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1 06:29:47阿楨

《半生緣》

你在前評《她消失在海中》所言仍不足,因張愛玲長篇小說的文字欠魅力:

「和但漢章改拍張氏的《怨女》、許鞍華(詳參【圖博館】:許鞍華:名導演58)的《半生緣》一樣,丁亞民的《她從海上來》太遷就文學名著,是很難拍出神的,關鍵原因是搞混了文字與影像魅力的不同。這點張藝謀就是行,不論是《紅高梁》《菊豆》《大紅灯籠高高掛》甚至是《英雄》《十面埋伏》都能發揮影像魅力。」

誰理你「文字與影音魅力的不同」?「在電影和電視劇版本的《半生緣》相繼推出後,音樂劇的優勢便顯現出來(2004年由國家話劇院製作、內地與港臺三地合作)。來自香港的導演胡恩威說,“對我來說,《半生緣》的動人之處從來不是情節,而是在於人物的心理描寫。為了要讓這一特色站到前景來親自對觀眾說話,導演冒著被罵“只會背書”的危險,將演出的主體放在原著的文字上,希望能讓觀眾在聆聽中看見大量豐富的畫面,用想像來看戲。因此是一齣表演念書的戲。演員不像是在演角色,倒更像是在面對自己、面對觀眾朗讀《半生緣》。」

少自吹自擂了!別說「話」劇沒舞台魅力,就連「音樂」劇也喪失了音樂的原創性旋律與節奏之美,使聲音的魅力消失於敘述劇情的唱詞。

那電視版《半生緣》豈非更煽情了?難怪有人會藝評如下:「張愛玲下筆細膩,無論是貴族世家的奢靡風氣,還是小市民的生活悲酸,都能準確描摹,而且分寸感極佳,尤其是那種感傷迷亂的情緒,十分耐人玩味。電視版《半生緣》無論是氛圍的營造、情節的設置都與原小說相去甚遠。 導演胡雪揚說:“電影版比原著還要濃縮,電視版則要鬆散一些。電影可以將原著含蓄的內容帶過,但電視劇卻必須要將其呈現給觀眾,甚至將隱含的情感放大給觀眾。” 然而與電影不同的是,電視版《半生緣》講究以更加直露、渲染的手段演繹張愛玲筆下的情感世界,演員的表演特別直白,尤其是對顧曼楨與沈世鈞的情感刻畫,由林心如、蔣勤勤兩位瓊瑤的愛將挑頭,自然地帶有幾分瓊瑤劇的味道。」

我實在懐疑這些人到底有沒通讀比較過張氏的短長篇小說,長篇《半生緣》《怨女》分別來自短篇<十八春><金鎖記>,就文字藝術的魅力而言,長顯然不如短,尤其《半生緣》長達三、四百頁,囉囉嗦嗦、婆婆媽媽,再加上傳統章回言情小說式的對白,簡直不忍卒睹。
 
這麼說來,許鞍華將情節聚焦於變調的愛情與親情是可取的了?香港的石琪影評如下:

「我覺得《半生緣》許鞍華拍得比預期好,拍出相當不俗的懷舊風味,不少場面細緻可觀,而且演員形象好,吳倩蓮特別出色。全片做到流麗曲折,不會沉悶,許鞍華處理愛情文藝無疑勝過以前幾部。不過,我覺得這故事最突出亦最別扭的,就是女人的「小心眼」。片中女人不斷與女人作對,越親密越可怕。親姐陷害親妹,母親祖母也不幫女主角謀求幸福,男家母親又擅自燒掉求救之信。可以說,打擊女主角最重要的不是命運與環境,而是其他女人一個一個使她陷於悲劇。想不到女人原著、女人導演的此片,簡直有點「反女人」。

比起張藝謀的《大紅灯籠高高掛》只能說說平平,而且以女性主義來評張愛玲的小說和電影根本不懂何謂文學與藝術。 

張愛玲《半生緣》- 好讀網站(免費網文)
http://www.haodoo.net/?M=book&P=431
 
半生緣 (1997)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張愛玲 / 陳健忠
主演: 黎明 / 吳倩蓮 / 梅豔芳 / 黃磊 / 葛優 / 吳辰君 / 王志文 / 朱曼芳
  劇情簡介
  1930年代的上海,在同一間工廠做工的世鈞(黎明)和曼楨(吳倩蓮)成為戀人。曼楨早年喪父,姐姐曼璐(梅豔芳)為了養活一家老小,心痛離別戀人去當舞女賺錢,最終嫁給了有婦之夫祝鴻才(葛優)。 
  世鈞收到告急家書回到南京,方知家人召回只為讓其成親。因為性格上的軟弱,也因久等不來曼楨的書信,世鈞最終迎娶了他並不喜歡的門當戶對的翠芝(吳辰君)。上海這邊,不能生育的曼璐為保全自已的地位,設計令曼楨懷上了祝鴻才的孩子,葬送了曼楨與世鈞的愛情。曼璐死後,曼楨為了孩子委身祝鴻才。兩個有緣無分的人就這樣錯過情緣。

半生緣>維基百科

《半生緣》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張愛玲之著名作品,也是她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1948年發表時原名《十八春》,其後內容經過修改,重新定名為《半生緣》。該作品曾被改編成舞台劇、電影及電視劇。 
修改之處
《十八春》最初使以連載的形式刊登在上海的一家名為《亦報》的報紙上的。當時就引起了一股熱潮。當時張愛玲所用的筆名是「梁京」。《十八春》正式集結成書是在1950年。後來於1966年,張愛玲在美國對這本書進行了修改,並改名為《半生緣》。後者被收入到皇冠出版社的《張愛玲全集》中。《十八春》與《半生緣》的不同之處在於:
許叔惠去延安改為去美國留學。
張慕瑾改名為張豫瑾。原作中張被誣為漢奸逮捕,其妻被迫害致死。現改為張妻被日本人殺害,張被抓後逃生,去了大後方。
書中最後沈世鈞、顧曼楨等前往東北參加革命工作一段被刪。故事到沈、顧二人重逢即告結束。
《十八春》中,沈世鈞、顧曼楨相識的時間為十八年;在《半生緣》則改為十四年。  
特徵與之前作品不同之處
相較于之前的張愛玲中短篇著作,《十八春》與《半生緣》獲得的評價既較少,也相對偏低。對張愛玲作品評價很高的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就未曾提到。較張愛玲之前作品充滿的「蒼涼美學」相比,《十八春》儘管前半部分也是「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金鎖記》),但最後還是表達出了張對新社會之嚮往與期待。在《半生緣》中,這種期待又被打破,回復到了之前張作品的「蒼涼」狀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A%E7%94%9F%E7%B7%A3

