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的海岸》
連條自來水也沒,周邊環境又髒又亂,蒼蠅、蚊子、蟑螂滋生,還吃撿來的發霉發酸的麵包蔬果,如此的地方,區紀復也好意思說成「鹽寮淨土」?
重要的是心淨,區氏回答道:「來鹽寮第一件體驗的事就是提水挑水,提過挑過水的人都會知道水是得來不易,很自然就會珍惜用水。」(晨星,2000,p.201)
這我很懷疑,台灣也是經過提水挑水日子的,但不論搬到城市或住在鄉下,用起自來水還是很浪費。所以關鍵在大幅提高水價和省水設備。
「沒有蒼蠅、蚊子、蟑螂的地方,當然是很舒適的,但也使人像温室中的花朶,沒有抵抗疾病、困難的力量…它們也可以幫助你修練脾氣、耐性、定力的功夫。」(p.203)
是嗎?那得回到廿世紀之前了。
廿一世紀的研究,不是指出兒童過敏增加的原因之一,是生長環境缺乏蟑螂等髒東西來刺激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物,結果自己打自己成了過敏。
即使如此也沒必要矯枉過正去養蟑螂吧!應有其它更衛生的方法來增強免疫力。
「麵包有一點霉是沒關係的,擦掉烤一烤就可以吃,蔬菜水果發一點酸也是沒有關係的…做泡菜、釀醋等都是用它自然發酸的效果…有助消化、美味可口呢!」(p.203)
區氏的學經歷是化學尤其石化,而非生化,未經人為控制的發酵,其菌種可是會傷身尤其腸胃肝甚至送命的。
那為何有人會自願花二三千元去體驗下清貧的生活?(p.205)
我怎知?可能現代人太欠操了,自虐一下,好平衡過度富裕的生活。
非也!依區氏自述:「我實在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改變(台塑)這龐大的污染體系…辭職後(塑膠研究部主任)我花了五年時間雲遊各地…環球旅行了二次…看世界各國如何處理垃圾問題,如何面對環境污染破壞的問題,順便也訪問了不少仁愛、教育、靈修的機構和組織。
經過長時間的反思和沈澱,我覺得對垃圾髒亂、環境污染問題用分類回收只能治標,分類回收了半天,它還是會源源不絕的被生產製造出來,人們還是浪費的、不珍惜的丟棄,所以『惜福』才是減少垃圾、避免垃圾的治本之道;可是在今天富裕的社會很難培養出惜福的精神來。於是我們就決定創造一個體驗簡樸生活的地方…我們找到花蓮海邊鹽寮村的一塊土地,建立了現在的『鹽寮淨土』。它是體驗簡樸、自然、靈修的一片淨土。」(p.16)
原來環保只是手段,傳教才是目的,那跟慈濟、法鼓的「心靈環保」沒差了?
不!更偉大,「集合東西方靈修方法,淨心淨念,反省默想,讀經詠唱,瑜珈靜坐…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p.337)
唯心論者的迷思!垃圾、污染問題,還是得環保政策來解決,如台北市的垃圾隨袋征收和全台垃圾分類回收,就使垃圾量大減、各地焚化爐要搶垃圾來燒。
阿楨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1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阿楨
爆紅一年後殉網,“流浪大師”想回大街撿垃圾 2020-06-18 觀察者網
2020年5月22日,在快手上擁有140萬粉絲的“流浪大師”沈巍突然宣佈無限期停播。“我明明是抱著善意進入網路,卻被整得遍體鱗傷。”
一夜成名讓他結束了26年的流浪生涯,而今面對不堪忍受的網暴壓力,他又選擇用“殉網”明志,讓人們重新審視與他有關的現象。
他談起國學文化神采飛揚,對路人的調侃不卑不亢,還不時冒出幾句擲地有聲的金句。
這個流浪漢,就是去年響徹網路的“流浪大師”沈巍。
沈巍的故事充滿了悲涼的魔幻色彩。
1967年沈巍出生于上海,媽媽是中學教師,爸爸是海員,常年不著家。
1988年高考落榜後,他聽從爸媽的話,進了上海某單位從事審計工作。
在單位時,他發現A4紙只用了一面就被丟掉,既浪費又不環保,於是他把這些紙從垃圾桶裡撿起來,重複再利用。
當事情傳開後,單位裡的每個人都認為他有精神病,儘管他一再解釋,但沒人聽。
節約、環保,不是單位提倡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到了自己這裡,就變成了精神病?
這之後,父母把沈巍送進了精神病院。
三個月後,沈巍逃出精神病院,開始了自己的半流浪生活。
1993年,沈巍的流浪生活開始了。
回應
憑什麼?人家也會說你也可能是真的有病
一個人因為經常撿拾垃圾桶裡的廢紙,被人懷疑是精神病的幾率是很低的,他說這個只是強調一種荒謬。倘若他說的故事是真的,那麼必然在一個表像的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異于常人的舉動,以至於從單位到家庭都認定他有病。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不到萬不得已,家庭不會承認自己的家人有病,除非真有徵兆;在一個正常的體制內單位,不到看到確切診斷,不會允許一個正式職工長年不上班而拿一份基本工資的。(我所在的的單位也有這麼一位元,抑鬱症長期居家,領基本生活費二十年)有病這種事,很多時候並非是到處顯現出來的,只是在某些特定時刻,因為某些特定誘因而引發出來。
你是對的,他在這次採訪只說了好的一面,在中國新聞週刊對他的採訪中,他母親說他把垃圾塞滿了家裡和冰箱洗衣機,搞的鄰居集體要求他搬出去,他在單位也把垃圾堆放到辦公室裡,因為這個採訪,記者被他的粉絲圍攻了好幾天。
阿楨
中國人喝的雞湯,一代不如一代 2020-03-12 宅少
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錢鍾書小說《圍城》
01.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刊登在《中國青年》上,名為《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
上海人民出版社嗅覺靈敏,將其演講匯編成冊,推出一本《塑造美的心靈》。
首印30萬冊,短短幾天就被搶購一空。最終銷量高達1000萬冊。我們可以看到諸多風格類似的經典語句:
「真正的強者,並不是壓倒一切艱難困苦的人,而是不向任何艱難困苦屈服的人。」
「人是有巨大潛力的,當遇到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時,善於開掘自己潛力的人,方能展示自己的才華,顯示出自己的力量。」
02.
解凍期中的青年,聽完鄧麗君、讀完朦朧詩、看完《廬山戀》後,他們對文化的渴求,十萬火急。
這時候,雞湯也要聚時俱進了。
「潘曉」向全社會吐露心聲那年,甘肅人民出版社找到胡亞權和鄭元緒兩位編輯,希望他倆能夠合辦一本雜誌。
兩人琢磨半天,也沒想出刊名。
直到鄭的孩子病了,胡去探病,看到鄭的香港朋友寄回來三本美國雜誌《讀者文摘》中譯本,胡說:
「乾脆咱們就叫這個名字。」
《讀者文摘》創刊號上,明確寫著「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
創刊號三毛一本,三萬冊很快賣空。賣到第7期,發行量高達14萬。三年後,銷量基本穩定在180多萬。
趁著80年代文化熱,《讀者文摘》以翻譯國外文章、介紹西方思想為主,甚至推薦過卡爾維諾的小說,差點把自己搞成精英刊物。
但隨著文化熱退潮,雜誌社意識到:要籠絡更多讀者,必須接近廣大人民群眾。
80年代中後期,《讀者文摘》開始走通俗路線,刊登啟迪心靈的短文。
後來由於刊名侵權,它又改了個我們無比熟悉的名字。那就是《讀者》。
打那之後,《讀者》便以精短故事、剔透文字和心靈雞湯傳教式的風格,變成一代代讀者的精神糧食。
每一個中學生,幾乎都從它上面得到了心靈滋養,收獲了作文素材,學會了熬湯行文,並實踐到了考場中。
…….
https://chinaqna.com/a/106541
阿楨
世界各國「李子柒」集合大賞!她們為何驚人相似? 2020-05-18 文化產業評論
自從李子柒走紅國內外,親近自然、擁抱傳統的“桃花源”生活儼然成為一種潮流。然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李子柒們在某種程度上都很相似,她們之間是相互模仿,還是真的是在過著自己獨特的生活呢?而這樣的生活又為何會備受青睞與追捧?
…….
因為都市里的我們,更多的是這樣的生活常態:
消費主義的盛行,鋪天蓋地的各類廣告;
高壓的職場文化,朝九晚五已是奢望,996、807、716等才是許多社畜們的真實寫照;
過分的鼓吹成功學,社會對成功單一的衡量標準,房奴、車奴、卡奴等不計其數;
資訊超載,資訊焦慮,難辨真假的各種新聞,各種炒作與各種黑子前赴後繼......
所以任何“詩與遠方”有關人和事總會引起大家諸多討論,而同“詩與遠方”有關的綜藝、電影以及其他作品也能擁有很好的市場。
…..
