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9 10:15:54阿楨
《戰地春夢》
海明威的兩部戰爭小說
(天華,1979)和《戰地鐘聲》常會令人混淆不清。怎會?《春夢》描述的是一次大戰時在義大利一對美國軍醫官與英国女看護,双双逃軍到中立國瑞士,但女的因難產而亡的春夢了無痕之戰爭愛情小說,其中穿插著殘酷戰爭對人性的扭曲──軍人醉生夢死,軍方濫殺無辜,當然還有戰場的血腥和逃避的飢寒病亡,電影裡的這些影像令人印象深刻。
至於《鐘聲》呢?無論小說或電影都印象不深刻,大概是描述西班牙內戰,一群反抗軍去炸重要交道要道古橋的故事。
原來你是從看電影來認識小說的,你也未免太俗了?
你沒讀過小說吧,書裡的對話大多還是短短的海氏風格。《春夢》裡海氏「迷失的一代」式的人物也不缺,《鐘聲》裡的反抗軍彼此間除了不信任、嫉妬外也沒幾句對話,冷峻的很。這些都是海氏風格啊!
是嗎?一般讀者觀眾沒幾人會如此看東西的,人們注意的是戰爭場面和愛情故事,所以《春夢》才會比《鐘聲》賣座。
俗的可以,就鏡頭掌握人物的表情以及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來看,《鐘聲》表現的比《春夢》好。
東一句俗、西一句俗,海明威的小說《勝利者一無所獲》又有何文字魅力了,乾巴巴的短句對話,比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還不如(不過多賺稿費可能相同),古龍在簡潔的文字對話中還帶有蒙太奇似的鏡頭、和充滿感性及哲思的江湖感嘆,而海明威呢,除了乾巴還是乾巴,真搞不懂怎會成為名著經典。百思不得其解,除了他擅於宣伝個人伝奇般的玩女人和冒險打戰打獵的故事,就是那些宣伝自己是「迷失的一代」的作家出版商、彼此相互吹捧,所產生的文學明星現象。
你不懂「極簡主義」也看過極簡設計或聽過極簡音樂吧!簡潔本身不就是極具魅力?
問題是海氏未免過簡了,簡的像一般人日常的打招呼、虛應彼此,沒啥持色嘛。
那就去看《老人與海》吧,一個老頭與大魚的生死搏鬥,沒多少無聊的對話,有的是海氏晚年的生命觀──人可被打敗,但不可以死。
你講反了吧?
可是老人的結局就如此啊,魚沒了,老命保住一條。倒是海氏本人,含槍自盡死了,做人尤其和愛人關係也失敗了。
永別了武器>維基百科
《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又譯《戰地春夢》,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寫成的半自傳體小說。海明威用精煉的語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爲背景,批判了戰爭的荒謬、虛無和非理性。
情節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Frederic Henry)因爲在意大利前線受傷,被轉送到米蘭的醫院接受治療,認識了英國女護士凱瑟琳?巴克莉(Catherine Barkley),互生愛意。此時前線戰爭不斷失利,亨利的傷口也已完全癒合,亨利本來該歸隊了,幸好他得了黃疸,又延長了假期。護士認為那是他有意過量喝酒而造成的。亨利生氣的問護士知不道知道患黃疸病是個什麼滋味。護士回答說,“我想那總比上前線好”。亨利與凱瑟琳在旅館裡過著甜蜜的日子,後來凱瑟琳懷了身孕,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凱瑟琳將亨利送上列車。
亨利重返前線後,被派開車送醫療器材往南方。此時正值義大利軍隊在卡波雷托戰役潰敗,大舉撤退之際,他收留了兩名開脫的義大利軍人,車子在途中陷入了泥地,車上兩名軍人又想開脫,亨利開槍射殺了其中的一位,另一位逃入田間。他們不得不棄車跋涉,途中亨利被當成逃兵逮捕,執行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亨利直奔米蘭找尋凱瑟琳,但凱瑟琳已去斯特拉薩。歷經千辛萬險,亨利終于找到凱瑟琳,但意大利軍事法庭卻下令逮捕亨利。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和凱瑟琳在風雨交加的夜裡劃船逃往瑞士,在邊境時,他們被瑞士當局扣留,亨利謊稱自己是運動員,熱愛劃船,前來瑞士參賽。因為他們有合法的護照,加上有足夠的現金,瑞士當局並沒有為難他們。在瑞士,他們度過短暫的幸福生活,凱瑟琳臨盆時卻因骨盆過小,難産而去世。亨利在黑夜裏冒著大雨回到旅館。
亨利重返前線後,被派開車送醫療器材往南方。此時正值義大利軍隊在卡波雷托戰役潰敗,大舉撤退之際,他收留了兩名開脫的義大利軍人,車子在途中陷入了泥地,車上兩名軍人又想開脫,亨利開槍射殺了其中的一位,另一位逃入田間。他們不得不棄車跋涉,途中亨利被當成逃兵逮捕,執行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亨利直奔米蘭找尋凱瑟琳,但凱瑟琳已去斯特拉薩。歷經千辛萬險,亨利終于找到凱瑟琳,但意大利軍事法庭卻下令逮捕亨利。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和凱瑟琳在風雨交加的夜裡劃船逃往瑞士,在邊境時,他們被瑞士當局扣留,亨利謊稱自己是運動員,熱愛劃船,前來瑞士參賽。因為他們有合法的護照,加上有足夠的現金,瑞士當局並沒有為難他們。在瑞士,他們度過短暫的幸福生活,凱瑟琳臨盆時卻因骨盆過小,難産而去世。亨利在黑夜裏冒著大雨回到旅館。
歷海明威作品
小說:
急流的春天 (1926) 妾似朝陽又照君 (1926) 永別了,武器 (1929) 雖有猶無 (1937) 戰地鐘聲 (1940) 渡河入林 (1950) 老人與海 (1952) 河流中的島 (1970) 伊甸園 (1986) 乞力馬紮羅山下 (2005)
短篇故事: 大雙心河 (1924) 士兵的家 (1925) 雨中的貓 (1925)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1926) 白象似的群山 (1927) 殺人者 (1927) 不敗者 (1927) 一天的等待 (1933) 乞力馬紮羅山的雪 (1936) 世界之都 (1936) 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1936) 賭徒、女尼與無線電 (?) 一個年輕人的冒險 (?)
短篇故事集:
短篇故事: 大雙心河 (1924) 士兵的家 (1925) 雨中的貓 (1925)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1926) 白象似的群山 (1927) 殺人者 (1927) 不敗者 (1927) 一天的等待 (1933) 乞力馬紮羅山的雪 (1936) 世界之都 (1936) 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1936) 賭徒、女尼與無線電 (?) 一個年輕人的冒險 (?)
短篇故事集:
三個故事和十首詩 (1923) 在我們的時代裡 (1925) 男人沒有女人 (1927) ? 勝者一無所獲 (1933) 乞力馬紮羅山的雪 (1936) 第五縱隊 (1938) 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 (1969) 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1972) 完整故事集 (1987) 故事集 (1995) 本質的海明威 (?) 海明威的讀者 (?)