半生緣目錄>百度百科
 
【原著小說】作者: 張愛玲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易名爲《半生緣》。
  幾個平凡的衆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群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癡愛怨情,纏來絞去地在一張翻不出去的網裏演了那麽多年,也就不年青了。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九、一二?八、抗戰勝利、國民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持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讓讀者蕩氣回腸爲之嗟歎的,只是亂世裏這幾個男女的故事,一點點的癡,一縷縷的怨,脆弱的愛,捂住面孔的無奈。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象一窗精巧細致的窗欞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裏便透著美,但到底美在哪裏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楨與世均注定的情深緣淺,世均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叔惠去了後方,翠芝對叔惠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楨懷著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人物四歎〗
  第一歎:沈世鈞。歎他性格還是懦弱,對愛情還是不夠熱烈,執著!若是他對足夠強烈的愛著顧曼貞,那麽他就不應當那樣輕信曼璐的那些欺騙他的話。即使他真信了,他也應當一定要與曼貞見上一面。試想,曼貞曾經那樣的對待他,什麽可能連見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給她姐姐,如此絕情呢?因爲沈世鈞性格不夠堅強,所以才輕易放棄了繼續尋找曼貞的決心,而又那麽快的與別人結了婚。他與曼貞的愛情,哪怕是要終結,也一定要親自見面說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鈞稍腦子想一想,就應該發現在他找不到曼貞的那段時間,一定是有事情發生了。可惜他放棄了!沈世鈞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此人有點小心眼。比如他吃張豫瑾的醋便可說明。這原本可以是一個成大事的人,如果他與曼貞在一起的話;可是沒想到,那個年代的大學畢業生,居然也如此平常。沒有多少抱負,最後還不是成了最普通的一介市民,娶個老婆-----雖然這個老婆他自己未必喜歡,生幾個孩子而已。
  第二歎:顧曼璐。歎此人命苦,有奉獻精神,也可歎愚蠢,頭腦簡單。她爲了家人而去做了舞女,這一點的確顯出了她的奉獻,剛烈精神。可是她爲了自己的一個破老公,竟然協助他害她妹妹,讓自己的親妹妹受到自己老公的強奸!如果說她妹妹欠了她什麽,也絕不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要求自己的妹妹來報答自己。更何況,她的老公實在也不是個什麽好東西。將自己的親妹妹活活的給害了,不知道她是想出來的。更可笑的是她的出發點,想要她妹妹借腹生子,以此來穩住老公。試想,就算曼貞依了她,給她借腹生子,她又會有什麽真正的幸福?!她又怎能得到老公的心?這個人真是愚蠢至極。也可以說,整個悲劇的産生,她是最關鍵的人物了。
  第三歎:顧曼貞。歎她的悲劇人生,也歎她的軟弱無助。這個人是可以讓人真正同情的一個人!她對愛情的執著要遠勝于沈世鈞。她有性格剛強的一面,但仍然擺脫不了作爲女人的軟弱的一面。她不應該那樣隨便的將沈世鈞給的戒子輕易當著他的面脫下來;她不該對自己生的那個兒子表示什麽母愛;她更不應該跟那個姓祝的結婚。可能講到第二點,沒有人會同意我的觀點。雖然孩子不是顧曼貞自己想生的,但畢竟是她的親骨肉,豈能沒有母子之情?我想起了一篇外國小說,說的是好象一戰期間,一個德國兵強奸了一個法國女孩。但後來那個德國兵卻真的愛上了那個法國女孩,尤其是得知那個女孩懷了他的骨肉之後。但那個法國女孩始終對他恨入骨,哪怕他表示了怎樣的真心與柔情!所以當那個法國女孩生下孩子後,她親手殺了孩子!讓那個德國兵徹底絕望。當然我不是說顧曼貞一定也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一樣。但她最應該做的事是:盡快與孩子脫離關系----實在不行,鐵了心在殺了孩子也未嘗不可,去找沈世鈞。這樣,一切還有挽回的希望。
  第四歎:除了上述三人之外的所有人。這些人雖然沒有給我留下多少印象-----但他們畢竟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他們或可恨,可笑,可同情,或愚蠢,或不值一提。然而沒有了他們,便也沒有了完整的故事了。他們之所以也值得別人感歎,我想是因爲他們都沒有擁有完美的人生吧!
  一篇不能讓人回味的小說肯定不是一篇好的小說。我因了一些對《半生緣》的回味,便生出了一點感歎----雖然故事離我已經很久遠了。當然,若故事真的按我的所歎發生,故事也便不成爲故事了。但好的小說不能僅僅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它總得反映一些東西。我想《半生緣》所要反映的,便是-----人有時候有現實面前真的會很軟弱!
〖讀者評價〗 宿命是早已擺好的棋子
  張愛玲的小說總是從各個角度述說著別人無法看到的真實,她站在文字的背後用看似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光在看透這一切,這些簡單的文字構成了最宏大的場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過去和現在,恍然一回頭,感覺自己好像也走過了一遭似的,從心底滲出一絲悲哀,年輕的時候總是會把愛情,把人生規劃的太過完美,以爲遇見了就不會分開了,以爲相愛了就會在一起了,以爲緣份來了就已是注定的了。可我們總是單純的忘記了現實,忘記了那些我們不曾看到和體會過人生的突變,沒有什麽是可以天長地久的,緣份也是有半份的,前半份用來回憶,後半份用來感歎。
  曼楨和世鈞就是這樣的,他們深深相愛了,卻又在現實中無奈的分開了,十八年後的再次重逢,早已物是人非,即使再相愛又能如何,又或許真的是相見不如懷念,因爲看著歲月在對方身上刻下的印痕,思念的容顔早已蒼老,看著一年又一年季節無情的走過,卻再也無法回到十八年前的那一天,看著因爲曾經的年少輕狂要面對的現狀,內心的痛苦與後悔是最折磨人的,就連僅存的那一點希望和夢想也無情的被毀滅,我們不過是一顆無能爲力的法碼,所有心碎和遺憾都不過如此,終究是敵不過現實的慘烈與人性的黑暗,宿命面前這一切都是那麽的蒼白而又無力,只能讓心麻木,強顔歡笑,把眼淚和心碎留給別人看不到的自己,用所有愛的回憶去祭奠這一場愛的盛宴!
  小說中的曼楨她是那麽的堅強,貧困的家庭,失意的愛情,姐姐的陷害,母親的不解,姐夫的殘害,命運的安排,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麽的無情打擊著她,我難以想象那麽單純柔弱的她是如何在面對,在小說的最後她應該是心涼了,爲了生活她只能選擇和祝鴻才這個毀了她所有幸福的惡人在一起,就是這樣的選擇才讓人看了有更心痛,事情的結局越出了人們的可以想象的範圍,而張愛玲的目的也就在于此,用最冷靜的文字告訴人們,這才是現實和生活的本質。
  所有華美與熱烈的場景到最後也不過都是這樣,全是失望和失意者的身影,小說中的每一個人都沒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包括翠芝,包括豫瑾,也包括淑惠,所有人離自己的幸福都差了那麽一點,可能這個距離只是很短,可是卻成了一生的無法改變的命運,一顆棋子又怎麽能掙脫宿命應有的安排呢?
 
【1997年同名電影】
 
  導演:許鞍華
  編劇:張愛玲 陳建忠
  攝影: 李屏賓
  演員:黎明/梅豔芳/吳倩蓮/黃磊 /王志文 /吳辰君/葛優  
〖劇情介紹〗
  顧家父親早亡,靠姐姐曼璐作舞女養活一家人。妹妹曼禎在一家工廠作寫字員,與同事許叔惠、沈世鈞成了好朋友,叔惠和世鈞是同學,世鈞住在叔惠家。
  世鈞家在南京,由于不願意繼承父業作商人才到上海。現在父親重病纏身,世鈞回南京探望。母親趁機爲他撮合與表妹翠芝的婚姻,可他心中想著曼禎。曼璐爲後半生的生活嫁給了商人祝鴻才。她媽媽爲彌補曼璐對其以前的愛人張豫瑾的欠情又暗中撮合曼禎與豫瑾,曼禎心中卻只有世鈞。
  世鈞與曼禎兩人情深意篤,可世鈞心中和他家人卻看不起她姐姐曼璐的職業,曼禎覺察出兩人之間的隔閡,將世鈞送她定情的戒指退還給他,世鈞放下戒指,生氣地走了。
  曼璐病了,爲了留住丈夫,騙妹妹到她家,讓祝鴻才強占了她的身子。曼禎被囚禁在姐姐家,雖以絕食抗爭,但毫無辦法。她將戒指給女仆,讓她幫自己給世鈞發一封信,使女把戒指交給了曼璐。世鈞來找曼禎,曼璐卻將戒指給他,並說是曼禎讓轉交的。世鈞無奈地走了。 曼禎在醫院生了個男孩,由同房病友的丈夫的幫助,她將孩子留給姐姐自己離開了姐姐家。找了個在小學校當教員的工作,自己獨立生活。
  當曼禎終于能給世鈞寫信時,世鈞與翠芝結婚了。翠芝將曼禎的信都燒掉了,世鈞一封也沒有看到。 曼璐找到妹妹,說自己得了重病,不久于人世,求曼禎回去照顧兒子。 曼璐去世後,曼禎照顧生病的孩子。祝鴻才求她別恨曼璐,是他的不好。曼禎看到祝鴻才給她准備的早餐,深深感到在這世界上,愛和恨同樣是不能永遠的。 爲了孩子,曼禎決定跟祝鴻才結婚,曼禎原以爲自己會和姐姐不同,沒想到走了半生卻在步姐姐後塵。
  十四年過去了,世鈞與曼禎不期而遇,兩人在小飯館裏吃飯,就像第一次他們在小飯館相見時一樣。兩人深感到惆悵、悲傷和無奈,曼禎輕聲說:“世鈞,我們退不回去了。”
〖影片評價〗
  許鞍華表現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懷舊風貌力求簡潔,攝影機的位置、運動畫框都很節制,少采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表達了家庭和個人情感矛盾的壓抑感。人物的喜怒哀樂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裏,無法張揚。與小說相比,曼楨與豫瑾的糾葛成爲主線,人物的複雜性有所降低,但人物個性更加清楚。近鏡鏡頭的運用削弱了人物間的情感交流。作爲女性世界細膩情緒的表露,許鞍華展現了現實的無奈與回憶的永恒,提示人生的蒼涼,錯失情緣的主題以及大時代改變個人命運的感歎。這是十三年後許鞍華與張愛玲的二度結合,之前是《傾城之戀》。影片風格如同小說,精致、刁鑽、敏銳,觀察事物很細。本片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張愛玲小說原著《十八春》的結局,寫男女主人公走過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爲淡泊。許鞍華如今的《半生緣》則讓這個哀怨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
 
  聯合拍攝: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蘇州慈文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上海和展廣告有限公司
  導 演:胡雪楊
  演員:
  林心如飾 顧曼楨
  蔣勤勤飾 顧曼璐
  譚耀文飾 沈世均
  常 鋮飾 許叔惠
  胡 可飾 石翠芝
  李立群飾 祝鴻才
  邢岷山飾 張豫瑾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溫婉、淒迷的舊上海。顧曼楨、許叔惠、沈世均三人同在一個紡織廠工作,曼楨個性溫柔堅強,叔惠開朗活潑,在相處中,曼楨與溫和敦厚的世鈞相愛了。曼楨的姐姐曼璐爲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歲時離開初戀情人豫謹開始了舞女生涯,但家人並不能真正理解曼璐,認爲她丟盡了家人顔面。如今曼璐年華老去,爲了後半生有所依靠,決定嫁一個靠得住的人,這個人就是祝鴻才。從此,維護“祝太太”這個名分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活支柱。
  世鈞與曼楨的愛情也受到了世鈞母親的極力反對。沈母一直希望世鈞能與青梅竹馬的南京名門石家小姐石翠芝結合,不料與世鈞同來南京的叔惠卻與石翠芝相愛,但由于石母的門第之見,叔惠傷心之余出國留學!婚後的祝鴻才原形畢露,花天酒地,曼璐爲保住名分,決定生一個孩子來留住祝鴻才,然而以往的多次墮胎使她有心無力,覺察到丈夫看上了妹妹曼楨後,曼璐策劃出一條姐妹共伺一夫的毒計。懦弱的顧母默許了曼璐的做法,趁世鈞回南京之際,祝鴻才強暴了曼楨。
  從南京回來的世鈞從顧母處聽說曼楨嫁給了豫謹,郁悶中接受了與石翠芝的婚姻,而備受淩辱的曼楨在生下一個男孩後終于逃離祝公館,去了一個小地方教書。曼璐積郁成病,不久于人世,曼楨爲照顧親生骨肉又回到祝鴻才身邊,和平生最痛恨的男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十八年一晃而過,世鈞與曼楨又在上海重逢,然而世事滄桑,二人恍若隔世,都知道已經無法回到過去,人生就是如此。
  作爲一部慢熱型文藝劇,由張愛玲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半生緣》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
http://baike.baidu.com/view/156273.html?tp=0_11

