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7 18:20:59阿楨

《揭開老化之謎》

老化與魔鏡無關

這一個月來重看影劇,在五十部的日劇中發覺<冰與火>比<白色巨塔>更深刻地挖掘医院內的權力鬥爭,尤其在死生善惡的探討上比較多面向。另外1995坎城導演獎<恨>似乎也預知了法國暴動之將至。

少在事後諸葛,這類預知xx的電影只不過是滿足人們「早知如此」的遺憾,其實事件暴發前的訊息癥象數以千萬計,一般人尤其決策者怎知那個會成真?
我就知「老病死」必然會發生。

「生老病死」,生死不過一瞬間,但書架上卻多的是討論生死,對陪伴咱一生的老病卻少有探討。

你孤陋寡聞吧,別說各大醫學院的圖書館,隨便書店都有介紹各種疾病、健康的「醫普」專架,怎会說少有呢?

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是說探討人「為何」会老化及生病的書。

你是說「為何」?這是醫學哲學的問題,沒有答案的,何必多此一問。

會比醫療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西中印等各大文明或傳統醫學的理論,來得「哲學」嗎?先就老化來說,不過有三種理論可供驗證,而且只有演化論較能解釋的通(《揭開老化之謎》,商周,1998,p.79)。所以現代醫學不問的原因是,問下去就沒錢賺了。

愛說笑,坊間各式防老化的药品食品、尤其化妝美容整形,賺到連醫院都眼紅,爭相設立VIP級的美容整形專科。

所以現代正統醫學更不願去研究人「為何」会老化,因為依醫學生物學的老化「演化論」,老化是造成人老化的基因來不及透過遺傳演化掉的結果,因為婦女在進入老年之前就已停經,所以這種基因無法透得一代代的天擇將它排除。

如此一來人們花巨資去防老化,不就好比古人透過煉丹、造金字塔、穿全鏤玉衣,以求長生不老或復生,一樣荒謬了嗎?大不了讓外表透過魔鏡、自欺欺人地說「变年青了!」人的實質生理年齡或寿命、頂多年輕或延長个二三年,但根本無法阻止老化的進行。

如果讓一般大眾了解了人「為何」会老化,怎再大賺老化錢?

照賺不誤,就像現代人皆知人必死,但死人錢還不是照賺。

這麼說來,白雪公主、她娘與魔鏡的故事,会一直說下去了?

你現在才知?人家分析全世界的童話故事,早就得出「怕老」「渴求青春」是人的永恆主題。

難怪那些出生之年愈不清楚的偏遠地方,長寿村長寿老人愈多,任人加年歲嘛!

難怪愈是現代化、老年化的社会,防老抗老的錢愈好騙,怕老嘛!

看來還是順從演化比較好,以前人怕死敬老,因為古來七十老人稀。而現代人怕老嫌老,因為老而不死又多病。

只可惜萬物之靈的人類已扭曲了演化之路,回不去了也不願回去。

看來現實的人類文化之演化,達爾文的天擇是不敵拉馬克的人擇。
 
何謂老化
 
 雖然通常是先看到外表變化,才驚覺自己老了,然而老化一定從體內開始,慢慢擴延到外觀。人一過25歲,身體細胞死亡速度漸漸超過新生速度,各器官功能正常的細胞越來越少,負荷相對變大,同時佔有身體組織三分之一以上的膠原蛋白也會迅速流失,或皺縮在一起而硬化,讓肌膚失去柔軟的彈性與韌性,形成皺紋,看起來越來越老。除了自然衰老,空氣污染、飲食不當、熬夜、抽煙、酗酒、農藥、殺蟲劑等都會加速老化的腳步。因為這些生活中吃的、吸的、摸的、連曬太陽促進身體製造過多的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將重複攻擊細胞膜、心血管內壁等,導致細胞功能不正常,加速老化。同時也別忽略,現代人健康大敵--壓力。過大的壓力嚴重增加身體自動防護系統負擔,衍生百病,而人一生病身體就會加速老化。另外,世紀之毒輻射線傷害無所不在、日益嚴重的肥胖也是大問題。
 
