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10:23:10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103-1霧峰學期末報告:光復新村組─熱情與懷舊之旅

霧峰學‧學霧峰

光復新村組 ── 熱情與懷舊之旅


壹、小組人員介紹
組長:蔡靜玉


組員:張育儒


組員:周孟嫻

組員:王婕馨

組員:黃詩齊


組員:黃得生
組員:江婉毓
貳、研究動機
● 題目:光復新村組-熱情與懷舊之旅
● 摘要
光復新村是台中霧峰的一個老舊眷村,在市區旁隱匿的另一處人間仙境;本組將透過這次報告,實際走訪光復新村,洞察光復新村特色以及吸引觀光客之緣由,並拍攝行銷短片,宣揚光復新村的美。
● 活動背景
本組憑藉著社工系的特質:對於環境之觀察力,以及視傳系的拍攝取景專業,拍攝一部宣傳片。因光復新村歷史悠遠而深具價值,在內部的草木及磚牆記錄其歲月的痕跡,本組認為應發揮各自專長將這一切傳承並推廣,亦即製作出這一份報告及宣傳片。

參、問題探討與目的
● 問題彙整
文化局將光復保存下來,然後呢?
現今大眾溝通方式大多使用網路通訊軟體,多數來參觀光復新村的除了拍片、拍婚紗照、吃美食、921地震博物館等等…,鮮少知道多走幾步路會有另一片不一樣的天空;而在搜尋引擎所蒐尋到的,幾乎都只是拍攝光復新村的照片,沒有相關的導覽影片或者是動人心弦的故事,讓搜尋光復新村的人只能看著別人的照片,沒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 活動目的
本組致力於蒐集同學間流傳之光復新村美食、拍攝場景以及幸福椅子之文化傳承,讓光復新村這塊土地被保留下來後,能將這地方的美做整合性的紀錄並傳承。

肆、文獻探討
● 歷史探究
光復新村是早期省政府中興新村的規劃前身。這個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是臺灣戰後第一代的都市規劃工程團隊,考察自英國「花園城市」(Garden city)理念而創建的實驗基地,空間形式反映出充滿理想的性格,其綠意盎然的樟樹林道清爽宜人,多樣性的生態使得蟲鳴鳥叫不絕於耳,不僅是早期綠色社區建築的規劃典範,更是新一代建築設計的最佳示範景點。

當年的台灣省政府擔心若爆發台海戰爭癱瘓台北城,必須有一個備用的行政中心,來維持台灣整體運作的維持,基於戰略上的考量,遂特將台灣省政府遷至中部。為了吸引台北的省政府文官遷移到中部,政府盡全力提供最佳環境條件,並運用當時最新的環境規劃思維,即「花園城市」來興建。為試驗新市鎮建設的可行性,建築師們先在台中霧峰發展了一個實驗基地,也就是「光復新村」,爾後再用光復新村經驗大規模開發中興新村。

如今還保留在光復新村的省府新市鎮下水道,是台灣衛生下水道發展史的開端。光復新村之所以有著重要的保存價值,即是從台灣市鎮規劃發展史來看,這是台灣第一個以自己的能力規劃建造出來的新市鎮,其中包含了自來水系統、雨水與家庭污水分流系統、道路格局,以及防災、防火、防空襲規劃,還包括市場、學校的多功能整合,是一體成形的系統性規劃。曾經住過的村民回想起這些年的優良居住環境,也都非常引以為傲呢!

民國七十一年,立法院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隔年隨即通過施行細則,該法的通過與施行,意指社會大眾意識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公部門保護文化資產的決心。對於文化景觀的活化再利用,如何在保存的基礎上達到社會教育功能,以及如何讓文化景觀重現過去、並賦予新的生命活力,再再突顯出文化景觀相關議題的重要性。

霧峰光復新村在過去十多年面臨了幾度拆遷危機,經由民間團體以及「花園城市協會」,特別是眷舍的第二代吳東明先生(現任協會秘書長)多年努力呼籲下,終於在2012年1月17日登錄為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奠定了未來「以保存為前提」的發展基礎。

素有「台灣第一村」之稱的台中霧峰光復新村,最早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當年的台灣省政府擔憂一旦爆發台海戰爭恐將台北城癱瘓,所以他們計畫做一個備用的行政中心,來維持台灣的整體運作,後來基於此戰略上的考量,台灣省政府便遷至中部。而為了吸引台北省政府文官遷居到中部,政府也盡全力提供最佳環境條件,並運用以特殊的環境規劃思維,打造前所未有的「花園城市」。

