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6 06:48:46阿楨

《漢字的故事》

難怪推薦《漢字的故事》(猫頭鷹,2006)全都是文人和教中文的老師,瑞典的漢學家林西莉比她的老師高本漢聰明,不用學院的字典文献校對方式,改採通俗的說故事方式來處理漢字。

媚俗之作!如從檢索的方便與資料之豐富,《漢字的故事》遠不如《正中形音義大字典》;若從歷史探源的深度及嚴謹,又不如許進雄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台北商務,1995)。

各有特色吧!《正中形音義大字典》在動輒十幾巨冊的漢語字典中,算是本短小精悍(二千多頁)的「形音義」字典。而許著更是少見的《中國古代社會史》,除了一般常見的文献與考古史料外,只要是甲骨金文有的字,在行文中必會究其古文字義、以解釋相關古史。

這太繁瑣了吧,又不是《說文解字》或甲骨金文字典,此種賣弄文字訓詁的學究,是乾嘉以來中外漢學家常見的通病。

不只!連佛教學者亦然,將各種版本的文献校對和文字訓詁一番,便成了一篇冗長不知所云的論文,殊不知文献校對和文字訓詁只有在有必要時才須為之,不然就會將文史哲學墜為文字學之附庸。

一般讀者那管你們學派之爭,圖文並貌好看就好,尤其身歷其境的寫書方式,誠如書封底所言:「她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有了圖片搭配解說,變得輕鬆易懂…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難怪那麼好賣,一個月就有十刷,感覺上有點像漢字版的余秋雨「文化之旅」。

可能還有「文字意識形態之爭」的因素存在吧,她在台灣版序中大批中共的簡體字,這很合那些中文老師的口味,但別誤會了,她可是主張「原」體字而非「正」體字,她在頁二一六「寍」中就左右開攻道:「這個字的正體字現在都寫作『寧』,加了一個誰也不懂的下半部分。一九五八年簡化字後寫成『宁』,『心』和『皿』都不見了,今人遺慽。」
想不到一字之別,「簡、繁、正、原」還各有其意識形態,問題是她怎知自己所認為的漢字才是「原」體字?不少是她自己的想當然耳吧!季旭昇在推薦序中就指出五個有誤。當然不只,以七五頁的「首」字為例,她一再強調是甲骨文的「鹿」字,而非《說文解字》的人首,但《正中形音義大字典》則說:「甲文首字闕。金文首:上象人髮下象人面。」。還有頁一六七的「鬲」器與「甑」器、明明是一煮一蒸的不同器具,她硬要說成一樣是煮器。還有……

夠了!又不是老師改作文,用輕鬆的態度當文學作品讀比較好。
 
 
漢字>維基百科
 
漢字,中華民國稱為國字。漢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書寫系統的詞素音節文字[1],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即漢族)人所創製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期間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創製漢字。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定為國家規範用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二十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
現代漢字,在中文體系大致分成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中國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而後者主要用於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一般來講,繁簡兩個體系的使用者都能在短期內適應並能看懂另一體系的文字。日本和韓國則是另行各自製定了官方的漢字使用規範,而漢字在越南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目錄
 
1 字源
2 筆畫
3 漢字的特點
4 漢字的歷史
4.1 字形史
4.1.1 原始文字
4.1.2 象形指事時代
4.1.3 形聲會意時代
4.2 字體史
5 漢字的語文知識
5.1 造字原理
5.2 漢字結構
5.2.1 基本字根部件
5.2.2 特點
5.3 字形(漢字書法)
5.4 讀音
5.5 注音
5.6 漢字與詞語
5.7 漢字的數量
5.8 常用字
5.8.1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
5.8.2 日本
5.8.3 韓國
5.9 筆劃最少與最多的漢字
6 字形
7 漢字的影響
7.1 衍生字
7.2 漢字文化圈
7.3 漢字民俗
7.4 漢字藝術
8 近代以來漢字的變化
8.1 組字
8.2 簡化
8.3 拉丁化
8.4 異體字整理
9 計算機處理
9.1 漢字編碼
9.1.1 動態組字
10 繁簡體漢字的比較
11 參看
12 註釋
13 參考文獻
14 外部連結
 
字源

漢字一詞早出自《金史》卷九本紀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習本朝語言小字,及漢字經書,以進士完顏匡、司經徐孝美等侍讀」。
《金史》也出現多次,如:「女真初無文字,及破遼,獲契丹、漢人,始通契丹、漢字,於是諸子皆學之」。 「長子布輝,識女真、契丹、漢字,善騎射」。
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滿文,當時已用漢字一詞稱呼中國傳統的文字。更之前的古代中國,因為沒有與他國區分的必要,多稱呼為「字」或「文字」。
直到目前為止,臺灣官方文字相關政策制定的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定義官方文字的「國字」作為稱謂,而不使用其他國家使用的漢字一詞,例如《國字標準字形表》等。民進黨執政時期曾有意更名「漢字」,但遭媒體及部份人士批評為「去中國化」的一環而作罷。
另外,日本人也稱呼為「漢字」,以別於由漢字衍生的假名。在南韓,漢字則與訓民正音(諺文)相區別。

筆畫

漢字的筆畫離不開「點」、「橫」、「豎」、「撇」、「捺」、「折」這六種基本筆畫,另外還有「提」。以書法為例,對各種筆畫都有多種不同寫法,尤其以折的變化最多。

漢字的特點

漢字的特點有以下幾項:
字根組字:以本身即有意義的869個聲母及265個形母的象形、指事字為最基本字根部件,稱為「字源」,通常為獨體字,例如「日」、「月」,可組成各種複合部件(如「明」,可再堆疊組合成漢字盟、萌、曌等字)、以及一般認知的字(「明」本身就是一個字)。《參考漢字的字形與編碼第三頁》
表意:承上,字根本身表義,多個字根合成新義,且空間的配置對字義有影響。(朱邦復先生的字易即是探討此)
相容並蓄:各語言、各領域應用可以六書基本規則,可貼近自身領域、地域所需組出所需要之字。
書同文:漢字本身不完全表音,不同方言、語言之間,仍可書同文,以文意、字義來互相瞭解。
獨有的文化如對聯、書法藝術等。
 
漢字的歷史
 
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包括漢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傳說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從歷史的角度看,複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應該是在漢字的蒐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字形史
 
原始文字

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就形成了。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發現了170多種符號,部分符號的特徵與甲骨文很類似。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以及河南賈湖遺址發現的距今8000年前的龜甲上的賈湖契刻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但是,這些幾何符號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漢字的前身,這些仍是爭議頗多的問題。

象形指事時代
 
泰山封禪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鉅細靡遺描繪意象的方式往簡化成容易紀錄刻畫的方向變遷,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也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個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來源請求]。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被稱為金文或鐘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而原本周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在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來源請求]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秦系文字)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範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不同語族間的文化傳播,對中國的統一以及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很少,以象形與指事的獨體字為主,大量事物以通假字來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較大歧義。例如先秦的「文」,兼有後世的新字「紋」的功能,表示一組成各種事務的規律、型式,不單指文字的文,也包含野獸身上的花「文」、布上面的織「文」、手指的指「文」等數種含意。
除了「凹」、「凸」等特例直到唐朝才發明[2],大部分的象形指事字很早就已經定型,成為下個時代形聲會意組字法的基礎。