Plays: 短暫快樂時光 (1961) ? 海明威英雄 (1967)
非小說:
Plays: 短暫快樂時光 (1961) ? 海明威英雄 (1967)
非小說:
午後之死 (1932) 非洲的青山 (1935) 狂野的一年 (1962) 流動的饗宴 (1964) en:By-Line: Ernest Hemingway (1967) en:Ernest Hemingway: Cub Reporter (1970) 海明威書信選集1917年-1961年 (1981) 危險的夏天 (1985) en:Dateline: Toronto (1985) 真實的前線 (1999 memoir)
電影改編:
電影改編:
戰地春夢 (1932) 戰地鐘聲 (1943) 雖有猶無 (1944) 殺人者 (1946) en:The Macomber Affair (1947) 中斷點 (1950) 乞力馬紮羅山的雪 (1952) 太陽依舊升起來 (1957) 戰地春夢 (1957) 老人與海 (1958) 一個年輕人的冒險 (1962) 殺人者 (1964) 戰地鐘聲 (1965) 戰地春夢 (1977) ? 太陽依舊升起來 (1984) 愛與戰爭 (1996) 老人與海 (1999)
電視改編: 戰地春夢 (199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8%E5%88%AB%E4%BA%86%EF%BC%8C%E6%AD%A6%E5%99%A8
電視改編: 戰地春夢 (199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8%E5%88%AB%E4%BA%86%EF%BC%8C%E6%AD%A6%E5%99%A8
戰地鍾聲
《戰地鍾聲》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歐美現代文學史上描寫西班牙內戰的優秀作品之一。
小說講述了一個美國志願者羅伯特?喬丹爲了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來到西班牙山區的一個遊擊隊裏與遊擊隊員們攜手合作,並肩作戰,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喬丹與一位曾遭受法西斯淩辱的西班牙姑娘瑪麗亞純真的愛情故事。但爲了西班牙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爲了他所篤信的並爲之奮鬥的事業,也爲了他所熱愛的姑娘,在小說結尾,喬丹勇敢地獨自一人面對追來的敵人,同時也面對死亡。這是海明威成功地塑造的又一個“硬漢形象”。
http://baike.baidu.com/view/375549.htm
小說講述了一個美國志願者羅伯特?喬丹爲了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來到西班牙山區的一個遊擊隊裏與遊擊隊員們攜手合作,並肩作戰,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喬丹與一位曾遭受法西斯淩辱的西班牙姑娘瑪麗亞純真的愛情故事。但爲了西班牙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爲了他所篤信的並爲之奮鬥的事業,也爲了他所熱愛的姑娘,在小說結尾,喬丹勇敢地獨自一人面對追來的敵人,同時也面對死亡。這是海明威成功地塑造的又一個“硬漢形象”。
http://baike.baidu.com/view/375549.htm
戰地鐘聲
導演: 山姆伍德(Wood, Sam)
演員: 賈利古柏(Gary Cooper),英格利褒曼(Ingrio Bergman)
本片榮獲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獎
根據美國大作家海明威名著改編的。
導演: 山姆伍德(Wood, Sam)
演員: 賈利古柏(Gary Cooper),英格利褒曼(Ingrio Bergman)
本片榮獲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獎
根據美國大作家海明威名著改編的。
1937年西班牙正內戰激烈。國際的反法西斯戰士、美國青年羅伯特?喬登,奉命將國民軍的一座山區大橋炸掉。他找到遊擊隊長巴伯魯,同他一起去炸橋計畫。之後,巴伯魯懷疑羅伯特企圖奪取他的領導權。少女瑪麗曾被法西斯暴徒強暴,羅伯特來到擊隊後,二人產生了感情,這使巴伯?十分嫉妒,因此,他對炸橋計劃不再熱心。還將起爆器燒毀。遊擊隊剛動身去炸橋,就被壞人纏住,埃爾等人引誘壞人,以犧牲換取了炸橋的順利進行,巴伯魯在山口被三個山民的稱讚喚回榮譽感,于是帶領這三個人返回參加炸橋活動。炸毀安裝完畢,羅伯特返回安全地才發現,助手安賽爾沒有跟回來,就在這時,壞人的坦克已經上橋頭……。瑪麗與羅伯特一同痛悼戰友,不料在撤退途中被包圍。為掩護戰友,也為保護瑪麗腹中的小生命,羅伯特毅然推開她離開,把最後留給自己…… .
戰地春夢--愛與和平的故事佳 by周季庭
海明威,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一生中充滿了冒險、愛、與各種不同於凡人的體驗。他樂於奉獻自已的身軀於戰場,也因此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戰地春夢便是其中佳作。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透過主人翁亨利的經歷,描繪出一個又一個精采絕倫的橋段。故事以戰事發展為主線,穿插著亨利與凱薩琳從相知、相愛到想終生廝守的愛情故事。
書中深刻的描述了戰爭如何讓人類一步步走向滅亡:毀滅了物質生活的充裕,抹煞了精神層次的思考,扼殺了原本理應完滿的愛情,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無謂的殺戮。寫實的筆法將戰爭血淋淋的在眼前重複播放,斷垣殘壁下的傷兵彷彿在告訴我們他們對戰事的深惡痛覺。
現代科技的進步,將戰爭的主力轉移到核武、生化戰。一拖再拖的多年抗戰日後可能不複見,然而,由於武器的強大威力,可能會帶給人類更大的打擊。無論在古今中外,戰爭所帶來的影響皆不容小覷,不管是經濟層面、改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會造成巨大而難以挽回的變革。
戰爭期間,民生物資的配給少了,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深處水深火熱之中。大量的軍事裝備和軍需用品需要大筆的金錢來添購,政府已無經費的狀況下,只得靠舉債度日。戰後就能得到和平和幸福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縱使是身為戰勝國,戰後要面臨的重建工作和重組政府,也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方能彌平舊日的創傷,更別提戰敗國了。
教育方面:國家時局動亂的情形下,第一個被犧牲的,便是無辜的孩子。在能混口飯吃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之情況中,又怎能期望政府可以費心思在辦學上呢?教育之於國家便好似鈣質之於骨骼,或許在短時間內無法感覺到其重要,但失去教育的國家就像缺乏鈣質的骨架,漸漸的失去了支撐身體的功能。當戰爭結束,國家急需人才效力時,才發現人才早已消失在一片又一片的血泊中……。
自古以來,人類總以為只有在戰爭後才能換來和平,然而事實不然!戰爭為人們帶來的痛苦與傷害,絕對遠大於幸福、安寧。它拆散了無數恩愛的伴侶、它讓所有家庭的生活陷入苦境、它讓人嚐盡了生離死別。
文中的男女主角,相識於戰火綿延的前線。極富張力的相戀情節,點綴在戰爭的無情和殘忍中。浪漫的愛情故事令戰地春夢一書,除了晦澀外,更添一筆迷人的色彩。愛情是溫順而令人迷惘的,而它的神奇之處,便在於無法預知下一秒的情節。亨利從原本的逢場做戲,一直到和凱薩琳的再次相逢,點燃起對愛的熊熊烈火。海明威平易近人的筆法寫出了對愛情最真的感動。
顛覆了傳統「童話故事」式的結尾,亨利在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同時,失去了他最珍愛的另一半-凱薩琳母子皆意外死於難產。當同時失去了愛情與親情,那將會是如何的悽涼?
任何事都有一體的兩面,或許在正向思考的同時,我們也應從反方向加以考慮。戰爭或許能讓某些人名留青史,也或許對他來說是件具有正面意義的事,但同時它對多數人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抹平的。愛情,固然甜蜜歡愉,但如何讓愛情成為生活良方,而非毒藥,並使自己從中成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海明威,在轟轟烈烈、多采多姿的日子中過了一生,卻在槍響中結束生命畫上不完美的句點,或許,它的特異獨行將永遠震盪在世上,直到永遠……。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2-9.htm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透過主人翁亨利的經歷,描繪出一個又一個精采絕倫的橋段。故事以戰事發展為主線,穿插著亨利與凱薩琳從相知、相愛到想終生廝守的愛情故事。
書中深刻的描述了戰爭如何讓人類一步步走向滅亡:毀滅了物質生活的充裕,抹煞了精神層次的思考,扼殺了原本理應完滿的愛情,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無謂的殺戮。寫實的筆法將戰爭血淋淋的在眼前重複播放,斷垣殘壁下的傷兵彷彿在告訴我們他們對戰事的深惡痛覺。
現代科技的進步,將戰爭的主力轉移到核武、生化戰。一拖再拖的多年抗戰日後可能不複見,然而,由於武器的強大威力,可能會帶給人類更大的打擊。無論在古今中外,戰爭所帶來的影響皆不容小覷,不管是經濟層面、改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會造成巨大而難以挽回的變革。
戰爭期間,民生物資的配給少了,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深處水深火熱之中。大量的軍事裝備和軍需用品需要大筆的金錢來添購,政府已無經費的狀況下,只得靠舉債度日。戰後就能得到和平和幸福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縱使是身為戰勝國,戰後要面臨的重建工作和重組政府,也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方能彌平舊日的創傷,更別提戰敗國了。
教育方面:國家時局動亂的情形下,第一個被犧牲的,便是無辜的孩子。在能混口飯吃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之情況中,又怎能期望政府可以費心思在辦學上呢?教育之於國家便好似鈣質之於骨骼,或許在短時間內無法感覺到其重要,但失去教育的國家就像缺乏鈣質的骨架,漸漸的失去了支撐身體的功能。當戰爭結束,國家急需人才效力時,才發現人才早已消失在一片又一片的血泊中……。
自古以來,人類總以為只有在戰爭後才能換來和平,然而事實不然!戰爭為人們帶來的痛苦與傷害,絕對遠大於幸福、安寧。它拆散了無數恩愛的伴侶、它讓所有家庭的生活陷入苦境、它讓人嚐盡了生離死別。
文中的男女主角,相識於戰火綿延的前線。極富張力的相戀情節,點綴在戰爭的無情和殘忍中。浪漫的愛情故事令戰地春夢一書,除了晦澀外,更添一筆迷人的色彩。愛情是溫順而令人迷惘的,而它的神奇之處,便在於無法預知下一秒的情節。亨利從原本的逢場做戲,一直到和凱薩琳的再次相逢,點燃起對愛的熊熊烈火。海明威平易近人的筆法寫出了對愛情最真的感動。
顛覆了傳統「童話故事」式的結尾,亨利在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同時,失去了他最珍愛的另一半-凱薩琳母子皆意外死於難產。當同時失去了愛情與親情,那將會是如何的悽涼?