1956年於霧峰建立的光復新村就是二戰後台灣第一個新市鎮,翌年於南投建立的中興新村也是依此經驗下去興建,當時參考的都市設計概念源於英國倫敦的新市鎮。

1999年,南投集集發生台灣百年來最嚴重的921大地震。由於震央就在中部,鄰近的霧峰光復新村遭到波及,無數老舊房舍被晃倒,造成許多居民傷亡,光復新村住戶因此大量遷移。尤其災情最慘重的莫過於村內的光復國中,其<校舍幾乎全塌掉了,操場更受車籠埔斷層擠壓隆起數公尺。

  2012年1月,文化局將9.8 公頃的光復新村登錄為台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使得光復新村因具有保存價值,得以留存下來,不像台灣大部分的眷村最終都逃不過遭到剷除的命運。

● 曾至光復新村取景的電影
1994年,台灣電影《校園敢死隊》(學校霸王),由金城武、林志穎、林心如、江國賓、張立威等主演。電影中將角色老鷹(金城武飾)住家,設定在光復新村內。

2012年,中國電視劇《原鄉》,由張國立拍攝,因拍攝需求增添光復新村招牌及愛國口號佈景,目前仍保留於園區。

2013年,台灣電影《逗陣ㄟ》。

2014年,台灣電影《風中家族》。

伍、發現/創意/想法
● 發現
  在拍攝過程中會發現已經有別的劇組在拍攝,加上某些部分在整修當中,和隨處可見的幸福椅子、造景屋,令人感覺整個光復新村慢慢的在活化。
● 想法
  藉由這次拍攝,發現每個組員所感受到的美與感覺都不一樣;要如何將這整部拍攝的更好,需要演練多次、試著從不同角度下去拍攝,才能找到大家都想要的效果。

  一開始會擔心大家彼此都不太熟悉的狀況下要如何完成一份大報告,但是當每個人的意見都被聆聽,並且統整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這份報告除了是大家一起完成的之外,還有最重要的,我們的合作精神會透過每一次的開會與拍攝過程,彼此逐漸熟悉與接近。

陸、行銷方式
● 如何行銷霧峰
透過宣傳片的方式,將影片後製完成後放到網路上。在片中有許多的場景是熱門的拍攝景點與秘境,偶爾也在探索中發先另外一種角度的美,並將它呈現在這部宣傳片中。

柒、個人期末總心得與組週誌
● 期末心得
(一)蔡靜玉期末總心得
霧峰學・學霧峰是一門體驗課程,透過”實際做”去感受這塊土地的美與瞭解為這塊土地奉獻的人的精神。在分組中,我們透過自願與猜拳的方式決定誰需要做什麼工作,每個人手中的工作都是最有能力可以做的做好的。因為相信我們是一支不一樣的團隊,所以選擇了光復新村組,沒有指導老師可以問、沒有計畫表,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但是團體是很重要的,就像助教阿信在帶領團體動力的活動想要給我們的領悟一樣:很多事情無法一個人完成,需要多人協助分工合作,而後也必須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位置,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決定的。

最後,我們選定了光復新村組,打算自己探索與發現光復新村的美,並且能拍一齣小短劇藉以推廣光復新村;在拍攝的同時也蒐集資料,場勘、說故事等等,從看表面的資料到實地走訪,一步一步踏過各種景色,最後甚至就地開會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有一種融入情境的感覺,在綠色樹蔭下開會,感覺特別舒暢且快速呢!

現代人的通病就是常常宅在家,除了上課與吃飯之外不出門,很少會關心生活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最常被令人詬病的,就是社會參與率不低了。但若是常常走進社區,從與自己最有關係的環境開始,我想在社會觀察力與社會參與率這部分就會有很大的提升,因為「體驗」是自己身體所感受到的,並不是教科書裡死板板的東西。多多走進社區吧!讓我們每次都有不一樣的體會。