形聲會意時代

為了能更精準的表述,最早從小篆的時代開始一直到現代,因應隨文明發展不斷增加的新事物,以基本的象形指事字為基礎,發展了形聲、會意的組字法,以組合方式,來細化大量的字出來,使得文書上記載越來越精密,到今天一直為造字的主力。
例如:
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種;但演化到現在,細分成「舨、舟、艇、船、艦」等不同小大規模與形制的「舟」。
一開始金屬只有「金」一種,但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對於金屬的知識更加豐富,「金」被細化成「金」、「銀」、「銅」、「鐵」等等。
隋文帝楊堅原為隨國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唐朝和武周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同時發明的文字還包括圀、瞾、囝等。人稱則天文字。
五代劉龑取「飛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而在同一時期,朝鮮半島與日本採用了「麥酒」這個名字作為「啤酒」的譯名。)
近代化學名詞在翻譯成中文時,也用了形聲會意造字法,造了一系列的新字,例如「溴」、「鈽」元素與「醇」基、「醛」基等有機化合物名詞。另外化學上還有很多將兩個字的部分湊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的字,其發音也是兩字發音湊合而來。如「烴」(碳氫)、「羰」(碳氧)、「巰」(氫硫)、「羥」(氫氧)等。
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哩(英里)等度量衡用字。目前在臺灣仍然使用,但多為單多音節混用,港澳地區亦同。不過這些多音節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陸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標準計量局所發的《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陸地區不使用。
有了造好的象形、指事的獨體字為基礎,使用形聲、會意組字法隨著文明的發展,組出表示新事物的合體字,這使得記載為文時,以前述的各種不同的船來說,只要看一單位的字形,我們就知道指的是那一種「舟」,這樣辨識理解的效率非常高;反過來,以組詞的方式就要看過前後文(或短或長)有其他哪些字才能判斷正確的意義,較缺乏辨識效率,但方便口語溝通(漢字同音字太多,聽覺不易辨識,解法一為組詞,二為如韓日語數音為一字:「浬」發音為海里)。

字體史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漢代以後,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步從木簡和竹簡,發展到到在帛、紙上的毛筆書寫。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唐代時期隸書向楷體過渡,而且官方亦鼓勵多用行楷,並衍生出草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字體開始出藝術。古代印刷術發明後,出現了用於印刷的新字形宋體,傳入日本,衍生出明體(可能是在明朝傳入,現在台灣、港澳、日本、韓國皆稱明體)。在現代手寫體仍以楷體為標準(鋼筆字),電腦化之後,又陸續出現了黑體、仿宋體等字形。

漢字的語文知識
 
造字原理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
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
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有人稱為抽象的象形。
會意
這個造字法,是將兩個字根組合起來,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都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
形聲
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聲符,結合不同的屬性部件,表不同意義如蝴、湖、葫、瑚、醐等,而以同樣的發音元素(也有的是完全同音),表達不同的事物。但形聲字,也因古今語言音韻變遷,不少古代同類形聲字在今天的官話已無共同音素了,如過、蝸。
轉注
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註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的《大雅·棫樸》亦雲:「周王壽考。」。蘇軾的《屈原塔詩》也有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一語。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別注意的是,後代的文字學家針對許慎的前述的定義也作了大量的解釋。其中包括「形轉說、聲轉說、義轉說」三類,只是這三種說法有人認為不夠全面,當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釋說「轉注」就是一個形體(字根)記錄兩個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如「帚和婦」與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
這法簡言之,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是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可見於甲骨文)[2],但後來被假借當作別的意思。聞,本意是用耳朵聽東西的意思。例如《大學‧第七章》中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後來被假借成嗅覺的動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錯用)。
(其中「轉注」「假借」兩項的意義,至今爭訟不休,尚無令人滿意的說法。)
總結以上古代六書,前兩項,「造字法」也;中兩項,「組字法」也;後兩項,「用字法」也。這六個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歸納出來的字學理論。其所含漢字構成法則,是長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獨創的。

漢字結構

漢字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歐語系是一維文字)在特定的正塊空間內組成,因此有方塊字的別稱。
所謂的「文字」,古代是兩個東西,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為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宋鄭樵《象類書》雲:「獨體為文,合體為字」。這個文,現代的術語叫作字根部件,漢字是以意念的表達需要組合所需部件於一方塊,合成千千萬萬的字。
基本字根部件

鄭樵的搜集,以形為主的文有三百三十個,稱為形母,以聲為主的文共有八百七十個,稱為聲母,合計一千二百文。
但鄭樵的聲母形母已經失傳,近代周何教授依據中文資訊交換碼(CCCII)第二集的22394字的字集重新整理的結果,得出漢字有869個聲母及265個形母,共計1134個
形母:鄭樵的搜集,有三百三十個。現代的研究整理,是265個。
聲母:鄭樵的搜集,有八百七十個。現代的研究整理,是869個。
 
特點

單一字內就有很高的訊息密度,在表達同樣的事物時,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達同樣的訊息,而且更為精密,鮮需依賴前後文的情境理解某字含意(此指傳統字而言,不適當的簡化字有跟表音文字一樣的情形),所以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
所有漢字乃由1134個字母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爻、又、心、攵、乂、弋等,像積木一樣組合而成。以意念的聯結組合各種文成各式各樣的字,表達各種意涵。
如不認識一字之意,可拆字,從組成字根以及空間的配置推斷出其字義。當時代演進出現新事物,難以詞的方式來表達或是缺乏效率時,也能以字根組合原則,合成出新字來用,例如:鈾'字,就是近代為了表達新發現的化學元素而新造的字。
漢字組成的字根空間配置對字義有影響:如同樣是「心跟亡」的合體,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導致不同涵義;文字右邊有「乂」這個字的字根,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進行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發現),如果右手拿斧頭就變成「攵」,有這個字根的,字本義幾乎都是有針對性武力的使用或強制維護一個秩序相關的事物,例如攻、敗、收、散、政、牧、敕、赦、放等字,跟一個秩序的建立消滅、維持有關。[2]。
 
字形(漢字書法)
 
「國」這個字的筆畫與筆順漢字有各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即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體,漢字的字形不一樣。
規整的字體(如:楷書、宋體、隸書、篆書等)書寫下的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佔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複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末級部件(或稱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非字部件。
末級部件,再行拆解,及為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筆畫。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讀音

漢字是多種語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或數個音節(視語言而定)。此外念法上在日語以及各漢語中,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
漢語
古代漢語,曾存在一個漢字多個音節的情況,從唐朝開始減為一字一音節。現代標準漢語中,皆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或破音字。這一情況與各種漢語方言是普遍一致。而其他少數民族借漢字表音時,也有存在一字多音節的情況。
朝鮮語
漢字大致為一字一種發音,存在訓讀,但現今已不常用。
日語
在漢字的發音上,有著多音節,如国(こく)、肉(にく),也有單音節如空気(空氣)的気(き,Ki),此外有許多字因訓讀、音讀,在不同狀況,發不同音的情形。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漢字使用地區仍有少數字使用多音節字,如「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吋(英寸)、哩(英里)等。臺灣官方機構或民間均普遍使用,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不使用,但一般人也理解其意思。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發揮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透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仿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及眾多拉丁化拼音方式。注音符號一直都是台灣官方教學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漢字前先要求必需掌握。而目前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必須進行專門的漢語音韻學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áng」(ㄆㄤˊ),後者為「lóng」(ㄌㄨㄥˊ)。
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認為:漢朝之前,某些漢字可能代表著兩個音節以上的發音,即這些字具有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詳見上古漢語。

漢字與詞語

表意上,漢字是漢文組成的最小單位,大半漢字就可以為獨立表意單位,為單字詞。隨著語言文字的發展,有大量慣用的雙字詞甚至多字詞出現,近代白話尤其眾多,主要分為
同義複詞:如遭遇(二字同義)
反義複詞:一笑泯恩仇(兩字反義,兩個意思都保存)
偏義複詞:不吝惜「去留」(兩字反義,但只有「留」的意思)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準確掌握為數眾多的複合詞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種負擔。漢語常用詞彙約為幾萬條,總詞彙量約有百萬條,從數量上來說可能使有些人望而卻步。
而從古文的角度來看,多用字本義,比起過度依賴詞語,會來的精確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復先生就提倡精確使用「字」的復古作為。

