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8:06:58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106-1 霧峰學期末報告-自然農

「霧峰學‧學霧峰」

自然農組期末報告

壹、 參與人員介紹 

一一、社區老師介紹

  

我們自然農組的社區老師也是阿罩霧自然農的成員,本身有在種植香蕉,期中

後第一次在教室上課時就品嚐到了,他對農業有很深的了解,也帶我們從政府

機關到何師兄的芭樂園等去了解農業,提供我們這些「農業門外漢」一個可以

深入思索現代農業的機會!

 

二、參與組員介紹

 

自我介紹
組長

組長

大家好,我叫游翔皓,是南投人。目前就讀心理系4B,興趣是打打排球、看電影。

 

組員

  大家好我叫張維剛,就讀經營管理學系三A的同學,這門課來自不同領域各系的同學,很開心能與大家一起學習霧峰學的新知識,也很開新分配到自然農這組,不僅可以學到有關農業的知識外,也能親自體驗到各種不同的人,,,,這門課相信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認知與感受!

組員

  我叫游旻潔,目前是心理系3年級。平時喜歡運動,跑咖啡店,拿著相機到處練習拍照。



組員

  大家好我是視光學系2A的王詠世,平常喜歡聽音樂、自己去很多地方品嚐美食還有看偵探小說,雖然就讀醫學相關科系,但是這門課也是對農業更了解也是一個特別的經驗!

 

組員

  我是生科1B的林育漩,大家都叫我阿飄,我的興趣是攝影、演奏樂器,平時喜歡到處逛逛、看風景。

 

組員

  我是生科系1B的卓冠伶,大家都叫我小白,興趣是看動漫和聽音樂,很高興認識大家。


組員

  大家好,我是職能治療系1A的林宥彣,非常高興能在”霧峰學,學霧峰”這堂課認識多個領域的達人,了解霧峰的美。

 

組員

  大家好,我是職能治療學系1A黃怡軒,喜歡吃美食,喜歡出去玩。很高興能選修霧峰學這門課!

 

 

貳、 研究動機 

一、題目

  自然農組有機與友善耕作的差別

二、 摘要 

  阿罩霧自然農是由一群以霧峰為基點,為了友善我們的土地,愛護我們的自然與生態環境,採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殺草劑及施用綜合有機肥為基本原則的自然(生態)農法耕作方式。

三、 報告背景 

  聽完老師們的講解,讓我們想知道有機農業和友善環境耕作的差別,因為在大眾眼裡有有機認證標章的食品感覺上是比較好、比較安全的,但其實友善是符合有機耕作法。

 

參、 問題探討與目的 

一、問題彙整

1 一.有機農法和自然農法的不同?

2 二.台灣對於有機農法的規定?

3 三.自然農法在食品的方面有哪些影響?

二、研究目的 

  為了知道兩者的差異,台灣對於友善農法的規範,並了解自然農的訴求和理念,讓大家對自然農有更多的認識。

 

肆、 文獻探討 

一、有機和友善環境耕作有哪些不同?

共通點:

     1. 能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

     2. 是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如化肥、農藥)、農藥、殺草劑及基因改造品種。

差別:

    1. 有機農業是國家參酌耕作技術及環境永續的需求,訂出一個最基本的生產要求。要宣稱有機農產品須經過第三方驗證,獲得有機驗證標章

    2. 友善環境耕作則沒有標章,未來農友要申請補貼,必須經過隸屬的「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稽核管理。友善環境耕作因派別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秀明自然農法要求自留種,不使用塑膠水管等。

二、何謂「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

  此推廣團體必須向農委會申請,獲得農委會「審認小組」審認,確認該團體(機關/構、學校、法人或團體)推廣的農法或耕作方式符合友善環境耕作原則,並能對旗下登錄的農民稽核管理。

三、  補貼基準及補貼期限

(一)  有機轉型期驗證農地,依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轉型期)所載有效期間,最長補貼三年,補貼基準如下:

        1.生態獎勵給付:每年每公頃三萬元。

        2.收益減損補貼:水稻及蔬菜每年每公頃三萬元,其他作物每年每公頃五萬元。

()有機驗證農地:生態獎勵給付每年每公頃三萬元,補貼期間三年

()登錄友善耕作農地:生態獎勵給付每年每公頃三萬元,補貼期間三年。

()有機集團栽培獎勵:有機集團栽培區內驗證通過之有機及有機轉型期農地,每年每公頃另予獎勵一萬元,獎勵期間三年。但公設有機集團栽培區不予獎勵。

 

