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4 22:22:14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98-1霧峰學,(農會組)媽祖生.吃飽飽

 

 

指導老師:小毛老師

 

姓名:陳聖愛

 

 

班級:健管一A

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聖愛,就讀亞洲大學一年級,來自台北,這次很高興能夠修霧峰學!讓我認識到不同科系的學長、姊,一起來完成這份報告。

 

姓名:吳偉誌

 

 

班級:生科二B

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吳偉誌,目前就讀亞洲大學生科系二年級,我的興趣是觀察一切大自然所產生特殊的情景,所以每當我有空閒時間,我會相約一些好友,一起去健行或是遊玩,舒發平日的壓力。

 

姓名:范維貞

 

 

班級:生科二B

自我介紹:其實我是個很不愛拍照的人,所以很難得有這樣一張照片;平常閒來無事的消遣就是到處跑跑玩玩,讓自己對生活有所體驗。

 

姓名:蔡登豐

 

 

班級:經管四A

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登豐,今年二十一。很榮幸能修到這門課,改變了我的一生。非常感謝老師與各位同學的辛勞。

 

姓名:張湧傑

 

 

班級:經管四A

自我介紹:大家都叫我小傑,我是個愛宅在家裡的人,最喜歡睡覺跟玩電腦〈睡到都快成仙了〉。

 

姓名:李淨茹

 

 

班級:保健二B

自我介紹:我是農會組的組員李淨茹(圖左),保健系2B的同學。

 

姓名:陳岱妤

 

 

班級:保健二B

自我介紹:我是霧峰農會組的陳岱妤,就讀亞洲大學保健營養生技學系二年級。

 

姓名:林妤婷

 

 

班級:保健二B

自我介紹:我的名字叫林妤婷,就讀亞洲大學,現今二年級。

 

         

三、題目、摘要

 

題目:媽祖生、吃飽飽

 

摘要:希望明年的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當遶境來到霧峰時,盼望「霧峰學‧學霧峰」這門課程可以來有個文化遶境,可以跟霧峰在地的社區一起同心協力來辦,而後又說可以改成霧峰的文化巡禮,如同這次「阿罩霧文化特展」裡的人文行腳一樣,可以讓在地的霧峰的鄉民們,看見霧峰的美,霧峰在地的文化。

 

而針對媽祖遶境時,能夠恢復『辦桌』的文化,找回原本的精神所在,分享、連結、鼓勵的三種理念。我們就開始規劃用什麼行動,來恢復媽祖生吃飽飽的辦桌。

 

四、報告背景、動機

 

在我們最後一天在林家上課時,小毛老師講到從921大地震之後,每年的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就沒有在吃「辦桌」的活動,然而,就想要從新的舉辦吃「辦桌」的活動,就有個「媽祖生、吃飽飽」的一個想法,把大家遺忘的「辦桌」再次尋找回來。

 

五、目的

 

找回媽祖生吃辦桌的意識,讓我們不是只為了時間到了,來填飽肚子而已,更不是為了吃一餐『免金』的飯,是能夠明白這當中,所蘊含的意義所在,以及精神。

 

六、文獻探討(期刊論文之相關研究或報導)

 

媽祖的由來

 

三月祭媽祖,四月迎王爺”,大甲媽祖繞境進香讓媽祖信仰達到最高點,87夜的進香苦旅,表達出信徒敬天謝神的虔誠,也展現了民間信仰豐富優美的蘊涵……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不論大小城鎮皆可見到奉祀媽祖的廟宇。

 

每年從春節至農曆323媽祖誕辰期間,全省各地大型慶典及進香活動不斷,是媽祖祀典的高峰期,在所有的進香活動中,尤以動員十餘萬人、途經4縣市、歷時87夜、跋涉280餘公里的大甲媽祖繞境進香,規模最為盛大。

 