任何事都有一體的兩面,或許在正向思考的同時,我們也應從反方向加以考慮。戰爭或許能讓某些人名留青史,也或許對他來說是件具有正面意義的事,但同時它對多數人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抹平的。愛情,固然甜蜜歡愉,但如何讓愛情成為生活良方,而非毒藥,並使自己從中成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海明威,在轟轟烈烈、多采多姿的日子中過了一生,卻在槍響中結束生命畫上不完美的句點,或許,它的特異獨行將永遠震盪在世上,直到永遠……。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2-9.htm
「戰地春夢」讀後感
「戰地春夢」一書是由海明威所著。海明威於一八九九年七月出生在美國北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隆隆炮聲讓他心馳神往,由於如此,本故事之序幕就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義大利戰場上……。
美國中尉亨利是個熱愛戰爭的青少年,他來到了義大利的第一前線領導士兵們與敵國交戰。炮火延續了好幾年,在此中,亨利與一位在戰場上醫治傷患的英國護士凱瑟琳萍水相逢,互生愛意。剛開始亨利只是逢場作戲,以慰藉白天在戰場上面對混亂的戰火。不久,亨利在夜間遭敵軍偷襲,身負重傷,被轉送到米蘭的美國醫院休養。在那裡,他又與凱瑟琳再次相遇,這次,亨利對凱瑟琳付出真心,他們彼此相愛,並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
好不景常地,亨利在傷勢痊癒後收到了返回部隊的通知書,這時,凱瑟琳卻懷了身孕,他們只好忍痛離別。就在亨利回到部隊時,因義軍慘敗而撤退,途中被當地警察粗暴的逮捕。在眾多士兵皆被警官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歷盡了艱險,一路潛逃,好不容易才找到凱瑟琳。亨利決定退出這場可怕的戰爭,與摯愛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他們在這個世外桃源裡悠悠地渡過了嚴冬。然而凱瑟琳卻死於難產。從此,亨利永別了戰場,也永別了他的真愛……。
看完這本書,我體認到了戰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統治者因為自己的私心,想擴張領土、擁有更多的權貴而發起戰爭,卻使得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被破壞的蕩然無存;更有許多家庭被戰爭震得支離破碎!在此書裡,看到了兵官們厭戰的情緒,他們時時刻刻都要忍受身邊的親友死於炮火中的消息。天人永隔,乃是人世間最令人哀痛的一件事,即使打了勝仗,也換不回那些無辜的生命。
這本小說寫的硬朗而簡潔,顯出海明威獨特的風格。從結尾裡體會出作品含而不露、哀而不傷的風韻。生命是如此莊嚴、可貴,是不容許侵犯的!如果是為了捍衛領土、捍衛家園而戰,就算犧牲,也屬光榮;但如果只是為了私人利益而使人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就罪惡至極了!我們不要輕易地發動戰爭,才能使眾多人民度過寧靜且安詳的每一個日子!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1-5.htm
美國中尉亨利是個熱愛戰爭的青少年,他來到了義大利的第一前線領導士兵們與敵國交戰。炮火延續了好幾年,在此中,亨利與一位在戰場上醫治傷患的英國護士凱瑟琳萍水相逢,互生愛意。剛開始亨利只是逢場作戲,以慰藉白天在戰場上面對混亂的戰火。不久,亨利在夜間遭敵軍偷襲,身負重傷,被轉送到米蘭的美國醫院休養。在那裡,他又與凱瑟琳再次相遇,這次,亨利對凱瑟琳付出真心,他們彼此相愛,並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
好不景常地,亨利在傷勢痊癒後收到了返回部隊的通知書,這時,凱瑟琳卻懷了身孕,他們只好忍痛離別。就在亨利回到部隊時,因義軍慘敗而撤退,途中被當地警察粗暴的逮捕。在眾多士兵皆被警官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歷盡了艱險,一路潛逃,好不容易才找到凱瑟琳。亨利決定退出這場可怕的戰爭,與摯愛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他們在這個世外桃源裡悠悠地渡過了嚴冬。然而凱瑟琳卻死於難產。從此,亨利永別了戰場,也永別了他的真愛……。
看完這本書,我體認到了戰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統治者因為自己的私心,想擴張領土、擁有更多的權貴而發起戰爭,卻使得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被破壞的蕩然無存;更有許多家庭被戰爭震得支離破碎!在此書裡,看到了兵官們厭戰的情緒,他們時時刻刻都要忍受身邊的親友死於炮火中的消息。天人永隔,乃是人世間最令人哀痛的一件事,即使打了勝仗,也換不回那些無辜的生命。
這本小說寫的硬朗而簡潔,顯出海明威獨特的風格。從結尾裡體會出作品含而不露、哀而不傷的風韻。生命是如此莊嚴、可貴,是不容許侵犯的!如果是為了捍衛領土、捍衛家園而戰,就算犧牲,也屬光榮;但如果只是為了私人利益而使人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就罪惡至極了!我們不要輕易地發動戰爭,才能使眾多人民度過寧靜且安詳的每一個日子!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1-5.htm
海明威與他的戰地春夢
金獎導演李察艾登堡祿執導,珊卓布拉克與克裏斯歐唐納主演,【永遠愛你】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記述少年海明威與愛格妮範考斯基的秘密戀情。當時海明威18歲,範考斯基26歲。範考斯基是一位護士,兩人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識相戀,海明威以她為本寫下傳世名作「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塑造了「戰地春夢」裡的烽火佳人凱瑟琳巴克利,然而,凱瑟琳的原型身分一直成謎,直到1961 年海明威自殺後,他的兄弟為文追憶,才在文章中公開謎底。
十年後,一位學者麥可雷諾在佛羅裏達專訪愛格妮範考斯基,寫成第一本「戰地春夢」的研究專書-「海明威的第一次大戰」(Hemingway's First War),揭露了這本小說的自傳性。而直到海明威的戰爭同袍亨利維拉與詹姆斯納格出版了「海明威的戰火戀情」,這段往事全貌才浮現。
無緣的三人世界 永恆的烽火佳人
麥肯奇艾斯汀飾演【永遠愛你】片中的亨利維拉,維拉後來成了外交使節,1918年時他亦曾參加紅十字會,到義大利開救護車。他因虐疾與黃疸病,到米蘭的紅十字會醫院就醫,與院中的海明威成為知交。當時院中有很多人喜歡愛格尼,維拉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天下午,他看到海明威握著愛格尼的手,樣子〝可不像在幫他量脈摶〞,他就知道,自己輸給海明威了。海明威死後不久,維拉與愛格妮恢復來往。愛格妮希望死後能跟父母、外祖父母葬在退伍軍人公墓,維拉靠著自己在公家機關的人脈,為她實現了這個願望。
1984年,愛格妮範考斯基在首都華盛頓下葬,現場並有六人儀隊,以表揚她在紅十字會所做的貢獻。為表謝忱,愛格妮的丈夫將她在大戰期間寫的日記送給維拉。維拉集結了她寫給海明威的信,及海明威從義大利寫回家的信,經研究海明威的學者詹姆斯納格檢視後,於89年出版。
http://209.85.175.132/search?
金獎導演李察艾登堡祿執導,珊卓布拉克與克裏斯歐唐納主演,【永遠愛你】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記述少年海明威與愛格妮範考斯基的秘密戀情。當時海明威18歲,範考斯基26歲。範考斯基是一位護士,兩人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識相戀,海明威以她為本寫下傳世名作「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塑造了「戰地春夢」裡的烽火佳人凱瑟琳巴克利,然而,凱瑟琳的原型身分一直成謎,直到1961 年海明威自殺後,他的兄弟為文追憶,才在文章中公開謎底。
十年後,一位學者麥可雷諾在佛羅裏達專訪愛格妮範考斯基,寫成第一本「戰地春夢」的研究專書-「海明威的第一次大戰」(Hemingway's First War),揭露了這本小說的自傳性。而直到海明威的戰爭同袍亨利維拉與詹姆斯納格出版了「海明威的戰火戀情」,這段往事全貌才浮現。
無緣的三人世界 永恆的烽火佳人
麥肯奇艾斯汀飾演【永遠愛你】片中的亨利維拉,維拉後來成了外交使節,1918年時他亦曾參加紅十字會,到義大利開救護車。他因虐疾與黃疸病,到米蘭的紅十字會醫院就醫,與院中的海明威成為知交。當時院中有很多人喜歡愛格尼,維拉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天下午,他看到海明威握著愛格尼的手,樣子〝可不像在幫他量脈摶〞,他就知道,自己輸給海明威了。海明威死後不久,維拉與愛格妮恢復來往。愛格妮希望死後能跟父母、外祖父母葬在退伍軍人公墓,維拉靠著自己在公家機關的人脈,為她實現了這個願望。
1984年,愛格妮範考斯基在首都華盛頓下葬,現場並有六人儀隊,以表揚她在紅十字會所做的貢獻。為表謝忱,愛格妮的丈夫將她在大戰期間寫的日記送給維拉。維拉集結了她寫給海明威的信,及海明威從義大利寫回家的信,經研究海明威的學者詹姆斯納格檢視後,於89年出版。
http://209.85.175.132/search?