伍、 發現/創意/想法

一、發現

     農務所參訪發現植物病害三角形,植病三要素包含植物病害發生是因為有寄主,感染原漢和適當的環境,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就是要去改變三角的某一邊,而不僅僅是殺蟲殺菌!農法差別應該從目前法規用詞的有機農業和友善環境耕作去談。有機農業是國家參酌耕作技術及環境永續的需求,訂出一個最基本的生產要求。友善環境耕作因派別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像是自然農法要求自留種,不使用塑膠水管等。但共同的就是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殺草劑及基因改造品種。

二、創意

     食品添加物課程是有關於自然無添加的食物,像是利用蝶豆花還有紅龍果,綠茶,染色做成的貝果,真的很特別也很創新,這些食材都是大自然中可以找得到的,所以應該要好好想想怎麼用這些自然的素材來讓口感更好也更特別新奇,這樣吃得安心也吃的健康,雖然有些食品添加物是政府合法,但畢竟不是天然的難免還是會有差別,這種食品創新是很值得去嘗試看看的!

三、想法

    這個以霧峰舊稱「阿罩霧」為名的新興市集他是為了友善土地、愛護環境,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殺草劑,和施用綜合有機肥為基本原則的自然農法耕作方式。這樣的理念讓市集推出即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讓市集不只是農友展售的平台,更是消費者安心採買的好地方。阿罩霧市集也以區域支持型農業為發展概念,你我都可能是生產者、消費者,更是監督者,藉此建立彼此的互信,發揮早期農村「幫伴」的優良傳統精神,落實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理念,以減少碳足跡,推廣綠能環保。所以不應該只是受限於霧峰,其他的外縣市地區也應該多學習,怎樣才是對地球生態環境,身體健康最理想的!

陸、分析、討論與結論 

一、分析與討論 

1.有機農法和自然農法的不同?

  有機農法:仍會使用肥料與農藥,但必須遵守相關法規,使用規定中較自然的藥劑,並經政府查證合格的第三方認證單位查驗合格

  自然農法:指不施肥、不施農藥及除草劑等藥劑的仿自然耕作方式。

  兩種耕種方法除了是否使用農藥之外,最不同的就是是否有經過認證單位認證,而只要符合不使用農藥,化肥,殺草劑及基改品種的作物都是自然農法的耕作。

2.  台灣對於有機農法的規定?

  台灣的有機產品,包括農產品、加工品、以及進口的有機產品,是由「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所規範。這項法規只是概要性的規定,農委會在「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中制訂了詳細的作法。至於「有機」規範,則是在管理辦法的附件一「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中。

  「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的附件一中,說明有機農法的耕種規定:

1.優先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1.清理有害生物棲息地、食物來源和繁殖區域。

   2.防止有害生物進入加工設施及設備。

   3.控制環境條件,例如:阻止有害生物繁殖之溫度、溼度、光照和空氣循環等。

2.採行生物性、物理性或機械性之控制措施,例如:利用性費洛蒙、誘蛾燈、光捕、聲捕、有色黏紙板或利用太陽能之消毒等。

3.若前述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之措施無效,則可使用附表一所列之有害生物防治資材,惟該等資材不得與有機原料及最終產品直接接觸。

3.自然農法在食品的方面有哪些影響?

  自然農法種植出來的作物,較少受到汙染,且不含許多化學藥劑,而這成為食品的原料,做出來的食品會對身體較健康,比較不會有藥劑殘留在身體裡,長年累積,對身體造成負擔。

二、結論 

  有機農法和自然農法都是較自然的耕種方式,減少使用化學藥劑,甚至是不使用化學藥劑。有機農法在台灣已經有法規規定,農民必須依照規定,提出證明向相關組織申請有機認證標障,而其餘不使用農藥的耕種就是是用自然農法。因為有了有機農業,才能發展有機食品,讓消費者吃的更健康。

三、如何行銷你們的主題或商品

 霧峰自然農有個自然農市集,販售各個小農種植的有機蔬果及食品。市集時間是每周三早上的霧峰農會門口,以及周六周日在民生故事館有攤位。農會有幫自然農印製傳單,如果可以多多利用,在霧峰郵局、林家花園或是其他人多的地方發放,能幫助提高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自然農市集。除此之外,也能架設網站和手機app,讓消費者能即時知道產品資訊,並開放訂購功能,讓農民知道需要準備多少數量的產品,也可以避免消費者白跑一趟,沒有購買到產品。