許鞍華>百度百科

File:Director Ann Hui @ Broadway Cinematheque.JPG
  許鞍華(Ann Hui,1947.5.23-),女導演,祖籍遼寧鞍山,母親是日本人。五歲時到香港。于香港大學進修英國文學及比較文學,並獲文學碩士學位。隨後赴英深造,在倫敦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課程。1975年回港,擔任胡金銓的助手。不久進入無線電視臺任編導,兩年後拍了二十集半小時的記錄片《奇趣園》,亦爲《CID》《北鬥星》等拍過十七部作品。1977年爲廉政公署拍攝八集一小時長的《ICAC》,其中兩集被禁。翌年加入香港電臺電視部,拍了三集《獅子山下》,1979年導演第一部影片《瘋劫》,之後執導的《投奔怒海》獲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被譽爲香港新潮導演之一。
  1979年的《瘋劫》是掀開香港新浪潮序幕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標志著許鞍華作爲一位電影作者的誕生。作爲導演,許鞍華在香港影壇上有著其特立獨行的地位。她對類型片技巧的圓渾掌握,令她無論拍攝驚悚片、倫理片、武俠片以至紀錄片,都揮灑自如。難得是在商業市場的考慮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滲透著濃濃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對過去曆史的執迷、對飄泊人間的關懷憐惜、對個人與城市變遷的重視,使她的作品成爲香港影壇上,罕有能平衡個人言志與類型取向的極佳示範。無論是借傾城傳奇抒發末世感性,還是罕有地以基層運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現經典去寫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傳,都能得心應手、言之有物。透過回顧其重要作品,我們在感受許鞍華的電影風格與獨特感性之余,亦可細細體味香港人在這幻變年代的百般滋味。
  年輕時的照片,很清秀,眼睛很大,很亮,有點像臺灣女作家朱天文。可是後來很男性化。齊耳短發,皮膚粗糙而眼神淩厲。她由學院派走上導演的道路,拍片許鞍華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簽名很多而類型各異,是有商業能力,而不忘藝術追求的導演。她關注女性命運:《女人四十》、《阿金》、《客途秋恨》;她關注社會現實、政治運動:《投奔怒海》、《千言萬語》;她用記錄的語言拍出《去日苦多》寄托家國情懷,又嘗試古裝武俠片《戈壁恩仇錄》、《江南書劍情》;甚至鬼片。她獲獎無數,同徐克並列爲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旗手。或許,許多的青春歲月就這樣流逝在她用電影來做夢的深度睡眠中,女人的溫柔在這個殘酷的行業中被不知不覺的洗去。
  一直不知道她的愛情故事是什麽,只是覺得她影片中的愛情十分枯澀,“她的大部分作品中甚至沒有一個完美的愛情,相對男子的始亂終棄、懦弱、背叛是多次出現的。”現在的她說,“不再去拍愛情的電影了,都這麽大的年紀了”,是不是《女人,四十》中,她那麽深刻而真實的探討著中年女性面臨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如喜如悲的生活,是她自己做爲一個女人一直思考甚至恐懼的問題,畢竟,她是始終沒有結婚的。“始亂終棄”終歸是怨女、才女的文學話語,而現實生活瑣碎而點滴的幸福,作爲女人的許鞍華又得到多少失去多少呢?
  又知道許鞍華是如男人般的大口大口的吸煙的,煙霧繚繞的她,顯得有點寂寞。再去看許鞍華的照片,又覺得她的大眼睛中她的無光的臉上透著些許滄海桑田的味道,或許許多的人生她已經在電影中經曆過了,在人們的眼中,在她自己的心目中,生活和電影,有時已經分不清楚,許多事業中的女性,不也有著許鞍華那同樣的痛快和苦楚麽?
  即使拍攝過多部引起無數共鳴的女性題材電影,許鞍華的作品卻像她的人一樣帶著中性的低調,甚少女導演身上常見的自我、張揚與刻意矯飾的柔情。許鞍華的電影語言,平淡中見悠遠,沈靜裏含深意,調子總有些灰暗徐緩,卻是將熄未熄的一爐碳,些略閃耀動人的火花。正如許鞍華本人的樣子,帶著冷色調的暖意,無法分辨性別的齊耳短發,薄施粉黛,臉色常很疲憊,帶著事業女人特有的硬朗與強悍,但極愛笑,笑容也極燦爛。
  許鞍華1947年出生于遼寧鞍山,兩個月大時就跟隨父母遷居澳門,之後與祖父母生活,5歲前往香港。許鞍華的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一名日本人,直到許鞍華十五六歲才知道母親的身世,那之前,她只以爲母親是東北人,不會講粵語,又沒讀過書,所以也不太認得中國字,這些差異造就了她與母親感情的疏遠。1990年,許鞍華以母親漂泊半生的經曆爲藍本,拍攝了一部半自傳題材電影《客途秋恨》,初時母親不同意她將家裏的事情拍出來,許鞍華還是堅持了下來,影片在香港公映時,她將母親送去美國看望親戚,但後來,母親還是不聲不響地看完了整部電影,她們的母女之情逐漸突破了一切障礙,從未成家的許鞍華與母親相依爲命至今,情感十分深厚。
  她對電影的興趣起源于幼時所看第一部黑白西片《蝴蝶夢》,之後迷上了伊麗莎白?泰勒。但許鞍華小時志願是做名醫生,這也是父母的寄望。後來她的文學成績遠遠好于理科,進入香港大學後,專業主修英國文學及比較文學。大學環境培養了許鞍華對藝術的敏感,她參加學生劇團,管道具、跑龍套,最使她得意的是自己設計的海報在全校頗有名氣,1972年她獲得文學碩士後,前往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院進修,三年後回港,曾爲著名導演胡金銓做過幾個月英文助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進入無線任編導,並逐漸拍攝紀錄片和電視劇。1979年許鞍華拍攝了她的第一部電影《瘋劫》,這部被譽爲是掀開香港新浪潮序幕的電影作品,獲得第17屆金馬獎劇情片獎,也使得許鞍華的橫空出世幾乎成爲一次完美的神話,而她的第二部講述越南難民故事的電影《投奔怒海》則更爲眩目,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等5個獎項。
  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能拍攝出其風韻的導演可謂鳳毛麟角,關錦鵬重意境,拍出了華美,許鞍華重寫實,拍出了荒涼,《傾城之戀》或許稍嫌稚嫩,《半生緣》卻恰逢其適。早在無線工作時,許鞍華已有計劃拍攝張愛玲作品,當時想拍的是《半生緣》,是她最喜歡的張氏小說,因爲很長,適合拍成連續劇,但被臺裏否決。1982年許鞍華籌拍《傾城之戀》,理由是書中所寫的香港也是她眼中的香港,惟其熟悉,更能表現深入肌理的細膩,但《傾城之戀》上映後惡評如潮,觀衆並不認可許鞍華的轉型,許鞍華認爲自己輸在只知用電影去講故事,卻未能找到表現小說意境的恰當形式,自己也覺得是不對。十幾年後,許鞍華將電影《半生緣》搬上銀幕,在內地頗受好評卻仍未能挽回香港票房,許鞍華笑著說是因爲"香港人嫌慢"。
  拍攝張愛玲電影只是許鞍華無數轉身中一個翩遷的旋影,她不但拍攝了反映家國命運的故事片,也有《傾城之戀》這樣的愛情文藝片,還拍攝過武俠片《書劍恩仇錄》和《香香公主》,從上世紀80年代起,她就成爲首批與內地電影公司合作拍片的香港導演之一。
  雖然被譽爲最有影響力的女導演之一,許鞍華自謙不敢以藝術家自居,她對自己的評語是"我只是一個典型的香港人而已。"在她眼裏典型的香港人是活在當下的,他們非常之開放,凡事大而化之,但也是明察秋毫的。而許鞍華樂意去拍攝的也正是記錄下港人的喜怒哀樂。
  喜愛許鞍華,就無法繞過極爲經典的兩部電影,一部是《女人四十》,一部是《千萬言語》。《女人四十》圍繞一個四十歲主婦的日常生活展開,娓娓講述著人生細碎的無奈與親情的聚合悲歡,沒有太過煽情的場面,亦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卻在一言一語,一飯一食的日子裏,一點一滴道盡了四十歲女人的隱忍堅強,以一襲人生真實的素顔贏得無數眼淚與共鳴。《女人四十》贏得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以及第三十二屆臺灣金馬獎六項大獎、香港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千言萬語》是許鞍華另一種類型片的集大成者,在這部被譽爲史詩性作品的電影裏,愛情故事成爲呈現重大政治事件的引領,又包含著對社會底層小人物的際遇刻畫,《千言萬語》獨特的敘事結構和剪輯風格也值得稱道。這部電影獲2000年臺灣金馬獎五項大獎及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許鞍華接下來所拍攝的幾部電影逐漸趨于商業化,有驚悚片《幽靈人間》,講述四十歲男人情感困惑的電影《男人四十》,並啓用內地演員出演了《玉觀音》。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被稱爲是許鞍華創作的一次回歸,影片再次將視角投向她所擅長的女性題材。影片中的姨媽最終帶著失落回到了故鄉遼寧鞍山,那也是許鞍華的故鄉,在鞍山拍外景時,六十年未踏入這片土地的許鞍華卻覺得似曾相識,也許在她的情意結中,姨媽那本應是悲傷的結尾因爲得到回歸,而最終恢複了心靈的安寧。
  四處找投資商籌拍《天水圍的日與夜》時,許鞍華並未預料到影片上映後竟會有這樣的轟動,這部投資不過一百多萬的超低成本電影,沒有大牌明星,沒有任何眩目的焦點和炒作資本,主角不過是隔壁鄰居家滿臉褶皺的阿婆,鏡頭前來來去去不過是普通人起居、吃飯、睡覺、穿衣這樣觸目可及的平凡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上映後卻贏得諸多民衆共鳴,並獲得第十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年過六旬的女主角鮑起靜憑借此片封後,該片也于2009年4月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在內的4項大獎。
  許鞍華的原意只是想拍一部心愛的電影,不用爲考慮市場而刻意走商業路線,那樣的道路走了幾年,她幾乎對電影失去了熱情,對于《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成功,許鞍華這樣總結道:"現在的觀衆希望看到反映人性較深層的內容。當他們坐下來,是想要在電影裏重新發現自己,找回人生意義。"
  爾冬升退位後,許鞍華接任了香港導演會會長。年過六十的她仍精力旺盛。她不承認自己是女強人,笑稱有開車恐懼症,看見電腦會發暈,自認很害羞,假如不拍電影,跟別人就沒有話講。她在圈內是出名的好說話的人,對演員甚少頤指氣使,滿臉笑容溫婉可親,但她亦承認,一旦工作起來,就不會再有人將她當作女人對待。或許是北國風霜一直在許鞍華的血液中流淌,許鞍華的氣質裏有一種硬,那是自立自強的女性所特有的風韻,也是許鞍華長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演員作品
  女人那話兒 Lui yun na wa yee (2003)
  地久天長 Dei gau tin cheung (2001)
  代表作《女人四十》金枝玉葉2 Gum gee yuk yip 2 (1997)
  女人四十 Nu ren si shi (1998)
  河流 The River (1997)
  浪漫風暴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1996)
  愛殺 Love Massacre (1981)
導演作品
  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9)
  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2008)
  代表作《投奔怒海》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玉觀音 Goddess of Mercy (2004)
  男人四十 Laam yan sei sap (2002)
  幽靈人間 Youling renjian (2001)
  千言萬語 Qian yan wan yu (1999)
  女人四十 Nu ren si shi (1998)
  半生緣 Half Life Fate (1997)
  阿金的故事 Ah Kam (1996)
  極道追蹤 Zodiac Killer (1991)
  客途秋恨 Song of Exile (1990)
  代表作《天水圍的日與夜》笑傲江湖 Swordsman (1990)
  今夜星光燦爛 Gam ye sing gwong chaan laan (1988)
  書劍恩仇錄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傾城之戀 Qing cheng zhi lian (1984)
  胡越的故事 Story of Woo Viet, The (1982)
  投奔怒海 Tou bun no hoi (1982)
  瘋劫 Fung gip (1979)
  來客 The Visiter(1978)  
編劇作品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黑俠 Hak hap (1996)
  書劍恩仇錄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策劃作品
  功夫皇帝方世玉 Fong Sai Yuk(1992
  鴉片戰爭 Yapian zhanzheng (1997)
作品獲獎
  《瘋劫》1979年
  第十七屆臺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美術設計(鍾志文)、最佳剪接(余燦峰)(1980年)
  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天水圍的日與夜》《胡越的故事》1981年
  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投奔怒海》1982年
  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編劇、最有前途新人獎(馬斯晨)、美術
  《傾城之戀》1984年
  第二十五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秀作品獎、最佳服裝設計(王耀年)(1988年)
  《今夜星光燦爛》1988年
  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有前途新人獎(吳大維)
  《客途秋恨》1990年
  第二十七屆臺灣金馬獎優秀作品獎、編劇獎(吳念真)
  第三十五屆亞太電影節最佳作品、編劇(吳念真)、特殊文化橋梁獎
  《女人四十》1994年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喬宏)、最佳女主角(蕭芳芳)、男配角(羅家英)
  第三十二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蕭芳芳)、男配角(羅家英)、攝影(李屏賓)及金馬獎電影百年殿堂大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
  第一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陳文強)、最佳男主角(喬宏)、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十大華語片(1996年)
  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蕭芳芳)
  第四十五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蕭芳芳)
  《千言萬語》1999年
  代表作《千言萬語》第三十六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主角(李麗珍)、最佳美術設計(潘燚森、馮繼輝)、最佳造型設計(潘燚森)
  《幽靈人間》2002年
  第八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2002年)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年
  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二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久石讓)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十六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八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2007年)
  《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年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鮑起靜)(2009年)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鮑起靜)、最佳女配角(陳麗雲)、最佳編劇(呂筱華)(2009年)
  第九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陳麗雲)、百家傳媒致敬電影人:許鞍華(2009年)
  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鮑起靜)、最佳女配角(陳麗雲)、最佳編劇(呂筱華)(2009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211749.htm
 
