一門顯學、一個當紅的產業、更是一個穩定的投資標的。消費M型化,精品定位也往M型兩端分流,不是愈便宜愈賺錢,就是嚇死人的極致奢華。全世界都在流行,還不趕快跟上腳步,精品大時代來了!【作者/王念綺】(攝影/陳柏年)
精品已不只象徵奢侈浪費,精品銷售是一門顯學、一個當紅的產業、更是一個穩定的投資標的。消費M型化,精品定位也往M型兩端分流,不是愈便宜愈賺錢,就是嚇死人的極致奢華。全世界都在流行,還不趕快跟上腳步,精品大時代來了!
2007年10月2日,台北忠孝東路上的太平洋SOGO復興館(BR4)一樓,法國精品愛馬仕(HERMES)拆掉了以大型橘色招牌畫上緞帶的牆板,超級VIP們不論男女,人手拎著一枚形色不等的凱莉包(Kelly Bag)或柏金包(Birkin Bag)當作邀請函,魚貫排隊參加開幕酒會,順便搶購只有開新店才有的現貨。短短一個星期內,愛馬仕替BR4,賺進3000萬台幣。
相隔不到20天,來自義大利的名牌芬迪(FENDI),不惜砸下重金,把伸展台搬到海峽對岸的北京長城居庸關,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時裝秀。看著中外模特兒從烽火台走下來,展示2008年最新設計的春夏服裝,即使冒著攝氏5、6度的低溫,在日落時分赴宴,600位社交名流仍披著皮草,爭相下訂單。
最近五、六年來,像這樣的精品旗艦店開張以及時尚秀派對戲碼,不停地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形式比新、手筆比大。
精品已成顯學》財富升級.奢華風起
2001年開始,精品正式被當成一種產業。當時全球最大的指數編撰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將原本名為「紡織品與服裝」的分類,改成「紡織、服裝和奢侈品」,包括了服裝、配件與奢侈品製造商。
此外,高盛證券統計,2005年全球時尚精品行業的銷售額為1740億美元,近2000年的一倍。可是顯然還沒到頂,預估自2007~2011年,全球的時尚精品產業,每年仍將以9.2%的複合年成長率,繼續向上攀升。
看好全球精品投資趨勢,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國內的精品基金也是賣翻天。
看準全球精品業的毛利率平均達60%左右,比一般產業的20%到25%來得高。近年來的MSCI奢侈品指數表現,又遠遠超過全球股票指數,因此基金公司的客戶服務專線,常常一天就湧入100~200通詢問電話,讓客服人員忙到手軟。
向精品學習也成新顯學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台灣區品牌經理劉榮松觀察,最近幾年很多產業,在行銷活動都和精品一樣,變得奢華、精緻起來。不只如此,他有一個在大陸做生化科技的好朋友,每次回台灣,都跑來找劉榮松分享國際精品公司經營品牌的想法和策略,「他認為精品是跨國公司,所連結的是全世界的思惟,」劉榮松說。
去年以時尚精品為主題的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由梅莉.史翠普飾演的女主管米蘭達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就算妳再瞧不起時尚精品,妳還是無從逃脫它的影響力。這些現象都說明著,奢華消費興起,精品時代已經來臨。
影響世界10大服飾 毛裝上榜【世界日報07.11.23
英國「獨立報」選出中西「影響(Shock)世界的10大服飾」,包括毛澤東所穿的「毛裝」(見圖)、邱吉爾的「衝鋒槍西裝」、卓別林的經典流浪漢裝等。
據報導,入選的兩款政治名人服裝,包括毛澤東的毛裝(即中山裝),由於毛澤東常穿中山裝示人,也被西方媒體稱之為「毛裝」。
有一陣子全中國的男女都穿這款服裝,一直到最近十幾年才逐漸消失,但在重要場合時還會見到中國領導人再穿上毛裝。現在北韓還可常見到。
英國名相邱吉爾在二戰時期穿法蘭絨西裝、戴上禮帽、結蝴蝶領結、手持衝鋒槍的打扮也入選,這身裝束像在告訴世人:就算紳士也不會對納粹退讓。
好萊塢明星李察吉爾(Richard Gere)在電影「美國舞男」(The American Gigolo)的服裝由亞曼尼提供,顯露出男性性感一面,經李察吉爾在片中一穿,亞曼尼服飾漲百倍。
經典名片女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是好萊塢第一位穿西裝的女星,眾多名人和設計師都紛紛跟風,如瑪當娜、戴安娜王妃。
美國小說名家湯姆伍爾(Tom Wolfe)自1962年起帶動起穿白西裝風潮,也成為他的標誌。
其他入選的還有一代詣星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著名「流浪漢」(tramp)西裝、美國民權領袖馬爾康.X的︰zoot西裝、歌手巴森斯(Gram Parsons)的喇叭形西裝畫滿大麻和裸女圖案,成為嬉皮運動象徵。
「披頭四」(Beatles)出道不久所穿的摩登圓領西裝,也曾風靡年輕一代。
史無前例的服裝秀
‧ELLE 2007/11/21經過了近一年與中國當局的政治斡旋後,在奧運的前一年,Fendi終於以義大利和中國文化交流的大前提,在長城辦了一場時裝秀。 【文/ELLE】
這是第一次在長城上做時尚秀。
二個月前,我第一次接受到Fendi的這個邀請,就心動了。雖然,曾經有許多國際精品品牌一直想在長城這個歷史的地標上辦秀,但一直都在長城的周邊上,無 法真正登得了長城。而在奧運的前一年,Fendi經過了近一年與中國當局的政治斡旋後,終於以義大利和中國文化交流的大前提,要在長城辦一場時裝秀。
