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霧峰學,(心得)新舊的交替:五福社區
資訊傳播學系
期中前的阿罩霧罩子,很可惜的我們這組最後沒時間完成這個作品,明明都想出很棒的購想,罩子也完成了一部份,卻因為系上專題的繁忙,使我們不能配合超出的時間點。當我幾乎都快放棄這門課的同時,很感謝助教的溝通和老師諒解,讓我有想再修下去的動力。期中後開始接觸社區,也很巧的碰上罩子,在我們的五福國小中有展示,雖然自己的作品不在其中,但仍然有另人驕傲的感覺。
在接觸五福社區的一開始,是害怕與不安的,身為組長的我需要連絡老師和其它同學,社區老師一開始,又不知道我們是要做什麼的感覺,同學需要解決交通的問題,第一次當組長的我,總是覺得我不能勝任這個職業,就在慌亂不知所措下,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社區活動。
自己又多抽出多些時間去社區四處晃,想能找出我們期末,能為這個社區做些什麼。雖然說社區老師有自己本身的事情要忙,但他能抽空為了們解說社區,並且讓我們親自在社區探所,藉由遇到不了解的地方在題問,使我們在這堂課更多的是,由我們學生來主導的部份。
除了平常的課程外,我、奕廷和重浩的社區廟宇參訪,欣郁和珮婷的富源農場之旅,映竹的五福國小,宗憲的古厝,明松和劭柏為我們規劃的單車之旅,無一不是我們親自去走訪,也才有期未這份報告出來。比起其它組,我相信我們學到的不比他們少。
五福社區雖然隨著時著而沒落,但這堆的鄉土民情,讓我想起我的家鄉宜蘭,同樣擁有大量農村,所孕育出的土地和風情,雖有可能文化不同,但農民、鄉民所反應出來的熱情是一樣的,雖然花費出大量的時間,但我想或許我也從中獲得不少東西,感謝霧峰學,也希望能讓更多人能接觸和更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
資訊傳播學系
這次我們這小組是製作五福社區這個地方的報告,剛開始社區老師不提供任何資料,要我們各自去摸索這個社區,我們就自己照著地圖上的一些的重要景點ROUND-ROUND,發現到這個社區其實相當純樸,它介於霧峰跟烏日之間的一個小聚落,平常也都沒有發現到這存在。
我們注意到這裡不乏許多的廟宇跟古厝,以及算是個地標的五福國小,雖然學生人數不多,但因為921地震而重蓋的校區,加上一些比較新式的設備,ex:太陽能板、新式材質跑道,也讓我們覺得很特別,玩的不亦樂乎。
在幾次的討論過後,我們決定朝四個方向製作,單車路線、廟宇以及古厝跟農作來延伸,我這部分負責廟宇的探訪與記錄,剛好那天又遇到初一大拜拜,在福德宮有著平常不常見的祭典,其中還有整隻的大豬公跟羊的貢品,有點血腥讓人不禁嚇了一跳。
其中算是也比較有印象的承玄宮,因為要等他們收拾完祭拜的食物,才能採訪阿嬤,所以我跟另外一個同學也下海幫忙端盤子,後來阿嬤也跟我們分享了許多我們所需要的資訊。
最後,雖然每一次要去上課,都得騎車一段距離才到的了這社區,甚至有些女同學沒有駕照,但每每各位組員,都很準時的在集合的地點出現集合,真的讓我感受到每個人都很用心的參與。
資訊傳播學系
第一次上課老師問大家對霧峰懂多少,雖然我不是霧峰人,但是小時候還蠻常跟家人跑霧峰的,所以對霧峰的一些街景都還蠻了解的,後來其中之前,老師要大家做阿罩霧,這真是難倒我們了,我們可是勞作苦手,做起阿罩霧來簡直是要人命,不過雖然完成的很爛,但這也是一種經驗。
期中過後就更慘了,幾乎每堂課都要跑戶外,我們這組的題目是介紹五福社區,一開始覺得很麻煩,但是深入了解五福社區以後,覺得非常的有趣,不知道這個小小的地方,當地也包含了許多歷史,有老一輩的居民,來跟我們介紹這地方的人文以及景點,社區老師也很盡力的告訴我們,五福社區有哪些東西可以讓我們去了解。
再經過一連串的深入以後,小組成員們各個都蓄勢待發的,準備這次的期末報告,組長也很盡心盡力的統整所有資料,準備將最好的介紹呈現給大家。最後,大學生活沒剩多少日子,還能有這樣的經驗其實不錯的,霧峰學這門課帶給了我許多知識,希望這門課未來還可以推薦給大家,讓大家對霧峰這個地方有更多的認識。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雖然我之前對於霧峰的人文歷史沒有興趣和研究,但是我對於霧峰其他的景點,就是有點想了解,像學種田、學鳳梨、學設計、學作罩子、學繞捷徑等等,都是我所不熟悉,也不了解的,所以更激發了我想好好學這門課的動力。