繞境進香的活動在每年農曆3月舉行,確定的時間則在元宵節晚上由鎮瀾宮董監事們在媽祖座前“擲杯”擇定;當晚並舉行“搶香”,以排定進香途中插“頭香”、“貳香”、“三香”的順序,據說搶得頭香者,能蒙獲媽祖最大的福賜,因此競爭頗為激烈。進香日期一經選定,廟方便派人于進香沿途貼上“香條”,以告知信眾,準備迎接這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

 

 

 

媽祖:我國閩南沿海一帶民間信仰的神祇。常被誤認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實與佛教無關。媽祖媽祖婆乃民間一般性的俗稱。宋代以降,歷代帝王常有勒封,尊之為聖妃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故官立媽祖廟又稱天妃宮天后宮。目前台灣奉祀媽祖為主神的寺廟,有數百座之多。

 

這是祭拜媽祖時,所供奉的祭品在華人信仰中,「媽祖娘娘」一向是討海人心中的守護神,每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娘娘誕辰,信眾們更是一早就擺放供品,不論是有古早味的糕餅、素的三牲,或是近代的海尼根、寶咔咔,廟方更是準備了羹麵讓信徒們吃了保平安。

 

 

  

媽祖遶境-旱溪媽祖遶境18起駕

 

〔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台中市東區的樂成宮旱溪媽祖27日上午起駕出巡,上千位信徒聚集在廟中迎送,台中市長胡志強親自送媽祖上鑾轎,而市議會議長張宏年、市議員何敏誠、顏英男等人也扶著鑾轎,展開20天的遶境行程。

 

相傳在1823年時,台中附近稻作罹患嚴重的病蟲害,農人束手無策,乃恭請旱溪媽祖鑾駕前往庇祐破煞,果然恢復昔日豐收榮景,因此每年農曆3120日,媽祖鑾駕出巡台中縣、市的「18庄」,包括台中縣烏日鄉、霧峰鄉、大里市、太平市及台中市東、南區,迄今已有187年歷史。

 

由於「旱溪媽祖遶境18庄」活動不但是台中地區最大規模的媽祖遶境活動,而且每年固定舉辦,百餘年來路線未曾變更,已形成地方信仰特色,去年被市府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加以保存,成為台中市第一個「無形文化資產」。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的由來,歷史相當悠久,相傳在清朝道光初年,「大屯區」部分地區稻作,發生烏龜病蟲害,蔓延情形十分嚴重,當地農民深以為苦,遂前往樂成宮恭迎「旱溪媽」前往邊境,於農曆三月初一自鳥日下哩仔開始出巡,忽然烏雲密佈,天降滂沱大雨,烏龜蟲立即被掃滅殆盡,接著一庄又一庄均神到蟲除,農民重獲生機,咸認係媽祖威靈顯赫所致。

 

由於十八庄民對旱溪媽感恩,加上邊境的特殊宗教儀式,也因此台中地區一帶,有一句流傳俗諺:「旱溪媽祖蔭外庄」,寓意著不論是本庄或是外庄信徒,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祖,都能得到「旱溪媽」一視同仁的庇祐。

 

 

另有一則俗諺:「旱溪媽祖大旗腳」(台語)。這句話是說,因為媽祖出巡時都有「大旗」的陣頭,遠遠望去媽祖正好在大旗之下,所以有了這句話的說法。根據樂成宮董事陳文雨先生指出,當時邊境地區,都有大旗的團體謂之「彩旗鼓」,乃由六人所組成的鑼鼓陣,最前一人舉大旗,另揹鼓一人,打鼓一人,打鑼一人,打鈸二人。

 

邊境隊伍有「大旗」百餘面,且陣頭有獅陣、騎布馬、公揹婆、採茶歌、牛犁仔陣等參加,隊伍之龐大可想而知。

 

農曆三月二十日,十八庄遶境完成,媽祖起駕回宮,當天旱溪當地居民均須備酒席,招待人數眾多的「大旗」成員及遠道而來的親友,早年庄民生活較為貧困經濟狀況較差者,負擔太重,甚至將棉被、農具拿去典當,再將所得準備飯食,招待「大旗」成員時,庄民手中夾著鴨肉請「大旗」成員時,口中卻說著:「人客棉被夾去配」(台語)聊以自我解嘲。