 天水圍的夜與霧:维基百科
 
《天水圍的夜與霧》,(Night and Fog),是許鞍華導演的近年粵語電影之一,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天水圍的夜與霧是一套劇情片,以倒敘法講一件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一件家庭倫常慘劇。
[编辑] 故事大綱
王曉玲和她的丈夫李森是典型的中港婚姻家庭,年輕的妻子從老遠的四川嫁到香港,年暮的無業丈夫留在家中照顧小孩,一家人只依靠綜緩過活。年齡的差距令森不斷懷疑玲對自己不忠,無止境的猜疑令玲飽受精神虐待。一次玲因小故被森趕走,鄰居歐太帶玲去找區議員尋求協助,最後被安排入住庇護中心。玲的院友小莉勸玲離開森,但玲因無法在港獨自生活及養活兩名年幼女兒,以及在經驗不足的社工勸導之下,玲又回到森身邊。可是當晚,森再因小事向玲發脾氣,玲受傷被送到醫院。玲再一次回到庇護中心,但她始終擔心兩個女兒的安全,欲回家接走她們,卻發現大門被鎖。玲慌惶地四處找尋森和兩名年幼女兒,終找到森。森帶著玲和他一起去快餐店接兩名年幼女兒回家。玲一方面知道不應再跟森回去,另一方面又妄想可以和平分手,遂再一次跟他踏入家門,準備收拾細軟帶兩名年幼女兒離開......
[编辑] 演員
任達華 飾 李森
張靜初 飾 王曉玲
羅慧娟 飾 陳莉
覃恩美 飾 歐太
嚴秋華 飾 警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0%B4%E5%9C%8D%E7%9A%84%E5%A4%9C%E8%88%87%E9%9C%A7
 
天水圍的日與夜:維基百科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一部2008年由香港導演許鞍華拍攝的電影。電影的主演為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此電影以高清拍攝。續集為《天水圍的夜與霧》[2][3]。
[編輯] 故事大綱
該部電影情節十分簡單,如同劇中人物在天水圍的生活一樣。劇中的女主角貴姐是早年守寡,現與自己的兒子張家安兩個人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貴姐自己在一家超級市場工作,而她之前捐助的兩個弟弟已經在海外飛黃騰達了。兒子張家安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並不算優秀,而生活也是十分簡單,暑期在沒有找到工作的時候,多數時間自己在家中度過,也很少出去參加活動。而剛剛來天水圍居住的梁歡,她曾經有賣菜的經驗,在貴姐的幫助下,梁歡也在同一家超級市場找到了工作。平時貴姐幫助梁歡很多,這使得梁歡的性格逐漸開朗起來。三個人的生活簡簡單單,最後張家安決定若在會考時候成績不理想,就準備出來找工作,最後張家安順利升讀中六......
[編輯] 演員
鮑起靜 飾 貴姐
梁進龍 飾 張家安
陳麗雲 飾 梁歡
陳玉蓮(客串) 飾 張家安的老師
高志森(客串) 飾 貴姐的富貴弟弟
崔允信(客串) 飾 貴姐的親戚
[編輯] 獎項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呂筱華
最佳女主角:鮑起靜
最佳女配角:陳麗雲
最佳新演員提名:梁進龍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女演員:鮑起靜
第九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女配角:陳麗雲
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
最佳電影 (港台及內地影評人票選)
最佳導演:許鞍華 (港台及內地影評人票選)
最佳編劇:呂筱華 (內地影評人票選)
最佳女主角:鮑起靜 (港台影評人票選)
最佳女配角:陳麗雲 (港台及內地影評人票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0%B4%E5%9C%8D%E7%9A%84%E6%97%A5%E8%88%87%E5%A4%9C