(二)張育儒期末總心得
關於霧峰學這門課,由於剛開始時因為一些私人因素導致前面有缺席幾堂比較重要的課程,所以有一點跟不上大家的腳步。不過更讓我擔心的不是這一點,基於因為是延修生所以該經歷的畢專這一塊已經完成,不過經過這些風風雨雨後使我很害怕關於分組這一塊,畢竟是把不同個性的人聚集起來一起完成一件事,這其實並不容易,所以第一次分組進行進度時是已經相約在光復新村了,且在那時才更詳細的了解我們究竟要做甚麼,在得知要介紹和行銷光復新村時組員們有了提議就是要拍一部微電影,心裡就開始思考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其實不是大家的專長,也因為有幾個朋友讀相關科系所以才知道關於拍片的一些小細節,不過當我在看這些組員們的熱情和衝勁,我也不好意思說一些掃興的話,不過在接下來的拍攝讓我開了眼界,我們使用最精簡的人力、最普通的設備來進行拍攝,就在上禮拜的拍攝現場,當時加我們共有三組人員,在見識到其他人拍攝的專業度,我們不僅沒有氣餒反倒是繼續加緊腳步拍攝,面對這份樂觀的態度使我忘卻了之前分組每個人的勾心鬥角。

其實要我說在這一塊學到了甚麼東西,那就是應該學習且包容各方不同的意見,如何去整合且折衷自己的想法在最大限度之內妥協並讓這個team work可以完成,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都是需要團隊完成,有了這次的經驗,我覺得真的受益良多。

(三)周孟嫻期末總心得
還記得一開始我們這組說要接光復新村這塊時,其實心裡有些擔心,因為在前幾堂課堂中老師與助教特別說明光復新村是沒有指導老師的,因此一開始想著要如何規劃光復新村時,害怕會無法跟上其他組別的腳步。後來匯集了大家的想法後,大家最初的想法都是要讓更多人知道光復新村這個地方,而由於近年來微電影又是很夯的拍攝手法,既不會像電影的時間長度過久,亦可以透過影片中的人物對話及場景,間接認識隱藏在霧峰的小小光復新村。

因此在各組分開作業第一週,我們先規劃劇本、角色、拍攝場景、器材道具、每週的工作進度及工作分配,第二週我們直接去光復新村去場勘我們要拍攝的場景及拍攝角度。接著我們利用接下來的三週開始拍攝,一開始我們的場景先在學校的美術館外取景,開拍前,主角們都要先再次複習過他們的對白,而在每一段拍完後,我們大家都會一起檢視剛剛拍出來的成果,有時看完後組員們會有新的想法,我們就會決定再重拍一次。接著兩週我們都在光復新村取景,真正開拍時,才發現拍片不像我們所想的容易,像是場景的周邊環境、角色臨時忘詞,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克服的,有時拍攝的角度也很重要,所幸我們其中有位組員是相關科系的學長,我們都會詢問他的想法及意見,才能使得我們的影片呈現的更棒!

經過這幾週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有些人從陌生卻透過這連串的一起共事,也使得大家相互熟悉彼此,在這中間也感覺到大家的積極態度和熱忱,儘管一開始工作分配說明誰擔任什麼角色及工作,但大家總是很主動的為彼此分擔及體諒。很開心可以在這堂課程中學習到這麼多,無論是光復新村的歷史、幸福椅子的由來,我獲得更多的是大家共同付出的那份熱血與團隊精神。

(四)王婕馨期末總心得
在選擇主題前,老師的一番話「如果沒有想要自我成長,就不要選光復新村」,燃燒了我們的鬥志,更加想要征服它,沒有指導老師就沒有限制,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有更多發展的自由,最後決定在光復新村拍個小短片,以行銷的概念讓更多人看見這個地方的美麗。非常感謝組員接受我想拍片這樣的想法,在大家都不專業、沒相關經驗要去完成這樣一個影片,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加上所有想法都在我的腦海裡,讓我發現把想法轉換成大家能理解的語句又是另一個挑戰,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挑戰,讓我的表達能力又提昇了一點。

由於主題的設定,所以我們了解了光復新村的歷史、幸福椅子的來由,這是平常不會特別去了解的事,因為這堂課有了契機讓我們去了解,另外,因為組員在拍攝時沒有任何拘束,把最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偶爾還有即興演出,讓整體拍攝氣氛充滿歡笑,根本忘了我們是在工作,好像我們就是一起到光復新村去玩,去記錄我們在那裡所發生的故事,這樣的歡樂感覺符合我們對劇本原本的設定。  從拍片整體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溝通協調、統合的能力,畢竟七個人就有七種不一樣的想法,這時總會有人跟組員溝通盡量協調大家的想法,最後統整成可接受的想法。這一趟光復新村之旅,讓我們確實體驗到自我成長。

