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9 06:48:56阿楨

《時尚考》

辜振豐的《時尚考──流行知識的歷史秘密》(果實,2004),不但不具「史識」批判力,連時尚「史」的「史才」也沒,而只是各個名牌的介紹史。

不會啊!書首有節<導論──時尚的流變>,書末又有張<時尚時間地圖>,還有整本書圖比文多……

真是有頭有尾,可就無法貫徹始終。圖多好騙錢,一四三頁的普通紙彩色書定价三百五十未免貴了些(且已在《哈潑時尚》雜誌發表過)?

嫌貴就不要買啊,介紹名牌的圖文充斥各種報刊雜誌,連藝術家月刊都在連載,過陣子應會出精美的銅版紙書。

我最看不順眼的是,整本書明明在幫名牌打廣告,書末篇還虛幌了一招<當代時尚的變異種子>說啥:「在六八年五月學運中,年輕人對抗體制,否定佉統的价值觀,連帶也使日常生活的『穿衣哲學』為之大變。像突破過去禁忌的迷你裙、牛仔褲、嬉皮裝,以及具有民族風味的衣飾,大受年輕人的喜愛。從此,人們的時尚觀念,也就日趨民主化。」(p.131)

真的嗎?就如同書中所言香奈兒解放了伝統的女性束衣(p.136),但不也同時產生了一束縛女性的名牌產業。

不然要怎樣?所有文化工業不都如此,不只嬉皮,只要進入資本主義体系,連嘻好也只能打哈哈,更遑論異國情調的民族風。

你不懂辜氏史觀啦!他可是持法國年鑑學派式的「日常生活史觀」,所以他的《布爾喬亞》(果實,2003)才會以圖文並貌方式呈現資本主義的「時尚、消費與欲望的主題。」(序)

又是本大半已發表於中時「人間副刊」的圖文書,一五九頁也三百五十,格价還真有點資本主義。書依ABC…Z字母順序,分節介紹資本主義下的廣告、康康舞、紅茶咖啡煙酒、束腹內衣、時尚、歌廳……真是色聲香味觸具全,可就沒說出啥是資本主義及其歷史,更不用說批判了。

不然要怎樣?像你在《共犯体》及《緣現論》硬梆梆的析判資本主義,還是在《展題》的<首飾>及<香の世界>要文痞,說啥:「香水業者(其實所有化妝、時尚工業)就是利用女人的性本能,大賺其錢,香水的原料成本不到一成,行銷廣告占了大半。」

你批得過那些拆穿時尚名牌內幕的專著嗎?沒路用的啦!旣然哈名牌是本能,那些買不起的只好依《名牌天堂──北京上海深圳黑市遊記》(商周,2004)找仿冒品了。

不行!咱要打擊仿冒盜版、維護著作專利商標權。

少來了,時尚業要沒仿冒就不能運作了。沒人仿、妳們會覺得上流嗎?甘心花大錢買「真」品嗎?
 

世界名牌服飾標志

 

世界名牌服饰标志集合2

世界名牌服饰标志集合1


京奧助轉型 仿冒街蛻變成老字號>中時08-08-28白德華

 當諾魯及委內瑞拉代表團穿著「silk street」品牌服飾出席開幕式,人們才驚覺,原來過去以仿冒著稱的「秀水街」,如今已蛻變成中國最大「中華老字號」、最大中國裁縫店集散地。和改革開放同齡的「秀水街」,正上演一場中國經濟變遷史。
 早年去過「秀水街」的人都有印象,和英美使館一牆之隔的窄巷內,充斥數十家鐵皮屋小商鋪,銷售員拿不純正的外語和「倒爺」、外國賓客砍價。
 ○五年「秀水大廈」建成後,掌秀水服裝公司總經理的汪自力說,全世界大概找不到一個地方像秀水「完全沒有語言障礙」,主因一九七八年安徽、浙江商戶到秀水後,這是唯一的「外貿」市場,逼得商家不得不摸爬滾打學外語。
 很難想像一位哈工大(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高材生,曾在航天部寫NASA分析報告的人,如今成為秀水街總管。汪自力說,秀水街搬遷主要是為解決兩問題,一是硬體,老秀水硬件差,消防是北京十大隱患之首,「連時任國家主席的楊尚昆來訪,廁所都找不到。」二是軟環境,即仿冒。

 打擊仿冒 推出自有品牌

 「提起秀水街,想到的就是仿冒」,汪自力戮力改變秀水街業態,著力打擊仿冒。業態改變上,他提出創造「文化、時尚、品牌、創新」的秀水街。三年來,工作很有進展,尤其在文化產業引進上。
 「老秀水,你看不到中華老字號。但現在,這兒已有十九家中華老字號,業績獨占鰲頭。像瑞蚨祥、全聚德、同仁堂、內聯昇、紅都」。其次,擴大絲綢、瓷器、茶葉、工藝品比例。「如此一來,就降低仿冒產品比例了。」
 「商家很辛苦,他們想的就是生計。中國原來很封閉,九○年代初連大學英語教授都不知什麼是LV、PRADA,西方人看準中國人工便宜前來說項,商家有利可圖就栽下去,哪知是違法。」
 除擴大中國元素,秀水街在一樓成立四十多攤位精品屋;再者,今年三月推出自有品牌「silk street」(秀水街)。
 「除開幕式諾魯、委內瑞拉代表團穿秀水街品牌亮相外,閉幕式國際拳擊協會也購了四十九套silk street西服」」,汪自力說,推自有品牌來終結秀水街卅年只賣別人品牌的歷史,是重大分山嶺。
 另外,制度上創新也是為減少仿冒。一家上貨,鄰近十家商鋪須簽同意書,不得模仿;珠寶DIY設計款式後協助備案,別家不得仿冒。為成立「中華絲綢一條街」,秀水街也撤掉近百家「有侵權可能」的商家。

 奧運期間 業績四億人民幣

 「直至今天,我們只求做到假名牌不公開販賣」,汪自力說,最重要還是消費環節。「就像毒品,各國嚴刑峻罰但還是很多賣,為什麼?因為有消費。」他說,如果外國人都來買絲綢、珠寶、訂製服裝,商家有錢賺,何必去賣假名牌。
 「奧運協助秀水街轉型」,汪自力說,老布希及羅格夫人走進秀水街已讓世人見到,在這也可健康理性地消費。美國奧運獨家轉播公司NBC以三小時篇幅介紹秀水街老字號,顯示轉型已取代仿冒成關注焦點。奧運期間如以人均消費四百人民幣算,秀水街銷售業績將達四億人民幣。
 至於受到買家青睞,汪自力認為,主要是「品質、價格、服務」黃金三角組合。「像中華台北奧會主席吳經國在這訂製服裝,我們十八小時送府服務,即使半夜都能送到客人手上。」
 就像義烏、石獅,卅年前的「仿冒天堂」,如今不少產品立足國際,在歐美風行。卅年後的秀水街已成北京最國際化地標,相信「仿冒」標籤將逐漸褪色。

平價時尚 不景氣年代的救星>BRAND名牌誌09/02/27 
 
 經濟榮景不再,大多數的人不得不學會精打細算,就算還是禁不住要買些新東西解解欲望的渴,也懂得更準確地把子彈放在最值得花費的地方,於是,經典熱賣,雋永也成了銷售保証,不會退流行的經久耐用... 【文/林巧玲】
 
欲望,不會被淹沒,就算在這個任何支出都需要再三考量的年代,也還是自有其出口。平價時尚,新一代的時尚信仰,拯救每一個需要被流行滋養的靈魂。
 
不景氣時尚的年代!
 
不景氣,恐怕是從2008年以來最常被討論的一個字眼,於是,最跟得上時代脈動的服裝流行,也衍生出一個新現象~不景氣時尚。
經濟榮景不再,大多數的人不得不學會精打細算,就算還是禁不住要買些新東西解解欲望的渴,也懂得更準確地把子彈放在最值得花費的地方,於是,經典熱賣,雋永也成了銷售保証,不會退流行的經久耐用,成了不景氣中最屹立不搖的時尚象徵。只是,流行中會引人喜新厭舊的那個部份,該怎麼辦?跟上精品流行的時尚感,但價格卻不到1/10,不景氣的氛圍令消費大眾衍生出一種新的時尚思想~「不景氣時尚」,成為快速崛起的時尚新興寵兒。
近來蔚為話題的「Recession Fashion(不景氣時尚)」,肯定是每一個關注時尚的人務必要認識的新字眼。它代表的是:就算荷包再怎麼緊縮,人們還是想要享受時尚養分灌注的嘗鮮本性,也是至少在未來幾季裡,設計師們最該放在心上的民意所趨。要吸引被不景氣氛圍所籠罩的消費者,物超所值是重點,只要物超所值的感覺夠到位,不但能讓她們心甘情願掏荷包,排隊搶著買也不是不可能。
在全球72個國家開設有1530個據點的ZARA,可說是開啟近來這波話題的先趨之一;緊追在後的H&M,更是讓不景氣時尚延燒到沸點的市場大黑馬,短短一年內就擠進由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與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聯手調查的2008年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Top 100 Global Brands)第22名,首度進榜就榮登該排行榜中時尚類品牌的亞軍,僅次於LOUIS VUITTON(總排行名列第16名)。
從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到美國的Forever 21與Target,這些品牌不受景氣寒冬影響,各個賣出好業績。究竟是什麼竅門,讓這些以平價服裝打天下的品牌,在媒體及消費者間炒出熱度甚至凌駕於精品名牌之上的強大魅力?簡單的說,其精髓就在:媲美名牌精品的高檔形象、快速推出具有名牌設計影子的商品,及普羅大眾可負擔得起的平價價位。不景氣時尚的大軍,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下,快狠準地抓住消費者的脾胃。
 
平價時尚,背後的竄紅祕辛!
 
平價時尚的大走紅,除了不景氣的天時地利,也因為超強的行銷操作手法,且讓我們看看,它是如何操作話題,贏得全世界的關注。
明星向來是品牌用來拉抬業績的最佳武器,歷年一個又一個的It Bag,經常因為某個明星提過而大紅,就可以了解到消費者有多買名人的帳。與名人掛勾之所以有效,除了可以搭上名氣便車創造話題,更能在消費者間引起上行下效的追隨心理,也因此,只要一打上名人名號,件件都是暢銷款。
像是以英國為大本營的TOPSHOP,於2006年邀請到超級名模凱特摩絲(Kate Moss)為其站台設計,這個在2007年春季首度推出的Kate Moss for TOPSHOP系列,上市時馬上吸引消費者青睞,去年底,TOPSHOP又以高價與Kate Moss續了3年約;就在Kate Moss為TOPSHOP站台之際,H&M也請來永遠的瑪丹娜(Madonna)跨刀,論氣勢、論份量,都毫不輸人,看來,明星加持果真是刺激買氣的特效藥。
H&M除了擅長炒作名人話題,更聰明地專與時尚設計師合作,首開先河的便是與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合作推出聯名系列,折合台幣幾千元的價位,就能買入CHANEL操刀者的設計。雖說是為平價連鎖服飾品牌所做的設計,但細節之處毫不馬虎,連釦子上都有「Karl Lagerfeld for H&M」字樣,上架後數小時就被搶購一空;H&M最近和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的合作商品,也是開幕當天便出現漏夜排隊的熱潮。根據最新消息指出,H&M下一位欽點設計師,正是受到凱特摩絲、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等人推崇的英國設計師Matthew Williamson,將不景氣時尚的風潮,再度推波助瀾。
不僅僅品牌嘗到和設計師聯名的甜頭,連賣場也把眼光放到設計師身上,知名美式大賣場Target,便經常與各界設計師合作,推出Design for Target系列,價格通常比設計師自有品牌便宜上幾成。近期最受矚目的莫過於ANYA HINDMARCH For Target系列包款,請來設計師Anya Hindmarch為其設計,價格約在US$19.99~US$49.99間(約NT$650~NT$1,600),不可思議的低價,讓此系列在ANYA HINDMARCH官方網站的第一波首賣,立即銷罄;就算在Target賣場內開始正式銷售,也是上貨速度跟不上賣出速度。
為何聯名品牌能比設計師自有品牌便宜呢?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材質的差異。設計師品牌的自家包款,若非採用上好真皮,就是細緻高檔的布料;而在Target所販售的聯名商品,清一色是PVC人造皮革。僅管如此,仗著價格優勢,及有型有款的設計感,外加亮出源於名家血統的品牌Logo,還是有本事能帶給消費者連跳三級的美好感受;據說英國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也將在今年跨界與Target合作推出設計師平價商品系列。這種將平價與奢華相互結合的「Masstige(平價奢華)」,讓人只需花少錢就能買精品,可望是Target用來劈破美國不景氣氛圍的行銷大斧。
 
快時尚VS.慢時尚 不景氣時尚下的反思!
 
如果花少少的錢,就能買到如同高價品牌般的時尚感,那麼那些入門門檻高的設計師品牌或精品名牌,是否將就此被平價時尚的浪潮淹沒?
人紅是非多,當紅的不景氣時尚代表,也同樣受到非議,不少設計師及時尚人士都表示,這些削價而壞了行情的平價品牌,不過是些拼湊快炒。這樣的意見,不盡然只是沒有建設性的酸葡萄心態,卻也點出這些品牌之所得以致勝的原因。它們快速反應消費者喜好的作風,緊緊掌握市場需求,不管是時裝週上的設計師服裝,沒多久後就有類似款式出現在店上,或是一週進貨數次讓消費者每趟都有新收獲,快是唯一的節奏,也是致勝關鍵。不管是歐洲所說的「Fast Fashion(快時尚)」,或美國所稱的Speed to the Market,流行什麼就賣什麼,疾速反應市場需求,讓人每次走進店裡前都能有所期待。
ZARA正是實踐這套快時尚模式的佼佼者,從設計、試做、生產到銷售,平均只需費時3週,速度之快,堪稱時尚界奇蹟。在ZARA要求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少量多樣的生產,滿足只要是人都會喜新厭舊的天性,創造出被英國《衛報》稱為「McFashion」的時尚典型,以麥當勞式的快速,滿足普羅大眾的時尚胃口。這些平價時尚品牌的經營手法,讓人重新思考時尚與價格間的關係,走在時尚最前端的,不再只是昂貴的設計師品牌的專利,能夠以最快速度補捉到時髦元素的H&M與ZARA,動搖了人們對於High Fashion的定義,掌握最先端的時尚品味,不見得非得花大錢。
有別於平價時尚呼風喚雨的氣勢,近來業績節節衰退的精品名牌,難道會因此而不敵快時尚的擴展,而把主導時尚的發聲筒拱手讓人?第一個說NO的,恐怕是一群始終都存在的挑剔消費者。他們對於品質的高度講究,是平價時尚所無法滿足的,而這一點,也正是精品名牌在面對這場巨烈的市場變化時,更該堅守的優勢。有自覺的精品品牌開始省思,什麼是可以讓它與時勢抗衡?答案就是回歸經典,擁抱建構其品牌價值的傳統、手藝與講究,這些正是它們無法被快時尚所取代的價值。
僅管平價時尚魅力橫掃全球,但對於消費水平真正夠高檔的消費者,這類商品顯然引不起她們的興趣,因為它的用料一般,設計也不夠原創,更重要的是,品牌親民的定位形象,本身就觸動不了這群希望與眾不同的消費者。不過,從這些品牌在近兩年頻頻搶佔媒體版面的話題熱度,及驚人的營業金額,都再再揭示著,當今是平價時尚的天下的事實。平價時尚本身衍然就是一種流行!
快與慢,都是因為需要而存在。經濟學家郎咸平曾表示:「在21世紀,成功者已不再是創造者,而是快速反應者。」也許,這些快速的不景氣時尚不見得能討好品味高檔的頂級消費者,但它們直擣為數者眾的一般民眾的力道,快狠準地緊抓住普羅消費者的脾胃,確實已締造出不景氣下的經濟奇蹟。
 