漢字的數量

漢字由於是開放集合,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近代編集的字典收字量更高,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臺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大陸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最新的《中華字海》收字85568個,包含了《漢語大字典》、《中文大字典》、《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的所有收字;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21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日本今昔文字鏡》,收字15萬個。
本世紀所新創的,還有第一批簡化字後跟第二批的「二簡字」,其中也包括社會上不少人造的文字,不過二簡字已被大陸官方廢除,只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但現時並沒有於計算機編碼中被收錄。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準中,目前最大的漢字編碼是臺灣的國家標準CNS11643,目前(4.0)共收錄可考證之正簡、日、韓語漢字共76,067個,在戶政系統等官方機構普遍使用。臺灣及港澳地區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正體漢字13053個。GB 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而早期的GB 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而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複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過去在漢字組成基本因子(前述字根部件)研究與教學上落後,造成學習上必須逐字學習難以舉一反三,漢字數量越多學習越困難,組建新字的風氣日趨保守,也沒有相應的資訊處理技術,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以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所以近代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

常用字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

香港教育署於2000年頒佈的《常用字字形表》收錄4,759字,適用於香港;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96年頒佈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收錄4,808字,適用於台灣;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1988年頒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3,500字(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適用於中國大陸。
山西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託,抽樣統計200萬字的材料,檢測《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字的使用頻率。結果是:2,500常用字覆蓋率達97.97%,1,000次常用字覆蓋率達1.51%,合計共3,500字覆蓋率達99.48%。 這說明只需學習約3,500個字,已可以正常閱讀中文。

日本

日本內閣於1946年頒佈《當用漢字》,收錄1,850漢字;文部省國語審議會(今文部科學省文化審議會)於1981年頒佈《常用漢字》,收錄1,945漢字,取代《當用漢字》。依《常用漢字》,1006個漢字在小學教授,939個在中學中教授,共計1,945個。
自1975年,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推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測試日本人對漢字的掌握。直至2007年,共2,716,711人考核。成績分為12級,由最高至最低排列分別為:1級、準1級、2級、準2級、3級、4級、5級、6級、7、8級、9級、10級。

韓國
參見:教育用基礎漢字
 
筆劃最少與最多的漢字

最簡單的漢字只有一劃,但卻不止一個字:除了「一」字以外,「丨」、「亅」、「丿」等都是漢字,而且都有各自的讀音。而現時已知最多筆畫的漢字,應該是「」,由3個「龍」字和3個「雲」個組合而成,共有84劃,這個字收錄於日本的TRON[1]計劃內。其次是由四個「龍」字組成的「𪚥」字,有64劃,收錄於統漢碼;同樣屬於64劃的字有四個興組成的字,收入自(中文大辭典)再之後的是由四個「雷」字組成的字,有52劃,收錄於《說文解字》。

字形
 
各地漢字字形差異由於各地對字形的使用並沒有統一,加之大陸地區使用「新字形」,便產生了許多差異。例如「刃」及「角」,在各地寫法都不盡相同。又如「口」字,臺灣官方規定最後一橫要寫得超過上面的橫折露出來一點,其他地區的寫法卻是不出頭的(注意右圖「启」字的口部)。

漢字的影響
 
衍生字

漢字書寫體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基礎文字之一,在漢字的影響下,還產生過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古壯字(方塊壯字)、古白字(方塊白字)、古布依字(方塊布依字)、字喃等文字。但它們都因各種原因而消亡,而漢語中的女書,如今也無幾人能識。日語的假名(仮名)在創製時也大量受到漢字字形的影響。
此外如蒙古文、滿文、錫伯文等也是在漢字書寫方式和書寫工具的影響下,將從右向左書寫的源自察合台文的書寫方式改為從上到下書寫,文字的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

漢字文化圈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語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在古代日本、朝鮮和越南,漢字都曾是該國正式文書的唯一系統,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文明的傳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
由於漢字和發聲的聯繫不是非常密切,比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都曾經有過不會說漢語,單純用漢字書寫的歷史階段。漢字的這個特點對於維繫一個文化圈—一個充滿各種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體的民族——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漢字被融合成它們語言的文字「漢字(かんじ)」、「漢字(한자)」、「漢字(hán tự)」。直到現在,日語中仍然把漢字認為是書寫體系的一部分。在朝鮮和越南,已經完全不再使用漢字;在韓國,漢字的使用在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少;但是由於朝鮮語/韓語中使用了大量的漢字詞彙,並且重音現象嚴重,所以在需要嚴謹表達的場合時仍然會使用漢字。雖然在通常情況下人名、公司機構名稱等均使用韓文書寫,不過大多數的人名、公司機構均有其對應的漢字名稱。
 
日本 

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二戰後日本開始限制漢字的數量和使用,頒布了《當用漢字表》及《人名用字表》等,其中簡化了部分漢字(日本新字體),不過文學創作使用的漢字,並不在限制之列。日本除從中文中傳入的漢字外,還創造和簡化了一些漢字,如「辻」(十字路口)、「栃」、「峠」(山路)和「広」(廣)、「転」(轉)、「働」(勞動)等。詳見:日文漢字。

朝鮮半島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了朝鮮半島,朝鮮語/韓語曾經完全使用漢字來書寫。相傳薛聰在當時發明了吏讀,把朝鮮語用同音或同義的漢字來表示。例如:「乙」字被用來表示韓語中的後綴「-l」。由於有不少發音都沒有對應的漢字,所以朝鮮半島的人民又運用組字法,把兩個或多個漢字合組成為一個新的吏讀字。相傳後來的契丹小字就是受到吏讀字的影響。此外尚有鄉札、口訣等以漢字表記朝鮮語的方法。1444年,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發明了諺文與漢字一起使用,但當中有不少部件仍然有昔日吏讀字的痕跡。現在的大韓民國雖禁止在正式場合下使用漢字,並停止了在中小學中教授漢字,不過漢字在民間仍在繼續使用,且可以按照個人習慣書寫,但是現在能寫一筆漂亮漢字的韓國人越來越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1948年廢除了漢字,僅保留了十幾個漢字。詳見:韓文漢字。
越南 

公元1世紀漢字便傳入了越南,越南語也曾完全使用漢字做為書寫用文字,並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喃字,但是由於書寫不便,漢字仍是主要的書寫方式。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了漢字,使用了稱為「國語字」的拼音文字。現在的越南文已經看不出漢字的痕跡了。詳見:喃字、儒字。
 
漢字民俗

中國許多民俗都與漢字有關,例如: 
「孔孟好學」的合文射虎:就是猜燈謎,也叫打燈虎,與漢字有著密切關係。舊時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文人射虎,謎面深奧謎格複雜多樣謎底多為四書五經中的原句;一類是市井燈謎,謎面謎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合文:中國民間常將一些帶有吉祥含義的短語合寫為一個字,以祈求吉祥,常見的合文如「招財進寶」、「囍」(雙喜)、「黃金萬両」等。
諧音字:華人喜歡利用漢字的同音特點用諧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諧音為幸福的「福」,於是廟宇中常見石柱刻有蝙輻。而走獸的「獸」亦諧音為「壽」。
九九消寒圖:中國北方地區的一項民俗在每年數九的季節寫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雙鉤字,這九個字每字九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根據天氣為一個筆畫填充顏色,到數九結束完成全圖。
花鳥字:一些民間藝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鳥的圖案拼寫成漢字,近看細節是一些花鳥畫,遠看整體卻是一幅字,這種字畫結合的藝術形式被稱作花鳥字,是一種多彩花鳥蟲魚組合書法。在中國,只有在春節廟會中,和一些節日集會中才可以看到。花鳥字在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成為一種街頭藝術。早期的鳥字畫大多寫的是一些吉祥話語,以祈求吉利,現在在廟會見到的鳥字畫則以書寫顧客的姓名為主,購買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漸轉變為獵奇。
 