卡爾拉格斐和LVMH主席Bernard Arnault及芬迪的二大掌門人都將出席。
這是在接受邀請後,接收到的更大的新聞。因為長城上辦秀,已經吸引了全球的重要媒體,而卡爾和LVMH主席Bernard Arnault史無前例的聯袂出席,更是驚動了時尚界,時尚界甚至流言四起:「Fendi純粹為了炒新聞,卡爾怎麼會和Arnault同台?」、「卡爾光 是助理就超過廿名,不是Fendi可以請得動的?」。當然,這些謠言後來都不攻自破。
歷史性的一刻
2007年十月十九日下午五時四十五分,此時北京已經到了要穿大衣的初冬季節,而長城上,更是寒風刺骨,來自全球近五百名的重要媒體及貴 賓,此刻都已經坐在居庸關的這一段長城上屏氣凝神的等待著,長達85公尺的舞台,剛好是二個烽火台之間的距離,二旁只有各一排座位,而且必須沿著高低起伏 的長城坡度搭建著。
隨著天色漸暗,半邊的月亮已經隱隱的昇起。正當工作人員準備要拉起原本在伸展台上的黑色蓋布,露出雪白的伸展台,Bernard Arnault和他的夫人,卻從舞台的最上方走下來,他的出現,當然也吸引了所有的鎂光燈,他一邊和媒體及貴賓致意著,一邊卻也開玩笑說:「sorry, this is not the show」。
音樂響起,第一套紅色的,很具有中國象徵的服裝走下了伸展台,秀正式展開。為了這場特別的長城秀,Fendi除了將他們剛在米蘭展出的 2008春夏秀帶來中國,卡爾也專為這場秀設計了許多套服裝,總套數一共是88套,也很符合中國人喜歡「發發」的吉祥說法,而現場的88位模特兒更是精心 安排,44位西方臉孔,44位來自二岸三地,充分的展現了Fendi這個品牌,或是說LVMH這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奢侈精品集團,重視中國這個最具潛力市 場的處處用心。
不只是一場服裝秀
雖然在Fendi的春夏服裝和卡爾為長城秀所準備的設計之間,有小小不協調的差異性,但卡爾一貫熟練的利用皮草和針織之間的細節,還是將 Fendi這個品牌的優雅和奢華感充分展現,也讓觀眾再次讚嘆他的功力。而隨著秀的接近尾聲,天光也漸漸暗了下來,周圍的山色在黑暗中變成了淡淡的輪廓, 舞台上金黃色Fendi的Logo變得更閃亮。88套中的最後一套,是中國第一名模杜鵑穿著黑色類似旗袍的晚裝出現,正紅色的高跟鞋,手上的手拿包還有 正紅色的流蘇⋯⋯那一刻,大家好像又從服裝秀的氛圍中醒來,回到我們坐在中國的長城上的現實中,天蒼野茫,這是一道比西元歷史還長的古建築,眼前的它隨著 山勢婉蜒著幾乎到了天際線。秀結束了,燈光暗了,主辦單位在長城上打亮了類似星星瀑布般的閃燈,也在山壁上打上了Fendi二個F字形的Logo。
做為一場服裝秀,它結束了,但它帶來的視覺的、和文化上的深度震撼,好像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在我的心裡。
後記:長城概念的延伸
其實這場服裝秀對Fendi來說,意義也絕對不只於此,除了吸引全球的目光,再次注意到這個義大利的品牌形象,Fendi似乎也會擴大這次 活動的影響範圍,甚至成為一個行銷活動的策略。第二天我在北京的幾個購物中心裡,都看到「中國、長城」這幾個中文字,和以雙F Logo描出來的長城城牆圖樣,都和他們的中文品牌名「芬迪」同時出現在店中,成為視覺的焦點。
這是Fendi和長城的聯名行銷?我一時竟難以判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奧運前後,中國熱正火紅之際,一定會有更多的精品品牌,會繼續利用中國的形象,向中國及世界發聲。
高價引反彈 名牌包正泡沫化【聯合報07.11.02編譯田思怡
名牌皮包面臨泡沫化危機。庫存太多,價格貴得離譜,分析師預測市場將下滑,二○○四年以來不理性的高峰期已經退燒。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過去三年名牌包價格年年調漲,但報導說,消費者信心不足和信貸危機可能同時衝擊高價和低價市場。利率波動和美元弱勢也會削弱市場買氣。
網路拍賣公司Portero的採購菲爾說:「今天的豪華公寓市場可比名牌包。每個皮包都有一個專屬名字,房子也一樣,至少在紐約,每棟公寓都有管家、游泳池、溜狗公園和一個時髦的名字。奢華過了頭,人們想回到歷經風霜、帶有古典氣質的戰前公寓。」
菲爾說:「名牌包已退燒。」
精品業者推出造形活像過去雜工所提的「民工包」,更是令一些消費者啼笑皆非。Dolce&Gabbana的「完美小姐」民工包售價七百九十五美元 (台幣兩萬五千元),Celine的「苦中帶甜」民工包售價一千七百美元(台幣五萬五千元),Prada的抓褶高飛包售價一千七百五十美元。
Domino雜誌時尚主編古德曼說:「設計師把包包的價格不斷提高,測試經濟法則,直到消費者停止購買。這些包包貴得離譜,以此吸引消費者每季購買新包包。」
以設計師推出新款式的速度,要追得上流行已不可能,這也改變消費者對名牌包的看法。
紐約Barneys精品店的茱莉.吉哈特說:「我們的顧客想找有趣的包包,她們不要花錢買大家都有的包包。」但是,她們也不要買只能提一季的包包。
少談奢華 台灣會更好
【聯合報╱林意玲/文化大學新聞系講師07.10.28
「何不食肉糜」的為官心態引發反彈,當然是來自不知民間疾苦的感嘆;但是觀賞媒體報導與電視新聞,實在還是讓人不禁反省,誰是擴大貧富差距的「始作俑者」?
