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3 21:13:49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霧峰區風情-經濟誌

概述:本鄉向為典型之農業鄉份,一般而言,居民大多務農為業,由於位居台中盆地東緣,背山襟水,鳥溪綿延迤邐平疇沃野;而形成境內水利發達,以阿罩霧圳為基幹,灌溉便利,農產富饒,農作物以稻米為主,山產水果以香蕉、鳳梨、龍眼及菌菇類為大宗。民國四十七年為配合省政府疏遷中興新村,省屬單位:台灣省議會、教育廳及衛生處等陸續遷至本鄉,於是本鄉自農業社會急速轉變而成為文教地區。依據民國四十三年本鄉工商業統計:買賣有五十五家。

 

並以日用雜貨業為主。製造加工業 四十八家,以食品、米業為主。其次為服務業,並以理髮業為主。由上述情形而言,本鄉早期工商業,仍處於農業社會狀態。近年來,由於受到台中市鄰近衛星都市影響,都市計劃區面積 提升為三.八五平方公里,全鄉現有工商業約有二、二○○家,其間以製造加工業佔多數,如電子、金屬、鞋類等。商業方面,則以消費型零售性質為主,如食品、服務業等。可見本鄉近 年來由於工商日益發展,居民生活以由早期農業社會邁進工商社會。

 

農業:全鄉土地總面積九八.七七八平方公里,農業耕地面積五七.一二四七平方公里,包括水田二二.三一五平方公里,旱田三五.九三二平方公里。全境以台三號公路(中正路)中分成東、西兩部份,東部山巒區因雨水不足又多系山坡地,農業經濟以粗放,休耕或種植果樹(以荔枝、龍眼、鳳梨、香蕉、....等)為主。西部平原地區水源充足以種植水稻為主,間有煙葉、甘蔗、金針菇、木耳、香菇、豆苗等經濟作物。

 

林業:全鄉林地面積四一.六二平方公里,其中私有林地一.五平方公里,縣有林地計二三.五七平方公里,餘係國有。唯大部份已開墾種植果樹及竹筍作物;造林方面針葉樹約六.五平方公里,闊葉樹約四.八平方公里。

 

漁業:本鄉有零星之養殖戶,以養殖泥鰍、福壽魚、黑鰡多供娛樂釣用為主,其面積約二平方公里,魚之年產量約一二公噸。

 

畜牧業:本鄉畜牧業以乳牛、豬及雞之飼養為主,且多屬專業化經營;另有家庭副業型之牛、羊、雞、鴨、鵝之飼養。

 

農業經營:本鄉由於自然環境所使然,就農業建設而言,仍以工程建設為主,如堤防、溝渠等興修工作。至於農業推廣方面,目前成立有:

 

一、       水田代耕及共同作業隊四隊。

二、       水稻育苗中心五處,約四百公頃

三、       辦理洋菇、竹筍共同運銷,龍眼、荔枝等水果共同運銷。

四、       於五福、吉峰、北勢等村辦理現代農村計劃,推行吾愛吾村運動及美化綠化農村工作,並將之普及全鄉。

五、       輔導農村青年創業,訓練其畜殖養豬、及培育菌種、農場管理等技能。自推廣以來,對農民農業生產助益良多,成效卓著。

 

資料來源:台中市霧峰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wufeng-house.gov.tw/index3.asp?theme=79

 

【依資料來源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本網站上之資訊,引用時,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