柒、 個人期末總心得與組週誌 

一、 心得

游翔皓

  霧峰學、學霧峰是一堂可以學習到很多的通識課程,課程方針及上課所學的都是有關於霧峰的,而這門課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霧峰的社區老師會帶領著我們出去參訪霧峰有名、有特色的景點或是建築,每一次出去參訪都能學到新的事物,而我們的組別是自然農,所以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很多有關有機農業的地方,例如水圳、或是採用有機栽種的農田裡做學習,是一堂很豐富的課程。

張維剛

  這次選課選到了通識課霧峰學, 第一次上課我發現這堂課相當的有特色,因為它所想傳達的東西,是關於霧峰的一切事務,從一直保存的古蹟,一直到這個地方所生產的作物都有關係。而接下來的幾堂課中,更是請來了不同的老師跟我們分享有關霧峰的課程,而這樣的上課方式是我第一次遇到的,也讓我倍感興趣,對於每次的上課都讓我相當的期待。至於跟上的班上的同學剛開始也沒有太多的互動,只是做各自的事情。過了幾堂課的小組討論後,我們整組開始變得比較有所互動,氣氛也較為熱絡,意見的交換有了更好的答案顯現。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多半都在教室中學習或請專業老師到校演講,很難得有機會能實際到當地去學習並和當地的達人對談,由這幾周的戶外學習,才知道距離我們這麼近的霧峰竟有如此美麗的山林步道、熱情的農民們,也讓我知道原來霧峰並不是如我所想般是塊沒什麼特別、小小的地區,正如課程名稱「霧峰學,學霧峰」一樣,我們正是在霧峰這塊土地上「學習」著。。所以門課真的可以學習到許多,不管是天然有機,自然農方面的事物,同學的團隊精神,霧峰等等..都讓我覺得受益良多!

游旻潔

  這堂通識課還滿有趣的,老師會請其他社區老師為我們上課,讓我們更了解霧峰這個地方,透過到外面遊玩、導覽、學習等,這是其他通識課所沒有的課程規劃,可以讓學生以充滿好奇心的方式,探究霧峰地方的人文、環境、生態。每次出去上課,都會和組員分享樂趣,這也是認識不同科系同學的快樂。

王詠世

  這五週老師帶我們參訪了很多在霧峰跟農業有關的人還有地方,比起其他通識課都是在教室上課很少有機會可以出去外面走走,這堂課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到霧峰的一些地方走走,畢竟這也是我們上學的地方,我認為通識課應該多一點這樣的課程,也使我們對這次分組的主題-阿罩霧自然農,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去反思我們平時吃的東西,以及這些食物的來源,栽種過程中是否有農藥之類的,真的是還不錯的一門課!

林育漩

  會選這堂課是覺得一邊出去玩還能一邊了解霧峰的文化應該很有趣。果不其然,上半學期我們在教室聆聽有關「霧峰」的歷史與文化,而且每堂課都由不同的教師來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更了解在霧峰這塊土地上發生什麼事,有次我們還去美術館看趙無極的畫展。而下半學期就開始外出參訪,我是自然農組的,一開始我們與老師互相自我介紹,聽老師說之後要去哪參訪。我知道了各種歷史文化,像是舊正社區、阿罩霧圳、民生故事館等等,而且每一次上課都對這片土地有了新的發現,每一次都讓我獲益良多。

卓冠伶

  一開始選這堂課是因為可以出去玩加上時間許可,後來每上一次課就越來越期待接下來的課程是什麼。上半學期最後加入了自然農這個小組,隨著每堂課的討論,我學到了很多。無人工添加物的麵包、用自然農法的作物做出來的料理…等都是我在這堂課所學的。

林宥彣

  一開始選課時就被有五週的戶外教學給吸引住了,離開生冷的課桌椅和室內空調,霧峰區裡有許多課本學不到但卻跟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在舒爽的田野間吹著涼風聽著某領域的達人介紹著他們的故事和專業知識,那是一種享受,有時候還會有著一個”時間到但不想回學校”的想法。從通識老師到達人老師,他們秉持著對專業的熱情,那種真誠的態度和堅持是我最印象深刻的,期許自己也能用相同的情緒面對未來職業。

黃怡軒

  霧峰學這門課與一般的課程非常不同,不只是單純的聽老師上課。期中考前,邀請各種專業的講師們來演講;期中考後,出去霧峰社區參觀,還有去美術觀參觀趙無極畫展。豐富的課程讓人覺得很有趣。很幸運能夠分到自然農組,這五週,我學到很多與農業有關的知識:有機農法與自然農法的不同、食品添加物、病蟲害等等,也發現霧峰許多好玩的地方:民生故事館、菇類博物館等。原本就知道霧峰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上完霧峰學,我發現更多吸引我的地方。很開心這學期能跟著廖老師和社區老師們學習,一起探索霧峰!