海明威
歐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英语: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記者、作家以及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的一生感情錯綜复杂,先后结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1939年至1960年期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并称自己为「普通的古巴人」。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写下了闻名於世的代表作《老人與海》。古巴革命胜利以後,海明威曾与古巴革命的领导人菲德爾·卡斯楚会面。在2002年11月11日時,卡斯楚親自出席了海明威故居博物馆的落成仪式。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榮獲數個不同的獎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以《老人與海》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老人與海》又使海明威獲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辭世之後,美国现代图书馆在2001年所评出的“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他的两部作品《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名列其中。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簡潔著称,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現在仍舊是極具權威性的著作。
家族
海明威的父親名為克拉倫斯·艾德蒙茲·海明威(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曾畢業於奧柏林大學,毕业后当了一名内科医生。克拉倫斯的父親是內戰時期的老兵安森·海明威,安森後來一直在芝加哥經營興隆的房地產生意。克拉倫斯是一個狂熱的硬幣收集家與集郵家,亦會收集坡塔瓦圖密印第安人的箭頭。他也是業餘的標本家,會剝製小動物和鳥類,同時也收集蛇類,他把這些蛇類放在密封的玻璃罐子中,用酒精保存。
他與海明威的母親格雷斯·霍爾·海明威(Grace Hall Hemingway)在高中時代初次相遇。她是個聲線美妙的女低音,她的母親與老師們都曾鼓勵她從事正統歌劇事業。她高中畢業之後,有5年的時間從事音樂教學、語言與聲音訓練的工作,但是她有眼疾,因為她7歲時害過一次猩紅熱。後來她的眼睛依舊對強光非常敏感,因此頭部常有神經痛。在她23歲那年的冬天,她在紐約市的麥迪遜廣場初次登台表演歌劇,但是她的眼睛受不了台上燈光的照射,於是跟父親在同年夏天出國,回來之後,1896年10月1日與年輕的克拉倫斯·海明威醫生結婚。
早年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時,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奥克帕克。他生下來時體重即達9磅半,高23英寸,是新教徒克拉倫斯·艾德門茲·海明威和葛瑞絲·豪爾·海明威的第二個孩子,亦是第一個兒子。他有一位姊姊,名叫马塞琳(Marceline);大妹叫马德琳(Madelaine);二妹叫桑妮(Sunny);三妹叫厄休拉(Ursula);四妹叫卡罗尔(Carol);卡罗尔底下是個男丁,是海明威唯一的弟弟,名叫萊斯特·克拉倫斯(Leicester Clarence)。在他7個月大時,海明威一家到密西根瓦隆湖旅行,並在那裡建了一所農舍,他們把這農舍命名為溫德米爾(Windemere)——此名乃取自葛瑞絲英國故居溫德米爾湖之名——夏天時常有到那裡度假。他們一直等到前往瓦隆湖時才為海明威受洗。就在10月1日午前不久,這是葛瑞絲結婚的三周年紀念日,海明威便在第一公理會教堂,以歐内斯特·米勒·海明威之名受洗。他的名字取名均沿襲母系家族——歐内斯特乃其外祖父之名,而米勒乃是寢具製造商外叔祖之名。海明威於1902年遷往奧克帕克,因此他的童年是在奧克帕克中度過。海明威一家住在其外祖父歐内斯特·霍爾(Ernest Hall)所造的一所六卧室的維多利亞式房子。
海明威的童年大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他在那裡吃、睡、遊玩,可以儘量吸取山林之氣。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是圖畫書和動物漫畫,平日也喜歡聽各類型的故事。小時候的海明威總是很喜歡模仿其他人物,每當他聽到故事時,總會不斷模仿故事中他喜歡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對缝纫等家事亦很感興趣,她母親說:「他喜歡縫製東西,他常想為他爸爸縫件穿的衣物。他喜歡縫爸爸的褲子,有一條褲子是媽媽給他補著玩的。」他喜歡各種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他會對他的玩具講話,而且把它們擬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小弟弟,但是,當1902年4月他的妹妹尤蘇拉生下來時,他的眼睛充滿了淚水說:「我想,也許耶穌明天會送個小弟弟給我。」
海明威的童年大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他在那裡吃、睡、遊玩,可以儘量吸取山林之氣。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是圖畫書和動物漫畫,平日也喜歡聽各類型的故事。小時候的海明威總是很喜歡模仿其他人物,每當他聽到故事時,總會不斷模仿故事中他喜歡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對缝纫等家事亦很感興趣,她母親說:「他喜歡縫製東西,他常想為他爸爸縫件穿的衣物。他喜歡縫爸爸的褲子,有一條褲子是媽媽給他補著玩的。」他喜歡各種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他會對他的玩具講話,而且把它們擬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小弟弟,但是,當1902年4月他的妹妹尤蘇拉生下來時,他的眼睛充滿了淚水說:「我想,也許耶穌明天會送個小弟弟給我。」
海明威的母親一直希望誕下一對雙生子,但是卻事與願違,為了安撫自己,她讓小海明威穿上粉紅色的方格花布衣,並戴著一頂飾有花朵的寬邊帽,換了姐姐马塞琳那樣的髮型,讓小海明威跟他姐姐马塞琳(Marcelline)衣著裝扮一樣,為他們拍了一張照片,稱他們為「雙生子」。
海明威的母親希望兒子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是海明威卻繼承了父親的興趣如打獵、釣魚及在的森林和湖泊中露營。由於海明威從小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因此這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令他後來一輩子都很熱愛大自然,後來更為了多點與大自然的接觸而時常出外到杳無人煙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從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畢業為止都是在奧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學業和體育上都極為優越;他會拳擊、足球,並在班中表現出了他英語的過人天赋。他首次的寫作經驗是在初中時分別給兩個文學報社寫文章,後在高中時成為學報編輯。有時他會使用「Ring Lardner Jr.」這筆名寫作,是為了紀念他心目中的文學英雄拉德納(Ring Lardner)。
高中畢業之後,他必須面對的是大學、戰爭與工作。雖然他的父親要他與马塞琳一起上奧柏林大學,他也可能比較喜歡與他的同學和一些好友們一起上伊利諾州立大學,然而他卻拒絕了上大學,以18歲之齡到了在美國相當有地位的《堪城星報》(Kansas City Star)當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雖然他在《堪城星報》僅僅工作了6個月(1917年10月17日-1918年4月30日),但是由於這家報社在當時的美國相當有地位,僱用了很多才華洋溢的記者,而每個人幾乎都有著同一個夢想──寫小說。處於這種氛圍下,海明威漸燃起了寫小說的念頭。加上海明威受了星報的寫作風格影響,即謂:「用簡潔的句子。用短的段落作文章開首。用強有力的的英語。思想正面。」在海明威出生(1899年)的百年紀念時,《堪城星報》為表示對他的敬意,把海明威稱為該報後來那100年的首席記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海明威數個月以後,海明威不顾父親的反對,辭掉了記者一職,嘗試加入美國軍隊以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情況。「當我參加上一次的大戰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海明威於1942年說,「我記得我只是認為我們是主隊,而奧國是客隊。」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奮德教授曾說:「他身材結實、寬肩膀、頭形端正、有深棕色的頭髮和小鬍子。」本來,海明威的身材這麼好,應能入伍,但是卻由於視力缺陷,導致身體檢查不及格,他後來只被調到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意大利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並沒有在安全的旅館停留下來,反而儘量接近战场。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赴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泰德·布魯姆貝克租了一輛計程車,希望能看到一兩個新弹坑。泰德寫道:「我們一聽到炮彈爆炸,我們的車子就儘快驅往爆炸聲的地方去……但是我們一離開那兒又聽到市內遠處另一聲爆炸。」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海明威數個月以後,海明威不顾父親的反對,辭掉了記者一職,嘗試加入美國軍隊以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情況。「當我參加上一次的大戰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海明威於1942年說,「我記得我只是認為我們是主隊,而奧國是客隊。」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奮德教授曾說:「他身材結實、寬肩膀、頭形端正、有深棕色的頭髮和小鬍子。」本來,海明威的身材這麼好,應能入伍,但是卻由於視力缺陷,導致身體檢查不及格,他後來只被調到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意大利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並沒有在安全的旅館停留下來,反而儘量接近战场。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赴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泰德·布魯姆貝克租了一輛計程車,希望能看到一兩個新弹坑。泰德寫道:「我們一聽到炮彈爆炸,我們的車子就儘快驅往爆炸聲的地方去……但是我們一離開那兒又聽到市內遠處另一聲爆炸。」
到達意大利前線之後,海明威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在他到達那裡的第一天,米蘭附近的一座彈藥庫爆炸。海明威給星報写道:「當一座彈藥庫爆炸時,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禮。我們把傷患帶進來就像在堪萨斯綜合醫院的情形一樣。」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裡因爆炸而拋落下來的屍體,帶到一個臨時停屍場,他發現他們找到的女尸多於男尸。那一次看到的事情令海明威極為震驚。