窮也要哈流行「不景氣時尚」當道>中時08-10-27閻紀宇
 
     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動輒花上數千或數萬美元買一個名牌皮包,實在是太不識時務,然而追求流行時尚畢竟是人的天性,昔日一擲千金、面不改色的「時尚達人」(fashionista)已經洗心革面,以「不景氣時尚達人」(recessionista)的姿態重新出發,追求「不景氣時尚」(recession chic)。
     瑪麗.霍爾在IBM當市場行銷經理,有一回逛街時看中一款英國名家Anya Hindmarch的漆皮鑲金飾包包,可是要價一二三五美元(約台幣四萬一千元),實在下不了手。於是她轉往平價連鎖百貨公司「Target」搜尋目標,找到同一位設計師一款PVC材質包包,才賣四十九.九九美元。霍爾說:「現在這種經濟狀況,我一定要改變作法。」
     「recessionista」原意是「相信不景氣即將來臨、認為不景氣對經濟長期發展有益的人」,近來又以舊瓶新酒之姿,在歐美媒體大行其道,代表那些儘管預算有限甚至拮据,但是照樣能營造時尚風格的愛美達人。霍爾一開始是在報紙與網站上看到這個字,從此愛不釋手,甚至成立了一個部落格「therecessionista.blogspot.com」,分享自己的不景氣時尚經驗。
     另一方面,時尚業有感於經濟情勢每況愈下,也開始利用「不景氣時尚達人」另闢蹊徑,吸引荷包日漸縮水的愛美一族。例如法國化妝品牌「寶賽絲」(Bourjois)日前以電子郵件發布新聞稿,促銷它的「不景氣時尚達人系列」(Recessionista Collection)平價睫毛膏與護唇膏。紐約曼哈頓著名的髮廊「Salon Eliut Rivera」近來的宣傳主題也是「不景氣時尚美人」(Recessionista Beauty),以折扣價招徠剪髮與修眉的顧客。
     公關與時尚專家海瑟.維吉安妮描述「不景氣時尚」表現在零售業的趨勢:「眾多平價品牌優雅地跪在不景氣的跟前,強調消費它們的產品與服務不但是聰明之舉,而且這種消費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時尚。」
     專門研究新字新詞的字典學家葛蘭特.巴瑞特指出,美國人拿「recessionista」充當消費習性的擋箭牌,讓自己花錢花得理直氣壯。他說:「recessionista背後的想法是,只要能夠節制花費或者買到物超所值,血拼還是OK的。這種訊息還真好用。」
     然而在不景氣的年代花錢妝點打扮自己,難免會被批評為揮霍成性。因此要讓「不景氣時尚」真正成為一股潮流,還是先得設法消解這種刻板印象。
     《時尚》(Vogue)雜誌網站「Style.com」日前宣稱,電視影集與電影《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中,那種花錢如流水的時尚追求,已經成為明日黃花。但是面對今日嚴峻的經濟情勢,女性還是要滿懷勇氣,就算知道自己的房子即將被銀行法拍,照樣對設計師的標誌注目流連。
     作家德瑞克.布萊斯柏格在Style.com寫道:「昔日的『時尚達人』也許正戴著皇冠、將自己反鎖在地窖裡;但是她那更能掌握時代脈動的妹妹『不景氣時尚達人』,卻徜徉在各大商場中,尋找價廉物美的設計師珍品…她絕不會讓股價下跌、油價上漲這種小事,妨礙她充實自己的衣櫃。」
     只不過如果經濟情勢繼續惡化,不景氣時尚達人恐怕也會變成長江前浪,被「大蕭條時尚達人」(depressionista)取而代之。
 
富豪愛血拚 怎麼稅也不怕【經濟日報林安妮08.11.30
 
大陸過去是個共產主義國家,沒有私有財產,個人和企業自然不用面對繳稅問題。不過,自從大陸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民營企業開始造就大批富豪,儘管現在大陸仍舊是個多數人不必繳交個人所得稅,沒有遺贈稅問題的國家,但近年來,大陸已陸續調高部分奢侈品的進口稅,多少課到一些富人稅。
大陸富豪有多富?英國王室愛用的賓利車,在2002年剛到大陸時,原本只是想打個基礎,一年銷售量訂在10輛車,但兩年不到,賓利車就在大陸賣掉了85台,一直到現在,大陸仍是賓利車的全球最大銷售市場之一。
一台賓利車少說也要人民幣800多萬起跳,但賓利卻在大陸鴻圖大展,顯見大陸富人豪奢的一面。
2006年起,大陸開始針對化妝品、手表、汽車等奢侈品課稅,而且稅率一調再調,從去年起,進口手表稅率已經來到30%,化妝品則是來到50%,一般汽車進口稅約在25%,但大排輛的汽車稅率可以高到40%。
去年元月起,大陸規定,民眾在境外購物價值超過人民幣5,000元,必須就在海外購買的奢侈品繳交入境稅。這項規定,一度讓海外業者擔憂,大陸民眾將會減少購買慾望,不過,根據一份最新報告,業者可能過慮了。
根據最新的「尼爾森中國出境遊監測報告」,接近半數的大陸觀光客熱中在境外旅遊時購買名牌奢侈品。其中,價格相對優惠的香水和化妝品最受遊客青睞,選購此類商品的遊客約佔三分之二。
此外,服裝、配飾、皮革製品以及紀念品和糖果,也是大陸遊客的消費熱點。
尼爾森報告發現,出境旅遊者購買奢侈品的平均花費為900美元。其中,在歐洲的消費最高,平均每次出遊花1,359美元。
 
國際精品業 希望在中國【經濟日報劉煥彥08.11.30
 
步入北京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的會場,你大概完全感受不到在媒體上喊得震天價響的全球金融海嘯,反而有如置身有錢玩家的遊樂場。
從人民幣2,000萬元的海景豪宅、售價1,580萬元的瑞典幽靈跑車,到價值33萬元的B&O液晶電視,現場大概沒有人感受得到廠外的中國大陸,每天都在上演關廠裁員、飯碗不保的悲慘故事。
身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開發中經濟體,中國大陸不過每年經濟成長率從10%以上掉到8%,從中南海官方到市井小民全都當成國家大事般嚴肅看待,但世界上多少國家只要達到4%就要感謝上帝了。
對於以往太習慣日進斗金的全球精品業來說,金融海嘯的威力無遠弗屆。不論是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倫敦麗晶街,或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平常一擲千金的大客戶紛紛消失。
日子還是要過的。為了彌補歐美衰退的營收,軒尼詩與Armani等國際一線精品業者莫不放眼中國大陸,將13億人口視為最後的救贖希望。
 
奢侈品成長力道強
 
大陸媒體報導,過去11個月,日本與北美等傳統上的奢侈品消費巿場,業績劇貶35%,但大陸市場依然保持22%的強勁擴張。
中共商務部預估,中國大陸到了2014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大約占全世界23%。
世界精品協會的數據顯示,受到經濟低迷衝擊,歐洲和美國的奢侈品消費分別減少了20%和25%,但中國大陸只下降5%。部分分析師甚至預言,中國大陸可能在2011年前後,就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這個情況反映在上周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這次參展的60多個國際品牌中,其中四成是首次進入大陸市場,還有三分之一展品是頭一次在中國甚至亞洲地區亮相。
舉例來說,德國廚具名牌Fissler陳設的唯一展品,是鑲嵌13克拉鑽石、純金把手的鑽石鍋,標價人民幣80萬元;瑞士鐘表新貴RJ則以鐵達尼號為噱頭,在大陸首次推出的十只腕表,皆以鐵達尼號鏽跡斑斑的外殼,搭配現代鋼材及金銀合金製作表盤,售價從人民幣20萬元至257萬元不等。
 
名牌積極自我推銷
 
主辦單位博銳會展總經理盛磊說:「(大陸)這個新興市場對於精品品牌非常重要。世界經濟正在衰退,但中國民眾對奢侈品品牌仍然非常捧場。在這裡的大多數品牌在自我推銷上都十分積極,這在歐洲或美國其他地方不常見。」
這項高檔精品展覽並非特例。兩周前,義大利知名精品品牌Versace就在大陸舉行當地第一場時裝展,並且預期在大陸驚人消費力的推波助瀾下,亞洲將成為該公司僅次於歐洲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大陸主要城市的高階精品銷路依然居高不下,原因就在於不少城市居民相信,高檔消費是成功的象徵。
一位參觀這項展覽的北京民眾就說:「在中國很多人的思想裡,它形成一種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你不用奢侈品,你可能失去一種光環,沒有一種自己的魅力。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從反面去考慮,奢侈品是為了厚積薄發,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這些東西來充實我的形象,否則別人知道我現在賠大了。」
與去年的第一屆展覽會相較,今年兼具消費及收藏投資價值的展品人氣更旺。軒尼詩X.O就推出全球典藏版干邑新品,酒瓶上綴了82顆施華洛世奇人造水晶,希望以設計魅力增加收藏價值。
一位參展商表示,全球經濟危機引發有錢人對理財產品和房地產投資的疑慮,而增值潛力大、資產損耗低的珠寶和高檔名表,就理想的投資選擇
 
義大利時尚業 要政府救命【經濟日報編譯周子渝09.02.20  
 
全球經濟危機造成時裝需求銳減和時尚產業信用緊縮,身陷經營困境的義大利時尚業者,不得不向政府伸手求援。
義大利紡織服裝協會(Sistema Moda Italia)主席特龍柯尼本周在參議院聽證會對業界面臨的危機提出警告,同時請求政府協助。
他說:「在經濟危機壓力下,義大利服裝和紡織工業面臨崩潰。我們不需要別人替我們踩踏板,我們知道該如何駕駛腳踏車,只是現在需要有人推一把。」
負債累累的義大利政府,本月通過一項超過20億歐元(25.2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以幫助汽車和家用品市場。
義大利全國時裝協會(National Chamber of Fashion)之前向政府要求協助,但並未被列入紓困計畫,18日又再度要求協助。
協會主席波賽利說,政府救援汽車和國內家用品產業可以理解,但時尚不應被擺在家具後。
他說:「我很高興他們得到援助,但我認為時尚業應該被擺在第一順位並得到更多援助。」
義大利工業部說,下周將和紡織與服裝業者舉行會議,同時宣稱已採取了幾項措施幫助服裝業。
 
知名品牌也叫苦
 
義大利製的服裝一直被視為品質保證,著名品牌包括雅曼尼(Armani)與凡賽斯(Versace),但近年面臨裁員、倒閉及亞洲業者競爭。觀察家認為,大型業者較能度過危機,但小型和家庭經營公司,面對供過於求的市場將出現經營困難。
擁有國際知名時裝品牌Gianfranco Ferre的義大利時尚業巨人IT Holding公司,旗下子公司Ittierre已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Ittierre負責經銷凡賽斯、Cavalli等名牌產品,目前已被政府接管。
時裝協會預估,義大利時尚業今年營業額將下滑5%至632億歐元(795.8億美元)。
許多品牌已決定取消伸展台服裝秀,改以發表會的方式替代。
 
時裝周參展商減
 
波賽利說,1月在米蘭舉行的2009/10年秋冬男性時裝周,參加的品牌數量減少20%,即將舉行的女性時裝周也減少10 場走秀。
但他說,屆時會有更多品牌展示設計,「經濟危機後,米蘭的品牌數量增加了10家,人們已經沒有聖誕節前影響1月時裝周的悲觀情緒」。
 
不景氣 鑽石保值神話破滅【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09.02.24
 
去年9月金融風暴吹起,鑽石銷售量急跌,即使降價亦無起色,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戴比爾斯(De Beers)位於非洲波札納的礦區因而停產到4月。但最令業者擔心的是,如果持有鑽石的民眾開始拋售,鑽石價格將一蹶不振。
去年前三季,全球市占率四成的戴比爾斯業績仍有成長,但11、12月則不如預期,只好縮短工時、讓工人維修礦場而不是採礦。該公司上個月宣布,4月之前,原鑽產量將降低多達五成。波札納礦區的工人,從耶誕節就開始「放長假」至今。紐約時報報導,需求占全球將近一半的美國市場,去年年底購物季的零售價大跌二成。知名的珠寶品牌蒂芬妮(Tiffany) ,降價後仍然業績不振。
戴比爾斯上星期公布,打算向擁有45%股權的Anglo American公司借款五億美元,以因應資金需求。戴比爾斯說,預料今年市況的挑戰仍大。鑽石銷量下跌,不只戴比爾斯減產,另兩家重要生產者必和必拓、力拓集團,也都減產因應。廠商減產,無非想讓價格止跌,但恐怕無法如願。南非業界消息人士說,今年原鑽價格可能再跌59%到63%。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永久保存的賣點卻可能傷害自己。戴比爾斯主管估計,許多世代累積下來,全球民眾收藏的鑽石總計達五億克拉,高於戴比爾斯每年產量50倍以上,如果民眾對鑽石保值失去信心而脫手,沒有業者能擋住跌勢。另外,加工廠、經銷商等業者手上估計共有價值四百到五百億美元鑽石,這些鑽石稍後進入市場,價格破壞力不可小覷。
 
美珠寶店倒閉 將增兩成【經濟日報編譯范振光 2009.07.08
 
消費者在經濟不景氣中節衣縮食,被視為非民生必需品的珠寶首飾銷售大幅下滑,據估計美國今年倒閉的珠寶店將比去年增加二成,許多人改買低價首飾或二手貨,租用首飾也蔚為流行。
民眾把錢花在刀口上,促使珠寶店不得不靠打折吸引買氣,儘管如此,美國今年來仍有數百家珠寶店關門,精品店和百貨公司因而裁員。今年6月的已琢磨鑽石躉售價格比去年下跌15.4%,然而珠寶的存貨成本高昂,許多珠寶業者債台高築。整體市場需求減弱,也導致鑽石礦場減產因應。
不論平價賣場或精品店,業績下滑很普遍。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寶格麗(Bulgari)虧損,蒂芙妮(Tiffany)雖然仍賺錢,但開店一年以上的美國據點業績下跌三分之一。
沃爾瑪、好市多、潘尼百貨(J.C. Penny)等賣場的珠寶首飾銷售額減少,連網路商店第一季的珠寶、手表業績也衰退。
許多繼續消費的民眾選擇退而求其次,網路珠寶業者藍尼羅(BlueNile)表示,有些消費者選擇價格較低的半寶石戒指,而不是昂貴的鑽戒。不過,男性為了求婚,還是會買鑽戒,所以鑽戒、婚戒業績的衰退幅度相對較小。
有些人選擇購買二手珠寶,或用租的珠寶首飾打理門面。高級服飾出租網站Avelle表示,愈來愈多消費者租香奈兒(Chanel)、LV的珠寶首飾,使他們業績比一年前增加一成以上。
可想而知,愈高價的珠寶首飾銷路下跌愈多。蒂芙妮最新財報指出,5萬美元以上的珠寶業績跌得最重。蒂芙妮去年底開始調降訂婚鑽戒售價一成,希望吸引新的長期客戶。
為了度過難關,許多業者放緩展店速度,並削減資本支出,減少存貨和廣告預算。海瑞溫斯頓、蒂芙妮、Zales、戴比爾斯(De Beers)總共已裁員數百人。
雖然沒有人認為美國珠寶首飾市場已經落底或開始復甦,好消息是,業者上一季業績跌勢已經減緩。 
 