(五)黃詩齊期末總心得
我們這組是「光復新村小組」,也是唯一一組沒有指導老師的組別,其實一開始在選擇去什麼地方的時候抉擇了很久,因為沒有指導老師所以要做怎樣的活動設計都必須要自己去想自己去做,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也算是另一種的自由。

一開始我們討論出來大略的主題是我們想要行銷光復新村,在經過組員的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拍一部小短片,因為最近網路很發達,很多的人都是透過網路得到資訊的,這部短片大都是在光復新村取景,我們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個短片能夠行銷光復新村,能夠從我們的短片中大略的了解到光復新村的歷史、幸福椅子的來源以及市場的小吃,然後再藉由我們的短片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然後更進一步的讓他們想要多去了解相關的歷史以及活動。為了能夠更順利的進行拍攝,我們在事前也先去光復新村勘景,去尋找要拍攝的地點以及角度,才不會到當天才匆匆忙忙的在找地點。接著劇本也很順利的出來之後我們就開始進行到拍攝的階段了,在拍攝的時候大家都很歡樂,演員們也很放得開不會讓人家有尷尬的感覺,每拍完一個場景之後大家都會一起確認一下剛剛拍的影片,也會對影片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將這個影片拍到最好,讓我有像是邊玩邊在做工作的感覺,也沒有累的感覺,在每次的拍攝都覺得很有趣,這學期這樣下來也讓我收穫很多。

(六)黃得生期末總心得
這次的通識我本來以為會介紹許多有關於霧峰的歷史或文物,但沒想到要野外調查,我參與的組別是報告光復新村,不過我們這組跟別組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沒有指導老師,所以報告的內容和呈現方式都是由我們自己想出來。

由於我們這組幾乎都是社工系,所以在小組上很快就能跟大家熟悉,當我們討論出要以微電影的方式來呈現光復新村的時候,我心裡有點擔心,因為很多事對我們來說是第一次,而且又沒有指導老師指導,但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和實地走訪我們漸漸的抓到我們這組想要的東西,在拍片的過程每個人都很盡心的負責自己所負責的角色,不管台詞再怎麼長和難背,不管同一幕NG了幾遍,但最後都很順利的把每一幕拍完。

在這組我主要是負責剪接影片,雖然在剪接的過程中遇到很多技術上的問題,但影片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每個組員用心去拍的,在剪接中回想到之前剛開始的討論以及拍攝,從原本的無到現在的影片,這過程看似很短可是又很長,不過我們對霧峰這塊土地的認識和熱情卻增加了許多,若不是我們喜愛這塊地我們也不會有辦法拍出這部影片。

(七)江婉毓期末總心得
期中過後的自我探索,讓我對霧峰學有不一樣的體悟,然而期中前後有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兩種方式都有它的好,但我更喜歡期中後分組互動的上課模式。很開心有這麼多社工系的學姐修這堂課還同一組,讓我能更自在順利的完成課堂上的要求,也很開心的在霧峰學做學習。

 一開始還很猶豫要不要選光復新村組,因為在沒有老師的帶領之下不知道會不會做不好,但也因為讓我們自由探索更能大膽發揮及展現想法,不會受限某一個方向。經過幾次開會下來,能夠感受到大家對霧峰學的用心,也特別謝謝學姐們及學長的指導。而期末行銷光復新村的影片,由我擔任主角旅人的角色,一開始聽到是我當主角非常的緊張,怕無法勝任拖累大家,但後來看台詞不多就鬆了一口氣了。反而是學姐的角色,雖然是配角但有著大量的台詞,還好最後是用錄音的方式,不然真的會吃不消。最後我們以神速結束了拍攝,很多場景都是一次ok,真的蠻不錯的!非常期待期末的展演,希望剪接的同學可以發揮他的功力,讓影片呈現更加分。