漢字藝術
 
梁啟超的書法作品漢字獨特優美的結構,書寫的主要工具——毛筆有多樣的表現力,因而產生了中文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而篆刻是和書法相關的藝術,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為印章。

近代以來漢字的變化
 
組字

漢字歷史上是不斷在組新字的,目前所見的各種漢字並非一口氣完成在某一年代,而是應時代需要漸漸發展成今的面貌。例如:「人」這個字商朝就有了,凹凸這二字則是在唐朝的時候才出現。
此外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用字需求因而組字。例如:傳統國樂在記譜上會用到減字譜、工字譜,中華民國政府各專門機關也有各自的特有用字,如:戶政用字等等。
組字往往比組詞在表意上更有效率,但組字組得太複雜又適逢變成常用字的話,就會衍生簡化的努力。

簡化

漢字書寫複雜,傳統印刷更複雜,異體字、別字非常多。所以自古以來就已經有許多的簡字,但多半是人民私下使用,正式的文書仍然是用繁體字,而雖然活字印刷是華人發明的,但由於漢字的結構特性,活字印刷幫助有限。 
近代,處於強勢地位的西方文明開始進入東亞,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中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當中有人堅持漢字的傳統,亦有鼓吹放棄使用漢字。這些鼓吹放棄漢字運動的立論「漢字落後論」,內容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尤其在近代個人電腦還沒有普遍化以前,因為漢字不能透過打字機書寫,而必須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鉛字,也就是說漢字已成為教育及資訊化上的瓶頸。但是近代個人電腦普遍化以後,漢字能透過個人電腦輸入,此種論述已經不具說服性。許多使用漢字國家以政治推行的方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本的使用假名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考量。
中國大陸1956年1月28日發布《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審定通過《簡化字總表》,1986年經少量修訂後重新發表,一直在中國大陸地區使用至今。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布「二簡字」,試用一段時間(約八年)後因為字形過於簡單且混亂而於1986年正式宣布廢除。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發布了同中國《簡化字總表》相同的簡化字表。
日本在二戰以後也進行了漢字簡化。1946年日本內閣公佈了《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對部分漢字進行了簡化,有些簡化後的漢字與中國簡化後的漢字一致,有些則字形十分相近。

 拉丁化
近四百年來,西方人和華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漢字的拉丁化方案,比如:
威妥瑪拼音(1867年)
郵政式拼音(1906年)
國語羅馬字(1928年)
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
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
粵語拼音(1993年)
通用拼音(1998年)
現在,漢語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廣且被聯合國接受的漢字拉丁化方案。

異體字整理

漢字中存在許多異體字,它們的意義和讀音完全相同,只是寫法不同。異體字的產生部分是由於歷史原因,有的則是人為造字,如「和」與「龢」,「秋」、「秌」和「龝」等。
臺灣也有使用所謂的異體字,例如「臺」與「台」、「體」與「体」以及「學」與「学」等等。
中國大陸於1956年公布整理異體字表,廢除了大量異體字,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恢復了部分異體字。如「於」曾被當作「于」的異體字廢除掉,但在1988年發表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又恢復成為規範字,因爲姓氏中于、於同時存在,不宜合併。另外,不同地區對異體字的取捨有所不同,例如:韓國就以漢字各種異體字中最早出現的樣式為標準寫法。所以,在韓語漢字的標準中,取「甛」而不取「甜」、取「幇」而不取「幫」、取「畵」而不取「畫」。

計算機處理
 
由於打字機鍵盤在設計時本身沒有考慮漢字輸入的問題,輸入漢字往往比輸入拼音文字困難。漢字沒有經過中文打字機的普及,直接進入了電腦中文信息處理階段。在電腦發明初期曾引起漢字能否適應電腦時代的問題,支持漢字拉丁化的學者甚至以此為理據。
隨着各種中文輸入法的出現,漢字的計算機輸入、存儲、輸出技術得到了基本解決,大大提高了中文寫作、出版、信息檢索等的效率。目前中文輸入法有上千種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輸入和表形輸入兩類,也有兩者兼之的。漢字的語音輸入、手寫識別和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也已得到廣泛應用。
如收錄數千字的GB 2312(中國大陸)、Big5及CNS 11643(臺灣)、HKSCS(香港)、JIS(日本),以及收錄兩萬多字的GBK(中國大陸)、國際標準Unicode、ISO 10646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技術及其他種種因素,在收錄字數,及收錄字體等方面或做不同層次的調整。
中國大陸當局為了解決郵政,戶籍整理等領域用字的迫切需要,于2000年實行了一個新的漢字編碼的國家標準《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GB 18030-2000,共收漢字27484個。並強制所有在中國大陸地區售賣的計算機產品必須使用這個新官方標準。

漢字編碼
 
漢字的基本字體:篆、隸、楷、行、草。本圖還包括了書法和印刷的美術字體,前者如歐體、顏體,後者如宋體、黑體。為進行信息交換,各漢字使用地區都制訂了一系列漢字字符集標準。
國標碼在中國大陸使用。GB 2312收錄6763個漢字,GBK收錄20912個漢字,最新的GB 18030收錄27533個漢字。
Big5碼。收錄13053個漢字。在臺灣、港澳地區使用的一字節或兩字節編碼。
Unicode:中國官方要求在中國大陸出售的軟體必須支持GB 18030編碼。
在國際通信化和軟體設計領域,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編碼收集了漢語、日語、朝鮮語/韓語中的漢字集。
 
動態組字
 
到目前為止流通的各種漢字編碼規格,過去號稱萬碼奔騰,是在沒有文字學專家的指導下,科技人員以歐美處理字母的作法在處理漢字,漢字就因此被西方資訊技術所束縛,走向無法造新字,只好固定字數,弱化文字本身表義機能,把字當作字母來組詞以表達事物。結果製作、運行成本遠高於表音文字不說(漢字常用字就一萬五千多,最簡化也要六千多),漢字的諸多形、音、義等問題更不能很好的解決,中文還因此變成了一個停滯發展的文字系統。反觀英文可是仍然不斷在演化,例如「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一開始是很複雜的一個詞,但是後來為了頻繁的使用需要,縮寫為:「CPU」;在中文全名是「中央處理器」,無法找到合適的中文縮寫,不同科技產業都有如此表達新技術名詞的痛苦,這使得歐語文大量侵蝕了中文。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兩岸各有不同的人研究出動態組字這新興技術,這技術簡單的來說,就是藉由資訊科技重新解放漢字原有的生命力:任何漢字都可以由基本的百來個字根(也就是漢字的字母)以二維編碼的方式即時合成為漢字,簡單的理解,就以前面的中央處理單元來說,可以形聲的原則創新單字:「電心」,既有效率,且本身表意,學過百來個字根的,就可以知道它代表甚麼,再賦予一個讀音(通常與心同音),如此這般以此類推,就可以一次解決漢字形音義以及成本高的等等問題,使漢字與西文站在同樣的資訊平等點,甚至因表意的特性比起西文更佔新時代資訊處理的優勢(比較好做電腦理解)。
 
