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8:39:45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106-1 霧峰學期末報告-鳳梨組

「霧峰學‧學霧峰」

期末報告

壹、 參與人員介紹 

一、社區老師介紹

蔡淑娟 老師

我們這堂課的指導老師是蔡淑娟老師,

他是一位很細心和帶有教學熱忱的老師。

老師平常從事與手作相關的研發。

 

二、參與組員介紹

組長:陳詩婷

健管系1A

興趣

聽音樂、彈吉他、打籃球

喜歡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

 

組員:曾華雯

心理系1A

興趣

趴趴走、打電動

歐美流行樂、看書

看美劇、Taylover

組員:谷政霈

心理系1A

興趣

繪圖、打遊戲跟攝影

喜歡到處去嚐試美食

 

 

組員:蕭晏玗

健管系1A

興趣

喜歡聽音樂、看電影

跟普通人一樣

動物只喜歡貓 很怕狗

組員:胡玉靜

健管系1A

興趣

看小說、聽音樂、

追劇、吃甜點

 

組員:廖育崑

健管系1A

興趣

喜歡了解在地文化

喜歡與人互動

喜歡四處旅行

 

組員:劉亦瑄

健管系1A

興趣

聽音樂、看電影

 

組員:莊庭安

幼教系2B

興趣

看電影、逛街

 

組員:陳傳家

視傳系3A

興趣

聽音樂、畫圖

看電影

 

貳、  研究動機 

一、 題目訂定

   「鳳梨葉的蛻變」

  因為不是鳳梨生產的旺季,因此我們這組報告著重於鳳梨葉的再生製作探討。

二、 摘要 

  每當鳳梨採收之後,一般農民就將整株鳳梨莖和葉拌入土壤中,變成了堆肥。其實,在幾百年前就有抽取鳳梨葉纖維並製造物品的工藝存在。從拜訪鳳梨田到收集鳳梨葉,刮取纖維、清洗、曬乾,再接著捻製,跟著老師一步接著一步完成鳳梨葉的變身。

三、 報告背景 

  鳳梨一直是霧峰鄉一項重要的農產品,氣味芬芳,果肉甜中帶酸,吃起來爽口刺激,尤其是鳳梨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用來入菜做果醋都是最佳的選擇。鳳梨除了生食外,亦可加工製成罐頭、蜜餞,甚至再製成鳳梨酥等可口的食品。不過鳳梨除了果實可食用之外,因果皮具有除臭效果,有人還將其製成清潔劑。而葉子的部分因為纖維韌度高,就有人取其製成布料和皮革。由此可知鳳梨從頭到尾都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呢!

 

參、 問題探討與目的 

一、問題彙整 

1.清洗後纖維會黏在一起

2.    刮除用具除了湯匙是否還有其他選項?

3.    葉子揉過是否會比較好刮除?

4.    不同品種的鳳梨,纖維是否有差異?

5.    鳳梨葉除了抽絲製成布料皮革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能?

 

二、研究目的 

  鳳梨葉本來就是棄之不用的剩餘物,將他轉作為布料、皮革的原料外,不只符合廢棄物再利用的環保精神,更可為農民創造其他的收入。因此,如何把霧峰鳳梨葉從堆肥變身為工藝製品,賦予它新的價值並推廣出去,是我們這組的研究目的。

 

肆、 文獻探討 

一、霧峰鳳梨的歷史

n  文獻來源:102-2霧峰學期末報告 -- 流淚的鳳梨

n  探討內容:霧峰可貴之處在於山水、在於人文,而這邊的鳳梨也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種植方式,因此形成獨樹一格的發展。但因產期遇到梅雨季,而且年輕人口外流、老化,使得霧峰鳳梨種植的過程變得很辛苦。


 

n  文獻來源:103-2霧峰學期末報告 -- 鳳梨成長日記

n  探討內容:霧峰鳳梨歷經台糖公司收購造成搶種,後因收購政策改變使得鳳梨滯銷,後來,農試所研發電土催生,並改良品種讓霧峰鳳梨品質更加優良,才有今天的盛名。

 

二、鳳梨皮葉的再製

  鳳梨清潔劑

   文獻來源:105-2霧峰學期末報告 -- 鳳梨

   探討內容:用鳳梨皮製造鳳梨清潔劑,使得垃圾變黃金,但是,鳳梨清潔劑功效太強只適合用來清潔地板,或堅硬性質的東西。化學清潔劑的濫用已造成環境的污染以及破壞,鳳梨清潔劑天然無害,其研發正等待發揚光大。

