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6 08:49:57阿楨

《偷香》

貝托魯奇(貝托魯奇:名導演22)導演的《偷香》雖入圍1996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但我覺得沒《托斯卡尼艷陽下》好看,看過非但沒窺到啥香艶,連地中海艷陽的氣息也沒,只感到一陣暈眩。

那是你不适應貝托魯奇「慣常的主旨手法,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空中追索人性真相以及生命的態度。」

有那麼沈重嗎?我看過只覺曖昧不清,要不是重新回憶一下,還真不知是在拍以下劇情:

「19歲的美國少女露西,在母親死後決定前往義大利的一個小鎮尋找母親的昔日故友,並在當地擔任一名雕塑家的模特兒。但是,仍為處女的露西無法靜心領會這一片鄉間的寧靜,她遲疑良久才敢再見四年前吻過的男孩,並體會到她母親日記中那一段莫名的情結。
露西這樣一名美國少女的出現,為群居於當地的藝術家及文人帶來一股新生氣,而且她那純潔無暇之美,也挑起了這群人的情慾面,使得她尚未解開母親一生的謎團前,已使得眾人的生活秩序大亂。最終雖無法確認生父是誰,但真正讓她動情和破身的卻不是四年前吻過的尼可、而是未署名而誤以為尼可與她通信的奧斯華(這有點《大鼻子情聖》)。」

那你得去看LOWE的原著小說《偷香》(遠流,1996),裡頭一再重覆露西用「母親日記中那一段莫名的情結」來問男人並尋找誰是她的生父:

「我母親日記裡面說,曾經跟一個口音很特別的男人在橄欖樹叢裡面,那個殺了一條蝮蛇,然後餵她吃一片橄欖葉,他曾經參戰,而且有一個太太……我母親是那個時候懐了我。」(p.306)

「蝮蛇」尤其是「橄欖葉」在文字的描述上確實有生命和情欲的象徵意義,但就影像的視覺效果上、不如影片中強調的義大利紅土地和用它來雕塑的紅色現代主義人像。

其實小說對景物和情節的描述比電影還模糊不清。

不過小說對露西在拒絕尼可與接受奧斯華性愛之間的內心感受、的以下描述、卻比電影深刻:
「尼可好奇地望著露西走到橄欖樹旁,摘下一片葉子吃下去…他跟她後面…她牽著尼可的手,帶他走進濃密的樹林…她閉上眼睛,感覺他趴在自己身上。她以前常常幻想這個時刻,現在發生了,卻好像很不對勁,她全身僵硬…尼可不理會她的抗議,繼續侵犯她。露西抬眼向上看,嚇了一跳,她看到的不是情人的眼神,而是情場老手那種滿不在乎的眼神…她伸手抓住尼可的手,將他的手指往後扳…露西趁機爬起來……(p.217)」

面對奧斯華的求愛卻是:「他騎到她身上,不得其門而入…她引導他進入…然後她陷入一波波的快樂中…她多希望現在可以告訴他,她終於等到了(p.317)。」

導演: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編劇: 蘇珊•米諾特
主演: 傑瑞米•艾恩斯 / 麗芙•泰勒 / 西妮德•庫薩克 / 約瑟夫•費因斯 / 蕾切爾•薇茲
  劇情簡介
  年輕的露西(麗芙•泰勒 Liv Tyler 飾)帶著她母親自殺後留下的日記,來到了一個小鎮上探訪母親往昔的好友,並住在雕塑家格雷森的家中。其實四年前,露西就和母親來過這裡,還認識了一個叫尼古拉的男孩。她曾經被他送上的一封信深深感動,並和他有過美好的初戀時光。如今,格雷斯家中異常熱鬧,聚集了各路人物,露西美麗的魅力讓這裡的男人們紛紛動心,其中患有白血病的作家亞曆克斯更是難以自拔。尼古拉從國外回來,露西卻發現他是個花花公子,枉費當年動了情。此時尋找生父成了露西的心結。她在這段歷程中慢慢成熟,並尋獲心愛那人。