M型社會裡,中產階級幾乎已經消失了,底層民眾每天從報上、從電視上觀賞有錢人有錢到什麼「程度」,每則新聞都讓人嘆為觀止。
對媒體工作者而言,社會上稀奇古怪的事都值得報導,因為這是盡心滿足讀者「知的權利」,但是在社會集體心裡來說,看著別人一擲數萬的吃一棵白松露;攝影機 特寫台中七期豪宅動輒四五百坪華屋;秋冬季名牌店推出的鑽戒、LV皮包與設計師服裝…。難免會對社會低層民眾相對的「被剝奪感」,有推波助浪之嫌。
問題的下游還可以推到,貧富差距所必然引發的:社會階級對立、豪門保全更嚴密、窮病孤苦者更厭世、暴力討債詐騙更橫行…
「風俗之厚薄兮,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少報導、不羨慕物質的富有;多發揚、多傳講心靈的充實,與生命互助的滿足喜悅。台灣,就會成為一個全世界最值得居住的美好地方。
全方位投資中國》1億家庭消費力完全引爆
‧理財周刊 2007/10/24中國富起來後,除了吃得飽更講求營養,衣著要穿名牌趕流行,有房子住還要炒樓投資,名車與珠寶更是 有錢人的身分跟品味象徵……【撰文/鄭國強】
保時捷(PORSCHE)進駐古都西安!今年5月底,在西安市未央區錦園新世紀內舉辦盛大的剪綵典禮,向世人宣布世界頂級名車正式在西安設立銷售據點,911、carrera等千萬跑車系列展示,讓早2年進入的賓士、悍馬車相形失色。
經濟飛速成長,翻轉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比想像中還要快10年!」這是西安省台商會長孫芳山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看法。他回憶,10年前,西安除了秦始皇的兵馬俑和可口可樂工廠比較著名以外,就剩下泛黃的大地;現在,西安已成為中國內銷市場的重鎮,福特汽車、百威啤酒、百事可樂紛紛進駐。連全球最大百貨連 鎖的沃爾瑪(Wal-Mart)都抵擋不住古都之熱,前往西安設立第87家分店。
西安,是個離海岸1200公里以上的內陸城市,它尚且如此繁華,更何況是上海等沿海地區。
新富階級快速成長
「老港額!(笨啊)」在上海蛇山高爾夫球場果嶺上,一個上海人正在自我解嘲球技不好;明明比賽轉播中,老虎伍茲就站在同樣的位置成功揮杆,自己卻把小白球打進了水塘。這裡的人說,在這個會員卡每年要價20萬美金的頂級球場內,以往多聽到日文、韓文、台灣話;現在,最常聽到的是上海話,透露出上海新富階級的 成長速度。
在上海,雖然打高爾夫的人口成長快,但是,還是趕不過開進口車的成長速度。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06年11月為止,全中國進口汽車20餘萬輛,年增率高達41%;其中,成長最快的是3000cc以上車輛,年成長有92%。
單單是今年前2個月,賓士轎車在中國銷售數字就比去年同期增加67%,而賓士S級銷售2230輛,比去年成長了110%;中國,是賓士S級轎車在全球的第2大市場。
國際車商總裁也得常往中國跑。在大連、上海、北京、重慶、西安等全中國大都市,都有他們的軌跡,常對著中國高官以濃厚的口音的問候「你豪」;因為,現在全 世界買最多車的,除了美國人以外,就是中國人了,中國大陸去年國內銷售汽車高達721萬餘輛,已成為世界第2消費大國,2006年全球每銷售100輛車, 就有11輛在中國市場售出。
龍鳳食品董事長葉惠德說,2年前,出門開一輛積架,在上海街上很少遇到同款車子;現在,上海人不但開得起雙B,連積架也滿街跑。在上海Levi`s牛仔褲 公司上班的張婕表示,2006年申請一張車牌要3萬1千元人民幣,今年已經漲破5萬元,而且,上揚情勢未見緩和跡象,因為,大家怕今年不買,明年更貴。
開好車 吃好菜 喝好酒
「名車會跑,名菜吃飽,好酒醉倒」,這是大陸的順口溜,意思是除了開好車之外,還要吃好菜,喝好酒。 晚上6點,上海的高級房車,不少停在占地有1萬米的上海新天地餐廳,再過去,就是以前法國租界,有著上海洋樓造型的新天地,每餐叫價1000元人民幣以上,是上海奢華風的最佳代表;但是,每晚客戶仍是絡繹不絕地上門。
中國人吃的越來越好是有目共睹。全國最富有前10%的人消費,一年吃掉的蝦子要比全中國平均高出2倍,比最低10%的所得者高出7.7倍。
穿衣服也越來越講究。張婕表示,上海Levi`s牛仔褲銷售量在05年成長40%,在去年成長55%。民眾越來越注重穿著,衣服花色越趨鮮豔,不再是過去大家對中國人衣服顏色的印象:黑色、藍色、灰色。
至於高所得群,則展現在精品消費力上。中國人的財富,國際拍賣機構蘇富比早已見識到。在10月,於香港舉行的拍賣會中,將有一顆底標就要5億元台幣的84.5克拉大白鑽拍賣,這是5年來蘇富比拍賣過最貴的鑽石,足見中國地區消費潛力驚人。 另外,從全國數據來看,2005年金銀珠寶銷售額增長13.9%,到了去年更有高達28.5%成長,遠高出食品飲料、菸酒、化妝品及服裝的15.5%~19.2%。 除了名車、美食、錦衣以外,另一個中國財力蘊藏所在,就是房地產。
高檔住宅連漲5年
有土斯有財,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即使是共產主義之下亦然。自2002年至05年,全國房價銷售指數平均增幅1.6%;然而,2年來在中央政府刻意壓抑之下,衰退居多。比較特別的是,高檔住宅用地價格,是各類房價指數中唯一連漲5年的,似乎對中國政府降溫免疫。