之後他遇到的士兵並沒有減輕他的驚恐。在一次關於戰場上死亡情形的討論,埃里克·道爾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從未聽過的。他很喜歡這句名言,於是要求埃里克把那句話寫在一張紙條上,後來他又把它背誦下來。那句話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劇的第二部分:「真的,我並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隨便怎麼個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樣。」他這種對死亡的看法反映在他寫給他父母的一封信裡。「死亡是件非常簡單的事,」他這樣寫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給士兵供應補給品時受傷,結束了他的救護車司機的工作。他被奥地利的塹壕的一個迫擊炮彈擊中,在他的腿遺下了弹片,並也被機關槍射中。尽管自身負傷,他仍把一名意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带,後來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medaglia d'argento)。
海明威在米蘭一個美國紅十字會的醫院工作。由于没有什么娱乐,他常常喝得醉醺醺的和讀報紙,以消磨時間。在這裡,他結識了来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修女安格妮·庫洛斯基(Agnes von Kurowsky),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岁。海明威愛上了她,但是他們的關係在海明威要返回美國時就中止了;安格妮沒有如预计之中跟海明威返美,而是与一名意大利軍官浪漫缠绵。這件事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難以去除,並成為他早期小說《戰地春夢》的創作靈感。在后来岁月中,海明威越来越把自己当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缪称自己取得过意大利军队的中尉军衔,并且参加过三次战斗。
處女作與其他早期作品
戰爭結束之後,海明威回到奧克帕克。由於禁酒令的關係,1920年,他遷往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巴瑟斯特街(Bathurst Street)1599號的一所公寓居住。在那裡居住期間,他在《多倫多星報》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裡是一名自由作家、記者和海外特派員。海明威在那裡的朋友是星報記者莫利·卡拉漢(Morley Callaghan)。卡拉漢在那裡剛開始寫短篇故事;卡拉漢把這些短篇故事給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對這些作品讚不絕口。後來他們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在1920至1921年短短的一年間,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並為一所小報社工作。1921年,娶了他的首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遜(Hadley Richardson)。在同年的9月,他遷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爾伯恩北街1239號的一所狹窄的三層公寓居住。那建築物現在仍在原處,而在這公寓前面則是一個有「海明威之家」(the Hemingway Apartment)字樣的匾子。哈德莉認為這公寓太黑和過於消沈,但是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遷離芝加哥和奧克帕克,再沒有再回到那裡居住,而是遷出了國外。
他們聽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勸告,在巴黎安頓了下來,在這裡,海明威給星報做關於希土戰爭(1919年-1922年)的採訪。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後,安德森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格楚特斯坦。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師益友,並把他介紹到「巴黎現代主義運動」(Parisian Modern Movement)中,然後前進到蒙巴拿斯區(Montparnasse Quarter);這是美國移民成為「迷失的一代」的開始,而這是由海明威的小說《太陽照樣昇起》和《流動的饗宴》的題詞帶動起的。他另一深受其影響的人是意象派的創立者艾茲拉·龐德。
海明威的首部作品《三個故事和十首詩》(1923年)在巴黎由羅伯特·麥卡蒙(Robert McAlmon)出版。同年,他們一家回到多倫多作一個短暫停留,就在那時,海明威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取名約翰,並請格楚特斯坦做約翰的教母。由於要支持一個家庭實在太忙碌,海明威開始對多倫多星報的工作感到沉悶,並於1924年1月1日辭去了這工作。海明威給星報寫的作品大多都在後來出版於1985年的《Dateline: Toronto》。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裏》(1925年)出版之後,首登美國文壇。對於海明威本人來說,這部作品極為重要,一再告訴他他極簡潔的寫作風格亦可為文壇所接受的。
1925年4月,在《大亨小傳》出版的兩星期後,海明威在丁哥酒吧(Dingo Bar)遇見了《大亨小傳》的作者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費茲傑羅和海明威起初在相遇之後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他們常常一起大喝一番,然後就打開話匣子。他們常常交換手稿,費茲傑羅更總是希望海明威在文壇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是他們後來的關係逐漸冷卻,且更有相互競爭的氣氛存在。然而費茲傑羅的妻子潔兒達(Zelda Fitzgerald)打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海明威。她更加曾公開形容海明威為「假貨」和「騙子」,並聲稱他看上很有大男子氣概,其實也只是其外表而已。她開始無理地指出海明威是同性戀者,並譴責她丈夫與海明威一起進行社交活動。
海明威的第一部成功的小說是《太阳照样升起》(1926年),而這一部小說他只需6個星期就能在他最喜愛的咖啡館「丁香園」中完成了。這是部半自傳體的小說。這小說十分成功,受到廣泛的稱許。在不久之前,在海明威讀過費茲傑羅《大亨小傳》的手稿之後,他得到了創作靈感,便寫下了此書。
1927年,海明威與哈德莉·理察遜離婚,並另娶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一個來自阿肯色州Piggott的虔誠的天主教徒。費孚是一名臨時的時裝記者,工作於像《名利撤》(Vanity Fair)和《時尚》(Vogue)這類的時尚雜誌。這時,海明威開始改為皈依天主教。那一年,海明威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出版,這裡面有很多他的短篇小說,而其中的《殺人者》(The Killers)是海明威最為知名的短篇小說之一。 1928年,海明威與費孚遷到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開始了他們兩人的新生活。可是,他們的新生活不久以後就被一件悲慘的事情的發生中斷。
1928年,海明威的父親克拉倫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財務的折騰,用內戰時期的手槍自殺。這件事對海明威來說是很大的打擊。他趕快回到奧克帕克以安排後事,並令他想到在天主教中,自殺是會下地獄的。約也是在這期間,黑太陽出版社(Black Sun Press)創立者,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認識的朋友哈里·克羅斯比,亦自殺身亡。在同一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Patrick)出生於堪薩斯城,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格利高里·海明威(Gregory Hemingway)在數年以後才出生。在母親辛苦的陣痛後,醫生終於成功剖宮取出嬰兒,一些資料顯示《戰地春夢》有記此一情景。
《戰地春夢》詳細描述了美國士兵弗萊德里克·亨利(Frederick Henry)與英國護士凱瑟琳·巴克利(Catherine Barkley)之間的浪漫故事。這小說是以自傳的文體寫成的:此書故事情節的靈感明顯地是來自海明威在米蘭與庫洛斯基護士的關係;而小說中的凱瑟琳在產前陣痛的創作靈感卻是來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寶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當有關一戰的其他書籍都開始成名後,《戰地春夢》這才出版。《戰地春夢》的成功大大解決了海明威當前的財政困難。
基韋斯特與西班牙內戰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基韋斯特的家,現為博物館海明威後來終於聽了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勸告,於1931年遷往了基韋斯特(他在那裡住的房子現為博物館)。在那裡,海明威與好友沃爾多·皮耳士(Waldo Peirce)到海龜(Dry Tortugas)附近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Sloppy Joe),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後之死》和《勝者一無所獲》收集資料。1940年,即九年之後,海明威的那場婚姻結束了。後來在1950年代,他進入了他一生的另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寫的作品達一生所有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七十。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基韋斯特的家,現為博物館海明威後來終於聽了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勸告,於1931年遷往了基韋斯特(他在那裡住的房子現為博物館)。在那裡,海明威與好友沃爾多·皮耳士(Waldo Peirce)到海龜(Dry Tortugas)附近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Sloppy Joe),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後之死》和《勝者一無所獲》收集資料。1940年,即九年之後,海明威的那場婚姻結束了。後來在1950年代,他進入了他一生的另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寫的作品達一生所有作品數量的百分之七十。