分了組別之後,我沒當上五福組的組長,不幸的是我修習的季節,正好是冬季,所以社區課只能看看田園風光,無法實際體驗農耕。雖然我跟社區組員們不熟識,大家來自不同年級與科系,所以在時間上是分開進行作業,但是有個主動積極的組長,他分配工作並聯絡組員,促使大家努力的把作業完成。
正如同小毛老師說的,霧峰學學霧峰是帶領學生接觸霧峰及認識,真正要去探索霧峰,必須靠同學自己走進這個鄉土。身為大四生的我,已經走過霧峰許多巷道,穿梭在山林田野間,觀賞霧峰的自然景緻與純樸的人文氣息。
最後希望霧峰學 學霧峰這門課,能有更多的霧峰人參與,更多的霧峰人,擔當起傳承霧峰文化的責任和義務,一起將霧峰的文化特色,繼續延續和保持。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我是從花蓮來念書的,霧峰這個地方,離我家剛好要繞台灣半圈,在讀大學之前,我一次也沒有來過,還記得大一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第一的感覺是這裡跟花蓮很像,不會太熱鬧,隨處都看的到農田,還有人都很熱情,跟都市人很不一樣,霧峰的生活步調也跟花蓮人差不多,所以來到這個地方,我適應很好。
但除此之外,我對於霧峰的認知真的是少得可憐,平常生活隨處可見的田,我上霧峰學才知道種的是霧峰香米,鳳梨,香菇等等,也是上了霧峰學才知道霧峰這個地方,在民國時代有多繁榮,認識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霧峰。
期中的時候做阿罩霧的罩子,我所分配的是林家花園建築群,我的歷史學的非常不好,所以對於林家花園我也是完全沒概念,這次做罩子的機會,我查了很多關於林家花園的資料,也了解到一個歷史遺跡,對於文化的傳承是多麼重要,林家花園他留下來的,不只是一個中國式的三合院建築,他留下了更多的故事,靜靜的,述說著…。
雖然製作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展出的時候表現的也不盡理想,但對於阿罩霧罩子的製作,我是非常開心的,而期末五福社區,我看到的是一個很多老人的社區,年輕人很少,這些人大多都務農。
我們到社區的時間剛好是休耕的時期,看到的農地大多都收割完,光禿禿的一片,感覺這個社區沒有甚麼生氣的感覺,但經過幾次的上課經驗,發現他們都很熱情,看到我們一群年輕人來到這個社區,都會上來跟我們攀談,我台語講得不好,但他們也是跟我東講一句西講一句,對話可能沒甚麼內容,但說完話後心頭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就是一個人情味很濃厚的社區,其中很多地方風景都很漂亮,尤其後面幾次上課很多田地開始種油菜花與波斯菊,下午的夕陽與一片一望無際的花田,這個時刻,是我覺得五福社區最美的時候。
霧峰學這門課,讓我看到很不同面的霧峰,希望這門課會有更多人一來參與,體驗。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1B 陳映竹:霧峰學.學霧峰這堂通識課,是一個忙碌的通識課,除了前面兩堂課以外,聽聽學長學姊,要怎麼呈現他們在這堂課學到了什麼,對霧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幾堂課就開始有活動,社區裡辦了活動,讓我們有機會一起參與,這樣社區跟大學就有互動,不會兩個互不相干。
做阿罩霧特展,起初,我想我可能做不到,因為兩個人做一個罩子,又在時間很急的情況下,然後,我負責的那組,又跟指導老師的時間不能配合,而且,我們每編好一個罩子,隔天就被別人偷走了,所以我感覺好像做不完,但我們最後是努力的加班,把它做完了,做好的那一刻,有一種很有成就感的感覺。