 老化的原因學說
 
 基因機能學說
 
認為老化與細胞中基因的機能有關,基本上,正常的細胞能自行修補發生的突變與損害,年輕時細胞的修復能力較強,但年老就逐漸失去修護能力,而衰老細胞的細胞不斷的堆積,使得新細胞失去生機,因此人就隨正常細胞的機能衰退。
染色體學說
有研究認為,老化與細胞中染色體的末端或稱粒線體有關,每次細胞分裂複製新細胞時,粒線體便會短少一點,直到無法再維持細胞的正常分裂時,就會導致細胞的老化與死亡。粒線體具有穩定染色體的功能,缺乏時會干擾細胞的正常運作與分裂,而細胞的正常功能被擾亂的話,會導致身體的衰敗與老化。
 
自由基學說
 
人體必須經由氧分子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繫生命的延續,不過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因為氧化作用卻會產生「自由基」的物質,自由基與一般正常的分子不同,正常分子的結構含有成對的電子,而自由基含有不成對的電子團,由於不成對的電子團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必須奪取鄰近電子使本身安定,因此,自由基在體內會破壞其他正常的細胞,甚至攻擊正常細胞,造成細胞衰老、死亡,間接使人體抵抗力變差,所以在討論到老化問題時,自由基可說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目前最受到重視與較值得採信者。
葡萄糖焦化學說
人類的能量轉換是以葡萄糖為基礎,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蛋白質與葡萄糖發生作用產生黏合,這些黏稠物質會逐漸積塞在體內,無法自行處理排出體外時,最終導致細胞失去正常的機能,逐漸衰敗,也是細胞老化的原因。此外葡萄糖所衍生出來的物質還會引起化學反應,製造更多的自由基,自由基會加快葡萄糖的焦化,兩者聯合破壞正常細胞,加速老化形成。
 
荷爾蒙學說
 
荷爾蒙就像是人體的潤滑劑,控制人體各類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物質,包括:生殖系統、免疫系統、新陳代謝等,若體內任何一種荷爾蒙的程度不平衡,過低或過高,都可能造成身體的機能異常,例如:神經痛、疲倦、沒有精神、食慾不振、肥胖等,嚴重的話還會罹患重大疾病。在老化問題上,荷爾蒙則扮演著生理發育的時鐘,例如:青春期、更年期等,體內荷爾蒙分泌似乎是提醒個體應該到某個時段及該從事的事情,因此,荷爾蒙也是影響人體老化的重要因素。
 
 老化的過程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細胞活動能力減慢,真皮漸漸變薄,皮下脂肪萎縮,令皮膚失去彈性。皮膚保持水份的能力亦會大減,因為汗腺與皮脂腺萎縮,令皮膚表面失去一層保護膜,因而變得乾而粗糙。而年紀大了,皮膚的修補能力亦會隨之而下降,因此,皮膚的傷口會較難癒合。另外就是皺紋開始出現,因為肌肉收縮與及一些慣性面部表情會令皺紋加深,加上地心吸力使情況更形嚴重,造成雙下巴及眼瞼鬆垂等情況。
陽光的摧殘(紫外線加速老化)
長期受陽光照射會引致早發性皮膚衰老。陽光中的紫外線(UVA及UVB)是導致皮膚提早衰老的主因,令皺紋出現,皮膚免疫能力下降,更有可能引致皮膚癌。即使是少量的紫外線亦會破壞膠原纖維(皮膚主要的結構性蛋白),令一些不正常的彈性硬蛋白積聚,導致皮膚失去彈性,影響力可真不少。
其他因素
其他環境因素包括吸煙及空氣污染亦會加速慢性老化過程。此外,體重急劇下降亦會產生皺紋,因為承托面部的脂肪細胞減少,不單令人看來憔悴,而且有可能令皮膚鬆垂!
 