1932年,《午後之死》這部關於鬥牛的書籍正式出版。對於《午後之死》這本書籍,有些人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有關鬥牛士和鬥牛技巧的手冊,甚至可說是對有關死亡、藝術和高貴之間關係的思考。在《午後之死》這本書中,海明威大談關於鬥牛的事:這些儀式差不多都是宗教上的習慣。他寫關於西班牙的書籍都是受巴羅哈的影響(在海明威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去見了巴羅哈,並告訴他說,海明威認為巴羅哈更應獲得諾貝爾獎)。海明威在1925年看過潘普洛納的奔牛節之後成了其狂迷,後來更寫成《太陽照樣昇起》,描述奔牛節的盛況。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隨一隊狩獵的旅行隊到過肯亞的蒙巴薩、奈洛比及馬查科斯,再到達坦尚尼亞,並在賽倫蓋提(Serengeti)、曼雅拉湖(Lake Manyara)四圍及現在塔蘭吉雷國家公園(Tarangire National Park)的西及南部打獵,打的是大象、獅子、老虎等陸棲的大型動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記載了他那次到非洲的旅行,而《乞力馬扎羅的雪》和《法蘭西斯馬康伯快樂而短暫的一生》(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則是他的非洲經歷的小說化版本。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了西班牙,為《北美報業聯盟》(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報導有關西班牙內戰的資訊。在那時,海明威與約翰·多斯·帕索斯的友情斷裂了,因為他不顧任何警告,仍然繼續報導不單關於海明威不喜歡的法西斯主義者的醜事,還也報導海明威喜歡的左派共和軍的醜事。就這樣,海明威又與另一位記者馬修斯(Herbert Matthews)成為了朋友。同時,海明威亦開始懷疑他信仰的天主教,最後更離開了天主教教會。那場戰爭亦令海明威的婚姻決裂。寶琳·費孚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天主教是支持法西斯主義的,但是剛好相反,海明威並不喜歡法西斯主義,他是偏向支持共和軍政府的。在這時,海明威寫了一個不大著名的散文:《告發》(The Denunciation),並於1969年才得以附《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出版。這故事是以類似自傳的文體寫成的,記述海明威是戰時的共和軍情報員和教員。
在這時期,有很多身體的健康問題困擾著海明威:他染上了炭疽病;眼球被割傷;額頭弄下一道很深的傷口;患上流行性感冒;患牙痛;有痔瘡;患上腎病;鼠蹊肌肉被拉傷;手指被意外割傷,傷口深至骨頭;在騎馬穿過懷俄明州的森林深處時令手、腳和臉部受傷;在車禍時把手折斷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
美國在1941年12月8日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明威首次請求加入海戰。他將他的漁船比拉號(Pilar)改裝為偵察船,在古巴近海從事搜索德軍潛艇的工作。當聯邦調查局接管對於加勒比的反偵察工作時——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起初就很懷疑海明威,而後來胡佛越發懷疑他——海明威以《科里爾》雜誌(Collier's Weekly)的戰爭通訊記者之身份到歐洲去。海明威在那裡監視著車輛人員登陸艇的登陸D日,但是其實他並不能上岸去。他後來很憤怒,因為他的妻子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在6月7日穿著護士服裝,乘坐一艘裝滿炸藥的船橫渡大西洋離開了。後來,他聲稱自己在Villedieu-les-Poêles把3個手榴彈投入一個有黨衛隊軍官隱藏的地窖。海明威在雲布爾烈城堡(Château de Rambouillet)是名非正式的聯絡官員,後來更自行成立自己的黨派。
戰爭結束後,海明威開始寫他的《伊甸園》,而他一直都沒能完成該作品,並在他逝世後的1986年其刪節本才得以出版。他的很多時間都是在一個名為「Acciaroli」的意大利小鎮(大概位於那不勒斯南部136公里),在那裡,人們常看到他手拿瓶子四處走。
4年後,海明威與瑪莎離婚,並另娶1944年開始在海外認識的戰時通訊記者瑪麗·維爾許·海明威(Mary Welsh Hemingway),在不久後再度回到古巴。
海明威《戰地鐘聲》之後的作品是《渡河入林》(1950年),以二戰後的威尼斯為背景。由於海明威當時迷戀著一個年輕的意大利女孩,因此他寫的《渡河入林》是記述一個戰時的陸軍上校與一個年輕女孩的浪漫故事。這本小說引來很多負面的批評,他們多批評海明威庸俗、文體不適當或多愁善感,甚至被譏是江郎才盡;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批評海明威,馬奎茲就曾表示:「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
晚年
1952年,《老人與海》出版,海明威对這中篇小說的成功極為滿意,他据此獲得1953年度普利茲獎及195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兩項殊榮。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卻表現得異常謙遜,並提及丹麥作家凱倫·白烈森,說「若把這獎項頒給美麗的作家伊莎·丹尼蓀,他會更高興」。這些獎項令他在國際上重拾聲望。
此後,他再临噩運:在一次狩獵中,他先後遭遇兩次飛機失事,因而受重傷;他扭傷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嚴重受到腦震盪,他的左眼暫時失明,左耳也暫時失聪,括約肌癱瘓,脊椎骨嚴重受傷,肝臟、脾臟和腎臟破裂,臉部、手臂和腿被嚴重燒傷。一些美國報紙誤發了海明威的訃告,以為他當時已傷重不治。
此外,在一個月以後,他更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傷,雙腿、前軀幹、雙唇、双手前臂嚴重燒傷。這些痛楚一直維持了很久,令他無法到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
後來他偶爾找到了一些1928年寫的手稿,重新整理為現在的《流動的饗宴》,重現一點點希望。雖然他的能量好像是恢復了,但酗酒問題還是困擾著他。他的血壓和膽固醇極高,他患的主動脈炎及其意志消沉的情況因酗酒而惡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後,外國人擁有的資產全被沒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國人返回美國。海明威選擇再停留多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海明威與菲德爾·卡斯楚保持良好的關係,並曾聲明自己支持該次革命。
1960年2月26日,欧内斯特·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鬥牛故事《危險夏日》未果。于是他和妻子瑪麗向朋友、《生活雜誌》主席威爾·朗(Will Lang Jr.)要求離開巴黎並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說服朗出版他的手稿,並順帶加上插圖設計。雖然這建議沒有文字記錄,仍被採納了。1960年9月5日,這故事的第一部分出現在《生活雜誌》中。
海明威後來在爱達荷州克川市(Ketchum)接受了高血壓及肝臟問題的治療——並因為患憂鬱症和偏執狂而也得接受電痙攣療法,但是後來認為可能就因為海明威接受了電痙攣療法而加快了他的自殺行為發生,因為據稱在他接受此一治療後嚴重失去記憶。他的重量亦流失了很多,他高約183厘米,這時卻只重約170磅(即只有約77公斤)。
自殺
海明威曾於1961年的春天試圖自殺,於是再次要接受電痙攣療法。在他的62歲生日前3個星期,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克川市(Ketchum)海明威的家,他用從地下室貯藏庫找來的雙管獵槍自殺了,妻子聽到槍聲,立即下樓察看,當時已面目全毀,只剩下嘴巴與下巴,法醫最後認定為擦槍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後的行為任何人都不需負上責任,並以天主教的儀式把他埋葬。據稱在他接受了電痙攣療法的治療後嚴重破壞了他的記憶;醫學和學術界亦極為留意此一說法。除了以上的一種說法外,亦有人認為海明威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在寫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無法再達到《老人與海》那樣的質量後,就陷入了絕望,雖曾試圖靠深海捕魚、打獵、飲酒等來分心,但是還是徒勞,最後才要自殺。[11]
海明威的其他家庭成員亦也都是自殺身亡的,如他父親、兄弟姊妹及後來的孫女瑪葛·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一些人認為海明威患有躁鬱症。在他一生,他都常常喝得重醉,因在晚年過度酗酒而導致他患上此病症。海明威被葬於爱達荷州克川市最北部的公墓。
妻子及兒孫
伊麗莎白·哈德莉·理察遜(Elizabeth Hadley Richardson),婚於1921年9月3日,於1927年4月4日離婚。
兒子,約翰·哈德莉,生於1923年10月10日。
孫女,瓊·海明威(Joan Hemingway)
孫女,瑪葛·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
孫女,瑪利爾·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
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婚於1927年5月10日,於1940年11月4日離婚。
兒子,派翠克(Patrick Hemingway),生於1928年6月28日。
兒子,約翰·哈德莉,生於1923年10月10日。
孫女,瓊·海明威(Joan Hemingway)
孫女,瑪葛·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
孫女,瑪利爾·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
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婚於1927年5月10日,於1940年11月4日離婚。
兒子,派翠克(Patrick Hemingway),生於1928年6月28日。
兒子,格利高里(Gregory Hemingway),生於1931年11月12日。
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婚於1940年11月21日,於1945年12月21日離婚。
瑪麗·維爾許(Mary Welsh),婚於1946年3月14日。
1946年8月19日,她因異位妊娠而流產。
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婚於1940年11月21日,於1945年12月21日離婚。
瑪麗·維爾許(Mary Welsh),婚於1946年3月14日。
1946年8月19日,她因異位妊娠而流產。
早期批評之影響
海明威早期的作品銷路很好,受到各界的好評。這成功令他開始變得很自負。例如,他開始主動要教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如何寫作;他亦聲稱英國著名小說家福特(Ford Madox Ford)是性無能的。海明威的轉變是由於太多評論的關係。一些刊物抨擊他為下流作家。費茲傑羅指,麥卡蒙曾聲稱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寶琳是個女同性戀(在她與海明威離婚後有人稱她與其他女性發生女同性戀的性關係)。格楚特斯坦在她的作品《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中有談到他,指出他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
馬科斯·伊斯特曼(Max Eastman)對海明威的印象極差,常常嚴言責備他。伊斯特曼後來寫了一篇名為《Bull in the Afternoon》的文章,諷刺海明威的《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另一方面,伊斯特曼的批評令海明威放棄其孤獨及禁慾主義,並開始寫關於當時社會發生的事情。海明威這樣維持了起碼一段時間;他的文章給左派雜誌社《新大眾雜誌》(New Masses)寫的《Who Murdered the Vets?》及《雖有猶無》就是寫關於當時社會時事的問題。
對於眾批評,海明威曾在1958年說:「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當人們不打擾時寫作,或可以堅決的對待。但最好的作品完成時必定是在你墜入情網時。」
海明威一直與批評家是水火不相容的,他說批評家是饒舌專家,就像相命術士說些空洞的話騙取一點稿費而已,他在1924年寫過一篇文章說,平均每一位美國名作家就有十一位批評家靠批評這位名作家來出點風頭。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會批評的人不自己寫點像樣的東西給別人看,而老是以寄生蟲的心態寫些雜文或廢話。