《天水圍的夜與霧》:無所遁形的黑暗   文:Mystery

真相在外人眼中如同夜與霧般,模糊看不清;對於置身之中的人而言,那種承受黑暗、悲情、傷痛的身心煎熬則是無所遁形的…。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一部香港電影,英文片名翻為《Night and Fog》。這部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曲,第一部曲是好評不斷、口碑沸騰的溫馨之作《天水圍的日與夜》。有別於首部曲充滿溫暖、人文關懷的走向,這部片改編於真人真事的滅門慘案,其故事的來龍去脈是真實且殘酷的被挖掘出來,一幕幕浮現在觀眾眼前。真相在外人眼中如同夜與霧般,模糊看不清;對於置身之中的人而言,那種承受黑暗、悲情、傷痛的身心煎熬則是無所遁形的。
王曉玲(張靜初飾演)是個遠從四川嫁到香港的女人,她和已離過婚的丈夫李森(任達華飾演)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家四口住在天水圍社區中。由於李森遊手好閒,只靠著政府發的綜緩過活,曉玲只得出外工作負擔家計。但李森的性格易怒、暴躁、疑心病重,因為一件小事而把妻女三人給趕出門外。鄰居歐太太(覃恩美飾演)帶她們找議員幫忙,住進婦女庇護中心裡;曉玲在裡面也認識了熱心助人的好友陳莉(羅慧娟飾演)等人…。只是,基於種種因素,曉玲還是選擇回到丈夫的身邊,沒想到又再一次遭遇到暴力相待。就在曉玲下定決心要帶著女兒們離開李森時,卻釀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這部片一開始就以開宗明義的破題法陳述慘劇的發生,劇情以倒敘法回溯、過去和現在的時空交錯剪輯、內地和香港場景的轉換,都呈現出導演的敘事手法是非常成熟、平穩的。片中描寫暴力、衝突、血腥、性愛等頗受爭議的內容都是輕描淡寫,甚至最後的謀殺場面也刻意地淡化;反而是在刻劃角色性格的各種情緒、反應是相當直接、強烈,那種貼近真實的震撼程度是足以衝擊、打入人心的。故事的主線明確清楚、支線的人物安排也適當時宜,拉到四川鄉下的往事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我總覺得整部片散發一股壓迫、沉重的氣息,透過銀幕不斷地傳遞,有時候偶有一些輕鬆的對話、畫面稍作調劑,但傾巢而來的負面氣氛是令人難以喘息的。彷彿一件駭人聽聞的案例拍成紀錄片,完全沒有剪接、沒有美化、沒有避諱,是那麼活生生、血淋淋地在你眼前呈現,要你親眼目睹、見證。
我覺得每個案件的背後,是有許多問題的存在。這部片所要探討的也就是那些存在、卻又被忽視的社會問題。例如:老夫少妻、外籍新娘、移民、中年失業、家庭暴力、相關人員的疏忽等等…,不論是文化和背景上;感覺和認知上的不同,是很容易衍生出潛在的危機。導致這齣悲劇裡,女主角父母委曲求全的縱容、警察的不以為然、缺乏經驗的社工、忙碌的區議員、怕事的鄰居等人…,無形中都成為了參與的共犯。至於真正的劊子手,造就他的原因還是源自於那些社會問題。從另一角度來看,愛與恨總在一念之間,只有一線之隔,當愛情扭曲、變質成恨意的時候,往往受害者多為女性。只因男性以他與身具有的優勢(暴力、身分)去主宰、判決女性的存亡,男性意識的抬頭是取決於女性先天上的弱勢,豈不諷刺?
本片導演許鞍華繼《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後,拍了這部極度反差、調性灰暗的寫實電影。她依然能掌握住整部片節奏的流暢度,在情節上的處理一如往常般細緻,可望在明年香港金像獎入圍名單裡,再度搶下一席之地。男主角由性格演員任達華擔任,我覺得他把幾場暴怒、失控的猙獰表情做的很到位,外放的演技十分精采,不過,以角色設定上看來,似乎還是顯得年輕。女主角由大陸女星張靜初出演,從《七劍》、《門徒》到這部片,我發覺她相當具有可塑性,她把角色的不安、徬徨、驚恐等情緒展現得非常突出,許多內心的掙扎與她清秀可人的外表相互輝映,更突顯出角色的楚楚可憐。配角部分有久違的女星羅慧娟,她有個性的詮釋、表現也是相當搶眼。覃恩美的演出到後來稍嫌過火了點,大致上還算是不錯的。演員們整齊劃一的水準演出,更讓電影增添真實感。
《天水圍的夜與霧》中的滅門血案乍看之下令人心驚,實際上,諸如此類的悲劇仍一再地上演。但人都是健忘的,忘了問題依舊存在著、忘了當時所造成的震撼、直到忘了這件事…。又或許是,我們選擇置身事外,對於迷失在夜與霧裡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導演功力指數 ★★★★★
編劇精采度 ★★★★
演員表現 ★★★★★
 
《天水圍的夜與霧》:描述細緻,劇本冗長  Ryan | 23rd Mar 2009

去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以平實的手法描述了天水圍的正面社區,一年後的《天水圍的夜與霧》雖然同樣以天水圍為題,可是在幾乎截然不同的演員組合下則拍下了一宗家庭暴力兇殺案件的過程。
電影的主線,在於任達華飾演的李森與張靜初飾演的曉玲與兩名孿生女兒組成的家庭,先描述了倫常慘案的出現,繼而以警方查問各相關人等的過程中,以倒敘和插敘的方法描述整個故事的由來;擅拍社會題材的許鞍華,是次於故事上可算是有著極大量的插敘。其後主線描寫李森一家於李森施暴下漸趨悲劇的情況,這個主線其實處理是恰當的。
不過,電影插入的旁枝,則真的很視乎情況。覃恩美飾演的鄰居所描述的故事為事件受到社區關注曝光,份量算是適量,曉玲因受到丈夫虐打而入住庇護中心時的一段大致算是恰當。可是,未知是否電影要考慮內地市場關係,卻加插了不少本應可有可無的角色及枝節。當中描述曉玲三姊妹於深圳的一段篇幅偏長,可是為了考慮電影需要的發展還算是可以。
然而,電影當於後段再去回憶至曉玲兩次回到四川家鄉的經歷,則顯得過於冗長。也許電影是偏向以此來表達李森於性情上黑暗面的由來,可是要硬插家人於四川的生活情況及建屋等整個過程,令到電影主線本應於兇殺案前的重要時刻嚴重拖慢;其實如果將三姊妹的戲份作出刪減,甚至將全段四川家鄉劇情刪去,也許令電影更為明快。
當然,實際的情況是,四川部份的劇情對於劇情交代有相當的作用,刪去並不可能,因為該處也許是整件事件伏線的由來。可是,在篇幅或是剪裁的模式上,相信也許可以更為精煉,令電影劇情推進和交代之間取得更佳平衡。
在處理手法上,雖然電影以查案形式來表達,可是卻沒有走向奇案片的模式來。許鞍華對於一些暴力的場面甚至是行兇的過程都極其淡化,明顯是希望將電影的取向放於李森與曉玲的家庭關係過程。故此,電影最終的高潮,其實只是一個結果而已;重點是在各人口供中提供給觀眾反思事件。
在描述的層面上,許鞍華則秉承了《天水圍的日與夜》那份細緻。從一開首曉玲連每月五十元的健康舞班費用也不敢花,便清晰表達了其經濟拮据的情況。而社工每每在處理家庭糾紛和警署處理曉玲的要求上,在寥寥數句下已充份反映上有關人士希望息事寧人的做法。即使是羅慧娟飾演的麗姐,雖然表面上一直是希望幫助曉玲,可是從另一層面去看,她也藉機會希望曉玲參與自己也弄不清的遊行,並每每事件抱著死纏爛打方式達到目的。社區上人物的關係,為電影平添了一份實感來。
演員表現方面,電影給了數名角色不少發揮的空間,當中以飾演女主角曉玲的張靜初最為出色。張靜初在片中的曉玲將其對丈夫由為家庭設想到最終只是為女兒而甘願冒險的過程,以至她對丈夫李森由欲斷還斷到完全死心均演繹精確。特別是每每對於社工和警方的敷衍感到無助時,單用表情也完全表達到其感覺。任達華演繹的則是一名於心理上每每擔心而訴諸暴力的李森,角色令人有點聯想起十多年前他演繹的一眾變態殺手角色,是次的演出既有內歛的表情,亦有實質揮拳弄刀,任達華是達到預期的水準來。至於其他配角,例如羅慧娟呈現的一份剛烈,覃恩美呈現鄰里那份既疏離怕事但又可憐受害者的感覺,也是很平實描述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許鞍華在選角上找來了多位久違了的面孔,帶給觀眾一份熟悉的新鮮感。
縱觀而言,《天水圍的夜與霧》跟《天水圍的日與夜》同樣有著一群演員為一眾角色注入了所需的性格,許鞍華亦算成功地將一宗天水圍的倫常慘案重心由奇案模式轉至了解事件的癓兆,整個描述也來得細緻。然而,電影裡的素材過多,在部份素材過份地冗長之下,拖慢了電影本來應有的節奏來;倘若電影能再作適度剪輯的話,整體成績必較現時於電影節呈現的版本為佳。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33925
 
我看天水圍的夜與霧    三月 23, 2009 by loong5
 
片頭的一個snapshot,片中少有的歡欣鏡頭,卻是悲劇的開始。
溫馨的回憶也擋不住人性醜惡的爆發。
家庭暴力是社會一手促成的問題還是個人自編自導自演的悲劇?
可能是後者。昨日許導一再強調戲名天水圍的夜與霧的靈感,是來自同名電影Night and Fog,一部講述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片。雖然我未看這部片子,但從維基百科的條目得知,night and fog本身就是對人性陰霾不定的一個metaphor。
天水圍的夜與霧中的家庭悲劇,就像night and fog般迷幻。形容天水圍是一個圍城似乎捕捉不了導演想探討的人性陰暗面,因為圍城本身就意味著問題的始作俑者是外界的隔絕,而不是內在於人性本身的問題。所以整部戲的處理是儘量突顯出阿森(任達華飾)陰森可怖的一面,就是一個看起來很善良的人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邪惡。例如阿森在河邊垂釣的時候,他會很粗暴的把魚釣從魚嘴拔出來。還有就是他在四川曉玲(張靜初)的家,把用袋包裹著的狗隻不斷捧打、撲殺至死、血漿滿溢,就是要強調阿森兇殘成性的一面。人性醜惡的爆發就像上了發條的機械,任憑過去多少美好的回憶都無法遏止。扭曲的愛就像毒藥,每一次的修補都是對雙方的再一次傷害,直至有一方倒下為止。
但過分的人性探討會妨害這部紀錄片揭露真實的目的。當觀眾都被說服家庭悲劇的原由只是人性的兇殘,那麼整部戲充其量只是一件不幸事件的反映。暴力的鏡頭也許是必要的,但卻充滿被過分註釋的危險。觀眾認為片子很沉重,是因為不忍看見暴力的發生,才會在片的後段趨向沉默,要不是在片中的前段,怎麼會有人認為曉玲不適應香港生活的片段是笑話而哄堂大笑?
視線轉移的結果是忽略此片想探討的悲劇背景。要是沒有種種的權力關係,即使個人的本質有卑劣的地方,也不致於毫無制約。片中的權力控制者,如警察、區議員、社工和香港丈夫都是男性;而片中備受欺凌的內地妻子,都是女性。此外,香港和深圳、深圳和四川之間,恐怕亦存在著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如果片子的目的是要為視而不見的弱勢社群發聲,那麼種種的鏡頭暴力會把悲劇的責任全都歸咎於個人。
片中有三次鏡頭捕捉了曉玲四川的家門口的泥路:第一次是她離開四川去深圳打工;第二次是她和阿森一起回來結婚;最後一次是片末,她的父母茫然面對曉玲的死,鏡頭轉向那條黃漆漆的泥路,定了格。這是暗示悲劇早已註定,曉玲走不到回家的路?還是從更闊的社會脈絡出發,曉玲只是眾多深圳打工妹的必然宿命?或許這種不確定性,才是夜與霧這組隱喻的意向所指,夜是光明照不到的盡處,層層濃霧之下潛藏著的,是誨暗不明的曖昧。
後記: 珠珠曾經與我討論過有關「作者是誰」的問題,似乎我是太著重紀錄片要有寫實的功能,而身為觀眾的我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導演的原意的。有興趣的看倌可以到這裡看看。
http://loong5.wordpress.com/2009/03/23/%E6%88%91%E7%9C%8B%E5%A4%A9%E6%B0%B4%E5%9C%8D%E7%9A%84%E5%A4%9C%E8%88%87%E9%9C%A7/
 