 繁簡體漢字的比較

繁體字:由中國自古承襲演變的文字,又稱正體字,優點是單一字內含意深遠,缺點則是筆畫較多,書寫速度較慢。
簡體字:相對於傳統漢字,是簡化程度比較大的,廢除且合併了很多字,也簡併了很多的部件,優點是書寫容易、快速,缺點是有時難以精密用字,例如:「头发黑」,一般理解成「頭髮黑」,另一種則為「頭發黑」。
雖有前述差異,然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據統計,不到25%。此外,在日本與韓國也有各自簡化的作為。在臺灣,官方用字或正式文書必須使用正體字;在手寫的非正式文書中,有些人會使用行書、草書或民間的俗寫(例:「台」(臺)、「门」(門)、「与」(與));但是,幾乎不會使用大陸簡化字中較難辨識字意的合併字(例:「里」(裡)、「后」(後)、「余」(餘)、「制」(製)、「面」(麵,亦作麪)、「谷」(穀)、「复」(復)、「复」(複),皆不簡化)、「台」(臺、檯、颱)。

參看

漢字改革
漢字文化圈
漢字復活
漢字廢止
日本漢字改革史
 
註釋
^ 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
^ 2.0 2.1 2.2 《漢字的故事》 林西莉著,李之義譯,貓頭鷹出版社出版。ISBN 986-7415-89-2
[編輯] 參考文獻
《詞語春秋》 李梵著,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漢語文化暢談叢書」之二。ISBN 7-80019-917-7
《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語文出版社 1988年10月
《字里乾坤》 林成滔著,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漢語文化暢談叢書」之一。ISBN 7-80019-821-9
《漢字的故事》 林西莉著,李之義譯,貓頭鷹出版社出版。ISBN 986-7415-89-2
《中華印刷通史》
《河洛閩南語縱橫談》 吳在野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ISBN 957-19-2266-8
《談人文與資訊》謝清俊著,中華民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發行。ISBN 986-00-4856-8
《語言、認同與去殖民》蔣為文著,國立成功大學2005年出版。ISBN 957-8845-85-5
《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蔣為文著,國立成功大學2007年出版。ISBN 978-986-00-9746-7
Defrancis, John 1990.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Taiwan edition)台北:文鶴出版社。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漢字收聽此條目(共兩部分)
第一部分:在媒體播放器播放/在瀏覽器播放(詳細信息)
第二部分:在媒體播放器播放/在瀏覽器播放(詳細信息)
本錄音根據2005年11月30日的版本,以國語錄製。它不會因條目後續的修訂而自動改變。(收聽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漢典
MonkeyKingSoft.com - 使用電腦軟件學習漢字:在電腦上動態顯示漢字筆順,或者打印成卡片幫助記憶。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
中國大百科全書-漢字條目
漢字起源與字形演變 - 六種漢字起源學說
港台及大陸現代漢語常用字頻率統計 - 漢字頻度表(簡體)
中國語言文字網
韓國漢字能力檢定會
韓聯社澄清韓國沒有漢字申遺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
「漢語,你好!」遠程教育網(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媒體發展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合作開發)
古籍解決缺字問題的方法 (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
漢字的字型與編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89%E5%AD%97&variant=zh-hant
 
 
識正書簡 賴幸媛:向對岸喊話【聯合報記者李志德 09.06.11
 
馬英九總統「識正書簡」主張引發爭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在立法院為馬英九緩頰表示,「識正書簡」是希望對岸也能推動正體字,多認識中華文化,台灣仍讀寫正體字。
賴幸媛強調,這個議題與海基、海協會的協商無關,「兩會協商不存在這個議題」。
賴幸媛昨天應邀列席立法院備詢,她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根據她的了解,馬英九的意思是,希望未來對岸推動正體字,認識正體字,台灣還是看正體字、讀正體字、寫正體字,「這個跟江陳會與兩岸協商無關」。
賴幸媛強調,兩岸正式協商沒有這個議題,總統提到「識正書簡」,用意是希望對岸能認識正體字,這是向對岸喊話。這和開放大陸學歷認證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儘管賴幸媛一再替馬英九總統緩頰,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詢時仍然高聲痛批賴幸媛沒格、沒品,甚至罵她「狗官」。
此外,立法院內政等聯席會昨天審查第三次江陳會簽署的「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空運補充」和「金融合作」等三項協議,經過一整天的會議,二十多個人次的詢答,由於民進黨始終表示反對,國民黨又沒有動員足夠的人數來表決,因此聯席會議主席張慶忠傍晚宣布,三項協議將「擇期再審」,形同議而不決。
但陸委會官員及立委私下表示,三項和大陸簽訂的協議中,都訂有「自簽署之日起各自完成相關準備後生效,最遲不超過六十日」的條文,時限一到,協議將自動生效,本案名義上還沒審完,但實際上不會再排,因此儘管立法程序沒有完備,實際執行不會受影響。
 
 府方澄清:簡體字官網 「阿扁政績」【聯合報記者李明賢09.06.11
 
馬英九總統提倡「識正書簡」,遭在野黨強力抨擊,立委邱議瑩質疑,總統府官網馬上出現「簡體字版本」;府方澄清,簡體版是前總統陳水扁上任後,特別新增的內容,這算是「阿扁政績」。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表示,為順應全球化風潮,總統府官網進行多次改版,陳水扁上任後,民國八十九年十月更新增簡體版,這與馬總統提倡「識正書簡」無關聯。
此外,有關「識正書簡」遭質疑,總統府昨天再度澄清,強調此一概念是針對大陸十三億使用簡體字民眾所建議,目的是希望對岸逐漸認識代表中華文化的正體字。
府方表示,正體字是中華文化優良的傳統與資產,台灣使用正體字,代表台灣在中華文化的獨特地位與主體角色,「當然不必、也不會改變使用正體字現狀」。
府方並強調,由於台灣人都認識正體字,國內沒有提倡「識正書簡」的必要。
 
繁與簡之間 文字有生命【聯合報╱沈政威/中文所研究生09.06.11
 
拜讀昨日「識正書簡,正體字會漸忘掉 」一文,筆者深以為馬總統此舉不失為一權衡之計。以現階段國人文字的使用習慣來說,雖實有因方便而簡寫,但仍以繁體居多,教育部的語文教學政策仍以繁體字為主,所以沒有「乾、干」不分的現象。
至於繁簡字的爭端,也不必上綱至中國文化的爭奪戰,就中國文字的演變來說,簡筆的演進過程所在多有,今日之字比照小篆不知簡化多少。難道使用簡化字的我們,就是背離中華文化嗎?「識正書簡」不可以本末倒置,識正的目的正是文化傳承,書簡乃是個人選擇。筆者深信,大部分人應該不會在國家考試時全部以簡體字書寫,國文課本也不會出現簡體版吧。
所謂「牛B」、「軟件」之語,乃是其文化的約定俗成,「識正書簡」倒也不至於會回過頭來影響國語;若以此種論點,為何社會上就不會有習稱「良人」、「娘子」之語。以上所述,不過闡明一理:文字自有生命周期,只要對於文化的立場不變,「識正書簡」只是多一種選擇。
 