生命那場華麗的盛宴 2008-09-03

對於本片,《stealing beauty》,咋聽名字,多半會以為是部香豔的情色片,而劇中對女主角美好身材的反復描寫以及其處女身份的多次強調,也充滿了濃濃的誘惑味道,讓人不免遐想。但若抱著這樣邪惡的目的去看,無疑是要失望的。對於肉體的直白描寫,導演向來是毫無掩飾的,而這番坦蕩蕩反而不讓人走上歧途。 
以全家去游泳的那場戲為例,在陽光下,碧綠的池水與池邊茂盛的綠樹相映成趣,不論男女老少都一絲不掛,或嬉戲于池中,或閑躺于池邊,玉色的肉體與淺棕色的木雕交相錯落,散佈在泳池中或池邊上。 
從整個畫面來看,這一場景儼如一副質感強烈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凸顯著人之肉體的神聖光輝。而同時又將去掉束縛的人置於自然之中,以肉體直接接觸自然,使肉體的特殊性與自然的普遍性相融和,既突出人的獨立地位,又在人的獨立性背後預設了自然的背景,有種原始的和諧意味。簡單的一幕戲,導演用最坦白的描述挑戰所有的猥瑣念頭。因此就算片中也不乏玉體橫陳的大膽鏡頭,義大利式的激情也時有體現,但以獵豔的心態看本片且把一切與肉體有關的橋段只歸結為情欲,恐怕導演聽了是要傷心的。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必須要承認的是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影片結束後,我是不耐煩的。其冗長瑣碎的敘事、斷續繁複的人物描寫,以及充滿隱喻的物象特寫,都使看慣了情節緊湊衝突激烈人設鮮明的電影的我覺得無聊得要命。但到了第二天,所有與觀影慣性相衝突的觀影第一感的盲目偏見退卻後,我認為該給本片五星。這是一種滯後澄明,當我們習慣以某種思維方式或內在標準來評價某一新事物時,容易被原來的偏見所引導,從而對新事物有不恰當的認識,而這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才能消化新事物帶來的新氣息,繼而使其呈現應有的價值。因此,本片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講一個失去母親的少女如何尋找未見面的父親,最終經過幾番波折找到了父親還贏得了如意郎君的流俗故事,而是以對少女生命之始的追問為切入點,通過交待她生命的來去向我們展現了整個人類生命的延續經歷。 
影片的開頭是一段dv似的拍攝,少女孤身一人輾轉于各種交通工具之間。搖晃狹窄的鏡頭,動盪破碎的畫面,暗示了這段旅程的顛簸,猶如人生的流離失所。最後少女的終點是義大利鄉下的某個風景秀麗的小農莊。故事以露西尋父以及見初戀情人兩條線索交織展開。 
像所有對自我存在原因好奇的人一樣,我們美麗的少女露西帶著自己的身世之謎來到母親懷上她的地方尋找真相。面對農莊主人、隔壁晚期癌症病人、與母親通信的戰地記者,三個與母親堪稱“適齡”的父親嫌疑人,露西用“你殺過蝮蛇麼”、“七五年八月你在哪裡”兩個問題檢驗他們。這就是所謂的“不在場證明”。但任何一個有基本推理能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不在場證明是多麼地難以取證和令人信服。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重要的根本不是那個父親到底是誰,而是關於父親的存在,有一個和母親結合產生她的人的存在。故而最後認定農莊主人是她父親的過程也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證據不過是主人雕的一座母子像。 
而這個父親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宣告了露西的生命之始。但這只是個開始。生命並不是只有開始而已,它的價值在於延續。 
對於一個個體而言,生命是有限而短暫的。露西的母親死了,鄰居先生也瀕臨死亡。史鐵生說死亡是必然會來臨的節日。總有一天,生命會走向終結,而我們都會死去。但這便是結局了麼?當然不是。 
母親寫過一篇詩一樣的日記(抑或本來就是詩):綠色的涼鞋去了哪兒?我不是作母親的材料,我心有千千結,故我穿著綠涼鞋遠走。一晚有男人站在橄欖園中,他將蝮蛇擊死,再按我在地,只那一晚,然後撕斷我的裙帶。我繼續穿著綠色的涼鞋,但我無法離開那山。義大利啊,那既黑且靜的夜,你把我帶到哪裡?他有著牲畜和利刃,且在地球的某處,有妻子。他抬起我面,分開我跨,在那之間植下近似愛的東西。我自忖已沒東西留下,但後來你來了,全新的喜悅。原諒我,我並沒準備,當我有了可憐的露西,即是你。 
這就是生命了。就算母親死去,但露西活了。一個生命的結束並不意味整個生命世界的結束。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宇宙的生命在天地間流行,無休無止。四季輪回,萬事萬有生閉環,生命持續發展的歷程並不被打斷或終止。作為天地之靈的人類自然也繼承了宇宙的生命力,靠著一代一代的生死傳承來延續。而這種對生的孕育和傳遞便是愛了。 
那種愛並不受世俗規範的約束,而是最原始本真的愛,赤裸裸的生之愛,單純的生命本身之愛。作為這份愛的證明,露西出生了。儘管有著諸多的不應當,但那種新生的狂喜是無法掩蓋,亦無法取代的。生命本來就伴隨著愛。 
作為影片的另一根線索就是露西的愛情歸宿。她曾在年少愛慕過尼克,他們互訴衷腸、互傳尺素。露西還把少女的初吻給了尼克。後來他們曾斷了聯繫。但現在露西又來到了義大利。再見面時,彼此仍然互相吸引。對於露西而言,她處子之身最佳的歸宿就是尼克,因為她愛他。而尼克,他要的只是露西的初夜,而不是她的愛情。 
露西試圖妥協,為了愛而奉迎尼克。但在最後一刻,還是無法忍受這單純的肉欲而倉惶逃開了。因為生命的創造不是簡單的苟合行為,而是充滿愛的孕育過程。影片的最後,露西和愛她的約瑟芬尼斯最終結合,導演用了長長的四分鐘進行描述,充滿了神聖性,因為這意味著另一段生命的開始,是生命降臨和延續的標誌。畫面的純淨性和儀式感讓人動容。 
喜好電影的標準其實可以是很多元的,有些甚至很私人很情緒化。而好電影的標準則客觀得多,至少一部能讓你享受美感之後還品出人生況味的電影不會讓你覺得不是一部好電影。而本片就是這樣。    
Ps:再次對本國字幕翻譯人才的緊缺表示深切的哀悼。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87702/