鳳梨布料

   文獻來源:公視新聞網 -- 農業資材不浪費,鳳梨纖維製織天然布

   探討內容:台南青年許玓維,以鳳梨葉纖維再製成為布的原料,讓關廟鳳梨大變身。

鳳梨皮革

   文獻來源:大紀元 -- 為農業廢棄物賦予新生命,鳳梨葉打造的皮革

   探討內容:菲律賓人Carmen Hijosa察覺鳳梨葉的潛力,將其纖維製成皮革原料,製作皮鞋、手提包..等等,並成立公司行銷全世界。

 

伍、 發現/創意/想法

 

陸、 分析、討論與結論 

一、分析與討論 

      鳳梨100片葉子只能能採到約30公克的鳳梨纖維,可說是相當稀少。

      鳳梨纖維細如髮絲,不易編織,因此無法用機器大量製作,只能仰賴手工編織。

二、結論 

  由文獻資料知道,鳳梨纖維再製,有費時費工的困難,若要大量生產,就必須投入大筆的資金和人力(如菲律賓的Ananas Anam公司),因此目前在台灣,大多只在小攤販跟藝品工作室看到。

三、
\如何行銷你們的主題或商品

 

 

柒、 個人期末總心得與組週誌 

一、 心得 

陳詩婷(健管1A)

  經過這幾次的戶外學習,讓我發現原來霧峰有一片一望無際的鳳梨田,而且味道還相當可口。回憶起第一次上課時,前往鳳梨田的路程真的非常驚險,因為山路愈來愈狹窄而且又很陡峭,但是到達鳳梨田後,看到數不盡的鳳梨,那些害怕的感覺馬上就消失了,那裡還有許多熱情的伯伯削鳳梨給大家品嚐,看著大家一起品嚐著鳳梨並露出幸福的表情,內心又感到更開心了。之後幾次的上課地點都在藏藝會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蔡淑娟老師教大家如何刮鳳梨纖維,我一開始刮因為太急著想要趕快刮出來,結果最後只能重頭再刮一次,老師說讓我們學習刮鳳梨纖維,就是要磨練我們的耐心,許多事情是不能急於當下,而是要慢慢地完成它,因此我從刮鳳梨中學習到這個很重要的道理。謝謝這幾次戶外學習中有教導過我們的老師們,讓我得到更多的知識,選修這堂霧峰學真的很值得,讓我獲益良多。

 

曾華雯(心理1A)

  霧峰學,學霧峰這門通識課,打破了平常上課的一貫模式。平常都是一位老師對多位學生,而霧峰學有一個特點他是多位老師對多位學生。這樣的小組教學模式,可以讓我們和老師更親近,增加團隊合作精神.也可以學習到更多東西。而且就平常上課來說,都是我們學生坐在下面,老師在臺上講。但是霧峰學這門課,老師會親自帶我們到戶外去實地學習,也可以讓我們實際的瞭解霧峰的地方民情.

   在霧峰學這門課中,我選擇了「霧峰學.學鳳梨」,為何選鳳梨呢?因為我早已耳聞臺灣的鳳梨,垂涎已久。當然在介紹時有聽到要上山,我是聽到這點才決定要去,但是老師開車載我們上山,而不是想像中的爬山;不過還是很開心,很難得到那邊的山地去,那兒有登山步道,不過我應該是不會到那裡啦,藉由這個機會,讓我看到霧峰的鳳梨田,也讓我這個十幾年深居城市的人第一次見識到一大片的鳳梨田。這門課讓我不僅僅品嘗到了鳳梨的美味,也學習到了如何挑鳳梨。

   雖然,鳳梨組只去了一次鳳梨田,但我們還去了藏藝會館,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取出了鳳梨纖維;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學習了原住民的月桃手工。雖然遭遇挫折,但最終也都成功完成。在此謝謝老師們的悉心教導!

   我們的生活總是匆匆忙忙,步履快速。在這次的霧峰學的學習,我感受到了,也許放慢腳步,去聆聽自然,去感受生活的雅趣,也不為是一件樂事!