許 = 許 鞍 華
張 = 張 靜 初
記 = 記 者
天 水 圍 像 幅 畫電 影 取 名 靈 感 源 自 法 國 導 演 阿 倫 . 雷 奈 描 述 納 粹 時 期 的 紀 錄 片 《 夜 與 霧 》 , 自 港 台 時 期 許 鞍 華 已 拍 攝 社 會 性 影 片 , 「 我 不 辨 東 南 西 北 , 不 擅 長 拍 武 打 片 , 年 紀 大 了 , 更 怕 見 到 拍 攝 途 中 有 人 受 傷 , 我 比 較 適 合 拍 劇 情 片 。 」 並 揚 言 日 後 拍 攝 電 影 , 也 循 這 方 向 進 發 。
許 : 《 天 》 片 故 事 Base on 新 聞 慘 案 , 我 和 編 劇 在 2004 年 已 開 始 籌 備 , 也 到 過 四 川 和 深 圳 做 資 料 搜 集 。
張 : 我 看 過 導 演 拍 的 訪 問 片 , 走 到 女 孩 家 鄉 四 川 訪 問 她 家 人 , 拍 攝 他 們 揹 着 小 女 孩 走 個 多 小 時 才 見 馬 路 , 再 乘 車 到 市 區 賣 菜 , 片 中 還 聽 到 他 們 的 喘 氣 聲 。
記 : 上 次 《 天 水 圍 的 日 與 夜 》 正 面 樂 觀 , 二 部 曲 把 天 水 圍 家 庭 慘 案 搬 上 銀 幕 , 不 怕 被 扣 上 描 畫 悲 情 城 市 的 帽 子 ?
許 : 都 擔 心 的 , 但 我 認 為 人 生 總 有 不 同 面 貌 , 有 正 面 同 時 亦 有 陰 暗 面 , 我 想 這 會 比 較 貼 近 我 們 的 生 活 。
張 : 我 覺 得 天 水 圍 是 個 挺 正 常 的 社 區 , 環 境 規 劃 很 好 , 氣 氛 很 休 閒 , 一 點 不 像 經 濟 差 或 發 生 過 很 多 慘 劇 的 地 區 。
許 : 不 像 貧 民 區 吧 ?
張 : 對 , 我 們 在 天 水 圍 拍 攝 了 30 日 , 之 前 導 演 又 帶 我 看 屋 邨 單 位 和 茶 餐 廳 , 可 能 我 們 到 場 的 時 候 , 其 他 人 都 上 班 了 , 所 以 整 個 地 方 感 覺 很 安 靜 , 生 活 也 挺 方 便 , 周 圍 都 是 食 店 和 小 店 。
許 : 我 覺 得 天 水 圍 顏 色 豐 富 , 像 一 幅 畫 , 我 第 一 眼 的 感 覺 是 很 重 的 彩 藍 色 , 很 現 代 , 很 多 光 管 的 顏 色 。
殺 人 靠 自 己 揣 摩拍 《 天 水 圍 的 日 與 夜 》 時 , 許 鞍 華 原 本 計 劃 拍 七 部 關 於 女 性 的 電 視 電 影 , 「 我 發 現 故 事 太 複 雜 , 需 要 更 大 Budget , 於 是 找 來 《 天 水 圍 的 夜 與 霧 》 這 個 故 事 跟 王 晶 商 量 , 我 們 決 定 今 次 要 拍 一 部 大 片 , 演 員 一 定 要 有 Cast , 所 以 找 來 任 達 華 與 張 靜 初 。 」 事 實 證 明 , 兩 位 演 員 除 了 有 Cast , 還 有 實 力 , 演 繹 到 位 , 殺 人 一 幕 連 導 演 自 己 也 覺 得 怕 怕 。
許 : 拍 這 部 片 , 演 員 是 很 重 要 的 , 因 為 劇 情 很 難 去 掌 握 , 不 能 依 據 個 人 經 驗 , 我 想 肯 定 沒 有 演 員 有 殺 人 經 驗 吧 , 還 要 殺 掉 兩 個 女 兒 , 所 以 就 得 靠 演 技 發 揮 。 找 任 達 華 飾 演 丈 夫 , 他 扮 演 小 人 物 賣 相 不 會 太 差 , 他 近 年 經 常 扮 演 警 察 , 形 象 相 當 正 面 , 要 演 繹 這 個 角 色 的 黑 暗 面 , 就 需 要 演 技 補 足 , 不 過 他 做 得 非 常 好 。
記 : 為 甚 麼 選 張 靜 初 當 女 主 角 ?
許 : 之 前 看 過 她 的 演 出 , 她 的 演 出 很 有 爆 發 力 。 她 跟 角 色 也 有 暗 合 的 地 方 , 女 主 角 從 內 地 嫁 到 香 港 , 講 的 是 普 通 話 , 張 靜 初 也 能 給 觀 眾 一 種 外 來 人 的 感 覺 , 至 於 角 色 其 他 遭 遇 , 就 要 靠 她 自 己 揣 摩 了 。
張 : 初 時 看 到 劇 本 也 覺 得 很 沉 重 , 但 演 下 去 反 而 變 得 輕 鬆 起 來 , 女 主 角 其 實 沒 那 麼 悲 慘 , 她 一 直 對 未 來 滿 有 憧 憬 , 努 力 工 作 , 希 望 將 女 兒 養 育 成 人 。 就 像 所 有 人 , 人 生 總 會 遇 上 阻 滯 , 但 還 是 看 見 明 天 的 太 陽 , 心 態 都 是 積 極 開 朗 的 , 壓 抑 的 戲 份 , 只 有 四 分 之 一 吧 。
許 : 殺 人 那 場 戲 , 他 們 做 得 很 好 , 連 我 自 己 都 很 害 怕 , 哈 哈 , 那 當 然 , 不 是 《 人 肉 叉 燒 包 》 那 一 種 恐 怖 。
張 靜 初 拍 此 劇 沒 太 大 情 緒 壓 抑 , 反 意 外 可 以 早 收 工 。 
一 幕 戲 拍 足 12 Take張 靜 初 曾 在 《 門 徒 》 扮 演 白 粉 婆  , 許 鞍 華 大 讚 她 : 「 她 勤 力 , 一 早 熟 讀 劇 本 , 來 片 場 前 , 四 川 話 和 廣 東 話 都 已 經 學 好 , 我 還 嫌 她 的 廣 東 話 講 得 太 好 , 好 得 不 像 剛 來 港 的 女 子 。 」 並 謂 當 今 女 演 員 中 , 除 張 靜 初 沒 人 可 勝 任 《 天 》 的 女 主 角 。
張 : 最 難 演 的 不 是 殺 人 戲 , 我 覺 得 帶 小 孩 的 戲 份 更 難 做 , 因 為 很 難 與 小 孩 子 有 交 流 。 雖 然 之 前 我 在 《 門 徒 》 都 演 過 媽 媽 , 但 跟 小 朋 友 的 戲 份 很 少 , 只 是 自 己 躲 起 來 吸 毒 。 《 天 》 中 有 一 場 戲 , 在 巴 士 上 我 問 兩 個 女 兒 : 「 爸 爸 媽 媽 要 是 離 婚 , 你 們 要 跟 誰 呀 ? 」 劇 本 寫 明 要 問 得 輕 輕 鬆 鬆 的 , 但 可 能 我 未 懂 與 孩 子 交 流 , 又 未 當 過 媽 媽 , 所 以 那 場 戲 演 得 太 用 力 , 結 果 導 演 一 直 不 收 貨 , 要 看 Playback , 導 演 再 講 解 後 才 知 道 要 怎 樣 。
許 : 那 場 戲 特 別 難 演 , 要 演 得 不 像 在 演 戲 。 今 次 這 齣 戲 , 每 場 都 有 一 個 調 子 , 而 不 是 慢 慢 Built up 的 , 他 們 要 演 十 年 前 , 又 要 做 十 年 後 , 劇 情 濃 縮 得 很 , 所 以 要 拿 揑 得 很 準 確 。
張 : 導 演 每 場 戲 要 求 不 同 , 有 時 頭 一 兩 Take 收 貨 , 我 還 在 相 當 輕 鬆 的 狀 態 , 自 己 反 而 覺 得 未 準 備 好 。
許 : 不 是 所 有 情 況 都 如 此 的 。
張 : 是 的 , 也 有 一 場 戲 , 講 我 在 講 電 話 , 我 要 邊 念 對 白 , 邊 演 因 為 聽 到 噩 耗 而 情 緒 崩 潰 , 那 次 足 足 拍 了 12 Take , 最 初 是 越 拍 越 緊 張 , 心 裏 越 努 力 , 越 是 做 得 不 好 。 後 來 見 導 演 一 Take 不 過 , 兩 Take 不 過 , 三 四 Take 都 不 過 , 就 開 始 放 鬆 。
許 : 因 為 有 時 間 , 可 以 慢 慢 做 啦 , 哈 哈 。
張 : 是 的 , 放 鬆 以 後 就 開 始 好 了 。 所 以 那 場 戲 讓 我 很 感 動 , 因 為 導 演 很 清 楚 自 己 要 拍 的 東 西 , 而 且 知 道 何 時 讓 我 們 放 鬆 , 何 時 要 給 壓 力 , 有 時 通 過 壓 力 , 又 可 以 讓 我 們 放 鬆 。
後 記 世 界 無 永 遠 敵 人 , 十 幾 年 前 , 王 晶 批 評 過 許 鞍 華 不 該 不 顧 老 闆 銀 包 亂 拍 戲 , 不 應 讓 她 在 影 圈 立 足 云 云 。 今 天 , 王 晶 居 然 成 為 許 鞍 華 老 闆 , 一 口 氣 投 資 《 天 水 圍 的 日 與 夜 》 及 《 天 水 圍 的 夜 與 霧 》 。 世 事 無 絕 對 , 觀 眾 亦 毋 須 一 見 王 晶 出 品 便 耍 手 擰 頭 , 以 為 一 定 是 低 俗 商 業 片 , 何 況 所 謂 的 低 俗 商 業 片 , 曾 幾 何 時 , 還 不 是 一 樣 看 得 你 眉 開 眼 笑 ?
 