 老化皮膚的變化
 
 頭髮老化
 
頭髮由黑轉白,主要是因為毛髮中色素減少所致,經常被認為老化的開始,可是到目前為止,頭髮的老化是何時開始、一般來說正常人在40歲後頭髮會逐漸稀疏、灰白,且有不少男性會有禿頭現象,女性則為頭髮灰白稀疏所苦。
 
皮膚老化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通常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會明顯出現皺紋、失去光滑與彈性,甚至出現一些斑點(俗稱老人斑),臉色也會變得蒼白,尤其在更年期後的婦女更為明顯,皮膚油脂腺體萎縮、皺紋加深,到65歲以上皮膚會變得更為乾且薄,同時失去彈性。
 
骨骼肌肉老化
 
皮膚是可以不斷增生,只是年老後增生速度變慢,而肌肉細胞一旦死亡或萎縮就無法再生。一般來說,人體肌肉密度在25歲達到顛峰,之後緩慢退化與稀鬆,包括肌肉的功能、彈性與力道,30歲後便逐漸退化。骨骼中的鈣質在30歲後逐年流失,且在60歲後易有骨折、骨刺等問題。
 
器官功能老化
 
體內臟器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功臣,每個臟器各司其職,使得人體完美的應付各種刺激與任務。各個器官退化的時間及功能流失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是年紀愈老,衰退得愈快,而且容易引起各種慢性病。
 
感覺器官老化
 
a. 視覺:人的視力在十幾歲時達到最高峰,40歲後開始退化,最常見的是「老花眼」,側視的能力也變差,對左右兩方的事物反應能力較慢。
聽覺
隨著年紀變大,內耳感受頻率的聽覺神經逐漸萎縮、內耳細胞慢慢退化,30歲後聽力逐漸損失,但年紀愈大會有重聽、耳聾的現象造成與人溝通的困擾,還可能形成個體多疑與
a. 社交退縮的狀況。
b. 嗅覺、味覺及觸覺:嗅覺方面,年紀愈大鼻腔內嗅覺細胞數量減少、嗅覺靈敏度下降,平均每20年下降一半;味覺方面,因舌頭上味蕾的數目減少,到70歲味蕾數目僅為20歲的六分之一;觸覺方面,最明顯的就是反應變差,對各種感覺,如痛覺、溫差感的敏感性下降。
 
心智變化
 
最常見的就是記憶力衰退,老人癡呆症就是這類疾病。老年人常常同一句話或同一件事講了又講,或過去的是還記得很清楚,但最近的事卻常常想不起來,嚴重的可能連人、事、物都認不出來,造成家人與生活中很多的麻煩與尷尬。
 
 老化的改善與治療 
 果酸
 
簡稱AHA,其中以甘醇酸分子量最小,穿透力最佳。果酸有助於老舊角質的脫落,改善皮膚角化的乾燥、暗沉現象。在真皮層它也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改善皮膚細紋。20%以下的低濃度果酸可以作為日常保養,而20%~70%的高濃度甘醇酸,則需要由皮膚科醫師進行果酸換膚時使用。
 
外用維他命A酸及維他命A
 
維他命A酸可以調節表皮細胞的分化,減少過度角化並促進膠原蛋白增深,常被皮膚科醫師用於改善老化皮膚色素不均及黑斑、皺紋現象。但由於A酸藥膏有一定程序的刺激感,皮膚會出現脫皮、紅腫等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且使用期間嚴格防曬。相較於A酸,維他命A則不需有刺激性,常被添加於一些抗皺、美白保養品中,也可以達到一些類似A酸的效果。 Kinetin:Kinetin為一種植物性荷爾蒙,它能夠深入真皮層,活化纖維母細胞延緩細胞自然老化的過程,同時又能加強角質層的保水能力,在撫平皺紋、淡化斑點同時並不會產生任何刺激性、光敏感性。
 