谷政霈(心理1A)

  透過霧峰學學霧峰的課程,讓我對霧峰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身為一個台中人,霧峰的存在對我來說卻像是另一個縣市,覺得他好像是南投裡的一部分,偏僻、荒涼、甚麼都沒有,字面上就像是在一個成天都是霧的山區。透過老師的講解和介紹,我才知道原來霧峰是台灣民主壯大的起點,甚至學到了許多平常課本學不到的專業知識,以及感受到霧峰濃濃的鄉土風情。

  經由這個課程,才讓我有機會認識很多從來不知道的觀光景點,比如說省議會已改建為博物館、光復新村已改建為青創基地。我還特地造訪了光復新村,因為太早去了,很多家店都還沒有開,訪客也很少,所以感受不到熱鬧的氣氛,不過眷村質樸的氛圍仍然讓人感到溫馨。光復新村經過修繕後,現在已經成為青年創業基地,裡面規畫七十個單位,每個都各有特色,店家攤位從吃的、喝的,到買的、穿的、玩的,應有盡有。

  到了後半學期終於等到了課外活動,第一週上山參訪鳳梨田、第二週下田割稻的戶外課程,對於都市小孩的我來說,真是一份驚奇又新鮮的體驗。第三週開始到了藏藝會館做手工藝,有月桃葉的編織還有鳳梨纖維的捻製。尤其是從鳳梨葉的認識、抽絲、處理,最後到捻製,原先碩大的三片葉子成了一條細細的線,感覺吃力不討好但是又充滿成就感。

  很高興修了這門課,讓我對霧峰有新的認識和體驗,謝謝老師的指導。

 

蕭晏玗(健管1A)

    這學期我選了霧峰學,因為是大一新生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就選了一堂和課表相符的課,還沒上課前以為是和別的課一樣每堂課都坐在教室裡,聽著老師介紹霧峰,就這樣度過一學期;但相反的上了第一節正課後發現,上課方式很活潑,不同於其他的課程,期中考前我們都在教室上課,每一節課都給我們時間思考有關課堂的議題。

    期中後,我們的上課地點就移動到了戶外,一開始就不是很順利,因為交通的問題、加上要去上課地點的路很坎坷;但是一切都漸漸改善因為廖淑娟老師的幫助下我們接下來的課程才能夠很順利的上完。我是鳳梨組,上課內容當然和鳳梨有關,在上課的期間限定不是鳳梨的產季,本來還在想說這樣要怎麼收割,但之後才知道我們要利用鳳梨的葉子刮出纖維,再漸漸的編成麻線,一小條的線,看似不起眼,且過程的艱辛都只有我們了解,但是看到成品後成就感是不可言喻的,就算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作品。做完麻繩後,老師還教了我們她拿手的月桃葉,但是很可惜的是,室友突然身體不舒服,所以我只好急急忙忙的載她去就醫,所以做品的後續還沒完成。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也很喜歡做手作,所以可以在鳳梨組遇到淑娟老師讓我感到很榮幸;而每一次上課老師都沒有要我們準備任何材料,都是老師自己準備的;時間到了,要下課了,老師也都沒有特意留我們下來收拾;因為室友的不適,所以要離開,老師也沒有為難我,甚至叮嚀我路上小心;我覺得淑娟老師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教導的時候也很細心,希望將來還有向她學習的機會!


 

廖育崑(健管1A)

    時間真快,一個學期就這麼充實的過去,回想這門課的點點滴滴,好像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

    當初剛入學,對霧峰這個陌生的環境完全不熟悉,印象中好像只有九二一園區而已。加上我又很喜歡了解在地文化的一些事情,想要在這門課中認識霧峰、探索霧峰。沒想到第一堂課,廖淑娟老師的介紹就讓我大開眼界,真的有如獲至寶的感覺,從來不知道原來霧峰是一個這麼人文薈萃、得天獨厚的地方,當時也期待著,一定要在這門課中好好的學習、探索。

    從教室內世界咖啡館的討論,邀請許多熱愛霧峰這片土地的人們一起來交流分享。到經過五次的實地上課走訪,到鳳梨田看鳳梨、吃鳳梨,到藏藝會館做鳳梨纖維和月桃葉編織的手工藝,甚至是到小毛老師的稻田裡割稻,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曾有過的體驗,在霧峰學中,真的是在「學」,學怎麼做、學怎麼思考、學怎麼付出。

