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10:38:56So

心無罣礙是無得失

想學習智慧,
讓心持有平靜,
就可以保護他人,同時也愛護自己。

佛是音譯,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

喜歡佛,是因為佛法讓我看見了「愛人愛己」的原則
讓我在迷惘時,知道接下來的方向,
該怎麼做。

感恩~

---------

把心放在佛道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外在自己喜歡的人、事、物,

有,感恩,

無,也無妨,

重要的是,

我對自己,

問心無愧了嗎?

 

問心無愧,

是寂靜。

 

*放得下對外在人事物的得失,

不只是因為人生空一場,

而是知因有苦果,

所以放下因,

這就是「預防甚於治療」。

 

有句話:

「菩薩畏因(想到惡因緣,就知道可怕,要改變遠離),

眾生畏果(嘗到惡果,才知道可怕,要改變遠離)。」

或者

「菩薩解因(了解惡因緣的可怕,會改變遠離),

眾生畏果。」

 

 

不管是畏因或解因,

重點是,

找到會嘗到苦果的「因」,

不製造這樣的因,

就可以離苦。

 

最初的因

在於對外在的人事物

有得失心。

 

 

生活運用:

 

教導學生、子女時,

將心中的感受告訴他們的方法(善因),

取代強制規定,

因為明白強制規定(惡因),

他們會有更多的反抗(惡果);

發覺這樣做之後,

師生、親子容易溝通、達成共識(善果)。

 

那是因為

放下了是否「學生、子女會立刻改變」,

是否「學生、子女可以照著我的方法做」的得失心。

放下了「我的方法、規定才是最好」的心念。

 

在沒有否定對方情況下,

可以讓雙方冷靜,

於是溝通良好,

了解對方的感受、想法,

對問題的起因,更清楚、明白;

和對方商量,

也會有更多自己未曾想到的

解決方法可以選擇。

 

教導是個過程,

而不是結果(當下就要達到某個目標),

把自己的責任放在過程上,

放下「非如何不可」的得失心,

心就能平靜。

 

 

 

--------------

 

心靈佛法

 

1.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體會:

 

目標是涅槃(佛道):心的寂靜(離苦)

罣礙:得失

顛倒夢想:往錯誤的方向離苦

 

面對人事物,

心要沒有得失(放得下),

因為沒有得失,

就能

看見並遠離「錯誤的方向」,

走向對的方向,

達到離苦寂靜的心。

 

 

2「信、解、行、證」

 

信:相信,堅信。

信佛法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依佛法做的定力不足,

是因為「有我」(得失心)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行深:做了才能深入佛法,明白五蘊皆空。

 

空:

(1)人生空一場。

 

(2)依「五蘊,色受想行識」無法徹底解決事情,

會白白浪費心思,「空」一場。

 

色:只看到表面看不到真相。

受:憑感受會看不到真相。

想:憑表面、感受判斷的想法,會有錯誤。

識:過去的經驗不代表可以解決現在的問題。

行:依「色受想識」做出的行為,會有錯誤,無法解決問題。

 

 

「放下五蘊」,

讓心「沒有得失」(沒有急著要解決問題)

讓心靜下,好好了解情況再思考處理,

就是「無我」,

就是「依佛法做」,

也才有機會明白,過去的做法真的需要調整。

 

戒律越守越定,

佛法越行越明。

 

覺察五蘊,放下五蘊,

以「戒」為先,

有「定」力在實踐佛法上,

體會出更多的智「慧」,遠離苦厄。

 

 

3.四觀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身不淨:觀察出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想要的太多,心被想要外在人事物牽動,無法清淨。

 

觀受是苦:觀察出六根想要的滿足了,會害怕失去;無法滿足,心情又會不好;不管得到或沒有得到,都有負面情緒的苦。

 

觀心無常:觀察出六根想要的,常常一直在變化,想要的人事物在變,情緒也跟著變的情況。

 

觀法無我:觀看要用什麼佛法解決問題時,要先去除得失的心,定住心,讓心平靜,那麼才能體會佛法的「無我」,將問題處理得好。

 

 

 

相關文章

四觀法

五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