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4 22:57:22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98-1霧峰學,舊正社區(彩繪接力)

 

指導老師:林秀汝

 

 

參與同學:

 

經管2A   蘇煥鈞

經管2A   蔡秉訓

經管2A   陳裕仁

經管2A   余礎宇

經管2A   李佩容

健管1A   顏于晶

外文2B   楊宗翰

財金進4A  丘子敬

 

 

經歷:

 

1.      駿豪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

2.      霧峰鄉舊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3.      臺中縣農作物試驗研究勞動作合作社-理事主席

 

以前是在農試所園區裡面工作,但是之後和園區同事一起合出資金,成立農作物試驗研究勞動作合作社,性質是承接政府的一些勞務,做溝通、協調、管理工作。就是因為這些工作性質和社區營造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都是造人、造事,所以相輔相成。

 

 

組員介紹:

 

蘇煥鈞:我是這次舊正社區的小隊長,我來自桃園中壢,我的興趣是運動,平常沒事的時候最喜歡看電視跟睡覺。

 

余礎宇:我是照片中穿紅色海灘褲那位,我是台北人,我的興趣是打球打電腦,還有聽音樂跳舞。

 

蔡秉訓:我是本地的台中人,我的個性算是活潑外相,所以跟不認識的組員也馬上變得蠻熟的,我喜歡交朋友跟大家一起作事的感覺。

 

陳裕仁:我是台中人,可是我對台中其實沒有很熟,因為我喜歡待在家裡,但我絕對不是宅男,因為我也喜歡運動或是聽音樂之類的。

 

李佩容:我來自草屯,離霧峰算是很近,我平常沒事喜歡跟朋友逛街,但我絕對不是一個會亂花錢的小孩,我只是喜歡那種跟朋友一起的感覺,興趣是聽音樂、看電影。

 

顏于晶:我是本地霧峰人,我喜歡親近大自然,看綠色的植物或是畫面,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和家人出外踏青。

 

丘子敬:我是霧峰人,但我對霧峰其實不太熟,畢竟家附近什麼都有,出門也是去市區,我很高興藉由這門課讓我更了解霧峰。

 

楊宗翰:我是個不太愛說話的人,且我又是轉學生,但這次的課程改變了我對不認識的人的態度,我愛上了和人相處之間的感覺,我的個性慢慢轉變了。

 

踏入.舊正

 

 

 

摘要

 

在此篇的報告中,我們會介紹我們如何與舊正這塊小社區做認識,與舊正的村民之間的互動,以及舊正的居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 動機

 

在起初的選題目的選擇,因為對霧峰還存在著陌生感的我們,對霧峰一個又一個的社區,其實都沒有太大的了解,但是曾聽過舊正之前的作業,上一屆選擇舊正的學長姊,所做的是牆壁彩繪,而我們也剛完成彩繪工作的阿罩霧,因此選擇了舊正。

 

◎ 起初的疑問

 

剛開始對舊正有著許許多多的疑問!從舊正的地區與舊正的特性,到地村民的生活方式與相處方式,還有舊正社區平常所會舉辦的活動以及社區的未來展望,對我們來說都是疑問!

 

關於舊正

 

 

 

◆地理區位

 

地理位置介紹

請走中二高(國道3號)由霧峰交流道下右轉台三線中正路往草屯方向→經過味全企業約五分鐘右轉直走看到舊正村光明路左轉即可到達本所。  

 

◆舊正基本簡介

 

社區

名稱:

台中縣霧峰鄉舊正社區

社區

網址:

所在

位置:

臺中縣 霧峰鄉

社區

戶數:

150

社區

人口數:

2615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200

主要

族群:

閩南人 

發展

重點:

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綜合類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工作重點
◎塑造一個可以參與學習、凝聚共識的民主開放社區。
◎期望將人與自然融合,又兼顧到人的就業問題進一步將地方空間與經濟、文化、生活特色厚實的結合在一起,營造一個優質的社區。