《天水圍的夜與霧》:悲劇之不可逆轉2009/12/17  

我不喜歡看標榜悲劇的電影,所以《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別想得到我的垂青。
《天水圍的日與夜》聽名字好像很慘的,但卻又出奇地溫馨好看,於是似乎不得不看《天水圍的夜與霧》了,雖然明知道那是一齣徹頭徹尾的悲劇。(很奇怪,我不喜歡悲劇,但最愛看報紙上的倫常慘劇──當然不是想發生這類慘劇,但發生了就會有興趣看前因後果。)
改編自天水圍的倫常慘劇,一個父親斬殺妻子和一對女兒然後自刺腹部報警說被妻子所傷,結果自己也逃不出鬼門關。
這宗倫常慘劇當年引起極大轟動,不獨是因為那泯絕人性的父親以及妻女的慘況,而是因為妻子曾多番報警求助卻不獲受理結果死於非命。
那幾年,天水圍似乎有許多倫常慘劇,於是被標籤為悲情城市,但悲劇在哪裏也可以發生。悲劇發生後,許多人關注天水圍的問題,也有許多人站出來提出這個那個建議。
我不知道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也不知道那些建議有沒有被採用,反正那些專家學者在下一宗悲劇發生又會站出來說話。
回到電影本身吧,雖然故事的結局是早知的,那些過程都只是過程。男女主角如何認識,男女主角的關係如何,分成多段從不同角度滲出來。
發生悲劇之前,二人總有甜蜜的片段吧,即使只是短暫的時光。(如果在甜蜜的時候就預見悲劇,你會捨得推開刻下的甜蜜嗎?)
要離開一個人,不是下定決心就行,許多許多牽絆也不是一扯就斷。(如果想到這一點,當初就應該戴眼識人;如果想到折斷的不是關係而是生命,還有甚麼扯不斷?)
看社工處理他們的問題,真氣煞人,我們這些觀眾看得肉緊,偏偏社工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如果你是那個社工,你又能解決甚麼?我們一直認定“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到你規勸他們分開,又成為衰人了)
為甚麼有人能容許被伴侶虐打呢?真的一次也不能容忍。因為這種事情只會周而復始,越來越嚴重。
現實的悲劇發生後,有人說如果當初警方陪女事主回去,就可以避免悲劇。但是導演許鞍華在製作特輯說,這件事已經來到一個臨界點,悲劇始終會發生,今次避過了,一個月後還是會發生。
有些事情毋可避免,有些悲劇也不可逆轉。真正改變悲劇的不是任何外力,而是當事人的意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看許多情殺案就明白了,寧願殺了對方也不讓對方自由。反正都是要失去對方,為甚麼要如此毀掉對方和自己的一切?能扭轉命運的,從來都是我們的意志。
關於電影的一點不足之處,是我不覺得這悲劇與天水圍有太大關係,說他們住在任何一個地方也行,不過是一個港人娶了內地女子衍生出的悲劇,跟他們居住在天水圍沒有太大關係,那就跟戲名沒有聯繫了。
另外,任達華和張靜初都演得好,可是他們的星味太濃了,掩蓋了事件的真實性。
http://blog.udn.com/kitty191/3597307
 
謀殺天水圍,來自眾生真與偽──《天水圍的夜與霧》陳嘉銘  2009-04-06
 
作為許鞍華緊接《天水圍的日與夜》而來的作品,《天水圍的夜與霧》想當然會被取為與前作對照,說前者展現了尋常百家的圍城風光,可後者真如自取滅亡的倫常困局。另外,因為家庭暴力與慘案的故事,導演亦以戲劇性手法,把過往的新聞想像,追本溯源,近乎把真實人物置於虛構,卻又不無實感的脈絡裡,讓人看到他們的溫柔與暴烈,憤步與潛行。
想當然的說法,指向了兩部電影的對照,然而更值得用心之處,是新作更令人想起許鞍華三十年前的《瘋劫》,在手法上更見疑幻疑真的圍城慘狀;導演沒有說得明白,可就因為真真假假的含混,卻又看到導演清晰的用心,把一場家庭慘劇,變成一面倒的道德批判。  
《瘋劫》技法,想像多於真實 
說《天水圍的夜與霧》令人想起《瘋劫》,是純為手法上,因為前者以案發作為電影之始,並透過不同的人物,比如是主角鄰居及庇護所友人,逐一現身說法,重組案情。《瘋劫》近似的,都是命案的發生,讓劇情由不同人言說,帶著主角張艾嘉的視點發展、想像,甚至牽連觀眾為案情重構脈絡;有趣之處,是《天水圍的夜與霧》明顯地緣用此法,問題是,主角張靜初甚至任達華,卻早已不在人世,是故任何人的言說,都只是其一己的想像,而在想像裡的主角究竟如何,都是說者本身的個人推敲──例子可多見於覃恩美所飾的鄰居角色,便多次以「我哋唔熟」但又不停似有印象而補充說法,可以看到這種真真假假的吊詭。  
吊詭不至於此,是因為技巧上更形複雜之處,在眾多作供者的言說中,展示了主角在生時的狀況,亦同時在銀幕上重現主角的回憶──這些回憶當然不曾在作供者的記憶裡出現,卻反而更成了奇怪的組合,令電影所呈現的家庭慘狀,更形虛構。例子就可見羅慧娟所飾的庇護所友人一角,在接近中段時作供,畫面便被移接到庇護所內碰上張靜初,而及後主角就寢,竟有夢境出現,返回家鄉,深入竹林(後來更知道竹林中人原來是主角的妹妹)!這是誰的回憶?是羅慧娟的?當然絕不可能;是張靜初的?卻又已是亡人,何處為觀者重組自己過去?又或者她曾向友人述及過去,而片段就由他人想像而生;問題卻是,為何要如此把不同層次的回憶接合,而不是平鋪直敍把主角由生到死的經歷,一一展現?  
這就可見技巧的獨特性,把作供者的說法,展現一個層次的回憶,以至未知箇中真假;而這個層次的回憶裡,又再被附加一層回憶,以見出主角的過去,可是當中就不無虛構性,似要由導演告訴觀眾,事件的想像性,比真實性還要多。  
道德審判,構作來自回憶 
這個可想像性,就被導演運用,而一面倒道出這個悲劇,似由慣性的二元人物想像,重構出來。就如前所說,鄰居覃恩美的想像,先說看到主角任達華修理單車而感覺他「幾好相與」,及至在鐵閘外偷看他與女兒嘻笑間被脫去褲子,單單作了一個不堪入目的神情,就要告訴觀眾她的立場已一百八十度轉變,似要認定這個親父與女兒有不倫關係──當然還要由電影緊接的前文所說,主角媽媽為求申請綜援而誣告丈夫侵犯女兒──這個劇情上的接合,除了看到覃恩美的搖擺立場之外,更可見前述所謂的想像性,就此被利用成道德審判的證據,把殺人者置於罪人之境。
 
殺人者當然有罪,但如何鋪展這個脈絡,其實可圈可點。許鞍華似乎有意在電影之初,要這個殺人者以正面姿態示人,一方面讓人看到他與愛女騎單車奔馳,亦同時在不知名的回憶裡,為女角洗頭,甚至返回鄉郊與家人見面;當然,人心難測是慣常的閱讀,問題是前文所言的多層次想像與回憶,就顯然要把事情/故事的真貌掩蓋,換來的就是告訴觀眾當中不無虛構。不過,導演在虛構之上,就在電影稍縱即逝的男角正面描寫裡,未幾便把其妖魔化的一面呈現,比如凝視女角妹妹的身體、飢餓殺狗、取刀尋妻等等,都要觀眾一面倒把這個人想像成可怕丈夫/父親。  
於此,可怕的想像,便不是搖擺不定的作供者回憶與立場,而是導演有心為人物經營──即使都是想像出來的──魔性。話已至此,很明顯就已能看到,許鞍華不打算為觀眾製造似無劇情如《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故事,而是要以不無煽情的手法,批判暴行;有趣之處,這段暴行及相關人物,都是疑幻疑真的,著跡構作的。  
封殺圍城,眾生也在謀殺 
是故可以說,《天水圍的夜與霧》或不比《天水圍的日與夜》般,滿載細水長流的人物感情,讓觀眾為生活點滴而咀嚼到箇中況味;亦更無《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甚至《男人四十》及《女人四十》等等為年歲之說的感懷與幽默(雖然在新作裡中年男角與年輕女角的結合,都有由覃恩美戲言「老夫少妻」)。然而《天水圍的夜與霧》,就在手法的不同間,看到導演的立足點,似要在再現新聞事件之餘,告訴觀眾裡頭畢竟多了不同層次的穿鑿附會,就如戲中人的回憶與作供。當然,導演倒有道德審判,為殺人者定案,卻或更把其指向銀幕以外的眾生,還不是以類近的想像,謀殺了一個地方,封殺圍城。 