詩意而美好  2007-09-23 

  看了嚮往已久的【偷香】,不是沖著貝托魯奇的大名,而是為著麗芙•泰勒的美貌。 
  麗芙姐姐無疑是極美的,脫俗而自然,即便是放在如詩如畫的義大利鄉村景色間,亦顯得明豔乾淨。就像剛剛成熟的果實,成熟剔透又泛著稍稍青澀,即使是暗潮洶湧的情欲流動,亦顯得清新乾爽。 
  片中那片看似人間天堂的鄉村樂土被文人墨客渲染成了溫柔鄉煙羅帳,甚至磕藥做愛亦可放縱狂歡,無所禁忌,到處充斥著欲望。一個19歲的少女,未食禁果乾淨純真,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奇世界處處吸引迷惑著她的好奇心。我以為貝托魯奇定會給我們一個偷食禁果的酸澀故事。卻萬萬沒想到影片竟是這般詩意而美好。19歲的少女,堅定自我,尋找真愛,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用尋愛之旅告訴那些遺忘的人們:因為愛才有性。 
  影片中的真誠純真詩意美好比比皆是。 
  可愛純真的少女,期待愛情時會寫下[我一直在這裡等待,我靜如一只杯子,快來碰響我]。 
  乾淨青澀的少年,在給女孩的明信片上寫著[親愛的露西,我在這山上。獨自和愛犬一起,想著你],卻不敢留名。 
  影片最後男孩女孩依偎在大榕樹下看夕陽西斜。 
  女孩問:“我為什麼哭了?” 
  “你定是懷念你的母親。” 
  “我甚至想不起她的面容。為什麼你也哭了?” 
  “因為我想吻你。” 
  看到這樣的對話,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感動于這份純真與明淨。之後他們擁抱,親吻,輕柔生澀的做愛。耳邊響起的竟然是Mazzy Star的Rhymes Of An Hour,這首在多年前每每夜裡令我淒哀悲傷至黯然落淚的歌,此刻聽起來竟然是甜蜜的,是的,甜蜜,只有甜蜜。 
  第二天清晨,男孩女孩在村子路口道別,相約著一道遠走。業已走遠的男孩忽然回頭說:“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再次莞爾,不用多言,女孩臉上會意甜蜜的微笑已經道明一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12238/

