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10:55:59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104-2霧峰學期末報告:初霧道_阿罩霧細活市集

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104-2霧峰學˙學霧峰期末報告

自然農組:初霧道_阿罩霧細活市集

 


 

社區老師:孫崇傑

授課老師:廖淑娟

 

小組成員

心理系4B 施志燐、心理系4A 朱慧慈


壹、 參與人員介紹 

一、社區老師介紹 
  

孫崇傑

  綽號「小毛」,綠色生活倡議家,同時也是台中霧峰「絲田水舌」生態村的創辦人。他以推廣「細活」的態度來實踐稻田的耕種,讓認同其理念的「榖東」們,有機會藉由試驗田的活動設計,像是插秧、施肥、鋤草及收割,及藝術創作、探索週遭生態等,領悟人與土地、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而瞭解農業生產可以以生態農法的方式進行,減少對自然的破壞。然後透過在合樸農夫市集販售產品,來支撐試驗農田的耕種,達成社會企業的自己自足及環境友善的目標。


 

二、參與組員介紹
  

施志燐(照片右)

  我是心理系4B即將快畢業的學生,有跨另一個創業學程的學習,但更喜歡與夥伴朱慧慈一起騎車去用眼睛閱覽真實的世界。

 

朱慧慈(照片左)

  心理4A,明明是大四畢業生,卻因為修了自己喜歡的課,而導致自己像大一一樣非常忙碌。雖然如此,還是喜歡跟施志燐兩個人東奔西跑,老是市集、演講、活動排滿滿。


 

貳、 報告動機 

一、    主題【自然農組:初悟道_阿罩霧細活市集】 

二、 動機與背景-一個「代表阿罩霧」的市集輪廓

1、因為課程

  我們的社區老師-小毛老師是一個綠色生活的推廣者,同時他所提供的學習場域「霧峰酒莊」,目前正規劃成立初悟道園區,希望將自己所創辦的「絲田水舌」中的細活概念融入。初悟道園區包含了民生故事館、廣場、細活聚落、體驗廚房、自然農園,以及本組所負責的市集。

2、緣起

  每塊土地都有適合自己的天候、水質、土壤,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農作」的背後,有許多感動等待被發現,一個代表阿罩霧的市集、一個個阿罩霧的故事。

3、理念

  農夫或許善於耕作、善於和土地相處,他們不一定會賣東西、不一定會教導。希望藉由市集的舞台,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同時,將一個個與土地的故事傳承。

三、   目的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的,讓你我都可能是生產者、消費者,更是監督者,藉此建立彼此的互信,發揮早期農村「幫伴」的優良傳統精神。


 

參、  文獻探討 

一、「小農」是什麼?

  • 指社會上以分散的農民為主要的生產者的社會。
  • 「小農社會」與農業社會不同。
  • 是一個與農業、漁業、林業、礦業或畜牧業相關的小作品。

-取自維基百科《小農社會》

  而參考諸多「農」相關市集單位的核心價值、理念、目標之後,我們整理歸納出了一個很簡單的公式:「小農」=友善+有機+無毒+土地共存

二、「阿罩霧自然農夫市集」

  根據小毛老師的介紹,以及網路上收集的資訊,阿罩霧自然農夫市集以「『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每5公里設一個點,為的是減少碳足跡」為目標,每個星期三早上在霧峰農會前設攤。目前設有固定據點、網站、FB粉絲專頁,並且在樹人街的各處角落可以看到宣傳旗幟。

  但市集運作至今面臨以下問題:同替區栽種作物重複性高、農友不擅包裝與銷售、攤主流失問題。

三、TC DEMOSHOW 4.0

  5/28的時候,我們去聽了一場「中部的青年創業發表會」,在12組發表的創業隊伍中,有5組是與吃相關。此現象說明了一個重點,就是在現在社會吃中,「飲食」是受到重視的,「如何吃、去哪裡吃、吃什麼」成為商機。

  而5組與吃有關的隊伍中,「小鷹想飛」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它是一個專門幫助「有機無毒小農」的通路,其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無毒島。在聆聽分享中,我們也聽到了中部小農市集目前遇到的困境,並整理出下列幾項關鍵字:

1、小農的市集已趨近飽和(以中部地區而言)

2、攤主的重複性(回扣市集飽和)

3、市集時間對小農的考驗
-作物有季節性
-農忙與天災

4、經營成本高(人力、運輸、銷售)

四、自然農友採訪in嘉義城市浪人市集
 

圖一、採訪人合照(授權同意報告使用)

1、採訪個案檔案介紹

  • 自然農友姓名:邱淑媛
  • 年齡:50
  • 經營品牌:呷飽麥
  • FB:呷飽麥()
  • 販售商品項:自然農耕米、金蜜芒果
  • 生活地區:南部,嘉義人
  • 參與市集:三小市集
  • 品牌圖:

 

圖二、呷飽麥商標

2、探討自然農與市集發展問題

  我們採用個案訪談,來探討以下問題:

(1.)怎樣的市集,會讓吸引身為使用自然農法者的您參與?

(2.)您對自然農法有什麼看法?

(3.)對於長期參與固定市集的擺攤,3年下來您的感受是什麼?

3、面臨發展問題與困境

(1.)使用自然農法的人屬小眾

  在農作種植與培養上,使用自然農法的人數本就屬於少量,因此要找到從霧峰到逐漸跨大到中部地區有哪些農種植者是使用自然農法的需要花費時間投入找尋。

(2.)自然農友社群維護不易

  因為農友與市集的共同願景與期待獲益都有不同,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這些問題陸陸續續的產生不一致,而產生參與自然農市集擺攤的農友們相繼離開市集,據悉目前的霧峰自然農市集的農友社群參與人數,目前不到15人。

(3.)農作物的季節時差

  農作物本身,會虛要面臨的問題之一,季節性。因此,在自然農友社群參與人數少的狀況下,農作物的季節性問題所產生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可能市集的擺攤會因為季節性問題產生時間差,產品銷售攤主輪替數不足的困擾。

肆、 發現/創意/想法

一、初步構想

  因為阿罩霧自然農夫市集的理念在於落實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面對面的產銷平台,現在我們接續傳統但加入我們的新想法,我們保持著傳統,用在地的材料或產品來完成我們的市集。我們會先注重我們的品質,再來才會希望我們的市集可以頻率的出現,我們會先建立運作的流程,起初我們希望一個月內能舉辦兩場市集,市集會加上表演,表演會是我們的主軸藉由表演吸引我們的顧客,中期我們會穩定我們的客源,把我們的市集名聲可以傳播出去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客戶,最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每個星期都能有一場市集,因為客源穩定了,所以有了商機。

二、攤主認定身份

  採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殺草劑及施用有機肥的自然(生態)農法耕作者,以在霧峰生產或住霧峰(戶籍地址為準)的小農為優先,其次再擴大至屯區(大里、烏日、太平)等中部地區,逐漸擴展到中部地區。

  並且透過流域、水源的劃分。以『民生診所』初霧道為匯集終點,水源有:阿罩霧第一幹線、丁台圳、草湖溪、大里溪等水源交叉地,強調的是一種不再以地域劃分攤主的地區關係,而是以農作物種植的灌溉水源流域彼此的關係來劃分之。
 

圖三、以民生診所為出發的流域地圖

 

三、自然農法介紹

自然農法就是用大自然的法則方式去耕種。

1、氣候:

  人不要想去改變天氣節令,而是順著節令去栽種,什麼時候適合種什麼,什麼地形適合種什麼 ,跟著大自然的作息去作息。

2、土壤:

  土本身就是活的,只要讓土保持活著,她就有足夠的營養來滋長植物。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只會改變她的生化結構,減少她的微生物,使她瘠化、石化而以。

  每個不同的土壤,像人一樣,都有她不同的個性和問題,農民須要去瞭解他的土地,才能去照顧她,保持她的活性。例如:解決土壤養份流失可以用綠肥,它也是一種作物,把它新鮮的植體翻入土壤中作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加她的有機性。

3、病蟲害防治:

  大自然本身有她的自然生態,因為有生物鏈,所以世界才能這樣生生不息,自然農法就是更去瞭解這種自然生態,蟲的生態、作物的生態,土壤的生態,甚至到細菌的生態,以相生相剋的方式來減低病蟲害。

  化學農藥殺死的病蟲的同時,它也殘留在土壤裡,更可怕的是它同樣也會殘留在作物上,吃進我們的肚子裡;或者吃到牛羊等的肚子裡然後再到我們的肚子裡。

4、田裡被野草侵佔,也是農民的問題,化學除草劑一直是化學農法的法寶,但它也是大地的殺手。

  自然農法看到野草,就把它用手或機器拔掉,或者用地面覆蓋的方式,或種間作物或者用綠肥作物來驅除野草。譬如可以種苕子草,它就是覆蓋性植物,可是她不會覆蓋住主作物,甚至還可以防止土壤水氣外發,保持土壤的濕潤,同時她也是一種很好的綠肥。

  自然農法絕對不只是把化學肥料改為有機肥料,化學農藥變為天然農藥而已。自然農法最重要的是去做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維持,讓土發揮她的活性。照顧好大自然,大自然自然會回報你。好的空氣、好的水、好的土,還有好的有機食物。

四、攤主審核條件

  欲透過上述三種市集與攤主互相審查方式,來達到對消費者公開透明,且品質把關價值落實。

1.生產履歷證明

  透過實際耕種栽培過程的照片,輔以證明,藉此增加產品的可信度。

2.實地勘查

  當使用自然農法者報名市集攤主身分時,則市集工作人員應履行勘查義務,做為消費者健康篩選的第一道關卡,透過實地勘查來確保是否真的與書面上、報名資料上有落差,以確保品質。

3.農藥材留檢驗證明

  送檢農藥殘留檢驗中心等場所之檢驗報告證明輔以確認。

五、過去與現在阿罩霧自然農攤主名單

 

產品種類

攤主參與人

產品物

備註

果樹

林資棟、周良皇、張政良、江榮富、魏濟憬、吳宇軒

柿、龍眼、荔枝、鳳梨、柑橘類、香蕉、紅龍果、百香果

 

蔬菜

簡雪娥、周良皇、林森榮、張政良、林綉汝

葉菜類、瓜果類、豆類、根菜類、芽菜類

 

水稻

林資棟、吳宇軒、何添池、孫崇傑、張有明

糙米、胚芽米、白米、日曬米、糯米及米製品

 

雜糧

魏品昭、林資棟、周良皇

玉米、紅豆、綠豆、黃豆、小麥

 

蛋類

林榮輝、江榮富

雞蛋、鴨蛋

 

 


 

伍、 分析、討論與結論 

一、改進有別於一般市集的長期進駐規則

  針對目前霧峰的自然農市集的發展狀況和參考三小市集的發展狀況,三小市集對於自然農攤主的進駐本身有擺攤一次收多少錢價格問題,而針對訪談結果在嘉義市集的擺攤價格多數落在擺攤一次收費200元的價位。

  但有別於三小市集的發展狀況與目前自然農市集的發展困境,我們認為可以採取擺攤前期幾次不收費的方式或者在收費方式做調整,例如會員制,繳會費等。

二、發展阿罩霧細活市集有別於其它市集的加值服務

  針對此部分,以阿罩霧細活市集做為自然農攤主與亞洲大學設計、行銷管理相關科系學生媒合的平台。以學生的專長與所學為參與市集擺攤自然農友的產品包裝、色調、社群經營、發展策略等,媒合一個穩定且長期的合作關係。

  期望市集能以自然農與亞洲大學學生雙方皆能產生互利共生為前提,以此預防學生做免費勞工之心態或基於課程要求之心態而導致為自然農友做出來的東西品質缺乏,進而產生惡性循環的發生,而產生這個加值服務效果不佳,反而落得對阿罩霧細活市集的口碑是有傷害的。

