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8-09 02:22:55包淳亮

國際關係中的台灣

我們應該看到,在國際關係中,單一國家的權力是有限的,所謂的國家權力,亦與一般所謂的「權力」一般,需以「實力」為依據,大國有大的權力,小國有小的權力,因此小國的小權力常要被大國的大權力所左右,乃至於失去其「獨立」的權力:在大小權力衝突的時候,小國經常必須做出讓步,做出明顯不利於己的決定,以服務大國的權力。也就是在這種「諒解」中,小國才能得到大國在經濟與安全事務中的合作。
在此同時,還應該看,大國的國家的政策,經常必須滿足於國內政治力量的要求,因此甚至於對同盟國家也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以美國為例,雖然美國為最強盛的民主國家,並與西歐有軍事同盟、經濟互賴、文化同源的深厚關係,但由於美國國內某些壓力團體的影響,美國制訂與執行的一系列對古巴、伊朗等國的制裁措施,竟要施展到盟國身上,因而引起了美國與其盟國間的不快。雖然維持盟國間的關係或許遠比制裁措施重要,但由於這些盟國沒有能直接影響美國內政的方便之門,因此只能聽任實力遠小於這些「盟國」的美國國內的「壓力團體」呼風喚雨。如果衡量美國與其西歐盟國間的利益關係,我們反而應該支持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干預內政才對吧!因為只有可以互相從內部深入影響他方決策,才能長久維持緊密的同盟關係。
在台灣,主張獨立的人士幻想台灣在獨立後能擁有完整的國家權力,其實台灣只是一個小的政治實體,就算獨立成一個小國,也不可能擁有完全獨立的國家權力,而是得常常服膺於大國的權力;可以想像,屆時台灣或是繼續依附於美國,這是中國大陸在國家戰略上不可能放任台獨於不顧的一大原因;或者,在中國強大起來以後,台灣又想轉而依附於中國,但除非先前所謂的「台灣獨立」已經先得到了中國的諒解,否則這時的「依附於中國」又意味了什麼?
如果不能得到中國的諒解而宣佈獨立,在中國終將強大,而美國終將不足恃的情況下,台灣將何去何從?
比較樂觀的獨立情況可能是中國並不採取軍事行動,且在一段時間之後接受台灣宣佈獨立的事實。如果這種「善意」是可能的,那麼何以不能相信中國的「一國兩制」之類宣傳的善意?除了一個解釋:「形勢比人強」。由於中國面對的「形勢」對其不利,因此在台灣宣佈獨立的情況下也不採取行動,而這絕非善意。由於「形勢」表示一種權力關係,如果形勢轉變,那麼過去依靠某種權力關係建立起來的關係架構也將難以維持。擺到兩岸關係上,如果一時形勢逼得中國不得不「遷就」台灣的獨立,那麼也可以想像形勢轉變後台灣也得回過頭來遷就中國的要求。
除非假設中國永遠羸弱,否則排除中國因素,自顧自底宣佈台灣獨立,對台灣的長久發展,似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