 

直至近期農曆三月二十日宴請大旗陣頭的習俗,漸改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的當日再擺桌宴請親友,遂有「旱溪媽祖吃尾餐」(台語)的說法。現今下哩仔庄「慈聖宮」尚保存著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歲次辛未花月吉置的大旗,彌足珍貴。

 

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

 

媽祖是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無論大庄或小庄、山村或漁村、鄉鎮或市街、港口或內山,都可看到媽祖廟。有些媽祖廟,甚且是跨鄉鎮或區域性的信仰中心。有些地方即使沒有媽祖廟,也會有祭祀媽祖的活動。有關媽祖的祭祀活動,除了「媽祖生」為媽祖慶賀誕辰之外,進香與迎媽祖的活動是最普遍的。我們不妨從媽祖的相關活動,來看媽祖信仰的社會、文化與歷史意義。

 

主神與客神一起參與巡境

 

神明都會有聖誕,媽祖生日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有的祭祀活動都環繞在其生日前後舉行。一般會選在生日之前舉行進香的活動,以便在聖誕之前媽祖可以回到本地,接受本地信徒為她慶賀生日。

 

生日當天和一般「神明生」一樣會有巡境的活動,在媽祖自己的轄境內巡繞,以保佑境內平安。有時自己的媽祖還不夠,還要到外地請別的媽祖來當「客神」,因此巡境之前往往舉行,請媽祖或迎媽祖的活動,以便主神和客神一起參與巡境。特別原本沒有祭祀媽祖的村莊,也常在「媽祖生」時,從外地請一尊媽祖來迎鬧熱並繞境。

 

「迎媽祖」的巡境活動

 

所謂的「迎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庄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

 

例如,台中縣霧峰、烏日與大里地區有一個「東保十八庄」迎媽祖的活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共有十八個村庄參與,這十八個村庄並沒有共有的廟,但卻有一尊共有的媽祖稱為「十八庄媽」。每年三月初一開始把附近的旱溪媽祖、南屯媽祖、台中媽祖、彰化媽祖通通請來,參與繞境,隊伍當中,「十八庄媽」在前領路,各庄依一定的順序,逐日在庄內迎神繞境並請客。

 

「進香」表達對該神明的敬意

 

「進香」則是到遠處的、有名的、歷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廟去朝香,表示對該神明的敬意。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並不會把對方的媽祖之神像請回來,只是去分沾她的香火,因此自己的神明是要出去的,到了進香對象的媽祖廟,神像也要進去,放在神殿上,有時是用「掬火」的方式,有時是用交香的方式,沾取對方的香火。

 

另一個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的地點不一定與地域層級有關,因此進香的地點遠一點也是常見的事,希望自己神明的香火也同樣旺盛。

 

媽祖進香雖然是去表示敬意,給對方面子,但是自己要的是裡子,也就是說儀式的作用,在沾取或分割對方香火到己方來,希望自己神明的香火也同樣旺盛,因此進香回來都要舉行繞境的儀式,神明繞過家家戶戶,把香火正旺的神明的香爐裡的香枝,與信徒家之香爐的香枝「交換香」,目的即是為了利益自己境內的信徒。

 

進香雖然需要的花費龐大,但是生財有道的廟宇常藉進香賺錢,因為一般人也喜歡參加進香,左鄰右舍、呼朋引伴同往參加更是樂趣無窮,既是神聖之旅,也是觀光之旅,又是社交之旅,一兼二顧三顧,這是台灣人的行為模式。

 

最重要的是,共同舉辦進香的地域社群,藉著進香的共同行腳,促進彼此的共同體或社群意識,這是進香最明顯的社會意涵。因此進香的來去兩造之間不無名與利、面子與裡子之互惠性交換的意涵。海峽兩岸媽祖的交流也應如此,我向你表示敬意,你自當待我以禮。神明間的行為表現,其實亦是人間的交際邏輯。