發展困境
◎社區人口老化,缺乏動力。
◎居民觀念懸殊,缺乏整合。
◎非營利社團,無法創造利潤,資金缺乏,農村社區,募款不易,推動緩慢。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期望將人與自然融合,又能兼顧到就業問題,進一步將地方空間與經濟、文化,生活特色厚實的結合在一起,有效開發民眾解決問題之潛力及參與公共事務之經驗能力。
藉著多元化之營造實務及靈感,期能創造出社區產業路徑,提昇社區整體競爭力。
帶動一個有活力、有朝氣、怡悅歡笑、別有風格的營造過程,吸引居民認同主動參與改造行列,進而配合社區公共事務的推展,營造一個優質的理想社區。

 

 

 

社區地標

 

舊正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學苑場所
※辦公場所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 

 

 

社區活動中心

 

 

◆一樓供幼教-- 托兒用地
◆二樓萬慶宮 -- 為社區居民 信仰中心地 

 

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前提供常態性休憩活動如下午茶聚、報刊雜誌、棋類、卡拉ok等,讓社區內的老人有一個可以活動聚會的地方,由參與活動達到讓身心開朗健康以減緩退化。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辦理全省水利事業規畫、試驗、研究等工作而設立之機關,所內設置灌溉規劃、河川規劃、水資源規劃、水工實驗、大地工程實驗等五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從事農業品種改良、病害、蟲害、土壤、肥料、生產管理等之研究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所

 

 

政府農藥管理及植物保護機構
解決農民農藥使用問題
檢驗蔬果農藥殘毒

 

      

   ◆舊正小故事

 

舊正社區發展協會這兩年來在台中縣的社區營造,嶄露頭角。對於社區發展協會因前一位理事長,因故而讓協會運作停擺,而在兩年前在村長的幫忙下才重新籌組。林理事長,回想當初從一個嫁過來的媳婦,因為想服務社區居民,而主動向村長爭取競選理事長的意願,重整到現在社區現在有別以往的熱鬧氣氛。

 

林理事長表示,自己會在舊正村養老;所以興起改善環境與社區營造的念頭,她強調可以運用國家福利資源,來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樂趣與社區的凝聚力,這樣是非常好的,再加上動員社區的人,服務自己社區的人的理念,縱然理事長起初,對於社區居民是不熟識的,所以由婆婆帶著理事長,先拜訪熟識的的街坊鄰居,而在交談互動之餘,並邀請大家來參與活動。

 

然而在重整初期,最需要的就是人力的支援,所以理事長一開始,都先找自家人與熱心的居民,開始試辦一些活動和籌組班隊,環保志工隊、電腦班、太極養身班、歌唱班、家政班、關懷訪視照顧據點、老人識字班等等,每個社團的成立,都由社區居民紛紛走出來幫忙。

 

在這兩年的重整下,社區不但天然環境的改善,而人文環境更是不斷在開發與營造,加上善於整合資源的理事長,也連結了亞洲大學的社工系,讓學校把課程帶進社區,而學校資科系也提供場地與師資,提供學生一個學習的環境也讓社區跟著受益。

 

在學校老師帶領著學生的進駐,為社區帶來很多人力與學術資源,老人識字班、關懷獨居長者家族,與社區福利資源需求調查與電腦班等,都讓學生們受益良多。

 

外在資源豐富的社區發展協會,也積極推動社區產業的發展,結合社區居民的農產品,來開發新鮮的有機果汁或與食品,不但可以減少滯銷的損失,也可以增加社區居民的就業與收入,不過在推動這些計畫前,協會更需要社區居民的認同與參與,而且培訓更多相關行政與訪視志工,這樣才能將服務效能提升,讓社區永續發展,協會可以一直經營下去。

 

今日服務人群;他日必有人服務於己身。理事長的理念與規劃,都是希望社區可以更好,這樣的態度面對現在的社造之路,這位嫁過來的媳婦一樣疼惜社區居民,一樣為社區付出,大家是可以看見的,社造運動的精神在於「永續發展」,所以也希望在自己的帶動下,可以號召更多居民起身服務自己的故里。

 

資料來源:(老師的訪談以及到舊正發展中心所尋找的簡介)

 

http://www.hometown.org.tw/blog/a543/communityResultListAction.do?method=doRead&type=1&resultId=108 社區網

 

 

方法與過程

 