建立機制 影響大陸漢字政策>中時09-06-12廖咸浩
 
     馬總統關於「識正書簡」的一番話,或因為未被完全引用,而招致了極大的誤解,甚至惹來「向中國交心」的質疑。但其實「識正書簡」本來就是傳統中國人的漢字使用方式,其意義約指「正式學習的對象是正體字,但在私人書寫時不拘正體或簡體,但為求書寫迅捷時,一般常會局部、甚至大量的使用簡字」。根據台灣政府從來沒有禁止在私領域使用簡字(包括草字、俗字、異體字、簡化字)的事實即可知,台灣基本上是延續了傳統上中國人的漢字使用方式,也是漢字最合理的使用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認簡字並不困難,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已經一定程度在使用。但大陸人因為在生活中鮮少使用正體字,故需要學習才能認得。由此邏輯可知,馬總統這一個呼籲,應是針對大陸人,而非針對台灣人。至於大陸是否可能改變,則繫乎兩點:一是兩岸文字政策差異並不會大到沒有交集,其二是必須把若干關鍵性的迷思,透過學術研究的方式祛除。
     相當於台灣「識正書簡」的政策,大陸則是以簡化字為正式學習的對象,而將正體字局限在古典文學與文化的相關領域。由此可知,兩岸在政策上真正的差異在於,對正簡二體的分工關係認知不同,並無正簡勢不兩立的必要。既然在使用簡字書寫上,在兩岸只是程度的差別,那麼,關鍵的差異便是在正式學習的對象上:即台灣學童在校學正體,大陸學童在校學簡體。如何在這個議題上能趨近,才是雙方學術討論的核心。大陸方面所持理由當然是「簡化字」較容易學習的論據,日前廈大教授指稱台灣農民識字率不如大陸農民的荒謬說法,便是未經過任何實證研究、據此所做的想像。而台灣方面堅守正體,歷來都強調與傳統接軌及書法之美,並不敢正面應戰「學習效率」這個議題。
     實則,簡化字使得常用字中的形聲字從超過八○%的比例下降到了四○%以下,而致學童藉由「形聲」(即「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這個簡單原則學習漢字的可能性,不復存在(此原則雖時有例外,但並不會影響到以此學習的可行性,一如英語發音也時有例外,但並不會影響到英文拼字可賴phonics原則學習的可行性)。於是大陸的學童在漢字的音與形不再有關係之後,儘管筆劃再簡單,每個字的字形都必須死背!
     大陸知名語言學者王寧日前曾指出,大陸未來不會改以正體字為學習對象,但卻又很關鍵性的指出,會考慮將不合理的簡化字恢復,她所謂的「不合理」的例子就是形聲字被破壞的例子,如「邓」(鄧)、「灯」(燈)。王教授的發言意味著大陸內部已意識到「簡化字」反而可能阻滯學習,而思改善。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所有形聲規則遭破壞的漢字都加以恢復,那麼大陸學童與台灣學童所學習的漢字,差距便會大幅縮小,兩岸的文字政策與日常應用也會大幅趨近。
     因此,為讓馬總統的呼籲能對大陸產生實質的影響,政府應該主動盡速建立機制,以利兩岸定期進行語文相關學術研討,從學術開始慢慢建立共識,馴至大陸內部對漢字政策進行調整。其實,此類機制在世界各地不乏先例,如馬來西亞與印尼、法國與魁北克(加拿大的一省)。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政府大可就此勇往直前。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總統與文字學>中時短評09-06-11
 
     馬英九日前接見僑界代表,提倡兩岸文字應該「識正書簡」,鼓勵民眾寫簡體字。細看馬英九發言,說法頗為周延,不過,乍聽之下,卻易於讓人跳入「馬英九鼓吹簡體字」印象。
     在台灣,簡體字具有一定敏感性,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字、文化意義,更是「新台灣民族主義」裡頭,一條敏感的神經。最聰明的幹法,是順其自然,隨著時間推演,由社會脈動自然而然決定走向。
     正體字、簡體字,各有其時代背景,兩者都有死忠支持者,很難勉強哪一方,接受對方文字。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正體字,還是簡體字,從來就不曾阻礙知識、文化交流。
     關鍵原因,在於還有大量中文字,沒有被簡化。因此,兩岸民眾對於不認識的簡體字或正體字,只要看整個句子,就明白這是哪個字。對兩岸民眾而言,如何使用文字,帶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如果政治人物說三道四,要求民眾應該如何使用文字,易於引起反感。
     要改變文字用法,只能順應時勢,隨時代潮流而流轉。比方說,四十年前,「土台客」一詞,帶有濃厚族群歧視意味。
     當時就算有大人物跳出來,為這名詞正名,也不會改變絲毫。現在,「本土」已成某些人的護身光環,「台客」更是青少年某種時髦象徵。
     正體字與簡體字之間,要如何互動,如何融合,如何相互影響,終究還是由時代潮流去決定,馬英九提倡不提倡,其實改變不了現狀。
 
我們真的「識正」了嗎?>中時09-06-11林國卿
 
     正當今年三月大陸政協委員潘慶林提案「用十年時間分批廢除簡化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引起大陸火紅爭論的此刻,馬總統卻突然說出「書簡」主張,不得不讓人迷惑。馬總統變了嗎?他妥協於兩岸政治現實嗎?疑慮的恐怕不是漢字前途,而是我們的總統到底在想什麼,他要帶我們去哪?
     總統府事後澄清,強調馬總統說的「識正書簡」是建議大陸民眾要「識正」,臺灣沒有提倡「書簡」的必要。馬總統這四字主張,既然與臺灣無關,也打不到對岸民眾心坎,那麼這只是放空炮彈?我看絕對不是。
     說話看場合,馬總統這句話是對海外僑胞說的。也許在台灣感受不到「正簡漢字」需要攤牌的急迫性,但是在海外面對教學,面對公文書卻是急迫問題。
     中央社在發布這則新聞時,清楚的寫著「盼兩岸達成協議」,這問題就不單純,如果只是勸導對岸同胞「識正書簡」,兩岸有必要達成什麼協議?這其中必然有奧妙。總統府在發布澄清稿時,明顯的避開了「達成協議」這字眼。中央社與總統府的新聞稿,差異就在這關鍵點。這個關鍵點正可以預測,「簡體字」將可能出現在台灣的公文書上,如有必要的話。果真這一天到來,這場漢字正簡爭奪戰,臺灣就輸了嗎?漢字文化就消失殆盡了嗎?
     關於漢字的生死存亡,要先問全球中國人真的「識正」了嗎?比起日、韓或國際漢學家,我們真的懂「漢字」?
     臺灣一談到漢字,關心的只是兩岸關係,那無關漢字學習與認識。而大陸在議論「繁簡」時,則已經試圖擺脫政治層面,開始自問,「我們真的懂漢字的傳統文化嗎?」大陸最近一期出版的《新周刊》,就以專輯討論了繁簡漢字問題。首篇名為《繁簡之爭是個偽命題》,主要精神在於自問,現代人真的認識漢字?它最後一段說:「漢字實在有點冤枉:其實只是一種工具,但卻被附著關於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不同立場和見解。」
     這個專輯的第二篇文章,是一個中醫理論學者所寫的《認繁識簡》,作者問,「牙痛」與「牙疼」有什麼差異?字面上沒大差別,但是在中醫理論裡,差別大了。文章結論是「若能恢復繁體字的合法地位,由認字而推動識字,則是民族大幸!」
     第三篇則是專訪曾經努力要讓民眾認識漢字的一個人物,他編導拍攝電視影片《漢字五千年》,介紹了漢字的種種指事與藝術內涵。專輯最有意思的是第四篇,小小的一篇,談論臺灣的繁體字欲漢語拼音。此篇文章藉臺灣學生之口,指出繁體字「每一部分都有其作用」,而簡體字往往「不知其實指。」這最短,字體也最小的一篇,似乎在那裡隱隱發光,引導著簡體字大軍望何處奔去。
     回到臺灣,回到馬總統,我們不得不問,「我們真的『識正』了嗎?」兩岸目前共同的問題在這裡是一致的。但是,我們有誰去拍攝《漢字五千年》?有誰去整理《說文解字集注》?與對岸比較,臺灣有足可炫耀世界的寶貴文化資產,其中繁體漢字與故宮文物最有可觀,可惜的是,它們被限在校園文史系,被鎖在故宮庫房,其知識與趣味完全不普及。
     馬總統的文化政績被評為低分,因此正在努力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但是,一個地區的民眾不能認識文化資產,缺乏情愫怎可能有創意?即使菁英群有文化創意,卻無基層民眾基礎,又如何變成產業?
     建議馬政府不妨在其中挪出一些經費,仿照曾經嘉惠年輕學子甚多的「科學知識普及」活動,開始樸素的推廣「文化知識普及」,鼓勵學者講民眾懂的話,鼓勵故宮說文物的故事。如此長遠走下去,文化創意產業就在民間扎根,不像現在需要政府來揮汗提倡,這才是站在總統高度所必有的提綱挈領使命。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識正書簡 確實失言>中時09-06-11張茲/高雄市(退休人士)
 