總之,團隊合作及領導者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剛好分配到一個好的團隊,真的覺得很慶幸。謝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做學習,也更熟悉認識了原本不熟的學姐、朋友。感謝夥伴們的支持,讓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經驗。
● 週誌(因相片所占空間較大,故報告內將不收錄)
1.學習內容
  本週因為天候不佳便沒有前往光復新村,而是決定在圖書館咖啡閱讀區討論之後的工作分工和要怎麼「行銷」光復新村。因為覺得光復新村是個很棒的地方,不過總覺得缺少了那麼一點知名度,所以想要為光復新村拍個微電影、小短片之類的,來將我們在光復新村看到美麗的景物和屬於光復新村的故事,透過影片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塊屬於霧峰的土地是怎麼在那麼多人的努力下,從一片空城的公務人員宿舍變成現在許多新人婚紗取景的地點。
2.分享
    一開始接到光復新村這個自我探索的挑戰時,著實苦惱了一下到底有什麼方案能夠在這裡施行,其中我們也想過去光復新村做環境清潔,每個禮拜到那裏掃地,不過這樣的提案感覺就像是拿出來搞笑敷衍,別說作業做不成就連我們自己都不認同。後來組長請大家提出對光復新村的印象,大家腦力激盪下發現幸福椅子的裝置藝術、粹綠舍、市場牛肉麵、綠蔭大道是我們最熟悉的景物,加上我們希望把好地方跟好多人分享,所以我們想出了行銷光復新村的點子,希望透過影片的方式把光復新村的特色還有故事都一併的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3.學習反思
    討論初期的劇本是很空洞的,只有一個核心概念叫做「行銷光復新村」至於具體該怎麼做大家都沒有想法,但是更精確的說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沒有方向,後來有組員率先先將自己的想法提出,提供大家一個方向做為整體劇本主架構,後續大家就有更多想法將劇本填補修改的更完整,我們打算要用旅人的視角來將光復新村給行銷出去,雖然我們對拍影片剪接的技術沒那麼熟,但希望藉著這個機會能學習到這些技術,也期望憑藉視傳系夥伴的專業讓影片順利產出。


內容包含:
1.學習內容
    上個禮拜開完小組會議經過大家熱烈的討論後,我們已經決定期末影片的劇本方向,決定將討論出的幾個光復新村特色景點做實際場勘。這次有視傳系的學長一起參與,也給予了一些拍攝上的意見。我們一開始先在市場前候車亭集合,之後便一起行動開始一個個場景駐足討論,共同想要如何呈現畫面才有氣氛,達到行銷光復新村的目的。在結束之前有做角色認領,依照大家適合的特質去做分配,最後順利完成選角、期末工作分配、週誌人員的撰寫。
2.分享
    影片劇情最主要是婕馨學姐的構思,而我們加以討論描繪出具體的拍攝方式、場景,想像各種畫面拍出來的效果是否有達到眷村的那種氛圍。而這次多了一位視傳系的學長加入,讓我們整體團隊更有信心,相信藉由學長的所學專業及攝影敏感度,一定能增添影片質感度。今天實地探索發現不少有趣的事物,好比說新人婚紗的拍攝、對市場牛肉麵攤的初淺了解等。我們也發現了很多之前來光復新村沒有注意到的建築及裝置藝術,都在今天將它們一一仔細觀看,其實有很多時候沒有真正走過,就不會知道原來有些地方的面貌是多麼美好。
3.學習反思
    這次來到光復新村最主要是為了做場地勘查,但其實我們沒有很具體明確的知道每個景點的背景意義,如果可以在看場地之前先閱讀一些相關資料,就能使我們在每個點駐足的時候更有感覺。有很多事情最好了解過後再去做體驗會更有感受,搞不好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和巧思。在沒有老師的帶領之下一開始蠻不安的,但後來覺得可以藉由群體探索中成長,也不會過度受限於體制,這樣的課程模式也不錯。


內容包含:
1. 學習內容
    繼上禮拜去光復新村做場勘之後,這禮拜就要分批開始拍攝影片中的幾個在學校的場景,因為大家都沒有實際拍過影片的經驗所以還在摸索的階段,或許在很多環節上面沒有做得很到位譬如像是拍影片最基本的畫分鏡腳本之類的,不過因為大家都非常積極以彌補經驗上的不足。
2. 分享
    其實拍影片微電影這類的東西在現在是非常盛行的,可是看起來容易執行上卻是非常困難的,整個流程包括了演員選角、編劇、分鏡構成、演員台詞這些東西,剛開始和各位小組成員合作時聽到想要拍微電影,當時心裡就有了些問號,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項目,不過在第一天拍攝時,看到各位的積極,在面對問題上很團結的討論並加以解決,把一件困難的事情簡單化,相信過沒多久這部微電影會以十分完美的形式完成的。
3. 學習反思
    由於對於為電影拍攝的經驗大家都不足,所以可能剛開始在進度上會有些落後,要去取哪個景哪個警從哪個角度拍攝這些問題都非常重要,在現階段應該要先對於影片拍攝過程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遇到問題時才不會慌了手腳且加快拍攝速度,使在後期提前拍攝完且有更多得時間做一些調整。 