在上海,葉惠德表示,2002年的時候,高級住宅區1平方公尺用4000元人民幣可以買得到,現在已經漲到6萬元,相當於台北市大安、信義區每坪84萬元的價位,最頂級之處還喊到1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每坪140萬新台幣。
崛起的中國新富階層和外資,共同競逐著房地產。葉惠德說,上海的房價不是上海當地人來決定,而是來自全球的國際企業、投資客、溫州幫等外來人決定。例如台灣來的天福茗茶,為了卡位中國市場,就是不斷買地、買樓拓展分店。
今年,國土資源部再度明確禁止別墅類、高爾夫球場等項目用地批建,在供給更少的預期下,別墅用地價格帶來更大增值潛力。 中國經濟,就像是她的股市一樣,以出乎意料的高速前進。葉惠德回想起2005年大陸股市剛起來的時候,他用每股5元買了大陸中信證券的股票,一下子漲了4倍,就心滿意足獲利了結,誰知道,現在股價已經到106元!
精品市場每年成長21%
對於成長迅速的中國消費力,建弘投信研究部協理王裕豐分析背後動能指出,中國年所得超過100萬人民幣的新富階級,已超過1000萬人,這是主要推力。
此外,京華鑽石董事長柯朝祥則指出,中國還有一群容易被忽略的富豪,低調經營自己的事業,例如他曾接觸過的珍珠飼養商人,平均一個人養1、20池的珍珠,這批人身價每個都有10億元人民幣;這些富豪,潛藏在各行各業。
國際投資機構怎麼看中國市場呢?就精品市場而言,高盛預估,中國在2007至2012年,每年仍有21%的成長;預計在2015年,中國將成為高檔消費品市場最大的消費群。
過去5年,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9.8%速度成長;對於未來5年,曾任世界銀行專家,現任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表示,2007年估計經濟成長達11.5%,明年在10.5%至11%之間,未來5年,平均仍會有9.5%以上的成長水準。
成長快速的中國消費,為全球廠商提供商機;雖然,無法直接賺取中國的內需財,但是,你可以藉由投資,跟著中國一起富起來。 如何靠投資沾光中國?中國人要吃,可以選擇食品題材中的中國收成股;要蓋樓,水泥、鋼鐵題材概念股看俏,長期而言,地價仍然看多,相關地產基金可以留意; 新富階層的奢侈消費,可以藉由精品基金抓住財富機會;最後,中國汽車數量大幅成長,可以投資石油基金,因為全中國幾百萬輛的車子一上路就得用油。
衣食住行外,玩樂也將成為不錯的標的。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掌握投資機會,讓中國人的每一分鐘消費,都變成你的財富。
衣》中國高檔貨市場爆衝27% 精品基金大好
‧理財周刊 2007/10/24中國目前有1000萬人的年平均所得在100萬人民幣以上, 其中更被預估有1.7億元的潛在精品消費者, 如果選對基金,在別人購買精品的同時,我們也能跟賺大筆鈔票。【撰文/陳君樺】
一句口號「買精品不如買精品基金」,成功打動不少投資人的心,也造成從去年底到今年為止,話題延燒不斷的精品基金熱潮;而由新興市場龐大人口所帶動的基礎 建設、民生必需品需求,更造成了油價、原物料、運輸費用的節節攀升,相關的原物料基金、基礎建設基金也連帶受到影響。那麼,倘若將「新興市場的消費潛力」 與「對精品的需求」兩相結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答案是:超過25%的年複合成長率。
不進軍中國市場 一定輸
過去,全球精品市場多區分為日本、歐洲、美國、亞洲不含日本等4大主力地區,但從2004年開始,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統計,在全球精品市場每年約500億美元的規模中,中國(包含香港)的精品需求已達60億美元,占全球精品市場比重約12%,僅次於日本、 美國;而高盛更預測,中國精品市場的複合成長率將維持每年25%的水準,到2015年,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精品消費市場。
摩根大通(JP Morgan)也有相近的數據。2004年,在全球奢侈品消費者中,日本以41%居冠,而亞洲不含日本(包括韓、中、港、台、新加坡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僅約12%;但到了2014年,中國將以23%居冠,成為新的主力族群。
每年25%的成長率很高嗎?在日本、歐美等成熟市場,每年精品市場的成長率通常是個位數,大多只有1%~5%而已;而中國2007年1到7月份,精品市場 需求的年成長率已有27.4%,超過高盛所推估的25%。換句話說,除了中國以外,年成長率能有25%的市場,還真是提著燈籠都找不到。這也是為什麼所有 的時尚品牌,統統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就如同京華鑽石董事長柯朝祥所言:「去了不一定會贏,但不去一定輸。」