第二階段是,各組去社區上課,在選社區時,我有問老師各社區在學什麼,結果有一個社區,老師說,他大概會做類似罩子那種東西,只是變成牛的造型,當時我心裡就想,還來,一個罩子做的不夠,還要做一隻牛,所以就有點嚇到,所以就趕快選擇另一個社區,那就是五福社區了。
平常要去認識社區,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沒有特定的活動,我都不會去注意到它,很高興霧峰學,能有機會讓我出去看,拜訪五福社區,讓我比比看它跟其他社區有什麼不同,讓我發現社區的美好,指導我們的老師只能用這個幾個字形容,除了忙~忙~忙~還是忙,老師只能用這個字形容,所以,我們就只能自己出去探索,但這也是另一個方式,可以讓我們尋找到一些更生活化問題。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學到了很多以前沒學過的東西,也學會了一些平常都沒想過的問題,因為有了這堂課,讓我可以好好的了解學校和社區,是不可以分開的,有社區才有學校,有學校才有了社區,在我們這年齡層的人,一定很少人會注意到社區,其實社區是要靠大家來維護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多多參與。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不過五福社區有趣的是,境內有不少小土地公廟、老古厝和老人家。雖然身在社區內感覺就不太像是在台中,倒像是在南部一些比較還沒有開發的村落內(如嘉南、屏東平原),但這種村莊生活環境,給人帶來一種親切感,讓人走進這個社區,就會覺得這裡的人很悠閒、無憂無慮、沒有太多生活壓力的一個地方。
雖然住在這社區的人,大多是老人家或一些小孩,年輕人大多去都市工作,但這裡的每個人都感覺起來相當的很好相處,這是令我對這個社區比較喜歡的地方。雖然五福社區是霧峰鄉村內,較還沒有進一步開發的村落,能得到的資訊不是很多,不過我認為,村內的傳統老式建築、沒有太多外來的資訊壓迫及生活壓力等,就是我對於這個社區的特色之一吧。
雖然我本身也是都市人之一,但我就讀的兩所大學(彰化員林的中州技院和現在的亞大)都位於較鄉下的地方,我想可能我對鄉下的地方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吧!期待五福社區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幼兒教育學系 1B 盧欣郁:我之所以會選擇霧峰學這門課,是因為自己是從台北來的,對台中根本就不熟,更別說要讀書四年的地方(霧峰)了,為了多了解霧峰的一切,所以我選擇這門課。起初老師上課是有跟我們,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及霧峰的介紹,但很可惜的是,自己還是沒機會去,希望有一天老師可以藉由這門課帶我們去看看。
其實霧峰學這堂課,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本以為只是介紹霧峰的一切而已,沒想到還有阿罩霧做罩子的活動和外堂課,很可惜自己因個人因素,而沒參與到做罩子的部分,聽見同學的分享,感覺好像很好玩很有趣,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參加。
期中之後,我們到了社區上課,我們這組選的是五福社區,社區老師常說: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因為有緣,所以認識了五福社區。想想老師說的話,其實蠻有道理的,如果我沒有選擇霧峰學這門課,就不會認識我們這組的同學,也不會認識五福社區了,所以我很高興因為這堂課,而有機會認識五福社區。
雖然我們到五福社區上課的機會不多,一週一次,有時因為老師沒空而不能去上課,但學長們都會帶我們到處逛逛,其中五福國小讓我印象最深刻,大家一起在校園裡參觀和玩遊樂設施,這種感覺好像回到小學的時候,真令人懷念啊!