著名作品
《49個故事》
1938年,海明威所作的49個故事加上他唯一一部完整的劇本《第五縱隊》出版成《第五縱隊與49個故事》。海明威的目的是,如他在該書的前言所說,要多寫作。這本書中的很多故事都能在其他書包括《在我們的時代裡》、《沒有女人的男人》、《勝者一無所獲》和《乞力馬扎羅的雪》中找到。
在這本書中,雖然很多故事都很短,但是在它們之中卻也有很多頗著名的,而其中的《殺人者》(The Killers)就是很著名的一個短篇小說。
《戰地鐘聲》
1939年春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戰勝了共和軍,結束了西班牙內戰。佛朗哥法西斯分子奪去了海明威的家,在1940年,海明威因離婚而失去了他在基韋斯特心愛的家。離婚數星期後,海明威娶了他在西班牙四年的同伴瑪莎·蓋爾霍恩,是為其第三任妻子。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小說《戰地鐘聲》。该书1939年寫於古巴及基韋斯特,並於1940年7月寫畢。這部長篇小說以西班牙內戰作為背景,叙述一個名叫約丹(Robert Jordan)的美國人在共和軍一方與西班牙士兵戰鬥的故事。故事素材主要是來自海明威在西班牙的經歷及戰爭報導。這是他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書名源自約翰·唐尼的《沉思第十七篇》(Meditation XVII)。
寫作風格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惜墨如金且輕描淡寫而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受在《堪城星報》作記者時的影響,後來整輩子的寫作都是沿用在星報工作時用的寫作風格:「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
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裏》出版,大大震動美國文壇,一再向他說明他這種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是為美國文壇所接受的。
對於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格楚特斯坦在《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指出「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旅美學者夏志清亦有評論過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他認為海明威的文章具記者風格,「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
海明威簡潔、直接的寫作風格亦是影響後世作者最大的地方。他很少用裝飾性的字眼,而是以簡明的句子講訴一些人在生活上所表現出的勇氣、力量和尊嚴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有《戰地春夢》、《戰地鐘聲》及《老人與海》。1940年《戰地鐘聲》出版。它是一部描述西班牙內戰的作品,海明威表達了佛朗哥極權統治不但影響西班牙人,也影響其他國家的人。那個時期,歐美國家很多左傾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都表態反對極權統治。該書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描寫滿懷理想的美國青年約丹(Robert Jordan)志願參戰,逃亡時因受傷而被遺棄在後方,於是獨自與敵人火拼,最後以自殺了結此生的悲劇。故事情節複雜,人物刻劃生動。曾拍攝成電影。但是夏志清指出晚年的海明威寫來寫去還是這個筆調,甚至是自我嘲諷。
死後出版的作品
海明威一生寫了很多信件,於1981年,這些信件很多都被史克利布納爾(Charles Scribner)出版於《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 1917-1961》。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一些人的爭議,指海明威自己曾聲明他不希望出版他的書信。1996年,他的更多書信被其編輯麥克斯威爾·柏金斯出版成《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
現在有一個長期的工作在進行中,就是要把海明威還在生時寫的數千封信收集起來,然後出版,而這工作正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海明威基金會負責著手完成,而英語教授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校長葛拉罕·史潘尼爾(Graham Spanier)之妻桑德菈·斯潘尼厄(Sandra Spanier)是為總編輯。
海明威終生不斷地寫作,直至他逝世為止。所有海明威創作的未完成作品都在他逝世後出版了;這些未完成作品有《流動的饗宴》、《島之戀》、《尼克·亞當斯故事集》(部分地方未被出版)、《危險夏日》及《伊甸園》。[15]瑪麗·海明威表示她曾與查爾斯·史克利布納爾合作校訂海明威的《島之戀》手稿,然後把其出版。她亦指出:「還得更正稿的錯誤標點符號及錯別字,也做了些剪接的工作,我肯定這些都是海明威自己弄的錯誤。這書完全是海明威的作品,我們並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對這些作品出版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認為海明威的親屬或出版社並沒有權利決定是否出版海明威的作品。例如,各界多對1986年由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的《伊甸園》版本很不以為然,雖然這版本只是對海明威起初的寫作內容作了一點修訂,但這修訂本卻已刪去了原文的三分之二。
《尼克·亞當斯故事集》在1972年海明威死後才正式出版。所有被認為已做好最後修訂的海明威短篇小說於1987年被收集起來,並出版成《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一書。此外,在1969年, 《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The Fifth Column and Four Stories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亦出版了。它包括了海明威唯一一部完整的劇本《第五縱隊》及其他四個關於海明威在西班牙內戰中的經歷的未出版作品。
1999年,另一作品《初見即真》出版,並標明海明威為此書的作者,但是其實他的兒子派翠克·海明威幫忙編輯了很多。六年以後,《初見即真》的修訂本《乞力馬扎羅下》出版。這本書是在海明威於1953至1954年往非洲最後一次旅行時寫下的。在他遇到飛機失事之前,他與第四任安子瑪麗在肯亞停留了數個月。[17]
在海明威逝世後出版的作品還有他當記者時寫的文章,這包括他寫給《紳仕雜誌》(Esquire Magazine)、《北美報業聯盟》(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及《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等雜誌的專欄和文章。後來在2005年,海明威的很多這些作品及雜集才收集成《Hemingway and the Mechanism of Fame》出版。
在2004年12月,紐約市的克麗絲蒂書店舉行了一個拍賣會,拍賣品是一份屬於海明威未曾公開的漫畫手稿並附親筆簽名信。那份於1924年完成的漫畫手稿僅有五頁之多,創作時期比他寫成《在我們的時代裡》還要早數年,被學者歸類為他少年時期的作品。
海明威極少嘗試創作及接觸漫畫,他之所以寫下那份五頁長的漫畫手稿,相信是受到他的朋友諷刺小說家約翰·多斯·帕索斯和劇作家唐納德·奧登·史都華(Donald Ogden Stewart)的影響。
評價
《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曾寫過一篇短文,敘述1957年春天與海明威夫妻在巴黎聖米歇爾大道相遇,並將他的失敗之作《渡河入林》列為海明威最好的一本小說,「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雖然馬奎斯也同意此書在愛情對白顯得平板與矯飾。
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表示海明威的小說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記者風格的文章「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曾為《大亨小傳》寫序的林以亮也認為,在費茲傑羅生前,海明威的地位遠高於費氏,但是海明威死後,一窩蜂的模仿,讓海明威文筆的缺點曝露無遺,相反的費茲傑羅的地位在二戰後卻如日中天。
影響及遺產
海明威對美國文學影響深遠,在今天,美國文學仍然受著海明威的影響。事實上,海明威的寫作風格影響甚大,影響著大部分的現代小說,很多作家都想要模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這些作家都受到了海明威的現代主義文學影響。詹姆斯·喬伊斯稱海明威的一部短篇作品「一個清潔而光線充足的地方」是「最好的故事之一」。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亦影響到了傑克·卡盧克和其他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說他曾希望成為一個像海明威這樣偉大的美國短篇小說作家。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常常將自己跟海明威比較,在他早期的小說《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中亦可看到海明威風格的簡潔字句。湯普森後來亦學效海明威,開槍轟自己的頭,自殺身亡,但他用的是點四十五,而不是獵槍。在拉丁美洲文學中,海明威的影響可從諾貝爾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中看到。此外,著名小說家艾爾莫·雷納德(Elmore Leonard)稱海明威是影響他最大的人,這可從他著的散文中看到。儘管他聲稱自己並不認真寫文學著作,但他卻說:「我以模仿海明威來學習……直至我發現自己並沒能模仿他對生命的態度。我並沒有像他那般對自己或任何事都存認真的態度。」
獎項與榮譽
在海明威生前,他曾獲得以下獎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銀制勇敢勳章(medaglia d'argento)
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非官方的軍事通訊記者而在1947年獲得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
1953年憑《老人與海》獲得普立茲獎
1953年憑《老人與海》及一生的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非官方的軍事通訊記者而在1947年獲得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
1953年憑《老人與海》獲得普立茲獎
1953年憑《老人與海》及一生的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趣聞
在與海明威與他的朋友及作家莫利·卡拉漢的一場拳擊賽中,他的口部受傷。海明威把鮮血吐在卡拉漢的臉上,說:「鬥牛士在受傷時就是這樣做的,以顯示對敵手的蔑視。」
根據很多海明威的傳記和參考資料,他高約6尺,曾一度重達約260磅。他肌肉發達而健壯,但是在他到達中年時還是出現大腹便便的情況。他有深棕色的頭髮,棕色的眼睛,並在23歲開始習慣留有小鬍子。在50歲,他開始蓄有灰色的鬍子。他的額頭上有一道疤痕,這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20年間在巴黎因醉酒而弄來的(現認為他當時在廁所要沖馬桶,不小心把一道天窗拉到他的頭上)。他一生都患有近視,但是由於過於自負,他一直不肯戴上眼鏡,直到32歲才有所改變(但在照片中鮮少看到海明威戴上眼鏡)。他喜歡網球、拳擊、釣魚及打獵,並恨惡紐約市。