歐美名店街 店租大幅下滑【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2009.05.16
 
全球經濟衰退造成銷售普遍萎縮,從曼哈頓的第五大道、倫敦的龐德街、比佛利山莊的羅迪歐大道到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全球各大高檔購物區的店面租金在今年第一季同步下跌。
據波士頓高力國際物業顧問公司(Colliers International)調查,全球租金最貴的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名店街,第一季平均店租比起去年同期下降15%,至每平方呎1,400美元。紐約市的麥迪遜大道平均店租銳減32%,至每平方呎750美元。香榭麗舍大道店租平均跌幅則為41%,目前每平方呎為859美元。龐德街店租則大減48%,每平方呎降至726美元。
高力物業在報告中指出:「零售商面臨的真正問題是,消費者信心提升後,實際消費支出是否也會跟著增加?這個情況事實上還未發生,我們也不認為短期內會發生。」
據彭博資訊統計,在今年第一季的三個月中,美國與英國的零售銷售有兩個月出現下滑。美國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2月消費者信心,創下1967年開始統計以來的史上最低紀錄。
高力國際物業公司董事長達菲(Pat Duffy)表示:「2009 年業界最流行的話語是如何存活。即便是最強的業者,今年的重點將由過往的展店與擴張,改為如何精簡營運。」
高力公司表示,比佛利山莊的羅迪歐大道第一季平均店租下跌26%,每平方呎為400美元;舊金山市的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則下滑18%,平均店租同樣跌至400美元。
專門仲介紐約市高檔名店街店面的Prudential Douglas Elliman公司零售房地產部門負責人康索羅表示,第五大道與麥迪遜大道的店租雖然下滑,但幅度不像高力公司調查那麼驚人。
康索羅最近才成功仲介一家鐘錶商進駐麥迪遜大道,簽約租金每平方呎1,000美元;她表示因景氣不好,房東讓步空間更大,現不但願簽15至20年的長期租約,還提供房客遷入整修裝潢期間,最多前八個月零租金優待
 
奢侈品買不如租 掀新風潮【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 2009.07.08
 
景氣寒冬悄悄改變消費習慣,各國消費者近來興起一股「買不如租與共享」的新趨勢,從腳踏車到名牌包包的各種共享或租賃服務,在歐美各地方興未艾。
史密斯小姐在邁阿密市中心租了一棟豪華公寓,每個月還花800美元租用多款設計師包包;環保人士杜利爾則在丹佛大學成立一個自行車交換中心。兩人雖然分處消費光譜的極端,卻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不購買。
由於短暫消費的文化蔚為風潮,行銷市場近來也因此出現「短暫消費者(transumer)」這個新鮮名詞。據創造這個名詞的阿姆斯特丹趨勢觀察公司(Trendwatching)的艾維斯表示,transumer的生活形態著重在使用商品的樂趣,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擁有。
租而不買,似乎有違美國人喜歡累積東西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但艾維斯表示全球經濟衰退讓人們觀念逐漸改變,不再排斥只租不買的概念,動機除了省錢,還有方便以及空間上的考量。
艾維斯說:「消費者想要蒐集愈多愈好的使用與擁有的經驗;短暫消費者則因環保因素崇尚『無需擁有』的價值觀:只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才使用,方式包括租用或是與其他人共用。」
事實上,短暫消費者可供選擇的商品相當多,從香奈兒(Chanel)太陽眼鏡、Zipcars汽車共享服務、私人噴射機共同持分(fractional ownership),到Netflix的出租電影DVD,等等。
近幾年,各種租賃服務公司也紛紛成立。「今日穿、明日還」(Wear Today, Gone Tomorrow)公司專門出租設計師名牌服飾(標價495美元的Vera Wang女裝每周租金49美元,外加10美元乾洗費);Rentobile公司專門出租最新款手機;irent2u出租的東西更是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英國網站FractionalLife.com則專攻頂級共享市場;使用者可在這個入口網站共享法拉利跑車、藝術收藏品、度假小屋,甚至賽馬。
該網站創辦人布朗表示:「或許奢華不代表擁有某些東西,而是做某些事。」布朗透露,經濟衰退讓許多人不想繼續負擔擁有和維護高價商品的費用,這也是度假小屋與噴射機的交換與共享近來會如此流行的原因。
 
 平價流行風 「快時尚」席捲日本【經濟日報編譯周子渝 2009.06.17
 
在不景氣時期日本消費者改擁抱負擔得起的時尚,平價時裝連鎖店大量湧入日本街頭,強調用低價買到流行的「快時尚」(Fast Fashion)正在快速興起。
東京原宿區一向充滿追求時尚的年輕人。趁5月初的黃金周假期,洛杉磯流行品牌Forever 21的旗艦店於原宿正式開幕,女孩們在五層樓高的建築外面大排長龍,等著採購琳瑯滿目的服裝和飾品。
這不是平價時尚品牌第一次在日本引起轟動,去年11月,2,500名消費者就擠在同一條人行道上,等著瑞典平價品牌H&M開幕,相隔不遠處還有剛開幕一個月的英國服裝連鎖店Topshop分店。
過去是頂尖時尚區的原宿,現在已經成為H&M、優衣庫(Uniqlo)、Topshop、蓋普(GAP)、Zara、Forever 21等平價品牌的聚落,這些公司在相鄰不到數百公尺處開設互相競爭的大賣場。昂貴的精品店則被擠到後街小巷。
零售業分析師說,日本消費者在不景氣時仍在繼續消費,但許多人轉往廉價市場尋找便宜商品,讓快時尚大為流行。瑞士信貸駐東京零售業分析師村田說:「快時尚是日本時尚業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H&M進入日本市場後。」
日本奢侈品牌今年上半年銷售預料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0%,但市場對時尚的需求仍在,快時尚和休閒服飾品牌已經補上精品業的缺口。
村田說,日本本土品牌優衣庫是最大贏家。在富士比雜誌的排行榜上,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創辦人兼執行長、平價時尚大師柳井正,已經躍居為日本首富。優衣庫上會計年度的同店銷售增加2.9%,至今年2月止的六個月增加12.9%。
Forever 21預估,拜快時尚市場欣欣向榮之賜,今年全球銷售額將增加40%至24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在日本開超過100家分店,認為用100美元就可以買到的服裝和包包等服飾,會在日本大受歡迎。
 
山寨版服飾 讓設計師跳腳【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2009.06.17
 
近年快時尚(Fast Fashion)徹底改變美國年輕人購買服飾的方式,消費者雖能以便宜價格快意享受流行,但也使名牌設計師、精品業者付出不小代價,生存與獲利空間遭到壓縮。
快時尚這個名詞,幾乎與Forever 21與H&M等超大型流行服飾連鎖店的崛起同時出現,它是一種快速模仿最新名牌設計師服裝與飾品並大量生產的系統,精神是廉價、快速。
這些將快時尚成功炒作起來的連鎖店,仰賴一種高速商業模式,速度快到每天都有新衣服與配件訂單釋出,且天天都有新貨上架,常讓版權所有人還來不及喊「侵權」,消費者就已將最新流行穿在身上。
例如,性感影星梅根福克斯(Megan Fox)兩周前參加MTV電影獎頒獎典禮穿著的Dolce & Gabbana晚禮服,消費者在周末逛街時就能找到廉價複製品。快時尚最適合喜愛追求最新時尚又不想花大錢的人士,尤其是這些時尚服飾可能在幾個月後就退流行。
據統計,Forever 21在過去四年遭精品業者控告的侵權訴訟官司就超過50起,但依舊未改變其經營方式。本季創意被快時尚剽竊名牌,包括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與浪凡(Lanvin)。亞歷山大.王的透明黑色洋裝原版要價1,100美元,但外觀幾乎一模一樣的衣服,Topshop只賣90美元。
不管是小有名氣的設計師或大型精品名牌,生存空間都被這些快時尚服飾連鎖店壓縮。
 
師法耐吉 李寧有機會稱王【工商時報09-07-09楊泰興
 
    運動品市場向來是國際大品牌的「禁臠」,不過所有的案例放到中國,都有機會重新詮釋;近來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的國際大品牌愛迪達、耐吉以及美津濃皆採取緊縮措施,不論生產或者行銷據點,紛紛關廠、關據點以降低成本,反觀中國的自主品牌卻積極大刀闊斧拓展市場。
     目前中國市場的前3大運動品牌,為愛迪達、耐吉以及李寧牌,3者所佔份額相差無幾。近年來愛迪達受惠於北京奧運贊助商的「光環效果」,在中國份額大幅上升,但在奧運結束後,卻無以為繼。
     而耐吉在生產線上的縮小規模,關廠與取消訂單主要受累於全球的景氣下滑所致,與其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並無直接關係,所謂「大船難駛彎」,正是這個寫照;相較於「李寧牌」的營業貢獻度有99.2%都是來自中國市場,而自主品牌正受惠於內需市場的崛起,「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又押對寶時,表現優劣不言可喻。
     李寧採取的經營模式主要是模仿耐吉在70年代所創的「輕資產經營」模式,即是走沒有工廠的公司模式,將生產全數委由代工廠,而集中於設計與行銷、通路兩端的啞鈴式經營,這個概念也與宏碁施振榮的「微笑曲線」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個本土自有品牌在尚未邁入國際化行銷之前,就開始採取國際大品牌的模式,顯見李寧的確有獨到之處。
     輕資產經營模式最大的弱點在於成本較不易控制在低水平,而在中國採取輕資產經營模式,由於李寧不用面對匯率與跟出口退稅的問題,一樣的辦法在中國市場上,李寧在操作起來靈活度無庸比國際品牌來得靈活。
     而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願意在高端運動品市場接納李寧品牌,除「李寧」本身形象獨一無二無法替代的優勢之外,中國民眾的自信心崛起,願意高價接納並購買自主民族品牌,也是重要的因素。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李寧「夸父追日」式的騰空演出,讓中國觀眾們的愛國情緒為之沸騰,這一幕充滿了「隱喻」的意味,或許正代表了「李寧」在追上所師法的對象,「輕資產經營」的開山鼻祖「耐吉」的日子也許不遠了。
 
國際運動品牌 大陸踢鐵板【工商時報09-07-09楊泰興
 
     面對零售業績下滑,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壯士斷腕,一口氣關掉在中國的200家門市。美津濃方面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提高坪效,精簡店鋪,把無效或坪效過低的店鋪淘汰是必然的。」
     無獨有偶的是,在中國運動品市場的前2名的愛迪達與耐吉表現也出現警訊,不過排名3、4名的中國的民族品牌「李寧牌」、「安踏」卻反向大幅擴張。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截至2008年底,美津濃於中國擁有260家直營店及642家加盟店。據報導,美津濃此次關閉的對象主要是位於北京、上海等地的虧損門市,但在其他城市,未來美津濃還是會繼續開店。
     目前在一級城市的門市多屬直營,其他城市則為加盟居多,美津濃行銷部門人員表示:「個別銷售業績不好的門店,我們已經停止營業。」
     早前幾年,美津濃每年都在中國增開100到200家新店,該公司曾希望藉2008年北京奧運會擴大市場,原先計畫今年將門市數增為1,200家,藉以逐漸拉近與愛迪達跟耐吉的距離,如今受挫於不景氣,擴張計畫喊停。
     事實上,身為北京奧運的獨家贊助商的愛迪達,在奧運結束後,也出現業績開始由盛而衰的情形,據瞭解,一般大型運動賽會結束後,贊助商的「光環效應」便會遞減,此為愛迪達衰退的一大原因,根據愛迪達早前發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純利暴跌97%至50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2%,只剩下25.7億歐元。
     數據顯示,在亞洲,愛迪達由於中國、日本的市場需求不振,亞洲的銷售量減少了6%。為扭轉頹勢、降低成本,愛迪達計劃撤銷在亞洲和歐洲的地區總部,關閉部分分店,並重整批發業務,以達到每年節省1.3億美元的目標。
     而耐吉營運也遭逢相同困境,預估今年6到11月的訂單金額也將會同比減少5%。日前耐吉更關閉唯一在中國大陸自有工廠並終止跟數家合同工廠合作關係。
     反觀中國品牌卻呈現方興未艾的趨勢;中國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李寧」,去年全年業績同比大增52%,而這3個月來,李寧股價從14港元不到,一路勁揚到昨日22.5港元,顯見市場對其信心十足。
     日前(6日)李寧更是大舉擴張,決定收購中國羽毛球器材市場3大品牌之一的凱勝體育(Kason)的全部股份。
     而中國第二大品牌─「安踏體育」也不遑多讓,6月23日安踏宣布成為2009~2012年中國奧會合作夥伴。在2012年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在11項重大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上,獨家提供裝備,其贊助經費高達6億人民幣,安踏的企圖心不言可喻,而市場也不吝惜給予掌聲,從4月至今,安踏的股價也上漲一倍。土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一榮一枯,對比十分強烈。 
 
 
 薇絲柏格著《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高寶,2004)
 
   安德莉亞是個來自小鎮的社會新鮮人。因緣際會下,她得到一個所有女孩夢寐以求的工作,成為Runway時尚雜誌知名編輯米蘭達.普瑞斯特的私人助理。
  第一次見到新主管,安德莉亞著實大開眼界。她望見整間辦公室,充斥著滿坑滿谷的Prada, Armani, Versace 等知名品牌,這讓初出茅廬的她,深深地墜入時尚產業的炫麗世界。
  在這個流行天堂,瘦骨如柴的男女,每天來來往往;高貴嬌氣的女人,穿著狹小到無法呼吸的新款服飾,俊逸的男人則穿上可清楚看見肋骨的貼身高領毛衣,外加緊身皮褲。在單純的安德莉亞眼中,這些行頭,正默默的替主人宣示;他們的終身職志,將是全然無悔的奉獻給流行時尚與健身房。然而,更令人驚訝的還在後頭;不管這些時尚貴族有多麼的驕傲跋扈,多麼的不可一世,她的上司米蘭達,總有辦法讓這些王子公主,乖乖俯首稱臣。就像個小朋友一樣,安安靜靜地,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穿著Prada的惡魔》給眾多難搞的上司老闆,重新賦予一個幽默的新名詞『地獄來的老闆』安德莉亞用清新詼諧的幽默語調,言簡易駭的描述,充斥著八卦消息與鉤心鬥角的時尚圈,還有在華服美食的派對背後,不為人知的黑暗秘辛。
  書中對米蘭達,這個苛刻浪費的特權人士,有著一針見血的描述;她斥資讓孩子們,坐著豪華的私人噴射機,到巴黎購買尚未上市的《哈利波特》。還有她包下法國不知名小鎮的古老商店,周圍的氛圍都要合她胃口,米蘭達爽快的使喚下人為她服務,還買了一大堆高級服飾。但是米蘭達對待員工的方式,可就不如花錢這麼爽快了!
  安德莉亞與她工作,可真是個漫長而痛苦的實驗,她得時時刻刻忍受上司陰晴不定的古怪脾氣,不但對工作要戰戰兢兢,更得在三更半夜,接聽米蘭達一時興起,打來咆哮的電話。
  唯一支持她忍受這些痛苦的,只有一個終極目標,如果她還想在時尚圈工作,她就得獲得米蘭達的推薦信,只要有了這封信,就如同皇帝禦賜的聖物,她將可以選擇任何一家,她想去的知名雜誌社工作。為了美好的將來,也為了可以順利的往上爬。安德莉亞願意默默忍受一切的不公平與痛苦。然而到最後,安德莉亞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這個所有女孩夢寐以求的工作,不但讓她生不如死,失去自尊,還會一並出賣她的靈魂。
  蘿倫薇絲柏格LaurenWisberger於1999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目前居住在紐約。畢業後,她就像其他年輕新血一樣努力朝雜誌業發展,她投了履歷到Vogue,通過面試成為時尚界天後Anna Wintur的助理。
九個月後Wisberger離開Vogue到Departure雜誌,開始著手寫《穿著Prada的惡魔》。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50900
 