 

 

二、 週誌(每一週的週誌依序放進來) 

第一週:

()學習內容

這禮拜的第一次相聚是彼此認識的開始,與自然農的老師初次見面,我們圍圈併坐聆聽著彼此自我介紹,和小組的組員互動認識彼此,由老師在教室和我們說著之後的上課規劃,分享對自然農的看法、想像,對以後的行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次上課還能吃到好吃的芭蕉,感受到了農民的用心,也從老師的口中聽到關於霧峰多樣的農作物,還有農民種植的方式,也很用心的想要為我們和店家進行活動,雖然執行上可能沒那麼容易,會和我們的上課時間衝突,覺得有點可惜,不過還是很期待日後的課程,農作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往後能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藉由自然農能更加認識霧峰這塊土地。

雖然剛開始總是生疏,但是還是期待下一次的集會,一起探索自然農的奧妙,一起製造共同的默契和難忘的回憶。

()分享

雖然家裡的田並不是我們自己在種,是租給別人的,但是我叔叔他們常常種了梨子就會拿給我們吃,他種出別的地方沒有的香味,而且他也盡量避免使用一些藥劑,所以我就想了解到底怎樣能種出這樣的作物,農業感覺離我很近但我又對它一無所知,藉由這次分到自然農的組別希望就好好了解他!

 

()學習反思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米、菜及蔬果,都是農民一步一步慢慢耕耘、慢慢收穫而來的,明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接近,但是我們對它的了解卻甚少,例如慣行種植、有機種植及基因改造食品等等,我想,這是我們新一代的通病,也是我們要思考、學習的地方。

第二週:

學習內容:

第一次出去上課,來到阿罩霧圳,這是霧峰主要的灌溉設施,對這塊土地有很大的貢獻。還去了舊正社區,看到各種農作物,平常吃的蔬菜,竟然講不出名字,覺得這是個滿特別的經驗。這次老師帶領我們出校外實際參觀阿罩霧圳,了解什麼是灌溉用什麼是有污染的,也了解他的歷史背景,下一站我們到了舊正社區,剛好理事長也出現,她也介紹社區是如何運作起來的,至現今的自然農市集,另外理事長也讓我們品嚐到黑豆漿很濃郁的口感,此趟很充裕。

這是期中後第一次的校外課程,我們去參觀了阿罩霧圳,它可以說是霧峰農業的心臟,因為水源是很重要的,也了解到灌溉系統是怎麼形成的,之後請到執行長來為我們解說,一個社區要發展真的很不容易,要呈現在地特色還要凝聚人心,真的很不簡單,所以更重要的是發展對生態有利的有機農業也就是阿罩霧自然農,而我們也喝到真的「濃、純、香」的豆漿,沒有執行長他們的努力,我們也許就沒辦法享用這些東西了!

第一次出校園,我們去看了阿罩霧重要的取水設施,了解霧峰農業灌溉系統。很可惜去的時候,大水車沒有轉動,無法更清楚看見實際灌溉的樣子。透過老師的講解,我們也知道如何分辨灌溉渠以及排水渠。之後有執行長來介紹自然農成立的過程,以及社區運作的發展。聽完後,不得不說,執行長真的很厲害,能讓凝聚大家的心,達成共識,讓團體運作起來。這次的課程,讓我對自然農又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也對每位小農不使用農藥的堅持感到佩服。

第三週:

學習內容

這次課程內容是關於食品添加劑、關於自然無添加的食物,一開始先和大家討論關於食品添加劑的問題,討論到平常的食品有加入哪些人工化學藥劑,有哪些又是非法添加、對人類有危害的藥劑,後來才知道在生活中會不知不覺吃下很多不健康的食物,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常常會添加許多人工的香精及香料,讓食品看起來更美味、吃起來口感更好,但這些都對我們的身體有害無益。

