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預告》- 由冷靜到煽情
也許市道確實低迷,近來彼此在經濟不景氣下生活壓力頗大,以至當觸及如此感人的作品,難免有感而發,藉此在幽暗的影院,借淚遣懷。然而這次入場觀眾的反應也實在過激,當電影到達一些「摧淚位」時,抽泣流涕之聲不絕於耳,更甚是旁邊及身後數位觀眾看得放聲嚎哭,更緊抱身邊伴侶哭個不停,感覺宛如置身靈堂,而不是戲院。我從未見過這種光景。
生命最後的24小時
「在生命的最後24小時內,你會做什麼?」這正是《死亡預告》的主旨。面對近來政府推行的「國家繁榮維持法」,藉以教育人民珍視生命,使國家成為罪案率低、生產力提高的理想國。每人也有千份之一機會被注入了「納米膠囊」,在18到24歲之間抵達心臟之後爆炸引致死亡。政府特派員更會為當事人送一張名為「逝紙」的死亡通知,讓當事人能在人生最後的24小時裡做準備。這種以死亡為題材,藉以彰顯生命光輝及社會陰暗的作品,說實很容易觸動人心。比較同樣借互相殘殺「教育」青年珍惜生命為題的《大屠殺》,那個實行方式,乃至互殺的行動實在過於戲劇性,而且有點滑稽,似乎沒多真實感。反觀由於《死亡預告》的角色實實在在的生活在社會之中,縱然其世界觀及「國繁法」是虛構,但角色(市民)所要面對的,從來不是整套社會價值,而是在生活中突如其來的「死亡」,這樣觀眾在看到當事人時,只會微觀人生走到盡頭的痛苦,在這麼小卻震撼的一點之中找上了共鳴,以致產生同情、感傷。
漫畫冷靜、電影濫情
然而,回看間瀨元朗的原著漫畫,也許沒有聲色輔助的關係,加上畫功峻冷,有感人物造型上是刻意剔除去一些生氣。電影改篇自漫畫第一期的《復仇的結局》及《被遺忘的歌曲》,第三期的《生命的暴走》及《最愛的謊言》四個故事(很多人忽略了最初只有五分鐘的《復仇的結局》),縱然故事情節沒多大改動,漫畫並沒有電影的那份濫情,反而生出一份冷靜,以審視/反思故事引發出來有關生命及社會的議題。
其實電影與漫畫情節相似,卻表現著迥然不同的質感及風格。無可否認這是基於電影沒有太多的時間說理、讓觀眾慢慢認識一種世界觀,繼而反思當中問題,故此需要集中在感情部份,借煽情的鏡頭來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同時間,導演其實透過很多細微部份,逐少的扭曲了漫畫的世界觀。
扭曲原著的世界觀
最明顯的是漫畫中的主角藤本賢吾(甚至其上司亦然)雖然也不滿「國繁法」,但由始至終也多為旁觀者,躲在事件與事件之間冷靜反思,而並不是如電影所描的那樣為生命如此激動。另一點則是漫畫中的國繁特派員辦公室的裝潢和日常的普通辦公室沒多分別,職員同樣安坐寫字樓,仍是一大堆文件在桌上;然而,電影中的是卻被神秘化了,且有未來感,這令整個「國繁」體制變得詭異,難以捉摸。
不論主角還是其他配角,或許是因為演員的表情略為誇張,其對「國繁」的反應也是過大。如果依照主角的年齡及情節推斷,「國繁法」應該最少推行了30年,但電影卻完全表達不出這種「平常」狀態,漫畫卻做到了。
電影刻意保留角色乃至觀眾對「國繁」的「新鮮感」,原因是導演將問題歸咎於社會及制度上,表達的是因著有如此的社會,才有如此的悲劇訊息。電影將漫畫中工作人員對制度及死亡表示的冷漠,變成對任何工作也只有機械式的滑稽表現,加上電影一而再強調閉路電視的作用:社會不斷監控市民,而非如漫畫所言,由人與人之間的告密來實行監視制度,可見電影重視的乃是如何塑造一個殘酷的世界,及在這世界中人類如何掙扎求存。然而漫畫所要討論的,似乎更多是生命的價值。
熱情與煽情不同
電影選擇了審視社會制度如何影響人民生活的這一角度,正好加劇了煽情的意圖:因為角色「被害」,觀眾才需要同情。我們在思考角色的選擇及對生命的看法之前,已被「國繁」派給觀眾的恐怖所嚇怕,因而對受害人心生憐憫。
雖然電影在劇情及佈局上忠於原著,卻沒有以漫畫中冷靜地反思生命這點作為主線,並對人性陰暗面的進行討論。漫畫中,藤本賢吾說他贊成應該實行某些措施,讓市民更懂得愛惜生命,但肯定不是現在的「國繁法」。縱然他對制度有所批判,但他(作者)最關心的,依然是生命所激起的熱情,及燃燒生命的意義,這和電影的「同情」及煽情,始終有一點分別。
好好活著
「好好活著」,是每期漫畫的封面文字想要帶出的訊息。電影成功借助奇情與感動,觸動萬千觀眾,只是它能令完場離去的觀眾,除了帶來片片感動的淚珠外,還能有一絲對生命的反思嗎?似乎看漫畫時所流的眼淚較重。
ps: 片中的歌曲很動人,內容也很有意思,找到youtube無字幕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xfMtZdysY&feature=related
電影中的歌(中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_kTEV5naWA
文章已於《文化現場》第十期(2月)刊出。
有朋友曾經推薦過這部漫畫,
看到你寫的「感覺宛如置身靈堂,而不是戲院。」多奇特的電影,一定要去看漫畫了!