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路---楊子澗詩集 讀後心得
詩是情感的語言。真正的詩都是抒情的,不管敘事詩或哲理詩,詩若不抒情,基調上就不是詩。詩人楊子澗詩作來時路榮獲2016雲林縣文化局作家作品集殊榮。詩人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惟時空橫逾三十年,自然而然,詩的風格也自有變化。而在幾度校閱中,對於歲月的慨歎擲筆似乎釋然,其實卻又惘然,幾許惆悵自筆端漫淹而來。
詩,傳達了生活中的感懷,有些抒情,有些辯證,更有些是批判。歲月悠悠,在生命的長河裡能篤定從一而終一輩子耕耘的真的難能可貴,而更多因為現實生活中諸多因素而停筆,能再度回到創作行列,那需要很多條件配合,我們看見詩人楊子澗在中場休息後,再度披掛上陣,且詩興大發,有時一天好幾首作品,詩的視野如是寬廣,無一不可入詩,以質量及速度,我相信接下來不需一年一定又可以集結成冊。
翻閱整本詩集,台灣的樹五首,其中木麻黃及雀榕刊登於聯合報副刊並入選2015台灣詩選。林廣老師也有賞析附於後頁。詩集有恩師曾昭旭教授題字,有陳凌院長蕭蕭教授及向陽教授賜序,在引領閱讀上已是好幾盞明燈。詩,階段性各有其美,年輕時筆鋒銳利活潑,兩千年以後穩健,每一首都是動人的故事。僅以第九十七頁,一首《歲末》說說心得。
秋日最後一枚葉子的巷口終於失陷了
冬,迅速地佔領了
荒蕪的思維,並
逐漸滲透…..
起首第一段由巷口一枚葉子的飄落訴說著冬的腳步迅速佔領,佔領的不僅是地表,連同思維也荒蕪,逐步勾勒了歲末的氛圍。
第二段進入文字核心,蒼涼的身影(何嘗不是內心呢?)啊!原來歲末好似無盡的黑洞,寒夜吸住節節往事。大抵年關近了,生活的腳步不免惶惶然加壓,沒有路燈的街口一片漆黑,顯然作者的心也有待燃亮,詩人等待什麼呢?
來到第三段,請看:
有人升起一堆火嗎
沒有人回答我
我離開老家流浪到此恐怕已經很久了
妻子的印象很模糊:圍巾都斷了線
因為,雨----
因為漆黑寒冷,急需有人生火取暖,可惜的是沒有任何回音。啊,原來詩人浪跡天涯,流落至此,已經不知今夕何夕了,內心的悲涼莫過於連心愛的妻子模樣兒都模糊了,妻子織錦的圍巾不堪經久使用,早已斷了線頭,因為,雨。一個逗號,呈現了雨水的無情摧殘,時空的荒涼因此不言而喻。人在異鄉,心情低迷不免,鄉愁如浪湧動,其實還有自我瘦削的軀殼,將何去何從的徬徨。詩中並沒有交代故鄉回不去的原因,但形單影隻來到歲末,人生的寂寥怎能沒有感慨呢?讀著讀著,彷彿看見一個浪跡他鄉的詩人,眼神空洞,向前無路,不知這涼冷的冬天如何度過。心境的描摹,氛圍的經營給了讀者心也悽然的感受。且看末段
雨落在異鄉冰冷的屋頂上
並結成薄霜。結霜在我
雜亂無章削瘦的臉頰。
細聲向我詢問:今年
冬天比往年都長嗎?
是的。因為
薄霜已逐漸凝結成孤單……
1982. 12. 03
另外,《我們氏族的圖騰---記北港牛墟》是得獎作品---獲得1983年商工日報雲嘉南文學獎第二名,詩分五小段,讓人讀得眼睛一亮,評審說既寫實又抒情,是鄉土文學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描寫逝去的時代與社會最有力的一首詩。請看最後一段,如是溫婉篤實的書寫,讀畢,不禁掩卷深思良久。
在這裡,最後,我們被處決了
我們只能選擇面向西北的方位
讓軀殼重重地仆倒
讓我們氏族的圖騰在崩潰的天空中
緩緩站起。確信並且
張望一個溫情的世代重新回來
一如飛閱文學地景錄製詩人作品《笨港》,是地誌詩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笨港 楊子澗 (節錄)
犁轎的鞭炮聲撼動大地
濃烈的煙硝味遮蔽了天空
揭開笨港史詩的序幕
沿著小河堤 修竹叢曳
傾聽海浪潮汐 隱約的鐘鼓
水月庵 只餘鏡花和水月
斑駁的歲月敷上一抹晚雲
上人,今晚你將掛單何處?
水深龍悟道、月鳴虎嘯條!
鞭炮聲混雜煙硝味騰飛一朵朵
覃狀的捲雲矇矓了鏡頭
有些信徒正在鑽轎腳……
如是美好的作品一篇篇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詩人的傑作,讀者的福氣。
2017/4/14
上一篇:詩路上的朋友----尋找路得詩友
下一篇:回鄉的季節
閱讀有所得
有所思
援筆賞析
自有格局
晚安安
只是就寫詩 及其中一篇賞析心得 說說。
執筆寫詩, 我借閱早年詩集ㄝ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很多莫名 中途離席了,現在都無覓處。 所以能持續創作,表示寶刀未老, 至少生活安定, 才能再接再厲。這需要一些機緣啊。 2017-04-15 18: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