1.學習內容
  本周的拍攝場景到了本組的主題光復新村,抵達的時候發現也有很多人在拍攝,甚至還有藝人在拍攝,所以由此可見光復新村的景色是多麼吸引人。今天的拍攝大致上都很順利,或許是有了上周的經驗所以大家很快的就進入了狀況,從一開始的榕樹下的場景到最後的買蔥油餅的場景幾乎都是一次就成功的,大家也一起度過了很快樂的拍攝時光。
2.分享
  我們內容裡面會有包含光復村小吃的部分,是希望能夠藉由我們這個影片不只是當地的風景還有當地的小吃店能更加多元的介紹光復新村,而且在實際上到了晚上那幾間小吃店都是人聲鼎沸客人絡繹不絕的,也算是光復新村的美食,也希望能透過食物吸引人們來光復新村。
3.學習反思
在拍攝有一幕場景因為演員台詞太長所以無法背起來,雖然最後經過大家討論之後有想出解決的辦法,不過如果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的話應該將台詞再整理一次,把能夠縮短的句子就盡量的縮短或者是一開始就設定用另外一種方式拍攝,才不會造成演員的困擾以及拍攝的進度落後。


1.學習內容
  當週我們所排定的進度是錄最後的錄音以及討論期末分工的部分。在上一周所排定的進度中,我們缺少了有關霧峰歷史以及幸福椅子來源的聲音,所以在這一周將內容補齊,並且討論期末報告所欠缺的東西。
  我們在一開始就有蒐集到一些資料,關於霧峰歷史以及幸福椅子的部分,但是可以蒐集的到資料相對感覺起來還是比較少;於是我們開會討論決定了再由組員們翻翻之前霧峰學的課程其他組別是在做一些什麼事情,有哪些活動在光復新村舉辦,也就是我們的資料蒐集來源從網路上的關鍵字搜尋轉移至部落格及週誌,希望對我們的期末報告內容有所幫助。
  今天再開始前助教也有來參與我們討論,詢問我們期末報告做得如何了;慶幸的是我們組員們個個都十分積極,對於期末報告我們至少已經準備80分了,剩下的時間只是希望能再把它做到更好。
2.分享
    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會覺得人數太多不太好行動,也會覺得沒有指導老師不知道應該要做一些什麼;現在快要接近期末,對於現在我們這一組的狀況,只能說在課堂上我們積極度一定是第一名的拉!從田野調查的第一週開始,經過了2次討論、2次實地走訪光復新村,以及今天這一週的開會討論最後衝刺,發現到大家人都還蠻不錯的,身為組長體會又更深一些,有大家、組員一起努力、討論、想點子,縱使有些組員個性比較害羞內向,以會盡力去配合並參與我們的報告;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致覺得光新村是一個很棒的地方!並且希望光復新村不只是個拍婚紗照或偶像劇的地方,另是郊遊踏青的好去處。
3.學習反思
    人多力量大!今日若沒有這些組員幫助,光靠特定的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無法有那麼好的產出。有些人比較會做影片、比較會攝影、比較會寫劇本,大家各有所長,而在組內分工若是有辦法將適合的人擺在適合的位置,除了速度快效率高之外,還能有很好的合作經驗。
  回顧光復新村,在我們拍攝的時候遇到很多的小狀況,到最後都有辦法迎刃而解,就例如說我們不想要拍到卡車,偶爾也會不小心就將別台錄影機拍進去……等,但是圍繞在光復新村的氣息之下,一絲報告的壓力都沒有,大家都是很輕鬆的在做這個作業;我想能夠做到如此,是因為大家不只認為這是我們的期末報告,也覺得我們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光復新村這個地方,是這一種的使命感及存在感,將心投入於這支影片當中;這是一部充滿熱情及懷舊的影片,敬請期待我們的期末影片!

捌、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 工作分配
● 參考資料來源
何威霆、張雅茜等(民103年2月16日)。102-1霧峰學期末報告。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socialwork1930/post/1326961014
王彥儒、曾祥益等(民102年8月12日)。101-2霧峰學期末報告。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socialwork1930/post/1325090472
維基百科(民103年9月27日)。光復新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89%E5%BE%A9%E6%96%B0%E6%9D%91

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