 

媽祖的台灣化-由海神而成雨水之神

 

台灣的媽祖神像有一些特色,黑面是其一,雍容富貴是其二,與大陸消瘦的粉面媽對照強烈。媽祖原是海神,緣起於莆田湄洲嶼小島上的漁村之女,生前死後都有護佑海上安全、救助海難的靈驗事蹟。

 

台灣先民攜之渡海來台,保佑平安,在台拓墾以來,迭獲庇佑,媽祖已然台灣化,由海神而成雨水之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傳說,更助長迎媽祖常帶來雨水的事蹟傳播。台中縣大肚與龍井地區,有一個「西保二十庄迎媽祖」的組織,當地有一則諺語最能傳神的,表達媽祖帶來雨水以及三月時節氣候陰晴不定的景況:「墩仔頭烏,營埔雨,林仔爛糊糊,澇婿浪雨滂,王田燒死人,山仔頂著青驚,社腳去探聽,講無影,大肚戲相拼」。

 

衍生出水利神與農業神的性格

 

雨水太多造成水災時,卻又有「掃溪路」的靈力,也就是說,巡境或迎媽祖時,神轎特別繞過插香之處,該年若遇氾濫之水,必然順此而流,不侵庄社。

 

總之,無論是止風歇浪、海上救難,或是呼風喚雨,說停就停,叫流就流,均彰顯媽祖具有控制水的靈力。台灣湍多水急,遇雨多災的自然環境自然衍生出媽祖之水利神性格,以適應農業時期台灣社會的需要。而農耕最怕稻蟲害,媽祖也有驅蟲的靈力。

 

這使得媽祖更具有農業神的性格。此外,最誇張的媽祖靈驗事蹟是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台灣,媽祖顯靈在半空中掀裙接住炸彈,這個故事台灣南北皆有傳說,可以想見戰時人們的恐懼,求之神明,如望救星。

 

具有整合人群的作用

 

媽祖姓林,林姓視之為祖姑婆,崇奉尤濃。台灣陳林半天下,媽祖香火不興也難。況且媽祖除了是一庄一社、一鄉一街、一鎮一堡所祀之外,她亦具有整合人群的作用,例如,苗栗中港慈裕宮(五十三庄)、台南後壁下茄苳泰安宮(三十六庄)整合泉州籍與客家的人群;台中萬和宮南屯媽整合二十五字姓,彰化南瑤宮南門媽整合漳州籍,與福佬客三百五十個左右的村庄,彰化社頭枋橋頭天門宮(七十二庄)、斗南順安宮(五十三庄)亦整合漳州籍與福佬客人群,北斗奠安宮(五十三庄)整合泉州籍與漳州籍的住民等等。

 

媽祖的祭典形成聯庄組織

 

也因此媽祖的祭典會形成十三庄、十八庄、二十四庄、三十六庄、五十三庄、或七十二庄這樣的聯庄組織。為了媽祖祭典的需要,各庄就要準備各式各樣的熱鬧陣頭,以便在迎神賽會時,得以代表村庄參與別庄的熱鬧活動。

 

媽祖的祭典因此帶動各項民俗曲藝與武藝的發展,眾多的曲館與武館之所以在台灣中部特別盛行,也是因為台灣中部有很多媽祖的大型區域性祭典組織,允為媽祖聖地之故。可以這麼說,如果只是為了一庄一社的祭典所需,民眾大概不會有什麼興頭,去花錢花力組織曲館與武館,並傳承民俗藝術。

 

感謝台灣媽祖,興我台灣文化。

 

   

  

辦桌演進:

 

辦桌文化是源自民間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飲食成就,回顧成長過程,「辦桌」活動陪著我們度過人生中重要的時刻,舉凡結婚、新居喬遷、壽宴、彌月等婚喪喜慶都可見到它的芳蹤。

 