三、擬訂合理且友善的自然農友進駐條款

  前面有提到市集「時間」對於農友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他們可能會需要面臨農忙、災害等,此外一般而言相同地域的農產的重複性高,可能會造成攤位間的競爭,且農友不一定善於包裝與販賣商品,亦要為他們的需求考量。因此進駐條款應以上述幾個項目為主軸思考,規劃出符合市集主辦方及攤主雙方需求的條款。

四、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實際走訪與拜訪

  假若是針對霧峰地區的自然農友招募做長期進駐的問題,或者是未來發展會朝跨大中部地區等發展趨勢來看,其最穩紮穩打且最有效力的方式是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去做實地拜訪與說服,同時也能確保實地調查的過程中,詳實記錄到底霧峰和整個中部地區使用自然農法者數量到底有多少。

 

五、資源分配與初期宣傳

  參考阿罩霧自然農市集、三小市集與訪談參與市集擺攤的自然農友,其過程可以發現,如果市集的舉辦無法在第一次舉辦時或者初期幾次就馬上打出名聲與口碑,其時在後續要再慢慢做起來反而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資金上的成本。

  採訪的自然農友_阿姨有提到,其實她參與三小市集時,一開始其實也是幾十個然有做為社群在彼此支撐的,而且其實過程中很辛苦,也是直到最近才慢慢有人潮與口碑的效果出來。因此,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在短時間打出名聲,這樣對攤主進駐的部分,可能攤主考量的是市集來客的人潮是否可以增加他一天待在那邊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收入。

 


 

陸、 個人期末總心得與組週誌 

一、施志燐心得 

  我覺得能聽常是站在業界人士的角度去看待市集的需求與發展的體驗是好的,但就我的感覺而言,或多或少市集或土地的發展會牽扯到很多地方的資源連截與官方發展的需求而做調整,但如果各方面的調整最後無法吸引到最終端的消費者,那對我而言這塊土地的利用是不成功的,即使做起來也等於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行為。

  但整體而言,能讓我站在業主的角度去看待土地發展的業主需求,釐清業主要的,再結合自身的創業構想,為土地注入靈魂,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或許未來出社會找工作這種問題肯定會不斷出現,但怎麼在無法反駁業主(金主)的前提下,同時又做出符合自己心中認可的東西,這平衡點是自己現在或未來不斷需要思考的一個終身課題。

二、朱慧慈心得

  其實會修霧峰學是有淵源的,因為一張明信片──大一校慶時,意外在地上撿到的江鳥飛林的明信片,上網搜尋後得知了這門課,實務學習的內容十分吸引我,但因為一直衝堂和沒時間所以到大四的現在才來修。

  過程中當然學習到很多,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和施志燐兩個人被小毛老師釘在台上一個小時多的事情,業界思考脈絡、以及學生思考脈絡的那種差異,直到現在我仍保持理解,但不認同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必須衡量,場域是酒莊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去體諒和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願在哪裡,雖然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而言,結果可能會勢必然為失敗的,但我想至少我們學習到怎麼看臉色、看身分,以及學會配合。

  不可否認的是碰撞與摩擦勢必會產生更多更多的火花,雖然我們小組的內容一直砍掉練、大修大改,但學期末了,我很高興我們真的做到了。


 

三、週誌

週次

日期

週誌內容

4/19

  第一週,小毛老師帶領著自然農組到教學場域參觀,有三個小組可以選擇,分別為農作、土地規劃、市集。依照不同的小組各有各負責的範圍,農作組要為各區塊規劃可種植的作物;土地規劃組目前聽起來是「創業」,要與社會企業連結,沒有限定主題;市集組則是連結現有的阿罩霧自然農夫市集。

  市集組的區塊是建在水圳上的狹長木廊,初步看起來要在這裡規劃出一個市集是有些困難的,有許多地方需要考量,如:場地配置、蚊蟲防疫、環境、交通問題、天氣等。

4/26

  今天最主要是確定好各組負責同學,然後進行第一次的討論,我們這組有三個成員,但因為每個人對於小毛老師所言理解相差甚遠,所以中途請助教一同進入討論與引導。暫定以現有的阿罩霧自然農夫詩集為基礎,再加入表演文創的元素,以「不一樣」作為特色,穩定市集發展後再考慮抽掉不適用的部分。