從1992年,LV在北京設立第一個據點開始,精品進入中國市場已將近15個年頭;到目前為止,各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戰績是賺錢的不多,賠錢的比較多。華頓 全球時尚精品基金經理人何佩儒就舉例,珠寶品牌Cartier花了將近15年的時間才損益兩平;而擁有Moschino、LeSportsac、Paul Smith等品牌的藍鐘集團,雖然在中國市場依舊虧損,但也表示「願意再觀察10年」,顯見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
中國消費者 最愛進口名車
當然,也有一些品牌出擊成功。華南永昌精品基金經理人余睿明副總就舉例,如Swatch集團旗下專走高價名錶路線的Omega,在中國高級手錶市場就囊括 了大約7成的市占率;隸屬於LVMH旗下的Hennessy,1996年開始在中國設廠,花了5年的時間打通路、做市場調查,直到2001年才正式在中國 販售,有備而來的成果,就是拿下中國洋酒市場龍頭寶座。
除了名錶與名酒之外,名車的表現更是亮麗,根據中國關稅局統計,今年1到7月,中國進口精品商品較去年同期成長27.6%,達48.5億美元,其中,有70%的比重來自於「汽車」。
不妨先做個小測驗。「最想擁有的精品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也許是LV包包、Tiffany鑽戒、Burburry風衣、Omega名錶、 Mont Blanc名筆、Armani西裝或是BMW名車等等,汽車算是精品嗎?不用懷疑,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最想擁有的精品,就是汽車。
精品消費 仍由男性主導
「精品」,其實是很難定義的一個名詞。若以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LVMH集團對於精品的定義,可區分為「時裝與鞋子」、「名錶與珠寶」、「皮件與配件」、 「香水、化妝品與保養品」等4大版圖。但消費者行為絕非放諸四海皆準,對於目前仍以「男性族群」為主力的中國精品市場而言,汽車、名錶、名筆、名酒等品項 所占比重,就超越了傳統印象中,女性消費族群所熱愛的皮包、珠寶與香水。 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仍多由男性主導,包括企業家、商務人士以及社會名流,約占中國精品消費族群的9成,這些人不但愛車、愛錶、愛酒,也愛高爾夫球具,更 重要的是,中國人的送禮文化對於精品市場更有著推波助瀾的功效。此外,換個角度來看,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高,未來女性的精品消費力將大幅成長,對於精 品之需求也可望隨之擴張。
中國有多少潛在精品消費族群? 「1989年到香港的時候,講中文會被歧視;但現在,講中文會被尊敬。在香港中環的名牌精品店,以前如果穿得不夠正式,走進店裡,店員根本不會甩你;但是 現在你穿得越邋遢,店員反而更畢恭畢敬,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來自中國、外表可能其貌不揚的人,隨時可以包下店裡20幾個名牌包包」這是出生在台灣,長年在 香港、中國居住與工作的花旗環球證券分析師楊應超,對於中國富人崛起的另類觀察。
1億人口的潛在商機
美林證券預估,中國有超過30萬人的淨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這些人算是頂級族群;中國品牌協會則預估,中國有1.7億人的潛在精品消費者。倘若我們以 更明確的定義來看,目前全中國約有1500萬人的年平均所得在人民幣25萬元以上,到2014年,將成長到1億人口左右,而這些人正是精品品牌鎖定的目標 客群;換句話說,精品消費族群與中產階級人口的成長率,密切相關。
除了人口所得結構外,「城市規模」也是另一指標。基本上,精品店的據點大多與百貨公司相鄰,北京、上海與廣州等一線城市是所謂的一級戰場,像精品銷售規模 占全中國1/3以上的上海,就有一條知名的精品街「南京路」,不過1.2平方公里的區域,就集結了各大精品店進駐。全中國大約有100個城市,人口規模超 過100萬人,這些二線城市,例如大連、成都、武漢,則是各品牌所亟欲打進的重要市場。除了精品之外,中國的黃金珠寶市場,同樣熱絡。
曾多次赴中國考察的前珠寶協會理事長曾健民就形容「中國現在金市的熱絡程度、金店(也就是所謂的銀樓)的密集程度,比起民國65到80年間、經濟正快速起 飛的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同於台灣黃金市場10年來持續萎縮,中國在港資如「周大福珠寶金行」、陸資如「六福珠寶」的拓展下,形成以深圳、番禺、東 莞為核心的3大黃金加工區。