貝納多·貝托魯奇>維基百科
 
Bernardo Bertolucci.jpg

2011-5-11貝托魯奇加冕榮譽棕櫚
  早年
貝納多·貝托魯奇出生在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區的城市帕爾馬。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奧提立歐‧貝托魯奇(Attilio Bertolucci)。 父親是一名詩人、著名的藝術史學家、文選編者和影評人。在這種成長的環境下,貝托魯奇在15歲開始寫作,不久就獲得幾個很重要的文學獎項,包括他的首部作品獲得維雅雷吉歐文學獎(Premio Viareggio)。而父親的背景也幫了他,老貝托魯奇曾協助義大利製片人皮爾·保羅·帕索里尼發行他首本小說,而帕索里尼後來聘請了貝納多·貝托魯奇參與《寄生蟲》(Accattone,1961年)的首席助手作為回報。不過這時候,貝托魯奇的潛力,早就被其他人發現了,例如瑟吉歐·萊昂(Sergio Leone)。他叫貝托魯奇為《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撰寫故事,不過他的故事後來被萊昂拒絕了,因為這故事對美國的觀眾來說太深奧了。
   首部電影
貝托魯奇在1958年至1961年入讀羅馬大學,這是他電影事業開始的地方。正如先前提及,他為帕索里尼擔任助手。不久之後,貝托魯奇在沒有畢業的情況下離開羅馬大學。在1962年,貝托魯奇21歲時,他執導了首部電影《死神》(La commare secca)。這是一部謀殺懸疑的小作品,內容講述一個妓女殺人的故事。貝托魯奇利用倒敘法來拼合整件罪案的發生,和犯事的人。而在1964年,他執導了備受讚揚的作品《革命前夕》(Prima della rivoluzione/Before the Revolution)。
義大利戲院數量的急速成長,令貝托魯奇的產量在七十年代的生產速度慢下來,因為在全球經濟不景影響義大利電影業的情況下,導演要和其他美國、瑞典、法國和德國的電影發行商和演員合作,共同製片。所以有人推測就是從此以後,義大利的戲院開始要倚賴國際市場。
   和製作人合作
導演們開始要和其他美國、瑞典、法國和德國的電影發行商合作,來資助他們和有能力在國際電影業中競爭,貝托魯奇也不例外。1972年的作品《巴黎的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由馬龍白蘭度和瑪莉亞詩奈德主演,展示了義大利電影的賺錢新潮流,就是聘請外國的影星當主角。在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中,只有馬西姆·吉魯提(Massimo Girotti)是義大利演員。貝托魯奇1976年的電影《一九零零》(1900)中,由畢蘭加士打(Burt Lancaster)、當奴·修打蘭(Donald Sutherland)、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和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主演。這套電影經常被認為是義大利電利工業賴國際市場時,開始瓦解國民身份認知的始作俑者。雖然電影本身完全注重在義大利的主題上,電影講述兩個義大利男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時,在政治紛亂的義大利內的生活。
  政治
貝托魯奇可能不會後悔這個銳變:他在政治上很活躍,而且是個公認的馬克斯主義者。就像Visconti一樣,他們也是在六十年代後期大量起用外國演員的導演。貝托魯奇透過他的電影,表達自己的政見,所以他的電影很多都是自傳式的,同時也很具爭議性。他的政治電影在歷史上走在前列,就像1970年的電影《同流者》(The Conformist),在戲中他就批判法西斯思想,把國家和民族主義混為一談,還有一些公眾品味和集體回憶,電影講述墨索里尼企圖暗殺一個在巴黎的政治學者。而《一九零零》也有分析左派和右派之爭。而在1987年作品《末代皇帝》中,貝托魯奇就透過角色和動作,在政治上作出影響。他獲得紫禁城史無前例的許可,使用紫禁城的場地作為拍攝。在片中,主角溥儀遭受毛澤東長期的再教育,令溥儀由一個皇帝變成一個平民,變成一個園丁。
  評價
很多評論都以電影中的性和政治定性他的電影特色。在最後探戈中,以極度淫蕩和心理不正常的手法探討性。這套被視為色情的電影,打開了性的大門。而在同流者中,則是以政治作為主題,尤其是法西斯,和個人的感覺和理想。這套電影針對了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富有藝術性和理智,被視為展現在優秀導演的一面。在過去五十年,貝托魯奇參與了多部電影的製作、導演等工作,所以他的範疇很廣泛,令電影主題能得以突顯,尤其是他的近期作品。《偷香》(Stealing Beauty)帶出一些的異質性,而《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則能夠包含兩者和其他元素。一些評論家則批評他的題材狹窄,不論他是有意還是真的缺乏題材。而他則利用這些批評,激發觀眾重新關注他們自己和社群,他也認為自己不斷把禮節的界限移後。而熱衷於貝托魯奇電影的人,也留意到每部電影間的角色相似之處,尤其是最近那兩部(1996年的《偷香》和2003年的《巴黎初體驗》)。例如,兩位女主角(麗芙·泰勒(Liv Tyler)和伊娃·格蓮(Eva Green)),都是白皮膚、苗條、黑頭髮和藍眼睛。她們都在19歲時就是吸煙者,和失去了純潔感,而她們也以正面的赤裸方式出現。在電影中,貝托魯奇都表達了「愛的證明」,都使用了幾乎相同的故事。