天水圍的夜與霧  Saturday, 04 April 2009
 
2004年4月11日,天水圍天恆村發生了一宗駭人聽聞震撼全港的滅門慘案,使社會注意到這個近乎被遺忘的一角,冠以「悲情城市」之稱。2007年10月天水圍再次發生一宗倫常慘案。原本跟沙田將軍澳一樣是新市鎮,最終卻成為全港公共屋村及新移民最集中的、最具悲劇色彩的一個社區。現在,社區活化的工作繼續展開,暴風雨後,陽光漸漸從雲海透出來。
去年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為天水圍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社區形象,引申出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上一次許鞍華的作品其實有點無心插柳的色彩,來到這一次真正用心經營,令觀眾再次反思社會問題、關心不應被遺忘的社區。這是香港又一則奇案,但跟九十年代香港一眾充滿血暴色慾的「奇案」片不同,《天水圍的夜與霧》很平實、很細緻,娓娓道出案件背後包含的社會問題、人心及制度化的荒謬。看完,覺得很有杜魯門卡波特《冷血》一書的影子。
影片開首用的是倒敘法,一開頭已揭示了悲劇的發生,接著通過一連串的警方問話及插敘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展現出來。李森跟許多曾經風光的港人一樣,月入數萬(他是裝修工人),有風流的「本錢」,離婚再娶年輕大陸女子,似是人人景仰(從跟女子到四川「見家長」一段可以看出)。但經濟不景使他沒有工作、沒有上進的動力,只有拿綜援維生,靠與前妻所生的扯皮條兒子接濟。少妻恍然大悟,只得出去工作。
中港婚姻許多都是如戲中一般,由帶希望開始,以失落來結束。滅門慘案只是一個最徹底的例子,家庭散落的例子很多,當事人(尤其是小孩子)亦要面對充滿波折的命途。正因為心中的期望跟現實的境況有了巨大的落差,才會有嫉妒、不信任、爭執,以至極端的暴力爆發。新移民佔天水圍居民相當部份,是因為那裡的公共屋村是全港最集中。社區設施不健全、低下階層的困境,使當地的家庭糾紛及青少年問題尤其嚴重。
制度化社會也是使悲劇發生的間接原因。影片不避嫌數落各部門:警方的推卸責任、社工的按章工作及區議員的徒托空言。許多時候,正因為政府或有關方面在制度層面上的僵化,才使不必要的失誤慘劇發生。失嬰事件、明愛醫院病人失救事件、港府泰國包機慢N拍是活生生的例子。制度用以建構秩序程序,使一切井井有條,然而抱得它太緊只會適得其反。
影片的社會意義大於一切,因此誰來演出並不重要。這是一套人文關懷色彩濃厚的佳作,跟去年淡然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形成強烈對比,是關心社區人士必看的作品。許鞍華的「天水圍二部曲」是港人應看的。本片五月會上正場,值得觀眾入場支持。《天水圍的日與夜》若果還未看也值得買影碟觀看。關心你身邊的多一點,悲劇可以少一點,世界可以美好一點。
http://hkblog.xanga.com/697832441/%E5%A4%A9%E6%B0%B4%E5%9C%8D%E7%9A%84%E5%A4%9C%E8%88%87%E9%9C%A7/
 
天水圍的夜與霧| 16-May-09,葉一知

這個星期,一口氣看了《日與夜》和《夜與霧》。兩片南轅北轍,一陰一陽,足顯許鞍華剛柔相濟的功力。
《夜與霧》說的是2004年天水圍倫常慘案,相信大家記憶猶新,天水圍此後也有了「悲情城市」的外號。此片拍得客觀寫實,把事件來龍去脈拍出實感,比起傳媒轉述的報道更活現,所以也更震憾,看罷久久不能忘懷,午夜夢迴還是張靜初的臨終表情。 
我翻查過當年的剪報,除了電影必要的補白,劇情大致跟事實一致,當中不少對白也是媒體報道過的。雖然故事為人熟悉,但導演把電影拍得很有張力,兩小時文戲依然劇力充足,一點不覺沉悶。即使明知三母女必遭毒手,仍然很想追看下去。順帶一提,此片雖由王晶公司出資,但不會有渲染血腥的鏡頭,不借倫常慘案販賣暴力綽頭。
無論《日與夜》還是《夜與霧》,其實都沒有把天水圍說得太過悲情,當中很大篇幅反而淡淡寫出區內的人情味。事實上,這部片寫的是中國女性的悲情,可以發生在任何類近的社區。更遠的陳健康事件,就發生在新界北區上水。
兩片都寫女性,同樣好的也是女主角。鮑起靜在《日與夜》把師奶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張靜初在《夜與霧》也把新移民少婦演得精準細膩。由《門徒》開始我已頗喜歡張靜初,後來看《國家地理雜誌》一個節目,由她帶領觀眾去尋找灰姑娘的中國原型,才驚覺她說得一口流利英文(但一直記不起她在《七劍》的演出)。她在《夜與霧》裏把慘劇的主角演得楚楚可憐,卻自然而不誇張,令人憐惜。她實是頗有知識,仍能把香港人眼中的北妹典型重新演繹得如此正面,令人憐愛,實屬難得。觀罷此片,張靜初便繼劉若英後成為本人至愛的女演員之一。
這是一齣有誠意的好片,我誠意向大家推薦。
http://diumanpar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26562
另詳參本館:《他們為何殺人》 《惡夜執迷》 《該隱的封印》 《校園暴力》 《攻擊的秘密》
《二度傷害》
 
 
 
壯陽藥 2020-01-11 14:52:50

讚~~~~!


http://www.yyj.tw/

圖博館 2016-10-19 07:42:43

兩岸研究胡蘭成 台冷陸熱2016.10.19 旺報

電影《色戒》上映後,許多人說易默成的原型之一就是胡蘭成。正因為曾任職汪偽政權,胡蘭成在兩岸都不討喜,由於他曾在台灣講學,並形成「三三作家」一派,作品曾在台出版過10冊,然而已絕版多年;反而近年大陸陸續推出其著作十餘種,對胡蘭成的關注與研究,此消彼長。
  拋開政治身分,近年大陸多以文人角度重新認識胡蘭成。文藝評論者陳丹青曾指出:「我們對胡蘭成的開發還不夠,距離深入的研究還很遠。」《胡蘭成全集》主編小北也表示:「完整呈現文本始能全面地研究胡蘭成。」
  《心經隨喜》雖於2012年由台灣率先大陸出版,但出版方如果出版社指出,至今反應一般,因此《易經與老子》是否出版,仍在評估之中。然而,大陸近年「胡迷」眾多實是拜台灣所賜,以小北為例,他自言受惠於台灣作家杜至偉多年來將胡蘭成作品放上網路,才得以大量拜讀胡蘭成作品,並開始看張愛玲。
  小北看胡、張兩人作品,張愛玲呈現的是「天地不仁」,而胡蘭成表現的是「良知良能」,兩人實是非一非二,而胡蘭成之子胡紀元也表示:「如果胡蘭成是海,那麼張愛玲就是海中的島嶼。」
  去年胡蘭成誕辰110周年,在胡紀元、胡寧生兄弟授權下,小北整理了《胡蘭成全集甲,乙》兩輯已在香港出版,分別是其政論11種和中文專著,小北以此期許更多胡蘭成作品,得以重現兩岸讀者視野。
  回應
胡「良知良能」? cf《她消失在海中》 : 《她從海上來》的主題應是張愛玲與三個男人(不論父親、胡、或賴雅都有戀父傾向)的恩怨情仇,丁卻拍的很濫情很不寫實,不論是寫張的現實感情世界之情(如司馬新所著《張愛玲與賴雅》,大地,1996。張子靜、季季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印刻,2005。)、或寫張氏著作中的男女感情世界之情,在丁的導演下,到處吃軟飯騙感情的胡成了《紅樓夢》裡的賈寶玉,而他的女人,不論是合法的歌女老婆、同居的才女張愛、誘姦的純女小周、或逃亡時的熟女斯太太,在丁的導演下全成了胡的真愛。
我看丁乾脆再拍部《胡蘭成伝奇》,將上述四女和胡逃到日本後勾上的日本女人,全都拍成純純的真愛算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064

圖博館 2016-07-25 09:19:24

張愛玲晚年窮困潦倒? 版稅單證實她不窮 2016-07-24 中央社

圖為今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推出的「張愛玲特展:愛玲進行式」。 聯合報系資料照
作家張愛玲雖然去世近20年了,但在華人讀者心中,她永遠是一個傳奇。外傳張愛玲晚年窮困潦倒,但是版稅資料顯示,張愛玲晚年並不窮。
華西都市報報導,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與學者止庵23日在香港書展的一場有關張愛玲的文學對談中,談及張愛玲晚年的生活狀況。
從宋以朗整理的張愛玲遺作中發現,張愛玲晚年的生活並非外人傳聞的「窮困潦倒」。
張愛玲研究專家、學者止庵說,一些人寫文章評論或者傳聞說張愛玲「晚年經濟狀況」,指她生活窮困潦倒,讓很多讀者信以為真。
其實,從她寫給宋淇夫婦(宋以朗的父母親)的信中看出,晚年的她一點也不窮,絕對不能說是窮苦潦倒或者窘迫。
止庵表示:「跟她合作的台灣地區的某家出版社,對她很不薄。她晚年在美國的生活之所以過得很簡單,那是她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
宋以朗也認同此一說法。
他表示,關於張愛玲的晚年財產狀況一直有很多說法;其中有個說法「張愛玲去世後,只有幾塊錢 」,這絕對是錯誤的。「我看到她的出版版稅單子的數字,她不窮的」。
宋以朗說,她晚年不喜歡花錢,不喜歡買東西。因為買了東西,讓她搬家很困難。張愛玲晚年搬家很多次,往往提著東西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