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9 15:39:19撲撲人

書名主標題●珊瑚島

撰稿同學資料:
鄂雅玲:私立新興高中1年06班19號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主標題●珊瑚島
書籍作者●狄奧多爾.泰勒
出版單位●台灣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04
版次●初版
分享心得內容:

一●相關書訊:

本書由台灣東方出版社在2000年4月出版這本書的作者狄奧多爾.泰勒(Theodore Taylor)出生於1921年,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史戴茨維爾鎮長大。那一個放眼盡是紅土、廣大無垠的樸實農業地帶,這樣的出身使他永遠自視為農家子弟,雖然他十七歲離家後差不多就一直處於五光十色的浮華世界。1954年,他發現了處女作小說:「The Magnificent Mitscher」,一年後他加入派拉蒙電影公司,由新聞經紀人到編劇,到副製作人。在看遍電影圈各式各樣有趣和荒誕的事情後,1969年,他終於辭去派拉蒙的工作,專職寫作。狄奧多爾˙泰勒的唱作不僅包括各種類型:小說、童書、劇本、非小說類,選擇的題材也非常廣泛。泰勒自稱,因為他沒有上過大學,所以盡量為每一本書選擇完全不同的題材,完成後便頒給自己一個相關學位,如研究牧羊的學士學位、研究超能力的學士學位等等。除了「珊瑚島」之外,泰勒還寫了許多大受歡迎的青少年小說,譬如獲得愛倫坡神秘小說獎的「The weirdo」,獲得1996年史卡特˙歐迪爾獎(Scott O’Dell Award)的「The Bomb」等。他和太太縣住加州拉瓜納灘一座「森林裡的小屋」中。

二●內容摘要:

我躺在滾熱的舢舨上,不停的眨眼睛,想要掀起這片黑幕。我摸摸眼睛,感覺沒什麼不同。我這時才發覺頭已經一點都不痛了。頭不痛了,而我卻瞎了。「我的頭不痛了,提摩西。」我聽見自己的聲音十分遙遠。他大概想把整件事情想清楚,過了幾分鐘才回答:「有一次,在八貝多那邊,有一個人在風帆轉向的的時候把頭上碰了好大一個口子,他也瞎了。整整三天,他眼前只有黑夜。然後,他又好了。」「你覺得我也會這樣嗎?」「一定的,小老闆。」然後他就不在說話了。我躺在黑暗裡,耳朵聽著舢舨的嘎嘎聲,感覺到它的移動,我的心好痛。我瞎了,而我們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我開始亂爬,尖叫著爸爸媽媽,但提摩西吃粗糙的雙手抓住了我的手臂。他緊緊抱著我,低沉溫柔的喊著:「小老闆,小老闆。」我永遠也永遠忘不了知道自己瞎了以後的第一個鐘頭,我害怕得幾乎無呼吸,就像是被放進一個全黑的罐子裡,無法脫身。我的害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變成了憤怒。我氣提摩西為什麼不讓我和媽媽一起待在水裡,我也氣媽媽害我待在這艘舢舨上。我開始打提摩西,而他說:「如果這樣讓你舒服一點,你就打吧!」打了一會兒,我累了,又倒頭在炙熱的舢舨上。<P.61~P.63>
三●我的觀點:

<老黑人提摩西和白人小孩菲力普>

白人小孩菲力普原本受到媽媽先入為主的歧視觀念,對老黑人提摩西並不友善,他認為黑人不但醜,而且還沒知識,這明顯的顯現出種族歧視的問題。但兩人隨著舢舨漂流到一座無人的小島,在經歷過自己失明及提摩西在荒島上對他的教導、照顧他,終於了解到,眼睛看得到的東西不一定是對的,用心去感覺的才是真的,尤其他失去視力之後,從提摩西帶給他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才慢慢體會出這個道理,老人雖然不識字,可他未雨綢繆的準備,豐富無比的生活知識,以及對一個陌生孩子的愛與照顧,絕不是隨便一個白人比得上的。最後孩子終於真正破除了媽媽灌輸的歧視觀念,真正明白了的岐視無知與荒謬,讓我非常感到訝異的是,小男孩的媽媽竟然灌輸種族歧視的觀念給小孩,或許在早一點的國外社會種族歧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現在因該好一點了吧!我想不管是白、黃、黑、什麼膚色的人,重要的試試皮膚下的一個心,現代的社會是大熔爐,該學會的事是如何互相尊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

<友誼>

本書還有鋪敘老人與小孩之間由於互相陪伴相處而建立起的深刻情感,小孩原本由厭惡,瞧不起老黑人到依賴、相信與認同老黑人,而老黑人為菲利普所作的一切甚至犧牲生命,用自己的血肉身體來抵擋無情猛烈暴風雨所挾帶的泥沙,這樣的勇氣與愛,令人敬佩。

<生存問題>

而老人在書中所展現他歲月累積的經驗和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能夠得以在無人的小島上求生存。老人提摩西可以不依靠任何器具就判斷小島的位置、知道暴風雨的來臨、製作小屋、教導菲利普在失明後如何捕魚、覓食種種…….。讓我好吃驚,我不能想像如果換作是我…..,原來有許多事不是課本上會教的,老黑人有他的長處。

四●討論議題:

這本書在後來招受到很大的批評,有人認為本書在文字裡有許多對黑人的貶低,而不能接。認為作著蓄意種族歧視,於是作著又出版了一本書叫珊瑚島的提摩西來讓讀者更詳細得去了解提摩西。其實是作者在書中蓄意營造了誤解、衝突,因為他認為有誤解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尊重。你認為作著的在書中用的口吻態度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