在《巴黎初體驗》中,角色Isabelle指自己在1959年出生,雖然片中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後期。而這也是實在地,參考了1959年尚呂克.高達(Jean-Luc Godard)電影《斷了氣》(Breathless),因為在該片中的角色接下來都是作出相同的反應。
  唯心論,確實性和自我質疑
貝托魯奇也擅長把人的靈魂推進顯微鏡。在他的電影中,心理學是他的電影的中心,因為曾參與巴黎的最後探戈的演員活地亞倫和馬龍白蘭度,都指貝托魯奇和其他演員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分享工作,引發了他們的信心,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白蘭度表現最好。
貝托魯奇自己也是不少心理學家跟隨的對象,包括分析他的夢境,也作為論文的主題,和研究其他具創作性的演員。他研究人的心理在他的電影中的一些情節,明確的表現出來。
巴黎的最後探戈中,馬龍白蘭度飾演的Paul,表達了在他的妻子在暴力中死去後,沒有了個性的舒適感。這部電影在義大利引起了對雞姦的爭議,而在評級制度中,這部電影被禁止公映,而所有母片都被下令銷毀。而一個義大利法庭則褫奪了他的公民權5年和4個月的緩刑監禁。很多年後,當人的樸素轉變和評級制度廢除後,這部電影重見在大家眼前(因為貝托魯奇祕密地保存了一份母片),而公映時則有些微的過濾。
在這部和其他電影中,貝托魯奇測試了民眾對性關係的態度。在偷香中,他給大家見證一個女孩,在夏天成長為一個女人。巴黎初體驗被批評不只在於性場面,也在於包含男性自瀆。在這部電影中,三位角色的性關係暴露了他們的想法,例如當Theo向那個人自瀆時,就表示他最喜歡的人。而他的姊姊,似乎和他越來越疏離,而他也看見當新來者進入他的世界後,和姊姊逐漸疏離。
  金像獎
在1987年,貝托魯奇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內容講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傳記。貝托魯奇憑這部電影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這部電影由尊龍、陳沖、彼得·奧圖爾、英若誠、丹尼斯.鄧恩、黃自強、阪本龍一、 Maggie Han、里克·揚、鄔君梅和陳凱歌主演。電影的劇本由馬克.佩普羅(Mark Peploe)和貝納多·貝托魯奇寫作,末代皇帝以溥儀的一生,反映中國由封建制度的社會,經革命演進至現在的狀態。
末代皇帝贏得所有9個奧斯上金像獎的提名,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配樂獎、最佳音響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末代皇帝是首部在紫城拍攝的電影,這是貝托魯奇向中國政府提供的候選電影項目之一,另一部是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的《人類的命運》。最後末代皇帝獲選,並且不限制其內容。而末代皇帝就成為了自1949年起,首部獲得中國政府協助,和在中國製作的西片。
  作品
死神(La commare secca) (1962年)
革命前夕(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2年)
La via del petrolio (1965年)
Il Canale (1966年)
Partner (1968年)
福音書(Amore e rabbia) (1969年)
蜘蛛的策略(La strategia del ragno) (1970年)
同流者(Il conformista) (1971年)
巴黎的最後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3年)
一九零零(Novecento) (1976年)
月亮(La Luna) (1979年)
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La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年)
末代皇帝(L'ultimo imperatore) (1987年)
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 (1990年)
小活佛(Little Buddha) (1993年)
偷香 (Io ballo da sola) (1996年)
圍城(Besieged) (1998年)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年)
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2003年)
  外部連結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的貝納多·貝托魯奇。
貝納多·貝托魯奇資料庫
關於他的文章
貝納多·貝托魯奇的宗教聯繫
貝納多·貝托魯奇訪問
Roger Ebert對《末代皇帝》的看法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2%9D%E7%B4%8D%E5%A4%9A%C2%B7%E8%B2%9D%E6%89%98%E9%AD%AF%E5%A5%87&variant=zh-tw


上一篇:《我的左腳》

下一篇:《窗外有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