  為了瞭解在不同時間背景中,台灣辦桌菜單內容的演變及探析促成菜單設計演變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中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焦點團體為蒐集資料的主要方法,首先和7位辦桌相關人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接著與餐飲工會、廚師工會及海鮮批發商等8人,進行一次焦點團體訪談,期望從多元面向的切入,得到豐碩的資料以作為分析、比對的基礎。

 

經訪談所得資料轉錄為文字稿後,依據紮根理論要求編碼與資料分析原則,形成重要主題與核心概念,最後以現象學與詮釋學資料分析方法,呈現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結果如下:

 

台灣辦桌菜單設計內涵演進方面,首先是辦桌菜單設計,會隨著社會經濟的演進而改變,其飲食文化分期為光復前後是「呷飽」;民國6070年代是「呷飽」、「呷好」;民國7080年代是「呷飽」、「呷好」;民國8090年代是「呷好」、「呷巧」;民國8090年代是「呷巧」、「呷健康」。

 

再者,關於影響台灣辦桌菜單設計變遷的因素,發現政治生態環境的改變及各種政策的開放(如:開放海鮮進口、解嚴、加入WTO等)都會增加辦桌食材的多樣性,進而影響菜單的擬定;在社會文化方面,社會地位的高低、地域風俗習慣的認同、宗教信仰的差異、習俗文化的禁忌,甚而營養健康的觀念都對辦桌菜單擬定有影響。

 

在經濟發展方面:國民所得的不斷攀升,使得人們願意花較多的金錢在飲食消費上,許多高價食材如鮑魚、魚翅逐漸獲得民眾的青睞,促使辦桌產品多樣化、精緻化;在人工養殖方面,養殖(漁)業的蓬勃發展(如:石斑、九孔、烏魚子等)使海鮮料理和雞肉更加普遍運用於辦桌料理上,因此人工養殖使辦桌食材種類多樣化、價格更加平價化。

 

在低溫配送方面,冷凍技術的不斷精進和交通運輸的發達,使得各地生鮮食材可以更迅速及衛生的送達辦桌場合,更可保存已料理好的佳餚美饌,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在護生重視方面,養生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使得各式養生料理湯也漸漸出現在辦桌料理中,但其他「少油」、「少鹽」、「少糖」的料理並未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因此,外燴辦桌健康料理觀念須再教育與實踐。

 

「辦桌」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北宋時期,當時有所謂的「司局」,即是專門辦理酒席的機構,與現代的辦桌雷同。但是若要追究臺灣的「辦桌」,我們可以說其型態源自於大陸的福建地區,即明鄭與清朝時期(1661-1895)的福建移民潮所帶來的飲食文化,因為臺灣辦桌的菜色與其文化意涵都與福建的傳統食俗十分相似。

 

以現今管理學的角度來看,「辦桌」即一般所稱的「外燴」,指的是專門承攬宴席包辦之飲食業者,由廚師到客戶指定的活動地點備餐,並安排完整宴席服務的一項活動,且具有時間不固定、地點不固定、人員不固定等三種特性。

 

但若以歷史背景來看這一個用語,「辦桌」其實是以臺語(閩南語)發音,指的是辦好飯桌上的料理,即是煮上一桌桌的好菜,讓客人飽餐一頓。負責辦桌的廚師即稱為「總舖師」,同樣是以臺語發音。在這裡,筆者所要介紹的所謂「辦桌」,將捨棄管理學所指餐廳、飯店提供的外燴服務,而是從歷史角度,單純就臺灣傳統的辦桌作一介紹。

 

一般傳統的辦桌與飯店、餐廳所提供的宴席,有幾點明顯相異的特徵,即價格、菜色、場地與廚師特質。首先是價格部分,傳統辦桌相較於飯店與餐廳的價格,必定實惠划算;其次是菜色的豐富性,傳統的辦桌講究菜色,不僅量多亦重食材的選擇,要求內容必定豐盛,而且至少十道以上,如宜蘭的傳統喜宴辦桌,其出菜的項目高達三十六道菜餚,對於現在的五星級飯店而言,絕對是望塵莫及。