黃金與鑽石 佩戴兼投資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統計,2006年全球前3大黃金需求國家分別為印度的715.5噸、美國的338.5噸,以及中國的259.6噸,排名第3的 中國約占全球黃金需求市場的12%。 不同於印度對於黃金的需求泰半用於金飾上,中國市場對於黃金的需求是「佩戴」與「投資」並重。世界黃金協會表示,由於中國年平均所得迭創新高,提供市場強 大的投資性與消費性動能;另一方面,一般銀行存款利率又偏低,且必須課徵所得稅,鉅額存款還得提交所謂的資產來源證明,相對降低民眾將閒錢放進銀行的意 願。因此,買黃金(包括金條、金飾)作為保值工具的需求順勢興旺,況且金價近年處於多頭牛市,更提升中國人民對於黃金未來走勢的期待。
而與黃金同樣具有國際行情,具備流通、投資、保值特性的鑽石,在中國也大受歡迎。2006年,全球最大的鑽石加工公司Eurostar旗下的歐洲珠寶品牌Tesiro,由於看好中國珠寶市場成長潛力,以1億美元收購了中國江蘇「通靈翠鑽」85%的股權。 就算不看市場規模,單從世界黃金協會陸續在北京、上海設立分會,以及中國在上海成立黃金交易中心、鑽石交易中心,也不難看出中國積極建立、提升黃金、鑽石交易市場熱絡的企圖。
對企業來說,中國市場的美麗(龐大人口、快速的經濟成長、人民幣升值)與哀愁(加值稅率高、經營風險大、仿冒品猖獗),考驗企業本身的生存能耐;但對於台 灣的投資人來說,問題只有:該如何挑對好基金。 由於金價走漲,使得黃金基金今年以來的報酬率相當亮眼,但自然也會有上檔空間是否有限的疑慮。至於精品基金,有些則擴及科技精品(如Apple)、休閒 (如Disney),要精還是要廣,下手前不妨多花點心思,挑出符合自己判斷的基金,才能真正實現「你買你的奢侈品,我賺我的報酬率」的超完美結論。
亞洲3大設計師 巴黎爭艷【聯合晚報07.10.01朱小明
巴黎是公認的世界時尚首都,愈來愈多的亞洲設計師逐鹿巴黎,讓巴黎真正的「全球化」,今年的巴黎時裝周有來自印度的馬尼希‧阿洛拉、中國的謝鋒和南韓的李尚邦三位設計師登場,和Chanel、CD、LV、Givenchy等名牌爭艷、以此為打入世界市場的跳板。
阿洛拉已經連續四季在倫敦時裝周參展,相當受矚目,今年更成為第一位站上巴黎伸展台的印度設計師,問他為何捨倫敦而就巴黎,他說:「這是現實問題,巴黎才 是時裝之都,想要更多人欣賞我的設計、更大曝光率,唯有來巴黎。」能夠躋身已成時尚代名詞的各大名牌之間,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來自中國謝鋒今年是第二度叩關,他指出,世界愈來愈小,進軍巴黎的理由是這裡更容易打出品牌知名度,讓他旗下的「吉芬」品牌跨足國際市場。
三位亞洲設計師把文化背景融入設計,阿洛拉讓巴黎染上印度寶萊塢的華麗,他結合印度傳統手工和安迪沃荷的普普藝術風,印度神祗躍然裙擺,亮片和刺繡就動員了百餘多人費時兩個多月準備。
謝鋒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主題,主打的「翔」,靈感源自中國體育明星劉翔的跨欄英姿。這樣的設定,其實目標在期待明年國際市場能掀起運動風。李尚邦也不 吝揮灑韓國文化元素,不論亮片外套上暗藏的韓文,或雷射印染的花草圖案,都吹著「韓風」。李尚邦說,亞洲設計師在世界時裝界已闖出成績,讓東西文化得以交 流,這股亞洲風尚潮都將由巴黎吹向世界市場。
<日流行美學「蚊帳文化」+卡哇伊>中時 特派記者黃菁菁/東京廿八日電
站在澀谷街頭放眼望去,從造型清一色的女孩身上,很容易嗅出最新的流行訊息。佳麗寶美容研究所所長野野村榮分析指出,這是日本獨特的「蚊帳文化」造就的一窩蜂流行潮,卡哇伊(可愛)更是日本女性與歐美不同的重要流行指標。
佳麗寶美容研究所於今年初針對巴黎和東京的女性進行一項生活型態調查,從中分析日本女性與歐美女性在不同價值觀下產生對美的不同認知。
對巴黎女性而言,生活最重要的時間是花在與親友相處上,東京女性除了與家人相處外,也喜歡將時間花在興趣上。至於化妝的定義,巴黎女性認為化妝是身為女人的享受可以掩飾缺點,讓自己有自信,東京女性的回答則多了享受時髦和自我表現。
被問到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時,巴黎女性回答是自然、知性,東京女性則多了可愛和高尚。野野村所長分析,從兩地女性生活型態和價值觀的不同,不難看出對化妝、美的不同追求。巴黎女性較重視內在,大多會隨自己的心情化妝打扮,東京女性則重視外在眼光,喜歡與流行同步、做同樣打扮。
野野村說,「歐美的服裝流行雜誌只是介紹流行訊息,但是日本許多像CAN CAM的目錄型流行雜誌,卻從髮型、服飾、皮包等細部教人如何看場合穿著,日本女性通常會照雜誌教的打扮,所以街頭常會看到劃一的流行色彩和穿著」。
「『蚊帳文化』造就了日本獨特的一窩蜂流行潮,所謂的『蚊帳文化』即喜歡被保護在像蚊帳一樣的安全範圍裡,不喜歡過於突出,重視人際關係、喜歡融入團體,若在蚊帳之外還可能被排擠,而這並非強迫性的,是自然而然的無意識型態」。
日本從九○年代起,另一流行指標是「卡哇伊」。野野村解釋說,日本人所謂的「卡哇伊」已泛指喜歡的東西,哪怕是看起來駭人的爬蟲類都有人大叫「卡哇伊」,而且不管是年輕人或成人都脫離不了喜歡「卡哇伊」的傾向,所以不管是什麼商品想進日本市場,一定要重視「卡哇伊」這個關鍵字。
屬於台灣的時尚在哪裡?TIS打造亞洲時裝週(仿亞太影展?)
