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30 07:55:09荒蕪的夏日

7月的想念

 
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在感覺到強烈的孤寂的當口,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起市東亮子的「籠之鳥」這本漫畫。
對於書中關於毛莉的那篇故事感觸特別的深刻,毛莉的詩句更是常常在我一個人獨處時候湧上心頭。
或許是基於對天空飛翔的強烈嚮往,或許是也曾體驗到毛莉面對人群時那種格格不入、近乎要使人窒息又濃烈的孤單,所以我也學會了用微笑與沉默來努力融入群體之中。人,不是群居的動物嗎?那又為什麼我會在人群中感覺到那樣強烈的疏離呢?總是很羨慕那種在群體中自然發光的人兒。她們不用小心翼翼的怕得罪人、也不用老掛著笑容,即便是皺眉發火的模樣還是吸引了大把人的關心與靠近。我不由得不信某些吸引人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靠外在的修飾或是蓄意的言語就能影響。
記得認識甫市東亮子的作品是在跟L相識的那個青澀年代。
L是我文學的啟蒙導師,帶我窺探了日本漫畫跟小說的世界,也引導我領略文字無涯的美。


語言因你而活。
時間因你而停。
言語是為了交談。
時間是為了閃耀。
只為你而豐富言語。
只為你而時間流動。
為風而寫的歌。
靜靜的飄去吧。

我對這首詩的感動從來沒有改變過,就如同我對L的情誼沒有撼動過,始終維持著最初跟最後的悸動。每一個夏天總是牽引我對L無止盡的想念,縱使時光已經往前推進了十多年,她的笑顏依舊閃耀在我記憶深處裡每一個燦爛的陽光下。


人與人之間,總是在相聚跟別離之間拉鋸。
年幼的時候,小孩是讓父母甘心奔波的鳥籠,引導著外出的父母無怨無悔的在工作家庭間往返。等到小孩長大成人,開始忙於穿梭花花世界時,換成了年邁的父母是她們的鳥籠,受了委屈、需要幫助的時候,她們便想到要回籠,因為只有父母是毫無條件的守候與關懷。在愛情之中,也有互相為彼此守候,作那種無怨無悔、甘心包容的鳥籠,只是更多時候是單一方各自飛開的絕決。
而L則是我止痛的鳥籠,無論我試圖飛的多遠,遭遇到了什麼挫折,L是牽引我放下憂傷、回歸原點的治療所,若沒有L,我的生命會是可怕的空泛居多。
人與人之間,總是試圖想留住什麼。
從有形到無形總是想緊緊攬在身邊。然而總要到生命的某一段落,才恍然明白,根本沒有什麼是我們可以牢牢握住的,就連我們自身的一切,自己都難以控制。惟一能夠努力的,就是盡量珍惜每一個當下吧。

在每日週而復始的生活之中,疲倦像一層灰色的黏膠,緊緊地黏附在我的神經上,使我逐漸失去了言語的能力。灰心的發現在人與人之間,永遠都是計較多過於體諒,一個無心的舉動,一句玩笑的話語都可能變成是嫌隙,是人性本來的惡劣作祟?還是環境對性格的造成?

我努力觀察著,努力去發掘生活之中使人感動的細節,努力去看周圍的人良善的部份,努力去忽略每一個疑似惡意的回應,努力做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