    還有最特別的,感謝老師讓我代表著學校霧峰學「絲田水舌」的學生到台北一起參加「世界公民島」的會議活動,原來在台灣有一個協會,一群人一直為台灣教育努力,期待能走出教室讓學生看見不同的世界。雖然我的見歷不多,但藉著與活動中許多成功的社會人士交談,也能增廣自己的見聞。

  學習是一件永不停止的事情,許多事情也在體驗過後才有更深的感受,霧峰學•學霧峰讓我最深刻的除了課堂的一切,還有知道,一群人為了自己熱愛的家鄉,而願意做些什麼事情來讓它變得更好,即使下學期因為衝堂的關係可能沒辦法再選修霧峰學,但我想,自己也可以再繼續的探索霧峰下去。

 

莊庭安(幼教2B)

    這學期參加霧峰學這門通識真的學習到了一些事物,在上課的期間老師請了在霧峰這塊土地付出心力的人,所以事都很新奇,覺得和其他通識最大的不同,可以見到不同領域的人,增長我的見聞。

老師跟社區老師在學校幫我們授課,給予我們啟發和靈感到後面幾週親自深入社區走訪。身為學生的我們多半都在教室中學習或請專業老師到校演講,很難得有機會能實際到當地學習並和當地人對談。最重要的是走訪過霧峰後,你會發現霧峰真的是個美麗的地方,不會過度開發,也不會太過於偏僻,這次的作業和不同科系的人一起完成,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胡玉靜(健管1A)

    一開始選擇霧峰學學霧峰這門通識課,只是因為這門課的人數還沒有超過,還可以再加選進去,後來第一次聽老師在介紹霧峰學學霧峰是在做什麼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有趣,因為還沒有上過這樣的課程,所以還蠻期待的。這門課第一次分組的時候,其實我還蠻緊張的,因為我被分到跟學長姐同一組,可是我卻不認識他們但是後來有聊一些話,所以就比較不會那麼尷尬了,在分組的過程中,讓學習到了霧峰的圳和溪流,我想如果沒有聽過這門演講,我可能到畢業都不知道霧峰的旱溪。後來參加鳳梨組,第一次去鳳梨甜的時候很興奮,因為還沒有看過種植鳳梨的田,老師一路開車上去的時候從高處俯瞰到霧峰的景色我就覺得很漂亮,可惜有時天空都霧濛濛的,如果空氣品質更好的話,我想風景一定更加的美麗,到鳳梨田時居住在那邊的爺爺奶奶們,都很熱心地招待我們新鮮的鳳梨,其實我從小到大只吃過的鳳梨用五隻手指頭都數的清,因為我不敢吃鳳梨,以前吃舌頭會怪怪的,所以都不敢吃,但是看到他們那麼熱情的招待我們,我還是吃。雖然爺爺奶奶們請我們的鳳梨甜中帶著酸很美味,可是我還是吃到舌頭都是麻麻的,現在想起來是個有趣的回憶呢~ 之後小淑娟老師就教我們刮鳳梨的纖維,用湯匙刮時刮到手很痛,但是最後看到自己刮出來的纖維拈呈線的樣子,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最後讓我最開心的就是,用月桃葉做筆筒的時候了,剛開始老師教我們想要做什麼時,我想很久最後才決定要做筆筒送給我爸爸,在自做的過程中,老師跟我講解第一次時我都沒有馬上理解,可是老師都一直示範給我看,要感謝老師不厭其煩的教我,不然我就沒有了現在的筆筒了。這門課讓我更加的認識霧峰,也從中學習到平常學習不到的東西和體驗。

 

陳傳家(視傳3A)

  經過一學期霧峰學課程的洗禮,老師十分認真地安排課程,介紹霧峰這個地方,安排很多講師上課,也將教室搬到戶外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故事等,從許多地方可以了解到老師的用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課程!精心安排這樣的課程,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沒遇過的,結合知識、實做,一方面增長智慧,也能更清楚的體驗這堂課,上課一點都不乏味阿!!!安排這個課程,讓平常沒有出門習慣的同學,亦或是不了解當地民情風俗的同學,能夠踏出門口走出戶外認識觀光景點,也到了眷村看看過去人們的生活遺跡,樸實簡單,卻有說不出的幸福感。光復新村在在完善的修繕之後變成青年創業基地,幫助在地人的發展。也安排到藏藝會製作手工藝,將月桃葉製作出不同的藝術品,簡直是一大考驗呢!製作過程挑戰自己的耐心與穩定。前面幾堂課老師請的其他講師,個個都充滿專業知識,詳細且不乏味的講解霧峰觀光景點、溪流,讓我更了解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美好的風景與土地。謝謝老師認真且細心的安排各種課程,推廣霧峰在地的美好,學習對水土保持的熱愛,修到這門課物超所值,學習到的東西更是豐富且美好,真的非常的值得阿!感恩感恩再感恩!