並且也看到製作麵團發酵的過程,也認識到食品添加物的一些名稱,雖然食品添加物都是可以食用的,但天然有機食品還是對自己身體最佳。

除此之外,沒想到離學校那麼近的地方有一間隱藏版的烘焙工作坊,郭阿姨的手藝真的很好,今天上課很開心有幸能品嚐到郭阿姨使用有機水果製作的無添加任何香精的麵包,即使沒有多餘的添加劑,也能夠色香味俱全,真的很讓人佩服!能吃到好吃又不添加人工香精的食品,覺得很開心,像是用蝶豆花還有紅龍果染色的貝果、好喝的咖啡、一碟限量超好吃的洛神蜜餞,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也能感受到自然農所傳達的意義。

學習反思

我們吃到的這些,這些都是大自然中可以找得到的,因此應該好好想想怎麼用這些自然的素材來讓口感更好而不是使用人工添加物,雖然有些合法,但畢竟不是天然的,這也讓我思考我們平時吃的東西!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使用這些食品添加劑,讓食物更天然,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第四週:

組員一:

  這禮拜我們到了具有歷史價值的民生故事館,裡面看到了很多以前醫生看診用的器具,還有介紹「神靖丸」一艘載著軍醫的船,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半天以上是看不完的,有空想再去參觀,還有後來老師帶我們去的芭樂園,芭樂超好吃的!

組員二:

  這次我們來到了民生故事館,位於亞洲大學附近,民生故事館已經20多年已久,雖重新翻修但裡頭的設計擺設還是沒有太大改變,裡頭也介紹了很多歷史故事,還頭次聽到黑膠唱片播放器,第二站來到芭樂園,品嚐到天然有機的水果,還不錯吃!

組員三:

  這星期去民生故事館和芭樂園。民生故事館離學校很近,但這是我第一次進去參觀,裡面還原了當時醫生看診的空間,樓上也有日本時期軍醫的船「神靖丸」和霧峰才女畫家的展覽。很開心這裡能夠重新整修,讓我們更了解當時的情況,也認識更多的霧峰。之後我們去了芭樂園,聽老師說這個芭樂園的故事,以及如何種植有機芭樂,老師也切了芭樂和大家分享,有機芭樂真的很好吃!


組員四:

  之前一直有經過民生故事館,但都沒有進去參觀過。這次有這個機會經由導覽的方式來認識民生故事館,覺得很棒。

組員五:

  這次去參觀民生故事館和芭樂園。民生故事館我之前有去過一次,只有粗略的看過一遍,這次參觀的比較仔細,還有導覽解說。讓我更了解民生故事館的故事。芭樂園的雜草雖然很多,但還是很有用的,雜草枯死後可以直接當肥料,而且雜草根系較淺,不會跟芭樂樹搶太多營養,這是我在這次學到的新知識。

 

第五週:

這週是最後一次到校外參觀上課,我們到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參觀,請博士幫我們上課,博士播放了影片,讓我們可以透過影片介紹了解、認識試驗所的施政方針,以及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裡頭的運作與組織規劃介紹等等對於農產業有進一步的認識,此外對於台灣糧食及農業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是堂很寶貴的課。

    除此之外,博士也講解了自然農業和有機農業的不同,還有政府的相關規定,對於自然農有更高的認識。

    在最後一次的校外參訪課程中,我深刻的了解到霧峰對不僅是在地還有全國的農業都有非常大的貢獻,拜訪了農業試驗所,蔡博士透過影片跟我們介紹這個機構的業務範圍,包括種子的儲存、植物疾病、到生產的作物還有產品的銷售都是,可以說是從頭顧到尾,甚至在現在氣候變遷的環境下,還要研究如何應對的方法,這幾次參訪真的讓我對農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裡面有說明優質生產與產期調節之新技術,而博士也講解了有機農法、自然農法以及友善農法的差別,有機須由特定機構去驗證,而友善則不用,但是農法要與有機相同,皆不能使用化學肥料、藥劑。希望之後還有機會能請教蔡博士,以及謝謝老師這幾個禮拜辛苦帶著我們四處趴趴走^^

捌、 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一、 工作分配 

游翔皓-個人總心得與週記

王詠世-成員自介部分、工作分配、資料來源的製作

林育漩-研究動機、摘要、報告背景

張維剛-發現/創意/想法

游旻潔-報告

林宥彣-文獻探討

黃怡軒-分析、討論與結論、整理報告ppt

卓冠伶-問題彙整、研究目的

 

玖、 附件 



自然農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