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7 12:45:21Constance M.Y.

Blablablablabla....


人人是座孤島。 網路Blog世界裡人人是座孤島。 

每個人都可以寫可以罵可以評論可以分享可以拍照可以連結可以推薦

究竟    充斥於網頁中的文字、影像與情感

是分享,還是自我的大鳴大放?亦或只是一種自我陶醉?

簡訊、快語、複製、剪貼、貼上…感情真摯放一邊,

吸睛比較重要。價值?意義?不要緊也無關係! 

先比數字再說! 百萬人流覽?幾千人流覽?誰認識誰?誰又在乎誰?數字!數字!!點擊就有數字,是誰?一點也不重要! 

孤島不是真的孤獨,而是僅管被文字、影像與人群包圍,仍然若有所失,仍然覺得寂寞。

 「孤島」是一個現象,「結黨」則是另一個。

Facebook 好像不加入不行,否則就會跟身邊親友斷訊,就會跟流行脫節。

數字遊戲仍在!曾幾何時我們的朋友變成了一串數字?857 位朋友!So what?你真的認識每一個人嗎?你說得出他們的長相或生日嗎?不!!活在數字的自我陶醉之中,是不需要真的與人交心、交往的;況且,性格塑造作為,網路世界裡每個人看似到處與人連結,實則只是張顯自我的矛盾性(看我讀我回應我!至於你的Blog 嘛,我會加你為朋友,但要真心閱讀,等我有空再說!),進一步強化了擴充數字之必要。

以前朋友生日還會一起吃個飯,現在靠著facebook,門也不用出,電話也不用打,留個言,就算有交代。

 

感情已經太氾濫,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聽見,於是,什麼都可以發表,表面上是種「自由」,但是說實話,你難道不曾走逛過某個Blog 或某篇文章,心中漫罵著:「這是什麼垃圾!」或者「真是廢話連篇!」??沒有嗎?

有趣的是,這個既造就孤島也成就黨派的機制同時提供一個強大的功能,一個如果我們是和朋友面對面便無法做到的功能:我們可以選擇馬上逃離,可以點選其它網頁,說走就走!

 Blog 這種東西不是為收藏「曠世鉅作」而存在,而是讓每個人發聲發言發牢騷發愁發癲的所在,不用擔心「空間」不夠,也沒有「回收」問題,要說是口吐垃圾也好,要說是心情分享也可以,「自我」就是Blog世界中最顯眼的配備。

 

說到網路世界裡的「感情氾濫」,我深深覺得像冷硬派Raymond Chandler雷蒙錢德勒的「只講事件,不談感受」的寫作風格,值得學習。每個人都想講都在講「感受」(有時候以心得或想法等詞替換),多愁善感就變得很廉價、沒什麼了不起。

 

還有一個現象你一定有看過:人人包裡一台相機(或是一台任何可以紀錄影像的機器)!  什麼都要拍!—這樣Blog裡的數字會增加—吃個飯要拍下食物,逛個街要拍下試穿….現在,每當我拿起相機,就要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拍?拍這些有什麼意義?」Ü 聯想:自從看過電影<艋胛>,每次提到「意義」,我就會想起那句經典台詞:「意義是三小?」

 

嗯,意義是三小?在網路世界裡,誰還需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