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18 11:54:22包淳亮
轉載:為什么要關注“華文社群”?
轉載這一篇文章的意思,是要我們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華文社群」的主流供應基地的小小文人有所警惕與勉勵。
======================
● 劉清分
我刻意用“華文社群”取代“華人社群”,這主要是因為我認為華人移民來馬后依兩種語文組成性質不同的社群開枝落葉,一個是英文,另一是華文。所謂的“華人社群”在大馬族群政治上是一體的,但在文化與知識素養方面來看卻可分出截然不同的社群。
不管是在哪一個歷史階段進入到英文體系,這些華人直接接觸的都是其中的英國公共行政機制、科學觀點與手法、系統觀念(這包括社會影響力、權力的元素、架構、位置與格局等),也感染到主導世界發明與文明創造的進取與強勢文化。他們也沉浸在一個重視學習、閱讀與個人權力的世界里。這些人在知識濃度高的英文環境里不斷學習,在各方面常和各族群精英互動,也丰富了華社與國家的內涵。
社會主流政治、經濟與知識資源的流通被語文划了一道圍牆。華文社群因為認定本身社群的權力與生存有賴語文、文化的保存,所以坦然地背舊包袱,脫離不了中國與台灣的政治演變與錯綜復雜的情意結苦纏,到底還是選擇了在牆外,單靠本身內部有限的知識與摸索緩慢發展。單靠社群單語的發展速度是不能與時并進的。華團作為華文社群協作與實力的映照體,到了今天很多還運作不良,為章程爭執與掙扎,就是能讓大家看清楚的一種反映。
大馬華文知識的供應商(中、港、台等中文世界的媒體)的知識力即使到了今天還是顯得單薄,這從電視、電影、大眾娛樂的內容的重復、守舊與學習價值的低落可以看得出來,這更強化了大馬華文社群本身的劣勢。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華文家庭在溝通技能與心理發展知識上所表現出來的薄弱,這兩方面也沒在社群內部得到后天的補救。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所具有的不足,會在日后于社會工作與組織中顯現出來。很多人認為華校生習慣于轉彎抹角、多心、不善于解決沖突、敏感、好面子、報復心強、刻薄、猜疑、愛對別人的努力做惡毒批判、好耍弄中國式的計謀、有強烈的要做人上人的個人主義等,這些都是早期心理教育失敗,后再加上娛樂界與媒體為迎合消費口味所“培育”出來的結果。
從人才決定格局的前提上看來,華文社群仍然是個大輸家。這個社群把很多辛苦累積的財力、人力都投到華社的公共硬體建設與獨中的正規教育上,而社群智慧的頂限似乎就只能成就建筑產業和高中生層次。超越這個極限以外的,不得不由外人培植或靠自發向上。但屬后者的華校生,很多一旦成材后就離開華文社群,踏入國內或國外的英文社群。
這些有能力改進華文社群的華校生,在缺乏支持與適合的管道之下,即使實體上和大家還生活在一起,卻沒有辦法和需要其他的華校生連接,造成歷史上永不相遇的遺憾。
更甚的是,有些華校生還會倒回頭反咬一口,把人生的不如意歸咎于華文教育,或是認為講華語會很沒有面子。
在缺乏統治、管理、執行、知識與專業監督的人才與人才群的情況下,加上在所付出的資源沒法反饋與再循環,這個社群表面繁華,內部實則急速朝向崩潰。我們能不關心嗎?
我的馬年的社會愿望,就是希望華校生能多做些事情,從本位框框跳出來,盡量認識華文社群以外的世界。在提到本身的需要時,須同時衡量每個族群或次社群的內部需要、意愿、感受與資源,加強民間的跨語文社群的互動與對話,從這互動中進行內省與學習,以提升華文社群的素質。
作者為馬來西亞知識策略研究與發展人員。原載《星洲日報》
======================
● 劉清分
我刻意用“華文社群”取代“華人社群”,這主要是因為我認為華人移民來馬后依兩種語文組成性質不同的社群開枝落葉,一個是英文,另一是華文。所謂的“華人社群”在大馬族群政治上是一體的,但在文化與知識素養方面來看卻可分出截然不同的社群。
不管是在哪一個歷史階段進入到英文體系,這些華人直接接觸的都是其中的英國公共行政機制、科學觀點與手法、系統觀念(這包括社會影響力、權力的元素、架構、位置與格局等),也感染到主導世界發明與文明創造的進取與強勢文化。他們也沉浸在一個重視學習、閱讀與個人權力的世界里。這些人在知識濃度高的英文環境里不斷學習,在各方面常和各族群精英互動,也丰富了華社與國家的內涵。
社會主流政治、經濟與知識資源的流通被語文划了一道圍牆。華文社群因為認定本身社群的權力與生存有賴語文、文化的保存,所以坦然地背舊包袱,脫離不了中國與台灣的政治演變與錯綜復雜的情意結苦纏,到底還是選擇了在牆外,單靠本身內部有限的知識與摸索緩慢發展。單靠社群單語的發展速度是不能與時并進的。華團作為華文社群協作與實力的映照體,到了今天很多還運作不良,為章程爭執與掙扎,就是能讓大家看清楚的一種反映。
大馬華文知識的供應商(中、港、台等中文世界的媒體)的知識力即使到了今天還是顯得單薄,這從電視、電影、大眾娛樂的內容的重復、守舊與學習價值的低落可以看得出來,這更強化了大馬華文社群本身的劣勢。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華文家庭在溝通技能與心理發展知識上所表現出來的薄弱,這兩方面也沒在社群內部得到后天的補救。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所具有的不足,會在日后于社會工作與組織中顯現出來。很多人認為華校生習慣于轉彎抹角、多心、不善于解決沖突、敏感、好面子、報復心強、刻薄、猜疑、愛對別人的努力做惡毒批判、好耍弄中國式的計謀、有強烈的要做人上人的個人主義等,這些都是早期心理教育失敗,后再加上娛樂界與媒體為迎合消費口味所“培育”出來的結果。
從人才決定格局的前提上看來,華文社群仍然是個大輸家。這個社群把很多辛苦累積的財力、人力都投到華社的公共硬體建設與獨中的正規教育上,而社群智慧的頂限似乎就只能成就建筑產業和高中生層次。超越這個極限以外的,不得不由外人培植或靠自發向上。但屬后者的華校生,很多一旦成材后就離開華文社群,踏入國內或國外的英文社群。
這些有能力改進華文社群的華校生,在缺乏支持與適合的管道之下,即使實體上和大家還生活在一起,卻沒有辦法和需要其他的華校生連接,造成歷史上永不相遇的遺憾。
更甚的是,有些華校生還會倒回頭反咬一口,把人生的不如意歸咎于華文教育,或是認為講華語會很沒有面子。
在缺乏統治、管理、執行、知識與專業監督的人才與人才群的情況下,加上在所付出的資源沒法反饋與再循環,這個社群表面繁華,內部實則急速朝向崩潰。我們能不關心嗎?
我的馬年的社會愿望,就是希望華校生能多做些事情,從本位框框跳出來,盡量認識華文社群以外的世界。在提到本身的需要時,須同時衡量每個族群或次社群的內部需要、意愿、感受與資源,加強民間的跨語文社群的互動與對話,從這互動中進行內省與學習,以提升華文社群的素質。
作者為馬來西亞知識策略研究與發展人員。原載《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