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6 14:29:13Constance M.Y.

台北美術獎 (2011) 有感


現代藝術一個最大特徵就是
挪用複製再詮釋某部分具有後現代的屬性

 

當我觀賞這些作品同時研究創作者的意念與作品背景說明時常會覺得他們意念充沛理念多理想多、想法無限;有深層的,有必需使用多層次的文字疊合才能被突顯出來的,但是不見得在作品上可以被看到、被感受到

 

現代藝術的另一個特徵還是「你說了算!」你說它是小便斗,把它放進美術館,它是藝術,它,就 * * * 術!!

在這個過程中,「文字、敘事的力量」被放大了;如果你有空,可以看看那些貼在美術館牆面上的作品說明,讀著讀著,你或許會有股「暈眩感」,疑問油然而生:「創作者真的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嗎?有時候那些內容是有點字不成句的,或者看似句句相連,其實互不相關。說穿了,像在玩文字遊戲。把作品講得天一般大,沒人懂似地一般大,亦或者用『玄』這個字來指稱,呈現一股迷濛難測感,這樣就很成功?」我知道我應該直接「舉證」,不過我一遇到美術館裡的文字遊戲,通常就決定不再讀它,而是自行去理解、解釋作品了。

【我的藝術喜好傾向這個原則:真正好的作品不用多說,觀眾自會理解(雖然有時可能是誤解)那些需要一直被(文字)解釋、演繹的作品,好像就多了那麼點浮誇、麻煩、不夠觸動人心,甚至引發懷疑

【這方面的檢討莫衷一是,且數個世紀以來沒有定見、解答,估計它還會持續被論戰下去

 

於此,現代藝術不斷被討論、複製、玩弄的一個徵結點:「與觀眾交流互動」出現了。很多創作者會希望觀眾們自行解釋他的作品,反正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只要解釋得通,就是對該作品的一種「認識」、一種「解讀」。 è 好的作品就是『不斷在改變其意義』,歡迎不斷的『再詮釋』;想想不就是人們常說的『經得起時間考驗』?

 

觀賞<2011台北美術獎>,上述的種種思考又重現會心一笑。試著理解,看完,離開。


作品說明:

留學生必備產品電鍋,接連數百個世界各地不同的電源轉接頭,延長線路通電,電鍋內已熟煮的米飯,香味四散,水滾沸騰的聲音持續不斷,意喻留學生雖期待異國生活的美好,卻又無時無刻面臨文化差異的衝擊,雖以各種方式調整自己,卻難抑內心情緒矛盾與疲憊的狀態。

這個作品真正感動我的是它的文字」。不過這其中牽涉一個創作者與觀眾互動時必要的條件:共同經驗。

什麼樣的作品能引起共鳴?能使觀眾想起、回顧自身一段經驗的,就能引起共鳴。

沒有類似經驗的觀眾恐怕要問:「一個電鍋有啥了不起?」在電鍋後面接了一堆轉接頭就叫做「藝術」?

朱駿騰說的是多少留學生共同的體驗與冷暖自知啊?這個「電鍋作品」帶我回到自身的留學時光以及回到那段時光之後,在記憶中出現的人事時地物,有點不可觸及,其實又觸及了一切。朱駿騰的告白呈現了多數留學生曾有過的掙扎與反省,而正是這樣的情感記憶回歸,讓這個作品生命不凡。

「共鳴」無法強求,它好比現在人們常說的「同理心」,缺少共同情感、記憶、經驗與反饋的支持,「一個電鍋 + 一堆轉接頭」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電鍋和轉接頭,而它們於美術館裡的存在,只讓人不舒服,想發問、想挑戰,或者只想從它們面前走開。


作品說明:

鄭亭亭在台北街頭拍攝800個人,將底片剪下、分類及測重,以此作為一種新的「人口普查」實驗,視底片重量為一種新的衡量人類優劣的方式,挑戰台灣社會某些價值觀的合理性。如100個台灣男性的底片重22.0克,而100個台灣女性的底片重22.1克,她宣稱,在此新的價值中,重男輕女的觀念被推翻。

觀眾會不服氣是合理的。這個作品從實驗方法、工具、名詞定義到普查範圍大小無一不可被嚴謹的科學推翻,但這是「藝術創作」remember?不要太斤斤計較吧!

這個近乎於遊戲與挑戰之間的作品,帶點諷刺、嘻鬧的成份,卻也引人思考反省。這裡各位看到的只是被列印在 DM中的一項實驗,展場現場可以發現更多有趣的「普查與新價值」:(如果我沒有記錯)包含台灣社會對學歷高低、重洋媚外、瘦身美容等議題的普遍認知,而作者就在談笑之間將「普羅價值」革命推翻了!

這樣的「手法」反映的其實是「小蝦米鬥大鯨魚」的無力,早就將人們綁住框死的普世思維就是一種社會規範、潛規則,多少人想要擺脫卻終究被縛,創作者在茫然無力中想盡辦法作出挑戰,多少呈現了『眾人皆醉我獨醒』以及『世界再如何混亂也要盡力活下去』的自我認知與辛酸啊!


作品說明:

「蛋糕房子」系列作品,創作者運用蛋糕製作及裝飾技法將台灣50-70年代的建築形體圍型轉化於蛋糕形式中,運用蛋糕所帶來的視覺與味覺愉快經驗,強調常民建築內,家的意象所能提供的愉悅與溫馨。將原台灣舊有建築物令人不快的斑剝,以視覺上的美味聯想,流動美好的經驗

這件作品應是本次展覽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

是蛋糕還是建築?

沒有分野!互相寄生,也互為光輝。

不宜走馬看花,需要仔細觀看,這樣才能體會更多樂趣與作品的蘊味。

利用蛋糕所呈現的建築是一點不馬虎的,它有記載歷史的功能,絕不是一般店內櫥窗裡待售的糕點可比;而「吃房子會是什麼感覺?」「那蛋糕真的能吃嗎?」的疑問則會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湧現。

最耐人尋味的還有,看著蛋糕,聯想起在台灣大小巷弄中看過的老建築,眼前心裡都不免一驚!多麼衝突的對比與組合啊!接著,當你走出北美館,看到街上的建築,想起剛才看過的林玉婷製作的蛋糕,又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刻!想像那棟公寓是一個大蛋糕:這裡用巧克力慕斯,那邊裹上奶油,窗戶皆用水果點綴「想像與真實」在這個過程中彼此衝撞又彼此包覆

沒看過台灣50-70年代老房子嗎?來看林玉婷的蛋糕,來體會她如何操弄視覺與味覺,「看著房子流口水」?沒有過的經驗吧?


創作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比較少用『藝術家』的稱號,而泛用『創作者』稱之,因為『藝術家』很高、很遠、讓人很有壓力,而『創作者』比較親民、好像人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是這樣嗎?】 的任務是將世人習以為常乃至忽略的物件擺放在不尋常的位置上,引導、帶領新的想像與可能性,並賦予作品「意義(當然這個意義有時候是由觀者加入、改造,甚至扭曲的) ;而意義一旦出現,就又必需「詮釋」,幾個輪迴之後,作品的本質自被遺忘,徒留「它到底想表達什麼?」「為什麼這樣的表達是種藝術?」等永遠無解,卻也永遠有人討論的問題

 

以上與大家分享的是<2011台北美術獎>中讓我比較有共鳴的作品,全部的參展藝術家與作品當然不只有三、四件,能夠引發的討論也不只如此,歡迎大家指教。

 

上一篇: 在金馬影展

下一篇:心靈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