儘管海明威對於其家鄉奧克帕克並無好感,但是奧克帕克對海明威的評價卻很正面。奧克帕克今天还有一個海明威博物館,另外每個夏天都有一個海明威節。
根據很多海明威的傳記和參考資料,他高約6尺,曾一度重達約260磅。他肌肉發達而健壯,但是在他到達中年時還是出現大腹便便的情況。他有深棕色的頭髮,棕色的眼睛,並在23歲開始習慣留有小鬍子。在50歲,他開始蓄有灰色的鬍子。他的額頭上有一道疤痕,這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20年間在巴黎因醉酒而弄來的(現認為他當時在廁所要沖馬桶,不小心把一道天窗拉到他的頭上)。他一生都患有近視,但是由於過於自負,他一直不肯戴上眼鏡,直到32歲才有所改變(但在照片中鮮少看到海明威戴上眼鏡)。他喜歡網球、拳擊、釣魚及打獵,並恨惡紐約市。
儘管海明威對於其家鄉奧克帕克並無好感,但是奧克帕克對海明威的評價卻很正面。奧克帕克今天还有一個海明威博物館,另外每個夏天都有一個海明威節。
海明威的猫
海明威生前,一名水手曾送给他一只多趾猫。这只猫的后代在海明威位于佛罗里达州威斯特礁的庄园里繁衍生息,从1930年代直至今日(2007年),目前共有50只。庄园在1964年被出售,现为一座私人博物馆,但是这个变化并未影响到猫儿们。然而,美國農業部近期表示,这座博物馆须如动物园一样,申请执照才能展示动物,否则猫儿们得被送走;但博物馆因客观环境的限制,无法达到执照的要求。2006年12月,美国联邦法院驳回了博物馆提出的诉讼,要求博物馆与农业部双方协商。
小說
1925年:《春潮》(The Torrents of Spring)
1926年:《香港: 太陽照樣昇起》《台灣: 太陽依舊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9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1937年:《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
1940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50年:《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1952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70年:《島之戀》(Islands in the Stream)
1985年:《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
1999年:《初見即真》(True At First Light)
2005年:《乞力馬扎羅下》(Under Kilimanjaro)
1926年:《香港: 太陽照樣昇起》《台灣: 太陽依舊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9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1937年:《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
1940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50年:《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1952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70年:《島之戀》(Islands in the Stream)
1985年:《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
1999年:《初見即真》(True At First Light)
2005年:《乞力馬扎羅下》(Under Kilimanjaro)
非小說
1932年:《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
1935年:《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
1962年:《Hemingway, The Wild Years》
1964年:《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1967年:《By-Line: Ernest Hemingway》
1970年:《Ernest Hemingway: Cub Reporter》
1981年:《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 1917-1961》
1985年:《危險夏日》(The Dangerous Summer)
1985年:《Dateline: Toronto》
1935年:《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
1962年:《Hemingway, The Wild Years》
1964年:《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1967年:《By-Line: Ernest Hemingway》
1970年:《Ernest Hemingway: Cub Reporter》
1981年:《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 1917-1961》
1985年:《危險夏日》(The Dangerous Summer)
1985年:《Dateline: Toronto》
短篇小說集
1923年:《三個故事和十首詩》(Three Stories and Ten Poems)
1925年:《雨中的貓》(Cat in the Rain)
1925年:《在我們的時代裡》(In Our Time)
1927年:《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
193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33年:《勝者一無所獲》(Winner Take Nothing)
1938年:《第五縱隊與49個故事》(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1972年:《尼克·亞當斯故事集》(The Nick Adams Stories)
1987年:《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1995年:《海明威故事選集》(Everyman's Library: The Collected Stories)
1925年:《雨中的貓》(Cat in the Rain)
1925年:《在我們的時代裡》(In Our Time)
1927年:《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
193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33年:《勝者一無所獲》(Winner Take Nothing)
1938年:《第五縱隊與49個故事》(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1972年:《尼克·亞當斯故事集》(The Nick Adams Stories)
1987年:《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1995年:《海明威故事選集》(Everyman's Library: The Collected Stories)
被拍成電影的作品
1932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由加里·庫珀(Gary Cooper)主演
1943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由加里·庫珀和英格麗·褒曼主演
1944年:《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亨弗萊·鮑嘉和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主演
1946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巴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主演
195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由葛雷哥萊·畢克主演
1957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由洛·賀遜(Rock Hudson)主演
1957年:《太陽照樣昇起》(The Sun Also Rises),由泰隆·鮑華(Tyrone Power)主演
1958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史賓塞·屈賽主演
1962年:《一個年輕人的冒險》(Adventures of a Young Man)
1964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李·馬榮(Lee Marvin)主演
1965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77年:《河流中群島》(Islands in the Stream),由喬治·斯科特(George C. Scott)主演
1984年:《太陽照樣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90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安東尼·奎恩(Anthony Quinn)主演
1996年:《愛情與戰爭》(In Love and War),由克里斯·奧唐納(Chris O'Donnnell)主演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6%B5%B7%E6%98%8E%E5%A8%81
1943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由加里·庫珀和英格麗·褒曼主演
1944年:《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亨弗萊·鮑嘉和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主演
1946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巴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主演
195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由葛雷哥萊·畢克主演
1957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由洛·賀遜(Rock Hudson)主演
1957年:《太陽照樣昇起》(The Sun Also Rises),由泰隆·鮑華(Tyrone Power)主演
1958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史賓塞·屈賽主演
1962年:《一個年輕人的冒險》(Adventures of a Young Man)
1964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李·馬榮(Lee Marvin)主演
1965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77年:《河流中群島》(Islands in the Stream),由喬治·斯科特(George C. Scott)主演
1984年:《太陽照樣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90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安東尼·奎恩(Anthony Quinn)主演
1996年:《愛情與戰爭》(In Love and War),由克里斯·奧唐納(Chris O'Donnnell)主演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6%85%E6%96%AF%E7%89%B9%C2%B7%E6%B5%B7%E6%98%8E%E5%A8%81
挺好~!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