劉亦瑄(健管1A)

  經過這一學期霧峰學的通識課程,讓我對霧峰有了更多的認識,從第一周上課時,老師說著為何創辦霧峰學這門課的理念,讓我們看見了老師對自己所處的地方有著極大的熱忱,也積極的想藉由這門課向同學們展現霧峰,更希望利用他們對於鄉土地方的熱情感染學生,讓學生們更認識霧峰,也希望學生們有可能回到家也能積極地認識自己的家鄉,並利用在霧峰學學到的精神貢獻自己的心力推廣家鄉或回饋給家鄉。而且經過世界咖啡館的課程,讓我們見到了社區老師,也透過每個社區老師帶領的小組討論活動,更了解這堂課的意義,而且經由老師出的作業「霧峰趴趴走」更讓學生自己去尋找霧峰在地的景點,更熟悉霧峰的環境及生態,且在後面也有五周的時間,讓學生外出與社區的老師學習他們想推廣的霧峰及他們的理念,而我們這組所選的是鳳梨組,第一周我們就先去到了霧峰的鳳梨園看看霧峰的鳳梨也品嘗到了鳳梨的滋味,而第二周因為老師原本的計畫可能原本是讓我們體驗採集鳳梨,但因為季節時間的關係,因此無法體驗到,所以老師就決定讓我們體驗割稻,但可能因為有點臨時來不及通知我們,所以我們到了那一周才知道要去割稻,也因此覺得比較驚喜,而接下來的三周我們都去了藏藝會館體驗抽取鳳梨纖維和如何將月桃葉編織成自己所想要的物品,在手作的過程中社區老師也反問了我們可以想想如何將這幾周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五周的外出課程讓我覺得是新奇且值得反思的,而之後的一周老師也邀請了國際學院的學生分享介紹他們的國家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日常飲食或節日,也讓他們說說對來台灣之後的心得,而最後幾周就是我們的報告與繳交作業。


 

二、 週誌

 

  大學第一次在校外上課,非常的期待與興奮,很謝謝廖老師開車載組員們到上課的地點,在前往鳳梨田的路上真是困難重重,因為前往鳳梨田的路是愈來愈狹窄,而且非常的陡峭。到了鳳梨田後,看到整片的鳳梨,大家都很開心,畢竟這是難得的機會可以勘查鳳梨田,那裡的叔叔們人都超好的,很熱情的削鳳梨給我們吃,而且削鳳梨的刀法很厲害,當下想跟他拜師學藝,鳳梨吃起來相當的甜,比平常在水果攤買的更好吃,之後叔叔們還拿了香蕉和柚子出來與我們分享,那天吃了許多美味的水果,第一次上課不僅學到知識還吃到可口的水果,希望有機會的話還能再去一次鳳梨田,欣賞鳳梨田的美。

 

 

 這禮拜上課地點改在稻田,下田後老師教我們怎麼割稻子和割完的稻子要怎麼放才不會讓剛割完的稻子發酵,原本以為很難的,但是慢慢地越割越熟練。當我們踏到田裡的那一刻,


心裡就開始擔心鞋子的安危,因為田裡面的泥土都像沼澤一樣,踩了之後鞋子都陷進去泥土裡了,所以我們割稻子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就算我們再怎麼小心,鞋子還是吃土了,所以我們刷鞋子刷得很辛苦,組員們都哀聲連連。雖然割稻子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阻礙(雜草)也流了許多汗,但是最後看到我們收割好的稻子,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一次上課地點在藏藝會館,因為同學們路途還不太熟,所以由林正光老師帶路,而沒有機車的同學是由廖淑娟老師開車接送,雖然到達時間不同,但依然有上到課,由蔡淑娟老師帶著我們,解說著自己的上課想法與理念,和自己接觸鳳梨纖維的經歷還有展示自己的成品結果,也順便向我們介紹下一次的課程月桃葉鞘編織,講完之後我們便開始動手了,因為老師可能怕上課時間不夠的關係,所以已經先趁自己早上有空的時間採好了鳳梨葉,之後我們拿著湯匙刮出鳳梨葉上兩面的果肉,取出纖維,而原本老師希望的是一人要處理三片葉子,但時間還是不夠所以老師還是讓我們自己帶回去做,因為若葉子乾枯了就會變得很難取出,但取出後還需要用針挑,所以下禮拜我們還要把自己取出的纖維帶到課堂上,而老師則出了差不多三項回家作業:

