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8 19:55:03荷塘詩韻 二
歲月映象
鹿港現在有這種三輪車用來載客,26日這天非假日,早上沒生意上門,車伕窩在乘客位子,玩起手機。這一幕有著時空錯置感覺,既古典又現代。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閒吧。
廣場光影迷離
小朋友放寒假,由老師帶出來戶外教學,是寒假課業輔導嗎?
以前公會堂,現在改成藝文展覽場所,地點很好參觀者絡繹不絕。有書法,拼布,茶藝,木雕竹雕...
這是李松林大師的家。李大師不在了,兒子李秉圭繼承父業,在雕刻上有一番成就。媲為美談。和美道東書院是全國唯一書院訂定為二級古蹟,李大師不收分毫幫忙雕刻魁星,擺在正殿,與朱熹神像一起接受信眾膜拜。
順便提及魁星踢斗故事由來:
「魁星」雖為中國古代儒士崇奉的文運星,他的造像可並非人們想像的文質彬彬,溫文爾雅。
傳說,「魁星」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
相傳古代有一個秀才,名字已不可考。他聰慧過人,才高八斗,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可就是長相奇醜無比,滿臉麻子,還瘸了一隻腳,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當時有人作詩來取笑他:
某一年,他參加鄉試、會試連連高中,終於到了殿試,皇帝一見到他的尊容,心中不悅,問道:「你那臉是怎麼搞的?」他回答:「回聖上,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
皇帝大笑,等讀畢他的文章,更是拍案叫絕:「不愧天下第一!」於是欽點他為狀元。
re
這些木門古色古香,都是歲月的軌跡。
這些都是古蹟,所以接受管理,民家不能擅自拆除或修繕,都得經過申請,手續繁複。有些屋齡很長,會漏雨什麼的,嫌麻煩的就出走留下空屋,而其實空屋壞得更快。真是兩難。
水仙不開花,還裝蒜。
半邊井的故事聽過嗎?在鹿港有許多半邊井,其井兩家共用,小小一口半邊井,在無形中達成了敦親睦鄰的功能。
半邊井其實是完整的一囗井,只是被一道牆隔成兩半。在牆內的一半,是提供給自己人使用的。至於露在牆外面的那一半,則是供給沒有能力鑿井的人自由汲水取用。
由此小小地方,可想見昔日純樸的民風與濃厚的人情味,不禁令人望風懷古,心嚮往之。半邊井目前雖已封掉,然其後世之人到此一遊,亦可追想前人之善情雅意。
三槐堂是一棟融合西洋建築風格的閩南式築,大門有圓拱山牆,洗石子製的門額以泥塑雕字「三槐挺秀」,院內二層樓的建築, 閩南式的屋頂,西式的女兒牆、拱窗及陽台,磚造的欄杆,造形優美,洗石子的拱窗裝飾,簡樸雅致。
備註:三槐堂,是王姓人家的堂號,典故出自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宰相王旦父子的一段故事。對這典故有興趣的讀者, 可一讀蘇軾的《三槐堂銘》。
唐棉小時候是這樣子。
唐棉長大了(這款是我最認得的面貌)小時候的樣子是經由花木格友指導才認識的,兜在一起,方便複習。
經歲月淘洗而留下來的東西總是別有韻味。
版主回應
本來是要去福興鄉...有事。結果要找的人不在...多出來的時間返回鹿港閒逛...這些古蹟場景...
永遠很叫座。看見有台南一中學生結伴來趟古蹟之旅...
還邊走邊拍邊討論。 2016-01-29 14:05:08
第三張照片應是安親班的戶外教學
一般學校的校外教學沒有在寒暑假的
倒是安親班,美語班,都會利用寒暑假帶學生出去走走
去鹿港倒是不錯的選擇,既知性又不費事
介紹地方歷史古蹟文物,寓教於樂。難得。 2016-01-30 13: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