所以,無論網路紅人還是綜藝節目、電視電影,只要能“詩與遠方”“創造一種令人嚮往的美好生活方式”就能引領潮流。與成功無關,與金錢無關,只是純粹地回歸生命的美好與純粹。
回應
其實遠離城市的生活,在油管上很早就有了,有的播放次數很驚人的,比李子柒都高,但都沒達到李子柒的高度,使觀眾產生的是獵奇心理,所以波動大,觀眾的粘性不足,僅僅是獵奇。李子柒和滇西小哥(儘管是模仿者)她們兩位元的視頻把以前老外拍的手法,個人魅力等,都昇華了,現在她們的視頻風格,拍攝、表現手法在國外也有大量的模仿者。
中國傳統之美有兩種:第一,下里巴人之俗美。第二,士大夫文人追求之雅美,典型的就是蘇州園林。李子柒表現的是雅美,不說話,就是用恬淡沉靜的神態,勤勞樸實的行為。
李子柒很難複製。幹過農活的人都知道,李子柒不是擺樣子,是真會幹農活的。
在大自然裡用刀叉吃著精緻食物喝著紅酒的沙耶香,感覺違和
阿楨
“金句”流浪漢是誰?上海徐匯:此前在區審計局工作因病休假 2019-03-21 澎湃新聞
上海一名流浪漢在網上走紅。他名叫沈巍,因“精通”《左傳》、《戰國策》等書籍,並向路人講述《論語》等經典著作,被網友錄製成視頻發佈後走紅,其中不乏網路主播、微商借沈巍的走紅而宣傳自己。與此同時,有關他的傳言也越來越多,復旦大學畢業生,妻女車禍過世,上海徐匯審計局的公務員......上海徐匯區新聞辦:沈巍1986年進入徐匯區審計局工作,1993年起因病休假。其他情況因涉及其個人隱私,單位不便予以公開。網路上有關他從復旦畢業和妻女車禍過世的資訊都是謠言。沈巍稱自己在外流浪撿垃圾是因為對垃圾分類理念的認同,但是家人卻不理解他。
回應
這麼長時間不去上班,不是應該辭退麼?或者辦理因病退休?
患精神病,不能開除辭退。
無知菁英太多 上海博學流浪漢被直播成網紅 2019-03-21 中央社
沈巍的走紅,是窺見中國社會諸多現象的一個切口。在強調物質生活、消費主義的時代,尤其是功利氣息相對濃鬱的中國社會,沈巍非主流的生活顯得出格,這讓不少感到浮躁的大陸民眾眼睛一亮。
復旦大教授陳雲告訴中央社記者,民眾一窩蜂的現象,與當下中國社會的趨同性有關。很多人過著與他人雷同的生活、不能反抗,這時發現了有人堅持另類生活20餘年,很自然會感到驚奇或驚喜。因為社會精英的表現多少令人失望,真實的或喬裝的無知者太多,民眾才會轉而去關注邊緣社會裡面的「有識之士」(楨:精神病患?)。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張雪忠認為,隨著中國的言論空間不斷縮小,社會輿論幾乎喪失了公共性,媒體不敢直面真正的公共問題,更側重獵奇的報導。
流浪國學大師憑什麼這麼火 顏值比得上當年犀利哥? 2019-03-21 聯合報
說到流浪漢,不得不提到最經典的「犀利哥」。犀利哥本名程國榮,2010年初在浙江寧波流浪行乞時,被人試用相機時拍攝下一組照片,隨後以「秒殺宇宙第一極品路人帥哥!」為題轉載於天涯論壇,受到網友的追捧,迅速成為網路紅人,連英國媒體都曾報導過他。由於「犀利哥」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他在過度關注下驚慌失措,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並拒絕前往救助站,他曾在家鄉與親人團聚,但不久後又在老家附近開始流浪生活,2013年又被送到鄱陽精神病醫院安頓治療。
圖博館
亂象 終南山“隱士”圈魚龍混雜
“現在終南山很冷,不要去,更重要的是終南山的‘山民’裡存在一些壞人。”今年年初已經下山的太清(化名)告誡向他諮詢上山事宜的記者。太清還在山上時是“隱士”圈中較為活躍的一員,經常在各大終南山隱居貼吧裡回應尋找山居住所的帖子。在“隱士”圈,大家往往並不以“隱士”自居,“山民”是更加公認的說法。
梁興民對“隱士”圈的看法與太清有著相似之處,在微博中,梁興民拋出了“終南山‘隱士’成分複雜,有假僧假道,有無業遊民,更有犯罪分子隱匿其中”的言論。梁興民對北青報記者進一步解釋道,這些“隱士”中有一部分是真的有所追求的,還有一部分是逃避生活和追求新奇體驗的,另外還有一些打著隱居旗號塑造自己“高僧”“大師”身份行騙的不法分子。“隱居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違法違規行為肯定是不允許的”。
據當地媒體報導,2017年,西安市民錢女士來到秦嶺山內想尋找一位“大師”給她破解近來的諸多不順,在山上她碰到了一位範道長,範道長給錢女士把脈診察,還用易經八卦找病方。范道長先是帶著錢女士遠赴新疆購買雪蓮“調理身體”,又讓錢女士陸續轉帳40余萬元破解“財劫”。直到拿到錢的範道長突然失聯,錢女士才發現被騙。錢女士報警後不久範某被警方抓獲,據範某表示,自己略懂些中醫常識,又讀了些國學書籍,便在山上給人“算卦”,見錢女士比較相信他,便打起騙錢的主意。近日,范某被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批准逮捕。
回應
隱士紮堆的地方還能有隱士嗎?
隱居是指那些逃避名利躲清靜的人.你一無名二無錢,走王府井大街沒人認識,待家裡沒人上門,你日常生活都夠隱形了,還跑山裡隱,你隱什麼隱?!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那裡都能隱,只要心靜即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
圖博館
不少人下山都去了南方
今年8月初,“隱士”圈小有名氣的“終南草堂”因為部分建築屬於違章建築遭到了拆除。草堂工作人員劉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2008年創始人張劍峰上山租住大峪村民的房子,之後又逐漸搭建起來五六間木屋,接待一些有上山居住意願的人,草堂拆除後大家都下了山。
“大峪這邊之前是‘隱士’比較集中的區域,開始治理以後,這邊不少不合規的房子都被拆掉了,人是少了很多。” “現在的終南山溫度動輒零下好幾度,除了山頂上還住了些沒拆到的人,其他不少‘隱士’都下山去南方了。11月就開始下雪了,要在山上過冬只能儲藏過冬的食物,喝水得化雪水,還不容易燒開。”
另一位來自廣東的90後“隱士”木原(化名)今年8月中旬也因為自己搭建的棚屋被拆下了山。“現在已經回到廣東工作了,我在山上待了兩年左右,主要就是想過一下清淨的日子。”對於自己山上隱居的原因和目前的生活狀況,木原並不願意多說,回想起隱居的日子,木原表示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挑水、種地、曬太陽、喝茶和閱讀。“山上的日子比山下是慢很多,但是也並不是那麼舒服,尤其是冬天,半夜經常被凍醒。”
“隱士”們“怡然自得”的山居生活,在梁興揚和秦嶺辦的工作人員看來處處都是安全隱患。很多“隱士”自己搭建的窩棚一方面從建築的安全性來說就不合規,“深山裡生存條件相對惡劣,不少‘隱士’都是獨居,一旦出現意外求救都很困難。”另一方面在山中沒有水電,不少“隱士”只能自己生火。“生炭火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生火的話還可能造成火災,山裡秋冬很乾燥,過去幾乎每年都有火災發生。”但他同時無奈地表示,違章建築的清理必然會是一個長期的行動。“因為很多違建是我們這一次清理了,過幾天他們又回來建。”
圖博館
房租高漲終南山“隱士”被逼“重返紅塵”?官方回應 2018-12-29 觀察者網
近日,一篇名為《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來了》的文章將頗具神秘感的終南山“隱士”引入了公眾的視野。文章稱,目前不少終南山“隱士”因為房租和生活成本高漲,紛紛選擇下山。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隱士”們的下山,租金或許並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針對近期當地政府對於終南山上的違章建築進行清理,導致很多住在違建中的“隱士”們“重返紅塵”。
文中提到,由於終南山有“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的美名,相傳薑子牙、張良、孫思邈、陶淵明、王維等歷史名人都曾隱居於此。近幾年,更是吸引了眾多山外的民眾慕名前來隱居於此。
不過,山中住所有限,所以最近出現了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的現象。一位早年隱居終南山讀書、攝影、種菜的姑娘小楠,因為租借的小院年租金從400元漲到2萬,不堪重負,不得不回城找工作。早年終南山的房租行情大多為一年數百至數千元不等,偶有上萬。現在很多土坯房一般為年付,需1.5萬至2萬元,甚至出現有屋主要求租客一次付清5年10萬租金。不僅房租,吃穿用度也比以前貴了很多。據統計,在山上居住一年連帶房租年花費至少需要3至4萬。
然而,對於公眾號文章中所說的房租高漲逼退“隱士”的情況,西安長安區政協委員、長安區道教協會秘書長梁興揚在微博上表示,導致“隱士”們紛紛下山的並不是因為租金高漲,而是因為“秦嶺近期一直在進行違章建築整治和環境保護”。終南山一般是指西安南面40公里處的終南山山峰和與之相鄰的東西上百公里內的秦嶺北部,不少“隱士”都選擇居住在西安長安區境內的天子峪和大峪等山間村落裡。“住在哪兒的都有,有住山上小廟裡的,有租住村民老房子的,也有自己搭窩棚和木屋的,甚至有直接找個山洞就住進去的。”“不少‘隱士’在終南山裡租住的是沒有合法手續的違章建築,一方面影響環境,另一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所以當地政府近期組織了一系列的違章建築和環境保護的治理行動,不少‘隱士’沒了住的地方,自然就下山了。”
圖博館
我是在這本書首發的1992年讀的,切身體會了他想表達的思路,因為當時的日本經濟急速滑坡,泡沫經濟襲來,社會上出現了大批公司職員因公司倒閉而不知所措,所有的一切都是突然的,猶如把人們從一場巨大的黃金夢中徹底擊醒了一樣,很無情,同時也沒有任何事先的心理準備。光在我經商的那些年,周圍就有日本公司老闆上吊自殺的。
《清貧的思想》是一本日本人論,作者抨擊了日本社會的拜金主義,認為把什麼都用金錢衡量的思想違背了日本人的傳統美德,只能風行一時,最終會害人害到底。他寫道:“我聽說日本商人在海外被別人嘲諷為只認金錢的群體,所有的價值都換算成了金錢,可是,紳士在社交的宴席上是不談金錢的。”
於是,接下來,作者舉出了一大把例子說明過去的日本人如何紳士。比如:《方丈記》的作者鴨長明,僧侶良寬,還有《徒然草》的作者吉田兼好等等,這裡暫不一一例舉。這些偉大的日本人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有,而從心底裡鄙視一味追求物質的愚蠢。正所謂“節約才是美德”這句話,過去是日本人最崇尚的理念,但因為當代日本經濟的衰退,讓企業又因過度的土地投資造成了壞賬死賬的膨脹,最終自食其果,崇尚金錢的欲望開始崩潰了。
《清貧的思想》這本書讀到這裡,就像受教於一個理想主義一樣,其實是沒有什麼違和感的,不過,事態的發生是在這本書暢銷了好幾年之後。2001年小泉純一郎組閣,推出了一系列的政府機構的改革,號稱要打破以往的行政上的束縛,創建小政府,提倡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緊縮財政,猶如把《清貧的思想》擴大成了國家版,高調宣傳“節約才是美德”。難怪有的日本學者指出當時的小泉內閣不可否認受到了“清貧思想”的洗腦。
如今,看下眼下的日本,所謂“安倍經濟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恰恰是對小泉內閣的反彈,尤其是加速實施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放寬貨幣政策,讓企業和消費者重新振作起來,而這一切不需要清貧的思想,反倒是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以及個人佔有金錢的欲望才是正途。這一事實讓很多日本的知識份子感歎,大家認為目前日本社會的貧富懸殊比以往加大了,中產階級的勢力逐漸變小,整個社會成為了“格差”的地域。所謂“格差”是日語的說法,英文“DISPARITY”,也被翻譯成“UNEQUAL SOCIETY”,即“不平等的社會”。
圖博館
日本學生對《舌尖2》的反讀 2014-05-01
自從看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後,我的第一直覺是這個可以當教材,專門對應外國學生的漢語課,其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個片子的主題簡明,又是通用於全世界的吃貨,遠比那些時事政治和社會事件更具親和感。儘管大多數日本學生看過《舌尖》後絕贊不已,但我更注意的是他們的反讀。所謂“反讀”,是指從電視片中讀出完全相反的解答:中國菜的色彩不好看,把材料打得粉碎,所以色彩不好看。我願意嘗食材本來的味道。
日本齋飯與清貧的思想 2012-12-02
齋飯在日本也有別稱,叫“精進料理”,說的是端上來的菜全是素的,沒有魚也沒有肉!