《穿著PRADA的惡魔》(2006)
 
導演:大衛法蘭科
編劇:愛蘭布羅許麥基納
演員:梅莉史翠普/安海瑟薇/愛蜜莉布朗/史丹利圖奇/艾德葛納
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蘿倫薇絲柏格的暢銷書,該書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長達六個月,並翻譯成27種語言。熱門影集《慾望城市》服裝設計師為全片設計造型,「慾望城市」導演大衛法蘭科登上大銀幕的作品,「本片全美首週末票房突破2700萬美金。
<RUNWAY>雜誌是紐約時尚界聖經,總編米蘭達是難纏的大人物。只要稍有自尊的人,絕對無法在她手下工作,可是進入<RUNWAY>又是所有對時尚有熱情的年輕女孩最大的夢想。
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安德莉亞(安海瑟薇飾演),憑著西北大學的漂亮履歷,進入<RUNWAY>位於曼哈頓總部辦公室。不服輸的她準備擔任米蘭達的助理。這名從頭到腳全是Prada的女士,將為她的人生帶來最殘酷的考驗。
漸漸地,安德莉亞讓自己融入米蘭達要求的氣質和形象,很短時間裡,她學會了這一行說話的模樣身段及行事方法。只是,當她越嫻熟米蘭達所在世界的遊戲規則,她也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表面上精彩華麗但其實很孤獨的世界,值得嗎?安德莉亞靠自己找到她的答案。
導演大衛法蘭柯在熱門電視影集《慾望城市》和《大明星與小跟班》中將時尚和名人世界奇妙而有趣的點點滴滴呈現在觀眾面前,導演說現在他以《穿著Prada的惡魔》不是要把米蘭達塑造成壞人,他比較希望的是去深入米蘭達在這樣絢爛的生涯追求中,經歷的是怎樣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心路歷程,「我們將會看到她作了多少犧牲才能爬到今天的位置。」。
 「有很多知名的女強人都站在約是米蘭達普瑞斯特這樣的位置,人們很容易就可以對她們大肆批評,因為她們永遠都把工作放在第一優先。」法蘭柯繼續說道,「但如果是成功的男性卻相對少受到這樣的苛責。」
梅莉史翠普投入鑽研米蘭達整個生活不可或缺的各種最in的時尚配備,「我們一和梅莉碰面,立刻把為了《穿著Prada的惡魔》不可少的各式各樣時尚相關事物全部拿出來,要讓她更進入戲裡的情境。
以《麻雀變公主》走紅的安海瑟薇,她知名的演出還有前陣子的《斷背山》,《穿著Prada的惡魔》由她來飾演安德莉亞,一名新聞系學生,離開了名校西北大學,進入大城市與現實世界,帶著熱烈的理想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關於安德莉亞和米蘭達的第一次照面,安德莉亞和米蘭達的第一次照面,根本是精神上的巨大煎熬,她當天穿著輕便的棉質上衣和沒有特殊款式的便裙,立刻就被米蘭達嫌棄了。可是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安德莉亞是不會為此而退縮的。她也許當不了整個辦公室穿得最體面的女孩,但她很聰明,而且會非常努力,一定很快就迎頭趕上。光這一點就令人刮目相看,不敢再多質疑,更別說還想挑釁或貶低她了。
 「安德莉亞一開始是個堅強、踏實的女孩,隨著故事進展,她也開始在意事業成功的光環,」海瑟薇說,「她全心放在工作上,一意要做到最好。也許妳曾想像過要解救這個世界,讓它變得更好,但妳會發現,或許這個世界並不希望被解救,妳得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
 當她剛在米蘭達的控制之下時,她看她的老闆覺得是一個「整個心思只有工作的男人婆」,海瑟薇說,「米蘭達很冷酷,沒什麼感情,唯一會引起她注意的事就是她的工作。」。但相處越久,以及漸漸安德莉亞也融入這個米蘭達所在的世界,熟悉她如何看待事情,她開始看到自己老闆的另外一面。「安德莉亞向米蘭達學到了在工作上的積極,每件事都要最到最精準完美。」海瑟薇說,「她教會她怎樣才能做到最好。」。安德莉亞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和米蘭達的資深助理愛蜜莉(英國演員愛蜜莉布朗飾演)交上朋友,「愛蜜莉也是那種極端的個性,她幾乎沒有任何朋友,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替米蘭達服務。」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den70458352
 
