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3 17:11:33思乃泱

少年祭,佳音夜(2)在南王(上)

(圖說:丞志在puyuma aLabakay的初體驗,少年手上流動旋晃的香蕉葉一家喊過一家,這張照片很有那個味道)

這個星期五晚上會有多少人想跟著去了解普悠瑪的少年祭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不管人多人少,我跟丞志都會過去的,而那也是,我跟我很辛苦做部落工作的阿奈阿累/阿娜阿娜雅恩阿利阿利岸想陪著你們一路跟到底一路走下去的約定。
先前我拜託雅紋在學校幫忙通知,有部落的人在學校教書在傳訊息給孩子時真得很快,一個三年級知道就全部三年級的都知道,能夠感覺社區與學校是共同體的感覺很棒。更謝謝雅紋在許多地方的費心幫忙。
結果六點半到了,姵汝拉著媽媽第一個衝進活動中心。姵汝的媽媽有點在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況就被嚕來的感覺,又好氣又好笑又憐惜尊重孩子的決定,說姵汝一直拗著嚷著要來要來,只好把她第五條路那邊送了過來。沒一會兒,郁純也騎著腳踏車從第四條路的最最上面衝了過來,欣怡則是從第一條路的最上面走了下來,家住靠近開發隊的天嵐也趕到了,讓我真是佩服這一屆的三年級小女生,有她們「去哪裡我也要跟」的那種決心跟勇氣,讓我這做阿姨的當然就更被鼓勵更有衝勁產生「好我也跟你們到底」的那種快樂與甘願。
算一算人數,加上品妤還有特地從東海國中趕回來的馬瑾,啊,六個,那我們就拆成三個坐我的車三個坐丞志葛格的車好不好。哪曉得小女生反對:「不要啦我不要坐男生的車~~」「我要坐以娜的車!」這女生的反應有時候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她們害羞到大聲所以到最後不知道在堅決主張些什麼,我說不行,大家都有機會坐我們兩人的車,回來那趟交換坐,所以「后」的「耶」的聲音四起,我們就跳上車準備發動。
正在我們就要離去的時候,芅雯、芅華還有曉萍、嘉彣趿著拖鞋衝了過來跟我們說再見,她們要去逛夜市了。我說,你們真的要去逛夜市嗎,還是要跟我們去南王呢很難得喔。其實我也沒有特地要她們非去不可,本來這事就是自由意志,只是覺得她們沒去可惜。但是我還是很高興她們迅速轉了念頭說好我們也要去,跟爸爸媽媽電話聯絡報告之後,這下子我們兩台車滿滿就朝南王出發,把車子停在我家門口,也跟我爹娘打聲招呼。

吃完巷口的包子趕到巴拉冠的會場時,剛好maranakan馬拉拿干已經畫黑了臉,正準備扛著香蕉葉在maradawan馬拉達萬的指揮下出發。這幾幕我剛剛在知本有用手提電腦跟孩子們介紹,所以她們當中已有人先有大概的知道。第一站在北部落祖靈屋,我們不敢捱得太近去看,因為剛剛先前在路上太興奮了太靠近隊伍,被以娜罵說女孩子跟什麼跟,所以我們就離得遠些。到了第二站的南部落祖靈屋,我們也還是離得有一段距離,結果其他大人都有機會靠近些看到了,我們小孩子們什麼也看不到,只知道晚上這個時候有一群人在部落走來走去。她們有些氣餒,我跟她們說不要緊,等一下繼續走,在部落的各住家家門口,我們還是有機會知道aLabakay是怎麼一回事。儘管我知道她們不太可能像我一樣可以置身屋子當中感受到被aLabakay振奮、驚嚇與感動的機會,但是至少我還是希望她們既然來了一趟,總還是要看到些畫面,去感受同樣身為孩子也能給部落帶來許多驚喜與感動的付出。
接下來我們就跟著南部落的馬拉拿干一家家跑。雖然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只能聽到聲音,可是也有的小女生如芅華開始興奮起來無論如何也想湊近一點看個究竟,看到了就跑回來跟我很高興的講她看到了什麼。終於當我們有機會碰上家裡比較小的人家,隊伍此時只能在前庭趴下來大喊aLabakay,小女生就比較能夠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結果換成她們比我更投入,每一家都不想錯過,變成我被她們ㄍㄟ著跑。有一回有個住家的籬笆比較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看得很清楚,可是小個頭的看不到,我一把抱起天嵐,郁純也蹭著希望能看到,幸好旁邊有位哥哥幫忙完成她的心願。我很高興,雖然我不知道她們到底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但是我相信孩子在看世界的角度跟我們大人不一樣,她們也一定會有她們才能發現到的細節跟感受。
等我們跟著跑完兩條巷口,咦哇已經九點多了。由於我先前跟她們保證要在十點以前送她們回到知本,才好跟家長交代,於是我履行讓她們忍耐等待口乾舌燥多時的喝個飲料,一群人吱吱喳喳把百事桔的小小店面擠得滿滿。

結果要回去的車子分配,反而是說好要交換坐我車的小孩子在哀了。原因是她們已經太喜歡丞志,不想跟他分開了呢。回到巴拉冠,跟孩子約好明天可以來的再來喔,我們還要去另一個卑南族部落。於是在送天嵐回家的路上,她就已經很期待地問我:「那明天,寶桑的也是一樣嗎?」
握著方向盤的我,還在思考該怎麼回答她族群內部這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複雜,事實上是每個部落歷年來獨立的運作與決定所產生的結果:「嗯~~~不太一樣喔,因為每個部落……」
沒有等到我話講完,聰慧的她就很清楚地有所反應接了過去:「啊我知道了,每個部落都有她自己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不會都一樣。」
那一刻,我一震。
親愛的天嵐,我開始認知儘管是同一個族群但是不同部落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是在我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認識鄒族特富野與達邦的不同;然而對卑南族不同部落差異的認識,一直要到我研究所三年級接觸知本以來才開始慢慢有所感受。
而今,才國小三年級的你就已經開始感受到這個部分了。你在這方面的成長,在這方面的理所當然,會比我快。往後你就更能用這寬闊的眼睛,去看待每個即使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絕對都不一樣的部落。
我想要藉由這兩次觀摩所營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很高興地跟天嵐說:「太好了,你已經把以娜想讓你們感受到的東西知道了,就是這樣啊~~每個部落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就像知本是知本,南王是南王一樣,寶桑也是寶桑她自己喔。」
我謝謝我的阿娜們娜維、大吳跟小吳老師的做法啟發了我。去年她們帶著小男生下去參與南王的aLabakay、帶著小女生一路跟著看的觀摩經驗,源自於她們希望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去認識同一個族群不同的部落,去意識不同的卑南族部落都是同一個卑南族那樣的豐富與多元,去察覺自己部落跟別的部落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儘管我帶孩子的方式無法跟你們一樣,但是那個希望她們能夠多少有感受到的心意是一樣的。明天,我就會帶著這群小女生去認識你們寶桑卑南族的部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