外用維他命C
 
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保護細胞不受紫外線傷害以及中和游離自由基,同時它也能還原黑色素達到美白的效果。維他命C有助於合成膠原蛋白,可以改善皮膚皺紋及鬆弛現象。左旋維他命C是最能夠被皮膚吸收及利用的形式。除了以保養品方式塗抹於皮膚上也可以藉助儀器利用電流將左旋維他命C導入到皮膚內增加其吸收。
 雷射除皺:借助鉺-雅各雷射磨皮術,將表皮組織及部分真皮汽化掉,讓皮膚皺紋處磨平、膠原蛋白重新組合,使真皮組織緊繃,達到撫平皺紋的效果。
 
肉毒桿菌肌肉注射
 
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可以阻斷神經與肌肉的神經衝動,讓過度收縮的肌肉鬆弛,達到除皺效果。這種方法適用於因臉部表情肌肉過度使用所產生的皺紋,如抬頭紋、皺眉紋、笑紋、魚尾紋。
http://www.markall.com.tw/healthlink1.htm
 
發育與老化的祕密  by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
 
二○○二年諾貝爾生醫獎褒揚的研究,源自近四十年前一個不起眼的計畫──線蟲計畫。線蟲的構造非常簡單,成年身體由 959 個細胞構成,每個細胞都能在顯微鏡下清楚地觀察到,因此很適合用來研究動物的發育(其中大約有 300 個神經元,肌肉細胞則有 81 個)。 
今年得到諾貝爾生醫獎褒揚的研究,源自近四十年前一個不起眼的計畫──線蟲計畫。
線蟲(Caenhabditis elegans)是一種非常微小的動物,體長不到一毫米(1/10 cm),沒有眼睛,過著卑微的生活,在泥土中以細菌維生。與牠同宗的,我們比較熟悉的是蛔蟲。線蟲的構造非常簡單,成年身體由 959 個細胞構成,每個細胞都能在顯微鏡下清楚地觀察到,因此很適合用來研究動物的發育(其中大約有 300 個神經元,肌肉細胞則有 81 個)。
多細胞動物都是由受精卵發育成功的,一開始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然後細胞逐漸分化。於是,不同類型的細胞、不同的組織、不同的器官就出現了,最後構成成年個體。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追蹤每個細胞的來龍去脈,把線蟲發育的每個細胞步驟,都推敲出來。光是這個研究,就花了許多年。
然後,就是找出控制細胞分化的基因機制。科學家最重要的發現是,生物發育的過程,不只涉及細胞的增生、分化,還有細胞死亡。很明顯地,發育是個有階段性的過程,每個過程都出現特殊的細胞,有些細胞必須死亡,個體才能進入新的發育階段。例如,人類在胚胎期間,大腦中的神經元得大量死亡,正確的神經線路才能出現。所以,有計畫的細胞死亡(細胞凋亡,apoptosis)是生物發育的正常機制。線蟲也不例外,在牠發育到成體的過程中,一共有 131 個細胞死亡,科學家已找到一些控制細胞凋亡的基因。
今年三位生醫獎得主中,南非出生的英國人布藍納(Sydney Brenner)年紀最大,已經七十五歲了,當年線蟲計畫就是他開創的。另外兩位是索頓(Sir John Sulston)與霍維茲(T. Robert Horvitz),當年在布藍納的實驗室工作過,他們都發現了造成細胞凋亡的基因。索頓目前是英國人類基因組計畫主持人。霍維茲是美國人,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去年得到英國一個神經科學研究的傑出獎,獎金五萬美金,宣布他得獎的新聞稿就指出:他的研究使大家相信「細胞凋亡」是正常生物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異常。(參考本刊五月號〈細胞凋亡〉)
現在線蟲計畫已經是國際的重要研究項目,因為線蟲的基因組已經定序完畢,包括一億個鹼基對,其中大約有17,800個基因。
除了發育,線蟲也提供了有關衰老的重要資訊。
 