齋飯是日本寺院裡的家常飯,僧侶坐著也好站著也好,總覺得他們是在煉功夫。
吃齋飯最典型的景象莫過如下,高野山上的僧房宴;簡單的餐具不必多說,關鍵是送飯的人都是僧侶,我吃我的,他們修他們的行!
飯後,聽一位僧侶跟我說:“飯吃得是否簡單不重要,關鍵是想法是否能清貧,清貧無欲,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清貧的思想救不了日本 2018-12-01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有一本火爆的書,名叫《清貧的思想》,持續暢銷了好幾年,累計銷售數量超過了百萬冊,而“清貧”這兩個字也成為了當時日本的流行語。作者中野孝次是一位言論界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文字犀利,思路清晰,文體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出色,這些要素也是這本書得以暢銷的重要原因。
圖博館
80噸「舊衣瀑布」 淹沒新竹山區2018-03-10聯合報
快時尚潮流來襲,民眾汰換衣物越來越快,過去會把二手衣外銷非洲、東南亞,但近年國際二手衣市場飽和,台灣二手衣數量只增不減。由於難以消化,昔日華衣只能被當垃圾焚化,不肖業者甚至將八十噸舊衣丟棄偏僻山區,形成「舊衣瀑布」,汙染環境。
回收舊衣的陳姓業者指出,以往民眾丟棄的二手衣物,經整理包裝外銷,成本低、獲利不錯;但近年大陸、日本等二手衣數量多,質料、樣式、價格都很有競爭力,導致台灣外銷的二手衣節節敗退,進口國也不再全部埋單。
陳姓業者表示,這幾年舊衣出口量越來越少,去年衰退近半,估計每年約六萬噸舊衣銷不出去,二手衣只能淪為垃圾,進入焚化廠結束生命。他說,許多資收場已不收舊衣,有收的都提高驗貨標準。
桃園市環保局統計,舊衣回收從民國一○四年四百八十噸,暴增至一○六年的八百六十二噸,增幅近一倍,價格也從顛峰期的每公斤十二元掉到近現在約一點五元 。原本街頭常見的回收箱也逐漸萎縮,桃園街頭的舊衣回收箱被視為「路霸」,大多隱藏在社區等自有土地,能挑出再賣的舊衣量也越來越少。
回收業者說,過去每月可收十噸舊衣,如今只收兩、三噸,且利潤差很多;現在回收一噸,有一半是堪用品,但獲利不到一千元,送焚化廠卻要兩千五百元處理費。有業者不做虧本生意,低價委由不肖業者清理,偷偷運到外縣市亂倒。
難消化的二手衣最近就成了垃圾大戰主角。
新竹市香山區的偏僻山區最近出現一處「舊衣瀑布」,整個邊坡被倒滿二手衣,竹市環保局獲報,共清出廿五車、共八十噸衣物、鞋子等廢棄物。環保人員與警方蒐證追查嫌疑人,也感嘆此事凸顯台灣舊衣無處去的窘境。
圖博館
2、朝聖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朝聖歸朝聖,生活是生活。藏族生活不是宗教,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且是相對次要的一部分。講3個故事:
第一個:一個藏族哥們和我吐槽:“在酒吧喝酒,經常有你們漢族人找我聊天,聊就聊嘛,老問我有沒有磕過長頭,我當然沒有啊,問我什麼時候去磕,我說,我家就在拉薩,我都是開我的霸道去布達拉宮的,下車再轉經,然後他們看我的眼神經常不對了,說我不像藏族。我是不是藏族輪得到你們評判?”
第二個:一個藏族導遊和我說:“現在遊客多了,是好事,老百姓能掙點錢。結果,我碰到不少游客特別是窮遊的,經常說,西藏交通方便了也不好,老百姓被帶壞了。都不像書裡寫的請我們吃喝了,居然收錢。藏族的靈魂都讓內地人給沾污了。XXXX(髒話),我們老百姓辛辛苦苦幹活賣東西,憑什麼不能收錢?”我深以為然,很多人去西藏號稱是“洗滌被蒙上塵土的靈魂”,其實洗回來,只是“佔便宜沒夠”的市儈心態進一步強化了。
第三個:去年9月底我去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調研,見了很多人,有縣里領導、有基層幹部、有各類群眾(農民、商人、包工頭等等),我和他們聊的都是不同主題,不過,不論聊什麼,聊著聊著大家都扯到一件事:“昨天城郊有戶人家,拆遷賠了2000萬!太厲害了!”
所以,沒有房產,再多奮鬥也失去意義,才是普世真理。
回應
當盆友圈裡都在轉這部片的各種心靈雞湯的時候,我就和幾個好盆友懟過。對於他們的信仰我尊重,也就是尊重罷了。我已經過了文青的少年,青年時代。我現在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工業黨,不靠情懷吃飯
在這個地球上,分為現實中的大自然和文青腦補出來的大自然這兩個平行位面。
我們家在的地方,山高谷深,地域遼闊,交通非常不方便。以前沒有路,村里人一輩子別說去拉薩朝聖,連縣城都未必去過。生了病,就只能用土辦法治治,請人念經,熬著。要是沒有這些路,我這麼大年紀了怎麼可能有機會去拉薩朝聖?一路上,我看了那麼多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東西,拜了那麼多寺廟,我給自己積下了功德。真的是要好好感謝修了這些路的大好人、大恩人,不管是藏人、漢人,他們真是做了大善事,積了大功德,佛祖一定會保佑他們的。
圖博館
牧區因為牧草比較多,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去年我碰見一個例子,在那曲,有家單位院子裡雜草長得不錯,有牧民看見了就想買,單位領導不知底細抱著弄回兩、三隻羊(3、5000元)的心態去談判,結果牧民給了兩頭牛(1萬5),然後兩邊都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大概割了3拖拉機),牧民兄弟說明年的草也包了(牧民兄弟畢竟比機關領導更熟悉草料市場),可以再加錢,但不要賣給別人啊。
三、藏族的生活和信仰不是文青想的那樣的
1、新中國和現代化才提供了真正可供實踐的信仰自由
現在我們在觀察西藏時(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大眾視角),過於強調西藏、藏族和西藏問題的特殊性,下意識的認為“藏族只追求靈魂的純淨,不希望更好的物質生活”(也就是說,“物質決定意識”在西藏是不成立),然而,事實上,沒有現代化和國家建設帶來的交通設施、增產增收等等,現在我們在西藏常常能見到的、被視為藏族“純淨靈魂”象徵的磕長頭去拉薩朝聖行為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不可能出現的。
我曾經在公路上碰到過一位磕長頭的藏族老阿媽和陪伴她的家人,她們邀請我吃他們自己做的奶渣。閒聊中(我會一點藏語,也有人幫助翻譯),我問老阿媽:“磕頭的時候都為誰祈福?”她說:“為自己,為自己的家人也為辛苦修建這些公路的大好人祈福”。我很好奇,“為什麼要為修路的人祈福?”老阿媽說(她兒子在一旁補充,語句是我整理過的):“我們家在的地方,山高谷深,地域遼闊,交通非常不方便。以前沒有路,村里人一輩子別說去拉薩朝聖,連縣城都未必去過。生了病,就只能用土辦法治治,請人念經,熬著。要是沒有這些路,我這麼大年紀了怎麼可能有機會去拉薩朝聖?一路上,我看了那麼多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東西,拜了那麼多寺廟,我給自己積下了功德。真的是要好好感謝修了這些路的大好人、大恩人,不管是藏人、漢人,他們真是做了大善事,積了大功德,佛祖一定會 保佑他們的。”
現在,很多人喜歡把物質豐裕、現代化和虔誠信仰對立起來。然而,恰恰是黨和現代化才提供了真正可供實踐的信仰自由。可能沒讀過多少書的老阿媽倒是比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明白的多。
圖博館
4、恐怖並漫長的冬季
以上還不是最多的困難,朝聖中最難的是:除了拉薩市轄區以及日喀則和山南的核心區,其他地區來拉薩朝聖肯定要超過半年,四川、青海藏區要超過1年,那就不可避免的遇上長達半年以上的冬季。
西藏的冬季,在拉薩等城市的城區其實不難過,由於日照強,基本無降水,以拉薩為例,冬季白天的氣溫一般能有十幾度,比北京、上海舒服多了。夜晚的溫度就會驟然下降,當然大家都是在屋裡睡覺,也沒事。但朝聖就不一樣了,在舊西藏,絕大多數實踐肯定要露宿野外,那麼如何抵禦零下1、20度的嚴寒?而且,上面說的是最好的情況,是在3000多米海拔的河谷地區,但是,在朝聖之路上,絕大多數都是4、5000米的高山地區,這些地方,7月都能下大雪,冬天夜晚的溫度一般在零下3、40度。在冬天,如何保證自己不凍死?