BRAND名牌誌 2007/07/13【文/林羿亨;攝影/Mark】
在炎炎夏日,模特兒身穿年末寒冬的華麗服飾,搖曳生姿地走在伸展台上,時尚周對許多人而言,也許只是一個未來流行經營模式的預告活動。這樣的時尚集會,最 早起源於1910年的巴黎,為了集聚時尚市場的專業人士,引導市場並體現市場需求,從而為設計師、採購商和供應商三者搭起交流的平台,他們幫助新進設計師 入行,組織並協調巴黎時裝周的日程表,務求讓買手和時尚記者看遍每一場秀。
歷經半個世紀後,當今世界上已形成5大時尚周:巴黎、米蘭、倫敦、紐約、東京,是許多時尚迷每年渴求前往朝聖的指標城市。這樣以城市為單位、由設計師組 成、為設計師服務的專業機構,採用短期集中發布的方式發表作品,不但讓新舊世代的設計師有個表演的空間,更讓國內外觀眾擁有一個便利的管道,能夠接近最新 的流行創意與設計之美。於是乎,每當時尚周舉辦之際,帶動的不只是服裝、皮件、珠寶廠商與設計師之間的商業交流,也讓整個城市浸淫在來自全球各地的最新資 訊中,如同整個城市的時尚歡慶,時尚的基因也自然地在每一個市民的血液中滋長。
在台灣,擁有著穩固紡織代工產業背景、以及龐大流行接受力,過去卻從未有過屬於自己的時尚展場,身在台灣的我們對於時尚總是只能被動地殷殷期盼,從國外媒 體傳回落後好幾步的第二手訊息,許多設計師空有一身好功夫卻沒有管道能夠發聲,當然更無法滿足相關時尚業內人士有關短期集中、發布、交流等方面的要求。
不過,由經濟部支援下成立多年的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在2006年開始籌辦了第一屆的「台北魅力Taipei in Style 2006」時尚周,以世界時尚產業集會的形式,讓台灣的時尚設計師們也能擁有自己的空間,與自己的城市共鳴;2007年第二屆的「台北魅力Taipei in Style」國際時尚周也即將登場,以「品牌台灣(Branding Taiwan)發展計畫」為主要目標,更將強調往國際發展的方向,協助台灣品牌建立國際通路與整合亞洲品牌新勢力,協同外貿協會,於8月30日至9月2日 在台北世貿二館擴大舉辦「台北魅力國際時尚展Taipei In Style 2007」。
台灣有很多很好的設計師,但是在整個時尚體系看來,從來沒有自己的看法,因為就整個文化思想,亞洲在時尚上的觀點完全跟隨西方,「台北時尚魅力展」等於是搭出了一個舞台,表達台灣設計師的觀點,要以強盛的氣勢告訴世界,台灣有多好。
<消金人在對岸 台灣不亮上海亮>天下07/05/02【文/陳良榕】
兩岸之間,似乎有條無形的纜線,台灣的夕陽產業就乘著這條線滑到對岸,在對岸廉價人力和龐大市場的餵養下,許多原本奄奄一息的產業反而茁壯生猛起來。
最新一波搭上這條纜線的是數以百計的消費金融人才,一場卡債風暴,讓提前面臨中年危機的消金主管紛紛「轉軌」到對岸。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的信用卡主管都換成台灣老將,他們也從台灣招兵買馬。
其中一個迷你團隊出現在上海鬧區徐家匯的邊緣,一棟新蓋好的大樓裡。早上九點半,兩個穿著深藍西裝的業務員氣喘吁吁的趕到二十二樓按了下指紋辨識器「打卡」。他們是來自台南的王政凱和王楷傑,在去年秋天加入民生銀行的上海信用卡中心,民生是香港上市的股份制銀行。
他們可沒遲到。上海是民生銀行全國二十二個信用卡中心唯一一個九點半上班的地方,原因是上海上班族擠電梯的拚勁,讓同樣來自台灣的上海營銷處總經理王天一大喊吃不消。
有回他被人群卡在電梯中間,偏偏又遇上電梯故障,被迫在酷熱與汗臭中動彈不得半小時,一氣之下,他宣布從此晚半個小時上下班。
除此之外,王天一沒什麼可抱怨。他過去在台北是富邦銀行的中階主管,但在民生銀行信用卡部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封疆大吏」,薪水也比過去高出不少。他在過去一年間創立直屬總部的上海信用卡營銷中心,現有二百多員工分布徐家匯、浦東兩地,今年底將擴編到四百人規模。
