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1 07:18:59阿楨

馬列《藝術經濟學》

真有他的,從馬列主義也能寫出廿一世紀的《藝術經濟學》(北京‧文化藝術,2004)。

更諷刺的是,它還是我讀過的第一本說不定中文也只有這本《藝術經濟學》專著。

大陸學者可能太閒太專了,不然怎會寫這種冷門的專著?

還不是為了服務中國共產黨的改革開放,只要看作者顧兆貴任職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以及在序言後記的表白,就可了然。

自己不行就嫉妒人家,台灣的藝術市場興起比大陸早,學者專家相關的文章也不少,但就沒人能專心地寫本專著,連「藝術投資學」的專著也是大陸專家夏葉子所作《藝術品投資》(北京出版社,2003)。

問題是資本主義的藝術市場之「藝術經濟學」,怎可能用馬克思《資本論》的那套政治經濟學套出來?

你只知資本主義經濟學概論,不懂經濟學學史,不然不會不知經濟學一開始就叫「政治經濟學」,會去掉「政治」二字,是資本主義試圖將經濟學科學化的結果,最明顯的是發展出計量經濟學,問題是經濟學從來就離不開政治,所以在計量經濟學之外仍同時存在著各派經濟學理論,只是受英美影响的經濟學系不教罷了。

沒必要去學那些不能用來解釋市場經濟和賺錢的東西,你看看一本四百多頁的《藝術經濟學》,只有廿頁不到(p.376-393)在談財務管理的技術性公式,其餘不是套馬列經濟學的生產力生產關係,就是大談與經濟學不相干的藝術議題。

所以這本應改名為《經濟藝術學》──從藝術的面向來論經濟──難怪書中到處可見其批評庸俗的藝術市場,這樣有中國特色的經濟藝術學怎可能用來解釋或幫助改革開放下的藝術市場之發展?

為何不行?就因為中國現今的藝術市場具有獨特性,所以才會寫出那樣的《藝術經濟學》,你不能老是以美台看天下!

可是作者意圖的是用他那套來指引中國未來的藝術市場之發展。

那就非個人意願所能控制了,連中共當局也會尊重藝術市場的客觀規律的,要不他們會大力發展藝術拍賣市場。
 
 
另參本館:當代中文藝術文物收藏投資書 《當藝術遇上經濟》 文化能公辦民營?《生態博物館》 故宮想變新宮? 《博物館能量》 <淺談博物館行銷> 不合時宜的憂思 《文化很好賺》 《博物館行銷策略》
 
 
 

 
圖博館 2017-10-04 11:35:33

據不完全統計,傳世汝窯約86件,大部分均為博物館典藏,其中台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回應
個人不是特別理解這些古董為什麼這麼值錢,如果說是文化價值,那它應該收藏於博物館之類,供人研究或者欣賞,但是現在貌似收藏者卻是有錢人居多,目的更多是為了升值炒賣.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http://www.guancha.cn/art/2017_10_03_429743.shtml


雲南當地買手意外摔損售價28萬翡翠賠3000元化解

據中新網2017.10.3報導,繼遊客在雲南瑞麗“手滑”摔壞30萬手鐲後,3日,一當地買手在雲南騰沖選購翡翠時再次“手滑”,摔損一售價28萬元的翡翠挂件。不過,最終經雙方協商,買手賠3000元化解此事。
  位於中緬邊境的騰沖是雲南傳統的翡翠集散地。每逢大假,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到騰沖當地珠寶市場淘寶。
  記者3日晚從騰沖外宣辦獲悉,當天是十一長假第三天,也是騰沖傳統趕集日,全國各地到商貿城珠寶市場淘寶的人比往常要多。一名買主(騰沖當地人)在挑選東西時,不慎將一件挂件摔落在地,所幸損傷不嚴重。後經雙方協商、報商貿城管委會調解、報警備案,最終買手賠償賣家三千元,化解此次矛盾。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6月27日,一名江西女遊客在雲南瑞麗旅遊時,意外摔碎了報價30萬玉鐲,當場暈倒。7月17日,遊客費女士與商家達成賠償協議,最終以17萬的價格進行賠償,費女士承擔70%責任(約合11.9萬元),商家承擔30%責任。但據知情人士表示,由於費女士的實際經濟狀況不好,她只賠了8000元,其餘部分“很多人願意為她買單”。
  回應
當時就說了“花式炒作”,結果好多人還是討論來討論去什麼“質料、品相、做工”之類的,純粹浪費時間。
這市場就沒行業規範嗎?
黃金有價玉無價