而且,山區一下大雪,積雪經常就是在半米以上。現在,工程兵在西藏冬季也要隨時待命,用大型機械也要挖個兩三天才能勉強恢復公路通行(參見今年初的西藏雪災,央視報了救災情況)。在舊西藏,既沒公路,又沒工程兵和挖掘機,在高山地區碰上雪災,就是死。而大雪是每年的常態。
我們看對比性數據。1950年代,在基本沒有戰鬥的情況下,西北野戰軍從最容易的青藏線運輸(川藏方向的18軍比這還更難的多。編者註:有報導稱18軍為建設公路犧牲3000餘人。),非冬季最寒冷時期,而且是大集團運輸,“高原之舟”犛牛等的死亡率高達50%。而在舊西藏,不論是富人家的犛牛,還是窮人家自己扛東西的人,死亡率能比這個低?
後來,中央政府沒辦法,為了運輸物資,選擇了物資在廣州上船,在加爾各答卸貨(週總理為此專門和尼赫魯協商),通過大吉嶺經亞東(就是最近印度鬧事那地方)運進西藏,耗時大半年。這意味著,在沒有新中國的公路建設之前,朝聖之路的運輸效率還不如去趟印度。直到今天,解放軍汽車兵的死亡率還不低。
前兩天,有藏族學生和我說,藏族諺語“有水即可飲茶,有草即可住下”。這話是對的,但有水有草在西藏可不是容易的事,別看西藏到處是草原。在長達半年的冬季,既沒水(只有冰,變成水得有燃料,可是燃料在哪裡呢?),也沒草。自然條件決定了,西藏冬季沒有草,農區牲畜主要靠秸稈補給。現在,西藏牲畜的冬季草料主要靠小麥或青稞的秸稈,現在1斤秸稈能賣8毛~1塊,在日喀則等地,農民兄弟們年年為了爭秸稈吵架乃至打架。
圖博館
一般來說,現在的朝聖者中,老人、婦女或者年紀較大的男子居多,一般是幾個人組團朝聖,因為這樣比較節省後勤力量。過去,後勤團隊使用平板車居多,那麼至少要有兩個成年男子才能保證平板車的持續運作。朝聖是有一個漫長的準備過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組建後勤團隊,比如等自己的兒子掙了一些錢、有空閒的時間,或者通過半是人情半是非貨幣補償方式找同村好友。這些年,汽車在藏區越來越普及,後勤人力下降,一個成年男子當司機也就夠了。
然而,不論是汽車還是平板車都是在公路上才能走的,西藏到處都是高山,和內地的平原環境不一樣,過去平板車不具備長距離通行能力,就得需要大牲口(犛牛或犏牛) ,而在舊西藏90%以上的農奴沒有大牲口。而且就算有大牲口,犛牛的問題是,到了河谷地區,它熱的受不了,老想下河洗澡;犏牛(公黃牛和母犛牛的雜交品種,一般和騾子一樣不孕不育,各位同志,你們在西藏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旅遊時,你們以為的犛牛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犏牛)的問題是,到了高山地區,它冷的受不了。
沒有補給,怎麼支撐朝聖之路?
3、隨處化緣可行嗎?
當然,也有朋友反駁我說,朝聖之路不需要補給,朝聖者可以隨處化緣。現在,很多書籍裡也這麼寫(主要是現代用漢語寫作的書籍)。
藏族同胞待人熱情確實值得稱讚。即使在舊西藏,物資十分匱乏,如果有人去敲門化緣,我相信,他們也肯定會拿出自己不多的糧食。但化緣的前提是得先見到人,而在朝聖之路上,絕大多數時間不可能見到可以化緣的村莊。
具體來說,長期徒步旅行,長期鍛煉的強壯男性在平原地區的平均速度一般是50公里/天,而在高海拔和崎嶇山路雙重效應疊加下,一天最多走10~20公里(這個眾多徒步驢友都驗證過),過去沒有公路,行徑速度要更低,也就10公里,如果是磕長頭的話,一天能走5公里就不錯了,朋友們不信可以自己實驗下。
這樣,問題就來了,在拉薩、日喀則、山南核心區之外,50公里見不到村莊依然非常普遍,騎友們經常要靠90~110公里一個的道班以及公安檢查站休整。那麼,舊西藏的朝聖者們去哪裡化緣?
在沒有公路的情況下,必然會發生的迷路問題我們就不說了。
圖博館
1、人身依附與物資匱乏
朝聖首先要有人身自由,但是舊西藏實行的是莊園農奴制,農奴擅自離開莊園視作逃亡,換言之,佔人口比例95%的農奴是不具有自己決定自己是否能去朝聖的權利的。並且,即使得到莊園主批准,絕大多數農奴也沒有可以支撐朝聖的物質基礎。
具體來說,第一,舊西藏莊園制實行的是烏拉差役制度,烏拉差役具有勞役地租特徵,它要求租種土地的農奴家庭必須派出一個或以上壯年男性勞動力全年在農奴主的莊園服役,相應的,農奴家庭擁有一定的份地,但這份份地就需要其他人來耕種,這意味著一個家庭至少要有兩個成年男性才能維持生計。因此,“不能分家”的現實需求孕育了“兄弟共妻”的婚姻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在莊園勞動的農奴肯定不能獲得朝聖的許可,而他在份地勞動的兄弟(或者父母,但老人去朝聖,沒有成年男性做後勤,肯定會死在路上)如果去朝聖了,全家老小都有餓死的危險。責任感決定了,一個男人不會丟下自己的家人,僅僅為了個人的靈魂的昇華而去朝聖的。
第二,根本沒有足夠的物資。1951年,西藏人均糧食佔有量是135公斤,歷史時期的糧食產量數據也不可能比這高多少,尚大幅低於人均200公斤的溫飽標準。而歷史上的朝聖之路,最近的山南、日喀則核心區到拉薩也要走三個月到半年(路途遠,交通差,另外,做不到磕長頭,也至少要做到逢廟必拜,不然怎麼是朝聖,這也會耗費大量時間)。不算其他開銷,一個人至少需要100公斤口糧(長途跋涉消耗大),農奴家庭從哪裡積攢這些糧食?另一方面,現在朝聖者普遍必需較多的酥油、奶渣等脂肪補給,否則撐不過殘酷的氣候。而在舊西藏,普通農奴基本吃不到酥油的,在1990年代以前,西藏農村的流行民諺是“小孩子不能吃酥油,吃了會掉耳朵”(目的是為了防止小孩嘴饞,現在這個民諺已經作古了,大力鼓勵小孩吃酥油,我在一篇文章中詳細探討過酥油茶在藏族飲食文化中的變遷,《趣話酥油茶》,《中國西藏》2013年第9期),吃酥油習慣的真正普及,其實也是現代化的產物。
2、後勤補給的困難
在今天物資豐裕的情況下,朝聖也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專門的後勤團隊。在今天比較好的道路和補給以及商品流通(有錢可以買到東西)條件下,後勤團隊也在藏族朝聖者隊伍中是標配。
圖博館
強舸:當你感慨磕長頭的虔誠靈魂時,可曾想過他們身下的公路是誰修的?2017-07-11
一、磕長頭其實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事
電影《崗仁波齊》近期引起熱議,由於我的西藏背景,每每有類似的文藝作品上市,總會朋友主動與我交流觀影體會。但我最近忙於鑽研川普大帝和國企黨建,沒看過《崗仁波齊》,自然也不會有體會。不過,我看了電影的海報,倒是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不論是在文藝作品,還是現實的藏區旅行中,我們都能看到,長頭都是在公路上磕的。那麼,公路是誰建的?是在黨的領導下,幾十年由一代代的建設者建的,這包括最初的十八軍和西北野戰軍進藏部隊的戰士、包括建設時期的工程兵和各族工人,還包括今天來自西藏本地的以及四川、陝西、河南多地的民工、挖掘機、攪拌機和卡車個體經營戶和各類小型包工頭。
相比之下,公路的建設者們,無論是工程師、包工頭還是民工,都不如朝聖隊伍那麼有藝術氣息。我敬重磕長頭的人,能有毅力花很長時間做一件事的人都值得敬重。但我並不太關注這些,我更敬重的是建設者百折不撓的奮鬥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偉大精神。
拉薩公路通車紀念碑:為修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3000多名建設者獻出了寶貴生命
雖然或膚淺或深邃的文藝青年喜歡將現代化和傳統對立起來,詬病西藏的發展讓西藏不再純潔(而公路、鐵路自然是不純潔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朝聖之路並非來自傳統(過去只是有這說法,但沒有實踐的可能性),而是現代化的產物。具體來說:
第一,在舊西藏,是不存在全程磕長頭到拉薩朝聖這種形式的。因為過去沒有公路,西藏複雜、險峻的地形,很多地方猴子四條腿過去都不容易,人磕頭就更做不到了。
第二,朝聖之路是存在的,但這在舊西藏是只有極少數貴族或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他們能做到,不等於普通藏族能做到。正如姚明能打NBA,不等於中國人都能長2米2。
二、為什麼普遍的朝聖之路在舊西藏不可行?