     馬總統日昨接見僑界代表時,提出「識正書簡」主張─印刷體使用正體漢字,書寫上可寫簡體字,引發各方議論。總統府事後說明,識正書簡是針對中國大陸十三億簡體字使用者的建議,台灣沒有提倡「識正書簡」的必要。
     但還原當時部分的言論,其中馬總統提到大陸因為採用簡體字,有些正體字看不懂,希望兩岸未來在能識正書簡上達成協議,馬總統識正書簡的主張顯然不只是針對中國大陸,包括台灣也一體適用。或許馬總統一時口快並非原意,但不夠謹慎造成失言是不容否認的,否則不會引發誤解。
     此外,識正書簡是針對中國大陸之說,似乎也不甚合宜。如果是單方面給大陸方面的建議,前提必須是大陸內部普遍已經成形的共識,不然台灣提議大陸識正書簡,而大陸相對提出台灣應該中文簡體化以抗衡,豈不是無事惹塵埃,徒增衝突。或許馬總統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但必須考慮內容與時機是否適當成熟,公諸於外就覆水難收了。
 
另參本館:書同文說同音  論語與中國風 
 
韓國“去漢字化”釀大禍:韓國高鐵全部軌道或要重鋪(2009-12-11 ) 
    預定2010年底開通的京釜高速鐵路(KTX 漢城-釜山) 2期工程(大丘-釜山區間)全長254.2km.。鋪軌已完成的96.6km區間內的15萬5千個無渣混凝土枕木(占全區間35萬8千個的37%)中,332個已發生嚴重龜裂。
    與KTX一期工程只在隧道區段直接進口德國部件建設無渣軌道不同,二期工程全區間使用國內供應商的零部件建設無渣軌道。軌道施工用的是德國railone公司的“雷達2000”施工技術。
    經調查發現龜裂的枕木大多位于山嶽地帶背陰容易結冰處。由于軌道施工時沒有按規定使用防水的墊片(sponge)制造軌道枕木鏈接裝置。違規使用了吸水性的材料,造成去年4-5月間(雨季)軌道施工時期的大量雨水順軌道埋入栓流入混凝土枕木內而積水。在1-2月冬季時由于寒冷結冰膨脹而導致枕木與道床龜裂。
    發生龜裂的部位是在混凝土枕木上“締結裝置”,在這個裝置裏按規定是要放防水發泡的填充物,但因爲防水和放水在韓語裏寫法一樣,讀音都是“bansu”,故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枕木裏沒有加防水材料反而加了吸水材料,造成了全部15萬5千多根枕木成爲次品。
    這竟然可能是因爲同音字導致的,“防水”、“放水”、“防守”、“防銹”、“傍受”在韓文中都是一樣的。
最近,韓國一批前總理聯名上書現任總統李明博,認爲要根本解決韓國的“文化危機”,就應從小學開始分階段教學生認漢字。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說,漢字不是外文,“去漢字化”過程的矯枉過正,不僅産生了文化斷層,也給韓國帶來了嚴重的民族文化危機。文章摘要如下:   
“文化危機”是韓國長期面對的問題。一、年輕人普遍不懂漢字,越來越多國民成了“漢字盲”;二、國民語文程度越來越低,即使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有網羅8萬5000個漢字詞彙的《大辭典》,一般人望“字”生畏而不敢問津;三、韓國的兩個鄰國中國與日本都是漢字大國,有15億人在使用漢字。韓國遠離漢字,雖然可獨樹一幟,卻又陷入了自我隔離的孤立狀態。
  漢字不是外文
  韓國健在的多位前總理是在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會的推動下,聯名向青瓦臺提出《敦促在小學正規教育過程中實施漢字教育的建議書》的,包括金鍾泌(第11和31屆)、李海瓚(第36屆)、韓明淑(第37屆)、韓德洙(第38屆)。他們皆認爲,“這半個世紀以來,由于‘專用韓文’的錯誤的文字政策,今天我們陷入了比上世紀90年代經濟危機還要危急的文化危機中。”因此建議,“爲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小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分階段學習漢字,不應將漢字視爲外語,而應爲國語生活正常化,和韓文一起作爲‘國字’進行教育。”
  漢字一直是韓國國內爭論不休的課題,甚至遠在朝鮮時代,他們就開始在爭論漢字的存廢問題。2000年前,朝鮮與日本一樣,因爲自己沒有文字,又向往中國的文明與強大,主動模仿中國並全盤輸入中華文明體系,其中最具體的事物便是使用中國人創造的漢字。在後來1500年的漫長歲月裏,漢字和漢文一直是朝鮮半島人民唯一的書寫系統。甚至15世紀中葉,世宗發明28個字母的“朝鮮文”之後,漢字還是朝鮮語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宗創造“諺文”
  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傾全力制造了朝鮮半島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也稱“諺文”),一是力圖要擺脫漢文的束縛,建立自主的語文體系;二是提供平民百姓更易學易寫的文字,遂于1446年正式頒布“訓民正音”,也就是自創的“朝鮮文字”(韓國稱“韓文”)。但到19世紀末葉爲止,朝鮮王朝還是使用漢字撰寫官方文件和曆史著作,包括漢文的文學作品。
  當時,人們稱朝鮮文爲“諺文”,意思是“非正式”文字,“正式”文字還是指漢字。情況跟日本人稱其文字爲“假名”一樣,“真名”永遠是漢字。但日本的侵略,不僅使朝鮮滅亡,也使民族文化加速沈淪,即使光複之後,國土依然分裂,連文字也開始分道揚鑣——北部朝鮮完全廢除漢字,南部韓國則不規則地使用韓文和漢字。
  北朝鮮和中國的朝鮮族,早在上世紀50年代已逐步取消使用漢字,而韓國也在1948年10月公布專用“韓文”的法律,並規定每年10月9日爲“韓國文字節”。不過韓國的“去漢字化”政策依然搖擺不定。尤其學校在推行“去漢字化”過程中,有時積極,有時和緩,但總體趨勢還是盡量減少使用漢字,不僅使教育工作者感到無所適從,也使年輕與年老一代産生嚴重的文化代溝。
  民族文化危機
  由于南北朝鮮共同使用了近2000年的漢字,漢字詞彙已深入朝鮮語言內部,連思考模式也無法擺脫漢文化圈的框框,要將古代官方文件、曆史著作、文學作品中的漢字完全抹去,簡直是曆史于與文化的真空,而人名、地名沒有了漢字支撐更搞不清誰是誰,圖書館裏即使有汗牛充棟的文獻也頓時成爲一堆廢紙。
  “去漢字化”過程的矯枉過正,不僅産生了文化斷層,也帶來了嚴重的民族文化危機。樸正熙獨裁統治時期,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學教導漢字,實行所謂全面實施韓文教育的政策,僅允許在初中、高中教授900個基礎漢字。爲了顯示其“去漢字化”決心,他以雷厲風行方式廢除漢字,連曆史建築懸挂的牌匾也被他取下來改寫成“標准”韓文,全都成了“不倫不類”的非曆史文物。
  1980年以來,韓國加速“去漢字化”,一是民族自卑感的反動;二是過去中國沒落帶來的反應;三則是電腦普及,語言書寫一窩蜂倒向拼音主義。但中國的重新崛起,東亞的複興在望,特別是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使韓國有識之士預感到即將被孤立、不知何去何從的文化危機感。韓國的“去漢字化”問題遂再度成爲舉國重新檢討的國家課題之一。
  亡羊補牢之策
  韓國工商界人士最感憂慮,一、韓國超過40%的商品輸出對象是漢字文化圈,70%外國遊客亦來自漢字文化圈;二、眼看中國即將成爲世界經濟火車頭,韓國的優勢在流失;三、韓國年輕人連國內對方名片的姓名都看不懂,更不用說跟漢字文化圈的同行打交道,談生意了。
  韓國五大經濟團體在2003年決定,建議屬下19萬家公司,從2004年起招聘職員時進行漢字資格檢定考試,只錄取能認識1817個漢字、書寫1000個漢字的新職員。
  專家認爲,韓文教育與漢字教育並無根本的沖突,因爲51萬個韓文單詞中,70%原本是漢字詞,學會漢字就能更精准掌握韓文。相反,缺乏對漢字的准確理解,反而無法完全掌握韓國自己的民族語言,看曆史典籍更會如同看天書。20名前總理顯然在後悔在執政期間未曾重視民族文化問題,結果才有今天的尷尬局面。不過,能亡羊補牢也不失爲一個積極舉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6116e0100gzud.html?tj=1
 