 

再來是辦桌的場地,辦桌之所以能夠便宜又有料,場地成本的節省是重要因素,因為辦桌多選在戶外舉行,透過總舖師安排的流動式廚房備餐而完成。但考量現今戶外因交通、氣候等因素影響,也有人選擇在活動中心等此類場所舉行。

 

最後要提到的則是對師傅的基本要求。曾經在辦桌界頗為知名的黃文祈師傅也提到,辦桌師傅和一般餐廳師傅最大的不同,就是「腳手要快」!辦桌師傅除了桌數少的辦桌要接之外,餐廳飯店因場地限制,無法辦成的百桌宴席,更是他們的拿手絕活,因此數百桌的辦桌接單,才是實力展現的時候,手腳快又要思路條理分明,便是成為辦桌師傅的重要條件。

 

過去日治時代的人民生活較為困苦,經濟窘困,因此即使遇到需要辦桌的時候,桌數也並不多,但菜餚會儘量地豐富,以便滿足平日無法吃到魚肉的客人;但現今大多數人們衣食無缺,桌數的多寡成為是否能展現良好人脈關係的重要方式,為了顧到面子問題,辦桌桌數常常高達一、兩百桌,場面十分壯觀,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因此一般也有人稱此類的辦桌為「流水席」,婚宴、拜拜和選舉餐會最常見到「流水席」。

 


資料來源:

 

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28/today-center12.htm

2.      http://www.tcfsh.tc.edu.tw/contest/%A5x%A4%A4%A7%F2%B7%CB%B6%FD%AF%AA%BCq/d_activity.htm#

3.      http://ethesys.lib.pu.edu.tw/ETD-db/ETD-search-c/view_etd?URN=etd-0717107-225713

 

七、方法、過程、發現(成果展現)

 

方案一

 

下午茶:〈每人準備點心、餅乾、飲料或茶〉

 

註解:我想一開始先慢慢的帶起這個活動,讓大家知道我們為什麼要辦這個媽祖生 吃飽飽的活動,所以選擇用下午茶的方式舉辦,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上頭,可以從超商裡去購買點心、餅乾,或是,可以請廟方準備茶點,讓大家一起來參與這項活動。

 

 

方案二

 

家庭聚餐:〈一家準備一道菜or湯、水果、點心〉

 

註解:當大家慢慢的了解了這個活動時,就可以慢慢轉化成家庭聚餐,一人或是一個家庭,出一道菜。可以是冷盤、熟食、點心等,一個家庭準備一樣菜即可,這樣大家不僅可以出道不同的菜色,甚至,可以有分享的行為,在當中彼此連結,相互鼓勵。

 

 

方案三

 

園遊會:〈擺攤位〉

 

註解:日本有廟會,台灣可以有園遊會,當霧峰的鄉民,願意參加這項活動時,我們可以將這個精神發揚光大,成為霧峰的一像大活動,我們可以跟鄉民們合作,請他們擺攤位賣吃的東西。讓夠多夠多的人,從這個活動-媽祖生 吃飽飽,認識霧峰這個好地方。

 

 

八、討論、分析與結論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要去到社區裡做田野調查?

2.      我們在當中有學到什麼?

 

分析:

 

我們發現有些人,不是很喜歡去做田野調查,不想離開學校,但在田野調查中,我們發現到不一樣的霧峰,當我們去走到社區裡,這些我們都看不到,像我們實地的去霧峰林家,謝謝小毛老師讓我們了解林家,使我們看到不只是歷史課本的一頁,而是真實的霧峰林家。

 

到社區時,我們看到很多人都沒見識到的另一面;在當中體驗到的是霧峰鄉間中的純樸、熱情;這是都市生活圈所沒有的東西。

 

結論:

 

老師們藉由「霧峰學‧學霧峰」來拉近亞洲學生與霧峰間的距離;親近霧峰鄉鄉民間的感情。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校外活動跟環境美化、以及實地訪問,把大家遺忘的霧峰再次尋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