《穿著PRADA的惡魔》維基百科
 
《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是由蘿倫?薇絲柏格(Lauren Weisberger)纂寫的暢銷小說。本書講述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孩,被一家頂尖時尚雜誌招聘為私人助理,卻在工作中要極力滿足上司的無理要求的種種無奈。本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占居紐約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六個月之久,並且在2006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請見《穿著Prada的惡魔》),並邀請到梅莉?史翠普、安?海瑟薇與愛蜜莉?布朗參與演出,此電影也深受好評,而電影情節和結局則與本書略有不同。
作為一部「少女勵志」題材的書,很多人認為《穿Parada的惡魔》是按作者個人經歷所編寫的,其上司原形是《Vogue》雜誌的主編安娜?文特爾,而作者蘿倫?薇絲柏格本人雖然否認故事中的編輯是按現實中的文特爾塑造的,但很多人卻不這麼想,這樣一來使得這本書一躍至暢銷書排場榜。
  情節梗概
  小說開篇就描述女主角安德魯?薩克斯,正堵在曼哈頓市中心的擁擠交通中,費力地去回憶如何使用車子的手動操縱桿。原來她正開著上司米蘭達?普瑞斯特,即《Runway》雜誌總編的保時捷,從一家商店急忙往回趕,希望按時到達米蘭達的住所。因為米蘭達一家人要去漢普頓斯度周末。此時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傳來米蘭達劈頭一頓亂罵,怪她沒把份內的事做好。並且讓安德魯把她的寵物:法國鬥牛狗(英國版本中是波斯貓)從獸醫那裡接出來。與狗狗試著「交流」時,安德魯把身上穿的名家設計的服裝給毀了,她巴不得米蘭達死掉算了。但,安德魯轉念一想,如果米蘭達真的死了,那她就沒有機會嘗到親手宰了米蘭達的快感了……
  下一章追溯到早些時候,她是如何會成為米蘭達的助理的。安德魯畢業於布朗大學英文專業,之後和男朋友埃裏克斯.懷曼一起遊覽了印度,卻不幸染了痢疾。複原後,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康乃狄格州到達紐約找工作。在紐約,安德魯和她的死黨朋友莉麗一起住,莉麗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俄語專業。
  作為《紐約客》的長期撰稿人,她在簡歷上特別標明這點,期待能因此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當時還沒從痢疾病痛中恢復過來的安德魯,卻意外受到來自伊利亞斯?克拉克組部的面試。面試過後,她被雇傭為米蘭達的助理。儘管安德魯對米蘭達這人所知甚少,但旁人都告訴她這個工作是「百萬女孩拼了命也想得到的工作」。
  這份工作主要差事就是充當米蘭達的私人助理。米蘭達總會有有意無意的叫她愛米麗,愛米麗則是她的前輩-現任米蘭達的高級助理。米蘭達這個老闆可是個典型的「虐待狂」——叫人辦事卻從來不給人足夠的信息或時間來消化,可是一旦犯錯就會被批得體無完膚。她經常讓人花大把的精力和時間去迎合她,可是做好之後又很快的改變主意,就像去買星巴克買咖啡或是去史密斯和沃倫斯基的店子買牛排作為午餐等。可是只要這些東西有一點點涼了就要重新買過。
  在同一個雜誌社工作的人都很怕在電梯裏和米蘭達單獨撞見,對她的劣跡就算在最親密的朋友間也不能嚼舌根。安德魯把《Runway》同事們的這種態度叫做「妄想迂迴症」,就是當某個同事對米蘭達做出輕微的負面評論,又會馬上採用「迂迴戰術」把其扭轉為正面評價,這樣做是因為怕他們老闆某天發現而炒了他們的魷魚。
  很多人告訴安德魯,只要她堅持在米蘭達旗下幹一年,到時候在雜誌社領域內的工作可以隨便挑,因為這個原因她咬牙堅持下去。儘管如此,在《Runway》工作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像是在「衣櫥」裏的服裝,表面上是為了攝影所需而租借的,卻往往有去無回。可能作為米蘭達的私人助理外加旁人的諂媚,使得安德魯總能免費拿到一些高級時裝來充充門面,這樣就不會在其他工作人員中顯得突兀了。
  最終,她在其中提升了些許品味,於是再也沒有遭到米蘭達的白眼,而她曾免費得到一支米蘭達不要的「Bang and Olufsen」的高級電話,她把這些戰利品送給了朋友。此外,她還參加了很多名人派對。在其中她結識了畢業於耶魯大學的柯裏斯廷?克林斯沃茨,此人在近兩代作家中可謂前途無量,從多方面來看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兩個開始聯繫,這樣使得她和阿歷克斯的關係變得複雜了。
  她的工作開始影響到她的健康,由於沒胃口吃飯因此日漸消瘦。因為周遭的同事都是又高又瘦,所以即使她的身段已經是苗條高挑,但安德魯仍認定自己是個肥矮子。最終她為自己不吃飯找借口開脫:「一頓飯不吃又不會死,但是價值兩千美金的褲子穿在胖女孩身上可不打眼」。她意識到這種想法表明《Runway》的風格態度已經開始融入她的體內了。
  在為米蘭達工作時,安德魯收到了一位少女給米蘭達的一封信,在信中少女告訴米蘭達她有多愛她編輯的雜誌,並將所有的錢用來打造自己,希望能因此為模特兒,但少女仍恨自己的「屁股太肥」以及「太胖了」。這位少女乞求米蘭達送她一件禮服去參加舞會,但信中結尾寫道,就算米蘭達把她的信丟到垃圾堆,她仍然愛她。安德魯開始懷疑起自己工作的真正意義,她所做的主要在幫助米蘭達慫恿全美國的青少年,變的像這個女孩一樣,開始厭恨自己。但安德魯仍忍下來了,因為在這裡的經驗對以後在《紐約客》找工作也有極大幫助的。
  因沒日沒夜地工作,使得安德魯和男友以及好友莉麗的相聚時間少之又少。莉麗這時開始酗酒,並且和不三不四的男人胡搞,以減輕來自研究院的壓力。她和家庭關係也開始惡劣,父母抱怨她沒有抽空去看她已經懷孕的姐姐。但是安德魯對此種種無法理會,就連莉麗和她新男友約會時由於耍流氓而被捕,她仍然繼續工作。
  不久之後,高級助理從艾米莉得了單核血球增多症,而安德魯必須接替她的位置並陪米蘭達參加巴黎時裝秀,安德魯接受了這個安排,哪怕意味著要取消和埃裏克斯的周末歸家之旅,這樣一來直接導致他倆關係悲慘結局。
  在巴黎時,安德魯偶遇柯裏斯廷。那天深夜,米蘭達終於卸下心防,開始問安德魯學到了什麼,以及她以後想在哪工作等等。她向安德魯保證當當工作期滿,米蘭達就會以推薦人的角色幫她致電在《紐約客》的熟人,並且告訴安德魯,她其實可以為《Runway》寫點小文章之類。
  當回到酒店,安德魯收到兩通急電,分別來自埃裏克斯和她的父母。她回電後才知道好友莉麗因為酒後駕駛出了車禍,正在醫院呈現昏迷狀態,但儘管家人和男友埃裏克斯都要求她回家,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安德魯告訴米蘭達自己會盡責。米蘭達當然很開心,告訴安德魯她在雜誌行業的地位將平步青雲。然而在克裏斯汀?迪奧的巴黎服裝秀上,一通來自米蘭達大發雷霆的電話,要安德魯把她雙胞胎女兒的過期簽證在三個小時內換過來,確保她們能趕上飛機。掛掉電話後,安德魯盯著手機,絞盡腦汁想著該如何才能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這時,安德魯突然領悟到家庭和朋友更勝於工作,而她卻越來越像米蘭達了。
  因此,安德魯馬上致電家人告知馬上她要回家了,但米蘭達並不不同意,於是安德魯在大庭廣眾之下破口大罵:「米蘭達你這個混蛋,大混蛋。」這樣一來她馬上被開除了,但她回到了家並重拾昔日友誼,雖然他和埃裏克斯的戀情不能複合,但他們做回了朋友。莉麗復元後不必像法庭上交藥物利用指數的罰金,改為參加社區服務。
  在最後一章,安德魯和米蘭達發生正面衝突的事件意外的上了報紙頭條,使她獲得了小小的名氣。由於怕因此上了出版界的黑名單,安德魯在康乃狄格州待了一段時間,寫寫短篇小說。《17》雜誌買了她的一篇文章,並且她和其中的編輯羅勒塔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很巧和的是羅勒塔已也是因為曾在《Runway》工作過,才到現在的職位。
  她回到紐約後,把從巴黎帶回的所有高級時裝通過代銷店都給賣了。不過她為自己留下了一條Dolce&Gabbana的牛仔褲,給媽媽的是PRADA的鑲棉荷包,最後把Diane von Fürstenberg 的裹身裙送給了寫信給米蘭達的少女。
  小說最後,她回到伊利亞斯-克拉克大樓,就另外一個雜誌公司的寫手職位做商討事宜。
  人物角色
  安得魯?薩克斯:剛從布朗大學畢業的學生,在一個盛氣淩人的時尚雜誌總編手下做個低級小助理,家人和朋友都叫她安迪。
艾米利?查爾頓:安德魯的同事,以前是米蘭達的低級助手,現在晉陞為高級助理,主要負責與商業相關的事宜,如調整費用表。她和安吉拉有時可以算是好朋友,但是其中夾雜一些複雜的關係。由於同為暴虐的老闆工作,負責的任務卻不同,使得她們之間產生了嫉妒:安加拉可以經常離開辦公室,而艾米麗則可在辦公室穿得更舒適隨便一些。
米蘭達.普瑞斯:英國出生(與米瑞安?布林切克相同)是《Runway》的主編,《Runway》是伊利埃斯-克拉克公司出版的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時尚雜誌。她每天圍著愛馬仕白色圍巾,以近乎精神和肉體折磨的方式摧殘其下屬出名。
埃裏克斯?懷曼:安德魯的男朋友,通過「教在美國」這個機構在南布朗士一所小學教書。
麗莉?古德溫:一個自哥倫比亞大學俄國文學系畢業,天性樂觀向上的女生。有著一頭曲卷的黑髮,和安吉拉同屋,是她高中和大學的同學兼死黨。
奈揪:高挑的英國同性戀。除了在《Runway》擔當創意指導,還經常以時尚顧問的身份出現在電視銀屏上。他也是安吉拉在工作前知道為數不多的雜誌明星之一。他說話很大聲,字正腔圓。對自己的造型無比挑剔,而且他是唯一能給米蘭達著裝意見下狠批的人。
詹姆士:《Runway》另外一個同志,在美容部工作,和安吉拉是好朋友。當自覺沒有人理會時,會開玩笑解悶。
傑斐,《Runway》衣櫥的看管人,在這個儲衣間裏有供拍片的各種服飾,其價格根據設計師的身價標記。但這裡的衣物常有去無回,經常被雜誌社的工作人員給「借」走。安德魯的衣櫥轉型全靠他「放水」。多虧了他,安德魯才可以融入《Runway》這個時尚的大平臺。
杭特?湯姆利什:紐約著名稅收律師,米蘭達現任丈夫。和米蘭達前夫生的兩個女兒住一起。前夫曾一度是英國搖滾明星。 因為他對安德魯和埃米莉很好,也因為他的妻子很刻薄,所以她們及一些可和米蘭達有私交的人都在他背後說他「「又聾又啞又瞎」。因為他只有又聾又啞又瞎,她們才能想象他和向米蘭達這種女人生活在一起。
厄瓜爾多:伊利亞特-克拉克大樓的保鏢。最搞笑的就是總讓安德魯和其他米蘭達的私人助理在進大廈前,得唱歌或做些滑稽動作,才能准許進入大樓。
克裏斯汀?克林斯華斯:俊帥的青年作家。安德魯在一個派對上結識,兩人互有好感。
凱若琳和卡辛迪:米蘭達十分寵愛的雙胞胎女兒。
卡拉:雙胞胎的保姆,經常幫安德魯開脫罪責。但是最終還是被米蘭達解僱,因為在雙胞胎犯錯之後給了她們睡前一課。
吉爾:安德魯的已婚姐姐,住在休士頓,從那裡學來一口南部口音,安德魯對此十分厭惡。
踢踏小姐:雜誌社的眾多女職員,主要包括愛林森(前高級助理,現美容編輯),盧西亞(時尚部門),喬瑟琳(編輯部),斯蒂夫(配飾部)。為什麼叫踢踏小姐,是因為安德魯覺得她們高跟鞋的鞋跟踩在大理石地面所發出的踢踏聲而來。
班傑明:大家都叫他本。是莉麗的前男友,但似乎兩人還藕斷絲連,保持聯繫。他在書中提到的地方很少,只是他和莉麗發生車禍有關。
  風格形式和文學技巧
小說以主角安德魯為第一人稱的身份敘述,在第一章後,主要以時間順序描述。整體上來說,整部書以寫實的手法鮮有文學表現手法。
  現實原型
安娜?文特爾,被認為是米蘭達?普瑞斯利的原型安娜?文特爾,被認為是米蘭達?普瑞斯利的原型。作者否認此說法。在一篇宣傳刊物中她說,米蘭達無理的要求有一半來自自己的想象,另一半則源於自己和朋友第一份工作的親身經歷。然而,那些熟悉文特爾的人(這些人在小說中描敘為米蘭達的競爭對手,末尾稍有提及)則說兩者在很多方面極其相似:
兩者都是大都會美術館的委託人。
兩者都記不住共事人的姓名。
都對時尚有著狂熱怪癖。米蘭達對圍巾情有獨鍾,而安娜則在室內常常戴太陽眼鏡。
都未進過學院就讀,且都是本土倫敦人。
都極力不想談及自己家庭背景的某一部分。
都是穿零號的衣服。
都和前夫生有兩個孩子。
兩者都有來自德克薩斯州的新舊男同事。
另外,梅裏斯圖譜的形象和小說中的形象大相徑庭。所以這個形象認為是全新的角色。而《Runway》的封面也用像《Vogue》等時尚雜誌相同的字體,以十分時尚的博多尼活字字體用作雜誌標題。
其他角色據說是以《Vogue》裏的真人為原型打造的—奈揪的原型是安德黒?裏昂?泰勒。在一個簡短戲份中米蘭達討厭的旅行作家居蒂思?梅森則是美食寫手傑弗裏?斯坦格登的縮影,但是也有嚴重口吃。
對那些熟悉發行《Vogue》雜誌桐德?那斯特公司的人,都說韋氏伯格小說裡面伊裏亞斯-克拉克大樓的很多設置都和這家公司很象。例如咖啡廳的布局和風格(巨型沙拉吧和微型的「碳水化合物角」以顯示工作人員有多厭惡各種能增肥的食物),還有工作人員進大樓時的身份識別卡,或文特爾的無菌辦公室設計。
以裏亞斯-克拉克的總裁艾伍?拉維傑,書中有幾處都有提及但是從來沒有正式出場過。他這個原型似乎源於桐德?那斯特公司的小薩穆爾?愛衛英?紐豪斯。
很多現實中的設計師如卡爾?拉格斐、奧斯卡?德拉蘭塔(Oscar de la Renta)、湯米?黑菲傑和董拉德拉?韋薩斯等都在書中提及。一些呱對裏的名人,例如格溫妮絲?帕特羅也出現在書中。
  商家評論和作品口碑
文特爾?安哥拉對推廣此書有很大幫助。銷售業績高達上百萬本,連續六個月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排行榜上,此外還被翻譯成二十七種文字遍布全球。
評論家認為,他們的評審根本沒有針對此書一炮而紅和太過保守的創作題材。這些看法都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凱特貝特絲(Harper's Bazaar 的前任編輯),曾一度在文特爾手下工作。此人指責本書作者對在《Vogue》工作得來不易的機會忘恩負義:「如果安德魯不能認識到為何她應該關心米蘭達,那麼我們憑什麼應該反過來關注安德魯,憑什麼要對這不值一文的低俗的文章給予更高的獎項呢?」簡奈特?馬斯林在《每日報》中說到:「只能突出心胸狹窄的書,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思想,只能表現作者想以此過過嘴癮…」
但值得注意的是,馬斯林有意隱瞞了韋氏伯格工作的雜誌社的地點,並並未談及她書中的主角的真正原型是誰。當電影一上映,泰晤士報堅持其一貫作風。提及本特絲,貢德?那斯特的前任主編,不能說其是個公正的評審(在韋氏伯格的第二本小說《人人都有出頭日》中的兩個角色,被認為是以一個熱門的匿名網上八卦專欄寫手為原型。其中一個角色這樣描述「前任時尚雜誌」,最擅長對新書寫刻薄的評論)
而喜歡此書的評論家也說,本書有一個所有處女作的問題,但是仍然贊賞「閒來無事讀起來很有趣」。
貢德?那斯特的出版刊物沒有對此書進行評論或其他相關評價。
  主題
  世俗氣
《穿著Prada的惡魔》在敘述層面上描寫安德魯如何堅持自己,不「出賣」原則,其連接手法,文學修辭還是心理活動無疑全參插些許「世俗氣」。在安德魯周圍充斥著與《Runway》相關的時尚人物,她總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個圈裡的人,並且討厭當中的黨派糾結(例如,雜誌社的廣告部從來不請編輯部的人,原因不是因為編輯部比他們低一個層級,而是他們知道編輯部的人不好對付,從來沒有編輯部的人在派對裏敗下陣來)。但安德魯對他們的這種厭惡,在旁人看來也是半斤八兩,因為此中很多角色包括米蘭達個人也經常向她指出這點。
除了她的同事,安德魯對南部居民也頗為友好。從她對她姐姐和米蘭達小叔子的態度可以看出。
一些讀者和評論家認為,安德魯本身的世俗氣使得她很難被人同情。也許是這個原因,在小說結尾安德魯表面的勝仗可能看來沒那麼有氣勢。這點特別象1988年的電影《打工女》, 頗具層級的戲劇諷刺。最後她也算安定下來,雖然只是暫時的。為一家出版社工作,比她原先想進入《紐約客》的遠大志向來看稍嫌遜色。
  猶太人身份
小說中另一個有意思的副線,是乾於21世紀初期文化大融合中美國猶太人的社會地位,這些都能在文中捕捉到相關影子。
安德魯除了英語之外,只會說希伯來語。在小說中她僅一次強調自己和家人猶太人的身份。此外,薩奇斯家族就是住在康乃狄格州阿旺小鎮的刻板的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會膜拜《紐約客》雜志,也會在閒暇之餘玩拼字遊戲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她家唯一體現猶太文化特色的地方,是在感恩節前一晚由安德魯的母親準備的晚餐,包括貝果、洛克斯以及土豆烤餅。而這個節假日的慶祝對象卻是當年乘五月花號到美國來的朝聖者(即英國清教徒),而正是他們的後代成為美國猶太人獲得社會地位的長期絆腳石,使得這個理想成為一個不能實現的夢。
在書中並無薩奇斯一家慶祝過任何有關傳統猶太人的節日。所以,吉爾在婚後搬至德克薩斯州變得有點本地人的味道也不足稱奇。在這方面米蘭達表現得更勝,甚至十分抵制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安德魯通過Google搜索發現可以改自己的名字,使得自己能與倫敦東區猶太教正統派的背景撇清關係,而她父親曾由當地社區支持撥款在東區研讀過宗教課本。當安德魯考慮離開米蘭達辭職那一刻,她不自禁的向後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行為喚起了她的身份背景,這場面如同眼光敏銳的猶太人覺得應該離開哭牆一樣。
所以,這可能就是米蘭達的姓是「Priestly」(Priest有教父,神父的意思)的原因,此外最能張顯安德魯追求和願望的角色叫Christian (有基督教徒的意思);或反過來說,她(作為一個猶太人)的最好的朋友的姓氏要不就是 fine man,不然就是good one(兩者都有好人的意思)。
  外文版
此書除了在美國發行,在阿爾巴尼亞、澳洲、比利時、巴西、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國、塞爾維亞、西班牙、瑞典、臺灣、泰國、土耳其、英國和越南發均有銷售。
電影版《穿著Prada的惡魔》的宣傳海報,成為小說修訂版的封面。本電影于2006年6月30日由「二十世紀福斯」推出上映。製片人為溫蒂?菲曼,劇本由愛琳?布洛許?麥肯納改編,而大衛?法蘭科擔任導演。梅莉?史翠普也因扮演米蘭達的角色角色大受好評,並贏得了金球獎獎項。
此片于2005年秋季開拍,在紐約及巴黎取景。在片中作者飾演雙胞胎的保姆,在劇中有個短暫且無聲的鏡頭。此電影取得巨大成功,賺進30億美元以上的票房,也讓主角們獲益頗豐。同年九月作者和導演雙雙獲得奎爾獎,以獎勵書籍和由此改編的電影對社會產生的巨大轟動和文學激發。
  電視劇
2006年10月12日,福斯廣播公司宣稱已經著手申請以此書為藍本的情景劇拍攝權利,預計在2007年開拍。但是這個項目根據2007年5月頒布的福克斯2007年到2008年季度檔期表中並沒有出現,也沒有進一步拍攝與否的相關消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FPrada%E7%9A%84%E6%83%A1%E9%AD%94
 
  昨晚弟弟幫我去百視達租了「穿著PRADA的惡魔」,為了賺回那三十元的差價,今早趕緊把它看完。看得有些匆促,卻被我們姊弟倆公認為可以再看第二次的好片。
  雖然因為時間倉促,在某些情節上我還抓不到頭緒,但是這樣一遍看下來,卻有兩個地方讓我有所震撼、有所收穫。談不上對這片有什麼影評分析,不過我是要感謝在我正面臨找工作的窘境時,這部片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一頭灰白頭髮,總是用有禮卻冷淡的笑容拒他人於千裏之外的時尚總編米蘭達,選擇了剛出社會、想作一名好記者、卻對時尚毫無概念的小安做她的助理秘書。
  工作內容真是可怕,不但要對時尚界有敏銳的觀察力,自身的服裝品味也要隨著流行走,以達到這家時尚雜誌社的任職標準的同時,更要為這位大牌總編的個人私事操勞,包括拿衣飾樣品、買早晨咖啡、帶狗散步、試煞車可能有問題的個人跑車,或是幫她家的雙胞胎女兒作科學作業、透過各種關係為她那一雙寶貝拿到《哈利波特》第七集的原稿,甚至要在暴風雨的夜晚替她調到噴射機,只因為她要從出差地趕回到紐約,親赴她那一雙寶貝女兒的音樂演奏會。
  總之這份好不容易得來的差事不合理到了極點,而當小安正努力自行吸收這種不合理的同時,這大牌總編竟然還在雞蛋裡挑骨頭。想當然,一般人都會很不服氣,小安便把這種大家都會有的脾氣、抱怨,在電影中表現了出來:做得那麼努力了,卻還是遭到嫌棄、挑剔,真是夠了!不然還要我怎樣……雲雲。
  不過在劇中,身為小安的同事兼朋友(在這部片中,我覺得只有他是小安的朋友兼人生導師)的奈吉,卻沒有順著她去抱怨,這個神奇的人倒是用了一個反面的、乍聽之下有點不舒服的方式,來勸導小安的不滿。這是電影的前面,之後的觀片我都被包在這種震撼中。
  我的解讀中,他不明白小安到底把這份差事看成什麼了?只是老師交派下去給學生的一份作業?然後在學生把一切做得非常完美的時候,給學生一份獎賞的禮物?或是像母親一樣在妳的額頭上留個親切的吻?如果工作者是用這種觀念去看待妳的上司,當然,有百分之九十九是要人大失所望的。對方是妳的上司,妳是對方的下屬,上司不是師長,他們是妳要去負責的對象。
  妳把一份工作做得非常好,不是為了做給上司看、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好雲雲,那些都是附帶的價值,卻絕對不是妳做這件工作的最基本價值。當妳步入職場,立志要將一份工作做得完美無缺,絕對是因為一個念頭:我今天的責任在這裡,我就要把工作做得好,不止是單純給上司驗收,也因為這是我在這家公司裡頭的最根本職責,更是我的理想所在。
  當然,連在學校裡當學生都很難找到自己的理想,出了社會、進了職場,理想更是何其難找。可是如果因為找不到理想,然後就每天怨天尤人,抱怨東抱怨西,不但對不起那些聽進這些抱怨的人,其實我覺得在這樣的行為中,最對不起的人只有一個──妳自己。因為妳讓妳自己活得一點都不快樂。
  妳不讓自己試著改變,試著去接受那既定的事實,做任何工作只是因為「上司要求我去做的」,好像妳是工廠裡被壓榨的勞工,妳不做就會被工頭鞭打致死,在這灰暗中找不到一絲做人、做自己的希望與自尊──想想,這樣的工作有哪個地方是迷人的、是令人快樂的?
  或許有些工作的本質真的是這樣令人倒胃口,可是劇中奈吉想告訴小安的,如果妳不改變自己的觀念想法,妳做任何一個工作都是這樣的,即使這份工作的本質並不是如此。如果人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觀念,讓觀念轉個彎,讓一份工作變成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而必須去跨的一階階梯,自己會不會做得心甘情願一點?只要心甘情願,人就能快樂。
  當然這部片中的工作真的太可怕了,但是小安都能因為這番話而找到啟發,那我想一般常人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劇中前半部分談到的是這種改變,當然如果人能在這種轉彎式的改變中找到自己的既定理想,那是再完美不過的事情。然而,如果不能呢?不但無法找到自己當初的理想,還變得有些盲目,拼了命追求一些……當初妳並不需要、並不期待的東西,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亂糟糟的,疏遠了朋友、疏遠了親人。
  小安改變了自己以後,只稍微嚐到一點甜頭而已,就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好。上班晚歸、錯過男友的生日,她很無奈地說:「我別無選擇。」當她逐漸取代她的同事、甚至是「吞噬」了她同事的理想目標時,她也只是很無奈地說:「我別無選擇。」當她為了這種職場競爭的無情冷酷感到良心不安的同時,我發現她也只是對自己說:「我別無選擇。」安慰自己。好像這句「別無選擇」是可以避開一切責難的護身符。
  不過在許多人看來,或許這句「我別無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她選擇了忽視一切,這一切包括了朋友、同事、還有自己的感受。
  或許我這個還沒踏入職場半步的社會新鮮人,在還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講這些都顯得太冠冕堂皇了,可是我真的希望以後的自己知道,即使生活中充滿了許多無奈的、令人乏力的事情,自己仍有力量與權利去選擇一條路,一條對自己很好的路。只看妳有沒有勇氣捨棄一些既有的東西,敢於重新來過而已。
  而不是只給週身的大家以及自己,敷衍一句:「我別無選擇。」這種話聽起來真的是一種,因為我不想努力去做而找來的藉口。
  這個重新來過,我現在還沒有機會試在職場工作的決定上,可是我卻在自己最近的生活中做過這種「重新來過」的決定。在這些經驗中,我發現整件事最難的部分,只有妳鼓起勇氣下決定去做的那個過程而已。當妳平安順利度過了這個下決定的過程,會發現原來後頭的路還是有的,並不是自己當初畏懼的懸崖。
  我當然無法保證,未來的自己到底能不能擁有這樣的勇氣。所以,我覺得這份勇氣是要用白紙黑字記下的,要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記住這種勇氣,這種勇氣是一道門的鑰匙,一道通往理想世界的門。
  請未來將在職場奮鬥的自己,加油!
  二○○七年,四月七號,看了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對未來有感想的自己,謹記。
http://www.wretch.cc/blog/elian0812/6605533
 