老化的理論
 
關於老化的原因,十九世紀有人提出過一個理論,認為老化是保護種族的機制。因為資源有限,任何族群都不能無限制地增長下去,所以必須讓年紀大的成員自然死去。日本導演今村昌平拍攝的《楢山節考》(一九八二年出品),就是以人類為例子來描寫這個概念。
不過,這個理論並不成立。簡單地講,科學家在野外觀察許多物種,發現大部分成員都活不到高壽。所以,野生族群的問題,不是高齡成員過多,而是絕大多數成員都沒機會活到高壽。
由這個觀察產生了第二個理論。在自然狀態中,大多數成員都活不到高壽,因此,有許多對高壽身體有害的基因,就會在演化中逐漸累積,最後即使動物有機會活到高壽,這些基因也會讓牠日子不好過。根據這個理論,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論,高壽族群中,個體間的差異會很高。這個理論基本上是對的,不過,我們還可以談得更細緻一些。
例如,我們可以想像動物的身體只是為了繁殖下一代用的,等到身體不能再繁殖下一代,就沒有用了,自然容易出毛病。用動物做實驗,也找到了支持這個理論的證據。例如,一群果蠅,要是專門挑選晚成熟的來配種,結果發現牠們的確比較長壽。
另外,還有一個觀察,那就是,如果限制每日攝取的熱量,動物也會長壽,以線蟲與老鼠做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有人說,古人說吃飯只吃八分飽,道理上有相通之處。
其實,這涉及動物生活環境的特徵,以及動物過去的演化史。老鼠在自然界,死亡原因主要是缺乏食物,以及受到天敵捕殺,因此,活不到老年。牠們在實驗室中可以活滿兩歲,在田野中大概第一年就死了。
換言之,牠們是在糧食不穩定的環境中演化的,生理機制已經適應這種環境,一旦糧食缺乏,身體就會進入一種特殊的生理模式,先求存活,其他的事都當不急之務,例如交配。牠們這時似乎只是個求生機器,活著只是為活著。難怪限制老鼠每日攝取的熱量,可以使老鼠的壽命延長。
人類似乎也有類似的機制,例如女生到了青春期,身體內要是沒有累積足夠的脂肪,生理周期就不會開始。還有,女性在飢餓狀態中,不易受孕,似乎也是這種求生反應造成的。
這麼看來,限制飲食/熱量造成的長壽,只是身體適應糧食短期波動的策略,這樣達到的所謂長壽,是不是我們期望的,值得討論。可惜我們不能以人做實驗,就算能做實驗,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實驗的時間越長,實驗的結果就越難以解讀。
 
人類女性的壽命
 
不過,生殖與老化的關係,或者說從身體只是繁殖工具這個觀點來說,過了生殖年紀還能活很長的現象,就值得特別注意了。例如,為什麼人類女性在停經之後,還能活那麼長?
在這一方面,鮭魚是個極端的例子,牠們一生只生殖一次,生殖完了,就死亡了。其他的物種,生殖期結束後還能活多久,似乎與牠們照顧子女的能力成正比。人類的女性因此是另一個極端,可以再活三十年。
一個可能的理由是,在人類的演化史中,女性從未活過五十歲,因此身體本來就只準備生到五十歲。不過,更可信的理論是,人類婦女生產是極為兇險的事,女性提早停止生殖反而有利。因為人類直立身子行走,重心在腰部,骨盆的形狀與構造都改變了,使生產非常困難。難怪每個人類社會都有產婆之類的人,幫助接生。此外,人類為求生產順利,還會提前將胎兒生出,因此每個新生兒都可說都是早產兒。
總之,人類的生產過程很兇險,人類胎兒出生後需要長期仔細照顧才有機會存活,所以,人類女性很早就停止生產,而且停經後能夠活得很長。
 
老化的演化理論
 
從演化觀點看老化,我們可以預測:
一、絕不會有什麼老化基因;
二、老化是身體長期累積損傷的後果,與長壽有關的基因,都與修補機制有關;
三、任何與促進老化有關的基因,往往是在身體年輕時有用的基因。
 