舊正社區真的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有一個設備很好的球場,也看到了之前學長姐所彩繪的牆壁,尤其是舊正社區地圖的那面牆,畫的真的很漂亮,以前的學長姐真的很用心,還看到了附近的廟及幼稚園,籃球場上有一片小小的牆是小朋友所畫的,看起來真的很可愛,舊正真的是一個環境很好的地方,讓人一去就覺得很舒服。

 

之後林老師讓我們準備開始,彩繪舊正社區外牆的底圖,林老師希望我們用鵝黃色的油漆當底,但是又買不到鵝黃色的漆,所以們自已用黃色和白漆調顏色,然後加水開始彩繪底圖。

 

邊彩繪底圖時邊看著舊政社區傍晚時分的景象,那黃黃橙橙看起來好漂亮,在這麼漂亮的傍晚十分,彩繪著牆壁,其實也頗讓人感覺得舒服又浪漫的阿。

 

漸漸完成彩繪舊政社區外牆的工作,我們漸漸有了許多成就感,原本平凡無奇的牆壁讓我們一筆一畫的彩繪完成,一面長長的大牆,我們畫了三幅圖,這幾週的辛苦我們的組員了,也謝謝舊正社區的指導老師,林秀汝老師,幫助我們一起完成這個彩繪工作。

 

成果發表

 

 

 

 

 

~在調牆壁底色的我們,正擔心調配顏色不對,正在小心翼翼的倒入一桶接著一桶的油漆。

  

 

〜這是第一步上完底色後的鵝黃色牆壁,一大面的牆壁光是底色就耗費了不少功夫!!

 

 

 

~這是我們第一幅畫,有點像孩子畫的俏皮感對吧!

 

 

~第二幅畫是以牛為主題,還特別要把牛往內走,因為這面牆的住戶特別叮嚀牛頭不能往外,可能怕牛跑掉吧!看上面那張照片,連居民都在看我們的成果呢。

 

 

~這是第三幅畫,以樹來呈現田林的感覺,哈哈,每個人畫的樹都是大小不一的,助教也有畫,那顆沒有樹葉的樹就是她的佳作!!

 

          

 

心得分享

 

●顏于晶心得

 

選課時候,看到霧峰學這門課,課程的介紹說是在介紹霧峰的事,讓我這個生在霧峰長在霧峰的霧峰人有興趣,以為應該是在介紹霧峰的歷史,之後才了解到不全然是這些而已,其實連我這個生活在霧峰十幾年的霧峰人都還有不知道的事情。

 

第一個作業,罩子,從編織到上紙、上膠、上顏色,全部都要我們一手完成,在做的過程中是有點辛苦,做完後其實有很多的成就感,到了展了的那天,看到這麼多人聚集在以文圖書館和到林家花園的路上,那種感覺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好。

 

接下來我們分組的社區去上課,不像一般課程死板板的待在教室裡上課,讓我滿覺得驚奇的,我們是舊正組和之前的學長姐一樣彩繪牆壁,快完成時那種成就感真的還滿棒的,所以霧峰學是一門很好玩的課。

 

●蔡秉訓心得

 

霧峰學,學霧峰!起初的選課不了解霧峰學的涵義,從第一次的校外課程開始架構,對霧峰學一次又一次的深刻回憶。第一次的戶外課程,光復興村,一碗麵,卻有著老闆數不盡的熱情;阿罩霧的製作,一條一條的竹子,接起了團隊合作的重要;一個社區,一道牆,在這短短的幾個禮拜,將八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年輕人,與霧峰的老舊社區串成了一條線,霧峰學,就這樣串起了我們與整個霧峰。

 

●蘇煥鈞心得

 

對於霧峰相當陌生的我,當然會想選霧峰學,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民情,這次我們這組選了舊正社區,到了那裡我看到了當地人的熱情、美麗的風景,當時我真的感觸很深,因為我總是待在都市,沒真正看過這種景象,加上我們這次是幫忙社區彩繪牆壁,更深深的感受了當地的一切人事物,真的很開心修了這門課程。

 

●余礎宇心得

 