 
 
阿楨 2024-12-07 03:57:35

認證"春節"是中國人的 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春節沒了 韓越哭了 2024-12-05
  回應
本来是毫无疑问的东西,结果韩越非要什么正统性,那中国不得不出手申遗了。
台獨金孫台灣國也要哭了,千萬別過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
真諷刺,中國三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居然要去聯合國給外國人認證才能證明是自己,還讓一堆加起來歷史都不夠中國長的搶奪者來爭奪
我們中國是五千多年的文化吧?
外国人认证我们中国只有三千年文化,他们的古罗马,古埃及,想几千就几千年,他们掌握了话语权。
掠奪文化這種套路背後勢力推動的,只不過找泡菜割做馬前卒而已。
韩国泡菜/日本壽司…源自中國
中文也要伸遺,以防被韓越搶走。全世界都稱漢字爲Chinese Character 。
連太極周易也要申遺,韓國國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Yk0U1aVDU

一句「中國台北」恐被陸委會行政處分 宋思瑤落淚自責說錯話 2024-12-05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奧運金牌桌球選手馬龍領銜的陸生團來台交流,因復旦大學女學生宋思瑤一句「中國台北」引發爭議,陸委會甚至可能祭出行政處分。執行長蕭旭岑,坦言宋思瑤為此事壓力大且自責落淚,感謝多數台灣人給了宋思瑤溫暖,這些綠色玻璃心不能代表台灣人。台灣人是善良好客的,不是都是青鳥跟1450。蕭最後說,兩岸這麼緊張,政治上因為賴清德總統堅持新兩國論,連民間交流都要封殺,難道想要走上烏戰道路嗎?賴清德想要做的就是南韓總統尹錫悅那樣戒嚴,偶像就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相關新聞
賴政府下令軍校改課程,刪中國現代史,縮減國文學分 2024-12-02
  回應
她哪來的說錯話...用詞都有某種習慣性,譬如:我們說總統他們會用領導人,我們說中華台北他們用中國台北或中國台灣.全世界就沒有一個國家叫台灣,我走遍世界各國,多數都寫Taiwan, a province of China(台灣,中國的一省),外國居留證也是一樣,國籍多數都寫China(Taiwan),括號台灣是為了跟中國大陸做區隔,都叫我們中國人(或來自台灣的中國人),因為中華民國就是中國
中華民國簡稱中國,有本事就去正名制憲,不要專搞小動作,民主仍選出了希特勒者流,沉默的台灣大眾應撻伐敏主獨裁,否則後悔莫及.
民進黨想動,卻動不了的《中華民國憲法》裡,台灣歸屬寫得清清楚楚!
傾行政體系之力,攻擊一個20多歲的女生,島國狹隘心態,台灣教育失敗,已被綠營滲透!

阿楨 2024-02-13 02:28:33

龍不再翻譯為dragon?大陸擬正名「loong」 專家揭原因 2024/02/11 中時

甲辰龍年到,不少大陸網友曬出龍年活動照片,卻出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很多「龍」的英文不再翻譯為dragon,而是「loong」。loong典出何處?dragon不能用了?「龍」究竟應該怎麽翻譯?帶著這些問題,陸媒採訪了海內外多位專家、學者,挖一挖dragon的歷史梗,看看loong的背後是怎樣的語言新「國潮」。
《澎湃新聞》報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教授介紹,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自己的著作裡提到了中國的龍,當時的注音用的就是「loong」,但他後面解釋的時候依然使用了「dragon」這個詞。
彭萍表示,在馬可波羅的東方遊記裡就有dragon這個詞,從外形上觀察,馬可波羅認為中國建築上的龍和西方的dragon這個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後來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出了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裡面就將龍譯為了dragon。這部《華英字典》的影響非常深遠,dragon這個詞一直延續了下來。
事實上,中國龍的形象非常正面,是一種幫助人類的動物,在西方卻幾乎都是負面的。幾位對中國文化比較了解的西方學者這麽區分「dragon」和「龍」的內涵,總結來說西方龍是口吐烈焰、巨翅長鱗、烈性如火,形象負面;中國龍為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代表好運吉祥。
另外,還有版本取了公約數,出現了「ChineseDragon」。最新版的《牛津英語詞典》更新了「龍」的英文翻譯,收錄了詞條「Chinese Dragon」(中國龍)。2005年11月,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評選結果公開,原來呼聲最高的龍落選,「譯龍問題」進入公眾視野,這裡面就存在「龍」與「dragon」在國際傳播上的誤解。

阿楨 2023-12-09 08:09:58

北一女師轟108課綱「無恥」 沈富雄嘆:我比范仲淹更憂國憂民 2023/12/08 中時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日前批判108課綱刪除顧炎武「廉恥」等經典古文,讓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痛斥新課綱是「無恥的課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回應表示,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最重要是孩子能在公民素養上有進步。前立委沈富雄表示,課綱去中國化的問題跟減少文言文的問題,不止這一篇文章,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他甚至感慨說,他比范仲淹更憂國憂民。
  相關新聞
108課綱爭議大 侯柯反對去中化
基層老師:不應為政治犧牲文學
無恥課綱的迴響 2023/12/09 中國時報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日前在「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記者會」,評論20多年來3波教改下的台灣教育問題,並不是專談國文課,更不是只談顧炎武〈廉恥〉一文的存廢問題。因此作家批評 〈廉恥〉毫無文學美感、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質疑「為什麼一定要認識顧炎武?」或是潘文忠強調教育部並未廢除禮義廉恥等都不是重點,因為108課綱的問題並不只是文言文選文減少,而是整個課綱明顯傳遞的是「去中」的價值觀。
例如,108課綱的歷史教育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為了儘可能減少中國史篇幅,以主題式取代時序教學,僅僅以「從古典到傳統時代」一個單元就把商周到隋唐宋元3000年間的大事帶過,再用「從傳統到現代」一個單元介紹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變動,很明顯就是要將「中國史」虛無化。
正因為108課綱存在如此明顯的去中化,才會被視為是台獨課綱;也正因為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使得蘊涵在經典文學中的品德教育、朝代興衰的宏觀視野大量被消除,讓學生失去紮實的基礎教育及合宜的生活教育,這才是在第一線教育現場的工作者最憂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