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8 17:23:05【蘇打芳亭】

◎初啼

4/22我們收到一張邀請卡,寫著:Dear 蘇打芳亭 ,這一天終於來了…我懷著滿心的盼望與喜悅,期待與你一起分享…分享這一刻不可缺少的回憶…。

誠摯的邀請您   佳釗
 
曾經寫過佳釗和「蘇打芳亭」的故事--「從別人眼中看見你」,放在「芳亭情」文章分類中…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dafountain/3/1282882316/20051016161216/#centerFlag

佳釗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三年級的學生,主修單簧管,這場名為【吳小釗與蕙小馨的初啼】的音樂會,是她大學第一場正式音樂演奏發表會,店裡還在忙,我們臨時調派了人手支援,派小樞做代表,趕去音樂會現場,雖然除了錄影和一張合照還算清晰外,拍攝的照片全都很模糊(小樞說…是因為演奏時人一直在動的緣故!好個廢話!?可能不動嗎?!= =\…),但是我們總算還是趕赴參與了佳釗的初試啼聲。

在此,再一次恭喜佳釗,看到妳努力學習的成果,幻化一首又一首成美妙動人的樂章,撼動自己也撼動觀眾的心弦;相信自己,那絕對是一場成功的音樂會!

還有,也說聲:「謝謝妳!」…因為,客人把我們當朋友的感覺,…真好!

單簧管圖片‧網路

文章‧節錄自http://content.edu.tw/junior/music/ks_wg/content/instrument/clarinet.htm

單簧管俗稱黑管,又名豎笛,是木管樂器中以單一簧片發聲的樂器之一,也是最早用一個圓管體可以吹出廣闊音域(超過三個八度)的簧樂器。單簧管的前身,是角笛(hornpipe)及風笛(bagpipe),其名源自義大利文clarinetto(小號角之意),由類似哨笛的單簧片樂器夏魯摩(Chalumeau一種木質牧笛)演變而來。

豎笛是個圓筒狀的管,底部擴大成喇叭口,上端有個吹口來了一個簧片;通常以木製為主。這種樂器是由德國樂器製造商丹納(Johann Denner 1665~1707)在十八世紀初將沙魯摩(Chalumeau)改良而成,型式一變再變,直到德意志長笛家貝姆改良為現今的型式。他改良的鍵機結構使單簧管得以吹奏各種調性。

  它是一種移調樂器。所謂「移調樂器」指所吹出的音不同於樂譜上所顯示者。以單簧管而言,它所吹出的音比譜示者低一個全音或一個半音。

  豎笛樂器族也有一些成員,但最常用的只有四種。現代單簧管有高音、中音、巴賽管、低音、倍低音等數種,傳統上是以木製成的樂器,現今則多為塑膠製成。標準的豎笛是以降B為主音,但有些演奏者採用以A為主音的豎笛,音域比前低,指法也比較複雜。以降E為主音形狀較小的豎笛,常用以吹奏高亢尖銳的音調,而以降B為主音的低音豎笛則可吹奏出低沈的音調,它比標準的降B調豎笛低八度,是近世紀以來,管絃樂中常用的樂器。

單簧管低聲區的音色暗沈,而高聲區的音色則明亮。由於音域廣闊,單簧管可以輕易吹奏長長的音階,亦以善於吹奏琶音聞名。

今日單簧管是熱門的樂器。古德曼(Benny Goodman)、亞提.蕭(Artie Shaw)等爵士樂大師和德皮爾(Gervase de peyer)、布里默(Jack Brymer)等古典音樂巨匠,都是箇中高手;在軍樂隊中,單簧管與銅管樂器一柔一剛恰成對比。單簧管的音質柔潤,更是許多作曲家鍾愛的獨奏樂器。最著名的豎笛名曲,首推莫札特的豎笛協奏曲和豎笛五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