一、將上課時還沒取出的鳳梨纖維回家完成。

二、想下一次課程希望用月桃葉鞘編織出什麼樣的作品。

三、上網查詢霧峰土鳳梨之研究觀看。

希望我們從他人的研究了解霧峰鳳梨的發展歷史。

  今天主要的工作是將上次老師讓我們帶回去作的鳳梨纖維重新整理,並將兩條主要纖維編織成一條細繩,下次老師會帶果實來將他繫在繩上,做成鈴鐺。老師教我們如何將纖維打結纏繞,其實步驟並不難,難的是要雙手與眼睛並用,一手要拉住繩結,一手要負責纏繞,眼睛則要仔細的看細細的纖維,在做手工藝的同時,也是訓練我們的耐心、專心和毅力,做任何事也都應要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原來在做手工藝的背後也蘊含著大大的人生道理。

  

  這一週,我們鳳梨纖維組來到了藏藝會館,學習製作月桃編織,以下是老师所教我们的步骤:

1.  將採回來的月桃連同葉子一起曝曬。

2.  過程中,將不好的部分用手拔掉或用刀削去,方便乾燥。

3.  曬乾後,將月桃葉修剪乾淨,把月桃莖排放整齊。

4.  用手將月桃莖一條一條剝開。

5.  將剝開的月桃莖平整捲成圓圈狀,再用之前處理多餘的細莖綑起。

6.  繼續曝曬綑好的月桃圈(太陽大時,約要曬二至三天)。

7.  將曬好的月桃圈拆開攤平,一條一條相疊後綑起,準備編織。

8.  以一壓一挑(上下穿插)的方式編織。

9.  每編入一條,就要調整密實度,確定月桃莖之間沒有多餘空隙。

10.編織的蓆子面積越來越大時,可將月桃莖往回穿,作為暫時的固定。

11.將每條月桃莖的尾端修剪對稱後,往回穿並將轉折處壓平,即完成收尾。

12.美麗的月桃編織成品。

  本以為月桃的編織應該會比鳳梨纖維的捻製還要輕鬆,事實上卻不然,因為鳳梨纖維只需要一片單純的鳳梨葉和一把湯匙就可以開始製作,但是月桃卻需要花大把大把的精力在事前作業上,無論是曝曬還是捲成圓圈狀都要耗費不少的時間,原來看似粗獷的外表下藏著比鳳梨纖維還要細緻的步驟,真的是不能小看這些手工藝呢!這是原住民特有的風俗習慣,用月桃編織成的杯墊,席子等物品,不僅美輪美奐,而且綠色環保。編織不易,複雜而繁瑣,每一道工序都有所講究,一步錯步步錯,因此這樣活動鍛煉了我們的耐性與細心。這樣的非物質文化產物應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捌、 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一、 工作分配 

由全組人員合力完成

  從資料的收集、照片的拍攝到每週週誌的紀錄,還有工藝製作,都在互助合作下愉快地完成了~~

二、 資料來源

         亞洲大學「霧峰學,學霧峰」服務學習知識網(http://mypaper.pchome.com.tw/socialwork1930

         自由時報《鳳梨葉變織品?7年級「纖女」復振關廟傳統鳳梨織作》(http://playing.ltn.com.tw/m/article/8226/1

         環境資訊中心《關廟一朵花 手工打造鳳梨纖維時尚》   (http://e-info.org.tw/node/203022

         公視新聞網《農業資材不浪費 鳳梨纖維製織天然布》(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48168

         大紀元《鳳梨纖維做衣服 菲國傳統工藝》(https://www.google.com.tw/amp/www.epochtimes.com/b5/9/1/19/n2401767.htm/amp

 

 

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