這次我們霧峰學課程分組,來到了舊正社區服務,我們的社區分組指導老師,先介紹這個社區的特色,讓我們了解舊正社區,還有告訴我們這學期,主要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老師先帶我們到舊正社區四處逛逛,看看這漂亮的社區,有很多戶人家的牆壁上都畫滿了彩繪,有一些就是在我們上一階段來這門課的學生所畫的,但是有一些當然是請專業人士來彩繪的,真的很有趣,如果只是空白的牆壁多單調,補上了色彩整個社區也都生動了起來,所以再來也有一面牆,就是我們這組所負責的,就像我們在這面牆留上我們的歷史一樣,真得是很棒的一種經驗。

 

●陳裕仁心得

 

這是我第一堂通識課-霧峰學,感覺還不錯,因為很像國小一直往學校附近跑,有點懷念!最近是到我們分發到的社區去上課,讓我覺得新奇的是到社區去,我們是舊正繪牆,老實說,一開始還覺得好玩,後來真的覺得有點難,因為調色、還要想怎麼畫,但是即將完成的那種成就很令人感覺,所以我覺得還不賴!

 

●李佩容心得

 

我很開心上了霧峰學這堂課,第一次對霧峰學有很大的陌生,但也很期待上課內容,因為我本身就是個在地草屯人,所以不了解霧峰學,還能讓我學到什麼!!超乎所料,很酷炫的霧峰學,不但讓我更了解地方人情,也滿足了我愛吃的胃口,讓我能夠嚐到更多在地的美食。

 

●丘子敬心得

 

我本身是個霧峰人,所以第一次在選課上看到霧峰學,就特別吸引我,也就自然的選入這門課,然後我就跟著大家一起做罩子、分組,也順其自然的到了舊正社區組,也認識現在的組員。

 

這次的合作感覺很好,也很新鮮,到舊正跟大家一起漆牆壁,也順利完成這次的任務,看著每一組同學,都為著自己所屬的社區努力,身為霧峰人的我,真的感到非常的窩心!

 

●楊宗翰心得

 

這學期剛轉學來到亞洲大學,原本是在台南的某管理學院讀書,剛到亞洲才發現有這麼多種通識可以選,想到之前學校的通識,不是電影欣賞,就生命教育之類的,上課也都是在睡覺或做自己的事。

 

所以來到亞洲,就想說選一個從沒想到過的通識,但是因為轉學生沒有認識的同學,也沒人可以問哪些科目可能比較有趣,但是轉學生入學的時候,課都已經被選滿差不多了,我可以選課的時候,已經是最後加退選那時候了,這時候就看到 [ 霧峰學,學霧峰 ] 這個科目,看了教學大綱以後,發現好像是一個在戶外多於教室的科目,當下就覺得很特別。

 

加上自己是台中人,卻連台中縣也完全不熟,就想趁這門課多認識一下台中,剛開始上課就帶我們去光復新村參觀,期中的時候,讓我們2人一組去做很特別的罩子,我這組是做習字磚,好多組都做的超厲害,而期中之後,開始分8人左右一組的小組,要去各社區學習,我選了舊正社區,只希望不是要下田之類的。

 

到了社區以後,社區老師請我們想這學期要做什麼,後來我們選了牆壁彩繪,一開始想說就畫畫而已,應該很簡單,結果看到牆壁臉都綠了,真大一面牆,而且要從底色開始上,剛開始大家都很後悔,早知道選別的主題來進行,油漆彩繪實在非常累人,而且進度也不理想,不過後來大家加班,以及煥鈞他們朋友的大力幫忙,總算完美完成彩繪,非常有成就感,要不是選了霧峰學,根本不會學到這些,甚至永遠沒機會到台中的這些地方~

 

指導老師評語:

 

秀汝老師說鄰居對我們中間那幅圖中的牛,評價滿高,為我們使用比較接近素描的描繪風格,畫出的牛,也沒想到能夠勾起這些農民的回憶,約民國20~30年次當時台灣的農業社會,他們能深刻感受到,以前用牛犁田,沒穿雨鞋踩在田裡彎著腰插秧的回憶,老師最後對我們的評語,是非常不錯,牆壁彩繪跟社區的文化有連結,社區鄰居都很喜歡,老師最後在每個人的分數都加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