還有去富源農場參觀,因為期末報告,我和其他同學負責農產品的部分,因此有這個機會到此農場參訪,老闆聽到我們來此農場的原因後,熱情的帶我們參觀農場,還跟我們說了很多關於碗豆苗的事情,真的很感謝老闆,說真的,沒來農場參觀前還不知道什麼是碗豆苗,以為是碗豆莢之類的東西,藉由這次的機會又讓我學到不少東西。
我很開心選了霧峰學這門課,雖然剛開始覺得很麻煩,為什麼要到外面上課,感覺很不方便,因為沒有車也不會騎車,不過都很感謝學長的幫忙,載我們去上課,也很感謝組長,很體諒我們、也給我們很多方便,總之,這門課讓我認識了其他同學,也認識了霧峰和五福社區,更讓我學到很多的東西,享受很多的熱趣。
幼兒教育學系 1B 傅珮婷:當初跟同學一起選霧峰學的課程,第一次去上課的時候就看著PPT,介紹很多霧峰的農產以及建築,似乎跟自己當初的想法有點落差。不過等到要分組去社區上課的時候,覺得有趣多了,但麻煩的是交通的問題,因為我們對於霧峰鄉的路完全不熟,不過還好靠著學長的幫忙,社區課還滿順利的。
在這次的社區課裡其實還滿有趣的,第一次上課老師,希望我們可以在五福社區走走看看,所以我們一行人就到五福國小去參觀,五福國小在大地震時倒塌,重建後的五福國小是很漂亮的建築,很美麗的校園。一看到盪鞦韆、溜滑梯,突然玩心大起,還玩起了追逐戰,回味快樂的童年。
雖然我們的社區老師常常要開會,不過這也不是甚麼壞處,因為我們反而可以自己到處走走看看,更了解五福。就像這次的期末報告,大家分工,我們分到農產品的部分,我們還親自去訪問富源農場的老闆,老闆很爽快的答應要讓我們採訪,也很熱情的帶我們去看種植豌豆苗的過程,這是第一次我們自己去接洽,自己做訪問,這是一個很有用的學習經驗,也讓我印象很深刻。
這次霧峰學的課程,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雖然覺得這些作業,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準備,但相對的收穫也很多,也讓我更認識我未來大學四年,都要在這生活的霧峰鄉,不單單只是一個鄉鎮而已,其實背後有許多的歷史,以及好多好吃好玩的地方。
第一次週誌,
學習內容:第一週上社區老師臨時有會議要開,所以這週沒進行社區活動,不過我們仍然針對五福社區做一些調查和參考了之前五福社區組別的報告,其中最為讓我們關注的還是五福的美濃瓜。
五福美濃瓜的過去:美濃瓜在五福社區曾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從民國40年代開始後的20年的繁榮,美濃瓜雖然近代逐漸沒落,但當時的帶給五福的榮耀我想至今一定還存在五福鄉民的心中。
五福美濃瓜的現在:現今的五社居民在早晨吃著稀飯的同時也還會配美濃瓜的醬菜,可見美濃瓜的沒落並未引響著他在五福鄉民心中地位。
五福美濃瓜的栽種:是在收割後利用空檔期種植美濃瓜(二稻一葉一濃瓜)。除歲後,在間隔之間播土,在播種子撒肥料,最後在翻第二次土。種植期間,必須撒農藥,本身種子存活不易,往往好幾顆才會存活一顆。有時颱風來臨,跌落的瓜又只能做肥料,栽種十分不易。
(資料出自 霧峰學五福村美濃瓜 & 五福社區)
學習分享:因為我們第一週並無社區活動,所以我們根據助教建議,做了對五福社區的期望討論。剛開始我們對五福社區完全不了解,雖然組員中有台中人,我們平時也常從五福路經過,但我們對他的文化背景仍然十分陌生。
針對五福社區做了一些資料的調查過後(其中包括以往的霧峰學課程對這方面所做的報告),我們組員一致性的對於五福社區的美濃瓜產生興趣。不管是對於鮮嫩多汁的美濃瓜本身,或者進行醃製過後的美濃瓜都,讓組員們踴躍的發表自已的看法。
我認為美濃瓜,可以引出五福社區這塊土地的一些文化歷史背景和人文氣息,所以未進行過社區導覽的我們,所能對這社區的第一步了解,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這熱情的社區。
學習反思:我在我們社區第一次的聯絡非常不理想,原定的開會時間因為組長我臨時有事,卻因手機通訊出了問題,造成了有些人沒即時接收到訊息,因此也感謝學妹幫那邊,幫我等待其它沒聯絡到的人。因為這次沒社區活動,大家卻仍然熱心,並且主動的找我討論,所以能有了一次的會議,來說明我們對五福社區的期待。希望下週大家都能順利的參與社區活動。
第二次週誌,
學習內容:社區老師在長春俱樂部裡告訴我們,“這個時節沒有產美濃瓜”的震撼的事實。老師還告訴我們現在五福內的香米正黃,並希望組員們,能夠依社區導覽圖來走過一遍,先對五福社區有初步的印象。接下來五福社區的活動,就是11月29星期天,在活動中心舉辦的五福國小的校慶活動,及農曆10月15的廟會。
