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2 18:38:32So

學校的書都被我看完了~

總是在「高處」的人,能接受低處的聲音嗎?

無高無低,是智慧,是自在~

---------

教學生如何用大自然寫人的特色。〈我的月亮和星星〉,這篇作文很讓我驚嘆學生把所有月亮、星星的特色融入人身上特質,還加上了閱讀書籍的知識。

「老師,你知道星星有不同顏色嗎?那是因為……」她怕我看不懂最後星星的顏色光芒所代表的意義,特別跑來和我解釋。

這個孩子不但文句能用上許多有感情的形容,對我問的「為什麼」問題也總是有許多答案。很快的就能完成文章或學習單,而且想法成熟。除了家庭教育外,我見證到閱讀的力量~

我告訴全班「這樣的文章我寫不出來。」我很好奇為什麼她那麼厲害。直到她問了我 一個問題。

「老師,你還有其他書嗎?」「我回家再找合適你的書,你也可以在學校借書啊。」「學校的書都被我看完了。」「可以到市立圖館啊。」「那裡兒童的書很少。我都看得差不多了。」

有閱讀與沒有閱讀的孩子,表達能力與文字寫作,很快就可以辨認出來。書看得少,即使很有想法,但也不知道如何完整說出來,文字量接觸得少,寫作一定常有重複相同的詞、句子不通順,或者口語。

為了讓孩子學習減少挫折,印證他們其實都可以寫作,我會帶書讓孩子借回家看,或者在休息時間閱讀。目的是鼓勵沒有這樣習慣的孩子試著和書當朋友,引起興趣,除了增加語文的表達力外,還有讓他們也有一樣的驚嘆:「不看書,真的太可惜了~」

文章的作者在課堂上抗議著我打出了她的名字,因為她的作品仍有需要修改之處(需要舉實例,讓人更明白她心中的情感),除了被拿來欣賞外,也拿來作批改範文。她抗議不只一次,十分的氣憤。

總是在「高處」的人,很難接受被公開看見自己有進步的地方嗎?我猜測著原因和教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