累是理所當然的,才三十八歲的王天一這陣子竟然冒出不少白頭髮,「我現在頭髮是染黑的,」他苦笑地說,但他認為值得,「覺得有找回價值,如果還在台灣活是活下去,但只是活。」
王天一用「行屍走肉」來形容台灣消金行業的處境。他是在去年初離開台灣,當時各銀行的消金業務主管都是人心惶惶,一個早在民生銀行工作的老同事打了一通電話給他,他立刻請了假飛到北京面試,不久就決定走馬上任。現在更把老婆小孩帶來徐家匯的住處,大有安居樂業的打算。
「我算是跑得……還算可以的,」他有點得意。
幾個台灣消金老將到了北京、上海,都帶上浩浩蕩蕩的台灣團隊,資歷較淺的王天一只帶來與他相識多年的王政凱,以及與王政凱情同手足的好友王楷傑。
兩個人現在都是鑽石白金卡的銷售業務員,和當地人一般待遇:月薪三六六八人民幣。「現在對錢不要太看重,熟悉環境最重要,」王天一解釋,他認為只要熟悉環境,憑兩人過去在台灣的信用卡行銷豐富經驗必能快速升遷。
現在兩人每天擠公車奔波拜訪客戶。有時坐上兩小時公車到客戶約定地點,卻又被放鴿子。而兩人的南部口音和忠厚談吐,有時會被盛氣凌人的上海富人看不起。儘管嘗盡人間冷暖,但他們仍看好上海的潛力,因為「上海的富人還真多,」兩人一再強調。
例如前陣子讓所有業務員津津樂道的鑽石卡案例:一個三十歲的富商千金,竟附上了一套近三千萬人民幣的住宅證明,以及一台六百萬人民幣的保時捷照片。
.......
許多到大陸發展的經理人,往往面臨一個關鍵問題:「這個位子我能坐多久?」
這點王天一毫不擔心。他認為自己的競爭力在於:「又年輕又便宜又好用」。他在台灣是中層主管,比起拿美金合約的「總」字輩的資深業界先進, 薪水要低多了。而比起大陸同行,他的經驗卻又無人能比。更何況,去年中國正式開放外資銀行進入中國,花旗、匯豐等巨頭正積極佈局,只要這些世界級巨頭進入 消金領域,未來新一波搶人大戰在所難免。
王天一已經開始引頸期望,他甚至為此婉拒民生銀行老總邀他「入籍」,從約聘轉正式員工的邀請。因為他曾有七年外商銀行工作的經驗。
「未來外資會來找我,因為我有台灣、大陸經驗,」王天一充滿自信地說,「而且我又不貴!」
沙漠也會有綠洲^_^
時尚是與時俱進的美感生活體驗
與奢華或名牌無關
春天陽明山賞櫻秋天奧萬大賞楓
美感的生活人人可追求
如果把時尚與商人所推廣的商品結合
誤認追求品牌就是時尚
那才是時尚沙漠地區
對這種過度流行的字眼一直沒什麼好感,
大概是對台灣人總是習慣一窩蜂追尋什麼的躁熱效應而感到厭倦了吧。
台灣是不是時尚沙漠?
國際時尚業者來不來台投資?
老實說我都不Care。
畢竟我不走那個調調,也不喜歡招搖的揹LV,哈!
現在這年代,活出自己的味道比較重要不是嗎。
時尚?!虛無啊~
那個 若從消費總額來看M型社會的第二隻腳 是比第一隻腳大喔
便宜是好事的作者和大前研一 都這樣說
不過 前幾天讀曹聚仁 他老兄五十年代就說了選擇性消費這件事情
便宜奢華品 一直都有阿 像零錢包什麼的
基本上那篇雜誌夠好笑 正確的標題應該是 台灣是hi-Fashion沙漠才對 光是fashion並不是專指名牌的時尚 比較是齊美爾談的那個流行吧
世界級食材中國造 2024-03-19 消費主張
源自歐洲的“黑色黄金”魚子醬爲何成爲了中國特産?不同年份、不同價格的魚子醬味道口感有何區别?魚子醬與鵝肝、黑松露並稱世界三大奢華美食。魚子醬因其色澤烏亮、口感豐富,被譽爲飲食界的“黑色黄金”。在過去魚子醬高昂的價格,勸退了很多消費者,而如今國際市場上魚子醬價格已經大大降低。
被譽爲“世界三大珍饈”之一的鵝肝是公認的頂級美味,以其獨特的絲滑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爲了餐桌上最閃耀的明星,其中最出名的當數法式鵝肝了。而讓人意外的是,享譽世界的鵝肝竟然大部分來自兩個中國的小縣城。
相關新聞
在欧洲无比高级的松露,在中国云南不过是种普通的野味!
一袋日本松茸凭什么能值一套房?
雲南松茸濫摘頻傳 官農合作維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