當然,我提出上述觀點時,也常常遭到朋友反駁,包括藏族、漢族以及美利堅、法蘭西、德意志各外國民族。他們大多也都能列舉些各式各樣的證據,從歷史上的朝聖書籍等有一定根據的資料到“上次我在西藏玩的時候人家跟我說”等道聽途說的段子。
所以,我也想認真談談這個問題,從比較公認的歷史資料以及無須質疑(人人都可以隨時驗證)的自然規律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普遍的朝聖之路在舊西藏不可行?
圖博館
我覺得吧,知乎上的部分人對宗教還是抱有非常美好的幻想。信了教,有信仰就是高人一等,連說都說不得。西藏能滿足他們對於宗教的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雪域高原,喇嘛塔瑪尼堆,高高飄揚的經幡和潔白的哈達。就像國內這幫民謠圈兒裡的歌手,天天寫歌非要搞那些個冷硬生僻的地名,最開始還是蘭州鄭州南京這些大家都知道的,後來為了追求逼格,就開始搞什麼額爾古納多倫淖爾,總之什麼聽著逼格高就來什麼,畢竟文青的錢好騙,對吧。去了一趟西藏心靈就得到了洗滌,這和信了基督就能得救,都屬於同一種傳銷套路。你這個心靈要是真的很骯髒,去哪兒都沒用。揚卡洛夫大隊長說得好,“有時候我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很多人騎車來了一次西藏心靈就被淨化了,而我在藏區待了二十年還是這麼齷齪... ..”。關於任何電影本身的渲染其實都屬於營銷的範疇了,電影只會用刻奇的內容去吸引觀眾,也只會告訴你一些淺層面上的東西,做深了給誰看去?真正上升到信仰層面的探討,那隻能叫好,可叫不了座。另外,現代化的生活是傳統宗教的絞肉機,東南地區的伊斯蘭教世俗化就是鐵證。等到藏區完全實現現代化,再看看還有幾個去磕長頭的?奉勸知乎上給宗教洗地的各位一句,好好生活,賺錢買房,要是真的有時間,就找幾本兒通識類的宗教史來看看,凡事兒都別太想當然。還是轉個揚隊的老段子:關於如何騙漢區來的女文青上床是一門大學問,自己總結一下:會藏語是必須的,教會她們用藏文寫名字即可,對於那些一般的女文青來說,你只要會唱幾句倉央嘉措情歌就行了,對付高等級的就要漢藏史書並看,《新唐書》《舊唐書》的吐蕃傳一定要看,不過這種等級一般沒有好貨色,即使自己普通話水平一級乙等,也要發重鼻音,就像剛從牧區來的,記得經常去青旅吹牛逼,必有收穫,送她們從民族批發市場買的廉價佛珠,就說是找過大喇嘛堪布開過光的。PS:形像上可以扎個辮子,曬黑,穿藏文T卹。這方法培養了許多綠茶婊剋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12615
圖博館
影片上映后,收穫了紛至沓來的好評,包括著名音樂人朴樹,著名音樂人老狼,著名歌手許巍,譚維維,薩頂頂紛紛力挺;著名導演李少紅,何平,管虎,謝飛,以及著名演員李冰冰,著名演員、導演徐崢,著名演員廖凡,黃軒,袁弘等演藝圈名人發聲支持;史航、奇愛博士、桃桃淘電影、木衛二、虹膜、伊姐看電影、毒舌電影等多位影評人及知名自媒體,韓松落,鞠白玉等作家均撰文盛贊;此外,影片更得到了包括時尚集團總裁蘇芒,著名編劇蘆葦,《新周刊》創始人孫冕,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勝軍,著名學者雷建軍,著名學者尹鴻等各領域知名人士鼎力助陣。
......
如何評價張揚導演的電影《岡仁波齊》-- 知乎
看這個片子的這一天,剛好是我來到西藏整整13年的紀念日。作為一名邊防軍官,朝聖者們磕長頭的權力我當然也得捍衛,即使我心裡覺得併不贊同這種行為。無論是岡仁波齊本身,還是喇嘛或者別的什麼東西,恐怕都不大可能改善這些人的生活,但是,自由就是意味著你可以做毫無用處的事情,只要不招惹別人。曾經有個朋友深惡痛絕的對我說:中國人沒有信仰!318國道的歷史並不長,這條路是18軍將士和平解放西藏的時候在崇山峻嶺裡硬劈出來的。在此之前,以上任意一種前往拉薩的方式,恐怕都要難上好幾個數量級。每公里川藏公路,都埋葬著不止一條18軍將士的生命。回應“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句話,最好的就是這條路。沒有信仰,誰來修這條路?岡仁波齊藏語的意思是山里面的智者。智者,應該是聰明的,不應該是愚昧的。很遺憾,這部電影裡我只能看到愚昧,絕望,沒有一絲希望和智慧。片頭兩個大叔坐著聊天,其中一個穿的是07式數字迷彩軍用大衣;眾人朝聖用的拖拉機,右邊擋板上印著“扶貧開發”;他們村里的路燈桿、水泥橋,他們跪拜的318國道,這些一切,很明顯不會是岡仁波切或者任何活佛賜予的。我為他們感到悲哀。地球上滅絕過的民族很多很多,其中沒有宗教信仰的恐怕還真沒有。地球上沒有滅絕的民族也有很多,其中有個叫中華民族的,不信什麼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最後請欣賞318國道,一群最有信仰的年輕人,為了拯救這個國家、復興這個民族而創造的奇蹟:
色季拉山口,海拔4710米。
米拉山口,海拔5100米。
色季拉山盤山道上眺望對面的大山。
林芝到拉薩一段即將通高速了。
圖博館
來自和田的巴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前交通不便路途曲折,朝覲是阿達(維吾爾語爸爸之意)無法實現的夢想。“雖然我的腿腳不方便,但現在我可以坐飛機從烏魯木齊直飛,今天我完成了阿達的夢想。”
回應
“真正與漢族人不同的,是藏族同胞那種深入骨髓的對天地自然、對神明的敬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獨特的社會和文化現象。”
說的那麼好聽幹什麼!明明就是落後和缺少文化造成的無知行為。每個人類文明在原始無知階段都是這種表現,文明發展後就會逐漸改變。
國家犧牲這麼多建好的路,可不是給那些人用來磕頭的啊
他們通過磕頭,親身感受到修路的困難,受到一次現實的“要磕頭,先修路”教育。
其實一直不太明白朝聖有什麼用?為什麼要朝聖?嗑一路頭就能洗滌心靈了?就能靈魂昇華了?感覺就跟西方人到非洲做所謂的“義工”一樣,只是為了感動自己的!