  雖然有個結果出來,可是整體而言的討論仍然是混亂的,組員一對於市集、市場模式、客群等認知大多是錯誤的,卻又十分堅持幾間,因而發生了一些爭辯,後來所整理出的結論大多是我與組員二的共識。事後的資料與會議紀錄整理,組員一態度消極,這是令我們感到錯愕的地方。

5/03

  組員一無消無息也未到課,所以討論與下週的提報工作都剩下我們兩個人在進行。

  本週的上課主要是由小毛老師帶領我們更進一步認識整個「初悟道」的細節部分,老師還放出了園區的設計圖像我們解說各個區塊,並且再確認各組的進度與狀況。雖然主要都關注在農作組上頭,但也為此得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知識和觀點,如圃門、水循環廁所等。此外,還稍稍認識了一點霧峰的米、酒莊,以及製酒的知識。

5/10

  第一次上台提報,我們主要想加入文創的素材,仍然以「阿罩霧」為主題結合地方美食地圖、特色文創商品等,為市集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但初步的構想與小毛老師的想法衝突,小毛老師認為文創的加入可能會造成惡性的市場競爭。並提出了三個方向讓我們思考:1.以水源或是作物做區分,擴大招募的攤主範圍;2.以「絲田水舌」為出發點思考,結合市集的可能性;3.加值服務(參考對象為三小洞市集)。

  後來經過多次討論,我們決定延續「阿罩霧自然農夫市集」的核心概念,作為我們的市集主題,以小農為我們的性質,主打看得到摸得到認識得到。

  組員的部分,與助教表達狀況與討論過後,確定我們組僅兩位成員。

5/17

  我們透過參考一些現有的農相關市集FB粉絲專業,以及自身擔任市集攤主的經驗,和參與是及時的觀察,整理出一些需要面對的困境與發展問題。

  經過大改之後,我們來到第二次的上台報告,內容大致上都沒有問題,但在一些細緻概念的理解上我們仍未抓到關鍵。所以老師安排了與酒莊訪談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面對面提問,更了解一些場域的現狀和需求。訪談時間是在下星期一,期盼可以得到滿滿的收穫,幫助我們的報告更加完整。

  事後的討論,發現我們還有許多可以補充的部分,特別是個案的部分,必要的話可能要實際到市集當中去訪問農友,增加資訊的可信度。

5/24

  遇到非常不合理的要求,「曾經的組員一」跑來跟我們要所有的資料,完完全全是想要撿現成的概念,且還沒有禮貌。和助教討論之後,我們回絕了她的要求,得到「已讀不回」的待遇。

(補充)6/7曾經的組員一上台報告,她成為獨自一人一組。報告的內容中市集規劃、未來發展完全使用「我們」的內容卻絲毫沒有事前告知。我們雖沒有當場戳破她,但她的行為令人感到不恥,十分的不合情理以及不禮貌。

 


 

捌、 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錯誤! 尚未定義書籤。

一、工作分配 

工作項目

負責組員

討論與簡報製作

施志燐、朱慧慈

資料蒐集

施志燐、朱慧慈

酒莊採訪工作(5/23)

施志燐

農友採訪工作(5/29)

施志燐、朱慧慈

第一次上台報告(5/10)

施志燐、朱慧慈

第二次上台報告(5/17)

施志燐

第三次上台報告(5/31)

施志燐、朱慧慈

週誌

朱慧慈

期末書面整理

施志燐、朱慧慈

 

二、資料來源

1.綠色房子~有機農場

http://works.firstwalker.com.tw/homegreen/culture.htm

2. 阿罩霧自然農市集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WufengNaturalAgriculture/?fref=ts

3. 阿罩霧自然農市集官網

http://sdweb.asia.edu.tw/102011018/index.html

4. 呷飽麥

https://www.facebook.com/Jiabamei/?fref=ts

5. 孫崇傑主講「社會企業經營」

http://cld.asia.edu.tw/files/13-1017-33870.php?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