【感想心得】
《穿著PRADA的惡魔》的編劇有個高明之處,就是在於充分掌握了一個全球性的主題:關於新鮮人的迷失與成長。新鮮人的迷失與成長,聽起來很迂腐,但拍成電影可是既保險又討好。《穿著PRADA的惡魔》之所以好看的關鍵,仍該歸功於資深演員梅莉史翠普的表演。她詮釋起滿頭銀髮的時尚女王真是架勢十足,無論是慢條斯理的睥睨指責、或是刻意忽略身旁小人物的鄙夷神色、以及那滿面堆歡的場面寒暄、還是悲傷後強忍淚水的鎮定,甚至最後與安海瑟微眼神交流後的微笑,每個臉部表情的呈現,都精緻得有如典範,足供現代女星及想往演藝職場發展的人,奉為圭臬好好臨摩的好素材。
這部電影應該是今年暑假以來,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好作品。在好萊塢這個以追求時尚、創造話題為圭臬的大染缸裡,繞著時尚主題的電影可說是多不勝數。但《穿著Prada的惡魔》卻以一種極為犀利的幽默感,去嘲諷這整個人工製造的浮華世界。
既然是以時尚為主題,女性演員自然在裡頭佔有很重的份量。梅莉史翠普我還是要再誇讚一下,她當真演活了惡魔上司的嘴臉:尖酸刻薄、冷酷無情、狂妄自大與公私不分,幾乎每個公司似乎都有以上全部或部份特質的豬頭上司;而梅莉史翠普則是集其大成,成為史上最機車的主管之一。梅莉史翠普的演技不容多說,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戲感十足。冷酷且犀利的眼光好像可以殺死人,用優雅又高傲的手指輕抿嘴唇說「That's not a question.」,真是超級有說服力,把業界擺高架子的機車老闆形象詮釋的淋漓盡致。
然而,編導並沒有將米蘭達設定成刻板角色,這名嚴苛的上司並非半瓶水晃著響。她對於時尚品味的敏感與嗅覺,確是高人一等。我很喜歡有一場她在訓戒Andy的戲,指責她就像那些對時尚流行嗤之以鼻的高知識份子一般,認為生活的重心不在於時尚,而就輕忽了品味,卻不瞭解自己的生活(包括她身上穿著那件藍色毛衣)都是由流行款式延伸而成的次文化產物。米蘭達不但將流行工業從上而下的脈絡化所產生的影響,來瓦解了Andy原本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美學觀,讓她瞭解到一件事,那就是:就算妳再瞧不起時尚,妳還是無從逃脫它的影響力。
有的人認為這種文藝劇情片不值得花錢到戲院觀賞,但是如果妳進到戲院來看這部電影,那種臨場真實的影像與電影配樂的氣氛營造,加上琳瑯滿目的時裝,就好像是在看一場精彩的時裝秀;說實在的,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故事性的張力,也沒什麼峰迴路轉的劇情,導演也將梅莉史翠普塑造成不像小說所描述的那麼討人厭,身材也不如小說中說得那麼纖細苗條,連小說中強調的Hermes白絲巾與時尚語言(法文)都未提及,且電影中的安德莉亞也較書中的人物來得聰明可愛,就連故事結局也將它編寫改成好萊塢式的完美Ending。
畢竟這是一部電影呀,它的目的是要給觀眾帶來歡樂的,而不是嚴肅地討論事情的對與錯。總的來說,電影劇情帶給大眾唯一的正面價值: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需努力,小小助理要努力往上爬,位高權重的人也不例外的,要努力維持自我的不可替代性;重點只不過是將場景設在令人嚮往的時尚界,讓更多觀眾因為嚮往時尚,而願意花前買票一窺時尚的究竟。
女主角安海瑟薇是好萊塢最有前途的新星之一,以前就拍過兩部「麻雀變公主」的電影,她憑藉著這兩部電影已經確立了自己可愛女孩的地位,同時獲得了「茱麗亞羅伯滋與奧黛麗赫本混合體」的美譽。在本片中,將她擺進這個成千上萬的女孩都想要的工作時,不也是一種麻雀變公主的戲碼嗎?而電影就是擅長給大家這樣的憧憬,不是嗎?況且給她與梅莉史翠普演對手戲的機會,也將給她提供了更寬廣的發揮空間和學習機會,使她得以突破以往形象的局限。
身為現代人,可悲的是很難抵擋誘惑,因為不論打開電視,翻開雜誌報紙,隨時隨地,時尚精品的廣告都如影隨形充斥在各大媒體,想不看到都很難;就是因為捉住人們愛慕虛榮的弱點,時尚精品才能橫行無阻。想想看,你可能花了一個月的所得買了一個名牌包包,甚至刷爆了妳的信用卡,只為了追求一時的虛榮快感,而這個包包,很有可能會因為沒有機會使用而從此束之高閣。
前幾天看到一則電視新聞:一名模特兒在走秀之際,不慎在伸展臺上跌個狗吃屎。事後那名模特兒立刻站起身,在世界各地時尚記者的攝影鏡頭下,以略為尷尬卻又專業的微笑回應自己的窘樣。美與醜二個極端的對比,似乎在短短的摔跤秀裡瞧出了一絲端倪。看了《穿著Prada的惡魔》,發現美醜之間的拉鋸戰,不只存在於衣褲裙鞋的表面工夫上。時尚界裡的勾心鬥角,才是最引人入勝的殘酷叢林。
『時尚』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現在流行的東東。所以從事時尚工業者,都無不絞盡腦汁,要領先潮流走在時代尖端,製造話題,免得被淘汰,雖然工作充滿挑戰性,但若抗壓性不夠者,很現實的馬上就會走路拜拜;因此勾心鬥角,弱肉強食的殘酷鬥爭,也就時時上演著;而身陷其中者、隨波逐流者、無法把持者,比比皆是,很容易的就迷失了自我。
就像劇中安海瑟威飾演的助理安德莉亞,剛開始是滿懷理想的純樸年輕人,但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背離了自己的靈魂,直到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個個離她而去後,她才突破驚覺醒來而懸崖勒馬,再次定位出發,找回原本的自己。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勵志性的電影,藉著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的經歷,由該如何面對上司、同儕等的工作壓力,一直到該如何真實面對自己的醒思,身在職場的人,都可以來(應該要)看一看!
這部電影跟【命運好好玩】的感覺很像。劇中的主角都是從事設計工作,因為30歲到40歲,是每個人工作與家庭間的轉捩點,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做抉擇,變成了這兩部片中主角必須做的選擇,喜歡看【命運好好玩】的朋友們,也可以來看看本片,尤其是女性朋友,我強烈的以為。
我想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提供一個讓我們反觀自己的例子。藉著這個故事,我們得以從電影中的人物默默交流,然後看見自己曾經做過哪些蠢事,其中又有哪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更有趣的是,不管是在什麼地方,原來職場的生態似乎都是大同小異的。以下提供一帖「成功女性處世的十大秘訣」,這十大秘訣是當代聰明的時尚女性所必須掌握的,請絕對不要忽視它們:
01、培養自身的神秘感,不要隨便洩露你的隱私或者過去。
02、給對方一定的暗示,而不要毫無保留地和盤托出。
03、在適當的時候出現。
04、舉止要優雅,直率的語言和易怒的性格都會暴露出你女性魅力的不足。
05、保持新鮮感,讓自己每天都顯得清新,和昨天有所不同。
06、由你來決定你的人生價值,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07、不想被別人當作是想甩都甩不掉的舊拖鞋吧!讓對方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08、任何時尚都沒有比自然的女性特質更能吸引男人。
09、擁有自己的金融資產,進行個人的資產管理是明智的選擇。
10、永遠不要絕望,也不要依賴別人。
http://blog.nownews.com/laney1227/textview.php?file=0000035449
 
其實這部影片在上映初並未吸引我的興趣,倒是同事A喵說這是他很有興趣的影片,後來才引發我的好奇心,在看過一些影片簡介後,前幾天忙裡偷閒去看了這部“穿著Prada的惡魔”!
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這部影片,主要在描述一名誤打誤撞進入時尚雜誌“伸展臺”編輯部的社會新鮮人:安德利亞,但他面臨的是完全陌生的時尚業界,以及如同惡魔一般,高高在上的可怕上司。片中對於平常人不理解(甚至誤解)的時尚圈有很多深入的刻劃,也點出了這個行業光鮮亮麗之下的辛酸。在初入職場時,主角似乎並未搞清楚他所從事的行情到底是什麼,他只是覺得自己很認真處理上司的每一個難題。直到有一天他因為沒辦法在暴風雨夜及時找到一臺噴射機送上司回來紐約而受到她的嚴 辭打擊,在求助史丹利杜奇所飾演的同事之後,才認知到自己根本沒有融入這個圈子,因此他決定徹底改造自己。
漸漸的,披上時尚外表的安德利亞變了,整天忙於工作的結果,讓他與家人、朋友甚至是親密愛人的關係漸漸變質,但他卻沒有意會到他的改變讓他失去了原本的自我,甚至讓人感覺到,安德利亞走上了惡魔上司米蘭達的路,除了工作,對生活的一切都變得冷漠,甚至可以為了工作,犧牲掉與朋友的聚會、犧牲男友的生日宴會,甚至為了出國考察的機會違背自己的原則而犧牲掉了同事。
直到他與米蘭達在車上的對話,他才發現,自己似乎變成了米蘭達,安德利亞也終於明白,過去自己“被迫”所做的決定,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決定”,根本與其他人無關。最後,安德利亞決定重新審視自己,為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了一次訣擇。
我想已經進入職場的朋友們看了這部電影應該都會心有戚戚焉吧?
在工作時因為現實狀況不得不下的決定真的是你所願意的嗎?還是因為“不得己”所作出的決定呢?我想,這是很令人省思的問題!
後記:這部電影最讓我有感覺的鏡頭莫過於重複每天米蘭達將大衣和皮包扔在安德利亞桌上的那一幕…她每天丟的大衣和皮包都沒有重複的款式XD…實在令人傻眼啊!
http://www.axiang.idv.tw/blog/archives/115
 
不知道該不該算說教成功的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
 
(我沒看小說,所以完全是以電影為討論基礎。)我覺得要找到完全沒有道德教訓的故事是非常難的,畢竟故事是作者用來傳達其價值觀的工具,而閱讀的人多少都希望故事所表達的「教訓」,是自己能夠認同接受的。
  <穿著Prada的惡魔>也不例外。劇中大力張揚的除了老闆的不講理,同事虛偽奸詐,還有就是女主角迷途知返。
  然而我看完整部片之後,我真覺得如果這部片就是在宣揚「家庭、友情、愛情比工作更重要」,那簡直是失敗到極點。Andy的男友和朋友對她的生活,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重要的。男友不曾體諒她想把工作做好的心情,只會批評她變虛榮(理由只是因為Andy學會打扮);朋友收到禮物的時候跟餓虎撲羊一樣,卻在看到Andy和別人親密交談時馬上變臉裝道學。這種朋友和男友,根本就該除之而後快,他們不但沒有提供支持與鼓勵,還想盡辦法當絆腳石。
  不過真要說教訓,我倒是覺得這部片給新出茅廬的社會人一個很好的示範。先撇開老闆公器私用的問題不談,Andy最後能夠得到老闆的信任,是因為她不但完成任務,而且做得更好。隨時都能夠應老闆召並不難,難是難在應召之後能不能提供滿意服務。很多人都會抱怨為老闆做牛做馬,卻得不到賞賜,卻沒有想過,自己做出來的成績,是否達到老闆的要求、甚至超過。
  第二,要把工作做好,就要投入;不要去做你看不起的工作。時尚雜誌總編輯助理的工作,雖然不是Andy理想中的工作,但是她大可拒絕,不必做了又在那邊狗眼看人低。既然要做,那就該去認真投入這份工作,既然是時尚雜誌,助理穿得邋遢怎麼說得過去,不了解服裝搭配、各大設計師怎麼可以?電腦產業可以容忍助理連電腦怎麼開都不知道嗎?所以Andy被教訓的那一段,看得真是大快我心。
  我個人認為,如果時尚產業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規模,絕對有其意義存在。很多人都認為喜歡吃好穿好用好就叫做虛榮,而且鄙視所有穿得漂亮、吃得精緻、住得舒服的人。這種心態真的很要不得。的確,只會吹噓自己有Louis Vuitton皮包的人很沒水準,但是那種「我最瞧不起名牌,不知道在貴什麼」的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自己實際用過、了解過,才覺得名牌不過爾爾,那我沒話說,但多得是根本連買名牌都沒錢的人愛說這種話,這不是風涼話是啥?這部戲我覺得最失敗的一點,就是把時尚產業和虛榮畫上等號。事實上,現在不管是什麼行業,要做得出色,除了天賦,基本上都要投入很大的心力與時間。不能只因為每天接觸華服名流,就說這是虛榮。臺積電、鴻海的員工,難道做的不是差不多?怎麼沒人指責他們虛榮?這一點真是讓我莫名奇妙。
  其實這部片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有選擇」。可以選擇不做,可以選擇做,可以選擇做好,可以選擇不做好,但是沒有什麼是你真的不能轉頭走開的。重點是,要怎麼分配有限的資源。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有一好不能有兩好,一定要從工作上追求成就感的人,勢必得放棄很多私人生活;喜歡一家團聚,好友圍繞的人,恐怕不能投入太多在工作上;兩個都要的,最好期盼自己有超級強壯的身體應付這種雙倍消耗。選擇你愛的,愛你所選擇的,大概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http://majo.dominatus.net/?p=189
 