一張圖就能編一篇雞湯的時代過去了。喜看觀網打臉某網友。
這正是我要說的:一圖幻想出一個世界,一句話編織出滿滿一鍋雞湯文。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7_07_12_417809.shtml
《岡仁波齊》七日破2000萬 獲各領域知名人士力挺2017.6.26鳳凰網
張楊導演新作《岡仁波齊》已於近日在全國公映,這部長117分鐘的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樸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平靜至極,實則波瀾壯闊。
三日票房破600萬七日票房破2000萬 上座率持續高居榜首
各領域大咖力挺 “朝聖”路上並不孤單
圖博館
實際上新浪博客中的照片來源於牛津大學Pitt Rivers 博物館所收藏的西藏相冊,包含了1920至1950期間英國人在西藏所拍攝的照片。這張照片底下的描述為:“四個可能來自於藏區東部康巴的年輕人穿著皮革羊毛襯里大衣在一棵樹下休息。他們正在準備吃飯。”雖然這張照片的拍攝地為拉薩,但是並不能確認圖片中的四人是前往拉薩的朝聖者。
那個說是康巴商人的讀者,猜的挺準的啊。
藏區解放之前留存的資料確實較少,那現在藏區人民是怎樣去磕長頭朝聖的呢?知乎上關於藏民如何磕長頭朝聖的提問裡,網友是這樣解釋的。
後備的補給是少不了的。既然現在是要在公路上磕長頭到拉薩,一路車來車往,人身安全成為了新問題。
怎麼解決呢?穿反光背心。
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磕長頭已經不是現代信教的藏民首選的朝聖方式。
根據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陳國典在2005年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對於如果現在準備去拉薩朝聖你選擇哪一種方式的這一問題,只有22.5%的受訪者選擇了磕長頭, 46.5%的人選擇了坐汽車,22.5%的人選擇了騎馬,剩下的8.5%的人選擇了坐飛機。
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趙興民在2011年針對藏民做的深度訪談中也顯示,只有19.4%的人選擇磕長頭,60.2%的人選擇坐車,15.3%會選擇走路過去。
有部分受訪者表示,“他們有錢,坐車來轉,轉完馬上坐車就回去了。沒錢的就走路,磕長頭。”
信教的藏民除了去朝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於信仰的虔誠之心。比如捐錢,藏民錢多了,除了吃飯蓋房子就沒地方花了,會把80%的錢捐給寺院。
此外,在相距較近的當地寺廟、神山、聖湖進行朝拜也是很多藏民的選擇。藏民的家中通常也設有佛堂和佛龕方便每天的朝拜。
除了信仰佛教的藏民,穆斯林同樣也有著朝聖的傳統,但很多人也是直到最近幾年,才能踐行“一生必須朝覲一次”的“傳統文化”。
古代穆斯林長途跋涉、一路變賣衣物、乞討奔向麥加。而隨著交通的便利,朝覲成了更容易達成的夢想。朝聖者從1921年的57000人,逐年暴增,1970年時達到150萬人,1980年突破200萬人。到了2006年,人數已接近300萬人,其中有165萬人來自沙特境外。2013年達到頂峰的320萬人,僅今年官方公佈的朝覲人數就有200萬人。2014年全國共有1.45萬名穆斯林赴麥加朝覲,中國政府派94架包機從北京、烏魯木齊、蘭州、銀川、昆明等5個航空口岸運送朝覲人員往返,其中新疆朝覲人員佔總數近1/4,約3420人。
圖博館
新時代藏民磕長頭有保障朝聖方式多樣化
2017.7.11觀網評論數最多的文章是中央黨校副教授強舸一篇時評,主要是探討了西藏信教民眾磕長頭到拉薩朝聖的歷史。不過其中關於舊西藏是否存在磕長頭朝聖的話題,引起了讀者的爭議。
“第一,在舊西藏,是不存在全程磕長頭到拉薩朝聖這種形式的。第二,朝聖之路是存在的,但這在舊西藏是只有極少數貴族或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
公路是好事是進步,但又何必造假,明明是千百年來普通民眾的傳統,非說有公路才有。隨手找找舊日傳記、筆記,老照片記載到處都是,比如“1940年冬,四個康巴漢子正在拉薩街道上吃飯。他們是從康區朝聖而來的。吃飯很簡單就可以解決。拍攝者是Harry Staunton”,看看他們襤褸衣衫,是貴族還是英雄?
既然這位同學都列出這麼明確的證據了,小編自然也去找到了這張照片。仔細看:左側坐著的兩個人,衣著非常齊整,身上沒有明顯的塵土,都在看著鏡頭。
左一的這個人伸著一條腿坐,我們可以看到小腿上的皮裹腿和腳上厚實的棉鞋。左二這個人,盤腿坐著,從膝蓋部看疑似穿了一條那時藏區罕見的染成黑色的褲子,其面對鏡頭臉上自如燦爛的笑容,是那個時代藏區老照片中很鮮見的,顯示出其對於洋人及洋相機並不陌生。右側兩人衣著質量稍差,但也算齊整,身上塵土較多,低頭不敢看鏡頭。他們有一個裝酥油茶的罐子,還有疑似一口鋁鍋,以及裝隨身物品的完好的布口袋。與老照片中西藏農奴及窮人的衣著物品進行對比,可以確定這四個人離“襤褸”這個詞實在差得很遠,尤其是左邊兩位。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這張照片出來的是新浪博客裡轉載的一系列翻拍照,名為“民國時藏區聚會老照片”。同樣屬於這一主題之下的照片都是這樣。
1941年12月江孜郊外。一群藏族人在聚會。最左邊的是一個小僧人。在兩個女子中間的西方人是Harry Staunton。有同學猜測,照片裡的這幾位都是康巴商人。
藏族是對以前藏王統治區內幾大族群的統稱,族群之間體貌、文化差異很大,在拉薩學校裡就可以看到天生黑皮膚、白皮膚的學生;嘉絨藏族文化素養最高,也自視最高;高大的康巴漢子是藏區商隊馬幫主力,經常往來拉薩經商,順帶拜寺廟。康藏路是最險的橫斷山脈,沒有馬幫、或者說僱不起馬幫去朝聖等於找死。這四個人就是康巴商人。
圖博館
通路年銷毀棄食=10億個便當2016/07/31 聯合報
清晨四點,專門回收廚餘的貨車駛進國內量販店的大型冷藏庫,工作人員扛出一桶又一桶裝著廚餘的藍色大圓桶,準備載去畜牧場。藍桶子裝著的,是當天賣場賣剩的披薩、炸雞、還有生鮮區賣不出去的、過期的、擦撞變醜的蔬果。
亞太糧損資料庫資料顯示,台灣量販超市等通路一年光農產品至少丟棄四十六萬噸,占農產全年總損耗一成二,等於十億個國民便當,可供三十四萬名弱勢學童天天吃兩餐、吃四年。
遭通路浪費農產,以水果丟棄量最大,加計第二名的蔬菜總量達二十三萬餘噸,超過總浪費量一半。海鮮與肉類各十萬噸、八萬噸,占通路總浪費量二成二、近一成八,分占三、四名。
大潤發統計每年平均產生六百五十噸剩食,以水果、蔬菜和肉品為「剩食重災區」,食物成本粗估兩千三百萬元。為讓剩食再利用,大潤發和廚餘廠、畜牧場三方簽約,由廚餘場將剩餘食品做成飼料給畜牧場動物吃;部分通路則將這些本來可吃的食物,直接送焚化爐。
主婦聯盟一場談食物浪費的論壇上,有民眾詢問「我媽在量販店負責生鮮商品,每天過了凌晨十二點都要把沒賣完的生鮮銷毀,為何不能做剩食再利用?」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吳盛忠當時說,「家裡冰箱放生鮮都比量販店久,為何一定要丟,我們在政府也覺得奇怪。」
不少通路表示,不和食物銀行合作捐贈即期品,是因無法保證消費者吃下肚會不會有風險,萬一造成傷害,不但要究責,商譽也受損,皆不討好。
通路商表示,過去發生多次食安風暴,外界對賣場責任無限上綱。通路商期盼,若想鼓勵減少食物浪費或捐贈食品,希望政府協助建立免責條款,更呼籲政府建立把關標準,才能鼓勵捐贈。
相關新聞
惜食行動一起做
捐食免責減稅 仍眾聲喧嘩
即期品設專區 變明星商品
歐美賣場捐剩食 家樂福最快八月跟進
食物銀行 透明才能長久
霧峰社區冰箱 裝滿善意捐食
南機場社區廚房 消弭弱勢餓夢
11噸滯銷食材成餐點 5萬老人吃得更好
台灣須洗刷蹧蹋食物的惡名
吃到飽拚回本…滿桌剩食 台灣吃客糧食殺手
台灣食物損耗嚴重 每天廚餘可堆60座101
棄食大逆襲 氣候暖化凶手
圖博館
美國研究生“三餐吃垃圾” 2年伙食費5美元
據參考消息2016.7.15報導,台媒稱,美國華盛頓美國大學的研究生瑞德(William Reid)從2014年8月開始靠翻找垃圾桶來解決三餐,2年下來他花在伙食上的費用只有5.5元美金。
瑞德從2年前開始“吃垃圾”,並主要鎖定超市外面的垃圾桶,他說,超市的垃圾桶裡能發現蔬菜、水果、肉類、雞蛋、糖果,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而且大
“翻垃圾箱在美國大多數地方都是合法行為,我從來沒有被開過罰單或是被人驅趕,有時超市的員工甚至還會把準備丟棄的食物先交給我,要我不用那麼辛苦的挖垃圾桶。”
瑞德的生活方式和別人很不同,一般人想要甚麼東西,會到商場購買,但他則會去街上晃晃,或在垃圾桶挖寶,“我不是要鼓勵大家翻垃圾桶,我只是想告訴大家要'珍惜'所有的資源。”
“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在超市及餐館浪費掉的,光是他們的'垃圾桶'就能形成一個供應鏈,養活許多懂得利用食物的人。”
瑞德指出,美國有40%的食物都是浪費掉的,但同時卻有1/7的美國家庭沒飯吃,“垃圾桶裡面的食物不是許多人想像中的腐敗品,真正看過以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品質有多高,甚至稱得上是'健康食品'。”
回應
行為不值得提倡 思想值得宣傳 浪費可恥
日本留學狐表示現在的打工地點是一家食品超市,每天晚上撤掉的過保食品少則一兩框多則六七框全TM要扔進垃圾桶,心塞塞的,只能希望能得到妥善回收而不是當成可燃垃圾一燒了之
歐美好像有一半食物都是直接浪費的。卻有臉指責中國人鋪張浪費。
吃垃圾?美帝的人權問題嚴重啊。咱強烈譴責。
難道不是說明美國人浪費大嗎?讓他來中國試試
不用來中國了,隔壁超市裡的爛菜葉都被我媽包圓了,拿來餵雞鴨鵝
我在超市農貿市場門口看到過不少還可以食用的“垃圾”,但放不下面子去撿,也有人撿,主要是一些大媽大叔。撿的人多了,有的超市還發過聲明,經過噴藥處理過的,不要撿食。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7_15_367628.shtml
圖博館
沒錯,國外也有一些環保主義者會採取更極端、更離群索居的生活,來從事隱居實驗、環保實驗。但和國外的隱居實驗不同,國內報導對這種小資的隱居,基本呈現清一色對桃花源的艷羨,隱藏了很大的誤導性。選擇性的報導,不僅片面地美化了這種生活,還有意遮蔽事實。
個人有經濟實力,辭去工作,去山間休個閒、度個假,沒問題;但輿論導向鼓吹這種生活,就滑稽了:那是對真正生活的隔膜。你看看人家夫妻二人,城裡有生意,租得起山間的好房子,他們身上的衣物一看就是好料子,想必也不便宜。過段時間人家呆膩了,開著車回城,一點兒也不耽擱他們的中產生活。他們不是村民,不需要對大自然負責,他們有的是退路。
其實這不是個案,網上一搜“隱居”,新聞比比皆是。我對當事人沒有什麼意見,我反感的是那種導向。就如同上一輪小資們對行走西藏的渴望一樣,彷彿只要去那裡旅游上幾天,靈魂就得到盪絛,心靈就得到淨化。可那些在西藏生活的人,憑什麼人家活一輩子都達不到你們呆幾天的效果?如果小資們成群結隊地去西藏,能大大地拉動了那裡的消費,倒也功德無量,但大多數都是窮遊的,恨不能多省錢,多佔當地人的便宜。隱居也如是,目的是減少消費,變相地消耗著當地的資源,透支著當地人的信任;等村民們終於疲憊了,天真淳樸的邊際效應減少了,隱士們盡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帶不帶走雲彩還說不定呢。
據說,北京朝陽區有三十萬散養的仁波切。城里人真會玩,現在,手串、紅木、國學、仁波切,還有中醫,都是中產新的標配。有的中產們玩兒厭了,開始玩起隱居。說白了,隱居只不過是一種新的仁波切,但那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皈依嗎?
