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22:08:05snow

海邊的異邦人

駿在打工民宿附近的海邊遇見獨自一人的實央,主動上前搭訕。實央對駿的接近不再感到突兀同時,亦隱隱感察覺有「不一樣的感情」,疑惑卻不討厭。由於未成年不得不離家入往收容所,實央一別三年後回歸,主動向駿表白,似是遲來的兩情相悅還是有些早。

同性愛在《海》中,並不是理所當然,仍有家庭的負擔(背負定下的婚約)、世俗的眼光(高中同學的取笑),卻也不是無可撼動的死局。從一開始駿對實央有好感,忍不住靠近卻始終保持距離,不承認不面對,躲開了實央的直球,務求不受傷就好對實央來說喜歡男生不是全無疑慮,所以用時間去摸,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答案就是不負內心所冀,確定即使駿是同性同樣喜歡他,便勇往直前,終打破僵局。

《海》既說到同性戀的苦痛,也勾出了對同性戀批評的反思,點到即止,不輕不重,不會讓人感覺沉重。另一個想說的是撇除外在環心自問要不要/敢不敢/想不想愛人和擁有別人的愛。沒有實央的闖入,駿大概無心改變局面,繼家人、逃的期待,實央作為外力固是誘,但是不是打開心面對自還得看駿自身。

以駿為主視覺,先出場又自然而然地一直在海邊生活,而實央一度離開,我便天真的以為實央是「異邦人」,完全漠視實央常凝視的海邊正是滿載他的過去之地,他其實在此長大;倒是駿回憶中的冰天雪地,根本不會出現在沖繩,他才是從外地來的人。「異邦人」除了指現實的遠走他鄉,在故事裡看來有「心無所屬」的意味。困於年少被非議的陰影,縱使逃婚出櫃,卻也放棄了與人建立關係,把自己摒在「與心愛之人相愛的可能」之外。

色彩飽滿,畫風細緻,南國風情之下少年(?)情事,縱有小風浪,卻無大礙,是很好入口的BL溫馨小品。整個電影很有電影感(這是廢話嗎?),分鏡漂亮,分分鐘CAP圖都可以做海報。老是出現的海邊長椅電線杆就有不少配搭:光天白日下開闊的、從民宿小巷看過來夾在牆壁中的、街燈影照下的、長滿了花的……熟口熟面但不乏花樣,恰似二人關係的變化。實央在駿住的和室中透過布簾的縫去看駿的畫面也很唯美。

大概不少人都試過,進場看電影但像看電視劇/SP,節奏、分鏡看起來總是平平的,少了些味道和口感。《海》比較像是從電影出發的作品,結構、影像處理明顯是用電影語言說故事,寧簡不贅。相比起畫面豐富的豐富,《海》在聽覺上意外地輕淡,配樂不多,人聲之外多數時候都是靜的,有點不習慣,但也可以視為保持輕描淡寫風格的一致。

早在台灣上映時不小心看到劇透說有「高速車」,正被畫風迷惑(?)的我在想:主角們看上去都很嫩,說是高中生也不奇怪(雖然不全是),清新可愛的。這樣可愛開甚麼車?(事實上畫風跟劇情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怎個高速法?原來是有明確的床戲。說起來也奇怪,不過是接吻,上床的場面也算含蓄,但感覺怪害羞~~(喂)明明《鳴鳥不飛》的大尺度啪啪啪也見識過了,應該不會驚訝才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