英國的《自然》雜誌剛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科學家在另外一個層次上發現了老化過程的特徵。
關於線蟲的老化,過去已經有些有趣的發現。例如,線蟲的肌肉系統有明顯的老化現象,而不是神經系統。又如,現在已經發現了50多個基因,都與延長壽命有關,有的基因是生理調控按鈕,能使線蟲進入適應惡劣環境的生理模式,對環境壓力有極大的忍受力;有些基因控制新陳代謝率。這些都與演化理論的預測相符。
不過,這份新的報告顯示,發育有個面相,我們過去強調得不夠,就是隨機性。像人類這種多細胞、多基因的生物,我們很容易想像,個體間應該有很大的差異。有人說,人類剛出生時,像同一個模子翻出來的複本,到衰老後,就恢復正本了。意思是,大家在年輕時,差異不大,臨到老,才露出本來面目。
以線蟲來說,科學家發現的隨機性與我們剛剛說的那種不同。原來在細胞層次上,每個細胞的命運,與遺傳、與環境似乎都無關。因為線蟲是雌雄同體、同體授精的動物,先天遺傳差異並不大,而在實驗室中,牠們的環境也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更凸顯了隨機累積的損傷的後果。
根據演化理論,老化就是細胞層次上隨機損傷累積的結果;導致細胞損傷的生化、分子過程,也有隨機性。因此,衰老與身體修補機制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損傷的隨機性質,限制了修補機制的功能。也就是說,即使再好的修補機制,也不能有效地維護每個細胞。
科學家已經發現因為特定基因突變而變得長壽的線蟲,牠們的平均存活期比野生種長。例如,野生種平均活十六天,有的可以活到二十五天;突變種平均二十五天,有的可以活到三十幾天。但是,這兩個族群的個體壽命分布,卻沒有差異。換言之,即使是突變的長壽種,也有些個體活得比野生種還短。同一個基因的作用,似乎在不同的個體身上效果不同。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817&ctNode=40&mp=1
 
 
 
 

上一篇:《生死學》叢書

下一篇:《生病why》

阿楨 2024-06-30 02:37:20

中時社論》博愛座讓座 修復人心的良善 2024/06/29

近日,包括捷運在內的各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連續爆發「博愛座」讓座衝突,甚至還釀成流血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切,於是有知名作家發起「占領博愛座運動」,高喊:「即刻取消博愛座」。但台北捷運公司說,因法令規定無法取消;衛福部表示,將修改《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把「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近期送立法院排審。但是更名能解決博愛座引發的人情澆薄和世代衝突問題嗎?
博愛座始於1980年代的台北公車,而後逐漸擴散適用於各縣市公車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目前法源依據是《身心障礙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沒有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其比例不低於總座位數15%。
設立博愛座時,台灣高齡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在博愛座入法的2013年,高齡人口占全國人口11.5%。然而,這些年來,高齡人口占比急速增加,預估明(2025)年,高齡者就占了20%以上,更別說還有其他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弱、婦、孺。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人心的疏離。簡單講,受到政治與科技的影響,世代之間的鴻溝愈來愈深、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遠,很多人在車上往往是戴著耳機或看手機,坐在位子上的人不會關心旁邊是不是有需要座位的人。再者,有一派人士的觀點認為,大家都是花錢買票上車,憑什麼要讓座給別人?老人的票價還有優待呢!尤其近年來因政治渲染,掀起年金、房價等問題,讓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加深,世代衝突的現象隨時引爆。
博愛座讓不讓座,絕不只是單純的座位問題,也不是誰比較辛苦、誰比較累,其核心問題是台灣社會總是時刻處於一種集體的暴戾氛圍中,博愛座讓不讓就成了台灣社會世代衝突的一個縮影。