米蘭達訓斥小安,今天在辦公室所做的任何服飾上的決定,都將影響整個時尚界與服飾產業,上千萬人的工作便是依賴於此,小安沒有理由嗤之以鼻。正如這段臺詞所言,今日知識分子對於時尚業的批評往往只注重符號意義,卻忘了實際的經濟與生產層面,忽略了其產值與有多少人賴此生活。米蘭達的這段臺詞所代表的不僅是品味,而是一個完整的經濟生產結構,設計、生產、消費整個流程裡,米蘭達的位置舉足輕重。這段臺詞也意味著米蘭達完全瞭解自己位置的重要性,更充分理解這一行的遊戲規則,任何人想要對時尚的嗤之以鼻,先想清楚自己衣櫥裡的衣服怎麼來的。
在消費研究的領域裡,學者指出18世界工業革命後的「炫耀性」消費研究指出,資產階級開始模仿上流貴族社會的服裝品味,用以凸顯自己的經濟位階以及身份地位。這是歐洲高級訂製服飾的由來,也是今日時尚世界的起點之一。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採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對於資本主義興起過程中基督新教倫理如何透過教會訓示讓信徒節制開銷,累積資本,積極賺錢,便會發現這當中有其過渡的階段。新教倫理提供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心理動機,卻在工業革命與中產階級興起後逐漸離開經濟世界的舞臺。但是,我們仍可以看到成功的中產階級如何繼承基督新教裡的禁慾主義精神(節制消費),全心投入工作,以求得到理想的社會位階。至此,經濟理性已經超越了對於基督的信仰熱情,物質的消費慾望及物質背後所附加的意義成為更大的宗教,也就是馬克斯所謂工業革命以後的「拜物教」(fetishism)。在當代,拜物教與資本主義更是互為因果,拜物教提供了資本主義支持者的遠景,資本主義中犧牲禁慾的精神也成為拜物教徒的法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afesea/3/1274928048/20061030115940/
 
在職場上,沒有人是天使─《時尚惡魔的聖經》 文:葉伶芳
 
安娜的惡魔作風,與喜歡標榜道德管理的台灣職場,是一個很有趣的對照。稍有職場經驗的觀眾,不管是看《穿著Prada的惡魔》或是《時尚惡魔的聖經》,心裡應該都會瞇瞇笑,同時不由自主浮現那些曾經共事過的可憎上司的嘴臉。
很難想像老牌國際流行雜誌 Vogue 美國版的編輯群是一伙老女人。有多老呢?姑舉總編輯安娜.溫圖為例,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她生於 1949 年十一月,意即,今年十一月她就滿六十歲,可以當雜誌裡面那些妙齡模特兒的媽。你更難想像,這個平均年齡很資深的編輯群對於主導國際風尚,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
  《時尚惡魔的聖經》不是一部劇情片,裡面也沒有故事,它只是 Vogue 美國版 2007 年九月號編輯製作的幕後,藉著九月號的編輯過程,讓世人一窺安娜這個在美國時尚界及影視界吹縐一池春水的女人的職場面目。安娜不但坐鎮 Vogue 美國版總編輯一職長達二十年,好萊塢及主要電視台這幾年更是拿她大賺收視率。
    眾所皆知,2006年叱吒好萊塢的《穿著Prada的惡魔》那個女魔頭米蘭達,其原型就是安娜;皮克斯動畫片《超人特攻隊》和美國 ABC 電視頻道的人氣劇集《醜女貝蒂》據稱也雙雙影射她。透過電影和電視的免費宣傳,她的惡魔作風早已享譽全球。
  在我看來,《穿著Prada的惡魔》其實是一本職場書,敘述外表光鮮、人人豔羨的職業幕後,其實隱藏著上司和同事的霸凌,以及菜鳥新鮮人如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鳥獸森林裡調整自我,野地求生。
  《穿著Prada的惡魔》的作者蘿倫.溫斯柏格當然也不是天使,在飽受職場霸凌之後,也給了前上司安娜一記回馬槍,在這本書裡細數她的惡魔風格,安娜也因這本小說改編成電影而聲名大噪。
  既然惡魔之名已經傳遍四海,安娜似乎也沒想澄清什麼,毋寧是藉力使力,乾脆藉著拍攝 2007 年九月號的編輯幕後來行銷這本來自英國的時尚雜誌,順便讓觀眾透過鏡頭近距離窺探時尚產業和流行雜誌的互動關係,也讓 Vogue 雜誌的忠實讀者瞭解這本雜誌編輯的過程。
  根據這部紀錄片,那位負責執行安娜提案的紅髮葛蕾絲顯然也不是天使。那些有想法、有策劃及執行能力的人,個性上多半有稜有角,更難以忍受自己看好的作品遭到砍除。說實在話,對於葛蕾絲和安娜兩人意見相左的那幀二0年代風華照,我個人較支持葛蕾絲的見解,那張照片確實漂亮,造作又如何?模特兒本來就是一種造作的行業。很不幸的,在職場上,當兩派意見相持不下時,端看權力在誰的手上,這沒有誰是誰非的問題,端視成敗論英雄。
  這部紀綠片對於 Vogue 美國版內部的權力流動到底呈現了多少真相,沒人知道,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除了安娜之外,葛蕾絲是另一個主掌雜誌風格的要角,也是安娜的宿敵,在充滿權力的挫折感之餘,對安娜的批評更是不留情面。這兩位有見解、有能力的女強人是如何共事二十年,應是業內有趣的話題。
  儘管安娜面對鏡頭,作風已經柔化很多,仍然看得出她強悍又獨裁的特質,惡魔之名應該不是浪得虛名,最重要的是她讓這個團隊動起來,而且雜誌大賣,除此之外,我看不出她歷經內部和外部無數明箭與暗箭,還能存活至今的理由,除非她爸爸就是老闆或者大股東。
  安娜的惡魔作風,與喜歡標榜道德管理的台灣職場,是一個很有趣的對照。稍有職場經驗的觀眾,不管是看《穿著Prada的惡魔》或是《時尚惡魔的聖經》,心裡應該都會瞇瞇笑,同時不由自主浮現那些曾經共事過的可憎上司的嘴臉。
當然,這部紀錄片也是關於時裝與風尚,至於品味和成績如何,我也很想知道時尚界的人士的看法呢。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37&eid=v237110
 
《時尚惡魔的聖經》The September Issue  文∕小智
 
  還記得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在《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當中扮演的惡魔主管米蘭達嗎?現實生活當中,就真的存在這位惡魔主管,她就是《時尚惡魔的聖經》(The September Issue)裡的「VOGUE」雜誌主編安娜溫圖 (Anna Wintour),而影片也透過嶄新視角,重新讓觀眾審視這位女魔頭的真面目。
  直譯原文片名叫作「九月號」,忠實紀錄安娜跟她職員一同準備「VOGUE」2007年九月號的出版過程。原文片名有點無趣,但中文片名的確取得不錯,既切合題旨,更表現這本所謂的「時尚聖經」,確實是由安娜一人獨大,原因就如影片被記錄者們所說的「時尚,她說了算!」
  美國已經有一系列跟時尚產業相關的實境選秀節目,且看參賽者明爭暗鬥,盡耍心機,評審說話越毒辣,觀眾也就看得越滿意。有時候我也覺得本片應該更早推出才對,現在才上映或許珊姍來遲!不過在導演R.J.卡特勒(R.J. Cutler)的鏡頭裡面,安娜並不像《穿》片中的米蘭達那般不苟言笑,真實生活中的她,喜怒哀樂全都表現在臉上。即使尖酸刻薄的風格不輸米蘭達,但她所說出的任何言語,就是有辦法讓觀眾莞爾一笑,無法討厭她,反而覺得她是那樣有魅力,那樣有才氣。
  雖說安娜是「VOGUE」的靈魂人物,但本片也近身紀錄她與創意總監葛蕾絲柯丁頓(Grace Coddington)的互補關係。導演甚至採取多元視角去紀錄她與安娜的工作狀況,以及雙方互異的價值觀念。時尚產業求新求變,但你精心規劃的創意被無情否定,任誰都會難過傷心。影片裡頭,葛蕾絲的創意就不斷被安娜打槍否定,但觀眾也因此看到葛蕾絲的堅強,或許她就好似《穿》片裡頭的艾蜜莉也說不定!片中的兩位女強人互依互存,又或是說「VOGUE」並非安娜的專屬聖經,其實少了葛蕾絲,這本時尚聖經也就難復其實,而這也是導演透過本片,所呈現出的最佳結論!
  討喜的題材、知名的人物,揉合多場精采時裝秀,《時尚惡魔的聖經》不僅滿足各類觀眾的好奇心,更得以窺探時尚界的神秘面紗。許多時尚人士的現身說法,更是時尚業、出版業可供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但最漁翁得利的,也莫過還是「VOGUE」這本歷史悠久,置入行銷做最大的「時尚聖經」了。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8552&sa=fsen41331025
 
 時尚惡魔的聖經 The September Issueby李怡志
 
想必大家都看過了《穿著Prada的惡魔》。一心想要從事媒體的小秘書,在戲中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光鮮亮麗」的生活,而時尚雜誌的總編輯則變成大魔頭。
  這下大魔頭要出來說話了?在《時尚惡魔的聖經》中,Vouge總編輯Anna Wintour把該雜誌製作每年最重要的「九月號」(也就是英文片名 The September Issue)的過程公開出來。
  很多影評硬要把《時尚惡魔的聖經》與《穿著Prada的惡魔》放在一起比,不過昨天看完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部「媒體產業」的紀錄片,而非Anna Wintour本人的紀錄片。Anna Wintour,或者大魔頭,再度淪為配角。已經高齡快70的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戲份也不少。
  我原本粗人一個,對時尚、時尚產業、時尚媒體都絕緣。但因為曾經短暫管過某個時尚頻道,所以被迫讀了些書,才對這個產業與其龐大的產業鏈有一點點的認識。不過也就那麼一點點。
  從我的角度來看,《時尚惡魔的聖經》是一個了解媒體大型專案的大好機會,在片中可以看到Vogue雜誌如何設定議題,而且是全世界時尚圈的大議題,如何控制不同素材、題材之間的平衡,媒體主管如何選擇題材,如何控制品質,但同時,編輯主管還是要考慮銷售及業務。當我看到 Grace Coddington 抱怨她的20年代專題花5萬美金拍的照片被丟掉的時候,我很能體會那種心情,也對於Vogue這種媒體的大成本相當欽佩。更厲害的是,九月號不是八月開始編的,如果九月號是設定來年的時尚風格與議題,那等於是從議題開始的整整一年前就已經在準備了。
  我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Vogue九月號這件事。但很巧的是,Vogue法國版最近在Zinio上架了(美國版尚未),所以我訂閱的第一期就是九月號。從封面裡開始,依序是 Louis Vuitton、Prada、Gucci、Kenzo、Chanel、Dolce & Gabbana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目錄頁的第一頁要從64頁開始。前面一百頁,除了目錄幾乎都是廣告。看來也是很嗆。
  雖說Vogue在這個產業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但背後也是非常嚴謹地透過大量的工作才累積出來的能力,而不是只靠收視率或者訂閱數而已。我看Vogue編輯台幾乎就像服裝公司一樣。
  流量與影響力,在媒體這個產業,沒有什麼一定的關係。做了那麼久網路媒體,衝量對我而言並不困難,但在影響力這件事上面,每次要與沒有從事過其他媒體型態的人溝通,有時候這一點就是無法有共識。
  有心進入媒體產業的,已經在媒體產業的,對時尚產業有興趣的,都可以去看看。
  題外話:最近連看了兩部跟媒體有關的片子,翻譯只要遇到 Editor 這個字,都會翻錯,看了實在頭痛。此待日後再續。
http://www.richyli.com/blog/2009/09/
 
《G型教主》高檔的智慧型低級惡搞 (2009-09-21)
 
看過《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美國文化》〔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認識沙夏拜隆柯恩〔Sacha Baron Cohen〕的人(最好也知道他本人是個斯文的英國才子),對《G型教主》的障礙就不會太大,如果前面那一串串長到不行的字讓你覺得頭昏不知道在說什麼,那火行者先給一個建議,《G型教主》絕對和《G型神探》〔Inspector Gadget〕全然不同。《G型教主》也可以說是在搞笑沒錯,也不正經沒錯,但它的搞笑和不正經,走的是一種諷刺、大膽、聰明、具有深入洞察力、百無禁忌的風格。
  身為觀眾,你要對情色的尺度夠開放,你要知道一些同志相關的文化、他們的形象、地位、特質、和社會的互動,你也要知道電視節目(國外的)的生態、人們追求所謂「名氣」的等等,有這樣的背景,來看一個滿口德文口音的同性蠻怪異主播在美式文化中產生的衝擊和反應,才會覺得有趣。
  聽起來很複雜是吧?老實說,在腦中資料庫不足的情況下,看《G型教主》,可能只會覺得有個莫名其妙的人一直在搔首弄姿,十分無聊,這樣子看《G型教主》就太可惜了。它是一部非常有才華的電影,應該說,沙夏就是個非常有才華的演員,他也是本片的編劇,他懂得很多(不是紙上談兵的那種懂,是真正的了解),他看過很多,他接觸過很多,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你不一定都要認同),但他不會直接告訴你他覺得什麼事怎樣樣怎麼樣,他會用非常另類的方式,來嘲笑、嘰諷,讓看得出所以然的人會心一笑,不懂的人就不得其門而入。(他那德國口音也是讚,在《芭樂特》大家就見識過他的百變了)
對沙夏,火行者會如何形容?一個有見解的高級知識份子身兼一個大膽開放不按牌理出牌的怪ㄎㄚ。
  所以說,沙夏的東西,表面很低級(露點也露很大,不光很敢露點喔,還很敢「玩點」),意涵很高檔,表面很無厘頭,意涵很深入社會!
  《G型教主》走的是類似紀錄片的形式,但是是虛構的,比較不像一般的電影有一個很強的故事線在,《G型教主》就是跟著這個人物,跟拍他,完全人物導向。期待千萬不要錯誤,否則「做如針氈」絕對不足以形容會遇到的難熬。
  《芭樂特》在做文化差異的比較,雖然說不懂哈薩克文化但懂美國文化也可以看出許多有意思之處,但相形之下,《G型教主》選擇的同性種族敏感議題、以及時尚界的功名利碌,觀眾的感受會更強烈,或許是因為題材之故,《G型教主》的「力道」用得感覺比《芭樂特》強,極盡嘲諷之能事,這樣一來,喜歡的人會很喜歡,受不了的人會更受不了吧?
   《G 型教主》…或許該說是沙夏…真的很妙,但也絕對不可能討好廣大的一般電影族群,所以對這部電影,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火行者是一點也不敢推薦,一部讓人很難推薦的好片…這並不矛盾,因為《G型教主》拍出來的目的本來就不在於討好觀眾,如果你對沙夏這個人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所以火行者的建議會是,還算喜歡《芭樂特》,且能接受更多性、更多同性、更多話題性…那可以看。至於不認識沙夏、沒看過沙夏風格的人,最好還是先去網路上做一下功課,了解一下這個人吧~
http://blog.chinayes.com/firewalker/detail-333980.htm
 