學習分享:由於社區老師還有要務在身,故接下來的時間,組員們決定先走訪五福國小與水塔。
學習反思:五福社區位於霧峰鄉的外角,接近烏日鄉的地方。對於霧峰不算熟稔的我們,在前往的路上記錯了方向,方後才循著路標而至。社區老師描述五福,是被中投公路給劃分開來的,且村內有些路面都不大,巷弄多轉角,雖有立反視鏡,但仍要小心行駛。
社區內的機能性看似不如市區好,可是村民對這種沒有高樓叢林,隨處可親大自然的環境,有了樸實安定的生活型態。這樂活的態度,是都市人值得學習的。
攝影者:呂明松
第三次週誌,
學習內容:我們今天到社區上課,剛好碰上了難得的宗教文化慶典,也就是農曆10月15的廟會。社區老師告訴我們,11月29星期天是五福國小的校慶,剛好社區也舉行了成果展,把社區一整年的收成都展現出來。老師還說,長春俱樂部裡早上很熱鬧,一些老人們在那唱歌,其實我們早上可以到長村俱樂部裡,用聊天的方式,跟老人們打成一片,從聊天中,循續漸進,問出我們想在社區中找出什麼答案。用心關懷老人,是從社區開始的。
學習分享:這次助教來觀摩我們這組,社區老師還是很忙,活動中心又有廟會的活動,在助教的要求下,接來的時間,組員們又決定再次拜訪五福國小。
學習反思:由於都市地區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所居住,都市地區反而不太重視老年人,相較於鄉下地區幾乎都是老年人。五福社區的居民因為重視這點,所以在社區裡辦了很多的關懷老人的活動,要我們常常用心關懷老年人,從社區中堆動,讓老年人不再孤獨。
攝影者:陳映竹
第四次週誌,
學習內容:今天的社區課,因為社區老師忙著開會,所以我們沒有去五福社區上課。由於只剩下兩次的社區課,就要期末報告了。我們決定先討論期末報告的方向,組長在從中為大家分配工作,大家可以由分配到的工作先去查資料,了解熟悉一下,如有不知道的地方,下一次的社區課就能詢問社區老師,和社區老師一起討論。請社區老師協助我們,替我們解答和給予我們一些資料。
學習分享:大家都很熱烈的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組長很盡責的為大家分配工作,組員們也都很認真的討論及發表想法。
學習反思:雖然今天沒去社區上課,但至少我們把工作分配好了,希望大家可以趕快去做準備,再下次的社區課能提出問題和社區老師一起討論,好好珍惜剩下兩次的社區課,從社區老師那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第五次週誌,
學習內容:本周的社區課是最後一次拜訪五福社區,所以跟社區之導老師劉國珍老師做最後的討論,決定期末我們所要呈現的報告方向。經由組長的分配,在這週每個人提出大家所分配到的部分,進行分享與討論,而由社區老師來幫我們做總結,最後希望期末所呈現的內容,是可以看到五福社區這個地方的人文特色。
學習分享:每一位組員都很盡心盡力的,在這門課程當中進行討論、分享以及互相學習,我覺得非常的好,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慢慢認識五福社區這個地方,也有很多豐富的故事以及歷史,而且居民們也很親切熱絡,在我們實地訪查中也幫助我們許多,也要感謝五福社區的居民。
學習反思:由於本週是最後一次上課了,雖然之前缺到幾次,不過至少目前完成現階段的工作,大家也都完成了目前分配的工作,希望接下來的期末報告能有一個完美的呈現。
攝影者:江劭柏
l 林子騫 - (廟宇參訪、週記、攝影、資料整理、PPT、小地方新聞)
l 王重皓 - (廟宇參訪、開會紀錄、資料整理)
l 沈奕庭 - (廟宇參訪、週記、攝影)
l 呂明松 - (單車路線規劃、週記、攝影)
l 江劭柏 - (單車路線規劃、攝影、PPT、演講者)
l 陳映竹 - (五福國小、週記、攝影)
l 楊宗憲 - (五福古厝、攝影)
l 盧欣郁 - (五福農場品、週記、攝影)
l 傅珮婷 - (五福農場品、攝影)
● 霧峰鄉農會
● 農業易遊網
● 霧峰逗陣走
http://tw.myblog.yahoo.com/sdes5431/
● Yahoo 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
● 五福社區網頁
http://sixstar.cca.gov.tw/blog/WF8889
● 《五福村村史》陳茂祥 著
● 社區理事長 劉國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