圖博館 2017-10-04 11:34:46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拍出2.6億港元,打破“雞缸杯”紀錄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2017-10-03在香港會展中心以2.6億港元拍出,連佣金為2.943億港元(約合2.5066億元人民幣)。香港蘇富比表示,今早的競投氣氛十分熱烈,競標爭持約20分鐘,經過近30口叫價後,最終由一名亞洲私人藏家投得,打破此前明“雞缸杯”創下的中國瓷器成交價紀錄。
  “汝窯天青釉洗”(聯合早報網站配圖)
此件汝瓷是一件直徑13厘米的筆洗,顏色為淡雅的天青色,筆洗內的冰裂紋路晶瑩清澈,是目前私人收藏的4件汝窯器具中,保存最完好、品質最佳的一件。此件汝瓷1982年6月倫敦蘇富比拍賣,原藏台北鴻禧美術館,現屬私人收藏。
  汝窯於北宋晚期(960—1127)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窯之首。而北宋晚期禦瓷汝官窯造於河南汝州,今寶豐縣,近千年來地位至高。據學者研究,汝官窯之燒造時間極短,普遍認為或只二十載。
據介紹,此件汝窯筆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型巧緻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台北鴻禧美術館舊藏,通器臻善,幾近完美,當屬汝官瓷之範。與南宋杭州官窯瓷相異,汝瓷特徵極為明確,其釉色仍有多樣變化,一如香港蘇富比(微博)2012年2.0786億港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亦有瑩亮晶透,青翠泛藍,細披冰裂開片紋者。
  據傳世名錄,汝窯從未大規模燒製,同一器形往往僅見一、二例,造形簡素則尺寸各異,底作三或五顆支釘等。汝瓷採立燒,且各器製於獨立匣缽中,更使空間局促。窯匠小心翼翼於窯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顆細小支釘支撐全器,困難重重,燒造成功者遂少。汝瓷多需二次入窯,先素燒,复釉燒。釉面開片紋乃出窯冷卻時,釉與胎身之收縮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卻成汝瓷特色。燒成如同天然寶石結晶般閃爍迷人之冰裂釉色,卻需天時地利,非人為可控制。
  另有文獻記載,汝窯用瑪瑙作釉的原料,其實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矽。因此,瑪瑙的加入對釉的性質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只能說明燒造宮廷用瓷之不惜工本。“冰裂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是鑑別真假汝窯瓷器的重要依據。
汝官窯在拍賣市場十分罕見,在1940年以來的70多年時間裡,除本拍品外,僅有6件汝官瓷經由拍賣售出,其中4件為蘇富比售出,2件為佳士得售出。汝瓷釉色隱青,淨澈通透、清雅,為宮廷御用瓷器,傳世不多。

圖博館 2017-07-19 12:40:17

遊客摔斷售價30萬手鐲後續:雙方和解遊客擔責70%

據中新網2017.7.18報導,記者從雲南省瑞麗寶玉石協會獲悉,經過協商摔斷售價30萬元(人名幣,下同)後暈倒的遊客費女士與商家於17日達成賠償協議,最終以17萬的價格進行賠償,費女士承擔70%責任(約合11.9萬元),商家承擔30%責任。
  6月27日10點左右,江西籍遊客費女士來到雲南省瑞麗市姐告玉城,逛到“林氏翡翠”商舖前,便將一個翡翠手鐲戴在其手上,店家告知她所戴手鐲售價30萬元後,她便想取下,費女士摘下手鐲後並未安放在櫃檯上,而是直接跌落在地面,摔成了兩段。想到手鐲高昂的價格和自己的經濟狀況,費女士便暈倒在現場,事件發生後引發網絡熱議。
  “在瑞麗市消費者協會、瑞麗市司法機構的主導下,雙方於17日簽署了賠償協議。”瑞麗寶玉石協會會長陳輝說,當天瑞麗寶玉石協會作為見證人,參加了雙方賠償協議的簽署。“協議按照翡翠手鐲17萬的價格進行賠償。”陳輝說,通過責任劃分,費女士承擔70%的責任,商家林氏翡翠承擔30%責任。
  雲南省瑞麗市與緬甸接壤,翡翠交易是當地的主要經濟貿易之一。姐告玉城則是當地著名的珠寶玉石集散地之一,吸引著眾多珠寶商及珠寶愛好者前往購買。
據悉瑞麗寶玉石協會於1994年進行籌建和申報,經向瑞麗市民政局登記備案後,正式宣告成立的行業社團組織,也是瑞麗從事珠寶玉石貿易中會員最多、最為規範、權威的社團組織。
  回應
 瑞麗寶玉石協會真霸道,一塊破石頭也能訛人10多萬
 其實我倒覺得老闆挺無辜的,平白無故被人摔了個鐲子,找誰說理去。
 講句行話:重要的是這個水頭的緬甸產玉鐲,市場價位報17萬,一點不坑,拿到京滬的珠寶店,開價50萬,多的是客人買。關鍵現在緬甸玉是賣方市場,礦源快要枯竭,老坑都已經沒石頭挖了,那地方又不平靜。觀網水友需要加強學習,開闊眼界,努力提升自己。
 支持!不能說我弱勢我就有理!
 按女士說是低保戶,十一萬也是天文數字,這麼爽快簽字和解,這裡面肯定有貓膩。雲南的水真是深啊,不是一般的深
 責任三七開還挺合理的。評論裡一堆說這種品質的手鐲不足3萬。3萬也可以,自己去挖自己去加工
 一看你就是來炒作的,別以為沒有人知道你們批發價和出貨價的水分有多大,往死裡坑人,不會有好報的。
 玉石行業暴利怎麼不提?貴重物品自己不鋪地毯,開店碰瓷?
 好,玉石行業暴利好吧,但是老闆強買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