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6 17:49:26So

拆禮物2_為什麼沮喪成了期待?

拆禮物2:
◎那些困惑我,令我沮喪的事,為什麼突然件件成了期待?

1.情緒障礙的學生,在重改錯字或答案時,發出很很痛苦的唉叫聲。但我訝異的是他一聽到別的同學的功課問題,立刻跑去幫他解答,而且表情十分平靜、和善。解答後又開始痛苦的發出聲音,而平靜與痛苦間是多次且連續的,轉換之快,比念123的時間還短。

過去:我會嚴格的請他立刻停止聲音。我說著道理:要對教你的人有禮貌。我教你還要忍你的情緒?

現在:我小聲的提示他,他目前打擾到大家了。要不要寫他自己決定,是不是能繼續上課,也是他自己決定。但我很希望可以見到他繼續來上課,別因為干擾到大家而停課了。

能轉變心情:因為我找到最根源的問題,不是學生尊不尊重老師,而是他當時無法靜下。但能讓他靜下的也只有他一人,我把可不可以來上課的責任還給他了。

後來他跺著腳步回位子改完了問題,惰緒就沒了。我的心也笑了,因為我找對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2.作文題目是:我的好朋友。一位拼了命寫了四、五頁作文的低年級學生,當看了他的作文後,我頓時傻眼。他用「照樣」造句 的方式自編著每一段文章,每段是不同主角的故事,但「全和他無關」。
我傻眼不是他寫作離題了,而是他那有自信的寫作耐心。寫五頁,手是很酸的,頭腦的運轉是要很快的,但他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同一個題目,可以寫到五種以上的故事。我在想:腦力、體力的消枆為什麼對他不是折磨?這學生太讚了!

過去:遇見這情況,我會想著自己在上課是不是引導錯誤,讓孩子寫成這樣的文章。我自責,把所有責任擔在身上,看不到問題的起因。

現在:不再把成果的責任全包辦。我清楚孩子才是決定文章結果的人,我明白自己是協助的角色。我從優點去解開問題看見的是那孩子有著別人沒有的聯想力,我只需要從中協助他如何集中在一件事上寫,就沒問題了。

於是:我期待著生命會給我什麼樣的禮物,我期待著那拆禮物方法的過程,因為裡面有挑戰讓我思考,因為每次的挑戰,都是證明了「我是可以的」。我清楚哪些該提起,哪些該放下;提起的要去盡力解決,放下的要不強求,隨緣聚散;不管是提起或放下,在過程中我都播了廣結善緣的種子:讓對方看到自己有希望,也有能力給自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