身體政治的先知:《G型教主》
 
三年前《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以下簡稱 《芭樂特》),《G型教主》(Bruno)所引起觀眾的兩極反應,應該早在導演賴瑞‧查爾(Larry Charles)和編劇兼男主角斯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掌握當中;要是大家稍為瀏覽一下持負面評價的評論文章,然後再對照《G型教主》,看看戲裡那些厭惡男主角布魯諾的人,聽聽他們所講的話,就不難發現:各種負面的評論(粗俗、淫穢、愚蠢、膚淺……)其實早在影片裡頭說完了,保守衛道人士似乎只是在鸚鵡學舌而已。
  《G型教主》的情節架構大致上和《芭樂特》一樣,故事中設定的男主角,其粗俗、淫穢、愚蠢、膚淺……總之,集合所有不見容於美國(以至西方)文明的性格於一身;他為了實現某種「理想」,前往全世界最「理想」的國家──美國;到了美國後,由於種種陰差陽錯而流落各處,旅途中與各種美國主流價值相遇,遂牽扯出種種滑稽的場景,叫人啼笑皆非之餘,同時提供一套重新看待主流社會意識型態的多元視角。
  柯恩早已算計好衛道人士的各種反應,尤其是對於他展露屁眼和陽具的反應;這套反諷策略並不止於故事的情節框架之內,甚至運用在影片以外的宣傳工作上:該片上映前數週,柯恩化身成布魯諾現身於MTV頒獎晚會,他身穿天使裝吊鋼索騰空而下,但由於「工程意外」導致他「錯誤地」卡在饒舌天王阿姆(Eminen)的座位上動彈不得,造成「柯恩用陽具和屁眼幫阿姆洗臉」的局面,阿姆當場「發飆」,並且憤而離席──當然,這一切都是經過事先精心安排的。
  這場「意外」之所以逼真,無非是因為阿姆「情緒失控」的表演,呼應了主流社會對公開展露陽具和男性屁眼的排斥,以及男男不相親的禁忌。同樣的反諷意識也出現在影片中;話說布魯諾一度要努力變成異性戀者,於是努力學習空手道,以圖學習如何擊退其他人的陽具。空手道教練和布魯諾針對各種陽具侵襲的場景見招拆招──異性戀恐同症所訴諸的,竟然是一整完整的肢體暴力教戰!
  暴力作為異性戀霸權的支撐力量,除了影片中的這段諷喻之外,在影片以外還有不少例證。由於片中有關恐怖組織al-Aqsa Martyrs' Brigades的片段惹毛了激進份子,導致有媒體報導指出柯恩已被列為攻擊對象了─不論是真有其事,還是又是某種宣傳伎倆,足以作為一項對於身體政治的註腳:暴力與恐同,兩者必然並置。故事主角的處境,更是呼應著這一先知式洞見。在影片中,布魯諾擺盪於兩條自我實現的可能路徑之間:一、以逞兇鬥狠的外表奠定直人的身份;二、堅持著希望會被主流社會接納的同志身分。
  加拿大藝評穆利‧偉特(Murray Whyte)在看過該片後提出了一個問題:柯恩是否是這個世代最偉大的藝術家?(詳見〈Is Sacha Baron Cohen the greatest artist of his generation?〉一文)偉特指出,一向反墮胎反同志的美國保守政客榮‧保羅(Ron Paul)被騙進影片中,本來以為是要談經濟問題,結果卻得面對布魯諾的性挑逗─偉特強調,保羅怎會料到布魯諾有此一招?筆者認為保羅萬萬料想不到,和他正面交鋒的那位布魯諾,竟然是一位身體政治的先知的虛構化身。
http://www.pots.tw/node/2981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 文:震爾
 
打著「都會」「女性」「時尚」…等等元素,「購物狂的異想世界」這片注定會賣。雖然同行的女生朋友們很愛,大受感動,但老實說男性同胞們除了覺得爆笑跟女主角很瞎,大概就是劇情很扯,很扯很扯很扯…。如果想陪女朋友輕鬆一下,可以去看看。不然,就還是免了吧!
  麗貝卡,一個追求時尚的購物狂。她對穿著打扮很有一套,只可惜對信用卡的認識比較少…。對,她有12張信用卡都刷到爆,然後失業了!欠下大筆卡債的她, 新工作竟然是要幫財經雜誌寫個人理財專欄,教大家認識信用卡!她能瞞過上司保住飯碗,從堆積如山的催收帳單中全身而退嗎?
  打從看到電影海報跟預告片起,我就知道「購物狂的異想世界」會吸引眾多的女性同胞。顯然電影院的老闆大爺們也跟我有同樣想法,本週上映的八部新片中,放映廳數除了《馬利與我》跟《黑暗金控》外,就屬《購物狂的異想世界》最多了,全省有44個廳同時放映。所以本來昨天晚上要看《黑暗金控》,但幫忙先去買票的朋友說座位太差,所以就看了《購物狂的異想世界》。呃,我現在想想突然覺得,座位太差,會不會只是藉口 XD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用了非常多的搞笑橋段。比如說男女主角跳舞的趣事,比如說在電梯中巧遇討債人,比如說…,嗯,我最好還是打住,再說下去你們就沒得看了。這些橋段真的還蠻好笑的,不 過倘若完全抽掉也不影響劇情,可整部片就會像漏了風的氣球一樣,整個扁掉。因為劇情的基本發想實在很簡單:「假如一個教人理財的專家,其實是個刷爆卡的卡債族?」這夠爆笑,也有可供發揮的矛盾處,但然後呢?
   電影結束後,我很自然地就想到《金髮尤物》這部片。還記得嗎?那個也是從頭到腳全身散發夢幻光芒的粉紅色女生?不同的是,《購》片是時尚版本,花得錢更多,穿得更體面。但我不得不說,對我來講《金髮尤物》的可信度還高一點。雖然一樣是利用愛美女主角的時尚知識,在原本不熟悉的領域(法律、個人理財)逆轉獲勝,但「購」片只讓我覺得很扯。也許就是怕劇本太無聊,所以花時間去鋪搞笑梗,但因為角色塑造的不夠真實,結果反倒更凸顯了劇本的無聊。我看了原著小說中的試讀片段,從女主角的自述口吻裡可以感受到她還蠻精明的,除了她可能無法算出自己的刷卡總金額以外…,不知電影裡的女主角看起來怎麼會像個草包…,好慘。
   但如果你喜歡時尚,如果你喜歡名牌,如果你喜歡《穿著 PRADA的惡魔》,(雖然這片也比《購》片好看,不過電影製片瞄準的就是這些觀眾。)如果你喜歡言情小說式的夢幻愛情,那麼你會喜歡《購物狂的異想世界》。當然啦,就算你不喜歡以上那些,只是想輕鬆地笑一笑,也願意拋開一切理性思考,那你也可以看看這部片。畢竟我有被它逗笑,真的真的。
  觀影心得(有劇情洩漏) 老實說,這片除了爆笑的片段讓我得以在電影院中放肆地大笑以外,真正讓我有點感觸的,反倒是反璞歸真的價值觀。當女主角為了自己不惜編織一個又一個的謊言,最終被男主角憤怒地拆穿時,他問了一句:「那誠實呢?」雖然也許偶爾撒點小謊編編理由很無關緊要,甚至比較容易在都市叢林行走,但我真懷念那個人人都記得華盛頓櫻桃樹的日子。雖然後來也被踢爆,那只是美國版的腳尾飯…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8&eid=v208110
 
購物狂 >百度百科
 
定義
誘因
心理醫生分析
克服方法
會診五種類型購物狂A.躊躇不決型
B購物上癮型
C盲目拷貝型
D癡迷高跟鞋型
E深陷絕望型
購物狂一族中的名女人血拼狂人
墨鏡狂人
自毀形象
女人:天生的購物狂
喜劇電影《購物狂》簡介
  定義
購物狂指完全不假思索地購買各種過生活所需的物品,如衣物、小裝飾品等,該種現象較常出現于女性,但也有男性,他們尤其在各大商場掀起打折狂潮的時候瘋狂的購物。   
不少心理醫生認爲有必要提醒公衆警惕這種心理偏差,患有此症狀的女性所熱衷購買的物品,多數與自己的外型裝飾有關,如服裝、鞋襪、化妝品、金銀珠寶首飾等。她們重視購物過程遠遠超過購物結果,潛在的原因多是缺乏自尊自信、內心空虛,只得用購物的方式來填補。
http://baike.baidu.com/view/86616.html?tp=0_11
 
購物狂作品:
天生購物狂/最愛女人購物狂 (2006,香港)
導演 韋家輝 Ka-Fai Wai   
編劇 歐健兒
主演 張栢芝/劉青雲/陳小春/官恩娜/徐小鳳
劇情介紹
……………
http://baike.baidu.com/view/523352.html?tp=1_11
 
(英)霍爾著/徐露丹譯購《物狂日記》(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內容簡介
  曾經,她揮舞著信用卡,沖鋒陷陣,血拼商場,看到名牌時,失去理智,兩眼放光。然而終于有一天,面對著已經被她榨幹的信用卡老友們,她發現自己已經欠下了個“就算念得快點,聽起來也好不到哪裏去”的數字。當債務已成爲數字,當名牌已往事隨風,艾莉克西斯爲還清債務,幾近歇斯底裏地節衣縮食,過起了戲劇般誇張而爆笑的生活:倒下來足以悶死一家人的名牌服飾被甩賣,爲了節省路費而把自己打扮得像只開車的蘑菇,在商店中爲了購物而孩子般大聲哀號。在購物狂的眼裏,世界也變得瘋狂,令人噴飯的想象力和漫畫式的誇張,讓你笑得痛快淋漓,笑到淚流滿面之余,又冷不防地湧上一絲溫暖……
購物狂的十大特征:
……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5792.html?tp=2_11
 
(英)金塞拉,楊勇譯 《購物狂與寶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內容簡介
  麗貝卡的日子真是有滋有味!到倫敦新開張的The Look精品百貨上班了;和老公盧克去尋覓新居了(新居還要有一間專門放鞋的大屋子);更重要的是,她懷了小寶寶了!一切都讓她雀躍不已。設計考究的嬰兒房、新款酷炫嬰兒車、琳琅滿目的嬰兒服,全在麗貝卡的品牌狂掃之列;甚至爲自己接生的婦産科大夫,她也預定了心儀“品牌”:懷孕明星們都趨之若鶩的維妮莎!   不久,前方傳來了險情:那位知名的、美麗迷人的婦産科大夫,竟然是盧克的前女友!難道慕名而去的“品牌”醫師,轉眼間就成了定時炸彈,引信上還嗞嗞冒著煙?這下麗貝卡是坐以待斃,還是從容出擊?購物狂麗貝卡將如何打響自己的幸福保衛戰?   百變麗貝卡,搞笑購物狂,就在你身邊!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4941.html?tp=5_11
 
香奈兒的秘密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 (2009)
 
導演: 尚庫南
編劇:Chris Greenhalgh
演員:麥斯密克生/安娜莫拉莉絲/Anatole Taubman/Yelena Morozova
  劇情簡介
揭開香奈兒「5號香水」創作秘辛,畢生最激情,也最刻骨銘心的祕密戀情。
2009年度影壇時尚話題,就是「香奈兒」。正宗香奈兒傳記電影,揭開香奈兒生平最禁忌深刻的戀史,香奈兒品牌代言人安娜莫拉莉擔綱主演,並由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親手打造戲服,未演先轟動。
1913年,巴黎,香奈兒專心投入已成名的事業並與富裕的亞瑟卡柏熱戀中。同年,史特拉汶斯基的經典作品《春之祭》,在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劇院中首演,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在這裡首次相遇,香奈兒也被這前衛的《春之祭》表演所深深著迷。但現場的觀眾卻憤怒到完全無法接受,由於《春之祭》太過於前衛新潮,現場幾乎釀成了一場大暴動。史特拉汶斯基為此傷心不已。
七年之後,1919年,贊助香奈兒開店的戀人亞瑟卡柏在巴黎車禍意外身亡,香奈兒為此痛不欲生。1920年,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兩人再度相遇,香奈兒因欣賞史特拉汶斯基的才華,大方出借私人別墅供他專心創作。
當革新當代時尚界的女王可可香奈兒,遇上俄國前衛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剎時電光石火。這段不倫卻轟烈的戀情,充分顯露了香奈兒敢愛敢恨、堅毅靈敏的女性特質;不為人知的是,那段激烈且難分難捨的戀情,不但間接催生香奈兒經典5號(N°5)香水,也造就了日後不朽的香奈兒時尚王國…
原文片名《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即指香奈兒女士及史特拉汶斯基,這兩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一位革新女性時尚,一位催生現代音樂。這段鮮為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短暫卻轟烈,催生了他們傳世的不朽作品…
  幕後班底與花絮
導演尚庫南在90年代初拍攝了多支廣告,1996年首部長片《太保密碼》,就讓法國國際大導盧貝松極力推崇讚揚。
  導演Q&A
這是一段不斷企圖壓抑的戀情,滋生在他們倆之間的愛苗早已茁壯超越任何時間與空間,誰也無法抑制這段禁忌的愛。
  演員卡司
氣質神似香奈兒本人的安娜莫拉莉絲,是在學生時期的某日下課途中,經過香奈兒法國康朋街總店,被香奈兒總監卡爾拉格斐所發掘的。
可可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
香奈兒對高級訂製女裝的影響,使她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史特拉汶斯基代表作為芭蕾舞劇《火鳥》《春之祭》,激發現代音樂,作品前衛,被人們譽為是音樂界中的畢卡索。
  延伸閱讀
她的愛情與她的孤寂《時尚女王香奈兒》 小智
《香奈兒的秘密》邁茲米克森愛得不可自拔
時尚、香水、情人《香奈兒的秘密》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ilm.asp?action=next&film_id=fcen91023441 
 
阿楨 2024-03-29 03:21:08

世界級食材中國造 2024-03-19 消費主張

源自歐洲的“黑色黄金”魚子醬爲何成爲了中國特産?不同年份、不同價格的魚子醬味道口感有何區别?魚子醬與鵝肝、黑松露並稱世界三大奢華美食。魚子醬因其色澤烏亮、口感豐富,被譽爲飲食界的“黑色黄金”。在過去魚子醬高昂的價格,勸退了很多消費者,而如今國際市場上魚子醬價格已經大大降低。

被譽爲“世界三大珍饈”之一的鵝肝是公認的頂級美味,以其獨特的絲滑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爲了餐桌上最閃耀的明星,其中最出名的當數法式鵝肝了。而讓人意外的是,享譽世界的鵝肝竟然大部分來自兩個中國的小縣城。
  相關新聞
在欧洲无比高级的松露,在中国云南不过是种普通的野味!
一袋日本松茸凭什么能值一套房?
雲南松茸濫摘頻傳 官農合作維護生態

阿楨 2024-02-13 02:43:34

人造鑽石漸受婚禮市場歡迎 衝擊天然鑽石價格年跌40% 2023年9月4日

由於經濟逆勢打擊奢侈品消費,加上人造鑽石大行其道,原鑽的價格加速跌落,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選擇以人工鑽石做為婚禮戒指,也使得在美國流行的一克拉或兩克拉新娘戒指中使用的寶石價格,跌幅比市場上的其他產品要大得多。
在過去 12 個月裡,壟斷天然鑽石供應的開採商戴比爾斯 (De Beers) 已經將其主流產品—用於製造婚戒的 2-4 克拉原鑽價格下調 40%。僅 7 月份就降價超過 15%。
由於鑽石平均售價從每克拉 213 美元跌至每克拉 163 美元,戴比爾斯上半年利潤下降了 60% 以上,僅為 3.47 億美元。 其八月份的銷售額是今年以來最低的。
  回應
鑽石本來就是一種虛構的價值
假鑽石就假鑽石, 山寨王國不虧是山寨
我會選人造的,還更完美且環保。鑽石的開採非常高碳排。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人造鑽石」產地在中國!河南拔得頭籌銷量增長416%
大陸鑽石銷售夯 人造鑽價格僅天然鑽三分之一

阿楨 2023-12-10 08:51:28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