回應
真正的隱居者人怎能知?凡人能知的隱士都是假隱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e07120102w2ol.html?tj=1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簡樸的海岸》 《心靈雞湯》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超心理學》 啥是雙修? 《新興宗教初探》藏獨的虛與實
圖博館
隱居終南山?那隻不過是種新的“仁波切”! 2015-09-30 侯虹斌
夫婦二人的山間美圖,在網絡上,他們被稱為神鵰俠侶。
終南山,是一座著名的隱居名山。《新唐書·盧藏用傳》裡有一個故事:盧藏用想入朝作官,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藉此得到很大的名聲,終於達到了作官的目的。同樣這麼幹過的,還有李白。他為了當官,隱居終南山,並以此為據點,四出活動,終被賞識。
實際上,“翩然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衙”的故事歷朝歷代都在發生。直到今天,經由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比爾·波特的親身前往終南山尋訪,寫出《空谷幽蘭》一書,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終南山中,有五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過著和一千年前一樣的生活。
這幾天,隱居終南山再度成為熱詞,是因為媒體和網絡對如是、周杰這對年輕的隱居夫婦的報導:“青山、綠水、藍瓦,品茶讀書;布衫、草帽、小鏟,採藥看病。這就是2000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如是和丈夫目前在終南山里的狀態。如是曾在渭南一家醫院上班三年,後來停職進修。去年開始與丈夫一起山居終南,採藥、熬藥,治病救人。報導說是他們為了慢生活,網友評論中也熱切地表達了對他們這種隱居生活的嚮往: 逃離城市裡的擁擠、污染、霧霾和垃圾食品”。配合著文字的,還有二人在山間大量的美圖。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這種嚮往裡,畫風有點不對。
首先,這對夫妻在山上行醫,給村民治病,有沒有行醫資格?妻子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但她聲稱,“治病藥方來自老軍醫劉衡和出家的師傅”,看起來非常像是“非法行醫”。夫婦二人在終南山用老軍醫的秘方行醫,叫人無法不聯想到開辦終南山醫院的胡万林。而胡万林帶來的危害,應該已是人盡皆知了。
趙 強
請問有無可能不以宗教組合成大同之家?謝
版主回應
古今中外倡議者不絕但似未成
該問的或是:
存在大同之家嗎?
及
人為何要執求大同之家?
伊甸園?
錫安山的「伊甸園」
‧台灣光華雜誌 2007/11/12錫安山,台灣近30年來充滿爭議和傳奇的名字。 坐擁高雄錫安山的基督教新約教會信徒,為了保護胼手胝足建立的家園,曾在1980年代的戒嚴時期和軍警爆發激烈衝突... 【文/李珊】
錫安山,台灣近30年來充滿爭議和傳奇的名字。
坐擁高雄錫安山的基督教新約教會信徒,為了保護胼手胝足建立的家園,曾在1980年代的戒嚴時期和軍警爆發激烈衝突,強悍殉道者的形象頻頻登上國內外媒 體;10年前,當講求校規鬆綁與快樂學習的教改風起雲湧之際,全台新約教徒又集體帶領子女退學,回到「聖山」的「伊甸家園」,以「神本」精神學習、生活, 再度因顛覆教育體制掀起社會波瀾。
解嚴後,台灣錫安山由悲憤流血的聖戰之地,蛻變為遠離塵囂的觀光美地;10年實驗的「在家自學」及「神本教育」也開枝散葉;隨著海外教會的快速擴展,錫安山的有機生產和教育模式,在世界各地複製了18個據點,彼此資源、人力相互串聯,世外桃源的領地日趨壯大。
拜訪高雄縣甲仙鄉海拔一千公尺的錫安山,沿著台21線的路標蜿蜒而上,晉朝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境界彷如目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但不同的是,陶淵明筆下是虛幻的桃花林,漁人離去後無法復返,甲仙鄉的錫安山卻是個三百多 位信徒安身立命的美麗社區。
新約教會在遠離塵囂的錫安山上打造了一個遺世獨立、自耕自養的伊甸家園,近年曾因提倡「神本教育」掀起社會波瀾。 (攝影/王孟孝)
清晨5點,當群山還在沉睡,錫安山的大小居民已經聚集在山頂的聖殿,從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健壯中年男女,到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婦、青少年,大家安靜端坐,開始禱告、讀聖經、聽牧師講道。
聚會最後,一百多名青少年、青年移到寬闊走廊大聲地歌唱、跳舞──「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這剩餘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歌聲襯著青色山巒、透亮晨光,展開一天的序幕。
五臟俱全
佔地約一百公頃的錫安山就像一個小型社會,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齊備。早上8點,居民各就各位,負責生產的畜牧、農耕組,開始調配飼 料、耙土澆水、製造有機肥;加工房裡發酵組、包裝組開始忙碌;負責山上水土保持、園藝美化的年輕人,開著小卡車迎風出發;入口的商店接待一批批到訪的遊 客;出版美工組則入駐辦公室做教科書修訂、海報、食品包裝設計;廚房裡的大土灶上豆漿、飯食陣陣飄香……。
孩子們則分成兒童、少年、青年組,各自由負責的輔導(老師)帶開;早上進行中(在此稱「華文」)、英、數、理以及「屬靈」、音樂等室內課,下午則分散到農耕、園藝、建造、廚房等各組,向叔叔阿姨們學習並分擔工作,每3、4個月輪調不同部門。
在錫安山上,所有的工作都沒有薪水,就像一個大家庭,所有收入集中管理,成員吃、住、教育、生活所需也全由大家長負責。但每家戶個別居住, 單身、老人各有不同宿舍,老人還有專人照顧。而父母不在身邊的、未成年的孩子們則住學生宿舍,有叔伯阿姨輔導生活起居,好一幅「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 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景象。
這種返璞歸真、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吸引了許多教友上山。然而山上食指浩繁、工作粗重,又都以有機方式種作、畜牧,人力可說相當吃緊。
無敵「波卡斯」
以位於山頂「高峰」的兔寮為例,僅由兩位年輕姊妹負責約600坪大、2,000隻兔子的飼養,以供應山上的肉品需求。除了一年4胎的配種 外,每天例行工作也不少:巡視兔寮,將前日剩餘的飼料清理乾淨,一一檢查剛出生的小兔子和產婦兔是否安好,然後調配飼料,餵食;下午則帶著青少年和駝鳥組 的組員,先去割牧草一小時,回來再調配飼料,做第二、三次的餵食。
「兔子一旦罹患傳染病,就會大量死亡,」負責兔寮的羅家慧表示,一般商業兔場養的兔子都打抗生素,她們則要用環境衛生和強化飼料來防止疫病。為此,錫安山研發了一種以數十種微生物組成的「波卡斯」,調配在飼料中,大大增加動物的抵抗力。
大餐廳中找個角落就上起自編教材的「華文」課了!老師一邊上課一邊搖著小Baby,似乎一點也不礙事。 (攝影/王孟孝)
鴕 鳥房90隻駝鳥的飼養也只有兩位年輕女孩負責,園藝組7、8個孩子則要負責全山區花草樹木的美化修剪;由於不用除草劑,十分費工費時。觀光客經常可看到一 群孩子蹲在山區路邊花圃,拎著塑膠袋拔草的身影。麵包房3個人除了製作居民用的麵包、饅頭外,還要供應商店需求;其它建造、農耕等十幾組,也都是一人抵兩 人用。
此外,若遇農忙或特別需要,收工後,還有「整體工」要做,比如颱風來襲前全山總動員搶收苦茶子;風災肆虐後滿山落葉,又是總動員掃地。
雙手萬能、文武兼備