阿楨 2023-10-13 08:31:59

西班牙將成最長壽國家,他們做對了什麼,擠下長年霸主日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b6FsEoOaA
  回應
我覺得地中海飲食有影響,生活步調的影響也很大,東亞這,生活步調都很緊湊,工作壓力也大,拉丁民族生性較樂天浪漫,生活步調相對緩慢許多
地中海飲食? 歐豬5國!
地中海飲食,除了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更重要的是減少精緻穀物可以減少胰島素壓力,午睡也是身心放鬆
可能是橄欖/紅酒油商的廣告。西班牙食物也不見得多健康,醃制食品很多火腿香腸很鹹很鹹的。西班牙的火腿那麼有名,黑豬肉也是最高級的豬肉,這些算紅肉/加工肉
甚麼地中海飲食?根本有錢人飲食
地中海飲食 在台灣吃一天要花個6百 真的是窮到只能吃垃圾了
這些西班牙的健康習慣從來就存在,為什麼以前他們的平均壽命沒有超過日本?
日本人長壽並非生活習慣而是醫療技術及制度, 其它是飲食, 食量適中清淡, 愛喝茶文化及魚類大國。
日本人蔬菜吃太少,水果又貴,近年人們更愛吃紅肉,拉麵湯底死鹹⋯ 男女熱愛煙酒,沒有一天不喝酒,加上壓力大😫還那麼長壽已經很厲害了
其實日本的長壽還存在一個問題:無限長照。歐洲是以保障老人健康為前提,有限度提供醫療資源。日本是老人還剩一口氣,就無限續命,生活品質則難以保證,本質上是以青壯年過勞為代價,養肥了醫療產業。
一直感覺日本人長壽根本就不科學,他們睡眠時間極短,日本人工作到死為止,並且日本的環境也很一般,房子很小。日本男人整天抽煙喝酒的。
一個探討西班牙為何長壽的影片竟然一堆人留言長壽要幹嘛
其實不是所有人在乎長壽 活太久很累很累的 老了一身毛病 又孤獨
有錢長壽是幸福,沒錢長命是折磨
長命百歲要幹什麼,花大錢住加護病房嗎?看到那些加護病房的老人,還不如安樂死
老了之後行動不便,沒法自理還要依賴別人,這樣長壽有什麼意思?
午睡是很痛苦的,從學生到成年都是
美國生理學家Ancel Keys 的研究項目極巨爭議性

2040年取代日本 西班牙平均壽命將稱冠全球
新研究指出,西班牙在2040年的平均壽命將增至85.8歲,微超日本(85.7歲),新加坡(85.4歲)和瑞士(85.2歲)。美國將自2016年的43名掉至64名,平均壽命79.8歲,中國將大幅爬升29名至第39名。

阿楨 2023-03-09 09:40:03

說下“進化論”最讓人惋惜的地方 2023-03-01

近幾天在觀網風聞社區發了兩個帖子,討論人類要不要恐懼外星人的話題。恐懼的網友不少。他們給出了各種外星人可能霍霍地球人的理由,並執著於用歐洲殖民者殘害印第安人的例子做證據。
但是,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歐洲殖民者能統制美洲,而美軍卻無法平定阿富汗時,蒙古人騎著馬,拿著刀箭就能征服這裡,號稱人類史最強的美軍打了十幾年,卻夾著尾巴逃跑了。為什麼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會成為“帝國墳場”?為什麼帝國會從這裡開始折戟沉沙?
當網友們激烈地向我陳述外星人的危險和莫測時,其實他們表達出的是強烈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情緒,偏執地向“效率”,向“力量”,向“財富”跪下去了。
他們崇拜強者,這沒有錯。但是,他們不知道,很多強者之所以不能“恒強”,就是因為沒有明白在“效率”的旁邊還有“豐富性”這個影子。
,我覺得“進化論”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是,沒有把“效率和豐富性”的辯證關係挑明,解釋清楚,以至於後人對“進化論”做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偏頗解讀與愚蠢實踐,並造成了許多極端的傷害與災難。
有些人比較喜歡用“演化論”而不是“進化論”,認為生命的發展是自由的,往各個方向發展的,所以只有適者生存,沒有進化與否,先進與否。演化論是不對的,是分裂的、孤立的去看生物發展現象。如果用“演化論”代替“進化論”,評判標準沒有了。只有彼此不同,而無好壞、對錯、正誤、美醜之分。實際是有“效率”和“豐富性”兩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