生活在都市的人很難想像,十幾歲的叛逆青少年,可清幾個小時的雞糞而不喊累、不抱怨,可從廚房、果園,做到木工、電腦網頁,十八般武藝樣樣上手。
「我們不但自己蓋房子,連修路、防洪都是DIY,」已上山30 年、近年負責接待訪客的李明偉表示,錫安山東界是楠梓仙溪,西、北邊山嶺環繞,南邊面臨深谷,外人認為「風水」極佳,但由於位在斷層帶上,建造組投下大量 人力物力做水土保持。1996年賀伯颱風摧毀了大半擋土牆,他們花了半年時間全山動員再造,仿照聖經上巴比倫時代,猶太先知尼希米重修耶路撒冷城牆的精 神,以石頭一顆顆堆疊成高60公尺、寬120公尺、61層拾級而上的城牆,命名為「錫安保障」,從21號公路上遠眺,極為雄偉壯觀。
大地供養
一百公頃的錫安山幅員雖大,但多是坡地,經濟作物以果樹為主,一萬多棵苦茶樹和上千顆梅樹是目前的主力作物,在自家工廠製成苦茶油、苦茶牙 膏、面霜、洗碗精等各種天然清潔用品,在坊間有機商品中頗具名氣。梅樹則做成可調節人體酸鹼性的「梅精」等系列商品,初春時節滿山梅花盛開,吸引觀光客慕 名而來。
錫安山的有機肥,除了以廚餘發酵做成肥水噴灑外,還有特製的「蚯蚓肥」──他們把兔寮懸空建在養殖蚯蚓的土堆樓上,兔子的排泄物直落而下,成為蚯蚓的「美食」。「蚯蚓肥的營養價值是標準有機肥的9倍,但成本高,外面是不可能做的啦!」李明偉說。
坐擁高雄錫安山的基督教新約教會信徒,為了保護胼手胝足建立的家園,曾在1980年代的戒嚴時期和軍警爆發激烈衝突,強悍殉道者的形象頻頻登上國內外媒 體;10年前,當講求校規鬆綁與快樂學習的教改風起雲湧之際,全台新約教徒又集體帶領子女退學,回到「聖山」的「伊甸家園」,以「神本」精神學習、生活, 再度因顛覆教育體制掀起社會波瀾。
吃完早餐出發上工囉!錫安山的年輕孩子種菜、園藝、畜牧、水土保持……,樣樣要學,因而鍛鍊出超強能力。(攝影/王孟孝)
解嚴後,台灣錫安山由悲憤流血的聖戰之地,蛻變為遠離塵囂的觀光美地;10年實驗的「在家自學」及「神本教育」也開枝散葉,年輕人個個文武兼備,充滿學習熱情。
錫安山如今花木扶疏、禽畜成群,一片富饒景象,是40年前想像不到的。
1963年,錫安山的大家長、信徒們暱稱「阿公」的洪以利亞(本名洪三期)在神的指引下找到這座山頭時,這裡是一片山壁陡峭、渺無人煙的荒 地。在感知這是神揀選的聖山後,洪以利亞變賣家產,與二位也對傳統教會失望、出走「台南聚會所」的弟兄定居山上,蓋茅草屋、養羊種薑,歷盡艱辛,為了「等 候神興起新的屬靈領袖」。
1965年,香港新約教會傳佈到台灣之際,洪以利亞因山上放牧耕種入不敷出,只好回台南老家經營西藥房,以維持山上經營。偶然機會中,他接觸到抱病來台傳 道的新約教會創辦人江端儀和她講論的福音──恢復耶穌基督血、水、聖靈全備真道的新約教會,大為信服,認為她即是神所揀選、復興世上教會的使者。洪以利亞 歸信並扛下新約教會在台灣的傳佈使命。不久江端儀病逝,洪以利亞在聖靈啟示下繼承其使徒和先知的職份。
篳路藍縷
當時洪以利亞奔波於傳福音、建教會,錫安山就交由3個自願上山的信眾家庭開墾經營。年輕時就追隨「阿公」的李明偉表示, 1972年他第一次上山時,設施極簡陋,只有幾間茅草屋和菜園,連電都沒有,一趟採買需走8 小時的崎嶇山路與滿佈大小石礫的河床地才能到甲仙,辦完事住宿一夜後,再把一擔擔米糧物資挑上山。
「錫安山徑又窄又陡又彎,台電公司根本沒辦法把電線桿運上山,」洪以利亞在《一個人一座山》中描述早年的慘澹經營,最後他們運用推磨轉動的方法,幾人推轉絞繩,硬是把一根根重達六百多公斤、二十公尺長的電線桿和裝電器材運上山,然後電力公司的人再上山安裝。
而1976年架設流纜的工程更是艱險,重達四百多公斤、二公里長的纜線如何搬上山?「神教導我們,由12位弟兄扛運,每位把纜線圈幾十圈套 在自己頸項上,大家等距離排列,等速度前行,」洪以利亞回憶道,這極不容易行進的長列,就在上帝奇妙的主宰和弟兄姊妹的堅信下,不可思議地完成了。
悲情已遠
「過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其實是神藉著環境顯明給我們看的,」李明偉表示,在山上不受世俗文明的干擾和轄制,一切以上帝的法則生活,把屬神 國度的豐滿呈現給世人看,而且這種傾向隨時間愈久,愈來愈強。即便他們在1980年到1986年被國民黨政府驅散下山期間,許多弟兄姊妹仍不願放棄,還轉 往到海外各地尋找遠離塵囂的「聖別地」。
新約教徒之所以觸犯政府大忌,一般歸因於創辦人江端儀的「左派」色彩,加上類似中共「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引起當局不安,唯恐這是共產黨掩護下的顛覆團體,而下令驅離,因此引發了新約教徒長達7年激烈的街頭抗爭和海外聲援事件。
1986年底教徒們重返錫安山,一切建設、生產重新再來。不久台灣解嚴,錫安山更以開放心態歡迎民眾參觀,甚至逐漸成為「觀光勝地」而揭去神祕面紗。
漫步在錫安山寧靜質樸的園區,雖然路邊不時可見「國民黨蔣家王朝,惡貫滿盈天理不容」的標語、「大洪水沖毀世界,消滅舊天地」的驚心海報, 但觸目所及,不論是菜園邊和年輕人聊天的老人,路上光著腳丫子玩耍的小朋友,建築物裡傳來陣陣悠揚的詩歌,又令人墜入桃花源的祥和情境中。
走自己的路
晨光伴著山嵐,一顆顆渴慕上帝的心在遠離世俗的山間,清新自由地翱翔。 (攝影/王孟孝)
隨意訪問幾位年輕人,不論是由父母帶領或是自己「叛逃」上山,每個人都能侃侃而談如何為神學習、工作的歷程,或者在非 洲、澳洲、沙v越、美國等「聖別地」拓荒的種種操練。重新開山至今20 年,雖然也有信徒吃不了苦或過不慣拘束生活而離去,但他們仍認為「把主權交出來,由團體安排」的生活,才是榮耀神的。
像今年26歲、小孩剛滿4 個月的徐遵柔表示,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但未曾遇到神」;10年前她不顧父母反對上山,之後兩個姐姐也毅然加入。如今她擁有幸福的婚姻和充滿靈性的無憂生活,比起山下為貸款、婚姻煩憂的昔日同學,她滿足又感恩。
「生活其實可以這麼簡單!」錫安山上教徒們燦爛的笑容和安然的步伐,可曾給滾滾紅塵中的你我什麼啟示?
社區小檔案
名稱:基督教新約教會錫安山
成立年代:1963
地點:高雄縣甲仙鄉
創始人:洪以利亞
主要教義:建立地上伊甸園,恢復耶穌基督血、水、聖靈全備真道的教會。
人數:約300人
經濟型態:共耕共食,共工共產
版主回應
德國奇女子 一年沒花錢【聯合報2014.06.26
卅歲的德國女子葛莉塔.陶伯特為了體驗無消費生活,整整一年沒花一毛錢,她自製洗髮精、面霜、牙膏,到二手店交換衣服穿。
陶伯特唾棄消費社會,想要體驗人類經濟體系崩解之後的生活。在十二個月零消費後,她在萊比錫咖啡館啜飲卡布奇諾,問她解禁之後最想要什麼?她不假思索回答:「緊身褲,還有清潔用品。」
她說:「我連洗髮精都自製,之後愈來愈像(史前人類)尼安德塔人。朋友說,你走火入魔了。」
自由撰稿人陶伯特一年來吃、喝、穿都不花錢,到社區花園種包心菜和馬鈴薯;假日還去旅行,搭便車到一千七百公里外的西班牙巴塞隆納。
在體驗極簡生活後,她寫了一本書「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與一九七九年的越戰電影同名。
陶伯特的生態極簡生活始於祖母家的一個星期天下午。午餐後不久,桌上又擺滿火腿乳酪盤、蘋果派、乳酪蛋糕、鮮奶油派、香草餅乾和咖啡。
她回憶:「我對奶奶說,我想喝牛奶,她又給我可以加入牛奶中的調味粉,有巧克力、香蕉、香草和草莓口味。」
她寫到:「我們的經濟體系建立在無限成長的觀點上,但我們的生態體系是有限的。『更多、更多、再更多』的咒語,無法帶我們走多遠。」
德國二○一二年扔掉七百萬噸食物,平均每人扔掉八十一點六公斤。
在歐洲,「少即是多」風潮已吸引許多追隨者,柏林有分享食物網站和「書樹」,人們可以交換喜愛的讀物。
陶伯特一年的體驗生活中碰到不少「新嬉皮」、「生態極簡主義者」、「末日生存者」和「野地求生者」,學會如何在戶外找堆肥廁所較佳地點。
她表示:「我試圖把那一年學到的東西融入日常生活;很高興不必再過得像個激進分子了。」
回應
人類經濟體系崩解之後, 還有二手店, 社區花園, 搭便車?
這根本沽名釣譽、惡心到爆好嗎,唾棄消費社會為何還依賴消費社會的各種東西?光是她待的地區的治安就是消費社會的一部份,二手店也是消費社會的一部份,跟那些說要拿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的環保人士一樣欺騙世人。
是反抗貨幣體系造成的不公現象,但這不是個容易能夠解決的問題。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